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十八願善導釋 慧淨法師 講述 3/3
2023/01/13 11:20:04瀏覽664|回應0|推薦8
(五)十久皆為眾生
「十劫」「久遠」所表示的,無非說明阿彌陀佛為了救度眾生,經過一次、再一次連續不斷地示現成佛,所以是久遠實成的古佛。「成佛以來十劫」之說,乃是果後的方便,顯示阿彌陀佛的誓願,也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而必定要使十方眾生解脫生死往生成佛,而一再地示現。
所以「久遠」與「十劫」之佛其實是一體的,沒有什麼兩樣,只是阿彌陀佛為了救度眾生一再方便示現,就如前面《莊嚴經》所講的「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於今十劫」。
總之,關於極樂世界的依報,有指方立相的「西方說」與恢廓廣大的「十方說」;正報有成佛十劫的「十劫說」,與久遠實成的「久遠說」。這兩種說法於淨土宗來講,是以「西方說」及「十劫說」作為綱格。
《讚阿彌陀佛偈》讚彌陀光明、壽命
曇鸞大師《讚阿彌陀佛偈》第一、第二首言:
接下來引用曇鸞大師《讚阿彌陀佛偈》的第一和第二首來作說明。
《讚阿彌陀佛偈》也叫作《無量壽經偈》或者是《大經偈》,是曇鸞大師依據《佛說無量壽經》的經文與內涵所撰寫的讚偈,有的是四句一首,有的是二十句乃至二十六句一首,總共五十首。
淨土法門的讚歌、讚偈,非常豐富優美,讀起來令人非常激賞。
譬如《無量壽經》就有兩種讚偈:第一種是上卷的「讚佛偈」,是法藏菩薩因地發願的時候對佛的讚歎,四字一句,四句一行,共二十行;第二種是下卷的「往覲偈」,是釋迦牟尼佛所說,五字一句,也是四句一行,共三十首。
龍樹菩薩在《易行品》中對阿彌陀佛的讚歎共有三十二首,都是五字一句,四句一首。此外,龍樹菩薩又特別撰寫十二首七言的詩偈讚歎阿彌陀佛,即《十二禮》。
天親菩薩的《往生論》,前面就是「願生偈」,願生偈非常有名,也非常優美。
再者,曇鸞大師撰寫的《讚阿彌陀佛偈》,是效法龍樹菩薩的《易行品》《十二禮》以及天親菩薩《往生論》中的「願生偈」,再依據《大經》的經文寫成七言的讚偈,文字非常雅麗流暢,內容兼備「真、善、美」。怎麼說呢?這五十首《讚阿彌陀佛偈》並非吟風頌月之類的詩句,而是完全依佛所說之經文,尤其是有關阿彌陀佛以及極樂淨土的內容所寫的,字字句句都是真實的語言與內涵,可說是從真如所顯現的,具備「真」的實質;「善」分為「有漏善」和「無漏善」,「無漏善」之中,阿彌陀佛本身以及阿彌陀佛的淨土是善中之善;「美」,法界之中,彌陀淨土之依正二報最殊勝莊嚴,優美無有過之。《讚阿彌陀佛偈》是依據經典所撰寫,所以具備真、善、美。
曇鸞大師的《讚阿彌陀佛偈》可以說是淨土門中最上乘的作品之一,令人一讀便感到歡喜踴躍。第一首就是對阿彌陀佛的名號以及阿彌陀佛淨土的方位作讚歎,使我們能夠具體地歸命於彌陀,願生其淨土。
現在西方去此界,十萬億剎安樂土,
佛世尊號阿彌陀,我願往生歸命禮。
這第一首是就彌陀淨土的方位以及淨土主人的名號來作定位,所謂「指方立相」。
「現在西方去此界,十萬億剎安樂土」,這是指方。淨土法門所歸宿的彌陀淨土在哪裡?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土的地方。
「佛世尊號阿彌陀」,這是立相。彌陀淨土的主人名號叫阿彌陀佛。
這就是指出方位,建立阿彌陀佛的形象,所以淨土法門是「指方立相」的法門,與聖道法門談理性、法性是不一樣的。當然,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成佛,「佛」超越時間、空間和形象,佛是真理,是絕對性的存在。淨土法門是從有相的時間、空間、形象,進入無相的法性,這才是末法眾生的根機所堪修。
「我願往生歸命禮」,我願往生十萬億剎的安樂土,願歸命於大慈大悲、平等救度的南無阿彌陀佛。曇鸞大師在第一首讚偈就將淨土法門的根本顯示出來。
第二首:
成佛以來歷十劫,壽命方將無有量,
法身光輪遍法界,照世盲冥故頂禮。
這首偈將阿彌陀佛的體、相、用都顯示出來了。
「成佛以來歷十劫」,這也是一種定位。阿彌陀佛成佛的時間,對我們來講,是「久遠實成」比較契機,還是「成佛十劫」比較契機呢?祖師就幫我們定位說「十劫」,成佛十劫對我們來講比較相應,比較契機,比較容易信受。因為有一個具體的概念,同時也顯示成佛以來才十劫而已,可見未來廣度眾生的時間是無量無盡,使得盡未來際的眾生,不管哪個時代、多少時節,都有被彌陀救度的機會。
當然,就阿彌陀佛來講,他的壽命是永恆且超越時間的,因此無所謂有量無量。時間和空間是對我們凡夫眾生來講的,也由於凡夫眾生能夠感受到時間,譬如晝夜、日月、春夏秋冬等,因為有時間感,所以有時間的限制。也由於我們凡夫眾生受限於這個狹小的身體,沒有神通,所以就感覺有空間的距離。如果我們能夠超凡入聖,就能夠超越時空,沒有時間與空間的妄想。
就「理」上的境界來說,時間和空間其實是虛幻的,但這是修行證果的聖者所感得的境界。也由於這是理上的境界,是聖者的境界,對我們凡夫來講就比較不契機。所以曇鸞大師這裡就說「成佛以來歷十劫」。《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也都揭示極樂世界在西方,彌陀成佛以來是十劫。
「壽命方將無有量」,這是就佛的壽命來講,讚歎佛的壽命無量。
「法身光輪遍法界」,這是讚歎阿彌陀佛的光明。阿彌陀佛的法身有所謂「法性法身」及「方便法身」。所謂法性法身,是超越時間、超越空間、超越形象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也無所謂過去、未來;可是為了救度眾生,必須「垂名現形」,「垂名現形」就是方便法身。而法性法身和方便法身,兩者是一體的。法身的光明盡虛空遍法界,無時不在,無所不在,這個光明的功能力用在哪裡呢?「照世盲冥」,照亮世間黑暗愚癡的眾生。「盲冥」是一種譬喻,是指我們六道的凡夫,尤其指愚惡的人道眾生。「盲」譬喻我們沒有眼睛,不能看到真實的外境;即使有眼睛,可是在這虛假的三界六道當中,也如同一片黑暗。「冥」譬喻在黑暗當中,沒有光明,也看不到真實的景物。「照世盲冥」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有因緣接觸佛法。未信佛的,這個光明讓他消業障、增福慧,而來接受佛法,進入佛門;已經進入佛門但還沒有學淨土的,就引導他接近淨土的法緣。還沒有起信的,讓他起信;還沒有念佛的,讓他能夠專稱佛名,同時現生保護他,臨終的時候來接引他到極樂世界:這就是法身光輪的功能。
「壽命方將無有量」是「讚壽德」,讚歎彌陀壽命的功德;「法身光輪遍法界」是「讚光德」,讚歎彌陀光明的功德。前面是指壽命,所謂豎窮三際,永恆存在;後面是指光明,顯示橫遍十方,普度眾生。「照世盲冥」就是壽命、光明的功能力用,願生歸命之人,都蒙受佛光的攝護。
所以,這兩首偈語意義、內涵都很簡要明瞭,文字也很簡潔優美;而最重要的是對淨土宗的根本義可說一錘定音。
《法事讚》讚彌陀光明、壽命
此外,善導大師的讚偈也非常多,如《法事讚》上下卷,尤其下卷,所有的讚偈都是依據《阿彌陀經》經文的內涵而作。
有關阿彌陀佛的光明、壽命,《阿彌陀經》就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這兩段經文在曇鸞大師第二首偈中約略有簡要的讚歎,而善導大師在《法事讚》是以三首偈來讚歎。第一首:
果得涅槃常住世,壽命延長難可量,
千劫萬劫恆沙劫,兆載永劫亦無央。
這一首是讚歎阿彌陀佛的壽命之德。說阿彌陀佛已經修行證果,獲得了常住、不生不滅的涅槃,所以壽命非常綿長,「千劫萬劫恆沙劫」,乃至「阿僧祇劫」「兆載永劫」都沒辦法衡量彌陀的壽命。其實若就「壽命」來講,當然就有所謂有量、無量的問題,可是如果超越壽命的話,就無所謂千劫萬劫恆沙劫,或者兆載永劫、阿僧祇劫了,因為是永恆的存在。
第二首:
一坐無移亦不動,徹窮後際放身光,
靈儀相好真金色,巍巍獨坐度眾生。
這一首是讚歎阿彌陀佛的光明之德。阿彌陀佛的光明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阿彌陀佛無來無去,在極樂世界一坐,無移不動,可是從此後盡未來際,永恆地放著法身的光明,廣度十方的眾生。
第三首:
十方凡聖專心向,分身遣化往相迎,
一念乘空入佛會,身色壽命盡皆平。
這是讚歎阿彌陀佛光壽攝化之益,這一首令我們非常歡喜讚歎。
「十方凡聖專心向」,十方世界的眾生,不論凡夫、聖人,不論善人、惡人,只要專稱彌陀佛名、願生極樂世界,那阿彌陀佛就會怎樣呢?「分身遣化往相迎」,阿彌陀佛就會分身來照顧他、等待他、迎接他。
日月出來喻
雖說是分身,但其實就像太陽一出來,光明自然灑滿大地,一念之間十方來去;亦如月亮,月亮一出來,月影同時映現在千江萬水之中。
「一念乘空入佛會」,當我們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一念之間,我們就到極樂世界了,可以說無所來去,當下就轉娑婆成為淨土。
「身色壽命盡皆平」,一往生極樂世界,身相也好、壽命也好,都跟阿彌陀佛平等,沒有兩樣。
往生人光壽同佛
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之後,身色、壽命跟阿彌陀佛平等。這個說法是有根據的,《無量壽經》講到聖眾功德就說: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
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
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
意思是說,他方世界有天人,有聲聞,有菩薩,這些眾生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雖然還是用這樣的名稱,但這些名稱只是隨順他原來的身分,實質來講,是內外平等的,內心的智慧平等高明,神通也是一樣洞達,外相也是咸同一類、形無異狀,沒有兩樣。
所以,到了極樂世界,內證外相都平等。跟誰平等?跟阿彌陀佛平等。因此下文就說:
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自然、虛無、無極」都是佛性、法性、涅槃、真如實相、第一義空的異名。到了那裡,就證悟真如,進入涅槃,與阿彌陀佛內證、外相都一樣。
《莊嚴經》也說: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外相跟阿彌陀佛一樣是金色之身:化身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報身就是無量相、無量好、無量光明,也與阿彌陀佛一樣,具備大慈悲、大智慧、大平等、大願力,來廣度諸眾生。
彌陀大平等心使然
當然,進入極樂世界的清淨海會,身色、壽命與佛皆平等,這都是因為阿彌陀佛的大平等心所使然,一切都來自阿彌陀佛的願力。
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說:
彌陀身心遍法界,影現眾生心想中。
阿彌陀佛的身也好,心也好,遍滿整個虛空法界,同時進入我們眾生的心想之中。
我們眾生的心是清淨的還是污穢的?是污穢的,充滿貪瞋癡妄想煩惱;可是只要我們起心動念、念阿彌陀佛,立刻就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就跟阿彌陀佛產生共振,因為阿彌陀佛來到我們的心中。
當然,我們如果當下起貪瞋癡妄想雜念,作種種的胡思亂想,當然就不能跟阿彌陀佛的頻率共振,所以就要回心轉意,信受彌陀救度,此後專稱彌陀佛名。
電腦網路喻
阿彌陀佛身心遍法界。在二、三十年前,沒有電腦網路,但是有電,電也遍滿著地球,所以我們可以用電波來體會阿彌陀佛遍滿法界的光明。現在有電腦,所以網路很可以形容阿彌陀佛的光明。網路無遠弗屆,遍滿整個地球,甚至周遍其他的星球。阿彌陀佛的智慧光明,阿彌陀佛的身心,何止無遠弗屆,是盡虛空遍法界的。阿彌陀佛的頻道,沒有限定對象,沒有講任何條件,也不用輸入密碼,他的帳號就是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只要正確地輸入「南無阿彌陀佛」,當下就可以免費進入阿彌陀佛的無線網路世界,就能夠悠遊於阿彌陀佛網路世界的種種功德。
射地喻
就好像射箭,如果是遠方的標靶,必須是射箭的高手,不然要想一箭中靶是不容易的;可是如果射地的話,即使不是射箭高手,乃至盲人,也可以射中目標,因為箭沒有不落地的。
同樣,我們十方眾生,不管聖凡、善惡,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當下就射中了箭靶,進入彌陀的網路世界,當下就跟阿彌陀佛身心成為一體,將我們有限的命光契入彌陀無量的光壽。所以,念佛人與佛光壽機法一體,這也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影現眾生心想中」。若能進一步自信教人信,則人人都是阿彌陀佛的分身。
月影自然映現喻
所以,不是我們高明、有能力,是阿彌陀佛自然來到我們的心中,好像月亮一出現,月影就自然來到水中,不管是大海的水還是河水、溪水,乃至杯中之水,都自然映現。
三、「當知本誓,重願不虛」
當知本誓,重願不虛——此二句貫通上下,雙明彼佛成佛之功用,及眾生往生之理由。
「此二句貫通上下」,上一句是「彼佛今現,在世成佛」,下一句是「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也就是說「彼佛今現,在世成佛」,他成佛有什麼功用呢?「本誓重願不虛」就是他的功用;那「本誓重願不虛」有什麼結果呢?就是「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由彼佛成佛,故本願不虛;由本願不虛,故稱念必生。
這幾句是邏輯性的說明。因為阿彌陀佛已經成佛,因此阿彌陀佛因地所發的願就實現了;阿彌陀佛因地所發的願即使再怎樣深重,若他遲遲不能成佛,那麼他深重的願就不能實現,就是虛假的。因為阿彌陀佛成佛了,所以「本願不虛」;因為「本願不虛」,所以使十方眾生不論聖凡善惡,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必生彌陀淨土,「故稱名必生」。
要言之:由彼佛成佛,故眾生必生。
因為阿彌陀佛成佛了,所以眾生就必定往生。用譬喻的話,就是剛剛所講的,只要太陽一出來,大地就光明普照;只要月亮一出來,萬水就映現月影,這是必然的、自然的。有關這個「必然、自然」,後面會講到。
此事此理,勸當知也。
「彌陀成佛,故願力不虛」的道理,與「眾生稱念,必定往生」的事相,已經是真實的呈現、永遠的存在,它非常重要,關係到諸佛出世的本懷以及眾生輪迴的解脫,乃至眾生究竟的成佛。這一切都在這事理當中,因此勸導我們應該知道。
(一)「當知」——應知、應信、應行
當知者,勸應知、應信、應行之意。
「當知」,「知」就是知道、瞭解。這裡不只是勸我們要瞭解,進一步要信受,更進一步要身心投入去實踐,把這當成我們的生命。
知行一體,即知即行
明朝理學家王陽明先生有一句話說「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王陽明的學說就是「知」跟「行」,知行一體,知行合一,即知即行。也就是說,知道是行的開始,行是知道的成就。所以聖賢的功夫「知」跟「行」是一個,不可以看作兩個,在知的當下就應該實踐。
參觀直銷見證會
大概十七、八年前,有位蓮友好意邀我去參觀某個直銷的見證發表會,發表會的目的是一方面推銷其產品,一方面慫恿來參加的人加入他們的團體,成為他們的會員,聲稱加入會員必能在短期之內輕鬆容易地除貧致富。他們演講完之後,台上的人也好,台下的人也好,都大聲呼喊:「立即行動!立即行動!立即行動!」在這種群眾性踴躍鼓動的氛圍之下,不少人被感染而紛紛加入,成其直銷系統的會員。這豈不是即知即行?那時候對他們這種立即行動的運作方式就很震撼。如果大家學佛有這種立即行動、不再猶豫的踴躍之心,則十個十個往生成佛,百個百個往生成佛。有些人往往會「我回家再想想看,考慮考慮……」。其實真正能夠立即行動的就是淨土法門,要當知、當信、當行,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即知即行。
《論語‧雍也第六》也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意思就是說,知道、瞭解,不如進一步去喜好;進一步喜好,不如全身心投入,陶醉、悠遊在當中。一件事情、一個興趣,如果能夠喜好,甚至全身心投入,陶醉在其中,樂在其中,到了忘我地步,那就很容易成就。
當然,法門也有困難和容易的差別。譬如觀想的法門,善導大師說,觀想的法門要想成就的話,必須全身心投入,而且如醉如癡,忘掉自己。這容易不容易?不容易。可是念佛,我們就比較容易做到。
法然上人也有相同的說法,他說:「聞而不信如不聞,信而不稱如不信,唯應常稱彌陀名。」這是法然上人向信眾說明《觀經》流通文的重要。
《觀經》流通文言:「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法然上人說,聽聞到《觀經》這一段這麼重要的流通文,如果你不相信,等同沒有聽聞到;你即使相信了,但是不稱名,則等同沒有相信一樣。那應該怎樣呢?「唯應常稱彌陀名」。
這段話是法然上人在「自信教人信」的開示中常對信眾引用的法語,我們現在聽到了「唯應常稱彌陀名」,知道了就要進一步信受,接下來進一步身心性命投進去,「常稱彌陀名」,以彌陀光壽無量的名號作為我們的生命、生活。
印光大師也說:「以念佛為自己本命元辰。」所以我也常常勉勵大家「一天的生活要從念佛開始,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把念佛當成我們的生命」。
三當知
有三當知:一彼佛成佛,二本願不虛,三稱念必生。
當知彼佛成佛,當知彼佛本願不虛,當知眾生稱念必生。
此三而一,一而三。
這三個「當知」其實是一個,展開來說就是三個。
「一」是什麼呢?就是「稱念必生」。法藏菩薩已經成佛了,所以他所發的四十八大願,願願都成就了;願不是空願,每一願每一願都有它的內涵,都有它的功能力用,尤其是第十八願所講的「十方眾生,稱我名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因此,十方眾生只要稱彌陀佛名,就必生彌陀淨土。
不知、不信、不行故沉淪
為已成不變之事實,具法爾自然之功用,勸應信知也。
阿彌陀佛既然已經成佛,眾生也應該成佛,因為阿彌陀佛是為了使我們十方一切聖凡善惡眾生都能成佛而成佛的,可是阿彌陀佛已經成佛十劫了,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成佛,還在這裡沉淪?問題在哪裡?
在不知、不信、不行。
所以,善導大師要我們「當知」,這兩個字實是意義深遠!這裡的「知」,包含信、行,即知即行在裡面。
米成飯、木成炭喻
「已成不變之事實」,好像米煮成了飯、木燒成了炭,飯要再恢復成為生米,炭要再復原成為原木,可能嗎?不可能,因為已成為事實,所以必「具法爾自然之功用」。「法爾自然」就是自自然然,不假造作,不假功用,不假勉強,所以有自然的功能,自然讓念佛的眾生往生,自然讓往生的眾生快速成佛。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十劫之前成佛的時候,這個地球的所有人類都應該離開輪迴、往生極樂,乃至現在的七十億人口,乃至十方世界的眾生,甚至蜎飛蠕動之類,都應該往生成佛。但現在我們還在這裡,可見這個法門的傳播以及眾生當知、當信、當行的重要性。於此,有心之人應該會感慨萬千——不只萬千,而是感慨無量!
(二)「本誓重願」——因位所誓深重之本願
「本」者因義。久遠之昔因位之時所誓,謂之「本誓」;
「本」就是因地的「因」之意。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的時代,在世自在王佛前所發的誓,叫作本誓。
「重願」者,深重之本願。
「重願」是「深重的本願」的意思。
這個「重」字有兩種讀音:一種是重(ㄔㄨˊㄥ),一種是重(ㄓㄨˋㄥ)。如果讀重(ㄔㄨˊㄥ)的話,就是「重複、再度」;如果讀重(ㄓㄨˋㄥ)的話,又有兩種意思:一個是「深重」,一個是「重要」。在這裡應該讀重(ㄔㄨˊㄥ),還是讀重(ㄓㄨˋㄥ)呢?
