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十八願善導釋 慧淨法師 講述 1/3
2023/01/13 11:07:16瀏覽361|回應0|推薦4
慧淨法師 講述


第十八願善導釋


前 言
阿彌陀佛為諸佛之王,極樂世界稱法界之都,此皆由彼佛因中四十八願成就。其中第十八願,彌陀將其自身之成佛與十方眾生之往生綁定,自誓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完整願文三十六字,稱為四十八願之根本願、超越諸佛之超世願。
此願為法藏五劫思惟之極致,兆載修行之歸宗。此願為四十八願之根本、目的,此願是阿彌陀佛成佛之生命,也是十方眾生成佛之生命。此願令十方眾生起死回生,此願出生一切諸佛。此願為法界正覺之總綱,此願為諸佛度生之通則。
故正確理解此願並依教奉行,關乎諸佛化道、眾生成佛,是為法界大事,不可有半點含糊。
本書即依彌陀化身的中國淨土宗開宗祖師善導大師的解釋為標準而開演之,既是彌陀化身,所說等同佛說,而又諸佛證定,獨能楷定古今。然其釋義並非善導大師自己獨創,而是依據淨土三經釋尊金口所宣,及印度龍樹、天親二大菩薩及中國曇鸞、道綽二大祖師對此願的解釋而集大成之。簡明、直截、肯定、了當、毫不含糊、不模稜。
末法萬年行人若依善導大師對此願的解釋,則「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並且直入報土,快速成佛;若背離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別解別行,則「百時稀得一二,千中難得三五」往生者,而且難免胎生蓮宮之障。
慧淨法師天性質樸,道心淳厚,數十年傾倒於善導大師,專究窮研,力行實踐,自信教人,大悲普化,為弘揚善導大師學說、彌陀本願稱名之先進。此前出版《第十八願講話》,共三十萬言;今更集法師從二○○八年八月至二○一四年九月,共六年,二十講內容,成《第十八願善導釋》一書,共二十六萬言,利益行人,如雙珠互照,益加光輝。
一個主題,演講數年,而一以貫之,如水流瀉,毫無間歇,亦可側證講者之思想純熟,操行穩健。


總 目 錄
序 講 第十八願善導釋
第一章 「設我得佛」釋
第二章 「十方眾生」釋
第三章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釋
第四章 「乃至十念」釋
第五章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釋
第六章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釋
第七章 補充說明
附 錄 一、「第十八願善導釋」講義
二、「第十八願善導釋」補充講義
三、「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講義
四、「稱名即是如實修行」講義
索 引 名相索引、比喻索引、故事索引、法語索引
細 目 錄
序講 第十八願善導釋 一
第一節 第十八願是淨土宗根源 七
一、四十八願三成就 八
二、第十八願是根本願 八
三、願願導歸第十八願 一一
第二節 第十八願解釋要依善導 一一
一、彌陀示現 一三
二、原則標準——以善導釋為指南 二○
第一章 「設我得佛」釋 二三
第一節 「設我得佛」是願 二五
一、願——希求義 二五
二、誓——願成義 二六
第二節 「設我得佛」細解 二七
一、「設」與「若」同 二七
二、「我」,法藏自稱 三二
三、「得佛」,成佛義 三二
第二章 「十方眾生」釋 三七
第一節 彌陀救度之對象 三九
一、彌陀救度無一遺漏 三九
二、完全靠佛力而得救 四二
三、十方眾生釋之經證 四五
第二節 攝生三願 四八
一、根機不同,信受不同 四八
二、莫不皆乘彌陀之願力 五○
三、引導群機入第十八願 五○
第三節 因彌陀救度獲重生 五四
一、應體佛心而念佛 五五
二、念佛無諍,預期坐脫 五八
三、願為靜默往生人 六七
第三章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釋 六九
第一節 以「稱我名號」釋「至心信樂」 七一
一、楷定古今故 七二
二、聖僧指授故 七三
三、彌陀直說故 七五
四、一如經法故 七七
第二節 此釋深意 七八
一、信稱名必生 七八
二、顯易行至極 八一
第三節 名號功能 八九
一、名即法——稱名佛即現 八九
二、名即光——稱名蒙光攝 九○
三、名包萬德 九二
第四章 「乃至十念」釋 九七
第一節 《觀經》下品下生釋「念」為口業稱名 一○一
第二節 龍樹菩薩釋「念」為稱名念佛 一○四
一、「難易二道判」之文 一○七
二、「稱名易行疾至」之偈 一○九
三、「即入必定」之偈 一一九
四、「歸宗」之文 一二○
第三節 天親菩薩釋「念」為稱名念佛 一七八
一、「稱彼如來名」 一八二
二、「如彼如來光明智相」 一八七
三、「如彼名義」 一九七
四、「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二二六
五、不純正的淨土法門 二三七
第四節 曇鸞大師釋「念」為稱名念佛 二三九
一、「令聲不絕,具足十念」 二四二
二、「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二五○
三、「十念者,明業事成辦」 二五四
第五節 道綽大師釋「念」為稱名念佛 二六二
一、「十念相續,稱我名字」 二六三
二、救度與感恩的法門 二七一
第六節 《觀經》流通分釋「念」為持名 二七二
一、廢立之義 二七四
二、善導大師釋「芬陀利華之文」 二七五
三、「念觀兩宗」與「念觀廢立」 二八○
四、念佛人五種嘉譽 二八三
五、開宗根源在流通文 二八五
第七節 《阿彌陀經》釋「念」為稱名念佛 二八九
一、執持名號即稱名念佛 二九○
二、聞已思惟,繫念不亂 二九一
三、名號清淨真實 二九三
四、名號即是彌陀本體 二九五
五、承接《觀經》脈絡說明念佛功能 二九六
六、釋尊所成正覺即是彌陀名號 二九八
七、只能無條件信受 二九八
八、善導大師釋《小經》核心經文 三○○
第八節 三經一致,以稱名念佛為往生正因 三三五
一、三經唯明念佛往生 三三六
二、三段本願取意文 三四六
三、淨土法門非二力法門 三五一
四、本願稱名之傳承 三五三
第九節 十念他義 三五六
一、《雜阿含經》佛法僧等十念 三五七
二、《彌勒發問經》慈心等十念 三六○
三、義寂之時間十念 三六三
第十節 乃至十念,下至十聲 三六四
一、念聲是一 三六六
二、念之含義 三七○
三、乃至下至 三七三
四、願名——念佛往生願 三八三
五、願體——乃至十念 三九六
六、出聲與默念 四二五
七、「乘我願力」彰顯他力 四四三
第五章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釋 四五九
第一節 深切誓願感天動地 四六二
一、白虹貫日荊軻歌 四六二
二、真心誠心的格言 四六四
三、天地普讚,決定必成 四六五
第二節 誓約內涵 四六六
一、生佛同體、自他不二 四六六
二、別意弘願 四七一
三、別中之別,獨名本願 四七一
四、正覺門與往生門 四七三
五、二門互收互奪 四七三
六、彌陀眾生,同一正覺 四七四
第三節 四十八字願成釋總結 四七七
一、第十八願因果取意文 四七八
二、因果相依相攝 四七九
三、每天都是受報日 四八一
四、自作自受、他作自受 四八三
第四節 四十八字願成釋意義完備 四八六
一、此四十八字不可加減 四八六
二、「彼佛今現,在世成佛」 四八九
三、「當知本誓,重願不虛」 五二二
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五四○
第六章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釋 五四五
第一節 略「唯除」文之意 五四七
一、以經解經,彰攝取深意 五四七
二、本願文比對下品下生文 五五○
三、逆謗除取問答 五五七
四、第十八願有攝取與抑止義 五六○
五、逆謗往生之其他經文祖證 五六一
第二節 顯眾生機類 五六九
一、法鏡照出我等機相 五六九
二、信彌陀救度定往生 五七○
第三節 顯存抑止,隱彰攝取 五七三
一、唯救五逆、誹謗正法 五七三
二、遇緣有異,九品差別 五七四
三、「九品皆凡」的經證 五七五
四、本為凡夫,兼為聖人 五七七
第七章 補充說明 五七九
第一節 略安心之意 五八一
一、「安心」——三心、三信 五八六
二、「心」為根本 五八九
三、「安」字之意 五九一
四、「起行」——五念 六○一
五、「作業」——四修 六○二
六、三心、五念、四修歸結於專稱佛名 六○二
七、以行立信,以行滿願 六○七
第二節 四十八字願成釋 六○九
一、此釋備受珍重讚歎 六○九
二、如日耀天,諸釋失照 六一六
三、四十八願之眼肝神 六一七
四、宗極大事,應善習之 六二六
第三節 三段取意文加減之意 六二七
一、信稱名必生,顯至極之易行 六二八
二、乘我願力,顯佛力為增上緣 六二九
三、因果剋成,顯稱念必生 六三○
四、彌陀的呼喚 六三一
五、隨順佛教、佛意、佛願 六三六
六、老老實實念佛 六四五
第四節 「一一願言」之疑 六四六
一、善知識的重要 六五○
二、法然上人釋「一一願言」 六五三
三、「一一願言」不可改為「有一願言」 六六六
四、三經本體,專稱佛名 六六八
五、一句一字,不可加減 六七六
附錄 六七九
一、「第十八願善導釋」講義 六八○
二、「第十八願善導釋」補充講義 六八三
三、「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講義 七○二
四、「稱名即是如實修行」講義 七一○
索 引
名相索引
比喻索引
故事索引
法語索引











序講 第十八願善導釋




















「第十八願善導釋」講義文
大家手上都有這份「第十八願善導釋」講義,另外有將近六張的補充講稿,對講義有詳細的說明。所以,即使大家不聽我的講解,僅僅看補充講稿,也能掌握講義的內容。現在我們先將講義念一遍。
第十八願善導釋
淨土宗根源之第十八願(本願),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有簡明扼要的解釋(稱為「本願取意文」),此解釋是對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原則、標準的解釋。凡淨土行人,應依此釋,信解之,實踐之。茲列本願文及三段取意文於下。
第十八願之文: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本願取意文」(《聖教集》四八四頁):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善導大師《觀念法門》「本願取意文」(《聖教集》八三四頁):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
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本願取意文」(《聖教集》九一五頁):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第十八願與《玄義分》《觀念法門》《往生禮讚》「取意文」對照表
第十八願 《玄義分》 《觀念法門》 《往生禮讚》
設我得佛︱︱若我得佛︱︱若我成佛︱︱若我成佛
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稱我名號 願生我國
欲生我國︱︱願生我國 稱我名字

乃至十念︱︱下至十念 下至十聲

若不生者︱︱若不生者︱︱若不生者︱︱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不取正覺︱︱不取正覺︱︱不取正覺

故知: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即是乘佛願力,必生彌陀淨土。是故淨土宗宗旨即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當信而行之。法然上人云(《法全》六一八頁):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此文應常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
阿彌陀佛成就本願,莊嚴極樂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覽,有否念我名號之人;
以佛耳晝夜傾聽,有否稱我名號之人。
是故,一稱一念之人,阿彌陀佛,無有不知;
攝取光明,不捨其身,臨終來迎,無有空過。
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
結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第一節 第十八願是淨土宗根源
現在逐句來稍作解釋。
(講義文)
淨土宗根源之第十八願(本願)
佛法從印度傳到中國,已經超過兩千年。中國古代的祖師大德,根據釋迦牟尼佛一代所說的法,建立了八個宗派,每一個宗派都有它甚深的教理以及攝受的對象。我們這個法門是屬於八個宗派之中的淨土宗,不是其他的宗。我們這一宗的傳承,完全依據善導大師的法脈。
淨土宗之所以成為淨土宗,它有個根本,有個起源。它的起源就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為法藏菩薩的時候,為十方眾生廣發誓必救度的四十八大願;它的根本就是四十八大願當中的第十八願。
一、四十八願三成就
四十八願的內涵概括為三方面,亦即四十八願「三成就」:
一、成就淨土:成就清淨莊嚴、殊勝無比的極樂淨土,作為將來救度十方眾生的歸趨、成佛之所。
二、成就往生:成就十方眾生必定往生的功德資糧。
三、成就佛身:既已成就眾生的往生功德,自然成就了「佛中之王、光中極尊」的南無阿彌陀佛,有實際的力量能夠救度十方眾生往生淨土、快速成佛。
二、第十八願是根本願
這當中有一個根本、主要的願,就是第十八願,所以稱為「本願」。
因為,雖然願願都是為了眾生,但如果眾生不能往生,那麼其他的願即使圓滿了,極樂世界再怎樣殊勝莊嚴,阿彌陀佛再怎樣慈悲,那麼四十八願就沒有了意義,所成就的極樂世界也就沒有意義。第十八願就是使十方眾生都能往生;若沒有第十八願,十方眾生就未必能夠往生。
攝生三願
因為阿彌陀佛的每一個願,都是為了使十方眾生到極樂世界去成就佛果的。那怎樣使十方眾生到他的極樂世界呢?四十八願當中有三個願,叫作「攝生三願」,即: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其中第十八願、第十九願是「當機願」,是今生必定往生的願。至於只是結緣而對方並沒有要往生,阿彌陀佛也誓必要攝取他,跟隨著他,等待機緣成熟,就救他到極樂世界;總之,只要跟阿彌陀佛結過了緣,阿彌陀佛就永不放棄他,加持他,攝取他,這個願就是第二十願,所以第二十願叫「結緣願」,跟阿彌陀佛結緣,阿彌陀佛總有一天會等到他。
魚上鉤喻
有一句話說:「總有一天等到你!」就好像海裡的魚上了鉤,即使還沒有被拉上岸,可是,既然上了鉤,就跑不掉,總有一天會把他拉上來。所以,凡是跟阿彌陀佛結過緣的,阿彌陀佛說,要快速地,二三世或幾世之間,就要把他救到極樂世界。
在當機願的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當中,哪一願是根本、主要的願,是阿彌陀佛的本懷呢?就是第十八願。為什麼呢?第十八願總共有三十六個字,其中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八個字,只有第十八願有,其他的願沒有,由這八個字可知眾生的往生跟阿彌陀佛的成佛是綁在一起的,是同時成就的。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如果成佛了,眾生也就能夠往生;能夠使眾生往生,阿彌陀佛也才成佛。至於第十九願,並不是這樣的願,第十九願的對象是能「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人,是依他能夠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根性與立場,來為他發這個願,引導他迴向他的功德來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保證在他臨終的時候現前來迎接他。以這一種臨終來迎的保證方式,引導種種根性的眾生歸入第十八願。
第十八願說只要「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就必使他往生。第十八願所講的這種往生方法,可以說完全是阿彌陀佛佛心的流露,對眾生來講是包含上、中、下任何根器,因為這當中幾乎是沒有什麼條件,門檻非常低,低到幾乎沒有門檻,使得能發菩提心、不能發菩提心、能修諸功德、不能修諸功德的人,都能夠往生,徹底顯露佛平等的慈悲,徹底彰顯佛偉大的力量,這都在第十八願當中。
所以,就第十八願跟第十九願來講,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隨自意而發,第十九願是隨他意所發。
三、願願導歸第十八願
同時,四十八願每一願每一願都帶有第十八願的內涵,因為每一願都是讓眾生產生欣慕心、嚮往心,嚮往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嚮往極樂世界的眾生都能夠獲得六種神通,都能夠住不退轉,都能夠快速證入涅槃,都能夠發大乘心,廣度十方眾生;欣慕每一願每一願的內容,嚮往極樂世界,最後他就會念佛往生。所以,每一願每一願都是在引導他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總而言之,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的根本願,第十八願也是淨土宗的根源。
第二節 第十八願解釋要依善導
第十八願的三十六個字,文字很簡短,但它背後的內涵卻很深廣,因為充滿著佛廣大的慈悲與智慧。也因此,自古以來對第十八願的解釋就有很多。所謂「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我們今天看經、研教,以自己有限的智慧很難正確掌握經文教理的內涵,必須透過祖師大德的著作。
本願取意文
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有簡明扼要的解釋(稱為「本願取意文」)。
自古以來,淨土經論,尤其是第十八願,不乏祖師大德的解釋。在這些祖師大德當中,我們要依據哪一位?對淨土宗來講,我們是依據善導大師的解釋,所以這裡就說「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有簡明扼要的解釋,稱為『本願取意文』」。
要想瞭解善導大師的教理思想,必須看他的五部九卷,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可以說都是在顯揚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都是以第十八願來闡釋發揮的。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非常多,我們所編的《善導大師語錄》,第一篇就是「本願篇」,把有關第十八願最明顯的解釋編輯在一起,總共十六條。這篇講義取了其中三條取意文作為第十八願的解釋。善導大師解釋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都是簡單而不複雜,明朗而不模糊,都扼要地抓住核心,而非不著邊際,所以說「簡明扼要」。
此解釋是對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原則、標準的解釋。
接下來,就「彌陀示現」以及「原則、標準」等名相,依補充講義(見附錄二)稍作解釋。
一、彌陀示現
彌陀示現
善導大師是彌陀所示現,有什麼根據呢?在這裡列舉相關的證文:
(一)唐朝《瑞應傳》
唐朝文諗、少康共纂《瑞應傳》言:「佛法東行,未有禪師之盛德矣!」
唐朝文諗大師、少康大師,他們兩位的時代離善導大師並不是很久,尤其是少康大師,有「後善導」之稱,也就是善導大師專依淨土教典,專修淨土念佛,達到一聲佛號口出一道光明;少康大師仰慕、效法善導大師的芳蹤,也專修淨土念佛,達到一聲佛號口出一尊佛像。文諗與少康兩位大師共編《瑞應傳》,全名是《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傳》,是從《往生傳》及《高僧傳》當中選出四十八位真實可靠而又瑞相殊勝、真誠感人,能顯佛力不可思議的事蹟,彙整成冊,使已經信受的人信心更加堅固,也讓還沒信受的人能因閱讀此書而啟發信心。其中第十二則就是善導大師的往生事蹟,最後的一段話說:「佛法東行,未有禪師之盛德矣!」這是對善導大師至高無上的讚歎。
佛法從東漢末年傳到中國,一直到少康大師那個時代,沒有像善導大師那樣巍巍高盛的德行。這句話在佛教界當中,可以說是最高的讚歎。隋唐時代是佛法鼎盛的黃金時代,寺院多,出家眾多,修行人多,高僧大德多,中國佛教的八大宗派都是成立於那個時代。可是,不論大乘、小乘、顯教、密教的祖師大德,論盛德來講,都不如善導大師。不論世間的修身養性也好,還是佛法出世的修行證果也好,都是在講德行。如果修行人沒有德行,當然就不能稱為修行人;修行人最重視的,就是有德無德,如果被讚揚、肯定是有德行的人,他的出家修行才有意義。像對善導大師這樣的推崇——「佛法東行,未有禪師之盛德矣!」這豈不是至高無上的讚歎!這種讚歎等於說所有宗派的祖師大德,他們的德行,他們的證果,雖然也是巍巍高盛,可是,善導大師在這當中是最為高盛的,是個中翹楚,所以說「未有禪師之盛德矣!」這種讚歎,可以說是佛教界當中最高、最崇敬的讚歎。
(二)懷惲法師碑銘
唐朝《實際寺主懷惲大法師碑銘》,全名是《大唐實際寺故寺主懷惲奉敕贈隆闡大法師碑銘》,言「親證三昧大德善導闍黎」。
《善導大師全集》第八二六頁的《善導大師略傳》,引用了這個碑銘的片段,其中就讚歎說「親證三昧大德善導闍黎」。意思就是說,懷惲大法師的剃度師父,就是親證三昧的大德善導闍黎,以「親證三昧大德」這六個字來形容、讚歎善導大師。親證三昧就是入禪定之中,悠遊淨土,親見彌陀,不但可以面見彌陀,而且還可以跟彌陀彼此對話,這叫親證三昧。這種功夫、境界,不論是淨土法門,還是其他法門,自古以來就很少有人達到,即使在淨土宗十三位祖師當中,親證三昧的也沒有幾位。廬山的慧遠大師,在臨終之前向門人說:「吾始居此,十一年中,三睹聖相。今復再見,吾生淨土必矣。」一個人專修有德,往往在臨終的時候會蒙佛示現來指示他往生的日期。法照大師也曾經在念佛中蒙佛攝受到過極樂世界。至於近代印光大師有沒有證得三昧,我們不知道。不過,他寫了一篇《念佛三昧摸象記》,既是摸象,就表示並不是開眼看到象的全貌。而善導大師的親證三昧,是在他年輕的時候。由此可見,「親證三昧大德」六個字,是非常崇高的讚語。
懷惲大法師本來是個世爵子弟,也就是王公大臣的兒子,這樣的身分發心出家,他的剃度師父不可能是泛泛之輩,一定是找一位無論學問、智慧、修行、道行都是備受公認的,所以他禮請善導大師當他的闍黎。阿闍黎有種種的內容,其中就有剃度的阿闍黎,也就是幫他剃度的師父。幫他剃度之後,當然就是教授他佛法的教理,教導他修行的方法以及生活的規範。善導大師的信眾很多,徒弟中最有名的是懷感大師,另一位就是這位懷惲大師,還有淨業大師。古代的出家眾不是隨便就被稱為法師的,他必須真正深入三藏、修行有成,真有其德,才能被恭稱為法師,現在「法師」已經是一種通俗的稱呼。懷惲大師被皇帝敕贈「隆闡大法師」的名號,如果是一般人尊稱他,或許還沒有什麼了不起,可是由皇帝來敕贈,這就非常不容易,如果不是真正修行有德、實至名歸,經過種種的考核,是不可能受皇帝的贈誥的。當然,在這裡主要是提出「親證三昧大德善導闍黎」。
法然《選擇集》言(《法全》一一七頁):「大唐相傳云,善導是彌陀化身也。」
北宋慈雲《西方略傳》、擇瑛《修證儀》、用欽《白蓮記》皆言「善導和尚是彌陀化身」。
明朝蓮池《往生集》言:「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
民國印光大師言:「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又以偈讚言:「世傳師是彌陀現,所說當作佛說看。」
(三)《選擇本願念佛集》
前面的兩段典故還沒有點出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然而在法然上人《選擇集》的最後跋文,就非常恭敬地讚歎善導大師,讚稱大師是從大唐時代以來就一直傳誦他是彌陀化身。法然上人是何等人物?他是日本淨土宗的開宗祖師,他以這種口氣、這種崇敬心來稱述善導大師是從大唐時代就已經被傳誦是彌陀化身了。
(四)《西方略傳》
接下來是北宋的慈雲大師,他和天台宗知禮大師齊名,慈雲大師的本名是遵式,「慈雲」也是宋朝皇帝敕封給他的法號,他也叫慈雲尊者。他有一本《西方略傳》(全名是《往生西方淨土略傳》),裡面就談到「善導和尚是彌陀化身」。
(五)《淨土修證儀》
擇瑛是北宋時期的一位大師級的人物,他寫了一本《淨土修證儀》,裡面同樣談到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
(六)《白蓮記》
用欽大師也是宋朝的一位大師,他也有好幾本著作,其中有一本《白蓮記》(全名是《觀經疏白蓮記》),裡面也談到「善導和尚是彌陀化身」。
(七)《往生集》
明朝蓮池大師編輯了一本《往生集》,裡面搜集了比較殊勝的往生事蹟,有出家眾,有在家眾,有國王,有大臣,有一般百姓,甚至有動物往生,其中當然少不了善導大師的往生事蹟。蓮池大師在《往生集》的每一則事蹟後面幾乎都有按語,他對善導大師讚歎說:「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蓮池大師是明朝數一數二的高僧,也是淨土宗第八祖,他這樣的讚歎,當然不是隨便的。
(八)《印光大師文鈔》
近代印光大師也非常崇仰、極為讚歎地說:「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意思就是說,善導大師就是彌陀所顯化的,所以他在世的時候,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又以偈讚言:「世傳師是彌陀現,所說當作佛說看。」意思是說,自古以來,相傳善導大師是彌陀所示現化身,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我們不能把它看成是一般的著作,而要當作佛所說經典一般。印光大師在近代中國是數一數二的高僧,也是淨土宗的第十三位祖師,他所講的,他所讚歎的,可說是不隨便、不含糊,必須有他的證量,透過智慧思維之後才敢這樣講的。不然,所講出來的如果太過輕率,或者是無本可據,豈不是自損人格。
由以上的幾位祖師大德的證言,更能顯現善導大師彌陀化身的份量。
二、原則標準——以善導釋為指南
我們今天要來瞭解第十八願的內涵,與其依循其他祖師大德的解釋,何不以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的解釋作為原則標準呢?
原則標準——本願批註,異義多端,唯應以善導之釋為其指南。
「本願」就是指《無量壽經》的第十八願。《無量壽經》自從在中國翻譯出來以後,有好幾位大德為《無量壽經》作批註,而他們並非都是專修淨土的,乃至善導大師之後,在日本對《無量壽經》的批註、對第十八願的闡釋也非常多。綜觀這些解釋,可說是異義多端,各有不同,甚至彼此相反。在這當中,我們只可以善導大師的「本願取意文」作為指針,作為原則,作為衡量的標準。也就是,跟善導大師的解釋吻合,就是正確的,可以參考;不然的話,就不是正確的。不過,既然有善導大師的解釋,我們就不必另外花費時間、精神去看其他的解釋了。因為我們既沒有人來引導,又沒有能力去分辨正訛,看了之後,反而會在我們的腦海中起了分歧的見解,那就非常不好。
這幾年來,我們對第十八願也有多次的研討,可是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我們都是依善導大師的「本願取意文」在闡釋的,再怎麼解釋,都是回歸到善導大師本願取意文的內涵。所以,大家如果看到有人解釋《無量壽經》、解釋第十八願,解釋的人如果引用善導大師的本願取意文,那或許能夠比較接近善導大師的思想;如果他不引用善導大師的解釋,或者雖然引用了,可是卻加上另外的解釋,不直截了當地顯現善導大師本願取意文的意涵,當然就不能採納。
譬如在日本,法然上人建立淨土宗之後,底下也有各流各派。各流各派當中,對《無量壽經》也都有解釋,尤其是對第十八願,也都有充分廣泛的批註,這當中尤其是日本淨土真宗為多;可是,他們有關第十八願的解釋,都很少引用善導大師的解釋,而是另有發揮。如此異說紛紜,可能就會偏離善導大師的思想。所以說「本願批註,異義多端,唯應以善導之釋為其指南」。
同時,也是因為善導大師的解釋簡明、扼要、明瞭,一看就容易理解,而且容易默記,容易行持。它本來就很清楚、很明白,如果把它發揮得很玄奧,令人摸不著邊際,那就已經偏頗了。因為它是一目瞭然,當下可以明瞭、掌握的,卻作過多玄奧的解釋,恐怕就會畫蛇添足,偏離方向。
凡淨土行人,應依此釋,信解之,實踐之。
不研究淨土教理則已,不專修淨土法門則已,凡是要專修淨土、研究淨土,就必須依善導大師本願取意文的解釋,去信受它,去明瞭它,進而依善導大師所解釋的去實踐。
茲列本願文及三段取意文於下。
現在這張講義將《無量壽經》四十八大願當中的第十八願「本願文」以及善導大師的三段「取意文」羅列在一起,一目了然,一看就懂。





