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公立大學變功利 私校退場學生很有利?
2022/08/15 01:03:40瀏覽6193|回應0|推薦15

2022大學入學分發,許多學校出現缺額,於是有人喊臺灣的大學太多,要私校退場,以拯救教育。

臺灣實為理盲社會,升學之門窄就喊擴寬、寬了就喊縮小,但教育問題豈在學校數量。請問你會抱怨家旁超商太多?越多選擇會拼出好品質,臺灣學校無良性競爭本質,才是病灶。

無法競爭,因臺灣的大學疊成一座金字塔。頂端明星大學有五年五百億等追求卓越經費餵養,中端國立大學有低學費補助,底端私校得獨自對抗少子化浪潮。

在美國,大學卻分為公立大學與私校,兩群良性競爭的山。

美國公立大學,不是國立而是「州立」。臺灣國立大學(不計五年五百億等收入),每生獲政府補助14.25萬(私校生僅2.47萬),又收取易於教育的高分生。可在104統計企業最愛大學排名、前20名卻有一半是私校時,竟無國立大學檢討教育。

國立大學經費來自中央,論文排名才是決戰點,如此教育理念,不功利化嗎?

美國各州競爭激烈,教育辦不好,居民會以腳移民它州,壓迫州立大學得努力教育,無法移撥資源於追逐頂尖(富裕加州除外)。因州政府財政限制,公立大學不會濫開博士班,造成博士氾濫現象。

美國私校與臺灣私校不同。哈佛擬募款五百多億,讓臺灣的大學非常羨慕,可哈佛、麻省理工、史丹佛、耶魯…等美國名校都是私立,雄據世界百大一半以上。

臺灣承繼殖民時代傳統,擔心私校壯大,威脅公校正統地位,因此立法管制,讓私校無法像美國私校或臺灣國立院校般靠捐款抵稅來辦教育。 

在臺灣辦私校,創辦人捐出一筆土地、經費給政府,拿到辦學許可後,其實就是「公立學校」,在課程規劃、教師聘用、評鑑上都得接受嚴格管理,完全沒國外私校的辦學自主權,退場後所有資產也全充公。

唯一差別是,公校教師退休後,國庫繼續按月發月退俸。私校教師退休後領微薄退休金,甚至遠不如勞工,但也完全不造成國家財政負擔。

因此證嚴法師能將慈濟基金會辦得世界知名,但以同樣的心辦慈濟大學,卻仍得在教育金字塔底層,應付少子化浪潮來襲。 財力更薄弱者,縱有教育熱誠,又有何辦法?

「廣設大學不對,廣設公立大學才對。」臺灣現熱衷私校退場,以儘早從「人人念大學」進入「人人念公立大學」的公共化樂土。如果臺灣教育的金字塔本質不變,終有一天會喊出「廣設公立大學不對,擴增臺大人數才對」。

可在人人念臺大時,金字塔下方的人才斷層早已崩裂,帶臺灣墜入落後國家的深淵。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book678&aid=17684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