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瑜伽師地論》 南懷瑾 2/2
2022/05/16 11:05:07瀏覽2436|回應0|推薦3
“雲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刍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雲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缘境界。攝錄其心係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係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雲何等住。謂即最初所係縛心。其性粗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缘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雲何安住。謂若此心雖複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複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三十卷)

我們繼續講聲聞地的修法,尤其是正式修持的出家比丘、比丘尼們,再擴大一點,也包括“在家比丘”。怎麼叫在家比丘?大乘經典上講,自淨其意,明心見性,是為比丘,當然,包括這些在內。現在繼續講450頁的比丘的修定,上次講到止觀、心一境性。

“雲何名為九種心住?” 有“九種心住”,為什麼不講定呢?同學們可以想一下,有問題提出來。為什麼這裡不講修定,而是講“心住”呢?為什麼只講心一境性、止觀?所謂禅定的“定”是佛學初來中國時的翻譯,用《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這個道理,所以翻譯成“定”。正式翻譯,這個“定”字是不足以代表的,所以用“九種心住”,為什麼叫“心住”啊?讀書,尤其是讀佛經,這種地方都是問題,都是話頭,禅宗所謂的參“話頭”就是問題。你們若了解了這些問題,所謂修行佛學亦差不多矣;這些問題不了解,修定什麼的都是白搞的,等於對“三界天人表”都搞不清楚,一樣的道理。有沒有人答話?沒有。告訴大家:

我們曉得,普通佛學講“心空”,心空得了嗎?心是空的?一般所謂講空,或者以為牆壁打個洞一樣的空,那也不是空呀,那是個洞。如果說空是代表一切沒有了,念頭一切沒有了叫做空,那是斷滅見。等於一支香烟、一支筆燒化了,燒化了就永遠沒有這一支筆,這只筆就沒有了,這樣叫做空的話,是落於斷見,是外道見解,魔道見解,不是真正的佛法見解。“空”是形容詞,譬如天空,天空是空的嗎?太空、外太空,那些科學上講的物理世界是空的嗎?因為太空,天空之空,故能涵藏一切萬有,萬有的種性都在內。所以,空就是它的“相”,所以《心經》上告訴你“諸法空相”。

空為體,這是指心的作用的話,“體”是講一個根本的原理,若真有一個空的體,就是落於斷見。斷見同西方的唯物思想是同一理由。所以東南亞,尤其是當時的越南,他們的小乘佛學與唯物觀念的觀點相提並論被人利用了,人死了就本空,那何必修持啊?何必修嘛,死了就空了,所以自殺了就好了嘛。所以,此心沒有空與不空,也沒有什麼“心定住”。

心定在哪裡啊?定住有啊,定住是個形容詞。譬如給你們講過,小孩子玩的那個陀螺……那個東西是活動的,雖然在動,但若轉得太快,動得太快,看起來它就定在那裡不動了,實際上是動得厲害。譬如那個電風扇,你才開開時,是看到有四個葉片慢慢在轉動,轉到最快的時候,你看不見電風扇的葉片了,好像沒有動,定在那裡了,所以,定是大動。

世界上沒有靜的東西,所謂靜態,是指那個動態比較慢,或者是速度特別快,表面上看起來它是不動,因為你智慧不夠,只看到一片不動。譬如地球,我們都曉得,盡管沒有求證過,但是,因為你們都讀過中學,都曉得地球在動,對不對?可是我們坐在這裡沒有動過啊,沒有感覺到動,因為動的速度太快了,反而覺得靜。譬如你們坐在汽車上,坐在火車上,坐在飛機上,動得太快了,我們坐在裡面覺得沒有動過,對不對?實際上是動得太快了。

所以,“定”、“止”,現在的佛法不能光用古老的,坐在上面,“止——奢摩他”,還奢摩你呢,奢摩他?那等於不解釋,那個佛法學了沒有用。佛法是為了求證了生死,了生死還是小乘的,生死何必了?諸佛菩萨都在六道輪回中生生死死的再來,因為他生死為一貫,了與不了一樣,那是大乘。所以,幾十年前過去的學者,罵禅宗是小乘道,因為禅宗標榜了生死,生死有什麼了不起?生死沒有了不起,生死如昼夜,死,等於夜裡睡覺了;生,等於醒了。這是在佛法沒有來的時候,中國文化就都知道的。所以大禹就講“生者寄也,死者歸也”。生,是在這個世界上做客;死,回家了,休息一陣子再來,沒有什麼了不起。所以,了生死不是說斷了生死,我不來了。

我還經常聽你們講:“哎,下一生,下一生我不來了。”那是外道,不來,你到哪裡去啊?不來?你若有工夫生在五不還天,勉強暫時可以稱為短期的不來。大阿羅漢住八萬四千劫的大定,不過是刹那之間就出定了,不回心嚮大乘,不能證得菩提,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止、定、空,我們佛法往往盡管那麼講,其實嘴裡講的都是外道知見,自己搞不清楚,還說自己說的對,所以自修也證不到。

因此,玄奘法師的後世翻譯,怕人誤解,故翻譯為“九種心住”,古人也翻譯為“九停心”。你們不是聽天臺宗的教觀嗎?教觀當中有九停心,舊的翻譯。所謂定,是指心住在那個境界。那麼,我再問你們一個問題:所謂“住”同唯識有沒有關係啊?(有答:作意。)不一定,作意堅固,奢摩他,勉強近於心住。看過我的《楞伽經大義今釋》嗎?我一提你們就懂了吧?用唯識講是什麼住?流注住!你看,我一說,你又答出來了,早一點答出來就有獎金了。流注住,此心如水一樣,永遠在流注,流注住了。所以,這個原理先懂了。

“雲何名為九種心住?”

“謂有苾刍,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這是綱要,先要把握住。什麼叫做“九種心住”呢?拿世俗話來講,“心住”才是佛法的正定。你纵然打坐坐在那裡,坐個一萬年十年,此心不住,沒有用,不算是定,也不算是打坐,在那裡就是凡夫定,你還是大凡夫一個,沒有走上佛法的正路。佛法所謂的定,是心先“住”。怎麼樣叫“九種心住”呢?第一、“謂有苾刍令心內住”;第二、“等住”;三、“安住”;四、“近住”等等。“調順、寂靜”,你看這四個字好嚴重,大家都在禅堂打坐,你們自己反省一下看,你這個心念調順過沒有?天天都在煩恼、生氣,這樣不對,那樣不對,調順呢?“調逆”,在跳動!哪裡調順?“調順”還不算,還要“寂靜”,“調順、寂靜”還不算,要“最極寂靜”,心理的境界要做到這樣。“專注一趣”,譬如念佛,或者觀佛像,觀光明點,觀佛的眉間光,或者觀任何白骨觀,或者觀字輪,或者“專注一趣”,“趣”就是趨嚮,心念專注於一,“專注一趣”,趣者趨嚮也,不是趣味。這是心住的境界,即普通講的定。

像你們打坐起來,這裡氣脈動,那裡氣脈動,你想你心住了?心沒有住在一趣。因此你感覺頭頂上跳動,腿上跳動,兩條腿發麻,肚子裡丹田鼓氣,你都知道,你心散得很,沒有“調順”,沒有“寂靜”,沒有“專注一趣”。然後號稱自己“我氣脈通了。”你通到哪裡去了?通到棺材裡去?還不是在生死輪回中?大家,所有學佛的,自己要注意啊。所以說,不是我說的啊,佛說的,我說的你不信,佛說的,我不過是替他解釋而已。“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專注一趣”是定,為什麼加一句“及以等持”?還沒有慧,在這個裡頭悟到了這個理,就是定慧“等持”,等等,“如是”,即這個樣子,“名為九種心住”。

“雲何內住?” 怎麼叫“內住”心呢?你們說:眼睛回光反照啊,死守丹田啊,看眉間啊,或者守這裡了……有些道家說要守這裡啊,守哪個诀窍了,再不然身上轉河車了,後面的氣連屁都滾上來到頭頂了,所以頭越來越昏了,大肠裡的浊氣都帶上來了,會大便中毒,我告訴你,亂搞。有些修道的屁都不敢放,放了怕把元氣漏掉了,所以把肛門夾得緊緊的,再不然弄個棉花把肛門塞起來。有時候小便胀了,要打坐把它練化了,叫做工夫。你要曉得,不是大便中毒就是小便中毒,都要你的命!可是,世界上很多這類修道的。像我天天收到年輕人寫信問這類問題,多得很,不勝其煩,好多年青人這樣修道就蹧蹋下去了,學佛修道的。我剛剛還找兩封信給張教授,說“你去回吧,哎呀,這些人……”有時想起來,氣起來,真是該死,不走正路!想要修道了生死,自己快一點生死吧。所以“內住”,你以為是在自己的身體內部搞,叫做內住啊?不是的。

“謂從外一切所缘境界,攝錄其心,係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係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 就是止的境界,奢摩他。什麼叫“內住”?就是我們這個心平常都是散亂,嚮外界走的,這件事,那件事,乃至說:“我事情沒有辦完啦。”還有在家人說:“兒子的事情完了,女兒的事還沒有完啊,還有……”講起都是一番理由,大道理。“這個事情一完,我就了了,就好專門修行了!”很多人都是借故;還不是借故,是自欺的話,他自己都不懂。天下有了的事啊?到死也了不了,沒有了的事,要隨時準備了(liǎo),哪裡不了?兩腿一盤,眼睛一閉的時候就準備了了。現在,不要閉眼睛,坐在這裡就了了,算不定,整個的大地沉下去了,你了不了?你說:“我沒有了,慢一點掉下去。”做不到的。

所以“從外一切所缘的境界”,這一切的攀缘心、散亂心都要放下。那麼,你放的下嗎?放不下,放不下怎麼辦?“攝錄其心”,“攝”,照相一樣,收攝下來,關起來;“錄”,把自己的心歸到一個境界裡。譬如淨土講,念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或者“阿彌陀佛”四個字,這是個方法,令心念不嚮外走,用這句佛號“攝錄其心係在於內”,“係”,像用繩子一樣拴住,不要跑出去。“內”不是指身體哟,不是身體內部哦,這個內是形容詞,就是心念定在一點不動,或者一句佛號,一個明點上。“令不散亂”,即不散也不亂。“此則”,這個樣子,“最初係縛其心”,把心拴住了。

所以,小說《西遊記》形容那個孫猴子跳來跳去,那麼大本事,到了佛的手心就跳不出去,佛的手心就代表真如,猴子代表心意識,跳不出真如本體。但是,佛手一翻,就把它困在那裡了,真如一翻過來就是無明,此心被無明困住了。我們現在都是孫猴子,困在什麼地方?五行山裡,身體就是個五行山,怎麼也跳不出來。所以,只露出一個頭,在外面吞點鐵丸啊,豆腐做的肉丸子啊,或者豆腐丸子,烫烫的,越烫越好吃,這就是孫猴子吃鐵丸子,喝銅汁,烫的,滾下(肚)去,永遠露出一個頭來,《西遊記》就要這樣子形容。最後,頭頂出不來,因為在山頂上,觀世音菩萨佛貼了一個符在那裡,他跳不出來。什麼符?“唵嘛呢叭咪吽”,把頭頂給你封住了。後來觀世音菩萨對唐僧說:“你到那個山頂上,把我那個‘唵嘛呢叭咪吽’一拿掉,猴子就跳出來了。”跳出了這個躯殼。所以,心,要像猴子一樣,拿一個金箍給他戴起。你們念佛啊,打坐啊,當然算是很煩恼了,坐也坐不好,定也定不了,就是孫悟空戴金箍咒啊。“令住於內,不外散亂”,這個叫做“內住”,即初步的止。

“雲何等住?謂即最初所係縛心,其性粗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缘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 要定慧相等。怎麼叫“等住”呢?就是說,像你們都有一點經驗了,也打了幾個月的坐了,不能說你們是在修禅了,總算是打打坐了,上海話講“很像有這麼一件事了。”好像是在修行一樣,你們也打坐,也叫做修道。“其性粗動”,心性還粗的很,像孫猴子一樣跳來跳去,蹦來蹦去。你們坐一個礼拜,大概有一堂覺得坐得好一點,偶然撞到一堂,有沒有?一堂都沒有?你看,那個心的“粗動”好可憐哦。一個月中撞到有三五分鐘的清淨,有沒有?那已經是祖宗前面要燒三柱香了,謝主龍恩,不曉得祖宗幾代積德來的,才撞到。不然,平常你坐在那裡,看你的樣子是在打坐,內心“粗動”,粗糙的粗,都在動亂中。“未能令其等住”,不能定慧相等,定在那裡。

“遍住”,更做不到了。“遍住”怎麼講?下了座以後,行住坐卧,上街辦事,乃至於辦公,乃至於開車,乃至於講話,都在定中。這做不到啊。那麼,要怎麼辦?“次即於此所缘境界”,或者是念佛,或者是空心靜坐。“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佛法只告訴你這樣。這個方法,你就要找明師去了,怎麼樣一個方法能使它“相續方便”?偶然瞎猫撞到死老鼠的那個境界,要使它永遠連續下去,保留不動;或者是行住坐卧,走路辦事,都在這個境界中,要相續不動。這個裡頭有方便,方便就是方法,什麼方便?“澄淨方便”,像一碗水,一杯茶一樣,渾的,你要使它慢慢澄清下來,要使得到這種方便,要各種方便配合起來。“挫令微細”,你看玄奘法師翻譯經典,是用盡了心思,這個文字用“挫”字。今天就考你們國文,古文翻成白話,其實等於都是白話,根本沒用古文。古文是簡練,你們一點簡練都沒有,不過來個“者呀,也呀”以為就是文言了,“之乎者也”有什麼用啊,那叫文言啊?你看玄奘法師的文字,“挫令”,挫,這個東西把它挫細了,一塊鐵一樣,慢慢挫,把它挫光滑了。“微細遍攝”,把這個心收攏了,“令住”。為什麼叫“等住”呢?它中間必須要“相續”的方法與“澄淨”的方法,要智慧,這樣叫做“等住”,等於說,比心剛剛定住進一步了。

像你們有些打坐的,瞪起眼睛,好像黃金掉在地上,深怕它跑了的那個樣子,那個不是哦,不是係心一缘,那還是在身體上做工夫,硬把神經搞疲勞了,所以身體覺得定住了,不對的。眼耳鼻舌身意加上腦神經疲勞了想定,那不是定,那是“無記住”啊!業果很可怕的。

所以,我今天正要告訴你,所有的經典,所有的唯識學家都沒有講清楚的。今天忽然有個人問起我這個問題,我說:“啊,我正要大講一番。”唯識講人性有三種:善、惡、無記。大家講唯識也好,講經教也好,把善、惡境地講得很清楚,都不大管無記。實際上,自性的形而上本體是無善無惡,非善非惡的,善惡是對後天自性的作用而言。但是,後天中有個作用,比什麼都厲害,就是無記。善心無記,惡心無記,一切眾生皆在無記中。所謂修定修慧,就是去掉無記,無記的原理就是無明,所以《楞嚴經》告訴我們“圓明照心所,所立照性亡”,無記就是黑暗,無明冥顽不靈,渾然不覺的狀態。

我們這個無記,大家自己反省看,讀書記不住,就是無記,你天生的定力不夠,腦力不夠。何以天生腦力不夠呢?前生種子帶來的果報落在無記性中無記與失念幾乎是不可分的,學什麼都學不成功,看什麼書都看不進去,看了也記不住,統統都是無記。所以,一生的行為,做善也好,做惡也好,都在無記;修定也定不住,也在無記,一切皆在無記中,“終日昏昏醉夢間”活了一輩子。所以你看,人到老了,越老越無記,什麼現象都忘記了。最後,來生再投胎,轉來又是個昏頭昏腦者都是受業力果報推移之故。

為什麼阿羅漢、比丘入定,可以知道五百生的事?大菩萨入定,超過五百生(有說八萬劫)的都知道。為什麼有宿命通呢?因為他自性裡無無記。所以,自性如太陽一樣,太陽光一照,沒有一點看不清楚的,對不對?太陽光怎麼樣看不清楚了呢?太陽光照在大地上,有山挡住了就看不清楚了,就有陰影了,對不對?那個高樓挡住了陽光,是不是看不清楚了?是不是?有陰影了,這個陰影就是無記!自性本來清楚,所以,大家統統在無記中!所以定力不夠,智慧不夠。你們再不用功啊……哦,我這個話,千古前人是沒有講過的,你翻翻,《大藏經》看完了,把無記那麼清楚強調的都沒有。你們也在讀書,你們也在用功,大多數一天都在無記中用功,怎麼搞的?

所以“九住心”,到了這一住,“澄靜方便”一來,無記慢慢會澄靜,去掉。所以定者,你看得定的人,他的慧必定發。為什麼定了就發慧?無記的光明打開了,無明就去掉了,無明去掉了就是明哦,就是“光明寂照遍河沙”。所以,你們有一法不知,一事不知,一理不知,都在無記無明中。再不要不努力了,以為自己:我別的都不喜歡,教理我也懶得看,我只想打坐啊。你打坐?你是在修無記!一天“終日昏昏醉夢間”,要特別注意啊,修行要同教理配合。“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

“雲何安住?謂若此心雖複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複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失念就是無記。這就是講心路的歷程了,用功心理的狀況。怎麼叫“安住”?等於二祖神光,在香山打坐那麼多年了,後來見達磨祖師,祖師問他:“你求什麼?”他說:“我此心不能安啊”。你想想看,二祖工夫比你們好吧?學問比你們好吧?還說此心不能安,“安住”之難。

“謂若此心雖複如是內住、等住”,這兩種工夫境界都做到了,但是,不用功就“失念”了。所以你們念佛也好,觀明點也好,觀白骨也好,況且你們還觀不起來,即使觀得起來,那個明顯觀的境界不過有兩秒鐘;一天有二十四個鐘頭哦,有兩秒鐘、五秒鐘,你們修觀的所缘的境界觀起來,其它二十三小時五十多分多少秒統統都在失念中,對不對?沒有錯吧?我的分數沒有給你們打錯吧?不冤枉吧?噢,都在失念中,都在無記中,所以智慧不會出來……

“雲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雲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痴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摺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雲何寂靜。謂有種種慾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慾蓋等諸隨煩恼。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恼。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雲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恼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三十卷)

“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天天在“外散亂”境界。那麼,你隨時要有方便,“攝錄安置內境”,此心收回,隨時定在所缘的境界上,或者念佛號,或者觀明點,觀白骨,隨時在這個“一趣”的心一境性上,“故名安住”。

“雲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這是學理的名詞,怎麼叫“近住”呢?所以,你們若融通三教就簡單了,孔子在《論語》講“人之初,性本善”,這是孔子講的,下面還有兩句,(有答:“性相近,習相遠。”)那是《三字經》的話。所以讀書,講學術,不是隨便亂來的,這個範圍就在這個範圍。好,就用這個《三字經》上的話“性相近,習相遠”,這六個字就是一個詞,性近習遠。這個人性本性自然清明,本來很靜,就是“近住”;習氣越多,離開本性的清靜面就越遠。所以孔子早明白了,告訴你“人之初,性本善”。為什麼不是善性了?“性相近”,性本來是善,就在這裡,但是“習相遠”,習氣的陰暗面蓋住了,就離光明越來越遠了。現在講“近住”,也是這個“性近”的道理,“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經常要修止,此念,正念要內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就是意境上自淨其意的修持啊。“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這容易懂了。

“雲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痴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摺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 所以修行,後世,元朝以後一般參禅的,是拿個話頭參禅,或念一句佛號,念得成功啊?幾十年了,我看沒有幾個成功的,不管哪一宗。為什麼呢?修行不通理,所以“通宗不通教,開口便亂道”,怎麼樣修持?“通教不通宗,好比獨眼龍”,獨眼龍還是客氣的,好比瞎眼龍,瞎龍一條,有什麼用?所以,不管是密宗也好,淨土也好,禅也好,天臺也好,非要把教理搞清楚不可。你看這個教理,你們一看文字,都懂了,你也認為自己看懂了,對不對?這段文字很好懂,對吧?膽子大一點嘛,講出來挨兩句罵也沒有關係。講對了,你說“你下來,我上去。”那當然嘛。因為你不對,所以我在上面可以亂吹。這個文字看懂了嗎?都以為看懂了,都沒有懂,原因在哪裡?因為你們沒有用心去看它。

“雲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 外“相”,你們一看,色、聲、香、味、觸、法,所以打坐坐不好,是不是?你們的自相中有沒有?你們一定說沒有。色聲香味觸法?我也不出去,又不打扮……沒有?你看到人家從你前面走過,鞋子碰歪了,你就坐不安了,那不是相啊?鞋子不是相啊?那個門沒有關好,別人的坐位沒有擺好,唉呦!你心裡的那個煩恼一大堆,這不是相啊?“聲”,有人咳嗽一聲;或者鄰座,禅語稱鄰單,坐在你隔壁放了個臭屁,你臭得呀,一個鐘頭就坐不下來了,那不是“香”啊?“色聲香味觸”法,外境一動,你沒有不動的。文字看懂?文字看懂有什麼用?經典誰不懂啊?認識中國字的都看懂,你自己想過沒有?

所以此心不能調順。色、聲、香、味、觸,感受,尤其你們團體生活的,這個不對了,那個不對了,都在煩恼中。你說你是“調順”?唉呀,不要自欺了!你自欺的我都不想欺你了,處處……你“我沒有‘貪嗔痴,呵,天天都在“貪嗔痴”,那就更多了。你說我絕沒有男女相,沒有男女相?呵,不要自欺了。

“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就是這一句。所以,你在修持的時候……為什麼修持?你看經典上說,佛在世時,七天就證阿羅漢果,有些是當下證果。我們搞了幾十年,為什麼?你對於心路的檢查不清楚,你開始應該“應取”,拿現在話講,把自己心理狀況裡頭,自己最討厭的“習相遠”的這個習氣的最重的這一點,把它抓出來,把自己心裡著於外“相”的這個毛病,“為過患”的,把它抓出來,把這個毒瘤開刀了,自己把它割掉。

“由如是想”,這不是要想,是五遍行的作意。把自己的心理狀況檢查出來,最大的使我不能清靜下來、不能定下來的毛病是什麼?先從這個地方下手,剿匪一樣,我們帶兵剿匪,看那個最大的土匪頭子在哪裡,先打這股匪,把他剿了再說,下面的小匪沒有關係,跟著的**。

“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所以,慢慢地把這一切著相於外面的,“摺挫”,把它捻斷,一點點地“挫”幹淨,“其心不令流散”。所有,為什麼你說:“我打坐,就是這個心念啊,散亂得厲害。”光曉得,“老師啊,教我一個辦法,怎麼不散亂,好不好啊?”好啊,有辦法,什麼?吃安眼藥(眾笑),吃一百粒,加一杯白蘭地,很好,灌肠都救不轉來,散亂再也不散亂了。什麼辦法?你找我求辦法?經典上都告訴你了,“調順”自心啊!什麼散亂?是你自心在散亂,你不問自心,問老師幹什麼?你問佛也沒辦法!佛告訴你了。心為什麼散亂?這不是一個話頭“念佛是誰”……

念佛是誰?念佛是我啊!呵!這還參個什麼啊!?念佛是誰?念佛是我啊!那我是誰啊?我就是你啊!這些問題,你看,幾百年來的禅宗,本來沒有參話頭,弄個“念佛是誰”,埋沒了幾百年的佛教!這有什麼參頭啊!像我學禅宗,“念佛是誰”,

我說:“這個是幹什麼的?”

說:“話頭啊。”

“什麼話頭?”

“參這個話頭。”

我說:“參這個幹什麼?念佛是誰?念佛是我啊!”

說:“你是誰啊?”

“我啊,我正要找我啊,我是誰?”那我何必參“念佛是誰?”參“我是誰?”多好。參了半天“我是誰?”我就是我啊!

“你說這個四大?”

“我沒有講這個四大是我啊。”

“那哪個是我啊?”

“意念所在既是我!”連西方哲學家笛卡爾,你問張教授都曉得,“我思則我存”,我一思想,我就來了。

“無思呢?”

“無思的那個也是我啊!我在幹什麼?我在無思啊。”這個話頭還要參?怪不得禅宗佛教衰落,可是,千古以來一般人,“诶呦,這叫話頭!”話鬼啦!還話頭?

這些才是話頭,真話頭是經教經教在這裡,彌勒菩萨好好告訴你要這樣修,這是正路,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告訴你的。

“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摺挫其心,不令流散”,這叫做“調順”,修行就是要調順自己心。這發揮起來就很多了,你的脾氣就屬於“嗔”,乃至於我講的愛幹淨也屬於“貪”,愛看書也屬於“貪”。你說我沒有貪嗔痴,不要自欺了,沒有“貪嗔痴”,就不要到十二樓來了,你早到那一邊去了,那邊者彼岸也,都有。這樣叫做“調順。”

調順以後,怎麼樣叫做“寂靜”呢?彌勒佛統統給你分析得很清楚。

“雲何寂靜?謂有種種慾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慾蓋等諸隨煩恼,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恼,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 這是真正達到寂靜的境界,還不算是大定,心靜下來。怎麼樣叫做靜下來呢?你要注意,“種種慾、恚、害”,貪慾、嗔恚、恼害。所以,要曉得《百法明門論》,你們在佛學院都學過的,考你名稱,大概都背得出來,有什麼用?你心上沒有!腦子裡記些名詞,嘴會講,你心地上沒有求證。“慾恚”,每天的脾氣比誰都大,比誰都犟,比誰都沒得出息,自己還認為了不起,這是“恚”字。“慾”心、“恚”心、恼“害等”心“諸惡尋思”,不是想,是“思”的境界。“惡”就是壞事,不要認為殺人才叫“惡”,善惡兩者是相對的,不正的念頭就是“惡”,想歪的、不正念頭的“尋思”特別多。我們檢查一下自己每天心裡的思想,二十四個小時當中,有幾個念頭是真的想得好的?所以說“諸惡尋思”,乃至“貪慾蓋等”小五蓋,財、色、名、食、睡。不想的時候你就想睡了,睡正是蓋,就蓋住了。“諸隨煩恼”,不要說根本煩恼,由貪嗔痴慢根本煩恼來的所有的“隨煩恼”,都使你的心容易擾亂。所以你先要認識心理這一切的“過患”,那麼,由思“想”正思維的“增上力故”,“及隨煩恼,止息其心不令流散”,如何使此心不隨這些境轉呢?

你說:“哎呀,我已經出了家,每天在這裡或者在茅棚裡住著,哎呀,又不看電視,所以,外境對我沒有關係啊。”什麼叫外境啊?你心裡頭比電視還厲害呢!比擦脂抹粉打扮還厲害呢!你說:“我也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利啊?你那個贡高我慢,好高骛遠的心思,基本的都不聽,尤其講禅宗《指月錄》的時候,“哎,這節有味道!”那是那些大禅師的味道,不是你的啊!他有味道,你有什麼道?要好好地在教理上研究研究。味道?味道你做到了?“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你們都會念,做到了嗎?你們做到了“不除妄想不求真”嗎?不要瞎扯了,好高骛遠。

所以,要一步一步“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從意識上“自淨”,淨土的淨,不管大乘、小乘,這句是真佛法。“自淨”,清淨的淨,“其意”,意識的意,“是諸佛教”,是一切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所有的教化都是這個,“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那麼這個樣子,做到了真正“心不令流散”,散亂的不流注,這樣叫做“寂靜”。

“雲何名為最極寂靜?” 你看,我剛才給你們提出,無記是有如此地嚴重,你們光曉得善、惡,你們做了惡事都無記。你們所有的同學,我都叫你們做過事,對不對?你以為我叫你做事幹什麼,是在看你做事。你們十個裡頭,有五雙都是落於無記,前面做了,後面就忘,東西擺在這裡就忘。你曉得我的毛病很大哦,我這個東西擺在這裡,你碰了一點,我回來就看懂了!為什麼你做不到使我看不出來?因為你無記,隨手做了,隨手無記。因此,做事如此,你們背書也如此。我讀書若像你們這樣讀啊,完了。

所以,張尚德教授前天下來問我:“老師啊,你這些書大概十幾歲……”我說:“十二歲時,一部《綱鉴易知錄》已經圈點過三次了。”所以,現在的許多歷史上的話,我是十二歲就記下來了。大概我的頭都沒有你的頭大,你們的腦袋都比我大,這不是腦筋問題。我現在讀書也是一樣,我幾十歲了,“哎哟,這個重要,要把它記得。我就一看,心念一靜——這是我父親教我的,“讀書要記到藏裡頭去啊!”我年青時不懂,他大概也不清楚,我想我父親也不清楚這句話,老輩子教他的,他也這樣教我。我以為讀書啊,腦子不能記,要記到這個藏裡,大肠、肛門那個地方的肠子叫藏。後來大了,研究了半天,這個肚子怎麼會有記憶力呢?要記到藏裡去,其實,這句話是佛法的話,要記到第八阿賴耶識的藏識裡頭。所以啊,一靜,靜下來,這句話就絕不要去背了,把這個境界一定,定住了以後不忘了,要記到阿賴耶識裡。像你們這樣拼死背,背得來啊?背斷了氣都沒有用,你是散亂心去記。所以,要把無記的道理搞清楚,失念。

什麼叫“最極寂靜”?

“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恼,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 難了,你看這個文字,你們看看,彌勒佛說的,無著菩萨記錄的,玄奘法師翻譯的,這三大士,這個文字不容易懂了。你們就要留意教理了,所以,要想將來宏揚佛法,乃至想自己成就,教理不肯研究,你會有成就?我頭都給你,我告訴你!光學禅,打坐就行啊?!

釋伽牟尼佛十九歲以前,文的、武的什麼都會了。印度所有的名學者、教授,沒有一個可以當他的老師。他學數學的時候,把最高的數學老師問倒了,答不出來。他十幾歲的時候,那個大象,他的手抓住象的腿,一甩就甩到城外去了,那個太極拳、少林拳……像你們,他大概兩個指頭一叼,就甩出去了,他的武功到了這個程度!所以,他半夜出家,騎著白馬才跳出城去;你們騎白馬?騎飛機也跳不出來。所以,大家看佛的傳記不研究,哦,騎白馬,白馬有神通,跳出來。馬固然是良馬,是他人的工夫啊,馬肚子一夾就帶出來了,對不對?我講的有根據吧?他從小騎一頭八歲白象,一箭就可以射穿五個勁鼓。然後,一只白象過來,他一只手抓住象腳就丟到城外去了,武功到了這個境界!你學佛?書也不讀,什麼也不練,你學佛啊?佛要學你了。



“雲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雲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缘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當知此中由六種力,方能成辦九種心住,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初由聽聞思惟二力,數聞數思增上力故,最初令心於內境住,及即於此相續方便,澄淨方便,等遍安住,如是於內係縛心已。由憶念力,數數作意,攝錄其心,令不散亂,安住近住。從此已後,由正知力,調息其心,於其諸相,諸惡尋思,諸隨煩恼,不令流散,調順寂靜。由精進力,設彼二種暫現行時,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由串習力,等持成滿,即於如是九種心住。當知複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缺運轉作意,三無間缺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於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中,有有間缺運轉作意。”(三十卷)

……不能得到心念清淨的境界,就是失去了正念。自性本來清淨,這個理論大家都知道,所以你們大家一般學佛的誤解自性本來清淨,“嘿!我悟到了,所以用不著修,哈,本來清淨的嘛,你們修什麼?”你說我這樣講清淨不清淨啊?噢,你給他一個耳光,你說:“本來清淨,你啰嗦個什麼!”對不對?所以禅宗的教育法就是一棒子、一耳光。他若還不懂,你就一笑,拂袖而去,走了算了。懂了清淨還要你說?所以佛到了最後無話法可說,捏花……本來不可說,不可說你說個什麼?所以迦葉微笑了,就表示這個。

所以,你們不要好高骛遠,“哎呀,自性本來清淨,我也悟到了。”你悟了?你當然誤了,從頭誤到尾,你都誤了,耽誤了的誤,聪明反被聪明誤的誤。

實際上,你何以不能清淨?失去了是念,什麼念?失去了自性清淨境界的這一念,懂了吧。

“即彼二種暫現行時”,哪二種呢?我們習慣的,阿賴耶識多生累劫的種子帶來的,喜歡思想、尋思。你看,我們大家,你可以叫自己有一秒鐘不要亂想事情,做不做得到?做不到,對不對?習慣性的種子種性帶來的尋思,一邊思想,思想中就有煩恼了,對不對?今天這個錢少了一塊了,明天這個人對我不起了……然後想小的時候跟某人打了一架,這個家夥……越想越可惡了,都想起來了,對不對?“尋思”、“煩恼”,阿賴耶識種性陰暗面帶來的。因為失去了清淨本念,“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過去種子帶來的習慣,所以你這一生開始修持,雖然知道自己本性清淨,你就清淨不了,現行不能清淨。種子生現行,你的種性如此。

種性哪裡看得見?每個人臉相都不同,那個臉相一望就知道,有些人那個臉上帶兇相的,眼露兇光,斜戴帽子歪穿衣,然後嘴巴也歪,眼睛也斜起來,一看,一臉,他那個業性種子,調皮就一臉調皮相;假聪明一臉假聪明相。這個相怎麼變來的呢?過去業力的種子種性所形成,這一生就起這個現行。因此影響到你的心理,某一種壞念頭重的,現行就在那裡很重。

“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壞念頭多,“隨煩恼”多,“能不忍受”,自己又沒有忍辱性。你要對外境有忍辱;對內在的忍辱,就是這種種性帶來的自性習氣,“能不忍受”,不想這樣,討厭自己,為什麼雜念妄想那麼多。“尋即斷滅”,要智慧切斷;“除遣”,想辦法把這些種性習氣裡的壞念頭“除遣”了,“變”了,吐出來,“呸!”把它吐掉。

你不要隨便看一個字用的哟,玄奘法師他們翻譯的時候,千把人在一起,翻一句,每個字都反複討論。不像現在的人,讀了七、八年英文,就去英文翻中文,自己中文都沒有弄好,就把佛經翻外文。我的天啊!害死外國人不要本錢的,好像白種人同我們沒有關係。

我好幾個學生都有翻經院,我說:“他們講你翻得……”“翻的好啊,老師啊,他們講我翻得好。”還哈哈大笑,我的兩個學生。我說:“怎麼道理?”“呵,我就偷了老師的東西。”我說:“怎麼?”“叫我翻《楞嚴經》,我就把你那本《楞嚴大義》翻給他們,嘿,所以他們高興了。別的經典我一翻,媽呀,外國人都看不懂。”我說:“哦,你們原來如此啊。”所以都昧著良心,只想錢。哎,這些大居士、大和尚有錢,他弄的是“譯經院”,你看我對於佛教的贡献……贡献個屁!不造地獄業果,還是好的。

叫我敢翻經?不敢,《楞伽》《楞嚴》我翻成白話,我都是戰戰兢兢的,一個字不敢亂翻。一字之差,五百年野狐身啊!佛經,你翻譯一個錯字,五百生變狐狸精——變狐狸,還沒有精給你變呢,變精都差不多了。

所以你要曉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把這些壞念頭吐出來。這個樣子,才可以到達“最極寂靜”,那麼,然後可以心得定。

“雲何名為專注一趣?” 怎麼樣叫做專注?心心念念留住在一念,譬如說念佛淨土人,說“一心不亂”,這四個字拿教理說就是“專注一趣”,就是嚮這條路走,怎麼呢:

“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 這是告訴你,有“加行”,四加行,暖、頂、忍、世第一法。不管你修哪一個法門,四加行離不開的。所以彌勒菩萨的另一本經典《現觀莊嚴論》,專注重講四加行的道理。那麼,四加行是“有功用”,是沒有證果位,心心念念不敢失念,“有功用”,天天在用功,念念不斷。“無缺”,沒有缺失了;“無間”,不間斷了,行住坐卧都在這個“三摩地”,都在這個三昧,一心不亂這個境界裡“相續而住”,連續不斷在這個定中。這個程度做到了,在教理上叫做“專注一趣”,懂了吧?

“雲何等持?” 怎麼叫做“等持”?

“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缘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 所以講,剛才跟你說,佛教有一句流傳的話,“通宗不通教”,有許多人學禅啊,禅宗啊,淨土宗啊,“一句佛號夠了,教理不要看了。”充其量把《淨土三經》都沒有看完,《大勢至念佛圓通章》也沒有好好研究,然後,“夠了,一句蓋一切了。”蓋一切?你把自己先蓋昏了頭吧,蓋一切?!你這個懂了,禅也懂了、淨土也懂了,密宗什麼宗都懂了。所以,“通宗不通教,開口便亂道”,一聽,這個家夥自吹的。“通教不通宗”,沒有真修持,佛學講得好,這些都變成佛學了,有什麼用?

他怎麼告訴你怎麼叫“等持”?“謂數修數習”,你這樣慢慢用功,譬如在這裡十一樓禅堂,現在這個學期,你們在修行啊?修啊,修腿,真的哟,是叫你們修腿,先把腿盤盤熟;心地法門根本沒有跟你講,你也做不到,不管在這裡三年兩年住的,老實講,心地法門,哪一個做到“專注一趣”啊?你們有一個做到了?有一個做到了,我“南”字不姓,我就姓“北”了,馬上改姓給你看我就皈依他。沒有,都在練腿,不要瞎吹了。但是也沒有錯,練腿也沒有錯,這屬於“數修數習”,“數多修習”,屡次屡次你常常去練習,“為因缘故”,由於這個因缘,慢慢“得無加行”,不需要有四加行了,或者其它的方法加上。慢慢達到“無功用”道,達到“無功用”道,就不需要用功了,不需要開始那麼辛苦,自然都在定慧中,這是“無功用”。“任運轉道”,這個時候,煩恼妄想來,禅宗祖師形容,“如紅炉點雪”,冬天那個火炉燒紅了,天上下雪下來在那個紅炉上,那個雪掉在紅炉上,還有沒有啊?沒有,一點烟影都沒有,煩恼妄想到你心中——沒有了。所以你看法眼禅師的詩啊,“到頭霜月夜,任運落前溪”,那才叫做任運道,無功用行。

你們都曉得濟颠和尚吃狗肉,他在任運道、無功用行中,他處處都是神通,吃狗肉、喝酒都是神通功德,你們可不能亂來。所以,這個時候是“無功用任運轉道”。“任運”比自在還厲害,“任運轉道”。“由是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此心境界都住在這個三昧中,“任運相續”,一點散亂昏沉心都沒有。還在做事呢,還在弘法利生呢。你看幾個大祖師,所有大祖師大悟了以後,都出來弘法利生,因為他弘法利生,是任運道中自然而轉,無功用道,這個樣子叫做“等持”。

由此你看禅宗有些祖師,有些祖師沒有到家的,他動都不敢動,為什麼那個“婆子燒庵”呢?那他就不敢動啊,在定境界中,腿都不敢放,所以老太太供養他三年,放起火燒了,“我原來供養一個痴漢!”就是說,無功用到都沒有到達,是這樣子。那麼你說:“我的媽呀,我的外婆呀!這樣哪一年才能修得到呢?”不要急,很快到。

“當知此中由六種力”,你注意,要想修持到達,有“六種力”,所謂功力。

“方能成辦九種心住”,修行有條件的,你要自己:

“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 這六種力,你們要返照自己了。

“初由聽聞思惟二力,數聞數思增上力故,最初令心於內境住,及即於此相續方便,澄淨方便,等遍安住,如是於內係縛心已。” “如是於內係縛心已”,就是下面一句,“等遍安住”。

第一“聽聞力”,聲聞,多由善知識那裡聽經教。你說:“好了,所以老師啊,我不要看經了,多聽你講就好了。”看經也是住在聲聞乘的聽聞力啊!要多去研究教理,多聽聽。要聽、聞、思,不能不研究。聽而不思聽了有什麼用?我經常講,我看你們的日記,所以考國文,我不大肯考。每個礼拜六我坐下來,要批幾個鐘頭日記,這個日記就讓我看你們國文有多大的本事,早就知道了,還要考?實際上你們天天在“烤”我,我已經被你們烤焦了,你知道嘛。你們聽了也白聽,鼓勵也白鼓勵,罵也白罵,反正啊,到了“不動地”了,哈哈,真的呦,都證到“不動地”了。你為什麼證到“不動地”?聽了不肯去思,沒有去研究,“聞思”,所以也不去看經教,《大藏經》好幾部擺在這裡,沒有去思,更沒有去修,聞思修慧是必然的過程要由聽聞、思維二力而去修行。

所以,“由聽聞思惟”這兩種……你們也聽、也想,你們的叫做亂想,我有數,我每個礼拜看你們日記——當然,你們日記裡寫給我看的是真話啊?哈,你以為我那麼容易上你們當啊?十分裡頭,十成裡頭,一成半是真話,八成半都是假話,甚至有些假話你還懶得寫,不寫出來。你以為我光看日記就給你們看過去了?我是看過了你日記的後面寫日記的心。你們不要玩這些聪明,這些聪明越玩,你的業果越重,他生來世更可能還是笨蛋裡頭的壞蛋,這個種子下去得了啊!只有至誠,直心是道場,你不要跟我玩弯曲心理。跑江湖你也沒有我跑得年數(多)啊,你跟我倆玩這一套?所以,你們用功不用功,我不用上來檢查你們,看得很清楚;看你們這個臉相,走幾步路,講些什麼話,做些什麼事,已經清楚了。

真修行,一念靜修,身體內部同外面立刻就轉,我告訴你。所以前天,蔡先生跟著我走路,“上樓打坐去。”蔡先生到底是蔡先生,不像你們,一聽,兩只眼睛瞪起來,嚇著了,趕快,乖乖上樓打坐,老師罵了,有問題了。是有問題,身體內部已經變不對了,還等你說話?你們年輕啊,敲都敲不醒,就懶得管你。

所以,聽了經教,要聞、要思、要修,去求證。聞思修還不行,要於自己心理上變成一種力量,到那個時候非做不可,等於抽烟,等於喝酒上了瘾了,這就是形成了力量,心理形成,所以聞思修力……像我們念書,那麼大年紀,最忙的時候,每天夜裡,不自己看一下書,不求進步,沒有知道的一面還要去看看,覺都不能睡的,求進步,求精進的慾望是到如此。你們做到啊?我要叫你們看書,你罵我九代的祖宗了。

所以只好讓你們……要聽聞、思維,這兩種變成力量,“二力”,“數聞數思”,由這個“增上力故”,那麼“令心於內境住”,慢慢使這個習氣,現行的習氣養成修行的習氣。“相續方便”,“澄淨方便”,“等遍安住”,才使這個心在內在拴住了,“如是於內係縛心已”。

“由憶念力,數數作意,攝錄其心,令不散亂,安住近住。” 這是第二三步。此心道理通了,教理通了,修行理明了,心力堅強了,念念在修行上。由於這個“內係縛心已”,這個心像一匹馬一樣不亂跑,然後不失念,“由憶念力”,不但白天做到念念做得了主,夢中都是念念在追求佛法。因為不失念,纵然有夢,夢都在追求佛法。“數數作意,攝錄其心,令不散亂”,這叫做“近住”,相近了,“性相近”了。

“從此已後,由正知力,調息其心,於其諸相,諸惡尋思,諸隨煩恼,不令流散,調順寂靜。” 這個心,經如是念,自淨其意把握在心中了,定住了。那麼“從此以後”再進一步第四步,“正知力”,隨時在正知的力,正知形成力了,念念在正知中,起心動念,不跟你談善與惡,“正知”,沒有失念,沒有無記。“調息其心”,用正知正見的力,調伏自己心的散亂。所以,一切外相“諸惡尋思,諸隨煩恼”都不起了,“不令流散”,那麼“調順”了,此心調順了,歸到“寂靜”。

那麼再進一步, “由精進力,設彼二種暫現行時,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最極寂靜,專注一趣。” 由於這個正知,念念正知現前,沒有失念,沒有失去正思維,隨時昼夜精進,或者“暫時”,或者“現行”,隨時……。我們現在每個人脾氣不同,這就是種子帶來的現行業果。要把這個業果轉過來,不過纵然是暫時的現行業果,都不接受,自己要把它轉變;起了,纵然暫時偶然起了,“斷滅”,“除遣變吐”,抛棄了。拿你們現在的新文學,把它揚棄了,就好聽了,“吐了”太難聽了,對不對?加一個漂亮名字,把煩恼習氣都揚棄了,抛棄了。到了“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到了這個境界,第五步了。

他說有六個方便,對不?第六個是“串習力”,“串習”這個名稱,六祖的弟子永嘉大師也有用過。

“由串習力,等持成滿,即於如是九種心住。” 怎麼叫“串習”呢?修行,一個人誰肯修行?肯修行,為什麼你們做不到,修行上不了路呢?是串習不成功。什麼叫串習?就是古代用的銅錢,一串一串把它串起來,念念把它串起來,拴攏來,懂了吧?你們看到過古代的銅錢吧?圓圓的,中間有個孔,哎,對呀,這叫串,串起來了。“串習”,念念,這樣一連串,念念。譬如念佛的人,乃至念到白天叫正知正見,沒有散亂心,不算數;做夢的時候沒有佛號,碰到境界沒有佛號,你這個工夫是白用了。若包括做夢在內,所有境界裡頭還是一句佛號,有一點點把握。最後到了無夢無想時,正念常在,那時候往生西方是絕對把握!

你們考驗考驗,做得到嗎?白天還裝起個善人相,在夢中,個個那個面孔都是魔鬼相,對不對?坦白地說一說,是不是這樣?夢中那個本相都現出來了,貪是貪得更厲害,什麼都有……還說能夠提起正念?多難啊!

修行很簡單,你就考驗自己,白天十二個鐘頭以內,自己看起心動念,多少在正知正念中。可以抓一把紅豆、抓一把黑豆在口袋裡,自己想一個壞念頭,把黑豆抓出一個,到晚上來數數看,包你都是黑豆的數字,紅豆一個都沒有。慢慢來,改過來、改過來……嘿,紅豆多了,黑豆少了;到最後都是紅豆了。白天做得了主,夜裡做夢還靠不住;夢中念念如此,那就已經到達了初果;無夢無想時正知正見現前,這就是比丘戒。所以比丘在睡眠時,心中觀日輪或月輪光明,光明者無無明,不失憶,不住無記,這算有成就的希望。這叫做九住心,戒定慧是一個道理。

“當知複有四種作意。” 那麼修這個工夫,修定,這都是修定了,九住心,有“四種作意”的方法。“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兩句記到,一切修行都是從第六意識開始修的,沒有不從意識著手的,不管你哪一宗、哪一派,你天宗、佛頂宗都是一樣。所以有“四種作意”:

“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缺運轉作意,三無間缺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

“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 再分析給你。當你第一步開始在內部用工夫的時候,“內住”,乃至在定慧都現前“等住”第二步的時候,“有力勵運轉作意”,那個心力把自己扭過來,很別扭啊,把自己壞習氣要轉過來,所以要力量,勉勵自己,“運轉”,硬把它扭轉過來,自己對自己把它扭轉過來,所以叫有力的力,“力勵運轉作意”。

“於安住、近住、調順、寂靜、” 第三步、第四步的境界等等,到了最後 “最極寂靜中,有有間缺運轉作意。” 你要曉得,九住心,這九步工夫,到了第七、八步,有時候還是自己對自己會偷懶的。人為什麼會偷懶?也是阿賴耶識裡頭的種性啊,懶惰也是種性之一。而且人,講到懶惰,人的種性,我問問你們同學們,你們算算账,人一生,假如……

“於專注一趣中,有無間缺運轉作意。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當知如是四種作意,於九種心住中是奢摩他品。又即如是穫得內心奢摩他者,於毗钵捨那勤修習時,複即由是四種作意,方能修習毗钵捨那,故此亦是毗钵捨那品。雲何四種毗钵捨那?謂有苾刍依止內心奢摩他故,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週遍尋思、週遍伺察,是名四種毗钵捨那。雲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缘境界,或於善巧所缘境界,或於淨惑所缘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三十卷)

……活六十歲,夜裡去了一半了,只活了三十歲了。三十歲當中,三餐飯,就是你們吃一餐吧,耽誤五十分鐘要吧?哎,吃快一點吧,半個鐘頭總要吧。再加上、大小便,你看,去了十年時間。算少一點吧,免得太貴了,去五年好不好?就只有二十五年活著。生病,加上煩恼,加上失念,你一輩子頭腦清明活著的,沒有幾年哦!都在“有間缺”的狀態中。所以人,你看,有一半的生活是賴在床上,這一半是睡眠,睡眠是蓋,睡眠是最懶惰的表現,這是種性帶來的。自性乃至四大自性都並不需要睡眠,念念清明,既無散亂又無昏沉,是最大的休息,就不需要睡眠,你懂了嗎?所以“神滿就不思睡”,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用工夫做到了第六、七步,還“有間缺”性,還有間斷性的,這個間缺性就是懶惰、偷懶。“運轉作意”,要把它變轉過來。

“於專注一趣中”,到了最後,也就是心可以專一了。

“有無間缺運轉作意。” 那麼,到了完全沒有間斷了。沒有間斷,還是你心意把它扭轉過來的真達到一心不亂、心一境性。

“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 最後到了定慧等持,不需要“功用”就功用了也就是行住坐卧打成了一片。

“當知如是四種作意,於九種心住中是奢摩他品。” 這個叫做修定,這就叫做修止,懂了吧?上面這樣才叫做修定。科學不科學?給你分析的清清楚楚,每一個心理的狀態,每一步工夫的境界,每一種變化,給你分析的……你畫開圖表來看,才曉得佛經的科學。

什麼叫科學?條理井然,有理論、有實證、有條理、有邏輯,不能夠分毫亂來的。紅的是紅的,白的就是白的;一個加兩個是三個,三個加一個就是四個,不能亂來的,這叫做科學。你看它科學不科學?所以,人家說學佛沒有科學,沒有入手處。你把這個表格、圖表整理出來,你看它科學不科學。教你心理怎麼樣開始,這個心理開始以後,發生了什麼現象,有什麼經過,它都給你講了,對不對?

你拿這一套……你們學好了,拿到外國心理學的課堂一講,哎呦,把那個洋毛子會聽得眼睛瞪大了。其實幾千年前佛都跟你說了,你們沒有本事嘛;有本事就拿這個發揮一下,你出去講個“超越心理學的心理學”,就對了嘛。現在一般的心理學,這個心路歷程,講修持的,還講不出這樣呢,你不相信去試試看。

好,現在講到奢摩他品,修止。

“又即如是穫得內心奢摩他者,於毗钵捨那勤修習時,複即由是四種作意,方能修習毗钵捨那,故此亦是毗钵捨那品。” 換句話說,這個修定的境界也就是慧,修止的境界就是觀。現在你曉得吧,六祖之所以是六祖,禅宗六祖,六祖告訴你,“當定之時,慧在定中;當慧之時,定在慧中。”定慧是等持的。所以,六祖禅宗這樣說是不立文字的講法;現在彌勒佛完全用語言文字,由現象到戒體邏輯給你分析,最後還是一樣的。他說這個止裡就有觀,定中就有慧。所以,你的立場站在毗钵捨那品觀的立場來看,這個止的做工夫的過程,它處處都是觀、觀行;不是慧觀、正知見,達不到這個正念奢摩他止的境界。這裡把修定給你交代的清清楚楚,對吧,對不對?

好了,現在教我們如何做工夫修觀了。

“雲何四種毗钵捨那?” 四種觀行、觀法。

“謂有苾刍依止內心奢摩他故,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週遍尋思、週遍伺察,是名四種毗钵捨那。” 就是說,聲聞道出家比丘們,“依止”,根據上面所講的,上面這個程度你到了,此心念念皆在止定中,有一個比丘修持能夠到如此程度,那麼止中有觀,“於諸法中”,一切佛法中,不管大乘小乘,“正思擇” ……

正思擇同正思維有沒有不同啊?有,一樣,同的,但是也有不同。唐代玄奘法師他們翻譯,喜歡不用“思維”,普通的用思維,你看上面他也用到。真講到法相的時候,他不用思維,用“思擇”。

思維是光去研究、想、參,禅宗叫做參;“擇”,正知正擇正思正參,你參出來的對不對,還要求證,絕對邏輯的邏輯,因明。你證到的空,自己還要返照這個空對了沒有。所以是“正思擇”,選擇。等於我們買來一把黃豆,都是最好的黃豆,上品,還要一颗一颗把它選出,選出一粒做這個黃豆的王,智慧還要選擇最高明的明珠,“正思擇”。

還不算,“最極思擇”,修行不是不可以用思想修,你們用妄想修行我都贊成,就因為你們沒有妄想的本事,什麼叫妄想?真大學問家、大思想家才是妄想到了家的。你不要看笛卡爾講“我思則我存”,你問張老師,張尚德,學哲學的,甦格拉底回家站在門口,思想來了,站在門口,快要進門,站在門口,七天七夜站下去,下雨都不知道啊——那不是定啊?那不是慧啊?

所以,我不是跟你們提中國的哲學家儒行的理學家程明道,“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所以,對孔子還早的管子,“思之,思之,鬼神通之。”老實講,你們學問為什麼不成就啊?你們吃飽了飯不用思想!告訴你。

唯有佛,一切聖贤,得道的人,講學問,思想通了道;講修宗下,放下了以後一念不起,通了道。所以,一切都可以貫通,無門戶之見又有學問又有道,非大聖贤、大菩萨做不到。你們啊,放下嘛放不下,提起來正思維又做不到,都在妄想中;不妄想就昏沉,想上床了,“老師啊,休息時間不夠耶。”如此而已。

所以你看,要“正思擇”,“最極思擇”,要你思擇到什麼程度?看下面,“週遍尋思”,挖空心思,任何一個問題,宗教的、科學的、哲學的、文學的、政治的,你都要把它參透。

“週遍伺察”,什麼叫“伺察”呢?“思入風雲變態中”,思到極點了,思到無思之心。所以《易經》上告訴你“無思無慮”,《中庸》上,你們也聽過我的中庸課,“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最後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就是“週遍尋思”到達。

所以你們要注意,並不是叫你們不讀書啊,你們有本事讀書嗎?你們看閒書,看些不相幹的書……閒書你也沒有資格看,我才有資格看,我看小說都比你們看得厲害。武侠小說一堆,堆起來一百多本,四個鐘頭完了,每一句都看過了。你們就沒有資格看小說啊,你們閒書都沒有資格看啊。一個字拿著慢慢抠,抠啊抠啊,一個眼睛看一行,一行看下來大概要三秒鐘;我眼睛一照,七、八行,五、六行過去了。所以,好好用功啊!不要浪費你們的青春光陰啊!“週遍尋思”,要看正書啊,我曉得你們看閒書的時間比看佛經的時間多。你不要我把你的名字指出來,我一步都沒有上樓來哦,上來看到不算數。因為我裝著有閉路電視,我裝在腦子裡,你逃不過的。所以你看看,佛經告訴你,“週遍尋思、週遍伺察”。

這樣四種,注意啊,“正思擇、最極思擇、週遍尋思、週遍伺察”,這四種叫做“毗钵捨那”,修觀是這樣觀的。所以修觀,怎麼樣修止修觀?你怎麼觀啊?你拿眼睛去觀啊?心思念觀用心的法眼來觀。

“雲何名為能正思擇?” 那就問了,第一個問題,怎麼樣叫“正思擇”?

“謂於淨行所缘境界,或於善巧所缘境界,或於淨惑所缘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 還沒有說“如所有性”,只到“盡所有性”只是到盡而已,“如所有性”不用,“如所有性”是真如境界了不用思擇了。

佛告訴你,怎麼樣叫做正思擇?他提出來幾個內容,第一個“淨行所缘境界”。譬如你修淨土的,南無阿彌陀佛……為什麼要念佛號啊?想過沒有?(同學:制心一處,以免散亂。)那是你的經典,蔡希文的淨土經,解釋念一句佛號是制心一處,以免散亂,你剛才的解釋,對不對?這是“蔡希文經”,也是一本經,沒有錯,很好的經典。你過世以後,後世人可以念你這一本經,真的呦。(同學:我念多了,用……)對呀,我知道,沒有說你錯,怕個什麼,這是你的經。所以禅宗五祖看了神秀的偈子說,“依此修行,亦可成道可免墮落。”將來人以你這句話修行,也可念佛,但是,還沒有對,就是說,這是你的注解。

為什麼要念佛號呢?根據《阿彌陀經》說的,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七日一心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可以見佛,對吧?那麼,《阿彌陀經》還是小乘啊,不是《觀無量寿經》,不是大……就根據《阿彌陀經》,為什麼念這個佛號可以見到阿彌陀佛?見哪一個佛?就是我念到了七日一心不亂,阿彌陀佛真站在我們前面,算不算見阿彌陀佛啊?(同學:不算。)為什麼不算?(同學:因為是要見自性彌陀。)自性彌陀。兩種說法,這也是“蔡希文經典”,沒有錯啊,你這兩個佛法蛮好啊,真的啊,不是故意……罵你的時候我就會罵你。

對,要念自性彌陀是後世的解釋,已經是淨土加了禅的解釋。在淨土本經不是這樣,這個裡頭大有研究了,你這個問題說的好。對哦,我在獎勵你,聽懂了沒有?

但是為什麼我說,這個自性彌陀的說法是禅宗的成分加入淨土宗去呢?所以還不算淨土宗的正路。淨土宗的正路的話,這個解釋又不同了,你要把淨土三經,《阿彌陀經》《無量寿經》《觀無量寿經》等等都看完。這個道理我告訴你,就叫做“謂於淨行所缘境界”,“正思擇”,你要去搞清楚。

所以,後世有許多修淨土的也好、修密宗也好、修禅宗……都是在亂搞,不根據教理,也沒有去正思擇,都是自己產生一套理論作注解,認為自己就對了。盡管是學佛,並沒有依佛教。所以學佛的人要注意,“依教奉行”,你沒有依照佛教……你腦子裡許多的佛法都是絕頂的高明,那是你的佛法,不是“如是我聞”,那應該改一個字啊,“如是你聞”。所以真正有修證的人,不管禅也好、淨土也好、密教也好、天臺也好……禅宗有幾句話,“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句,允為魔說”,任何人講法說法,離開佛經,就是魔說。但是,光是根據佛經,照文字,照國文,上國文課一樣,不能使人修持得利益的,三世諸佛都在喊冤枉啊:這個完了,我的東西完了,他們拿去當哲學、當思想搞了,完了。三世佛喊冤了,所以把佛法當哲學,是三世佛都在喊冤。所以“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句,允為魔說”,就是這個境界。

所以,“於淨行所缘境界”,你要正思擇。譬如剛才舉例子,舉出來淨土宗,就是“淨行所缘境界”。譬如我經常提倡,我們大乘學捨現在馬上要印了,我們的常課是《華嚴經》的“淨行品”,一定要依此修持;我們的早課是《普贤行願品》,你學佛學了半天,真正發願沒有?沒有發願不算數的,至少在我的觀念是把你打出去。課本馬上要出來了,正在排印中。等出來了以後,完全“依教奉行”,根據那個檢查,比我們自己規定檢查還嚴格哦。這就是說,“淨行所缘境界”,你要“淨行”,為什麼要這樣修持,這樣做。

第二點,“善巧所缘”,是方法,譬如禅宗,後世禅宗叫參話頭就是正思擇,為什麼要參話頭呢?參狗子有佛性?念佛是誰?庭前柏樹子?乃至密宗為什麼念“嗡啊吽”,“嗡嘛尼呗咪吽”,乃至為什麼念“唵那怛那多羅”,幹什麼呢?“達拉達拉達拉裡”,幹什麼呢?!這些都是修行的善巧、方便。

善巧方便你不能不懂。譬如《心經》的“揭谛揭谛,婆羅揭谛,婆羅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正式念是“噶地噶地,波羅噶地,婆羅僧噶地菩提梭哈。”那麼,北印度當時翻過來的音是“娑婆诃”,北印度的梵文;南印度過來的梵文是“梭哈”,簡化一點。等於我們北方人,東北人講話,“俺們……”譬如我們老師父講,“俺們現在……”我們南方人講“我們現在”,就是這個道理,快慢。所以慢的就是“娑婆诃”,快的“梭哈”。那麼“揭谛揭谛”,或者是andan,andan,本來是gadi,gadi,後來經過蒙古元朝以後,蒙古人就念andan,andan,再到北方,轉到南方,就“揭谛揭谛”了,都差不多。實際上都是變音。那麼你要自度自度,“揭谛揭谛”是自度自度;“婆羅僧揭谛”是度一切眾生;“菩提梭哈”,快快得覺悟,就是這個。那麼,這些咒語都有善巧,善巧的“所缘境界”就叫正思擇。

“或於淨惑所缘境界”,什麼叫“淨惑”呢?淨還有惑啊?有啊。你們學佛,學得好就是學佛,學不好就學“佛魔”,被佛法的那一種魔相……每個宗教徒都這樣,學基督教的一路是基督教的魔相,天主教有天主教的魔相——啊,一幅宗教面孔!這就是“淨惑”。

佛法是對的,沒有不對的,你太執著了,著相、著形式了,變成煩恼了,見思惑了,“淨惑所缘境界”。所以“淨惑”能夠解脫,必須要“正思擇”。不然你以為是學佛,你是在學魔!所以,菩萨是何等得任運,何等得解脫啊!哪裡掛這一副魔相?!

所以“淨惑所缘境界”,要真正的正智慧來能“正思擇”,“正思擇”就是一切佛法“盡所有性”,沒有那樣不知道的。這就難了,“盡所有性”,中國讀書人,儒家有一句話,“一事不知,儒者之恥”,一個中國真正稱為孔孟的弟子,孔子、孟子的真正儒家,天下事沒有一樣不知道的;假設一件事情不知道,儒者之恥,這個人不夠是一個儒者,不夠是個知識分子。你以為講中國文化,什麼叫儒者?儒者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一事不知,儒者之恥”,天下事沒有一件不知道的。

佛法也一樣,“盡所有性”,如所有性,“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沒有不知道的,這就叫學佛。所以要“正思擇盡所有性”,怎能不用功呢?!

啊,今天就到這了。(起!禮!)



“雲何名為最極思擇。謂即於彼所缘境界。最極思擇如所有性。雲何名為週遍尋思。謂即於彼所缘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週遍尋思。雲何名為週遍伺察。謂即於彼所缘境界。審谛推求週遍伺察。又即如是毗钵捨那。由三門六事差別所缘。當知複有多種差別。雲何三門毗钵捨那。一唯隨相行毗钵捨那。二隨尋思行毗钵捨那。三隨伺察行毗钵捨那。雲何名為唯隨相行毗钵捨那?謂於所聞,所受持法,或於教授,教诫諸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暫爾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為唯隨相行毗钵捨那。若複於彼思量推察,爾時名為隨尋思行毗钵捨那。若複於彼既推察已,如所安立,複審觀察,如是名為隨伺察行毗钵捨那。是名三門毗钵捨那。雲何六事差別所缘毗钵捨那?謂尋思時,尋思六事,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既尋思已複審伺察。雲何名為尋思於義?謂正尋思如是如是語,有如是如是義,如是名為尋思於義。”(三十卷)

好像上次講,這次是你們來講,我來聽,是不是這樣?(同學:沒有啊,我們都沒聽見,哈。)那可能是我記錯了。

現在我們講修觀。修定,講修止、心一境性,大家修行為什麼做不到心一境性?拿中國的話來講,就是為什麼一念專一做不到?是什麼理由呢?理不透,道理不透徹。你不要以為看了一點佛學、佛經就懂了道理,你不透徹,就是淨土念佛念不好也是一樣。所謂理不透,不透徹,就是觀修不好。觀不是眼睛去看,是心觀,心透這個理。所以現在講觀,毗钵捨那,你不要以為:這是觀,我定都沒有做到,怎麼能觀呢?換句話說,你觀做不到就不能得定。我們大家學佛,打坐盡管坐,都是觀不夠、慧不夠。所以現在好好聽這一段:

“雲何四種毗钵捨那?謂有苾刍依止內心奢摩他故,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週遍尋思、週遍伺察,是名四種毗钵捨那。”這個我們上一次講到了,這四種都提過了。

“雲何名為最極思擇?謂即於彼所缘境界,最極思擇,如所有性。雲何名為週遍尋思?謂即於彼所缘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週遍尋思。雲何名為週遍伺察?謂即於彼所缘境界,審谛推求,週遍伺察。又即如是毗钵捨那,由三門六事差別所缘,當知複有多種差別。” (跳過,未講)

“雲何三門毗钵捨那?” 三個法門。

“一唯隨相行毗钵捨那,二隨尋思行毗钵捨那,三隨伺察行毗钵捨那。” 這三種。第一個“隨相行”,等於修止時候的無分別影像;後面兩種“尋思行”、“隨伺察行”,有分別影像,這是配合為一的。意思懂了吧?聽不懂馬上問。修止的時候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這兩種缘法,修缘,心缘這兩種,對不對?現在,觀不同一點,“隨相行”,跟著那個現象,無分別影像,譬如只留一個佛像、一個明點,不管它道理,即“隨相行”的毗钵捨那。

“隨尋思行”,“尋思”,譬如我們大家看過一本佛法要領,例如《大智度論》、《宗鏡錄》、《菩提道次第廣論》等,參這個念頭哪裡來、哪裡去,觀心,對不對?這是有分別影像,有思想的“隨尋思行”。

第三種“隨伺察行”是參究,參究定慧到了哪裡是參空,定慧到了那裡。那麼下面有解釋,這三種大要先告訴大家,要搞清楚啊,假設考試,題目都出這種地方了。

“雲何名為唯隨相行毗钵捨那?謂於所聞,所受持法,或於教授,教诫諸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暫爾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為唯隨相行毗钵捨那。” 譬如修準提法,譬如念佛,譬如聽呼吸作數息觀,等等等等,很多很多了,我隨便舉些你們比較知道的,很多法門你們還不知道。就是說,你所聽到的,所領受過的這些法門,關於老師的“教授”,“教授”是傳授給你這個方法;“教诫”,就是你們講我一樣,罵你們,训诫你們,“諸法”,這一切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由定慧這個境界裡頭“如理作意”,要合理,合什麼理?合於佛法正修行的方法,“如理”。

所以,大家看到這兩個字應該心驚膽颤,你們盡管在修行,是不是如理作意還是問題。不如理作意,譬如白骨觀你們修不起來,因為你理不透,不如理作意;譬如數息觀,也不能得到止息的境界,不如理作意;譬如觀想不成功,不如理作意。

就是說,“暫爾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就是暫停了一切的思想,也不加思想,也不加度量,測度這個到了什麼程度、什麼境界,也沒有推測它,也沒有觀察它,就是這個境界。譬如叫你們觀明點,就是這一個明點,就是無分別的影像。關於這個是不是明點?黃豆那麼大、綠豆那麼大、太陽那麼大、虛空那麼大?都不去管它了,不加思考,“如是名為唯隨相行毗钵捨那”。

“若複於彼思量推察。爾時名為隨尋思行毗钵捨那。” 假定,譬如你們觀一個明點,或者觀一個白骨,觀一個腳趾頭,觀起來的時候然後想:為什麼要觀腳趾頭?骨頭又是怎麼樣?……一邊想:哦,這是四大,地水火風。風大、水大暫時不管,人就是一口氣,風大,風大一口氣沒有了,死了;血,水分,火,都馬上消散了,那麼人體也爛了,那些水分沒有了,所以留下來的就只有地大。那麼地大,所以因此白骨觀先修地大,地大把它觀空了,其它的水火風就容易空了。比方這種種推理,一邊坐起觀來,一邊是所謂“於彼思量推察,爾時名為隨尋思行毗钵捨那”,這種情形屬於第二種,加上正思維,懂了嗎?這一條懂了啊。懂不懂?悶聲不響,好像都沒有懂,還是懂了?學人不開口,十方諸佛下不了手啊,究竟懂了沒有?沒有懂啊?沒有懂,看哪個懂的來講一遍好不好?然後都說不懂。都說不懂耽誤得很厲害啊,就停留下來了,看怎麼樣把它搞懂。懂了沒有?再看一看,想一想。吃了飯,我們是人啊,人跟動物不同,要用腦筋的。不要說:“老師講的還不錯,真好聽哦!”好聽?我又不是唱歌給你聽,要懂這個理啊,如理作意。懂了啊,懂了就過去了。

“若複於彼既推察已,如所安立,複審觀察,如是名為隨伺察行毗钵捨那。” 假設說,譬如剛才舉的例子,修白骨觀,觀起來了,“如所安立”,那麼一邊白骨也觀起來了,一邊在慧上、理解上,理也知道了,那麼所觀的境界同理上的兩個一配合,境界越來越定,越來慧力、智慧越開發,就是叫“如所安立”,“所安”的建立了。“複審觀察”,仔細地參這個理,這就是參話頭的參,“如是名為隨伺察行毗钵捨那”,這個樣子叫“伺察行”。“察”在找這個理,同證得菩提是什麼關係,與悟道有什麼關係,“察”就是觀察自己;“伺”就是說自己的這個境界還保留著,譬如明點、譬如白骨觀,這個境界沒有掉,可是,一邊理、慧力還在成長,智慧的力量。(根據《聲聞地講錄》有些改動。)一個伺一個察,所以叫“隨伺察行毗钵捨那。

“是名三門毗钵捨那。” 這三個綱要。所以三門、六件事,三個法門,六件大事。

“雲何六事差別所缘毗钵捨那?” 怎麼叫做六種不同的觀法呢?

“謂尋思時,尋思六事,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 這六件事。就是我們在修行做工夫,觀想或者念诵,譬如你修準提法,一邊在念诵,六根回轉缘這個聲音,這個時候,譬如你們修準提法的時候,在止的方面來講,當你念咒的時候,念诵的時候,金剛念诵也好、瑜伽念诵也好,這時我問你們大家——統統考試啊,拿止來講,這是有分別影像所缘呢?還是無分別影像所缘?(同學:……)怎麼樣叫做有分別影像所缘呢?咒語你不懂,那麼好了,“達喇多喇耶多羅多羅耶”,“爺爺爸爸,爸爸爸……”反正搞什麼也不懂,對不對?那是無分別啊,怎麼叫做有分別呢?如果說你沒有分別嘛?當你念咒語的時候:哎呀,蹧糕,妄念又來了,這個咒沒有念好。那麼,“達喇多喇耶呀……”又重新來過。那麼,“嗡嘛呢呗咪哄……”為什麼要念“嗡嘛呢呗咪哄”?蹧糕蹧糕,又在妄想了,“嗡嘛呢呗咪哄……”你說你們是有分別,還是無分別?那不是有分別,念咒語時不一定有,是無分別影像所缘,但是你們的那個是妄念,不是在分別,也不是如理作意。

什麼叫如理作意?譬如念“嗡嘛呢呗咪哄”,你觀想的是四臂觀音,對不對?這個四臂觀音觀起來,然後咒語,這個時候都攝六根都在咒語上,意根在四臂觀音觀好了,不動了,然後聲音還在念,這個時候止到極點,那麼,如理作意,這個是如理作意,是在止上,還沒有觀。

觀,然後知道這是生起次第,然後到達圓滿次第如何空念,如何此念、此心、此音、此色相一切與空相應,這個時候是如理作意的毗钵捨那,懂了吧?這個很細哦,做工夫……

所以給你們講這個課啊,等於在幼稚園裡上大學裡研究所的課一樣痛苦,不曉得你們理解進去沒有?

所以現在講“尋思時”,就是說,在定境界上,不管你修準提法,或者明點、白骨觀,那麼,止以後要觀,你以為聽到觀,我這有個亮光,算觀起來。那個亮光觀起來——你們尋思,想想看,你們正思維正分別:這個亮光觀起來,是什麼影像?是八識中的哪個觀起來?眼睛觀起來的?意識觀起來的?(同學:意識。)你知道自己觀得起來吧?那個知道自己觀起來的是意識啊。那麼,這個觀起來的明點假設不變,我知道這個明點在這裡,又知道現在的明點觀得清明不清明,那個是意識啊。這個明點觀起來的是什麼呢?還永遠留在這裡?你們有沒有到達這個情形啊?有沒有?有的舉手,都沒有啊?有,哦,年紀大一點的不管了。我們講在這裡的青年同學們有沒有?都沒有。這一步都沒有,還在這裡觀呢?你們也在觀,觀望,呵,看看這個地方究竟在搞些什麼啊,哈,止也沒有、觀也沒有,所以沒辦法給你們講這些課,當然,這些經典你也看不懂。所以,到處聽聽,聽些好聽的,就算是學佛了,真修行之路,我曉得沒有辦法的。真觀起來,才有資格聽這種地方,這個不過是聲聞境哦。聲聞境,你不要看不起哦,大乘菩萨不以這些為基礎都不行。知道觀起來的也是意識,觀起來的佛身影像是第六意識的獨影境,念佛號,一字一聲,是前五識及第六意識的作用

假定,你們現在想不想得到,你們想象、幻想,懂不懂我講的話啊?用你們的幻想,懂不懂?假定有一個人,明點也觀起來了,譬如觀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在這裡,我觀起來的阿彌陀佛硬是現身,丈六金身在這裡,你的境界上有,那麼,你同時也在念阿彌陀佛的佛號,那麼,那個阿彌陀佛一身放著光,黃色黃光,白色白光,啊……莊嚴圓滿啊,就在目前,或者就在身上,然後同時還在念佛號,對不對?然後你還有個道理,你現在知道自己:我現在證入了正觀的境界,正觀,不是邪觀,對不對?這樣,三個作用來了,哪一個是意識狀況?(同學:……)那幾樣觀起來的,不是意識觀起來嗎?那你剛才說:知道的才是意識狀況,那三樣是屬於哪一方面?屬於眼識觀起來的?(同學:三樣都是。)三樣都是,是什麼?意識有那麼多嗎?不要點頭,講話,點頭是那麼多還不是那麼多?(同學:有那麼多。)有那麼多意啊?那你學的是“多心經”了?現在就考問你了。(同學:老師,事實上,有時候一念是可以同時進行好幾個觀想。)那是一念,一念的另外解釋了,八識都在動,八識都在動,那多的很呢。現在是講毗钵捨那,止觀的這個境界。

所以,你們都不是如理作意,所以修行不上路。還要考嗎?一考就考倒了,都烤焦了吧?你要知道,這還是你們的假想啊,你們根本一個也沒有到達這個境界;到達這個境界恭喜你們了,不是恭喜你得道了,是修行可以說上一點路了。

那個阿彌陀佛,剛才舉的例子,對不對?是不是舉的例子啊?什麼例子?誰答複我?(同學:有分別影像。)還是你們幻想的有分別影像,你們沒有到,對不對?這個阿彌陀佛,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具足,當然你們做不到了。一相,眉間的白毫光,一點都觀不起來,對不對?假定觀起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在這裡完全具足,八十種好就多得很,一切放光。同時,你還念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在這個時候,你的分別意識,善的分別意識知道自己走入正觀了,對不對?這是意識。那兩個阿彌陀佛的相觀好——當然是我觀好的,不是外來的,外來的你做不了主,就是魔障了。那麼,我觀起來的,又在自然念佛,那是意識的獨影境,懂了沒有?

