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夢行者 - 1
2023/06/14 18:38:44瀏覽462|回應1|推薦29
基督徒研讀猶太人稱為「托拉」的摩西五經還不夠,後來還有一本「塔木德」是生活指南,從這裡開始教會的知識就斷層了!筆者沒有精心閱讀,知道梗概就行了,「塔木德」是歷代派別的彙整,具有一個通融性,比如一個『到底有沒有所謂的終極真理?』答案是:『沒有。』這是耶和華在西乃山給摩西的答案,真理是各時代的法學家頒訂的。

最近筆者挖掘第三本神秘主義的經文『卡巴拉』,這才是基督教無法深耕靈性的癥結,在羅馬天主教還有「默觀」,基督教就只有默想,一代不如一代,如今充斥著知識,盡信書不如無書,死抱著信仰的知識能幹甚麼?不要教他們會,箴言有說:「不要把珍珠給豬」。

『卡巴拉』明著鼓勵人們善用夢境「內觀」,這「卡巴拉式內觀」比中國的「靜觀」、「禪觀」還要平易近人,不只夢裡羅織,在現實世界更要扮演一個「夢行者」,基督教都人「做光做鹽」,只有『卡巴拉』你如何做光。

這下子有趣了,筆者都一直懷疑自己是不是誤入歧途,剛剛好這時機『卡巴拉』給筆者安置了一個外掛,放心作夢,有延續的夢,最近夢境已經開始影響現實生活,更是具有寫下夢境的充分理由。




※ ※ ※ 引用文章 ※ ※ ※

當代事件最重要的猶太古老智慧:醒過來做夢吧!你就是自己的光
清理你的內在空間,外在實相就會改變

  中世紀的猶太卡巴拉傳統教導我們,
  有一個世界,隱於週而復始、規律的日常背後,
  比我們當下的現實世界,更真實……
  如果你的心跑走了,請回到「那地方」……
  夢會影響物質世界。你以為它是虛幻的,但它的作用是真實的。
  潛意識有許多話想對我們說,你準備好去聆聽了嗎?
  擦亮你靈魂的眼耳鼻舌身意,靜下來,你自己就可以成為自己的光。
  只是很簡單的知曉與練習,
  一旦你在自己呼吸的節奏中,去真實的「看見」,
  一切不在位置之上的,都會回歸到應有的秩序之中……
  讓你回歸生命本然的韻律與節奏。
  讓物質肉身享受該有的豐盛與甜美。
  這一切本來就都在我們之內,你只需去找出祂。
  關於生命中的創造,是這樣的:
  我們總是夢想著越過現實另一端的迷人星空,
  卻持續在每天的生活中,
  製造出一個又一個我們早已熟悉、不滿卻又無力跳脫的現實迴圈。
  重複發作的情緒模式、不斷上演的爭執戲碼、在猶豫不決的泥沼中癱瘓……,早期的印記對我們日後所創造的,有許多話要說。
  這些印記源自童年無法表達的情緒,像是恐懼、憤怒、挫折感、焦慮、忌妒、怨恨、懷疑、罪惡感、悲傷……,在受阻後遁入潛意識,形成內在不和諧的狀態,進而顯化成不和諧的現實,例如,所有飲食、睡眠、呼吸與性方面的失調、焦躁不安╱麻痺、成癮行為,甚至身體的疾病。
  印記,唯有從潛意識/夢裡去轉化,才能有真正的改變,而潛意識/夢會透過內在視覺畫面(包括視聽嗅味觸五感)傳遞我們所需要的療癒與改變的訊息。
  我們如何接收這些訊息呢?在猶太哲學中,卡巴拉是「接收」的意思――從內在的凝視,接收靈魂傳遞給我們的訊息。
  本書作者師承古老伊比利半島卡巴拉學家數世紀的修練法,藉由簡單、快速的直覺式內在影像練習,啟發我們接收潛意識訊息的能力,發展出清晰的洞察力。本書所提及的「夢」,不單指夜晚睡眠時的夢境,而是一種「夢行」的意識狀態。除了學習將清晰的意識狀態帶入夜晚的夢裡、改變夢中狀態,也要學習在白天清醒時維持在夢行狀態,因為夢一旦受到驅動,便能進入實相中顯化。
  透過循序漸進的練習,首先,我們辨認出受阻的本能與情緒來源,讓自己錨定在「感覺」、而非「情緒」之中,透過有意識的學習,以新的視野與敞開的態度,去「回應」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盲目的「反應」。這是一套完整的轉化練習,引領我們突破瓶頸,辨識出生命中不斷重複的負面模式,清理內在螢幕,修復心靈的傷痕,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各個面向的轉化與提升,進而能在任何生活情境中,隨心所欲的啟動即時應對機制,讓自己的內在影像世界成為強大的工具,找到真正的生命藍圖。
  這套古老猶太傳承的神祕教導,指引了無數猶太先知與夢行者穿越生命迷宮,無論任何時候都保有清晰的覺知與洞察力。除了可以協助增進人際關係、開創個人創造力、加強健康狀態,還可以成為靈性修行路上提升意識層次的方法。
  身為堅定的卡巴拉夢行者,當你有意識且精確地運用你的圖像心智時,你就能在潛意識的夢境世界變得清醒、有覺察力,並能確實地將噩夢轉變成偉大夢境。最終,你的夢會完全變成光。光,是你的修練帶給你的回饋,它同時也會帶來平靜、和諧、愛與喜悅。此時,無論你做什麼都會很輕鬆、不費力,你的內在與外在和諧共舞,編織出一個比你所能想像更豐盛、更富足的人生。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eojelusa&aid=179394679

 回應文章

安歐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6/15 10:55

神鬼論述,逞善罰惡,古聖先賢用以教化文盲人民,

人性百態,善惡並存,誰也無法根除基因,

現代宗教團體逐漸衰弱,難以自欺欺人是其主因,

至於個人修行,但看需不需要,無知者容易快樂。

之子(neojelusa) 於 2023-06-15 11:09 回覆:
面臨真正的末日毀滅,修行是一帖救命良藥,「末日」已不是宗教說,而是普遍世俗說,宗教團體應該教導信徒如何面對日近窘迫的生活,甚至如何辦後事。有些小團體去山裡種菜過活也是一種良策,而我的立場與條件非常緊縮,小弟說過講究學以致用的話是真的,在夾縫中攀上峰頂,會有重見天日的那一天,回歸人性基本面,以素顏的狀態便得以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