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學校.大幸福
2012/05/16 14:36:46瀏覽1002|回應2|推薦25

        相對於現代的孩子而言,民國五0年代讀小學的我們,物質生活雖簡貧但精神卻非常豐富。

民國五十六年進入大福國小,當時每年級有三個班;校舍在台2線濱海公路旁,跨越公路有家雜貨店緊鄰路邊,老師們的宿舍也在這頭,更遠處是沙丘,爬過沙丘,便可以看見廣闊的太平洋,以及在大海中載浮載沈的龜山島。學校的西邊則是被無盡的稻田包圍。

大福是我們生活與學習的主要天地,這個天地雖小,卻蘊藏著大幸福,作為我們未來成長和闖蕩陌生世界的重要據點。

所謂的大幸福,不是來自於豐厚的物質,而是老師對學生視如己出的對待。很多人應該會記得趙守元老師把學生當自己孩子教養,對學生的家庭如數家珍,以及招待學生到宿舍吃一頓師母巧手作的飯;江世昌老師嚴明地教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有時不留情面,但我因此從老師身上學得凡事感恩的深刻體會;即使不被同學喜歡的一位陳老師,他的嚴厲不苟也教會我們守時、不馬虎的生活態度…剛柔相濟的老師們,在我們小小心靈裡播下未來人生幸福的種子。

所謂的大幸福,是同學如兄弟姊妹般的相處。在那「均貧」時代,同學相處充分表現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義理。同學間雖會玩鬧,但沒有聽說有頑劣的欺凌事情;有了小糖果,很少人會獨享,即使用舔的也願大家依序品嚐一口;有位同學的父親不幸因捉鰻魚苗而在大海中罹難,全校發起樂捐,感同身受地盡力幫助…在大福的環境中,我們學到「除了自己、還有別人」的關懷意識,那也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元素。

所謂的大幸福,不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安逸,而是具有創意又知足的生活。大福國小鄰近海邊,於是田徑隊利用沙灘作訓練場,成為縣內各種比賽的常勝軍;我們也常利用課餘到海邊玩沙、戲水,探索各種濱海植物,雖然有時也頑皮地採人家種的花生、地瓜來烤,但懂得節制不蹧蹋;中午飯後,成群聚在對面雜貨店看「雲洲大儒俠」布袋戲,下課便以手作刀,演示情節和人物,而胸中因此埋下判別是非正邪的準據;有時以田野作球場,用牛皮紙糊成手套,組隊玩棒球賽…所以,我們的學習天地,不僅在課堂上、學校中,更在學校周遭,學習的內容則包含生活裡的大小事。

大福雖小,但也因此相互容易熟識,對個人與家庭都有一些了解,不論智愚美醜、不論出身都在這環境中得到包容,並且可以平順成長。我的同學中大多學歷不高,但有經營汽車修護有成的,有發明多項機械獲得專利的,也有任職大企業經理的,而不論成就如何,始終保持鄉下人的樸真。我想,那與小學時期來自人與環境的教養有絕對關係。

幸福人生,不在名利多麼高鉅,在於擁有愛人愛己的能力,能勇於面對起起伏伏的人生,安處順逆而知足常樂。

大福國小,提供了這樣幸福人生的養分。

──為母校大福國小60週年校慶(101526)而寫

 

附記:大福國小創於民國前6年,原為「頭城公學校大福分教場」,民國64月成立「大福公學校」,民國25年日本人將本校與土圍、過嶺等校合併為「古亭笨公學校」,民國35年成為「古亭國校大福分校」,民國四十一年獨立為「大福國校」。

民國71年濱海公路拓寬,校舍被拆大半,加上原本校地狹小,地方熱心人士因而成立遷校促進會,積極洽購新校地,民國71年新校舍於現址完工。(上述資料參考網頁http://www.cwjh.ilc.edu.tw/%E5%A4%A7%E7%A6%8F%E5%9C%8B%E5%B0%8F.ht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anhu141&aid=6460876

 回應文章

jackjl.kuo@google.com
2012/11/20 16:36

您好!

也許要稱呼您 學長,或者老師?(不確定您是不是宜中老師.應像中只有吳茂松老師是住在那附近)

我家住過嶺,75年壯圍國中畢業,同年考進宜蘭高中

我兩個小姪子目前也在大福國小讀書.

讀您的文章,想起在宜中青澀的歲月,成長的點滴.

感到很溫韾細膩.感謝您提供那麼多家鄉的訊息


子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文~
2012/05/16 15:22

 您的文真令我很有感觸, 我也是認為現在的人雖擁有豐富的物資, 但心靈卻

十分的貧乏, 我想真正的快樂並不是表面的美麗, 而是發自內心能分享的喜悅吧~

南湖山人(nanhu141) 於 2012-05-16 19:54 回覆:
多謝共鳴!希望舊時的人情義理和價值,能在現代社會繼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