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淨宗法師 1/2
2022/09/08 14:55:16瀏覽556|回應0|推薦5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釋淨宗 二○一二年於終南山悟真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目錄
• 前言
• 善導大師簡介
• 善導大師及其淨土思想概述
• 01. 難行道與易行道
• 02. 自力與他力
• 03. 聖道與淨土
• 04. 要門與弘願
• 05. 正行與雜行
• 06. 正定業與助業
• 07. 信機與信法
• 08. 本願不虛 稱名必生
• 09. 名號本義 稱名必生
• 10. 不擇根機 稱名必生
• 11. 不問時節 稱名必生
• 1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 13. 不慮妄念 稱名必生
• 14. 不顧貪瞋 稱名必生
• 15. 諸佛作證 稱名必生
• 16. 凡夫入報
• 17. 彌陀光明 唯攝念佛
• 18. 稱名一行 總超萬行
• 19. 淨土三經要點
• 附:念佛答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 言
二○○六年十月,應長春般若寺方丈成剛老法師的邀請,本人在般若寺講《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製成碟片流通;又有蓮友根據錄音整理成文字印成紙書,少量流通,尚受歡迎。因索請者多,覺得有整理的必要,可一拖再拖,直到今年來到終南山悟真寺才完成。悟真寺是當年善導大師證悟三昧、開創淨土宗的聖地道場。《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有因緣在悟真寺完稿,想必是祖師的冥冥加持。
善導大師是淨土宗開宗祖師,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是最純正的淨土思想,是淨土宗之正脈、標準。大師思想,一言以蔽之:「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即仰靠阿彌陀佛本願力,罪業凡夫只要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必得往生極樂報土成佛。依之,人人有安心,人人無恐懼,真正萬修萬人去。希望本書能讓更多人安心歡喜,念佛成佛。
此次整理主要有三個方面:一、調整部分章節次序;二、稍加增改潤飾;三、較多刪繁就簡。
釋淨宗 於終南山悟真寺
二○一二年十月二十七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導大師簡介
(一)生平簡歷
善導大師,山東臨淄(一說安徽泗縣)人,出生於隋煬帝大業九年(613年),往生於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世壽六十九。
11歲,依密州明勝法師出家,廣習《法華》《維摩》等大乘經典。
18歲,見「西方淨土變相」,立定往生極樂之願。
20歲,初遇《觀經》,玄悟深遠,悲喜交歎:「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唯此觀門,定超生死。」
23歲,入終南山悟真寺,入定修觀,不出數年,證悟三昧,備觀寶閣、瑤池、金座,宛在目前。古今高僧,少出其右。
29歲,至山西並州玄中寺,師從道綽大師,受淨土教,成為最傑出弟子。
33歲,回悟真寺,創立淨土宗,楷定古今。大師一生在悟真寺生活修行、住持弘法近三十年,其深證三昧、開宗立教皆在悟真寺,《觀經四帖疏》《觀念法門》等五部九卷多在悟真寺完成。其間亦往返京師光明、慈恩、實際諸寺,大弘法化。
56歲,移住京師實際寺。
60歲,受高宗詔請,為檢校僧,督造龍門盧舍那大佛及奉先寺,直到63歲完成。
69歲,示寂長安,神返淨土。滿城哭送,哀痛之至。大師弟子懷惲ㄩㄣˋ大師為建十三層之「崇靈塔」及香積寺,以紀念大師偉德;高宗皇帝及武后常往敬禮,大興供養。

(二)著作思想
大師留世的作品有五部九卷:《觀經四帖疏》四卷、《觀念法門》一卷、《法事讚》二卷、《往生禮讚》一卷、《般舟讚》一卷。其中《觀經四帖疏》為淨土宗開宗立教之根本教典,建立「一向專念彌陀佛名為往生正定業,順彼佛願故」之理論;《法事讚》《觀念法門》《往生禮讚》《般舟讚》四部,分別說明圍繞阿彌陀佛之讀誦、觀察、禮拜、讚歎四種助業修行方法,以導歸一向專念之正定業。

(三)德業教化
大師念佛精誠,戒若冰清,律己峻嚴,待人慈恕,道行高深,超凡入聖。其念佛口出光明,神通智慧不可測度。一生教化極其廣大,不可思議。相關傳記中記載:入長安三年,化得滿城歸信,士女歸者無數,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屠夫失業,滿城斷肉;弟子中,有誦《阿彌陀經》十萬至五十萬遍者,有日課佛名自一萬至十萬者,其間得念佛三昧者、成就往生淨土者不可計數;書寫《阿彌陀經》十萬卷,近代在吐魯番發掘到大師的真跡《阿彌陀經》,其流布教化之廣,令人驚歎;畫「西方淨土變相」三百壁,據信敦煌千佛洞的《觀經》曼荼羅即是大師親自作畫。
大師少時偶見「西方淨土變相」而起願生之心,了知藝術的感染力甚大,推己及人,致力於淨土宗藝術的弘揚。大師本人具有詩歌、音樂、書法、繪畫、雕塑多方面的卓越藝術才華,大大推動了淨土法門的弘傳。

(四)靈異感應
大師至德所感,生前滅後靈異不可思議:
著作《觀經四帖疏》時,每夜聖僧(阿彌陀佛)入夢,指示如何寫作。
著作完畢,諸佛皆來放光證明。
念佛一聲,口出一道光明,聲聲如是。
較量念佛,如意杖一指,滿堂佛像放光為之證明。
手指西方,即時顯現極樂世界,惡人一見,立即放下屠刀,念佛往生。
初入長安,路過滻水,聞滻水悉皆念阿彌陀佛,並預言三年化滿長安。
往生後一百餘年,少康大師在洛陽白馬寺殿中看見大師的《西方化導文》屢放光明,光中有無數化佛菩薩。由此啟發信心,立即前往長安瞻禮大師影堂。大師遺像化為佛身,向少康大師說:「汝依吾教,利樂眾生,同生安樂。」後來少康大師念佛一聲,隨出佛像一尊,被稱為「後善導」。
往生後五百餘年,日本淨土宗的開宗祖師法然上人,夢感善導大師上半身為尋常僧相,下半身為金色佛相,立於雲端,對法然上人說:「汝能弘通專修念佛,故來為證之。」這便是日本淨土門中「二祖對面」的故事。
直到今天,有關大師及其靈塔、著作等神異感應事蹟,依然時常聽聞。

(五)地位影響
大師本跡不可測度。古今共尊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蓮池大師說:「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觀其自行之精嚴,利生之廣博,萬代而下,猶能感發人之信心。設非彌陀,必觀音、普賢之儔也。猗歟大哉!」印光大師說:「善導念佛,口出光明,乃大神通聖人。」「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說善導大師所說等同佛說,金口誠言,千古不易,其利無窮。日本法然上人讚曰:「彌陀願王之垂跡。」
善導大師是中國淨土宗的實際創立者,是世界各國淨土宗信徒共同認可的大祖師。大師提倡的「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修行法門,直接、間接影響了古今中外億億萬萬的人。在世界漢文化圈內,幾乎沒有人沒聽過、念過阿彌陀佛的。在中國佛教史上,曾風起雲湧過許多大師,但能夠如此超越時代、超越地域,廣受崇仰,後續不絕,深入億萬眾生心靈,影響億萬眾生日常生活,令億萬眾生獲得安身立命,啟發億萬眾生往生成佛的,只有善導大師一人。所以《瑞應刪傳》說:「佛法東行,未有禪師(善導大師)之盛德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導大師及其淨土思想概述
現在我們共同研學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在正講之前,預先說明三個方面:
第一,為什麼要學習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第二,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有哪些特色,和其他淨土思想有什麼區別;
第三,這次學習的講題安排。

一、為什麼要學習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我們中國歷史上,一般熟知的淨土宗祖師就有十三位,其他宗派很多祖師大德也都弘傳淨土法門,也都有自己的淨土思想。這些淨土思想彼此之間是有差別的。經過歷史傳承之後,我們會接觸到很多信息和資料,初學的人會覺得難以抉擇。
最基本的,這裡有一個契理契機的問題。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究竟地闡明了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真實意,最能契合我們通身業力凡夫的根機。
比較起來,我們之所以選學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有以下幾點理由。
(一)彌陀自說
正如前面所介紹的,古今相傳,普遍公認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既然是彌陀化身,他所說的等於是阿彌陀佛親自宣說的。印光大師讚歎「世傳師是彌陀現」,「所說當作佛說看」。
我們既然要往生阿彌陀佛的淨土,當然要以阿彌陀佛親自化現的善導大師所解釋的淨土思想作為我們的依準。
(二)楷定古今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有「楷定古今」的作用。
「楷」是楷正,「定」是決定。古往今來,所有對往生彌陀淨土的解釋、說法,都要依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為標準,符合的就正確,不符合的就不正確。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主要體現在《觀經四帖疏》當中。大師當時為什麼要寫這部《觀經四帖疏》呢?是因為大師看到古今有不少法師站在聖道門的立場,錯解、誤解、曲解《觀經》等淨土教理,沒有顯明佛的真實本意,使得絕大多數的根機不堪修持。善導大師面對這種狀況,很是憂心,悲心殷重,就說:「我要寫這部《觀經疏》,來楷定古今。」而大師寫作時,每天晚上夢中都有一位聖僧前來指導,要如何如何寫,這位聖僧就是阿彌陀佛。《觀經疏》寫完之後,連續三晚,諸佛菩薩都顯現在善導大師夢中證明:此《觀經疏》所釋教義,深合彌陀願意,深順諸佛悲心,決定無誤。
所以,善導大師的《觀經疏》也被稱為「楷定疏」,或「證定疏」。善導大師自己在《觀經疏》的最後說:「此義已請證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減,欲寫者一如經法,應知。」
其他歷代祖師的註疏能用這種口吻,說「楷定古今」的,還沒有見到過,只有善導大師這麼說;而且「楷定古今」所楷定的,都是當時有名的高僧,不是一般人。當然,現今這個時代,各種不同的說法,自然一併被楷定。
我們就以善導大師思想為標準,符合的就聽從奉行,不符合的就捨而不行。
(三)正宗傳承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是淨土宗的正宗傳承。
法門傳承很重要。一般人學習淨土法門,對「傳承」這個概念比較模糊,因為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誰都會念,誰都可以念;淨土法門也不必非要像禪宗那樣以心印心、有嚴格的傳承關係,似乎顯得很鬆散。當然,這也說明它普及、易行、簡單;但是,並不是說淨土教法就沒有規矩,就沒有教理的組織結構,其實是有的。
中國的淨土宗,從南北朝至隋唐時代,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的思想,是純粹的淨土教義。可是大約在唐末五代時期,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的主要著作因為法難、戰亂等原因,在中國失傳了。接下來宋、元、明、清這段時期,因為各宗的大德善知識都感覺到淨土法門是釋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懷,都來弘傳淨土法門,引導修學各宗各派的人歸入淨土法門,形成了中國佛教史上「諸宗匯歸淨土」的局面。這樣,一方面使得淨土法門極大地普及,另一方面也使得淨土法門的宗義變得駁雜,雜有禪宗、天台、華嚴等各宗的思想。所以,我們現在所接觸到的淨土理念,一般都比較雜,比如「教宗天台,行歸淨土」,或者「教依賢首,行歸淨土」,也有的人「教宗般若,行歸淨土」。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善導大師一系的傳承斷代了,後人對一代佛法的判教和認識,失去了淨土宗的立場,理論上只能站在禪、天台、華嚴的判教立場。可是在行持方面,他們也覺得「靠天台的教觀,靠華嚴的理事無礙觀,我無法當生了生脫死,最後還是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繞了一個彎過來,解門和行門之間不一致、不純粹。這些理念,就對一般修學淨土的人有了影響。所以,現在一提到淨土法門,往往都有各宗各派的理念摻雜其中。
善導大師的思想不一樣,它很純粹,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站在阿彌陀佛本願救度的立場,以淨土教理解釋淨土法門,完全不夾雜禪、天台、華嚴的思想,是獨立的、自成體系的、標準的淨土宗思想。
總之,善導大師的思想是淨土宗的正宗傳承。我們學法要依傳承。
(四)開宗立教
善導大師集淨土宗之大成,他的淨土思想最豐富、最圓滿,不管是教理上的判釋,還是行持、儀軌方面的建立,都是最完備的。
不論是佛教研究者,還是淨土宗的行人,教內、教外都公認善導大師是淨土宗的實際創立者,即所謂「開宗立教」的祖師。也就是說,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就是這一宗、這一法門的旗幟。
天台宗是智者大師所創,如果要修學天台宗,智者大師的思想就是標準,離開智者大師談不上天台宗。
淨土宗,善導大師所說就是標準,離開善導大師,談不上淨土宗。凡是與善導大師所說相違背的,通通棄而不依。
(五)必定往生
我們依據善導大師的教法,得到的利益就是必定往生,沒有任何不確定性。
如果依據其他的解釋,未必能達到必定往生,因為攝受的根機不一樣。比如「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很明顯,這是受到禪宗的影響,這就不是引導我們這樣妄想紛飛的凡夫,不是站在我們的立場所講的,我們就得不到利益了。如果你聽信了,你往生就不定,就打退堂鼓了。
往往有很多弘揚淨土的法師、居士,對往生淨土自設一些條件和標準:「你念佛如果達不到一心不亂,至少要達到功夫成片;達不到功夫成片,至少要達到功夫成串;達不到功夫成串,至少要達到功夫成線。總之,達不到標準不能往生!」有一百零八個「不能往生」,「若不能這樣,就不能往生;若不能那樣,就不能往生……」對照我們自己,很少人能做得到。按照他們的理念修行,必須達到標準——關鍵是達不到怎麼辦?
如果依據善導大師的思想,沒有這些障礙,沒有這些恐懼和擔心。在《無量壽經》裡,法藏菩薩發願說:
吾誓得佛,普行此願,
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我成佛的時候,我要消除眾生的一切恐懼,為眾生作大安心。」
我們有很多恐懼、擔心。我們最大的恐懼就是「我煩惱這麼多怎麼辦?我貪瞋這麼重怎麼辦?臨終沒法保持正念怎麼辦?」這些,還是要找到源頭——阿彌陀佛為我們安心。善導大師把阿彌陀佛的願心——法藏菩薩的誓願功德完全展現出來。我們依據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念佛必定往生!
善導大師告訴我們:稱名念佛是「正定之業」,沒有任何不確定性。善導大師的話聽起來令人信心倍增,他經常講:「易得往生」「皆得往生」「必得往生」「即得往生」……往生萬不漏一。
(六)普契時機
由於各宗立場不同,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視角不同,效果就不一樣,描述也不一樣。比如說,站在天台宗的立場,就判西方淨土有所謂「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凡夫只能往生最低的凡聖同居土。可是,善導大師站在阿彌陀佛本願急救罪業凡夫的立場,判極樂唯是報土,凡夫乘佛願力,與大菩薩平等往生極樂報土。這兩種判釋,可說有天壤之別。
學習淨土宗,要把握兩點:
第一,腳跟要站穩。
腳跟怎麼站穩?你是什麼人,是什麼根機,要看清楚、看明白,要站在「我本身是一個罪業凡夫」這樣一個立場上。
第二,目標要明確。
我們盯住阿彌陀佛不會有錯。不然,你晃來晃去搖擺不定。「我是一個妄想紛飛的人,一輩子修行,就是為了克服妄想,可好多年也沒有克服得了」。克服不了,又起一個擔心、疑惑:「我用了這麼多年的工夫,還是妄想雜念,這豈不是完了?」這樣就產生了障礙。
站在我們本來就是妄想凡夫的立場,這樣的凡夫、當下的面貌,有沒有得救之法?如果有,我就不必那麼擔心害怕了;沒有,打破頭也得去找。那麼,現在就有,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就是。所以,站在這樣的時代、這種根機的立場,我們就選修善導大師的淨土教法。
二、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特色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特色,簡略分為六點說明。
(一)立足彌陀本願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立足於彌陀本願名號。
這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很多人解釋淨土法門不站在這個立場,而是站在眾生心性的立場。立場不同,入手點不同,就有難易之分。
如果站在眾生心性的立場,他就會這麼說:「何期自性,本來清淨。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眾生心性本來具足一切德能。」雖然眾生的心性具足這些功德,不過,被妄想遮蓋了。修行的原則,就是把這層妄想給拿掉。好比太陽光芒四射,但是被烏雲所遮擋,我們把烏雲排除之後,自然是陽光明媚。太陽代表我們本具的佛性,烏雲代表我們貪瞋煩惱的妄念,你能把它排除了,佛性顯現,自然心地就明朗了。
如果站在這個立場上,修持方向就不一樣了。他念南無阿彌陀佛是為了掃除妄想雜念,以念佛作為一個方便手段,目的是求開悟,斷除煩惱。這就是印光大師所謂「以橫超法,作豎出用」,那還是自力的法門,不是阿彌陀佛佛力救度的法門。
站在眾生心性的立場上,解釋就比較玄妙:「因為眾生心性與諸佛菩薩平等無二,沒有時空的間隔,西方十萬億佛土畢竟不出我一念心性之外。」文字上雖然懂,但沒有親切感。比如說「十萬億佛土在我一念心性之內」,什麼樣的「一念心性之內」?這個「心性」,是指我們的真心、真性,不是指我們的妄想之心。我們每天埋沒在妄想當中,都是妄心用事。這一念真心我們沒有悟到,雖然講在心性之內,結果還是覺得在心性之外。這些玄妙道理,只是一種解釋方法,我們凡夫只是聽聽而已,並沒有親切感。
妄想雜念,就它本身來講,是沒有根的;因為我們執著它,它就有了根——以一念執心作為根本。你執著它,它就能夠讓你顛倒,讓你輪迴,讓你下地獄。
不執著它,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大徹大悟,破我法二執,無著無礙,法性本空,這樣,妄念就無法起作用。所謂「眾業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真性智慧一旦生起,一切罪業當下化為烏有。這種方法太難!我們起心動念都是「我」,念念都修這個「我」:「我走路」,一步兩步;「我吃飯」,一口兩口,好吃不好吃……甚至聽法也是「我來聽法」,都是在修這個「我」,哪有一念離開這個「我」呢?
第二種方法,掉包的方法,對置,調換:「雖然我是妄念凡夫,我沒有辦法打破它,但是我不管它,我把它扔掉,把六字名號拿來」。這樣,根就沒有了,這就很簡單。你不要抱住妄念不放。
《無量壽經》講,阿彌陀佛的名號,能夠截斷眾生的生死根本——生死根本就是一念妄心。由這一念妄心,我們就會擔心很多:「我有罪業,我有貪瞋,我有妄想,怎麼辦?」還是「我」來「我」去。現在,把這一切投入阿彌陀佛的大誓願海,不理它!一概交給阿彌陀佛去打發。「阿彌陀佛已經承擔我無量無邊的業障,我是罪業凡夫,我完全歸投阿彌陀佛」。我們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生死根當下就拔除了。這個很容易,所以稱為易行道。不過這一點,有的人也有障礙,覺得交給阿彌陀佛不放心,這件事情抓到自己手上才放心。「我念佛念到現在,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師父,沒感覺!」他又不放心了。
念南無阿彌陀佛,超越思議,不需要什麼感覺。我們諦信佛語,不懷疑!
這正是善導大師解釋淨土教法的出發點、本源。為什麼凡夫念佛能往生?善導大師不會跟你講很多,他只說一件事:「因為阿彌陀佛沒有騙你,阿彌陀佛為你發了願,你念佛就能往生。」如果阿彌陀佛騙了我們,那我們念佛就不能往生。
阿彌陀佛成佛之前叫法藏菩薩,他發四十八大願,其中第十八願就立誓說:「如果我法藏成佛的話,十方一切眾生,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智無智,出家在家,有修行無修行……通通不論,只論一件事——稱我名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願生我的淨土,信順不疑,我就能夠讓他往生,我的名號本身就具有這樣的功德力量。如果我達不到這一點,我就放棄成佛,繼續修行,一直修到任何一個眾生,包括一隻鳥、一隻螞蟻,只要牠願意,都能往生。」
《阿彌陀經》和《無量壽經》說:阿彌陀佛已經成佛十劫了,現在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成佛,就代表我們十方世界任何眾生的往生功德已經圓滿成就。
我們想往生,就要有功德,靠罪過不能去往生——靠功德去!但是靠功德去,自己修又修不來,那就仰仗阿彌陀佛的功德力。阿彌陀佛為我們成就的六字名號功德,就是為我們往生而用的,不是說等到我們臨終的時候才成就,早在十劫之前就已經成就了。你願意領取,名號功德就是你的。
(二)面向罪業凡夫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以罪惡凡夫為攝受對象,不是以福善聖人為攝受對象。「你能修福業,你能行善法,你能圓滿戒定慧,得證聖果」,如果以此為標準解脫生死,那我們就沒有希望了。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不是這樣,而是以「若佛在世,若佛滅後,一切造罪凡夫」為救度對象,這也是站在彌陀本願救度的立場所講的。
(三)行法簡易殊勝
站在彌陀本願救度的立場上,行法很簡單。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只講一條——「你念我的名號來往生」。阿彌陀佛的誓願不會那麼複雜。
阿彌陀佛當初發願,如果以誦經作為往生的行法,那就有很多的限制和障礙:沒有經典不能誦,不識字也不能誦;有經典、也識字,但是沒時間也不能誦,結果就不能往生了。
不管什麼樣的方法,除念佛以外,都有所限制,這樣,救度眾生就不普及。佛號,誰都可以念,沒有說你不出家就不能念了,你照樣念,你念,照樣能往生;你不能盤腿,照樣念,念了也往生;你不識字,照樣念,念了也往生。
這句名號本身,除了容易之外,還有殊勝的功德。
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他不是給我們一個阿羅漢的果位,也不是給我們一個菩薩的果位。佛的大悲心,「如果說我自己成了佛,結果讓你們只成阿羅漢,那麼我就是有私心,我就不能叫大慈大悲」,佛的本心是讓一切眾生成佛。阿彌陀佛成佛了,他要救度我們到極樂世界,就是要我們去成佛。
六字名號完全具足了成佛所具備的一切功德,阿彌陀佛用六字名號把這一切功德無償地交給我們。就好像父母將億萬家財濃縮在一張小支票裡,交給孩子。阿彌陀佛五劫思惟,兆載永劫修行,圓滿一切功德,濃縮在六字名號裡面,交給我們,可以免除三界六道的輪迴,可以直證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賜給我們的圓滿功德。
很多人往往看不起六字名號功德,反而執著自己所修的一點點人天有漏善法——那個怎麼能比呢?「我修布施,我作善事功德;你光念佛怎麼能往生?我這樣行善積德才能往生!」其實大錯特錯!這是知見上的根本錯誤。而一般人講解淨土法門,因為沒有悟到阿彌陀佛的本願,也不瞭解這句名號就是最圓滿的功德,他所提倡的,往往就會夾雜,以諸行迴向求往生,這些就離開了阿彌陀佛的大悲本懷。我們依這樣的方法,往生就困難了。
善導大師單刀直入,望佛本願,專而復專,一句名號念到底,最簡易,最超勝。
(四)超生極樂報土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往生的果位是不是比較低呢?也有蓮友說:「你光念佛,也能往生,可能往生的品位比較低。我念佛之外,再加一部《金剛經》,我品位比較高。」是不是這樣呢?不是。覺得念佛還有所不足,認為讀誦《金剛經》能夠增加這句名號的功德,這豈不是錯誤了嗎?這句名號是貫通天地、無量光、無量壽的名號,連諸佛都不能增加。六字名號裡面什麼都有,一切經咒,一切法門,一切佛菩薩都有。如果我們覺得「可能還有所不足」,我們的心就雜了。雜,不專,不純一,就是信仰不深入,就是不瞭解,就是懷疑心,這樣就會往生不定。
依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凡夫專念名號,往生的是彌陀報土。《觀經疏》說「凡夫入報」(取意),這從教理上解釋起來比較複雜。簡單講,淨土有「化淨土」和「報淨土」。化淨土是比較低劣的;報淨土是殊勝高妙的,是佛本身的境界,是很高妙的地方,沒有層次的差別,超越了三輩九品這樣品位階級的差別,已經達到沒有品位階級的真實淨土的境界。
西方極樂世界是報土,而非化土。專修念佛的人,直生彌陀報土。
如果依天台宗的教判,凡夫能往生,往生的地方比較低劣,叫「凡聖同居土」。這是天台的教判,與善導大師的思想不同。
(五)平生往生業成
依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我們念佛,平生的時候「往生業成」,往生淨土的淨業成就了,就是通俗所講的「有把握了」「能定下來了」。不是等到臨終,而是我們現生、活著的時候,往生之業就已經定下來了,這叫「平生業成」。
平時沒有遇到念佛法門,直到臨終才遇到這個法門,發起信願心念佛,這叫「臨終業成」。
如果我們現在接觸這個法門就專修專念,一句名號念到底,如善導大師所說的「上盡一形,下至十念」,盡此一生,誓不退轉,這樣的念佛,稱為「正定之業」,決定可以往生,不會有不確定的因素。在我們活著的時候,心裡就安穩了,決定下來了,這叫「平生業成」。
有人認為,「雖然一生念佛,但是臨終那一念如果把握不住,就前功盡棄,不能往生」,一生念佛恐懼不安,不成正定之業,這就和善導大師所說的不同了。
(六)現生即獲不退
「不退」是指「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決定可以成佛,不退於佛果。一般所講的不退,都是指到達極樂世界之後才獲得。
依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我們在此土就可以得到不退轉,不須等到往生淨土之後。
總結
第一點,立足彌陀本願。往生的根本原理,在於阿彌陀佛的誓願不虛假。你能信順,就能往生;你懷疑,不專修念佛,往生就不定。
第二點,面向罪業凡夫。現是罪惡凡夫,妄想紛飛,煩惱深重,現在就有資格蒙救。好比窮人最有資格領救濟糧、病人最有資格到醫院。
第三點,專稱彌陀佛名,一專到底,畢命為期。
第四點,超生極樂報土,不歷階級品位。
第五點,平生決定往生,不必等到臨終。
第六點,現生得不退轉,往生證大涅槃。
以上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特色,也就是淨土宗的特色,慧淨法師總結為十六個字: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這些是淨土宗的大根大本,內容非常深廣,暫時點到為止。接下來的講解都會圍繞這些展開。
三、講題安排
這次學習講題分為五大類。前七章說明「本願之教」,即教門;接下來八章說明稱名之行,即行門;接下來一章說明「凡夫入報」,即凡夫之機得入報之益,所謂「攝機利益」;接下來兩章結勸,先引祖語說明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再「比較顯勝」,分三十小點將念佛與諸行比較,說明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勸專修念佛;接下來一章解釋三經疑難要點,最後附回答提問。
本願之教——教門七章;
稱名之行——行門八章;
凡夫入報——攝機利益一章;
結勸兩章。
答疑一章。
教門顯明淨土宗教理的基柱,由此而搭建淨土宗教理的框架。所謂「基柱」,如同建造樓房的基礎和樑柱,是非常重要的。
教門七章,對於一宗教理的建立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說明淨土宗的傳承關係。這七章通通圍繞阿彌陀佛的本願展開,顯明淨土宗純粹的本願救度之教,依次如下:
第一,難行與易行;
第二,自力與他力;
第三,聖道與淨土;
第四,要門與弘願;
第五,正行與雜行;
第六,定業與助業;
第七,信機與信法。
前四章分別介紹龍樹菩薩、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的教判。第五、第六章為善導大師對淨土宗的行判,第七章說明依據如上判釋,淨土行者的信仰取向。
依教起行,依行得益。接下來的內容依次展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 難行道與易行道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
一、龍樹菩薩判難行道與易行道
(一)龍樹菩薩與《易行品》
龍樹菩薩的《易行品》、天親菩薩的《往生論》、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道綽大師的《安樂集》,這些是善導大師這一法脈的源頭,也是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論》中有一品叫作《易行品》。其中最著名的論斷,就是把一代佛法分成「難易二道」——難行道與易行道,目的是幫助我們抉擇,捨棄難行,選擇易行。
龍樹菩薩是什麼樣的人物呢?他於釋迦牟尼佛入滅後七百年的時候,誕生於南天竺的一個婆羅門家庭,從小就天資聰穎,對於世間的所有學問——文學、醫學、道術、天文、地理,沒有不通達的。他一開始沒有接觸佛法,因為印度外道很盛行,所以他學了一種隱身術,然後就和三位朋友潛入王宮侵凌美女,久而久之事情敗露,中了國王設下的埋伏,險些喪命,由此他悟出欲為苦本,斷然出家。
出家之後,他用九十天時間通達了小乘三藏,又尋訪雪山高僧,求學大乘佛法,不久也完全通達,得大辯才,於是起了驕慢心:「看來佛法也不過如此。」
接下來就講到他的名字——龍樹。為什麼叫龍樹呢?「始生樹下,由龍成道」:他的媽媽在樹下生了他;他的得道因緣就是大龍菩薩把他接到龍宮——佛法的經典不僅在世間流行,龍宮裡也有保存,天上也有,就像寺院的藏經閣一樣,不過比人世間的更為豐富。大龍菩薩就把龍樹接到龍宮,龍樹一看,這麼多經典,浩若煙海,他徹底歎服了。
《華嚴經》就是龍樹菩薩從龍宮裡取出來的。《華嚴經》有三個版本——廣本、中本、略本。廣本、中本卷帙浩繁,人類根本無法誦持,龍樹菩薩就取了略本,就是我們現在見到的《華嚴經》。
龍樹菩薩深入大乘教理,得無生法忍,大龍菩薩就把他送回岸上,他就要開始弘法了。但是當時的南天竺王承事外道,毀謗佛法,龍樹菩薩就應徵入伍,身先士卒,英勇善戰。國王就注意到他,問:「你是何人?」
「我是一切智人。」
國王大驚,問:「一切智人,那你知道現在天上在幹什麼?」
他說:「天人和阿修羅正在打仗。」
「你怎麼知道天人和阿修羅正在打仗?」
他說:「不信你看。」只見阿修羅的殘肢和兵器紛紛從天上掉下來。國王就信服了,受其法化。
龍樹菩薩是位了不起的大德,被尊為「八宗共祖」「釋尊第二」。不但淨土宗,中國佛教大乘八大宗派都共同推舉龍樹菩薩為祖師。大乘八宗都能在龍樹菩薩的著作裡找到理論依據,找到源頭。
龍樹菩薩雖然八宗並弘,但他本人信仰的歸宿在哪裡呢?根據釋迦牟尼佛在《入楞伽經》裡的預記,龍樹菩薩是歸心極樂世界:
南天竺國中,大名德比丘;
厥號為龍樹,能破有無宗。
我們凡夫就墮落在「有見」和「無見」當中。龍樹菩薩著有《中論》《百論》《大智度論》等,這些都是站在空宗的立場上破有見的;還有像《十住毗婆沙論》,則是站在有宗的立場上破無見的。「有見」「無見」是我們凡夫的執著,如果講「有」,就認定實有;如果講「無」,就認定實無,這樣就不是佛法的中道。龍樹菩薩破斥凡夫「有無」之見。
世間中顯我,無上大乘法;
得初歡喜地,往生極樂國。
龍樹菩薩現生證入「歡喜地」,就是初地,又稱為「不退轉地」,可以分身到百佛土去,智慧、德行已經是不可思議了。
這樣一位大德菩薩,他是選擇極樂世界作為最後的歸宿。不要說龍樹菩薩,就是普賢菩薩、文殊菩薩也都如此,十地菩薩共同選擇極樂世界作為往生的淨土。
(二)舉難請易
《易行品》首先說明菩薩靠自力修行,要達到「不退轉地」是非常困難的;以此為契機,請教有沒有容易的方法。
為什麼要達到「不退轉地」呢?因為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成佛,成佛當然不容易,成佛所要突破的第一個關口就是達到不退轉。如果能達到不退轉,即使沒有成佛,也很穩定了,因為只進不退了。不退轉地的菩薩,決定不會再退墮下來,只有升進,不會墮落。如果沒有達到不退轉,就有可能墮落,不管你有怎樣的智慧、德行,都有可能墮落。
要自力修行達到不退轉,有三個困難因素:
行諸難行,
久乃可得,
或墮聲聞、辟支佛地。
「行」就是修行,「諸」就是很多。種種的難行苦行、六度萬行都要去修——「行諸難行」。
不是說一生、兩生,或者說一百生、一千生的修行就可以得到不退轉,要「久」。這個「久」是很長久很長久的時間。「萬劫修功證不退」,從發心修行,生生升進、不墮落的話,都要經過一萬劫以上,這是《瓔珞經》裡所講的。總之,要達到不退轉,需要很長久的時間,不是一生、兩生、一百生、一千生。
「劫」是時間單位,很長,無法衡量。世尊很善於打比喻。如果講一個數字,可能大家沒有概念,說「一億」「十億」「一百億」……講多了,在我們腦子裡都是差不多的概念。世尊用磐石的比喻來說明一個劫的長短。說有一塊大石頭,其實就是一座石山,四十里長,四十里寬,四十里高。這麼大的一塊石頭,有一個長壽的天人,每一百年下來一次,用他的袖子在石頭上輕輕拂一下——天人的袖子是非常薄的,「薄如蟬翼」都不足以形容它的薄,比雲彩、空氣還要稀薄。長壽的天人,一百年來拂一次,一直把這個大石山拂完了,一個劫還沒有完。
你看看,怎麼可以想像!這個時間久遠得不可稱計。
修行菩薩道「久乃可得」,是成千上萬劫的時間。在這麼長的時間之內,如果說有一生不能修行了,墮落成豬馬牛羊了,那還不算在內;是要你生生修行,那才算在內的。龍樹菩薩就告訴我們:根據經典所說,自力修行非常難,久遠大劫才可以得到不退轉。
是不是久遠大劫一定得到呢?不一定,有危險因素。可能會墮落。墮落成什麼呢?墮落成阿羅漢,「或墮聲聞、辟支佛地」。成為阿羅漢怎麼叫墮落?這是相對於成佛而講的,相對於發大心的菩薩來講,成為自了漢了,那等於說前功盡棄。經典裡說:如果墮為阿羅漢,「是名菩薩死,則失一切利」,等於菩薩斷頭了,死掉了,因為阿羅漢講自利,如果不再發大心,就「灰身滅智」了,這樣就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等於一尊菩薩、一尊佛沒有了。
龍樹菩薩在這裡用三個字形容:
「諸」——種種的難行苦行;
「久」——不可思議、不可想像的長時間的修行;
「墮」——中途不保險,可能會墮落成阿羅漢。
當然,這還是指有道心、能修行的人。就我們來講,談不上,我們是「常沒常流轉」。
有人一聽,就想:「難行道這麼難!我這輩子一口氣上不來,還不知道下輩子到哪裡去。」所以就在盼望「如果諸佛教法裡有易行道——容易修行的法門,能夠快速到達不退轉地,這樣的教法請你給我講」。
若諸佛所說有易行道,
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
(三)呵問許說
這樣的問題提出來之後,龍樹菩薩先是批評,批評之後才應許他的要求,說出易行道。怎麼批評?
如汝所說,是儜弱怯劣,
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也。
何以故?
若人發願,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未得阿惟越致,
於其中間,應不惜身命,
晝夜精進,如救頭燃。
「你這樣講,是沒有發大心。你是一個軟弱者,你是一個膽小鬼,你膽小,你下劣,你沒有發大願。為什麼呢?因為佛講了,要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發心成佛、求佛果,在沒有得到不退轉地的這段長遠的時間之內,應當精進勇猛,連身體和壽命通通都不愛惜。日夜不停地努力修行,就像頭上著了火要立即撲滅一樣,一刻也不能耽誤。」
然後又說到,一個人即使是自了漢、想成為阿羅漢,都要精進勇猛地修行。菩薩的修行跟阿羅漢相比,還要精進億倍,所謂「於此二乘人,億倍應精進」。不是說每天磕多少頭、誦多少經叫精進修行,那簡直是在玩,太懈怠了!那不叫精進。我們凡夫很難想像阿羅漢的修行,菩薩就更不用說了。
行大乘者,佛如是說:
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
一般人能把一張桌子舉起來;力氣大一點的,一百斤的石頭也能舉得起來。可是,發心成佛的艱難程度,比我們舉起三千大千世界還要困難。因為發心成佛是要承擔一切眾生的罪業,這些眾生的業障壓在我們身上,我們都要承擔,所謂「荷負群生,為之重擔」,這是非常不容易的。龍樹菩薩繼續說:
汝言「阿惟越致地,
是法甚難,久乃可得,
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
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幹之說。
你現在說「如果有易行道,能夠快速達到不退轉」,你這不是退心嗎?你這不是很下劣、很膽小嗎?對他進行呵斥。
不過,「我只能這樣,怎麼辦呢?」還是要給他指明道路。龍樹菩薩說:
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
「當然了,如果你一定想知道,我就跟你講。」
龍樹菩薩是讓我們瞭解自己的根機,說:「你要修行難行道,那是如何如何困難,不容易哦!」龍樹菩薩是過來人,他是不退轉位的菩薩,他知道自力修行很困難,連他自己最後都走向易行道。所以,他的呵斥是一種折服的方便,等於是欲擒故縱,讓我們知道修行不易,而起殷重希求的心,最後說:「你真想知道,我就告訴你!」
(四)難易二道
接下來,龍樹菩薩把佛教總判為難行與易行兩種,並非全是難行,還有易行。
佛法有無量門:
如世間道,有難有易;
陸道步行則苦,
水道乘船則樂。
佛法有無量的法門,像世間的道路,有的困難,有的容易。
「陸道」,在陸地上步行,要到遠方去,用腳走路,這就很辛苦了。如果坐在船上,順風順水,雖然我們腳不用動一步,但是很快就可以到達目的地:這樣就很安樂。
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很能形容易行道乘船的法門。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在早晨太陽初升的時候,霞光四射,坐上一葉輕舟出發了,興高采烈。從白帝城到下游江陵,這中間有千里的距離。古代交通工具不發達,千里的路程是很遙遠的。不過,乘船順江而下,雖然是在千里之外的江陵,一日之間就到達了。後面兩句寫得更巧妙:沿途的長江兩岸有很多猿猴在那裡啼叫。耳邊猿猴的啼叫聲還沒有停止,這條小船已經越過了千山萬水,一直順水下去,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輕」代表輕快,沒有任何障礙,很輕鬆。
念佛法門就是這樣。念著阿彌陀佛,娑婆的種種苦惱聲還在耳邊,一眨眼,已經往生到極樂世界了。
善導大師也有兩句偈語,說明我們往生很容易。
低頭禮佛在此國,
舉頭已入彌陀界。
臨終的人,往下低頭拜佛,抬頭的時候,已經不在娑婆世界了,於一念頃,即得往生十萬億佛土之外的彌陀佛國。「一念之頃越十萬億佛土」,比「輕舟已過萬重山」快多了!雖然說的是臨終,其實一生的修行也不過是「啊」的一聲那麼短暫,如同低頭舉頭之間,已經到達極樂。
龍樹菩薩就講了這兩條道路、兩個方法:一個是陸地步行,靠自己的腳板走路;一個是水上乘船。
把淨土法門比喻為乘船的法門,這種說法的鼻祖就是龍樹菩薩。大家耳熟能詳的「六字名號大願船」,這個「船」的比喻就是從這裡來的。
如果步行的話,就會很苦。年紀大,體力差,眼睛花,不認識路,風霜雨雪,盜賊出沒,資糧匱乏,怎麼能到達遙遠的地方呢?何況還給我們限時,「讓你短時間之內,快速到達千里之外!」完了,去不了。所以,陸地步行有種種因緣的限制。
菩薩道亦如是:
或有勤行精進,
或有以信方便,
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菩薩道亦如是」:前面是比喻,下面說明菩薩道像世間道,有難有易。
「或有勤行精進」;要比阿羅漢億倍精進,要經過無量長的時間艱苦修行,要修行種種難行苦行,中途還會墮落,這個不容易,要「勤行精進」。這是難行道,也就是前面講的「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信」是方便,首先要相信。佛法講信,淨土法門更加強調信心,《阿彌陀經》裡就講「難信之法」。「以信方便」,你沒有信,就沒有這個方便;能夠相信有這個易行道,能夠信順不疑,你就能「疾至」,很快速地到達不退轉地。「易」,不難;「疾」,不久;「至」,不墮。
這個「以信方便」「易行疾至」的法門是哪個法門呢?龍樹菩薩在下面就說出來,它的核心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
(五)本願稱名
就像戲劇表演一樣,前面演了很多,都是序幕,主角還沒登場。現在登場了,誰是主角?阿彌陀佛。我們這個法門主角只有一個,其他都是配角,一切諸佛、諸大菩薩都是配角。主角出來了: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彌陀佛本願是這樣的。哪樣呢?「如果有人念我」。怎麼念呢?口念,就是「稱名」,「稱我的名號」。不是觀想,也不是觀像,也不是實相,而是「念我、稱名」。
「自歸」:口中稱名,心中歸命。
「即入必定」:當下、立即進入必定。「必定」就是不退轉。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佛。
龍樹菩薩以這段文解釋《無量壽經》中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第十八願言: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若人」就是只要有人、任何人,是在解釋願文裡的「十方眾生」,不限任何人。
「念我、稱名」是解釋願文裡的「乃至十念」。「乃至十念」不是念別的,「是念我阿彌陀佛」;「『念我』不是念我的法身、報身,也不是念我的智慧相好,這些凡夫念不來,是稱念我的名號」。
「自歸」,發自內心歸命、投誠,是解釋願文裡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沒有懷疑心,發起願往生心,這叫「自歸」。如果口中稱名、心中不歸命,「到底能不能往生?萬一不能去怎麼辦?」時刻準備更換法門,覺得不保險,這樣就是內心沒有歸命,就是沒有信心。
「即入必定」,「你只要念我、稱名、自歸,當下就往生決定了,當下就不退轉了!」這是解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樣的往生,不是等待多少年之後,不是等你快死的時候,而是當下就給你保證。
龍樹菩薩接著用偈語表達他的心情: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
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如果有人能夠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阿彌陀佛的名號具有無量的神通道力和無量的智慧功德,當下,「即時入必定」,所以,我龍樹就經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二、難易二道判的啟示
龍樹菩薩這段文,對我們很有啟發。
(一)捨難行取易行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乘船的法門,就是易行道的法門。「即入必定」,沒有墮落的危險,不需要修行其他的種種難行苦行,很容易,很簡單,所以是易行道。除了阿彌陀佛本願救度之外,其他法門都屬於難行道。
龍樹菩薩給我們的啟發和指導是:捨難取易。
「我常念,你們也要常念。」自利利他都用這個法門。
那我們就應當選擇淨土門。
何況現在正是他力、易行的時代,處處仰靠科技的力量,出門坐汽車,有事打電話,上樓乘電梯……每件事都在捨難取易,修行當然也要捨難取易。
(二)捨苦行取樂行
難易分判,也是苦樂分判。
阿彌陀佛的本願是易行道,也是安樂道。它不是苦行的法門,而是樂行的法門,所謂「水道乘船則樂」。
學法要對照我們的行持。如果你修行淨土法門感到很苦惱,那說明你沒有得到淨土的法味,你沒有找到訣竅。修淨土法門感到很難,很苦,感到往生無望,那就跟龍樹菩薩的分判相矛盾。龍樹菩薩說是「即入必定」,是「水上乘船」,容易,安樂。
那我們就捨苦行,取樂行。
我們之所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因為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我們願意離苦得樂,佛大歡喜。
(三)捨自力取他力
難行道如同步行,是靠自己走路,靠自力;易行道如同乘船,是靠船的力量。我們念佛,就是靠阿彌陀佛的力量,不是靠我們自己修行的力量。如果念佛了,還要靠自己修行的力量,那說明不懂得念佛法門,沒有通身放下、徹底靠倒。
這是法門的分判,界限不一樣。
要坐車到目的地去,你就老老實實坐在車上。念佛也是一樣,通身放下,徹底靠倒,老老實實地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人家一天念五萬,你念不到,不要趕,能念三萬就念三萬,能念一萬就念一萬。不能盤腿,就放下腿,怎麼舒服、怎麼自在、怎麼輕鬆就怎麼念,讓心情完全放鬆。如同坐船,同乘一條船,坐姿各有不同,各隨方便。
我們念佛,不要去看人家,我們根據自己的根機。只要用心,盡到我們的力量,歸投阿彌陀佛的誓願即可。往生是靠阿彌陀佛的誓願攝受,不是靠我們自己的功夫境界。
(四)捨諸行取念佛
淨土法門是唯一的法門,所謂「一佛、一法、一淨土」。
「一佛」:阿彌陀佛,不雜餘佛。
「一法」:專念彌陀名號,不雜餘法。
「一淨土」:只向彌陀淨土,不向餘佛淨土。
唯一,沒有多餘。
如果修行其他法門,要「行諸難行」。有人講:「你只修一個法門,怎麼能夠成佛?」這要看你學什麼法門,如果你學難行道,你就要「行諸難行」,那不是一個法門、兩個法門,而是種種法門都要修學。易行道就是一向專念,不然怎麼能稱為易行道。
(五)捨久修取疾行
如果修難行道,需要無量長的時間,生生世世,很久遠;如果乘託阿彌陀佛願力,修行念佛法門,很快,當生成就。說「當生成就」已經慢了,當下成就!所謂「即入必定」。
(六)捨劣行取勝行
如果從根機比較,我們學淨土法門的根機好像比不過學聖道法門的根機。為什麼呢?他是發大心的人,是大丈夫,有智慧,是勇猛的人;我們被龍樹菩薩呵斥為膽小鬼,怯弱,下劣——根機不如他。
根機不如他,應該想一點辦法呀!想什麼辦法?法門能超勝就好。我們就選擇一個殊勝的法門、適合我們的法門,那就是「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的法門。
自力的法門和佛力的法門不能相提並論。阿彌陀佛具有無量神力、無量智慧力,具有無量功德,所謂「無量力功德」,這就殊勝。其他法門,靠自己慢慢修,要斷盡煩惱,對我們來講,就不殊勝了。
我們捨掉不適合我們根機、難行難證的法門,而選擇適合我們根機、易行殊勝的法門——「無量力功德」的法門。
講「捨」講「取」,其實就是取哪一個呢?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這是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給我們在擇法、修行上的恩澤。
如果我們修學淨土法門,仍然按照難行道的觀念和思維,認為「要成佛,講修行,就是很難的,就是很苦的,就是要經歷很長時間的」,這種觀念就偏頗了。
難行道是苦的法門,久的法門,諸行精進的法門,這個固然是菩薩道;龍樹菩薩同時也說明:淨土法門是乘船的法門,安樂的法門,容易的法門,唯一念佛的法門,同樣是菩薩道。不僅是菩薩道,還能讓我們得到殊勝的果報——「即時入必定」。
三、為什麼念佛法門容易
(一)龍樹菩薩言「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為什麼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這麼容易呢?龍樹菩薩說得很清楚了,他說: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如是」就是法爾如是、法爾自然,不加勉強造作,本來如此。
以我們的有為造作,有為法、有漏法、造作法,不能契入實相。聖道門的修行,悟得真心,本來了無所得、得無所得,雖然講日日修行,其實並沒有修行相可得,法爾如是,本來具足;淨土門也是一樣,以凡夫有為造作,想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報土,這是不可能的。善導大師說:「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極樂世界是無為的境界,是遠離造作、不生不滅、涅槃的境界;隨緣雜善是有為、有漏的造作,以有為法,想入無為境界,因果不相吻合。
我們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如是」。我們念佛,不要用造作的心態:「我要達到什麼樣……」不用達到什麼樣,就是念佛!法爾如是,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就是這個樣子。
念佛很簡單。念佛有什麼樣子呢?各隨根機,口稱名號,以彌陀誓願不虛,任何人都決定往生,所以叫「本願如是」。
(二)《無量壽經》言「自然之所牽」
《無量壽經》言:
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
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
「昇道無窮極」:極樂世界是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往生極樂是無限上升之道,是成佛沒有邊限的、沒有窮極的境界。
「易往而無人」:「易往」,很容易往生;但是,後面三個字很悲嘆——「而無人」。這個「無人」當然不是說沒有人了,是說很少人。為什麼少呢?他不相信,很容易往生,結果很少人去。因為不能隨順阿彌陀佛的願力救度,執著自己的有為造作,這樣,違背了彌陀的誓願,違背了法爾如是的佛法道理,反而落得很少人往生。
「其國不逆違」:「逆」就是違背。「不逆違」,沒有任何違背,沒有任何障礙。
「自然之所牽」:阿彌陀佛大願業力自然而然地牽引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你只要念佛,歸投彌陀誓願,彌陀願力自然牽引你往生淨土。
比如說我們在長江的上游,有一桶水。這一桶水,我們想把它送到大海,有兩個方法。
一個方法,就是自己把這桶水送到大海。一路上很謹慎地挑著,抱著,提著,翻山越嶺,又怕漏到外邊,又怕把桶摔碎了,又怕天熱把水蒸發了。能不能把這桶水送到大海?我看不大容易,崇山峻嶺,越溝越塹,這麼遠的距離,怎麼能把這桶水送到大海呢?
