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子不語
2012/02/01 03:36:36瀏覽177|回應0|推薦13

子不語

西方並列孔教、佛教、道教和神教為東方的四大宗教( religion )門派;把我們推崇的至聖先師尊之為‘神’,對鬼神敬而遠之的孔子,情何以堪!

《論語》提倡人道、天道(自然之道):少談「未知生,焉知死。」和「子不語:『怪、力、亂、神』」等等,從不以超自然力量的神威來解達人生的疑難絕症,我們頂多視孔子是聖人,絕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佛等等法力無邊的天靈;我們敬拜孔子,向他學習做人做事、自力更生的道理,不曾有人要求他保佑升官發財或祈福平安,比之‘信耶穌得永生’和‘十八層地獄’的膜拜,孔教顯然更有不亢不卑的人情味。

在我的觀念中,孔子是很了不起的老師,弟子三千,崇仁善禮,親親為大,讓我們更像中國人,他的話令人受益一輩子;朱熹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趙普也說:半部論語就可以治天下;四書中微言大義,‘中人以下,不可語上也’因此很多說法仍然各說紛紜甚至搞不清聽不懂,甚至被曲解誤用為文革打倒孔家店的罪狀;即使‘子不語’的東西,也有大量的人生智慧讓人琢磨,不少學者反其道而滲之者,康熙時的蒲松齡《聊齋誌異》和乾隆時袁枚的《子不語》,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專門講神鬼等等奇奇怪怪的事,充滿怪、力、亂、神的故事,反諷空談理性、社會迷信敗壞墮落的百態,深刻人間血淚的同情與悲憫,但最終還是因果報應、勸善懲惡、邪不敵正,為孔孟思想作了反思教材。

現在研究靈魂學,大力摒除迷信,企圖以科學證明靈魂的存在,許多宗教成為問題來討論,而孔孟沒有『怪、力、亂、神』,沒有燒香膜拜,以詩和禮為聚德的最高人道思維,將是一枝獨秀,博愛大同天下。

孔子非常敬仰天,從來沒有反對鬼神,很少論述到‘死’但死字在論語中也出現了 38 次;他也和基督徒一樣吃飯前禱告謝恩,鄉黨篇:‘雖疏食菜羹必祭’;孔子平時言行純善,「祭神如神在」,「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他決不違背天地神明,事事如禱,但不是求神保佑平安,因為「獲罪于天,無所禱也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六歲後周遊列國時,有兩次(宋國和匡國)陷入性命攸關的生死危急,但他相信自己天賦大任,「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所以他不怕死,「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信仰是一種巨大的力量,上天有眼。

孔子席不正不坐,君子不器,不學詩,無以言;不逆詐,不憶,不信;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有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不 忮,不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 非禮勿動;喪事不敢不勉;不多食,食不語,食無求飽,不為酒困,居無求安,寢不言;思無邪;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學如不及,猶恐失之;不知為不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知其不可而為之;不怨天,不尤人,匹夫不可奪志,不以禮節之, 亦不可行也。

中華文明源於夏商周,孔子集其大成,以討論‘人生’為主,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順天命而行;的確,孔子唯天為大,信仰天命,終身以教育為致志,有教無類,視富貴如浮雲,故作春秋亂臣賊子懼;而其 20 篇論語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其目的教人養成忠恕而已;平生不得志的‘素王’,乘桴浮於海,任重道遠,先難而後獲,而爭到了千秋萬世的功名!

花鄉隨筆·林 彬

http://portlandchinesetimes.com/issue/10662/jpg/PCTC02.jpg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uxiang&aid=6054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