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力由脊發
2012/03/20 12:54:13瀏覽969|回應0|推薦0
太極拳拳論中有“力由脊發”之說,不發力無以為拳。 
    現在人們雖然可以把太極拳當成健身養生術去練,但太極拳不僅僅是單純的健身養生術,而是健武一體之術。有些所謂拳家,一味講究松空輕柔而不用力,其法娛樂無妨,用之則餒。乃是不明太極陰陽互易和陰陽相濟之理,誤人害己,謬之大矣! 
    太極拳柔顯其外,剛蘊其內,剛柔相濟,並非一味地松柔不用力,只是要求自然用力而不用蠻拙之力。太極拳其用力乃是自然順遂。撐合自然,均衡不偏,外撐內抱,上拔下沉,自然而為,欲動不動,不動而動,觸之即應,因動而動,隨動而變而不妄動。有些人片面地認為太極拳是被動拳,而不知其拳慢練快用,背練順用,形慢意快,意動形隨,不快而快。不力而力,不速而疾,慢中見快,被動中更加主動。太極拳講究技巧,但技巧是以功夫為基礎的,不講功夫而單純地追求技巧,就失去了太極拳的靈魂。太極拳的靈魂仍然是練力、用力和發力,只是用力和發力的方法有別於他拳。拳論中所述的“極柔極剛極堅強,無堅不摧”是太極拳的本真,松柔只是太極拳入門的方法、訓練功夫的手段及外在的表像和應敵的前奏(也可稱之為化解敵力的方法和手段)。若沒有力量,太極拳是絕不可能做到“無堅不摧”的。借力打力,是任何拳種都要追求的,不惟太極獨專。借力亦是有條件的,不能憑空想像,實際運作要看雙方的技術層次水準和反應能力,若要借人之力,更要技高一籌。力量是拳的基礎,天下沒有不發力的拳,練太極拳的關鍵是要會用力,用好力,力不虛發,發則必中,中則必果,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關於太極拳發力,筆者在2003年《少林與太極》第12期《太極拳之發力訓練》和《武當》2004年12期亦有專述,有興趣者可參研)。 
      拳者,力也,力之平衡,力之協調,力之運用,去拙力,增活力,所以勁也,任何技巧都是建立在力量、速度、反應基礎之上的運化,太極拳亦莫能外。沒有力(勁)、不用力(勁)、不會用力(發力或發勁),終生不入太極拳真功之道。    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論述,實際上非無力不要力,只不過是對招熟、勁活的一種體悟,不過就是行拳交手中不較勁、不努氣、不用拙力而已,也僅此而已。太極拳若不經過力的訓練,就不知道力的勁道,想達到“不用力而有力”的效果是絕不可能的。力雖有先天力和後天力之分,但拳中之力仍是後天訓練的結果,拳中所說之力。不經過結合實際的有效的訓練。只是憑空想像,不會有力的增加和感悟,所用的力也仍然只不過是自己的先天本力而已。 
      對初學者來說,“用意不用力”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對其只能要求不用僵拙之力罷了,拳者只有經過反復的訓練,練出了拳中之力,有了拳中之力,會用了拳中之力後,你才能會不去主動想力,也只有當你對自身的力和對敵方力都能運化自如了,你的力這時才會隨你的意識或意念走,才會順力而為,不力而力,隨意而發!也只有這時你才能真正達到所謂的“用意不用力”,才能做到所謂“意到氣到力自到”的太極真功之境。 
      傳統太極拳講究勁,也不否認力,其本身就是學習和研究用力的學問。拳論中不僅有“蓄勁如張弓,發勁似放箭”的要求,更有“力由脊發,步隨身換”的說法。在傳統的武派太極拳中就有“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無力我亦無力,我意仍在先”及“兩股有力、唯手先著力,隨即鬆開”的各種論述。前人對勁、力雖有分說,其意稍有微別,但實際上勁力不二,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雖然有人說“勁活力拙,力僵勁巧”,但仍然是主觀的評判,而未必盡合實際。力可拙,勁未必不笨,如人們平時所說的某某“笨勁大”就是指拙力,又如,在拳中所說的“整勁與整體力和內勁與內力”的內涵就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再如,拳中所劃分的“柔勁與剛勁,明勁與暗勁,化勁與打勁”,也只是用力大小隱顯與快慢輕重的區別,也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若說得再透徹一點,“勁乃是用力多元化的運化”,即“組合用力”的活化而已,也不過就是說:“勁是對力量的運用”。 
      拳者,亦打亦化,化是打的手段,打是目的,太極拳亦然。拳者制人而不制於人。要制人不能不打,要打就不能不發力,發力是打的基礎,是太極拳用勁的靈魂,化是太極拳應敵的手段或方法,故在太極圈中有“能化則能打”之說。真正的太極拳乃是化打合一之術,只有化打不分,才能步入太極拳的上乘之門。 
