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25 23:27:56瀏覽2842|回應5|推薦76 | |
走出女兒國---楊二車娜姆 到雲南時買了三本書,其中一本是"走出女兒國",描述一個摩梭小女孩從雲南一個與世隔絕的村莊,獨自到上海、北京、美國等闖出一片天的經過。她的前夫鹌鶉蛋說的好,她是由原始社會跨入現代社會,中間跨越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三個中國歷史紀年和文化紀年的時空。
走出女兒國 作者:楊二車娜姆、李威海 中國社會出版社 1997年第一版423頁
我買這本書的原因是對摩梭族的文化有深刻的好奇,看完這本書後對作者楊二車娜姆的勇敢堅強及充沛的生命力感到非常的欽佩,這是溫室的花朵無法相比的。
娜姆出生在四川、雲南交界的瀘沽湖畔,摩梭人在這封閉落後的鄉村住了幾百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除了一年僅有的幾次馬幫出去換點東西回來,一般人都沒出去過。生產落後,生活只能飽腹遮體而已。
由於環境太寂靜了,所以摩梭人為了驅走寂寞或給自己壯膽,會用歌聲來抒發情感,造就了娜姆從小就會唱、會跳,也靠此天份闖出一片天。 娜姆在偶然的機會參加了縣城的民族歌唱比賽,一路過關斬將到北京得到全國民歌調演一等獎。見過世面,不再滿足於山裡單調平淡的生活。 13、4歲的小娜姆身上揣了7顆雞蛋逃離家鄉,走了7 天終於爬出了深山,到了西昌,參加州裡的歌舞團,開始新生活。娜姆的生命力如此頑強,令人驚訝。
她這樣形容自己“但我做事只要下定決心,就非要辦到不可,從不打退堂鼓,儘管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也要盡最大的努力去實現它,即便實現不了,總歸我是盡到自己的努力和責任,我沒有在困難前面退縮。”
由於這種不計後果的個性,她賣了母親給她的鐲子自費參加上海音樂學院的考試,不識一個漢字的她也考上了。到了上海音樂學院為了出名,自己錄了音請上海唱片廠給她出了專輯,成為學校就出專輯的第一人。也上了電視,成了同學羨慕又忌妒的對象。
由於她的出名,引起國家地理雜誌的重視,在接受報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訪問後,聲名大噪。 她擅於把握機運,她說“機遇對一個人來說可能一生只有一次,而且機遇總是在重要和關鍵轉折的時候出現。真可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可說是瞬間即逝的。你在這一刻把握住機遇,就可能取得成功;相反,喪失機遇,就可能失敗。人的成功與否,與能否把握機遇有極大的關係。”娜姆就這樣一路往上爬。 她的感情世界也是豐富的,年紀輕輕的她談過好幾段感情,除了一個是中國人之外,其他都是外國人。 她形容自己的感情問題,深受摩梭人傳統的影響,摩梭人在男女和性的問題上,歷來不把他看的那麼神秘。“我們自古以來就實行走婚,對男女之間的性愛問題,一直採取很開化的態度。我們對異性的追求,看作是人的本能,就像人們每天要吃飯睡覺一樣…” “我們摩梭族人追求異性的執著和放蕩不羈的勁頭,是別的民族不能比的。正像一首歌唱的一樣,愛就愛它個轟轟烈烈,愛就愛它個天翻地覆…” 由於這種開放的個性和漢族對性的壓抑是有摩擦的,所以她的行徑常招人批評,卻和洋人開放的性格比較融洽。她認為“我們摩梭人把愛情看的很重,可對婚姻看的很輕。人生有愛情足矣,又何必給愛情套上婚姻的枷鎖。”這樣的人生觀和封建的漢族文化有很大的差異。 繞過半個地球,娜姆看過世界又單身回到雲南故鄉,看到最近娜姆的新聞負面的比較多,例如在瀘沽湖畔蓋個與當地建築不搭調的建築物,說是她的博物館要收費又沒展覽品。參加電視台選秀節目口出粗言,可能又是急著成功的個性使然。但人到了某個程度,應該從深度著手,才能名實相符,更上層樓。祝福這位摩梭姑娘。 和挪威夫婿石丹梧 瀘沽湖的娜姆 紅花娜姆 下面影片是法文的,聽不懂可看看瀘沽湖的圖片。(sorry)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