第一章 「設我得佛」釋




















第一節 「設我得佛」是願
一、願——希求義
設我得佛——「設我得佛」是願,願者志願希求之意,希求成佛度生。
第十八願總共三十六個字,第一句是「設我得佛」。「設我得佛」這四個字,是顯示阿彌陀佛因地之時法藏菩薩的願。願就是志願、希求,自己志願將來成為怎麼樣的人物,要達到怎麼樣的功能,就是一般所講的立志。阿彌陀佛所立,不是為了功成名就、大富大貴那種世間志向,也不是為了得到小乘的聲聞、緣覺,而是要成為天上天下獨一無二的佛;而且這尊佛,是要能夠救度十方眾生的佛。所以「設我得佛」是法藏菩薩至高至偉、無與倫比的志願。
二、誓——願成義
「不取正覺」是誓。誓者誓約之意,謂「若眾生稱念不得往生者,我絕不成佛;不得往生而仍成佛,則誓不取」。
「『不取正覺』是誓」。有願未必是誓,因為發了願,這個願將來成與不成,並沒有另外賭注的約定;但是有了「不取正覺」這個誓約,就是有了保證,也就是如果十方眾生稱念他的名號而不能往生,他就絕對不成佛。這個約定就是誓。
「不得往生而仍成佛,則誓不取」,如果不能使我們十方眾生往生,而他的福德智慧已經圓滿,能成佛了,他毅然捨掉佛的身分。為什麼呢?一般是只要三大阿僧祇劫就能夠成佛,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但是法藏菩薩不是因為這樣就要成佛,他是必須具備使十方眾生都能夠往生的功能,他才取佛果、取正覺,不然的話,再怎樣他都不成佛。所以「誓」和「願」不同,也就是,誓必包含願,願則未必包含誓。
第二節 「設我得佛」細解
一、「設」與「若」同
「設」與「若」同。異譯之《如來會》多言「若我成佛」,《莊嚴經》亦言「我若成正覺」。故大師三段本願取意文,為易解故,皆言「若」。
「『設』與『若』同」,「設我得佛」的「設」,跟善導大師解釋「若我成佛」的「若」,意義是相同的。
「異譯之《如來會》多言『若我成佛』」:《無量壽經》總共有五種譯本,文字各不相同,可是都在說阿彌陀佛成佛的因果,以及眾生往生的因果。其中一本叫作《如來會》,也就是《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跟《無量壽經》是同樣內容、不同版本,是不同的人所翻譯不同的文字,所以叫作「異譯」,它裡面的四十八大願,大部分都用「若我成佛」這四個字。
還有一部異譯的經典《莊嚴經》,也說「我若成正覺」,也是用「若」這個字。
「故大師三段本願取意文,為易解故,皆言『若』」,所以善導大師這三段的本願取意文,為了讓一般淨土行者都能夠容易瞭解,所以也都用「若」這個字。
(一)不定之詞
「設」與「若」皆不定之詞。何故置不定之詞?略有二意,
一者因位期果:尚在因位,果剋難量,故且置不定之詞。
二者重願難成:所發乃十方諸佛未發之願,所度乃十方諸佛難度之機,如是本誓重願,非容易可成,故且置不定之詞。
「『設』與『若』皆不定之詞」,就「設」與「若」的意義來講,是有不定的意涵;「設」是假設,「若」是如果。「何故置不定之詞?」為什麼法藏菩薩當初發四十八願,一開始用這個不定之詞?「略有二意」,大約有兩個原因。
1、因位期果
「一者因位期果:尚在因位,果剋難量,故且置不定之詞」,第一點,在因地的階段,期盼未來的果報:還在因地的時候,能不能達成這個果報,因為未來變化多端,誰也不敢驟下定論,所以暫且把不定之詞擺在前面。
2、重願難成
「二者重願難成:所發乃十方諸佛未發之願,所度乃十方諸佛難度之機,如是本誓重願,非容易可成,故且置不定之詞」,第二點是最主要的原因,為什麼?法藏菩薩所發的這個願,是十方諸佛沒有發、不敢發的願,因為這個願所要度的眾生,包括十方諸佛難以救度的根機,最典型的說明就是《悲華經》所言,煩惱熾盛、業障深重的眾生,都隨著因緣果報相聚,投生到娑婆世界,十方諸佛難以救度,所以這些眾生都被千佛捨棄。被千佛捨棄的眾生,唯有法藏菩薩為我們發下誓必救度、若不能救度他就不能成佛的誓願。所以,這樣的本誓重願,在因地所發的這個深重誓願,不是可以容易達成的,「故且置不定之詞」,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二)然誓言必得
然誓言必得,故《大經》「讚佛偈」言:「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又言「堅正不卻」,願後之文亦言「空中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
「然誓言必得」,雖然用假設、如果這樣的口氣,但是法藏菩薩的內心,是誓言必定要使我們往生,救度我們離苦得樂,所以在《大經》「讚佛偈」法藏菩薩就說:「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也就是說,他誓願必定成佛,必定依他的願來廣度一切眾生,使他們離開輪迴的恐懼,獲得成就涅槃的大安穩、大安樂。又說「堅正不卻」,「堅」是堅固,「正」是正直,「不卻」是不退轉,也就是法藏菩薩的願心是堅固的,真實的,如同金剛,不壞,不變,永不退轉。
「願後之文亦言『空中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所謂「願後」,就是發了四十八大願之後,法藏菩薩又特別歸納,重新發了三個願,叫「重誓願」或「三誓願」,所謂: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之後,經文說:「法藏比丘說此頌已,應時普地六種震動,天雨妙華以散其上,自然音樂空中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意思是說,當法藏菩薩發了這個願之後,當下十方世界諸佛國土的大地顯現六種震動,而且天空降下了妙華,自然充滿了音樂,有聲音在空中讚歎說:「法藏菩薩所發的願,決定必成無上正覺!」一定能完成,一定能取正覺。剛剛發願而已,都還沒有力行,得果是在怎樣遙遠的未來都還不知道,只是發這個願,可是空中當下預言,似乎是授記說:「決定必成無上正覺!」一定成就佛果,預言了法藏菩薩的成佛,同時也印證了十方一切聖凡善惡眾生只要願生、稱名,都必定往生。
空中這樣的讚歎,是誰來讚歎的呢?當然,六道的凡夫是不可能這樣讚歎,小乘的聲聞、緣覺也不可能這樣讚歎,菩薩之三賢十聖也不能夠作這樣的讚歎;空中的讚歎可說是諸佛的讚歎。阿彌陀佛在這大宇宙、在這無盡的歷史長河當中,不斷地示現修行,示現成佛,示現廣度眾生。所以,這一種空中讚言可說也是阿彌陀佛不斷發願、不斷修行、不斷成佛度生的一種示現。
二、「我」,法藏自稱
「我」者,法藏菩薩自稱。
「設我得佛」的這個「我」,是法藏菩薩自己稱呼自己,他是發願的主人翁,對象就是要救度十方眾生,所以在這裡顯示「能」和「所」。
三、「得佛」,成佛義
「得佛」與「成佛」同義。
「得佛」與「成佛」是同樣的意思。
「佛」者,與通途自覺、覺他、覺滿之佛有別。
此佛者,別意弘願所成之「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之佛。是「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之佛。
「佛者,與通途自覺、覺他、覺滿之佛有別」,這裡所說「設我得佛」的「佛」,跟一般的佛一樣不一樣呢?一般的佛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才能稱為佛。自覺是小乘的聲聞、緣覺之悟道解脫;若進一步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把正覺的方法,發心引導十方眾生,這個叫作覺他,也就是菩薩的境界;到了覺行圓滿,就進了佛的境界。但是,阿彌陀佛發願所要成的這尊佛,跟一般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佛是不一樣的。
(一)別意弘願之佛
「此佛者,別意弘願所成之阿彌陀佛」,願不同,行就不同,因地的願行不同,所得的果也就不同。阿彌陀佛因地所發的願,跟十方諸佛因地所發的願是不同的。怎麼不同?剛剛所講的「我建超世願」,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尤其是第十八願,是超越十方諸佛的願,是十方諸佛所未發的願。而且,阿彌陀佛的行,又是經過了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不只是三大阿僧祇劫而已。因此,阿彌陀佛所成就的這尊佛的正報、依報,自然跟十方諸佛所成就的有所不同。因此,成了佛之後,就稱為阿彌陀佛,這就是「別意弘願」。諸佛所發的願,有總願,有別願,而阿彌陀佛所發的別願,又是諸佛別願中之別願,特別弘廣深重,所以稱為「別意弘願」。
(二)佛王光尊之佛
「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之佛」,所以阿彌陀佛成佛之後,被釋迦牟尼佛稱為諸佛之王,在諸佛光明中至極尊勝。因為,果從因而來,因如果不特別殊勝,所得的果當然就沒有特別殊勝之處,既然是佛中之王、光中之尊,可見因地所發的「設我得佛」特別超越。在大家所熟悉的《無量壽經》中,釋迦牟尼佛就極為讚歎地說,阿彌陀佛是「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這都顯示「設我得佛」的這個「佛」字之意,另具超勝於十方諸佛的內涵。
(三)救度眾生之佛
此佛即是救度眾生之佛,是若非救度具足煩惱凡夫、罪惡生死凡夫、逆謗闡提凡夫,悉使往生,即不取正覺之佛。
「設我得佛」成了佛之後的這尊佛是阿彌陀佛。而阿彌陀佛對眾生來講,是救度眾生的佛。這個救度,有特別的內涵。既然是談救度,就對象來講,就是平等而無差別的;就方法來講,幾乎是不講條件,幾乎是沒有門檻的,這樣才能稱為平等救度。所以,救度必須是絕對性的,超越講求種種對象、種種條件的相對救度。救度的愛心必須是徹底的、絕對性的、無窮盡的,救度的能力也必須是徹底的、絕對的、無有不能的。
良醫喻
這就好像世間的良醫,他只管醫治病人,不去管病人是好人壞人、有罪無罪,只要他是病人,醫生就有責任、有義務去醫治他;至於他有犯法沒犯法,有罪過沒罪過,那是警察、法官的事,是因果、閻羅王的事。對阿彌陀佛來講,阿彌陀佛是救度的佛,你是善人惡人、有沒有犯因果,阿彌陀佛不看這個,他只看你要不要迴心接受救度,如果你接受救度,阿彌陀佛就救度你,不管你是善人惡人,不管你有沒有智慧學問,不管你有修無修,不管你的身分條件:這樣才是救度一切眾生的佛。
我們都是具足煩惱的凡夫,我們都具足貪、瞋、癡、慢、疑、邪見的煩惱,而且很熾盛,很強烈,可說是罪惡深重,勢必永在生死輪迴。如同善導大師要我們自覺機的深信,是「罪惡生死凡夫」,是煩惱具足的凡夫,乃至逆謗闡提凡夫,犯了五逆,犯了謗法,斷了善根,即便如此,阿彌陀佛都要救度,而且也有能力使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否則的話,他就「不取正覺」:阿彌陀佛就是這樣的一尊佛。
(四)救度的法門
故淨土宗宗旨首言「信受彌陀救度」。
所以,淨土宗宗旨的四句法語,第一句就是「信受彌陀救度」,顯示淨土宗這個法門是救度的法門,阿彌陀佛是救度的佛:我們必須這樣理解,這樣信受。







第二章 「十方眾生」釋





















「十方眾生」,這「十方眾生」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當中的第十八願的第二句。「十方眾生」是什麼內涵?是指什麼對象?過去我們有很長一段時間研討第十八願之義,也闡釋過「十方眾生」,不過,在這裡要從另一方面來闡釋。
第一節 彌陀救度之對象
十方眾生——彌陀救度之對象。十方三世,一切眾生,無一遺漏。
阿彌陀佛是能救,十方眾生是所救。阿彌陀佛既然發願,就一定要有個對象,佛是慈悲的,必須要有救度的對象。
一、彌陀救度無一遺漏
「十方」是指十方世界,我們這個世間是娑婆世界,除了娑婆世界之外,在這個大宇宙當中也有其他世界,有無量無邊恆河沙數的世界。「三世」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所以,「十方三世」就時間來講包含過去、現在、未來,就空間來講包含整個大宇宙。整個大宇宙任何世界的任何眾生,包含過去、現在、未來的眾生,都是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既然這樣,「十方眾生」這四個字,所包含的非常廣,廣到沒有一個眾生遺漏在彌陀救度之外,所以說「無一遺漏」。
(一)一切善惡凡夫
即大師言「一切善惡凡夫」之意,包含逆謗闡提。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玄義分》開宗明義的地方,顯揚整個佛法有要門與弘願。「要門」,包含定善和散善;「弘願」,也就是阿彌陀佛的救度,就是善導大師所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若論眾生,有所謂「十法界眾生」。十法界眾生包含聖人和凡夫。聖人包括佛的法界、菩薩的法界、緣覺的法界、聲聞的法界這四個法界的眾生,他們已經超越三界六道的輪迴,不會再造罪造業、受苦受難,已經超凡入聖,屬於聖者;另外六法界的眾生就是六道輪迴的凡夫眾生,就是地獄、餓鬼、畜生、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的眾生:一切眾生歸納起來就是這十個種類。
阿彌陀佛所救度的十方眾生,本來包括除了佛以外的六道凡夫以及超凡入聖的菩薩、緣覺、聲聞三種聖人。可是,善導大師把它濃縮為「一切善惡凡夫」,也就是不包含聲聞、緣覺、菩薩的聖者,而只有六道輪迴的善惡凡夫。因為六道的眾生不是善就是惡,惡固然是凡夫,善也是凡夫,除非他斷除了煩惱、超越了三界,成為超凡入聖的聖人,否則,不論惡人還是善人,都是凡夫;即使上生在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禪定功夫很深,但都還是凡夫,不是聖人。善導大師用「一切善惡凡夫」來解釋十方眾生,對我們而言是很貼切的,也讓我們容易掌握。因為十方眾生看起來範圍太廣了,我們會誤以為「其他眾生能夠往生,恐怕我沒有分,遺漏了我,因為我是一個卑賤低下、惡多善少的凡夫,恐怕是沒有分吧」,所以善導大師就直截了當地用「一切善惡凡夫」來顯示十方眾生的含義,給我們很大的、絕對性的希望,讓我們曉得十方眾生就是指我。因為,我即使不是「一切善惡凡夫」之中的善凡夫,也是屬於「一切善惡凡夫」之中的惡凡夫;儘管是惡凡夫,但也是往生有分的,並不因為是惡凡夫而沒有分。這給我們莫大的希望。
(二)包含逆謗闡提
「善惡凡夫」也包含逆謗闡提。善有五戒十善,惡有五逆十惡。這裡的惡凡夫,不但包含了十惡眾生,也包含了五逆眾生、謗法眾生,甚至是一闡提的眾生。一闡提就是斷善根的意思,也就是他否定善惡報應。所以「一切善惡凡夫」是涵蓋著五逆、謗法、闡提的。
二、完全靠佛力而得救
故大師言(《聖教集》七二六頁):「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這一段法語在善導大師五部九卷之中的《法事讚》內,意思就是說:以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善的凡夫固然能夠念佛往生,五逆十惡的凡夫只要回心轉意、念佛願生極樂世界,以阿彌陀佛的願力、阿彌陀佛的佛力、阿彌陀佛的功德力,也能使他五逆十惡的罪消滅,而得生極樂世界,這就是所謂「罪滅得生」。乃至誹謗佛法的眾生、一闡提的眾生,他只要回心轉意、願生極樂、專念彌陀名號,同樣也無一遺漏地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說「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通通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得生」,這就是「皆往」。
由此可見,以我們自身來講,若沒有佛力(他力)可資依靠,五逆十惡、謗法闡提的我們,都會隨著業力,在臨終的時候,由於業重者先牽,立即頭下腳上地快速栽進阿鼻地獄。可是,因為我們念佛,就乘上了佛的願力;靠上了佛的力量,就立即不降反升,往生極樂世界了。
(一)佛功德為自功德
阿彌陀佛有救度十方眾生的功德力量,他的力量來自兆載永劫為十方眾生所積的無量德行。這一切的功德,都是為我們十方眾生所修、所建立的,點點滴滴都時刻迴向給我們十方眾生。因此,只要我們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每一聲每一聲都在領受彌陀的功德,都在消除我們五逆十惡、謗法闡提的罪業,每一聲每一聲都擁有了必定得生彌陀淨土的功德。所以,我們之所以能離開地獄往生極樂世界,不是因為我們賢能、有修行,完完全全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
然而,彌陀願救我們,也必須是我們願意被救。否則的話,就彼此「不相應」,我們就會繼續在三界六道中輪迴。
燈不按開關喻
就好像燈固然有亮的功能,但是若沒有去按開關,它就不會亮;月亮本來會照映在水面,可是若沒有將蓋子打開,月跟水便不能相應。總之,不怕我們有五逆十惡、謗法闡提的罪業,只怕我們不信受彌陀救度、不專稱彌陀佛名、不願生彌陀淨土。
(二)不信罪最重
可以直截了當這樣說:在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的救度之下,五逆十惡、謗法闡提的罪反而不重,最重的罪是不信彌陀的救度。
以自力法門來講,最重的罪業是五逆十惡、謗法闡提,因為他有了五逆十惡、謗法闡提的罪,而且他是靠他自己,沒有外力可依靠,使得他生生世世都會背負著這個罪,無法解脫;但就他力的法門來講,五逆十惡、謗法闡提的罪,遠遠不如不信靠他力的罪來得重。因為犯了五逆謗法罪的人,只要信受彌陀的救度,也能被救;若是不信受彌陀救度,即使沒犯罪也無法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而被救。
譬如千年暗室,再怎樣年久暗深都不可怕,怕就怕門窗不開,門窗一開,立即光來暗去。眾生心室,再怎樣無明罪深,信窗一開,彌陀救度光明立即照破罪業黑暗。
三、十方眾生釋之經證
以上是善導大師對「十方眾生」的解釋。這樣的解釋並不是善導大師自創的,他也是根據經典和祖師的傳承。
(一)《大阿彌陀經》
《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的同本異譯)對於第十八願的「十方眾生」是這樣形容的:「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聞我名字,莫不慈心歡喜踴躍者,皆令來生我國。」這段法語就是說:所謂十方眾生,包含「諸天人民」,「諸天」就是六欲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人民」就是我們世間的人;還有「蜎飛蠕動」,「蜎飛」就是在天空飛的小小蟲類,「蠕動」就是在地面爬的很微細的昆蟲。意思就是十方眾生包含天界的天人、人道的眾生,以及畜生道的眾生;畜生道包含最微細的昆蟲。連三惡道中那麼渺小卑微的眾生,阿彌陀佛都看重牠、不捨棄牠,為牠發願、為牠修行;反觀我們人道的眾生,豈不是更能蒙受阿彌陀佛的救度?
(二)《莊嚴經》
《莊嚴經》是《無量壽經》的另一部同本異譯。《莊嚴經》對於第十八願的「十方眾生」又是怎樣說明的呢?它說:「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生,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所謂十方眾生,包含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眾生。阿彌陀佛對三惡道的眾生,也為他們發願、修行,誓必要救度他們;若不能救度他們,或沒有力量救度他們,阿彌陀佛就沒有資格成佛,就要捨棄佛的階位。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生,我們能夠理解,可是,地獄之中還有種種的地獄,到底包含了那些範圍呢?《莊嚴經》又說:「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阿彌陀佛金剛不變的佛心,就是大慈大悲之心,對十方眾生要拔苦與樂。阿彌陀佛說他要「常運慈心拔有情」,常以大慈大悲之心,救度十方眾生,度盡十方眾生,同時也度盡阿鼻苦眾生,讓他們離開阿鼻地獄的罪苦。阿鼻地獄是果,它的因是由於造作了十惡五逆、謗法闡提的重罪,如是因,如是果,才會墮入阿鼻地獄的。連有這樣罪業的眾生,阿彌陀佛也為他們發願、為他們修行,發誓說:如果不能讓他們往生極樂世界、離開阿鼻地獄、離開三惡道、離開六道輪迴,他就不成佛。
由這些經文就可以知道,「十方眾生」是無所不包的,是無一遺漏的,每一個眾生都是彌陀救度的對象,每一個眾生在彌陀的救度之中都有資格往生。只要他回心轉意,專念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他即使有再怎樣深重的罪業,都能夠因彌陀的大願業力,都能夠因彌陀的六字萬德洪名而罪業消除,百分之百往生極樂淨土。所以,我們這個法門是「信受彌陀救度」的法門。
這些重要的經文和祖師法語,都已編在隨身書《淨土宗經論釋要文》中,這本小冊子所搜編的是核心法語中的核心法語,希望大家能夠把它背下來,或者能夠讀熟。如果是有志於弘法布教的人,那還不夠,所要背誦的範圍還要更大一點。
第二節 攝生三願
在四十八大願當中,有關於救度十方眾生到極樂世界的願,有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這三個願也稱為「攝生三願」。其中第十八願、第十九願是「當機願」,第二十願是「結緣願」。第十八願與第十九願同樣都有「十方眾生」這四個字,到底它們所指的對象有沒有什麼不一樣?其實,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是平等而無差別的,無所謂一樣不一樣;會有一樣不一樣的問題,是因為我們眾生的根性不同、信受程度不同。
一、根機不同,信受不同
第十八願的「十方眾生」是講「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的眾生,這種眾生跟阿彌陀佛是一對一的,阿彌陀佛的生命是為他而存在的,和他是綁在一起的。而且,第十八願的「十方眾生」往生的生命之所以存在,也必須因為有阿彌陀佛生命的存在。所以,第十八願的「十方眾生」跟阿彌陀佛是結合在一起的,是一體不離的,是休戚與共、同一個生命的。
第十九願的「十方眾生」就不是這樣。他不是專稱彌陀佛名,他是以「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然後至心發願,欲生極樂世界。他不是專靠阿彌陀佛,他是靠他自己,阿彌陀佛對這種眾生來講,並不是綁在一起的,並不是生命為他而存在的。而是向他保證說,他如果將這些功德迴向願生極樂世界,在他臨終的時候,會來迎接他,使他即使沒有專依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要救他,迎接他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第十八願的眾生與第十九願的眾生是不同的,而且差別是很大的,這個差別不在於阿彌陀佛,而在於眾生的根機,眾生因理解不同、信受不同,所以行持也不同。第十八願的是優遊自在於阿彌陀佛的名號當中,第十九願是因為他不瞭解第十八願,不瞭解阿彌陀佛的悲心,他固然想要往生,可是自己又起一個念頭,認為如果沒有一種條件、沒有某一種程度,恐怕不能往生,所以,他以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來作為往生的條件。
二、莫不皆乘彌陀之願力
善導大師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所以,第十八願也好,第十九願也好,通通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不是說第十八願專念彌陀名號是靠彌陀之力往生,而第十九願是靠自己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往生的,不是的,他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是不能往生極樂世界的,是因為他有這些發願,阿彌陀佛就很便宜地把往生的功德給他,跟他做這樣的兌換,假設他不發菩提心、不修諸功德,他就會認為自己沒有東西可以迴向而心生不安。第十八願就不一樣了,第十八願是不管有沒有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他都不依靠發菩提心或修諸功德,他都是依靠這句萬德洪名。這就是它們的不同。
三、引導群機入第十八願
當然,第十九願也是引導聖道門進入第十八願的,因為聖道門所修的法,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即「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諸功德」就是三學、六度萬行,本來修聖道門就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以自己的力量來成佛。阿彌陀佛為了引導他們離開娑婆世界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說:「你如果至心發願,欲生我國的話,臨終的時候,我也會來迎接你,依你這樣的功德,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先這樣來引導,阿彌陀佛的目的是要他不用靠他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而是直截了當地進入第十八願,靠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功德力量。因為他的功德力量已經圓滿了,已經成就了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資糧,所以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目的是在引導所有的根機進入第十八願。
如果能夠理解第十八願是根本願,而第十九願是欣慕願、引導願,這樣的話,萬機就通通是一種根機了。在《法然上人全集》第一三五頁說:「攝萬機於一願,收千品於十念。」也就是說,阿彌陀佛以第十八願來涵蓋、來救度所有的根機。根機概分九品,開展下去,九九八十一品,甚至無量品,每一品、每一種根機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通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說「攝萬機於一願,收千品於十念」。意思也就是以第十八願一願來度盡所有的根機,以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來廣救所有的眾生。
乘船、游泳喻
依第十八願而念佛,就是我們坐在阿彌陀佛的願船當中,任憑阿彌陀佛的願船從此岸到彼岸。在彌陀的願船當中,我們只要安分守己地坐著就可以了。坐在阿彌陀佛的願船當中,只要專稱彌陀佛名,沒有種種的條件限制;坐在阿彌陀佛的願船當中,也不必為阿彌陀佛掌舵、加油、看門、整理東西,通通不用,一概由阿彌陀佛包辦。總之,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是自自然然地乘坐在阿彌陀佛的願船當中,就自自然然地往生彌陀淨土。
第十九願好像是自己要游泳到彼岸,然後祈求阿彌陀佛的救度,他不曉得直接登上阿彌陀佛的願船,所以他就以他自己的力量來游泳。以他自己的力量,可以從此岸到彼岸嗎?根本不可能。因為極樂世界是無上涅槃的境界,以他這種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游泳」力量,根本不可能游到彼岸。只是由於阿彌陀佛的悲心,也讓他能夠登上無上涅槃的極樂彼岸。所以,實際上是阿彌陀佛扶著他、拉著他上岸的,如果阿彌陀佛不扶著他、拉著他,他早就沉溺下去了。
所以,在攝生三願的當機願當中,第十九願固然也能往生,但也是靠阿彌陀佛另外的一種善巧方便接引。第十八願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第十九願就沒有,這個差別就很大。因此,第十八願有「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第十九願也有「設我得佛,十方眾生」,同樣都有「十方眾生」,可是這兩種眾生是天差地別的。
當然,如果第十九願的眾生體會到彌陀的悲心,體會到彌陀的功德,覺悟到自己的發菩提心其實不是真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也不是三輪體空的功德,要迴向往生淨土是不相應的;往生彌陀淨土的正因正業,就在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名號當中,如果能夠理解到這一點的話,他就會歸入第十八願。不管他是上輩、中輩、下輩,不管他是出家、在家,有智慧、沒智慧,善人、惡人,清淨、不清淨,這通通是一種根機,就是第十八願的根機、第十八願的「十方眾生」。
我們由這些解釋曉得,只要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就是乘上第十八願彌陀的願船,像我們這樣的眾生也往生有分。這讓我們有希望、有光明、有安慰。
第三節 因彌陀救度獲重生
善導大師在《法事讚》中說:「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人界的眾生、天界的眾生,不管是善是惡,通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通通不退轉,同樣的進入一生補處。因為《阿彌陀經》說「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所以,我們不往生則已,一旦往生,通通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轉,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一旦往生,就通通是成佛的境界,就不會從佛的境界退下來。
太子等待登基喻
「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在一生補處的地方等待成佛的位置,也就是他有成佛的資格,只是一個佛土只有一尊佛,好像一個國家只有一個國王,必須等國王退位,太子才能登基,太子雖然還沒有登基,可是他已有了國王的資格,一旦他登基成為國王,就掌握了國家大權。所以,第十八願的「十方眾生」有這樣的內涵,使我們所有的修行人有了希望而沒有絕望,有了光明而沒有黑暗,有了安慰而沒有痛苦。
一、應體佛心而念佛
然莫因良醫而好病,應體佛心而念佛。
阿彌陀佛的救度沒有條件,任何善惡凡夫都平等救度,這樣會不會讓我們懈怠?會不會讓我們有恃無恐而作惡多端?不會。所以,我們不要因為有良醫反而喜歡去無病生病,應該體會佛的悲心而念佛。
有良醫而好病喻
要成為良醫,必須具備醫德與醫術。所謂醫德,就是醫生要將所有的患者視為自己的兒子,不管患者有錢沒錢,不管患者是重病輕病,一旦找到他,或是他遇到了,他都會盡心盡力醫治這個患者,毫無保留,也不計較有無報酬。同時,這位良醫必須能夠醫治所有的疾病,任何癌症他都能手到病除,有這樣的醫術,才堪稱良醫。既然名為良醫,對病人是抱持著同情的心,盼望他早日康復,這是一個良醫的心懷。如果病人因為有良醫在身旁,任何疾病都可以得到治療,所以即使沒有病也盼望生病,且任憑疾病滋長,這樣對嗎?當然不對。因為生病是痛苦的,有病的人之所以需要良醫,表示他沒有能力自醫,只能向外尋求。所以,病人需要體會生病是痛苦的,既折磨自己,也連累別人,不要因為有良醫而喜好生病。同樣,念佛人不因為有阿彌陀佛這位高明的醫生、念佛眾生都能夠救度,而喜歡作惡,應該要體會佛心而念佛。
佛是怎樣的心呢?《觀經》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佛心就是大慈大悲,以平等而無條件的慈悲,救度一切善惡凡夫。《觀佛三昧經》說:「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欲拔其苦。」由這幾段佛語可以知道,佛是大慈大悲,特別對於苦惱眾生,要趕快拔除他的苦惱,讓他早日獲得安樂。我們是不是苦惱眾生?我們苦惱啊!苦不堪言!所以,更應該曉得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就是我。
舞台燈光照主角喻
好像舞台的燈光很強,它照來照去都不是在照觀眾,都是在照表演的主角;阿彌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這個光明所要照射的主角是誰呢?是念佛眾生││「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所以,我們應該體會阿彌陀佛是以悲憫同情的心來包容我們,不計較我們的惡。如果阿彌陀佛計較我們的惡的話,那就等同閻羅王在審判我們,我們必定會被審判到地獄、餓鬼、畜生道。可是,阿彌陀佛包容,阿彌陀佛不計較,阿彌陀佛主動積極、平等無別,為我們發願修行,累積功德,來償還我們的業障,使我們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使我們順利安然往生極樂世界。我們應該體會阿彌陀佛這樣的悲心,體會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包容,對我們的體諒,對我們的不計較,對我們的積極給予。我們體會佛心,對一切眾生也應該這個樣子。
因此,體會佛心而念佛的人,他的個性會轉變,他的性情會轉變,他的脾氣會轉變,他的相貌會轉變,他的命運會轉變;如果念佛了,個性沒有轉變,脾氣沒有轉變,相貌沒有轉變,命運沒有轉變,就表示他沒有體會到彌陀的悲心,也可以說他沒有真正信佛念佛。所以,念佛人要檢討自己的性情改變了沒有,是不是跟以前一樣,喜歡動不動就鬧情緒,動不動就不平、不滿、計較、不能體諒包容。信佛念佛的人要「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是一個重生的人。如果還是跟以前一樣的心態、觀念,就要深深地自我檢討。當然,我們都是煩惱強盛、業障深重,並非今天一信了佛,就立刻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這當然不可能。可是,這種觀照、反省,是要比以前更強、更敏銳的。
二、念佛無諍,預期坐脫
《見聞錄》是明末清初蕅益大師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記載下來的,其中有一篇念佛往生事蹟,內容很短,但是啟發意義非常大,我非常喜愛,也在效法。我用八個字作為標題:「念佛無諍,預期坐脫」。其中的幾段法語,也特別寫下來掛在牆上,就是:「隨作務,隨念佛;不與人諍,亦無怒容」。
念佛無諍 預期坐脫
佛日寺釋實相,中年出家,惟勤修苦行,照管常住為事。隨作務,隨念佛;所得即施,不留餘貲;不與人諍,亦無怒容。
壬申秋(一六三二年),忽一日,語人曰:「吾明日當西逝!」乃借雲棲一老人坐龕。次日,洗浴剃髮,髮未竟,已坐脫矣!
「佛日寺」是寺院的名稱,這座寺院在哪裡?我也不知道。但是作者蕅益大師是在蘇州吳縣,所以佛日寺應該也在附近,不過,從故事的最後一段來看,也有可能是在浙江。
「釋實相」就是這個念佛人的法號,「釋」是釋迦牟尼佛的釋,出家人捨掉自己俗家的姓,都以釋迦牟尼佛的姓為姓。「實相」這兩個字非常好,所謂「真如實相,第一義空」。實相就是我們的佛性,也是法性,也是空性,是涅槃寂靜、不生不滅的境界。我們學佛的修行人,不管學八大宗派的哪一個宗派,目的都是為了證悟真如實相;真如實相是共同的目標,只是方法各不一樣。我們淨土宗是念佛靠佛的救度,被救度到極樂世界,就能夠證入實相,猶如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大徹大悟,真如實相立刻現前,當下三明六通、百千陀羅尼完全展現。這就是實相。所以,他的法號很好。
有一句話說「登山道路各不同,同在嶺上賞月光」,就好像各個法門都不同,但最終都要同證真如不生不滅的境界。善導大師《般舟讚》說:「門門不同八萬四,為滅無明果業因;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八萬四千法門各個不同,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為滅無明果業因」,都是為了破除我們的無明。我們的煩惱有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最後要破盡無明,無明是我們果報的業因。在八萬四千法門當中,哪一個法門是頓教、是快速的呢?就是我們這個念佛法門,所以說「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所有其他的法門,要生生世世修行才能滅罪、證果,可是,我們這個法門只要專念彌陀佛名,就能罪滅往生極樂世界,離開三界六道輪迴而成佛,豈不是這句彌陀名號如同利劍,當下就能斷除無明果業因。如果不是彌陀名號的話,就表示不是利劍。除了這個法門之外的所有法門,都不是利劍,都不是頓教。
善導大師《般舟讚》另有一句法語:「門門不同名漸教,萬劫苦行證無生;畢命為期專念佛,須臾命斷佛迎將。」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修行的法門,只不過是各不相同而已,可是這些法門都屬於漸教,因為都要經過萬劫的苦行才能證悟無生。但是,只要我們專念彌陀名號,一生都不改變,命終之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當下就離開三界六道輪迴,罪業未滅而滅;當下往生極樂世界而成佛,功德未成而當下現前。
佛日寺的釋實相是「中年出家」,不是童貞入道,也不是年輕時出家,是中年出家。我在孩童讀私塾的時候,學過一本薄薄的《人生必讀》,上面說:「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月亮過了十五,光明就逐漸減少,我們人生到了中年以後,就萬事皆休。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觸?
枯木喻
《人生必讀》又說:「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時間一去不回頭,過了一天就老邁一天,就更接近死亡,「如牛赴市,步步近死」。我們都已經過了中年,都已經進入老年了,還能像枯木遇到春天再開花結果、再回到少年的歲月嗎?不可能了,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中年給我們的感觸特別深,中年代表著歷經了世態炎涼、世事滄桑,嘗盡了世間的酸甜苦辣、成敗得失,深感人生是苦。對於紅塵俗世的工作,已經感覺到沒有意義,對於人世的浮華與宴樂,感覺到都是虛假與負擔,所以要追求真實的安樂。何況過了中年,等於一半進入棺材,往往凡事都力不從心,精神、體力、記憶力都不如從前。真正覺悟的人,他就會看破人情世事,而來追求真實、追求安樂。有句話說「英雄到老多皈佛」,英雄叱吒風雲,奮鬥了一輩子,擁有了功名富貴,可是最後仍是空虛一場,這個時候,他就會想要修行了。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永恆的?他就會去追求。
釋實相法師出家以後,「惟勤修苦行,照管常住為事」,他的執事是修苦行、做卑微的工作。在佛門裡面,有所謂「執事四十八單」,就是四十八種職務。日本怕吃苦的年輕人有所謂「三K」不做,「三K」就是:辛苦的(kitsui)、骯髒的(kitanai)、危險的(kiken)。可是,這個實相法師中年出家,他能夠吃苦耐勞而勤勉、不懈怠地修苦行。叢林四十八單執事當中,有「火頭」,是砍柴、撿柴、燒柴的;有「水頭」,是負責擔水的;有「飯頭」,是負責煮飯、分配飯菜到各個殿堂的;有「園頭」,是負責種菜的;有「菜頭」,是負責在廚房切菜的;有「圊頭」,以前沒有衛生間,都是茅坑,是負責清潔茅坑的:這些都是苦差事,都是一般人所要逃避的。因為一般人都好逸惡勞,想找輕鬆的做。可是實相法師不是,他出家修行是「惟勤修苦行」。其實出家人在剛剛出家的時候,往往都不敢享受,都要先修苦行,因為要先消業障才能增福德,不然在人生的修行當中一定會有障礙。廣欽老和尚,他是有神通的,凡是有人到他那裡出家,他都告誡說:「做別人不做的,吃別人不吃的。」做人家畏懼辛苦不想做的,吃人家剩下且不喜歡吃的,就是這樣來消磨自己的習氣,來淬鍊自己的耐力、耐性,淬鍊自己刻苦耐勞的本性,以消業障、增福慧。「照管常住為事」,照顧常住,顧前顧後,睡得比人家晚,起得比人家早。
「隨作務,隨念佛」,這句話非常好。作務會不會妨礙念佛?不會;念佛會不會妨礙作務?不會。在所有的修行法門當中,能夠不妨礙作務的,就是念佛法門;在所有的修行法門當中,能夠不離紅塵而修行的,就是念佛。所以,念佛不妨礙作務,作務不妨礙念佛。不離世間法,而能修出世法;雖修出世法,也可不離世間法。他能夠一方面作務一方面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念不捨,因為他生死心切,願生心切。如果他生死心不切,願生心不切,就會悠悠泛泛過日子。如果生死心切,重要的事情掛在心中,所謂「切事繫心」,自自然然地就會念念不捨,因為他有一件重大的事情,所以不管到了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情,那件重大的事情怎麼可能會忘失掉呢?如果會忘失掉的話,表示那件事情對他來講不重要。那麼,對一個修行人來講,什麼事情最重要呢?「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我自己沒有辦法了脫生死輪迴,所以要靠阿彌陀佛」,有這種觀念,他就會念念不捨,就會「隨作務,隨念佛」。
「所得即施,不留餘貲」,凡是有單銀,或人家有供養,他都是右手拿進來、左手就布施出去,不留下一分一角。可見他的生死心切,一心在道,一心在佛法上。從整篇內容來看,他是與人無諍,於世無求。一方面他不留身外之物,甚至於單銀、供養也是即刻就布施出去,對世間的名利都不貪著,不為名利而患得患失。一般人所重的,就是財色名食睡,為了五欲而患得患失,為了五欲而煩惱痛苦,為了五欲而造了無邊的罪業。一個出家人就是專業的修行人,他志在修行,對於財色名利都不應掛念在心。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一個有志於道的人,應該是安貧樂道,甚至隱姓埋名,消聲匿跡,閉門謝客,擱筆捐書,不務雜修,作一愚夫,只管念佛。
「不與人諍,亦無怒容」,他也不跟人家爭長論短。若是表面上不跟人爭長論短,但在心中嘀咕,這還是有諍心。他「亦無怒容」,就表示他也沒有嘀咕在心中,不積壓在心中。一個人固然在外表上很忍讓、忍辱、忍耐,可是心卻放不下,這樣往往就會得病。所以「不與人諍」表示連情緒也沒有,如果有情緒,就不是真的「不與人諍」。人生在世,有一分的計較,就有一分的痛苦;有十分的計較,就有十分的痛苦。若沒有計較,就沒有痛苦。尤其是學佛的人,要深信因果。既然是深信因果的話,今天人家欺負你,或是被討債、生意失敗、感情失和,他不會不平不滿,不會怨天尤人,不會以牙還牙,他會逆來順受。他曉得這是他的果報,是過去的業感來的,不是人家帶給他的,也不是上帝創造的,他對一切都不會抱怨,這樣才是深信因果。所以,深信因果的人,他不會抱怨,更不會報復,不會跟人家誓不甘休、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彌陀來迎不想跟佛去
有一個念佛的婦女,她也是很精勤地念佛,可是她的丈夫有外遇,她一直積壓在心中。在她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要來迎接她,她卻不想跟阿彌陀佛去。她在執著什麼?她要留下來報復她的丈夫。你看,這是多麼可惜的事!她不曉得就是因為過去世跟他結為夫妻的時候,自己有了外遇,所以這輩子因緣和合,跟他結婚了,他也會有外遇:這就是因果。能夠深信因果,心中就不會不平不滿。
「壬申秋」(一六三二年),終於有一天,他忽然跟人家說:「我明日要往生極樂世界,事先跟你揮手道別!」
「乃借雲棲一老人坐龕。次日,洗浴剃髮,髮未竟,已坐脫矣」,隔天,他就洗身剃髮,頭髮都還沒有剃完,他已經安詳地往生極樂世界了。殊勝不殊勝?可貴不可貴?盼望不盼望?
一般念佛人,天天都在念《西方發願文》,希望「預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持金台來迎接我」,我們固然要有這樣的願,但是,要有什麼果,需有什麼因,所謂「要怎麼收成,先怎麼栽」。能把自己當成愚夫愚婦,與人無諍,於世無求,「不與人諍,亦無怒容」「隨作務,隨念佛」,這樣就能預知時至,順利安然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看一些預知時至的人,往往都是一些個性誠樸、老實念佛的老阿公、老阿婆,至於會講經說法而不務實修,喜歡展現聰明智辯、鑽牛角尖的人,往往如佛所言「大命將終,悔懼交至」。你看,他剃頭髮,頭髮還沒有剃完,就已經坐脫了!修行功夫很高的高僧大德也不過如此。
三、願為靜默往生人
在《講演集(二)》第三九一頁有一段話,剛好也可以用來形容這則故事:
「此心唯乘彌陀願,願為靜默往生人」。
「靜默往生人」就是所謂「老實念佛人」「無諍念佛人」,「老實念佛、無諍念佛」即是不講理論、學問,不談閒言雜語、人我是非,不計稱譏毀譽、苦樂順逆,也不愛攀緣,不愛炫耀,既不突顯個人,亦不裝模作樣,只是安分守己、安於念佛、守愚念佛,有事無事一句佛號常掛心口,做好自己本分的事,也默默協助他人。這樣的念佛人,往往預知時至,順利安然、自在莊嚴地往生極樂世界。








