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悲憐上帝的女兒】Children of a Lesser God
2007/09/02 15:38:03瀏覽11645|回應2|推薦14

這是部二十年前拍的老片,入圍奧斯卡金像獎,包含最佳影片在內五項大獎的提名。雖然最後只得了最佳女主角獎,還是不減這部片藝術的光芒。近日因應桃園聲暉協進會擔任影片引言人之邀,買了張DVD來惡補一番。 

首先映入眼裡封面的英文片名是 Children of a Lesser God 這和「悲憐上帝的女兒」 文意有十萬八千里之差,真是個無厘頭的中文譯名。雖說無厘頭,但不知為何取名中有「Lesser God」這兩個字? 想起新約聖經希伯來書裡有一段話論到神對耶穌的安排,「你使祂比天使微小一點,賜祂榮耀尊貴為冠冕,並派祂管理你手所造的,叫萬有都服在祂的腳下。」在這裡,「Lesser God」也許可直譯為「比神微小一點之意。聖經裡,神就是愛。這位比神微小一點的人,寓意就是這個人除了沒有神的能力之外,他有那個偉大的愛。啊!電影的主題點出來了,是個愛的故事,是講他和他的「孩子們」愛的故事。 

片裡的女主角,麥特琳(Marlee Matlin),長得真是漂亮。在真實的世界裡,她在一歲半時就全聾,而獲獎時年僅21歲,是奧斯卡金像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最佳女主角得獎人。整部戲中,她的演出亮麗,俘虜觀眾的目光,或許這是中文譯名有個「女兒」的緣故吧! 

這部片是透過一位曾經在許多優秀的學校任教過的男老師,詹姆士,改換人生跑道,到一所聾人學校所遭遇的教學挑戰,來探討聽損孩子的內心深處及聽人世界相對應的看視角度。詹姆士是如此的熱忱,他有個教育的理想:引導聾啞學生除了手語之外,還能夠讀唇語,甚至開口說話。他認定聾啞學生是不啞的,只是缺乏適當的教育,使得說話發音的功能喪失。在靈活的應用種種教育誘導的操作方式之下,他成功的使許多聾啞學生開口說話,是他們不再是「啞」,贏得了孩子們家長的衷心感佩。

但是有個女孩,莎拉,卻給他帶來了無比的「麻煩」:沒有她,他已經證實他的教學信念是成功美好的:幾乎可以讓每個聽損孩子張口說話!沒有她,他的感情世界是平平穩穩的,可以正正常常的渡過人生。沒有她,他可以在這學校裡豎立「人定勝天」的典範。

莎拉從小就讀這個學校,畢業後,就一直留在學校擔任工友的工作。師長們對她的評價是她是個十分聰明的孩子,可惜的是她無法專心念書,得到更好的學歷。脾氣也是相當躁鬱,與人相處困難。這些橫亙在莎拉與一般人之間溝通的厚重的玻璃,在好勝心的驅使之下,使他對莎拉產生莫大的興趣。不用說,莎拉的外表也是十足的吸引他,使他遇到她時,就深深陷入超強吸引力的情網裏。

在百般的欲休還語的互動之下,詹姆士成功邀請到莎拉共進晚餐。用餐過程中,莎拉以鼻子「聞到」音樂的散透的氣氛來和詹姆士擁抱而舞。在這浪漫氣氛下,詹姆士想趁機開化莎拉的心學唇語,卻碰了釘子。也許是莎拉愛上了詹姆士,此時願意告訴他有關她拒絕學唇語的原因。在她初次學說話時,由於聽不到而控制不住發出聲音的音調及音量,而只能發出咿咿呀呀的難聽的聲音,這使她遭受到無情的嘲笑及鄙視,此後她封閉發出聲音的本能了。

她長得很美。長大了對生理上的變化及壓制,無法像正常人一樣憑著語言溝通來發洩控制。她姊姊帶回家的男朋友,覬覦她的美色,也知道她的聾啞不會聲揚的「安全性」,常拉她到隱暗的地方做愛,而她也是不發一聲與這些男孩作愛。直到有一次,她實在很渴,而男孩竟然連在作愛前買瓶飲料給她喝都不肯。這使得莎拉此後封閉自己,不再與這個吃人的世界中的衣冠禽獸來往。詹姆士乍聽之下,一時難以置信及接受這樣的事實。但是隨後他告訴她:愛她的人不介意那些過去,要她重新站起來面對人生。

