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彌陀願心的根源 慧淨法師
2021/09/07 09:43:52瀏覽436|回應0|推薦5
慧淨法師 講述

彌陀願心的根源
:《無量壽經》「讚佛偈」
二○一七年五月二十一日,講於台北淨宗寺


目 錄

壹、序講 1
一、《讚佛偈》玄義 1
二、《讚佛偈》梗概 10
貳、正講 13
一、讚佛 13
⒈讚歎身業 13
⒉讚歎口業 16
⒊讚歎意業 18
⒋總結讚歎 20
二、表明願心 23
⒈願成佛度生 24
⒉修六度萬行 30
⒊誓願救眾生 32
⒋為眾心不卻 35
⒌願光明無量 37
⒍願國土第一 38
⒎願眾生第一 47
三、請證 57
⒈請師佛證明 57
⒉請諸佛證明 59
⒊為眾苦不悔 60
四、結歸救眾生 66
參、總結 71
一、倍感淨土宗的可貴 71
二、攝法身願、攝眾生願、攝國土願 72
三、極樂國土涅槃聖境 73
四、明確淨土宗義 89
五、糾正偏差 92
六、阿彌陀佛久已成佛 94
附:講義 100
《無量壽經》「讚佛偈」 100


壹、序講
一、《讚佛偈》玄義
⒈彰淨土宗根源
今天要跟大家研討的是《無量壽經》之中的《讚佛偈》。

為什麼要特別研討這整首《讚佛偈》呢?就是要追究淨土宗的根源;為什麼要追究淨土宗的根源呢?就是為了要標舉出淨土宗是救度的法門,是易行的法門,是他力的法門,是殊勝的法門。而所謂的「救度」,是完全來自於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的願心。「願」就是廣大的弘願,「心」就是無盡的悲心。

我們如果了解淨土宗是阿彌陀佛願心的救度,就曉得這是他力易行的法門,不是自力難行的法門,就會讓我們今生今世對往生極樂世界有決定的信心,不會念了一輩子的佛而心仍忐忑不安,有所憂慮,同時也可以糾正長久以來種種解釋淨土法門的偏差。

簡而言之,欲追究淨土宗的根源,先要了解阿彌陀佛願心的根源。


⒉明淨土宗核心
淨土宗的正依經典是「淨土三部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雖是三經,但根源是來自於《無量壽經》。因為唯有《無量壽經》講到阿彌陀佛於因地法藏菩薩的時候發四十八大願。因此,四十八大願是法藏菩薩成為阿彌陀佛的因,也是淨土宗的因,也是我們十方眾生之所以能夠得救、往生成佛的因。

一個人再怎麼偉大,都來自於他的「願」,願力偉大,行持就偉大,所得的結果當然也就偉大。所以,追根究本,阿彌陀佛之所以成為「佛中之王,光中極尊」,就是來自於他的願:四十八大願。

而法藏菩薩之所以發下四十八大願,他的動機、根源在哪裡?就在《無量壽經》的《讚佛偈》之中。先有《讚佛偈》,才有之後的四十八大願,亦即四十八大願是發軔於《讚佛偈》,也以《讚佛偈》為其張本,因此,《讚佛偈》是四十八大願的根源。先有《讚佛偈》才有四十八大願,有了四十八大願才有阿彌陀佛,才有極樂世界,才有十方眾生的往生,才有救度法門,才有整個淨土宗的教理架構,這些推其根源,就在《讚佛偈》。所以,《讚佛偈》是阿彌陀佛願心的根源,也是淨土宗的根源。


⒊宣三種含義
這首《讚佛偈》有很深廣的內涵,也就是說,法藏菩薩在對他師父世自在王佛讚歎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願心。怎樣的願心呢?
一、要跟世自在王佛一樣偉大;
二、要廣度眾生;
三、請他的師父以及十方諸佛來作證明。
這《讚佛偈》簡要來講有這三個含義。


⒋示純粹淨土教理
所以,從《讚佛偈》來了解阿彌陀佛,來了解淨土法門,是最純粹、最正確的,可謂「原汁原味」。

淨土法門,先不講歷代的菩薩怎麼解釋、祖師大德怎麼解釋,先就阿彌陀佛的願心去理解,也就是他還在因地的時候,他怎麼講。我們直接從法藏菩薩的願心來理解淨土法門,也可以糾正歷來許多對淨土法門錯誤的解釋。

譬如,長久以來解釋淨土法門都注重《阿彌陀經》,主要原因是《阿彌陀經》是淨土三部經之一,是淨土宗正依經典,也可以說是淨土宗一部結論性的經典,而且文字最短,因此讀誦的人最多。可惜的是,由於不了解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的願心,同時也未能以純正的淨土教理來解釋,因此就出偏差了。也就是說,解釋淨土經典,尤其是解釋《阿彌陀經》的人,有的因為不了解淨土法門的根源,同時沒能「以經解經」:以淨土的經典解釋淨土的經典,往往都是站在本身所學的各自教理來解釋《阿彌陀經》,這樣就難免產生錯誤和偏差了。

進而言之,不僅解釋《阿彌陀經》時有上述情況,歷來解釋《大經》與《觀經》,同樣也有這種現象。

錯誤、偏差的結果會有怎樣的影響呢?一方面不能給予念佛的人絕對的信心;另一方面對於我們要往生的目標:極樂世界的解釋,也會偏差、不正確,乃至對於往生的方法,也偏差、不正確:這樣的影響是很嚴重的。

為了導正偏差,回歸淨土宗真正的面貌,也就是回歸純正的淨土宗、原汁原味的淨土宗,首先就要從它的根源來探究,因此我們要研討《讚佛偈》。

修學淨土法門,對於《無量壽經》中法藏菩薩的《讚佛偈》要瞭解,而且核心、重點性的經文也要背下來,因為《讚佛偈》是法藏菩薩無盡悲心的完全流露。

就結論來講,從《讚佛偈》就可以了解法藏菩薩的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上求佛道的目的,就是為了救度眾生,而淨土宗正是講救度的法門;以什麼來救度呢?就是以「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來救度眾生。這是先就結論上來講。


⒌顯淨土宗救度本質
既然淨土法門是講救度,這樣就跟眾生的修行是兩碼事。也就是說,不管會修行、不會修行,有修行、沒有修行,都沒有關係。但這並不表示否定或排斥修行,不是的。是首先讓我們安心,曉得既然是救度,這樣就人人有分:只要你願意,就能被救,不論會修行還是不會修行。

而且,阿彌陀佛救度的結果,不只是我們離開三惡道而已,而是救度我們完全脫離六道輪迴;不只是脫離六道輪迴而已,還要把我們救度到極樂世界的涅槃家鄉,成就跟阿彌陀佛一樣的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智慧、無量慈悲願力的佛。

因為淨土宗是救度的法門,所以才說這個法門是「勝易」的法門:既殊勝,又容易。

一般通途法門,在法會中誦念經文的時候,當然誦念的是通途法門所依據的經文,如果是比較簡短的話,都是誦《心經》比較多。若是淨土宗,當然要誦念淨土宗正依的經典。如果選簡短經文的話,往往誦念《無量壽經》的《讚佛偈》。


二、《讚佛偈》梗概
這首《讚佛偈》,總共二十行,每一行四句,總共八十句,每一句四個字,總共三百二十個字。講稿當中括弧的地方是特別引用同本異譯的經文來補充解釋。

這二十行《讚佛偈》可以分為三部分:
一、 前面七行,是法藏菩薩對世自在王佛最崇高的讚歎,讚歎世自在王佛無比崇高的功德,同時也表明他將來也要成為這樣的一尊佛。

二、 第八行到第十七行,是表露自己心中的願望,也就是法藏菩薩的三個弘廣願心。第一,願成佛。表明他要成為什麼樣的佛。第二,願成淨土。表明他要成就什麼樣的淨土。第三,願度眾生。表明他將來所救度的眾生到了他的淨土之後,要讓這些眾生有什麼樣的成就,達到什麼樣的境界。第二部分所涵蓋的這三個內容,是整個《讚佛偈》的核心。