有人讀重(ㄔㄨˊㄥ),把「本誓」與「重願」分開解釋。「本誓」是指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因為第十八願發誓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重(ㄔㄨˊㄥ)願」是指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大願之後,又特別發下了「三誓偈」:「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可說是將四十八大願的精要提出來,再一次建立他的願。這一種解釋也很好,但比較不契合這裡的意思。
怎麼說呢?善導大師這四十八個字,前面六句是解釋第十八願,後面六句是解釋第十八願的成就。第十八願說「十方眾生,稱我名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是一種誓願,「眾生不往生,我就不成佛,我的成佛必須建立在眾生的往生之上」,這就是誓,而且這種誓非常深重。
阿彌陀佛的願,如果只是以三大阿僧祇劫積功累德就成佛的話,這樣就只有願,沒有誓,當然談不上深重不深重。可是阿彌陀佛願中有誓,我們眾生的往生他必須負責,如果有一個眾生不能往生,那他還不能成佛,還必須再修,所以叫「本誓重(ㄓㄨˋㄥ)願」。善導大師在這裡所講的,本誓就是重願,重願就是本誓。所以在這裡等於說「當知本願所誓之深重」。
隨自意、隨他意
第十八願者,佛隨自意所發。
「佛隨自意」,「隨自」「隨他」是出自《涅槃經》。《涅槃經》說:「三乘法,名隨他意語;一乘法,名隨自意語。」也就是說,佛的語言,有隨自己之意所發,主動所講的,這叫隨自意;有隨著對方發問或對方暫時的根機所展現的,這叫「隨他意」。其中,「隨自」才是佛的本懷,也就是不因為對方的根機或者對方發問什麼就回答什麼,而是出自佛的本意,流露出要救度他們、能夠救度他們的法,這叫「隨自意」。
這裡所講的「佛」,當然是指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因地時發下四十八大願,是他自己主動所發的,還是針對某一種根機的眾生所發的?就四十八願中的攝生三願(第十八、十九、二十願)來講,第十八願是隨自意,是出自阿彌陀佛的大平等心,針對十方眾生平等地來救度,這就是阿彌陀佛的「隨自意」,不是因為某一特定的對象和根機而發。至於第十九、二十願,則是隨他意。
如果是就對方根機的話,那就有上、中、下,甚至無量的根機就有無量的方便法門。但如果是出自佛的本意、本懷的話,就只有一個法,而且這一個法能夠普救任何眾生,不管他是三輩也好,九品也好,八十一品乃至無量輩品、無量根機也好,都能夠平等地救度,這就是「隨自意」。第十八願就是阿彌陀佛隨自意所發的。
四十八願中無過此願之深重,故本誓即重願,以顯此願之重要。
所以,本誓就是重願,彰顯第十八願的深重及重要。
法然上人在《選擇本願念佛集》「付囑念佛章」說:「隨他之前,雖暫開定散門,隨自之後,還閉定散門;一開以後永不閉者,唯是念佛一門。」《觀經》中,釋迦牟尼佛隨著韋提希夫人的提問,暫時開顯定善跟散善的法門,定散二善是屬於第十九願,可是到了「流通分」的地方,就不再提定善跟散善,所以說「還閉定散門」;那開了什麼呢?開了第十八願的念佛門,只講念佛,只流通念佛,再也不提十三觀的定善和三福的九品,只提「好持是語,持無量壽佛名」,所以說「一開以後永不閉者,唯是念佛一門」,就只有第十八願的念佛法門流通於後代,流通於萬世永恆的未來,所以善導大師說「流通於遐代」。可以看出第十八願彌陀的本願,是釋迦牟尼佛所付囑的,是釋迦牟尼佛的隨自意。因此顯現這一願的重要性,所以說「當知本誓重願不虛」。
(三)「不虛」——真實、自然
不虛——彌陀今現,在世成佛故,信知因位所發深重誓願,毫不虛妄;
不論何人,只要稱名念佛,必定往生。
這個容易理解。
不虛者真實,真實者自然;
不虛假就是真實,不是假的,那就是真的;既然是真的,就自然有那個功能。如果是假的話,就沒有自然的功能。鈔票,如果是假的,能用嗎?不能;如果是真的,一毛錢也能用。世間有真實的嗎?世間沒有真實。只有阿彌陀佛才是真實,只有阿彌陀佛才是自然。
願力自然,攝念佛人生於淨土。
三種自然
所謂不虛,就是真實,就是自然。《書信集》就提到三種自然:業力自然、願力自然、無為自然。
冬去春來等喻
所謂自然,也叫法爾,法爾自然,就是不假藉人為的造作,毫不勉強,自自然然有那種功能。所以,「自然」也叫作「法爾」,也叫作「任運」。就好像黑夜過了就是白天;冬天去了,春天就來;花開了,就會謝;人生了,就會死。
業力自然
三種自然當中,有一種是「業力自然」。譬如人有生老病死,乃至地球、宇宙當中的自然,其實都是我們凡夫眾生業力所感召的。如果圓滿五戒十善,就自然上生天堂,不必特別祈求,也不用再作其他的輔助、造作,這就是「業力自然」中的善業力自然。如果犯了五戒、造作十惡的話,就會直墮三惡道,無法違抗,因為它是自然,這是指凡夫的業力自然。
願力自然
「願力自然」也叫作「他力自然」。這個「願」不是我們的願,我們只有業,這個願是指阿彌陀佛的佛願,佛的本願,所以叫作「願力自然」。就像善導大師在《觀經疏‧玄義分》一開始所講的: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所以,阿彌陀佛大願業力這種願的力量是自然性的,我們只要跟阿彌陀佛的願力相應,就必然離開六道,必然往生極樂,必然快速成佛。
《無量壽經》說: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自致不退轉」的「自」就是自然的意思。
「聞名欲往生」,由於彌陀本願之力,我們聽聞到了彌陀救度我們的六字洪名而稱名願往生,就自自然然會往生,而且現在也自自然然住於不退轉之位,這叫作「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每個人只要信佛念佛,就必得往生,這是自自然然的,無有障礙,所謂「諸邪業繫,無能礙者」。同時,在今生今世,就是凡夫菩薩格,就住於不退轉,所以說「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無量壽經》也提到:
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
橫截五惡道,惡道自然閉。
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
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
「自然之所牽」,名號的功能,自自然然能夠使我們「橫截五惡道」,必得超絕而往生安樂國,而且「昇道無窮極」。
天親菩薩的《往生論》也說: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
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只要跟阿彌陀佛本願力相應的話,就沒有空過、白費的,都會往生彌陀淨土而快速成佛。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觀」就是「聞信」,「遇」可以說是稱名念佛、稱念的意思。因為稱念佛名就跟彌陀的本願力感應道交,跟彌陀的本願力感應道交就能往生成佛,所以說「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曇鸞大師進一步發揮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於《往生論註》說: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
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何以言之?
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
今的取三願,用證義意。
也就是說,凡是能夠往生到彌陀淨土,以及往生到彌陀淨土的菩薩、聲聞、人天所起的種種上供諸佛、下化眾生等功德,都是靠著阿彌陀佛的本願力。若不是這樣,四十八願便沒有意義了。
「的取三願」所引用的三個願,就是第十八願、第十一願、第二十二願。意思就是說,由於有第十八願,使得十方眾生能夠稱名而往生;由於有第十一願,使得往生的眾生都能當下得不退轉,當下進入涅槃;由於有第二十二願,使得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都能到十方世界顯現普賢之德。
「普賢」有三種含義:人普賢、理普賢、事普賢。「人普賢」就是指普賢菩薩這位菩薩,《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的主人就是普賢菩薩。「理普賢」就是指我們一切眾生的佛性。「事普賢」就是指成了佛之後倒駕慈航,顯現菩薩到十方世界上供諸佛、下化眾生。第二十二願所講的「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這個「普賢之德」是指事普賢,並不是指理普賢或普賢菩薩。
所以,有阿彌陀佛的願力,使我們念佛就自然能夠往生,自然能夠成佛,自然能夠廣度眾生。
曇鸞大師強調阿彌陀佛的願力,強調他力,要我們「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勿自局分」,知道彌陀的願力可以依靠,我們就應該當信、當知、當行,不要自我設限。
前面曾引用善導大師的法語「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所謂「弘願」是跟「要門」比較的,「要門」就是定善、散善。「定善」就是息慮凝心的十三定觀,「散善」就是廢惡修善的三福九品。法然上人就說:「如予者,不堪前之要門,故唯全憑弘願也。」意思就是:「像我這樣的法然,愚癡的法然、罪惡的法然,定善跟散善我一點都學不來、做不到,毫不相應,只有全憑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稱名念佛的救度」。論所有的眾生,不管定善的眾生、散善的眾生、無定無散的罪惡眾生,之所以能夠往生,就像善導大師所講的,「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若是要門的行人,必須有定善或者散善的迴向,若沒有定善或散善,他憑什麼迴向?沒有東西可以迴向,豈不是不能往生嗎?可是如果就弘願來講,不管有定善、無定善,有散善、無散善,乃至罪惡凡夫,都可以往生。他所憑靠的是什麼?是第十八願的稱名念佛。所以,善導大師就說「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意思就是說:有定善也好,無定善也好,都要專稱彌陀佛名,這才是一向,否則非一向。而我們淨土宗宗旨就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廣度十方眾生」,淨土法門是大乘法門,到了那裡自自然然就會廣發菩提心,度十方眾生。不然的話,聖道門一定要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但我們凡夫發不起真正的菩提心,往往只是口頭禪,空願而已。
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一)「必得」,決定之相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必得」者,決定之相也。
所謂「必得」,就是決定,是百分之百的必然率,不是或然率。
我早年學淨土法門,所學的都是通途的淨土,那時候對念佛往生沒有百分之百的肯定或相信。直到學習善導大師教理,看到善導大師這四十八個字的解釋,就知道念佛必定往生,內心非常感動,非常感恩。
善導大師這四十八個字可以說是斬釘截鐵、百分之百的肯定,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毫無模糊,沒有模稜兩可,斬釘截鐵地說: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像這樣的法語,在歷代祖師當中很少看到,使得不是依循善導法脈的淨土行者,對往生的信心都很忐忑,都很不安。可知善導大師的法語是甚為稀有難得、難遭難遇的。
難信之法
一般人往往認為「我又不是聖人,又不是功高德盛、大有修行,怎麼能稱名就得往生?甚至臨終稱念也得往生?」
《阿彌陀經》早就說了: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玄奘大師所翻譯的《阿彌陀經》也說:
極難信法,甚為稀有,不可思議。
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說這樣的法是很難信的,是很稀有的;能這樣宣說、這樣信受的話,說跟信的人都是甚為稀有、不可思議的。可見相信這個法門不容易。
《無量壽經》「流通文」就說:
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若聞斯經,信樂受持」,相信、好樂,進一步樂在其中。
「難中之難」,沒有比這個更難的。就因為太容易,反而讓人家不容易相信。所以《無量壽經》也說:
易往而無人。
善導大師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自己稱念,自己百分之百往生;如果為對方稱念,對方也能往生,這個就更不可思議了。我們自己念,當然我們能夠往生,因為我們確實有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可是我們為對方念,對方沒有念,甚至對方是不知道的,甚至當下是苦惱不安的,他也能往生嗎?也能往生。
自己稱念,自己能夠往生,不管有信沒信、有願沒願,甚至有沒有三皈依、有沒有吃素,他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也就是說,稱念是往生的正因。在《念佛感應錄(一)》所舉證的,如「佛化大魚,度捕魚人」,這豈不是證明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這已經超脫了凡情的信跟願了,更顯出這個法門的容易跟殊勝,這是指人的部分。
動物念佛也往生,如鸚鵡往生的事蹟。再者,我們為對方念佛,即使對方是動物,也同樣往生,《動物往生佛國記》裡都是這樣的例子,如雞、鴨、豬、牛、貓等等,都是因為別人為牠們念佛而往生。尤其屠宰場一群一群哀嚎驚痛的豬,因旁邊女主人為其虔誠默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一群一群被殺的豬也通通往生極樂世界,也都前來迎接為牠們念佛的女主人往生極樂世界。有人將這個事蹟拍成電影,名為《逆緣》,情景感人至極。
(二)「往生」義通現當
「往生」義通現當,平生之機平生業成,臨終之機臨終業成。
念佛往生彌陀淨土,是包含現在願生稱名的人以及臨終才願生稱名的人,顯示淨土宗是充滿希望的法門。不論任何人、於任何時,念佛都能往生。都有希望,都無絕望。總之,必定往生,必定業成,百分之百,是必然率,不是或然率;只怕我們因疑惑而退轉。
雖然疑惑,但不退轉,照樣往生!





第六章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釋





















第一節 略「唯除」文之意
略唯除文,有何意乎——大師三段取意文,皆略「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八字。
善導大師這三段取意文的每一段都略掉了第十八願願文中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八個字。善導大師不只在這三段取意文略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可以說,凡是對第十八願的解釋都略掉了這八個字。為什麼會略掉這八個字呢?略掉了這八個字在意義上會不會不完整?或者有沒有改變阿彌陀佛願文的本意呢?善導大師的用意是什麼?
一、以經解經,彰攝取深意
蓋引《觀經》下下品文解釋願文,以彰攝取深意;故雖略文,其意甚廣。
就這三段文來講,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是引用《觀經》下品下生的經文來詮釋的,這種解說方式叫作「以經解經」,以經文解釋經文,以經典的整體教理來解釋經典中的文句。如果經文在這裡釋意不明顯,但在別處有解釋,那就以別處的解釋來顯明這裡的經文。對淨土宗來講,要保證淨土宗的純粹度、純正性,就要以純粹的淨土經論來解釋淨土的經文,若是以其他的經典來解釋,或是以其他宗派的思想來解釋,那就會變成聖淨混雜,淨土宗也就不是純粹的淨土宗了。
善導大師以及傳承的祖師——龍樹、天親、曇鸞、道綽,他們講解彌陀淨土法門,都是以淨土經典來闡釋。所以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也是以淨土經典《觀經》下下品的經文來解釋,這樣教理就不會有差錯。
以經解經,是淨土宗綱格,保證純正,不使偏雜。
本願文短,下品文長,以下下品解釋本願,則本願文中的機、法、益,一目瞭然。
第十八願所講的機、法、益:機,就是「十方眾生」;法,就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益,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再者,若就其中「乃至十念」的「十念」來講,如果不是以淨土經典來解釋的話,就會各有不同。在《第十八願講話》中我也列舉了幾種不同的解釋。
有關「十念」這個名相,在其他經典中也出現很多,譬如小乘佛教所注重的《雜阿含經》也常常提到「十念」,《彌勒發問經》也提到「十念」,描述時間也有所謂「十念」。這些「十念」和第十八願的「十念」同不同呢?完全不同。
《雜阿含經》所講的十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而第十八願所講的十念,無論是以《無量壽經》的經文來解釋,還是以《觀經》的經文來解釋,都跟《雜阿含經》所講的十念完全不同,乃至跟《彌勒發問經》的十念,或者時間上所講的十念,也完全不同。就此問題,善導大師以下品下生的經文來解釋十念,就很吻合第十八願的文意,不但正確,也純粹,可說天衣無縫。
雖然歷代有很多大德講述淨土法門,可是往往以其他的經典、宗派主張來解釋淨土,這樣淨土就混雜了,聖淨、難易、自他的分辨就模糊了。將各宗教義混雜會有什麼情況呢?就會教理不明確,導致修習淨土、願生極樂的人忐忑不安,不確定自己是否真能如願往生。
所以,修持淨土法門一開始就必須清楚「聖道門」與「淨土門」的區隔,瞭解「難行道」跟「易行道」的不同,分辨「自力」跟「他力」的差別。對於這些必須井然有序、有條不紊地劃分清楚,才不會無所適從、混淆不清。這也是我們之所以注重善導大師這個法脈的原因,因為善導大師這個法脈都是以淨土的經論解釋淨土的經文,同時對於聖淨、難易、自他之別,分辨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二、本願文比對下品下生文
第十八願文字很短,只有三十六個字,因為是原則性、綱領性的揭示;下品下生之文就比較長,比較詳細、具體。以下我們就本願文和下品下生文比對一下。
第十八願願文: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下品下生文:
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
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至心信樂」即「信心歡喜」
第十八願文中的「至心信樂(ㄌˋㄜ)」也有人讀成「至心信樂(ㄧˋㄠ)」。樂(ㄧˋㄠ)跟樂(ㄌˋㄜ)讀法不同,意義也因此各別。那這裡是讀「樂(ㄧˋㄠ)」還是「樂(ㄌˋㄜ)」呢?如果以經解經的話是讀「樂(ㄌˋㄜ)」。
我們看《無量壽經》卷下第一段對第十八願的解釋,這一段經文稱為「本願成就文」,也稱為「第十八願成就文」,共有四十個字: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段經文有就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ㄌˋㄜ)」作解釋。在這裡解釋為「信心歡喜」,可知「樂」就是「歡喜」的意思,所以應該讀樂(ㄌˋㄜ)。如果讀「樂(ㄧˋㄠ)」的話,是「好樂(ㄧˋㄠ)、喜歡」,意即對某個境界、某個東西很嚮往,希望到達、希望獲得,叫作「樂(ㄧˋㄠ)」;如果能夠到達那個境界、獲得那個東西就沒有遺憾,而且滿懷歡喜,叫作「樂(ㄌˋㄜ)」,假設很盼望卻遲遲不能達到、不能擁有,心中就遺憾,就不樂(ㄌˋㄜ)。
對我們來講,欣慕極樂世界,盼望往生這件事情,它不是困難的,因為淨土法門是「易行道」,如同「乘船則樂」;同時,它不是遙不可及的,也不是「未來時」,而是目前唾手可得,可以說是「現在時」。為什麼?因為是阿彌陀佛發願要救度我們,也為我們完成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資糧(往生的正因正業)。阿彌陀佛為我們發這個願,同時也為我們修行來完成這個願,並將功德都聚在六字名號當中而回賜給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只要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就接受到阿彌陀佛完整的功德,當下就獲得往生彌陀淨土的身分。所以第十八願成就文就說「即得往生」,而且「住不退轉」。「即」有「同時即」與「異時即」之別,「即得往生」的「即」,是「同時即」之意,也就是當下,不隔念,不隔時,不隔日,當我們確定往生彌陀淨土,此後專稱彌陀佛名,在那個當下,就已經獲得往生的身分了。
既然能夠獲得往生,我們就無所恐懼,就心生歡喜,所以第十八願願文的「至心信樂」我們就讀「ㄌˋㄜ」。如果不瞭解這個教理,一般人就會讀「ㄧˋㄠ」,這個「ㄧˋㄠ」是未來時,是好樂、盼望的意思,希望將來能夠擁有、能夠達到;至於能不能達到、能不能擁有,目前還不能確定,這樣就沒有安心,沒有樂心,不喜樂。
下品下生往生經文一開始說「或有眾生」,這裡的「眾生」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十方眾生」,是就「機」來講的;「應稱無量壽佛」的「稱」則是就「法」來講的。
「十方眾生」範圍比較廣,「十方眾生」是什麼樣的眾生?是聖人還是凡夫?是善人還是惡人?而罪惡當中也有重罪的,也有中罪的,也有輕罪的,到底何所指?到底指哪一種眾生呢?若就經文的解釋,「十方眾生」是指十法界的眾生,上包佛,下至地獄眾生,可是佛已經是究竟圓滿的解脫者,所以不需要彌陀的救度,其他九法界的眾生都需要。所以,可以說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罪人,都是彌陀淨土所要攝受的對象,都是阿彌陀佛所要接引的根類。
但此中有三種階位的聖者——菩薩、聲聞、緣覺,如果要快速成佛的話,當然必須蒙受彌陀接引往生極樂世界;他們如不往生極樂世界,也不會輪迴六道。因此,一定需要往生極樂世界、蒙受彌陀救度的,就是六種凡夫。
第十八願所講的「十方眾生」,主要是針對哪一種眾生呢?以下品下生來解釋是最貼切的。下品下生文就說「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表示十方眾生之中是包含五逆十惡的眾生。經典說,五逆、謗法、闡提這三種病,不是菩薩、聲聞、緣覺的法能夠醫治的,這三種人最難救度。若連五逆十惡的眾生也能被救而往生,何況其他的眾生呢!這就是「舉惡攝善」。
「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以「臨命終時」來解釋「乃至十念」的「乃至」是很貼切的,也就是說,「乃至」長至一輩子念佛的平生之機,「乃至」短在臨命終時念佛的命終之機,這就是「舉下攝上」。既然臨命終才遇到淨土法門、稱念彌陀名號也能往生,那有誰不能往生?何況我們這些現在已經歸命彌陀、專稱佛名的念佛人呢?「應稱無量壽佛」,以此來解釋「乃至十念」的「念」是最貼切的,可以說是契理契機。
就「念」來講,若以其他經典來解釋,未必是稱名念佛的「念」;通途色彩的淨土所講的四種念佛也未必是稱名念佛,因為四種念佛有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心中憶念佛的慈悲、憶念佛的功德也是念佛。善導大師以下品下生所講的「應稱無量壽佛」來解釋「乃至十念」,念佛名號,下至十聲,十分契理契機。
「如是至心」,這裡的「至心」,相應於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的「至心」。
「令聲不絕,具足十念」,這裡的「具足十念」相當於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具足乃至十念。因為「乃至」是彈性用詞,表示它在數目上可多可少。因此,「具足十念」未必就是十念,因為這個臨命終的人有可能念到十一念以上,或念幾十、幾百念才斷氣往生,也有可能還沒滿十念,只念到九念、五念、三念,乃至一念就往生了,所以說「具足十念」就是「具足乃至十念」。
「稱南無阿彌陀佛」,這豈不顯示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就是稱名念佛。善導大師這三段取意文說「稱我名號,下至十聲」「下至十念」,這就是善導大師以《觀經》下品來解釋本願文。
「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這幾句經文是在解釋第十八願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顯示阿彌陀佛已經取得正覺,所以我們念佛必定往生,同時念念之中都能消除我們六道輪迴的生死之罪。
這樣大家就清楚為什麼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的這三段取意文都略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八個字了。善導大師以經解經,以下品下生經文解釋第十八願,既然稱名念佛能使五逆謗法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因此就省略掉後面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三、逆謗除取問答
當然,這當中還有更深廣的意義:既然五逆謗法的眾生都能夠往生,那為什麼法藏菩薩在這麼重要的第十八願文卻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八個字?為什麼將五逆謗法的眾生排除於他要救度的範圍之外?其實不是的。善導大師在解釋下品下生的時候,就以問答的方式來說明「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含義。善導大師說:
問曰: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
今此《觀經》下品下生中,簡謗法、攝五逆者,有何意也?
