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豁達
2009/10/18 22:20:04瀏覽530|回應0|推薦32

    (2008年2月18日 刊於世界日報家園版)

 

豁達

一篇題為「告別子宮」的文章吸引了我。

一位女士分別在八歲、十八歲、二十八歲時,陸續切去了扁桃腺、闌尾和腮腺。到了四十八歲,又摘除了一整套的子宮和卵巢等女性器官。幸好她所動手術切除的部位,並非最重要的心肝脾肺腎胃腸等內腑五臟。如今,她自覺「精神依舊豐盈,心態依舊熱情,容顏衰老,留下智慧和安寧」,因而「遠離三途八難,庭園靜好,歲月無驚」。她感謝這些器官曾經給予她的青春美好,也一再表明,失去了這些器官,「身體變得樸素而簡單,具有一種繁華落盡的寧靜與安詳。」多麼雲淡風輕、水過無痕!把殘缺當作圓滿,視失去為另一種擁有;真佩服她的灑脫豁達。

本來,隨著日月更替,時光流轉,身體器官機能的消磨耗損,原是遲早之事。「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平日愛惜鍛鍊,保持無恙,也是本分。只不過不少人長久忽略,只好付出慘痛的代價。我相信天然賦予的一切,必有一定之妙用。因身體不適即率爾割除某部位,以為可避免後患,殊不知一器官或一腺體之闕如,看似無傷,其實全身各部份是整體運作、環環相扣的;即使以往認為某些器官或腺體例如盲腸是無用的,去之無妨,近日已有研究發現或與消化機能有關

年未半百而由於不得已的原因,損失上天所賜難得人身的某些部分,總是不幸。不怨天尤人、自傷自憐,已屬不易,還能泰然自若的脫帽鞠躬,作別以往,且欣慰於既得兒女,生命有所傳承,深明知足之樂,樂觀以對,可謂智矣。

  又以為「或許生命就該是這樣從內到外、從物質到精神輪迴豐滿的。」是否因為天生能見的只是外在形體,感官上的乖違不順,先引起注意,反而容易使我們漠視精神層面影響全體健康之鉅。及至病痛襲來,若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終究難免兵敗如山倒。歷經劫難,如能一息尚存,便有機會扳回一局。修持若此,「真積力久則入」,瀝去心靈紛擾糾纏的渣滓,及時回歸精神的澄澈明淨,祥和寧靜之後,才有可長可久的健康。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mty1223&aid=34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