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02 01:06:42瀏覽2514|回應13|推薦190 | |
在蒙馬特山丘晃了一天後,我們最後一站來到「雙磨坊咖啡館」。 這家不起眼又沒特色的咖啡館,因為電影《艾密莉的異想世界》而大紅特紅,變成觀光客必訪之地。 既然來了就進去看看吧!我的旅伴說:「口渴了,小酌一杯吧?」 巴黎很多餐館在晚上七點到十點這段時間都是「Happy Hour」,可以點兩杯雞尾酒,附送一份爆米花。我點了粉紅色的Peach Sour,她點了藍色的Gin Tonic,還是什麼的?反正兩杯雞尾酒和一份爆米花送上桌就是這副寒酸相。法國人真的很小器,不像美國餐館什麼都是特大號的。 因為口渴,我一下子就把粉紅雞尾酒吸光了!吃了一顆爆米花,我的媽呀!鹹死人不償命。再吃一顆,還是一樣。我有點明白了,這就是陷阱,兩小杯雞尾酒,絕對無法配完這杯鹹死人的爆米花,所以你必須再點一杯又一杯雞尾酒。 不過那晚爆米花的詭計並未得逞,因為我的旅伴居然只抿了兩小口藍色精靈就醉了!我攙著她從巴黎十八區回到一區,換了兩趟地鐵,回到羅浮宮時,出了地鐵站,她終於撐著路邊的垃圾袋大吐一場。 我真不敢相信有人酒量這麼差,會不會是因為蒙馬特的氣氛,讓我的朋友失控? 蒙馬特會讓你想到什麼人什麼事? 我腦中首先浮現的就是窮困潦倒卻又才華洋溢的莫迪里亞尼,你看過描述他短暫一生的電影(Modigliani)嗎? ←畢卡索筆下的狡兔之家 當畫家詩人年輕窮困時都擠在蒙馬特的酒館裡,「狡兔之家」(Le lapin agile)是他們飲酒作樂,緊緊依偎相互取暖的地方,也可以說是終日放蕩無賴的生活著。 畢卡索、加爾科、羅特列克這些人都曾經住在這裡,然而隨著他們的成名成就,卻也一一離開這裡。蒙馬特是詩人畫家年輕貧困的青春代名詞,如今卻吸引著無數觀光客來此追尋傳說。 ↑狡兔之家門窗上的花格紋取材自畢卡索的小丑裝 如今,蒙馬特山丘的廣場上仍擠滿了來自各國各地的畫家,為觀光客作畫維生。不過,他們並不是像當年的雷諾瓦、竇加、羅特列克為了找尋便宜的工作室和模特兒而登上蒙馬特山丘。據說,在Tertre廣場上,再也沒有出現哪一個成大器的畫家。 蒙馬特,讓人想起紅磨坊(Moulin Rouge)、黑貓夜總會(Le Chat Noir)。 黑貓是19世紀巴黎一個熱鬧非凡的夜總會,它是藝術家沙龍,也是狂野的音樂廳,並且還出版自己的黑貓雜誌。 蒙馬特(Montmartre)是位於法國巴黎市十八區的一座130公尺高的山丘,因為特殊的波西米亞風情,使得這個區和巴黎很不一樣。 十九世紀時,蒙馬特還是化外之地,所以不必支付稅金給巴黎市,於是蒙馬特很快就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嬉遊區。因為不受約束,所以頹廢。譬如紅磨坊的歌舞表演受到全世界的喜愛,至今依然。 還記得法國電影《玫瑰人生》嗎?描述生長於巴黎貧民區的愛迪琵雅芙(Edith Piaf),天生魔幻的聲音,優美詮釋了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老爺(Milord)、愛的禮讚(Hymn to love)這些歌曲,讓她成為一位世界級歌星。劇中許多場景都在蒙馬特。 蒙馬特還讓我時常想起一位在巴黎自殺的重要作家邱妙津,她的《蒙馬特遺書》充滿了掙扎痛苦絕望的愛與慾。我常想,如果邱妙津不是在蒙馬特,或許不致於走向死亡之路?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