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青澀心靈記事(十四):It's a Long Road to Freedom
2018/02/03 00:10:00瀏覽1590|回應2|推薦31

上一篇:〈青澀心靈記事(十三):How Can You Mend a Broken Heart?〉
下一篇:〈青澀心靈記事(十五):You’ve Got a Friend

(音樂:Medical Mission Sisters - Its a long road to freedom)



他的心靈如此的無牽無掛,還是許多年以來的第一遭。

自從高二開始和 B 交往,一直到以後鍾情於她,他都一直在找尋一位可以和他一起建立理想家庭的伴侶。如今隨著理想的幻滅,雖然他的心裏留下了一大片空白,但是他慢慢地也重新體會到心靈的自由。

學校裏修的課程裏頭,統計與機率課鍛煉著他的左腦,園藝系裏的基礎設計課則向他的右腦挑戰。他從小喜歡塗塗寫寫,大學裏,他們教會團體的海報,有幾年幾乎都是出自他的手裏。如今每個星期要交一個設計作業,而且不限媒體,更是讓他覺得可以自由發揮。有一次,他用膠水把火柴做成一個小型雕塑,讓設計教授大爲讚賞,還拍了幻燈片,說要寄到什麼雜誌參賽。雖然後來沒有了下文,不過還是叫他高興了好多天。

在教會他們那個追求教會本地化的團體裏,有一些女同學是打算守貞過獨身生活的。守貞的生活方式在天主教會裏有長遠的傳統,不過以前的人如果計劃過獨身守貞的生活,都會參加一個修道的團體,女的當修女,男的當修士或神父,過著出世的生活。隨著時代潮流的改變,這一批年輕人雖然想獨身守貞,卻準備過一個和常人無異的入世生活。

雖然他沒有考慮過這樣的生活是否對他合適,但是他一直很欣賞他們在靈性上的超脫和自由。如今他總算也稍稍品嘗到自由的滋味,因此也不急著再交女朋友。

親戚朋友裏知道他心裏沒有繫念的人以後,有人開始想給他介紹女友。如果是家裏的朋友,媽媽知道他的個性,都幫他婉謝了。如果是學校裏的朋友,他就要自己想辦法澄清。其實裏頭有好些位都是非常好的女孩子,但是時機不對,只能說是沒有緣分了。

他們團體裏的一夥人,不管是打算結婚的,或是打算單身的,大家除了一起研讀書本,討論爭辯之外,也會一起去看場電影,或是看畫展,打牙祭,日子過的蠻遐意的。

當然,他們也有認真嚴肅的一面,1970年3月,他們在陽明山福音園聚會了兩天,把團體的宗旨與精神寫了下來,算是整個團體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每個人對自己人生的期許。另外,出乎意料之外地,他們把在團體裡算是後輩的他推選成下一任的負責人。

跟他無牽無掛的內在心靈相反的,是台灣社會的外在氛圍。除了八月下旬,少棒隊在美國威廉波特勇奪世界少棒大賽的冠軍,舉國歡騰之外,台灣的國際形勢真是暗流洶涌、險惡萬分。

1969年1月美國總統尼克森在就職演說中就申明美國就要重估對華政策,到了1970年1月,美國一方面重申對國民政府的支持、警告中共勿企圖侵犯金門、馬祖,一方面卻又與中共在波蘭華沙恢復大使級會談。美國不久即將與中共建交的謠言滿天飛。

偏巧這年2月就發生了台東泰源監獄的暴動事件,雖然隨即被陸戰隊與警察鎮壓住,但是國民政府對所有反對勢力的打壓更加嚴厲。

當然,民主上的進步也不是全然沒有,例如在1969年底舉行的所謂「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中央公職人員增補選」,選出了十一位新的立法委員,僅僅佔總數773名立法委員的百分之二不到,像是作秀一般。

另外,自1965年經濟起飛後,台灣的工業建設加速成長,對外貿易也逐漸拓展,但是公共設施卻無法適應需求,使得經濟發展遭到限制。因此,才從國防部長轉任行政院副院長的蔣經國先生全力推動九大建設,包括了高速公路、桃園機場、以及台中港等。

當年台灣的情景,表面上是經濟起飛發展,國家建設全力展開,但是國際情勢越加險惡,而國內的民主政治也才蹒跚起步,離真正的自由民主還有一段遙遠、漫長、艱辛的路途。

他也很清楚,他關心故鄉自由民主的發展,同時也關心著故鄉同胞心靈上的自由喜樂。

他是個天主教的基督徒,但是更是個東方人的基督徒,他相信耶穌基督愛的福音,使人能夠超脫自己,與大愛的上主相遇。他誠心希望能夠把這個愛的福音介紹給故鄉的鄉親們,讓他們得到心靈上的自由。可是天主教會的傳統中摻雜了太多歐洲文化的成分,把耶穌基督原本單純的福音,弄成複雜非凡。這些歐洲傳統對當年的歐洲人或許很有幫助,但是對當今的台灣同胞是否有同樣的助益?或是反而變成畫蛇添足、礙手礙腳?