三、 第十八到第二十行,這三行是「請證」,祈請世自在王佛以及十方諸佛來證明他的願心。

剛剛提到法藏菩薩的三個願心是法藏菩薩願心的核心,願心雖有三個,但最後目的就是「願度眾生」,也就是他之所以成佛及建設極樂世界,不是為了自己,而完全是為了救度眾生。

既然是讚歎佛,為什麼也談自己的願心呢?這其實還是菩提心的自然流露,所謂「見賢思齊」,因而就在法藏菩薩對世自在王佛讚歎之後,也一併吐露他的願心,希望佛來為他作證明,證明他的願心是真實的,不虛假的,是堅確不移、不動不變的。因此,在最後三首偈就請世自在王佛乃至十方諸佛來為他作證明,證明他即使身處諸苦毒中,救度眾生的願心也永遠不會退卻,也要更加精進地來完成他所發的願。
以上是《讚佛偈》的大概。


貳、正講
請大家看《讚佛偈》,我一邊念,一邊翻譯白話。
一、讚佛
⒈讚歎身業
光顏巍巍,威神無極,如是炎明,無與等者。
日月摩尼,珠光燄耀,皆悉隱蔽,猶如聚墨。
如來顏容,超世無倫。

您光輝的容顏,清淨微妙,莊嚴雄偉,威德神力無有窮極。這樣熾盛的光明,舉世無光可相等、比擬。
一切的日、月、如意寶珠等所發的耀眼光芒,在您的光明之前,全都黯然失色,如同一團黑墨。
您顏容之清淨莊嚴,超絕一切世間,所有眾生都無可倫比。

這兩首半偈是在讚歎佛的身業,無比莊嚴,超世無倫。

「光顏巍巍」,「光」,就是光明、光彩。佛的容貌是閃耀著光明,是光彩的,而且很莊嚴,很雄偉。

「威神無極」,威力神妙不可思議,達到頂端。

「如是炎明,無與等者」,像這樣的光明,是絕對性的,無法比較的。

世間萬法,相對性的兩種才能比較,如果是絕對性的,就無法比較了。比如地面的山能跟天比較嗎?不能比較,山只能跟另一座山互相比較高低,是不能跟天比較的。

接下來用相對性可以比較的說:
「日月摩尼,珠光燄耀,皆悉隱蔽,猶如聚墨」,如果要比較的話,世間上只能拿日光、月光、摩尼珠光來跟佛的光明相比較。但,這一些光明與佛的光明一比較,就黯淡無光了;不但黯淡無光,而且「猶如聚墨」,如同一團黑墨。可見佛的光明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如來顏容,超世無倫」,這兩句是對「光顏巍巍,威神無極」的身業作一個總結說明:如來清淨莊嚴的顏容,超絕一切世間,所有眾生都無可倫比。

有關「如來顏容」,也有版本作「如來容顏」,意思都一樣。

這十句是讚歎世自在王佛的身業,屬於光明方面的。在讚歎的同時,其實也表明自己將來如果成佛,也要像這樣的「威神無極」「無與等者」「超世無倫」。


⒉讚歎口業
正覺大音,響流十方。
您演講正覺的清淨微妙法音,無比地洪亮,響遍十方,普及無邊世界,一切眾生各個隨其根機都能各得領解。

這半偈是讚歎佛清淨微妙的口業。

佛說法的音聲是遍滿十方世界的,《阿彌陀經》就說「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這裡說不只是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而且是響流十方。

這裡也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是讚歎世自在王佛,一方面隱喻將來如果自己成佛的話,名號也要響流十方。

唐朝時代的法照大師有一首偈說:
如來尊號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

法照大師這一首偈是在讚歎阿彌陀佛尊貴的萬德洪名,因為六字洪名很簡短,所以很清楚,而且能夠消業障,增福慧,往生成佛。因此,十方諸佛都在十方世界介紹阿彌陀佛的名號,讚歎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所以,彌陀佛名很清楚分明地響流十方微塵世界,無所不至,無所不聞,所以說「如來尊號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


⒊讚歎意業
戒聞精進,三昧智慧,威德無侶,殊勝稀有。
深諦善念,諸佛法海,窮深盡奧,究其涯底。
無明欲怒,世尊永無。

您的戒行、多聞、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威德,舉世無雙,殊勝稀有,難得拜見。
您智慧廣大,透徹明白諸佛深廣如海的法義,而且窮盡奧秘,探究根底。
世尊!您永無貪欲、瞋恚,亦無無明。業盡情空,毫無瑕穢。

這兩首半偈是讚歎世自在王佛不可思議的意業,讚歎佛的內心境界。

「戒聞精進,三昧智慧」,是指六度波羅蜜。

「威德無侶,殊勝稀有」,世自在王佛所成就的六度波羅蜜之威神功德,菩薩都沒辦法和他相比,所以說是舉世無雙,殊勝稀有。

「無明欲怒,世尊永無」,羅漢都沒有貪瞋癡了,何況是佛呢。人能無貪最自在,無瞋最快樂,無念最安詳。


⒋總結讚歎
接下來這一首半偈是全面總結對佛的讚歎:
人雄師子,神德無量。
功勳廣大,智慧深妙,光明威相,震動大千。

噫!人中之雄,如獅為萬獸之王,威神功德無有限量。
您功勳廣大無能稱說,智慧深妙不可思議。光明威德之相,三千大千世界無不為之震動。

「人雄師子,神德無量」,是總結性地讚歎佛,獅子是萬獸之王,所到之處,萬獸無不退讓。顯示佛如人中的獅子,所說的法能夠破除所有外道邪見,能夠破除一切世間的黑暗,帶來解脫的光明。

「功勳廣大,智慧深妙,光明威相,震動大千」,這是個別結論性讚歎佛的三業。

「功勳廣大」是結論性地讚歎佛的口業,所謂「正覺大音,響流十方」,救度眾生,功德無量無邊,所以說「功勳廣大」。

「智慧深妙」是結論性地讚歎佛的意業。

「光明威相,震動大千」,是結論性地讚歎佛的身業。

法藏菩薩對世自在王佛作這樣無比崇高的讚歎之時,同時表明他也要成為這樣的佛,也希望將來他成佛的時候,十方諸佛也這樣讚歎他。當然,這並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而是為了讓十方世界、十方眾生曉得有這樣一尊佛要救度他們。所以,這七行讚佛偈,也可以說是阿彌陀佛的第十七願。第十七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
不取正覺。

我們對待人家怎樣,人家就會對待我們怎樣;所謂「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同樣,讚人者人恆讚之。所以,我們凡事要看好不看壞,凡事彼此多讚歎。


二、表明願心
接下來談第二個部分。
第二部分共有十行,這十行偈是法藏菩薩表露自己的願心,因此這十行偈是整個《讚佛偈》的核心,很重要,而且很令我們感動,也很令我們安心、滿足。如果沒有這十行偈來表明彌陀的願心,這首《讚佛偈》就缺少意義了。前面所說的「四十八大願是發軔於《讚佛偈》,也以《讚佛偈》為其張本」,主要是就這十行偈而言。凡淨土宗人,應該深刻銘記這十行偈。

⒈願成佛度生
這十行偈一開頭就說:
願我作佛,齊聖法王;過度生死,靡不解脫。(願成佛度生)
(《如來會》譯:「能救一切諸世間,生老病死眾苦惱。」)
(《莊嚴經》譯:「為彼群生大導師,度脫老死令安穩。」)

