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店招 精心打造~~~
原料加工發酵膨脹...旋鈕加溫...反彈運作....於是乎金色麵包出爐........
學歷不能創造一切 但"實力"可以扭轉一切????
虛榮多元 以偏蓋全????
這個例證是告訴我們....
學歷不一定能換麵包 麵包一定能換學歷????
教育部剛修正公布的「吳寶春條款」,將成教育政策的大問題。各界對此事看法不一,但馬總統「一夕變法」,民間實在難免「官字兩個口」、掌權者說了算的譏諷。也難怪社會上總覺得政府在反貪腐、核四與年金改革等重大議題,欠缺說服力。
綜觀近來台灣教育政策之演變,顯現的是,在放寬升學程序方面躁進,教育內容卻停滯不前,反差極為明顯。
如今教育部決定讓僅有國中學歷者,直接報考大學與碩士班,未來高等教育真能因此而提升,將是執政者的嚴峻考驗。在高學歷文憑一再貶值的今天,教育部應認清,「鬆綁」不等於「彈性」。
但政府一方面由中央鬆綁就學門檻,另方面又以法令綁死最前線教育單位的自主權,如日前教育部公布,國小體育班一律改成從五年級開始,毫無彈性的作法,若無確切的學理依據,僅會引發質疑。
教改走到今天,當年楬櫫的理想很動人,但落實下來並非那麼回事。最顯著的例子是,號稱廢除聯考,基測考題簡單,如此一來學生反而被迫追求「一題都不能錯」。基測由兩次改為一次再改為僅分三個等級,現在又改名會考,可是學生則被迫搶當志工或拚比賽獎狀去排序。如今,吳寶春條款又將在各界嚴厲檢視下倉皇上路!
前陣子,中研院提高教建議書,批評廣設大學教改有錯,有媒體指李遠哲必須負責,在網路上廣為流傳,但南北解讀大不同。濁水溪以北,似還堅稱李遠哲是教改源頭,南部卻多指責立法實施那波教改的「國會最大黨」。
「吳寶春條款」,無李遠哲的獻策,到時究竟哪個政黨或哪些官員要負責呢?
教育部輕率假設,國中畢業生工作幾年後,就能在微積分或英文等科目自動達到相當程度;未來,大學與碩士課程,恐怕為了迎合多數學生之入學平均素質,而導致內容淺顯化,再度步上素質下降的後塵,使台灣的人才斷層更嚴重。
過去的教改經驗提醒我們,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不可將升學門戶大開做為人才培育的解藥。執政的人固然可以談改革,但即使打通升學路真是教改的主軸,如果教育「生產線化」,又疏於把關,不過是讓文憑更不等於「學力」,也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
政府總喊著,人才問題就是國安問題,結果擋住了人才外流嗎?吳寶春難道該放棄到國外展店的想法嗎?政府官員不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只會用輕率變法去迎合一時的媒體報導,該徹底反省其執政的無力和虛假了吧!
【2013/03/31 聯合報】
吳寶春被台灣的大學拒於EMBA學程之外,同時傳出新加坡大學積極跨海搶人,這下子又炒熱了「新加坡能,為什麼台灣不能?」的題目。據說教育部考慮修改有關EMBA的入學規則,如果真的從此多一個「吳寶春條款」,未嘗不好,但這仍是頭痛醫頭。
國中畢業的吳寶春想念EMBA,但另一端也有迥然相反的例子。最近有一則博士賣雞排的新聞,有人罵有人誇,郭台銘說應課「浪費教育資源稅」,但據說近來此攤的雞排大賣,想必不少民眾願意給這個「博士老闆」加油打氣。
吳寶春不靠學歷而拿了世界冠軍,但也有人頂著博士學歷擺攤賣雞排。這兩個例子以極端的對照,好像同在演繹「學歷無用論」。但吳寶春終究想回到知識的殿堂多學一點,他掌管著年營業額兩億的事業,時時鼓勵員工進修、學外語,還說過最怕外界拿他的例子去強調「學歷無用」,看來他寧可用自身事例示範「書到用時方恨少」。
其實,今天這些故事的核心,不是學歷有沒有用,而是「學歷的價碼」與「知識的價值」的比較;而在此思辨之間,也正凸顯了台灣教育體制的形式主義,對於「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傳統概念也該有一番檢驗。
博士貶值,或曰學歷的「通貨膨脹」,全球皆然,不必獨責台灣。博士去擺攤賣雞排,當然是極端的例子;但高學歷者只能打零工、教補習班、兼差賺鐘點費,則比比皆是。從某個角度看,全民多念點書,總不會是壞事。但從國家資源使用效率的角度評量,政府花大錢補貼公立大學,還要補貼研究生的種種津貼,甚至照顧就業的二十二K,卻如果畢業生不能學以致用,確實是極大的浪費。所以經濟學家多會主張政府減少這種無效益的補貼。
歸根究柢,家長和學生如果堅持要把念書當成一種「投資」,則應該認清楚文憑的「價錢」和「價值」,重新審慎估量。資訊快速變遷的時代,講究創新的時代,「有知識不如有常識」,且各路英雄不怕學歷低。蔡沛然固然可以一面讀哈佛一面當男模,而大學生搶著拜吳寶春為師的亦不乏其人,可見一技在身,確實強過「文憑當壁紙」太多了!