第三章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釋




















請看補充講義第五段。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大師釋言「稱我名號,願生我國」,此楷定古今之妙判、決定往生之正業。
第一節 以「稱我名號」釋「至心信樂」
這是解釋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這八個字。這八個字善導大師解釋為「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佛教經典,自古以來有很多高僧大德作批註,在這些高僧大德當中,我們應該依止哪一位呢?我們所依止的,是我們這個法門的祖師,就是鼎鼎有名的彌陀化身的善導大師。尤其是重要的教理,必須有權威性的解釋,而第十八願對我們這個法門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所以我們必須以善導大師的解釋來理解,而不能隨意、輕率地依其他法師大德的解釋。當然,如果我們這個法門傳承的祖師沒有相關解釋,就只好參考其他大德。但是,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有解釋,而且從不同方面所解釋的法語非常多,《善導大師語錄》第一篇《本願篇》,就是對第十八願的解釋,引用的法語就有十六條之多。縱觀自古以來闡釋弘揚淨土法門的高僧大德,都沒有像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這麼重視,又解釋得這麼簡要明瞭。總之,善導大師的解釋,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一、楷定古今故
這裡所講的「此楷定古今之妙判、決定往生之正業」,善導大師以「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來解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這是他個人的創見嗎?不是的,他是有其依據的。在《觀經四帖疏》最後的跋文,也就是《善導大師全集》第三二○頁,善導大師說:「某今欲出此《觀經》要義,楷定古今。」也就是善導大師發現,在他那個時代之前,以及在他那個當代,都有高僧大德批註《觀經》,甚至批註《無量壽經》,闡釋淨土法門,可是都闡釋得不是很正確,有所偏失,導致修學淨土法門的人越來越少,修學的人心中也不能獲得徹底的安穩、安樂。所以,善導大師才發心批註《觀經》來楷定古今。「楷定古今」就是糾正在他那個時代之前,以及在他那個時代,所有對《觀經》的誤解,同時作為標準的解釋。所以「楷」可以說是標準,也可以說是糾正,作為古今的標準,作為古今錯誤的糾正,所謂「放諸四海而皆準,俟諸百代而不惑」。這是善導大師要著作《觀經疏》來楷定古今的因緣。
「稱我名號,願生我國」這八個字,就是善導大師楷定古今的一種善巧的判釋、判定,判定「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就是「稱我名號,願生我國」。所以,凡是跟善導大師不一樣的解釋,那就有錯誤。所以說「楷定古今之妙判、決定往生之正業」。
因為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只有說到一個往生之因,就是稱念他的名號,所以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是決定往生的正業。所謂正業,就是正確的業因。你要獲得什麼樣的果,必須先尋求它正確的因。有什麼因,必定得什麼果,因果是不會有差錯的。那麼,要想獲得往生極樂世界的果,它的因是什麼呢?就是「專稱彌陀佛名」。這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稱我名號,願生我國」。
二、聖僧指授故
善導大師寫這部《觀經疏》,怎麼說不是他的創見呢?善導大師在寫這部《觀經疏》之前,請求佛來加持他,因為《觀經》是釋迦牟尼佛宣說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的經典,是佛與佛才能究盡的境界,如果不是佛的話,是不容易徹底理解的。就像《無量壽經》所講的「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大乘、小乘都不能窺測佛的境界,只有佛與佛才能瞭解。那麼現在善導大師要來批註佛說的《觀經》,所以他就請求靈驗。
善導大師怎樣請求靈驗呢?善導大師當天就念了三部《阿彌陀經》,念了三萬聲彌陀佛名,當天晚上,極樂世界的勝境就清楚地顯現在他的夢中,諸佛菩薩也充滿在空中,接著他就開始疏理《觀經》的經文,準備批註。從那之後,每天晚上的夢中,都有一位僧人前來跟他「指授玄義科文」。在《觀經疏》的後跋,善導大師說:「自此以後,每夜夢中,常有一僧而來,指授玄義科文。既了,更不復見。」每天晚上的夢中,都有一位僧人來指導《觀經》的玄義科文,一直到玄義科文完成之後,就不再夢見了。所謂「玄義」的「玄」,就是深遠的意思,玄奧、玄妙、深遠、深廣,不是凡夫的境界,甚至不是聲聞、緣覺、菩薩的境界,這叫作玄。「義」就是義理,因為《觀經》是阿彌陀佛的境界,很深遠、深奧,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所以,不能以凡夫的知見,依文來解義,必須有佛的加持,通過佛的加持才能夠理解。善導大師批註《觀經》的最前面,就是《玄義分》。《玄義分》並不是對《觀經》文文句句的解釋,而是《觀經》玄妙深遠義理的發揮。這句「稱我名號,願生我國」,就是列在《玄義分》當中的。
或許有人好奇,想知道善導大師每夜夢中顯現的這位僧人是何等人物,他是一般的僧眾嗎?還是一位高僧?還是佛菩薩示現的呢?首先,善導大師是念阿彌陀佛,是求阿彌陀佛的,不是求其他的佛,也不是求其他的菩薩,因此,所顯現的當然是從阿彌陀佛那裡來的。同時,在善導大師之前的高僧大德,有誰能夠正確理解整部《觀經》的道理呢?沒人能對《觀經》從頭到尾、文文句句、百分之百正確地掌握,所以需要佛的加持。因此,每夜夢中前來示現的這位僧人,就被尊為聖僧。
三、彌陀直說故
其實推其根源,可說是阿彌陀佛的示現。所以,法然上人就完全依據善導大師的思想。完全依據善導大師的思想,就是完全依據阿彌陀佛的思想。因此,法然上人《選擇本願念佛集‧後跋》有一段肯定、讚歎《觀經疏》以及善導大師本人的文字,這段話在《法然上人全集》第一一七頁,我來念一遍,大家靜靜地聽:
靜以:善導《觀經疏》者,是西方指南、行者目足也。然則西方行人,必須珍敬矣!
就中每夜夢中有僧指授玄義,僧者恐是彌陀應現。爾者,可謂此疏是「彌陀傳說」,何況大唐相傳云「善導是彌陀化身也」。
爾者,可謂又此文是「彌陀直說」。既云「欲寫者一如經法」,此言誠乎。
法然上人說:靜靜地來思維,善導大師所批註的這部《觀經疏》,可說是西方指南、行者目足。
出門指引方向喻
「西方指南」就是淨土法門的指南針,也就是說,要修學淨土法門,必須有指導者,好像我們要出門,必須有指引的方向。如果沒有指引的方向,就無法到達目的地,若走錯路,恐怕會有危險。所以,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善知識的指導,以及這個法門批註的書。所以,《觀經疏》是念佛人的眼睛,是念佛人的雙腳。有了《觀經疏》,我們的眼睛就能看出正確的方向,我們就有雙腳,能夠走正確的道路。既然這樣的話,修學淨土法門的念佛人對《觀經疏》必須珍惜、珍愛、敬重。
在註疏《觀經》期間,每天晚上,善導大師的夢中都有一位僧人來指授玄義。從善導大師的作法來看,所出現的這位僧人,應該是彌陀所應現的。因此,這部《觀經疏》是彌陀所傳下來的。更何況大唐時代一直都傳說著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如果這樣的話,這部《觀經疏》就是彌陀直接解釋的。
四、一如經法故
何況這部《觀經疏》的後跋強調,如果要抄寫這部《觀經疏》,必須把它當作佛經來抄寫。亦即不可以把它當作一部菩薩的論,或者是後人所解釋的書而已,要把它當作佛經。同樣,我們對善導大師這二十八個字的解釋,要把它當作經文,把它當作阿彌陀佛直接的解釋,它是楷定古今的解釋。這段楷定古今的解釋,就是我們剛剛念誦的「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二十八個字。
第二節 此釋深意
稱我名號,願生我國——此釋顯明二意。
用「稱我名號,願生我國」這八個字解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顯明兩點:
一明所信內容。至心信樂者,是信何法?不是信餘法,但信:不論何人,只要念佛願生,必得往生。
二明易行至極。不論何人、何時、何處、何緣,皆能稱名念佛,可謂:易行中之易行,無如本願稱名。
一、信稱名必生
第一點顯明所信的內容,也就是第十八願所說的「至心信樂」,「信」是明信,必須有一個所信的對象,「稱我名號」就是所信的內容、所信的對象。所以說「至心信樂者,是信何法?」
信樂是信什麼法、什麼內容呢?不是信其他的法門,不是信其他的解釋,更不是以心中的感覺、感受、感動、感激作為所信的內容;那信什麼呢?信不管任何人,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平生臨終,甚至中陰身,乃至三惡道的眾生,只要念佛、願生極樂世界,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百分之百的,不可能有「或者能夠往生」「或者不能夠往生」,因為「必」就是必然的,不是或然的,是百分之百的,是一百分,不是六十分,也不是九十九分。所以,「至心信樂」到底是信什麼?善導大師就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說「稱我名號」。「稱我名號」就是「至心信樂」的內容,就是「至心信樂」所信的對象。善導大師這樣的解釋非常簡單,讓人家一看就明瞭,而且容易做到。
信為善心所
在佛法修行中,不論什麼法門,信是基礎,是非常重要的。在唯識宗《百法明門論》中說,信是屬於「善心所」,也就是屬於善心的範圍。有了信,就有了這方面的善;如果沒有信,就沒有這方面的善。為什麼?因為,再怎樣的好事、善事功德,如果不信的話,那就不會去做。如果沒有行善的因,就不可能得到善的果。人生在世,如果不行善積德,下輩子還能生而為人嗎?如果不相信三皈依是善的、好的,五戒十善是善的、好的,甚至不相信信佛念佛就能夠脫離三界六道輪迴,就能夠往生極樂快速成佛,那就不會念佛,不會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由此可知,一切善的、好的、殊勝的功德,都必須以信作為它的根源、基礎,才有實踐的原動力,可見信的重要。《華嚴經》有一句話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信是一切成道的根源,是所有功德出生之處,同時也能夠長養一切諸善法。也就是說,所有的善法、功德,如果你沒有信,就不會去好樂、去勤修,所以,信非常重要。又有一句話說:「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佛法的功德非常廣大,如同大海,廣無邊,深無底,可是如果沒有信的話,即使一點半滴你也不可能獲得,何況是那麼廣大的功德。所以信是最初步的。
善導大師以「稱我名號」作為我們這個法門信願行的信。信願行是信什麼?信: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就必生彌陀淨土。所謂信,就是信「願」跟「行」。如果所信的不是這樣的內容,那他的信就不是我們這個法門的正信;不是我們這個法門的正信,就不是智信,那就變成是偏信、邪信、迷信了。
二、顯易行至極
「稱我名號,願生我國」第二點所顯明的,是念佛在行持上、實踐上是最容易的,沒有比這更容易的,所以說「顯明易行至極」。為什麼呢?稱我名號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是「不論何人、何時、何處、何緣,皆能稱名念佛,可謂:易行中之易行,無如本願稱名」。不管任何人,男女老幼,健康的、生病的,平生的、臨終的,甚至是動物、中陰身,乃至地獄、餓鬼眾生,稱名念佛是既方便又沒有忌諱。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念佛。也就是說,不論白天晚上,任何時候,不論大殿、客廳還是房間、廁所,不論乾淨還是不乾淨,也不論做任何事情,當下起念佛的念頭,都能夠念佛。這樣的念佛,並不會因為它是這麼容易,功德就比較少,不是的。因為所念的這句萬德洪名是名體一如,因此只要起心動念,只要張口稱念,當下就能夠顯現阿彌陀佛的功能,可以說是易行中之易行、無如本願稱名。任何易行道之中,沒有比稱名念佛更容易的。
「易行」跟「難行」是相對的,提出易行跟難行的是龍樹菩薩。龍樹菩薩在他的高著《易行品》當中,將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小乘大乘、顯教密教的八萬四千法門歸納為兩個法門,也就是難行道跟易行道。一開始龍樹菩薩就說: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
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龍樹菩薩把它們歸納為兩個法門,同時用世間的道路作為比喻,因為在他那個時代,不是在地面上走路就是在水面上坐船。龍樹菩薩就用這兩種來歸納比喻無量法門,也就是:有步行的,比較辛苦困難;有坐船的,比較安逸快樂。
什麼法門如同步行困難而辛苦不安?什麼法門如同坐船容易又很輕鬆安逸?前面是比喻,接著就指出它們的內容,龍樹菩薩說「菩薩道亦如是」,小乘、密教姑且不論,顯教大乘法門也跟世間道的難易苦樂一樣。「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這就是佛法無量法門當中,歸納為兩個法門。「或有勤行精進」就是前面所講的難行道,如同陸道步行則苦。接下來,龍樹菩薩說:「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另外有一種以相信、信受的方法,容易實踐而且很快達到不退轉地,就是這裡所講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信是信「稱我名號,願生我國」。龍樹菩薩整部《易行品》的核心之處,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當中的第十八願,後面我們還會談到。
所以,「稱我名號,願生我國」的第十八願是易行之中的易行。
對於只要稱名就能夠往生,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面也有一段很殊勝的解釋,蕅益大師說:
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
意思就是說,稱名念佛是所有八萬四千法門當中第一方便的法門。方便就是容易,所以,不論何人、何時、何處都能做到,所以說「方便中第一方便」,沒有比這個更方便的了。
「了義中無上了義」,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是觀機逗教,有了義、有不了義的,概略來講,大乘法門都是了義的,「稱名願生極樂」就是了義之中最高的了義法門。
「圓頓中最極圓頓」,大乘有圓教、頓教,也有非圓非頓的權教。在這圓頓法當中,念佛往生更是圓頓之中最為圓頓,沒有比這個更圓滿、更快速的了。方法簡單,證果快速又圓滿,毫無缺陷。當然,因為所信所念的是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所以蕅益大師說:「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具有阿彌陀佛本身所有的功德,所以叫作萬德洪名,因此「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我們稱念這句彌陀洪名,自自然然地,不假勉強地,就能夠召來阿彌陀佛的萬德,而且毫無缺少。也就是說,我們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當下就會顯現,而不會是每次稱名只顯現一部分、一部分就沒有顯現,不是這樣的,所以說「以名召德,罄無不盡」。
這在善導大師的《觀經疏》其實已經說了,善導大師說: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佛法的菩薩道,有八萬四千法門,乃至無量法門。任何法門,不論是小乘大乘、顯教密教,都是善的、有功德的,可是那些法如果跟念佛來比較的話,就完全不能比較了。所以「稱我名號,願生我國」顯示我們這個法門是至簡至易,極頓極圓,是最簡單、最容易的,又是最頓速、最圓滿的。
此釋簡明扼要,易解易記易持,當下明瞭,甚合易行道。
善導大師經過阿彌陀佛的指授,所解釋的非常簡單明瞭,又掌握到核心,容易理解,因為一看就懂,而且「稱我名號,願生我國」只是八個字,所以容易背誦,容易行持,一看就能夠明瞭,很合乎易行道。可以說這八個字的解釋是簡要明瞭,乾淨利落,契理契機,易知易行,真正合乎易行道,能夠廣度諸眾生。
即使再怎樣簡要明瞭、乾淨利落,可是如果它不合乎教理,就是不契理,那就不是我們這個法門;如果所解釋的再怎樣簡要明瞭、乾淨利落,可是我們做不來,就是不契機,也不是我們這個法門。善導大師所解釋的,契理契機,容易知也容易行,這就真正合乎易行道的法門,如此才能廣度所有的眾生。
無需苦惱地印證
不繁雜,不玄奧,不必艱難地思維,不用苦惱地印證(如自己領受否,或確認自證之正不正等)。
善導大師將「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解釋為「稱我名號,願生我國」,可以說簡而不繁,易而不難,淺而不深,明而不昧,所以說不繁雜、不玄奧。固然我們這個法門背後有深遠玄奧的義理,可是,善導大師深入淺出的解釋,讓我們一看就懂,看懂就能夠使用,真正可以即知即行。因為一看就懂,就能夠理解,自然也就不必艱難地去思維,或是再去查種種的資料。
「不用苦惱地印證」,苦惱地印證什麼呢?「我到底領受了沒有?這樣的信,是信受了沒有?我所信受的到底是正確、還是不正確?」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有的解釋不依據善導大師的「稱我名號,願生我國」,而是就信的某種心理狀態去解釋。由於人的心理狀態各有不同,而且心理狀態本來又是隨著環境一時所顯現的,所謂「遇緣則現,緣過則遷」,如果以這種飄浮不定的心理狀態作為信的內容,那就難以堅固,而且抽象不具體。有的人根據自己的感受、感覺,以感動、感激的那種狀態來解釋信心,「我當下感覺、感受到彌陀的救度了,因為那個時候的心情非常感動、感激」,以這種感情,感性地解釋信心;可是,在另一個時間,他的煩惱浮現了,以前的那種歡喜的心再也浮不起來了,那麼,他就會打一個問號:「我在什麼時候,什麼情形之下,當初對彌陀的救度是那樣感動,那種感覺讓我很有法喜,可是現在好像一點都體會不到了。」這就是為了印證自己到底信了沒有而有所苦惱,所以說是「苦惱地印證」。由此可知,錯把自己的感情作為所信的內容、所信的對象,這就不對了。
信以客觀為據,阿彌陀佛的客觀存在就是我們所信的內容。阿彌陀佛怎樣講,要我們怎樣往生,這才是信的具體對象。阿彌陀佛所講的「至心信樂」,善導大師解釋為「稱我名號」,這就非常具體。不論我們的心情、感受如何,「稱我名號」始終都是不變的。「稱我名號」就必定往生,所謂「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這是不論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也就是說,不論你是有智慧的人,還是沒智慧的人,不論你是偏於感性的,還是偏於理性的,都能夠理解,都能夠做到。
水面劃線喻
如果只是以意業方面來解釋的話,就有苦惱,就如善導大師所講的「縱發清心,猶如畫水」,即使當下有那種感受,可是,就好像在水面上劃線一樣,一劃就立刻沒有了。
如果是以善導大師所解釋的「稱我名號,願生我國」,就不管任何人,小孩也好,愚笨的人也好,臨終才遇到也好,甚至是動物也好,念佛都能往生。小孩子,你教他念什麼,他就會跟你念什麼,他即使沒有智慧來思維什麼是阿彌陀佛的救度,思維阿彌陀佛是怎樣一位慈悲、智慧、有願力、有神通、光明攝取的佛,他對於這些是理解不來的;愚笨的人,他也聽不懂;甚至臨終的人,他在病苦之中即將斷氣,他也不能理解那麼多。可是,你只要告訴他念南無阿彌陀佛,他肯張口念佛,就能夠消災免難,就能夠離開六道,就能夠往生極樂。反之,如果要他用自己的心去領悟,去感受,去有感動或感激的那種心情,那小孩做不到,愚笨的人也做不到,臨終的人往往也做不到,動物那就更做不到。可是,譬如說鸚鵡,你只要教牠念佛,牠就會隨著你念佛,或者只是念佛給牠聽,這句佛號入牠的耳根,也成為道種,牠也因為這句佛號自然的功能而牽引到極樂世界。所以,稱名念佛就比較容易,一般都做得到,而且有具體的對象,永遠都不會有變化。
由此可知,善導大師將「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解釋為「稱我名號,願生我國」,真的是非常善巧,簡要明瞭,乾淨利落,契理契機,易知易行。
第三節 名號功能
一、名即法——稱名佛即現
世間人、事、物,雖都各有其名,但卻有「名即法」「名異法」之別。也就是說,如果名稱和內涵、內德、本體是一體的,叫作「名即法」;雖然有名稱,可是和內容、本體是分開的,就叫作「名異法」。「名即法」是指佛菩薩的名號或者咒語;其他的名號,就不是「名即法」。
說水無水喻
譬如說我們口渴的時候,嘴巴說水,可是沒有水到我們的嘴巴;我們是凡夫,某個人如果不在附近,再怎樣大聲叫他,他也沒聽到,請他過來,他也不曉得要過來,因為這都不是「名即法」。
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是「名即法」,是「名即體」,所以稱念這句名號,就跟阿彌陀佛的本體感應道交,他的本體就會顯現,所謂「應聲即現」,因為這句彌陀名號是名即體。
二、名即光——稱名蒙光攝
再者,這句彌陀名號,同時也是「名即光」,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光明,所以善導大師說「光明名號」。因為「名即體、名即光」,所以阿彌陀佛就以稱名為他的本願,使得凡是念佛的人,只要稱名就順佛願,只要稱名就與佛親,只要稱名就蒙光攝取。
我們要想跟阿彌陀佛親,要想跟阿彌陀佛近,不跟阿彌陀佛疏遠,就要怎麼樣?稱名念佛。不然我們凡夫怎麼跟阿彌陀佛親、跟阿彌陀佛近呢?阿彌陀佛的慈悲,我們也思維不來;阿彌陀佛的智慧,是佛的境界,我們也理解不來;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我們也觀想不來;阿彌陀佛的功德,阿彌陀佛的神力,我們更不能理解。阿彌陀佛的慈悲、智慧、願力功德、光明相好,這一些功能、內容,都在名號裡面。
總之,我們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跟阿彌陀佛的佛體相親相近,同時我們也單單以稱名來蒙光攝取。要想蒙受彌陀的佛光攝取,不是修其他的法門、念其他佛菩薩的名號、持其他的咒語、誦其他的經典、拜其他的懺法,或者是參禪打坐,或者是靜坐觀想,都不是,只要稱名念佛,當下就蒙受彌陀的佛光攝取不捨,所以說「單以稱名,蒙光攝取」,非常簡單容易。所以善導大師解釋為「稱我名號,願生我國」,這種解釋契理契機,易知易行,對我們來講,是非常慈悲、非常智慧、功德很大的。論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在玄奘大師所翻譯的《阿彌陀經》就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不是我們凡夫乃至大聖小聖所能想像得到的,所以說「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名號。我們凡夫覺得「這句名號就是一個聲音嘛,頂多就是六個字嘛,字是六個字,聽起來就是一個聲音,哪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呢?」可是,經典裡面明明白白地說這句名號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無量壽經》也說這句名號有「殊勝微妙、甚深無上」的功德。所以,我們不管知道不知道,不管是清淨的心還是雜亂的心,只要一起心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張口念南無阿彌陀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微妙、殊勝無上的功德就立刻現前。
三、名包萬德
因為六字洪名的功德是如此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所以古代大德就把阿彌陀佛分開解釋說:
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
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這樣的解釋可說是最高的,沒有比這更好、更直截了當的解釋了。「阿字十方三世佛」,「阿」字的這個聲音,就圓滿具足十方三世一切佛的功德。「彌字一切諸菩薩」,「彌」字又是含藏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菩薩的功德。「陀字八萬諸聖教」,釋迦牟尼佛因為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所以說了八萬四千法門,來對治、解除眾生的八萬四千煩惱,使眾生離開三界六道之苦,獲得無上涅槃之樂。「陀」字就包含了八萬諸聖教,八萬四千法門的功德都在裡面。「阿彌陀」三個字之中,佛法僧三寶的所有功德通通統攝具足,無一遺漏。這種解釋,這種讚歎,可說是最殊勝、最崇高的了,幾乎沒有比這更高的了。雖然三個字各個分開解釋,但其實是彼此互相包含的。「阿」字是十方三世佛,也是一切諸菩薩,也是八萬諸聖教;「彌」字是一切諸菩薩,也是十方三世佛,也是八萬諸聖教;「陀」字是八萬諸聖教,也是十方三世佛,也是一切諸菩薩。可說名號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殊勝微妙、甚深無上的功德。
名號功德既然這麼深廣,念佛的功德同樣也是這麼深廣。
稱名消罪
在法然上人那個時代,有一位大將軍,常常帶領子弟兵跟敵人作戰,戰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所以一場戰爭下來,總是屍橫遍野,甚至血流成河。固然殺死了對方,可是自己人也被殺,所謂「殺人一萬,自損三千」。他年老了,回想過去自己殺人,還有使子弟兵被殺,這種罪業是多麼深重。所以,他恐懼了,他懊悔了,他懺悔了,這樣的罪業,將來很肯定會導致自己在地獄中受極重刑罰,要想再度獲得人身,恐怕不曉得是什麼時候,所謂「一失人身,萬劫難復」。所以,他懷著殷切、懇切、恭敬、百分之百至誠的心,來請法然上人開示,問法然上人說:「有什麼法門、怎樣的做法,才能消除我一生的罪業?才能避免將來的審判和懲罰?」對他而言,只要知道怎樣能夠贖罪,他就會立刻去做,即使是要砍斷自己的雙手、雙腳,他也甘心去承受,他是抱著這樣的決心。
法然上人怎麼回答他呢?法然上人說:「只要稱名念佛,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能消除你滿身的罪業,就能避免將來的審判,離開地獄的刑罰,而且能夠離開三界六道的輪迴,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這位將軍聽到法然上人這樣剴切、慈祥地為他解說,為他安慰,當下不禁號啕大哭,泣不成聲。因為他自己反省,即使此生被判十次死刑、百次死刑,千刀萬剮都不足以償還的。現在,什麼痛苦都不必承受,只要至誠懇切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贖罪了,就可以免刑,就可以離開地獄,甚至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他無法形容地感動。從此,他就一心無二心地一輩子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一輩子皈投在法然上人門下。
這段典故很有名,他的法號叫作「蓮生」。當法然上人要獨自前往大原跟當時京都比叡山及奈良的很多高僧大德辯論淨土法義的時候,蓮生就自告奮勇地保護法然上人。
所以,善導大師將「至心信樂」解釋為「稱我名號」,對我們來講是恩同再造,給我們安慰,給我們希望,給我們光明。若沒有善導大師這種解釋,我們不能肯定「至心信樂」是信什麼,「乃至十念」是什麼內容,沒有一個指南針,看不清楚,那就沒有光明、沒有希望、沒有安慰了。所以,善導大師的這種解釋,對我們而言,真的是恩同再造。