希望我作佛之時,能如師父世自在王佛之神聖德相,以救度十方眾生,讓他們全都解脫生死與煩惱。

此行之後,另有括弧解釋「願成佛度生」,所以這首偈就是法藏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弘廣願心。可說這首偈也是阿彌陀佛願心之中最初、最原始、最根本、最核心的,所謂「阿彌陀佛願心的根本」,正是指這首偈。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乃至無邊誓願,都來自此願。淨土宗人應該知道有這首願偈的存在,進而重視這首願偈。

「願我作佛,齊聖法王」,表露他願成佛。法藏菩薩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佛呢?希望成為像世自在王佛那樣崇高偉大的聖法王。他發願成佛不是單單為自己的解脫,更不是為了名聞利養,而是為了能讓十方眾生「過度生死,靡不解脫」。由這首偈就顯露出,法藏菩薩要上求菩提、下化眾生,而上求菩提的目的則是為了下化眾生。

「過度」,就是超越、越過、度脫之意,越過、度脫生死之苦果。

「生死」,有兩種,一種是「分段生死」,一種是「變易生死」。「分段生死」是我們凡夫六道輪迴的生死,「變易生死」是初地菩薩一直到等覺菩薩進階的過程。

「靡不解脫」,「解脫」,生死之因的業與煩惱完全斷除。

「過度」即是離苦果,「解脫」即是斷惑業。

從字面來看,這兩句八個字好像是在講他自己,但如果對照其他兩部同本異譯的經文來看,就知道不是講他自己,而是指十方眾生,也就是要救度十方眾生,使十方眾生都能越過生死輪迴,解脫一切煩惱。

「同本異譯」是指跟《無量壽經》是同一本,就是內容相同,但是翻譯的人、翻譯的時代不同。其他兩部同本異譯的經是指唐朝翻譯的《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與宋朝翻譯的《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過度生死,靡不解脫」這兩句,《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就翻譯說:
能救一切諸世間,生老病死眾苦惱。

能夠救度十方一切眾生,使他們離開生老病死的輪迴以及所有的苦惱。

亦即,法藏菩薩說他成佛的目的是要使我們十方眾生,不論何人都要使他越過、脫離、解脫「分段生死」以及「變易生死」的所有煩惱:無論是見惑、思惑、塵沙惑、四十一品的無明惑,通通解脫,這就是「過度生死,靡不解脫」。發願的時候就已經預先說明必定成就、必定能夠救度一切眾生。

《莊嚴經》翻譯說:
為彼群生大導師,度脫老死令安穩。

法藏菩薩將來成佛的話,能夠成為十方眾生的大導師,引導我們脫離生老病死而且到達成佛。

「度脫老死」,就是度脫生老病死的輪迴之苦。為什麼這裡說「度脫老死」,而不說「度脫生死」呢?因為上句已經有了「群生」這個「生」字,所以這裡就不再重複。

「令安穩」,唯有成佛,才是真正的安穩,如果還沒有達到佛的境地,就還不是百分之百的安穩。

如此以經文解釋經文,就曉得「過度生死,靡不解脫」這八個字,就是要度脫一切世間的所有眾生,越過生老病死的輪迴之苦,希望十方眾生,不論是善是惡,沒有一個不解脫生老病死的,同時又令十方眾生獲得成佛的安穩。

法藏菩薩首先所表露的,就是這種無盡的悲心與弘廣的願心。


⒉修六度萬行
發了願,必須要去行,所以接下來就表明他六度波羅蜜的修行。
布施調意,戒忍精進,如是三昧,智慧為上。(修六度萬行)

為調伏煩惱、廣度眾生,而常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也就是修六度萬行,這是最殊勝的願行。

上偈是果,也就是願,這個願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此偈則是因。要得果,必先修因,成佛之因就是六度萬行,因此進一步要修行六度。

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在所有萬行當中是至高無上的。法藏菩薩為了救度眾生,必須實踐六度萬行,圓滿福德智慧才能成佛,才能具有足夠的功德、力量來救度眾生。

六波羅蜜當中,以智慧為上首,為核心。智慧如同眼睛,如果沒有智慧的話,其他五度如盲,走向就會不正確,所以般若智慧是引導者。

此偈中特別提到「調意」二字,調意就是心意調柔,唯有心意柔軟,才會生出慈悲。


⒊誓願救眾生
接下來是立誓:
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誓願救眾生)

我誓願成佛,實現這偉大的弘願,讓處於生死恐懼中的十方罪苦眾生,不但沒有任何恐懼,而且獲得大安心、大安穩、大歡喜、大滿足。

上面兩首偈是願與行,這首偈是誓。有願有行,而且誓必達成。

前面所講的「齊聖法王、過度生死」,以及修六度萬行這一些願行,他無論如何一定要完成,誓必要完成,所以說吾「誓」得佛。

「誓」與「願」的差別是,願是心願,雖有這個心願,但有沒有完成是另一回事,可是如果有誓的話,就非得完成不可了。也就是說,有了成佛之誓,就非得成佛不可,除非已到達成佛,否則就要一直修行下去,一直達到圓滿佛果為止。

那他非得成佛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普行此願」,普行什麼願呢?就是前面所講的「過度生死,靡不解脫」的願,然後說「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人生的恐懼非常多,但如果跟輪迴相比的話,其他就都不算是恐懼了。因此,如果輪迴還沒有解脫,那是最根本,也是極大無比的恐懼。所以,「一切恐懼」就是指輪迴於三界六道,尤其是沉淪於三惡道。所以《法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法藏菩薩說,要令十方眾生離開恐懼,要使他們都能獲得大安。因為恐懼最大最深的就是輪迴,尤其是墮落三惡道乃至阿鼻地獄,所以,這一些恐懼都要讓他們脫離消除,而且獲得大安。所以阿彌陀佛也叫作「大安慰」,要讓我們眾生都能獲得最大的安慰、最大的安心、最大的滿足與歡喜。

唯有到達佛的境界,才是最大的安穩,才是完全的快樂。所以,「大安」就是成佛的意思。

我們看了法藏菩薩的《讚佛偈》,體悟了法藏菩薩的願心之後,當然就有一種嚮往的心。怎樣嚮往心呢?阿彌陀佛針對我們的恐懼、痛苦,要給我們大安與快樂,所以我們也想不要讓別人有恐懼,不但不要給他人帶來恐懼,進一步也想要給他人帶來安心與快樂。


⒋為眾心不卻
接下來就說:
假令有佛,百千億萬,無量大聖,數如恆沙。
供養一切,斯等諸佛,不如求道,堅正不卻。(為眾心不卻)

假使有百千億萬的佛,恆河沙數一樣多的大聖,一一都去供養,不如在求道上勇往直前,堅正而不退卻。

「求道」就是成佛度眾生的意思。假設能夠供養百千億萬恆沙諸佛,功德肯定很大,但是法藏菩薩說,這樣的功德也仍遠不如求道成佛,度脫十方眾生的輪迴。所以,他為了救度眾生,一定要求道,一定要成佛,這裡明白表示成佛度生堅正不退的願心,同時也以這堅正不卻的願心來堅固眾生的信心。

綜合這兩首偈的意思:即使能夠供養百千億萬無量恆河沙數諸佛,獲得無量無邊的福報,但再多再大的福報都不如「成佛救度眾生」這一個願心來得重大。


⒌願光明無量
接下來,法藏菩薩以五首偈吐露他的三個核心大願。
第一,成佛的願。表明他將來成佛的時候,他的光明是無量的光明。
譬如恆沙,諸佛世界,復不可計,無數剎土。
光明悉照,遍此諸國,如是精進,威神難量。(願光明無量)

譬如恆河沙數的諸佛世界,及不可計算的無數國土,願我佛身的光明都能永遠遍照這些十方無量無邊的國土而無餘。我要這樣地精進,成就這樣難量的威德神力。

這兩首偈是吐露他將來成佛要成為光明無量的佛,能夠照遍恆河沙世界的國土。他一定要精進地達到如此威神難量的境界。

也就是說,將來不成佛便罷,如果成佛的話,他的光明要遍照不可計、無數世界的國土,他要往這個目標去精進、修行。此偈同時也兼含要以遍照十方世界的光明來救度十方世界的眾生之意。

