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寂靜的高美館
2011/05/16 00:31:35瀏覽2093|回應18|推薦188

←我很喜愛的莫迪里亞尼

←空無一人的售票口

←寂靜的高美館

←空蕩的迴廊

在高雄抽空去高美館看莫迪里亞尼特展,

週末的午後,我以為要排隊買入場券,

沒想到高美館一片寂靜。

金色的陽光撒落在園區裡,是一個有藍天白雲的好天氣,

可是高美館一片寂靜。

我不禁想起台北的畫展,總是人潮洶湧,

我又想起從前在高雄辦文化活動時的焦慮,

都這麼多年了,

我親愛的高雄啊!怎麼妳還是這麼寂寥?

←我喜歡穿越這片草坪

←逆光的雕塑

←仿莫內花園的拱橋

←八卦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ly0613&aid=5215214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小甜甜的更年期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少就是多,也是完整
2011/05/23 04:18
在網路上搜尋 是求知

到現場去觀賞  是體會

兩者感受不同

就像電子書和實體書一樣

我永遠選擇實體書

~~~~~~~~~~~~~~~~~~~~~~~~~~~
妳寫部落格也是電子書的一種形式,不是嗎。

對偏遠鄉村與高山部落及離島來說,什麼是「求知」什麼是「體會」,那會比居住在布爾喬亞的城市裡資源與書本多到當垃圾秤斤廉價賣出的人們「感受」深刻一百倍。我不懂為何「求知」與「體會」可以切成二塊,對貧困的地方與鄉鎮,「有」就好,那來什麼選擇。報紙上如果有印著美麗的不知名圖畫,就是寶貝,也會動手將之剪下來珍惜。你的「發心」是如此直接,就是「完整」,是談不上切割也無用。

體會。~~~~~吃人家周歲米糕,又怎感覺得到生小孩的痛,是吧。
體會是要撩下海去洗頭的

校長要說的應該是「享受」。我沒說錯吧

大海(穿新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基本面
2011/05/22 09:51
回歸基本面: 果真如此,一定是票價訂得太高了。不然就是去那裏散步也值得。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5-22 20:39 回覆:

你錯了

高美館定的票價只要200元

兩人同行還優惠為349元

沒錯   美術館園區很大

前有草坪 後有蓮池 湖泊 樹林

月夜在那兒散步真好


響聲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也來.........亂一下
2011/05/21 14:49

這是那門子八卦

排列全沒個路數

真是亂掛一通

難怪沒人喔

不過今年[老天]也不照規矩

可能、或許

[老天]是按照這幅[亂八卦]來行

也來.........亂一下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5-22 20:43 回覆:

也許藝術家想扭轉乾坤吧

哈哈

我還以為沒人發現呢


莫大小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些勞啥子
2011/05/20 07:14
不能當飯吃,又嘸錢嘆,陳菊浪費公努搞這個,幹什麼?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5-22 20:45 回覆:

莫大

那你說我們出書的人又賺了什麼錢?


小甜甜的更年期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聽聽就好了
2011/05/19 06:38
我記得校長曾經提到過妳自己去畫室報名習畫的經過
畫室的學生就好定位時,那手如同機器人的手在畫紙上……
而妳也不喜歡被人給定下規矩來告訴妳怎樣畫妳的作品……
妳說有一位老師,總是用說的,這樣妳才有辦法畫的下去……
這是我的模糊記憶,應該沒偏離妳的原意吧。
我以為校長那一份的感知有那深淺的明白。

高雄要是被稱為文化沙漠,那其它縣市該怎辦???不就落個空有骨架子不是嗎。
文化、人文素養、美感,不該只侷制在立體的藝文空間裡;或者欣賞所謂的真蹟
現在資訊那樣發達,網路上想要周遊各國美術館已不成難事,甚至一窺高解析藝品書畫圖檔,只是手指間動一動而已。倒無需去美術館人擠人去看人頭。這一點對一般非專業的民眾,補足內在文化涵養就太足夠了。
另外再加上南北交通便利,南部人前往台北感受藝文與流行時尚消費,也非難事
文化上的地域觀念,不該是存在,除非是個人意識形態上的誤解。因為台灣很小