譬如有些人做夢,你們有沒有這個經歷?有時候在夢中還曉得自己在做夢呢,對不對?都有這個經歷嘛,心裡想:格老子,不要做夢了!哎呀,我又在做夢,那個是意識有一點要清醒,還是沒有清醒,可那個夢還照做下去,對不對?那個做夢的是獨影意識在做;那個曉得自己在做夢,叫自己不要做了,那個夢做得不舒服,或者自己最好再換一個夢做做,他做不了主的,對不對?那個是清明意識,要想做主做不了主,獨影意識的力量強了,其實還是意識的背面的力量很強,懂了沒有?

所以你們觀不好,不管你無分別影像的境界……,始終觀不起,沒有進入意識真的獨影意識得定的境界,懂了沒有?這樣講你們懂不懂啊?(同學:懂了。)哎,那太好了。

好,為什麼說觀起來是獨影意識呢?你們現在為什麼觀不起來呢?因為你們作觀的時候,不是“做官”,觀想的“觀”,你們作觀的時候都是用前五識去觀,對不對?打起坐來想觀個白骨,哎呦,硬是把眼睛拉回來一樣,看到自己肚子上架著白骨腳趾頭,都想看出來,然後,意識那麼想,想自己好像看到——是把前五識拿來作觀了,作不起來的,懂不懂?所以,為什麼修行不得力呀,不能如理作意,理都沒有參透,經教也不懂。你們也讀了經教,是搞思想去了,搞妄想去了,有什麼用啊?我這樣講,你們懂不懂?都拿前五識去作這個,就錯了,你知道嘛。

所以,“尋思六事”要知道要知道六事差別所缘。那麼,“一義”,第一個,道理要懂;第二個是“事”,這件事;第三是“相”;第四“品”,曉得自己現在到哪一品,就是哪個程度了;第五是“時”,時間;第六是“理”,最高的理。

“既尋思已,複審伺察。” 所以,這個地方,你只要“尋思”到了以後,正思維清楚了以後,你還要“伺察”,什麼叫伺察呢?“伺”就定在那個境界,什麼叫“伺”啊?伺就是等待,猫抓老鼠,你看猫抓老鼠,在那個洞口等著,你說:“咪咪,來吃飯。”它理都不理,就是伺,守在那裡,知道嗎?猫抓老鼠你們看過沒有?看過啊?城裡長大的根本沒有看過,對不對?大概我看,在座年輕的啊……你看過?(同學:我是鄉下長大的。)哎,鄉下長大的看過,資格高一點,城裡長大的沒有資格。猫抓老鼠,所以黃龍南禅師形容用功要怎麼用功,“四足據地”,四個腳抓著地;“目睛不瞬”,兩個眼睛盯到那個老鼠洞;“頭正尾正諸根順嚮,首尾一直”,頭端端正正,尾巴竖起來,全副精神,你踢它一腳,它動都不動,這個樣子叫伺、察,有伺有察,等待,懂了沒有?

所以,理懂了,“複審伺察”,你看自己用功的精神、心境有沒有到達這個狀態?所以你們啊,我叫你們是,有時候對一點,是“瞎猫撞到死老鼠”,就是死的老鼠擺在那裡,瞎猫剛好跑到,一聞,“嗯,原來是這個。”所以就吃了。你們有時候用功得一點點清淨,不是你們抓到的,也不是尋思來、也不是伺察來,那是“瞎猫撞到死老鼠”來的。所以伺察跟尋思,我比方給你們講得清楚了吧?懂了吧,再不懂就變成青蛙跳井了——不懂。

“雲何名為尋思於義。謂正尋思如是如是語有如是如是義。如是名為尋思於義。雲何名為尋思於事。謂正尋思內外二事。如是名為尋思於事。雲何名為尋思於相。謂正尋思諸法二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如是名為尋思於相。”

“雲何名為尋思於義?” 第一點,怎麼叫修行修觀的時候,要思想道理?

“謂正尋思如是如是語,有如是如是義,如是名為尋思於義。” 譬如我現在叫你們解釋,你講不來,對不對?《瑜伽師地論》叫你們講,講不出來,對不對?因為你沒有在這個經文上“尋思”。“正尋思如是如是語”,這樣這樣,經典上這樣說,經典為什麼這樣講呢?拿到心上來印證做工夫,有“如是如是義”,噢,原來是這個道理!這個樣子叫做“尋思於義”,就是正思維。不然,像佛學搞得很好,坐在那裡瞪著眼睛看天花闆,滿腦子的佛學,啊,這個道理……,都嚮外驰求了,那變成妄想了,所以佛學變成思想了,普通的思想,沒有尋思於義;如果能反觀於內心求證,才是“尋思於義”,這是第一點,第二點:

“雲何名為尋思於事?謂正尋思內外二事,如是名為尋思於事。” 就是說,譬如我們把佛像、明點觀起來,內境怎麼樣?同外面的理,同法界、同物理世界的道理怎麼樣?叫“尋思於事”。

“雲何名為尋思於相。謂正尋思諸法二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如是名為尋思於相。雲何名為尋思於品。謂正尋思諸法二品。一者黑品。二者白品。尋思黑品過失過患。尋思白品功德勝利。如是名為尋思於品。雲何名為尋思於時。謂正尋思過去未來現在三時。尋思如是事曾在過去世。尋思如是事當在未來世。尋思如是事今在現在世。如是名為尋思於時。雲何名為尋思於理。謂正尋思四種道理。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當知此中由觀待道理尋思世俗以為世俗。尋思勝義以為勝義。尋思因缘以為因缘。由作用道理尋思諸法所有作用。謂如是如是法有如是如是作用。由證成道理尋思三量。一至教量。二比度量。三現證量。謂正尋思如是如是義。為有至教不。為現證可得不。為應比度不。由法爾道理。於如實諸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應生信解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如是名為尋思於理。如是六事差別所缘毗钵捨那。及前三門毗钵捨那。略攝一切毗钵捨那。問何因缘故建立如是六事差別毗钵捨那。答依三覺故如是建立。何等三覺。一語義覺。二事邊際覺。三如實覺。尋思義故起語義覺。尋思其事及自相故起事邊際覺。尋思共相品時理故起如實覺。修瑜伽師唯有爾所所知境界所謂語義及所知事。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三十卷)

“雲何名為尋思於相?謂正尋思諸法二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如是名為尋思於相。” 那這個時候,怎麼尋思?正思維一切法皆有“二相”,內相為“自相”,知道現在這個佛呈現,是我自己正思維觀出來的,所以這個佛,阿彌陀佛即我,我即阿彌陀佛,唯心所造。唯心所造,是你的嗎?不然,我心與佛心,與阿彌陀佛心,與十方三世諸佛同一體性,“自他不二”,所以說,“自他不隔於毫端”。真得到自體的正定,止觀雙運,阿彌陀佛觀想現前的時候,那麼,真正的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在一念之間,道體、本體相應。換句話,你所觀的這個雖然是妙有假象,也是阿彌陀佛真的力量就來了。像這種理,“自相”、“共相”、他相,要參得很清楚,這是一個理。

第二個道理,“自相”、“共相”,自己到達那個境界了,修持到了,所以你觀察別人,一切眾生,別人有沒有到達這個境界,你眼睛都不要張開就曉得了,呵,他沒有到。自相、共相都很清楚,這個叫正思維。

正思維這個時候,並不要去一步一步念頭想,不是妄想念頭想,也就是《中庸》所講,“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要去想它就知道了。還不是他心通,到他心通這個境界,知自己,知他人他心通的力量更大。

“雲何名為尋思於品?謂正尋思諸法二品,一者黑品,二者白品。” 惡念、善念。所以,修行人隨時要“正尋思”,起心動念,這個是不對的念,這個是對的念。何以如理作意?佛法的道理是正念,不然即非正念。像你們經常惡念一起的時候,格老子,佛都不管了!他說什麼“老子不學佛了!”那個是黑業,“黑品”,重得很,慢慢臉上的黑氣都起來了,真的!所以,有時候你們氣色壞的,都是黑品氣色。白品氣色,當然一幹二淨的,那不同。

“尋思黑品過失過患,尋思白品功德勝利,如是名為尋思於品。” 要把起心動念中的惡念,“黑品過失”……“過失”很容易啊,“過失”後為什麼加“過患”呢?“過失”很輕,一下子自己覺得沒有錯,我這個思想沒有錯,這已經過失了;“過患”嚴重了,自己犯了這個過失念頭還不肯改過、不肯轉化,認為我是大丈夫,為什麼要改啊!哼,你本來已經我慢,再加上贡高,贡高加上我慢,不得了,變成“過患”了,“患”是大病。所以,隨時要檢查自己“尋思黑品過失過患”。隨時要檢查自己心性“白品功德”。起心動念,某一天善心、慈心越多了,功德“勝利”了,“勝利”什麼?心中黑品的魔念消除,白念戰勝,功德成就。“如是名為尋思於品。”

“雲何名為尋思於時呢?謂正尋思過去未來現在三時,尋思如是事曾在過去世,尋思如是事當在未來世,尋思如是事今在現在世,如是名為尋思於時。” 就是你們看到過的觀心法門。我們把起心動念分為三個時間,現在——我講這個話,第一念過去了。未來——我講什麼?沒有聽到,一說未來便過去了,(同學:剛才您說未來呀?)早過去了,這還不懂?未來就沒有了,說一聲未來就變現在,現在就過去了,這個念頭先把它分析,然後推及一切時間。

所以得正定能夠得他心通、宿命通,真得定了以後,一念尋思:啊,自己前生還是女人、還是男人、還是一個兇狗變的、還是一個疯狗變的、還是一個兇鸡變的、老母鸡變的、或者是老鼠變的、一條毒蛇變的,自己清清楚楚。自己念頭……然後:噢,我毒蛇的前生,是什麼人變的?噢,原來是個貴夫人變的,哎呦,因為貴夫人太兇了、太壞了,所以因為這個事變毒蛇……,哎呦,一路推上去,都知道。

不但能知道過去,也知道未來,一想,我現在修行的成績,哎呀,照現在的為止來生變個啥?變個什麼都知道。這個時候趕快害怕,趕快轉這個心念,趕快進步、趕快進步,把黑品業拿掉,然後再曉得自己:噢,現在變牛,牛尾巴已經白了,牛頭白了,牛頭白了,把牛也化空了,慢慢又是一個老頭子,哎呀,好,變人了!都很清楚。所以修行,這叫“尋思於時”,過去、現在、未來都清楚,因此能夠,所謂孔子也說,“雖百世可知也”,十方三世都清楚了。

“雲何名為尋思於理?謂正尋思四種道理。” 這個“理”包含“四種道理”。

“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 你們注意,你們做工夫,這些都不是講道理是講做工夫。第一個是“觀待道理”:

“當知此中由觀待道理,尋思世俗以為世俗,尋思勝義以為勝義,尋思因缘以為因缘。” 就是“觀待”的道理,當你修定、修觀的時候,相對外境界心定不下來,“待”是相對。你修觀的道理……所以修定,你們因為不用智慧去修定,光想打坐就得定了?“觀待道理”沒有參。

“尋思世俗以為世俗”,啊,原來我不能定下來,很多世俗的因素牽掛住了。譬如世俗因素,或者睡眠、饮食吃的沒有對了,或者身體四大涼著了,生病了,所以不能得定,一切“世俗”的東西還與“世俗”,“勝義”的歸於“勝義”,最高義的佛法道理是勝義。這一切是“因缘”所生法。今天我一切都合適,環境也合適,又碰到一點高興的事,或者我在那裡,哎呦,突然看到一個佛像,很高興,回來兩腳一盤,還在笑呢,佛像已經影像出現了,知道這個還不是我的功力。常常碰到這個環境,因缘所生法。

這些都是“觀待道理”。簡單的說,你在作觀想修定的時候,觀中間相對的這些理論,搞得清清楚楚。

“由作用道理尋思諸法所有作用,謂如是如是法,有如是如是作用。” 什麼叫“作用道理”呢?都要參啊、觀啊!為什麼要修白骨觀?所以有許多人聽了白骨,“哎,老師,為什麼要修白骨觀嘛?”我說那你去修“紅骨觀”好了,修個紅粉骷髅不是蛮好,又漂亮又喜歡,誰叫你修白骨觀?我又不是賣排骨店的,為什麼修這個呢?這個理自己不去研究啊。

“作用道理”, 一切法門都有對治相對的作用。為什麼要如此修、如此做都不去參,然後你們年青人還要自己對自己抗拒性、反感,你反感個屁!我對你還正是反感,你對自己還正反感,天天都在反感,自己對自己都克制不了,對不對?為什麼如此?因為你不參究“作用道理”。任何八萬四千法門,為什麼叫你如此修?有什麼作用?所以要懂這個道理,不懂這個道理修行,都叫盲修瞎練。

第三點,什麼叫“證成道理”呢?

“由證成道理尋思三量,一至教量,二比度量,三現證量。謂正尋思如是如是義,為有至教不,為現證可得不,為應比度不。” 什麼叫“證成道理”?修一個法門,當然不想走到外道,也不想走冤枉路。一方面自己在求證這個法門……,我們不管出家、在家,學佛的弟子們在家也一樣,七眾的弟子就要曉得“證成道理”,修法怎麼能證得佛果。所以,第一個需要“尋思三量”,現量、比量、聖教量。聖教量,我們現在研究《瑜伽師地論》,是什麼人講的?彌勒菩萨講,彌勒菩萨的聖教量,聖人所教的,他修成功了,教我們如此如此。所以我們一切的修法,自己要研究是不是真正合於聖教量。

第二是比量,當然,我們自己現在在推測這個道理:啊,這個修法應該是對的,非常對,因為聖教量佛經《維摩诘經》已經出來這個道理。啊,我懂了!你懂了的還是比量境。

然後要成就到現證量,現量,完全證到這個境界,這是三量。三量就是聖教量、比量、現量。當然,平常呢,不用聖教量,是非量,亂想的幻想是非量。

所以,我們一切修行人,“謂正尋思如是如是義”,我這樣做這一件事情,這樣參這個道理、這個修法,“為有聖教不”,是不是合於經典、佛的了義教或者不了義教?“為現證可得不”,是不是研究徹底了,我現在求證可以成功嗎?“為應比度不”,或者,我現在講的還是思想、還是妄想,都是比量境界,那就用不著去修它。這個叫“證成道理”。也就是自證分,必須要知道的。

“法爾”,這是佛學創造的名詞。就是如果用自然,怕同印度的“自然外道”觀念搞不清楚。實際上,什麼叫做“法爾”,法爾就是自然、現成的,(同學:本來如此。)本來如此,如此本來,這是“法爾道理”。

“由法爾道理,於如實諸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應生信解,不應思議,不應分別。” 什麼叫“法爾道理”?這就更高也更難,其實也是每個人學佛的第一步。“於如實諸法成立法性”,曉得佛經所講的一切法門,為什麼他要那麼講,佛那麼講佛法,諸佛菩萨都那麼說。他建立這個思想的係統、言論的係統、說法的係統,“如實諸法成立”的“法性”。換句話,這個地方的“法爾如此”即所謂《華嚴經》講的信,你沒辦法證到,只有信就是了。

“難思法性”,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為什麼我們現在沒有成佛?執著,佛說的,妄念執著,都是佛說的。既然曉得是妄念,為什麼還去妄念它呢?明知道除不了,那麼妄念該不該除?妄念又是個什麼東西?就要尋思觀察了。所以到最後,一切眾生本來如此,法爾而然,隨時反省“難思法性,安住法性”,最後證得菩提,還我本來面目,安住在法性中。這三種,“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應生信解”,要絕對信,因為自己無法證得以前,要絕對信,一信就進來了,學佛很簡單。大家都是自己被對於自己的疑、不信挡住,一信就進來,就曉得不應該思議,不應該分別。

“如是名為尋思於理。如是六事差別所缘毗钵捨那,及前三門毗钵捨那”,三門六事,記得啊。

“略攝一切毗钵捨。” 就包括了一切的觀法,最後的結論。

“問何因缘故建立如是六事差別毗钵捨那。答依三覺故如是建立。何等三覺。一語義覺。二事邊際覺。三如實覺。尋思義故起語義覺。尋思其事及自相故起事邊際覺。尋思共相品時理故起如實覺。修瑜伽師唯有爾所所知境界所謂語義及所知事。盡所有性如所有性。”

“問:何因缘故建立如是六事差別毗钵捨那?答:依三覺故,如是建立。” 佛者覺悟,這六事是依三種覺悟的情形建立,所以成立了這個理論係統。

“何等三覺?一語義覺,二事邊際覺,三如實覺。” 什麼叫“語義覺”?理論性的。一切眾生沒有成佛,你要指導他成佛,必須要講,講給他聽。一講,言語一發生就有文字;有言語、有文字就要合邏輯,所以要“語義覺”。因為“語義”,一切眾生都是聽佛說的話就開悟了,或者聽善知識說法開悟了,這個開悟了是“語義覺”。

“尋思義故,起語義覺。” 思想必須由文字語義來表達。

“尋思其事及自相故,起事邊際覺。” 你仔細研究這個“事”以及“自相”,就會因事與自相而起“事邊際覺”。

“尋思共相品時理故,起如實覺。” 最後證得“如實覺”,本來的這個現境。

“修瑜伽師,唯有爾所所知境界,所謂語義及所知事,盡所有性,如所有性。” 真修行的人,“瑜伽師”等,只有凭你平常佛學的經驗,所知的境界,以及你所懂的佛法的道理,乃至你事實上所知道的,“盡所有性,如所有性”。

這兩句玄奘法師翻譯的,哪裡來的?中國儒家來的,孔子的話,在《中庸》上說“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所以後來孟子講“盡心知性”,所以孟子有《盡心篇》。可是,孔子、孟子提出這個名詞時,佛法還沒有來。

所以盡性以後,人性把它悟到了,物性也悟到了,宇宙萬物一切都“如所有性”,最後住在如來境界,法爾如此,“盡所有性,如所有性”。

所以禅宗告訴你,老鸹身上黑的,白馬身上白的,這是什麼道理?“如所有性”,法而如此,白的就是白的,黑的就是黑的。

下課就是下課,不要挨餓了,也不要起立了,也不要敬礼了,我要抽烟了,免得麻煩。



“複有二種取骨鎖相。一取假名彩畫木石泥等所作骨鎖相。二取真實骨鎖相。若思惟假名骨鎖相時。爾時唯名起鎖勝解。不名骨鎖。若思惟真實骨鎖相時。爾時名起骨鎖勝解。又即此外造色色相三種變壞。一自然變壞。二他所變壞。三俱品變壞。始從青瘀乃至膨胀。是自然變壞。

……而今現在如是次第種種不淨。諸現在世我之所有似淨色相。此淨色相於現在世雖有淨相。於未來世不當不淨如今現在外不淨色。無有是處。我此色身去來今世。曾如是相當如是相現如是相。不過如是不淨法性。如是名為尋思彼時。雲何名為尋思彼理。謂作是思。若內若外都無有我有情可得。或說為淨或說不淨。唯有色相唯有身形。於中假想施設言論。謂之為淨或為不淨。又如說言寿暖及與識。若棄捨身時離執持而卧無所思如木。既死沒已漸次變壞分位可知。

……雲何勤修慈愍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缘毗钵捨那。謂依慈愍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由慾利益安樂意樂。於諸有情作意與樂發起勝解。是慈愍相。若能如是解了其義。如是名為於諸慈愍尋思其義。彼既如是解了義已複能思擇。此為親品此為怨品此中庸品是一切品。皆他相續之所攝故。於中發起外事勝解。”(30卷)

修法,修不淨觀開始,然後到白骨觀,所以,以聲聞乘的修法,非走這個路子不可。那麼不淨觀,我看大家不要念了、不要修了,你們看起來多麼幹淨啊,什麼鼻涕呀、眼淚呀,裡頭發胀啊、發爛啊都不要了,想得到……

哎,現在告訴你們,你們修不淨觀、白骨觀,第一,你們修不起來,對不對?(同學:不想修,還沒有修。)假設要修的話,肯修不肯修啊?肯做這個觀想嗎?(同學:肯的。)怎麼肯呢?開肉店的啊?

這個不淨觀,要照他這一套,真正修到不淨觀,不簡單啊!要真修到了心得止、得觀了以後,一定——不淨觀到達什麼境界呢?自己的內臟,就是眼睛張著、閉著,看得清清楚楚,氣走到哪裡,血走到哪裡,都很清楚,乃至身上哪裡有細菌,哪裡有壞了,都看得清楚啊,那才是真做到了不淨觀。做到了不淨觀不是究竟啊,第一步要到達這樣進一步要達到空。

那麼你們大家,尤其是女孩子們,不管比丘尼也好,你們一作不淨觀就會呕吐,想到自己裡頭臟得要死就會吐。其實,也可以很快地過去,一個信念,上座這一步可以透過去了,就曉得自己此身根本是又臟又臭,這一念就屬於不淨觀了,就可以到達了,意思懂了嗎?

那麼所謂白骨觀,也不一定非叫你觀起來不可。你曉得此身一上座就死上座就念死也是一個方法——佛法有十念觀法,你曉得嗎?哪十念啊?我講了好幾次,你們有許多人應該考得出來,哪十念?謝**說!(同學:念佛、法、僧、戒、施、天、休息、安般、身、死。)不錯,一百分。最後是念死。

其實佛法的念佛、念法、念僧……念僧怎麼念?和尚啊?怎麼念?(同學:念聖贤僧。)聖贤僧怎麼念?念哪個聖贤僧?是濟颠和尚啊?是不是濟颠和尚?(同學:文殊菩萨。)文殊啊?念一切聖贤、得道的人,並不是要你一個個想起來,念不是觀啊。相信不相信過去有得道的人?隨時以得道的人做榜樣,念念照他如此修,真正一個和尚是誰?就是像佛一樣的努力修他也就是僧。

念佛、念法、念僧,那麼,為什麼念天?信天主教啊?信天主教也沒有錯,天主教這個天主屬於哪一天?在我們佛法裡頭屬於哪一天?(同學:大梵天。)是不是大梵天還是問題,那要研究他的神學教理,是梵天不錯,是不是大梵天,這是問題。聖母玛利亞是什麼人也是問題,是在哪一天。還不是念這個天。一切修行,老實講,不管你大乘小乘,修了一輩子、三輩子、七輩子,充其量還只是證得升天果位而已哦。

所以佛給你們想一個方便法門,不要這樣一層一層樓爬,超出三界很難——橫超直走,到西方去!免得在三界裡頭,你爬幾層樓,中間電梯卡住了的話,不上又不下,很困難。

所以一切修行,念天,你不要認為我是學佛的不信天,升天有沒有你的份,還是問題。慾界天就要十善業道都修好,十善業道你修好了哪一點?你不要背名詞,你修好哪一點了?你沒有修啊?那你就是修十惡業道喽。所以,十善業道裡得一善就可以升天,當然,是哪一層天有問題差別。為什麼得善可以升天呢?善念到了,它就是世間法的定,所以你看世間人,真正一個好人很老實,很定境;越壞的人;活動得越厲害,腦筋越靈光,定反而不夠。所以,四禅八定,三界禅天裡頭都是定靜,至善……所以念天……

這些都不談,十念不談。實際上,真的佛法的修法應該把第十念的念死擺在最前面!為什麼佛擺在最後?叫你們學佛的人先學死,誰幹?所以他只好擺在最後是叫學佛的人知道人最後都會是死。上座就覺得自己已經死了,不上座也隨時覺得自己死了,一堆白骨,白骨也化掉了,那麼你白骨觀不修也可以了,你做到嗎?自己身修不了,化不了,化得了可以不要修了。

好,現在講到不淨觀、白骨觀,現在我們拿白骨觀來給你講。第二段,452頁,最後倒數第七行開始。

“複有二種取骨鎖相”,就是說,白骨觀怎麼去觀呢?有兩個方法。

“一取假名彩畫木石泥等所作骨鎖相。” 你們白骨觀觀不起來,坐在那裡拼命啃腳趾頭,自己拿自己的“火腿”拼命啃,想把火腿肉吃了,自己的人腿想吃光,然後想白骨呈現出來,對不對?是不是這樣做工夫啊?閉起眼睛想裡面看到骨頭,對不對?你不是在吃自己的肉,吃完了,白骨才啃得出來嘛,對不對?所以你們觀不出來,對不對?白骨看不到影子,對吧?是不是?你走錯了路子,用錯了方法,你怎麼會看得到自己的骨頭呢?除非內視、內觀已經證得,如果你一定能夠看到自己內臟、看到自己骨頭,你已經差不多了修行已經差不多算上路了,那你能夠做到嘛?

所以,你第一步做什麼呢?叫你取“假名”的觀,看畫像的白骨也可以,木頭做的、石頭做的……所以買了許多白骨模型給你看,你觀的時候,你上座的時候,不要看你那個白骨,你就看那個模型的影像存在就行了嘛。模型影像你觀好了以後,你真把這個模型的——你知道是假的,這也是無分別影像,你永遠定到那個模型的影像上,你現在這個身上就起作用了。

可是你們笨得啊,比死還要笨!所以講你們笨的要死太輕松了,比死還要笨!拼命啊,反轉來找自己身體裡的骨頭,你有本事會看到自己身體裡的骨頭?做不到的事硬去做,所以:觀不起來呀,我觀不起來!你當然觀不起來,不能如理作意,理都不通,又不肯看經教。

現在彌勒菩萨告訴你了,你第一步做白骨觀,取“假名”的、“彩畫”的、木頭做的、石頭做的、泥巴做的,“所作骨鎖相”,那個模型你把它觀起來,就觀在、定在模型,等於觀一個明點,一個道理嘛。

現在,你們模型的白骨都觀得起來嗎,有沒有?你們試試看,觀不觀得起來?也觀不起來,我告訴你……原因是什麼?你們還是拿眼睛去觀。我現在講那個模型白骨,你們看到過沒有?看到過。我現在說看到過的那個白骨模型的樣子,你們有沒有啊?意境上有沒有?意境上有就對了嘛!誰叫你拿眼睛去看啊!這不是觀起來了嗎?!你也能夠聽話、也能夠看書,意境上那個白骨的影像就有了嘛,懂了吧?

我說的話你們永遠聽不懂,現在是彌勒菩萨教我說,我就照彌勒菩萨那麼說,你們看懂了,等一下下課,好好拜彌勒佛啊。

“二取真實骨鎖相” ,第二個辦法是看真的骨頭。那到哪裡看?只有到醫院解剖室裡去看,也可以到古代的坟墓裡看。

“若思惟假名骨鎖相時,爾時唯名起鎖勝解,不名骨鎖;若思惟真實骨鎖相時,爾時名起骨鎖勝解。” 這就是說,你觀想的時候,觀一個白骨的模型,你觀起來了,這叫做“起鎖勝解”,在理論上不叫做“骨鎖”,因為真的白骨你還沒有看過,“起鎖勝解”有了,已經對了,不過名稱不同。你真看過白骨,一個死人的白骨你看慣了,你現在一觀,把那個死人——還不要把你變成白骨觀起來,這個叫做“骨鎖勝解”,那麼,白骨觀初步觀起來了。

你們現在都有白骨觀沒有啊?一邊聽經,一邊那個模型影像有沒有?你看多輕松啊,也不要著力。哎呀,你們好像在殡仪館工作的人一樣,打起坐來拼命在那裡捡白骨啊,到處都捡不到,黑洞洞的,一片白骨在哪裡呀?在哪裡,你怎麼找到?意識上那個影像就來了,對不對?多輕松啊,觀起來了,你還可以說話,還可以做事,你慢慢把這個影像一定,定住了。不要用力,一用力定住:哎呦,老師叫要定住——完了,白骨跑掉了。嘿,你越不管它,那個白骨模型……一邊笑,意識在嘛,笑還在笑,看還歸看,那個白骨就觀起來了。你體會一下,這樣一觀起來,你也在聽講話,意境上就很寧定了,懂了沒有?都懂了。

“又即此外造色色相,三種變壞,一自然變壞,二他所變壞,三俱品變壞。” 這一觀起來了以後,你從外觀就可以了解宇宙萬有、人生的生命“三種變壞”。譬如我們現在老了,頭發白了,樣子也變了,雖然沒有變成死人,這個老相就是死相的前奏,很難看。肌肉也松了,什麼都……慢慢,已經在變壞了。你們沒有出家以前,吃過猪肉沒有?菜場買來的猪肉……你不相信,明天買一塊猪肉,買半條猪來擺在這裡,擺三天,你看,你就看,不淨觀你就看出來了,這個猪肉不要放冰箱裡,慢慢就變軟了、變稀了、變臭了、變青颜色了,慢慢變乌了,變爛了,都是一滩脓水,包你全堂人在這裡都臭得坐不住。我們也一樣,“自然變壞”。“他所變壞”,吃藥吃錯了,爛了;或者什麼東西被火燒了,這些等等。如果連骨頭都壞了,就是“俱品變壞”。

“始從青瘀乃至膨胀,是自然變壞。” 老了,皮膚皱了,慢慢颜色也黑了,乌起來,青了,瘀就是一塊一塊,都不對,變壞;乃至如何被蟲吃了,如何變成水了,這些等等等等……我們都跳過去了,你們自己看。最後下面一欄,倒數第四行:

“而今現在如是次第,種種不淨,諸現在世,我之所有似淨色相,此淨色相於現在世,雖有淨相,於未來世,不當不淨,如今現在外不淨色,無有是處。我此色身,去來今世,曾如是相、當如是相、現如是相,不過如是不淨法性,如是名為尋思彼時。” 就是說,我們觀一個白骨觀觀起來,上面不淨觀、白骨觀就曉得,雖然看模型,同時道理上要知道,現在我這個身體,看到是人,最後就是那個樣子。所以這個樣子,白骨觀那個影像一定,真的觀起來,有什麼屁的氣可以生啊?有什麼他對得起我?誰對得起我?誰對不起我?最後大家都是那麼一個白骨,而且白骨還化成灰尘,你現在跟他生氣,哦,他不對,你對,你什麼對呀?你白骨對著泥巴!你對?!如此而已。所以說,白骨觀、不淨觀觀起來的人,貪嗔痴不是沒有了,自然清淨,降服了。

說“不淨色”一切等等,“我此色身去來今世”,過去、現在、未來,我們活著都有這個色身,是四大做成的。“曾如是相,當如是相”,最後都要爛了,都是白骨,白骨還沒有了,變成灰了,“現如是相,不過如是不淨法性”。所以,上來一盤腳,一打坐,你就把身體一丟,管它呢,你一上座的時候,就把身體當做屙一坨大便在這裡,你就跑開了,兩腿一盤……等於你上廁所一樣,我們上廁所,上去了以後,“砰砰”一聲,掉到那個桶裡去,看都懶得看,臭死了。你上坐以後,當這個身體已經死了嘛,白骨一堆,臭東西一個,算了,一空念,就完成了嘛。

就是你們沒有這個魄力,有這個魄力,上面這個路可以不走啊,懂了嘛?但是這個入道方法,名為“尋思彼時”。

“雲何名為尋思彼理?” 這個道理在哪裡?

“謂作是思,若內若外,都無有我、有情可得。” 你白骨觀真做成了,或者上座也好,隨時覺得自己是狗屎一坨,萬一我們一口氣不來,有幾條狼狗過來,呵,我們還不是狼狗的火腿,呵,它正好吃,這沒有什麼了不起,這個裡頭沒有真我,亦“無有情可得”。

“或說為淨,或說不淨”,或者叫它是淨或者不淨。

“唯有色相,唯有身形”,現在我們活著,就是四大構成的這個色、這個相,就是身體的形狀。

“於中假想施設言論,謂之為淨,或為不淨。” 什麼叫好看不好看?幹淨不幹淨?幹淨不幹淨、好看不好看、善與惡、是與非,都是假想的名詞,人類的思想、妄想構成的一套觀念,都把它拿掉了,無所謂淨與不淨。所以,先叫你做不淨觀,以後無所謂淨與不淨了,不垢不淨,反正是個假東西。

“又如說言寿暖及與識,若棄捨身時,離執持而卧,無所思如木,既死沒已,漸次變壞,分位可知。” 所以,我們活著是什麼東西?三個東西,唯心唯識所變,心識跟著兩個東西,煖與寿,身體還有熱能……等於電冰箱一樣,你電插上,有電;等於燈光,一開了,有電就有熱力。有煖力、有電力就有寿命存在,沒有電、沒有寿命,識也跟著散開了,在這個色身上散開了。所以,等到這個識離開身體的時候,煖、寿一離開,身體冰到哪一部分——所以死的時候,身體哪一部分涼了、冰了,煖跑開了,寿這裡也沒有了,命也沒有了,這一部分的識也離開了。所以,整個身體完全冷卻了,煖、寿散掉了,識也跑開了,這個肉體沒有相幹了。所以識跟暖、寿兩個連著的。

那麼,我問你們一個問題了,你們是不會用腦筋的了,為什麼學佛修定要修四加行,先要得煖呢?而且四加行真得定了以後,一定得煖哦,為什麼理由呢?你們去參去,正思維去。

好,現在不跟你們講活的,講死的了,又說死又說活,麻煩。下面這一段一直到這裡都是毗婆捨那,做不淨觀、白骨觀。你不要看我給你們跳過去,因為我懶得講,這些道理你們應該懂。可是有一點哦,不要我跳過去了,你們下課了,看都不看,不要說已經懂了,我吩咐你們聽這個話,聽到沒有?要仔細看一遍啊。第一能夠自利,第二還能利他。將來你們出去,年紀大了教化人、度化人,你看懂了,就可以教那些剛入門的初步方法,在我已經講了千百萬道,我懶得說了,所以跳過去了。你們不要跟著我跳過去了,你們爬都不會爬,不要學跳了,知道嗎?好,那我跳到下面一頁:

“雲何勤修慈愍觀者?” 不淨觀、白骨觀,理論、方法彌勒菩萨講了,現在告訴我們怎麼修慈悲觀。

“尋思六事差別所缘毗钵捨那,謂依慈愍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由慾利益安樂意樂,於諸有情作意與樂,發起勝解,是慈愍相。” 作慈悲觀。第一,上面所講三門六事的原則不要抛掉,“謂依慈愍增上”,發起慈悲心,你要曉得,先由不淨觀、白骨觀修到了,慢慢才有慈悲心發起了,依次序硬是這樣。

你們現在覺得:我很慈悲。算了吧,慈悲?“酒杯”哟。悲,什麼悲?你們是很慈悲啊,慈悲自己。前面的止觀定相沒有做到,發不起來悲心的,我告訴你,真慈悲是那麼容易發?!所以,為什麼慈悲排在這裡來?由於不淨觀、白骨觀自己真修持到達了以後,然後再翻過來慈眼看眾生世界,都是值得憐憫的,才能做到比較性的無我。如果不淨觀、白骨觀沒有修成,你說我無我,無我?呵,碰你一下下,你蹦起來比複興大厦還要高三倍!做不到的,不要瞎扯了。所以學佛不可以躐等,是呆闆的。

所以說,依於慈悲的心理,“增上正法”,不但只聽正法,要正法聽了增上力,“聽聞受持增上力故”,好好地研究法,好好聽善知識的,“聽聞受持”的“增上力故”。“由慾利益安樂意樂”,要想達到自己真發起慈悲心利益別人,安樂自己——慈悲心真發起,自己意識境界已經是非常平安、非常快樂。

你以為說,“哎呀,我這個人最喜歡哭了,喜歡掉眼淚,老師,大概是悲心太嚴重。”那是你淚腺有毛病,愛哭而已,悲心不是這個道理。

“於諸有情作意與樂發起勝解”,使一切眾生給安樂。例如,假如我們做到了那個定境,自己在清涼中、在清淨中、無煩恼中,看到煩恼眾生,哎呀,無比的悲憫;看到那個混蛋的人,無比的悲心,希望他能夠達到安樂的境界,不要被煩恼和贡高我慢、貪嗔痴火所消滅,才起慈悲心,這樣“是慈憫相”,慈悲顯相出來了。

“若能如是解了其義,如是名為於諸慈愍尋思其義。彼既如是解了義已,複能思擇,此為親品,此為怨品,此中庸品,是一切品,皆他相續之所攝故,於中發起外事勝解。” 他說,慈悲心真發起來以後,才曉得“親品”,什麼是“親品“?慈悲、愛一切眾生。譬如我們每一個人,你們同學在這裡,你們凭良心講,一般你們在座的同學,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家出家,也有二三十個,你們講老實話,你們對每個同學都有好感嗎?不要講慈悲,都有好感嗎?不要你們搖頭,也不要你們點頭,你們坐在那裡我都有數。你們有沒有一個比較喜歡一點,有些大部分比較不喜歡,每一個都有吧?都有,對不對?那個比較喜歡一點,想對他好一點,那個是你的“親品”,但是,這是凡夫的親品。慈悲心發起來的,走正法的人應該是怨親平等。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三瑜伽處之二

雲何勤修缘起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缘毗钵捨那。謂依缘性缘起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知如是如是諸法生故彼彼法生。如是如是諸法滅故彼彼法滅。此中都無自在作者生者化者能造諸法。亦無自性。士夫中間能轉變者轉變諸法。若能了知如是等義。是名尋思諸缘起義。複審思擇十二有支若內若外而起勝解。是名尋思諸缘起事。複審思擇無明支等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如是廣說如前分別缘起支中。是名尋思缘起自相。複審思擇如是一切缘生諸行。無不皆是本無今有有已散滅。是故前後皆是無常皆有生老病死法故其性是苦不自在故。中間士夫不可得故。性空無我。是名尋思缘起共相。”(三十一卷)

怨親平等,不管是冤家、是“親品”,都是愛,甚至於嬉笑怒罵,心中對他都是悲心,值得憐憫者,可憐的眾生,那麼才是“中庸品”,這還不是菩萨慈悲,這還是聲聞乘慈悲。

換句話說,所謂慈悲發起來以後,修到慈心發起,為什麼發起慈心?使自己得安樂,使一切眾生求得安樂。那麼,慈悲過了發起來以後,所謂慈、悲、喜、捨,四種心理都要發起。

這一卷完了,你們去看。現在講三十一卷: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三瑜伽處之二”

“雲何勤修缘起觀?” 你們把次序記著,他教我們的修法,最好是能夠一步一步按次序做到,不淨觀、白骨觀、慈悲喜捨,不是理論,是工夫,一步一步親證到,然後修法,觀法,那麼,觀法是觀“缘起”。

什麼是“缘起觀”呢:

“尋思六事差別所缘毗钵捨那”,這句話他始終叫你注意,六事所缘,義、事、時等等,剛才講過了。

“謂依缘性缘起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知如是如是諸法生故,彼彼法生;如是如是諸法滅故,彼彼法滅。此中都無自在、作者、生者、化者、能造諸法,亦無自性。士夫中間能轉變者,轉變諸法。若能了知如是等義,是名尋思諸缘起義。” 這一段要非常注意,後世學唯識法相的學者,“缘起性空啊,無自性啊……”抓到無自性三個字,禅宗什麼其它宗講有自性:“那是外道知見啊……”經上的理論都來了,可憐啊,書都沒有讀懂。

所謂缘起性空,是講諸法現象,所謂唯識法相宗,講一切萬有,有現象可見的,有形象可知、可了、可意識到的,皆是缘起所生,其性本空,無自性,它本身沒有單獨可以存在的——不是永恆存在的東西,無自性。因為現象界一切法相皆無自性,所以轉法相,法相可以轉了,所謂轉八識可以變四智。這個無自性的性空,是指法相的性空。那個性空的後面,那個阿賴耶識轉成真如大圓鏡智,你叫它“大圓鏡子”也可以,叫它“大扁鏡子”也可以,管他叫什麼,那個東西,那個東西空不空?既不空也不有。在理論上叫它中道也不中,說個中已經落邊了。那個東西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個道理先告訴你們一下。

現在,你看他觀缘起,怎麼觀?“能正了知如是如是諸法生故,彼彼法生;如是如是諸法滅故,彼彼法滅”,等於《大乘起信論》“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這兩句話在這裡講,“如是如是諸法生故,彼彼法生;如是如是諸法滅故,彼彼法滅”,宇宙萬有一切法相,皆是因缘所生,因缘湊合就是法界的現象,有形的現象,萬有就形成了,唯心識所造。

心識就是剛才講的煖、寿、識,煖寿一散,唯識一歸位了以後,這個人的肉體我就不存在了,在這個現象界不存在了,“法滅”。“此中都無自在”,一切宇宙萬有的現象、萬法,“都無自在”,你自己做不了主。“作者”,沒有另外一個主宰能夠造得出來的。

假定有一個主宰能夠造萬物,請問:這個主宰是萬物造他,還是主宰的外婆造他呢?此中無“作者”,即無主宰。也無一個“生者”,譬如人生人,媽媽生孩子,沒有爸爸還生不出來,必須要三缘和合。光有男的沒有女的,沒有媽媽還生不出來呢;光有男女精蟲卵藏結合,中間沒有識的中陰加上也生不出來。所以,一切“無自在”、無“作者”、無“生者”,也無“化者”‘能造諸法”。

總而言之,一切萬有,包括我們的生命一樣,誰都做不了我們自己的主,這個肉身做不了主,我們的思想、思念也做不了主,因為思念是意識的幻化法、缘法,也是因缘法,“亦無自性”。

所以,一切萬法,它本身沒有獨立自在的性質、性能——拿現在概念一加,你大概可以了解。它們一切萬法,它本身沒有獨立永恆存在的自在的性能與性質,懂了吧?這個意思懂了沒有?好,懂了,下面你就有辦法了。

“士夫”,怎麼叫士夫啊?就是中國文化的“士大夫”三個字,把“大”字去掉,“士夫”就是知識分子,有智慧的人。“中間能轉變者轉變諸法”,自性可以做主,可以轉變,因為它是因缘生的,所以轉識可以成智,轉煩恼可以成菩提。可是一般後世學者講缘起性空,不曉得他讀書怎麼讀的。“士夫中間能轉變者”,所以能夠轉變,因為它是缘生性空,所以我自性可以做主轉變;因為諸法它自己“無自在”,不能“生者、化者”,但是有一個東西,這個東西不能叫它為主宰,叫它是“真如”也好、叫它是“性”也好、叫它是什麼都無所謂,叫它“如來”也好、叫它是“般若”也好、叫它是“中道”也好、叫它是“歪道”也可以。所以,一切是唯心造啊,“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心識所轉變的。

“若能了知如是等義”,假設一個學佛的人,徹底明白、了解了這個道理,那麼你有資格說“尋思諸缘起義”。你對於缘起性空的道理,修這個法門就可以證入,不一定做白骨觀、不淨觀,或者是修明點。你打起坐來就是尋思,把理參透了,一樣能成佛!就是修“法”!懂了沒有?這就是修有分別影像,都包括在裡頭。

“複審思擇十二有支”,現在講十二因缘。你們覺得很熟啊?不要輕易放過。

“若內若外,而起勝解,是名尋思諸缘起事。複審思擇,無明支等,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如是廣說如前分別缘起支中,是名尋思缘起自相。” 譬如十二因缘,你們都很熟了,沒有出家以前都知道吧?無名缘行,行缘識,現在背來沒有?上次問你們都背不來,現在背來沒有?都背來了,馬上考都考得出來吧?這個背不來,你真是白出家、白學佛了,居士們也白學佛了,基本佛學。無名缘行,行缘識,識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觸,觸缘受,受缘愛,愛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為什麼那麼逼你們?十二因缘都不能夠隨口按次序講出來,不但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學佛,跑到這裡浪費時間幹什麼?十二因缘你真參透了,成佛有餘,我告訴你!可惜現在只當一個學理來講。

現在告訴你,“尋思諸缘起事”,十二因缘都是缘起性空嘛。十二因缘的第一個無明是怎麼來的?你參參,這叫你正思維了,我們任何一念來,你們這個思想念頭來,你有把握叫它下面我要想什麼,做得到嗎?一覺睡醒了,叫它明天一早睡醒的第一個念頭想什麼,我們自己有沒有把握?有沒有?所以,任何一個念頭來,都是莫名其妙來的,莫名其妙就是無明,你做不了主,這一個無明之念也是無自在,也無作者、無生者,也無化者,能造無明之法,無明缘起怎麼來的。所以,“是名尋思諸缘起事”。

“複審”,叫你仔細思擇,你觀察自己,也就是觀心法門,觀“無明”這一支,這一念——任何一個念都是無明來的,怎麼來的不知道嘛。“前際無知”,這一念沒有動以前,這一念在哪裡,你知不知道?“前際”就是這個念頭沒來之前它在哪裡,你知不知道?“前際無知”,你不知道啊,無明啊。“後際無知”,這個念過了,到哪裡去了,你知不知道?你說沒有了,沒有,到哪裡去了?你知不知道?你也不知道,“前際無知,後際無知”。當你這一念在這裡,你知不知道?也不知道,你被無明支配了,你怎麼知道?所以,三際你都不知道,此所謂無明,因為現在就是無明一念。

你先把現前無明這一念搞清楚。我們這個念頭一來,本身就是無明,念頭來:我要喝茶。哎,趕快就動手了——無明缘行。然後,哎,這是乌龍啊?清茶吧?不曉得他喝過沒有?——行缘識。哦,這是茶哦,清茶,哎呦,冻頂,好!——識缘名色,都來了。啊,味道舒服!——名色缘六入,六根接觸到。所以,這一念都是十二因缘,你先把現前這一念的十二因缘參透了,再來……你以為佛法那些……你背得來十二因缘的名詞,黑闆上背出來,然後給人家講,有什麼用啊?

你看小說就寫得很好,《濟公傳》那個小說,濟颠和尚,他明知道淨慈寺那個庙子要起火了,劫數來了,他也沒有辦法。睡到半夜,濟颠和尚把狗肉吃飽了,半夜起來提著鞋子就跑,“哎呦,無明發喽!不得了,無明來了!無明來了、無明來了……”大家和尚氣死了,滿庙子都要打他,這個家夥,半夜睡覺把我們都叫醒了……他是告訴大家庙子要燒了,哈。

“一念無明起,八萬障門開”啊。所以,念念清明就是道了,念去念來是念念清楚,那你就在道中行了,就是覺性。十二因缘是這個道理啊,厲害不厲害?你們都曉得十二因缘,都會背,背了有什麼用?倒背如流也沒有用!還是流注,唯識流注了。所以,這個話都不是我說的吧?我不過是再替彌勒菩萨傳話,傳清楚一點,是不是?書上講的對不對,沒有錯吧?我沒有講錯吧?

“如是廣說如前分別缘起支中,是名尋思缘起自相。”你要仔細尋思這一念無明,第一步。

“複審思擇,如是一切缘生諸行,無不皆是本無今有,有已散滅,是故前後皆是無常,皆有生老病死法故,其性是苦,不自在故,中間士夫不可得故,性空無我,是名尋思缘起共相。” 你把無明這一念先觀察清楚,才曉得一切皆是因缘所生,“缘生”,這一念動了,“缘生”。“無不皆是本無今有”,前面沒有的見聞覺知到六尘,而今有,現在有了無明。

“你們這些混蛋!!!怎麼不聽課啊!”(老師大聲罵人)嗨,我逗你們呢,你聽了很難過,“我們在留心聽啊……”你看蔡希文瞪眼睛:怎麼搞的啊,老師!(眾笑)都是你一念無明,“本無今有”,缘起,因為我這樣一罵,這一念無明就缘了,“本無”,本來沒有這個境,外缘一引,你就起來,依他而起,“本無今有”。“有已散滅”,現在說:“蔡希文,我逗你的啦,嘿嘿……”這一念就沒有了,缘起完了這一念,“有已散滅”,缘起還滅。是故,在這一念之間觀察,一切皆是無常,這一念生、住、異、滅就是生老病死。不了此一念,所以是苦啊,被這一念騙了,被依他起騙了一輩子,騙了三大阿僧祇劫,所以此中是苦啊,是不自在啊,所以要觀自在。

所以,在這一念之間,這一念中間似乎我們不可得故,沒有一個我,就是這一念缘起,是個虛泡,這一念連影子都沒有,“性空無我”,它的本身、本來是空無我。這個空不是沒有哦,不是斷滅的空。

所以,在這個地方念念觀察清楚,就是修行,叫做“尋思缘起共相”。

不但我如此,你也如此,一切眾生都如此,乃至一條狗睡在那裡好好的,你看,狗睡在那裡,它在那個無明中,那個時候,狗睡覺睡得很舒服,那個是什麼無明?昏沉無明中。然後你過來給它一腳,它“汪”——我做了狗,你看到了,一念就輪回做狗。但是你說:“乖乖乖,對不起啊,我踢錯了,使你……給你一片牛肉。”它走了,它也缘起性空,“有已散滅”,它依他而起,無我相,“汪”叫一下,你給它搞清楚,你不過是踢錯了,它也不咬你了。“缘起共相”,在一念上參好十二有支。所以,為什麼經典告訴你,聲聞眾因參十二因缘證大阿羅漢果,是這樣參、這樣證,你們懂不懂?聽懂了吧?平常學的:哎呦,這個佛學我都聽懂了,都聽過,有什麼用?不是佛學沒有用啊,是你沒有用佛學啊!



“複審思擇我若於彼無常苦空無我諸行如實道理。發生迷惑便為颠倒。黑品所攝。廣說如前。若不迷惑便無颠倒。白品所攝。廣說如前。是名尋思諸缘起品。複審思擇於過去世所得自體無正常性如是已住。於現在世所得自體無正常性如是今住。於未來世所得自體無正常性如是當住。是名尋思諸缘起時。複審思擇唯有諸業及異熟果。其中主宰都不可得。所謂作者及與受者。唯有於法假想建立。謂於無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中。發起假相施設言論。說為作者及與受者。有如是名。如是種。如是姓。如是饮食。如是領受。若苦若樂。如是長寿。如是久住。如是極於寿量邊際。”(三十一卷)

昨天講到《瑜伽師地論》第三十一卷,講到十二因缘。我們平常關於四谛、十二因缘這些佛學的名詞應該很熟,但是,都是把它當佛學的知識來聽,能夠實際上把四谛、十二因缘變成正思維、禅思,就是禅定的正思維,求證的那是可以悟道證果的,可是,一般都沒有留意。現在,也就是正面地告訴我們,這是正思維禅修思的方法。

那麼現在,我們念過去:

“複審思擇,我若於彼無常、苦、空、無我,諸行如實道理,發生迷惑,便為颠倒黑品所攝,廣說如前。” 就是說,“無常苦空”,這些都是基本的佛學名稱,我們現在聽了,都是當做佛學名詞而已,聽過去就是了。實際上,“無常、苦、空、無我”是佛當時說法,作為正思維、正知見的禅定的修法。所謂達摩祖師講過,兩個法門可以證悟道,一個是行入,拿工夫來求證;一個是理入,正思維。拿正思維來求禅定,證到菩提,也是一樣可以到,不是不能到,當然,不能亂想,要如理地想。所以他說,對於“無常、苦、空、無我”這些“如實道理”,這個“理”到達了理的最高的實際的那個境界——假定沒有到、不能到,就算無常、苦、空、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倒背如流,那是變成妄想了,因此就“發生迷惑”。如果把佛學的這些名詞懂得很多,理論懂得很多,但實際證不到,不能證到它如實的道理,“發生迷惑,便為颠倒”。並不一定說,你會念經,會背佛學,生死時就可以跟阎王抵抗,不可能!反而變成“黑品所攝”,是惡業,哪一種惡業呢?《瑜伽師地論》後面的大乘道裡會講到。

佛經也說過,佛學越搞多了,學問越高了,他生來世變成一個哲學家、思想家、學問家,學問家之難以成道,等於地獄眾生一樣,很難轉,因為他很堅固,自己的執著很堅固,特別堅執自己的意見與我見,所以,落在外道的“黑品所攝”,惡業所攝。

這種地方,我們看書很容易過去的,很嚴重!所以,學問越好是成道越難;又是有學問,又是能夠證道,那就變成菩萨、佛。真能夠證道,不怕你學問……歪知見、邪知見、魔道知見,都會,更好。那麼換句話說,他弘法度人的方便越大。所以“廣說如前”,前面講過。

“若不迷惑,便無颠倒,白品所攝,廣如前說”,相反的,每一個佛經、佛學的理,記得了、了解了,還要證到,那屬於善業。

“是名尋思諸缘起品。” 這些無常、苦、空、無我、十二因缘,都告訴我們,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所謂缘起無生。老經典上翻譯為缘起無生,也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

“複審思擇,於過去世,所得自體,無正常性,如是已住。於現在世,所得自體,無正常性,如是今住。於未來世,所得自體,無正常性,如是當住。是名尋思諸缘起時。複審思擇,唯有諸業及異熟果,其中主宰都不可得,所謂作者及與受者,唯有於法假想建立。” 就是說,這都是佛學平常的道理,你不要認為平常的道理就輕忽過去。好像有許多人覺得:哎呀,這位老師/這位先生/這位法師所講的我都聽過啊,這些佛學很基本啊!你聽過?聽過是增加你的惡業,因為你越懂越壞蹧,聽過有什麼用啊?都會,倒背起來也沒有用。你不能於理上證到,實際理地……,沒有用的,很壞那只是增加你的所知障。

現在這些話,都是佛學最基本的話,也是最後成功的話。所以我在《禅海蠡測》裡也告訴大家,最初的就是最後的,最基本的就是最高深的,千萬記到。不但是學佛、修持的道理,世間任何事也是這樣,一個人最初出來,窮光蛋,要發狠自立起來做生意,借一百塊錢做資本,小小心心,最後發了大財——若忘記了僅有那一百塊錢的時候,不是小小心心,他就算失敗了;如果永遠就是那一百塊錢時艱苦起來的那個樣子,他會成功。同樣的道理,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所以他告訴我們,先講到缘起、無常、苦、空、無我,正思維修證的道理,現在也告訴我們——這些話是文言,用現在白話寫就非常簡單,叫我們正式地思維修。

譬如,你禅定,盤起腿來做這個思維,可以啊,仔細思維,研究自己,返照自己。“擇”,“思擇”,一點一點挑選、分析、解剖自己,“於過去世所得自體,無正常性”,前生是個什麼?假設前生我是個人,那個骨頭、那個身體到哪裡去了?此中無我,“如是已住”,這樣觀想清楚了,徹底曉得無我,就定住了。那麼,“過去世”我們不知道啊,你說有沒有“過去世”,一般人還不知道啊。

那麼,“於現在世,所得自體,無正常性,如是今住”,我們現在有個身體、有個我。你看在座的人,至少有二十多歲,你自己回想,跟七、八歲、十幾歲比一比,好老,老的不堪了!天天在變化中、在死亡中,此中沒有個真正我的存在。因為無我存在,現在好像我會講話、我會聽話,我有感情、我有思想——因缘所生,由這個四大湊合,假名叫做人,有這個身體。因為我們有妄想,因缘依他而起,假名叫做心,此中無我。“如是”,就是這個樣,“今住”,看起來我現在是存在,“住”,好像在這裡,這個存在非常可憐,今天的我不是昨天的我,明天的我不是今天的我,“如是”看清楚,“今住”。

同樣的推理,“於未來世,所得的自體,也無正常性,如是當住”,未來的,也不過是這樣。假設未來還變人,或者我們變條狗,照樣跟著吃牛肉,跟著吃大便。變狗的時候,也覺得自己非常可愛,那個狗的英雄性非常自我,“如是當住”。

這樣,你看,佛經是那麼說,所以,後世到中國禅宗,一句話,就是參“我是誰?”究竟是誰?未生之前誰是我?既生之後我是誰?父母沒有生這個身體以前誰是我?現在,雖然我在這裡,我究竟是誰啊?這個肉體隨時在衰老,新陳代謝變去了。我有思想,“我思則我存”,笛卡爾的話,但是,我不思我到哪裡去了?我不思的時候我也存啊,存在那個不思上。那麼,思與不思兩頭拿掉,我在哪裡?既生之後我是誰?拿中國禅宗的說法,簡單兩句文學性的就說了。那麼,印度文化的說法是邏輯的、科學的、分析性的,一點點解剖,過去、現在、未來,教我們“尋思諸缘起時”。

那麼,再仔細看清楚自己,“審思擇”,仔細地看清楚自己,“唯有諸業及異熟果”,我們現在所謂的我,一切都是業力的我,造業,造三種業,歸納性的三種,善業、惡業、無記業,如此三種。當然,我們生命裡頭的所作所為分三類,思想、言行是善的;不是善就是惡的;又不做善又不是惡,一天呆頭鹅一個,昏頭昏腦隨時失念、隨時失憶,隨時昏頭昏腦的是在無記念。

今天,我們存在有個我,不過是一切“諸業”所造,這個“業”是什麼東西?是造“異熟果”。

業果果報怎麼稱為“異熟”呢?我們普通叫做果報了,這一生所遭遇的是前生的因果帶來的,種子生現行;來生我們究是變人、變牛、變馬、變狗,或者變男人、變女人,這個都是果報來的,今生的現行變成未來的種性,種子的果報。那麼,這種果報,我們普通講話,中國文化講話,根據佛學、根據梵文、根據佛的原文,“果報”兩個字不能完全概括,大要叫做“異熟果”。

那麼,果報很簡單,你打我一個耳光,我吐你一臉的口水,這個果報還輕一點,你打我痛啊,我口水吐你,不過臟而已,呵,這個果報還不是……那麼,所以說,果報的意義不足以包括,“異熟果”……,果報不是我們這樣所想的。

善、惡、無記念,萬事有前因,必有後果,這個後果缘生性空,異時而熟、異地而熟,時空不一定。你踢我一腳,我不一定踢你一腳,或者你剛好回轉身來,被車子撞了一下,所受的報都不一樣,所以叫異熟,可是都是果報。所以難懂,果報,一般人看不清楚,因為它是異熟,異熟果,時間成熟了,“因缘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千生萬劫,這個前因種了,一定得後果——在什麼時間碰上,遭遇什麼,不一定;不一定嗎?有定,什麼定呢?有這個念,必須要受果,現象不一定,異熟的果。

所以,這個果報裡頭,你說是八字,是我前生的命嗎?命怎麼來的?八字定的?命誰做主啊?上帝給你安排?阎王給你做主嗎?菩萨給你做主嗎?聖母給你做主嗎?沒有,無主宰,也不是自然,因缘所生,一切唯心造,無主宰,非自然。

一般的唯物哲學認為人生的一切是自然,當然沒有神;但是,也不相信果報,人死了就完了。那個有權利的就可以控制了那一個,唯物哲學思想,一切都屬於自然。

不是自然,佛法不是自然。

那麼,一切的宗教認為有一個主宰,有個命運之神管著你——沒有這回事,誰都管不了自己,你想,我們自己都管理不了自己。都是因缘所生,異熟所報,異熟的業報,所以無主宰,非自然。所以,在果報中,“主宰都不可得”,誰主宰了誰?主宰不了。

“所謂作者”,誰來造作起來呢?我的命運為什麼會遭遇如此呢?同一個父母所生的幾個兄弟姊妹,他的結果、他的遭遇各不同,難道這個父母造的,那麼偏心?父母也做不了主,上帝也做不了你的主,“所謂作者及與受者”,譬如我們現在身體不好,大家在座的很多人,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胖的太胖、瘦的太瘦、老的太老、年輕的太年輕、頭腦懵懂的太懵懂、機靈的太機靈,這些都是異熟果。但是,這些真正有個“受者”?畢竟無我,最後畢竟空,所謂無作者、無受者。

在這個地方思維自己、觀察自己性空缘起,看通了,一樣地證果。所以,“唯有於法假想建立”,這個法就包括文字、言語、思想的形態,這一切中間畢竟空,缘起性空,無主宰,非自然。人類一切的文化、思想都是人類的妄想“假想建立”,包括了佛法。佛法講了無常苦空、十二因缘,也是“假想建立”,諸佛菩萨是方便建立而已,嚴格地說,方便也是“假想建立”。為了度人,造一個船,過河必須要個船,你過了河,一定不會把船背在身上。所以,過了河,這個船對你失去了使用的價值,也是“假想建立”。

“謂於無明缘行,乃至” 行缘識、識缘名色等等,一直到 “生缘老死中”,十二因缘中, “發起假相施設言論,說為作者及與受者,有如是名,如是種,如是姓,如是饮食,如是領受,若苦若樂,如是長寿,如是久住,如是極於寿量邊際。” 他說,“無明缘行”十二因缘是三世因果。那麼,怎麼樣來投胎?一念“無明”來,所以說是無主宰,非自然,唯心識所造,一念無明來的。

一念無明動,等於電的開關一樣,一個指頭撥動了,可以發出一個核子彈,可以使半個地球、一個地球的人類就死掉了,只要指頭按一下鈕。這是比方無明,那麼一點,莫名其妙地一念之動,它的動力就缘行,動起來就不可以停,不可以休止。行缘識、識缘名色,一路下來,生老病死……就是一個輪回。

十二因缘就是什麼呢?中國話的十二時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半夜“子”,一陽初動,然後一路下來……無明缘行、行缘識、識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觸,就到了“午”了,中午了,觸缘受、受缘生、生缘老死等等,這是個十二。所以,這個十二因缘是個輪回圓圈、昼夜,如白天夜裡,也是一年的十二個月,春夏秋冬,生命輪回的變化、旋轉。

中國《易經》上講,就是循環往複,循環往複就是輪回。所以《易經》也講因果,“無平不陂,無往不複”,《易經》的話。一個東西打出去,一定是回來,《易經》告訴我們無往不複,這是果報。

我們這個地球也是這樣,我們在地上丟一個東西,這個烟灰缸丟出去,它會落在地上,實際上,是因為地球阻礙了,有地心的吸力阻礙了,停在地上。假設在太空呢,這個烟灰缸丟出去,一點力量,它轉一個圓圈,還是到我這裡來。你們看過太空人到太空去試驗嗎?看過電視沒有?沒有看過啊?那很可惜,現代人沒有看過這個鏡頭。這就是證明物理……人到了太空,沒有地心吸力,一切東西都是轉圓圈,我站在這裡把眼鏡丟出來,嗯,又轉到前面來。我們在地球上,覺得沒有轉過來,是因為有地心吸力挡住、障礙住了。

所以,中國《易經》的道理,早就懂了,你看老子的這個智慧,怎麼來的?!“無平不陂”,沒有一個平路下去,不會斜下去;“無往不複”,去的東西一定要回轉、循環、往複,就是輪回。所以,十二因缘也是這樣。

那麼,他教我們懂得了十二因缘的道理,我們一定要在禅修的時候仔細參透,你用思想修——心定不下,不做白骨觀、不參禅、不念佛,可以啊,你把佛學的理真搞得參通了,你也開悟了,一樣的,也得定了。他這裡是告訴你修“法”,皈依佛、歸依法,這裡是歸依法,這些都是“法”啊。

你們搞了半天佛學,都會講,妄念斷不了,又不參歸依法——什麼法?歸依“莫法”,“莫法多”,那有什麼用!

所以,你對十二因缘看通,“謂於無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中,發起假相施設言論”,這個理論的這一套名詞,告訴你建立了這個次序。這套理論的後面,你把它參通了、參透了,“說為作者及與受者”,啊,要受三世的果報。“有如是名”,名就是文字言語,這些名句;“如是種”,過去的種子變成現在的現行。

所以三世因果,我經常說,一般人研究佛學,不管他學問多好,或者名望多高,或者是年紀多大,一個人真正能夠相信了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不是盲目地迷信——簡直沒有過。假設這個參通了,這個人才叫做信佛的人,信佛法的。

我這個話是講的幾十年的經驗啊,很沉痛啊!包括過去很多的老法師、大法師,還包括過去的很多活佛、大喇嘛,被我一追,所謂“追”,就是拿個锤子把钉子硬是敲進去,追下來,把他一敲,“你講老實話,你對於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你真的信?”他給你講句真話,“是的,呵呵,這個理上我還信,但是總是自己還沒有看到過前生啊。”一般人都有問題。你們說:那我不然,我信。那你還是盲目的。

佛法的基礎是建立於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上。“慾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今生自己一切的遭遇、行為……為什麼這個脾氣、這個動作、這個長相?說看相,為什麼那麼準?算命那麼準?就是算你前生的異熟果。

你們當然不知道,有個秘密,印光法師,淨土宗的這一代的祖師,絕對不講迷信的。但是印光法師算命,我看是第一人,算的最好,他的算命還算到前生去了。那個時候不注意,後來才曉得,印光法師曾經講:算命要算的準啊,有一本書一定要看,《地支論》,這本書我找了幾十年沒有找到,十二地支這本論,不是佛經的。所以,光用天幹五行算,不準的。所以,印光法師不大肯給人家算命,一算,你前生是個什麼東西變的,他也知道了,呵,這個不好玩,管他呢,看到一個人,哎呦,是一個麻雀變的、蚯蚓變的……那有什麼好玩啊,呵,不好玩,對不對?

所以,這個十二因缘裡頭,“作者及與受者,有如是名,如是種”,前生的種性,帶來現在的現行;我們現在的行為,善、惡、無記是未來的種子啊。你們不要“哦,我不在乎!”你那個假骄傲、假氣派有什麼用啊,你不在乎?輪回裡把你拽下去,快得很啊,拽到你在乎的那個地方。

雖然無作者、無受者,你證到了那個性空,你再來談這個話;沒有證到,受起來還是夠你受哦!夠你受的,難受的很!業果是本空,但是,當你受的時候,真是受不了,對不對?過後一想皆空,再苦也“哈哈”一笑。當你在受苦的時候,你笑得出來啊,笑不出來。缘起的時候,你硬有受者、有作者,到達性空的時候,那你再講這個話不迟。

所以,“有如是名,如是種,如是姓”,我現在姓什麼?變成什麼人?“如是饮食,如是領受”,吃這個樣子的饮食。我們這一生,有些人喜歡吃青菜、有些人喜歡吃魚、吃臭豆腐、有些人喜歡吃辣椒、有些人喜歡吃大蒜、有些人喜歡吃海鮮、有些人喜歡這樣……都是業。

為什麼說我的胃不接受?我的身體不……業果報應,都是異熟因果的細债。所以,“如是種,如是姓,如是饮食,如是領受”,這個樣子的……

“又於此中有二種果及二種因。二種果者。一自體果。二受用境界果。二種因者。一牽引因。二生起因。自體果者。謂於今世諸異熟生六處等法。受用境界果者。謂愛非愛業增上所起六觸所生諸受。牽引因者謂於二果發起愚痴。愚痴為先生福非福及不動行。行能攝受後有之識令生有芽。謂能攝受識種子故。令其展轉攝受後有名色種子六處種子觸受種子。為令當來生支想所攝識名色六處觸受次第生故。今先攝受彼法種子。如是一切名牽引因。”(三十一卷)

寿命的長短,“如是長寿,如是久住”,我現在活到多久,等等。“如是極於寿量邊際”,乃至於無量寿,每一點都是異熟因果。雖然說無作者、無受者,可是因果歷然。

“又於此中有二種果及二種因。二種果者,一自體果,二受用境界果。” 記住啊,果裡頭有兩種,“自體果”、“受用的境界”。

“二種因者,一牽引因,二生起因。” 怎麼叫做自體果呢:

“自體果者,謂於今世諸異熟生六處等法。” “自體果”就是說,我們現在所得的生命,是前生果報來的,“今世諸異熟生”,前生果報異熟所得的生命,“六處”,六根不同,眼、耳、鼻、舌、身、意,大家不同。同樣的,大家都生來這一副眼睛,有人是天生色盲,我們一百個人一百雙眼睛,站在這裡看東西,同一個目標,你要是拿仪器測驗下來,一百個人各人的感受都不同,都看這個東西是綠色的,但每個人眼根的組織、眼神經的組織,感受不同,心理的感受,那個綠的作用也不同,為什麼?各人“自體果”的感受不同。

所以,同樣是個人,有人吃菜,“哎,這個盐巴太咸。”“我吃還淡了一點點。”自體果,眼、耳、鼻、舌、身、意,你的思想為什麼個性那麼偏激?有些人那麼宽大、那麼高明;有些人那麼笨、那麼,那麼那麼……就是那麼的了,這些“那麼的”即“六處等法”,就是“自體果”。 那麼,什麼叫“受用境界果”呢:

“受用境界果者,謂愛非愛業,增上所起六觸所生諸受。” 我們生在這個世界上,自體本身的六根各人不同。同樣是一個女孩子,一個女孩子長的又胖又大、又高又大,高頭大馬;一個女孩子長的又小又矮,一個那麼漂亮,一個那麼……各人不同。你說各人不同,你說某人很醜,一個男人一樣,一個女人一樣,這個人醜得不得了!唉,很多人卻都喜歡他……

《莊子》裡頭講一個人,莊子引用一個男人……(同學:好像是說,所有的女人見到他,都想做他的姨太太。)對呀對呀,叫什麼名字啊?……噢,你也想不起來了。對,有這樣一個人,莊子說,醜的不得了,人又難看,可是,所有的女人都願意嫁給他,乃至於太太都可以離婚了,嫁給他,女孩子都願意嫁給他,哎,奇怪了!為什麼道理?他的異熟果。女人也一樣,你說她醜,唉,很多人會喜歡她。人也一樣,拿男女這兩個之間做比方。

你說,我們大家在座的,大概都是沒有錢的,錢不多了,只夠吃飯而已,天天想钞票,嘿!他的異熟果钞票就是不粘攏來;有人就是錢多,出門還會撞到錢。這個求之不得,一生皆是“異熟”增上,是“受用境界果”的不同。

說“愛”,你所愛的就喜愛;“非愛”,那是你討厭的。這些“業”,這些業報“增上所起”,過去有這個前因,這一生又生在這個家庭,又碰到這樣的父母,更培養你……所以,增上缘所生起。“六觸所生”,六根接觸到外境所生的“諸受”,我們的感受不同。

你看,同樣的氣候,現在有點涼了,對不對?大家都覺涼了,而有些體質好的人,他就穿一件衣服,“嘿,這下很舒服,正好呢。”你看,蔡希文穿一件,他覺得穿得其所;你看有些身體差的人,風帽都要戴起來。就是說,“六觸所生諸受”,異熟果不同,所以叫做“受用境界果”不同。

你仔細觀察這個人生,你才曉得佛法之精細!每個現象那麼精細地告訴你,這是科學。你拿這個現象看世間的一切事,同樣一個氣溫、同樣一個溫度,每個人坐在那裡的感受是不同的,有人感受到很舒服,“哎,這個溫度剛好!”有人冷得要命;還有怕冷的人,裡頭有病的,要這個樣子抱起來,難過得很,他一身都是病。一輩子都在病中,他也過了一生。然後你叫他:“你死了好不好?這個身體不好。”他還是寧可……“呵呵,能夠幫我活著,還是再活著,我寧可難過一點嘛。”那個果報沒有受完,受用境界所生。

這是兩種果,講了,這還是歸納性的。這兩點,你看,你要寫書的話,拿現在話寫,都可以寫很厚的書,你去調查、你去參考,不是很好嘛,佛法非常科學。講因,什麼叫“牽引因”呢:

“牽引因者,謂於二果發起愚痴,愚痴為先,生福非福,及不動行。行能攝受後有之識,令生有芽,謂能攝受識種子故,令其展轉攝受後有名色種子,六處種子,觸受種子。為令當來生支想所攝識、名色、六處、觸、受次第生故,今先攝受彼法種子,如是一切名牽引因。” 牽引因就是攀援,連鎖的關係,一個勾一個,掛钩一樣,一個勾一個,相互的關係。印度文化是分析的,佛說得很詳細。中國的《易經》就是一個字,“互”,互卦,相互關係的互。你看“互”字,就是這樣寫的,兩個這樣勾著,對吧?你們會寫“互”字吧?相互關係的這個“互”字,就是兩個掛钩。所以,叫我們看清楚什麼叫“牽引因”。

所謂“二果”,哪二果?曉得吧?對,剛剛講了,如果你說一個是苹果,一個是水果,那就錯了,剛剛講了,“自體果”、“受用果”。“發起愚痴”,什麼叫“發起愚痴”啊?誰肯發起愚痴啊?愚痴是笨瓜嘛。因為你根本(對)自己前生後世這些因果,現在都看不清楚,有人學佛學了很多年了,現在你問他佛法怎麼修持,他還不知道呢,這不是愚痴嗎?一片無明中,“終日昏昏醉夢間”,但是,愚痴多啊,沒有證得菩提以前,一切眾生皆是愚痴眾生,都在睡覺,沒有睡醒。真徹悟了,這個覺睡醒了,所以,佛者覺也。

“愚痴為先,生福非福,及不動行”,你不要認為愚痴為“先生”,聪明為“太太”,那就錯了,哈。“愚痴為先”,一點,“生福非福及不動行”,照他這個本子印的,你變成愚痴為先生,那對起來就是聪明當太太。

那麼,我講個笑話給你們聽,“愚痴為先生”的話。禅宗有個公案,有位居士去見一位大禅師,說:“聽說學佛的人要吃素,我是喜歡吃肉啊。”他說:“師父啊,你看吃肉好、吃素好?”——(對某同學說)你都懂,你的佛學都很好,可惜沒有證到,哈。那個禅師就答複他:“吃是先生的禄,你命中該有此吃;不吃是先生(中丞)的福。”中丞是那個官名。不吃嘛是你的福報,不殺生了,當然福報更好。這個“先生福”,就是這個道理。

他說,“愚痴為先”,因為我們無明,所以生出來福——人世間所謂認為,受用的境界好,就叫做福,有福;受用的境界差,就叫做苦、無福,對不對?所以,生這個“福非福”,“及不動行”,怎麼叫“不動行”?我們都在動中行,很堅固、牢固地嚮前面造業,就不動,動搖不了。由於“行”——不動是在動啊,動得太快了,所以我們切斷不了。等於我們的妄想,為什麼大家想清淨,妄念停不了呢?妄念來的太多了、太快了,對不對?因為它太多、太快,速度太快,所以你動搖不了它。行念,太快就是行念太重,行速。

因為行,無明缘行,“攝受後有之識”,行缘識,因為無明動力引發了識的種子,唯識的種子發“芽”。那麼,以後就是“名色”、六入,十二因缘,乃至於“想”,等等,一個一個連鎖的關係,叫做“牽引因”。

這就是我昨天跟大家講,大家學了佛學,用不到,真可惜!你打起坐來,不會做別的工夫,你就參佛學,一念之間就是十二因缘,這一念就是十二因缘。

我們現在出個題目,這一念,一呼一吸之間叫做一念。一念有無數刹那,勉強講,假定叫它是八萬四千刹那。佛說,一彈指之間,兩種說法,一種說是,這麼一彈指是二十個刹那;又說,一彈指是六十個刹那,所以刹那之快。所以刹那之間還不僅是眼睛一眨,眼睛一眨等於是六十六十五個刹那。這一刹那之間就有十二因缘,誰能夠說的出來?我趕快拿钞票,兩百塊!你們參參看,參過沒有?平常這個問題大家想過沒有?沒有,免談了,你看,多可惜啊!你們說:哎呦,佛學院也住過,佛經也看過,佛教刊物也看過……有什麼用?