因此,法藏菩薩成佛之後,他的淨土也叫「無量光明土」,他的佛身也叫「無量光明佛」。


⒍願國土第一
第二,成淨土的願。法藏菩薩成就的國土是怎麼樣的國土呢?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
國如泥洹,而無等雙。(願國土第一)

我如果成佛,我的國土殊勝莊嚴,最尊第一,超踰十方一切諸佛國土。最為奇特的是,國土中的眾生坐道場就成佛,如此神妙是超越而絕對無比的;國境則像佛的涅槃一般,更是十方淨土所沒有的殊勝莊嚴。

「國土第一」,這一首半偈在顯明他將來成佛的時候,他的國土在十方世界當中是要第一而且是無雙的;同時,凡是往生到這個國土的眾生,也要使這些眾生成為第一無比的眾生。

「其眾奇妙」,「奇」是奇異、奇特、特殊、超越的意思,「妙」是微妙、妙好而不可思議、難以想像的意思。怎樣的奇妙不可思議呢?也就是如《無量壽經》所說的,十方眾生一旦往生到極樂國土,都是「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再者,成佛的速度之快也是超越性的,怎樣的超越性呢?如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中,第十一願「必至滅度願」所說的,「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已經成佛,所以四十八大願每一願都已完成,因此,十方眾生一旦往生極樂國土,就直接「至滅度」而成佛。所以梵文本的《阿彌陀經》就說:往生極樂國土的眾生,「都成為清淨的、不退轉的、一生補處的菩薩」。鳩摩羅什翻譯的《阿彌陀經》則說:「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這些經文都可作為「其眾奇妙」的經證與理證。

若以通途法門,也就是以自力修行的法門來說,修因證果是修行自然的過程,從修因到證果,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經歷五十一品階位。但若以特別法門,也就是他力念佛的法門來說,雖是博地凡夫,貪瞋癡沒有降伏、斷除,妄想雜念也沒有減少,可說是滿身的罪業,可是只要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當下就可以高登一生補處。能如此「奇妙」,原因完全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及威神功德的不可思議力。如此種種,在阿彌陀佛因地發願「國土第一,其眾奇妙」的時候,就已經先為我們預告了。

「道場超絕」,「道場」就是成佛的地方。「超」是超出、超越,「絕」是絕對,也就是絕諸對待,沒有能和他相對待的,不能比較的、獨一無二的、不可思議的。「道場超絕」就是成佛超絕。所謂「成佛超絕」,是說念佛人到了極樂世界之後,不必逐一經過通途法門的成佛過程:時間上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階位上要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一旦往生,就超越這一些階位、時間,而直接成佛。這也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中第二十二願所說的「超出常倫諸地之行」,到了彌陀淨土,就能由凡夫直接超越到等覺菩薩,而頓時進入一生補處。

「國如泥洹」,「國」是國土,是指依報;「如」是不異、如同之意;「泥洹」就是涅槃,涅槃就是佛的意思,是指正報。涅槃是不生不滅,無始無終,本來就常住,不經過造作、加行,不需累積功德、功夫,本來就是如此,而且如如不動,是不會消散的,這就是「泥洹」。這是就正報來講。

涅槃屬於正報,國土屬於依報,可是依報的極樂世界也如同正報的涅槃。亦即,極樂世界是依報跟正報一體,是同樣的內容,是沒有分開、沒有分別、沒有差別性的。不像我們輪迴的眾生,正報是正報,依報是依報,有差別而且有隔礙,不能互具互融。

阿彌陀佛所建設的淨土,就是涅槃境界的淨土,《無量壽經》說:
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所以,善導大師說「極樂無為涅槃界」。極樂世界既然是涅槃的境界,一旦到極樂世界,自然當下就進入涅槃。為什麼?因為涅槃就是不須經過修行的過程、時間及階次,是本來如此、自自然然就是這樣的境界。所以,我們只要往生到極樂的涅槃境界,自然就會證悟涅槃。證悟涅槃就是斷除貪瞋癡的煩惱,破除四十一品的無明,證悟佛性。所以,證悟涅槃就是成佛的意思。

凡夫的世界,則身體是身體,環境是環境,是分開的;佛的境界,正報、依報是一體的,這讓我們凡夫覺得很不可思議。

其實,時間跟空間是我們凡夫的妄想所產生的,是不存在的。人跟人的隔閡,也是輪迴眾生的現象,有親疏、恩怨、彼此的對待;到了佛的境界,看待眾生都是跟他一體的,是沒有差別的,沒有親疏、好壞、恩怨,所謂「怨親平等、自他一體」。亦即佛看一切眾生就是他本身,跟他是一體的,不僅時間、空間是一體,一切眾生也是一體,所有森羅萬象也是平等一體的,就像《金剛經》所講的「一合相」。

如果我們能夠了解這一點的話,我們就不會懷疑佛。懷疑佛指的就是「我念佛,佛是不是知道了?聽到了?會不會把我忘記?會不會嫌棄我、拒絕我?」就不會有這樣的疑惑不安。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跟阿彌陀佛是一體的,我們就等同阿彌陀佛的手、腳、眼睛、鼻子、耳朵、五臟六腑,所以,阿彌陀佛救度我們是很自然的,不需要任何條件。自己救度自己當然不需要條件,極樂世界是我們的地方,回到我們的地方當然也不用條件,而且是自自然然的,是天性自然、法爾自然的。

「而無等雙」,國土涅槃的安樂,也是獨一無二的,無二就是無雙。怎樣的無等、無雙呢?就佛來講,阿彌陀佛是超越十方諸佛;就往生去的眾生來講,也是成為超越其他國土的菩薩;就淨土來講,也是十方第一無比的淨土。由於法藏菩薩已經成佛了,所以《無量壽經》就說:「其佛國土,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

有其果,必有其因。因就在這裡,這裡已經表明他的願心說「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這種經證、理證,已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寫在這裡了。


⒎願眾生第一
接下來第三個部分,度眾生的願:
我當愍哀,度脫一切,十方來生,心悅清淨,
已至我國,快樂安穩。(願眾生第一)

我發大悲愍哀之心,救度一切苦惱眾生。使十方眾生都願意來生我國,並且充滿清淨無雜的歡喜信心;一旦往生到我國,必得微妙快樂自在安穩,並且速成佛道。

「我當愍哀,度脫一切」,這首偈顯明法藏菩薩之所以要成佛,以及成就國土第一的淨土,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哀愍度脫十方一切罪苦的眾生。因為心中充滿著悲愍哀憐十方眾生的無盡大悲,因此要度脫十方眾生,使十方眾生都嚮往他的極樂世界,進而往生他的極樂世界,並使其快速成佛,也就是前面所講的「過度生死,靡不解脫」以及「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十方來生」,「十方」即是「十方眾生」「諸有眾生」之意。此句顯明往生眾生之多,無量無邊。

「心悅清淨」,「悅」就是喜悅、快樂;「清淨」就是信心清淨無疑,沒懷疑,沒猶豫,沒顧慮,沒擔憂。亦即,要使十方眾生都相信無疑,心中歡喜,欣慕往生他的極樂世界,這就是「心悅清淨」。也可說往生極樂世界的心是很純粹的,信心無疑,專一不二,堅定不變,所以說「心悅清淨」。

「已至我國,快樂安穩」,「安」是安然,「穩」也是穩固不變動,「安穩」就是安安穩穩永遠不會衰退變化,永恆常住。「快樂安穩」,往生到彌陀淨土,就快樂安穩了,那種快樂,是佛的涅槃之樂。如果不是涅槃之樂,就不安定、不穩固,那就變成與世間的樂一樣了。所以,「快樂安穩」是指成佛的意思。唯有成佛,所得的涅槃之樂才是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安穩。