      拳者若不能發力、不會發力、發不好力,則達不到“發勁似發箭”的效果。那麼,太極拳之發力到底由何而發呢?此若不明,太極真功難成。 
      拳論中說“力由脊發”,又說“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也有的說“勁起於腳,主宰于腰,靈通於背,形於手指,發於脊骨”。從前人的這些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各種說法中勁、力乃一不二;其次,所述發力點雖異而一。因為,無論脊或腿皆主宰於腰,太極拳若沒有腰的主宰,身便散亂,任何局部之勁力都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太極拳的根本大法“命意源頭在腰隙”,所以說“無腰不太極”,太極拳練的就是腰,即俗所謂“別看太極柔剛勁腰中求”。在太極拳論有中雲:“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也就是說太極拳的運動,“一舉動周身具要輕靈,尤須貫穿”,若離開了整體的貫穿,而單純強調某一點或局部,太極拳必將散漫失其真宗而不能做到“完整一氣”。 
      真正的太極拳發力,是一個周身協調運作的過程,並不是由身體的局部而發的,腳與大地的蹬斥力只是發力的第一作用點,並通過大地的反作用力回饋自身,使自身能量放大,加能而出。太極拳的發力,乃有其源,這個發力源就是“腰”,即所謂“依中而行,本中而運,由中而發”,太極拳其腰柔而其勁剛。因此,太極拳中也就有了“開合鼓蕩主宰定”的論述。太極拳的任何流派,若離開了腰的運化,也就無所謂太極拳了。至於“其根在腳”的論述,只不過要求拳者下盤沉實而重心穩固,充分利用人與大地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使自身的力量產生最大功效而已。乃是常識無可多論:“發於腿”也就是腿的屈伸而已,凡扛過東西或搬過東西的人都會感悟到,亦不必多述。然而“力由脊發”與“牽動往來氣貼背”一樣,在理解上就不那麼容易了。 

“力由脊發”的說法,並非太極拳之力真正由脊背而發的。若單純強調力發於脊,就等於說太極拳是局部用力,這有悖太極拳整體均衡用力之則,其實,“力由脊發”,也只是前人對太極拳發力特點的一種感悟和不同角度的描述而已。那麼,這種感悟由何而來呢?主要還是源於太極拳的“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虛領頂勁”的基本要領,是頭領身拔、開肩虛腋、頂膝坐胯、圓撐爭拔的自然反映的結果。由於太極拳的手臂圓撐、身形爭拔而使背部前裹,脊骨後撐而自然繃勁,這樣就使後背和脊骨有了力的感覺,如手向前發力時,背部後爭,腿向後蹬,身向前擁。前進中的整體爭合之力就反應在了後背的脊骨上,所以,前人也就有了“力由脊發”的感悟和論述。太極拳若把人的身體比做一個彈簧的話,無論是拉伸、旋擰,還是按壓、推擠,其力點都會集中於彈簧的中部,並通過中部的形變而產生蓄能和釋能效應,並使其做功,其功率的大小取決於受力的大小,受力越大,回彈時反作用力越大,這也就是太極拳能借力打人的奧妙所在,也就是“別看太極柔剛勁腰中求”的道理所在。當然,這只是一個比喻性的描述而非其真,因為人是活的而物是死的,太極拳贏人不僅需要借人之力,更需要自身有力,即便是柔化也是需要順力加力的,所加之力越大其作用也越大,反之亦然。太極拳之所求,乃是用最小的能量消耗而取得最大的功效,即所謂“以巧破拙,以小力勝大力”,抑或謂之“四兩撥千斤”。 
      太極拳修煉,一方面要學會借人之力,另一方面更要加強自身能量的積蓄儲備,特別要強化腰胯爭合反彈力的訓練,這些訓練,猶如加粗加密自身的“彈簧”,即拳論中所謂的“極柔軟然後極堅剛”,太極拳只有做到“極堅剛”才能“無堅不摧”,太極拳只有周身如簧,才能遇力則應,發力時才能撒手便出,即“發勁似放箭”。 
      其實,太極拳之發力,亦不過周身整合的鬆緊運動而已,因為人之運動是靠肌肉筋腱的鬆緊帶動骨骼的運轉而生的,鬆緊是人體運動的核心和樞紐,離開鬆緊人不可能產生任何運動,所以說,拳學無玄虛,真功本無秘,拳不過攻防,變不過虛實,用不過剛柔,練不過鬆緊。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太極真功鬆緊系,易變鬆緊求真諦,自然鬆緊自然力,發與不發在心意,一切有為都是假,無為而為乃成真!那麼,太極拳真諦也就是:一松一緊一運化,一松一緊一太極,一松一緊力自出,一松一緊自無敵,不松不緊不剛柔,慢松慢緊力渾厚,瞬松瞬緊炸力崩,漸瞬鬆緊鬼神驚,拳者若明此中理,無師自通功必成!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anhuataichi&aid=6237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