整個的臺灣,總有一二十本佛啊、道啊這種宗教的刊物,有幾十本,我這裡經常莫名其妙地接了一大堆,寫給我名字,真可惜呀!叫人家不要寄來,也無法通知。寄來以後,我打都不打開,因為打開以後,就是無明缘行、行缘識,反正是這一套,六根、六尘、十八界,颠颠倒倒,翻過來翻過去,沒有第二套東西,沒有看得。但是,都是寫過來、寫過去,自己都沒有用上功。

你說,一念之間……你們上座參究一下。

所以,為什麼佛經說,聲聞眾的弟子,佛在世的時候,當時聽佛的聲聞,一聽聖教量,聽佛當時的說法,立刻都證果了,怎麼證進去的?佛說法是講道理,他在理上,一念,所以言下就頓悟了,就成道了。

那麼你說,那因為他因缘好、福報好,碰到佛啊。那現在佛經還在啊,也並沒有什麼差得很遠。你也看了,進去了嗎?怎麼叫沒有福報呢?你自己沒有回頭在心上做工夫啊,問題在這裡。

昨天告訴你,一念起來,我們起了念頭來,做得了主嗎?任何一個人,做得了主啊?哦,無明,這個念頭莫名其妙就來了。你越打坐,莫名其妙的念頭更多,原來沒有想到的事,念頭都來了,對不對?所以,一念無明。

這個無明本身就是行啊,它是個力量。無明本身有分別的,譬如這個念頭來,你突然想到,“啊,我那雙舊皮鞋放到哪裡去了?”就在這裡打坐念佛,忽然想到舊皮鞋去了。然後又想,“哎呀,對了,我放到哪裡去了?……不要亂想,妄念。”無明缘行、行缘識。那麼,這個裡頭的名色呢?“舊皮鞋”、“莫亂想”,名、色都有。所以,這一念,生老病死十二因缘都全的,你參參。

這個就是叫你學因明邏輯了,這一念之間,就具備了十二個次序的邏輯,一個輪回,十二道,就是一念無明起,有那麼可怕!

但是你不要搞錯了,“所以啊,我想那個念最好不要來……”你這個就是無明,念不來,那是無記啊,呵,對不對?無記是大昏沉啊,又不對了。所以你看,同樣的佛學理,你們都用不上。

佛學院有什麼用啊?“院佛學”也沒有用啊!別的地方讀的是佛學院,我們這裡是院佛學啊,有用嗎?所以,你理上既不能入,行上也不能到,號稱學佛,都是自欺欺人。

現在經典上告訴你,在這個方法上觀法、正思維,就可以進入。所以我告訴你,一念就具備十二因缘,何必參三世的十二因缘,那更多了。

所以,為什麼佛在世的時候,許多比丘一聽佛說四谛,鹿苑中的乔陳那等五大比丘就證果了?後來一說十二因缘,多少無量比丘就證果了。你以為他們都是吃苹果的啊?人家聽一句話,當時回轉來就參進去了。我們呢,看了、聽了沒有用,“嘿,好看……不要吵啊,我要看書哦。”有什麼用啊!

先休息一下。


“雲何勤修界差別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缘毗钵捨那。謂依界差別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能正解了一切界義。謂種姓義及種子義因義性義。是其界義。如是名為尋思界義。又正尋思地等六界內外差別發起勝解。如是名為尋思界事。又正尋思地為堅相。乃至風為輕動相。識為了別相。空界為虛空相。遍滿色相無障礙相。是名尋思諸界自相。又正尋思此一切界以要言之皆是無常乃至無我。是名尋思諸界共相。又正尋思於一合相界差別性不了知者。由界差別所合成身。發起高慢便為颠倒。黑品所攝。廣說如前。與上相違便無颠倒。白品所攝。廣說如前。如是名為尋思界品。又正尋思去來今世六界為缘得入母胎。如是名為尋思界時。又正尋思如草木等眾缘和合圍绕虛空。數名為捨。如是六界為所依故。筋骨血肉眾缘和合圍绕虛空。假想等想施設言論。數名為身。複由宿世諸業煩恼及自種子以為因缘。如是名依觀待道理尋思諸界差別道理。又正尋思若於如是界差別觀。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憍慢。又正尋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內證智。有比度法。有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如是名依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尋思諸界差別道理。是名勤修界差別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缘毗钵捨那。雲何勤修阿那波那念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缘毗钵捨那。謂依入出息念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知於入出息所缘境界。係心了達無忘明記是阿那波那念義。如是名為尋思其義。又正尋思入息出息在內可得。係屬身故外處攝故內外差別。如是名為尋思其事。”(三十一卷)

我想,這一段的道理,都是在理上要自己去參的,我們現在可以跳過去這一段。所謂跳過去,並不是說不重要,很重要。在理上參的,我想,大家,尤其是我們這一堂,少數是相應,多數不大相應,因為大家不是搞思想的,盡管在讀書,並不一定搞思想。所以,哲學硬是要哲學的頭腦,邏輯要邏輯的頭腦,不是邏輯的頭腦學邏輯硬是會“邏”住了,哈,頭腦搞得越邏越疯,然後還是不懂邏輯,然後,還認為邏輯不重要。尤其是東方人,邏輯頭腦很不夠。所以,這一段,少數相應的可以自己去研究;不相應的很多,在這裡不大契機。你們覺得如何?我這話公平不公平啊?如果認為公平,不反對就算同意了,嗯,反對啊?(眾笑)反對,那就要講下去了,哈。要講下去的是多數嘛?(同學:多數。)你不能一人代表多數啊。

我們跳過去一段,你們自己想一想,有問題抽時間來問我。只跳了一節,很短的一節,跳到下面一欄,“雲何勤修界差別觀者”,找到了?

“雲何勤修界差別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缘毗钵捨那?謂依界差別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能正解了一切界義。謂種姓義,及種子義,因義,性義,是其界義,如是名為尋思界義。又正尋思地等六界內外差別,發起勝解,如是名為尋思界事。” 界相,我們有界沒有界?譬如十八界,界的範圍在哪裡?畫一個界,我們這裡有個牆、有個門,門外、門內就是兩個界,有個界限,對不對?六根、六尘,十二根尘中間存在的這個是“界”。在理論上,這又是邏輯問題了,我們曉得,有個叫十八界的,“界”在哪裡?“尋思”,叫我們仔細參究。好,怎麼樣叫做“尋思”這個“界義”呢?進一步再要“尋思界事”

“又正尋思,地為堅相,乃至風為輕動相,識為了別相,空界為虛空相,遍滿色相,無障礙相,是名尋思諸界自相。” 例如我們坐起來參禅,坐禅——姑且叫它是坐禅吧,我們是坐禅還是練腿,這個中間的差別還很大,我們姑且把練腿當成坐禅。諸位也可以參究界相,這是個大話頭,可以參究。“尋思地為堅相”,譬如你腿坐到發麻了,腿發麻,這個不拿形而上(來說,是)形而下的,腿發麻。腿是地、水、火、風所構攏的兩條腿,骨頭屬於地大;腿裡頭,皮膚裡包含的屬於水大,血液所構成的;裡頭有氣走不通,風大;有煖,沒有死以前,這個腿不冰的,煖的,火大,地水火風四大皆在。那麼觀察……,所以,做白骨觀等等,我不是告訴你,先要了地大,地大入手,所以“尋思地為堅相”。“乃至風”,你們覺得氣脈跳動,是風大的動,流動,“風為輕動相”。然後感覺到腿發麻、腿痛,“識為了別相”,這個識有了別相。“空界為虛空相”,地、水、火、風、空,“遍滿色相,無障礙相”。

換句話說,你正思維禅修的時候,參這個四大的界相,同樣可以證入,這是屬於毗婆捨那,正觀,不是所謂觀想,不加一個“想”字,毗婆捨那正觀。

正觀,所謂週遍尋思,審擇尋思,週遍觀察,審擇觀察。那麼,我們普通經常用的名詞是你要返照、反省——我們這裡用慣了反省這個名詞,以為檢查自己思想對不對、行為對不對,這樣叫反省,這是粗的。週遍尋思,谛審尋思,週遍觀察,谛審觀察,這就是真反省,同樣的可以證果。

“又正尋思,此一切界,以要言之”,簡單地講, “皆是無常,乃至無我,是名尋思諸界共相。又正尋思,於一合相界差別性不了知者,由界差別所合成身,發起高慢,便為颠倒,黑品所攝,廣說如前。” (按:“合相”,有版本是“念想”,南師是以合相解說)注意啊,你們千萬注意,你們自己的書,可以在上面標起來。《金剛經》講到“一合相”,歷代祖師解釋《金剛經》的一合相,說來說去都不清楚,乃至有些邪門外道的,解釋說一合相就是雙修法,一合相……都加上了,等等。當然,你們沒有看到過,我先講給你們聽了,將來你們看到,哎呦,道家南宗的、密宗的,“哦,一合相,一合相,所以佛說一合相者不可說、不可說,因為它是雙修法。”有如此的解釋,這些是該打屁股九百闆,亂解釋。

“一合相”者就是根尘相合、心息相合、心物一合,就是“一合相”。所以,這裡有一合相的名稱,看到了吧。所以,將來你們解釋《金剛經》,把這一節可以拿上了,彌勒菩萨說的哦,誰也不敢動搖你。

所謂“一合相界差別性”,既然是一合相,譬如我們的兩個手,這麼相合(師動作示),一合相,你把它合得很緊,這個中間有沒有界限呢?當然有,對了,這個中間的“界差別性”。

這個中間“不了知者”,譬如我們做化學實驗,一個化驗杯裡,丟下兩種藥品混合在一起;譬如,面粉裡放盐巴或者放白糖,就變成一合相了。你說,這個中間有沒有界的差別?面粉是面粉,糖是糖,有差別嗎?照物理科學的道理有沒有差別?有,對。所以,照科學的方法,同樣可以把它分解的,糖歸糖,面粉又歸面粉,可以分解開來,對不對?因為中間有界性的差別。所以說,這個“界差別性不了知者,由界差別所合的成身”,我們這個生命的身體,地、水、火、風……

你們在座住在這裡的,趕快拿衣服啊,你們的臉色統統變黃了,我在你們的“界上”就看出來了,這一陣天氣的濕度增加了三度,我這個寒暑表上知道了,我的身體上知道。這一下,一個鐘頭以內,濕度增高,所以冷得……你們臉上都有濕氣,變黃了。所以,加衣服的快加啊,不然,我那個藥柜子又蹧糕了。這個“老師要藥。”那個“老師要藥。”老師的藥不要緊啊,那個藥是錢買的啊,所以拜託,你們加衣服。

“由界差別所合成身”,我們是地、水、火、風合攏來成這個身體,發起贡高我慢,“便為颠倒,黑品所攝”,界差別所合成身……有些人,你看,英雄氣概,男人長得好的,顧盼生姿,中文四個字,顧盼生姿,很英雄。你看,電視上看到毛澤東的老婆,今天(一九八零年十一月二十日)上臺受審的時候,還是一副王侯相(眾笑)。因為她的“界差別”相,自生高慢,“便為颠倒,黑品所攝”,自身為我,“廣說如前”。

“與上相違,便無颠倒,白品所攝,廣說如前,如是名為尋思界品。” 所以說,“尋思界品”,屬於白品的話,就沒有颠倒一樣可以證果。

“又正尋思,去來今世,六界為缘,得入母胎,如是名為尋思界時。” 再參究,由這個法門來修、參究,可以得宿命通。當然不是你們一下就做得到,所謂“思入風雲變態中”,慢慢參,參自己的色身怎麼構成。當我們入胎的時候,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六界”,地、水、火、風、空、識,六缘所生成胎,生我的身,這個叫“尋思界時”。

“又正尋思,如草木等眾缘和合,圍绕虛空,數名為捨,如是六界為所依故。” 所以,我們這個身體:

“筋骨血肉眾缘和合,圍绕虛空,假想等想施設言論,數名為身。” 都觀察清楚。

所以,我叫你們入手先看《顯密圓通成佛心要》,上面扼要簡單的都有。可惜,你們一拿到,聽到密法,就“哈那達拉的……”,最高興了,上面那個顯教部分看都不看,以為佛學院都讀過了,懂了。才沒有懂!顯教的尋思是同樣可以入道的。

現在講一個人生命的構成,外面的物理世界和我們色身世界的關係,在這個上面參究,一樣可以證道。

“複由宿世諸業煩恼,及自種子以為因缘,如是名依觀待道理,尋思諸界差別道理。” 再由身體內在的觀察尋思反照,為什麼我變成這個個性?為什麼我腦筋那麼笨?為什麼我不能成道?為什麼不能證得菩提?用邏輯尋思的方法,一樣一樣地推究,由宿世曉得,我今天頭腦的聪明與笨,業力的脾氣大與小,病多與健康,都是由過去世的一切業的“煩恼及自種子”所帶來。他說,這種修法名為“觀待道理”,正觀毗婆捨那,“待”,相對性,“尋思諸界差別道理”。

“又正尋思,若於如是界差別觀,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憍慢。” 這就是印度的文字,也就是可以看到菩萨們說法的慈悲,一句一句加重語氣,等於你們現在話的演講,這個可悲啊!真可悲呀!太可悲了!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說,“界差別觀”,“善修”,叫我們好好去修行;“善習”,好好去練習。“善多修習,能斷憍慢”,因為此中無我,沒有什麼可骄慢的,這要親證。

“又正尋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內證智,有比度法,有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如是名依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尋思諸界差別道理,是名勤修界差別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缘毗钵捨那。” 他說,我們在參究做工夫的時候,“正尋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就是聖教量,有佛經可以做證明。“有內證智”,自己到達沒有到達,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內證智”。“有比度法”,也可以比較的,妄念比較,看看人家到了,看《高僧傳》,哦,到了,氣脈也起變化了,體能、氣質也變了,這是“比度法”來的,比量來的。“有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這個叫做“作用道理”,作用道理是工夫。觀待道理是觀察它、反省它。所以,有作用道理,有“證成道理”,自己工夫到了哪一步,自己很清楚。所以,自己工夫到了哪一點,然後問老師,“嘿嘿,你看我這個、那個,怎麼樣啊?”可見內證智一點都沒有,那不曉得是什麼智了。所以要“證成道理”。“法爾道理”,諸佛菩萨的大境界,自然如此,“不思而得,不勉而中”,自然清楚了,“尋思諸界差別道理,是名勤修界差別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缘毗钵捨那”。

“雲何勤修阿那波那念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缘毗钵捨那?” 這就講到數息觀,就是天臺宗所引用的這一套。可惜,後世一修天臺宗,智者大師也交代得很清楚,所謂數息觀叫做六個什麼?(同學答:六妙門。)啊,六妙門,哪六妙門啊?(同學答:數隨止觀還淨。)哦,大家抓到前面的數,搞了一輩子打坐,就在那裡數“錢”,數自己的氣,一、二……呼吸進來。你數了半天,數氣幹什麼?你不是跟自己賭氣嘛!那個氣進來,出去,又空掉的,你盡管數它幹嘛?智者大師交代得很清楚,你們看不清楚啊。數息是當你的心散亂得很了,姑且借這個心息相依數一下,心慢慢靜下來,數息,粗呼吸慢慢變細,變細呼吸了,就不要再數下去了。第二個字就來了嘛,第二個數了息以後是什麼?隨,對呀,差不多你就不要在那裡當會計了,給人家管錢幹什麼?給人家管錢,還有一千五百塊錢拿,或者一萬五千塊錢拿,還不錯呢;你給自己管呼吸,在那裡盡數,數了半天,一坐數千息,都數下去,這是幹什麼!?有人數了一輩子!“你修什麼法門?”“數息觀。”“修得怎麼樣?”“哎呀,總也數不好哎,數數就忘記了。”哪能數得好?!愚痴加笨蛋,笨蛋加臭蛋,臭蛋加混蛋!多可惜!

他明明告訴你六個步驟,你數到差不多心寧靜了,就跟著息走了,不要加數了。

第三個什麼啊?止,哦,慢慢慢慢……跟著息就慢慢靜下來,好像呼吸沒有了,念也止了,呼吸也停止了,很快的嘛,一念之間就是六妙門。可惜你們不懂啊——不是你們了,你們都很高明的,我是說那些數息的人不高明。你們也數啊?啊,同樣不高明。

所以,現在告訴你毗婆捨那,修數息,修息,一呼一吸“息”就是一呼一吸之間。

“謂依入出息念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知,於入出息所缘境界,係心了達,無忘明記,是阿那波那念義,如是名為尋思其義。” 這是講數,但是中間有個道理,當你修呼吸出入的時候,能“正了知”,呼吸這一口氣進來了,知道,“正了知”;出去了,曉得出去了,所以,“正了知於入出息所缘境界”。在這個境界上,“係心了達”,心念和呼吸配合為一,怎麼叫配合為一?每一個進來也知道,出去也知道,沒有散亂、沒有雜念岔進來,就是係心於氣上,“係心了達”。“無忘明記”,中間沒有無記、沒有愚痴、沒有忘記過,很清明地記得呼吸來往,“是名阿那波那念”,“念”是什麼?念就是住在息上,就是心息相依,就是安那般那出入息。“如是名為尋思其義”。

這個裡頭,你曉得念頭、呼吸往來,怎麼叫尋思呢?參呢?我問你,為什麼去修這個息啊?修呼吸幹什麼?聽呼吸練氣功啊?呼吸屬於哪一大?老大、老二啊?風大,風是個什麼法?生滅法,呼吸有生有滅,它也不停留,為什麼?我要求無為,無生滅道,為什麼要以生滅法來修啊?此中要參啊,能夠這樣參,正了知,“尋思其義”。所以,數息、止息等等,講氣脈、氣息等等,皆是方便而已,都屬於生滅法,修它就有,不修就無,皆是生滅法,要“尋思其義”,懂了吧?

“又正尋思,入息出息在內可得,係屬身故,外處攝故,內外差別,如是名為尋思其事。” 就是說,你正思維“尋思”,氣進來,“入息出息” ——他怎麼不講入氣、出氣啊?為什麼古人用這個“息”字啊?(同學:細微。)有人說,息者,比氣細微的叫做息。剛才還有一位同學,你認為怎麼樣?(同學:微細。)那同細微是一樣了,不對。講修氣是風大,粗之謂風,再細一點的謂之氣,最細的謂之息,普通這樣解釋,這是文字上表面的。你們體會哦,做工夫的人,我們呼吸一出一入之間,這個中間有一段,心粗的時候不知道,心細一點的,你曉得,一出一入之間,中間有一刹那,既不出也不吸,那個是息,聽懂了?好好去體會,這個才是息。(同學:若即若往。)若即若往都加不上,只要你有一點若即若往,它就有出入相,自然的。所以,入、出兩個是呼吸的往來,真正要體會的是那個息的境界。

你們真能夠如此的話,當下就得奢摩他、得止,呼吸止了,心念也止。那麼,顯教、密宗一切殊勝的法門、功德境界就出來了,可惜你們不懂。現在,我把無上的道理都告訴你們了,也是無上的密法。什麼密啊?呵,沒有密,就是你們不懂,所以我就密;懂了,六祖說:密在你那裡,不在我這裡“密在汝邊”。懂了吧?聽懂了?下次要考啊,都聽懂了啊,好。

剛才講到“又正尋思,入息出息在內可得”,在身體內部你感覺得到,“係屬身故”,因為這個呼吸來往靠鼻子,它在身體上。雖然鼻子不呼吸,有時候打坐起來裡頭跳動啊,這裡氣發動,那裡感覺得到,你為什麼感覺得到?“係屬身故”嘛,因為這個時候,它屬於身體內部的一種。

假定我沒有生了,你到了民權東路(殡仪館)去了呢,這個東西爛掉的時候,風大還有沒有?沒有?你那個肉體的爛肉上面沒有啊?風大,整個虛空物理世界一樣得存在,對不對?所以說“外處攝故,內外差別”,你無心的時候,這個風大本身它沒有變。

所以你們看《楞嚴經》就進一步了,《楞嚴經》講物理世界講得好啊,“性風真空,性空真風”,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在,“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多好!

所以一般人、學者研究《楞嚴經》,“那是伪經,假的。”他自己書都沒有讀懂,不是他文字不懂,他沒有修證,進不出。

在這裡,彌勒菩萨告訴我們,“又正尋思,入息出息在內可得”,心內知道,“係屬身故”,因為它在身上。“外處攝故內外差別”,但是,這個呼吸往來是氣的關係,這個呼吸之氣同外面的空氣之氣是連帶在一起的,這還是講粗的,真正要講到細,那又是一門學問了。

我告訴你,我們一呼一吸裡頭多少營養你知道嗎?自然鼻子吸進來,這個吸,由每個人的肺活量多少,身體吸收這一口氣,這裡頭有多少是氧氣,多少是碳氣?碳氣到身體裡怎麼作用,氧氣有什麼作用?人為什麼打哈欠?腦子裡氧氣不夠了。

所以,我告訴你們,現在的時代是科學時代,學佛,不懂科學,將來免談了。

像我前幾年閉關,我那個關房裡擺兩桶氧氣,那些老……

“又正尋思入息有二出息有二。若風入內名為入息。若風出外名為出息。複正了知如是為長入息出息。如是為短入息出息。如是息遍一切身分。是名尋思諸息自相。又正尋思入息滅已有出息生。出息滅已有入息生。入出息轉係屬命根及有識身。此入出息及所依止皆是無常。是名尋思諸息共相。又正尋思若於如是入息出息。不住正念。為惡尋思擾亂其心便為颠倒。黑品所攝。是有诤法。廣說如前。與上相違便無颠倒。白品所攝。是無诤法。廣說如前。如是名為尋思其品。又正尋思去來今世入出息轉係屬身心。身心係屬入息出息。如是名為尋思其時。又正尋思此中都無持入息者。持出息者入息出息係屬於彼。唯於從因從缘所生諸行。發起假想施設言論。說有能持入出息者。如是名依觀待道理尋思其理。又正尋思若於如是入出息念。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尋思。又正尋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內證智。有比度法。有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唯應信解。如是名依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尋思其理。是名勤修阿那波那念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缘毗钵捨那。如是依止淨行所缘。尋思六事差別觀已。數數於內令心寂靜。數數複於如所尋思。以勝觀行審谛伺察。彼由奢摩他為依止故。令毗钵捨那速得清淨。複由毗钵捨那為依止故。令奢摩他增長廣大。若依止善巧所缘及淨惑所缘。尋思六事差別所缘毗钵捨那。於其自處我後當說。”(三十一卷)

……我測驗這個氧氣,噢,是不同。但是我曉得,不要多了,氧氣太多——像嬰兒,小孩兩三歲時,給他一吸氧氣,這個嬰兒腦子變白痴了,太多了。

所以,我那個關房裡頭放兩桶氧氣,人家說:“你不怕啊?我看到,我都不敢進來你的關房,真怕……。”我又抽烟,那個氧氣碰到烟,“啪”一點,整個的房子都要爆炸了。我都在做實驗。

尤其空氣污染,你像在日本東京,那個開計程車的,經常停車下來,到了路旁邊,把一個東西拿來,蒙一下,丟幾個錢,蒙一下——他是吸幾口氧氣,都市是空氣太蹧了。氧氣現在有一桶一桶賣的。我都試驗過。

你曉得空氣,我們這個氣一出一入,這個裡頭,顯教經典、密教裡都沒有了,那要另外一套法門了。若懂了這個,做起工夫來,你修行就更得力了。

所以,這個氣是“外處攝”,內外有差別,“如是名為尋思其事”,科學吧,他上面叫你“尋思其義”,先參透這個理,然後呢,還要求證它的事實。

诶,你們厨房裡在燒什麼東西呀?(同學:……)對嘛,是有個東西,你們還搖頭,氧氣都不曉得聞,色聲香味觸,這是香。

“又正尋思,入息有二,出息有二。” 诶,來了,入息有兩種,出息……。

“若風入內,名為入息,若風出外,名為出息。複正了知,如是為長入息出息,如是為短入息出息,如是息遍一切身分,是名尋思諸息自相。” 就是你們修道家、密宗的氣脈。你以為鼻子這裡的呼吸叫息呀?剛才給你講,息,是鼻子裡即不呼也不吸,停止的那一段;慢慢增加,就是內在息,內在息就是道家、密宗所講的氣脈。裡面了解了,身體哪一部分的氣在動,“如是息遍一切身分”,全身都有氣。

所以人的呼吸並不是靠鼻子,你曉得,一個人,假設地下挖個洞把你活埋了,不要把你整個人活埋起來,只要把土活埋到心臟以上,你就死了,因為下面一半的呼吸沒有了,皮膚都在呼吸,我們的肛門大小便處都會呼吸,所以,每個細胞都在呼吸。

因此說,你懂了這種科學的原理,你修氣脈很容易,什麼叫氣脈?古人因為不懂科學……要想打通氣脈,現在是可以利用物理科學的時代。譬如,我可以告訴你,利用氧氣可以使它憋通,很快——但是你不懂哦,像我拿氧氣來玩,那都是錢又花了,命又拼了,而且自己冒險測驗,這個叫“尋思諸息自相”。

“又正尋思,入息滅已,有出息生;出息滅已,有入息生。入出息轉,係屬命根,及有識身。此入出息及所依止,皆是無常,是名尋思諸息共相。” 對吧,剛才給你講過,你要研究“出息生”,出息,這一口氣出去,沒有了,這個中間有一刹那,叫“入息生”,進來的氣,這個一出一入之間互相“轉係”,連鎖的關係,構成了“命根”,屬於命根的長養氣,還不是根本氣。

譬如我們這個人,生命很短,把鼻子、喉咙這個氣呼出去,不進來,立刻死亡,很簡單。所以,把氣管一插,死掉了,生命的命根就是靠呼吸一進一出的氧氣重要。

“及有識身”,煖寿識相依。煖同呼吸風息有連帶關係,火風二大連在一起,地水二大連在一起。所以,人死的時候先是地大沉重,老了,腳都拿不動,要死的人,“哎呀,我的手在哪裡?腳不知道了……”那個地大完了;地大完了,大小便也冒出來,冷汗都出來,水大先完了;地水兩個完了以後,身上慢慢開始冷了,冷了是火大走了;冷到哪裡,風大,氣就從哪裡走,最後“呃呃呃”就完了,風大最後一走,識就跑了。這個要研究啊,你們要做工夫,就在這個四大上好好研究。

你看,嬰兒一生下來,一出娘胎,大概只有這樣長、這樣大,脐帶一剪斷,馬上長大,空氣壓迫進去,嘴“哇!”那一聲啊,十萬八千個毛孔,十萬八千根針插進來一樣!那個氣膨胀——生苦,可是你們都忘了啊,吃過這個苦頭都忘了,好好尋思嘛,找回那個境界。

有人,我們同學裡也有人入胎的時候還記得,出胎也記得,生下來還記得,也有這種人。

所以,“此入出息及所依止,皆是無常”,不能永恆,所以無自性。“是名尋思諸息共相”,觀察清楚。

這一段我們講的經典是什麼範圍啊?什麼“託個钵”,幹什麼?現在,我們講的託钵什麼?(同學:毗婆捨那。)哦,毗婆捨那,不是託钵化缘,哈。是觀的境界,所謂觀,就是你要參究。

“又正尋思,若於如是入息出息,不住正念,為惡尋思擾亂其心,便為颠倒黑品所攝,是有诤法,廣說如前”。注意,一呼一吸之間是一念,一念之間“不住正念”,注意,這是戒律,尤其是聲聞出家比丘,乃至於在家居士們要修。“入息出息,不住正念,為惡尋思擾亂其心,便為颠倒,黑品所攝”,就是造惡業,厲害不厲害?這就是戒定慧的戒。“是有诤法”,就是內心的妄念,所謂天人交戰,“诤法”。“廣說如前”,前面講過。相反的呢:

“與上相違,便無颠倒白品所攝”,這是善業 “是無诤法,廣說如前。如是名為尋思其品。” 所以正念念念清淨,甚至把念觀空。

“又正尋思,去來今世,入出息轉,係屬身心,身心係屬入息出息,如是名為尋思其時。” 當我們修數吸觀的時候,“尋思去來今世入出息”,因此,有一呼一吸要來,所以,我們好像命還活著,才有這個身心。換句話,因為我們有身心,所以才有出入息,“如是”,這個樣子叫做“尋思其時”但出入息無自性,其體性空。

“又正尋思,此中都無持入息者,持出息者,入息出息,係屬於彼,唯於從因從缘所生諸行,發起假想施設言論,說有能持入出息者,如是名依觀待道理尋思其理。” 這都是重複的,同上面一樣。

“又正尋思,若於如是入出息念,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尋思。” 這是一節,就是說,你能夠修出入息,這個方法修行修好了,自然沒有妄想,“能斷尋思”。

“又正尋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就是經典 “有內證智,有比度法,有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唯應信解。” 這是彌勒菩萨吩咐的話“唯應信解”。

“如是名依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尋思其理,是名勤修阿那波那念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缘毗钵捨那。” 這樣參究這個理,就是修止觀的正觀。

“如是依止淨行所缘,尋思六事差別觀已,數數於內,令心寂靜,數數複於如所尋思,以勝觀行審谛伺察,彼由奢摩他為依止故,令毗钵捨那速得清淨。” 總而言之,要修定,以修定為根本,“奢摩他為依止故,令毗钵捨那速得清淨”,觀慧,由觀發起了真正的智慧,“速得清淨”。

“複由毗钵捨那為依止故”,相反的,靠你的觀慧成就, “令奢摩他增長廣大。” 所以,慧力、理越通,定力越大。

“若依止善巧所缘,及淨惑所缘,尋思六事差別所缘毗钵捨那,於其自處,我後當說。” 將來再講,後面再說。這個不是無著菩萨說的,是彌勒菩萨講的,你們再聽,慢慢等到他講吧。

今天到這裡為止,好不好?(起!敬禮!)


“複次此中有九種白品所攝加行。與此相違當知即是九種黑品所攝加行。雲何名為白品所攝九種加行。一相應加行。二串習加行。三無倒加行。四不緩加行。五應時加行。六解了加行。七無厭足加行。八不捨轭加行。九正加行。由此九種白品所攝加行故。能令其心速疾得定。令三摩地轉更勝進。又由此故於所應往地。及隨所應得。速疾能往能得無有稽迟。黑品所攝九種加行。不能令心速疾得定。不令三摩地轉更勝進。又由此故於所應往地及隨所應得。極大稽迟不能速疾往趣穫得。雲何名為相應加行。謂若貪行者。應於不淨安住其心。若嗔行者。應於慈愍安住其心。若痴行者。應於缘起安住其心。若憍慢行者。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若尋思行者。應於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若等分行者或薄尘行者。應隨所樂攀缘一境安住其心。勤修加行。如是名為相應加行。雲何名為串習加行。謂於奢摩他毗钵捨那。已曾數習乃至少分。非於一切皆初修業。所以者何。初修業者。雖於相應所缘境界勤修加行。而有諸蓋數數現行身心粗重。由是因缘不能令心速疾得定。如是名為串習加行。雲何名為不緩加行。謂無間方便殷重方便勤修觀行。若從定出或為乞食。或為恭敬承事師長。或為看病。或為隨順修和敬業。或為所餘如是等類諸所作事。而心於彼所作事業。不全隨順不全趣嚮不全臨入。唯有速疾令事究竟。還複精勤宴坐寂靜修諸觀行。若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刹帝利。婆羅門等。種種異眾共相會遇。雖久雜處現相語仪。而不相續安立言論。唯樂遠離勤修觀行。又能如是勇猛精進。謂我於今定當趣證。所應證得。不應慢緩。何以故。我有多種橫死因缘。所謂身中或風或熱或痰發動。或所饮食不正消化。住在身中成宿食病。或為於外蛇蝎蚰蜒百足等類諸惡毒蟲之所蛆蠚。或複為人非人類等之所驚恐。因斯夭沒。於如是等諸橫死處。恆常思惟修無常想住不放逸。由住如是不放逸故。恆自思惟。我之寿命傥得更經七日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時半時須臾或半須臾。或經食頃。或從入息至於出息。或從出息至於入息。乃至存活經爾所時。於佛聖教精勤作意修習瑜伽。齊爾所時於佛聖教。我當決定多有所作。如是名為不緩加行。雲何名為無倒加行。謂如善達修瑜伽行諸瑜伽師之所開悟。即如是學於法於義不颠倒取。無有我慢。亦不安住自所見取。無邪僻執。於尊教诲終不輕毀。如是名為無倒加行。”(三十一卷)

現在,這一段起,有許多可以跳過去、念過去,但是都是正式修持最重要的地方。現在,我們不要忘記了,講修止觀,修定、修慧,佛法的高明處就是慧,最後是般若,這是同一切宗教、一切外道的不共法,是般若,般若是修慧來的。打坐,不過是修止、修定的一個初步的練習,這不算是佛法的不共法,那是個共法。現在講修慧的重要,修慧的初步,就是修毗婆捨那,觀,觀行,觀的修行。現在都是講修觀的部分,這個基本不要忘記了,不然不曉得自己在搞些什麼,尤其你們前後沒有複習的,都是莫名其妙。

打坐修定,打坐是很粗淺的,是共法。修定固然是難,但是不算太難;修慧,你看著很簡單,很難。

“複次此中有九種白品所攝加行”, “白品”就是善法的“加行”, “與此相違,當知即是九種黑品所攝加行。雲何名為白品所攝九種加行?一相應加行,二串習加行,三無倒加行,四不緩加行,五應時加行,六解了加行,七無厭足加行,八不捨轭加行,九正加行。” “不捨轭”,“轭”就是牛拖車時,掛著脖子上的一個圈,隨時要“不捨轭”,也就是老子說的,“聖人終日行,不離辎重”,一放逸就不行。

“由此九種白品所攝加行故,能令其心速疾得定”,觀行不成就,大家不能得定,是理不透,理沒有參透。所以,毗婆捨那是有如此重要。而要想修觀行,修這“九種白品”,善品所包含的“加行”,可以使心很快得定。我們真正不能定的原因,不是身體不能定哦,是心不能定。

“令三摩地轉更勝升進。” 心真得定了以後,使你的三昧——定不一定是三昧,使你的各種三昧越來越嚮上進、升華。

“又由此故,於所應往地,及隨所應得,速疾能往能得,無有稽迟。” 所以,修了善品的九種加行,由於這個理由,你所應該想住在哪一種地,哪一種地位,或者小乘的九次第定,大乘的十菩萨地,你應該到的都會到,“及隨所應得”,隨便你,隨意所得,很快的能夠得到,“無有稽迟”,不會慢,很快。

“黑品所攝九種加行,不能令心速疾得定,不令三摩地轉更勝升進。又由此故,於所應往地,及隨所應得,極大稽迟,不能速疾往趣穫得。” 同樣你在修行,修的是黑品的業,所以永遠不能得定,也永遠不能得到所應得的境界。所謂黑品、惡業,都是在輪回、散亂、煩恼中過的,這個理由先講明,正反的

後世的佛學,佛過世以後,這些大菩萨們著的論非常合邏輯,看它很啰嗦,(若)在我們中文講,講了一面,下面就懂了;可他們不是,非要詳細地告訴你,正面是怎麼樣,反面的,雖然是同樣的那幾句話,同樣地再講一道。現在一點一點地分析。

“雲何名為相應加行?謂若貪行者,應於不淨安住其心。若嗔行者,應於慈愍安住其心。若痴行者,應於缘起安住其心。若憍慢行者,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若尋思行者,應於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若等分行者,或薄尘行者,應隨所樂攀缘一境安住其心,勤修加行。如是名為相應加行。” 這還都屬於修行的加行法,加行法就那麼多!就是說,慾念重的人、貪戀重的人,貪戀這個世間、貪戀慾念,要修不淨觀,所以,第一個就是不淨觀。所以,不淨觀、白骨觀為什麼那麼重要?就是打破自己無始以來第一貪慾念的那個習氣,必須要修。當然,許多人修了不淨觀,自己沒有見過那個場面,也很可愛,對不對?你們到國防醫學院看人家解剖,前天去了,回來飯吃得下嗎?(同學:吃得下。)照吃不誤,不淨觀對你們也沒有用,呵,白骨,纵然白骨也風流啊,那怎麼辦啊,哈。所謂不淨觀,不一定是要看死人啊,懂了吧?廣義的,一切都是厭惡,就是厭惡貪念重的人多多體會世間的不淨,就會起厭惡之心。

所以,在別的經典上,學佛的第一步,看你有沒有發起厭離心,厭惡這個世間的一切,就是認為都是不淨。譬如說,人事是非多、煩恼多,都是不淨,廣義的不淨如此。狹義的,先叫你看這個死人,看這個爛了的、肿了的,這個不淨觀是先了身,了自己這個色身之貪念,曉得總歸要壞,總歸是那個樣子。廣義的不淨觀,那還要多……。這是必須要修的——所謂這個,還只是加行,還不算是正修正思維,但是,非修這個加行不可。

嗔心大的,對一切眾生要修“慈愍”觀。你們對慈愍觀,做得起來嗎?嘴裡都會做,慈悲得很啊,心肠壞得很,呵,永遠都動不了。所以“安住其心”,這四個字,做到一點點都很難,既不能“安”,又不能“住”。偶然一念*起來,孟子說“恻隱之心,人皆有之”,不一定,不一定。有人持刀殺人,“嘿,這很好玩。”還有人看到殺人的時候,拿著包子、馒頭,在那裡等著,沾那個熱的血,趕快吃下去,吃補,呵,哪裡有慈憫觀,很難。你不要覺得我是不會有嗔心,每一個人都有嗔心,很大的!

“痴行者,應於缘起”,看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大家都會講,但沒有看空沒有用心體會過。所以,由此看來,佛經說的,我們一看就懂,這些都不需要修。你回轉來仔細一想,為什麼諸佛菩萨都是那麼講?難道是……好像選舉時,“投我一票”一樣的,“第三號、第五號,拜託拜託,我一定替你服務,投我一票!”他們不是搞這個宣傳的,諸佛菩萨不是搞這個宣傳。為什麼那麼再三地強調?我們現在回轉來反省,每一樣,不是修不起來,都可能去修,但就是不會做到,更不會做到“安住其心”。這就是問題來了,明知道是空,“看得破,忍不過”;明知道應該慈悲,“想的到,做不來”。所以,“安住其心”都不能做到,因此定慧都不相應。

譬如“骄慢”的人,人天生都有些骄慢,習氣帶來的。“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六道輪回、三界天人都有差別。所以,我們看不起人家,上界的人看我們更看不起。所以,我們吃的饮食……看狗吃的大便很臭,狗覺得很香啊,它吃得津津有味,我們的界地位比它高,所以看它很臟。天人看我們吃飯,也等於我們看狗吃飯一樣,他也覺得很臟。把這個“界差別”弄清楚了以後,所以沒有什麼骄慢心。

思想太多,應修“阿那波那”,聽呼吸、觀呼吸,數息法門等。但是,有人數了幾十年,越數思想越亂。所以,“安住其心”四個字是這樣。

“等分行者”,有人貪嗔痴慢都是一樣的重,或者是一樣的輕,總而言之,應該修一個“攀援一境”,心一境性,專一一點“安住其心”。

這些都是“勤修加行”。 所以,我們大家現在加行都沒有做到,何況得止。

“如是”,這些都是講“相應加行”,為什麼叫相應加行?同你要學佛、修定、修慧的觀念相應了,關聯非常大,它是互相感應的,有這樣大。所以,這些都是“白品所攝”加行,走善業道的。

“雲何名為串習加行?謂於奢摩他、毗钵捨那,已曾數習,乃至少分,非於一切,皆初修業。所以者何?初修業者,雖於相應所缘境界勤修加行,而有諸蓋數數現行,身心粗重,由是因缘,不能令心速疾得定,如是名為串習加行。” 就是說,我們的修行要累積,功德就修功德,一點一點,一毛錢一毛錢地賺來。一分一分,一毛一毛加上去,變一塊;一塊一塊加上去,變十塊,慢慢,一串一串練習來,所以叫“串習”。

就是說,怎麼叫“串習加行”?我們對於修止、修觀,已經“數習”,或者已經開始在修了,“乃至少分”,或者有一點影子了,“非於一切,皆初修業”,但是,這只能說,你在定慧上練習,先把它串習好、練習好,並不是其它的一切功德業力,你已經開始修持了,還沒有,所謂菩萨萬行,你碰都沒有碰呢。

“所以者何”,什麼理由呢?“初修業者”,怎麼叫“初修業者”? 初修善業,大家開始修行是初修善業。“雖於相應所缘境界勤修加行”,雖然你念佛也在拼命念,念咒子也在念,打坐也在坐——不是,打坐也在打,打也可以,反正不是打,就是坐。那麼,“而有諸蓋數數現行”,睡眠,愛貪睡,貪、嗔、痴、慢等等,這個五蓋把你蓋住了財色名食睡,貪瞋痴慢疑大小五蓋,“諸蓋數數現行”,隨時起來。三天打渔,兩天晒網,一兩場坐得比較好一點,然後覺得自己脈也通了,覺得對自己很過得去了,“哎,輕松一下。”一輕松,七八天、半個月過去了,就是“諸蓋數數現行”。“身心粗重”,所以身很重。

你看,年紀大了身更重了,這裡血壓高了,手、膀子都抬不起來了,走路啊,那個腳後跟拖在地上,慢慢拖起走,身粗重。人活著,年輕人的身體很輕啊,所以跳得高。人抱人,抱活人很容易抱起來,抱個死人就抱不動,這一口氣不來就加重了。

所以,人的身體越來越粗、越重,先是那個肚子發達,肚子裡頭裝著魚翅、燕窝、牛肉、萝卜,加上大便,所以越來越重,肥肉啊,那個……越來越身粗重。相反的,有工夫,修持到的,身心都很輕靈,身輕如葉,身體像樹葉子在空中飘著,再輕一點都會飛騰。心很靈敏,不會粗重、笨笨的。告訴他,“哎,這個事情,你嚮後轉。”“哦,嚮後啊……”慢慢才轉過身來。跟很多人講:“你懂了沒有?”“诶,又聽錯了。”心不清明,心不靈,就是“身心粗重”。像有的人嚮左轉、嚮右轉搞不清楚一樣,心不靈。所以說,“諸蓋數數現行,身心粗重。”

“由是因缘”,因為你五蓋都有,身心有粗重,“不能令心速疾得定”,所以不能入定。“如是名為串習加行”,所以要多練習,多練習定慧,就是功德慢慢累積起來。定慧是要功德才能慢慢累積起來的;修行的工夫累積起來,就是功德

“雲何名為不緩加行?謂無間方便、殷重方便,勤修觀行。若從定出,或為乞食,或為恭敬承事師長,或為看病,或為隨順修和敬業,或為所餘如是等類諸所作事,而心於彼所作事業,不全隨順,不全趣嚮,不全臨入,唯有速疾令事究竟,還複精勤宴坐寂靜,修諸觀行。若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刹帝利、婆羅門等,種種異眾,共相會遇,雖久雜處,現相語仪,而不相續,安立言論,唯樂遠離,勤修觀行。又能如是勇猛精進,謂我於今定當趣證,所應證得,不應慢緩。” 所以說,你不能原諒自己,修行拖延時間,不管中間什麼原因。這一段講的,都是同我們的生活一樣的。怎麼叫“無間方便、殷重方便,勤修觀行”?你要想盡辦法,“無間”,不能間斷性的,隨時隨地要用功,珍重自己,努力去修,“勤修觀行”。

譬如說,他舉例子,有些人打坐很好——當然,打坐不算是修行了,是加行裡的,就是修行得很好,但為了生活,出家人要去化缘,“乞食”;或者說老師那邊有事,替老師、替師長去幫忙,“恭敬承事師長”;或者說,哎呀,我的親戚、父母有病,我必須要照顧;或者說:哎呀,我那個團體,大家都有事,都在做法事,吹吹打打,我也總要去幫忙,敲一下木魚吧;或者親戚搬家,我總要去吧,種種等等理由,“或為所餘如是等類諸所作事”,多得很了,他是隨便舉幾個例子,對出家人而說。雖然這些環境擾亂你,事情你身體在幫忙做,心在修行,心還要在做工夫、在定,“而心於彼所作事業,不全隨順,不全趣嚮,不全臨入”,這樣,要求自己趕快能夠回到定慧的境界。所以,隨時抓著空閒的時間,“還複精勤宴坐寂靜”,打坐去,求清淨,“修諸觀行”,應該做的工夫不能間斷。

所以,“若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就是近事男等,就是修行的居士們,一般學佛的人;“刹帝利”,乃至當帝王、軍人;“婆羅門”,乃至於當宗教教主的這些人等等,“種種異眾,共相會遇”,就是做各種應酬、談話,人世間總離不開各種人事,人事有許多關係往來,“種種”,大家見面的時候,也談話、也什麼,面子上雖然如此,此心沒有離開修持。“唯樂遠離,勤修觀行”,在一切環境,此心不變,努力求證。“又能如是勇猛精進”,人要立定的誌願:我這一生,或者我這幾年,非進入這個情況不可!所以,“所應證得,不應慢緩”,不應該原諒自己、宽容自己等一下,或者是說,“我現在還在這裡讀書,是這個學期了,下個學期我會好一點。”這種觀念就是該打屁股了。

“何以故”,什麼理由? “我有多種橫死因缘”,一個人生命無常,你隨時會死掉的。 “所謂身中或風或熱,或痰發動,或所饮食不正消化,住在身中,成宿食病。” 你們看看,你們自己檢查,所以,三天、兩天到我那裡拿藥,中藥、西藥的銷路最大,就是你們自己不攝生。

他說,人隨時會死,“身中或風或熱”,就是氣不對了,立刻會死亡。中風就是氣不對了,血脈閉了。或者是高燒,四大不調,水力不夠,風力不合,火力變大就發炎,發炎就是發高燒。或者“痰發動”,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痰,老年人的痰更多。你看一個人臨死的呼吸,醫院裡,看不對了,喉咙切開,一條管子進去,那個痰堵住肺部了,痰凝結了。大部分,據我的經驗,我說:“喉咙開了?”“開了,管子插在這裡。”多半十個裡頭九個沒有希望了。最後,痰一堵住了,水堵住呼吸(師示動作)“呃呃”,就安息去了。

所以你看,佛是大醫王,他懂得很啊,“或風或熱,或痰發動”。

“或所饮食不正消化”,很多病都是饮食消化不對來的,結果,看到好菜就猛吃、拼命吃,然後啊,怕人多了不夠,那個筷子下去,這一大夾塞進去,塞進去,是病塞進去啊!“或所饮食不正消化,住在身中成宿食病”,其實,每個人每天吃三餐,肠胃裡面許多並沒有消化完,消化不完。

所以你看,越吃得多的人,容易得糖尿病。所以,你們出家人過午不食,中午吃一大碗,因為儲備嘛,晚上不吃嘛,所以吃!其實,吃下去太多,肚子吃得像餓狼一樣,餓狼你們沒有看過啊,肚子胀出來。那麼,他雖然夜裡十二個鐘頭不吃,消化沒有完。消化沒完,那個渣滓從胃到肠子裡,最怕是肠子粘上消化不完的,肠子也在消化。所以我經常告訴你們,“若要不死,肠內無屎”,大肠內沒有剩下來的大便在裡頭,那個大肠被X光一照,透明的,中間沒有東西,那是健康得很!普通人都是大便一大截掛在裡頭,當然裡頭發金黃色、紅色……綠色是菜葉子,黃色是豆子啊、飯啊,這些東西變的。肠子中毒,消化不良,最壞!

“宿食病”就是饮食沒有完全消化。所以,修瑜珈的人,許多一個礼拜有一兩天不吃飯的,完全不吃飯,喝水,把這個肠子洗幹淨。

修瑜珈有個練習怎麼洗胃,一條纱布,很長的,幹淨的,消毒的,吃下去,完全咽下去,然後拉出來,那個味道之難聞……把肠子洗得幹淨,洗一道,瑜珈術。

如果照我們的祖師爺,那個第一位到中國來顯神通的佛圖澄,當然,不是我們這個“糊涂沉”,我們個個都是又“糊涂”又“沉”。他老人家經常……他身上帶電燈的,晚上要看經,他這裡有塊棉花,把棉花一拉開,看書;看完了他又塞起來。然後高興,跑到水邊,把胃拿出來,翻過來,把自己胃拿出來,翻過來洗一洗,幹淨了,再放回去,這就是佛圖澄。所以,他對佛法在中國的開創影響最大。

這個消化不淨很可怕,患“宿食病”。這是內在的。

“或為於外蛇蝎、蚰蜒”,就是現在講的細菌、小蟲子進去了, “百足等類” 蜈蚣這些等, “諸惡毒蟲之所蛆蠚。” 被外面的蟲咬了,傳染病來了。

“或複為人”,人為地被車子撞了,被人家殺了,扁锥拿來捅進去了, “非人”,隨時有鬼什麼的。有時看到有些人身上有紫斑症,普通人講被鬼掐了,夜裡起來,身上一塊青的,就是紫斑症。 “人與非人類等之所驚恐,因斯夭沒。” 你要曉得,我們的生命真是脆弱,內內外外,隨時許多的差錯會使我們翘辫子。你不要,“我身體好,沒有關係!”有關係,你不過是肉一坨,這一坨肉啊,隨便出來一樣東西,你就過去,地水火風少一樣都不行。

“於如是等諸橫死處,恆常思惟,修無常想,住不放逸。由住如是不放逸故,恆自思惟,我之寿命,傥得更經七日、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時、半時、須臾,或半須臾,或經食頃,或從入息至於出息,或從出息至於入息,乃至存活經爾所時,於佛聖教,精勤作意修習瑜伽,齊爾所時,於佛聖教,我當決定多有所作,如是名為不緩加行。” 就是說,隨時想到,我的寿命沒有幾天,最後一路一路減下來,七六五四三二一,或者你一口氣不來,就沒有了。所以啊,不要認為還有時間等待你來修,不要以為年輕,今年不行,明年;這個地方不行,還有那邊,那邊?沒有那邊。這叫“不緩加行”。

這些都屬於善業方面,修行出離的善業方面,白品加行的九種裡的。

“雲何名為無倒加行?謂如善達修瑜伽行,諸瑜伽師之所開悟,即如是學,於法於義,不颠倒取,無有我慢,亦不安住自所見取,無邪僻執,於尊教诲,終不輕毀,如是名為無倒加行。” 不颠倒的加行。就是說,我們學法的人,“善達修瑜伽行”,修相應,修道相應。“諸瑜伽師之所開悟”,一切真修行人,開始你的法門就是依照教師的指導……

“雲何名為應時加行。謂於時時間修習止相。於時時間修習觀相。於時時間修習舉相。於時時間修習捨相。又能如實了知其止止相止時。了知其觀觀相觀時。了知其舉舉相舉時。了知其捨捨相捨時。雲何為止。謂九相心住。能令其心無相無分別。寂靜極寂靜等住寂止。純一無雜故名為止。雲何止相。謂有二種。一所缘相。二因缘相。所缘相者。謂奢摩他品所知事同分影像。是名所缘相。由此所缘。令心寂靜。因缘相者。謂依奢摩他所薰習心。為令後時奢摩他定皆清淨故。修習瑜伽毗钵捨那所有加行。是名因缘相。雲何止時。謂心掉舉時。或恐掉舉時。是修止時。又依毗钵捨那所薰習心。為諸尋思之所擾恼及諸事業所擾恼時。是修止時。雲何為觀。謂四行三門六事差別所缘觀行。雲何觀相。謂有二種。一所缘相。二因缘相。所缘相者。謂毗钵捨那品所知事同分影像。由此所缘令慧觀察。因缘相者。謂依毗钵捨那所薰習心。為令後時毗钵捨那皆清淨故。修習內心奢摩他定所有加行。雲何觀時。謂心沉沒時。或恐沉沒時。是修觀時。又依奢摩他所薰習心。先應於彼所知事境如實覺了。故於爾時是修觀時。”(三十一卷)

……盡管你們“老師好!老師早!”你以為我聽你們那一套啊?你們心中都我慢!老師好!老師早!?因為你還在這裡,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啊,你們真信我啊,才有鬼呢,那我才自己見鬼!你們的我慢大得很,“老師的話跟我的意見差不多!”最高的是如此,再不然,“這個老師講的和我是相反,跟我的意見不同。”(眾笑)如此而已。

你們諸位,我清楚得很,不要唬我了,我騙你是真的,你騙我是假的,有時候故意裝起來給你們受騙,“哎呀,老師好!老師早!”“老師啊,我不能離開你啊!”對呀,我知道啊!呵呵,(眾笑)你真好啊——靠不住的,一肚子的我慢。

“亦不安住自所見取”,你們自己的主觀成見不會放掉的,所以都在颠倒想。也“無邪僻執”,沒有怪毛病、怪思想執著自己的意見,所以,要無颠倒。“於尊教诲終不輕毀”,對於真正的親教師,你如果認定了他有資格可以領導你,就“不輕毀”,不輕蔑,不毀,並不是說你背後罵他叫毀谤,你心裡沒有那個“輕毀”,如果身心行為沒有照他的教法去做,就是毀。“如是名為無倒加行”,這樣才叫不颠倒的加行。

“雲何名為應時加行?謂於時時間修習止相,於時時間修習觀相,於時時間修習舉相,於時時間修習捨相。又能如實了知其止、止相、止時。了知其觀、觀相、觀時。了知其舉、舉相、舉時。了知其捨、捨相、捨時。” 我的外婆,這一段要小心了,難了。

怎麼樣叫做“應時加行”?修行人隨時隨地,你要了解自己現在處的境界,有些什麼事。你說“我不知道啊。”你不知道?諸佛菩萨教理上都告訴你了。

“謂於”,這是講什麼?“時時間修習止相”,隨時隨地“時時間”修止、修觀,這兩樣容易懂。

怎麼樣叫“於時時間修習舉相”,就不懂了,對不對?是啊,真的啊?不騙我啊?這個“舉相”,你們愛睡覺、愛昏沉,沉默下去,隨時把自己沉默的心提舉上來;掉舉是不對的,可是,太沉默必須要掉舉起來,舉起來,不是掉,懂了吧?所以,哪個時間要修習舉相……

但是,你精神太旺了,三天三夜睡不著,我的外婆呀!那怎麼辦呢?要修習“捨相”,不是去修昏沉、不是去睡覺,要把高亢的精神能夠松下去。難啊,調和到中庸之難。精神健旺,散亂心重;精神不夠,喜歡嚮枕頭、嚮棉被,這也不好,怎麼樣兩邊能夠中……

“又能如實了知”,你要徹徹底底認識,“其止、止相、止時”,怎麼叫得止?止的相?現在我是在得止還是在昏沉,你要搞清楚。“止時”,這個正在定的時間;而且,我這個境界應該要住多久才對,要搞清楚。

譬如說,一般人講修氣脈,任督二脈,哦……有許多人說“老師啊,我身上的奇經八脈、任督二脈都打通了。”我說:“這樣啊,恭喜你了。”我們的高級部都可以取消了,你都通了嘛。通了,轉到什麼時間?老是在那裡玩氣脈?到哪個時候,該玩不該玩,不該玩的時候要叫它怎麼停呢,你知不知道啊?不知道——盲修瞎練!最後得個果位,墮落外道,充其量是個外道,天人裡頭的什麼天人?阿修羅,墮進去了。所以,你要知道止、止相、止時。

“了知其觀”,你做觀行,修觀、修慧,“觀相、觀時”你要搞清楚,所以要修一切法門。譬如說,有時候身上感冒了,風大了,那麼我修止觀,有哪個法門又可以修行,又可以祛病,你就要懂;你不懂,要問老師,我有多少時間給你們問啊?這裡幾十個,那裡幾百個,把我五馬分尸,剁了也不夠啊!為什麼自己不求解?所以,“觀相、觀時”。

“了知其舉、舉相、舉時”,該怎麼樣提高精神,方法是什麼,自己找。

“了知其捨、捨相、捨時”,這就麻煩了,對不對?這怎麼辦?你們諸位說怎麼辦,涼拌?怎麼辦,還是辣椒拌?你總要想想看。好,下面告訴你。

“雲何為止?” 怎麼叫做止。 “謂九相心住,能令其心無相無分別,寂靜極寂靜,等住寂止,純一無雜,故名為止。” 這個止,簡單初步地告訴你,就是九種“心住”。心“住”,這個字佛經用得好啊,心住,不是停掉,停不叫定,那叫死亡;心住,住在那,等於我們爬到八樓,我現在住在那裡,不下樓,我住在這裡,對不對?停掉了就停擺了,對不對?那麼“九相”,有九種“心住”。這種心住了以後,“能令其心無相”,心在無相,也不是空、也不是有,也不是光明、也不是黑,“無分別”。

“寂靜極寂靜”,等於寂靜到極點。“等住寂止”,由心住到止,流水一樣,止在那裡。“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清風不來,微波不興。一潭清水,不是一潭死水,“寂止”。“純一無雜”,專一這個境界,沒有雜亂,“故名為止”,這叫做止相。不是不知啊,你以為打起坐來,弓腰駝背坐在那裡,圓咕隆冬的,像畫上畫的那個老和尚(師學動作,眾笑),那完全在昏沉中,我告訴你。真得止的時候,一定是安詳端正,止了,“寂靜極寂靜”,真得定一定是莊嚴慈祥。這樣若是有道(師學動作,眾笑),我不要這個道,我還是把自己坐端正一點舒服。背如弯弓,頭如骷髅,那樣子叫有道?奇怪了!你們注意啊。

所以,你們出去訪道、訪名師……我們從小就會帶來一幅眼鏡,就看得出來,盛名之下有沒有道……我們一看、一拜,好,磕一個頭,走了。寧可找那些爛兮兮的,踢裡塔拉的,一看,一望而知,嗯!有道!趕快追,自己要帶一幅擇法眼。

所以現在告訴你,“純一無雜故名為止。”

“雲何止相?謂有二種,一所缘相,二因缘相。所缘相者,謂奢摩他品所知事同分影像,是名所缘相。由此所缘,令心寂靜。” 就是上次給你們講過的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你看,你或者觀一個佛像、觀一個明點,它永遠清明,意識上在的,定是心定啊,不是……有些人這個樣子(師做動作,有人笑),你一看,他不是心定,你看,是不是定的樣子?怎麼不是啊?呆住了。怎麼叫呆住?你一看,他在身體的感受上搞,那個感受,搞得眼睛血管**,眼睛都眨不動,乃至眼充血,然後看起來,臉上的肌肉好像(師示動作,眾笑),這怎麼是定?所以,內外是一致的,他輕靈,意識上一定,外觀很輕松,你看,佛菩萨的慈悲喜捨相就出來了。

所以,這個裡頭分別得很清楚。有聪明的懂了,一看就知道了,不是臉上的……你們臉上的氣相都堵塞住了,不通氣、不通窍了,一看就知道了,定?定個屁?!這才是定相,就可以看出來了。你就可以看出來他的“所缘相”,“所知事同分影像,是名所缘相。由此所缘,令心寂靜”,或者修定在一點明點,定在一個空境界裡,此心寂靜,就是“所缘相”。

怎麼叫因缘相呢? “因缘相者,謂依奢摩他所薰習心,為令後時奢摩他定皆清淨故,修習瑜伽毗钵捨那所有加行,是名因缘相。” 因定、因止,然後起觀。就是說,“謂依奢摩他”得止了,這個有分別影像所缘的境界清明了,“所薰習心”——其實,那個境界不是你所缘的那個境界。因這一點明點習慣了、止住了,是練心的第一步,練此心可以專一,心一境性;那麼,定久了以後,再一起觀,用正思維一觀,境界很明。如果不加定,你光用思想,變成推理、變成妄想了,那就不是觀,就差在這裡!這個意思懂不懂?不懂也算了,過去了。

“修習瑜伽毗钵捨那所有加行,是名因缘相”,這是止相,懂了吧?

怎麼叫止時呢? “雲何止時?謂心掉舉時,或恐掉舉時,是修止時。又依毗钵捨那所薰習心,為諸尋思之所擾恼,及諸事業所擾恼時,是修止時。” 什麼叫“止時”?我們心太散亂,心跳,或者恐怕自己的心會亂……譬如說,普通講這個人很愛緊張,什麼叫緊張?一個人心散亂就愛緊張,心量不宽的人愛緊張,心量狹小的或者愛緊張,常散亂的愛緊張;或者恐怕自己的心會起掉舉,這個時候需要多修止。

還有,“依毗钵捨那所薰習心”,多修觀,譬如學問好,多看教理,道理上學哲學、學邏輯,佛學的理了解了——為什麼一般研究佛學的人不能成道,他沒有止,不能得定。因為理懂得了,雖然念經,是思想練多了,“為諸尋思之所擾恼”,你被思想擾亂了;思想多了、學問多了,擾亂了,不能得定。或者一個人事情多,菩萨可以入世,但是,有些菩萨定力不夠,菩萨也變“萨菩”了,沒有到八地以上的菩萨,一樣會落下來。因為他發心入世了以後,利世利人,一切的事業擾亂了他。你們說,“哎,我們也是菩萨啊,做生意、做事業……”什麼事業?救人?救自己都來不及,做什麼事業?那麼,這個時候注意自己,修止,多修止,唯有修止,不修觀。

“雲何為觀?” 怎麼叫做觀行? “謂四行三門六事差別所缘觀行。” 講過的,這個大家還記得吧?觀行,“四行三門六事差別”,哪一頁啊?趕快翻翻看,翻得快的就算有本事了,連頁數那點影像都找不到啊,太不止了,(同學……)那還有點止相,總算有個印象,有分別影像。所以,你們自己研究經典,就要這麼翻過來對,本來自己不曉得哪裡……“三門六事差別所缘觀行”不講了,前面已經說了,彌勒菩萨講過了。

現在,怎麼叫觀相呢? “雲何觀相?謂有二種,一所缘相,二因缘相。所缘相者,謂毗钵捨那品所知事同分影像,由此所缘,令慧觀察。” 他說,上面講到修止、修觀時候的那一品,就是那一章裡,佛告訴我們“同分影像”,已經講過了,就是說,修這個“同分影像”,有分別、無分別之間,你能“知”,“由此所缘令慧觀察”,智慧增加。

怎麼叫修觀的 “因缘相者,謂依毗钵捨那所薰習心,為令後時毗钵捨那皆清淨故,修習內心奢摩他定所有加行。” 就是說,你修觀的練習,工夫到了,練習久了,將來隨便任何時間要修觀,雖然起心動念,此心是定的,永遠是清定的。這個樣子“修習內心奢摩他定所有加行”,在觀中就會修定;同樣的,在定中可以修觀。這個叫做“觀相”。

所以,有學問的凡夫研究佛學的思想,算不算觀呢?也算觀,可是,凡夫就變成妄想了,因為他沒有定相。所以《楞嚴經》叫普通學佛的人是“幹慧”,等於我們人叫幹爹、幹媽、幹哥哥一樣的,幹的,它沒有定水滋潤,沒定力,沒有用。

所以,真的有學問、有智慧,無所不通,為什麼?因為他永遠在定中,所以慧越來越大,因為慧大了,他的定境越來越大,定慧兩個要如此。

“雲何觀時?謂心沉沒時,或恐沉沒時,是修觀時。” 就是愛昏沉的人,愛睡覺的人。有些人認為“一被子蒙頭萬事休”,這就是道,你道去吧,慢慢就變猪去了。心昏沉時,或者恐怕自己要昏沉了,就要“修觀”。

“又依奢摩他所薰習心,先應於彼所知事境如實覺了,故於爾時是修觀時。” 依於你平常所修的定力……所以,你在定的境界裡,無有纤毫、無有一點什麼事情不知;這個定,假設是萬事不知,不算正定,是這個樣子。

先休息吧,要“知時”哦,現在是“休息時”。


“雲何為舉。謂由隨取一種淨妙所缘境界。顯示勸導庆慰其心。雲何舉相。謂由淨妙所缘境界。策勵其心。及彼隨順發勤精進。雲何舉時。謂心沉下時。或恐沉下時。是修舉時。雲何為捨。謂於所缘心無染污心平等性。於止觀品調柔正直任運轉性及調柔心有堪能性。令心隨與任運作用。雲何捨相。謂由所缘令心上捨。及於所缘不發所有太過精進。雲何捨時。謂於奢摩他毗钵捨那品所有掉舉心已解脫。是修捨時。如是名為應時加行。雲何名為解了加行。謂於如是所說諸相。善取善了善取了已。慾入定時即便能入。慾住定時即便能住。慾起定時即便能起。或時棄捨諸三摩地所行影像作意思惟。諸不定地所有本性所缘境界。如是名為解了加行。雲何名為無厭足加行。謂於善法無有厭足修斷無廢。於展轉上展轉勝處。多住希求。不唯穫得少小靜定便於中路而生退屈。於餘所作常有進求。如是名為無厭足加行。雲何名為不捨轭加行。謂於一切所受學處無穿無缺。雖見少年颜容端正可愛母邑。而不取相不取隨好。於食平等勤修覺寤。少事少業少諸散亂。於久所作久所說等。能自隨憶令他隨憶。如是等法說名不捨轭加行。由此諸法能正隨順心一境性。不捨其轭令心不散。不令其心驰流外境。不令其心內不調柔。如是名為不捨轭加行。雲何名正加行。謂於所缘數起勝解。數正除遣是名正加行。如有勤修不淨觀者。數正除遣於諸不淨。作意思惟諸不淨相。由隨相行毗钵捨那而起作意。於所缘境數數除遣數數現前。其正除遣複有五種。一內攝其心故。二不念作意故。三於餘作意故。四對治作意故。五無相界作意故。當知此中由九相心住。毗钵捨那而為上首。故名內攝其心。由於最初背一切相無亂安住。故名不念作意。由缘餘定地境思惟餘定地。故名於餘作意。由思惟不淨對治於淨。乃至思惟阿那波那念對治尋思。思惟虛空界對治諸色。故名對治作意。由於一切相不作意思惟。於無相界作意思惟。故名無相界作意。雖遍安立一切所缘。正除遣相總有五種。然此義中正意。唯取內攝其心不念作意。初修業者始修業時。最初全不於所缘境係縛其心。或於不淨或複餘處唯作是念。我心雲何得無散亂無相無分別。寂靜極寂靜。無轉無動無所希望。離諸作用於內適悦。如是精勤於所生起一切外相。無所思惟不念作意。即由如是不念作意除遣所缘彼於其中修習瑜伽攝受適悦。複行有相有分別不淨等境。雲何而行。謂由隨相行。隨尋思行。隨伺察行。毗钵捨那行。彼境界而非一嚮精勤修習毗钵捨那還捨觀相複於所缘思惟止行。”

“雲何淨障。謂即如是正修加行諸瑜伽師。由四因缘能令其心淨除諸障。何等為四。一遍知自性故。二遍知因缘故。三遍知過患故。四修習對治故。雲何遍知諸障自性。謂能遍知障有四種。一怯弱障。二蓋覆障。三尋思障。四自舉障。怯弱障者。謂於出離及於遠離勤修行時所有染污思慕不樂希望忧恼。”(三十一卷)

就是,主要我們要記得,心的境界太昏沉了、太沉沒了,精神太沉沒了,當然要馬上修觀。普通的觀怎麼觀呢,做觀,觀不起來呀……譬如說,有時候因病昏沉了,發高燒,你就昏沉了,感冒了,發炎了……如果這個地方沒有醫藥,一點都沒有,那麼,你要做什麼觀把這個病去掉?這個要本事了。否則,佛法“一切唯心造”的話是騙人的,總要有辦法。醫藥發達的地方光靠有醫藥……那麼,病好了,是你靠物的因缘幫助你,不是心的因缘幫助自己,這個就是有問題。

“雲何為舉?謂由隨取一種淨妙所缘境界,顯示勸導庆慰其心。” 所謂舉,心太沉沒了,趕快修舉,怎麼叫舉?他都只講原則給你,方法沒有教,要你自己的聪明去想。你要“隨取一種淨妙所缘境界”,你取一種很淨妙所缘的境界,那就包含很多了,就是藝術家的真善美。那麼,如果你到某一種環境太昏沉,你喜歡跳舞,你也可以觀觀跳舞啊,等到你跳得一身坐在這裡都快出汗了,差不多你就不跳了,你就從舞裡出來免觀跳舞了,又回來打坐了,比方了,舉個例子給你。

“顯示勸導庆慰其心”,心之難調,實際上,講修行就是在調心,八萬四千法門不過都是調心的法門,這個心怎麼使它調,調到返本還原,調服下來。

譬如說,舉個例子,民國三十八年(西元一九四九年)到基隆,我在基隆住了七、八年,八、九年……現在的基隆大概好了。基隆是臺灣的“雨港”,冬天一到,我的媽呀,一下雨連著兩三個月,牆上都發霉。蓋的被子、垫子都是發霉的,一股霉氣。書本擺在書柜裡拿出來,都拉不開,水分都粘住了。哎呀,我們住在哪裡,泡在那裡,好像變成魚了,真難受!那個時候年紀還輕一點,所以打起坐來,裡頭渾身不爽,裡頭水分、濕氣太多,怎麼辦呢?當然,我還不至於說被這個環境壓迫到一天到晚昏沉,可是粗重啊,身心粗重啊,這感覺就來了。

像你們的身體不靈敏,在那個境界自己還不知道呢,“有病沒有?”“我身體蛮好,噢,飯吃三碗。”飯吃三碗就算身體好啊,那不過是亂吹而已。

我要想辦法,只有想辦法。那個時候,科學的什麼吸濕器也沒有,有也買不起呀;你吸濕器吸掉的也就是這個範圍。做火觀,把水都燒幹——火觀都觀不起,等於說,一池的水,你用根洋火,被水這麼一包,也驅不走,反正沒有辦法。哎,就買一個小電燈泡,買來上邊吊起,打坐的頭頂,就坐在電燈泡下面。

本來衣柜裡面放一個電燈泡,還可以烤烤衣服,我也烤烤我自己,烤了七天,烤過了七天,粗重也幹燥了,要想辦法。

萬一你到一個山洞去,在那個環境裡打坐,恐怕連電燈泡都沒有,我問你怎麼辦?(同學:生一堆火起來。)沒有火啊,那個地方柴都沒有,你說怎麼辦?你不要愣住啊,就是叫你,心要想辦法,這些都是方便。

“雲何舉相?” 這個“舉”,把精神提起來, “謂由淨妙所缘境界,策勵其心,及彼隨順發勤精進。” 這個都看懂了。

“雲何舉時?謂心沉下時,或恐沉下時,是修舉時。” 你要搞清楚,這是昏沉或者是病,你自己要檢查得清楚,所以,修行是非常難的,所以要高度的智慧。那麼舉,他都是說原則,細的方法由你自己去想辦法。

“雲何為捨?謂於所缘,心無染污,心平等性,於止觀品調柔正直,任運轉性及調柔心有堪能性,令心隨與任運作用。” 就是說,隨時可以放下,隨時可以丟開,所謂任運自在,就是捨。

譬如我們張教授在紐約被搶了,身上預備打電話的幾毛錢都被人搶了。在紐約的時候,他也是捨相,因為他剃個光頭,穿一個中國的這種衣服,在街上晃啊晃,兩個黑人的枪就對著他,“不準動,客氣一點,沒有危險。”他說:“好,你要拿去都拿去,我是個和尚……”拿了,最後腰裡頭打電話的兩毛錢,也被拿掉,所以,他打電話都沒有辦法打。

這個時候是不是捨相啊?第一,當然也要捨,捨不得,就被人來個洞了,前面一把枪,後面一把枪,就完蛋了——這個捨還不算,是不是……譬如說,這還是外境。內心上對任何境界任運而轉,隨時放下,提得起放得下,說要就要,不要馬上就丟。要任運而轉難,這是捨,捨的原理。

“雲何捨相?謂由所缘令心上捨,及於所缘不發所有太過精進。” 你要曉得,你太過用功了是毛病哦,這個時候也要捨。譬如說,怎麼叫捨相?“謂由所缘令心上捨”,念頭捨。“及於所缘不發所有太過精進”,太過分了,過與不及都是毛病,掉舉是太過,昏沉是不及,所以心不能調服。

“雲何捨時?” 什麼時間要捨? “謂於奢摩他、毗钵捨那品,所有掉舉心已解脫,是修捨時。如是名為應時加行。” 就是說,你在修定、修觀的當中,掉舉、昏沉等等完全可以解脫,任運自在,就是“修捨”。

換句話,“捨”也就是儒家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斷地精進,也是捨心之一。這樣叫做“應時加行”。

“雲何名為解了加行?謂於如是所說諸相,善取善了,善取了已,慾入定時,即便能入;慾住定時,即便能住;慾起定時,即便能起。或時棄捨諸三摩地所行影像,作意思惟諸不定地,所有本性,所缘境界,如是名為解了加行。” 一切要“解了”,理解到了、知道了,理上知道,就是切斷了,這叫“解了加行”。所謂一切境界,“善了,善取”,該提得起提起,放下就放下,“善了”;“善取”,該要的那個境界就要,不要的,有些工夫境界是附帶來的,不要。

所以,做到了這樣,要入定就入定;要住定,我要定多久,就可以多久;要起定,也就起定,不要說“我工夫還沒有做完,你叫我起來,哎哟,我不對了……”那不算數。隨時把“所行影像,作意思維”的境界,一切境界任運而轉,叫做“解了加行”。

“雲何名為無厭足加行?謂於善法無有厭足,修斷無廢,於展轉上展轉勝處,多住希求,不唯穫得少小靜定,便於中路而生退屈,於餘所作,常有進求,如是名為無厭足加行。” 沒有滿足的時候,修道、做工夫、修功德,沒有滿足的時候,不要得少為足。所謂“修斷無廢”,斷一切惡念,修一切善業,中途沒有廢止,不要得一點好處,以為自己了不起了。

我經常罵有些同學們,“窮得富不得”,窮的時候蛮乖,就是說,哎,剛剛有一點工夫上路,哎呦,自己那個頭翘出來,“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我得道了!”那真是得“道”了,得個什麼道?得個“神經道”!很多人都是這個毛病,就是小根、小器,給他一點水,地上的草一樣,它就發綠;水多給它一點,它就爛掉了,他不是那個根器,就是這樣。

“雲何名為不捨轭加行?謂於一切所受學處,無穿無缺,雖見少年颜容端正可愛母邑,而不取相,不取隨好”,就是說,自己修行,自己始終要弄個苦頭給自己吃,自己要背上一個刑具一樣。就是說,第一個,對男女色的愛好,情愛慾“不取”,能夠遠離了,這是第一。

第二, “於食平等勤修覺寤”,吃東西不貪,“於食平等”,吃任何東西都不貪,只當成醫藥在吃,維持這個寿命。但是要平等,你實在的消耗量夠了,體能消耗……像過午不食,結果中午吃一大大碗,早晨吃一大碗,那你比過午吃的還厲害,所以於食要平等。“勤修覺寤”,永遠保持腦子是清醒的、清楚的,不是昏迷、不是失念。

你看,上面給我們講到失念,你們大家都有,一個東西容易忘記,一件事情、任何一個小動作都容易忘記,就是無明,就是無記,就是失念。善念、惡念、無記三樣都平等。所以,修行只有善業增加,去掉惡業,更要去掉無記,無記就是失念。就是你們記憶力差了,都是在昏沉中,盡管你很聪明,頭腦很好,實際上也在昏沉——業力在昏沉中,比普通的昏沉還要昏沉。所以佛者覺也,修行人那個頭腦永遠是清的,所以,反應永遠是靈敏的。反應迟钝,講一句話,“哎哎……嗯嗯”,半天“哼”不出來,然後搞不清楚,都是問題啊,業力,在那裡檢查啊,你以為自己聪明啊?!講了又不懂……要“勤修覺寤”。

“少事少業,少諸散亂,於久所作,久所說等,能自隨憶,令他隨憶,如是等法,說名不捨轭加行。” 這就是覺悟,頭腦清楚。雖然對一切外缘,想少事、少業,也不散亂……長久,幾十年前所做的事情,乃至小孩時所說的話,你現在一注意,一回想它就來,所以能得宿命通、他心……

昨天下午,一位老朋友,你們都認識,不講了,地位很高。來跟我講,他有個孫子……他跟我談別的事,談完了,他說“老師啊,佛法真很……”他說:“我的孫子,現在是兩歲四個月,兩歲半不到……”他前兩天不舒服,躺到臺大醫院了,他的兒子跟媳婦抱著這個孫子來看爺爺,這個孫子兩歲四個月,一到臺大,“呀,這個地方我來、我來……”他媽媽講:“你當然來過啊,你在這裡生的呀。”“不是,我在這裡死的。”媽媽說:“你不要搞錯了,你在這裡生的呀,那個時候還給你打針啊,什麼的……”他說:“不是,我在這裡死的,是給我打針,好痛苦、好難過,你不要搞錯。”一家人傻了!他還不止這樣……

他說:“老師啊,你看……”我說:“這是個修行人了,很有定力。”他說,他只有一歲多的時候,只有一歲多啊,送來《民族晚報》,他說:“這個是《民族晚報》。”很奇怪噢。

這還不算,他外公跟外婆倆個,因為親家病了,父母都去上班了,他一個人啊,就把他接去。把他送回來給爺爺時,外公親家們難得來嘛,這個門口也認不到,他一上來,記得,他看看外公、外婆,孩子兩歲多,他說前面是什麼站,叫他們往這裡走,然後,“噢,過頭了,這裡轉弯。”轉弯了以後到門口,他說“這就是我的家,停了。”那你怎麼說……所以他問我,“是有入胎、住胎不迷的人啊?”我說:“是有這樣的。”

所以,“於久所作久所說等”,所以,為什麼人老了……人老了就進入了昏沉、大昏沉,頭腦越來越昏沉。所以,真修行的人,頭腦越來越清。換句話說,腦力是越來越強。他說,“能自隨憶令他隨憶”,

“如是等法說名不捨轭加行”,這就是孟子說的一句話,修行是什麼?“必有事焉”,要管理此心、照顧此心、照顧此念,“必有事焉”,有一點放逸就不行。

“由此諸法,能正隨順心一境性,不捨其轭,令心不散,不令其心驰流外境,不令其心內不調柔,如是名為不捨轭加行。” 你要知道,隨時要反照自己。他說,“由此諸法,能正隨順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才是定,心在一個境界上。自己要修某一種境界,就定在那一種境界上。“不捨其轭,令心不散”,心不要散了,“不令其心驰流外境”,你看,我們外面的境界逗你一下,你就動了——此心不依他起,不依外境流轉,這是對外。

“不令其心內不調柔”,你看有些人,我們這裡有些朋友、有些同學,一天也很規矩,都在十二樓,不大下樓的,外境界引動不了你,你裡頭問問自己看,你裡頭平安嗎?呵呵,裡頭啊,貪、嗔、痴、慢、愛……又生氣,又自己恨自己,又看別人討厭……哎呀!裡頭多得很,裡頭像酱油、醋,各種“肠”都有了,亂七八蹧都是肠……哎呦,心裡煩得要死!“心內不調柔”,調和還要柔軟。

“如是名為不捨轭加行”,九種加行……。

“雲何名正加行?謂於所缘數起勝解,數正除遣,是名正加行。” 起心動念,隨時觀照清楚,都是善念隨時能夠空得掉,隨時放得下。

“如有勤修不淨觀者,數正除遣於諸不淨,作意思惟諸不淨相,由隨相行毗钵捨那而起作意,於所缘境,數數除遣,數數現前。”

譬如修不淨觀,你們昨天到了國防醫學院,看了死人,那麼難看,解剖了……回來還吃得下飯,那並不是說你不能修不淨觀。你自己想想:那個死人擺在你前面,你心裡的感受怎麼樣?比現在的感受怎麼樣?你們想一下,現在想。所以,你們沒有做不淨觀嘛,你看了死人,不曉得做不淨觀。你想想,那個死人現在擺在你前面,或者睡在你床上,跟你同一枕頭一起睡,你不幹了。再回轉來,我現在變成那個人,你自己怎麼樣?再說,我這個老師,現在變成昨天你們看到的那個人一樣,像蜡肉一樣坐在這裡,你們覺得怎樣?老師還會可愛嘛?