我們在娑婆世界中輪迴六道,三惡道純粹是苦,人道是半苦半樂、有苦有樂,天道是純粹的享天福之樂。但是不論是純粹享天福之樂,還是人道的半苦半樂,最後都是苦,沒有樂。為什麼?因為只要尚未超出輪迴,就必定有某一生會墮入三惡道。那時候,就是無窮盡的大苦。何況,樂過去之後,轉入寂寞,心情也就不樂了。天上的天人,天壽一盡,自然就會下墮,因為天人都有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因為他們有神通,天壽盡時就會知道自己會下墮地獄、餓鬼或畜生,那種自知未來慘境的痛苦,比人道的苦還高出百倍千倍。

因為我們沒有神通,到老的時候還傻傻地不知道自己來生會墮落,所以不知道害怕,不知道擔憂。天人因為有天眼通,一旦知道,就會害怕,就會痛苦。由此可知,世間三界六道的快樂都是不安穩、不安固的。快樂,若不安穩,就不是真正的快樂,只有到極樂世界才有真正安穩、不動、不滅的快樂。


安穩、不動、不滅的快樂,就是佛的境界。如果不是佛的境界,多少都會再轉動。當然,阿羅漢已經斷除貪瞋癡煩惱,都處在聲聞安詳寂靜的喜樂當中。如果有一天他們迴小向大,進入菩薩的境界,就知道自己其實還有四十一品無明未斷,在步步升進當中,他們的樂就會不斷轉變,這種轉變是昇華,以達成佛果為最高境界,所以說佛是「無上正等正覺」。那種成佛的樂,才是徹底、安穩、究竟的樂。

法藏菩薩還沒發四十八願時,他的願心就是這樣。要建設國土第一的極樂世界,要使十方眾生到極樂世界都能得到成佛安穩的快樂,而且要使尚未往生極樂世界的任何世界的任何眾生都離開恐懼,所以他首先說「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人生根本的苦、最大的驚惶恐懼是什麼?是未來還會六道輪迴;六道輪迴當中,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一旦失去人身,就是墮落三惡道;一旦墮落三惡道,未來再度得到人身的時間就要非常久。所以,《菩薩戒經》就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因此,對我們學佛的人來說,都有一個恐懼,恐懼今生今世如果沒有成就佛道,未來世就可能會墮落地獄。因此,法藏菩薩除了發國土第一、心悅清淨、快樂安穩的願心之外,也要使念佛人未到極樂世界就先離開恐懼、驚惶、不安,也就是說要使我們知道,往生極樂世界沒有六道輪迴,尤其是沒有墮落三惡道的恐懼。

其實,我們如果還在六道輪迴當中,總有一世會墮落到地獄。所以《涅槃經》說:「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正法念處經》說:「無始生死中,業網覆世界。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意思就是說,即使功德非常高,到欲界天,甚至禪定非常高,到色界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壽長八萬四千大劫,但是天壽一盡,仍舊會隨著過去的業力而墮落地獄、餓鬼、畜生。就如《無量壽經》所說,「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法華經》也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這樣的後果,佛在經典中很多地方都有講到,所以直白來說,「輪迴未出,必墮地獄」,必墮地獄是我們一生當中最為恐懼不安的,想到就非常痛苦。阿彌陀佛說,你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不必有這種恐懼,這種恐懼就會消除,就不會再受這種後果了。

這一部分總共十行,流露出法藏菩薩要成佛救度十方罪苦眾生的無上願心。

又,「十方來生,心悅清淨,已至我國,快樂安穩」在《莊嚴經》怎麼翻譯呢?《莊嚴經》說:
所有無邊世界中,輪迴諸趣眾生類,
速生我剎受快樂,不久俱成無上道。

《無量壽經》的經文是說「度脫一切,十方來生」,《莊嚴經》說「所有無邊世界中,輪迴諸趣眾生類」,就是包含地獄、餓鬼、畜生,後面更說「度盡阿鼻苦眾生」。顯示沒有一個眾生不在阿彌陀佛願心救度範圍之內,沒有一個眾生會被阿彌陀佛所分別、所捨棄、所遺漏的。

所以,從《讚佛偈》來看就曉得,淨土法門是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而且是平等、無差別的救度,不分聖人凡夫、善人惡人、男女老幼、貴賤賢愚善惡,都一律平等救度。如此這般的願心誓言,在成佛前就已先給我們大安心、大安慰了。

假設淨土法門不是平等救度的法門,而是要靠我們各自的力量:可是,我們有力量嗎?沒有力量,那就什麼希望也沒有了。

「已至我國,快樂安穩」就是「速生我剎受快樂,不久俱成無上道」。使往生來的眾生很快就成佛。

所以,用同本異譯的經文來互相對比,以經解經,更能了解經文背後的深意。


三、請證
接下來,最後三行偈,就是這首《讚佛偈》的第三部分。
⒈ 請師佛證明
幸佛明信,是我真證,發願於彼,力精所欲。

本師世自在王佛,請您俯察我心,證明我的願心誠信無偽,唯有您的證明才是真正的證明。以上所發的無上誓願,我必定勇猛精進地去完成。

「幸佛明信」,「幸佛」就是祈請世自在王佛。「明」是證明,「信」是誠信。意思是請世自在王佛來證明所發的願是真誠不虛、永不改變的。

「是我真證」,佛的證明才是真正的證明。

「發願於彼,力精所欲」,意思是說,「我恭敬地請世自在王佛來為我證明,證明我的願是信實的、不虛假的,佛的證明才是對我真正的證明。前面我所發的願,我一定要努力精進去達成」,所以說「發願於彼,力精所欲」。


⒉請諸佛證明
接著又說:
十方世尊,智慧無礙,常令此尊,知我心行。

十方諸佛的智慧,無礙自在,能知一切。願諸世尊智慧明察,常知我心之行願。

也就是說,「十方世界的十方諸佛,智慧廣大,融通無礙,能夠瞭解我法藏的願心是真還是假,因此也請十方諸佛來作證明,希望十方諸佛一方面能夠了解我法藏真誠不變的願心,一方面也加持我早日成佛,廣度眾生」。


⒊為眾苦不悔
接著就總結論地說:
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

即使我身陷無間地獄等苦毒之中,我這樣的願心也永遠決定不退,永遠精進,安忍順受,無怨無悔,直到所願成就。

此偈表露出法藏菩薩悲心無盡,願力弘廣,一心一意為了救度眾生而發願修行,不畏懼種種艱難困苦,難捨能捨,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絕不退縮地要去達成。再怎樣的劇苦,他這樣的願心都不可能會被打敗,挫折而退轉,反而更加堅忍,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最後總結論的這一偈,不只撼動人心,更是驚天地泣鬼神。
有關這首偈,《如來會》翻譯說:
縱沉無間諸地獄,如是願心終不退。

假設為了救度我們十方罪苦眾生,法藏菩薩以身為質,代替我們到無間地獄,受無間地獄的苦來救贖我們,願心堅固,始終不反悔、不退卻。

《莊嚴經》翻譯說:
願我精進恆決定,常運慈心拔有情,
度盡阿鼻苦眾生,所發弘誓永不斷。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這首偈顯露出他以平等無差別的無緣大慈,所救度的眾生包含阿鼻地獄的眾生。

