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瑜伽師地論》 南懷瑾 1/2
2022/05/16 10:58:52瀏覽3223|回應0|推薦4
“雲何世間一切種清淨。當知略有三種。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圓滿。三三摩地自在。此中最初有二十種得三摩地所對治法。能令不得勝三摩地。何等二十。”(二十卷)

今天,我們轉個方嚮,是講教理的《瑜伽師地論》。

站在佛學的立場來講,一個真正的佛教徒真正要學佛,有四本真正的佛學概論是要讀的:印度原有翻譯過來的兩部,中國的兩部。印度的兩部佛學概論,一部是《大智度論》,一部是《瑜伽師地論》。中國的兩部佛學概論,一部是智者大師的《摩诃止觀》,一部是永明寿禅師的《宗鏡錄》。後世人現在幾十年來所寫的佛學概論,那是概論的概論的概論了,渣子的渣子。可惜你們現代青年學佛,入手都是看現代化的概論的概論,沒有用的有問題的。今天,我們可以說是翻開了一部真正的佛學概論,玄奘法師翻譯的一百卷《瑜伽師地論》。

第二點,我們如果拿一般學術性的立場來講,我們曉得,佛學的學術思想可以被分定為四個範圍。所以的經典可分類為一個是屬於小乘的範圍,另一個是大乘的範圍。大乘的佛學思想,包括其佛學與修證,又分兩個範圍,一個是龍樹菩萨的般若佛學係統,屬於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前期的佛學;一個是無著、天親兩位菩萨,兩親弟兄,天親也翻譯為世親,屬於法相唯識,可以叫它是後期的佛學。那麼,我們手裡拿的這本《瑜伽師地論》在學術的範圍,是屬於後期的佛學。如果拿學術嚴谨的立場來講,後後勝於前前,越是後面是越精細、週到,包羅的越多。這是無著、天親的法相唯識部分。

所以像西藏的密教,黃教宗喀巴大師的係統是屬於《瑜伽師地論》這個係統。宗喀巴大師有名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是依據印度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炬論》來擴充著作的;而這個《菩提道炬論》則是阿底峡尊者根據《瑜伽師地論》抽離了一部分而寫出來的。

我們現在開始講《瑜伽師地論》,先簡單地介紹一下無著、天親菩萨。世親即天親菩萨,兩弟兄年輕時就都出家了,世親菩萨是專攻小乘的佛學,修行小乘的佛教,極力地反對大乘的佛學。後來受哥哥無著菩萨的影響,學了大乘以後悟道了,要自殺。為什麼?忏悔,過去著小乘的著作太多了,诽谤大乘,這個罪業無法消滅,只有一死了之。他哥哥笑了,無著菩萨罵他那麼沒有出息,譬如一個人走路,“因地而倒”,走路會跌倒,是因為有地面,對不對?如果走在虛空中就不會跌倒了。“因地而倒,因地而起”,跌到地上就要靠地面才能夠爬得起來呀,你既然拿一支筆诽谤大乘,你不會在後半生把這只筆轉過來,贊揚大乘?所以,世親菩萨因此而著作了很多唯識各方面的東西。

後來,無著菩萨先涅槃了,兩兄弟約好,兩人都發願往生慾界天中心的兜率天,去親近彌勒菩萨。無著菩萨要涅槃了,世親菩萨說:“哥哥啊,你是不是往生到那裡,要給我個消息。”

“好,一定給你消息。”

死後,不要說打坐定中看不到哥哥,做夢也夢不到。三個月不知道,一年也沒有夢到,三年也沒有夢,究竟……有懷疑了。過了好幾年,無著菩萨來了,現身了。

他說:“哥哥啊,你究竟到哪裡去了?”

“哎,我們發願往生兜率天彌勒菩萨那裡啊,我在兜率天內院啊。”

“真有此事?”

“如是啊。”

“那你怎麼現在才來?”

“沒有啊,我剛剛到,彌勒菩萨剛剛在上課講經。我坐下來聽了一下,心裡牽掛你,又不好意思溜課,等到菩萨的課講完了,我第一個就來跟你講啊。”

“你曉得多久了?人間的歲月已經好幾年了。”

“啊,好幾年!我就是一下下。”

彌勒菩萨的這本《瑜伽師地論》是無著菩萨寫的。誰說的呢?是彌勒菩萨親口講的。不過,一般做學術的人不會相信。無著菩萨晚上……根據佛的制度,初夜分,晚上的功課完了,入定,離開身體上兜率天聽彌勒菩萨講,白天記錄出來,就是這本《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萨是當來下生佛,我們的教主,弘揚釋迦牟尼佛的所謂法相唯識部分。那麼,後世的一般學者不會相信這些了,“哎,這是假的了……哎,這書就是無著菩萨寫的了……哎,因為怕人不相信,故意這樣說。”這是後世的人,因為後世的人根本沒有入定啊、出定啊,影子都沒有,什麼都不定。什麼定呢?壞的事情蛮確定,壞心眼很確定,好心就不定。

怎麼叫“瑜伽師”呢?我們曉得現在印度的瑜珈(you-ga),“伽”字在中國密宗的翻譯是加一個斜玉旁(珈),念ga,北方人讀瑜珈(yǖ-jia)。所以,許多學瑜珈的人來跟我講,我就笑了,我說:“你們印度現在哪裡有瑜珈?”“有啊。”就表演身體的倒立蓮啊、孔雀式啊——這是“身瑜珈”,身體的瑜珈。印度身瑜珈最好的部分已經變成密宗的金剛亥母的四十多套拳,打坐時打拳的,已經將其精華吸收了。留下來的“音聲瑜珈”是咒語。“心瑜珈”沒有了;心瑜珈就是心地法門,只有中國的《瑜伽師地論》,這是真正印度宗教的心瑜珈。現在翻譯為人字旁的“伽”,不念ga,念qie,瑜伽(yǖ-qie)。瑜伽(yǖ-qie)是指修瑜珈(you-ga)有所成就的人,即瑜珈(you-ga)的大師們,修行有所成的叫瑜伽(yǖ-qie)。所以,一般人說念瑜伽(yǖ-qie)錯了,其實是他錯了,錯的一塌糊涂。“瑜伽(yǖ-qie)士”就是修炼瑜珈(you-ga)成功了的人——譬如中國講修道的人叫修道,得了道的人就是“有道之士”,他們叫“瑜伽(yǖ-qie)士”。所以,這本書叫“瑜伽(yǖ-qie)師”,要想求得成就的就稱為“瑜伽師”。

怎麼叫“地論”呢?一地一地,地就是範圍,分成十七個範圍來說明。由普通一個人的人生講到世界,講到物理、物質世界,講到整個宇宙;物理世界講完了,回轉來講怎麼樣修持,怎麼樣修心,證得形而上的這個道。然後,又分開講小乘道的第一步怎麼樣修持,大乘道怎麼樣修持,一直到成佛之路,一百卷整個地說完了,所以叫“瑜伽師地”,一地一地分成十七個地,不是樓梯的十七層啊,是十七個範圍,所以叫《瑜伽師地論》。

玄奘法師最大的功力翻譯了這部書,唯識學裡稱這部書為“大論”。要想真學佛,不了解《瑜伽師地論》,就都是在那裡瞎鬧,瞎子摸象亂搞的,不行,尤其的後世學佛的。所以《瑜伽師地論》包括了一切修證,怎麼樣做人,人道上升到天道,天道上升到聲聞道,聲聞道上升到缘覺道,聲聞、缘覺是小乘,以及菩萨道,五乘道都包括在內。所以宗喀巴大師造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是五乘道,才是真正學佛的道路。

要想成佛,先學做人,人道沒有修好,連天道的資格都不夠,哪裡能夠談修佛道?所以人乘、天乘,有了天乘的資格才能夠修小乘道。天乘的資格都沒有,你還夠得上談小乘?有了小乘道的資格,才夠得上修菩萨道,才是大乘道。

我們中國後世唐宋以後的佛教,動輒就“我們是大乘佛法。”大個什麼?大的影子都沒有,牛大,吹牛才是大,你大個什麼?大從小來啊,一點小善都做不到,能夠做大善嗎?對不對?小事情都不能犧牲,說:“我這個人啊,小事情不會犧牲的,碰到大事情時我犧牲。”那是吹牛給人家聽的。說:“你看我,那麼捨不得花錢,因為小錢我不花,我要花就花大錢。”那是吹給人家聽的。同樣的道理,小乘道、人道都沒有修好,何以能夠學佛?所以,《瑜伽師地論》嚴重地告訴我們這個道理。

如果我專講一百卷這部書,大概要五年的時間,或者每天講兩個鐘頭,三年時間可以,若詳細地發揮,能不能講完還不知道。我也很想有這個時間,很想發揮,你們若有本事記錄下來,這倒是很好的一件事。當然,我也可以簡單明了地講,帶你們念過去就是了,念一百卷的經,敲敲木魚念,那很快就念完。若發揮起來,恐怕也需要你們文字程度的幫忙……

那麼,我們今天先選同你們相關的。我想想看,靠彌勒菩萨的指示,先講哪裡?好吧,有一位同學提出來,因為過去我們在老的大乘學捨,在信義路三段,我已經講過為什麼你們打坐修行不能得定的原因,選過這一段,今天就先講這一段,391頁,卷二十。

“雲何世間一切種清淨?”拿現在的話說就是,怎麼樣使我們做到“世間”法的“一切種”性達到“清淨”境界?

“當知略有三種。”歸納起來共有三種。

“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圓滿,三、三摩地自在。”這個很好懂啊,意譯就是,我們在世間做人,怎麼樣能夠真正修持到一切“種”子“清淨”?心地上的一切種子清淨,起心動念,每一個念頭,每一個種性都在清淨中。這還是在世間,還沒有出世間。怎麼樣才能做到呢?我們未來的佛彌勒菩萨講,簡單地告訴我們,“略有三種”,三個條件做到了,才說是在“世間”的“一切種清淨。”

哪三種?第一是得到了定,“得三摩地”正受,得定了。沒有得定以前,你想修行清淨,都是開牛肉店吹牛的。第二,進一步說,光得定還不行,定分很多種,《瑜伽師地論》裡說的很詳細,要“三摩地圓滿”,三摩地是定慧正受,“三摩地”得到“圓滿”了才行,進一步了。什麼叫圓滿?經典裡都有。所以你們在家、出家的要學佛,不管密宗、顯教什麼法門,這部經典裡都有了。第三,進一步要“三摩地自在”,定境界到達圓滿就六通具足,就是神通具足,但是,三昧境界“自在”了沒有?沒有,要到達最高三昧境界的自在,要入到出世間定就入出世間定,要入世間定就可以進入世間定。換句話說,密宗、顯教、淨土無一法而不通,那個定境就是三摩地可以自在。

像你們現在在十一樓打坐,自在不自在啊?當然自在,你都坐在這裡,你說我自在啊,自己坐在這裡啊。你腿酸了,叫它不酸,你自在不自在?不自在,做不了主。所以,拿現在世間法來講,真正的自由是除非成了佛,真自在才能真自由。

假設我們現在考試,聽了《瑜伽師地論》,我出問答題:佛說要世間一切種清淨,必須要具備哪些條件?你們的答案:三種。一、得到三摩地;二、三摩地圓滿;三、三摩地自在。答案完全準確,一百分。

“此中最初有二十種得三摩地所對治法,能令不得勝三摩地。”這就是玄奘法師翻譯的文章,翻譯得很忠實,文章都是倒裝的句子。所以後世一般人學這種文章啊,像熊十力先生等,都學得怪裡怪氣的,怪裡怪氣的大家都不懂,“啊,熊先生學問好啊!”因為文章看不懂嘛。現在的學術很怪,像我這樣上課,學生不歡迎。哎,這個老師講課都很好,但不是學術化,太普通了。要坐在那裡講:“此所謂三摩地者,是為三摩地也。所謂三摩地者,是為正受也。”然後引經據典,就是學術化。越講的學生聽不懂,大家瞪眼睛,這就高嘛,幾十年的學術……因為當年我們看到老前輩們在教室裡上課,我一看到這樣……我們以前是穿個長袍,穿個西裝裤,書本那麼夾著,一聽到這樣,第一步,我們的手就跳到裤帶去了;第二步,慢慢地眼睛看著他,把書本合好;第三步,夾在這裡;第四步,慢慢站起來,就是望望然而去,看看他,走了。那聽了半天還不如我自己去看書,“三摩地者三摩地也”,哈哈,還要你說。“三摩地者是為正受也”,那還用你講,我去翻一下佛學字典,一下子就完了嘛,呵。

你看本論,“此中最初有二十種”條件可以“得”到“所對治法”。為什麼你不能入定?心有毛病。什麼毛病?煩恼毛病。那麼這個煩恼毛病怎麼醫它呢?醫它的方法叫做“對治法”。按照我們中文來寫,“所對治不能得三摩地者有二十法”,很清楚了。可是,他翻譯的不那麼寫,“此中最初有二十種得三摩地所對治法。”我的外婆啊,這就麻煩了,所以觀念搞不清楚了,你就讀不懂書了。現在給你一講,你就懂了吧?把它颠倒一下就清楚了,此所謂中國文字與外國文字的文法是兩樣。譬如外國人叫“先生南”,我們叫“南先生”。他叫先生南很順利,我們一聽很別扭,我們叫南先生很清楚。所以,玄奘法師的許多文章都是“先生南式”的。

“此中最初有二十種得三摩地所對治法,能令不得勝三摩地。”這“二十種”若搞不清楚,弄反了,你永遠不能得到很好的定境界。你念佛也好、打坐也好,不能入定,能夠使你不能得到最好最好的入定境界。所以,要先認識清楚。

“何等二十?”哪“二十”種?若我們現在寫文章,“能令不得三摩地,一、二、三”就寫下來了。他還要加一個問號,哪二十種啊?這就是中國人喜歡簡化,外國人喜歡啰嗦;中國人喜歡歸納,外國人喜歡分析,各有……

“一有不樂斷同梵行者為伴過失。二伴雖有德然能宣說修定方便師有過失。謂颠倒說修定方便。三師雖有德然於所說修定方便。其能聽者慾樂羸劣心散亂故。不能領受過失。四其能聽者雖有樂慾屬耳而聽。然闇钝故。覺慧劣故。不能領受過失。五雖有智德。然是愛行多求利養恭敬過失。六多分忧愁難養難滿不知喜足過失。七即由如是增上力故。多諸事務過失。”(二十卷)

哪二十種啊?

“一有不樂斷同梵行者為伴過失。二伴雖有德,然能宣說修定方便師有過失,謂颠倒說修定方便。”所以你看,一個人想修行成道的條件有多難。二十種的第一條,“有不樂斷同梵行者為伴過失”,我的外婆啊!這個話怎麼說啊?本來叫媽媽,我的媽啊!分量不夠,所以還要把媽媽的媽媽叫出來,只好叫外婆,我的外婆啊!這個文章怎麼說啊?他說,修行的第一個條件是同“伴”最難,同住的道友最難。你們注意啊,尤其是出家眾,所謂僧伽,僧伽是出家修道人的團體。這個團體裡面十個有一個不修行的,那肯修行的九個就受這一個的妨礙。他“有不樂斷”的“同梵行”,即共同修清淨行的,結果呢,跟他做伴,你就受了妨礙。

譬如我們這個團體,大家現在都很清淨,對不對?我們現在種性清淨不清淨啊?此時此地啊,就講這一秒鐘,你們說清淨不清淨啊?(有答:清淨。)對嘛,這個還不敢承認嗎?你們太笨了,這一秒鐘很清淨的。若是這一秒鐘有一個神經病在這裡大呼大跳的話,你們清淨不清淨?不清淨了。所以修行第一是道“伴”難。

有人“不樂”意“斷”掉世間的雜念,所以不“同梵行”,“梵行”即清淨行為。譬如我想要清淨修持,可是他喜歡看小說,他也並沒有叫你看,不過他看到好的地方,“哈!那個贾寶玉真妙!”你正好在打坐,無念,給他一拍,“哦,贾寶玉……”你也看過,然後,念頭本來在參:狗子有佛性無……呜,贾寶玉就來了,哈,這就妨礙了。所以第一條,“有不樂斷同梵行者為伴”,結果做了道伴,妨礙了自己的修行,過失,這不是戒律,是因子。

第二條,“伴雖有德然能宣說修定方便”,同“伴”,譬如師兄弟,你們大家現在在一起都是師兄弟啊,我們這些師兄弟都“有德”,什麼德呢?有些是上德,有些是下德,有些是缺德,都有德,哈。當然,這裡是講好德,都有德性。同伴雖然都有修行德性,同學道友們也能彼此討論“宣說修定”的“方便”,即修定的方法。哎,結果碰到我,你們倒霉了,“師有過失”,這個教的師父是混蛋,冒充的,他沒有定力,也沒有智慧,“師有過失”,“謂颠倒說修定方便”,這個老師指導的不對。就是說,有好的修行同學……我們大家,你們在座的諸位從小辭親出家,辭掉了家庭父母,跑去出家。為了逃避現實的不講,不為逃避現實的,都是為了求道而出家,結果呢,何以到了現在,家是出了,沒有到法王家,沒有到佛家去,為什麼?也許是同伴的過失,也許是師有颠倒過失,沒有得到明師的指點,沒有用很麻煩。

“三師雖有德,然於所說修定方便,其能聽者慾樂羸劣,心散亂故,不能領受過失。”明師也碰上了,好的同伴也有了,“師”也很“有德”,但是這個老師教你“修定”修行的方法,你啊,耳朵生茧了,聽不進去,你的福德智慧不夠,接受不了,“其能聽者慾樂羸劣”,什麼“慾”望呢?想成道、想修定的這個出世法的慾望你沒有發起,想追求道的慾望沒有來。“慾樂”,是很高興地自己想修道成功,但這個“慾樂”的大心沒有發起。“羸劣”,你盡管出家或者在家,天天想修道,但是,你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啊,上課是每課必到……我們臺北看到很多學佛的團體,上來一演講一看,哎呦,都是這些面孔,明天到別的地方一講,又是他們。每聽講必到,每到必困,都聽。你說他聽進去沒有?聽進去了。有用沒有?其心“羸劣”,沒有力量,聽進去沒有用,聽一輩子經也沒有用!

你看永明寿禅師念《法華經》,一群羊都跪下來聽經啊。你說這些羊了不起?它們還是羊。還有牛,我們在大陸看過,有些大法師講經,還有牛跪下來聽經的。只要法師一上堂,牛自然就跑來,就在旁邊一跪,經講完了,它就醒了,走了。你說這個牛是得定了嗎?它還是牛。你們注意,這話不是罵人啊,要自己反省啊。你盡管學,還是在散亂昏沉中,不但沒有成就智慧,也不得功德,沒有用。這不是我說的,是佛說的,我只是解釋給你們聽,我不是佛,知道嗎?

所以,雖然碰到明師,“師雖有德”,他會告訴你“修定”的“方便”、方法,你能夠真接受?“慾樂羸劣”,你那個追求,像男孩子追求女朋友,女孩子追求男朋友,像談戀愛硬要把他/她追到,“格老子!你愛我,我讓你愛,你不愛我啊,我也要你愛我!”要這個樣子的狠,才能修行。你要我成功我要成功,不成功我也非修行不可,這就是心力強了,這就可以談修行了;沒有這個心力,因為“聽者慾樂羸劣”,所以每天隨時都在“散亂”“心”中,因此不能得定。得了定又怎麼樣?也不過是世間清淨,還沒有到超世間,你要知道啊。這是第三種過失。

“四其能聽者雖有樂慾,屬耳而聽,然闇钝故,覺慧劣故,不能領受過失。”你說我會罵人,我是跟佛學的,彌勒菩萨罵人罵得很好,文字上罵得好。我罵得粗一點,他罵得細一點。

他說,第四種毛病,“其能聽者”,聽還是聽得進。“雖有樂慾”,心裡天天也想學道,也想修道,也想學佛,恨不得明天就大徹大悟,大後天就在天空中飛起,放光動地,對不對?也有這個希求。但是“屬耳而聽”,左邊聽進來,右邊出去了,問你那部經上那句話記住沒有?“忘了。”

我問:“背得來嗎?”

“沒有看。”

“那我怎麼講的?”

“忘記了。老師,對不起。”我那個抽屉裡放滿了“對不起”。

你們每一個同學來都是:“老師,對不起。”都是對不起。“屬耳而聽”,耳朵聽到了,腦子沒有聽,心沒有真聽進去,這叫“屬耳而聽”。為什麼只有耳朵聽見,腦子進不去,心裡不能領受呢?因為你的智慧“闇钝”,钝根,不明利,“覺慧劣故”,覺性的智慧、智能不夠,也就是福德不夠。你們不肯修行嘛,拜佛也不肯拜,念經也不肯念,認為這些是小法,你們是修大法的。上殿、課堂都不願意學,“哎,這是小善、小法,我們是讀書人。”呵,小善都不能為,何況大善啊。這就是心“闇钝”,“覺慧劣故”,因此,聽進了“不能領受”。利根智慧,聽到善知識講,一看一句話,汗毛就立起了,許多人是一看經就開悟了,那是利根。

為什麼學佛學那麼久,你們佛學院、院佛學的都搞過的,有什麼用!?自己要反省。那麼,為什麼自己智慧會“闇钝”?福報不夠,福德不足。為什麼福德不足?一點善行都沒有,起心動念處處犯過。所以你們要聽經啊,彌勒菩萨罵你的,不是我罵啊,你不要把帐記在我頭上。光說老師會罵人,我從來也沒有罵過人啊,不是人我才罵,我哪裡罵過人啊?從來不罵人。你現在看,彌勒菩萨在罵你。

“五雖有智德,然是愛行多求利養恭敬過失。”你要看到啊,你們修世間法的,讀書研究世間心理行為的,聽佛經有什麼好處呢?你將來當領袖、單位主管,管理大眾時就會看到,有些人也有智慧、聪明,有“智德”,這個“德”字不包括福德,是“智德”,不是“福德”,智慧很高。智慧高的人慾望就大,他貪什麼?“愛行”,他喜歡愛什麼?“多求利養恭敬”,貪求利養,哪裡有好吃的、好穿的,看看多賺兩個錢吧,貪求“利養”。

貪求名跟利當然很可怕,貪求“恭敬”一樣可怕。要人家看得起我,然後,“格老子的,我本來不錯嘛,你們這些同學怎麼看不起我?你看不起我,格老子我也看不起你!”你們有沒有這個心理?你們沒有啊?有啊?還好,還能夠點頭,有救了。

不但是我們,你看那個狗都有這樣心理,你踢它一腿,“汪!”它就是這個心理,“格老子,你踢我啊?”尤其是那個老虎狗,不然你跑到那個狗園試一下看。那個狗啊,你逗它一下,它對你很親善,因為它要人恭敬它、愛它,愛它就是恭敬。

所以我們要檢查自己啊。什麼叫“恭敬”?是希望人家重視我,你們叫做自尊心。什麼叫自尊心啊?修行哪裡要自尊心啊?要學極谦虛的心,因為我都空了,你看得起、看不起我是一樣的。還要看得起你,你才修行;看不起你,因此自尊心受傷害了,不修行了——那你滾蛋!那還能學佛?!第一條就犯了貪求“恭敬”,懂了吧?有些人:“我也不貪求利養,我也不貪求恭敬。”呵,不恭敬,哪個居士來,“學佛啊?”“哎,不要客氣。”心裡還有蛮舒服的,冰激凌雖然冰牙齒,吃到,心頭還是蛮涼快的——有這麼一點就完了。所以,有些人智慧不錯,說也會說,講也會講,想也會想,有一點自得,“然是愛行多求利養恭敬”,因此絕不能得定,有這個“過失。”

“六多分忧愁,難養難滿,不知喜足過失。”有些人天生內嚮,世間法講不能說他錯啊。在這裡大厦住著,大乘學捨有什麼不好?有吃、有住、有拿、有聽,哪樣不好?“是啊,好是好,我就怕以後怎麼辦?下學期還不曉得辦不辦?”呵,他今天過了,明天床上爬不爬得起來都不知道呢,還忧愁到明年去了。“忧愁”,這是一種。

“難養”,“好是好啊,大乘學捨他們的素菜啊,營養恐怕不夠吧?”那明天給你加一點營養。“哦,維他命多了一點,維他命C好像又少了一點吧?”“難養”。

“難滿”,永遠不滿足,你說功課太多了,下個礼拜少開兩課了。已經少開兩課了,夠不夠?再休息四週時間。“夠了。不過,好像看電視的時間沒有,最好能再多一點。”永遠不能滿足。

我不給你們講,你們經典都會看,我講了以後,你們的經典為什麼都看得發光了,對不對?因為你們的眼睛沒有我的眼睛深入,你們戴八只眼鏡也進不去,懂了嗎?所以,我們看到這些經典汗直流啊!看到這些自己不好意思,每一條都犯;你們看了,這些都過去了,“看過了沒有?”“看過了。”你們仔細看看,沒有一個字不使我們痛的!沒有一個字不打我們的!你看我們怎麼學佛?!沒有一種德行夠的!對不對?

他說第六種,“多分忧愁,難養難滿”,頭陀行是要滿足啊,知足常樂。“不知喜足”,不滿於現實,不安於現實。由於這個“過失”,因此不能得定。

“七即由如是增上力故,多諸事務過失。”由於上面這些心理行為的不對,“增上力故”,格老子,越想越不對。本來這裡還馬馬虎虎,可以住住,後來越看越不對,都不合於我的意。我看這個環境不好,我還是到山上找個茅棚吧。再不然,我找個圖書館吧。別人多好,住個茅棚……想象中的另外一個地方都比這裡清淨。“此山看到那山高,到了那山心又焦”,人生永遠不會滿足。所以,“增上力故”,自己錯誤的觀念越碰越厲害。因此修行的時間少,想世間事情的時間多,越來“事務”越增加。本來自己一個人住茅棚,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煮飯自己吃,已經夠累了。到了這裡有洗衣機,不要自己洗了,但是啊,“洗衣機不大好,恐怕有新牌子的?”打電話問問看,問不到,再問人家,反而因這些增加了事務。人的“事務”越來越多,心裡不能平靜,所以不能得定。

先休息一下吧,不休息等一下就不能得定了。那麼快啊,一個鐘頭只講了七條啊。



“八雖無此失然有懈怠懶惰故。棄捨加行過失。九雖無此失然有為他種種障礙生起過失。十雖無此失然有於寒熱等苦不能堪忍過失。十一雖無此失然有慢恚過故。不能領受教诲過失。十二雖無此失然有於教颠倒思惟過失。十三雖無此失然。於所受教有忘念過失。十四雖無此失然有在家出家雜住過失。十五雖無此失然有受用五失相應卧具過失。五失相應卧具。應知如聲聞地當說。十六雖無此失然於遠離處不守護諸根故。有不正尋思過失。十七雖無此失然由食不平等故。有身沉重無所堪能過失。十八雖無此失然性多睡眠。有多睡眠隨煩恼現行過失。十九雖無此失然不先修行奢摩他品故。於內心寂止遠離中有不欣樂過失。二十雖無此失然先不修行毗钵捨那品故。於增上慧法毗钵捨那如實觀中有不欣樂過失。如是二十種法。是奢摩他毗钵捨那品證得心一境性之所對治。又此二十種所對治法。略由四相於所生起三摩地中。堪能為障。何等為四。一於三摩地方便不善巧故。二於一切修定方便全無加行故。”(二十卷)

“八雖無此失,然有懈怠懶惰故,棄捨加行過失。”第八條說,為什麼我們修行不得力,不能得定?假定沒有上面七條所講的那些過錯,但是有一個人性天性的毛病,“懈怠,懶惰”。你說懈怠不是懶惰嗎?懶惰不是懈怠嗎?嘿,一個是老大,一個是老二。“懶惰”是真懶惰,貪吃貪睡,什麼都懶得動,叫他做一點勤務都不幹。拿個毛巾啊,拿手這麼叼著,一看這個人就懶惰。就像表演有位同學的樣子,打個人吧,是這樣打(師示動作),天生就是懶惰,看他就是懶骨頭。

“懈怠”是什麼?馬虎,做事情馬馬虎虎的。你說,每天應該念個經吧,打個坐吧?念經可以,馬虎一點,“如是我聞,一時捨衛國……”敲木魚,心裡很急,想趕快弄過去,然後想空一點,自己的空閒時間多一點。你覺得想給自己留點空閒時間,實際上就是懈怠心理。你說人生留那麼多空時間幹什麼?坐在那裡——非想,這個非想的果報就是智慧越來越來闇钝,他生來世的果報變呆頭鹅,變鹅、變猪這一類的。你不要認為那個猪吃飽了沒有思想,它也有思想,它也有境界,它是什麼境界?“哼……”昏沉境界。

所以,因為“有懈怠懶惰故,棄捨加行”,更嚴重了。什麼是“加行”?我們所有的修行方法都是加行而已,加行就是加工廠。為什麼要拜佛?為什麼要念經?為什麼要做工夫?加行。把無始劫來的那些壞的習氣,拿這一念,拿這個加行的法門把它磨掉……為什麼要打坐?也不過是修加行。為什麼要念佛?是修加行,這是廣義的加行。

狹義的加行呢?四加行:煖、頂、忍、世第一法。哪個發心來寫黑闆?不要懈怠,會寫的趕快跑上來,也是一功德,雖然不是一功,也是一德。煖,打坐要真坐到所謂密宗講的拙火發起,氣脈通了,渾身得煖,得三昧真火之力。頂,氣脈打通了,通頂。忍,妄念自然切斷,這個樣子不過是世第一法。包括密宗、顯教等一切的氣脈工夫,不過是四加行,煖、頂、忍、世第一法。達到世界上第一等,然後才可以叫做修出世法。

他說,結果因為自己“有懈怠懶惰”之“故”,不能精勤地修四“加行”。四加行是大原則,念佛也可以念到四加行成就,修止觀等也都是一樣啊。可是一般人,真修持不會幹,因為懶惰;自己原諒自己,就是懈怠,自己很原諒自己。而且原諒後有時候很忏悔,覺得自己沒有出息,但是過五分鐘後,又找出許多理由來支持自己那個沒出息是很對的。人就是那麼搞,所以永遠不能修行成就。

“九雖無此失,然有為他種種障礙生起過失。”雖然假定沒有上面這些過錯,但是“有為他種種”,為了外在的事,不相幹別人的事……所以,有些人我就罵他,“好猫管七家”,你們曉得,家裡養個好猫啊,它自己家裡的老鼠要抓,別人家裡的它也跑去抓,“好猫管七家”。把家搞定,別人的事亂惹,同他屁都不相幹,熱心一點,還被人家討厭,覺得這個家夥怎麼好討厭啊!世界上有沒有這種人?多啊,多得是,你也是一個,哈。為別人的事瞎忙,“為他”,這個“他”還不只是為別人的事,為外面不相幹的事瞎忙,忙得一塌糊涂,“障礙”了自己,“生起過失。”

“十雖無此失,然有於寒熱等苦不能堪忍過失。”修行要行菩萨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第十種錯誤是什麼?氣候變化,到了冷的地方,哎呦,太冷,不好打坐。沒有電炉,沒有暖氣。太熱的地方,哎呀,沒有冷氣,這個地方怎麼打坐?這裡風水不好。那裡濕氣太重。又怕冷、又怕熱,沒有頭陀行堅忍不拔的心理,不能修定。

你說要環境好了再修定,把釋迦牟尼佛的那個座位讓給你好不好?就怕你坐不住啊。如果你說爬到那個位置可以得定的話,我現在馬上把釋迦佛請下來,請你上去。你到那裡,你定不了的。電燈給你開亮一點,“哎,燈光太強了。”關暗了,“哎,這樣太暗了。”“不亮不暗好不好?”“哎呦,前面窗子開著,不行。”人就是這種毛病。就是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不能堪忍過失。”

“十一雖無此失,然有慢恚過故,不能領受教诲過失。”雖然沒有這種錯誤,骄慢、傲慢,“慢”是我慢;“恚”是脾氣特別大,脾氣大是恚,不是嗔心哦,嗔心你還不夠。嗔心是一動就殺人,挎著刀子,做英雄的思想,“這些死老百姓,混蛋!都拿來枪毙了!”說殺就枪毙了,殺人不在乎,那才是真嗔心。你們哪裡有嗔心啊?比你脾氣大的就把你嚇住了,那是恚心,氣大,毛病大。這裡看不慣,自己的氣就來了,實際上是肝病,肝火旺。所以,因為有“慢”心、“恚”心,“不能接受”別人好好的“教诲”,不能得定。

“十二雖無此失,然有於教颠倒思惟過失。”思想不清,對於經“教”的教理,思想教理的理路,你根本就解釋不對,“颠倒思惟”。同樣在看佛經、講佛學,你們還覺得,“哎,這個不對吧。”自己有新的思想,叫做新潮派。鴨子是專門跟著潮水走的,你新潮去吧,變鴨子了,跟著時代潮流就被衝掉了。所以,我一生不跟時代的潮流走,結果到現在我變成最新潮了,我那些舊東西現在反而變成最吃香的了。何以如此呢?因為我不肯跟著潮流走,那個潮流滾來滾去,滾到最後,我站在這裡不動,它又滾回來了,對不對?所以啊,信而好古,老老實實修行去。“於教颠倒思惟過失。”

“十三雖無此失,然於所受教有忘念過失。”你們諸位有沒有?沒有啊?聽了就忘記了,這有什麼用啊,呵。“忘念過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你說“要原諒我,我外婆給我的腦瓜不大好啊。”沒有什麼腦瓜好不好的,我告訴你,是肯用心不肯用心,你把我這句話仔細地研究。聪明的人一聽就會、就懂,就記住了,我笨,我把它念一百次,你看會不會?你不肯下工夫而已。念一百次之後,跟聪明人比比,聪明人落後了,你成功了。所以勤能補拙,四個字,記得。我講的口音聽不聽得懂?勤勞的“勤”,能夠的“能”,補拙的那個笨“拙”。會寫的趕快來寫啊,沒有功,也有德啊。哎,小寶的這兩個字寫得漂亮了,有些進步。

“十四雖無此失,然有在家出家雜住過失。”像我們樓上一樣,在家人跟出家人住在一起。所以,有時候想想,自己的頭發剃的實在可惜,看人家的頭發蛮漂亮的。呵,“在家出家雜住過失。”實際上,倒不是形相,是心在家出家的“雜住” ,這個“過失”最嚴重。

“十五雖無此失,然有受用五失相應卧具過失。五失相應卧具應知如聲聞地當說。”第十五種沒有以上這些錯誤。但是,覺得打坐的垫子不好,棉花不夠厚,睡的枕頭不夠舒服,被子不好,或者穿的這個衣服打坐不方便。這些毛病也叫做“相應卧具”有“五”種過“失”。這裡不講,到“聲聞地當說”,是對於出家人真正修持戒律的,下文有,我會說的。

“十六雖無此失,然於遠離處不守護諸根故,有不正尋思過失。”雖然沒有這些過失,但是對於世間應該隔離的,遠遠丟開放下的那些事情,那包括很多了,結果呢,沒有真正放下。“不守護諸根”,六根沒有好好守戒。喜歡看電視,是真的啊,是眼根不肯守戒,貪圖世間色相,喜歡看電影。喜歡聽音樂,耳根沒有守護。喜歡聽笑話,喜歡聽什麼……乃至心裡做夢,乃至你們年輕人一邊念佛,有些人心裡頭還起了一個黃色的雜念,你頭上的光就出來了,就變黑了,都看得清清楚楚,你不要瞎扯了。這就是“不守護”“根”門,六根尤其意根之根門,就是妄想煩恼多。

“十七雖無此失,然由食不平等故,有身沉重,無所堪能過失。”貪吃!而且亂吃,餓了又不吃。所以叫你們“不要把肚子搞餓了,去吃一點吧。”“不要緊,等一下吃。”搞出胃病了,慢慢熬……犯戒了。你說:“這個素菜好吃啊,今天香菇多,黃花菜多……”多夾兩口,看到新鮮豆腐,多吃兩塊,結果肠胃吃壞了,不能得定,妨礙定,所以饮食調養第一難。吃壞了,“食不平等”,“身沉重”,打起坐來不舒服,這裡發酸,那裡容易發胀發麻,因為你肠胃裡頭不幹淨,種種毛病來。要不然坐在那裡“喔……噗……”不是氣通,氣通的聲音不同,你們打嗝的聲音跟氣脈通了的聲音不同。你們若氣脈通了,我就嚮你頂礼。你們吃飽了,坐在那裡“呃”。再不然上面憋住了,下面放屁,左右兩邊的人都坐不下去了,光是變成你的“聞香隊”了。“食不平等故。”

“十八雖無此失,然性多睡眠,有多睡眠隨煩恼現行過失。”貪睡,愛昏沉。你要曉得,睡多了,隨煩恼容易起。哪些是隨煩恼?《百法明門論》念過沒有?譬如睡多了容易漏丹,睡多了容易做夢等,這些毛病都來了。睡多了傷氣,氣不容易通等等。當然,完全不睡容易傷血。坐久了容易傷骨,不是打坐,是椅子上坐久了。走路久了不休息,容易傷筋。行多了容易傷血。我的媽媽啊,外婆啊!我們這個四大身體才難弄呢,要四大調和了才能得定啊。所以學佛成道這個學問是簡單的啊?只是跑到庙上三皈依,你就皈依了?哪有那麼簡單!這些學問,一部《瑜伽師地論》裡都有了。

“十九雖無此失,然不先修行奢摩他品故,於內心寂止遠離中,有不欣樂過失。”你“不先”好好打坐得到止,“奢摩他”是止,心念都不能止,不能係念一缘,所以“內心”不能清淨、“寂止”,“於內心寂止遠離中有不欣樂過失”,這個“中有”也包括再生的中有,就是在昏沉睡眠,先天性的靈魂上帶來的習氣,中有身的境界,那個如夢如幻中的那個現象,那許多習氣沒有去掉,所以內心不得止,對於定的修法不喜歡,所以叫你打坐很不喜歡。這裡“中有”的中陰身講法在書中被刪掉。

叫你看書喜歡嗎?嚴格地講為什麼你喜歡讀書,不喜歡打坐?因為你無始劫以來的業果果報是散亂心重。看書是散亂心啊,你懂不懂?愛看書是散亂心重。有些人看書看不進,一看就昏頭,那是昏沉習氣重。你說我不討厭也不喜歡看書,只想修定。不過呢,看書的時候也不太昏沉,就是呆呆地,每一天呆頭鹅一樣,沒有事情做,坐在那裡發呆,這是多生累劫無記業重。所以,許多人都落在無記果裡、無記業裡。有沒有發呆的人?站在那裡,“你想什麼?”“沒有。”是真的,他沒有想,沒有想嗎?“你入定了?”“沒有。”昏,頭一層闆一樣,很昏,落在無記業果裡。無記果久了,他生來世變孫悟空的師弟,呵,你要注意。

“二十雖無此失,然先不修行毗钵捨那品故,於增上慧法毗钵捨那如實觀中,有不欣樂過失。”因為開始修觀、修止觀,最後兩個講的嚴重了,止觀。止觀成功了,修止修觀到達了,不算是得三摩地啊,三摩地者得正定。因為對修觀的法門不清楚,所以“慧”始終發不起來。你們的白骨觀觀不起來,你要觀行觀好了,慧力才發得起來,白骨觀都觀不起來,你看你的慧根習氣多闇钝啊!只有多念佛,多念咒,多求忏悔,知道嗎?不要灰心,勤能補拙。“我一年觀不起來,我二十年工夫總能觀起來吧!”大丈夫學佛就要下這個決心。這二十條過失使我們不能修行得定,弄清楚了?

“如是二十種法,是奢摩他毗钵捨那品證得心一境性之所對治。”這二十條講起來多可怕,我們沒有一樣對的。若一樣一樣地醫,我的媽啊!又是高血壓,又是心臟病,又是糖尿病,一身都是病,你叫我怎麼醫啊?他說不要緊,放心,只有一樣,“心一境性”,一念專一,這“二十種”病都會去掉。你念佛真的念到一心不亂,止觀雙修之間“心一境性”,四禅八定的第一步,真能夠到達“心一境性之所對治”,這“二十種”毛病不談了。

“又此二十種所對治法,略由四相,於所生起三摩地中,堪能為障。何者為四?”講了“二十種”不能得定的原因,歸納起來再歸納,有“四”種現象,在修定的當中是個大“障”礙。哪四種呢?

“一於三摩地方便不善巧故。”你對於修定的方法沒有弄清楚。譬如修念佛,念佛的“方便”你就沒有懂;譬如修密宗觀想,我教你們準提法,你們方法都沒有弄清楚;叫你們修白骨觀,白骨觀的方便你都沒有懂,那當然不能得定,有障礙。那麼叫你好好研究,“哎,我懶得研究。”不是你懶得研究,你那個無記同昏沉就來了,呆頭鹅的習氣。

所以第一,“於三摩地方便不善巧故”,不能“善巧”地應用。“善巧“這兩個字太麻煩,所以,我經常告訴修大乘道的朋友,“有時且念十方佛,無事閒觀一片心。”有時候念佛念到煩恼妄想都沒有了,什麼也不想,空了,也不昏沉,又不散亂,那麼你就定了。“無事閒觀一片心”,這個方法要對,要曉得善巧方便。善巧方便要對,有時候曉得我這個身體不對,或者肠胃吃多了,定不下去,就下來打個拳,運動一下;再不然啊,找個朋友聊聊天。但是不要妨礙別人修行啊,不要做惡知識障礙別人。再不然……那麼就隨便你了,方法多得很,要懂得善巧方便,調伏自己,此心最難調伏。

所以小乘比丘戒戲曼歌舞都不準的,唱歌啊、跳舞啊、說笑話啊,都不準的。大乘菩萨戒戲曼歌舞皆許可、準許,為什麼?因為可以調心。你不能不調心,當此心如猴子般發跳時,那怎麼辦呢?密宗的大庙子裡,另外僻個地方,當你發脾氣的時候,“咚”,把你一推關進去,那裡頭塑有人像,男的女的都有,你反正一個個指著罵,“你這個混蛋!狗東西,老子打死你!”你打了半天,那些人都是影子,你打完了以後,沒有氣了。師父說:“你好了嗎?”“師父,我好了,我忏悔。”門一開放出來,打坐去。你要唱歌,給你個地方去唱;你要跳舞,密宗讓你跳。敦煌壁畫那個天女的舞都教的,個人跳,不是兩個人跳,戲曼歌舞給你調心。你沒有得定以前沒有辦法,人就是那麼麻煩。吃飽了又想拉,拉完了又想吃,就是那麼討厭的一個東西。所以要“善巧”調治,修行要懂得善巧,“於三摩地方便不善巧”,所以你修行有障礙,懂嗎?

“二於一切修定方便全無加行故。”你“修定”方法有了,還要有“加行”。譬如修白骨觀,為什麼我叫你們修白骨觀?花了那麼多錢,去把高雄、臺北的白骨模型都收羅完了,白骨公司發了一筆大財一樣。為什麼呢?因為你們都沒有看過白骨嘛,現在沒有死人擺在外面的,沒有亂葬崗,佛經所謂的尸陀林沒有啊,你沒有看過,只好買模型來給你看。這是加行的一種啊。那麼,白骨觀為什麼修不成功呢?還要有各種加行的方法,加工的方法你不懂……大乘學捨他們有個同學正好在臺大醫院的解剖室,天天泡死人的,他們說晚上把死人骨頭拿來給大家看看,有一天背了一袋的死人骨頭回來,你們都看過了,那就容易上路了,這也是加行之一,你們不懂加行。所以,一個修行人又要懂得醫藥,又要懂得武功,什麼都要會。為什麼修行人要會那麼多的東西呢?都是屬於修行的加行法門而已,加工。面粉……

“三颠倒加行故。四加行缦緩故。此三摩地所對治法有二十種白法對治。與此相違。應知其相。由此能斷所對治法多所作故。疾疾能得正住其心證三摩地。

又得此三摩地。當知即是得初靜慮近分定。未至位所攝。又此得三摩地相違法。及得三摩地隨順法。廣聖教義當知唯有此二十種。除此更無若過若增。由此因缘依初世間一切種清淨。於此正法補特伽羅得三摩地。已善宣說已善開示。”(二十卷)

“瑜伽師地論 卷第二十一

彌勒菩萨 說 三藏法師 玄奘 奉 诏譯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初瑜伽處種姓地第一

如是已說修所成地。雲何聲聞地。一切聲聞地總嗢拖南曰。

若略說此地姓等數取趣

如應而安立世間出世間

此地略有三謂種姓趣入

及出離想地是說為聲聞

雲何種姓地。謂嗢拖南曰。若略說一切種姓地應知。謂自性安立諸相數取趣”(二十一卷)

……面包是面粉做的,對不對?那個面粉弄起來一烤,就變成面包,所以非要加工不行,不然還是面粉。所以他說,你們對修定的方便完全缺乏了加行法門。

“三颠倒加行故。”你雖懂得加行,但是搞錯了!該要餓一餐的時候,你偏要吃得飽飽的;該要飽的時候,你偏要把肚子空了,也不行。要智慧,修道要多大的智慧啊!所以,加行有種種方法。

“四加行缦緩故。”對於加行法變成“諸葛暗”了,過後方知,“哎呀!我那個時候怎麼自己沒有想起來?應該這樣辦啊!”那還有屁用?一輩子有多少後悔啊?

“此三摩地所對治法,有二十種白法對治,與此相違,應知其相,由此能斷所對治法,多所作故,疾疾能得正住其心證三摩地。”這個修定的“二十種白法對治”,白是指善念,黑就是惡念。但是你說,這樣一聽,修行多難啊,我的媽啊!幾時做得到啊?“算了,我不幹了。”不難,只有一條路,這些毛病都醫了——善行啊!多做善啊!身業增延“白法”,念孜在孜為善的人,很容易得定。所以,為什麼我們不能得定?你的惡業太重了,只有“白法對治與此”,“應知其相”,每一個現狀,哪個是生理的關係,哪種是心理的關係,都要搞清楚。“由此能斷所對治法多所作故”,“疾疾”,就是很快,“能得正住”,很快地得到定境,“其心證三摩地”,不只身體證三摩地,心也就可以證道、悟道。

“又得此三摩地,當知即是得初靜慮近分定,未至位所攝。”現在告訴你“此三摩地”定的境界,是什麼定的境界呢?是初禅定的前奏,就那麼困難,“得初靜慮近分定”,接近於初禅定的定境,“未至位所攝”,還沒有真正到初禅的那個果位。

“又此得三摩地相違法,及得三摩地隨順法,廣聖教義,當知唯有此二十種。”所以啊,對這“二十種”要了解,這些一切經典裡都有的,不過散開了,他把它們歸納攏來。

“除此,更無若過若增,由此因缘,依初世間一切種清淨。”就是“世間”定,到達這裡就是“世間一切種清淨”,才可以起步修行。還沒有到達初禅的境界,是初禅近分定。

“於此正法補特伽羅得三摩地,已善宣說,已善開示。”“補特伽羅”就是一切眾生、人,也代表修道的人。這個名詞用法相詞典解釋起來就是一大堆,玄奘法師喜歡音譯,因為意思太多的,他只好翻譯為補特伽羅。實際上就是說,這樣的修行人可以“得三摩地”,可以給人家說法了。但他還不是菩萨、羅漢,講佛經、講佛法比較不會錯一點。“已善開示”,可以給人家做開示。你看,修定是這個樣子的。聽了這些,害怕不害怕?(有答:害怕。)啊,害怕,此路太難走了,我看趕快下電梯吧,哈哈。

這是大概粗一點給你們講,現在翻到395頁,《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一,彌勒菩萨說,三藏法師玄奘奉诏譯。”無著菩萨記錄,沒有寫上。

“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初瑜伽處種姓地第一。”我們要出家修行修道,《瑜伽師地論》每一地上面都有本地分,禅宗所謂講本地風光,自性是一個,真如是一個,分開講修行次序,那麼多次序。這裡的“本地分中”先講“聲聞地”,人天乘超過了,專門修行的。“第十三”,開始一段。“瑜伽處”,能夠夠得上真的修瑜伽,即修禅定的修行人,也要他有根器、有種性,即前生阿賴耶識的種性如何,檢查他的成分啊。

“如是已說修所成地。”二十一卷之前,是講由人乘、天乘到達聞思修,“修所成地”已經講過了。

“雲何聲聞地?”現在開始講“聲聞地”,怎麼樣才是“聲聞地”?

“一切聲聞地總嗢拖南曰。”“一切聲聞地”的總頌、綱要。

“若略說此地姓等數取趣

如應而安立世間出世間

此地略有三謂種姓趣入

及出離想地是說為聲聞”

這樣念懂不懂啊?(有答:不懂。)青蛙跳井——一樣不懂,噗通,噗通,你講不懂是老實話。所以,你們自己要發心看經啊。有許多人,“哎呦,我想閉關啊,看藏經啊。”是看藏經啊,你看得自己都藏起來了。所以你看,我們這裡開始就叫你中文基礎打好啊,否則你怎麼看?這不是中文嗎?你們都是中國人,看了青蛙跳井——不懂,不懂,怎麼辦?

他說:總歸這個偈頌,綱要,“若略說此地”,簡單地講聲聞地這個範圍,“姓等數取趣”,一切種性即“數取趣”,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在六道輪回中轉,就是“數取趣”。一切眾生、中陰身,變人變馬變狗,都有他的種性。為什麼人死後會變成狗呢?會變成猪呢?為什麼某一個螞蟻會轉變成人、變猪呢?這是什麼道理?個人的業力因缘。為什麼有的上天堂,有的下地獄?個人的種性不同。所以我們在座的每一個都是人,為什麼有男的、有女的?每個人的脾氣、個性、思想統統不同,是阿賴耶識帶來的前生業力、習氣、種性不同。

“如應而安立。”現在,當來下生佛,彌勒菩萨為了告訴我們後世一般修行的人,把這個理論,應該說的,建立指出來給我們講。

聲聞地並不是一定出家啊,在家的也有聲聞眾,“世間”聲聞眾,“出世間”聲聞眾,世間法怎麼樣,出世間法……所以,這一部分包括了三個大成分。

哪三個呢?“謂種姓趣入”,哪一種人的根器才容易證得聲聞的大阿羅漢果?根性不夠,沒有辦法,提不上來。等於我們用人一樣,譬如我們在座的好幾位將官,他們都帶過兵,做過官長的。有些部下硬想把他提上來,很喜歡他,想把他提上來升兩三級。我的媽啊!想盡辦法,就是提不起來,他是扶不起來的阿鬥,他是豆花,一倒地上就散了,你捧他都捧不起來,沒得辦法,他的根性如此,你想提拔他沒有辦法。像我一生的經驗,世間、出世間都有,有些人,很想捧一下,捧了一半,他在裡面翻筋鬥了,“去你的!”就把他放下來了,捧不得的。不捧他蛮好,捧一半,我手還沒有端住,他就在裡頭翻起筋鬥來了,那我怎麼辦啊?根性問題。所以“謂種姓趣入”,哪一種人才可以修行得這個果。

“及出離,”怎麼樣才是真發了修道的心?“出離”世間之心?出離心沒有發起,是無法談學佛啊,不管在家、出家人。厭離心沒有發……你們在座的很多居士學佛,哎呀,你們哪裡發過厭離心啊?世間法還高興得很呢,兒子管完了還管孫子,孫子管了,最後生個曾孫子,然後再也不管了……前兩天我有一位朋友:“哎呀,兒女出嫁了,再也不管了!”現在拼命地為孫子了。我說:“你看,你自己……”“哎呀,孫子管了,絕不管了!”我說:“你不要吹牛了。”最好孫子五天就長大,再討個太太生個曾孫子,你抱抱看,豆腐一樣,高興,“哈哈,我見到四代了。”還要管下去。沒有發起出離心,學佛都是空談,我告訴你們,今天講的是真話。

所以,平常我都是跟你們馬虎:“老師啊,我學佛。”我說:“你了不起啊,大居士,好好,很發心啊。”去你的!出離心的影子都沒有!你對世間還鬧熱得很。所以禅宗祖師罵人,“君心正鬧”,你的心裡頭還鬧熱得很呢。你還來學佛?學個什麼佛?你對世間還“前途無量,後途無窮”呢,在哪裡……你不曉得你是“前途有量,後患無窮”。所以,這個裡頭包括出離,要真發心,發什麼心?學佛的第一步先發出離心!“想。”一切妄想放下,真空了,這樣才夠得上是學聲聞道。

“雲何種姓地?”哪種“種姓”?

“謂嗢拖南曰。”總頌講。

“若略說一切種姓地應知謂自性安立諸相數取趣。”簡單地告訴你,聲聞地的“一切種姓地應知”,自己曉得檢查自己應該知道,做人的善知識、老師教化人時應該知道,所以,成諸佛菩萨,不應該不知道。

“謂自性安立”,那麼,什麼根器是成佛的根器呢?有根器你就成佛了?威音王以前無師自通,或者有可能;威音王以後都要有明師教化,但是不離開“自性”之道。那麼,這個根器是誰範圍的呢?沒有人範圍,無主宰非自然,“自性安立。”

可是呢,人的確有個性不同,業力種子不同。“諸相數取趣”,在輪回中,這個生命轉了又轉,轉了又轉。前生多做了幾生狗,這一生生來就有狗相,有狗習氣。有些人多做了幾生女性,這一生變成男人,一動還是有女人的習氣,一看就曉得,這個家夥是才來變男人的。有些人是男人做久了,才來變女人,動不動就“怎麼樣?格老子的!”哎,就是不同,根性不同。你看他的言談、面孔上,每一個細胞都會看得出來,乃至身上的體嗅都不同。有許多人是畜生道中來的,剛變人身,一聞,那個味道還帶著;有些是仙佛道種來的。這要靠你修定,工夫到了都會知道,不用問。有人問:“老師啊,那怎麼知道啊?”你問我,我有屁的辦法幫你知道;我有辦法,我教你修定,你到了,自然會知道。



“雲何勝缘。謂正法增上他音。及內如理作意。雲何劣缘。謂此劣缘乃有多種。謂若自圓滿若他圓滿。若善法慾。若正出家。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於食知量。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樂遠離。若清淨諸蓋若依三摩地。

雲何自圓滿。謂善得人身。生於聖處。諸根無缺。勝處淨信。離諸業障。雲何名為善得人身。謂如有一生人同分。得丈夫身男根成就。或得女身。如是名為善得人身。雲何名為生於聖處。謂如有一生於中國廣說如前。乃至善士皆往遊涉。是名為生於聖處。雲何名為諸根無缺。謂如有一性不愚钝。亦不顽騃又不喑啞。乃至廣說支節無減。彼由如是支節無缺耳無缺等。能於善品精勤修集。如是名為諸根無缺。”

“雲何名為法住隨轉。謂即如是證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證如是正法眾生。即如所證隨轉隨順教授教诫。如是名為法住隨轉。雲何名為他所哀愍。他謂施主。彼於行者起哀愍心。惠施隨順淨命資具。所謂如法衣服饮食諸坐卧具病缘醫藥。如是名為他所哀愍。雲何善法慾。謂如有一或從佛所或弟子所。聞正法已穫得淨信。得淨信已應如是學。在家煩擾若居尘宇。出家閒旷猶處虛空。是故我今應捨一切妻子眷屬財谷珍寶。於善說法毗奈耶中。正捨家法趣於非家。”(二十一卷)

這部《瑜伽師地論》是佛法的寶庫、寶藏,好的東西,要的東西太多了。上次講到聲聞地,相對出家方面來講,這倒是挺需要的,但是,在出家需要當中,我覺得出家更需要的是修持,關於如何證得三昧的問題,這更重要。現在我們大家有準備了,上次講到395頁聲聞地的種性地,大家已經有看過的吧?(有答:看不懂。)看不懂,這倒是老實話,也有很多人看得懂吧?你們不要谦虛了。

我們現在為了爭取非常重要的修持方面的……雖然聲聞地的種性地固然重要。這個種性,就是我們普通講的根器,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根器、來源,種性就是根器,前生的根器——不是前一生,多生累劫來的根器,就是阿賴耶識習氣帶來的,是過去生的種子,多生累劫積累來的種子起的現行。種子、現行這兩個名詞應該懂了吧?下面佛學程度差一點的要問坐中的老前輩們,所謂老前輩不是年紀大,是他對佛學懂得,因為沒有時間給大家都研究啊。

《瑜伽師地論》講到聲聞地的種性地,尤其是出家的修行,種性更重要;乃至於在家,要真正想學佛,若根器沒有、種性沒有,沒有這一颗種子啊,沒有辦法培養的,這一生只能種一點善根。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阿賴耶識的種子生起現行。首先他講佛的種性,再講到二乘聲聞性的種性,然後再說到菩萨等等的種性。這個道理在《楞伽經》裡說得很清楚,若沒有這個種性,這一生的許多修行,老實講,只能說這一生是種種善根;拿這一生的現行,現在的行為,薰習、充實、培養他生來世的種性。換句話說,諸位出家的法師們,今後收弟子,尤其是收出家弟子也不能隨便,非要觀察他的根性不可。

翻到396頁。有了種性,有了前生來的種性,還要這一生得勝缘,有各種條件,才能談修行。

“雲何勝缘?謂正法增上他音,及內如理作意。”有了很好的根器,這一生還要遇到佛法的“正法”住世,“正法增上他音”,增上缘。就是說,有了種子,還要有正法住世,有善知識、明師的培養,這個種子才能長大,這是外缘。裡面的缘呢?“及內如理作意”,內心上合理地正思維作意,就是說,意識薰習佛法,要造成意識的境界。譬如我們念佛、觀想等等,乃至研究教理、研究禅定,這些都是“如理做意”。並非是不如理,不如理就是凡夫的妄想,一天到黑嘻嘻哈哈的,乃至聲色犬馬了,乃至發發脾氣,耍耍花樣啊,這些是非如理作意。非如理作意的現行累積起來,他生來世的種子更可怕。

“雲何劣缘?謂此劣缘乃有多種。”哪一種是壞的因缘?有很多種。

“謂若自圓滿,若他圓滿,若善法慾,若正出家,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於食知量,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樂遠離,若清淨諸蓋,若依三摩地。”這些就是“劣缘”。什麼叫劣缘?你看這些都是好的,就是說,我們要修行,這些環境很可能會障礙你變壞,包括很多種。

“若自圓滿。”我們自己不圓滿,譬如六根有欠缺,耳朵聽不見,眼睛瞎了,頭腦白痴了,或者是麻痹了,身根不圓滿,這就是所謂劣缘了。佛經經常說,人生最難得的是“暇滿之身”,有清閒的時間,有圓滿的身體。暇即閒暇,有空閒的時間,使你在這個地方能夠又講經、又打坐、又聽經,你的時間還年輕,人生清閒難得。尤其是工業社會,哪個不為生活忙的不得了,你們出了家,沒有事情,還坐在那裡自生煩恼,你看我鼻子不對,我看你眼睛歪了,浪費這個生命。六根還圓滿。

“若他圓滿。”自己圓滿後,還要“他圓滿”,環境一切等等。

“若善法慾。”“慾”字,世間法的慾望很不好,對不對?有慾望好不好?慾分兩種,廣義的慾,一切都是慾;狹義的慾是男女之間愛好淫慾之慾。但是,一看到“慾”字,大家就想到淫慾之慾,錯了,佛經的“慾”字是廣義的。什麼是“慾”?你說:“我是吃素的,所以不像你們,沒有慾。”“哎啊,今天的青菜啊,鄉下帶來的,才鮮呢!才好呢!”筷子多去夾兩口就是慾。“這個山水,哎呀!多美丽啊!”也是慾。世界上完全離慾就是尊了,所謂“皈依僧,離慾尊”。真正能夠離慾嗎?貪清淨也是慾,一切慾皆遠離了……所以,我們出家就是廣義的慾要遠離。但是,慾雖然要遠離,我們沒有離慾以前,要“善法慾”,惡法不做。你看我們大家都是學佛,甚至於出家,你做善事真的有沒有這個慾呢?沒有,逼著才做,絕不是已經發疯了,有這個慾去做。看電視非有慾不可,到時間不打開看,看到人家在看,走過心裡就發癢,看電視是視聽之慾。但是,你做善法有沒有這樣像看電視、看電影的視聽之慾呢?你沒有發起,沒有發起就是劣缘。

“若正出家。”那麼,不是歪出家,是 “正出家”。正出家有什麼理由呢?下面聲聞地裡都有,有些人是灰心了出家,有些人被環境所逼出家等,都是非如理。要“正出家”,為什麼正出家?為求了生死,為求得菩提,為求證果而出家,就是“正出家。”所以,非正出家就是劣缘。

“若戒律仪。”真正的清淨,而且懂得戒律。戒律不是條文啊,像我們這裡有法官在,學法律的人光是條文背來,判案子也許判錯了,要懂得法理的應用,戒律也是這樣。

“若根律仪。”根也分兩面,一個是廣義的根,種性,前生的因果;一個是狹義的根,六根等等。

“若於食知量。”你看你們經常生病,食不知量,好吃的多吃,肠胃生病了。因為肠胃生病了,就容易感冒,所以,凡是感冒的,肠胃一定有問題了,中醫西醫一樣的道理。肠胃沒有問題,即使感冒細菌進入,可以把它控制得了,自己的生命功能。因為肠胃有了問題,感冒就來了;因為感冒來了,肠胃一定出問題。出家的修行人自己食不知量,不知時,該吃的時候餓著,該餓的時候拼命吃。一個饮食都不能知時、知量,如何去修行?所以佛說,所謂饮食的障礙是很重的。

“若樂遠離。”要遠離愦鬧。我們凡夫專門喜歡看鬧熱,但是,真的聲聞要遠離愦鬧。若不能遠離愦鬧,就屬於劣缘。

“若清淨諸蓋。”一切五蓋,貪嗔痴慢疑,都要使它清淨了。但是我們連半樣都清淨不了,所以是劣缘。

“若依三摩地。”隨時在定境中。

漏了一行

“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初夜就是上半夜,後夜就是下半夜,隨時都在定境中。所以比丘戒律,睡眠時觀日輪在心中,右脅而卧,這是戒律,我們做到了?呵,打呼,非律仪,真講律仪有這樣嚴重。已經受了三壇具足戒的比丘要右脅而卧,睡眠時觀心中日輪。身是睡,身體睡著了,意識清明,沒有睡,就是“常勤修習覺寤瑜伽”。你們聽聽看,所以我說,你們不要跟我談戒律,我不講戒律,因為我不守戒律。但如果嚴格講戒律,我是真守戒律,守戒律有如此之難。除睡眠之蓋。

“若正知而住。”你們天天正知而住啊?都是邪知而住,妄念比什麼都多,正知正覺都沒有,三藐三菩提是正知正覺。“若樂遠離,若清淨諸蓋,若依三摩地。”

“雲何自圓滿?”什麼叫自己圓滿呢?

“謂善得人身,生於聖處,諸根無缺,勝處淨信,離諸業障。”自己怎麼圓滿呢?“善得人身”,不是惡得人身。有些修魔法,修外道法的可以搶這個身體啊。尤其是嬰兒出生的時候,有些修魔法,外道法有功力的時候,可以把那個嬰兒的靈魂擠起走了,自己硬搶這個房子,這叫“奪捨”,搶這個房子,那是惡得人身,那也犯殺戒。譬如有些有定力的……譬如假設我們修得有定力的,當然,這些是要有特別的教授方法,要專修奪捨法。不想經過投胎,自己年龄到了,這一生沒有了道,趕緊修奪捨法。自己靈魂出窍了,出窍了以後,也不升天,也不下地獄,六道都不走,就是飘盪,就看哪一個人體還在年輕,剛剛死的,裡頭沒有毀壞,這個房子還可以用,就搶奪侵佔。但是,有些人因為修成功了,連剛生下來的嬰兒身體他也侵佔,犯了殺戒,道也不會修成。這個身體本來是屬於那一個人的,你搶別人的,等於霸住那個房子,霸王住那個房子,這個樣子就不是善得人身。

所以,善得人身要“生於聖處”,生在一個有聖人的地方。“諸根無缺”,眼睛不瞎,耳朵不聾,頭腦清明。“勝處淨信”,有很好的正法住世,最好的地方,能夠生起淨信。 淨信,不是說你信個宗教就對了,要淨信,這個“淨”字都很難。“離諸業障”,呵,這句我們做不到,滿身是業障。一天到黑,鬼精明的頭腦特別聪明,用在於正知正見上啊,《瑜伽師地論》都看不懂,有什麼用?所以,“善得人身”之難。

“雲何名為善得人身?謂如有一生人同分。”就是說,這人一生下來。

“得丈夫身,男根成就,或得女身,如是名為善得人身。”變成大丈夫,男人。佛法是平等的,或“得女身”,一樣的,要圓滿,“如是名為善得人身。”

“雲何名為生於聖處?謂如有一生於中國,廣說如前。”生在“中國”。當時,佛在印度,所以不是講這個中國,是講世界文化的中心,有文化、有教義。“廣說如前”,前面已經講了。

“乃至善士皆往遊涉,是名為生於聖處。”這個你投生下來的地方,有很多修行人,有智慧的大善知識多,這是“生於聖處”。

“雲何名為諸根無缺?謂如有一性不愚钝。”個性生下來不是笨蛋。腦子是個笨蛋,智商不夠,即“愚钝”。

“亦不顽騃。”“顽”即調調皮,三天兩頭就有花樣變變。“騃”就是傻,十三點。

“又不喑啞。”不是聾子,不是瞎子。

“乃至廣說,支節無減。”就是四肢不缺,這樣叫做善得人身。

“彼由如是支節無缺,耳無缺等,能於善品精勤修集。”尤其講聲聞性,注重在耳根,能夠聽懂話,聽不進去有什麼用?“耳”根“無缺”,“能於善品精勤修集。”

“如是名為諸根無缺。”等等等等。

這總會看得懂吧?怎麼說看不懂?都是中國字嘛,你們沒有用心在看啊!你們大家諸根無缺,善得人身,怎麼看不懂呢?非不能也,是不為也,是自己不真正地用心去看而已。所以,這個關於聲聞的種性地特別要大家注意。

下面,397頁,我們隨便抓一段看,現在都是跳著來講。第一行“勝義正法作證道理。”開始。

“雲何名為法住隨轉?謂即如是證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證如是正法眾生,即如所證,隨轉隨順教授教诫,如是名為法住隨轉。”正法住世,實際上無所謂正法、像法、末法,就要你做到什麼呢?“了知有力能證”,自己認為這一生非證到不可,這就是“正法眾生”。“即如所證,隨轉隨順教授”,譬如拿我們現在一堂人來做比方,當然了,你們都是善士,我只好拿大家來做譬方,能不能“隨轉隨順教授”的“教诫”?平常你們一講老師罵,我為什麼罵你們?因為你們不能“隨轉隨順”,不能接受“教授教诫”。“教”是教你,“授”是傳授給你,所以叫做“教授”。“傳授”給你說:“哎,你這個事情應該那樣做啊……哎,應該這樣講。”你沒有跟著這樣做,所以不是“隨順教授教诫”。假設能夠“隨轉隨順教授教诫”,“如是”即這樣,“名為法住隨轉”,等於正法住世。經典都在,不聽我們的教化,你應該聽經典的教化。所以,你沒有看經,沒有研究經論,就不是“隨轉隨順教授教诫”。

“雲何名為他所哀愍?”這是專對出家,我們要知道,既然出家了,我們要接受佛說的所謂……為什麼我們早晚功課要念“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佛恩、父母恩、國家恩、眾生恩。因為我們都是被“哀愍”的,被人家可憐的。

“他謂施主。”廣義地講“施主”,不是出錢供養你兩個錢,供養你吃碗飯叫施主,世界上一切眾生皆是我們的“施主”。譬如我們一堂人坐在這裡,肩不要挑,手不要提,坐在這裡嘴巴一張吹吹牛,“如是我聞……”,飯就拿來了,敲敲木魚就拿來了,還不滿意呢。所以我們接受……世界上的一切眾生皆是我們的施主,“施主”是這個道理。

“彼於行者起哀愍心。”一切施主對於我們修行人都起“哀愍心”。所以,出家聲聞眾修行要曉得,“他謂施主,彼於行者起哀愍心”,

“惠施隨順淨命資具,所謂如法衣服、饮食、諸坐卧具、病缘醫藥,如是名為他所哀愍。”聲聞眾比丘隨時要反省自己,我們接受世界上一切眾生皆是我們的施主,譬如我們的衣服、饮食、卧具,睡的穿的,病缘醫藥,生了病下九樓拿藥,這些等等都是接受“他所哀愍”。

“雲何善法慾?”剛才談到,一個修行人第一要發起善法的慾,發起這個慾望。你說,慾望就不對了。但是,在我們沒有證道之前,必須要發起善法之慾,貪為善事、貪為善行、貪為善施,這個貪是正貪,這個貪是成佛功德的根本。所以“善法慾”要發起,厭離心要發起。世間法一天一天的厭離,善法的慾一天一天的增加,這就是三十七道品四正勤的道理。

“謂如有一或從佛所或弟子所,聞正法已穫得淨信,得淨信已,應如是學。”就是說,一個學佛的人,“謂如有一”,玄奘法師翻譯的文章素來不大高明,但是翻的很忠實,你們要看懂文字。“謂”即講,彌勒菩萨告訴我們,如有一個人,假設有一個人,或者跟著“佛”,或者依照佛的“弟子”們,乃至佛的後世弟子們,聽到了“正法”。聽正法不算數啊,聽“正法已穫得淨信”,聽到正法,聽過了就聽過了,對你沒有用,你沒有起信;起信也沒有用,要起“淨信”。生起了“淨信”,“得淨信已”,確定相信了,如是這個人“應如是學”,依教奉行,必須要依照這樣修行,才是真正的學佛。不是像你們一幫青年,看一點佛學的理論,六根啊、十二根尘啊、五蕴啊,談得頭頭是道,行為上件件皆錯,樣樣都錯,這不是學佛,這是學牛肉店的佛,吹牛的,那有什麼用?要依“正法”行,要依“淨信”行,“應如是學”。

“在家煩擾,若居尘宇,出家閒旷,猶處虛空。”重點在這裡。我們為什麼出家呢?出家是為了修行。所以,當來下生彌勒佛告訴我們,“在家煩”恼困“擾”,因此“若居尘宇”。“在家”是住在世間灰尘裡頭,紅尘滾滾的房子裡頭。你若不相信,我們到都市裡走一圈,晚上回來鼻孔輕輕一洗都是黑的。當然,你們現在住在十二樓,那麼高樓大厦,鼻子比較幹淨。你上街走三個鐘頭,毛巾一洗鼻子,黑的,“尘宇”。過去是紅尘滾滾,現在工業時代是黑尘滾滾。“在家煩擾”,處在尘勞煩恼。所以,出家幹什麼呢?“閒旷”,清淨,“猶處虛空”,等於一個人,一跳出了這個世間,形式一出家了以後,人就如住在半空中一樣的清淨。

“是故我今應捨一切妻子眷屬,財谷珍寶,於善說法毗奈耶中,正捨家法,趣於非家。”因此,一個學聲聞眾出家的人,為了這個動機出家才是正出家。“是故”,“我今應捨一切妻子眷屬”、金银財寶,“於善說法”處,真正有正法所在的“毗奈耶”戒律當中,“正捨家法,趣於非家”,捨棄了世間法,有家庭困擾的法。“趣”就是進去,進到不是家,那是什麼家?法王家、佛家,空王之家,“趣於非家”,這個不是普通的家。

順便講個笑話,講中國字的解釋,如果你看中國字的解釋啊,非常妙。“家”字,寶蓋,上面一個箩筐,下面一只猪,人成了家就是一只猪,把你困在裡面,永遠跑不出來。所以,嫁人的“嫁”字,旁邊加個女人,男人討個女人,女人嫁個丈夫,兩個就是變成了兩個猪……

“既出家已勤修正行令得圓滿。於善法中生如是慾名善法慾。雲何正出家。謂即由此勝善法慾增上力故。白四羯磨受具足戒。或受勞策所學尸羅是名正出家。”

“依於意根修律仪行。是名根律仪。雲何於食知量。謂彼如是守諸根已。以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盪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食於所食然食所食為身安住為暫支持。為除饑渴為攝梵行為斷故受為令新受當不更生。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如是名為於食知量。雲何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二十一卷)

……人住在樓的上面,當然,沒有這樣講究的樓了,隨便泥巴蓋的,下面都是猪,養著猪、牛、狗、馬。所以,上面一個寶蓋,下面是猪,這是“家”字的來源,象形的。這是順便給你們講到文字。

“既出家已,勤修正行,令得圓滿。”這八個字,大家應該記起來。既然已經“出家”了,要“勤修正行”,真正在修。“正行”怎麼修?三摩地得定最重要。“令得圓滿”,使一切“圓滿”。

“於善法中生如是慾名善法慾。”這個樣子才叫做“善法慾”,聲聞地的善法慾。

“雲何正出家?”怎麼叫“正出家”呢?

“謂即由此勝善法慾增上力故。”發了厭離心,要求道的出家。

“白四羯磨,受具足戒。”這是戒律的形式。三壇大戒,現在普通講受三壇大戒的,所謂教授師、清淨師、四羯磨師,三壇大戒都受了。

“或受勞策所學尸羅,是名正出家。”什麼叫“受勞策”?是受沙彌的戒擔任事務,“勞”即付勤勞。所以你看,我們講過《指月錄》,禅宗多少大善知識祖師,都是做飯頭的,六祖也舂米,做勤勞、勞務。“策”即鞭子,硬是把最苦的行給自己做,鞭策自己。像你們的“勞策”,擦窗子也懶得擦,擦地闆也懶得擦……你們會啊?據我所知的,“會啊。噢,要搞整洁啊,清洁啊。”然後,轉過來:“哎,這位同學啊,我看,還是你做一下吧。”分配給人家有本事,自己不肯做勞務,沒有拿勤勞的事務來鞭策自己。所以,“或受勞策所學尸羅”,即戒律,“是名正出家”,出家不是貪舒服,出家“或受勞策”,以苦行為師,這叫做“正出家”。如是等等,都跳過去了。

再看第二欄。因為我的重點是要教大家正修行之路,你不要也跟著我跳過去了。我為什麼……一百卷的《瑜伽師地論》,若詳細地給你們講,專講這部書,五年,一天可以上四個鐘頭的課,專講這部要五年。你全部《瑜伽師地論》學完了,人天五乘道一直到成佛之路,用功的方法、理論統統有了。所以,一般人寫佛學概論,哪有資格寫?彌勒菩萨寫給你的佛學概論《瑜伽師地論》在這裡,龍樹菩萨寫的佛學概論《大智度論》在這裡;還有中國兩位大師的佛學概論,智者大師的《摩诃止觀》和永明寿大師的《宗鏡錄》。這四部才是真正的佛學概論,包括修行的方法,顯教、密教統統有了,可惜一般人不看。

根據現代人寫的佛學概論,那我可以寫一百部,隨便抓來,用渣子一編就是。再不然拿一瓶浆糊,拿一把剪刀,把人家的書東剪西剪地逗攏來一處,又是一本佛學概論。現在的大學裡專門念概論,讀人家的渣子,現在的大學不是教育。不但中國的大學,外國的大學我也經常罵,這些教授們,我當面罵他們,你們這是欺騙人,犯自欺欺騙別人之罪,來生果報不得了。

所以,年羹尧給兒子請家庭教師,那對老師多好啊……老師喜歡吃豆腐,有一天厨房燒的豆腐,老師一吃,嘴唇烫起泡了,年羹尧:“怎麼搞的?”眼睛一瞪,等一下,一盤端上來厨師的頭,殺了,這家人就是這個威風。但是掛在書房門口的一副對子,什麼對子?“不敬師尊天诛地滅,誤人子弟男盗女娼”那也是真的,天下為師之難當,教育不能隨便。所以,這是最好的佛學概論。

那麼,我現在帶你們的重點是講修持,為什麼那麼跳過去?再三給你講了,知道嗎?是來不及啊,好東西太多了,你們也跟著我跳過去了?平常是不是這樣?是啊,犯了戒律的什麼戒?不接受“教授教诫”。你容易看懂的地方,自己要看啊,買一本書不看,對不起書啊。你花父母的錢對不起父母,花老和尚的錢對不起老和尚,花自己的血汗錢買書,對不起自己。若是你丈夫給你錢,你對不起丈夫;如果是你太太給你的錢,你對不起太太,對不對?為什麼這樣?說“時間不夠看。”你也是人,我也是人,我怎麼看那麼多?因為我很勤勞啊,我要求道啊,為受正法故,生命都要捨,哪裡沒有時間?!哪裡沒有精神啊?!都是自欺欺人,原諒自己的話,你想想看,對不對?

現在我跳過去,看397頁,還是中間這一欄,第一行。

“依於意根修律仪行,是名根律仪。”什麼叫戒律?戒律的重點在“意”,在你的思想。乃至你表面的行為一點都沒有犯戒,誰知道,你那個意識裡頭都在犯戒啊,呵。說:“我過午不食。”你下午緊著在想吃東西啊。你說:“我不吃荤。”你做菜時緊著想,哎,這是素鴨子,這是素的紅燒魚啊。就是意根上犯了。所以,“依於意根修律仪行,是名根律仪”,這叫修行有根,這是什麼根?第八阿賴耶識的根根轉了,這是真修行。表面的修行沒有用,要阿賴耶識實際的種子根轉了。

“雲何於食知量?”你看,我們未來的佛,彌勒菩萨教诫我們多清楚,上面提的一句話,他自己都再三地給你解釋。什麼叫修行人,出家人饮食要“知量”啊。我經常發現你們饮食不知量,亂吃。所以,你們平常跟著我在九樓吃飯的知道,我平時一天只吃一餐,晚上吃一碗紅薯稀飯,淺淺的。有時候,夜裡他們告訴我……哎,昨天又哄我,我也是沒有修行,“好啊,好啊,吃一點,吃一點。”我告訴他:“你又哄我了。”吃多了不好,對修行不利啊。現在我陪他們吃飯,因為要我帶領他們吃,每天兩餐,每餐半碗稀飯。所以昨天晚上,因為是礼拜天,他們幾個小萝卜頭逗起來包饺子,我說:“我吃給你看,二十個饺子?我可以吃到四十個饺子!”但是吃後,我要一兩個鐘頭打坐,把它化的光光的。哎,我看你們饮食不知量,所以多病。

什麼叫饮食知量?很難呐,今天自己修持的工夫到了什麼程度……譬如你們打坐腿容易發麻,是肠胃不清,血液不幹淨,所以發麻,百病都是從饮食來的。你看,《百丈丛林清規》掛在十一樓,都看到了,“疾病以減食為汤藥”,你們沒有減食啊,好吃就拼命吃,吃得多多的。啊,那一大碗、一大碗地裝下去,都給身上的那些寄生蟲吃了。饮食要知量,是修行的第一步啊。

“謂彼如是守諸根已,以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盪,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食於所食。然食所食,為身安住,為暫支持,為除饑渴,為攝梵行,為斷故受,為令新受當不更生,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如是名為於食知量。”

你們不是要學佛嗎?學佛就要跟著佛的告诫,沒有錯吧?佛告訴你什麼呢?吃飯有學問。你看,吃飯是學問來了。什麼叫“食知量”?什麼年龄該吃多少,什麼身體該吃多少,乃至說配合營養,都是知量的道理。但是營養不要過分多啊。現在的人我經常說……有許多老朋友跟我講:“奇怪,大陸上的人都沒得吃的……怎麼活得那麼長呢?”我們的父母都還在啊,像我的老太太就在,現在九十幾了。我說:“因為沒得吃啊。”文明社會是吃死的,營養過分。這個我確確實實看到的,我在貴州西南邊區當王的時候,那在山裡有什麼吃啊?山裡人一年中辣椒沾盐巴是上好的菜,不過如此而已,辣椒加點盐巴,哪裡看到肉,豆腐也是難得的上品。活的很長寿啊,子孫滿堂啊。西藏、西康吃那些糌粑,等於我們吃飯,那還不是荞麦,是最壞的麦子,吃著苦苦的,但是一個個身體都蛮好的。我們現在文明,都是吃出病來,講究營養,營養多了病多。

所以要知量,怎麼知量?“謂彼如是守諸根已”,修行第一步要守根門,眼耳鼻舌身,身體六根不放逸。“以正思擇食於所食”,吃東西要有思想,要有頭腦,用“正思”維心來選擇饮食。選擇什麼饮食?不是選擇營養好的,每個人身體不同,體能不同,病不同,個個眾生沒有成佛以前個個有病。我需要什麼?“食於所食”這四個字怎麼講法?吃我應該吃的,“食”是名詞動詞,我要吃的,“所食”的“食”是動詞名詞,我應該吃的什麼東西。

“不為倡盪,不為憍逸”,什麼叫吃“倡盪”?吃東西不是為了表現阔氣,“你看我吃的東西多講究啊!我做的東西多講究啊!”“嘿,你看我做的菜,第一等!”“倡盪”,這是饮食上的風流,也是犯戒啊,犯細戒。“不為憍逸”,不是說擺個架子給人家看。老實講,像我們現在的夥食比有些庙上都好,可以跟那些庙上骄傲一番,“你看,我們大乘學捨十方丛林的夥食怎麼樣!比你們好吧!”有此一念,“憍逸”,犯骄慢心,放逸,就不對。

“不為飾好。”做菜要三個原則色、香、味。“你看,我的菜一擺上來,颜色多好!”“你看我們家裡吃的菜怎麼樣!”“飾好”,出風頭。“不為端嚴”,也不是吃飯為了使自己的身體長得發光,臉上發紅,好看一點。“食於所食”,吃我們應該吃的。重複一句。

“然食所食”,為什麼吃我們應該吃的?“為身安住,為暫支持。”我們這個身體四大本來是假的,可是我們沒有修成功以前,這個房子還要住啊,這個房子要補充它,慢一點死亡,慢一點倒下去。機器靠能源,肉體靠饮食,為了這個動念。所以戒律上告訴我們,吃饮食要有一個觀念,什麼觀?吃藥。吃什麼藥?治這個身體暫時活著,“為暫支持”。“為除饑渴”,口幹了,餓了,不得不吃。

“為攝梵行”,吃饮食幹什麼?身體留著幹什麼?為了修行,不然留著它幹什麼?“為攝梵行”。

“為斷故受,為令新受當不更生。”“為斷故”,過去一切煩恼。“為令新受”,所以,我今天接受饮食,為了修梵行,使煩恼更不生。

“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為什麼吃飯呢,饮食?為了保養這個有限的身體,使它無病,能夠得“安隱”快樂。得“安隱”快樂幹什麼?不犯罪、不犯戒,“無罪安隱而住”,起心動念都要“無罪”。

“如是,名為於食知量”,“如是”,包括了這許多意義,“名為於食知量”。

懂了沒有?要記得啊,看了佛經不記得,犯罪過的。我的口水也花氣力的,我這個媽媽生的肉體也是暫住在這裡啊,多給你們講一分鐘,我的生命也多消耗一分鐘。你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我哦,要記住。那麼,又解釋。

“雲何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出家了以後,戒律規定,右脅而卧,睡的時候心中要觀太陽日輪。身使它睡,心沒有睡,這是修“覺寤瑜伽”,這是戒行,聲聞品的戒。如此昼夜,“初夜”是上半夜,“後夜”就是下半夜。

你要曉得,真給你講修行,講個故事給你們聽吧,你們有許多都聽過的。有些人睡覺打鼾,但是一切清淨。打鼾是身體休息,心是覺悟一切。比丘聲聞道必須如此,依據戒律也是如此。但是,菩萨境界又不同。

現在我們都曉得三車法師,就是窥基法師,玄奘法師的弟子。他的前生不講了,就是剛才講的種姓地。他前生是迦葉佛,釋迦牟尼佛以前,迦葉佛末法時代的一個比丘,在西藏、印度的雪山上打坐。末法時代沒有正法,也找不到善知識,他入定了。玄奘法師到印度取經,經過雪山,看到每個山上都有雪,有個山頂沒有雪,還有點黑黑的,這個是怎麼搞的呢?跑過去一看有頭發,咦,這裡還有人!慢慢從頭發挖,挖出來一個大頭,玄奘法師是唐朝人,比我們現在高大,可是站在他肩膀上,還只是到那個人的耳朵。玄奘法師一看,這個樣子是比丘入定,已經入定了。玄奘法師在他耳邊上叫他,也聽不見,趕快抓個引磬來,用引磬在他耳朵邊上“叮……叮……”一敲,出定了,他那個眼睛一眨,眼上皮的雪塊掉下來,“隆……”打雷一樣,那個眼睛多大啊!