如何把耶穌基督愛的福音,用東方人能夠理解、能夠接受的方式,來介紹給自己的同胞,希望他們在心靈上,也能夠得到超脫的自由,為他而言,是一條義無反顧的道路。

中華文化中有許多宗教或哲學傳統,也都幫助一個人能夠超脫自己,往天人合一的境界努力。他把它們看成是同一條路上的伙伴,彼此鼓勵、學習。

這些事從他在高中時期領洗、成為天主教徒以後,就一直在他的心裡發酵。後來大學的幾年,因為專情於她,這些心思無意中被擺在一旁。如今因為心裡再也沒有什麼牽掛,再度地成為他常常思想的事。

當然,他明白自己的心靈離開真正的自由,還遠得很,It is a long road to freedom。持續著努力吧!

Its a Long Road to Freedom

Its a long road to freedom, a winding steep and high
But when you walk in love with the wind on your wing
And cover the earth with the songs you sing
The miles fly by

I walked one morning by the sea
And all the waves reached out to me
I took their tears, then let them be

Its a long road to freedom, a winding steep and high
But when you walk in love with the wind on your wing
And cover the earth with the songs you sing
The miles fly by

I walked one morning at the dawn
When bits of night still lingered on
I sought my star, but it was gone

Its a long road to freedom, a winding steep and high
But when you walk in love with the wind on your wing
And cover the earth with the songs you sing
The miles fly by

I walked one morning with a friend
And prayed the day would never end
The years have flown so why pretend

Its a long road to freedom, a winding steep and high
But when you walk in love with the wind on your wing
And cover the earth with the songs you sing
The miles fly by

I walked one morning with my king
And all my winters turned to spring
Yet every moment held its sting

Its a long road to freedom, a winding steep and high
But when you walk in love with the wind on your wing
And cover the earth with the songs you sing
The miles fly by

( 心情隨筆愛戀物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ushiner&aid=108771229

 回應文章

☆耀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2/03 22:05
閱讀您的「青澀心靈記事」覺得是一種享受,心中也有淡淡的感傷與惆悵,在您溫柔的筆觸下,讓我感受到那個年代大環境的種種以及那時年輕的純淨與求好求進步的,完全沒有受到污染的美好心靈。雖然我年紀可能比您小了三、兩歲,但我很能 relate 您的情懷,雖然我的高中和大學時代過得渾渾噩噩的,不像您對社會家國以及自己的未來都有自己的規劃與想法。我在母校唸完碩士學位後,曾經只想一輩子在研究室與課堂裡度過我想望的單純的生活,然而最後卻因故不得不出國唸書和長住異國,只能說,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論是愛情、學業或是事業以及種種遭遇,都有許多自有因緣,不是個人能去定奪的。謝謝您能娓娓道來,跟我們分享那珍貴的青春記憶。
mushiner(mushiner) 於 2018-02-10 19:52 回覆:

謝謝耀星。的確那是個清純的年代,也是我們這一代都有的共同回憶,很高興能夠得到你的共鳴。的確人生中的因緣生滅,我們唯一可以掌握的,只是過好每個現在。

我們下幾代成長的社會和時代背景雖然跟我們的不一樣,但是一個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追求,還是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我最近跟兩個兒子有許多機會深談,不敢說他們能夠從我們的經驗中學到什麼,但是如果能夠把它當作一個借鏡,如果因此有些領悟,也是值得的。這才把這些回憶,像野人献曝般地貼在部落格裡,與大家分享。


客旅貞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2/03 12:33
福音怎麼本土化,而不是被視為外來‘宗教’,如何透過耶穌基督的救贖,回到天主與人的和好關係。我也常思索。但後來我發現,對於華人,認識罪性與罪行的不同,是根本切需。我們文化裡的道德規範或是宗教,多半對付行為。我們文化裡基本上,不知何謂罪性。
mushiner(mushiner) 於 2018-02-10 19:34 回覆:

謝謝貞吟的留言。貞吟提到的兩個問題也是我一直在思索的問題:如何如何透過耶穌基督的救贖,回到上帝與人的和好關係,以及人對罪性與罪行的認識。後來對初期教會的歷史有了更多的認識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兩個問題是互相關聯的,二而一的問題。

我們教會當今對人性的看法有兩派,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看法比較悲觀,東方正教的看法比較樂觀。而包括耶穌在內的猶太人的看法則偏向樂觀。猶太人認為上帝創造的萬事萬物,包括人在內,都是美好的。尤其是造人的時候,給了人自由意志,這是上帝給的最大的禮物,亦即人有選擇行善或作惡的自由,所以人性中行善或作惡的傾向都有。善人能夠留在上帝的愛中,惡人則與上帝切割。猶太人把亞當厄娃在伊甸園的事,看成是人長大學習過程中的失足,也是他們解釋為何世上有死亡病苦。猶太人的這種看法,其實和中國儒家有的人主張人性本善、有人主張人性本惡,還有幾分相像。

後來耶穌的門徒把福音傳到歐洲羅馬帝國時,有了第一次的本地化。在羅馬帝國的東西兩半,東羅馬是希臘語地區,西羅馬則是拉丁語地區,二者之間也有些不同的發展。在最早的初期教會中,他們對人性的看法基本上承襲猶太人的說法。但是在解釋耶穌救贖的意義時,東西兩半開始有了分歧的看法。東方教會把耶穌來世的目的,看成是為了讓人能夠成全,達到與上帝的神性合一的境界。西方教會則認為耶穌來的目的是把人從罪惡的桎梏中解救出來。天主教和基督教承襲的,就是西方教會的這個傳統。

這個議題牽涉到的還真不少,希望以後我們有機會繼續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