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13 01:05:15瀏覽106|回應0|推薦0 | |
近年來,台灣高層突然瀰漫一股「人才出走」的恐慌。教授假帳案被起訴,教育高層如此示警;即便是國營事業績效獎金刪減,自認受波及的央行總裁彭懷南也如是說。
人才出走,說得繪聲繪影,實相卻墜入五里雲霧。迄今,我們並無看到任何完整的統計資料予以證實,充其量只有點狀的個案報導,卻又不無扭曲放大效果之嫌。 當然,人才出走也可能是「即將發生的事實」,但當這番話出自「權威」之口,甚至是利害關係人的圈子時,難免會讓外界質疑是相濡以沫的「護航」之詞。 諷刺的是,人才出走常常是高層喊得熱,平民百姓卻冷處理,而這難道不是當前施政「無感」,甚至是「惡感」的再次反映? 關鍵緣由,倒也不是凡夫俗子忌才、妒才,而是台灣的「人才市場」徹底不透明。 從誰是人才的認定,到人才應該值多少,以及我們應該對人才(貢獻績效)課以什麼樣的責任,這些基本標準,外界全都一頭霧水,甚至連決策者自己也未必清楚。 等而下之,如果小圈子關起燈,私相授受,則最糟糕的結果,便是一小群菁英對國家「尋租」。對照之下,台灣的「人才閒置」反而有憑有據,成了熱門的街里話題。 從待業到流浪所導致的高學歷高失業,在在說明了納稅人投資的教育體系如何付諸東流,而政府面對這個殘酷事實,長期束手無策,凸顯了如何「人盡其才」的重要性,遠高於防止人才外流。 當然,人盡其才與避免人才外流,並非對立命題,甚至可以得全。癥結在於,如果人才為企業所用,則誘因在市場,企業主作不到、不願作,政府也難越俎代庖。 如果人才為政府所用,則程序透明、結果問責也應該是起碼標準。捨此不談,拚了命招攬人才、只談進不談出,豈不像瘋狂消費者進入賣場,只要看到心動的東西,便一股腦掃到購物車裡? 持平而論,台灣縱有人才出走也未必值得大驚小怪。在資本主義的市場裡,如果這個現象不是結構性的淨流出,則只是新陳代謝罷了,補位者不乏其人,未必是壞事。 再者,民主政治也必然趨於平庸,而與菁英統治不同,但人們仍推崇前者,更沒看到民主政治因此崩潰,證明菁英並非體系運作的中樞神經。 少了人才,台灣或許少了點精彩,但並不像憂心忡忡的人所認為的那樣動搖國本。 台灣立報2013.10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