玄奘法師問他:“你幹什麼?你……”

他一看:“哪裡有聲音啊?”一看肩膀上,哎呦,站一個小人。

“哪裡來的?”

他說:“我是東土來的。”講了半天。

又問:“你是誰?”

“我是迦葉佛時代的末法比丘,打坐在這裡,等釋迦牟尼佛下生。”

玄奘法師說:“老兄,你這個不是辦法啊,釋迦牟尼佛又入涅槃了。”

“哎呀,這樣啊。那我再等吧,等彌勒佛吧。”

玄奘法師把他的耳朵拉住:“诶,你不能了,老兄,你這樣搞了,若彌勒佛出生,誰來通知你啊?”

“那怎麼辦?”

“我是像法時代的比丘,我到印度取經,二十年後一定回來。你趕快到東土投生,投生以後,等我回來,來度你。”

“那好啊。哪裡投?”

“你這裡嚮東走。”玄奘法師的意思是叫他變成太子。

“你看城市很大很大的,那個房子最大最大的,你嚮那裡投生。”畫個圖給他。

“好。”他去了。玄奘法師再把他埋掉。

二十年後回來,同唐太宗見面,第一件事就問這個,唐太宗命趕快查。因為皇帝的妃子懷孕都要登記的,一查,這一年這一天沒有這個人啊?沒有生這麼一個太子啊。

玄奘法師說:“不會,不會,一定有。”

再查,查來查去宫廷沒有。唐太宗心裡有些不相信了,你這個事情玄得很。但是唐太宗的精神是非求證不可。有沒有?一查,發現尉迟恭生了個侄子,尉迟敬德,時間都對。把他找來,看到玄奘法師好像似曾相識。唐太宗跟尉迟恭講:“代表我出家。”給玄奘法師做弟子,窥基法師是代表皇帝出家的。他啊,認不得皇宫,認為王侯的府邸就已經很大了,他就鑽進去投胎了。但是啊,你看,羅漢都有隔陰之迷。

他說:“我不出家。”要出家,皇帝下命令了,要代表他。

“那要三個條件。”

“什麼條件?”

“第一我不吃素,出門要帶酒肉;我不能避世間的書,出門要帶書;還要美女宫女服侍我。”

唐太宗說:“我一概答應。”

問玄奘法師,玄奘法師說:“好。”也答應了。所以叫“三車法師”,一出門,三個大車,一車酒肉,一車書,一車美女服侍他。

道宣律師是了不起的,修戒律的,非要把他弄來教训不可。道宣律師在終南山住茅棚,中午一到,天人送食,天女下來送饮食來,吃了飯就……非要給他點颜色看,約了三車法師來,窥基法師就去了,心裡想,我嘛去看看你這個和尚玩些什麼花樣。

終南山啊,三車上不去,他就只好爬上去了。爬上去了,道宣律師說:“我請你受天人供養。”

“好啊,我天飯倒沒有吃過,等著吃吃看。”過了午時也沒有送來,到了晚上也沒有送來。

窥基法師說:“你瞎扯,哎呀,害的我酒也沒有喝,肉也沒有吃。下山嘛,天晚了,好吧,在你茅棚裡住一晚吧。”就在茅棚裡住了。道宣律師戒律不倒單,初夜、中夜、後夜跏趺端身而坐,在打坐。窥基法師在那裡,扯扯腿,打呼。你想他多胖啊,你到故宫博物院看看,他那個像很胖,同他師父玄奘法師那個身體差不多。道宣律師想,哎,你是犯戒比丘。早晨醒了,天亮了,他說:“你啊,既然出家了,雖然代表皇帝,總要有威仪啊。”

“你看我哪裡沒有威仪?”

“你看你這個樣子,平常帶三車,因為你代表皇帝,佛教界沒有話講了。但是,出家人睡覺心中要觀日輪,你打呼打得那麼厲害。”

他說:“我打坐啊,很被你打閒杈,打擾了我一夜。”

道宣律師說:“你不要瞎扯了,我一夜都沒有睡好,被你打擾了,你看你這個人,還打妄語。”

“什麼妄語啊?你坐到半夜,有個虱子在你腰裡咬你,你拿手輕輕地把它抓出來,想把它咬了,咬了犯殺戒,趕快在地下一丟。那虱子丟在地下,一條腿就跌斷了,那個虱子就叫了一夜的,“哎呦,哎呦……”害的我沒有睡好。”道宣律師一聽,是真有這個事!嚇住了,這下可把他嚇住了,他還以為他在打呼呢。所以啊,真入定的時候,如達摩祖師講“聽蟻鬥如雷鳴”,螞蟻打架聽到打雷一樣。道宣律師傻了,只好送他,“犯戒比丘”“菩萨你下山吧。”

下山之後,第二天中午,天人又來送食了。道宣律師問:“你們昨天怎麼給我丟人呢!”

他說:“昨天我們進不來啊,找你這個茅棚找不到了。”

“怎麼呢?”

“噢,四大金剛啊!天龍八部大菩萨在這裡護法,我們是慾界天中間的小天人,進不來啊。”沒有拿到入境證,進不來了。(眾笑)

他說:“大菩萨在這裡啊,誰在這裡啊?”道宣律師一聽,傻了。

這個故事不要只好聽啊,為什麼呢?所以,睡眠時,要“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夜裡若能修“覺寤瑜伽”,這就與饮食有關了,為什麼叫過午不食呢?過午不食不容易昏沉。



“謂彼如是食知量已。於昼日分經行宴坐二種威仪。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於初夜分經行宴坐二種威仪。從順障法淨修其心。過此分已出住處外洗濯其足。右脅而卧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於夜後分速疾覺寤。經行宴坐二種威仪。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如是名為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二十一卷)

“謂佛世尊此中略顯三種戒性。一受持戒性。二出離戒性。三修習戒性。謂若說言安住具戒。由此顯示受持戒性。若複說言能善守護別解律仪。由此顯示出離戒性。所以者何。別解律仪所攝淨戒。當知說名增上戒學。即依如是增上戒學。修增上心增上慧學。由此能得一切苦盡究竟出離。如是出離用增上戒以為前行所依止處。是故說此別解律仪名出離戒性。若複說言軌則所行皆悉圓滿。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由此顯示修習戒性。所以者何。若由如是所說諸相別解律仪修習淨戒。名善修習極善修習。如是一種尸羅律仪現前宣說。當知六種又即如是。

尸羅律仪由十因缘當知虧損。即此相違十因缘故當知圓滿。雲何十種虧損因缘。一者最初惡受尸羅律仪。二者太極沉下。三者太極浮散。四者放逸懈怠所攝。五者發起邪願。六者軌則虧損所攝。七者淨命虧損所攝。八者墮在二邊。九者不能出離。十者所受失壞。雲何名為最初惡受尸羅律仪。謂如有一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為狂贼之所逼迫。或為债主之所逼迫。或為怖畏之所逼迫。或不活畏之所逼迫而求出家。不為沙門性。不為婆羅門性。不為自調伏。不為自寂靜。不為自涅槃。而求出家。如是名為最初惡受尸羅律仪。”(二十二卷)

……我一天忙成這個樣子,我也睡不夠,我死掉了?斷除五蓋,睡眠是一蓋啊,還怕睡眠不夠?修“覺寤瑜伽”就要斷除啊。要“食知量”,肠胃不好就昏沉,所以中國人罵人“肠肥腦滿”,腦子長滿了,腦子都沒有思想,你們的腦子像水泥一樣,還會悟到空啊?肠太肥了嘛。

“謂彼如是食知量已。”所以,饮食要“知量”。

“於昼日分經行宴坐二種威仪,從順障法,淨修其心。”一個聲聞出家者,白天應該經常經行。經行是什麼?譬如打坐半個鐘頭,經行半個鐘頭,要相等。

“於初夜分經行宴坐二種威仪,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於初夜分經行宴坐二種威仪”,夜裡也是這樣修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過此分已”,到了夜裡。

“出住處外,洗濯其足”,把腳洗好。

“右脅而卧,重累其足”,怎麼叫“重累其足”?就是右足在下,左足在上,抻直。

“住光明想。”心中要放個太陽,光明想。

“正念正知思惟起想,於夜後分速疾覺寤,經行宴坐二種威仪,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如是名為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這才叫修行,這才叫真為修道而出家。

障礙是逆法,颠倒法,“順障法”……,這是玄奘法師翻譯文字別扭的地方,所以一般學者難以看懂。“順障法”,照文字解釋就是跟著障礙走了,是說把障礙順順,譬如我們整理書,很亂,“哎,把它順一順。”意思就是整理好,知道吧?

現在,我們為了爭取時間,跳到403頁,然後告訴你們修行定止的道理,卷二十二中間,戒律這些。

“謂佛世尊此中略顯三種戒性,一受持戒性,二出離戒性,三修習戒性。”就是說,講戒律與修持的重要。

“一受持戒性”,戒律,你不要聽得那麼嚴重,戒律是幹什麼的?就是心上的行為啊,拿現時代的學問來講,即心理行為。其實,我們一切凡夫起心動念的心理行為就是戒,尤其是一個學佛的人,心理行為先要轉,這叫做“受持戒性”,接受憶持戒性了。

“二出離戒性”,跳出三界。

“三修習戒性”,慢慢練習,把善根轉了,修成功。這怎麼講呢?他說,佛告訴我們這個戒性,聲聞道的三種戒性。

“謂若說言安住具戒,由此顯示受持戒性。”就是說,你真正接受了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聲聞乘啊,不談菩萨戒,由此顯示受持戒性”,你“受”了戒了。

“若複說言能善守護別解律仪,由此顯示出離戒性。”受了戒幹什麼呢?比丘戒在宗教的學名上叫做別解脫戒。玄奘法師的翻譯少一個“脫”字,不要加上,保持它原文。比丘戒為什麼叫別解脫?就是特別的。本來一個人在世間法修,現在我們剔去須發,穿上出家的衣服,是走特別的一步,超人的一步,所以叫別解脫戒,同凡夫法、菩萨道有差別。所以叫別解脫戒。這樣給你講,你就懂了,不然你們看了別解脫戒是什麼?別解脫戒就是比丘、比丘尼出家人的戒。為什麼要修別解脫戒?為了“出離”世間快,出離是別解脫出離的解釋。

“所以者何?”什麼理由?

“別解律仪所攝淨戒,當知說名增上戒學。”比丘、比丘尼的別解脫戒是一種“增上戒”,增上缘,使你善行,起心動念的善行很快地成就。

“即依如是增上戒學,修增上心,增上慧學。”有了戒以後,自然得定,定不談了,定是小事。因為你依戒而行,起心動念,念念不敢亂來,有善法之學,你的心就轉了,心轉了自然定,不談定而定在其中。有了定,自然得慧,“增上慧學”,所以這裡沒有講到定,知道了吧?不然你想,這裡怎麼少了一個定?定在什麼地方定啊?(有答:心。)心定!所以,“增上心”學,定在其中了,要懂這個道理,然後修增上。

“由此能得一切苦盡,究竟出離。”為什麼出家?出家可以跳出三界苦縛,離苦得樂,得涅槃之樂。所以,“一切苦盡,究竟出離”,畢竟跳出三界。

“如是出離,用增上戒以為前行所依止處。”要真想離苦得樂,跳出三界,得究竟涅槃之樂,只有“增上戒”,“增上”什麼呢?就是加工啊,就是現在所講的加工的快。只有增上戒學做前锋部隊,然後,你才能跳出來。

“是故說此別解律仪,名出離戒性。”因此,“別解”脫戒就是“出離”三界的“戒性。”

“若複說言,軌則所行皆悉圓滿。”再說,修比丘、比丘尼戒,我們心理的行為、外表的行為,即做人行為的標準就初步上了“軌”道。什麼軌道?“圓滿”成就的軌道。

“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你們要注意啊,真正受了戒的人要懂得戒,哪怕自己思想裡頭動一點點小念頭的錯誤,就害怕因果,犯了大罪。所以,我初一、十五給你們講戒時,不是引用過永明寿禅師講的“隔牆聞钗钏聲”,就已經犯了淫戒了。隔著牆壁,曉得,哎呀,高跟鞋的聲音,這是個女的,走路倒是蛮輕的,一定是三圍蛮好——你早犯了淫戒了。有分別心就代表犯戒,貪嗔痴慢疑都是如此。

你說:“哎,你這裡有赠送的佛書啊?”

“有啊。”

“好不好給我一本?”貪戒犯了,嚴格講就是如此啊!

所以,真正講修行之戒……這不一定出家啊,你們居士們注意啊,要真正學佛的人必須如此!於起心動念處,“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年輕人要在這個地方學,才是真正學佛,叫做“受學學處。”

“由此顯示修習戒性。”為什麼我們要受戒、守戒呢?轉這個業根,種姓地。

“所以者何?”什麼理由呢?

“若由如是所說諸相別解律仪,修習淨戒,名善修習,極善修習,如是一種尸羅律仪現前宣說,當知六種又即如是。”以大乘菩萨來講,所說的戒律包括前面的布施、持戒、禅定、般若等都在內。“尸羅”就是戒,實際上不念si-luo,念si-la。

“尸羅律仪由十因缘,當知虧損。”講到戒律,心理的行為,有“十”種“因缘”屬於你不是修行人。

“即此相違十因缘故,當知圓滿。”如果沒有這十種過失,你是心行戒律,你是真實修行了。

“雲何十種虧損因缘?”這一段,我特別要你們注意啊,同學們!

“一者最初惡受尸羅律仪。”不是惡(è),是wù,可惡的惡。想去受戒,又討厭,沒有辦法,只好走出家這條路。師父拿兩個錢,不守戒,庙子上不能當家,為了爭取當家,也不能不走這條路。“惡受尸羅律仪”,你受戒不是真去受,你討厭戒,可是呢,要想當和尚下去,不能不受戒;為了當居士下去,不能不受三皈五戒。以這樣一個動因來學佛的,基本上要兩大三大阿僧祇劫都轉不過來,一念之微小,因果之大!

“二者太極沉下。”一天昏頭昏腦,昏沉多。“竟日昏昏醉夢間”,散漫昏沉,光想睡覺,光想懶散,頭腦昏昏,書也讀不會,教也教不會,一天莫名其妙。雖然不像那位猪老兄一樣,已經跟孫悟空的師弟差不多了。不好,要注意。

“三者太極浮散。”心太散亂,東想西想,有半天清淨,然後兩三天都在散亂,發脾氣,貪嗔痴慢疑一概來。我們大家自己檢查一下。

“四者放逸懈怠所攝。”什麼叫放逸?放逸跟懶惰兩樣,放逸是任性。你們年輕人很任性,嘿,這是民主時代,搞這一套?我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這叫做解脫。這是放逸。

懈怠就是馬虎,馬虎一點都不可以。什麼叫懈怠,我用現在的話一解釋,你們就清楚了,馬虎就是懈怠,做人做事絕不可馬虎。什麼叫放逸?任性。這下講清楚了吧?不然,你們光在佛學院,放逸啊、懈怠啊——滿口的佛話!所以我罵你們,一臉的佛氣,滿口的佛話,都是呼圖克圖,糊裡糊涂。所以我叫你們是呼圖克圖,都變成活佛了。都是只把佛學名詞記得了,那能怎麼樣?

什麼是放逸?任性。什麼是懈怠?馬虎。他說,第四點,你若經常很任性、馬虎,那根本不要談戒,已經對戒性自然有虧損了。

“五者發起邪願。”你要曉得發邪願。我講一個當代的大禅師,不過已經過世了,你檢查他的最後的傳記,最後他發願,要帶領多少比丘嚮東海龍宫龍王那裡取寶。但是,他的願力對不對呢?要救濟這個世界的貧困眾生。我當時看了他的語錄,當代的禅宗,了不起!——當然不是虛老,雖然虛老是我的皈依師父,我並不偏嚮,如果虛老有此邪願……可是虛老沒有此邪願。那不是笑話嘛!不過不要管人,我是舉例子,這樣叫做“邪願”。

所以,你們有些人修學要修到神通,然後一抓,美钞一把就抓來,蓋一個大禅堂——你發的這個是邪願啊,我告訴你!你們同學裡經常有,“看到老師苦啊,我們哪裡想辦法,弄點錢來給老師做事呢?”為什麼老師不會要錢?我若要錢多得很,只有開口,為什麼不要?注意啊。所以,我經常告訴你們參什麼話頭,我從頭頂到腳心全身都是話頭,你好好參。邪願,錢是一個問題,其它你們邪願多得很呢,有些許多比丘還放光給人家看,動地給人家看。譬如有一位大師,著了一本密宗的書,在印度著的,書上說,“噢,我正寫到這裡,大地六種震動。”我說這樣啊?我在臺灣常常寫書的時候,六種震動啊。(眾笑)邪見、邪願,要知道。

“六者軌則虧損所攝。”不從“軌”道,不規規矩矩做人,不規規矩矩守戒。

“七者淨命虧損所攝。”你不是正命活著。譬如說,外面有一些比丘掛牌看相、算命、看風水——邪命活著,你查戒律……除非是大菩萨,大菩萨不一定出家啊。此事不可以,連卜卦、算命都不來,乃至我們中國庙子的抽簽都是勉強用的。邪命不對,要“淨命”,所以,邪命活著,就是“淨命虧損。”

“八者墮在二邊。”不落空就落有。結果啊,我們都三邊了,空也空不了,有也有不起,對不對?墮二邊已經過錯了,我們一切凡夫甚至有墮三邊、四邊了。

“九者不能出離。”沒有真正發起真修行,想了生死,跳出三界外的心沒有發,根本就犯戒。

“十者所受失壞。”等於整個沒有戒。

那麼,彌勒佛給我們怎麼解釋的呢?

“雲何名為最初惡受尸羅律仪。”你受的戒,這十條裡的第一條已經不對了。

謂如有一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為狂贼之所逼迫,或為债主之所逼迫,或為怖畏之所逼迫,或不活畏之所逼迫而求出家。不為沙門性,不為婆羅門性,不為自調伏,不為自寂靜,不為自涅槃而求出家,如是名為最初惡受尸羅律仪。

“謂如有一王所逼迫而求出家”,第一是出家的時候動機不對。譬如說,剛才提到的窥基法師,唐太宗跟他講,你代表我出家。譬如說,小說上寫的濟颠和尚,是秦桧要他代表他出家。就是說,你出家是為環境所逼來的,“逼迫而求出家。”

“或為狂贼之所逼迫”,或者被強盗抓起來,逼著你,出家了就不殺你。譬如我們講禅宗祖師,你看《指月錄》,那是菩萨了。張献忠作亂,你們曉得張献忠吧?殺人不閉眼的。那個時候女人包小腳,他把女人的小腳砍下來做一個塔,造一個九層高塔,坐在那裡感叹,啊,這個塔好漂亮,沒有塔頂?要最小的小腳,那個最漂亮的女人的最小的腳來做塔頂。他最愛的第九個姨太太,他最愛的,那個九姨太把自己的腳一翘,“你看,大王,你看我的腳可以嗎?”“哎,可以!”砍下來。張献忠就是這樣殺人的。殺到了重庆,四川殺光了。所以,張献忠以後的四川人都不是四川人,都是湖南、湖北移民過去,四川已經殺空了。四川省一省有你臺灣七八十個那麼大好多倍,人可以殺光!殺到了重庆,什麼人?破山明禅師,密雲悟禅師的得法弟子,《指月錄》中有。他的皈依弟子秦良玉,那個女將軍,歷史上有名的秦良玉,張献忠拿她沒辦法。秦良玉是破山明禅師的弟子。秦良玉趕緊把師父接來住在萬縣,張献忠也曉得破山明禅師住在萬縣,殺到重庆,破山明禅師叫人告訴張献忠:“不要那麼殺了,不可以啊。”

他說:“好,老和尚有本事來見我,我可以商量。”

破山明禅師一聽,跟秦良玉講:“我去。”

秦良玉說:“師父,你恐怕,這個魔啊……”

“哎呀……行菩萨道的,我去了不回來就算了。”

見了張献忠說:“你不要那麼殺好不好?”

“可以,你吃肉,我就不殺。”

破山明禅師:“一句話!好!拿肉來!”破山明禅師吃了。

他真下了命令不殺了。

你說這個和尚犯戒不犯戒?當然不犯戒。所以,破山明禅師有這樣的氣魄,這樣的魔王,他把他化了。這是你們出家要效仿的。這是說“或為狂贼之所逼迫”。

“或為债主之所逼迫”,欠了人家的帐。“债”不但是錢帐啊,男女青年談戀愛失敗了,被那個怨家债主逼得啊,走投無路,哎呀,灰心了,這也是“债主”“所逼”啊情债。

“或為怖畏之所逼迫”,別的事情,或者是怕病死啊,或者是怕什麼東西啊,可怕的事。

“或不活畏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為怕死出家。哎?你出家是為了生死,怕死出家不好嗎?了生死出家對啊,可是,出了家以後,想著佛菩萨保佑我多活幾年,這個不是為了了生死啊,懂了吧。

“不為沙門性,不為婆羅門性”,他說,這樣的人也不是真正為了出家的本“性”,也不是“婆羅門”本“性。”

“不為自調伏”,換句話,出家是為了“自調伏”自己。為什麼我們要出家?自己認為根性要出家,調伏自己,求修行證道的。

“不為自寂靜,不為自涅槃,而求出家,如是名為最初惡受尸羅律仪”,這個戒律不對。怎麼樣叫做太清閒?怎麼樣叫做散亂?統統告訴你了。要注意啊,要研究這部經典啊,一輩子,你成佛都有餘了,《瑜伽師地論》。

現在翻回來,重點告訴你修定,308頁,《瑜伽師地論》卷十一開始。

“三摩地”,就是說,你們也在這裡搞了一兩個月,為什麼打坐坐不好?當然沒有得定,為什麼不能得定?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

彌勒菩萨 說 三藏法師 玄奘 奉 诏譯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一

已說有尋有伺等三。雲何三摩呬多地。嗢拖南曰。

總標與安立作意相差別

攝諸經宗要最後眾雜義

若略說三摩呬多地。當知由總標故。安立故。作意差別故。相差別故。略攝諸經宗要等故。

雲何總標。謂此地中略有四種。一者靜慮。二者解脫。三者等持。四者等至。靜慮者。謂四靜慮。一從離生有尋有伺靜慮。二從定生無尋無伺靜慮。三離喜靜慮。四捨念清淨靜慮。解脫者。謂八解脫。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等持者。謂三三摩地。一空。二無願。三無相。複有三種。謂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複有三種。謂小大無量。複有二種。謂一分修。具分修。複有三種。謂喜俱行。樂俱行。捨俱行。”(十一卷)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即定境界。

“嗢拖南曰。”“嗢拖南”即總頌。

“總標與安立,作意相差別,攝諸經宗要,最後眾雜義。”從這一節開始,告訴你怎麼樣是定的境界?修行修定,怎麼樣叫做得禅定?“總”綱定的境界,建立的道理。“作意”,你怎麼用心,譬如後世禅宗的參話頭、淨土的念佛、密宗的觀想都是“作意”,怎麼樣去“作意”得定?每一種“作意”的“相”,每一種修法的現象,“差別”法門都要告訴我們。而且,這一篇裡關於修定、修行的法門是包括了一切的“經”典、一切的“宗”派,華嚴也好、天臺也好、密宗也好、禅也好,“經宗要”點都告訴你了。最後,而且把修行用功的大“義”,有關要注意的身體、心理的,什麼都告訴你了,這是傳法。

“若略說三摩呬多地,當知由總標故,安立故,作意差別故,相差別故,略攝諸經宗要等故。”這幾句不要講了,看懂了吧?

“雲何總標?”先講“總”綱。

“謂此地中略有四種。”所謂修定,包括了四種意義,四種境界。

“一者靜慮,二者解脫。”怎麼得“解脫”?你不得定能得解脫?修道學佛要得解脫,怎麼樣解脫?必須要得定,所以,“一者靜慮,二者解脫。”

“三者等持。”什麼叫“等持”?光有定,沒有慧,是外道禅,定慧“等持”。

“四者等至。”定到了,智慧也到了,福德也成就了。

“靜慮者,謂四靜慮。”什麼是“靜慮”?就是四禅了。

“一從離生有尋有伺靜慮。”第一點“離生”,什麼叫“離生”?想離開這個現實的生命世界,心裡想解脫。怎麼叫“有尋有伺”?這個尋、伺很難辦了,玄奘法師用這兩個字翻譯,我看他是用盡了苦心,中國字中找不出別的了。過去唐朝以前老的翻譯是“有覺有觀”,玄奘法師認為有覺有觀翻譯的不妥當,找了半天找到了“有尋有伺”。先解釋這兩個文字,什麼叫“尋”啊?即尋找,譬如我們拿一只手電筒在地上找一個灰尘的,那個就是“尋”的境界。“伺”呢?什麼叫“伺”?兼帶有觀察等待的作用反正你會下十二樓,我坐在一樓門口等你要账,你欠我錢,我也不上高樓,格老子就坐在門口等你,你總要下來吧,這個叫“伺”。你看我們的心理就是有尋有伺,打起坐來,不是找一個空的境界,就是呆呆地坐著等著三摩地,你們是不是這樣啊?所以,一天都在有尋有伺中,怎麼能得定?

進一步就是“無尋有伺”了,心不找了,呆呆地坐著,有點昏昏迷迷的,那就是無尋有伺了。你看,心理現象講的多好啊!那麼,到了“無尋無伺”呢?差不多接近定了。

什麼是有尋有伺的境界?《瑜伽師地論》前面卷九、卷十講有三地,叫做有尋有伺地初禅、無尋唯伺地中間禅、無尋無伺地二禅、三禅、四禅;然後,再由有心地到達無心地,《瑜伽師地論》的十七地啊,修行的法門統統告訴我們了,彌勒菩萨的大慈悲啊!

“二從定生無尋無伺靜慮。”現在告訴我們,從初禅離生喜樂的有尋有伺地當中,到達二禅的定生喜樂,“無尋無伺”地,一切妄念不起了,“無尋無伺”了,定生喜樂,定境界來了。

“三離喜靜慮。”

“四捨念清淨靜慮。”這是四禅。要修行,出家求道、在家求道,修定不得四禅,你永遠免談修行。我們凡夫的念經、打坐,那是修加行,修行的邊缘工作。非要修定,戒定都在其中。所以唯有得定,戒性才圓滿,一念不生處,萬戒俱全,對不對?唯有得定,慧才發得起來,所以告訴我們:

“解脫者,謂八解脫。”八解脫在教理上還叫做什麼?(有答:八背捨。)八背捨,對喽,好,這一下有獎,總算答出來了。

“一有色觀諸色解脫。”哪位同學講講看,怎麼叫“有色觀諸色解脫”?簡單明了,用世俗人懂的話講出來,講出來有獎。八背捨你們都聽過吧?我們顯明法師講的天臺宗的剛宗,你們不是聽過嗎?(有答:沒有講到。)哦,還沒有講到,哦……那是法師沒有講到,不是你們不對。好,告訴你。

“有色觀諸色解脫”,不做佛學的解釋了,記了那麼多的佛學名詞有什麼用。在這個現實的“有色”的慾界裡頭解除了“色”,就在這個世間裡頭解脫了世間,無掛無礙,懂了吧?色身的內在(五臟六腑),觀一切物質,如修不淨觀、白骨觀,達到空淨而得解脫,也可以說進入初禅了。這樣一講就明白了。若講佛學,哎呀,記了一大堆名詞,我的媽媽啊,那是讀給讀書人聽的,只說你學問好,同修行不相幹,我們注重的是修行。

“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這個難了,“內”明已經證到了,色,四大在定境界中空掉了;想陰,沒有妄想,也空掉了。再觀外面的物質世界,真得“解脫”了,即“內無色想觀外諸色”一概“解脫”也可以說進到二禅了。

“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好,身心都空了,到達現在我們活著,現生的淨土現前,身心皆空,解脫了即身從三禅達到四禅的境界了。這個肉“身”“作證”,證明給你們世間人看,佛法就是這樣,我證得了,身心都轉了,學佛以現“身”來“作證”,不是吹牛的,不是講理論。所以說,“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所謂智慧神通,我已具足,但是呢,於三界中無所留,真正解脫了。

講“教下“不能這樣講啊,你們出去講經可不能這樣講啊,最好還是講佛學名詞,拿名詞來講。我們這裡的教育方法不同,要培養你們成功。你們若照我這樣講,人家讓你拿證明出來看看,你就證明不了啊,一生也不能做證啊。

“四空無邊處解脫。”到了四禅定,空,證到真空。

“五識無邊處解脫。”

“六無所有處解脫。”

“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就是四空定。都超過了:

“八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等於到達了九次第定,大阿羅漢的滅盡定,生死來去自由。

那麼,現在你們不要聽忘記了,彌勒菩萨告訴我們什麼叫得定,修定就包括了那麼多的內容。換句話,你修定這些都要做到。這是講“靜慮”,拿禅定來解釋這個定境,就包括了這樣多的內容。第二個名詞呢:

“等持者。”什麼叫“等持”呢?

“謂三三摩地:一空,二無願,三無相。”大乘的三法印,定慧“等持”,空、無願、無相是大乘的三法印小乘的說法不同。所以《金剛經》講空,“過去心不可得”;《金剛經》講布施,所謂布施,住相布施就不對了。無住相布施就是無願、無住、無相,無人相、無我相。大乘的一切經典、一切法門,即空、無住、無相。這裡叫無願,有些經典叫無作,也稱無住。

怎麼叫做這“三”種的“三”昧境界?你或者住在“空”的境界,或者住在“無願”,即不起做意,一切無住。譬如我們六祖悟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話悟道,他是由“無願”的法門進入了一切,拿教理解釋是這樣,你聽懂了嗎?開始就是“無願”。但是,這個時候,他悟到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覺悟了嗎?沒有,初悟,悟了一點點。所以,後來做的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尘埃。”好不好?半吊子,這是只講空。那麼,六祖到什麼時候才開悟呢?是再見五祖的時候,半夜子時用袈裟圍著,然後再給他講一遍《金剛經》,大徹大悟了!所以他講,“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不假修證……”這個時候才是大徹大悟!上面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尘埃”,是半吊子,單闆漢,只看到空的一面,這一面還看不見。到了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空有雙運,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這是大徹大悟了。所以,你們現在講禅學的,抓到鸡毛當令箭,哎呀,本來無一物。我說去你的,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

所以後來有位祖師悟了,就做個偈子笑六祖,“六祖當年不丈夫”,他說六祖當年不是大丈夫。“請人書壁亦糊涂”,自己不會寫字,叫別人來幫忙自己寫在牆壁上,這個已經糊涂了。“分明有偈言無物”,你的偈子不是明明講自己無物嗎?“卻受他家一钵盂”,結果還接受了五祖的衣服啊、钵啊,那不是東西嘛?怎麼叫本來無一物啊?這是幽默六祖的。這是六祖的後人,子孫,哈。但是啊,他不是诽谤祖師啊,就是點穿後人,不要落到一邊,懂了吧?所以告訴你,六祖初悟的時候,因“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從“無願”的法門進入,進入以後,五祖半夜三更再給六祖說法以後,才大徹大悟!空、無相、無願,任運自在。

“複有三種。”怎麼叫等持呢?

“謂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這三種境界就是我們心理不能得定的原因,對不對?我們都在第一種上,“有尋有伺”。我們像餓狗去找那個爛猪肉吃一樣,那個鼻子到處聞,哪裡找個空境界?坐在那裡很忙。雖然兩條腿坐著,心裡就像餓狗找東西吃,真是栖栖遑遑如喪家之犬,找不到,對不對?我們大家是不是這樣?都在“有尋有伺”中,現在好苦啊。

真的大徹大悟了以後,苦不苦啊?完全“無尋無伺”嗎?我教你們背林酒仙那位祖師的偈子,怎麼講的啊?答得出來,一百元的獎金!哎,等一下,我怕一百元給你們賺了,我背出來給你們聽,“揚子江頭波浪深,行人到此盡沉吟。他時若到無波處,還似有波時用心。”懂了吧?哈!我一講,你一百塊錢掉了,不然是你的啊,你們要好好背呦。

所以,等持法門也包括“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定境界都在內了。所以真得定了以後,在凡夫境界也是定,乃至在跳舞、唱歌、跑馬、打球中也在定。那才叫如來大定,真得解脫。你以為光打坐叫定啊,那是初步給你練習。

“複有三種,謂小、大、無量。”真得了定,要入大定境界就入大定境界,要入小定境界就小定境界,無定不自在。

“複有二種,謂一分修、具分修。”就是說,定境界,修某一部分的法門,就到達了一切。譬如剛才講,六祖當年一聽到人家念《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話就進入了般若法門,即“一分修”,懂嗎?“具分修”,你看我們講了很多《指月錄》上的祖師,有些從戒定慧教下慢慢幾十年修下來,才大徹大悟,各有因缘,不一定。

“複有三種,謂喜俱行、樂俱行、捨俱行。”修定的境界還有三種,有些人根器不同,剛一學佛,哈哈一笑就得定了,高興。而且,他總是“喜”相,不像我們打起坐來,滿堂死相,他是喜相。有人一修定就得“樂”,身心就得快樂。有人是“捨”相,一上來就空,都可以進入。

但是,定境界一定有三種東西,喜——心理、樂——身體、捨——空。密宗後來叫三個要點,樂、明、無念。什麼叫密宗、顯教?一樣的嘛,換一個名字就把我們騙了?對不對?喜、樂、捨,西藏密宗叫空、樂、明。樂、明、無念不是一樣?懂了吧?


“複次於諸靜慮等至障中。略有五蓋。將證彼時能為障礙。何等為五。一貪慾蓋。二嗔恚蓋三惛沉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貪慾者。謂於妙五慾。隨逐淨相。慾見。慾聞乃至慾觸。”(十一卷)

……上次講到328頁,你們諸位自己看過了嗎?……哪一位研究過的,上來報告,我旁聽……試試看,膽子大一點……講對了,就不需要聽課了;講不對是當然,沒有關係……你來,來……話總會講嘛……拿個椅子來坐著……大家應該這樣練習。看你喜歡從哪裡開始了……

(同學開講)我從329頁中間“略有五蓋”開始講。我是不樂意講啊,只是他們一定要讓我出醜,我就大概念一遍而已,如老師說的“不可或缺”,是應當的。(眾笑)“略有五蓋。將證彼時能為障礙。何等為五。一貪慾蓋。二嗔恚蓋。三惛沉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貪慾者。謂於妙五慾。隨逐淨相。慾見。慾聞乃至慾觸。”

“貪慾者。謂於妙五慾。隨逐淨相。慾見。慾聞乃至慾觸。”就是說,我們這種貪慾的念頭,就是在色聲香味觸法裡面當中。譬如說,我們想吃什麼東西,想要什麼東西,非常的強烈,像上次**老師也講過:若我們想吃牛奶的話,很想吃很想吃,下輩子就會變成牛奶裡面的蟲子。這就是貪慾的作用,使我們的心識阿賴耶識,留下種子,這些種子到了因缘成熟時就會現行,現行又薰種子。

“或隨憶念。先所領受。尋伺追戀。”這就是我剛才講過的。

“嗔恚者。謂或因同梵行等舉其所犯。或因憶念昔所曾經不饶益事嗔恚之相。心生恚怒。或慾當作不饶益事。於當所為嗔恚之相。多隨尋伺。心生恚怒。”這是說,我們的嗔恚心,有時候我們共同在一起修行,難免都會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我們就會起這種嗔恚心。南老師說過,我們還達不到嗔心的境界,如果真是嗔起來的話,會拿刀子殺人,我們現在只是恚心而已,就是說,很憤怒的表現出來的那種行為。有時是觸到事情才這樣,有時是憶念以前曾經發生不愉快的事情而生氣。就是說,有時候,我們無明來的時候都會有這種現象,或者我們打坐的時候,如果沒有係心一處的話,有時也會想到這些事情,就會起嗔恚心。所以,常常會跟著自己的意誌這樣行事而嗔恚。

“惛沈者。謂或因毀壞淨尸羅等隨一善行。不守根門。食不知量不勤精進減省睡眠。不正知住。而有所作。於所修斷不勤加行隨順。生起一切煩恼。身心惛昧。無堪任性。”就是說,我們有毀壞這些淨戒的時候,不能守住我們的根門,或者我們吃的時候不知量,所以我們容易昏沉。或者不精進,沒有減少我們的睡眠。所以我們所做的、所修的,都不能用功去做,生起一切煩恼,身心惛昧,就常常,像我們打坐,尤其像我,常常有點昏沉,我覺得就是因為我本身還不知道要如何地調整自己。

(同學講完)

很好!還有哪一位?不要客氣了,不要耽擱時間……都是幾分鐘,選你……扼要地幾分鐘……

(同學開講)現在就接著下面,從掉舉開始講。

“掉舉者。謂因親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或隨憶念昔所經歷戲笑歡娛所行之事。心生諠動騰躍之性。惡作者。謂因尋思親屬等故。心生追悔。謂我何缘離別親屬。何缘不往如是國土。何缘棄捨如是國土來到於此。食如是食。饮如是饮。唯得如是衣服卧具。病缘醫藥。資身眾具。我本何缘少小出家。何不且待至年衰老。或因追念昔所曾經戲笑等事。便生悔恨。謂我何缘於應受用戲樂嚴具朋遊等時。違背宗親朋友等意。令其悲戀涕淚盈目。而強出家。由如是等種種因缘。生忧戀心。惡作追悔。由前掉舉與此惡作處所等故。”

這是講的掉舉蓋,就是我們在修禅定時有五蓋,剛才講到昏沉,昏沉就是一種昏昧,心裡不明白,很昏暗。掉舉,就是心不能係一缘,腦筋妄想、散亂,就是起尋思作用,想很多現在、過去、未來的事情,腦筋在那裡亂蹧蹧地想,就產生這種掉舉的情形。我們通常想的很多了,譬如說親屬尋思,想起父母兄弟啊,想起以前的生活啊;國土尋思,想起社會啦,現在的國際形勢,國家大事,常看報刊雜誌,有時,你在靜坐的時候這些事情就會湧起來。(南師:包括看電視。)對,包括看電視(眾笑)。

或隨憶念昔所經歷戲笑歡娛所行之事。所以說,我們要守威仪戒,故不能隨便嬉笑,因為這樣子,威仪不守,常常嬉笑,種種放逸的話,你在靜坐的時候,這個種子,過去這個事情會湧現起來,心生諠動騰躍之性,是諸惡作。就是生氣的時候也一樣,譬如剛剛不愉快,生氣,生完了,在打坐的時候都會想起那個事情。總而言之就是說,使你不能心係一缘,使你心裡擾動,想了別的許多的念頭,這些都屬於掉舉範圍內。當然,這裡面講的很多了,有時候自己還擔心生活問題,現在的衣服、卧具怎麼樣?我生病了要怎麼辦呢?怎麼樣怎麼樣,未來的事情你也想得很多,擔心的很多,這些都屬於掉舉蓋。好,我先講到這裡為止,謝謝大家。

(同學講完)

很好,還有哪位?……我們以後啊,大概很多機會都是這樣練習,同我們每半個月講戒時一樣。

我們引用佛經文章的講法就是:由二因缘故,故做此法。一者,逼著諸位非自己讀書不可;二者,使大家彼此觀摩學習。將來你們年紀大一點,有所成就,如何弘法。剛才,他們兩位的報告,實際上都很好。不管有沒有準備,能夠這樣講,都是很正,很對。你們諸位都聽到了,對不對?我的話沒有過分吧?公平不公平啊?(有答:公平。)但是,問題在哪裡?我們為了培養未來弘法,自己的修持,利他的關係。他們兩位的講法都對,但沒得分量。為什麼沒有分量呢?講出來的是文字禅,不能發揮,而且,沒有實際的生活經驗,配上一切的經驗。所以,你們要注意啊,修正自己的行為也是修行之一,修行,行為就是人的生活、做事、做人。

今天是法尘師、慈仁師兩位自動出來報告,給大家做一個開頭的榜樣,下次幾乎每一個人都要講到,講不到就抽簽,抽簽還是躲掉了,運氣好,就指名,非講不可,講出來講,講不出來也要講。換句話說,你吃了飯,你總要吐一點出來吧,就是這個道理。大家要留意,所以,逼著你非看不可。

現在,我們再回轉來講,你們注意,我們的重點,研究《瑜伽師地論》不但是為利他弘法而需要看經,需要研究,需要了解講,現在我們目前最重要的是為自己的修持而講。我再回轉來告訴大家同樣的話,你們將來出去做法師時要了解,現在的講經說法不能走從前的路子,從前的路子會使人家聽得睡覺了。按照你們兩位現在的講法,比從前的路子已經很進步了。但是注意,不是說你們講的不對,而是目前有兩個限制放在這裡:一是我還坐在這裡;第二,又是一班熟面孔的同學。所以,你們想要發揮,已經心理上受了障礙。

可是,你要注意,將來沒有這種障礙的時候,我們講經說法的目的是利他,是為他人得利益,不是為了讓人家看我講得好不好,這個觀念要拿掉。我們要把自己的身心投進那個佛法裡頭去,我們把自己的身心投到了聽眾的心裡去,使人家得利益。即使你們將來不是出家做法師,在家出去上課辦教育,也是同樣的情形。教育的目的,站在臺上做老師,不是給你來表演,我們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聽眾,下面的學生,為了使他們得利益,我們如何做到使他能夠得到利益,那是你的目的。不是給人家叫好的,那不如去唱歌,唱得好一定被拍掌,不拍掌也要捧捧場,那才沒有道理。這一點特別吩咐你們注意。

現在,我們按照原文,很詳細地講下來,為什麼?為了利益自己,為了利益大家。

“複次,於諸靜慮等至障中,略有五蓋。”你看這句話,你們看書,一看就看懂了,對不對?看懂了嗎?沒有注意。其次,我們在修禅定的時候,打坐的時候,修靜慮的時候,打坐不是靜慮,是講外形,修禅定的時候,“等至障中”,有很多的障礙不是一個一個來的,同時一起來的,所以叫做“等至”,懂了沒有?我若不這樣提出來,你們一看就看過去了。就是說,在修禅定的時候,有許多障礙是“等至”一起來的,一個念頭之下一起來的,不是分開的,不是昏沉過了再來散亂,散亂過了再起昏沉。你們覺得是不是這樣的?你們講良心話,是不是昏沉過了散亂,散亂過了昏沉啊?(同學:一起來的。)所以,你們連打坐都坐不好……你昏沉的時候一定散亂,這個時候好像沒有念頭,有許多幻影,有許多幻的影子境界,這個時候散亂不散亂?非常散亂,很討厭,格老子,今天又昏沉……不要老師看見……蹧糕,很討厭!你看,是散亂?是昏沉?所以,昏沉的時候正在散亂,你們沒有檢查出來了。同時,昏沉的本身就是散亂,為什麼?因為不能使你得定嘛,所以,昏沉的本身就是散亂,換句話說,散亂的本身就是昏沉。一念覺性清明,萬缘不起,哪有散亂,既然散亂,一定落無名中,自己不知,散亂心來不知來,去不知去,本身就是昏沉了,懂了吧?所以,散亂、昏沉一念之間,這些障礙是“等至”的,懂了吧?

你們怎麼看不出來?你們都說他們兩人講對了,你們都收了他們兩個的紅包?是不是?怎麼都贊成他們對了?哈!讀書要注意,讀經更要注意。你要曉得,古人翻譯一個字都用了心思的,不亂下的。那麼,我們為什麼讀古人翻譯的經典,一看下來,“我讀懂了。”你讀懂了?青蛙跳井——噗通!不懂!你看,現在一指出來,我講的沒有錯吧?

“於諸靜慮等至”的“障”礙中間,“略有五蓋”,什麼叫“略有五蓋”呢?歸納起來大概講一點,那麼,還有一句話呢,仔細分析,還不止那麼多。這就叫讀經了,懂了嗎?你們以後要注意,以後你們上來若能講到這樣,我多高興啊,那我不曉得會開心死了!今天一夜都會散亂,不要睡覺了(眾笑)你們講的好,我歡喜地散亂了。“略有五蓋”。

“將證彼時,能為障礙。”為什麼用這句話?就是說,人隨時可以入定,可以證道。但是你看,兩腿一盤,上坐一修,這一刹那之間好像自己蛮好的,對不對?是蛮好的。但是,等到你一坐好,眼睛一閉,不好了,對不對?這一刹那之間就變了。所以,當你快要“證”入那個定的境界時,“障礙”起來了。你看,古人的文字下的多好,“將證彼”,“彼”即他,將要證到那個定境界時,起了“障礙”。

現在看來讀書難吧?你們也是眼睛,我也是眼睛啊。我若不這樣講,你們都覺得自己看了書了。然後我說你們懶,不看書,你們還不服氣,一肚子不服氣,表面上不響,心裡想:這個家夥好討厭啊,我剛剛看過了,怎麼說我沒有看?你一個字都沒有看懂。懂了沒有?要這樣讀書、看經。所以,“將證彼時能為障礙”,這些東西都是心理作用自我起來做障礙。

“何等為五?一貪慾,二嗔恚蓋,三惛沉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你們愛睡的注意,越睡越不能得定,越昏沉,久睡傷氣,醫學告訴你。所以,越睡越打呼,你看胖子愛睡,一睡著非打呼不可。為什麼打呼?氣不順啊,“噗……噗……”坐在那裡就睡。因為他氣不順,久睡傷氣,久動傷血等等,你要注意。所以,睡眠是障礙,掉舉是障礙。這是修行最重大的五蓋。

還有小五蓋:財、色、名、食、睡。錢;男女關係,兩性的關係,性的壓迫,心理壓迫,生理壓迫;名,好名包括好勝,人為什麼有好勝心?就是好名。雖然不好大名,“你看,你們做不到,我做到了,怎麼樣?”雖然不要人家恭維,自己那是顧盼自容,做好了事情的時候,“你看,你們做不好吧?我做好了!”“你看,一個帕子都洗不好,我洗給你看!你看,好不好?”這是名心。財、色、名、食、睡是小五蓋,這是大五蓋。

所以啊,我們怎麼能得定?你們諸位是不是被五蓋蓋住了,蓋者蓋也,就把你捆住了,你衝不開了,悶住了。你看,五蓋的這個“蓋”字選得好。你們現在講話,“我蓋你的!”你就天天受蓋。這叫五蓋。

下面是分析。你看,《瑜伽師地論》很科學化,先提出綱要,拿現在的方式寫文章,這本書不知要費多少紙了,上面是五個綱要,下面是分析。

“貪慾者,謂於妙五慾,隨逐淨相。”你們文字都看懂了,剛才都講過了,實際上你沒有仔細。“妙五慾”?色、聲、香、味、觸是五慾。我問你,你們兩個都講過了,你們大家都看過了,你不願意看的那個東西,你喜不喜歡看?那就不“妙”了,那個不妙的色,不要你解脫,你也懶得看,轉過來了。你看到一個剛跟你發過脾氣的人,冤家,你看到他一定不看,因為他不是“妙五慾”啊,對不對?那個好看的,雖然為了戒律的關係不想看,只好站在那裡,眼睛都瞄他一下,那就是“妙五慾”。聲也是如此,好聽的聽,你聽不聽?一定聽,雖然要打坐,心想:聲音最好大一點。若聽不見,還趕快打坐,想坐到心靜好聽見,對不對?所以,“妙五慾”的“妙”字是沒有標準的,你認為的妙,我可能不妙啊。

所以,“於妙五慾,隨逐淨相”,隨即追,跟著“五慾”跑了。“淨相”是淨土的相?什麼叫“淨相”?你喜歡的就是“淨相”。譬如一位藝術家,看見喜歡的畫,看到那個風景,“哎呀,好美啊!”然後,手這麼一放,“啊,給大自然融化了!”那就是藝術家的“淨相”。一位音樂家聽到好聽的,兩個腳就在下面自然就拍起來了,手也拍起來,這是你喜歡“逐”聲音的那個“淨相”。你絕不會要不淨相吧?如果一個人罵你:“你這個混蛋,你是討厭鬼!”你還會拍腿、打拍子?你才不聽呢,因為這不是你心的“淨相”,曉得吧?所以,你注意佛經這兩個字,我們一切眾生“隨逐”妙慾的“淨相”,這個“淨相”是隨什麼而定的呢?唯心而定,唯識而轉,唯你心意識而轉,對不對?這樣懂了吧?以後出去要這樣講,說話有力,而且不要“嗯、啊、那麼、這個”,這都不能要的。“隨逐淨相”。

那麼,因此引發了你心的習氣,所以:

“慾見,慾聞,乃至慾觸。”“慾見”,隨時想看見這個色相,“慾聞”,隨時想聽這個聲音,色聲兩樣講了,下面的香、味是同樣的,懶得講了,文字上省略了,用“乃至”兩個字,一路下來。“觸”,什麼是“觸”啊?……

“或隨憶念。先所領受。尋伺追戀。嗔恚者。謂或因同梵行等舉其所犯。或因憶念昔所曾經不饶益事嗔恚之相。心生恚怒。或慾當作不饶益事。於當所為嗔恚之相。多隨尋伺。心生恚怒。”(十一卷)

……“窗子怎麼開了?膀子不舒服!”觸,感受。討厭這個坐垫,“好硬啊!昨天誰給弄濕了,沒有講,屁股坐上去冰,觸著不舒服。”觸即感受,接觸。乃至穿的一件衣服太緊,打坐起來覺得裤子太緊,觸法。所以色、聲、香、味、觸,你看,我們為什麼不能得定,就是在這裡,“乃至慾觸”。

那麼,這種心理行為的生起是怎麼來的呢?

“或隨憶念,先所領受,尋伺追戀。”所以你看,真的佛法是個大心理學。我們有時候靜坐起來,並沒有色、聲、香、味、觸——你說我們大家那麼蹧糕嗎?嘿,有時候一點都不蹧糕(暫斷)……不知道。當你坐到差不多入港的時候,就是將入靜時,來了,有時候恍恍惚惚的,好像做夢一樣,前面看到山啊、水啊,忽然,人的影像……這就說,過去生的種子現行起來,都是妙五慾的。“隨憶念”,這個“憶念”不是你有意去“憶”它,阿賴耶識種子形成的。所以,不管是修外道或者修佛法,有許多人打坐坐得好的時候,認為自己,“哎呀,我都看到光了,看到人了,有神通了。”實際上,是阿賴耶識這些五蓋種子所形成的,他以為是眼通境界了,都是這樣入魔的,乃至於說跟鬼兩個打交道了,乃至於說有眼通了——是通了,什麼通?魔通,就是這個境界。這就是五慾蓋的過去生到現在生的種性形成了這個習氣影像而來,這就是唯識的道理,你們要研究,懂了吧。

所以,“或隨憶念”,那一個境界是怎麼來的呢?“憶念”所生,回想,不是你有意地去回想啊。譬如有一個經驗,你們每天夜裡將睡未睡,快要進入睡眠之間,將要進入睡眠境時,你眼前迷迷糊糊的有些境界,對不對?都有過這個經驗吧?你們沒有睡覺的經驗啊?(對某同學說:)像胖子沒有,躺下就睡,睡醒就起來,是不是這樣?(答:不容易)不容易躺下啊?那你倒蛮好。差不多都有這個經驗,對不對?這個時候,你是故意去想嗎?沒有,因為你想睡眠,並沒有故意去想,可是,這個境界在將睡未睡之間就要來的,對不對?大部分有這個經驗吧?這個就是“憶念”。由此“憶念”,你了解了,所以在打坐的時候,入定的時候就要注意了,有時候我們的憶念是這樣來的。這個憶念是非有主的憶念,那麼,沒有主嗎?有主,過去生阿賴耶識的種子生。我們眾生對憶念的串習習氣非常重,那是阿賴耶識起的憶念。所以,有時候覺得靜坐坐到無念,那個無念裡頭正在有念,你沒有檢查出來而已。

所以,“或隨憶念,先所領受”,過去,這個過去不是講這一生啊,定力越高,有些境界來的越奇怪,你這一生絕沒有經驗過的地方現前了,絕沒有經驗過的事情現前了,那麼,你懂了這個教理,你就曉得,啊,這是我過去某一生經過的,這個世界不是我這一生所經過的。我們每個人下過地獄,也上過天堂,他過去生的種子在這個時候呈現,這個就是“或隨憶念,先所領受”。領受是受陰,“領受”,拿現在粗的文字講,即過去經驗過的,過去領略過的。“受”,受陰,過去在我們心性上,也是長時間了,受那個境界。拿現在心理學的名詞,念頭下意識地,就是第八阿賴耶識去“尋伺”它,去“追戀”它。

譬如說,我們經常說一個打坐的笑話,那個老太婆跟老頭子學了打坐以後,“哎呀,真好啊,十年前人家欠我的十塊錢,都忘了,一打坐想起來了,打坐真好。”你看是笑話,對不對?不是笑話!打坐靜極了,真把你阿賴耶識的種子會跳出來,是,沒有錯。透過這個笑話,你想想看,這是什麼力量呢?因為靜極了,就把你阿賴耶識的種性翻出來了。所以有些人,本來個性蛮好,坐坐,脾氣反而大,是過去生被壓制在裡面的嗔心跳出來了,那個毒發出來了。所以,有時候坐坐,就會哭起來,那是神經啊?不是神經,他過去生的那個慈悲心,乃至自己多生累劫的墮落,現在到了定境啊,自己好像講不出來,也沒有什麼傷心的,可是會傷心起來,好像說:我怎麼墮落到這一面?這是阿賴耶識的種子被挑動。所以,這個“尋伺追戀”並不一定是屬於現在的現行,現行兩個字懂吧?是來自種子上的,種性上的“尋伺追戀”。

這是講廣義的貪慾蓋,要注意啊,狹義的貪慾蓋比這個還嚴重。狹義的貪慾蓋多半是現行裡的,廣義的貪慾蓋則包括現行及過去生阿賴耶識的種子,狹義的貪慾蓋現行裡頭的多。怎麼叫現行?譬如說,你們年輕人正在談戀愛時,想打個坐再去談戀愛吧,打個電話?哼,不行……。你看第六代達賴喇嘛的情歌,第六代達賴喇嘛總不錯吧?他自己講的老實話,“動時修止靜修觀,歷歷情人掛眼前”,打起坐來,想觀想準提菩萨的十八只手,一下子,他那個情人的手就出來了,並沒有想她來啊!所以,“若把此心移學道,即身成佛有何難?”這是真的嘛。“入定修觀法眼開”,打坐入定想觀想菩萨。“祈求三寶降靈臺”,祈求菩萨在定中現身。“觀中諸聖何曾見”,打坐起來連菩萨的影子都看不見。“不請情人卻自來”,不要念咒子,那情人的影子來了,這是現行的貪慾蓋。這個力量比那個種性裡的來的粗,其實,看著是粗,去的也容易、快。可是呢,你若沒有經過修持,現行的力量就把你障礙住了,還不要說這個廣義的了。我剛才提過,廣義的有許多是阿賴耶識的種子發起來的,你在不知不覺中就上了當,中了魔障。現行的,乃至我想到父母……诶,想父母沒有錯啊?拿修定來講,這一念就是眷屬之念,你就障礙住了,現行起了就障礙,你要注意。

所以,現在講的是廣義的貪慾蓋,還不講狹義的,你們還要注意狹義的。這樣清楚了沒有?你們以後要這樣講,要這樣讀書,要這樣讀經。

“嗔恚者。”你看有許多人講,“我從來沒有嗔心啊,脾氣好啊。”剛才我們吃飯的時候講到血型,A型、B型、O型,哎呀,脾氣大啊!其實啊,血型不一定,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嗔恚”性。你說脾氣好的人不發脾氣啊?他是悶氣啊,悶在裡頭發。壞脾氣的人連面孔上的每個細胞都討厭,你看,有許多人,一看那個相,一臉肉都是橫肉,你們看得出來嗎?你們這裡同學很多了,一臉都是橫肉,或者,他的細胞裡都有“嗔恚”,沒有轉化過來。若轉化過來,哪怕你在金剛怒目的時候,你一看都是慈祥,那才把習氣轉了,你們要注意。你看,有許多人的笑,一臉都是橫肉的,**相,你們注意。“嗔”是外表的,粗的;“恚”是內在的,細的。

“謂或因同梵行等舉其所犯,或因憶念昔所曾經不饶益事,嗔恚之相,心生恚怒。”怎麼樣會“嗔恚”?簡單一句話就是脾氣大。我們同學裡頭脾氣大的太多了,將來都成為“氣大佛”,八十八佛之外的啊,將來都是九十九佛(眾笑)。“嗔恚”是怎麼來的?你們檢查反省自己,“同梵行等舉其所犯”,同學們在一起修行,我們這一堂人,大家在這裡“同梵行”,共同修行。人家的錯誤你看不慣,脾氣大了,對不對?你們有沒有這個經驗?(有答:有。)噢,太多了,不要谦虛了(眾笑),太多了,看人家的錯誤看得透徹得很,把自己都忘了,“心生恚怒”“舉其所犯”。然後呢,氣得自己打坐都坐不好,障礙蓋住了。你們回想一下看,你們氣得臉紅,紅得要發紫的都有。還有呢?“或因憶念昔所曾經不饶益事”,或者想起過去受了人家一句話的氣,現在一打坐想,格老子!氣死我了!格老子!我當初脾氣為什麼那麼好?現在越想越氣!有沒有?(有答:有。)哎,你們很好,坦白。你看,修行之難。所以心裡頭發怒。

“或慾當作不饶益事,於當所為嗔恚之相,多隨尋伺,心生恚怒。”或者現在,就是在打坐的時候;或者就在今天,這個“當作”包括今天,包括現在這個現有的環境;或者如張尚德教授當年一樣,那時他二十幾歲,跟我打七腿直痛,看到我坐在上面,滿堂都是老頭子,很有地位,他越看越氣,你看張教授那個眼睛,本來就(眾笑)……他心裡怎麼想,格老子,我不坐了,我去找一颗炸彈,把你們這一批人都炸死了!都是飯桶,坐在這裡幹什麼?你問問他,他就這樣嗔恚,這就是“當作”,現場的。“當作不饶益事”,不利於眾生的事,就是張教授那一年,他二十幾歲時想拿一颗炸彈把這個禅堂連我都炸在裡頭。他本來就是這樣想嘛,他有篇文章叫跟我算账,你們看過沒有?有這個事了,他很坦白,是真的嘛,你問問看。佛經沒有一句話是假的吧,所以佛能夠知一切心,現在拿張教授過去自己經歷的給你證明。這樣一證明,你對這句經文讀得就更親切了。“或慾當作不饶益事”,當場就想做一件非常對大眾不利的事,很壞的事。“於當所為嗔恚之相,多隨尋伺,心生恚怒”,就是說,這個心理的現狀,就是說你當場那個脾氣,心裡頭壓都壓不住,越來越大。“尋伺”即現在心理學的聯想,聯想到一切,“多隨尋伺”,然後,越想這個南家夥越壞,不止今天害得我腿直痛,前天還叫我念佛,簡直狗東西,念個什麼佛啊!都來了,聯想都來了,越想越氣,這叫“多隨尋伺”,懂了嗎?“多隨尋伺”就是多多地跟著多方面的聯想來,聯想一來啊,脾氣越來越大,“心生恚怒”,心裡頭脾氣越來越大,這是廣義的“嗔恚”相。

狹義的嗔恚相,彌勒菩萨在這一段沒有講,狹義的嗔恚相是什麼?你討厭自己,打起坐來,“格老子,怎麼不得定呢?坐了三個月了……九月一號開始到現在……媽啊,我兩個膝蓋頭怎麼不幫忙呢?”對不對?有沒有?(有答:有。)噢,有,對了,這就是狹義的嗔恚相,對自己都不滿意。人生啊,有時候活著對自己不滿意,你知道嗎?你們有沒有這個經驗?個個都有經驗。你看佛對心理學透徹透了,人生有時候活著,對自己厭煩。自己每天早晨起來,照照鏡子,化妆一下,蛮好看;有時候,自己照鏡子很討厭自己,會不會?都有啊,狹義的嗔恚相,你們要注意。

所以,為什麼自己修行不上路呢?不是打坐的工夫不到,是理不透!你把心裡的每一個心理都自己檢查清楚,沒有不得定的,告訴你。所以要思維修,要參通這個理。同樣的一篇書,你們會講,我也會講,為什麼我比你們賣座啊?票房的記錄高一點,為什麼?(眾笑)就是亂說,會說嘛。你們為什麼不會那麼亂說?因為你自己沒有把自己的身心投進去,懂了吧?所以,要曉得這個道理,所以,自利、利他都是困難的事情,不是容易的。現在講了“嗔恚”之相,休息一下,昏沉一下……


“惛沈者。謂或因毀壞淨尸羅等隨一善行。不守根門。食不知量不勤精進減省睡眠。不正知住。而有所作。於所修斷不勤加行隨順。生起一切煩恼。身心惛昧。無堪任性。睡眠者。謂心極昧略。又順生煩恼壞斷加行。是惛沈性。”(十一卷)

現在開始要講昏沉啦。昏沉,你們注意啊,你們每一位昼夜都在昏沉中啊。古人不是有一首詩嗎,我經常講,你們有些新同學可能沒有聽到過,《千家詩》上有,什麼人做的一首古詩,“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一天到黑自己昏頭昏腦,酒喝醉了一樣,忽然聽到春天完了,就想郊遊去,爬山。結果碰到庙子裡的一個和尚,到庙子裡談一下,“偶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這首古詩很好,是有名的名詩。結果到了清朝,有一個讀書人,也到山上去玩,經過一個庙子,只有一個和尚,這位和尚緊拉到他講,哎呀,他煩死了。後來,這個和尚聽說他是,“哦,你是某人啊!哦,那很好……”曉得他文名好,拿出紙來,請他題一首詩。他就把這首詩颠倒了,平仄押韵都對,“偷得浮生半日閒,忽聞春盡強登山。偶過竹院逢僧話,終日昏昏醉夢間。”把這個和尚罵了,一天到黑都終日昏昏。你看,這樣一換過來,四句話一颠倒了,平仄音韵都合,罵人不帶臟字的,你看,一點臟話都沒有。“偷得浮生半日閒,忽聞春盡強登山。偶過竹院逢僧話,終日昏昏醉夢間。”所以,我們修行人不要給人家罵我們是“竟日昏昏醉夢間”,是昏沉人。

“惛沈者。”什麼叫“昏沉”呢?

“謂或因毀壞淨尸羅等隨一善行。”剛才你們提到昏沉,這一段最重要,大家隨便講過去了。犯了戒的人容易昏沉,“尸羅(si-la)”,戒律,“淨尸羅”,尤其是漏丹了,男孩子們遺精啊、手淫啊,女孩子們經期要來啦,月經來以前脾氣大,心理煩恼起變態,或者有男女行為,或者種種等等,淫戒犯了。殺盗淫妄戒犯了的,馬上給你颜色看,定境界就差了。很多朋友最怕我瞪眼睛,有許多老輩子的朋友,我一進門,我那個眼睛這樣一瞪,他們嚇死了,因為他們昨天做了的事我都知道了。然後,我說“吃藥,感冒了。”這兩天有好幾個朋友一進門,我一看,“吃藥,感冒了。”他們說:“哎,老師,你怎麼知道?我沒有啊。”沒有?好啦,你不吃,第二天鼻涕來了,“咳咳”咳嗽,“哎呀,老師真靈光,你怎麼一看就會來。”難道我眼睛裡有感冒細菌啊?因為他臉色上已經掛起來了,犯“淨尸羅”。所以大慧皋罵弟子們:“你們不要在我前面啰嗦!在我前面走三步路,已經曉得你命根在什麼地方!”就是這個,逃不過的。所以,“毀壞淨尸羅等”,包括很多。

“隨一善行”,怎麼講法呢?隨便你做了哪一件壞事——你說這裡沒有這麼講,“隨一善行”嘛,哎,這句文章是跟著上面來的,就是“毀壞”“隨一善行”,你毀壞了任何一點的“善行”,心理行為,善心不起。

善何以有這樣重要呢?這就是心理行為同生理的關係了,為什麼古今中外一切宗教都贊叹善行呢?善能生陽,陽氣就來了。所以,“為善最樂”不是教育上的話,不是教條。人為什麼快樂呢?陽氣來了就快樂,陰氣來了,都是陰氣就煩恼,就忧愁。陰者就是五陰、五蓋,懂了嗎?所以善是陽氣,譬如我今天做了一件大好事,高興,高興陽氣就來了。所以,“隨一善行”拿白話來講:任何哪一種善行你破壞了,就容易落昏沉,頭腦就昏聩了。譬如殺了人的,最後都被抓住了,因為他頭腦昏聩了,東逃西逃最後還是逃不了,因果也是這個道理,懂了吧?所以,這句話你們一看,簡單地就過去了,這是最重要的話,對不對?你們兩個人現在服氣了吧,所以啊,票房紀錄不高,票房要叫座、賣座,高一點,一句話也不能馬虎。

“或因”,“或”是不定,昏沉並不一定是從這個來的,不過這是個重要的,“或因毀壞淨尸羅等隨一善行”。第二:

“不守根門。”哪個根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怎麼叫“不守根門”?看電視看多了,打起坐來眼睛痛,愛昏沉睡覺了——不守眼根門。聽人家講話,聽歌聽累了,一打起坐來就——不守耳根門。鼻根門是什麼呢?鼻根門你難懂了,你天天練氣功練多了,容易昏沉,呼吸氣不夠也容易昏沉,什麼東西刺激了……你們不要拿我這句話做榜樣,我今天吩咐了,你們做榜樣要犯過錯的。什麼是鼻根門?譬如佛經上說,有個比丘隨時昏沉,昏沉的厲害,一打坐就昏沉。很多了,現在很多比丘我也看到,一打坐就昏沉,他逃不過我的眼睛。昏沉有昏沉相,平常都有一股昏沉相,等於人要死就有個死相。很多老和尚肚子大大的,像個彌勒佛一樣,臉上一臉的黑氣,滿眼的血光,一打坐就昏沉。再不然,口水答答滴滴地就出來了,昏沉相。“尸羅”有問題,“尸羅”犯了什麼問題?不守根門。那麼,這個比丘就是這樣,坐起來就昏沉,不打坐蛮好。來問世尊,佛說:“山中有草可以解倦。”山裡有一種草可以去掉昏沉,什麼東西啊?(師舉起香烟,眾笑)這個東西,佛曉得,佛發明的,“山中有草可以解倦”,其名曰“烫八哥”(tobacco),烟草,你們不要學著抽啊,你們不要跟我學壞事啊,抽了烟就散亂。

但是,除非你真有定力,隨時入定的人,不要使他走入定境,還有很多事,你只好偶然服用咖啡、茶葉,都會起散亂。所以,為什麼不準吃五荤呢?五荤刺激性,增加荷爾蒙的,刺激神經的,不容易得定,所以,佛戒五荤的理由在此。譬如大蒜、葱,吃多了以後,刺激你神經振奮。但是,太昏沉了,做藥吃,不算犯戒,要懂這個道理。哎,不要聽了我的話,借口這是老師說的,所以你們學抽烟啊,我抓到了就捶,打香闆,你們沒有這個資格。如果你太昏沉了,或者可以喝濃茶。你看,我一天喝這樣的濃茶,還不是冻頂乌龍,是最濃的鐵觀音,一天要三、四杯,那個熱水瓶要5-6磅,你們受不了的,不要隨便亂來啊,要出毛病的。這些都不要學,作個話頭在參可以。所以,這是香跟鼻子的關係,鼻子不守根門,也容易昏沉。

“食不知量”,味,舌頭的味,東西吃多了,愛吃,貪吃了,饮食一多就昏沉。所以佛戒過午不食,為少昏沉。肠胃清了以後,腦子就清;肠胃不清,腦子就不清,要注意。 所以,比丘戒過午不食是有理由的,有科學的道理。

“不守根門”,眼、耳、鼻、舌都講了,身根又是什麼?男女生殖器,身根。所以戒律上,男女生殖器,性器官叫做身根。年青人犯手淫的,犯遺精的,身根破壞了,身根破壞了容易昏沉。跟你們講明了吧,不然你學佛,一輩子學死了,不曉得身根是什麼,男女性器官是身根。女性還不止生殖器部分,兩個乳房也是身根之一,兩個乳房是生命的根。這叫“不守根門”。

所以昏沉,或者是“毀壞淨尸羅等隨一善行”,或者是“不守根門”,或者是“食不知量”,你們貪嘴亂吃,吃的太多了,是“食不知量”。你說:“哎,我都不吃了。”那也是“食不知量”,餓壞了,餓出十二指肠溃疡,胃有毛病,餓壞了的。像我,個把月不吃東西,也不睡眠。有個老居士一聽,很高興,他也照著做,結果十天不吃東西,進醫院開刀了,胃割掉一半。

我說:“為什麼?”

“我學你啊。”

“我沒有開刀啊,你怎麼學我呢?”

他說:“我看你不吃飯,又不睡覺,精神很好,一天可以當兩天,做兩天的事,我也那麼做。”

我說:“所以你進醫院,把胃切掉一半。”餓出來的,你不要亂搞。做勞動工作的更不能餓還想學這一套,臉上一臉的乌氣,你搞吧,將來胃要開刀的,這都是“食不知量”。

“不勤精進,減省睡眠。”這是心理方面的,心理懶惰,“不勤精進”。睡眠不夠,打起坐來容易昏沉。叫你們看文字,不要將“不勤精進,減省睡眠”看錯了,以為是不要睡眠,錯了。

睡眠是根據年龄來的,譬如一個嬰兒生下來,這就是科學了,嬰兒的睡眠需要18—20個鐘頭,“終日昏昏醉夢間。”稍稍長大到十幾歲的孩子,需要睡眠十幾個鐘頭。所以,現在的孩子們讀書,都戴上了近視眼鏡。每天6點鐘起來趕公共汽車上學,還背那麼多東西,從小都在毀壞自己的這個民族,我大反對這種家庭教育。睡眠已經不夠了,加上營養不夠,然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結果龍也成不了,變泥鳅;鳳也變不了,變乌骨鸡(眾笑),有什麼用?這是父母不懂事。所以我經常大聲疾呼地講:現在的父母統統要回來再受教育,四五十歲以上的父母要再來受教育。假如我辦一個父母教育學院,我拿個香闆,每個當父母的進門,都打三百闆屁股再說,粗制滥造地生了那麼多青年!(眾笑)真的,很嚴重的問題。你要曉得,少年人要十幾個鐘頭的睡眠。老年啊,你給他睡也睡不著,一夜睡兩個鐘頭已經太多了。所以,老了能睡能吃……我跟他們說笑話,他們睡不著,我說我啊,每天睡不夠。我假設真要睡啊,我可以連著睡二十幾個鐘頭,大睡一番。我每天睡不夠啊,可憐啊,尤其是你們,害得我連覺都睡不好。所以,老而能睡並不壞,越老越不要睡。可年青人中……當然有些是病相了,譬如太胖的人愛睡,那是病,你不要找理由,說因為我個子大、胖,所以不要緊,我迟一點起來吧,少打點坐吧。再不然,《瑜伽師地論》上說不能‘減省睡眠’啊,你不要拿這句話哄我啊,那不行的。所以,饮食跟睡眠都要知量,知時知量。

“不正知住,而有所作。”這八個字怎麼講法?你的知識的範圍,“不正”的“知”識,“住”在某個不定的境界上,不好的境界上,習慣性地“住”在這個境界上,“而有所作”,自己亂作。

“於所修斷不勤加行隨順。”睡眠可以“修”行做工夫把它斷了,不要睡眠了。但是你修行,對於“斷”去睡眠的“加行”方法不懂,加工的方法你不懂。那麼,如何才能斷除睡眠呢?氣功,瑜珈氣功,不是瑜珈術,佛法裡有特殊氣功的修法。所以道家這幾句話,“精滿不思淫,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精氣神充足。神怎麼充足,腦的氣,神打開了,那就不需要睡眠。

所以,這個四大的身體修練成功了,精氣神修練成功,轉化了以後,這一身都是業力習氣,轉化了以後,“夜睡無夢”,要睡絕對沒有夢,一覺可以睡多少年,也可以一秒鐘不睡;“身輕如葉”,身體輕的像樹葉子在空中飘一樣;“昼夜長明”,白天、晚上,此心永遠是光明清淨,才可以。

你們做到沒有?你們都做到了,因為昼夜長明的,你們也昼夜長明你曉得嗎?相反的“冥”;你們也身輕如葉,輕骨頭,自己看自己不貴重,那就是身輕如葉了,罵人是輕骨頭了;你們也做到夜睡無夢,昏沉也是夜睡無夢。所以這三句話,同樣的情形,相反的意義,要做到啊。

所以,睡眠是修所斷的,注意啊,記起來,睡眠這個習氣是修所斷的,要修持做工夫才能把它斷了,工夫不到斷不了的。睡眠是個習慣,現在西醫也曉得,睡眠是個習慣。譬如我幾十年練習睡眠,人家問我你究竟睡多少?我說我不一定。真講老實話,告訴你,不一定,我能夠長睡也能夠不睡。那麼,你幾時睡眠呢?我不一定,分期付款,今天夜裡有事,可以到通天亮;白天也不管,當夜裡,抓住時間就睡。因為你覺著,我夜裡需要睡,白天不能睡,這是個習氣的觀念。所以,有許多人到外國去,一過了換日線,今天到了美國還是白天,所以,從美國住了幾個月回來,好幾天睡不著,昼夜時間颠倒了。其實,你把昼夜的時間觀念忘掉,要睡就睡,沒有什麼颠倒。這個颠倒、不颠倒是個心理上習氣的觀念。所以,睡眠饮食這些都是修所斷的,懂不懂修所斷?是修持做工夫可以斷除的習氣。那麼,修斷要怎麼樣修呢?要勤於加行,才能斷除睡眠。所以,“不勤加行”,就“隨順”這個睡眠的習慣去了。

可是,你們不要亂幹哦,聽了這個話:哦,我要把睡眠修斷了。你算不定眼睛就修瞎了,第一眼睛就吃不消。這要懂得加行的修法,加行的修法不是那麼簡單的。你們真的修得好,近視眼睛就會恢複了,不近視了,至少是度數減退。老花眼,像我,可以不戴鏡子看這樣的字給你們講,看得很清楚。不過呢,年紀到底大了,總有一點吃力,所以,還是配一副最輕度的鏡子戴戴,而且也表示像個學者的樣子(眾笑),你們戴鏡子都像學者。所以,“於所修斷不勤加行隨順”。

“生起一切煩恼,身心惛昧。”因此,昏沉是“生起一切煩恼”。你說我昏沉,睡覺有什麼煩恼呢?睡覺本身就是個煩恼。什麼煩恼呢?身心昏昧。生理一天重重的,不舒服,對不對?不輕松嘛。你看,你們感覺到身體輕松不輕松啊?腿子痛了,坐骨神經痛了,這裡那裡不舒服了,頭發胀了,腦後一層闆一樣,對不對?你們感覺到腦後一道闆,兩個眼睛幹幹的,是不是啊?通常毛病都有的,這不煩恼啊?因為你們煩恼慣了,所以不覺得煩恼。我若碰到這種情形,我就煩死了,絕不讓這個身心留一點點這些東西。再不然,我就抓藥,自己把它解決了,不是自殺(眾笑),是把這個病給它解決了,不留這個病態在身上,都是障礙修行的。

所以,大煩恼就是昏昧,一天腦筋糊裡糊涂,腦筋不清醒,這還不煩恼啊?這是身煩恼;心煩恼呢?智慧開不了。所以,昏沉能夠使你生起一切的煩恼。換句話,大昏沉的人,貪、嗔、痴、慢、疑都來了。愛睡眠的人,一定好吃懶做,愛睡眠的人,酒色財氣都喜歡,你去研究去。尤其慾界中間,我們眾生都在慾界中,慾界中犯罪的行為,都是在快要到睡眠,晚上來的,對不對?同樣的事,你們都不研究。所以研究清楚了,就曉得睡眠、昏昧“生起一切煩恼”,跟著這個東西來。

我們曉得跳舞厅陰暗,一進跳舞厅……我也常常去坐,現在沒有空了,我是不會跳,進去“擺八字攤”(閒坐),泡杯咖啡。為什麼?我講是到地獄裡頭玩玩。那裡頭燈光一關,黑暗的,只看到鬼影幢幢(眾笑),那是個地獄的畫面,很清楚。然後看到藍的眼睛,各種樣子,然後,打一個吊死鬼的結子(領帶),然後在裡頭扭啊扭啊,他都在昏昧的境界裡,真的。所以,為什麼要燈光暗才舒服,就是使你身心進入昏昧。可是一切眾生啊,以自己身心進入昏昧反而為快樂,奇怪!此所謂佛說“眾生颠倒,是為至可憐憫者也。”為什麼修成功了要入大光明定?不在昏昧境界裡,懂了吧?哎,我說懂了沒有,好像沒有人答應我,好像沒有懂啊?哈。

“無堪任性。”這四個字怎麼講?你擔當不起來修行的事,因為你心力不夠堅強,因為你身體不夠堅強,所以“無堪任性。”“堪”是可能,“任”是挑這個任務,所以你“無堪任性”。這是只講昏沉哦,沒講睡眠,重點在下面的睡眠:

“睡眠者,謂心極昧略。”睡眠比普通的“終日昏昏醉夢間”還要厲害,心完全糊涂了才是睡眠。

“又順生煩恼,壞斷加行,是惛沈性。”睡眠多了的時候,容易生起一切煩恼。譬如你們年青人,你們什麼時候遺精啊?睡眠中遺精、漏丹,對不對?哦,“順生煩恼”,你不睡也不會漏的,對不對?可見睡眠這一條很明顯,你們男孩子經驗很多,少數女孩子也有這個經驗。女孩子也有漏丹,不過女孩子更糊涂,自己不知道,以為自己沒有,也都是在睡眠中起來的。所以講,睡眠是“順生煩恼,壞斷加行”,因為睡眠了,修行的四加行都做不到了。廣義的四加行原則:煖、頂、忍、世第一法,沒有一樣做到。狹義的四加行……睡眠了,你做什麼工夫呢?什麼工夫都做不到。

所以你看人生,活到60歲,一半是睡死了的,對不對?一半在床上嘛。你把人算算帐看,假使一個人活60歲,15歲以前不懂事,不談了,老年中的十年沒有用,還剩35年,35年又有一半睡在床上了,還剩幾年?十幾年了,吃了三餐飯,屙了兩次大小便,還剩幾年?

“心極昧略。是睡眠性。是故此二合說一蓋。又惛昧無堪任性。名惛沈。惛昧心極略性名睡眠。由此惛沉生諸煩恼隨煩恼時。無餘近缘。如睡眠者。諸餘煩恼及隨煩恼。或應可生。或應不生。若生惛昧。睡眠必定皆起。掉舉者。謂因親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或隨憶念昔所經歷戲笑歡娛所行之事。心生諠動騰躍之性。惡作者。謂因尋思親屬等故。心生追悔。謂我何缘離別親屬。何缘不往如是國土。何缘棄捨如是國土來到於此。食如是食。饮如是饮。唯得如是衣服卧具。病缘醫藥。資身眾具。我本何缘少小出家。何不且待至年衰老。或因追念昔所曾經戲笑等事。便生悔恨。謂我何缘於應受用戲樂嚴具朋遊等時。違背宗親朋友等意。令其悲戀涕淚盈目。而強出家。由如是等種種因缘。生忧戀心。惡作追悔。由前掉惡作追悔。由前掉舉與此惡作處所等故。合說一蓋。又於應作不應作事。隨其所應。或已曾作。或未曾作。心生追悔。雲何我昔應作不作。非作反作。除先追悔所生惡作。此惡作缠猶未能捨。次後複生相續不斷忧戀之心。惡作追悔。此又一種惡作差別。次前所生非處惡作。及後惡作雖與掉舉處所不等。然如彼相騰躍諠動。今此亦是忧戀之相。是故與彼雜說一蓋。”(十一卷)

“我現在六十幾了。”

“治療幹什麼?”