第二個方法,乾脆把這桶水一股腦倒在江裡,就完事了,是不是?你不用看它,它自然而然流入大海。「倒進去我就看不著了……」你看得著也好,看不著也好,它自然而然隨順長江的前浪後浪,日夜不息地流到大海去。
這桶水代表我們的心,木桶就代表我們的執著。我們的心被這個木桶執著,被它障礙住了。大海就代表阿彌陀佛的極樂寶國,那裡是彌陀智願海所形成的國土。長江就代表阿彌陀佛本願名號自然牽引的力量。
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歸心於阿彌陀佛,等於是把自己的心水投入阿彌陀佛的名號誓願當中,就像龍樹菩薩所講的「稱名自歸」。我稱念彌陀名號,不是說我自己還把這桶水提著,我就把它倒進江裡,也就是連我這個人整個地投入阿彌陀佛誓願裡,我就完全拜託阿彌陀佛了:「您老人家發了願,全靠您,完全靠,百分之百靠!」這叫「稱名自歸」。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仰仗阿彌陀佛,沒有不往生的。
「什麼時候往生啊?什麼時候阿彌陀佛帶幾位菩薩來迎接啊?到時候萬一不來怎麼辦?」這都不用我們考慮,這些通通是阿彌陀佛考慮的,這就叫「法爾自然」。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等於把自己融入阿彌陀佛的誓願當中,看不見自己了。你念佛了,還在想「我的修行,我的功德,我的功夫……」我來我去,這還是有障礙。
沒有我!當然,大家不要誤會,這裡所講的「沒有我」,不是聖道門那種證悟到無我境界,證悟到空性,不是那種。前面說過了,用置換的方式:把我們自己完全歸投於阿彌陀佛,見不到自己的有為造作和修行,一天念十萬聲也是全靠阿彌陀佛;一輩子到臨死聞法,只念了一句,也是全靠阿彌陀佛,這叫「本願如是」。投水入江,自赴大海。「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我們如果沒有完全隨順阿彌陀佛誓願的牽引,內心就會起種種的執著妄想。什麼是妄想?這就是妄想:「我念佛沒達到什麼功夫,能不能往生?」還有一個「我的功夫」存在,你何必呢?沒有「我的功夫」!我們既然念佛了,靠的是佛力。如果靠我們功夫的力量,就不必念佛了,你可以有禪定的功夫,你可以有觀照的能力。既然靠佛,就見不到自己,自己就沒有了。
《無量壽經》裡有一段經文,很能說明問題。不要說我們凡夫念佛見不到自己的些微小善和小功小行,就是聖人念佛也一樣。由此,我們歸投彌陀誓願之後,就不再存有「我」這個心。《無量壽經》說:
譬如劫水彌滿世界,
其中萬物沉沒不現,
滉瀁浩汗,唯見大水。
劫水來的時候,整個世界都被淹沒了,浩浩茫茫,什麼都看不見,唯見一片大水。
彼佛光明亦復如是。
聲聞、菩薩一切光明皆悉隱蔽,
唯見佛光明耀顯赫。
阿彌陀佛的光明也是這樣。阿彌陀佛的光明一旦升起來,阿羅漢的光明、菩薩的光明「皆悉隱蔽」,沒有了,蓋住了。蓋住了是不是吃虧了呢?「我本來有光,現在沒有了!」——不是的,反而給你提升了。
「唯見佛光明耀顯赫」:把聲聞、菩薩的光明都提到佛光的層次。
我們念佛,之所以說沒有自己的功行、自己的修行觀念在裡面,是因為我們完全乘託阿彌陀佛的願力。靠上了佛的力量,哪裡還有自己的東西?就沒有了。如果還有自己的東西,說明你沒靠上,是不是?好好想一想!
比如說,我們這個房間很黑,點一根蠟燭就很亮。可是,如果門窗一開,太陽光照進來了,蠟燭光就見不到了,蓋住了。如果你還能看見蠟燭光,就說明你還在黑暗的房間裡面。蠟燭光看不見,只看見太陽光了,說明天下一片光明。
我們的心是個黑暗的房子,如果只是看到自己小小修行的一點點光,那就說明沒有看到佛光;如果心裡被佛光照亮了,自己那一點小小東西就看不到了。
所以,這個法門很妙。妙在哪裡?是把我們自己歸投於阿彌陀佛的誓願當中去。
(三)善導大師言「以佛願力莫不皆往」
善導大師怎樣解釋呢?念佛法門之所以容易,容易在哪裡呢?《善導大師全集》第51頁: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
以佛願力,莫不皆往,
故名易也。
「但能」:只要能夠。
「上盡一形」:「上」就是向上,「盡」就是完結、完了,「形」是指我們的身體,「一形」就是到我們壽命完結為止。就是說我們現在遇到念佛法門,現在就開始念佛,一直念到臨終,一直念到往生淨土,這叫「上盡一形」。
有人沒有這樣好的因緣,沒有老早就遇到念佛法門,他到臨終才遇到,只能念十念,這叫「下至十念」。
善導大師解釋念佛,經常這麼解釋:「上盡一形,下收十念」,沒有遺漏。不管是臨終遇到的,還是平時遇到的,通通包含在內。
平生遇到念佛法門的人,比較有福氣,能消災免難,能身心安樂,心中有定向,有歸趣。現世平安幸福,命終往生成佛,得雙重利益。阿彌陀佛的名號大願船,你越早登上,就越早進保險箱,進了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當中,六親眷屬、歷代祖先通通跟在後面得恩惠。
「上盡一形,下至十念」:這麼簡單,這麼容易,這樣萬機不漏!什麼原因?
「以佛願力,莫不皆往」:因為阿彌陀佛誓願的力量,沒有不往生的。不是因為凡夫的念佛功夫,「你功夫好才往生」,那樣就不能達到「莫不皆往」了。既然說「莫不皆往」,沒有一個不往生的,那就不是在凡夫這一邊論,都在佛那一邊論——「以佛願力」,沒有不往生的。比如過江,如果靠游泳的力量,功夫好的,能游得過去;功夫不好的,半路就葬身魚腹,這樣就無法保證都能過江。如果坐渡船,通通可以過去!
既然說「莫不皆往」,則完全靠佛的願力。所以,淨土法門念佛「萬修萬人去」「莫不皆往」,是因為前面四個字——「以佛願力」,不是靠凡夫的修行力。
印光大師也很懇切地講:「若以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則無論功夫深淺、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此如坐火輪船過海,但肯上船,即可到於彼岸,乃屬船力,非自己本事。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
「故名易也」:所以念佛法門叫作易行道。
為什麼這麼容易?「以佛願力」。我們這裡雖然容易,但是要知道這個容易可是來之不易!怎麼來之不易?法藏比丘五劫思惟、兆載永劫的修行而成就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他果覺名號「全體授與濁惡眾生」。雖然我們得來容易,要知道我們的慈父掙來得可不容易!因為有阿彌陀佛難修、難行、難證果,才有我們今天的易稱、易念、易往生。所以,大家要懷有感恩心、難遭想,把這句名號好好地受持,不要起輕慢心。
一般的法門,說修行難,「三大阿僧祇劫證悟佛果」「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這就很難了。可是,法藏比丘成佛,修行的時間不止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壽經》裡說:經過「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無央數大劫」。「兆載」已經是極大的天文數字了,後面又加一個「永」,永遠的劫,不止三大阿僧祇劫。
為什麼如此之難呢?因為法藏比丘以超世的誓願、超世的修行,得到超世的果報。因為他要救度十方無量無邊業障深重、煩惱深厚、造罪勇猛、修行乏力、惡業充滿、善根淺薄的人,若無歷劫難行積功累德,就不能遍救十方一切眾生。
(四)善導大師言「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第二段出自善導大師的《往生禮讚》,這段文叫作「光號攝化之文」,光明名號攝化眾生。這段文是善導大師解釋《觀經》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也是結合《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來解釋。善導大師解釋三部經,都是站在阿彌陀佛本願的立場。這段文非常透徹: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
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
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這段文分成三小節:
第一節是講它的根本來源,這是站在阿彌陀佛的立場來說明的;
第二節是站在我們眾生的立場來說明的;
第三節是站在阿彌陀佛和眾生成為一體、得到的果報來說明的。
「彌陀世尊」:阿彌陀佛。
「本發深重誓願」:這個「本」字很重要。「本」是根本,也是源頭,後面所有的結局,都是來自阿彌陀佛本來發了這樣深重的誓願。如果沒有這個,後面通通沒有。就像樹一樣,從根本生長出枝葉;又像水一樣,有源頭才有下面的末流。沒有了樹根,枝葉就枯萎了;沒有了水源,下游就斷流了。一切都在阿彌陀佛的誓願當中,所以叫「本願」,「本發深重誓願」,願很深切,很殷重。什麼樣的誓願呢?
「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用他的名號攝受、化導十方眾生。也就是第十八願「十方眾生,稱念我的名號來往生」。為什麼叫「光明名號」呢?《阿彌陀經》裡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名號本身和佛的光明是一體的,名體不二,名號本身就是佛的光明。我們念佛,身上就有佛光;我們念佛,就被佛的光明所攝取,因為名號和光明不能分開,所以叫作「光明名號」。
「攝化十方」:攝受和化導十方的眾生。只要我們稱念彌陀名號,阿彌陀佛就攝取我們。「攝取」就是救度的意思,救度我們十方的眾生。這是從佛的立場來說明。
下面從我們眾生來說。我們該怎麼做呢?
「但使信心求念」:很簡單,「但」是只要,「使」是使得。只要這樣做就可以了,很簡單,很容易。「光明名號攝化十方」是阿彌陀佛的事;我們凡夫做哪件事呢?我們只要「信心求念」。「信心」,信順不疑;「求」,求願往生;「念」,念彌陀名號,也就是通常講的「信願行」——「信心求念」。
怎麼念?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很簡單,現在遇到,就現在念佛,一天念三千,一天念一萬,一天念三萬,各隨根機。如人吃飯,隨量而飽。修行也是一樣,隨我們的根機,隨我們的狀況,不疾不緩,不多不少。然而,凡夫習氣,多是懈怠,容易放逸,所以要有約束。我遇到好多初皈依的人,「師父,你告訴我怎麼做,你給我定個功課好不好?」
我講:「好啊,你能做到就行。」
「師父,你定的功課,我無論如何也得做到!」
我講:「好啊,你念佛,念佛好。」
「念多少?」
「你初學佛,不敢定多,你每天念一百零八聲好不好?」
「好好好,這個不難!」一百零八聲,一秒鐘念一聲,也不過兩分鐘。
過了半個月,問他,「還在念。」
再過一段時間問他,「有時候念,有時候沒念。」
再過一段時間,基本沒念了!
所以,貴在相續。你每天都能念一百零八聲,功德很大。如果佛法的信仰沒有紮根,搖搖擺擺,每天念一百零八聲都覺得費事。其實,只需兩分鐘時間。甚至每天念一聲,也還有人念不來。
這裡的「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是我們心中自己能夠發生的嗎?探本求源,是因為阿彌陀佛發了這樣的誓願,我們才能念得出這句名號。
大家要知道,我們雖然口中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但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根,不在我們凡夫這邊;我們念佛,不過是阿彌陀佛的正覺果樹上的一片葉子,根在極樂世界,在阿彌陀佛那個地方。你順著這句名號,怎麼不到極樂世界呢?
我們跟阿彌陀佛這棵正覺大樹是一體的。阿彌陀佛說:「我若成佛,要救度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往生功德若不成就,我誓不成佛!」等他成佛的時候,他的正覺果樹上就結滿了十方眾生往生功德的果。阿彌陀佛這棵六字名號的正覺菩提樹,上面結了很多往生的果,每個眾生都有一顆往生果。只要稱念名號,就得到這顆果子。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了,我們心裡這顆往生的果就結下了。
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六字名號的根就在阿彌陀佛的大悲本願、大菩提心當中,就在極樂世界,我們怎麼不往生?肯定往生!
正是因為阿彌陀佛「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才使得我們今天能夠「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地念出佛號來。
即使大街上的乞丐,他能念出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十方諸佛都為他鼓掌——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這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一個乞丐念了一句佛,十方法界都震動!因緣成熟了,他才能念出這句佛號來。也許對他來講是很茫然的,但這同樣也是阿彌陀佛經過了無量時間的培育和教化,善根成熟了,不然這句佛號也念不出來。他能念出來了,經中說:
如吞鉤之魚,出水不遠。
佛很會打比喻。就像釣魚,魚已經把鉤吞到肚裡去了,你說牠出水還會遠嗎?時間就不久了。
我們眾生就是魚,水代表生死海。阿彌陀佛要把我們救起來,救到涅槃岸上,他就放一個鉤下來,這個鉤就是六字名號,把我們鉤住,所謂:
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念佛好啊!」「怎麼好?」「保平安啊!」「好好好!」
「念佛好啊!」「怎麼好?」「保發財啊!」「好好好!」
「念佛好啊!」「怎麼好?」「能治病啊!」「好好好!」
「念佛好啊!能往生。」「能往生我不要!我現在還早得很,我才三十幾歲。」
你講能往生,他說不好;你講能發財,「那好,我也念南無阿彌陀佛吧」,這樣就被鉤住了。鉤住就不遠了,今生不往生,未來一定往生。
所以大家就放心大膽、義無反顧地對別人宣講這句名號,不要不捨得,不要不好意思。
我們能念出這句名號,是因為阿彌陀佛「本發深重誓願」。他發了這樣的大願:「我成佛的時候,要讓十方諸佛讚歎我的名號,讓每一位眾生聽聞到我的名號。」所以,我們的耳朵能聽到這句名號,這本來就是佛的誓願在我們身上落實下來了。如果佛的誓願是虛假的,我們就聽不到這句佛號;我們能念到這句名號,也是佛的誓願在我們身上顯現出來了。如果佛的誓願和光明來不到我們身上,我們念不出這句南無阿彌陀佛。
一家人吃飯,媽媽問:「兒子們,你們知道米飯是從哪裡來的嗎?」
「媽媽,我知道,是從鍋裡盛來的。」
媽媽說:「你啊,不懂。」
另外一個兒子說:「我知道!是從米桶裡來的。」
媽媽說:「還不對。」
另外一個兒子說:「我知道,是從糧店裡買來的。」
媽媽說:「都不對。是農民從地裡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我們現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好像我們吃一碗白米飯,是從哪裡來的?是從我們口中出來的嗎?是從我們心中出來的嗎?
這句名號從哪裡來?從阿彌陀佛的誓願功德而來,來到我們心中,在我們口中念出來了。既然念佛了,怎麼能不往生?已經被阿彌陀佛鉤住了嘛!
大家願不願意被阿彌陀佛鉤住?願不願意脫離閻羅王的鉤索?願意就念佛!
《觀經》說,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每一相有八萬四千好,每一好有八萬四千光。這麼多的光明,幹什麼用呢?這些光明就要把我們團團包圍,把我們層層捆綁,怕我們漏到三惡道裡——「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八萬四千光明上下左右、立體地把我們包起來,像一個網籃一樣,包在六字名號的光明當中,不讓我們漏在外面,所謂「攝取不捨」,包起來,進了保險箱了,臨命終的時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色身就留在娑婆世界作紀念了,不要了;心到淨土去花開見佛。
被阿彌陀佛的柔軟光明所捆綁,是很舒服的;如果被貪瞋癡惡業、業力繫縛的繩子所捆綁,所謂「業繫凡夫」,那我們就不自在了,就捆到閻羅王那裡去受審判,那就很痛苦了。
「但使信心求念」:我們只要有信心,只要願往生,只要願念佛,沒有一個不往生!印光大師說:
只要能深信,只要能發願,只要能念佛,
無論何人,都可以往生去的,
故曰萬修萬人去。
前面第一段話是阿彌陀佛來救度我們,用他的法來攝受我們,所謂「光明名號攝化眾生」。我們怎樣被阿彌陀佛攝受呢?不是要我們達到什麼樣的功夫、水平,而是只要「信心求念」,我們就被阿彌陀佛的光明所攝取,就與佛成為一體。好像這支粉筆被我抓在手中,就跟我的手成為一體了。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被阿彌陀佛攝受在他的光明裡面,這樣我們就跟佛成為一體,自然而然在佛的願力攝受範圍之內,所謂「以佛願力,易得往生」,很容易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棄自力靠佛力
一、曇鸞大師判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所開顯的「自力與他力」,是淨土宗的一對重要概念。
自力——靠自己的力量解決自己的生死輪迴。
他力——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救度往生成佛。
相對「自」而言「他」。這裡的「他」不是其他人,是專指阿彌陀佛。
這是我們中國的祖師曇鸞大師對龍樹菩薩「難易二道判」的一種解釋。
(一)曇鸞大師與《往生論註》
曇鸞大師是深有來歷的人,出生在南北朝時代的北魏,家住山西五臺山附近。大師仰慕文殊菩薩的神異靈感,十四五歲就出家了。大師世學也很精通,對於儒學、老莊、醫術的研究都有很深的造詣。
大師出家之後,主要研學龍樹菩薩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成為當時有名的「四論」學者。
後來,他註解《大集經》,在註解的過程中積勞成疾,四大不調,久未痊癒,只好停筆,外出尋找治病的方法。走到秦嶺一帶,駐足仰望天空,看見不可思議的景象,「六欲階位歷然齊睹」,六欲天層層相疊,每一層都看得很清楚。看到這個景象之後,他的病豁然痊癒,就想回去繼續註解經典。又一想,「不行!人命危脆,旦夕無常,如果能先學到長壽之術,方可長久住世,弘揚佛法,那我先去尋找長生不老之術」。於是找到當時名聞天下的山中宰相陶弘景。陶隱士見到他,非常高興,秘授十卷仙經。返程行至洛陽,大師遇到了印度來的三藏法師菩提留支,就談論起來。菩提留支對他講的仙經、長生不老術很鄙夷:「外道哪有長生術?如果真講長生術,唯有我佛教大覺金仙氏才有!外道所修那一點,縱然少時不死,或成個神仙,最終還要三界輪迴。」就傳給他淨土經典。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便和阿彌陀佛一樣,證得無量光明、無量壽命,證得圓滿覺行的佛果,這是「佛門長生術」。
曇鸞大師得到菩提留支三藏的傳授,回來就專修淨土。他遺留在世間最有名的著作就是《往生論註》。
淨土宗三經一論,三經就是《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這是三部經典——正依三經;一論就是天親菩薩的《往生論》。
為天親菩薩這部《往生論》作註的,就是曇鸞大師。
天親菩薩是位了不起的菩薩,有「千部論主」之稱,比龍樹菩薩晚出生大概兩百年左右,他著作了《往生論》。可是,《往生論》不好懂,曇鸞大師就撰寫《往生論註》來解釋。很遺憾,《往生論註》在中國也沒有流傳下來,大約是在唐末「會昌法難」之後,與很多經典一起失傳了;也是在清朝末年才從日本回流到中國。
印光大師看到《往生論註》之後,曾刊行流通,對曇鸞大師非常崇仰,說曇鸞大師解釋的這部《往生論註》:
直將彌陀誓願、天親衷懷,
徹底圓彰,和盤托出。
若非深得佛心,具無礙辯,
何克臻此!
天親菩薩寫《往生論》的本心,他的真實願望,以及阿彌陀佛誓願的功德,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裡完全開顯。曇鸞大師如果不是深悟佛心、具無礙辯才,那是寫不出這部《往生論註》的。
曇鸞大師和龍樹菩薩特別有因緣,他臨終之前,龍樹菩薩現身來給他講了一首偈語:
已落葉不可更附枝。
未來粟不可倉中求。
白駒過隙不可暫駐。
已去者叵反,未來未可追。
現在今何在?白駒難可回。
曇鸞大師一聽:「這是告訴我往生的時間到了。」就召集弟子大眾,說:「我要回歸淨土了。」出家、在家來了三百多位弟子,大家在一起念佛,曇鸞大師就說:
地獄諸苦,不可不懼;
西方淨土,不可不欣。
「地獄之苦,不可不厭離;極樂之淨,不可不欣求:這是我對你們最後的囑付。」說完之後,端身正坐,手執香爐,高聲念佛。這時候,佛光滿室,天樂鳴空,佛菩薩浩浩蕩蕩前來迎接,在場大眾皆悉見聞。曇鸞大師是這麼一位了不起的祖師。
(二)難行道唯是自力
曇鸞大師作的《往生論註》,開宗明義,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引用龍樹菩薩《易行品》所講的「難易二道」來作解釋,說:為什麼難呢?在「無佛時代」,沒遇到佛,要修行達到不退轉,很難。曇鸞大師列舉了五個難點。
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
外道表現出很善的相貌,說一些相似的道理,我們沒有智慧鑒別,認為這就是佛教,其實它是外道法。
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
「聲聞」就是阿羅漢,只求自我解脫,障礙發大菩提心。
三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
惡人惡緣障道,修行不成功。
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
今生有修持,來生做大富貴人,有權勢,有財力,可是佛法因緣忘記了,趁著福業而更加造業墮落。這叫「顛倒善果」,顛倒的,並不是順法性的,是不清淨的,染污的,繫縛的,不能讓我們解脫,能破壞我們的清淨修行。
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
只是靠自力,沒有佛力的加持。
這五難,第一是智難,第二是因難,第三是緣難,第四是果難,第五是根本難。難行道為什麼難?因為靠自力,靠自力才有前面種種難。
(三)易行道乘佛願力
曇鸞大師解釋易行道說:
易行道者:
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
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
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正定即是阿毗跋致。
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易行道因為靠佛力,對比難行道的五種難,每一種都不難。只要信佛,並不需要靠自己的智慧,沒有智難;只要願生淨土,便是成佛正因,此心誰都能發得起來,沒有發心之難;乘佛願力,沒有惡人惡緣破壞之難;得生淨土,即得不退,沒有顛倒善果之難;佛力住持,無自力之難。
曇鸞大師對易行道和難行道作了簡單的說明:易行道之所以易,是因為乘佛願力;難行道之所以難,是因為只有自力,沒有佛力的加持。這就很明瞭了。
對於他力,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應該更容易理解,因為我們都生活在一個他力的世界當中,我們每天的所作所為都離不開他力。比如說,這麼大一個講堂,我在這裡講,如果靠我個人的氣力,只有前面的人能聽到;可是因為有麥克風,後面再遠的人也能聽得到,這就是他力。
現代社會分工細緻,科技發達,我們都生活在他力的世界,交通、通訊工具,都讓我們很能明瞭他力,打電話,坐火車,坐飛機……無一不是仰仗他力。以這樣的例子來看我們佛法的修持:有難行道,有易行道;有自力門,有他力門。
(四)當乘他力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開頭的地方分析自力、他力,到最後結尾,首尾呼應,曇鸞大師說:
愚哉,後之學者!
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愚癡啊,後來學佛的人!聽說有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可以乘託,你應當相信,你應當乘託啊!不要自己局限自己,認為:像我這樣的人,怎麼夠資格乘託佛力呢?我應該達到什麼程度……
大師老婆心切,分析自力和他力的目的,是要勸導我們仰仗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所以才會很懇切地說「當生信心,勿自局分」。
我們不要做愚者。我們在世間辦事都很精明強幹,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想盡了方法,託盡了後門,找盡了關係,所謂「關係網」。阿彌陀佛有廣大的關係網,八萬四千光明,像網路一樣,遍佈整個宇宙空間,你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當下就入阿彌陀佛的光明之網。不乘佛力,就很愚癡。
所以,不是阿彌陀佛不慈悲攝受我們,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畫了個圈圈。怎麼畫圈呢?我們每天就想:「我如果沒有達到這個程度,是肯定不能往生的!」每天念佛,就想到「我不能往生」。為什麼?「我心地沒有清淨,怎麼能往生呢?」自己設了一個界限。大家翻開淨土三部經,裡面沒有一句話要求我們要達到心清淨才可以往生。當然,有人會說:「有啊!《阿彌陀經》就講到『執持名號,一心不亂』,這『一心不亂』比清淨心還難!」
這裡就涉及到法義傳承的問題。對「一心不亂」這四個字,歷史上有兩種解釋。如果依據善導大師的解釋,就很簡單,很容易,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如果按照禪定功夫來解釋,執心不起,妄念不生,那就難了。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用難行道來解釋,那是不合理的。
往生極樂世界,善導大師的解釋,都以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為標準——這裡的「一心不亂」就是《無量壽經》所講的「一向專念」。
這就是傳承不同,解釋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我們要聽信哪一個?
我們之所以學習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就是因為善導大師的解釋上契彌陀之本願,下契眾生之根機,萬修萬人去。別的解釋,上不契彌陀本願,下不契我等根機,萬修難得一二往生。結果你把那個抱著當作金科玉律,拿來妨礙阿彌陀佛的救度,這就是自我設限了。
善導大師在《法事讚》裡解釋「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就是:
念彌陀專復專。
「專復專」三個字,就是解釋「一心不亂」。「一心」就是專心,「不亂」就是不雜亂。一心是專,不雜還是專。「持執名號,一心不亂」,就是專稱名號,專而又專,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這才是易行道。
所以,曇鸞大師叫我們不要自己局限自己。
三對照
學習法義,不論是我們講出去的話,還是我們聽進心裡的話,都需要三對照。
第一,對照經典。
淨土法門的正依經典,就是淨土三部經,不是《金剛經》《法華經》《華嚴經》等其他經論。我們修學淨土宗,談論淨土法門,就以淨土正依三部經作為依據。其餘經典與淨土三經所說有不一致的,我們應該依據淨土三經,不依他經。
講到淨土法門,必須對照《無量壽經》怎麼說,對照《觀經》怎麼說,對照《阿彌陀經》怎麼說——要對照這三部經。
第二,對照祖師的解釋。
比如剛才講的「一心不亂」,它是淨土宗正依經典《阿彌陀經》裡講的,但是,如果不是淨土宗祖師的解釋,我們不能依從。
首先要依善導大師。淨土宗在中國有十三祖。十三祖的教義傳承不完全一樣,有的帶有天台思想,有的帶有華嚴思想,有的帶有禪宗思想。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是純粹的、沒有他宗觀念的。善導大師的著作「五部九卷」,通通講極樂世界,通通講阿彌陀佛,通通講念佛往生,純一無雜。他本人就是阿彌陀佛化身,就以彌陀誓願來解釋所有淨土的教義。所以,我們要依從善導大師的教悔。
凡是善導大師講到的,就是楷定過的,我們依善導大師,不依其他。比如天台宗判凡夫往生凡聖同居土,善導大師判凡夫往生報土,我們依善導大師;又比如有人提倡萬善齊修,迴向淨土,善導大師強調一向專念,百即百生,而雜行迴向,百中稀得一二往生,我們依善導大師。
若是善導大師沒有講到的,我們再參考淨土宗其他祖師的解釋。
第三,對照事實。
有經典的依據,有祖師的依據,再有事實的證據,我們就安心了!比如說,有人講念佛如果達不到一心不亂的功夫不能往生,可是,我們看到很多往生傳記裡,那些人都達到事一心、理一心不亂了嗎?我們身邊也有人往生,難道他們都達到事一心、理一心了嗎?事實證明,就是平常的凡夫,只要信願堅固,專修念佛,決定可以往生!
經典和祖師,理證和事證,以此作為我們的標準。
我們是按照淨土宗的傳承來講述,我們學法要有規矩,不能亂講,要慎重,「我所說的這句話,有沒有經典依據?有沒有祖師依據?有沒有事實依據?」
如果是別人告訴我們的,我們也要這樣來理性地思維:這樣說,有沒有經典依據?有沒有祖師依據?有沒有事實依據?
我們往往缺乏這樣冷靜的思維和審慎的態度。
聞法,要有正確的聞法心態,要如理思維,要冷靜;不要盲從,不要隨便肯定,同時也不要隨便否定。必須對照淨土三經,對照善導大師的解釋,對照事實。
二、如何乘佛願力
曇鸞大師告訴我們要乘佛力。
怎樣乘上佛力?有三個方面:第一,信知自身無力;第二,信知彌陀有力;第三,專稱彌陀名號。前兩方面是心理建設,調自己的心,第三方面是行持上的落實。
「信知」,知是為了信,信了才是知。不信,不能算知;真信,才是真知。
第一點,信知自身沒有力量。第二點,信知彌陀有力。如果這兩點沒有,肯定靠不上佛力。
凡夫都是這樣,覺得自己有力量的時候,肯定不願意放下臉來求人。這就是凡夫的驕慢心,慢心很重。如果認識不到自己是罪業凡夫、沒有力量,就有一個傲慢心堵在這個地方,像一個瓶子,自己把自己封起來,裡面是空的,卻說是滿的。我們內心很空洞,沒有功德,貧瘠得很,結果我們自認為有修行、有功德,不知自身沒有力量,這樣是靠不上佛力的。
「信知彌陀有力」,大家都會說「是啊,阿彌陀佛當然有力量了」,但是,如果第一點你不相信,第二點就是一個口頭語,就是一個觀念,跟自己沒關係。就像病人去看病,他相信醫生是神醫,但是他不相信自己是病人,他會找醫生嗎?不會。他如果知道自己是個病人,非得這個醫生治不可,他才能靠得上,不然靠不上。
信知自己無力,這會發起乘託佛力的願望,發起這個心;信知彌陀有力,就有依靠。「阿彌陀佛到底能不能救得了我?我煩惱這麼重,妄想這麼多,阿彌陀佛有力量救我嗎?」這就是懷疑了,懷疑就靠不上了。
相信阿彌陀佛有力量救得了自己,你就有靠;自己願意靠,你就有靠。怎麼靠上呢?專稱阿彌陀佛的名號,就靠上了阿彌陀佛的願力。
《無量壽經》裡有四句話,說明對淨土法門的正確心態:
謙敬聞奉行,踴躍大歡喜。
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憍ㄐㄧㄠ:同「驕」)
「謙」:謙己,信知自身無力,不能出離。
「敬」:敬佛,信知彌陀有力,能救度我。
「聞奉行」:聽說念彌陀名號能到淨土,就依教奉行,專修專念。這樣就決定往生,所以「踴躍大歡喜」。
「憍慢弊懈怠」是什麼意思呢?「我能修持,我有力量,我雖然現在還沒有開悟,我明天差不多能開悟;明天不行,我後天可能差不多;這輩子不行,我下輩子差不多可以……」這些想法都是顛倒!我們不要等下輩子,下輩子越來越差,整個時代的風氣越來越差,眾生的根機也越來越差,下輩子再來,能不能做人還不知道;做人能不能遇到佛法也不知道,一代不如一代。所以,不要抱有這種心,這種心是憍慢、弊惡。懷抱這樣的心,就是懈怠、不精進。憍則不謙,慢即不敬,懈怠即不專修專念。這樣,難以相信阿彌陀佛的救度。
淨土法門,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中說是「難信之法」,同時說是「難說之法」,六方諸佛都讚歎釋迦牟尼佛「於五濁惡世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釋迦牟尼佛自己也很感嘆,說:「以我釋迦佛的智慧,來說這個法門,都很難說。」
為什麼難說呢?佛為上根人說上法,不難,因為他能聽懂,如實修行;為下根人說下法,不難,因為他也能聽懂,依教修行。為下下人說上上法,最難。當然,佛辯才無礙,不會難說,但下根人聞上上法,往往會產生誤解。念佛法門是大乘至極實相法門,但看起來又相當淺顯,有相得入無相,專一即是圓融,不問智愚賢不肖,不論善惡罪福,唯獨一向專念而得往生,實在是難說難信。
「一向專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一向」,就沒有兩向,不紛爭。如果你一定要分別善惡、辨析清淨不清淨,就容易起矛盾,這都分成兩向了。善也好,惡也好,清淨也好,不清淨也好,出家也好,在家也好,持戒也好,破戒也好,有修也好,無修也好,無論你是什麼身分,通通放下,心中不慮,唯獨念佛,這叫「一向專念」。
「一向專念」就杜絕了種種的議論,無論你拿什麼來提問,回答「念佛」,這就好了!其他都和生死解脫不相關。有這些時間來談論善惡是非,不如拿來念南無阿彌陀佛。
(一)信知自身無力
我們有力量、沒有力量,往往會產生很多錯覺。有人說:「我多少也有一點點力量,沒有那麼多,但是有一點。有一點算不算有?比如說,我修行雖然依《金剛經》沒有開悟,但是我還能讀誦《金剛經》,讀得很熟,這也算一點點力量吧?我看《金剛經》的解釋,多少有一點領悟,這也算一點點力量吧?」
這些是談不上力量的。所謂力量,能夠達到目標才算;達不到目標,就算不上有力量。
比如說,兩個懸崖相距一丈,而你能跳九尺,這時候你敢不敢跳?會不會認為自己有百分之九十的力量?百分之九十等於零,跳九尺和跳一尺,一樣歸零,因為你不能究竟達到自己的目標,同樣是無力的。又像射箭,五十米外有一個靶子,你的力量能射多遠?能射四十九米,甚至四十九點九米——對不起,你射不到目標,不能算你有力量;你能超過五十米了,一拉弓,放出去,射中了,說明你夠力量。
往生淨土,不是說「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九十」,不存在!要麼是百分之百,要麼是百分之零,只有兩個答案。你若能往生,就是一百分;你不能往生,就墮落,就是零分。所以,只有兩條道路可以選擇:要麼往生極樂,要麼六道輪迴,不存在第三個方案。
努力不等於有力量,達成目標才叫有力量。我們努力地修行,可是我們靠自己不能出離三界。從這個角度來講,無論我們怎樣努力,也達不到我們所追求的目標,我們都是軟弱無力的。
學習淨土法門,首先要知道我們是什麼樣的根機。
1.經證
《地藏經》說:
南閻浮提眾生,
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無量壽經》說我們是「五惡、五痛、五燒」的眾生:
心常念惡,口常言惡,身常行惡。
《阿彌陀經》說我們是「五濁惡世」的惡眾生,充滿惡邪、惡煩惱。
《觀經》說我們是「濁惡不善,五苦所逼,為煩惱賊之所害」的眾生。
2.祖證
不要說我們這樣通身業力的凡夫,即使歷代的祖師,對自己都有一個評價。我來宣讀幾段,作為比照。
善導大師說:
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
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
無有出離之緣。
善導大師說他沒有出離之緣,必須乘託彌陀大願業力。
道綽大師說自己怎麼樣呢?他審量自己和眾人的根機,說:
若據大乘,
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曾未措心;
如果講大乘佛法,真如實相第一義空,講真如,講實相,講佛性,講空性,講法性,根本就無措心之處,心不能相應,起心動念都是錯的,遠離實相法,都是在執著當中。小乘怎麼樣呢?
若論小乘,
修入見諦、修道,
乃至那含、羅漢,斷五下,除五上,
無問道俗,未有其分;
道綽大師說唐朝時代的人,不管出家、在家,要得小乘四果,都沒有分。
小乘法門不行,那麼人天法呢?
縱有人天果報,
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
然持得者甚稀;
能夠行持五戒十善得人天果報的,已經稀少又稀少了。經中說:「一失人身,萬劫難復。」一旦失去人身,「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好啦,大乘佛法沒有措心,小乘佛法無有其分,人天善法持得者甚稀;若論造惡呢?
若論起惡造罪,
何異暴風駃雨。(駃:ㄎㄨˋㄞ,急)
如果講起惡造罪,就像刮大風、下大雨一樣。這是我們的本來面貌,行善乏力,造惡勇猛。這樣的劣根凡夫,更要仰投彌陀的誓願。
曇鸞大師有四句偈語:
我從無始循三界,
為虛妄輪所迴轉。
一念一時所造業,
足繫六道滯三塗。
他說:我曇鸞啊,從無始劫以來,都在三界裡面循環打轉,從來沒有出去過,轉來轉去都在三界之內。皆因妄心用事,妄業輪轉,都是虛妄,沒有一點真實。像輪子一樣,老在這裡面,六道輪迴,不能出離。
一天有八萬四千念,念起念滅,剎那不停,一念一時所造的罪業,都足以把我們捆綁在六道之內,滯限在三惡道之中。一念都如此,何況念念。我們怎麼能夠出離?
印光大師別號「常慚愧僧」,自稱「粥飯僧」,說自己除穿衣吃飯外,別無所能,「如果阿彌陀佛垂慈接引,我就千足萬足了」。又說:
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種力?
