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5/04 15:19:45瀏覽3631|回應2|推薦26 | |
圖: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 歐洲的孩子,從小小的年紀就開始培養人文氣息,不管懂不懂,就是從人文與藝術開始薰陶,看那些孩子一張張無邪的臉蛋,認真的聽著老師解說──瞧,老師還很認真的解說呢,不是只帶孩子來「看看」而已!不管他們能吸收多少,就是如此為孩子們開啟一扇欣賞藝術的窗。 小K是個愛逛博物館的小孩,我想除了因為他本身有興趣,也跟培養有關。 從很小的時候,我們每次出國都會帶兒子去參觀博物館。為什麼一開始會有帶小K參觀博物館的想法呢?其實是我們在一次旅行到奧地利時所引發的靈感。 當時小K還沒有出生,我和老公到維也納旅行。當我們在維也納的藝術史博物館參觀時,來了一群可愛的幼稚園小朋友,大約五、六歲,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維也納的幼稚園老師,居然帶他們來藝術史博物館看文藝復興時代的畫!這個歐洲的校外教學,讓當時的我格外震撼。原來歐洲的孩子,從幼稚園這樣小小的年紀,就開始培養人文氣息,不管懂不懂,就是從人文與藝術開始薰陶,看那些孩子一張張無邪的臉蛋與真摯的眼神,認真的聽著老師解說──瞧,老師還很認真的解說呢,不是只帶孩子來「看看」而已!不管他們能吸收多少,就是如此為孩子們開啟一扇欣賞藝術的窗。從那時候起,我就有這樣的念頭:我要讓我的孩子將來也早早進博物館。帶小孩逛博物館的想法,也就從此深植在我腦海中。 所以,小K三歲就被我們帶進博物館去旅行、穿梭。 沒想到逛博物館這件事,在我們自己執行多年之後,竟可以在小K進入德國小學後延續下去,而且在學校教育中被德國老師們徹底執行。 歐洲人文薈萃,參觀博物館是家常便飯的事,在每個城市、甚至是小鎮,都有各式各樣的主題博物館。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是個德東的中型城市,由於過去歷史的關係,這個城市的博物館、古蹟也不在少數。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學校會有校外教學,每個學期會到不同的博物館,然後再由老師為孩子們解釋這些博物館的由來、歷史,如此小學四年下來,就幾乎把整個城市大大小小的博物館看遍了。 從玩樂中學習 這樣的校外教學,對孩子們來說是玩,但是在無形中,得到了很多收穫。 尤其在德國,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發達,大部分的校外教學,不需要租遊覽車,老師會帶著孩子們使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像是電車(Strassen-Bahn)、地鐵(U-Bahn)、火車(S-Bahn)或巴士等等,到博物館參觀,讓孩子們也學習如何使用這些交通工具,減少開車,以落實節能減碳。小小的動作,卻讓孩子學習很多,不僅是知識,還有所謂的生活。 而除了平日的校外教學,暑假裡老師也喜歡帶孩子道博物館去逛逛。 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整個暑假是提供安親服務的,每天家長都可以把孩子送到學校來,安親的老師(Hort)會為孩子安排一些暑期的參觀或健行活動,參觀博物館也是夏日活動中很重要的一環。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年的暑假,兒子回來告訴我,他們去了一個地方看星星。 「是天文館嗎?」我好的問。 「大概是吧。那個建築的屋頂是圓的,老師說,晚上從那裡可以觀察星星的變化。我們搭了公車、火車,下車又走好久才到耶,是在一個山上。」小K顯得很興奮。 孩子們對於浩瀚的星空,總是充滿著探索的興趣。