“失眠啊。”

我說:“你死了沒有?”

“诶,南老師你真開玩笑,死了還會跟你談話啊?”

我說:“好啊,你沒有死呀,你失眠三十年,現在六十幾歲。我們活六十年只活了三十年,你活了六十年等於活了五六十年呢,你有一半還不睡嘛。多好呢,這個帐一算,蛮劃得來的。”失眠不是病,失眠是什麼病?心理病,“哎呀,我昨天沒有睡好,失眠了。”這個最嚴重。所以你要曉得,失眠並不是病。所以說,失眠是“順生煩恼,壞斷加行,是惛沈性”,是大昏沉。

“心極昧略,是睡眠性。”越笨蛋越愛睡,世界上有一位老兄專門睡,這位老兄我們不講了,黑的,吃了就睡,睡了就吃。“心極昧略”,他的頭腦不大用心,心裡頭“終日昏昏醉夢間”,這是睡眠。

“是故此二合說一蓋。”大的昏沉叫睡眠,小的睡眠叫昏沉。所以,這兩種合起來是修行障礙的一蓋,把你蓋住了。

“又惛昧無堪任性,名惛沈;惛昧心極略性,名睡眠。”再詳細地講,一天到黑昏頭昏腦,什麼事情都做不成。譬如你們寫文章,有時候你們的境界啊……你看對不對,(師做動作)看書的時候拿起看……(眾笑)看不下去,昏沉。寫文章也是這樣,拿著筆,半天,這半天在哪裡啊?同孫悟空的那個兄弟在一起了,悶住了。雖然悶住了,你的眼睛還是瞪著的,在“惛昧”中,你要注意,這就是“惛昧”。所以,隨時看到你眼睛是張開的,清醒——在惛昧。

為什麼佛教要敲木魚?魚是昼夜不閉眼睛的。古人說魚不睡覺,其實魚也睡覺,魚眼睛張得大大的,瞪在那裡,尾巴不動的時候,它在睡覺。但是古人認為魚是不睡覺的,所以佛教要敲木魚,叫我們昼夜清醒。所以,那個敲的東西上畫個魚,叫木魚,不然敲木魚幹什麼?敲木頭就敲木頭,為什麼叫做敲木魚呢?懂了吧?魚是表示昼夜長明,警覺性。

所以,睡眠“惛昧無堪任性”,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功,頭腦“終日昏昏醉夢間”,你一天到黑在細昏沉中,細昏沉、惛昧造的果報——你以此以為修持,他生來世的果報是白痴、笨人。假設做人是笨人,若變猪就是笨猪,肥是很肥了,肉很值價,變狗也是個笨狗,變鸟也是個笨鸟,你們注意,昏沉有這樣可怕!所以,“惛昧無堪任性”,“堪任”是不能擔任任何事。

我們事法都曉得“事業看精神”,一個真做事業的人,真有學問的人,他有超過人家的精力,這個精力是怎麼來的呢?意氣來的,誌氣來的。你說我沒有誌氣。不然,若有人拿枪逼著你:“格老子,三天不準你睡,你一睡就枪毙你!”你看你睡不睡?你就有“堪任性”了,絕不在睡了,因為你要保命啊,精神就來了。所以精神越用越出來的,頭腦是越用越靈活的。你說:“不行啊……我用完了……哎呀,我身體不好啊……”一看這個家夥就是懶家夥,像我碰上這種人,絕不要他做事,因為他無“堪任性”,不能擔任工作的。學問事業,一分精神,一分事業,一分學問,是這樣來的。

所以,“惛昧無堪任性,名惛沈;惛昧心極略性,名睡眠。”“惛昧”到最後,一點清淨都沒有了,糊裡糊涂,這就叫做“睡眠”。

“由此惛沉生諸煩恼時,無餘近缘。”所以,由這個“惛沉”生起一切的“煩恼”。乃至大“煩恼”即根本煩恼:貪、嗔、痴、慢;隨煩恼即小煩恼,《百法明門論》裡都有,恚心就是小煩恼。“無餘近缘”,其它的善缘就不容易接近了。

“如睡眠者,諸餘煩恼及隨煩恼,或應可生,或應不生。”“睡眠”的時候,根本“煩恼”,貪、嗔、痴、慢等等,“及隨煩恼”,因大煩恼而生出來的兒子叫小煩恼,學理上的《百法明門論》叫隨煩恼,隨著大煩恼而變化出來的心理行為。“或應可生,或應不生”,這些煩恼或者應該生,或者應該不生,睡眠的時候。這個話怎麼講?睡眠的時候煩恼在哪裡?你們找不出來啊?你們都經驗過的,為什麼找不出來,因為你們的腦子在惛昧中,所以沒有這個智慧。就是你做夢啊,夢中起的煩恼來,獨影意識起來的。睡眠中還有什麼起來?第七識中自己起的。你去觀察,哪一天你們大家輪流不睡覺,觀察同學,看他睡在那裡起煩恼,你看那個臉啊(師做表情)……再不然……(眾笑)他在起煩恼。你看睡眠時臉上的表情,你細細地觀察,就有他心通,你就曉得他心裡在想什麼。(師做表情)……那絕定有怪事。有時候笑得都笑眯了,有時候氣得啊……一個人在睡眠時,隨時在……為什麼自己不覺得呢?因為第六意識不清明,獨影意識帶第七識的業力起的作用只是獨影意識兼帶質境生起的作用。所以在全身神經、細胞的表情上有,記憶上沒有,意識上沒有。

所以,這個書難讀懂吧。你看,你們兩個人一下子就講了兩蓋,我半天也蓋不完,為什麼我蓋的比你們蓋得大呢?這個地方要注意了。所以,將來你們是要去蓋人的,你們將來都是學得第六蓋啊,五蓋以外一蓋啊,要這樣蓋得好。

所以睡眠的時候,生“諸餘煩恼及隨煩恼”,“或應可生,或應不生”,所以要昼夜常明才是覺性,佛者覺也。你們背過三祖的《信心铭》,中間有兩句可以解釋這幾句話,一分鐘答出來一百塊,哦,沒有帶錢,我下樓拿。“眼若不寐,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眼若不寐”,眼睛不昏,“諸夢自除”,不會做夢了,“心若不異,萬法一如”,《信心铭》。

“若生惛昧,睡眠必定皆起。”你看睡眠沒有事啊,睡眠中,在阿賴耶識的犯罪行為比清醒時還要大。此唯有禅定中人看得很清楚。

“掉舉者。”昏沉和睡眠合攏來叫做一蓋,現在講“掉舉”蓋。掉舉不是散亂啊,散亂很明顯,譬如我們這一堂人不是規規矩矩地那麼坐著,東站一個、西站一個,散開了一定亂,亂了一定會散,所以叫散亂,這是很容易懂的。掉舉難懂,跳動,翘起來,東蹦一下、西蹦一下,不規則,這個叫掉舉。什麼是“掉舉”呢?你們打坐坐得好的時候,好像是入定了,你裡頭都沒有思想嗎?有的啊,東一個、西一個,疏朗一點而已,那就是掉舉。看起來好像是入定,實際上是在掉舉中。比散亂更看不出來,譬如一潭清水,不動的水,一點波纹都沒有,微風過來,輕輕地有一點波纹,看不出來,那個就是掉舉,懂了吧?“掉舉”是這個心理。

“謂因親屬尋思,國土尋思。”這兩樣,剛才法尘師同慈仁師兩位都講過了,我們不講了。“親屬尋思”是想家裡了,想父母、兄弟、姐妹,想你過去的情人啊。你看甦曼殊的詩,很多“親屬尋思”,“升天成佛我何能?幽夢無凭恨不勝。”甦曼殊是個假和尚,他沒有受戒的,“曼殊”是一個度牒名,一個和尚死了,他捡來了,他並沒有受戒。他裡頭很多這些詩,“九年面壁成空相,持锡歸來悔晤卿。”“雨笠烟蓑歸去也,與人無愛亦無嗔。”看起來很洒脫,假和尚才洒脫啊,那正是“親屬尋思”。 “親屬”不但包括親人,還有朋友,乃至將來我們分開了,你打起坐來,忽然想到我這個老師,哎呀,坐在那裡坐不好,想老師,也是“親屬尋思”。那麼,你說怎麼辦呢?把它轉成上師相應法,那就轉了,就看你有這一轉嘛,“怎禁得那臨去秋波那一轉”,呵,就看你轉不轉得好。轉得好,一切惡法都變成正法;轉不好,一切善法都變成惡法。所以,修行就是個轉識成智。“國土尋思”,剛才慈仁師都講過了,都知道了。

“不死尋思。”怎麼叫“不死尋思”呢?你想修道長寿,想工夫做得好,多活幾年,“不死尋思”。老頭子、老太太們打坐,多半為了這個目的,求長寿,就是《金剛經》上的“寿者相”。

“或隨憶念昔所經歷,戲笑歡娛所行之事,心生諠動騰躍之性。”或者,想過去的事,偶然靜坐坐得很好的時候,想起人家欠你十塊錢一樣,或者想起過去的人,“當時只是尋常事,過後思量倍有情。”結果是,打坐雖然坐了一個鐘頭,是在那裡回味當時的一颦一笑,等於李商隱的詩“只是當時已罔然”,這一罔就是三大阿僧祇劫罔過去了。這些事情你們心中不能說沒有啊?蛮多的哦。就是少年出家也會有,有時候會想起,哎呀,小時候跟某一個小孩子兩玩,那個味道很好。不做工夫則已,工夫做得好的時候,掉舉就翘起來。你不做工夫,不靜定,沒有啊,想都想不起來,這個叫掉舉。所以你要認清楚做工夫的蓋,它到這個時候來蓋你,誰來蓋你呢?是魔。哪個魔?魔由心造,你的心,阿賴耶識的心種子。

“惡作者。”惡念wù,一般講唯識的人講錯了,很多,不是全體,都念成“惡(è)作”了,什麼叫“惡(è)作”?是“惡(wù)作”,討厭叫“惡作”。你們的許多行為……這裡的工作分配給你,你們都願意做?是不是?不得已啊,“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啊,對不對?你們心理上都在“惡作”啊,一邊做,一邊討厭,這就叫“惡作”。人生每一個人,每一天,每件事都是“惡作”的。就是普通人講的,“吃哪碗飯,怨哪一行”,就是“惡作”。你們雖然出家了,也是“惡作”,討厭出家;學佛的人討厭學佛。我也經常“惡作”,我一聽到上課頭就大了,“惡作”,討厭這個事。

“謂因尋思親屬等故,心生追悔。”你們現在怎麼惡作呢?想到自己家裡的事:哎呀,我討厭自己,那麼年輕,當時若不發脾氣,不剔光頭,不換這個衣服……現在穿都穿上了,怎麼辦?惡作。想想爸爸媽媽有時候也蛮難過的,有沒有?惡作,“心生追悔”。

“謂我何缘離別親屬。”為什麼我離開爸爸媽媽到這裡來呢?

“何缘不往如是國土。”為什麼不到美國去呢?應該到美國去求發展啊。

“何缘棄捨如是國土來到於此。”為什麼我離開南部家鄉跑到臺北?在複興大厦十二樓還挨罵呢?這不是冤枉自己麼。

“食如是食,”“哎,我當時吃一個東西,麻辣,才好吃呢……哎呀,南部的麻辣才好呢。想到回家,去看爸爸媽媽,嘴裡告訴我說請假,我說:“你幹什麼?”“回去看爸爸媽媽。”假的,心裡合計著想吃那個東西。

“饮如是饮,唯得如是衣服卧具,病缘醫藥,資身眾具。”或想回去拿錢啊,弄東西啊。“資身眾具”,自己生活上需要的東西。

“我本何缘少小出家。”“哎呀,我為什麼年輕上當,當時上當,在那裡出了家!”

“何不且待至年衰老。”“我年輕不應該出家,現在光頭剃了,沒有辦法。”在後悔,惡作。應該像慧智師一樣,到年紀大的時候再來出家,看看他蛮好。看看自己那麼年輕,怎麼跟他兩個坐在一起了,搞這個事呢?心裡在惡作。有沒有?這叫做“瞎子吃汤圓,肚子裡有素。”人生都在惡作中。

“或因追念昔所曾經戲笑等事,便生悔恨。”或者回想起過去的男朋友、女朋友,哪個對你好,講一句話哄你一下,男女都在騙人,“哎呀,我多愛你啊!”這句話人最愛聽。有些人還要求人家:“你講一聲‘我愛你’嘛,講一句以後,我就不恨你了。”他明知道上當,他非要聽這句上當的話不可,這就是眾生,其蠢如牛。“戲笑”,其實這是一種“戲笑”,明知道人生是一個笑話,他偏要愛聽笑話,“纵然是夢也風流”啊,就是這個話,明知道假的,假一下都是好的。“便生悔恨”。

“謂我何缘,於應受用戲樂嚴具朋遊等時,違背宗親朋友等意,令其悲戀涕淚盈目,而強出家。”“哎呀,當時大家勸我,親戚不答應,我硬是……現在好後悔啊!”講不出來了。

“由如是等種種因缘,生忧戀心,惡作追悔。由前掉惡作追悔,由前掉舉與此惡作處所等故,合說一蓋。又於應作不應作事,隨其所應,或已曾作,或未曾作,心生追悔。雲何我昔應作不作,非作反作。除先追悔所生惡作,此惡作缠,猶未能捨。”就是討厭事情,討厭人生的心理,自己這個討厭心始終去不掉,障礙定境。你們檢查看,有沒有?討厭什麼?有時候活著連自己都討厭,討厭自己。“哎呀,牙齒沒刷,打起坐來坐著,恐怕那個口水溜下來不幹淨。”有沒有?然後想想:“哎呀,我這個人怎麼那麼羅嗦呢?牙齒不刷也沒有關係?這個習氣怎麼就脫不了呢?”又討厭自己,有沒有?都有吧?如此者,惡作輪回。

“次後複生相續不斷忧戀之心,惡作追悔,此又一種惡作差別。次前所生非處惡作,及後惡作,雖與掉舉處所不等,然如彼相,騰躍諠動,今此亦是忧戀之相,是故與彼雜說一蓋。”“惡作”跟“追悔”的心理合起來是一蓋,悔是嚴重,惡作是討厭,比悔輕一點,人生都在惡作中。譬如我們做文章的,為了賣稿費,一邊寫文章,一邊不曉得多討厭:“格老子,不能好好為了兒女,只好寫文章賣稿費。”在惡作,對不對?人生都在惡作中。有時候結了婚生了孩子,一邊抱孩子,一邊討厭:“格老子,為什麼生來,生活負擔那麼重。”愛是愛啊,也在惡作,討厭這個孩子,對不對?都有過。


“複有四種。謂四修定。複有五種。謂五聖智三摩地。複有五種。謂聖五支三摩地。複有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複有金剛喻三摩地。複有有學無學。非學非無學等三摩地。等至者。謂五現見三摩钵底。八勝處三摩钵底。十遍處三摩钵底。四無色三摩钵底。無想三摩钵底。滅盡定等三摩钵底。

雲何安立。謂唯此等名等引地。非於慾界心一境性。由此定等。無悔歡喜安樂所引。慾界不爾。非慾界中於法全無審正觀察。

複次初靜慮中。說離生喜。”(十一卷)

我們在座的同學們,包括旁聽的人,是不是真在修持求證呢?如果不在修持求證,我認為聽這個課是對自己很虐待,也是浪費時間,自己寶貴的生命去玩玩蛮好,浪費在這個上面很劃不來,這是提起注意的。若是真在實際的修證上有追求的,有真正的實驗的,要特別特別地注意這幾段。

我們現在講到了關於修持的五蓋。所謂五蓋主要是指修持方面,平常蓋不蓋的沒有關係,你能夠睡覺就盡管睡,一談修持就不是這一回事了。(有問:是否可以接著講328頁,卷十一……)你們不是看過了嗎?(有答:不懂。)不懂?不會吧?你們好谦虛……

“複有四種,謂四修定。複有五種,謂五聖智三摩地。”所謂三摩地就是定境界,真正得定,實際上是一種定慧的境界,說它是定就太笼統了。這裡講的四種、五種,還是歸納起來的定境。“聖智三摩地”,悟了道的定“有五種”,哪五種?以後會說到,這裡是提綱要。

“複有五種,謂聖五支三摩地。”所謂“聖”字,是已經悟了道的,到了聖人的境界。悟了道的時候並不是不修啊,悟道以後正好修道。所以,禅宗的五祖告訴六祖:“不見本性,修法無益。”怎麼叫修持無益呢?譬如拜佛、念經,這都是修行啊,這些不過是修加行的,初步的,加行裡頭的加行,開始的開始,預備的工作。正修行是由戒到定到慧,而定在中心,所以三摩地是定慧的中心。“聖五支”,悟了道以後,包括有五條路的這個定境。初禅聖五支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三禅也另有五支,這五支就是定境的五個狀態。

“複有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有因”,即前生已經修過,有根器,這一生來,又悟了道,具備聖人的資格,那麼,他所修的靜定境界。聖正是佛法的正知見。

“複有金剛喻三摩地。”十地菩萨以上的境界。所以,到了十地菩萨以後,得“金剛喻”定,所謂“金剛喻”即颠撲不破,永遠不破的定。那麼在“金剛喻”,“喻”就是比喻,比喻它像金剛一樣颠撲不破,破掉了最後一品無明,才是成佛。此最後一品無明是哪一品?再說。(有答:身相。)身相那是最初的、最基本的,還沒有入聖就已經真的破了身相。譬如說,你們打起坐來已經沒有身體感覺了,那還是最初的,那同“金剛喻”定的影子邊缘都摸不到。最後一品無明破完了,才成佛,三大阿僧祇劫,照顯教道理。這是進入佛境界的定。

“複有有學,無學。”“有學”定和“無學”定。像你們現在偶然瞎猫撞到死老鼠,坐得好的時候,那個境界來碰你:“哈,這坐打得好!”好像自己還蛮用功的樣子,那是瞎猫撞到死老鼠,死老鼠沒有了,這個瞎猫永遠是餓著的。這個是“有學”地的定,他正在學。到了 “無學”地,已經快到小乘阿羅漢的境界,不需要再學了,完全到空境界了,但是不是果位,還沒有證果。

“非學非無學等三摩地。”還有一種是“非有學非無學”,哎,大概是我們諸位,你說他懂一點嗎,又不懂;你說不懂吧,講起理論,講起佛法頭頭是道。你說他究竟哪一頭呢?連光頭都摸不到,“非學非無學”,都算不上,可是呢,不能說他沒有定境,也有。

“等至者。”有些真成就的人,每一個定境都知道,而且都經驗過,而且自己要入什麼定就入什麼定,乃至入到凡夫定,就可以證凡夫定。就是說,這一篇裡頭包括這些,這一篇是什麼?三摩呬多地第六分的一種。

“謂五現見三摩钵底,八勝處三摩钵底,十遍處三摩钵底,四無色三摩钵底,無想三摩钵底,滅盡定等三摩钵底。”所謂“三摩钵底”是定慧等持的法門,不但是定,定中有慧,慧中即定,即定即慧。三摩地光說定境,正受;“三摩钵底”定慧等持。“五現見三摩钵底”,這是現量境界。“八勝處八解脫三摩钵底”等等等……乃至大阿羅漢滅盡定的“三摩钵底”,本篇下面的內容都是講這些。這些是屬於《瑜伽師地論》中本地分當中,三摩呬多地的第六項的一部分,本題目要記得。

“雲何安立?謂唯此等名等引地,非於慾界心一境性。”怎麼叫做定境呢?所謂打坐得定,定是怎麼建立?譬如你們大家世俗人,現在的一般人打坐,或者守個肚脐眼了,或者眼睛對著光了,或者感覺呼吸了,做生意學會計了,一、二數息觀了,做會計數錢一樣,數了半天,然後數數又忘記了,錢又掉了,又抓回來,數息觀。再不然守到這裡的窍,再不然念個咒子,那根本談不到定。再不然搞些氣脈了,火車通了,背上也鼓一下,哪裡搞一下,都在那裡搞感覺,浪費時間。

不修氣脈還好,每個修氣脈的都修了一身病。不是神經晃起來,就是哪裡出毛病了,多得很。你看我們在臺灣幾十年,你統計一下看,大陸來的,道家、密宗那些大師們,當時來了以後,都似天上打了一個炸雷一樣,風行一時。我心裡聽了肚子裡一笑,不到三年都玩下去了,銷聲匿蹟。你看最後統計下來,不是心臟病的,就是血壓高的、腦溢血、神經分裂,都是這樣死的,這裡的大師們,什麼神仙了,什麼教主了……當然,我是什麼都不是,所以我可以隨便講。我不想當教主,也不想當神仙,我只想做一個人,可以說,隨便亂講,但是你們注意。都以為打坐就是修定,打坐跟修定毫不相幹。打坐是修定練習的基本的必要的一個階段而已,坐都坐不住,還談定嗎?就是這個話。

定的境界“雲何安立”?為什麼佛法講必須要修定?定,三摩地,在邏輯的理論上,怎麼建立這個定?“謂”,第一個字,“謂”即是講,就是說“唯此等名等引地”,就是說唯有上面所講的等等,叫做修定的“等引地”,平等引導。譬如輪船要進港的時候,速度就放慢了,有海洋知識的就曉得是在等待引港的……每一個碼頭都有領港的,領港的下到船上,代替輪機師開進去……因為每個碼頭的海底地形不同,若沒有領港的,說不定船會撞到暗礁上,就完了……天下事,事事洞明皆學問……現在說“等引地”,講到領港的,你要進入道、佛的境界,定就是一個引港的,非走這條路不可,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但是“非於慾界心一境性”。我們大家都還在慾界中,慾界中最重視男女兩性的性慾,愛啊,我愛你,你愛我,愛的要死啊,愛啊、情啊。所以,我在大學裡上課,有些女同學公開站起來問:“老師,什麼叫愛的哲學?”我說:“什麼是愛?荷爾蒙作怪。”愛是自私主義,我愛你,我愛你才愛你,我不愛你就不愛你,還是我。我為什麼發生愛呢?因為身上荷爾蒙作怪啊。一個人病得要死,荷爾蒙都衰老了,沒有了,你看愛不愛?你碰他一下,“痛死了,走開,討厭!”生病的時候聽到聲音,“好吵啊!”平常呢,“哎呀,這個聲音好柔和啊!”你看,這就叫荷爾蒙在作怪,這個肉體生命。因此,這一點就引起慾界。

慾界不但是男女之慾,一切好看,喜歡好聽,喜歡好吃,都是慾界。要想得定,“非於慾界”,跳出慾界,“心一境性”。你們衡量一下自己,有沒有跳出慾界?不要認為:我在十二樓學佛,或者出家,已經跳出慾界了——你不要做夢了!慾界那麼容易給你跳出來。看到一個苹果,帶香蕉味的,口水直流,就是慾界,食慾就來的。看到這個床,“哎呦,這個才舒服呢,睡睡。”慾界來了,觸的慾界就來了。“這個環境不好啊,空氣不流通啊。”你以為這個是什麼?慾,色聲香味觸都是。要等到好空氣才能打坐,那不好的空氣就不能得定了?那你叫什麼定啊?鬼定!定?不要自欺欺人。所以,定“非於慾界心一境性”。第一步,離慾尊,你們早晚功課不是念“皈依僧,離慾尊”嗎?能離慾者才稱得上是僧。所以,定境界不是在慾界裡的心一境性。

“由此定等。”由於這些定的關係。

“無悔歡喜安樂所引。”這個文字懂了吧?你們打坐起來有沒有後悔啊?後悔出家,後悔到這裡吃素,後悔在這裡聽課,今天做了一點事情後悔,明天做了一點事情後悔,有沒有隨時在疑悔中啊?有沒有啊?隨時在悔,在錯誤中,做人做事隨時在錯誤中就是悔。

“無悔歡喜”,你們打坐的時候有沒有歡喜啊?打坐的時候歡喜不歡喜啊?(有答:有。)真的啊?打坐時你們歡喜啊?你們是喜歡打坐,歡喜沒有。喜歡跟歡喜有差別,中文要搞清楚。喜歡打坐是貪懶,別的事情不做了,號稱我在打坐。歡喜是坐起來心情無比的快樂,到了歡喜境界,看仇人,看要殺你的人,你都歡喜慈悲,只有慈祥,愛護他,這叫做歡喜心。所以,你們打坐有歡喜,那才稀奇呢,要“無悔歡喜”。你們打坐有“安樂”嗎?(有答:沒有。)對,說真話,兩條腿就麻得要死,我的媽啊!叫我的媽啊都不夠,要叫我的外婆啊!要加一層,腿發麻,身體不舒服。隨時後悔,隨時不歡喜,隨時不安樂。

什麼是定?“由此定等,無悔、歡喜、安樂所引”發的,注意啊,心理上沒有真正達到“無悔、歡喜、安樂”境界而能引發定境——不要做夢了,不管你修密宗等哪一宗也好,修不成的。為什麼心理上沒有這個境界呢?因為你的福德資糧、智慧資糧不夠,道德行為沒有成就。所以,偶然打一次坐,覺得自己很好,俨然像一個修道學佛的,那些年輕的小孩子們閉眉閉眼的,那都是裝模作樣,所以我看到就想罵。因為我這個佛啊,學得“氣大佛”,看到就想罵,一點都不歡喜。所以定境界是由“無悔、歡喜、安樂所引”發的。

“慾界不爾。”慾界裡頭不歡喜啊。你看我們現在坐在這裡,你們現在的慾啊是在喜歡聽這個《瑜伽師地論》,這也是一種慾。外面那些跳舞場、歌厅,你去看看,我馬上替你們大家買票去看看,他們在那裡歡喜得很啊。你說他們在歡場中歡喜嗎?心裡一點都不歡喜。你不相信,去歡場裡調查一下。老和尚過去有經驗吧?在香港、外國住多的有經驗,老和尚講真話,他在國外長大的,在香港長大。越到歡場,人的心情越痛苦,這是慾界。所以,慾界裡頭沒有真正的無悔、歡喜、安樂,做不到的。慾界裡的眾生認為歡喜高興的事,是自欺的心理,沒有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倖福,除非是出離三界,究竟涅槃。所以,涅槃境界是常樂我淨的,是極樂世界。慾界裡不是極樂世界,眾生認為慾界是樂,那是自欺的心理。其實他也不是自欺,他自己都搞不清楚。所以“慾界不爾”,慾界沒有這個境界。

“非慾界中於法全無審正觀察。”好了,你說,那我跳出慾界成佛了?不對,你到了無色界裡不能成佛,沒有慾刺激你啊,沒有反面的刺激,你產生不了正面的智慧,所以,於無色界中並不能成佛。附帶說一句,我們中國文化經常說:哎呀,希望我的孩子沒有三災八難。這句話就是佛學來的,唐朝以後才有。小三災是刀兵、瘟病、水火;大三災是風災、水災、火災,這是講物理世界的災難。八難,長寿是一難,人活長寿很苦難,尤其是老頭子、老太婆活到九十多歲,兒子、女兒看不見了,死掉了,看到孫子,隔了一層了,若再活到一百多歲,孫子也翘辫子了,你說跟下面的曾孫子處在一起,那比孤老還苦啊,如果沒有道的話,所以長寿是一難。生在天道中,一難,不能修道,太享福了,沒有苦的一面刺激,不會修道,所以無慾界中不能成道。所以上面告訴你,非慾界不是不能得定,“非慾界中於法”,並不是說不得定,“於法全無審正觀察”,因為他本來無念。

譬如佛經說,生在北據蘆州的人是一難,一輩子也不會修行,也不會聞法,因為他的人生沒有苦嘛。北據蘆州的境界舒服的很啊,要想吃什麼,樹上、草木上都有東西吃,比我們吃的鸡啊、魚啊還好吃。大便時,一蹲,地下就裂開了,自來水抽水馬桶就來了,屙完了以後,地下冒出一股水來,把屁股給你洗得幹幹淨淨,地再自然合攏來。真的,佛經上告訴你的。而且有曲躬之樹,男女兩個相愛時,樹下一站,本來這個樹那麼長,馬上蓋下來,把你遮住了,北據蘆州的境界。你說那裡的人既無苦,何必求出離,修什麼道啊,道是什麼他都不知道。太享福了,太福報了,等於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你們要不要發願生北據蘆州啊?你看文學上講曲躬之樹,那個樹都會幫忙人。如果你覺得:哎呀,這個樹幫我挡一挡,我想打打坐……當然,北據蘆州的人不打坐,哈。我想在這裡休息一下,那個樹就弯下來了,樹葉坐好。衣食住行都不要操勞的,所以此處是沒有佛法,天人中無佛法,太享福了。所以說,“非慾界中於法全無審正觀察”。

剛才跟一位同學談佛學,看佛經,他說:“老師你怎麼都看懂?”我怎麼都看懂?我也是從佛經上看來的,可是,你們都是不曉得搞些什麼。好了,不罵人了。

“複次,初靜慮中,說離生喜,由證住此,斷除五法,謂慾所引喜,慾所引忧,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忧,不善所引捨。”你們研究心理學的、哲學、心理行為、政治行為、教育、軍事、政治……你們融會貫通,樣樣就懂了。他說,其次告訴你,“初靜慮”,還不要說是真正得果位的大定,第一步的初禅定如果得到了,初禅定是“心一境性”,非常簡單。“說離生喜”,要發起了出離心,離開這個世界升華了,這個內心無比的歡喜來了,喜是心理作用。所以,你們打坐心裡喜不喜啊?一點都不喜。尤其我們這裡,規定了打坐的時間,你看你們現在已經很進步了,初初來第一個月,你們才是自悔上當不已,我的嗎啊!我的外婆啊!到這裡來還要盤腿。現在慢慢習慣了,當時有沒有後悔啊?(有答:有。)對嘛,這才是老實話,誠實話。當時是:早知如此,悔不當初啊,怎麼上這個當,跑到這裡來。所以啊,不但沒有喜,只有苦恼,甚至還怨恨。像張教授當年學打坐一樣,心裡想:“拿個炸彈把你們都炸死!一群無用的東西,吃飽了盤腿坐在這……”是這樣。

但是呢,要到什麼時候?到初禅定,才能生出離心,生出了無比的喜悦。這個喜悦生出來,不僅是打坐的時候,隨時隨地心裡都是喜悦,臉色上一看,這個人都是喜悦的。你看我們大家,你到社會上,馬路上,我們一堂人也一樣,都是討债的面孔,跟我一樣,欠你多還你少那個樣子,一臉的討债相。尤其是你們不高興的時候(師做表情)……(眾笑)我是學你們的樣子給你們看啊,注意啊,你們平常不知道,真的啊,沒有一個喜容。所以,你們講學佛,你說日常行為上……不要吹牛了。慈、悲、喜、捨在你臉上的細胞裡都找不到半分,一望而知,有沒有修持的人。第一是沒有喜色,不是“银行面孔”,就是“郵政面孔”,郵政局那個賣郵票的,那個煩的樣子,银行裡那個數钞票的,你看他多煩啊,再不然就是討债的面孔。人生幾個有喜色?所以啊,要“離生喜”,初禅定的境界,一望而知,他的臉色、神氣都有喜色。

“由證住此斷除五法。謂慾所引喜。慾所引忧。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忧。不善所引捨。又於五法修習圓滿。謂歡喜安樂。及三摩地。慾所引喜者。於妙五慾。若初得時。若已證得。正受用時。或見或聞。或曾領受。由此諸缘。憶念歡喜。慾所引忧者。於妙五慾。若求不遂。若已受用更不複得。或得已便失。由此諸缘多生忧恼。不善所引喜者。謂如有一與喜樂俱而行殺業乃至邪見。”(十一卷)

“由證住此斷除五法。”“住”在這個初禅境界,“斷除”什麼呢?“斷除五法”,五種法,五種東西。佛啊,佛法真是世界上,再沒有哪種學問智慧高過它了。五種什麼東西啊?你們文字看了,怪不得你們說不懂,是不懂,真的。

“謂慾所引喜”,嘿,當我們想吃的時候:“呦,這是紅燒鴨子啊!嘿嘿……嘿嘿。”愛喝酒的人呢,譬如我們有兩位老朋友,我說:“來,吃飯……我們今天喝酒。”

“酒啊,最近不大喝。”

我說:“你看看這是什麼。”

“哎呦!茅臺!哈哈,貴州茅臺!”

我說:“對啊。”

“真的?”

我說:“我手裡還有假的啊!”

“哎,我要喝一點,我要喝一點……”那個之喜歡,“慾所引喜”,慾界所引喜是非究竟的,樂極就生悲,對不對?慾界樂極就生悲,你看慾界中人,碰到喜歡的事,那高興的就流眼淚了,非究竟喜,“慾所引喜”。那麼,這種不健全的心理,到什麼時候斷除呢?得初禅定。現在你看懂了吧?我這樣一講就看懂了吧,嘿,你們好聪明,一點就懂。“初靜慮中,說離生喜,由證住此斷除五法”,哪五法?“謂慾所引喜”、

“慾所引忧。”“慾所引忧”的心理曉不曉得?你們想不想發財啊?不想啊?我想啊,你們想不想?(有答:想。)想啊,好想啊。慾,發不了財煩死了,“慾所引”發的“忧”愁。你們想不想學問好,文章寫的好?最好不要坐在這裡挨我罵,使我坐在你前面聽,換個位置罵罵我,喜不喜歡?這也是慾啊,結果做不到,煩了,“慾所引忧”。

“不善所引喜。”不善法,馬殺鸡(massage)按摩,你說是善法還是不善法?很難定。按摩同揍人是一樣的,這個人體很贱,輕輕地打,舒服,拍孩子,乖啊乖啊,尤其是媽媽拍,好親愛啊;打重一點,你看舒服不舒服?所以,“不善所引喜”,我們許多喜歡的事是不善法所引。香港腳癢了,把它捏破了,一邊流血,哎哟,那個嘴咧起來,一邊越捏越有味道,(眾笑)“不善所引喜”,懂了沒有?哈,你們都有經驗噢,(有答:沒有。)你沒有香港腳啊?你這個人生很可惜,缺了一塊,趕快去傳染來,才可以體驗一番。所以人啊,輕微的打你,叫做按摩,馬殺鸡;重的馬殺鸡就叫做受傷害。所以,哪個是善法,哪種是不善法,很難講。所以,心理學上說,有些人有受虐待狂的病,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喜歡被人家虐待,這就是“不善所引喜”,懂了吧?

“不善所引忧。”這個就不要講了,相反的就懂了,對不對?不要舉例子了,“不善所引忧”,這個大家都有經驗。

“不善所引捨。”這要給你們講了,惡法所引的捨。譬如你碰到萬事不如意,只好看開了:“哎呀,我看空了。”你不是看空了,是不善所引的,只好丟下。如果給你得意了,你會丟下?你會看空?你會把頭發去剃掉?嗨,奇怪了。是真話哦,這是“不善所引捨”。這些五法,都屬於世間的,嚴格講,非善的;但是,嚴格講,也是慾界中普通的心理行為。這還是講原則,如果是真正學心理學的,拿到佛法這五點,可以寫一部專書,又是一百萬字,發揮起來,找許多資料。

那麼,這些心理狀況要得初禅定才能斷除。所以,你們聽了這個話,然後做錯了行為,就可以跟我說:“老師啊,你原諒我嘛,我沒有得初靜慮嘛。”呵,所以我就不會罵你了,那些不得初定的人,當然都在這五法裡轉,對不對?所以,你要深入地了解,自己觀察自己的心理行為,這些也是戒,但是,戒律是壓制性的,不是究竟,非要得初禅定,這個心理行為才能轉得過來。

“由於五法修習中圓滿。”還有“五法”。因為得初禅定,得定了,所以圓滿人生。

“謂歡、喜、安、樂。”“歡喜”是心理的,“安樂”是生理的。所以,我們大家做人,活著,你們自己想想看,每天心裡歡喜嗎?不歡喜;身體安樂嗎?不安樂。要想得身心安樂,除非得定。這個得定怎麼得?修習圓滿,要修定來,修來的,是修行修來的。

“及三摩地。”以及三昧境界,這是五法:“歡、喜、安、樂、三摩地”。你若沒有學過會計,就搞錯了,認為只講了兩句嘛,五法在哪裡?你找死了,找了半天。他說完了。

“慾所引喜者,於妙五慾。”怎麼叫“慾所引喜”呢?他說,人在世界上“妙”的“五慾”裡頭,即色、聲、香、味、觸五慾。

“若初得時,若已證得,正受用時,或見,或聞,或曾領受,由此諸缘,憶念歡喜。”你修定要注意,你們打坐修定的時候,會碰到“慾所引喜”,普通叫做魔障,入魔了,武侠小說就說“走火入魔”。有本小說是寫道家的,《綠野仙踪》,你們看過沒有?講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去求仙,學神仙,神仙碰到了,結果快要成仙了,師父拿境界試驗他,結果入魔障了,要注意這個事。所以在入定的境界之初,“慾所引喜”,就是說,你阿賴耶識習氣裡頭種子爆發了。所以,為什麼你們打坐有幾天好,“老師啊,我今天坐的很好啊。”你不要說,我已經知道你下一句了,明天就蹧的很。正當你要進步到一個境界,你阿賴耶識的習氣裡頭,它自己種子本身變成魔障會诱惑你,“慾所引喜”。“於妙五慾,若初得時”,剛剛得到,快要進入定境;剛剛在定境中,正在定境中,忽然,一個境界看見了,忽然聽見了,忽然呢:“哎呀,這下定的好舒服……好像媽媽小時候抱我一樣舒服。”完了!“或曾領受”過,經驗過。“由此諸缘,憶念歡喜”,然後越想越歡喜,本來在定,慢慢走入魔境界去了。

“慾所引忧者,於妙五慾,若求不遂,若已受用,更不複得,或得已便失,由此諸缘,多生忧恼。”不打坐還好,一打坐起來,“想當年……”引起許多煩恼忧煩。想爸爸、想媽媽,想小的時候,“哎,我當時要是跟他結婚啊,我現在免得在這裡打坐了。”越想越苦恼,然後坐不住了。都是在你快要入定的這個階段,馬上就來,那是魔障。哪個魔你呢?不是撒旦,也不是壞旦,是你自心魔自心,阿賴耶識種性業力所引發的。

其實,你若懂了,出世間法學佛跟做人世間法一樣。一個做事業的人,事業快要成功到手的時候,魔障就來了,就是你最後一分鐘,忍得過去,你就成功;忍不過,你就失敗了,有這樣嚴重,所以世法佛法是一樣的。因為你們沒有做過事業,你們做過什麼事業?噢,那個董事長現在正在做事業,但是他還沒有談到大成功。你要注意,聽了佛法,一個事業快要成功的那一刹那之間,跟學佛一樣,那個相反的魔障境界就來了,你要看得清楚,大智慧認得清,“咔嗒”一個劫數就過去了,不然就全垮,退下了。等於你打球,等於你開車,等於你跑步,最後一秒鐘過去了就過去了,失敗了就失敗了,那麼前功盡棄。學佛也是如此,更難。所以,不是理論,你們搞了半天,光在那裡搞佛學,搞了半天有什麼用!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

“不善所引喜者。”是什麼呢?你看《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萨給你說的多詳細啊,每個心理,每個修行行為,一點一點的,真是菩萨啊,無比的慈悲,怕後世人有一點不清楚,都給你講清楚了。

“謂如有一與喜樂俱而行殺業乃至邪見。”舉個例子,“如有”即假定,有一個人“與喜樂俱而行殺業”,喜歡、快樂同時來,結果犯了殺生戒,這個懂不懂?這個叫做“不善所引喜”。你們想想看,你們有沒有犯?

講兩個故事給你,五戒裡面有一條戒是不準喝酒,佛的戒律,對不對?原始佛的戒律,釋伽牟尼佛沒有規定不準喝酒。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比丘居士喝酒醉了,覺得喝寡酒不好,寡酒就是一個人喝酒,沒有酒菜不好。看到鄰居家跑來一只鸡,他忽然想起:鸡肉配酒很好,就殺了鸡,結果越喝越有味道。然後,隔壁鄰居的太太跑來找鸡,因為他喝醉了,就把她奸淫了。饮酒使殺、盗、淫、妄都來了。因此事一犯,佛弟子們提出報告,佛說戒酒。到了中國來,中國有些高明的人,像鄭闆桥這些人,很高明,“酒能養性”,道家、密宗不戒酒,但是有個限制,喝醉了犯戒,不喝醉不犯戒。“酒能養性,仙家饮之;酒能亂性,佛家戒之。吾者,有酒學仙,無酒學佛。”很高明。這是酒戒的道理,你看,一條酒戒,這叫“喜樂俱”犯了殺業。

還有一個……佛經很難讀,很難懂,佛經戒律裡有很多東西。戒律裡稱結婚叫做什麼?結婚叫“聚頭做淫殺”,拿現在的話說就是:公開的奸淫就叫做結婚;秘密的偷情就叫犯罪。公開地奸淫一個人,男的奸淫女的,女的奸淫男的,大家都同意,還蓋了圖章,還恭喜,舉杯,然後把鸡啊、魚啊都遭了殃,殺生。所以叫“聚頭”,大家聚會在那裡犯殺生、淫戒,共同在犯,然後還認為,這是人道,人文規範。像這種就是“喜樂”所引“俱”而行“殺業”,這屬於不善所引的喜。看起來這一家是在辦喜事,實際上是極不善的行為。你說佛說的對不對啊?在家人講一下公平話,出家人說的不算數,這就是佛法。好了,我們休息一下,所謂中間休息啊,這叫做“共同承認的偷懶”(眾笑),是合法的。



“不善所引忧者。謂如有一與忧苦俱而行殺業乃至邪見。不善所引捨者。謂如有一或王王等或餘宰官或尊尊等自不樂為殺等惡業。然其仆使作惡業時。忍而不制。亦不安處毗奈耶中。由纵捨故。遂造惡業。彼於此業。現前領解非不現前。又住於捨。尋求伺察。為惡方便。又於諸惡。耽著不斷。引發於捨。又於不善現前轉時。發起中庸非苦樂受。歡者。謂從本來清淨行者觀資糧地所修淨行無悔為先。慰意適悦心欣踊性。喜者。謂正修習方便為先。深庆適悦心欣踊性。安者。謂離粗重身心調適性。樂者。謂由如是心調適故。便得身心無損害樂及解脫樂。以離彼品粗重性故。於諸煩恼而得解脫。三摩地者。謂於所缘。審正觀察。)”(十一卷)

講到“不善所引喜者”,“謂如有一與喜樂俱而行殺業”,這句解釋過了。 “乃至邪見”,邪見就是張献忠哲學,殺人當便飯吃,沒有關係……。人超過四十以上都該死燒成灰做肥料,不佔用農業用地,這就是邪見所引,也是理論,邪見也成個理論。

“不善所引忧者,謂如有一與忧苦俱而行殺業,乃至邪見。”“與忧苦俱”,譬如報仇,因仇恨而殺人。乃至我們在人類歷史上,看到人吃人,歷史的正面你看不到,反面的記錄太多了。尤其碰到天下大亂,大荒年時,父子、夫婦、兄弟相迫而食。有些一家人,尤其父親老了,窮得沒有吃的,在過去的歷史上,把自己自殺了,叫大家都去吃,維持生命,多得很,並不少。所以啊,我們看社會、看人類的正面非常好看,反面一看啊,人的觀念思想整個會變,很可怕。“乃至邪見”,像中國人的看法:吃猪腦補頭腦,吃腰子補腰子,或者吃人肉補人體,有啊,你不曉得。譬如說,以前我們年輕時看到:犯人拉出去殺頭,很多人懷裡揣著馒頭,等到頭一砍,那個血一冒出來,把馒頭一沾就吃下去,據說很補,怎麼補法不知道。那個被砍頭的土匪:“沒有關係,格老子,砍頭碗口那麼大!”砍頭真很奇怪,砍到這裡砍下來以後,你如果拿個飯碗,空的,在這裡一墩,一點血都出不來,那個飯碗就把它吸住了,吸進去了,剛剛有碗口那麼大。所以,古代的小說都有“頭砍下來,碗口那麼大”,就是這個道理。就是“與忧苦俱而行殺業,乃至邪見”。

“不善所引捨者,謂如有一或王、王等,或餘宰官,或尊、尊等,自不樂為殺等惡業,然其仆使作惡業時,忍而不制,亦不安處毗奈耶中,由纵捨故,遂造惡業。彼於此業,現前領解非不現前。又住於捨,尋求伺察,為惡方便。又於諸惡,耽著不斷,引發於捨。又於不善現前轉時,發起中庸非苦樂受。”

這一段好難懂啊,很不容易,就是說中國人不認識中國字,你懂了,一看就通,很容易。就是說,國家的法令,當皇帝“或王”,帝王,一個國家的領導人;“王等”,這個王也可以說是帝王下面的,譬如皇帝稱為萬歲,老百姓喊的,那些皇帝弟兄們被封諸侯的稱九千歲,皇帝的太子也是九千歲,比萬歲少一千,第二個“王”可以這樣解釋;也可以將第二個“王”解釋為動詞,為了治理國家,治理天下,統治天下,因此殺人,殺了以後,捨棄了善法,一邊殺一邊心念很不願意,是不得已而殺,這就要看空。

“或餘宰官”,做官的有權在手,譬如現代的歷史,幾十年前軍阀的時候,隨便殺人、枪毙人。“或尊、尊等”,第一個“尊”是尊貴,尊重上面的命令,第二個“尊”是尊重,為了尊重上面第一個“尊”,最高貴、最高的命令,第二個“尊”是尊重是意思,尊重上面的命令。自己並“不樂”意殺人,不樂意造殺的“惡業”,“然其仆使”,下面的人做“惡業”殺人。當領導的雖然不忍心殺人,可是下面殺人,為他而殺,這些壞蛋,不殺政權不穩固,“忍而不制”,叹口氣:“好吧,你既然這樣做了,也對,就算了吧。”也不處罚,因為他是對他忠心啊。“亦不安處毗奈耶中,”也不領導他道德的教育,勸他持戒,要盡量以道德感化人,不願意輕易殺人,但他並不以道德感化人那樣做。“由纵捨故”,放纵自己的部下去殺。譬如我們都曉得的,你們在座的,雖然年龄大的也有,但大概都不認識了。我們當年認識四川有一個軍阀,叫範**,土匪出身,四川話外號叫***,傻子。他的部下都是土匪出身,後來投降了,也當軍長、司令。他帶兵很簡單,什麼叫训話训導,要打仗時站在那:“格老子,要出去打仗了,誰打了敗仗是龟兒子!”下面“噢!好!”出發了。训話就那麼簡單,也沒有什麼主義、擁護,都沒有,“誰打了敗仗,誰……”罵人。然後,部下不打仗時,平時亂七八蹧,沒有紀律,賭錢。碰到他也不叫總司令,都當做自己大哥,“錢都輸了。”“格老子的!拿了多少次給你!嗯,又數錯了。”最後啊,他一點也捨不得,但是他很忠義。找了一個副軍長,是陸軍大學畢業的,我就擔心:“你們不要碰他啊,他才好帶兵。”有時候部下說:“報告大哥,我們沒有錢了。”“格老子的,你當軍人,老子給你一把枪,有了枪怎麼沒有錢!滾蛋!”你去搶人吧,就是這樣。“纵捨故”,放纵,“遂造惡業。”“彼於此業,現前領解”,他曉不曉得這個是壞事呢?他知道是壞事,“非不現前”,並不是看得空了,現量境界他看得很清楚,明知道殺人、搶人是壞事,但他不能不纵容部下。

所以,打仗的時候,誰知道啊,假設我做司令,這個地方打不下來,“你們給我打下來,放你們半月的假,要搶就搶啊,要奸淫就奸淫啊,上!”非把它拿下不可。打下了,當司令的只好閉起眼睛來哭,外面在搶人、奸淫,什麼都幹,否則打不下來。戰場上不是人,戰爭一起,一群都是野兽。怎麼鼓勵野兽?你餓死了,要吃啊,前面有肉,你給我上!他就上了。

怎麼樣?你們是好人啊,坐在這裡“南無南無”的,我們不是“南無(mo)”,是“無(mo)南”出身的,善法、惡法清楚得很。你看,做壞事的領導人,他對惡法不清楚嗎?清楚,“現前領解非不現前”,被逼放棄了。

“又住於捨,尋求伺察,為惡方便”,一天打主意,想辦法,怎麼樣能達到惡業的結果。等於你們小青年,人家得罪了你:格老子,非要報複!我非要跟他生氣不可,一有機會就瞪他一眼,也使他生氣。你們有沒有這種心理?尤其女孩子們,男孩子們也差不多,不是說男人好一點,不過變個花樣而已。這叫做“尋求伺察,為惡方便”,想盡辦法報複人家,害人家一家,至少害得人生氣睡不著,你就高興。你說,人就這樣壞,人就有這個心理。尤其是越聪明越調皮的人,這些花樣越多,所以造的業就越重,“尋求伺察,為惡方便”。

“又於諸惡,耽著不斷”,明知道是壞事,但是覺得很好玩。“耽著”即貪戀,明知道是壞事:“明天再做一天,後天我不幹了。”“耽著”貪戀。“引發於捨”,這個“捨”包括兩種:一種是做壞事做絕了,看空了,也有;一種,不捨的意思是這個事不肯放棄,惡的習氣、習慣不放棄。

“又於不善現前轉時,發起中庸非苦樂受”,對於惡業來的時候,你們的哲學理論就來了:苦跟樂差不多嘛,天下沒有一定真正的善惡啊,學過哲學的最容易搞這一套,善惡是非沒有一定的標準的,所以做做也沒有關係啊,“中庸”之道,非苦非樂,就是這樣。所以,有時候學問越高的人,做起壞事來更大,“學則足以濟其奸”,找許多理由來支持自己。

“歡者,謂從本來清淨行者,觀資糧地所修淨行,無悔為先,慰意適悦,心欣踊性。”什麼叫歡喜的“歡”呢?歡跟喜,我們中文普通合起來講,這是兩種心理的狀況。“歡”表面化,發揮的,外發性的。就是說,學佛修定做工夫的人,怎麼才能發起“歡”的境界呢?“謂從本來清淨行者”,心念裡頭不思善、不思惡,此心絕對是清淨的行為裡頭,“觀資糧地”,智慧觀察,不是成就的地位,是資糧的地位,是準備工夫,“觀資糧地所修”的“淨行”,隨時起心動念不思善也不思惡,這個境界。因此,就是日常生活之間“無悔”,一天到晚沒有做後悔的行為,沒有一件錯事;因為沒有做錯,所以“無悔”,無喜也無憎。“無悔為先”,一天到黑平平靜靜地生活,沒有一點悔恨的行為,沒有一件錯誤的行為。“慰意適悦”,自己意境上很愉快,由意識上的愉快引發心理的根本,一天到黑是歡喜,拿現在的話講:一天到黑都快樂,這個叫“歡”,所以人逢喜事精神爽。

像中國古人講歡喜境界有四句話:“久旱逢甘雨”,夏天幾個月不下雨,忽然碰到好雨,大家都歡喜;“他鄉遇故知”,在外國流落十幾年,碰到同鄉,高興啊;“洞房花烛夜”,結婚的時候;“金榜題名時”,聯考考取了,這是中國古人形容的四句。但是有人加了一個吊腳詩,下面把它加一個偈子:“久旱逢甘雨——光打雷。”“他鄉遇故知——是冤家。”“洞房花烛夜——是石女。”“金榜題名時——候補的。”哈哈,本來還喜歡,都不喜歡了。這是歡的境界。

“喜者,謂正修習,方便為先。”你要注意啊,你們在十一樓全堂打坐,你們是不是“正修習”啊?你們在那裡又搞氣的,又搞鼻子的,又有觀想觀不起來的,非“正修習”。“修”,修行;“習”,練習。“正修習方便為先”,要得真正的方法,沒有得其“方便”,不能得定,所以“正修習方便為先”。

“深庆適悦,心欣踊性。”因為得了方法,跟自己非常相和,容易得定,心裡頭非常滿足,滿意、高興,“深庆適悦”,心裡頭很高興,這個是“喜”。八萬四千法門,一個法門撞對了,這叫“喜”的境界。

“安者,謂離粗重,身心調適性。”什麼是“安”的境界?你們注意啊,你們現在的境界,你們現在打坐都在這兩個字上面,“粗重”,對不對?屁股坐在坐垫上,抬都抬不起來,兩個膝蓋頭,我的外婆啊!又酸又麻,肩膀也發胀,眼睛發幹,是不是?胸口堵住,肠胃咕噜咕噜,上面打嗝,下面放屁,又粗又重。坐在那裡,幾十斤肉擺在棉花垫上,一大坨,你看多粗多重,不輕靈。這是佛經形容的字,不是我講的啊。就是說,離了“粗重”,你工夫到了,身體輕靈了,心理安詳了,沒有雜念,“調適”,即非常舒服,這樣叫做“安”,也叫做輕安境界。還不是定啊,一般人得到這個“安”已經很了不起了,以為自己得定了,這只是輕安而已,由此可以入定,得正三昧。所以你們修行,修密宗什麼宗的,什麼都不要宗,先把教理搞清楚再修。不要拿到鸡毛當令箭,坐起來在睡覺,以為自己得定了,他生來世的果報是給人家飯桌上用的,那是什麼東西,想想看?“謂離粗重身心調適性”,則得“安”。什麼叫樂呢:

“樂者,謂由如是心調適故,便得身心無損害樂及解脫樂。”這就叫得“樂”,究竟的快樂。就是說,由於非要生理上修持到粗重離開,輕靈,一身坐在那裡柔若無骨,乃至手腳、四肢沒有了,自己覺得沒有身體一樣,柔軟得沒有骨頭一樣。到這個境界,再進一步到心理狀況,“心調適”了,心裡沒有雜念,沒有妄想。那麼再進一步,身體、心理“無損害樂”。你們現在坐起來有損害苦,兩條腿壓得血通不了,不是損害嗎?對不對?然後,你坐著頭那麼一歪蛮舒服,我過來又那麼一扳,很是損害,對不對?妨礙自己,身心都受損害,所以沒有得“樂”。“無損害”,沒有妨礙自己,自由自在究竟“樂”,還不算,要得“解脫樂”,一切苦恼,身心兩方面得了解脫。解脫等於說繩子困住了,把繩子解掉了,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在。學佛最後的目的就是得解脫,解脫了身心,解脫了煩恼,解脫了生死。所以,要得“解脫之樂”才叫得安“樂”。

“以離彼品粗重性故,於諸煩恼而得解脫。”由此,身心兩方面得到解脫了,離開了一切心理上的粗重、妄念;生理上的粗重、妨礙,因此無煩恼,得真正的解脫。得了解脫才稱為比丘。

有人讀書:“噢,我懂了,怪不得印度佛教的出家人叫比丘。”

“什麼原因啊?”

“因為是跟孔子學的。”

“怎麼跟孔子學的?”

“哎,孔子的名字叫孔丘嘛。”那麼我們只好講:此一丘也,彼亦一丘也,此丘非那丘啊。到這裡才是真比丘,可以說是一個出家人,“於諸煩恼而得解脫”。

那麼,什麼叫三摩地正受定境界:

“三摩地者,謂於所缘,審正觀察,心一境性。世尊於無漏方便中,先說三摩地,後說解脫,由三摩地善成滿力,於諸煩恼心永解脫故。於有漏方便中,先說解脫,後說三摩地。由證方便究竟作意果煩恼斷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或有俱時說三摩地及與解脫,謂即於此方便究竟作意,及餘無間道三摩地中,由三摩地與彼解脫俱時有故。”

這一段你們千萬要抄下來,既然學佛、出家,這是正修行之路。管你是修淨土、密宗、顯教、禅宗——無有此說皆為魔說!皆是魔言!由此道者,是為佛說!我沉重地告訴你,這叫法王法,法王法如是!聽到沒有?這句話,如果有業障、魔障的人,都聽不進的,馬上就聽不到了,很不懂,非常重要。

什麼叫得定呢?“三摩地”?“謂於所缘,審正觀察” ……哎,我講累了,你們哪一位代我講講看?講錯了沒有關係,當學生的時候,誰不錯啊?到了無學地才可以說是少錯。你們連有學地還談不上呢。初果羅漢、二果羅漢、三果羅漢、四果羅漢還是有學地啊,到了大阿羅漢得滅盡定者,才是無學地啊。所以你們盡管講這兩句話,同時也是考你們呢。我抽半只烟,哪一位講?不要推脫,我點名了,會的說。(有答:缘……心理的境界,非常細心、正確、谨慎地去觀察。)你講,(有答:……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饮食方面的,不管是哪方面吧,審正觀察……難免貪嗔痴……)還有呢?你們這邊,兩序大眾,女眾呢?你講。(有答:……) (聽不清楚,記錄不全)

“三摩地者,謂於所缘,審正觀察,心一境性。世尊於無漏方便中,先說三摩地,後說解脫,由三摩地善成滿力,於諸煩恼心永解脫故。於有漏方便中,先說解脫,後說三摩地,由證方便究竟作意果煩恼斷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或有俱時說三摩地及與解脫,謂即於此方便究竟作意,及餘無間道三摩地中,由三摩地與彼解脫俱時有故。”(十一卷)

(同學:……)好了,你講。(同學:……)請坐下,全錯了。(同學:……)好了,不要講下去,全錯了。

注意,你們之所以不能得定,所以我平常叫你們注意教理,修止觀,參禅,參話頭也好,念佛也好,數那股氣做會計師也好,學念佛機,密宗的觀想也好,修定必須以所缘的境界來修,缘於境界。念佛一定,這一聲佛號就是你修定的所缘;觀想白骨觀,譬如從腳指頭這個白點開始觀起,這一點就是所缘;修準提法,觀準提菩萨的一只手或者一只眼,這個就是所缘。所謂修定,意識境界非要有一個所缘,缘境而修,缘影而修。《楞嚴經》告訴你六尘缘影都不是,那是講本體,講做工夫必須要意識起所缘。所以,你們基本一路錯下去。有些,譬如說,從智師、張尚德有一部分是對,有一部分不對,邏輯不清楚,因明不清楚。這就是說,要定在所缘上。你們講不出來的就更要注意,就是說,你們本來就糊涂,修什麼東西啊?所以,念佛一心,就是意識所缘在佛號上;觀想的時候,意識起修在觀想上;看光的時候眼根起修,意識就在光上。

這個“所缘”境,“審正觀察”,這個時候我是作意修,修本來就是作意,你作意要使它成。譬如我要觀阿彌陀佛像,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或者觀眉間白毫光相,或者觀胸卍字輪相,就觀這一點,正思維,“於所缘審正觀察”。觀卍字輪的時候,想“我等一下吧,這個我不適合啊,我還是看這個好了……哎呀,這個頭上恐怕血壓高啊,我還是看佛的手指頭好了。”這已經不是“審正”“所缘”了。

你們有些沒有受過灌頂,有些受過灌頂,修準提法,叫你觀心月輪中的“唵”字,就是所缘境,行住坐卧就是這個所缘,不能斷,要清明自在,要“審正觀察”,此心專一在這個境界上,這叫所缘。

所以,你們看了所缘,講的都對,佛學都對:所缘者,眼睛缘色,耳朵缘聲,反省自己觀察——那是行為,修“行”。

觀空所缘是念念觀空,那麼觀空,空也是一缘,我一坐下,萬念放下,就是觀空,永遠住在空上,那你就是所缘在空,我萬念不起,這個所缘在空;我身體也丟掉了,所缘在無相,也是所缘。八萬四千法門,大小乘的修法,無一不是所缘之境。所缘缘著……什麼叫做定呢?不是昏沉,也不散亂,“審正觀察”,思維修,思維什麼?所缘,心住一缘,專一了,“心一境性”,這就是得定這才是修定的起點。

你們得定了嗎?打起坐來在那裡幹什麼?你們打起坐來是缘散亂,對不對?沒有錯吧,我沒有把價錢給你們算少了吧?因為缘散亂心而修,你們有沒有功德?有功德,他生來世,好一點的,人中再來,不然變猴子啊,變那些跳蚤種種,因為是依散亂心而修,很精靈,而有業果,業果是惡果。所以,種善因而得惡果者,在修行中人就這樣地誤入了歧途。所以要正思維修,很嚴重地告訴你,包括了顯教密宗的正法修持之路。以此說者是佛說,非此說者皆魔說,你們注意。

(有問:……)那是缘空啊,什麼叫坦然?缘空而已。你有所不懂,以為自己懂。

所以,“謂於所缘,審正觀察,心一境性”,注意啊。

“世尊於無漏方便中,先說三摩地”,一切佛經,教我們修行之路,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出家在家的人,先要修到無漏果,無漏就是大阿羅漢。修無漏果的方法裡頭,必須先要修定,佛說的,不修定不叫做修行,不叫做出家,也不叫學佛。

“後說解脫。”得了定以後,再談解脫。定都不能得,你解脫個什麼?身心粗重,煩恼皆在,你解脫個什麼?懂了吧?這一段你們要抄下來啊,不要貼在壁頭上,貼在額頭上,這就是真學佛了。

“由三摩地善成滿力,於諸煩恼,心永解脫故。”佛教育我們的修行之路,沒有哪種大小乘修行不是先叫你修定的,得了定以後才能真解脫。這個定的境界,“三摩地”,這就是至善。因為煩恼不起,妄心不起,既不行惡,也不做善,是名至善,無善無惡。所以六祖告訴你“不思善,不思惡”這個境界。“善成”就了,圓“滿”了,這個定的力量對於一切“煩恼”不起,此“心永”遠得“解脫”。

“於有漏方便中,先說解脫,後說三摩地。”所以佛說法,在這個慾界世間裡告訴我們世間人,我們世間都是有漏之因,六根都在漏。“有漏”的當中,“先說解脫”,方便變了,有時候佛先告訴我們“解脫”,這個“解脫”是方便,先看透,解脫了世間。但是,解脫了幹什麼?解脫了要去修定,光求解脫不修定,他生來世的果報是外道,或者是哲學家、思想家。思想學問高的人……你看很多文人、藝術家、畫家、詩人,文字好的,甦東坡的境界:“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鸿踏雪泥”,多解脫啊。“雪上偶然留爪印,鸿飛哪複計東西。”非常解脫,但沒有真工夫,不得定。所以,那個有名的故事,甦東坡跟佛印兩個,自己認為“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佛印看這個偈子後,一題:放屁!給人送回去了,他就來:“我這個境界,你怎麼說我放屁?”“诶,你既然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有解脫,不得定,有什麼用?理解上解脫了,以為自己對了,定境沒有,不能心一境性。所以佛有時候“先說解脫,後說三摩地”。

“由證方便究竟作意果煩恼斷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為什麼有時候先說解脫呢?就是方便教育,解脫以後要你開始修,悟到這個理來修。因為“由證方便究竟作意果”,你要曉得我們起觀,心缘一境的修法還是方便方法裡頭的過河的一只船,過了河這個方法要丟;但是,你還沒有過河,不要丟,你根本沒有過去。“方便究竟”,所以修行,是起心動念“作意”修,不是不作意修。譬如念佛,淨土法門,為什麼叫你念南無阿彌陀佛,觀想西方極樂世界?是“作意”修,轉意識業力,轉成那個境界,故唯識講“轉識”。慢慢轉成作意成就了,那麼世間“煩恼斷”,世間煩恼斷了以後,才得到“根本”的定境界,“根本”定,不是方便定。

自心本定,“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知道清淨,理論上知道,有解脫知見,沒有解脫工夫,沒有得定,你不清淨。所以,一般學佛的,不管在家、出家,口口談空,步步是有。都講空,脾氣一來:“格老子的!”你看有沒有?你們空了個屁?屁不空的,一碰到境界即不解脫又不空。為什麼?沒有定境,有什麼用?!所以,佛說法有這種方便,重點還是要你修止、定境。

“或有俱時說三摩地及與解脫。”不過,佛經教育我們的方法,有時候是同時說定的境界以及解脫的方法。

“謂即於此方便究竟作意。”總而言之,總而言之,佛是告訴我們:一切修定的方法都是“方便”,方便怎麼修呢?“究竟作意”修,另起個意境。所以,你沒有聽過淨土,你不曉得修淨土;修了淨土,“南無阿彌陀佛”,不過是作意在淨土的境界上,是你意識造作出來的,對不對?天堂、地獄、人間都是意之作意。

“及餘無間道三摩地中,由三摩地與彼解脫俱時有故。” 得了“無間道”,沒有間斷性,這叫“無間道”,行住坐卧,睡的時候、醒的時候,隨時在定中,在解脫中,這叫“無間道”。入定的時候有解脫,解脫了煩恼;不入定的時候,煩恼又來了,這不是“無間道”。要昼夜六時,一念萬年,萬年一念,“無間道”,沒有間斷性。在這個“無間道”的定境界裡,由於這個三摩地定,一定了以後,一切煩恼當然解脫。“與彼解脫俱時有故”,同時存在。這就是佛法的正修行之路,懂了沒有?這段要抄下來啊,說不定我哪天想起來就考你們一下,至少你們背來這一段,就答一百分。你做到了,明天就可以下樓了,就可以畢業了,就不要在這裡再讀了;做不到啊,你在這裡一萬年也修不成功。這裡的教育目的是這個,至少我要求的教育目的是這個。不是這個目的,老實講,我遷就你們一個學期,做不到的,我不幹了。不幹就關門大吉,今天世界上沒有第二人幹,我可以吹這個牛。千萬注意啊,辭親出家,所為何事?為這個事。

“複次於諸靜慮等至障中,略有五蓋”,已經講過了,今天到這裡為止吧?這一段那麼重要的東西啊,回去好好如牛吃草一樣反刍,先吞下,再吐出來慢慢嚼,嚼爛、搞熟,一切修行之路皆是這個法門。所以,你們上座靜坐,於所缘境“審正觀察”,達到“心一境性”,就是止觀雙運。“審正觀察”是觀,“所缘作意無間不斷”是止,要注意啊。一切佛法,禅宗也好、密宗也好,拿止觀來講,不離止觀,都是止觀,乃至成佛之路、成佛之果,也是止觀而已,千萬注意啊。



“疑者。謂於師於法於學於诲及於證中。生惑生疑。由心如是懷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正斷寂靜。又於去來今及苦等谛。生惑生疑。心懷二分。迷之不了。猶豫猜度。

問此貪慾蓋以何為食。答有淨妙相。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淨妙相者。謂第一勝妙諸慾之相。若能於此遠離染心。於餘下劣亦得離染。如制強力餘劣自伏。此複雲何。謂女人身上八處所攝可愛淨相。由此八處。女縛於男。所謂歌舞笑睇。”(十一卷)

328頁,上次講到五蓋……現在接著講疑蓋。

“疑者,謂於師、於法、於學、於诲及於證中,生惑生疑。由心如是懷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正斷寂靜。”所謂“疑”就是懷疑了,懷疑,他這裡分析有好幾種。對於老“師”,對於所學的“法”,對於所學的教理、理論,“於诲”就是老師的训诲,即你們講的罵你,乃至於自己境界到了,修“證”的那個境界,自己認不清楚,自己“生”出“疑惑”。有許多人修行,已經到了那個程度,因為智慧不夠,有懷疑處,那個程度反而變壞了,很多。由於心裡有“如是懷疑惑故”, “不能趣入勇猛方便”裡頭,“正斷寂靜”,自己很走“正”道地而“斷”除了一切煩恼,而證得“寂靜”。

譬如今天下午大家所聽的這位老太太,《外婆禅》,你看最近的進步,她一個人自己在那裡摸,很多地方,她自己到那裡——當然,她寫信,寫報告來問我,來回答複要二十天,可是,往往我的答複到了,她已經自己信得過進去了,又進了一步,因為她沒有疑惑,有疑,自己大部分都能解答,她的難能可貴就在這裡。

譬如你們在這裡學的,天天圍著,“老師長,老師短,老師有飯碗……”結果呢,都沒有用。告訴你這樣對的,“這樣啊!”然後還要講半天,因為我講對的,他聽都沒有聽,不對的也沒有聽,自己說自己的。然後,今天來問是這個問題,明天來問也是這個問題,一、三、四年以後回來問,還是這個問題,毫無智慧。尤其是你們同學們當中,有許多盡管學佛很多年,包括出家的、在家的,自己對於教理的修證一無是處,一點影子都沒有,對於五陰、十八界、六尘、十二根尘這些名詞,大概弄清楚了一點,其它一無是處,一樣都沒有對,這是因為無智。

這是講到疑蓋裡頭,自己不能證道,不能修證。你們現在是初學,不要說別的,乃至初學打坐當中,自己的這種情形,包括你腿直麻,包括坐多少時間,生理、心理的變化,什麼理由,你根本茫然,不知道。換句話說,對於佛法的教理一無所知,真叫做盲修瞎練,浪費自己的光陰,這都屬於疑蓋當中。

“又於去來今,及苦等谛,生惑生疑,心懷二分,迷之不了,猶豫猜度。”所謂疑蓋,修行,自己多疑。有一句話,你們大家念《金剛經》贊時都念到的,開宗明義,翻開《金剛經》就念武則天作的偈子,“斷疑生信,絕相超宗,頓亡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怎麼我一念,你們都會了,好聪明,一問你們就都莫宰羊。斷疑生信才能入般若,才能證得般若智,疑太多了……

我經常說,佛教徒,佛教界,當然,包括一切七眾弟子,佛法是建立於三世因果,六道輪回,大家所有的佛教徒凭心而問:你自己相信三世因果嗎?六道輪回你信不信得過?沒有人信的,我告訴你,都是張開嘴巴騙人家。你盲目地信三世因果、六道輪回沒有用,這個理沒有弄清楚,你說:“我信佛。”那你自欺欺人。所有大小乘的佛法,三藏十二部的佛法,各宗各派的修持,一切的方便,一切的聖境界,基礎建立於三世因果、六道輪回。所有,很多年前,在這裡有名的一位大法師,現在還在,在海外。有一次,他因為庙子出了問題,他公開演講,就說:“居士怕因果,因果怕和尚,和尚怕居士。”公開在這裡演講,好幾百人聽到,我沒有在場,別人回來告訴我。哎,聽了不勝一叹!那位法師固然還是有感慨而來,但是也是真話。初學佛的人勉強還信因果,但是這個信因果是盲目的迷信,真正的因果自己本身都在遭遇,可是自己沒有看清楚,號稱學佛,不要自欺了。佛教如此,任何一個宗教徒,基督教、耶稣教、回教等等,你說他真信了上帝?那才見鬼,都在那裡自欺。

所以啊,佛法從明理起修,就是說,一切眾生天生下來,就是阿賴耶識種子帶下來的:不信任一切。那是當然,所以,現在的青年人動輒講“反動”、“革命”、“推翻一切”、“推翻傳統”,沒有什麼稀奇,人性本來就是多疑。大家要把自己自性裡的多疑去抓出來。

現在佛告訴我們,你看看,此所謂佛:有第二種懷疑處,人不能起善法的信,是“於去來今”,過去、現在、未來,“及苦等谛”等,為什麼我們人生這輩子的遭遇那麼苦?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苦,有錢有有錢的苦,有地位有有地位的苦,權力有權力的苦,你看美國總統卡特跟裡根兩個競選,不苦啊?比你們苦得多了,你們在這裡享福,他才苦呢,睡都睡不好覺,求名求利的苦。這些都是多生累劫的因果關係,可是人不懂,所以,“於去來今” 過去、現在、未來因果所發生的苦谛、集谛等四谛根本不清楚,懷疑,“生惑生疑”,並不相信。

尤其是學問好的佛學家,大陸上我看得多了。歐陽竟無,熊十力的老師,***、***等是熊十力的弟子,我跟他們的祖師爺歐陽竟無先生是忘年交、朋友。你問歐陽竟無先生,他真信因果嗎?楊仁山的弟子,他才沒有信呢!理論講得比誰都好,般若、唯識比誰都好,臨死時,王恩洋這一批人圍著他:“先生啊……”大陸上當年不叫老師的,我到臺灣來,聽到叫老師好難受啊,我們那邊學木工、學泥水、學工的叫師傅、老師。不過現在也聽慣了,聽到先生還不如老師好呢。你們老一輩的都曉得,當年在大陸是叫先生,我們叫我們老師也是先生。所以,王恩洋他們圍著歐陽竟無說:“先生啊,怎麼樣?”臨死時“哎呦哎呦”地難過,他告訴王恩洋等弟子們:“哎,平生所學,到這裡啊,一無用處,你們還是好好念佛吧。”這個時候才曉得叫弟子們念佛了,呵,哎,我們聽後是不勝一叹。所以,學佛同研究佛學是兩個路子,學問再好有什麼用?。

“於去來今及苦等谛,生惑生疑”,“心懷二分”,腳踏兩只船,你叫他完全不信,研究佛學吧?他不幹,這個裡頭很有味道;那信佛學就要修佛法,真投身進去,不單心進去,把身都投進去,把生命投進去求證,做的到嗎?又做不到。所以“心懷二分”,兩邊分開的,講學理時是口口講空,做起人來是步步是有。這裡叫大家都放下,自己貪得不得了,每個學佛的幾乎都如此,包括我在內,你看怎麼得了!所以,心懷“迷之不了”。什麼叫開悟?破了疑,“斷疑生信,絕相超宗”,那就是開悟,《金剛經》的第一個偈子。“斷疑生信,絕相超宗,頓亡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

因此啊,“猶豫猜度”。一般人信佛,對於三世因果、六道輪回,說是可以證得菩提,可以得定證果,老實講,學理盡管講,心裡頭“猶豫”不決,沒有真正的信,“猜度”。同你們諸位一樣,大概證的果如苹果一樣,圓圓的,果是什麼也搞不清楚,都在“猶豫猜度”。

我們修定的人,學佛法為什麼不能得定?這五蓋蓋住了,而且,最後一蓋疑蓋還最厲害。講良心話,我們大家很坦然地講,你們現在年輕,都學佛,你們有沒有自信過 :我這一生非成功不可!有沒有這個信心?你們有沒有這個信心?除了疯子才有這個信心。(有答:有。)有?有個屁!有個什麼有?你怎麼修啊?不疯的就是傻子,都在不信,“猶豫”中。所以啊,萬人修行,沒有一人證得。除了狂妄之見,狂妄者,“我就是佛!”那是狂妄之見。再不然呢,根本修是修了,頭發也剃光了,前途如何?“莫宰羊”,不可知了,走一步算一步看吧,看哪裡茅棚好就去掛個單嘛,哪裡素菜好去吃一餐再說,都是這樣,在“猶豫猜度”中,所以不能證得。

“問:此貪慾蓋以何為食?答:有淨妙相,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淨妙相者,謂第一勝妙諸慾之相,若能於此遠離染心,於餘下劣亦得離染,如制強力餘劣自伏。此複雲何?謂女人身上八處所攝可愛淨相。由此八處,女縛於男:所謂歌、舞、笑、睇,美容進止,妙觸就礼。由此因缘,所有貪慾,未生令生,生已增長,故名為食。”再問,關於五蓋,討論的非常詳細,這是學佛修道的第一步。第一蓋,什麼叫“貪慾蓋”?上面我們講的貪是廣義,貪名、貪利、貪風水好、風景好、環境好,都是貪慾蓋。現在,轉到狹義的男女之愛,彌勒菩萨說:“貪慾蓋以何為食?”你看這個文字翻譯的很妙,“以何為食?”饮食,為什麼?因為我們人活著都是靠這個饮食喂大的,對不對?現在我們活著,至少每天要吃一餐,再不然一個月吃一次,總要吃,要靠這個饮食喂它,才能夠活著。這個貪慾啊,這個慾念活著,你也要喂它,培養它啊。什麼東西培養它?就是食糧。彌勒菩萨“答:有淨妙相”,就是現在講:美,漂亮。“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對於這個“淨妙相”, 不是醜相啊,很美的,做“不正思惟”,“多所修習”,在這個裡頭拼命地練習、修。“以之為食”,慢慢修,想這個東西,你要想得都不餓了——你們不懂,尤其是在座的,班裡很多年輕出家的更不懂。你們看過《西廂記》沒有?你們看《紅樓夢》等言情小說,“茶不思來飯不想”,那個相思病犯了的時候,不要吃東西的。你們有沒有害過相思病?我想你們可能還沒有這個專情的境界,現在青年男女之間的情都不專的,古人有,現在的人倒蛮解脫的——不是解脫,現在的人就是無情。

你不要看男女之情是壞情啊?所以第六代達賴的詩,一轉:“若將此心移學道,即身成佛有何難”。男女的愛情就是父子的愛情、對父母的愛情,這個相是兩樣,愛情是一個,轉過來的話,就是大慈悲,所以菩提萨埵是有情啊。

但是眾生貪著這個情。所以你看,你們對男女愛情沒有體會,但有一種體會,精神病院你們去看過沒有?我想在座的沒有幾個人看過吧?看過的舉手,你們幾個看過,我相信,你們還沒有進去,你們到臺大、到容總看看,一進精神病院,看得你眼淚直掉下來不可,我是常去的。大門比監牢的鎖還大,一看,探個頭出來就像犯人,有些人的手用鐵鏈绑起來,頭上拴起來,不然就會打人,一個個不是人的樣子……那簡直不能看。有些精神病人好像可以幾個月不吃飯啊,餓不死的。有些精神病人一生氣,兩三層的樓房,一下子就上去了,跳上去了。我以前有一個小朋友在我家裡,一發了精神病,把那個抽水馬桶,還不是這個,是日本式的埋在地上的,他一屙大便,兩只手就把它端起來,那個力氣那裡來的?但是相反,你要知道,人這個生命有無比的神力,修持到了一樣發出來,疯了的人也發起來。精神病院,你們大概看過小病院,什麼精神病院啊,那是修養的,修養的地方不算,你要到臺大醫院裡真正的那個精神病院去看看,鎖在裡面的多得很,一送進去了,一輩子就送進去了,鎖在裡頭不能出來。現在不是講精神病,不要聽錯了問題,一聽鬧熱自己沒有正思維。

就是說,為什麼要翻譯成“食”呢?“以之為食”呢?食量。一個貪慾重的人,茶也不想喝,飯也不要吃,就是這點慾念就可以維持他的生命,“為食”。彌勒菩萨解釋,怎麼叫經典上貪慾蓋的“淨妙相”呢? “謂第一勝妙諸慾之相”,世界上最美的,最殊勝的,最妙的一切慾望之相。就是說“若能於此遠離染心,於餘下劣亦得離染”,這個染污心離開了,真離開了以後,可以離慾。

如果能夠真離慾……我問你們讀過佛學院的,真離慾了,在佛法的修證算是什麼?才算是和尚,真僧,才是離慾尊,真離慾。但是,我講這個話,你們絕不承認,你們根本沒有慾啊,對不對?你們現在有慾沒有慾啊?我想一個都沒有慾,真的,不需要你答複。你以為沒有慾啊?這個環境坐著,你覺得不舒服,這個就是慾。這個枕頭睡著……這件衣服不便,就是慾,無止之慾,沒有哪一樣不是慾!這個菜做得不合口味就是慾。真達到“離慾尊”,初果羅漢的預留果相,教理上有的,這才叫離慾。《金剛經》上哪個是“離慾尊”啊?“阿蘭那行”是誰啊?你們都念過《金剛經》的,木魚都差不多敲瘪了,當然沒有敲破,木魚的兩個嘴被敲得牙齒都拔掉了,瘪下去了,那叫敲瘪了。須菩提嘛,他告訴佛:我若沒有達到這個程度,佛不會認證我是羅漢,阿蘭那行。完全是寂定行,才能夠得上是離慾,嚴重地講,慾有如此之難。

所以你們覺得:我現在如如不動心就是離慾——那差遠了,偶然不動而已,沒有真正的诱惑到你前面來而已。你看歷史上的兩個人,三國時的管寧和華歆,兩個是同學,挖地,挖到一塊黃金,管寧看都不看,丟開了;華歆也不錯啊,不過看了一下:“噢,這是黃金啊,蛮好。”然後丟了。管寧從此跟他不做朋友,就看出來這個人有貪慾,雖然只看一眼。後來華歆當了宰相,管寧一輩子不下樓,你統治的土地,我土地都不塌;你所統治的土地,臟的,我不要,一輩子不下樓。這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也就是說,人的貪慾很難講。

“若能於此遠離染心”,染污之心,不給它染著,“於餘下劣亦得離染” ……“淨妙相”是什麼?就是我們的哲學名詞:真善美,能夠離得開了,那不垢不淨了,什麼都可以離開。“如制強力餘劣自伏”,對於差一點的稍稍一動念,克制一下就過去了。

“此複雲何?”彌勒佛又提問了:佛啊,你這裡講的是什麼意思呢?他說,第一個是先講明顯的,“謂女人身上八處所攝可愛淨相”,講女性的,但是對不住啊,我們在座的有女性,並不是女人多可愛,我們男人也蛮可愛的,立場不同啊,男人看女人是女人可愛,女人看男人是男人可愛。不過佛經只講一面,但是你不要認為佛在重男輕女啊,平等的,那一面你自然通了。譬如有一天,有幾個同學來問我:“某某人對女人有特殊的反感。”我說他這個人有問題,什麼問題啊?性變態心理。如果不是性變態心理,沒有反感,都是人,一切眾生平等視,沒有男女相的。“啊,女人,我看都不要看!”你不要看啊?你心裡阿賴耶識就有這個東西在,為了逃避不敢看,真無此念,有什麼不敢看的?女人同泥巴,男人同狗屎,不是一樣?所以啊,變態心理者往往矫枉過正。

所以,“由此八處,女縛於男”,女人,一條繩子把男人捆住了,哪八種?“所謂歌、舞、笑、睇”,唱歌,當然像我這個人,一輩子……哎,從前也喜歡跑跳舞厅,我們跑跳舞厅是穿布鞋子、穿長袍,買個票進去一坐,咖啡一泡,舞女過來:“幹什麼的?”“對不住啊,擺八字攤的。”坐在那裡參觀的。等到燈一黑,看到那些鬼影幢幢,都在裡頭動,那個時候是下了地獄,我們正在那裡做工夫,很好玩。那麼,那些舞女們過來陪陪,好,都來,都接受,大爺們到這個地方來花錢布施。半個鐘頭多少錢?一個鐘頭呢?好啊,都來……跟我跳舞啊?不會,因為穿的也是長袍,沒有辦法,布鞋子。我們在重庆也常常如此,一輩子不會跳舞,喜歡去看,那個裡頭就是道場。

歌舞啊,嘿,你不要看到跳舞啊……你們在座的對人生都只是懂了八分之一。那個跳舞上了瘾的,在這裡坐都坐不住,到這個時候,兩腳心硬是癢起來。你看有些人坐在那裡上課,我在臺上一看,有幾位太太、有幾位先生坐在那裡,到時間他就動兩下,我曉得這個家夥是常進跳舞厅的,他到那個時間就瘾發了,受不了,硬是要扭兩下,就會這樣。哎,你們都外行。像你們將來要去做法師的,眼睛一望,下面是什麼角色一看而知,誰都逃不了。做土匪的有土匪習氣,做小偷的坐在那裡兩個眼睛低下來,歪著,看哪個地方好摸,呆的。

“歌、舞、笑、睇”,女性的那個“笑”,那個牙齒一露。“睇”更嚴重了,這個“睇”,目字旁一個弟,不是那樣看,眼睛還要拿著,這樣看(師做動作,眾笑。),那個叫“睇”。就是《西廂記》上說,“怎禁得她臨去秋波那一轉。”就轉死你,拿眼睛這樣勾一下,這個叫“睇”。 “笑”就是巧笑,你看孔子在《論語》上最會形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我在中央黨部講這兩句話,大家就問:老師你講的這兩句話……

“美容進止。妙觸就礼。由此因缘。所有貪慾。未生令生。生已增長。故名為食。問此貪慾蓋誰為非食。答有不淨相。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此複雲何。謂青瘀等。若觀此身種種不淨雜秽充滿。名觀內身不淨之相。複觀於外青瘀等相種種不淨。名觀外身不淨之相。由觀此二不淨相故。未生貪慾令其不生。生已能斷故。名非食。由於彼相如理作意故。遮令不生。多所修習故。生已能斷。前黑品中。由於彼相不正思惟故。未生令生。多所修習故。倍更增廣。”(十一卷)

……“巧笑”還不算,“倩兮”,這樣一來就是“倩兮”(師示)。“美目”,很漂亮的眼睛,已經夠難受了,還“盼兮”,斜起來勾你一下,你看受不受得了?你以為這只是罵女人?哼,男人也一樣。我上課時經常看到男同學勾引女生的,哈!那個“巧笑”——恐兮!那個怒目——*兮,那個眼睛啊,噢!更厲害,一看就知道。所以啊,我講課的時候男女同學怕死我了,不要在我前面捣鬼。做小偷出身的,現在來當刑警隊,你們這些鬼還來捣亂!(眾笑)。所以你看,佛經高明吧。

“歌舞笑睇”四個姿態了,他說女人有八條繩子捆男人的。“美容”,當然是漂亮的容貌。“進止”是什麼?你看穿個高跟鞋,走起路來,進一步退一步,叫“進止”。你看舞女都學過的,走路一條線,兩個高跟鞋前一腳,這一腳、這一腳,手裡拿個皮包,要這個樣子(師學動作,眾笑。)這就叫“進止”。你們年輕人不懂,你們還學佛?這些魔境界你們沒有經過,你學佛能成功啊?到了那個時候給你“美容”一“進止”,你的定力統統誇了,蓮花寶座一塊塊地掉下來。尤其出家的,將來女眾皈依弟子一多了,你們那個法師統統沒得法了,我告訴你。現在先傳給你這點法,先把它參通。

“妙觸”,“妙觸”就是拉個手啊,身體上碰一下這些。哎呀,男女之間非要挨著一下,那個魂都掉了。

“就礼”,這個難懂,什麼叫“就礼”啊?彬彬有礼,這位女性或者男性絕不粗魯,你一看:“啊!這個修養啊……啊!這個教養啊……啊!這個風度啊!真好啊!”你完了,這條繩子還最難逃。看這八條繩子捆你。

“由此因缘,所有貪慾,未生令生,生已增長,故名為食。”因為女性男性之間有這樣八條繩子在捆你,“由此因缘”, “未生令生” ,就是那個故事了。一個老和尚看看這些人都討厭,然後抱了一個小孩子,孤兒,帶到山上養了。十幾歲了帶下山來,男人都沒有看到過,別說女人,當然沒有看過了。下山後在街上走,小和尚光看女的,問師父:“這叫什麼?”師父說:“那是老虎嘛,會吃人。”然後,回山以後,老和尚問小和尚:“哎,你今天跟我下去看看,街上什麼東西最好看?”他說:“師父,我看來看去,還是老虎最好看。”就是這個道理,它未生能夠令你生,這八大繩子。若有一點影子,“生已”就會“增長”,“故名為食”。你看佛經解釋的多清楚啊!佛是沒有哪一樣不懂的。這個“食”,就是你精神的食糧被捆住了。

“問:此貪慾蓋,誰為非食?答:有不淨相,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要解脫這個……所以,我經常告訴你們要做白骨觀和不淨觀,你們檢查。這幾年我經常大聲疾呼:禅宗、密宗、律宗在唐宋興起以後,佛教裡的人才是一天一天衰落,沒有證果的人。你查查《高僧傳》,唐宋以前,出家人及學佛的居士證果的非常多,原因是什麼?都走禅定的路子。自從禅宗一來,大乘禅一來,完了,佛法是昌明,證果的人沒有了,修定的人沒有了,不修定。

那麼你看,我是把這些路子都走了,顯教、密宗,反正管你繩子也好,我都要去上吊一下,吊完了就曉得,再回轉來看看佛法,在佛法上面找。發現小乘佛法中的白骨觀、安那般那是修行證果的根本法門。你看,由小乘開始,沒有不走白骨觀的路子!尤其是中國證果的這些高僧,包括智者大師,開始都走這個路子。回轉來,我把一切法門學完了,自己再閉關,再一修證,三天以內——哎呦,那真是惭愧,平常都看大乘,認為這些是小法,理都不理,自己後來,一修證以後,三天之內,哎呦,原來佛說的不淨觀法、白骨觀法包括了顯密一切大乘,才懂。我又重新把自己回炉,炒回锅肉一樣,把自己再投進去試試看,才曉得它的妙用;再回轉來一看,大小乘經典,一切印度的高僧同佛在世,你看,佛在世的時候,見到佛,佛叫他修法,七天以內證阿羅漢果,非常多。為什麼現在真是末法,做不到呢?你說是末法,三藏十二部佛的遺教都在啊,並沒有一本少;少了,看不見了,那真是末法到了。那麼,他修行的經歷、方法都有啊,翻來看完全對。

所以啊,你不要看到不淨觀、白骨觀……只是你們不得法,不曉得怎麼觀法,對不對?教你們白骨觀、不淨觀,你們十個裡有八個都說觀不起來,對不對?是不是這樣?沒有冤枉吧?就是你觀不起來,一觀起來就成!沒有不成的。觀的理在什麼地方?這個關鍵在哪裡?觀不起來,換句話說,就是你業力太重了,過去來今,三世因果。但是話又不能那麼說,是你的般若不夠啊,智力不夠,觀不起來。你教理講得通達,比喇叭還響,到真修行啊,一點理都沒有。所以佛在這裡告訴我們,第一個是不淨觀。但是不淨觀有問題啊,我告訴你。

“此複雲何?謂青瘀等。若觀此身種種不淨,雜秽充滿,名觀內身不淨之相。複觀於外青瘀等相,種種不淨,名觀外身不淨之相。由觀此二不淨相故,未生貪慾令其不生,生已能斷,故名非食。由於彼相如理作意故,遮令不生。多所修習故,生已能斷。前黑品中,由於彼相不正思惟故,未生令生,多所修習故,倍更增廣。”“黑品”就是黑業、罪業,白品就是善業。下面這幾句話注意啊,再念一遍:“前黑品中,由於彼相不正思惟故,未生令生,多所修習故,倍更增廣”,你們想想看,怎麼說法,佛經嘛,一看應該懂,懂不懂?哪個懂?出來講一下,不懂,講錯了沒有關係,講對了還做學生啊?不懂的來說嘛,所以錯了沒關係。

但是,你們不要認為文字懂了……所以,為什麼我在這裡提出問題?所以告訴你們中文要弄好啊,佛經都看不懂,還看外文,看什麼文,還想翻譯,你不要見鬼了。我們黃種人還沒有度好,你還要再去迷糊那個白種人幹什麼。你翻的東西不對,不是迷糊、害了別人嗎?寧可讓他多轉兩個生都沒有關係。中文都沒有弄好,外文還行嗎?現在推開書本:

不淨觀,你們都做過,我也教過你們,有許多沒有學。叫我們觀身體內部……我們這個人,你到殺猪場一看,到猪肉攤上一看,我們人同猪肉一樣,猪肉是菜場裡整理過的,還很漂亮。我們小的時候在鄉下,經常親自看殺猪的。那個猪一殺了以後,那個肚子一挑開,裡頭一拉開以後,難看的很啊!肠子是五颜六色的,紅的、綠的、青的,一段段的,真難看,臭的要命,這個人體裡頭就是這樣。這層皮包在外面,再油漆一下,肥皂刷一刷,粉擦一擦,胡子刀刮一刮,女的再加上點颜色,各種油漆把它一涂,那是蛮漂亮的,這個動物還可以看看。你把裡頭扒了看看,才難看呢。修這樣的不淨觀是初步,能去了貪慾?去不掉!我告訴你一個經驗,大陸上我有一個和尚朋友,聽老和尚說現在已經圓寂了,我不講名字了,當年大家都是年輕人,在大陸還鼎鼎有名的。因為他在杭州辦了個佛學院,也有很多和尚,幾十個,民國37、38年的時候。我一到杭州他的庙子上——我好幾個庙子上都有我的房間,都鎖著,我一到,這個房間就專門給我住。不過我住了那個房間也劃得來的,總要來給他上課的,總要講的。所以,我到南京有地方住,到庙子上住總是劃不來的,總要上課,上海也是這樣,杭州也是這樣。**寺,杭州第一處看梅花的地方,過去就是**洞了,現在的印順老和尚都住在那一邊。後來他告訴我:“我出家的時候,也修過白骨觀,修到上街看人啊,沒得人了,統統是白骷髅。”

我說:“那你很不錯了。”

他說:“後來啊,再修下去不行了。”

“為什麼呢?”

