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6/2 半夜醒來 杞人憂天
2023/06/02 06:13:47瀏覽281|回應0|推薦22

6/2 夢裡好像知道了甚麼,感覺自己只不過是一顆小水滴裡的單細胞生物,半夜醒來開始杞人憂天,寫作也需要按照順序,地球的神話還沒整理完,忽然要跳到宇宙事件,按照經驗,這裡發表的文章會引起無形世界的連動,照這無章法的軌跡,有可能暫時只提出摘要。

※半睡半醒之際,想到以前的資料非常多,現在好像都被減料了,比如密宗的「手印」譜,這時候忽然有答案出來:『因為遭受過無數次毀滅,所以那些寶貴資料都佚失了。』——就在一世間發生多次毀滅?這很難理解。難怪,我的「一人國度」都是廢墟舊料撿來重建的。

這夢不好解,是一個用物體比喻的夢,也不算是夢,而是非夢示的思考,關於毀滅,不是地球的小毀滅,而是宇宙的連鎖大毀滅、週期性的毀滅、平行宇宙s中的某個宇宙遭受毀滅,那一類的事件。用幾盒鞭炮的模型做解釋,杞人憂天的地方就在這裡,這種大型的浩劫只有人類伸手干預才能阻止,就像一整盒的鞭炮被燃起,這時候唯有人類出手才能中斷連續爆的災難。這種事連我自己也不懂,就先寫下來看看再說。

感覺那些神啊、仙啊甚麼的離我越來越遠,近期專注的希臘神話人物也逐漸疏離,又是一個系統升級的過渡,我實在厭倦了,愈走愈孤獨。想起童年的音樂鐘,一開始很好奇那種精密的自動機械裝置,可是那持久的發條一直發出聲響,最後清脆悅耳的音樂反而令人產生憎惡,於是開始百般破壞它,剩下木片上的機芯仍然冥頑不靈的發出聲響。


「超空間引擎」的飛行曲線 -
曼達洛人 第二季 02  線上看  https://gimy.app/eps/113343-4-2.html 

※ 自小就感覺自己很平庸,很羨慕那些能見到異象的人,比如說有人去海邊能看見龍在天上飛,或是夢見神佛等等,這一個摘要是要寫童年親眼所見,在仲夏之夜,大人們都會聚集在屋外的老龍眼樹下乘涼,那時候沒有光害,天上的繁星匯聚成河,從西邊的天上傾瀉而下(所以才會有"星河"、"銀河"、"moon river"之詞?),那並不是普通的壯觀而已,大人們只當作是尋常景致,並不感到驚奇而發出讚嘆。

小孩子面對浩瀚的宇宙,時常仰望星空,有一個晚上天幕靜悄悄地出現一個光亮的點,牠就好像一隻蟲子從天幕裡鑽出來,往上移動,又往左、再往上,整個白色的軌跡呈「ㄣ」字形,掛在高空上,最後又鑽進黑暗之中,整個圖像只停留短暫的時間。小孩以為這是人間常態,不但事出突然,又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根本來不及問大人。

近期油管伯(YouTuber)也指出美國太空人登月照片背景是烏漆一片,根本沒有星空,當年居然沒有人提出疑問,因此推論地球上看見的星空是一個罩子般的天幕投射出來的,或是整個太陽系只存在一個封閉的暗房裡(沖洗照片的那種暗房)。

關於這一個百思不解的跡象,原本以為是外星文,最後在上圖中找到,那是一個「超空間引擎」的飛行軌道,「ㄣ」字表示能夠跨越三個時空,應該是利用蟲孔技術,科學家用很簡單的方式解釋這種現象,把一張紙摺疊起來,再用一支筆戳破疊好的紙,把紙攤開來就可以看見「蟲孔」,反過來說也就是摺疊時空作跳躍式飛行,理論上是這樣。

整個事件大概是「外星人來認親」,標示自己具有外星人的身世,但是在漫長的人生中並沒有聯繫管道(例如幸運的遇到電影中的MIB xd),或是被賦予特權、豁免權等等,沒有自詡「星空之子」的傲氣,反倒是差一點窩囊過一輩子。


印度濕婆神用眉心第三隻眼擊落的「維曼拿」天空之城,據說是外星人的母艦。

※這是去年的夢境,夢見自己變成濕婆,在天空中有埃及的方尖碑在移動,方尖碑一面發出閃電一面飛近濕婆發動攻擊,濕婆吹一口氣就把美國華盛頓巨大的方尖碑吹得老遠,這種無厘頭的卡漫式夢境還是有照邏輯來的。雙方你來我往不相上下,最後外星人落下一口埃及大石棺,要把懸崖上的濕婆壓斃。就在千鈞一髮之際,外星人出現在左邊(如下圖),舉起三指手掌表明和好的要求,那時候濕婆也舉起手掌 "give me five"讓整個戰爭和平落幕。




※說真的,生平絕不會拿自己跟外星人拉上關係,可就在教會最虔誠的那幾年遇上了,第一次是惹上邪祟逃去教會暫住,有一個晚上我睡在牧師書房看見一個奇景,那也不算是夢,我看見床的上空漂浮一具舞台聚光燈,上面有好多小燈朝各個方向投射,有守望與搜尋的含意,但它並不是天使之類的活物,僅能判定是一個與外星人有關的機械裝置。

第二次是進駐修道院預備出國期間,那時候還有睡午覺習慣,有一次剛睡著就發現自己站在山巒上,這時候頭頂上空忽然出現一個銀白色的飛碟,接下來就是頭頂發麻,麻到不省人事的時候靈魂便出了竅,醒過來時置身在一個電視台的二樓播報室,電視裡正在播報多年以後的「紅衫軍之亂」,預言十年後回家的日子,就在陳水扁挨槍的那一天。這是外星人的路線,一個不屬於教會、上帝、魔鬼的獨立系統。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eojelusa&aid=17928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