意思是說,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眾生不能往生,可是《觀經》卻說五逆能往生,這豈不是彼此矛盾嗎?如果第十八願正確的話,那《觀經》下品下生豈不是有錯?如果《觀經》正確的話,那第十八願中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要怎麼說?到底應如何理解、會通呢?善導大師回答:
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捨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
(一)未造抑止,防造重罪故
善導大師說,因為五逆、謗法這兩種行為是大逆不道、違反人倫、違反恩義的,果報很重,會直接墮落阿鼻地獄,而且來來回回難以得出。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怕眾生依仗「只要念佛就能往生」,然後就胡作非為、為所欲為、縱慾為非,因此就預先喝止說,如果造了這兩種罪就不能往生。善導大師說這是權宜方便而講,「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因為這兩種罪很重,怕眾生去造作,並不是不救度這兩種眾生。意思很明確:十方眾生通通救度,不分聖凡善惡。
(二)已造攝取,大悲普救故
善導大師又說「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因為還沒有造五逆謗法的業,所以才講「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如果因為煩惱的緣故,在某種因緣之下造了這樣的罪,最後曉得錯誤而回頭懺悔,然後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樣阿彌陀佛照樣伸出雙手來接納他、包容他。
善導大師這樣的解釋相當契理契機,直接把彌陀救度眾生的大悲心、大願心、大平等心徹底顯露出來了。
一個真正信佛念佛的人會故意去造五逆謗法嗎?不可能。為什麼?他既然信佛念佛,表示他相信有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這是學佛人最基本的知見,這樣的人一定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雖說每個人的根機、精進度各不相同,但是因為他有善惡報應的正知正見,所以是不會故意去為非作歹的。
再者,一個造五逆謗法的人,這樣的人肯定沒有因果觀念,沒有佛法的正知正見,因此不是學佛念佛的人。假設他最先不瞭解佛法,不瞭解有善惡因果報應,或者說他沒有遇到佛緣而學佛修行,也沒有遇到善緣來行善積德,他一生所遇到的都是惡緣逆境,使得他在這樣壞的因緣環境當中造了種種的惡業,不以惡為惡,以致於無惡不作、無作不惡;到最後他曉得有善惡報應,知道不應該作惡,作惡會墮落惡道,於是懺悔,迴心念佛,求生彌陀淨土。這樣的人,阿彌陀佛會拒絕還是接納他呢?當然是包容他、接納他、救度他。
因此,第十八願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有防患於未然的意思,也就是說,不等到對方犯了這樣的重罪才來救度,在未犯之前就先警告他。未犯先警告,已犯還救度,這叫作「未作抑止,已作攝取」。
四、第十八願有攝取與抑止義
所以,第十八願的前二十八個字叫作「攝取門」,後面八個字叫作「抑止門」。
我們學習淨土法門,首先應正確瞭解第十八願的內涵,同時要知道第十八願有攝取義,有抑止義,這是最根本的。如果修持淨土法門不瞭解第十八願,那所修學的淨土法門恐怕不純粹。因此,第十八願是淨土宗的根本,是彌陀的生命,也是我們的生命,也是十方諸佛出世的本懷,因為唯有彌陀不論聖凡善惡的救度才能給十方眾生帶來解脫希望。
所以,「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句經文,是為了抑止、防範眾生造作重大的惡業,不是真的排除這樣的眾生而不救度。
五、逆謗往生之其他經文祖證
五逆往生,除了《觀經》的證明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經典的證明呢?祖師有沒有這樣的傳承呢?當然有,既有經典證明,也有祖師傳承。譬如《觀佛三昧經》以及《六波羅蜜經》,都說到五逆、謗法的脫罪方法。
《觀佛三昧經》說:「諸凡夫及四部弟子,謗方等經,作五逆罪,如是等人,若能至心,一日一夜,繫念在前,觀佛如來一相好者,諸惡罪障皆悉滅盡。」經文說,如果有人誹謗正法,作五逆罪,若能一日一夜之間,專心觀想佛三十二相的其中一相,那些罪業就能夠消滅。
《六波羅蜜經》說:「或復有情,造諸惡業,四重、八重、五無間罪、謗方等經、一闡提等種種重罪,使得銷滅,速疾解脫,頓悟涅槃,而為彼說諸陀羅尼藏。」這裡說,若有人造作殺盜淫妄四種根本大罪,乃至五無間罪、謗法罪,成為一闡提,要使他的種種重罪能夠消滅,而且快速解脫、快速獲得涅槃,就為這種眾生說諸陀羅尼藏。
由這兩段經文可以曉得,五逆謗法的罪是最大、最重的,但在佛法之中是有方法消除的。當然我們專稱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重罪也自然能頓時消除。
以現在末法時代來講,佛已經不在了,阿羅漢也可說沒有了,所以五逆之中的殺阿羅漢、破佛身血已沒有那種機緣;但殺父、殺母、破和合僧還有可能,不過這種事畢竟少之又少。父母生養撫育兒女,對兒女的恩,兒女都會體念在心,除非是煩惱業障很重,才會因一念無明、氣憤而犯了殺父殺母之罪,不然平常是不會的。至於破和合僧,譬如說對佛教歧視或反感,那就有可能會去破和合僧,尤其像外國更有異教之間互相仇視、報復。
我們這個法門的傳承祖師龍樹、天親、曇鸞、道綽,尤其是善導大師,在他們的著作之中,都可以看到很多念佛消除逆謗之罪的法語。
病癒歸降喻
印光大師也說:「若先曾謗法,後知改悔,則得往生。譬如病癒即是好人,歸降即是順民也。若謂謗法之人,後縱改悔亦不得往生,便完全失卻修持準繩。」意思是說,如果在這之前曾經謗法,之後他悔改了,這樣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印光大師舉出兩種例子:他說好像生病,病好了就是健康的人了,就不是病人。
本來是叛民,最後歸降了,就是國家的良民了,不再是叛民。印光大師接著說,如果謗法的人悔改了也不能往生的話,那豈不是完全失去了修行的原則呢?
洗髒衣服喻
一般修行首先就是要懺悔,所以聖道門的修行每天都要念「懺悔文」,所謂「彌天大罪,當不得一個悔字」「上天不咎悔過之人」,罪業如同髒衣服,用法水洗一洗就能夠清淨。如果一個謗法的人,他念阿彌陀佛卻不能往生,那等於這句佛號不能洗清他的罪業,他念佛懺悔不能消除他的罪,這樣豈不是失去了修行的準則了嗎?印光大師這個說法很貼切。
善導大師這方面的法語就更多了,譬如: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以阿彌陀佛深重的願力、佛力,使得五逆十惡的眾生,念佛就能夠往生;即使謗法闡提,只要迴心念佛,也能夠往生。
又說:
謗法闡提行十惡,迴心念佛罪皆除。
謗法闡提是所有罪惡之中最為嚴重的,只要念佛,當下都能夠消除。
又說: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利劍喻
利劍跟鈍刀是相對比的,名號跟其他法門是相對比的。一般的法門,有的罪能消除,有的罪不能消除。可是如果專稱彌陀佛名的話,就沒有罪不能消除的,因為這句彌陀佛名就像銳利的寶劍一樣,無堅不摧。
二河白道喻
又說:
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
這是「二河白道喻」中的尊貴法語,顯示阿彌陀佛對十方罪苦眾生呼喚與保證的大悲願心。二河白道喻描繪一個念佛人歸投、信順彌陀救度的情景。念佛之人走在一條寬僅四、五寸的狹小白道上,左右兩邊的水火二河卻是翻滾洶湧、一望無際,這顯示:即使一個歸順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的念佛人,內心的貪瞋並不因此而斷除,可以說還是跟原來一樣,貪水、瞋火還是非常兇猛。
善導大師在二河白道喻中描述說,行走在白道上,雙腳時刻都會被火燒傷、被水淹沒,也就是我們還是會起貪慾、瞋恨的心。但,可貴之處在於彌陀的保證,阿彌陀佛說:「你不用怕,你儘管念佛,不要改變法門,不要退轉,這樣的話,我現在就已保護著你,臨命終時就會馬上來接引你。」所以,我們念佛人時刻都在阿彌陀佛的看顧之下、保護當中。
善導大師又說: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人界、天界,是善、是惡,通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善,乃至十善與四無量心,加上禪定功高,出生在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惡,乃至五逆謗法,阿鼻地獄的惡眾生:以「人天善惡」四個字包含六道中的一切善惡凡夫。「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極樂世界都彼此平等,都進入成佛不退轉的階位。
又說:
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
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如果論我們眾生的貪瞋,有可能會犯五逆謗法,這樣垢障的眾生怎麼可能靠自己的修行脫離三界輪迴,甚而往生到阿彌陀佛的高妙報土呢?因為有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的功德,有阿彌陀佛的願力攝取,使得「五乘齊入」。「五乘」就是菩薩、聲聞、緣覺、天、人,當然其中也包含三惡道眾生。「齊入」,平等地進入。就因來講平等,都是依靠彌陀的願力,依靠彌陀的名號;就果來講也是平等,不是說菩薩或善人到那裡位階會比較高一些,成佛會比較快速一點;凡夫或惡人到那裡位階就很低,要成佛證果時間要很漫長,不是這樣。
綢緞破布包黃金喻
法然上人曾作了一個比喻,他說,一大塊黃金,並不因為用綢緞來包就增高它的價值,也不因為用破布來包就減損它的價值。這顯示我們眾生都有佛性,用菩薩的綢緞來包,佛性並沒有增加;用五逆謗法的破布來包,佛性也沒有減少。一旦到了極樂世界,把綢緞、破布擱在一邊,將黃金拿出來,你說這黃金有差別嗎?沒有差別,因為是完全靠彌陀的力量才能往生到彌陀的報土。
如果不是完全靠彌陀的力量,而是靠自己有漏的功德作迴向呢?《無量壽經》就說在胎宮五百歲,《觀經》則說有品位差別。不管是《觀經》所講的品位,還是《無量壽經》所講的胎宮五百歲,內涵都是一樣的。
還有,極樂世界只有一種,就是報土,沒有化土,也不是一般講的「四土」(凡聖同居、方便有餘、實報莊嚴、常寂光)。當然,所謂「報土」跟「常寂光」是一體的,既然極樂世界是報土,當然也是常寂光土。到了極樂世界都是化生,沒有胎生。所謂胎宮五百歲,或說胎生,那是一種比喻,比喻還不能見佛聞法,如同尚在母親胞胎中,還不能出來見世面,所以說是在胎宮,這是一種形容、譬喻,並不是說到那裡被關在一個宮殿裡面,不是這樣。即使是往生於胎宮,也都同樣在極樂世界,只差還不能見佛聞法而已,一樣非常自在,一樣有六種神通,要到娑婆世界看望親人,都可以自由來去,同樣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的,這一點大家要瞭解。
所以,第十八願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為了彰顯「攝取」之意。善導大師為了顯明攝取之義,所以把這八個字省略掉。
第二節 顯眾生機類
一、法鏡照出我等機相
另外,這八個字也是在解釋十方眾生的機類,十方眾生是什麼樣的眾生呢?是有可能會五逆謗法的眾生。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八個字也像一面法鏡,讓眾生以這面法鏡來照自己,看清自己的真正面貌,自覺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而且是無有出離之緣,靠自己只有造罪惡的黑業,不可能有造清淨、脫出輪迴的白業。生生世世以來,一直到現在都這樣;推演下去,無窮的未來也仍然是這樣。所以宗祖善導大師就說念佛的眾生必須有「機深信」: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
無有出離之緣。
這段法語涵蓋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也說明眾生的根性。
我們現在是罪惡生死凡夫,貪瞋強盛,業障深重,起心動念無非是妄想雜念,乃至自私自利。曠劫以來許多修行者都已經解脫,乃至成佛了,可是我們還在常沒常流轉。
「沒」就是墮落三惡道,反之,「浮」就是出生在人天。善導大師不是說「常浮常流轉」,而是說「常沒常流轉」。我們曠劫以來流轉到今生今世,雖然今生今世幸而為人,但曠劫以來往往大多是在三惡道,只是因為隔胎之迷忘記了。
「無有出離之緣」,盡未來際都在生死輪迴,沒有解脫的緣,也沒有解脫的力量。
看到善導大師這段法語,可說讓人仰天伏地,欲哭無淚,悲痛至極。為什麼?既然無有出離之緣,豈不是永遠都在六道!永遠在六道就非常危險,因為一定會墮落三惡道,會墮落地獄的啊!真是這樣的話,豈不是令人驚懼悲痛?可是事實就是這樣。
二、信彌陀救度定往生
然而,幸好有阿彌陀佛古佛出世,他發願就是要救度這樣的眾生。所以善導大師又說: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
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我們這樣的眾生,依靠彌陀那樣的法,就不是「無有出離之緣」了,就變成「有出離之緣」了,而且「定得往生」,現在就確定能夠出離,能夠往生彌陀淨土。
善導大師這種解釋是有傳承的。善導大師傳承於道綽大師,道綽大師傳承於曇鸞大師,曇鸞大師傳承於龍樹菩薩、天親菩薩。
道綽大師對十八願的解釋也同樣是以下品下生來解釋。道綽大師說:
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
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這段法語很顯然也是以下品下生的經文來解釋第十八願,就機、就法、就利益都很貼切。
「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這十個字是解釋第十八願所講的「十方眾生」,十方的眾生是「縱令」、可能會「一生造惡」,犯五戒,作五惡,乃至十惡、五逆、謗法都有可能,都在「一生造惡」之內。這樣的眾生,臨命終的時候,即使「乃至十念」也能夠往生。這也顯示,臨終之機乃至十念都能往生了,何況平生之機現在已經念佛,而且一輩子相續念佛呢!這就是所謂「舉惡攝善,舉下攝上,舉少攝多」,使所有的眾生都有希望,都有安慰,顯示淨土法門對一切眾生廣開接引之門,是充滿著光明希望,絕無黑暗、絕望、不安。
如果是超凡入聖的聖人,不可能會「縱令一生造惡」,所以道綽大師解釋的「縱令」這兩個字,很能顯示阿彌陀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也很能令念佛之人無有恐懼、徹底安心。
第三節 顯存抑止,隱彰攝取
一、唯救五逆、誹謗正法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八個字,也可以說是「唯救五逆、誹謗正法」。這樣講,恐怕有很多人會懷疑、驚訝,難以理解。其實這是照著佛法來解釋的。怎麼說呢?大家想,誰才不會造五逆謗法的罪呢?除非是初果阿羅漢以上。因為只要還沒有斷見惑,貪瞋癡還具足,一遇到造五逆謗法的環境,還是會造下五逆謗法的罪。
這樣講,難道阿彌陀佛只救度五逆、誹謗正法的人?反而對行善積德、學佛修行之人就不救了?當然不是這樣。真正說來,我們都是逆謗的眾生。剛剛說的,如果他不會逆謗的話,至少是斷了見惑的初果羅漢;三界火宅、六道苦海的眾生都是貪瞋癡具足的凡夫,都有可能犯下逆謗的罪業,這是阿彌陀佛首先要救度的對象。至於已經證果的羅漢、菩薩,即使還沒往生極樂世界,他也不會造這樣的罪業,也不會受這樣痛苦的果報,那豈不是「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另一面說法就是「唯救五逆、誹謗正法」!
二、遇緣有異,九品差別
經典說「九品」,其實九品的意思是涵蓋一切眾生。善導大師怎麼解釋「九品」呢?善導大師說「九品皆凡」「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意思是,九品都是善惡凡夫,之所以會有九品,會有高低上下的不同差別,是因為「遇緣有異」。也就是說,在大乘的環境當中遇到了大乘法門,修學大乘之法,所以他屬於大乘凡夫;在小乘的環境當中遇到小乘的法門,所以他修學小乘之法,成為小乘凡夫;因為沒有遇到佛緣而學佛修行,他所遇到的是一般的人倫道德,因此他行孝仁慈,所以是中下品的凡夫;因為他遇到了不好的環境,致使他一生為惡,所以是下品生的罪惡凡夫。
善導大師說這是因為遇緣有異,遇到的緣有差異,有不同。也就是說,原來修學大乘的凡夫,他最先如果遇到的是小乘的法,那他就是小乘凡夫而不是大乘凡夫。甚至他沒遇到佛法,所遇到的是惡人,在惡的環境下造惡多端,那豈不是就是下品生的惡人了。下品生的眾生,他如果不是遇到惡緣、惡環境,所遇到的是大乘的環境,而學大乘的法門,那他就不是惡人,而是大乘的善凡夫了。
三、「九品皆凡」的經證
這裡就顯示出,只要是還沒有脫離三界輪迴,則都是凡夫,九品差別只是因為遇到的緣有所不同而已,但是他凡夫的本質,貪瞋癡的根性並沒有改變。這是善導大師所建立的「九品皆凡」的理論。善導大師這樣解釋是有經文根據的,其他的經典也有這個論據。譬如《正法念處經》就說:
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
欲界天也好,色界天、無色界天也好,當天人壽盡、五衰相現的時候,由於過去世的惡業成熟了,該墮地獄就會墮地獄,所以說「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那豈不是天跟地獄、善跟惡其實在一起,也可以說其實都一樣,沒有什麼差別。
《涅槃經》也說:
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
以凡夫來講,非想非非想天可以說是修行最高的境界了,可是還是凡夫,還是跟造罪造業的人一樣會墮落到三惡道中。所以說如果沒有斷除煩惱,還在三界六道,其實都是一樣流來轉去,都隨著緣不同,或者行善而生天,或者作惡而墮落。
如果從凡夫的立場來看,雖然都是凡夫,還是有善的凡夫,有惡的凡夫,有好有壞。可是我們是學佛人,所以應該以佛眼來看一切,我們的宇宙觀、人生觀、生活觀都是依循佛的眼光。善導大師說得很清楚明白:在三界六道之中的眾生要徹底覺悟,清晰地認識自己現在是罪惡生死凡夫,即使很會修行,很能行善積德,但如果貪瞋癡還沒有斷的話,即使生在欲界天、色界天或者無色界天,都還離不開「現是罪惡生死凡夫」的身分。以佛的眼光來看眾生,沒有不是罪惡的,所以沒有不是逆謗的凡夫,沒有不是彌陀唯一要救度的對象,所以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就是「唯救五逆、誹謗正法」。
善導大師勸我們要有「兩種深信」:第一就是機的深信,深信自身現是罪惡凡夫;第二就是法的深信,乘彼願力。如何乘彼願力?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是乘彼願力。
四、本為凡夫,兼為聖人
所以淨土宗有一個綱格,就是「本為凡夫,兼為聖人」。又說「薄地凡夫」,所謂「薄」就是被煩惱、罪苦所逼迫。「薄」也作「博」,六道皆凡,三界皆苦,因此也說「博地凡夫」。我們都是具足煩惱的凡夫,都是博地凡夫,這樣的凡夫就是彌陀救度的對象。
可知這八個字,若依文解義,似乎是抑止;但若依義不依語,含藏著更為弘深廣大的慈悲救度,可謂「顯存抑止深義,隱彰攝取極致」。若顯若隱,彌陀本願於此究竟,行者受法方得樞要。
可說本願稱名利濟無邊,豎窮三世,橫遍十方,無機不攝,無人不生。因此,念佛人應該深體佛心,而「立信本願,謹行抑止」。








第七章 補充說明























第一節 略安心之意
略安心者,有何意乎——《淨土隨聞記》以問答釋言(《法全》五○○頁):
或人問曰:「善導大師釋本願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
師答曰:「唯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則自然具足三心。為顯此理,略而不釋也。」
《諸弟子問答》亦言(《法全》六一二頁):
問:善導和尚釋本願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
答:「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是即安心也。
法然上人既有此釋,簡要明瞭,當下信受便是,後人異釋,未見此文故,不必採用。
這兩段文內容一樣。
《淨土隨聞記》收錄於《大正藏》第八十三冊第二三九頁,編於《法然上人全集》第四八七頁到第五○六頁,共有二十三條,是勢觀法師所記錄的。勢觀法師就是法然上人晚年的侍者,長時陪伴在法然上人身邊,《隨聞記》就是勢觀法師親自聽法然上人所講的,或者從旁聽聞,而將其像格言一樣一條一條簡要明瞭地記錄下來,之後輯錄為《淨土隨聞記》。
第一段問答開始說「或人問曰」,「或人」就是有個人,這個人到底是誰呢?應該是法然上人的弟子,也有可能是勢觀法師自己提問的,總之就是法然上人的弟子。他問:「善導大師釋本願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釋本願文」就是解釋第十八願的內容。略掉了安心的內容而沒有解釋,到底有什麼原因?
