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8/17 13:52:16瀏覽891|回應1|推薦4 | |
旅行, 特別是搭飛機旅行, 對我來說不是件新鮮事; 但說出來讓人意外, 搭飛機旅行於我, 其實也不是件尋常事. 除了飛行員這個職業需要, 必須經常在天空飛來飛去之外, 我是極少搭飛機出國旅遊的. 工作生涯二十多年, 自行出國旅遊的次數不及二十次, 平均下來一年不到一次, 這大概少於許多人的平均值吧.
既然次數不多, 搭機經驗於我, 其實蠻新鮮, 尤其在中東工作期間常搭乘他航飛機返鄉, 每一次都不由自主地比較別公司的服務和作業流程, 跟當前公司或前公司有何差別, 何者較優較順暢, 何者較人性化等等, 經常看得興味盎然.
一次搭飛機返鄉時, 身旁坐了一個年輕女生, 她才坐下我就發覺她與眾不同; 不是她特別漂亮, 而是她特別緊張. 她一坐定就把安全帶緊緊繫上, 我才剛想這個乘客有好習慣值得讚揚, 接著發現她拿起逃生說明書仔細觀看, 並再三比對逃生門位置和各種緊急用具使用方法, 這就讓我更加另眼相看, 覺得她真是個模範乘客. 但是, 放下說明書後, 見她開始喃喃自語, 上身挺直, 雙手握拳, 並且微微地顫抖, 這就有點不對勁了. 因為坐的近, 她的自言自語內容得以字字入耳, 竟都是些自我激勵的話----搭飛機很安全! 我絕對不會有事! 就跟坐火車一樣! 我絕對不會有事!
原來這是一個患有飛行恐懼的乘客, 真讓人同情. 第一次遇到飛行恐懼症----又稱恐機症----的人, 機會難得, 少不得與她聊了一聊, 希望能夠緩解一些她的恐懼. 回家查了一下資料, 才對飛行恐懼症有了一點認識.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2009年6月2日發表文章,題目是“揭開飛行恐懼症的面紗”,摘要如下。 “飛行恐懼症絕非兒戲。手心冒汗,心跳加速,種種症狀致使一些旅行者堅決不登機。 從統計數字來看,開車要危險得多,然而諸如法航447航班在大西洋上空失事之類的新聞讓許多原本理性的人對飛行產生恐懼。 埃默裏大學醫學院創傷與焦慮康復系主任芭芭拉‧羅特鮑姆說:“他們從不關注其它統計數字。”每天有幾百萬人坐飛機安然無恙,害怕飛行的人卻 把這類事故當作其恐懼的佐證。“他們誇大危險概率”。事實上,包括天氣恐懼症和恐高症在內的一切恐懼症都源于這種強烈卻不理性的恐懼心理。 “飛行其實是比較安全的,”羅特鮑姆說。有研究結果顯示,近年來飛行的安全性有增無減。 事實上,人的一生中死于飛機失事的概率為兩萬分之一,而死于交通事故的概率為百分之一,死于心臟病的概率為五分之一。 據羅特鮑姆稱,美國約250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飛行恐懼症,有的只是輕微的緊張,有的則是極度恐懼乃至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坐飛機。 她說,這2500萬人當中約有一半人害怕飛機失事,另一半人患有幽閉恐懼症,在機艙裏會感到極度焦慮。 安全飛行的經歷無助于消除飛行恐懼,羅特鮑姆指出:“人們會對自己的恐懼心理變得非常迷信。” 據她描述,有的患者因為有不祥預感而放棄登機。即使他們事後得知那趟航班安全抵達目的地,這種患者也會運用毫無依據的預感來強化其焦慮情緒。 “我竭力解釋這不是什麼預感,這是預期性焦慮,”羅特鮑姆說。 登上了飛機並安全抵達目的地的人反而視之為反常現象。 “當他們下飛機時恨不得親吻大地,就好像他們剛剛逃過了一劫似的”。 羅特鮑姆透露,有飛行恐懼的人常常服用鎮靜劑或喝酒來緩解恐懼。她的一些患者出差時總是預定早一天的航班,以便到了目的地有時間從這種自我治療中復原再開始工作。 然而,這種飛行恐懼是可以治療的,而且療效顯著。 羅特鮑姆強調,總的來說,假如一個人的飛行恐懼症對生活造成干擾,影響了他出席婚禮或接受升遷,那他最好接受某種認知行為療法。 “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