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玉 愛倫宇 Rosy 丹書鐵券 sunism 映彤 草根 (櫻花樹下的絮叨) 寮國志昊建築 夏子 。璽兒。
more...
玫瑰,薔薇,月季花 宋朝詩人楊萬里在他的『红玫瑰』詩中,即寫出『非關月季姓名同,不與薔薇譜諜通』但仍然沒有把玫瑰,薔薇,月季花的不同說清楚、講明白? 玫瑰一詞流行於臺灣,香港和海外華僑口中,象徵愛情。 月季則在中國國內指庭院 Rose 的統稱,意味月月開花,但奇怪的是市面上買的切花,同樣是Rose ,在中國大家都叫玫瑰而不叫‘月季’?如此‘錯把月季當玫瑰’而引起大陸植物界學者大聲呼籲,為 Rose 的中文正名,其實叫‘月季’,也不全對,應該叫‘現代雜交月季’;不然我們應該回過頭來,參考文化源自我國的日本和韓國,他們據古文而能正本清源的統統稱為『薔薇』。 那麼玫瑰和月季又是什麼呢?廣東話中只有『玫瑰花』,臺灣也少有人叫『月季』,可見早期‘玫瑰’隨廣東移民潮到海外,先入為主根深蒂固。 從植物學觀點來看‘玫瑰’( Rosa rugosa ~圖二)和‘月季’( Rosa chinensis~圖一 )屬于薔薇科( Rosaceae )薔薇屬 (Rosa spp.) 的二個‘種’,其長相完全不一樣 ~ 玫瑰通身是皮刺(又名刺客),葉子皺皺的,一年只開一次花:而月季則枝條圓滑光亮,終年不斷開花(又名月月紅),香味也各有千秋,但抗逆性比玫瑰差的很多。 再從中國古‘植物綱目’書籍中探索,‘薔薇’一詞出自明朝李時珍的『神農草本綱目』,但不知何故‘玫瑰’一詞到了清朝趙學敏才將至列入『草綱目拾遺』。 在東漢‘說文解字’喻‘玫瑰’為美石,在漢武帝時的游苑中‘自生玫瑰樹’的記載,同時漢武帝還有以‘薔薇’買笑的故事。到了宋朝許多的詩詞讚美‘玫瑰’、‘薔薇’和‘月季’,楊萬里是頌花中的佼佼者。清朝更多的花草書籍如『救荒本草』,『群芳譜』,『草綱目拾遺』和『花鏡』對‘玫瑰’、‘薔薇’和‘月季’有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而‘玫瑰’是‘玫瑰’,‘月季’是‘月季’,既然有那麼大的差別,我們為什麼還會有這個剪不斷理還亂的誤會呢?其實老外也不論 rugosa 還是 chinensis 全部通通稱之為‘Rose ’。 再看看華夏鄰邦寮國、泰國、印度話都稱‘ Kulab ’,越南話叫‘ hoa hồng ~ 花紅’,只有日本和韓國叫‘薔薇’。日 文 ( バラ ) 韓 文 ( 장미 ) 。 由於海外華人叫慣了玫瑰,而中國在改革開放後,才大量進口切花玫瑰品種,因此,切花Rose就被直接翻譯成玫瑰,以別於國內庭院栽植的月季。 那國外華人為什麼叫玫瑰而不叫月季呢?這可能和‘香與刺’有關了;海外流行最廣的中文言情小說『紅樓夢』提到玫瑰來形容剛烈的絕色女子尤三姐~『扎手的玫瑰花』,還有武則天和慈禧太后經常用‘玫瑰露’護髮去鄒保青春,根據這些的冠冕堂皇的來頭,遂引用又刺又香的花,叫『玫瑰』似乎理順章成,鏘然有聲!還有‘玫瑰玫瑰我愛你’這首膾炙人口的‘靡靡之音’,生活在海外的一代代,幾乎人人都會唱,而文化革命的新中國,誰敢唱啊! 其實,從宋朝杨万里在他的『红玫瑰』詩中窺知,我國很早就能很清楚地將Rose 細分為好幾個品種;如月季( Rosa chinensis ),玫瑰( Rosa rugosa ),刺梨 (Rosa roxburghii) ,木香 (Rosa banksiae ) ,金櫻子 (Rosa laevigatae) ,黃刺玫 (Rosa xanthina) ,小薔薇 (Rosa minima) ,懸鉤子 (Rosa rubus) ,紅薔薇( Rosa moyesii ) 等等非常了不起,就是沒有一個如 Rose 一樣的通稱。 反觀當時的歐洲,本地原生薔薇並不多,只有法國薔薇( Rosa gallica )和白薔薇(Rosa alba)最為普遍流行,1455~1487 年英國的玫瑰戰爭,就以這紅、白薔薇代表雙方諸侯 。 後來才引進大馬士革(damask),伊朗(persica)等薔薇,17 世紀後期,才開始引進了中國月季等品種和當地的“薔薇”雜交,才育出今天千姿百媚的 ~ Rosa hybrida 『現代雜交月季』, 如圖三品種『愛與和平』 。 花鄉隨筆 林彬 圖三:‘現代雜交月季’~『愛與和平』
我都記,有刺的是玫瑰,沒刺的是月季^^
但不是百分百正確
抄錄
楊萬里〈臘前月季〉
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
一尖已剝胭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
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鬥雪霜中。
折來喜作新年看,忘卻今晨是季冬。
供同賞
您是专家,拜读了您的大作,看来是没有四季开的玫瑰了。那有没有只开花一次的月季呢?
下面这种花,好象记得只在初夏开花一次,那它是不是直立蔷薇呢?从花型看倒与蔷薇花类似,但花朵更大些。现在其它的花开正艳,这种象蔷薇与玫瑰一样已经看不到了。看来要去数一数叶子是几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