善導大師最重視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的第十八願,五部九卷很多地方都在解釋第十八願,善導大師「略安心」,當然一定是有原因的。
善導大師釋本願文有很多,這裡所講的是哪一段呢?是指「四十八字願成釋」。此釋文不但解釋「本願」的內容,同時也解釋「本願成就文」的內容。這四十八個字剛好也顯示四十八願的根本、核心、精華,所以特別有名,也特別受讚歎。
「四十八字願成釋」可分成前後兩段,各二十四個字,前面二十四個字解釋第十八願,後面二十四個字解釋第十八願成就文。前段解釋第十八願是略過了安心,「安心」是指第十八願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稱為「三心」,也叫作「三信」。我們將二文比照一下:
第十八願本願文: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四十八字本願釋文: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在這二十四個字當中,前面八個字解釋第十八願的「設我得佛,十方眾生」;可是接下來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善導大師並沒有解釋,只說「稱我名號」,而「稱我名號」是第十八願所沒有的,這就是加減文,減掉、省略「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而加上「稱我名號」;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解釋為「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也與第十八願一樣。第十八願最後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也省略掉沒有解釋。其實不只這一段文,凡是解釋第十八願的法語,善導大師都略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為何省略這八個字,前面已有說明。
釋文省略了「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這「三心」。「三心」也叫「三信」,總的來講就是「安心」,對第十八願來講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會省略掉呢?一定有其理由。法然上人回答說:「唯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則自然具足三心。」佛法所講的「知」,往往涵蓋著「信」,甚至「如是我聞」的「聞」也涵蓋「信」,所以法然上人就說,只要相信眾生稱念必定往生極樂世界,這樣自然就具足三心、具足「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了。如果不曉得眾生稱念必得往生的話,再怎樣解釋三心,也得不到要領,而且都不是正確的解釋。
「為顯此理,略而不釋也」,為了顯示這個道理,所以就省略這部分沒有另外解釋。善導大師這樣的解釋,反而讓人容易理解三心,當下能夠一目瞭然。
這是法然上人的回答。
所謂「學問」,要「學」必須要「問」,因為在學的過程中一定有不明瞭的地方,如果不問而自己加以揣測的話,那恐怕會不正確。一開始如果不正確,後面就有可能更加偏離,所以真要學,有不明瞭之處一定要請問善知識。而問也要問的得體,不是隨便想隨便問,要會問。
同時,也要問對人。比如有關善導大師解釋本願文略安心一事,如果問其他人,對方可能不會回答,或者回答得不正確,或者所答與善導大師本意是相反的,就有可能讓人認為善導大師斷章取義,或者認為善導大師自立私意,這就偏離了。八百多年前,法然上人完全依善導大師的淨土教理創立淨土宗,研究善導大師淨土教理最為正確深入的,就是法然上人,所以這一問是問對人了。
「略安心者,有何意乎?」當然,所略之因,法然上人已經解答得很簡要明瞭了,離開法然上人這樣的解答,所解答的與法然上人不一樣的話,就未必是正確的。不過,我們所要探討的,是此問答之來龍去脈,也離不開法然上人所解答的含義,只是讓大家從各方面進一步來瞭解。
一、「安心」——三心、三信
第十八願的「三心」也叫作「三信」,就是「至心、信樂、欲生」,總的來講叫「安心」。第十八願的三心跟《觀經》所講的三心,內涵是一樣的。《觀經》上品上生說:「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意思就是說,只要念佛人發起三種心,就往生決定了。哪三種心呢?就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善導大師《觀經疏》解釋三心時就說:「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意思就是說,修任何法門,只要具足這三心,不管是念佛也好,或是修諸功德也好,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不過在這裡是有分別的,也就是說念佛是正定業,其他屬於雜行,不過因為他具備三心,有迴向發願心,因此就成為淨土之行,所以說「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有願,有行,那就必定往生,不可能不往生的。
《觀經》所講的三福也好,十三定觀也好,都必須具備三心,如果沒有三心,就不能往生。
其實,念佛是往生之行,是自自然然的。可是眾生因有執著分別,譬如執著這個世間,念佛只是為了世間的利益,而不想求生極樂世界,那就不能往生。不過,大部分的念佛人都是有願生之心的。
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就說:「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這裡講得很懇切,條件很明確,也就是說,要往生極樂世界,必須全部具足這三心,即使少了一心也不能往生,可知三心之重要。
但即便如此,善導大師解釋本願文時,大多仍是略掉三心。為什麼呢?其實,雖然略掉,等同沒有略掉,反而讓人容易掌握。
三心向來很被重視,所謂「深信、切願、篤行」「信願行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這是通途色彩淨土法門所強調的。當然我們也強調,只是「信」的內涵不同;因為「信」不同,「行」也就不同,這是必須注意的。
三心屬意業
還有,本願的三心——「至心、信樂、欲生」,與《觀經》的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三心在身、口、意三業之中,都是屬於意業,也就是第六意識。有一句話說「未發口業,意業先定」,如果對象是人,我們心中所想的如果沒有用語言表達出來,別人是不知道的;可是對於鬼神,對於佛菩薩,只要我們起心動念,他們就聽到了,等同起念是有聲音的。
有表業、無表業
所謂「業」,分為「有表業」和「無表業」。「身業」是做出來大家眼睛看得到的,「口業」是講出來大家耳朵聽得到的,這叫作「有表業」。「意業」,內心所想的,因為沒有表現在外面,所以叫作「無表業」。雖說無表業,人不知道,但鬼神、佛菩薩都是知道的。
玄奘大師在《八識規矩頌》中對意業就解釋說:
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動身發語獨為最」,身業的舉動以及口業的語言,都是來自第六意識意業,所以第六意識是最先的。「引滿能招業力牽」,由於有這個起心動念,之後的言語、行為便能導致生在六道之中的哪一道,這叫作「引業」;出生在那一道之後,是好與不好,圓滿不圓滿,這叫作「滿業」。因此,引業也好,滿業也好,都是由我們的意業所牽引的,這叫作「引滿能招業力牽」。
二、「心」為根本
佛教很重視「心」,經典上說:「一切唯心造」「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可見心的重要。不論聖道門還是淨土門,都是以心為根本。根本是很重要的,所謂「本固枝榮」,有根本而且根本堅固的話,枝葉就能夠繁榮茂盛;如果沒有根,就沒有一切,一切就免談了。因此,念佛如果沒有願生之心,乃至對阿彌陀佛沒有必定救度十方眾生的信心,那一切也免談。
佛家如此,儒家也一樣,很重視「心」這個根本。
《論語》共有二十篇,第一篇《學而篇》的第二章就說: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儒家的宗旨在講什麼?講「仁」。仁就是仁愛,仁愛的根本在哪裡?在孝悌——奉事父母、友愛兄弟。一個對父母孝順、對兄弟友愛的人,他肯定不會冒犯長輩,進一步也不會做大逆不道、違背常理的事情,所以說「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儒家對孝悌是非常重視的。
佛家也一樣,譬如淨土三福第一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一個孝順父母的人,一定是有很大福報的人。首先,他的事業會發達,子孫也會加倍孝順他。假設他孝順,可是事業做得不好,那就要檢討他的孝順有沒有做到位。一個孝順的人,他的事業肯定至少不會敗。「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也就是說,一切的人倫道德都是由孝悌產生的,儒家講「親親而仁民」,「親親」就是孝悌,有孝悌就會進一步愛其他的人,甚至像基督教所講的愛你的鄰居、愛你的仇人。又說「仁民而愛物」,進一步愛護所有的大小動物,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乃至成賢成聖都是由「孝悌」這個根本所產生的。
三、「安」字之意
以上是就本願的三心(三信),以及人心的重要先做說明,接著來解釋「安心」這個「安」字。
「安」,如果依照辭典來看,有多種意義,簡要來講,有安定、安穩、安全,或者安靜、安寧、安平,或者安置、安放。如果從象形文字來看,上面有個「宀」,這個「宀」就是家的意思;「宀」下面有個「女」字,也就是說女人在家叫作「安」。女人有家可歸就安,無家可歸就不安,不安則危,所以女人不能隨便在外面拋頭露面。「安」跟「危」是相對的,安則不危,危則不安,所以凡事要先求安,學佛更是如此。
《法華經》說: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無量壽經》說:
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阿彌陀經》說: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娑婆跟極樂是相對的,娑婆無安、無樂,有苦、有畏;極樂安穩、安樂,無苦、無畏,是「但受諸樂」。因此我們的心要安置、安放、安定在哪裡呢?當然要安定、安置、安放於極樂世界而不動搖。
安定義
那這個「安」在這些形容詞當中,是屬於哪一個呢?是屬於「安定」的意思。善導大師《般舟讚》就說:
安心定意生安樂。
也就是將我們的心安定於極樂世界不動搖、不改變,誓畢此生願生極樂不退轉。
「安心定意生安樂」,這其實也是人生的目的,也是學佛修行的目的。
安心為先
人的一生凡事都先求安,所謂「安身立命、安居樂業、安身辦道、身安道隆」。「身」安了,「心」有皈依、歸宿了,才能營辦各種事業。《大學》一開始怎麼說呢?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
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對我們來講,學佛即所謂「信願行」,「信」是擺在最前面的,如果只信有極樂世界、信有阿彌陀佛,這還不夠。要信: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為我所建設的家園,極樂世界就是我本來的故鄉,是我自性、真如的家鄉。要這樣信。
同時要信:阿彌陀佛是一位救度眾生的佛,他的存在是為了救度我,他能夠救度我、願意救度我。《無量壽經》就說「救世法王」,我們如果能信受彌陀的救度,今生就獲得了往生決定。
淨土法門要先這樣信,把我們的心安置、安放、安定在這樣的內涵上,這才是真正的「安心」。
儒家說「知止而後有定」,止是止於至善,所謂「真善美」。其實「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就是真善美的結晶,名號開展出來就是極樂世界,再開展就是十方諸佛。十方諸佛也好,極樂世界也好,都是阿彌陀佛的悲願所成就的。阿彌陀佛的悲願凝結成至善的六字洪名,也凝結成我們的歸宿極樂世界,然後開展而成十方諸佛,來勸導十方眾生回歸極樂世界的真如家鄉。所以「止於至善」對我們來講,就是「專一念佛」,以阿彌陀佛作為我們歸命的對象,以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作為我們安身立命的歸宿。「知止而後有定」,曉得阿彌陀佛已為我們建設好了依止的地方,我們就會安心,因為安定了。
所以,凡事以安心為本,以安心為先;先有安心,然後依序漸進,才有起行、作業。歸向極樂,止於極樂,將我們的心安住在極樂而不動,安定下來,不再六道輪迴不止。就如善導大師在《觀經疏‧定善義》中所說: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
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
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
這段偈子讀起來可說很悲嘆,但也讓我們曉得一個方向、歸宿。「歸去來,魔鄉不可停!」往生極樂世界就等同回家,所以說「歸去來」。
不往生極樂世界就一定在六道輪迴,六道是魔鄉,不是我們的家鄉。病是魔,死是魔,煩惱是魔,造罪造業、受苦受難也是魔;既有內魔,還有外道的天魔,整個六道都是魔鄉。其中,對彌陀救度的疑心、不信,更是魔中之魔。雖然今生我們得到人身、遇到佛法,可是千萬不能這樣想:「我下輩子再當人,甚至現出家身,一聞千悟,廣度眾生。」也不可以這樣想:「我只求生天之樂。」也不能認為:「成佛本來就要三大阿僧祇劫,不可以求一世速成。」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所以,善導大師要我們「歸去來,魔鄉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生生世世,直到今生今世,我們可以說上天堂、下地獄,來來去去不曉得有多少次了,曾經當過出家人,也曾經當過高僧,當然也曾經當過尋常老百姓,也曾經當過五逆謗法的大惡人,所以天堂也去過,阿鼻地獄也墮落過,可說苦不堪言,因此善導大師說「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
「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難得今生生而為人,又遇到佛法,更難得遇到淨土法門,所以一定要把握眼前這個千載難逢的機緣,將此心安定於極樂,即所謂「厭穢欣淨」。這樣心就有一個歸宿,就安定了。
「安心」這兩個字來自哪裡呢?來自善導大師的《往生禮讚》。《往生禮讚》可說是淨土法門最早的一部拜懺的書,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只有《往生禮讚》沒有在中國消失,因為這部《往生禮讚》被唐朝的智昇法師編輯在《集諸經禮懺儀》中。《集諸經禮懺儀》有上下兩卷,上卷引用善導大師《往生禮讚》的禮讚偈,下卷就全部用《往生禮讚》,因此《往生禮讚》對後代的影響非常深遠。譬如北宋時代的元照大師、慈雲大師都看過這部《禮懺儀》,深受啟發,因此他們都提倡念佛。
《往生禮讚》
《往生禮讚》分為「前序」「正讚」和「後序」三個部分。中間的「正讚」就是六時禮懺,也就是把白天、晚上各分為三個時段,每個時段都唱偈頌,然後禮拜,目的就是讚歎佛的聖德,希望由此而消業障、增福慧,同時也惕勵自己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正讚」可以說是《往生禮讚》的主體。
可是有關於淨土宗的宗旨與核心教理,卻不在「正讚」的六時禮讚裡面,而是在「前序」和「後序」中。為什麼呢?因為六時禮讚偈文,主要是作為六時禮拜所稱念,並沒有開示有關願生極樂世界的安心,同時偈文當中說到念佛的也很少,因此善導大師就特別在前面撰寫序文,教導修六時禮懺願生淨土的人能夠獲得往生極樂世界的安心。
願生極樂世界的人,如果心不安,即使常常做禮懺,還是會認為往生不定,心一定會忐忑不安。因此在六時禮讚的前面就先說明安心、起行、作業。
有關「序」,法然上人就說:「凡序者,略述一部大意。」一本書的序文,都先簡略說明這本書的重點、大意,善導大師《往生禮讚》的「前序」也是一樣。
「前序」有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略述造意」,簡略說明寫這部《往生禮讚》的目的,也就是「勸一切眾生願生極樂,而造六時禮讚偈」,又說「唯欲相續繫心,助成往意;亦願曉悟未聞,遠沾遐代耳」,意思就是說希望此心能夠繫念不斷,使得往生確定,同時也讓沒有聽到的人能夠領悟,並把這個法門流傳到未來。
第二個部分是以四個問答來開示淨土法門的要義,其中第一個問答跟第四個問答是重點。第一個問答所說的就是「安心、起行、作業」,「安心」中就談到三心,三心中的「深心」是第一個問答的核心,也是整部禮懺的核心,而此核心也是整個淨土宗的核心、宗旨。知此,則知淨土宗;不知此,則不知淨土宗。「後序」則有「四十八字願成釋」,與「前序」的「深心釋」前後遙相呼應,顯示《往生禮讚》這部書有一貫的思想、宗旨,也就是「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第一個問答說:
今欲勸人往生者,未知若為「安心、起行、作業」,定得往生彼國土也?
所謂「心、行、業」,意思就是說,現在要勸人家往生極樂世界,不曉得應該怎樣安心、起行、作業才能確定往生極樂世界。善導大師就回答:
必欲生彼國土者,如《觀經》說者,「具三心必得往生」。
接下來就是解釋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其中「深心」的內容,我來念一遍:
二者「深心」,即是真實信心:
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
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
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這裡說「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這樣講起來,不管是三心、四修、五念,還是所有教理,都歸結、濃縮到這裡,也就是「稱佛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
《往生禮讚》「深心」與《觀經疏》「深心」的意思一樣,都是兩種深信。《觀經疏》的兩種深信說: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
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
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這兩種深信,可以說是淨土法門的根本。有了這兩種深信,就是真正的阿彌陀佛的弟子;沒有這兩種深信,就不是阿彌陀佛的弟子。為什麼?因為沒有真正相信阿彌陀佛的願心。
第一個問答的「安心、起行、作業」,「安心」就是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起行」就是「五念門」:禮拜門、讚歎門、觀察門、作願門、迴向門(之後善導大師將其歸納成為五正行)。「作業」就是「四修法」:第一恭敬修,第二無餘修,第三無間修,第四長時修;前三修都是畢命為期,誓不中止,貫穿而言即「長時修」,這就是四修法。
不管學聖道門也好,學淨土門也好,都要安心、起行、作業。淨土門的安心就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起行就是五種正行,尤其是正定業;作業就是念念不捨、念念相續、畢命為期:所謂三心、五念、四修,這是就淨土門來講。若對聖道門來講,安心就是要發菩提心,起行就是要行菩薩道,然後要修六度萬行。
安心的本體即深心
淨土宗「安心」的本體是什麼呢?就是「三心」,「三心」其實就是「一心」,「一心」就是「深心」;「深心」就是「真實信心」,真實信心之體就是「機法兩種深信」,這個信就是「安心」,亦即「安心決定」「信心決定」;而這個信的體就是四十八字願成釋最後八個字的結論——「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對此無一念之疑,這就是「安心」。
四、「起行」——五念
「起行」,由安心所起的行,並不是聖道門的起行修道,這裡的起行之體就是「五念門」,在《觀經疏》則重新組織成為「五正行」。
五、「作業」——四修
「作業」的內容是什麼?就是「四修」。這「四修」的體就是「三心、五念」,離開三心、五念,就沒有作業的四修。所以善導大師接著就說:
勸行「四修法」,用策三心、五念之行。
六、三心、五念、四修歸結於專稱佛名
「前序」第一個問答,一開始雖然提出了安心、起行、作業的三心、五念、四修來確定得生彼國,但是問答的最後卻歸結於一行三昧的「專稱佛名」,顯示三心、五念、四修就是專稱佛名,以稱名為「一行三昧」。問答引用《文殊般若經》(卷下意)說:
又如《文殊般若》云「明一行三昧,唯勸獨處空閒,捨諸亂意,繫心一佛,不觀相貌,專稱名字;即於念中,得見彼阿彌陀佛及一切佛等」。
本來所問的內容是「安心、起行、作業」,回答則有所謂「三心、五念、四修」,內容可說不少,但是最後卻只講「一」——「專一」「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一行三昧」。同時顯示: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等同念佛三昧,而不是要念到功夫成片、夢寐一如,或者沒有妄想雜念、獲得清淨心、入定才是念佛三昧。亦即:三心、五念、四修,就是「專稱佛名」。這名為「一行三昧」,也名為「念佛三昧」。
還有,在前序的第四個問答,主要是提出阿彌陀佛以他的光明名號攝化眾生,這就是有名的「光號攝化文」,並且強調「專雜得失」,亦即專修四得、雜修十三失: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
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
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這個問答,重點就是:一、提出光號攝化文;二、強調專念,就是「專修四得」。
《往生禮讚》的後序則是以「四十八字願成釋」作為本書的結論,同時強調如果能夠專念的話,就能獲得十方諸佛、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以及二十五位菩薩等等,百重千重圍繞護念。
由此可看出《往生禮讚》的前序、後序遙相呼應,不再提三心、五念、四修,而只強調「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專稱彌陀佛名」的「一行三昧」,作為這本書的結論。同時也顯示:淨土宗的宗旨就是「專稱彌陀佛名,必生彌陀淨土」。
因此,所謂「安心」,就是將心安定在「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這八個字的意涵上,所以善導大師以這四十八個字解釋本願,就不另外解釋三心,因為三心之意自然已在其中了。但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而稱念,則自然具足三心,反而容易掌握三心。可說簡要明瞭,不會多歧。
五正行之中,也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為「正定業」。所謂「正定業」,就是百分之百必定往生,自自然然蒙受阿彌陀佛的接引往生。為什麼?順彼佛願故。這裡的「順」就是相應、契應、感應道交的意思。
《往生論註》說:
真如是諸法正體。體如而行,則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
這裡「體如而行」的「體」,是體達的意思,也就是契應、相應的意思。
阿彌陀佛本身就是真如,而且阿彌陀佛的名體不離、名體相即、名體不二,可說是名體一如、名體一體,名外無體,體外無名。
我們專稱彌陀佛名,就跟阿彌陀佛的佛心佛願相應,也就是這裡所講的「體如而行」。體如而行,名為如實修行,也就是真實修行的意思。所以,專稱彌陀佛名才是「如實修行」,才是「真實修行」,善導大師就說「阿彌陀佛即是其行」。全文是: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這是有名的「六字釋」。念佛即是「體如而行,則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
乘船喻
《易行品》就說「如水道乘船則樂」,好比我們坐在船上,跟船是一體的,雖然不是我們自己行,可是能夠到達彼岸。為什麼?船行,等於就是自己行,不管我們知不知道、相不相信,事實就是這樣。所以有一句話說「愚夫愚婦,顓蒙念佛,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愚夫愚婦什麼都不懂,但是他們老實虔誠地念佛,不知不覺就跟佛智感通相應、感應道交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們所出版的一本隨身書,叫作《盲眼老人預知時至》。這位盲眼老人她哪裡曉得三心、五念、四修?哪裡曉得信願行?她什麼都不曉得,只有專稱彌陀佛名,結果呢?「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合乎了三心、五念、四修。反過來,如果講得天花亂墜,可是不專稱彌陀佛名,則等同說食不飽。
七、以行立信,以行滿願
我編輯了一篇《善導信願行之側重——以行立信,以行滿願》,將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之文引用了十九段,然後分辨出這十九段對於信願行的側重,一比較就可看出,大部分都側重在「行」。
法然上人也談到非常多的這類法語,如:
所謂三心四修者,皆含於「稱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之想念中。
(《法全》二七八頁,一枚起請文)
論三心四修者,為成一向專修也;若已成一向專修者,不別論三心四修也。成為一向專修之念佛人,唯相續念佛,直至臨終往生也。
(《法全》二八二頁,念佛決定往生文)
拜見善導和尚之釋,法然眼中,三心、五念、四修,皆具見南無阿彌陀佛也。(《法全》第二八九頁)
唯思「本願不虛,稱念必生」之外,心無所繫也。(《法全》二九一頁)
「三心具足行人,必往生淨土」,經釋共宣。下智愚鈍之族、田夫野客之輩,猶暗三心名義;然而信「稱彌陀名號者,必得往生」,自然具足三心。(《法全》五二三頁,大原談義聞書鈔)
最後這段法語,法然上人說,對於一些沒有讀書、沒有文化、頭腦不好的人,他連三心的名目記都記不下來,何況瞭解其義?這樣怎麼能夠往生呢?可是如果相信「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那豈不是三心自自然然就具足在裡面了呢!