“白骨也蛮可愛的!”

我說:“對了,你這句話是真心話。”

所以我給他作了一句詩:“纵然白骨也風流!”

他說:“對!”

我說:“那以後呢?”

他說:“白骨觀都抑制不了我的貪慾之病,那不淨觀還能夠觀?不淨觀更沒有力量。”

你說人的肚子啊、肺啊不大好看,也蛮好看的,看久了,最臟的東西也變成美的了。這是修行經驗啊,不要當做笑話聽。所以你們出家的、在家的,都曉得講白骨觀、不淨觀,你真覺得人體不淨嗎?有沒有?凭良心講,沒有這個觀念,對不對?尤其是對自己的肉體,肥皂一洗,鏡子一看:哎,山鸡起舞了。怎麼叫山鸡起舞?就是山上的野鸡,你拿個鏡子給它對者,那個野鸡看到鏡子裡頭,以為有一只野鸡,兩個對著跳舞,一直跳到死為止。我們每個人照鏡子,你看世界上男的女的,鏡子裡頭看自己啊,越看越漂亮,都覺得人家不認識我的漂亮,對不對?你們厭惡自己的身體沒有?沒有!怎麼做不淨觀啊。所以,不淨觀經典上盡管講,生不出效果,對不對?我們這裡不能講假話啊,要真討論。你們有沒有覺得自己不淨啊?尤其是熱水澡一洗,香肥皂一擦,嘿啊,自己還覺得淨得很。不過,討厭別人不幹淨是真的,是不是啊?都要講良心話啊,誠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

不淨觀,你說:“哎呀,我喜歡這個小姐。”然後坐在那裡觀想,把這個小姐的皮扒掉,就看她肚子裡頭不幹淨的,你覺得那個時候眼淚還掉出來:她怎麼會呢?那就是甦曼殊的詩,“人間花草太匆匆,春未殘時花已空”,你會掉眼淚啊,絕不會想到不淨觀。所以,不淨觀有時候生不出效力,對貪慾蓋並不能制止啊。因此,佛經盡管說不淨觀有如此的不淨,但是你們拿來修定做工夫,真的走這個路子,我可以講,百萬人中沒有一個真的在修。我這個話你們信不信?不是百萬人,你們在場的都聽過不淨觀,你們有一個人在修嗎?有沒有?有修的舉手,有修的我給兩百塊,絕對沒有,這是真話。

同時,你們也沒有看過不淨觀。不淨觀要什麼時間看?戰場上,或者你現在到殡仪館去看,我經常說你們沒有去殡仪館看過。哎,我們*庭長也許看過,不曉得他驗過尸沒有,驗過尸的就看過了。我們人死了,不管你在家出家的,尸體送到殡仪館,親人一走,殡仪館的人把衣服裤子統統扒光,扒光了以後,那個大水池裡都是藥水,臭的像咸魚,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和尚、尼姑、道士,反正是泡在一起,“咣當”一丟,藥水泡著,防止尸體爛了。那一條一條的就像咸魚裡頭的味道之難聞啊,難聞的要命啊!若不是藥水給你泡著,不到兩天,現在這個天氣大概要三天,尸體上一青、一發紫,這個地方就開始爛了,七八天以後,爛的脓水流出來,慢慢地,裡頭的蟲子就爬出來。所以你到戰場上一看,一個個東爛一塊,西爛一塊,嘿呀,那你可以修不淨觀了。所以,你們怎麼能修不淨觀?連猪肉攤子都沒有看過,爛猪肉也沒有看過,只看過腌火腿,腌火腿蛮好看的,那個繩子一吊,蛮好的,所以修行不得力。

為什麼我們佛制度,比丘要住在尸陀林,尸陀林就是亂葬崗。古人,農業社會連坟墓都沒有,死了草席一包,丟在那裡,被狗拖出來,東叼一塊,西叼一塊,到處都是爛的、臭的蟲啊。尸體之臭啊,比什麼都臭。人最香,香都極點,死掉三天以後,那個臭味發出來不可聞,比咸魚、咸肉,比爛猫、死老鼠都難聞,看過了這個才能修不淨觀。但是我要告訴你經驗,你就是看了爛的死人,看了戰場上那麼多死人,修不淨觀大概有三天吃不下飯,三天對男女不起分別,不動心。過了七天啊,看到漂亮的還是漂亮,修行之難,貪慾蓋之難去也!

所以,此法還是小乘法,小乘法都修不成啊。白骨觀你們怎麼修?白骨你們也沒有看到。所以後世修法的人,佛講的話都白講了。你真到了那個境界的話,那麼,只好轉回來,譬如說,智者大師只好教你修六妙門啊,修這些法門了。這些法門,老實講、嚴格講,看似大乘法門,沒有不淨觀、白骨觀這些基礎來的,一概都靠不住。



“複次已說安立。當知於此靜慮等中。作意所缘二種差別。

作意差別者。謂七種根本作意。及餘四十作意。雲何七種作意。謂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雲何四十作意。謂缘法作意。缘義作意。缘身作意。缘受作意。缘心作意。(缘法作意。勝解作意。真實作意。有學作意。無學作意。非學非無學作意。遍知作意。正斷作意。已斷作意。有分別影像所缘作意。無分別影像所缘作意。事邊際所缘作意。所作成辦所缘作意。勝解思擇作意。寂靜作意。一分修作意。具分修作意。無間作意。殷重作意。隨順作意。對治作意。順清淨作意。順觀察作意。力勵運轉作意。有間運轉作意。有功用運轉作意。自然運轉作意。思擇作意。內攝作意。淨障作意。依止成辦所行清淨作意。他所建立作意。內增上取作意。廣大作意。遍行作意。)

缘法作意者。謂聞所成慧相應作意。缘義作意者。謂思修所成慧相應作意。缘身受心法作意者。謂修念住者。如理思惟身等作意。(勝解作意者。謂修靜慮者。隨其所慾。於諸事相增益作意。真實作意者。謂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諸法作意。有學作意。略有二種。一者自性。二在相續。自性者。謂有學無漏作意。在相續者謂有學一切善作意。如有學作意。當知無學作意二種亦爾。非學非無學作意者。謂一切世間作意。遍知作意者。)謂由此故遍知所缘而不斷惑。正斷作意者。謂由此故。俱作二事。已斷作意者。謂斷煩恼後所有作意。有分別影像所缘作意者。謂由此故。修缘分別體境毗钵捨那。無分別影像所缘作意者。謂由此故。修缘分別體境奢摩他。”(十一卷)

我們剛才講到330頁五蓋的分析,講到不淨觀等等,這個修法的理論……不淨觀等等,你們可以自己看,不需要我多講,浪費精神,多用一點事實觀念來看,就看通了。現在我們大家都在靜坐,你們都在靜坐靜修,最需要的是如何靜修。翻到332頁……

“複次已說安立,當知於此靜慮等中,作意所缘,二種差別。”這個最重要了,大家特別要留意。你們現在都在開始走入佛法之路,在打坐用功。“複次”,其次的,彌勒菩萨說。上面已經講過修行的理論基礎,你們應該知道,在這個修禅定的“靜慮”當中,修定的方法裡頭,“作意所缘”有“二種差別”,現在先講“作意”。彌勒菩萨說,也就是佛說,唯識學裡有五遍行:作意、觸、受、想、思,這叫五遍行,先把名相弄清楚哦,怎麼叫五遍行?唯識學把我們一個心,不是心臟的心,佛法所講的心,起心動念的心,同宇宙物理世界、精神世界連在一起的這個心,分成八個部分。前面部分:眼、耳、鼻、舌、身,前五識;最嚴重的是第六個,意識,就是我們能夠思想,能夠感覺的;第七識末那識,那讀nuo,不讀na,普通叫做我執,數取趣,就是這個生命的連續性,在六道輪回中滾來滾去,死了又投胎,投胎了又死等等,一個勾索聯環不斷的;這個生命的根本,是第八識阿賴耶識。

普通所講的唯識學認為阿賴耶識同於現代心理學的潛意識,講錯了。所以,前天有一位美國的教授寫信給我,說最近聽我的錄音帶,曉得第八阿賴耶識大概就是現代心理學的潛意識。我寫封信大罵他:你這個混账……哈佛大學的,我說:所謂心理學的潛意識是第六意識背面的一層,是獨影意識,現在的心理學第七識都沒有摸到,你還談第八阿賴耶識?第八阿賴耶識是心物一元的,整個的宇宙在阿賴耶識裡頭,整個的法界還在阿賴耶識的裡頭,那怎麼能拿潛意識來比呢?

那麼,我們曉得分八個識,八個識裡頭,每個識的作用中都有這個五遍行。五遍行的第一個是作意,作意就是普通佛學所講的起心動念。我們大家都念過《華嚴經》的偈子,“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個心是什麼心?是第六意識心,心意識這個心,這是作意出來的。所以三界,宇宙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切眾生,也就是一切佛的作意造的。

譬如我們現代化的建築:紐約啊、臺北市啊、香港啊、巴黎啊現代化的建築,乃至現在的原子彈,太空船,一切眾生共同作意出來的,思想所造的,謂之作意。那麼,我們就曉得了,你念佛,這一念是不是作意啊?是不是啊?修密宗觀想是不是作意啊?(有答:是。)都是,對了。我們看男女漂亮,是不是作意啊?財色名食睡都是作意,一切皆是作意,意在造作。作意兩個字倒轉來就是意作,意在造作出來的,第六意識心所造的。這個名詞了解了。

這五樣東西怎麼叫遍行呢?第八阿賴耶識裡決定了哪一部分都有,沒有辦法脫離,所以叫做遍行,它像空氣一樣,它像原子一樣,任何裡頭它都有。等於我們將白糖放在面粉裡做成包子,面粉和白糖合在一起了,哪裡都存在,都有甜味,這就叫遍行,懂了吧?

第二,觸,就是對外界的接觸。譬如我們少穿一件衣服,今天的天氣,你們是不是覺得冷啊?什麼是冷?就是觸,感覺到。我們手摸一下桌子,你看手放在桌子上,馬上就感覺到桌子,現在我們把手放在虛空,你有沒有感覺啊?有啊,感覺到沒有東西,也是觸。你不要說:“手放在虛空,我沒有感覺。”那是你沒有智慧,感覺到沒有東西,空的,觸到空了,要搞清楚啊。

受,一感觸以後,心裡就了解了、領受了。譬如我們手在虛空,大家自己試,佛法是個科學,沒有東西吧?你感覺手心涼涼的,就曉得沒有東西。那麼,你心裡就曉得:手心涼涼的,沒有東西,“哎呀,我摸的是空了。”對不對?這就是受,心裡領受進去了。

第四個是想,想跟思怎麼是兩樣呢?想是浮在面上,譬如我們的念頭,打起坐來,你們最痛苦的就是妄念不斷,對不對?這個妄念就是想,想陰,一個個的來,一個個的去,你若把一個思想,把一個妄念按住,停留住,停留的了嗎?停留不了,因為是個浮想,是浮動的,你沒有辦法停留它。

粗的叫做想,細的不是想,叫在思。比方你們打坐,有時候坐得很好,覺得沒有妄想,你說沒有妄想?那是思的境界,還是一念,那就叫做思。等於你現在欠人家的錢,或者你心裡,家裡有點事情沒有弄好,或者你從十樓上來,覺得電燈沒有關了,我的铺蓋沒有蓋好,我的筆記本掉在那裡,盡管是在聽課,想也在聽,那個意識吊在那個本子上,那個就是思,思跟想不一樣。所以,想是粗的,思是細的,懂了嗎?有不懂的地方趕快問,不要一考試就答不出來。這叫五遍行,你要曉得,八個識裡都有五遍行。禅宗粗淺地講:一念不生就是佛——不要瞎扯了,一念不生時五遍行還是在啊。

所以,理不清楚,你以為入定就是什麼都不知道了?那何必學佛啊,去學做猪多好,去學做木頭多好,學做泥巴多好,泥巴什麼都不知道啊,那還叫“佛者覺也”?不覺嘛。

五遍行修成功了,轉過來就是五方佛:西方阿彌陀佛,作意所生;東方藥師佛琉璃光如來,是觸所生;南方光明寶生佛是受所生;北方是不空如來,思所生;中央毗卢遮那佛,想所生,轉識成智,它就是五方佛性。所以,唯識同其它的教理不同,是科學的分析,修行必須要知道五遍行的道理。

那麼,修行的第一步是怎麼修呢?打坐先作意,修行的第一步。譬如為什麼要受戒?你看凡夫的境界,沒有學過佛,也沒有受過戒,你說他心裡有戒沒有戒?沒有戒,戒文聽都沒有聽到過。為什麼叫他去受戒?受了戒後,使他的意識種下戒的種性,作意。譬如念佛,念一句阿彌陀佛,開口念,念咒子,作意念,對不對?譬如你們打坐做數息觀,呼吸配合,這個是不是作意啊?是作意。密宗作觀想是不是作意啊?是作意。八萬四千法門,任何起修沒有不從作意起的,清楚了吧?

那麼,你們初步打坐修定,為什麼不能得定呢?你的作意心不能建立。普通來講,這一念不能堅固!知道嗎?現在告訴你。

“複次已說安立,當知於此靜慮等中,作意所缘,二種差別”,第一先作意。“作意所缘”,譬如你要按照淨土宗修——把這個“宗”字拿掉,什麼宗派啊,小裡小氣的,我們是學佛啊,學佛八萬四千法門,凡是成功之路都學,什麼分宗分派的!唐宋以後的小氣話,不要講。照淨土三經《觀無量寿經》的觀法,修淨土我們是不是觀阿彌陀佛眉間白毫相?是不是一個觀法?十六觀經裡頭?你們念佛的時候,能不能觀阿彌陀佛眉間白毫光呢?能不能?都能啊?不要亂講啊,亂講是犯妄語戒啊,能不能?不能,因為你作意不起。作意一起,行住坐卧隨時都有阿彌陀佛的這個作意相——眉間白毫光相。那麼,你的修行有基礎了,沒有這一生不成功的,我告訴你們!不成功佛法就是騙人,決定能成功,作意堅固。

那麼修行開始呢,“作意所缘”有“二種差別”,有兩條路,要注意。

“作意差別者,謂七種根本作意,及餘四十作意。”有這樣的兩條路。

“雲何七種作意?謂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這七種。怎麼叫“了相作意”呢?下面都有解釋,不過我先給你提一下。譬如大家都聽了禅宗的課,百丈禅師被馬祖一扭鼻子,開悟了,“即此用,離此用”,“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隨時隨地行住坐卧身體沒有感覺,沒有觸受,妄念不起,想與思都如如不動,此所謂“了相作意”,還在作意境界中。這個作意是聖人作意,聖果中,所謂“了相”,就是一切了了。等等,有七種。

“雲何四十作意?謂缘法作意,缘義作意,缘身作意,缘受作意,缘心作意。。。”這個缘就是攀援,攀援者就是把念頭勾在那一件事情上。攀援就像是鐵鏈,你們大家在金店裡買的項鏈,一個圈圈勾著一個圈圈,一個圈圈勾著一個圈圈,念念不斷謂之攀援,這個攀著那個,那個攀著這個。一個圈圈沒有用啊,要兩個圈圈才勾得起來,才構成一條鏈,對不對?所以啊,開始修要有所缘,並不是無所缘,應該有所缘。譬如念佛,所缘心在念佛上,念念都在佛,念念攀援在佛上。攀援並不一定是壞的,善法攀援是修行佛果;惡法攀援是墮入六道輪回。所以,修行的第一步是作意。那麼,這一段我們不講了,讀文字,頭會讀疯的,看下面的解釋。

“缘法作意者,謂聞所成慧相應作意。缘義作意者,謂思修所成慧相應作意。缘身受心法作意者,謂修念住者,如理思惟身等作意。”這叫“缘法作意”,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什麼叫皈依法?法就是這個。你以為傳法是:“跪過來,你跪到我前面來,紅包拿來,都拿來,我傳給你啊。喔,你看著肚脐眼啊,看到這裡,這就是傳你的一個法。”那是騙人的!道,天下之公道,哪裡有秘密的?法,天下之公法。這裡告訴你法,什麼是佛法。“謂聞所成慧相應作意”, “聞”,即研究經教,佛所說的理。聽善知識的講都懂了,懂了有什麼用?像你們上課聽懂了,還巴不得早一點下課呢,下課了好玩去。“聞”,沒有。“思”,自己不研究,“思”了又不“修”,“修”了又沒有修成功,聞思修、戒定慧。回去真的要看啊,要研究啊,我講的不一定對啊,你要好好地思啊。所以要“聞所成”,聞後“思”,研究,然後照著“修”,智慧開發了,“相應”。相應就是瑜伽,所以瑜伽就是相應。什麼叫“相應”?身心投進去了,合攏來。所以,為什麼要上佛學課呢?智慧開了,知識開了,佛經的理,是聞所修,這個慧。這個慧是由聞思修而成的,就是佛經的道理。

“缘義作意”呢?“思”得了這個道理,佛經道理。譬如《金剛經》談空,怎麼是空?我為什麼空不了?聽到了《金剛經》的空,就要思,思了之後就要修證,修證就證到慧境界,聞、思、修。這是“缘義”,“義”就是道理,缘“思修所成慧相應作意”。

還有,“缘身受心法作意者”,“身受”,譬如你們打起坐來腿直痛,腿為什麼痛?是因為氣脈不通,身體不好。身體為什麼不好?是因為四大不調。四大為什麼不調?我哪裡不調?要反轉來反照,“缘身”。我為什麼病了?病的原因在哪裡?佛法說:病是由業力來的,業是由心造的,我的哪一種心業才引起我這個身體的病?這就是“缘身”作意,“缘身受”的“心法作意”修。

“謂修念住者”,“謂”,即講話,講給你聽。“謂修念住者”,就是有些人修念住,一上來就是一念不生,萬念不起,就是修念住。那麼,怎麼樣修“念住”呢?“如理思惟身等作意”,你要曉得念為什麼停得住?念,相思妄念像流水一樣一個接著一個,怎麼樣把它切斷?等等。

那麼,下面最後一行,我大概帶你們一下,要自己研究,不要完全靠我,沒有用的。修行,我修成功了,也不能帶著你們啊,等於釋迦牟尼佛修成功了,帶了誰啊?他的每個弟子還是靠自己修啊,所以,你們不要有依賴心啊。(有問:……)那你就要努力讀書,還要我鑽進你腦子裡幫你看懂啊?你的腦子也不能換成我的腦子啊,所以,為什麼叫你們努力讀書呢?

“謂由此故,遍知所缘而不斷惑。正斷作意者,謂由此故,俱作二事。已斷作意者,謂斷煩恼後所有作意。”

現在正式告訴你們怎麼修?打坐修持。“有分別影像所缘作意者,謂由此故,修缘分別體境毗钵捨那。無分別影像所缘作意者,謂由此故,修缘分別體境奢摩他。”這一段最重要,所以特別標出這一段給你們講。就是說,你們現在修行打坐……這裡要發揮了,你們當然看不懂,就是文字看懂了,你們佛法不行,看不懂,這裡應該給你們講,我會給你們講。

歸納起來,修行有兩個法門,“已斷作意者,謂斷煩恼後”,悟後起修,這個悟並不一定要禅宗的大悟,你把理悟到了,一切是空,為什麼不能證到空?那麼,有兩個方法,“有分別影像所缘作意”,用“分別”心來修,譬如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是“有分別影像所缘作意”。你念咒子也是一樣,不管你修哪個秘法,黃教、白教、紅教,紅觀音、綠度母,不管你修什麼大威德金剛,修中觀境界,都要有“有分別影像所缘作意”。譬如念佛,《十六觀經》、《觀無量寿經》或者觀佛的眼睛、觀佛的鼻子、觀佛的心光,你都“有分別影像”,意識造出一個境界。譬如《外婆禅》的那位呂老太太,你們今天看了,她現在隨時可以在一片空中,空,光明中。那麼,你說這個是哪裡來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換句話說,她今天的修持也是“有分別影像”作意生。

所以,“有分別影像所缘作意”,你們念佛,念念不斷,這一聲佛一念萬念,萬念一念,並不說每一念都要南無阿彌陀佛……“阿”發a音,不要念o,念o是要墮落的,o是下墮的音,a是開口音,唵、阿、吽,特別注意,因為不通梵文,念錯了。你看世界上不管是哪一國的人,乃至動物,生下來一開口講話就是“啊”,先來這一聲,開口音是生法。所以“阿”字翻譯成無量、無邊、無盡。“o”你的嘴就要*起來,這個音是下垂的,懂了吧?所以,阿彌陀佛這一句就是無上大密咒,這就是咒。那麼,念阿彌陀佛念到後來,你真念到了止觀定境來,念不起來了,好像想提阿彌陀佛都提不起來,你們就嚇死了,我也聽過很多人:“完了,老師,我退了。我念了幾十年,現在一念阿彌陀佛,下面念不上了。”

我說:“你知道在念佛上?”

“知道啊。”

“那不是念佛啊?笨蛋!”所以,你們要注意啊。

尤其是很多念佛的人,到了臨終的時候,他不懂這個理,不但不能往生,反而墮落。臨終的時候,這口氣不來了,你還勸他:“你趕緊跟我念阿彌陀佛!你念啊!念啊!你念啊!”見鬼!這些人是埋葬人的。這口氣跟意兩個是在一起的,意氣、意氣,一口氣要斷的時候,你叫他念南無阿……他念得出來嗎?念不出來。但是,什麼叫做念佛?他心中那個時候沒有念,聽到你講念佛,他意識已經懂了,那個叫“念”啊!這一批笨蛋啊,這一群愚蠢的眾生啊,很多人都念到了啊!

所以,念佛等於是肉包子打狗,有個妄念來,就阿彌陀佛,妄念越來得多,你也可以大聲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然後,念到最後,狗也不來了,肉包子也不要打了,這個時候才是“念”,“淨念”在前。你要看《大勢至菩萨念佛圓通章》就曉得了,這個時候叫做“淨念相繼”,這個時候沒有妄念,也沒有浮念,可是不是昏沉,不是散亂,清清楚楚——這一念就對了。這一念也就是第六意識“有分別影像所缘作意”。有分別啊,你們知道“這個就是了”。

你們注意啊,將來接引臨死的人,你千萬不要提起念這四個字的念,那害了他啊,使他失去了信心。你說:你現在知道,一念清清明明,我念佛你聽見了,這個就是了。你就這一念,就往生了。世界上這些瞎子牽瞎子,滾*********,都滾下去了。以盲引盲的人太多,佛法所以衰敗了。我眼睛裡看得多了。

所以,“有分別影像所缘作意”,是這個作意。那麼,你們觀想光明的,修白骨觀的,都是“有分別影像所缘作意”。那麼,你現在看了彌勒菩萨講的,我給你們講的不相信……

“謂由此故。修缘分別體境毗钵捨那。無分別影像所缘作意者。謂由此故。修缘分別體境奢摩他。事邊際所缘作意者。謂由此故。了知一切身受心法所缘邊際。過此更無身受心法。所作成辦所缘作意者。謂我思惟如此如此。若我思惟如是如是。當有如此如此。當辦如是如是。及缘清淨所缘作意。勝解思擇作意者。謂由此故。或有最初思擇諸法。或奢摩他而為上首。寂靜作意者。謂由此故。或有最初安心於內。或毗钵捨那而為上首。一分修作意者。謂由此故。於奢摩他毗钵捨那。隨修一分。具分修作意者。謂由此故。二分雙修。無間作意者。謂一切時無間無斷。相續而轉。”(十一卷)

有分別影像所缘作意。你們為什麼白骨觀觀不起來,知道嗎? 為什麼觀不起來?現在懂了吧?懂了?懂了你講。(同學……)錯了,錯了沒有關係,當學生應該錯的,不錯還當學生?“我對了,你下來!我上來!”哈,對不對?

你們觀白骨觀,拼命想看見自己的骨頭,看得見啊!你把皮扒下看看?影像啊!懂了沒有?這就是傳你們大法了。只要有這個影像就是了,怎麼那麼笨啊!影像一起來,這就是作意起來了,作意起來後,一念一止,慢慢慢慢,等有一天,“啪”地一響,回到身上來,身上的白骨,五臟六腑看得清清楚楚。然後,還要把它化光了,變空了,七天證果絕不是騙人的!就是你們理不通啊,每一位佛都把寶貝告訴你了,你看不懂。

所以,你要曉得“分別影像所缘作意”,結果你們偏偏要看自己是白骨,有些活寶還那麼拿著來看,“我怎麼都觀不起來。”這是皮啊、肉啊,我的媽啊!那是意境上的影像啊!為這個,我買了多少具白骨給你們看,就是叫你們留這個影像。現在懂了,應該都觀起來了吧?再觀不起來,每個都打屁股三百闆,替彌勒菩萨打你們,懂了嗎?所以,“分別影像所缘作意”,這是修止的路。

“謂由此故”,“謂”,告訴你,有分別影像作意的例子多得很。譬如要修藥師如來的,你看,我要你修“禅秘要法”,你自己有病了,可以觀藥師如來或者白衣觀音在頭頂上……哎,有許多活寶,我說了半天,“觀音都沒有影像。”你是第六意識分別觀音啊!真的觀音菩萨忙得很啊,大家都在叫他啊,他沒有那麼空閒;你請一位名醫都忙得很,他比名醫還要忙。你的意境裡觀起觀音,他楊枝淨水從你頂上一灌下了,你的病沒有不好的,我告訴你。那麼你說:“這個是我的作意,同他怎麼相幹?”哎,自他不二啊!你的就是他的,他的就是你的啊。而且,你自己分別作意的這位觀音菩萨或者藥師如來一觀起來,一灌下來,他力的作用就馬上加被你,沒有不好的。告訴你,就有這樣厲害,就是你們信心不夠。分別影像作意多得很。但是要曉得,要它空就空,要它有就有,這叫做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了,不然,你都是口頭法師,有什麼用?

“修缘分別體境毗钵捨那。”“毗钵捨那”是觀,這就是修觀的方法。就是說,佛現在傳你修一切觀想的方法,什麼呢?有分別影像所缘作意,這是你的所缘啊,你要注意。譬如你觀起了觀世音菩萨在頭頂、或者在前面、在身上、在心中,這在教理上是什麼道理?所缘境,這個所缘是哪裡來的?你講:(答:影像。)錯了,能缘來的,“能所”,能是什麼?暫時不談,現在只教你修法。所以你看,佛經裡的一個字都不能亂下的,所缘作意,並沒有叫“能缘作意”,懂了吧?這個影像是怎麼來的?你作意所缘來的,這就是研究教理。不然,你們上佛學院……誤人子弟,那還行?你們將來出去不能誤人子弟啊,我若曉得,我的香闆老遠就過來捶你的頭,那還可以啊?說法度眾生,不能度了(liǎo),可是不能指錯了路,不能瞎子牽瞎子。

“謂由此故,修缘分別體境毗钵捨那”,“毗钵捨那”是修觀,觀個什麼呢?止觀都在內,就是有分別影像所缘作意。

要答得出來啊,學期末我出題目就出在這種地方了,要你發揮啊,注意啊。

“無分別影像所缘作意者,謂由此故,修缘分別體境奢摩他。”“奢摩他”就是止。你觀想起來以後,一念空掉,定在空的境界上就是止,止就是“無分別影像”,觀起的東西把它一念空掉,懂了吧?這是“能”嗎?不是能。到一念空的境界,還是所缘,還是作意。這個地方不談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能所雙亡”體寂滅,那不談,只講修法。“無分別影像所缘作意者”,就是空了,沒有“分別影像”了。譬如念佛的時候連佛像都沒有了,一念都沒有了,一切沒有,身體也沒有,身心清淨了,定住了,這就是定,就是止。“謂由此故”,由你觀想成功以後,剛才比方你念佛也是有分別影像作意,念到連阿彌陀佛都提不起來了,雜念也沒有了,就是一念空靈在那裡,並不是不知,都知,見聞覺知都知道,如如不動,這個境界就是“修缘分別體境奢摩他”,就是止,止觀就是這個道理。

宗喀巴大師創立黃教,就是以這一段修法為中心啊。我那麼輕易地給你們講了,你們也不拿紅包給我。宗喀巴就是這樣成宗喀巴的,算不定你們將來也變成什麼巴,就要好好研究這一段。

“事邊際所缘作意者,謂由此故,了知一切身受心法所缘邊際,過此更無身受心法。”那麼,你們對於止觀境界的這個理論懂了,現在只能說你們理論懂了,所以,你們可以上十一樓打坐了。什麼才是止?什麼才是觀?不管你學什麼法門……我們這裡不限宗派的。什麼叫禅宗啊?每個宗派,個人因缘。你走淨土容易入門修成,你就修淨土;密宗易修成,就修密宗,我這裡什麼法寶都有,不走宗派,十方丛林書院是大乘丛林,沒有宗派的。人家問你學什麼的?學佛的,跟佛學的,分什麼宗派!你們可以上十一樓了。

那麼,什麼叫做“事邊際所缘作意”呢?“事邊”的“事”包括出世間小乘之果、大乘菩萨,乃至成佛,就是一件“事”。乃至你入世,發財做生意,做功名,都贊成,也是“事”。你功名富貴成功了,哎,替佛護法啊,替佛法來護法啊,要有人護法嘛。若沒人護法,老和尚怎麼弄啊?和尚們將來怎麼弘法啊?要有在家的,也要有出家的嘛,要有護法嘛。

大護法者不分在家出家,維持正法的命脈不斷,謂之大護法,保護這個法體,保護這個慧命。那麼,每一個比丘,每一個居士,只要成功了就都是大護法者,這叫做“事佛法常住”,這些都是“事”。

怎麼叫做“事邊際所缘作意”呢?“謂由此故”,由於這個修持的結果,“了知一切身受”,“了知”,透徹地了解“一切身”體上的感受。為什麼腿會酸?為什麼會發快樂的感?為什麼身體氣脈會通了?這都是身體的感受。“心法”,乃至起心動念:哎呀,我這個念頭不對,屬於貪心……這個屬於嗔心……這個屬於什麼心……《百法明門論》裡的根本煩恼、隨煩恼看得清清楚楚,乃至一念不生,這就是“心法”。“身受”,身體;“心法”,心裡頭所缘的,“所缘邊際”都看清楚了。

身心的邊際是什麼?答不出來,我的一百塊又省了,哎,你若答,不算一百塊,讓你答。(有答:無。)就是空,身心的邊際就是空,身也空了,身心的邊際就是空!證得空性,性空。對了,還是年紀大一點就摸到邊了。“了知一切身受心法所缘邊際,過此”,過了這個境界,“更無身受心法,”身也沒有,心也沒有,過了空的境界還有什麼!當然沒有了,畢竟空,徹底。此所謂般若波羅密。

“事邊際”講了,“所作成辦”,就是說你修定做工夫做到這樣,一切事業邊際無所不成。換句話,這個裡頭有秘密,什麼秘密?一切神通境界,你一起作意就成功了,就來了。就是要你得止,止觀得定,定慧等持,事的邊際你就做到了,你就求證到了,佛法不是空洞的理論。那麼,求證到了,“所作成辦”,世間法的所做“成辦”,你要辦什麼事,都達到目的;出世法,六通妙用無所不成。

“所作成辦所缘作意者,謂我思惟如此如此,若我思惟如是如是,當有如此如此,當辦如是如是。”你看,彌勒菩萨到這裡真話不說了,他老人家也來了一個花樣。什麼叫“所作成辦所缘作意”?我現在把他的秘密揭穿了,他說:你修到這個成功啊,那就“所作成辦”,你所想要“如此如此”,就做到“如此如此”,你要“如是如是”,就可以“如是如是”——等於不說!他老人家當面來,我都要講他:“你說了等於沒說,你說個什麼!”但是,要我們聽懂,自己懂啊,佛也只能說到這裡,此乃宇宙之大秘密啊。諸佛菩萨都說到這裡,只能若是這樣,就是這樣,诶,你懂了,就是這樣。所以禅宗祖師:這個就是那個,那個就是這個——究竟哪一個,你都搞不清了。連彌勒菩萨都玩起這個生意經來,哈!“如此如此”,“如是如是”,“如此如此”。所以我看到這裡就冒火,指著彌勒菩萨:“你搞些什麼名堂!”但是,他說的很清楚,你懂了,你就不怪他老人家了。就是說,你修定慧修成功了,一切神通智慧沒有不由定而生的。你到了這裡,“所作成辦”,遂心如意,孔子講的“隨心所慾而不逾距”,神通妙用自由而起,所以就是“如此如此”,“如是如是”了。般若、解脫、法身、等持成就了。

“及缘清淨所缘作意,勝解思擇作意者。”那麼,還有呢?有四十種作意,一切都是唯心造,修行的一切路。世間法的一切造業,三惡道的業也是唯心所造;由凡夫而到聖人,由小乘之果證大乘菩萨境界,乃至成佛,也是唯心造。唯心造的開始就是作意,作意分了四十種,講給我們聽,開發我們的智慧。那麼,怎麼叫“缘清淨所缘作意”呢?怎麼又叫做“勝解思擇作意”呢?

“謂由此故”,你看,這四個字也是彌勒菩萨的秘密。“此”就是這個,由於這個,這個是哪個?定境界嘛,你心裡一念,作意專定了,若你真得到了定,“由此故”:

“或有最初思擇諸法,或奢摩他而為上首。”並不是不可以用思想修啊,禅本來就是思維修,禅宗。你得了定境界,就在這個定境界中“最初思擇諸法”,把佛經讀熟了,三藏十二部,一點一點研究。禅宗不叫做思維修,叫參,參就是思維,專一地思維,“噢,是這樣的!”大悟了。教理叫“思擇”,禅宗叫“參究”,換一個名詞而已。

有些人,譬如我們從智法師,他不肯走思禅的路線,不是他的錯,根性不同,他走禅的路線來的根性,他喜歡走奢摩他,一念清淨,擺下就對了。譬如說在座的有幾個人都是這樣。那麼,這些人的根性就是“或奢摩他而為上首”,喜歡以止而入手,一定,再說,定到了,觀慧自然發生。有些人不然,譬如在座的慈仁師喜歡用思想,他的思想如果用對了,就是走思禅的路;但是,思想若是用不對了,就變成邪了,有這樣嚴重。走思路的,譬如張尚德教授知道,一般學者走佛學的路,都喜歡用思禅,光搞思想去了,那就變成外道了,沒有修證。什麼修證?止觀雙運,不做工夫就不行。你看佛出家都在做工夫,十八歲出家,修無想定三年,非想非非想定三年,雪山苦行六年都在修定,定慧發了以後才出來弘法的。以他老人家都是如此,後世的凡夫以為讀了兩本佛學的經典,思想,會寫文章,會演講,兩條腿都盤不攏,你還成了法了!叫做頭上沒有發(fà)。連釋迦牟尼佛都是修定的,你看看他的一生。所以要注意,所以,奢摩他、毗钵捨那有如此之重要!

“寂靜作意者,謂由此故,或有最初安心於內,或毗钵捨那而為上首。”“寂靜作意”是什麼?“謂由此故”,上來一修持,兩腿一盤,一定,“最初安心於內”,此心不動,就坐下了,就是我們普通禅宗講的“一切放下”,安心不動,也到家了,所以法門是多方的。你看二祖見達摩祖師,達摩問他:“你要什麼?”

他說:“我此心不能安,請大師為我安心。”

他說:“拿心來,我給你安。”

他就找:“觅心了不可得。心拿不出來啊,我現在沒有啊,找不到啊?”

達摩祖師說:“就是這樣!為你安心竟。”

好了,他就悟了。此心了不可得啊,這個念頭抓不住的,當下即空,就在這一念一空,就定下去了。

“或毗钵捨那而為上首”,安下去了以後,萬缘放下,一念不生處,此心安了,再一看世間的一切一切,原來是如如不動的啊。這就是定中有觀,這就是“毗钵捨那而為上首”,安心法門中以觀“為上首。”

“一分修作意者”,怎麼叫“一分修作意”?二分都不幹?多吝啬啊,就是一分。

“謂由此故,於奢摩他毗钵捨那,隨修一分。”有些人根性不同,止觀不雙運,上手只想修定、修止;有些人一上手就只想修觀,就叫“一分修”,不能二分具修,不能同時來。因為一切眾生的根性不同,他的心理負擔不了,也可以。

所以學佛,拿一個法門教育一萬個眾生,每一個人都要走一條路,永遠不是善知識,不能接引人。乃至我的皈依師父虛老,我就講他:你一生沒有接引出一個人!沒有教授法,只好叫人家念佛了。臨濟宗、曹洞宗五宗宗派最後都託到了你手裡,一個人都淘不到,造就不出來,這不是笑話嘛!“大唐國內無禅師”,沒有懂教育的。所以,叫你們要學佛啊,不要學哪一宗、哪一派,各種根性要用各種法門接引。只有淨土才對,其它都是魔道;密宗才對;禅宗才對——你只要看他這樣一開口,他本身就是魔道!執著就是魔。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方便不同,不懂方便何以教化人?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一分修”也可以。

“具分修作意者,謂由此故,二分雙修。”怎麼叫“具分修”?因為修定的路是止觀雙修,定中起觀,觀中起定,止觀雙修了。

“無間作意者,謂一切時無間無斷,相續而轉。”什麼叫“無間作意”?譬如念佛,要你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就是“無間作意”,你行住坐卧之間,念念都在修行,沒有停止,一秒鐘也不能有散亂、昏沉,即“無間作意”。

如此等等,下面四十種都給你說完了,不要我帶領了吧,帶領到半路,就曉得怎麼走路了吧?就曉得自己看下去了,下了課後要看啊,不看,光靠我有什麼用啊?我靠不住的,我要是不作意了,我就跑掉了;我跑掉了,你們怎麼辦啊?沒有用的,修行靠自己啊,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殷重作意者。謂不慢緩加行方便。此中由勝解思擇作意故。淨修智見。由寂靜作意故。生長輕安。”(十一卷)

現在,《瑜伽師地論》332頁,還是講修定,做工夫,修定的方面。上次講到“具分修”,止觀雙修,止觀是定慧的因,定慧是止觀的果。上次講到“二分雙修,無間作意。”

“殷重作意者,謂不慢緩加行方便,此中由勝解思擇作意故,淨修智見;由寂靜作意故,生長(zhang)輕安。由一分具分修作意故,於諸蓋中,心得解脫;由無間殷重作意故,於諸結中,心得解脫。”

“殷重作意”,就是非常鄭重,我們修行……

第一先給你們解釋,上次還沒有詳細解釋的“有分別影像作意”、“無分別影像作意”,基本的。上次我們講到影像作意,大家修念佛,譬如觀佛像,觀阿彌陀佛佛像,應該怎麼觀起來?你們觀起來嗎?觀觀世音菩萨,怎麼觀起來的?全體都觀不起來?我不相信,有很多人觀得起來的。觀不起來的舉手,我看一下有多少,搞清楚一點。(同學舉手)哦,沒有多少嘛,其他的都觀起來了。因為你們對經典上告訴你的“影像作意” ,沒有搞清楚。譬如這個佛像,你看了沒有?看了。你不看它的時候,這個影像有沒有?影像有嘛,影像作意。第一步先要把這個影像留著,你不管它是泥塑的、木雕的、畫的,假想的,都可以。

你們為什麼觀不起來佛像呢?一觀佛像的時候,就想到那個阿彌陀佛是活的,跟我們的肉身一樣,站在那裡,最好還抱著我們,還會講話呢,摸摸你的頭呢,對不對?所以觀不起來。你想,你的媽媽、爸爸不是活的、肉的嗎,你現在隔得遠了,媽媽不在身邊,你想媽媽也是那樣活著抱你、罵你、打你,做得到嗎?做不到。現在想媽媽爸爸,想兄弟姐妹,乃至你們在家的想你的情人,是不是只有一個影像啊?對不對?把這個影像轉過來,世間法的影像擺掉,就是一個佛像,你不管它是泥塑、木雕、畫像,都可以,把這個影像留住,這是意識境界。當你打起坐來,意識境界的這個影像,這不是第六意識的境界,是獨影意識境界出現了,懂不懂?你們學過唯識嗎?獨影意識境界的影像出現了;出現了,就是留住這個影像,也不管它是在外、在內、在上、在下,都不管。

影像留得住,止住這個影像的時候,等於一個畫家在構想一幅畫面,根本在幻想中,但是他有這個影像。影像留住了,這個畫家想那個東西,自己都忘了;一個詩人想一首詩,“雲淡風清近午天……”頭在搖啊,人都到了那個“雲淡風清”,就進人那個幻想境。把這個影像永遠留住,心念得止,慢慢第六意識止了,止了以後,止止止止……等到意識清明了,自然身心兩個會配合的。白骨觀也是這樣、阿彌陀佛也是這樣,什麼都是這樣,懂了沒有?你們試試看,影像作意,行不行?

一用心就不行,很自然的。哎,你想過女朋友沒有?有啊,那個影像一想就來了,對不對?根本不用意的,對不對?你想過爸爸媽媽沒有?對啊,那個影像就出來了嘛。如果爸爸媽媽今天不舒服,你曉得了,你那個影像始終留著,對不對?這就是影像作意,懂了沒有?都會了沒有?試試看,不要瞪起眼睛看我,我沒有影像,會不會?都會了?這下到十一樓,修不好要打香闆的哦。

所以,觀佛像眉間白毫光也可以,觀這個光。哪個曉得我的那個“法寶”在哪裡?大球、小球,小寶知道嗎?小球放在哪裡了?趕快,兩個手捧上來。那麼眉間白毫光影像作意,這個一止,妄念有沒有呢?有,不相幹。那麼,講過禅宗的夾山禅師有兩句話,“龍衔海珠,遊魚不顧”,懂了吧?影像作意,定,止在這裡。那個妄念、思想有沒有?有,那是遊魚,不顧,始終一個。懂了嗎?大家笑的肩膀直抖,是肩膀抖,還是影像作意發抖啊?會不會?會了啊,你不會我也當你會好了,不然我很傷心,哈。

這個影像作意有了,那麼,你這裡就有個問題了,為什麼不問我問題啊?你們想想看,你們有沒有什麼問題?所以,你們問問題都不能問,佛經裡這些佛弟子們問了那麼多的問題,所以,會問還不錯的,問都不能問,怎麼學麼?學問學問,要學要問啊。那麼你說,老師,我請問:這與神經病進入那種精神狀況的境界有什麼兩樣?那種精神病境界,“哎呀,我看到鬼了……你看,就在前面……哎哟,我怕死了,哎哟……”同這個有什麼兩樣?是不是一樣?(有答:不一樣。)怎麼不一樣?(答:神經病是心念潛意識做祟,下意識地產生這種幻相。)那麼,影像作意呢?(答:影像作意完全是心念,不含半點雜念、邪念的,而且是由佛像產生的,所以不一樣。)“雲淡風清近午天”,差不多,你沒有講清楚。簡單明了:一個是做得了主的,我要造作的;一個是被動的,他不曉得,莫名其妙,自己不曉得這個就是自己捣鬼的,就是這一點。等於說,一個是瞪眼上當;一個是閉起眼睛在做夢,莫名其妙的,被它所動的。懂了嗎?是這個道理。所以,你講的,我給你一個結論:“雲淡風清近午天”,差不多。

譬如你們現在修光明點,眉間白毫光點,我給你們留個影像作意,像修密宗的方法,密宗黃教、紅教、白教、花教都一樣。黑教是笨教,四川人叫乌教,所以四川人罵人啊:你這個人乌教。乌教就很蹧糕了,邪門左道。都用這個(師示水晶球),大的水晶球,還是用小的。你們現在注意看,你們都看到反光的亮點吧?看清楚啊,這點反光的亮點現在有沒有?閉著眼睛看,對,影像有,這就是影像作意,就定在這一點明點上也可以,當成是阿彌陀佛眉間白毫光相。永遠在光明中,乃至比丘在睡眠的時候,依據戒律,這個亮點在心中。此亮光非真非假,缘起性空,明點。心越細明點越小,心粗明點就大。我現在不用手端著,哎,我把手當成龍的爪吧,五龍捧珠。心粗的時候,這個明點觀大點;心細的時候,明點越來越小,然後忘我、忘身,這就是影像作意。現在你們試試看,這點明點有沒有?不管是在頭頂、在額上、在心中、在身外,都隨便,有沒有?影像有沒有?影像,就是這個影像,不求實際,容易了吧,有沒有?有了,那就行了。

一用力就不行,你第六意識太作意,就不是影像,懂了嗎?太放松了,沒有影像。影像作意,第一步開始修。把這一點止住了,“龍衔海珠,遊魚不顧”,久久自然心念止,得奢摩他,止,懂了沒有?都懂了?好了,這叫做“無分別影像作意”,這個明點用不著去分別,亮光,管它是什麼亮光,我曉得是影像,對不對?

怎麼叫“有分別影像作意”呢?譬如修淨土宗,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那麼,你的分別影像就來了:阿彌陀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西方極樂世界有八葉蓮花、七寶行樹,等等等等,都加上許多的觀想,然後,心裡頭還參,“念佛的是誰啊?”“誰是我啊?”“所念的是什麼?”“能念的是什麼?”然後又有“一念萬念,萬念一念。”“念即不念,不念即念”,等等,那些都來了,這都是叫做“有分別影像作意”,懂嗎?所以禅宗參話頭,“念佛者是誰?”“誰?”“我是誰?”“吃飯的是誰?”“走路的是誰?”“有分別影像作意”。懂了吧?我這樣解釋你懂不懂?不是說你們不高明啊,是我明不高啊,講的不清楚啊,我這樣講表達清楚了嗎?你們懂了沒有?

所以,“有分別影像作意”、“無分別影像作意”包括一切修法。譬如說念咒子,嗡嘛呢叭咪吽,南無呵拉嗒喏多喇耶,爺爺爸爸,都一樣,這些你無法注解的,就是“無分別影像作意”。

有分別影像作意呢?譬如《心經》,“揭(jie)谛揭(jie)谛”,這是現在普通念,真的照梵文音念是“揭(ga)谛揭(ga)谛,婆羅揭(ga)谛,婆羅僧揭(ga)谛,菩提(bu-da)娑诃(suo-ha)”。.我們現在念“揭谛揭谛,婆羅揭谛,婆羅僧揭谛,菩提娑婆诃”,什麼意思你知道嗎?(有答:自度自度。)他能夠解釋的,“揭谛揭谛”就是“自度自度”,“婆羅僧揭谛”就是“度一切眾生”, “菩提娑婆诃”,快快地覺悟,娑诃就是快、快、快,就是很快地成就,快快地覺悟,般若成就到彼岸。那麼,你懂了這個咒語的解釋,這個咒語就變成了“有分別影像作意”,所以密咒多半不給你解釋。因為人一“有分別影像作意“,你來了,“揭谛揭谛,婆羅揭谛,婆羅僧揭谛……哎哟,快快自度,我不曉得幾時度得起來啊……哎呦,我這樣念不曉得誠不誠懇啊,好像我沒有專一哦,蹧糕,我再念一遍……揭谛揭谛,婆羅揭谛……哎哟,揭(jie)谛好啊,還是揭(ga)谛好啊?(眾笑)然後啊,(jie)谛(ga)谛,(ga)谛(jie)谛,兩個就在那裡打了半天仗,“有分別影像作意”,變成散亂心了。

所以,一切咒語不告訴你解釋的原因,咒,就是叫你念,念的時候,你沒有辦法解釋了,一念清淨,“無分別影像作意”,可以得止。由此法門即可了解百千萬億法門,一概通透,懂了沒有?

那麼有些人說:我上座,一念清靜,萬事不管。你不管啊?你兩腿酸了,你就要管,兩個腿麻了,你就要管,這個時候是什麼?有分別。那麼你說,我假使把這一點亮光、明點定住了,光明點定住了,腿麻不麻呢?照麻不誤,那麼照麻的時候,照酸的時候,背上照難過的時候,我這個明點在,這算不算是修止呢?算修止。那麻的是什麼呢?那是受陰。我這個明點在的是想陰,意識清淨,這一念不動,受陰跟想陰是兩回事,懂了吧?所以,你身上的血液還在流動,呼吸還在往來的是行陰,明知自己想陰在作意的就是識陰,五陰俱全。慢慢,等到得止以後,做觀,止觀雙運以後,一路下去,得解脫以後,是五陰清淨,那個時候才說“照見五蕴皆空,度一切若厄”,知道了嗎?修持之路如此。懂了沒有?只此一回,更無第二遍,第二遍我不會再說了。你們也沒有拿供養,也沒有哄我一下,“老師好!”“老師早!”都沒有叫,我隨便就傳了,劃不來,哈哈哈。希望從此一路,好好修去。

那麼,“有分別影像作意”“無分別影像作意”,都懂了吧?譬如修止觀、數息、止息、隨息,你說這個是“有分別影像作意”,“無分別影像作意”法門?(答:有分別。)對了。“有分別影像作意”,因此,易學而難成;“無分別影像作意”的修法,難學而易成,懂了吧?都了解了。

“殷重作意”,“殷重”就是很尊重這個事情。

“謂不慢緩加行方便”,這就告訴我們,用功的時候,你不要求急,上來就想得定,就想證果,然後就想證到一個苹果一樣的大,美國苹果一樣好的,好大好大的一個果,然後完了——求急。所以佛說,用功像彈琴一樣,你把琴弦上的太緊了,“嘣”斷了;太松了,彈起來沒有聲音。佛拿彈琴來比喻,叫弟子們用功不快、不慢,不求急進,也不怕迟。你說人家七天開悟,我來個七十年開悟好不好?開悟了都一樣嘛,管他迟早呢,對不對?所以不急,這就是乌龟兔子賽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要自己稱量自己的心性,不快不慢,修一切“加行”的方法。加行的東西多了,譬如今天身體不舒服,感冒了,吃藥也是加行,運動出汗也是加行,做各種瑜伽術也是加行。就是說,你修一種止觀,專門選一個法門的時候,其它幫助你修定的這些都是屬於加行,“謂不慢緩加行方便”,方法。那麼,“加行方便”要怎麼樣修,得止怎麼樣修呢?

“此中”,這個裡頭包含的“由勝解思擇作意故,淨修智見”,譬如你們打坐觀佛像,並不是叫大家都要觀這個明點,這是拿一個東西給你做樣子。譬如密宗的修法是屬於觀佛像,乃至我們這個佛像很有福氣,胖胖的,像個發財的老闆一樣,很好,又白、又嫩、又胖,這個很好。或者你找一個銅藏像,很莊嚴的,有亮光的。所以,真正的修法,你單獨修的時候,大眾修的時候,為什麼前面擺個佛像?假定你們自己有佛堂,回家單獨修,座位,打坐在這裡,前面一個桌子,擺的距離差不多這樣(師示),根據佛像有多高,這個佛像剛剛對著眼睛,看清楚了,觀好。開眼也好,閉眼也好,一定,影像留住,就觀這個影子。乃至全的觀不起來,就觀眉間一點,就是佛這裡的亮光,我沒得亮光,只好拿他來替代,就是這麼一點亮光,眉間的光。或者你觀佛的鼻間,或者觀胸口的卍字,先不要下部觀,先做上部觀,這個中間的道理將來再說。慢慢地,你把這個影像作意觀好,留好。然後,在此中定住了這個境界了,“勝解思擇作意”,不是說不可以用思想,三藏十二部經教的道理,在定境界上慢慢開發,有許多不懂的道理,因為定久了,定久、定極就慧生,智慧開發了,懂了。所以有許多人,一得定,一輩子沒有讀過書的,忽然會作詩、作文,很多出家人,譬如八指頭陀,也沒有讀過書,他的詩是第一,作得那麼好,是他定中的智慧開發了。“勝解”,因為“思擇”,思維修,作意來的。

這個時候,一邊定在這個佛像的境界,定住了,“淨修智見”,正思維修,加上八正道、四念處,都變成觀明點這一點、觀佛像這一點加行了。乃至禅宗的話頭,禅宗的公案,乃至阿彌陀佛的佛號,這個時候,你修某一個法的時候,其它八萬三千九百九九個法門都是它的加行;當你修禅宗的時候,淨土、密宗一切一切法門都是它的加行。等於我們這一堂人坐在這裡,當我在中間一坐,其他這些人都是附屬於你的,對不對?你坐在中間,是不是別的人都好像是幫忙你的,陪你坐著,是不是?還是你陪他坐著?主觀立場不同。所以,一切法皆是一切加行,這懂了吧?

所以,修這個“淨修智見”故,那麼,“勝解”,有許多平常經典道理理解不通的,理解通了。“思擇作意”,正思維當中,就曉得自己怎麼樣修,這條路怎麼樣走。所以,到這時候,學問越好,經典越讀的多,智慧越開發,越快。但是,一個字、一本書都不會的,一個字也沒有讀過的,智慧真開發了以後,什麼都懂,一通百通,定慧之力。(有問:智慧開發是他多生累劫以來讀過的,還是沒有讀過的?),包括一切,一切不管你多生,前生、後生,來生都包括進來了,這叫一切,三世因果都包括進來了,來生事若不知,那還叫一切,那“半切”。

“由寂靜作意故,生長輕安”,你假使觀想明點或者佛像,靜到了極點,這個時候,慢慢……當然,你們現在沒有輕安,你們現在打坐,只有輕安相對的兩個字:粗重,又粗又重。腿酸、腿麻,那個屁股坐在棉花垫上,我的媽呀,好像石頭壓在上面一樣,身體也輕不起來,粗重。那麼,慢慢慢慢,忽然有一天,頭頂發生清涼,或者,頭頂好像和尚剃了光頭,夏天,那個刀刮得光光的,像那個西瓜皮一樣發青,然後拿一點溫水一冼,在風口一吹,那個頭之涼快,那個時候“南越王不做矣”,讓你當皇帝你都不想,就是那一刹那,那個清涼,得止得定的人,昼夜都在那個境界中舒服。這還是一點點,這是輕安的粗相,頭頂發起輕安,一直到全身。

如果你說,我覺得很涼哦,裡頭如薄荷一樣——那是有病。輕安的涼快是形容舒服、清涼;你硬是覺得身體內部有股涼氣,傷風了,懂了嗎?此中有差別,這就要智慧了。傷風了,趕快要吃藥。

那麼,清涼一來以後,頭頂先發起清涼的輕安容易退。用功不對,或者上午這一堂坐的很好,得輕安,頭頂發清涼,中午一看,豆腐、青菜、菠菜,好哦,油炸的!多吃了兩口,飯也多吃了兩口,饮食吃壞了,輕安變成了粗重,乃至頭發胀發悶,然後肠胃也鼓起來了,下午打兩堂坐,上面“呃——”,下面“噗——”就來了,消化不良,輕安都變成粗重了。所以饮食、衣服……或者剛剛發輕安,一清涼以後,身體也發暧:哎,好,你看,你們都感冒,都穿那麼多;你看我,不怕。然後再脫一件,或者不脫,坐在風口上吹一吹風,感冒了,下午不但粗重,還加上鼻涕溜溜,那麼,鼻涕一溜溜,又完了。這一轉轉過來,不曉得一個月、兩個月、一礼拜、三天,不知道。所以,修行用功同發財一樣,同世間事業一樣,同房子一樣,建築起來難,毀壞是一時的,什麼都要調整,這叫修行。

“由寂靜作意故”,靜到了極點,可以得到“輕安”。頭頂發清涼是輕安的前相,真正輕安到了,也就是密宗、道家所講的氣脈,奇經八脈、三脈七輪一下通了,輕安。整個的身體覺得像是一片樹葉子在虛空中飘,一切都是輕靈的,沒有哪個地方是不輕靈、不舒服的。輕而安,在磅秤上一稱,你要多重就多重,算不定變成二十幾斤了。

“由一分具分修作意故。於諸蓋中。心得解脫。由無間殷重作意故。於諸結中。心得解脫。又由無間作意故。終不徒然而捨身命。由殷重作意故。速證通慧。隨順作意者。謂由此故。厭壞所缘。順斷煩恼。對治作意者。謂由此故。正捨諸惑任持於斷。令諸煩恼遠離相續。順清淨作意者。謂由此故。修六隨念。或複思惟隨一妙事。順觀察作意者。謂由此故。觀諸煩恼斷與未斷。或複觀察自己所證。及先所觀諸法道理。”(十一卷)

輕安是慢慢生長出來的,一得了輕安以後,並不是修成功了,這個時候的氣脈大部分就通了,但是,還沒有到脈解心開的程度。

“由一分具分修作意故”,“一分”或者“具分”,“一分”就是只修止,只打坐修定;“具分”還修觀,止觀雙運,曉得了吧?

“於諸蓋中,心得解脫。”因為打坐修定以後,貪、嗔、痴、慢、疑這些心理的壞毛病轉過來了,沒有了。像你們現在的行為,我經常觀察你們,五蓋還加上兩層,五蓋厚得很,盡管在修行,蓋是越來越蓋得重,棉花蓋了以後,加上石灰蓋;石灰蓋了以後,現在都加上水泥蓋了。所以,真做工夫到了這個時候,這五蓋……這都是考驗自己的呦,你記住了,曉得自己有沒有,不要走邪見的路,心就真得解脫了。譬如,你看我們同學裡有許多人,非常聪明,萬事都知道,因為太聪明了以後,有個什麼蓋呢?疑蓋就重,“咚”,聽到一個聲音,“什麼聲音啊?”一邊要看老師,一邊,(師學動作)太聪明了,疑蓋。換句話,也不夠聪明,真聪明,坐在這裡如如不動,一聽,錄音機該換了,是什麼聲音知道了,定能生慧,那是慧聪。普通的聪明就是這樣,眼睛咕噜噜東轉西轉,身體東湊西湊。你看,很聪明的人疑蓋就越重,對不對?世界上的笨人就少懷疑人家,聪明人特別愛懷疑別人,一天飯吃飽了,專門狗拿耗子多管閒事。耗子就是老鼠,狗去抓老鼠,多管閒事。這個是疑蓋。

貪蓋,越聪明的人貪慾也越重。說我什麼都不貪,我只要貪看書。看書不是一貪啊?告訴你,看書也是一貪,我就恨死了自己的這一貪,一天到黑躲在書蟲中,有時候氣起來,想都把它丟掉!但等到有人問:“我借一本書啊。”“哎,你不要給我弄壞了,趕緊就拿來啊。”我就是對書捨不得,什麼都可以,書不能動,叫做“無藥難醫書史淫”。所以,宋朝的辛稼轩有兩句名作,“一生不負溪山债,百藥難治書史淫。”寫不寫的出來?你們聽過的都會寫,沒聽過的就蓋住了,這是第六蓋。“平生不負溪山债”,名山勝境都走過了;“百藥難治書史淫”,愛讀書,淫者過也,太過了,這個毛病去不掉,我經常拿他的這兩句非常有感慨。看到書就愛,到現在看到有新書出來,就跟同行的同學說:“哎,買一本、買一本。”“老師啊,這本書很貴。”“哎,管它什麼價錢,買買。”就是這個。所以說,貪嗔痴慢疑一切蓋,唯有得定,“心得解脫。”

“由無間殷重作意故”,由於“無間”,行住坐卧都在修這個定,都在這個觀裡。哎,你們修定,有時候越用功,越觀不起來,為什麼?你把第六明了意識加重了,影像就跑掉了,放輕松,它就來了。所以,這個快慢要“不慢緩加行”,要你自己調整。道家把這個東西叫做“火候”,等於師傅教你炒菜,火候的老嫩,炒的咸、炒的淡,那是你自己的本事,師傅沒有辦法教的。所以,同樣的做菜,同樣的方法,同樣的材料,每個人做出來的口味不同,就在這一點。做工夫也是這樣,這個調整在於你自己。所以,由於“無間”,行住坐卧都在這個定境界中,“由無間殷重作意故”:

“於諸結中,心得解脫。”真得了定,你心裡的八十八種結使,貪、嗔、痴、慢、疑,這前面五個在唯識叫什麼?(有答:五钝使,根本煩恼。)對,根本煩恼。那麼,加上哪五個後就變成結使了?三界配起來八十八結使?(有答:見。)對,邪見、邊見、身見等等結使也叫見,見就是觀念,思想觀念。習,習氣就是貪嗔痴慢疑。所以,三界合起來,就是八十八個結使,或九十九個結使,去了十個根本的,只算八十八。那麼,心中結使要如何解開呢?這個結,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就是個結,一條繩子打的結,所以,修行求解脫,這個結永遠解不掉……所以,結使也翻譯成結習,習氣的習。人若能將結習改得掉……你看愛漂亮的人,我經常看到,走在街上,愛漂亮的小姐和先生,一邊走路,一邊看橱窗玻璃當鏡子,把領帶(師學動作),小姐們……愛漂亮、愛美的結習,結,碰到鏡子非照一下不可,這是愛美的結,不是愛鏡子的結,這個觀念要搞清楚。

愛美也是愛,“愛”字存在,萬習的根本就來了,有愛就有慾,有慾,一切等等就來了,所以,這個結習之難除啊!結習要如何去除呢?結習改掉了,就解脫了,就成小乘道了,就可以證果了。所以,改掉一個結習,證一分果位的邊界。什麼叫證果?結習解脫清楚了,自性清淨的果,原來本來的成果就出來了。你以為果是一個苹果,**山上採下來,或是美國帶回來的?你那裡就有果。但是,你的果位在哪裡呢?結習绑住了,等於那個苹果外面被繩子、泥巴绑住了,對不對?所以,“於諸結中,心得解脫”,要“無間”作意,起心動念,行住坐卧的時候,隨時要修止觀,“心得解脫”。

“又由無間作意故,終不徒然而捨身命;由殷重作意故,速證通慧。”“又”“由”於我們“無間作意”,“無間”即沒有間歇性,沒有間斷的。用功“無間作意”,就是行住坐卧皆在定中;發願力呢,隨時隨地度眾生之願,利人利世之願沒有休息,因此不會自殺,不會中途走。

嘿,講到自殺,你翻開戒律看看,當然,不是你們出家受戒的光念條文,那不算懂得律。律藏裡為什麼佛有這個戒條,它前面有個事情發生的,很多的判例,法院裡叫做判例一樣,很多故事。他老人家,我們上面坐著的這位老闆在世時,很多阿羅漢證果了,抹脖子自殺了。還有一位阿羅漢專門幫助人家自殺,他也證到了阿羅漢,空的嘛,這個身體活著多嚴重啊,討厭!說:“你會殺啊?”

“對啊,我從前殺**啊,現在得道了。”

“那我們都證到空了,還有幾十年活著,很麻煩,你幫忙殺我,好不好?”

“好。”一個一個都宰了,最後自己也自殺了,這個樣子。

這都是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當場的。當然,他出去了,校長出門了。等到我們這位校長老闆一回來,“怎麼搞的?”“哎,他們證得阿羅漢果,懶得留戀在這個世界,早一點解脫。”所以佛制定了戒律,不可以。這也是說,證果預流果以後也容易犯邪見,犯斷見。所以,常見、斷見就是觀念問題,思想錯誤,見解是思想錯誤。

要知道“無間作意”,生命的分段生死、變易生死,自性缘起性空,不生不滅之理,“由無間作意故,終不徒然而捨身命”,乃至於行菩萨道的,不隨便把這個生命捨掉。如果認為在分段生死中自殺是了生脫死,那是最大的愚痴邪見。

從智法師,你把這段記下來,昨天晚上老和尚問的那個問題,燒戒疤的問題,這裡有一條……

“由殷重作意故,速證通慧”,“殷重作意”,專心立下誌願:我非修定證果不可!就是“殷重作意”,我們剛才講的一段都是“殷重作意”。他說,你若下了決心修定力,會很快地得神通,很快得大智慧,“速證通慧”。這個生意可以做哦,你看,“速證通慧”,很快哦,你們下下工夫看。“由殷重作意故,速證通慧”。“殷重作意”講完了。所以,“殷重作意”,對我們自己修行要認真,要看重。

修行唯一的一條大路——定,修定慧;修定慧的方法是作意而修。歸納起來兩個法門,分析起來有八萬四千。彌勒菩萨在《瑜伽師地論》中歸納起來有兩種:一種是“有分別影像作意”,一種是“無分別影像作意”,剛才給你們解釋過了這是根據《解深密經》中的止觀而來。那麼,如何證得快呢?必須要“殷重作意”,懂了吧?不要落在昏沉中,我講了半天,我把媽媽那裡吃奶奶的力氣都拿出來了,你們還在昏沉,那就要命了。

“隨順作意者,謂由此故,厭壞所缘,順斷煩恼。”就是說,他不是提出有四十種作意嗎,這篇一開始時,不要忘記了啊。另外一個名詞,為什麼叫做“隨順作意”?這是佛學的名稱,彌勒菩萨告訴我們什麼是“隨順作意”,因為你修止觀的關係、修定的關係,“厭壞所缘”,自然會厭離世間,破壞了世間一切的壞缘,“順斷煩恼”,一切煩恼妄心自然頓斷,所以叫做“隨順作意”。

“對治作意者,謂由此故,正捨諸惑,任持於斷,令諸煩恼遠離相續。”怎麼叫“對治作意”呢?為什麼我們學佛要修定?戒定慧,要修定呢?這裡為什麼不提戒呢?因為一得定了,不要談戒了嘛,一得定了以後,根本起心動念都不動了,沒有所犯嘛,戒在其中矣,所以不談戒,定是最重要。那麼,定是對治什麼的?醫治什麼的呢?醫治一切妄想煩恼,無明習氣。所以,由於此故,由於得定,“正捨諸惑”,一切不了解的抛掉了,“任持於斷”,能斷一切煩恼。“令諸煩恼遠離相續”,一切煩恼遠離,不會連鎖下去,所以叫做“對治作意”。

“順清淨作意者,謂由此故,修六隨念。”哪六種“隨念”?因為修定的關係,有六種“隨念”念佛、法、僧、戒、施、天。

“或複思惟隨一妙事”,或者由於“思維”修,跟著一件“妙事”。譬如說,因為定境界,得了這個清淨境界,馬上聯想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或者藥師如來世界那個清淨光明,這個境界馬上就呈現了,馬上呈現“六隨念”,六根跟著清靜了,一下就清靜了。

“順觀察作意者,謂由此故,觀諸煩恼斷與未斷,或複觀察自己所證,及先所觀諸法道理。”怎麼叫“順觀察作意”呢?由於在這個定境界當中,自己可以觀察到:我自己的習氣,某一種煩恼斷了、減輕了,某一種煩恼還很重。譬如我現在貪吃的心很重;或者我貪懶這個心很重;或者我現在對於人我是非比較少管了,沒有什麼了不起了;或者覺得人我是非還管得很牢;唯一的什麼東西進步了呢?偷懶進步了,懶的打坐了。就是說,“隨諸”觀察“斷與未斷”,自己看的很清楚。或者能夠“觀察自己所證”的這個空的境界,所證的清淨境界,所證的妙通境界,所證的氣脈變化境界,是不是對?自己在定境界裡自然發慧,觀得很清楚。“及先所觀諸法道理”,乃至過去所學的,佛經上所看來的,老師那裡所聽來的,善知識那裡所了解的,哪個是對的,哪個是不對的,搞得清清楚楚。

我想,一條一條地講下去多沒有意思啊,下面一看都懂了嘛,會不會?


