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社運青年的學思旅程】由內打破封建 改革醫師勞動
2013/01/13 01:09:33瀏覽220|回應0|推薦0
連續好幾年的五一勞動節,醫護人員與護理學生上街遊行,引起媒體矚目。向來被視為捧金飯碗的醫師,都走上街頭揭發「白色巨塔」裡的血汗勞動問題。

這些學生組成「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成員陳宗延除了在醫學系裡推廣勞動教育,今年也重新恢復台大勞工社,積極提升校園勞動意識,將勞動人權觀念帶入封閉的校園。

就讀台大醫學系大五的陳宗延,其實並不想念醫學系,「我爸媽都是醫生,我又是長子,他們希望我跟他們走一樣的路,但我原本希望念社會系。」

高中時的陳宗延是校刊社成員,當時編了一集關於野百合世代的專題,訪問許多參與野百合的學者,他說,「想製作這個專題,是因為自己出生在1989年,我想對自己出生的那一年有更多認識。」

那次的校刊專題中,許多受訪者都是社會系學者,為了訪問,陳宗延讀了不少社會學相關書籍,「發現社會學真是個迷人的學科,可以幫助你瞭解一個時代。

加上我並不想走上與父母一樣的路,想去念社會學。」

上大學後,陳宗延雙主修社會系,開始在學校裡做校園媒體。陳宗延與幾個同學組成「海島電台」,關心學生餐廳發包問題,不過,節目才製作第一集,就遭校方禁播。

「那一年正好是台大80週年校慶,台大積極爭取進入世界百大。」陳宗延說,當時學生會下的福利部針對百大問題與學生權利有許多討論,「海島電台」也製作了相關的新聞。

雖然大一參與了許多公共事務,但陳宗延反省,這些活動距離學生、甚至系上同學卻很遙遠,「討論百大議題時,有些同學反對,但過程中卻沒有與這些人有更多溝通。」

大二時,陳宗延加入學生代表會,嘗試推廣公共討論。

大二、大三這段時間,陳宗延開始關心醫療人員勞動問題。大三那一年的五一勞動節,陳宗延在網路號召網友參與遊行,並將醫療人員勞動現況告訴一般社會大眾。

之後的秋鬥,這群人也陸續參與,「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慢慢成形。同一個時間,陳宗延也加入「學權小組」,透過評估學生權利來進行學校評鑑。

並非所有老師都支持醫學系裡談醫療人員勞動條件,反對的老師認為,過去他們就是這樣「媳婦熬成婆」,實習醫生制度是一種學習而非壓迫,既然大家都是這樣出來的,當然沒什麼問題。

為了推廣醫療人員勞動教育,陳宗延找了部分支持的老師,在他們的課堂中借用時間講授勞動權益的問題。

陳宗延坦言,醫學系比起其他科系相對封建,討論勞工權益時,不但面臨學生、老師如何看待自己的「勞工身分」,同時也會觸及既得利益的地位。

而這些既得利益者卻可能就是自己未來的老闆,因而阻擋了學生挑戰現有體制的可能。與政府部門討論醫療人員勞動權益時,也面臨教育部、勞委會和衛生署相互推諉的困境。

醫學系學生的身分,也是另一個進行運動時會造成矛盾的標誌。陳宗延說,社會對醫學系學生有許多期待,當學生站出來呼籲重視醫療人員勞動條件時,能夠吸引許多媒體目光。

同時社會也覺得醫生是相對優渥的身分,為什麼還出來爭取更多權益。

不只是推廣勞動意識與系上有矛盾,這幾年沸沸揚揚的紹興社區議題,由於紹興南村土地交由醫學院使用,因此當醫學系學生參與聲援紹興南村時,也遭院方和系上關切。

陳宗延說,去年校慶,醫學系學生在校慶典禮拉布條、且高昇呼口號抗議,當時的活動發言人、陳宗延的學弟隨後遭到校方關切。

因此之後醫學系學生參與涉及院方的相關議題時也變的較為小心,例如今年校慶上聲援紹興的活動,醫學系學生便負責後勤工作不再露臉。

經過幾年參與社會運動的洗禮,原本打算趕快從醫學系畢業,投入自己喜歡的社會學領域的陳宗延改變了想法。

「和一個在醫療體系內搞工會的前輩談過,他說因為他組工會遭到報復,現在只能每年不斷在各醫院流浪,尋找工作。」

該名前輩不後悔,因為只有待在體制內瞭解各工作面臨的制度與狀況,才有辦法串連起不同的人。

「專業分工讓不同位置的人被分化,如果只是待在外圍、或是單一位置,很難關照到不同位置的權益,爭取自身權益時,容易傷害到其他人。」

陳宗延認為,畢業後進入醫療體系工作,也許可以真正從內部提升勞動權益,並針對醫療政策提出意見。

這個學期,陳宗延與朋友重新將中斷了10多年的勞工社復社,在校內推廣勞動教育,提醒高等教育裡的學生,雖然是知識份子,但同時也兼具勞工身分,不要忘記共同爭取勞動權益。

台灣立報2013.1.8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book679&aid=7220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