而在當今這種快速變遷的背景下,一方面社會的價值觀應跟著變化,另方面制度的框架更是早該調整了。近年來隨著吳寶春、吳季剛,乃至於體育領域的各個「台灣之光」的示範,年輕人的價值觀確實已在慢慢改變之中,學烘焙,學設計,學木工,學餐飲管理,學汽車修理當黑手……,各有「路是無限的寬廣」的出路。這種氣氛下,需要修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陳腐觀念者,反而多是父母師長那一輩,應該重新學習尊重年輕人如繁星般的各種夢想追求,也要對「行行出狀元」有一點信心。
不過,要使行行出狀元,也不全是個人的信心問題,而要從制度上給予彈性,鼓勵突破,製造「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有利環境。近年從嚴長壽到科技界領袖,都一再呼籲應強化技職訓練和證照專業的機制,讓台灣快速擴張出一百五十多所大學反而造成技職教育的斷層能補足起來。
但是,既有這些「超額大學」存在,卻又並排出現了吳寶春想念EMBA卻不得其門而入的例子;可見,教育部從制度面應規畫如何使大學回歸「知識的殿堂」,而不只是「文憑販賣所」。許多無文憑的技職達人能到大學當老師,但麵包達人想作學生卻被拒。想回大學念書的不是只有吳寶春;已退休的台達電榮譽董事長鄭崇華日前表白,最想回大學去念天文,但在目前體制下談何容易?傳授系統性知識的任務,光靠目前的「社區大學」是不夠的。教育部如果能在「推動現有大學施行終身教育」的目標上作出彈性設計和改革,則受惠者即不只吳寶春一人!
【2013/03/22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博士賣雞排vs.吳寶春念不成EMBA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780394.shtml#ixzz2OEQiaO9s
Power By udn.com
為了讓知名麵包師傅吳寶春能念國內的EMBA,教育部火速修法。教育部昨晚指出,對未設有甲級技術士證類科,將放寬為具乙等技術士證且有五年以上工作經驗者;或在國際競賽中取得傑出表現等,也可認定具大學同等學力,即可報考研究所;將在一周內完成修法。
吳寶春具有烘焙乙級證照,在國際競賽也有傑出表現,修法通過立即適用。這項修正案被視為「吳寶春條款」。
目前規定,具有大學學歷或甲級技術士證照者,才能報考研究所;吳寶春沒有大學學歷,烘焙類科又沒有甲級證照,讓吳寶春被眾多研究所拒於門外。
高教司長黃雯玲昨晚指出,勞委會證照職類有一百八十種,只有五十八種有甲級證照,教育部將針對未設有甲級技術士證的一百多種類科,放寬為具乙等技術士證且有五年以上工作經驗者,即可認定具同等學力;受惠類科除了烘焙,還包括中餐烹飪等。
針對吳寶春事件,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下午也表示,進修是好事,教育部正研擬辦法,希望有比較彈性的辦法,讓像吳寶春一樣在國際競賽中表現優異的人可以讀研究所。
【2013/03/22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吳寶春條款」教部火速修法 一周內完成 | 吳寶春想念EMBA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780389.shtml#ixzz2OETD7lVG
Power By udn.com
http://blog.udn.com/mykey/6425140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的千金在美國一流名校攻讀博士學位,卻選擇在家中製作糕點,透過網路接單銷售,當朱主委在行政院政務會議時,透露這個訊息,立刻成為媒體頭條新聞,受到高度關注。之所以備受關注,想是兩個原因:其一,顯示朱主委的千金有高度的自主意識,寧可放棄眾人羡煞的名校學位,也要追求自己的興趣、主導自己的生活;其二則彰顯出朱主委十分開明、民主,尊重女兒的選擇,即使放棄家庭已投注巨額學費換來的學位,投入一項即使無學歷也可出人頭地的行業,也絲毫不以為忤。
與此同時,更受大眾關注的消息,恐怕是失業率再度回升到4.31%,而且後勢看壞,尤其15歲到24歲的青年與少年,失業率更高達12.96%,每7.8個人之中即有1人失業。勞委會指出這是畢業季勞動供給陡增,加上景氣欠佳兩者夾擊所致,而畢業生專業技能不符業界需求,又不肯放下身段自我設限,才使失業率達到今年最高點。事實上,最近企業大老也紛紛抱怨,我們的教育與產業的需求嚴重脫節,使得年輕人失業嚴重而業界則求才無門。