你要將不淨觀觀起來,叫做不淨觀,然後觀自己也變成那個樣子,那叫做不淨觀。你們以為那麼看一下就是不淨觀了,“我觀了……”所以你們沒有用,修行的道理都不懂。

不淨觀真修起來的時候,你會萬念皆空。自己也曉得,我就是躺在那裡的,被醫生扒開了……臟的,難過……比火腿還難看,對不對?那些人被藥水泡著,指甲都發乌了,對不對?我看得很清楚啊。所以,自己有病的時候很難過,你隨時一想:我就變成那一個了!就完了,什麼都完了。所以,你們不淨觀做不起來,你們看了也沒有用啊!

所以,因為看了死人,做不起不淨觀,換句話說,活佛坐在這裡,你們見到也沒有用,同樣的理由,你們知道不知道?你親自見到佛,佛就躺在你枕頭邊跟你睡,你也沒有用,你也不會修,同樣的道理!因為你心沒有作意去觀想,這樣的修行沒有用,懂了嗎?這個意思懂吧?不懂算了。

所以,“有勤修不淨觀者”,經常修不淨觀,“數正除遣於諸不淨,作意思惟諸不淨相”,五遍行的作意,觀,你要觀想,作意諸不淨相。“由隨相行毗钵捨那而起作意”,由於不淨觀現前了,我本身就是那個死人,又爛、又臟、又臭的那個樣子,由這個觀想起來,“隨相”,然後再看:哎,因缘所生!這個裡面有什麼?所以,某人對我好也好,世界上的事情對我好也好,有吃沒吃也好,都是這樣!一下,毗婆捨那就到了。

“於所缘境,數數除遣,數數現前”,對於外缘一切,“數數”放下了。那麼,觀到了不淨觀,不淨也把它空掉;然後,不淨觀觀好了以後,觀白骨,白骨也化空。空了以後,住在空境界現前——這就叫修不淨觀。

我不給你們講啊,你們都不去想一下,都不去研究。看了一下死人,就不淨觀了?呵。所以,你們剛才答複我的意思就是這樣,對不對?沒有冤枉你們吧?冤枉了你喊:青天大老爺呀,冤枉了!不是這樣啊!

“其正除遣,複有五種,一內攝其心故,二不念作意故,三於餘作意故,四對治作意故,五無相界作意故。當知此中由九相心住毗钵捨那而為上首故,名內攝其心。” 所以,這九個大原則告訴你修行修觀的情形。

《瑜伽師地論》都是科學哦,你把表格一畫,他分析之精詳,一條一條,先告訴你原則,理論、方法,都告訴你,修持……所以講唯識,先要把這一部大論一百卷先研究完,再來研究唯識。現在一般研究唯識的,八識啊、《八識規矩頌》啊、《成唯識論》啊……這是唯識宗的大論啊!根本論啊!你們不看,你們讀“唯識”啊?

所以,“毗婆捨那而為上首”,修觀行是第一。

“由於最初背一切相,無亂安住故,名不念作意。由缘餘定地境,思惟餘定地故,名於餘作意。由思惟不淨對治於淨”,所以,為什麼修不淨觀?不淨觀做到了,此心雜念不起了,就入淨土境界,意念清淨了,修不淨觀就是對治不淨。

“乃至思惟阿那波那念對治尋思,思惟虛空界對治諸色故,名對治作意。” 看一切物理世界一切本來空。

“由於一切相不作意思惟,於無相界作意思惟故,名無相界作意。雖遍安立一切所缘,正除遣相總有五種。然此義中正意,唯取內攝其心不念作意。初修業者,始修業時,最初全不於所缘境係縛其心,或於不淨或複餘處唯作是念,我心雲何得無散亂無相無分別、寂靜極寂靜、無轉無動、無所希望、離諸作用,於內適悦。” 這是定境界。

“如是精勤,於所生起一切外相,無所思惟,不念作意,即由如是不念作意除遣所缘。彼於其中,修習瑜伽攝受適悦,複行有相、有分別不淨等境。雲何而行?謂由隨相行,隨尋思行,隨伺察行,毗钵捨那行,彼境界而非一嚮精勤修習毗钵捨那,還捨觀相,複於所缘思惟止行。” 等等等等……這一節,不給你們念了,你們自己去看,自己去研究。那麼,講到中間第二欄,“雲何淨障”,修道有很多障礙。

“雲何淨障?謂即如是正修加行諸瑜伽師,由四因缘能令其心淨除諸障。” 修行有障礙,普通叫魔障,怎麼樣除它呢?

“何等為四?一遍知自性故,二遍知因缘故,三遍知過患故,四修習對治故。” 這四種原則。

“雲何遍知諸障自性?謂能遍知障有四種,一怯弱障,二蓋覆障,三尋思障,四自舉障。怯弱障者,謂於出離及於遠離勤修行時所有染污、思慕不樂、希望忧恼。” 什麼叫“怯弱障”?是沒有自信的人。就是說,雖然修道,雖然出家,雖然修行,我經常聽大家,“我怕我這一生是沒有希望了,就盼來生……”自己自信的勇氣不夠……

(本文稿是為配合聽錄音而專制!閱讀時請務必小心理解!!!)

(60-30B)

“蓋覆障者。謂貪慾等五蓋。尋思障者。謂慾尋思等染污尋思。自舉障者。謂於少分下劣智見。安隱住中而自高舉。謂我能得餘則不爾。乃至廣說如前。應知是名遍知諸障自性。雲何遍知諸障因缘。謂能遍知。初怯弱障有六因缘。一由先業增上力故。或由疾病所擾恼故。其身羸劣。二太過加行。三不修加行。四初修加行。五煩恼炽盛。六於遠離猶未串習。遍知蓋覆尋思自舉障因缘者。謂於隨順蓋覆尋思及自舉障處所法中。非理作意多分串習。是名蓋覆尋思自舉障之因缘。”(三十一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二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三瑜伽處之三

雲何初修業者始修業時。於修作意如應安立。隨所安立正修行時最初觸證。於斷憙樂心一境性。謂善通達修瑜伽師。最初於彼依瑜伽行初修業者。如是教诲。善來贤首。汝等今者應依三種取相因缘。或見或聞或心比度。增上分別取五種相。一厭離相。二欣樂相。三過患相。四光明相。五了別事相。問若依瑜伽行初修業者是其貪行。由不淨觀方可調伏。雲何教彼取五種相。答應如是教诲。善來贤首。汝等隨所依止彼彼聚落村邑而住於中。若聞所餘彼彼村邑聚落。或男或女先受安樂後遭苦厄。或彼男女自遭重病命終殒沒。或彼勇女所有知識親戚眷屬遭如是苦。或彼聚落村邑邊際喪失財寶。或是他來強敵所作。或火所燒或水所漂。或由惡作而有喪失。或由不善修營事業而有喪失。或由不善處分事業而有喪失。或為非愛共財得便而有喪失。或由家火而有喪失。若汝現見非是傳聞。或即於此村邑聚落。非是所餘村邑聚落。或非是此村邑聚落。亦非他人。即汝自身先所觸證猛利樂受。後還退失。廣說如前。汝既如是聞已見已。應當生起深心厭患。如是生死甚為重苦。所得自體極大艱辛。而於其中有如是等自他衰損差別可得。謂病衰損寿命衰損。眷屬衰損財寶衰損。病病法性死死法性。”(三十二卷)

“我嘛,智慧不夠嘛。”這句話就該打,就是障,你怎麼曉得你智慧不夠?智慧自性本具。

“所有染污,思慕不樂、希望忧恼”,善法的染污,又想成佛,又想得道;自己認為身體不好,智慧不夠了,這種種心理……所以,雖然在修道,修道變成一個魔了,修道給你很多的煩恼。這是一種。

“蓋覆障者,謂貪慾等五蓋。” 就是說,貪、嗔、痴、慢、睡眠、饮食去不掉,把你蓋住了。

“尋思障者,謂慾尋思等染污尋思。” 就是想,思想停不掉。一般人修道,男女之都就像第六代達賴的情詩一樣,“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你看,第六代達賴的情詩。“曾慮多情損梵行”,他也怕,男女之間太多情妨礙修行,那麼,就決心去修道了,“入山又恐別傾城”,修道吧,又怕對不起美人、情人。“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人都是這樣,都是這個毛病。世間上修道,功名富貴也要,也要發財,也要成道,都是如此。所以,“尋思障”,“染污尋思”,思想停不了。

“自舉障者,謂於少分下劣智見,安隱住中,而自高舉,謂我能得,餘則不爾,乃至廣說,如前應知,是名遍知諸障自性。” 怎麼叫自舉障?自己把自己抬舉得很高。就是“少分下劣”,有一點學問,有一點工夫,有一點境界,哎,就是得少為足了,“這個就是道了,我已明心見性了。”剛剛打坐發現一點光明,“哎,這就是自性光明了!”嘿,等到你死的時候,這點光明黑暗了,那就是自性黑暗?呵呵,那都是生理上的變化,不是性光啊。所以,有些人到了這裡,或者能夠放光了,“哦,我已經成佛了!”那是病態。

或者如有個人寫信給我,老師啊,某一個人打坐,一身都發暖,冬天都穿不得衣服。結果,有人把一件皮夾克放在那裡,他在那裡坐了一個鐘頭,這個皮夾克烤焦了。他說:“老師啊,這個是不是得煖啊?”有人寫信問我。我說:“啊,得烤焦了。”得煖?煖也不是這樣啊,那還得了!要是我們這一堂人都得煖了,消防隊都要過來了,還有那種說詞……你懂了沒有?這個煖是身煖,煖不是發燒,也不會把東西烤焦了。心煖,心裡發生愉悦、快樂,常淨我樂,這才是得煖。

那麼,你得煖了以後,第二步是得頂。那麼,得頂的人就是頭頂倒過來走路了?再不然,頭頂長得好高啊,上面都頂到了。

二十年前,有一個修道的人,現在死了,九十多歲,監察委員,修道家工夫的。哎呦,那個是民國三十九年四十年上,“哎呀,某某老師!”我說“他也來了,我知道的。”他坐在那,一回頭……哦,他過年時素來不出來的,陰歷過年二十九,就把房門關了,監察院的宿捨,門鎖了。要到初七,正月初七才開房間——不要人給他拜年。說他打坐,坐起來怎麼樣……。我說“這樣啊,那蛮好,免得拜年。”“哎,你又不曉得他工夫……”我說:“怎麼樣?”“他那七天呀,一坐,先坐在這,然後,坐坐坐……窗子裡看不到人,他坐在那兒,一坐,頭就頂到日本式的房子。”我說:“那不算是得頂啊。”這樣叫做頂啊?

況且還沒有人真看到,一人傳十,十人傳百,個個……一人傳虛,十人說實。“看到了嗎?”“真的呀!”你繼續問,“誰看到了?”蔡希文說:“袁老師看到了。”問袁老師,袁老師說:“那個王**看到。”“王**,你曉得啊?”“別人說的。”最後追到底呀,聽人家說的……我聽表哥說的,表哥聽阿姨說的,阿姨聽外婆說的,外婆聽姥姥說的,姥姥聽奶奶說的,最後誰說的?都沒有說!世界上的事都是這樣。

所以,人不要得少為足,得一點點境界……所以,“下劣智見,安隱住中,而自高舉”,認為得道了,然後認為:只有我能,你們做不到。這些都是障礙,修道的障礙。

“雲何遍知諸障因缘?謂能遍知初怯弱障有六因缘,一由先業增上力故,或由疾病所擾恼故,其身羸劣。” 內嚮的人,膽子小的人,智慧不夠的人,屬於修道障礙中的“怯弱障”,有六個因缘。第一,前生少修福報,少做善事,少修功德,先業的種子帶來的,前生前世的業力、增上力,所以這一生多病。

人若肯多布施醫藥,他生來世所得的果報是健康長寿,無病無恼。這一生叫你替人家拿一點藥,照顧一下病人,你都不幹,他生來世啊,算不定,你就是又弱,病又多,病了以後喊“哎呦”,沒有人看到你,沒有人理你。所以因缘果報,經典好好看,這一生多布施,他生多富有,這一生多法施……

我經常說,我的法缘一生特別好,不管哪一個善知識看到我,拉住……,哎呦,我不修這個……“哎哎,交給你,你學也好,不學也好,交給你。”我很多法本都是一路交過來的,我說沒有時間搞這個……“你一定要,我找不到人,一定交給你。”我一生善知識找我的多,固然,我也訪善知識,真善知識他都回來找你因為真善知識有的不會來找的。我想,因為我他生前世對法不悭吝,所以沒有秘密,碰到人家給我秘密的書,我馬上把它印出來。第一,古人留下來的心血,在我手裡把它搞掉了、斷絕了,對不起那個作者,對不起傳法者。第二,天下的道是公道,何必要我知道,大家知道。

可是一般人啊……我還有個學生,拿了本好書,然後,別人看了,“不要給老師看。”這個學生,從此……他再想來,我都不想管他。不是對老師的問題,知道嘛,就是這種心性就完了。

所以你看,多布施醫藥,多救人病苦,他生來世健康,“先業增上力故”,前生好事都不做,人家生病也不照應,所以這一生多病、多恼,“其身羸劣”,身體一天到黑,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修道第一障。

“二太過加行,三不修加行,四初修加行,五煩恼炽盛,六於遠離猶未串習。遍知蓋覆、尋思、自舉障因缘者,謂於隨順蓋覆、尋思、及自舉障處所法中,非理作意,多分串習,是名蓋覆、尋思、自舉障之因缘。” 就是說,大家為什麼被五蓋把你蓋住了,不能成道呢?你們用在世間法的心思太多,用在佛法的“串習”工夫太少。所以,“尋思障”等等……

這一段,我想,你們都看得懂,不要浪費時間好不好?自習的時候多看一下,我們找要緊的講。

三十二卷又是教我們如何修白骨觀、不淨觀的。你看,《瑜伽師地論》反複地提到這個。所以,你們知道,我勸你們修,你們還不吃這一套,還不肯啃骨頭,原因是什麼?你看,彌勒菩萨、諸佛菩萨都再三地講。

現在,第一段,這一卷開始,先念重要的地方,不重要的地方……你們就是這樣啊,念到不懂的地方要問啊,不問我就念過去了。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二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三瑜伽處之三

雲何初修業者始修業時,於修作意,如應安立?” 開始修行怎麼修?怎麼樣開始作意?動第一個念的方法怎麼樣。

“隨所安立正修行時,最初觸證,於斷喜樂,心一境性。謂善通達修瑜伽師,最初於彼依瑜伽行初修業者,如是教诲。” “觸證”,感觸的“觸”,身體上的感觸,最初的效果。“於斷喜樂,心一境性,謂善通達修瑜伽師”,一個高明的善知識要怎麼教人,你們要學了,你們都是將來的大師、大居士。

“善來贤首,汝等今者,應依三種取相因缘,或見或聞,或心比度,增上分別取五種相。一厭離相,二欣樂相,三過患相,四光明相,五了別事相。” 這個程序,把教育法也告訴你了,自修、教育別人,做一個善知識。“三種取相因缘”,或是自己看見;“或聞”,聽別人講;或在心裡頭思想推求。“增上分別”,不是不用分別心,你還沒有成就,是用分別心,“增上分別取五種相”。第一,先要告訴你,對世間法是“厭離相”,等等,這五種相,下面有。

“問:若依瑜伽行,初修業者,是其貪行,由不淨觀方可調伏。雲何教彼取五種相?” 假設有人問,修道,初修善業,貪心重,自己貪修道也是貪啊。那麼,你說調服貪慾之心,要修不淨觀,怎麼樣使他能夠去這“五種相”的境界?

“答:應如是教诲,善來贤首”,就是“善來贤者”,“首”就是這個頭了,這個腦。 “汝等隨所依止彼彼聚落村邑而住於中,若聞所餘彼彼村邑聚落,或男或女,先受安樂,後遭苦厄;或彼男女,自遭重病,命終殒沒;或彼男女,所有知識、親戚、眷屬遭如是苦。或彼聚落村邑邊際,喪失財寶,或是他來強敵所作;或火所燒;或水所漂;或由惡作而有喪失;或由不善修營事業而有喪失;或由不善處分事業而有喪失;或為非愛共財得便而有喪失;或由家火而有喪失。若汝現見,非是傳聞,或即於此村邑聚落,非是所餘村邑聚落;或非是此村邑聚落,亦非他人,即汝自身先所觸證,猛利樂受,後還退失,廣說如前。汝既如是聞已、見已,應當生起深心厭患。如是生死甚為重苦,所得自體極大艱辛,而於其中有如是等自他衰損差別可得,謂病衰損,寿命衰損,眷屬衰損,財寶衰損,病病法性,死死法性。” 念完了,希望自己自習時能夠看下去哦。

我們隨便請一位同學問問看,這一段是講什麼?只講要點,不要根據文字。現在把書丟開,隨便抽一位問問看,好不好?陳**,你來吧,你年紀最輕,就開始吧,行不行?不行,王**來,也不行?真的呀,你們不是谦虛吧?哪位?你來,(同學:說無常、苦、空,所有一切,所有一切事項都是不定的,財寶……無常苦空的道理,簡單如此。)所以,重點是要發起厭離心。(同學:……發起厭離心。)對,重點就是把社會上的這許多現象,叫我們觀察這個社會,觀察這個人生,由世間多苦少樂,樂易失難得,苦空、無常、無主、不自在等世間之苦相,生起厭離心這種種刀兵、水火、瘟疫、疾病、死亡……一切自己所有的,“先所觸證,猛利樂受,後還退失”,“觸證”就是現在人講的享受,你看,社會上一切的享受會很快過去,包括寿命。

這個文字就是這樣,叫我們非要發起厭離心。

那麼,這一段必須要看下去,連著好幾頁。看下去,看了三頁……又是轉到做工夫……到了463頁,這一卷的最後……下一次開始就在這裡,你們先準備吧。“由聞思慧增上力故,分別取相,謂諸有情,由有種種無智愚痴,現見……”這一段開始,都講到有關於真修實證的工夫的邊缘。

那麼,接下去就是三十三卷了,“二定五神通生差別諸相”這個地方……研究佛學做修持,大有關係……


“複令其心於內寂靜。如是名為於外身中修循身觀。依他外身而發起故。後複應於自身內外諸不淨物。善取其相令心明了。又於他身內外不淨。善取其相。令心明了。於自所愛汝當發起如是勝解。複於死已出送冢間。至冢間已棄之在地。棄在地已至青瘀位。至脓爛位。廣說乃至至骨鎖位。發起勝解。數數發起此勝解已。複令其心於內寂靜。如是名為於內外身修循身觀。依自他身若內若外而發起故。汝複應於四無色蕴由聞思增上力分別取相。於其三分發起勝解。一於奢摩他品。二於無散亂品。三於毗钵捨那品。於奢摩他品者。謂若汝心於內略時。起無相無分別寂靜想行。及無作用無思慕無躁動。離諸燒恼寂滅樂想行。於所缘境無亂受等四無色蕴。刹那刹那展轉別異。”

“次複發起火燒勝解。謂此身分無量無邊品類差別。為大火聚無量無邊品類燒烬。火既滅已複起餘骨餘灰勝解。複起無量無邊勝解。碎此骨灰以為細末。複起無量大風勝解。飘散此末遍諸方維。既飘散已不複觀見所飘灰骨及能飘風。唯觀有餘眇茫空界。如是由其勝解作意。依於內外不淨加行入界差別。於其身相住循身觀。從是趣入真實作意。謂由如是勝解作意。於內外身住循身觀。由勝解力我此所作無量無邊水界火界地界風界虛空界相。我從無始生死流轉。所經諸界無量無邊甚過於此。謂由父母兄弟姊妹眷屬喪亡。及由親友財寶禄位離散失壞。悲泣雨淚。又饮母乳。又由作贼擁逼劫掠穿牆解結。由是因缘。遭無量度截手刖足。斩頭劓鼻。種種解割身諸支節。由是因缘血流無量。如是所有淚乳血攝水界水聚。四大海水皆悉盈滿。於百分中不及其一。廣說如前。又於諸有諸趣死生。經無量火焚燒尸骸。如是火聚亦無比況。又經無量棄捨骸骨狼籍在地亦無比況。”

“又於阿那波那念正加行中。初修業者。先於捨宅前後窓門或打鐵師。或锻金银師。吹筒𣡖袋。或風外聚入出往來。善取相已。由缘於內入出息念。於入出息而起勝解。彼複先於微細息風經心胸處。粗穴往來而起勝解。所謂乃至一切毛孔風皆隨入而起勝解。如是所有一切身分。風聚所隨風聚所攝風聚藏隱無量風聚於中積集。”(三十二卷)

由現在起,大部分都是念過去,很懇切地希望大家自己能夠看。對一個真正研究佛學、佛法的人,我想,這些觀念是都會知道的,只是再念一遍,提起自己的注意。這些不是佛學,不是只講思想學問的,要拿到自己身上來、身心方面來求證的。所以,這些理論要非常注意。我們一般學佛的,最嚴重的問題是都把它當學問、思想看過去了,用不到身心上來,所以,問題都出在這裡。

現在,所謂幫忙大家跳過去、念過去,並不是說這些不重要,換句話說,是更重要,希望大家特別注意,是非常非常重要!現在我們……講到不淨觀。“或廣大勝解,或無量勝解,數數發起此勝解已”,先由不淨觀等等修起,這都是真修實證的工夫。

“複令其心於內寂靜,如是名為於外身中修循身觀,依他外身而發起故。” 所以,不淨觀、白骨觀是先看外境發起的,再回到自己身上來。 “後複應於自身內外諸不淨物,善取其相”,開始修都是著相的。 “令心明了。又於他身” “他身”就是指外面。 “內外不淨,善取其相,令心明了,於自所愛,汝當發起如是勝解。” 就是說,你所愛的人,不管是男人愛女人,女人愛男人,乃至兒女、夫婦、兄弟、父母等等。

“複於死已,出送冢間,至冢間已,棄之在地,棄在地已,至青瘀位,至脓爛位,廣說乃至至骨鎖位,發起勝解。數數發起此勝解已,複令其心於內寂靜。” 就是說,等於你們那天看了解剖回來,大家心裡都涼了半截,雖然還吃得下飯,那個味道不同。等於很多年前……四十多年了,碰到一個德國人跟我們談,他說,到中國一年,就想寫一本中國的書,他認為自己懂得中國了。後來我們告訴他,“哎,多住一年好不好?再看看清楚。”住了兩年了,“怎麼樣?”“哎,不行,還要住一年。”三年以後,他說:“不行,慢慢來,不大容易了解。”

那麼,他就跟我們談一個問題,他說“中國人的文化很偉大,哲學、宗教都很偉大。外國人認為中國人沒有宗教,這是錯誤。但是,有一個我不懂,中國人為什麼怕鬼?鬼有什麼可怕?”我說:“怎麼呢?”他說:“人死了變鬼,還不是人一樣,可怕?鬼算什麼可怕呢?”這個問題怎麼答?他這個問題問得啊,好像外國人不怕鬼。後來我就問他,“這個問題很難,我也不懂你那個德文是怎麼講法……我問你,當夜裡沒有人的時候,你去到那個很多死人的坟上去,那個時候,假設夜裡沒有人,月亮也沒有,天又黑,淒風苦雨的那個情況,你到那個很多死人的坟上去,那是什麼味道?”“噢!那個很難受!噢,那個味道……這這……”我說:“中國人怕鬼就是那個!”“噢,這樣啊,那一樣的嘛。”我說:“你也是鼻子,我們也是鼻子;你是眼睛,我們也是,不過,你那個眼睛是藍的,我們的眼睛是黑的,人就是人。那個心理,中國人有個名詞叫做怕鬼,這叫怕,怕就是這個意思,一樣……”“我懂了,我懂了,中國人的怕鬼。”所以,跟外國人交往很難講話,越是外文說得好了,往往把自己的文化介紹錯了。

同樣的道理,你們那一天看了解剖,雖然飯是吃得下,心情不同,這個還沒有完全達到“內寂靜”。所以,看了外界,它就是外,要達到“內寂靜”,保持那個寂靜的心境詳細講太細了。

“如是名為於內外身修循身觀,依自他身,若內若外而發起故。” 或者看了別人死了、爛了,感覺到是這樣;或者自己生一個瘡、生了病,到了醫院……你看,醫院隔壁床上躺著的,有些人一下子就被抬出去了,那個時候,假設我是病人,躺在床上,隔壁鄰床的人,一下,白單子臉上一铺,車子一直就推出去了,你是什麼心情?那叫做兔死狐悲,想到“算不定下一個就是我了。”或者依自己,“依他身”,“若內若外而發起”。

“汝複應於四無色蕴,由聞思增上力分別取相,於其三分發起勝解。” 這完全是按次序來講修持的,呆闆的,是科學性的。當然,你若是上根利器,一下就跳出去了,那是另外一件事,否則,都要走漸修法門。他說,你由白骨、不淨觀來,把人身了解清楚了——這個不是普通的了解,硬是觀察清楚了,“應於四無色蕴,由聞思增上力分別取相”,那麼,取什麼?“三分發起勝解”。

“一於奢摩他品。” 得止。

“二於無散亂品。” 止了以後,譬如你們打坐,瞎猫撞到死老鼠,偶然得一點點清淨,但是下坐就沒有了,或者不下坐也沒有了,隨時散亂,那麼,就是說理不透。

“三於毗钵捨那品。於奢摩他品者,謂若汝心於內略時,起無相無分別寂靜想行,及無作用,無思慕,無躁動,離諸燒煩恼,寂滅樂想行” 這個字注意啊,“燒”恼,思想多、妄念多,心中在發燒,“離諸燒恼”,(同學:……)“煩”恼?那就改過來。

“於所缘境,無亂受等四無色蕴,刹那刹那展轉別各異。” 這一段,等等,下面一直下來……現在就是告訴大家,這一段,我都不想念下去了,都可以看得懂。但是,我的意思就是說,不想念下去,看得懂,但不要認為這些理很好懂,我們就跳過去了。真正修持的人,就是在這個容易懂的理回到身上、回到心內,好好去體會一番。假定有人一邊看幾行,一個道理就回轉來在身心內外一體會,這種看經就對了。看一遍佛經,不是白看的,馬上,你的工夫、修證立刻就進步了!

可惜,一般看經的,兩個眼睛帶一千度的眼鏡,都是看紙,看完了,理是理、經是經,它是它、我是我,所以不相幹。這個話很容易聽懂,很難做到,真正修持的人是這樣。所以,你們也讀過佛學院,也看過佛經,結果,學的佛學不上身,沒有用,有什麼用啊!所以,煩恼、妄想、習氣一樣的大,動不了,就是這個道理。那麼現在,同我們修身有關係的:

“次複發起火燒勝解,謂此身分無量無邊品類差別。” 就是由白骨觀……你們現在有些修白骨觀的時候……其實,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白骨觀都沒有修好,第一個,還觀不起來;第二,即使觀得起來,以後,你就在那個觀上——你不要說我還沒有觀完全,你只要有一點點觀起來,馬上就把它做火化了,做火化的觀,就把自己當成這塊白骨,把它化了,你的感受又不同了。

所以,大家理不通,然後嘛,智慧不太高明,再不然:我還沒有問過老師呢,何必不多停留幾天再火化呢——若碰不到我呢……哎,你要燒就燒燒看,反正就是觀想嘛,也不會燒掉你。可是大家對這個東西還是小心得很呢,還當真珠寶貝那麼留著呢。那麼,這個地方是講真工夫了,對於四大……

“為大火聚,無量無邊品類燒烬。火既滅已,複起餘骨餘灰勝解,複起無量無邊勝解,碎此骨灰以為細末。複起無量大風勝解”,就是叫你一步一步作觀想來,白骨自己覺得化掉,化掉了以後變成灰,灰給風吹散了。而且,不是電風扇的那個風,整個的宇宙起風輪, “飘散此末,遍諸方維。” “維”字也有問題,遍諸方“所”吧?

“既飘散已,不複觀見所飘灰骨,及能飘風”,風也靜了骨灰也散光了,就是“灰身滅智”,這個身體空了,“唯觀有餘眇茫空界。”住在空的境界裡,這個時候,你的身體沒有什麼感覺了;自己的觀想真達到這裡,身體的感受沒有了,就是一片空。所以,這個都是實際的工夫。

“如是由其勝解作意。” 但是,這個是你作意出來的哦,是你觀想出來的,這個叫做“勝解作意”,自己做得了主的,要把空拉回就拉回來,還是有;如果變神經病了,那就不對了,做不了主,由它做主就不對了。所以叫“勝解作意”。

“依於內外不淨加行,入界差別”,又進一步,“內外”,“內”就是自己;“外”就是外界,“不淨加行,入界差別”,什麼是“界差別”呢? “於其身相住循身觀”,再回轉來,由空的境界一念又起,回轉來,我的身體還是在這裡,“於其身相住循身觀”,跟著身上走是“界差別”。就是說,後世道家修氣脈、密宗修氣脈,就是這樣來的。“循身觀”, “從是趣入真實作意。” 這個不是勝解作意了,比較真實,這個真實是怎樣?你身體坐在這裡有感覺,腿發麻什麼的。所以,你腿發麻,一作白骨觀,把它一化,一觀空了,你腿馬上不發麻了;甚至,你觀、作意的力量強,這兩個腿還發樂,會發起舒服之感。那個樂是舒服得很呐,兩個腿不肯放下,一句話,比你什麼都快樂!不詳細告訴你們——菩萨內觸妙樂,還沒有到那個菩萨內觸妙樂的境界,可是已經發起了,所以腿不會想放下,坐多久都定得下去。那麼,現在回轉來,再由這個勝解“入真實作意”:

“謂由如是勝解作意,於內外身住循身觀,由勝解力,我此所作無量無邊,水界、火界、地界、風界、虛空界相。” 要把四大觀重新觀過。這個觀,譬如你們讀《楞嚴經》,昨天,在美國的那位老太太報告,她現在差不多自己的工夫已經到達這裡了,同經典都相合,已經問“性火真空,性空真火”,問到《楞嚴經》的重點了。《楞嚴經》給你講四大的原則,“性風真空,性空真風”,盡虛空遍法界“循業發現”,沒有方位的,無所不在。你說,現在這個虛空裡,我們手這樣一動,我手這樣動,這個裡頭有沒有火啊?有電,對不對?摩擦就發電,一觸電,這個地方空中就會燃燒,連你的手都會燒掉。空的裡頭,所謂“空不異色”,這個空、虛空是有相的虛空哦,我們現在手在動的是有相的虛空,不是佛說的那個畢竟空的虛空,那個是理念上的虛空,這是有相的,空不異色”,這個裡頭都有四大,地水火風都在內。

那麼,像我們這個房子的牆壁、骨頭,這個是實在的了?這是空的,你把它燃燒了,或者把它水漂掉,或者風把它氧化了以後,這個東西還是沒有的,還是還虛空,虛空還是個相哦,是個物理的東西,我們現在有形的虛空是個物理的東西。

所以,要修止,地水火風空這個色身硬要把它轉化,這是實際的工夫。這一段還是講實際的原理,方法還是要你自己去研究、去參,再不然去找明師,教你怎麼樣修的方法。“由勝解力”,所以,地、水、火、風、空五大;《楞嚴經》講到七大,地、水、火、風、空、覺、識,七大。現在,我們看看,他說叫我們怎麼觀呢?

“我從無始生死流轉,所經諸界無量無邊,甚過於此。” 這是個信念問題了,所以,佛法的基礎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你要曉得,我們這個生命在輪回中,不曉得生生死死經過了多少次。

“謂由父母兄弟姊妹眷屬喪亡,及由親友財寶禄位離散失壞,悲泣雨淚,又饮母乳。” 我們多生多劫,吃了媽媽的奶不曉得多少?不是這一生的媽媽,變狗的時候吃母狗的奶,變老鼠的時候吃母老鼠的奶,這些等等。

“又由作贼,擁逼劫掠,穿牆解結,由是因缘,遭無量度截手刖足,斩頭劓鼻,種種解割身諸支節,由是因缘,血流無量。如是所有淚、乳、血攝水界水聚,四大海水皆悉盈滿”,佛經也說,我們多生累劫以來,自己生生死死的,自己所流的血,所流的口水,比物理世界的四大海水還要多——在無始生命中間,把我們無始的生命都累積算起來,就是算這個帐,電腦都算不清的。 “於百分中不及其一,廣說如前。” 四大海水沒有我們生命生生死死流的血多。

“又於諸有,諸趣死生,經無量火焚燒尸骸,如是火聚亦無比況。又經無量棄捨骸骨,狼籍在地,亦無比況。” 就是說,我們生生世世使用地水火風這個物質啊,不曉得用了多少。

這一段,叫我們要看實際的觀想,在禅定正定的境界中,把自己從內部身內的觀察,同這個理論的思想配合起來,把它觀空。

我們現在跳過兩節。

“又於阿那波那念正加行中初修業者,先於捨宅前後窗門,或打鐵師,或锻金银師,吹筒橐袋,或風外聚入出往來,善取相已。” 就是講,假定你是修風大的觀,就是數息觀開始,聽呼吸。他說,要我們怎麼樣修加行呢,加行怎麼辦?我們對於自己的呼吸往來,只聽到聲音,裡頭有沒有風你也不知道。叫我們先觀外界,看打银的、打金的那個呼吸——尤其現在看不到了,我們年輕的時候,站在打鐵店門口,看打鐵的拉那個風箱,“嗤——噗、嗤——噗”,那個東西你們看過沒有?鄉下長大的看到過,城裡長大的資格已經取消了,再也找不到看的了。爆米花的看到過吧,有風箱吹的。

他說,你先看這個風的作用,人呼吸在裡頭,人體內部,就靠呼吸,這兩個桶是呼氣桶,“呼呼呼”,才把生命維持住。先叫我們看這個東西,看清楚了,“或風外聚入出往來,善取相已”,這個時候要執著,不是叫你不著相,你可以著相,把風大這個相,機械的作用看清楚了,你才曉得自己身體的內部,這個氣的往來也是這個樣。

“由缘於內入出息念,於入出息而起勝解。” 這個風一來一往,我們呼吸鼻子進來、出去,中間是空的嘛,“起勝解”就是要這樣了解。

“彼複先於微細息風經心胸處”,我們打坐在那裡,你看呼吸經過整個的肺部,你知道的。 “粗穴往來而起勝解。” 鼻子是個粗的洞洞,肺部呼吸的時候,聽呼吸……道家、密宗修氣的時候,你知道的,先要把這個理論先了解了。

“然後漸漸於眾多風而起勝解,所謂乃至一切毛孔風,皆隨入而起勝解,如是所有一切身分。” 進一步,你慢慢拿身體來求證,曉得,有時候呼吸調順了,好像不呼不吸了。那麼然後,你曉得,把鼻子呼吸停一下,能夠故意地、作意地把呼吸停住一下,如果停住一秒鐘不呼不吸,你那個妄念一秒鐘等於沒有。妄念的加油站必須要通過氣——初步啊,不是究竟。

所以,你把呼吸停止了,不呼不吸,念頭和想就是跳動一樣,比較慢好像大的妄念不起了。然後曉得,心的妄念跟呼吸氣兩個有這樣大的關係。那麼,等到你的呼吸能夠息止,清淨下來停止了,你慢慢可以從身體內部體會到,人原來沒有鼻子的呼吸,毛孔本身在呼吸,毛孔也在呼吸,九窍都在呼吸,九個洞。這裡一個嘴巴、兩個鼻子、兩個眼睛、兩個耳朵、下面兩個,所謂人身九窍,這是大的穴,可以呼吸,都在呼吸。我們要曉得,肛門前後都在呼吸哦,一個地方不呼吸往來,它出毛病了,除非有病。那麼,健康的身體不但如此,毛孔也在呼吸。所以,他叫我們慢慢……這個經典如果只看文字,就過去了;你反過來到身上一作工夫,你才曉得,諸佛菩萨把實際工夫怎麼修都告訴你了。

“漸漸於眾多風而起勝解,所謂乃至一切毛孔風,皆隨入而起勝解,如是所有一切身分”,你才慢慢體會到……,當然了,像大家普通人修持到這一步,已經不得了了,我告訴你。你們走錯路的,到這一步會做氣功表演,也可以身體發光了。所以,身上皮膚、臉都是光的、潤滑的,那是不成問題的。所以,要從內部慢慢反觀,他現在完全叫你著相反觀。在密宗、道家,這一套傳出來就是法,傳法。那每一個人都要拿個紅包給我,五百啊、一千啊、一萬啊、百萬,隨便;沒有錢的,一毛錢也可以。其實啊,原理都是從這裡來的。

所以,你從內觀了以後,“一切身分”,每個骨節、每個地方——假設你做呼吸的工夫到了這個程度,“一切身分”,哪個地方或者有風濕,哪個地方氣脈不通,哪個地方要出毛病,或者胃不通了,或者感冒來了,你立刻就覺察到了,這個地方風就通不過來了,風與氣就通不過來。所以到這一步,已經工夫很好了——只講工夫哦,見道還談不到啊。

那麼,他下面告訴, “風聚所隨,風聚所攝,風聚藏隱,無量風聚於中積集。” 你看他的文章,看起來很羅嗦,都是工夫啊,實際體會……。“風聚所隨”,怎麼講呢?你氣到哪裡,血液、那個感覺的力量就會到達哪裡。“風聚所攝”,氣到哪裡,可以吸引住到哪裡。所以,有時候氣功練的好,譬如練太極拳、氣功練得好的人——內功拳了,不一定是太極,少林也一樣,這個手下到水裡按下去,那個河水馬上這裡一個坑,一提起來,水跟著手心就上來。那是什麼道理呢?原理在哪?“風聚所攝”,風也有吞進來……你們現在看臺風來,你轉到那個風口,風要吸進去的時候,你就完了。

譬如新疆的乌魯木齊,現在叫什麼名字啊?清朝還叫乌魯木齊,到那裡……我們曉得,中國的地理,那個風口在那裡,等於說是這個地球的肚脐呼吸通道之一。它每年春天,清明節前後,地球要呼吸一次。那邊的人都曉得,那邊有個風洞。什麼人去過呢?滿清的那個紀曉岚,他犯罪到了那裡,他親自碰到過。說地球要呼吸了,所謂“大塊噫氣”,地球要叹口氣了,一年了嘛,它要換個呼吸先呼氣,再吸氣,所有幾百裡……

“如妒羅綿或叠絮等。諸輕飘物於是諸相而起勝解。彼若於內入息出息流轉不絕作意思惟。爾時名為於其內身住循身觀。若複於他死尸骸中青瘀等位入息出息流轉斷絕作意思惟。爾時名為於其外身住循身觀。若複於自臨慾死時而起勝解。或於已死入息出息無有流轉而起勝解。或於未死入息出息無有流轉而起勝解。由法爾故。爾時名為於內外身住循身觀。遍於一切正加行中。應修如是上品助伴上品所攝無倒加行。所餘一切如前應知。如是所有初修業者。蒙正教诲修正行時。安住炽然正知具念。調伏一切世間貪忧。若於如是正加行中。恆常修作畢竟修作無倒作意。非諠鬧等所能動亂。是名炽然。”(三十二卷)

……什麼都跑光了,一點都沒留。那股氣一衝出來,不管人啊、馬啊,什麼大東西都吸引去,這股氣就把你化掉了。有些“呜……”,吹到哪裡去?嚮西伯利亞,甦聯北方或者北極那個地方去了,跑光了。等到……(斷錄)吸氣回轉來,回轉來也“呜……”,人、馬如果一碰到,也沒有影了,被它吞進去了,吞進去連人的骨頭都化掉了,只聽到風穴裡“大塊噫氣”,地球在活動,它在呼吸,風洞在那裡。那是不得了,那確實……

所以,我問過一個蒙古人,跟章嘉活佛的那位副官,陳副官,張教授也認得的。我說“真的呀?”他說:“嗨,真的!你還不知道啊,我們蒙古那邊的湖還會搬家。”我說:“湖怎麼搬家?”他說:“哦,那才怪了,湖搬家……”一個大水湖啊,譬如青草湖、日月潭,搬家的時候,那個湖就立起來了,“看到湖水立起來了,一立起來,我們趕快跑,不得了,躲得遠遠的。湖一立起來,變成一個冰砖一樣,那個魚呀、虾呀還都在裡頭,那個湖就動了,滾動,一路滾動、滾動,就搬。”他說:“滾到某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就……,幹旱啊,魚呀、虾呀都在裡頭。”我說:“你不要說笑了。”他說:“真的呀,魚虾都掉出來,我們還捡來吃啊。”湖滾過時,那個魚虾掉在沙漠裡頭就幹瘪了,掉出來了嘛,他說:“我們還捡來吃啊。”

所以,海洋有海洋的風光,大漠有大漠的風光,天地下的物理,我們所知道的太少了。現在講的是什麼,“風聚所攝”,風吞沒的力量。

所以,你風氣修到了極點,一個人可以把自己變成隱身。所以,諸佛菩萨大修行人,心風得自在者有這個工夫,坐在那裡,你當面過來你也看不到,你一看是空的,他一天自己修行他把自己收攝了……都是唯心所造啊,心的功能,所以,“風聚隱藏”,氣功練到了就是隱身。“無量風聚於中積集”,無量的風聚集在一念,這個就是氣你要曉得,我們這個人體裡面的氣,氣等於是電——並不是呼吸的氣,那是粗的哦;氣到了最後不呼吸了,那就是電能因為風通火的力量。那麼,我們這個身體內部內外,有無量無數的氣的功能,在你身體的生命裡發起作用,“無量風聚於中積集”“中”不是身體之中,是心念中心。

“如妒羅綿,或叠絮等,諸輕飘物,於是諸相而起勝解。” “妒羅棉”是軟的,“妒羅棉”是一種植物,棉花一類的絲,同絲绸一樣軟。“或叠絮等”,“絮”就是柳絮一樣,就是我們現在做枕頭用的木棉一樣。他說,這個氣在身體內部,會是這個樣子柔軟。所以,打坐坐好的人,可以返老還童,比較不老,年輕,相貌會轉了,清淨莊嚴,都是氣的作用,呼吸的作用風氣隨心聚散的作用。所以,後來的密宗、道家專門注重先練氣,就是這個道理。

他說,“如妒羅綿,或叠絮等,諸輕飘物,於是諸相而起勝解”,你曉得,氣在你身體的內部如風聚,“諸輕飘物”,它是輕靈、漂浮的。你在這個“諸相”,這一切現象“而起勝解”,你要理解到,“勝解”就是理論到了;如果事實到了,你可以證到這個工夫——這還是證道,不是菩提啊。就是講物理、生理四大與心風自在的功用的功能。所謂有的阿羅漢修到了,一定就有神通,那麼,雙腳盤坐在這裡,如果氣練到了,心氣一合一,意念一動,腳不要放開,已經坐到那個位置去了,雙腳盤著就過去了。意念一動,站起來走路……下面還有一套工夫,教你修神通的,都有,就是你們自己看,看不懂。所以大家說:哎呀,想修得神通……那是做工夫來的,要定力啊,打坐開始的,你們兩個腿都不通,什麼神通,麻都麻不通。

“彼若於內入息出息,流轉不絕,作意思惟,爾時名為於其內身住循身觀。” 換句話,你做風觀,修這個氣的時候、做呼吸的時候、安那般那的時候,你一出一入的這個空氣“流轉不絕”,還靠呼吸,還沒有完全寧止停掉的時候,“作意思維”,這個時候,你做觀想也好,修定也好,這個時候的工夫是初步,這個叫做“於其內身住循身觀”,這個氣還在跟著身體經脈在走。

“若複於他死尸骸中,青瘀等位,入息出息流轉斷絕,作意思惟,爾時名為於其外身住循身觀。” 然後,你去看看死人,那股氣就沒有了。那個死人的身體內在沒有風,沒有風他就死了。沒有風死亡了,這個肉體就爛了,我們這個肉體一沒有氣就爛了。

所以,為什麼說年紀大了,血壓高了,肩膀端起來,兩個腿重了?那一部分的氣不到了,氣不到了,中醫叫做中風,西醫就是神經麻痹,他沒有氣了,沒有電能通過了,就是衰老的現象。

乃至你們現在年紀輕輕,眼睛近視了,換句話,你們的眼球有些神經的地方已經沒有氣了。如果工夫做好了氣脈通了,那些壞了的眼球神經、視力一樣地恢複,氣脈一通,眼睛就恢複了,耳朵也一樣,同樣的道理,都是這一股氣。

但是,我若不給你們講明啊,你看這些經典,一定不看,這一段你們就翻過去了,哦,這是什麼道理啊?這是說理。一點也不是說理,是講事實。因為你們每一樣東西都沒有求證過,所以,我非常感慨經常講你們學佛是白學,不是說在這裡白學,在過去也白學,將來是不是白學不知道,至少到今天為止。入佛學院啊,佛經也看了、聽了,有什麼用啊?不能到身上來……等於到了米店、飯店門口,素菜館門口也好,看了半天人家在吃好菜,你吃不到哦!菜谱也買來了,噢,怎麼做法也都知道,你吃不到哦!(南師拿起《大藏經》本,指著它說)這個就是菜谱,你把它做起來,吃進去,到身心上來修工夫,來求證。

前面講的工夫,風在身內,現在你看死人,這個叫做“於其外身住循身觀。”

“若複於自臨慾死時,而起勝解;或於已死,入息出息無有流轉,而起勝解;或於未死,入息出息無有流轉,而起勝解。由法爾故,爾時名為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彌勒菩萨還是留了一手,嘿,他老人家親自坐在這裡,我就講他,你還是留了一手。這個裡頭都是密法。

進一步說,“或於已死”,已經死掉的人,觀察他出氣、入氣,“無有流轉”,當然沒有。將死的時候,還有一點,他那個餘息沒有斷的時候,還有,只要身體哪一部分還有點暖的,哪一部分還有點氣。完全冷卻了,死亡完了。

哦,你不要忘記了,叫我給你們講生死經過,對不對?你忘記了,我忘記了?可見你們又失念,有什麼用呢。這個我講了一百遍了,只好再給你們講了。看看時間來得及嗎?

“而起勝解”,已經死了。“或於未死”,這裡頭就有密法了,剛剛要死的時候,“入息出息無有流轉”,好像自己快要斷氣了,“而起勝解”,這個人沒問題,生命可以保持,就是平常的修持,密法裡就有。這個裡頭,你能夠一個時辰,就是兩個鐘頭,念把氣控制住,不讓它走掉,不放出,逃過這兩個鐘頭、一個時辰,生命又轉回來了。知道哪一個時辰該死的時候,就是這一下,當然有方法,要定力,要工夫。

還有,如果沒有修過氣的這一方面的工夫,那麼,你平常就是參禅、念佛,那個念力特別強的時候,還是會把它調過來。可是,一定,起碼要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就是現在的兩個小時。過了這個時辰,死亡的時辰就過去了。過去了以後,阎王對你也沒辦法,天地也對你沒辦法。這個裡頭就有所謂的密法,古今不傳之密在這裡,叫“天生之際御上”(?),等於說是跟宇宙抗拒,把生命搶回來。

那麼,如果是大徹大悟了的,“由法爾故”,了解天然如此,“爾時名為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遍於一切正加行中”,注意這句話,所以,這些工夫都屬於修行的“正加行”,你不懂加行法,學佛有什麼用?般若空,怎麼空得了?有,怎麼有得起來,這就是加行。

“應修如是上品助伴,上品所攝,無倒加行”,所以,你們修行,出家、在家,真的修行應該修這些“上品”,使你得定“助伴”的加行法門,幫助你,是悟道的伴侣。你沒有這個加行,沒有加過工還不行,這是紅燒的,加工紅燒——你們紅燒吃的什麼?紅燒烤麸,那個烤麸要加了工,這是“正紅燒”的烤麸,好好吃下去。“無倒加行”,正道,不是颠倒,所以,這樣修氣是正道。至於練氣功的那個,是氣裡頭又分出來的,那就走偏路了,偏路也有好處對色身有助,但是不算正路,偏路也是路就是,會走冤枉路、走颠倒路。這是“無倒加行”。

“所餘一切,如前應知。如是所有初修業者,蒙正教诲,修正行時,安住炽然,正知具念,調伏一切世間貪忧。” 他說,“所餘”,尤其修風、修氣都很重要,修呼吸。因為人體是氣質人體是以根本依的氣為命根,氣質就是業力,你先要把氣質變化了。所以,“初修業者”,得到善知識的“正教诲”,不是歪教诲,正的,走的正路,減少了很多冤枉路。“修正行時”,真正修的,“安住炽然”,這個“炽”是形容火光一樣,智慧光明,智慧如火一樣的爆發,“正知具念”,正知正見之念隨時在,“調伏一切世間貪忧”,你煩恼自然少,脾氣也變了,嗔心重的也沒有嗔心了。嗔心,貪、嗔、痴都是這一股氣質在裡頭不好,所以,這個氣質變了,才會貪慾調伏了。

“若於如是正加行中”,就是正加行。 “恆常修作,畢竟修作,無倒作意”,隨時在修,畢竟在修,不颠倒地作意——這個時候是作意哦,聽呼吸、修氣,是在作意哦,但是,它是勝解作意,正作意,因為你知道在作意、在修。 “非諠鬧等所能動亂,是名炽然。” 什麼叫定力的“炽然”呢?“炽然”就是說,你的氣修到了息的程度,心風,心跟息修持到這個程度,任何恼亂的環境,外界擾亂不了你;乃至說,你在戰場上,乃至你碰到原子彈丟下來,明知道這個色身要散的時候,都不會亂,定住了。

那麼,甚至於說,這個工夫做到了,有這個神通,能不能抗拒得了原子彈?抗拒與否不知道,我還沒有試驗過,還沒有證過。在理論上,應該可以說,原子層面對他也沒有辦法,假設“具念”“正知”的時候,硬是堵住了。

所以,這個生命的四大,地、水、火、風的功用都大得很,因為它都是阿賴耶識的功能所變,是依報,你要知道啊。

普通學佛以為四大皆空,那個空是講這個空啊,是你可以把四大化空,也可以化有。所以,一般認為四大皆空,就落於佛學的歪見解,空者就是沒有。沒有,那是斷見啊,對不對?大家把空當成沒有了,對不對?那正是佛學的錯誤啊,斷見!“缘起性空”,把它當沒有了就是斷見,千萬注意啊!這是佛學、佛法最關鍵的地方。

所以,現在一般世界上的思想家,學理的,他的觀念究竟對了沒有,一聽就清楚了。沒有對的,統統下去了。

所謂“炽然”,就是你的定力正定正觀的功力像火光一樣。所以佛在《大般若經》上說,“大般若如大火炬”,那個得了道的人智慧境界像個大火在燒一樣,不管你好的、壞的、毒品,丟進去,都變成他的火光。小根器的人不能做這種事,那就不行。小根器的人,火力還沒有構成“炽然”,沒有定力。

先休息了……


“若於如是正加行中。修奢摩他毗钵捨那。審谛了知亂不亂相。如是名為正知具念。若能善取諸厭離相諸欣樂相。如是乃名調伏一切世間貪忧。由是因缘宣說彼能安住炽然。乃至調伏世間貪忧。先發如是正加行時。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微劣而轉難可覺了。複由修習勝奢摩他毗钵捨那。身心澄淨身心調柔身心輕安。即前微劣心一境性身心輕安。漸更增長能引強盛易可覺了。心一境性身心輕安。謂由因力展轉引發方便道理。彼於爾時不久當起強盛。易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如是乃至有彼前相。於其頂上似重而起非損恼相。即由此相於內起故。能障樂斷。諸煩恼品心粗重性皆得除滅。能對治彼。心調柔性心輕安性皆得生起。由此生故有能隨順起身輕安。風大偏增眾多大種來入身中。因此大種入身中故。能障樂斷。諸煩恼品身粗重性。皆得除遣。能對治彼。身調柔性身輕安性。遍滿身中狀如充溢。彼初起時令心踊躍令心悦豫。歡喜俱行令心喜樂。所缘境性於心中現。從此已後彼初所起輕安勢力漸漸舒緩有妙輕安隨身而行在身中轉。由是因缘心踊躍性漸次退減。由奢摩他所攝持故。心於所缘寂靜行轉。從是已後於瑜伽行。初修業者名有作意。始得墮在有作意數。何以故。由此最初穫得色界定地所攝少分微妙正作意故。由是因缘名有作意。得此作意初修業者有是相狀。謂已穫得色界所攝少分定心。穫得少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有力有能善修淨惑所缘加行。令心相續滋潤而轉。為奢摩他之所攝護能淨諸行。雖行種種可愛境中。猛利貪缠亦不生起。雖少生起依止少分微劣對治。暫作意時即能除遣。如可愛境。可憎可愚可生憍慢可尋思境。當知亦爾。宴坐靜室暫持其心。身心輕安疾疾生起。不極為諸身粗重性之所逼恼。不極數起諸蓋現行。不極現行思慕。不樂忧慮俱行諸想作意。雖從定起出外經行。而有少分輕安餘勢隨身心轉。如是等類當知是名有作意者清淨相狀。”(三十二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三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四瑜伽處之一

複次此嗢拖南曰

七作意離慾。及諸定廣辯。”(三十三卷)

“若於如是正加行中,修奢摩他、毗钵捨那,審谛了知亂不亂相,如是名為正知具念。” 就是說,你的定力炽然清楚的時候,這個理上,因為你工夫到了,理更深入了,這個叫做“正知具念”。

講生死的問題,一個鐘頭恐怕不夠吧,那就下一次了,我一上來你就提起注意,你們都失念,不是……

“若能善取諸厭離相,諸欣樂相,如是乃名調伏一切世間貪忧。由是因缘,宣說彼能安住炽然,乃至調伏世間貪忧。” 身心內在外證到這個境界,對於慾界人世間的一切,真發生厭惡,想跳出來,懇切地想跳出來;不是普通心理的一點灰心、不如意,是厭惡到極點,想跳出來。或者“欣樂相”,自己的身心內在非常高興,對世間的一切是厭離的,身心內在自己修證的那個境界有了把握,越來越“欣樂”了。“如是乃名調伏”,你的氣質轉變、身心轉變了,這個時候才真叫做調伏其心了,調伏初心,世俗的心——這還是世間定哦,注意,這還是世間定,還在加行法裡頭, “調伏一切世間貪忧”,貪慾、煩恼、忧愁都沒有了,心念永遠是平等。

如果,我們在座的所有修道的都到了這一步,大家來一看,這裡都是現成的羅漢——羅漢不一定現在家、出家相的,經典上有,到了這個境界就是羅漢境界了,就是所謂聖贤僧眾,佛也說過的,不一定你現哪個相。他說這個樣子……當然,還是世俗的。

“先發如是正加行時,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微劣而轉,難可覺了。” 這個時候,所謂心境才能夠到達“心一境性”,初禅定境。上面還是止,所以,修呼吸、四大、風觀,還是在止的境界。到了“心一境性”,那麼,身心都是輕安、輕靈、安穩。“微劣而轉”,但是,雖然心一境性,意識當中,下意識有些雜念、妄念,有些偏差的念……貪嗔痴慢習氣還在,這個時候八十八結使並沒有解開,只是調伏下去——你知道嗎,叫做調伏,伏下去了、沉下去了,根根並沒有刨掉。所以,將來你們萬一自己用功到這個境界,認為這個已經到家了,“哈,悟道了!”那就很蹧糕,你根沒有刨,只是調伏而已哦。所以,到“微劣而轉,難可覺了”,換句話說,阿賴耶識那個種性的習氣還在轉動,你自己覺察不到。

“複由修習勝奢摩他、毗钵捨那,身心澄淨,身心調柔,身心輕安,即前微劣心一境性,身心輕安,漸更增長,能引強盛,易可覺了,心一境性,身心輕安。” 要千萬注意,到這一步再加用功,再加修止、修觀,不斷地精進,到了“身心”兩方面“澄淨”,澄清下去——身的“澄淨”談何容易啊!身澄淨,臉色、氣相,連骨頭都轉了,都轉澄清了,清了還要淨,“身心澄淨”。“身心調柔”,澄淨以後才能調和、柔軟,骨節都柔軟了。

所以,有人天生骨節柔軟,他多生累劫這一方面的業力就輕;有些人的骨頭硬得比水泥鋼骨還硬,那就是天生的業力不同,多生累劫業力種子帶來的。

所以,“身心調柔”再進一步,就是“身心輕安”,同前面的輕安又不同。那麼,修持到這個程度,“即前微劣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前面的身心輕安還有雜念在,有些雜念你覺察不到,自己覺得沒有雜念。到這一步呢,慢慢地進步,那個覺性,靈明覺知之性比較強盛了,所以,對於微細的雜念挑得出來,立刻就了(liǎo)。“心一境性,身心輕安”,你看這一節,再三地提,並不是重複的文字,一個一個的程度不同。因為沒有別的文字可以用,我們人世間只有這個文字引用形容它,沒有別的文字可以用。

“謂由因力,展轉引發方便道理,彼於爾時,不久當起強盛易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如是乃至有彼前相,於其頂上,似重而起,非損恼相。” 你們有幾個人,偶然撞到這個境界。他說,因為身心輕安了,因為這個“力”,什麼力?定的力量,靜的力量,“辗轉引發方便道理”,有些方法上懂一點了,修持的方法進步了。但是,在這個時候,你自己感覺到心境特別定,一個遊絲、妄念、貪嗔痴,一起來就知道了,馬上就被你消滅了,轉化過來了,“心一境性”,“身心輕安”。

但是,因為這個道理,頭頂發胀,有時頭痛,乃至頭重的不得了。頭又分好幾節重,先是牙齒這一面都重,有牙齒壞的,有什麼病的,都來了,嚴重得很。我們那個雷先生,他可以給你們報告,打坐做工夫到那個時候,牙齒痛的啊,在裡頭打架。像我那個牙齒,十幾歲就壞了,然後保持了幾十年。到那個時候,牙齒在裡面跳舞起來,幾十個牙齒在跳舞,我說:去你的,我把你統統割掉,我做工夫是替你做的呀,我跟牙齒吵架了。它到這樣。

所以你看,最近這兩天,呂老太太寫信來,她有個壞牙齒,因為工夫到了這一步,她說,夜裡睡的時候感覺:哎呀,我的牙齒掉了,掉在嘴裡,懶得管它……到早晨起來,牙齒又粘上去了。是掉了,到早上睡醒了,它又粘上去了,自己那股氣又把它吸回去了,又粘牢了。她夜裡睡睡,睡眠昏沉了,這一昏沉,牙齒就掉下來,醒了以後它又粘回去了。她說:這一次總算真的掉了,本來還跟醫生約好——外國的醫生都要提前好幾個礼拜約,約好哪一天來拔牙齒。她現在約好醫生了,大概這個牙齒也怕醫生的一钳子,它總算走路了,自己就掉了,一點都沒有感覺。

是這個樣子,一節一節痛過來。你有鼻子敏感,到這裡就發重,哎呦,痛苦得很呦。他這裡只告訴你頭痛發重,“於其頂上似重而起”,但是“非損恼相”,可是你要認清楚,這不是病。

所以,到這個時候,我在《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裡也告訴過你們,眼睛不好,眼睛的病就來了;耳朵不好,耳朵的病就來了;哪一部分不好,哪一部分來。當然,你業力重的,裡頭有發炎,如果有先天性的梅毒,好,跟著這個氣一上到腦裡,這個人白痴了,完了,或者中風了,就很嚴重了。除非你把業力修正了。身上的先天性梅毒,由這個氣,由這個修風觀到達了,一樣可以把它吹化了,那就沒有問題了那就要有很大的認知與正信了。

修行到這裡,都是實際的了,不是那麼簡單。我不給你們講,你們看過去了“嘿嘿”不曉得看些什麼東西,看那麼多字,也讀了經,木魚也敲過了……

現在告訴你,“於其頂上似重而起”,但是告訴你“非損恼相”。你們注意啊,到這一步境界,氣脈到了頭上,那個之難受啊,他告訴你認清楚,這不是病古人有些是能忍過去的。

“即由此相於內起故,能障樂斷諸煩恼品、心粗重性,皆得除滅,能對治彼。心調柔性,心輕安性,皆得生起,由此生故,有能隨順起身輕安。” 到了這樣,氣脈至頂了,在道家認為不得了,“三花聚頂,五氣朝元”,這個時候,開眼、閉眼都有光明。你認為光就是道,你錯了,光不過是境界,不相幹屬於四大變化,與正觀知性不相幹,正觀的知性不在光上。

他說,這個時候,“諸煩恼品、心粗重性,皆得除滅”,你心中沒有妄念了,貪嗔痴的煩恼沒有了——不是根拔了,粗重的沒有了,表層的好像沒有了。

“能對治彼,心調柔性,心輕安性”統統生起。就是說,這個時候,心中纵然碰到外界貪嗔痴刺激的煩恼,有沒有呢?有,有煩恼,哎,懶得動,也懶得生氣,就算了,可以對治。必須要到這一步,頭輪、頭部的氣脈通了,“心調柔性,心輕安性,皆得生起”。“由此生故,有能隨順起身輕安”,再進一步,身體越來越輕了。

“風大偏增,眾多大種來入身中,因此大種入身中故,能障樂斷諸煩恼品、身粗重性,皆得除遣,能對治彼。身調柔性,身輕安性,遍滿身中,狀如充溢。” 他說,再進一步輕安,“風大”變成宇宙的氣流,就是莊子講的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跟天地的氣、整個的宇宙合一了。這個時候,所謂“眾多大種來入身中”,不但是風大進來,法界的地、水、火、風都跟你身上交通往來,都跟你色身上面交通往來。所謂,等於你自然吃了十方諸佛給你的多種“維你命”,不是維他命(眾笑),自然多種“維你命”就來了,所謂脫胎換骨,人可以變化過來。

“因此大種”,“大種”就是四大的種,地、水、火、風。“入身中故,能障樂斷”,能夠障礙你的這些魔障,沒有辦法來,割斷了。“諸煩恼品,身粗重性,皆得除遣”,一切煩恼沒有了,身上的“粗重”,就是說,修持到了這個程度,祛病延年,那當然無病,健康一點、長寿一點也不成問題了。

那麼,“身調柔性,身輕安性,遍滿身中,狀如充溢”,這個時候,你自己等於氣功練到了家,十個手指頭、全身氣都充滿了。氣充滿,不是你胖起來,胖起來是肉多了,那個是粗重的,那是慾界地獄裡的東西,是氣充滿。

你看老年人,十個指頭就扁了,皮都皱褶了。你們身體不好的,指頭就都扁了、皱褶了。你們看看自己的十個指頭……到這個時候,十個指頭都鼓圓了,都充滿了。所以,整個的身體哪一部分的氣,自己曉得都充滿了,人以後就變成一個氣球了,可以在空中立住了,在空中可以飘了。

“彼初起時,令心踊躍,令心悦豫,歡喜俱行,令心喜樂。所缘境性於心中現,從此已後,彼初所起輕安勢力,漸漸舒緩,有妙輕安隨身而行,在身中轉。” 他說,這個時候,氣充滿了以後,開始時你會歡喜得跳起來,人真高興了,一切無煩恼,那才快樂,人生才覺得人生的味道了。就是說,你一切的煩恼——家人死光了、大地上的人死光了,你都哈哈大笑呢;你並不是笑他們死得好啊,你自己實在是身心輕安,也替他們可憐,人生無常了,不過如此了,如此而已。

“令心悦豫”,你心裡無比的高興。所以,這種境界就是“歡喜俱行”,歡喜,“哈哈”會笑的。但是你注意哦,現在看了佛經,自己還是要制止,曉得這個也還是境界;若不曉得這個理,你“哈哈”笑,有時候就把你笑疯了,那麼也叫做走火入魔,這個地方要注意。所以,你看了佛經的這些理,修持的理懂了以後,這裡笑一陣子:不要笑了,去他娘的,有什麼好笑的!也就算了。

那麼,“所缘境性於心中現”,你所有想要什麼境界,觀想什麼境界,就呈現什麼境界。你要觀想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境界就呈現;觀想哪個菩萨,哪個菩萨就呈現,這是觀想出來的哦。

“從此已後,彼初所起輕安”,那麼身心“起輕安”。好,再進一步,這個力量習慣了,這個境界也習慣了,等於飯一樣吃慣了,酒一樣喝慣了,不在乎了。“漸漸舒緩”,慢慢又進一步,又一個境界變化。這個進步的時候好像退步,你要注意啊,每一次進步的中間,好像有退步了。“慢慢舒緩”。“有妙輕安”,那就不同,說不出來了,也只好用“輕安”,又輕又安,“隨身而行”,隨身,“在身中轉”,你們普通講氣脈流通,奇經八脈打通,在這裡無所謂,那是小事而十種一切入,都在色身上自由往來,就是三十七菩提道品中的四如意道的味道。

“由是因缘,心踊躍性,漸次退減”,那就是說,輕安又嚮身體內部深入進去了,又進一層。

“由奢摩他所攝持故,心於所缘寂靜行轉。” 慢慢慢慢,得止、得定的境界更深了,更深層了,更寧定了。

“從是已後,於瑜伽行初修業者,名有作意,始得墮在有作意數。” 到了這個境界,你修持工夫到了這個境界,所謂修瑜伽、修禅那,才可以說你“作意”的這一部分建立了,你的“作意”才所建立。這個才夠得上“墮在有作意數”,你有這一點工夫了,因為你“作意”有了,我要在這個定境,念一動就可以達到,才可以算是你“作意”這一部分修成。

這個作意是勝解作意,不是凡夫的作意。我們凡夫起心動念也是作意,那是凡夫境界,慾界的,那是散亂的;勝解作意唯在理上,定上做得了主的。

“何以故?”什麼理由呢?

