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管是不是第一名,每個人都需要生活能力
2011/01/24 10:35:43瀏覽4801|回應0|推薦12

<新書內容搶先讀>

春天來臨,冬天的積雪融化了,好不容易可以不用再踏著厚厚的積雪走路上學,我與兒子間的對話,似乎也因為天氣的轉暖,隨著「春天」起來。

「春天來了耶,你聽,小鳥已經在樹上叫了。」陪小K上學的途中,我隨口對小K這麼說。

「冬天也有鳥叫啊,但是春天的鳥叫得比較大聲。」小K邊走邊回答著。

「?……」我一頭霧水,問道:「春天的鳥叫得比較大聲?你怎麼知道?」

「老師說的啊。」小K煞有其事的開始解釋:「因為春天來了,鳥要叫大聲一點,告訴大家春天來了。」

哈哈,沒想到,德國的生活教育教得這麼仔細。在四季如春的台灣長大,我真的不知道春天的鳥兒與冬天的鳥兒有什麼差別,如此說來,連叫聲都有差別呀?

歐洲因為四季變化明顯,因此每一個季節都有每一個季節的樂趣。秋天找葉子,認識樹木;春天找尋鳥類、認識鳥類;冬天下雪出去看雪、玩雪;夏天在學校裡沖涼、玩水

再想想,住在四季如春的福爾摩沙,我們究竟認識了多少鳥類?我們的孩子,是不是總在努力背誦著許許多多所謂的知識,卻通常對身邊的生活與環境一無所知?

德國小學教的不只是識字、不只是知識,相反的,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是得教會孩子怎麼「生活」。

也許你會問,生活有什麼好教的?其實生活學問可大了。

小學畢業之前,會簡單的烹飪嗎?你知道四季成熟的果實是什麼嗎?你知道哪些野生的果實是不能吃的嗎?知道哪些是你所居住的城市或地方、特有且珍貴的鳥類嗎?即使唸到了大學畢業,大多數的台灣學生對這些問題還是不怎麼清楚。

在德國,這些就是老師在小學的課堂上、生活上所教授的課程。孩子從課程中學習食物是怎樣來的、要如何珍惜食物;四季變換要如何穿衣;所居住的房子是用什麼建築的、古代的房子和現代的房子有什麼不同;不論騎車或走路都要遵守交通規則…。這些不就是所謂的生活課程嗎?而正是從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課程中,孩子可以學習到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有趣的歷史、文化、自然……等知識。

在德國小學的教學課程中,有一門課叫做「Sachunterricht」(生活常識課程,在這一堂課程中,老師用既有趣又富生活化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社會、自然等等的學習項目。不但學知識,德文的單字也同時在累積。

例如有一回,老師請孩子帶用麥子做成的食品到學校中來。在德國,麵包是主食之一,許多麵包是用麥製成的,老師會告訴孩子麥子長什麼樣子、麥子的生長情形、吃麥子做成的食物有什麼好處。更有趣的是,這一門課還告訴你所有家畜的懷孕期究竟有多長,一隻小乳牛從乳牛媽媽懷孕到分娩,需要幾週;小雞幾週會孵化…等,這些我們從小到大,從來都不知道的問題。開了這一扇有趣的知識之門後,對這些生物有興趣的小朋友,就會試著去找更多的書來閱讀,以獲得有關的知識。

這樣的生活教育,不只在小學,其實幼稚園老師就開始啟蒙,讓孩子們認識環境、學會保護自己、也尊重並保護自己所居住的環境。有一次因為出門辦事,我正巧經過兒子就讀的幼稚園,看到老師帶著小朋友們出來放風」,到附近的公園玩耍,老師帶著孩子們,就像是大家一起散步,邊走邊一一介紹路邊的植物和風光。偶爾有一隻小刺蝟,從他們面前搖搖晃晃而過,老師還會讓大家停下來觀察,並且讓小刺蝟先過呢!經過一株植物時,老師在一棵果子長得像蔓越莓的小樹前,停了下來,告訴大家:「這種果子是不能吃的。」並仔細的告訴孩子怎樣分辨可食用與不可食用的類似植物。

你說,才幼稚園的孩子,會懂這些嗎?其實有時候,我們低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老師這樣的生活教育方式。我發現,大部分的德國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真的都認識這些在居住環境附近的植物,並且能分辨它們是否有害呢!