三部同本異譯《無量壽經》的這三段偈語,充分顯示淨土宗是救度的法門,也是救贖的法門。

佛教以慈救為宗,目的是使一切眾生全部成佛。而能夠體現這種精神的,就是淨土宗,阿彌陀佛以身為質,救贖罪苦眾生出離地獄、解脫輪迴的願心。

救贖是佛教大慈大悲的精神所在,也是佛教大慈大悲的最高表現,佛教若無救贖,或不講救贖,則佛教不是真正大悲,罪苦眾生永在輪迴。佛教以慈救為宗,阿彌陀佛更以「縱沉無間諸地獄」「度盡阿鼻苦眾生」為願,所以佛教也是救贖的宗教。因此,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菩薩,首先要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四弘誓願,而已墮地獄或將墮地獄的眾生,若不救贖,怎能脫離地獄?怎能圓滿菩提?為了救度地獄眾生,菩薩必須發願救贖。如《華嚴經》就說:
我為救度一切眾生,發菩提心。
我當於彼諸惡道中,代諸眾生受種種苦,令其解脫。
我當普為一切眾生備受眾苦,令其得出無量生死。
我寧獨受如是眾苦,不令眾生墮於地獄。
以身為質,救贖一切惡道眾生,令得解脫。

一代教中,類似的經文很多,故《大智度論》說:
菩薩弘大之心,深愛眾生;若有代理,必代不疑。
復次,菩薩見人間有天祠,用人肉血五臟祀羅剎鬼,
有人代者則聽。
菩薩作是念:「地獄中若當有如是代理,我必當代!」

如今,阿彌陀佛在兆載永劫以前,就已為我們發了「假使身止諸苦毒中」「縱沉無間諸地獄」「度盡阿鼻苦眾生」的超世無上大願,可知在兆載永劫之中,代眾生受苦,地獄、餓鬼、畜生,何處不經?何苦不歷?故阿彌陀佛的願是超世無上的大願,阿彌陀佛的心是至極無盡的大悲。

我們再怎樣罪業深重,都不會超過阿鼻地獄的業,阿鼻地獄的眾生都在彌陀救度當中了,那還有誰不在阿彌陀佛的救度當中呢?

所以,也可說,阿彌陀佛是為誰而發願?為我而發願;要救度誰?就是要救度我。而這個「我」,是指十方眾生中的每一位。

我們如果細細思維法藏菩薩這整首《讚佛偈》,我們會非常感動,甚至會被法藏菩薩的願心所觸動而痛哭流涕。就如當一個孩子體會到母親對他無條件的深愛時,他會感動,甚至痛哭流涕。

菩薩發願時,要以自己上求佛道,並教化他人為職志,在這二十首《讚佛偈》中,這兩項渾然一體呈現。而且法藏菩薩之上求菩提,不單為自己,完全是為了下化眾生。拜讀之下,我們應衷心歡喜,信受法藏菩薩深廣的大悲願力。



四、結歸救眾生
當法藏菩薩以《讚佛偈》讚歎世自在王佛之後,他又結論性地表明,請世自在王佛能夠加持他,讓他快速成佛,以便儘快救度眾生。他說:
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

讓我在世間快速成佛,拔除十方眾生生死苦惱的根本。以此作為這首《讚佛偈》的總結論。

「苦」,苦有三苦、四苦、八苦。就三苦而言,即是苦苦、壞苦、行苦。欲界三苦齊受,色界則有壞苦與行苦,無色界則仍有行苦;況且天人壽終,還會墮三惡道中。

十方眾生,輪迴三界六道,三惡道固然是苦,人間、天界也都是苦。而千苦萬苦無量苦,都因生死,生死是一切痛苦的根本。若生死解脫,則一切苦都解脫。彌陀發願,即是為此生死大事。因此,彌陀一開始發願便說「過度生死,靡不解脫」,這裡又說「拔諸生死,勤苦之本」,前後首尾呼應,始終一貫,動機與目的,都是為了救度十方眾生,解脫生死輪迴,速成佛道。

「勤苦」就是辛勤而痛苦的意思。一切眾生處在三界中,為愛欲所迫,辛勤勞作,結果依然隨業輪迴六道,勤苦之患無有窮盡。如此生生死死,輪迴六道,誠然是一切痛苦的根本。

「生死勤苦之本」,生死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從因來講,就是三毒貪瞋癡,從果來講,就是六道輪迴。

這首偈是法藏菩薩以前面二十首偈讚歎世自在王佛後,又結論性地表明希望快點成佛的願心,以便能夠快速廣度眾生。這首偈也可以說是歸結救度眾生之悲願的總結論。總結性地表明不論是對佛的讚歎也好,自己的發願也好,請佛證明也好,目的都只有一個:「令我在這個世間快速成正覺,能夠快速拔除十方眾生生死輪迴的痛苦」。

有關這首偈的內涵,同本異譯的《平等覺經》翻譯為:
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

可見這裡所講的「拔諸生死,勤苦之本」不是就他自己來講的,是就度眾生來講的。也就是,法藏菩薩成正覺的目的,是要拔除十方諸眾生的「生死勤苦之本」,亦即拔除生死輪迴痛苦的根本,而且使十方眾生快速成佛,成為跟他一樣無量光、無量壽的佛。

從《平等覺經》的經文,我們就可以清楚地了解,明確地知道,淨土宗是法藏菩薩發願救度我們十方罪苦眾生脫離六道生死輪迴的苦海,往生涅槃聖境的極樂國土,快速地成為與阿彌陀佛一樣光壽無量的佛,不會模稜兩可或作其他的解釋。

由此可知,全部《讚佛偈》的核心意旨就是「速成正覺,拔諸生死」「過度生死,靡不解脫」「悉令如佛」。這也是淨土宗大根大本的核心教理與根本精神,淨土宗的千開萬闔、成始成終,都不離這根本精神。與這根本精神一致則是淨土宗,不一致便非淨土宗。


參、總結
一、倍感淨土宗的可貴
我們了解這幾段經文,就會倍感淨土宗的可貴,可貴在:淨土宗是易行的法門,淨土宗是殊勝的法門,淨土宗是佛力的法門,淨土宗是救度的法門,淨土宗是阿彌陀佛要救度罪苦的我們到極樂世界快速成佛的法門;只要有淨土宗,人人都可脫離輪迴往生淨土,人人都可快速成佛廣度眾生。

我們能夠遇到這麼殊勝的法門,也感動於阿彌陀佛的願心。我們如果思維這些經文的內容,不知不覺也會被這些內容所薰染,所謂「學佛大悲心」,自然就有佛大悲心的氣氛。因此,一個淨土宗信佛念佛的人,他的心性、他的氣質一定會改變的。要比較容易快速改變的話,就是多思維阿彌陀佛的願心。


二、攝法身願、攝眾生願、攝國土願
請看後面兩個表格:




「願我作佛,齊聖法王」是攝法身願;
「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是攝眾生願;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是攝淨土願。

也就是說,這幾段偈文顯明:法藏菩薩要成佛,也就是攝法身願;目的是為了救度眾生,也就是攝眾生願;因此要建立一個獨一無雙的國土,也就是攝淨土願。


三、極樂國土涅槃聖境
其中「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看下面這個表格就更明瞭。





阿彌陀佛發願要成佛,他所發的願是非常深廣、高超的,他說他所成就的國土是十方世界國土之中第一的,不論是聖眾也好,還是聖眾所成就的也好,以及依報的種種莊嚴:黃金鋪地、七寶樓閣、八功德水、天雨妙花……種種都是第一。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顯明「總求最勝」。是總的來講極樂世界是殊勝而又超絕的。所以,阿彌陀佛成佛之後,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就說,極樂世界是「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之後就一點一點地顯明他國土之第一。

「其眾奇妙」,顯明「聖眾第一」。也就是顯明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成為極樂世界的聖眾之後,就聖眾而言,跟十方諸佛的聖眾來比的話,是第一的,是超絕無比的。

「道場超絕」,顯明「成佛第一」。「道場」是佛果的另一個名稱,所謂「坐道場」就是證佛果。道場原來是指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佛的那個道場,因此,「坐道場」顯示成佛,「道場超絕」就是橫超性地成佛,也就是成佛速度第一。

