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落幕,馬英九以較預期更大的比數獲勝連任。但從這次選舉過程的膠著看,真正的贏家是理性選民,他們為自己和台灣選擇走一條比較可靠、可以預期的路。
論造勢,民進黨這次的動員相當成功,不僅激發了基層支持的熱情,翻轉了扁家貪腐的低迷,更有效搧起民眾對馬政府的不滿。問題是,經濟要如何對症下藥、兩岸關係及國際處境的去從如何,蔡英文都無法提出有說服力的論述,她和蘇嘉全又不斷暴露出操守的缺憾。這些,都讓理性選民疑慮難消。
相形之下,馬政府的執政表現雖不盡如人意,服務民眾的親近感也稍嫌不足;但在施政大架構上,包括處理對外關係或對內決策的成熟度,都更顯穩妥。尤其在面對質疑時,馬英九態度不像蔡英文那麼傲慢,顯示他更能接受監督。這點,應該也是理性選民的抉擇重點。
這次選舉最有趣的現象之一,是民調中的「隱性選民」的位移。多年來,隱性選民一直以綠營支持者居多;但從這次選舉看,許多不願表態的選民最後卻投了藍營,這是值得觀察的社會變化。其中原因,或者是定居大陸的台灣人越來越多,或者是手機使用者的大量增加,都升高了民調的「黑數」,造成民調難以準確推估。
但更重要的是,經過多年的政治波濤起伏,有過熱情盪漾、有過失望椎心,許多選民已經變得更為成熟。他們自有定見,不再隨政治人物搖旗吶喊,也不輕易被翻雲覆雨的言論所惑。這些冷靜、理性的選民,才是台灣民主最大的資產。
台灣南北分化仍然嚴重,但理性選民現身,讓我們知道廿多年來這條民主道路沒白走。要問的是:選民在進步,政治人物跟得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