但是無始以來的業力。
所以萬劫千生,難得解脫。
自己有哪種力量呢?只是無始劫造罪的力量,這個力量很大,墮地獄如同箭射。
上述這些都是祖師推心置腹的勸誡,希望我們能覺悟自身,仰靠佛力。
這和聖道門的立場角度不同。聖道法門,喜歡說本來是佛,理雖如此,但不切實際;淨土法門直接從眼前現實來說,現是凡夫,需佛救度。
(二)信知彌陀有力
1.法爾自然
曇鸞大師解釋龍樹菩薩的「難易二道」,說明難行道之所以難,在於全靠自力;易行道之所以容易,在於全靠佛力,而勸導我們應當仰信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後之學者,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這是曇鸞大師的結論。
其實,說難、說易,都是站在眾生的立場上來講的。如果站在佛的立場,就沒有難,也沒有易,它是法爾如是、自然而然,就是說: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我們講「容易」,說實在的,都已經是隔了距離了,不足以形容那種法爾自然的狀態。比如說,蘋果長熟了往下掉,我們不可能說「果子熟了,往地上掉很容易」,這是個自然狀況,無所謂難,無所謂易。我們每一個人,如果不念佛,沒有修持,那就會隨順我們的貪瞋癡本性,隨順我們所造的身口意惡業,去六道輪迴,這是必然趨勢。這就是業力牽引,自身造作的業力,會自然地牽引我們去六道輪迴。
自己的業力,讓我們去六道輪迴;現在我們歸投阿彌陀佛了,阿彌陀佛大願業力所引導的方向是哪裡呢?自然是極樂淨土。既然我們不懷疑自身業力牽引去六道輪迴,為什麼反而懷疑「仰靠阿彌陀佛大願業力,是不是很容易往生?」這個不存在容易和難,這是自然的,所以才說「自然之所牽」。
2.易行五喻
(1)日出破暗喻
比如長夜漫漫,有人點了一支蠟燭,風吹過來,給熄掉了;好不容易擋住了風,燭光只能照到周圍三尺寬、五尺遠這麼一塊地方,想驅除漫天黑暗根本不可能。可是太陽一旦升起,世界就一片光明,所謂「日出而群暗皆消」。不能因為自己點一根蠟燭破除長夜的黑暗很困難,就以為太陽破除長夜的黑暗也很困難。
漫漫長夜,代表我們的生死流轉。一支小蠟燭,代表我們自己微弱的修行。我們靠自己修行,想破除茫茫生死流轉的無明長夜,當然很困難了。如果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就好像太陽一樣,紅日初升,群暗皆消,長夜得明,非常自然。
再愚癡的人,也不用替太陽著急,怕黑暗擋住了陽光。阿彌陀佛的救度亦復如是,非常容易。
(2)取水映月喻
有兩個人,都很仰慕月光。甲在青石板上畫了一個月亮,畫得很圓,很像,但就是沒有光;沒有光,他就用白粉筆塗,塗得很白,但還是沒有光。乙端一盆水,往那裡一放,月亮就顯現出來了,而且是光芒四射。不能因為畫的月不能放光,就懷疑水中月也不能放光。
畫月求光,比喻的是修行不得法,用自己的想像,覺得這樣應該可以,結果達不到,就認為很難。用水映月,比喻的是念佛,阿彌陀佛立即來到我們心中,大放救度光明。
月亮代表阿彌陀佛,水就代表我們仰投阿彌陀佛的心。月亮掛在高高的天上,你在青石板上自己想畫出月亮是不可以的,除非把一盆清水往這裡一端,月影自然就來到水中。龍樹菩薩說:「信心清淨,花開見佛。」信順歸命,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心花開放,立即顯見佛的救度功德。
靠自己有漏有為的福業,想求得解脫,就好像在青石板上畫出一個月亮的影子,畫得挺像,「我本來是佛……」是挺像,但是沒有光;本來是佛,但現在是凡夫。這就是有漏有為的造作,當然很難。可是,如果順著彌陀誓願,很容易!
有兩句話:
開池不求月,池成月自來。
有人開挖一個水池,他沒有求天上的月亮能來。但是,這個水池開鑿好了之後,清水灌進去了,月亮自然來到水池裡面。
我們念佛往生也一樣,有因必有果,感應道交。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還在擔心著到底能不能往生,不敢求往生的果報。但是只要你「池成」,就「月自來」,阿彌陀佛來了!臨終彌陀必然現前來迎。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不用懷疑。
(3)乾柴猛火喻
再比如說有一捆柴,想把它點燃,也要得法。有人想,點柴需要溫度,他便把這捆柴放到開水裡泡,說:「這水有溫度,是熱的。」請問這樣能夠燃燒起來嗎?不能燃燒。如果是乾柴,遇到猛火,請問這樣燃燒容易嗎?容易!
這是個比喻。火代表佛,柴代表眾生。柴有火性,比喻眾生有佛性。熱水代表眾生有為造作、有為修持。
雖然我們修的有為善法帶有一些善法的影子,好比有熱氣,但是,它本身還是不減濕性。就是說,這些善法本身,如果沒有達到無漏無為,還是流轉的、顛倒的、虛偽的,要靠它們解脫生死是不可能的。
柴本身還有濕氣,所以不容易燃燒。濕氣就代表疑惑心、障礙,根機不成熟。什麼叫乾柴呢?就是根機成熟了,歸命阿彌陀佛,沒有懷疑心,好比乾柴沒有濕性了。猛火,就代表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歸命願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等於乾柴遇猛火,熊熊大火立即燃燒,很簡單,很容易。
雜行雜修,如同開水泡濕木,不可能燃燒。專修專念,如同猛火燒柴,濕柴也能很快烤乾,很容易燃燒。不能因為雜行雜修難以往生,就懷疑專修念佛也難以往生。
(4)蓄水灌溉喻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裡有一個比喻,來說明八地以上菩薩的「無作妙用」,怎樣供佛、度眾生。所謂「無作」,就是不需要造作,自然而然的,不需要費力。八地菩薩尚且如此了,何況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度我們眾生,是按照誓願來的。他不是成了佛以後在那裡拍拍腦門兒一想:「我這樣去度他,我再想個辦法度他……」不是這樣。他是在成佛之前,就已經規劃好了度眾生的方法;一旦成了佛之後,眾生只要順了他這個方法,就自然得度。所以,佛不必用心,端身一坐,影現十方,很自然就度眾生了——方法設定完之後,大家順著這個方法自然就可以得度了。
曇鸞大師說了這個比喻:為了灌溉大片田地,先找一個地方,量一下地勢,築一道水壩,建一座水庫,然後把水渠開挖到每一塊田地,這樣,田地需要灌溉的時候,就不必那麼辛苦地一擔一擔往田裡挑水,只要把閘門一開,水就歡快地流到高低不同的田裡,每塊田都流到了,不用操心了。
阿彌陀佛當然也是這樣,他在成佛之前發了四十八願,築起了六字名號功德海,儲滿了功德水。我們十方眾生的心性他都很瞭解,對於每一個眾生,他都鋪了一條功德管道到我們的心坎。只要我們的心門不封住,把這個小閘門一開,阿彌陀佛的功德法水不就進來了嗎?很簡單,很容易!就像我們家裡用自來水,水龍頭一打開,自來水自己就來了,因為當初自來水管道就鋪設好了。如果在自來水管外面安一個水龍頭,怎麼都放不出水來。我們願生極樂世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像水龍頭打開了一樣,功德法水自然就流到我們心中:這不是很容易嗎?
如果不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你修別的法門,想出阿彌陀佛的功德法水,出不來呀!道理很自然,都是自然而然的道理。
自來水公司將管道鋪到我們家裡,我們每家每戶都有自來水。阿彌陀佛用無量無邊的神通、智慧和光明,為每一個眾生發起誓願,像佈線一樣,佈到我們心中。只要我們打開閘門——就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接著就流淌出來「乃至十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念念佛。
(5)子承父業喻
有人覺得念佛往生太容易,不敢相信,這樣想就是和阿彌陀佛見外了。
為什麼說見外呢?比如說父親有龐大的產業,兒子來繼承,他會覺得很容易嗎?他沒有這個概念說:「真的容易啊,我發了一筆財,這麼容易發了一筆財!」如果抱著這樣的想法,似乎這是偷來的,不是他本當有的。父產子承,這是天經地義的本分事,父親的產業就歸兒子所有,沒有什麼容易不容易,他的就是你的。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功德歸我們,我們的往生由阿彌陀佛成就,這是天經地義,本當如此,不從外得。
乘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功德往生極樂世界,可能會覺得「我怎麼突然發了財了,我怎麼賺了這一筆了?」這還是初期,初期的時候有這種喜悅心。時間長了,就會很平常,很平淡。印光大師講:不要輕狂,名號大家都有,念了都能往生,你本來就當得到。
我們念佛就當如此,我們往生是實實在在的,不要覺得還有什麼額外的要求。
3.誓願功德有力
往生西方,我們自己沒有力量自救,阿彌陀佛有力量救度我們,經文如是說,四十八願如是發:如果沒有力量救度十方眾生,我則誓不成佛!
如果阿彌陀佛還沒有成佛,那我們就可以認為他力量還沒圓滿,還有欠缺。
所以,我們能不能往生,不是看我們自己能不能修行,要看阿彌陀佛有沒有成佛。阿彌陀佛他成了佛,我往生就有靠了。因為他為我們發了願。「為我發了願,我就仰靠您!」
現在我們自己沒有力量解決生死輪迴,我們全靠阿彌陀佛:他老人家能解決,我們就有靠;他老人家不能解決,我們就完了!所以,完全仰仗阿彌陀佛。
全靠司機喻
比如乘客坐在車上,全部拜託給這位司機,仰仗他說:「我不認識路,靠你了;我不會開車,也靠你了;你的車品質好不好、有沒有油、路上會不會出故障,我也沒辦法,也靠你了。」一旦坐上車,我們人生地不熟,只有完全靠司機。我們很安心地坐在車上,坐著坐著睡著了。司機說:「哎哎,下來下來,到了!」
「哦?到啦!」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完全靠南無阿彌陀佛,至於說怎麼到西方極樂世界,什麼時候去,不用想,我們只管念佛!我們臨終的時候,要到極樂世界了,阿彌陀佛小指頭給你彈一下,「哎,娑婆世界某某某,到了!」你不要怕臨終昏迷,臨終昏迷阿彌陀佛也會把你彈醒,「哎,到了到了!」
「到了?謝謝阿彌陀佛!」
這個是安心。鼓勵大家念佛有這個安心感、安全感,不要坐在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上還提心吊膽。你提心吊膽也是坐,放心大膽也是坐,何苦不放心大膽呢?
同樣都是念佛,你提心吊膽也是念,放心大膽也是念,幹嘛對阿彌陀佛不放心?
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應該放心大膽,一百個放心,一千個放心,沒有不放心的!對阿彌陀佛再不放心,那就沒有放心的了,因為阿彌陀佛本來就有這個誓願救度我們。龍樹菩薩說: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
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阿彌陀佛有無量力功德,所以我必然往生。
我們看《觀經》下品中生,他是一個破戒的罪人,臨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為他讚說阿彌陀佛的十力威德、光明神力。這個人聽到阿彌陀佛有如是廣大威神功德力量,想念佛、還沒念出來,心中一念相應,當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段經文,善導大師解釋得非常妙:這個臨終惡人,聞善知識為他讚說彌陀名號功德,讚說阿彌陀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無量光明、無量壽命,威神功德、光明神力……讚歎這麼多,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也就是他臨終聽到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當下往生淨土。毫無疑問,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有這個力量!
不用為阿彌陀佛操心
剛才講過太陽的比喻,大家不要為太陽操心說:「太陽啊,你力量夠不夠?你要不要我幫你個忙?你早晨出來的時候,我在房間把蠟燭點亮一點,讓大地更加光明!」大家用不用為太陽這麼操心?不用啊!
很多人為阿彌陀佛操心:「阿彌陀佛啊!我修這些功德,讓您的極樂世界更加莊嚴,讓您的救度更加圓滿,我到極樂世界品位更加高上!」如果完全歸投阿彌陀佛,就不存在「更加高上」,是「無上」!《無量壽經》說: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
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
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如果還有上,那就不是阿彌陀佛的極樂報土。有上就有下,有上有下就不平等,不平等就有差別,有差別就不是圓滿境界。
4.救度三途有力
阿彌陀佛不僅有能力救度我們人道的眾生,他的能力廣大無邊,十方法界——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眾生,他都能救度。經中說: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
還有這樣兩句話:
眾生苦惱我苦惱,眾生安樂我安樂。
你看,佛心多麼慈悲!阿彌陀佛告訴我們說:你苦惱,我就苦惱;你安樂,我就安樂。
我們苦惱什麼?苦惱怎麼往生,苦惱不能往生怎麼辦。當你為此事苦惱的時候,阿彌陀佛也正在為此事替你苦惱,說:「你的往生我都為你想好了!不能往生你有什麼辦法?靠你自己就沒有辦法,靠我你就有辦法!」當我們心中苦惱的時候,阿彌陀佛也在為我們想辦法,他想好了辦法!
講一個「阿彌陀佛饒了我」的故事。
有一個老居士,非常虔誠,非常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她不知道怎麼去往生,聽人家講若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讀誦大乘,她就讀誦大乘。可憐這個老太婆,她不識字,但是為了達成往生,她專門買了一本字典,請她的女兒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她讀經。她女兒就感到奇怪,「媽媽,你這麼大年紀了,又不識字,你還想考佛教大學啊?怎麼一個字一個字地學?」她說:「你不懂,不跟你講。」在她心裡,「我要往生,讀這部經才能往生」。學完之後,又有人講:「少善根不行啊,光誦經不行,還要會誦咒,要是不會也不行!」她很著急:「咒這麼長,也不知道意思,我這麼大年紀,背起來也困難。人家念《大悲咒》,我就眉頭皺。」但是,也只好硬著頭皮學。好不容易學會了一個小咒,又有人告訴她,應該這樣那樣才能往生,她整天忙得不得了,內心非常惶恐,「怎麼辦,怎麼辦?」她在苦惱。
她在苦惱,阿彌陀佛也在苦惱。她在說「怎麼辦,怎麼辦?」阿彌陀佛在叩她的心門,說:「我來辦,我來辦!」但是她那個時候沒有聽到。「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說「我來辦,我來辦!」她沒聽到。
那天,她聽我一講,高興了,趕緊站起來,向西方磕了三個頭,「阿彌陀佛啊,您可饒了我了,您可饒了我了!」她是什麼意思呢?「你看,我現在不用查字典背經了,也不用眉頭皺了,也不用這樣那樣了。我一個老太婆本來這麼累,又不識字,這下您可饒了我了,我就念這句佛號!這下可好了,我就輕鬆了。」
我說:「阿彌陀佛從來沒有捆著你,什麼叫饒了你了?」我們都是自己把自己嚇破了膽,阿彌陀佛沒有什麼饒不饒的,大家不要誤解阿彌陀佛的誓願。我覺得這個例子很有說服力,她這句話雖然說得很土,但說得很實在。
她的意思是什麼呢?「阿彌陀佛您解放我了,您讓我能徹底安心,能夠專修念佛往生淨土了。我不用再那樣辛苦了,還一點把握都沒有。」
阿彌陀佛呼喚我們說:「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輪迴六道的眾生啊,你要快來!快點往生到我的淨土,享受法喜法樂。你不要在娑婆世界輪迴了,被煩惱賊打得鼻青臉腫。
佛在《觀經》裡憐憫我們說:「佛滅度之後的五濁眾生、被煩惱賊所害者,我為他們說清淨業,讓他們念彌陀名號往生淨土。」佛把我們當作他的獨子,把煩惱稱為「煩惱賊」。這個賊來破壞我們的幸福,佛就要保護我們:「我的獨子,你被煩惱賊弄得這麼苦惱,我來救你!你要快快回到極樂本鄉!」所謂「速生我剎受快樂」。又說: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恆常、不間斷地運用他的大慈悲心,救拔有情的眾生,連阿鼻地獄的眾生都要度盡。
阿鼻眾生有兩類:一類是已經墮入阿鼻地獄的眾生;第二類是已經造了墮阿鼻地獄的惡業,還沒有墮落下去的眾生,也算阿鼻眾生。這樣的眾生,是惡業最深重的,苦報最深重的。對這樣的眾生,阿彌陀佛都不嫌棄,誓願要「度盡」,何況我們。阿彌陀佛能救得了阿鼻苦眾生,難道救不了我們嗎?能不能救得了?能!
《無量壽經》說:三惡道裡的眾生,蒙阿彌陀佛的光明照觸,當下諸苦消除,命終之後皆得解脫,乃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5.諸佛之王有力
佛度眾生很容易。阿彌陀佛很慈悲,具有廣大神力,十方諸佛都讚歎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本來佛佛平等,不分高下,但有各自不同的誓願因緣。因地的誓願、修行不一樣,攝化眾生的善巧方便就不一樣。阿彌陀佛叫作「法界藏身」,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稱為「十方諸佛之本體」,所以被十方諸佛所讚歎,成為「佛中之王,光中極尊」——諸佛裡的王,光明裡最尊貴的、最尊第一的。
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裡說:
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
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光明代表這尊佛度眾生的力量以及佛的誓願、智慧、善巧方便。
阿彌陀佛既然光明第一,就說明他救度眾生的誓願力量、善巧智慧第一。如果這個「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最尊第一」的佛,尚且沒有力量救度我們,那我們就徹底完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阿彌陀佛如果沒有力量,那我們就沒有希望了,所以善導大師勸導我們說:應當深信——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我等罪業凡夫,「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不用懷疑,也不必顧慮,乘阿彌陀佛的願力一定往生。
我們就是懷疑多,顧慮多,「這樣行不行,那樣行不行……」太多了!
(三)專稱彌陀名號
自身無力量,彌陀有力量,我們就乘託彌陀的力量。但是,方法如果很難,我們還是望洋興嘆:阿彌陀佛有偉大神力,我們怎麼靠上呢?如果說很難才能靠得上,那還不是一場空嗎?
如果乘佛願力的方法很複雜、很艱難,這樣就不是易行道,還是難行道。
有的人說:「怎樣乘佛願力?如果你能像阿彌陀佛一樣發四十八願,你就跟佛的願心相應了,你就乘上佛的願力了。」這樣容易嗎?不容易!四十八願不容易發啊!「超世本願」,十方諸佛都發不了。如果我們能發四十八願,也不需要乘阿彌陀佛的願力了,我們自己就是法藏比丘了。這個不是我們能做得來的。
還有人說:「怎樣跟佛相應,怎樣乘佛願力呢?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念到心清淨了,念到佛性開發了,開悟了,得三昧了,這樣就乘上佛的願力了。」果真如此,那就太難了!要達到這樣的境界是非常困難的。
以善導大師的解釋,我們乘佛願力的方法很簡單:有心、有口、能念佛,就能乘上佛的願力——就這麼簡單。
1.與佛相應
佛要救我們,我們讓佛救,這就是跟佛相應了。比如說一個兩歲小孩子,媽媽餵飯給他吃,他願意張口吃,就跟媽媽相應了,這樣他就能吃飽,不至於挨餓。不是說「媽媽發願掙錢做飯養活我,我也要發願去掙錢做飯養活自己,這樣才跟媽媽相應」,這樣反而不相應了。餵他飯,他就吃,這是他的根機做得來的。阿彌陀佛把六字名號給我們,讓我們稱念,佛就這樣救度我們,我們就念佛,這就跟阿彌陀佛的誓願相應了。
阿彌陀佛呼喚我們說:「十方的眾生,你們要信順我!」我們就信順阿彌陀佛不懷疑。「十方的眾生,你們要願生我國!」我們就願生極樂世界。「十方的眾生,你們要稱念我的名號!」我們就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就好了,這就與佛的誓願吻合了,一體相應。所以,善導大師所解釋的「乘佛願力」,就是「稱佛名號」。
2.怎樣稱佛名號
怎樣稱佛名號呢?我來引用幾段文:
一心信樂,求願往生,
上盡一形,下收十念,
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這就講到信願行。
「一心信樂」:信,不懷疑;
「求願往生」:願,願生淨土;
「上盡一形,下收十念」:行,就是說我們現在開始念佛,一直到臨終不改變,專修念佛,這樣就是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善導大師所解釋的乘佛願力的方法,就是信願行,就是願生淨土、稱佛名號,是我們的根機做得來的。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
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這是《觀經四帖疏》裡所說的怎樣乘上佛的願力。
「但能」:你只要能夠這樣就可以了,不難。只要哪樣呢?
「上盡一形,下至十念」:這樣就乘上佛的願力。大家都能做到。
登船喻
我們好比身處海中的一個孤島,這個孤島馬上就要火山爆發了,四周茫茫的海水,我們沒辦法逃脫。這時候,有一個人很慈悲,駕船來救我們。船開來了,但是沒配梯子!船太高,我們上不去。那麼,這艘船開來也沒有用。
大海,就代表我們茫茫的罪業;孤島,就代表我們有限的身心生命;火山要爆發、孤島要沉沒,就代表我們無常的生命時刻會被吞沒;大船,就代表阿彌陀佛來救度我們。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是讓我們能夠登船的方法,就是讓我們能夠很容易地契合阿彌陀佛本願救度的方法。如果這個方法很難,我們就不能解脫。方法必須很簡單,很容易!這是坐船的比喻。
繩梯喻
再比喻有人被困在陡峭的山上,只有靠直升飛機來救;結果直升飛機到上空盤旋一番,卻沒有備繩梯!這樣怎麼救人?等於白來一趟。直升飛機既然來救人,就一定要備有繩梯,從飛機上垂掛下來。下面的人只要上繩梯,一拽就上去了,就可以安全脫險。
直升飛機,就代表阿彌陀佛來救度我們。繩梯,就代表阿彌陀佛所設定的救度眾生的方法,也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念佛往生。這個繩梯,必須是任何人都搆得著,我們都可以順著它往生極樂。
為什麼善導大師提倡「一向專念」?因為如果我們要上飛機,只有靠這個梯子才可以爬上去。如果我們不用這個梯子,我們自己有個梯子,我們自己的梯子再高、再好,我們往哪裡爬呢?
我們自己的梯子代表我們自己的修行。「我能修行」,你往哪裡修、往哪裡靠呢?怎麼靠啊?
「我迴向求生啊!」
也不錯,好,就把自己的梯子搬來,往直升飛機上靠。何苦呢?如果直升飛機沒有配梯子,可以考慮自己搬來梯子靠上去;現在人家有原配的繩梯,我們再搬來梯子,那就多此一舉了。我們應該直接就順著現成的梯子——名號,攀登上去。
這樣講絕不是否定我們本身所應修持的善法,而是要說明:以雜行雜修迴向求生淨土,等於是把自己所做的一個竹梯、木梯,哪怕是黃金做的梯子搬來靠上去,迴向發願。仰靠它,那就要很堅固,不然的話,一有閃失就耽誤大事了。
阿彌陀佛救度我們,在四十八願當中整體設計好了救度的方法,不僅建造好了美妙莊嚴的國土,也規劃好了接引我們往生淨土的道路和方法:就是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我們只要念佛,就是乘上彌陀願力;乘上彌陀願力,就能往生彌陀淨土,所以要念佛往生。
善導大師還有一段文,是解釋第十八願願文的:
若我成佛,
十方眾生,願生我國,
稱我名字,下至十聲,
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這一段是解釋第十八願願文的,跟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願文幾乎是一樣的,只是多了四個字,就是「乘我願力」。這四個字放在「稱我名字,下至十聲」的後面,並不是多餘的,加入「乘我願力」四個字,是要說明:只要念佛,就是乘佛的願力。
彌陀化身善導大師所解釋的,很簡單,很容易,很明瞭,很懇切,不含糊,沒有講那麼複雜。「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印光大師也說:
念佛一法,
若具真信切願,
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真的相信阿彌陀佛能救得了我」,這叫真信。不是說「阿彌陀佛,你救得了我嗎?」這個就不叫真信了,就在懷疑了。我們要真的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含糊。
大事不要糊塗
有的人平常講願往生講得比誰都響亮,很懇切,但是當阿彌陀佛真的來接引他的時候,他卻捨不得小孫子。我遇到一位蓮友,他就是阿彌陀佛兩次來接引的。他叫劉茂仲,湖南臨澧人,他老伴兒也是念佛的。他們念佛,阿彌陀佛來了,劉居士自己都看到了,他就告訴人家說:「阿彌陀佛已經到了,托著蓮台,我就是上不去!」
大家就給他鼓勁說:「你要一心求願往生,你要放下!」
大概助念了一兩個小時,他自己講:「阿彌陀佛又走了。」
他妻子在旁邊說:「你真不爭氣啊!阿彌陀佛來了,怎麼又走了?」
後來他們就打電話問我,我說:「劉居士心裡有掛礙。他如果心無掛礙,肯定跟阿彌陀佛走。」他們就問他有什麼掛礙,他說:「我就是小孫子捨不得。」你看看,這就不是真願。
佛沒有辜負我們,我們念佛,臨終了,佛就來了。佛如約而至,結果我們負約了。佛很慈悲。
我想,劉居士的心態有一種變化,他在猶豫是去呢還是不去,佛就端著蓮台等他。結果他還是捨不得,他的心一退,佛就隱身了,「你不願意來,我暫時隱沒吧」,佛就回去了。
這個時候,蓮友們就對他說:「這可是大事,要往生淨土啊!兒女、孫子有什麼放不下的?」然後,專門把他的兒媳婦叫來了。他兒媳婦跪在他面前說:「爸爸,你就放心走吧,你孫子我們肯定能照顧好,你有什麼放不下心的?」兒子、媳婦挺孝順的,都跪在面前跟他講。這樣他就下定決心了。大家繼續助念,阿彌陀佛再度來迎接,這次順利往生了。
阿彌陀佛救度我們,那是不可形容的慈悲:我們想往生,佛就提前來顯現,讓我們看到;我們在猶豫,佛就耐心等待;我們退心了,佛就暫時退避;我們再發心,佛就再來迎。
如果劉居士這次又退心了,阿彌陀佛還會來第三次的。但是,我希望大家不要讓阿彌陀佛麻煩太多次。真的願往生,哪會說佛都現前了,還有孫子放不下的?那肯定是願不真。所以,平時要培養正確的心態,不要到時候亂了陣腳。
人的心志各不一樣。也有的人,你看他平時嘻嘻哈哈的,但是遇到大事他不糊塗。平時你看他好像也不怎麼樣,但是走的時候,他往往露出一招,你不可小視。為什麼?他說:「佛來了,馬上隨佛走,世間的一切通通放下。」這個人是心中有數的,他早就準備好了,他這是大事不糊塗。「你們講什麼,我就應酬你幾句;你叫我辦什麼事,只要我老腿能跑得動,我也給你跑一跑,活在世間就這麼回事啦!但是,現在阿彌陀佛來了,對不起,拜拜了,我到淨土成佛去了!」這是有智慧的。所以,不要平時口號喊得高,到關鍵時候出岔子,那樣不好。
三、往生全靠佛力
念佛即是乘佛願,
乘佛願者得往生。
大家都知道往生西方肯定靠佛力,如果不靠佛力,我們去不了。
是全靠佛力呢,還是半靠佛力、半靠自力?有人說:「念佛是自力,往生靠佛力。我一方面靠佛,一方面靠我自己念佛,自力加佛力往生。」其實念佛、往生都是靠佛力,念佛本身就是在靠佛力。如同乘船,本身就是在靠船力。
我們念佛,念念之間,每一句、每一句都靠阿彌陀佛的力量。
(一)通身放下
印光大師也勸我們說:
通身放下,徹底靠倒。
這才是一個念佛的平穩心態,不要自己一邊念佛一邊起疑惑心,半靠半不靠。比如說坐火車,路很遠,要坐臥鋪。在臥鋪上睡覺的時候,就要通身放下,把整個身體完全靠上去。坐板凳也一樣,我們就端端正正地,身體的重量完全放上去,這叫「通身放下,徹底靠倒」。
放下,聖道法門也講放下,淨土法門也講放下。但是,聖道法門的放下很難,淨土法門的放下很容易。
聖道法門自我修行,一定要有智慧,如果沒有智慧,不容易放下。就像我們挑著擔子,「放下,放下」,沒地方放,怎麼放下?要有地方給我們放。以聖道門的修行來講,除非我們開了悟,有了般若智慧,像廣欽老和尚所說「無來無去,沒有事」,本來就不生不滅,本來世間沒有一法可得;沒有一法可得,哪有什麼兒,哪有什麼女,哪有什麼放不下的?無一法可得!如果達到這個功夫,那就真正放下了,不然的話,內心總要起波瀾。
以淨土門來講,我們知道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就把一切放不下的,全部拜託給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完全放在這句名號上面,完全交付、依託、靠倒在阿彌陀佛身上。放下,往哪裡放?阿彌陀佛給我們一個平臺,我們才有地方放。所以,雖然我們是陋劣的根機,沒辦法開悟,但是我們可以完全投靠在這句名號上。而這句名號本身,就是我們佛性的完全顯露。阿彌陀佛代替我們修行,承擔我們的罪業。《無量壽經》說:
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阿彌陀佛說:「我來為你挑擔子!你有罪業,你有放不下的事,我來給你挑!」我們要捨得讓阿彌陀佛挑啊!所以,我們就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求往生,一心念佛;面對世間逆順因緣,同樣一心念佛,全部拜託給阿彌陀佛。
(二)佛力不可思議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最後,說明阿彌陀佛的大誓願力,他舉了阿彌陀佛三條願,得出一個結論,說:
凡是生彼淨土,
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
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說得很徹底,很懇切:只要是往生極樂世界,以及往生之後在極樂世界做菩薩時所起的一切諸行——供養諸佛,聽聞佛法,神通無礙,廣度眾生……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緣自阿彌陀如來本願力,都是佛的力量。
他舉了阿彌陀佛的三個願來證明。
先舉第十八願。第十八願叫「念佛往生願」,以這一願來證明,只要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都是:
緣佛願力故,
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因為阿彌陀佛願力不虛假,所以十念念佛、一念念佛、念念念佛,個個往生——往生靠佛力。
再舉第十一願:「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這叫「必至滅度願」。「滅度」就是大涅槃、成佛的意思。「必至滅度」就是必定成佛。以這條願來證明: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成佛不是靠自己。到那裡成佛,還是靠阿彌陀佛的第十一願去成佛。
然後又舉第二十二願:「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第二十二願叫作「還相迴向願」,就是從極樂世界回頭過來,到娑婆世界度眾生,行菩薩道,行普賢行,這是靠阿彌陀佛第二十二願的力量。
往生極樂世界是來回票。你去往生,靠佛力;你到淨土成佛,靠佛力;你從佛的淨土示現回來,以菩薩身分度眾生,還是靠阿彌陀佛的力量。阿彌陀佛是全承包、來回票,全部都有了,都在這句名號之內。
印光大師講: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只要念得熟,
成佛尚有餘裕。
這句話講得好啊!我們最多就是成佛了,印光大師說:這句佛號你念得熟,成佛還有的多!多在哪裡呢?不僅保我一個人成佛,還能度很多人成佛。就是說:我往生淨土,在這句名號之內;到淨土成佛,仍然是這句名號功德的兌現;回頭度眾生,仍然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功德的展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 聖道與淨土
——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
一、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
「聖道與淨土」,這是淨土宗第三對很重要的概念。道綽大師將一代佛教大判為「聖道門」與「淨土門」,目的是引導我們捨聖道門而歸入淨土門。
聖淨二門的分判,和龍樹菩薩「難易二道」、曇鸞大師「自他二力」的分判是一致的。靠自力在此土斷惑證真,成就佛道,是聖道門;仗佛力往生淨土斷惑證真,成就佛道,是淨土門。聖道門,就是難行道,是自力法門;淨土門,就是易行道,是靠阿彌陀佛本願救度的法門。
我們講「法脈傳承」,這就叫法脈傳承,總的宗旨、觀點都一致。
(一)道綽大師與《安樂集》
道綽大師是怎樣的一位大師呢?
道綽大師是善導大師的師父,又是曇鸞大師的徒弟,就這兩點,就知道道綽大師的地位。能有資格做彌陀化身善導大師師父的,絕對不是一般人。道綽大師生於南北朝時期的北齊,離曇鸞大師的時代不遠。曇鸞大師入滅二十年之後,道綽大師就出生了。大師天性很溫和,溫良恭儉讓,善根很深厚,受到鄉里百姓的讚揚。他一開始學的是《涅槃經》。《涅槃經》是很有名的一部大乘經典,當時很風靡。道綽大師對《涅槃經》很有研究,曾講過好幾十遍《涅槃經》。
四十八歲那年,道綽大師到了玄中寺,瞭解了曇鸞大師的修行事蹟,知道曇鸞大師這麼一位有高德、有名望的祖師,最後都捨了原來所學的四論(《中觀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專仰彌陀本願,專入淨土念佛,心裡很有感觸,當下就效仿曇鸞大師,專歸念佛,不再講《涅槃經》了。
此後,道綽大師專講《觀經》,竟達到兩百遍,這個數字我們很難想像。按四十八歲到往生前,三十年的話,一年得講六七遍,所以是經常講,大師是真正的淨土宗專家,專而又專、純而又純的淨土宗祖師,絲毫不雜其餘。
道綽大師不僅講說,同時著作。為了讓我們生起信心,破除疑惑,安住在彌陀誓願、專心念佛之上,道綽大師綜合眾多經典中關於勸生淨土、專稱名號的經文,再加入自己的註釋,完成《安樂集》。《安樂集》是道綽大師流傳在世的著作。「安樂」兩個字就是指西方極樂世界。
大師自己每天念佛七萬遍。大師講《觀經》時,曾經有人入定,看到道綽大師念的佛,按米粒來計,數量達到像七寶山那麼多。現在我們都用念珠記數念佛,念珠就是道綽大師首創的。他當時在山西汾州一帶教人念佛,一開始沒有念佛珠,就用豆子、稻穀記數。道綽大師看這樣不方便,就製作念佛珠,給大家拿了記數,這樣就比較方便。
道綽大師有非凡的感化力,有兩件事例可以證明。在晉陽、太原、汶水勸化大家念佛,以致於七歲以上的小孩都知道念南無阿彌陀佛。又史載大師在玄中寺每次講完法,大眾念佛之聲「聲震山谷」。玄中寺我去過,完全在崇山峻嶺之中,即使走現在修的路,開車也要很長時間才能進去。可以想像,古代交通很不方便,山高谷曠,異常雄偉,必須是成千上萬的人一齊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才能有「聲震山谷」的壯觀。
大師往生瑞相非常好。
唐貞觀三年四月八日,
道綽禪師預知往生時至,
通告緇俗弟子,
聞而赴者,滿於山寺。
咸見曇鸞大師在七寶船上。
大師很早就跟大家講:「我要往生了。」這樣,出家人、在家人都來了,結果看見什麼呢?大眾都看到曇鸞大師駕乘西方七寶船來了,告訴道綽大師:
汝淨土堂成,但餘報未盡耳!
「你在極樂世界的七寶堂已成了。就是說你往生已定了,不過你在這個世間的餘報還沒有盡,你還有弘化、度眾生的任務。」講了之後,就看見:
化佛住空,天花下散,
男女等以裙襟承之,
人人皆得,其色鮮白,薄滑可愛。
眾乃驚歎,大生信服。
曇鸞大師講完之後,大家就看到化佛和天女在天上散花,大家都把衣襟兜起來接。這些天花色澤很豔麗,很柔軟,非常可愛,很多人都接到了。這樣大家沒有不信服的,即使原來不信的人,也改轉邪見,相信道綽大師的勸化。
道綽大師到七十歲的時候,忽然又長了新的牙齒。七十歲,老的牙齒掉落,換新牙齒,這是很奇特的。色身更加康健,容光煥發。此後直到八十四歲往生之前,精神一直非常矍鑠。
善導大師就是道綽大師親自面授的弟子。在淨土宗的歷史上,幾位大師相續出世,師傳面授,一脈相承,清純不雜的,只有曇鸞、道綽、善導三位大師,所以這是一大事因緣。
(二)總立聖淨二門
我們現在要學的這段文叫作「聖淨分判之文」,出自道綽大師的《安樂集》。這段文稍微長一點,解釋起來要花點時間。
問曰: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遠劫以來應值多佛,
何因至今仍自輪迴生死,
不出火宅?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而佛性是不生不滅的。我們的過去,久遠得不可以用時間來衡量。在久遠劫這麼長的時間裡,諸佛都出世教化眾生,我們做人的時候總會遇到佛法,而且,這麼長的時間,從道理推斷,應該在很多次生命中都遇到過佛。大家今天能到這裡來聞法,那根本不是說這一世才遇到佛法,確實是遠劫以來多次遇到過佛法。既然多次遇到過佛,佛都講法度眾生,每一尊佛都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怎麼到今天還在這裡輪迴,還不出三界火宅呢?
這個問題,我們每個人都要追根求源,這也能折服我們的驕慢。
下面,道綽大師就給出答案,他說:
依大乘聖教,
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
是以不出火宅。
何者為二?
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
為什麼我們曠劫流轉生死?依據大乘佛法來講,是因為我們沒有遇到兩種殊勝的法門,所以不出輪迴。哪兩種呢?下面就說「聖淨二門」。道綽大師把大乘佛法分成兩個類別:一是聖道法門,二是往生淨土。這兩個法門,遇到一種,我們就可以解脫生死。
前面說我們「多生多劫,應值多佛」,多佛總會講一些法門,為什麼這裡又說我們沒有遇到這兩種勝法呢?道綽大師的意思是:我們過去雖然遇到,但是聖道法門與我們的根機不相應,聖道法門說「你本來是佛,你可以開悟成佛」,但是我們修不來,空空而過。對淨土法門,我們又沒產生信願,這樣遇到等於沒遇到,所以就繼續輪迴了。
(三)聖道難證
道綽大師分判「聖淨二門」的目的,是要勸告我們歸入淨土一門。下面他分析說:
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
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
「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既然兩門,是不是兩門都讓我們修呢?道綽大師不是這個意思。這個「今時」,是指道綽大師的時代。在一千三百多年之前,道綽大師都感嘆說很難證悟,現在更是難上加難了。為什麼聖道法門難以修證?他舉出兩點理由,然後又舉出一個經證,叫作「二由一證」。哪兩點理由呢?
「一由去大聖遙遠」:第一個理由,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離釋迦牟尼佛滅度已經很遙遠了,所以很難證。
佛法流行於世,分正、像、末三時——正法、像法和末法,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末法一萬年過後就法滅了。
什麼叫正法時代呢?就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五百年的時間內,有教、行、證三法在世。「教」是指釋迦牟尼佛的教典,三藏十二部經典流傳在世間,這叫有教;「行」是指有人能夠按照三藏十二部教典如法地修行,有能夠如法修行的人,叫作有行;「證」是有人依照佛的行法得證聖果,得到阿羅漢的果位,得到無生法忍的果位,離開生死輪迴。總之,有教典,有修行人,有證果的聖人,這個叫作正法時代。
什麼叫像法時代呢?「像」就是相似的意思。有教,有行,而缺乏證果的聖人,佛法看上去很興盛,相似於正法,這叫像法時代。
什麼叫末法時代呢?有教,無行,無證。現在印刷術發達,一般寺院裡都有大藏經,「教」還留在世上。但是,能夠按照這樣的教理如實修行的人沒有了。比如《金剛經》講「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大家也讀過,都知道「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些經文,我們可能會背得很熟,但是我們不能如法地落實在自己身上,這叫「有教無行」。我們做不到無人、無我,我們也做不到空觀,這叫沒有修行。沒有修行,證果就更談不上了:這叫末法時代,有教,無行,無證。印光大師在《文鈔》裡講,在這個時代,已經沒有開悟的人了;就是有人開悟,開了悟,還是凡夫,開了悟,離了生死還早得很,何況連開悟的人都沒有呢?
我們現在就屬於末法時代,「去大聖遙遠」,離釋迦牟尼佛越久,眾生的根機就越下劣。這是難以修行聖道法門的第一點原因。
第二點,「理深解微」,根機不堪。聖道的教理講得很玄妙,很深奧,要想如實地解悟聖道門所講的空性的道理,是非常困難的,只能解那麼一點點,這叫「理深解微」。
聖道門的義理很深妙,比如「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這話講得多好!但是,理是如此,我們做不到,理解也理解不來,我們是生死就是生死,煩惱還是煩惱。
由於以上兩點,我們修學聖道法門很難成就。聖道法門在這個時代就行不通了——關鍵是我們根機不行。接著道綽大師又引用《大集月藏經》說:
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
未有一人得者。
意思是說:來到末法時代,成千上萬億眾生起行修道,沒有一個得到聖果的。
有人查閱大藏經,《大集經》中沒有這段話。原話雖不是這樣,但意思是這樣,這叫「取意文」,就是道綽大師取《大集經》的經意而說。「取意文」在歷代祖師的論典中十分常見。
聖道門的修行,無非是戒定慧三學,沒有戒定慧決定不能成就,這是通理。《大集經》說:佛滅後第一個五百年慧學堅固,戒定慧三學具足;第二個五百年,慧雖然少,但禪定堅固,還能修戒修定;第三個五百年,已不能實修戒定慧,但樂義解,多聞讀誦;第四個五百年,連真正解悟佛經義理都很難了,只能修一些外相事功,積些福報,比如造立塔寺等;第五個五百年,修善積福的人已經很少,哪怕有一點點的善心就已經很難得了——明顯一代不如一代。
在道綽大師的時代,普遍認為是進入第四個五百年,不僅已無人能如實修持戒定慧,甚至理深解微,佛法義理都不懂,怎麼會有得道證果的人呢?所以說「未有一人得者」。末法時代有教,無行,無證,這也是各宗各派的共同認識了。所以這段取意文,雖然不是原文照抄,但是他講的是佛的意思,而且講得簡潔明瞭,所以後來歷代的淨土宗祖師大德,蕅益大師也好,印光大師也好,他們都是通宗通教的人,《大集經》都看過了,他們在弘揚淨土的時候,都是引用道綽大師這句話:「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反而不是引用《大集經》的原文,就因為道綽大師深入佛心,總結得非常妙。
(四)淨土可通
上面說的是聖道法門今時難證,接下來道綽大師通過比較時代和根機,說明只有淨土法門可以修行:
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
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先從時代來說。道綽大師悲嘆:「現在已經到了末法時代了,而且我們處在五濁惡世當中,聖道門已經關閉了,我們的根機不堪,走不過去了,只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唯有」「一門」,唯一,無二,詞意非常懇切。道綽大師遠在唐朝都這樣說,今天的時代,末法更末,更是如此了。
修持聖道法門的人往往會說:「末法在機不在時。不是那個根機,佛陀在世也證不了果。只要你是那個根機,末法時代照樣證果!」理雖不錯,但是,我們看看事實,就知道很空洞,事實勝於雄辯。凡事都有大因緣,大氣候。比如秋風一起,百木凋零,縱然還有幾片葉子掛在樹上,也和盛夏不能相比。
修學佛法,要根據時代來選擇。所謂「夏葛冬裘」。「葛」就是非常薄的夏裝,「裘」就是裘皮大衣。冬天要穿大衣,夏天就要穿襯衫,不能把時節搞錯。生活在什麼時代,就按這個時代的特點來選擇修行法門。你生活在正法時代,你是那個根機,戒律堅固,禪定堅固,慧力堅固,你可以修行戒定慧;你生在這個末法時代了,還說「我要修三無漏學,我要六度萬行度眾生」,就好像到了冬天還要穿單衣,一邊凍得發抖,一邊還強撐。天氣很寒冷,這個時候就要加衣服了,要保暖了。我們到了末法時代,修行環境惡劣,猶如冰天雪地,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靠阿彌陀佛溫暖的棉襖把我們包起來,不要靠自己的身體抵抗,會凍壞的。
時代不一樣了,因緣不同了,識時務者為俊傑。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我們沒占上,我們沒有生在正法時代;「地利」也沒得上,我們沒有生在淨土,我們生在了五濁惡世;只有一個「人和」——阿彌陀佛要救度你,這一點再抓不住,那就只有六道輪迴了。我們沒有得到「天時」,沒有得到「地利」,但是,我們有阿彌陀佛大願業力,有這尊佛就好!
