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檢舉 買預售屋 現金需求變大
2008/11/28 14:57:54瀏覽132|回應0|推薦0
【經濟日報╱記者陳芝艷/台北報導】

銀行緊縮房貸授信成數,民眾購買預售屋前應準備更多自備款,才不會發生資金缺口。 (本報系資料庫)
營建業者提出,希望政府協助提高消費者購買預售屋的貸款成數。對此,行庫房貸主管指出,銀行通常要等預售屋完工為「成屋」階段才會核貸,由於房市今年以來價格快速下滑,才會出現消費者覺得購買預售屋的貸款成數出現落差。

行庫主管強調,消費者必須留意,房價持續下跌時,購買預售屋的貸款風險本來就會提高。

根據不動產專業雜誌調查,台北市第四季截至11月底,每坪均價較第二季高點已下修16.7%;北縣修正幅度較小,回跌6%。

由於房市跌勢未止,不少購買預售屋的消費者,已經面臨房子還沒到手,就得先一直忍受房價下跌的命運。

行庫主管指出,部分建商在銷售預售屋時,可能會對消費者提出「貸款八成」這類的保證,但銀行在實際運作上,根本不會在預售屋階段就貸款給消費者,都是等到房子蓋好,再視不動產的實際市價或消費者資金用途,來衡量貸款成數和金額。

舉例來說,如果去年向建商購買1,000萬元的房子,建商提出保證可貸八成,也就是800萬元,消費者可能覺得準備200萬元的自備款就可以。

但萬一房子今年底蓋好,因為房價下跌,銀行對房子的估值只有900萬元,就算仍提供八成的貸款成數,消費者實際拿到的貸款金額,就只有900萬元的八成,即720萬元。

上述情況,對消費者來說,房屋總價還是1,000萬元,如果只準備200萬元的自備款,但銀行只願意貸款720萬元,就會出現80萬元的資金缺口。

土銀房貸主管指出,只要房貸借款人的擔保品品質佳,還款能力強,目前還是可以在銀行借到八成的房貸。

只是,在房價下跌時,預售屋的貸款風險本來就會提高,因為銀行對房屋的估值可能低於民眾與建商簽約時議定的房價。

銀行因而建議,民眾如果要在此時購買預售屋,最好要準備較高成數的自備款,以免房子完工,卻籌不到足夠資金付房貸。

【2008/11/28 經濟日報】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ney60277&aid=242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