所以德國小學的老師,除了是孩子們的知識老師,是生活上的啟蒙導師。

還記得有一年秋天,老師要孩子們帶秋天的果實到學校,所以那個週末,我們幾乎都在森林裡撿栗子。有趣的是,撿了一大堆的栗子,我還興致勃勃的把它們拿來試試看,想做成糖炒栗子呢,結果小K告訴我:「這種栗子不能吃啦!」讓我空歡喜一場。原來,栗子還有分能吃、和不能吃的呀?

有時小K還會告訴我,要如何對待野生的小動物。

例如有次看到一隻彷彿是被曬死在路旁的小刺蝟,小K就跟我說:「秋天的時候如果妳在路上遇到一隻Iger(刺蝟),妳可以先用水果和樹葉餵牠,然後把牠放在有食物的樹叢或樹洞裡,這樣牠才可以過冬,不然在冬天裡沒東西吃,牠是會餓死的喔!」我才知道,原來這種小刺蝟是吃葉子和掉落的果實呀!

小K還說:「媽媽,冬天來臨的時候,一定要在我們家花園的樹上放一個小房子,裡面放一些鳥食。」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因為老師說,冬天裡有一些小鳥找不到食物,會餓死,所以我們要幫牠們準備一些食物。」

原來如此。難怪在冬天來臨前,德國超市裡會放著一堆堆的鳥食販售給客人,原來是要幫助小鳥兒們渡過嚴寒的冬天呀!我唸到大學畢業,這種小學的常識,卻知道得很少。德國小學也幫台灣來的媽媽我,上了一課呀!

瑞士教育權威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說:「人從玩樂中學習思考與探索。」

相較於德國這樣的生活教育,我開始回想著,從小到大,我總是只會吃蔬菜,連蔬菜長什麼樣子,也是到結婚之後因為經常烹飪、到市場買菜,才漸漸了解的但是兒子在德國的時候,就已經可以說出我們常吃、只有歐洲出產、連我也不太知道的蔬菜名稱,甚至,只要給他清單,他就可以上超市幫我買菜,比老公買的還正確!

這就是生活。不管書唸得好不好,成績是不是第一名,每個人都需要生活能力,這便是生活教育重要的地方。所以在歐洲的孩子,男生也需要學煮飯。歐洲生活費頗高,天天外食不是大多數人負擔得起的,因此人人會烹飪,是件重要的事。雖然如今歐洲超市裡已有許多現成食物提供給消費者,但是學烹飪這件事還是相當被鼓勵的。在一般小學裡,從二年級開始,就有課後的烹飪課供孩子選修参與。小K二年級時就參加了烹飪課,在草莓盛產的春天裡,烹飪老師教他們做草莓奶昔、草莓果醬;秋天果子成熟時,教他們做杏桃蛋糕,也教他們如何用煮好喝又健康的茶。不但學習烹飪,孩子們還學會選擇當季的食材,既有趣又富有知識性。

在台灣,多半的的孩子知識豐富,但生活常識卻顯不足。

除了知識之外,生活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本末倒置的教學方式,並不值得鼓勵。如果可以讓我們的孩子在課堂上既能體驗生活週遭的事物,又可以有知識上的獲得,這樣不是很好嗎?

p.s.新書"沒有邊界的教室"1/28即將開始在金石堂網路書店預購,預購前130名還可以獲得新天鵝堡德國MINI桌上遊戲。(因故延後兩天開始預售)

上圖一: 秋天裡的落葉是孩子們上課的好題材

下圖一: 每學期德國孩子上課都有不同的主題,讓課堂上的學習,既快速有有趣

下圖二: 在德國時,只要給兒子清單,他便可以很輕鬆的幫我買回我需要的東西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