「國如泥洹」,顯明「快樂第一」。「泥洹」就是涅槃的意思。涅槃本身是充滿不可思議的快樂,所以「國如泥洹」的意思是,到了極樂世界是如同《阿彌陀經》所講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所以,「國如泥洹」就是快樂第一的意思。佛的樂是涅槃之樂,涅槃之樂是法界當中最高的快樂。以我們善惡凡夫來說,最高的樂是什麼?所謂食色性也;以修行來講,入第三禪是勝過世間的五欲之樂。可是如果跟佛來比,這種樂是不究竟的,是會變動的,只有涅槃才是最高、最妙、最究竟的樂。

「而無等雙」,顯明「總結最勝」。總結顯示,無論正報、依報,方方面面,極樂世界的殊勝都不是十方淨土所能比擬的,所以說「而無等雙」。善導大師讚歎說:「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剎最為精。」

「我當愍哀,度脫一切」,顯明「攝生最廣」。阿彌陀佛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憐愍十方眾生,而發願要度脫十方一切眾生。這一句顯明攝生願心最廣,也顯示建立國土第一之本懷,在於廣度十方一切眾生。

「十方來生」,顯明「生者最多」。以十方淨土來講,顯示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最多。

《無量壽經》中,釋迦牟尼佛說這個娑婆世界過去已經有六十七億不退轉大菩薩往生極樂世界,此外,即將往生的小行菩薩,其數無量無邊,難以計數。

又說其他十三個佛國,也有無量無數不可稱計的菩薩即將往生極樂世界。

又說不只這十四佛國,十方世界無量佛國往生極樂世界者,亦復如是,甚多無數。

即使釋迦牟尼佛左右兩大脇侍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他們也求生極樂世界。文殊菩薩願生偈說:「願我命終時,除滅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國。」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他也求生極樂世界。普賢菩薩的願生偈和文殊菩薩很相似,普賢菩薩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兩位菩薩的願都一樣,希望臨終時,能夠仰靠佛的威神功德,消除往生極樂世界的障礙,順利安然地見到阿彌陀佛。

這兩位大菩薩,他們不僅以身作則引導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而且一有機緣,就勸眾生往生極樂世界。譬如,唐朝的法照國師,就是受到文殊、普賢菩薩的勸導而專信念佛、願生彌陀淨土。

又如觀世音菩薩也勸同樣是生在唐朝的一位國師,叫作慈愍國師,也就是慧日三藏,勸他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心悅清淨」,顯明「信心最純」。心中對彌陀的信順是沒有疑惑雜染的,故說顯明信心最純;也顯明往生極樂世界是歡喜地要往生,不是勉強地,所以說「心悅清淨」。

「已至我國,快樂安穩」,顯明「獲益最勝」。到了極樂世界就永遠獲得涅槃之樂,因為涅槃之樂是「安穩」的。所謂安穩,就是常住不變、不動,我們在現世生活中的快樂並不是真正的樂,樂過去,或樂變動了,就轉為苦了。所以,我們現在的快樂,究竟而言,可以說是苦的,叫作「壞苦」。即使天人之樂,報盡了仍要墮落人間或者三惡道。所以,身處善道之中的任何一種快樂都是會變動的,而且那種快樂只是小樂而已,不是大樂、最勝之樂。

有關「國如泥洹,而無等雙;已至我國,快樂安穩」,也可說是阿彌陀佛最初、最根本的願心,是「過度生死,靡不解脫」與「一切恐懼,為作大安」的終極目標。阿彌陀佛的發願修行成佛,目的就是為了建設一個涅槃的淨土,以接引十方眾生前來獲得身心安樂,速證佛果。阿彌陀佛願行已經圓滿,成佛以來已經十劫。因此,《無量壽經》之中對彌陀淨土及其聖眾相狀,作以下介紹:
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
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此文稱為「聖眾果德之文」,是「國如泥洹,而無等雙;已至我國,快樂安穩」的成就文,頗為重要,前面也有引用,但並沒解釋,在此稍加解釋,多少了解「國如泥洹,快樂安穩」的殊勝。

彌陀淨土,也就是極樂世界,是怎樣的世界呢?「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也就是前面說的「國如泥洹」。「次」就是「如」,等同無為涅槃的境界。

所以,極樂世界也叫「安樂世界」,就是「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清淨無染而又常住不變,這叫「清淨安穩」。「微妙」就是難以想像。難以想像的快樂是什麼快樂呢?就是涅槃之樂。涅槃之樂既然難以想像,當然不可能以世間文字形容出來,也不可能述說正確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是在形容微妙快樂的涅槃境界。







極樂國土雖然是依報,可是等同正報的涅槃境界。正報的涅槃境界是什麼境界呢?就是不生不滅、無始無終、本來常住、不經造作的。可是極樂世界是有始無終,是由於阿彌陀佛因地的無量願行所成就的,並不是空寂無相,而是有相狀的淨土。雖然是有相狀,可是等同涅槃無相狀那樣的清淨、安穩、不變動、沒有污染,因此說「次於無為涅槃之道」。所以,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根本是不能想像的。經典說極樂世界黃金鋪地、七寶樓閣,雖然這樣述說、形容,但這其實是以我們凡夫可以理解的來講,真正的景象必須等我們到了之後才能正確了解。

《往生論》說:
無量壽佛,國土莊嚴,第一義諦,妙境界相。

無量壽佛的國土,它的莊嚴是怎樣的莊嚴呢?是「第一義諦」。「第一義」是從梵文翻譯過來的,它的意思是真空的境界。真空的境界是所有境界之中最高、最超越的,沒有任何境界能夠超過真空的境界,所以叫作「第一」;它的意義很深廣,而又真實不虛,所以叫作「第一義諦」,也叫作「第一義空」,也就是所謂「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也叫作「一真法界」,唯一真實的境界。

這種空,不是我們凡夫觀念上的什麼都沒有的那種「頑空」,這種空能生妙有,所以,這種空叫作「真空」。真空能生妙有,所以,接下來的「妙境界相」就是妙有,「境界相」就是有,所以是「妙有」。

因此,「第一義諦」是空有不二之空,謂之「真空」,故稱「第一」。「妙境界相」是空有不二之有,謂之「妙有」,故說「妙境」。






這樣講的話,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跟涅槃的真空沒有差別,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是涅槃的真空所顯現出來的,是「真空妙有」。所以,極樂世界的報土不但高妙,而且超勝十方淨土。

而十方眾生一旦往生到彌陀淨土,則通通成為「一生補處」的菩薩,內德與外相都一樣,沒有不相同的,雖有「聲聞、菩薩、天人」的名稱,但那只不過是「隨順餘方」而言。如《莊嚴經》所說: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顏貌」指臉部。「超世稀有」,超越世間,無有比類。「容色」,形體,清淨色身。「微妙」,有身而非天非人之身故「微」,非天非人而有身故「妙」。雖有形,而非天非人之形;雖有相,而超越一切世間之相。都是無量相好、無量莊嚴、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的涅槃之相。

「自然、虛無、無極」是涅槃的異名。法性本來無為自然,即上文「無為泥洹」之義。

《涅槃經》說:「解脫者名曰虛無。虛無即是解脫,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虛無,非作所作。凡是作者,如城郭、樓觀;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是故,解脫即是如來。」可說:「真解脫者,即是虛無;虛無之身者,即是如來。」

所以,「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我當愍哀,度脫一切,十方來生,心悅清淨,
已至我國,快樂安穩」這段願偈,念起來讓我們倍加歡喜踴躍。我們的故鄉,我們的家,是怎樣的地方?是怎樣的環境呢?就是這樣不可思議的涅槃聖境。


