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4/13 12:59:44瀏覽1075|回應1|推薦14 | |
這次清明假期,因為老爺身為人子的關係,星期六被婆婆給召回家掃墓,星期日我們又得扮演孝子、孝媳、孝孫的角色,一家人回婆婆家去幫忙消化清明拜拜的飯菜。由於大姑、小姑都安排旅遊行程,出門玩四天了,只能靠我們回家去幫忙大吃特吃,努力消化婆婆祭祀用的豐富菜餚了。就這樣,四天連假中的兩天,還是中間的那兩天,我們就被困在台北,難以出城遠行遊玩啊!但是,這樂子總要自己找找吧!所以還是抓住最後一天的假期,打算來石門尋找綠石槽的所在。還好並不難找,只不過政府設的停車場還真是要走好遠一大段路,停好看過地形後,我們又再上車往較近的道路開去,這才算是真正抵達目的地。
超熱的天,忍不住先一人來一支冰淇淋,吃完稍微消暑後才有精神繼續跟沙灘奮鬥。
依照「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官網的介紹,這老梅綠石槽只限定在四五月期間,且需退潮時候才能看得到全貌。若是遇到大漲潮時,可能連一點點都看不到呢!我們這一家還真是幸運,中午才從台北臨時起意過來這邊,抵達時又剛好是已退潮的時間,所以看到的景色還真是不負馬麻先前在電視節目上所看到的介紹一般,真是超開心的啦!
關於綠石槽的形成,馬麻就直接引用官網介紹: 「綠石槽」在地理名詞中,應稱為「潮溝」或「海蝕溝」,這些排列整齊的石槽,是由於大屯火山爆發後,遺留海岸邊的火山礁岩,在波浪長期的沖刷下,質地鬆軟的部份被侵蝕,留下較堅硬的部份而形成溝槽,這種特殊的「石槽」地形景觀,在冬季東北季風盛行時,浪花滋潤了石槽的岩面,也開始滋生「石蓴」、「裂片石蓴」和「扁石髮」等綠色的海藻,等到四月份東北季風漸歇,石槽就長滿了一大片綠色的海藻,也形成令人驚嘆不已的「綠石槽」海岸景觀。 出處:Http://www.northguan-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4002497 我們這次來,很多的石槽上都已經沒有了綠衣的覆蓋,不知是因為今年的雨下得比較少的緣故,或者是因為人為踩踏的因素,看到這種狀況,總覺得有些心疼,有些美中不足!所以大家來的時候,千萬記得別去踩踏綠色的青藻,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它們,一方面則是避免自己也滑倒。 照片內馬麻右後方,石槽有一區塊呈現白色的部份,這就是原來綠色海藻被太陽曝曬過後,而演變成的,也就表示它已經展現過燦綠的人生了。為了拍照時等待浪花激起,結果JJ已經不耐煩的要掙脫馬麻的懷抱,結果拍起來就變成這副樣子囉!呵呵~
想要自己站,那就乖乖站好拍一張吧!可是讓JJ自己站在岩石上(要注意是乾的且平坦的喔),他又嚇得一直叫媽咪!媽咪!真是煩人的小傢伙。
在拍照時,馬麻也看到好幾位專業人士專程來攝影的,人家在拍浪花激起的畫面時,都在鏡頭前放一塊玻璃(是玻璃嗎?),避免水滴去噴濕鏡頭,但我們這種玩樂型的,就只能在浪花激起且尚未噴過來之前,按下快門後趕緊護住鏡頭了。
整個的綠石槽海岸約有300公尺遠吧!走得離停車場越遠,人潮也越少一些,後面看到的溝槽形狀也與前面不太一樣,前面是感覺排列比較整齊一點,後面則是不規則形多些。
說個有趣的笑話,當我們來到這一個區塊,哥哥說:「為什麼山坡上面要放一個哈蜜瓜?」當下,馬麻一時之間還沒反應過來,還問說:「哪裡有哈蜜瓜啊?」原來哥哥指的是山坡上那個雷達站啦!真是被打敗了,不過也覺得形容得很貼切啊!呵呵!原來那個圓圓的雷達站可以變成哈蜜瓜,還挺有趣的。
這天其實也看到了有幾個當地人在摘採海藻,馬麻心中很是納悶,不是說不要跳躍踩踏嗎?那長得較為茂密區域的海藻就可以摘取嗎?應該也不行吧!@@ 至於愛遊玩拍照的人,也可採用借位方式,不拍全身照,就可像我們拍出身後滿滿綠石槽的畫面喔!
由於我們算走得蠻遠的,回程時頂著大太陽在沙灘上走一大段了,可真是吃力啊!所以一定要幫寶寶們帶上帽子,否則鐵定會曬傷的。這裏也有一座廢棄的碉堡,拍照起來效果也很不錯!
至於這個希臘風建築,是私人咖啡館,就在綠石槽的入口處,需消費才能入內拍攝,我們是因為要往停車場方向走錯路,所以才誤入人家的院子,馬麻因為要拍哥哥跟JJ的背影,按了快門還被店員出來關切。@@
這邊的海岸風光真的算是一絕,趕快把握時機趁著四五月來訪吧!還有要先上網查好潮汐表喔!不然滿潮時可就看不到飄著一襲綠衣的綠石槽囉!
後記:當天前半段拍的照片,因為馬麻不會調整單眼相機,所以幾乎全都是曝光過度不能放上來給大家欣賞。後來是拔爸幫我們拍照時發現設定沒調回,才得以拯救了這一天後半段的照片,不然這次就沒有美美的照片給大家看了。哈~也因為如此,所以五月前若是還得空,馬麻打算再去一回,希望拔爸能夠乖乖配合啊!呵呵~ PS.潮汐預報查詢:http://www.cwb.gov.tw/V7/forecast/fishery/tide_1.htm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