阿彌陀佛的救度,是超越時間性的,正法、像法、末法,乃至法滅的時代,都可以救度眾生,所以,他不受時間限制;五濁惡世,他方國土,通通可以救度,所以,他也沒有地域的差別。
得到阿彌陀佛願力救度的法門,等於三法具足,按世間講,天時、地利、人和都得到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們能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突破這些障礙。否則,就有很大的風險。所以,道綽大師說:「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這叫唯一的通路。
「淨土一門可通入路」,是指哪一條道路呢?就是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這一條道路。
是故《大經》云:
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
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大經》就是《無量壽經》,淨土三經中《無量壽經》內容最多,簡稱《大經》;《阿彌陀經》最簡短,叫《小經》。這段是「第十八願取意文」。大師解釋經文很簡略,但是簡略當中很有概括性,而且能夠切中要害。第十八願說「十方眾生」,這裡沒有說「十方眾生」,而是說「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
有人就有疑問了:「道綽大師這個解釋不正確,經典裡沒有講『一生造惡』,為什麼這樣講啊?」這是「取意文」。這裡道綽大師點明「十方眾生」到底包括什麼樣的眾生。如果不說明,一般人看到這樣的願文,會覺得「十方眾生」是指有修行、沒造惡的人,是指精進勇猛、上根利智的人,他們才可以往生。道綽大師知道我們有這個疑惑心,專門把《觀經》下品一輩子造十惡、破戒、五逆的造惡眾生提出來,作為十方眾生的典型,說:十方眾生中,先以這樣的眾生作為救度對象;如果這樣的眾生阿彌陀佛能救得起來,那就沒有一個救不起來了。就好比我們讚歎一個醫生,這個醫生大病小病都能治,我們讚歎他醫術高明,妙手回春,是拿最重的病例,來反顯醫術的高明。
這裡道綽大師就是以十方眾生裡面最惡的,臨終才遇到佛法的,沒有任何修持、不過念一聲十聲佛的這麼一個眾生,來顯示阿彌陀佛的救度廣大無邊、一個不漏。「十方眾生」,大師的解釋非常巧妙,真正包含了十方眾生。如果不特別說明,一般理解「十方眾生」是指上根利智、勇猛修行的人,這就不叫「十方眾生」了,漏掉了下根之人。
道綽大師在這裡把《觀經》和《無量壽經》綜合在一起,顯示淨土三部經一致的宗旨。
「縱令」是即使、假設的意思,貫穿下面三句。縱令「一生造惡」,縱令「臨命終時」,縱令「十念相續」。「十方眾生,即使你一生造惡了,也可以得救!那何況你不是一生造惡的,更可以得救!縱使你到了臨終的時候才遇到這個法門,都可以得救!何況你平時就遇到這個法門,那更可以得救!縱使你只有十念相續,稱我名字,你都可以往生!那何況你念念相續、遠遠不止十念呢!」
這一段,「縱令」兩個字就有三重比較:
第一,縱令一生造惡,反顯一生行善,更可以往生;
第二,縱令臨終遇到這個法門,反顯平時遇到這個法門,更可以往生;
第三,縱令只是十念相續,反顯我們念念相續,更可以往生。
這就是大師解釋經文的妙處。
道綽大師作了這樣的比較:雖然總的講佛教有聖道門、淨土門,但是來到末法時代,聖道門等於是關閉了,因為「去大聖遙遠」「理深解微」「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就讓我們不要去走這個難行道了。大師很慈悲地說:「淨土門正開放,你不要絕望!你即使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號,都得往生。」這樣講來,這個門很廣大,一切眾生,無論男女老少,無論善惡智愚,無論功夫深淺,通通可以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五)根機不堪聖道
上面先是就時代來說明,只有淨土法門可以通行。接下來就我們的根機來說明,只有淨土法門適合我們的根機,勸我們修行淨土念佛法門。
又復,一切眾生,都不自量:
「量」有比量、稱量、衡量這幾種含義,是以一定的尺度來比較。下面道綽大師就拿佛法的尺度來給我們作一個比較,幫助我們來比量自己。分成四段:首先從大乘佛法的角度,其次從小乘佛法的角度,再次從人天修持的角度,最後再來看我們的本性和起惡造罪——大乘,小乘,人天,再到起惡造罪,從這四個方面來說明。
1.大乘曾未措心
若據大乘,
真如實相第一義空,
曾未措心;
「若據大乘」:如果依據大乘佛法的教理。「真如實相第一義空」:這是大乘佛法通談的。大乘佛法談真如,談實相,談法性,談佛性,談如來藏性,談第一義空,講的都是一件事。空有許多含義,大乘佛法所說的空是無上、真實的空義,所以叫「第一義空」,也就是「中道實相」,不是我們淺識淺見所能理解的,是當下體性皆空;體性雖然空,可是,能即一切相,這叫「第一義空」。一般就講「真空妙有」,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比如我用手指環成一個圓圈,這個圓圈你可以說是有,因為大家看得到,有一個圓圈;但是,它並沒有一個圓圈,拿也拿不出來,只有我四個指頭,只要兩手一合,就成了一個圓圈,你說有還是沒有呢?你說沒有,它有;你說有呢,只有四根指頭合了這麼一個形象,然後說「這個叫一個圓圈」。一切事情都是因緣和合,它當下體性是空的;可是,現象上是有的,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桌子、板凳,一切萬法都是如此。心法也是這樣,比如說用我們的耳朵聽到聲塵,然後內心起反應,產生一種觀念、一種思想認識,這都是因緣和合而有,當下屬於空的。
這些,有的人很喜歡講,也有的人很喜歡聽,愛講、愛聽都可以,要能夠落實才好。比如講煩惱,煩惱也是空性的。人家講我不好聽的,罵了我一句,我一聽就煩惱了——知道是空性的,還是沒有空,還在那裡煩惱。人啊,什麼最薄?臉皮最薄,一捅就破;什麼最重?面子最重,重於泰山。俗話說「死要面子活受罪」,這都是煩惱。我們也知道就是一張臉皮,但還是為它累——這不就是空不了嗎?如果空得了,就沒有什麼了:這些都是我們內心不能如實觀照,以淺見深,那麼生死又怎麼空得了呢?
「曾未措心」:「措」是放置的意思。我們的心,起心動念都有所緣,都有所執著。《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可是我們的心都有住著,男女、老幼,生滅……都住在相上面,所謂「起心即錯,動念即乖」,心念一起一動,當下就錯了,已經違背真如實相了,再怎樣高談闊論,再怎樣妙解妙思,都已經離得遠了。所以,這些事很難,前面講的「理深解微」就是這個道理。聖道門的道理深奧玄妙,我們不能理解,更談不上證悟。即使講經的法師,他所講的,也都是一種理路,並不代表實際上做得到,這樣,在修持上就沒有力量。
道綽大師是過來人。他原來是學《涅槃經》的,並且講過幾十遍,他就用自己的心境來說明,說「若據大乘,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曾未措心」。真如實相就像虛空一樣,你根本就沒辦法去把握。對於虛空,你要怎麼抓它?抓得住嗎?抓一個蘋果、抓一片樹葉還可以;叫你抓虛空,沒法抓。我們的心不安住,老是要抓它,「空是什麼樣子?我悟了……」什麼叫悟了?悟無可得,悟了,什麼也沒得到。這些東西我們聽起來、理解起來玄妙高深;但是,我們這個心啊,起心動念,執著,攀緣,對大乘的深妙道理難以契入。
這是大乘。不要談修行了,修行從心開始,心都找不到落腳點,這樣,後面就談不上了。
2.小乘未有其分
好了,大乘不能修了,我們就看小乘。
若論小乘,
修入見諦、修道,乃至那含、羅漢,
斷五下,除五上,
無問道俗,未有其分;
前面幾句不太好懂,術語比較多;後面八個字很清楚。
「無問道俗,未有其分」:「道」是出家人,「俗」是在家人。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沒有分,哪怕是四果當中最低的初果都證不到。
小乘從低到高有四個果位:初果叫「見道位」,梵語叫「須陀洹」,見道了,看得明明瞭瞭,真理明瞭在心中;但還要天上人間七次往返,才可以證到四果,出離生死。二果叫「修道位」,梵語叫「斯陀含」,由「見道」再去「修道」;還要天上人間一次往返才能證到四果。三果叫作「不還」,命終生天,不用再來人間,即可於天界證入四果,所以叫作「不還」,梵語叫「阿那含」,簡稱「那含」。四果叫「不生」,不生不滅了,沒有輪迴了,梵語叫「阿羅漢」,簡稱「羅漢」。這裡的「見諦、修道、那含、羅漢」就是指小乘四種果位。
「斷五下,除五上」:斷五種下界的煩惱,除五種上界的煩惱。佛教講「三界」,「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最低的,叫「下界」;色界和無色界在欲界之上,叫「上界」。
欲界有五種根本煩惱,略稱「貪、瞋、癡、慢、疑」,這是我們的五種根本煩惱。這五種根本煩惱不斷除,欲界不能出,所以叫「斷五下」。
色界和無色界也有五種煩惱,即「五上」:有色愛、無色愛(貪著禪定之樂)、掉舉(心念動搖)、慢心、無明,這種種煩惱。這些如果不斷除,就不能出三界。所以,出三界是很不容易的。
欲界,它的特色就是有欲愛,有性別。人就在欲界裡,天界也有欲界天,叫「六欲天」,有六層天是欲界的。六欲天也有欲,但是比較輕微,比較淡薄,不必身體接觸,簡單地過個眼神就行,不像人間,需要男女交合才可以生孩子。天,分很多層天。最低的,就是欲界天,還沒有斷除欲愛。如果禪定成就,即斷除欲愛,按禪定深淺上升色界和無色界各種天。
「色」就是色身,色界就是尚有色身的存在境界。色界沒有欲愛,也沒有男女之相,但是,還有身體的存在。不過,他們的色身是很微細光明的,跟欲界是不一樣的。色界總共有十八重天,一重比一重殊勝。
如果禪定更深入,進一步往上升,達到無色界天。無色界天完全是一種精神領域的存在,連身體都不存在了。隨禪定深淺,總有四重。外道修持最高的境界就是無色界天。一到無色界天,進入一種很深的禪定,八萬大劫不出定。有人就誤解這就是阿羅漢的境界,其實還早得很,八萬大劫一出定之後,還是要現出色身,還是要到三界六道去輪轉。
三界,單是天上就有二十八個層次,一層比一層超越。只要能生天,生到最下的一層天,也是神仙,比人間不知好多少。由此我們知道,修成阿羅漢不是容易的。即使你達到這種水平,超出二十八重天,出三界了,離成佛還早得很。何況我們根本就達不到,我們都在欲界裡面,三界牢籠難以出離。
所以,道綽大師就講:「無問道俗,未有其分。」
現在如果有人說「某某證到阿羅漢了」,我們不要隨便相信他。
3.戒善持得者稀
好了,「大乘修行,曾未措心」,「小乘證果,未有其分」,只好退下來了,再看看人天果報:
縱有人天果報,
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
然持得者甚稀;
人天果報本來不是解脫的,由於大乘、小乘修不了,只好降下一等,以人天善法、人天果報來比量比量看,看看修持如何。
「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那也是要如實修持五戒法、十善法,這樣才可以得人天果報。
「然持得者甚稀」:能夠如實修持五戒十善的人也非常少,稀有難得。你想來生做人,不容易的。佛陀說:「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一旦失去人身,不再得到人身的人如大地土,能夠再得人身的人「如爪上之塵」,這麼少!所以講「持得者甚稀」。有的人往往在做大夢:「我這樣修行,我這樣用功,如果不能往生西方,最少保證下一世可以得人身。」他的意思就是往生西方比較難,得人身比較容易,萬一不能往生,可以得人身。這樣認為就錯了。
印光大師說得很清楚:得人身比往生西方還難,往生西方比得人身容易多了。為什麼呢?一個靠自力,一個靠佛力。自己修持得人身,必須做到五戒,不然是沒有分的。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粗看似不太難,細究沒幾人能做到。比如第一不殺生,有人專以殺生為業,那就不可能不殺生了。比如農業、漁業、養殖業、屠宰業、餐飲業、皮草業,人類離得開這些行業嗎?離不開,全體人類共犯殺業。至於家庭婦女,更不必說,家家廚房都是屠宰場。現代社會,殺業很兇猛,我們只能盡自己的能力減少殺生。即使學佛吃素,雖然好很多,但也不能全免。所吃糧食蔬菜,都是農藥噴殺而來。其他四戒也都不容易,所以說「持得者甚稀」,能清淨持好五戒十善的人雖不是一個沒有,但很稀少。
道綽大師以這三點來比量我們的心:大乘,「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沒有措心;小乘,「斷五下,除五上,無問道俗」,沒有分;人天果報,「五戒十善,持得者甚稀」。
4.造罪暴風駃雨
大乘佛法修不來,那就不得已求其次,修小乘吧;小乘又修不來,不得已再求其次,就談人天吧;人天也是「持得者甚稀」,退到沒有退路了,人天下來,就是三惡道了。
若論起惡造罪,
何異暴風駃雨。
如果講造罪造惡,這個力量很勇猛,像刮大風、下大雨一樣。
大家在家裡有沒有刮過這個風啊?佛教講:外在的環境都是我們內心的一種影像。世界災禍連年,污染嚴重,其實都是人心毀壞掉了。我們心中往往也會起這樣的風暴,風暴從內心而起。天氣預報說在太平洋北緯多少度,東經多少度,風暴中心以每小時多少的速度向哪個方向移動……其實,以佛法來看,風暴中心就在我們心中,從我們心中產生的風暴中心,以每小時多少的速度往外走。生氣了,有一股氣開始盤旋,形成一場風暴,從口中就出來了,吵嘴,罵人,然後就打,家庭不和諧。
二○○六年的「世界佛教論壇」講「和諧世界,從心開始」。一個家庭,共同生活,心若不和諧,這個家庭就不和諧;在道場裡,大家共住,心若不和諧,道場就不和諧;在社會上,大眾相處,心若不和諧,就會有種種紛爭、衝突。小到家庭、社會團體之間,大到民族、國家之間,為了爭奪利益,引發種種衝突,這都是從心而起的。一切過惡,來自內心。如果能讓內心安寧,世界自然就太平了。可是,我們這個心又沒有辦法控制,「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駃雨」。真的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真的願生西方淨土,有這個心,這個世界也會太平很多。因為我們願生西方,不願在這個世界跟你爭名奪利,你要石油,就給你,到極樂世界用不著石油,那不好了嗎?你要權勢、名譽,也給你,我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最起碼保證我們個人內心比較安靜,息滅種種過分的欲望和要求,只要衣能蔽體,吃飯能填飽肚子就行了。
我們經常說:「有飯吃,有佛念,千足萬足。」在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大的企望,有一口飯吃,有一句佛念,一百分,人生圓滿了。「謝謝!感謝眾生!感謝阿彌陀佛的慈悲!」千足萬足。
沒飯吃、有佛念——飯沒得吃了,有佛念,還是千足萬足,也一百分。有飯吃也不能保證你吃兩百年,世間那麼多美味,放到你嘴邊,有一天你也吃不了。即使沒飯吃、沒衣穿,但是有佛念,我也一百分,人生毫無遺憾。
這個世間的事情,苦樂順逆隨緣得。是好是壞,是貧是富,一任前緣,就隨我們過去世的業力,該如何就如何,不管它了。
(六)勸歸淨土一門
道綽大師用以上四個尺度給我們一衡量,我們就發現:我原來是「起惡造罪如暴風駃雨」這樣的根機。這樣的根機怎麼辦?豈不是要墮落嗎?所以接下來說:
是以諸佛大慈,勸歸淨土。
「是以」就是所以,所以諸佛大慈大悲,勸我們要回歸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從前面而來的:大乘我們沒有措心,佛不能勸我們修大乘;那麼小乘呢?不管出家在家,都得不到四種果位,所以也不能勸我們修小乘;那麼人天呢?人天只是暫時不墮落,而且得到的人也很少,所以也不勸我們修人天。那怎麼辦?只勸一條道路。如果再不勸,我們起惡造罪,就只有墮落了。諸佛菩薩大慈大悲,不忍我們墮落,所以只勸我們一條:「是以諸佛大慈,勸歸淨土」。可見,分析聖道門和淨土門,是要顯示佛的慈悲,勸我們歸心淨土。
這個要捨得。我們修法要有智慧,能夠幫助我們往生的,我們就要抓住;對我們往生利益不大,甚至障礙的,我們就要把它放在一邊。「諸佛大慈,勸歸淨土」,歷代祖師亦如是。
下邊說明怎麼勸:
縱使一形造惡,
但能繫意專精,常能念佛,
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何不思量,都無去心也!
這段話使用的是一種激勵、反顯的方法。
「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繫意專精」:前面說「縱令一生造惡」,這裡說「縱使一形造惡」,即使你一輩子都是造作惡業的,即使是這樣的人。只要能夠「繫意專精」,「繫」是繫念,我們的思想、意念像繩子一樣,繫在阿彌陀佛這一佛、念佛往生這一法上,專精不雜。
「常能念佛」:經常念阿彌陀佛,有事無事,這句佛號常掛口邊。所謂:「隨忙隨閑,不離彌陀名號;順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這句名號,忙了,當然我就暫時擱下來;稍微閑一點,「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得一刻工夫就念一刻佛。
有人說他沒有時間念佛,但是電視他要看一看,報紙也要看一看,朋友請客吃飯總要吃一吃。這麼多事都有時間,何故念佛沒有時間?不是沒時間念佛,時間有的是,只怕沒有心啊!你沒有心,什麼時間都沒有;你有心,什麼時間都有,你把看電視時間的一半拿來念佛也好。念佛人,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佛是正業。繫意專精,常能念佛,隨忙隨閑,一句佛號。
一般人有個誤解,總覺得要用一大塊兒完整的時間念佛,如果有一個小時就好了,可是,又沒有一個小時。那怎麼辦呢?就根據我們時間的忙閑,所謂「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竹子很密,一根接一根,但是不可能擋住流水;山雖然高,但是白雲照樣飛渡。事情再多,像竹子那麼密,事情一件接一件,但是這中間還是有縫的,你肯定還有時間來念佛,哪能沒有時間念呢?「竹密不妨流水過」,「事多豈礙念佛名」。事情多,照樣能念佛。時間就像沙子,會從我們的手指縫裡不知不覺地漏掉,那我們就把這些零碎時間都用起來。比如說早晨一起來,一睜眼就念南無阿彌陀佛;洗臉,也念;刷牙,也念。要是覺得出聲不方便,就默念;飯前飯後也可以念;走路、搭車也不要東看西看,坐在公車上,眼睛閉著,念自己的佛號;出門辦事、出差,在火車上、飛機上、輪船上,都可以念佛;上衛生間,也可以念佛。如果用心很細,你就會發現,每天有很多時間念。再忙的人,一天念個幾千聲也沒問題。
像孝子思念父母,一定要花一段時間、找一個房間,坐在那裡打坐慢慢思念嗎?不會呀!比如說有很多人在外地打工,快到春節了,都想回家,他們會不會向老闆請個假,「今天我要想家了,放我一個小時假,我坐在那裡慢慢想」——他不會,他上班也是想,下班了還是想,並不耽誤工作。我們也一樣。我們念佛,總是想到要回歸西方淨土,隨忙隨閑多念佛,這是不妨礙的。有這份心,再忙也有時間念佛,自然而然佛號就能提得起來。就怕你沒這份心,那樣,再閑也沒有時間念佛。所以,念佛時間有的是。
「一切諸障自然消除」:果然能如此,常能念佛,種種障礙自自然然就消除掉了,這是靠阿彌陀佛的力量。
「定得往生」:果能專心念佛,決定往生淨土,沒有任何障礙。
「何不思量,都無去心也」:道綽大師懇切地勸導我們:眾生啊,為什麼不好好想一想,不念佛求生西方呢!
二、聖淨比較
道綽大師這段文,將聖道門和淨土門作比較,法上有「三同」,機上有「三別」。
(一)法上三同
法上有哪「三同」呢?
聖道、淨土都是大乘佛法。
聖道、淨土都殊勝。
只要能夠如實修行,不論是聖道還是淨土,都能了生死,證涅槃。
(二)機上三別
法上雖然有「三同」,在機這一邊,有三種差別。
聖道法門有時代限制,淨土法門沒有時代限制。
聖道法門修行證果,有正、像、末的時代差別。淨土法門,依《無量壽經》,末法一萬年過後,進入法滅時代,那個時候,經典都沒有了,出家人也沒有了,也見不到佛像了,三寶滅盡了。那個時候的眾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都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何況現在這個時代?所以沒有時代的限制:這是淨土法門的第一重殊勝。
聖道法門要求聖人根機,修大乘佛法要能夠明悟自心,修小乘佛法能夠「斷五下,除五上」,這樣,修聖道才有可能性。如果做不到這幾點,就沒有可能性。就是說,對行者的根機有所選擇,上根利智、精進勇猛、善根深厚之輩,才可能成就。淨土法門沒有根機限制,一切眾生,縱使一生造惡,臨終迴心,十念相續都得往生,還有誰不能往生呢?因此,所有念佛、願生淨土的人,通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十方眾生一網收盡,沒有一個遺漏,所以,根機沒有選擇:這是淨土法門的第二重殊勝。
聖道法門,「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罕有得道的,利益很微薄,頂多得一點點人天福報,而且很少人得到,所以說「縱有人天果報,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然持得者甚稀」。而淨土法門的利益,「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能夠往生,就決定成佛:這是淨土法門的第三重殊勝。
從這幾點,也顯示淨土法門契合時代,契合眾生,利益殊勝,這是淨土法門的超勝之處。
(三)捨聖歸淨
通過這樣的比較、分析,可見道綽大師的用心,在於勸導我們捨聖道、歸淨土,就是捨棄自力聖道修行這個難行道,勸我們歸心阿彌陀佛的救度往生淨土。
「聖道一種,今時難證」,難以修證,當然要捨;又說「未有一人得者」,沒有一個人得到的,當然要捨;又說「都不自量」,就是沒有自知之明:這都是勸我們,聖道修行太難,應當把它暫時擱捨,放在旁邊。
而淨土法門正可以通行,而且是我們唯一的道路,「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當然就要選擇這條唯一的道路;又說「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一輩子造惡,迴心念佛也定得往生;然後說「何不思量,都無去心!」再勸我們;又說「諸佛大慈,勸歸淨土」。
道綽大師作「聖淨二門」的分判,很明顯,是要勸我們擱捨聖道門,歸入淨土門。他本人也是這樣,捨了《涅槃經》的講解,而專修念佛。
這裡要說明一下,「聖道門也是佛法,說『捨聖道門』,是不是罪過呢?」沒有罪過。假若誹謗、不信、失去信仰而捨掉,這當然有罪過。可是我們不是誹謗而捨,是信仰讚歎,但因為自己做不來,不得不捨。捨,只是暫時。捨,不是永遠。捨是為了得,捨了才能得,捨中就有得。假如不先暫時捨聖道門的修行,不選專念阿彌陀佛,那麼聖道、淨土二種勝法的利益,我們通通都要失去,只能再度輪迴,永遠流轉。
《金剛經》《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都好,因為好,我想得到它們,所以我先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旦到達極樂世界,這些經典、法門我通通都得到了。所以是暫時的擱捨,不是永遠的放棄。不管原來學了什麼法門,我並沒有捨掉。就是說,暫時要能放得下,先求生淨土再說。不要感到害怕,「麻煩了,我有罪過……」不是的!暫捨我們做不來的,選擇我們做得來的;暫捨難行、累劫苦修、要走彎路的,選擇易行、安樂、快速成佛的。這個,諸佛歡喜,不會有罪過,只會有功德,大家儘管放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 要門與弘願
——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

一、善導大師依《觀經》展開淨土教理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是以阿彌陀佛的本願作為立教根本。不過,善導大師不是直接解釋《無量壽經》四十八願,而是為《觀經》作了《觀經四帖疏》。也就是說,他是依《觀經》來展開淨土的教理。如果對《觀經》的梗概不瞭解,我們學習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就可能有不明瞭的地方。
(一)淨土三部經的展開次第
《觀經》和《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三部經典稱為「淨土三經」,這是淨土宗的正依經典。
釋迦牟尼佛講解這三部經的時間次第:第一部是《無量壽經》,第二部是《觀經》,第三部是《阿彌陀經》。
這三部經,主題思想是一致的;不過,對教化眾生的立場、角度和攝化方便各有不同。
比較起來,《無量壽經》是一部本源的經典,因為《無量壽經》詳細開說法藏比丘的四十八大願,發願修行,成就佛果,成就極樂莊嚴,引導眾生去往生,這是來源之處。如果沒有四十八願,就沒有極樂淨土,也沒有阿彌陀佛,也沒有往生這件事情,所以說《無量壽經》是本源。
《觀經》是展開。光是本源,沒有展開,這樣還不能普攝群機。就是說有的眾生能夠明瞭,有的眾生還不能夠明瞭,或者執著於自己原來的修行觀念,不能進來。《觀經》展開得非常廣泛,千機並育,萬法齊收,把一切根機、一切修行法門的人都收攝在淨土法門之內。它是一種方便引導,引導眾生進入真實,所以《觀經》是一部展開的經典。
《阿彌陀經》是淨土三部經中最後一部經典,是一部結論性的經典,總結性的,很簡短。比如說《無量壽經》講到三輩往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多少修善、奉持齋戒、供養三寶等等;《觀經》也講到三福、定善觀、散善觀,很多修行。在《阿彌陀經》當中,這一切都不談了,「正直捨方便,唯說無上道」,只說「執持名號」,其他的通通擱捨了,這是一個總結,又回歸到彌陀本願稱名往生這個原點。
淨土三經是這樣的關係。
(二)《觀經》梗概
《觀經》在淨土三部經中是最具故事情節的一部,最生動,最精彩,最戲劇化,我想《觀經》可以拍成電視連續劇。有些蓮友可能看過《佛典故事》中《王舍城的悲劇》,說的就是《觀經》的大概情節,很生動,很精彩,也很驚險。比如下品往生的人,他馬上就要墮入地獄了——這個很驚險;哎!得救了——這個很精彩。
《觀經》是釋迦牟尼佛在入滅前八年所講的。《觀經》一開始就說了,世尊當時在耆闍崛山(ㄑˊㄧ ㄕˊㄜ ㄎㄨ ㄕㄢ,靈鷲山)中,與一千二百五十位諸大比丘一起,還有三萬二千諸大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為上首。
1.宮廷悲劇
這時候,靈鷲山下的王舍城裡發生了人間悲劇,所謂宮庭政變、王權更替,太子阿闍世奪取了王位,把他的父親頻婆娑羅王關到牢裡。
為什麼父子至親發生這樣的血腥政變呢?是因為他受到惡人提婆達多的教唆。提婆達多在佛教界很有名,是個反面教材,他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毀壞佛法。這裡就有故事了。為什麼提婆達多要教唆他呢?為什麼阿闍世太子就受了教唆呢?有一段因緣,顯示了推動因果輪迴的業力的存在。
起初,頻婆娑羅王漸漸老了,沒有子嗣,王位缺乏繼承人,所以他就到處求神問仙,但是,還是沒有後代。這個時候,有一位相師稟告說,山中有位仙人在修行,還有三年的壽命,三年之後就要捨壽為大王做兒子。大王一聽,滿心歡喜:「好啊!我有繼承人了;不過我現在年紀大了,再等三年,等不及了,最好讓仙人現在就來給我做兒子!」國王有點蠻不講理,就派使者通知仙人早點給他做兒子。
使者到了山中,告訴仙人:「大仙,國王有請。相師說您三年之後要給國王做兒子,不過國王說等不及了,希望大仙垂恩早赴。您慈悲慈悲,早點去給大王做兒子。」
仙人說:「是有這回事,不過還要過三年,現在去為時尚早。」使者無功而返,稟報大王仙人的回覆。
大王一聽就不高興了,眉頭一皺,說:「我是一國之主,在我的國土範圍之內,山河大地、一切人物歸我掌管。我誠心請他,他還不承我的好意!這樣,你再去一趟,他如果不答應,當場把他殺了!他不是沒有捨壽嗎?斷了他的命根,還怕他不來給我做兒子啊!」這個國王確實蠻不講理。
使者又去了,仙人堅持說時候沒到。使者說:「如果不去,大王有令。」就把劍拔出來。這個仙人是有神通的,他就說:「我本來還有三年才去給大王做兒子,大王現在就派人早斷我的命根,你回去稟報大王,如果我這樣給大王做兒子,將來我也以心口殺他。」說完之後引頸受死,這樣就命終了。於是,頻婆娑羅王的夫人韋提希就懷孕了。
懷孕之後,相師又來了,國王就請相師看。相師說:「恭喜大王,喜得貴子。」國王很高興:「國家有繼承人了!」相師說:「不過,此兒於大王有損。」頻婆娑羅王一聽,說:「沒關係,我整個國家都給他了,對我有損我在所不惜。」
相師走了之後,國王一想,「可能不妙啊!仙人臨死之前講了那麼一句話,相師又看準了,這不是冤家來了嗎?」心裡還是有點害怕,就跟他的夫人韋提希商量:「生產的時候,你就在樓上,把他生到天井當中,他就掉下來摔死了,外人也不知道,我們也不露風聲,就說孩子沒有活命,這樣不就把危機化解了嗎?」人啊,還是很自私,想保自己的命。韋提希夫人呢,丈夫這樣一講,就點頭了——等於夫妻兩個共同密謀了。
後來韋提希生孩子的時候,果真從樓上生下來,結果這個小孩命大,沒有摔死,只把一根小指頭摔斷了,這樣只好把他養下來,還是父子恩愛,教育他,培養他。
這件事情,頻婆娑羅王不可能告訴阿闍世,而提婆達多就來挑唆這件事情。提婆達多這個人名利心很重,出家不好好修行,他看見頻婆娑羅王總是供養佛陀,一車又一車地送去,世尊的很多徒眾也很受恭敬供養,他心裡就羡慕,就想學神通,以為學得神通之後在空中展現神變,世間的人就對他恭敬了。他就找到舍利弗尊者,請尊者教他學神通。舍利弗尊者是大阿羅漢,知道他不懷好意,就勸他不要學神通,勸他先學四念處,觀苦、空、無常、無我,這些都是佛教的基礎。舍利弗尊者不教他,他就去找目犍連尊者,然後一個個地找,五百大阿羅漢都找遍了,沒有一個教他學神通。他就苦惱了,神通學不到,供養搞不到啊,怎麼辦?再找誰呢?他找到弟弟阿難:「阿難啊,你在世尊那裡聽到很多法門。你是我弟弟,你對我不能見外,你告訴我怎麼學神通。」阿難是「多聞第一」,世尊的大部分教法他都聽到了,沒聽到的,世尊給他補講。阿難當時沒有他心通,所以他不知道哥哥提婆達多向他學神通是什麼意思,阿難不知深淺,就告訴他怎麼修神通。阿難教他先用心舉身,用心想:身體升空,一寸,一尺,一丈,上去;然後再想以身舉心,心上去;然後再想身心合舉,身心都上到空中;然後再想自己的身體能夠進入岩石、牆壁,可以色質無礙;然後再想整個山川都可以入自己的身體,沒有障礙;然後再想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大、越來越大,像虛空一樣,遍一切處;然後再想越來越小、越來越小,能夠到一個毛孔裡面去……這樣反復地訓練,反復地修行。提婆達多就找一個地方,閉關修行。他是上根利智,七天七夜就修成了,真厲害。
修出神通之後,他就來到阿闍世太子面前,在空中顯示他的神通,一會兒身大如虛空,一會兒在空中躺著,一會兒在空中走路,這個變化,那個變化,把阿闍世看得連問這是何方神聖。有人就回答他這是尊者提婆。你看,他神通一學,就不一樣了,被稱為「尊者」了。阿闍世就喊他下來,提婆達多就「忽」一變,變成一個小嬰兒,坐在阿闍世太子的腿上。阿闍世太子很喜歡他,就像大人親小孩一樣親他,跟他親嘴,然後還吐唾液餵他。提婆達多就把他的唾液吞下去了,然後恢復了原來的樣子。
太子因為是凡夫,不知道他到底修證到哪個程度,就很恭敬他。得到阿闍世太子的恭敬,提婆達多的心就驕傲了,這時候,他就有想法了,他說:「太子啊,你父親對佛很恭敬,經常一車一車的好東西給佛送去。你師父我,就顯得冷冷清清的。」聽他這麼一講,太子說:「沒關係,我父王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也把好東西一車車往提婆達多那裡送。提婆達多得到阿闍世太子的供養,更加起了驕慢,別立教法,自己定一套規矩,帶了一些人走了,分裂教團,所謂「破和合僧」。
有一天,世尊正在講法,提婆達多就跑來了,說:「世尊,你年紀大了,可以退休了,你把徒眾交給我,我來幫你帶;佛法的任務也交給我,我來弘法。」他這麼一講,在場所有的人都感到奇怪:「這是怎麼回事?哪有這樣對佛說話的?」世尊當然知道提婆達多的心意,就說:「目犍連和舍利弗是大法將,都是上首弟子,我尚且不把佛法付囑他們,何況像你這樣愚癡之人,利令智昏,吃人唾液,我怎麼可以把佛法付囑給你呢!」世尊這樣呵斥他。提婆達多一聽,起了毒惡的心,認為世尊在大眾面前污辱了他,心裡非常氣憤,就想辦法報復。
一天,他又去找阿闍世太子。太子看到他,問他怎麼愁悶不樂。「我身心憔悴,都是為了你啊!你不知道,你父王對你不好!」就教唆太子:「世尊現在年紀大了,我把他除了,我做新佛;你父親年紀也大了,你也把他除了,你自己做新王。這樣我們新佛、新王共同化導世間,這樣多好呢!」他給阿闍世太子出了這麼一個主意。阿闍世太子一聽,當時就嚇住了,「你怎麼講這種話?你除佛、我除父王,這怎麼可以!」提婆達多就把那段因緣講給阿闍世太子聽,然後說:「你父親當初就想謀害你,對你哪有什麼恩德?不過太子你福報大,摔下來沒摔死,只摔斷一根指頭,不信你自己看一看,現在宮內宮外的人都知道你叫『折指太子』,只有你自己不知道。」太子問:「有這回事?是不是真的?」提婆達多說:「我還騙你嗎?」人啊,一經挑唆,過去的因果就顯現出來了。阿闍世太子當時心中非常瞋恨,就聽從了提婆達多的教唆,把他的父親關在牢裡。
阿闍世王把父親關進去之後,下令一切大臣不能覲見,「父王跟他們密謀,把我推翻怎麼辦?」所以阻止大臣們見頻婆娑羅王。但是,他沒阻止他媽媽,他媽媽可以進去。韋提希夫人去之前,身上先洗乾淨,然後用蜜和上麨麵,塗在身上;再把身上的瓔珞,一頭兒用蠟封上,把葡萄漿灌進去,再把另一頭兒也用蠟封上,這樣全身掛滿,有吃的,有喝的,就送吃送喝進去了。進去之後,就把麵蜜刮下來給他吃,把葡萄漿倒出來給他喝。喝完之後,頻婆娑羅王就弄點水漱漱口,漱完口之後,心想:我現在生命不久,無常就在眼前,平時忙於國政,現在正好修行。
你看,頻婆娑羅王不錯啊,道心很強。他合掌恭敬,面向耆闍崛山,說:「大目犍連,你是我的親戚,最好你來給我授八關齋戒。」他這麼起心動念,目犍連就知道了。目犍連就像鷹一樣飛到王宮,為他授八戒,每天給他授一次八關齋戒。為什麼每天授呢?因為他也不知道哪一天就被殺了。同時,世尊又派「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尊者為頻婆娑羅王說法,告訴他佛法的道理,讓他的心得到寬慰,也是每天這樣。
時間很快過了二十一天,阿闍世來檢查,問門衛說:「我父王現在還活著嗎?」其實他心裡是想:我父王肯定餓死了,都二十一天了,不吃不喝,那不餓死了嗎?但是他不說「我父王死了沒有」,這樣講不好聽。門衛回答:「老王還沒有死,而且活得很健康。國太夫人給他送吃送喝,目犍連、富樓那從空而來,給他講佛法,我們擋也擋不住。」阿闍世一聽,就起了瞋恨心,說:「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罵他父親是惡王,罵沙門是惡人,罵目犍連尊者,罵阿羅漢,這罪過都很大。講完這話,他就惡狠狠地把劍拔出來,要殺他母親。你看,五逆罪都顯現出來了:提婆達多要謀害佛,要出佛身血,又破和合僧,這是逆罪;他呢,殺父,又罵比丘僧,罵阿羅漢,又要氣勢洶洶地去殺他母親。
這個時候,有兩位大臣,一個叫月光,一個叫耆婆,說:「大王,且慢!這個事情不能幹。自古到今,史書上記載:貪圖王位,殺父王的,有一萬八千;但是,從來沒聽說有無道害母的。母親沒有王位,殺母親幹什麼呢?如果你殺母親,那就是下劣種性,你不應該在王宮裡住。」這話一說出來,兩位大臣就手按著劍往後退。阿闍世一看就慌了:啊?這兩位大臣不擁護我了,要背叛我了。心裡就發虛了:「慢一點慢一點,有話好商量。你們兩個怎麼不幫助我呢?」「要我們幫助你,你就不要害你母親。」阿闍世一聽,就「止不害母」,把劍收起來。這樣,韋提希夫人才撿回一條命。阿闍世讓人把他母親關在內宮裡,不讓她與外面的人見面。沒有殺,但是把她關起來了。
大家想想看,韋提希夫人,平時是養尊處優,萬民景仰,一切遂心。這個時候,她遇到最大的苦惱:丈夫被關起來,不是被外人關起來,而是被自己的兒子關起來,要謀害;連自己也失去自由,甚至也要被加害。可以講,用「國破家亡」都難以形容她內心的悲涼。她覺得這個世間太苦了,「怎麼成了這個樣子!」她猶如從高處跌落低谷,身心憔悴,苦惱不堪。
2.韋提致請
淨土法門是救度苦惱眾生的法門。有苦了,就要想辦法尋求佛法。平常她都不修行的,這個時候,就在那裡自言自語了,怨嘆,哭泣,哀訴。她說:「釋迦牟尼佛啊,如果我在外面,可以親自去拜訪您老人家,現在我被關起來了,我丈夫也沒有力量了。世尊啊,您德高威重,我一個穢質女身,不敢奢望您老人家來看我。但是,您能不能派阿難來與我相見,讓我心裡得到安慰呢?」她就在那裡痛哭流涕。
我們很多時候也這樣。我們念佛,「阿彌陀佛,我怎麼這樣子啊……」。此時此刻她比我們還要悲傷,因為她的苦難比我們深重多了。比比韋提希夫人,大家不要說苦。你再苦,比她強多了。你兒子還沒這樣子呢,你還不至於被關起來,成為階下囚。人生總是苦,作為一國之尊的夫人,也同樣受苦。
她在宮裡向著佛的方向禮拜,頭一低下去,還沒抬起來,釋迦牟尼佛在耆闍崛山就知道了,佛有他心通,「知韋提希心之所念」,知道她很愁苦,也知道她得度的因緣成熟了,就派阿難和目犍連兩位尊者從空而來,飛入王宮;世尊本人呢,從耆闍崛山隱沒,在王宮裡就顯現出來了,不是從空中去的。
韋提希夫人剛拜下去,一抬頭就發現釋迦牟尼佛坐在百寶蓮花之上,身紫金色,目連侍左,阿難侍右,空中有釋梵諸天「普雨妙華」,供養世尊。大家都知道這裡肯定要講殊勝妙法了。
韋提希夫人根本沒想到世尊會突然來到宮中,抬頭一看,非常驚喜:「世尊!」就像流浪的兒子見到父母一樣,悲從心來,婉轉號泣,已經是悲不自禁了,顧不得禮節威儀,舉身投地,如大山崩,「撲通」就拜倒下去,號啕向佛:「世尊,您可來了!我造了什麼罪業啊,怎麼生了這麼一個惡子?遭受這樣的苦難!」韋提希夫人跟我們一樣,都是凡夫,自己的因果報應忘記了,說「我造了什麼罪」,她忘了,她不是跟丈夫合夥準備把兒子摔死嗎?心裡稍微平穩一點,她又怪誰呢?又怪提婆達多,「我的兒子雖然不好,如果不是提婆達多教唆,他也不至於這樣。世尊啊,您怎麼有這麼一個徒弟呀!」你看,她來了這麼一句,還在那裡哭。
世尊一句話也不講,讓她哭訴,讓她的心慢慢平靜。
哭了半天,韋提希夫人回過神來,說:「世尊,這個世界太苦了!閻浮提惡世,都是惡人,地獄、餓鬼、畜生盈滿。世尊,您告訴我一個沒有憂惱的去處,我願意往生那裡,我不樂意在這個地方待了。我希望我的未來不見惡人,不聞惡聲。自己的兒子,最心愛的人,含辛茹苦,推乾就濕,一心愛護他,結果現在對我如此加害!這個世界還有什麼值得我留戀呢?世尊,您告訴我哪裡好,我願意去往生。」爾時世尊,放眉間光,遍照十方世界,然後返照到自己頭頂上,形成一個金台,像須彌山一樣。世尊用神力把十方世界一切國土都攝在自己的金臺上,讓韋提希夫人看,就像我們現在看電影一樣——那可比看電影生動多了。韋提希夫人一看:「這麼多的諸佛淨土!」太多了!有的世界是七寶合成,有的世界都是蓮花,有的世界像水晶宮一樣透徹,有的世界是琉璃寶地……她看得眼花繚亂。
在這無量無邊的國土裡,她選中了一個最美妙、最清淨的國土,就是極樂世界。她就對世尊說:「世尊,這些國土都非常清淨,都有光明,不過,我今樂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為什麼她能選擇極樂世界呢?善導大師解釋說,這是釋迦牟尼佛加持她。釋迦牟尼佛的本心,就是要講淨土法門。本來極樂世界就是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的精華,是淨土當中最優勝的,世尊再用神力加持,把其他國土稍微隱沒一點,讓極樂國土特別莊嚴,顯現出來。可見,世尊的本心是很清楚的:讓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韋提希夫人就說:「我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世尊,你就告訴我觀想的方法」。因為韋提希夫人過去聽過世尊講法,她認為:要往生這樣的極樂世界,肯定要有深入的觀想,否則去不了。所以就向世尊請教,「您教我怎樣思惟,怎樣正受」。「思惟」就是觀想的前方便,叫粗想,比較粗糙,不細微。「正受」就是心境相應,完全顯現淨土莊嚴景象。韋提希夫人讓世尊教她怎樣觀想。
這個時候,世尊就笑了:「好啊,你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好啊!」為什麼要笑呢?「因為你願往生極樂世界,滿了我的出世本懷,我正要講往生極樂世界的法門」。而且,因為韋提希夫人這麼一問,所有未來的眾生都可以由此因緣往生淨土,所以世尊很高興,很歡喜。
這個時候,「有五色光,從佛口出」,直奔頻婆娑羅王頭頂,世尊的光就照過去了。頻婆娑羅王受到佛光的加持,雖然隔著牢房,但是心眼無障,就看見釋迦牟尼佛了,當下受到佛光的加持,證得第三阿那含果。佛一放光,一加持,得了三果,因為他是在家人;要是出家人,就得四果阿羅漢了,這就是善根成熟了。
世尊就對韋提希講:「你知道嗎?阿彌陀佛去此不遠,你當繫念。」
我今為汝廣說眾譬,
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
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我就給你說種種曉諭,也使未來世一切欲修淨業的眾生都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3.三福
世尊接著就跟她講「三福」,說:「往生西方,要修三福。」哪三福呢?