第四章 「乃至十念」釋











































乃至十念——「念」者,中國文字往往一字包含多義;此「念」字通心與口,故有以「誦經」為「念經」,俗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十」者,數目;「念」者,口業稱念:口稱十聲,謂之十念。
此中十念,不定十念,故「成就文」及「流通文」言「一念」;一念不定一念,故本願言「十念」:十不定十,一不定一,故以「乃至」冠之。
這就是所謂「乃至十念」,這段講義很容易理解。
漢字往往一個字有好幾種解釋,有作名詞的解釋,也有作動詞的解釋,也有作形容詞的解釋,隨它不同的解釋,意義也就不同。
「念」,有用意業的「心念」來解釋,也有用口業的「稱念」來解釋,比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指的就是口業的稱念。
「十」者,就是數目,可見「十念」就是口稱十聲。這個「十」也不是一個固定的字眼,因為在「成就文」及「流通文」都說「乃至一念」。「成就文」說:「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總共有四十個字。「流通文」說:「佛告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成就文」及「流通文」都說一念,一念不一定只是一念,因為第十八願的本願文又說十念,可見「十不定十,一不定一」,因為上面有「乃至」兩個字,這樣就延伸為「若一日,若七日,盡形壽」,這樣來稱名念佛。
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人們作了種種的解釋,為什麼說善導大師的解釋才是正確的呢?接下來引用經典以及幾位祖師的解釋來印證。
第一節 《觀經》下品下生釋「念」為口業稱名
十念正義——《觀經》言:「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如果以《觀經》這段下品下生之文來解釋第十八願的話,第十八願所講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就很明確地是指口業的稱名念佛,也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為這裡所講的「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跟第十八願所講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文字都差不多,證明「念」是稱南無阿彌陀佛,可見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的「念」,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
稱名滅生死罪
為什麼強調稱名念佛呢?因為這裡所講的「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因為他稱念這句萬德洪名,在他的念念之中,每一念每一念都在消除他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也就是說,他六道生死輪迴的罪,不管他有五十億劫、八十億劫、一百億劫,只要他念佛的話,念念都在消除他的生死之罪。他一旦斷氣,就立刻離開三界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他不能往生極樂世界的話,就表示這句名號不能滅他的生死之罪,所以還要在三界六道生死輪迴。可是,因為他的念佛,使他離開了生死輪迴,豈不是念念之中都在消除他的生死輪迴之罪嗎?所以,念佛滅罪,是最多、最殊勝、最徹底的斷除生死的根源。這句佛號是光明名號,所以念佛人在念佛當中,蒙受彌陀的光明攝取,往生極樂世界。
可知:「乃至十念」即是「下至十聲」之「稱名念佛」,亦即「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之念佛。
念佛一般來講有「實相念佛」「無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等等。第十八願所講的是怎樣的念佛呢?是「稱名念佛」。由《觀經》的這段法語就可以知道,「乃至十念」就是「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平生跟臨終是相對的。是平生,就不是臨終;是臨終,就不是平生。平生之機是就他的壽命長短,盡其一輩子專稱彌陀佛名。如果是臨終之機,躺在病床上將要斷氣了,才遇到這個法門,或者是念十聲就斷氣了,或者是念一聲,或者是嘴巴念不出來,只是心中知道念佛能夠往生,這叫「臨終之機,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甚至斷氣了,進入中陰身,能夠遇到蓮友來助念,向他開示,他只要稱名、願生,也能夠往生。所以,稱名念佛就有這麼殊勝方便。
第二節 龍樹菩薩釋「念」為稱名念佛
將「十念」的「念」解釋為「稱名念佛」,並不是善導大師個人獨創,而是有經典的依據,同時也有祖師的傳承,有關經典的依據前面已解釋過,接下來就祖師的傳承來作為印證。
善導大師這個法脈的第一位祖師是龍樹菩薩,第二位是天親菩薩,第三位是曇鸞大師,第四位是道綽大師。在補充講義(見附錄二)引用龍樹菩薩《易行品》的兩段法語來證明「乃至十念」是「稱名念佛」,接下來引用曇鸞大師及道綽大師的法語。
萬古常新
淨土宗念佛法門再怎麼講,都離不開彌陀本願救度與彌陀本願稱名,都是環繞這個核心與宗旨在闡釋。所以,不論何時我們聽聞,每次都要把它當作第一次聽聞,萬古常新,永遠都是新鮮的,不要認為已經學習過了,已經聽過了、瞭解了。應該對我們這個核心宗旨非常好樂,不厭倦。為什麼?因為這是法門的根源,也可以說是彌陀的生命,也是念佛人的生命。比如呼吸,每一口都一樣,但也都是新的;比如眼見色,每一次都一樣,但也都是新的,絕不厭倦,這就是生命常新,萬古不變。
今天的講義(見附錄三)是專就龍樹菩薩《易行品》的法語來補充。講義題名「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稱名」就是專稱彌陀佛名;「易行疾至」就是稱名的本身是易行道,雖然是易行道,可是卻能夠快速到達不退轉。多麼快速呢?是今生今世就能夠預入不退轉地。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浩瀚無邊,龍樹菩薩把浩瀚的佛法歸納判別為「難行道」「易行道」這兩門。「易行道」之所以易,是因為彌陀本願稱名。如果不是彌陀本願稱名,就不易。同時,易的本身有殊勝的功德,因為能夠在現生還沒有往生極樂世界之時,就已經預入不退轉的果位,所以易行的本身是方法容易、功德高超。
一切法門,可以用四句話來分辨:有易行而不疾至,有疾至而非易行,有非易行也非疾至,有既易行又疾至。而我們這個法門,既是易行的法門,又是疾至的法門。這是就標題來解釋。
《易行品》以彌陀「本願稱名」之「易行」為宗,現生不退、往生成佛為趣。
「宗」,簡單講就是方法;「趣」,簡單講就是目標、目的。《易行品》內文很短,所講的易行,有十方十佛的易行、十方諸佛的易行、過去八佛的易行、三世諸佛的易行以及諸菩薩的易行,同時也講到彌陀的易行。講了這麼多的易行,其實是在襯托彌陀的易行。彌陀的易行是《易行品》的核心、《易行品》的結晶、《易行品》的歸趨。所以,《易行品》在講什麼?在講彌陀的「本願稱名」,在講只要依彌陀本願稱名就能現生不退而往生成佛。現生不退,就是內文所講的「即入必定」;往生成佛,就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難易二道判」之文
1、《易行品》「難易二道判」之文: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
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這兩段文雖然簡短,但可說筆力萬鈞。為什麼?把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八萬四千法歸納為這兩個法門,同時用比喻來顯示:就像世間的道路,有難行的道路,有易行的道路。
陸路水道喻
在這裡,龍樹菩薩用陸路和水道,也就是走路和乘船來比喻,因為那時並沒有飛機,也沒有火車、汽車、腳踏車,當時不是牛車、馬車、騎象、騎驢,就是坐船。但牛車、馬車、騎象、騎驢也是在陸地上行走,都不如在水上乘船快,而且乘船是船在水上航行,人輕鬆地坐在船上。所以,陸道步行就非常辛苦,即使是馬拉松健將,要行走千里之路也非常辛苦,何況身體不健壯、老邁或是小兒麻痺、腳有問題,就更沒辦法行走。再者,千里迢迢,跋山涉水,也有種種不可知的危險。所以,陸路步行總是辛苦的、艱苦的,困難重重。水道乘船則易至而快樂,所謂「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就這麼輕鬆,這麼快速。
龍樹菩薩把釋迦牟尼佛說的無量法門歸納為兩個法門;法門無量,歸納起來只有這麼兩條路。「菩薩道亦如是」,「菩薩道」就是佛法中的大乘法門,淨土宗念佛往生是大乘法門之一,菩薩道也和世間道一樣有難有易。「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這裡所講的「勤行精進」,就是難行道,也就是「陸路步行則苦」。為什麼?在這兩段法語之前,龍樹菩薩談到勤行精進的內容是「諸、久、墮」。「諸」就是說要勤行精進無量法門,所謂「法門無量誓願學」;「久」就是要經過長久的時間才能證入不退轉;在這當中,如果不勤行精進,所謂「不進則退」,就有退墮的可能:這叫「諸、久、墮」,這是屬於「勤行精進」。就根機而言,走勤行精進之道的人必須根機銳利,勇往直前。如果根機不銳利,不能一直勤行精進,就會退墮。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這就是易行道。「信方便」能夠易行而快速地到達不退轉地。阿惟越致就是不退轉。所以,這裡所講的易行道,「水道乘船則樂」,是指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而這裡指的是「信」的本身還是另有一個易行的方法為所信的內容?我們看下面這段法語就可以一目瞭然。
二、「稱名易行疾至」之偈
2、《易行品》「稱名易行疾至」之偈:
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
由這兩段法語,我們可以作下列幾種領解:
(一)欲疾至,非疾欲至
欲疾至,非疾欲至。
有關前面這段法語的偈頌,有的版本是作「若人疾欲至」,但是如果就前面「難易二道判」之文來看,應該是「若人欲疾至」,疾至不退轉地,剛好前後文都一致的。
此偈顯示信之具體內容,亦即「易行道」易行疾至之法即是「稱名」。稱名即是「易行」,稱名即得「疾至」。既容易,又殊勝。
難易二道判所講的「以信方便」的「信」是信什麼?什麼是信的內容?由這首偈可以很具體地知道「易行疾至」的方法就是「稱名」,所謂「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所以稱名就是易行,也由於稱名是易行,所以疾至不退轉地。這樣看來,既容易,又殊勝,只要專稱南無阿彌陀佛,很容易,很簡單,不複雜,不艱難;同時,又能夠在今生今世就進入不退轉,也就是必定往生,必定成佛,而且快速成佛。
(二)此土此生不退
疾至不退轉││非一萬劫或一大劫,非多生多劫無量生死,亦非他土不退,乃此土此生不退。
並不是要經過一萬劫或一大劫才能到達不退轉,也就是不需要經過一萬劫這麼長久的時間精進勤行六度萬行;也不是一般成佛從初住開始,經過一大阿僧祇劫才到達初地不退轉。不必經過多生多劫無邊的生死,而且,也不是往生到其他的國土才不退,而是在這娑婆五濁惡世,今生今世就能獲得不退。
這個證明在哪裡?就是龍樹菩薩這兩段法語,「不退轉」之偈以及接下來的解釋之文。「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前面講「若人」,指的還是善惡凡夫,不是證果的菩薩。可是接下來,龍樹菩薩就把念佛願生極樂的人稱為菩薩了,就說「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若菩薩想要此身到達不退轉地,也就是想要肉體還在此世間,還未離開娑婆,斷氣之前就能到達不退轉地,而且必定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話,就應該「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這段文是在《易行品‧十方諸佛章》講的,而這裡的念十方諸佛,是不是要在此生此世獲得不退轉就要念十方諸佛的名號?當然不是,這在後面會有解釋。
一般消費,最高享受
至簡至易,極頓極圓。一般消費,最高享受。
「至簡至易」就是最簡單、最容易,沒有比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更簡單、更容易的。因為這句名號,有心的話,不管誰都會念,即使鳥獸也會跟隨人念;小孩子或不識字,或不能深入教理的愚鈍之人,也能夠念佛;乃至一輩子遇到逆緣惡境,作惡多端,臨終即將斷氣,鼓勵他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他也能夠念佛;即使啞巴,也能在心中念彌陀的名號,所以說「至簡至易」。
這麼簡單,連小孩子、不識字、愚笨的人,甚至鳥獸都能夠念,大概它的境界不高超吧?不是,是「極頓極圓」。論頓速,論圓滿,本願稱名的易行道反而是最為頓速,最為圓滿。
大乘佛法歸納為八個宗派,講頓教圓教的話,不只是淨土宗稱為頓教圓教,密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也都自稱為頓教圓教。可是,頓中之頓、圓中之圓的,只有淨土宗稱名念佛的法門。為什麼?因為只要稱名念佛,今生今世就進入不退轉地的果位,一旦斷氣,就立即離開三界六道的輪迴,立刻往生極樂世界,頓超十地,快速成佛。密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雖然也稱為圓教頓教,可是還要經過生生世世的修證,不能當生就離開三界六道的輪迴,難以當生成就、一世圓滿。所以,這些宗派如果跟淨土宗的本願稱名比對,就成為漸教,而不是頓教了。
「一般消費,最高享受」,這是比喻。本來一般消費只有一般享受,最高消費才有最高享受。
總統套房低價喻
譬如住六星級飯店,住一夜要多少錢?如果住總統套房,更要幾萬或幾十萬,所以是高消費、高享受;可是,我們付出的錢連二星級都不到,只是一般旅社而已,甚至是白白送給我們的,可是享受的卻是最頂級、最高的。
高鐵低價喻
又好比坐高鐵,很快速,但價錢很高;現在我們用市區公車的車票錢,就可以享受高鐵的快速。「一般消費,最高享受」,這是一種比喻。
(三)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恭敬││內心謙恭,外相崇敬。虔誠恭敬,至誠懇切。徹底放下,全身靠倒。
「恭敬」,「恭」指內心的謙恭、謙卑;「敬」指外相的崇敬。「恭敬」這兩個字,對我們學佛的人來講非常重要,所謂「佛法從恭敬中求」,有一分的恭敬就能獲得一分的利益,有十分的恭敬就能獲得十分的利益。其實不只是學佛的人,即使一般人士,也應該心懷恭敬,也就是說,凡事要以恭敬之心來面對、處理,所以《大學》說「誠於中,形於外」,又說「心誠求之,雖不中,亦不遠矣」,古典也說「君子毋不敬」,對任何人、任何事,在任何時、任何處,都應該懷抱恭敬之心。
為什麼這句名號應以恭敬心來執持?
我們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我們是罪惡生死凡夫,內心充滿貪瞋癡的污穢,沒有力量脫離三界六道輪迴,若說有什麼力量的話,只是增加三界六道輪迴的業力而不是功德力。今天承蒙彌陀為我們發願,為我們修行,為我們建設極樂世界,為我們成就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資糧,將此功德資糧迴向給我們十方世界的眾生││能夠理解到這一點的人,就能以恭敬心來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
這個「應」,就是勸勉我們要有恭敬心,要瞭解我們是無有出離之緣的凡夫,要瞭解唯有阿彌陀佛的救度才是我們出離生死輪迴乃至往生成佛的增上緣。所以,這裡的恭敬就是「虔誠恭敬,至誠懇切」的意思,虔誠恭敬與至誠懇切這兩句話意義是一樣的,也就是發自內心,非常懇切、非常至誠地恭敬。
「徹底放下,全身靠倒」,就是徹底放下自力,徹底放下依靠其他法門的執著心,徹底放下對阿彌陀佛救度的懷疑,而以全部性命,全身心、毫無保留地靠倒阿彌陀佛的救度:這就是恭敬的內涵。
執持稱名號││「執持」即是「稱名號」。不論知不知、信不信、淨不淨,但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執持是什麼意思?執持就是將東西抓在手中││有形的我們以手執持,無形的我們以心口來稱念,所以「執持」即是「稱名號」,就是稱念彌陀佛名。能夠專稱彌陀佛名的話,自自然然就融入彌陀的救度,就合乎易行道的內容。
「不論知不知、信不信、淨不淨,但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不論任何人,不論他知不知道彌陀救度的內容、知不知道這就是易行道,也不論他信不信、內心清淨不清淨、散亂不散亂、有沒有貪瞋癡,這些都不論,他只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樣就合乎「執持稱名號」。
當然,一個人能夠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不夾雜,不退轉,往往是有某種程度的瞭解、信受。這裡講的「不論知不知、信不信、淨不淨」,是退到最後講的:即使我們有所不知、有所不能全信,而且貪瞋癡妄想雜念還很熾盛,可是如果能夠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就合乎易行疾至不退的法門,就與易行道相應了。
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所以,我們研討這個法門,不只是停留在學問上、信仰上,而是落實在實踐中,把易行道的稱名念佛化為生活,使生活就是本願稱名的念佛,也就是:熟處轉生,生處轉熟;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這段文表面上好像在解釋前面「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是稱十方諸佛的名號,但其實不是,它是在回歸專稱彌陀佛名,因為《易行品》的核心就是阿彌陀佛本願稱名的易行。這裡為什麼提到十方諸佛?請看講義:
(四)念十方諸佛,反顯念彌陀一佛
念十方諸佛││反顯法。以念十方諸佛反顯專念彌陀一佛。
我們要比較不同事物的優劣,有三種方式,一種是直接法,一種是比較法,一種是反顯法。例如有甲、乙兩個東西,要說明其中一個比較殊勝的話,如果以直接法,就說甲最殊勝,這樣就表示乙不是最殊勝;以比較法,就說甲比乙殊勝,這樣就比較出來了;另外是反顯法,就是說乙也不錯,或說乙也很好,這背後就在顯示甲是更好的,這就是反顯法。這裡的「應當念是十方諸佛」就是反顯法。
(五)彌陀是諸佛之王
彌陀是「諸佛之王」,念彌陀即念十方諸佛。
阿彌陀佛是十方諸佛之中的王,所以經典說,無量壽佛是「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我們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豈不是等同念了十方諸佛?因為只要掌握到王的話,其他也都掌握到了。何況專念彌陀一佛簡單而容易,廣念十方諸佛繁雜而困難。
念彌陀,彌陀攝取不捨,念彌陀,彌陀臨終來迎。
我們專稱彌陀佛名,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永遠攝取我們。「攝取」就是保護、救度,「不捨」就是一直到我們臨終都不離開我們,然後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而念十方諸佛未必有攝取不捨,何況十方諸佛不是諸佛之王,唯有阿彌陀佛才是諸佛之王。
在《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就極為崇仰阿彌陀佛,說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十方諸佛的光明與阿彌陀佛是不能比較、相差很遠的。光明是智慧之相。其實,論佛的智慧、慈悲都是一樣的,法身是平等的,只是每一尊佛當初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時所發的願行各有不同,因此所成就的佛在度眾的能力、範圍上也就有所不同,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就表示救度眾生的願和力在十方諸佛當中是超勝的,是諸佛所不能比擬的。
三、「即入必定」之偈
3、《易行品》「即入必定」之偈: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四、「歸宗」之文
4、《易行品》「歸宗」之文: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總共三十六個字,為什麼說是歸宗之文?因為《易行品》所講的稱名易行,除了阿彌陀佛的稱名易行之外,也講到其他十方三世諸佛的易行及菩薩的易行。從表面的文字看,好像沒有特指哪一尊佛,但是到了這段文,才曉得原來那些都是為了襯托阿彌陀佛易行的尊勝,這也就是反顯的方法。
此文合採本願及成就文,以彰「易行極致」。
這段三十六個字的歸宗之文,是把《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本願文」及「本願成就文」融會貫通,以三十六個字顯現出來,以此來彰顯本願稱名是所有易行道中最易行的方法,所以說「易行極致」。
(一)「本願」││第十八願
本願││直以第十八願為根本願,第十九、二十及其餘諸願,皆非根本願。為使眾生欣慕極樂淨土而歸第十八願,故餘四十七願謂之「欣慕願」。
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其中有所謂「攝生三願」,就是救度眾生到極樂世界的三種法門,也就是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論四十八願,以因願來講,每一願、每一願都是本願;如果以根本來講,則第十八願才是根本願,也就是龍樹菩薩在這裡講的「阿彌陀佛本願」。這裡所講的阿彌陀佛的「本願」,並不是以第十九願或第二十願的內容來解釋,而是以第十八願「欲生我國,乃至十念」來解釋,同時也以第十八願的成就文「願生我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來解釋,由此可以曉得「本願」就是指第十八願,而不是指其他願。
根本願,枝末願
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每一願每一願都是為了救度眾生,這是無可懷疑的;只是有根本願,有枝末願。枝末願就是其他的四十七願,這些願也叫欣慕願,目的就是讓十方眾生嚮往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而歸入第十八願的專稱彌陀佛名。如果沒有其他的願,就不能顯現出極樂世界是十方世界第一的淨土;如果沒有往生就能頓超十地、快速成佛,就不能顯現出極樂世界的殊勝,也就不能引起十方眾生的欣慕嚮往求生。既然有其他的願顯現出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殊勝是法界第一,那麼十方眾生不知則已,一旦知道,必定會欣慕嚮往求生,必定會尋找怎樣才能到達這樣的世界。而在第十八願,阿彌陀佛就把十方眾生必定往生,而且平等往生極樂世界的方法顯現出來。
所以,其他四十七願叫「欣慕願」,欣慕極樂世界;至於第十八願,就是「往生願」,亦即「念佛往生願」,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的願。念佛是因,往生是果,這裡所講的往生,就是往生成佛。所以,完整地講就是「念佛往生成佛之願」,簡單講就是「念佛往生願」。所以,第十八願在四十八願中就是根本願。
本立而道生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故應掌握根本。
這是「四書」之一《論語》裡面的話。也就是說,一個君子應該從根本去掌握,只要掌握到根本,其他就能自自然然成就。因此,掌握根本便能涵蓋其他。當然,這裡的「務本」是儒家的根本思想││「孝悌」,因為儒家強調「仁道」,所以接下來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只要對父母盡孝、對兄弟友愛,推廣此心,就會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所以最根本是要有孝悌之心,有孝悌就會有仁心,有仁心就會愛物。所以,只要掌握這孝悌的根本,一切仁道之行為便油然而生。
我們也是一樣。我們這個法門,要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就要掌握第十八願。淨土法門如果不掌握第十八願、不依循善導大師的解釋,就不是純正的淨土法門,因為往生的方法有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還有稱名念佛,而稱名念佛的內涵也各有不同的說法,只有龍樹、天親、曇鸞、道綽、善導這一法脈的教理思想才能完全跟第十八願相符。
所以,淨土法門掌握根本就要掌握第十八願,掌握第十八願就要掌握善導大師一系法脈。
(二)「如是」││念我、稱名、自歸、必定
本願如是││「如是」者,下之「念我、稱名、自歸、必定」,非此則非彌陀本願。
這個很容易瞭解。所謂阿彌陀佛本願是指什麼?就是指「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講阿彌陀佛的本願,卻不是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不是徹底放下、全身靠倒,卻要修其他法門來迴向,就不是本願;或雖念佛,可是有種種的條件要求,譬如要理一心、事一心,要功夫成片,要念到清淨心,這樣也不是彌陀的本願稱名。
含方法與目標
有具體內容,亦即方法、目標。清楚明朗,一目瞭然。
所以,我們曉得本願就是「念我、稱名、自歸、必定」,有很具體的內容,方法、目標非常清楚明白:「念我、稱名、自歸」就是方法;目標就是「必定」,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淨土法門、第十八願,由龍樹菩薩《易行品》這段法語就很清楚明白,我們一看就懂。
接下來是解釋「若人念我、稱名、入必定」。
(三)「若人」││十方眾生
若人││願文「十方眾生」,成就文「諸有眾生」。
「若人」就是無論第十八願願文講的「十方眾生」也好,還是第十八願成就文的「諸有眾生」也好,龍樹菩薩這裡所解釋的是以人道為主。
是凡非聖,我也有分
以六道中人道為主,是凡非聖,是人非天。「本為凡夫,非為聖人」。
曇鸞大師言「一切外凡夫人」,善導大師言「一切善惡凡夫」。
我也有分,感恩涕零,一心歸命。
既然是以六道中的人為主,當然是凡夫,不是超越三界六道的聖人,而且以人道為主,不是天界中的天人,古德說淨土法門是「本為凡夫」,不是為聖人。也就是曇鸞大師所言「一切外凡夫人」,善導大師所言「一切善惡凡夫」。這樣講的話,「我也有分,感恩涕零,一心歸命」,那麼,我及在座各位都往生有分,都有被彌陀救度的分,都是彌陀救度的對象。因為如果不是講「若人」而講「若天」,天是行五戒十善的凡夫,我們就沒有分了;如果不是講「若人」而講「一切眾生」,又比較含糊,因為一切眾生包含三種聖人,恐怕我沒有分吧!人,當然是凡夫,是善惡凡夫,以曇鸞大師講的「若人」,是「一切外凡夫人」,就是十信以外的凡夫,也就是博地凡夫,還有貪瞋癡妄想雜念;如果以善導大師講的,就是「一切善惡凡夫」,有善有惡。不管我們善多惡少、善少惡多、善惡俱多、善惡俱少,或只有惡沒有善,畢竟我們都是凡夫,都是「若人」。
所以,龍樹菩薩這兩個字給我們很大的安慰,給我們最後的希望,不然,很多修行者愈反省自己、檢討自己,愈曉得自己業障深重,自己修行無力,所以「若人」這兩個字真的讓我們感動、感恩、感激涕零,然後皈命彌陀的救度,一心而無二心,徹徹底底,毫無保留。因為曉得彌陀的「易行極致」我有分,而且看起來好像專門為了我,我豈不是要一心歸命!
(四)「念我」││念彌陀
念我││「念」者願文「乃至十念」之念。「我」者彌陀。
所以念我就是要念南無阿彌陀佛。
情人相愛喻
念者戀也,如戀情人,日夜不忘。
「念」就好像情人相愛,「日夜不忘」。
念者黏也,生佛相黏,一體不離。
「念我」也可說是黏在一起,我們念佛的十方眾生與救度的阿彌陀佛是一體不離的。
母子相憶喻
念者憶也,如子憶母,時時在懷。
《圓通章》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又說:「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所以,念就是憶,就是想的意思,好像兒子想念母親││其實兒子想念母親遠不如母親想念兒子,所謂「父母念子長江水,兒女念母樹尾風」,父母對兒女的想念是源源不斷,日日夜夜,而且兒女去得愈遠,就想念得愈深。我們念阿彌陀佛,歸命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救度就像母親懷念兒女。
念念不捨義
念者稱也,稱念彌陀,念念不捨。此即「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與佛親近,與佛一體,猶如水乳交融。
這個「念我」,就是我們眾生信受彌陀的救度,固然是內心對彌陀救度的瞭解、信受,但自然就會顯現在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之上,如果不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就不是真的信受彌陀救度,就只是一種概念而已,學問上知道,頭腦中瞭解,這都只是概念。
本願稱名的人不論知不知、信不信、淨不淨,只要專稱彌陀佛名,自自然然就合乎易行道。為什麼?因自自然然就跟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相應;相應於彌陀的願,跟阿彌陀佛自自然然就感應道交,蒙受彌陀光明的攝取不捨,領納這句名號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
水乳交融喻
念佛就與佛親近,所謂「親、近」,是非常親密││非常親密的親近還不足以形容,「與佛一體」才足以形容,就像水乳交融,牛奶與水融合成一體,不能分開。如果是水與油,就不能融合,各自獨立,水是水,油是油。
三種機法一體
我們這個法門是「機法一體」的法門,在祖師的傳承中雖然沒有「機法一體」這四個字,但意義是涵蓋的。最初提出「機法一體」這四個字的是法然上人的弟子證空上人。這個提法有沒有道理呢?確實有道理。「機法一體」主要有三種,如表格所列:



1、往生正覺,機法一體
「往生正覺,機法一體」,是就第十八願來講,第十八願說:「十方眾生,稱我名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以我們念佛眾生的往生跟阿彌陀佛的成佛是一體不離、彼此互相依靠的。
阿彌陀佛是靠念佛眾生能夠往生,他才成佛,才成正覺;而我們念佛眾生能夠往生,也是靠阿彌陀佛正覺成就。所以,念佛的「機」跟彌陀救度的「法」是一體的,是互相依靠的,所以說「往生正覺,機法一體」。
阿彌陀佛若還沒有成正覺,就沒有極樂世界,沒有這句名號,也沒有阿彌陀佛本身的存在,我們就不能念佛往生;而阿彌陀佛之所以能夠成佛,必須使十方眾生,不論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只要眾生念佛,就能讓他往生成佛,阿彌陀佛才能成正覺。這豈不是往生正覺機法一體,互相依靠。
2、身心功德,機法一體
「身心功德,機法一體」,這是就《觀經》來講的。
《觀經》言: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十方諸佛就是法界身。所謂法界身,就是無所不在、無時不在,而且是以眾生心念為主要對象,只要眾生想像佛的報身或化身,想像佛的相好莊嚴,想像佛的慈悲、智慧、願力、神通,只要眾生想像,十方諸佛立刻就進入他的心中,跟他一體,這就是「身心功德,機法一體」。
我們凡夫的身心跟佛的功德就一體不離,也就是「十方諸佛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表示十方諸佛的心中有眾生,而我們念佛想佛的眾生心中有佛的功德,這就是「機」的身心跟佛的功德││「法」的功德,彼此機法一體,彼此融合在一起。
反顯法││示十方反顯一
此是「反顯法」,以十方諸佛反顯彌陀一佛,且念彌陀一佛容易,
念十方諸佛困難。
這裡講「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並沒有講阿彌陀佛是法界身,是不是我們就要念十方諸佛呢?不是!這也是反顯法,以十方諸佛來反顯阿彌陀佛一佛。阿彌陀佛是諸佛之王,十方諸佛不是諸佛之王。同時,念阿彌陀佛容易而念十方諸佛困難,而且阿彌陀佛有為我們發「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願,而十方諸佛並沒有。從這幾點來講,就是以十方諸佛顯示阿彌陀佛一佛,何況念阿彌陀佛容易而念十方諸佛困難,且念阿彌陀佛一佛等同念十方諸佛。
直接法││唯舉彌陀
《觀經》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此是「直接法」,唯舉彌陀一佛攝取不捨,非舉十方諸佛。
意思是阿彌陀佛有無量的光明,而這無量的光明也是無礙的光明,不受凡夫貪瞋癡或業障的障礙,當然也不受時間、空間的障礙。這無量、無礙、遍照法界的光明有一個目的,就是尋找念佛的眾生而給予攝取,現在就看著他、保護著他,將來就接引他。這個光明唯獨指阿彌陀佛的光明,不是指十方諸佛的光明,唯有阿彌陀佛的光明才是攝取念佛的眾生,諸佛的光明並沒有攝取眾生的願與功能。
3、生佛三業,機法一體
母子相愛喻
母豈不愛子,子豈不愛母?因迷而隔,因悟而親。
這是進一步顯明念佛眾生和阿彌陀佛的關係。「母豈不愛子」,母親一定深深愛著她的兒女,母愛是水不能淹、火不能燒,是天性自然的,所謂「女人雖弱,為母則強」,為了兒女,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護他們。
「子豈不愛母」,兒女也是天性自然會愛母親,之所以母不愛子或子不愛母,是「因迷而隔」,因為不曉得這是自己的母親,或不曉得這是自己的兒女,如果曉得,自自然然就有親密的關係,這種親密是天性自然,不必加以訓練、培養或其他造作。所以說:
信知此理,自然母子相親,心心相印,函蓋相合。
母親的心就是愛兒女的心,兒女的心也就是愛母親的心,所以心心相印為一體。「函蓋相合」,函是盒子,蓋是蓋子,圓的盒子必須圓的蓋子,方的盒子必須方的蓋子,圓的盒子、方的蓋子,或方的盒子、圓的蓋子,就函蓋不相合、彼此不相應。
父母為子規劃喻
眾生不知之時,彌陀已備;眾生未求之時,彌陀已給。
「眾生不知之時,彌陀已備」,在我們還生生世世、世世生生造罪造業、受苦受難、一直流轉的時候,阿彌陀佛已經為我們發願,為我們修行,為我們準備解脫的功德力量,為我們準備一個不輪迴而且快速成佛的環境,所以說「眾生不知之時,彌陀已備」。
「眾生未求之時,彌陀已給」,在我們還沒求阿彌陀佛時,阿彌陀佛已經預先給了我們。好像兒子不曉得的時候,父母已經為他的人生在作完美的規劃;兒子長大還沒有祈求父母時,父母已經把家產通通登記在兒子的名下。
想想看,阿彌陀佛為我們發願修行,是我們合掌向他祈求、向他拜託的嗎?不是!阿彌陀佛並沒有經過我們的祈求、拜託,是他發願修行在先,我們念佛願生在後。
阿彌陀佛發願修行,除非他還沒有成佛,如果還沒有成佛,當然就沒有清淨的極樂,我們也就沒有這句萬德洪名可以稱念,可以消業障、增福慧、往生成佛,而現在阿彌陀佛成佛已經十劫,所以,在我們不知、未求時,往生的功德阿彌陀佛已完全給我們了。在哪裡?當然就在這句彌陀名號,在這易行道的本願稱名。
天性自然,憶佛念佛
信知此理,慚愧感恩,天性自然,憶佛念佛,念念不捨。
我們不瞭解這個道理便罷,一旦瞭解這個道理,就會非常慚愧。怎麼慚愧呢?「阿彌陀佛,您成佛十劫以來,居然一直伸著金手在呼喚著我,在等待著我,要接引我,睜大眼睛在觀察十方世界有沒有誰念佛,豎起耳朵在傾聽十方世界有沒有誰念佛,可是我這個十方世界的業障種子,十劫以來居然到今世今日才曉得您的救度!」所以感覺對不起彌陀,向彌陀抱歉,慚愧懺悔,對彌陀的恩賜感恩、感激,有這種無以形容的感受,這時就會天性自然地憶佛念佛而念念不捨。
念佛以無義為義
所謂「天性自然」,就是一心歸命,徹底放下,全身靠倒於彌陀的救度,此後只要專念這句彌陀名號。在專稱彌陀名號當中,所謂「念佛以無義為義」,不需要其他的造作功行,自自然然,天真爛漫,無我、全身心地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當然也無所謂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這些都不需要。如果還需要這些,就不是天性自然,那就是以自己自力的累積跟阿彌陀佛作條件交換,以這些來迴向││「所以阿彌陀佛你應該要救我了」。也無所謂「理一心、事一心」,「功夫成片、夢寐一如」,也無所謂心清淨不清淨。
天性母愛喻
瞭解彌陀主動為我們發願、主動為我們修行,就像母親生下了兒女,自自然然會有發自內心天性的母愛,甚至為了兒女而犧牲生命,每天工作都是為了撫養、教育兒女。所以父母跟兒女、兒女跟父母之間是天性自然的,不需要準備某種條件才能成為父母兒女的關係。所以,父母思念兒女、兒女想念父母是天性自然的,我們憶佛念佛也是這樣天真爛漫、天性自然的,而且念念不捨,不夾雜,不間斷。
浪子歸家喻
如失子認父,如浪子歸家。非感恩,非不感恩。
就像從小走失的兒子,長大後突然跟親生父母相認了,那是發自內心的親緣名分,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外人,所以沒有父母兒女的那種感受。又好像流浪在外的兒子,有一天回心轉意回到家裡,誰會阻止他?因為這是他的家呀!而且「自是不歸歸便得」,阿彌陀佛永遠伸開雙手迎接我們,就像父母永遠都倚閭盼望,望眼欲穿。在這當中,無所謂感恩,也無所謂不感恩,這是難以描述的。
如「謝謝」二字,謝謝母親與謝謝外人,其心迥異,天性自然故。
我們在外,缺乏十塊錢,人家給我們十塊錢,我們向他說聲「謝謝」;母親節到了,我們也說「謝謝媽媽,母親節快樂」,這種謝謝母親與謝謝外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對外人說謝謝是非說不可,有恩必報,可是對父母,即使說了謝謝,就能表達了嗎?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也是這樣,固然感恩於彌陀的救度而感恩念佛,但是無所謂感恩,無所謂不感恩,就是存在於內心而發之於稱名,一心歸命,全身靠倒,跟阿彌陀佛之間沒有隔閡、沒有條件,好像父母兒女間非常親密、非常直接的關係,沒有假藉其他條件。
母子客套喻
子若求母,徒令母悲,不以母為母,以為外人故。
兒子如果客套地、客氣地向父母請求拜託,就像外人那種心態的話,做父母的就悲傷了,好像突然間失去了兒子,兒子不是自己的兒子了。
眾生求彌陀,徒令彌陀悲,不以彌陀為大慈大悲故,不以彌陀為我願行故,不以彌陀與我一體故。
我們跟阿彌陀佛的關係也是這樣,我們只要天性自然、天真爛漫地一心歸命,全身靠倒,此後專一稱念彌陀,念念不捨,無所謂求,無所謂不求。曉得阿彌陀佛本來就是為我們發願,為我們修行,為我們建設極樂世界,迴向所有功德給我們。在這當中,我們只要信受彌陀的救度,此後就專一稱念彌陀佛名,自然地稱念彌陀佛名,不夾雜,不間斷。如果眾生有求彌陀的心態,豈不是跟彌陀隔了一層,不與彌陀一體不離?為什麼?阿彌陀佛本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既是這樣,在我們還不知道時,阿彌陀佛已為我們準備好,在我們還沒祈求時,阿彌陀佛已給了我們,我們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等同接受、支取彌陀慈悲愛心的禮物。
所以,我們念佛,不能有祈求的那種客套,要曉得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的佛,是為我、為在座的每一位完成了願行,而願行的功德都在這句彌陀名號裡面;信受彌陀救度的眾生,就跟阿彌陀佛三種機法一體不離。
我們必須這樣瞭解,才是真正信受彌陀救度,才是真正的念佛人。
親緣義
親緣││父精母血故親,非此則不親,天性自相關。
所謂「親」是什麼含義呢?親就是親近的意思;跟誰親近呢?是跟阿彌陀佛親近。我們是念佛的人,所以阿彌陀佛跟我們、我們跟阿彌陀佛是彼此親近的,而且是一體不離的親近,這裡就用父母跟兒女這種親來作為比喻。首先我們就「親」這個字,來拆解它的含義。
中國字造字真的是富有內涵,也很有藝術性。「親」是怎麼寫的呢?只要把它的筆劃拆開來,就可以體會到它的內涵。這個親就是一個「立」下面一個「木」,也就是站在樹木之上,右邊一個「見」,向著四方瞭望。為什麼這種形象、這種動作叫作親呢?而且是骨肉之親的親呢?在古代缺少交通工具,也沒有彼此通訊聯絡的科技發明,在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時代,當親人外出工作或者旅行,或當孩子到外面遊玩,都是走路、爬山,既沒有電話、手機聯繫,也沒有車子可以搭乘。臨近傍晚之時,天逐漸暗下來,又下著毛毛細雨,可愛的寶貝到外面去遊玩,還沒有見到影子,這個時候,焦急的父母就會巴不得趕快爬到高高的樹上去看一看寶貝回來了沒有,「天都將暗了,雨也下來了,萬一在外面不能回來怎麼辦?」這就是「親」。唯有身為父母的人才有這種焦急的心,如果是漠不關心的外人,他是不會有這種心情的。所以這個「親」,就是站在高高的樹上向著遠處,焦急地瞭望親愛的子女的蹤影。
這個「親」,代表骨肉之親、父母兒女之親。這裡所謂「父精母血故親,非此則不親,天性自相關」,父母跟我們的親、兒女跟我們的親是最親密、最直接的,也就是所謂的一等親。伯父、叔父、姨媽或者兄弟姊妹,都是由於我們的父母而引起的,如果他不是父母的親兄弟,當然就不是我們的伯叔父;不是父母的兒女,就不是我們的兄弟姊妹,所以父子之親是最親的。
藉假修真,以報親恩
我們之所以有這個人身,是由於我們的神識(一般所講的靈魂)來投胎,藉著父精母血,跟我們的神識三者和合:我們的神識為因,父精母血為緣,然後有我們這個人身,這三種如果缺一種的話,就沒有我們這個身體。我們現在有這個身體,不管我們年幼年老,我們全身之中不論骨頭也好、血液也好、五臟六腑也好,沒有一點一滴不是我們的爸爸媽媽的精髓所成就的,這就是「父精母血故親」,所以我們一方面要感恩父母生下我們,一方面也要想到如何回報,同時好好藉假修真,解脫自己和父母的生死輪迴。
因為父母跟兒女有這樣的關係,所以父母生下兒子,不管這個兒子是美麗聰明還是醜陋愚鈍,都是自己的寶貝。因為是骨肉,就不會因為生下來醜陋或者是弱智,就把他視為外人捨棄;因為是自己的兒子,所以即使父母貴為皇帝、國王,也是視他的兒子為寶貝、骨肉而相親相近,不會認為自己是一國之王,所以對兒女也跟對一般老百姓那般疏遠。所以,這種親是非常的親,而且是自自然然的親,天性相關,是不假勉強、不假造作的。
那麼,要怎樣用這個比喻來形容阿彌陀佛跟我們的關係呢?我們念佛人跟阿彌陀佛親,不是因為我們念佛人念佛了,就跟阿彌陀佛親,或者是我們有佛性,所以跟阿彌陀佛親,或者我們發四弘誓願、行六度萬行,所以就跟佛親,都不是這樣。是因為在十方三世恆河沙數諸佛當中,有一尊佛是為十方眾生發下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願,所以才跟十方眾生有了這種親緣。也就是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發了願,只要他成佛,必使十方眾生稱他的名號往生他的極樂世界,如果不能使十方眾生稱他的名號而往生極樂世界,他就不能成正覺,就不能成佛。因為有了這個願,所以自自然然跟十方眾生,尤其是跟念佛人,就有了比父子之親更親的關係。
為什麼?因為以念佛為因,以阿彌陀佛正覺功德的願力為緣,內因外緣和合,阿彌陀佛才能成正覺,而我們也才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我們跟阿彌陀佛的親。所以,阿彌陀佛之所以有阿彌陀佛的這個生命,是建立在十方眾生念佛能夠往生之上的;而十方眾生念佛之所以能夠往生,也是建立在阿彌陀佛成正覺的功德願力之上的。所以,念佛的眾生跟救度的阿彌陀佛是一體不相離的,是相依相存的,是缺一即倒的。
這個願,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的生命,也是我們念佛人的生命。有了這個願,才有阿彌陀佛這尊佛的存在;有了這個願,才有我們被阿彌陀佛救度,獲得永恆安樂、成佛的生命。所以,兩者是一體不離,這就是「往生正覺,機法一體」。
如果阿彌陀佛沒有發下這個願的話,我們想想看,佛的境界是超越一切大小乘之上的,三賢或是十地的菩薩距離佛的境界都已非常遙遠了,聲聞、緣覺更是望塵莫及,連十方諸佛的名號都沒有聽到過,因為小乘教法當中並沒有十方淨土、十方諸佛,何況我們還都是具足貪瞋癡的凡夫,再怎樣經過百劫千劫高聲念佛、謙卑頂禮,或者入定觀想佛,都與佛常相遙隔,而非常相親近。
現在,我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聽到了;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看到了;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知道了。這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是因為阿彌陀佛發下第十八願,「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因為有了這個願,而他也已經成正覺,完成了「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萬德洪名,也具備了佛無礙的光明,因此十方眾生隨順這個願,也就是專稱彌陀佛名,阿彌陀佛就聽到;禮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看到;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知道。
頻道開關喻
眾生只要有心,就與這個頻率相應了。因為有了這個頻率,我們接上開關,自然就能立即與佛感通。如果根本都沒有這個頻道的話,哪裡會有這個開關讓我們去開呢?所以說,我們專稱彌陀佛名,就跟阿彌陀佛有了親緣。
父母唯一喻
十方諸佛跟我們有沒有這種親緣呢?沒有。為什麼?因為天下男人雖多,爸爸有幾個?一個;天下女人雖多,媽媽也只有一個;十方諸佛雖多,只有阿彌陀佛為我們發下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本願,其他的佛都沒有。之所以兒女跟父母親,是因為有父精母血為緣、自己的神識為因;我們之所以跟阿彌陀佛親,是阿彌陀佛發下了「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緣,加上我們專稱彌陀佛名為因,因緣和合才有往生成佛。這個就是親。
一心歸命,自然往生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彌陀既成正覺,即是成就我之往生。信知此理,一心歸命,即與佛一體,自然往生。
阿彌陀佛發下第十八願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他要完成這個正覺是不容易的。為什麼?為聖人完成救度的功德比較容易,為凡夫完成救度的功德就比較困難;凡夫之中有善有惡,為善人完成救度的功德還不那麼困難,為一切善惡的凡夫,乃至五逆、十惡、謗法、闡提的眾生完成救度的功德,那就很費力。所以,阿彌陀佛必須經過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才能成就救度十方眾生的功德力量,使得十方眾生,不論聖人、凡夫、善人、惡人,不論平生、臨終,只要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平等地往生極樂世界。為了完成這個功德,阿彌陀佛才需要經過這麼久的時間思維、修行。
阿彌陀佛如果沒有成佛,我們就沒有彌陀佛名可以念,也沒有極樂世界可以往生;而阿彌陀佛已經成佛,那豈不表示極樂世界完成了?也就是十方眾生,不論聖凡善惡,任何眾生的往生功德資糧都已經成就了。那麼,所成就的功德資糧在哪裡?就在這句彌陀名號裡。我們如果曉得這個道理,並將它歡喜領受在心中,然後隨順第十八願,也就是一心歸命,阿彌陀佛說「欲生我國」,我們就「願生彼國」;阿彌陀佛說「乃至十念」,我們就從現在開始專稱彌陀佛名,這樣就與佛一體,不假方便,不假造作,自自然然就跟阿彌陀佛一體不離,而且自自然然往生極樂世界。
往生皆由佛力、願力、功德力
聖凡善惡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得平生業成,這當中並沒有要求功夫成片、夢寐一如,也沒有要求斷見惑、斷思惑,成事一心、理一心,這些全都不需要,而是只要稱名,自自然然、不假勉強地就得蒙佛救度往生極樂世界。也就是我們只要稱名念佛就可以了。為什麼?因為功德全都來自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之故,所以說一切皆來自阿彌陀佛的佛力、願力、功德力。
這是解釋龍樹菩薩《易行品》「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這十二個字。
(五)「稱名」││專稱彌陀佛名
稱名││口業稱名,專稱彌陀佛名。
稱名,就是「口業稱名」,也就是「專稱彌陀佛名」。第十八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第十八願所講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龍樹菩薩怎麼解釋呢?「至心信樂」還有「乃至十念」就解釋為「稱名」兩個字,這樣解釋很通,很貼切,也契理契機,同時也彰顯阿彌陀佛徹底的慈悲,彰顯阿彌陀佛救度的方法是最為易行,是易行道之極致。
為什麼?因為是稱名,稱名是連動物也都做得來的,譬如說鸚鵡鳥,甚至只要念佛給狗聽,給貓聽,或是給雞、鴨、豬聽,乃至給老鼠聽,給螞蟻聽,都能夠感動對方,都能夠攝受對方,使對方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不是稱名,也就是說,如果阿彌陀佛不是以他的六字洪名來攝受、救度眾生,一般人就不一定做得到,那阿彌陀佛救度的方法就不能徹底貫徹他的慈悲,就不是最為容易的方法了。
若是稱名的話,小孩子牙牙學語的時候,就可以跟著稱名念佛;老人家頭腦混沌了,思辨減弱了,也可以跟著稱名念佛;愚笨的人,或者臨終的人,稱名也都能做得到,全都來得及,都能稱名往生或者聽這句名號而往生。因為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微妙、殊勝無上的功德,也就是所謂「萬德洪名」。同時,只要口中稱名,不論是上等根機、中等根機,還是下等乃至下下根機,都能做得到。
因為只要念佛就能往生,念佛是往生的正因,跟有沒有布施、持戒、禪定功夫,有沒有智慧深入經藏,或者有沒有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跟這些都沒有關係。因為只要念佛,就是往生的正定業。有沒有布施、布施多與少,跟往生都沒有關係;持戒清淨不清淨,跟往生也沒有關係;有沒有禪定的功夫,念佛的時候心中有沒有妄想雜念,心中清不清淨,跟往生也沒有關係;有沒有開大圓鏡智、明心見性,跟往生也沒有關係;有沒有發無上菩提心或者修六度萬行,跟往生也沒有關係。跟往生有關係的是什麼?是稱名。所以,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為了普遍救度所有眾生,他所設定的就是稱念他的名號,而不是其他的種種法門、種種修行、種種功德或者功行。所以口業稱名最容易,跟我們善惡多少、功行高低都完全沒有關係。
以行釋信,具體不抽象
龍樹菩薩以「念我稱名」來解釋「乃至十念」,甚至捨掉了「至心信樂」,等於是以「稱名」這個行來涵蓋「至心信樂」與「乃至十念」,這就是「以行釋信」,以行來解釋第十八願所講的信。為什麼?因為第十八願所講信的內容,是信「乃至十念,就必生極樂」。然而,有的人解釋信不是這樣解釋,有另外的解讀,那樣就模糊了。
如果以行來講,行是很具體的,行具體的話,所信的也就具體;可是如果解釋為其他的內容,那就變得很抽象而不具體了。解釋其他的內容為信的話,就會產生一種以凡夫浮動不居的心來作為標準,以心的感動、感觸、感受,或者以心的體驗來作為往生的標準。總之,以內在的心情作為往生的標準來解釋,就曲解了,就出偏差了,使得易行道不易行,反而是難行了。
所以,龍樹菩薩在這裡乾淨利落、簡要明瞭地將「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解釋為「念我稱名自歸」,以行來解釋信,非常具體、明澈。因此我們學這個法門,瞭解這個道理之後,就如我們宗旨所寫的「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就不需要另外在自己的心情上去揣摩自己有沒有感受到、有沒有感動到、有沒有體驗到,不需要這樣自尋煩惱。而且人的心是無常的,即使曾有過一時的感動、感激,一旦那個短暫的體驗過了之後,心境就趨於平淡了,所以那些都不是標準,也不可靠。
悲心轉微
《列子‧周穆王篇》裡有一段描寫心情的故事:有一個燕國人,出生在燕國,生長在楚國,到了年老才有機會回到故鄉。在回國的半路上,經過晉國,同行的人就開玩笑說:「燕國已經到了,這就是燕國的城牆。」這個人一聽,突然就有一種悲傷的感覺,所謂「少小離家老大回」「近鄉情更怯」,到了故國,見到家鄉的景物和親人,難免都會感動、悲傷。又走啊走,經過一座社廟,同行的人又對他說:「這是你們故鄉廟宇祭拜的地方。」他一聽不禁傷心嘆息;走啊走,那人又對他說:「這是你父母的家,現在已經人去樓空了。」這個人聽了,不禁悲從中來,流著眼淚小聲地哭泣著。那人又指著附近的墳墓說:「這是你祖先的墳墓。」這個人一聽,再也忍不住,就放聲大哭起來。這時,那個作弄他的同行人啞然失笑,說:「哎呀!我剛才是騙你的,這裡不是燕國,這裡是晉國啊!」他一聽收起哭聲,不覺非常尷尬。可是當他回到燕國,真正看到了燕國的城牆,看到了燕國的社廟,看到了父母留下來的房子,看到了祖先的墳墓,他已經沒有先前那種激動悲傷的情緒,反而比較平淡了。
這顯示什麼?人的心、人的七情六慾都是無常的。我們念佛也是一樣,要以經典所講的教理作為我們往生的憑據,而不是看我們的感動、體驗,因為這些都是無常的。
所以,淨土宗傳承祖師解釋第十八願時,都把「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解釋為「稱名」,或者「下至十聲」「願生我國,下至十聲」「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這就非常具體,我們只要依據稱名而不依據我們的內心,這就可靠了,因為如此一來,一般人全都能夠做得到。如果要以我們自己內心的領悟、體悟、感受、感覺乃至體驗作標準的話,那就不能普遍,不一定每個人都做得到,那麼,動物、小孩、愚鈍的人、老人、臨終的人怎麼能往生呢?就不能往生了。反之,如果解釋為「稱名」「專稱彌陀佛名」,那就非常容易,所有眾生都能做得到。
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往生的條件,就是稱念他的名號,所以《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彌陀的光明名號、名號光明是攝取念佛的眾生,也唯有念佛的眾生才在彌陀的光明名號的攝取當中,修其他法門就不在名號攝取當中,因為其他行門跟彌陀的名號、光明是不相應的。
龍樹初示「念」即是「稱」
淨土宗傳承祖師解釋本願文之「乃至十念」之「念」為「稱念」之念者,始自龍樹菩薩《易行品》。
「乃至十念」,有的解釋為觀想、觀像、實相的念,乃至《雜阿含經》的十種念,或者是《彌勒發問經》十種慈悲的念,這些解釋其實跟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所以並不正確,唯有解釋為「稱念」才正確。解釋為「稱念」,在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到處都可以看到,而且是解釋最多的。但這並不是善導大師個人的創見,而是有傳承的:善導傳承於道綽,道綽傳承於曇鸞,曇鸞傳承於天親,同時也傳承於龍樹。所以,在我們這個法脈傳承的祖師當中,解釋第十八願「乃至十念」之「念」為「稱念」的,是從龍樹菩薩開始,這在《易行品》核心之本願文就非常清楚:「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這很顯然就是在解釋第十八願,因為第十九願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第二十願是「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而第十八願只講「乃至十念」,沒有講其他。
所謂「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經典自古以來都有各宗各派的高僧大德在作批註,我們凡夫直接看經典當然看不懂,必須看高僧大德的批註,才能領悟佛說。在這些高僧大德的批註當中,我們選擇的是善導大師一系的解釋。龍樹菩薩的解釋,讓我們瞭解了釋迦牟尼佛的本意,善導大師所解釋的「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也是如此。我們自己看經典又看不懂,那麼多高僧大德所解釋的又各自不同,甚至相差很大,那我們信誰?我們就選擇善導大師這個法脈,也就是相信龍樹菩薩的解釋。
龍樹菩薩被尊為「釋迦第二」,是中國佛教八宗的共祖,當時沒有任何一個修行人可以跟他相比。我們今天信龍樹菩薩所講的,信善導大師所講的,等於就是信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信阿彌陀佛所講的。
名號具包眾德
窺基大師《西方要訣》言:諸佛願行,成此果名,但能念號,具包眾德,故成大善,不廢往生。
窺基大師是唐朝鼎鼎有名的玄奘大師的大弟子,也是唯識宗(又稱為慈恩宗)的祖師,他所寫的《西方要訣》全名叫作《西方要訣釋疑通規》,編在《大正藏》第四十七冊,主要內容是在勸導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並且解釋有關念佛往生的一些問題。
這六句二十四個字,很簡短,但是鏗鏘有力。
「諸佛願行」,十方三世恆河沙數諸佛,是以他們因地的願跟所修的六度萬行來完成他們的佛名。每一尊佛都是這樣,願行圓滿才成佛。那麼他們的願行是什麼樣的內涵?自然就依據願行的意義而建立他們成佛的名號,這就是「諸佛願行,成此果名」。
「但能念號,具包眾德」,只要能夠稱念這尊佛的名號,就圓滿包含這尊佛所有的功德。
「故成大善,不廢往生」,所以就具備了大善根、多善根,大福德、多福德,所以必定往生,沒有障礙。
窺基大師在這裡以這幾句來解釋《阿彌陀經》所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什麼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呢?就是「執持名號」,窺基大師就提出問答作為解釋。首先,窺基大師問:「只念這尊佛的名號,名號只是一句而已,再怎樣專念,再怎樣執持,因為只有一句,並不多,所以不能成為大善,不能成為多善根多福德,這樣怎麼能夠往生呢?」