也因為如此,我才知道德勒斯登是有天文台、天文館的,而且不在市區,是在約一個小時車程的Radburg小山丘上。之後,每每我們經過那滿布葡萄園的Radburg,小K總是會興奮地著指著遠方小丘頂的天文台告訴我:「我們曾經在那裡看星星。」這個博物館讓他印象深刻,也充滿愉快的回憶。 每一次小K從博物館回來,都會興奮的描述著他當天的所見所聞,所以我知道博物館對他來說,有著許多的吸引力。漸漸長大之後,小K也開始喜歡著更多各種不同的博物館。 會動的博物館 雖然進了博物館,有時候也是走馬看花,但是小K就是有源源不絕的參觀博物館的欲望。而我,以前也僅僅刻板地認為,博物館是靜態的活動,後來卻發現是因為我個人喜好的關係,進的都是靜態的藝術博物館,等到帶著小K開始到各式博物館的時候,才知道有些博物館竟然也可以把無聊的知識設計得很好玩,吸引孩子的興趣。 例如在奧地利的博物館中,小K最喜歡的是維也納的自然史博物館、維也納熊布朗宮的兒童博物館(Kinder Meusem)、哈休斯塔特的鹽礦博物館、以及因斯布魯克的施華洛世奇水晶世界。在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中,有早期出土的賽爾特人遺址、奧地利挖掘出來的恐龍化石……等等,可以讓他花一下午的時間待在裡面,東看西看,像劉姥姥逛大觀園似的新鮮異常。 在熊布朗宮的兒童博物館裡,孩子可以體驗當國王的樂趣,解說員為孩子們親切的解釋著奧地利最偉大的女皇瑪利亞特瑞莎(她是法國被送上斷頭台的瑪麗皇后之母)的生平、告訴孩子們當時宮廷中王子公主們的生活、並且解釋時十七、八世紀時的宮廷服裝……等等,穿梭在皇宮一間又一間富麗堂皇的房間裡,滿足孩子們對那個時代宮廷生活的想像。(我深深覺得故宮也可以這樣做) 從孩子們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們很認真地在聆聽,想想,這些故事如果換成是寫在課本上的歷史,我猜孩子們早已哈欠連連,但是把歷史變成了故事,在真實的場景中,又是另一番滋味,每個孩子都聽得津津有味,還會提出問題呢! 而哈休斯塔特的鹽礦博物館,則是深入地底,坐著當時開採鹽礦的台車,深入地底去看鹽脈,並且了解為什麼在這離海甚遠的深山中,會有鹽礦的產生、當時的人們用什麼樣的方法來開採深藏在地底的鹽礦……等等,小K從中獲得了課本以外的有趣知識,到現在偶爾還會興致盎然的說起這些博物館。 小小博物館迷 二○一○年的夏天,我帶小K從台灣回德國原來的班級,當客座學生,和久違了近一年的同學一起,在同一個教室裡上課。出發前,小K問我:「媽媽,上完課以後要回台灣之前,我們可以到慕尼黑去幾天嗎?」 「慕尼黑?不是去年才去過?你想去慕尼黑做什麼呢?」二○○九年的秋天我們才帶他去了一次慕尼黑,不知道他這次想去慕尼黑做什麼。 「我想去慕尼黑參觀博物館。」嘎?去慕尼黑看博物館? 我問:「你想去什麼博物館?」 小K回答:「上次我們去小提琴博物館、埃及博物館,又去了自然博物館,這次我們可以再去一次或換成別的博物館。」 「你對BMW博物館有興趣嗎?」 「有呀!那我們就去BMW博物館好了!」果然是男生,對於車就是有一種無法抗拒的吸引力。 真是個愛博物小孩。 很多朋友也因為他年紀小小就喜歡逛博物館而大感驚訝。 說到這裡,還真覺得有些德國博物館真是生活化到令人想一去再去。舉例來說,我們這次拜訪的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館,館內把各種有用的知識,化做各種實驗,用最簡單明瞭的方式和語言,讓孩子們了解物理、化學、歷史、生態、地球、氣候、星象、礦產、金屬、最新科技、航海、樂器、航空科技……各種包羅萬象的內容都有,讓你待在裡頭一天也逛不完。 我想,歐洲各式博物館的作用,無非就是希望在課堂之外,引發孩子更多的學習興趣。所以,多陪孩子看看各種博物館,說不定,很多的學習動力、想像力、創作靈感,就是從博物館的某個角落開始的。
以上摘自沈佳慧的新書<沒有邊界的教室>---5/5博客來網路書店每日一書--六六折喔!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