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五穀米不只有5種!
2011/11/07 11:10:21瀏覽654|回應1|推薦0

你會不會吃五穀米!?

五榖米對身體好,大家都知道,但你真的會煮五榖米、吃對五穀米了嗎?正確的五穀米養生飲食法到底是什麼?

不要吃太精緻的食物,要學著吃粗糙食物,已經是一般人熟知的飲食觀念,什麼叫做「粗糙食物」?簡單來說就是以往沒有肉、沒有菜時才吃的「雜糧」食物,比方豆類、薏仁、花生等,現今已躍升為健康食物的指標,而連主食類的稻米,即以天然未加工處理的糙米為首選,而這些食物則統稱為「五穀米」。
一般人都以為「五榖米」就是這些天然食物類別的通稱,事實上並非如此,要真正吃到天然食材,應該是包括所有的「五穀雜糧」,其中的食物類別遠遠超過大家所想像的,像米、麥與各樣的雜穀、豆類、核果、薏仁食物,還包括糙米、小麥、燕麥、大麥、蕎麥、稞麥、小米、高梁、糙薏仁、洋薏仁、糯米、黃豆、紅豆、黑豆、豌豆、扁豆、毛豆、花生、核桃、腰果、芝麻、松子等,都在行列之中。因此,吃對五穀雜糧食物以及正確烹煮,都關係到究竟有沒有真正吃進健康。

什麼叫做五穀雜糧?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表示,傳統農業社會的說法,五穀是以稻、黍、稷、麥、菽為主,因此五穀雜糧泛指各種主要的穀物。有句話說「五穀為養」,在以往肉類不足的時代,以澱粉為主的五穀是補充體力的最大來源,而現代講究營養均衡,便加入了蔬菜以及肉類要素,而五穀的內容指的是:
稻─稻米、白米、糙米⋯⋯。
黍─玉米類。
稷─小米。
麥─大麥、小麥、燕麥、蕎麥⋯⋯。
菽─大豆、黃豆、綠豆、紅豆、黑豆⋯。
由此可知,「五穀雜糧」所包含的種類非常多,又以現在所吃的「五穀」來說,簡單的概念分類就是糙米類、玉米類、小米類、麥類(尤其是蕎麥)、豆類,至於「雜糧」,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其實就是堅果類食物。
五穀米真的營養嗎? 
五穀雜糧最重要的是提供了非常多的營養素,也是現代人追求健康的重點:
五穀
糙米類
人需要體力,稻類含有相當多維他命以及礦物質,正是供給人體最重要的基本營養要素。不同地方產的米,因為天然條件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營養補給,比方有些米鐵質含量高、有些鈣質含量高等,不過因為一般吃的精白米把外殼的維他命B的皮都去掉了,所以,現在大家才會選擇糙米類,未做去皮處理的糙米或是胚芽米等,可以攝取到較多的維他命B。(詳全文請見常春月刊311期)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urphy201063&aid=5819084

 回應文章

風無痕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
2011/11/11 13:20
風無痕(murphy201063) 於 2011-11-13 22:52 回覆:

全穀餐點 營養師帶你做

〔自由時報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營養師提醒,國人維生素B1、B2攝食不足,飲食蔬果類、全穀類、奶類攝取不足,空熱量食物、總脂肪攝取增加、肉魚豆蛋類也攝取過量,根據衛生署新版國民飲食指南草案,三餐應以全穀為主食,至少應有三分之一為糙米、胚芽米或雜糧。營養師昨天示範簡易版的全穀食譜,供民眾參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師林詠霈指出,攝取富含鉀、鎂、鈣、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有共同維持心臟,肌肉及神經等正常作用;膳食纖維也有促進腸胃道蠕動,增加飽足感;全穀類含有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質。

 

林詠霈解釋,全穀類是指未加工精製的穀物,一般白米是稻米去除外殼、麩皮、胚芽後,只剩下胚乳,加工過程若保存麩皮、胚芽及胚乳,即為全穀類,例如糙米、紫米、大麥。麩皮含有豐富纖維質、維生素B群、礦物質及植化素。胚芽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及E、鐵、鎂、銅、鋅礦物質,而白米僅剩的胚乳除了有碳水化合物及少量蛋白質外,其他營養素很少。

 

林詠霈舉例,每一百公克一般糙米含有膳食纖維三.三克,約為白米的十倍,維生素B1約為白米的四至五倍。

 
林詠霈提醒,若沒有時間自製餐點,可將平日攝取的主食如白飯、白麵條、白吐司換成纖維質、維生素較高的全穀類及其製品,若有時間可自製簡單全穀餐點,例如十穀漿,食材包括糙米、燕麥粒、黑糯米、大薏仁、小薏仁、蕎麥、紅豆、麥角、小米、玉米粒,也可依各人口味加入核桃、腰果等堅果類,製法可上網查詢,網址:http://www.tpech.gov.tw/

風無痕(murphy201063) 於 2011-11-13 22:53 回覆:
http://www.granary.tw/shop/article_cat.php?id=4
風無痕(murphy201063) 於 2011-11-13 22:54 回覆:
http://www.granary.tw/grai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