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變動中的美術館展覽(一)
2007/11/30 00:30:04瀏覽849|回應0|推薦27

十九世紀以前:炫耀式單向傳輸

美術館是西方社會的產物,其雛形來自歐洲皇室和教會等收藏機構的「搜集陳列室」,最初的展示方式,現在已無從考證,或許藏品的擺放只是不經意地擺出來而已,並無任何意圖和目的(蔡琴,2003193-194)。至於有意圖的展覽,大約出現在十六世紀晚期。擁有豐富的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作品的麥迪奇家族,在1581年將藏品收藏在烏菲茲畫廊(烏菲茲美術館的前身),並將藏品公開展示,1591年時,人們只要經過申請即可前往欣賞(曾廣植編,19955),當時烏菲茲畫廊的展覽構想係根據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史家Giovio Vasari elder所撰寫的《最傑出的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的生平》一書,作品的選擇、整理與展示,均以該書內容為主要依歸。

←烏菲茲美術館

稍晚,在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的前身貝爾維德累宮畫廊舉辦的「藝術的可見歷史」展覽,則開啟「系統式」展覽的先例,並建立該類型展覽的典型。展覽策劃人Christian von Mechel以年代順序、國別差異和不同藝術風格等為原則,對收藏品進行整理,在此基礎上,加上受「百科全書」派者處理學問的傾向影響,最後,Mechel運用依不同國家流派的藝術發展進行編年敘述的方法,為貝爾維德累宮畫廊設計了這項具代表性的展覽(蔡琴,2003195-196)。貝爾維德累宮畫廊以學派及年代先後來展示畫作,在當時並不多見,直到1880年代巴黎克魯尼博物館以系統化的方式處理藏品之後才普遍(張譽騰等譯,200043)。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1753年對外開放,被視為現今公共美術館原型的羅浮宮,可能受貝爾維德累宮畫廊的影響,1793年調整後的新展覽以義大利畫派、法國畫派和北歐畫派為線索,描繪出藝術史的發展概貌(蔡琴,2003)。新展覽推出之後,羅浮宮的行政人員宣稱,新的美術館目標在於向觀眾顯示「由所有種植藝術的人們所完成的藝術進步以及完美的程度」(王雅各譯,199848)。從學術的角度看,展覽非常成功,然而卻在博物館內部爆發激烈的爭論:有人提出美術館在展覽陳列上應多加考慮教育功能,讓觀眾真正易於接近(蔡琴,2003)。的確,上述羅浮宮的展覽,除了彰顯學派中主要大師的進步與發展外,對於到館參觀展覽的民眾,究竟帶來多少啟發?

                    ←羅浮宮

雖然美術館的門已為大眾而開,但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對美術館有興趣的仍只是小眾,且多是受過教育的詩人和藝術家(Duncan, 1995,王雅各譯,199830)。而這種局面的形成,或許可以從上述的展覽案例中窺出端倪,未受過教育的平民百姓和深具學術性格的展覽之間,似乎橫亙著一道跨越不過的鴻溝。就如Duncan( 1995 )所言:

有些公立美術館遠像王公的招待所而非摩登的公共空間—多是為了炫耀而較少啟發—而造訪通常意味著特權而非權利。(王雅各譯,199857

自公立美術館成立以來,教育即被視為重要功能,公立美術館藉由展示物件來啟迪與娛樂民眾( Hein, 1998:3 ),但顯然地,十八世紀做為啟發民眾的展覽,並未發揮實質作用,美術館和觀眾的關係是單向傳輸,且多炫耀少啟發,顯見王公貴族的遺風。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useling&aid=141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