“由此最初穫得色界定地所攝,少分微妙正作意故。” 你要知道,你要地水火風色身能夠轉變到這個樣子,你已經由慾界裡跳到了色界,升華到色界了。

這個慾界,你看到慾是壞的,嘿,要靠四大這個慾火起來,才把它化掉啊;化掉了以後,慢慢經過這個風大的修持,才可以跳出慾界,證到色界裡去。這裡都給你消息露得很清楚哦,當然,彌勒菩萨露一半,我又幫忙加一點點,全部嘛,那看你們的功德了,看自己的福報了,慢慢參吧。

他說,到這個時候證到色界,“穫得色界定地”,所以,叫你“三界天人表”看清楚,到初禅、二禅天的境界去了。“所攝少分”,還有一點點,就是說,你上了色界天的邊缘,被你抓住,第一步踏上了——不要掉下來啊,掉下來,再到地球上來很痛苦,跌得粉碎啊。“所攝少分微妙正作意”,色界的“微妙正作意”到了。 “由是因缘,名有作意。” 就是有作意,有禅定的正思維。

“得此作意初修業者,有是相狀”,有這個境界, “謂已穫得色界所攝少分定心。” 你已經到達了色界的一部分定。

“穫得少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有力有能,善修淨惑所缘加行”,(同學:“惑”字有錯。)哦,“有力有能,善修淨界所缘加行”,就是真達到淨土境界的邊缘,這個淨土不是西方極樂世界,意境上的淨土,作意上的。

“令心相續,滋潤而轉,為奢摩他之所攝護,能淨諸行。” 這完全是止境、定境。

“雖行種種可愛境中,猛利貪缠亦不生起。” 他說,定力到了這個境界,你證到最可愛的境界——你是男人,電視所廣播出來的世界美女,都是慾界美女所選出來的第一名,都是裸體的站在你前面,你覺得是小朋友、小妹妹一樣,慈愛,那個愛是慈悲的愛,沒有慾念,動不了慾,沒有慾,假設拿男生來講;拿女性來講,同樣的道理,這是講男女之色慾。乃至金錢啊、名譽啊、地位啊,皇帝交給你當,你也不要了,這個時候真不要了,人間的富貴已經看不上了。

刺是哪裡來的?哦,我的手老是抓這個桌子,木頭上的刺進去了,又來一個,原來如此,呵,我還找不出它的來去,總算把它參出來了。

到這個時候,色界這個樣子,“猛利貪缠亦不生起”,外界最猛烈的诱惑---不行,沒用。因為慾界的诱惑,你看不上了,太低級了,你那個境界高了達到了定生喜樂。

“雖少生起,依止少分微劣對治,暫作意時,即能除遣。” 假定在那個太猛烈的魔境界裡頭,偶然動一下念,你那個覺性馬上強烈對抗,這個念頭就沒有了,自己會自動拿掉了。

“如可愛境,可憎、可愚、可生憍慢、可尋思境,當知亦爾。” 不但是講男女色慾的,功名富貴這些可愛的境界是如此,你工夫到這裡,脾氣也發不起來,“可憎”,恨得想殺人——不可能,纵然偶然動一下,哎,自己那個覺性馬上對自己已經不客氣了:怎麼起這個念頭啊!那個壞念頭立刻就跑掉了。“可愚”,隨時在智慧清淨中,沒有愚痴。也沒有骄慢心,也沒有覺得自己了不起,看不起眾生,也不會。也沒有妄念、思想來。“當知亦爾”,都是這個樣子。

“宴坐靜室,暫持其心,身心輕安,疾疾生起。” 這個時候需要閉關了。哎,老*啊,你要住茅蓬閉關,你要到這個程度。所以禅宗告訴你,“不破本參不入山,不到重關不閉關”。這個境界嘛,工夫來講,禅宗叫到“重關”境界,什麼是“重關”?到達色界的境界,色界天的定境界。所以這個時候,“宴坐靜室,暫持其心”,永遠進步、求進步,“身心輕安,疾疾生起”。

你看,我們剛才講的這一段,多少次的“身心輕安”,你看到都是四個字,他每一次……沒有辦法,人世間的文字言語沒有辦法表達形容,只好用這句話,但每一個“身心輕安”的層次不同,知道了吧?這個是色界天的“身心輕安,疾疾生起”,哦,快快地,就是“娑婆诃”了,“疾疾”就是“娑婆诃”,快快地,一步一步進步得更快。

“不極為諸身粗重性之所逼恼”,這個身體發麻,腿發麻,氣不通——沒有這回事,身體“粗重性”的煩恼沒有了。

“不極數起諸蓋現行”,什麼睡眠、饮食,都不成問題了,五蓋沒有了,蓋不住了,連被子都不要蓋了,還五蓋?哈,因為他不要睡眠了,碗蓋都不蓋了,茶杯都不需要蓋了,哈,一切蓋都沒有了,你也不要去蓋人。

“不極現行思慕,不樂忧慮俱行諸想作意,雖從定起,出外經行,而有少分輕安餘勢,隨身心轉。” 假設不在茅棚、關房裡清淨,到外面去入世,走走,或者偶然有事情去辦事,這個身心輕安不會丟掉,這個定境界始終有。

“如是等類,當知是名有作意者清淨相狀。” 修持止觀的“作意”,這才究竟得“清淨”。

哎!我的外婆啊!講得好吃力哦,你們好懂吧?你們一定告訴我,“老師啊,很好聽呀!”對不對?(眾笑)只是好聽而已!你要曉得,這個好聽怎麼講出來的?你們看不懂,很多人看不懂,我怎麼會把它看懂?要在這裡參啊,好聽?好聽聽了有罪過的哦,所以這個地方不準亂聽,不要隨便帶人來聽,沒有這個程度不能聽,聽了反而害了他,我告訴你。

好了,再進步了。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三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四瑜伽處之一”

第三十三卷,“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地的第四段,“瑜伽處之一”,第四段的第一,要點,或者第一項。這部《瑜伽師地論》是科學得厲害,條理層次很嚴谨,雖然很多重複,你看起來重複,它不是哦,層次不同。

“複次此嗢拖南曰。” 總頌、總綱。

“七作意離慾,及諸定廣辯”,怎麼樣跳出了慾界?真做到了離慾……

“二定五神通。生差別諸相。

觀察於諸谛。如實而通達。

廣分別於修。究竟為其後。

已得作意諸瑜伽師。已入如是少分樂斷。從此已後唯有二趣更無所餘。何等為二。一者世間。二出世間。彼初修業諸瑜伽師。由此作意或念我當往世間趣。或念我當往出世趣。複多修習如是作意。如如於此極多修習。如是如是所有輕安心一境性。經歷彼彼日夜等位轉複增廣。若此作意堅固相續強盛而轉。發起清淨所缘勝解。於奢摩他品及毗钵捨那品善取其相。彼於爾時或樂往世間道發起加行。或樂往出世道發起加行。

問此中幾種補特伽羅。即於現法樂往世間道發起加行。非出世道。答略有四種補特伽羅。何等為四。一一切外道。二於正法中根性羸劣先修止行。三根性雖利善根未熟。四一切菩萨樂當來世證大菩提非於現法。如是四種補特伽羅。於現法中樂往世間道發起加行。此樂往世間道發起加行者。複有二種。一者具縛。謂諸異生。二不具縛。謂諸有學。此複雲何。謂先於慾界觀為粗性。於初靜慮若定若生觀為靜性。發起加行離慾界慾。如是乃至發起加行離無所有處慾。當知亦爾。又依靜慮等能引無想定等及發五神通等。

又即依此若生若相皆當廣說。為離慾界慾勤修觀行諸瑜伽師。由七作意方能穫得離慾界慾。”(三十三卷)

“歸依法,離慾尊”,怎麼樣做到離慾。“及諸定廣辨”,一切定境界。定境界搞不清楚,昏沉當成定,就蹧了,所以“廣辯”。

“二定五神通”,兩種定,五種神通,神通怎麼修呢?這個裡頭都有。但是你們高興了,這一下曉得修神通了——沒有用!上面這些沒有到,都白修的,不要修成神通的兄弟,變神經了,千萬注意啊!上面的這些白骨觀沒有到,你不過是知道理而已。

“生差別諸相。觀察於諸谛,如實而通達。廣分別於修,究竟為其後。” 現在告訴你這些,聲聞境界、羅漢境界的神通是怎麼修的,定力是怎麼樣修的。

“已得作意諸瑜伽師”,上面是一個階段,已經達到上面的作意成就。

你說,我們是什麼境界?我們是修淨土,對不對?得止沒有?你們自己給自己打個分數,有沒有?沒有,那還好,總是還有自知之明。觀懂不懂呢?會觀嗎?也不會,對不對?能不能作意呢?你意識想,不要想別的了,你就想你的那個女朋友,打起坐來,那個影子永遠站在前面,做得起來嗎?做得起來?要永遠不動啊,對呀,你想起你那個女朋友,那個是迷迷糊糊的,形象不現前啊,對不對?真要想現前,如和尚一樣站在這裡,而且兩個鐘頭不動,想出來嗎?你那麼喜歡女朋友都想不起來,你這個作意,作個什麼意啊?!我講的這個是笑話,你們懂了沒有?

換句話說,什麼叫作意呢?拿剛才跟他講的是舉這個例子,你要觀佛菩萨、觀明點,或者觀蓮花、觀嗡字,這個作意不動了,行住坐卧身心輕安,上面所講的一層一層都到達了,叫做作意成就。它是缘起的,性空中間,就是性空缘起,在密宗就叫做“生起次第”,平地上面建立起來。

你要曉得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你們念過《阿彌陀經》吧?《觀無量寿經》念過沒有?四十八願那個淨土世界是誰的作意呀?對,是由阿彌陀佛的作意所造的共業,共同作意所造成的。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業力、苦難,是我們這個世界眾生的共業作意所造成的,這個叫作意的道理。所以,佛法的真修是有的,不是修空的。

作意觀成了以後,最後把它空了,那是後面了,那已經到了大阿羅漢捨念清淨,到菩萨境界了。你不要忘記了,後面還有……現在是三十三卷,後面還有六、七十卷呢,一百卷吧,哦!你不要聽到這裡,“哎呀,《瑜伽師地論》我也懂了。”你懂?青蛙跳井---“噗通”不懂!嘿,所以要注意啊,不要得少為足。

所以,他一句話都給你交代了,上面的“已得作意諸瑜伽師”,已經修持到這個程度的人,再談下一步。

“已入如是少分樂斷,從此已後,唯有二趣,更無所餘。” 他已經得到上面的這些成就,後來怎麼樣?

“何等為二?一者世間,二出世間。” 修持到上面這個程度,我們大家聽了望尘莫及,對不對?修到那個境界,下面兩條路線你可以走,一個是“世間”,一個是“出世間”。

“彼初修業諸瑜伽師,由此作意,或念我當往世間趣,或念我當往出世趣,複多修習如是作意,如如於此,極多修習。如是如是所有輕安,心一境性”,這個時候,可以選擇出世或者入世。換句話,你有上面這個定力,才有本事入世也可、出世也可。不是說,你們衣服一換、頭發一光,這就叫出世?還在世間,所有的蓋都把你蓋住的,至少現在被我蓋住了,曉得吧?你要脫離這一切蓋,然後再說世間、出世間法,就可以選擇了。

你看,真的佛經你懂了,怎麼辦?所以,最好真的佛法不能讓你們懂。給你們個戒律啊:在這裡聽了以後,不要拿這個有色的眼鏡看出家的或者看什麼,“哎呀,這些人都不行啊。”那你罪過啊,你也同樣不行,你不過是在這裡的聲聞眾,聽了一點點耳屎去,算什麼東西啊,挖一點耳屎而已啊!所以,不要拿在這裡聽了的眼光看不起外面人啊,要千萬注意,這是個戒律!知道嗎?要尊重任何一個人!

他說,這個時候,可以談出世間。“彼初修業諸瑜伽師”,那麼,到了這個程度,這些修道的人可以作意,“或念”,我應該入世,“入世間趣”;“或念”,想,我“出世”。再求進步,“如如於此極多修習”,更進步修,“如是如是,所有輕安,心一境性”, “經歷彼彼日夜等位,轉複增廣。” 昼夜不斷地努力去修。

“若此作意,堅固相續,強盛而轉,發起清淨所缘勝解,於奢摩他品,及毗钵捨那品,善取其相,彼於爾時,或樂往世間道發起加行,或樂往出世道發起加行。” 他說,在這個時候,你才有資格自己考慮入世還是出世。這還不包括你要不要剃頭發當和尚,沒有關係。就是才有資格考慮自己是出世、入世。

那麼,不管是入世、出世,還是在修加行,還沒有證得阿羅漢果。你是在修道,沒有證果,要搞清楚,果位還沒有到。

所以,這個果位不一定出世而得,入世也可以得;也不一定入世而得,不管出世、入世,都可以證得。這個時候,依自己個人的業力在考慮入世或出世。

那麼“問”,提問題了。你看,像這種地方,不是一篇講下來的,中間有提出問題來。

“問:此中幾種補特伽羅,即於現法,樂往世間道,發起加行,非出世道?” 他說,那麼這個裡頭有幾種人,幾種根器的人,“補特伽羅”,即數取趣,就是代表一切眾生了。有幾種的人、幾種眾生,於現在這個境界的時候“發起加行”,他願意走世間的路線,不願意走出世間的路線?

“答:略有四種補特伽羅。” 四種根器的人走世間法。

“何等為四?一、一切外道。二、於正法中根性羸劣,先修止行。三、根性雖利,善根未熟。四、一切菩萨,樂當來世證大菩提,非於現法。如是四種補特伽羅,於現法中,樂住世間道,發起加行。” 他說四種人。一種,他根本多生累劫的根器是“外道”根,所以,他願意走世間法的路線修。第二種,雖然他多生累劫是佛法的根性,但是根性太笨、太弱,照樣是佛學好,修行也好,外表都很好,這個智慧“羸劣”,太差了,應該走世法裡磨練磨練,增長,也可以,所以走世間法。第三種,根性雖然利,聪明絕頂,但善根沒有,福報沒有。注意,雖有智慧,沒有善根,沒有成功,福報不夠,還是走世間法,多培培福報好。第四種就嚴重了,本來就是大菩萨,菩萨道都不願意走出世間的路子,像諸大菩萨的現身,觀音啊、文殊啊、彌勒啊,都現身在家,只有一位菩萨現身出家,因為他要下地獄度眾生,地藏王菩萨。你要曉得,大菩萨,他生生世世都是入世而來的,為了求取證得大道、大菩提,所以他走入世的路。這四種。

“此樂往世間道發起加行者,複有二種。” 那麼,這四種根器的人,對於世間法的修持又包括兩種。

“一者具縛,謂諸異生。二不具縛,謂諸有學。” 分兩種,一種“具縛”,有煩恼缠縛,有業力把他绑住,這一類走世間路的是什麼呢?異生道,多了,牛裡頭、狗裡頭、龍裡頭、魔鬼裡頭,都有修行人。一切眾生類中,有許多都是再來人,再來的還是聲聞道,都有定力的。所以,有時候吃肉不要亂吃,吃到修行人的肉是會發酸的,不大容易……呵,就是各道中都有修行人,再生來的。

但是,他為什麼變“異生”呢,不能變人呢?他有“具縛”,多生累劫的業力果報沒有還完。可是,他在異類中,還在修行的。你不要認為異類中沒有修行的,不但猫狗牛羊苍蝇、螞蟻裡頭都有修行的。所以“具縛”。

第二種“不具縛”,他本身沒有欠業债,但是他為了修道,在某一類,或者變人、或者變什麼。這一類“不具縛”的人已經到達了“有學位”,無學位就是羅漢境界,不過他在“有學”,還在努力修的階段。

“此複雲何?” 這是什麼道理,又問了。

“謂先於慾界觀為粗性,於初靜慮,若定若生,觀為靜性,發起加行,離慾界慾。如是乃至發起加行,離無所有處慾,當知亦爾。” 因為他在開始初步禅定當中,“觀為靜性”,只貪圖清淨,只拿到清淨這一點境界,所以想離開這個慾界。換句話說,一味地貪圖一個人跑開,什麼人都不管,靜靜地修這個定境,以為這個是修道。

那麼,由於貪圖靜這個定的境界,乃至“發起加行,離無所有處慾”,四禅八定裡頭,想達到離開“無所有”這個境界,一切皆空的境界,“當知亦爾”,這個還在有學位階段,他講有學位階段。

“又依靜慮等,能引無想定等,及發五神通等。” 因為你得了定,神通靠定力而發的,依照定力,初禅的境界能引發“無想定”,覺得世間的一切厭煩,最後修無想定算了。

釋迦牟尼佛也修過三年無想定,無想,什麼都……雜念都把它切斷了,這叫無想,多好,無想定。無想定是外道定,所以升無想天天人。無想非究竟,無想,不過是把意識壓制下去而已。所以,佛的工夫修到了,在他沒有成道以前,修無想定三年,非非想定也三年,他修到了,“知非即捨”,認為這個不是道,丟掉了。所以他講,無想定這些都是墮在外道裡。

還有些,因為定境得了“神通”,以為“好,神通我都有了……”沒有證到道!所以你們注意啊,學佛的大戒決不準用神通!因為一般眾生看到神通,認為通就是道。通是道的花,那不相幹,道的餘波而已。

所以,等到初禅境界有了定力,發起神通,天眼通、天耳通,就用這個神通的話——他墮落變外道、變魔道,就很可憐!為什麼?因為他多生累劫的善根不夠,智慧福德發不起來,善根不夠,智慧就發不起來。

所以你們要知道,為什麼腦子笨、智慧低?多生累世的善行、善根不夠。真的福德就是真智慧,大智慧就是真福報,要了解,大智慧就有福,所以他是真福報。

“又”,再答複這個問題,還沒有完, “又即依此,若生若相,皆當廣說。” 彌勒菩萨說,你問的問題很重要,依這些怎麼起來的、怎麼的情景,詳細告訴你。

“為離慾界慾勤修觀行諸瑜伽師,由七作意,方能穫得離慾界慾。” 他說,我告訴你們修行做工夫的人,你想真離開慾界的境界,有七種“作意”,起心動念起修的方法,才能夠達到“離慾界慾”。

哦,這一段,我們今天的時間不行了,少幾分鐘不講了。這一段是一氣連下去的,對不對?今天講到這裡為止。(起立!敬禮!)



《瑜伽師地論》這部分所講的,特別要注意啊,都是學佛修持程序最重要的地方。(同學:……。眾笑)哦,是這樣,先講生死問題。生死問題講過很多次了,大家應該都知道了。

生死問題,你們要仔細地研究,第一部要看的佛經,佛與阿難所說的《佛說胞胎經》,人怎麼入胎的,人怎麼生出來,就是佛跟他兄弟講的。那麼,這個經典,《大藏經》裡單獨有一本,過去佛經流通處也單獨地印出來過,現在好像沒有了。

另外關於處胎,這一部分的經典,在《大寶積經》裡面,有《佛為阿難說處胎會》他講的很詳細,這個人怎麼樣入胎……可以說,佛是對於醫學、生理學各種科學研究得非常清楚的人,比現代的醫學,有他獨到之處。

胎兒在娘胎裡頭七天一個變化,第一個七天生起哪幾種脈,氣脈,也包括神經;第二個七天怎麼變、第三個……每一個七天都有個名稱的,一直到九個多月,三十八個七天,然後就生了。

那麼,佛又在別的經典上說,大概《大寶積經》上有,這部分在處胎會經中沒有說,說一個人的生命,得來很不容易,入胎有許多……乃至於現代生理學說的女性的生理狀況,他都講了。譬如說,有些胎兒的胎位,乃至於說子宫的部位,高了、矮了,有些寒性的、有些熱性的,乃至於說有些人怎麼樣會流產的,有些是快要生的時候就死在胎中等等,都講得非常詳細,不過,散在各種經典裡頭,所以,生的部分講得很多,死的這一部分在各個經典上都有。

你們現在研究佛學,看一些佛學概論,再一“概”就“蓋”完了,這些經典都沒有正式地去看過。集中在哪些經典裡呢?《大藏經》裡統統都有,譬如《瑜伽師地論》裡,也很詳細地把這個情形講了。

人的死亡,生命都在呼吸間,一口氣出去,再吸不進來;或者一口氣進來,不呼出去,立刻就死亡了。

所以,佛為這個問題,嚮弟子們測驗過,叫大家答複生命無常的道理,很多人講:今天晚上鞋子脫了,明天是不是我穿的,都不知道……佛說都不對,所以,最後一個弟子答複:在呼吸間,一口氣出去不進來,就是死亡。

這還是正的死亡,不正的死亡,橫死的、夭摺死的,各種各樣的死,太多了。

那麼,佛也說過,人的身體是四大構成,地、水、火、風,風就是氣,每一大種,就是這個物理的功能,都會生一百一十種病,所以,四大所構成的,包括四百四十種病,任何一種病都會使人可以死亡。那麼,就是講這個生命是那麼脆弱、那麼難得、那麼寶貴。

譬如,拿現在的醫學來講,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這個身體,醫學都曉得,一次男性精蟲的排洩,是八萬到十二萬之間。換句話說,一個女人受胎的時候,同樣有十二萬人有這個機會到這個世界上來。我們每一個人現在的生命,是搶了十一萬九千多人來的,這個生命的寶貴是如此的可貴。

所以,佛經比方這個生命的來源,如大海盲龟,在大海上,一個瞎子的乌龟在那裡漂,這個乌龟想投胎,等於海上有一部車子,很快速度地在跑,快速跑的中間,或者掉了一颗螺絲钉,空出來一個空孔,這個瞎子乌龟,不曉得跑了多少億劫,總算撞到這一部跑過來的車子,這個空孔,把頭一鑽,鑽進去了,變成那個車子的一個螺絲钉。這個生命的困難,如大海之盲龟。

那麼,同現在醫學的理論配起來,也是一樣。十二萬條生命裡頭,我們這一條生命,就是到這個世界上變成人,他的死亡是很脆弱。

現在不講各種死亡,各種死亡的情形很詳細地講……只講正規的死亡,人要死的時候,第一個是身體衰弱,所以我們有生老病死。所謂病,坐在這裡都是病,坐久了累了、躺久了累了,就是病;吃多了、吃少了、涼著了,這些等等皆是病。

那麼,正式死亡的時候,先是地大分散。老了,骨頭這些實體的東西屬於地大,躺著,先覺得感覺沒有了……譬如現在的許多病,麻痹了,失去了知覺了,風瘫了,中風了,血壓高中風了,心臟病突發,血液不流通了,那麼,自己的身體先失去知覺了,失去了的時候就是地大分散,第一種。

地大分散的時候,這個死亡還可以救要的,因為有水、火、風三種還在,尤其風,是氣分的病……如果把氧氣吊起來,這個地大遭遇這個病,還是可以有辦法救。

但是,人到了真正死亡的時候,所謂地大分散,是一個什麼感受呢?就不曉得了,手腳好像覺得都沒有了,而且很重,拿不動,雖然拿不動,還有一點知覺,到了完全沒有知覺,拿不動……所以,我們讀到古書就可以體會到,孔子的學生曾子,臨死的時候所謂講:“啟予足,啟予手”,我們大家讀《論語》,讀到過的,快要死了,手腳都拿不動了,叫學生把我的手放一放,腳放好,“《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他說:我現在快要到死了,大概再不會犯任何過錯,可以免掉一切過錯,臨死孜孜為善,就是現在再不會起惡念了,平常也沒有惡念,這個時候再不會犯錯了。那麼,這個情形就是說,地大分散了,身體的知覺失去了。

正常的死亡到這個時候,第二步就來了,水大分散。你們要注意啊,生命的形成、地球世界的形成,同這個死亡的時候有相反的作用。水大分散的時候,這個死人的身上就出冷汗,乃至尿、大便就來了。人死的時候,往往是有最後一次大便,肠子中間的氣,我們現在活著,中間的氣最重要,若上下不交聯,中氣就脫開了,一脫開了,肛門就開,所以,大小便就自然流出來,不知道。

所以有些人,年紀大了的人,男女都一樣,小便憋不住了,他自己也不知道,撒在裤裆裡也不知道。你們年青人聽到蛮好玩,老年到這個時候非常痛苦!包括你自己、包括你父母,到這個時候,小便控制不了,自然會拉出來。因為他下面的下元氣、下行氣沒有了,散了。所以,到死亡的時候,一邊出冷汗,一邊大小便一齊來,就是肛門開了。

譬如有一個老醫生,幾十年的醫生,西醫,他的後代都是醫生,他自己躺在那裡指揮——他家的兒子、女婿都是醫生,現在給我試試看,打什麼針,吃什麼藥……最後他說:現在給我打什麼針,試試看,準備還把自己的生命留著。兒子把針管一拿起,準備插進,他說:不要打了,你們給我準備,我要走了。說為什麼?他說:我的肛門已經開了。肛門開了,就是下元氣脫開了,大便出來了,不能救了。他說:你不要……停止了打針,神智很清明。那麼,這是醫學上,所謂學佛的人更要懂。

所以說,有些老年人放屁,放得連珠屁,“噗、噗……”,那真是啊,所謂揚帆出海、毒蛇出洞……放屁有很多種了,就是下元虧虛了。

到了這個時候,水大分散了,這個人死亡的現象差不多就出來了。那麼,他本身的這個六根先毀壞,眼睛瞳孔放大,那麼,我們看他就是無神,瞳孔放大了,沒有神。站在前面很近,像我現在,跟擴音器那麼近的地方,在那個要死的人,水大分散的人看起來,人站在前面覺得很遠很遠,幾丈遠,因為他瞳孔放大,看不清了。

那麼這個時候,瞳孔一放大,耳神經也跟著壞了,你當面給他講的話,他聽起非常遠,仿佛站得很遠很遠,聽不到了。

那麼,這個時候,身上出冷汗,跟著……地大一分散的時候,就有一個感覺,感覺什麼呢?人有點進入昏迷狀態,好像進入半夢、做夢的狀態,或者覺得山壓下來,或者覺得鐵闆夾住了,很痛苦。那麼,等到水大一分散,出冷汗的時候,這個下意識,所謂獨影意識已經不明了,意識跟著四大的分散,漸漸就昏迷了,獨影意識的作用還有,就起來了,就是迷迷糊糊,覺得自己已經掉在海中了,聽到海水、溪水、各種水呀,水流“譁……”害怕得很,實際上是自己身上的水大分散。這都是正規的死亡。

水大一分散,跟著是火大分散,火大分散跟風大兩個一起來,那麼,身體慢慢開始冷卻了,冷到什麼地方,那個通達的氣就斷到什麼地方。所以,大家研究唯識都懂,叫做煖、寿、識,生命的意識還存在,煖氣、風就跟著來。

所以,老年人有許多地方都發冷,尤其是下部,人都是慢慢從下部死亡起來,先是路走不動了,六根慢慢毀壞了,身體慢慢越來越粗重了。所以,為什麼禅定修好就身體輕安,粗重就是相反的。

那麼,等到火大分散,風大就跟著冷卻來,一冷卻了以後,冷到什麼地方,氣就斷到什麼地方。最後,地水火風一齊來,分散了。所以,這個地方被痰堵到了,“呃、呃……”呼吸也困難。

所以你看,醫院裡快要死的人,大部分發生肺部積水,肺部積水就是水大、氣大快要堵住了。所以,現在醫學的方法是喉管開刀,這裡開一刀,把管子插進去,把痰趕緊抽出來。腦子氧氣不夠了,氧氣不夠就要死亡,氧氣就是風大,本身的氣不夠了,所以,靠氧氣插管子了,呼吸上氧氣了。所以,說:“某人上氧氣了。”差不多了,當然,有時候也能救轉來。

等到風大完全分散,冷卻到什麼程度,氣也斷到什麼程度的時候,這個人完全死亡。這個時候,各種境界都來了,氣斷的時候,感覺到人在跑,狂風暴雨啊,或者是……總歸是寒冷,各種所體會的難過的境界、痛苦的境界、恐怖的境界都來了。

所以這個生死啊,到這個時候,你們所謂修禅定了生死,在禅定裡頭的所謂酸、痛、麻、癢,那算什麼!到死亡的時候嚴重得很!各種五味俱全,各種恐怖的境界都來了。假定平常有宗教信仰的,譬如說有宗教的意識,所謂地獄、牛頭、馬面、上帝,有個人來找你去啊,這些境界都會自然地顯現,實際上,都是你意識中間所變現出來的。

四大一分散完了以後,人真到死亡,最後一口氣冷了,據說非常舒服,我沒有經驗,舒服得不曉得有多舒服!人有輕松解脫之感,但是,“啪”一下就過了,就不知道了,完全等於一個東西就出來了,古人形容的一句話,“脫殼乌龟飛上天”。

脫殼乌龟,我們沒有看到。當年在大陸,有些地區很殘忍,要把乌龟燒了吃,或者拿來做龟殼。乌龟抓到,拿個夾闆給它夾起來,然後拿火燒它屁股、燒它尾巴,硬燒它,乌龟受不了痛,拼命逃走了,可是殼子身體被人夾住了,那個肉身脫去了,當然也是死亡,所以叫脫殼乌龟。據說人死的時候有這麼個現象,很輕靈,舒服了。

但是,還有一點,人真到了地、水、火、風四大完全分散的時候,有一個東西要來:慾念非常重,淫慾的念很重,特別會發起,可以說是重得不得了!平常普通一個人,到了中年、晚年,性慾這一方面的感受同觀念慢慢都減退了,衰老了。可是呢,他到死亡的時候,強烈的慾念發起,乃至到完全死過去的那一刹那,也是有強烈的慾念之感,會有這種東西。

當然,我們講是按次序講,它那個現象來時,是很紛雜地一下來,這就是死亡,這是簡單地講。

在死亡冷卻的時候,人可以測驗,在身體上測驗六道輪回的冷卻。冷卻的時候,所謂六道輪回:全身都冷了,摸這個死掉了的人,或者最後頭頂、額頭還有點煖,就是他意識前面的七個識都走了,第八部分阿賴耶識還在慢慢死亡,沒有完全離開身體。所以,初步死了的時候,身體還有點軟,完全冷卻就完全硬化、僵硬。那麼,這個頭頂最後煖的死亡,人很慈祥地走,很快活地走,很舒服的,這個人是升天道,或者是往生的人。

所以,許多修行好的人,一身冷卻了,你摸他死了的身體,他頭頂最後還煖,一定是上升。不過,上升中間的差別很大,譬如,三界天道的哪一天,你就測驗不出來了。升天也是頂上最後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也是最後冷,不僅是往生西方,往生各種佛國土的,也都是頂上最後冷。

如果全身都涼了,這個面部、額頭,還是頭部,最後還有一點溫的,還有一點體溫的,而人很痛苦,或者臨走的時候有一種觀念,家庭的事啊,對人、對物很憤恨、很痛苦,死的樣子也很難看。也是上升,不過,是進入阿修羅道,這個差別很微妙,有些是痴相,痴痴呆呆的,也是阿修羅道。

就是全身冷卻,胸口最後冷的,人道再來。

如果全身都冷卻了,肚脐下部最後還溫煖,是畜生道。

那麼,下三道這一類的死亡就不那麼從容。我們講的這個從容是很有規律化;死亡有時候很快的,不那麼規律的,譬如被車子撞死了,突然血壓高死了,一下子,那個程度、次序來得很快。我們講起來很慢。

那麼,到了畜生道再轉生的時候,多半不是正當的,不是寿終正寝,不是好好死,或者死的時候很難看。你們經驗很少,像現在醫學發達了,又不同,在醫院有醫生看護照顧著。過去,有許多人在家裡死,很好的家庭,很好的身世,年紀八九十,最後死啊,硬是床上不願意睡,要爬到地下,乃至於自己硬要爬到那個狗窝邊上,猪窝最臟、最臭的地方躺下來,死了。

現在的醫學發達了,醫院的管理種種,這種情形不許可的。反正,這個樣子,現在的醫學認為是精神分裂,馬上給他一針镇定劑下去,就不會有這種現象了。但是也可以說,現在就更難觀察了,他镇定下去了,藥物使他轉變了,他那個念頭觀察不到了;過去,因為沒有這些藥物,沒有這個管理的設備,就可以看得到。那麼,畜生道再來就是下部腿部……。

如果是全身冷卻了,膝蓋頭這裡最後冷的,餓鬼道。

足底心最後冷,下地獄。

可是,下三道很難檢查了,沒有機會給你去摸了。有些人暴死、怪死,各種各樣的。這是死亡的大概情形。

人一死亡了以後就昏迷了,完全昏迷了,這個時候什麼都不知道了。但是,當水大分散,流冷汗,同風大分散,快要斷氣的時候,身上還有點沒有完全硬化的,阿賴耶識還沒有離開這個人的身體。所以,佛家的規矩,死人完全斷了氣後不準搬動,起碼要過個一兩天。這個時候動,你碰他的身體,他還有感受,萬一你碰著不舒服的地方,他感覺還在,感覺很難過,這種感覺可以引起另外那個生命力,他的靈魂的知覺上討厭你。

所以,中國幾千年的《礼記》規定——過去佛法還沒有來,那麼是怎麼樣呢?《礼記》規定,一個人寿終正寝的時候,不準隨便搬出家裡,三天以後,才能搬動,換衣服。

中國的古礼,換衣服……那麼,老太爺死了,就是父親死了、祖父死了,兒子、孫子在旁邊洗,或者女兒可以,其他媳婦都走開的。那麼,把他身子抹幹淨,洗洗澡了,就拿帕子抹幹淨了,就完全脫光了,女兒可以,媳婦不準在旁邊看。

那麼,譬如說一個女兒一個女婿,一床被子,假設這個人七八個女兒的話,那個被子送到棺材裡頭就蓋七八床了。那個衣服,春夏秋冬都有,三條裤子、九條裤子、七條裤子,穿好幾條裤子,那都是大兒子站在旁邊,所謂做“尸”,自己呆呆地站著,大家把衣服穿好,穿好了以後,整個地脫下來給死人換上,不能一件一件地套了。換句話說,老太太死了,都是女兒、媳婦給她抹澡,然後是古礼的送別,帶著說明一下。

那麼,三天以後才能夠移動,為什麼呢?人有一種病叫“假死”,三天以後,也許有許多複活了,突然斷了氣又複活的現象。所以,這個中國古人都知道。那麼,佛家講的更清楚,因為阿賴耶識,你們念過《八識規矩頌》,“去後來先做主公”,阿賴耶識最後離開身體,所以,不準馬上碰他。那麼,最好也不要哭、也不要叫,他也知道,聽得見,雖然覺得很遠,很吃力地聽到——不是這個耳朵,已經是意識的中陰身形成,就是靈魂的那個也許會悲傷。

所以,在佛家的規矩,這個時候,最好是站在頭頂,尤其是懂得修持的人,站到頭頂,抓到頭頂中間那個穴道的頭發叫,或者由法師們用引罄法器慢慢敲,念佛,說:你現在,尋一個光明,發現了光明就跟著這個光明,記住,跟著光明走,念佛!嚮哪裡走……他還知道,可以知道,這個時候要人提醒。所以,佛家有助念的方法。

你們大家年輕的出家人當然很不願意做這個事啊,庙子變成專給死人幹事一樣。實際上,嚴格地講,真合佛法地做,是大慈悲。是要出家人喇嘛、法師們經常做這個事,這是指導他、引導他,提醒他注意。所以,這個時候念經、念咒是有作用的。可是,現在的年青一代更沒有這個慈悲的心了。過去有這樣的,在旁邊念啊、念啊,可是又不懂這個方法,只是亂搞一氣。

那麼,死亡這個昏迷的狀況,大概要多長的時間呢?拿我們人世間的日子計算,這個昏迷的狀況大概是兩天一夜,或者四五十個鐘頭也有,長短各人不同,業力的不同。

那麼,這個時候,人好像睡一覺醒了一樣,如夢初覺,醒了,這個叫中陰身。怎麼叫中陰身?也叫做中有身,中間有的“有”,佛經上也叫中陰,陰陽的“陰”……

死亡,另外一個生命還沒有抓住的時候,還沒有變成另外的,中間存在的這一段,普通就叫做靈魂了。

那麼,這個時候,一醒,大概在這個中陰身快要形成——即這個身體死亡,形成中陰身以前,快要、將要形成,就如睡夢快要醒了一樣,這個時候有強烈的光,強烈得很!比我們看到的太陽光、電光什麼光都強!實際上,真有工夫、有修持的人,平常在定境中,這個光明已經很習慣了,沒有什麼關係,自性所發生的功能。可是,在普通人,那個強烈的光受不了,一嚇,這個光沒有了,變成黑暗了,陽面與陰面連著來的,這是中陰狀態的情形。

中陰身狀態就是靈魂,眼、耳、鼻、舌、身、意一樣的有。比方,等於我們做夢的身體——做夢不是中陰身,比方,我們做夢的時候覺得人家打我們,痛不痛啊?也感覺到痛,對不對?做夢的時候,想到事情哭起來,你醒來,枕頭上還有眼淚,對不對?實際上,那個哭同這個靈魂是一樣,所以,中陰身一形成,他有眼耳鼻舌身意,都有。

而且,他自然有中陰的神通,當然沒有大神通,山河牆壁都障礙不了。也同修道的人一樣,到哪裡,到美國,一念動,美國就已經到了,念頭一想就到了。

所以,為什麼說,現在我們修持好了,一念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世界上,物理世界的光速、電速、聲速,還不及念速,念速很快,中陰身就有這個功能。所以,中陰身等於有五神通。

那麼,家裡的人哭啊、鬧啊,它都知道,也看到,不過,就是看不到自己的尸體,覺得自己死亡……也許我們在哭他:哎呀!你走了……一把鼻涕。他在旁邊還勸你:算了,我已經死了,你不要哭嘛。他勸你,你也聽不到,我們哭的人不知道。所以,這就叫中陰身了。

那麼,中陰身發現光的時候,也有強烈的慾望,就是性慾的。我們這個世界就是三界裡的慾界,慾界生命的第一個來源就是慾,慾是很強的,那麼,這種慾的東西作用很厲害。中陰身在這個時候有光,聲、色什麼都看得見,毫無阻礙。假定平常有修持,在自性中陰身形成以前也有光,他認清楚了自性,一念一空,定住了,入定了。然後做主呢,生死來去,六道輪回,天上人間,可以任意做主。所以,平常修定,定慧有工夫者——沒有工夫、沒有修持的,到這裡沒有不亂的,很亂!我們講起來、聽起很輕松,那個境界受不了!就是現在,讓我們在一個不舒服的環境裡,你一秒鐘都受不了,那個死亡的環境更難!

但是,兩種人沒有中陰身。至善的人沒有中陰身,因為他這裡一死,那邊就上升天了,所以中間沒有存在、沒有停留;最壞的人,一死就下地獄了,中間沒有中陰身。(你們要穿衣服就去拿,不要講礼貌在這裡頂著,等一下就涼著了,晚上涼。)所以,罪惡的人沒有中陰身,立刻下地獄。中陰身之所以存在,是指普通人,善惡兼半,或者善惡相等,就是三業了,善、惡、無記這個之間。

那麼,這個時候,中陰身或者將生未生之間,有宗教信仰的人,都來了,像基督教也可以看到上帝、天使、什麼魔鬼,都可以看到;中國的什麼牛頭、馬面啊。中陰身這個階段,將生未生之間,不但你這一生所作的事情,你平常做的壞事、好事,忘記了的,從你在娘胎開始,都反映出來,電影一樣,一幕一幕都出來。不但如此,過去生的業力也知道了,翻出來,都翻出來。不過,很快的,“哇……”,快到什麼程度,快到我們做夢一樣。

我們做夢,有時候一夢夢了十幾年、好幾年的事情,很長的一個夢,對不對?實際上,世界上的人做夢,沒有超過五秒鐘的,最多最多,三四秒鐘,已經很長了。可是這幾秒鐘,有時候,一個夢的經歷是幾十年。

這個東西是科學證明的,現在還不講科學……。譬如你們在座的,至少活了二十幾年了吧,二十七八年,年青的,二十二三年總有吧?你回想二十三年或者五六十年一切經過的事,現在覺得很快,對不對?同樣的道理。所以,那個中陰身的時候,不但這一生,過去所有生,一下反映出來,很快。

那麼這個中間,所以佛經告訴我們“無主宰,非自然”,你如果相信阎王,阎王也出來;相信上帝,就會受審判。如果一切理透了,一切唯心造,那麼,沒有人做你的主——有,你的業力。你平常做的壞事,認為別人不知道,這個時候很清楚,自己騙不了自己,業力的道理。中陰身……所以,六道輪回。

中陰身有兩個地方不能去,其它地方都可以去。譬如,你們男女在講戀愛的小心了,當你一擁抱著的時候,旁邊的中陰身,不曉得多少站著在看戲,在等待,等待來入胎的。所以,你們擁抱啊什麼,處處小心啊,不要以為沒有人看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那是真的!

中陰身,山河牆壁毫無阻礙,一切處看得清清楚楚,來往自如。中陰身還不是鬼,鬼是屬於另外一道,鬼是餓鬼道中。

中陰身兩個地方不能去:第一不能入產門,產門就是懷孕要生的女人的那個肚子,不能去;第二,菩提道場,有道的地方,菩提道場去不了——不是普通有道,大徹大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大菩提道場,去不了。

這是什麼理由?以前,像我們年輕的時候學佛,一個大喇嘛、大法師問,一下被他考到了。哎,過了兩天我說:我曉得了,中陰身入了產門,不叫中陰身嘛,投胎了嘛;中陰身進入菩提道場,他開悟成佛了嘛,也不叫中陰身了。嘿嘿,他說:對了!可是,把我困了兩天。什麼地方都能去,兩個地方不能去,一個不能入產門,一個不能進菩提道場,什麼理由……所以,萬事要自己正思維,把它搞清楚。

中陰身七天一個生死,所以,大善人沒有中陰身,大惡人沒有中陰身,那麼,善、惡、無記,不好不壞,善惡業都有的,七天一個生死,最多七七四十九天一定轉身,最多最多,普通不會到七七四十九天。

那麼,講中陰身的入胎,我們現在只講一點,慾界中的入胎。所以,中陰身入胎,慾界——不僅是人哦,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昆蟲、螞蟻、苍蝇、蚊子、狗、馬、牛、人,這些都是慾界來的,淫慾,男女兩性發生愛、發生慾,這個動作來生這個生命,這叫做慾界。這個慾界裡頭,植物,一個花也有公的、也有母的,要兩性相配,它才能夠結籽的。所以,這個慾界都是這個慾。

中陰身在慾界裡,當他的因缘成熟的時候,譬如,男女兩個人,有性行為的時候,中陰身馬上——跟父母有缘的,馬上那個感應就來了。來了,男女兩個人抱著行淫慾、做愛啊,看得清清楚楚的。等一靠近的時候,看不見父母男女的面孔,就看見產門了,就是生殖器的部分。

那個時候,對於男性貪戀,愛慾很重的時候,就感覺到自己跟那個男性兩個在做愛,那麼就變女性,投胎變女性;如果感覺到,自己對女性特別愛,有種愛慾的心理,特別強,自己感覺到跟這個女性倆做愛,那麼投生就做男性。

所以,弗洛依德講的那個性心理道理,是看到了一部分,還不透徹,所以造成了這個世界上的混亂……

(同學問:還有不男不女。)不男不女是另外一種業力,不男不女的那種心理,你要曉得,有許多人,男女中間只是相愛,還有不男不女相愛的成分,這個很微妙,你還年輕,慢慢研究性心理學,專門這一部分,你慢慢會懂得,是有這個道理的,細算這個業力的帐,還不止如此,很多很多因素,遺傳也有一部分的因素。

所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學講,女孩子比較愛的是父親,這個有他一部分、小部分的道理,不是沒有。

那麼,就是講,中陰身入胎時要三缘和合,佛說過,男精、女血……女血就是女的卵藏,蛋,女性月經一個月一次,只排一個蛋,所以女性生來身上帶來三千到四千個蛋,一個月一次、一個月一次,由十幾歲開始到四十九歲更年期,月經斷絕了以後,這個蛋剛剛生完了,那麼叫更年期,就不會有月經,不會排這個蛋了。

那麼,男性的精蟲一次是那麼多,那麼,精蟲跟卵藏這個蛋一碰上,結合了還不能生人,必須有中陰身加入。所以有些胎,女人懷胎,結果懷了死胎,因為中陰身沒有加入這個胎,也沒有用,不會成為一個人。這個中陰身加入,變成一個胎兒,七天一個變化、七天一個變化,就是九個多月生下來。

那麼,有些胎兒在胎中的時候……投胎的裡頭就很多了……那麼,佛也說過,《瑜伽師地論》上面都有,告訴你在入胎的時候,突然有時候看到,像夢境一樣,看到一個地方,哎呀,很好,很美丽的風景啊,去看……地形怎麼樣——生人,西牛贺洲;哪一種人生在東勝神洲、南赡部洲……不過境界不同。

譬如入胎像做夢一樣,入胎的時候,碰到風和日丽,太陽光照,去遊山玩水,風景很美,宫殿很莊嚴,因為生出來大富大貴人家;或者是覺得狂風暴雨,有人追趕,趕快躲啊,找個地方小茅棚,或者一個洞啊,茅草鑽進一躲啊,也許生在很窮苦的人家,或者四肢不全,種種。

但是,不一定是看到性交而入胎的哦,這是講……譬如這個人喜歡愛錢,那個中陰身就是看到這裡有很多的錢:喔,我要去搶一把!——入胎了。譬如愛吃的人,看到……呦,紅燒羊肉、紅燒牛肉,好吃啊!香啊!偷一塊……哎,就是那麼愛慾一動,那個磁鐵吸引力一樣,就進去了,入胎。

那麼,你說變人,為什麼變人呢?你看兩個狗在性交的時候,你該變狗的時候,你看到的不是狗啊,是兩個人啊,而且是很漂亮的人,你很喜愛的人。所以,你有時候喜愛那個公狗啊,就是喜歡很美丽的青少年,很好啊,你很愛他,你進去變母狗去了,就是這個道理,一切一切都是以慾愛為中心,這是慾界。色界是另外一個道理。

那麼,這個裡頭只講慾愛這一面。貪、嗔、痴……所以,有人嗔心很壞的,或者看見誰就恨!非要殺了他不可!也引進去了——他嗔心的業力,就是三缘和合那麼引……說這個入胎。

入胎以後,胎兒在裡頭幹什麼呢?胎兒一進入,一進入胎了以後,中陰身沒有了,又昏迷了,像死亡一樣,什麼也不知道,糊涂蛋一樣,大概在裡頭悶了十個月。有些人聪明,入胎裡頭……有些有定力的人,所謂大阿羅漢跟大菩萨,有隔陰之谜,換一個中陰身迷掉了,前生修行的所有都忘記了。

能夠完全入胎不迷、住胎不迷、出胎不迷的,那個定力,定慧之力——現在我們要研究的,都是靠定慧的。大菩萨再來投胎,有些在入胎、出胎的過程都知道。

所以,我們下面會出一本書,西方美國的調查,不過,他是用催眠術,幫人恢複回憶,講自己前生是如何的情形,住胎的情形……。所有調查過的人說,當胎兒的時候,他很怕出來,出來時,看到隧道那頭的一點光,慢慢爬出來、爬出來……這一本書我們下面有了,說得很對,多半很相近。

那麼,胎兒在裡面,如果他業力輕,也有讀書啊、跳舞會、講演術啊,有時候開運動會,所以,母親懷孕有時候:哎呀!這個孩子在裡頭亂跑啊!真的呀,因為他沒有覺得入胎,他覺得是在做夢一樣,去運動,去打太極拳,乃至少林拳,什麼都來呀,跳高、跳舞啊。他那個境界,與人在夢中境界一樣的,很小的天地,對他是個大天地。所以,胎兒在娘胎裡經常有……

還有,胎兒在娘胎裡頭受了各種刺激,母親吃的饮食……這個在胎中苦得很!所以佛說,在熟臟之上,生臟之下,胃、大肠啊……憋著,很悶氣的。在這個中間,胎兒在這個中間,母親吃了冷的,喝涼水,他等於下冰山;喝了熱的、烫的,他等於下油锅。所以,十八層地獄,在胎裡頭都受過,種種……。

那麼,母親還跟丈夫兩個生氣,或者忧郁……所以胎教,中國講胎教,的確有關係,他在裡頭……

那麼,據了解,現在的醫學也證明,胎兒在肚子裡明白得很,什麼都聽到。所以,父母兩個人生氣、講蜜語,做什麼,胎兒聽的清清楚楚,不過,他出胎的時候忘記了。所以,假設這個母親懷胎,除了丈夫以外還有情人,貪、嗔、痴、愛,這個胎兒也清清楚楚,誰都瞒得了,瞒不了這個胎兒。可是,這個胎兒一出胎以後,什麼也不知道了。

尤其一出了產門以後,那麼小的小家夥,受空氣一刺激,脐帶一剪斷——呼吸本來靠肚脐這裡的一條帶子,跟母親連起來的,呼吸、營養都灌進去。這裡一剪斷,一夾起來,嘴巴“啊”,鼻子就要吸氣了,身上胀大起來,“啊!”叫出來。

所以,這個時候,醫院護士的第一個動作,小孩脐帶一剪斷,馬上嘴巴裡一抠,很臟的東西,黑的,黑泥巴一樣,要挖得幹淨!有一點吞下去了,這就是胎毒。因為這個時候,脐帶有一頭含在嘴裡頭,這樣,各種母親吃的有毒的東西什麼的,都在這個裡頭。

啊,生下一個孩子來了,休息一下吧。(眾笑)




“何等名為七種作意。謂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雲何名為了相作意。謂若作意能正覺了慾界粗相初靜慮靜相。雲何覺了慾界粗相。謂正尋思慾界六事。何等為六。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雲何尋思諸慾粗義。謂正尋思如是諸慾有多過患有多損恼。有多疫疠有多災害。於諸慾中多過患義。廣說乃至多災害義。是名粗義。雲何尋思諸慾粗事。謂正尋思於諸慾中有內貪慾。於諸慾中有外貪慾。雲何尋思諸慾自相。謂正尋思此為煩恼慾此為事慾。此複三種。謂順樂受處。順苦受處。順不苦不樂受處。”(三十三卷)

剛才,大概地嚮大家把各種經典上的道理說過了,那麼,詳細的,《瑜伽師地論》上都有,你們自己慢慢去找。所以,現在我們曉得,人的生命是三缘和合,因缘所生,無做者,無受者,無主宰,非自然,一切都是業力所生,唯心所造。六道輪回的差別,生命的選擇,靠自己的修持。所以,佛法大小乘的第一步就是能夠解脫生死,解脫心物的缠绕。

那麼,講到因缘所生的這個生命,現在世界上的學問,醫學到現在——我們看世界上的人類學問很妙,整個人類的開始是沒有文化的,對吧?也沒有文字、教育,可是,這種追求生命來源的思想,你想,一個原始的,完全不受教育的人,不管白種人、黃種人,西方人、東方人、南方人、北方人,會不會有這個思想呢?會,個個都有,天生都有,你到鄉下任意找一個完全沒有受教育的老太太,你問她:生命是怎麼來的?她也想,不過,想不通就不管了。所以,都有。

開始人類解答這些問題是宗教,每個宗教解答生命的來源大致上有相同之處,深入地再加研究,程度有差別了,有徹底、不徹底。

但是,對於生命的來源,宗教的解釋跟人類的知識……越到後來人類的知識越開展,越不滿意,所以就產生哲學,有理性的研究,理性的研究,推翻了、剝去了宗教的外形,專門追求宇宙、人生生命的真理。

那麼等於說,宗教家叫你信就好了,一信,你就可以能夠升華,不要多問。宗教家等於門口掛了一幅牌子,“謝絕參觀,到此止步”。

那麼,後來的人類文化就產生了哲學,哲學家說:你要我信可以,你把道理告訴我,進去了會怎麼樣?這個地方出來……哎,你把門縫打開一點點給我看看。那麼,宗教家說:那你就不信了,那不行。哲學家自己去摸了,理性去摸。那麼,後來哲學家也摸到了些邊缘,摸來摸去,還是拿不到證據。

科學家說:哎,你不要管那個宗教家,他亂信。你們想的也不一定對,你靠腦子想,你那個知識本身就是問題。這樣子啊,我來找找看,這個東西要摸得到哦,所以科學求實證。

所以人類文化,宗教、哲學、科學三大類,摸了幾千年,古今中外……各人都說自己對生命的問題解決了,到現在,誰也沒有解決,還是在宗教、哲學、科學的路上轉,對不對?是不是這樣?

那麼,佛家說自己了(liǎo)生死,我們看學佛的人那麼多,誰了了?誰又了了生死?那麼,佛說的這些道理,佛了了,我們還是沒有了,你必須要把這些都求證,就是他所說的對與不對。

那麼,有一點很奇妙的,就是,我們人類的文化越進步,一切宗教的許多理論站不住了;佛說的理論,科學越進步,它越站住了,越證明了——不過,表達的方式不同,名稱不同。

那麼,生命所以這樣的來源,所謂因缘而生,無主宰,非自然。可是,現在的科學上,醫學只講到人類的遺傳——遺傳不是問題。所以,達爾文在西方說,人類是由猴子、細菌進化來的,那是達爾文的祖宗,我們不是。達爾文那麼提出說可以——不是的。弗洛伊德說人類就是性的問題,那是弗洛伊德的性心理,有些人不一定是性的問題。

據我所曉得,我的朋友裡頭,好幾對夫婦,一輩子學問很好,但是我所曉得——當然,他現在都……有一對現在還在,七十幾,沒有孩子。可是他們一對感情很好的,雖然是一對夫婦,一對都是出家人,沒有這回事——有愛,而沒有慾。當然,也許兩方面都是沒有性的能力,那也是實在。

因為一個真有學問的人,學問很好,腦子用得多的人,或者藝術家,特別智慧發達的人,慾少;慾重的人,智慧越笨。又有智慧又能夠享受慾,那是天人境界,那非凡人所能望及的、項背的。普通的道理就是這樣,所以愚人多慾,聖人少慾。

但是,愚人多後,後代很多,生一大堆。一年碰一個,一年碰一個,一碰就是一個,有時一共生了十五六個的樣子,很多;再討三、四個太太,所以,古人一個人幾十個兒女的,很多很多,沒有什麼稀奇。

可是,人的來源是如此,前生的種子,就是中陰身所帶來的,這是親因缘。親,很親近。

父母的遺傳,後天的關係,家庭、社會關係,這是疏因缘。所以生命的來源,因缘是四個因缘:親因缘,種子來的;父母的遺傳,加上那個……假設我們剛剛碰到一個精蟲來……我們這個中陰身跟這個精蟲配合,這個精蟲是斷了尾巴的精蟲,那麼,我們生下來可能先天是個呆子,這個尾巴沒有了。或者這個精蟲……

精蟲你們看得見的,你到生理所化驗室,把男性的精蟲拿到顯微鏡上一放,就是個蛤蟆蝌蚪一樣,還有尾巴,我們背脊骨這一條就是尾巴,尾巴縮進去了,所以,人類後面留有最後一節骨,有些人特別鼓出來,有些人縮進去一點。

那麼,這個精蟲的頭,兩個眼睛(?)就是那個蝌蚪一樣,青蛙那個係統一樣的,它在那裡遊來遊去、遊來遊去,海上的盲龟都在找生命。現在都可以把精蟲冻起來,可以移植到別人的身上去受胎。

有人問我,假設現在那個試管裡生這個人,那總不要男女……但是,他來這個化驗室的試管裡化生,那個境界是一樣,沒有兩樣,還是慾來的。

粗淺的慾是男女性交的慾,大的,各種慾……譬如你愛好畫,也許中陰身入胎的時候,投胎在一個藝術文化的家庭;或者到一個很窮的畫家家裡去投胎,哎,你看到這個畫,“這個東西好美哦……”有些女孩子喜歡美,“美哦!”“好看吧?”“真好看!”眼睛被它拉走啦,就被它拉進去了,那個吸力是一樣,因缘。

所以,父母的遺傳有關係沒有?有關係,它叫做增上缘。父母的遺傳、家庭的環境、社會的教育、時代的教育,這些都是增上缘。因缘的本身,種子是親因缘;父母、家庭、社會、時代、國家、天下、世界,這是增上缘。

那麼,生下人以後,由種子變現行,過去帶來的種性,脾氣壞的還是更壞,或者呢,中陰身以後受了某一點刺激,或者變好一點,變好了,慢慢長大了,越來越壞,這個是什麼呢?所缘缘。由過去的因缘,連鎖關係,種子生現行,生出現在的行為,現行變未來的種子,連鎖不斷的,就是所缘缘。

這個所缘缘在六道輪回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永無間斷,叫做等無間缘。四缘生人,因缘這是這四種,曉得吧?

親因缘,本身就是種子生現行,那麼現行入胎,就是無明缘行,這個時候的缘是胎兒的受胎。父母、家庭、社會、時代、教育等等就是增上缘;由種子生現在的現行,現行為未來的種子,這是所缘之缘;六道輪回、生死輪回不能斷,是等無間缘,這叫做四缘。

都曉得了吧?要考你們的哦,不要光聽,看我臉上沒有文字啊。我將來一考你們這個四缘,這個程序就要考出來哦。

(同學:父母遺傳後的是哪個缘?)增上缘,哪個來寫一寫吧?都曉得吧?你們旁邊有人曉得的寫給你。

(親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無間缘,四缘所生。

所以,我們講了半天,為什麼人修道,解脫輪回、跳出輪回,就是要在現行裡頭解脫生死。剛才有位同學問:那我們修行人,現在就是四大?對呀,凡夫分段生死,怎麼叫分段生死?六道輪回都是分段生死。

換句話,我們這個自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真如自性本來沒得生死,不生也不死;形而上也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空。可是,一念一動了以後,一動則一亂,一亂了以後,它永遠在那裡輪回、旋轉,越旋得快越解脫不了。

我經常說,原來有電風扇的時候,電風扇上停了一個苍蝇,電風扇一開,這個苍蝇飛不出來了,對不對?先還沒有關係,因為電風扇轉的慢,等電風扇轉得很快的時候,它已經昏了頭,永遠脫離不了。你想,那個苍蝇飛得出來嗎?電風扇裡停個苍蝇,當電風扇開得很快,苍蝇飛得出來嗎?這個物理很簡單嘛,還愣住了半天,(同學:飛不出來。)飛不出來,你講的清,你試過啊,一定看到過,飛不出來的。所以,解脫之難,在這個六道輪回中,越來越解脫不了。

那麼,我們所以求解脫,先從色身……剛才講六道輪回,生生死死,本來是不生不死,因為在這個輪回轉動的速度……速度大,在五陰裡頭叫什麼陰?你曉得吧?嗯,就是行陰,所以行陰很難解脫。“無明缘行”,念頭一動了,這個“行”動了。那麼,行缘識、識缘名色,四大就來了,所以十二因缘啊……這個四大來了,這些都屬於分段的生死。

修行人走的是變易生死。所以,我們現在打坐腿發麻,修道的人有各種生理上的變化,實際上,每一秒鐘都在生死中,不過是變易,變化起,慢慢在變易。當然,變易生死,修到大阿羅漢果可以解脫。解脫生死,還不是了生死,怎麼叫了生死?大乘菩萨成佛了以後,返還到真如自性,不生不滅,了了生死。

“了生死”,不要認為說:我打起坐來死了,不來了,不到這個世界上來!不來,不來你到哪裡去啊?你生天還是在生死中啊,反正在三界中,統統在生死輪回。所以,我們修定、修觀,就是了這個生死。

那麼現有的生死,我們現行的生死,白天、夜裡就是一個小生死,睡覺就是個小生死;再小的生死,一念之間都是生死,這個念頭起來……生死的根本是無明,一念來的。所以,我們此念,不知道念起處、不知道來處,念念處不知道處,所以生死無法得了(liǎo)也就是孔子說的“不知生,焉知死”。

佛法教我們如何了生死,跳出去。等你生死了了以後,所謂你證到了智慧、證到了神通,那麼,宇宙的來源、生命來源都清清楚楚了,因為都包含在自性的功能裡頭,整個的生死道理就是如此,佛法所講的基本的道理,主要的也就是三世因果、六道輪回。所以,中國禅宗首先標榜、提出來“了生死”這個重點,就是這個道理。

我講得清楚了沒有?大概如此,清楚了沒有?若清楚了,我們就開悟了,就了了生死了;是大概聽清楚了吧,上面要加一個字,“聽”清楚了。

現在,我們《瑜伽師地論》到了最重要的關頭,就是講修定、修觀,一步一步都是做切實的工夫,你不要看經典……這一段,非要你們好好研究不可!將來考,重點都在這個範圍,就在這幾卷當中。

我還提起你們注意,看看哪一位同學記得,趕快答複我,免得耽誤時間:上面所講的修定修觀,修止觀,做工夫修行,起步要修什麼來的?不要笑啊,笑解決不了事啊,開始修怎麼來的呀?(同學:作意。)作意是原理,不管你修什麼……(同學:不淨觀。)由不淨觀到白骨觀,一路怎麼樣做,程序、次序,一步一步,這就是漸修法門。而且這個漸修是科學化的,一步一步的引證,一步一步的境界,一步一步的工夫,都告訴你了。乃至上一次講到,到了真正得定以前,頭會發重,對不對?什麼東西……等等等等,都有了。這一段你們特別要注意哦!你們自己多反複注意,一輩子修行都用了,還是真正在學佛了;不然啊,對不起,你們不管在家、出家,都是假在學佛,我告訴你們。所以,我經常吼你們、講你們,哎,你們在幹嘛呢,學佛……不是講……你們連理論都了解不清楚。

現在,我們繼續開始,還有半個多鐘頭。講到“二定五神通”,世間法的定、出世間法的定。上一次講到,有許多都住在出世法,講到第幾行啊?(同學:講到七作意。)

“七種作意方能穫得離慾界慾”,離慾最重要,離慾界慾,離慾最重要。

“何等名為七種作意?謂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 這七種作意。

“作意”,譬如你參話頭、念佛都是作意,對不對?意在造作。這個作意,拿密宗……當然,你們有些沒有學過密宗,密宗叫做什麼?答複得出來嗎?至少你們準提法都修過啊,(同學:觀想……生起次第。)哎,生起次第,無中生有,你要把它生起來,生起次第;到達了,返本還源,徹悟,是圓滿次第,證得菩提。至於觀想,當然是作意的一個作用而已。

“雲何名為了相作意?” 七種作意,怎麼“了相”?

“謂若作意能正覺了慾界粗相,初靜慮靜相。” 就是說,了相作意,你要隨時隨地有一個覺醒、警醒、清醒的念頭,“正覺了慾界粗相”。我們剛才講慾界的粗相,慾界粗相最粗的是什麼,知道嗎?(同學:愛慾。)愛慾,男女之間的性慾,慾界最粗的粗相是男女間的性慾。但是,其它功名富貴,沒有哪樣……好吃是不是慾?好穿、好吃……好懶,偷懶,喜歡躺著,喜歡萬事不管,那是不是慾?那是什麼慾?貪安樂的慾,放逸也是慾。總而言之,舉例子,慾界的慾,你們千萬注意啊,所謂慾,離慾尊,離慾是最難。

離慾,真到了離慾境界,已經到色界了,上升華到色界,色界天的境界,那已經在光明中。不但相在光明中,頭腦——就是說,你作意的思想,頭腦永遠是清醒的,不會落於善、惡、無記中,不會有昏沉。再拿色身來講,到了這一步,這個人頭腦永遠清醒,頭不會痛,不會昏沉,六根明利。

所以說,第一步“作意能正覺了慾界粗相”及“初靜慮靜相”,初禅就到了。在教理上,我們初禅到了,是什麼境界?(同學:念住。)在《瑜伽師地論》教理上,(同學:心一境性。)哎,心一境性,對,此心永遠在清淨境,作意的那個觀想境界,乃至不觀想境界,永遠是清明的,“初靜慮”。念住者,就是雜念、妄想住了,慾界的妄想沒有了,初禅,就會到這樣。

“雲何覺了慾界粗相?” 所以剛才問你們什麼叫作意,譬如說,密宗是生起次第,功德、智慧初步就生起了。雲何叫做覺了作意呢?

“謂正尋思慾界六事。” 就是正覺了慾界粗相,他又解釋這一條,怎麼叫覺了慾界的粗相呢?慾界裡頭的粗相是哪些事情,還是歸納的,“謂正尋思慾界六事”。

“何等為六?” 哪六種? “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 你看,這個慾是廣義的,並不是光指男女之間。饮食、男女,不過是粗相裡頭最粗的,剛才告訴你。這一切都還是屬於慾界的慾裡頭。

“雲何尋思諸慾粗義?” 他說,怎麼樣去研究它,“尋思”就是研究,這是屬於慾界裡的“尋思”。

“謂正尋思如是諸慾有多過患,有多損恼,有多疫疠,有多災害,於諸慾中多過患義,廣說乃至多災害義,是名粗義。” 就是說,我們要了解,起心動念,我們在慾界裡的生活,每一樣都在被慾所左右,種子帶來現在業的現行。

這個慾分哪兩種呢?共業的慾,別業的慾。譬如大家都想吃飯,想好吃的,是不是?我們都想好吃的,對不對?這是共業,這是慾界裡饮食共業的慾。可是,你喜歡吃辣的,我喜歡吃甜一點的——共業裡,都想好吃的,是共業的慾,可是這個共業裡頭又有別業的慾不同,這些都是慾。

你要喜歡藍色的,每個人對於颜色的愛好不同,對不對?色,這個色慾不同,有共業、有別業的不同。

所以,自己都要檢查清楚,才能夠曉得自己的毛病在哪裡?小偷在哪裡?才能把小偷抓出來,把它挖掉,才能夠修解脫。所以“粗義”要了解。

他說這個慾,“諸慾有多過患”,因為心裡頭有貪慾,這個心對無始以來帶來的貪慾,產生很多過患,所以,使自己發生很多的損害與煩恼,煩恼都是對自己損害;煩恼加給人家,雖然人家有時候受你的影響,但是輕微,自己的“損恼”最重要。

因為有慾,所以“有多疫疠”,會生病;“有多災害”,給自己找來災難。“於諸慾中多過患義”,對慾裡頭的毛病、過錯,“義”就是道理,先要了解。他說,正覺了的慾有六種,第一是“義”,就是理,原理。

第二是事, “雲何尋思諸慾粗事?” 很粗。

“謂正尋思,於諸慾中有內貪慾,於諸慾中有外貪慾。” 這個慾裡頭,這個事實,一種是“內貪慾”,內在的,內在有些是個性不同,先天所帶來的,有人偏好某一種……譬如說,我們就很明白地講,這個慾界裡的第一關,最難通過的就是性慾,男女之間的性慾。但是你要曉得,佛是大智慧人,你若研究佛法,《大藏經》看完了,尤其是戒律的這一部分,佛對於講人類犯的性行為錯誤,他什麼都知道。我看了真是啊——只有合掌贊叹,頂礼膜拜!

我們人世間現在發生的什麼同性戀啊,男性同性戀、女性同性戀,各種戀;各種性行為、怪交……我們人世現在覺得:哎呦,社會風氣變得那麼壞,外國、中國都變壞了!佛經裡頭都有,你說,他老人家怎麼知道的?真奇怪,他都知道!全體知道!我們讀了那些佛經才曉得,現在人類的這種怪的行為……哎呦!這個疯狂的世界!我們讀了佛經一看,是平常的事。

而且,他老人家在世,帶領的那些弟子們,那些弟子們經常有這些行為出來,當然逃不掉他的眼睛,誰也不敢隱瞒他,他都知道。他怎麼樣知道的呢?好的一面知道,壞的一面也知道,透頂透地,真是大徹大悟!智慧明了。

所以,“內貪慾”,有些人是內嚮的貪慾,外在看這個人,哎呦,一點都……什麼都不要,錢不要、男女不要、名不要、什麼……,你仔細研究他的心理,他什麼都要!

這不是第三者,要他自己本人反省出來,才把這個根根拿得出來!不是自己反省出來,根根找不出來,沒有了(liǎo)。所以,了相很難。所以,了生死、了慾……“了了了時無可了”了不了啊,就不得了,真是不得了!

所以,“於諸慾中,”你還要分析有些是“外貪慾”,外貪慾影響你,非起貪慾不可,這種種……。

“雲何尋思諸慾自相?” 慾的本身。

“謂正尋思,此為煩恼慾,此為事慾。” 他說,你要研究清楚自己心理的狀況,有些是屬於煩恼慾,使你會引起煩恼——煩恼不是痛苦,比痛苦的程度輕一點點,所謂損害自己的精神,損害就是損恼,這個叫煩恼。有些屬於“煩恼慾”,有些屬於“事慾”,事實上的慾。

那麼你看,他分析得多清楚啊, “此複三種:謂順樂受處,順苦受處,順不苦不樂受處。”

“順樂受處是貪慾依處。是想心倒依處。順苦受處是瞋恚依處。是忿恨依處。順不苦不樂受處是愚痴依處。是覆恼诳谄無惭無愧依處。是見倒依處。即正尋思如是諸慾極惡諸受之所隨逐。極惡煩恼之所隨逐。是名尋思諸慾自相。雲何尋思諸慾共相。謂正尋思此一切慾。生苦老苦廣說乃至求不得苦等所隨逐等所隨縛。諸受慾者於圓滿慾驅迫而轉。亦未解脫生等法故。雖彼諸慾勝妙圓滿而暫時有。是名尋思諸慾共相。雲何尋思諸慾粗品。謂正尋思如是諸慾皆墮黑品。猶如骨鎖如凝血肉。如草炬火如一分炭火。如大毒蛇如夢所見。如假借得諸莊嚴具。如樹端果。追求諸慾諸有情類。於諸慾中受追求所作苦。受防護所作苦。受親愛失壞所作苦。受無厭足所作苦。”

“如初靜慮定有七種作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定。及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定。當知各有七種作意。若於有尋有伺初靜慮地覺了粗相。於無尋無伺第二靜慮地覺了靜相。為慾證入第二靜慮。應知是名了相作意。謂已證入初靜慮定。已得初靜慮者。於諸尋伺觀為粗性能正了知。若在定地。於缘最初率爾而起。匆務行境。粗意言性。是名為尋。即於彼缘隨彼而起隨彼而行。徐歷行境。細意言性。是名為伺。又正了知如是尋伺是心法性。心生時生。共有相應同一缘轉。又正了知如是尋伺依內而生外處所攝。又正了知如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所攝。從因而生。從缘而生。或增或減不久安住暫時而有率爾現前。令心躁擾令心散動不靜行轉。求上地時若住隨逐。是故皆是黑品所攝隨逐諸慾。離生喜樂少分勝利。隨所在地自性。能令有如是相。於常常時於恆恆時。有尋有伺心行所缘。躁擾而轉不得寂靜。”(三十三卷)

……吃飯呢,上面有人給你掉到嘴裡來,最好嘴巴也不要張,嘴巴長在頭頂上,好菜、好飯那麼一倒就進去了,自己一天躺在那,舒舒服服,享受。

“順樂受處,是貪慾依處,是想心倒依處。” 現在人都講物質享受,享受,真正的享受就是貪慾根本所依的地方。那麼,“是想心倒依處”,實際上是思想上、心理上構成的颠倒想依處。

“順苦受處,是瞋恚依處,是忿恨依處。” “順苦”也是慾,但是,順苦是真苦嗎?現代人喜歡“馬殺鸡”( massage,按摩)“馬殺鸡”明明是挨人家擦、挨人家打,打輕一點就是“哎!好舒服!重一點、重一點,這樣才舒服!”等於我們捏那個香港腳,發癢一樣,一捏,“哎……”捏得血直流啊,舒服的……叫做“順苦受處”,它屬於瞋恚的依處。愛發脾氣,有時候那個脾氣發了以後,覺得蛮舒服,那個東西……就是虐待狂。或者虐待人家,自己痛快;或者是被虐待,自己痛快。你看,瞋恚的依處,是它的根本,是忿恨的依處,“忿恨依處”。那個心中氣憤,“格老子!打你一拳!”好痛快!憤恨的依處,叫“順苦受處”的慾。這個佛都知道啊,哈,他對心理研究得徹底。

還有一種, “順不苦不樂受處,是愚痴依處,是覆、恼、诳、谄、無惭、無愧依處,是見倒依處。” 一天傻裡呱唧的,他把傻裡呱唧當成享受,有許多人……打我一下,“沒有關係,嘿嘿……”還蛮舒服的——就是不苦不樂的依處,這也是慾。

“是覆、恼、诳、谄、無惭、無愧依處”,就是《百法明門論》來的,這幾種不是根本煩恼,隨煩恼。“覆”,蓋覆,受了罪呀,自己還遮起來,躲起來,“沒有關係,這蛮好。”吃了虧,自己還覺得很好。輕微的恼恨,那很好,為什麼?“打是親,罵是愛呀,你不知道哦。”“恼”依處,這是不苦不樂的依處,是受,這都屬於慾。“诳”,騙你一下,“我好愛你哟!”他愛你不愛你是假的,你聽了蛮舒服的,“诳”的依處。“谄”的依處,谄媚的依處。這些、這些,等等,給你舉例子。“是見倒依處”,是觀念上的錯誤,見地上颠倒的依處。

“即正尋思如是諸慾,極惡諸受之所隨逐,極惡煩恼之所隨逐,是名尋思諸慾自相。” 所以,修行的時候,你要研究清楚,起心動念。“諸慾極惡諸受之所隨逐”,因為你有慾,愛慾之存在,所以,所得生理上的四大的苦受、感受不同,心理感受不同,感受是跟著你來的心理狀態。

所以,你看到佛經都在講理,其實都在教你做工夫啊,教你把自己的心理解剖得清清楚楚,心理狀況解剖得清清楚楚,自然這些東西绑不上去了。你要把它看得明白,是個毒蛇,你不會去摸它,不會被它咬。

他說,這個是“諸慾自相”,也就是慾本身的形象。所以,《瑜伽師地論》又屬於大論,又屬於法相宗,唯識部,把每一樣名相給你講的很清楚。

“雲何尋思諸慾共相?謂正尋思此一切慾,生苦、老苦,廣說乃至求不得苦,等所隨逐,等所隨縛。諸受慾者,於圓滿慾驅迫而轉,亦未解脫生等法故,雖彼諸慾,勝妙圓滿而暫時有,是名尋思諸慾共相。” 我們生在慾界中,誰都想生下來不會死,誰都想活著不要生病,可是,生老病死苦,沒有辦法。生老病死苦,慾是根本,慾是因嘛,生老病死苦是果,此因必得此果。乃至人生的八苦,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越喜歡的東西越掉了。當然,我們一堂人大家共同最喜歡的是什麼?錢。可是大家都窮的一塌糊涂,求不得苦。剛剛有了兩百塊,明天要郊遊,又要交費了,哈,愛別離苦,這兩個錢又掉出去了,都在……沒有哪一樣……這是慾的反面的共相。

所以,因慾失去了,所以覺得痛苦了,因為我有慾求。像這個錢屬於我的,我有使用權,結果離開了,所以發生煩恼,苦相來了,所以,這個慾的反面的共相。

“雲何尋思諸慾粗品?謂正尋思如是諸慾皆墮黑品”,一切的慾都是業,都是惡業,惡業墮在黑品。

“猶如骨鎖,如凝血肉,如草炬火,如一分炭火,如大毒蛇,如夢所見,如假借得諸莊嚴具,如樹端果。追求諸慾諸有情類,於諸慾中,受追求所作苦,受防護所作苦,受親愛失壞所作苦,受無厭足所作苦……” 等等。下面這一類分析……我想,不幫大家念了,希望大家自己看,不要當文字看過了。他是教你這一門的修法,從心理上自己觀察清楚,先求解脫的修。非常重要,如果當成教理,思想是思想,學問是學問,佛學是佛學,同自己毫不相幹,你就完了!