“力勵運轉作意者。謂修始業未得作意者所有作意。有間運轉作意者。謂已得作意。於上慢緩修加行者所有作意。有功用運轉作意者。謂即於此勇猛精進無有慢緩。修加行者所有作意。自然運轉作意者。謂於四時決定作意。一得作意時。二正入已入根本定時。三修現觀時。四正得已得阿羅漢時。思擇作意者。謂毗钵捨那品作意。內攝作意者。謂奢摩他品作意。淨障作意者。謂由此故。棄捨諸漏永害粗重。依止成辦所行清淨作意者。謂由此故。依離一切粗重之身。雖行一切所缘境界。而諸煩恼不複現行。他所建立作意者。謂諸聲聞所有作意。要從他音。乃能於內如理作意故。內增上取作意者。謂諸獨覺及諸菩萨所有作意。以不從師而覺悟故。廣大作意者。謂諸菩萨為善了知生死過失。出離方便發弘誓願。趣大菩提所有作意。遍行作意者。謂佛世尊現見一切無障礙智相應作意。若諸菩萨遍於三乘及五明處方便善巧所有作意。

此中了相作意。攝缘法缘義。餘六作意。唯攝缘義。缘身等境四種作意。遍在七攝。了相勝解加行究竟果作意。”(十一卷)

……這一段跳過去不講,可不可以?請舉手……哦,少數服從多數,只好講下去了。

“力勵運轉作意者,謂修始業未得作意者所有作意。”怎麼叫用“力”地勉“勵”自己“運轉”,把它轉化過來。這個修止的作意法門,就是講開始修行的人,“始業”,開始修,“未得作意”,觀也觀不起來,影像也沒有,佛學嘛,什麼六根、六尘、五陰、空、不空都弄得很透徹,用功用不上路。這個時候,“修始業未得作意”,作意的道理始終搞不清,觀想也觀不起來,靜止也靜不了,打起坐來,不打坐還好,越打坐,思想妄念越多,再不然上座就昏沉、就睡覺,這就是說,“修始業未得作意”。 “所有作意”,所有的各種作意境界起不來,這個時候,必須要下決心求一種方法如何策勵自己,比方顯教的修法,般舟三昧,就是“力勵運轉作意”之一。

所謂般舟三昧就是在一個大殿或者空房間裡,桌子、闆凳什麼都沒有,一樣東西都不能有,佛像也不能有,有個佛像也是有所依靠。然後,上面吊了很多的繩子,不給你上吊啊,不是準備吊死的。那個繩子一圈掛著,一邊走,經行,念佛也好,參禅也好,作意觀想也好,緊著走。或者七天,或者二十一天,或者四十九天,甚至於一百天,光是走,常行不坐,不卧。實在累了,就把兩手套在繩子裡一掛,站一下,然後還是走,(有問:吃飯、大小便怎麼辦?)吃飯、大小便都要站著,也不準坐下來。(有問:那不大方便吧?)當然不方便一點了,可是你修般舟三昧非要這樣修,兩腿搬開一點,大便照樣走,沒有什麼了不起。譬如有老輩子的,我曉得的一位前輩,他修過,他告訴我:到了八、九天時硬是受不了,比死都痛苦,兩條腿肿得如水桶那麼大。可是,他準備這條命不要了,一生證到。他說,走到四十幾天的時候兩腿縮小了,到了五十幾天以後啊,那不是在走啊,在房間裡如同在空中飛一樣,之輕靈,之舒服。哎,般舟三昧你們不要去嘗試啊,不是開玩笑的。

般舟三昧是昏沉太重的人,散亂心太重的人,自己覺得業力很重,拿最苦的苦行自己來“力勵”作意,“力勵”修行。所以,修行是以苦為師,拿苦給自己吃的,不是圖舒服的,修行本來是拿苦給自己吃的。好好的事情不幹,把兩條腿弯起了,在那裡坐著……這個事情也並不難過,當然,也很舒服,你得了定,那無往而不舒服,無往而不樂;沒有得定,一切皆苦,有求都是苦。這是“力勵作意”,等等,剛才舉了一個般舟三昧。譬如有人拜佛,昼夜在拜,一直不斷,拜到趴在地上爬不起來,只要稍稍勉強能爬得起來,還是拜下去,這些都是“力勵作意”的修行。真要修行,沒有那麼輕松的,對自己原諒,對自己優待,對自己宽松放逸,決不能成功。

“有間運轉作意者,謂已得作意,於上慢緩修加行者所有作意。”怎麼叫“有間運轉作意”?上面不是有一條無間作意嘛,無間是沒有間斷過,這裡來一條可以間斷,變換方法。“謂已得作意”,譬如觀想或者念佛的人,已經得到念佛三昧了,還要進修;或者,得清淨的人,已經清淨現前了,那麼,可以調換一下方法。“慢緩修加行者所有作意”,各種方法,查驗自己,試驗自己,變更修持。

“有功用運轉作意者,謂即於此勇猛精進無有慢緩修加行者所有作意。”什麼叫“有功用”,即隨時在用功中“運轉作意”呢?就是說,你在修定的時候,在“勇猛精進”中,不慢不快,一貫地那麼下去,所以,“有功用”“作意”。“修加行者所有作意”,都屬於修各種加行,但是不離本行。就是說,剛才引用過,“龍衔海珠,遊魚不顧”。

“自然運轉作意者,謂於四時決定作意,一得作意時,二正入已入根本定時,三修現觀時,四正得已得阿羅漢時。”這包括四種。什麼叫“自然運轉作意”?如果你們用功到這個階段就很舒服了,幾乎快要到達無功用行。上面講到的都是“有功”需要用,到達了定力足了,自然作意,無往而不定:爬山也在定,跑步也在定,運動也在定,“自然運轉作意”。這包括“四”個時間,“決定作意”,這四種情況之下,都曉得修持的法門。

第一種是“得作意時”,譬如你修光明點,或者觀佛像,觀起來了,行住坐卧,乃至入世、出世永遠不變,這個影像始終在。“得作意時”,得到了,然後就不需要那麼作意了,它自然,隨便到哪裡,入世的話,歌厅、舞捨,乃至麻將桌上——當然不鼓勵你們打牌了。吃飯、上一號、二號、三號、四號,這一切境界時候,這個止觀的境界不會變,這是第一種,屬於“自然運轉作意者”。

第二,“正入”,已經入定,得到“根本定”的時候,作意觀想境界,要空就空,要有就有,即空即有,非空非有,性空缘起,如意出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更不談了,可以如意出入,這個時候屬於“自然運轉作意”。

第三,“修現觀時”,這個“現觀”是有限度的意思,第六意識的“現觀”。就是說,入世、出世,乃至在前方作戰,炮火連天,隨時生命在呼吸刹那間,那個時候的現場境界一切觀空,在清淨境界裡。乃至原子彈炸下來,如永嘉大師所講,“纵使鐵輪頂上旋”,就是原子彈剛好在我的頭頂上下來,“定慧圓明終不失”,自己還在定中,毫不相幹,乃至骨頭炸成灰粉了,定境沒有變,即“現觀”作意,這個叫做“自然運轉作意”。

第四種,“正得已得阿羅漢時”,證得最後的九次第定,四禅八定到最後,完全入了滅盡定境。所以,阿羅漢入滅盡定境不是我們凡夫所理想的那麼……他是非常自然的,很自在。

“思擇作意者,謂毗钵捨那品作意。”即思維抉擇,就是說,一切要在觀中。譬如剛才我們大家做測驗,叫大家觀一個明點,或者觀一個佛像,這個作意起來,你說這個是止,一念不動的止,有沒有觀呢?當然是觀,因為,你起來的這個明點是觀起來的,是作意觀起的。所以,止中有觀,“毗钵捨那”就是觀。

“內攝作意者,謂奢摩他品作意。”一切歸之為內。你們研究佛經要注意,一個內、一個外,要你們的命。講定心於內,然後你們打起坐來,拼命把那點光啊,佛像啊抓到這個身體裡面,放在心窝子裡,是不是這樣?所以啊,血壓也高了,胃也不好了,消化也不了,病也生起來——他並沒有告訴你在身體之內,只是內而已啊。什麼謂之內?無內外之內,唯心謂之內;心意識散亂,嚮外驰求就是外。你硬是要把它弄到這個身體裡頭……所以道家有許多,哎呦,守這個丹田,守這個肚脐眼下面一寸三分——女人若故意守這裡,不得了,也許會得血崩症,會死人啊;男性修久了遺精啊,漏丹啊,什麼都來了,都不可以。你守這裡幹什麼?人家說要守肚脐丹田。這裡有什麼?肠子、大便,你守它幹嘛?你又不是做清道夫挑大便的,老是看著自己的肚脐幹嘛?內在不是在身體以內,是心,此心內定,不分內外之內。“內攝作意者,謂奢摩他品作意”,修止。

“淨障作意者,謂由此故,棄捨諸漏,永害粗重。”“淨障”即淨了一切業障,沒有了,因為修定。這包含的意思是,因為修定的關係,可以得無漏果,六根六尘都不分,內外寂靜清淨,“棄捨諸漏”。“永害粗重”,沒有“粗重”,永遠在輕安的境界裡。

“依止成辦所行清淨作意者,謂由此故,依離一切粗重之身,雖行一切所缘境界,而諸煩恼不複現行。”就是說,真得了定的人,這個肉身轉了,我們父母所生的肉體。平常凡夫的肉身是粗重,非常粗重,道家講“沒有仙骨”,骨骼非常重,又笨,骨節不珊然。歷史上所謂講唐朝的宰相李泌,就是吃了懶禅禅師鼻涕加上作料的那半個芋頭,說是出來後骨骼珊然,走起路來,那個骨骼沙沙地響,那麼輕靈,仙骨。得了道的,骨骼、肌肉一定輕靈,一切粗重之身離開了。“雖行一切所缘境界”,雖然去入世,做事、做人,“而諸煩恼不複現行”,永遠起不了煩恼;不是故意不起煩恼,想起煩恼,沒有煩恼。所以道家的張紫陽講過這句話,“煩恼無由更上心”,心裡想:弄個煩恼來煩煩,玩一下看。起不了煩恼,得了定會到這個境界。身體粗重離開了,永遠輕安;心解脫了,永遠無煩恼。

“他所建立作意者,謂諸聲聞所有作意,要從他音,乃能於內如理作意故。”“他所建立作意者”是什麼呢?“他”即外面的,靠其它的。就是說,佛的小乘弟子們,“聲聞”眾,怎麼叫聲聞眾呢?不是說聽到聲音就得道了,是因為佛經的說法、教化。等於你們諸位同學一樣,聽聽上課嘛,煩恼少一點,做人好個半秒鐘;不聽的時候,老毛病依然如故,“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聲聞眾。天天挨一頓罵,罵了以後很乖;不罵的時候,皮都發癢,連聲聞的聲聞……只好大聲吼吼你,乖一點。

所謂“他所建立”,譬如我們靠念佛的,聽到人家木魚一敲,鐘一打,一念佛……你看每一個上殿,“噢……噢……噢”,“噢”了幾聲,好多人眼淚雙垂——聲聞眾,聽到那個聲音,境界環境影響他,善心起了一點點;離開了木魚引磬,一出門,“好討厭!”就來了,是不是這樣?沒有錯吧?都屬於聲聞眾。“他所建立”,所以靠念佛,靠念咒子,靠佛音聲所伴是“謂諸聲聞所有作意”,就是“他所建立”,不是自己的功力到達了,依賴於善知識,依賴於菩萨,依賴於佛,依賴於聖人的引導,自己才有一點點好的心理境界出現。不然,丟在那個環境裡頭,自己是莫名其裡鑽出來一個土地堂,莫名其妙(庙)的意思,莫名其“土地堂”,就是這樣。

還有呢,“要從他音,乃能於內如理作意故”,聽了別人講,多聽聽經,多聽聽念诵,然後心裡頭還合理一點,只要三天不好好守規矩,就又如野馬奔騰了。

“內增上取作意者,謂諸獨覺及諸菩萨所有作意,以不從師而覺悟故。”這就高了,是自己“內”在定慧的力量一天天在增長,“增上取作意”。這就是“獨覺”辟支佛的境界,“及諸菩萨”們的境界。那不從人家,也不靠環境,也不靠善知識的呵斥——文字講好聽點叫呵斥,普通講就是挨罵,完全是自己曉得進修,佛菩萨境界。“以不從師而覺悟故”,不需要善知識老師的教训,自己隨時能夠進入,隨時覺悟。

“廣大作意者,謂諸菩萨,為善了知生死過失,出離方便,發弘誓願,趣大菩提,所有作意。”這是大菩萨的境界,大乘道。大乘道菩萨一切的願力,譬如普贤菩萨的大願,若以止觀法門來講,就叫做“廣大作意”。我們都曉得普贤菩萨的十大願,“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多偉大!虛空若是有邊啊,我的願力比虛空還大!下面一轉,而虛空是無有盡故,故我願無窮,虛空是無量無邊的,所以,我的願力同虛空一樣,也是無量無邊的。明知眾生度不了,明知眾生不可度,明知眾生不能度,不要度,我也度,反正你不愛我,我愛你,總是愛到底為止,這叫做菩萨“廣大”願。所以,只有菩萨境界才“發弘誓願”,“弘”是那麼廣大。一切眾生可以反對我,一切眾生可以殺掉我,一切眾生可以罵我,我始終慈悲一切眾生,永遠追隨一切眾生,此乃“弘誓願”。“趣大菩提所有作意”,這是大乘道的菩萨發阿耨多羅無上菩提心的大願,這叫“廣大作意”。

“遍行作意者,謂佛世尊,現見一切無障礙智相應作意。”“遍行作意”還不是菩萨境界,是佛境界。“遍行”即無所不在,沒有涅槃,沒有佛涅槃,也沒有正法、像法、末法,永遠存在,都在一切眾生的旁邊,都在一切眾生的心中,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這叫“遍行作意”,只有佛的境界做得到。所以《楞伽經》告訴你,“無有佛涅槃,亦無涅槃佛”,佛在哪裡?釋迦牟尼佛隨時都在,阿彌陀佛隨時都在眾生的心念中,“遍行作意”。例如《華嚴經》說,“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也就是這個道理。

“若諸菩萨,遍於三乘及五明處,方便善巧所有作意。”這包括了大乘菩萨道,“三乘”、“五明”,“方便善巧所有作意”,八萬四千法門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此境界。

這叫做修止觀瑜珈四十種作意的範圍,都給你們解釋完了。現在再加分析,你看彌勒菩萨多慈悲啊!講了一條一條的,又告訴你,所以,你們說看懂了,但還是要聽人家講下去一樣,這是表示你不粗心大意。你看,佛說法,彌勒菩萨說法,當時聽的都是大菩萨,那還不懂?不一定懂,粗心就過去了,他再分析。

“此中了相作意,攝缘法缘義,餘六作意,唯攝缘義。缘身等境四種作意,遍在七攝。”他說,這四十種作意的範圍裡,內外,所謂“了相作意”怎麼講呢?“攝”即包含,包含了“缘法”、“缘義”。什麼叫“缘法缘義”?哪位同學解釋一下看?我喝一口茶,偷個懶……“缘”是所缘的境界,譬如我們念佛,就是缘念佛修法,開始修沒有不所缘的。一種是“缘法”,缘什麼法呢?四念處、四正勤,三十七道品都是法,乃至念咒也是法。譬如密宗的念咒,假設拿四念處來歸類,密宗的念咒是屬於哪一法?你們居士們有些都學過密宗的,講講看?參參看啊?這都是屬於“缘法”。譬如剛才講,叫你們觀一個明點,看佛像,也是屬於“缘法”,一個方法,包括一切事,一切理。

“缘義”呢?“義”就是理,參究這個理。譬如參究《楞嚴經》的理,“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譬如你們早晚課所念的《楞嚴咒》的偈子,“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稀有。銷我億劫颠倒想,不歷僧祈穫法身”。你們光念過去了,心中沒有“缘義”,這句話的意義在哪裡?怎麼是“銷我億劫颠倒想,不歷僧祇穫法身”?“我今得果成寶王……”你們念的時候有沒有“缘義”呢?光是木魚一敲,一個字一個字地念過去了,這個意思你們沒有照著做,沒有去想過,不是“缘義”,也不是“缘法”。所以,修行不是“缘法”,就是“缘義”,義就是理。所以,“了相作意”是包含了“缘法缘義”。乃至於其餘六種“作意”都包含在內缘義。嚴重地講,“了相作意”是“缘法、缘義”,及“餘六作意”呢,是包括在“缘義”裡頭,即參究這個道理在裡頭。

還有“缘身等境”,譬如密宗的修氣脈就是“缘身”,甚至道家的修氣脈都是“缘身”;甚至於密宗蓮花部的觀想頂上“唵”字,心中“阿”“哄”,兩個膝蓋頭什麼梵文字,肩膀上什麼梵文字,手怎麼做手印,怎麼觀想,怎麼献曼達,怎麼献花,這些等等都是修身,由身瑜珈修卢捨那佛境界,一樣可以成就。這是講包括“缘身”等等的“四種作意”指缘身、受、心、法四念處。“遍在七攝”,普遍地,包括了缘法、缘義等等,缘身等等,都在七個根本作意裡頭。

“了相勝解加行究竟果作意。”是怎麼講?剛才將“了相”講清楚了。譬如說天臺宗……當然,智者大師是成就了的,所以講得對。禅師講得對,證道是“唯了因之所了,非生因之所生”,聽懂了嗎?“唯了因之所了”,這個“了”不是了義佛經的了義,是了相,真了了。譬如我們這個玻璃球,把它打在地上,“格老子,算了!”“算了”北方話,就是這個“了”字。“算了!”一打,玻璃粉碎了,你看不看?你還捨不捨得?管他呢,捨得是了了,不捨得也是了了,“了因之所了”,這個了就是這樣的“了”。所以,修道證果“唯了因之所了,非生因之所生”,並不是你另外生出來一個東西,懂了吧?

譬如學佛,我看到好多朋友:哎呀,你現在年紀那麼大了,子孫滿堂,什麼都滿足了……

“通攝勝解真實作意。觀察作意。唯攝勝解。餘三作意。唯攝真實。此就前門。就餘門者。當知隨應七種作意皆攝。有學及非學非無學二種作意。亦攝無學作意。謂清淨地了相作意。及加行究竟果作意。了相勝解觀察作意。攝遍知作意。餘三作意。攝正斷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攝已斷作意。觀察作意。唯攝有分別影像所缘作意。餘六作意。通攝二種。事邊際所缘作意。遍一切攝。所作成辦所缘作意。若就初門。遍一切攝……又了相作意。若他所建立作意攝者。以聞他音及內如理作意定為其缘。若內增上取作意攝者。唯先資糧以為其缘。所餘作意。前前後後傳為其缘。

複次雲何所缘差別。謂相差別。何等為相。略有四種。一所缘相。二因缘相。三應遠離相。四應修習相。所缘相者。謂所知事分別體相。因缘相者謂定資糧。應遠離相。複有四種。謂沈相掉相。亂相著相。應修習相。當知對治此四種相。何等沈相。謂不守根門。食不知量。初夜後夜。不常覺寤勤修觀行。不正知住。是痴行性。耽著睡眠。無巧便慧。惡作俱行。慾勤心觀。不曾修習正奢摩他。於奢摩他未為純善。一嚮思惟奢摩他相。其心惛闇。於勝境界不樂攀缘。何等掉相。謂不守根門等四。如前廣說。是貪行性。樂不寂靜。無厭離心。無巧便慧。太(大)舉俱行。如前慾等。不曾修舉。於舉未善唯一嚮修。由於種種隨順掉法親裡尋等動亂其心。”(十一卷)

……這裡蓋庙子,那裡搞什麼,永遠不了,世界是無了之局。要了,就是這一刹那之間,這個水晶球丟在地上,“格老子,了就了了!”只有了因之所了,非生因之所生,哪有不了的時候?幾時得了?所以古人說,“即今休去便休去”,現在放下就放下了,“要待了時無了時”,你等到哪一天,我事情做完了才來修行——沒有了的時候!哪有了?“要待了時無了時”,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叫“了相作意”,要了就了,一了就百了。

那麼,第二個,“了相勝解加行究竟果作意”怎麼講呢?

“通攝勝解、真實作意。觀察作意,唯攝勝解。餘三作意,唯攝真實。此就前門,就餘門者,當知隨應七種作意,皆攝有學及非學非無學二種作意,亦攝無學作意。”“有學”就是我們,剛剛要學佛。“非學”相等於無學位,不需要再學,到家了。“非無學”,那已經證到二乘菩萨境界之間,這“二種作意”。“亦攝無學作意”,絕對“無學”,是大阿羅漢與菩萨之間。

“謂清淨地了相作意,及加行究竟果作意,了相勝解觀察作意,攝遍知作意。餘三作意,攝正斷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攝已斷作意。觀察作意,唯攝有分別影像所缘作意。餘六作意,通攝二種。事邊際所缘作意,遍一切攝。所作成辦所缘作意,若就初門,遍一切攝。”我這樣念下去有沒有味道?你們就了了,一點味道都沒有,真了了。你看,學《瑜伽師地論》、學佛法要怎麼學?你們懂了沒有?我剛才故意不給你們講,我曉得你們不懂的,念下去就沒得味道了。這一段你要畫表格,畫出來歸納,這個理論擺在一個什麼範圍內,這是邏輯、因明;這個理論屬於什麼範圍,彼此牽連相關的……所以,《瑜伽師地論》法相唯識之學,彌勒菩萨的學習是非常科學,難於研究的,理由在此。假設你們粗心大意,以為自己已經了了,才沒有了呢,了不了的。分析精詳,一路分下來告訴你。這個歸那個,那個歸這個;那個就是這個,這個就是那個,一路牽連的關係。

好,這段的最下面一行:

“又了相作意,若他所建立作意攝者,以聞他音及內如理作意,定為其缘。若內增上取作意攝者,唯先資糧,以為其缘,所餘作意,前前後後,傳為其缘。”好了,這一段是最後結論,剛才我們也講到這裡,講到“內增上取作意”。“唯先資糧以為其缘”,我們做生意要先找本錢,做人吃飯要有糧草,學佛,你們準備學佛,不管在家、出家的,先要準備本錢。什麼本錢呢?福德資糧、智慧資糧。沒有福報修不成的。說:我剛剛開始想要清淨,自己在庙上想修七天,哎呀,家裡打電話來說:媽媽這兩天血壓高了,想你。你非動心走了不可,對不對?剛剛說:哎呀,我在這個地方要清淨兩天啊。有個煩恼就來找你,你自己火也大了。再不然,剛剛打坐坐得好的時候,旁邊一個人放了一個臭屁,把你臭死了,你氣得就想跟他打架——福報不夠。所以,要想修行,要福德資糧具備。福報怎麼修呢?平常做人做事,一切善行念念回嚮菩提,積累福德資糧。第二還要智慧資糧,要遇善知識,經教、教理統統豁然而貫通。要二資糧,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具備了,然後才可以起修。

像你們諸位在這裡,你看,兩種資糧都有,不過你們把兩種資糧都倒入那個潲水缸裡去了,寶貝都倒掉了。那是損福德的,其將來的果報也不可思議啊,我告訴你們,警告你們,試試看啊,我講的話都有凭證的。“莫將容易得,便做等閒看”,禅宗講。那麼好的一個環境給你,自己不修福德資糧,不尊重福德資糧,不珍惜智慧資糧,自己還在那裡鬧別扭,你現在固然是痛快了,其果報在那裡不可思議啊,試試看吧。講句北方人的土話:走著瞧吧。走著慢慢看吧,一個個的果報都會來的,不然佛法無靈,那我就不信佛了。佛法的因果歷然,一點不差的,你不相信就試試看。所以說,“唯先資糧以為其缘”。

“所餘作意,前前後後,傳為其缘”,前因後果。譬如我們今天為什麼感冒了?因為昨天穿少了,這是它的前因;涼到了,是它的後果。因為昨天吃壞了,今天拉肚子是它的後果,“前前後後”,前因後果,“傳為其缘”,互相為因果。因為今天生病了,所以不敢亂吃東西,不敢亂走,慢慢吃藥,病到明天好了再說。所以,“前前後後,傳為其缘”,互相因果。尤其是修行人,起心動念處,自己對於錯誤一點都不知道!其實啊,這個因缘統統種在那裡,最後結账的時候只有自己吃虧,自作自受有什麼辦法?

“複次雲何所缘差別?”現在講“所缘”了,有影相所缘與無影像所缘,缘個什麼呢?剛才我給大家指出來:缘亮光、缘明點、缘佛像,我給大家講了兩種方法。當然,不要缘你的情人,那越缘越蹧糕,越墮落,像第六代達賴一樣,那不行。那我缘钞票最容易了?天天弄張國父頭像在那裡看?**,佛法就是所缘,這個我講過了。現在告訴你,“複次”,“雲何所缘差別”呢?

“謂相差別。何等為相?略有四種,一所缘相,二因缘相,三應遠離相,四應修習相。所缘相者,謂所知事分別體相。”“所缘相”,你所知道的事情,意識分別。譬如說,拿修法來講,有人對觀世音菩萨特別有缘,你就選擇觀白衣觀音,尤其是白衣觀音化做女身的聖像,對於這個娑婆世界,對我們東方世界特別有缘。只有”菩萨慈悲念女身”,觀世音菩萨為什麼化女身相?因為他知道世界上的女人最偉大,女人最痛苦,女人最值得救度,所以,他在東方世界始終以女身出現,清淨莊嚴。現女相是菩萨慈悲,是代表母愛、大慈悲的愛。所以,彌勒菩萨始終是男身相,代表父慈,所以彌勒被稱為大慈士。

“謂所知事分別體相”,譬如有些修密宗的,喜歡修綠度母,那個跳舞的姿勢,腰身,三圍,怎麼一擺,上體還裸的,手式這麼一拿,眼睛嚮外一瞥,一身都是綠色的,你看到特別有缘,一念就靈光,好,你去修綠度母。有二十一尊度母,有綠的度母、紅的度母、白的度母,各種度母,還有金剛度母,所謂度母者,就是觀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化身,母者即媽媽。所以我經常說,我們離開佛教看世界上的宗教,一般人恨死了:哎呀,男人看不起女人,女人討厭男人……講了半天還是女人最偉大,天主教最後嘛,還是聖母玛利亞;佛教最了不起的觀世音菩萨是以女身出現;道教的玉皇大帝狠的不得了,但玉皇大帝怕他的媽媽瑶池聖母,西方聖母。所有的宗教最後還是女性偉大,對不對?我這是替女性講話啊,女性同學要送一個紅包給我,哈。“謂所知事分別體相”。

“因缘相者謂定資糧。”得定,修一切止觀就是為了得定。

“應遠離相,複有四種:謂沈相,掉相,亂相,著相。”修行不應該有的。“沈相”即昏沉,一打坐就頭腦昏聩,睡眠。“掉相”不是散亂啊,“掉相”等於跳動,有時候打坐起來好像有一點清淨,突然一個念頭來了,“哎,討厭!”就掉了;沒有想、沒有想,哎,突然又蹦出來一個,“哎,討厭!”又丟掉了,這種就是“掉相”。散亂是根本坐不下去。“著相”不可以,即使得到了一個空,得到清淨了,也不要“著相”,“龍衔海珠,遊魚不顧”啊,清淨相都不著。

如果你分別影像所缘,我要缘一個觀音相或者佛像,或者一點明點亮光,結果啊,亮光缘不起來,一股清淨相來了,身心非常清淨,然後我貪著清淨定下去,認為自己對了——錯了,這是“著相”,你被清淨相迷走了,你的定境界,這個專一的分別影像離開了主體,不能得定,懂了吧。所以,你們有許多,到了邊缘不能得定,就是“著相”,你們特別注意。“沈相”、“掉相”、“亂相”、“著相”,這四種相不能著。《金剛經》的四種相,人相、我相、眾生相……那是大乘菩萨的以體而論,以性而論;這個是以功用而論屬於應該遠離的。

“應修習相,當知對治此四種相。”對“昏沉”、“掉舉”、“散亂”、“著相”要對治。

“何等沈相?謂不守根門,食不知量,初夜後夜,不常覺寤,勤修觀行,不正知住,是痴行性。”注意啊,出家修行的更要注意啊!什麼叫容易落沉相?打起坐來不能用功?因為“不守根門”,六根不守,就是身體放逸。所以戒律,目不斜視,笑不露齒,就是守根門。“哈哈”一笑,散亂了,所以要笑不露齒,笑要微微笑,牙齒都看不見。“不守根門”,眼睛不要東看西看。要守六根根門。最重要的“食要知量”,饮食不要貪嘴啊,很多毛病都是吃出來的,吃壞的,食要知量。最重要的是守身根,不能漏丹,所以別解脫戒第一條是戒淫“初夜後夜”,即上半夜、下半夜,“不常覺寤”,喜歡貪睡,睡懶覺。不“勤修觀行”,就是墮落。“不正知住”,為什麼會如此?因為沒有“正知”,這屬於“痴行性”, 痴心,痴性重,痴的根性太重。

“耽著睡眠,無巧便慧,惡作俱行,慾勤心觀,不曾修習正奢摩他,於奢摩他未為純善。”結果貪睡,還說睡不夠,功課太多了,太累了。“無巧便慧”,自己又不懂得方法,沒有智慧,不懂調整自己精神的方法。“惡作俱行”,所以一邊出家,一邊心裡後悔、討厭;一邊修道,一邊是自己生氣;一邊在這個環境裡,一邊討厭這個環境,都在“惡作俱行”,同時跟煩恼一起來。“慾勤心觀,不曾修習正奢摩他”,想用功一點,心裡去觀想,但是,正修行之路修定得不到。“於奢摩他未為純善”,對於修止的方法、修定的方法,根本做不到,就是說,你方法上沒有達到至善的境界。

“一嚮思惟奢摩他相,其心惛闇,於勝境界,不樂攀缘。”他說,“一嚮”對於修止得定的“相” ,“其心惛闇”,一打起坐來,兩腿一盤,定還沒有定,瞌睡來了,就想睡覺。“於勝境界,不樂攀缘”,對於上進的聖人境界,並不想求進步。有些同學一樣,“哎,佛學我很喜歡。”

我說:“真的啊?”

“真的,我很喜歡。不過是喜歡聽聽了。”

“你修不修呢?”

“那我做不到。”就是“於勝境界不樂攀缘”,都屬於痴性,都是愚痴人,白痴,智慧的白痴;多情人,世間的多情人,佛法的愚痴人。這都屬於昏沉的一面,屬於昏沉根性種子的人。

“何等掉相?謂不守根門等四,如前廣說,是貪行性。”掉舉心?就是“不守根門”,“食不知量,初夜後夜,不常覺寤勤修觀行”,這些都一樣,是“貪行性”。掉舉心是這麼來的?是因為你貪慾心重。

“樂不寂靜,無厭離心,無巧便慧,太(大)舉俱行。”不是“太”字,是“惡” ?“惡舉俱行”,還是“惡作俱行”?

“如前慾等,不曾修舉,於舉未善,唯一嚮修,由於種種隨順掉法,親裡尋等動亂其心。”掉舉心是貪心重。這裡有一個字有問題,“太舉俱行”的“太”字有問題的,要查,**負責查其它經典,對照搞清楚,乃至其它版本。什麼叫做掉舉心重?掉舉心是貪心的一種,“樂不寂靜”,不喜歡清淨的環境,不喜歡定的境界,對於世間貪戀得很。我經常碰到有些朋友,“學佛的人要離娑婆世界,哼,我不想離開這個世界,娑婆世界有什麼壞?哪樣不好?電燈、冷氣,嗨,哪樣不舒服啊?何必到那個極樂世界呢?地都是平的,也沒得山爬,玻璃為地,我還要穿胶鞋,滑的很呢……”對這個世界沒有“厭離心”,沒有善巧方便的智慧,所以“惡作俱行”。等於前面所講的勝妙之樂,永遠未曾休止,這都屬於散亂心。甚至於想到家鄉,修行還不到幾天,想家了,親朋故裡,“尋等動亂其心”,這是屬於掉舉心,還不屬於散亂心。


“複有三十二相。謂自心相。外相。所依相。所行相。作意相。心起相。安住相。自相相。共相相。粗相。靜相。領納相。分別相。俱行相。染污相。不染污相。正方便相。邪方便相。光明相。觀察相。贤善定相。止相。舉相。觀相。捨相。入定相。住定相。出定相。增相。減相。方便相。引發相。雲何自心相。謂有苾刍。先為煩恼染污心故。便於自心極善取相。如是如是心有染污。或無染污。由此方便。心處沈等。由此方便。不處沈等。言沈等者。謂沈等四。乃至令心礙著之相。或複於彼被染污心。雲何外相。謂即於彼被染污心。了知自心被染污已。便取外相。謂光明相。或淨妙相。或複餘相。為慾除遣諸煩恼故。或令彼惑不現行故。雲何所依相。謂分別體相。即是一切自身所攝五蕴。並種子相。”(十一卷)

上次有個錯字,“太舉俱行”的“太”字,現在查出來,是“大”,不是“太”,少一點。

我們現在《瑜伽師地論》的研究,現在開始是講做工夫修證佛法,修定的,所謂由止觀證入清淨,四禅八定的詳細的分析指導。那麼,我個人的想法,本來是想把它帶過去,你們諸位自己去研究。原因是,好像大家打坐都沒有坐好,談不到止,止沒有止好,更談不到觀,止觀沒有弄好,談不到定慧,定慧都沒有弄好,就沒有四禅八定,那就是聽了等於沒有聽,所以我想把它帶過去。我個人的看法是想先研究怎麼樣學佛、出家,怎麼樣由小乘到大乘的修法,那當然又要換好幾卷過去了。但是,我雖然有那麼個想法,也要看你們大家諸位的意見。當然,我們這裡的青年、老年,在家、出家的同學們中,也許有幾位是了解得到,或者想要,但是,將就少數的,多數聽的,在那裡很痛苦的樣子,勉強裝起很熱心地在聽,聽得懂的樣子,那我覺得是虐待。所以先徵求大家的意見,看怎麼樣,都不要客氣的,不要說老師沒得權威。(有答:老師,還是請你講四禅八定,以後會對我們有用。)這是你一個人的,你每次的意見比較多的,其他諸位呢?……要求繼續講的舉手吧,幹脆利落,1、2、3、4、5……14……超過多數了,那就講下去了啊。

上次我們講到什麼是昏沉,334頁……哪位有紅筆借我一下,我改一下“太舉俱行”的“太”字,謝謝你。

“複有三十二相”這一段可以不講,大家可以念過去。不過,這每一個相,這個相就是說,每一個境界,每一個情形,後面整個的《瑜伽師地論》都有解釋的,並不只是這裡提一段。《瑜伽師地論》的組織是非常科學的,若是按現在的排版,其卷數就太多太多了。這裡是提綱要,就是說,每個小標題下面的內容,後面都有注解。譬如這一頁最後,“雲何入定相?謂由因缘所缘,應修習相故,入三摩地,或複已得而現在前。雲何住定相?謂即於彼諸相,善巧而取,由善取故,隨其所慾,於定安住。”譬如這裡,下面開始統統是解釋,其實這段重要也是蛮重要的,不過我覺得很容易看懂,很容易過去。因為我念起國語沒有你們標準,我自己也討厭我自己的聲音,念的不標準,所以不想念下去——念下去吧,再來:

“複有三十二相:謂自心相、外相、所依相、所行相、作意相、心起相、安住相、自相相、共相相、粗相、靜相、領納相、分別相、俱行相、染污相、不染污相、正方便相、邪方便相、光明相、觀察相、贤善定相、止相、舉相、觀相、捨相、入定相、住定相、出定相、增相、減相、方便相、引發相。”等等,所謂三十二相,不是佛身上的三十二相。其實,成了佛的人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個相好光明是怎麼樣來的?由於內心自修,修養修持的功德所成就的。此三十二相同佛的身相好像看起來沒有關係,但是有關係,這必須要配合唯識、華嚴兩方面去研究了。那麼,這裡提出的“心相”是心理現狀,就是說,你做工夫的境界有三十二個不同的境界,情形。

“雲何自心相?謂有苾刍,先為煩恼染污心故,便於自心極善取相,如是如是心有染污,或無染污。由此方便,心處沈等,由此方便,不處沈等。”第一個,他先解釋怎麼樣叫做“心相”,拿我們現在的話講:怎麼樣叫做人的心理現狀呢?心理行為、心理思想的現狀呢?就是說,“謂有苾刍”,出家的,光是出家的,為什麼這一部分只指比丘,不說“唯有眾生”呢?因為這一部分是屬於聲聞乘的修道,就是注重專修出家的。為什麼要出家?因為出家的目的,是離開世間,離開親屬,離開外缘,是專門求道的,所以現比丘相;女的呢,現比丘尼相,是這個道理。就是說,有些比丘去“煩恼染污心”,煩恼心。

煩恼心我們大家都有,心裡很煩恼,大家心裡有沒有煩恼?一天到黑都在煩恼中,不是感冒頭痛,就是心裡難過,再不然钞票不夠用,再不然趕來聽課還要受人家幹涉、限制,種種都是煩恼,無一不煩恼。肚子餓了煩恼,冷了煩恼,熱了煩恼,這是煩恼相,人就在煩恼——煩恼不是痛苦哦,痛苦是粗的,痛硬是痛,苦硬是苦。煩恼,是擾亂你,很煩,就是我們講的“好討厭!”心裡很煩;恼,不是頭痛,是懊恼,等於我們說:“怎麼都不對。”“哎,這個地方蛮好,不過有些人不對。”“哎,這個地方蛮好,有些同學不對。”“呃,我的上铺同學會打呼,我睡得很煩恼。”“下铺同學有香港腳,很臭,也沒有洗,我鼻子聞得煩恼。”這叫煩恼,不是痛苦。煩恼相,眾生皆有,所以要解脫煩恼才能得道,這個煩恼怎麼解脫?

“染污” 相不是煩恼相,染污相是塊白布去染颜色一樣,染上了,染污了,染了一個污點,染黑了,染藍了。所以,我們讀書做學問,實際上,教育就是染污,把你染成好的。我們現在學的是佛法教育,準備成佛,就染成佛的那個三十二相,坐在上面那個又白又胖很舒服的,我們想把自己染污成這個樣子,這是善法染污;世間一切則是惡法的染污。所以,煩恼、染污,如果拿現在心理學寫這兩個題目,一大本書了,過去還是歸納。就是說,對於自己“煩恼”的心理現狀,“染污”的經過——因為一切眾生皆有“煩恼”、“染污”心,這是兩個大原則:

“便於自心極善取相”,人的自心本來是光明坦盪的,因為受了外界環境的影響,教育的影響,或者看了刊物、報紙等思想的影響,看了電影的影響,染污了。染污了以後啊,戴了個有色的眼鏡,來看一切東西都變色了:這樣不對,那樣不對,就覺著自己對。自己對了什麼?鼻子對著嘴,鏡子裡看自己,越看越對。鼻子很對,嘴也對,那別人都不對?因為心被染污。所以自心“極善取相”,自己非常善於——這個善並不是善惡之善,是形容詞,自己善於抓住這個煩恼染污的主觀形成的,認為這個就是對的,違犯我這個看法就不對,“善”於“取相”。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形容詞,就是說,我們講這個人字寫得好,善於書法,就是這個善。不是說善於書法的人,他做人都很善,不一定,字寫得好,做人很壞也有,但是他有一善,善於書法。所以這個善是形容詞,對中文要搞通。

“如是如是心有染污”,為什麼加兩個“如是”?“如是”就是這樣,這樣這樣,這四個字一加,就包括這個心理行為的成分多得不得了!“心有染污”,心裡有染污。像我們大家“心有染污”,承認不承認啊?是不是啊?(有答:是。)是啊。

“或無染污”,心“無染污”,證道了,那是真的比丘證阿羅漢了,心裡一無染污,幹淨,光明磊落,也無煩恼。所以,“心有染污”相對的一面是心“無染污”,這兩種都是心理的現狀。

“由此方便,心處沈等,由此方便,不處沈等。”因為心裡有染污,有煩恼,所以,這個心就沉沒了,墮落下來了。沉者沉沒,在水裡沉下去了,一個道理形容。“由此方便”,什麼方便呢?由於染污與煩恼的關係,此心沉墮了。“由此方便,不處沈等”,有了修行、證入的這個方法,此心不沉沒了,能夠超拔出來,跳出來,超越了,超越世間,超越一切。這一段文字很容易看懂哦,仔細念。

“言沈等者,謂沈等四,乃至令心礙著之相,或複於彼被染污心。”怎麼叫心沉沒了呢?我們的心是怎麼沉下去,墮下去了呢?謂“沈等四”相,沉沒有四相沉、掉、亂、著。“乃至令心礙著之相”,心裡頭有障礙,思想上有障礙,因為觀點不同嘛,主觀形成了,看一切都不對,只有我對,天大地大,月亮下面看影子,越看我越偉大,就是那個樣子。不但是心理上的行為,思想上的礙著,久而久之,胸口、胃口也有一坨。你看一個人碰到煩恼的事情,慢慢胃口就不好了,胸口硬是有一坨,消化也不良,就形成心臟病,或者精神緊張病,肠胃病。所以,幾乎很多的胃病,是思想影響的。醫學上的胃病有兩種:一種是身神經的胃病,身體衰弱了;一種是腦神經胃病,思想用過度了,也會發生肠胃病。這是“令心礙著”。“或複於彼被染污心”,或者說,我們此心本來有煩恼,本來已經被染污了,在這個上面,“彼”就是他,在這個煩恼與染污的上面,更加煩恼,更染污下去,更厲害地滾下去。

“雲何外相?謂即於彼被染污心,了知自心被染污已,便取外相,謂光明相,或淨妙相,或複餘相。為慾除遣諸煩恼故,或令彼惑不現行故。”怎麼叫做心的外相呢?講修行方面,你們注意啊,這是講正式聲聞乘的比丘,正式修道的。在佛法外的外道一切等等還不講,還不在此列,不在這一段的範圍。就是說,怎麼叫做心取“外相”比丘、修道的人?“謂即於彼被染污心”,心裡被染污了。譬如說,假定吧,修淨土的,現在有些人的理論:只有淨土宗才對,末法時代,禅宗容易落狂禅;密宗呢,那是外道、魔法,其它都靠不住,只有淨土才對。那麼,這個心已經被這一不淨的淨土言論、思想所染污了,染污得對不對呢?對啊,善的,好的一面,這是好的染污,不是壞的。譬如鴨蛋教啊、鸡蛋教啊,一貫道啊、道一貫啊,那些等等那就不同喽:現在是三七末劫啊……彌勒下生啊……大災大難要來了啊,然後又是什麼什麼,又是一套。所謂打坐要守這裡啊……要守哪裡的窍啊……要打坐啊。也叫人吃素、行善,他沒有做壞事啊,可是全體都是邪見,可他認為其它都不對——心被染污了,被外相所染污,主觀形成了。

譬如有些學密宗的人,像昨天有位朋友從美國回來,美國現在流行的就是密宗啊。禅,當然認為是最高的密宗,不過最難。因為有密宗大師馬上要來,他們先致意給我,我說:“沒有問題,他來我歡迎。”叫他來,因為大家老朋友了,幾十年前都知道的,也等於師兄弟一樣。我說:“好啊,但是有些什麼,不要亂講就可以了。”都七八十歲了,說要來講淨土經,我說:“可以啊,好得很。”像美國有些人,什麼法王在那裡:噢,只有密宗是佛法,其它沒有……也被染污了,等等。

“了知自心被染污已”,雖然有些人見解上知道,自己的這個觀念思想,那麼就修那種法,“便取外相,謂光明相”,世界上有很多人看光的,像密宗看光的,還有*光的。當然,你們都沒有看到過,我也沒有教你們,教你們一個礼拜都會,但是我懶得教你們,教你們會容易入魔。壁頭上畫一個圓圈,或者我把袖子一放,你眼睛瞪著一看,裡頭就放光。你要看東西,在哪裡都找到了。有根器的練一個礼拜,差一點的三個月、一百天練下來,都成功了,然後都會看了;然後打起坐來看到前面一片光啊,然後,“噢,圓陀陀,光烁烁啊,妙光如來就是這個,這個就是道,性光圓明。”等等。你們不要搖頭啊,自己還沒有到哦,聽我講以為正知見,你們自己都在——那個正字上面加個不字,不曉得念什麼字。

“便取外相”,取了這個外相。

“謂光明相,或淨妙相”,然後用起功來:噢,這要幹淨啊……手不洗念咒子不行啊,不能上香啊,那個上香拜佛的時候,手洗了幹淨,還要……在香上摸一下,啊,淨妙相啊——裡頭還不是都是臭的,肉啊、血啊在滾,取這些淨妙相……多了,這個淨妙相,每一條裡頭,我告訴你。社會上宗教界,包括佛教以外的宗教,加起來多……譬如天主教,“天主玛利亞,只點蜡烛不點香。”那個蜡烛要點,香不點,天主教要點蜡烛。所以,我們小時候都曉得“天主玛利亞,只點蜡烛不點香。”等於佛教界的“燒香不放炮,菩萨不知道。燒香不敲磬,菩萨不相信。”這是我們小孩子時受的宗教教育。這些都是“淨妙相”。

“或複餘相。”乃至種種著相的修法。那麼,怎麼樣叫做不被染污呢?

“為慾除遣諸煩恼故”,他們這種光明的修法,各種修法都沒有錯啊,他認為這個方法可以使人去掉煩恼,一念不生也達得到。

“或令彼惑不現行故。”或者令一切所迷惑、無知的境界變成有知,開悟,都是修道,都能成道,沒有錯,這是一套。心相,心理現象就是外道境界,叫外相。什麼叫做外相呢?心外去求法,所以是外相。

“雲何所依相?”怎麼叫心理的“所依相”呢?

“謂分別體相,即是一切自身所攝五蕴並種子相。”呃,這句話就要命了,你們又沒有學過唯識,你們的佛學基礎又不夠。怎麼叫做“所依相”呢?“謂分別體相”,這些聲聞乘的比丘們,跟著佛學久了,佛法的道理都知道,如何是性、自體,如何是一切的相。譬如說般若講空,中觀講中性等等,都是講體;法相宗唯識講相,講法相。什麼是體?任何一個東西都是有體、有相,譬如這個玻璃烟灰缸,這是什麼為體?玻璃為體;相呢?就是這個相,現在做成的;用呢?放烟灰用,當然也可以當別的用。虛空是什麼體?虛空是虛空為體,空為體,沒有東西為體,太虛為體;什麼相呢?就是我們眼睛看到的這個什麼都沒有,就是相;用呢?飛機可以在裡頭飛啊,人還可以在裡頭跑,多了。任何東西,即使是空,都有它的體、相、用。學佛,先要把握這個,尤其學華嚴宗、唯識,先要了解這個。

我們人什麼為體?爸爸媽媽生我們,骨啊、肉啊,就是這個為體;相呢?你看,我們那麼多不同的相,你的相、我的相,都不同,你也有三十二相,我也有三十二相,你那個嘴厚厚的,我那個嘴薄薄的,我的嘴不像你,你的嘴也不像我,不會一樣的,有各的相;用呢?我們大家都在這裡造業,就是做這個用,就是人的體、相、用。所以啊,“雲何所依相?”“謂分別”,用思維分別,了解了“一切”法的體、用,即是“一切自身所攝五蕴”。宇宙萬有,世界上的萬物、萬有,乃至我們自己此身,注意哦,自身所包含的五蕴:色、受、想、行、識。

講到這裡,你們真要研究佛學,這本書就要擺下,先讀《五蕴論》,先把《五蕴論》拿來看,嚴格地分析五蕴,色蕴是怎麼樣,受蕴是怎麼樣,想蕴是怎麼樣……五蕴,色受想行識。色蕴是屬於生理、物理的,地、水、火、風,我們身體的骨頭等等,地、水、火、風、空,五蕴,五色法等等。有相的、無相的,有表的、無表的,那分析起來多了。受、想、行、識,每個多的很。

換句話說,“分別一切的體相,即是一切自身所攝五蕴”,這句話,人家說是中國道家的話,“人身就是一個小天地。”一些學佛的,學問不渊博,一聽:“哎呀,那你不要聽,那是外道的話。”外道、內道差不多哦。道家講人身就是個小天地,同一個小宇宙一樣的作用;佛家怎麼講呢,“謂分別體相,即是一切自身所攝五蕴。”同樣的道理。自身,生命的這個身,包括了物理世界的這個五蕴法,是同樣道理。

“並種子相”,我們這個生命,個別的生命與共體的生命,都是一個阿賴耶識的種子所爆發的,這個是“所依相。”為什麼叫所依呢?是講身,身體的身。我們這個身體是我們的所依,我們那個能依——自性像電一樣,電要通過這個電燈管才能發光,假使這個電燈管壞了,就不亮了。所以,我們今天的身體是所依,等於這個電燈是電的所依,電是個能源,能源所發,到這裡就發亮。我們那個自性,通過了這個沒有壞的五蕴,這個肉身存在,所以我們能夠聽話,能夠講話,能夠修行,假使我們這個五蕴壞掉了……

“雲何所行相。謂所思惟彼彼境界。色乃至法。分別體相。雲何作意相。謂有能生作意故。於彼彼境界。所生識生。作是思惟。今我此心由作意故。於境界轉。非無作意。此所思惟。名作意相。雲何心起相。謂即次前所說是一相。第二相者。謂心缘行缘名色相。此所思惟。名心起相。雲何安住相。謂四識住。即識隨色住等。如經廣說。此所思惟。名安住相。”(十一卷)

……你在這個世界,在慾界裡的南阎浮提這個世界上,你就叫做“莫法做了”,你講話我也聽不見,我講話他聽不見。我們講話,那些非人,沒有這個肉體的,在旁邊都聽得見,站在那裡,就是這個上面(師指某處),就可以站幾千萬億,幾百萬人都站在這裡,非人的境界。沒有這個色陰就不行,所以啊,此身“即是一切自身所攝五蕴並種子相。”

所以,彌勒菩萨的《瑜伽師地論》告訴我們,所謂求證佛法以身證,這個肉體就是這一生證果,不然佛法是空話,空話有什麼用?那我們何必學佛學呢?搞了半天,吃飽了飯沒有事情幹啊?以此生此身求證。

所以,我們此身是我們的所依相,所依相懂了吧?換句話,此身是屬於我們的暫時的財產,不是我們的究竟;還不算是財產,暫時借來用,用了幾十年以後,沒有了。所以,趁這個房子還沒有倒以前,你要修,快修,不然來不及了。媽媽生你那一天已經開始在死亡,死亡到一百歲,最後死光。所以莊子說“即生即死”,生下來的那一天,你以為是活著啊?是不斷地在死亡,慢慢地在死亡而已。

“雲何所行相?謂所思惟彼彼境界,色乃至法分別體相。”怎麼樣叫“所行相”?以古人來解釋“所行相”麻煩了,一大堆的名詞。我們現在科學發展了,就是心理行為,行為心理。什麼是行為的心理、心理的行為呢?就是你的思想,你能夠“思”想各種“境界”。“色”,物理的,“乃至法”,精神的,意識的,“分別體相”,分別各種體,各種相,這個就是“所行相”。

當然講講好了,我想,若你們讀啊,未必有我讀得那麼仔細。

“雲何作意相?謂有能生作意故,於彼彼境界,所生識生,作是思惟:今我此心由作意故,於境界轉,非無作意,此所思惟,名作意相。”我們修行不是講到要去作意嘛?現在是解釋。你們如果研究唯識的五遍行,什麼叫“作意相”呢?你不要拿這一段去解釋了全部的作意。修止觀的作意不同,做人的、造地獄業的作意又不同。現在解釋這一段作意,而講比丘們修聲聞道,在自修的程度的作意相。什麼叫“作意”?“謂有能生作意故”,因為我們這個生命,心的狀況,“有”一個“能”夠“生”出來“作意”,能夠使我們意識起一個境界。“於彼彼境界,所生識生”,對外界一切的“境界”,“所生”,所生出來,意“識”所變,這意識所變的是什麼?“作是思維”,能夠思想。

那麼,現在時代又不同了,你曉得西方的哲學,乃至產生唯物思想的哲學,恩格斯這段邏輯哲學,翻譯成日文、中文就是“意識形態”,我們一個人的思想習慣性的,那個意識變成一個固定的形態相。譬如我們中國人,假如出去上街買衣服,一定想買個中國樣子的,因為我們意識形態裡頭就是這個樣子的。所以,一個中國人跟外國人站在一起,同樣看一個東西,兩個人講話都不同,中國人說:“好看呐,真好看。”外國人講:“哇!哇!”兩個意識形態不同,表情也不同,這是思維、思想的習慣。你看西方來的朋友們,或者受西方影響,歐美文化影響來的人,一講:“嗨!你了不起!哈!好偉大!”中國人:“哎呀,你真好哦——,好了不起哦——。”三哦兩哦的講出來,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吐的。但是,你曉得為什麼表情不同?他的意識形態形成的。你不要看西方哲學——因為你們沒有研究西方哲學,它也很迷人的,看起來幾乎接近了佛法,但是差別太遠了。這個就是作意思維所生。

“於彼彼境界,所生識生,作是思惟:今我此心由作意故,於境界轉”,這個就是研究唯物哲學,如共產黨的思想,可惜沒有真的研究佛法,不然就不會走入。共產黨認為一切心是假的,沒有什麼心,一切是唯物的,唯物思想,共產主義的思想是偏嚮唯物哲學。有些青年反對我這個論調,我叫它還是屬於“機械心理學”。譬如拿狗來試驗,那個狗吃東西的時候,拿個盆子一敲,“叮叮叮”一響,狗就來吃飯,有東西吃,這個狗就知道了。吃了一百天或者一個月,然後,你到吃飯的時候,拿個盆子“叮叮叮” 一敲,它就來了,一看盤子裡沒有東西,狗站在那裡口水都滴出來了,心理作用。他說這一切心理作用,都是凭唯物的指揮,受環境影響。當然不只這一個例子了,所有人的思想,拿唯識來講,都是依他起。心,沒有這個東西,騙人的。他忘記了心能轉環境,環境也能轉心。不過天理良心,唯心哲學,包括佛法,真要把唯物哲學完全打破了,那就要靠你們修行了,不靠修行,你很難破它!其實唯物哲學最高原理就與唯心哲學接頭了,也就是心物一元的道理,其中也很深奥。

譬如說,過去我們二十幾歲在大陸上,有個名氣大,學問好,思想完全唯物的,他說,“是啊,你這個佛學我也很相信啊,唯心理論講得很好。好,一切唯心造。”然後,把桌子上的東西都拿開,“來,請你幫我,閉著眼睛,開著眼睛也可以,在桌上造一只鸡,這個鸡每天能生一個金蛋,你會造啊?你造出來我就嚮你投降,我就拜你為師,一切唯心造嘛,真的唯心你能為嗎?”他的理論是真的唯物:今天冷了,沒有衣服穿就冻死你;你說我不冷、不冷,我心裡都是火,火也沒有用。我們說:“是啊,證道的人心能轉物。”“可以啊,你找來嘛,你把他找來!”嗨,這真要命了!所以啊,這個時代,你要看到,你們是沒有碰到,坐在這裡打坐啊、念佛啊,大家都是善男子、善女人,不碰到這些,你碰到這些時怎麼談啊?你理論上把我服氣了,我就相信,或者你事實拿出證明來我就相信。你們不要以為你們出去弘揚佛法,碰到的都是“散”男子、“散”女人——當然,我講的“善”字口音不同了,散開的“散”,馬馬虎虎散在那裡,不相幹啊,那當然容易啊。你碰到他們這些真學問的:“我們談談事實嘛,你求證了給我看。”暫時還不要你生個鸡,每天生個金蛋,你現在唯心,先把鼻子想倒轉來長,把鼻了扭過來長,而且自己出門還不要……這個牙刷、筷子往裡頭一插,蛮方便,你看看,你把它變一個過來嘛;你把嘴巴長歪了,把嘴巴長到頭頂上,吃飯的時候,一倒,免的麻煩。他說:“你想想看。”哎,你怎麼講啊?(有答:诡辯。)你叫他诡辯,那是你的主觀,不是他的錯啊。怎麼叫诡辯呢?他說這是你的主觀嘛,那我也可以說你是诡辯啊。是啊,兩個不同的觀念嘛,對不對?所以,你不能說:你肯定是诡辯,我的是神辯啊?沒有用啊,所以要知道。

那麼,現在佛法的理由,“今我此心由作意故,於境界轉”,譬如假定碰到一個唯物論者:“不錯,你認為一切唯心轉。我問你:你睡著了的時候,外面境界還在轉的時候,你會不會流口水啊?”這個假定的“你”一定答複說:“沒有。”可見,你所說的一切心理都是受外界的影響是作意來的;不作意,你沒有這個事。那麼,既然作意,你不能認為主觀的一切是唯物的,當然了,你對唯心的證明是不夠,但是你認為一切皆是唯物所轉,在邏輯上,你這個主觀還是作意來的。那麼問題要退回來,研究這個作意的作用,思想內在的這個東西,就是哲學所講的認識論也就是現在所講的認知論,你這個認識,確定這個主觀,這個作用是什麼作用?先把這個研究清楚,再來談唯物、唯心。

你們要出去,將來未來的時代,我告訴你,你以為還是這個時代啊?現在時代變起來快的很哦,二十一世紀一到,學術還要昌明。像現在世界上醫學的論文,每三分鐘五萬多篇就出來了,你拿電腦都看不完,知識不斷地增加。所以,現在這個時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這是醫學一門。你看每個大學,各個專業的畢業論文,各個研究所,五分鐘以內,全世界的知識,馬上就增加了幾十萬份,新的意見,新的理論。你還在這裡五蕴啊、十八界啊,能空啊,作意啊,所轉啊……安娜多了、安娜多了。。多了個什麼,安娜不出來的。要注意,是要以身求證。

“非無作意。”他說,一切境界,你認為唯物也好、唯心也好,比方講,這個也就是你意識作意所成,並不是說,離開意識思想境界,你找得到一個東西,沒有。這個能夠“思維”的,就叫做“作意相”。譬如我們打坐,坐起來,你說:“哎呀,我這兩天坐得很好啊,一念不生,好清淨啊!”你說你清淨嗎?“清淨。”你知不知道呢?“知道。”——作意,這叫好的作意,清淨作意。沒有錯,是要以清淨作意來修。

“雲何心起相?謂即次前所說是一相,第二相者,謂心缘行缘名色相,此所思惟,名心起相。”怎麼樣叫心起來?這個“心起相”是古文了,你們現在想想看,用現在的名字怎麼說?十二因缘就是“心起相”。你們想想看,哪個同學想出個好名稱?當然,你們現在出去講經說法,弘揚佛法,要跟著時代跑啊,隨時不要離開原經、原論,但是,你要拿現在的觀念能夠接受的,你就使他了解。什麼叫“心起相”?就是前面所講的一種現象,作意起來的。“心起相”的第“一”個是作意,“第二”個是什麼呢?就是無名缘行,行缘識,識缘名色,名色缘……十二因缘,一個鏈鎖、連續的關係,這個就是“心起相”。你普通講佛學,這樣人家就解決了嘛,那麼散男子、散女人聽了,就“好啊,好啊,這個居士/這個法師講的真好啊!”怎麼好?“很好聽哎。”我聽到這個話啊,從心臟裡頭發毛啊,原來是我講的好聽而已,起不了作用。你說拿現在的話應該怎麼講?(有答:聯想相。)聯想相?你太學問化了,你是大學裡出來的。再想想看,將來你們出去弘揚佛法,我告訴你,光只曉得佛法不行,曉得學術也不行,要變成一個演講家,要變成一個宗教演講家,演講跟上課是完全兩樣。所以,我們有許多同學、許多朋友很能上課,不一定能演講,能演講的不一定能夠講學術。一個將來真正弘揚佛法的,要能演講,能講學術,還要懂佛學,還要懂一切。這是附帶告訴你們,不要拿一行來解釋。

你們想想看,這個想不出來啊?創造一個嘛。十二因缘就是講心路的歷程,思想的歷程、過程,經歷的“歷”,歷史的“歷”。無明過了,這一段就到了行,前面一段過了以後,無明缘行,行就……再前面……一個心路的歷程。不過,這個心路的歷程,你要說是回旋性的,現代人覺得:“诶哟,你說得對啊,很好聽啊。”你若說十二因缘啊,這個缘那個,那個缘那個。我口袋裡摸摸,有一個打火機,有盒香烟,一點都不圓啊?現代人要用現代的話表達。所以,“雲何心起相”就是這個。

“雲何安住相?謂四識住,即識隨色住等,如經廣說,此所思惟,名安住相。”這個比較深了,怎麼叫“安住相”?譬如我們這個世界地球,今天存在不存在?存在,“安住”。這個地球將來會不會滅呢?會滅的,壞掉。可是這一段還在“安住”階段,這就是“安住”的道理,叫做“四識住”受、想、行、識住,四個識在隨色住。就是說,“識”就是精神心意識同這個物理共住。所以,你看西方哲學,像柏拉圖表達這個世界分兩層,二元:精神世界、物理世界,那麼,也懂了這一點點東西。這個世界是由精神、物理兩個扭結攏來,好像油條那樣扭攏——油條還不緊,它是很緊的,等於白糖放進面粉裡。

譬如我們修行是幹什麼呢?我們這個身體一有了以後,我們的自性光明就在這個肉體裡,你怎麼樣把它們逗攏來凝結回來,把白糖從這個面粉裡抽出來?所以,你的腿麻了,你就覺得痛,因為你那個白糖在裡頭。如果這個肉體細胞裡,沒有你那個靈知之性在裡頭,你腿麻了曉不曉得痛啊?修行如何修就是如此解脫,“識隨色住,如經廣說”,這個道理,經典上佛已經說的很多了。這種思想的範圍,“此所思惟”,然後,能夠修到了定“住” ……為什麼要打坐修定?定就是把你那個生命,原來散開來的,再把它凝結回來,凝結回來後,同肉體可以分化開,拉開了,解脫了,回到我自己家了,回到原來那個地方去了,這屬於小乘的修;大乘的修法,就曉得這個肉體同那個靈知之性,這兩個東西都是一個東西變的,不但要把這一個靈知之性拉出來這個肉體,回轉來,還要把這個肉體重新轉化,這是大乘的修法。



“雲何自相相。謂自類自相。或各別自相。此所思惟。名自相相。雲何共相相。謂諸行共相。或有漏共相。或一切法共相。此所思惟。名共相相。雲何粗相。謂所觀下地一切粗相。雲何靜相。謂所行上地一切靜相。雲何領納相。謂隨憶念過去曾經諸行之相。雲何分別相。謂思未來諸行之相。雲何俱行相。謂分別現在諸行之相。雲何染污相。謂於有貪心。思惟有貪心相。乃至。於不善解脫心。思惟不善解脫心相。雲何不染污相。謂與此相違。當知即是不染污相。此中已出離於斷。不修方便者。觀有貪等。修方便者。觀略下等。有貪心者。謂貪相應心。或複隨逐彼品粗重。如是由缠及隨眠故。一切染污心。如應當知。以能對治缠及隨眠故。成不染污。雲何正方便相。謂所思惟白淨品因缘相相。雲何邪方便相。謂所思惟染污品因缘相相。即是思惟如是如是。不守根門住故。乃至。不正知住故。如是如是心被染相。雲何光明相。謂如有一於暗對治。或法光明殷勤懇到。善取其相。極善思惟。如於下方。於上亦爾。如是一切治暗相故。建立此相。雲何觀察相。謂有苾刍。殷勤懇到。善取其相。而觀察之。住觀於坐者。謂以現在能取。觀未來所取法。坐觀於卧者。謂以現在能取。觀過去所取。或法在後行觀察前行者。謂以後後能取。觀前前能取法。此則略顯二種所取能取法觀。雲何贤善定相。謂所思惟青瘀等相。為慾對治慾貪等故。何故此相說名贤善。諸煩恼中。貪最為勝。於諸貪中。慾貪為勝。生諸苦故。此相是彼對治所缘故名贤善。”(十一卷)

“雲何自相相?謂自類自相,或各別自相,此所思惟,名自相相。”就是說,人的思想意識形成了一個思維的狀況的時候,自己構成了一個固定的形態,等於說是意識形態。“自類自相”,譬如學哲學的人,講話、做事都像個學哲學的樣子;學科學的,我們許多同學、朋友專門學科學的,我常常稱“科學怪人來了”,他那個樣子就是個科學家;讀書人是一副書呆子的樣子,酸不溜丟的。有個朋友批評我,“你啊,你讀了一輩子的書,沒有酸味,不行。”我說:“怎麼呢?”“讀書要酸,酸了還要發酵,那個酵酸味出來,這個味道就夠了。”我說:“噢,原來如此。”這就是“自類自相”。你看學佛的人就是有一股佛相,慢慢三皈五戒出來之後,就是一股佛相,滿臉佛氣,滿口佛話,“自類自相”。“各別自相”,你看基督教徒一進來,一看他就是基督教徒,一看就是個耶稣樣子,沒有辦法的,意識形態形成了。這就是“自相相”,這個心理作用就是這樣大。“此所思惟,名自相相”,因為他的思想裡形成了那個形態,這個叫“自相相”。

“雲何共相相?謂諸行共相,或有漏共相,或一切法共相,此所思惟,名共相相。”譬如我們中國人到了外國去,看到西餐,你看我,我看你,兩個人就搖搖頭,因為我們大家心理的“共相”是認為西餐不好。等於我到日本去了以後,老輩的和大家都坐在一起,何應欽先生年輕時是在日本留學的,看到日本菜就笑,我也笑,我們兩個都喜歡吃的,有許多教授坐在我的旁邊:“這個魚生的,怎麼吃?”我說:“你吃不了吧?叫他多拿點飯給你,你把魚都推到我前面吧。”十幾盤,我還覺得不夠,那個日本人小氣,一盤一塊魚,哎呀,我是一口一塊,哪有那麼啰嗦,“都歸我收拾了,你們去買點面包吃吃。”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共相相”,外國人、中國人、阿拉伯人各有“共相相”。印度人一到我們這裡,看我們吃的飯臭的要命,他絕不吃。他們要用香料做的飯,印度人都是用香料做飯,飯裡放奶酸的,我們吃啊,酸得不得了,他吃的津津有味。大家都有共業,就是“共相相”,心理的共同形成的。“此所思惟,名共相相”。

“雲何粗相?謂所觀下地一切粗相。”我們大家心粗,都粗心大意,“粗相”。在佛法看來都是“下地”,下界眾生,下界眾生都是“粗相”,心粗氣浮,做事情粗來粗氣,走路不是踏了人家的腳,就是把東西打破了,忘了這個,忘了那個,都是心粗,“粗相”。你看,一臉粗相,就是這個樣子,沒有細相,修行到了,不但臉相轉細了,皮膚細胞都轉嫩了,就是走入細相。

“雲何靜相?謂所行上地一切靜相。”靜的境界,禅靜的境界,色界、無色界上界天人的境界。

“雲何領納相?謂隨憶念過去曾經諸行之相。”所謂“領納”就是受相,你過去經驗過的。所以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家鄉,都喜歡媽媽做的菜。像我們貪嘴的人一看,“哎呀,他媽媽做的菜不好吃。”你問她親生的兒子,“你最喜歡哪個菜?”“我媽媽做的菜。”他吃慣了。所以,每一個人哪個地方出生,走遍天下,回想起來還是自己那個家鄉好。家鄉那個地方,茅廁就靠著厨房邊上的,還是那個味道,還是不錯。真的啊,像我們鄉下出來的,有些人年輕人跟我到鄉下,一聞那個大粪浇在田裡的味道“呕……”我覺得蛮好啊,我們從小聞慣了這個味道,尤其是太陽一晒,另有一股香味*****,別有鄉土氣味,沒辦法,“領納相”。 你曾經經過的事情,“謂隨憶念過去曾經諸行之相”,所以,每個人的個性不同,就是你前生的“領納相”在內,每個人的個性裡都帶著有過去、前生成分的“領納相”,在裡頭經驗,各自意識形成了現行了。

“雲何分別相?謂思未來諸行之相。”想到“未來”,這就靠思想分別。像你們年輕,在這裡讀書,兩年畢業後幹什麼?還是有發啊,還是沒發?沒發就成法師,有發就沒有辦法。究竟走那一條路,自己去想。然後,年輕人有時候躺在床上做夢,“前途無量,後途無窮”,老年人躺在床上是“前途有限,後發無窮”,都是苦恼,這些是“未來”“分別相”。所以,要曉得什麼叫“分別”,是“思”維這樣、那樣,比較性,比量境界。

“雲何俱行相?謂分別現在諸行之相。”現在的心理狀況。

“雲何染污相?謂於有貪心,思惟有貪心相。乃至於不善解脫心,思惟不善解脫心相。”什麼叫“染污相”?舉個例子,譬如“貪”,我們人貪戀這個世界,貪戀這個世界的名啊、利啊、錢啊,這個世界的好看。假設我們有些人到另外一個世界,纵然天堂很美,有些人還不願意升天呢:天有什麼好玩的?我這裡玩習慣了,嘿,有冷氣,有暖氣,有電燈,蛮好玩的。他習慣了,“於不善解脫心,思惟不善解脫心相”等等。

“雲何不染污相?謂與此相違”,相反的就是“不染污相”。

“當知即是不染污相。”這個就叫做“不染污。”

“此中已出離於斷。”所謂“不染污相”,心理恢複了自性的清淨光明,就叫做“不染污”。怎麼樣做到清淨光明的自性呢?“出離”世間,跳出了三界,“於斷”,切斷了,跟這個慾界一刀兩斷,沒有關係了,切斷了,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切斷了。所以,出家的比丘對於世間的思維習性都要切斷。

“不修方便者,觀有貪等;修方便者,觀略下等。”所以,“不修”各種修行方法的,“觀”,觀察世間的一切,都在“貪”心裡。其實,我們修行要檢查自己的心理,你為什麼要打坐修行學佛?有沒有貪心?“沒有,因為我看通了。”貪得厲害!哎呀,又想進步,又想得道,又想成佛,又想跳出三界,你說貪不貪?貪極了,大貪。怎麼不是貪心啊?而且自己認為,“哎呀,我看那些人啊,太貪了,我們學佛,好多了。”好多了?那只好在鼻子裡答一聲,“哼!”好多了?一樣的!不過換一個……等於我們抽香烟的,“我戒烟了!這只手永遠不拿。”這只手拿著抽,這樣的,不貪?哪樣不貪?所以,真修到不貪之地——成功了。即不貪世法,也不貪出世法,所謂坦然而住,這樣叫做坦然而住。你以為自己坐在那裡,擺得端端正正,把這個意識停一下就叫坦然而住啊?這叫做停住了。坦然?坦得起來啊?不可能。所以要懂教理。“修方便者,觀略下等”。

“有貪心者,謂貪相應心,或複隨逐彼品粗重,如是由缠及隨眠故,一切染污心,如應當知,以能對治缠及隨眠故,成不染污。”所以講這個貪心,下面貪嗔痴慢疑多得很啊,這是先拿貪心來講。貪等於貪慾,廣義的貪。狹義的貪是貪男女之間的愛,即愛心;廣義的貪無一不貪,哪有不貪的?貪清淨也是貪。譬如說,我經常笑自己愛幹淨到極點——貪心,愛清洁也是貪,沒有不貪的。你說我不愛清洁,愛臟的好不好?那也是貪,貪赃嘛。總而言之,真解脫之難,學佛求解脫。所以,“貪相應心”,一切眾生“或複隨逐彼品粗重”,貪心是粗的一面,還跟著貪心,貪上加貪,跟著去跑。

“如是由缠及隨眠故。”那麼“如是”,這個樣子,“由缠”,缠绕,缠绕就是結使,如絲一樣一條繩,越捆越堅,“及隨眠故”, 貪嗔痴慢有隨眠煩恼。怎麼叫“隨眠”?跟著你傍邊睡的,要命的,你睡的時候它也在。你說你們睡的時候有沒有貪?有些人,“你到我這裡睡好不好?我換了床铺就睡不著啊。”你說這個家夥貪不貪?連躺“瘫尸”的地方他都要貪下去,這個人就是貪。所以比丘者,頭陀行不三宿空桑,哪裡都可以過一夜。然後貪這個地方好,貪這裡才舒服,不然我睡不著,這個環境改變了,我睡不著。這還叫修行啊?修不了的。牛欄、猪欄、廁所邊上同蓮花鮮花世界,照睡不誤。這是說一切煩恼“由缠及隨眠”的厲害。隨眠煩恼你還不知道呢,你們打坐若坐得好,覺得一念不生——哎呀,你算了吧,你不生啊?很多煩恼都是“隨眠”,跟著你在那裡,它睡在你傍邊,同你兩個平起平睡,你還不知道呢。而且,你還愛的要死呢,它也愛你,你也愛它,解脫不了。

“隨眠”兩個字翻譯的太好了!你說缠綿的“綿”吧,沒有意思了。“隨眠”是跟著你睡的,使你永遠在昏迷中的,這叫做“眠”。玄奘法師翻譯的別的字啊,我都沒有什麼大贊成,我經常贊叹他這個名詞用得太好了!“隨眠”,怎麼想出來的?那個智慧啊!當然,他是根據梵文翻的了。“隨眠煩恼”是這個“眠”字,你們不要寫錯了,寫個缠綿的“綿”,就該打手心六百闆,那就錯了,“隨眠”是這個“眠”。

“一切染污心,如應當知。”所以,我們一切眾生心理貪、嗔、痴隨時都在“隨眠”煩恼啊,你應該要了解。修行,一念之間被自己的“隨眠”煩恼、根本煩恼缠绕牽走了,還不了解,還等到老師罵你一頓或者揍你一下才清醒了,你看你多昏頭啊!還是修行人呢?修個什麼?修條大路到杭州?

“以能對治缠及隨眠故,成不染污。”你隨時要有警覺性,所以“佛者覺也”。你隨時要有警覺性,能夠醫治自己心理的這個毛病:缠綿同隨眠。然後,“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你不要認為神秀的這個偈子不對啊?神秀講的是修行的工夫,六祖講的是直接的見地,差別在這裡。真有見地後如何做工夫?還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悟後起修,才把這個“隨眠”煩恼修到了真正不染污。

你看你們普通人,指出你的煩恼,指出你的業障心理,還不服氣呢,自己在那裡還不肯改呢,然後還抱住那個習氣、業障的心理,自己當寶貝呢,翘起個嘴巴。所以我說,你們的起心動念我看得很清楚,不給你講,讓你去缠綿,缠綿一陣後,反正六道輪回裡頭蛮好玩的,你滾來滾去多滾幾回,我就在那邊等你就是了。等到你滾的一身爛泥的時候,“滾夠了沒有?”“夠了。”“上來。”拉你一把。

“雲何正方便相?謂所思惟白淨品因缘相相。”什麼叫“正方便”的修行呢?“白淨品”,又白又淨,幹淨吧?好看吧?就像我們上面這一位一樣,又白又淨,這是佛相,善相,善才稱為“白淨品”;惡業稱為黑業,染污。

“雲何邪方便相?謂所思惟染污品因缘相相,即是思惟如是如是,不守根門住故,乃至不正知住故,如是如是心被染相。”怎麼叫做“邪”的方法呢?邪方法、邪教都是“邪方便”譬如說,在美國的那個什麼教啊,死了好多白人的?***。韓國前幾年有個**教,那個教主還來拜訪我,還送了一本他的著作給我,叫我給他簽一個名才好,我說:“好好,慢慢地,我這兩天指頭痛,不會寫字。書先放在這裡,等到我指頭好了再給你簽名。”我才不給你簽名呢,那個教主派了兩個副教主來,如此等等。鴨蛋教、鸡蛋教,什麼牛蛋教啊,這些等等都是了,“方便相”。他們有沒有理論呢?有理論,所以他們是“思惟染污品因缘相”,“思惟如是如是,”是“不守根門”,不回轉來反省自己,六根都嚮外走的,所以叫外道。“乃至,不正知住”,沒有正覺性,不定,“如是如是”,這個樣子、這個樣子。所以,這個“如是”包括了很多道理:這樣、這樣、這樣……一大堆這樣多的“心被染”污了。

“雲何光明相?謂如有一於暗對治,或法光明,殷勤懇到,善取其相,極善思惟,如於下方,於上亦爾,如是一切治暗相故,建立此相。”“雲何光明相?”分兩種,一種是智慧的光明,並不是有相的光明;一種是有相修法的光明,譬如淨土啊,譬如比丘戒律啊,睡的時候觀這個日輪光明相。真得到禅定自在了,開眼、閉眼,身體內部自然有光明相出來,這是生理上,工夫上的光明相,智慧上的相是無相光。所以叫做光明相,就是“對治”這個無明黑“暗”。“法光明”是智慧上的光明,意識上的光明。“殷勤懇到”,要極誠懇求道的人,真智慧才發得起來。“善取其相”,你看一切佛經叫你不著相,佛經叫你不著相,哪裡不著相?著而不著啊。說佛不打妄想,佛若不打妄想,這些經典怎麼說得出來啊?啊?他沒有思想會說得出來啊?因為他隨說隨解脫了。所以,“善取其相”,你念佛也好,修密也好,念咒子也好,要“善取其相”。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性空缘起、缘起性空,“極善思維”,要用智慧去研究清楚。“如於下方”世界修,“於上亦爾”,“如是一切治暗相故”,這是指無明。“建立此相”。

“雲何觀察相?謂有苾刍,殷勤懇到,善取其相,而觀察之。住觀於坐者,謂以現在能取,觀未來所取法。坐觀於卧者,謂以現在能取,觀過去所取。或法在後行觀察前行者,謂以後後能取,觀前前能取法。此則略顯二種所取能取法觀。”

注意了,出家比丘,這也是戒律,其實學佛的居士也是一樣,居士也是比丘,比丘也是居士。就是說,佛經有的,真修行人才算是大比丘,不管你留發不留發,出家或者在家。有本佛經,佛說的,等我有空給你們找出來,你們暫時先做“丘比”吧,不要先做比丘。怎麼樣叫出家比丘?“殷勤懇到”,出家求道,勤勤懇懇,“善取其相”。一般學佛的,一來就被“空”字麻醉了,佛法講空,你空得了嗎?你取一個空,也就是“善取其相”,“而觀察之”,要隨時思維觀察,反省自己。

“住觀於坐者”,譬如打坐當中修觀,這完全是靠思維修,理上證了,一樣的。“謂以現在能取”,那我現在坐著的是誰啊?能坐的?“觀未來所取法”,能取與所取,心的能與心的所之間研究清楚。睡時也應該這樣做工夫,“謂以現在能取,觀過去所取”,那麼,我昨天睡著,怎麼又醒了?我今天怎麼又想睡?睡了到哪裡去了?禅宗叫你參“無夢無想,主人公何在?”就是這個道理,也就是思維修嘛,參嘛。“或法在後行觀察前行者”,走路的時候:我這一步走過了,誰叫我走的?我的意識。那個意識是怎麼叫我走這一步路的?乃至,前面古人修行是怎麼成就的?也就是觀,觀“後後”,“觀前前”。 這個裡頭,簡單地說,“二種,所取能取法觀”,能所雙亡,就是自性發整體性自性法性顯現。

“雲何贤善定相?”怎麼得“定”呢?“贤善定”。你要知道定是共法,外道也定啊,魔道也在定啊。你不要看魔啊,大魔王,魔不得定沒有神通的,神通都從定來啊,定是共法。所以,我們出家學佛法的定,因此叫“贤善定”,不走世間定、外道定、魔法定。你以為打坐就是道啊?外道坐得比你們還好。我們老和尚到美國去……跟一個美國人夜裡比賽打坐,美國人一個大個子,一個黑頭,坐在那裡六個鐘頭不動,身體還端正。我說:“一定是搞瑜珈的?”他說:“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們五個法師坐到四個鐘頭以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兩條腿熬不住了。看人家居士,還是外國人,怎麼辦?”我說:“怎麼辦呢?”“後來我們下來了,大家拜佛,這一拜拜倒天快要亮了,大家拜的爬都爬不起來,昏沉了,睡著了。”你看,怎麼弄啊!我們不好好修行,不行的。這是真話,老和尚親自跟我講的,老和尚很坦白的,你逗他一下,他就公開嚮你們彙報,此所謂老和尚***,好!道德就在這裡,坦率,不做假,實際修行。你看,你到外國弘法,我經常講:你到外國弘法,不管如何,你兩腿一盤,白宫門口一坐,半個月不起來,那個美钞就來了,滾滾而來。你管我有道沒有道,咱們兩個比比腿看嘛,帶個大鬥篷,坐在那裡下雪天也不怕,然後呢,钞票就來了,就是這個道理,有道沒有道不論。這些啊,纵然如此,也是外道定。現在告訴你什麼叫“贤善定相”,正法裡頭的,這還是屬於聲聞乘。

“謂所思惟青瘀等相,為慾對治慾貪等故”,修不淨觀。我曉得你們修白骨觀,《禅密要法》,聽到那個爛了,吐了,“哎呀,我都想呕了。”為什麼有這個心理?你知道嗎?因為你無始以來對世法,對於這個慾界的色身有貪慾相,所以你才厭煩。假使你沒有貪慾相,就覺得這個“嗨!”高興了,我把這個臟的業都吐出來了。知道嗎?所以,你們修行沒有智慧,自己檢查不出來。

老實講,不淨觀你們觀不起來的。照《禅密要法》觀到自己的身體爛了,觀到那個蛆蟲在自己身上肉上爬,又臭。“青瘀相”你們又沒有看過,到殡仪館看一下,人死後三天、七天以後,沒有冰過的……現在的這個細皮白肉啊,三天以後就一塊一塊變青了。再不然,哪個管總務的?明天我們到中央菜市場去買半個猪掛在這裡,不要放冰箱裡,給它爛個七天,你們就觀起來了,看到肉是怎麼開始爛的,爛後是怎樣的臭味。你非要經過這個實際,否則你觀不起來,我告訴你,你就修不好。所以,為什麼佛在世時,他帶了一幫比丘在尸陀林?印度很窮的,人死後也沒有棺材,就用草一包,丟在那個地方慢慢爛了、臭了,臭的很啊。佛就帶著比丘們圍著這個東西打坐。你去看吧,看到那個漂亮的,你盡管多看兩眼。還不入定?哎呀,想都不敢亂想了,我的媽啊!那當然入定了,嚇都嚇定了嘛。所以說,要先修不淨觀,“青瘀等相”,“淤”就是爛肉。“為慾對治慾貪等故”,上面那個“慾”是動詞,拿白話講:就是為了“要”對付,醫治自己心裡頭對男女之間的愛,這個道理來的。

“何故此相說名贤善?諸煩恼中,貪最為勝,於諸貪中,慾貪為勝,生諸苦故。此相是彼對治所缘故名贤善。”我們一切眾生的“諸煩恼中”,第一個是“貪”慾最重,貪慾裡,人生是男女貪慾最重,所以,我們修行先要斷這個。由愛才生出一切煩恼痛苦,要斷這個,就要修不淨觀。你說:“哎呀,我想想它,好不幹淨啊。”你還幹淨啊?你先從自己身上的肉爛起……

“雲何止相。謂所思惟。無分別影像之相。雲何舉相。謂策心所取隨一淨妙。或光明相相。雲何觀相。謂聞思修慧所思惟諸法相。雲何捨相。謂已得平等心。於諸善品增上捨相。雲何入定相。謂由因缘所缘應修習相故。入三摩地。或複已得而現在前。雲何住定相。謂即於彼諸相。善巧而取。由善取故。隨其所慾。於定安住。又於此定得不退法。雲何出定相。謂分別體所不攝。不定地相。雲何增相。謂輕安定。倍增廣大。所思惟相。雲何減相。謂輕安定。退減陕小。所思惟相。雲何方便相。謂二道相。或趣倍增廣大。或趣退減陕小故。雲何引發相。謂能引發略諸廣博文句義道。若無诤無礙妙願智等。若依三摩地。諸餘力無畏等最勝功德。及能通達甚深句義微妙智慧。如是等相。

複次如是諸相。即前根本四相所攝。謂所缘相。具攝一切。因缘相亦爾。前與後為因缘故。為令後後得明淨故。正方便相一切種別皆因缘相。如正方便。邪方便亦爾。一是白品相。第二黑品相。諸染污相。唯應遠離。所餘諸相。唯應修習。於彼彼時應修習故。”(十一卷)

看嘛,青一塊,爛一塊,這裡扯一塊,那裡弄一塊,哎呀,我的媽媽,那已經夠受了,不淨相,白骨觀等等。所以,佛再三地提,聲聞道的出家比丘,此是第一法門,非修成功不可。那麼,由不淨觀、白骨觀上來:

“雲何止相?謂所思惟,無分別影像之相。”怎麼得“止”? 一切“思維”到達了無思維,不分別,空了,這還不叫做真的空,是我們普通叫它空,是意識不起“分別影像”,影子都沒有,寧靜了,這叫做止於所缘審正觀察,心一境性,得了止。光止,得止得定,你還是屬於外道啊,要起觀,得慧,贤善法中比丘法,聲聞道。

“雲何舉相?謂策心所取隨一淨妙,或光明相相。”昏沉的時候就掉舉。你人打坐時完全昏沉,就頭低下瞌睡,是你腦上的氧氣不夠了,所以心要提高,叫舉起來。我跟你講明吧,這是個秘法,不然,只給你講文字啊:“舉者,掉舉也,掉舉者非散亂也,散亂者取粗相也,掉舉者細之散亂也。”我們當年聽法師們講經,是這樣講的,他東一個“也”,西一個“也”,兩腿盤坐在上面,然後我們也慢慢地進入昏沉定中,就這樣一座聽三四個鐘頭。我大概聽了七、八分鐘,“去你的吧!”我也不聽這一套了,搞些什麼名堂?講了一個月,那個題目在哪裡還不知道,《大乘妙法蓮華經》,“大乘”兩個字就講了四個礼拜。“大,這個字何以謂之大?大字者……”從寫字教起的,教我們聽這個?我的媽啊!我的外婆啊!我還來聽啊?