淨宗法師的《淨土宗概論》,在最後第一九三頁也說:
三心、四修、五念,三輩、九品諸行,不論定散,不擇善惡,一切教說,終歸六字,謂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只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則三心、四修、五念,定善、散善等所有法門,所有功德,通通包攝淨盡,無欠無餘。
這一段可說是《概論》的總結論,也是淨土宗的總結論。
其實,念佛佛放光,念佛佛住頂,念佛佛相伴,念佛佛保護,念佛佛來迎,這是自然的功能,是不假造作的,不論眾生知不知、信不信、願不願、求不求。如「鸚鵡念佛,往生極樂」「佛化大魚,度捕魚人」等例子,可作為這個道理的充分證明。
第二節 四十八字願成釋
一、此釋備受珍重讚歎
四十八字願成釋——此文非常有名,備受珍重讚歎。
「四十八字願成釋」我們合掌念一遍: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這一段文有四十八個字,叫作「願成釋」,是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以及第十八願成就文簡明扼要的解釋。因為法然上人時常引用,對這段文非常強調與重視,因此這段文非常有名。
「備受珍重讚歎」,如何備受珍重讚歎呢?後面引用法然上人的一段法語說「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此文應常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又有一段文說「此宗極大事也,應善習之」。由此可見其受重視與讚歎的程度,可以說是讚歎到了極點。
善導大師的四十八字願成釋在日本非常有名,在中國影響如何呢?這一段文出自《往生禮讚》,雖然一千多年來,諸多淨土經典在中國佚失,但《往生禮讚》並沒有消失於中國,因此有一些學者、高僧大德都有看到。譬如北宋時代的慈雲大師、元照大師都看過《往生禮讚》,也必定會受到這段文的啟發,而曉得往生極樂世界是既簡單又容易,就像善導大師在這段文所講的「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慈雲大師雖然是天台宗的大德,所謂「教演天台,行歸淨土」,在教理上是研究天台的一心三觀,不過最後的歸宿還是要往生極樂世界;他也曉得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在於稱名,因此慈雲大師讚歎善導大師說,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同時讚歎「眾生稱念,必得往生」的本願稱名是了義中了義、圓頓中圓頓。
佛陀說法主要是針對根機,因此所說的法有方便,有真實。方便就是不了義,真實就是了義,而「稱名必生彌陀淨土」這個教理是了義的教理,而且是了義中了義、圓頓中圓頓。
佛陀的教法,天台智者大師分為「藏、通、別、圓」四個教門,又依眾生不同根機,分「漸、頓、秘密、不定」四種教化;或者也分為「大、小、漸、頓」,小乘,大乘,大乘之中有漸教與頓教。念佛往生於佛教法中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可說淨土法門之念佛往生是一代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最高的、登峰造極的,因此這裡以「了義中了義、圓頓中圓頓」來讚歎。
太陽一出不見燈光喻
就好像太陽一出,所有的燈光都消失了一樣。只要淨土法門高舉起來,幾乎所有的宗派、所有的法門都失色了。雖然天台、華嚴、禪宗、密宗也說是圓教、頓教,可是如果跟淨土法門相比的話,這些也成為漸教,也不圓滿,也不了義,等於是方便之說了。
北宋時代的元照律師,也因為《往生禮讚》這部書而戒淨兼修,最後以淨土為他的歸宿。元照大師對於《觀經》《阿彌陀經》都做過批註,其中《彌陀經義疏》就非常讚歎稱名往生一法。他怎樣讚歎呢?他說:
具縛凡愚,屠沽下類,剎那超越成佛之法,可謂一切世間甚難信也。
意思是說,貪瞋癡煩惱一點都沒有降伏、減少的具縛凡夫,以及殺豬、殺牛、殺雞、殺鴨、賣魚、賣肉、賣酒等,這些為了生活而天天在造殺生之業的屠沽下類眾生,只是靠念佛,下至十聲,乃至三聲、一聲、一念之間就往生極樂世界,不受三惡道殺業的報應;不但離開惡道,而且超出三界,超越三賢十聖,快速成佛。
這種教法,既不是禪宗、密宗、天台、華嚴的教理,也不是其他一般教理所能夠相比較的,因此讓所有學佛者難以相信,因為它容易又殊勝。即使是具縛凡夫,根機非常低劣,既沒有深入經藏,也沒有修行,對煩惱也沒有絲毫降伏,乃至天天都在殺生造業,只要依靠念佛,不管上盡一形,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五聲、三聲、一聲,乃至一念,都能夠超越三界六道往生極樂成佛,這種「剎那超越成佛之法」,除了淨土三經、淨土法門之外,其他經教、其他宗派都沒有談到。圓中之圓,頓中之頓,超越華天禪密,叵思叵議,難說難信。此教法之所以不可思議、令人難信,主要還是因為背後有阿彌陀佛的願力在支援、推動。
因此,「願成釋」這段文在日本也好,在中國也好,都受高僧大德們的重視,啟發著古今淨土法門的行者。
可謂字字金玉,句句放光。
「字字金玉」,每一字、每一字如金如玉。所謂「物以稀為貴」,難得的東西往往顯得比較貴重,善導大師以這四十八個字既解釋彌陀的本願,也解釋彌陀的願成就。這樣簡要明瞭的解釋,自古以來是很少的,因此說字字如金如玉。
有一句偈說「能令瓦礫變成金」,又說「靈丹一粒,點鐵成金」,我們罪惡生死凡夫一直在三界六道輪迴,以自己的力量,連三界六道都沒辦法超越了,何況往生成佛呢?可是只要依照善導大師的教理,我們就能超越六道,就能往生成佛,剎那之間令瓦礫變成金玉。
所以,不是教理的深與淺,也不是修行的難與易,也不在根機是上是下,而是在於有沒有遇到淨土這個法緣。如沒有遇到緣的話,瓦礫還是瓦礫,鐵還是鐵;能夠遇到的話,瓦礫也能夠成金玉,鐵也能夠變黃金。善導大師就說:「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所以緣很重要。遇到上品的緣,就成為上品的行者;遇到下品的緣,就成為下品的罪人。我們所遇到的,是這如金如玉的緣,也就是彌陀名號,因此我們超越上上之品,這都在「遇緣有異」之內。
「句句放光」,每一句每一句都有光明,都閃耀著真理的光輝。有光明就能將事物的真正形狀清楚明白地顯示。
明燈與燈塔喻
就像明燈,燈光明亮可以讓我們看清事物的正確相貌;又好像燈塔,可以指引我們目標與路線。這四十八個字總共十二句,每一句本身就是光明,照出目標,也照出路線,所以說句句都有光明,都綻放著真理的光輝。
光明是很重要的。黑暗代表無知,若用佛學名相來說,無知就是「無明」,也叫作「愚癡」。愚癡或無明並不是指心理學上的智商低,這與智商高低無關,而是指對真理、對生命真相的根本無知。
「愚癡」也叫「無明」,也叫「惑」。所謂「惑、業、苦」,起惑,造業,受苦。由於愚癡,因此造罪業,受六道輪迴之苦,尤其三惡道的苦果,可以說愚癡、無明、惑是罪惡的根本,一切罪惡都從愚癡而生;也是一切痛苦的來源,三界六道輪迴之苦都是從愚癡而起。
然而,雖然修淨土法門,但如果不知道彌陀的誓願,不知道只要稱念就必定往生,這就是所謂「修法上的無知」,這種修法上的無知,也是一種無明惑業,由於對這個法門沒有正確的瞭解,因此肯定不能專心、專修,一定會雜心、雜修,忐忑不安,到最後恐怕還是難免退轉。
所謂「大道至簡」,真理是單純、專一、不雜、不難的,修行之人如果好玄奇、好異端,好別人所不知、所不能的,這就是無知淺學之人。佛說八萬四千法門,目的就是要令眾生脫離輪迴、成就佛道;而眾生這一輩子的學佛成佛必須靠彌陀的救度,因此推演而言,所謂佛法就是彌陀的救度,就是彌陀的本願,就是「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這樣的解釋,誠然是字字金玉,句句放光。
二、如日耀天,諸釋失照
大師此釋,如日耀天;餘師諸釋,自然失照。
善導大師這樣的解釋,如陽光耀天。善導大師傳承於龍樹、天親、曇鸞、道綽,所以善導大師的解釋一定涵蓋這幾位祖師的思想在裡面。「餘師諸釋」是指淨土宗其他大德的解釋,其他大德由於沒有這個法脈的傳承,所解釋的難免不正確,或者不那麼乾淨利落。因此,善導大師「念佛必定往生」這樣的解釋,簡要明瞭,鏗鏘有力,斬釘截鐵,乾淨利落,不繁瑣,不囉嗦,讓人一看就懂,不覺得艱難。
燭光遇燈光等喻
諸師的解釋與善導大師這樣的解釋一比較,就好像燭光遇到了燈光、燈光遇到了陽光、陽光遇到了佛光一樣,所以這裡說「如日耀天」。
聚墨喻
《無量壽經》說:「日月摩尼,珠光焰耀,皆悉隱蔽,猶如聚墨。」佛光一出,日光、月光、摩尼珠,它們的光明當下就被遮蓋住了;不只看不到它們的光明,而且它們就像聚墨一樣,顯現不出光明了。其實並非它們沒有光明,而是因為佛光太廣大熾盛了。《無量壽經》又說:「彼佛光明亦復如是。聲聞、菩薩一切光明皆悉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雖然用這樣的經文來比喻善導大師四十八個字的「如日耀天」好像是誇大了,不過重點是要顯示這四十八個字備受珍重、讚歎,難得,可貴。
故法然上人感淚哽咽讚歎而言:
「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
「此文應常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
法然上人這麼有智慧的高僧,也感淚哽咽而讚歎。
三、四十八願之眼肝神
在我們看來,或許覺得「只是白紙黑字,就這四十八個字而已,毫不起眼,有什麼特別?有什麼可以感動的呢?」那是因為我們是無眼人,沒有眼光。法然上人有眼光,英雄識英雄,所以他感動得流淚,並且哽咽讚歎。
只有真理才必須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只有真理才是我們的眼、我們的肝、我們的神。因為只有真理才是「真」,其他非真理的就是「假」。
所謂「眼」,看經要有看經眼,讀經要有讀經眼。如果沒有讀經眼,例如一部《阿彌陀經》,我們從「如是我聞」到「作禮而去」,經文句句都讀了,都背了,可是卻不知道經文是在講什麼,這樣有看、有讀、有背誦,等於沒有,這就是缺乏讀經眼。所以,眼睛很重要。如果沒有眼睛,是非黑白不辨,東西方位不明,舉步不曉得要往哪裡去,落坑落塹,墮落惡道,都是因為沒有眼睛看出是非善惡,不明白何者當行、何者當止。若有眼睛,就能看清事物的真假,而不致於邁向險途了。
法然上人說這四十八字是眼睛,等於是能夠看出四十八願當中的根本核心。背誦四十八大願的人,若沒有眼睛,就不曉得根本願是在哪一願、是什麼意思。因此,看四十八願必須有看四十八願的眼睛。
「肝」就是心肝的意思,以「肝」字代表身體最重要的器官。有這個器官,人就能生存;沒有這器官,人就會死亡,不能存活。表示這四十八個字是四十八願,尤其是第十八根本願的正確解釋,有這個解釋,四十八願,尤其是第十八願就活起來了。如果沒有通過善導大師這一段文的解釋,恐怕就不能掌握四十八願的根本願——第十八願的真正意思,那豈不是四十八願,尤其是第十八願就被埋沒了嗎?就如同雖然有身體,但卻無「神」,這個身體就是行屍走肉,徒具軀殼,沒有生命。
法然上人說這四十八個字是四十八願的生命、四十八願的神。這是無比的讚歎,也表示最重要的核心都在這裡了,因此又說「應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
「稱於口」,經文、法語要想記住不忘,就要通過嘴巴去讀誦;雖然默記也可以,但總不如張開嘴巴念出聲音,才容易記得。所以背誦經文的時候,要張開嘴巴念出來,所謂「心若無力,以口來扶」,尤其是意業又加上口業的話,全身的力量才能夠顯透出來,所以在這裡說要「稱於口」。
「浮於心」,要記在心中,常常去回憶它。
「寓於目」,要常以眼睛來看,顯示它很重要,要時刻不離開我們念佛人之身。
法然上人在那個時代,被稱讚為大勢至再來,智慧被稱讚是文殊菩薩示現,這樣的人物所講的語言,肯定有他的道理。法然上人有關這一段的完整文字是這樣的:
善導和尚《往生禮讚》引本願文云: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此文應常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
阿彌陀佛成就本願,莊嚴極樂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覽,有否念我名號之人;
以佛耳晝夜傾聽,有否稱我名號之人。
是故,一稱一念之人,阿彌陀佛,無有不知;
攝取光明,不捨其身,臨終來迎,無有空過。
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
結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這段法語雖然很短,但是內容非常精要明確,讓念佛人一看就很安慰,很有法喜,發自內心、主動地想念佛;而不會覺得念佛很勉強,很枯燥,不曉得為什麼要念佛。
阿彌陀佛成佛之後,他的願就有了力量。阿彌陀佛為什麼成佛?阿彌陀佛成佛只有一個原因:要救度十方眾生。第十八願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意思就是「我若取正覺,十方眾生就必定往生」。因此,阿彌陀佛是在已完成了十方眾生的往生之後,他才成佛的,如果他還沒能完成十方眾生的往生,肯定不能成佛,即使有佛的資格了,他也要捨掉。而如今阿彌陀佛成佛了,自然也成就了十方眾生的往生。
成就在哪裡?在這句名號。
為什麼在這句名號?因為阿彌陀佛是要以名號來度眾生的。
為什麼要以名號度眾生?因為只要眾生稱念,就必得往生,很容易,所以阿彌陀佛才成就名號度眾生。因此法然上人這裡就說「阿彌陀佛成就本願,莊嚴極樂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覽,有否念我名號之人」,阿彌陀佛以佛的眼光,時時刻刻觀察十方世界,仔細地、鉅細靡遺地詳細看:「有誰在念我?」
「以佛耳晝夜傾聽,有否稱我名號之人」,豎起耳朵仔細地聽:「有誰在念我?」
所以,一稱一念的人,阿彌陀佛沒有不看到的,沒有不聽到的,沒有不知道的。因此,我們念佛都是功不唐捐的。阿彌陀佛現在以光明來保護我們,臨終以光明來攝取我們。所以,也只有法然上人能對這四十八個字這樣讚歎,我們都讚歎不出來。就好像釋迦牟尼佛對阿彌陀佛讚歎說「阿彌陀佛啊!你是諸佛中之王,你的光明是諸佛光明之中最尊第一的、無比的,是十方諸佛都不及的」,這也只有釋迦牟尼佛才讚歎得出來,連彌勒菩薩都還要低著頭仔細地聽,說「是的,是的,我不敢懷疑」,何況我們呢!
稱名兼觀佛問答
接下來我來說一個故事,也是相關於這四十八個字的,這則故事輯錄在《法然上人全集》第五○○頁。全文是這樣的:
或時有鎮西僧,行腳之次訪吉水廬(法然上人住處),師適念佛在道場,侍者迎而相對。
行者問曰:「稱名之時,繫心於佛相好,可乎?」
侍者答曰:「此實可也。」
師排道場戶,言曰:「源空(法然上人)不然。唯思『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之文而已。顧以我分際,縱觀佛相好,實非是如說觀。不如深憑本願,口稱名號之為勝也,是則真實之行。」
古代的京都可說是佛學重鎮,路上到處都可以看到行腳僧。京都的東邊有山,西邊也有山,北邊則有比叡山,是出家人最多的地方。法然上人最早也是在比叡山出家修行,後來離開之後,從比叡山下來,最接近的就是東山。東山那裡的寺院也很多,當時法然上人在東山吉水的一個道場引導大家學習淨土。有一天,鎮西有一位出家人來法然上人駐錫的這個道場參訪,侍者出來迎接招待他時,他就問了:「當我們稱名念佛的時候也兼觀想佛的相好,可以嗎?」
接待的侍者就說:「可以啊!」
法然上人在裡面聽到了,立刻毫不遲疑、毫不苟且、毫不等待地立刻把門打開,說:「我法然不是這樣,我只是想著『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這一段文而已。」
也就是說,不必兼觀想、觀相,只要稱念就可以了。法然上人又說:「顧以我分際,縱觀佛相好,實非是如說觀。」意思是說,就我本身的根機,即使要作十三種定觀也好,或者是散亂心的觀想也好,都不是實在的在觀,都是觀不出來的,都是混亂的、不能成就的,因此「不如深憑本願,口稱名號之為勝也,是則真實之行」。不如徹底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而專稱彌陀佛名,這才是真正的修行。這段話也是講得鏗鏘有力。如果一方面念佛,一方面觀想,觀想佛相,觀想蓮花,觀想佛的光明,或者觀想極樂世界的莊嚴,其實這些都不需要,而且我們也觀不來。
人不能一心兩用,信要專一,行也要專一。念佛本身就直接跟佛的本體接觸,一旦融入佛的本體當中,就直接跟彌陀的根本願相應,合乎佛願、佛心。所以,其他的法門或許要兼修,譬如密宗,需要三密相應,一方面打坐、結印,一方面要專心持咒,同時要一心不亂地觀想本尊。可是我們不需要,只要專一念佛。
那念佛要怎樣才能少雜念呢?就是自念自聽,念得清楚,聽得清楚,清楚地念,清楚地聽。要訣就是一個「清楚」,此外都是雜修雜行。
在《法然上人全集》第二九一頁也有一段法語很簡短:
唯思「本願不虛,稱念必生」之外,心無所繫也。
只是依善導大師所開示的這一段法語(四十八字願成釋)所講的「本願不虛,稱念必生」,此外心中不存其他的思想觀念。剛剛講「大道至簡」,信仰就是這樣,如果信仰很雜、很深、很玄,已經離開大道、離開真理了。大道其實是很平常的。
一般講「平常心是道」,當然,「平常心」通常是指不計較、不分別,無我、純淨的境界。不過,我們這裡所講的平常心是說不用找玄妙、艱難的,就老老實實念這句名號,就這樣。
四、宗極大事,應善習之
聖光上人亦言:「此宗極大事也,應善習之。但相傳有二義:一者料簡經文之義,二者三昧發得後之證言。」
聖光上人是法然上人座下非常優秀的弟子,法然上人的淨土宗由他繼承,他是淨土宗第二代祖師。聖光上人很有智慧與德行,也很有學問、文筆、口才。他對善導大師這四十八個字也非常強調與重視而說「此宗極大事也」,善導大師這四十八字本願成就釋是我們淨土宗最重要的教理,是極大事。
「應善習之」,不學淨土則已,要學淨土,對這四十八個字就要好好地、正確地去理解它、實踐它,就像法然上人所講的「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因為它是四十八願的眼、肝、神,所以應該善習之。
「但相傳有二義」,從法然上人那裡所傳承來的這一段文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料簡經文之義」,所謂「料簡」,就是分別、判定,然後選擇,也就是對第十八願能夠分辨義理,簡單來講,就是對第十八願正確解釋。
「二者三昧發得後之證言」,這一段文是善導大師所寫的,善導大師是何等人呢?是一位發得三昧、現生證得三昧的人。證得三昧的人的解釋,等於是他三昧之中的證量所寫出來的。所以說「相傳有二義」,一方面是正確的解釋經文,一方面不是普通人的解釋,是從三昧的境界所解釋出來的,因此才說這段文「備受珍重讚歎」。
第三節 三段取意文加減之意
三段取意加減文——《玄義分》二十八字以「稱名願生」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明信心在稱名,稱名必生故,以顯至極之易行。
一、信稱名必生,顯至極之易行
三段取意文的第一段是出自《觀經疏‧玄義分》,總共二十八個字: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這二十八個字是以「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來解釋第十八願所講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這顯明第十八願所謂的信樂在哪裡?在於「稱名」,因為「稱名必定往生」。所以,我們要信什麼?就是要信「稱名必定往生」。因此善導大師就用「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來解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另一方面也顯示這個法門很容易,是易行道,而且沒有比這個更容易的了,所以說「至極之易行」。當然也顯示信的內容,就是信「稱我名號,必定往生」,同時也顯示第十八願之願體即是「稱我名號」之「專稱彌陀佛名」。
二、乘我願力,顯佛力為增上緣
《觀念法門》三十二字加「乘我願力」以顯佛力為增上緣。
第二段引自《觀念法門》,比前面多四個字,主要是加了「乘我願力」,其他的文字大致一樣: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
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由此顯示,我們念佛能夠往生是靠什麼?靠阿彌陀佛的力量。如果沒有靠阿彌陀佛的力量,我們就無法往生。是因為這句名號本身有佛力,有佛德,因此稱念名號自然能夠被吸引往生到極樂世界。
強大磁鐵吸鐵喻
就好像強大的磁鐵,所有的鐵都會被吸引過去。我們這個法門稱為「他力」,原理就在這裡。因此,這一段法語也在說明念佛之所以能夠容易往生的原因。
三、因果剋成,顯稱念必生
《往生禮讚》四十八字明因果剋成,以顯「稱念必生」。
這一段「願成釋之文」,共十二句四十八個字,前面六句是解釋第十八願,也顯明第十八願的本體就是稱名;後面六句顯明願力已經成就,因此稱名就必定能往生。所以前六句、後六句雙雙顯明因跟果,讓淨土行人曉得彌陀本願之因已經成就,所以它不是虛假、空虛、沒有力量的,因為因已成果,因此只要稱名就必定往生。
這一段文也顯示,第十八願所講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以及《觀經》所講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三心的歸趨在哪裡?在「稱名」。三心的目的是為了引導淨土行人專稱彌陀佛名,只要能夠專稱彌陀佛名,就達到三心的目的。為了顯示這個道理,所以這四十八個字就略掉「三心」沒有解釋。尤其是楷定古今的《觀經疏》總結論就說: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除了前面所引用的這三段文之外,《觀經疏‧玄義分》也有兩段文在解釋第十八願:
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這一段文中,就包含了信願行,同時顯示念佛即是乘佛願力,乘佛願力必定往生。因此不論任何眾生,只要念佛都能往生。還有另一段文: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這一段文顯示:不論何人,只要念佛,當下就已經靠上佛的願力,因此容易往生。所以,這一段文除了顯示「他力」之外,也顯示「易行」。「他力」與「易行」是我們這個法門的特色。
四、彌陀的呼喚
大悲呼喚——此三段取意文,顯露第十八願是彌陀大悲救度的呼喚,呼喚十方眾生要專稱我名,願生我國。
我們這個法門另一個特色就是:阿彌陀佛的呼喚。
有人會想:阿彌陀佛的呼喚在哪裡呢?我怎麼沒有聽到?
第十八願說「欲生我國」,這就是阿彌陀佛的呼喚。
這是阿彌陀佛悲心的呼喚、苦心的呼喚、焦急的呼喚甚至無奈的呼喚。從成佛之時,到十劫之後的今天,阿彌陀佛無時無刻不在呼喚!
白天呼喚,晚上呼喚,時時呼喚,刻刻呼喚,分分秒秒都在呼喚!
從城市到鄉村,翻山越嶺,時時呼喚,處處呼喚!
這就是「欲生我國」。
母親失獨子喻
第十八願只有三十六個字,阿彌陀佛的呼喚只有四個字,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可是所謂「言為心聲」,如果我們細細地體會阿彌陀佛這樣的悲心,就好像做母親的只有一個寶貝獨子,視他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可是獨子小時候突然間遺失了,做母親是怎樣的心境與心情?母親內心的呼喚、盼望,不只是倚閭望切,而且是到處找,登報紙,貼海報,甚至上電視、電台,現在則是發電子郵件、上網路……阿彌陀佛的呼喚聲,比這位做母親的還要懇切,還要真切。
那我們有沒有聽到呢?