第一福叫作「世福」: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第二福叫作「戒福」:
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第三福叫作「行福」:
發菩提心,深信因果,
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4.定善十三觀
然後就對她講:「你是凡夫,你觀想當然沒有力量。不過,諸佛如來有異方便,能讓你觀想成就。」接著就講了十三定觀。
第一觀就講日想觀:「你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應該端身正坐,制心一處,想於西方。先想什麼呢?先想即將落山的太陽,在西方地平線上,像一個懸鼓,住心不移,心中明朗顯現……」日想觀叫作「假觀」。極樂世界並沒有太陽,為什麼教她觀太陽呢?一是知道方所,就是我們將來往生的方向,在西方;二是讓我們知道西方是光明的境界,阿彌陀佛是無量光佛,極樂世界是無量光明土,消除我們內心的愚癡、黑暗、無明,以光破暗,這是引導的含義。
日想觀觀完之後,再觀水想觀,觀想極樂世界地平如水,不像我們這個世界,有高山、丘陵,極樂世界都是琉璃寶地。為什麼要觀水呢?這是一種表示,表示極樂世界平等沒有差別。水是平的,平等,代表阿彌陀佛的慈悲,平等救度一切眾生,沒有差別,也代表極樂淨土清淨無染。
水想觀之後,是地想觀,這樣就觀到極樂寶地了。
然後再是寶樹觀:地上有種種的七寶樹,多高,多大,樹如何,枝葉如何,都講得非常詳細。
寶樹觀之後是寶池觀,樹下面有寶池,就是「七寶池」,我們要託質蓮胎的地方。
寶池觀完之後,再觀寶樓。
寶樓觀完之後,依報觀——極樂世界外在的環境就觀察完畢了,現在就要轉觀正報,就是觀極樂世界的佛菩薩。
觀佛菩薩之前,先要有方便,先觀華座觀,就是觀阿彌陀佛所坐的正覺蓮花寶座。這個蓮花太大了!怎麼觀?不要講其他的,一片蓮花葉子,比我們中國的版圖還要大;這朵蓮花有八萬四千片花葉,每片花葉之間,映飾著無量的摩尼寶珠;每一顆寶珠,放百千光明;光明像寶蓋一樣,由七寶合成,遍覆地上……這麼一層層地觀——太難觀了!但是,很殊勝,很莊嚴,這就是觀華座。
華座觀觀完之後,就是像觀,就是觀佛像。先觀阿彌陀佛,再觀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在寶樹下面,三尊金像放出金光。然後每棵樹下都有一佛二菩薩像……
像觀之後,再觀阿彌陀佛的真身。
阿彌陀佛真身,那就太高大了!佛身有多高呢?「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你看「六十萬」後面還有「億」,「億」後面還有「那由他」,「那由他」是印度一個極大的數字,沒法衡量的,後面再跟一個「恆河沙」,這個沙是多少呢?「恆河沙」是世尊形容數量之多的一個形容詞。恆河是印度的一條聖河,當年釋迦牟尼佛經常在恆河流域教化眾生。恆河五千多里長,兩岸四十多里寬的地方,都是很細的沙子。沙子非常細,一粒沙代表一個數字,一把沙是多少呢?已經數不清了;一里的沙有多少呢?那更數不清了;恆河的沙是多少呢?沒法數了!所以,「恆河沙」代表無法形容、無法計量的數字。
阿彌陀佛有多高呢?一由旬是四十里,阿彌陀佛有「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這麼高!這麼高、這麼大的佛,經中說:身放光明,光中又出佛,佛中又出光……這叫真身觀。這個時候,就來到十三定觀的最高峰了。
接下來是觀音觀,第十觀,觀觀世音菩薩。
接下來再觀大勢至菩薩,第十一觀。
再接下來是普觀,就是觀想自己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蓮花中結跏趺坐,花開花合,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演暢妙法。
再接下來叫雜觀,西方三聖變現自在,普化一切,這叫雜觀。
以上是十三定觀,大家有個概念:十三定觀包括依報觀和正報觀,依報觀觀環境,正報觀觀阿彌陀佛和菩薩。
5.散善三觀——九品往生
說完十三定觀,釋迦牟尼佛接著講九品往生,即「散善三觀」:十四觀,十五觀,十六觀。十四觀是上品往生,十五觀是中品往生,十六觀是下品往生。所以,「十六觀經」包括十三定觀和散善三觀。
上品往生的人,就是前面講的修持三福業的「行福」,發菩提心、讀誦大乘、解第一義諦等,是大乘善凡夫。中品上生和中品中生是修小乘「戒福」。中品下生是修「世福」——世間的福業,孝順,仁慈,但是沒有出離心,一輩子沒遇到佛法,只是自然地行孝,知道做人應該孝順父母。到臨終的時候,遇到人家跟他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救度眾生,極樂世界殊勝莊嚴」,一念發心,命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九品當中的前六品,就是修三福的善人,各自迴向,通通往生。
下品——第十六觀,是三種惡人:十惡、破戒、五逆。
下品上生是十惡罪人,他除了不誹謗大乘經典,一生廣造眾惡,沒有慚愧。到臨死了,遇到善知識告訴他念南無阿彌陀佛,隨即合掌念了一聲南無阿彌陀佛,當下諸罪消滅,阿彌陀佛現前來迎,說:
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
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這樣一個人,稱他「善男子」!這個十惡眾生稱名的當下,阿彌陀佛顯在面前,稱讚他,引導他。他一念之頃,隨從佛後,往生極樂七寶池中。
高興啊,各位!到我們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也來說:「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順我本願,我來迎汝!善女人,因為稱我佛名故,諸罪消滅,我迎你回歸淨土。」那個時候我們就高興了。
下品中生比下品上生罪業更重,毀犯眾戒,盜僧祇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到臨死的時候,「地獄眾火,一時俱至」,地獄的火燒起來了。怎麼辦?這個時候,他遇到善知識,來跟他讚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讚說阿彌陀佛光明神力,讚說阿彌陀佛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阿彌陀佛如何慈悲,如何救度——也就是讚歎這句名號,說:「這所有的功德都收攝在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當中,你只要稱念,願意往生,當下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他聽到之後,想念佛、還沒來得及念呢,只是聽到了,就當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是不是也要為他感到慶幸?我們不是為他感到慶幸,說實在的,我們是為自己鼓掌啊,對不對?這是多大的好事!他往生了,比較起來,我們也有分。
好,下面更精彩了!下品下生這個人,罪業更重:
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
五逆十惡,具諸不善。
如此愚人,以惡業故,
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這個人造作五逆重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如果按照他本身的因果報應,必定墮落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這麼一個極罪惡人,臨死的時候當然是眾苦逼迫了。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
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
他也遇到善知識了。善知識說:「雖然你罪業極重,地獄諸苦來逼,但是還有一尊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能救你,你不用害怕,你不用擔心,這尊佛不嫌棄你,你念佛就好!」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
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但是這個人被眾苦所逼迫,恐怖異常,心中沒法念佛了。善知識一看,馬上就改口跟他說:
「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善導大師解釋這裡的「念」,是心中憶念佛名。心中憶念佛名跟口中稱念佛名,哪一個容易?口念容易,心裡念比較不容易。心念,最起碼你要有某種程度的安靜,比較閑,沒有事。苦惱逼迫、憂心如焚的時候,要在心裡念,不容易啊!讓你把嘴巴閉上,在心裡念佛,你念不出來,憋得慌,堵得慌,因為心裡很亂。但是口念就很容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接著一句。這個人現在是四大分離,眾苦逼迫,心裡怎麼能憶念佛名呢?善知識就對他說:「如果你心中不能憶念佛名,你用嘴巴喊就可以!」張口念出佛號來,沒有清淨心沒關係;心中不能觀想,亂糟糟,沒關係!這尊佛的功德力不可思議,張口念出來,就可以得救!
這個要死的人,眼看就要墮入地獄,這麼一聽,歡喜了,他的心一下子至誠懇切地歸投過去。經中就用這樣的文字描述說: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
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聽到這裡,他的心當下安穩了,「這樣就可以得救!」他的真心發起來了,這就是「如是至心」。
「令聲不絕」:一聲接一聲地念佛,因為地獄之火正在燃燒啊,他馬上就要墮落下去了。善知識教他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他就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助念的時候,如果來不及念六個字,念四個字也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再快一點,「佛、佛、佛、佛、佛……」也行!因為情急,來不及念全。念佛,六字、四字、三字、兩字,一字都可以:「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阿彌陀佛」,四個字;「阿彌陀」,三個字;「彌陀」,兩個字;「佛」,一個字。你真的願意仰靠這尊佛,念幾個字都可以。不過,經中善知識告訴他是「稱南無阿彌陀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念念相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總共念了十聲,每一念,每一聲,八十億劫生死罪消除掉了。
「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命終的時候,就看見一大朵金蓮花,像一個大太陽一樣,光明燦爛地來到他的面前,來迎接他。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當下,他一念之頃,乘著這朵金蓮花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中。
精彩不精彩?
這個人是要墮落地獄的,正當墮落的時候,因為念了十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結果阿彌陀佛的寶蓮花「唰」地飄過來,一下子把他接住了,運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都是這樣的罪業凡夫,我們每天也都在往下掉,我們每天造的罪比修的福多啊!我們每天都在欠債,每天都在往下墮落。在這墮落的人生當中,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當下,阿彌陀佛的寶蓮花就來到我們腳下,把我們托住,讓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6.得見彌陀獲無生忍
正當阿彌陀佛顯現的時候,韋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應時即見極樂世界莊嚴景象,即見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心生歡喜,豁然開悟,獲無生忍。五百侍女發菩提心,願生彼國。
世尊授記她們:通通必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獲得諸佛現前三昧。
7.付囑阿難持無量壽佛名
《觀經》十六觀講完了,結尾是結在最下品的五逆眾生十聲稱名得生極樂報土。
阿難聽聞這部《觀經》,很喜悅,說:
當何名此經?
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
「這麼殊勝的教法!請問世尊,這部經叫什麼名字?這部經如此廣泛,大乘善、小乘善、世間善,依報、正報,真觀、假觀,很多,要點在哪裡?要如何來領受?」
世尊就對他說:「這部經叫作《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又叫作《淨除業障生諸佛前》。至於說這部經的要點呢,阿難,你聽好。」
佛告阿難:
汝好持是語,
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這部經的要點,不是十三定觀,也不是散善三福,要點是「持無量壽佛名」。「這就是這部經裡的摩尼寶珠,交給你了,你要好好受持,廣播大眾,傳給一切有緣的人。如果有人能夠念佛,這個人是人中芬陀利花,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好朋友。」
8.耆闍會
這場法會是在王宮裡講的,外人不知道。講完之後,世尊和目犍連尊者、阿難尊者足步虛空,返回耆闍崛山。就不像來的時候了。來的時候,釋迦牟尼佛是從耆闍崛山隱沒、出現在王宮;回去的時候,他心滿意足了,足步虛空而回。
為什麼這樣來呢?就是說世尊講這部《觀經》的時候很隱蔽,道理不容易明白,講完之後,世尊的本懷暢開了,就不隱藏了,從空中帶著兩位侍者回到靈鷲山。
到了靈鷲山之後,阿難再次把這部《觀經》給在場的大眾——三萬二千菩薩,還有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大阿羅漢,給他們再講一遍。所以,這部《觀經》講了兩遍,叫「兩會」——王宮會和耆闍會。王宮裡開了一次法會,世尊親自講的;耆闍崛山講了一次,阿難轉述的。以上就是這部《觀經》的大概。

二、善導大師判要門與弘願
在隋唐時代,這部《觀經》受到教界普遍重視。因此,有很多人解釋它。不過,這些解釋不夠透徹,也不能完全契合佛的本意,甚至錯解、誤解、曲解。所以,作為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就重新解釋《觀經》,楷定古今對淨土門的錯解,同時建立淨土門的規範標準。像「要門」「弘願」,「正行」「雜行」,「正定業」「助業」等等,都屬於楷定古今,以前的人從來沒有說到,後來的人率皆依從,不依從就要走彎路、錯路。如同開山修路,之前沒有路,修好之後,順著這條路走即可。我們現在來學習善導大師對淨土門的判釋。
善導大師的判釋,是在道綽大師總判聖淨二門的基礎之上,在淨土門之內又進一步細判,細判為兩種不同的教門,一種是「要門」,一種是「弘願」,目的是要引導一切眾生由要門進入弘願。
要門、弘願,簡單講,諸善萬行迴向願生,稱為要門;專稱彌陀佛名,專乘彌陀願力,往生極樂淨土,即是弘願。
龍樹菩薩、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之所以成為淨土宗傳承的祖師,他們對淨土宗的教理都有著卓越的、里程碑式的貢獻。
龍樹菩薩在《易行品》當中分判一切佛法有難行道與易行道,指明依據阿彌陀佛本願稱名,現生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易行道:此為後來淨土判教的基礎。
曇鸞大師解釋易行道之所以容易,在於乘託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勸我們應當乘佛願力往生西方:這是曇鸞大師的貢獻。
道綽大師系統地判明大乘佛法有聖道門與淨土門,指明末法時代由於眾生根機陋劣,一是「去大聖遙遠」,一是「理深解微」,這樣,聖道門不適宜我們修行,而勸導我們進入唯一「可通入路」的淨土門。
道綽大師所指的淨土門,不是諸善萬行迴向求生,不以此作為淨土門的主旨,而是引《大經》之意說:「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的第十八願作為淨土門的根本核心和唯一通路;當然,也是結合了《觀經》下品下生臨終十念往生來解釋說明的。
道綽大師的聖淨分判雖然明朗,但是,還有的人會執著自己原來修持的法門,難以當下契入彌陀本願,專修念佛。好像臺階太高了一點,一步跨不上來。
善導大師就根據《觀經》的教義,把淨土門分成兩類:要門與弘願,這樣就很容易上來。好像一個高臺,下面墊了一截,墊一截就容易上來了。
要門,是指諸善萬行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比如說你原來是修禪的,就以你禪定的功德迴向求生極樂;你原來是持戒的,就以你持戒的功德迴向求生極樂;你原來是學教理的,那就以你讀誦大乘的功德迴向求生極樂。這種種的修行法門,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善導大師的教判思想當中,就有一個安立——要門。
這樣有什麼好處呢?對於各宗各派的人,有一個攝受的門徑。你原來學什麼,可以不改變你的方法。你覺得習禪難以開悟,你想往生,可是還放不下禪修的方法,可以!你可以就地迴向求生極樂,這樣就順便導入淨土門。
淨土門和聖道門區別在哪裡?淨土門就是求生西方淨土,在那裡成佛,再來度眾生。不求往生淨土,發願在此土自力證悟,得阿羅漢、證無生忍,乃至成佛,稱為聖道門。
只要把你原來所修的功德迴向求生淨土,通通都入淨土門了。入了淨土門之後,再方便引導:「既然入了淨土門,這裡面還有優劣:有穩當的、萬人修萬人去的、正定之業的,有不太穩當的、往生不定的;有乘託阿彌陀佛本願力的,有和阿彌陀佛本願不相應的……」已經進入淨土門之內,再作這樣的引導、勸化。慢慢根機成熟了,你就可以信入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專修念佛。
要門對內對外都有殊勝的意義:對外,對修學各宗各派的人,可以讓他們方便進入淨土門,「你原地修行,迴向求生就可以」;對內,對已經進入淨土門、求生淨土的人,讓他們更上一層樓,直接專修念佛,進入往生正定之業。
以上是善導大師教判的偉大貢獻。
了解這些,對我們自身的修持是很有幫助的。往往修學淨土門的人,互相之間也分辨不清,有的說要專修念佛,有的說要種種修行迴向。到底誰的正確呢?可以講兩個都正確,都是淨土門裡的行法。不過,有方便,有真實。佛的真實在哪裡呢?是在專稱名號。當然,方便也不能少,就看他的根機。這樣,都有安立,都有位置,都有方向。
大家對照自己求生淨土的行法,就知道自己現在可能還沒契入弘願,還是要門,那你就要往弘願那方面進步了。不要認為「單單念佛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啊?哪會那麼容易?」這樣是執著要門而廢捨了弘願,這是錯誤的。
善導大師對於要門和弘願的判釋,主要有兩段文。
第一段文叫作「要弘分判」,在《觀經疏‧玄義分》「序題門」,也就是一開始的地方。
第二段文叫作「要弘廢立」,在《觀經疏》結尾。
這樣,首尾呼應,前後一貫,顯示出整部《觀經疏》是在引導眾生由要門入弘願。
(一)要弘分判
我們先學習「要弘分判」。這段文相對來講,大家陌生一點,所以我們就慢慢學。
恆沙功德,寂用湛然,
但以垢障覆深,淨體無由顯照。
故使大悲隱於西化,
驚入火宅之門。
在「序題門」一開頭,大略的意思是說:真如法性廣大無邊,眾生清淨心體本自具足,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但是我們自己並不能自然開悟,這是因為我們的罪業、垢染、煩惱把它完全覆蓋了,這樣,本來所具足光明顯耀的清淨本體不能顯發出來。
「故使大悲隱於西化,驚入火宅之門」:所以,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捨掉無勝清淨莊嚴報土,應化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為被三界煩惱之火所逼迫、所燒灼的眾生,講說八萬四千法門。
依心起於勝行,
門餘八萬四千,
漸頓則各稱所宜,
隨緣者則皆蒙解脫。
不管禪、密、天台、華嚴,各種教法,總的原則是「依心起行」。依什麼心呢?依菩提心。起什麼行呢?起菩薩行。不管是大乘空觀,還是種種福業,修智修福都是從我們的心出發。如果我們妄心用事,當然不能成就。依菩提心願,而起殊勝的菩提心行——六度萬行,這叫「依心起於勝行」。聖道法門的修行都是如此,跟淨土法門是有區別的。
「門餘八萬四千」:這樣的法門有多少呢?有八萬四千,很多,一切聖道法門都在這之內。在世尊所說的教法中,彌陀淨土法門單為一類,其餘所有法門總為一類,所以說「門餘」,淨土法門又稱「門餘大道」。
「漸頓則各稱所宜,隨緣者則皆蒙解脫」:之所以講這麼多法門,有漸有頓,種種不同,是為了適應不同的眾生。隨順眾生的根機、因緣,只要根機相應,漸法、頓法都可以出三界,證無生法忍。
接下來就轉折了,說明淨土門存在的理由。
然眾生障重,取悟之者難明,
雖可教益多門,
凡惑無由遍攬。
可是眾生的障礙——煩惱障、業障、罪障……種種障礙很深重。這些法門,不論頓漸,都要悟明本源心地,悟後起修,是為正修。但是眾生障重,難以悟明心地。
「雖可教益多門」:雖然世尊有無量智慧,可以用多種多樣的教法利益眾生,但還是不能把所有業障深重的眾生全部度脫,還是不能滿他的出世本懷。
「凡惑無由遍攬」:「凡」就是凡夫,「惑」是有無明惑障;「遍」是一個不漏;「攬」是攬取,好像媽媽把孩子抱在懷中一樣。釋迦牟尼佛雖然廣開八萬四千法門,也只度了根機相應的一部分眾生,那些鈍根、劣根、業障深重、難以開悟的眾生,這八萬四千法門就有所遺漏了,不能把他們通通攬取。所以,淨土法門就要開顯出來。我們就知道:淨土法門能利益被聖道門所遺漏的一切根機。
印光大師也講:「如來憐憫我們戒定慧修不了,特別開此淨土一法。」如果眾生都能修得了戒定慧,都可以出離生死,那就沒有必要開淨土法門了。
大家要明白:淨土法門是為那些聖道八萬四千法門都修行不能成就、「取悟之者難明」的人而開顯的。
不開不行嗎?不開不行。因為世尊來成佛,他是要度脫一切眾生,如果只是少數上根利智的人修行八萬四千聖道法門解脫了,而大多數人遺漏了,就不能大暢佛懷。所以,釋迦牟尼佛才要講淨土法門。
但是,講淨土法門要有機緣,接下來就講機緣了:
遇因韋提致請,
我今樂欲往生安樂。
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遇」是遇到,釋迦牟尼佛早就在等,等待你來提,所以叫「遇」,「遇」是「我在這裡等著你」。遇到什麼因緣呢?韋提希夫人來請求了。韋提希夫人遭遇逆境,她的兒子奪取王位,把她的丈夫,也就是老國王關起來,加以謀害;又想殺她,殺不成又把她關起來。她感到人生苦惱、世事無常,於是向釋迦牟尼佛哭訴、哀求:「我要往生極樂淨土。世尊,請教我怎麼觀想吧。」
然娑婆化主,
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
安樂能人,
顯彰別意之弘願。
「然娑婆化主」:這個「然」字很有味道。釋迦牟尼佛正好在等待,韋提希再提出來,那八萬四千法門遺漏的眾生,解脫都有望了。「娑婆化主」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教化主。
「因其請故」:「韋提希夫人這麼一請,剛好稱我本懷」。那時候,世尊不是笑了嗎?「爾時世尊,即便微笑」,「好啊!我可以講淨土法門,度脫一切眾生了」。
「即廣開淨土之要門」:「要門」的名詞出來了。什麼叫「廣開」呢?能夠廣攝一切定善根機、散善根機,這叫「廣開」;能夠普攝一切教法,能夠將八萬四千法門攝入其內,這叫「廣開」。同時,也是因為韋提希夫人請得很狹窄,她只請定善觀法,沒有請散善三福,更沒有請念佛,而釋迦牟尼佛卻開說得很廣泛,不僅講了定善十三觀,還講了散善三福業、九品往生行,以引導各類眾生進入淨土門,所以叫作「廣開淨土之要門」。
「安樂能人」,「安樂」就是極樂世界。「安樂能人」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有觀世音菩薩,有大勢至菩薩,有清淨大海眾菩薩,但是只有阿彌陀佛叫作「能人」,極樂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阿彌陀佛的能力所成就的。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也是阿彌陀佛度去的;其他菩薩、極樂世界種種莊嚴,也是阿彌陀佛的清淨功德、願力所成就的;其他菩薩度化眾生的能力,都來自阿彌陀佛一佛。觀世音菩薩也來救苦度眾生,大勢至菩薩也來勸導我們回歸極樂,他們的能力來自阿彌陀佛,所以,阿彌陀佛叫作「安樂能人」。
「顯彰別意之弘願」:「弘願」的名詞也出來了。「顯彰」:原來隱沒了,把它顯明,叫作「顯」;原來有東西蓋住了,把它掀開,叫作「彰」。「別意之弘願」,具有特別意趣,跟一般的教法有差別。印光大師說淨土法門是特別法門,特別在哪裡?就特別在「弘願」——第十八願。
所以,這部《觀經》有兩尊佛在講:
表面上,明顯的,是世尊在講。世尊講的主要是三福九品、十三定觀,這是《觀經》的一層內容。更深一層內容,就是阿彌陀佛在講。他講的是弘願,「別意之弘願」。
整部《觀經》到最後桶底脫落、和盤托出的時候,世尊唯付囑「持無量壽佛名」——阿彌陀佛的弘願。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兩土世尊心意完全一致。
這只有彌陀化身的善導大師才解釋得出來,其他大德法師解釋《觀經》,沒有解釋到這一層。這就是善導大師超勝的地方,「楷定古今」的地方,能夠作為標準的地方。
1.要門
善導大師接著解釋:
其要門者,
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
定即息慮以凝心,
散即廢惡以修善:
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什麼叫要門呢?就是這部《觀經》的定門與散門。
定門是什麼呢?「定即息慮以凝心」:「定」是禪定。妄想雜念止息了,心就凝定了,就像寒潭止水,波瀾不驚,這就叫作「息慮凝心」:這是「定」的法門。
《觀經》十三定觀,禪觀,天台宗的止觀,唯識宗的唯識觀,華嚴宗的法界觀,各宗各派,只要是修禪定、觀想,都屬於要門當中的定門。
散門是什麼呢?「散即廢惡以修善」:「散」是散亂。散心當中「廢惡修善」,這叫散善門。散善門在《觀經》裡就是三福。三福不需要你打坐、凝定心神。
「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要門就是修行定善法門或散善法門,然後把這兩個法門修行的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比如讀誦《金剛經》《法華經》《心經》,或持誦咒語,把這些迴向求生極樂,這就是要門當中的散善門;修禪定、止觀,迴向求生極樂,這是要門當中的定善門。不管是定善、散善,都在要門當中。
2.弘願
言弘願者,
如《大經》說: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大經》就是《無量壽經》。善導大師解釋《觀經》,我們從這一段文就看得出來,他是站在《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的立場上來透達《觀經》的教義。為什麼解釋《觀經》牽扯到《大經》呢?因為《大經》是根本。「如《大經》說」,說什麼呢?「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這段話就是對弘願的解釋,很重要,這段話也是在解釋第十八願。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如果以弘願來講,不限在定善,不限在散善。定善凡夫也好,散善凡夫也好,還包括惡凡夫,都往生有分。如果修行要門,就只有善人有分了。因為定善要禪定;禪定修不了,你要修散善,廢惡修善,那惡業凡夫是沒有辦法解脫的。所以,要門就有限制,就有一定的不足。而弘願說「一切善惡凡夫」,結論是什麼呢?「得生」,能夠往生。不光是善凡夫能夠往生,惡凡夫也能往生;不光是平時遇到佛法的惡凡夫能往生,就是一輩子造惡、沒有遇到佛法、臨終才遇到佛法的惡凡夫,也能迴心念佛往生,所以講「一切善惡凡夫得生」。這裡的「一切善惡凡夫」就是指《觀經》裡講的「善惡九品」。「九品」代表所有一切眾生,一切凡夫都可以往生。
原理在哪裡呢?「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他們之所以都能往生,沒有一個不是乘託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作為增上緣的。
(二)淨土門內的細判
這樣聽起來,在我們心中建立一個概念:善導大師根據《觀經》的宗旨,在淨土門之內再細判為兩門,一門是要門,一門是弘願。要門是釋迦牟尼佛表面上講的,「廣開」,隨問而答,是淨土門的方便;弘願是阿彌陀佛隱含著講的,不請自說,是淨土門的歸結點。
善導大師解釋《觀經》和一般法師解釋的不一樣,他看出這部《觀經》有兩個層面,最後回歸一致:一個就是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的請求而廣開淨土要門,詳說十三定觀、三福九品,這是一般的法師都能看得到的層面。另外一個層面,就是比較深秘的,所謂「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在這部《觀經》當中,除了世尊講說十三定觀、三福九品,還有阿彌陀佛在顯明特別不共的弘願。阿彌陀佛在《觀經》的哪裡顯彰弘願之法呢?主要在第七觀、第九觀及下品觀。這必須看善導大師的解釋。這就是「要弘分判」。
(三)諸佛證定
這部《觀經》,如果不是善導大師以彌陀化身的資格來解釋,沒有人能解釋得這麼到位。
因為前人對《觀經》解釋得不夠透徹,善導大師就在佛前「標心結願」,發了一個願:「我今欲出《觀經》要義,楷定古今,希望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和諸佛加持我,給我證明。」善導大師的口氣很大,要對過去和當時的各種觀點作一個決斷,要為淨土法門樹立一個標準。這當然不是件小事了,這是件大事,所以,他請求諸佛來證明。
發完這個願,善導大師就每天念《阿彌陀經》三遍,念阿彌陀佛三萬聲。當夜就見到極樂世界種種景象,見到雜色寶山放出光明,諸佛菩薩或坐或立,或語或默。自此以後,每天晚上夢中都有一位聖僧,前來指導,講說。這位聖僧是誰呢?就是阿彌陀佛。
《觀經疏》寫完之後,善導大師又發了一個願:「這部《觀經疏》如果符合諸佛的旨意、彌陀的本懷,希望再次得到瑞相和證明。」——沒寫之前,請諸佛來加持證明;寫完之後,再請諸佛給予印證和肯定。結果連續三夜,諸佛菩薩都來放光證明。善導大師在《觀經疏》的結尾講了這幾句話:
此義已請證定竟,
一句一字,不可加減,
欲寫者一如經法。
大師的意思是:我寫這部《觀經》的要義,已請十方諸佛證明過了,定下來了,已經印證完畢了。如果有人想抄寫這部《觀經疏》,應該像抄寫佛親口宣說的經典一樣,不能隨便加,不能隨便減,不能隨便改變。
所以,這部疏叫「證定疏」,經過諸佛證明,確定,是毫無遺誤的。
對於《觀經》,善導大師的解釋和一般的解釋是不一樣的。善導大師的教法、思想,能夠彰顯阿彌陀佛的別意弘願,就有特別的地方。這也是我們依止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原因。

三、要弘廢立
祖師判教,目的在幫助我們抉擇教法,分辨方便與真實,然後導方便入真實。
接下來我們就學習「要弘廢立」。「要」是要門,「弘」是弘願,「廢」是廢捨,「立」是確立。
(一)廢立的三個步驟
借用天台教相,「廢立」有三個步驟,所謂:「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廢權立實」。
1.為實施權
「實」是指真實,真實不虛、究竟了義;「權」是指方便權假,不是究竟了義,是一種方便導引。
為什麼要「為實施權」呢?因為真實的教法非常猛利,如果不是大根、頓根、成熟的根機,難以一下接受。所以,為了講述真實教法,先施設方便教法,這叫「為實施權」。
有時候我們和別人談話,不能直奔主題,否則會顯得唐突,對方沒有思想準備,也許不能接受。這個時候,我們語言當中就要帶一點善巧方便,一開始先作鋪墊,慢慢講,漸漸地,他有點感覺了,再把我們的意思說出一點點,最後和盤托出,這是通常的做法。不然,貿然跑去,不知深淺,可能一下談不成。
釋迦牟尼佛教化我們,費盡了心思,「種種思量巧方便,選得彌陀弘誓門」。他就要有方便法門,「為實施權」,為了講真實的教義,先施設方便的教法,這是第一個步驟。
2.開權顯實
但是,不能老是這樣,老是這樣真實教法還是不能出來。所以,第二個步驟叫作「開權顯實」,展開方便權巧教法,顯示真實教法。
「為實施權」的時候,人們只能看見權法,沒有看見實法;到了「開權顯實」的時候,權法也存在,實法也存在,兩者都能看到。
3.廢權立實
可是,這還不是世尊的本懷,所以就要進入第三個步驟——「廢權立實」。方便已經講完了,就擱在旁邊,獨獨把真實教法舉出來,這叫「廢權立實」。
世尊為了教化我們這些傲慢、愚癡、無智的眾生,他老人家很慈悲,只好委曲求全,先不能和盤托出,先這樣講、那樣講,最後把底盤托出來。
這就是「廢立」的三個步驟。
(二)《觀經》廢立
在這部《觀經》當中,也有這三個步驟,我們可以用蓮花的比喻來說明。
淨土宗稱為蓮宗。蓮花,外面是花瓣,裡面是蓮蓬。蓮花生長有三個階段。
1.為蓮故花
第一個階段,「為蓮故花」。「蓮」指蓮子,「花」是蓮花瓣。為了結蓮蓬、收蓮子才長這朵蓮花,所以叫「為蓮故花」。這時只能看見蓮花苞,裡面的蓮蓬看不到。
2.花開蓮現
第二個階段,「花開蓮現」。蓮花開了,裡面的蓮蓬就看到了。其實,花苞包起來的時候,蓮蓬就在裡面,只是我們看不到。到第二階段,「花開蓮現」,蓮花打開,蓮蓬出來了。
「為蓮故花」就代表「為實施權」。蓮子代表「實」,果實,真實,成熟的。為了這個真實教法,先施設權假方便。「花開蓮現」就代表「開權顯實」。把權巧方便的教法打開,顯示出真實的教法。
3.花落蓮成
第三個階段,叫作「花落蓮成」。到最後這個階段,大家到蓮花池邊去看,就看不見花瓣了,只看見蓮蓬孤立地在那個地方,蓮子成熟了,花瓣都飄落在水中:這就是「廢權立實」。
在這部《觀經》當中,什麼是「為蓮故花」呢?「蓮」就是指阿彌陀佛的弘願——「一向專念彌陀名號」,就是指專修念佛的教法;「花」呢,花瓣,很莊嚴,有保護作用,有引導作用,是指什麼呢?要門,定散二善。從組織結構來說,《觀經》的「序分」,特別是「散善顯行緣」「定善示觀緣」,即是「為蓮故花」,為實施權。
韋提希夫人請求說:「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佛就微笑了。為什麼微笑呢?「好啊!你這麼一問,我就可以講我心中的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了。」但是,還不能馬上講出來,而是說「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以定善、散善為譬喻、方便,心中深深地藏著阿彌陀佛的本願。
「正宗分」將「序分」中的「定善示觀緣」展開為十三定觀,「散善顯行緣」展開為九品行業,從中顯出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這叫花開蓮現、開權顯實。
比如定善第七觀,世尊正要為韋提希夫人說除苦惱法,爾時——
無量壽佛住立空中,
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
光明熾盛,不可具見。
阿彌陀佛就顯現出來了,佛慈悲智當下徹入韋提希夫人內心,夫人與彌陀悲心一念相應,當下得證無生法忍,往生決定。這就顯示:阿彌陀佛本身,就是我們眾生的除苦惱法。唯有念佛,能除眾生生死大苦惱。這即是花開蓮現。
又,第九真身觀是定善十三觀的最高潮,真身觀成就了,就看見阿彌陀佛「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這樣高大的佛身,放出無量光明。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這是《觀經》當中很重要的經文。觀佛成就之後,看見佛的光明是攝取念佛的人,即是從觀佛走向念佛,顯示觀佛為方便,念佛為真實;十三定觀為權,一向專念是實,所謂開權顯實、花開蓮現,現出念佛。
散善三觀顯明念佛的,是在第十六觀,下品三生單講念佛,不講其餘。因為這三品眾生都是造惡多端,毫無修持,直到臨終方遇佛法。對他們來說,定善、散善都不可能修持了,只有念佛法門可以救度他們,所以單提念佛——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九品往生當中開權顯實。
「正宗分」十六觀說完,進入「流通分」,世尊不付囑定觀,也不付囑散善。發菩提心、讀誦大乘、受持眾戒等等都不付囑,唯獨提出「持無量壽佛名」的念佛,交待阿難:
汝好持是語,
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這一句叫作一錘定音。「持是語」,不是持無量壽佛觀,也不是持三福;是持什麼呢?就把真實的教法顯露出來,單提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這才是整部《觀經》的心髓和精要,這才是釋迦牟尼佛講這部《觀經》最後的落腳點——持名,持名念佛,執持名號。
到這個時候,要門的花瓣通通凋落,只留下弘願,「持無量壽佛名」即是花落蓮成、廢權立實。
(1)點睛之筆
善導大師就是根據這段經文,體會釋迦牟尼佛講這部《觀經》的心意和阿彌陀佛的本願,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
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是整個淨土門的畫龍點睛之筆。
「畫龍點睛」是個成語,說是有一位畫家,很會畫龍,畫得栩栩如生,不過,他獨獨沒點眼睛。有人來看,說:「畫師啊,你畫得太好了!很遺憾,怎麼不點眼睛呢?」
他說:「此中有玄機。」「畫龍還有什麼玄機啊?」
「眼睛不能隨便點。眼睛一點上去,這條龍馬上就活了,就騰雲駕霧飛走了。」
看的人不相信,要畫師點上眼睛看看。畫師說:「你準備好了?離遠一點。」然後用筆往上一點——果然,眼睛點上去之後,馬上雷電交加,一條龍破牆而出。這個故事叫畫龍點睛。
現在,釋迦牟尼佛也要來畫龍點睛了。他畫了一條長長的龍,畫了十三定觀,畫了三福,畫了九品,全部畫完了,現在這句就是點睛之筆。這筆一點,整個十三定觀、三福九品全部活了。如果沒有這筆一點,整部《觀經》活不起來,這條龍只是蓄勢,還沒有飛騰。我們還是在那裡悲嘆,十三定觀修不來,三福也不容易,剛看到下三品有點希望,又被說成別時意,等於整條龍全死了。現在,善導大師就把它解釋出來。這句話作為點睛之筆,非常重要,大家要聽好,這裡面有電閃雷鳴,能夠打破我們內心種種虛妄的想法。《無量壽經》裡講「震法雷,曜法電」,像明亮的閃電,剎那間照破漫漫長夜;就像驚蟄的春雷,能夠化生萬物。
善導大師怎麼解釋呢?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釋迦牟尼佛從《觀經》的一開始,一直到最後結尾,雖然講說了「定散兩門之益」。「雖說」這個「雖」字很重要,這是轉折詞,後面還有另一層意思。
「定善門」:能夠修持日想觀、水想觀、地想觀、寶樹觀、寶池觀、寶樓觀……如果你能觀阿彌陀佛真身觀,就更不可思議了,都決定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定善門的利益。
「散善門」:能夠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能夠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能夠發菩提心,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果你能做到這些,能夠於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中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都可以往生,這是散善門的利益。
這不是很好嗎?但是還有更好的;這不是有利益嗎?但是還有更大的利益不在這定散兩門之內,所以說「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釋迦牟尼佛講定散二善,他心裡是望著阿彌陀佛的本願。「望」就是站在這個地方,眼睛看向那個地方。
釋迦牟尼佛知道我們眾生執著自力,難捨驕慢心,難捨通途觀念,所以他要引導我們,他要站在我們的立場考慮;但是,他不是永遠站在這裡,他是要把我們的眼光引到那個方向——阿彌陀佛,所以他「望佛本願」。
誰來望呢?釋迦牟尼佛來望;望到哪裡去呢?望到阿彌陀佛的本願。
(2)萬變不離其宗——望佛本願
釋迦牟尼佛開始講這部經的時候,心裡就帶著阿彌陀佛的本願來的,乃至整部經從頭到尾都貫穿著阿彌陀佛的本願。何以知之?
韋提希夫人在王宮遭囚禁,心中想著阿難能來慰問她。可世尊本人不請自來,從靈鷲山隱沒,從王宮出。為什麼?心中帶著阿彌陀佛的本願:這是一。
等到韋提希夫人求生無憂淨土時,世尊就眉間放光,攝十方佛土於頭頂光台之中,神力加持,讓韋提希夫人獨選極樂淨土。這也是因為世尊心裡望著阿彌陀佛的本願。十方佛土雖然清淨,但是不容易往生,因為那些佛沒有發以名號救度造罪凡夫的四十八願。所以,世尊特別用神力加持,故意隱沒十方淨土的優勝,獨顯西方超勝。善導大師解釋說「十方佛國,並悉精華;欲比極樂莊嚴,全非比況」,「此明彌陀本國四十八願,願願皆發增上勝因」:這是二。
等到韋提希夫人說「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世尊便微笑放光,這也是心望阿彌陀佛本願的緣故。善導大師解釋說「如來以見夫人願生極樂,更請得生之行,稱佛本心,又顯彌陀願意」:這是三。
乃至十三定觀,觀觀都是「望佛本願」。比如第七觀,世尊欲說除苦惱法,阿彌陀佛應聲來現,所謂的「除苦惱法」,在世尊的心中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善導大師說:「娑婆化主為物故,住想西方;安樂慈尊知情故,則影臨東域。」顯示二土世尊為度眾生,心心相映。釋迦牟尼佛心中想的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這是四。
第九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唯攝取念佛眾生而不捨,這也是阿彌陀佛本願的緣故。善導大師言:
唯有念佛蒙光攝,
當知本願最為強。
為什麼只攝取念佛人呢?是因為念佛順了阿彌陀佛因地的本願。果地名號的光明,攝取因地本願所誓的念佛行法,因果相吻合。所以,釋迦牟尼佛講第九真身觀,也是「望佛本願」:這是五。
真身觀是十三觀的核心,真身觀既望佛本願,則十三觀,觀觀皆是望佛本願,皆為念佛而說:這是六。
又,九品眾生皆是凡夫,卻得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報土,也是因為「託佛願以作強緣」,所以九品皆是望佛本願而說,否則,凡夫不可能得入報土:這是七。
下品三生的十惡、破戒、五逆罪人,跟他們講稱念彌陀名號,一聲、十聲往生淨土,更是直接說明阿彌陀佛的本願:這是八。
《觀經》雖然講得很廣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世尊心中有一條不變的線索,就是「望佛本願」。
世尊「望佛本願」,目的是要把我們的眼光引導過去,也要讓我們「望佛本願」。
(3)佛的本願即念佛往生
佛的本願是什麼?