“舉相”的“舉”還有這個作用——高舉。“策心”,“策”就是一條鞭子,你把心提一下,“所取隨一淨妙”,或者頂上起“光明相”,或者是日光照下來,不昏沉了,天亮了,該醒了。但是,你舉久了會血壓高,散亂心起來了,就要換個“沉相”,把它放下。

“雲何觀相?謂聞思修慧所思惟諸法相。”這就是“觀”。“聞”聽了經典,你要去研究、思想,看經,看後要回到身上修,修了以後得定,得慧,開悟了。

“雲何捨相?謂已得平等心,於諸善品增上捨相。”怎麼叫“捨相”呢?做工夫,走一步就丟一步。你今天到了光明,趕快丟光明,就進步;若貪著光明,“我在光明裡舒服啊。”你去光明去吧,你去吃光明,玩光明,你將來變成光而已,被攝影機一下就照到了,光有什麼了不起啊。所以,捨是這樣,即儒家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經常告訴你們:今天的進步不算數,只有明天,沒有今天,永無止境地前進去,這是“捨相”,你若住在一個境界上就完了。

“雲何入定相?”這是你們想要知道的,對不對?你們入定了沒有啊?入昏沉的有過,入定的沒有過。

“謂由因缘所缘應修習相故,入三摩地,或複已得而現在前。”怎麼叫“入定相”?因缘法,各種因缘湊合。你說:“那要財、法、侣、地,這個啊?”不是這個因缘,你自己的生理調順了,四大今天無病,無痛;心靜,那個心路的歷程,就是心走的這條道路,或者再用一個名詞,“星星隧道”,總算撞進去了,走到這個隧道裡。剛剛碰到身體正常,身心兩個因缘一湊合,我叫做瞎猫撞到死老鼠,因缘湊合了,所缘的境界一下剛好:“诶,我本來要觀明點,觀不起來,偏偏張同學開了一下電燈,晃了一下,光明又來了,定住了。”——瞎猫撞到死老鼠,“因缘所缘應修習”,正是我要進入的境界,到達了。

所以,一般人認為入定是有個東西進入,灌香肠那麼進去——入定就是你要的……譬如我要入光明定,結果我身心一片光明到了,已經進入這個狀況了,就叫“入”,進入這個所要缘的狀況。譬如我們現在要上課,有個人希望進來聽《瑜伽師地論》,門給他打開,因缘湊合:“請進。”“有沒有位置?”“有位置坐。”坐下來以後聽得很入港,這就是因缘所缘,他要求聽《瑜伽師地論》,現在因缘跟所缘湊合了:“啊,這個道理對!”他入了聽《瑜伽師地論》的這個定,懂了吧。認為入定了,以為入進去就什麼都不知道了,不知道不是變猪了嘛,那何必入定呢?定者就是定啊所要求的因缘與所缘都湊合了,就入定了。

所以,大家學佛的很笨,像我們當年學入定,經典上翻,怎麼叫入定?四禅八定講了半天,怎麼入定?你說我是怎麼了解的呢?嗨,我讀佛經是在哪裡讀啊?我就站在那裡看小孩子玩那個陀螺,繩子一打,那個陀螺“嗡嗡”一轉,它就定在中心了,看起來不動了——哦,入定!動不動呢,動得太快了,所以不動;不動嗎,在動,它在中心點立正了,此所謂定住了,定在中心。等轉不動時,倒下來,昏沉了;搖搖擺擺的時候,那個陀螺散亂了,懂了吧?你們靠佛經才懂道啊,哎呀,太笨了。入定相,入那個中心點進去,插頭插對了。你今天上坐覺得身體也很舒服,兩腿一盤,眼睛閉也好,不閉也好,哎,已經很安祥了,你所求的就是這個安詳,入定相。然後,你們啊,安詳境界來了:“我要入定,怎麼想法使它入定?哎呀,我入了好幾天還不入定……”你在那裡害入定的相思病,怎麼入定嘛,你說我說得對不對?不相信你問他老人家,說錯了,他會打我,說對了,請他下來,我要上去坐了(眾笑)。所以,進“入三摩地”靜修。

“或複已得而現在前”,就是說,你曾經經歷過的那個定境,隨時可以在前面現前,站著也好,坐著也好,隨時到達這個我所要的境界。

“雲何住定相?”入定是初步入門,入了這個定,要定住了,就叫“住定”。

“謂即於彼諸相善巧而取,由善取故,隨其所慾,於定安住,又於此定得不退法。”我要這個境界——上坐也好,站著也好,心境一寧靜,一回來就進入這個境界,“善取”,隨時隨地可以進入這個境界,這就叫做得定,教理叫“住定”。

“雲何出定相?謂分別體所不攝不定地相。”出定就出定,我不想住在這個境界了,也不是你的分別心所能達得到的所能挑動的,不包含分別心那是任運正在的。“不定地相”,就是散開了,這個就叫“出定”,我不在這個境界裡了。等於說:我今天進入這個講堂來上課,上課就是上課,完了就走了嘛,就不在你這個境界了,就是“出定相”。

“雲何增相?”我們知道了入定、住定、出定的這個理論,那麼,怎麼樣使我們的定力增加呢?

“謂輕安定,倍增廣大所思惟相。”那身心非要得輕安,(否則)不能入定,也不能住定。輕安,相反的就是粗重,我們凡夫一切眾生心也粗,身體也粗,骨頭也粗。所以 “相法”上講:這個人的身體輕盈,步履輕盈……所以從前,我跟老師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那位袁老師,我們當年叫先生,先生跟我說:“懷瑾啊,你過來,我告訴你,今天下午有一個人來,你注意。”

我說:“什麼人啊?”

“姓肖的,叫肖**。”

我說:“幹嘛的?”

他說:“哎,你不曉得,他醫道很高明,武功也很高的,你不是喜歡武功嘛。”

我說:“我現在對武功高的沒有興趣。”

他說:“你先看,我叫你了解一個事,這個人將來非成道不可。”

我說:“什麼事?”

“你等一下看,他走路那個走姿啊,嘿,真叫做行雲流水啊,那個步履蜻蜓點水,而步步很踏實的。”

他說:“你若是看到有人走路,如風把他飘過去一樣,這樣的人會短命的,腳跟不落地。但是,他是腳跟落地的。”

我說:“哎呀,這樣啊,有這樣的人?”

他說:“有啊,下午你不說話,你看,看了以後,我給你介紹,讓他知道你。”

“好了。”

我下午就坐在那裡等,結果肖**一來,是不同,別有風韵,骨骼輕靈。他在峨眉山跟赵**學拳,又學密宗,又修道。他們師兄弟四人,還有一個女師兄弟,五個人,在山上沒有事,跟猴子們兩個玩的,在樹上跟猴子比賽,看哪個爬得快,輕功就學到這個程度。赵**後來學密宗,是滿清時代最後的一個鏢師、武侠。然後,住在峨眉山那個萬丈懸崖上,沒有路通上去,他們幾個師兄弟就是蹦上、蹦下,就上去了。經常跟猴子在一起玩,猴子跟他們是朋友。所以,他的武功練到那個輕靈啊,骨骼……後來我跟袁先生講:“現在讀書讀懂了一件事:骨骼珊然。”那個骨骼之輕靈啊,沒有話講。你看我們許多人,走路就是笨笨地,那個水泥地都給他“墩啊、墩啊”地響,粗笨,一身都是業力,輕安是重要。

“雲何減相?謂輕安定退減陕小所思惟相。”輕安並不是究竟啊,修定初得輕安,輕安會減退的,不用功就會減退。或者饮食調節得不好,或者不曉得調整四大地水火風,或者是心散亂了,或者是心起煩恼了,起妄想了,輕安立刻退去,這是靠不住的,不是究竟定相。

“雲何方便相?謂二道相,或趣倍增廣大,或趣退減陕小故。”“二道”即大乘上道,小乘聲聞。知道或增、或減這兩個方便,就是“二道相”。

“雲何引發相?謂能引發略諸廣博文句義道,若無诤無礙妙願智等,若依三摩地,諸餘力無畏等最勝功德,及能通達甚深句義微妙智慧,如是等相。”怎麼叫“引發相”呢?三十二相講完了,修定的心理。就是說,真得了定,一切學問智慧都懂,看不懂的佛經統統懂了,“謂能引發略諸廣博文句義道”,就是這個道理。可以得“無诤”三昧,一切無障礙的智慧,一切願力也發起,一切智慧也發起。然後依照這個引發定的定境界,“諸餘力”,其它的力量像十力、四無畏等功德,力大波羅密,乃至那個武功的力量都到了,要學武功,一個指頭就可以變成大力金剛,隨心所用。“無畏等”布施法,做到了“最勝功德”,都是從定發。“及能通達甚深句義微妙智慧,如是等相”,統統具足。

“複次如是諸相,即前根本四相所攝,謂所缘相,具攝一切。因缘相亦爾,前與後為因缘故,為令後後得明淨故。”總而言之,三十二個入定的心相,就是前面講過的“根本四相所攝”所包含。分析起來那麼多,歸納起來就是“四相”;“四相”再歸納起來,就是一念;一念再歸納起來就是空。總而言之,就是“所缘相”,有分別影像所缘,“具攝一切”,包括了一切。“因缘相”也是這個道理,“前與後為因缘故”,前後互相為因果,前面動一個善念,為善最樂,你心中無煩恼,無妄想,動一個善念,心一和平,你上坐就安詳,就容易得定。你若有煩恼妄想,前後互相為因果……“為令後後得明淨”,前念是善,後念就容易清淨;前面是煩恼,後面就容易染污,這就是簡單一念之間的三世輪回因果。

“正方便相,一切種別皆因缘相,如正方便,邪方便亦爾。”外道法、魔道法,它念念做壞事,它念念那個壞的功力就成就。

“一是白品相,第二黑品相。”“白品相”是善法,“黑品相”是惡法。

“諸染污相,唯應遠離。”學佛學道的人,一切惡業、染污心理、煩恼等等妄念都應“遠離”。

“所餘諸相,唯應修習。”善法品好好去修持。

“於彼彼時應修習故。”對於出家修行的比丘,在修聲聞道的時候,在任何、任何、任何的時間都應該這樣修持。



“瑜伽師地論卷十二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二

複次。雲何修習所缘諸相作意。謂即於彼彼諸相。作意思惟。以思惟故。能作四事。謂即修習如是作意。又能遠彼所治煩恼。又能練此作意及餘。令後所生轉更明盛。又即修習此作意時。厭壞所缘。捨諸煩恼。任持斷滅。令諸煩恼遠離相續。是故修習如是所缘諸相作意。

複次由四因缘。入初靜慮乃至有頂。謂因力。方便力。說力。教授力。雲何因力。謂曾鄰近入靜慮等。雲何方便力。謂雖不鄰近入靜慮等。然由數習無間修力。能入諸定。雲何說力。謂於靜慮等增上缘法多聞任持。乃至廣說。即依此法。獨處空閒。離諸放逸。勇猛精進。”(十二卷)

今天,我們《瑜伽師地論》繼續卷十二,335頁,“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二”,現在就是講正式修持,做工夫修定、修止觀的時候,關於四禅八定,定的境界的認識。

“複次雲何修習所缘諸相作意?謂即於彼彼諸相,作意思惟,以思惟故,能作四事。”這一段是綱要,先提綱。第一點是先講,我們修行要怎麼樣“作意”,任何方法,不管是淨土、密宗、禅宗,一切的八萬四千法門,第一步都是作意在修,都是意的境界。這個“作意”,前天我想到,有一點要給大家說明:你們一聽到作意,就感覺是第六意識的境界,這個不是第六意識的分別現量的境界,是第六意識清淨面現量的境界。譬如念佛要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一心不亂”,念到一心無念境界的時候,那一念清明,一念的空,就是真“作意”。這個時候,空的境界,清明清淨的境界,就是你作意在清淨上,作意在空上。那麼,這個意不是分別意識,意識清淨現量的正面。那麼,這個清淨意識現量的正面,已經接近到第七識了。

我們首先要了解,三界六道十二類眾生,輪回之中,都是意識所造成的;成佛作聖,也是意識所修成的,一切離不開意識。禅宗所講的“離--心意識--參”,你們經常問,是不是?你們有沒有做到過離心意識參?有沒有?我們大家的經驗上有沒有?不要說做工夫,拿邏輯推理來看,在理論上,離心意識怎麼樣去參啊?當然不知道。拿邏輯推理來說,離心意識怎麼參?你問我嘛:離心意識怎麼參?離心意識我不參了!真是的!所以,諸法的善念、惡念、白念、黑念,皆是作意之所生。因此,你要了解玄奘法師的《八識規矩頌》,講意識“引滿能招業力牽”;諸佛菩萨意識轉了,妙觀察智,也是作意。

現在我們修行的時候,“修習所缘”,譬如念佛,是“所缘”在念佛;修密宗觀想,所缘在觀想;參禅,所缘在參上;參話頭,所缘在話頭;思維理義、教理,是所缘在理上思維,思維本身也就是作意,它本身就是作意。所以,“修習所缘諸相的作意”,就是講,“及於彼彼諸相作意思維”,“彼彼”就是代表各種,譬如淨土的念佛了,密宗的觀想了,念咒子了,聽聲音了,觀音法門了,等等等等,乃至數息了,聽呼吸了,安那般那了,等等,都是“作意思維”。所以,一切正修行之路,禅定,是思維修。譬如密宗、道家的修氣脈,你怎麼知道氣脈發動了?怎麼知道氣脈通了?作意,意識思維來的,此思維是正思維,不是凡夫的妄想,妄想思維是妄心。所以,“以思維故,能做四事”,哪四事?

“謂即修習如是作意,又能遠彼所治煩恼,又能練此作意及餘,令後所生轉更明盛。”“作意”修持的這個“作意”當中,能夠達到四個情形,四個標準:第一點,能夠“修習如是作意”,譬如我要念佛,因為“作意”這個理透了,正思維,念佛可以念到一心不亂,念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如是”,這樣“作意”;第二點,因為作意正思維修,“遠”離一切分別心的“煩恼”;第三點,“又能練此作意及餘”,譬如念佛,或者觀一個明點,或者觀白骨觀、不淨觀,你所觀的這個境界,練習到絕對清明,達到目的,達到什麼目的?“一止三明六通”可以做到,等等,定境界可以達到,“及餘”,包括其它很多的,下面都有解釋;第四點,因為作意專修,“令後所生轉更明盛”,作意修止觀,譬如修念佛,真念到了念佛三昧的境界,乃至說即身見佛,淨土現前,甚至於即身成佛;即身成佛、即身見佛也都是作意的成就,所以“令後所生轉更明盛”。

“又即修習此作意時,厭壞所缘,捨諸煩恼,任持斷滅,令諸煩恼遠離相續,是故修習如是所缘諸相作意。”為什麼說聲聞眾出家比丘的正修行之路,必須要昼夜六時都在作意修習?因為你在“作意”“修習”的時候,“厭壞所缘”。我們人在世間,世間的萬缘,環境、人事都使我們起煩恼,因一念專止,止定境界,那麼外缘,包括身體四大這個相“壞”了,起不了作用了,所以“厭壞”,能夠“捨”除一切“煩恼”。“任持斷滅”,就是煩恼切斷了,不是斷滅見的斷滅,由於翻譯文字的關係,有時很難讀懂。“令諸煩恼遠離相續”,所謂“斷滅”,煩恼真的斷得了嗎?抽刀斷水水更流啊,是暫時可以斷,是一切煩恼妄念像一個波浪一樣,不容易那麼快地連鎖而來。所以,“是故”,“修習如是所缘諸相作意”,這是綱要。

“複次由四因缘,入初靜慮,乃至有頂,謂因力,方便力,說力,教授力。”我們現在講入定了,四禅八定,上面已經說過入定的條件,入定的境界,入定的定義,入定的情形。

我們這兩天就要準備考試了,已經講過的《瑜伽師地論》都要考試。或者是問答題,或者……現在我還沒有想起來,你求諸佛菩萨保佑,希望我想不起來(眾笑)就不考了,想起來或者出幾十個問答題,或者是出什麼,不知道哦。所以也用不著煩恼,不需要準備,你準備了也許我剛好不考你;下面還有一句話,不準備的地方要考你。你不要因為準備了不考你,大概老師不考了,沒有這回事,啊。

就是說,“由四”個“因缘”,達到“初靜慮”,入初步的靜慮,初禅,“乃至”到“有頂”。你看這個翻譯,要命了,這個“有頂”是指什麼頂?大小乘做工夫,定慧門中,乃至到十地菩萨,都有四加行:煖、頂、忍、世第一法。那麼,這個“頂”是指煖了得頂的境界?還是指色界天,由慾界升到色界天的有頂天呢?

有頂天是到了頂了,有頂天的天主就是大自在天,也有稱為大梵天。大梵天天主管一大世界。譬如我們中國講的玉皇大帝,是慾界天的天主,那只是管慾界。上面最大的是有頂天,在《瑜伽師地論》有,佛說過:有頂天丟一塊石頭,要經過幾百萬億年六萬五千五百三十五年才到達這個地球,與我們的距離有這樣遠。有頂天的天主許多都是大梵天,大概它是個民主專政,都是大梵天,中間有一個主席,天主,大自在天主,穿白衣的,三只眼睛。那麼,大自在天天主是十地菩萨以上的位置,所以,有時修觀自在菩萨的法門,又可以與修大自在天主的法門合一的。所以說,北方不空如來的修法有大自在天修法的咒語,比大家普通念的“大悲咒”還要長兩三倍,但是同“大悲咒”差不多,幾乎沒有人背完的。“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前面兩三句差不多,下面統統不同了,中間也有“悉唎悉唎,甦嚧甦嚧,嘎啦嘎啦……”多的很,绕口令一樣,搞不清楚的,但是非常靈驗。

換句話說,這就叫你們要看清“三界天人表”了。你們大家學佛,研究佛學,始終很忽略“三界天人表”,這是最笨的事,也是最罪過的。你要曉得,一切修持同三界天人有密切的關係。破了色界天,進入無色界。色界天人只有光色、音聲,沒有肉體,色界天還是有情世界。所以,初禅定也叫做初禅天,初禅天的證修,果位可以證羅漢,寄位,等於說,像我們本籍在浙江或者湖南、四川,寄籍是臺灣,現在住在這裡。大阿羅漢寄住,還在三界中,所以,慾界色界到無色界有也是凡聖同居之天。那麼,由初靜慮到達,修止沒有到家,或者修止已經到了一個階段,所謂天上人間任意寄住,可以修到有頂天去住。有頂,像我們人頭上的頂,頭發的邊缘,超過頭發之外是空的,那個是無色界。所以,這個天叫有頂天。

換句話說,怎麼樣能夠得定呢?初禅定就不容易得,大家盡管講修持,不管你是哪一宗哪一派,在我個人的看法,世界上修持的人,真正得到初禅定的人,今天,至少我也看了幾十年了,好像是六七十年來,還沒有看到真正的一個,很難。那麼怎麼樣得到呢?“因力、方便力、說力、教授力”四種因缘,這是講原理性的,才能得到初禅。

“雲何因力?謂曾鄰近入靜慮等。”什麼叫做“因力”,前因呢?前世有過修持,這個功力已經接近到初禅的境界,所以這一生再加修就快了,這是講過去的因。現在的因,因為你這一生現行發心用功,真正瞎猫撞到死老鼠,撞到過或者一次、兩次,這個入定境界的影像有所知道,“鄰近入靜慮等”,“等”就是各種方法、各種方便都知道,能夠因此容易進入定境的方法。譬如念佛,念一句佛號,為什麼念佛的人很少有人真能修到一心不亂呢?因為他不懂得幫助念佛的許多加行方便,不夠,任何的修持必須要懂加行的方便。這是講因力的原則,下面還有種種的詳細解釋。

“雲何方便力?謂雖不鄰近入靜慮等,然由數習無間修力,能入諸定。”特別注意,大家自己修行不要喪失了自信。就是說,前生雖然沒有修持,過去沒有前因的累積,但是,這一生靠方便之力,懂一切的方法,一切的加行,雖然沒有接近過定的境界,但是努力精進,數數地“修習”,“無間修力”,昼夜六時,一輩子,沒有放棄,努力在修,沒有間斷。因為現生的修持力量,“能入諸定”,能夠證到一切定的境界。

“因力”是前生帶來的,所以,再來人一修很容易。那麼你說:“那我們何必呢,這一生來不及了”。這一生來不及,來生怎麼辦?所以,這一生還是要努力一點。但是,這一生不是做不到的,注意這句話,尤其諸位出家的同學,應該隨時寫出來貼在自己的鼻子上,給眼睛看見。“由數習無間修力”,沒有間斷性,數數的練習,“能入諸定”。

“雲何說力?謂於靜慮等增上缘法,多聞任持,乃至廣說,即依此法,獨處空閒,離諸放逸,勇猛精進,自策而勵,住法隨法行,由此能入靜慮等定。”這段很重要。什麼叫做“說力”?就是說修行要有好的同參道友。像我們經常說,找些同學,一天到黑坐著閒談……這兩天在九樓,講女孩子們坐在一起,無話找話說,一說三四個鐘頭,這是女孩子們的“說力。”呵。假使是同參道友善知識相聚在一起,隨時以道為勉力,“說力”,以道為勉力研究經典,研究修行方法。“謂於靜慮等”,修定的“增上缘法”,即修定的,關於做工夫的,促使你做工夫修定的各種方法,不管是顯教、密宗,哪一宗哪一派,各種加行方便都要懂得。“多聞任持”,多學,多聽,多練習。所以,這兩天我講九樓的同學們:有那麼好的機會,你們還好像……我在九樓辦公,不上來聽了——這是自己倒霉,自甘墮落,由十二樓墮到九樓去了。所以,自己要注意,所謂“無量法門誓願學”,一切方便都要學,“多聞任持”。“乃至廣說”,就是多研究,為了成就自己的道業,無所不學,要無所不知。這個求知不是求知識,而是一個目標:如何使我能夠證果、得定。

“即依此法”得了法以後,“獨處空閒”要專修了,“離諸放逸”,放逸的事情多得很,譬如我們修行人:哎呀,我事情沒有辦完,放不下了。家庭沒有放下了,妻子沒有放下,丈夫放不下了……乃至說:哎呀,我這個庙子放不下了。我佛事沒有做完呐。哎呀,我的經沒有念完,我的願力要緊啊。拿修持之路講,這些話都是放逸的話,借故,天下沒有不了之事,“離諸放逸”。

“勇猛精進”就很難,每句話都很難做到啊,文字看起來很容易,大家仔細想,“獨處空閒”,你做不做得到?不要吹了,你說工夫怎麼好,把你一個人擺到那個深山冷庙裡去,電燈也沒有,青油燈一盏,這裡是蟑螂,那裡是蝙蝠,這裡有壁虎“叽”呀“叽”地叫,尤其關在那個山上的日月洞裡,深山冷夜的時候,猴子“啾——”哭聲樣一叫,你魂都掉了,你的定?你定到哪裡去了?你定到被子裡去,把頭捂住,最後還找一個水缸,把頭套起來,只有定到這裡去(眾笑)。所以,你每句話想想看,修行?你們在這個環境裡打坐,前有電燈,後有電風,這裡還有暧氣,再不然還有大門,還要上幾把鎖,當然鬼都進不來,你當然不怕。所以讀書、讀經,要好好地思量,正思維。“獨處空閒”不容易。

像我當年在庐山,一個人去住茅棚三個月,哎,住茅棚才三個月哦?後來看看,真煩!不住了,一個人都煩起來:吃兩餐飯,我買了五十個碗,五十個盤子,因為怕洗碗,嫌麻煩。吃了就放著,過了七八天,堆了一大堆自己再洗。但天天要下山挑水,還要砍柴,下雨又多,怕下雨沒得柴燒怎麼辦。柴一砍水一挑,我的媽呀!一兩天沒有了。等你忙完了以後,下幾天雨啊,剛剛把柴燒完了,米吃完了,油也吃完了,啊,又要來。搞的啊,一天到黑還打坐修行啊?忙著為了自己的一個嘴巴……吃下去,還要跑出去屙大便,那個山頭上沒有廁所,跑到懸崖上屙,那個大便一落下去啊,不曉得要幾個鐘頭才能落到山底下,人這樣子蹲著,兩只手還要抓住。這個日子一過,為了自己忙成這個樣子,還叫修行啊?去你的!五十個碗也懶得洗,洗了幾次很煩。本來打的主意很對啊,天天洗碗很麻煩,一大堆我反正花半天一起洗,等到一看到五十個碗五十個盤子,我的媽啊,實在懶得洗,結果還是抓一個兩個要用的洗一洗。

所以你們啊,住茅棚,天天想住茅棚?不要吹了,我清楚得很,這些事我都嘗試過。當然,在過去,那邊不怕鬼,怕老虎。那個庐山天池頂上,那邊過去是五老峰,沒有樹,都是茅草,有樹的地方沒有老虎,放心。為什麼有樹的地方沒有老虎啊?老虎怕鸟的大便,鸟雀的大便屙在它身上,一身的毛就會爛。所以畫家畫老虎,千萬不要畫一棵樹在那裡,樹上還有一只鸟,老虎一定畫成從茅草裡頭出來的。那邊都是茅草,我想算了,那麼麻煩,我就跑到五老峰那邊住去吧,那邊都是茅草。那是進去就不準備出來了,或者就被老虎吃掉,或者老虎背我去找個地方,就這兩個條件;或者給它當糧食,或者你乖乖的,我騎在你背上,你幫我找一個地方去。這是“獨處空閒”的難,這就叫你們讀書注意。“離諸放逸”,做得到嗎?

“自策而勵。住法隨法行。由此能入靜慮等定。雲何教授力。謂於親教軌範師所。或於隨一餘尊長所。穫得隨順初靜慮等。無倒教授。從此審谛作意思惟。能入靜慮及諸餘定。如是顯示四觀行者。謂具因力者。方便力者。若利根者。及钝根者。

複次有四得靜慮者。一愛上靜慮者。二見上靜慮者。三慢上靜慮者。四疑上靜慮者。雲何愛上靜慮者。謂如有一先聞靜慮諸定功德。而不聞彼出離方便。於彼一嚮見勝功德。勇猛精勤。由此因缘。入初靜慮或所餘定。如是入已。後生愛味。雲何見上靜慮者。謂如有一。從自師所或餘師所。聞諸世間皆是常等。如是方便入初靜慮乃至有頂。能得清淨解脫出離。”(十二卷)

對自己原諒,對自己馬虎,就叫放逸:等一下下總沒有什麼了不起吧?哈,我喝杯茶,抽支烟,下個鐘頭我就開始。這下就是放逸,對自己原諒一下,宽恕、饶恕一下,就是放逸。

所以,“勇猛精進”就更難,拿出勇氣來對付自己是勇猛,拿出勇氣來對付人家容易,對付自己很難。“精進”做不到,精進跟放逸相反。勇猛就是精進,勇猛是一股勇氣,而精進是常流水,***,永遠地前進,不斷地前進——每一句都做不到!第四句更做不到:

“自策而勵”,對自己拿個鞭子來抽。我們對自己原諒得很,拿鞭子抽人家可以,批評人家很容易,對自己非常原諒。所以,每一句話都做不到,做到了嘛,不成功也叫功成一半了。

“住法隨法行”,“住法”,你修的這個法門,這條路,就是一條大路一直地去。“隨法行”,行住坐卧,做人、做事,任何起心動念沒有不依佛法的修持之路去想的,都依佛法的正思維之路去修為。

“由此能入靜慮等定”,能夠這樣,能入一切禅定境界,這是第三點,這叫“說力”。第四點:

“雲何教授力?謂於親教軌範師所,或於隨一餘尊長所,穫得隨順初靜慮等無倒教授,從此審谛,作意思惟,能入靜慮及諸餘定。”怎麼樣叫“教授力”呢?就是要善知識,要明師。“親、教、軌範師”是三種老師的名稱。“親”教師就是自己的本師,譬如說,釋伽牟尼佛是燃燈佛給他授記,就是親教師。他對一切諸佛都供養,那都是教“授”師。“軌範”師,榜樣的,跟他一起生活**學習他的榜樣、規範。就是說,親教師、教授師、軌範師這些善知識的各種名稱,等於我們說的教授、副教授、講師們,或者训導處、教務處,或者什麼處等等。依止這些善知識、明師去修,依止。

“或於隨一餘尊長所”,或者,不一定依後世佛教的規範制度,親教師,你正式出家的師父***,親教師;你去受戒,跟善知識參學,那個師父就是教授師;你說:我跟哪個同參,比我年紀大一點的,我的師兄、師叔,一路跟著他出去參學,就是軌範師。或者,不照這個路線,聽到或者日本、美國,或者中國大陸的峨眉山、青城山、什麼山、菩陀山、五臺山,有一位大禅師,是虛雲老和尚了,雲虛太老和尚了,隨便哪一位都可以了,你找一位真有道的,依止他學,在他那裡得法,“穫得隨順初靜慮等,無倒教授”,難了,我們也不曉得他颠倒不颠倒,要“無倒”,不颠倒的教授,真正的善知識,他教我們正修行路,就是一條捷路,他的經驗傳授給你,教下來,這最難。

所以,照密宗的戒律,師父不選徒弟隨便傳法,犯根本大戒;徒弟找老師不認清楚是不是善知識,隨便拜師,犯根本大戒,那很難。我們想要找到,可是我們又沒有法眼清明,你曉得他有沒有法?看看每個和尚頭上都光光的,都好像沒發,這個怎麼辦呢?哪個和尚,哪個居士對呢?都看到亂發蓬蓬的,真很難辦。所以,這裡要自己審察了,要自己的智慧,要得到不颠倒的教授法,教你修持之路。那麼,你得了正法以後,道家講的法財侣地等等,得了正法,找地方去修行,“從此審谛作意思惟”,正思維去修。“審”就是禅宗講的“參”,自己好好參究。“谛”,自己仔細地參究,要研究,正思維修,才能夠證到定的境界。乃至入到初禅定,乃至超過了四禅八定,“餘定”,一切定的法門都可以到達。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恼,佛有八萬四千度人之法,換句話,也有八萬四千定慧的境界。所以,得“無倒教授”,不但能夠入初“靜慮”,也能夠入一切“定”境。

下面是這一節的小結論。

“如是顯示四觀行者,謂具因力者,方便力者,若利根者,及钝根者。”由上面所講的這個道理,也表示這個道理是什麼道理呢?四種“觀行”之力。這個觀也是修止觀的觀,也就是說,當上師、老師的,觀察來學人的觀,同時,也就是自己觀察自己的觀。第一觀察自己或者觀察對方有沒有前因,有沒有宿根,過去世的修持之根;有沒有得方便的方法;這個人是利根;還是钝根。老師們不但要觀察學生,自己也要觀察自己是利根、钝根。

“複次”,再其次。

“有四得靜慮者”,得定的道理有四個條件:

“一愛上靜慮者,二見上靜慮者,三慢上靜慮者,四疑上靜慮者。”四種條件。拿佛學的立場來講,要發心,發一種什麼心?這個時候勸你發骄慢心,傲慢心來了,拿心理學來說,就是嚮上的心。第一種“愛上靜慮者”,有人對於修定的境界有追求,天生就會追求這個。像我們同學中,有沒有真正追求得定的?當然也有,是少數,大部分是兩個腿也降服不下來,想想:算掉了,馬馬虎虎吧,至少我休息一年吧,年紀大點再盤腿吧。呵,連盤腿都有困難。所以,是貪愛這個。第“二見上靜慮者”,理解上、知見上到了,現在要努力發心求證。第“三慢上靜慮者”,哎,看看人家入定,古人入定證果:格老子,他也是人,我也是人,為什麼我不敢!他能證果,我就不能證果啊?我就拼條命給你看看!也好。第四是“疑上”的心理,再不然:哎,這個定是什麼東西啊?做科學性的研究,我就要求證一下,你說盤腿打坐會得定?我試試看不盤腿也可以入定。這是我隨便那麼分析這四種,他的解釋很詳細:

“雲何愛上靜慮者?謂如有一先聞靜慮諸定功德,而不聞彼出離方便,於彼一嚮見勝功德,勇猛精勤,由此因缘,入初靜慮或所餘定,如是入已,後生愛味。”所以,我經常勸你們多讀古人的傳記。你們出家的比丘尼多看《比丘尼傳》,和尚們多看《神僧傳》。你們買的《佛祖歷代通載》後面,我就請他附帶地印這兩本,這本書也是我叫沈**,我說:你去賺兩個錢做點功德吧,你去印吧,我的本子拿給他去印。要看了古人修行好的,如何去努力,這是“愛上靜慮”,貪愛。先聽到修定有那麼多好的功德:可以得神通,可以飛得起來。飛得起來就是身通嘛,神足通,愣要兩個腳的氣脈打通了。你們打坐坐著,通到哪裡?通到屁股那裡,最後放屁了就完事了,兩個腳的氣脈打不通啊,是真話哦。我問你們,講真話,是不是這樣?實際境界嘛,不過你們不好意思講出來。氣脈通了,“咕噜咕噜”,最後通到肠,肠“噗——”屁一放,兩個腿子酸的要命,氣脈通不過去,粗氣都通不過去,還不要說精氣了。所以說,神足通在理上的解釋是“足者,功德具足”,那是解釋文字啊。老實講,你兩只腳的氣脈不打通不行,那是個事相,不是理上。你說我的兩個腳可以盤上三個鐘頭,算不算是半足通呢?那還不是,那只能說你的腿可以盤得到三個鐘頭,你氣脈沒有來。若氣脈來了,兩只腳、兩條腿及色身都化了,色身化了,可以變成氣球一樣就飘起來,那是真事哦,不是理論。所以,這些等等,都屬於“靜慮”的“諸定功德”。“功”者即辛苦來的功勞;“德”,得到這個境界,功德。你們後面有風的話不行啊……。

“而不聞彼出離方便”,譬如說,像你們青年人看了密宗的《米拉日巴傳》、《寒山大師傳》,你們都看過了,對不對?你們都看得掉眼淚,很難過,對不對?都很欣賞,你做得到嗎?我罵你幾聲,多罵你兩句,你就光火了,你有米拉日巴的功德嗎?行嗎?還要恭維你,還要將就你,你才覺得這個老師好。看米拉日巴,他為什麼做“巴”,你不能做“巴”?呵,你想想看。你們好幾個同學,多受了點氣:“老師,我要請假。”你請假?你請你的!對不對?不自己審察自己功德啊。功,修行要功;德,要多大的德行才做到啊。

你光看了《憨山大師傳》,憨山大師是怎樣修行的?人家對老師——當然,我不想做那個老師,我也不是善知識。至少跟你們講,人家依師的精神你做到了嗎?人家求法的精神你做到了嗎?你們那個翘頭翘腦的,我有道我也不傳給你,我的道不怕放在肠子裡爛了,對不對?所以啊,要修功德,自己要反省。因為你看了修定的功德,“而不聞彼出離方便”,他何以能夠達到這個方法沒有告訴你。告訴你一點,然後你就傲慢,得少為足,下面懶得跟你講;跟你講了也沒有用,你沒有那個功德,不是這個法器,你承不起。你不是那個杯子,怎麼拿來倒東西嘛?你是個紙杯子,我是滾開水倒下去,有用嗎?沒有用。所以啊,聽到靜慮諸定的功德,“而不聞彼出離方便”。

“於彼一嚮見勝功德,勇猛精勤。由此因缘,入初靜慮或所餘定。”只對於他修成功的果位,看他“勝功德,”“勇猛精進”,就拚命地幹,“勇猛”地幹,也可以做到。“由此因缘”,可以進“入初”定,或者“餘定”。

“如是入已”,依此,嘗過定的味道。

“後生愛味。”後來,叫你不修定,不做工夫,也不幹了,非鑽進去不可,的確嘗到過味道。所以現在也難怪你們,因為沒有嘗到定的味道,坐在那裡何其苦也,只有苦。就是這個道理,這叫做“愛上靜慮”。他一點一點地解釋。

我看下一段可以看下去了吧,念下去就懂了,不需要解釋了,困難的地方再解釋。我念著看看,你們說要解釋就舉手。不要我說“對”,你們不響,說“不對”,你們也不響,那我怎麼辦?

“雲何見上靜慮者?謂如有一從自師所,或餘師所,聞諸世間皆是常等,如是方便,入初靜慮乃至有頂,能得清淨解脫出離。彼依此見,勇猛精勤,由是因缘,入初靜慮或所餘定。如是入已,能自憶念過去多劫,遂生是見:我及世間皆是常等。從定起已,即於此見,堅執不捨,複於後時,審思審慮,審谛觀察,謂由此故當得清淨解脫出離。”這一段懂不懂?懂啊?哎,你說懂,我偏要講了,你真不懂,我原以為好懂,你還點頭,猛點頭,點不得啊。本來我不想講,我這一讀啊……我先問你們一個問題:“聞諸世間皆是常等,如是方便,入初靜慮乃至有頂。”怎麼說法?佛說一切無常,他說常。有同學答得出來嗎?我拿錢,答出來的200塊,隨堂發獎金。文字答出來不算哦,要道理。我本來不想講,一念了以後,怕你們搞錯了,不得了的,所以必須要講。這怎麼講呢?你們200塊拿不走,那我自己拿了。

怎麼叫“見上”?見到上層,比我們超過的。就是說,有一個人,或者從自己的老師,或者從其他老師那裡聽到說:世間法,宇宙萬有的一切是永遠存在的,不是無常——外道見,印度的瑜珈教法,婆羅門的瑜珈術……比方西方的教義:上帝是可以得永生,永生也是常見;道家的長生不老,我們的生命是長在的。所以有許多法師們、學者們認為《楞嚴經》、《涅磐經》都不是正式佛法,都認為還是常見的。常見是一個東西啊,常見在思想上是落於斷、常見,是外道的觀點、思想。所以,外道認為修定的理論:得了定,人永遠不生死了,這個不生不死不是法身之體,是現在的肉身可以常在,定境界可以長在,這是常見的理論。

能不能得定呢?可以得定,不是不可以得定。曉得無常也可以得定,常見也可以得定,這個思想同工夫不相幹的。所以常見,聽到修定的人可以活一萬年,可以活十萬年,做不做得到?做得到,你有信心就做得到,可以得定修到,但是見解上是外道見;工夫上,修定是外道與佛法的共法,所以這個是關鍵。你們說讀懂了,200塊,2000塊獎金我都願意發,那我很高興,這個地方是關鍵。所以,聽到常見,就專門去修定,就修到了,就叫做“見上”這個“靜慮”,的確有人做到,譬如《楞嚴經》講五十種陰魔,十種仙道——並沒有講仙道是外道哦,外道是外道,聲聞、缘覺,反而被佛歸到外道裡了,仙道不歸在外道裡。歸納起來,有十種仙道,修神仙境界的,寿億萬劫,億萬歲,可以活到很長很長了,與天地同寿。不得證入,因為他沒有證得菩提,沒有悟道,所以嘛,也屬於外道。那麼,換句話,佛只說了一半,他在仙道寿億萬劫,證得了菩提呢?那當然叫做佛陀了,那就叫佛,一樣成佛,就是這個道理。



“彼依此見。勇猛精勤。由是因缘。入初靜慮或所餘定。如是入已。能自憶念過去多劫。遂生是見。我及世間皆是常等。從定起已。即於此見。堅執不捨。複於後時。審思審慮。審谛觀察。謂由此故當得清淨解脫出離。雲何慢上靜慮者。謂如有一聞如是名諸長老等入初靜慮乃至有頂。聞是事已。遂生憍慢。彼既能入靜慮等定。我複何缘。而不當入。依止此慢。勇猛精勤。由是因缘。入初靜慮及所餘定。如是入已。後生憍慢。或入定已。作是思惟。唯我能得如是靜慮。餘不能得。彼依此慢。複於後時。於諸靜慮。審思審慮。審谛觀察。雲何疑上靜慮者。謂如有一為性暗钝。本嘗樂習奢摩他行。由此因缘。入諸靜慮或所餘定。如是入已。複於上定勤修方便。為得未得。於四聖谛。勤修現觀。性暗钝故不能速證聖谛現觀。由此因缘。於餘所證。便生疑惑。依此疑惑。複於勝進。審思審慮。審谛觀察。

複次。雲何愛味相應靜慮等定。謂有钝根。或貪行故。或煩恼多故。彼唯得聞初靜慮等所有功德。廣說如前。愛上靜慮於上出離。不了知故。便生愛味。戀著堅住。其所愛味。當言已出。其能愛味。當言證入。雲何清淨靜慮等定。謂有中根或利根性等。煩恼行或薄尘行。彼從他聞初靜慮等愛味過患及上出離。勇猛精進。入初靜慮或所餘定。如是入已。便能思惟諸定過患。於上出離。亦能了知。不生愛味。雲何無漏靜慮等定。謂如有一是隨信行。或隨法行。”(十二卷)

這一節是講到,由外道知見,認為修定會得此身常在,因此而入定,也可以,不是不可以。這是指限於入定的範圍來講,不講慧,不講見到,只講工夫。

也可以由此方便而進入禅定境界,乃至到有頂天。不過,雖然身為天人,還是凡夫天人,沒有證得菩提,沒有悟道。工夫到了,不一定是悟道;悟了道的人,有些,工夫還沒有到這個程度,也很多。所以,能夠工夫到,見地到,這才是圓滿成就的一種。那麼,這個工夫裡又有很多,這是講禅定。禅定到了,並不一定是法報化三身的成就,也有差別。所以,修持佛法不是那麼簡單的。

你得定,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充其量,不過是把一個東西打了一層蜡,掛在那裡幾千萬年不壞而已。大阿羅漢入定八萬四千大劫,看了也很平常,平常的很。因為他是在定中的人,到了八萬四千大劫出定的時候,他覺得自己睡覺一樣:诶,我剛睡了一下下啊,過了幾千萬億年啊?“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就是這個境界,所以也沒有什麼了不起,還不如不入定,入定醒來之後,找找你們都不在了,要想罵人都沒有對象了,那個味道,你說怎麼辦?哈,不是滋味,真是不是滋味。

但是,在這個裡頭,由外道而轉入聲聞道,能“得清淨解脫出離”,也可以,一轉也可以得到清淨解脫出離。你要曉得,得到清淨,得到解脫,得到出離,跳出慾界,到達了色界有頂天——跳出慾界,並沒有跳出三界啊。所以,清淨,或者幾個月永遠在清淨的境界裡一念不生,管你全體現、半體現,都沒有關係,反正你清淨,沒有妄念了,也解脫了,也出離慾界了,不過是聲聞道而已啊,這只是聲聞境界而已啊。在禅宗講:是擔闆漢的小擔闆漢,那真是啊,剛剛入門,開門的,那還談不上……以菩提道來講。

“彼依此見,勇猛精勤,由是因缘,入初靜慮,或所餘定。如是入已,能自憶念過去多劫,遂生是見,我及世間皆是常等,從定起已,即於此見堅執不捨。”有這樣的“見”解,有這樣的“勇猛”精神,“由”於這種“因缘”,證到“初”禅或者一切“定”境。那麼,他觀念上認為,世間一切皆是“常”,地球就是生住異滅,地球轉三個、五個、十個冰河時期沒有關係,地球還是地球,不過是換一個地球境界而已,永遠是常,永遠存在的。那麼,“從定”出定了,“即於此見”,見解上轉不過來,所以,貪嗔痴慢疑及後面有的五個見,見思惑解脫不了,“堅執不捨”。

“複於後時,審思審慮,審谛觀察,謂由此故,當得清淨解脫出離。”並且在出定以後,即平常的時候,“審思審慮,審谛觀察”,加一個“審”字,就是非常地仔細,仔細地思考,仔細地講究,仔細地觀察,慢慢地參,參通了的話,“由此故,當得清淨解脫出離”,還是聲聞道,得阿羅漢果。所以,阿羅漢離慾之尊,離慾尊並不一定離色,所以,叫你們將三界天人要研究清楚。你們一般搞佛學的,什麼大乘啊、菠菜啊、唯識啊,唯識炒菠菜、炒真如啊,炒來炒去的,基本上的三世因果、六道輪回,連他自己都沒有相信,他也不曉得如何求證,有什麼用?我認為這套思想的存在是沒有用,我們研究佛法,是為了求證,下面有,彌勒佛再三地提出來:以身證,用我們這個身心、生命求證。這是講第二點。

“雲何慢上靜慮者?謂如有一聞如是名,諸長老等,入初靜慮,乃至有頂,聞是事已,遂生憍慢,彼既能入靜慮等定,我複何缘而不當入?依止此慢,勇猛精勤,由是因缘,入初靜慮,及所餘定。如是入已,後生憍慢,或入定已,作是思惟,唯我能得如是靜慮,餘不能得。彼依此慢,複於後時,於諸靜慮,審思審慮,審谛觀察。”就是我講過的骄慢心,看了前輩長老,乃至看了《米拉日巴傳》:“他能成佛,我做不到啊?”非要把它幹到,拼了兩條腿也要把它坐到,那個樣子,以一種傲慢心,好勝心,求道。世界上很多這種人,做工夫的以及做學問的,我慢的心更大,就是增上慢。但是,這種人基本上是以傲慢心修道,所以,入定、得定、出定以後,始終不離傲慢。然後,看一切人看不起,“我能夠得道,你們不行,怎麼能夠得道?”起一種傲慢心。這就是所謂達摩祖師始終告訴人:“**不可輕視後學”,不要輕視任何一個人,一切眾生皆得成佛。

所以,我們年輕的時候就講:道家與佛家的差別在哪裡?道家、密宗的人,工夫越高的傲慢越大,目空一切:因為真的啊,我做工夫才有的,你們這些家夥沒有做工夫想得道啊?是看不起。工夫是累積起來的,一天一天,賺錢一樣,一塊一塊慢慢累積起來的。佛法呢,正是要講空的,你也空,我也空,你活了十萬八千億萬年,最後還是一場空,大家都是空,空有什麼值得骄傲的呢?都是狗屁事,都沒有心,兩個的基本就不同。所以,佛家因空入手,看一切眾生同等,平等之慈容易發起來。你覺得我有學問,我有工夫,我有道,然後你們沒有,當然傲慢起來了。傲慢可以學做工夫,永遠脫不了傲慢障礙。所以,聲聞眾的許多羅漢有傲慢障很難自我反省檢討,就是這個道理。

“雲何疑上靜慮者?謂如有一為性暗钝,本嘗樂習奢摩他行,由此因缘,入諸靜慮或所餘定。如是入已,複於上定勤修方便,為得未得,於四聖谛,勤修現觀,性暗钝故,不能速證聖谛現觀,由此因缘,於餘所證便生疑惑,依此疑惑,複於勝進,審思審慮,審谛觀察。”就是說懷疑,禅宗宋元以後,明元以後宋明以後的參話頭,就是靠懷疑心來,不起疑情就不悟,“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就是走這個路子,利用貪嗔痴慢疑這個“疑”的心理,集中天下之大疑為一疑,然後可以開悟。

那麼,現在講做工夫“疑上靜慮”,就是說,有一個人根器钝得不得了,像一把破柴刀一樣,砍木頭都砍不斷的,破柴刀還生锈,很多缺口,自己還認為了不起,“我是個柴刀啊,當時關老爺拿過的,你們算什麼?”這種人就是暗,自己沒有聪明,無明,根器又钝。本來也學過打坐,修過定,“本嘗樂習奢摩他”,很喜歡修道,“由此因缘”,對於這個“定”境界有這一點影子,沒有真得到“上定”的境界沒有真得到靜慮(禅定)的境界。努力不努力呢?也很努力;做工夫不做工夫呢?也很做工夫——哎,這個境界講起來,好像同我們差不多啊,哈。“為得未得”,你說不精進吧,蛮精進的,你說自己沒有一點嘛,好像也晃過一下,蛮有一點道理的,看看你們樓下來的,外面來的,都是凡夫,我還是差不多挨到聖人邊上了,就是這樣,又暗、又钝、又傲慢,又加上疑。至於說,佛法裡講的“四聖谛”法門,苦集滅道都會講,但是,你證到“現觀”境界沒有?沒有。

苦集滅道,世間的一切苦我們都會講,苦到什麼程度?你本身都沒有苦的經歷,沒有生過病,你不曉得病是怎麼的苦。你現在沒有感冒過,沒有頭痛又流鼻水,上面呕下面吐,你說那個苦啊?你說:“真的啊,好苦啊!我熬點稀飯給你吃吧。”你還是不曉得那苦到什麼味道,就是這樣。苦集滅道四個字,理論上容易講,現觀現證很難。

再說,苦集滅道,我們現在還只是講文字,真正的“四聖谛”,你們講講看,苦集滅道是怎麼講的?念動就是苦集是心之苦集,要滅一切煩恼,一切身心之苦,只有得道才能滅,所以道是滅一切苦之因。集就是大家眾生心理上愛抓,念頭停不了,集中的,這個集就是一切苦之因,苦是集之果。所以,四聖谛法門要在一念之間修“現觀”求證的,不是光講佛學理論的。

因為你性質暗钝,钝根,所以不能證得“聖谛”的四“現觀”。怎麼叫聖谛?羅漢果,大阿羅漢……我打七的時候給你們講故事,一個笨法師叫幾聲“苦啊!”下面就悟道了。苦怎麼能夠使人悟道呢?叫叫苦,別人悟道了,下面的人已經進入“聖谛”境界,阿羅漢境界。斷了心念,一切起心動念不動處,達到寂然不動,就是“四聖谛”的“現觀”證到了。

那麼,由於這個因缘,因為 “於四聖谛”證不到,“於餘所證,便生疑惑”,說:“格老子的,佛法修道真有這件事嗎?還是騙人呢?不相信,老子非要把它搞清楚!”因疑而進入研究,這叫做“疑”得“靜慮”,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禅宗後世參話頭就是走這個路線,在教理上你們要曉得,參話頭沒有什麼了不起問題是怎麼參,要有“審思審慮,審谛觀察”的內涵,這樣才是參的總稱。像我學禅,上去我就不參——“狗子有無佛性”,我也參了兩個鐘頭,“無……無……”自己也在叫,“狗子有無……無……”去你的,無嘛,那還參個什麼?對不對?“離心意識參”,離心意識我去睡覺去了。那麼怎麼參呢?怎麼參你去研究研究看,要“審谛觀察”,“審思審慮”,就是這個疑。那麼,彌勒菩萨再解釋:

“複次雲何愛味相應靜慮等定?謂有钝根,或貪行故,或煩恼多故,彼唯得聞初靜慮等所有功德,廣說如前愛上靜慮,於上出離不了知故,便生愛味戀著堅住,其所愛味,當言已出,其能愛味,當言證入。”“愛味”就是愛禅定的那個味道,愛禅定所得的功德,故修道,這叫“愛味”,也可以得定,這些都屬於钝根人。

你說打坐修道有什麼好處啊?好處大了,你真得到初禅定,你死後,就是這個肉身解脫;或者你工夫高一點,不等到寿命完,你就可以走了,走後往生慾界天。慾界天,不管男人女人,修了道證到慾界天天人,一個人有五百個太太,吃的穿的不講了,而且都是天女美女啊。而且,當你跟某一個太太在一起的時候,那四百九十九個太太都看不見啊,所以也不會吃醋,你不必化身四百九十九個……然後,各種各樣之漂亮啊,哎呀,一身都有光啊,功德無量啊。

所以,佛帶難陀看到這個境界,看到有五百天女在那裡玩,一個男人都沒有,難陀就問:“你這個地方怎麼沒有呢?”

她說:“有啊,我們老闆沒有來啊。”

“你們老闆是誰啊?”

“叫難陀,釋迦牟尼佛的……現在正在打坐修道啊,將來往生,就到這裡來啊,現在工夫……我們在等他。”所以,難陀下了天啊,就拼命到十一樓打坐,這個境界(眾笑)。

佛問他:“你看那些天女比你的太太如何?”因為難陀的太太是印度第一美人了。

難陀說:“哥哥啊,我太太實在不能更天女兩個比了,那是真漂亮。”哦,打坐很用功啊,禅定也快要得了。

有一天佛說:“哎,你想不想下地獄看看?”

他說:“可以啊。”

佛說:“你抓住我的衣服。”就把他帶到地獄裡,看了以後,哎呦,那個慘啊!看到有一個地方,受刑的地方,一個大油锅燒起,那個鬼啊,都在等著,犯人沒有來。他就嚇死了,偷偷打聽那個“刑警隊”的:你這個地方究竟是哪一個犯人,犯了那麼重的罪,要像炸油條一樣,下油锅去炸?

他說:“有一個人叫難陀,現在是世尊釋迦牟尼佛的兄弟,他被佛騙去出家,出家沒有真發心,哥哥叫他出家,沒有辦法。出了家後,不好好修道,也沒有受戒。然後佛帶他上天看,看了美女他動心了,想為這個目想修道。那麼,會修成功,到那個福報享完了,就下這個油锅,我們在等著,所以,油燒得烫烫地在這裡等。”難陀嚇死了!回轉來,抓住釋迦牟尼佛:“哥哥,你把我帶回去吧。”這一下真修道了,不幹了。

所以,由修道禅定的聖功德,轉天人身,也可以轉羅刹身。所謂羅刹,是天裡頭的魔,所謂魔並不是壞事,脾氣壞、脾氣暴躁的就是魔,魔也是天人啊。但是,羅刹裡的男羅刹都很醜陋的,女的羅刹是漂亮到極點,所以,羅刹是這個情形,都有禅定的工夫啊。所以你們修禅定啊,在十一樓打坐是打坐,十一樓的路道很多,你看,地上都帖了很多的路道,不要走錯了這個禅定。不是笑話啊,給你們講輕松點,就當笑話聽。把佛法要研究清楚,所謂修定、打坐、做工夫那麼容易啊?氣脈通了?看你通到哪一條路上去,你通到羅刹就是羅刹路,你通到哪一條路就是哪一條路。

所以啊,他說,這種定是钝根人。你看彌勒佛他經典上怎麼講:“愛味相應靜慮等定”,“相應”就是瑜珈,不是講現在教的瑜珈了,相應就是身心兩個相應,進入定境界。“愛味”就是貪戀因為他是钝根,“貪行故”,貪心,貪慾很多。廣義的貪慾,為了修道貪長寿,為了成仙成佛,這是廣義的貪;狹義的貪,乃至修密宗、道家、走南派的、雙修的,男女饮食之慾又不放棄,又可以成道,多好啊,對不對?所以啊,世界上密宗就流行了,其實啊,他一入定就是貪慾入定入貪慾樂定,貪慾入定一入,不曉得這個裡頭是不能解脫掉!就走人這個定境,還是屬於钝根級的。

钝根的這種定境界,修成功的果報是升天,天道中;高一點的在慾界的上層。但是,若幹千萬年後,花冠萎謝,天人頭上有花冠的,自然的,花冠萎謝,天人就死亡,照樣下來在輪回中。所以,升天道是什麼功德,什麼見地,什麼工夫往生的,你們要研究清楚啊,你們這些都沒有研究……中國的佛學動輒就大乘乃至大徹大悟,大個什麼乘啊,那還是中央菜場的那個磅秤呢,那才是大秤。什麼大乘小乘的,空話!基本的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三界天人要搞清楚啊。

所以說,“或煩恼多故”,你說修定要清淨,煩恼多的能修定嗎?诶,有些人修定,你看道家人修定,畫符念咒:“哄啊……”念一大堆,然後,茶杯可以轉動;桌子,坐在這裡一定下去,催眠術,人一定,念頭一想:“那個桌子過來。”那桌子不用人抬就可以過來,這是定工夫啊。玩魔術的、玩瑜珈的,都做得到啊,玩西藏苯教,即乌教的,都做得到,這些都屬於以“煩恼”心而修定。但是,你們聽了後就知道,我們這個心力有這樣大,菩萨有神通,凡夫也有神通啊。你說凡夫沒有神通?你看高樓造的那麼漂亮,人還到了月球上去——凡夫的神通,但是“煩恼多故”。

所以“得聞”,聽說,因修定,因這個境界,能夠使人升華,“上”升天道而“出離”,“便生愛味,戀著堅住”,“其所愛味”,就是貪戀,“當言已出”,“其能愛味,當言證入”這種定,教理的名稱叫做“愛味”定,由“愛味”相應進入。諸定,還不只一個境界,很多,嚴格分析……所以佛經,你看到三藏十二部,你看每一句話,再寫都是重新一部書。這個“愛味”的這個諸定,你把世界上的各種定法都收羅,你若學得多,知道的多,都把它們寫出來,一本大書,現在很賣錢,現在人喜歡學這一套。

“雲何清淨靜慮等定?謂有中根,或利根性,等煩恼行,或薄尘行,彼從他聞初靜慮等愛味過患,及上出離,勇猛精進,入初靜慮,或所餘定,如是入已,便能思惟諸定過患,於上出離,亦能了知,不生愛味。”中等根器的人,一念清淨入定,不走貪慾之路,因為他本身的煩恼就很“薄”,天生的煩恼清淨,當然是過去有修過的。那麼,一聽到修定,清淨,出家,離家到山林裡清淨打坐入定,這是中等根器,是中等的什麼根器?中等的利根器,不是上等利根。所以六祖說:禅宗是接引上上根器的。所以,我們同學們不要自己標榜:哎呀,跟著大乘學捨 南老師那裡學禅宗……你不要給我臉上搽粉,好不好?我都沒有禅,你還有禅?!有“馋”啊,你們十二樓吃素菜的“馋”,樓下吃荤菜的“馋”。禅,談何容易啊!真拿禅定來講,一味清淨;在密宗來講,達到清淨一味已經了不起了,不過是中等根器。

“雲何無漏靜慮等定?”“無漏靜慮”,大阿羅漢聲聞得果了。

“謂如有一是隨信行,或隨法行,薄尘行類,彼或先時,於四聖谛已入現觀;或複正修現觀方便,彼先所由諸行狀相,入初靜慮,或所餘定,今於此行此狀此相,不複思惟,然於諸色乃至識法,思惟如病如痈等行,於有為法,心生厭惡,怖畏制伏,於甘露界,係念思惟,如是方能入無漏定。”大阿羅漢的境界,一切無漏,聲聞果,中乘道的極果是中乘道聲聞之極果,得大阿羅漢。那麼,怎麼得呢?“一是隨信行”,正信。達摩祖師所謂講的:一個信入,一個行入。正信是一念來的,正信佛法,就是《金剛經》開始的偈子,“斷疑生信,絕相超宗,頓亡人法解真空。”《華嚴經》的“信為道源”,一信就過來了。信自心就是道,就是佛,這就是“信”字。你看《華嚴經》的信心,《大乘起信論》的信心,這一切關於信心方面的經典,種種多得很。

但是,據我幾十年的經驗看下來,包括真正學佛的人,好像沒有一個真正信的,我還沒有看見過半個。多半是功利思想來追求佛法,包括你們諸位啊,當然,把我也搭進去了,跟著你們一路了。所以,真正能夠信確有此事,正信——沒有看到過,有如此嚴重!你以為信佛啊?沒有。不但對佛法的理與修行一切沒有通達,信不過,自心也信不過,自力也信不過,非常嚴重,所以“隨信行”,你研究《華嚴經》,研究《瑜伽師地論》上面都有,將來講到菩萨道的時候,信心提得很多。

“或隨法行”,三十七菩提道品,你們隨時背得出來嗎?先不講內容,四念處、四正勤,還有什麼?(有答:……)什麼是四念處?(有答:……)觀心怎麼無常?心怎麼無常?

“薄尘行類。彼或先時於四聖谛。已入現觀。或複正修現觀方便。彼先所由諸行狀相。入初靜慮或所餘定。今於此行此狀此相。不複思惟。然於諸色乃至識法。思惟如病如痈等行。於有為法。心生厭惡。怖畏制伏。於甘露界。係念思惟。如是方能入無漏定。複次。雲何順退分定。謂有钝根下劣。慾解勤精進故。入初靜慮或所餘定。於喜於樂。於勝功德。不堪忍故。從靜慮退。如如暫入諸定差別。如是如是還複退失。乃至。未善調練諸根。雲何順住分定。謂有中根或利根性。彼唯得聞諸定功德。廣說如前。愛味相應。於所得定。唯生愛味。不能上進。亦不退下。雲何順勝分定。謂有亦聞出離方便。於所得定。不生喜足。是故於彼不生愛味。更求勝位。由此因缘。便得勝進。雲何順決擇分定。謂於一切萨迦耶中。深見過患。由此因缘。能入無漏。又諸無漏名決擇分。極究竟故。猶如世間珠瓶等物。已善簡者名為決擇。自此已後。無可擇故。此亦如是。過此更無可簡擇故。名決擇分。

複次。雲何無間入諸等至。謂如有一得初靜慮乃至有頂。然未圓滿清淨鮮白。先順次入乃至有頂。後逆次入至初靜慮。”(十二卷)

四念處一個法門進入,統統進來,後來的三十七菩提道品……四念處,你把它歸納一下,就是身心兩樣,對不對?因為四念處,才生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等,都是身心兩樣。身心兩樣正思維,立刻可以證果,一念之間;所以佛在世的時候,聽佛講法,當下證果,證無漏果得阿羅漢是真的,那是“隨法行”,那才叫做聲聞。所謂聲聞就是聽佛講了以後,當下就證道,因聽音聲而得道,所謂聲聞眾,不是自力來的,這就是他力的加被,佛力的加被,世尊正法在世。所以,能夠“隨法行”,你們佛學也講得很好,經典也講得來,你這個“行”做不做得到?證到?沒有,所以是非隨法行。所以學佛最好能隨佛法而修行。

“薄尘行類”,對世間的留戀一點都沒有。你說:“我對世間看得很破了,早不留戀了。”哎,少吹牛了,你好像是開牛肉店的,哪個人做到“薄尘行”?世俗尘勞的“行”馬上丟掉,一刀兩斷,這一“類”的人。

“彼或先時於四聖谛,已入現觀”,或者,過去“於四聖谛”的法門已經證入“現觀”之道。每一個人生,不管年輕還是年大,苦集滅道,人生經歷了許多煩恼,許多痛苦,乃至現在跟同學兩怄氣的煩恼都有嘛。若於任何一個現境上證到現慧境界,就已經證道了,這就是“現觀”,現量莊嚴,現觀莊嚴的境界進入,那麼,馬上進入“四聖谛”。所以,彌勒菩萨的另一部著作《現觀莊嚴論》,我在佛光別院好多年前給你們講過的,對不對?提到過要點,統統注重在這個煖、頂、忍、世第一的四加行,所以,不做工夫不行,《現觀莊嚴論》,非做工夫不行。

“或複正修現觀方便”,或者是正修現觀的方便法門。總而言之,這五位法門,一來就入手,自然就空了,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一門深入就直接到達。

“(彼先所由諸行狀相,入初靜慮或所餘定,今於此行此狀此相,不複思惟,然於諸色乃至識法,思惟如病如痈等行,)於有為法,心生厭惡,”對於一切“有為法,心生厭惡”,一切有為法不修了,只修無為。

“怖畏制伏”,起心動念處,自己起一個心念,不管它是善念、惡念,有一點心念一開動,自己就害怕死了,自己認為修行不得力。

“於甘露界,係念思惟”,“於”清淨法門,“係念思惟”。應該有念沒有念呢?念念是正思維、正道,八正道之念。

“如是方能入無漏定。”“如是”才“能”夠證“入無漏定”,得阿羅漢道。注意,“四聖谛”法門就是這個道理。

“複次雲何順退分定?”就是說,修定做工夫是有退進的,有些進步又退步,退步又進步,爬樓梯一樣的。這是彌勒菩萨的慈悲,再三地給我們講清楚。

“謂有钝根下劣慾解勤精進故,入初靜慮,或所餘定,於喜於樂,於勝功德,不堪忍故,從靜慮退。如如暫入諸定差別,如是如是還複退失,乃至未善調練諸根。”怎麼樣會退道呢?修道的工夫很好,會退的呦,因為是定,不是慧。慧,一悟千悟,一悟永悟;定,做工夫才來,沒有工夫就不來。

怎麼叫做“順退分定”呢?就是說,下等的钝根,笨根器,“慾解勤精進故”,因為開始勇猛精進,打坐,想得個道,進入一個定的境界進入了一些近似定的境界。但是,“於喜於樂,於勝功德,不堪忍故”,這怎麼講?但是對於正定得樂功德並沒有達到。你不要認為容易,證入那個工夫會發生無比的喜歡,你們不是有許多經歷過嘛,坐在那裡:“哈哈!”神經病發了,高興得不得了。現在的人更容易:“哎呀,我大概神經了,老師,我笑個不停啊。”有些個哭:“哎呀,我哭不了啊,哎呀,我神經了!”那你只好去打镇靜劑,去神經病院了。倒是古代好一點,沒有那麼多的醫學常識,他也搞不清楚,現在更難。其實呢,你進入那個定境界,忽然心中發起無比喜歡,是氣脈的關係,我現在給你們說明,沒有關係,過一陣子就好了,或者認識了就沒有事。“於樂”,身上發起大樂、快感,無比的快感。一快感就一沉溺、一貪,不行了,樂死了。

換句話說,這些人窮的富不得,一輩子只能做個窮光蛋,你給他賺一點錢啊,他就抖起來了,就抖光了。或者“於勝功德”,忽然看到佛啊、菩萨啊,然後就拽起來了,他自己昏了頭了,“不堪忍故”,他受不了。窮小子就是一輩子該窮的,你不能送他錢,你送了他錢,他發疯了,就是這樣,窮慣了。我看到很多同學,我就經常罵,“窮的富不得”,他就抖起來,好像自己開悟了,證得菩提了,就不得了了,好幾個同學都是這個樣子。他“於喜於樂,於勝功德,不堪忍”,因此,定境界不但到此畫了一個界限,而且慢慢退縮,定不下了,進步不了,後面的上進定沒有,這就叫“順退分定”。你注意這個字啊,這種退步是自然有這個境界的,只要你一得定,這個魔障就會來,自然的,“順退分”。

“雲何順住分定?”相反的,住。

“謂有中根,或利根性,彼唯得聞諸定功德,廣說如前愛味相應,於所得定,唯生愛味”,中根或利根的人貪,住在這個定境,快樂的境界裡。

“不能上進”,得少為足,因此,永遠上不去了。

“亦不退下”,等於電梯停電了,插在中間,也不上進,也不停下,這個叫做住定境界,順分。

“雲何順勝分定?謂有亦聞出離方便,於所得定,不生喜足,是故於彼不生愛味,更求勝位,由此因缘,便得勝進。”有的人聽到修法的出離方便,得定也不執著,不會貪戀不斷地努力上進,初禅得了,再修二禅、三禅,一路上進。

“雲何順決擇分定?謂於一切萨迦耶中,深見過患,由此因缘,能入無漏。又諸無漏,名決擇分極究竟故,猶如世間珠瓶等物,已善簡者,名為決擇。自此已後,無可擇故,此亦如是,過此更無可簡擇故,名決擇分。”真正修道出離得聲聞果,證果的人叫做“決擇分”。怎麼說?是智慧的決定,選擇。“萨迦耶”,一切的我見、我相、眾生相離開了,看眾生輪回苦恼,實在沒有道理,即使升天,即使做帝王,即使成仙,又有什麼意思?一切徹底的無我境界,覺得一切眾生都在我中,於我相,我見,輪回之道看通了,“深見過患”,都是毛病,只有出離證得菩提,證道。“由此因缘,能入無漏”果,這個無漏果是智慧的“抉擇”來的。

抉擇就是選東西,等於你進百貨公司挑東西一樣,比方一大堆東西擺在那裡……等於你去買“珠瓶等物”,你自己凭你的智慧:這是真的金剛鑽,這是真的一塊玉,多少錢?我買了!買了就決定買了,那麼,其它的泥巴玻璃看都不看,這個就叫抉擇,決定性的選擇,智慧的認定,換句話說,拿現在的名詞,就是智慧的認定。就是這個路,正道,證得無漏果,大阿羅漢為究竟;一切外道,一切魔道,一切方便在所不顧。就是我告訴你們的,引用夾山禅師答複洛浦的話,“龍衔海珠,遊魚不顧”,一切世間的環境不能左右,就是修道,證道,抉擇分,智慧的抉擇。所以說修行證道,是智慧的抉擇。

“複次雲何無間入諸等至?謂如有一得初靜慮,乃至有頂,然未圓滿清淨鮮白,先順次入,乃至有頂,後逆還次入,至初靜慮。”怎麼樣叫做“無間”,中間沒有等級的,也沒有阻礙,沒有間隔的,可以入到“等至”定的境界?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八定裡頭,像在遊泳池裡一樣,隨便地遊玩。我現在剛剛盤上腿入初禅定,等一下我到二禅、三禅就出定;或者我一上坐就進得四禅定,在空定的境界,但是等一下,我反而轉到初定,自由自在,“入諸等至”。這就是說,一個初初得到定境的人,“乃至”工夫達到色界“有頂”天的境界,但是曉得,自己的善行功德,心理的行為,內心清楚,還沒有“圓滿”,沒有“清淨”,沒有“清淨鮮白”,還有污點。有時候,一念不生清淨,清淨裡頭還有不清淨,貪嗔痴慢的輕微的污點自己檢查不出來。

我不是給你們講過,一個人是非善惡太分明,世間法講起來是對的,佛法來講那是嗔念;一些人慈悲度眾生,願力宏大,佛法講起來對,菩提正道來講是痴念。這些,你不到圓滿洁白的時候,分析不出來。白紙上的這一點灰尘,這一點污點……所以,一芥遮天,一個芥子那麼大,擺在眼睛前面,整個的天就看不見了。所以貪嗔痴慢疑,說:“我沒有,我很少。”那你是開牛肉店的。我都有,你還沒有?呵,對不對?談何容易啊,所以不要自滿啊。乃至修到“有頂”天的境界,“未圓滿清淨鮮白”,還有微瑕就不對。“先順次入乃至有頂”,那麼,對於四禅八定的境界,還要各級各級地隨便歷練,歷練透了以後,才能於一切定,一切三昧,自由出入。



“複次。雲何超越入諸等至。謂即於此已得圓滿清白故。從初靜慮無間超入第三靜慮。第三無間超入空無邊處。空處無間超入無所有處。乃至廣說。逆超亦爾。以極遠故。無有能超第三等至。唯除如來及出第二阿僧企耶諸大菩萨。彼隨所慾入諸定故。

複次。雲何薰修靜慮。謂如有一已得有漏及與無漏四種靜慮。為於等至得自在故。為受等至自在果故。長時相續入諸靜慮。有漏無漏更相間雜。乃至有漏無間無漏現前。無漏無間還入有漏。當知齊此薰修成就。若於是處是時是事。慾入諸定。即於此處此時此事能入諸定。是名於諸等至穫得自在。等至自在果者。謂於現法樂住。轉更明淨。又由此故。得不退道。又淨修治解脫勝處及遍處等勝品功德能引之道。若有餘取而命終者。”(十二卷)

我們曉得,四禅八定,是聲聞眾的修法,出世間法,必定要經過的,要修習的定境,即使是釋伽牟尼佛本身修持,都是經過這個工夫的修證才證得菩提。後世的佛學、佛教反而把四禅八定變成空話,甚至打入小乘不相幹的範圍,因此,學佛者非常多,修證的很少,證果的更少。所以,我們必須要有一個真正審慎的心情來研究它,了解它,乃至於自己去修證。無論如何,世間、出世間的成就,四禅八定是必經之路。現在我們繼續原文:

“複次雲何超越入諸等至?謂即於此已得圓滿清白故,從初靜慮無間超入第三靜慮,第三無間超入空無邊處,空處無間超入無所有處,乃至廣說,逆超亦爾,以極遠故,無有能超第三等至,唯除如來,及出第二阿僧企耶諸大菩萨,彼隨所慾入諸定故。”

講修定的重要,做工夫的重要,修行,不是口頭的一個信仰,或者坐在那搞搞學理的思想。他說,怎麼樣“超越”世間,進入“等至”,四禅八定大小的這些境界都到達?必須對禅定的工夫已經做到“圓滿”清淨,白淨念。那麼這裡,如果我們只看文字,做佛學研究,“圓滿清白故”很容易懂,就是說圓滿了,圓滿什麼呢?清淨面,心性的清淨面做到了, “白”,白業,只有至善,沒有起惡念,起心動念處,沒有一點雜污、雜染,沒有一點惡念。所以,要特別注意,“白”是白業,“清”是代表清淨,因為上面都已經有了,這裡就是簡單地翻譯了。

假定我們自己不做工夫去求證,看到這一句文字,以為自己就懂了,過去了,那就很可惜,很蹧糕了。那麼,何以做如此的解說呢?因為下面它本身就有,你看了就懂了。這也是告訴年輕的同學們,讀古書,尤其讀經典,不可以馬虎的地方。假定,你精神不好,剛好讀到這一句,就停止了,以為懂了,下面再接下去,以為是下一段了,那就完了。所以,“好書不厭百回讀”,好的書不能討厭,不能厭惡,不能不耐煩,讀一百遍還不完全懂。譬如你們有人看白話的六祖《壇經》,或者許多白話的經書,你讀一百次,一百次的感受不同,讀書是這樣。不像現在白話的作品,只有五分鐘的寿命,報紙的文章是一分鐘寿命,看過去就沒有了,都曉得了,而且那些都是廢話,重要的只一兩句。古書固不然,相反的。這是在這裡特別嚮大家,年青的同學們叮咛的地方。這是閒話,解釋過了。

“從初靜慮無間超入第三靜慮”,就是說,你由得到“初”禅定,“無間”斷地,更求努力進步,進入了“第三”禅;由到達第三禅,再更求無間斷的進步,超過去,跳進“空無邊處”定;由“空無邊處”定,不要間斷地,再進一步超越,進入“無所有處”定。這是順著次序來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無邊處、色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等等。但是,這還是普通的修法,有程序的修法,钝根的修法,老實的修法。不要認為钝根就……

利根人也不要把自己看成是钝根,越是利根人,做工夫走的是最老實、最笨的路,這個人非成就不可。所以,我常常告訴大家,世間、出世間法有一個不可變更的原則:第一流聪明的人,在修持求學上,做最笨的工夫,一定成功的;自己本身是最笨的,但是在思想、理想境界,做的事情都是做最聪明的事,沒有不失敗的。世間法、出世間法同樣,第一流聪明的人要走最笨的路,最老實,最嚴谨。所以我常常罵你們同學——講罵已經很不應該,實際上是太慈悲了。都是假聪明做聪明事,笨嘛笨得要死,思想啊、動作啊、做事啊聪明得要命,說話那個嘴巴才會說呢,有什麼用?要走老實的路子。

所以,現在講的四禅八定是老實的路。翻過來說,“廣說”的話,“逆超亦是”,有第一流的根基,也許剛剛學佛,一上來就到了四禅境界,乃至到達非想非非想定的境界,但是,雖然如此,凡是這樣利根的人,他必然會回轉來,寧可再從第一禅開始來試一下,求證果。據我幾十年的經驗下來,世法、出世法成功的人物,多半是如此,就怕假聪明,千萬要注意。

“逆超”,就是說,四禅八定不從順序的路子來,他先證到了非想非非想處定,然後再轉回來證入哪一種定境,由最低的開始。同時,我也經常告訴大家,學佛——其實世間法也是這樣,最初的就是最後的,最後的就是最初的。一個人基礎打不好,什麼都沒有用。沒有用的人怎麼辦?回轉來趕快打好基礎,這個是聪明人走老實路。因為“逆超”這句話,所以引出來這麼多話。

“以極遠故”,因為太高遠了,太高遠了就要從基本,腳踏實地的做起。總而言之,以禅定的工夫,最高遠的 “無有能超第三等至”,第三禅的定慧境界。第三禅已經到了色界的有頂天,到第四禅捨念清淨,那是跟無漏果、出世間法接近了,那是另一問。所以,世間、出世間,由初禅修到三禅境界,離喜得樂,無覺無觀的境界。這個時候,得樂的時候,密宗、道家這些什麼氣脈種種,乃至單修、雙修種種的目的,在到達二禅、三禅這個境界的時候,已經不需要了,那已經變成渣子了。除非他還要利生,再起用,不利生不用。因為離喜得樂的時候,所有的氣脈統統轉化了,色身四大轉化了,不然不能得樂。這個樂不是你們所想像的,你們少數同學現在打坐也有點小輕安,或有點小樂的境界,不要認為這個已經就是禅了,不要嘴巴“馋”。

“唯除如來,及出第二阿僧企耶諸大菩萨”,唯有成了佛的人,乃至一切“菩萨“,修行已經到了“第二阿僧祇劫”,才能隨意入定。一個凡夫,像我們,要開步走學佛,以教理來說,要經過三大阿僧祗劫才證果成佛。“第二阿僧祗劫”快要到第八地,是六、七地的菩萨,超過了遠行地。

菩萨第七地是遠行地,第八地是不動地,現在我們是已經超過了金剛喻定,在十二層樓,是等妙二覺,文殊、普贤的境界。所以,要注意啊,假使考試,一問你佛學名詞,不要答不出來。初地歡喜地,二地離垢地……這個都要念來,至少住過佛學院嘛,哪一地都不曉得?第八層樓是什麼?第九層是老古出版社,第十層樓是什麼佛堂,都要報出來。

所以“唯除如來”,“及出”,超過了“第二阿僧祇劫”第七地、第八地的菩萨等等,才能夠說“彼隨所慾”,要入哪一種定就入哪一種定,所以普通不要隨便吹牛了。也有同學嚮我吹過牛,說他現在可以隨便想入哪種定就入哪種定。我說:對,你好像在這裡坐電梯一樣,要到哪一樓就到哪一樓。這可不是電梯哦,是工夫來的。

“複次雲何薰修靜慮?” 怎麼樣修定呢?

“謂如有一已得有漏,及與無漏,四種靜慮,為於等至得自在故,為受等至自在果故,長時相續入諸靜慮,有漏無漏,更相間雜,乃至有漏、無間無漏現前,無漏無間還入有漏,當知齊此薰修成就。” 你注意了,所以後世有些講禅宗的,“一悟便休”,悟了就不修了?沒有這回事。諸佛菩萨都還在不斷地進修,小心翼翼的進修。所以,法門無量,修行也無量,功德無量。你真看《觀佛三昧海經》,乃至看戒律,你看佛他老人家領導大眾的時候,有一比丘瞎了眼睛,要縫衣服,沒有人穿針線,在叫,大家同學們,一千二百眾羅漢都在管自己打坐入定了,沒有理。佛聽到了,出定,下座,趕快來給他穿好針線,拿到他手上,教他怎麼縫。他問“你是誰啊?”

佛說:“我是##。”他自己報名字,他不會稱自己是世尊了;佛若說我是世尊,那就不能當我們老師了。

然後說:“哎呀,世尊啊,你怎麼親自來給我穿針線?”

他說:“你不要難過啊,你修你的,我修我的,我在培養功德。”

他說:“你成了佛還要培養功德啊?”

“為善,培養功德哪有止境啊!”千萬注意啊,這就是修行。所以啊,悟後正好起修,正好“薰修靜慮”,更好做工夫,況且還沒有悟。

那麼,怎麼樣“薰修靜慮”呢?假定“有一”個人“已得有漏”,得到有漏果。什麼是有漏果?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的有些羅漢——羅漢分兩種:一種羅漢是得了道沒有神通,另一種羅漢是得了道也有神通。至於有漏果,乃至鬼神得了有漏果的鬼神都有神通,但是不明道。所以,已經證得有漏果——有漏果還是再來的,不是究境,乃至得四果無漏果位,這“四種靜慮”,四禅的境界,“為於等至得自在故”,還要修習,樣樣都到達,而且隨心所慾,能夠自在。“為受等至自在果故”,能夠證得解脫自在,這是你證得道,能不能做到隨時證得自在的果位呢?那又是一個問題。譬如你悟了道,明了理,《楞嚴經》告訴你“理需頓悟”,你事上沒有證到,身心都沒有轉化。譬如你講空,空的思想、理你都到了,但你空不了,性空也好,缘起也好,中道也好,你中到哪裡去呀,一天到黑都在煩恼、妄念,都在七情六慾的變化中,你中到哪裡去,空到哪裡了(liǎo)呢?自在都不能得,得了自在還要證得自在果,有所成果。那麼,因此要“長時相續入諸靜慮”,要長期地練習,無間斷性地。

“有漏無漏,更相間雜”, 世間法、出世間法的工夫都要做,互相“更相間雜”地練習。

“乃至有漏、無間無漏現前”, 在世間法的有漏果當中,隨時修出世法的無漏果現前。

“無漏無間,還入有漏”, 能夠跳出世間得無漏果,還進入世間來練習,摺磨自己,薰修自己,考驗自己。

“當知齊此薰修成就。” 我們要“齊此薰修成就”,世間出世間並重,有漏無漏並修,才能夠成就。

“若於是處、是時、是事慾入諸定,即於此處、此時、此事能入諸定,是名於諸等至穫得自在。” 怎麼叫“得自在”的定境呢?他說,修道的人“是處”,這個地方;“是時”,這個時間;“是事”,這一件事,我想進入這個定境,那麼,馬上可以在這個地方、這個時間、這件事上進入這個定境,那麼,這個樣子才叫做“得自在”得到定的自在。譬如我們大家現在要打坐,坐在那裡,前面有個人走走路啊,講講話啊,放個屁啊,然後就受不了了,你的這個禅座就搖擺起來了。“是處”,這個地方不對,你定不了,乃至自己座位沒有铺好也定不了。那生死到來的時候,不等你的哦,說:“我的位置不對,我慢點死。”行不行?你到一個獨居靜處的地方,怕淒涼,怕寂寞,你告訴阎王:“現在我太淒涼,太寂寞了,你把我送到**路那裡死,好不好?”行嗎?所以要注意,定要“是處” 隨處可定;“是時”,隨時可定;“是事”,任何一件事上,我要定就定,說丟就丟掉了,進入定境。你要注意啊。

像你們打坐還談不到修定,在昏沉昏亂境界,然後下了座嚮我報告,說他在入定。我只好一笑了之,哈。不過,也是定,昏沉定,真的哦,也是八萬四千法門中的一個法門,不過,是凡夫定的無記果而已,進入這個定,將來的智慧會越來越差,腦子越來越笨,會如此的,你們要注意啊,定不是這個境界。坐起來,以為是坦然而住,實際上是大昏沉一個,結果記憶力越來越差,智慧越來越差,身體嘛越來越分泌,肚子越來越胖起來,如此而已,告訴你,注意哦,千萬千萬注意!