看到這段我不禁悲從中來,聽覺障礙是在所有身心障礙中,最能讓人隔絕與人群溝通的障礙,也容易使心靈禁錮在幽暗的深處。人是群體的動物,聽損人還是渴望和他人有溝通的互動。由於聽損的人聽力失常,導致視覺特別敏銳,說聽損人是視覺動物一點也不為過,而肢體語言就自然而然變成為主要的溝通工具。也許對聽人來說,一句「我愛你」,加上說話的浪漫音調,柔情的語音,可以表達深厚的情意。可是對聽損人來說,或許性關係這樣的「肢體語言」才能表達出來她們心中的那份濃濃的情愛,將她們所有的、最好的呈獻出來。這該也是另一部電影火線交錯 (Babel) 中,那位很「猛」的日本聽損女孩動輒以愛愛的方式,來表達她想和他人發展一種親密關係的原因。

有天深夜,莎拉一人在游泳池中裸泳。詹姆士靜靜走來池邊,向她表示他愛上她了,並且隨後也躍入水中,和她在池裡纏綿。莎拉單獨默默承受聽力上的不幸。夜晚到游泳池中裸泳是一種心靈渴望釋放的舉動。所以詹姆士向她示愛後馬上躍入水中,能夠獲取莎拉的接受,願意再度開放她的胸懷,因為唯有在兩人同時都毫不保留對對方釋放情感,兩人才能有情感交流的管道,那是遠超越語言與肢體的。

一天,詹姆士帶著莎拉參加一次的聚會,莎拉遇上了一位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的聾人女士,她不因聽損而仍有自信的用手語與眾人侃侃而談,與那不輸正常人的成就深深打動了莎拉的靈魂。因為她一直相信不必透過語言也能達到人生的成就。這次聚會之後,她就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了。在另一方面,在詹姆士的循循善導之下,班上從來不說話的聾啞同學竟然能在學校的成果展示中,以韻律優美的舞蹈與心情鼓舞的歌唱來表達他們對聽力障礙的克服,使家長們感動得流淚,更加感激詹姆士的愛心教育付出。這個成就使得詹姆士更加肯定他的想法,於是歇斯底里對莎拉步步進逼,他堅信她一定可以發聲。兩人的信念北轍南轅,更沒有想到,莎拉被他逼到觸及到以往那段深及靈魂深處的痛苦,心情顫動得發出尖銳恐懼的聲音,霎時淚水如泉湧流臉頰,傷心的逃離詹姆士的家,回到她痛恨但是又愛的媽媽家。


看到這一部份心中引起無限的感慨。


手語其實也是種語言,只不過是正常聽人不了解,當有聽損人在旁比手語時,常露出那種不屑的眼神,而成功的聽損人是永遠是會說話的,是能融入聽人主流社會的。這樣的判斷標準真的是合乎人性的嗎?也許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其實無聲的世界也有美到令人心悸的一面,貝多芬不是也走過來,用他的第九號交響曲來證明了嗎?

詹姆士仍然思念莎拉,忍不住硬著頭皮到莎拉媽媽家中想看看她,但是她不在家。在指點下,他知道莎拉在一家美容院上班準備賺點錢唸大學,於是就美容院找莎拉。當他看莎拉見莎拉自信滿滿為客人修指甲,面上漫出那股燦爛的微笑,他知道莎拉真的已經找到了她的方向,他也學會了尊重莎拉的選擇,就沒有打擾她,默默的離去。不久後,莎拉穿著一身潔白的衣服,主動在學校的畢業典禮中回來找詹姆士,洋溢著自信。詹姆士望見她,莎拉面上呈現發自心中喜悅,如陽光般的微笑,他也不自禁的發散出會心的喜樂。「愛」叫我們享受生命,真美。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anoclub&aid=1204701

 回應文章

tracy's shoe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唯一近距離接近聽損者的經驗
2007/12/17 14:12

是在小時候看到同學的媽媽用手語

和因發高燒失去聽力的另一位女兒交談

我第一次"聽"見沉默而有力的對話

到現在小女孩專注凝視的表情仍讓我印象深刻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這部電影給我很深刻的印象
2007/09/04 02:52

悲憐上帝的女兒 不需給於悲憐 而是給於一份相對等的愛

天生的殘疾不是罪惡 它給生命另一個機會 去探索至美的心靈境界

NAPA(nanoclub) 於 2007-09-04 08:23 回覆:
說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