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19 00:02:00瀏覽3922|回應34|推薦222 | |
在明月當空的夜裡,我無意識的哼起「Moon River」這首歌。想起奧黛莉赫本在電影《第凡內早餐》裡自彈自唱那一幕,多麼經典的畫面啊! ●《月河》(Moon River),1961年,Johnny Mercer作詞,Henry Mancini作曲。 卡爾維諾在《為什麼讀經典?》這本書中為「經典」提出十四項定義,第一項就是: 經典就是你經常聽到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從不是「我正在讀......」的作品。 電影也是。值得我們一再重看的就是經典,而經典中的經典畫面更是一輩子縈繞在我們心頭。 我們多數人都是先從電影《第凡內早餐》認識這本同名的小說,但是既滿足於這部浪漫經典的電影,一般人也就捨棄了去讀原作的慾望。 提起《第凡內早餐》的作者──楚門·葛西亞·卡波第(Truman Garcia Capote ),他可是美國赫赫有名的作家,一生著有多部經典文學作品,其中以《第凡內早餐》 與《冷血》最為人所知 。 卡波第八歲起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十九歲,以短篇小說《蜜苒》(Miriam)贏得歐.亨利獎。 1948年,他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另外的呼聲,另外的屋子》(Other Voices, Other Rooms),被文壇譽為「最令人激賞的美國年輕作家的處女作小說」。之後,他陸續發表了《夜樹》》(A Tree at Night)、《地方色彩》(Local Color)、《草,豎琴》(Grass Harp)等作品。 1958年,《第凡內早餐》問世,書中女主人翁Holly是一位可愛迷人的流鶯,後來經由奧黛麗.赫本的銀幕詮釋,更深植千萬影迷與讀者的心。 奧黛莉赫本應該是電影史上最可愛的一位妓女了。她在戲中的各種造型都非常優美,尤其是那襲簡單線條的黑色連身洋裝,高盤在頭頂的金褐色髮髻,手持長煙桿,煙視媚行卻又不失天真爛漫的模樣,影壇至今仍無第二位女星能出其右。 奧黛莉赫本自身就是一種經典,她飾演的許多角色也都成為經典。 1959年,卡波第在報上讀到一則堪薩斯州的富農一家四口滅門血案,激起他追蹤探訪的熱情。他像偵探一樣的深入被害者親友與兇手之間,花了五年時間做地毯式的追尋,動筆寫書之前他已記下了六千多頁的筆記。 1966年,他寫作生涯中的最高峰代表作《冷血》出版了,僅僅兩週即躍登美國暢銷書第一位,且雄踞了一年多之久,這本書不但後來被翻譯成25種外國語文,在銷售量和所獲評價上,《冷血》都創下空前的成功。 在《冷血》一書中,卡波第開創了「真實罪行」類紀實文學,這是一部第一次將「無目的之邪惡與凶殺心理剖析」放置在現代社會脈絡,全景以素描手法,慢速運鏡,抽絲剝繭,直逼那暴力核心之荒謬、虛無的小說。兇手的冷血,卡波第的冷靜精準運筆,在半世紀後重讀《冷血》,仍是令人無比驚悚震撼。 名利雙收的卡波第成為百萬富翁,也成為上流社會的寵兒,但他也因為耽溺於放蕩生活,文學生命陷入泥淖,從此沒再出版過一本書。 1984年,卡波第死於加州,他為自己留下一生註腳:「我是個酒鬼。我是個吸毒鬼。我是個同性戀者。我是個天才。即使如此,我還是可以成為一個聖人。」這一年他剛好滿六十歲。 卡波第是個享樂主義的忠實信徒和實踐者,他成名後的物質生活亦奢華無比。他蒐集了許多第凡內珠寶公司的古董珠寶,古畫,古文物。他寫Holly的追求虛榮,迷戀第凡內珠寶,其實也都是自我內心的投射吧! 一個從八歲起就寫作的人,其實是為了彌補或掩埋從小就遭雙親遺棄的創痛,於是將自己深鎖在一個幻想與夢境的小世界裡。 著名文學批評家約翰.赫金斯曾指出,卡波第的作品「都脫不了一些封鎖在孤 僻角落中的陰晦人物,借著各色各樣的恐怖,飄蕩在死亡的舞蹈中。」 這應該是非常經典的一句評論!我想,浪漫與冷血,這兩種元素,很可能同時存在於卡波第的內心深處。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