所以,什麼是定?注意!“是處、是時、是事”,隨時要入哪種定,我就入哪種定。一個和尚在深山苦庙,屋頂不能遮住雨,門窗不能挡住風,我反正可以證入光明熱鬧之定:噢,無數無邊的美妙境界,那才可以自在這樣才可以住山;天冷了,我要進入火光三昧,自己發暧了;天熱了,我要進入雪山裡入定一樣,馬上自己得清涼。“從心所慾而不逾矩”,孔子七十歲才敢講這個話,這是得自在。

“等至自在果者,謂於現法樂住,轉更明淨,又由此故,得不退道。又淨修治解脫勝處及遍處等勝品功德能引之道,若有餘取而命終者,由此因缘,便入淨居,由軟中上品,修諸靜慮有差別故,於一切處受三地果。”怎麼樣叫“等至自在果”呢?可以證果位的。所以,我們剛才講“是處、是時、是事”,可以隨意自在入任一種定,但你還不一定得果,得什麼果?就是你這個肉體,父母所生的我們現在這個寿命終結的時候,你究竟往生——即遷識,戶口遷移、搬家了,你還不曉得是搬到普通的國民住宅,還是搬到貧民窟去,還是搬到巴黎最好的花園房子住,或者紐約的摩天大厦去住,還不知道呢,果位你沒有把握。往生天上人間任意寄居,往生西方,一念就去了,有把握地去,有證據地去,或者是往生色界天、淨居天那裡住,這個叫得果。等於說,我們普通人有了國際上的公民證,到世界各地可以不用申請辦出入境證,隨時一個電話,說我有一種特別的護照,我要走了,到哪裡去了,乃至上飛機也不要等。我們普通買飛機票,你看,十天半個月要提前登記,因為大家沒有錢嘛,想等便宜票。我若是要頭等艙的票,那隨時可以走。所以,我假設要走,就隨時買頭等的,你們一萬兩萬,我四萬好吧?就走了,立刻就走。大家沒有錢,窮嘛,你只好等,一樣道理。

你得自在,不一定得自在果,證果。就是說,什麼是得自在果,證果?就是“現法樂住”,你現在的現行,昼夜六時,不管你在家出家,做事不做事,你在法樂的境界裡,這個樂不是說你心裡覺得快樂就是樂,是身心兩方面都發樂就是得自在果了。

“轉更明淨”,天天進步,只有光明,只有清淨,連渾身的氣脈,每一個細胞都是明、淨,有一點不淨,自己已經知道,非常明淨。所以,我講他們做工夫的,你看那臉色即不明,不發亮光,又不幹淨,那個工夫有什麼用?至少外形要明淨,內在更要明淨。由於這個道理,由於工夫到了這個境界,可以得到小乘果位的“不退道”,不退轉,不下墮。

因此,“又淨修治解脫勝處”,隨時可以得解脫,心理上任何煩恼來,乃至於說,一切煩恼擺脫不了的,到這裡一定就解脫了。那你們又產生問題了:那些業報,我欠人家的帐啊,父母、子女的情啊,沒有還的?哎,那業果還是在啊,這只是暫時解脫,暫時請假了,還是要還账的,將來再來還嘛,沒有關係,隨時可以度他,乃至加倍地還。可是這個時候,得解脫處的時候,隨時可以解脫。你雖然是得了道的人,真到業果來的時候,你還解脫不了呢,自在都做不到,還能解脫?

所以要“解脫勝處及遍處等”,“遍處”是任何處,任何定境界,任何環境,說到無量就無量,說無邊就無邊,說空就空。這一切的“勝品”,“勝”即超越三界,超勝的,對各品、各個階層的“功德能引之道”,一切都是善思善行的功德來,引發菩提道的,那麼,你都要進一步修行。雖然得了定,工夫到此,你不修善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啊,“萬行門中不捨一法”,起心動念,做人做事,只有反省自己,忏悔自己;乃至忏悔反省還是消極的,要積極的為他,要利世,“功德能引之道”,引發菩提證道。

那麼,在這樣薰修的過程中,“若有餘取而命終者”,怎麼是“餘取”呢?你還有業果沒有完。我們隨便舉一個人,或者三個人、四個人,多得很。第一個,大家熟悉的六祖,你們都認識他,對不對?你看,六祖有一天晚上打坐,趕快叫徒弟拿二十吊錢放這裡,夜裡打坐,“窗子門都打開。”有個人被派來行刺他。那人一跳進來,六祖說:“哎呀,你何必殺我,前生我欠你二十吊錢,錢擺在這裡,我沒有欠你命债。”然後,那人皈依了他。這些我們所結的多生業债都要還的,連佛成了佛都要還好幾次债。所以永嘉大師告訴你:“了即業债本來空,未了還需償宿债。”六祖到了最後,你看,肉體還要被人家殺一刀,脖子上被砍一刀。達摩祖師也是受人家毒藥,馬上吃進去會毒死的,“我已經中毒了,我要走了。不過,我可以不受毒。”“譁”吐出來……

“由此因缘。便入淨居。由軟中上品修諸靜慮有差別故。於一切處受三地果。如前有尋有伺地已廣分別。修習無尋唯伺三摩地故。得為大梵。由軟中上。上勝上極品。薰修力故。生五淨居。當知因修清淨靜慮定故。生靜慮地。不由習近愛味相應。既生彼已。若起愛味。即便退沒。若修清淨。還生於彼。或生下定。或進上定。先於此間。修得定已。後往彼生。何以故。非未離慾得生彼故。非諸異生未修得定能離慾故。又非此間及在彼處入諸等至樂有差別。唯所依身而有差別。”(十二卷)

要走了,再吃下去,涅槃了。可是,後來抬出棺材來,裡頭沒有人。因為死的時候還少了一只鞋子,方丈借他一只。後來,我們派到新疆那邊的大使在回來的路上碰到他:“哎,你老人家到哪裡啊?”他說:“我回國去。不過有一只鞋子是少林寺和尚的,你幫我帶回去,謝謝他借我穿。”鞋子帶到了,徒弟們打開棺材一看,沒人。你看,米拉祖師也是中毒而死,等等,好多好多。就是說,修道、修持的境界,越是修行人,越是對三世因果、六道輪回越明顯,越清楚,越可怕。但是,我經常說,也即佛經常說的:不要怕結缘,有時逆缘結一點都好,就怕沒有缘;有了逆缘,他生來世還可以度度,若逆缘都沒有,根本就無缘,見也見不到,度個什麼人?像你們只顧自己的,“山西人拉胡琴——自顧自”,有什麼用啊?一點功德不培養,一點人缘也不結,未證成佛,先結人缘啊。這個“餘取”是這個道理。“若有餘取”, 還保留許多,帶些業债走路,“而命終者”,

“由此因缘”, 餘取還有一個意義,就是說:不想證涅槃,先升天玩玩吧,停留一段時間再來,那麼:

“便入淨居”, 淨居天在哪一層天啊?色界的哪一層?第幾禅?所以,我昨天就吩咐你們帶“三界天人表”,沒有找出來啊?我說了盡管說,你們還是在十二樓睡覺,都要查清楚啊,多少次講課都特別發這個給你們,大概都丟了。假使考試,你們全堂打零分,這兩天不是要考試嗎?我正好準備出這個題目,你們不就完了?你們還緊張地睡不著覺,緊張有什麼用?就是進入淨居天,“由此因缘,便入淨居”。

“由軟中上品,修諸靜慮有差別故,” 在淨居天中,由“軟”修,就是初級的。你們現在都在軟修,一邊是散慢、放逸、睡覺,慢慢來,有三大阿僧祗劫,大概才開始呢,對嘛?軟修、“中”修、“上品”薰修,即真正的努力、次等的努力、不努力,這對於修證證果的時間差別很大,就是早一年畢業,或迟十年畢業,等等。於“諸靜慮有差別故”,而且境界也有差別。

“於一切處受三地果。” 在任何的天人之間,接受三禅定的得樂的果在天人之際受的果不同,就是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三種不同的果。

“如前有尋有伺地,已廣分別。” 我們修做工夫,證果的果地,這個差別——曉得自己工夫到了哪一層,證的果地在哪裡,你很清楚,教理清楚的人,對自己做的工夫非常清楚。在哪一節呢?在《瑜伽師地論》前面的“有尋有伺地”裡,已經很詳細地給你們講過了,不需要再多講,“如前尋有伺地,已廣分別”。

“修習無尋唯伺三摩地故,得為大梵。” 有餘習未盡,這個人還有餘習未盡,在淨居天當中修三禅定,受這個果報、果位這個樂,那麼,這種情形,在有尋有伺地這個境界裡頭,告訴你們做工夫修證的道理,本經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現在告訴我們怎麼樣證修“無尋唯伺”。

“尋”“伺”兩個字是玄奘法師花了很大的心思採用的中文字。過去的翻譯是有覺有觀,“覺”、“觀”兩個字,感覺的覺,觀察的觀。玄奘法師把這個境界翻譯出來,古人的翻譯已經是變成意譯的翻譯了,他又根據梵文的原文,又把覺、觀這個境界說出來,“尋伺”,形容我們心理做工夫的狀況,一個是心裡上還在找這個境界,插頭一樣,有時插對,有時插不對,即使是插對的,也是要插一下,這是“尋”;乃至不要插了,隨時在這個境界裡頭,怎麼樣都是對的,這就是“伺”。“伺”就有等待的意思,等到都在這裡;“尋”是稍稍有點用力的意思。

怎麼樣“修習無尋唯伺”?隨時都在這個三昧境界裡,到達了隨時都在這個定的境界裡頭。換句話,沒有覺,妄念不起,靈靈之覺都不要保持;唯觀,只有空,或者是清淨,或者是光明,這個境界裡,“得為大梵”,就成為大梵天。梵者就是清淨,色界天的最上層色界天初禅的最上層,果報是大梵天。不一定是大梵天的天主,我所以講他們是民主集權的,民主帝制的,所有的都是大梵天,推出一個主席就是天主,即大自在天,也翻譯為摩***,三眼,穿白衣的。你要是從比較宗教的角度來研究就很有味道,很有意思了,天主教,乃至《新約》“啟示錄”裡的約翰所夢見的和所得到啟示的……世界上任何一個宗教,不能夠說這個是那個,那個是這個,不一定了。在這個境界“無尋唯伺三摩地”中,得的果報為“大梵”。

“由軟中上上勝上極品薰修力故,生五淨居,當知因修清淨靜慮定故,生靜慮地,不由習近愛味相應。” 之所以升天,就是因為你修定的功德了果報可生色界禅定天,也就是在三界九地之中靜慮地。那麼,你要問了:行善不也是升天嗎?是,行善可以升天,那要看你升哪一種天。大善想升到慾界可以,譬如中國文化講“聪明正直死而為神”,這種神多半是在慾界四天王天下面的神、天人,還在慾界裡,所以還有男女夫妻、父母眷屬的關係。但是神,有神通,但是,是慾界的神通,色界以上他不知道,慾界上天他也不知道,你要曉得這個道理。要想升色界以上的天,十善業道以上,有善還要禅定相應,那就不容易了,要注意這個道理。因為你修清淨的禅定,“生淨慮地”。

“不由習近愛味相應”,你們大家修行,對世間還“愛味”得很呢,世間法都貪戀得很,“愛味”得很,至少自己是真“愛味”,假慈悲,“哎呀,我是在可憐呐,我覺得孩子們沒有長大嘛,眾生都要度,我的孩子也是眾生嘛。”我說:“對呀,不錯。”實際上啊,這是愛味,世間的愛慾味,不是究竟的慈悲。慈悲心,何必自己孩子,一切眾生皆是孩子,你孩子帶不下去,其他也帶不下,你何以可以放棄其他眾生?所以,愛味之心啊,愛的心——這個愛不是基督教所講的愛。這愛味之心同慾界的慈悲有時是相近的,不要亂加名詞,不對;不過,亂加名詞也可以,你對自己心理的相要辨別清楚。不然,你對心理辨別錯誤了,就是見思惑的錯誤,就被見、思所惑了,你所證的果位,所修持的進步就有問題了。嚴格地講,所以,我經常上告訴你們,修密宗也好,修禅也好,修淨土也好,教理不清,這個理不清,都是盲修瞎練,都是外道,嚴格講就是這樣。因為這是個科學,必須要把公式搞清楚。所以說,“當知因修清淨靜慮定故,生靜慮地,不由習近愛味相應”,這不是世間法的一味的愛心所能夠達到的。

“既生彼已”, 由禅定的功德生淨居天大梵天,五淨居地等等。

“若起愛味,即便退沒”, 色界天的天人照樣會墮,是沒有跳出三界外,還在五行中,還在六道中;無色界同樣的。假設是在天人境界,一有愛味——天人那個愛味和我們的愛味不同,譬如佛經說,也是實在的,我們吃的饮食,上等的饮食,以天人境界來看的話,臭的不得了,趕緊跑,看都不敢看,聞都不敢聞,不管你荤的、素的,都是一樣。所以,各種的愛味,生某一種境界,愛味就不同。等於一個人錢多,生活環境過得好,看貧民的生活環境,他已經覺得格格不能進入了。等於一個人在山上住慣了,到了城市,連這個空氣都受不了。天人境界有天人境界的愛味、貪慾。“若起愛味”,在那裡又動了“愛味”之心,味不是味道啊,就是愛心的這樣一點味,“即便退沒”。

“若修清淨,還生於彼”, 若把這個愛念再轉為一念清淨了,又可以證到。

“或生下定”, 或者因這個愛味所起,在天人境界裡,愛味著了一點點,本來是淨居天,墮下來了,下了兩三層天。等於說,由十二樓,又墮到九樓去了;九樓又墮到下面去了。

“或進上定”, 再求進步的,還要更上升。

“先於此間修得定已,後往彼生,何以故?非未離慾,得生彼故。” 總而言之,禅定境界,所以出家比丘們修離慾尊,愛與慾先要遠離。

“非諸異生,未修得定,能離慾故。”“異生”就是一切不同的眾生,不是人,也不是阿修羅,也不是畜生、地獄、餓鬼,乃至其他一切的眾生,就是異生是指人以外的。都是生命,不過不同的境界,不同的生命的成果。所以,生天道唯有得離慾,離開愛慾,得禅定境界才能生。不是其他的異生,沒有修離慾,所以不能得禅定,因此不能生到五淨居天等等的禅定天的境界。

“又非此間及在彼處,入諸等至,樂有差別,唯所依身而有差別。” 禅定升天這個境界,並不是指這個世間乃至天道,“入諸等至樂有差別”,等於我們人世間或者天上快樂的環境,譬如我們人世間,你看他多有錢的,愛坐車就坐車,換一部汽車,外國進口的,三百萬就三百萬,我們二十萬想買一部爛車,還要考慮考慮,等於買了半條命,天人境界大概汽車買個幾十部也沒有關係啊,或者飯吃個七八頓也可以啊——不是這個樂,不是人世間和天人境界的這個樂有差別。下面一句話重要,“唯所依身而有差別”,我們現在的肉體是我們的所依之身,當然,也是我們自性本體一體之所生,阿賴耶識一體的兩面。現在你看,我們在座的很多同學,三天兩天生病,大概好不了半天,難過就有七八天,人生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在煩恼中,這樣過。第一是身體脆弱,或者身體太好的人,煩恼就多,“所依身”的業果有差別。所以,天人境界的“所依身”的業果也有“差別”,善行到了,禅定到了……所謂的天人境界渾身都是光明,不是我們想像的光明,畫也畫不出來,不是世間這個光明,威嚴莊嚴色相,“非世間愛慾之所生”,聖功德之所生,這句話只能這樣講,因為大家畢竟沒有經驗,也沒有看見過,你無法想像。你在理上要曉得,“唯所依身而有差別”,身量有大小,光明有大小。



“複次。已說修習作意相差別。雲何攝諸經宗要。謂八解脫等。如經廣說。

八解脫者。謂如前說。有色觀諸色等。前七解脫。於已解脫。生勝解故。名為解脫。第八解脫。棄背想受故名解脫。雲何有色觀諸色。謂生慾界。已離慾界慾。未離色界慾。彼於如是所解脫中。已得解脫。即於慾界諸色。以有光明相。作意思惟。而生勝解。由二因缘。名為有色。謂生慾界故。得色界定故。又於有光明。而作勝解故。問觀諸色者。觀何等色。複以何行。答慾界諸色。於諸勝處所制少色。若好若惡若劣若勝。如是於多。乃至廣說。何故修習如是觀行。為淨修治能引最勝功德方便。何等名為最勝功德。謂勝處。遍處。諸聖神通。無诤願智。無礙解等。雖先於彼慾界諸色已得離慾。然於彼色未能證得勝解自在。為證得故。數數於彼思惟勝解。雲何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謂生慾界。已離色界慾。無色界定不現在前。又不思惟彼想明相。但於外色而作勝解。若於是色已得離慾。”(十二卷)

“複次已說修習作意相差別,雲何攝諸經宗要?謂八解脫等,如經廣說。” 已經同我們大家講了修行怎麼樣“作意”?開始時怎麼樣修定,歸納起來有兩點:有分別影像所缘,無分別影像所缘,此兩點包括了一切的法門,即“作意相差別”。那麼,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經”典,各宗、各派修行的方法、要點也可以歸納成一個原則,什麼原則呢?“八解脫等”,八解脫也叫八背捨,“如經廣說”。

“八解脫者,謂如前說,有色觀諸色等。” “八解脫”“謂如前說”,前面已經講過了,“有色觀諸色等”等等,有八條。

“前七解脫,於已解脫,生勝解故,名為解脫。” 工夫真做到了……你看,假設你們看經馬虎,就看過去了,“於已解脫,生勝解故,名為解脫”,等於不說嘛,對不對?那還要你說嗎?嗨,要他說,“於已解脫”,你工夫做到了解脫的境界,“生勝解故”,你的見解智慧開了,生出解脫的知見,等於六祖見五祖時,五祖問他:“你現在怎麼樣?”六祖答:“弟子自心長生智慧”,就是“生勝解故”,這樣才“名為解脫。”工夫到了,智慧不開不是解脫。打起坐來有定,放下腿後定找你也找不到了,這叫什麼解脫?一切時、一切事、一切地,而且智慧隨時在解脫,這個叫解脫。

“第八解脫,棄背想受,故名解脫。” 注意啊,你們現在打坐,有些人稍有一點入門的,但是,你自己觀察、考察自己看:你坐起來的時候,意境上有沒有思想啊?有。身心有感受沒有?這裡氣脈通了,那裡氣脈動了,這些是感受境界。五陰的色、受、想、行、識,都在受陰上轉啊,困在這個陰境界裡頭,哪裡解脫呢?所以說“棄背”,違背、抛棄了“想、受”,就是感覺與知覺如如不動了,另外進入性空,一靈不昧。所以百丈禅師說:“靈光獨燿,炯脫根尘”,六根、六尘之五陰沾不住了,“體露真常”,是這個境界。這樣才叫做解脫。

玄奘法師將八背捨翻譯為八解脫。第一條“有色觀諸色”是什麼呢:

“雲何有色觀諸色?謂生慾界已,離慾界慾,未離色界慾,彼於如是所解脫中,已得解脫,即於慾界諸色,以有光明相,作意思惟,而生勝解。由二因缘,名為有色,謂生慾界故,得色界定故,又於有光明而作勝解故。問:觀諸色者,觀何等色,複以何行?答:慾界諸色,於諸勝處所制少色,若好若惡,若劣若勝,如是於多,乃至廣說。” 這一段是無法切斷的,一氣呵成連貫的,包含了很多的道理,你們學佛做工夫的要注意了。怎麼叫“有色觀諸色”?我們舊的翻譯是“內有色觀外有色”,八背捨的第一條。教官,顯明法師在這裡講過沒有?你們過去聽過沒有?聽過了,還給老師了,跟我一樣。什麼叫做“有色觀諸色”?就是說,我們現在在慾界中,“謂生慾界”,“已離慾界慾”,我們做到了沒有?離開了慾界的各種慾,做到了沒有?(有答:沒有)沒有,對,很老實,一點也沒有吹牛了。要得了初禅定、二禅定境界,生在慾界裡頭,已經離開了慾界的慾,是廣義的慾啊,除了男女相愛之慾以外之財色名食睡等等,廣義的,乃至愛清淨,愛什麼愛什麼的這些等等都沒有。所以《金剛經》上面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是“離慾尊”,才可以稱做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真正離慾了。但是,這個離慾的第一條“有色觀諸色”是講“離”開“慾界”的“慾”,沒有“離”開“色界”的“慾”。譬如某人,家庭很好、美滿,名士出身,名氣大於一時,太太一個、兩個、三個,乃至中國、日本國的太太都有,一下出家了,離開了,然後,隨時隨地清淨苦行,一代大師——算不定他只是離開慾界的慾,色界的慾不一定離開。譬如愛清淨,愛山林;譬如愛書法,愛詩詞,愛寫文章……你看我們唐宋以來多少的高僧大德,一切都沒有愛好,可是愛山林之美,愛風清月淡,“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潤。”好不好呢?好!色界慾,還在色界,你要注意啊。學佛要這樣學,要觀察清楚,觀察自己更要觀察清楚。不要去觀察人,觀察人損德,觀察自己是培功德,反省自己、檢討自己、改進自己才是工夫。我是舉例子給你聽,當然,我的例子也許包含一些人等,你們不要說老師講的是某人,這就錯了,世俗的心,我只是舉例子。

“已離慾界慾,未離色界慾,彼於如是所解脫中,已得解脫。” 慾界的慾解脫了。

“即於慾界諸色,以有光明相,作意思惟,而生勝解。” 譬如你們少數人,打坐起來偶然也會看到光明,瞎猫撞到死老鼠,對不對?你那個光明比這個電燈亮一點嗎?有沒有?比月亮亮一點?對不對?但是,這是什麼?作意所生,阿賴耶識種子帶著第六意識作意來的。你這個光明點是慾界光明的光明,色界的光明是什麼樣子,你看都沒有看到過,對不對?所以,你定中一切的境界沒有離開慾界的構想,乃至你所見的佛、所見的菩萨,還是慾界裡構想的境界,是不是這樣?想想看,假想一下,連假想都不敢想,你還想修啊?所以啊,“以有光明相”。

但是,這不是過錯。譬如修密宗看光的修法,道家的修法了,顯教小乘禅觀的修法了,這個光明想是利用慾界的。譬如修淨土的,要修日輪觀,這個日輪不是慾界的嗎?對不對?是慾界的色啊,是不是這樣?(有答:對)對,要有膽敢承認嘛,好像答複錯了一樣,對自己都沒有信心,你們還修行啊?那是慾界的境界,利用慾界慾的光色、色相而修的。

所謂藝術家、畫家的真善美離不開這個慾界裡的七彩光明色,對不對?色界裡呢?是七彩還是十彩?不知道了,你沒有看到過,連太空裡的東西都沒有看到過。現在太空裡的光色還在慾界中,還不算是在色界中,這要注意。乃至說,現在太空裡的黑洞,黑洞裡進去是什麼光色?不知道。黑洞裡也可能有很多眾生啊,譬如天黑了,你到旷野山林裡看,活動的眾生比我們人類多,但是這一類的眾生不知是否怕白天的光明,也許只有我們人類愛白天的光明,黑也是光。所以,現在科學進步到了這個程度,學佛的理更應該明。你們在電視上看過“動物奇觀”嗎?說到了夜裡,各種活動的生物不曉得比人類多多少呢,它們不是眾生啊?但是,它們不喜歡,也不適應白天的光明,是不是?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說,做光明想,這個慾界“光明相”的進修可以“作意思惟”。並不是說這個光明,如日輪觀觀起來一樣,你一定,內外只有一片光,不要認為就到家了。由這個光明境界、定境界而生智慧解脫的,這是修道,這是佛法;只住光明境界,把握光明境界而自認證果的,不是佛道,心外求法那是見地尚未透徹。因為這個光明境界還是你的意識,阿賴耶識的功能之所生,所依生,知道這個道理嗎?了解了嗎?我講的話聽懂了嗎?(有答:聽懂。)好。

“由二因缘,名為有色,謂生慾界故,得色界定故”, 因為我們在慾界裡進修,而曉得上界,上一層的宇宙,即對於色界的光明我們了解了,你證到二、三禅的境界你就了解了漸有所知。上界的光明一接觸到,無比得清淨,雜念起不來,那舒服極了,可是也沒有舒服之感,這個舒服也是慾界的話,姑且拿這個話引導你,告訴你是這個樣子。所以,“謂生慾界故,得色界定故”。

“又於有光明而作勝解故。” 在光明境中生起了智慧,殊勝的見解、知解出來了。

“問:觀諸色者,觀何等色?複以何行?” 問:所謂“觀諸色者”,是觀“何等”“色”呢?“複以何行”,以哪一種方法修行呢?

“答:慾界諸色,於諸勝處所制少色,若好若惡,若劣若勝,如是於多,乃至廣說。” 他說,你初步的修習不要理想太高,想證到色界的光明。譬如光音天,佛法講這個地球人的來源不是原始來源的說法,佛法講我們人類的祖先是色界光音天的天人下來的,色界天的最底層,慾界以上。這個地球形成後,光音天的天人下來,下來玩的,等於我們現在去探索星球一樣。光音天中人自然滿身是光,自然在太空飛翔。所謂飛翔也是我們慾界的名詞,就是自由往來,用不著飛,也用不著翅膀。到這個地球很好玩,玩久了以後吃地味,因此光減退了,身體重了,飛不起來了。所以留下來,慢慢產生後來所謂的男女之愛,也等於《聖經》上講的基督教吃了苹果一樣,然後一步一步來,但是,這還不是原人論。

進一步,佛法講,光音天的天人是到了二禅境界,第二劫來的時候,光音天毀壞了,他的人從哪裡來呢?上面,色界裡上層的天人又下來,一層層地墮落下來。你若認為“姑妄言之姑聽之,瓜棚豆架雨如絲”,也可以;你若是真做工夫的,這個裡頭是個科學,這不是不科學,就會深切地體證進去。

所以說,現在問,你要恢複到色界光明的修法?“答:慾界諸色”,先從慾界的光明觀起,“於諸勝處所制少色”,最好的,譬如佛身的光明,一點颜色。所以,叫你們觀佛像的眉間白毫光色,或者胸口的“卐”字光、月輪觀等等,好的、壞的,乃至多種色,觀七彩的也可以,“乃至廣說”。

“廣說”在哪裡?古人著書很妙,其實很多修法的秘诀都傳給你了,你若把一百卷的《瑜伽師地論》滾瓜爛熟地研究透了,你就找出來了,修止的方法……可惜你們不肯下工夫。說打坐用功嘛,“這有什麼意思啊?教理不通不行啊,我要讀書。”那你好好讀書嘛,“哎呀,功課太多了,打坐還是要緊的。”一輩子沒有出息,找些理由來給自己逃避,“混”字後面再加一個字,“账”字,就是那麼可憐!

若你真研究教理,理通了,也可以進入,那不是普通研究教理,為了教理做學問,寫文章出名,那不是研究教理,要為了自修的。所以我說,你們還到哪裡找佛學大綱啊?這一百卷的《瑜伽師地論》就是佛學大綱,真正的佛學大綱,你還能寫得過彌勒菩萨啊?他把三藏十二部的精要,如何修證的理跟事,統統告訴我們了。“廣說”,我們不講了,因為本經裡有。

“何故修習如是觀行?為淨修治,能引最勝功德方便。” 為什麼我們要修光明定等等?做這個工夫呢?他說,你要修行,“淨修治”什麼呢?“修”即修正自己的心行,“治”就是對治自己的妄想、煩恼,醫治自己的業力,轉過來,“能引最勝功德”,所以修行,修定,唯有如此,修定的“觀行”能夠“修治”自己的業力,對治自己的煩恼,引發“最勝功德方便”,這是個方便。所以,非要修止觀、修定不可。那麼又問:

“何等名為最勝功德?謂勝處、遍處,諸聖神通,無诤願智,無礙解等。”“勝”即勝利,譬如美國總統當選了,伸一個指頭,“我勝利了!”就是這樣,“勝處”,第一。“遍處”,無所不到。“諸聖神通”,一切佛菩萨所證的神通境界能夠證到,不是理論。“無诤願智”,與人無“诤”,沒有是非人我的煩恼。我經常叫你們學詩,等於劉鹗的詩:“自從三宿空桑後,不見人間有是非”,“無诤”三昧。所以,《金剛經》上的須菩提才達到“無诤”三昧,大“願”境界發起。

你們學佛,哪個發起了大願?對自己很發大願,一切在保護自己,愛護自己,為了自己。呵!發大願誰發起了?等於前天晚上有個學生來問我,跟了我十幾年,還替我做了很多年的事,現在成家立業了,回來問我,他想不通,“老師,你為什麼那樣地幹?那麼可憐?那麼可……”我說:“你還是學哲學的,給我提包包還提了四年,跟我做事也做了幾年,到今天還問這個話——我要自殺了!”我只有自殺了事,連他都不懂。我分析給他聽,“是啊,我現在假設萬事放下不管,世界上第一個舒服的人。”“對啊,我就是那麼想啊!你為什麼怎麼做?何苦來哉!”他又學哲學,又學佛,又打坐,又修禅的……所以我那天夜裡想想,我真想自殺了。這不是要了命!不過,我不是因他而引生自殺之功德,哈,為什麼?連他都是如此想法,其他的人,再一回想,滿堂幾乎皆是,沒有一個真正發願的,犧牲一點自己都做不到。

所以,也難怪,非到如此的修持,非到如此的境界,“無诤”也做不到,願也發不起來,“智”也發不起來。你不要看願容易發,所以,我們大乘學捨……哎,下面的***聽到,我們的早晚功課要趕快印出來啊,我們的功課要改了,第一條就是先學普贤行願,光念‘楞嚴咒’“摩羅摩羅,嗒羅嗒羅”的有什麼用啊?“打理打蜡”的都沒有用,你要先學會發願、淨行。

“無诤願智”,“無礙”的“解”脫,無障礙的智慧,一切見解都清楚。

“雖先於彼慾界諸色已得離慾,然於彼色未能證得勝解自在,為證得故,數數於彼思惟勝解。” 佛法是求證的,不是搞思想,千萬注意啊。就是說,為什麼要做工夫求證呢?“雖先於彼慾界諸色已得離慾”,慾界裡你“已得離慾”了,但是,你對於慾界中間的一切色法,物理世界,你不能證得,不能自由。換句話說:你想鑽到地下的洞裡去躲原子彈,你鑽不進去,你不是穿山甲;因為沒有飯吃,學動物吃樹皮,你做不到啊。於“諸色”可以自在皆空,你證不到,“未能證得勝解自在”。為了證得一切,證得萬法唯心,能轉物的真正的唯心,所以,必須“數數於彼思惟勝解”,要智慧的開發,智慧的證入。

這是八背捨裡的第一條,有色觀諸色。現在我們曉得了什麼是有色,就是利用慾界裡的一切光、色修離慾,離慾以後證到超越上界,即超出慾界的色界的勝解光明智慧之定,可以證得神通,證得大願,證得大智,證得無障礙的解脫等等功德。真實的事情,不是理論,不是理想。第一條。

第二條,八背捨裡的:

“雲何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謂生慾界,已離色界慾。” 這是進一步了,到了第二解脫雖然,我們現在的生命還活在慾界中,已經超越離開了色界的慾。色界還是有慾,勉強不叫慾,色界是情。所以我經常說,我們凡夫現代人所講的男女之愛是情、愛、慾三個字,勉強來比方:無色界是情,色界是愛,慾界是慾。所以,慾界天人到色界天……

你若研究佛學啊,非常有趣,你們都不去歸納。佛講了天人境界的婚姻制度,可以寫一本專書,一定很賣錢。慾界天人怎麼結婚,怎麼相愛的;色界天人兩個人眼睛看看,對望一下,已經達到慾界愛情的目的了;無色界的天人彼此還不用見面,彼此想一想,心念已經相通了。一個是情,一個是色,但是,都不能說是離慾,廣義的慾都還有,談何容易啊!就是電感的作用。你把天人境界的婚姻制度,天人境界的生人方式……慾界天人是爸爸生的,男性懷孕,懷孕以後,差一點的是從肩膀裡生出來,再不然從頭上生出來,裂開來就生了,跳出一個人來。

所以道家、密宗所講的,我們修到“身外有身”,就是色界的生法。你以為是假的?真的。所謂頂門打開,梵穴打開是真的,那就到達了色界的境界了。我們這個生命,你曉得,男女兩個結婚,可以生出來一個人來;工夫做到了,自己不管是男的、女的,自己靠自己就生出另外一個生命來,就跳出去了。女的也變成男的了,所以,轉女身為男身是這樣轉換的。當然不是開刀來轉的,那是慾界這個世界上的事。世界上開刀,人工手術都轉的了,你想自己本身有這個功能,為什麼轉不了?轉不了是自己的功力不夠,對不對?你當做幻想來看就對了嘛。

所以“已離色界慾”,但是:

“無色界定不現在前。” 想再上上界,無念境界,無色界的定你達不到,絕對是一念清淨捨念清淨很難。

“又不思惟彼想明相,但於外色而作勝解。若於是色已得離慾,說彼為外。由二因缘,名內無色想,謂已證得無色等至,亦自了知得此定故,不思惟內光明相故,餘如前說。”進一步,再說,因為你不思維——這個思維不是思想,是思維修,即禅定——也沒有禅定思維,“彼想明相”,無色界的那個清淨光明的境界,你夢想一下,推想都想不到的!除非有禅定境界能夠證到,不是想到的。“但於外色而作勝解”,因此,你不能再進修上上界的色相光明,至於“外色”,慾界外色,理想、推想“作勝解”。“若於是色已得離慾”,這個“色”也可以包括光色,就是物理世界,不是物質世界。我把科學上的這兩個名詞分開來用:物質世界是講這個地球上的萬有;物理世界等於太空,空中中所包含的看不見的,科學還在求證物理世界的色……

“說彼為外。由二因缘。名內無色想。謂已證得無色等至。亦自了知得此定故。不思惟內光明相故。餘如前說。雲何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謂如有一已得捨念圓滿清白。以此為依。修習清淨聖行圓滿名淨解脫。何以故。三因缘故。謂已超過諸苦樂故。一切動亂已寂靜故。善磨莹故。身作證者。於此住中。一切贤聖多所住故。雲何空無邊處解脫。謂如有一於彼空處已得離慾。即於虛空思惟勝解如是。識無邊處解脫。於彼識處已得離慾。即於是識思惟勝解。無所有處解脫者。謂已得無所有處。於識無邊處思惟勝解。有頂解脫。更不於餘而作勝解。乃至遍於想可生處。即於是處應作勝解。

複次。先已修治作意勝解。後方能起勝知勝見故名勝處。此勝當知複有五種。一形奪卑下故名為勝。謂如有一以己勝上工巧等事形奪他人置下劣位。二制伏羸劣故名為勝。謂如有一以己強力摧諸劣者。三能隱蔽他故名為勝。謂瓶盆等能有覆障。或諸藥草咒術神通有所隱蔽。四厭壞所缘故名為勝。謂厭壞境界捨諸煩恼。五自在回轉故。名為勝。謂世君王隨所慾為處分臣仆。於此義中。意顯隱蔽及自在。勝前解脫中勝解自在。今於勝處制伏自在。觀色少者。謂諸有情資具等色。觀色多者。謂諸宫殿房捨等色。言好色者。謂美妙顯色。一嚮淨妙故。與此相違。名為惡色。言劣色者。謂聲香味觸不可意色。與此相違。當知勝色。此四顯色。有情資具宫殿等攝。言勝知者。謂數數隱蔽所缘勝解。有如是想者。謂有制伏想也。”

“複次。三三摩地者。雲何空三摩地。謂於遠離有情命者及養育者數取趣等。心住一缘。當知空性略有四種。一觀察空。謂觀察諸法空無常樂。乃至。空無我我所等。二彼果空。謂不動心解脫。空無貪等一切煩恼。三者內空。謂於自身空。無計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執。四者外空。謂於五慾空無慾愛。如說我已超過一切有色想故。於外空身作證具足住。乃至廣說。”

(十二卷)

“說彼為外”, 還是嚮外驰求。

“由二因缘”, 由兩個原因。

“名內無色想,謂已證得無色等至”, 叫做“內無色想”,是講已經證得“無色”界的“等至”定。

“亦自了知得此定故”, 也可以自己“了知”,已經明明白白知道了“得此定故”,得到了這個定。

“不思惟內光明相故”, 內在的光明也不要了,抛棄了,進一步了,也無光明,證到無色界了。

“餘如前說。” 詳細的不必講了,在前面的“有尋有伺地”等統統已經講過了。

“雲何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 注意啊,尤其我們出家的同學們注意,你們為什麼要出家修道?為了“淨解脫身作證”,拿這個肉身來作證,即身可以成就。所以說,“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一切具足,不是說你去受了戒就叫具足,這是真具足。

“謂如有一已得捨念圓滿清白,以此為依,修習清淨聖行圓滿,名淨解脫。” 就是說,已經達到了四禅境界,工夫做到了捨念清淨,圓滿清淨白業,至善無惡。“以此為依”,由這個地方起步進修,“修習清淨”的“聖行”,聖人境界的一切行,起心動念,等於我們儒家所講的“止於至善”,無一不善,等於孔子所講的“從心所慾而不逾距。”聖境界圓滿了,叫做“淨解脫”,這是真正的證得,也可以說是真正的現身淨土。

“何以故?三因缘故,謂已超過諸苦樂故,一切動亂已寂靜故,善磨莹故,身作證者,於此住中,一切贤聖多所住故。” 你們修行出家幹什麼?“身作證”故……他說,三個原因,第一是“已超過諸苦樂”,到達了四禅境界,捨念清淨,這個境界的定解脫無苦也無樂是淨解脫了。拿文學理論來講,等於莊子所說的:人到中年,哀樂不入於中,喜樂都不動念;孟子說:四時而不動心,那是世間法。出世間法是無苦也無樂,即無歡喜也無悲,但是,不是冷酷的,也不是寡情的,是圓滿,是清淨,是慈祥而喜愛的。

若到達無苦也無樂,一臉寡情相,冷冰冰的,那個境界還得了?那是枯木禅,不得了的,他生來世的果報要變成植物了。我告訴你,真的啊,不是開玩笑,因為你們看經典不懂,看得少。有些植物裡也有神嘛,所謂花神、神木,就是這個道理。是慈祥,活泼的,天機活泼泼的,可是無苦樂。“一切動亂”“已”達到“寂靜”的境界,寂滅清淨。

“善磨莹故”,注意這三個字“善磨莹”,等於一塊寶石,一個珠寶拿到手,一塊黃金拿到手,天天還在修持,還在擦,發光發亮,一點染污不能沾,一點濕氣也不能生锈,“善”於“磨莹”,把它磨練,锻炼,永遠發亮發光。“身作證”,這個肉身就可以既身證明,現身就證果。“於此住中”,在這個居住中,“一切贤聖多所住故”,古今中外,十方三世一切聖贤僧,你看我們早晚課念“皈依僧”,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聖贤僧,不是皈依我們這些僧啊,我們是黨參啊,聖贤僧才是真正的關東人參啊,呵,這是僧伽,“一切贤聖多所住故。”

“雲何空無邊處解脫?” 什麼叫空無邊處定?

“謂如有一於彼空處已得離慾,即於虛空思惟勝解如是。” 真達到“有一”個“空”的境界,達到了,“離慾”了,慾界離慾,色界離慾。在“空”的境界“思維”,在空的境界裡,常生解脫智慧,樣樣都懂,無所不知。

“識無邊處解脫”,怎麼叫做“識無邊處解脫?”

“於彼識處已得離慾,即於是識思惟勝解。” 你要曉得,空有空的慾啊,貪著於空就是空的慾;貪著於識,就是識的慾。所以,“於彼識處已得離慾”,在這個本身上,“於”“識”上,“思惟勝解”,產生無比的智慧。

“無所有處解脫者,謂已得無所有處,於識無邊處思惟勝解。” 第六解脫是在無所有處解脫“無所有”不是斷滅見嘛?不對。知道一切唯心,一切唯識,所以,在真空,畢竟空的勝義有中生出大智慧的“勝解”。

“有頂解脫,更不於餘而作勝解,乃至遍於想可生處,即於是處應作勝解。” 怎麼叫做第七解脫得到有頂天、有頂地這個“勝解”,即智慧呢?智慧所生解脫的法門不在下界下地而生智慧,隨時隨地在“想可生處”,願力、意想所生處,“即於是處應作勝解”,隨時隨地在理上要了解,修持上就曉得有頂天的修持如何到達定慧有頂解脫也就是非想非非想處解脫。

“複次先已修治作意勝解,後方能起勝知勝見,故名勝處。” 這裡開始先念過去,可以不講,不是說你們懂了,我還沒有對你們那麼客氣,就是說,你們還沒有到達那個境界,講了白講。

“此勝當知複有五種,一形奪卑下,故名為勝。謂如有一以己勝上工巧等事,形奪他人置下劣位。” 就是說,你的工夫到達了,你這個肉體,整個人都會變了,色相都會變。借用中國文化來講,就是氣質整個起了變化。“形奪卑下”,你的形體一看就知道有道氣,有仙氣,有福氣,不是現在所說的那種福氣。“形奪卑下”,你相貌都會改變。所以,你要曉得古人說的:你有道無道,前面一站就看出來了,就是這個道理。過來的人有經驗,一看你就知道,不要吹了。一副猪八戒的面孔;一副沙和尚的氣色,晦氣色,青青的,面有菜色那個樣子;一副孫悟空的脾氣,一看就知道,形沒有變。“形奪卑下故名為勝”,“ 謂如有一以己勝上工巧等事,形奪他人置下劣位。”

“二制伏羸劣,故名為勝。謂如有一以己強力,摧諸劣者。” 第二點呢,等於一個生病瘦弱的人,結果無病無痛,變成強有力的,比方了。

“三能隱蔽他,故名為勝。謂瓶盆等,能有覆障,或諸藥草、咒術、神通,有所隱蔽。” 就是世界上,佛法也承認,催眠術啊,魔術啊,畫符念咒子啊,可以改變物質形態的。有些咒語,有些法術一練,人馬上就看不見了,隱身法是真有的。譬如瓶子啊、盤子啊,譬如我們前面的這個水晶盤子,這樣一挡,就可以把我的臉挡住,你們看不見了,對不對?都有這個能力,這個物質有這個能力。就是說,你工夫做到了,“能隱蔽他,故名為勝”,你能夠加被人家,你能夠影響人家,乃至你將來做為證了道的法師一上臺,那個聽眾一聽你的話,他就得利益了,即使聽不懂,聽到聲音就有好處就有這樣看不見的功德。有這樣“隱蔽”的功能。

“四厭壞所缘,故名為勝。謂厭壞境界,捨諸煩恼。” 對於一切不好的外境界,能捨棄,能摧毀一切的煩恼。

“五自在回轉,故名為勝。謂世君王,隨所慾為,處分臣仆,於此義中,意顯隱蔽及自在,勝前解脫中勝解自在,今於勝處制伏自在。” 就是說,什麼叫“自在回轉”呢?是說你的修持到達了以後,四禅八定到達了以後,如古代的帝王,要殺你便殺你,拉到刑場,哎,回來回來,馬上升官當宰相,你就當了宰相。就是對於心念一切的自在,“制伏自在”,隨便轉動,也就是孔子的那一句話,“從心所慾而不逾距”,到這樣自在。

“觀色少者,謂諸有情資具等色,觀色多者,謂諸宫殿房捨等色。言好色者,謂美妙顯色,一嚮淨妙故,與此相違,名為惡色。言劣色者,謂聲香味觸不可意色,與此相違,當知勝色。此四顯色,有情資具宫殿等攝。言勝知者,謂數數隱蔽所缘勝解,有如是想者,謂有制伏想也。” 大概看得懂吧?了解一點吧?慢慢去啃吧,啃骨頭一樣,慢慢去啃,不下工夫不行的。

下面,跳過去兩段。

“複次三三摩地者。雲何空三摩地?謂於遠離有情命者,及養育者,數取趣等,心住一缘,當知空性略有四種。” 現在告訴你們修行之路,怎麼樣證到空?空的定境界,三個“三摩地”:空、無相、無願(無作)。怎麼叫“空三摩地”?空定的境界?“三摩地”不只是定,定到了家,正受是正定正住之境界,那個境界叫“三摩地”。我們中文的一個“定”字,不足以完全包括“三摩地”,三摩地的翻譯就是正受。“三三摩地者”,第一個“三”是三種:空、無相、無願;第二個“三”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正”, 三摩地是正受,真正的定境界。

“雲何空三摩地?謂於遠離有情命者,及養育者,數取趣等”,第一步,要離開世間,離開世間一切的友情,六親眷屬等等,乃至父母子女,“數取趣等”,乃至一切有情,一切眾生。“心住一缘”,專修的時候,心係一處,或者是有分別影像所缘,或者是無分別影像所缘,或者只念一句佛,或者只觀一點,或者只做白骨觀、不淨觀、日輪觀月輪觀等等,“心住一缘”。

“當知空性”,是所謂修證的空,不是大乘經典理念的空,不是菩萨道的空,菩萨道的空是理事皆圓的,又超勝於這個。但是,初步要證到空,“空性略有四種”:

“一觀察空,謂觀察諸法,空無常樂,乃至空無我我所等。” 觀察空,你們想:這個很容易懂,我們佛學院都讀過了**,這個理論都懂。理論懂?你不要自己吹!你做到了“觀察”空啊?做到了,差不多進入定境了。什麼叫“觀察”空?反省,檢查,要回轉內心做工夫的,不是閉著眼睛在腦子裡瞎想的,那是搞思想。內心觀察念頭的空,或者是四大的空,觀察思維諸法空,一切法皆空,一切法皆是無常,然後得樂,得法喜之樂,得***。乃至觀察自己真做到了“空、無我”境界,無“我所”境界,就是“觀察”空的境界。換句話說,“觀察”不是理論上的觀察,不是你張開眼睛觀察外界;你要內觀反照自己,由觀察而證得空性,此所謂“觀察”空。你講教理,就是嚮外講了,觀察空你們都會講,上堂都可以給人家講,“勸你們空啊。。。哎呀,不要難過了,你觀察一下就空了。”你空不空啊?他講觀察空時,你上去給他一個耳光,看他空不空?他不還你一拳才怪呢,哈,做魔也是這樣辦的,對不對?所以,“觀察空”是內觀反照。

“二彼果空,謂不動心解脫空、無貪等一切煩恼。” 二是證到空的果。什麼叫做“彼果空”?“彼”即他,他是什麼?空的境界,空是空果來的,“果”就是成果、效益,事實擺在這裡。“不動心解脫”,隨時的起心動念不動了,得解脫了,不動了。你怕動,那不叫不動心,一切起心動念隨時解脫掉了,空掉了,這叫“不動心解脫”。所以,乃至對於空的境界,乃至於煩恼、貪等一切的境界都解脫了,空掉了,空到“無貪”,“一切煩恼”皆空。

“三者內空,謂於自身空,無計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執。” 第三,上面兩點還是內心心理的觀察,“內空”而是身體證到了空,四大空相,隨時證到了“無計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執”,一切怪癖、固執的成見骨子裡的情執沒有了,證到身空。

“四者外空,謂於五慾空,無慾愛,如說我已超過一切有色想故,於外空身作證具足住,乃至廣說。” 第四種,做到外境界一切皆空,世間的“五慾”與我不相幹,因為我已經證到了空的境界,“已超過一切有色想”。所以,因為身已經證到空性了,“身作證具足住”, “乃至”如經典上所講的,很詳細的“說”法等等。



“此中缘妙慾想。名為色想。此想所起貪慾斷故。說為外空。又修行者。由彼果空。或時作意思惟外空。或時作意思惟內空。由觀察空或時思惟內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證會。設複於此內外空性。不證會者。便應作意思惟無動。言無動者。謂無常想。或複苦想。如是思惟。便不為彼我慢等動。由彼不為計我我慢乃至廣說動其心故。便於二空心俱證會。雲何無願心三摩地。”(十二卷)

關於考試的事,要考的有國文、佛學,我講過的《指月錄》、《瑜伽師地論》統統要準備。國文、佛學怎麼考,我都不知道,怎麼說我不知道呢?我一輩子反對考試,我從小以來就討厭考試,可是從小開始,我每考一定好。雖然討厭,可是對這個事情我還是很認真地做,考試時也不管分數,我考得很好。我發現現在的考試,真是一般學生太可憐了,從小考到老:小學考中學、中學考高中、高中考大學、大學考留考,留考回來公務員考,公務員考了後,三卡三考,一直考到老,最後送到殡仪館還有一烤(眾笑),哈,這個人生都在“烤”中過,世事真是蛮可憐的。所以我也想考你們,但是,也覺得蛮可憐的,可是不考不行。我的考試啊,你們不要打主意。譬如太極拳的考,你們覺得很突然,這就叫做考,還給你準備好,你答,那個有什麼用?所以,你問我佛學考什麼,《瑜伽師地論》裡凡是我講過的都會考。怎麼考法?我算不定是神經病性地,心血來潮這一下就考了,又算不定跟你談話一下,你答得出來就算考了。給你準備好,題目的答案在哪一頁第幾行,那叫考啊?我認為那沒有用。所以我把這個意思告訴你們,非考不可,怎麼考我也不知道,等到我心血來潮時,隨時就抽考了。反正啊,真讀書、真有研究的不怕這個,怎麼樣都有辦法,這是我的經驗。我一輩子反對考,每考必好,本事就在這裡。心裡還在反對:討厭,考試。可是考的時候,我拿到卷子很認真。答卷子有一個辦法,不要超過範圍,不要自做聪明,也不要太笨,那就答的很對了,大概是這樣。

現在,我們繼續講我們的,考試沒有講課輕松。現在是幫你們念書,所謂幫太子攻書,將來,從下學期起——假如還有下學期或下學年的話,就規定你們自己念經,念完後你講給我聽。現在這個學期是帶領你們讀書的方式,以後是你講我聽,要注意啊。我們上次講到“五慾空無慾愛”,“如說我已超過一切有色想故,於外空身作證具足住,乃至廣說”,講到這裡。

“此中缘妙慾想,名為色想,此想所起貪慾斷故,說為外空。” “妙慾”,狹義地講,譬如男的愛女的,女的愛男的,我們中國的文學將男女之間的貪戀叫“好色”。這個“色”字很妙,好色這個名稱可能來之很久了,不等佛學來就有了,中國文化,男色、女色。人先要愛漂亮,由愛才生慾,所謂慾就是一種佔有性,所以愛與慾的結果就是佔有性。“妙慾想”,這是人為的,認為這樣才是“妙”,那樣就不“妙”,這個就是“色”,屬於“色”法的思“想”。“此想所起貪慾斷故”,由於妙色,愛這個色,而引起“貪”心,引起“慾”望。這個慾界的眾生能夠把這個念頭“斷”了,見色而不動心,更不會起貪愛,這樣叫做“外空”。不是現在科學上的外太空啊,佛學上講的“外空”是外裡的空,還不算是裡面真空。

“又修行者,由彼果空,或時作意思惟外空,或時作意思惟內空,由觀察空,或時思惟內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證會。” 所謂什麼叫做修行呢?隨時隨地“由彼果空”,做到了隨時“外空”,能夠放下。譬如說,舉個很實際的例子,因為我們這裡是講修行。大家肯把自己的頭發剃了,尤其是女同學們,穿了這件灰布的衣服,叫壞色衣,颜色很難看,這是先從外形上,把色相上對美的愛好先去掉。所以,出家人穿壞色衣,乃至穿破爛衣,叫做粪掃衣。粪就是大便那個粪,掃就是掃把那個掃,就是把垃圾堆裡的破布捡來,一塊塊逗攏來縫衣服穿,這是頭陀行的衣服,叫粪掃衣。為什麼呢?這是修行先做到把外色空了,外色能夠空。像你們,男女同學都一樣,剃了光頭,穿了這麼一件衣服……尤其我們佛教的這個礼服啊,是不大好看,我很想改了它,我自己畫了很多,沒有理想的,有理想的我早幫你們改了,我才不管什麼人批評,我從來不怕批評。我就是想不出一個好的,西式的不對,中式的也不對,穿成我這個樣子嘛,又不大好,樣樣都不好,所以我到現在也設計不出來一個新的佛教衣服;若設計得出來,我馬上就出錢給你們做了,每人做一套。哪裡像你們,長長短短的,在這裡衣冠不整,肩膀上搭一塊,這裡掛一塊,討厭,看上去衣冠不整。你們並不是為了破除外色相而如此,不整齊,懶散。出家人穿壞色衣、粪掃衣,整齊是第一,是戒律,但是不講究漂亮是真的。像你們現在搞的這個,不是壞色衣啊,沒有哇,還蛮講究的,洗得也很幹淨,而且還講究裁的好不好。可是你穿得不像樣子,東一塊,西一塊,肩膀掛一塊,膝蓋頭蓋一塊,不曉得是什麼,這就是揚州話“不曉得哪一塊?哪塊?”在哪裡都搞不清楚了,就不對。

所以,雖然你們剃了光頭,換了這個壞色衣,凭良心說,我們檢討一下:你們還愛美不愛美?(眾點頭)對,說不愛美是欺心之論,自欺心理。只要愛美的話,外色心就沒有(去),這是真講修行的道理啊,注意!這個愛美還不只是對自己說,對外面的東西愛不愛美?一定會愛美。

愛清洁、整齊是另外一回事哦,愛美又是一回事哦,這個中間心理上有差別啊,修行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像你們女同學出家了以後,有沒有再照過鏡子啊?一定照的。照鏡子是平常事,沒有什麼,但是你追查一下阿賴耶識的心理,照鏡子還是越看自己越美,還是會這樣的——這一念,三大阿僧祗劫慢慢去修吧。修行就在這裡哦,我不是給你們講笑話啊,要談修行就在這裡,很難呐,非常非常難。

所以,“我打坐坐的好。”那叫修行啊?你不坐,那個工夫境界就沒有了。而且,你要曉得打坐是靠肉身還在,四大還在啊工夫才在;這個四大不在了,你怎麼坐啊,你坐在哪裡?你腿怎麼盤?你們怎麼不在這裡想呢?這個身體死了,這個靈魂出窍了,你說我還盤腿,怎麼盤?腿都沒有了。所以啊,打坐是很重要,不要認為這個就是修行,那你的知見不要搞佛法了,你全錯了,這是靠四大工夫來的。四大皆空,四大空了以後,哪樣不定呢?何必一定要盤腿呢?之所以要盤腿是因為你四大不能空,對不對?我不是給你們講笑話啊,對不對啊?要自己參想。

“又修行者,由彼果空”,這個果是什麼?外境界真空了,所以,因為證到外境界真的放下……你再看中國道家的《神仙傳》,看《高僧傳》,再說濟公和尚,真有其人,世家公子出家,學問又好,你看後來搞的,踢裡邋遢的,塑的像,裤裆都破了,穿個破鞋,踢裡邋遢,雖然喝酒吃狗肉,他也不是天天吃啊,偶然吃一回,喝酒是真喝啊。他那個喝酒是在做工夫哦,可是此事不能學哦,只有他能夠啊。臟的很,隨便躺下來就睡,就是這個道理。這個就是說,身色破不掉,你做不到。道家許多學神仙得了道的,他都裝疯的,假做疯子,不希望人家知道他有道,或者算不定地下躺著睡,跟猪兩個睡一起,什麼都幹,因為他已經到了不垢不淨,沒有這一套了。有道的人不希望人家知道他有道;不像我們沒有道的,還在這裡冒充當老師,裝起有道的樣子,那是裝的,騙飯吃的,你要知道。

所以修行 “由彼果空,或時作意思惟外空”,外面境界一切放下。“或時作意思惟內空”,內空就更難了,內空四大都要空掉。所以,由於經常觀察“空”,或時時刻刻“思惟內外空性”,由於有空的境界,經常研究參究,“由此力故”,心力,心的力量堅強了,“心俱證會”,這個心證到空性了。譬如在座的年青同學,學佛也很久了,曉得佛講空,事情來了就空不了,脾氣來了更空不掉,煩恼來更空不掉。你明知道是空,可是自己的那個脾氣空不掉,是不是這樣?為什麼呢?理智上曉得是空,可一到那裡,毛病又犯了?理知道,一邊發脾氣,一邊覺得很不應該,可是非發下去不可。就是說,情感,那個情緒是由四大變化來的,業力來的,心力不夠堅強,理性知道而做不到是心力不夠堅強。修行,一切是“由此力故”,所以大乘十波羅蜜、六波羅蜜是普通講法,十波羅蜜最後一個第九個是“力”波羅蜜,心力一切成就。

小乘道證神通羅漢的修法,硬是把物理世界看空了,把牆壁看成不是牆壁,觀念上把它變空了。可是你撞撞看,頭去碰碰看,一定碰肿了,心力堅強的人,他就出去了,神通就是這樣來的,他真把這個牆壁當成空了。不然,叫心物一元都是騙人的。那麼你說,“這個理知道了,物質硬是硬的啊,我心想它空,空不了啊。”明告訴你,所以《禅波羅蜜經》告訴你,心力不夠堅強,力的問題。在這裡也給你點出來了,“由此力故,心俱證會”,譬如你們讀書讀不好,背書背不來,文章做不好,佛學搞不好,講老實話,你們蛮用功的,不算很用功,但是為什麼智慧開發不了,樣樣不行呢?我看了那麼著急,是你們的心力不夠堅強,心力絕對不夠堅強。

所以你看,我下午給你們拿了篇文章看,我說我被學生考,苦死了,楊**編好了這本書,印好了,等我的一篇序文,十二年的因缘我要了一了。你看我忙得啊,哪有時間坐下來寫文章啊?半個字都寫不出來,怎麼起筆都不知道。我告訴他事後來拿,到了昨天下午實在沒辦法,事情一大堆,加上你們這裡零零碎碎的,“老師,傷風了。”那個,“我感冒了。”“吃什麼藥啊?”這些事情,做老媽媽的事情都做不完,很痛苦。到了昨天下午,自己溜下去,坐下來一個字都寫不出。嗨,非寫不可……哎,洗把臉吧,屙泼尿吧,洗個澡吧,把自己調一調,把外空丟一丟吧。丟完了之後,一洗澡,幹淨水一衝,靈感來了,在洗澡缸裡,這篇文章的輪廓曉得是這樣,出來個把鐘頭就寫完了。所以,我今天拿給這幾位老朋友們看,我請*教授來講這篇文章,“不好講啊,這篇才不好講啊!”有年青的同學說:“這篇很好,都是禅。”我說沒有禅,這裡的每個典故很少有禅的。你們都看了嗎?好不好?哎,你還敢說老師的不好!你說好不好靠不住的,因為你自己就不曉得好不好,對不對啊?所以,你們講好我也不動心;講不好,你外行嘛。

你不要說我是講現在的事給你們聽,答應人家的事情就非要做到不可。這個環境實在沒有辦法坐下來寫一個字,可是,既然如此,心力一轉,就做到了,也靠心力啊,天下有難事嗎?你們為什麼精神不好啊,習氣轉不了啊,然後,“哎呀,我習氣轉不了,這就是業!”你是推辭的話,推辭就是業,業就要轉過來啊,心力。這是由這八個字的感慨告訴你。“由此力故,心俱證會”,要內空、外空的心力強,才能夠證到這個境界。

“設複於此內外空性不證會者,便應作意思惟無動。” 假定說,你內空、外空這個境界證不到,這不是理論,硬是拿身體來證,心來證。你不能“證會”,那你就要“作意思維”不動心,“無動”。假使要考,就考你這段了:空不了怎麼辦?他說要先“作意思維”,參究不動心。怎麼叫不動心呢?同孟子的“四十不動心”不同啊。

“言無動者,謂無常想,或複苦想”, 先做“無常”的觀想,做世間一切皆“苦想”,一切萬事“無常”。你說:“哎呀,我們的錢忘了,結果給人家盗了”。然後啊,一定氣的不得了。哎,萬事無常,天下人的錢,天下人用之,雖然不是我用,給人家用了一樣的,這個典故,出自‘楚莊王失弓’。皇帝的這個弓是個名弓,等於一個國家元首使用的最名貴的武器,手枪丟了,那還得了!大臣說:“不得了!”楚莊王說:“沒得關係,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他是楚國的皇帝,我掉了弓,充其量楚國別人拿到,一樣用,所以楚莊王了不起。但是,孔子聽了:哎,楚莊王還是差一點,應該說:天下人失弓,天下人得之,何必限於楚國呢?就是這個道理。萬事本來無常,世間沒有一件事我們可以永遠把握得住。想永遠屬於我,想抓住,這個人不是疯子就是笨蛋。感情也好,夫婦也好,兒女也好,父母也好,財產也好,功名也好,今天碰到了,有,玩一下,要曉得不屬於我的,連我們的身體都不屬於我們的,暫歸我們之所用,並不屬於我們之所有,一切“無常想”。或者,人世間有就是“苦”,沒有固然也苦,但是,比較起來,據我的經驗,沒有的苦比有的苦輕松,有的苦是真苦。你們在座的同學當然個個都是窮小子,大概手上十萬塊錢也沒有見過,如果給你一億財產的話,你才曉得那才是苦,非常苦。你不要認為窮小子看到錢,想:有錢我就快樂——才苦呢,那個時候求其窮而不可得,會這樣,而且習氣也大了。所以世間一切做“苦想。”

“如是思惟,便不為彼我慢等動,由彼不為計我我慢,乃至廣說,動其心故,便於二空心俱證會。” 由於這樣開始,先看一切世間無常,一切皆苦,慢慢對於外境界不大動心,名也好,利也好——這是講理了,如果講實際呢,你如果能到殡仪館兼個工作做做,或者到醫院太平間去兼個小工作做,包你就看空了,沒有意思。只看到抬進來,抬進來就是臭的,再漂亮的進來都是一樣。進來以後馬上用冰一冻,放在那個柜子裡,那也是上下铺,好幾個上下铺,兩三層。然後,有時朋友家屬沒有來,我們還要進去認,看看這個,把白單子拉開一看,“哎哟,搞錯了,這是個老頭,我找的是另外一個。”到處翻。不過呢,我看到也不空,那個管太平間的人,他一邊還端著一碗飯,放著肉,還在吃火锅,他筷子指“哎,這個,這個,這個……”哎呀,我真佩服他,那工夫比我還高(眾笑)。他一邊吃飯,還吃肉,還燒著火锅,還拿筷子指著,“這個,這個你打開看看”。白骨觀啊、不淨觀啊,對他都沒有用了,什麼觀,對死人都不動心了,哈。可是,他雖然如此啊,對活人還是會動心,這就叫人啊。所以你要曉得所謂無常苦想。

這樣一來,“便不為彼我慢等動”,我們之所以動心,重要的是有一個下意識的動力,“我慢”、“我”在,就是我。“慢”心,即普通講的自尊心,你說:“哎呀,人總是要保持自尊心。”而佛法就是要你去掉自尊心,自尊心是後天自衛的,也就是慢心。人若把這個放下,煩恼沒有……

那麼慢慢來,“由彼”,即他,泛指,“不為計我、我慢”,“計”就是計較,認為:“我若這樣放空了,什麼都看開了,那不是給你看不起了?”這就是計較心。認為,格老子你脾氣大,我比你……吼起來,你跳一尺,我跳八丈,給你看看。就是這個“我慢”心,這都是在計較、比較。“計我”乃至“我慢”,“計我”是很普通的,這個心理去不掉,要做到完全不動心是做不到的,要把“我”、“我慢”去掉。“廣說,動其心故”,一切外境界,能夠使我們動心的都放下不動了。

“便於二空心俱證會”,所以,對於外空、內空可以證到,但那還是小乘的空。你不要看不起小乘空,小乘空就是做不到,小乘做到了,那大乘就容易了。所以我常講:中國的佛法動輒就講大乘,這個思想害死人。你大個什麼呀,格老子,你就是那麼渺小,有什麼偉大?你把小乘證到了,還怕大乘?像上樓一樣,上了二層,你還不會上第三層啊?光站在下面想:噢,十二樓,樓頂都是我的!那是疯子哎,那是人嘛?所以一般學佛的都是這樣,大乘?“我不走小路子。”你不走小路子,哼,你有什麼資格走大路子?!就是這個道理。

“雲何無願心三摩地?” 我們經常念大乘三法印:空、無相、無願。怎麼叫做“無願心”?佛經就是叫我們發願,“無願”是什麼意思?“願”就是我們普通講心裡頭意誌很強,意誌是心起的波浪,妄念的作用所以無願就是不起妄念、心不波動的意思。如何才能做到心不波動呢?就是要解脫色、受、想、行、識的五蕴。如何才能解脫呢?“心住一缘”,所以,他現在解釋什麼是無願:

“謂於五取蕴,思惟無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缘。”

“謂於五取蕴。思惟無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缘。雲何無相心三摩地。謂即於彼諸取蕴滅。思惟寂靜。心住一缘。如經言。無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乃至廣說。雲何名為不低不昂。違順二相不相應故。又二因缘入無相定。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二正思惟無相界故。由不思惟一切相故。於彼諸相不厭不壞。惟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於無相界正思惟故。於彼無相不堅執著。故名不昂。”(十二卷)

“謂於五取蕴,思惟無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缘。” 衣服穿少了,你會傷風,就是受了風寒,接受進來,所以心裡感覺到不舒服了,這是受蕴。所以,五蕴空,把受蕴空得了,你行不行?你打坐坐到後來麻了,就是感受來了,你說“照見五蕴皆空”,不要五蕴了,你照見兩腿皆空,你照照看,把眼睛拿來照見兩腿皆空——越看越麻,麻過了還要痛,一腿都空不了,還五蕴呢?那不是說佛法的話是騙人的?可是,心力強的,真可以把它空掉,不信?給你個測驗,你就知道了:你腿發麻時,有個人拿把刀要砍你的頭,要你的命,你再也不曉得腿麻了,對不對?因為受陰不到桌上去了,對不對?再不然,兩條腿發麻時,前面擺一千萬美钞:“你給我坐三個鐘頭,就是你的。”你看到美钞,“嘿嘿”,兩腿全不麻了(眾笑),熬一熬,三個鐘頭。一切都是受陰的作用,受。

色、受、想、行,行陰難了,當然,你打坐還沒有行。行陰是你的血液還在流動,你的生命沒有切斷,你生命的這個輪轉,這個旋力還在轉動。老實講,一般的修行人,認都認不得什麼叫行陰啊!譬如說,你打坐想空了念頭,某一件事情,根本不去想它,結果,你不去想它,它自己來了,這就是行陰的作用。拿好聽的詞,拿現在新的文學名詞來講:生命的旋律,還在旋呢,它自己會動,這個行陰更難空。

行陰空得了,還有識陰,這個心意識的識陰。你打坐覺得空,空起來的那個就是識陰的作用,你怎麼去空?所以,“五取蕴”都能夠空,這才叫“無願心三摩地”。那麼,“思維無常,或思維苦”。那麼,唯一入手的法門,怎麼樣把五蕴慢慢真地做到照見了呢?“心住一缘”,或者一個明點,或者一句佛號,叫做缘有分別影像;或者缘無分別影像,先修缘止,這叫做五蕴空的起步。

“雲何無相心三摩地?謂即於彼諸取蕴滅,思惟寂靜,心住一缘。如經言,無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乃至廣說。” 怎麼叫“無相心”?不著任何相,一切不著相。若要修“無相心”三昧境界的話,“心住一缘”的修明點啊,及一句佛號、一個話頭,都不要了。那麼,“無相心”怎麼修呢?“謂即於彼諸取蕴滅”,“取蕴”是什麼蕴?“受”跟“取”在十二因缘裡哪個在前,哪個在後啊?“受”缘什麼?不要猜嘛,無明缘行,行缘識,識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觸,觸缘受,受缘愛,愛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對不對啊?我就考得出來,你們就考不出來,問了你們半天,一個猜前,一個猜後,大家各猜的。诶,既然你們學佛學,這個是專門哦,人家看到你是個出家法師;當然,從這個十二樓下去的,雖然是有頭發的,“你是佛學院的,十方丛林的同學吧?那我請教你:怎麼叫十二因缘?”你說:“我到十二樓查查看。”(眾笑)哎,真的呀,我老頭子都背得來:無明缘行,行缘識,識缘名色……你們怎麼背不來?因為你們很輕視,覺得這些名相容易。嗨,你一百歲記不得,你一百歲就不行,什麼不行?你用起功來絕對不上路。這個十二因缘就是你心路的歷程,你就找不出來,所以你們用功都白用了,這是心路的歷程,你輕視了它。今天就算是考試完了,所有都得零分,我告訴你們,通知教務處記錄下來,佛學考試全體零分,沒有一個背得出來的。連十二因缘最起碼的都背不出來,叫你背三十七道品,你背得出來?一個名字都不差的,你背得出來?你們注意啊,你們出去天天講宏法利生,我看你還是“留發利生”算了吧,真的哎。你們居士們也是一樣啊,不要看人家的笑話,你們說是在這裡聽課……

你們將十二因缘看得那麼簡單,是因為你們真的沒有用功啊。你先把它畫成圓圖看,一個個寫出來,它的關係,我過去上課時都給你們嚴重地講過了,關於物理世界的,關於心理精神世界的,關於三世因果的,一切都在內。而修聲聞道、小乘道,是必然要先了的,了無明……你看《心經》裡面都提到,“照見五蕴皆空”以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兩句話,十二因缘。

從無明開始,要了無明,無明缘行、行缘識……生缘老死,一個輪回。你要了生死,先要了最初的一個無明,“無明”不起“行”了。你們的念頭為什麼起來,沒有想的事情,打坐起來就想到,這是“行”來的,突然來的,“行”就是一股力量,轉動來的,怎麼轉動呢?後面還有個動力,從無明來的。無明又從哪裡來的?必須要把那裡的電源切斷,你要找啊,對不對?所以,你們都以為自己很高明。所以,我經常罵你們,我昨天诵戒時罵你們一無是處,今天我給你們證明了,對吧?最基本的,一無是處!十二因缘是個心路的歷程啊,你看佛經上多少次講過因十二因缘而證羅漢果的,你以為他們只背會十二因缘的名稱就能證羅漢果?他們是把心路的歷程倒轉去找。現在,我們這個階段是“有”,“有”的前面是什麼?(答:取)你在取不在取啊?(答:是)對啊,我們現在坐在這裡,把四大身體抓得牢牢的,這個就是取。取的前面是什麼?(答:愛)你愛不愛?你說:“我沒有愛。”你才愛自己呢,愛得要死,又怕生命早死了,打坐時碰了你的座垫都不高興,然後,碰你的身體更不行,侵犯你的時間更不對了,都是愛啊。一路一路嚮前面追,所以,你逆轉來倒追,你就找出東西來了,研究的東西就來了,你們哪裡用過功?哎呀,算了,不要說我又在罵人。

“於彼諸取蕴滅”,“取蕴”在十二因缘講,是在中間。我們人都在取,取就是執著,就是抓啊。我們取自己的身體、取名、取利,就是爭取嘛,人生本來就是爭取嘛。一個普通的人生,爭取是正常的,還說這個人好啊,很努力,很前進,很能夠進取啊,都是鼓勵的好名詞;以修道來講,這個取回轉來,一切“取”都不是的,尤其是對自己內在的一切“取”。因為有“取”心,情、愛、慾一樣都放不了。有取所以有受,我拿到東西就舒服,不拿到就悲哀,心理感受不同,所以,受與取都是連著的。所以,他在這裡講“無相”三昧,先把“取蕴滅”了,受陰沒有了,那麼“思維寂靜”。這個字有一點問題,不要動它,要對照一下別的大藏經典,可能是“極靜”,“思維極靜”,當然,這個“寂”也講得通了。就是說:這個時候要完全放下,等於你打坐,這個時候打坐放下。就等於修禅的初步,也等於密宗的初步,學密宗大手印等等的初步,“心住一缘”,兩個腿一盤一坐,什麼都不管。這個“缘”不缘一個光明點,也不要缘呼吸,什麼都不缘,“心住一缘”。住什麼缘呢?佛經說“無相心”,住在無相,什麼叫“無相”?“不低不昂”。

“雲何名為不低不昂?” 此心即不求空,念頭不想空掉,也不要妄念起來。起來也不怕,來了不歡迎,走了不歡送,這個念頭自然過來過去同你不相幹。然後在那裡“不低不昂”,一杆秤一樣平等地擺在那裡,也不這一頭翘起來——空了,就是這一頭翘起來了;有嘛,就是這一頭翘起來了,始終此心是平的。這個心境啊,使它像一塘清水,水波不興,水上的波纹都不動。但是,波纹動了有沒有關係呢?沒有關係,思想念頭動了,它是空的嘛,它又不防礙你,知道了……思想念頭在《楞嚴經》裡是比喻為客人嘛,客人進來了,你不理他,他自然走了,你主人坐在那裡就是寂然不動,這是無相心的三摩地。“不低不昂,乃至廣說”,“廣說”,很多的方法,可以做到這樣。但是,你不要認為這個就是定哦,這不過是各種三摩中的一種“無相三昧”而已。而已就是而已,沒有什麼了不起。把而“已”當成了不起,你就變成而己(jǐ)了,自己的“己”了,哈。

“違順二相,不相應故。” “違相”,煩恼來,妄念起來是違;“順相”,就是心境做到了坦然,很空的,也無煩恼,也無妄念。任何一點,任何一個境界,你抓住了都不對,就是空也不取,有也不取,平靜也不住,“違順二相不相應”,空跟有對他都沒有關係,就那麼下去,“無相”。

“又二因缘,入無相定。” 入無相定蛮舒服的哦,很容易進來的。

“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二正思惟無相界故。” 要想修到無相定的境界,有兩個方法,有兩個門路,第一個,“不思維一切相”,“相”就是一切境界,都不要,乃至光也不要,佛菩萨也不做,什麼都不要。但是不要落在昏沉啊,昏沉就不是了,只是無相,不可以昏沉。第二個法門,可以用“思維”,思維什麼?“無相界”,思維做到無相,“不低不昂”。

“由不思惟一切相故,於彼諸相不厭不壞。惟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於無相界正思惟故,於彼無相不堅執著,故名不昂。” 他說,正思惟無相者,第一點,由於不想“一切相故”,一切境界我也不求,坐起來定著就是定著,“於彼諸相不厭不壞”,我眼睛如果張開,看到外面的窗子,看到前面的人,人就人,我也不叫你站開。“噢,我要打坐了,你不要吵我。”那就著相了,有個人相在前面。我管你是個人也好,阿猫也好,阿狗也好,阿婆也好,阿公也好,我反正把你這個相沒有了,不管了;你也看到他,不是沒有,“無相”不是沒有。你說:“我還看得到啊!”當然看到了,但你心裡沒有事啊,我管你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阿猫阿狗,阿公阿婆啊,乃至佛也好、魔也好、菩萨來也好——我也無相,看到等於不見,這個樣子,一切無相。“不厭”,我不討厭,譬如我正要打坐,你站在我前面:“我火大了!”內外相皆著了。你在我目前走來走去,我也無所謂討厭一切無相。

所以,若真做到無相境界,你說哪裡不可以修道啊?一定要在茅棚裡才修道啊?你若能夠做到無相境界,我買張票,請你到跳舞厅去,今天晚上都是我買單。你到那裡“無相”,非常舒服,音樂也好,看到人在那裡跳起來也好,舞起來也好,很舒服,那裡是“娑婆極樂世界”。看這一切眾生,一切華爾茲也好,茲爾華也好,一切菩萨皆在念佛、念法、念僧,你就會到達這個境界,哪裡都可以去;沒有這個境界啊,你佛堂裡都不能去,進佛堂就著相。你看那些阿公、阿婆拜佛燒香,那一幅著相的樣子:花兩毛錢買一只香,要求發一千萬的大財,那種貪心的樣子,對不對?三根香蕉拜三拜,然後要兒子好,孫子好,丈夫好,要發財,功名富貴統統要,最後還把三根香蕉包回去,跟孫子兩慢慢分著吃。哈,這種心理能學佛啊?還是做什麼?無相。“不厭”,即對一切境物,好壞,環境沒有厭惡,也不討厭任何一個人,也不討厭任何一個清淨與不清淨。

“不壞”,怎麼叫不壞呢?所謂“無相”,即“不壞”一切相而無相。山還是山,水還是水,不過山水同你不相幹。譬如唐人李白的兩句詩,“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他著相不著啊?對,著相。他只是“相看兩不厭”而已,還在著“山”相。陶渊明的“採菊東篱下,悠然見南山”,著相不著相啊?著相。可能陶渊明那幾天生了眼角膜炎的病,眼睛斜著來看,因為採菊東篱下在這邊,怎麼“悠然見南山”呢?他眼睛不是斜的嗎?(同學:南山也許就是山之南,是終南山也未可知。)噢,這樣啊,他在東篱下就看到了啊?哈,是有人同你一樣這樣解釋的,可是陶渊明的那個環境不在終南山,哈,他在江西啊,終南山在陕西啊。(同學:……)可以那樣解釋,若你到江西陶渊明的家鄉,他家住在山之南,“悠然見北山”可以,哈……



“此三摩地略有二種。一者方便。二方便果。言方便者。數數策勵。思擇安立。於彼諸相。未能解脫。由隨相識。於時時中。擾亂心故。彼複數數自策自勵。思擇安立。方能取果。解脫隨相。於此解脫又解脫。故不自策勵思擇而住。是故名為極善解脫。若數策勵。思擇安立。方得住者。雖名解脫。非善解脫。又曉了果。曉了功德者。謂煩恼斷究竟故。現法樂住究竟故。又複滅道俱應曉了。即此二種。隨其次第。名曉了果曉了功德。又谛現觀阿羅漢果。俱應曉了。於見道位中。名曉了果。於阿羅漢果。名曉了功德。若於此處無有彼物。由此道理觀之為空。故名空性。即所觀空。無可希願。故名無願。觀此遠離一切行相故名無相。何故此中先說空性。餘處宣說無常故苦。苦故無我。後方說空。謂若無無我。無常苦觀終不清淨。要先安住無我之想。從此無間方得無願。是故經言。諸無常想。依無我想。而得安住。乃至廣說。彼於無常。觀無我已。不生希願。唯願無相專求出離。故此無間宣說無相。

複次雲何有尋有伺三摩地。謂三摩地。尋伺相應。雲何無尋唯伺三摩地。謂三摩地唯伺相應。大梵修已為大梵王。雲何無尋無伺三摩地。謂三摩地。尋伺二種。俱不相應。修習此故。生次上地乃至有頂。唯除無漏諸三摩地。雲何無尋無伺三摩地相。謂於尋伺。心生棄捨。唯由一味。於內所缘。而作勝解。又唯一味平等顯現。”(十二卷)

“複次。如世尊言。汝等苾刍。當樂空閒勤修觀行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者。謂能遠離卧具貪著。或處空閒。或坐樹下。係念現前。乃至廣說。名樂空閒。當知此言顯身遠離。”(十三卷)

……面對一切現象,就是說,一切現象現前的時候,包括身體內在的境界,所謂“不厭不壞”,也不空掉,也不要特別地把它破壞掉,打破了空不算空,你的心不管,不依空。所以“不加行作意思惟”,所以叫做“不低”, 如秤一樣,平的,不把它贬低。但是,“於無相界正思惟故,於彼無相不堅執著,故名不昂”,那麼,很平平地擺著,對於“無相”的境“界”可是要起“正思惟”。“正思惟”雖然不破壞目前的一切,於“無相”的境界也不要“堅執”,“哎呀,我要做到無相。”這就是把無相加高了,也不對,故對“無相”要“不堅執”,“故名不昂”。

“此三摩地略有二種”, 這個無上定的境界有兩種。

“一者方便,二方便果。” “方便果”沒有吃過,苹果吃過。第一是“方便”,第二是“方便果”。

“言方便者,數數策勵,思擇安立,於彼諸相未能解脫,由隨相識,於時時中擾亂心故,彼複數數自策自勵,思擇安立,方能取果。” 我們大家現在打坐、修禅、念佛,只能說你是在修念佛法門,只能說你在修禅定,但是,你沒有證果。道理在哪裡呢?修無相定有兩種,一個是“方便”,就是進門的方法,第二個是證得果。“言方便者,數數策勵”,“策”就是用鞭子抽自己,打自己,勉勵自己,隨時要管理自己,這個叫修行。隨時要努力“思擇”,即思維,“安立”這個無相境界,不管走路、做事、講話、待人接物,都要如此。“於彼諸相,未能解脫”,隨時想做到無相,但是,對於內外一切境界不能得“解脫”,雖然你在修無相。譬如我們大家,不管你隨便修哪一種定,都是大概三天五天中偶然會有一次的境界好一點,對不對?然後啊,大半個月,或者二十天都在痛苦中,所以,修行都是沒有得解脫。“由隨相識”,由於外境界的一切現象,內在自己心意識的作用,所以,隨時隨地“擾亂”我們的自“心”。“彼複數數自策自勵”, 那怎麼辦呢?不能反責於外界的環境,也不能反責於別人,只有自己鞭打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勉勵自己,“思擇安立”,自己研究參究自己,思擇“安立”,怎麼樣能夠達到無相、平靜,才慢慢能夠證得無相定的“果”位。

“解脫隨相,於此解脫,又解脫故,不自策勵思擇而住,是故名為極善解脫。” “解脫”了“隨相”,就是解脫了我們自己的心,不跟著外面的一切環境在轉,所以,“解脫隨相”。注意這四個字,像你們自己看書,這些地方好像都看懂了,就過去了,一考問你怎麼講呢?你苦死了,要想半天。所以,“於此解脫”,解脫就是於一切相上,隨當時的環境就能夠解脫的了,不著相。“又解脫故,不自策勵思擇而住”,因為得到了“解脫”以後,不需要隨時“策勵”自己住在無相境界上。因為,你隨時策勵自己住在無相境界上,是還有事在,還有這件事。所以,到這個時候,“不自策勵思擇而住,是故名為極善解脫”,就是“善”於“解脫”了。

“若數策勵,思擇安立,方得住者,雖名解脫,非善解脫。” 假設靠自己隨時警覺到,然後把這個境界拉回來,再把外境界丟掉,“雖”然也叫做“解脫”,不叫做“善”於“解脫”,程度有差別。

“又曉了果,曉了功德者,謂煩恼斷究竟故,現法樂住究竟故。” “曉了”即知道,知道自己證果了。怎麼叫做知道自己證“果”了呢?“曉了功德者”?“功”即功心,就是修持的功力到了,得道了,是什麼?自己心中無“煩恼”。所以,宋朝道家的得道真人張紫陽做了一首悟道的詩,叫《悟真篇》,“煩恼無由更上心”,到這個時候,想起來一個煩恼,起不來,是根本徹底地沒有煩恼了,這就叫做“煩恼斷究竟”,自然斷了,不是你有意去斷。那麼,煩恼切斷了,妄念切斷了,“現法樂住究竟”,“現”觀的解脫“法樂”的境界隨時都存在,得“究竟”果位,這就叫證果了。

“又複滅道俱應曉了,即此二種,隨其次第,名曉了果,曉了功德。” 到了這個時候,自然隨時在“道”中。“滅”一切的苦,“滅”一切的煩恼,不要求滅,自然滅掉了。等於火燒起來滅掉了,就沒有火了。隨時隨地在“道”中,隨時隨地都清楚的。所以叫做“曉了果,曉了功德”,自己知道已經證果了,“山泉绕屋知深淺”,自己曉得深淺,很清楚。

“又谛現觀阿羅漢果,俱應曉了,於見道位中,名曉了果。於阿羅漢果,名曉了功德。” 再說,仔細地“觀”察自己是不是證得了“阿羅漢”的“果”位。得果不得果,自己知道,等於你吃飯一樣,吃飽了沒有你自己很清楚,第二個人看不清楚的。“於見道位中,名曉了果”,就是“見道”了。怎麼叫見道?你們用教理來答答看?小乘的見道位是什麼?就不曉得了。所以聽你們講:“老師上課好啊……”自欺欺人的話,我聽都不聽,我一聽你們講就氣,煩就來,我的無明就發了。見思惑,哪五種見惑?貪、嗔、痴、慢、疑?那個是思惑。見道位中,那些見都空掉了。你們盡管在學佛,你們的見隨時著邊見、邪見、我見、身見,五見惑都在著啊隨時都在著五思惑,所以修道毫無效果的,不能證果。身見空了,前面的四見都要空,這還是見道位。但是,你思維上的貪嗔痴慢疑的影子還有沒有?那個習氣還在啊,所以,阿羅漢還有習氣的。

所以《維摩經》上講,維摩居士的房間裡,幾百羅漢坐在那裡,那些天女在居士的房間裡空中散花,那就是在跳舞啊,就是在逗你們啊,那個空中的花散下來,到了菩萨的身上自然掉下,沾不住,這些大阿羅漢身上都變成花羅漢了,都沾住不動了。為什麼沾住?雖然證了阿羅漢,但是“餘習未盡”,他的習氣吸力還在,所以天花著身。所以,你們看《老殘遊記》,我非常欣賞的一部小說,作者是劉鹗,有五首詩作得非常好,“刹那未除人我相,天花沾滿護身雲。”作得非常好,就是這個道理。這個“見道位中”,見解上,他證了果位,但是,思惑的習氣沒有斷。

所以,迦葉尊者多生累劫喜歡音樂的,聽到天龍八部裡的乾達婆等空中音樂人一彈音樂,迦葉尊者一邊在打坐,一邊還動起來了,他心動了沒有?沒有動,身跟著那樂章的拍子動,這是無始以來的習氣。所以,niushi畢陵伽婆蹉比丘多生累劫當皇帝婆羅門種,證了果位後,過河時叫龍王河神:“小丫頭,把水給我斷了,混蛋!”過去了。佛把他叫來:“你罵人?”“我沒有罵!小丫頭,你個混蛋,我幾時罵過你?”他搞慣了的,他多生累劫都指揮人,罵人罵慣了,他覺得不是在罵你啊,他很親切啊,這就是習氣。

“若於此處無有彼物,由此道理觀之為空,故名空性。即所觀空,無可希願故名無願。觀此遠離一切行相,故名無相。”空、無相、無願,三個境界都告訴我們了,這不是理論,要工夫身證到。所以,“於見道位中,名曉了果,於阿羅漢果,名曉了功德”,在這個“見道位”中,“名曉了果”;在“阿羅漢果”上叫“曉了功德”,不叫“曉了果”,地位不同,名稱不同。

“若於此處無有彼物,由此道理觀之為空,故名空性”,看一切物理世界,住眼一看,也等於禅宗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換句話說:見人不是人,見狗不是狗,見好看的也不是好看的,見不好看的也不是不好看的。由此理推就懂了,這是“空性”初見空性,還是外空。“即所觀空,無可希願,故名無願”,那麼,見到外空相,外境界一切空了,內在跟著也空了,所以,對於空的境界無所“希”求,所以叫做“無願”。“觀此遠離一切行相故名無相”,無願裡面本來空的,就沒有一切“相”,所以叫“無相”。

“何故此中先說空性,餘處宣說無常故苦,苦故無我,後方說空。” 那麼提出一個問題了,為什麼佛說法在這裡是“先說空”呢?在別的經典上先說“無常”,再說“苦”、“無我”,最後才說“空”?