那麼,我們幫忙大家的……再看下面,中間這一欄,就是翻過來……“複次此中離慾者,慾有二種,一者煩恼慾,二者事慾。離有二種,一者相應離,二者境界離。”……現在,上面講離慾的重要……還要跳上去一點,對不起了……“如初靜慮定有七種作意”,他把七種作意做結論,結論到這裡為止。

“如初靜慮定有七種作意,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定,及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定,當知各有七種作意。”

剛才帶領大家一直看的,是講修初禅,初步的這個情況。他說,後面的四禅八定,每一種境界都有這七種作意的情形。所以,這個心理狀況之難解脫,有如此者,並不是那麼容易。

“若於有尋有伺初靜慮地覺了粗相,於無尋無伺第二靜慮地覺了靜相”,他說,初禅的境界是有尋有伺地境界,你對於這七種作意,離慾的心理狀況,還只明了“粗相”。到了“無尋無伺”地,第二禅,第二靜慮地,才真正的見到了,“覺了”,明白了,什麼叫做靜,靜境界的相。換句話說,我們現在自己打坐,覺得自己很靜,這個初禅都不夠的,到了二禅,你才認識,真正“覺了靜相”。

“為慾證入第二靜慮,應知是名了相作意。” “了相”,由初禅證到二禅去,這個叫“了相作意”。

“謂已證入初靜慮定,已得初靜慮者,於諸尋伺觀為粗性,能正了知,若在定地,於缘最初率爾而起,匆務行境,粗意言性,是名為尋。” “尋”“伺”兩個東西要注意啊,《瑜伽師地論》特別的解釋,“尋伺”就是我們思想上、心裡做工夫。怎麼叫做尋?我平常有個比方,比方來講,我們在天黑的地方找一個東西,拿個手電筒,這裡看一下、這裡看一下——這是尋,對不對?伺呢?把電燈打開,整個看得清楚了,全面看到,這個是伺。這是比方,他這裡更清楚,用義理告訴你道理。

他說,“已得初靜慮者”,得了初禅定境界,在心理上,“尋伺”這兩個作用——我們現在講,就是自己反省觀察的那個作用,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叫做“尋”,怎麼叫尋呢?“於諸尋伺觀為粗性,能正了知”,就是我們想反省、觀照自己的心念哪裡來的,這個能夠看見,能夠找的這個,是粗的現象。那麼,“哦,是這個樣子!”這個樣子我曉得了,“啊,是這樣的呀!”這就叫“了知”,這個了知還是尋的境界。

“若在定地”,假設人身心有在定的境界裡,“於缘最初率爾而起”,譬如我們打坐,坐的很好的時候,剛才我們聽得很好,(現場電話聲響起)這個電話來了,這叫做“率爾而起”,突然來了;那麼,我們坐得很好,有時候一個念頭,根本也沒有想到,忽然想到,“哎呀,新竹的贡丸很好吃!”從來沒有想到贡丸不贡丸的,你在這裡還吃素的,而且還要打坐,哎,突然想起來,比方啦,這叫“率爾而起”。“匆務行境”,或者這個念頭很快的,一下想到新竹的贡丸,然後想到臺南的河跳,海鮮,然後想到什麼地方的米粉啊,然後又想到,哎,哪個地方殺人啊……這個念頭,這個樣子,“匆務行”。

匆務啊,(同學:下面有小字注解……)……還是“匆務”對一點,“匆務行境”,那麼,怕這個字錯了,考察,所以做個研究,這兩個字倒不需要換,沒有關係的。

就是這個心理,抓到外面的境界,“粗意言性”,這個“性”是性質的“性”,不是明心見性的“性”。就是生理上,引發了呼吸都是粗的,情緒浮動的,就是“粗意”,意識上粗的境界,發生心念,心理上自己在說話。“是名為尋”,這叫做“尋”的境界。

“即於彼缘,隨彼而起,隨彼而行,徐歷行境,細意言性,是名為伺。” 工夫久了這種粗的妄想,“率爾而起”不來了,就是現在大家打坐,坐得久一點,坐得好一點,覺得沒有什麼妄想了,一天都……很想清淨,“哎呀,這個清淨好舒服!”這個時候是伺,這個境界就是“伺”。

就是“即於彼缘”,你所缘的是清淨,一念清淨,“隨彼而起,隨彼而行”,隨時保持在清淨的境界中,“徐歷行境”,悠哉遊哉,慢慢心中都很悠然,這個境界裡,“細意言性”,這個境界很細,心境也很細,這個叫做“伺”。

“又正了知如是尋伺,是心法性,心生時生,共有相應,同一缘轉。” 那麼,你把尋伺這個心理作用認識清楚了,你自己那個能知之性,了解自己現在到了什麼情況,很清楚了,“正了知如是尋伺”,這就是我心性的現狀,意識的現量起的作用。“心生時生”,我念頭一動,就有這個境界,念頭想清淨了,所以清淨現前,還是唯心所生。“共有相應,同一缘轉”,因為心一清淨了,慢慢身體內部,這個呼吸、氣血也平靜下來,“同一缘轉”。

“又正了知如是尋伺,依內而生,外處所攝。” 哎,但是,你要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了知”,自己要明白,這個尋伺境界,是我們自己心理狀況意識生出來的。但是,“外處所攝”,因為我們依他起的力量還很強,外境界一引動你就變了,尋伺就變了,外部的物理世界引你的力量還是很大的。

“又正了知,如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所攝,從因而生,從缘而生,或增或減,不久安住,暫時而有,率爾現前。” 並且你要了解——你看,這個講心理學,很詳細的心理學。就是心理的這個思想動念的本身,“一切過去、未來、現在所攝”,它的這個時間性,不是你意識可以能夠改變得了的。所以《百法明門論》講“時間”屬於心不相應行法,你改變不了它,你不能把一萬年說成一念。你說:是啊,一萬年的事情,我一想就來。空洞的理論可以,一萬年還是一萬年,你一念還是一念。

所以,“從因而生,從缘而生”,因缘所生,過去了。“或增或減,不久安住,暫時而有,率爾現前”,“率爾現前”就是偶然浮起這一念,很短暫,就是這麼一彈指,過去了,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念頭來。

“令心躁擾,令心散動,不靜行轉。求上地時,若住隨逐,是故皆是黑品所攝,隨逐諸慾。” 所以,我們靜得好好的,這種念頭突然來了;工夫剛剛有點進步,貪嗔痴慢疑,不一定哪個煩恼,所謂魔障——普通叫它魔障,一用魔障這個名字,大家在推過,“哎呀,魔障,沒有辦法。”推給魔障,魔才不負你這個責任呢,是你自己的心理作用,不是魔障。所以,這個東西來,“令心煩擾”,“率爾現前”,莫名其妙地來,使你煩恼、擾亂,使你散亂,“不靜行轉”,當然不靜了。

所以,你有了這麼一步清淨的工夫,要想再求上進,你趕快捨這一節,“若住隨逐”,你保持現有的境界,你就跟著墮落了,“是故皆是黑品所攝”,這樣的境界還屬於惡業,“黑品所攝”。“隨逐諸慾”,還屬於慾界中,因為你心想清淨,以為清淨就是道,這個清淨變成慾了,對不對?噢,還在慾界中,所以“隨逐諸慾”。

“離生喜樂,少分勝利,隨所在地,自性能令有如是相,於常常時,於恆恆時,有尋有伺心行所缘,躁擾而轉,不得寂靜,以如是等種種行相,於諸尋伺覺了粗相。” 他說,這個時候,雖然你有點“離生”,離開現有的人生世界,好像得到一點清淨,又歡喜,又快樂,“少分勝利”。可是,你要跟著上面因缘,沒有分析清楚,又被清淨境界慾轉了以後,同樣算是墮落,因為你不能再上進。“於恆恆時”,還是“有尋有伺心”,使你會引起“煩擾”等等。

自己再去看,下一次還是繼續這一段下去。下面講“二定”,二種定,“五種神通”怎麼修的?你們自己去研究,當然,我們下次還提到。

修行的分析那麼精詳清楚,如果修行再不上路啊,那變茶葉蛋了,不是笨蛋。(起立!敬礼!)



“複次此中離慾者。慾有二種。一者煩恼慾。二者事慾。離有二種。一者相應離。二者境界離。離惡不善法者。煩恼慾因所生種種惡不善法。即身惡行語惡行等。持杖持刀鬥讼诤競。谄诳诈伪起妄語等。由斷彼故說名為離惡不善法。有尋有伺者。由於尋伺未見過失。自地猶有對治慾界諸善尋伺。是故說名有尋有伺。所言離者。謂已穫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為因由此為缘。無間所生故名離生。言喜樂者。謂已穫得所希求義。及於喜中未見過失。一切粗重已除遣故。及已穫得廣大輕安。身心調暢有堪能故。說名喜樂。所言初者。謂從慾界最初上進。創首穫得依順次數。說名為初。言靜慮者。於一所缘係念寂靜正審思慮。故名靜慮。言具足者。謂已穫得加行究竟果作意故。言安住者。謂於後時由所修習多成辦故。得隨所樂得無艱難得無梗涩。於靜慮定其心昼夜能正隨順。趣嚮臨入隨所慾樂。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故名安住。複次於有尋有伺三摩地相。心能棄捨。於無尋無伺三摩地相。係念安住。於諸匆務所行境界。能正遠離。於不匆務所行境界安住。其心一味寂靜極寂靜轉。是故說言尋伺寂靜故。內等淨故。又彼即於無尋無伺三摩地中。串修習故。超過尋伺有間缺位。能正穫得無間缺位。是故說言心一趣故。無尋無伺者。一切尋伺悉皆斷故。所言定者。謂已穫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為因由此為缘無間所生故。名定生。言喜樂者。謂已穫得所希求義。又於喜中未見過失有欣有喜。一切尋伺初靜慮地諸煩恼品所有粗重皆遠離。故能對治彼廣大輕安。身心調柔有堪能樂所隨逐故。名有喜樂。依順次數此為第二。如是一切如前應知。”(三十三卷)

現在,我們是講467頁,所謂離慾,“皈依法,離慾尊”,現在講修定做工夫,如何達到離慾的境界。這個離慾是廣義的慾,不是狹義的,所謂狹義的,是只講男女之愛慾,廣義的包括一切。

但是,雖然講到離慾,還是屬於世間定的範圍,沒有超出出世間,還屬於凡夫定。所謂凡夫,並不是只指人類的一個普通人,包括三界的天人,都算是凡夫。換句話,沒有脫開輪回。

可是,要修出世間道,必須要做到世間定,世間定還不能得,直接講出世間定,在講妄語、說大話上是容易,做工夫是有程序的。換句話說,講大乘的思想,說大話,等於是空洞的哲學家——不過注意,並不是說每個哲學家都是空洞,等於林**說哲學係是“假期”係,哈,並不是說哲學家都是空洞。就是說,假定空洞的哲學家可以說大話。至於說工夫,那是個科學的,它有條理、有程序、有原理、有法則,然後要加試驗。所以,這個世間的凡夫定,不要看不起,必須要做到。那麼,關於離慾方面:

“複次此中離慾者,慾有二種,一者煩恼慾,二者事慾。” 這一段,我們都可以念下去,有重要的地方,有不懂的,馬上問。這兩種慾的觀念先要搞清楚了,關於“離慾”,先說這個“慾”是什麼?“煩恼慾”、“事慾”。

“離有二種,一者相應離,二者境界離。” 你看它的科學性,每一個觀念、邏輯非常清楚,所謂因明非常清楚。慾兩種,煩恼慾、事慾;怎麼離開這個慾呢?兩種離法,“相應離”、“境界離”。

“離惡不善法者,煩恼慾因所生種種惡不善法,即身惡行、語惡行等。” 所謂離開了“惡”法、“不善法”,惡法就是很壞的;不善法也是惡,不過,輕一點的惡。“煩恼慾因”,所謂惡法、不善法的來源,是因為心理上的“煩恼慾”,煩恼慾為它的因子所發生的,所以“煩恼慾因所生”。因此而產生了“種種惡”,以及惡所屬的“不善法”。那麼,有幾種呢,“身惡行”,行為;“語惡行”,言語的惡行,“等”。

包括什麼呢? “持杖持刀,鬥讼诤競,谄诳诈伪,起妄語等,由斷彼故,說名為離惡不善法。” 就是說,拿刀殺人等等這些……由於言語、生理行為,語言的作用,這些都要離開。怎麼叫做工夫的境界?換句話,做工夫就先要去掉這種煩恼思想的惡與不善行。做工夫境界怎麼叫“有尋有伺者”呢?

“有尋有伺者,由於尋伺未見過失,自地猶有對治慾界諸善尋伺,是故說名有尋有伺。” “有尋有伺”,就是我們反省的結果、反省的形狀,拿現在漂亮的名詞即心理的形態、心態。那麼,我們的心理形態,起心動念,構成這個習慣,同時,有一個監察的意識,自己覺得對與不對,這個屬於尋伺的作用。

怎麼叫尋伺?“由於尋伺未見過失”,就是反省,我們舊的文化講就是反省,反省自己還沒有發自於行為的,看不見的過失。“自地”,是什麼地呢?自己心地上,意識思想的這個心地當中,“猶有對治慾界諸善尋伺”,自己找出來還沒有發現的那些毛病,怎麼樣修理它、修正它,所以叫修持。“是故說名有尋有伺”,加一個名稱,叫做“有尋有伺”。

“所言離者,謂已穫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為因,由此為缘,無間所生,故名離生。” 大正藏的考據是‘令’得,還是‘穫’得,“穫得”對。所以,這就是校對的問題了。“謂已穫得加行究竟作意故”,就是說,“離”還是屬於加行,有意識地離開惡業,趨嚮於善,就是使我們達到,做修定加行的工夫,“究竟作意”,嚮善法上走,比較徹底。

“言喜樂者,謂已穫得所希求義,及於喜中未見過失,一切粗重已除遣故,及已穫得廣大輕安,身心調暢有堪能故,說名喜樂。” 所以,我們修定,為什麼心境上不能發生喜?都在煩恼、陰霾,天氣一樣陰霾的這個境界裡頭?生理上不能發生樂?就是因為有慾、惡、不善法,由慾所生的惡與輕微的惡,自己還看不出來,檢查不出來的,被不善法所障礙住。假設真能夠離開了這些,那麼可以得“喜樂”了。

所謂喜樂,就是“謂已穫得所希求義”,達到自己所要求的定與清淨的境界。那麼,並且在心理上“喜中未見過失,一切粗重已除遣故”,自己心境至善,所以為善最樂。平常沒有發現的過錯,在這個時候自己很清楚,沒有了,很幹淨了,心地的陰霾去掉了。那麼,因此得到了身心的輕安,生理、心理非常輕安,不粗重。所謂身心輕安,“身心調暢”,一天到黑都是舒暢的,不會是頭悶啊,不會這裡病啊、那裡難過啊,乃至發麻了、發胀了。心理上自己要求自己的很多---沒有了。“身心調暢,有堪能故”,“堪能”就是可能,可能什麼呢?就是可能得定,可能入道,可能證果,所以叫“堪能”。這個境界“說名喜樂”。

那麼,它的初相怎麼樣呢? “所言初者,謂從慾界最初上進,創首穫得,依順次數,說名為初。” 由慾界裡頭,由慾裡頭起步,一步一步上升,“依順次數”,慾界到色界、無色界,依次順序地跳出,所以,由慾下手是初步。

“言靜慮者”,所謂得定, “於一所缘係念寂靜,正審思慮,故名靜慮。” 禅定境界為什麼翻譯成“靜慮”呢?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個名詞的含義,也就是使我們認識自己用功在幹什麼。就是說,你對於這一點所缘的境界,譬如你觀佛像、或者念佛、或者觀個明點、或者觀白骨、或者數息——不是,數息是最初步了,或者是隨息等等,這個方法就是你心裡所缘,對於選定的一個所缘,這個缘,心念跟所修的明點或者是呼吸,聯合為一,昼夜十二時中,乃至行住坐卧中,“於一所缘係念寂靜”,跟念頭配合為一,永遠在這個——譬如聽氣息,數呼吸這個氣,永遠是心息相依,心、念頭跟氣不分開了。“係念”,這個“係”字特別注意,把這個念頭拿繩子拴在上面一樣,或者一個明點,都栓牢了,那麼,慢慢達到身心寂靜的境界。

這樣就對了嗎?要有個覺性在裡頭,覺性就是自己返照或者參究,“正審思慮”,自己很清楚:啊,這個境界對了,這個時候是“係念”,跟所缘境界合一了;這個時候是不合一——這個就是“正審思慮”。所以,禅定的境界,正統的翻譯,不翻譯為禅定,太笼統了,叫靜慮,是在寂靜境界裡係心一缘,完全正定、正知,清楚的,不是昏沉的。

“言具足者”,怎麼叫具足呢? “謂已穫得加行究竟果作意故。” 就是說,我們係心一缘,在整個的禅定過程上,這還是加行道;以悟道,大徹大悟證得菩提來講,這還是加行道。

不過,像中國後代有些禅宗祖師所謂言下頓悟,悟後怎麼辦呢?悟後就是《楞嚴經》的道理,“理則頓悟,事非頓除”,還是要回轉來走這個路,不過呢,他快了,理已經透了,修證做工夫應該更快;沒有說理透了的人,做起工夫來,比你理不透的還慢,那就是根本沒有懂,是這個道理。

所以“具足”,就是福德資糧、智慧資糧,福德與智慧兩樣具足。就是說,已經得到了“加行究竟果”,加行的果位做到了。所謂作意,我加行果位要證個什麼境界,得個什麼定,或者我要開發慧力,慧就開了;或者我開發神通力,神通開了。這個境界是“加行究竟果作意”。那麼,這才夠得上是具足;“具足”等於空的杯子,把水給它裝滿了,這樣叫做具足。

怎麼叫安住呢? “言安住者,謂於後時,由所修習多成辦故,得隨所樂,得無艱難,得無梗涩,於靜慮定,其心昼夜能正隨順,趣嚮臨入,隨所慾樂,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故名安住。” “安住”等於我們普通講的入定。普通講的入定是笼統的,他這個分析很精詳。怎麼樣叫做“具足”以後得到“安住”呢?就是說,你上面已經得到“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說,我要住光明中,先由明點,然後身心調順,調順身心空了,永遠住在一片光明大定中。那麼,這個大定中,得到具足了,我自己也曉得功力到了這一步,自己曉得進修的程度屬於佛法哪一個階層,都清楚了,可是,要把這一個成果定住……所以說,“謂於後時由所修習多成辦故”,你所修的各種工夫,尤其你本修的,假設修明點、或者是修白骨觀,最後到達空,到達念佛——譬如《禅秘要法》最後還是到達念佛,這個不是普通的念佛,這和佛的境界完全合一。那麼,這個境界是主修,然後,你一定成就了,其它的定境界,要修什麼隨時可以到達,“多成辦故”,成功辦得到。

那麼,這個境界“得隨所樂,得無艱難,得無梗涩”,那麼這個時候,隨便你的意樂,想進入哪一種定境界,那一種三昧就可以進入,沒有艱難,也沒有阻礙。

“於靜慮定”,所以,在禅定的境界裡頭,他的心“昼夜”都在定境界,要定就定。“趣嚮臨入”,要想自己的心進入哪一種境界,“隨所慾樂”,這個“慾樂”是禅定的慾,上界的慾,不是下界的。那麼,要進入哪一種境界——譬如密宗,有一種也叫做“慾樂定”,那個意思不同,“趣嚮臨入,隨所慾樂”,乃至說,一入定,我意識裡想在這個境界裡享受一翻,明知道是享受,故意去享受,可以“七日七夜”就定住了。

這裡有個問題,有沒有問題呀?你看,淨土宗念佛也講七日七夜一心不亂,對不對?這裡又是七日七夜,為什麼七日七夜那麼重要?所以,給你們女性講過好幾次,尤其是女性生理上很明顯,為什麼月經的週期都拿七天來計算?為什麼胎兒入胎七天一個變化?為什麼中陰身死亡又是七天?所以,西方的宗教,七天是安息日,都有它的理由。那麼這個理由,中國的《易經》給你說明了,“七日來複”,一個週期。當然,“七日來複”這句話很簡單了,但裡頭的道理很多很多。

所以,得定,乃至“七日七夜”,在一個定境界裡可以安住下來不變。哦,你說,那還得了!打起坐來一定七日七夜,那已經很長了,看起來很了不起。假設我們有個同學一坐七天七夜,除非是神經了、麻痹了,否則真的能夠得定,你們看到喜歡不喜歡?你們都要頂礼膜拜啊。其實呀,他本人只覺得“叭”(師彈指),我不過休息了一下,出定了。在定境界裡頭,時間,一萬年縮短為一彈指之間,就是那麼一個境界。“故名安住”,這樣叫做安住於定。

“複次於有尋有伺三摩地相,心能棄捨;於無尋無伺三摩地相,係念安住。於諸匆務所行境界,能正遠離;於不匆務所行境界,安住其心。一味寂靜極寂靜轉,是故說言尋伺寂靜故,內等淨故。” 再其次說,我們大家現在修行,都在打坐了,練習修定,都是“有尋有伺”。有尋有伺,比方講就是水上按葫蘆,就是說,一個空的瓶子,裡面都是空氣,在水上它浮起來,你把它按下去,它“呼噜”由這邊冒出來;這邊按下去,那邊冒出來。我們大家現在打坐的境界是不是這樣?都在那裡玩那個水上的葫蘆,一個念頭……剛剛把那個雜念去掉了,哎,這個雜念又來了,對吧?都是這樣——那麼,自己還達不到有尋有伺的境界。

在有尋有伺境界,這種粗的妄念已經比較平靜了,不是絕對。心中能夠檢查出來意識根上的那些陰影,貪、嗔、痴、慢,所謂煩恼慾、事相的慾,陰影的根本檢查得出來,這叫有尋有伺。怎麼叫有尋有伺境界,上幾次已經說過的。就是說,我們做工夫的人,對於有尋有伺的這個定境界,“三摩地相”,在這個三昧中間的各種心理現狀,自己了解,“心能棄捨”,“哎,把它丟開了。”切斷就切斷,放掉就放掉,所謂提得起,放得下,當下就放掉了。

那麼,放掉了“有尋有伺”,不要去用心了,只在那個“無尋無伺三摩地相,係念安住”,隨時都在無尋無伺,很自然的境界。那麼,這樣能不能做事呢?能不能起來吃飯呢?能不能講話?可以啊,這就是“於諸匆務所行境界,能正遠離;於不匆務所行境界,安住其心”,可是,雖然可以,心中隨時丟得開。所有,一切事務的境界,外界事務的境界,能夠“正遠離”,很正地遠離。什麼叫“正遠離”?自己此念永遠在清淨中。那麼,“於不匆務”的境界,他為什麼不講清淨境界呢?與清淨境界稍有不同,還能夠應付事,比較不匆忙、不雜亂,心能夠安住。所以,此心一味在那個“寂靜”最“極寂靜”上面在轉。

“是故”,所以說,這個境界是講“尋伺”的道理,“內等淨故”,內在意境上,慢慢相等於有點幹淨了。

“又彼即於無尋無伺三摩地中串修習故,超過尋伺有間缺位,能正穫得無間缺位,是故說言心一趣故。” 再說,詳細地告訴我們。我們修持到達了“無尋無伺”,不要費力了,隨時一味在清淨,很寂靜的這個境界裡頭。“串修習”,當然還不能連成一串,有時候功力好一點,這個境界維持的時間長;功力差一點,有時候一下下有,等一下散亂了。你要慢慢練習,修行就是慢慢練習,把這個身心慢慢轉過來,練習成一串,連貫性的。“超過尋伺有間缺位”,中間沒有間斷了,那麼,可以真正地得到“無間缺”的位置,行住坐卧都在這個境界裡,這個叫做“心一趣”,心在一個一缘的境界上,“一趣”。

“無尋無伺者,一切尋伺悉皆斷故。” 那麼,所有用心的境界,不需要用心了,自然就合於這個,就叫做“無尋無伺”。

“所言定者,謂已穫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為因,由此為缘,無間所生,故名定生。” 所謂定生喜樂,二禅境界。怎麼叫做生呢?為什麼叫定生喜樂,生出來個喜樂呢?怎麼樣叫定?“謂已穫得”修加行法的“究竟作意”,譬如說修明點,這個明點永遠清涼的,身心是輕安的,加行作意做到了,這個所謂生起次第,是我有意做這個觀想而形成的,所謂生,定生,這就是係心一缘所生出來的。或者我因為念佛,這個佛的境相、佛的境界現前,等於一幅畫也好,佛的形象畫也好,或者一個銅像也好,或者一個佛的真的肉身,我選定了一個,這個境界現前了,係心一缘。那麼,這時候永遠現前,身心輕安,就是“定生”,密宗所謂的生起次第,無中生出來。假設做呼吸的,那麼這個時候,內心、身心都空靈了,氣機都充滿了,充滿到息的境界,不呼也不吸,身體覺得是在空中飘的,這個境界都到了,隨時到達,這所謂“定生”,由定境界生出來。

那麼,“由此為因,由此為缘,無間所生”,“由此為因”剛才已經說明了,或者是念佛像的境界、光明境界,這個因、這個缘,無間斷串習地用功修道,所生出來的,這叫做定。

“言喜樂者,謂已穫得所希求義。” 就是說,你所想、希望達到的境界已經做到了,當然得喜。等於窮人得到寶,寶已經拿到了,當然歡喜。

“又於喜中,未見過失,有欣有喜,一切尋伺,初靜慮地諸煩恼品所有粗重,皆遠離故,能對治彼,廣大輕安,身心調柔,有堪能樂,所隨逐故,名有喜樂。依順次數,此為第二,如是一切如前應知。” 再說這個“喜”,喜自己什麼呢?起心動念沒有過錯,孔子講“隨心所慾不逾矩”,沒有過錯。孟子所講“四十不動心”,是無尋無伺而已,“不動心”不過是無尋無伺境界。孔子進一步說,“七十,隨心所慾不逾矩”,心中無過失,起心動念沒有過失,所以自己很欣然,哎呀,很高興,總算自己沒有過錯了。

“一切尋伺”,開始修道時的修定要定不得定,心中煩恼處處浮起的所有的粗重境界沒有了——不是沒有了,遠離了,永遠不會再來,跟它再見,永遠不會來,身心粗重煩恼不起。那麼,如此,所以產生身心內外廣大的輕安相,“身心調柔”……

“複次彼於喜相深見過失。是故說言於喜離慾。又於爾時遠離二種亂心災患。能於離喜第三靜慮攝持其心。第二靜慮已離尋伺。今於此中複離於喜。是故說言安住於捨。如是二法能擾亂心障無間捨。初靜慮中有尋伺故。令無間捨不自在轉。第二靜慮由有喜故。令無間捨不自在轉。是故此捨初二靜慮說名無有。由是因缘修靜慮者。第三靜慮方名有捨。由有捨故。如如安住所有正念。如是如是彼喜俱行想及作意不複現行。若複於此第三靜慮不善修故。或時失念。彼喜俱行想及作意時複現行。尋即速疾以慧通達能正了知。隨所生起能不忍受。方便棄捨除遣變吐。心住上捨。是故說有正念正知。彼於爾時住如是捨。正念正知親近修習。多修習故令心踊躍。俱行喜受便得除滅。離喜寂靜最極寂靜。與喜相違心受生起。彼於爾時色身意身領納受樂及輕安樂。是故說言有身受樂。第三靜慮已下諸地。無如是樂及無間捨。第三靜慮已上諸地。此無間捨雖複可得而無有樂。下地樂捨俱無有故。上地有捨而無樂故。是故說言於是處所謂第三靜慮。諸聖宣說謂依於此已得安住。補特伽羅。具足捨念及以正知。住身受樂。第三靜慮具足安住。言諸聖者。謂佛世尊及佛弟子。”(三十三卷)

……每個骨節、小細胞都柔軟,都非常柔軟。得定的人,骨節、小細胞柔軟得像面條一樣,吃面的面條,還可以拉得很長,膀子可以拉出去,拉長了;你不拉它,它還慢慢縮回來了,變成面筋了——面筋還硬一點,面條才軟,“身心調柔”。

“有堪能樂”, 有一種非常可能的特別的樂感,非常快活、快感、快樂——快感就是樂感,非常快樂,就是名稱不同。換句話說,舒服,生理上、身體上都無比的舒服;心理上也無比的歡喜。這個“堪能樂”是跟著你,跟著什麼呢?你有這個工夫,那個樂境界就來,喜境界來,沒有這個工夫,樂就發不起來。所以叫做定生喜樂,這個喜樂境界由定境界生出來,所成長、所培養出來。

“複次彼於喜相深見過失,是故說言,於喜離慾。” 那麼,第三禅的境界,離喜妙樂。“喜”,等於我們窮人得寶,一個窮人中了愛國獎券,一百萬,現在是兩百萬?哦,得到了以後,你高興吧?那一定高興。但是,你兩百萬用慣了以後,你一樣,沒有什麼,很平常。那麼,這個喜相,反正是到了二禅、三禅以後的境界,覺得自己窮人得寶的那個喜相就很多餘,自己覺得蛮好笑,喜相沒有。因為喜相也是慾,喜相本身就是慾。譬如我要買這個東西買不到,今天有了錢買到了,很高興,這個高興是慾所生,所以,喜相本身也是慾,要認清楚。那麼,這個時候是離慾,離喜的慾。

“又於爾時,遠離二種亂心災患,能於離喜第三靜慮攝持其心,第二靜慮已離尋伺,今於此中複離於喜,是故說言安住於捨。如是二法,能擾亂心,障無間捨。” 就是說,在這個中間,遠離“喜”“樂”兩種的“亂心”。就是說,初地的時候,得初禅離生喜樂,二禅“定生喜樂”,多舒服啊,對不對?到了上地,進一層樓,“慾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回頭一看,“呵,這個窮小子得寶,有什麼喜的嘛?”給千萬富翁一看,“呵,賺了三百萬,你看他疯得那麼高興,這個窮小子!”一看,沒有什麼可喜的。

所以,自己再進一步了,回頭一看,“喜”、“樂”兩種變成“災患”了,也是慾了。所以,“離喜第三靜慮攝持其心”,到了三禅以上的境界,“第二靜慮”,第二禅已經離開了“尋伺”。那麼,到了第三禅,喜、樂等等又丟掉了,結果又“捨”,因為這“二法能擾亂心”,也使你的心不得清淨三禅的妙樂與二禅是樂並不相同。

可是,理由聽懂了,不要說大話,萬一有個同學用功,到了離喜,“那又算什麼呢?那還是二障啊。”就怕教理學通了的時候,專門拿教理去量人家,拿一個聖人尺度去量人家,這個也不是聖人,那個也不是聖人——不曉得自己是什麼人。可是你看,一般學佛、學宗教的人——不但是佛教,每個宗教徒……懂了一點宗教教理,看人家都是不對的,都是魔鬼。他拿一個聖人的尺子專門量人家,“哟,不夠,差一點……這個家夥,差得遠了!”他從來沒有這樣量量看,這樣一量啊,曉得自己鼻尖都不夠。所以要返照,懂了這些,不要去量人家,這是教你們自修的,不要去批評人。那麼再說下去:

“初靜慮中有尋伺故,令無間捨,不自在轉;第二靜慮由有喜故,令無間捨,不自在轉。” 初禅的境界,因為還用心嘛,還要用力,有尋有伺,所以,“無間捨不自在轉”,隨時隨地沒有間斷地能夠丟、放得下來,做不到,不自在。有時候放不下,放也放不下,提也提不起,初修行是不是這樣?有這個痛苦吧?沒有啊?有啊,我看你沒有點頭,以為你到了四禅呢,哈哈。所以“無間捨不自在轉”。

第二禅的境界呢,由於“有喜故”,心中還有喜樂,所以“令無間捨,不自在轉”,還是有間斷性、間歇性。

“是故此捨,初二靜慮說名無有,由是因缘,修靜慮者,第三靜慮方名有捨。” 到第三禅才能夠放下,放下什麼?不是完全放下,喜樂的境界放下。

“由有捨故,如如安住所有正念,如是如是彼喜俱行想及作意,不複現行。” 到第三禅以上,可以“如如安住”,所有都在正念中,正知正念。“如是如是”,這樣、這樣,那個喜樂的心情,乃至於說,於禅定工夫到的那個“想及作意”,有意地作意那個境界……譬如說,我們現在要作意觀想一個白骨,或者觀想一幅……很用力地觀起來,或者很用心……到那個時候啊,不需要作意了,它自然現前;而且現前還要打他,呵呵,就是佛來打佛,魔來打魔,請走開吧,不要了。因為要進入“圓滿次第”,要進入空靈處,這個還要捨掉。

但是,你們觀不起來,說:“那我何必多下工夫,我現在沒有,正好捨嘛?”嗨,你不要吹牛了,哈哈,這不要吹牛了。

所以,工夫的次序是個科學性的,呆呆闆闆,一步一步,樂是樂、喜是喜,絕不同的。所以我經常感叹,中國的大乘佛法一流行,說大話的多得很,都是大舌頭,吹大牛,說大話,都是認為自己了不起。可是,任何一點自己的不行,他就反省不到了。那麼,我們要懂了這個,多照自己。

“若複於此第三靜慮,不善修故,或時失念,彼喜俱行想及作意,時複現行,尋即速疾以慧通達,能正了知,隨所生起,能不忍受,方便棄捨,除遣變吐,心住上捨。” 他說,如果到了二禅、三禅境界,你不好好把握,觀照自心來修持,“不善修”,還有“失念”,這個正念的境界還會掉了,隨時還會掉去。掉了,當然,你登報掛遺失嘛,登報掛遺失,整個找回來。這個時候還會掉。

“彼喜俱行想及作意”,這個時候,隨時還會起來。要很快地以智慧的能力,拔開慧劍,“通達”這個,“能正了知”。“隨所生起”,念頭一起,這個喜樂一起等等,能夠忍一下,把它切斷,然後把它丟掉。等於我們吃菜吃了渣滓一樣,“呸!”把它吐出來,不要了。“心住上捨”,一步一步放下,一步一步上進。

“是故說有正念正知,彼於爾時住如是捨,正念正知,親近修習,多修習故,令心踊躍,俱行喜受便得除滅,離喜寂靜,最極寂靜。與喜相違心受生起,彼於爾時,色身”,這個父母所生的肉身, “意身”,乃至法身所起的意生身, “領納受樂,及輕安樂,是故說言有身受樂。” 那麼,最後這個身,也可以說它是意生身,但是,也離不開這個色身,色身上也有快感;意生身上的快感,也就是法身、化身的快樂,這個時候還是世間法的樂,還沒有談佛法。

所以,這個時候說“有身受樂”,雖然離不開這個肉身,但是有時並不一定完全在肉身上得樂,肉身也有樂,因樂而產生出來——當然,有些境界你們不懂了,拿世間法比方,譬如說男女兩個相愛而產生樂感,三缘和合受胎,這個三缘當時都得樂。但是,得樂以後,這個色身受樂,三缘和合產生第二個生命的時候,這個第二個生命的感受又同這三缘沒有關係了。可是,在當時的境界,不能說同這三缘的得樂沒有關係,有關係。其道理是一個道理,所以,到這個時候,“色身、意身,領納受樂”,自己感受,這是禅定之樂,發生無比的“輕安”,色身也輕安,意生身也輕安。所以,道家用兩個字形容,“衝舉”,就是飛升起來,人能夠輕靈到這個程度!所以,道家叫神仙“陸地飛升”,因此“有身受樂”,這個“身”,法身、報身、化身都可以講。

“第三靜慮已下諸地,無如是樂,及無間捨”;換句話,這是三禅以上的境界,二禅、初禅還不到。

“第三靜慮已上諸地,此無間捨雖複可得,而無有樂。” 第三禅以上,“無間捨”,永遠都在放下、空的境界,雖然得到那個境界,沒有樂,這個沒有樂是相對性的,沒有樂是苦嗎?那不是苦,以世間的樂來講,它已經超越了世間的樂,無法比擬了!那個境界告訴我們,也不可想象,人類的知識到那個程度才會知道。

“下地樂捨俱無有故,上地有捨而無樂故,是故說言,於是處所謂第三靜慮。” “下地”,就是說,二禅同初禅,“樂捨俱無有故”,在初禅、二禅的放下、空的境界、那個快樂境界,不能想象三禅的那個境界。所以,三禅以上只有一切放下,“捨”就是布施,大乘叫做布施。《梵網經》第一條,就是捨心,大乘講,就是空掉了,一切放開,一切放下!“上地”是有捨,沒有樂,因為有個“樂”已經不放下了,對吧?有個喜,這個還要放下。那麼,你有沒有放下……那個境界無法講,只告訴你個“捨”,一切都是捨開了。

拿現在的新文藝或者科學性的新文章:無限的開展!無限的開阔!那不能講做是樂,不能講做是喜,只能拿藝術的(形容)那美呀,好美呀!美得怎麼美?美得沒有美啊!沒有米就有面了,哈,就是那個境界,得無比的樂。這是第三禅的境界。

“諸聖宣說,謂依於此,已得安住補特伽羅,具足捨念及以正知,住身受樂,第三靜慮具足安住。言諸聖者,謂佛世尊及佛弟子。” 到了三禅以上的境界,雖然是世間定,跟出世間定有連帶的關係了。“諸聖”,一切佛,諸佛菩萨,弘揚佛法就告訴我們這個,“謂”,說“依於此已得安住”,在這個境界上定住了。

所以,諸佛菩萨有時候可以請假不來,大阿羅漢不再到這個世間來,他躲到哪裡去了?躲到那個境界裡了,他躲個八萬六千大劫、四千大劫,多少大劫都可以。但是你說,“那我們就是躲不掉啊,能夠躲個一百年多好呢。”你要曉得,八萬四千大劫在這個境界裡頭,“叭”(師彈指),也不過是這樣一下,呵。所以,到菩萨境界,這個捨都不捨,那又不同了。但是不是理論,要工夫做到。

所以,“補特伽羅”,一切眾生,一切有情,補特伽羅是一切有情眾生,就是修行人了,“具足捨念以及正知”,要隨時捨念清淨,要隨時在正知正見上修。“住身受樂”,……所以,禅定發不起來,你身都在痛苦中,這個四大乃至內臟,整個身沒有發起樂。要“住身受樂”的境界,自然煩恼不起,自然是一切煩恼不動了,因為他有更高的價值換取了那些,所以“第三靜慮具足安住”。

“言諸聖者”,怎麼叫“聖者”呢?一般聖者告訴我們——那麼,這裡用“聖者”,其它宗教,基督教也用“聖者”,這裡所謂什麼叫“聖者”,就是講“佛世尊”以及佛的一班大弟子們,證大阿羅漢道的大弟子們,這些都稱為“聖者”。

下課吧,多兩分鐘休息了。



“複次此中對治種類勢相似故。略不宣說樂斷對治。但說對治所作樂斷。何等名為此中對治。所謂捨念及以正知。由即於此數修習故。便能棄捨令不出離第三靜慮。第三靜慮地中勝樂。是故說言由樂斷故。修靜慮者即於爾時所有苦樂皆得超越。由是因缘若先所斷若今所斷。總集說言樂斷苦斷。先喜忧沒。謂入第四靜慮定時樂受斷故。入第二靜慮定時苦受斷故。入第三靜慮定時喜受沒故。入初靜慮定時忧受沒故。今於此中且約苦樂二受斷故。說有所餘非苦樂受。是故說言彼於爾時不苦不樂。從初靜慮一切下地災患已斷。謂尋伺喜樂入息出息。由彼斷故此中捨念清淨鮮白。由是因缘正入第四靜慮定時心住無動。一切動亂皆悉遠離。是故說言捨念清淨。第四等言如前所說初靜慮等。應知其相。複次以於虛空起勝解故。所有青黃赤白等。相應顯色想。由不顯現故。及厭離慾故。皆能超越。是故說言色想出過故。由不顯現超越彼想以為因故。所有種種眾多品類。因諸顯色和合積集。有障礙想皆得除遣。是故說言有對想滅沒故。由遠離彼想以為因故。所有於彼種種聚中差別想轉。謂饮食瓶衣乘莊嚴具城捨軍園山林等想。於是一切不作意轉。是故說言種種想不作意故。”(三十三卷)

(同學:各位同學,各位同參,我把自己的心得跟大家報告一下。去年,……我記得是前年年底,老師特別招我們到臺北來聽《禅秘要法》,不淨觀、白骨觀的這種修行方法,總共有三十多種的修行方法。當時,我有一種抗拒感,我是修禅嘛,我覺得空觀很好嘛,那是多餘的,就很討厭。當時被老師罵、被老師呵斥。

經過一兩年以來,我自己在持空觀以外,慢慢從白骨觀下手,真是用起來才感覺,受用的話還是白骨觀。老師曾經跟我們講過,要想修報身的話,非得從不淨觀和白骨觀才能轉化得了。我們見地上,像禅宗的方法可以成就我們的法身,報身非得要不淨觀、白骨觀。

所以,我請求老師再為我們講《禅秘要法》。老師說:好啊,我給你們講可以啊,但是,你們要找一個像《論語別裁》那樣記錄清楚的人來整理的話,那我可以講。他說:最起碼找兩位……剛才老師提出說,像張教授或張主任,若能夠肯幫忙記錄或者還可以。剛才我們跟張教授說,他一口答應就下來了,所以我很高興。希望把《禅秘要法》重新再講一次……乃至說,能夠給更多人很大的利益。

這個《禅秘要法》的秘密……呵呵……對目前我個人來講,不是很大的受用,還希望重新能夠起隨喜的心理,乃至說,重要的是以研究的心理修行善法,這樣,大家得利益的話,我們修持能夠上進的話,才是老師真正的高興。)

你的講話……(掌聲),你聽不見,我也同你一樣聽不見他講的話,你請坐,我補充他的話。他講的話,報告得不清楚,關於這個《禅秘要法》,他自己跟我講過,到今天為止三次了,我沒有答應講,因為很煩,我已經給你們講過了,還要講?他是說為大家種種等等,那麼,他自己也沾點邊啦,那個時候不好好聽,現在曉得可惜了。過去有錄音,錄音也都被好多人轉錄,(原帶)已經不清楚了,不(能轉)錄了。

那麼,剛剛第一堂下課的時候,我還是沒有答應,他說我答應了(眾聲)……我說有一個條件……好啰嗦,講了好多次。講《禅秘要法》,除非你找兩三個人,像《論語別裁》一樣,一次能夠記錄下來,我就給你講。“好啊,我們記錄啊。”你們記錄?我說:行嗎?勉勉強強,張主任、張教授他們兩位還是試試看呢,你要曉得,像《論語別裁》那麼一個記錄下來,現在是多少年來……真是不容易啊!

你看,有些人會做“錄音帶”,一個字不漏地記下來,記下來並沒有用的,那要經過制造、修改,修改有時候是七、八道工夫啊。所以,能夠記錄下來就有用,談何容易啊!他們都是沒有吃過這一行飯,不知道啊。所以,《論語別裁》那個樣子記下來,我是非常佩服他。那當然,加上《論語別裁》本身的記錄完了以後,還又加上五、六道,五、六個人的動筆的修改,修改了又修改,這個記錄很不容易啊!你們看著眼高手低,覺得自己學問滿肚子……就是這一個能力、工具,看到是個記錄的人才,很難找到第二個人。像我當年講《論語別裁》,講了一兩年,這個礼拜講完的,他下個礼拜來聽講的時候,這個礼拜的記錄稿就交給我了。你想想,有七天嘛,並不難——你要曉得,他還在做事,很難哦。所以,你們能做到這個程度,我說,答應可以講講。

他說到風,雨就來了,我也答應了,他們的記錄也成功了。你們答應記錄的要慎重考慮,做到了,可以給你們再講一遍,你們做不到啊……記錄還要動腦筋的,還要編排過的。記錄下來的,要給人家看得懂,要很大的一個本事啊!老實講,叫我吃這碗飯,你給我五萬塊錢一個月我還不敢做,我還沒有這個本事;給我十萬塊錢一個月,為了錢的關係,也許我的本事就來了,我可以給你們做記錄。你們兩個鐘頭講下來,我三天以內就交卷給你,十萬塊錢一個月,你們請我做,我專門給你們做記錄,還可以替你補充,萬一一章漏了,還可以給你補充。這個事情、工作不好做啊。

所以,我替你報告清楚,也補充你的意思——並沒有說答應了,也並沒有說他們兩位說記錄,好像記錄就成功了。還再考慮考慮,你們商量一下看看,礼拜三再做決定,好不好?並沒有說答應,說到風,雨就來了,呵。《禅秘要法》三十六步工夫,要一點一點來。我們現在不管了,現在還是《瑜伽師地論》。

“複次此中對治種類勢相似故,略不宣說樂斷對治,但說對治所作樂斷。” 他說,所謂“對治”法門,佛法的一切都是對治法門,什麼叫對治法門?就是古人禅宗祖師講,“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以,八萬四千法門都屬於“對治”,對治就是對症下藥;拿教育方面來講,對機施教;教理來講,統統是對治法,醫治毛病的。這個對治的關係搞清楚了。“複次此中對治種類勢相似故”,大部分,在表面上看起來,那個形式都差不多。現在大概不講,“樂斷對治”,樂於斷除一切煩恼的對治法不講,“但說對治所作樂斷”,就是用對治法的結果,所發生得到法喜的快樂,能斷一切煩恼。

“何等名為此中對治?所謂捨念及以正知”,你看,小乘、大乘都一樣,《梵網經》第二條,學菩萨道,菩萨戒第二條講捨,捨行。小乘要想證個聲聞果,為佛弟子,談何容易!佛的十大弟子是聲聞眾啊,千二百五十人都是聲聞眾,談何容易啊,能夠隨時捨念清淨,捨念以後不是不知,“正知”如如,正知正見。

“由即於此數修習故”,隨時修捨。捨,就是後來到了中國禅宗的放下,以及隨時提起正念,“數修習故”, “便能棄捨,令不出離第三靜慮。” 第三禅。

“第三靜慮地中勝樂,是故說言由樂斷故。修靜慮者,即於爾時所有苦樂皆得超越。” 就是說,要修捨心,正念正知,到了第三禅的境界,第三禅“離喜得樂”,那個樂是“勝樂”——只好拿世間法的這個“樂”字來比方,它的境界不是世間的這個樂。這個時候,自然能夠斷一切煩恼,哪一種煩恼呢?所謂煩恼的因、煩恼的事等等,都斷了,“修靜慮者,即於爾時所有苦樂皆得超越”,不苦也不樂,是至樂、“勝樂”。

“由是因缘,若先所斷,若今所斷,總集說言樂斷苦斷,先喜忧沒(mò),謂入第四靜慮定時,樂受斷故。入第二靜慮定時,苦受斷故;入第三靜慮定時,喜受沒故;入初靜慮定時,忧受沒故。今於此中,且約苦樂二受斷故,說有所餘非苦樂受,是故說言,彼於爾時不苦不樂。” 你看這一段翻譯的,要讀很麻煩,翘起來的——其實講得很清楚,修定的人,到第三禅,所有苦樂統統都超越了,進入第四靜慮的境界,第四禅的境界。

從第四禅的境界,隨時隨地,也可以故意入到下定來,下界的定,進入第二靜慮定的境界;由第二定的境界也可以又超升到第三定的境界;乃至於由第三定可以自由進入初定的境界。那麼,隨時可以變動,所以,於一切定,還不能說皆得自在,比較能夠自在。

那麼,總而言之,在這個境界,身體的感受上,心理的感受上,心理的喜樂上,這兩種狀態隨時要切斷就切斷了,隨時要進入哪個境界,就享受哪個境界的生活,所以,叫做不苦不樂。

“從初靜慮,一切下地災患已斷,謂尋伺、喜樂、入息、出息,由彼斷故,此中捨念清淨鮮白,由是因缘,正入第四靜慮定時,心住無動,一切動亂皆悉遠離,是故說言捨念清淨。” 由初禅開始,“下地災患已斷”,初禅以下還是在慾界,慾界所發生的災患已經沒有了。但是,初禅有沒有災難呢?有災難,譬如地球要壞了,大劫來了,第一個是水災……譬如地球的冰山化了,變成冰河時期,這個算是地球壞嗎?不算,這還是小劫;大劫,整個的地球化成水,永沒。到達二禅以上才避了這個災難,初禅以上逃不開這個災難,初禅天的天人一樣的壞掉。

等於最近報道的意大利的地震,那些最高樓的房子都是那麼搖啊,地下當下就“譁”裂開了,人、房子都掉下去了,這個是地球上明顯的小災難。到地球壞了,這個水災可以到初禅天的境界,這是一大三災八難。火可以燒到初禅天的境界

那麼,然後又是空劫了,沒有地球;然後經過二十小劫,又形成了這個地球,那麼,地球又活了多少萬億年不知道,就是存在成、住、壞、二十劫,到了空劫第二次來了以後,火災,二禅的境界都抵不住,火災燒掉了,燒到二禅水淹到二禅天——二禅天,“三禅天人表”看清楚哦。那麼,假設地球這個翻身下來,到了第三災就是風災,起來的時候三禅都靠不住,飘浮,被風吹垮了,業風所飘。四禅沒有,除了捨念清淨。

那麼,同做工夫也一樣。我們所謂得不到初禅,假定得到了初禅的境界……譬如說,忽然身上的精氣不能化的時候,男性的那個慾念突然地大動;女性也一樣,一樣的漏丹,初禅的境界一下垮掉了,水災火災。等到達了很好的二禅境界,有時候心念的慾火——那不是慾火,心念的嗔火一動,水淹二禅,都把你沉沒下去了,燒化了,反正是墮落下去了,照樣的六道輪回、地獄眾生。到三禅境界氣動,氣脈沒有調順,一樣把你毀掉這是風災。只有到四禅境界,才捨念清淨加上佛法的慧觀,可以證到初步的有餘依涅槃的寂靜之樂,才可以脫開三災八難。

所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麼簡單的修持,打幾天坐,懂一點佛學,尤其你們的佛學,半吊子還不夠呢,半吊子還有個半吊子,小吊子都沒有,那怎麼行!就是說,大家要把這個理搞透,這個思想搞清楚。

那麼,這個三災八難到幾禅的資料在哪裡?本書就有,本書上地裡,第一卷“意地”裡都有,一個意識包含了三界,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都在意識境界裡,意識地,凡夫境界裡。所以資料,你們看到,這一百卷的《瑜伽師地論》,你研究完了,出去做大大的法師了,大字下面還加一點,做太太法師了,那大得很!這就是最好的佛學概論!好,現在再說下去。

所以,這裡講捨念清淨,從初禅,下地的災患已經斷了。就是說,照《瑜伽師地論》上要求、所講的初禅標準是嚴谨的,很高了。“謂尋伺”,跳動的心理妄念沒有了,“喜樂”境界到達,“入息出息”,輕輕的,可以控制了,在密宗是修到寶瓶氣,在道家是修到呼吸可以完全閉住了。等於現在瑜珈術的人,世間法瑜珈術修到最高層,也可以把他钉在棺材裡頭,埋在地下,他說幾天幾天挖出來,還是活的,他又醒過來。嘴巴的呼吸停止了,在道家叫做“龟息”。

你抓一只乌龟,把它壓在桌子底下,把它放在那裡,一百年它也死不了,它沒得吃……但是你觀察它,我仔細地試驗觀察過,乌龟壓在那裡什麼都沒得吃,它慢慢、慢慢,很久地把頭伸出來,拿耳朵去聽,還聽到它在吸氣,很仔細聽,很長地吸一口,然後乌龟的頭跟尾巴都縮起來。很久的時間,它來呼吸一下,它靠氣息一出一入,就把生命維持住了。所以,你壓它個幾百年、幾千年,它也死不了。所謂“龟息綿綿”,出入息到這個境界。

“由彼斷故,此中捨念清淨鮮白”,換句話,出入息真停止了,雜念不動了,念跟息是連著。所以,念頭越亂,呼吸越多、越粗了。你們試試看,不然把鼻子捏著,閉它一下,氣悶得你都來不及想了。所以,出入息有這個道理。“由彼斷故,此中捨念清淨鮮白”,境清明,幹淨了。“由是因缘,正入第四靜慮”,心住在一切不動,要想達到妄念不動,“息”,呼吸往來自然不動。

所以,真正入定的人同死的人一樣,真正到了三禅以上的定,你拿燈草、拿鸡毛放在鼻子上,不會動了;取一根頭發來放在他這裡,不會吹動了,鼻子的呼吸完全靜止了,雜念一定是靜止了,捨念清淨了,這是很好的一個考驗。

你們自己有時候感覺到:诶,有時候我好想呼吸停止了……你看看,你把它捏著看看有幾秒鐘,拿個秒表擺在那裡看看,三秒鐘你就受不了,臉就漲紅了。這樣捏斷試一試,要修定做到出入息靜,念也清淨,兩個相互為用。

“由彼斷故,此中捨念清淨鮮白,由是因缘,正入第四靜慮”,“一切動亂皆悉遠離”,不動,所以“捨念清淨”。

“第四等言,如前所說初靜慮等,應知其相。” 就是說,初禅、二禅一直到四禅,每一個境界的情況、相狀,你要知道。

“複次以於虛空起勝解故,所有青黃赤白等相,應顯色想;由不顯現故,及厭離慾故,皆能超越,是故說言色想出過故。由不顯現,超越彼想以為因故,所有種種眾多品類,因諸顯色和合積集,有障礙想皆得除遣,是故說言有對想滅沒故,由遠離彼想以為因故。” 所以,到這個定的境界……所謂怎麼叫虛空呢?你們注意啊,你們現在打坐,有時候閉著眼睛也覺得有點虛空境界,有沒有虛空之相?對,一定有,而且虛空還看得到,你們的虛空是灰撲撲的,對吧?灰撲撲的,或者灰蒙蒙的,有色相,不是青的、黃的、赤的、白的。我們眼睛看物理世界虛空有色相,對不對?你仔細研究,有沒有色相?這就是虛空,物理的虛空。換句話,你們打坐到達那個虛空境界……你這個虛空還是物理的虛空,有色相,“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個境界非這個境界。所以,你還住在色相物理空的境界,所以還有美感,青黃赤白各種颜色,還有色相,非真正之虛空。捨念的虛空,是真正虛空定的虛空,連這個色相都捨掉了。

因捨念了,到達了虛空境界,了不可得,一切色相皆空。所以,色蕴空了,五蕴裡的色蕴空了,住在虛空境,那麼,所有的妄想一切對我沒有了。

“所有於彼種種聚中差別想轉,謂饮食、瓶、衣、乘、莊嚴具、城捨、軍、園、山林等想,於是一切不作意轉,是故說言種種想不作意故。” 所以,為什麼我們有許多人喜歡住山林裡修啊?你說他好(hào)不好色啊?(同學:好色。)對呀,“啊,這個風景清幽啊!這個好美呀!”你不知道,他是慾,更好(hào)色,當然,好的不同,他不是好男色,也不是好女色,他好山林之色。看到一片花、一個流水,“你看啊,那個松風啊,那個江上樹風清啊,多美啊!”他已經自己困在裡頭不知道,誠然沒有脫離色相。

真脫離色相的人,坐在熱鬧的地方、坐在牛欄狗屎裡、坐在山林中——一樣,沒有分別,不是不動心,知道是臭的,可是沒有關係。

所以,我當年跟我老師一路從峨眉山下來,他說:“陪我陪我,到重庆。”從成都到重庆,那個時候,等於現在到美國一樣——到美國還舒服啊,坐在飛機上,雖然擠一點,還可以睡,二十個鐘頭,一醒就到了。

那個時候是站呐,找個位置給老師坐,自己站兩天,那個汽車上,哎!那真是……我想發明一個東西,那個東西能夠小便大便,站在那裡一接就屙走了,一定很賣錢。不敢離開小便,離開了就沒有位置了,憋得很,痛苦得很,兩天都在那裡。

所以到了晚上,第一天晚上住在旅館裡,那麼,四川人愛喝茶,晚上,袁老師:“喝杯茶吧。”“好啊。”往茶館一坐,他就看看我,把胡子一捋,“哎,懷瑾啊,我問你:你怎麼樣?這個時候,今天下來,同在峨眉山上,一樣、兩樣?”

我說:“哎呀,先生啊——我們那時不叫老師。哎呀,你問這個問題……哎,我沒有覺得兩樣啊!怎麼搞得,我麻木了?我覺得就與在峨眉山上一樣的清淨啊!”

“嗯,我相信!嗯,我相信!你會這樣。”

我說:“這個有什麼稀奇啊?”

“嘿!不是稀奇那才稀奇呢!”

都一樣,沒有什麼,哪個境界都一樣。

哦,這裡很亂!還要找個山上,山上很清淨……昨天你們遊玩了,有個人會看風水的,已經告訴我了,什麼什麼地方都去看過,“哦,那個地方……”我說“怎麼樣?你畫個圖給我看。”“老師,你看怎麼樣?”我說你的判斷呢?……只有一分靈氣,四分妖氣,六分鬼氣。這個地方怎麼行啊,表面上看……

“除遣如是有色有對種種想已。起無邊相虛空勝解。是故說言入無邊空。由已超過近分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空無邊處具足安住。當知此中依於近分乃至未入上根本定。唯缘虛空。若已得入上根本定。亦缘虛空。亦缘自地所有諸蕴。又近分中亦缘下地所有諸蕴。複次若由此識於無邊空發起勝解。當知此識無邊空相勝解相應。若有慾入識無邊處。先捨虛空無邊處想。即於彼識次起無邊行相勝解。”

“複次依靜慮等當知能入二無心定。一者無想定。二者滅盡定。無想定者。唯諸異生由棄背想作意方便能入。滅盡定者。唯諸聖者由止息想受作意方便能入。如是二定。由二作意方便能入。謂無想定。由棄背想作意以為上首。勤修加行漸次能入。若滅盡定。由從非想非非想處。慾求上進暫時止息所缘作意以為上首。勤修加行漸次能入。若諸異生作如是念。諸想如病諸想如痈諸想如箭。唯有無想寂靜微妙攝受。如是背想作意。於所生起一切想中。精勤修習不念作意。由此修習為因缘故。加行道中是有心位。入定無間心不複轉。如是出離想作意。為先已離遍淨貪未離廣果貪。諸心心法滅。是名無想定。由是方便證得此定。若諸聖者已得非想非非想處。複慾暫時住寂靜住。從非有想非無想處心求上進。心上進時求上所缘竟無所得。無所得故滅而不轉。如是有學已離無所有處貪。或阿羅漢求暫住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法滅。是名滅盡定。由是方便證得此定。複次依止靜慮發五通等。雲何能發。謂靜慮者。已得根本清淨靜慮。即以如是清淨靜慮為所依止。於五通增上正法。聽聞受持令善究竟。謂於神境通。宿住通。天耳通。死生智通。心差別通等。作意思惟。複由定地所起作意。了知於義了知於法。由了知義了知法故。如是如是修治其心。由此修習多修習故。有時有分發生修果五神通等。又即如是了知於義了知於法。為慾引發諸神通等修十二想。何等十二。一輕舉想。二柔軟想。三空界想。四身心符順想。五勝解想。六先所受行次第隨念想。七種種品類集會音聲想。八光明色相想。九煩恼所作色變異想。十解脫想。十一勝處想。十二遍處想。”(三十三卷)

……這個地方是有妖氣、有鬼氣,不過,有一點點靈氣,還不錯了。所以,你要做到妖氣、鬼氣的地方也變成蓮花極樂世界,差不多了。

要怎麼做到呢?破了色陰,就是真虛空境界。所以這裡告訴我們,你們所了解的虛空,還是有色相的,已經不是了,這叫做“有色”,就“有對”,就相對,愛美的境界就不是了。

“除遣如是有色有對種種想已,起無邊相虛空勝解,是故說言入無邊空定。” 這個叫“無邊空”。所以,大家現在打坐,眼睛閉著,偶然還覺得有一點空空的,這是很有“邊”的,你們那個空大概比複興大厦的“空”還要小一點,這是有邊的,有多大呢?大概有燒餅那麼大的一個空,哈,掺有燒餅的色相,裡頭還有境界出來——都不是。

“由已超過近分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空無邊處具足安住。” 就是叫你認識清楚四禅八定,什麼叫做“空無邊處”定,沒有色相,畢竟清淨,空了。

“當知此中依於近分,乃至未入上根本定,唯缘虛空。若已得入上根本定,亦缘虛空,亦缘自地所有諸蕴。又近分中,亦缘下地所有諸蕴。” 就是說,入到了空定,一步一步上進,在虛空裡頭,“亦缘自地所有諸蕴”,也可以回轉來住在諸蕴中,包括下面的色、受、想、行、識。所以,這一點他講得很短,不詳細給我們講,一般人很難到達,大概的原則告訴我們了。

“複次若由此識於無邊空發起勝解,當知此識,無邊空相勝解相應。若有慾入識無邊處,先捨虛空無邊處想,即於彼識次起無邊行相勝解。” 跳過去了。

由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定境界——下面這四定,簡單明了,只講一種定的原則,下面就跳了,大概的原理懂了,到那個境界裡頭,下面四步的工夫你自己會清楚。

下面的四定,你們自己去研究,下一欄不講了。只講兩種……跳過來,469頁。

“複次依靜慮等,當知能入二無心定。” 你禅定修到了,應該了解,可以證到兩種“無心定”的境界。

“一者無想定,二者滅盡定。” 這兩種定都是無心定的境界,大原則屬於無心定。

“無想定者,唯諸異生,由棄背想作意,方便能入。” 他說,一切的“異生”,也可以說,一切眾生裡頭的異人——我們小說寫奇人、異人。也可以說是不同的人、不是人,不是人是什麼?不是仙就是鬼、就是妖。換句話說,不是正道就是外道,可以做到無想定,這些都屬於“異生”。“由棄背”,抛棄了,思想不要,硬是不準自己思想,由這個隨時壓制思想的“作意方便”,能夠進入無想定。

但是要注意,無想定是外道定。可是你說:看不起外道定呀……哎,你查一查“三界天人表”裡頭,無想定已經是色界的上界,所以,生在外道天很不容易哦!你不要看無想定容易修到……沒有想,這個身體可以變成化石站在那裡,這個色身可以變成化石,不生不死。

所以,中國有許多女人“望夫石”,丈夫出門了,太太站著天天盼望。好幾個地方都有望夫石,這個人就變成化石了,上古的時代。真的假的不管,理論上可能不可能?可能,她進入無想了,想丈夫,遠遠望,天天盼望,想痴了,沒有思想了,慢慢身體也變成化石了。也是一種外道異生境界。

所以你注意,你說吃素啊、吃草啊、吃花啦,摘掉一棵花,你算不定是摘掉了一個無想定果位的一個生命,算不定咬一口青菜就是一個無想定的人變的。所以,“異生”境界。你要知道,這個是無想定。

怎麼叫滅盡定呢? “滅盡定者,唯諸聖者,由止息想受作意,方便能入。” 得道的佛弟子們、得道的羅漢、聖人,止掉,“止息”了什麼呢?想、妄念、身體的感受,有意地把它控制住了,用這個方法,入滅盡定有各種的方便、各種的方法,可以進入這個定。

“如是二定,由二作意方便能入。” 這兩種定,有兩種“作意方便”,下面就是講 “謂無想定,由棄背想作意以為上首。” “無想定”由放棄了思想“作意”而為第一個要點,“上首”。 “勤修加行,漸次能入。” 雖然壓制了自己的思想,抛棄了自己的思想,隨時一天變成傻瓜,沒有想的境界,由這個作意——但是,只是這樣做得到嗎?沒有,還要“勤修加行”,還要許多加工的方便,漸漸可以證入無想定。

那麼滅盡定呢? “若滅盡定,由從非想非非想處,慾求上進,暫時止息所缘作意以為上首。” 滅盡定是四禅八定最高的,阿羅漢境界。四禅八定最高是到了“非想非非想”——這幾個字要解釋得清楚啊,“非想”,不是想;不是想,不是沒有想,“非非想”,不是像我們一般人所認為的沒有思想的那個境界,它有一靈不昧,似知非知、非知似知,這樣一個境界。由“非想非非想”的定,四禅八定的第八定境界,再求“上進”,“暫時止息所缘作意”,作為第一條件, “勤修加行”,還要修行方便, “漸次能入。” 進入“滅盡定”。

“若諸異生作如是念,諸想如病,諸想如痈,諸想如箭,唯有無想寂靜微妙攝受,如是背想作意,於所生起一切想中,精勤修習不念作意,由此修習為因缘故,加行道中是有心位。” 注意,就是說,有人認為思想是個毛病,思想是個過患,所以,自己起心動念一想就害怕得不得了,生瘡一樣——抛棄,願意把一切思想抛棄了,只想求一個清淨,不思不想的清淨境界。以這樣的觀念,所以,隨時做到自己念頭的清淨,任何起心動念,一看到自己起心動念就厭惡、抛棄。由這樣的修行,慢慢、慢慢,修持“不念作意”,不起念頭,不動心,就是不動心了。那麼,這種修行還是在修無想定的加行道中,那麼它算哪一位呢?“有心位”,還不是無心位,怎麼叫有心位?他心有意做到自己無想,不起思想,不動心。

所以,明朝有個理學家,他做到了不動心,學孟子的不動心,硬做到了。他有一次病了——以前我好像在關房裡給你們講過的。做到了不動心,病倒了,也不吃、也不屙、也不拉——“拉”者拉大便,“屙”者屙尿,把它分開了。大小便都不來,一身發冷,躺在床上,石頭一樣硬硬的,也沒有死。他是做學問講修養的,練習不動心。《明儒學案》有記載,你看儒家,儒家跟佛家一樣,做工夫的。有一天夜裡忽然做夢,看到一個老頭子,相貌非凡,一問,他說:“哎,你病好一點沒有?”他說:“好像這兩天好一點。”那個老頭子說:“我不問你這個身體的病,我問你心病啊?”他說“哎,我沒有心病啊!”他說:“你怎麼沒有心病啊?你把心念壓制得跟石頭一樣……”他說:“嘿,這個怎麼是病啊?這就是學聖人不動心,正是我平生工夫得力之處啊!”這個老頭罵他:“嗨,不動心是這個道理呀?!不動心……你曉得,此心是天機活泼泼的呀,你這樣壓制自己不動心,這個是假的呀!所以,你壓制久了以後,不但心病,身也病,這就是毛病啊,你學問搞錯了!”老頭子罵他。他問這老頭子:“你貴姓啊?”他說“你不要問,我是青城丈人。”不曉得是道家還是佛家中人。

他一聽了這個話,自己嚇得……那我平常十幾年做工夫,都走錯了路了!?自己一嚇,出了一身冷汗,上面蓋的兩床被子都被冷汗濕透了,起床了。他才曉得此心天機活泼泼。

他有好幾次遇見異人,了不起的幾位道家、佛家,都碰到過,所以,他一生學問成就了。這個儒家、理學家最後也懂佛,最後成就了。死了以後,他還吩咐很多學生,寫信告訴大家我幾時死。學生來給他跪著,你多留一下好不好呢?他說:“好嘛,再留幾天嘛。”留幾天到時間了,“不留了,走了。”搬個椅子坐著,走了。

這裡走了以後,譬如說在臺灣跑掉了,別人在福建、安徽碰到他,“哎,老先生,你怎麼在這?”“哎,我在這裡玩玩。你回家嘛?回家給我帶個信到家裡,說有個東西放在哪裡,你幫我告訴他們一下。”那個人跑到家裡一講……“他都死了……”他說“開玩笑了,我幾時幾時,哪一天……”兩個一對呀,就是在這裡死的一天,他在別的一省碰到。

所以,儒、釋、道三家,功用到達了都一樣。

這是講無想定,所以,壓制自心不起念,會變成那個境界,現在告訴你。那麼,這個境界還屬於“有心位”,還不能見到無心位,他有心做到無想。

“入定無間,心不複轉,如是出離想作意為先,已離遍淨貪,未離廣果貪”,所以,他入這個無想定,“無間”,此心壓制得不動了,“如是出離想作意”,因此,他跳出了思想的境界,不用“作意”了。那麼,你把“三界天人表”拿來對。這樣修行的最後功果呢,如果這個肉身壞了,他做幾十年這個工夫,生在哪裡?超過了遍淨天,進入了廣果天,無想天那個境界,也屬於外道定。遍淨天、廣果天是天人境界,但是這個天人境界叫“遍淨貪”、“廣果貪”。

“諸心心法滅,是名無想定。” 一切本心起心動念都不起了,壓下去了。

“由是方便證得此定。” 這叫無想定境界。

第二個呢, “若諸聖者,已得非想非非想處,複慾暫時住寂靜住”,要想證到清淨境界, “從非有想非無想處,心求上進,心上進時,求上所缘竟無所得,無所得故,滅而不轉。” 超過了非想非非想境界,再嚮上走,說空嗎?非空!非空嗎?即空!一切自然切斷。

“如是有學,已離無所有處貪。” 那麼,這個已經離了無所有處天的定。

“或阿羅漢,求暫住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法滅,是名滅盡定,由是方便證得此定。” 或者證得阿羅漢果的,對於人世間實在有點厭煩,不是不來,要請個長假,所以做到“心心法滅”,一切把它滅盡,暫時請假了,就是“滅盡定”。

“複次依止靜慮發五通等。” 噢,你們聽到神通高興了,神通怎麼來的?都要修定來的,依定發神通。

“雲何能發?” 通怎麼發呢?怎麼叫“發”通,為什麼講發通呢?(同學……)對,自性本來有,把它開發出來。

“謂靜慮者,已得根本清淨靜慮,即以如是清淨靜慮為所依止,於五通增上正法,聽聞受持,令善究竟。” 還是只告訴你原則,方法沒有給你洩露,方法要你去參了。他說,怎麼樣發通呢?得了定,已經得了“根本清淨”定境界,在清淨定的境界裡頭為根本,“於五通增上正法”,正法,慢慢去參,全部書裡面,全部一百卷經典裡頭,反複研究完了,方法才漏給你了。但是,初淺的,在這裡、在下段,都是給你提一點點,吊你一下,等於你們昨天爬山,吊孫主任一樣,“還有三秒鐘到了、三秒鐘到了……”呵,吊一下,都是吊胃口的。其實,他在裡頭有告訴你,但要你一百卷書滾瓜爛熟以後,你會找出方法。

“於五通增上正法,聽聞受持”,要得善知識、諸佛菩萨的教導,“令善究竟”,善於搞清楚,那麼:

“謂於神境通、宿住通、天耳通、死生智通、心差別通等,作意思惟。” “死生智通”就是宿命通,幾時死,前生是什麼,都搞清楚了。“心差別通”即他心通。

“複由定地所起作意,了知於義,了知於法。由了知義,了知法故,如是如是修治其心,由此修習多修習故,有時有分,發生修果五神通等。” 還是要通理,通這個理,通這個方法,你才修到神通境界。

“又即如是了知於義,了知於法,為慾引發諸神通等,修十二想。” 你要飛升,神足通……

“何等十二?一輕舉想”,坐在那裡,你覺得自己身體坐在虛空,慢慢上去了。你不要想神經了,這個裡頭有方法的。“輕舉想”,自己覺得坐在虛空,慢慢人就可以坐在虛空了。

“二柔軟想”,我的骨節都軟了軟了,變棉花糖,會變成棉花糖。

“三空界想”,身空了,此身體空了,如虛空想。

“四身心符順想”,身心合一,飛行自在。

“五勝解想”,智慧開發。

“六先所受行次第隨念想”,過去宿命都想得起來,前生的事都追得回來。

“七種種品類集會音聲想”,乃至鬼說話、魔說話,都把它聽懂了,打聽了。那麼學外文,找個說法文的鬼來一教你,你法文就通了,自己溝通了;英文也一樣,隨便什麼文字。

“八光明色相想”,身心內外一片光明。

“九煩恼所作色變異”,煩恼色相,诶,你要變一個漂亮的女的,你世界上找不到情人,你變一個女的,愛怎麼樣子,你隨便變,就變一個站在你前面。乃至你到了以後啊,家裡不用請下女,有客人來,你心念一想,變一個出來,就端茶出來了。道家、密宗都有這一套,變異色相想。你住在山上住茅蓬,馬上曉得有人來了,不想人進來——因為你有神通了,有人來,不想讓他進來,所以,老遠山門外變一條老虎,就把他嚇住不來了。

那麼,如何做到呢?心風得自在,心氣得自在合一,可以做到。

“十解脫想、十一勝處想、十二遍處想。”

怎麼樣叫你輕舉想?下面都有,你們自己看去。你要天天觀想,茶幾也空了,牆壁也空了,然後,“砰”,人就進去了——不要把額頭撞一個包包,哈,搞清楚。發虛空想,《禅密要法》裡都講要這樣修。

可是,美國現在有一個人,就在那裡表演,就會這樣,坐在那,想想:“那個鼓跑過來。”鼓就到這裡來;我這個茶杯,被他想想,“拿過去。”就到那個桌子上去。(起!敬礼!)

