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夢行者 - 3 - 冥界女神黑卡蒂的轉型
2023/07/14 18:49:39瀏覽199|回應0|推薦27
為了解構錯縱複雜的劇情,不得不繞一個大圈子先插入《修士畫》系列紓解壓力,等這《夢行者》系列補足一些細節之後才會回到《戈倫專輯》,不這樣的話,寫的人備感壓力,看的人不知道我在說甚麼。我把糾纏在一起的事件拆解成單元,每一個單元故事都是多面向的,像益智玩具可組可拆可穿插,像變形蟲一樣變化出不同的故事架構。讓夏玉的人生《夏玉1.0》到《夏玉6.0》變成一個鮮活的虛擬遊戲。我編寫,也在看一本小說,以第一人稱扮演故事主人翁,這樣比看別人的故事更有臨場感,沒想到一個平庸的人能夠從回憶錄中找出靈異象限。以上是我所期望看到的結果。

※ ※ ※



自從 神佑群嶼 * 出現喪屍,人體捕獸夾自天上紛紛墜落在國度東北地區,海克力士與冥界女神黑卡蒂會合準備收拾喪屍的時候,希拉也加入清除小隊,在夢中這些女神的樣貌每次都不一樣*,這一次希拉變成一個女青年,阿海站在大廳,有許多小隊伍穿堂而過,忽然一位隊伍中的姑娘止步在眼前,那位姑娘的笑容令阿海感覺好熟悉,這一幕在過後不久又拉回一次,熟悉的笑容再度映入眼簾,阿海還是想不起來,真是笨啊! 自己的妻子希拉都認不出來,關於這些現象的解釋是夏玉受到夢神*捉弄,或是夢神摩耳甫斯出來為希臘神話加註佐證。

* 夢神摩耳甫斯 - 拉丁語:Morpheus,從希臘語的μετά(meta,變化)+μορφή(morphe,形狀)所組成的,意思為「變換型態」。摩耳甫斯亦會在國王與英雄的夢中出現,因此,人們往往稱他為「希臘的夢神摩耳甫斯」,由於他擁有使人入夢的能力,英語中嗎啡(morphine)一詞正是源自摩耳甫斯。英國詩人愛德蒙·史賓沙於1590年創作的《仙后》中也提及到摩耳甫斯。他在一個燈火昏暗的洞穴裏,睡在一張黑檀木製的床上,周圍佈滿罌粟花。據古羅馬詩人奧維德的《變形記》,夢神摩耳甫斯是睡神許普諾斯的兒子。黑夜女神妮克絲是他的祖母。他會收集人類的夢,而他的兄弟佛貝托爾和芳塔索斯則會化成動物和無生命的形象於夢中出現。他們與許普諾斯一起掌管夢的國度。--維基


電影「2013終極神差」POSTMAN。

肉身夏玉回想起修士時代,那時候正處於靈異核心,「哈米吉多頓」成型,諾查丹瑪斯預言的「恐怖大王」問世,幾乎每一天都要做匯報,看完電影「終極神差」修士向轉世聖母提出心得,當時聖母的反應是:

「那男主角不就是你?」
「天國可以用說的!你真不是一般特別。」
「天國觀,觀天國,你是靠悟性描繪出來的,而我則是直接天啟。」

這令人感覺功高蓋主的夏玉讓聖母有點罩不住,當兩人初次相遇,聖母責怪夏玉:「飛鳥有巢,狐狸有窩,人子連枕頭的地方都沒有,你還有修道院可以躲。」大家都來比爛了是嘛?!這一幕活生生的戲擺明硬是要把修士扯下來當作犧牲品,落實「犧牲」的真義,一塊大餅自己吃不下,拖幾個來分攤。



The Madonna of the Lilies, 1899, 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

※ ※ ※

註:神佑群嶼即希臘神話的「至福樂土」至福樂土(英語:Elysium 或 Elysian Fields。中文亦可翻譯為歸靜樂土或是歸淨樂土,意為回歸安靜或回歸純淨的樂土。)是一個來世觀的理念,隨著時間的推移並由一些希臘的宗教教派的儀式與哲學流派所延續發展。最初是從冥府範圍分離出來,能夠獲准進入之資格為死後即將加入諸神行列的凡人和英雄等等。後來,祂也擴展到包含了由眾神所挑選的人,如正直有道德的人,還有偉人,在那裡死後的他們依然可以保有幸福,如生前所受到的庇佑以及快樂的生活,並且可以熱中於採取任何他們可以享福的生活方式。

樂土平原的所在,根據荷馬的描述,地處大地西端之邊緣,環陸大洋俄刻阿諾斯之發源近旁。在與荷馬相近時代的希臘口頭詩人赫西俄德的描述,至福樂土也被之稱為神佑群嶼(Fortunate Isles),位於大地盡頭之西邊的大洋。

神佑群嶼經由底比斯詩人品達將祂略稱為一座獨立的小島,將祂描述為一隱祕園林,以及居民沉湎於祂們的體育運動與音樂的休閒之中。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7%B3%E7%A6%8F%E6%A8%82%E5%9C%9F