窺基大師解釋說,這裡所顯明的念佛,是在顯示總修、圓滿的修行,接著就說這句「諸佛願行,成此果名」,因為雖然是一句名號,可是這句名號是佛因地所發的弘願,依所修的諸行來成就的,只要能夠念佛的名號,就圓滿具足這尊佛的種種功德,所以是大善,而不是小善,因此必定往生。龍樹菩薩解釋的意思與此相同,「念我稱名自歸」就具有這種「具包眾德,故成大善,不廢往生」的功能。
寶珠、寶袋、金融卡喻
所以,佛號是佛功德的結晶、佛功德的總體,圓滿佛因地所修的眾德,沒有遺漏,沒有缺少。就好像摩尼寶珠,雖然只是小小的一顆,可是它具備產生種種寶物、種種物質的功能作用,我們想要什麼,摩尼寶珠就能吐出什麼。又好像裝滿寶物的大袋子,只要有這個袋子,所有寶物都通通有了。
又好像一張超級的金融卡,只要有這張聚集了銀行所有財富的金融卡,那麼這一小張金融卡等同銀行的所有金錢。
也由於佛號功德廣大,同時佛號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因此我們念佛的功德也一樣不可思議地廣大,使得一生十惡、五逆、謗法,臨終地獄之火燃燒到腳底了,眼看就要墮落下去的眾生,一稱佛名就能夠火焰化紅蓮。如果這句名號沒有功德,沒有不可思議的威神之力,怎麼能夠滅地獄之火,怎麼能夠脫離地獄甚至脫離三界?這就表示雖然是白紙黑字的佛號,只是一個聲音而已,可是這不是一般的六個字,這個聲音是不同凡響的聲音,它是蘊含佛的功德的,可以說這個聲音、佛的名號,跟佛本身的功德、本身的功能,甚至佛的本體是一體的。
念「南無佛」地獄度母
在《大藏經》第五十三冊《經律異相》第十八卷,有一段出自《譬喻經》的故事:有一個人辭親割愛,隨佛修行,證得了阿羅漢果。得阿羅漢果就會有神通,他以神通智慧度了跟他有緣、對他有恩的一些人。他的母親去世了,他以神通觀看天上人間,都找不到他的母親,他往三惡道一看,他的母親竟然在地獄之中。阿羅漢雖然有神通,可是沒辦法親自到地獄直接救度他的母親,他就想到一個辦法。他以神通觀察到一個國王,原來這個國王是弒父自立,殺死了他的父王,然後自己登上王位,這種罪業會墮落地獄,因為殺父是五逆,會墮落阿鼻地獄。同時,這個國王的壽命只剩下七天,而且他所墮落的地獄,跟阿羅漢的母親剛好是同一個地獄。阿羅漢就以神通在晚上的時候顯像在國王房間的牆壁上,國王一看牆壁上有人,非常恐怖,立刻拔刀將他的頭砍下來,雖然頭落地了,可是身體還是如如不動。國王定睛再看,一想,「這是一個出家修行人,他一定有神通」,立刻就匍匐在地叩頭,請他原諒。
阿羅漢就問這位國王:「你是不是弒父自立而當上國王的?」國王說:「是!」阿羅漢說:「你以這個罪業會墮落地獄,你的生命只剩下七天,我是來提醒你的。」國王就哀求阿羅漢教他救度解危的方法,阿羅漢說:「如果要做其他的功德,一方面來不及,一方面也不夠救度你脫離地獄,你只要專稱『南無佛』連續七天不斷,就能免除地獄之罪。」
國王為了救自己的生命,就至心虔誠地念「南無佛」,七天不鬆懈。七天一到,他的命就盡了,氣就斷了。他的神識到了地獄門口的時候,就稱念「南無佛」,當下燃燒的地獄之火立刻就冷卻了,地獄的苦刑立刻就停止了,地獄的人一聽到「南無佛」三個字,當下都離開了地獄。一離開地獄,阿羅漢就立刻為他們說法││當然,這當中包含他的母親,所以這些地獄的罪人不但脫離了地獄,也證了須陀洹果,證得初果阿羅漢。
由這則故事,我們就曉得,佛號的功德是相當深廣、不可思議、難以想像的,雖然只是聲音,但是能夠攝取五逆罪人,使他們當下離開地獄的果報。如果佛號沒有這個功德,沒有超乎想像的威神力、不可思議力,怎麼會有這種殊勝的果報呢?
彌陀是「南無佛」之王
「南無佛」,沒有固定哪一尊佛,可是我們所念的「南無阿彌陀佛」是固定的一尊佛,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這尊阿彌陀佛也是南無佛之一,也是十方恆沙諸佛的其中一佛。雖然是其中一佛,可是阿彌陀佛是諸佛之王,十方諸佛雖多,阿彌陀佛是王。所以《大阿彌陀經》說,阿彌陀佛是「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無量壽經》也讚歎說,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的威神光明,就是救度眾生的功德力量。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功德力量,是十方諸佛所不能比、所達不到的,是最尊貴、最崇高、第一無比的。阿彌陀佛又稱為「法界藏身阿彌陀佛」,意思是法界所有功德,不管是五戒功德、十善功德、聲聞的功德、緣覺的功德、三賢小聖的功德、十地大聖的功德、所有諸佛的功德,都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當中,所以叫作「法界藏身阿彌陀佛」。有一首偈說:「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也就是佛法僧三寶的功德、三藏十二部的功德,都在六字洪名裡面,所以說三藏十二部都是六字洪名的註腳。
蓮池大師對「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是怎麼稱讚呢?他說:
彌陀乃萬德名號,一名才舉,萬德齊圓。
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是萬德的洪名,只要這句萬德洪名一稱念出來,所有萬德當下就齊備、圓滿了。
蕅益大師也說:
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
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是萬德洪名,「萬」並不是百千萬數目的萬,它是形容詞,又包含、圓滿、具備而且超越之意,總而言之,阿彌陀佛包含、具足、圓滿法界的功德、十方諸佛菩薩的功德。我們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以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感召南無阿彌陀佛當中所具備的功德。這功德是圓圓滿滿、完完全全沒有遺漏的,所以說「以名召德,罄無不盡」。
有一首偈非常好,我也很喜歡,就是在形容這種道理:
以名召德本融通,彼佛分明在口中;
果得持名無異念,聲聲露出紫金容。
「以名召德本融通」,阿彌陀佛以六字名號來包含他因地所有的願行,即四十八願和兆載永劫的六度萬行,所以說「名德融通」,佛名和佛的所有功德本來是一體融通的。而稱念佛名自能招來佛的功德、領受佛的功德,因為佛名與佛德互相融通,一體不離。猶如按電燈開關,自然招來一片光明,不需造作,不用勉強。我們只要念佛,自有佛德在身,佛的功德自然成為自己的功德。
「彼佛分明在口中」,既然如此,則慈悲智慧、神通願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的阿彌陀佛,分明是在我們的口中啊!並不是在十萬億佛土之外,遙不可及,也不是高高在上,讓人無法高攀,也不是在其他地方難覓難尋。在哪裡?就在我們的面前;不只在面前,而且在我們的口中,只要我們一開口,阿彌陀佛就在我們的口中出出入入。
「果得持名無異念,聲聲露出紫金容」,只要我們專稱彌陀佛名,不雜修雜行,我們每一聲、每一聲都在露出阿彌陀佛紫金佛身的相貌,這尊「身色如金山」的阿彌陀佛,就在我們聲聲念佛當中應聲而現,可以說一聲佛號一尊佛,聲聲佛號就一尊一尊的佛出現,雖然我們肉眼看不到,但是有這種道理與事實。所以這首偈子很好,大家也可以把它記下來。瞭解這個道理,我們不但會發自內心地喜歡念佛,同時對往生就會沒有懷疑。
口稱成因由法德,全德成名令口稱。
這兩句話也很好。我們只要以我們凡夫的嘴巴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成為往生的正因,往生的功德資糧就完全具備。由於這句名號不是普通的聲音,是有阿彌陀佛全部的功德在裡面,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功德在裡面,所以「口稱成因」是由於法德。阿彌陀佛因地兆載永劫所積植的菩薩無量德行、而成就正覺的這句名號,目的就是要讓十方眾生來稱念、來往生,所以說「口稱成因由法德,全德成名令口稱」。
法然上人有一句法語說:
體外無名,名外無體。
萬善妙體,即名號六字;
恆沙功德,備口稱一行。
這種解釋非常妙,讓人很喜歡看,很喜歡思維。
「體外無名,名外無體」,阿彌陀佛的本體和他的佛名是在一起的。離開了阿彌陀佛本體,就沒有六字名號,因為六字名號是本體所成的;而這句名號之外,也沒有阿彌陀佛。想想看,如果沒有這句名號的話,我們要怎樣跟阿彌陀佛接觸?要怎樣跟阿彌陀佛互動?就沒有一個對象了,對不對?阿彌陀佛浩浩蕩蕩存在於宇宙當中,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可是若沒有了這句名號,我們就不能跟他溝通。
電波無時無處不在喻
就好像電波,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若沒有管路、沒有頻道、沒有開關,則接不上線。所以說「體外無名,名外無體」。
「萬善妙體,即名號六字」,阿彌陀佛所有的諸善萬德、不可思議的威神力,就在這六字名號中。
「恆沙功德,備口稱一行」,無量無邊的恆沙功德,只要我們專稱彌陀佛名,就完全具備,毫不缺少,所以說「恆沙功德,備口稱一行」。如果不是念彌陀名號的話,我們就不能完全擁有阿彌陀佛的恆沙功德。所以,念佛就是總修行,包含所有的修行功德在裡面。
《選擇集》標宗結歸之文
法然上人《選擇集》標宗之文:
南無阿彌陀佛,往生之業,念佛為本。
《選擇集》結歸之文:
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第一段法語是《選擇本願念佛集》的開宗明義,第二段是整部《選擇本願念佛集》的結論。前面「南無阿彌陀佛,往生之業,念佛為本」十四個字,是在《選擇本願念佛集》的題名之後,也是在正文的前面。在書名之後按下「南無阿彌陀佛,往生之業,念佛為本」這十四個字,是顯明這本書所談的念佛也好、本願念佛也好,或者是選擇本願念佛也好,都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念佛,既不是實相或無相的念佛,也不是觀想或觀像的念佛,也不是以我們的意業去思維佛的內涵、佛的功德的念佛。所以在這裡先按下了「南無阿彌陀佛,往生之業,念佛為本」,作為書名與本書內容的生前結後。
《選擇本願念佛集》總共十六章,每一章所談的念佛都是稱名念佛,而且每一章都在指歸專稱彌陀佛名,所以才會在這裡按下這十四個字。同時,也表明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的稱名念佛是本願的稱名,是跟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相應的念佛,這樣的念佛是往生的正因、往生的正定業,是必定往生的。所以接下來就說「往生之業,念佛為本」,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夠往生,就能夠成佛,超越六道生死輪迴,甚至橫超三賢十聖而進入等覺,所以也顯示它的易行、殊勝。
《選擇集》「結歸」之文:「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這句是《選擇集》的總結論,《選擇集》開宗明義標舉稱名念佛,到了最後也以稱名念佛作為結論,前後一致,首尾相應。
所謂「正定」,就是有其因、必百分之百地成其果,不會出偏差。「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等於往生的業因以及成佛的業因都在稱名念佛,所以「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不是靠我們的功德、功夫,是靠阿彌陀佛本願的力量,是靠佛德佛力。法然上人這樣的解釋就給我們莫大的安慰和希望,因為我們其他的功行也做不到,而念佛每一個人都做得到,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是往生的正因,百分之百必定往生。
(六)「自歸」││欲生我國
自歸││願文「欲生我國」,成就文「願生彼國」。
「念我稱名」即是「自歸」,自歸即是「南無歸命」。身心性命歸於彌陀,與佛一體,心心相印,函蓋相合;佛命生命,一體不離。
在第十八願,阿彌陀佛說「欲生我國」,等於是呼喚我們,甚至是要求、拜託我們接受他的救度,所以《莊嚴經》又說「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阿彌陀佛是時刻慈悲地在呼喚我們,甚至拜託我們接受他的救度,這顯示他的救度是主動性的,而且是絕對平等,沒有任何門檻、條件,所以又說「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阿鼻地獄的眾生根本沒有能力修習其他法門、修習其他善事功德,可是念佛也能夠往生,必須阿彌陀佛有這個愛心、能力,阿彌陀佛正是有這個愛心,有這個能力。
稱名一生不變,即自歸顯露
第十八願所講的「欲生我國」是因地發願,而如今阿彌陀佛早已成佛了,那他成佛的功能顯現在哪裡呢?就是成就文所說的「願生彼國,即得往生」。由此可知,龍樹菩薩《易行品》這一段文,是將第十八願以及第十八願成就文的這兩句法語融合在一起解釋的,龍樹菩薩在這裡就解釋為「自歸」,阿彌陀佛呼喚我們「欲生我國」,那麼我們隨順彌陀的呼喚而「願生彼國」,發自內心地歸命阿彌陀佛,所以念佛稱名即是自歸,我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專稱南無阿彌陀佛,一生不變,這就是自歸的顯露。「歸」就是歸命的意思,自歸即是南無歸命。身心性命歸於彌陀,與佛一體。
佛命生命,一體不離
「心心相印,函蓋相合,佛命生命,一體不離」,什麼是心心相印呢?就是彼此相應,互相吻合,有什麼樣的因,必然會有什麼樣的果。阿彌陀佛呼喚我們,我們隨順彌陀的呼喚,阿彌陀佛跟我們感應道交、彼此相應了,我們的願相應彌陀的願,彌陀的願也相應我們的願,這是就心心相印。「函」是盒子,「蓋」是蓋子,方的盒子、方的蓋,圓的盒子、圓的蓋,大小、形狀相符,這就是函蓋相合。我們隨順第十八願所講的願生彌陀淨土,此後專稱彌陀佛名,這就與彌陀心心相印、函蓋相合。
反之,如果不願生彌陀淨土,或者不專稱彌陀佛名,那就跟第十八願不相合、不相印;跟彌陀不印不合,那就不是一體了。
水乳交融喻
所謂「佛命生命,一體不離」,就好像水乳交融,水混在乳當中,就分不開什麼是水、什麼是乳了,有水之處就是乳,有乳之處就是水。
共命鳥喻
又如共命鳥,同一生命,共命鳥是兩個生命、兩個頭共享一個身體,這就是所謂「生命共同體」,一個離開了,另外一個就不能生存,因為牠們的生命是共同使用的。阿彌陀佛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我們就念佛來蒙受彌陀正覺的救度,這就是念佛人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願願相應。
正覺之彌陀,歸命之眾生,生佛一體;佛心有生,生心有佛。
已經完成正覺的阿彌陀佛,跟已經歸命彌陀救度的眾生,是一體的。「佛心有生」指阿彌陀佛的心中有念佛的眾生,「生心有佛」指念佛的眾生心中有阿彌陀佛,所謂「佛念眾生,眾生在佛心內;眾生念佛,佛在眾生心中」。
(七)「即入必定」││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即入必定││願文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成就文言「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必定」者,必定成佛之位,亦名正定聚,亦名不退轉。《大智度論》九十三卷言:「阿鞞跋致(不退)即是必定,必定者,必當作佛。」
所以必定就是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轉,不退轉於成佛。第十八願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已經成正覺了,所以對於我們念佛人就解釋為「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即」,當下義
「即」有「同時即」,與「異時即」,此是「同時即」,如「即入必定」之偈言:「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易行品》裡以三十二首偈來讚歎阿彌陀佛,其中即入必定的偈文就說:「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這就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的意思,我們只要專稱彌陀佛名,阿彌陀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就通通在裡面,因為這句名號本來就具備阿彌陀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微妙、殊勝無上的功德,所以龍樹菩薩也自己時常憶念、稱念阿彌陀佛。
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此「即入必定」顯示「念我稱名自歸」之人,已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之人;即時不退於佛格,往生剎那,頓超十地,快速成佛。
這裡講的,我們念佛人都即時、當下,就是現在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於佛格,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就頓超十地,快速成佛。我們念佛人看到「即時不退於佛格」,應該有一種難遭難遇而大歡喜、大慶幸的心情,可是我們一般往往歡喜不起來,也沒有多大的感受,甚至整天苦苦惱惱的,整天一張苦瓜臉,一臉陰氣,陰氣沉沉的。如果是這樣的話,一方面或許沒有體會到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大威神力、救度我們的功德,阿彌陀佛為我們怎樣發願、怎樣修行、對我們有怎樣的大恩大德,以及我們跟阿彌陀佛有什麼樣的關係,而且如果沒有彌陀救度的話,我們又會怎麼樣;另一方面,也顯示我們本來就是煩惱強盛、業障深重的眾生,應該歡喜卻歡喜不起來。
(八)平淡是真,念佛最樂
雖然是這個樣子,可是我們煩惱的眾生面對彌陀的救度,如果能夠像善導大師所講的,在煩惱的心中生起清淨的願生之心,即使再怎樣煩惱、苦惱,但是內心卻是安詳、平靜、平和、祥和的,同時,我們的生活就是過一種平凡、平常、平淡、平實的生活。
四平的生活
平凡:做一個平凡的人,過一般凡人的生活,在家則在家,出家則出家,男則男,女則女;安分守己,安愚念佛。
平常:不尋奇特迥異,不求高深玄妙,不高攀聖境,不以凡濫聖。
平淡:不求絢麗、多彩多姿,不求熱鬧、激情,只是平淡無奇。
平實:平凡、平常、平淡,反而感覺踏實、實在、安穩,寧靜、祥和、愉悅。
學這個法門的人,或許有人會時刻向阿彌陀佛祈求,希望阿彌陀佛能夠顯現在他的夢中,或者在靜坐念佛當中現個影子給他看,或者跟他對話,或者希望自己有異於一般人的感覺、感受、感應、感悟,成為佛的驕子、佛的唯一,別人沒有但我有,甚至有某種通力、感受、歷練,自己也好奇地想要去歷練一番。其實再怎麼樣,我們的心是無常的,最後也會歸回平靜,可是還是想去歷練一番,然後再回歸平凡、平常、平淡、平實的念佛。有的蓮友或許存著這種心,但這是一種危險的觀念。為什麼?因為恐怕一去不回,結果萬劫不復,所以是很危險的。
智隨法師有一篇《平淡是真,念佛最樂》,這篇文章也曾經貼在公布欄,大家應該會認為這種說法確實合乎一個念佛人的心態,而觸動自己的內心。
智隨法師這樣寫:
世間萬物,起伏不定,生滅不息,無不歸於無常。沒有不散的宴席,沒有不落的太陽。憂悲苦樂,如同海上的浪花,終歸消散。
而人心好動、好奇、好玄,無不在浮動與期盼中追逐形形色色的幻影。艷麗之色(喜好的),則執持不捨;灰暗之色(厭惡的),便肆意迴避。人人無不在得失憂喜中度過無常的歲月。外在的緣生緣滅,牽動著我們的神經,內心隨之而生生滅滅。
靜觀世間:波濤過後,大海歸於平靜;風雨過後,大地歸於平靜;憂喜過後,人心歸於平靜。
走過風風雨雨,嘗過酸甜苦辣,最終會感覺平淡最好,不追逐於風雲般的無常,在平淡中度日,在平淡中念佛,在平淡中走過如夢幻般的人生,輕鬆自然地邁向淨土,則生也安樂,死也安樂。
然無常的世間,因其絢麗多姿而感動人心。能安於平淡中,隱於佛光中,實乃人中芬陀利花,世上稀有之人也!別看他一貧如洗,別看他一字不識。摩尼之寶,實非他物能比也。
第三節 天親菩薩釋「念」為稱名念佛
我們這個法脈,由龍樹菩薩下來是天親菩薩,天親菩薩對這個法門主要的著作就是《往生論》。其實「稱名念佛」也是《往生論》的核心骨幹。《往生論》的顯義,也就是從字面上看,是強調觀察、觀想極樂世界依正二報的莊嚴;但其隱義,也就是文字背後的含義,其實是在強調稱名念佛。所以,天親菩薩也是注重、強調回歸到稱名念佛的。根據在哪裡?就在下面的兩段法語。這兩段法語雖然簡短,但是言約意豐,背後的含義很廣,而且對我們這個法門很重要,因此這次就臨時舉出這兩段法語並做了補充講義,講義題名「稱名即是如實修行」(見附錄四)。
這兩段法語是說「稱名即是如實修行」。念佛法門之所以稱為易行道,就在於: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完全具備了往生的正因、正業,就完全擁有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資糧。方法很簡單,而且能夠獲得「現當二益」。所以,對我們這個法門來講,稱名的本身就是「如實修行」,就是真正的修行。反之,如果發願往生淨土,但並不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就不是如實修行。
《往生論》言(《聖教集》二一四、二八四頁):
「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又言(《聖教集》二二五、三三一頁):
「稱如來名,依如來光明智相修行。」
這兩段法語的意思一樣。
此文教理,可謂本宗宗骨,簡要不繁。
我們這個法脈的傳承祖師,在他們著作中核心的地方,都是淨土宗的骨幹、骨髓,就好像第一段法語短短四句二十五個字,可說簡潔扼要,不繁雜,不繁瑣。這二十五個字簡短淺白,一看就念得出來,但看了似乎瞭解,又似乎不太瞭解,好像簡單,又好像不那麼簡單。但是,如果瞭解它的含義,就會覺得它是簡單的,意義是很淺顯的。只要從字面讀下來,順著字面去理解,其實是很容易領悟的。
一九七七年,我在佛光山出家,那個時候讀到《往生論》,覺得詩偈很優美,意境很高超,因此很喜愛,就把它背下來。當初讀的版本是木刻版,沒有分段,也沒有標點,當然也沒有邊註、眉註和重點提示,只覺得意境很好,就試著做大綱小目,但那是將近三十年前的事,所做的現在也已不在了。那時對這句「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似乎有某種理解,但總覺得似懂非懂,好像霧裡看花,不是很透徹。那時因為還沒專修,還在雜修階段,修行雖也偏於淨土法門,可是還沒接觸到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那個時候出版的《往生論》有單行本,尤其是《淨土十要》中也有收錄,只是那時善導大師的《觀經疏》在台灣的單行本很少。當時對這段法語印象比較深刻,隱約覺得這一段很重要。而現在已能夠掌握它的要義,當然已曉得這段真的很重要,是本宗的骨髓。
舉出本願稱名,是如實修行,易行功高,平生業成,不斷得證。
這段法語完全契合根本願,即第十八願所強調的「乃至十念」——專稱彌陀佛名。因為「乃至十念」是往生的正因、正業,也是阿彌陀佛正覺之身所換來的,所以舉出「本願稱名」,而且標示出「如實修行」。反之,要想往生淨土卻不專稱佛名,就不是如實修行。
「易行功高」,「稱彼如來名」的本身是易行的法門,就像龍樹菩薩所講的「念我稱名自歸」是易行道;「易行」本身又是「功高」,功德殊勝高超。為什麼?「平生業成」「不斷得證」。專稱彌陀佛名的念佛人,還沒到臨命終時,就確定必能往生極樂世界;還沒有斷除煩惱,就肯定可以證入涅槃。
《論註》於此,有「破暗滿願」之釋、「實相為物」之議、「三不三信」之辨、「名體相即」之論。一論喉襟,三經眼目,群生升沉,亦繫於此,宜詳參究。
這段法語的重要性,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裡特別以四個主題來發揮:也就是「破暗滿願」「實相為物」「三不三信」「名體相即」。也就是曇鸞大師解釋這句名號所含具的光明是有破暗滿願的功能,破眾生無明之暗,滿眾生往生成佛之願;同時又闡釋這句光明名號是實相身,也是為物身;勸勉我們要具足三信,也就是一個信,就是信受彌陀救度而不要懷疑,為什麼?因為名即法,也就是名體相即不離。
這段精闢的解釋,是很難得、很不容易的發揮,如果沒能體會天親菩薩所寫《往生論》的用意,沒能體會《往生論》的精髓,沒能體會彌陀的悲心、名號的功德,是不可能作出這樣的解釋的。所以曇鸞大師被稱為「鸞菩薩」「神鸞」或「不測之人」,就是他的智慧、學識、修證不同尋常。
一、「稱彼如來名」
「稱彼如來名」——《論註》釋此言「稱無礙光如來名」。
「稱」有二義:
1、稱揚讚歎(廣讚)。《大經》言:「我說無量壽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晝夜一劫,尚未能盡。」
2、口稱佛名(略讚)。在此指口稱「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
「稱彼如來名」,曇鸞大師《往生論註》解釋說「稱無礙光如來名」。「稱」有二義:一、稱揚讚歎(廣讚);二、口稱佛名(略讚)。
(一)五念門中「讚歎門」
本來這段法語是天親菩薩《往生論》五念門中的「讚歎門」。「五念門」就是禮拜門、讚歎門、作願門、觀察門、迴向門。關於讚歎門,天親菩薩解釋說:「云何讚歎?口業讚歎。」接下來就是「稱彼如來名」這段法語。可見,「稱」是屬於讚歎方面的。
廣讚│稱揚、歌詠
因此,讚歎有兩種:一種是稱揚讚歎,就是以文字長篇大論來讚歎阿彌陀佛的佛德,或者以口來宣揚,宏宣法要、廣布十方來讚歎,這是一種;另以歌詠來讚歎,也是一種,這都屬於廣讚。如同《無量壽經》中釋尊所表達的「我說無量壽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晝夜一劫尚未能盡」,釋迦牟尼佛說,無量壽佛的威神光明巍巍殊妙,如果以一劫的時間日以繼夜地來稱說,也不能盡,這是屬於廣讚的範圍。
略讚│口稱佛名
另一種「口稱佛名」,這是略讚。怎樣做呢?我們只要專稱「南無阿彌陀佛」,就等同在讚歎阿彌陀佛,而且即使晝夜一劫,也都只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就可以了。
天親菩薩在這裡講的稱名,就是稱念「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這是根據《往生論》論偈的第一行而言的。第一行說:「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由此可曉得,這裡的稱名就是「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那麼,這跟我們稱「南無阿彌陀佛」一樣不一樣?是一樣的。「南無」就是歸命,只是我們念的「南無」是梵音,而「歸命」是「南無」翻譯成漢文的意譯。「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當中無量佛德之一,但卻能含攝阿彌陀佛無量之德,因此天親菩薩在這裡就說「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如果以梵文來說,應該是「南無盡十方無礙光佛」。
略自攝廣
「稱名」即是隨順佛意,亦是略讚佛德。略自攝廣。
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也好,稱念「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也好,這都是隨順阿彌陀佛的本意,也就是隨順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根本願——第十八願,如同善導大師在《觀經疏》結論所講的「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從阿彌陀佛的本願來看,阿彌陀佛的心意是要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就可以了,所以稱名就是隨順佛意。