淨土法門其實就是阿彌陀佛的呼喚聲。聽到了,你就安心了;聽到了,往生就決定了。因為我們在此世界長劫受苦,求出無期,一旦聽到了阿彌陀佛的呼喚聲,我們就不可能會放棄;一旦聽到阿彌陀佛的呼喚聲,我們就專一踏在白道上了。
二河白道就是顯示阿彌陀佛的呼喚:
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宗風》說「和顏愛語,下心含笑」,阿彌陀佛的音聲比這還要哀婉千百倍。
我們凡夫,個性都很剛強,難調難伏,對人比較不會親切地體貼、招呼,不會讓人覺得溫暖、安慰、無所顧忌。如果我們繼續聆聽彌陀的呼喚,我們的心就會愈來愈柔軟。
「南無」,善導大師解釋為「歸命」。「歸命」之「命」也解釋為「命令」,是阿彌陀佛呼喚的命令;「歸」是我們聽到了彌陀的呼喚,很自然地歸向、投入彌陀的懷抱,跟彌陀結為一體,永不分開,這叫作「機法一體」。歸命的「南無」跟救度的阿彌陀佛從此父子相依,永不分開。所以我們念佛,「南無」不離「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離「南無」,道理就在這裡。《涅槃經》上說:
如來音聲,微妙最勝。
佛的聲音很微妙、殊勝,那樣的境界我們根本無法想像。不過,我們如果瞭解「再怎樣殊勝微妙,都離不開阿彌陀佛的呼喚,都不離開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名號」,這樣的觀念見解就對了。「如來音聲,微妙最勝」就是阿彌陀佛的呼喚。
《無量壽經》說:
正覺大音,響流十方。
「正覺」就是指佛,佛宏大的音聲響徹十方。這宏大、響徹十方的音聲是在講什麼?講「欲生我國」,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所以「正覺大音,響流十方」就是在呼喚我們要回歸極樂世界,要專稱彌陀佛名。
阿彌陀佛的「正覺大音,響流十方」也是一樣的,處處在響,時時在響,響入你的心,響入我的心,響入念佛人的心。
《阿彌陀經》說:
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阿彌陀佛今現在說什麼法?其實只在說:「我要救你!我無條件地要救你,你要信受我的救度!」「你是凡夫,你要專稱彌陀佛名,你要願生彌陀淨土,我畢竟是為你成佛的,我的存在只是為了你,沒有第二個目的,不要辜負我,也不要辜負你的法身慧命。」
所以,「今現在說法」就是說「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必生彌陀淨土」。「今現在說法」也顯示彌陀過去、現在、未來,永恆地、普遍地、豎窮橫遍地一直在呼喚。
有一句話說:
雖謂我稱並我聞,實是大悲招喚聲。
前面曾提到,念佛要念得清楚,要聽得清楚,清楚地念,清楚地聽,可是根本上來講,其實是阿彌陀佛在呼喚我們,是阿彌陀佛在念我們,不是我們在念阿彌陀佛。我們之所以念阿彌陀佛,是受阿彌陀佛的啟發、感召,而且阿彌陀佛念我們在先,他十劫之前就開始念我們了。而且阿彌陀佛念我們是念念不捨,而我們眾生念阿彌陀佛則常常是夾著妄想雜念。
因此,這三段取意文也顯露阿彌陀佛大悲救度的呼喚,呼喚十方眾生要專稱我名,要願生我國。
五、隨順佛教、佛意、佛願
若能「信受彌陀救度」的呼喚,而「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者,即是隨順佛教、佛意、佛願,是名「真佛弟子」。如大師「深心釋」言(《聖教集》六四八頁):
我們如果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的話,就是有三個隨順:隨順釋迦牟尼佛在《觀經》所教導,就是最後捨定散二善而專稱彌陀佛名;也是隨順十方諸佛在《阿彌陀經》所證誠的只要念佛必定往生,這就是隨順佛意;也是隨順《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之中第十八願所講的「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能夠這樣的話,才能成為真佛弟子,不是假佛弟子。善導大師關於真佛弟子,有所謂「深心釋」:
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
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
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
這段話讀起來很有味道,而且也很令人感動,讓我們曉得要怎樣面對阿彌陀佛,要跟阿彌陀佛建立怎樣的關係。
這句「仰願一切行者等」,「仰願」,善導大師把我們看成是在上位的人,詞意是下面的人對上面的人的一種盼望。是善導大師的悲心,也是善導大師自信教人信的展露。
善導大師欣慕極樂世界,知道唯有捨離娑婆、往生極樂,才能快速成佛。而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高妙報土,一般菩薩都不能以自己的力量進去了,何況我們這樣只有業力、毫無修行功德之力的凡夫?但是,善導大師知道只要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就能往生彌陀淨土,他有這樣的願望,也希望芸芸眾生跟他一樣,所以說「仰願一切行者等」,這就是自心所慕,告有緣眾,自信教人信。台灣話叫作「吃好道相報」。
那「仰願」的內容是什麼呢?是希望我們能夠「一心唯信佛語」。
這一段可說是在解釋「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中的「深心」。「一心」就是「至誠心」的意思,也就是很專、很純,「專、純、至」就是一心。「唯信」就是「深信」。
「唯」在佛語有三個意思:揀持,決定,顯勝。
「揀持」就是分別高低,然後選擇、持守高的。揀去、捨掉其他菩薩不了義的教導,持守佛所說的。因為佛至高無上,智慧跟大悲都到了極頂,他所講的法一定是了義、可靠的,至於還在各階位的菩薩所講的法,尚未達究竟了義,所以菩薩所說若與佛所說相違,就不能相信,因此這裡說「一心唯信佛語」,如此可以免去一切不必要的干擾,決定信佛的話,唯一信佛的話,佛所講的才是最高至聖的。
「佛語」,佛是指哪一尊佛呢?是指釋迦牟尼佛,也是指十方諸佛,當然更是指阿彌陀佛。
「不顧身命,決定依行」,我們應該深信到什麼地步呢?要信到連生命都可以捨掉,這才是真正的深信,「不顧身命,決定依行」,這是顯示深信的相狀。
捨財捨身喻
人的存在,離不了「財」,但是所謂「財不如身,身不如命」,為了生命的存在,可以捨身,為了身體的存在,可以捨財。譬如為了保存生命,必須截肢,那就截肢,截掉雙腿,截掉雙手,甚至肝壞就割肝、胃壞就割胃,不然生命就危險了;如果能夠捨財消災的話,就捨財消災,不然就傷身了。所謂「為命捨身,為身捨財」。
那我們的身是什麼?是造罪之身;我們的命是什麼?是輪迴之命。所以,更徹底來說,為了我們的法身慧命,即使赴湯蹈火也應該勇往不退,所謂「進則極樂,退則地獄」,就像《無量壽經》所講的:
設有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
要當過此,聞是經法,歡喜信樂,受持讀誦,如說修行。
所以者何?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
若有眾生,聞此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
可是呢?
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又說:
設滿世界火,必過要聞法,會當成佛道,廣度生死流。
意思是說,即使三千大千世界充滿大火,為聽聞這樣的法,我們也要越過這三千大千世界的火海,雖然辛苦,甚至犧牲生命,可是是值得的。如果不越過這三千大火,將來必定會遇到比三千大火更猛烈的地獄之火,而且無窮無盡,何況越過三千大火能成佛,沒有越過三千大火就永在比三千大火更猛烈的火炎之中。所以是值得的,因為捨掉了造罪之身、輪迴之命,而成就了法身慧命。
再者,我們這個法門是易行道,也不需要越過三千大火或者犧牲生命。何況以我們凡夫的分際,真能不顧生命嗎?男人則貪兒、貪妻,女人則貪兒、貪夫,而且念念五欲,哪能不顧生命呢!所以真能不顧生命、以生命來換取我們法身慧命的,就是阿彌陀佛。
我們難以赴湯蹈火,阿彌陀佛為我們赴湯蹈火;我們無法不顧生命,阿彌陀佛為我們犧牲生命,以他的生命換回我們的解脫,換回我們成佛的法身慧命。
《無量壽經》就說:
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華嚴經》也說:
以身為質,救贖一切惡道眾生,令得解脫。
佛菩薩要成佛就是這樣,以他們自己做人質,到地獄裡換地獄的眾生出來,而自己在地獄裡代替眾生受苦。阿彌陀佛也是這樣,為我們捨頭目腦髓,捨身餵虎,割肉餵鷹,為我們積植無量德行,等於是代替我們到地獄做人質,無條件換我們出來呼吸新鮮空氣,甚至到極樂世界去享受無量光、無量壽,所以不是我們不顧生命,而是阿彌陀佛不顧生命。
我們的生命,阿彌陀佛不是以重金所換,而是以佛命所換,以他的佛命換我們的成佛。
「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這就是「三佛三遣三即」。
佛不只是指釋迦牟尼佛,也是指十方諸佛,更是指阿彌陀佛,三佛都要我們「捨」。捨什麼?捨雜修雜行,捨小善根福德。
《阿彌陀經》說: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所以,我們要捨小善根福德。
《阿彌陀經》說我們要「執持名號」,所以我們要執持名號,「佛遣行者」就是「執持名號」。
這些經文雖然是在《小經》所講,可是也是十方諸佛所證誠的,因此等同十方諸佛所講;而根源是阿彌陀佛的願,所以也是阿彌陀佛所講。
「佛遣去處即去」,「去處」指哪裡呢?指極樂世界。所以我們要捨離娑婆,前往極樂。「去」就是前往的意思,極樂世界是我們前往之處,就好像《觀經》釋迦牟尼佛以神通使韋提希夫人選擇極樂世界,韋提希夫人當下向釋尊表白:
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十方世界都有佛土,十方佛土都是佛的清淨土,沒有污穢相,沒有罪惡相,而且充滿著燦爛的光明,可是韋提希夫人為什麼選擇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地方呢?因為極樂世界清淨、光明又超越十方世界。這即是「佛遣去處」。
「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教、意、願」有兩種解釋。
「教」,釋尊在《觀經》所教;「意」,諸佛在《小經》所證誠;「願」,阿彌陀佛在《大經》所發願:這是第一種解釋。
另一種解釋是指阿彌陀佛的「教、意、願」,也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意、願」,也是十方諸佛的「教、意、願」。因為一佛一切佛,而且四十八願中的第十七願即是「諸佛咨嗟願」,阿彌陀佛成佛了,釋迦牟尼佛與十方諸佛自然異口同音來遣使我們。
再者,十方諸佛都是華光出佛,他們必然是呼喚十方眾生專稱彌陀佛名回歸極樂世界。
「是名真佛弟子」,「真」跟「假」是相對待的。什麼是假佛弟子?假佛弟子就是,雖然願生彌陀淨土,可是不專稱彌陀佛名,而以修其他法門的定善或散善來迴向。什麼是「真佛弟子」?真佛弟子是專稱彌陀佛名,不靠自力,全靠他力。
「弟子」也有兩種:
一是通指諸佛,別指釋尊。弟對兄,子對父。所謂「學在我後名弟,解從師生名子」。釋尊、諸佛已先成佛,如兄;念佛人作佛在後,如弟。釋尊、諸佛使眾生起信念佛,如父;念佛人信行由佛生,如子。
二是念佛人與諸佛、釋尊是佛陀與弟子的關係,但是跟阿彌陀佛則是父子關係,不只是阿彌陀佛的弟子,如《般舟讚》所說「父子相迎入大會」。
六、老老實實念佛
淨土宗的核心就是「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願生彌陀淨土的人,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必定能夠往生,現生就可以脫離三界六道的輪迴,下輩子在極樂世界快速證悟佛果。
我們出版的書不少,光盤也很多,但是,我們這個法門講得再多、聽得再多,都離不開「專稱彌陀佛名」。只要能夠專稱彌陀佛名,即使不聽講、不懂得教理,甚至不識字的阿公阿婆,只要專稱彌陀佛名,都必定往生極樂世界。而且,正是老老實實念佛,才是真正的平生業成,必生彌陀淨土。
有一句話說「愚夫愚婦,顓蒙念佛,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既然是「愚夫愚婦」,就顯示他們不懂教理,甚至大字也不認得幾個,但是他們「顓蒙念佛」。「顓蒙」就是老實,甚至是愚昧無知,只曉得念佛,除此之外一概不知。人家問「念佛就能往生嗎?」他也不曉得;人家問「念佛必定往生嗎?」他也不曉得。他成天只是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樣無形之中就「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就跟阿彌陀佛的悲願感應道交了。
當然,一個人能夠專一、老實、守愚、無諍地念佛,必定是對淨土核心教理有認識與掌握;若是完全不懂教理,而行持上卻那麼專純,肯定是前輩子的宿善。
第四節 「一一願言」之疑
下面以「一一願言」作為「第十八願善導釋」的總結。
一一願言——大師於《玄義分》言:
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這段法語是引用三段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法語的第一段。
這段法語的內涵,前面陸續解釋過了,現在解釋「一一願言」四個字。
善導大師的《觀經疏》共分四卷,所以叫作「四帖疏」:第一卷《玄義分》,第二卷《序分義》,第三卷《定善義》,第四卷《散善義》。這段法語出自第一卷《玄義分》。《玄義分》總共分為七門,也就是七個科目,所謂「七門料簡」,這段文在第六「和會門」;「和會門」又分六科,此文在第六科;這第六科當中又分為四個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善導大師自己設立問答來解釋說明。這段法語是在這第六科當中的第一個問答。
第一個問答叫作「佛土報化問答」,在這個問答當中,善導大師舉出三部大乘經典來證明極樂世界是報土,而不是化土。答中,先定義,次引證。首先,善導大師從結論上就極樂世界下了一個定義說「是報非化」,也就是說極樂世界是報土,不是化土,接著就引用三部經典來作為證明:第一部是《大乘同性經》,第二部是《無量壽經》,第三部是《觀經》。引用《無量壽經》就是這一段法語:
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四十八願的每一願每一願,都有念佛往生的內涵,這叫作「一一願言」。
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內容都是「以經解經,以經證經」,都是引用經典來解釋證明,來融會貫通,很少引用菩薩的論,就像這個問答當中所引用的《大乘同性經》《無量壽經》《觀經》這三部經典。
以經來解釋經典,以經來證明經文,這是最可靠的,也是最權威的,同時讓人一目瞭然,無所辯解,因為同樣都是佛說的,這一部經典不明瞭的地方,用另一部經典所講的來解釋,解釋相融通的話,就沒有懷疑的餘地,因為都是佛所講的。而「以經解經,以經證經」是善導大師解釋經文的特色。
「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乍見此文,往往生疑。何故?既然發了四十八願,肯定每一願每一願的文字都不一樣,內容也不一樣,願的名稱也不一樣。譬如第一願是「無三惡道願」,第十八願是「念佛往生願」,顯然彼此願名是不一樣的。每個願的用字也就不一樣,譬如第一願說「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這跟第十八願的三十六個字,字數不一樣,內容也不一樣,肯定是願願不同的,怎麼是一一願都相同地在說念佛往生呢?如果是相同的話,那只要一個願就夠了,怎麼需要發四十八個願呢?這樣的思維似乎很有道理,不過這是一般的見解。
所謂一般的見解,就是凡夫的情見,而佛法是超越凡夫境界的。
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我們凡夫很難明白,甚至可說無法瞭解,必須通過善知識,尤其是依據佛經為主軸的善知識的導引,才能略明梗要。
「一一願言」是善導大師所寫的,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他做這樣的言說,背後一定有他的道理;我們想到的疑問,善導大師怎麼可能沒想到呢?可是他還是作這樣的解釋,可見一定有他的道理。只是因為我們根機下劣,沒有智慧瞭解其中的原因,但如果我們能徹底相信、遵從,也就是對傳承祖師深信不疑,祖師怎麼講,我們就怎麼相信,這就是法脈傳承。
學佛的人要回歸佛陀的本懷,就要以經典為標準,可是經典我們看不懂,因此必須依循傳承祖師的解說才能正確了解法門主旨。以淨土宗來講,自古以來倡修淨土的大德非常多,但我們必須有所選擇。我們所選的法脈傳承就是善導法脈,因此善導法脈是我們的法脈。法脈只有一個,傳承只有一條,就是龍樹、天親、曇鸞、道綽、善導,其他的大德我們未必依循。也就是說,他們所講的跟善導大師這個法脈相呼應的,我們就遵從;不相呼應的,就不遵從。而對於傳承法脈祖師所講的,我們都深信不疑。因此善導大師說「一一願言」,我們也就毫不懷疑地認為四十八願都有在講念佛往生。
一、善知識的重要
有一句話說:「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佛法如果沒有通過善知識解釋,即使我們有智慧,也不一定能正確瞭解,所以善知識對我們學佛的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阿難尊者曾經問釋迦牟尼佛說:「善知識是不是我們得道的一半因緣?」一般人都會想:「經過我一半的努力,再經過善知識一半的指導,才能夠開悟證果。」可是釋迦牟尼佛說:「不是,善知識是成佛得道的全部因緣。」這樣的回答,引生我們一個回想的空間:得道的全部因緣都是善知識,那我們的精進、智慧擺在哪裡?
船浮大石喻
我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大石頭放入水中一定會沉下去,那一顆小石頭放在水面會不會沉下去?也會。因為會沉是石頭的自性,若無浮起的緣,石子再小也會沉下去。如果有讓它浮起的緣,譬如說一艘堅固的大船,這樣不只小石頭不會下沉,再大的石頭也不會下沉。
就如下品下生的眾生,一生造罪造業,臨終地獄之火燒來了,他卻能夠脫離地獄之火,甚至離開三界六道,乃至往生成佛,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善知識。是善知識在他臨終的時候來跟他講說彌陀救度的妙法,告訴他:「你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即使念不出來也沒關係,只要跟隨我念,或者只要聽我念佛的聲音,就能夠脫離地獄之火,往生極樂,快速成佛。」這個一生造作五逆惡業的人就跟隨善知識,善知識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他也跟著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他哪裡曉得「南無」是什麼意思,「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阿彌陀佛經過五劫思惟,為他發下四十八大願,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建設清淨的極樂世界要送給他,他都不知道,他也不曉得他所念的是什麼,結果呢?火焰化紅蓮,他就坐著蓮花往生極樂世界了。
阿彌陀佛固然有救度眾生的願行,這句萬德洪名也浩浩蕩蕩運行在宇宙當中,可是如果沒有善知識引導的話,縱使有阿彌陀佛的救度、有名號的存在,可是下品下生的人也照樣墮落地獄。如果有阿彌陀佛的救度、有名號的存在他就不會輪迴的話,那十劫以前法藏菩薩成佛的時候,我們每個人也都應該跟著成佛,不應該再繼續輪迴;可是我們至今還是繼續輪迴,為什麼?因為沒有遇到真正的善知識,由此可知,善知識非常重要。
針線喻
善知識如針,蓮友如線。針到哪裡,線也到哪裡。針直走,線也跟著直走;針繞路,線也跟著繞路。針能到的地方,線也能到;針所達不到的地方,線也絕對達不到。隨往西的人走,就會往西;隨往東的人走,就會往東。隨無信的人走,會墮地獄;隨善知識走,就會成佛。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智則賢,近愚則暗。
也就是說,我們選擇的善知識,必須是真的能夠引導我們解脫、引導我們往生的,否則淨土的大德那麼多,難道每一個都是善知識嗎?不一定。又如選擇朋友,與朋友相處久了,也會受影響,甲是怎樣的人,有時候不用看甲,只要看甲所結交的朋友,大概就會曉得甲是什麼樣的人了,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智則賢,近愚則暗」。可知,善知識的重要性,以及選擇善知識的重要性,這是一個學佛修行的人所必須認真正視的。
二、法然上人釋「一一願言」
為什麼善導大師會說「一一願言」?原因在哪裡?我們以法然上人的解釋來作說明。法然上人也是我們這個法脈的善知識,如果想瞭解善導大師的著作思想,通過法然上人的著作是一條順暢的快捷方式。
法然上人釋言(《法全》三○二頁):
四十八願一一皆有念佛往生義,故善導和尚釋為「一一願言」也。
如「無三惡道願」,恐懼三惡重苦之眾生聞之,生欣慕心,而以念佛為正因也;自餘諸願準之。
故四十七願為欣慕願,第十八願為生因願也。
這是法然上人對「一一願言」的解釋。
「一一願言」論辯
法然上人對這四個字作解釋,也有一段因緣。從歷史的記載來看,當時有一位宰相籐原兼實,他雖貴為宰相,可是生活很樸實,因為他是一個學佛的人,而且是法然上人的忠實弟子,也就是說法然上人怎麼講,他就怎麼相信。有一天,籐原兼實邀請四位高僧到他的官邸受供,法然上人當然也在邀請之列,其他三位,一位是法然上人的高徒聖覺法師,另外兩位也是有名的大德,公胤法師與明禪法師。
在座談當中,宰相就問:善導大師有一段法語說「一一願言」,這「一一願言」背後有何深層的含義呢?公胤法師先回答:這「一一願言」應該是筆誤,上面那個「一」應該是「云」,「云一願言」,也就是說「四十八願當中,有一願這麼講」;不然就是「一一願言」當中有一個「一」是多出來的,這是公胤法師的解釋。
之後明禪法師也發表他的見解,他說:這一段法語前面有「若我得佛」,後面有「不取正覺」,四十八願當中每一願每一願的前後都有「若我得佛」跟「不取正覺」,應該是取前面的第一句跟最後的一句,而說「一一願言」。
最後法然上人就說了,法然上人所說的就是上述這一段法語。法然上人解釋完之後,大家心中一時恍然大悟而很歡喜接受,都一致認同法然上人的解釋,認為就是這個含義,很合乎佛願。這是當時的經過。
法然上人解釋說,雖然四十八願每一願的願名都不同,文字內容也不同,可是都有念佛往生的含義在裡面,因此善導和尚才解釋為「一一願言」。接著法然上人就舉例,為什麼第一願「無三惡道願」蘊含念佛往生的內涵呢?因為眾生恐懼三惡道的痛苦,聽到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就嚮往沒有三惡道的極樂世界,此後就專以念佛為他的修行,為他往生的正因。
我們內心都有貪瞋癡,既然有貪瞋癡的因,將來必定會墮落三惡道,所以對一個恐懼三惡道的人來說,日夜所想的,就是要怎樣才能脫離三惡道的果報,如果極樂世界也有三惡道,那我們還能往生到那裡嗎?不可以,否則無異自投羅網;若是沒有三惡道,那我們正好選擇沒有三惡道的極樂世界。既然求生,就要走直路,不能走岔路,直路就是專稱彌陀名號。所以,第一願雖然是「無三惡道願」,但是它另外一個名稱就是「念佛往生願」,念佛往生願就是「無三惡道願」的別稱。四十八願每一願每一願推論的話,都有念佛往生的含義。
又如第三願「身皆金色願」,是說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身體的顏色就跟阿彌陀佛一樣。第四願「形色相同願」,是說往生後我們也跟阿彌陀佛一樣的相貌,這也就是《莊嚴經》所講的「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接下來「如佛金色身」,跟阿彌陀佛一樣的金色之身;「妙相悉圓滿」,跟阿彌陀佛一樣不可思議的相貌,跟阿彌陀佛一樣圓滿,跟阿彌陀佛沒有什麼差別。「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外貌跟內心是相應的,所謂「相由心生」,同時相也由心轉,有怎樣的心,就有怎樣的相,相是佛的相的話,他的心肯定就是佛的心。我們想要跟阿彌陀佛同樣的身心,那就要念佛了,念佛才能達到,所以念佛往生願也是第三願、第四願的另外一個內涵與別稱。以此推之,乃至第四十八願說「得三法忍願」,同樣也是念佛往生願。
開闢移民喻
這一段法語,淨宗法師二○○五年六月在安徽佛林寺講解法然上人法語時用譬喻作解釋,解釋得非常貼切,我來引用複誦一遍。淨宗法師說: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根本的目的,雖然分解出來會有一些具體的小事情,但是根本目的是指一件事情。比如說我們這裡附近住著三峽移民,當初為了三峽移民,政府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劃撥土地,要開闢道路,要建造房屋,要鋪設自來水管,要建公園、建學校、建醫院、建郵局,很多都要建。負責整體建設的官員,你問他說:「你是做什麼的?」他不會跟你說「我是建水管的」「我是建公園的」,他不會這樣講。做什麼?「為三峽移民!」他會講這件事情。分析起來很多,其實是為一件事:為了讓移民來這裡住。
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其實根本的目的就是第十八願:把我們這樣的眾生從娑婆世界苦惱的地方移民到極樂世界。唯此目的,才要有無三惡道願、不更惡道願、身皆金色願、無有好醜願等等。也像三峽移民一樣,為了讓你移民,所以要有公園,要有學校,要有郵局,要有商店等等方便居住的種種環境設施,讓移民者歡喜前往。同樣,為了讓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法藏菩薩誓願成就莊嚴的淨土等四十七願。所以,底下說「故四十七願為欣慕願,第十八願為生因願也」。這一段也是很重要的,是我們看四十八願的一個眼睛。
「欣慕願」,「欣」是欣求,「慕」是羨慕。四十七願是發起我們對極樂世界的欣求和羨慕之心,這叫「欣慕願」。但是,四十七願的本身,並不是讓我們就能往生的。比如第一條無三惡道願,怎樣往生?沒有說明。第二條願也沒有,其他所有願,包括第十九願,也是欣慕願,它不是往生的生因願。以此觀念來講,生因願第十八願,就是念佛往生願。若以法然上人這一段法語來看,他是以善導大師思想——唯以念佛作為往生淨土正因。善導大師說:「唯標專念彌陀名號得生。」而不認為靠諸行去往生;諸行在第十九願當中,它是「欣慕願」,不是「生因願」。「生因」就是往生的正因,正因只有一個:專修念佛。除此之外,沒有第二條道路。
所以第十八願叫「生因願」,往生的正因。其他四十七條願,就是「欣慕願」。打個比喻:比如說你到了杭州這座旅遊城市,一出火車站,就來了很多做旅遊營銷的,看你是來旅遊的,就來拉你,拿著畫冊就來給你介紹:「杭州西湖很美啊!蘇堤春曉啦,花港觀魚啦……」拿圖片給你看,還告訴你路線,怎麼走省時省力、價格優惠。他講這麼多話,都是讓你欣慕,讓你願意去看。最後要去旅遊的時候,車在旁邊,那部旅遊車,就是第十八願,你要坐上去才能達成旅遊目的。其他的種種講解,是四十七個願。「那好啊!那個地方風景優美,空氣清新,無有三惡道……」這樣,我們就產生欣慕之情。真正怎麼去,還是要坐車。我們怎樣到極樂淨土?其他四十七個願是幫我們建立一個目標,目標是在西方,讓我們願意去往生;方法是第十八願。
房產降價喻
若以台灣來說,很多城市都在做開發建設,建設公司在開發的時候,因為要吸引客戶來購屋,都會先蓋一個樣品屋,旁邊蓋一個接待室,你來了他就接待,讓你看樣品屋,告訴你房子的種種優點:「我這個房子的設計夏天不熱,冬天溫暖,建材又是綠色建材,很環保。裡面的隔間、規劃都很人性化、現代化、方便化,甚至科技化、國際化。」讓你生起種種欣慕,讓你感覺這是你所需要的,是非要不可的,同時價格沒問題,再怎樣你都絕對付得起,開價多少?一億。但是現在推銷期間半價,五千萬;如果是平民戶的話,那就降為一千萬;如果是殘障人士的話,再折價五百萬,也可以分期付款;再不方便的話,一百萬就可以了,再不然,五十萬。一直降一直降,降到你只要簽個字,身上有多少錢,付一個意思就可以了。阿彌陀佛要送給我們極樂世界,也是這樣。
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為我們建設的,是要送給我們的,所以阿彌陀佛說「乃至十念」,也就是說一直降一直降,降到最後,你只要簽個字,付個意思的款項就可以了,這就是「乃至十念」。乃至十念不能再降了吧?還可以再降,「下至一聲,乃至一念」。一念的話,還需要費什麼功夫、修什麼功德嗎?就不用了,那豈不是白白送給我們?