不要亂想啊,這段聽是聽了,不要亂搞,搞神經了,佛都救不了你。神通修不到,變神通的老二,神經。

(同學:《讀者文摘》上講念力,精神的念力……)對呀,就是這個地方來的……



“輕舉想者。謂由此想於身發起輕舉勝解。如妒羅綿或如叠絮或似風輪。發起如是輕勝解已。由勝解作意於彼彼處飘轉其身。謂從床上飘置幾上。複從幾上飘置床上。如是從床飘置草座。複從草座飘置於床。柔軟想者。謂由此想於身發起柔軟勝解。或如綿囊或如毛毳或如熟練。此柔軟想長養攝受前輕舉想。於攝受時。令輕舉想增長廣大。空界想者。謂由此想先於自身發起輕舉柔軟二勝解已。隨所慾往若於中間有諸色聚能為障礙。爾時便起勝解作意。於彼色中作空勝解能無礙往。身心符順想者。謂由此想或以其心符順於身。或以其身符順於心。由此令身轉轉輕舉。轉轉柔軟。轉轉堪任。轉轉光洁。隨順於心係屬於心依心而轉。”(三十三卷)

剛才,正在跟一位同學談做人處事的道理。我們這裡同學的服務……別的老師來,我不曉得是怎麼的情形,據我看,你們的服務都很週到,到下面把手巾、茶都拿來,上課前早個二十分鐘,自己趕緊跑下去拿來,任務都做好了。那麼,二十分鐘這個中間,我要喝茶,茶也找不到,手巾也找不到了。然後,下面的老同學也是這樣,早早地拿,拿來了端好了以後,都做好了,自己跑來佔位置,這個位置放本書不可以呀?還自己早早跑上來。

說別的老師來……,你們越長大越沒有用了,腦筋怎麼搞的?!做人做事都沒有用,學什麼佛啊!那學個糊涂佛,都學得糊裡糊涂。所以,阿彌陀佛——阿迷糊涂!真是……《事師仪軌》看看嘛,學了半天了……大家出去都是為人師表的,在這裡當學生的資格都不夠,那不是笑話嘛,這是一件事。

還有,這次要講《禅秘要法》,是詳細地講。第一,地點要在十一樓;第二,算不定這裡下次講完就講,下個礼拜就講了。你們擬的那個講的辦法,一切等等……不公開的,充其量就是真正要修持的人才聽,而且真正修持的人——不要點頭,還要拿供養,還要磕頭。若對你們太方便了,就是輕了法,都沒有用的,不管哪一個,到十一樓……

而且聽的時候都是打坐聽的,一坐就是坐兩個鐘頭。坐得住去聽,坐不住不要去聽。也不要到處擺著錄像機,擺著幹什麼?平常不留心,“哦,過後我再去聽錄音機。”你是機器聽、耳朵聽!媽媽給我們一個耳朵、腦筋,不好好聽,靠機器,機器有用的呀!那弄個可以成佛開悟的機器多好,我們發明一個開悟機器,大家買來一插上,太陽穴上一插就開悟了,多好呢——都是搞空事,看到都煩的事。學佛是智慧之學,不是搞別的事情。

現在,無心定的兩種,469頁……無心定與無想定講過了,現在講修神通的方面,講原則。

修神通有十二想,念過了。所謂“輕舉想者”——我看,這些一念大家就懂了吧,不懂就問,我經常那麼講、經常那麼說:不懂就問。但是,一念過去了,每一個人都懂,都不問的。然後,過後:“懂不懂啊?”“我都不懂。”當時也不問,都很奇怪的腦筋。

“輕舉想者,謂由此想,於身發起輕舉勝解,如妒羅綿,或如叠絮,或似風輪,發起如是輕勝解已,由勝解作意,於彼彼處,飘轉其身,謂從床上飘置幾上,複從幾上飘置床上,如是從床飘置草座,複從草座飘置於床。” 這一段都懂了吧?懂了,就過去了。

“柔軟想者,謂由此想,於身發起柔軟勝解,或如綿囊,或如毛毳,或如熟練,此柔軟想,長(zhǎng)養攝受前輕舉想,於攝受時,令輕舉想增長廣大。” 也都懂了,懂不懂?跟你們說,不懂問,一個個……,看你的樣子是明知不懂,不懂你就說我不懂,不會這樣問啊?

(同學:老師請解釋,“此柔軟想,長養攝受”……)前面的你都懂嗎?“輕舉想”你講一下看,都懂嗎?你不要講了,我隨便抽一個人講,你講,**師講。

(**師:“謂由此想,於身發起輕舉勝解”,就是先這樣想,先意念上作意想,然後發起這個輕舉的勝解。“由勝解作意,於彼彼處,飘轉其身”,然後就是勝解作意以後,就是想自己的身體做種種動作,然後從床上飘到桌子上,然後從桌子上飘到床上,或從床上飘到草座上,或從草座上再飘到床上,就是把自己身體想得跟飛騰的氣一樣,可以這樣飘……)

後面有人有意見,後面的請你站起來,因為遠一點。

(同學:請問老師,這個所謂“輕舉想”,是在想呢,還是真的自己這樣飘起來?)

是飘起來,人可以騰空地飛起來,就是修神通,就是說身可以凌空地飛起來。你們看武侠小說,“踏雪無痕”、“蜻蜓點水”啊,那還是“輕舉”最初的。他說,最後修成功,人可以在空中走路,虛空中可以走路,叫“輕舉”,身體舉起來。

那麼,剛才你聽這位法師同學講的,你同意不同意?你舉手是……(同學:他講話聽不到。)噢,聽不到,是,那邊沒有擴音器。

所以告訴你們要問,我每一次上課都說不懂的要問!那就是說,懂的不要問了,對不對?然後,大家聽過了,一個一個都愣頭愣腦,都沒有懂,那看看有沒有問題呀?都不問,這什麼意思啊?現在的學生都那麼乖,學校如此、到處也如此,又不懂,又不問,你不是浪費時間嗎?!浪費我的時間——你們的時間沒有關係,我的時間比你們重要。

**師講得都對,文字上的解釋沒有不對的,但是沒有深入,所以叫你們問,看文字很容易看懂。

這都是修神通部分,“輕舉”就是人飛空,你不是看佛殿裡有些天女、飛空天女嘛,看到沒有,都看過沒有?畫上的?(同學:我看過。)看過的點頭嘛,不講話……半天才點一下,我等了半天了。“輕舉想”就是這個飛空。

一句話,“謂由此想,於身發起輕舉勝解”,注意,懂了沒有?我現在再重新一念,你看懂了沒有?“於身發起輕舉勝解”,這就又是密法了,不是你心裡想,身抬不上去啊,你坐在這裡想想看:我離開椅子,屁股抬上去,把我上升很高,頭頂掛在天花闆,行不行?(同學:不行。)對呀,所以“於身發起輕舉勝解”,是作意來的,觀想來的,但是,身上氣脈不發起,起不了!懂了吧?所以,文字講,神通是這樣修,可是,這裡頭有方便法門,沒有給你講了。

“由此想,於身發起輕舉勝解”,他不是說“於心”、“於意”,對不對?這要注意了,讀佛經不能馬虎,以為文字懂了,就以為看懂了。換句話,你這裡就要打個問號,就要求法了,怎麼樣“於身發起輕舉勝解”?當然,你沒有得定以前,修這個也沒有用,不過是告訴你這樣。

那麼,下面是“身”已經“發起”了輕舉,再作“輕舉”的“勝解”意,那麼,把身體想成“妒羅綿”,“妒羅綿”是印度的一種棉花,很輕的棉花,比藥用棉花還要輕。覺得自己的身體——並不是沒有身啊,還是有這個身,不過,這個身體已經變成像“妒羅綿”一樣,或“叠絮”,棉花叠攏來,又是棉花,比那個還要輕。或者把自己的身體想成——觀念,觀想成功變成一個氣泡、一個氣球,飘空了。或者是一陣風一樣,“或似風輪”。能夠“發起如是”,這個樣子的輕,這就叫輕功了,變成這樣輕功的“勝解已”,已經做到了。做到了怎麼樣呢?下面有個觀念,要“身發起”,注意了,聽到了啊,要身發起。能夠做到這樣“輕勝解已”,那麼,由於勝解的作意,然後先是把自己的身體變成那麼輕靈,飘起來了。

經過禅定,先得輕安、得喜樂捨念清淨,再進步到這裡。得到四禅八定,不一定有神通,有些得了道的羅漢沒有神通,道是道,神通是神通。有些羅漢有道也有神通,這個神通是報得,前生多生多世已經有神通的修習成果,他一得了定,本身就起神通了,是“報通”,不要修的。但是修過沒有?前生多世修過了,所以這一生得報通。有一些人要“修通”,道得了,定也得了,這一生必須還要開始修這個,這是修的方法——修方法的原則,剛才給你們講過,這都是原則,這樣修的。

那麼,把身體修到了柔軟,如棉花一樣,到了這個境界——平常給你們講過,這個境界,他如果作這個作意成功了,你摸他的身體軟如啊,身體真像沒有骨頭了,真是這樣;就是有骨頭的感覺,骨頭也像棉花一樣軟。那麼,到這個樣子,再來第二步的修炼,好像自己坐在這裡的座位裡,一想,跑到窗子邊的那個凳子去,站都不要站起來,意念一想,這個身體像一個棉花一樣飛過去了,氣球一樣飘過去了,就坐在那裡了。那麼,然後說:我到這裡玩玩,就坐到這裡來,打坐盤腿不要放也可以,兩個腳站著也可以,想到哪裡就在那裡。“草座”就是蒲團,要飘到蒲團,飛到床上也可以。

這是第一個輕舉想的修法,但只是講原則啊,方法在哪裡?方法的秘密在哪裡?方法的秘密也在當中“於身發起輕舉勝解”,懂了沒有?“身”,把報身修成這樣。也是唯心所造,不是不唯心所造的。

但是,講理論,佛法是唯心所造,可你現在把身體軟化都軟不了啊,胖變瘦,想瘦都瘦不起來,變白骨變得了嗎?都觀不起來!然後,噢,神通這樣修,你一天坐在那裡:哎呀,飘起來、飘起來——那不想成神經才怪呢,那會想成神經的。因為你身的氣脈沒有修成,身的氣脈修成談何容易啊!修定業沒有成功,還妄想修神通,怎麼可能?

那麼,第二個是“柔軟想”。跟著“身發起”,還是“身”,“於身發起柔軟勝解”,不是普通啊,是“勝解”——這兩條還沒有吩咐你。“於身發起勝解”,勝解不是作意,作意在後面,你知道嗎?勝解是理入,道理,最高的道理要把它研究清楚。乃至像所謂白骨觀,中醫的生理、西醫的生理,每個骨節、每個細胞都觀清楚了……為什麼我的身體……譬如這裡耳朵聾,就是不得勝解,耳朵聾了嘛。耳朵有耳膜,有聽膜,每個部位搞清楚,它為什麼聾?打起坐來一定、一感覺:噢,什麼原因,然後我用氣,或者地、水、火、風什麼觀想可以把它打通而且也真把它打通了——這個理論,要研究清楚,叫勝解,“勝”,最好的見解。所以,修不是盲修瞎練的,身體的勝解先要了解。

柔軟想也是這樣,“於身發起柔軟勝解”,那麼然後呢,得了這個理了,理通了,修自己“或如綿囊”,把身體變成一個絲織品,只有一張皮,裡頭都沒有了;或者像一個毛毯那麼軟、像棉花那麼軟;或者“如熟練”,熟練就是绸子,練是跟绸子一樣,絲、绸、練。

你們年輕沒有看到了,我們老一輩子都曉得,“練”是古代的絲織品,很薄、很薄,裱畫用的那個就是練绢;畫畫的那個也是練,比绢還要薄。絲織品有纺、有绸子、有錦缎、有绢、有練,練是最薄薄一層,非常薄。那麼,生的練還硬一點,要熟練,那個絲做熟了,那個熟練軟的這樣。這個身體為什麼要修炼“柔軟想”呢?“此柔軟想”,武侠小說講就是縮骨功了,呵,練到這樣,小小的一個門縫,你手一進去就進去了。

你不是看到,佛涅槃了以後,他的兄弟阿難還沒有開悟,所以,五百羅漢結集了,要阿難來才講得出來啊,佛說的法都記在他腦袋裡,非他說不可。但是迦葉尊者,佛的禅宗祖師,得法、傳心法的祖師當主席,五百羅漢都得了道,阿難沒有悟道,迦葉說:“趕出去,關門,你沒有資格上臺說法,但是要等你說啊。”阿難著急了,“你開悟了再進來。”不然沒有資格,五百羅漢大家入定了,等他。他在外面哭得不得了,也曉得非他來,他記憶力最好,每一句話……,可是,他沒有悟道。所以七天,阿難悟道了,就敲門了,告訴迦葉尊者:“哎,我開悟了!可以進來說法。”迦葉尊者說:“你進來呀。”進來了,門都沒有開,佛經的記載。

“柔軟想”,就是一個縫就進來了,這是柔軟想,有縫就進來。還有空想,根本也不要縫,山河牆壁沒有障礙就進去了。所以阿難進來,五百羅漢就開始恭喜他,悟道了嘛,可以說法、結集,說出來話不會錯了,因為他自己求證過了。所以,柔軟想是這個道理。

他說,“柔軟想”到這個程度,“此柔軟想”是“長養攝受前輕舉想”,因為要升飛起來,同時也要柔軟。“長養”是幫助那個輕舉飛空的那個工夫更好,保養它,使他飛空的工夫更長大,剛才**問過,聽懂了吧?長養是這個意思。

再說一句笑話,你會飛空,如果沒有柔軟想,萬一空中掉下來不是打破了?!哈,因為柔軟了,掉下來打不破嘛,棉花掉在地上沒有關係了。所以“此柔軟想,長養攝受前輕舉想”。所以,修到第二個“柔軟想”的時候,“攝受”的時候,使“輕舉想”,使前面那個輕舉飛得越高了。

當然,普通你修到這樣,多半還在地球的內在飛,要飛出地球以外,要另外修過。這同到太空的物理道理一樣,超過地殼以外,那個遊離層天,電子一脫開了,任何肉體都化了,沒有影了。過去中國叫做什麼呢?叫做“罡”(gāng)碰到罡風、罡氣就完了,骨頭的影子都沒有了。不是燒化,燒化還有點,人碰到罡氣就是完全沒有了。

你們現在爬到最高的山,一缺氧氣就不得了!空軍裡學過飛行的知道,到了最高空,只要一秒鐘沒有氧氣,頭發統統脫光了!那就是“須發自落”,馬上出家了,胡子都掉光了,一秒、兩秒鐘以內沒有氧氣。再過一下就完了,這些都毀掉了,我們人是完全靠空氣。

你要飛過地球以外的話,另外一套工夫了,要真神通!這都是事實啊,佛經是講求證的,平常講什麼性空啊、缘起啊,你去起吧,你起不了,呵,你去空也空不了。

所以,“此柔軟想,長養攝受前輕舉想,於攝受時,令輕舉想增長廣大”,所以,我為什麼叫你們……,譬如剛才**師講的,都對,出去作法師都有資格了,不是開你們玩笑,真的。對於現在一般的法師來講——過去的法師也不過如此,叫做依文解義,根據文字解釋就是了。修佛法不能根據文字解釋哦,佛法是記錄,告訴你怎麼修持,佛當場的講話,你要聽懂才知道如何去修。

第三, “空界想者,謂由此想,先於自身發起輕舉柔軟二勝解已,隨所慾往,若於中間有諸色聚能為障礙,爾時便起勝解作意,於彼色中作空勝解,能無礙往。” “空界”,剛才講過,山河、牆壁,山、水都沒有障礙——那你要修到這個樣子,要到地球中心,到龍宫去玩玩,你就下去了,水也沒有障礙,火也障礙不了,牆壁、山也障礙不了。那麼,就是剛才提到的,阿難悟道了以後,迦葉尊者等五百羅漢說“進來!”門都鎖著、關著,他進來了。“好!”答應一聲進來了,進來就上臺說法,“如是我聞”,我當時聽到佛是這樣說的,什麼什麼的……“如是我聞”是阿難說的,每本經……我當時是聽佛這樣說的,講完了以後,大家記錄下來,問五百羅漢:“有沒有錯?”大家說:“沒有錯,對的!是這麼說的,同意。”這個記錄下來就是佛經。所以叫第一次結集,把佛經記錄,是阿難說出來的,因此,每部經上都加“如是我聞”,“如是”就是這樣;“我聞”,我當時聽到佛這樣說的。

你看,這個空想就是這個想,但是,他現在是“空界想”,就是把四大地、水、火、風,物理世界的障礙去掉了。

修到這個神通,“此想”,必須要“先於自身”,注意,都是這個“身”哦,所以你們講經,都把這個要點脫過去了。所以我在考驗你們讀書留意不留意,讀佛經更要留意!

“先於此身發起”前面“輕舉柔軟”兩個勝解,理論同工夫做到了……有時候我摸摸你們身上,我手隨時碰到你們,抓一抓、摸一摸---硬得不得了哦!哎呀,一大塊!嘿,大塊文章,那真是一大塊,重得不得了,粗重就是業力嘛,笨得不得了!骨節又笨、腦筋又笨,就是業力重。

所以,因這個“輕舉柔軟二勝解已”,自身發起了前面兩個條件,那麼,“隨所慾往”,你想:我現在到阿裡山的中間去看一下——山的裡頭,不是爬山,鑽到山的肚子裡頭去看一看,或者裡頭有颗金剛鑽,你進去就把它抓出來,當然,修到這個時候,不想在裡頭抓,黃金也不想抓啊,進去玩玩就玩玩了。“隨所慾往若於中間”,你譬如說到這個阿裡山的中間,你鑽進去,噢,中間果然有個礦物,比金剛鑽還硬,你鑽不進去了,哈,所謂“中間有諸色聚”,這就叫“色聚”,色法的凝結,碰到礦,碰到*礦,你看,這個地下有好多礦……。

尤其像我們在臺灣,在太平洋邊上,根據佛經,是地球的邊缘,地球的邊缘一定有許多的礦山。所以說,花蓮、臺東有許多什麼礦山,我說當然,那是地球邊缘嘛。鐵圍山、金圍山當然有石油,都有的。你懂了佛經,都有,地球邊缘它有……鐵圍山啊、輪圍山啊,各種輪圍山裡,各種礦藏都有,那是當然的道理。

你進到中心進不通了,“色聚”,它物質障礙,“能為障礙”,那麼,這個時候“便起勝解作意”,你要把理通了。“於彼色中,作空勝解,能無礙往”,碰到那個物質的東西障礙住的時候,一念一定,把它觀空了,你身體照樣進去。當然,你這個時候身體進去,是前面已經修到了什麼,一陣風一樣就飘過去,懂了吧?是這個樣子,好玩啊,這部小說到這裡很好玩,你們可以寫小說了。

(同學:老師,這個時候是身體空了,還是山空了?)身體也空了,山也空了。你問的對,加上天眼通,看這個山就是玻璃的,比方像玻璃,就是透的。天眼通,譬如說阿裡山,或者前面一個大山,你在定境中舉眼一看,這個山就看透了。譬如說這個山,我們臺北這裡開始,假設山的那一面是到臺南的話,你坐在這一看,就看到山那一面的臺南,透的,一點沒有障礙。所以,山也空、身也空,這個叫做空。物界的“空界想”,這個“想”不是你的思想,不要亂搞啊,亂搞發神經了,我不負責的。

第四, “身心符順想者,謂由此想,或以其心符順於身,或以其身符順於心,由此令身轉轉輕舉,轉轉柔軟,轉轉堪任,轉轉光洁,隨順於心,係屬於心,依心而轉。” 怎麼叫“身心符順”?你要知道,你們大家也學過打坐,當然談不到你們是有禅定工夫。你們大家身心“符順”嗎?(同學答:不)對,我們現在研究自己好可憐啊,一個身體、一個心,心裡想自己:哎呀,不要感冒嘛——動輒感冒;不要生病嘛——這個身體四大天天生病。等到身體健康一點嘛……

“勝解想者。謂由此想遠作近解近作遠解。粗作細解細作粗解。地作水解水作地解。如是一一差別大種展轉相作。廣如變化所作勝解。或色變化或聲變化。由此五想修習成滿。領受種種妙神境通。或從一身示現多身。謂由現化勝解想故。或從多身示現一身。謂由隱化勝解想故。或以其身於諸牆壁垣城等類厚障隔事。直過無礙或於其地出沒如水。或於其水斷流往返履上如地。或如飛鸟結加趺坐騰揚虛空。或於廣大威德勢力日月光輪以手扪摸。或以其身乃至梵世自在回轉。當知如是種種神變。皆由輕舉柔軟空界身心符順想所攝受勝解想故。隨其所應一切能作。此中以身於其梵世。略有二種自在回轉。一者往來自在回轉。二於梵世諸四大種一分造色如其所樂隨勝解力自在回轉。先所受行次第隨念想者。謂由此想從童子位迄至於今。隨憶念轉自在無礙。隨彼彼位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廣說一切先所受行。隨其粗略次第無越憶念了知。於此修習多修習故證得修果。於無量種宿世所住。廣說乃至所有行相所有宣說皆能隨念。”(三十三卷)

……心不“符順”,不合和、不符合、不順,對不對?不過,一般人還不曉得身跟心能分開,是兩回事,一般人是很昏頭的,這必須要做工夫的,稍稍有體會才曉得。心跟身硬是沒辦法的,這兩兄弟,不是這個給你出毛病,就是那個……不是心理起了毛病,就是身體起毛病,身、心不能“符順”。

他說,怎麼樣修“身心符順”呢?這是神通之一,這當然是神通,自己的身體可以控制,心也可以控制。

他說,要想做到“其心符順於身”,譬如我們修止,修一個法門,修安那般那數息觀,修到最後隨息觀,就是“心息相依”,那麼,這個心就要依著這個氣,對不對?但是你們還聽不到兩三下,氣還在呼吸,心又跑掉了,它兩個不能配合。要心跟氣完全配合,配合到氣和呼吸都不動了,那麼心還是配合著---心也不動了。那麼,這個時候,慢慢使身慢慢轉變,所以“或以其心符順於身”。

“或以其身符順於心”,你要曉得我們的身,大原則是四樣東西,實際上很多東西,大原則是地、水、火、風四樣,這四樣或者配合於心,我心硬是把它定住了,呼吸不出來了,不呼也不吸——你心想把它閉住,做得到嗎?做得到啊?當然做不到,你做到了我就阿彌陀佛了!所以,你能夠做到了,就是“身符順於心”,你心理可以控制它。

那麼,你做到了身心能夠合一,心、氣能夠合一,心跟氣,這個“氣”是代名詞,不是呼吸之氣,心風能夠自在。

那麼,你使這個身“轉轉輕舉”,兩個字的形容詞,“轉轉”,一層一層。所以,道家也用九轉還丹,一步一步證轉來。“輕舉”,身體越來越輕靈,可以飛空了。“轉轉柔軟”,身體越來越柔軟。“轉轉堪任”,這個肉身可以能夠擔當一切,起神通作用。

當然,這個時候你發願,要活一千年——還做不到,還不能堪任,那又是另外的修法。這是“轉轉堪任”做別的,譬如說,一塊石頭,我這個手掌拿著,假設這個石頭有一萬斤重可以壓下來,這個手也不會壞,這樣的堪任可以。但是,此身要留住它,活個五百年、一千年,或者永遠活下去,像迦葉尊者一樣,把佛的一件袈裟拿著,在鸡足山入定,等彌勒佛下來,那你還沒有這個本事,那還不是這樣修的。

那麼,此身“轉轉光洁”,臉上、身體上滑的、柔軟的,光明,幹淨,一點渣滓都沒有。不像我們身上很多的渣滓,大小便啊,乃至於女性的月經、男性的眼屎、鼻涕、眼淚呀,臟得一塌糊涂——沒有了,“轉轉光洁”,身體光明了、清淨了。

那麼,身“隨順於心,係屬於心,依心而轉”,你心愛把身體變成怎麼,就可以怎麼變這個時候入定,不一定是打起雙盤坐,你把它倒立了,它頭頂在下面,腳朝在上面,定就定了。你看,禅宗那個祖師鄧隱峰,要死的時候倒轉來死,頭頂頂在地下,衣服掛在上面,就倒轉來死——身心合一。

怎麼樣叫做勝“解想者”呢?上面不是有“輕舉勝解”、有“柔軟勝解”嘛,對不對?怎麼樣又出一個“勝解想”呢?怎麼叫“勝解想”?

“勝解想者,謂由此想,遠作近解,近作遠解,粗作細解,細作粗解,地作水解,水作地解,如是一一差別大種,展轉相作,廣如變化,所作勝解,或色變化,或聲變化,由此五想,修習成滿,領受種種妙神境通,或從一身,示現多身,謂由現化勝解想故;或從多身,示現一身,謂由隱化勝解想故。或以其身,於諸牆壁垣城等類,厚障隔事,直過無礙。或於其地,出沒如水。或於其水,斷流往返,履上如地。或如飛鸟,結加趺坐,騰揚虛空。或於廣大威德勢力,日月光輪,以手扪摸。或以其身,乃至梵世,自在回轉。” 這一部小說,你們好好去寫,這些資料……。

什麼叫“勝解想”?由上面這四五層的神通境界,你觀想成功了,定力修到了,修到了破除空間、時間的觀念,破除了——不只破除了,而且可以縮遞,把空間時間縮短。你說現在晚上八點多,而現在的紐約天快要亮了,住在紐約的朋友,還在床上睡覺嗎?我把手一伸就可以把床拿到這裡來看看,還可以拍拍他,“你兩個睡醒了啊?”把遠可以看近,近可以作遠,空間縮小。

水可以變火,火可以變水,地水火風“一一差別大種展轉相作”,把地可以變空了,把虛空可以變出地來。就是你念一動,心風自在,念一動就可以變出來,種種的變化……或者,把色相變成聲音,或者把聲音變成色相。

換句話說,你假設住在山上住茅棚,我不是給你講過,你真不喜歡會客,你到這個程度,有朋友一到山口,你意念一動,化一條老虎、化一條毒蛇在那裡,瞪起眼睛看著他,他嚇死了,他趕快坐公共汽車走了,他才不會來看你。你說龍虎護法,實際上那個老虎、龍,是你的意念神通變化出來的,心風自在,一變就出來了。或者依物而變,拿個手帕一丟,這個朋友到這裡一看:哎呀,我們走錯了,這裡怎麼有個山啊?一條小路都沒有?有個岩挡住,走錯了,走錯了,回頭了……也找不到你。

所以,為什麼我們世人找菩萨、找羅漢、找得道人找不到呢?他不會見你,你沒有這個功德、沒有這個智慧——見你,你是老幾呀,你給他揩大便都不要。所以見不到的,他因為有這種神通變化。

所以,由這種五種想,哪五種想?我考考你們,剛才講的哪五種?(同學:……)五種?“近作遠解”、“遠作近解”地水火風四種種種的變化,色變聲、聲變色等等。輕舉想、柔軟想、空界想、身心符順想、勝解想

“由此五想修習成滿”了,要注意這四個字哦,要修炼過、修持過,修成功了,可以享受種種的神通了,這叫做神足通,這裡叫做“神境通”,就是我們普通講五通的神足通。可以使這一生,乃至說示現出來……你一來,同樣的身體、同樣的我,幾千個坐在這裡,或者把幾千個人變成一身,也可以把自己化身千百萬億。也可以隱身使你看不見,“謂由隱化勝解想故”,我坐在這裡,你要找我看不見,就看到一張椅子。或者,故意把自己變成一個枕頭、變成一個眼鏡擺在這裡,你說:噢,這個人呢?看不見了,走了。當然,你不要把眼鏡帶走啊,帶走了,他就在口袋裡作怪哟,眼鏡就掉出了。所以,“隱化勝解”。

那麼,或者這個身體,山河牆壁沒有阻礙的。

“或於其地出沒如水”,鑽到地下去,等一下又鑽上來,好像我們在遊泳池裡遊泳一樣。

或者,過河的時候,對“水斷流往返”,用手一指,把水分開了,不準流過來,河床裡頭你就走過去,或者在水面上過去。

或者,此身“如飛鸟”,雙盤腳在這裡在空中飛一圈,木讷祖師就玩過這個,“結加趺坐,騰揚虛空”,就在空中飛翔。

乃至高興起來,跳到天上,把太陽、月亮當成乒乓球玩一下,手摸日月,玩玩,把太陽、月亮隨便拿來做馒頭,摸一下。或者太陽邊上有黑點,你還跑上去看看,把黑點抓掉,丟開了。(同學:老師,你講的這個時候超過那個罡風嗎?)這個時候早超過了。

“或以其身,乃至梵世,自在回轉”,你這個身體可以到色界天,這就叫做“神足通”,到了色界天。

“當知如是種種神變,皆由輕舉、柔軟、空界、身心符順想、所攝受勝解想故,隨其所應,一切能作。此中以身於其梵世,略有二種自在回轉,一者往來自在回轉,二於梵世諸四大種一分造色,如其所樂,隨勝解力,自在回轉。” 所以,他特別說明這一點,若現生這一生可以修到這個程度,隨時可以上天去玩玩,不用買飛機票,也不用辦出境證,隨時到“梵世”,梵天上去玩一下,超過玉皇大帝那裡的色界天去玩,有這種“神變”。

他說,不過,到“梵世”去的有兩種,叫做“自在回轉”,只要一念動,去了就去了,回來就回來,“一者往來自在回轉”。第二呢,“於梵世諸四大種一分造色,如其所樂,隨勝解力,自在回轉”,第二種是什麼?跟著你念動,不是此身飛上去,也無所謂飛上、飛下的,到上面,已經把遠近的觀念沒有了到了梵天上面,已經不是慾界四大之身了,沒有人境的觀念了,我們覺得色界天很遠很遠,他一下就拿到這裡來,就在前面了,等於我們拿烟灰缸,就端在這裡玩了。

所以,佛經上說,佛在世的時候,大家要看他方佛土,佛用手那麼一端叫大家,你看吧,極樂世界,各各世界,如掌中看庵摩羅果,大家都看見了,然後回去就回去。

那麼,那個世界的人,被佛抓過來給大家看的時候,那個世界的人並沒有覺得一個人把他抓過來,大家在裡頭還照舊地生活、照舊在那裡。這個是什麼神通?有勝解、有理、有事---本體的功能,定慧的功德修到這個程度。

所以他說,第二種,梵世天有它的“四大種”,有它的物理世界不同於慾界世間的四大種物理世界,“一分造色”,就是說,你把自己的身心意念一動,自己造成功的跟梵世的那個物理世界是一樣就是唯識所謂的“法處所攝色”,“如其所樂”,你高興愛怎麼變就怎麼變比較的說法就是心風得自在那樣。就是這個神通,這一段就叫“神足通”初步的。

那麼,至於 “先所受行次第隨念想者”,前面所講的,你要注意兩個字“受行”,“受行”是什麼東西,知道嗎?慈忍師注意了沒有?五陰的受陰、行陰,這兩個功能修好了……,叫你特別注意!你們將來出去作法師的特別注意啊,不要帶領人家走錯了路子,出去的出家人你們特別注意呦,說法一字之差,五百年野狐身,要墮落變五百年野狐精,狐狸精?是變狐狸,變精還好呢,狐狸精是狐狸裡頭有道的。所以,說法之難啊!一字之差五百年野狐身啊!所以叫野狐禅。注意啊!所以,我嚴厲地對你們,是為了你們啊,每一句話不能馬虎,“先所受行” ……。

那麼,這些神通境界,是不是現在講的唯心所變的受陰作用啊?是不是這樣?對嘛?對,都是把這個受陰變了。你不要看到受陰是壞的哟,這五蕴都是一心的作用。所以,他把受陰變過來,是這個樣子,起這個神通境界的功能,所以叫神而通之,懂了吧?“先所受行”,行陰,“次第隨念想”:

“謂由此想,從童子位迄至於今,隨憶念轉,自在無礙。隨彼彼位,若行、若住、若坐、若卧,廣說一切先所受行,隨其粗略,次第無越,憶念了知,於此修習,多修習故,證得修果,於無量種宿世所住,廣說乃至所有行相,所有宣說,皆能隨念。” 這是什麼通?“宿命通”。

他說,修這個想,就要參念頭了,正思惟,叫我們追想定的境界在定的境界追想。譬如說,你們打坐的時候,我問你們,出個題目給你,我是十一、二歲沒有學佛時,我已經曉得做這個工夫,我常常呆住了,我小的時候,一邊讀書、一邊走路我會呆住,站半天,我會奇怪:格老子!我剛才想什麼啊?想到這裡來了?譬如說我想到:哎呀,吃糖,回家去那個地方拿糖……哎呀!我又會站住了,我剛才一想,想起糖,我會退回去:哦,我想糖以前是想什麼?哎,這個以前我想某一段書,這一段書以前……我會退回去很多很多,退得我呆住了:人的思想好奇怪呀!你看,我一下下,想了那麼多——倒轉著退。像我小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沒有學佛,還沒有學道。

要曉得宿命通,前生是什麼?多生多世你做過什麼人?變過什麼?就是這個方法。

你看你們坐在這裡,你想想看,你早晨起來的第一個念頭想什麼?早忘了!所以你們背書也背不來,讀書也沒有這個本事。說我能夠讀書,現在我有時候書背不來,我只要一想:嗯,哪一本書,什麼颜色、什麼封面、第幾行,我就出來了,就背來了!其實我不是背來了,我還是在看來的。一問到我,我這裡在看,哪一本,第幾頁、第幾行啊,那個字就呈現了,追回去了,你懂嗎?你們聽懂嗎?

所以,這樣一來,你們記憶力也強,思想也清明,心也不亂起了。所以他說,“從童子位”起,你們先想小時候的事,慢慢回憶、回憶,回憶起來——當然先要修定啊,不然也會想神經的。慢慢回憶,乃至回憶到我怎麼樣投胎、怎麼樣出胎,前生的事都知道了,宿命通是這樣修來的。

所以,宿命通怎麼來的?靠有念來的呀,不是靠空念啊,這一點秘密告訴了你們。搞空念,你怎麼曉得宿命啊?你昨天的事都忘記了,還宿命通呢!

好了,休息了,大家不要想神通想呆了。每次叫你們自己研究,結果又是我來講。我叫你們平常看,有沒有看啊?(同學:沒有時間就沒有看。)沒有時間就沒有看……



“種種品類集會音聲想者。謂由此想遍於彼彼村邑聚落。或長者眾或邑義眾或餘大眾。或廣長處或家或室。種種品類諸眾集會。所出種種雜類音聲。名諠噪聲。或於大河眾流激湍波浪音聲。善取其相。以修所成定地作意。於諸天人若遠若近聖非聖聲。力勵聽採。於此修習多修習故。證得修果清淨天耳。由是能聞人間天上若遠若近一切音聲。光明色相想者。謂於如前所說種種諸光明相。極善取已。即於彼相作意思惟。又於種種諸有情類善不善等業用差別。善取其相。即於彼相作意思惟。是名光明色相想。於此修習多修習故。證得修果死生智通。由是清淨天眼通故。見諸有情廣說乃至身壞已後往生善趣天世間中。煩恼所作色變異想者。謂由此想於貪恚痴忿恨覆恼诳谄悭嫉。及以憍害無惭無愧諸餘煩恼。及隨煩恼缠绕其心。諸有情類種種色位色相變異。解了分別。如是色類有貪慾者。有色分位色相變異。謂諸根躁擾諸根掉舉言常含笑。如是色類有嗔恚者。有色分位色相變異。謂面恆颦蹙語音謇涩言常變色。如是色類有愚痴者。有色分位色相變異。謂多分喑痖事義闇昧言不辯了語多下裡。由如是等行相流類。廣說乃至無惭愧等所缠绕者。有色分位色相變異。善取其相。複於彼相作意思惟。於此修習多修習故。

發生修果心差別智。由此智故於他有情。補特伽羅隨所尋思隨所伺察心意識等皆如實知。解脫勝處遍處想者。如前三摩呬多地應知修相。由於此想親近修習多修習故。能引最勝諸聖神通。若變事通若化事通若勝解通。及能引發無诤願智四無礙解。謂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辭無礙解。辯無礙解等種種功德。又聖非聖二神境通有差別者。謂聖神通隨所變事。隨所化事。隨所勝解。一切皆能如實成辦。無有改異堪任有用。非聖神通不能如是。猶如幻化唯可觀見不堪受用。當知如是十二種想。親近修習多修習故。隨其所應便能引發五種神通。及能引發不共。異生如其所應諸聖功德

複次此中於初靜慮下中上品善修習已。隨其所應當生梵眾天梵辅天大梵天眾同分中。於第二靜慮下中上品善修習已。隨其所應當生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眾同分中。於第三靜慮下中上品善修習已。隨其所應當生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眾同分中。於第四靜慮下中上品善修習已。隨其所應當生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眾同分中。若不還者。以無漏第四靜慮。間雜薰修有漏第四靜慮。即於此中下品中品上品上勝品上極品善修習已。隨其所應當生五淨居天眾同分中。謂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天。”(三十三卷)

大家注意啊,修神通這一段聽過了,把它放在那裡,記住就是了,不要亂修啊,修不好修神經了,不要來找我啊,我沒有辦法的,修神經了無藥可救,不要亂搞。

先要前面的工夫,那些定,那些真正的見地,真正的定境先到了,這是已經證得道的羅漢來修的方法。不但這本經典,很多經典上都明白告訴你修法,尤其許多禅定經上都有。

就是剛才講宿命通的修法,慢慢追憶,但是,不是用妄念追憶,在四禅八定的定境界,乃至到了無心定的境界,一念一追憶,就都起來了;如果到達了無心定的境界,一念一追憶,宿命通統統知道了。所以,這個人同你前生是什麼關係、什麼關係,都清楚了;或者這個人前生是狗變的、猪變的、天人變的;或者前生是你的爸爸、媽媽,什麼都清楚了;或者前生是你冤家、是你親人,都很清楚……。

過去我有個朋友說:“不要得神通,好麻煩。”我說:“怎麼?”“假設曉得自己前生變成狗,又吃過大便,現在越想,會呕吐啊,多難過啊!我寧可不得宿命通。”我說:“也蛮有道理。”

這個宿命通一變,世界上真是怨親平等,沒有什麼了不起。所謂父母、家人、妻子,一切,不是冤就是缘,就是《紅樓夢》上的兩句話,“不是冤家不聚頭,冤家聚頭幾時休?”休不了的,除了空。

他說,你“修習,多修習故,證得修果”,“於無量種”,不但這一生,過去生“宿世所住”,過去生住在哪裡,乃至“行相”,做些什麼事,或者自己殺過人,或者偷過人的東西,“所有宣說”,你過去講過些什麼話,“皆能隨念”,都可以知道,回憶得起來。

所以,我們才曉得自己自性的本體不增不減,對不對?假設說,我們追憶過去忘記了,這個自性就有增有減了,對不對?

所以,大家讀了書記不得,不能怨自己笨,是你的業力,無明業、無記業太重了。所以,教育了半天,你看,中國文字寫不好,外國……樣樣……學了半天都白學的,都是無記,一團無明中,就是這樣。這是講修過去宿命的神通,還有天耳通:

“種種品類集會音聲想者,謂由此想,遍於彼彼村邑聚落,或長者眾,或邑義眾,或餘大眾,或廣長處,或家或室,種種品類諸眾集會,所出種種雜類音聲,名諠噪聲,或於大河,眾流激湍波浪音聲,善取其相,以修所成定地作意,於諸天人,若遠若近,聖非聖聲,力勵聽採,於此修習多修習故,證得修果清淨天耳,由是能聞人間天上,若遠若近,一切音聲。” 天耳通是這樣來的。就是說,你打坐,先用觀音耳根法門,乃至聽到一切一切音聲,一念清淨——但是不要去注意,注意就妄想,腦子會毀壞,耳朵會聽聾了,或者聽神經了。在定境中,那個音聲,自己慢慢越清淨,越無聲,越聽。

所以,許多修道的人都在山邊林下聽風聲、水聲,尤其在溪流邊上——溪流也有各種啊,有些溪流的流水很優美的,大陸上有些溪流“譁……”下來;有些地方,山上溪流的流水,比音樂還好聽,“叮叮、咚咚、滴滴、答答”,哎呀,那好聽得很!各種聲音……在那個地方擺一個蒲團一坐,先還聽到聲音,慢慢聽到萬籁無聲,一切聲音聽不見了;聽不見的時候,忽然要聽就聽,乃至聽山外面的聲音,乃至聽都市人、家裡人講話的聲音,慢慢聽到人、非人等天上人間,乃至一切菩萨、諸佛的說法聲,你坐在這裡,自己就是個收音機,聽得清清楚楚,這叫天耳通。乃至你的家人、你的情人在背後要罵你,說:蔡希文這個家夥都不打電話來……你都聽到了,這叫天耳通。

所以“人間天上,若遠若近,一切音聲”都聽到了,天耳通的修法。

“光明色相想者,謂於如前所說種種諸光明相,極善取已”,前面所講的,過去所講的此身的光明,四大由白骨觀化成光,由光再化成……隨意所變,各種光都出來,乃至說,想佛前面的光明, “即於彼相,作意思惟”,能夠取相, “又於種種諸有情類,善不善等業用差別,善取其相,即於彼相作意思惟,是名光明色相想。於此修習,多修習故,證得修果死生智通,由是清淨天眼通故,見諸有情,廣說乃至身壞已後,往生善趣,天世間中。” 這一段是天眼通。先修一切的光明想,譬如做日輪觀、白骨觀,光明真的起來了,光明還要化空,乃至要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生起次第做到了,歸到圓滿次第;圓滿次第做到,又歸到生起次第,隨意作用,一切光明想,一想就成就,那麼,就可以得天眼通。

天眼通證到了,證到“死生智通”,乃至看到一個人,死了到哪裡投胎,怎麼去六道中投胎,都看得清清楚楚。其實眼通到了,這個人快要死了——有些人還活在這裡,他已經投胎了三分之一,你都看得很清楚,他後面的尾巴都已經長出來了,也看得到,就是變畜生的話,尾巴已經長出來了,那都看得清清楚楚。

神通不準用的,神通用了不得了啊!不只是犯戒的問題,你自己不得了!

那麼,天眼通到了最高處,天上人間一切事,就是電視機一樣,自己一入哪一種光明定就看見了,就是天眼通。

“煩恼所作色變異想者,謂由此想,於貪、恚、痴、忿、恨、覆、恼、诳、谄、悭、嫉,及以憍、害、無惭、無愧,諸餘煩恼及隨煩恼,缠绕其心諸有情類,種種色位,色相變異,解了分別。如是色類,有貪慾者,有色分位,色相變異,謂諸根躁擾,諸根掉舉,言常含笑。如是色類,有嗔恚者,有色分位,色相變異,謂面恆颦蹙,語音謇涩,言常變色。” 其實,你們現在都有神通,凡夫都有一少分。這一段你看懂了吧?天眼通以後,你所看到的,“煩恼所作色變異想者”,心裡有煩恼,臉上的臉色就表現出來了,動作就出來了,對不對?你們都有神通吧?這不要修,大家都有報通,對不對?個個都有,下面給你講的很清楚。

“謂由此想於貪恚”,貪心起了,那兩個眼睛滴溜溜的,在街上看到那個燒餅好吃、那個菜好吃,馬上就表達出來,“貪”。“恚”,討厭那個人,那個臉色就出來了。“痴、忿、恨、覆”,“覆”就是逃避,講錯了話或者做錯了事,人家問他:“有沒有錯啊?”“沒有、沒有,我沒有!哎呀,我真的沒有啦!”臉都紅了,那就是“覆”,蓋覆,自己逃避,然後還申辯,有些聪明人啊,講錯了話、做錯了事,你告訴他錯了,噢,他拿一把的理由,那就是在蓋覆,蓋覆自己的缺點,把它遮起來。“恼”、“诳”,說大話謂之“诳”,說謊話謂之“妄”。“谄”,不一定是拍馬屁,故意講點好聽的話給你聽聽了,叫增加你的自尊心,安慰你,其實啊,都犯了“谄”的戒律,都是谄媚,等等。乃至人“憍”傲,“害”人家,乃至沒有惭、沒有愧等等。這些明顯的煩恼,心理狀態,《百法明門論》都有。還有些隨煩恼,你自己還檢查不出來,跟著根本煩恼來的隨煩恼“缠绕其心”。

“諸有情類”,不但一個人如此,乃至狗、猫都看得出來,“種種色位”,種種的形色,就是眼色同他的肉體“色相”,地水火風,“色相變異”,色相就是面貌、身體。所以,身體為什麼變了?乃至身體上得了癌症,得了什麼病,都是果報來的,唯心來的。你們要注意啊,“色相變異”者,“解了分別”,一望而知,你就明白了。

“如是色類”,他說一切眾生色相,一起“貪慾”心,“有色分位色相變異”,這個“有色分位”,我們一切眾生有色分,色就是地水火風,肉體還存在,就是地水火風還在,四大還在,這就叫做有色的分位,有色相可得。那麼,色相就要“變異”,怎麼變異?“謂諸根躁擾”,你看,一個人心理起作用,六根不對了,要看那個東西,我們說:哎呀,出家人不要亂看,幹幹淨淨,但是實在很想看——偷偷瞄一下……總要來一下,諸根就動了。“諸根躁擾,諸根掉舉”,心還沒有亂,不是亂心,掉舉不是亂心,六根先跳起來了,“諸根掉舉”,開關一樣在動了。“言常含笑”,講話的態度就不同了,因為貪心起,一定“含笑”的,想把人家的東西騙到我的嘴裡來;或者你包包裡的錢騙到我的口袋來,演電影一樣,“哎,這東西好啊……喜歡啊……很便宜啊!”就來了嘛,“言常含笑”,就可以看得出來貪心起,這是舉例子。

“如是色類,有嗔恚者,有色分位,色相變異,謂面恆颦蹙”,那個臉上討债的面孔就出來了,眉毛皱攏來,臉色發青,討债的面孔來了,額頭就皱起。“語音謇(jiǎn)涩”,一發了脾氣,那個聲音都變了,“言常變色”,講話,臉色都變了,一看就看出來。這是講貪、嗔。

“如是色類,有愚痴者,有色分位,色相變異,謂多分喑痖,事義闇昧,言不辯了,語多下裡俚。” 他說,這個人是“愚痴”,也看得出來,聲音不對,聲音都不對。“事義闇昧”,每件事跟他講道理,他會亂說一氣,世界上正理只有一條,歪理萬條、千條,他會講許多的歪理。我常常說有許多的朋友們,你給他講一件事情,主題都拿不到,他已經說了一大堆理由了。剛剛說他:“哎,你這一點不對。”然後他已經轉了一大圈,那些理由都是對的。我常常碰到這樣聪明人,要命!實際上,他自己不曉得啊,“事義闇昧”,對於事理搞不清楚。“言不辯了,語多下裡俚”,講話粗裡粗氣。

“由如是等行相流類,廣說乃至無惭愧等所缠绕者,有色分位,色相變異,善取其相。複於彼相作意思惟,於此修習多修習故,發生修果心差別智。由此智故,於他有情補特伽羅,隨所尋思,隨所伺察,心意識等,皆如實知。” 所以,對於他人各種行相的表現,多加分析了解你若這樣去練習,修持他心通就來了,別人一起心動念,你這裡已經感應,知道了。世間上,人家一講話,心理一變,颜色就變了,你都看得出來,所以他心通只不過是功力較深的層次。

所以,他心通修到的人,你還不要講話,一站,在你前面一站,你已經知道他要講什麼。在遠的,他心通功力越深,別人在外國死掉了,在陰間變鬼,他心裡想什麼你已經知道了,這就叫他心通。這一段的修法,念的那麼長,都是講他心通。

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五通都成就之後,最後是漏盡通, “解脫、勝處、遍處想者,如前三摩呬多地,應知修相,由於此想,親近修習,多修習故,能引最勝諸聖神通,若變事通,若化事通,若勝解通。及能引發無诤願智,四無礙解,謂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辭無礙解、辯無礙解等,種種功德。又聖非聖二神境通有差別者,謂聖神通,隨所變事,隨所化事,隨所勝解,一切皆能如實成辦,無有改異,堪任有用。” 漏盡通,智慧成就,就是變化事。“前三摩呬多地”,三昧定慧等持境界做到了,智慧成就,“親近”,多親近聖人境界,所以自然發起“最勝”的“諸聖神通”,聖人境界神而通之,神而明之,“變事通”,“化事通”,“勝解通”。

像禅宗得道、開悟——不但是禅宗啊,學佛真證道的人,這個書沒有讀過的,拿來一看都懂,就是漏盡通,得了“勝解”神通,一看就懂。所以,許多古人一悟了道,沒有作詩、沒有作文的,他就會作了,就是“勝解”,一切都會了,什麼呢?“變事通”、“化事通”、“勝解通”;並且又能發“無诤願智,四無礙解”,像須菩提一樣得無诤三昧,沒有爭論,你講空也對,講有也對——那不是故意對,你真把空理懂了,就懂了有;把有理懂透了,就懂到了空,悟到了空,都對!因此“無诤”,都無诤,不生不滅之果上沒有爭論。

“法無礙解”,一切法到他這裡沒有障礙;“義無礙解”,一切道理到他手裡沒有解決不了的;“辭無礙解”,言辭表達一切清清楚楚;“辯無礙解”,辯才無礙,種種的功德都成就了。

“又”,聖人境界、非聖人境界兩種神通有差別。你說非聖人還有神通嗎?是啊,沒有悟道,可是他禅定工夫到了,禅定是共法,他沒有悟道、沒有證得菩提,可是他得定了,外道也得神通。一切宗教徒,譬如天主教、基督教,一祷告,說聖靈降體,那個是初禅禅定的一點點境界,不過,他的解釋不同解釋為聖靈,所以,非聖者有少部分,或相似神通。因為五通同定境都是聖與非聖共法,所以五通並不稀奇。你說瑜珈術、催眠術,外國很多人會預知、預言的,都是這個東西,他是報得來的報通。所以,“聖非聖二神境通有差別”。

“謂聖神通,隨所變事,隨所化事,隨所勝解,一切皆能如實成辦,無有改異,堪任有用”,得了道的人,一切變化自在,確實能夠做到。而且呢,沒有變動過,怎麼沒有變?他真理認清楚了,所以不變動,這個是“有用”。你說,那個不得道人的神通有沒有用?也有用,等於說,對菩提道善法有用。

“非聖神通不能如是,猶如幻化,唯可觀見,不堪受用。” 聖人神通,得了道的……等於說出陽神,他化一杯茶給你喝,你喝了,是真喝了,烫就是烫,冷就是冷,你喝下去有病能夠治病;“非聖神通”是幻的,是一杯茶,你喝進來沒有東西。譬如你做夢,夢到了吃東西,你也覺得很飽,吃的味道還有,醒來還有,肠胃到底還是空的,對不對?那個就是非聖人,鬼神神通。真得了羅漢證道出陽神的神通,他送你一杯茶喝,你硬有東西喝,他說拿藥給你吃,或者夢中給你吃,你吃下去病就好了,那是真的有東西。

“當知如是十二種想,親近修習多修習故,隨其所應,便能引發五種神通,及能引發不共異生,如其所應諸聖功德。” 這“十二種想”,如果你修成功了,就能引發五種神通及“引發不共異生”,“不共”法就是道、般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其所應諸聖功德”,所謂“異生”,是已經得了道的聖人,乃至天神、護法神。你如果做到了這“十二種想”,神通境界有一部分修到了,這些鬼神跟你都可以交通,那是真的哟,你到了這個境界,你說:“我要打坐了,護法神啊,你給我護個法吧,不要人進來”,那就給你護法了。當然,你現在看不見,鬼神就可以交通的。

這個十二神通想,他只告訴你原則,原則都懂了吧?你們諸位聽得都心嚮往之,可以寫小說。好好修持,不修持沒有用,佛學都搞不清楚,修持影子都沒有,神通?叫做“頭通”,頭痛,哪有神通。現在接下去。

“複次此中於初靜慮下中上品善修習已,隨其所應,當生梵眾天、梵辅天、大梵天,眾同分中。” 發給你們的“三界天人表”,要好好拿來對一下了,拿在手邊——哎,你們曉得帶來就不錯!能夠帶來的人應該發一塊錢的獎金,普通都沒有帶。

得到初禅的人,修道達到初禅境界的人,初靜慮又分三等,下、中、上三品。得到初禅定,怎麼叫做“隨其所應”?臨命終時,死了以後,可以生“梵眾天、梵辅天、大梵天”,哪一界?(同學答:色界。)色界,對,可以生到色界了。“眾同分中”,就是同他們那些天人一樣,你也變成天人了,在六道裡是屬於天道。

“於第二靜慮下中上品善修習已,隨其所應,當生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眾同分中。” 這是哪一層天了?(同學答:色界。)色界,到了大概第八層樓了,複興大厦八層了。

“於第三靜慮下中上品善修習已,隨其所應,當生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眾同分中。” 還在哪裡呀?(同學答:色界。)

“於第四靜慮下中上品善修習已,隨其所應,當生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眾同分中。” 哪裡了?(同學答:色界天。)色界天裡有一個廣果天還屬於凡夫的,對不對?凡夫怎麼能夠生這個天呢?(同學答:修福報。)修福報,修什麼福報呢?還不止修善,凡夫修到至善,凡夫與至善的人,心境都很清淨,也接近於定,這是一。還有,外道——你不要看有些外道,不是我們普通講的其他宗教徒啊,他修持到最後,雖然不悟性空真理,他的功德一樣,所以也可以生到廣果天。所以,這一天裡頭有一層是凡夫天。所以,你不要看別的宗教、別的外道,不能輕視啊,我們還做不到呢。第四禅,生在這個境界。

注意,只講有定的工夫,沒有慧,不過是天人果報而已,知道嗎?你打坐做到了四禅八定,得到了,不過是天人果報而已!哎,可是不錯啊,哈,可以去玩玩的。一個天人果報,那談何容易呀?!像你們男的、女的,得到天人果報,到那裡都變成男天人哦,都變成男生哦,一個天人都有一千個很多天女陪你的。好好去修哦,越是戒律清嚴,果報越是大,配數的天女越多,十善業果報。當然,有些天人也並不是男眾哦,也有些女眾天,那配屬的男眾天人也很多。這個道理,你們要查哪裡呢?等這個禅定講完,再翻過來給你們講有尋有伺地。

“若不還者,以無漏第四靜慮,間雜薰修有漏第四靜慮,即於此中下品、中品、上品、上勝品、上極品,善修習已,隨其所應,當生五淨居天,眾同分中,謂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天。” 什麼是“不還果”啊?(同學答:三果羅漢。)佛學叫第三果是什麼果?(同學答:阿那含。)不還果的人不到這個世界來,在哪裡呀?生在這個地方,你把他的戶口查清楚,所以,他不來你去抓他,他“不還”,你硬要他還。住色界不還者,是不還果,不再來人間了,不還天有五天,即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天,是小乘三果聖人所居,又稱五淨居天。

“若於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下中上品。善修習已。當生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隨行天眾同分中。由彼諸天無有形色。是故亦無處所差別。然住所作有其差別。於無想定善修習已。當生無想有情天眾同分中。

複次此中雲何應知離慾者相。謂離慾者。身業安住諸根無動。威仪進止無有躁擾。於一威仪能經時久不多驚惧。終不數數易脫威仪。言詞柔軟言詞寂靜。不樂諠雜不樂眾集。言語安詳。眼見色已唯覺了色。不因覺了而起色貪。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唯覺了聲乃至其觸。不因覺了而起聲貪乃至觸貪。能無所畏。覺慧幽深輕安廣大身心隱密。無有貪婪無有憤發。能有堪忍。不為種種慾尋思等諸惡尋思擾亂其心。如是等類當知名為離慾者相”(三十三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四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四瑜伽處之二

如是已辯往世間道,若樂往趣出世間道,應當依止四聖谛境。”(三十四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一

已說意地。雲何有尋有伺地。雲何無尋唯伺地。雲何無尋無伺地。總嗢拖南曰。

界相如理不如理。雜染等起最為後。

如是三地。略以五門施設建立。一界施設建立。二相施設建立。三如理作意施設建立。四不如理作意施設建立。五雜染等起施設建立。

雲何界施設建立。別嗢拖南曰。

數處量寿受用生。自體因缘果分別。

當知界建立由八種相。一數建立。二處建立。三有情量建立。四有情寿建立。五有情受用建立。六生建立。七自體建立。八因缘果建立。

節數建立

雲何數建立。略有三界。謂慾界色界無色界。如是三種名墮攝界。非墮攝界者。謂方便。並萨迦耶。滅及無戲論。無漏界。”(四卷)

“處所建立者。於慾界中有三十六處。

複次色界有十八處。謂梵眾天梵前益天大梵天。此三由軟中上品。薰修初靜慮故。少光天無量光天極淨光天。此三由軟中上品。薰修第二靜慮故。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此三由軟中上品。薰修第三靜慮故。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此三由軟中上品。薰修第四靜慮故。無想天即廣果攝無別處所。複有諸聖住止不共五淨宫地。謂無煩無熱善現善見。及色究竟由軟中上。上勝上極品。雜薰修第四靜慮故複有超過淨宫大自在住處。有十地菩萨。由極薰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

複次無色界有四處所或無處所。有情量建立者。謂赡部洲人身量不定。或時高大或時卑小。然隨自肘三肘半量。東毗提诃身量決定。亦隨自肘三肘半量。身又高大。如東毗提诃。如是西瞿陀尼北拘卢洲身量亦爾。轉複高大。四大王眾天身量。如拘卢捨四分之一。三十三天身量複增一足。帝釋身量半拘卢捨。時分天身量亦半拘卢捨。此上一切如慾界天身量。當知漸漸各增一足。梵眾天身量半逾缮那。梵前益天身量一逾缮那。大梵天身量一逾缮那半。少光天身量二逾缮那。此上一切餘天身量各漸倍增。除無雲天。應知彼天減三逾缮那。又大那落迦身量不定。若作及增長極重惡不善業者。彼感身形其量廣大。餘則不爾。如大那落迦。如是寒那落迦獨一那落迦近邊那落迦傍生餓鬼亦爾諸非天身量大小如三十三天。當知無色界無有色故無有身量。

寿建立者。謂赡部洲人。寿量不定。彼人以三十日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或於一時寿無量歲。或於一時寿八萬歲。或於一時寿量漸減乃至十歲。東毗提诃人寿量決定二百五十歲。西瞿陀尼人寿量決定五百歲。北拘卢洲人寿量決定千歲。又人間五十歲是四大王眾天一日一夜。以此日夜三十日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彼諸天眾寿量五百歲。人間百歲是三十三天一日一夜。以此日夜如前說。彼諸天眾寿量千歲。如是所餘乃至他化自在天日夜及寿量。各增前一倍。又四大王眾天滿足寿量。是等活大那落迦一日一夜。即以此三十日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彼大那落迦寿五百歲。以四大王眾天寿量。成等活大那落迦寿量。如是以三十三天寿量。成黑繩大那落迦寿量。以時分天寿量。成眾合大那落迦寿量。以知足天寿量。成號叫大那落迦寿量。以樂化天寿量。成大號叫大那落迦寿量。以他化自在天寿量。成燒熱大那落迦寿量。應知亦爾。極燒熱大那落迦有情寿半中劫。無間大那落迦有情寿一中劫。非天寿量如三十三天。傍生餓鬼寿量不定。又寒那落迦於大那落迦。次第相望寿量近半。應知又近邊那落迦獨一那落迦受生有情寿量不定。梵眾天寿二十中劫一劫。梵前益天寿四十中劫一劫。大梵天寿六十中劫一劫。少光天寿八十中劫二劫。自此以上餘色界天寿量相望各漸倍增。唯除無雲。當知彼天寿減三劫。空無邊處寿二萬劫。識無邊處寿四萬劫。無所有處寿六萬劫。非想非非想處寿八萬劫。除北拘卢洲。餘一切處悉有中夭。又人鬼傍生趣有餘滓身。天及那落迦。與識俱沒無餘滓身。

受用建立者。略有三種。謂受用苦樂。受用饮食。受用淫慾。

受用苦樂者。謂那落迦有情多分受用極治罚苦。傍生有情多分受用相食啖苦。餓鬼有情多分受用極饑渴苦。人趣有情多分受用匮乏追求種種之苦。天趣有情多分受用衰恼坠沒之苦。”(四卷)

“若於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下中上品善修習已,當生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隨行天眾同分中。由彼諸天無有形色,是故亦無處所差別,然住所作有其差別。於無想定善修習已,當生無想有情天,眾同分中。” 無色界的眾生,後面的四禅定生到無色界。無色界不像慾界天、色界天有一個國土、有一個界限,它無界限,也沒有形式。我們現在有肉體是慾界,色界只有光,等於我們看電影一樣,光中,電影上有這個人,一切,但是,電影到底沒有實際,沒有像我們的這個身體,色界天的天人就是這樣,一身都是光,有這個影子,現在的科學幻想電影有點相近,就是這個樣子。到了無色界天人境界,連這個光影都沒有了,所以無國土、無定位。可是,在無色界那邊的每個眾生也有差別,這個差別還是修持功力、善行功力有差別。下一段講。

(同學問:若不還者,以無漏第四靜慮間雜薰修有漏第四靜慮?)無漏第四靜慮是已經到了空境界仍間雜稍微有漏的果位,有漏……,就是八十八結使裡頭,稍有一點點的念頭,那些是有漏修,就是有意去修的——一個人要完全無心無意去修。

“複次此中雲何應知離慾者相?謂離慾者,身業安住,諸根無動”,現在又回轉來給你講“離慾”的重要。所以,我們修道,第一個要修的是離慾,“皈依法,離慾尊”,對不對?我們三皈依天天念,皈依法,離慾尊,怎麼叫離慾?“身業安住,諸根無動”,看到沒有,都懂吧?“身業安住,諸根無動”,書看得懂吧?我這個臉上沒有書啊,不要看我這裡,書上看得懂吧?不懂就問。“身業安住,諸根無動”, “威仪進止,無有躁擾。” 所以,為什麼比丘戒叫你走路這個樣子啊?是由外打進來,你當然沒有修到定。所以比丘戒,笑不漏齒,走路……一個比丘真走路,是規規矩矩走的,頭不準左右看,眼睛不準上望,比丘走路是(師示動作),你們受戒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哦,威仪……。其實,因為你修不了定,叫你外形逼進來,先把外形控制緊,打進來,所以,由戒到定,假設你是真做到定的人,“身業安住,諸根無動,威仪進止,無有躁擾”。

“於一威仪,能經時久,不多驚惧”,你們打坐是不是一個威仪呀?什麼威仪?(同學:……)坐威仪,你們坐幾分鐘啊?(同學:……)哦,五十分鐘,還勾腰駝背的。如果有人“吼”你一聲,“哎哎,嚇死我了!”哈,對不對?所以就不對了。他說,真所謂得離慾的人,“於一威仪”,乃至站住也好,一只腳站住也好,“能經時久,不多驚惧”, “終不數數易脫威仪”,這個“易”不是容易的“易”,變易的“易”。 “言詞柔軟,言詞寂靜”,不是吼起來的。 “不樂諠雜,不樂眾集,言語安詳,眼見色已,唯覺了色,不因覺了而起色貪。”那麼,離慾的人,難道眼睛好色都不看了?看啊,過眼烟雲,毫不保留,過去就不留。

“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唯覺了聲,乃至其觸,不因覺了而起聲貪,乃至觸貪。能無所畏,覺慧幽深,輕安廣大,身心隱密,無有貪婪,無有憤發,能有堪忍,不為種種慾尋思等諸惡尋思擾亂其心。如是等類,當知名為離慾者相。”

不管耳聞、鼻嗅等等一切,身心“隱秘”,沒有貪念(同學:老師啊,身心隱密?)身心隱密啊?身上氣脈發動了,你也不知道,他也不宣傳,也不宣揚,氣脈成就,變化身都成就了,他不會告訴你,不會宣傳,懂了吧,“身心隱密”。

到了修定做工夫……你看,白骨觀大概也講了,各種定法都給你講了,四禅八定講了,到了離慾境界,都還屬於世間定法,沒有出世間,還不算……這是佛弟子跟凡夫修定共有的。不共法,下面,佛法來了,三十四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四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四瑜伽處之二

如是已辯往世間道,若樂往趣出世間道,應當依止四聖谛境。” 上面是世間道,下面這第一段才講聲聞眾弟子修出世間法,四谛、十二因缘等等,你們都熟得很,講這些給你們,一定聽得睡覺,覺得:我們已經聽了好久了——可是,你一樣都沒有證得。

你既使證得了出世間道,還屬於佛法的外道,佛法中的外道。可是你說,那我不要修——那不行,你沒有這個資格。由此聲聞道修過了,回心嚮大,轉入菩萨道。

所以,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廣論》、阿底峡的《菩提道炬論》,統統都是從《瑜伽師地論》裡抓出來一點作的。所以,你們把這一百卷的經典研究清楚了,整個佛法的大綱,修持、講理、修法,顯教、密宗都有,不要說你這一輩子用不完,你萬輩子也用不完,十方三世諸佛所有的修持佛法離不開這個東西。

下面的菩萨地就多得不得了。我們現在只講到三十四卷,一百卷裡頭……才轉入了聲聞地,聲聞地講了以後是獨覺地,後面所有的都是菩萨地。菩萨每一地、每一地修行的工夫、見地、次序、願力、行願,都有。現在,我們不給大家講那麼多。

你們再準備……,剛才那個公文拿來,我已經提供了意見,上來十二樓找雷先生,吃晚飯時候找你們三位都找不到。所以,下個礼拜一開始,一個礼拜三次,把你們要的《禅秘要法》就開始了,中間有些辦法,等一下再馬上碰面一下,不完全依照你們的那個樣子。不公開,除了有真正修持的人,要條件,也要費用,非要拿這個限制不可。

現在,我們再倒回轉來,第四卷,只提一個頭了: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一。” 第四卷以前,由前五識講到第六識意地,意地包括了三界。

“已說意地,雲何有尋有伺地?” 有覺有觀, “雲何無尋唯伺地?雲何無尋無伺地?總嗢拖南曰:界相如理不如理”,就是說,每一個思想心理的作用境界,它的界限,邏輯的範圍,“如理”,合理,這樣才是對的,是這個範圍;這樣不是這個範圍。這完全是邏輯的,因明分得很清楚。 “雜染等起最為後。” 中間有時候是雜的,“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雜的。

“如是三地,略以五門施設建立。一界施設建立”,範圍, “二相施設建立”,它的現象, “三如理作意施設建立”,它的邏輯,包括內涵,“如理作意”就是邏輯和內涵。 “四不如理作意施設建立”,就是不對,不合理,不合邏輯,它的內涵是錯的, “五雜染等起施設建立。” 中間有參雜的,不太正確的。那麼,下面講:

“雲何界施設建立?” 你看,彌勒菩萨所說的經典,你們現在看看,邏輯不邏輯啊?多科學啊!一條一條的綱要,下面一點一點再給你分出來。所以,昨天有一位大學問者來告訴我,是文學家,他說:“老師啊,聽《楞嚴經》什麼經,我聽你講,精神百倍,樣樣懂;一聽《瑜伽師地論》,那天我來聽,老師啊,我最難過,我聽得睡著了。”我說“為什麼?”“硬聽不進去呀,硬沒有意思呀,啃不進去呀!”我說:“你是學文學的,你沒有科學頭腦,因明训練也不夠,這樣,沒有辦法講給你的,智慧不細腻……清楚得很啊!”“哎呀,我實在聽不進去,我三次聽你講《瑜伽師地論》,三次都睡著了,哎!講《楞嚴經》……”那個是文學境界,它完全要科學。

“別嗢拖南曰:數、處、量、寿、受用、生、自體、因缘果分別。” 這個人的思想有尋有伺,變凡夫了,這個思想東跳西想,有覺有觀。它的“數”,數量;它的“處”所,就是空間;它的“量”,就是範圍,包含的大小;寿命;乃至它自身的“受用”,譬如地獄,地獄裡頭的數、處、量、寿,每一層地獄不同。譬如我們東方人跟西方人,經濟環境、政治環境、社會環境不同,跟美國比,我們的數、處、量、寿、受用生,都不同,為什麼不同呢?“自體、因缘、果分別”。

這個書是難看懂,呵,所以千古以來……這位文學家跟我講,所以,美國來的那位,所謂中國的第一位密宗大師,他就告訴我:“聽到你在講《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重要得很啊!修顯教、密宗,不管修哪個,不懂《瑜伽師地論》都白修的!”我說:“哎,他到底還不錯,曉得《瑜伽師地論》很重要。”“這重要得很啊!”是啊,是很重要。你看它,每個東西多科學。

“當知界建立由八種相,一數建立”,你看,多科學,你們看到很啰嗦嗎?其實條理清楚極了, “二處建立、三有情量建立、四有情寿建立”, “有情”就是一切眾生, “五有情受用建立、六生建立、七自體建立、八因缘果建立。”

“雲何數建立?” 又來了,對不對?