「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釋迦牟尼佛的心意,在讓我們眾生一向專稱阿彌陀佛。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也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所謂「佛佛道同」。
釋迦牟尼佛的心意,不是讓我們去修定觀。如果大家讀完《觀經》,以為「稱名念佛不如觀想……」或者認為「我邊念佛邊觀佛……」這是不理解釋迦牟尼佛的真實意。釋迦牟尼佛的意思,不在眾生修觀。善導大師說:
眾生障重,境細心粗,
識颺神飛,觀難成就。
我們識神飛揚,攀緣六塵,像猿猴一樣,剎那不能安住。極樂世界非常微妙、莊嚴、清淨,我們的心很粗糙,用這樣一個粗心來觀細境,是觀不成就的。就好像肉眼很粗,看不到細菌,必須拿顯微鏡才能看到。眾生心很粗劣,如果用躁妄心觀想,理路不明,沒人指導,心又不沉定,不清淨,定會著魔發狂。
佛憐憫我們,他的心意,他的本懷,在於讓我們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這叫畫龍點睛。你如果把這一句看明白了,整部《觀經》的宗旨就洞若觀火。
印光大師就講:
善導雖疏《觀經》,
實最重持名一行。
雖然註解《觀經》,但是,重點、落腳點不是在觀佛,而是在持名。
念佛有四種: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這四種念佛,一般認為持名念佛最低級,實相念佛最高級。這種解釋,不是純粹淨土法門的解釋。果真這樣,持名念佛就不可貴了,大家還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善導大師不是這樣解釋,善導大師說:所有定善、散善,是要歸入持名念佛的。觀想念佛、觀像念佛,還有實相念佛,比如第八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也有人解釋為空性觀、佛性觀,也就是真如實相觀。而世尊的本意,講這一切的目的,是要進入持名念佛。
這個怎麼理解呢?因為持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易行;其他法門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難行。你再怎樣修行,如果沒有彌陀本願力的加持,怎麼能比呢?自力跟佛力不能相比:這是一重。
第二重,六字名號是阿彌陀佛證得的圓滿實相,不是菩薩的分證實相。所謂「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破四十一品無明,分分法身證滿,就成佛了。
曇鸞大師說,彌陀名號是實相身,這句名號就是實相法,又說本願稱名即是「如實修行相應」。什麼叫「如實修行」呢?「雖常修行,實無修行相可得」,可知彌陀本願稱名,包含實相念佛,超越實相念佛,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外表的事相上,凡夫口稱這句名號,本身包含了大乘教法的最極原理。
禪宗說「悟無所得」,《心經》也說「無所得故」,沒有得。沒有得,修什麼呢?本來如此。稱性起修,所以沒有修相。我們都有修相,有修相就是有為法。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如果完全投靠南無阿彌陀佛,仰託佛的願力,我們沒有修相可得。一天念三萬聲、五萬聲,仍然是靠佛力。
如果認為「我精進修行,我修得好啊……」這就是落在自力這一邊了,這不叫「如實修行」。「如實修行」就是:我完全仰靠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是個罪人,我是個愚癡者,我是個沒有能力的人,我只有靠南無阿彌陀佛。雖然不懂得深妙、幽玄的道理,但是如印光大師所說:
潛通佛智,暗合道妙。
暗暗地,不知不覺跟佛的智慧相通了,符合了最上、最玄妙的道理。一切的一切,都濃縮在六字名號裡面。法然上人也有一段話,很妙。他說:
念佛雖有種種之義,
稱六字之中,一切皆含。
持名、實相,觀想、觀像,定、散,三心、四修、五念……講了很多很多。講那麼多,只要稱念六個字,通通包括了,全部都有了。
(4)任何人都有解脫的希望
善導大師作這樣的解釋,稀有難得!這就成為《觀經》最後的結論。講十三定觀、三福九品,講那麼多,像畫一條長龍,最後的點睛之筆,就在這一句,就是釋迦牟尼佛付囑阿難的:
汝好持是語,
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這是畫龍點睛之筆,是轉凡成聖之筆,是點鐵成金之筆。我們雖是凡夫,但念南無阿彌陀佛,即可轉為極樂的聖賢菩薩眾;我們雖然是被人拋棄的一個破瓦塊,但是稱念這句名號,能轉為珍貴的黃金!這個不可思議啊!大家要牢牢地受持,抓在手上,不要丟掉。
仰憑彌陀的大願,本願稱名,一向專稱,任何人都有解脫的希望和光明,任何時候、任何因緣都存在往生的可能性!只怕你不念佛,只怕你不相信,只怕你不願意。只要願意念佛,只要願意往生,沒有一個不往生的。這才叫「大慈大悲」,這才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沒有一個遺漏。
佛法不是空洞的理論,不是一個摸不著的氣球在天上,而是能夠看得見、摸得著、拿得住的現實利益。只要以我們凡夫的身分,以我們心口,常稱彌陀佛名,願生極樂淨土,此身報謝娑婆,必定花開極樂。
(三)雙重引導
善導大師細判要門和弘願,有雙重引導作用:
第一重,導聖道入淨土要門。聖道門的修行者,如果他們修行成就了,解脫了,不在此列;如果修行疲軟乏力,解脫遙遙無期,那麼,可以把他們原來修行的定善、散善的功德迴向求生極樂,這樣就進入淨土要門。
第二重,導要門入弘願。引導要門定散二善的行者,也就是雜行的人,進入專修念佛正定之業,這樣契入彌陀本願,大暢世尊本懷。

四、要弘比較
我們來比較一下要門和弘願,以便更好地理解《觀經》的真實之意。
(一)共同點
要門是方便,弘願是真實,應當從方便入真實。
方便是相對於真實而講的。比如說我們要上樓,臺階就是方便,沒有臺階就上不來,所以臺階很重要。但是,臺階雖然重要,你不能總站在臺階上,還要上來,登堂入室,這才達到目的。
話分兩頭講。對樓下徘徊的人,就要他上樓梯,走向解脫之道;對於已經上了樓梯的人,就告訴他別總在樓梯上轉悠,要進房間。這是不同層次的,循序漸進。對於正在聖道修行,還沒入淨土門的人,可以先向他介紹要門:「你可以拿你的定善、散善迴向求生極樂。」這樣引導他。他已經迴向求生極樂了,就要更進一步了:「你不能老是雜行雜修,應當轉過來專修念佛。」
要門、弘願都屬於淨土門,都是引導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一大共同點。
(二)不同點
下面是要門與弘願的不同點,總共列出二十幾點,互相之間有關連,也有少數幾點內容類似,但角度不同,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理解。
1.釋尊‧彌陀
要門是以釋迦牟尼佛作為法門主,弘願是以阿彌陀佛作為法門主。善導大師說:「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兩尊佛各代表一個教法,開始分兩個線索,最後歸結一致。
2.因請‧不請
要門是釋迦牟尼佛根據韋提希夫人的請求而講的;弘願呢?沒有經過請求,阿彌陀佛不請自說。
「因請」和「不請」有什麼區別呢?「因請」就帶有方便,「你問我,我來回答你,我當然先就你的根機來講;你的根機成熟了,再把我想講的和盤托出」;「不請」,主動講的話,當然就是我自己本來想講的。所以,「因請」帶有方便,順著眾生的根機;「不請」就是阿彌陀佛主動來救度我們。這在《觀經》主要體現在第七觀。
3.廣開‧顯彰
「廣開」,是釋迦牟尼佛廣開。以定善、散善統攝一切法門,稱為「廣」;定散迴向求生淨土,開啟往生淨土之門,稱為「開」。這層意思很淺顯,諸宗大德都看出來了。
「顯彰」,是阿彌陀佛顯彰。讓原來隱含不明的顯露出來。在要門的十三定觀和三福九品當中,透露出彌陀本願救度的信息,顯示更深一層的含義。這層含義,只有善導大師解釋出來了。
4.通意‧別意
阿彌陀佛的本願,叫「別意弘願」,它特別。
相對來講,定散二善——要門,它就有「通意」,跟普通的教法有共通的地方,也修定善,也修散善。
但是,念佛非定非散。念佛,你說是定善,它不是;你說是散善,它也不是。它是彌陀本願救度。定善的根機當然可以念佛,散善的根機也可以念佛,定機、散機念佛可以平等往生。念佛是往生正定之業,非定非散,超定超散。
「別意弘願」有多種特別:
(1)攝機特別
彌陀本願救度,凡夫為本,以下根之人為主要對象,上根之人為輔助對象;其他法門是以善人、上根利智為主要對象,下根罪人為輔助對象。
(2)行法特別
專念彌陀一佛,有別於定善散善種種修行來迴向。
(3)利益特別
下劣凡夫,專稱佛名,可以到極樂報土成佛,這個利益超越一般法門。
有這種種的不同,叫「別意」,特別。特別就特別在阿彌陀佛的本願。印光大師直接說為「特別法門」。
5.《觀經》‧《大經》
要門,表面來看,主要是《觀經》的思想,所謂「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弘願,主要是《大經》的思想,所謂「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當然也說明:在《觀經》這部經之內,是以《大經》阿彌陀佛的本願作為根本的法理依據。
6.定散‧念佛
在修持方面,要門是修持定善和散善;弘願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在修行方面,有定散和念佛的差別。
如果我們念佛,把它當作息慮凝心的方便,當作廢惡修善的手段,這樣雖然在念佛,但是印光大師說這是「以橫超法,作豎出用」,沒有乘上佛的本願力,而是把念佛當作修定善和散善的手段,落在定散二善的觀念裡面。
7.迴向‧不迴向
要門說「迴斯二行」;弘願直接乘佛願力,不說迴向。
定散二善,一定要迴向。定散二善如果不迴向,決定沒有往生的道理。五戒十善、種種禪觀修法,本來的因果不是導向極樂世界的。就像一部車,本來是到南京的,現在我要去北京,那當然就要調轉過來才能去北京。
可是念佛不一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到阿彌陀佛那個地方去,如是因,如是果,不存在迴向不迴向的問題。願生極樂世界的人,只要專修念佛,即使不再單獨迴向,也自然成為往生之業,因為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到阿彌陀佛那裡,就到極樂世界。
修別的法門,誦經,念咒,各有其感果的功能,若不迴向,不能得到往生的結果。
「迴向」就是迂曲的法門,「不迴向」就是直達的法門。弘願——專修念佛是乘直達車,要門定散迴向是走迂迴的道路。
8.求生‧得生
要門說「求願往生」。弘願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
「求」是盼望,「得」是得到。「求生」和「得生」,這就不一樣了。「想成功」和「成功了」,會不會一樣?兩回事嘛。
要門的作用主要在發起求願往生的心,要門本身能得到往生嗎?不能!往生靠的還是佛力,必須進入弘願,才能得到往生。所以要門是方便,說要門是為了歸於弘願。《觀經疏‧玄義分》專門列出「得益門」,就是為了說明得益唯在彌陀本願。又說:
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
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
9.不定‧決定
弘願是往生正定之業,「即時入必定」,決定往生,無任何不確定性;要門迴向有不確定性,若歸附弘願,具足三心,即得往生,否則不能往生。
10.唯善‧善惡
在攝受根機方面,有「善機」和「善惡根機普遍攝受」的差別。
要門,要麼修定善,要麼修散善。定善,息慮凝心,這個要求就很高了;若不能修定善,至少要修散善——廢惡修善,這樣才可以「迴斯二行,求願往生」。如果你定善也沒有,散善也沒有,迴向什麼往生?迴向你的惡業嗎?那不可能。所以,要門攝受的是善凡夫,修善業的眾生。
弘願不一樣。善導大師說「一切善惡凡夫」,善凡夫當然可以靠彌陀本願救度,惡凡夫更要靠彌陀本願救度;惡凡夫靠彌陀本願救度,善凡夫還是要靠彌陀本願救度,所以說「一切善惡凡夫」,無一遺漏。攝機廣大,不擇眾機,這是弘願的超勝之處。
11.不遍‧遍攬
前面說「雖可教益多門,凡惑無由遍攬」,這是講聖道門。聖道門雖然有八萬四千法門,但是凡夫罪障很深,惑業很重,釋迦牟尼佛雖然開了八萬四千法門來利益眾生,還是有很多眾生遺漏了,不能通通包攬。
要門雖比聖道門廣泛多了,但是,仍然是以善眾生為對象,仍然會遺漏罪業眾生。可是弘願就不一樣,十方眾生無一遺漏,遍攬無餘。
12.自力‧佛力
要門,修行靠迴向自己的定散二善,多少帶有自力。弘願,專稱彌陀名,完全靠佛力,所謂「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自力跟佛力怎麼能比呢?
要門能不能往生?能。要門能往生,弘願更能往生。
要門往生,靠的是定散二善之力嗎?不是,不論定善、散善、念佛,只要往生,靠的都是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
13.雖說‧直說
要門是釋迦牟尼佛講的,不過,釋迦牟尼佛講要門是「雖說」。「雖說」就是有委曲,就不是他正直想講的。
而弘願呢,是直接要說的。所以,有「雖說」和「直說」的差別。
14.方便‧正直
定散要門是「雖說」,「雖說」就帶有方便。
弘願是「直說」,就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就捨掉方便了,就直接講了。
釋迦牟尼佛在《觀經》裡很委曲,到最後結尾才敞開心門,露出真實:「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這就是弘願。他不講那麼多了,定善、散善不講了,正直捨方便,單獨講念佛。
15.小益‧大益
「小益」是小的利益,「大益」是大的利益。定散二善如果迴向求生,也能往生。不過,往生到哪裡呢?極樂邊地。根據《無量壽經》所講,「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寶宮殿」,在蓮花胎裡五百歲花不開,不能見三寶,不能供養諸佛菩薩,不能聽經聞法。而專修念佛直接到報土,花開見佛,利益更大。
16.順機‧望佛
「望佛」就是「望佛本願」。釋迦牟尼佛講弘願,心中看向阿彌陀佛那一邊,阿彌陀佛那一邊當然是真實的。
講要門的時候,釋迦牟尼佛是順著韋提希夫人的根機來講的——「順機」。
一個是「望佛本願」,一個是順機的凡情,那就不一樣了。
17.本願‧非本願
要門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弘願、一向念佛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
18.佛意‧非佛意
專修念佛正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意,所謂「意在眾生」。
定散二善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意,是方便意,不是真實意。
19.本懷‧非本懷
釋迦牟尼佛的本懷就在於讓一切眾生專修念佛,乘佛本願得生極樂,不要迂迴雜行雜修而往生不定。
20.付囑‧不付囑
釋迦牟尼佛講完《觀經》,最後不付囑定善十三觀,也不付囑散善三福,單獨付囑彌陀名號,「持無量壽佛名」,這是弘願。
21.雜多‧專一
定散二善,行法種種,雜多不一。彌陀弘願,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專一不雜。
22.能讚‧所讚
釋迦牟尼佛為何要說定散二善呢?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說:「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講定散二善,是為了證明、讚歎阿彌陀佛依正二報功德莊嚴,發起我們欣慕嚮往的心,願求往生。怎麼去呢?仰仗彼佛弘願,專稱彼佛洪名。
以定散二善來讚歎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讚歎阿彌陀佛的本願,是故要門為能讚之教,弘願為所讚之行。
23.能標‧所標
善導大師又說:「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標」是標指,如路標,指明方向。定善和散善,像是一個指路牌,指示的方向是「專稱彌陀名號」。定散為能標,念佛為所標。
24.能入‧所入
如房門為入房之門,要門即入要之門。這個要是什麼?《觀經》最後阿難問:「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世尊答以「持無量壽佛名」。所以,「要」指的就是念佛。要門,即是進入念佛的門戶。世尊通過定散二善,引導眾生進入專修念佛,故以定散二善為入念佛之門,稱為要門。
以定散為能入之門,念佛即是所入之要。
要弘二門差別比較表
五、要弘分判的現實意義
這樣說起來,要門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引導,弘願才是釋迦牟尼佛的真實本懷。
所以,到《觀經》結尾,釋迦牟尼佛就把要門擱到旁邊,「廢」,廢捨要門,不講了;然後「立」,確立弘願,專修念佛。
瞭解這樣的教理,我們就不會糊塗,也不會謗法。要門是方便,是引導進入真實的,在眾生根機成熟之前,是肯定不能少的。「讀誦大乘」本來就是《觀經》所講的,「讀誦大乘」對調化我們的根機是很有實際作用的。如果不瞭解苦、空、無常,不瞭解極樂淨土的莊嚴,不瞭解成佛的殊勝果報,就發不起求願往生的心,你想念佛都念不了。所以,方便導引必不可少。
但如果這些都通過了,你就可以一向專念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章 正行與雜行
——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
一、善導大師判正行與雜行
(一)行判
前面我們所學的「難行與易行」「自力與他力」「聖道與淨土」「要門與弘願」,都是直接針對教門所作的判釋——教判。
教判讓我們明瞭方向。難易二道,捨難取易;自他二力,捨自歸他;聖淨二門,捨聖歸淨;要弘二門,從要門入弘願。這樣,方向、理路就明白了。
具體到行持上,又要怎樣落實呢?在這方面,善導大師也給我們作了具體的分判。我們現在要學的「正行與雜行」,以及下一講的「正定業與助業」,正是行持上的分判——行判。
(二)就行立信
《觀經四帖疏》「深心釋」說: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
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就行立信」,就行業而建立必定往生的信心。但往生之行業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是就什麼行來立信呢?從後面的解釋,我們知道是就正行而立信,而非就雜行;在正行當中,是就正定業而立信,而非就助業。
(三)正雜分判
這裡善導大師將往生西方之行大判為正行、雜行兩大類。
正行也好,雜行也好,都屬於往生行,都是淨土門之內的行法,在往生極樂這個大目標上一致,但功能、作用不同,以此分出是正還是雜。正,有純正、正直兩種意思。正行即純而不雜之行、直達目標而不彎曲之行。反過來,雜行即不純粹之行,繞彎不直達目標之行。所謂正行、雜行,是就往生極樂這一目標而言的,這種分判是有所褒貶的。
單就行業本身,無所謂正雜,但往生極樂這個目標一旦確定,諸行就分出正雜。如同人的頭髮,有黑、黃、棕種種不同,本身無所謂正雜,但人種一定下來,就有了正雜之分,中國人以黑為正,歐美人以彩色為正。
正因為目標不同,在他宗雖為正行,入淨土即成為雜行。比如參禪,是禪宗正行;持戒,是律宗正行;止觀,是天台宗正行;法界觀,是華嚴宗正行。這些入淨土宗,用來迴向求生極樂,善導大師通通判為「雜行」。
完整而不會誤解的名稱,應該是「往生正行」「往生雜行」,簡稱「正行」「雜行」。什麼是正行呢?
言正行者,
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
善導大師在這裡把經典分為兩類:往生經,非往生經。不求往生,願在此土成聖成佛的經典,為非往生經;專門介紹往生淨土成佛的經典,稱「往生經」。
專門依往生經所講的行持方法來修行,這叫正行。
這裡很重要哦!比如說大家讀誦《金剛經》,《金剛經》是不是「往生經」呢?《金剛經》從頭到尾沒有一句話講到往生極樂世界。那麼,你按照《金剛經》來修行求生極樂世界,就不能叫正行了。
下面就列了五種正行:「讀」「觀」「禮」「稱」「讚」。
1.讀誦正行‧讀誦雜行
一心專讀誦
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讀誦經典,你就專門讀誦這三部經,這叫讀誦正行。
這段話在淨土宗的建立上很重要,這是善導大師為我們選定的淨土正依三部經。
現在也有人提倡「淨土五經」。即以淨土三經為基礎,加《普賢行願品》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稱為五經。其實,淨土宗正依經典,只有《觀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三部。《行願品》《念佛圓通章》,還有很多經典,雖然都附帶講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但不如淨土三經專講往生西方,這些都叫「旁依經典」。「旁」與「正」相對,就是說在旁邊,不在正位;不是根本依據,是輔助依據。由此可知,彌陀淨土法門是世尊的出世本懷,不僅在正依經典中專講淨土教法,講別的經典時也會時時聯繫到極樂世界。
淨土正依三部經,最早在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就提到,不過,沒有像善導大師說得這麼明顯:「往生」「正行」「專依」的經典,很明朗。
為什麼只有這三部經典有資格稱為淨土宗的正依經典,其他都沒有資格呢?因為這三部經典都是純粹、專門、徹底地講說極樂世界的莊嚴景象以及凡夫眾生的往生方法。形式上,它們很純粹,不夾雜其他,《觀經》也好,《阿彌陀經》也好,《無量壽經》也好,全部都講極樂世界,都講阿彌陀佛,不是教你怎麼參禪、怎麼開悟,不談那些,只談往生:這是第一點理由。
第二點,這三部經都貫穿著阿彌陀佛的本願,以阿彌陀佛的誓願作為本質內涵,作為靈魂。所以,善導大師解釋這三部經很簡略,三句話就解釋清楚了,他說: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
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唯」是唯一,四十八願說了唯一的一件事:「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此《經》定散文中,
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觀經》定善十三觀,散善三福九品,也是講了這件事情。
又如《彌陀經》中,
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阿彌陀經》也是講這件事情。
所以,祖師就是祖師,彌陀示現就是彌陀示現。這些話,不要說一般人講不出來,聽到之後也難以理解,甚至不能相信。但是,因為是善導大師講的,不相信也不敢反對。
有人說:「《觀經》定散門中講了很多,怎麼說就講了一件事情?四十八願也講了很多啊……」但是,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這麼講,那我們就要好好思維。如果依我們的智慧,叫作「文字障」,死於句下。善導大師是透過文字看本質,看到核心內容:定善、散善所指向的核心目標——專念彌陀名號得生。所以,這三部經是同一個宗旨:專念彌陀名號往生西方淨土。其他一切經典,不具備這樣的特點,因此不能作為淨土宗的正依經典。
大家要注意:學法,首先要有正依經典為依據。比如說我們到大學讀書,如果學電腦專業,就要拿電腦專業的課本來學習,這樣才學得好。學電腦專業,結果拿來一本《果樹栽培技術》,這就不相干了。佛教也有很多專業、很多宗。我們是專學淨土宗的,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我們的正版教科書就是淨土正依三部經。你拿來《金剛經》——《金剛經》好不好?當然好!《法華經》好不好?當然好,都好!但是這些都不是我們的正依經典。所以,學淨土宗,求生極樂淨土,專依淨土三經,不依其他諸經,甚至也不隨便參考。因為我們沒有智慧,只怕一參考就雜了,宗旨模糊了,兩頭不靠,還自以為圓融,結果往生不定。更不要引用淨土三部經以外的經典來妨難淨土宗,因為專業不一樣,宗旨不一樣,法門不一樣,對機不一樣,利益不一樣,各有道路。所以,善導大師才苦口婆心地勸我們「你要專讀誦這三部經,這是讀誦正行」。反之,讀誦這三部經以外的經典,通通是讀誦雜行。
讀誦淨土三經,是純粹的極樂之行,純而不雜;直向西方,不向他方,直而不曲,所以是正行。如果我們讀誦其他經典迴向求生極樂,內容不是純與極樂相關,就雜了;功效上,不直達淨土,要迴轉趨向,這就拐彎了,就不是正直的了。比如說我們從長春要到北京去,坐火車的話,就要查看列車時刻表,看看坐哪一班車。那麼,你一定是翻看從長春到北京這一頁,翻到這一頁,對你來講,就叫作翻正確了,就算是「讀誦正行」了,就讀這一頁。哦,原來長春到北京,共有多少班次,各在幾點……結果你不翻到這一頁,而翻到從長春到哈爾濱那一頁,那就南轅北轍了;要再從哈爾濱轉到北京,這就拐彎了。
我們是要到極樂世界去,如果修學經典,就要在《大藏經》裡翻哪幾部經典?淨土三部經。這幾部經是告訴我們怎麼到極樂世界去的,這就看對了。結果你翻開一部經典,從頭到尾沒有一句話講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說:「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就是要看這本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字講往生極樂世界的經典,作為我修行的指南。」這就不正確了。這是講「讀誦正行」。
不過,這一點,我想再多解釋幾句。既然只有讀誦這三部經叫作讀誦正行,其他經典可不可以讀呢?能不能讀呢?讀了算不算雜行呢?這就要分辨了。
作為一個淨土宗的行人,首先要深信因果。所以,凡是看關於因果報應方面的經典、書籍,不算雜行,它能夠讓我們厭離娑婆,求生極樂。深信因果,知道如是因如是果,三業不慎就要墮落,這是有幫助的,是基礎課,這不算雜行。還有,讀誦善導大師、道綽大師、曇鸞大師的著作,當然也是正行,不是雜行,因為這些舊作如果不讀的話,我們看不懂三部經。還有,已經依三經專修念佛了,但是為了方便度化眾生,想對整個佛法有一個通體的認識,而讀誦《法華經》《涅槃經》等大乘經論,這也不算雜行。
什麼算雜行呢?心中認為單念佛不能往生,用讀誦其他經咒的功德來輔助,把它夾雜進來,以為這樣能幫助往生,這樣的想法所引導的行為,就叫作雜行。
一般的淨土宗行人,不必求多、求廣、求博,先求專、求精、求深,老老實實將淨土三部經、善導大師這一系列思想深入瞭解,把握穩當。其他經教雖然也想讀,如果沒有時間,就留到極樂世界再讀。如果有時間,可以略微看一點。估計很多人是越來越沒有時間了,因為年紀越來越大了,離往生越來越近了。
2.觀察正行‧觀察雜行
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
五種正行都說到「一心專」,這裡說「一心專注」,可見善導大師是如何強調「專」。
「思想」:即一般所講的想像,但不是自己想像,而是依據所讀誦淨土經典的描述。比如讀誦《阿彌陀經》,隨經文想像極樂世界四色蓮花——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有人想像力豐富,有人相對簡單,但總會有所想像。
「觀察」:放下經本,端坐入觀,息慮凝心;也有精粗明暗之別,由粗轉細,從暗到明。心境相應,即稱三昧正受。
「憶念」:追憶前面思想、觀察之境,持念在心,相續不捨。
「彼國二報莊嚴」: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種種功德莊嚴。
思想、觀察、憶念都屬於觀察正行。再怎樣愚劣的人,願生極樂,多少也會有觀察正行。另外,觸境逢緣,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也是觀察正行。比如一出門,「外面噪音這麼大!極樂世界沒有噪音,都是法音」;「這裡氣味這麼難聞,極樂世界很香」;「這裡冬天這麼冷,極樂世界不冷」;「哎呀,車差點把我撞了,好險!極樂世界沒有交通事故」。這些都是觀察正行。打開報紙、電視,總是殺盜淫妄,惡人、惡聲。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都是菩薩,絕無惡事、惡名:任何事情都讓我們想到極樂世界。
如果是思想、觀察、憶念極樂二報之外的修行,觀唯識、觀法界、觀他方淨土等等,叫作觀察雜行。
當然,剛才講過了,觀苦,觀空,觀無常,這都是基礎教育,能讓我們厭離娑婆,求生極樂,不算雜。體會到苦空無常,就一向專念彌陀佛名,求生常樂我淨之涅槃國土。
3.禮拜正行‧禮拜雜行
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
禮拜,就一心專禮彼阿彌陀佛,這叫禮拜正行。
如果覺得專拜阿彌陀佛可能不夠,所以其他佛菩薩,只要知道的,都要拜,這就是禮拜雜行。
阿彌陀佛是救度的佛,諸佛菩薩有證誠之恩,都應禮拜,但有所區別。阿彌陀佛是專門拜,經常拜,目的是為往生;其他諸佛菩薩是隨緣拜,偶爾拜,用意在於感其證誠之恩。比如到了一般寺院,若不是專修念佛的道場,所供的有釋迦、彌勒、觀音、地藏等等,那就隨緣恭敬禮拜。
我們專修淨土宗,就專供阿彌陀佛,專拜阿彌陀佛,頂多西方三聖,不要雜。看一個人的佛堂,就知道他的信仰深淺。如果很亂,很雜,什麼佛菩薩都有,就知道他還是初學,沒有章法,沒有找到修持的法門,心中沒有主人。心裡如果有主的話,佛堂就很專一,簡潔莊嚴,以一代一切。
4.稱名正行‧稱名雜行
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
如果口稱名號,就一心專稱阿彌陀佛名號,這叫稱名正行。
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覺得單念阿彌陀佛一佛不夠,再念別的菩薩,再念別的佛,這樣夾雜進去,這叫稱名雜行。
佛菩薩都是讓我們簡單、更簡單;我們自己呢,就喜歡複雜、更複雜。真理很簡單,萬法歸一,沒有兩樣。如果有二,就不是真理。所以,淨土法門講「一」:一佛,一法,一淨土。一心專稱阿彌陀佛名號,這是稱名正行。
5.讚歎供養正行‧讚歎供養雜行
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
讚歎供養,比如說我們唱讚,我們設供,如果就往生極樂淨土專修行法來講,就一心專讚歎供養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聖眾莊嚴,不必雜。
在家居士學佛,往往會以寺院為標準,寺院裡搞什麼,他也搞什麼,那倒沒必要。因為你在家,你就可以自己一個人做主,專修念佛就好。寺院道場,來的人多,根機各有不同,除非這個道場本身有它的宗旨、定規,不然都是普遍性地供奉諸佛菩薩,誦經,持咒,也念佛。對我們來講,要抓住實質,抓住根本的、實用的、符合念佛專修原則的,不必學很多;也不要去誹謗,因為這些有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四)五種正行的次第關係
這五種正行,我們簡單地複習一遍:
1.讀誦正行:專門讀誦《無量壽經》《觀經》《阿彌陀經》。
2.觀察正行:專門觀察極樂莊嚴、欣慕極樂淨土。
3.禮拜正行:專門禮拜阿彌陀佛。
4.稱名正行:專門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5.讚供正行:專門讚歎供養阿彌陀佛。
解釋這五種正行,善導大師都在前面加了三個字:「一心專」。很懇切,讓我們要一心,要專。一心就是專,專才能一心。
這五種正行,互相之間有次第關係。
讀誦正行放在第一。如果沒有淨土三部經,誰也不知道阿彌陀佛有什麼樣的慈悲誓願,誰也不知道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念佛往生。淨土三部經是淨土教法的根本依據,所以首先要讀誦淨土三部經。由讀入觀。因為讀誦經文,心中浮現極樂依正二報莊嚴,這樣,就進入觀察正行。由觀生信。通過觀察極樂淨土莊嚴,瞭解阿彌陀佛慈悲願力,自然生起嚮往、願生之心,而禮拜、歸命阿彌陀佛。既歸命阿彌陀佛,當順彼佛願力,專稱彼佛名號,即是稱名正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感佛深恩,故行讚歎供養。比如看病,讀誦是看藥方,觀察是瞭解此方治好的病例,禮拜是找到開此方之神醫求治,稱名是正服妙藥,讚歎供養是病患得瘥(ㄔˋㄞ,病癒),感恩戴德,送錦旗牌匾。
這五種正行都圍繞著阿彌陀佛,圍繞著極樂世界,圍繞著我們往生,所以稱為往生正行。
自餘諸善,悉名雜行。
除了這五種正行之外,其他種種的修持善法,通通叫作雜行。
這一段是把往生淨土的行法大分兩類。
正行——「專依往生經行行者」,共有五種:讀誦淨土三經,觀察極樂世界,禮拜阿彌陀佛,口稱彌陀名號,讚歎供養彼佛。
雜行——除此五種之外,修行種種法門迴向求生,都叫作雜行。
這是正雜分判。
二、正雜得失
(一)五番相對
善導大師分判正行、雜行之後,又把它們分析了一遍,即所謂「正雜得失」。「得」是得到利益,「失」是失去利益。
善導大師言:
若修前正助二行,
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行後雜行,
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
眾名疏雜之行也。
正行與雜行對照比較,就有「五番相對」,或說「五番得失」。
1.親疏對
「親」是親密,「疏」是生疏。修正行的人和阿彌陀佛關係親密,修雜行的人和阿彌陀佛關係生疏。
修五種正行,都是圍繞著阿彌陀佛。比如說讀誦淨土三部經,總是嚮往極樂莊嚴。那麼,讀誦其他經典就疏遠了,就跟阿彌陀佛沒有親密的關係了。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裡解釋「親」說:
眾生起行,
口常稱佛,佛即聞之;
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身口意三業,我們口中常稱佛號,佛就聽到了,哪怕聲音念得再小,佛也聽得到;我們身常禮拜佛,佛也看到;我們心裡念佛,佛也知道。
眾生憶念佛者,
佛亦憶念眾生,
彼此三業不相捨離。
我們憶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憶念我們,彼此憶念,眾生三業和彌陀三業不相捨離,可說念佛人與阿彌陀佛之間心心相印,息息相關:這就叫作「親緣」,就是我們和阿彌陀之間的關係很親近。
如果修雜行,當然就不是這樣了。修雜行,口不稱佛,佛則不聞之,你不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聽不到了;身不禮拜佛,佛則不見之;心不念佛,佛則不知之。這樣,彼此三業常相捨離,就稱為「疏」,不親。疏,就是互相之間心有隔障,很生分。
有人說「佛沒有親疏之別,冤親平等」,就佛而言,固然如此,但從本願因緣及眾生與佛相感的道理來說,修雜行的人不順阿彌陀佛的本願,自己的心與阿彌陀佛疏遠、相隔,感受不到彌陀的慈愛,所以說疏。
所以,疏先轉為熟,熟再進為親。
2.近遠對
專修正行之人,阿彌陀佛常在身邊,所以他離佛很近。雜行之人,離佛很遠。
親與近、疏與遠,有相似的意思,不過善導大師是分開來解釋的。親疏說的是心,遠近說的是處所。
善導大師《觀經疏》這樣解釋「近」:
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
故名近緣也。
「應念」:常修五正行,口中稱佛,心願見佛,阿彌陀佛應此心念、口稱,立即現在目前,念佛人與阿彌陀佛之間很近,一點都不遠。近到貼著舌根,貼著心。舌頭一動,佛就在舌上放光;心念一起,佛即入眾生心中。《觀經》下品上生,造罪眾生口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當下阿彌陀佛顯現在他的面前。善導大師解釋說「應聲來現」,應著念佛的聲音,阿彌陀佛就來了,就顯現在他的面前。
阿彌陀佛住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中,不住雜行之中。念佛,佛即現前;不念佛,佛即不現前。
有人說:「我現在念佛,也沒看到佛啊?」那是因為我們沒有三昧定力。佛是決定現前,只不過我們沒看到而已。比如盲人不見陽光,非光不照。所以,源信大師就講:
煩惱障眼雖不能見,
大悲無倦常照我身。
我們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當下佛就來了。但是,我們的心被煩惱所遮蓋,我們現在是肉眼凡胎,還看不見佛。
到臨終的時候就不一樣了。世俗人到臨終的時候,他就一隻眼看陽間、另一隻眼看陰間了。活得好好的,陰間也看不見,但臨死的時候,陰間的景象都看到了,冤親債主圍繞在身邊。其實,冤親債主也不一定是到臨終才來。平時得了疑難雜症,怪病、虛病、莫名其妙的病,多數都來自冤業,冤親債主就在我們身邊尋機報復,但是我們看不見。可是臨終就不一樣了,陽氣耗散,陰氣轉盛,這樣就看到陰間的景象。
我們念佛的人,嚮往極樂世界,業感成熟,臨終的時候就是見佛的時候了。極樂景象,阿彌陀佛的身相光明,臨命終時我們就看到了。那是臨終的時候佛才來的嗎?不是的,是現在念念念佛,念念佛就現前的,所以說「近」。
究竟說起來,念佛人與阿彌陀佛是佛凡一體、一體不分的,不能用遠近來說明。曇鸞大師比喻為「木為火燒,木即為火,火不離木,木火一體」,木代表凡夫,火代表阿彌陀佛,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的人,跟阿彌陀佛一體,正像木跟火不能分離一樣:這是近。
3.無間有間對
「無間」,修正行的人,與阿彌陀佛之間的憶念不間斷。只要起行修道,想到的就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不會想到其他,所以叫作「無間」。
「有間」,修雜行的人,與阿彌陀佛之間的憶念常間斷。雜行的人,多少也念阿彌陀佛,不過不純粹圍繞阿彌陀佛,不純粹向著極樂世界,而是雜有其他行法。修其他行法的時候,心與阿彌陀佛就間斷了,所以說「心常間斷」。
當然,有人說:「雖專修正行,但還要吃飯,還要睡覺,還要工作,那不是間斷了嗎?」那個不算,吃飯、睡覺、工作是凡夫的生活狀態。你就是這樣的凡夫身分,就以這樣的身分來念佛,不要在念佛當中夾雜其他法門,這就叫作不間斷。比如醫生開藥方,囑付長年服用不間斷。只要不中止,不換方,就是不間斷,並非讓你不吃飯,不睡覺。
4.不迴向迴向對
修雜行的人,必須迴向,善導大師說「雖可迴向得生」,「迴斯二行,求願往生」。如果不特別迴向,肯定不能往生。
所謂「迴向」,就是迴轉、趨向。種種雜行,比如誦《金剛經》《普門品》,本來與往生極樂沒有直接關係,它所引導的方向、感應的果報,不是通往極樂淨土的,這就要迴轉,使之趨向極樂,這叫「迴向」。雜行,必須通過迴向,才和往生極樂發生關係。如果不特別迴向,即與極樂無關,不能往生。
修正行,即使不特別迴向,也能自然往生。因為五種正行本身就是極樂之行,行者之心自然趨向極樂,不必特別迴向,自然「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往生。
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像一座橋樑,從極樂世界橫跨到娑婆世界,「南無」如一個橋墩在娑婆,「阿彌陀佛」如一個橋墩在極樂。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上了這座橋,橋那一頭就是極樂世界,沒有拐彎的,這叫「不迴向」。
善導大師說,稱念六字名號,本身就有迴向:
言「南無」者,
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稱念「南無」本身,就是歸命和發願迴向。
可能有人懷疑了:「那我念佛還能不能迴向?」「迴向」有種種含義:
(1)迴向自己往生
比如說,有人念佛只求世間福報,不求往生極樂,這個就要迴向,因為他的方向不正確。這句名號本來就是往生西方用的,結果他用來求世間福報,那就要迴轉過來,回到本來正確的方向——求生極樂。如果已經願生極樂了,念念念佛都願往生,沒有一念不願往生,這樣每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都是嚮往極樂淨土的,就是念念都在迴向當中,不必另外再迴向。
(2)迴向某一特定的心願
自己念佛雖然念念皆為往生,這個大目標、大原則決定不改,但為父母祝壽,或為子女平安,或為化解怨懟,或為超度先亡等等,這樣都可以念佛功德迴向之。
(3)迴向一切眾生同生安樂
按早晚課的儀軌,念佛畢,念四句《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這樣就可以了。
有的蓮友,念個三五分鐘的佛,就來迴向一次,每天迴向幾十次,太多了!沒有必要,耽誤時間,不如把這些時間拿來專念佛號。
5.純雜對
五種正行都純粹圍繞極樂,不夾雜其他,所以純。
雜行行業不是純粹通往極樂的,是雜於人天、三乘,或通於十方淨土,所以叫作「雜」。比如修世善,本身是通往人天道;修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通於聲聞、緣覺、菩薩乘;念其他佛菩薩名號、修其他佛菩薩法門,通於他方淨土,這就雜了。不像五種正行,完全是通往極樂世界。
以上是五番相對。
總結
修正行與阿彌陀佛親,修雜行與阿彌陀佛疏。我們應當和阿彌陀佛親,所以修正行;修正行與阿彌陀佛近,修雜行與阿彌陀佛遠,我們既然求生西方,應當和阿彌陀佛近;修正行與阿彌陀佛無間,修雜行與阿彌陀佛憶念常間斷,我們應當與佛無間;修正行即使不迴向,自然成為往生之因,修雜行必須迴向,始成往生因,如果不特別迴向,不成往生之因。我們應當走直道,修正行。修正行是純極樂之行,修雜行不純,夾雜。我們應當純而不雜。
綜上所述,正行有五得,往生一定;雜行有五失,往生不定。
修雜行的人,與彌陀疏,與彌陀遠。《無量壽經》說:
以疑惑佛智故,
生彼七寶宮殿,
無有刑罰乃至一念惡事,
但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
「疑惑佛智」就是指雜行的人。
所謂「佛智」,展開為五種,《無量壽經》說「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總結起來,也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南無阿彌陀佛是光明、智慧的名號。只要稱念這句名號,必然往生彌陀淨土!這是阿彌陀佛的智慧,此智不可思、不可議、不可稱,廣度一切善惡凡愚,十方諸佛菩薩無與倫比。唯有阿彌陀佛有此智慧光明,這是阿彌陀佛與諸佛不共的智慧、善巧。
佛智就是指專修念佛必定往生!你能相信這一點,這就叫作「明信佛智」。對這一點信不過,不知道這是佛智,認為單念佛太容易、太簡單,一定要加上這樣修、那樣修才可以往生,這叫「疑惑佛智」。既然疑惑佛智,就跟佛疏而不親了。好比世間夫妻,相親無間,彼此信任,肝膽相照,同舟共濟。後來,妻子開始懷疑丈夫背著她在外面幹什麼,雖然丈夫沒那回事,對妻子感情依舊,但妻子天天懷疑,就跟丈夫不親了,疏遠了。
如果我們對阿彌陀佛的慈悲智慧有懷疑,很顯然就疏遠了。在這個世界疏遠,到極樂世界還在花苞裡面,五百歲不見諸佛。因為現在你就不敢跟阿彌陀佛直接照面,隔了一層,擋了一層——是你的疑惑心產生這種障礙,讓你五百歲不見諸佛。怎麼才能見到諸佛呢?要懺悔,如果能夠真心懺悔,也可以花開見佛。雜行的人就屬於「疑惑佛智」,就跟阿彌陀佛不親而疏、不近而遠。在娑婆世界如此,到了極樂淨土還隔著,這樣不好。
我們到極樂世界,願意當下見佛,「花開見佛悟無生」,那現在就要跟阿彌陀佛親近,現在就要時時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不間斷,這樣就不會有隔礙。
專雜分判,是善導大師思想最鮮明的特色,就好像分水嶺一樣。你要是專,就符合善導大師思想;你要是雜,就不符合善導大師思想。
同一場雨下下來之後,通過山嶺,水就分開了,有的往東邊淌,有的往西邊淌,各入不同的河道。同樣修行,專修念佛,就往生一定,決定淌往極樂世界;雜行雜修,就往生不定,說不定淌到哪裡:專還是雜,就是一個界限。
是否符合彌陀本願,是否隨順善導大師的教導,就看你是不是專修念佛。
(二)專雜得失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同樣說到專和雜的得失,講到專修有四種得,雜行有十三種失——「四得十三失」。總結起來,還是一得一失:專修念佛必得往生,雜修之人失去往生。
1.專修四得
先說專修之得:
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
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前三句是行因,後二句明感果。
「如上」:像前面所講的,發三心,修四修,行五念,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念念相續,畢命為期」:一歸永歸,一念永念,直到命終,沒有改變。一念歸命阿彌陀佛,即念念歸命,直到命終,無有一念不歸命;一念信受彌陀救度,即念念信受,直到命終,無有一念不信受;一念願生彌陀淨土,即念念願生,直到命終,無有一念不願生;一念專稱彌陀佛名,即念念專稱,直到命終,無有一念不專稱。
「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如果這樣專修念佛,十個,就十個往生;一百個,就一百個往生;一千個,就一千個往生:沒有一個不往生的。
何以故?
