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兄弟姊妹爭寵吃醋怎麼辦?父母的確偏心了,才會引發嫉妒!韓國創傷專家:「3步驟」接住孩子!
2024/05/26 22:15:05瀏覽520|回應2|推薦12
弟姊妹爭寵吃醋怎麼辦?父母的確偏心了,才會引發嫉妒!韓國創傷專家:「3步驟」接住孩子!

老公常常晚歸、出差,女兒、兒子和我晚上會一起入睡,但每次弟弟跟我們一起睡時,姊姊態度就會變得特別嚴厲。

弟弟興奮的跟我分享學校的生活,姐姐會不爽制止「安靜,很吵,快點睡覺!」

弟弟親親熱熱的要我抱抱,嘟嘴親臉,姐姐翻身轉頭碎念「很嘔心,你變態!」

最嚴重的一次,是弟弟想要睡我和姊姊中間,要姊姊把手上抱的玩偶拿開讓出空間,姊姊怒拒絕「不要,該走開的是你!」

弟弟頂嘴「要走的是你!」姊姊氣的甩門而出,跑到隔壁房間去睡,弟弟嚇哭了,懊惱傷心的眼淚直掉「我不是要姊姊走,姊姊不回來怎麼辦…」

到底為什麼會這樣?

明明當初是姐姐自己跟耶誕老公公許願「我好想要一個弟弟或妹妹」,現在怎麼變成姊姊抱怨「當初為什麼許那麼蠢的願望?早知道不要有弟弟」

弟姊妹爭寵吃醋怎麼辦?父母的確偏心了,才會引發嫉妒!韓國創傷專家:「3步驟」接住孩子!

《家有小學生的心理教養辭典》作者,是韓國創傷治療專家,他告訴我們:手足之間的嫉妒,是源自於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愛,而產生的敵意。

事實上,當老大真的很不容易。心理學上將第一個孩子比喻為「遭到廢位的國王」,痛苦程度也可比擬成丈夫娶小老婆帶給太太的打擊。

但弟弟或妹妹難道就真的備受寵愛,不會嫉妒嗎?

不是的。如果沿用這個比喻,老大是前任國王,接任的老二終其中一生都必須跟「前任國王」的政績相比,永遠患得患失怕自己不夠好。

如果老大是大老婆,老二是小老婆,老二就是明明遇到真愛,但對方卻已經有正室妻子的萬年小三,一輩子只能不斷爭奪愛。

最慘的是,當兄弟姊妹中有人提出抱怨和抗議,很多父母都會不當一回事,最常見的地雷回答,就是:

「因為妹妹比較小,你就讓他一下嘛!」「都幾歲了,還那麼愛計較?」「哥哥比你大,你讓他先用可以吧?」

對孩子來說,這些回答等於承認了:對,我們父母就是偏心,你想的沒錯。

兄弟姊妹的嫉妒和糾紛不處理,長大就會好嗎?答案是,不會,只會引發更嚴重後果。

聖經故事裡的上帝,曾經因為只收了弟弟亞伯的供品,而讓被拒絕的哥哥該隱,成第一個殺弟弟的哥哥。「該隱情節」從此成為兄弟嫉妒和糾紛的代表。

我們就可以知道,要讓兄弟姊妹不因嫉妒而爭吵,有多麼不容易。

弟姊妹爭寵吃醋怎麼辦?父母的確偏心了,才會引發嫉妒!韓國創傷專家:「3步驟」接住孩子!

《家有小學生的心理教養辭典》教父母可以輕鬆上手的關鍵作為:不否認逃避認,認真看待,並承認和道歉來安慰孩子。

孩子說「希望弟弟妹妹不要出生」,背後藏的是「我希望也可以享有弟弟妹妹的特權」,有著深藏的挫折、絕望、和期待。

當孩子出現嫉妒弟妹的言行舉止時,父母的逃避與否認反而會讓偏心成為事實。

我們可以這樣做:

1.     忍住想責備孩子的衝動,不要否認批判孩子的情緒和感受是不對的。

2.     了解孩子的渴望是什麼:

例如「當哥哥很辛苦吧?經常要讓步,其實你也很想韌性一下對吧?」「媽媽只有抱弟弟,好像只要關心他,所以你很難過嗎?」

3.   承認和道歉:

孩子的感受是最真實的,父母的偏心會造成子女間的敵對,比起逃避和否認,父母的承認和道歉,是更能撫慰孩子的回應。例如:

「媽媽不是故意的,如果讓你有這個感覺,媽媽很抱歉」

後來,我跟姊姊道歉「你一定很受傷對吧?覺得媽媽被搶走了,不能好好抱抱你,聽你說話,對不起。」

從此之後,只要我跟姊姊和弟弟一起睡,我都會睡中間,親親姊姊也親親弟弟;當我和姊姊單獨入睡時,絕對抱緊處理,想聊天多久都沒關係。

我沒辦法讓每個孩子都得到剛剛好不偏不倚的愛,但我會很努力,讓每個孩子跟我在一起時,都知道「我愛姊姊,也愛弟弟,你們都是我的100分!」

弟姊妹爭寵吃醋怎麼辦?父母的確偏心了,才會引發嫉妒!韓國創傷專家:「3步驟」接住孩子!

除了手足嫉妒心態處理外,《家有小學生的心理教養辭典》從心理學出發,透過32個教養關鍵字,幫父母對應日常生活,快速找到合適又有效的管教方式。

這本書,適合家有即將升小學、進入青春期前孩子的父母閱讀,更能從容應對孩子的情緒與行為,讓孩子擁有心靈健全、快樂自信的小學生活。

【延伸閱讀】想要小孩快樂學習,又怕競爭力不夠,怎麼辦?父母的左右為難,用「大賽局」思考來突破盲點!

【延伸閱讀】沒有一條路不能走,但哪條路最適合你? 沒有標準答案時,思考專家3原則教你「解局思考」

【延伸閱讀】保母虐童案「女社工遭獵巫」,怎麼保有獨立觀點?從媒體識讀3心法破解獵巫假象,不再人云亦云!

【延伸閱讀】什麼「值得信任」比「能力強」更重要?職場最需具備「讓主管放心」的能力,4招輕鬆建立和上司的合作

--

更多第一手訊息不漏接,請按讚追蹤

🎯個人網站:小記者所見所聞

🎯粉絲專頁: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IG追蹤:fail.early

🎯Youtube頻道: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Podcast:失敗學。學失敗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en&aid=180654635

 回應文章

見賢思齊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5/27 14:50
父母的以身作則,是最重要的。
上善若水

jianchuang
2024/05/27 14:47
good . 嘉義玩偶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