“略有三界,謂慾界、色界、無色界。如是三種名墮攝界。非墮攝界者,謂方便,並萨迦耶滅及無戲論無漏界。”

我這樣念過去,你們有些人懂,有些人不懂吧?(同學:不懂。)統統不懂啊?當然,難怪你不懂這些,是佛學的名詞不懂,不是道理不懂。

他說,所謂的界的建立,有“三界”,“慾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種叫做“墮攝界”,所以,還是在墮落,沒有跳出三界外,還是墮落。跳出三界外,就成佛了,歸返自性本體,眾生歸本位了。

怎麼叫做“非墮攝界者”?“謂方便”,就是一切方便,菩萨有一切方便,不願意跳出三界,菩萨為什麼不願意?為了三界中有苦恼眾生,要救度。“並萨迦耶”,“萨迦耶”是什麼?我見。我見滅了的人,無我的人,“及無戲論”,也不知空也不知有,也不是說:哎呀,知道只有淨土好、只有密宗好、只有禅宗好,這樣都是戲論,“無戲論”,“無漏界”,那麼,這樣的人才是不墮落,跳出了也就是三界任意寄居,否則都是“墮攝界”。那麼,下面就告訴我們三界。

一,“數建立”,就是三界我們再翻過來,下面,第一個先講地獄跟天人、大梵天來比,先比寿命多長。

二、處所建立我們看, “處所建立者,於慾界中有三十六處。” 三界的天人,包括地獄等等“三十六處”都叫做“慾界”。慾界裡的眾生都在思想不定,有覺有受,感覺空不了,思想空不了,妄念空不了,所以叫做“有尋有伺”。

那麼, “複次色界有十八處。” 這個色界天呢? “大自在住處”,色界天的最高層,大自在天, “有十地菩萨”,所以,大梵天的天主是觀自在菩萨化身,十地菩萨, “由極薰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複次無色界有四處所,或無處所。” 這一段完了。那麼,這是講界的分別。所以,我們有感覺、有思想的一切眾生,有尋有伺,他的果報始終在三界中。

三,有情量建立那麼,三界中的有情,一切眾生的“量”,有些什麼差別呢? “謂瞻部洲人,身量不定”,我們這個南瞻部洲人,身量有高、有矮、有胖、有瘦。 “或時高大,或時卑小,然隨自肘三肘半量。” 自己的肘,“三肘半量”,我們人的身體是這樣,這樣一樣(師示範),“三肘半量”。

“東毗提诃”,就是東勝神州 “身量決定,亦隨自肘三肘半量,身又高大,如東毗提诃如是。”

現在我們看, “帝釋身量,半拘卢捨”,不曉得多大,我們頭仰起來,都看不到他的背,玉皇大帝的身量比我們高。

那麼跟著下去, “時分天身量”,一切一切,天人的身體越來越高大。

四,寿建立那麼,講寿命。 “寿建立者,謂赡部洲人,寿量不定。” 所以,我們這個世界以 “三十日夜為一月”,三十天昼夜到一個月, “十二月為一歲,或於一時寿無量歲。” 也可以修到一個時間,無量寿。

“或於一時寿八萬歲,或於一時寿量漸減乃至十歲。” 末劫的時候。

東勝神州的人,寿量生下來命應 “二百五十歲。西瞿陀尼人,寿量絕定五百歲。北拘卢洲人,寿量決定千歲。” 一輩子活一千歲。

“又”,再說, “人間五十歲,是四大王眾天一日一夜。以此日夜,三十日夜為一月。” 天王天,十二月也叫做一歲。

但是, “彼諸天眾寿量” 呢?四天王天一活就是“五百歲。”這個數字被我們一加,不曉得比我們活多長,你們去算。人間百歲是三十三天的一天一夜,我們活一百年,三十三天只覺得一天一夜——呵,這些短命鬼死掉了!大概跟我們看到螞蟻一樣。

“以此日夜如前說。彼諸天眾寿量千歲。” 一路一路增加下去。

什麼人寿命最長?下地獄的眾生寿命最長,你看地獄有多苦。好,下面一段:

五,受用建立“受用建立者”,怎麼叫“受用”、環境建立?“略有三種。”你注意, “謂受用苦樂、受用饮食、受用淫慾。” 男女結婚,性的關係。你們大家年輕人最關心的,看看:

“受用苦樂者,謂那落迦有情,多分受用極治罚苦。傍生有情,多分受用相食啖苦。餓鬼有情,多分受用極饑渴苦。人趣有情,多分受用匮乏追求種種之苦。天趣有情,多分受用衰恼坠沒之苦。” 所以,地獄裡沒有淫慾,天天在受罪,沒有空去想這個。畜生都吃不飽,少分的淫慾,下面都有。只有人是亂來的,下面就分別給你講。

所以,我告訴你們,你研究這個,可以寫很多書。每一個天人的婚姻制度都有,每一個天人的寿命……這都是佛學知識。你認為這些佛學知識同我們修持有什麼關係呢?你不要搞錯了,絕對的關係!

所以,一般人寫佛學概論,概個什麼啊?這些基礎你看到都是神話,但是,這個神話同你的修持有絕對的關係!我們注意啊。

你們三位趕緊準備,今天是礼拜一,礼拜五還是《瑜伽師地論》,下個礼拜一起就轉那個,這是你們發起要求的。你要通知也趕快,我看你們不要公開,公開了來不及,不需要公開;公開了,有些人是聽熱鬧的,聽什麼白骨觀啊,他要聽紅粉觀還差不多。(起立!敬礼!)



“又人趣中受生有情。多受如是匮乏之苦。所謂俱生饑渴匮乏苦。所慾不果匮乏苦。粗疏饮食匮乏苦。逼切追求攝受等匮乏苦。時節變異若寒若熱匮乏苦。無有捨宅覆障所作淋漏匮乏苦。黑闇等障所作事業皆悉休廢匮乏苦。又受變壞老病死苦。由那落迦中謂死為樂。故於彼趣不立為苦。又天趣中無解支節苦。而有死墮苦。如經中說。有諸天子將慾沒時。五相先現。一衣無垢染有垢染現。二鬘舊不萎今乃萎瘁。三兩腋汗流。四身便臭秽。五天及天子不樂本座。時彼天子偃卧林間。所有婇女與餘天子共為遊戲。彼既見已由此因缘生大忧苦。複受陵蔑悚栗之苦。所以者何。由有廣大福聚成就及廣大五慾。天子生時所餘薄福諸舊天子見已惶怖。由此因缘受大忧苦。又受斫截破壞驅摈殘害之苦。所以者何。由天與非天共戰诤時天與非天互相違拒。即執四仗。所謂金银頗胝琉璃。共相戰鬥。爾時諸天及與非天。或斷支節或破其身或複致死。若傷身斷節續還如故。若斷其首即便殒沒。天與非天互有他勝。然天多勝力勢強故。然其彼二若為他勝即退入自宫。己之同類竟不慰問。由此因缘便懷忧戚。若天得勝便入非天宫中。為悦其女起此違诤。若非天得勝即入天宫。為求四種甦陀味故共相戰诤。又諸非天當知天趣所攝。然由意誌多懷诈幻谄诳多故。不如諸天為淨法器。由此因缘。有時經中說為別趣。實是天類由不受行諸天法故說為非天。複有強力天子才一發憤。諸劣天子便被驅摈出其自宫。是故諸天受三種苦。謂死墮苦。陵蔑苦。斫截破壞殘害驅摈苦。又色無色界有情無有如是等苦。由彼有情非苦受器故。然由粗重苦故說彼有苦。有煩恼故。有障礙故。於死及住不自在故。”(第四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二

複次於色界中。初靜慮地受生諸天。即受彼地離生喜樂。第二靜慮地諸天。受定生喜樂。第三靜慮地諸天。受離喜妙樂。第四靜慮地諸天。受捨念清淨寂靜無動之樂。無色界諸天受極寂靜解脫之樂。又由六種殊勝故。苦樂殊勝應知。一形量殊勝。二柔軟殊勝。三缘殊勝。四時殊勝。五心殊勝。六所依殊勝。何以故。如如身量漸增廣大。如是如是苦轉殊勝。如如依止漸更柔軟。如是如是苦轉殊勝。如如苦缘漸更猛盛眾多差別。如是如是苦轉殊勝。如如時分漸遠無間。如是如是苦轉殊勝。如如內心無簡擇力漸漸增廣。如是如是苦轉殊勝。如如所依苦器漸增。如是如是苦轉殊勝。如苦殊勝。如是樂殊勝義。隨其所應廣說應知。”(第五卷)

我們最近講的《瑜伽師地論》,是偏嚮做工夫修定這方面講,而且,修定的方面,做工夫打坐修定等等,偏嚮於共法,世間法、出世間法共有之定。

現在,我們回轉來,上一次講的與定法、善法的修持,有連帶,相連的,就是關於三界天人的關係,叫大家再注意,平常都馬虎過去了。所謂天人之間,天人境界……現在到295,上次講到“受用建立者,略有三者”,“受用”就是我們普通講的“享受”,生命的享受,“謂受用苦樂,受用饮食,受用淫慾”,這三種。

就是說,“受用苦樂者,謂那落迦有情多分受用極治罚苦”,地獄裡頭都是受苦,苦多,根本就是苦,沒有樂。不過,地獄分等次的,所謂十八層地獄,並不是呆闆的像十八層的大厦一樣,就是等次,受苦情形的多少。

“傍生有情多分受用相食啖苦”,畜生道互相吃生命,也是苦。

“餓鬼有情”,永遠是沒有吃的,吃不到。我們看到的是水,餓鬼看到的是火,天人看到我們所謂的清水是個臟的東西,為什麼如此呢?三界一切都是唯識所變,唯心所變現。這個道理,除非你求證,得定,得了神通,才會看得很清楚。

所以,人世間究竟哪一樣是幹淨,哪一部分是幹淨的,哪一部分是不幹淨的,很難斷定的。

“人趣有情,多分受用匮乏追求種種之苦”,人道裡頭,都是受用貧窮的苦。

那麼,天人境界呢?“多分受用衰恼坠沒之苦”,天人也有死亡。

所以,要大家注意,“受用”,即生命的享受,有苦樂的差別,饮食的差別,男女之間兩性淫慾的差別。所以,我們也看到,中國的聖人在佛法沒有來的時候,所謂“饮食男女,人之大慾存焉”,豈止是人而已,一切眾生都是在這個道理裡慾的境界裡生活。

那麼你說,知道了這個,同你做工夫有什麼關係呢?噢,你們一般研究佛學的,當成沒有關係,只是研究過去了——那完全錯了。知道了這個以後,你正好做工夫,測驗自己心理與生理的變化。

其實苦樂,感覺上的苦樂都是受用的果報,譬如大家在座的有些同學,三天兩天病,“不在愁中即病中”,這是受用的業報。身體健康的人,一天到黑沒有病,頭腦清醒的,一萬個人裡沒有幾個,其他多半在病痛中,就是受用的業果,自己就曉得了。所以,學佛做工夫,看自己受用的業果,心理上的貪、嗔、痴、慢,生理上的苦、樂,轉化了多少——這個是立刻的考驗。

大家做工夫:哎呀,老師啊,我沒有進步啊……好像氣脈通了,好像看到光啊……你看自己有沒有進步,自己馬上是個鏡子,所以,佛學理不通。

你們打坐初步坐起腿發麻、發胀,這是受用苦嘛,為什麼腿麻胀?你身上的業氣粗重,笨,腦筋也笨,智慧不開,情緒變化無常,就是你下了地獄,知道嗎?你以為地獄一定要下去才受啊?你本身身上就有地獄的業、有天人的業、有人道的業、有畜生的業,都有。所以,把佛法這一段……這些我都不大多講,要你們自己去研究。

翻過來好幾頁,都是講地獄裡頭的苦,看起來好像說神話,實際上,你仔細研究了地獄以後,你才曉得,我們經常在這裡活著下地獄。睡覺睡久了,脖子扭了,那個扭很難過啊,也等於下了地獄,被人家用繩子绞著歪起來,種種難過……。尤其女性月經來以前,情緒低落,情緒又變壞了,身體、臉上精神都沒有,那已經是下去了,還要幾時下?真的下了地獄,那個苦比這個苦萬倍!所以,趕緊求超脫。

所以,看了這些東西,不要當別的看,拿自己身心來體會就知道了。

那麼跟著下來,“又餓鬼趣略有三種。”“餓鬼趣”,這個也不談了。

“又人趣中受生有情”,我上面跳過去,我不講,你們自己要看啊,只要花個把鐘頭就看完了;看過去了,不要當知識,而且要記到,要做工夫體會。

“又人趣中受生有情,多受如是匮乏之苦,所謂俱生饑渴匮乏苦,所慾不果匮乏苦,粗疎饮食匮乏苦,逼切追求攝受等匮乏苦,時節變異”,你看,氣候一變化,“若寒若熱匮乏苦”,身體扛不住了,就生病了,就是人裡頭,上面的一切都看懂了吧?“無有捨宅覆障所作淋漏匮乏苦”,沒有房子住,苦。“黑闇等障,所作事業皆悉休廢匮乏苦。”種種,就是說,人世間都在貧乏中過了一生,樣樣沒有,我們人本來就都很貧乏地過一生。那麼,有地獄、畜生、餓鬼、人道,都在苦。天道苦不苦呢?你看:

“有諸天子將慾沒時”,天人要死的時候,“五相先現。”天人要死了,活一千年、活一萬年的天人要完了,“五相”:

“一衣無垢染,有垢染現。” 本來天人自己的衣服都是幹淨的,忽然,要死以前臟了。

“二鬘舊不萎,今乃萎顇。” 天人生出來,頭上自然有花冠,那個花冠慢慢就萎縮了,就表示快要死了。其實何必天人呢,我們也有天人的成分啊,我們的衣——皮膚,本來年紀輕輕蛮光滑,老了,老斑就出來了,東一塊西一塊,打皱了,面皮也打皱了,“衣無垢染有垢染”,曉得快要死了。

所以,人眼睛老花了,耳朵聽不見了……我們小的時候聽到,“哎,阎王給你幾封信了?”有些老年人說:“三封喽,第一封牙齒掉;第二封眼睛花;第三封聽不見。快了快了,我們的傳票已經到了三江了。”

就是這樣,第一張傳票,天人身體上本來不臟的臟了,我們人一樣。天人頭上有花冠,我們也有花冠啊,不過,出家人把花冠拿掉的,頭發就是花冠嘛,就萎縮嘛,老了就慢慢枯焦了、黃了,黃了就變白了。

說“黃發垂髫”,黃發是中年以上的人,頭發先變黃了,黃了變白的,你們讀過“黃發垂髫”,出在哪一篇文章啊?(同學:《桃花源記》)你慢點說嘛,給他們說嘛,你就是答得快,你們讀過《桃花源記》沒有?桃花都沒有讀過啊?(同學:讀過。)對嘛,你們都不響嘛,我看你們讀過。黃發就是中年以上的,頭發先黃後白,天人也是這樣。

“三兩腋汗流。” 汗臭出來了,這兩個地方,汗臭出來了。

“四身便臭秽。” 天人大小便不臭,結果快要死以前臭了。

“五天及天子不樂本座。” 那麼,“天”就是天人本身,男性的;“天子”或者是玉皇大帝。自己坐不住了,“不樂本座”了,座上不安,就是坐立不安這個意思。

何必天人,我們人世間的老年人,到老了坐立不安,坐著,“哎呀,給我枕頭靠靠,不舒服,再拿一個……哎呀,太多了。”站久了,哪裡都不舒服——老了的苦,天人也如此。

那麼,這個時候,天人就慢慢“本座”上不能坐了,要躺到野外去, “時彼天子偃卧林間,所有婇女與餘天子共為遊戲。” 那麼,所謂這些天女,就看出來他快要死了。這是講天人方面的痛苦。

那麼,這一類天人的痛苦……天人逃不了生死,乃至到無色界。所以,不能跳出三界外,永遠在輪回中永遠脫離不了痛苦。

我們講三界在輪回中,可是,你不要看輪回……所以,大家說修行,“那個是外道,升天的有什麼修的!”我啊,從來不做這個觀念。所以,我從小到現在學佛,就是看到妖怪的庙子,狐狸精的庙子,我都要拱個手,他是個狐狸,都能修成變成精怪,比我的工夫好多了。

你說土地公,“哎呀,我們學佛皈依三寶……”當然不是皈依他了,值得恭敬,是不錯啊,他善事比我們做得多,才有這個果報,我們算老幾呀!可是一般人說:“我皈依佛了,皈依三寶,哎呦,這些不拜……”他還懶得被你拜呢,你拜他他還不理你,你一點功德沒有,他理你幹嘛?!你不要說,餓鬼什麼的,我們比他好一點了——我有時想想,我們比餓鬼還不如啊!你要自己把自己想通。

所以,這些地方要研究清楚,跳出三界外談何容易呀!你說,得道往生這裡、那裡,你就是生一個天道,要多大的定力與善果修來得啊!還做不到啊!不要說……人中再來,做一個聪明人、做一個富貴人,都難。

都像我們一堂一樣,窮得要死,然後,越窮還越看不起人,“那算什麼,格老子,我也不求你!”你不求他,他也不要你求他!你又算老幾呢?!“嗯,我才不學他,學都不學!”哼,你不學他,人家還不理你呢,你給他提鞋子還不要呢!不要傲慢了,這些地方都要研究透。

這一段都是講天人境界。其實,為什麼給你們講這個呢?這都要看清楚,學佛的基本,六道輪回的這個現象要看清楚。

然後,我們講第五卷,還在查,現在都是查資料……同修定有關係啊,再提起你們注意,每一點都同做工夫有關係的。

第五卷,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二。”

第四卷從地獄、畜生、餓鬼講起,那麼,“有尋有伺”是什麼意思啊?(同學:有覺有觀。)有覺有觀是什麼意思啊?拿現在的話來解釋,我都講過啊。(同學:有感覺,有思想。)對,有感覺有思想,有知覺有感覺。所以,我們大家現在打坐做工夫,都在這個境界裡頭,並沒有跳出這個,還在有尋有伺地,都還拘束在這個裡頭。現在,有尋有伺等還分第三地,就是第三個階段,第二項,那麼,“有尋有伺”,有感覺有知覺的。

“複次於色界中,初靜慮地受生諸天,即受彼地離生喜樂。” 所以,我們修定,修到了初禅定,只講修定工夫的成果。你說,打坐修定就能夠升天,不要做好事了?對不對?(同學:不對。)怎麼不對?你說。(同學:一點福報都沒有,怎麼還會升天?)好,那麼,怎樣又要打坐,又去做好事呢?想想看,根據佛法答複,你們別人答複也可以。(同學:清除業的問題。)怎麼清除業的問題啊?(同學:念念善心。)那有什麼用啊,光說空話,我說:“我現在觀想,哦!好多馒頭請你們吃哦!”(眾大笑)“蛋糕啊!好哦!好吃啊!”所以,密宗講觀想,以前我也修密,我說:“要這樣布施,我都會:諸佛菩萨都來,花,那些花,天花,啊!蘭花,牡丹花,話鳳陽啊……”神經了!這樣,我樣樣一毛錢不出,我盡管供養,“諸佛菩萨你來啊,我磕頭啊,我磕頭,我恭敬啊,我磕到你腳趾頭了……菩萨!”都是天主堂、耶稣教堂發神經一樣叫,這種觀想有什麼用,這不過是練習你的心地而已。

所以,孔子講的話,“我慾載之空言”,空洞的理想,“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所以,救人硬是要救的,理想……你說你發慈悲,慈悲個什麼啊?“哎呦,老師啊,我天天在修慈悲心啊!”慈悲?我說:“今天,我這個指頭斷了,要一個指頭來接,你剁一個指頭給我嘛!”慈悲,你看你慈悲不慈悲?“這樣啊,不過,老師要,我只好給了……”(眾笑)都是空想!

你要注意我這個話,學宗教、學佛的人,都容易墮落在這種虛無飘渺的幻想裡,一講到實際人生,做切實的,每個都在逃避現實,你們都在內,有什麼用啊!?所以,怎麼會修成功?

但是,有一個偷巧的辦法---禅定。禅定,所以說,善果、福德從定來,為什麼呢?它是消極的福德,比菩萨行不同。在菩萨境界,貪著禅定是犯戒的,菩萨境界就是孔子這句話:“載之空言”,空洞的理想,“不如見之於行事之間”,起來做的行為,“深切著明”,確實做到,菩萨道是這個。

所以菩萨戒律,耽著禅定是犯菩萨戒,貪戀禅定之樂。

依小乘戒呢,禅定是培養福德;菩萨戒也承認培養,但那是消極的。因為你一禅定了,你起心動念不做惡事了,對吧?所以是功德。你禅定一萬年,這一萬年裡,不禅定的眾生,不曉得造了多少業,原子彈、氢彈,死光都發明出來了。可是,不能說你沒有能力發明死光啊,因為你一萬年在禅定中,這一萬年,雖然沒有積極行善,消極。

你想想,我們每個人活著……,所以我們經常聽到出家的同學、學佛同學說:“哎,我就是喜歡個人生活,不求人。”見你的大頭鬼!木鬼!我問問你:哪個人不求人?誰做得到?世界上有不求人的人?我就做不到!

所以,你們給我端茶,我總謝謝你們,為什麼?求人了嘛,自己不能拿。生下來靠父母帶大就在求人,求一個男的、一個女的,我們叫他們一個爸爸、一個媽媽,你活著,一路都求!

有些人很高雅:“哎呀,我不求人啊,不愛名、不愛利。”我問問你,那你怎麼生活的?你哪裡來的錢?“我靠勞力賺來的。”我不做老闆發薪水給你,你有賺!?還是靠那個老闆發薪水給你啊。你本事再大,我不用你,你狗屎!哪裡不求人啊!對不對?所以,佛法要報四重恩啊,你活在世界上,處處是傷害別人。

所以我經常想,一個人活著,要妨礙很多人、犧牲很多人才活著,不過,是彼此犧牲。同樣的,你們活著也犧牲了我,我活著也犧牲了你們。所以,學佛要把道理參通,才能起菩萨心。

以為我什麼都不管……像你們在這裡一樣,有許多同學,不管年紀輕、年紀大,“我反正只管自己就對了。”你對個屁!你在這裡,多少人供養你啊!什麼人搞幹淨的?什麼人出錢的?你凭何德何能吃這碗飯啊?你凭什麼老幾呢?哦,你聪明---狗屎!

想清楚,不然,學佛學個什麼佛啊,我告訴你,你來生變個糊涂蛋!假設能往生才怪呢——往生了,我一把都把你抓回來,你帐還沒有還呢,你會往生?!倒轉來往生差不多,下去!我就有這個本事,你這樣修,上去的話,我一把,“下來”,嘿,就叫你下來了!

要注意哟,所以,有禅定功德是消極的。

我是給你們講理哟,你不要認為這些……你說:“老師在罵人。”你就造了業了,你觀念就錯了。我不過是嚴重地講理,告訴你們佛學要參透,不然學什麼佛啊?因為講很嚴重的話,怕你們輕心地聽過去,以為般若啊、八識啊——一百個識也沒有用!你不認識!不認識佛學,要注意啊!

所以,得初禅的人,就生色界初禅天,“受生諸天”,“即受彼地離生喜樂”的果報。

“第二靜慮地諸天,受定生喜樂。” 受定生喜樂的果報,下面有解釋。

“第三靜慮地諸天,受離喜妙樂。” 受離喜妙樂的果報。

“第四靜慮地諸天,受捨念清淨寂靜無動之樂。” 這是四禅天。你們“三界天人表”帶了沒有啊?要搞清楚啊,都同你們做工夫有絕對關係哟。

“無色界諸天,受極寂靜解脫之樂。又由六種殊勝故,苦樂殊勝應知。” 天人境界有那麼多階級,那麼多階級當中苦樂不同。天人裡也有等量不同,等於我們人一樣,窮人與有錢人,錢多一點、少一點,待遇高一點、小一點,他的享受苦樂不同,這都是修行的果報。

“一形量殊勝,二柔軟殊勝,三缘殊勝,四時殊勝,五心殊勝,六所依殊勝。” 天人境界,我們去看,到天人那玩玩看。

“何以故?如如身量漸增廣大,如是如是苦轉殊勝。如如依止漸更柔軟,如是如是苦轉殊勝。如如苦缘漸更猛盛,眾多差別,如是如是苦轉殊勝。如如時分漸遠無間,如是如是苦轉殊勝。如如內心無簡擇力,漸漸增廣,如是如是苦轉殊勝。如如所依苦器漸增,如是如是苦轉殊勝。如苦殊勝,如是樂殊勝義,隨其所應,廣說應知。”

文字都看懂嗎?坦然地講,幾個看懂的?看懂的舉手,都不懂?是難。所以,我原來很奇怪,有一個學者告訴我,聽這種課會睡覺,我說:你這個頭腦怎麼搞得,罵他一頓。後來我仔細翻出來看,哎呀!我的天啊!

你看這一段,他講苦樂形量等差不同,那麼,我們假設寫文章,很簡單了,苦樂先定個原則,然後怎麼樂、怎麼樂,怎麼苦、怎麼苦。他這裡則是正反相對,很科學。他先講苦,一個人所謂受苦,享受,生命的受苦有六個原因:第一“形”體身量;第二我們身體“柔軟”,相對的就是硬化;第三“缘”,外缘,有錢沒有錢,房子住的好不好?你們團體住在一起,這個看那個不順眼,那個看這個不順眼,也是缘嘛,缘不好。如果說,你們住在一起,十個同學睡一個房間,有九個同學都愛你,你也愛九個同學,你一天到黑舒服了——但是做到嗎?就是你的九個媽媽也做不到啊,跟媽媽兩個都要吵架的,這就是缘不殊勝;第四“時”間不殊勝,譬如我們這一代,生在戰爭的時代,苦處很大;第五“心”,思想不一樣;第六“所依”不一樣。

“何以故?”你看啊,所以,你們經讀懂了,才叫學佛。

“如如身量漸增廣大,如是如是苦轉殊勝”,他說,苦樂是相對的,一個人身體長得越大,苦也大,蔡希文信不信?(眾笑)所以,大家怕胖,這是一個,胖子去買衣服,成衣買不到,還要做;當然,太瘦太小了,也買不到現成的衣服,也要做啊。所以,身體越長得不同,受得苦越大。

所以他的文字講,“如”,假定,“如身量漸增廣大”,所以,你看海裡頭的大鲨魚、大鲸魚,那麼大的身體,非常痛苦,是前生的業報……

“又樂有二種。一非聖財所生樂。二聖財所生樂。非聖財所生樂者。謂四種資具為缘得生。一適悦資具。二滋長資具。三清淨資具。四住持資具。適悦資具者。謂車乘衣服諸莊嚴具。歌笑舞樂涂香花鬘種種上妙珍玩樂具。光明照曜男女侍衛種種庫藏。滋長資具者。謂無尋思輪石。椎打築蹋。按摩等事。清淨資具者。謂吉祥草。頻螺果。螺貝滿瓮等事。住持資具者。謂饮及食。聖財所生樂者。謂七聖財為缘得生。何等為七。一信二戒三惭四愧五聞六捨七慧。”(第五卷)

……皮膚、內在五臟六腑裡有很多寄生蟲,我們裡頭又是一個世界。當我們肠子裡的蟲,要爬到胃上來玩玩,那比我們登錄月球還難哦。我們的身上都是細菌,那麼,它們的身量小,我們的身量大。

身量小的人,飯也少吃幾碗,吃個面包飽了;身量大的人,沒有八個面包、十個面包吃不飽,隨時在饑餓狀態。這一句你讀懂了,下面都讀懂了。

“如如依止漸更柔軟,如是如是苦轉殊勝”, 依止柔軟,老了,牙齒掉了就柔軟了;眼睛的機能力量退化了,苦就大了,就是這個道理,讀懂了吧?這一下,下面都讀懂了吧,開了窍沒有?

那麼,一直到哪裡,“如是如是苦轉殊勝。如苦殊勝如是,樂殊勝義,隨其所應,廣說應知”,相反的樂,樂感方面,快感的這一方面,快感就是樂,舒服嘛,樂就是舒服。譬如我們口幹了,正好不冷不熱的茶,喝它一口,“啊!”這就是快感,就是舒服,恰得其分,好嘛。香港腳發癢了,兩個袜子一脫,指頭一捏,“哎!”把血一擠出來,那個也是享受啊。

至於說,享受以苦為樂,哪一個眾生不以苦為樂啊?我們也以苦為樂,天人也以苦為樂。你說吃飯,那個東西好吃,你說樂不樂啊?好吃的時候享受吧,快感吧,吃到好吃的菜……你問問那個胃老兄,它好不好工作啊?然後到第二天上大便,“哎呀、哎呀……”(眾笑)好不好受啊?呵呵,它兩個工作才苦呢,胃跟肠兩個,對不對?所以,你要把這些切實的人生參透了,才好學佛。不然,你在講空洞的佛學,有什麼用?!所以,苦跟樂是這樣相對的。

所以,“如苦殊勝如是”,相反的,“樂殊勝義”,這個道理,“隨其所應”,互相的感應,“廣說應知”,你發揮起來,像我剛才表演給你看的吃飯的舒服,上廁所的痛苦,這就是“廣說”嘛,開展給你們講,“應知”,你就懂了嘛。你以為我在給你做怪相呀,懂了吧,這就是“廣說應知”。

你們做法師的只好:“譬如,吃飽了不舒服,明日消化也很困難……”我啊,我就不聽了,我還不如自己回去看書呢。你要把這個地方體會進去。

“又樂有二種”,快樂有兩種。

“一非聖財所生樂,二聖財所生樂。” 所以,《華嚴經》上善財童子就是聖財。

怎麼樣叫做 “非聖財所生樂者,謂四種資具為缘得生,一適悦資具,二滋長資具,三清淨資具,四住持資具。” 又分開了。他說,所謂我們人生、眾生的生命感覺到享受、快樂……

我們講一個觀念,享受是不是為了快樂啊?你不會為了苦享受吧?絕不願意享受苦,對不對?對呀,所以,人生講享受只講快樂。現代人的主義是享受主義,現代人的哲學……。所以,我講哲學時經常說:二十世紀的人類,對過去、對未來的人類是一個丟臉的時代,交白卷的,沒有思想、沒有文化,只有現實,講究的是享受——工商業發達的結果。

現在告訴你,享受是什麼東西,享受,一種叫“聖財所生”的享受,二種叫“非聖財所生”的享受。

先講“非聖財所生”,分四種:“一適悦資具”,“資具”就是說物資,生活需要的物資;“二滋長資具”,就是生命的營養,幫助生命存在,包括營養;“三清淨資具”,你看,我們現在清淨資具比古人好啊,這種房子、這種電燈、這個地下……。老實講,我們小的時候,家庭算是很好,清洁衛生同現在差多了。古人說“窗明幾淨”,哎呀,那個陰暗暗的並不舒服,你不要看北京的皇宫,皇宫住著並不舒服啊。

山上的神仙,我是過了好幾年神仙生活,一天泡在那個濕氣裡頭,下面看到山上是雲,雲就是濕氣啊,空氣都是濕的。早晨起來,被子上……像我在峨眉山,冬天蓋三床被子,還穿著皮袄睡覺,早晨起來還把頭蒙著,好冷啊!早晨起來,自己摸上面這一——衣服沒有脫,還穿著皮的。早晨起來,手一摸外面這一層被子,結霜了,因為裡面的蒸汽出來,都結成霜了。假設是現在的話,嘿,暖氣一開,吸濕器把水分一抽掉,多舒服啊!多清洁啊!所以,“清淨資具”是享受啊,是真的享受。

“住持資具”,饮食方面,中西餐,港式、日式,多好呀!……那麼,分這四種,這四種,詳細告訴你,哪四種:

“適悦資具者,謂車乘衣服諸莊嚴具”,好車子、衣服……,這是我們抗戰的時候說,有些人升了官發了財,一齊來,重庆回來,一到後方,一接收,叫“五子登科”。說某人幹什麼,派了什麼職務,回去赴任了,接收……,“哎哟!那五子登科了!”什麼五子?房子、車子、金子、妻子,還有個什麼子啊?(同學答:兒子。)兒子,都有了,叫“五子登科”。房子嘛,敵人那邊接收過來,要哪個就哪個,封條一貼就是了,車子也有。有些漢奸怕辦他的罪枪毙,黃金送過來。所以,房子、車子、金子、妻子、兒子都來了,五子登科,“車乘衣服諸莊嚴具”都來了。

“歌笑舞樂,涂香花鬘,種種上妙珍玩樂具”,人生在世嘛,聽歌啊、大家笑談啊、跳舞啊、香水啊,各種物質享受……。

“光明照曜,男女侍衛,種種庫藏。” 白天光明照燿,然後佣人很多……你做了大老闆,你看,不要看本省好多青年……有一個朋友告訴我,昨天寫封信給我,某某人家,就是在臺灣的,三十年當中起來,做纺織商業的,那麼,先生都很能幹,最能幹的是太太,當家。在臺北有別墅,陽明山別墅,那別墅裡頭都像皇宫一樣。那麼,客人進去啊——那還不容易見到呢,嚮上面通告:“某人來了。”上面電視一看:“不在。”就不在了。見到裡頭像做皇帝一樣,享受資具。

不過,我聽了這個朋友給我講,我笑了一下,哎,這個朋友好可憐,大概沒有享受過!至於現代化的這些衣服、饮食,什麼光明照燿,在我看來都不是享受。老實講,我比這個舒服的環境我過過,這算什麼!像我們這樣亂搞一下,人家還覺得很莊嚴,呵,我說好玩、好笑,紙貼的,有什麼意思?不過是看著幹淨而已,一切都是假的,你要把它看清楚。可是你們不要吹牛啊,我有資格講;你們根本……哎呀,狗肉沒有吃過,狗骚味都沒有聞到過,不要說看不起了。

豪華就是豪華,真的豪華。過去大陸,像我們在大後方的很多老輩子的朋友,那硬是豪華,那個豪華生活,你們不能想象的!隨便家裡用的一點東西,拿起來,是個玉器,被我們現在賣賣呀,都是值個幾十萬,他們隨便拿來丟的,就丟在那,不在乎,那才叫豪華。

現在一般在這裡的暴發戶,幾十年當中發起來,買洋家具用用,這個叫豪華?根本算不上!所以,讓我到很多豪華的朋友那裡看看,理都不理,嘿,他還不懂什麼叫豪華。豪華,硬是把金剛鑽……,譬如說,我到上海看到,那一天,就是快到臺灣來(之前),一個朋友家裡請吃晚飯,我去一看,桌子上擺的一塊一塊的,這本書這麼大,黃黃的,哦,我就看了一下,就吃飯了,旁邊有個立法委員說:你看過沒有?我說金砖嘛,不是金條也不是金塊,金砖,好幾塊就擺在那個桌上,我們朋友就坐在那裡。你說眼睛會發亮,亮都不亮,有什麼意思,金砖嘛,當不得飯吃!因為好朋友進去,隨便就擺在桌子上,當然,你也搬不走,一塊金砖你還搬不動,嘿,不怕你搬走,有什麼意思啊。所以,這些是一般人世間的財。

什麼叫做 “滋長資具者,謂無尋思輪石”,不是“石”哦,謂無尋思輪“锤”, “椎打築蹋,按摩等事。” 什麼叫做“滋長資具”?現在我們拼命抓“馬殺鸡”(massage,按摩),馬殺鸡不要抓啊,那是滋長啊,保養身體的,滋長的家夥啊。按摩,譬如我們打太極拳、練氣功,都在內,就是把這個生命生長……。

什麼叫做 “清淨資具者,謂吉祥草、頻螺果、螺貝滿瓮等事。” 這個嘛,古人比我們差得多了,這叫“清淨資具”,就是漂亮的東西。這個時候,中國的瓷器還沒有到印度,這都是印度的享受,只有陶器已經有了。他們用什麼呢?印度人睡吉祥草,臺灣的草席都沒有看到過。臺灣睡的就是這個臺灣草,我們那邊睡的是龍須草,龍的胡子,軟的,比臺灣的草席還要涼快、還要好。印度睡的是吉祥草,吉祥草這裡看不見,我那個佛堂裡還有三根做做樣子,也並不好了。那個時候,什麼螺啊,裝東西的器皿、家具就是海螺、貝殼,已經很好了,中國的瓷器陶瓷他還沒有。這個叫做生活的清淨資具。

“住持資具者,謂饮及食。” 饮食,我們活著……這個是世間法。總而言之,人生所謂求享受,世間法就是吃喝玩樂,夠了。因為過去不帶錢,那個時候,貨幣的交流不是靠錢,所以我們過去叫寶貝,靠貝殼來代表錢幣。漢朝以後是布,布幣,慢慢發展,钞票是宋朝就有了,元朝更流行了。說會钞,你吃了飯,我給你會钞,這些等等是代用品。這是世間的非聖財。

“聖財所生樂者”,那就是後面的道德修養,佛法。

“謂七聖財為缘得生。何等為七?一信、二戒、三惭、四愧、五聞、六捨、七慧。” 那麼,這一段下去都是解釋修養方面。換句話說,我們現在把這段大概了解了,歸納起來總共兩句話,就是兩句話:所謂福報是兩種,世間的福報,中文叫做洪福,紅尘的福報,就是錢多,衣服、饮食享受多,物質享受;出世間的福報叫做清福,這個清福,不是說你修道住茅蓬,出家就享到清福,不見得哟,真正的清福就是這一段,要智慧的成就,道德的修養到最高處了,這是人生的境界。

拿現在的觀念來講:精神的生命升華到最聖洁的那個程度了,這個就是成功。物質的生命是世間的洪福而已,要精神的生命,道德與智慧最大的成就,就是叫做聖財的成就,這不是錢可以買得到的。

那麼,下面跟著下來,“複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當雲何觀?”就是說,三界裡頭,慢慢一步一步入港了,我們對於身體怎麼看法,活著的這個生命身體怎麼看,重點就來了。你要曉得,我們現在用功最大的苦恼,就是大家身體的障礙去不掉。

先休息。下個礼拜一就是《禅秘要法》了,在十一樓。

(同學:說禅定功德可以防非止惡?)對啊,消極的。(同學:防非止惡,但是沒有積極地培養福報啊?)對,沒有積極地去行善。(同學:有些地方不能行善,那沒有辦法了?)那必須要消極的禅定做到了……(同學:畢生行善,並沒有禅定的話……)那也不行,(同學:一生……)那不可能,那除非是天人果報……。



“複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當雲何觀。謂如毒熱痈粗重所隨故。即於此身樂受生時當雲何觀。謂如毒熱痈暫遇冷觸。即於此身苦受生時當雲何觀。謂如毒熱痈為熱灰所觸。即於此身不苦不樂受生時當雲何觀。謂如毒熱痈離冷熱等觸。自性毒熱而本住故。薄伽梵說。當知樂受壞苦故苦。苦受苦苦故苦。不苦不樂受行苦故苦。又說有有愛味喜。有離愛味喜。有勝離愛味喜。如是等類如經廣說。應知墮二界攝。又薄伽梵建立想受滅樂為樂中第一。此依住樂非謂受樂。又說有三種樂。謂離貪離嗔離痴。此三種樂唯無漏界中可得。是故此樂名為常樂。無漏界攝。

複次饮食受用者。謂三界將生已生有情寿命安住。此中當知觸意思識三種食故。一切三界有情寿命安住。段食一種唯令慾界有情寿命安住。又於那落迦受生有情。有微細段食。謂腑藏中有微動風。由此因缘彼得久住。餓鬼傍生人中有粗段食。謂作分段而啖食之。複有微細食。謂住羯羅藍等位有情及慾界諸天。由彼食已。所有段食流入一切身分支節。尋即消化無有便秽。

複次淫慾受用者。諸那落迦中所有有情皆無淫事。所以者何。由彼有情長時無間多受種種極猛利苦。由此因缘。彼諸有情若男於女不起女慾。若女於男不起男慾。何況展轉二二交會。若鬼傍生人中所有依身。苦樂相雜故有淫慾。男女展轉二二交會不淨流出。慾界諸天雖行淫慾無此不淨。然於根門有風氣出煩恼便息。四大王眾天。二二交會熱恼方息。如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亦爾。時分天。唯互相抱熱恼便息。知足天。唯相執手熱恼便息。樂化天。相顧而笑熱恼便息。他化自在天。眼相顧視熱恼便息。”(第五卷)

我們現在繼續這一段,對於生命存在的這個身體的觀念,基本上,開始學佛是怎麼樣看法。對了,正好講到這一段,下個礼拜又正好接著開始《禅秘要法》。

“複次三界有情所依之身,當雲何觀?” 重點來了,現在我們用功最大的苦恼,就是身體障礙去不掉。你注意,不是只講我們,不要把我們看得很了不起,三界裡頭的“有情”,有情就是眾生,眾生不只人,猪、牛、馬,乃至於細菌都在內,乃至於植物也在內,植物有生,沒有命,它沒有靈性,沒有思想,但是,你不能說它沒有生。

所以說,殺生不殺生……你把一個花摘掉它一個葉子,一個菜,你把它少了一個葉子,它並不是舒服的,還是不舒服。所以,真到了不殺生,談何容易啊!真到了不殺生,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如此享受可以,那是達到了真不殺生。

所以,我在西藏一看,他們小魚不吃,一抓到小魚趕快放生,專門吃大的。诶,他有理由啊,大的一個生命是犧牲了,趕快給它念經超度,使我們很多人得活;吃小的,我們一口吃了很多個生命,都在造業,所以,他寧可吃受大業報的……。一頭牛,可以使很多人活著,小魚,這麼一口,一夾,幾十條生命,所以,這個理由很難講。我一看:對呀,你們這個想法很對呀,沒有錯。要吃菜,你覺得是不殺生,照樣在殺生。所以,不傷命是對的,實在並沒有傷它的命。可是,生與命兩個東西……所以“三界有情所依之身,當雲何觀”?怎麼看呢?

“謂如毒熱痈,粗重所隨故。即於此身,樂受生時,當雲何觀?謂如毒熱痈,暫遇冷觸。” 他說,佛學基本上對於生命的這個身體怎麼看法,那麼,同道家莊子一樣看,生命是個累贅,是個毒瘡,是個毒瘤,是很難將就的,粗重所依故,一切粗重的業都由它而引發。那麼他說,對於這個身體的存在,“樂受生時,當雲何觀”?有快感的時候,有快樂的時候怎麼看它?“謂如毒熱痈,暫遇冷觸”,等於我們生病的脓瘡,天天在發燒、難受,突然碰到一下清涼,偶然暫時舒服一下下而已,對享受是這樣看。

“即於此身,苦受生時當雲何觀?” 受苦的時候怎麼看呢?“謂如毒熱痈,為熱灰所觸。”他說,等於發燒的那個毒瘡,又碰到了烫的灰敷上去,苦上加苦,無比的苦。

那麼,對於這個身體, “即於此身,不苦不樂受生時當雲何觀?謂如毒熱痈,離冷熱等觸,自性毒熱而本住故。” 他說,等於生了一個毒瘡的人,離開了那個時候,總算高興了,又不冷,又沒有熱,外界沒有感觸了,本身這個毒瘡的熱性、發燒還是在。

所以,照佛經這一段看來,就是一句話,我們大家活著,本來就是燒公、燒婆,都在發燒的,哈哈,都在發燒,這個毒瘡在發燒。這一段不是我編的,他那麼說,我不過換一個名字,大家聽到那樣很難受,故幽默一點。

“薄伽梵說”,就是佛說的, “當知樂受,壞苦故苦;苦受,苦苦故苦;不苦不樂受,行苦故苦。” 佛說的,反正是個苦,人生就是苦。他說,當你在享受的時候,享受都很短暫,快感是很短暫的,快感沒有了,所以感覺到痛苦。至於苦來的時候,苦上加苦當然苦。不苦不樂的時候呢,你覺得是不苦不樂,行陰還在,生命的連續性會運動的,運轉始終在,還是苦。

“又說有有愛味喜,有離愛味喜,有勝離愛味喜,如是等類,如經廣說,應知墮二界攝。” “又說”,佛又說,世界上的生命,有了“有”,貪著“有”,現有的生命抓住了,對於現實很喜歡,想佔有,佔有了就很高興,這是凡夫境界,凡夫個個想佔有,凡夫裡頭就多了……

你看那個狗與猫,本來兩個玩啊,兩只狗很好,只有吃的時候,一把就抓住,“嚄”,佔有之態就看出來了。你說我們比它高明嗎?(同學:差不多。)呵,什麼差不多?!一樣!如果你碰到個愛人,旁邊慈仁師要來搶的時候(眾大笑),無比的仇恨!就想佔有她,你就看出來了,什麼差不多啊,你太客氣了!人比那個畜生還不如,老實講,人比畜生還不如。

這就是說,這屬於什麼呢?“愛味喜”,得到了、佔有了就喜歡,所以,財產屬於我的,兒女屬於我的,一切屬於我的,功名富貴屬於我的,權位屬於我的,那無比地喜歡。

所以,朱元璋當和尚化缘化不到,餓扁了的時候,苦的不得了。後來當了皇帝,在皇宫裡跟太太拍著大腿:想不到我朱元璋也有這麼一天!“愛味喜”,佔有,佔有四海,那個多高興啊!

聖人境界“離愛味喜”,那就是聖人境界,離開了這些,此身都不要了,越放下一分,自己高興一分,徹底放下就是最高興的時候,“離愛味喜”。

“有勝離愛味喜”,更高了,不但是放下了,還證得道了,一切自然而離,不離而離,離而不離,就在世間中無所沾染,“勝離愛味喜”,“如是等類,如經廣說”,“應知墮二界攝”,包括在兩界裡。

“又薄伽梵建立想受滅樂,為樂中第一,此依住樂,非謂受樂。” 佛說的,所以分析怎麼叫“建立”,佛沒有說法以前,沒有這個學說成立;佛說了法,大家知道修了,成立了這個學說。所謂五蕴的色,我們身體存在,現在講身體就是色法,不談了,色法的中間就有苦、有樂了,苦樂哪裡來的?因為有思想、有感受,就是知覺與感覺,知覺、感覺滅了就得道,道得了就滅,滅了“想受”,寂滅最樂,是為第一,“生滅滅已,寂滅最樂”。

那麼,這個樂是怎麼樂法呢?得了道的也同我們的快樂一樣嗎?那你就完全想錯了。“此依住樂,非謂受樂”,所以,得了道的那個清淨境界不是我們現在感覺的身體、心理享受現實的那一種樂,“住樂”,永遠一道平等,清淨自在,在這個樂境界不生不滅。

“又說有三種樂,謂離貪、離嗔、離痴,此三種樂,唯無漏界中可得,是故此樂名為常樂,無漏界攝。” 真正離開了貪嗔痴。所以,你們看了這一段,可以把它特別抄起來、貼起來,幹什麼用啊?有時候我罵你有貪嗔痴的時候,你說:“是嘛,我還沒有得無漏果嘛。”我就沒有話講,不會罵你了,呵,你說佛說的,對呀。

要絕對離開貪嗔痴,“唯無漏界中可得”,得阿羅漢果,徹底離掉了,否則總有。“是故此樂名為常樂”,因此在理論上,離貪、嗔、痴、慢、疑得了道,叫做常樂。

所以,有些法師們研究佛學,看到了《楞嚴經》提到一個“常”字,就把它贬到外道裡去,“真常唯心”。他不曉得這是一個名詞,是理論性建立的“常”。所以,書都沒有讀通。我看到只好一叹!哎,你說叫我寫篇文章批評吧,呵,我的傲慢是大傲慢,我說:他還值得我批評啊,批評都懶得批評,不值一談了,自己書都沒有讀懂。所以,你們以後注意,不要搞錯了。所以,這種“常樂”境界,這個“常樂”是理論性建立的名詞。

“無漏界攝”。

“複次饮食受用者,謂三界將生已生有情,寿命安住,此中當知觸、意思、識三種食故,一切三界有情,寿命安住。段食一種,唯令慾界有情寿命安住。” 現在講饮食這方面,饮食、男女。

三界裡頭,饮食維持生命很重要,饮食有三種。饮食是可以使一切眾生維持寿命,但是,饮食裡頭分觸食、意思食、識食這三種。

觸,我們吃飯是觸食裡頭的段食、抟食,用手一塊一塊吃。我們飯吃到胃裡頭,喉咙以下——你們知道嗎,這些常識你們都沒有的啦。我們的味覺只到這裡(師示喉咙),對不對?只到這裡一節,對不對?這裡下去的這一節還有沒有味道?有,甜味還覺得到;再一下去到胃上,沒有了。

所以你看,我們中國人吃藥,草藥一大堆熬起來,咸甜苦辣酸,管他媽的,一碗……我小的時候吃藥,鼻子捏著的,草藥熬的那個味道我就聞不來,吞就是了,很難過。

西藥就進步了,你看看,西藥為什麼包糖衣,一進去這一節,舌頭吸收甜味,觸食,感觸甜才舒服。所以,計算這個藥甜的成分,到嘴裡剛好咽下去這一段;真正那個藥苦的時候,到胃裡才發起作用,這叫科學,你不知道吧?所以,為什麼用糖衣,這屬於制藥的進步。我們以前沒有進步,苦的、辣的一起來呀。

所以,這個是觸的道理,饮食就是觸,接觸。我們外面碰到東西是外觸,五臟六腑內在的是內觸,這是觸食。

思食,我們現在新的名稱就是精神食糧。像你們受了教育的,有讀書的習慣,叫你一年不看書,受不了吧,很難過吧?當然,看書不一定是看正書,叫你看佛經,你思想也受不了,看黃色小說比這個輕松。你在看黃色小說、看其他的小說,是不是思食的一種,帶著有觸食的作用?那是什麼法則呢?思食,意識的境界。

饮食分這幾種,“觸食”、“思食”、“識食”。

怎麼叫識食?入了定的人八萬四千劫不需要吃飯,識食,知道嗎?

所以,我們氣功練到了,也可以不吃飯,氣功還屬於觸食。所以,我們吃的饮食是觸食最粗的一種。所以,饮食分這幾種。

一個人的精神,有時候……,譬如說,像我們老將軍坐在後面,傅代表老人,老輩子打仗的時候,有許多人在戰場上打日本人,我們看到很多朋友受了傷了,帶兵的軍官,要把這個被日本人拿去的陣地非把它打回來不可!一看,自己身上子彈打進來,馬上就要倒下了,“不死!打進去死!”打進去佔領了這個地方,“哈哈”,死掉了。他那一段活著,就是精神的生命撐著,硬撐住不死!這裡拿布子包一包,流血的洞隨便抓一點什麼塞著就算了,反正精神已經……那才真到達了修道的忘身境界,拿這個精神來修道,沒有不成功的。這個思食的重要,思想的這個精神……。

所以,為什麼觀想成就了的人,可以入定不吃飯、不饮食、不大小便?那個觀想成功就是“思食”,思想這個“思”,你本身就在吃。入了定則是識食維持生命

所以,這些都要研究清楚哦,你們學佛,我經常罵你們不好好看佛經,佛學沒有搞好,就在這裡。一天到晚佛教刊物辦了那麼多,五陰、十八界、十二處、三十七道品,翻來覆去在那裡算账,不討厭嘛,這是真的。

這三種饮食使一切三界有情的“寿命安住”,存在。“段食”,看到吧,分段,我們一天吃三餐是段食,也叫做抟食,拿手抓來吃的。尤其印度人更是抟食,吃抓飯,拿手抓來吃。西方人拿刀叉,我們拿筷子,抟食。段食一種,只有慾界的眾生吃的,我們慾界眾生是分段的饮食。

但是,講到段食也很可憐,越是毒蛇猛兽,它一輩子吃不到幾餐好的。那個老虎、狮子真叫它吃飽啊,差不多要半條羊、半條猪,那個胃才吃飽一點,然後再舔舔舌頭,睡覺了。吃飽了,它再不想吃人,餓虎才吃人,餓極了!許多動物的生命,這個分段的饮食沒有吃飽過。

所以,動物變成畜生道,畜生道多半還在餓鬼中,可憐!

像我們一天吃三餐,然後還覺得不夠,吃不夠蛋糕湊,拿蛋糕來湊一湊,舒服得很!在慾界裡頭這個是享受。

所以,“段食一種,唯令慾界有情寿命安住”。

(同學:什麼叫意食?)思食啊?意跟思兩個連著的,“意”同思想的“思”連著的。

“又於那落迦受生有情,有微細段食,謂腑藏中有微動風,由此因缘,彼得久住。” 地獄裡的眾生吃不吃呢?還是吃,需要饮食。他本身那個生命腑藏裡頭有一種氣在動。我們不看別的,看乌龟,它就吃氣。譬如很多動物,蛇、蛤蟆、青蛙,冬眠的時候,幾個月在土裡不吃,還活著。那個時候,它變成地獄、餓鬼道的生命。那個生命,你說,它要不要吃饮食?要啊,它的身體內部有一股氣流可以維持它,意識還是有的。

你看,我們餓了的時候怎麼吃啊?也就懂了,我們餓了的時候,看到東西想吃的時候,(師示吞咽動作)已經吃了,嘴一動,一咽,這個氣還是吃了,雖然不能像吃飯那麼飽,不咽更容易死,咽一兩下也容易飽一點。

我們當過兵,餓過飯的時候,知道肚子餓得要命,前面還沒有走到,怎麼辦呢?只好嘴巴……(師示吞咽動作)“啊”,也飽一點,這就體會到了餓鬼的吃。

“餓鬼、傍生、人中,有粗段食,謂作分段而啖食之。” 就是吃別人的生命。

“複有微細食,謂住羯羅藍等位有情及慾界諸天”,還有一種最細妙的饮食是什麼?“羯羅藍”是什麼?胎兒位。胎兒也要吃啊,胎兒就靠脐帶裡頭母親消化來的營養給他在脐帶裡頭輸送過去,通過脐帶輸送,脐帶跟母親那個肠子連著的,胎兒是靠這個輸送過來的營養,胎兒是靠這個吃。

“羯羅藍等位有情”,不止一種,胎兒是一種“有情”;以及慾界裡的天人,慾界裡的天人比我們高了,四天王天,乃至彌勒菩萨現在在那裡當天主的那個兜率天裡頭,他們吃不吃呢?也吃,那是微細的饮食,很微妙的,比我們的好吃多了。

“由彼食已,所有段食,流入一切身分支節,尋即消化,無有便秽。”所以,這個微細的饮食,就是我們工夫做到了會體會到。所以,真正工夫修到了,可以不吃饮食的時候,老實講,是在吃這種微細的饮食,所謂天人之食。那麼,這種也是段食,流到一切身體內部馬上消化了,不會變成大便、小便了,慾界天的天食已經很高了。

至於維摩居士手一伸,到香積世界拿下來的那個飯,那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是識食的境界,識食所變化的神通饮食。那個只要吃了一口,你就長生不老。慢慢求吧,多修一修。這是講人生的境界。

“複次淫慾受用者”,饮食以後,男女性的關係。

“諸那落迦中所有有情,皆無淫事,所以者何?由彼有情長時無間,多受種種極猛利苦,由此因缘,彼諸有情,若男於女不起女慾,若女於男不起男慾,何況展轉二二交會。” 地獄裡頭沒有淫慾,那真是不起分別了!不是得道不起分別,女的看到男的、男的看到女的,彼此都討厭了---苦啊!只有苦!所以,女對於男不起女想,男對於女不起男想,“何況展轉二二”,何況兩個合在一起,不可能,地獄裡頭沒有淫慾事。

這裡頭有個巧妙了,所以,淫慾是好是壞,慾界裡頭又是個問題。

“若鬼、傍生、人中,所有依身,苦樂相雜,故有淫慾,男女展轉二二交會,不淨流出。” 鬼道也有性慾,傍生即畜生、人都有性慾,“所有依身”,我們這個身體叫依身,這個身體是我們依報,我們的正報是我們的意識思想,就是知覺、感覺了。那麼“苦樂相雜”,苦跟樂兩個相雜,“故有淫慾”,所以有淫慾。“男女展轉二二交會,不淨流出”,這個“男女辗轉”,兩個人兩性的關係在一起,這是慾界裡的。

這個裡頭我還插一個笑話,好幾個月前,有個同學從美國回來。吃中飯的時候——我們在下面吃飯時,都是亂七八蹧,上至三十三天,下至下層地獄,沒有什麼話不談的。那個同學報告說:“嗨,我聽了個笑話,笑死了!人啊……”談到人的重慾,我們吃飯時談……這個人真是莫名其妙,猪牛狗馬對於性的關係都是定時的,“哎,老師啊,有個典故,我才聽的。阎王有一天判罪,然後規定啊……”他講的很多,我忘掉了……老鼠的兩性關係,一個礼拜一次,什麼是一個月一次,馬是多長時間一次?好像是二十天一次啊,好幾樣動物他都報出來,這是科學哦,科學研究過的。然後講,這個馬就吵了:“阎王,你不公平,老鼠跟我兩個不能比呀,它那麼小,它都一個礼拜一次,我們怎麼……”其它的動物也在吵……。後來,人等不及了,就跑去問阎王說:“那我們呢?”阎王煩死了,說:“隨便、隨便!”所以,人就變成很隨便了。(眾笑)我說這樣啊,我想這種故事大概是外國人編的,但是,編的也很有道理。

詳細講起,人比畜生還要隨便,這隨便的道理呢?那中間有大問題了,你不要簡單看過去。所以,我叫你們研究,研究天人,佛法裡要寫書的資料太多了。

“慾界諸天,雖行淫慾,無此不淨”,比我們高升的,包括天人,他們也有性的關係。但是,沒有所謂漏丹、漏精的問題,可是有性的關係。

“然於根門有風氣出,煩恼便息。” 但是,他們所謂氣交,漏不漏?還是漏,氣漏的。慾界眾生漏精,天人境界,比我們高的慾界天人是漏氣。

所以,你們做工夫有時候漏氣,真的哦,你們漏氣,當然,天人境界的漏氣……。還有,你們有時候做夢夢到屙大便,那是最漏氣的,那真是堂而皇之漏屁、漏氣呀,哈。你們不要自己覺得沒有漏,雖然不漏精,有時候經常在漏氣,很嚴重。

所以,慾界天人的漏叫氣交,慾界眾生的交是精交。那麼,能夠把氣交反轉來的,那就又升華了。

“四大王眾天,二二交會,熱恼方息。” 再高一層的天,四天王境界有沒有慾?有慾,他兩個人只要一抱,兩性一抱就行了,就成功了,那等於說是神交。

“如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亦爾。時分天,唯互相抱,熱恼便息。知足天,唯相執手,熱恼便息。” 只要互相一抱,或者一拉手,已經達到目的了,境界越來越高。

“樂化天,相顧而笑,熱恼便息。” 更不同,兩個人看到,對望一下,笑一笑,就行了。

“他化自在天,眼相顧視,熱恼便息。” ……

“又三洲人。攝受妻妾施設嫁娶。北拘卢洲無我所故無攝受故。一切有情無攝受妻妾亦無嫁娶。如三洲人。如是大力鬼及慾界諸天亦爾。唯除樂化天及他化自在天。又一切慾界天眾無有處女胎藏。然四大王眾天於父母肩上或於懷中。如五歲小兒欻然化出。三十三天如六歲。時分天如七歲。知足天如八歲。樂化天如九歲。他化自在天如十歲。

複次生建立者謂三種慾生。或有眾生現住慾尘。由此現住慾尘故富貴自在。彼複雲何。謂一切人及四大王眾天乃至善知足天。是名第一慾生。或有眾生變化慾尘。由此變化慾尘故富貴自在。彼複雲何。謂樂化天。由彼諸天為自己故化為慾尘。非為他故。唯自變化諸慾尘故富貴自在。是名第二慾生。或有眾生他化慾尘。由他所化諸慾尘故富貴自在。彼複雲何謂他化自在天。由彼諸天為自因缘亦能變化為他因缘亦能變化。故於自化非為希奇用他所化慾尘為富貴自在。故說此天為他化自在。非彼諸天唯受用他所化慾尘。亦有受用自所化慾尘者。是名第三慾生。複有三種樂生。或有眾生用離生喜樂灌洒其身。謂初靜慮地諸天。是名第一樂生。或有眾生由定生喜樂灌洒其身。謂第二靜慮地諸天。是名第二樂生。或有眾生以離喜樂灌洒其身。謂第三靜慮地諸天。是名第三樂生。問何故建立三種慾生三種樂生耶。答由三種求故。一慾求。二有求。三梵行求。謂若諸沙門或婆羅門墮慾求者。一切皆為三種慾生。更無增過。若諸沙門或婆羅門墮有求者。多分求樂。由貪樂故。一切皆為三種樂生。由諸世間為不苦不樂寂靜生處起追求者極為鮮少故。此以上不立為生。若諸沙門或婆羅門墮梵行求者。一切皆為求無漏界。或複有一墮邪梵行求者。為求不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起邪分別。謂為解脫。當知此是有上梵行求。無上梵行求者。謂求無漏界。”(第五卷)

……就是說,性的問題有精交、氣交、神交,一層一層的升華,果報不同,享樂就不同,就是升華的不同。這同你們做工夫有絕對的關係哦,你們注意啊!假設不懂佛法,這些佛法白讀了,太可惜了,都是寶貝啊。

那麼,講人世間,我們這個世間,“又三洲人,攝受妻妾,施設嫁娶。”我們這個世界,東勝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贺洲這些等等,有男女、有婚姻制度。

“北俱卢洲,無我所故,無攝受故,一切有情,無攝受妻妾,亦無嫁娶。” 只有北俱卢洲人沒有什麼佔有性,這個丈夫屬於我的、妻子屬於我的,沒有這個事無婚姻制度。

“如三洲人如是,大力鬼及慾界諸天亦爾”,也沒有像人世間的婚姻制度,這個屬於那個的,那個屬於這個的;這個是某人太太,那個是某人丈夫,不是這樣的。這裡老師說錯了,如三州人一樣,大力鬼及慾界諸天也有婚姻“唯除樂化天及他化自在天。”化樂天以上,他化自在天,已經沒有什麼夫婦歸屬、佔有的制度,沒有了。一切有情,看到有情就……

“又一切慾界天眾,無有處女胎藏。然四大王眾天,於父母肩上,或於懷中,如五歲小兒,欻然化出。” 至於再進一層呢,生人的時候,沒有在娘胎裡頭,“處女”不是說處女,“處”就是安處在女人的肚子裡,叫“處女”,不要看錯了。所以,玄奘法師翻譯的文字,有時候該打兩個手心,我可以當他的國文老師,有時候翻的不好。

無有“處”女人胎藏中的事情,這個生命不在女人胎上。四天王天生人是什麼?在父母的肩膀上生,不從下部生。只有我們人同慾界畜生眾生是從下面出來。四天王天生人,從這裡裂開了就出來。不一定,女人也可以生,男人也可以生,看他兩個同意了,男女倆:你生啊,我生?哈,兩個講好了,說從哪裡生就哪裡。

“如五歲小兒”,那麼,四天王天嬰兒一出來的時候,像我們人世間五歲以上孩子那麼大,“欻然化出。”出來不是像我們胎兒慢慢爬啊,在產房裡光聽到媽媽在叫“哎呦啊!哎呦!”有些還在罵人呢。

你到產房一聽,熱鬧得很,在罵人,罵這個丈夫:你這個短命鬼,都是你害我的,我再也不上你當了!然後,生了孩子滿月了,兩個人又蛮好,嘿,那時候罵得要命。哎呦,有些女人痛的時候,那個手把後面的鐵床一拉,那個力氣不曉得怎麼來的,鐵床都拉弯了!這些都要去看過,才能講修行;看了以後,我告訴你,比看白骨觀的味道還差,看到人啊,都沒有意思了,怎麼那麼可憐!好可憐!好苦!覺得人好苦,產房裡一看,哎呀,真痛苦!

那麼,有一個心情,對於自己的母親啊,無比地懷念,原來我是她那麼受苦生出來的,很難過。就是這個世界。

在四天王天,並不像那麼苦生,在父母懷中、肩膀上,先是一股烟一樣一冒,一出來就是五歲那麼大的一個嬰兒,是“欻然化出”,已經接近到化身的階段。

“三十三天如六歲,時分天如七歲,知足天如八歲,樂化天如九歲,他化自在天如十歲。” 三十三天的嬰兒生出來,開始就等於我們現在“六歲”那麼大,“時分天如七歲”,一層一層高,“知足天如八歲,化樂天如九歲”,他化自在天等於我們這裡“十歲”小孩那麼大。

那麼,這裡問題來了,上面不是講過,身體越大受果報苦越大,那天人不是受苦大?是,但天人受樂也大,天人是樂中之苦,所以,還是受苦,始終離不開八苦,天人有天人的痛苦,對不對?

沒有房子的人有痛苦,你要曉得,有了這些房子,痛苦比窮人還要痛苦啊,地捐、稅捐、水電捐……,像我們這裡五層樓,每一個月這一層樓的管理費就要三千幾呀,我的媽媽、外婆啊!

你不要有房啊,你們在這裡享受的都不知道啊,呵,沒有我們在那裡辦事,你們有這裡的享受啊?!所以,還在這裡拱進來、拱出去的,你對我不痛快,我對你……笨死了!我們辦事才痛苦呢。這兩天公事又來了,十樓到十五樓交稅要交五、六萬,他說我們這裡是營業的所在,所以我發了脾氣,到稅捐罵他:你們懂嗎?我們怎麼算是營業的?!公事收回去,不收回去告你!辦事錯了,呵,我們營業了什麼?哎,可是,沒有房子何必受這個罪呢,他就不來找你了。所以,由此你可以想到,天人境界的苦是一樣的。

“複次生建立者,謂三種慾生,或有眾生現住慾尘,由此現住慾尘故,富貴自在。” 他說,生命的存在有“三種慾”,慾生的生命存在,有些眾生,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是住在“慾尘”中,慾界的“慾尘”等等。因為我們住在“慾尘”,有些人富貴自在,有錢有功名。 “彼複雲何?謂一切人及四大王眾天,乃至善知足天,是名第一慾生。” 從我們人類起,同比我們高的四天王天,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神,什麼**聖王,老七、老八的,(同學:七爺、八爺。)七爺、八爺的,走起路來這個樣子的,呵,這些都還是天王天的部下,但是,比人已經不同了。“四天王眾天,乃至善知足天”,就是“第一慾生”,第一層。

“或有眾生變化慾尘,由此變化慾尘故,富貴自在,彼複雲何?謂樂化天,由彼諸天,為自己故,化為慾尘,非為他故,唯自變化諸慾尘故,富貴自在,是名第二慾生。” 那麼,我們這個人類同天王天的慾尘,是靠物理的現住在享受。高一層的,所謂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哈,我們還不要說成佛,做到那個樣子也不錯,等於有神通,要黃金玩玩嘛,自己“哈”一口氣,黃金就出來,就變化得出來,叫他化自在天。如果你沒有結婚,自己帶一個瓶子出門,一邊要酒喝,叫一聲瓶子:哎,酒來!酒就來了;然後說:叫一個女的或者男的,男士也好、女士也好,出來唱個歌吧,吹一口氣就跳出來了,他化的。

中國《神仙傳》上那個壶翁,壶翁的故事讀過沒有?他就做到了,壶翁是個神仙,他出門背一個葫蘆,《淮南子》上面說的,葫蘆裡頭……然後,到了休息時,要喝酒了,把葫蘆打開,“出來。”叫他的太太出來了——所以你看,不要買飛機票,呵,就帶走了。太太一出來以後,“做飯吧……”有酒喝,酒喝得醉醉的,神仙啊,你看,太太多舒服啊,就在那個葫蘆裡頭裝著,帶走了。

酒喝醉了,睡覺了,太太一看到這個老頭神仙睡覺了,太太懷裡一摸,也摸出一個小葫蘆,一個化妆盒,“出來。”裡面是一個男的情人跳出來,“老頭睡覺了,我們兩個喝酒。”等一下,老頭轉一個身,“進去”,那個情人就進太太盒子裡了。老頭醒來看太太,你還在這兒,“進去”,就跳到葫蘆裡頭了。(眾笑)呵呵,這個叫壶翁,壶中別有天地。

你管他是神仙的故事也好,假託說人生也好,人生還不是那個樣子,大家各有一套葫蘆,你曉得怎麼在賣呀,嘿嘿,就是這個。他化自在天,也就這樣化。

“或有眾生他化慾尘,由他所化諸慾尘故,富貴自在,彼複雲何?謂他化自在天,由彼諸天為自因缘,亦能變化,為他因缘,亦能變化,故於自化非為希奇,用他所化慾尘,為富貴自在,故說此天為他化自在,非彼諸天唯受用他所化慾尘,亦有受用自所化慾尘者,是名第三慾生。” 你要知道,第一級的慾、第二級的慾、第三級的慾……

你們注意哦,我們打坐初禅境界到了,發樂發得好,一貪著樂你就走入慾界天去了。到了二禅那個樂感,氣脈更發動,你就到了第二禅的慾界裡。所以,氣脈的發動、清淨的快感,同你的心理的觀念配合了一點,你就進入慾界了!所以,修行打坐修定做工夫是那麼細的啊!你們現在,“哎呦,氣脈流通了……”小心!看你流通到哪一界去了,你智慧不夠,佛法不通,你就搞不清楚!那麼容易呀?那麼容易我還有得飯吃,還能夠在這裡吹啊,要搞清楚啊!

“複有三種樂生。” 快樂、快感的。

“或有眾生,用離生喜樂,灌洒其身,謂初靜慮地諸天,是名第一樂生。” 初禅得快感的時候。

“或有眾生,由定生喜樂,灌洒其身”,你注意,都是“灌洒其身”,身上氣脈自然通了,“謂第二靜慮地諸天,是名第二樂生。”

“或有眾生,以離喜樂,灌洒其身,謂第三靜慮地諸天,是名第三樂生。”

講到這裡提問題了,“問:何故建立三種慾生?三種樂生耶?答:由三種求故。”因為我們第八阿賴耶識自然有要求,你修道為什麼求成佛?求成佛就是大慾成也。“一慾求,二有求,三梵行求。”對不對?

“謂若諸沙門或婆羅門墮慾求者”,你要求得清淨舒服的快感,“一切皆為三種慾生,更無增過。”你就墮在慾界中。充其量,你禅定修得好,道德高一點,是升天,變慾界的天人,更不能求上進,你自己畫了一個界限,落在慾求中。

“若諸沙門或婆羅門墮有求者,多分求樂,由貪樂故,一切皆為三種樂生。由諸世間為不苦不樂寂靜生處,起追求者,極為鮮少,故此以上,不立為生。”,所以,你在定中貪著樂感、快感,是比慾界的功德上升,果位還是天人中,不過呢,最高的是不苦不樂的比較好。這是慾求。

“若諸沙門或婆羅門墮梵行求者,一切皆為求無漏界”,怎麼樣叫做梵行求呢?一切只想求到無漏,一念不生的清淨境界。

“或複有一墮邪梵行求者”,有些人修道,修道的人都屬於梵行了,清淨行為,結果墮在清淨裡頭有的邪門,邪道裡也有清淨哦,所以,墮邪的梵行。

“為求不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起邪分別,謂為解脫。” 在四禅八定裡頭,見地、見解的觀念錯了一點就是外道、邪道,所以,見地智慧最重要。出了一點的偏差就是邪魔外道,雖然你修的是佛法。

所以,《楞嚴經》上佛說,聲聞、缘覺都還是外道,五十種陰魔,最後屬於識陰的陰魔,見解上的、見地上的差別。你把《楞嚴經》拿出來查查,那不是魔了,叫做外道。

所以學佛之難啊,見解!所以中國文化的禅宗講見地第一,“只貴子見正,不貴子行履”,你見地一對了,修行的路沒有走不對的。所以,學其它的有為法的,修密法等各種有為法的修持是很危險的!但是你說:我什麼都不修,修空,你已經更危險了,變成撥無因果的空,更嚴重。

“當知此是有上梵行求。無上梵行求者,謂求無漏界。” 真正得道的羅漢,叫做“無上梵行”。

那麼,今天講到這一段,還保留,以後還要研究。

然後,答複大家一個問題,由他們兩位藝術家提出的問題。修白骨觀,藝術的境界,看一切眾生,世界上一切的眾生都是美的,一修白骨觀、不淨觀,看一切世界都是醜陋的,對不對?你們想想看,是不是這樣?這兩個怎麼樣去調和?你們將來出去作大居士、大法師的,這個觀念對了沒?錯了,見地的問題。

白骨觀、不淨觀……先答複你邏輯上一個總論,為什麼修這個法才是求真的真善美。

因為這個慾界,我們這個世界的人身,本來是白骨不淨的,我們所謂的美不是真正的美,這是慾界的人,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自己的觀感所謂的美。他告你,我們的生命有真美,超越於這個肉體,超越於這個物質的世界。那麼,你怎麼去求呢?他有個方法,第一步,先要把這個現有的身體,現有的物質世界打破了,才求出一個身體來,那個生命……所以,《禅秘要法》白骨觀修到最後,是佛身來了,佛的報身、法身成就了,是光啊,光的生命,神光的生命,那才真叫做美。

所以,不是衝突的,它才是真正求藝術境界的真正至善、至美。知道了吧?所以,不但不衝突,而且是最高的成就。

至於修“安那般那”(出入息)入手,達到四禅八定,乃至滅盡定的境界,它最高的原則與白骨觀、不淨觀幾句完全相同,但修證的方法在內涵上卻有不同的變化。如果是直接修空觀或者修缘起觀,每個修證入手的方法,表面上與白骨觀、不淨觀似乎相同,但實際的內涵是有差別的。這是與聲聞乘有關的要點,隨便加以說明。

我可以當法師吧?(同學:老師本來就是法師。)哦,這樣啊?你看,慈仁師又送我一頂高帽子。我這個話是給你們講笑話。

你們要把見地弄清楚,不然一問到,你們就搞不清楚了。為什麼你們答不出來?不在智慧上求,見地不清楚。白骨觀本來如此。

所以你看《禅密要法》的白骨觀,先由不淨、白骨修,理由是為什麼?等我講的時候再告訴你,為什麼非走這個路子不可呢?不然你修不成就,你慾界都超不出來。這個所謂如“毒痈”之身你就化不掉,就擺不開,你怎麼得呀?所謂得初禅之喜樂,喜也得不到、樂也得不到。這個過了以後,你看,修到後面一步,完全變成佛光灌頂,變成佛境界,本身就變成佛。

你看,你們很多人看過《禅秘要法》,我一考你們《顯密圓通成佛心要》,考了三次,你們幾乎都沒有一兩個及格的,《禅密要法》不敢考你們,因為考你們都不及格,我的臉都發燒了。《禅密要法》的中間,要把這個法修成功,修到中間,叫我們觀每一個身體跟氣球一樣,“練囊”,古代就是氣球,中空的,裡面都是光。然後觀光明境界定,最後是佛的定,所以“禅密”、“要法”。

你們光是拿著第一兩頁的白骨啃了半天,所以我講,你們專門吃排骨嘛,號稱是吃素的,實際上是在啃白骨,也啃不下去。然後,讀書死笨,像我年輕時候讀書,沒有像你們這樣笨,前面幾頁看不懂,我就看後面,後面看不懂,看屁股後面,哦,有時候倒轉來看前面,看懂了。你們啊,說你們笨,你們絕不承認,一個一個認為自己不笨。嘴裡說,“老師啊,我本來笨……”你嘴裡對我那麼講,你心裡不服氣,我知道的。

但是,我若講你們聪明,我對自己還不願意,我講了謊話實在受不了,你們實在不是這樣聪明的。你們讀書……讀不懂,在那裡死盯著,你就不會活一點,先翻過去看看,把一本翻完了總可以吧。呵,可是你們不這樣讀書,所以,偷巧也不會。那麼,老老實實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啃嘛,又不幹,一學就想會,所以痛苦。

《禅密要法》好好準備,這一次聽完好好記錄,好好弄。有個條件,記錄不好,下次要求別的不講了,我們的話講好,別的東西還多哦,這一次記錄得好才講哦,你不要笑笑了事,“嘿嘿”。(起立!敬礼!)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571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