口稱佛名又是略讚佛德,簡略地讚歎阿彌陀佛的佛德。雖然簡略,卻「略自攝廣」,自自然然地在稱名當中就等同廣讚阿彌陀佛的佛德。
(二)稱名是最高無上讚歎
又,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是最高無上之讚歎。
我們只要一向專稱南無阿彌陀佛,本身就是最高無上的讚歎。怎麼講呢?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意思是什麼?就是阿彌陀佛說:「某某人,我救你,你只要專念這句名號,就能往生極樂世界,徹底離開三界六道輪迴,快速成就佛果。」像這種內涵,十方諸佛當中只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才具備,因此是崇高無上的讚歎。
論我們眾生,我們是何許人也?我們問問自己是什麼眾生。其實我們是業障種子,是地獄種子,我們起心動念都是自我,自私自利,與別人爭強鬥勝,諉罪掠功,掩罪誇功,不肯讓美歸功,不肯分怨共過,都為了自利,很少為他人著想,不願發菩提心來代眾生苦,因此善導大師說我們是罪惡生死凡夫,永遠沒有出離之緣。
釋迦牟尼佛出現娑婆世界,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廣開八萬四千法門,除了「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以外,難道沒有一個法能救度我這樣的眾生嗎?確實如此。十方諸佛有哪尊佛能救度我?有哪尊佛為我發「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弘願?沒有!所以十方諸佛、三世諸菩薩、八萬四千法門,都沒有一佛、一菩薩、一法能夠救我,只有「南無阿彌陀佛」能夠救我。所以,我們口稱「南無阿彌陀佛」,豈不是對阿彌陀佛本身最高無上的讚歎,讚歎阿彌陀佛能夠救我,讚歎只有他有這個慈悲、有這個能力救我。而這個慈悲、能力都容納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當中,呼喚著十方眾生,只要南無——歸命阿彌陀佛,本身就獲得彌陀的救度了。總而言之,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是對阿彌陀佛最高無上的讚歎。
二、「如彼如來光明智相」
如彼如來光明智相——《論註》釋此言:「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照十方世界無有障礙,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闇;非如日月珠光,但破空穴中闇也。」
這裡曇鸞大師解釋說,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是阿彌陀佛智慧的外相,光明與智慧是一體的,只是體與相之別而已。
(一)彌陀光明無有障礙
光明有什麼作用呢?光明是遍照十方世界,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個角落沒有彌陀的光明,因為彌陀的光明沒有障礙,不受有形的障礙,也不受無形的障礙。有形的是物質界,譬如說這個世界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須彌山、阿鼻地獄。這些都能夠透徹,也能夠救度那邊的眾生,也就是光明能夠到達阿鼻地獄,不受阿鼻地獄眾生罪業的障礙,而把他們救度到極樂世界;從無形的精神界來講,不受我們煩惱的障礙、無明的障礙、天魔的障礙、冤家債主的障礙:眾生內外都不受障礙,所以說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暗。
無明、黑暗是厚薄之別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言:
「無明有二種:一者厚,二者薄。薄者名無明,厚者名黑闇。」
這樣說來,無明與黑暗是一樣的,只是有厚薄之別。不管厚也好、薄也好,阿彌陀佛的無礙光明都能破除,使他消除無明黑暗,使他獲得佛的智慧,斷除貪瞋癡。
《無量壽經》言:「長與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無復貪恚愚癡苦惱之患。欲壽一劫、百劫、千億萬劫,自在隨意,皆可得之。無為自然,次於泥洹之道。」
此之「道」者菩提果,「德」者涅槃果;斷除無明,證悟涅槃之意。「生死根本」者無明,一生淨土,即斷無明黑暗,永不生死輪迴。
極樂世界是涅槃的境界,極樂世界是依報,阿彌陀佛是正報。佛的境界是「依正一如」,同時,佛的境界是「名體不離」,所以阿彌陀佛的名號就等同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名號的無礙光明就是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能夠使我們到了那裡就能「無為自然,次於泥洹之道」。所謂「無為自然」,就是天生自然,不假造作功用。所以,我們到極樂世界就能「長與道德合明」。這裡的「道德」兩個字,是引用我們中國《易經》的名言,可是它的意義是在解釋佛法當中的「菩提」「涅槃」。我們本來心中充滿了無明黑暗,可是到了極樂世界,無明碰到極樂世界的光明,當下就消除了。
一光才照,千年暗去
無明的消除,並不需要經過長久的時間。人身上有病,所謂「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病很久了,沒辦法一吃藥馬上好,要有時間性。但是我們的無明黑暗,我們充滿宇宙的業障,受阿彌陀佛無礙光明的照破是立即的、當下的。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中也說:「光若暫至,即便明朗;闇豈得言,在室千歲而不去耶?」
彌陀光明能破暗滿願
同時,往生極樂世界是隨意自在的,曇鸞大師也解釋說:「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表示彌陀光明名號有「破暗滿願」的功能。破暗,如剛剛所講的「長與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沒有貪瞋癡及種種業障的苦惱;同時能滿我們眾生的願,滿願。
一般人最根本的願就是壽命長久,希望能長壽不死、青春永駐、健康沒病,甚至能有智慧福德、能富有尊貴,能有種種豐饒的物質享受,這些林林總總的願,一旦到了極樂世界,沒有不滿足的。為什麼?極樂世界是如意的世界,壽命固然與阿彌陀佛一樣是無量壽,衣食及所有一切物質也都是隨心所願,所謂「天衣應念至,玉食自然來」,一切如意。
「如」者,契合、相應、隨順之意。
「如」就是契合、相應、隨順,契合、相應於阿彌陀佛的光明功能,隨順於阿彌陀佛的光明功能。
「如來」者,阿彌陀佛。「光明」者,阿彌陀佛之光明,即十二光。
如《大經》言(《聖教集》七七頁)「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
《無量壽經》自古以來在中國相傳有十二種翻譯,保存下來的有五種,即五本異譯。有關讚歎阿彌陀佛佛光的功能,在康僧鎧所譯的《無量壽經》舉出十二種,其他同本異譯讚歎佛光也有超過十二種的,不管十二種、還是超過十二種,總之佛德無量,當然光明的功能也是無量,只是概括歸納為這十二種。
在此以「無礙光」總攝其餘佛光。
天親菩薩在這裡舉出「無礙光如來」或「無礙光佛」,來含攝阿彌陀佛的其餘十一種、乃至無量種光明的功能。
在這十二光當中,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這三種光是所有光的體,其他都是功能作用。「無量光」是就豎的來講,顯示阿彌陀佛的光明在時間上是超越過去、現在、未來,持續存在,永恆存在,永不消失,永不變化,所謂「豎窮三際」;「無邊光」則是就橫的來講,在空間上充遍任何方位、任何地方、任何國土、任何世界、任何境界,無所不在、無時不在,所謂「遍滿十方」;「無礙光」是指阿彌陀佛遍滿十方三世的光明救度是無能障礙的,因此舉出救度十方三世無所障礙的光明就能涵蓋其他的光明了。
(二)光明是佛智慧之相
「智相」者,佛光明是佛智慧之相。佛智是體,佛光是相,破暗是用(無礙故)。
如來光明智相,「智」是指阿彌陀佛的佛智,是就體本身來講;「相」是指阿彌陀佛的光明,因為有體必定有相,有相也必定有用。阿彌陀佛光明功能作用是無礙的,因為無礙,所以能破我們的無明,能斷我們的生死輪迴,能救我們離娑婆到極樂,能讓我們快速成佛,這些都是佛智光明的作用。
佛智者,彌陀之五智,如《大經》言(《聖教集》一二八頁)「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
彌陀這五種智慧,總的來講就是第一種——佛智,「佛智」涵蓋下面四種智。而四種智當中又以「不思議智」為體,「不可稱智」是就阿彌陀佛的自利來講的,「大乘廣智」是就阿彌陀佛廣度眾生來講的,「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是就阿彌陀佛威神光明不可思議來講的。
又,《小經》言:「光壽無量,故名彌陀。」此唯舉光,壽體光用,舉用攝體故。
也就是說,《阿彌陀經》對阿彌陀佛這句佛名的解釋,是以阿彌陀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來解釋,所謂「彼佛何故號阿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但是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裡只舉出光明,沒有舉出壽命,為什麼?是因為「壽體光用」,壽命是彌陀之體,光明是彌陀之用,這是就壽跟體來論體用,所以「壽體光用」。在這裡只要舉出光明之用,就自然涵蓋壽命之體。
智慧——實相身,法性法身,真實功德相,彌陀自利之德,彌陀成佛因果,無礙光自體。
光明——為物身,方便法身,不虛作住持,彌陀利他之德,眾生往生因果,無礙光照用。
這些名相與教理,在曇鸞大師《往生論註》裡都有,智慧的體、光明的用就涵蓋這些教理。
智慧——實相身,法性法身
「智慧」屬於二種佛身當中的「實相身」,也就是「法性法身」,同時也是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相」,不是人天凡夫的虛假功德相。阿彌陀佛由於成為正覺而有巍巍殊妙的威神智慧光明,因此智慧是屬於彌陀的自利,也就是彌陀成佛的因果,也就是無礙光明的自體。
光明——為物身,方便法身
「光明」是智慧的外相,是「為物身」,就是救度十方眾生的光明名號,在二種法身當中就屬於「方便法身」,也就是曇鸞大師所講的「不虛作住持功德」,意思是永遠能夠以遍照光明攝持念佛眾生,直到他們成佛,不虛假,不空過,這叫「不虛作住持」。所以,光明是彌陀利他之德;有了這光明,我們就能往生成佛,所以光明也是無礙光之照用。
(三)大悲無倦常照我身
或許有人會疑惑:「既然阿彌陀佛的光明是照十方世界無有障礙,為什麼我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以來,卻從沒有看過阿彌陀佛的光明?」源信大師有一段法語形容得很好:「極重惡人無他方便,唯稱彌陀得生極樂。我亦在彼攝取之中,煩惱障眼雖不能見,大悲無倦常照我身。」就是說我們這種沒有出離之緣、極重濁惡的眾生,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同時,在今生今世也蒙受彌陀無礙光明的照攝,所以說「我亦在彼攝取之中」,只是「煩惱障眼」,所以「不能見」;雖不能見,但「大悲無倦常照我身」,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不會倦怠、不會厭捨我們,還是不斷地照攝念佛之人。
在十二光德當中,無量光就是貫通過去、現在、未來;另有不斷光,不斷光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分分秒秒、永恆不斷地照射著念佛之人,只是我們是貪瞋癡凡夫,見不到。
見佛二種因緣
要想見佛,也是要有某種因緣。有兩種因緣:一種是佛力加持,另一種是臨命終時就能看到佛身佛光。
佛力加持就如同《觀經》第七觀所講的,當釋迦牟尼佛要為韋提希夫人講說除苦惱方法的時候,當下阿彌陀佛就現身在空中。因為《觀經》是應韋提希夫人所請,要求釋迦牟尼佛為她講除苦惱的方法。當釋迦牟尼佛要為她開示除苦惱的方法時,阿彌陀佛就顯現在空中。經文描述說:「彌陀佇立空中,光明熾盛,不可具見。」阿彌陀佛雖遙遙出現在空中,但他的光明廣大熾盛,凡夫肉眼沒辦法完全睹見。簡而言之,韋提希夫人之所以得見彌陀,這是由於有釋迦牟尼佛佛力加持的緣故。
就我們來講,我們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就會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那時就會看到。總之,光明就是名號,名號就是光明,當我們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時,就時刻蒙受彌陀無量光、無礙光、不斷光的照射。
三、「如彼名義」
(一)名號能破暗滿願
如彼名義——《論註》釋此言:「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
這就是名號有破暗滿願的功能。我們在稱念佛名了,但感覺到無明煩惱不但沒有減少,反而一天比一天深厚,這正是我們修淨土法門的人對內心的觀察比較敏銳,所以會覺得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的煩惱只有增長,沒有減輕。這裡講破一切無明,而自己的無明只增無減,何況是破?一點都沒有破除、減少啊!
其實是這樣的。剛剛講到《大智度論》說無明有厚有薄,同時,無明當中有煩惱無明,也有癡無明,「癡無明」就是貪瞋癡慢疑的「疑」,凡夫往往會對某些人、某些事懷疑,尤其越是重要的事,內心的懷疑就越深。可是我們對阿彌陀佛的懷疑,是會被阿彌陀佛的光明名號消除的。一方面,我們就教理去深入探討、融會貫通,也能夠信受只要眾生稱念就必得往生而沒有懷疑;一方面,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在無形之中,對彌陀的救度也會破疑生信。不過,通過對這句光明名號的理解體會,比較容易破疑生信。
先破疑無明,自破總無明
所以,這裡所講的「能破眾生一切無明」,首先是破對彌陀懷疑的無明。這種無明如果破了的話,一切無明,也就是不管厚的無明、薄的無明,無始的無明、根本的無明、枝末的無明,都會破。無明有總的無明及別的無明,總的無明就是無始的無明,別的無明就是對彌陀的懷疑。我們對彌陀名號理解、貫通,就能破除對彌陀的懷疑而生信;對彌陀啟信,別的無明就會消除;別的無明消除,總的無明往生之後也都會消除。意即:在此娑婆世界先破對彌陀懷疑的別無明,一旦往生極樂,則自然能破總無明。
先滿往生別願,自滿其他總願
「能滿眾生一切志願」,志願也有總、別兩種,眾生的願望非常多,這是總願;而別的願望就是願生淨土這個願。只要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必滿往生彌陀淨土的願;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其他的願也都能圓滿。
(二)「義」者,彌陀之體
「名」者,阿彌陀佛之名。
「義」者,阿彌陀佛之體,即光明智相。
這裡的「如彼名義」,「名」就是阿彌陀佛這句有聲音的六字洪名,「義」就是指阿彌陀佛名號的內涵,也就是阿彌陀佛本身、阿彌陀佛之體,就是前面所說的破暗滿願的光明智相。
(三)全體施名,稱名契體
全體施名,彌陀因之成佛;稱名契體,眾生因之往生:
合此而成「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全部的功德,也就是阿彌陀佛的佛智,都放在他的佛名裡面了,阿彌陀佛所有的萬德,通通容納在這六字洪名當中。如果阿彌陀佛沒能完成正覺的佛名,阿彌陀佛是不能成正覺的;他一旦成正覺了,阿彌陀佛的佛德就全體容納在這六字名號中。所以,完成了這句名號,才能成為阿彌陀佛。《無量壽經》解釋阿彌陀佛的成佛因果,是因阿彌陀佛發了五劫思惟四十八大願之因,及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之緣,才成就了這句阿彌陀佛正覺之佛名,所以這句佛名是阿彌陀佛成佛的因果。善導大師解釋為「大願業力」,也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具足阿彌陀佛的大願、大業、大力。
「稱名契體,眾生因之往生」,這句名號是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所成就的,布施給十方眾生,只要十方眾生專稱彌陀佛名,不管眾生知與不知、信與不信,就自自然然契合阿彌陀佛的佛體,也就是契合阿彌陀佛的佛智、阿彌陀佛的光明。當然,如果他不知道或不相信,就很難盡形壽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但不論如何,稱名的本身是與彌陀光明智相之體相應、相契合的。也因為彌陀成就阿彌陀佛之光明智相,呼喚眾生來專稱、來隨順,所以彌陀的成佛與眾生的往生這兩者合成「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所以,「南無」就是歸命的眾生,「阿彌陀佛」就是歸命眾生往生的功德資糧,也就是正定之業。
(四)善導大師六字釋
善導大師言:
「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這六字名號,善導大師解釋「南無」就是眾生的歸命,就是眾生將生死輪迴、煩惱業障、污穢的生命,完全歸順、投靠阿彌陀佛清淨莊嚴、永恆不滅、自在無礙的生命。歸命的本身帶有發願迴向之義,也就是回轉願生極樂世界的含義。
夾善迴向、直爾迴向
迴向有兩種,一種是「夾善迴向」,一種是「直爾迴向」。
「夾善迴向」就是修諸功德,以其所作功德迴向,作為阿彌陀佛來接引他的交換條件。如果沒有這些善事功德,就沒有東西可以迴向,因為他並不是像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專稱彌陀佛名來往生。
「直爾迴向」就是只要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就是回轉向著極樂世界,稱名是因,往生是果,無需其他功德。如是因,自然有如是果,所以歸命、稱名的本身,自自然然就有發願迴向在裡面。因此善導大師解釋「南無」有歸命及發願迴向兩種含義。這兩種當中,以歸命是「南無」的主要含義,只是既然是歸命,自然就有願生之心。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阿彌陀佛」這四個字,就是歸命眾生的行,往生極樂世界的正業、資糧、功德,通通在「阿彌陀佛」四個字裡面。因此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具備了往生的修行、往生的功德。所以善導大師說:「以斯義故,必得往生。」因為六字名號有這種含義、功能,所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五)名號光明一體義
名號有聲光明,光明無聲名號;
名號為我而成,光明為我而現。
這句「盡無礙光如來」名號也好,「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也好,跟光明是一體的,所以說「光明智相」。只是,名號是有聲音的光明,因為名號有文字可以眼見,有聲音可以耳聞,有聲音可以口稱;光明沒有聲音,耳不能聞,口不能稱,眼不能見,可是它又是與名號一體,實實在在存在的,所以光明是無聲的名號。
這句名號是阿彌陀佛經過五劫思惟、永劫修行而成就,是為十方眾生而成就的,不單單為他本身的自利而成就。阿彌陀佛自利的目的是為了利他,光明也是一樣,光明為我而現。名號的本身有智相的光明,這光明也是為了攝取眾生而有的,只要十方眾生稱念彌陀佛名,自然就有彌陀光明的攝取,從現在一直到我們臨終顯現來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永遠不捨離。
(六)名號光明因緣義
名號為因,光明為緣;
如種子、雨露,落眾生識田,
生信受之芽,長專稱之莖,得往生之果。
種子雨露喻
凡事必須有因有緣,因緣和合才能成就,才能得果。名號與光明,名號是往生的因,我們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有往生的因;光明是往生的緣,光明攝取念佛的眾生。「如種子、雨露」,名號是因,如種子;光明是緣,像雨露。種子、雨露落入我們眾生的阿賴耶識裡面,就能生起我們信受的心。我們聞說阿彌陀佛光明名號的因緣果報,就能啟信,就能盡形壽執持名號,而且能專一而不雜亂,這就是《阿彌陀經》「若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的含義。當然,如果進一步來論因緣,我們眾生念佛是因,阿彌陀佛的光明名號是緣,因緣和合而往生極樂,所以說「念佛往生願」,念佛是因,往生是果。
彌陀名號,無上寶珠,寶莫過此,眾生獲之,速滿大願。
彌陀名號六字洪名就是無上的寶珠,這是曇鸞大師《往生論註》裡面所形容的,世間的寶沒有超過名號的寶珠,乃至佛法的法寶也沒有超越這六字萬德洪名。「眾生獲之,速滿大願」,只要我們得到這無上的寶珠,就能快速滿足我們所有的願。
《往生論》言:「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以萬德洪名,置之口中,自能破暗滿願。
天親菩薩在《往生論》就說:「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什麼叫「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觀」就是觀知、相信,就是無疑地信受彌陀的本願力。阿彌陀佛的根本願就是第十八願,阿彌陀佛成佛了,所以願願都有他的願力。第十八願的力量是什麼?就是「乃至十念」的眾生,必定使他往生極樂世界。因此,「觀佛本願力」就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的意思;「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今生今世就能破除他對往生極樂世界的懷疑,今生今世就圓滿往生極樂世界的願望,也就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七)以光號廣度眾生
彌陀以此光號,廣度十方眾生。
善導大師言:「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彌陀以此光號,廣度十方眾生」,阿彌陀佛是以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光明名號,廣度十方一切聖凡善惡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光號」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光明名號」,也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雖然是白紙黑字,是一個聲音,可是它的內容是具足阿彌陀佛的光明,而阿彌陀佛的光明又是阿彌陀佛的智慧,阿彌陀佛的智慧又離不開阿彌陀佛的慈悲,所以這句名號本身就已涵蓋了阿彌陀佛的慈悲及智慧,因此這句名號就會發光發亮。凡是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不管他是什麼樣的眾生,乃至不管他知與不知、信與不信、願與不願,他只要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他身上也同樣會顯現佛光,也同樣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照耀,也就是光明的保護,這就是「彌陀以此光號,廣度十方眾生」。
當然,阿彌陀佛不只是要我們念佛獲得現生的利益而已,更要我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因為現生再怎樣幸福安樂,畢竟都是短暫的,唯有往生極樂世界才是究竟的。一般人學佛,無非是為了消業障、增福慧、身體健康、事業發達、家庭和樂、所求如意,但林林總總的這一切,只要虔誠念佛,無形之中都會得到。
當然,一個念佛人,儘管再怎樣求,他都有任憑彌陀安排的觀念。也由於阿彌陀佛是佛,他最曉得我們的需要,所以他會斟酌我們所求的來處理,可許則許,都會讓我們事後覺得一切很順,似乎冥冥之中有某種安排,這就是阿彌陀佛光明的攝護不捨。善導大師說「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這段文也叫作「光號攝化文」。以下是《往生禮讚》這段文的全文: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這段法語主要也是在解釋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把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含義顯發出來,彰顯得很好。我在這裡只是引用其中的兩句十五個字││「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面還有「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對比其他十方諸佛,無論是通願也好、別願也好,都是較為深重的。為什麼?論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如同《悲華經》所講的,貪瞋癡特別強盛,罪業特別深重,所以被千佛所捨棄。千佛代表什麼?代表其他諸佛。所以,被千佛捨棄,就等同被其他諸佛所捨棄。千佛為什麼會捨棄我們?因為我們的罪業太深重了,要救度罪業深重的眾生,諸佛的誓願也必須深重才可以。兩百公斤的重擔,想挑起的人如果沒有承擔兩百公斤以上的力量,就挑不起來。同樣道理,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如果他不發深重的誓願,怎麼能救度我們罪業深重的凡夫呢?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裡就說「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也就是《無量壽經》裡阿彌陀佛自己所說的「超發無上殊勝之願」「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阿彌陀佛要怎樣來廣度十方眾生呢?就是這裡所講的,以光明跟名號為因緣來攝化十方眾生。
法然上人的《三部經釋》,對《觀經》的解釋中就談到,諸佛都是為了救度眾生,可是無緣的眾生無法蒙受救度。為了跟無緣的眾生結緣,阿彌陀佛就發了光明無量願,也就是第十二願,以無礙遍照的光明來培養眾生,來跟眾生結緣,使眾生能夠因為跟阿彌陀佛結了緣而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這就是以光明為緣、名號為因。阿彌陀佛為了使十方眾生都能稱名念佛往生極樂,在四十八願當中的第十七願就發願,要請十方諸佛都來稱揚讚歎這句名號的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威神功德,使十方眾生普遍能夠聽聞、稱念,這就是第十七願的功能。
接著第十八願,也就是十方眾生聽聞了十方諸佛所稱揚讚歎的這句名號之後,能夠發起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之心,之後就專稱彌陀佛名。所以法然上人說,以光明為緣,以名號為因,來攝化十方眾生。這相應於善導大師在這裡所說的「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信心求念
