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1/31 10:27:49瀏覽173|回應0|推薦11 | |
農曆年假中一系列的過年習俗,敬天神拜地祇、圍爐吃年夜飯、發紅包放鞭炮等,親人歡聚,朋友敘舊,除故布新,放下過去重新出發,意義多元而豐富,是我們的無形文化資產,值得保有。 但隨著時代變遷,年假年俗的活動多半以休閒為主。因應不同,形式和意義有些轉變,本來無可厚非。拿「放鞭炮」來說,本意是除舊去凶,現在多成為大人小孩年節期間刺激的休閒,而且炮火花樣推陳出新,吸引消費。但感性的休閒活動,還需一點理性來節制,否則一發不可收拾,小則自己身心受傷,大則環境受害。個人所見住家附近的公園、河堤邊,在過年期間每夜成為鞭炮煙火的競賽場:大人帶著小孩驚呼,此起彼落的炮聲,四處飄散的煙硝。這些過年的熱鬧景象大家都可以接受,但夜裡十點以後還有冷不防讓人嚇一跳的炮聲;早上則有滿地的炮屑,吃用的垃圾殘留,讓晨起運動的人皺眉,讓清潔的人搖頭。節慶熱鬧難免會有副作用,但值得我們在激情之餘反省的是那種「把自家歡樂建立在他人痛苦上」的心態,留下垃圾加重別人的負擔,甚至留給大地無法回收的垃圾。 過年過節是家人團聚、分享溫馨的節日,應該讓美麗留下,而不是留下醜惡的垃圾。趁著年假結束之際,讓我們的社會一起來尋思,找回那放失的本心本意。(放心,語出孟子,指放失的本有善心。)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