※ ※ ※
續 夢行者 - 1 https://classic-blog.udn.com/neojelusa/179394679

基督徒研讀猶太人稱為「托拉」的摩西五經還不夠,後來還有一本「塔木德」是生活指南,從這裡開始教會的知識就斷層了!筆者沒有精心閱讀,知道梗概就行了,「塔木德」是歷代派別的彙整,具有一個通融性,比如一個『到底有沒有所謂的終極真理?』答案是:『沒有。』這是耶和華在西乃山給摩西的答案,真理是各時代的法學家頒訂的。

最近筆者挖掘第三本神秘主義的經文『卡巴拉』,這才是基督教無法深耕靈性的癥結,在羅馬天主教還有「默觀」,基督教就只有默想,一代不如一代,如今充斥著知識,盡信書不如無書,死抱著信仰的知識能幹甚麼?不要教他們會,箴言有說:「不要把珍珠給豬」。

『卡巴拉』明著鼓勵人們善用夢境「內觀」,這「卡巴拉式內觀」比中國的「靜觀」、「禪觀」還要平易近人,不只夢裡羅織,在現實世界更要扮演一個「夢行者」,基督教都人「做光做鹽」,只有『卡巴拉』你如何做光。

這下子有趣了,筆者都一直懷疑自己是不是誤入歧途,剛剛好這時機『卡巴拉』給筆者安置了一個外掛,放心作夢,有延續的夢,最近夢境已經開始影響現實生活,更是具有寫下夢境的充分理由。

※ ※ ※

當代事件最重要的猶太古老智慧:醒過來做夢吧!你就是自己的光
清理你的內在空間,外在實相就會改變

  中世紀的猶太卡巴拉傳統教導我們,
  有一個世界,隱於週而復始、規律的日常背後,
  比我們當下的現實世界,更真實……
  如果你的心跑走了,請回到「那地方」……
  夢會影響物質世界。你以為它是虛幻的,但它的作用是真實的。
  潛意識有許多話想對我們說,你準備好去聆聽了嗎?
  擦亮你靈魂的眼耳鼻舌身意,靜下來,你自己就可以成為自己的光。
  只是很簡單的知曉與練習,
  一旦你在自己呼吸的節奏中,去真實的「看見」,
  一切不在位置之上的,都會回歸到應有的秩序之中……
  讓你回歸生命本然的韻律與節奏。
  讓物質肉身享受該有的豐盛與甜美。
  這一切本來就都在我們之內,你只需去找出祂。
  關於生命中的創造,是這樣的:
  我們總是夢想著越過現實另一端的迷人星空,
  卻持續在每天的生活中,
  製造出一個又一個我們早已熟悉、不滿卻又無力跳脫的現實迴圈。
  重複發作的情緒模式、不斷上演的爭執戲碼、在猶豫不決的泥沼中癱瘓……,早期的印記對我們日後所創造的,有許多話要說。
  這些印記源自童年無法表達的情緒,像是恐懼、憤怒、挫折感、焦慮、忌妒、怨恨、懷疑、罪惡感、悲傷……,在受阻後遁入潛意識,形成內在不和諧的狀態,進而顯化成不和諧的現實,例如,所有飲食、睡眠、呼吸與性方面的失調、焦躁不安╱麻痺、成癮行為,甚至身體的疾病。
  印記,唯有從潛意識/夢裡去轉化,才能有真正的改變,而潛意識/夢會透過內在視覺畫面(包括視聽嗅味觸五感)傳遞我們所需要的療癒與改變的訊息。
  我們如何接收這些訊息呢?在猶太哲學中,卡巴拉是「接收」的意思――從內在的凝視,接收靈魂傳遞給我們的訊息。
  本書作者師承古老伊比利半島卡巴拉學家數世紀的修練法,藉由簡單、快速的直覺式內在影像練習,啟發我們接收潛意識訊息的能力,發展出清晰的洞察力。本書所提及的「夢」,不單指夜晚睡眠時的夢境,而是一種「夢行」的意識狀態。除了學習將清晰的意識狀態帶入夜晚的夢裡、改變夢中狀態,也要學習在白天清醒時維持在夢行狀態,因為夢一旦受到驅動,便能進入實相中顯化。
  透過循序漸進的練習,首先,我們辨認出受阻的本能與情緒來源,讓自己錨定在「感覺」、而非「情緒」之中,透過有意識的學習,以新的視野與敞開的態度,去「回應」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盲目的「反應」。這是一套完整的轉化練習,引領我們突破瓶頸,辨識出生命中不斷重複的負面模式,清理內在螢幕,修復心靈的傷痕,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各個面向的轉化與提升,進而能在任何生活情境中,隨心所欲的啟動即時應對機制,讓自己的內在影像世界成為強大的工具,找到真正的生命藍圖。
  這套古老猶太傳承的神祕教導,指引了無數猶太先知與夢行者穿越生命迷宮,無論任何時候都保有清晰的覺知與洞察力。除了可以協助增進人際關係、開創個人創造力、加強健康狀態,還可以成為靈性修行路上提升意識層次的方法。
  身為堅定的卡巴拉夢行者,當你有意識且精確地運用你的圖像心智時,你就能在潛意識的夢境世界變得清醒、有覺察力,並能確實地將噩夢轉變成偉大夢境。最終,你的夢會完全變成光。光,是你的修練帶給你的回饋,它同時也會帶來平靜、和諧、愛與喜悅。此時,無論你做什麼都會很輕鬆、不費力,你的內在與外在和諧共舞,編織出一個比你所能想像更豐盛、更富足的人生。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eojelusa&aid=1795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