這裡有一個關鍵就是個人的「主動」。因為物都在,卻無覺知己身對美的探索與好奇心。
美學素養並無所謂的國際化與本土化的分割問題,硬要絞入這種關系,那就是個人的私心與偏頗。

如果一個人跟這城市有產生「戀愛關係」。就會體現在城市裡的一切你看到的舒服,
反過來要是變成了「怨偶」,那就是忍耐了與緊張關系。

像我喜歡高雄更勝台北。在高雄看畫展是不需要緊張的去與人擠人,很輕鬆自在,這就是高雄所營造出來的舒適感。而台北只是一窩蜂的愛湊熱鬧,沒辦法這是台灣的亂源與話題製造中心,一個國家總是要有一個城市來扮這種角色吧。

提一個我的感想。兩年前故宮有一宋代書法精品展,展出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我有幸得見。只不過整個展覽室日本人好多多多多,他們都戴耳機聽語音導覽,反倒是像我這種光著兩支耳朵的,卻沒幾個。要是畢卡索精品畫展與宋代書法精品展,做看展的單一選項讓我選的話,我會選宋代書法。不說了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5-22 20:54 回覆:

在網路上搜尋 是求知

到現場去觀賞  是體會

兩者感受不同

就像電子書和實體書一樣

我永遠選擇實體書


雲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寂寥
2011/05/19 01:10
深深瞭解︰妳對高雄的感情﹐就如同我對台南的一樣﹗
每張照片都拍得很好﹐很喜歡妳的取景﹐尤其偏愛“空盪的迴廊”﹐那份似亙古的寂寥在廊間迴盪﹐更在心中翻攪。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5-22 20:50 回覆:

謝謝妳的喜歡

是啊

我們對故鄉總有一份深情

雖然離開了

還是常念念不忘

像是有一條無形的繩索 緊緊牽繫著我們


細草微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楼上楼下乡亲好!
2011/05/18 10:52

我是土生土长的高雄人,对这城市有一种既爱又怕的复杂情感。

空气污染,水质恶化,文化沙漠,摩托车一路呼啸,这是外地人对高雄的制式印象。几任市长都把高雄当官路跳板,并未好好扎实经营高雄。

也许文化是某种上层消费,高雄人忙着打拼生活,没有闲情逸致去附庸风雅。在一个缺乏文化热情的城市办画展,如果没有媒体强力宣传报道,这样冷清的场面,并不令人意外。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5-18 22:35 回覆:

照理說

看多了這樣冷清的場面

我應該早就習慣了

可是每次再見總還是難過

高雄雖然和台北並稱兩大院轄市

可是兩者的文化差異

恐怕有二十年


陳惠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妳回來過了.
2011/05/18 08:35

高興知道妳回來過了.

有時清早會帶著早餐在高美館看園子和房子...


TERESAHUICHUN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5-18 22:39 回覆:

回去陪我媽過母親節

來去匆匆

只是守著我媽

下次時間長一點的話

妳帶我和媽去莊美麗的店吃牛肉麵   可好?

不知怎地

看妳拍的那碗牛肉麵

特別令我嘴饞


陽光小草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施寄青....老娘的魅力已經淪落至此了???
2011/05/17 07:51

歷任的市長

從沒見過大力推銷文化產業

文化單位也未積極推廣訊息

"城市講堂"舉辦的演講活動

施寄青 席慕蓉不客氣的點出從沒見過如此少的聽眾

冷漠的高雄人

官僚的公務員

一直沒變過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5-17 22:33 回覆:

妳說的都是事實

分析起來因素很多

從前我們聽人家稱高雄為文化沙漠還很難過

經過這麼多年

我也無言以對了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仿莫內的湖橋﹐光景稍似少了點味道...寂靜悠遠﹐倒對你這樣有品味者好¡T
2011/05/17 06:02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5-17 22:30 回覆:

高美館從前是一大片蓮池

當初填平這片蓮池還遭受到很大的反對

不過仍保留一些環繞在主體建設後方

像護城河似的

挺有味道的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