第十八願說到「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對於「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善導大師在這裡就解釋為「信心求念」,「信心」就是至心信樂的意思;「求念」範圍就很廣,不管你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的當來利益也好,或者為了求現世的種種福報也好,你都可以用念佛來求,所以叫作「但使信心求念」。簡而言之,這個「信心」就是信,「念」就是行,也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
接下來善導大師又說「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這幾句話就是「乃至十念」的相狀。所以「乃至十念」就是:平生之機就上盡一形地念佛,臨終之機就十聲、一聲、一念地念佛。因此說「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念念稱名,乘託彌陀的願力、佛力、功德力,所以就容易往生極樂世界。總之,稱名之所以容易往生,是由於這句名號有光明攝取的功能,有彌陀願力、功德力的內涵,所以才容易往生。
契合易行道
因此,龍樹菩薩說我們這個法門是「易行道」,如同「乘船則樂」。我們學這個法門,講這個法門,橫說豎說,必須契應這個「易」字,讓人家聽起來覺得這個法門教理容易懂、修持容易行。如果所講的或者所聽的,覺得不那麼容易,很困難,那就是講錯或者聽錯了;如果看有人行持雖然精進卻很艱苦,我們就曉得對方的解與行可能有錯誤。因為這個法門有一個特色,就是容易——易。容易才能安樂,能夠安樂的話,表示它不艱苦。所以,我們向人介紹或自我行持這個法門,都必須能夠顯現出「易」這個特色才對。
十方眾生往生的正業、正因,都離不開第十八願所講的信、願、行,也就是善導大師在這裡所講的,由於彌陀光明名號的攝化,使我們能夠生起信心,然後盡自己的根機、環境、因緣去念這句名號。乃至求現生福報、求未來解脫生死輪迴都可以,這就是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同時,這也是天親菩薩在這裡所講的「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的含義。
又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彼佛光明無量」,「彼佛」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光明無量到什麼程度呢?「遍照十方國土,無所障礙」。「障礙」有兩種,有外障跟內障。外障就是有形的,譬如說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乃至鐵圍山、地獄等這些有形的障礙。內障就是我們的貪瞋癡煩惱、深重的罪業、冤家債主、天魔外道。阿彌陀佛光明的照射是無所障礙的,既不受有形所障,也不受無形所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阿彌陀佛遍照十方世界的無礙光明,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觀察、找尋念佛的眾生而攝取不捨。如果不是念佛,而是雜修雜行,就不蒙受彌陀的攝取不捨。為什麼?第一,從第十八願來講,第十八願只講「乃至十念」的念佛,沒有講其他雜業雜行。第二,從名號來講,名號本身就含有光明,所以稱念名號就跟光明有接觸。如果不稱念名號,跟彌陀的光明就了不相干了。
至於「攝取不捨」,就是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我們臨終,都不離開我們,不捨棄我們,不嫌怨我們,到我們臨終就會顯現來迎。這種念佛的眾生,如果他本身是有願生之心的話,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若本身沒有願生之心,那就不一定。不過他能夠認定這句名號功德的偉大,凡事都能夠求念這句彌陀名號,往往也會有願生之心。如果說平生沒有願生之心,可是常常念佛,阿彌陀佛光明攝取不捨,臨終顯現來迎接他的時候,往往他一看到阿彌陀佛巍巍的佛相跟佛光,心中的苦惱恐懼消除,對彌陀極樂的依正二報頓時產生嚮往之心,那個時候也能往生極樂世界。
雙取《觀》《小》二經,彰顯《大經》本願密意。
這段法語是善導大師將《阿彌陀經》《觀經》的法語融合作解釋,解釋的本身也在於彰顯第十八願的密意。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裡問:「舍利弗,彼佛何故號阿彌陀?」接下來就回答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觀經》的經文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善導大師就把這兩段法語揉合,然後寫成這樣的文句。兩段法語幾乎相同,所不同的是加了「唯觀」兩個字,由於有「唯觀」兩個字,才能明白地顯露出第十八願的密意,因為第十八願只講念佛,而且這句名號又是光明名號。
彰者,發露密意於外。
「彰」和「顯」這兩個字的意思是不一樣的。「顯」是表示於外面,大家都看得到,一看就一目瞭然;「彰」是把背後的、一般看不出來的內涵發露出來。
以「光明攝取」解釋第十八願
善導大師的「光號攝化文」說:「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如果以第十八願來講,第十八願並沒有談到「光明」這兩個字,可是善導大師在這裡加上「光明」,以「光明攝取」來解釋第十八願,這就是善導大師把第十八願隱密的內涵發露出來,讓我們通過善導大師這段法語來看第十八願,就曉得第十八願有這層含義。善導大師另外還有一首偈子說:「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這段法語也在說明光明跟第十八願的關係。
天親菩薩在《往生論》裡所講的「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也是專稱彌陀佛名。所以,專稱彌陀佛名就是隨順阿彌陀佛的本願,同時也隨順阿彌陀佛本願名號所含「光明攝取不捨」的功能。總之,一旦專稱彌陀佛名的話,是隨順了名號之義,也隨順了光明的功能,這才是真實的修行。
眾生稱名,契佛名義,光攝不捨,應聲即現,證得往生。
「眾生稱名,契佛名義,光攝不捨」,十方眾生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契合這句佛名的意義、內涵,這句佛名的內涵就是光明攝取念佛人不捨,所以就有「光攝不捨念佛人」的功能。
「應聲即現,證得往生」,同時,光明既然是彌陀智慧的外相,而彌陀智慧不離彌陀慈悲,所以阿彌陀佛光明也等同阿彌陀佛本身,也就是說,我們只要稱念這句光明的名號,阿彌陀佛就立刻應聲顯現在我們面前,以此證明凡是念佛的人都能往生極樂世界。
又言:「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
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但有專念」,這個「但」跟「唯觀」的「唯」意思是一樣的,也是專的意思。
「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阿彌陀佛的心光,佛心的光,佛的心是包含慈悲和智慧的。包含慈悲就是《觀經》所講的「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佛心涵蓋慈悲,也涵蓋智慧。因此,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就說「佛光明是智慧相」。阿彌陀佛的心光就是阿彌陀佛的慈悲智慧所流露出來的光明。他有一個目的,就是「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功能就是念佛眾生就蒙光攝取不捨:有這種目的跟功能。
佛的心是怎樣一種境界呢?《無量壽經》說:「聲聞或菩薩,莫能究聖心,譬如從生盲,欲行開導人。」又說:「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這兩首偈語是在說明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廣大、微妙殊勝、無上的威神功德,大乘的菩薩也好,小乘的聲聞、緣覺也好,不可能瞭解佛心的境界和佛光的功能。大乘、小乘聖者的境界,跟佛的境界相比的話,那就相差非常遙遠了。
生盲引路喻
好像一出生就瞎眼的人,他自己都不能自由自在地走路,怎麼能夠引導人家走路呢?所以說「譬如從生盲,欲行開導人」。因此,我們學這個法門,就要依循、遵從祖師所解釋的去信受、讀誦、如說修行。如果要問為什麼,那是不可能得到圓滿解答的,因為即使祖師也不能完全理解,那是「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的境界,聲聞、緣覺與菩薩也「莫能究聖心」啊!
佛心具足光明智慧的心光,也具足救度眾生的慈悲。所以,能夠攝取的,就是阿彌陀佛的心光,而蒙受攝取的,就在於眾生的專稱彌陀佛名,所以說「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
「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除了念佛之外的種種修行非常多,所以說是雜業;因為雜業非常多,所以說「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也就是念佛一方面是阿彌陀佛的本願之行,一方面這句名號又是光明名號,所以才蒙佛心光明攝取不捨。除此之外任何的法門,不管世間法、出世間法,所謂六度萬行,不論再怎樣殊勝,都不蒙彌陀心光攝取不捨,因為一方面跟本願不相應,一方面沒有這句名號的光明在裡面。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又無所障礙,為什麼我們沒有看到?這個問題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就有解釋。曇鸞大師說:「礙屬眾生,非光礙也。譬如日光周四天下,而盲者不見,非日光不周也。」這個問題完全在我們凡夫本身。
盲人不見陽光喻
就像太陽的光明普照地球,但是如果瞎眼的話就看不到,並不是說陽光沒有普照。我們因為有煩惱、無明,所以才看不到阿彌陀佛的光明,就好像經典所講的「譬如從生盲」,我們一出生就帶著無始以來的無明黑暗了。
源信大師有一段法語,也在解釋何以我們看不到佛光。他說:
極重惡人無他方便,唯稱彌陀得生極樂。
我亦在彼攝取之中,煩惱障眼雖不能見,大悲無倦常照我身。
這段法語很淺顯,一看就懂,而且內容非常好。這裡所講的極重惡人就是我們,我們都是極重惡人,五濁惡世的濁惡凡夫都是具有深重罪業的極重惡人,不然的話,我們不會投生在這個娑婆世界,不會被千佛所捨棄。
這種極重惡人,不是墮落三惡道,就是往生極樂世界,沒有第三條路,所以說「無他方便,唯稱彌陀得生極樂」,不稱彌陀就必定墮落。既然是稱念彌陀的話,不論是誰,他都在彌陀的光明攝取當中,所以說「我亦在彼攝取之中」。
然而,我們看不到彌陀的光明攝取,這是因為我們被煩惱、無明障住了,所以說「煩惱障眼雖不能見」;但「大悲無倦常照我身」,我們雖然看不見,但是從教理來講,阿彌陀佛有永無倦怠、永無疲厭、永不捨棄的光明,所以必定常照我身。凡事都要有因緣,要看到佛光,甚至看到佛,也都要有因緣。我有一篇文章,叫作《見佛論》,大家可以參考。
上之「稱彼如來名」是名,次之「如彼如來光明智相」是義,今此「如彼名義」一句,名義一體,函蓋相合。
天親菩薩所講的「稱彼如來名」,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也就是指稱念「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這句名號,所以稱彼如來名就跟「名」相應。
「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就是指這句名號當中有阿彌陀佛光明智慧之相,可以攝取眾生,使眾生能夠破暗——破無明之暗,能夠滿願——滿往生之願,滿其他種種之願。所以,這句是「義」,就是內涵。
函蓋相合喻
「如彼名義」,這句將「名」跟「義」結合一起。如「函蓋相合」,好像方的箱子(函)必須要方的蓋,圓的箱子就要圓的蓋,若圓的箱子配方的蓋、方的箱子配圓的蓋,那函蓋就不相合。現在我們稱彼如來名,稱彌陀名號,就蒙受彌陀光攝,合乎這句名號光明的內涵。這樣的話,才是如彼名、如彼義,這樣就是函蓋相合。如果不是這樣,就是不與名義相應,沒有跟佛名相應,也沒有跟義相應。所以,「如彼名義」這個「如」,就是契合、相應、隨順的意思。
(八)名義相應,言名即法
又此三句,初二句「名體相即」,後一句「名義相應」。
《論註》言「名即法」。
「此三句」,就是「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這三句。
「初二句名體相即」,最初兩句「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這是名跟體在一起。
「後一句名義相應」,「如彼名義」就是名跟義在一起,所以說「名義相應」。也因此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就說「名即法」。
名即法、名非法
名與法的關係,分「名即法」「名非法」兩種,也就是說,名稱跟它的本體是在一起的,就是「名即法」;如果名稱跟本體不在一起,那就是「名非法」。譬如說我們念某某人,但他的名字跟他的本身是各自分開的,他如果不在現場的話,你再怎樣喊破喉嚨,他也不曉得,因此不會聞聲即來、應聲而現,這就是「名非法」。可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句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的名號,跟阿彌陀佛本身是在一起的,所以這句彌陀名號同樣有阿彌陀佛本身所具足的慈悲智慧,還有相好光明與願力、神通、道行,所以這句六字南無阿彌陀佛就不只是一個聲音而已,不只是白紙黑字而已,而是活生生的、活靈靈的,是有生命的,而且是佛的生命,所以經典上處處都講這句名號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
所以,這句彌陀佛名是名即法,是名體相即、名義相應。無論何人、何時、何處、何緣,只要稱念彌陀佛名,阿彌陀佛當下即聞聲而來、應聲而現。
這個「名即法」,法然上人有一段法語形容得很好,法然上人說:「體外無名,名外無體。萬善妙體,即名號六字;恆沙功德,備口稱一行。」這段法語講得很好。
其實其他祖師也有類似的說明。譬如我在《念佛感應錄》第一集序文裡引用蓮池大師、蕅益大師的法語。蓮池大師就有一句法語說「彌陀乃萬德名號,一名才舉,萬德齊圓」,這段法語很好。「彌陀乃萬德名號」就是說「南無阿彌陀佛」也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也好,這句佛名就是萬德洪名。這個「萬」,不是百千萬數目的萬,這個「萬」是包含一切的意思,所有佛法當中的功德通通包含在裡面,因此叫作萬德洪名,所以深廣無比。只要我們專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佛號一念出來,當下就具備了佛號當中所具足的萬德,所以說「彌陀乃萬德名號,一名才舉,萬德齊圓」,講得非常好。
蕅益大師也有幾乎相同的法語,蕅益大師說:「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萬德洪名,「以名召德」,以這句佛號來感召萬德,感召佛本身所具備的所有願行、所有功德。「罄無不盡」,是完全涵蓋,完全吸收,沒有遺漏。這句法語也非常好。
印光大師也有這方面的法語。印光大師說:「阿彌陀佛所證之菩提覺道,即阿彌陀佛一句萬德洪名,包攝淨盡。」這句法語跟蓮池、蕅益這兩位祖師的法語幾乎一樣,意思就是說,阿彌陀佛所證的「菩提覺道」,「菩提」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所證的佛果。佛的果德在哪裡?在阿彌陀佛這句萬德洪名裡,「包攝淨盡」。這句萬德洪名包含阿彌陀佛成佛的時候所證的、所圓滿成就的所有功德。「包攝淨盡」就是沒有遺漏,一點一滴都全部包含在裡面。
這幾句法語都很好,用這幾句法語來解釋曇鸞大師所講的「名即法」,就非常貼切。
名與法即,舉名即義,取義即名;
也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萬德洪名,跟阿彌陀佛的佛體本身是一體不離、一體不二的,所以說「名與法即」。當我們引用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也同時涵蓋這句名號的意義,也同時擁有這句名號的功能,所以說「舉名即義」。那麼,引用、說明這句彌陀名號的內容本身,同時也是在說明這句名號,也是在引用這句名號,所以說「取義即名」。
名與義,義與名,如水波相依、珠光相從。
「名與義」,阿彌陀佛這句佛名跟它所具足的內涵;「義與名」,阿彌陀佛的內涵跟他的佛名,就如同什麼呢?
水波相依喻
就如同水和波的關係一樣。水滾動起來就成為波浪,波浪的本身又是水,雖然形狀不一樣、外現不一樣,但本質都是一樣的,是相依相成的。水要達到推波助瀾的功能,必須有波浪的顯現;而之所以有波浪,是因為水是它的本體,所以說「如水波相依」。
珠光相從喻
「珠光相從」,有珠必然有珠光,所以珠必有光;而光不離珠,珠跟光、光跟珠是在一起的,一體不二,一體不離,所以說「珠光相從」。
(九)稱名三隨順
稱名念佛,隨順彌陀本願,隨順彌陀光明,隨順彌陀名義。
我們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有三隨順:第一隨順阿彌陀佛所發的第十八願這一根本大願;若隨順本願、稱念這句名號,就會受到這句名號無礙的光明攝取,所以「隨順彌陀光明」;這樣的話,就隨順阿彌陀佛的名跟義,所以說「隨順彌陀名義」。
念佛即是念「往生正覺之佛名」,亦是念「光明攝取之佛名」。
我們專稱彌陀佛名,就是在成就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所講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既然已成正覺,他就有正覺的佛名,他現在已經成佛了,他正覺的佛名就是「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念佛就是念「往生正覺之佛名」。這句佛名有光明攝取的功能,所以也是念「光明攝取之佛名」。光明跟名號又是一體的,所以光明就是無聲的名號,名號就是有聲的光明。
四、「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欲如實修行相應故——「相應」者:契合之義,如函蓋相稱;一體之義,形影相從。
「欲如實修行相應故」,這就是天親菩薩這段法語中的第四句。
「相應」,必須有兩個東西配合,才能談相應與不相應。如果相應,就是所謂的契合,函蓋相稱、相合,也等同一體,一體不離,一體不二,形影不離,形影相從,有形必有其影。
(一)此句與上三句彼此相承
此一句六字三語,與上三句彼此相承:
「如實」二字,承「如彼如來光明智相」;
「修行」二字,承「稱彼如來名」;
「相應」二字,承「如彼名義」。
這是容易理解的。「如實修行相應」有六個字、三個詞,就是「如實」「修行」「相應」。這三個詞跟上面「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這三句,是各自互相承接的:「如實」二字承「如彼如來光明智相」,「修行」二字承「稱彼如來名」,「相應」二字承「如彼名義」。
「名義相應」者:彌陀名義屬所應,眾生信行屬能應;
眾生信行,與彌陀義合;名義信行,信行名義,兩兩相即。
這也容易瞭解。也就是說,我們只要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本身就跟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以及他的光明智相互相契合、互相隨順了。所以,從彌陀那邊來講是佛名佛義,從我們這邊來講是信受奉行,所以「名義信行」「信行名義」兩兩互相在一起,所以說「兩兩相即」。
(二)機法一體即如實修行相應
彌陀眾生,眾生彌陀,彼此機法一體,能所融合。
此謂之「如實修行相應」。
彌陀憶念眾生,彌陀以光明名號攝取念佛眾生;另一方面,眾生憶念彌陀,眾生專稱攝取不捨的名號。因此,彌陀與眾生、眾生與彌陀,就彼此機法一體,能念的跟所念的、能感的跟所感的,就融合在一起了,此謂之如實修行相應。
「機法一體」有三:
一、《大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二、《觀經》言「佛入眾生心中」,又言「光攝念佛眾生」。
三、善導大師言「彼此三業,不相捨離」。
《觀經》所講的「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就是「佛入眾生心中」;「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就是這裡所講的「光攝念佛眾生」。
「彼此三業,不相捨離」,這是善導大師的法語,這幾段法語就好像白話一樣,一看就懂。善導大師說:「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彼此三業,不相捨離」就是「一體不離」,所以這也是「機法一體」。「機」指我們念佛的眾生,「法」指彌陀攝取不捨的法體。這是「彼此機法三業,不相捨離」。如果眾生稱佛是稱其他諸佛的名號,不稱彌陀名號,所禮的佛不是阿彌陀佛,所想的佛也不是阿彌陀佛,那當然就跟阿彌陀佛彼此三業互相捨離,那就不是機法一體了。
前面也曾提到三種機法一體,《大經》「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往生正覺,機法一體」,《觀經》所講的是「身心功德,機法一體」,善導大師所講的是「生佛三業,機法一體」。
專稱彌陀佛名有這樣的利益,又是這樣易行,因此我們就應專稱彌陀佛名,來跟阿彌陀佛機法一體。
(三)三相應、一如實
口稱佛名,三相應、一如實。
怎麼說「口稱佛名,三相應、一如實」呢?「三相應」就是這段法語所講的,「稱彼如來名」就是「如彼如來光明智相」,也就是跟阿彌陀佛的光明智相相應,這是第一個相應;「如彼名義」,就跟阿彌陀佛的名跟義相應,這是第二個相應;「欲如實修行相應故」,這樣才是真正的如實修行,所以有這三種相應。總歸就是一句「如實」。其實我們修行必須是如實的修行,才能獲得真正的果報。如果所修所行不如實,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果報。所以凡事都要真,因為有什麼樣的因,才會有什麼樣的果,所謂「如是因,如是果」,「如是」也就是「如實」的意思。
(四)稱名真正如實修行
故「專稱彌陀佛名」,是真正如實修行;欲如實修行,須「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的人,必須專稱彌陀佛名,這樣才是如實的修行,才是相應於它的果的因;欲如實修行也不是很困難,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可以了。
雖常修行,實無修行。
對修這個法門的人來講,雖然天天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念不捨,念念相續,畢命為期,可是追根究本來講,我們也不算什麼修行,所以說「實無修行」。如果是聖道門的話,他要從有修行進入無修行,從有功用行進入無功用行。
(五)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
如《論註》言(《聖教集》三一六頁):「體如而行,則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
曇鸞大師這四句話非常好。本來這四句話是在形容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極樂聖眾,他們雖然到十方世界廣度眾生,可是對他們來講是無功用行、不假造作的,他們再怎樣廣度眾生,日日時時度眾生,可是就他們的感覺呢,他們是沒有在度眾生,好像《金剛經》所講的「度盡一切眾生已,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也就是說已經離開了能所,「三輪體空」了,因為他們是「體如而行」。這個「如」是什麼呢?就是「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既然是真如實相第一義空,就無所謂「我在修行」,或者「我在救度眾生」,「有一個對象在讓我救度」,或者「有一個法門在讓我修行」,就無所謂如此,所以說「體如而行,則是不行」。
「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能夠不行而行,才算是真實的修行。如果不能「不行而行」,就不是真實的修行。不是真實的修行就是什麼呢?就是顛倒的,就是虛偽的,跟體如的「如」就不相應,也就是沒有隨順法性。因為法是不生不滅的,法是無所造作的,法是無能無所的,法是離開相對的。
我們專稱彌陀佛名,也等同「體如而行,則是不行」的「如實修行」。為什麼?我們專稱彌陀佛名,相應於阿彌陀佛的本願,而阿彌陀佛的本願已經把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的功能、功德、資糧都已經預先準備好了,放在名號當中,讓我們只要專念這句彌陀名號就有了功德資糧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對我們念佛人來講,我們不覺得我們是在累積,是在修積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資糧,我們只不過是隨順第十八願所講的,阿彌陀佛要我們「乃至十念」,我們就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地「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對我們來講,我們是「體如而行」,是「不行而行」。我們這種「不行而行」,其實才是真正的如實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
坐船不行而行喻
這必須用一個比喻來說明,不然不容易瞭解。好像我們坐船就能從此岸到達彼岸,可是我們並沒有游泳,我們並沒有從這裡游泳到彼岸去啊!但同樣也能到達彼岸,因為是靠船的航行功能,不是靠我們的功能,我們只不過是隨順這條船的航行。我們怎麼隨順呢?就是坐在船上,安分守己坐在船上,也就是行住坐臥、衣食活動都不離開這條船,自然就能從此岸到彼岸。我們並沒有在游泳、靠自己的力量從此岸橫渡到彼岸去。對我們來講,我們念佛才是真正的「不行而行」的「如實修行」。
所以,這句「體如而行,則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令人非常喜歡。當然,這句「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也讓大家非常喜歡,曉得我們只要稱彼如來名,我們就是如實修行了。如果不是稱彼如來名的話,我們就不是如實修行,就是顛倒的、虛假的修行。
(六)人天諸善,不實修行
曇鸞大師另有一段法語:
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
是故名不實功德。
也就是除了這句彌陀名號以外,我們所累積的,不管是世間法也好、出世間法也好,人的五戒業因跟人的果報也好,天的十善業因跟天的果報也好,都是顛倒,都是虛假,都不是真實的功德。為什麼?因為不順法性,也就是跟法性、跟空性不相應。
我們雖然對空性是什麼境界摸索不到,也想像不到,就好像道綽大師所講的「若據大乘,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曾未措心。若論小乘,修入見諦修道,乃至那含、羅漢,斷五下,除五上,無問道俗,未有其分」。儘管我們是這樣,但只要我們專稱彌陀佛名,就與如實修行相應了,就相應於如實修行了。所以,我們這個法門很殊勝,很容易。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78069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