無外雜緣得正念故;
與佛本願得相應故;
不違教故;
隨順佛語故。
為什麼會這樣呢?說了四點。
(1)無外雜緣得正念故
因為專修念佛,沒有外來種種雜緣的干擾,保證了內心正念堅固,正念相續,所以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外與內相對,雜與正相對,緣與因相對。既除外雜緣,能護內正因,正念即是正因,正因決定,感果必定。
雜緣有四種:雜行之行緣,勸修雜行之教緣,雜行人之人緣,修雜行處所之處緣。此行、教、人、處四種雜緣,交錯動亂,從外而來,能擾內心,稱外雜緣。
今不修雜行之行,不聽雜行之勸,不親雜行之人,不近雜行場所,無外雜緣,即得正念。有人以為念佛時不能有任何事緣打擾才是「無外雜緣」,這是誤解。
(2)與佛本願得相應故
阿彌陀佛的本願說:「十方眾生,專念我的名號,往生我的淨土」,那我們就念佛,這樣就跟彌陀本願相應;與彌陀本願相應,就蒙受彌陀光明攝取,全乘彌陀本願力,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3)不違教故
不違背釋迦牟尼佛在淨土三經中對凡夫眾生的懇切教導。
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裡教導我們說:上等根機的人,要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中等根機的人,也要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下等根機的人,還是要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上中下三根都要一向專念。我們一向專念,隨順了釋迦牟尼佛的教導。
釋迦牟尼佛在《觀經》裡教導我們說:「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我釋迦佛的本意,是讓你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那我們念佛,就隨順了釋迦牟尼佛在《觀經》裡的教導。
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裡教導我們說:「五濁惡世的凡夫,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彼極樂涅槃界。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專念彌陀,決定往生!」那我們專修念佛,就隨順了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裡的勸導。
(4)隨順佛語故
聽佛的話,順佛的教,佛為真語者、實語者,決定不虛,所以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佛語」是指《阿彌陀經》當中六方諸佛的證誠之語。諸佛都出廣長舌相說:「汝等眾生,當信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專修念佛,決定往生!我等諸佛,齊來證明,共同護念。」那我們來念佛,不僅是順了阿彌陀佛的本願,也是順了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也是順了十方諸佛的證誠。這樣,我們跟一切諸佛的心都很相應,蒙受六方恆河沙諸佛證誠護念,所以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上面第一點說「無外雜緣得正念」,所以必得往生;第二點說「與佛本願得相應」,所以必得往生。那麼,為什麼不把「與佛本願得相應」放在第一句呢?彌陀本願是最根本的啊!這是說明我們凡夫的心隨緣易動。緣很重要。先有第一點「無外雜緣得正念」,才有第二點「與佛本願得相應」,有這樣前後次第生起的關係。
失去第一點,決定沒有第二點。不要講大話:「我知道阿彌陀佛本願了,聽懂道理了,我懂得就是相應了。」然後出去「樂近雜緣」,這樣自然就和阿彌陀佛疏遠了,最後隨緣改轉,失去專修。所以,應該在行持方面牢牢地摒去外緣,專修念佛。只要你專修念佛,自然就「與佛本願得相應」,暗合道妙。
現實當中,往往一些不識字的老太婆,一無所能,只會念佛,這樣一切外雜之緣動她不得,拼死抱定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往生很殊勝。而一些聰明人,能識字,會看書,交遊廣,往往被雜緣所牽,失去正念,死得糊里糊塗。
佛教講因緣,因緣和合才有果。但比較起來,聖道門講自力修行,更重視因;淨土門靠佛力救度,更強調緣。善導大師《法事讚》說:
專專指授歸西路,為他破壞還如故。
曠劫以來常如此,非是今生始自悟。
正由不遇好強緣,致使輪迴難得度。
今日今時聞要法,畢命為期誓堅固。
2.雜行十三失
反過來,善導大師說: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
百時稀得一二,
千時稀得三五。
「若」是假設,假設有人;「欲」是想。想什麼呢?「捨專修雜」,捨掉專修,而修雜修。為什麼叫「捨」?就是說曾經聽到過專修,本來可以選擇專修,但是他捨掉,沒選專修,而去雜修;或者心裡雖一度想專修,甚至專修過一段時間,可是最後被種種雜緣破壞,就捨了專修,而修雜修。如果從來就沒聽說過專修,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專修,而是一向雜修,也就沒有什麼捨不捨。但總之都是雜修,結局一樣。不過一向不知道專修的人,那是沒有辦法,情有可原;有緣專修而不專修,反而雜修,那就是太失誤了。善導大師正是就這種人而加以勸誡。
為什麼會捨專修雜?一是愚癡心,疑惑佛智,對專稱名號信不過;二是驕慢心,自以為是,以為自己很能,專修念佛沒什麼了不起,把自己看高了,把念佛看低了。
善導大師很懇切地講,「若欲捨專修雜業者」,得到的結局怎麼樣呢?
修雜業求往生,一百個裡面稀有難得一兩個往生,一千個裡面稀有難得三五個往生。往往有人問:「怎麼願往生的人多,實際往生的人少呢?」原因就在這裡,捨專修雜。如果捨雜修專,「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修雜為什麼難往生呢?善導大師講了十三點。
何以故?
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
與佛本願不相應故;
與教相違故;
不順佛語故;
繫念不相續故;
憶想間斷故;
迴願不殷重真實故;
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
無有慚愧懺悔心故;
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
心生輕慢,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
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
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前面四點,跟專修四得正好相反。
(1)雜緣亂動失正念故
「雜緣」,雜行之行、雜行之教、雜行之人、雜行場所,這些雜緣交錯動亂,讓心志不能專一,失去正念。正念為因,既然失去了正念,因虧果失,往生大利就失掉了。
(2)與佛本願不相應故
雜行雜修,與阿彌陀佛的本願不相應,不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就好像過海一樣,阿彌陀佛用六字名號大願船來救度我們,我們只要上他的願船,他就救度我們過生死大海。結果我們不上阿彌陀佛大願船,那怎麼能過海呢?
你縱有天大的本領,縱是上根利智,跟彌陀本願不相應,不受彌陀光明照攝,你怎麼能往生呢?
(3)與教相違故
不僅和阿彌陀佛本願不相應,也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相違背。釋迦牟尼佛明瞭我們眾生的根機,說法契理契機,告訴我們想要求生淨土,就要一向專念!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訴我們:不論上根、中根、下根,都要一向專念!
善導大師解釋《無量壽經》的「三輩往生文」說: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其人命欲終時,
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
無論什麼根機,佛都勸我們一向專念彌陀名號。
欲生西方,佛說:這是專修大道,平安直達,人人可行;那是雜修小徑,重重險阻,百千人中稀有一二人可行。不論何人,真願往生,當行專修大道。
不聽佛言,非要走雜行雜修險路,往生自然困難。
(4)不順佛語故
《阿彌陀經》中,六方恆河沙諸佛都證誠護念專修念佛之人。雜行雜修,等於跟諸佛唱反調,就不蒙受諸佛的證誠和護念,自難往生。
(5)繫念不相續故
第五點以下的內容,善導大師在前面講「專修四得」時沒有列,但專雜相對,雜修之失正是專修之得,道理上是必然有的,所以我們還是對比著說明,讓大家容易理解。
雜行雜修的人,雖然也念阿彌陀佛,心繫極樂往生,但是他「繫念不相續」,所以難往生。
專修念佛,繫念相續,必得往生。繫念,很形象,念是心念,繫是捆繫;把心念捆繫在某一目標上,稱為繫念。念佛願生,如同用六字名號的繩,把我們的心綁在極樂淨土、阿彌陀佛身上。六字名號的繩,材料是阿彌陀佛的無量光、無量壽,很堅固,很柔韌。專修專念,等於把我們的心牢牢地與阿彌陀佛捆在了一起,是死扣,解也解不開:繫念相續。
雜行雜修只是偶爾心繫阿彌陀佛,當修雜行的時候,心就沒有繫在阿彌陀佛極樂淨土了,而是繫在雜行方面,所以說「繫念不相續」。雜行之人偶爾心繫阿彌陀佛,是活扣,不是死扣,甚至沒有繫扣,反而和雜行是死扣,和五欲六塵是死扣。
往生大事,不心繫阿彌陀佛,怎麼能達成?只要心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決定有能力把我們從生死泥沼裡拔出來;心繫自己的雜行雜修,有可能把自己從泥沼中拉上岸嗎?恐怕越掙扎陷得越深。因為雜行繫念阿彌陀佛不相續,所以往生不定:命終時正當繫念佛號,則往生;命終時沒有繫念佛號,則墮落。故雜行之人強調臨終一念必須在佛號上,否則不能往生,因為平生繫念不相續。
專修念佛,一生皆繫在佛號上,即使臨終一念沒能念出佛號,也必定往生,因為繫念相續。
「相續」有兩種,一是心相續,二是行相續。本條「繫念」主要說心,下條「憶想」即是說行。心相續,也就是歸命阿彌陀佛,一歸永歸,一信永信,一念永念,畢命為期,絕無退轉。此心一發起,自然相續。這在任何人都一樣。行則各有根機不同,但只要專修念佛,殷勤不捨,通通叫作相續。
法然上人解釋「相續」,有三種。
第一:
依善導和尚之釋,一萬以上皆是相續。
然,不可快速念完一萬遍,之後空然過日;
雖一萬遍,亦應一日一夜之所作。
善導大師《觀念法門》勸專念彌陀佛名,最少舉一萬聲為例,法然上人據此說:一天念佛一萬遍,叫作「念念相續」。不過這一萬遍不是一口氣念完,然後去打撲克、逛大街,那不叫相續。這一萬遍要平均分佈,從早到晚地念佛。這是一種,大家來衡量。
但各人念佛快慢不一,不能全以數字為準,所以下面說第二:
總之,一食之間三次之念佛,
是念佛相續。
如果一頓飯的時間,能念三次佛,大概七八分鐘便念到佛,也叫「念念相續」。
可是這也不能作為定準,所以說第三:
然,眾生根性不同,故非一準。
若願生心切,自然相續。
眾生根機不等,不能一概而論。只要你願生心懇切,自然念念相續。也就是心相續,自然引發行相續。「我就是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事辦完了,佛號就起來了,遇境逢緣都想到極樂世界」,所謂「隨忙隨閑,不離彌陀名號;順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這是「念念相續」。總之,只要存心真誠,專修念佛,自然相續。
(6)憶想間斷故
前面繫念是欣求心,心繫極樂勝境,心繫彌陀救度,屬於安心。此處憶想,即憶念、思想,屬於起行之意業。
這一點從前面第五點而來,因為心與行相互增上,心能引發行,行也能助成心。如善導大師說「五門相續助三因」,「五門」即是五念或五正行,是行;「三因」即是《觀經》所說三心。既然繫念心不相續,就要靠憶想行不間斷來補助加強。可是雜修之人,心被雜行牽向彌陀淨土之外,致使憶想阿彌陀佛有間斷,因此往生困難。
專修念佛之人,憶想不間斷。
「間斷」即間隔、中斷。間斷也是不相續,但間斷比較粗顯,相續相對隱密。比如地下河,從地表看,雖時現時不現,為間斷,但地下水流相續不斷。所以前條就「安心」說不相續;本條就「起行」說間斷,安心隱密難知,起行粗顯可見故。
有間斷,即障礙彌陀救度,往生困難。比如純然一塊金屬,導電很好,可是中間夾了泥土、橡膠,電流受阻,不能通過,障礙電力發揮。又如水暖管道中有許多氣體,雖一天二十四小時供暖,熱量被中間氣體間隔阻斷,傳輸不暢,還是很冷。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為阿彌陀佛願力之無礙導體,專修念佛,彌陀願力直達眾生之心,彌陀光明攝取不捨;種種雜行即是不良導體,彌陀光明不能照攝,彌陀願力不能通達。
(7)迴願不殷重真實故
根據《觀經》,往生必須具足三心,三心即:一、至誠心,即真實心;二、深心,即深切殷重之信心;三、迴向發願心,即真實決定願生之心。善導大師說,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迴願」就是迴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雜行雜修之人當然也願意往生;他雖然願意往生,但是不殷重,不真實。不殷重,是少深心;不真實,少至誠心。少此二心,迴願心也不成就。這樣三心皆缺,當然不能往生。
專修念佛,迴向發願往生淨土之心殷重真實,則決定往生。
怎麼曉得雜修的人迴願不殷重真實,而專修念佛就迴願殷重真實呢?因為雜行雜修的人在「安心」方面是願生極樂,可是在「起行」方面又牽到彌陀淨土之外,安心與起行相違背,所以雖然迴向發願,卻不殷重真實。心若殷重真實,必然心行一致,不可能心行相違背、相抵觸、相衝突。
專修之人,安心、起行都在彌陀淨土,心行相順,相互增上,所以迴願也殷重真實。一個真心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總是希望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念相續不間斷,不會用其他法門來夾雜、干擾。
既然還有其他行持來夾雜、干擾,還能把修行時間分一撥給這個法門、分一撥給那個修持,阿彌陀佛只剩一點點,說明心不殷重。
心果真殷重,就會把所有的時間全用來念佛,「只要有時間,我就念阿彌陀佛;只要有修持,我就圍繞極樂世界」,這樣才代表這顆心很殷重,沒有分心。
(8)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
「貪」是貪愛,「瞋」是瞋恨,「諸見」是種種的邪見,人我是非、我執我見等等,不是正知正見。
雜行雜修的人,要迴向自己的修行求生極樂世界,但其修行被貪瞋諸見煩惱間隔阻斷,功德不能成就,所以很難往生。
專修念佛的人,雖然也有貪瞋煩惱,但不能阻斷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功德,所以不成妨礙。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有一則著名的「二河白道喻」:有一條河,往南是火河,火勢很猛烈;往北是水河,波濤很洶湧。在這水火二河中間,從東岸到西岸有一條白道,只有四五寸寬。火舌經常吐出來燒這條白道,波浪也經常淹沒這條白道。白道代表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救度,水代表我們內心的貪愛,火代表我們的瞋恨。雖然眾生貪瞋熾盛,如同水火二河,但是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白道在水火二河當中不被燒壞,不被間斷。所以,專修念佛的人雖然還是貪瞋煩惱的凡夫,但是沒有妨礙。大家不必擔心「我有煩惱怎麼辦?」還是那句話:你有煩惱佛來辦!只要念佛,必定往生!
如果是自己修行,靠自己所修之善迴向往生,就會被火燒掉,被水淹掉。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這個「火燒功德林」,燒掉的是不真實的功德,真實功德是燒不掉的。阿彌陀佛的功德如果能被燒掉的話,那極樂世界就不存在了。如果雜行雜修,就能被間斷。除非心中滅除了貪瞋癡煩惱,那就不間斷了,但是我們達不到。所以,對貪瞋煩惱的凡夫來講,稱念彌陀名號才能決定往生,不間斷故;雜行雜修往生不定,有間斷故。比如燒水,一用凡火,火苗才起,即被水澆土壓,總是間斷,水永遠也燒不開。一用神火,任何東西入即被燒,不能障滅,沒有燒不開、煮不熟、化不了的。雜行功德如同凡火,常被貪瞋諸見煩惱之水土熄滅。念佛功德如同神火,一切貪瞋諸見煩惱不能熄滅。
前一條是說雜行之人能迴之心不真實,這一條是說雜行之人所修之行不真實。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中說功德有兩種:一種叫「不實功德」,一種叫「真實功德」。什麼是「不實功德」?凡夫以有漏心所作的人天諸善。凡夫沒有證得諸法實相,我們所作的一切,都有虛偽性、顛倒性、輪轉性,是不真實的。什麼是「真實功德」?菩薩證悟諸法實相,從清淨心而起的清淨之業所成就的功德,叫「真實功德」。
法藏菩薩大願業力所成就的六字名號,沒有任何塵染,無起無作,依法性,順二諦,能夠牽引眾生,令一切苦惱眾生往生淨土,進入畢竟清淨的境界:這叫「真實功德」。
雜行的人為什麼難往生?他所迴向的這個行,稱為「雜毒之行」,夾雜了貪瞋癡的毒素,雖然是善法,但不是純善。以此雜毒之行,想到阿彌陀佛清淨、無漏、無染的報土,不生不滅的境界,那是不可能的,因果不相吻合。善導大師說:
欲迴此雜毒之行,
求生彼佛淨土者,
此必不可也。
專修念佛所修行的功德就是真實功德,因為我們念的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阿彌陀佛把果地所成就的功德迴施給我們,這是真實裡面的最極真實,所謂「無上清淨摩尼寶珠名號」。
善導大師說:「南無」就是歸命,「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行。
這個妙啊!就好像坐船一樣,一個跛腳老太,走路一崴一崴的,但是,她一坐上船之後,船的行就是她的行。「船能乘風破浪,我就能乘風破浪;船能一小時八十海里,我就能一小時八十海里。」我們乘上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大願船,阿彌陀佛有破除煩惱的力量,我們就有那個力量——我們靠著阿彌陀佛嘛!如果我們自己修行,不要說無量無邊的煩惱,一個小煩惱就把我們打翻了;如果我們念阿彌陀佛呢,貪瞋煩惱的風浪再大,也不能間斷六字名號大願船的航行。
(9)無有慚愧懺悔心故
善導大師說:雜行雜修的人為什麼很難往生呢?因為他沒有慚愧懺悔心。
慚愧是恥於罪過,懺悔是滅除罪過。人無慚愧懺悔,一切功德不能成就。
慚愧、懺悔基本前提是認識到自己的過失、不足,如果連這些都認識不到,自然談不上慚愧懺悔。
雜行雜修的人所修的是不真實的功德,是雜毒之善,他認識不到,把不真實的功德看作是真實功德,「我要靠我的功德去往生」,這就叫作沒有慚愧心了。同時,他有貪心和瞋恨心,他體會不到雜行雜修是沒有力量超越貪瞋煩惱的,這就叫作沒有懺悔心了。果然體會到自己是一個貪瞋具足的凡夫,雜行雜修肯定不能成就,肯定會放棄雜行而轉入念佛。既然連雜行雜修都不能放棄,說明錯把自己的有漏有為的修行當作是真實功德,這是缺乏慚愧心,也缺乏真實懺悔心。
自力懺悔‧佛力懺悔
懺悔有兩種:一事懺,二理懺。
「事懺」是在事相上來懺悔,借助一定的對境,通過一定的儀軌,比如對佛菩薩或大眾表白禮懺等等。
「理懺」就是開發無漏智慧,悟得真如理體,所謂「眾業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生起真實的般若智慧,就像太陽升起來,霜露自然就沒有了。理懺不是我們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裡說到:事懺有三品,如果能夠達到這三種,罪業都可以懺淨。不然,就像沒懺悔一樣。
(1)上品懺悔。悲從內心而出,真實地體會到過惡無邊,而願意徹底斷除。這樣的心情引發在身體方面,渾身毛孔流血,眼中出血,這樣的懺悔叫上品。
(2)中品懺悔。雖然不能毛孔出血,但也是眼睛流血,渾身赤熱,毛孔流汗。
(3)下品懺悔。眼睛雖然不能流血,也能流淚,渾身赤熱,像火燒一樣。因為我們真的內心很悲切地懺悔,一定會「誠於中而發於外」。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我們只是把這幾句話念了一遍,飄飄渺渺的,心都不在真實懺悔,這樣沒有效果。
善導大師就講:如果念佛的人能「真心徹到」,就是體悟到「我是一個沒有出離之緣的罪業凡夫,我徹底歸命阿彌陀佛」,這樣念佛叫「真心徹到」,真實地仰靠阿彌陀佛,徹底投靠,雖然不能流血、流淚、流汗,效果也一樣,也是達到了真實懺悔。
所以,懺悔也有他力和自力。如果自力發悲切心,事相上必須三品懺悔當中至少做到一品;他力就是「我沒辦法做到,我就完全靠倒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般舟讚》就講:
念念稱名常懺悔。
念念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以這句名號不可思議的力量滅除我們的罪業。
為什麼要懺悔呢?懺悔具有滅罪的功能。若是懺悔之後罪沒有滅掉,等於沒有懺悔。《觀經》說:
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稱佛名故,
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這叫佛力,以佛力自然懺悔清淨,消除罪業。
雜行雜修的人,稱之為「無有慚愧懺悔心」,執著有漏有為的功德,自恃功高,缺乏真實懺悔和慚愧。
專修念佛的人,知道「我是一個劣機、惡機,我仰投阿彌陀佛,全身心仰靠阿彌陀佛」,這就有真實慚愧懺悔心。靠阿彌陀佛名號才是真實懺悔;內心全部歸投阿彌陀佛,折服我慢,這才是真實慚愧。
(10)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
阿彌陀佛對我們有救度之恩。專修之人知道自己是罪業凡夫,無有出離之緣,只有完全靠倒阿彌陀佛的救度,才會心心念念專念彌陀佛名,心心念念知恩、念恩,欲報謝佛恩。雜行之人不專念彌陀名號,他沒有感悟到自己是一個沒有修持力量、沒有出離之緣的罪業凡夫。這樣,他內心對佛的慈悲救度就沒有領受,就有隔閡,就不會念念相續知恩報恩。就好像一個病人,如果知道自己病入膏肓,就要死了,醫生把他救活了,自然會感恩,常欲報答。如果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小小感冒,醫生把他治好了,他也不會感恩。
如果認為自己還有力量,「阿彌陀佛你不過是搭了一把手,主要還是靠我自己」,怎麼會感受到阿彌陀佛的恩德呢?所以說「不相續念報彼佛恩」。
善導大師在《般舟讚》中說:
努力努力,勤而行之,
常懷慚愧,仰謝佛恩。
我們「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念之間都知道「我是一個罪業凡夫,我只有靠阿彌陀佛您老人家救命了!」人心一旦放下,就會柔軟;人心一旦提起來、高慢,就會剛強、不柔軟。
(11)心生輕慢,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
「輕」就是輕視,小看他人;「慢」是傲慢,高看自我。
輕,有兩點:一是輕於極樂淨土,二是輕於念佛。雜行之人不知道極樂世界是無為涅槃界,是凡夫靠自力修行根本無法達到的高妙報土,以為是自己努力努力就可以達到的境界,這顯然是看輕了。同時,他對專修念佛的法門很輕視,以為太簡單了,不願意行持,這不是輕嗎?對於至極無上的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他覺得很簡單,輕視,小瞧,這叫「輕」。
慢,也有兩點:一是自生我慢,認為「我能修行」,這是把自己看大了。二是慢於他人,認為自己比他人優越,看不起專修念佛的人,認為他們「自己不修行,只想走捷徑」等等,這叫「慢」。雜行的人就有這種輕慢。
專修念佛的人沒有。專修念佛的人知道「我就是一個罪業凡夫,只配念這句佛號,有什麼好傲慢的?」只配念佛,也沒什麼好名、好利。
這樣低調,對這句名號不僅不會輕慢,反而會無比珍重,像印光大師所言:
寶此持名一行。
將此一句佛號,當做本命元辰。
「把這句名號當作我的寶貝,當作我生命的根本,非常珍愛」。我們看人家,都是大菩薩,「你大概可以修行戒定慧,你大概可以修六度萬行,你大概可以開悟;我呢,沒有辦法,什麼都修不了,只有抓住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沒有心思羡慕別人,內心對這句名號很珍重。想傲慢也傲慢不起來。怎麼會傲慢呢?什麼都不會,傲慢什麼?持戒,不能清淨;禪定,妄想紛飛;智慧,一片黑暗,心中無明。講起來都不如人,只有這句名號,這就不會心生輕慢。
「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雜行雜修的人,善導大師就說:雖然也在那裡起行修業,但是,總是和名利相關,和名利相應。一個修道的人,如果和名利相應,可以說心就腐敗了,腐爛了。為什麼叫「和名利相應」呢?顯示「我博學多能,我能修行,我超過你」。有的人之所以願意修雜業,他不是和了生死、求往生相應,而是和名利相應。「因為修雜才能顯出高下,顯出我的能耐,人家才能知道我,才能招來名利。如果同樣都是念佛,就顯不出我的能耐,也就招不來名利」。
專修念佛呢,自甘凡愚,老實念佛,恆與往生相應。「我就知道我是一個凡夫,我是一個下愚的人,我只配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
(12)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
「人我」即是人我是非、「你錯我對」等等;「自覆」,就是覆蓋了自己本來的道心,在那裡爭人我是非、名利高下。常與名利相應,肯定有人我是非。大家都淡泊名利,就沒有人我是非了。
「親」是心無間隔。「近」是隨處不離。「同行善知識」就是同求解脫、同願往生、同修念佛的師友。
雜行雜修之人,常與名利相應,心埋人我是非,以致覆蓋了自己的佛性道心,把了生脫死、決志往生這件大事擺在旁邊。對勸他老實念佛往生的人,磁場不相應,覺得沒有吸引力,心無好感,不願靠近。這樣,內心被人我是非覆障,外又遠離同行善知識,往生也就談不上了。
專修念佛的人當然也有人我之見,不是說沒有,因為還是凡夫嘛。不過,不會障覆自心,不會妨礙他求往生,反而事過境遷,會作退一步想,更加激發往生心。「我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跟無量無邊眾生結下了無量無邊的惡緣,都是我不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我還是好好念佛吧!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專修念佛的人,大家在一起座談,講到念佛了,講到往生了,都是法喜充滿,這就是同門相親,法情勝於俗情。
(13)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雜修的人喜歡雜修處所,接近同樣雜行的人,說雜行事,修雜行行,彼此互相影響,既障礙自己,又障礙他人往生正行。這樣,往生就很危險。
專修念佛的人,遠離這些雜緣,不去湊熱鬧。因為凡夫的心容易動搖,這些場合去多了,接觸雜緣多了,難免見異思遷。各宗善知識都有他們本身的修持法門,往往用自宗教理回答有關淨土的問題,會破壞我們的信心。所以,還是少去為好,不要「樂近雜緣」。
「無外雜緣」才能「得正念」,「樂近雜緣」就「自障障他」。
雜行十三失,以前四失為本。第一為自修因之失,二、三、四為佛力增上緣之失。後面九條是對前四失的補充說明,以徹底破除僥倖心理及種種辯解。
有雜行之人雖聞前四失,但心不信服,以為「雖是雜修,但總願往生,心繫極樂,何以不得往生?」答以「雖繫念而不相續故」。
又僥倖說「縱然繫念不相續,但也有憶想阿彌陀佛極樂淨土,豈不得往生?」答以「雖憶想而常間斷故」。
又僥倖說「縱然繫念不相續、憶想間斷,而《觀經》隨修雜行迴願皆得往生,豈能說雜行之人定然不得往生?」答以「雖迴願而不殷重真實故」。
又辯解說「若愚惡懈怠之輩,玩忽稀鬆之行,可說不殷重真實;假如賢善精進,苦勵身心,急走急作,如救頭燃,豈不真實?」答以「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不名真實之業」。
又辯解說「縱然貪瞋煩惱來間斷,豈不可隨犯隨懺,還得清淨?」答以「無有慚愧懺悔心故,自力懺悔不成就;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佛力懺悔不成就」。
又辯解說「雜行雜修縱有如上缺失,但畢竟有所修行,豈皆無益?」答以「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於解脫道畢竟無有利益」。
「然則雜行雜修之人,竟然都無往生可能嗎?」答以「欲得往生,須是放下自我,以謙卑之心親近請益專修念佛善知識。然雜行之人又因人我自覆,不親近念佛善知識,反而樂近雜緣,以致自障障他往生正行。可說一旦落於雜行,往生希望實在太渺茫」。
此雜行十三失,次第相扣,首尾相接。謂罪業凡夫本質是同,偏由遇緣不同,升沉迥異,故先明雜緣亂動失正念。既失念佛正念,約教即與彌陀本願不相應,違釋迦佛教,不順諸佛證誠之語;論行即繫念不相續,憶想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而又迴願不殷重真實。不真實者,謂由貪瞋諸見煩惱故。不殷重者,由無慚愧懺悔心故。專修念佛之人,雖同樣不免貪瞋煩惱,亦非生大慚愧,而由念佛恩力,故得無障;而雜行之人又失於不相續念報佛恩。既不念佛恩力,徒勵自力,故生輕慢名利心。慢心高故,人我自覆,不親近專修念佛善知識,反好趨附種種雜緣,亦引人趨雜離專,自障障他出離強緣。自障障他故,又成雜緣亂動失正念,乃至惡性循環,永沉苦海。
專雜雖說十三得失,究竟由最初一步是「無外雜緣」還是「雜緣亂動」而見差別。
專修由最初「無外雜緣」一步之得,則後面步步皆得。雜修由最初「雜緣亂動」一步之失,則後面步步皆失。所謂「修行無別修,只要識路頭;路頭若識得,生死一齊休。」又說:「一步錯,步步錯。」對於淨土行人來說,這個修行的路頭、關鍵的第一步,就在於摒棄一切外雜之緣的干擾,專門參訪專修念佛場所,專門親近專修念佛之人,專門聽聞專修念佛之教,踏踏實實專修念佛。此是行人至要關口,往生成辦秘術。
3.十即十生‧千中無一
善導大師在講完這十三點以後,接著又用他所見到的事實來證明,說:
何以故?
余比日自見聞:
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我近來親自所見到的,親自所聽到的,四處遠近,出家在家,他們對淨土法門的理解不同,修行方法也不同。有的人專修,有的人就雜修了。但只要是專修念佛、一心一意念佛的,十個就十個往生,沒有一個遺漏在外。只要是雜行雜修的,一千個裡面沒有一個往生的。」
這是善導大師親自見聞的。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和善導大師當初所見到的一模一樣。正像印光大師所講的,善導和尚所示專雜二修,乃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這實在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警覺。
不過這裡有一點點不同,前面說到雜行之人「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雖然往生很難,但總還有一線可能,可這裡說「千中無一」,成了沒有一個往生的。雜行之人到底是難往生還是不能往生呢?應該說雜行雜修很難往生,難到幾乎不能往生。這裡說「修雜不至心」,「不至心」就是不真心,就是前面講的「迴願不殷重真實」。雜行雜修的人,因為安心與起行相違背,一千個裡面難得三五個真心的,所以善導大師用了兩種表述方式:先與之而言,雜行千人或有三五往生者,說的是發真心者;後奪而言之,千人之中無一往生者,是說雜行之人都發不起真心,所以不能往生。
雜,不管怎樣,這條路有風險,而且風險太大,千中無一。而專是千穩萬當,萬不漏一,絕對沒有任何風險。
善導大師如此詳細地為我們講述專雜得失,是憐憫我們驕慢心重、愚癡心重,是要給我們抉擇出決定往生的方法。專雜的得失比較,是為了讓我們捨雜業,選專修。如果看到這裡還不願意捨雜修專,還是捨專修雜,那只能說確實智慧眼未開,有負彌陀化身善導大師的一番慈悲,有負阿彌陀佛本願救度的慈悲,也說明根機還是沒有成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章 正定業與助業
——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一、善導大師判正定業與助業
正行有五種。但是,這五種並不是等量齊觀,也不是缺一不可,而是有主有次,有正有助。以其中的第四稱名正行最為主要,人人能修,人人必修,必不可少,稱為「正定業」。其他讀誦、觀察、禮拜、讚供四種正行,稱為「助業」,各依根機,有的能修,有的難修;也根據需要,或者須修,或不須修。
(一)正定業
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
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
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
是名正定之業,
順彼佛願故。
「就此正中,復有二種」:將五種正行合為二種。
先明第一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這段文可以分為三節:一明正定業行相,二結名正定業,三釋正定業之由。
1.明正定業行相
從「一心專念」到「念念不捨者」,說明正定業的內涵、行相。簡單說,專念彌陀名號就是正定之業。
又分四句。第一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總約能念所念。所念必須是彌陀名號,其他通通不是正定業;能念必須專,不專即不是正定業。
怎樣專?心專,行專。心專就是一心,所謂「一心專念」,一心就是專,專才是一心。善導大師對「一心」沒有任何複雜、艱深、玄妙、困難的解釋。在善導大師這裡,「一心」是很平常、很普通、很自然的字眼,人人聽得懂做得到。一心就是專心。你要專注,專心於一件事,很認真地去做這件事。如父母教育子女,「你要一心讀書,你要一心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強調對某件事專注:這是人人能做得到的。一心也是全心,全心全意,毫無二心,就是一心。對於阿彌陀佛的救度,信順不懷疑,沒有第二個心,一心一意靠倒阿彌陀佛,就是一心。
這樣的解釋,符合淨土門的本意,契合我們眾生的根機。後來的種種解釋,如「事一心」「理一心」等,摻入聖道門的深妙理念,雖含攝化方便,但是過於延伸了。
二、三、四句別明能念之相。第二句「行住坐臥」約威儀,第三句「不問時節久近」明時節,第四句「念念不捨者」結要。
內在的「一心專」,表現在外表的行為上,也必然是專的,行住坐臥,從早到晚,專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專而復專,念念不捨。
「行住坐臥」:行走、住立、安坐、躺臥,所謂「四大威儀」。以此四大威儀,涵蓋一切身體行為、環境因緣。就是說,不管何種情況下,是忙是閑,是動是靜,白天晚上,屋裡屋外,都可以念佛,也都應該念佛;都要一心,不可二心;都要專,不可雜。
「不問時節久近」:不管時間長短。一是行住坐臥各有時間長短,都沒關係,都是活的,各隨情形,長則長念,短則短念。二是不論你是久修,還是新學,即使今天才入門、晚上就斷氣了,接觸這個法門的時間這麼短,像《觀經》下品三生,時間都很短——這一切都不論。不論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貴在哪裡呢?念念不捨!就是說,「從遇到這個法門開始,我就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有念就念阿彌陀佛,不念其他。凡是往生極樂、講修持,就稱念阿彌陀佛名號。」
不管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彈性很大,結歸要點在哪裡?在「念念不捨」。
「念念不捨」有兩種:
一種是我們念念不捨阿彌陀佛。這個從心上來說,就是一心歸命阿彌陀佛,念念不捨;從行來說,就是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念念不捨。晚上睡覺睡著了,當然就沒有念了;做事很用心的時候,也就沒有念了。但是,雖然我們沒有念,並不代表我們捨掉了,觸境逢緣我們又提起來了,所以只是暫時隱沒,因為工作忙,或者睡著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這時就潛下去了,沒有顯露出來。就像河水一樣,河水在流淌,淌到某一個地點,它成了地下河,看上去好像沒有河了,到另外一個地方又冒出來了。那麼,這條河是沒有間斷的,過幾丈遠,水又冒出來了。我們也一樣,念著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事情來了,像河水被土蓋住了,佛號在下面了;晚上睡著了,也在下面。早上一醒,眼睛一睜,「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又冒出來了,又成為地上的,像河流一樣,時而在地上,時而在地下。但是,河水是相續的,沒有間斷。就安心來講,我們一信就永信;就起行來講,我們念阿彌陀佛,也是一念就永遠念下去,這是我們的心理趨向。
第二種是阿彌陀佛不捨眾生。《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阿彌陀佛攝取我們是真正的念念不捨。只要我們專修淨土法門,專念彌陀名號,阿彌陀佛白天晚上、時時刻刻沒有捨離我們。阿彌陀佛是十二光如來,其中有一光叫「不斷光」。我們晚上要睡覺,阿彌陀佛不用睡覺;我們睡覺忘記了,阿彌陀佛還在看著我們:「這是專稱我名號、願生我淨土的眾生,我的光明攝取他,不捨棄他!」不會因為我們睡覺睡著了,阿彌陀佛那裡就停電了,光就斷了,就把我們丟掉了。「如果我在睡著的狀況下命終了,我不是墮落了嗎?」不會的!專修念佛的人,就是晚上睡覺睡著了,阿彌陀佛的光明還是攝取而不捨。如果睡覺睡過去了,那你就真正地過去了——過了三界六道,去了極樂淨土。所以,儘管放心,晚上好好睡,這件事我們不要提心吊膽。睡覺的時候往那兒一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安心地念著佛,今天晚上就睡在阿彌陀佛的光明當中。阿彌陀佛的光明,就像網籃一樣。我們念佛的人,阿彌陀佛用八萬四千光明的網籃把我們包進去,提住了,不會漏掉的。
2.結名正定業
像這樣一心歸命阿彌陀佛,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行住坐臥,念佛成為習慣,有空就念阿彌陀佛,想到就念阿彌陀佛,無有一念捨掉阿彌陀佛去念別的經咒或修別的法門,那就怎麼樣?「是名正定之業」。
這樣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就是正定之業。「正」是正確無誤,「定」是決定不移,「業」是因。一心專念彌陀名號,是百分之百、決定往生極樂世界的因;是直接的因,不須迴向;是純粹的因,沒有雜毒;是決定的因,不存在任何不確定性。沒有任何失誤,沒有「萬一不能往生」——萬不漏一,沒有一個遺漏,這才有資格叫作「正定之業」。
3.釋正定業之由
這樣簡單的行持,為什麼叫作正定之業呢?人們難免懷疑。我們心中總覺得「要達成往生淨土這件事情,很不容易。要想決定往生,應當經過種種難行苦行才能定得下來;這樣光是念念佛,怎能稱為正定之業呢?」如果站在凡夫自我修行的立場,確實難以理解。
下面善導大師就來解釋念佛為什麼有資格叫作正定之業,他用了五個字:
順彼佛願故。
這就明瞭了,我們之所以簡單地稱念名號就能成為往生正定之業,不是站在我們的立場,「你看,輕輕動動嘴,也沒有怎樣艱難的修行,這樣怎能叫正定之業呢?」不在凡夫這邊論,是因為「順彼佛願故」。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順從了阿彌陀佛因地的誓願;順從了佛願,就乘上佛的願力。所以,是以佛的願力作為我們往生的力量,當然就叫作正定之業了。
稱名之所以成為正定之業,不在我們這一邊論修持高低,功夫深淺。「因為你念佛達到清淨心了,所以一定往生」,那樣就是清淨心叫作正定之業了。但是阿彌陀佛沒有發這樣的願,他不論你有清淨心還是沒有清淨心,「你只要念念不捨,你只要行住坐臥稱念我的名號,就是正定之業,決定往生」,很容易,都做得來。我們不要自己嚇唬自己,「要如何如何才能往生,那樣才叫決定了」,那樣都不符合教理。
其他的種種行法,讀誦經咒也好,參禪打坐也好,種種的難行苦行都不是正定之業。那些雖然殊勝,雖然高妙,都是佛教的殊勝教法,但都不是彌陀本願所選擇的往生方法,所以都有往生不定的因素。
唯有稱念彌陀名號,順彼佛的本願,所以才叫正定之業。
前面我們學到「要門與弘願」的時候,曾引用善導大師的法語:「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前面說「大願業力為增上緣」,這裡說「順彼佛願正定業」,一樣的意思。因為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就順了佛的本願;順了佛的本願,阿彌陀佛的大願、大業、大力就被我們所擁有。我們往生極樂世界,靠的完全是佛的力量。
講到「業」,凡夫造作惡業,阿彌陀佛都是清淨業。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叫作「大願」;兆載永劫的修行叫作「大業」;因中的修行成為果上的名號、果上的正覺,就有攝取眾生的力量,叫作「大力」。
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看似簡單,其實我們已經接受了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乘託了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以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作為我們往生淨土的力量,夠不夠?夠!靠阿彌陀佛的力量去往生,定不定?定!
如果靠我們自己,就不定了。大家不要以為「念佛很簡單,所以不確定」,不是的!念佛雖簡單,但是很確定,因為我們乘託的是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所以稱為正定之業。
正定之業有兩重含義:一是正選定之業,二是正決定之業。正選定之業,因為阿彌陀佛當初做法藏比丘的時候,發四十八願,其中第十八願選定稱名一行為眾生往生之因行,而沒選定其他行:這是正選定。也因為如此,我們今天稱名才決定往生。也就是稱名在佛那一邊為正選定之業,才有眾生這邊的正決定之業。
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中用四十八個字解釋阿彌陀佛的本願: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下至十聲,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
當知本誓,重願不虛,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前二十四個字說明稱名是阿彌陀佛正選定往生之業,後面二十四個字說明稱名是眾生正決定往生之業。
(二)助業
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禮」,是禮拜正行;「誦」,是讀誦正行;「等」,是等餘,即觀察與讚供正行。
如果依前面所說專禮阿彌陀佛,專讀誦淨土三經,專觀察極樂依正莊嚴,專讚歎供養阿彌陀佛,那就叫作助業。
「助業」是相對於「正定業」的概念,有助於我們達成正定業。
比較助業與正定業的解釋,有三點不同。
第一點,前面善導大師說「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然後解釋正定業說「一者」,接下來這裡應該說「二者」,但沒有。
第二點,正定業沒有「若」字,助業出現「若」字。
第三點,正定業單稱名一種,而有詳細解釋;助業四種,不僅沒有一一詳細解釋,甚至連四種名稱都沒有完全列出來,只是用一個「等」字簡略。
有「一者」,沒有「二者」,說明重點是在說明一者正定業,五種正行、正助二業都收在正定業之中。助業說「若」即是可修可不修,而不是必不可少的。助業非突出之重點,所以一帶而過,不詳細解釋。
別的修行為什麼不能叫正定之業呢?其他的我們暫且不論,就拿五種正行來講,讀誦《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叫不叫正定業?那就不叫正定業了。正定業只有一種——稱念阿彌陀佛名號,讀誦這三部經只能叫助業。
一般人覺得三部經讀得很順,好像修行比較實在,比念六字名號心裡感到實在得多。誦經不能稱為正定業,因為阿彌陀佛沒有把誦經作為他的本願,而是說:「我成佛的時候,眾生稱念我的名號來往生。」
誦經比較難,有多種難點:
第一,你要有經本,沒有經本誦不了。在廢佛滅法的時代,經本都被沒收了,銷毀了,如果以誦經作為正定之業,那大家都不能往生了。經典可以沒收,這句名號誰能沒收呢?嘴上不讓念,心裡還可以念。這就容易了,不受時節、環境的限制。
第二點,即使有經本,不識字也不能念。
第三點,有經本,也識字,不恰當的時間、場合也不能念。你不可能在公共汽車上抱著經本「呱呱」地念。但是,念佛就不一樣,可以拿念珠,也可以不拿念珠,既方便,又容易,任何場合,任何時候,人家偷也偷不去,搶也搶不走,杜絕也杜絕不了。
正因如此,阿彌陀佛才選擇了稱念名號,「你稱念我的名號往生我的淨土」。我們念佛,順了佛的本願,所以叫正定之業。阿彌陀佛說:「你念我的名號如果不往生,我就不成佛!」那好,我們念了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往生的事就由阿彌陀佛來辦。所以,誦經不是正定之業。禮拜也不是正定之業。有的人能禮拜,腰腿有病、臥床不起的人就不能禮拜,這樣也會遺漏很多。其他的助業也都一樣。
二、正定業與助業的關係
四種助業和正定業是什麼關係呢?
剛才我們略微提到,並不是這四種都必不可少,不是說「念佛往生不定,需要這四種來幫助」,如果那樣的話,「正定之業」這個詞就不成立了。念佛既然是正定之業,就不需要這四種業來幫助。
業就是因,正定業就是百分之百、必定感果的因,助業就是助因。
因只有一,不可能有二。既然專稱彌陀佛名是正定之業,必定往生,它本身即已圓滿,並不需要其他來輔助。所以,這裡的「助」並不是助名號、助念佛,而是助願往生之人,使他能夠落實專修正定業。
就好像我們搭車上高速公路,要有入道口,如果沒有入道口,就上不去。這四種助業就好像入道口一樣,引導我們走上六字名號的高速公路。一旦修持正定業之後,這四種助業的功德都包含在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之中。
(一)讀誦助業進入稱名正定業
比如說讀誦正行,如果沒有淨土三部經,誰知道念佛是正定之業呢?這三部經都告訴我們說:專修念佛,順佛本願,必得往生。我們通過讀誦——自己讀誦也好,研讀祖師的註解也好,聽聞法師的講解也好,知道原來這三部經是讓我們專修念佛的,這樣就通過讀誦助業進入念佛正定業。
經典不是讓我們拿來一味讀誦的,讀誦雖然有功德利益,但經典主要是讓我們明白道理、依教奉行的。每部經典開頭都有四個字——「如是我聞」,「如是我聞」的意思就是佛怎麼說,我們就怎麼信。佛說念佛能往生,我們就不懷疑,如是如是。這就免了很多麻煩。比如說《阿彌陀經》裡講: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
有世界名曰極樂。
聽到之後,我們就點頭,如是如是!去此西方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聰明人」就不這樣想了,「怎麼是十萬億佛土,怎麼不是九萬億?怎麼在西方,不在東方?到底有沒有極樂國土?」這樣就不叫「如是我聞」了,他打了很多問號。
佛講的話,不需要我們打問號。尤其是淨土法門,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唯信能入」,超過了我們的思議境界。佛這樣告訴你,你就這樣相信,你就是「明信佛智」。每部經的最後也教導我們「歡喜信受」「依教奉行」。我們讀經的最終目的是要依教奉行,把經義瞭解、貫徹在心中,落實在行動上。
誦經有兩種誦法:一種是口頭誦,依據文字一句一句地誦;一種是身體力行,我們來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等於三部經通通都誦到了。為什麼呢?因為《阿彌陀經》所講的,是讓我們念佛,現在我們在念佛了,等於是在身體力行這部經;《觀經》告訴我們的,也是這個道理;《無量壽經》所說的,還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不光是在讀誦經典,已經在落實了,這是不是更進了一步?如同世間學習上級文件,最終的目的是要落實、執行文件。
阿彌陀佛也在看:「你還在學習文件,學習極樂世界的三個經本,還沒落實在行動上,那你還要正確瞭解這三部經的經義,然後去落實。」比如說一個老太太,文字雖然不認識,但是瞭解專修念佛的道理,三部經的文字等於都認識了,三部經的道理等於都通達了。誦經,有的人會誦,也會講解,但是不會做,這就不好了。
《念佛感應錄》裡記載:有一個出身貧苦的泥瓦匠,沒有文化,出家之後就專修念佛,一天到晚都念這句名號。有一天,他到哈爾濱極樂寺找倓虛法師,發心在戒期裡侍候病人。他住了十幾天,就向常住師父請假不幹了。
「你這人太沒有長遠心了,剛住十幾天就要走。」
「不是!」他說,「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
常住師父看他真的要往生,就決定成就他。怎麼成就呢?給他打掃一間房,再找幾位師父給他念佛。臨往生之前,送他的人問:「你今天就要往生佛國了,臨走的時候能不能寫首偈子留個紀念?」
他說:「我做苦工出身,沒有文化,寫偈子、寫詩我都不會。不過,我有兩句實在的話告訴大家,這是我的心得。」兩句什麼話呢?他說:「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講完這兩句話,他就腿一盤,隨眾念佛,不到一刻鐘就往生了。
這兩句話說得很實在。「能說不能行」,經典講得都很好,道理講得都很明白,但是不能做,這個「不是真智慧」。那什麼是真智慧?雖然是愚癡老太,也不會講解,但就是會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是名真智慧!
