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10 20:45:23瀏覽2112|回應1|推薦15 | |
引用文章沉默與獨處 日前讀了耀星兄的這篇文章《沉默與獨處》。 耀星兄從小時候害怕與陌生人單獨在一起的回憶談起,他說害怕的是兩人之間無話可說、卻覺得應該找話說的那種不自在。“經過許多年的歷練和成長,我才漸漸的明白,有時沉默,其實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類似的,他談到許多人害怕獨處。因為害怕獨處,“所以他們喜歡熱鬧,喜歡聚會。聚會時,吃吃喝喝,談笑唱歌,充滿歡樂。在這段時間裡,不會覺得孤單,不會感到寂寞。...歡聚與宴會,總有終結的時候。曲終人散和歡宴結束時的淒清和惆悵,是每個人都體驗過的。” 因為人生裡無法避免獨處,如何學會獨處是很重要的。耀星兄提到他自己的經驗,“...在孤單的日子中,保持歡愉,保持樂觀和正面的思維,享受屬於自己的時空,...與其手足無措的慌亂,不如試著去面對和享有。” 讓我想起楊牧的詩作《孤獨》來: 的確,孤獨是人生中避不了的普遍經驗,楊牧以擬人筆法,將孤獨比喻成隱藏在心底的“衰老的獸”,為什麼是“衰老”?或許在孤獨的經驗中,對理想的憧憬(“凝視遙遠的行雲”“嚮往天上的舒卷和飄流”),卻受到現實的摧殘(“讓風雨隨意鞭打”“委棄的暴猛”),不得不變成“風化的愛”。 孤獨存在我們每人心底的深處。偶爾會浮現到我們的心頭,“用他戀慕的眸子,憂戚地瞪著一黃昏的飲者”。但是孤獨在現實中總是引起不安,“我知道,他正懊悔著,不該貿然離開他熟悉的世界,進入這冷酒之中”。於是獨飲的詩人以他悲天憫人的情懷,“舉杯就唇,慈祥地把他送回心裡”。 耀星和楊牧各以他們的文筆分享了對獨處的感受。 在英文中有兩個字“solitude”和“loneliness”,相當於中文的“獨處”和“孤單”。這兩個字平常都是講“人單獨一個,沒有其他的人陪伴”的狀態。當這兩個字一起用的時候,“孤單”帶著負面的意義而“獨處”則是有正面的意思。 一個人感到“孤單”的時候,九成是他覺得自己和別人隔閡脫節,因而感到孤立,無依無靠。這種感覺不必一定是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才有,有時候,身置於自己不所屬的人群當中,我們一樣地感到孤單。 “solitude”則可以帶有正面的意思,那是一種獨處卻不孤單的狀態,也就是耀星說的,能夠釋然自在,能夠面對自己,享有屬於自己的一段時間。 因為能夠面對自己,所以心底享有平安。 “solitude”讓我想起老子說的“致虛極、守靜篤”。 或許,我們對獨處不必害怕。不但不要害怕,而且要給自己一些獨處的時間。用這一段時間可以沉思、反省,可以無所事事地享受自己的存在,可以忘卻自己而與造化同遊,可以空虛自己來享受上蒼在我們內的奧秘。 雲鐘(何訓田)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