傳家寶喻
其實,佛是冤親平等、自他一體的,所謂「自他一體」,意思就是他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好像父母累積財產,傳下了最貴重的傳家寶,是要給誰?當然是給親生兒子啊!除非不是親生的,才會講條件。阿彌陀佛視我們十方眾生如同他的親生兒子,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要送給我們的。所以第十八願願文的「乃至十念」,善導大師就解釋為「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底價一直降,到最後才曉得,哎呀,原來是要送給我們的!一開始開價一億,然後半價五千萬,原來是一種觀機逗教。
為什麼說是「觀機逗教」呢?世俗人都有一種買賣的觀念,如果一開始就說要送給你,恐怕你會嚇到,「這個恐怕不可靠,住下去恐怕不安穩,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是啊,天下是沒有白吃的午餐,就只有阿彌陀佛那裡才有。
水脈喻
四十八願皆以念佛往生為其別意,故云「一一願言」。
顯示第十八願念佛,涉入四十七願中心,猶如水脈,潛通地下。
故知第十八願統攝四十七願,四十七願功能皆歸第十八願念佛。
也就是說,其他四十七願,都有念佛往生的別意。
東西南北各有水井,可是所出來的水,都離不開底下的水脈。
這就是前面所解釋的,四十七願為欣慕願,第十八願為生因願,功能都歸在第十八願。四十七願雖然都很殊勝,都很美妙,是我們非有不可的,但如果沒有第十八願的話,那一些我們看得到,但吃不到,即使第十九願也是一樣。第十九願所謂「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我們哪裡做得來?因此即使第十九願,它的功能還是歸向第十八念佛往生願。
所以,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以念佛往生這一願來統攝、涵蓋其他四十七願。有第十八念佛往生願,其他四十七願就活起來了,跟我們就有關係了;如果沒有念佛往生願,其他四十七願即使再美好,也跟我們沒有關係。
為什麼呢?善導大師說阿彌陀佛「一一誓願為眾生」,每一願每一願都是為眾生而發的,可是如果沒有第十八願,我們能擁有這一些嗎?就不能擁有了。佛很尊貴,可是如果佛高高在上,我們只能仰望,不能親近,那他的功德只能他擁有,或者大菩薩擁有,沒有我們的分。這樣的話,佛對我們來講有意義嗎?就沒有意義了,因為佛雖然可欽可佩,可是他是另一個境界的人,對我們來講就不重要了。反之,必須是佛雖然高高在上,很尊貴,但是他的慈悲、願力能夠利益我們,讓我們受用。
陽光溫暖地面喻
好像太陽,太陽的光明與溫暖如果不能達到地面讓我們感受到的話,太陽、陽光跟我們就沒有什麼關係了。
十方諸佛當中唯有阿彌陀佛,一方面是諸佛之王,一方面又是能夠救度我們罪苦眾生,因此阿彌陀佛是我們非要不可的,而且也是我們唯一依靠的。《悲華經》就說五濁惡世眾生,剛強難化,「是一千四佛所放捨者,所謂眾生厚重煩惱,專行惡業。如是眾生,諸佛世界所不容受。」諸佛不是沒有慈悲,而是因為十方世界當中,娑婆世界的眾生貪瞋癡罪業是最深重的,所以娑婆世界叫作五濁惡世,這裡的眾生都是難以救度的眾生;此五濁惡世的眾生,唯有阿彌陀佛有能力救度我們。所以,對我們來講,我們所能依靠的,只有阿彌陀佛一佛,因此我們的本尊就只有阿彌陀佛一佛,所稱念的、禮拜的、供養的、讚歎的,也都是阿彌陀佛一佛,跟聖道門不一樣。聖道門是千佛萬佛,其他佛菩薩通通作為他們的本尊,但我們就不是了,我們單獨以阿彌陀佛為我們的本尊,這也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一一願言」的內涵,由此可知善導大師所講的「一一願言」沒有錯。
《定善義》亦言:「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法事讚》亦言:「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這兩段法語都是顯示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是涉入其他四十七願當中,而且四十七願都歸結於第十八願,所以說「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這也是「一一願言」的含義。
這種筆法、特色,也是善導大師所獨有的,如「機法兩種深信」的「法深信」也是相同的筆法。文言:「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這段法語也顯示,四十八願是以念佛往生願為根本,是被念佛往生願所統攝的。一開始,善導大師就標舉四十八願,說「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四十八願」願願為眾生,願願都能夠救度眾生,所以說「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接下來怎麼講呢?「無疑無慮」。「無疑無慮」是指哪一願呢?第十八願說「至心信樂」,能夠從內心絕對相信,就是無疑相、無慮相;不懷疑,深信,沒有顧慮這個、顧慮那個,沒有種種籌量、計度、顧慮不安,所以說「無疑無慮」。「乘彼願力」是指什麼呢?指「下至十念」,念佛本身就是乘彼願力。如果靠十九願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這是自力,必須迴向,不是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也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四十八願當中唯有第十八願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兩句話,如果不能讓我們往生,法藏菩薩就不成佛,也就是說,法藏菩薩的成佛與否,必須依據能不能讓我們往生來決定。阿彌陀佛現已成佛,表示我們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就必得往生。這個「必」字鏗鏘有力,顯示「法深信」,也是在顯明第十八願,結歸在第十八願。開頭標明四十八願,最後結歸在第十八願,所以這段法語也顯示第十八願涉入其他四十七願當中。
三、「一一願言」不可改為「有一願言」
有關「一一願言」,目前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有人把這四個字改為「有一願言」,這樣的改法可不可以?值得商榷。他的改法或許出於好意,可能認為古來經典都經過傳抄,有一句話說「字經三寫,烏焉為馬」,也就是說,一本書經過抄寫三遍之後,本來「烏」或者「焉」有可能會被誤寫成「馬」了,所以他認為上面說四十八願,下面應該說「有一願言」,而不應該是「一一願言」。
這樣的改法,問題是很嚴重的。怎麼說呢?因為這種「一一願言」的行筆風格與獨特思想,正是善導大師的核心,如果離開這一些,善導大師的核心就被模糊了,甚至被抹殺了。
退一步說,如果真的因為經過歷代傳抄而有錯誤的話,一千多年來,早就被人糾正了。更何況,日本學者在考據、研究態度上是很用心、細膩的,一件事情未達理想就會一改再改,一定要到達完美。再者,現代文獻很發達,學佛的修行人又是求真求實,不會隨隨便便的,同時他們也知因果,不打妄語;尤其古代的高僧大德更是如此。後來的人做學問,他們也會考據、勘正、詁訓。如果版本互相有不同的文字,也會標示出來,互相並存,讓後面的人去作勘誤,讓他們曉得這一本書在哪個版本曾經有不一樣的文字存在,而不會隨便擅自改成自以為正確的文字。
法然上人那個時代距離善導大師比我們近,他所看的版本就是「一一願言」,所以他們才會討論「一一願言」的深義。他們的《觀經疏》版本很早就傳到日本了,一代一代傳下來,如果被改造的話,一定會讓人指摘,而且會加以更正,不會隨隨便便盲從的。
「一一願言」是善導大師獨特的行筆風格,而且「一一願言」的內涵也是善導大師教理的核心精髓之所在。我們只要熟讀善導大師的著作,貫通五部九卷,就能對此有清楚的認識與瞭解。善導大師的教理核心,一切都指歸到第十八願專稱彌陀佛名。
四、三經本體,專稱佛名
專稱彌陀佛名就是淨土三經的本體,也就是說,淨土三經都在講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因為這句名號的本身就是阿彌陀佛的光明、壽命之所在,同時也是眾生往生正因之所在。這句名號,信願行都具足了,不管知道不知道,相信不相信,只要專稱這句名號,必定會往生極樂世界,所謂「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除非因為眾生執著、分別,不想往生極樂世界,否則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人也好,動物也好,最明顯的就是鸚鵡,牠學人隨口念佛,依樣畫葫蘆,牠也會往生,死了之後舌頭也會開出蓮花,甚至埋葬的地方也會生出蓮花。這就顯示牠雖然不懂得信、不懂得願,也不懂得行,可是牠的念佛就已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合乎往生的因果律。
所以淨土三經在說什麼?說這句名號,說專稱彌陀佛名必生彌陀淨土。善導大師就是扣緊這三經的核心,開展出淨土宗這個法脈,這是有文證和理證的。我們先從經文來看,再來談善導大師的著作。
《大經》前後呼應
《無量壽經》第十八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十八願的成就文說: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十八願三十六個字,成就文多四個字。《無量壽經》流通文最後的結論說: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無量壽經》除了講第十八願之外,也講第十九願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第十九願的成就文就是三輩文的內容。三輩文就是三種根機,有出家眾,有在家眾,有能累積功德的,有不能累積功德的,約而言之就是三輩,展開就是九品,再展開就是八十一品,甚至無量品。可是到最後的流通分,卻完全沒有流通第十九願的內容,也不講三輩的高低,而只講「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的念佛。要曉得這個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大利」就是「無上功德」。大利也好,無上功德也好,就是指正覺,指成佛,唯有成佛才是無上,才是大利,才是無上功德,才是真實之利。
《無量壽經》一開始的「出世本懷文」就講佛之所以出現在世間,就是要講彌陀的救度,惠賜眾生成佛的真實利益,所以前後相呼應,扣得很緊,一點都不混亂、模糊,尤其是第十八願成就偈說: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這豈不是整部《無量壽經》都在講這句名號,都在講阿彌陀佛的佛名,都在講眾生的稱名。
《觀經》流通稱名
《觀經》也是一樣。雖然《觀經》前面有很長的經文都在講十三種定善以及三福九品的散善,可是在最後流通的地方就不再講十三種定善,也不講三福九品的散善,所謂「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釋尊直接付囑說: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到了這裡,釋迦牟尼佛真正的本懷就顯露出來了,是「持名」——「持無量壽佛名」,而不是觀想或觀像,當然更不是三福,到了這裡就跟《無量壽經》的主旨一樣了。
《小經》唯示稱名
再說《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是三經的結經——結論之經。《阿彌陀經》不講四十八願,也不講十三種定觀、三福九品,也不講三學、六度萬行,只講執持名號。我們在此世所修的一切都是少善根、少福德,要以此因緣往生極樂世界是不可能的。極樂世界是涅槃的境界,如果不是涅槃的因,不能進入那個境界。涅槃的因,就是這句名號,所以善導大師說「彌陀妙果,號曰無上涅槃」「念佛即是涅槃門」。
《阿彌陀經》只講執持名號。有一天的生命,這一天就執持名號;壽命延長兩天,延長七天,延長七年,不假其他方便,也是執持彌陀名號,只一心,無二心,專心而不雜。善導大師如何解釋「一心不亂」呢?《法事讚》說「教念彌陀專復專」,「一心不亂」就是「專復專」,專心不二,就是一心;專行不雜,就是不亂。
善導大師解釋三經
又說: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此經(《觀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這都是善導大師的行筆風格,也是他獨鍾彌陀的精神之所在。
即使《無量壽經》的三輩之文,善導大師也這樣解釋。善導大師說: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
本來三輩根機各自不同,因此所修的行也各自不同,這是很自然的,可是善導大師解釋說,不管是上輩也好,中輩也好,下輩也好,無論是上品、中品、下品,都要專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沒有上中下三輩,也沒有九品、八十一品,通通沒有這些了,而是「萬品歸一」。無論根機銳利還是低劣,無論出家還是在家,通通一樣,都是從早到晚、從晚到早「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萬機歸一法」。阿彌陀佛以一法讓所有的根機都平等往生極樂世界,進入他的報土而成佛。
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有一段法語說: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
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這也是導四十七願歸入第十八願。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四十八願來講,沒有一願不是深重誓願,可是接下來善導大師就說「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這很明顯就是指第十八願,豈不是其他四十七願都回歸第十八願?手掌展開是五個手指,收攝就是一個拳頭。同理,展開是四十八願,收攝回來就是第十八根本願。
對《觀經》的結論經文,善導大師解釋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豈不是引導修十三種定觀以及三福九品的行人歸入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引導三學六度萬行歸入專稱彌陀一行?
不過,這並不是說其他的都不用做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孝順父母,奉事師長,這些照樣都要做,因為這些是做人的本分。只是我們曉得,往生的正因不是靠這些,而是靠專念彌陀名號。如果往生的正因是靠這些的話,我們都不可能往生。為什麼?我們真的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嗎?我們對於孝順父母、奉事師長都已經做到位了嗎?如果要以這些為正因,或者必須以這些為輔助,那我們都沒有希望。所以善導大師說:「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尤其善導大師對於《阿彌陀經》的「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就有一首偈子解釋說: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這「極樂無為涅槃界」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四十七願來的,有了四十七願才能夠願行圓滿,成就一個清淨、不生不滅的涅槃極樂世界。可是往生靠什麼?是靠第十八願「念佛專復專」。所以,四十七願完成涅槃界,第十八願的稱名則是念佛達成往生涅槃界的功能。所以「一一願言」是沒有錯的,而且它是很重要的,是不可更動的。
五、一句一字,不可加減
尤其是善導大師在《觀經疏》的跋文就說了,這部《觀經疏》是「楷定古今」。楷定古今不是隨便說說的,是經過「諸佛證誠」,尤其《玄義分》又是每天晚上都有一位聖僧來引導他做序文的內容以及科判,所以善導大師說:
一句一字不可加減,欲寫者一如經法。
一本書敢這麼講的,就只有善導大師。
善導大師有這種見地跟氣魄,這是祖師的作略,迥出凡情。善導大師敢這麼講,是因為他有三昧的證量,他想要到極樂世界就能到極樂世界,所以他寫這部《觀無量壽經疏》是經過三昧到極樂世界,受諸佛所證明,同時又是聖僧前來指授玄義科文。這位聖僧,就是阿彌陀佛的示現。所以善導大師所講的,一句一字都不能加減,要把它看成是經典那樣尊重、貴重,是不能隨意更動的。
所以,「一一願言」顯示第十八願是根本,有其特殊性、超越性、統攝性、不共性。
法照大師《五會念佛偈》也說:
彌陀本願特超殊,慈悲方便引凡夫;
一切眾生皆度脫,稱名即得罪消除。
若改為「有一願言」,則第十八願失去特色,與一般無異。
若攝生願各有不同,吾等凡夫無從依循,亦無能依循。
有關「第十八願善導釋」,講到這裡圓滿結束。祝大家一心念佛,得生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







附錄


一、「第十八願善導釋」講義
淨土宗根源之第十八願(本願),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有簡明扼要的解釋(稱為「本願取意文」),此解釋是對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原則、標準的解釋。凡淨土行人,應依此釋,信解之,實踐之。茲列本願文及三段取意文於下。
第十八願之文: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本願取意文」(《聖教集》四八四頁):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善導大師《觀念法門》「本願取意文」(《聖教集》八三四頁):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
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本願取意文」(《聖教集》九一五頁):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第十八願與《玄義分》《觀念法門》《往生禮讚》「取意文」對照表
第十八願 《玄義分》 《觀念法門》 《往生禮讚》
設我得佛︱︱若我得佛︱︱若我成佛︱︱若我成佛
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稱我名號 願生我國
欲生我國︱︱願生我國 稱我名字

乃至十念︱︱下至十念 下至十聲

若不生者︱︱若不生者︱︱若不生者︱︱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不取正覺︱︱不取正覺︱︱不取正覺
故知: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即是乘佛願力,必生彌陀淨土。是故淨土宗宗旨即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當信而行之。法然上人云(《法全》六一八頁):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此文應常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
阿彌陀佛成就本願,莊嚴極樂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覽,有否念我名號之人;
以佛耳晝夜傾聽,有否稱我名號之人。
是故,一稱一念之人,阿彌陀佛,無有不知;
攝取光明,不捨其身,臨終來迎,無有空過。
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
結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二、「第十八願善導釋」補充講義
1.彌陀示現——
唐朝文諗、少康共纂《瑞應傳》言:「佛法東行,未有禪師之盛德矣!」
唐朝《實際寺主懷惲大法師碑銘》,全名是《大唐實際寺故寺主懷惲奉敕贈隆闡大法師碑銘》,言「親證三昧大德善導闍黎」。
法然《選擇集》言(《法全》一一七頁):「大唐相傳云,善導是彌陀化身也。」
北宋慈雲《西方略傳》、擇瑛《修證儀》、用欽《白蓮記》皆言「善導和尚是彌陀化身」。
明朝蓮池《往生集》言:「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
民國印光大師言:「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又以偈讚言:「世傳師是彌陀現,所說當作佛說看。」
2.原則標準——本願批註,異義多端,唯應以善導之釋為其指南。
3.設我得佛——「設我得佛」是願,願者志願希求之意,希求成佛度生。「不取正覺」是誓。誓者誓約之意,謂「若眾生稱念不得往生者,我絕不成佛;不得往生而仍成佛,則誓不取」。
「設」與「若」同。異譯之《如來會》多言「若我成佛」,《莊嚴經》亦言「我若成正覺」。故大師三段本願取意文,為易解故,皆言「若」。
「設」與「若」皆不定之詞。何故置不定之詞?略有二意,一者因位期果:尚在因位,果剋難量,故且置不定之詞。二者重願難成:所發乃十方諸佛未發之願,所度乃十方諸佛難度之機,如是本誓重願,非容易可成,故且置不定之詞。然誓言必得,故《大經》「讚佛偈」言:「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又言「堅正不卻」,願後之文亦言「空中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
「我」者,法藏菩薩自稱。「得佛」與「成佛」同義。
「佛」者,與通途自覺、覺他、覺滿之佛有別。此佛者,別意弘願所成之「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之佛。是「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之佛。此佛即是救度眾生之佛,是若非救度具足煩惱凡夫、罪惡生死凡夫、逆謗闡提凡夫,悉使往生,即不取正覺之佛。故淨土宗宗旨首言「信受彌陀救度」。
4.十方眾生——彌陀救度之對象。十方三世,一切眾生,無一遺漏。即大師言「一切善惡凡夫」之意,包含逆謗闡提。故大師言(《聖教集》七二六頁):「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然莫因良醫而好病,應體佛心而念佛。
5.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大師釋言「稱我名號,願生我國」,此楷定古今之妙判、決定往生之正業。
6.稱我名號,願生我國——此釋顯明二意。一明所信內容。至心信樂者,是信何法?不是信餘法,但信:不論何人,只要念佛願生,必得往生。二明易行至極。不論何人、何時、何處、何緣,皆能稱名念佛,可謂:易行中之易行,無如本願稱名。
此釋簡明扼要,易解易記易持,當下明瞭,甚合易行道。不繁雜,不玄奧,不必艱難地思維,不用苦惱地印證(如自己領受否,或確認自證之正不正等)。
7.乃至十念——「念」者,中國文字往往一字包含多義;此「念」字通心與口,故有以「誦經」為「念經」,俗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十」者,數目;「念」者,口業稱念:口稱十聲,謂之十念。此中十念,不定十念,故「成就文」及「流通文」言「一念」;一念不定一念,故本願言「十念」:十不定十,一不定一,故以「乃至」冠之。
8.十念正義——《觀經》言:「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可知:「乃至十念」即是「下至十聲」之「稱名念佛」,亦即「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之念佛。
故龍樹菩薩《易行品》「本願取意文」言:「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並勸言:「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亦言(《聖教集》二七八頁):「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樂淨土。」又言(《聖教集》三三六頁):「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判言(《聖教集》二八○頁):「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顯明十是圓滿之數,十念者,只要念佛便得往生之謂。
道綽大師「本願取意文」言(《聖教集》四○八頁):「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亦知:《觀經》流通分之「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之「持無量壽佛名」即是「稱名念佛」。《阿彌陀經》之「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亦是「稱名念佛」。善導大師「稱名入報」之偈:「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三經一致,皆以「稱名念佛」為往生正因、往生正定業,順彼佛願故。
故大師《觀經疏‧定善義》言(《聖教集》六一五頁):「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十方恆沙諸佛證誠不虛也。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而三段取意文皆言「稱我名號,下至十聲」,《往生禮讚》「光號攝化」文亦言(《聖教集》八五九頁):「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龍樹、天親、曇鸞、道綽、善導一脈相承,皆以稱名念佛為本願,故曰「本願稱名」,因稱名念佛即是往生正因、正業、正定業故。
9.十念他義——本願「乃至十念」之釋,經大師楷定之後,多以大師之釋為準;於大師之前,諸方異釋頗多,略舉其三。
一、引釋《雜阿含經》之十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
二、元曉《無量壽經宗要》舉出「顯了十念」與「隱密十念」。以《觀經》之十念稱名為顯了十念,下品機所修故;以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為隱密十念,上品機所修故。其隱密十念者指《彌勒發問經》之慈心等之十種心,即:「一者於一切眾生常生慈心,於一切眾生不毀其行,若毀其行,終不往生。二者於一切眾生深起悲心,除殘害意。三者發護法心,不惜身命,於一切法不生誹謗。四者於忍辱中生決定心。五者深心清淨,不染利養。六者發一切種智心,日日常念,無有廢忘。七者於一切眾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謙下言說。八者於世談話,不生味著心。九者近於覺意,深起種種善根因緣,遠離憒鬧散亂之心。十者正念觀佛,除去諸根。解云,如是十念,既非凡夫,當知初地以上菩薩乃能具足十念。」
三、義寂《無量壽經述義記》之「時間十念」,即釋念為時間,一稱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之間為一念,十稱之間名十念,而一心稱念佛名,念念之中自然具足《彌勒發問經》之十念。意謂《觀經》所說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十聲稱佛之間,自具慈心等之十念。
10.乃至十念,下至十聲——「乃至」者「從多向少」,「下至」,者「下者對上」,「十念」者「十聲」。
11.念聲是一——法然《選擇集》「第三本願章」以問答言(《法全》三二頁):
問曰:《經》云「十念」,《釋》云「十聲」,「念聲」之義如何?