這兩件事放在一起,有太多值得尋味之處。在那12.96%的青年與少年之中,必令每個人對朱主委的千金都萬分嫉妒,如果他們有幸也能得到哈佛碩士,攻讀加州柏克萊大學博士學位,今天豈會坐困愁城,連個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反過來看,朱主委的千金如果在青少年時期就可以有一個充分尊重個人興趣而且對靠手藝謀生全不歧視的環境,也許早就投入糕點製作,成為箇中高手且其樂無窮。
由此觀之,強要將所有的年輕人都放進同一個模子裡壓成相同的樣板,正是今天年輕人苦無出路而產業界求才無門的關鍵。因而許多壓成理想模樣的年輕人無比痛苦,亟待獲得解脫的機會,於是許多不同類型的人才就被毀棄了,國家寶貴的教育資源也無端浪費了。另一方面,對於那些壓不進模子裡、被迫放到技職體系的人,整個社會也並不重視他們,無法為企業所用。
結果,不論是否白首窮經、為人師表的材料,都被丟進「來來來、上大學,去去去、念博士」的行列,10年教改,竟然連過去技職教育的王牌頂尖學校,都給改成照著正規大學窠臼打造出來的科技「大學」,徹底毀棄了過去台灣製造業創造奇蹟的「扁擔」。
我們不敢期望台灣的家長們都徹底揚棄「唯有讀書高」的封建遺毒,不再千方百計讓子女就讀明星學校,最後獲得美國名校學位,但我們主掌公權力與公共資源的政府,卻不能再敷衍歧視技職教育。如今要求將林林總總的科大再重拾本來面目固然全無可能,但讓今天擁有科大之尊的原本頂尖技職學校重拾往日雄風,再度成為技職教育重地,為國家培養職場中不可或缺的精英,則斷無不能之理。
不過,要達此目標,政府主管必須看清一件事實:技職教育的確比一般正規學校要求更多的儀器設備投資,其辦學經費只能高出後者,不能像過去一樣只得其幾分之一。同時,技職教育的師資比正規學校需要更特殊而嚴苛的條件,因而其薪酬也要遠高出後者。
容有一天技職教育抬頭,明星學校反而不再是正規的高中大學,年輕人能真正在此找到自己一生的興趣,培養出紮實的技能而且憑此笑傲職場,到那個時候,年輕人自會放下身段、拋棄對靠一技謀生的自卑心態,而業界也會獲得無數生力軍讓他們再上層樓,今天年輕人與產業經營者的煩惱才能一筆勾消。
梁定澎/政大及中山大學國家講座教授
最近吳寶春因學歷限制無法報考國內EMBA,凸顯國內教育制度的缺乏彈性。
昨天馬總統指示教育部應修法,留下人才。相關單位也願意檢討證照入學機制,讓專業人才有機會在國內受到更好的教育,讓國內的管理教育有更高彈性,值得肯定。但是以證照入學,也應該有必要的配套措施,才能夠讓EMBA教育發揮更好的效果。
首先,證照代表某領域的專業能力,但是否適合入學EMBA成為專業經理人,仍要有適當把關機制。國外入學制度通常會有些彈性,但也不是全面放鬆。過去,中山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的亞太EMBA,便有證照申請的途徑,但是無大學學歷或要以證照通過該校的入學許可,必須在全校的招生委員會上提案討論通過,並不是EMBA委員會可以決定的,以確保學生品質。
其次,EMBA的教育目的是培養未來的企業領導人,教學內容雖然比較實務導向,但是也必須要有必要的基礎,才能夠順利學習。目前國內EMBA入學,已經幾乎沒有筆試,如何確保進來的學生,能夠有足夠的基礎,在校期間有效的學習,是在設定入學制度時,必須考慮的。例如,對基礎學科的先修要求,或是基本學科能力的筆試,仍然有其必要,否則可能讓進來的學生跟不上進度,程度參差不齊也可能造成老師教學的困擾。
我希望EMBA,是Executive MBA,不要變成Easy MBA,或是Everybody's MBA。
翁御棋/日本北海道大學工學研究院助理教授(新北市)
吳寶春固然有值得尊敬的專長技能,但或許不宜硬要正規學術教育去配合他。
如果他選擇報考的,是餐飲烹飪技術相關學門,就可用他的獎項做為申請利器;但如是EMBA,可能還是不太適合,遇到統計學、經濟學、管理數學等必要科目,對他將是非常大的挑戰。
他的案例,或許和國內EMBA太氾濫有關,EMBA的設立,應避免該學程變成社會人提升自己地位和人脈的工具。大學固然不能是學術象牙塔,但也不宜太市場化、商業化。
EMBA爭議,教育主管單位應該檢討的是,學校缺乏經費或人脈,該有其他好的做法,以避免EMBA成為部分人士做為學位漂白的工具。大學提供真心想進修人士學習機會,當然是美事,但在各階段也該嚴格把關,以保障所有學生的權益。
【2013/03/22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吳寶春求學/適度把關 別成EasyMBA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780395.shtml#ixzz2OEmB4lTK
Power By 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