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5/03 11:40:19瀏覽1128|回應0|推薦11 | |
【文/路仁教授】 「不管國家多亂,大臣照樣吃睡,你何必自尋苦惱?」小時過端午節,吃粽子時總想起,戰國詩人屈原投江前,與船夫的對話。後來讀蘇東坡傳,也體會另個詩人的憂國情懷。我戀戀詩人,愛的不只文字美,更愛其情操。 這是我成長的環境,等待端午節、中秋節、過年...,並在汲取歷史故事的俠義精神中長大,可這已從下一代消失。不必等過年,有錢便可買玩具、穿新衣;不必等端午,隨時可至超商買粽子;不必等中秋,隨時可上網與遠方家人團圓、與好友相聚。 不必等待很幸福,但也遺失等待中的成長養分。小孩做完功課、心情放鬆,等待卡通節目到來,會體驗到苦盡甘來的快樂,像爬山路途苦,登峰卻有成就感。等待時間越磨越長,成就感越來越大。 缺少這般磨練,孩子難成大器。現在大學畢業生若有個工作起薪高,另個工作起薪低卻可磨練能力,很多人會選高薪者,以趕快換手機或新衣;社會高房價對年輕人確實不公,但我也遇過有家長願先付大筆錢,年輕人仍不願繳剩餘房貸,因為得戒享受、走入漫長的償債等待。 男女交往是另種等待。台灣男女性關係,從東亞最保守國變最開放國,可是離婚率也在邁向世界頂尖。男女激情像火種,不急於太接近,才能給心靈溝通一段空間,燒出溫暖一生的炭火。可這寫信、寫詩的等待空間,也在下一代生活中消失。 遺失的是個人情愫,下一代可能難懂蘇東坡「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的等待情懷,但也換得在網上遍覽美女的另類快感。可是端午節,不只是傳遞等待經驗,也在延續民族記憶。 幾千年來,人們吃粽子、划龍船,端午節氣氛濃時,便記起屈原,讓他的精神代代相傳。我們不只過節,也在告訴孩子,我們民族高舉這樣的人。 在告訴孩子,不需去洋基拼世界第一勝投,只要每場球認真打、不作假,便是社會最敬重的人;告訴孩子,我們這個民族的明星大學,不是有發表最多論文、拿最多經費的教授,而是有最多秉持良知,傳承道德價值的學者。 我們告訴孩子,做社會一分子,將來從商不勾結官方,從政要有兩袖清風的屈原精神。今年,讓我們跟孩子過端午節,講歷史故事,在這道德崩壞、社會紛亂的台灣,延續數千年來的文化命脈。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