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1/15 13:27:24瀏覽16842|回應0|推薦29 | |
【文/路仁教授】
「縮短台灣的距離,」坐高鐵南下,想起高鐵最初喊的口號,窗外景緻急速飛過,在杯水溢不出的平穩車上,南部故鄉似近在咫尺,不像多年前遙遠。 可轉頭回望車內,塞滿人的座位旁,擠了不少站立旅客,皺眉頭的臉,沖淡搭高鐵的愉悅氣氛。在長長列車上,我窩於「後段」自由座車廂,起身往車頭走,先經「中段班」對號車廂,座上的人稀疏,在抵「前段」商務艙前被服務人員擋住。 雖說高鐵座位已夠寬敞,前段班的座位卻更大,座椅顏色也換,標示不同階級。商務艙票價增高,但廂內座位少,公司獲利又增多少?「我不喜歡高鐵文化,」我對身旁友人搖頭,他正低頭讀高鐵將破產的新聞。 「政府接管後,找新團隊經營吧!」我瞇眼望向窗外,樸實的鄉間建築喚起童年記憶。那時從南部北上,為省錢搭平快車,也許累,但一車的人都相同;後來荷包有錢,從北部搭自強號回南部,舒適了點,一車的人都相同。 後來住的台北有捷運,一城市內的富人或窮人都相同,分享同樣的窗外美景、乾淨車廂,「這才縮短台灣的距離,」我接過友人報紙,對高鐵將破產的新聞嗆。 從高鐵新聞,想起淡水線初通車時,從中山站到淡水站得花80元,「票價這麼高才能回收,」當時的扁市長堅持。於是,我在住家樓上,天天目睹捷運車廂內空無一人,直到票價降,「薄利多銷」後,捷運才成金雞母。 「高鐵不能薄利多銷嗎?」我在擁擠的自由座車廂內,默想有更多人想搭高鐵,填滿那稀疏的車廂。車長以廣播聲呼喚我終點站到了,別再多問。我走出高鐵站,望見賣票櫃檯也分前段、中段、後段,在前段「商務旅客」櫃檯,無人排隊,僅小姐枯等VIP尊貴客人上門,一旁的普通櫃檯,則排了一列的人。 在自動售票機前,排了更長的人群,吵雜聲鼎沸。自動售票繁複無比,「按下一頁」、「確定」...,讓買票者空耗時間,而站數更多的捷運購票系統卻奇快無比。更惱人的是,高鐵系統只找零一堆50元硬幣,製造自己與顧客的不便。 「檢討售票系統,可幫高鐵省不少錢吧!」我還為此寫信給高鐵,卻無回音。當初殷琪領導的高鐵沒回音,只忙於服務更頂級VIP旅客,在縮短南北距離時,也在擴大階級差距,忘記鐵軌鋪過的泥土,乃徵收百姓農田而來。 誠品擦亮自己成世界級品牌時,也帶給平凡百姓逛書店的小確幸,統一超商、全家在偏鄉展店,不分貧富提供座位,讓鄉民享用熱食。商人賺取利益,也照顧普羅百姓,才是在「縮短台灣的距離」啊!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