“謂若無無我,無常苦觀終不清淨。” 答複:假設修行先沒有證到“無我”的境界,所謂看外界一切“無常”,看世事一切“苦”,這個“觀”行永遠做不到究竟“清淨”,只是嘴巴上講理,你沒有證到。

“要先安住無我之想,從此無間,方得無願。” “先”要做到,修持到“無我”,不是理上到,而是“安住”,是身心“安住”在境界上。“從此無間”,沒有間斷地,行住坐卧隨時隨地“無我”相,才“得無願”。

“是故經言,諸無常想,依無我想而得安住。” 所以一切“無常”的“想”是由“無我想”來的,先證到“無我”,自然一切“無常”觀行就做到了。那麼,在這個境界上可以“安住”,定下來。

“乃至廣說,彼於無常觀無我已,不生希願,唯願無相,專求出離,故此無間,宣說無相。” 再詳細地說,觀一切行無常,因為“無我”,看一切外界的行“無常”,所以對於世間一切無“希”求。無希求不是灰心,就是利了人家,幫助了人家,救了人家的命,覺得這是應該的,沒有什麼希求,沒有求得還報,也沒有覺得自己了不起。所以,“唯願無相,專求出離”,一切“無相”、無“願”而做,只想“出離”三界。“故此無間宣說無相”,“無間”即永遠,沒有間斷性地,“無相”的重要。

“複次,雲何有尋有伺三摩地?謂三摩地尋伺相應。” 什麼叫做“有尋有伺”?就是起心動念還要找,是做工夫的階段,這個境界就是,你的心一下瞎猫撞到死老鼠,撞對了,一下又沒有了,掉了;有兩天坐起來很好,有一下坐起又不對了,又要去找回來,“有尋有伺”地。

“雲何無尋唯伺三摩地?謂三摩地唯伺相應,大梵修已,為大梵王。” 就是說,不需要尋找,永遠在這個境界裡頭停留,清淨。但是,沒有大的進步,雖然有清淨境界,並沒有證得菩提。可是,了不起哦,這個樣子是色界天大梵天的大梵行,你不要輕視它啊,你夢想都達不到的。修到了大梵天你就享福了,然後,五千、一萬天女服侍你;然後,人間的這一切富貴,那何足道哉啊,你還修不到啊,可是要隨時念念在清淨中才行,是修大梵行,“梵音清淨”也就是這個道理。那就要做到“無尋唯伺”地。

“雲何無尋無伺三摩地?謂三摩地尋伺二種俱不相應。” 隨時在定境界裡,不需要“尋伺”了,不需要去找這個境界,也不是停留在這個境界。

“修習此故,生次上地,乃至有頂,唯除無漏諸三摩地。” 超過了色界大梵天的境界,到了“有頂”天,有頂天即大自在天。“唯除無漏諸三摩地”,雖然功德修持到了升色界有頂天,但是,要想證得小乘阿羅漢的“無漏”果還談不到。

“雲何無尋無伺三摩地相?謂於尋伺,心生棄捨,唯由一味,於內所缘而作勝解,又唯一味平等顯現。” 到了“無尋無伺”,無功用,差不多了,快等於菩萨的無功用地,到了這個境界,一切用功的心理不要用功了,自然都在定境界裡。譬如舉一個例子,講禅宗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是有尋有伺,非要做工夫清洁、打磨它不可,對不對?到了六祖說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尘埃?”無尋無伺了。到了無尋無伺的境界,“唯由一味”瑜伽,就是這個樣子,一道平等,泰山的路,筆直地去,就是“一味”。“於內所缘而作勝解”,在這個境界上,你內在的智慧開發了。“又唯一味”,這個境界“平等顯現”,隨時隨地呈現,修證的工夫才算是到達。

……下面到十二卷終,這些你們要自己看啊……以後考試是你講給我們聽。若讓我一點點地講,《瑜伽師地論》可以講五到十年啊,對你們又有什麼用?自己不努力沒有用,依賴心沒有用;策勵自己,非要自己策勵,自己啃進去。而且,你們自己研究懂的,比聽我講懂的,得受用萬倍。聽過了,下了課,沒有事了,理論好像懂了,事上做不到。等到你自己一邊看,一邊進去了以後,那是受用無窮,你們慢慢去啃,好不好?我給你們講下去就完了。關於你們這一生修持需要的,這裡面太多了,叫做美不可勝收。若開始講另一段,就又要講下去,結果,老師變成了千手千眼、千張嘴巴,然後你們生一千個耳朵來聽,因為,我纵然有一千張嘴巴,你只有兩個耳朵還接受不完,所以,要靠自己是心意識來。

……上面的十二卷講了一半,其它的你們自己研究。“哎呀,老師啊,我連文字都看不懂。”我怎麼不曉得呢?所以叫你們努力學文字啊,叫你們努力學國文啊。國文學不好,買兩部字典來查嘛,國語字典上的每一個字都要認得,解釋得出來,走笨路子嘛,買部《辭海》……我有一位朋友把一部《辭海》都讀完了,一條條地讀,結果了不起,做了秘書長,很高的位置,學問都從《辭海》上求來的也有啊。你們的國學為什麼不這樣學?懶啊,“不自策勵”四個字。然後,眼高手低,看起來就是現代青年受的教育的結果,這樣也懂,那樣也懂,門門通,樣樣溫,這個是很可憐的,要獨自研究。

現在,講我們出家的比丘,聲聞道一定要修。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三” 這是修三昧止觀的境界。

“複次如世尊言,汝等苾刍,當樂空閒,勤修觀行,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者。” 佛吩咐我們出家的同學們,說你們“比丘”應該“樂”於“空閒”的地方,清淨的地方,“勤修觀行”,努力地“修觀”。怎麼去修呢?“內心安住正奢摩他”,正的止觀,正的定境界,正路子。定是共法啊,外道、邪魔、凡夫都有定境界,都有他的定力。但是所謂修出離道,尤其是比丘們修出離道,修法要“正奢摩他”之路。

“謂能遠離卧具貪著,或處空閒,或坐樹下,係念現前,乃至廣說。名樂空閒,當知此言顯身遠離。” 出家人“謂能遠離卧具”,我們做不到啊,你們要求睡眠不夠呢,少睡點都已經很生氣了,還“遠離卧具”?“遠離卧具”是什麼?只坐不卧,頭陀行,不倒單,“遠離卧具”的“貪著”。因為人躺下來睡是真舒服啊!我是發現世界上萬事莫如“一被蒙頭萬事休”,這是我的詩,被子蒙起頭來,萬事不空而空,天下無比此之樂也。所以,我是到了中年以後才知道,我的袁老師有一天跟我講:“懷瑾啊,你不曉得那個回笼覺之舒服啊!”他有一天跟我講,他在書房裡起來,我在給他打掃書房。怎麼叫“回笼覺”?你們講講看,(答:……)回笼覺是皇帝的覺啊……

“若能於內九種住心。如是名為內心安住正奢摩他。當知此言顯心遠離。若樂處空閒。便能引發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若內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發毗钵捨那。若於毗钵捨那善修習已。即能引發於諸法中如實覺了。複次。如世尊言。汝等苾刍。於三摩地。當勤修習無量常委安住正念者。謂先總標。於三摩地。勤修習已後。以三事別顯修相。無量者。謂四無量。常委者。謂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故名常委。安住正念者。顯於四念住。安住其心。何故說此三種修相。謂依二種圓滿故。一者世間圓滿。二者出世圓滿。修無量故。便能引發世間圓滿。修正念故。便能引發出世圓滿。常委修故。於此二種速得通達。由此因缘。處二中說。是故但說三種修相。又無量者。顯奢摩他道。住正念者。顯毗钵捨那道。常委者。顯此二種速趣證道。又無量者。顯趣福德行。住正念者。顯趣涅槃行。常委者。顯趣二種速圓滿行。先於奢摩他善修習已後與毗钵捨那方得俱行。修此二種三摩地故。如實覺了所知境界。”(十三卷)

(太監叫皇帝)當然聽不見,晚上又喝酒、又吃,吃喝玩樂都來,那些普通皇帝睡到那個時候最舒服。尤其人覺睡最舒服的時候就是早晨4、5點鐘,漏丹、做夢也是那個時候,所以,每個漏丹都是那個時間漏的,所以,丛林下這個時間一定起來。那麼,太監過大概半個鐘頭又叫了,不叫睡不醒啊,祖宗的法制……金盆洗臉,其實也不是黃金的了,是銅盆镶著金,開水一打,熱帕子一放,老太監一來,小太監跟在後面,皇帝的龍袍捧在手上。在皇帝還在睡覺的時候,老太監:“請聖上起駕——”不管皇帝不答應,熱帕子在他臉上一捂,“哎,該醒了!”後面的小太監一推就坐起來,龍袍加體,迷迷糊糊,臉給他擦一把,就那麼去上朝了。這樣坐上銮仗,抬到朝庭,坐在那裡大概就叫做九五之尊昏頭昏腦,真是“昏君”一個,哈。再加上宣統皇帝還喜歡帶個墨鏡,你曉得下面在幹什麼?好多人“萬歲!”看著密密麻麻,螞蟻一樣都跪著。反正他坐在上面,閉著眼睛下面也看不清楚。然後,公事處理完了,天亮了。回來,還迷迷糊糊,頭昏的,再跑去睡一覺,這叫回笼覺。

我看到丛林上的和尚也一樣,3、4點鐘起來上殿,不像你們這樣上殿啊,你們一邊做一邊肚子裡在埋怨,人家丛林上上殿真是啊,早晨全堂功課,人又多,統統做完,誰都不馬虎,真修行的地方。做完了,不過喝一點稀飯。喝完了,進參,回寮房,打坐的打坐,有些人就睡覺了,這個時候誰也不管了。這一覺睡醒了,差不多了,有時候一睡就到中午上供。但是你要曉得,你以為出家個個都能這樣啊?這是要老資格一點的,出家的資歷不夠,也沒有機會給你睡回笼覺,還是要做事的。一個庙子那麼大,就是落葉掃掃完,要多少人工啊。

所以,那個回笼覺一睡啊,無天無地,那是很舒服。所以,人躺下來睡覺是很舒服的,舒服者已經放逸,偷懶。所以,勤修行,“遠離卧具貪著”是很難的,這一條我們就難以做到。

“或處空閒,或坐樹下”,“空閒”並不是說時間空啊,是沒有人的地方。你們現在想找個沒有人的地方坐坐,我告訴你們,很多人到了沒有人的冷庙孤僧,他自己眼淚就掉下來了。到了晚上,嚇得你啊,毛孔裡鑽出一個“悚然”來,哈。那風吹草動,你還打坐,修空念頭,無相?統統是相!尤其是老房子,表面好看,到了晚上,一個人坐在那裡,“啪”,東一下,西一下,把你嚇死了,新房子不會嚇,老房子裡不曉得什麼東西啊。獨處空閒無恐怖已經很難,你們不要吹了。

“或坐樹下”,你做到啊?半夜就下來小青龍啊(竹葉青蛇?),防風啊、紫甦啊,一大堆都是吃不飽的**。所以你看頭陀行,戴一個雨伞那麼大的鬥笠,為什麼那麼重的蒲團背在身上?防止下面有水啊,晚上下雨就那麼坐著。你們看《指月錄》二祖的弟子weiman有位禅師,下雪天到庙子上掛單,庙子的山門三門已經關了,大丛林不好叫門啊,他只好拿個蒲團門口一坐。夜裡下雪,第二天打開門,北方的雪把山門外的門口都封了,或者一夜下了那麼高的雪,門開不開啊。所以,到了第二天下午勉強打開了,一看,雪地中有一位和尚坐著,方丈和尚出來一看,他坐著入定了。四週都是雪,堆得那麼高,他人坐的範圍雪冻不起來,什麼工夫啊?所謂四加行的得煖了,雪冻不攏來,頭陀行。“或坐樹下,係念現前”,就是一念,心一境性。

“乃至廣說,名樂空閒”, 所謂“名樂空閒”,不是像你們說的:哎呀,上課的時間少一點,空閒就多了,那是偷懶。“空閒”是指空旷的地方,閒靜的地方。怎麼叫做“空閒”呢?“當知此言顯身遠離”,就是說,把自己的這個身子,身心離開這個尘俗的世間。

“若能於內九種住心,如是名為內心安住正奢摩他。” 內心的工夫有“九種住心”,叫做“心安住正”的修止。你們在家的居士要學佛,這個就是正修行之路,這叫修行。你以為三根香蕉拜拜,那裡出點功德,這裡送本經書,那是種種善根而已啊,正修行是“正奢摩他”,入定。

“當知此言顯心遠離,若樂處空閒,便能引發內心安住正奢摩他。” 要知道這“內九種住心”是講“顯心遠離”,明確地告訴你心要離開尘俗世間。我們大家學佛修道,講句良心話,大家坦白地說,世間的一切都要,道也要,對不對?你們不要谦虛了,不要客氣了(眾笑),是不是都要?檢查一下自己,(有答:對)對,你答應對就是誠實之言,是誠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說我不是,絕定是妄語。所以一般人,尤其是居士們學佛,哪一樣他不要?功名富貴也要,然後聽到什麼財神法、雙修法,那求之不得的啊**。“世間哪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那多好!你看,貪心多大!所以注意啊,正修行之路,現在給你講這個。

所以,“心”若能真“遠離”,身遠離有什麼用?身跑去出家,住在山上的庙子後面,住茅棚,以為我是清高,清淨,你這個正是大貪,大毛病,因為你對於這個世間有“低昂”之心,自命清高而已,你此心沒有真遠離。要心“知此言顯心遠離”,注意啊,這個“心”字要把它圈的大大的。

“若樂處空閒”,你愛住茅棚是不是“樂處空閒”?你是偷懶。“樂處空閒”是頭陀行,跑到孤峰絕頂去修。譬如釋迦牟尼佛出家後,一個人跑到雪山修定,鸟在頭上做窝了,頭都不敢動。那不要說是人不到的地方,鬼都不到。你試個一年、兩年、三年再說吧。說:“我現在住茅棚,後山的都住過!”住了幾個月,有時候二十天就下來看看我,然後,我還給你送牛奶啊,送東西上去。那叫“空閒”啊?我的娘啊!那是有人照應啊。要“樂處空閒,便能引發內心安住”,要“顯心遠離”,才能“引發內心安住正奢摩他”,這裡講的都是修止啊,出家人注意,“正奢摩他”。

“若內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發毗钵捨那。” 得真正的止,才能起真正的觀。

“若於毗钵捨那善修習已,即能引發於諸法中如實覺了。” 真正的正止正觀做到了,在一切佛法中開悟了,真正地開悟了。“如實覺了”,要注意“如實”,切切實實地做到,悟了。這是綱要,所以特別挑出來給你們講,尤其是對出家的同學們。

“複次如世尊言,汝等苾刍,於三摩地,當勤修習無量、常委、安住正念者,謂先總標,於三摩地勤修習已,後以三事別顯修相。” 現在彌勒菩萨講的,都是引證佛說的,更加慎重地告訴你。譬如佛說:你們一切出家的“比丘”們,對“於三摩地”正止正定的境界,“當勤修習”四“無量”心,“常委、安住正念,謂先總標”,這是第一個綱要。“於三摩地當勤修習”以後,真修到真正的止觀定境界之後,“以三事別顯修相”,有三個範圍告訴我們修行之路:

“無量者,謂四無量。常委者,謂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故名常委。” 所以你們看,儒家跟佛家一樣,孟子說修行,修養的道理,“心中必有事焉”,就是有那一件事,所謂一念不在腔子裡,此心就是散亂,所以孟子告訴我們“必有事焉”,每天就有這麼一件事,就是“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故名常委”,而自己內心曉得:我現在是做什麼?我是在出家以後修道,不要忘記了自己的正業。

“安住正念者,顯於四念住,安住其心。”“安住正念者”是安住“四念住”,“安住其心”。

“何故說此三種修相?” 這都是大綱,一個出家的比丘要怎麼樣叫修行?隨時隨地內心中都是這“三種修相”無量、常委、安住正念。

“謂依二種圓滿故。” 為什麼要這樣修行呢?有“兩種圓滿”。

“一者世間圓滿,二者出世圓滿。” 出家還要修“世間圓滿”?你看:

“修無量故,便能引發世間圓滿。修正念故,便能引發出世圓滿。常委修故,於此二種速得通達,由此因缘處二中說,是故但說三種修相。” 這都還是說綱要,這一卷開始的綱要,大綱,下面一點點地都告訴你了。所以,你抓到一部《瑜伽師地論》,你一輩子的修持就夠了。講大綱,這是佛學真大綱;講修持境界,顯密圓通都有。

“又無量者,顯奢摩他道。住正念者,顯毗钵捨那道。” “無量”是止觀道的止定;“正念”是觀。

“常委者,顯此二種速趣證道。” 止觀常常在心中就是常委“必有事焉”地去修,很快“證道”。

“又無量者,顯趣福德行。” “無量者顯趣”,福德成就,世間的功德圓滿。

“住正念者,顯趣涅槃行。” 所謂“正念”,最後證得涅槃,證得道。

“常委者,顯趣二種速圓滿行,先於奢摩他善修已,後與毗钵捨那方得俱行。” 必須先修到止、定的境界然後再修觀,才能夠得止觀俱行。你們都是跳動、散亂。

“修此二種三摩地故,如實覺了所知境界。”修世間及出世間兩種定,才能真實了解所知的境界。

……下面一路就是講修定的。為什麼要趕快跳到這裡講?尤其我們這裡的重點,是希望、偏重,你們諸位是修持的,尤其把比丘的修持之路、之道,希望給你們講清楚。



“複次。如世尊言。修靜慮者。或有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廣說如經。嗢柁南頌。雲何等持善巧。謂於空等三三摩地得善巧故。雲何非等至善巧。謂於勝處遍處滅盡等至不善巧故。雲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謂於十種遍處等至及無想等至。若入若出俱得善巧。非於三三摩地。雲何俱善巧。謂於彼二俱善巧故。雲何俱不善巧。謂於彼二俱不善巧故。如是於先所說等持等至中。隨其所應當善建立。又說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者。謂於等持名句文身。善知差別。非於能入等至諸行狀相差別。雲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謂如有一善知能入隨一等至諸行狀相。亦能現入。而不善知此三摩地名句文身差別之相。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別。有諸菩萨。雖能得入若百若千諸三摩地。而不了知彼三摩地名句文身。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別。乃至。未從諸佛所聞。及於已得第一究竟諸菩萨所而得聽聞。或自證得第一究竟。雲何為住。謂善取能入諸三摩地諸行狀相。善取彼故。隨其所慾能住於定。於三摩地無複退失。如是若住於定。若不退失。二俱名住。雲何為出。謂如有一於能入定諸行狀相。不複思惟。於不定地,分別體相,所攝定地不同類法。作意思惟出三摩地。”(十三卷)

“複次如世尊言,修靜慮者,或有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廣說如經嗢柁南頌。雲何等持善巧?謂於空等三三摩地得善巧故。雲何非等至善巧?謂於勝處、遍處、滅盡,等至不善巧故。” 就是說,修定做工夫的人,理論上講有兩種分別:一種叫做“等持”,就是平等境界修持的,修持什麼呢?空、無相、無願的境界,或者稱空、無相、無作的境界。但是,***你有空、無相、無願的境界,並沒有到達某種層次,哪種層次/情形呢?就是“等至”,不能同時到達。“於勝處、遍處、滅盡定”八勝處、十遍處等等不“善巧”,就是很困難,沒有這個方便,都是平常做工夫瞎猫撞到死老鼠,工夫來找你,你並不能做工夫。哪天碰到身心好一點,打起坐來還像個樣子,是工夫找你,你自己作意就做不到。所以說,在修行中,沒有達到這個程度。

“雲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謂於十種遍處等至,及無想等至,若入若出,俱得善巧,非於三三摩地。” 怎麼樣叫“等至善巧”做到了而並非“等持善巧”,還在修持的路徑上,就是說,對於“十種遍處”,空無邊、識無邊等等,**滅盡定等等,乃至外道定的“無想”定等等,任意出入,愛到哪個境界就到哪個境界,“若入”,入這種境,“若出” ……哎,你們坐在後面的人,窗子對著後腦,兩個鐘頭下來,包你回去傷風感冒,這還要我替你招呼啊?自己都不知道,後腦發涼就不對了。要開就開上面的窗子,連這樣一點事情都要管,很多人說“老師啊,你不要管這些事,小事不要管。”對呀,小事若有人會管就好了……那個開不開,下面的關起,上面的可以打開,讓空氣流通。像這種地方,若有人曉得就要注意,這也是做功德,是替大家著想,不是替自己。個人只管自己,找個好地方就算了,世界上的人都這樣。所以說,在每一個定境“若入若出”,自由出入各種定境才是等持善巧,並非“於三三摩地”。

“雲何俱善巧?謂於彼二俱善巧故。雲何俱不善巧?謂於彼二俱不善巧故。如是於先所說等持等至中,隨其所應,當善建立。” 這是分兩種了。怎麼樣叫做同時,共同都能做了,“俱善巧”?對於這兩種,“等持”、“等至”,愛怎麼樣都能夠“從心所慾而不逾矩”,就是說,對於前面所講的“隨其所應,當善建立”。一個真正的比丘,真正懂修持的,應該到達這個程度,那就可以為人天師表,人間的福田了。

“又說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者,謂於等持名句文身,善知差別,非於能入等至諸行狀相差別。” 理論上,另外的一種解釋。什麼叫“等持善巧”呢?就是說你在修持的階段,甚至已經到達了那個境界,“非等至善巧” ……對於這種差別,還要另外一種解說,就是說,出家的比丘是“等持名句文身”,文章好,經教好,如明朝的憨山大師、宋朝大慧皋、圓悟勤、藕益,明朝的四大老,教理文章都非常好,經教的理論透。“名句”,即佛學的名詞,文句;“文身”,即文章的本身,佛學也有翻譯為“文身”,身體的身。文章本身也是個話頭,譬如釋伽牟尼佛的中文翻譯稱為釋伽文佛,文章的文,他人已經涅磐了,報身涅磐了,但他的法身,尤其是“名句文身”留傳萬古,此身也是不生不滅的。所以,說文字不重要,但有這麼重要。我這兩天眼睛不好,你們的考試卷我沒有看,大概晃一下,“名句文身”越來越蹧,煩恼妄想是越來越大,很可憐。

所以說,另一種解釋什麼叫“等持”,是“名句文身”“善知差別”,任何文章經典拿到一看都清楚,善於知道經典的差別。“非於能入等至諸行狀相差別”,理論都對,但是不能“等至”,隨便到達“行狀相”,修行的工夫,“行狀”,那個境界做不到,理論會講,“名句文身”文章都很好。

“雲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謂如有一善知能入隨一等至諸行狀相,亦能現入,而不善知此三摩地名句文身差別之相,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別。” 怎麼叫“等至善巧”?就是說,有些人工夫到了,智慧不夠,自己入了某一種境界還不曉得是什麼,把昏沉當成入定,睡眠當成打坐,打坐明明出定了,他自己還搞不清楚:“哎哟,我在昏沉中噢,在睡眠啊。”沒有智慧。所以,只能說他有“等至善巧”,工夫有,但是,“不善知此三摩地”,自己到了什麼境界都不曉得,這是“名句文身差別之相”不懂,在教理上是哪一條、哪一點,他不懂。“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別”,他自己到了某一種定的境界,他自己也搞不清楚。

其實,像你們大家,一切凡夫都有定境,天生就有定境。但是,是哪一種境界呢?所以說,你們對自己的心理狀態,自己都摸不清楚,動不動就:“老師……”老師沒有用啊,老師是老師,你是你。老師告訴你了,哎呀,修行都要依老師了,老師一講我就懂了。下面的老師沒有講,你又不懂了,那你永遠都是笨蛋。看起來是個乖學生,叫聲老師,但是你永遠是個笨蛋。老師說:“二層樓就在三層樓的下面,一層樓的上面。”“哎呀,就是靠老師,這一講我完全懂了。”那四層樓、五層樓在哪裡?你又不懂了,這有什麼用?所以,就是這個道理,要你們自己站起來。諸善知識,一切佛菩萨的教化都是要你們自己站起來,自己站不起來沒有用的。

“有諸菩萨,雖能得入若百若千諸三摩地,而不了知彼三摩地名句文身,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別,乃至未從諸佛所聞,及於已得第一究竟諸菩萨所而得聽聞,或自證得第一究竟。” 當然了,不只是小乘道聲聞眾的比丘,菩萨們也如此。所以說,初地菩萨不曉得二地的事,二地菩萨不曉得三地幹什麼。等於我們這裡一樣,下面一層樓的不曉得上面樓的在幹什麼。有些菩萨也是這樣,到了菩萨地的境界,那就大了,“若百若千”種“三摩地”定境都能到。但是,菩萨的力、智波羅蜜沒有圓滿,雖然到了那個境界,還不認識這是什麼。所以,禅定工夫是很重要,思維修更要重要。

他說,這些“菩萨”也不能了解其它“三摩地”的“名句文身”,它的理論在哪裡,這是個什麼境界。而且,自己到了也不知道。“乃至”說,也沒有在“佛”前面聽過;乃至說,在得了“第一”義“究竟”的大菩萨們前面也沒有聽過,所以自己搞不清楚。因此,在菩萨地,要三大阿僧祗劫慢慢修。有些呢,永遠停留在菩萨地,或者初地、二地的境界……一停留就是一大阿僧祗劫,或者半大阿僧祗劫,很難求進步。進步是福德資糧、智慧資糧,尤其是福德最重要。

“雲何為住?謂善取能入諸三摩地諸行狀相,善取彼故,隨其所慾,能住於定,於三摩地無複退失。” 怎麼叫“住”在定境界呢?什麼叫入定呢?就是說,他能夠深入地了解一切三昧境界的“行狀”,境界,理上統統搞清楚了。隨他自己的“慾”樂“所慾”,要進哪個“定”就進哪個定。所以,“於三摩地無複退失”,進去了不會退。

注意哦,要看書本哦,你們不看書本光聽沒有用哦,你們有些想打坐的,閉著眼睛,以為是:我聽懂了,我何必看書本——你的名句文身是永遠不會,對於文字般若始終是笨蛋!作不好文,寫不好東西,道理就是如此。寫一個片段,一點,短的寫幾句會寫,叫你寫一個連帶性的長篇,你的名句文身就沒得抓了,就寫不出來,然後說:“何必呢,那啰啰嗦嗦的,要言不煩嘛,只要重點拿住就好。”自欺欺人之談!所以你看,諸佛菩萨樣樣都要會,“何期自性具足萬法”,你怎麼不具足呢?要文的就文的,要武的就武的,要世間法就世間法,樣樣都要會,要如此才叫發大願,才能夠成就大功德者。你們不要在小之又小的小地上住下去,最後都是屬於外道比丘,外道姓,嚴重得很,要特別注意啊。我講的,你到經典上對對看,不同此說者即是魔說,同意此說者方是佛說。

“如是若住於定,若不退失,二俱名住。” 譬如說,你們大家現在在學靜座,也談不上定,但是,不能說你這個不是定啊,是凡夫定。你說“我兩條腿都痛死了,那還是定啊?”當然是定啊,“腿痛定”啊。定在哪裡?定在腿痛上啊,對不對?當你打坐起來,腿痛的時候,你念念都知道嘛,你在腿痛上。這個腿痛定就是凡夫定,地獄定,你在受罪報,你頭痛就是在“頭痛定”上。所以說,定業定業,當你受痛苦的時候,你想求解脫,把它看空,你做得到嗎?做不到,地獄定啊,業報的定。你們情緒不好,頭腦不好,身體多病,你就是在定業受報啊。那像定時炸彈一樣,該到哪個時候不好,你就不好。住在定業上也是定啊,噢,我不講你就不認識,對不對?自己在定業果報的這個業力的定境上,這就是凡夫,非常痛苦,你就解脫不了。

所以,我們哪個不在定啊?你看你們每天定不定啊?入哪一種定啊?你每天到十一、二點鐘,就馬上進入那個“黑黑定”,就要困了,你的定力多深呐,你到那個時候,非入這個定不可。早晨睡夠了,你就非醒來不可,你說我要再睡八個鐘頭,你睡睡看,你睡在床上還是不動,我算你有定。你是定住受業報的那個定,受報應。所以解脫,要饮食睡眠一切等等,我要不吃就不吃,我要睡就睡,我不睡就不睡,就要把它轉了,你做得到嗎?所以凡夫也有定,業報啊,所以叫定業,定業也是定啊。那麼,你把定業的道理了解了,你才曉得出世法是如何得定。等於我剛才講,你們打坐腿直痛,好像不是定,你是在那裡受報啊,一分一分地挨啊。那個時候,萬事不如引磬響啊,引磬“叮”一聲,哎呦,得無比的解脫之感!那是最親切的,最親切者就是引磬聲而已啊,就有那麼大的感覺,對不對?我們彼此都有經驗過哦。所以,有智慧的人,由正面就了解了反面;由反面的事,你就了解了正面。所以,入定的人都叫做入定。

所以,真正得了定,我一上座,要入哪一種定境就入哪一種定境,這才叫做入定。要把自己全身的感覺拿掉,沒有身體的感受,那麼受陰盡,得“受蕴空盡定”;要在這裡一念清淨就清淨,你做得了主嗎?你們靜坐統統跟著生理、心理的業力在轉,所以,每個都不能說是進入了定境,得到定,做不了主,不能說入定。譬如,我做得了主的人,我要入這個門,就從這個門入進來,要從後門入進來,就從後門,你做得了主的,這叫入進來。你說我們入什麼?如犯人一樣,讓警察牽著走,要把你關在哪個牢裡去,你就得進哪個牢裡,你做不了主。若你今天身心好了,打坐就清淨一下,身心不行就絕對清淨不了,這個叫做入定啊?這不是自欺欺人之談嘛,懂了嗎?所以,入定、住定,這樣叫“住”。

“雲何為出?謂如有一於能入定諸行狀相,不複思惟,於不定地,分別體相,所攝定地不同類法,作意思惟,出三摩地。或隨所作因故,或定所作因故,或期所作因故,而出於定。”怎麼樣叫做出定呢?“一”個比丘真修持到“入定”了,“行狀相”,“行狀相”三個字簡單講過去了,那個境界嚴格講,什麼是“入定諸行狀相”,不同哦。因為我講到這就過去了,你們也沒有人問,可見你們對於名句文身是聲聞的聲聞,聽聽而已:“哎,老師多講點,好聽啊。”好聽!我不是唱戲的,什麼好聽!你們自己頭腦一點都沒有,腦子如豆腐渣子一樣。“行狀相”三個字裡頭包含都多得很。怎麼談“行狀”?入定了,臉色不同了,氣色不同了,身體不同了,外面形體一切都不同了。真入定的人,你工夫有沒有進步,你性情、氣質的變化……走路也不同,講話也不同了。不是說打坐時這一下,這一下有什麼用?真正一刹那間入定境界,他的“行狀”,行為的狀況,那個現象完全不同。行為狀況就包括多得很,所以,我講“行狀相”,就緊著看你們,有沒有一個人問:“老師啊,什麼叫行狀相?”沒有一個問的,好像都聽懂了,如此看來,滿堂都不懂。

什麼叫“出”定?就是說,有一個人對於能夠入定的,譬如某種定的“行狀相”,“不複思惟”,念頭不係在這,換句話說,起散亂,有意地起散亂,要離開“心缘一境”的這個“一缘”。

我告訴你們,你們有些人打坐坐得很好,坐起來好像入定一樣,呆呆的。你說那是個什麼“行狀相”?那就是個傻裡呱唧相呆瓜相,“哦——哦——不——我在打坐——不要吵。”要死的樣子!一個菩萨、羅漢修成你們這個樣子?坐起來一副死相,臉色苍白,然後,扮個死人樣子。你看他臉上的那個神經、肌肉——兇相,貪、嗔、痴、慢都掛在那裡,再不然(師學做表情,眾笑)。還有些做煎熬狀,兩條腿痛啊,裡頭、外面,坐在那裡做煎熬狀。所以,滿堂人這麼一晃,就知道哪個人在哪個境界,打坐的行狀相,你看,好看不好看?

相反呢?真入定了,入光明定,他內外都是光明,善知識過來一看,這個人真容發光,都不同。入了定,大乘的境界,慈、悲、喜、捨,這個人臉上的神經、肌肉都變了,柔軟,有慈悲喜捨之相。你看你們,越修越是慈悲喜捨的反面,那個貪嗔痴慢相,一臉仇恨相,看到眾生都是仇恨,然後表示自己很嚴肃,就這麼一幅死相,我看到就生氣,因此,引起我一幅金剛怒目相(眾笑),這就是行狀相。怎麼能不發脾氣呢,發脾氣發的眼睛都發紅了(師正患眼病),就受果報了,哈。所以,“行狀相”三個字。“於能入定諸行狀相,不複思惟”。

“於不定地,分別體相,所攝定地不同類法,作意思惟”,為什麼那麼講呢?這個文字翻譯得固然羅嗦了,是很老實的翻法。簡單地講,怎麼叫出定呢?心缘一境的時候,不缘一境了,想到別的去了,出定了,離開那個境界了。這樣一講很粗,懂是懂了,**名句文身的重要。“於不定地,分別體相”,凡夫境界是不定,“不定地”的那一部分的“分別”心,它的“體”與“相” ……

“或隨所作因故。或定所作因故。或期所作因故。而出於定。隨所作者。謂修治衣钵等諸所作業。定所作者。謂饮食便利。承事師長等諸所作業。期所作者。謂如有一先立期契。或許為他當有所作。或複為慾轉入餘定。由此因缘出三摩地。何等為行。謂如所缘作種種行而入於定。謂粗行靜行。病行痈行。箭行無常行等。若於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諸行。”(十三卷)

凡夫心的那個本體,那個現狀。“所攝定地不同類法”,它同定的境界有不同,但是也差不多。當你有意出定的時候,其實,你有一半的心境還在定的境界上,對不對?打坐坐得好時,雖然放了腿下座,有人叫你起來辦事,你還那個懶洋洋的,好像還在入定,是不是這樣?當然了,你們還沒有入定,不要以為我真在誇獎你們入定了,講個比方給你聽啊。所以他說,“所攝定地不同類”,等於你們睡覺睡醒了,做小孩子的,春天睡醒了,媽媽爸爸叫你起來“上學喽!”一個耳光把你打醒了,抻個懶腰:“唉呀,怎麼——那——麼——早就要上學了。”你說還在睡睡不在睡?在睡;你說還在睡嘛,他實在是醒了,可是懶洋洋的,身體都不屬於我的,起不來一樣,懂了嗎?所以,你不能叫那個醒來是真醒來,所以說,出定的境界,開始出定的那個情況,就不能叫它是馬上出定了。“於不定地,分別體相,所攝定地不同類法,作意思惟”,再提起念頭來:“哎,只好下坐”,“作意思惟,出三摩地”,真正出定了。

你看這個文字,我現在給你們這樣一講,“噢,原來如此!還有那麼個道理。”平常你字也認得……所以,不要認為自己讀懂了經典,因為你們的名句文身到了什麼程度,我很清楚。都以為自己會寫文章,白話文寫得亂七八蹧,寫得一兩句好的,第三句就不成樣了,何況這些呢。所以偶然有好句子,沒有好文;偶然有好句子,沒有好詩,不能成其章法。為什麼我們罵人;這個家夥不成章法,他不能構成一個體係,東一下、西一下,就是這樣。這就是講你看經典的“作意”,你作意就會看懂了,你看,有那麼多道理。

“或隨所作因故,或定所作因故,或期所作因故,而出於定。” 現在,我們當成考試吧,你們哪個講講,先答複,名句文身地解釋這三句話,怎麼講法?假定現在當成考試,抽查考你,雖然我沒有講過,你也沒有看懂。為什麼呢?《瑜珈師地論》我不會給你們講完的,沒有時間給你們講完,講完要好幾年呢。我只帶領你們,要你們自己研究啊。《指月錄》也一樣,什麼給你們點一下。為什麼我跳得那麼快?這每部書講完,都要好幾年呐!你的人生有多少年?我又有多少年好活?我能夠給你講完嗎?所以,你必須要有本事看下去,研究下去。若離開了老師,就不會看這本書了,你學佛不是白學?佛的弟子叫聲聞眾,你們叫做“依聞眾”,依著老師,叫“粘聞眾”,粘著,‘螞蟥叮上鹭鸶腳,你上天來我上天”,可是我不是鹭鸶啊,你也不是螞蟥,粘不住哦,這要注意了。譬如我現在講“或隨所作因故,或定所作因故,或期所作因故,而出於定。”怎麼說法?(有答:下面有講。)下面有講?你就先講啊?下面講:

“隨所作者,謂修治衣钵等諸所作業。定所作者,謂饮食便利,承事師長等諸所作業。期所作者,謂如有一先立期契,或許為他當有所作,或複為慾轉入餘定,由此因缘出三摩地。”是有講啊,所以我叫你們講,講清楚一點。《瑜珈師地論》是非常科學的,一問一答都很清楚的,每一個綱要下面有……但是你要曉得,下面給你解釋完了,只解釋原理,你要由此而貫通啊。死死地盯著這個原理,對於名句文身又搞不懂了,又是笨了。你們注意啊,下個礼拜我還要考一次的,不是不考。

“隨所作者,謂修治衣钵等諸所作業”,這是比方的講怎麼叫“隨所作”的因,有工作要做,必須要出定,這是第一點的解釋。譬如團體生活,丛林制度的禅堂是團體生活,團體生活只好跟著團體生活的規矩來,你纵然要入定,沒有辦法,因為團體生活不能違眾。譬如今天我們大家要放下來,自己做冬天的衣服,或者是方丈,庙上的住持或者學校**有了這個命令,“諸所作業”,叫“隨所作”。那麼,他的解釋只到這裡為止,舉個例子,譬如做“衣钵”等等。其實呢,還不止如此,“隨所作”,譬如你們現在早晚打坐,有些居士們在家裡,但是,他到時間非要去辦公;或者某一件事情,跟人家約好,替人家解決;有朋友死了,明天八點要到殡仪館送喪,你不能不去啊。所以,我到了那個時候,因為有這個原因,心意識裡頭有這麼一個“定”期“隨所作”在那裡,到時候出定,非出不可。

你們有沒有這個本事训練自己,假使我鬧鐘壞了,明天早晨五點半要起來趕飛機的,今天睡以前看看表幾點,然後告訴自己:五點鐘一定要醒來,五點鐘一定要醒來,醒來,不要忘記,不要睡了。到五點鐘非醒不可,比鬧鐘還靈。你們試過沒有?有少數人試過,等於這個道理一樣,“隨所作”出定,懂了吧?所以,有些人入定,他有這個本事,我要入定一萬年,一萬年後以後,劫數到什麼……他硬要一萬年的那一天出定。所以,這裡是經典上舉一個例子。

“定所作者,謂饮食便利,承事師長等諸所作業。” 就是說,你定期的下來,要吃飯,或者大便,要出恭,哈,或者你到一個定期的時間,或者你有師父在,本來我可以入定到明天,但是,師父今天晚上夜裡要回來,師父老病不堪,我做弟子的必須去接他,扶他回來,所以到時間必出定,這是舉這麼一個例子。“定所作者”,廣義的講就是說,我現在一定,準備定三個鐘頭。到三個鐘頭,自己出定,這就是“定所作”。“諸所作”,上面說的“謂饮食便利,承事師長等”是舉例子,並不一定就為了這幾件事,所以,“諸所作業”,是有定期性的,自己心裡定,有把握。

“期所作者,謂如有一先立期契,或許為他當有所作,或複為慾轉入餘定,由此因缘,出三摩地。” 怎麼叫做“期所作”?自己把時間在意識上、作意上已經限定了。我準備證入空定的境界一個鐘頭,然後到一個鐘頭或者兩個鐘頭,一個時辰,我要出定,進入有的境界。譬如說,拿你們來講,我準備修準提法,修“唵”字觀,觀兩個鐘頭,然後我要修無念,進入空的境界,入觀。隨其定期,隨時能夠做主。所以,由於這種“因缘”,“出三摩地”。

“何等為行?謂如所缘作種種行而入於定,謂粗行、靜行、病行、痈行、箭行、無常行等,若於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諸行。” 什麼叫做“行”?行就是行願的意思,大乘菩萨是行願,我要作意走這個路子,用這個方法來做。“謂如所缘”,別的經典上是“如所缘性”,“如所有性”。什麼是“所缘”呢?現在大家說說看,什麼是所缘啊?(有答:修行的方法。)我們《瑜珈師地論》前面講過,分別影像所缘與非分別影像所缘,對不對?現成的名句文身就用上了。對,你講修行的方法,不錯,名句文身來答複:“如所缘”即分別影像所缘、非分別影像所缘,心一境性的那個“所缘”。譬如我們修準提法,或者修光明點的“唵”字觀,你修這個觀的時候,就是“所缘”;或者,我修淨土宗的日輪觀,就是“所缘”作意在這個日輪的境界上,就是分別影像所缘,心一境性,心住在這個日輪上。“作種種行而入於定”。

但是,所缘境界有各種法門,“謂粗行、靜行”,你們現在到十一樓打坐是不是“靜行”啊?是不是?(有答:是。)你就大膽些,當然是靜行,不過沒有那麼靜就是了,程度有深淺,但是,你不能說我不靜啊,我在求靜啊,對不對?是靜行,靜行容易懂。

“粗行”是什麼行?你們懂“粗行”入定嗎?所以說,我曉得你們“靜行”一定答得出來,“粗行”呢?“粗行”答不出來了。打拳就是粗行,懂了吧?所以,哪種都是定。

所以,你看禅宗的那個祖師,那個龐居士一家人。龐居士要涅磐走了,他宣布“明天中午走”。到了中午,問女兒靈照,他女兒,小姐的名字叫靈照。他自己腳也洗好了,衣服也穿好了,打坐位置也弄好了,準備盤坐走了。叫女兒:“你去看看,太陽當頂沒有?”那個時候沒有鐘表,太陽當頂就是中午了。女兒出去一看:“哎呀,太陽是當頂了,奇怪,今天的太陽多了個圈圈。”父親說:“哪有這種事?”女兒說:“你去看嘛。”龐居士自已就跑出去看,女兒跑到他位置上一坐,先走了。他爸爸回來:“這個丫頭,搶位置。”好了,那就讓你先走吧,他就過幾天。過幾天後,他就通知那個朋友,叫***來,來了以後,靠著他洗個頭,一叹:“哎,我人不舒服。”靠著他的好朋友,朋友是唐朝有名的一個軍阀。然後說:“寧可空其所有,切勿實諸所無。”靠著就走了。那麼龐婆,他的老太太一看,女兒一盤腿走了,丈夫也走了,她就跑去山裡找兒子,兒子在山上種地。媽媽告訴他:“你爸爸這個死老頭子跑掉了,妹妹也走了。”兒子正在拿著鋤頭鋤地,鋤頭舉著還沒有砍到地,聽媽媽一講,“噢,這樣啊!那我也走了。”鋤頭一揮,也站在那裡涅磐了。“粗行”,哪樣不可以是入定處啊?所以,弄得這個老太婆最後到哪裡去了不知道,查無下落。後來,我東看西看,寒山、拾得兩個人,還有一個封幹,封幹是彌勒化身,寒山是文珠菩萨化身,還有一個老太婆,我看就是龐居士的太太,那位老太太,大概也跑去跟這三四個疯子搞在一起去了。這些就是“粗行”入定。

“病行”能夠入定。你們病了入定嗎?有定是痛定、病時定,包你病起來痛,發冷的時候包你到時就發冷,胃痛的時候就是胃痛胃病行入定,你們會修“病行”嗎?所以,真的修行,病來的時候病中修。換句話,翻過來,“病行”是不是這樣講不一定,人生就是病,我們肉體四大在就是大病。你以為你沒有病?你再健康也是病,所以老子說“吾之所以有患,唯吾有身”,你們還拼命想練工夫,想把身體搞好。你看那些道家、密宗做工夫的人,做了幾十年,把身體搞好了沒有?搞好了?嘿!搞到火裡頭去了,一把火燒掉了。哪個不死?笨死了!想把身體這樣搞,那樣搞,那個多冤枉啊,那個工夫用在身體上,人身本來就是病。

“痈行”,這個肉體就是脓瘡,一身都是脓瘡。什麼叫細胞分泌?就是生脓。你看,假使我們幾天不洗臉,那個東一塊西一塊的,才難看呢,都靠洗得幹幹淨淨,靠水給你衝掉了,人並不好看。看人生一切,本來就在病中,不是一定發燒頭痛叫做生病。坐久了就想站起來,坐病;站久了就想躺下,站病;躺久了又想爬起來,睡病。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就在病中,“痈行”,都是毒瘡,我們整個的身體就是瘡,這些都是脓泡。

“箭行”,毒箭,都是有毒的箭。“無常行等”。“若於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諸行”,你能夠在病中、痈中、箭中、無常中、粗中、靜中隨時修定做工夫,這才叫做做工夫修定。可惜啊,靠我講,你們自己做的……


“雲何遠離。謂處所圓滿。威仪圓滿。遠離圓滿。是名遠離。雲何處所圓滿。謂或阿練若或林樹下或空閒室。山谷岩穴稻秆積等名空閒室。大樹林中名林樹下。空迥冢間邊際卧坐名阿練若。當知如是山谷岩穴。稻秆積等。大樹林中。空迥冢間邊際卧坐。或阿練若或林樹下或空閒室。總名處所。處所圓滿複有五種。謂若處所從本已來形相端嚴眾所喜見清淨無秽。園林池沼悉皆具足。清虛可樂。地無高下處無毒刺。亦無眾多專瓦石瓦砾。能令見者心生清淨。樂住其中修斷加行。心悦心喜任持於斷。是名第一處所圓滿。又若處所昼無愦鬧夜少音聲。亦少蚊虻風日蛇蝎諸惡毒觸。是名第二處所圓滿。又若處所無惡師子虎豹豺狼。怨敵盗贼。人非人等諸恐怖事。於是處所身意泰然都無疑慮安樂而住。是名第三處所圓滿。又若處所隨順身命眾具易得。求衣服等不甚艱難。饮食支持無所匮乏。是名第四處所圓滿。又若處所有善知識之所攝受。及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居止。未開曉處能正開曉。已開曉處更令明淨。甚深句義以慧通達。善巧方便殷勤開示。能令智見速得清淨。是名第五處所圓滿。雲何威仪圓滿。謂於昼分經行宴坐。於初夜分亦複如是。於中夜分右脅而卧。於後夜分疾疾還起經行宴坐。即於如是圓滿卧具。諸佛所許大小繩床草葉座等結加趺坐。乃至廣說。何因缘故結加趺坐。謂正觀見五因缘故。一由身攝斂速發輕安。如是威仪順生輕安最為勝故。二由此宴坐能經久時。如是威仪不極令身速疲倦故。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如是威仪外道他論皆無有故。四由此宴坐形相端嚴。如是威仪令他見已極信敬故。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開許。如是威仪一切贤聖同稱贊故。正觀如是五種因缘。是故應當結加趺坐。端身正願者。雲何端身。謂策舉身令其端直。雲何正願。謂令其心離谄離诈調柔正直。由策舉身令端直故。其心不為惛沉睡眠之所缠擾。離谄诈故其心不為外境散動之所缠擾安。住背念者。雲何名為安住背念。謂如理作意相應念名為背念。棄背違逆一切黑品故。又缘定相為境念名為背念。棄背除遣一切不定地所缘境故。如是名為威仪圓滿。雲何違離圓滿。謂有二種。一身遠離。二心遠離。身遠離者。謂不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獨一無侣是名身遠離。心遠離者謂遠離一切染污無記所有作意。”(三十卷)

我想,大家能夠給自己自修的方便,我們只好跳過十三卷的這一段,到《瑜伽師地論》三十卷,450頁。講修行的,也是聲聞乘,尤其我們專心一致出家求道的。

“雲何遠離?謂處所圓滿,威仪圓滿,遠離圓滿,是名遠離。” 為什麼我們要出家或者在家專門專修呢?“遠離”一切世間事?要“處所圓滿”,“威仪圓滿”,第三點,要“遠離圓滿”。

“雲何處所圓滿?謂或阿練若,或林樹下,或空閒室。山谷岩穴稻秆積等,名空閒室。大樹林中,名林樹下。空迥冢間邊際卧坐,名阿練若。” “空迥冢間”即坟墓上。清淨的道場,這些地方都是世間人不願意去的。

“當知如是山谷岩穴稻秆積等,大樹林中,空迥冢間邊際卧坐,或阿練若,或林樹下,或空閒室,總名處所。處所圓滿複有五種。” 這是說,要出家專修,先要選地方。所以後來演變成道家的話:法、財、侣、地。專修先要有地。那麼,這個地,能夠使專修“圓滿”,“有五種”。

“謂若處所,從本已來,形相端嚴,眾所喜見,清淨無秽,園林池沼悉皆具足,清虛可樂。地無高下,處無毒刺,亦無眾多專瓦石瓦砾,能令見者心生清淨,樂住其中,修斷加行。” 佛家不講風水,這裡統統是風水,懂了吧?哪裡做得到啊,要找一個好地方,你看看……這一段都看懂了,不要浪費時間;看不懂,你們自己圈起來去研究。

“心悦心喜,任持於斷,是名第一處所圓滿。” 修行的道場圓滿了。這個道場怎麼說是圓滿了呢?好的地方一住,此心能夠妄念頓斷漸斷,沒有牽掛,對外缘的牽掛越來越少甚至於沒有牽掛。這樣是“地”,並不是說哪個坟堆都可以坐。

“又若處所,昼無愦鬧,夜少音聲,亦少蚊虻風日蛇蝎諸惡毒觸,是名第二處所圓滿。” 不像這裡街上……。沒有毒蛇猛兽,沒有苍蝇蚊子。“是名第二處所圓滿”,好風水的地方自然會這樣。

“又若處所,無惡師子虎豹豺狼,怨敵盗贼,人非人等諸恐怖事。” 人事上的麻煩。住在庙子上,或者當家找你麻煩了,那個老比丘尼、老和尚給你啰嗦了,“人”的麻煩。“非人”,鬼啊,看不見的,精怪啊,打你主意,當你睡得好好的……打坐……在峨眉山,原是有一位大喇嘛在那裡閉關,即我以前閉關的那個關房。他說閉不住,我問為什麼?打起坐來,那個狐狸精就在他前面,“嘘——嘘——嘘——”一吹,臉上一陣風,他就昏倒了。然後,搖铃子“铃铃……叮叮咚……唵……”降魔法,越降越魔,連铃子都昏沉掉下來了,它就對他“嘘——”一吹,他就昏。他做的供養的東西……那個山上人都沒有,鬼都不能來,他做馒頭,供養、供佛的東西,一做好,剛剛一搓好,面粉一擺在那裡,轉過身拿這個,那個上面就是三個指頭印。早晨起來,窗子前面是女人的腳印,長的、短的,高跟皮鞋,滿清時是包小腳的,各種腳樣都有,所以,非要把他趕下來不可。“人非人等諸恐怖事”,有沒有?

“於是處所,身意泰然,都無疑慮,安樂而住,是名第三處所圓滿。” 修行找道場,你看,古代的祖師也像老和尚這樣發心,像這些大師父們發心,像星雲法師這樣發心,蓋庙子,當然是蓋給後人住的,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但是你們要曉得,真蓋庙子,是選擇清淨道場,不是為自己。像你們二十幾歲蓋個庙子,你一輩子還想享受得到?你想都不要想,留給後人修行的,這就是供養後人。要找“處所圓滿”的所在。

所以任何一個地方,你們能夠坐下來修行,真是“上報四重恩”,你報得了嗎?尤其我們出家修道的,要人人供養你,才成就你一個人有空閒時間修行。有人賺錢給你吃飯,有人賺錢給你一切“處所圓滿”,你才能夠修行。然後,你還覺得自己了不起,“人天師”?把你“撕”掉差不多,“師”,你有這個功德嗎?有些人說:“所以啊,我不敢做痴想啊,我只簡單明了。”哎,簡單明了也要活下去啊,怎麼叫簡單明了?你喝西北風就可以飽?不要穿衣服也可以暖?那還差不多。人活在世上,哪裡不是麻煩人?不欠账的?所以叫你們不要自滿,不要傲慢。“處所”修行,所以,留著一個清淨道場,創辦的人多大的功德啊!

“又若處所,隨順身命眾具易得。” 就是那個地方,你冬天冷了,化缘吧,化點衣服也容易;沒有米吧,化點米來吃飯也容易,“隨順身命”的“眾具易得”。

“求衣服等不甚艱難,饮食支持無所匮乏,是名第四處所圓滿。” 要有護法。

“又若處所有善知識之所攝受,及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居止,未開曉處,能正開曉,已開曉處,更令明淨,甚深句義,以慧通達,善巧方便,殷勤開示,能令智見速得清淨,是名第五處所圓滿。” 那個地方,修道要有善知識,要開示指導啊也要有同修的道友。自己沒有懂的,他使你懂得;已經懂得的,使你更深入,有這樣的條件才好修行。所以你看,古代大陸上創辦丛林的這些祖師們,都是師父們修起來,供養徒弟修行。

譬如我在西藏看到贡嘎師父,密宗大活佛,我就經常看到他出來化缘。他出來弘法,那是講好聽的,我就說:“師父,又出來化缘了,離開西藏?”“對啊。”他一出來,活佛一出來,西藏規矩,所有女人長頭發的,都跪在地上,兩邊接起來,師父的光腳就踏在頭發上,男人的長頭發接起來給他踏,腳不沾泥巴地。這個供養已經一大堆了,再什麼……可是,他經常自己每年供養二十個徒弟閉關,化缘都靠他出來。他們講弘法就是化缘,傳你法要拿供養,修密法沒有供養,你能夠修?修顯教,師父還要供養你們。可是,密教收回來的供養,他回去,閉關的徒弟都吃他住他的。

所以啊,你們想想看,說:“我是絕不化缘,只想顧自己。”你不化缘?別人給你化缘,沒有錯。你想顧自己,一個人真顧得了自己麼?你說:“我什麼都不要。”你不要?你嘴巴縫起來?不要?那碗裡的東西倒下去,那可以。所以,要想清楚。所以,大乘之始就是在此地方發心。

這是五種條件的最後一條。道家講“法財侣地”只講了四個,佛家在“處所圓滿”裡就講了五個條件,要有善知識,要好地方,要容易得到供養……一切“圓滿”。

“雲何威仪圓滿?謂於昼分經行宴坐,於初夜分亦複如是,於中夜分右脅而卧,於後夜分疾疾還起,經行宴坐,即於如是圓滿卧具,諸佛所許大小繩床草葉座等,結加趺坐,乃至廣說。” 怎麼叫做“威仪圓滿”?我們大家反省一下,自己威仪圓滿不圓滿?“昼分”,白天,打坐行香;“初夜分”,到了晚上,也是這樣;“中夜分”,應該睡的時候,十點、十一點,右脅而卧,吉祥睡;“於後夜分”,睡幾個鐘頭馬上起來,行香、打坐。出家比丘除了這個修持以外,還幹什麼?坐在那裡談空話?看電視?說笑話?論世間法?聊天?那是修行啊?再就鬧意見,起煩恼,你的鼻子長,我的嘴巴短;你看我看不慣,我看你斜眼睛,這是什麼修行啊?

要威仪,這樣叫做“威仪圓滿”。睡的地方,“諸佛所許大小繩床”,榻榻米就算是“繩床”,“繩床”就是蓑葉绷起來的;“草葉”,榻榻米也是草葉,“結加趺坐”,打坐,“乃至廣說”,這叫做威仪,是真正出家在修行。

“何因缘故結加趺坐?” 為什麼打坐要這樣盤呢?你們這個要圈起來,將來居士們問你,你教人啊。

“謂正觀見五因缘故。一由身攝斂,速發輕安,如是威仪,順生輕安最為勝故。” 盤起腿打坐有五種因缘,第一條,身體“攝斂”,我們普通人身體一天到黑散亂,愛動,散漫,跏趺坐可以使氣脈歸元,很快容易得輕安,得定,不跏趺坐就不行,坐有九十六種方法姿勢,必須要雙盤或者單盤坐,即跏趺坐。“如是威仪”,這個姿勢“順生輕安最為勝故”,使你很快身心得輕安,最快的方法。

“二由此宴坐能經久時,如是威仪,不極令身速疲倦故。” 你真正練習好了盤腿打坐,入定後,這個姿勢可以擺在那裡一萬年,沒有關係。“如是威仪不極令身速疲倦故”,其它的姿勢會使身體很快地疲倦。譬如你們初學打坐就可以盤坐坐二十分鐘,但是,叫你蹲個馬步站,五分鐘站不站得住啊?其它的姿勢你試試看,身體容易疲倦,跏趺坐就不容易疲倦,比較下來就知道。因為你們覺得:我盤起腿坐來,十幾分鐘就疲勞,坐不住了。那是腿子發胀,並沒有疲勞啊。你別的姿勢試試看?像男人,叫你這樣站在那裡,拿兩張報紙掛在手上十分鐘,你來試試看?五六分鐘就叫“媽啊!”兩手就掛下來了,疲倦得不得了。讓女人那麼站著,三分鐘要她的命了!她非要弯,這樣才舒服,她腰椎的力量是這樣的(師示姿勢)。非要這樣擺姿勢,她不是故意的,有些是生理的,再加上一故意啊,就蹧了,走路就扭起來了。只有這個姿勢是正姿勢,所以使你的身體不容易疲倦。腿麻不算是疲倦,可你精神不會疲勞。所以,你們要去試驗。為什麼我會給你們講得這麼清楚呢?你想,這個不是理論思想吧?對不對?這個不是思想吧?這是經驗。為什麼你們講不出來?你們沒有修持,哪樣修持過?都要試過啊,善法、惡法、外道法、魔法,你試過沒有?你都不懂,這有什麼用?

“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如是威仪,外道他論皆無有故。” 跏趺坐是千佛所傳,佛佛相傳,所以不屬於外道法。外道還有各種坐法,所謂九十多種九十六種坐法。

“四由此宴坐,形相端嚴,如是威仪,令他見已,極信敬故。” 這個打坐就形象莊嚴。

“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開許,如是威仪,一切贤聖同稱贊故。正觀如是五種因缘,是故應當結加趺坐,端身正願者。雲何端身?謂策舉身令其端直。” 打坐起來身體端正,即七支坐法。

“雲何正願?謂令其心離谄離诈,調柔正直。由策舉身令端直故,其心不為惛沉睡眠之所缠擾,離谄诈故,其心不為外境散動之所缠擾。” 打坐必須要修此法才是比丘。這些都不要講了,文字都懂了,名句文身都懂了吧?對不對?打坐修定必須先要正心,再按照這個方法坐得端正,才不會昏沉,不會被外境所缠绕。

“安住背念者,雲何名為安住背念?” 打坐坐好了,打坐起來,初步叫你們修持的。

“謂如理作意相應念,名為背念,棄背違逆一切黑品故。” 所以打坐,腿一盤好,威仪端正了,“安住背念”,違背世俗一切的念頭。“棄背違逆一切黑品”惡業的因缘,起心動念的貪嗔痴慢都不想了。

“又缘定相為境念,名為背念,棄背除遣一切不定地所缘境故,如是名為威仪圓滿。” 譬如念佛,就是心缘佛號,念佛這個修定方法就是心缘佛號;你修佛的光明法就是心缘佛光,或者自性光明,就是心缘一境。“除遣一切不定地所缘境”,沒有散亂心,“如是名為威仪圓滿”。

“雲何違離圓滿?謂有二種,一身遠離,二心遠離。” 《瑜伽師地論》是非常科學的,每一個題目下面都可以畫表格。

“身遠離者,謂不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獨一無侣,是名身遠離。心遠離者,謂遠離一切染污無記所有作意。” “染污”“作意”要遠離,心裡頭貪嗔痴慢這些,雜念妄想都不要。“無記”“作意”可難遠離了。我們在座的同學們想想看,據我所知,我們在座的同學,十個總有九個怪,每天“終日昏昏醉夢間”,都在無記境界裡,上了課也記不住,佛學盡管聽了,佛經也看了,不但記不住,道理在哪裡也沒有參通。你以為你腦子清醒啊?你都在無記狀態。“無記”將來的果報就是白痴,再不然就入畜生道。什麼是無記?沒有正思維,盡管也讀經,盡管也看經。你說:“我在思想。”那不是正思維。所以,無記業果的人很多。

你看整個社會,世界上為什麼笨人多?你知道嗎?整個世界上畜生比人多,畜生不僅只包括猪牛狗馬,你看“動物奇觀”,你們看過沒有?夜裡的昆蟲世界不知比人類的數目多多少千萬億倍,那些生物都是眾生啊,生物都沒有智慧,都是無記業果來的。傍生的比人多,對不對?懂不懂啊?笨人比聪明人多吧?啊?滿街、滿眼、滿筐、滿锅都是笨蛋,包括鸡蛋、鴨蛋、紅燒蛋,茶葉蛋,統統都是。為什麼?都是多生累劫不走正思維,無記業果很重。善惡業屬於“染污”業,你不要輕視了“無記”業。所以,學過唯識的應該知道善、惡、無記三性。所以,你們平常自己檢查看看,佛經盡管看,佛學盡管學,一問到你們佛學,一點影子都不懂!你在幹什麼?一天看你吃、看你住、看你穿和尚衣服——你在造無記業!我不是罵你們哦,是提醒你們注意哦,未來的果報不可思議啊!我強調這個很厲害,常常提起你們注意啊。

所以,無記業果就是越來越笨,智慧開發不了,不能悟道;不能悟道,就是你的無記業果重。況且,這一生的現行更造無記業,讀書不用功,讀經不研究,一天就想自己,想休息,想空閒的時間多一點——偷懶。為什麼要偷懶?被受陰所困,造這個受陰的染污業。身體就像這樣坐著,你們都像這樣(師示姿勢)好舒服啊!有想?沒有,坐在那裡享受這個舒服。享受什麼?享受受陰,四大威仪不振的那個懶散的舒服,就是無記業。

所以你們讀書不用功,我經常罵你們。你看我那麼大年紀,眼睛還角膜炎,我每天還學,譬如昨天晚上的課是9點,(我看書)到12點,乃至看到下半夜2點,課還照樣上。不但求學精進,弘化度眾生也是精進不捨,我不曉得自己貪懶?所以,你們為什麼沒有成就,我比你們至少在文字上的成就好一點吧?是不是?果報不可思議,你要注意啊。

這就是我經常叫你,我就是話頭,你參什麼話頭?把我這個話頭參清楚了,你就變成萝卜頭了,話頭?到哪裡參話頭?我為什麼要這樣做?你看,眼睛發紅了,應該休息休息了,為什麼這個課絕不松懈?我那麼愛講?注意,這就是話頭。所以功德不可思議,凡夫的業果也不可思議,果報也不可思議,千萬注意啊。講到無記業。

“心遠離者謂遠離一切染污、無記、所有作意”,“無記”也是你“作意”,是你意識境界,是你的意識境界有意地去造成的,你下意識去造成的,偷懶。你真怕自己精神不夠嗎?若馬上要把你拖出去枪毙,拿出精神來就不枪毙你,你看你精神好不好?你比誰都好。譬如有人說:要你的命,十二層樓,你五分鐘以內就要給我跑到,我就不殺你!你跑得比什麼都快,你看你有沒有精神?所以“無記”,一切都是你的“作意”業,作意就是業,當然,業有善業、惡業。所以,我看一般人講唯識,我心裡只好笑,唯識那麼好研究啊?要大論,就是《瑜伽師地論》,研究清楚了再談唯識。所以,“染污、無記、所有作意”都要離開,那才叫做普通中國話的萬缘放下。你以為上去打坐,什麼都不想就叫萬缘放下?那正好落在無記!你修持吧,不修還好,修起來,來生反而變成飯桌子上用的——猪肉。何苦呢?所以宗喀巴大師也再三強調這個,無記、無念、無想,以為自己入定了,來生的果報變猪。你去查《菩提道次第廣論》,他也強調這個,我也是強調這個。

“修習一切其性是善能引義利定地作意及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名心遠離。如是此中若處所圓滿。若威仪圓滿。若身遠離。若心遠離。總攝為一說名遠離。雲何心一境性。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缘流注無罪適悦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何等名為數數隨念。謂於正法聽聞受持。從師穫得教诫教授增上力故。令其定地諸相現前。缘此為境。流注無罪適悦相應。所有正念隨轉安住。雲何名為同分所缘。謂諸定地所缘境界。非一眾多種種品類。缘此為境令心正行。說名為定。此即名為同分所缘。問此所缘境是誰同分說為同分。答是所知事相似品類故名同分。複由彼念於所缘境。無散亂行無缺無間。無間殷重加行適悦相應而轉。故名流注適悦相應。又由彼念於所缘境無有染污。極安隱住熟道。適悦相應而轉。故名無罪適悦相應。是故說言數數隨念同分所缘流注。無罪適悦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複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毗钵捨那品。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若於四種慧行中心一境性。是名毗钵捨那品。”(三十卷)

“修習一切,其性是善,能引義利定地作意,及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名心遠離。”注意啊!打坐修行幹什麼啊,“修習一切,其性是善,能引義利”,“義”就是道理,包括世俗義理第一義谛的“義”,“定地作意”,大智慧的“定地”,所以百丈禅師說:“靈光獨燿,迥脫根尘”,注意啊,靈光獨燿,燿是發光發亮啊心地清淨光明,不是世俗的光,迥脫根尘沒有身體和外缘障礙了。“體露真常,不拘文字”,你體露真常了?你不穿短裤,不穿上衣,體也露不出真常啊,只能露出肉體而已啊。那個真常本性的顯露,這個就是其性“能引義利定地作意”,這個叫做定。“及定資糧加行作意”,修定為什麼不能得定呢?修“定”的“資糧”不夠,本錢沒有,這個本錢是什麼?福德資糧、智慧資糧兩種。“定資糧”要修“加行”,煖、頂、忍、世第一法的加行,各種加行。所以,教你們運動,教你們營養好,都是為了修持的加行啊。你以自己是老祖宗啊?為什麼對自己要那麼供養?對自己供養得好也是加行啊,調整的好。所以衣、食、卧具、汤藥四種供養,懂了嗎?“是名心遠離”,這才叫做修道人,身心兩種“遠離”。

“如是此中,若處所圓滿,若威仪圓滿,若身遠離,若心遠離,總攝為一,說名遠離。” 這才叫出家,“遠離”世俗,是真出家了。總歸起來:“心遠離”、“身遠離”、“處所圓滿”等等,“處所圓滿”包括五種,然後才叫出離世界,跳出紅尘去修持,算是修行。

那麼,開始怎麼修呢?你看,給你們選的這一段重要吧:

“雲何心一境性?” 怎麼修行呢?修定?專一?

“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缘流注,無罪適悦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 現在就告訴你什麼叫修行,修定。怎麼樣叫做修到“心一境性”呢?“心”,念佛不是要念到什麼?(有答: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哎,你們有記啊,並沒有無記啊,很好。所以,“心一境性”就等於是“一心不亂”,同一道理。怎麼叫一心不亂呢?“謂”,就是告訴你,“數數隨念,同分所缘流注”。我問你們,什麼叫“流注”住?你們在哪本書上看過?你不要講,我曉得你答得出來,因為,我的《楞嚴大義今釋》、《楞伽大義今釋》,你用心看過了,所以,不要你講,你們用功不用功,哪一點對不對,我都知道,所以,不準你講,你答得出來,其他人講。所以,你們都是我的學生,看過我的著作嗎?所以慈仁師要開口,我不準他開口,我知道他看過,用心過。唯識所講的“流注”,你看我們一切凡夫眾生,業力都在流注,一股水一樣,一念一念在流,中間切不斷的,“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一切眾生的業力流注,也就是第六意識在流注。但是,流注沒有關係啊,念念是善的流注,就是佛菩萨境界了就是佛菩萨所開示的一條基本修持之路,哪裡不流注啊?說妄念頓斷,斷的了嗎?斷了就屬於斷見,偏空。但是,你念念流注,我把念頭前後切斷,三際託空,這個空的境界也是流注,念念在空定中間流注。所以,三正三摩地:空、無相、無作,前念不生,後念未起,中間當體即空,念念如此空下去,這也是流注空相也是流注,流注什麼?流住空,懂了嗎?

所以,唯識之難講啊!所以,包括歐陽竟無等一班先生們,我都在心裡窃笑,隨便講唯識?不到彌勒菩萨的境界,你隨便可以講?!

所以,“流注”住。譬如教你們念咒子,“南無飒哆喃……”念準提咒,你要念念“流注”,其他雜念沒有,念念純善,只有一句咒語,乃至“唵阿吽”,一念萬年,怎麼不成佛啊!所以,“數數隨念同分所缘流注”,“無罪適悦”,心中沒有惡業,沒有罪行,非常舒適,如此,心中永遠都是快樂、高興的,“無罪適悦相應”,“令心相續”,一念萬年,萬年就是這一念,這叫做“三摩地”定境,也叫做“善”的一念“心一境性”,初步初定。現在給你講,都明白了吧?都清楚了吧?修行就是這樣修,不這樣不叫做修行。你們光想:哎呀!念頭空不了!你怎麼空啊?你們想空得了,那是壓制啊,所以,唯識的理也不通啊。要如此住在念念“善心”的“流注”上,“心一境性”。

“何等名為數數隨念?謂於正法聽聞受持,從師穫得教诫教授增上力故,令其定地諸相現前,缘此為境,流注無罪,適悦相應,所有正念隨轉安住。” 這個叫做“數數隨念”,一念一念跟著來。就是講,你對“於正法聽聞”了,聽懂了,“受持”了,接受了,依此修持,得到“教诫”,善知識的“教诫教授增上力”,就是上師的相應,善知識的智慧力量、功德力量加持你,因為懂了也是加持。“令其定地諸相現前”,應該需要入哪一種定的,一切“定地”的境界就擺在前面。譬如念佛的就在佛境界,修準提法就在準提境界,“缘此為境”,你這個境界就不變。“流注”,念念在此,一念萬年,萬年一念,“流注無罪,適悦相應”,“所有”的“正念”都“轉”,轉成這個境界,這就叫“安住”,得定。

假設是修密宗、修道家的人,“老師說法講經,大地震動。”我們這裡沒有這一套,(剛好有點小地震)但是你們要記住,正式修行之路就是如此,大地也給你震動一下,正好碰上(地震)。要這樣修行才是正修行的路,你們要注意!

“雲何名為同分所缘?謂諸定地所缘境界,非一眾多種種品類,缘此為境,令心正行,說名為定,此即名為同分所缘。”怎麼叫做“同分所缘”?就是說,你入“定”的這個境界,或者念佛,一句佛號三根普被,上根、中根、下根的人都可以修這個方法,即“同分所缘”,也不是屬於一個人,也不是屬於某一群人,“同分所缘”。

“問:此所缘境是誰同分,說為同分?” 這個所謂“同分”的“所缘”的境界是哪個“同分”叫做“同分”?

“答:是所知事相似品類,故名同分。” 這個修行的方法,歸納起來是同屬一個歸類,叫做“同分”。

“複由彼念於所缘境,無散亂行,無缺無間,無間殷重加行,適悦相應而轉,故名流注適悦相應。” 這是教理。就是說,譬如念佛的境界,你所“念”的“所缘境”,你一句佛號或者一個定境,沒有“散亂”,當然也不昏沉。“無缺無間”,既不散亂又不昏沉,一晃,好像兩個鐘頭或者半天過去了,你只覺得是一刹那之間,這個定境就叫“無缺無間”,就是這一念。“無間殷重(zhòng)加行,適悦相應而轉”,那麼,因為你在這個定境上……

什麼叫“無間殷重加行適悦相應而轉”呢?你們懂不懂啊?考考你們看,看你們讀書,不要靠老師,想一下答複我,哪個懂了都可以舉手講話。這一段很重要啊,我真是為了你們的修行而講啊!真應該是大地六種震動啊!你們好好發心啊。講得出來嗎?“無間殷重加行適悦相應”?文字懂,對不對?意思就搞不通了,是不是這樣?不要聽我說了就“跟我差不多啊。”

就是說,剛才給你講了什麼是定,不散亂、不昏沉,這一念就定了。當你在這種定境界中時,絕不昏沉的,又不散亂。假如念佛念到這個境界,佛也念不起來,一念一定,覺得只一下下,實際上半天、一天過去了。這個時候,“無間”,即沒有間歇性;“殷重”,諸佛菩萨同你自己一樣非常誠敬;“加行”,煖、頂、忍世第一法都來了,自然一身就發煖,自然一身就軟了,自然就頂,通了,上下通了。所以“加行適悦相應而轉”,身也轉了,身上的業力也轉了;心念也轉了,因為心念都在一念定上。懂了吧?我一說你就懂了,你說:“講得和我想得差不多啊。”叫你看你就看不懂。

不要抖腳啊,腳不要抖,你要戒掉這個動作,這個動作不戒掉會很蹧糕,運氣不好,會倒霉。一個人千萬不要抖腳。坐在那裡兩腿發抖的人,有錢錢光,有人人光,家破人亡。你說:“我是和尚,出家人不要緊吧?”出家人的茅棚都被你抖掉,抖不得的。所以你看,有好幾個朋友做生意做得好好的,他坐著抖起來。我說:“哎呀!你不要抖啊。”他說:“就想抖啊。”抖了三個月,五百萬就抖光了。這是一個相,所以要威仪莊重。換一句話說,你身體抖,你的氣機就不能下行,年紀大一點就血壓高了,你氣不能下垂。

現在懂了這句話那麼重要,“無散亂行,無缺無間,無間殷重加行適悦相應而轉”,“轉”個什麼呢?不是“臨去秋波那一轉”,這個“轉”是身心業力都“轉”了,“故名流注適悦相應”。所以,你不要看到“流注”就想到妄念,這不是妄念流,是念念清淨,就是念念清淨流注了,那就是佛境界。西方極樂淨土也就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萨念念正念、相繼的力量流注而成。懂了吧?所以“流注”是如此的重要。

“又由彼念於所缘境,無有染污,極安隱住,熟道適悦相應而轉,故名無罪適悦相應。是故說言數數隨念,同分所缘,流注無罪,適悦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 此心念念相住,一念萬念,這個叫做住定,“三摩地”境界。

“亦名為善心一境性。” “心一境性”就是初禅啊。

“複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 或者止。就是說前念不生,後念不生,當體即空,空境界即是止,正止觀。

“或是毗钵捨那品。” 就在空念境界裡知道此念自體性空,缘起性空,性空缘起,這一空也是中道觀,這一觀了解清楚就是“毗钵捨那”。

“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 佛分析“心住”有九停心,“九種”;拿九住心來講,這個叫做“心一境性”,是屬於“奢摩他”,止。

“若於四種慧行中,心一境性,是名毗钵捨那品。” 這個境界若拿定學來講,是屬於“心一境性”。拿慧學來講,就是“四種慧行”中的“心一境性”,這個“心一境性”就是“毗钵捨那”,觀。

這一段要搞清楚啊,我要考就考你們這一段。有地震的記錄(眾笑),所以要考你們這一段,這段非常重要得很。你們出家修行,有這個因缘碰到……今後將來修行能不能成功……從這裡起是正式講修持的因缘,不要馬馬虎虎啦。考不出來啊,這個地方不止扣分數,考不出來老辦法,手心拿來,站在前面,我就這樣打,好不好?(眾笑)啊,這很簡單嘛,不要打分數,就打手心,我小時候讀書的辦法。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571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