答曰:「念聲是一」。何以得知?《觀經》下品下生云:「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今依此文,聲即是念,念即是聲,其意明矣。加之《大集月藏經》云:「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感師釋云:「大念者大聲念佛,小念者小聲念佛。」故知:念即是稱也。
12.乃至下至——法然《選擇集》「第三本願章」以問答言(《法全》三二頁):
問曰:《經》云「乃至」,《釋》云「下至」,其意如何?
答曰:「乃至」與「下至」,其意是一。《經》云「乃至」者,從多向少之言也。多者,上盡一形也;少者,下至十聲、一聲等也。《釋》云「下至」者,下者對上之言也。下者,下至十聲、一聲等也;上者,上盡一形也。
上下相對之文,其例惟多。宿命通願云:「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識宿命,『下至』不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如是五神通及以光明、壽命等願中,一一置「下至」之言,是則「從多至少」「以下對上」之義也。
例上八種之願,今此願「乃至」者,即是「下至」也,是故今善導所引釋「下至」之言,其意不相違。
此釋顯示一多不定、一多包含,上包一形,下包一念。故《往生禮讚》言(《聖教集》八五五、八五九、九一六頁):「上盡一形,下至一念。」
13.願名——「念佛往生願」。法然《選擇集》「第三本願章」言(《法全》三三頁):
但善導與諸師,其意不同,諸師之釋別云「十念往生願」,善導獨總云「念佛往生願」。
諸師別云「十念往生願」者,其意即不周也。所以然者?上捨一形,下捨一念故也。
善導總言「念佛往生願」者,其意即周也。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也。
大師五部九卷之中,無「念佛往生願」五字,而其意顯然,如前所引《往生禮讚》言:「上盡一形,下至一念」。
14.念佛往生願——因果合稱。念佛是因,往生是果。果者極樂報土,酬因之果報土故。大師《法事讚》「稱名入報」之偈言(《聖教集》七七五頁):「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15.願體——四十八願,各願皆有願事與願體。此第十八願,願事即是三心與十念,願體者,異說區區,以大師三段取意文,一眼便知,本願願體即是「乃至十念」之稱名念佛,所謂「本願稱名」。三心在於信稱名必生,故大師不舉三心,唯舉稱名,以顯信相,並示願體。亦唯以「稱名念佛」為生因本願,亦即往生正因、正業、正定業。故法然《選擇集》之結論言(《法全》一一二頁):「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16.十念之念——願文「乃至十念」,大師據《觀經》以聲釋念而言「稱我名號,下至十聲」,明所念唯是佛名,能念即是口稱。古來諸師或以所念通佛名號、相好、法身等,又多以能念為意業而言心念、思念、憶念、繫念、觀念、悟念等,非無其理,如六念、十念之念佛皆心念之念。康僧鎧所譯《無量壽經》之梵本如何?無本可據。依現存之梵本亦似心念,故本願十念,未必非得譯為稱念不可。亦因此故,「本願念佛」廣度群萌之根本義,隱而不彰。若非彌陀示現之善導、三昧證得之祖師證言稱名念佛,則佛悲露而非徹,法門易而似難,行者苦而不樂。故善導大師本願取意文,深具慈悲與智慧,既契機又契理。
17.稱我名號——略信示行,以明「本願之體」即是「稱名念佛」。
18.下至十聲——以惡人、臨終、十念亦生,顯示善人、平生、多念更得往生,此即「平生業成」之義,以啟「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之信心。
19.出聲與默念——法然上人「十二問答」言(《法全》五七七頁):
問:念佛之人,有出聲念,有默念記數,何者為宜?
答:口稱是稱名號,心念亦是念名號,皆成往生之業。然,佛之本願是稱名本願,故宜出聲。是故《觀無量壽經》言「令聲不絕,具足十念」,善導和尚之《往生禮讚》釋為「稱我名號,下至十聲」,但使耳中聞之,皆是高聲念佛。
可知「以稱為本」之義,然老、病、死等,雖有稱念之心,而無稱念之聲,亦屬本願念佛,故是往生之業。
20.乘我願力——此句貫前後文,以彰他力;亦即依佛誓願強力,使稱念者得往生。如下品罪人,苦逼失念,但以稱名,罪滅往生,非自己功夫善行;名號之中,自具萬德以滅罪,自具佛力得往生。
故知:稱名念佛之本身,念念都在乘佛願力,故必定往生,故是平生業成。是故大師在此之前即言「乘佛願力,莫不皆往」。(《聖教集》四六六頁)又言「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聖教集》四八三頁)
何以「稱念佛名」即是「乘佛願力」?因眾生稱名本從佛願發起,如枝芽生於樹幹,念念得樹幹之力。為顯明此理,大師加「乘我願力」四字。
而曇鸞大師之「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正是同明此理。
21.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二句八字,是眾生往生與彌陀正覺,相依不離、相待而成之誓言。
「若不生者」之「生」屬眾生,所謂往生門;正覺屬彌陀,光壽覺體,所謂正覺門。
正覺成時往生亦成,往生成時正覺亦成,以此為別意弘願。四十八願中,置此句者,唯在此願,別中之別,正在斯矣。故言根本主要之誓願,以總為別,獨名本願。
22.正覺門與往生門——正覺門者,從佛覺體而言,明彌陀覺體妙用;往生門者,從機趣入而言,明眾生往生因果。
此二門互收互奪:以正覺門奪者,眾生往生即彌陀正覺之妙用;以往生門奪者,彌陀正覺即眾生往生之歸趣。彌陀正覺全賜眾生往生,眾生往生即同彌陀正覺。
23.此四十八字願成釋,前六句因位本願,後六句果上勝益,因果相依相攝。
凡因果相依而立,因必具果,果必具因;若唯因無果、唯果無因,則失因果之所以為因果之理。
24.此四十八字願成釋,四字一句,文法嚴整,意義完備,無欠無餘,不可加減。一旦加減,則文不順、意不全。故法然上人言:「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結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既結為「四十八字」,自不可加減,況言「四十八願之眼」,結成「四十八字之文」乎!
25.彼佛今現,在世成佛——《大經》言,阿難白佛:「法藏菩薩為已成佛而取滅度?為未成佛?為今現在?」佛告阿難:「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其佛世界,名曰安樂。」阿難又問:「其佛成道以來,為經幾時?」佛言:「成佛以來,凡歷十劫。」《小經》亦言:「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莊嚴經》言:「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於今十劫。」
指方立相論:西方說,無邊說;平等觀,差別觀;此土入聖,彼土得證。
十劫久遠論:十劫成佛說,久遠成佛說;赴機十劫,常演十劫,十久兩實。
曇鸞大師《讚阿彌陀佛偈》第一、第二首言:
 現在西方去此界,十萬億剎安樂土,
 佛世尊號阿彌陀,我願往生歸命禮。
 成佛以來歷十劫,壽命方將無有量,
 法身光輪遍法界,照世盲冥故頂禮。
26.當知本誓,重願不虛——此二句貫通上下,雙明彼佛成佛之功用,及眾生往生之理由。
由彼佛成佛,故本願不虛;由本願不虛,故稱念必生。
要言之:由彼佛成佛,故眾生必生。
此事此理,勸當知也。
當知者,勸應知、應信、應行之意。
有三當知:一彼佛成佛,二本願不虛,三稱念必生。
此三而一,一而三。為已成不變之事實,具法爾自然之功用,勸應信知也。
「本」者因義。久遠之昔因位之時所誓,謂之「本誓」;
「重願」者,深重之本願。
第十八願者,佛隨自意所發。
四十八願中無過此願之深重,故本誓即重願,以顯此願之重要。
不虛——彌陀今現,在世成佛故,信知因位所發深重誓願,毫不虛妄;不論何人,只要稱名念佛,必定往生。
不虛者真實,真實者自然;
願力自然,攝念佛人生於淨土。
27.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必得」者,決定之相也。
「往生」義通現當,平生之機平生業成,臨終之機臨終業成。
28.略唯除文,有何意乎——大師三段取意文,皆略「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八字。蓋引《觀經》下下品文解釋願文,以彰攝取深意;故雖略文,其意甚廣。
29.略安心者,有何意乎——《淨土隨聞記》以問答釋言(《法全》五○○頁):
或人問曰:「善導大師釋本願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
師答曰:「唯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則自然具足三心。為顯此理,略而不釋也。」
《諸弟子問答》亦言(《法全》六一二頁):
問:善導和尚釋本願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
答:「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是即安心也。
法然上人既有此釋,簡要明瞭,當下信受便是,後人異釋,未見此文故,不必採用。
30.四十八字願成釋——此文非常有名,備受珍重讚歎。
可謂字字金玉,句句放光。
大師此釋,如日耀天;餘師諸釋,自然失照。
故法然上人感淚哽咽讚歎而言:「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此文應常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
聖光上人亦言:「此宗極大事也,應善習之。但相傳有二義:一者料簡經文之義,二者三昧發得後之證言。」
31.三段取意加減文——《玄義分》二十八字以「稱名願生」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明信心在稱名,稱名必生故,以顯至極之易行。
《觀念法門》三十二字加「乘我願力」以顯佛力為增上緣。
《往生禮讚》四十八字明因果剋成,以顯「稱念必生」。
32.此三段本願取意文,乃祖師之中,最權威之釋,若人欲解本願文,應依此釋,不玄奇,不繁雜,簡明扼要,一目瞭然。
33.大悲呼喚——此三段取意文,顯露第十八願是彌陀大悲救度的呼喚,呼喚十方眾生要專稱我名,願生我國。
若能「信受彌陀救度」的呼喚,而「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者,即是隨順佛教、佛意、佛願,是名「真佛弟子」。如大師「深心釋」言(《聖教集》六四八頁):
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
34.一一願言——大師於《玄義分》言:
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法然上人釋言(《法全》三○二頁):
四十八願一一皆有念佛往生義,故善導和尚釋為「一一願言」也。
如「無三惡道願」,恐懼三惡重苦之眾生聞之,生欣慕心,而以念佛為正因也;自餘諸願準之。
故四十七願為欣慕願,第十八願為生因願也。
四十八願皆以念佛往生為其別意,故云「一一願言」。
顯示第十八願念佛,涉入四十七願中心,猶如水脈,潛通地下。
故知第十八願統攝四十七願,四十七願功能皆歸第十八願念佛。
《定善義》亦言:「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法事讚》亦言:「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三、「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講義
《易行品》以彌陀「本願稱名」之「易行」為宗,現生不退、往生成佛為趣。
1.《易行品》「難易二道判」之文: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
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2.《易行品》「稱名易行疾至」之偈:
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
‧欲疾至,非疾欲至。
‧此偈顯示信之具體內容,亦即「易行道」易行疾至之法即是「稱名」。稱名即是「易行」,稱名即得「疾至」。既容易,又殊勝。
‧疾至不退轉——非一萬劫或一大劫,非多生多劫無量生死,亦非他土不退,乃此土此生不退。
至簡至易,極頓極圓。一般消費,最高享受。
‧恭敬——內心謙恭,外相崇敬。虔誠恭敬,至誠懇切。徹底放下,全身靠倒。
‧執持稱名號——「執持」即是「稱名號」。不論知不知、信不信、淨不淨,但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念十方諸佛——反顯法。以念十方諸佛反顯專念彌陀一佛。
彌陀是「諸佛之王」,念彌陀即念十方諸佛。
念彌陀,彌陀攝取不捨,念彌陀,彌陀臨終來迎。
3.《易行品》「即入必定」之偈: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4.《易行品》「歸宗」之文: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此文合採本願及成就文,以彰「易行極致」。
‧本願——直以第十八願為根本願,第十九、二十及其餘諸願,皆非根本願。為使眾生欣慕極樂淨土而歸第十八願,故餘四十七願謂之「欣慕願」。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故應掌握根本。
‧本願如是——「如是」者,下之「念我、稱名、自歸、必定」,非此則非彌陀本願。
有具體內容,亦即方法、目標。清楚明朗,一目瞭然。
‧若人——願文「十方眾生」,成就文「諸有眾生」。
以六道中人道為主,是凡非聖,是人非天。「本為凡夫,非為聖人」。
曇鸞大師言「一切外凡夫人」,善導大師言「一切善惡凡夫」。
我也有分,感恩涕零,一心歸命。
‧念我——「念」者願文「乃至十念」之念。「我」者彌陀。
念者戀也,如戀情人,日夜不忘。念者黏也,生佛相黏,一體不離。
念者憶也,如子憶母,時時在懷。念者稱也,稱念彌陀,念念不捨。
此即「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與佛親近,與佛一體,猶如水乳交融。




《觀經》言: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此是「反顯法」,以十方諸佛反顯彌陀一佛,且念彌陀一佛容易,念十方諸佛困難。
《觀經》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此是「直接法」,唯舉彌陀一佛攝取不捨,非舉十方諸佛。
母豈不愛子,子豈不愛母?因迷而隔,因悟而親。
信知此理,自然母子相親,心心相印,函蓋相合。
眾生不知之時,彌陀已備;眾生未求之時,彌陀已給。
信知此理,慚愧感恩,天性自然,憶佛念佛,念念不捨。
如失子認父,如浪子歸家。非感恩,非不感恩。如「謝謝」二字,謝謝母親與謝謝外人,其心迥異,天性自然故。
子若求母,徒令母悲,不以母為母,以為外人故。
眾生求彌陀,徒令彌陀悲,不以彌陀為大慈大悲故,不以彌陀為我願行故,不以彌陀與我一體故。
親緣——父精母血故親,非此則不親,天性自相關。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彌陀既成正覺,即是成就我之往生。信知此理,一心歸命,即與佛一體,自然往生。
‧稱名——口業稱名,專稱彌陀佛名。
淨土宗傳承祖師解釋本願文之「乃至十念」之「念」為「稱念」之念者,始自龍樹菩薩《易行品》。
窺基大師《西方要訣》言:
諸佛願行,成此果名,但能念號,具包眾德,故成大善,不廢往生。
偈言:
以名召德本融通,彼佛分明在口中;
果得持名無異念,聲聲露出紫金容。
口稱成因由法德,全德成名令口稱。
法然上人言:
體外無名,名外無體。萬善妙體,即名號六字;恆沙功德,備口稱一行。
法然上人《選擇集》標宗之文:
南無阿彌陀佛,往生之業,念佛為本。
《選擇集》結歸之文:
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自歸——願文「欲生我國」,成就文「願生彼國」。
「念我稱名」即是「自歸」,自歸即是「南無歸命」。身心性命歸於彌陀,與佛一體,心心相印,函蓋相合;佛命生命,一體不離。
正覺之彌陀,歸命之眾生,生佛一體;佛心有生,生心有佛。
‧即入必定——願文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成就文言「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必定」者,必定成佛之位,亦名正定聚,亦名不退轉。《大智度論》九十三卷言:「阿鞞跋致(不退)即是必定,必定者,必當作佛。」
「即」有「同時即」,與「異時即」,此是「同時即」,如「即入必定」之偈言:「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此「即入必定」顯示「念我稱名自歸」之人,已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之人;即時不退於佛格,往生剎那,頓超十地,快速成佛。
曇鸞大師言:
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
不斷煩惱得涅槃分。
不從一地至一地。
‧念我、稱名、自歸、必定——此是淨土宗之「宗旨」
念我——信受——信受彌陀救度,
稱名——專稱——專稱彌陀佛名,
自歸——願生——願生彌陀淨土,
必定——度生——廣度十方眾生。
‧常應憶念——結歸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意。
善導大師言: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
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四、「稱名即是如實修行」講義
《往生論》言(《聖教集》二一四、二八四頁):
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25字)
又言(《聖教集》二二五、三三一頁):
稱如來名,依如來光明智相修行。
☉此文教理,可謂本宗宗骨,簡要不繁。舉出本願稱名,是如實修行,易行功高,平生業成,不斷得證。
《論註》於此,有「破暗滿願」之釋、「實相為物」之議、「三不三信」之辨、「名體相即」之論。一論喉襟,三經眼目,群生升沉,亦繫於此,宜詳參究。
1.稱彼如來名——《論註》釋此言「稱無礙光如來名」。
「稱」有二義:
一、稱揚讚歎(廣讚)。《大經》言:「我說無量壽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晝夜一劫,尚未能盡。」
二、口稱佛名(略讚)。在此指口稱「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
「稱名」即是隨順佛意,亦是略讚佛德。略自攝廣。
又,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是最高無上之讚歎。
2.如彼如來光明智相——《論註》釋此言:「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照十方世界無有障礙,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闇;非如日月珠光,但破空穴中闇也。」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言:「無明有二種:一者厚,二者薄。薄者名無明,厚者名黑闇。」
《無量壽經》言:「長與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無復貪恚愚癡苦惱之患。欲壽一劫、百劫、千億萬劫,自在隨意,皆可得之。無為自然,次於泥洹之道。」此之「道」者菩提果,「德」者涅槃果;斷除無明,證悟涅槃之意。「生死根本」者無明,一生淨土,即斷無明黑暗,永不生死輪迴。
「如」者,契合、相應、隨順之意。
「如來」者,阿彌陀佛。
「光明」者,阿彌陀佛之光明,即十二光。如《大經》言(《聖教集》七七頁)「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
在此以「無礙光」總攝其餘佛光。
「智相」者,佛光明是佛智慧之相。佛智是體,佛光是相,破暗是用(無礙故)。
佛智者,彌陀之五智,如《大經》言(《聖教集》一二八頁)「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又,《小經》言:「光壽無量,故名彌陀。」此唯舉光,壽體光用,舉用攝體故。
智慧——實相身,法性法身,真實功德相,彌陀自利之德,彌陀成佛因果,無礙光自體。
光明——為物身,方便法身,不虛作住持,彌陀利他之德,眾生往生因果,無礙光照用。
3.如彼名義——《論註》釋此言:「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
「名」者,阿彌陀佛之名。「義」者,阿彌陀佛之體,即光明智相。
全體施名,彌陀因之成佛;稱名契體,眾生因之往生:合此而成「南無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名號有聲光明,光明無聲名號;名號為我而成,光明為我而現。
名號為因,光明為緣;如種子、雨露,落眾生識田,生信受之芽,長專稱之莖,得往生之果。
彌陀名號,無上寶珠,寶莫過此,眾生獲之,速滿大願。
《往生論》言:「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以萬德洪名,置之口中,自能破暗滿願。
彌陀以此光號,廣度十方眾生。善導大師言:「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又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雙取《觀》《小》二經,彰顯《大經》本願密意。
彰者,發露密意於外。眾生稱名,契佛名義,光攝不捨,應聲即現,證得往生。
又言:「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上之「稱彼如來名」是名,次之「如彼如來光明智相」是義,今此「如彼名義」一句,名義一體,函蓋相合。
又此三句,初二句「名體相即」,後一句「名義相應」。《論註》言「名即法」。
名與法即,舉名即義,取義即名;名與義,義與名,如水波相依、珠光相從。
稱名念佛,隨順彌陀本願,隨順彌陀光明,隨順彌陀名義。
念佛即是念「往生正覺之佛名」,亦是念「光明攝取之佛名」。
4.欲如實修行相應故——「相應」者:契合之義,如函蓋相稱;一體之義,形影相從。
此一句六字三語,與上三句彼此相承:「如實」二字,承「如彼如來光明智相」;「修行」二字,承「稱彼如來名」;「相應」二字,承「如彼名義」。
「名義相應」者:彌陀名義屬所應,眾生信行屬能應;眾生信行,與彌陀義合;名義信行,信行名義,兩兩相即。彌陀眾生,眾生彌陀,彼此機法一體,能所融合。此謂之「如實修行相應」。
「機法一體」有三:一、《大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二、《觀經》言「佛入眾生心中」,又言「光攝念佛眾生」。三、善導大師言「彼此三業,不相捨離」。
口稱佛名,三相應、一如實。故「專稱彌陀佛名」,是真正如實修行;欲如實修行,須「專稱彌陀佛名」。
雖常修行,實無修行。如《論註》言(《聖教集》三一六頁):「體如而行,則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
彌陀五劫永劫,成此名號,賜與眾生作往生正因,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往生功德毫無遺漏。
我但信受專稱,毫無不足,毋需修餘雜行,或迴餘功德,以加於佛。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78069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