藥丸喻——念佛定往生
誦經要瞭解經義,要通過讀誦三部經進入專修念佛正定業,所以讀誦稱為助業。
在一般的觀念當中,總覺得「讀經讀得很多,有文化,有智慧,應該超過念佛」。古德舉例說明誦經和念佛的關係:誦經就好像看藥方,經文像是藥方,六字名號就是藥丸。我們得了無明大病,釋迦牟尼佛就開了三個藥方,三個藥方其實是一個內容,就是讓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給了我們「南無阿彌陀佛」這粒藥丸。
我們作為病人,依方抓藥,然後依方服藥。我們怎麼服這個藥呢?「乃至十念,念念相續,念念不捨,這樣必定往生」,我們這樣去做就好了。
如果說不認識藥方,但是在吃這粒藥丸,那麼這個不識字的病人吃了這粒藥丸,病會不會好?會。我們自己雖然看不懂藥方,但是善導大師看得懂,為我們解釋說:「這三個藥方,都是讓你專念六字名號!」六字名號就是藥丸,我們吃下去,能不能往生?能往生嘛!從古到今,很多不識字的老太太都往生極樂世界了。
也有的人,專門研究經典,就好像專門研究藥方,但是不吃藥丸,他的病能好嗎?不能。重要的是藥丸!依方抓藥,然後服用藥丸。六字名號亦復如是。
地圖喻——瞭解經義後安心念佛
經典又像是地圖,告訴我們往生西方的道路;稱念六字名號就像駕車上路。我們在不瞭解往生方法之前,需要讀誦三部經,就像出門時要把路線搞清楚。路線搞清楚了,我們就駕車上路,不需要一邊握方向盤一邊看地圖了。
淨土三部經告訴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就直達極樂世界。我們現在念著佛,等於已經上路了,就不必再把經本拿來,邊握方向盤邊看,不必這樣。
當然,也不排斥讀誦。我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但是,極樂世界非常莊嚴,我們把經文讀一遍,心裡就法喜一次,就感覺自己到極樂世界旅遊了一趟,更加嚮往極樂淨土,更加厭離娑婆世界,更加感動於佛的慈悲,更加慶幸於專修念佛。因此隔三差五地拿來讀一遍。這樣可以,這叫讀誦助業。
(二)觀察助業進入稱名正定業
觀察,就是思惟、欣慕極樂世界依正二報莊嚴。
《般舟經》說,觀佛成就了,可以看見阿彌陀佛相好莊嚴,真身顯現。行者就問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啊,我想往生極樂世界,要怎樣來您的淨土呢?」阿彌陀佛就回答他:「欲生我國,當念我名,莫有休息。」——「想要來生我的淨土,你應當稱念我的名號,不要夾雜,專念名號就可以。」觀佛成就了,阿彌陀佛親自告知「你念我的名號」,這不是從觀察助業進入了稱名正定業嗎?
又如《觀經》第九觀,觀見阿彌陀佛無量光明,唯攝專念阿彌陀佛眾生而不捨,所以我們就專念彌陀名號,這也是從觀察助業進入稱名正定業。
我們讀誦淨土三部經,也會邊讀邊思維,嚮往極樂世界清淨莊嚴,這也是觀察。比如《無量壽經》說,極樂世界七寶池的水是如意水。希望它熱,它就熱;希望它涼,它就涼;讓水迴旋,它就迴旋;讓快就快,讓慢就慢;想高就高,想低就低;你要淋浴,它就飛起灌下來;你要聽法,它就開始講法;你要聽這部經,它就講這部經;你要聽那個法,它就講那個法。一個七寶池裡如果有一萬個人,這一萬個人可以每個人聽的都不一樣。誰想聽什麼,就單獨給他講什麼,可以講佛法,可以講菩薩法,可以講此世界法,可以講他世界法。你說:「不行,我想憶苦思甜,我要看看娑婆世界苦惱的景象,發起我的大悲心。」七寶池裡的水就對你說娑婆世界的苦惱,也可以顯現給你看。你看,單是水就這樣不可思議,那是無法比擬的。
岸上的七寶樹多高呢?四百萬里。風吹過來,七寶樹葉葉相碰,皆出微妙和雅之音,一聽到這個聲音,就得無生法忍;一聞到樹上果子的香味,就開無邊之悟;一看到樹上的光芒,即破心中無明。所謂「鼻嗅其香,舌嘗其味,耳聞其音」,任何一點,六根對六塵,自然讓我們心中清淨,開悟,沒有任何煩惱。
你說這是哪個世界能比的?無法相比!這樣瞭解之後,誰不願意去呢?何況是免費送給你,不去白不去,何必不去呢?一定要去!
這是觀察助業。我們這樣讀誦、思維,心中自然欣慕極樂淨土:「這麼好的地方,我要去!」如何去?專稱南無阿彌陀佛。
這樣,通過觀察助業,就進入了稱名正定業。
(三)禮拜助業進入稱名正定業
禮拜也是一樣。
禮拜也有兩種:一、輕慢禮;二、歸命禮。
輕慢禮,雖然身體在那裡禮拜,心裡沒有歸命阿彌陀佛,還想著「靠我修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往生」,不知道極樂世界是無為涅槃的境界,靠我們的雜行雜修是不可能去的:這是沒瞭解禮拜的真實意義。
我們拜佛,應當完全投誠,「南無阿彌陀佛!我是一個罪業凡夫,完全仰仗您老人家」,身體曲伏,心中信順,請阿彌陀佛作主,身心完全歸投阿彌陀佛,隨順阿彌陀佛的誓願:這叫「歸命禮」。
我們禮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讓我們稱念他的名號去往生。所以,拜下去也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邊拜邊念。
拜佛和念佛,不是說「只念佛不行,一定要拜佛才能往生」,而是通過身業禮拜來表達歸命,還是邊拜邊念。這樣,禮拜跟念佛也不矛盾,還是一體的。
雖然說是一體的,有一個主次的關係:稱念彌陀名號為主,其他為輔。
這是禮拜,稱為助業。
(四)讚歎供養助業進入稱名正定業
讚歎供養也稱為助業。
比如彌陀聖誕,或者節日法會,或者情之所至,要表達自己虔誠的心,我們就會設供,唱讚。但這也不是說只念佛不行,一定要阿彌陀佛吃你的水果,而是敬獻我們的一份誠心。
我們對阿彌陀佛最大的讚歎,就是稱念彌陀名號;最大的供養,就是往生極樂淨土。怎樣往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就將讚歎供養助業融入念佛正定業。
三、傍助業 專正業
四種助業是圍繞著稱念彌陀名號,就好像國王在前,周邊有四個大臣。國王就是主人,大臣就是輔助。大臣一方面聽候王命,一方面也壯大王聲。我們念佛也一樣,除非身體有障礙,不能禮拜,不然的話,念佛的人誰不拜佛呢?
以念佛為正定之業,讀誦、觀察、禮拜、讚歎供養等助業適當地穿插調節。若單念佛不覺得乏味,越念越法喜,當然不必再用助業。但是有人可能覺得乏味,難以持久,甚而失去動力,那就需要讀誦、禮拜等來調節:這也是助業的一種功用。
我念念南無阿彌陀佛,可以再讀誦、研究相關的經文,再感受一下極樂的莊嚴景象,增加法喜與信心;或者我再禮拜阿彌陀佛,作一些供養,如同我就在佛身邊,佛就在我身邊,很親很近;或者歌詠吟誦,讚佛功德。這四種助業可以調劑而用——但是有主有從,以稱念彌陀名號為主。
如果不識字,或者身體不方便,或者環境不允許,這樣的話,即使沒有誦經,拜不了佛,這樣是否影響念佛往生?不影響的。因為念佛是正定之業,決定往生。
所以,善導大師判釋正行和雜行,他是有選擇的:讓我們捨雜行,修正行。
雖說有五種正行,但助業是其次的、輔助的,主要是專修正定之業。
在進入正定業之前,四種助業能幫助我們進入正定之業,故名助業;一旦進入正定之業專修念佛,這四種行法能調劑、輔助念佛,使念佛相續,所以稱為助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章 信機與信法
——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一、信仰的契入點
(一)機與法
前幾章介紹了淨土宗的教判、行判:
——難易二道,捨難行取易行;
——自他二力,捨自力歸他力;
——聖淨二門,捨聖道歸淨土;
——正雜二行,捨雜行歸正行;
——正助二業,擱助業專正定。
理路非常清楚。
但在信仰上,要如何契入?如果不能正確起信,一切皆成空談。為此,善導大師開示「機法兩種深信」,這對我們的信仰建設,對彌陀救度法門的認識,對落實一向專稱非常重要,所以在這裡把它單獨列出來,作為一個專題來說明。「機」和「法」是一對非常重要的概念。「機」,就是我們眾生的根機;「法」,就是世尊的教法:這是各宗各派通用的名詞。
就淨土宗而言,「機」,就是眾生;「法」,特指阿彌陀佛的救度。
(二)機法相應
修行總要機法相應。不管修學什麼法門,如果我們的根機相應於這個法門,當下就可以得證。比如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一場法座下來,往往開悟、得道、證果的無量無邊。
如果機和法不相應,就得不到法的利益。雖然也是佛法,比如說我們也讀誦《華嚴經》,《華嚴經》的境界非常高超,貫穿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劫都在一念之中,十方法界都在一個毛塵當中,塵埃不用擴大,世界不用縮小,相融無礙——這樣的境界,即是所謂「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雖然可以瞭解,但是無從修學。
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就我們本身的根機,選擇適合的法門。這就好像到醫院去看病,雖然藥櫃裡有很多藥,但是要根據我們的病情抓適合自己的藥,對症下藥才有療效,才是良醫。如果隨便抓一把藥給你,就是庸醫,庸醫會殺人,誤人性命。現在印刷術很發達,經典流布很廣。只要是佛的經典,都是法藥。藥要對症,法要對機。法不對機,徒增苦惱,不得解脫,反增纏縛。所以,一定要觀機擇法。這一點不容易。好在有善導大師以彌陀示現的身分講出「機法兩種深信」,等於給我們把脈,給我們開藥方。
我們現在來學習善導大師的「機法兩種深信」。
二、機法兩種深信
善導大師解釋《觀經》上品上生章「三心」當中的「深心」而言:
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
亦有二種。
這個深信,分成兩方面。
(一)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
一者決定深信:
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
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
無有出離之緣。
這個非常重要!常言道「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們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根機。善導大師很慈悲,來給我們畫一張像,來給我們拿一面鏡子,說:「你就是這個樣子!你看好,這個樣子!」
這段話可以分成四個小節:一總明深信;二明現在機相;三明過去機相;四明未來機相。
1.總明深信
「一者決定深信」,這是第一句,是總說。一切眾生,若要修持淨土法門,必然要有這個深信。如果沒有這個深信,淨土法門就進不來,就擋住了,被自己傲慢的心擋住了。不管你是什麼人,不論你悟境多麼深遠,不論你說法度生事業多麼廣大,如果不入淨土門,那麼你按你的去做;如果想入淨土門,這就是門檻。能過這一關,你就能入淨土門;這一關你心裡過不去,那淨土門對你就關閉了,你不是罪惡凡夫,就不用學淨土門了。
「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約現世說明我們是什麼樣的根機。「自身」就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現在、當下是罪惡生死凡夫,不是福善解脫聖人。
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現身證入念佛三昧,口念一句佛就出一道光,他都如此說,何況我等!禪宗很少講「現是凡夫」,都是鼓勵我們:「你本來是佛!你要敢於承擔,你要有大丈夫氣概,你不要那麼卑劣!」這是角度不同。其他修持法門也是從「本來是佛」那個理想境界,從本地覺性入手。可是,我們頂著這高高的帽子,還是一個凡夫。
「本來是佛」,理體上雖然如此,現實當中我們還是凡夫,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淨土法門就換一個角度,換一個思維方向,從「現是凡夫」這個立場契入。學習淨土法門,不能局限於原來的思維模式,不能局限於通途的禪、密、天台、華嚴的觀點。
印光大師懇切地說:
修持法門有二種不同:
若仗自力,修戒定慧,
以迄斷惑證真、了生脫死者,
名為通途法門;
若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
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
名為特別法門。
「通途法門」就是普通性的法門,「特別法門」就是特別、與眾不同的法門。
什麼叫「通途法門」呢?印光大師說:
佛法法門無量,
無論大小權實,一切法門,
均須以戒定慧,斷貪瞋癡,
令其淨盡無餘,方可了生脫死。
此則難如登天,
非吾輩具縛凡夫所能希冀。
「大小權實」:大乘、小乘,權教、實教。不管是大乘教還是小乘教,不管是方便權教還是真實了義教。
這些法門都須修行戒定慧,讓貪瞋癡徹底乾淨、了無餘剩,灰塵這麼大的貪瞋癡都沒有,完全乾淨了;斷除一切惑業,證得本來的真心真性,了生脫死。
「此則難如登天。非吾輩具縛凡夫所能希冀」:這樣的法門修持,比登天還難,不是我們這樣通身業力的凡夫所能指望的。什麼叫「具縛凡夫」呢?「縛」就是纏縛、捆綁,我們被種種業力的繩索纏得死死的。像我們這樣的凡夫,希望修戒定慧斷貪瞋癡,達到盡淨無餘,斷惑證真——想都不要想!我們沒有這個指望。
這是通途法門,以戒定慧為宗旨,以斷貪瞋癡為行持,以煩惱盡淨無餘為目標。特別法門只要真信切願,仰投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無論你功夫是深是淺、道業有成無成、智慧是大是小,通通可以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它之所以特別,就特別在阿彌陀佛的誓願。
修持佛法,首先要明辨這兩個法門的區別,不可以用通途法門的教理來衡量阿彌陀佛大悲誓願、特別法門的利益;用通途法門的框框來套淨土法門,這就不是量體裁衣了,這個框框就套錯了。
印光大師很感嘆,他說:從古到今,很多人自以為在弘揚佛法,認為自己在弘揚淨土法門,可是他把通途法門的觀點拿來講淨土法門,自以為弘法利生,其實是誤害了眾生,阻礙了佛法,自己還不知道。所以,我們學習淨土法門,要用另外一個思維模式。
2.現在機相——罪惡生死凡夫
「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善導大師不談「本來是佛」,他的入手點很親切:我們現在是凡夫。給我們畫了這張像,現在是「罪惡生死凡夫」。「凡夫」前面沒有好的形容詞,總是說「亂想凡夫」「顛倒凡夫」「罪障凡夫」「苦惱凡夫」「雜念紛飛的凡夫」。我們是「罪惡生死凡夫」。「罪惡」是因,「生死」是果。起惡造罪,所以生死流轉。
3.過去機相——常沒常流轉
「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現在如此,過去世也根本不好。過去世無量大劫的時間,我們都在六道裡面輪迴,這叫「常沒常流轉」。「常沒」,多數時間在三惡道,少數時間在人天道。就像在水裡一樣,沉沒下去了,好不容易探出頭來,喘一口氣兒,還沒喘過來,又沉下去了,你說這樣苦不苦?
人身啊,人身特別難得!這珍貴的人身,要用來修持佛法。在我們這寶貴的,比石火電光還要短暫的人生當中,若沒有修持佛法,卻在造罪造業,結果更加沉淪墮落,那就太可惜了!不學佛法的人,真的感受不到生命的可貴,感受不到人身的尊嚴。可以講,浪費了這麼一個寶貴的法器啊!
人身是難得的。如果投胎做畜生了,如果到地獄、餓鬼道了,那法緣就太稀缺了!唯有人道堪聞佛法。結果得了人身的我們沒有修持佛法,反而把自己的精力、生命、光陰都用在追求世間五欲上,這就非常不值得了。
4.未來機相——無有出離之緣
常嘆息啊!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不講了,不堪回首啊!過去都是罪惡凡夫;我們的眼睛就看未來吧!未來怎麼樣呢?
「無有出離之緣」:善導大師講話很懇切,說未來啊,未來在我們身上找不到出離之緣。想在自己身上找到了生脫死的方法,找到出離生死的能力,這種可能性,沒有!一點可能性都沒有!「你就死了這條心!」我們聽到之後,心就冰涼了,就絕望了!
這三句話是貫穿過去、現在和未來,是說明我們本身的狀況,也是所信的內容。「決定深信」是能信的心態。就是說,這是一個事實;我們對這個事實,如實地認識它,這叫「決定深信」。
講深信,講淺信,其實是相對於我們還沒有信來講的。比如說你叫張蘭花,你會不會說:「我決定深信,我就叫張蘭花。」會這樣講嗎?不會!如果別人對你說:「我決定深信你就是張蘭花!」「怎麼搞的?我就是張蘭花,怎麼叫決定深信?」
因為我們驕慢,不認識自己的本來面貌,所以善導大師用這個詞,說:「你要決定深信,你現在就是罪惡生死凡夫!」一旦落實,就「是」了,就不談信疑,也不講決定不決定了,因為本來就是事實。
5.不在自己身上找出離之緣
既然自己身上沒有出離之緣,我們又想出離生死輪迴,那要往哪裡找?我們的眼睛就要從自己這邊移開,要向佛那邊看,這才叫「一向專念」。一個方向,專門念佛。
前面也講到了,我們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要看自己,要看阿彌陀佛成佛了沒有,他是不是要救我們,他有沒有這個慈悲,他有沒有這個力量。他雖然慈悲,想救我們,但是他沒有這個力量,那也白搭;他雖然有這個力量,但是沒有這個慈悲,「你太罪過了!我不願意救你」,那也白搭!阿彌陀佛稱為「大慈大悲」「大願大力」,慈悲願救一切眾生,願力能救一切眾生。所以,我們一向專念,不要在自己這邊找出離之緣。
很多人都在自己這邊找。善導大師就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你找不到!
「你看我妄想紛飛,我這樣怎麼能往生呢?」不要說妄想紛飛不能往生,就是清淨也不能往生,所以叫你一向念佛,不要回頭想自己的煩惱,把它徹底放棄,把它徹底看破。妄想紛飛,當然不是往生之因;既然不是往生之因,幹嘛要問它呢?有妄想、沒妄想,跟往生有什麼關係呢?你有妄想、沒妄想,跟往生毫無關係。
比如說一個人,他不是你的兒子,他是好是壞,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果他是你的兒子,就不一樣了:好了,就高興,歡喜;不好,就悲傷,憂鬱。把妄想當作親生兒子,才在那裡起伏波動。要把它徹底放棄,好壞跟你沒有關係,你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去往生。
妄想跟你有什麼關係呢?猶如天上的雲,它要起,就讓它起;猶如樹上的葉,它要落,就讓它落,不管它是紅是黃、是長是短。你一向念佛,就把它徹底放棄。你本來就是這樣的妄想凡夫,就以這樣妄想凡夫的身分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叫「一向專念」。
不在我們自己身上找活計,不在我們自己身上找解脫的因緣,因為我們沒有。沒有,就徹底放棄,眼睛投向阿彌陀佛。
到哪裡找出離之緣?就到第二種「決定深信」裡找。
第一種「決定深信」叫「死盡偷心」,所謂「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雖然這句話是禪宗經常講的,但是也可以引用到淨土宗裡來。我們為什麼覺得往生不定?妄想不死啊!老是在自己這邊找,其實找不到嘛!所以,這一點要徹底放棄。善導大師解釋「機深信」,是讓我們對自己徹底失望,徹底絕望,徹底放棄。這個地方,就是淨土宗入手的地方,這是要息滅我們的驕慢心。想入淨土門,善導大師就用這幾句話把我們的驕慢心「打下來」:你要深信自己是罪惡凡夫,你要深信自身沒有出離之緣。
(二)二者決定深信念佛必生
自身沒有出離之緣,那怎麼辦?
二者決定深信:
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
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這就是法深信。也分四節:一總明深信;二明所信之法;三明能信之心;四明得益。
1.總明深信
「二者決定深信」:是總明,還沒有詳細展開。
2.所信之法
「彼阿彌陀佛」,是信佛;「四十八願」,信佛願;「攝受眾生」,信佛願的作用功能,在救度眾生:一層層遞進。
「彼阿彌陀佛」,大醫王來了,救主來了!
我們這邊是死定了,過去、現在、未來無有出離之緣;那麼,我們的眼光就看向阿彌陀佛。「彼阿彌陀佛」,這個「彼」是特指。我們在此界,佛在彼方,這也說明淨土法門是有此有彼的法門、有來有去的法門、有取有捨的法門,本來跟禪宗就不一樣。禪宗是無彼無此,無人無我,無來無去,無取無捨。淨土門就有取捨,就有分別。分別,就有彼有此:「彼阿彌陀佛」。
這個「彼」,還有揀擇的意思,就是:十方諸佛雖然很多,但不是藥師佛,也不是須彌光佛,也不是光明王佛,是特指這尊阿彌陀佛。所謂「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是把我們的目光先從我們自身引開,然後在一切諸佛、一切菩薩、一切法門裡面,聚焦到阿彌陀佛一佛身上: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一尊!
彼阿彌陀佛的什麼讓我們深信呢?
「四十八願」:為什麼決定深信這尊佛呢?因為唯有這尊佛為我們發了四十八願。沒有第二尊佛為我們發如此的四十八願,為我們建立如此的極樂淨土,如此呼喚我們回歸極樂家園。所以,我們「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我們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是因為他為我們發了這樣的四十八願。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幹什麼呢?
「攝受眾生」:「攝受」,就是救度;「眾生」,是什麼樣的眾生呢?就是前面所說的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常沒常流轉、自身無有出離之緣的凡夫眾生。這樣的眾生,十方諸佛、通途的教法不能救度,我們自己絕望了。但是阿彌陀佛不遺漏,發四十八願,把我們救度起來。所以說「攝受眾生」。
3.能信之心
那我們自己怎麼辦呢?
「無疑無慮」:不要懷疑,不用顧慮。「無疑」「無慮」這兩個詞,在前面的「機深信」當中就已經給我們解決了。怎麼這樣講呢?因為我們既然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現在遇到了阿彌陀佛的救度,難道還要懷疑,還要心存顧慮嗎?就不會了。沒有出離之緣的人,就沒有疑慮的本錢,我們再怎樣懷疑、顧慮,都沒有第二條路,都無有出離之緣。所以反而能通身放下,徹底靠倒,破釜沉舟。如同善導大師「二河白道喻」當中,因為自覺定死無疑,就會向著願力的白道勇往直進,這樣就是乘彼願力;乘彼願力,就定得往生。
救度的法門與修行的法門不一樣,修行的法門是上根利智優先,救度的法門是下根劣智優先。就像世間扶危濟貧,越是窮苦的,就越先救濟。
阿彌陀佛也來視察災區——我們娑婆世界就是一個重災區。娑婆世界是「五濁惡世」,煩惱重重,濁惡遍滿。阿彌陀佛就帶著他的功德法糧——六字名號來了,說:「我是大富長者,我要普遍救度十方眾生,特別要救度重災區的各位,大家都來領功德糧吧!」怎麼領?「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功德都是你的,都發給你。」結果我們卻往後縮,退讓,說自己不夠資格,這樣跟阿彌陀佛的心就不相應了。
我們應該怎麼樣?我們應該搶著去領功德:「我最窮,我家裡最沒錢,正挨餓,先給我吧!」佛還高興。這個時候,應該爭先恐後,不要說謙讓。「往生極樂不必謙讓,如果有一個人去,那個人就是我!」要有這個心態;下地獄,就千萬不要去。
結果現在不一樣,下地獄爭先恐後,到極樂世界都很禮貌:「你先去,你先去,你有資格,你修得好,你去!我沒有資格。」往後退——這件事情怎麼能退!
到極樂世界,我們應該爭先恐後才對。「我最有資格!因為我罪業深重,我最有資格申請這個救濟糧。我修行差,我最願意往生,我最想往生!如果我不往生,那就不得了,不堪設想!」要有這樣的想法,當仁不讓,賈勇先登。
4.得益
這樣無疑無慮信佛願力救度,結果怎麼樣?
「乘彼願力,定得往生」:所信決定,才有能信決定。如果不是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決定要救度我們,決定救得了我們,能信的心再怎麼樣也決定不了。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不乘彼願力,決定不能往生。
如何乘佛願力?善導大師很懇切地勸導我們: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知道我們是這樣的根機,我們這樣的根機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所攝受的對象,不要顧慮,不要懷疑,不要說自己不夠資格,不要往後退讓。而應該「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勇猛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步步踏在蓮花之上,聲聲活在光明當中,步步邁向極樂淨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步一步,腳踏實地。
5.《往生禮讚》機法深信
又,大師《往生禮讚》裡說:
深心即是真實信心:
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
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
我們是具足煩惱,不是具足清淨;善根薄少,不是善根深厚;不出三界火宅,不是能出三界火宅:這是「機深信」。
轉過來呢——
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
下至十聲、一聲等,
定得往生。
阿彌陀佛的本弘誓願,我們不僅信,而且要落實,所以說要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是《往生禮讚》所說的機法深信。
6.真實信心‧虛假信心
善導大師的兩種深信,特別適合我們的根機。信我是罪業凡夫,信阿彌陀佛能救這樣的凡夫,這樣的信心,叫作真實信心。這樣的信,是真信;不是這樣的信,就是假信——「我相信我有修持,我會讀誦經咒,所以我能往生」,這是不是真信?不是。我們之所以能往生,原因在哪裡?在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不是「靠我的修持力,定得往生」,我們沒有修持力。所以,還是剛才所說的,目光要轉過去,看向阿彌陀佛那一邊,這才是一向專念。自己這邊,早就看透了:心很黑,很污穢,很染污,很骯髒,貪瞋癡具足。不要把這個心當寶貝,應該把它抓起來扔掉!所謂「厭離娑婆」是厭離什麼?就是厭離這顆心!有這顆心,才有濁惡的娑婆世界;沒有這顆心,就沒有娑婆世界。既然要往生,就不能靠它,就要徹底厭離它,拋棄它。
比如建房,通途法門是自己建房自己住。先打基礎,然後買材料,鋼筋、水泥、磚瓦等等,還要設計圖紙,然後找工人,付工資,慢慢辛苦地建,最後住進去:這就是一般法門的修行。
淨土法門不是這樣,是阿彌陀佛建好了請我們去住:「十方眾生如我獨子,極樂寶樓已為你建好,請你來住!這是門卡、金鑰匙——南無阿彌陀佛,你用這個直接開門就好了。」
修學淨土法門,即使不懂教理,不會修行——房子怎麼建我們不知道,阿彌陀佛都建好了,我們只要願意去住就可以了。能不能懂問題不大,不障礙。靠自力修行,戒定慧的基礎如果不牢靠,這棟房子是肯定要倒的。戒是基礎,你這棟房子如果建在沙灘之上,肯定是要倒的。但是,阿彌陀佛功德法身的寶樓,是決定不會倒的。
如果我們這樣信,才是淨土宗正確的信;如果不這樣信,就是錯誤的信。
錯誤的信很多:「我沒有煩惱了,才可以往生。」「我沒有妄念了,清淨了,才可以往生。」「我開智慧了,才可以往生。」如此這般的想法,都是錯誤的信,同時也是虛假的信,因為就我們的根機來講,不真實;就阿彌陀佛的誓願來講,也不符合。
什麼是正確的信呢?「我是罪業凡夫,以自身業力必然墮落。然而,阿彌陀佛誓願不虛,稱念名號,必得往生!」「我雖然妄想紛飛,我雖然煩惱不淨,我雖然沒有智慧,我雖然沒有出家……有很多雖然,但是——我有一個但是——阿彌陀佛要救度我,我必定往生!」這樣的信,就是真實的信,正確的信,決定的信,深深的信;其他都是虛假的、錯誤的、飄忽的、不定的,最後的結局呢,往生不定。
淨土宗講「信願行」,這就是「信」。「信」分為兩個方面:信自身無力,信彌陀有力。不是信「我有力」。「阿彌陀佛有力量,我也有力量,各靠一半,結合一點點」,那就打了折扣,就不完全,就不是深信。把我們的心徹底掏空,「我什麼都沒有」,讓阿彌陀佛的願力徹底灌滿,這樣信就深了。若說「我有一點點」,那就淺了嘛,你擋了一部分了。若論我們自身,只有罪業,只有流轉。
有的人老是講:「我是罪業凡夫,我妄想紛飛,我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到極樂世界?我肯定不能去嘛。」這不叫機深信,這叫罪惡感,這樣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只能悲觀、絕望地流轉於三界之內。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無有出離之緣:是死。
二者,決定深信彌陀願力,定得往生:是生。
具有兩種深信,即是起死回生!
三、機法兩種深信缺一不可
機、法與信,可以組合成四種情況:
——信機不信法;
——信法不信機;
——機法皆不信;
——信機又信法。
只有第四種才是正確的信,是機法兩種深信;其餘三種都不正確,甚至有假設的狀態,不過通過比較解釋,讓我們更加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機法兩種深信。
(一)信機不信法
有很多人說:「我這輩子肯定不能出離了!」單單這樣,不叫「機深信」,這叫罪惡感、恐懼感。他們懷抱著罪惡和恐懼,將來到閻羅王那裡報到。
很多人每天在複習同一句話,他們念佛都是念那句話,就是:「我不能往生。」為什麼呢?他們先給自己畫了一個圈子:「念佛要達到開悟才能往生,可是我沒有開悟,所以我不能往生。念佛要清淨心、沒妄想才能往生,可是我還有很多妄想,沒有清淨心,所以我不能往生!」每天都說:「我不能往生,我不能往生,我不能往生。」每天都這樣說,到臨終的時候,怎麼可能冒出一句「我能往生」呢?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裡就講:求生極樂世界的人,要「作得生想」,要時刻想到「我決定能往生!」當然,不是說我們有能力修持,所以決定往生,而是這裡的法深信:阿彌陀佛有能力救我們,雖然我們是罪業凡夫,但是,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定」是決定下來的,不動搖的;「得」就是能夠,就是得到。你決定可以往生的,沒有含糊的。
如果不學習善導大師的教法,很多人第一句接受了,就不接受第二句,認為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所以不能往生,這就跟善導大師唱反調了。
(二)信法不信機
第二種叫作「信法不信機」。他相信阿彌陀佛願力廣大,罪惡凡夫念佛一定往生。但他自己不念佛,不求往生。他內心認識不到自己是什麼樣的根機,這樣也得不到利益。就好像一個介紹藥品的人說:「這個藥是無上妙藥,你這種絕症,一治就好。不過,這藥是給你吃的,我不用吃,我很健康。我是飛行員的身體,很好!」那麼,這個藥對他就沒有利益了。其實,我們都是罪業凡夫,這個藥我們都要吃。
「機深信」就是給我們看病把脈,「法深信」就是對症下藥。
「法深信」就是了解我們是這樣的根機以後,明白像我們這樣的眾生,只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副藥能救,非此莫屬!我們只要服下去,定得往生!
機法深信要同時存在。
(三)不信機不信法
如果不信機也不信法——「什麼六道輪迴,什麼『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我根本就不相信!」這屬於世間邪見的人。像這樣的人,只有等閻羅王與他見面時,才悔之晚矣!《無量壽經》講:
大命將終,悔懼交至。
此時悔懼又有什麼用呢?平時不相信因果報應,不相信六道輪迴,快死的時候就發現冤親債主都來了。看到真的有六道輪迴啊,害怕了,恐懼了,可是來不及了。
(四)信機又信法
「信機又信法」——「機」是指我們的根機,「法」是指阿彌陀佛的救度,這兩點要同時相信。
信機要怎麼信呢?「信我是一個善人,信我是一個能修行的人,信我是一個善根深厚的人」,是不是這樣?不是這樣,這樣就沒有信機了。要信自己是一個罪業凡夫,沒有力量出離生死,自身沒有出離之緣。這樣的人怎麼辦?念佛!機雖然不行,法很可貴。機不行,就信法,信阿彌陀佛的願力救度。
這個法,不是信《金剛經》那一法,也不是信《法華經》那一法,也不是信禪法、教觀,不是信那些。對我們這樣的罪業眾生,唯有一法可以得度,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稱名,就是「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我們這樣「沒有出離之緣」的眾生,「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信機又信法,這叫老實念佛人、謙敬念佛人,乘彼佛願力,現生得安穩,臨終佛來迎,定得生西方。
「信機」,就是《無量壽經》裡講的:
謙敬聞奉行。
謙卑——其實也談不上謙卑,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人,就是把我們原來那高慢的心放下來。相對於自己原來不知道是罪業凡夫那樣的心態,叫「謙」,謙下來,「我是罪業凡夫,我無有出離之緣」;「敬」就是信法,「阿彌陀佛能救度我,我當然恭敬禮拜」:這才是老實念佛人、謙敬念佛人,機法雙重深信。
四、機法兩種深信的現實意義
(一)現生得安穩
機法雙重深信,現生就很安穩。為什麼安穩?我們不會自苦自惱,有妄念很正常,我們就是這樣的凡夫,就以這樣的身分來勇猛念佛!這樣很妙啊!如果我們是這樣的想法,妄念就不能起作用了,它就不能拿我們怎麼樣了,因為我們看破它了。我們知道它是賊,不理它,它就不能害我們;我們把這個賊當作親生兒子,想它,恨它,為它煩惱,它就能害我們。很多人要麼被它偽善的面孔所欺騙,要麼被它恐怖的面貌所恐嚇。要看破它!看破它了,知道它是賊了,它就不能擾亂我們的心志。
念佛,不是說心中絕沒有妄念,有妄念又有何妨?它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呢?念佛,對佛的信仰廣大,就像虛空一樣。此心寬廣,曠曠蕩蕩,像太空一樣。妄念起就起,妄念落就落,像雲彩一樣飄來,自然也會飄去。你在這裡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師父,天上飄來一片雲彩,礙我的事,怎麼辦?是不是讓它停下來,這樣我才能安心念佛,不然我安不了心,念不了佛」,這樣就不對了。念佛,心裡有了妄念,你覺照、知道了,再繼續念。妄念無根,可是如果執著它,它就有了根。每天過於關注,過於當回事,就是在培養它,灌溉它,讓它長得越來越大,紮根越來越深。現在不理會它,斷它的營養,斷除它!
怎麼斷?念佛!有阿彌陀佛給我們作依靠,妄念不能妨害我們。久而久之,妄念黔驢技窮,它就萎縮了,它就慢慢退場了。不要妄上起妄。有了妄念,「怎麼辦?不得了啦!」怎麼辦?不用辦!怎麼辦?佛來辦!怎麼辦?就這麼辦,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好了!這樣就不至於妄上起妄,這樣就讓我們的心很安穩,所以講「現世得安穩」。
不必自苦自惱。佛知道我們有這樣的病,我們有這樣的苦惱,我們有這個擔子,所以來給我們挑,結果我們把擔子緊緊地攬在自己肩上,自己挑,不給阿彌陀佛挑。
這一切,讓阿彌陀佛來打掃,我們只管念佛。有妄想、沒妄想,隨它去!所有的一切,不是我們所要管的。我們只管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有妄念,不必刻意用力對治,只要不被它牽,把心收回來,一句一句穩穩當當念佛,自然就好了。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上一支蠟燭。燭光一照,黑暗自滅。佛念一起,妄念自消。從安心上來說,有佛做主,不必怕它;從行持上來說,一邊念佛一邊聽,採用印光大師的十念記數法就很好。心散了,收回來再念。既不心虛,也不心急。因為它障礙不了阿彌陀佛的救度,我們心裡有最大的靠山。如同談判,心有阿彌陀佛作靠山,優勢占盡,妄念煩惱根本就不是對手。不過,它不會自動退場、主動認輸,那就慢慢周旋,不用急,不要指望一晚上妄念就消失了,不可能的,我們甚至到死都被妄念糾纏,那也沒關係。臨終彌陀來迎,諸邪業繫無能礙者,妄念賊軍一舉擊破,才乘寶蓮花,即證無生忍。
(二)自量根機
善導大師的機法兩種深信,讓我們對淨土門建立起正確的信仰。我們既不自怨自艾、自暴自棄,也不傲慢自勝、好高騖遠,就是很實在地,以我們這樣的根機來念佛。自甘凡愚,老實念佛。不自苦自惱,不妄攀高機,認為「我可能是個根機殊勝的人,現生能得念佛三昧,得不到三昧也能得清淨心」,如果把這些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達不到就會苦惱、懷疑、擔心和恐懼,那就大可不必了。
我們本來就是如此——把自己的根機看清楚。
(三)看破
「看破,放下,隨緣,自在,念佛」,這十個字很好。看破自身的根機,放下自力的觀念,隨順彌陀的救度,此心自在,安穩念佛。看破我們本身,看透自己是「無有出離之緣」的人,煩惱具足,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我是這樣的人」,把這點看透徹,看清楚,看明瞭,我們就捨掉它。捨棄自身,不在自己身上找答案,不會認為我們有能力解決自己的生死,這樣,眼睛就看向阿彌陀佛那一邊。
往生這件事情,我們完全拜託阿彌陀佛,完全仰承阿彌陀佛,我們不靠自己,我們捨棄自身。既然不靠自己,自己有能力沒能力了無相干,跟能不能達成往生沒有任何關係。那我們就單念這句名號,從早到晚想到的,就是完全仰靠阿彌陀佛,全看佛那一邊:「阿彌陀佛有這個能力救度我,那我就能往生」。自己這一邊,等於就死了,打死了自己。大家要捨得死,不要不捨得死,死了這個妄想心。
很多人沒有找到正確的契入口,妄心用事,借用一般法門那些觀念。但是,那些觀念也沒有理解。比如禪、密等聖道修行法門,那些所講的,都不是指我們這個妄心,都是指真心真性。結果我們因為沒有悟到真心真性,把這個妄心當作是真心,這叫「認賊作父」,這樣一來,修什麼法門都不能成就。聖道法門就是要看破這一點,找到自己的真心真性,然後依性起修。
淨土法門另闢蹊徑:我們知道自己不能開悟,我們就轉移,移向六字名號。這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是徹底覺悟了,圓滿實相了。捨了自己的妄心用事,完全歸投佛的願力。
聖道和淨土,一點也不矛盾。不過,入手點不同,難易有很大的差距,攝機也有很大的差距。所破斥的,都是執著自己妄心這一方面:我要達到怎樣怎樣,我要修到如何如何……這是虛妄的。
以我們這樣的根機,就咬定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自然就被阿彌陀佛的願力所牽引,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在修持實踐當中「機法兩種深信」給我們的啟發,也就是:甘守凡愚,老實念佛,不自苦自惱,不好高騖遠,能行多少就行多少。
阿彌陀佛的「乃至十念」「一向專念」廣大無邊,沒有固定的標準。「乃至」是很有彈性的,乃至出家人念佛,乃至在家人念佛,都可以;乃至清淨心念佛,乃至沒有清淨心念佛,都可以;乃至有智慧,乃至無智慧;乃至有功夫,乃至沒功夫……「乃至」是一個彈性詞,這樣才能包容萬機。阿彌陀佛說「乃至十念」,沒有說「清淨心十念」。這個「乃至」,就包含了萬機,一切根機,就我們的根機所能做到的,念念不捨,相續念佛,都叫「乃至十念」。
善導大師所解釋的「乃至十念」,是「上盡一形,下收十念」,就是:我們遇到這個法門,信順不疑,一句佛號念到底。在往生這件事情上,全靠南無阿彌陀佛,這叫一句佛號念到底。誓此一生,永不改變,這樣就決定往生。
(四)放下
看破自然就會放下。一是放下世界。世間百態,知道它是苦、空、無常、無我,所以要放下。二是放下自己的心。自己就是一個凡夫,不要認為要修到什麼樣的程度,連這個「我在修行」的心也放下,就這樣子來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就很好了,這樣就夠標準了,這樣就符合條件了——這樣不是身心自在嗎?不要把目標提得很高:「我要達到什麼程度,我要家庭、兒女什麼都不管……」既然在家,就依在家的身分,為人妻,為人母,為人父,為人子,士農工商,做好自己的事情,來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就可以。不要自苦自惱,提又提不起來,放又放不下去。我們是完全乘託阿彌陀佛的願力。
不要講我們這副身心,即使是整個娑婆世界,都是要放下的。因為我們要求生極樂世界,有什麼好執著的呢?它好也好,壞也好,都不在妄心方面做文章。
對於妄心,看破它,放棄它——放下就是放棄。「我不指望你,我只靠阿彌陀佛!」這樣,我們的心就平淡了,就穩當了,沒有誰能障礙我們。
總結
總結前面幾章,都圍繞著阿彌陀佛的本願——第十八願,圍繞著稱念彌陀名號,也就是「本願稱名」這個核心。
(一)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說: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即是以阿彌陀佛的本願稱名作為易行道的核心。所謂捨難取易,就是取「本願稱名」。
(二)曇鸞大師明「自他二力」,說:
緣佛願力故,
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還是說的本願稱名,乘佛本願力,念佛便得生。
(三)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淨土門的內容就是第十八願,說:
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
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這也是阿彌陀佛的本願稱名。
(四)善導大師將淨土門進一步細判為「要弘二門」,解釋弘願說: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這段話也是在解釋四十八願當中的第十八願。
「一切善惡凡夫」,就是解釋第十八願所說的「十方眾生」;「得生」兩個字,就是解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大願業力」就是「正覺」;「皆乘」,乘託的方法就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所以,仍然是選擇彌陀本願稱名。
(五)「正雜二行」。
(六)「正助二業」。
這兩點是善導大師對淨土行法的分判,最重要的是「正定業」: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
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
是名正定之業,
順彼佛願故。
順彼佛願——就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順佛本願稱名,所以是正定之業,必定往生。
(七)善導大師立「機法深信」,法深信說:
決定深信:
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
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總說四十八願,別指第十八願,救度無有出離之緣的罪惡生死凡夫,定得往生,仍然是以阿彌陀佛的本誓願力作為核心內容。
這七個專題所說的,都是一個內容,分為七個角度來說明,讓我們心中更加明瞭。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7705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