四、明確淨土宗義
由上述彌陀願心的根源,也就是法藏菩薩的《讚佛偈》,以及對照同本異譯的經文,便可清楚明白地知道:
一、淨土宗:彌陀悲願,救度法門。
既然是靠彌陀救度,就不是靠自己修行。自己會修行或不會修行,修行好或修行不好,都不在簡別之列。也顯示不講條件、沒有門檻,消除任何眾生的疑慮恐懼,給予任何眾生大安心、大安慰,如《讚佛偈》所說「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二、對象:救度對象,十方眾生。
既然是十方眾生,就是包含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也包含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眾生;而以苦惱的罪惡生死凡夫為本。如《讚佛偈》所說「過度生死,靡不解脫」「能救一切諸世間,生老病死眾苦惱」。

三、方法:只要念佛,即得往生。
阿彌陀佛以光明名號廣度十方眾生,不論智愚善惡,不論任何根機,只要憶佛念佛,不夾雜,不間斷,即蒙彌陀光明攝取不捨,平生蒙佛護祐,命終蒙佛接引往生極樂。可謂簡而又簡,捷而又捷。如第十八願所說「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又如第十八願成就文所說「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故《大集經》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四、目標:極樂世界,無為涅槃。
如《讚佛偈》所說「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我當愍哀,度脫一切,十方來生,心悅清淨,已至我國,快樂安穩」,善導大師說「極樂無為涅槃界」,十方眾生一旦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就能證入涅槃,不經時間,不經階位。如第二十二願所說「超出常倫諸地之行」,又如第十一願所說「必至滅度」。


五、糾正偏差
這次演講一開始就說,特別研討這整首《讚佛偈》,就是為了探究淨土宗的根源,標舉出淨土宗是救度的法門,糾正長久以來解釋淨土法門的偏差或錯誤。有何偏差、錯誤呢?略舉兩點:

一、 方法錯誤。《阿彌陀經》「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將此錯誤地解釋為破無明惑的「理一心不亂」與破見思惑的「事一心不亂」;若不能「事一心不亂」,也要伏惑;不能伏惑,至少要達到「功夫成片、夢寐一如」,否則不能往生極樂世界。這種解釋完全背謬,上乖彌陀大悲弘願的救度,下閉眾生往生成佛的大道。正如善導大師悲切地說:「自失誤他,為害茲甚。」

二、目標錯誤。將極樂世界解釋為「凡聖同居土」,亦即是化佛化土。這種解釋也是完全背謬,上違彌陀國如涅槃的悲懷,下塞眾生心悅清淨的欣慕。善導大師糾正之,而說「是報非化」,是報土報佛,不是化土化佛,並舉《大乘同性經》《無量壽經》《觀經》等經文以證明之。之後又自設問答,以明「凡夫入報,全託佛力」之義: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
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
致使五乘齊入。
只要乘託彌陀願力,五乘眾生,包括垢障凡夫,都能平等地進入彌陀高妙的報土,報土即是涅槃界,既非凡聖同居土,亦非橫生上三土。

通過學習《讚佛偈》等經文及善導大師的解釋,長久以來對淨土法門的錯解,便可一舉澄清,了無疑義。亦知淨土宗乃極簡易、極圓頓的法門,人人可行,人人可證。實是超情離見,不可思議,這無非都是來自於阿彌陀佛悲心願力的救度之故。


六、阿彌陀佛久已成佛
又,阿彌陀佛是不是在世自在王佛面前才開始發願的呢?是不是在十劫以前才開始成佛的呢?都不是。如《莊嚴經》所講的:
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
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

「彼佛如來」是指阿彌陀佛,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是本來就已經成佛了,但是為了救度眾生,因此屢次發願成佛,屢次示現人間,而現在是示現在西方的極樂世界。

這個在《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也有說明。《圓通章》說: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這「十二如來」如果跟《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十二光佛」的佛名來對比的話,是一樣的,可見是同一個人,清楚地知道《圓通章》所說的十二如來就是阿彌陀佛。由此可知,在恆河沙劫以前,阿彌陀佛就已經成佛了,不是成佛以來於今只十劫而已。

如果從《法華經》來看的話,《法華經》共二十八品,其中第七品《化城喻品》裡,就說到三千塵點劫以前,阿彌陀佛就已經成佛了。它的內容是:在三千塵點劫之前,有一位國王,這位國王有十六位王子,後來這位國王出家了,也得道成佛了,叫作「大通智勝佛」。出家的時候,十六位王子也跟著出家,也都通通得道成佛。這十六位王子之中,在西方成佛的叫作阿彌陀佛,而顯現在娑婆的就是釋迦牟尼佛。也就是說,阿彌陀佛跟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塵點劫之前就已經成佛了。釋迦牟尼佛說,他來回娑婆世界已經有八千次了,可見阿彌陀佛也是如此屢次示現。

由其他教典來看的話,阿彌陀佛就是「久遠實成」之佛:在久遠之前就已經成佛了。

《無量壽經》所講的五十三佛,最初有錠光如來出現在世間,度脫無量眾生之後就先滅度,之後又一尊一尊的佛,總共有五十三尊佛,最後第五十四尊就是世自在王佛,也叫世饒王佛。阿彌陀佛是在世自在王佛之時,現出家相發願成佛的,這是《無量壽經》所講的。《無量壽經》講這麼多的佛,無非也是在顯示阿彌陀佛是一尊很早就已經成佛的古佛。因為悲心無盡,屢次示現,所以又在世自在王佛之時,再示現為法藏菩薩,發願修行成佛度生。

如果以《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來看的話,世自在王佛是在五十三位佛之前,而《無量壽經》是說在五十三位佛之後,一前一後無非都在於顯示阿彌陀佛很早就已經成佛,是因悲心無盡,為了救度三世十方無邊的眾生,才屢次示現、屢次發願。

「彌陀願心的根源」,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二○一七年五月二十一日,講於台北淨宗寺)




附:講義
《無量壽經》「讚佛偈」
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有佛名世自在王如來。……
時有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
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
詣世自在王如來所,稽首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合掌,以頌讚曰:
1光顏巍巍,威神無極,如是炎明,無與等者。
2日月摩尼,珠光燄耀,皆悉隱蔽,猶如聚墨。
3如來顏容,超世無倫。正覺大音,響流十方。
4戒聞精進,三昧智慧,威德無侶,殊勝稀有。
5深諦善念,諸佛法海,窮深盡奧,究其涯底。
6無明欲怒,世尊永無。人雄師子,神德無量。
7功勳廣大,智慧深妙,光明威相,震動大千。(七偈讚歎佛)
8願我作佛,齊聖法王;過度生死,靡不解脫。(願成佛度生)
(《如來會》譯:「能救一切諸世間,生老病死眾苦惱。」)
(《莊嚴經》譯:「為彼群生大導師,度脫老死令安穩。」)
9布施調意,戒忍精進,如是三昧,智慧為上。(修六度萬行)
10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誓願救眾生)
11假令有佛,百千億萬,無量大聖,數如恆沙。
12供養一切,斯等諸佛,不如求道,堅正不卻。(為眾心不卻)
13譬如恆沙,諸佛世界,復不可計,無數剎土。
14光明悉照,遍此諸國,如是精進,威神難量。(願光明無量)
15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願國土第一)
16國如泥洹,而無等雙。我當愍哀,度脫一切,
17十方來生,心悅清淨,已至我國,快樂安穩。(願眾生第一)
(《莊嚴經》譯:「所有無邊世界中,輪迴諸趣眾生類,
速生我剎受快樂,不久俱成無上道。」)
18幸佛明信,是我真證,發願於彼,力精所欲。(請師佛證明)
19十方世尊,智慧無礙,常令此尊,知我心行。(請諸佛證明)
20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為眾苦不悔)
(《如來會》譯:「縱沉無間諸地獄,如是願心終不退。」)
(《莊嚴經》譯:「願我精進恆決定,常運慈心拔有情,
度盡阿鼻苦眾生,所發弘誓永不斷。」)
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結歸救眾生)
(《平等覺經》譯:「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67448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