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1/31 00:05:46瀏覽2712|回應6|推薦79 | |
話說二戰時期,英國女作家茱麗葉收到一封來自遙遠根西島的陌生人來信, 說他在一本二手書發現了她的名字和地址, 由於很想再讀作者的其他作品, 因此寫信與她聯繫, 並且還提及島上成立「根西馬鈴薯皮派文學讀書會」的由來。 茱麗葉對島上的一切感到很好奇,於是雙方開始通信,也與讀書會的其他成員魚雁往返,他們談閱讀對人生的影響,談逆境中堅強活下去的力量,也談生活中的甘甜苦澀。 這本小說採用書信體寫成,一封封情意真摯的信件在英國倫敦、蘇格蘭、海峽中的根西島、法國之間往返傳情,讀者就像展讀塵封在櫃子底部的一封封信件,逐漸串聯起令人歡笑又落淚的故事。此書再次肯定閱讀的不朽和人性的不平凡。 令人不禁憶起另一本書《查令十字路84號》的越洋情誼。這是一個關於書、愛情與友情的抉擇、關於歷史與記憶的美好故事。 這個真實的故事,起因於1949年美國作家海蓮‧漢芙寫信向英國書商購書開始,長達二十年的魚雁往返及友情,是多麼珍貴與不可思議。因為戰爭,英國物資短缺,海蓮‧漢芙每每郵寄不算昂貴,卻充滿心意的食物,給隔著大西洋的「馬克與柯恩書店」全體員工、甚至鄰居,讓所有人都倍感溫馨。作者也因為貧窮無法如願到倫敦與書店朋友們會晤,直到英國方面出版這本《查令十字路84號》時,邀請海蓮‧漢芙,她才得以一償宿願。 海蓮‧漢芙付出真摯的感情,不僅讓書店熠熠生輝,也讓周遭的人感染到不同凡響的滋潤,尤其是友人用「妳的書店」來稱呼「馬克與柯恩書店」,這段情誼,是如此鼓動愛書人嚮往──我也能擁有這樣一家「我的書店」嗎? 二十年是三分之一的人生了,足以讓人從中年到老年,從孩童到少婦,這一路歷久彌堅的跨海情誼,不因時間空間而飄搖。 反觀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手機,網路的便利,縮小了世界,但我們究竟用了多少心意在彼此身上,又留了多少熱情給朋友,所有的關切都因為便利,而變得空洞。 根西島,這個小島在二次大戰時為德軍占領,不但物資缺乏,還可能隨時喪失自由與性命。在這種險惡環境下,人性面對的是極致的淬鍊,雜質不復存在,人人顯露的是真正本質。根西島上那些真正高貴的靈魂,顯現的也是勇敢和純粹的本質。 書裡說了許多戰爭中的溫暖故事。這說明了在惡劣的情況下,我們依然可以有所選擇。讓人生快樂的選擇,永遠只有愛與援助。 唉,我是多麼容易受到有關於書與書店動人故事的牽動,而心嚮往之。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