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本有瀨戶內藝術祭 台灣做得到嗎?
2017/08/21 21:41:15瀏覽4708|回應0|推薦33

 

第一次見到林舜龍老師,頂著大光頭的他穿著洗得有些褪色泛黃的Tshirt,短褲和夾腳拖,全身肌膚曬得黝黑,很難想像這個外表看來隨性的人,會是作品被收錄到日本教科書的享譽國際藝術家。

 

「歐嗨喲!林桑!」他帶著我們參訪日本瀨戶內藝術季作品時,沿途都有在地人向他熱情打招呼,約他一起出海釣魚,還有不少日本人看到他好興奮,像看到偶像一樣搶著拍照,或著尊敬的向他點頭致意。

 

 

原來,林舜龍的作品,不單被作為藝術祭的封面宣傳,更被日本香川縣政府購買,放在高松港就可瞧見的地標作品永久保存。這是真正的台灣之光。

 

 

對於一個外國人來說,能在這樣的國際藝術祭,得到當地人的認同,被視為一份子,被日本人當上賓尊敬,讓身為台灣人的我也跟著覺得好驕傲。

 

 

位於日本四國和日本本島中間的瀨戶內海,散落3千多個島嶼,人口嚴重流失老化,2010年起香川縣政府每3年一次在瀨戶內海上的小豆島等12個島嶼,邀各國藝術家結合社區創作,廢棄老舊房舍、人跡罕至海邊都成展場,期盼為偏鄉島嶼帶來轉機。

 

如今,「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不僅是文青旅遊必訪景點,更是各國懷抱理想主義與土地關懷的創作人最想參與的藝術盛會。

 

 

然而,瀨戶內藝術祭其實是個參觀起來很累的活動,作品分散在12個島嶼,每個島嶼間必須搭船往返,島嶼上散落的作品得靠步行或騎單車前往,有些作品地處偏遠,沒有廁所更沒有遮蔭處,好幾度我們被曬到快中暑。

 

 

如果這樣的展覽在台灣,一定被痛罵交通接駁不便,展場設計不佳、沒有哺乳室等設施,但瀨戶內藝術祭卻創造了每屆上百億日元的產值,占比最大的國外觀光客竟來自台灣。

 

為何在台灣行不通的展覽模式,到了日本卻大受歡迎

 

 

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每個居民都藝術祭當作自己的大事在一起努力。林舜龍指著路旁一間房子,年邁的屋主很熱情的招呼我們,問大家要不要上廁所。

 

「啊要收錢嗎」面對太過熱情的招攬,習慣性產生戒心的我,不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產生這樣的疑惑。

 

林舜龍笑著說「不用錢喔。」接著解釋,老先生擔心地處偏遠的作品旁沒有公廁,會造成遊客不便,於是將家中的空房間打掉改成廁所,免費供遊客使用,希望來此的人都能感受到在地人的熱誠歡迎,也可盡興欣賞作品之美。

 

我超汗顏的。想像一下,你會為了素昧平生的遊客,將家裡空間打掉變開放公廁嗎?這樣的胸襟,如果不是真的把藝術季當作自己的事一樣看待,誰能做得到?

 

 

「在地人把藝術祭當自己家的喜事、和藝術家一起創作」讓作品完成後的榮耀可以共享,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國際級的大師,居民自信心提升,藝術家和在地居民的情感交流、文化溝通,偏鄉復興了,年輕人回來了,廢棄的小學、國中更重新招生了。這些,都成了藝術祭結束後,永久留下來的珍貴資產。

 

台灣的各式活動,常常流於炒短線、煙火式的絢爛,「這屆參觀人次一定要比上屆多」吹捧宣傳膨風過的數字,但活動結束後,到底留下甚麼在人們的心中?民眾似乎也習慣了「活動要可以打卡」、「人很多才是成功」、「好的活動要好吃好玩好方便」的模式,拍照完就當來過了,少有人願停駐了解活動背後意義。

 

把視野拉回到台灣,今年是我第一次走訪2017年桃園地景藝術節,我聽到有遊客趕場式的討論「怎麼一屆比一屆辦的爛?」「以前的黃色小鴨多好啊?」「都沒有可愛的作品怎麼打卡啦?」鮮少有遊客願意頂著豔陽慢慢走,細細聽藝術家、在地社區分享創作故事。

 

翻開數字來看,桃園市地景藝術節,這兩年沒有「玉兔」、「黃色小鴨」等話題作品,觀光人潮確實從250萬跌至90萬,但這真的代表「失敗」嗎?

 

分享一個故事,本屆邀展的其中一個日本藝術家藤景芳則,與桃園市八德區在地幼兒園、竹霄社區發展協會創作「戲畫青蛙」,以5千片回收鋁罐剪成的荷葉重現過往青蛙在埤塘意象。

 

 

 

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透露,社區居民不會講日語,和藤景芳則透過喝冰啤酒來交流,藝術家很為社區青蛙消逝的現實感慨,期盼透過大型青蛙作品,喚醒人們保育生態關懷。

 

也是籐景芳則的另個作品「自然與文化」,與八德廣興國小、霄裡石母娘娘廟合作,初見時我也很膚淺的碎念「啊?就一堆石頭加磚塊這樣?」

 

 

經過社區導覽員說明,原來這是由小學生彩繪推疊在一起的天然石頭和人造磚塊,突顯自然和文化其實可以共存,石塊和磚塊不必然都畫滿,蘊含「填滿不是最好,人生留白其實也很美」的禪意。

 

多美的意涵!如果我也跟大多遊客一樣拍照完就閃,該會錯過多少美好?

 

 

這樣的藝術節活動,少了煙火式的短線操作,但有了更多的在地連結,為地方注入新活力讓藝術向下紮根,這樣的「品牌轉型」,短期內勢必有陣痛期,民眾素養能否提升,市場口味能否接受,都是重重考驗。

 

 

但,如果有開始,會不會台灣也有可能複製瀨戶內藝術祭的成功模式?民眾可以將藝術視為生活的一部分,社區可以和藝術家互榮共存,我真心期待這一天的來到。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en&aid=10840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