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5/19 08:43:34瀏覽1862|回應0|推薦5 | |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南懷瑾
前言: 人,充滿了多欲與好奇的心理。欲之最大者,莫過於求得長生不死之果實;好奇之最甚者,莫過於探尋天地人我生命之根源,超越世間而掌握宇宙之功能。由此兩種心理之總和,構成宗教學術思想之根本。西方的佛國、天堂,東方的世外桃源與大羅仙境之建立,就導致人類脫離現實物欲而促使精神之升華。 舍此之外,有特立獨行,而非宗教似宗教,純就現實身心以取證者,則為中國傳統的神仙修養之術,與乎印度傳統的修心瑜伽及佛家‘秘密宗‘法門之一部分。此皆從現有生命之身心著手薰修,鍛煉精神肉體而力求超越物理世界之束縛,以達成外我的永恒存在,進而開啟宇宙生命原始之奧秘。既不叛於宗教者各自之信仰,又不純依信仰而自求實證。 但千古以來,有關長生不老的書籍與口傳秘法,流傳亦甚普及,而真仙何在?壽者難期,看來純似一派謊言,無足采信。不但我們現在有此懷疑,古人也早有同感。故晉代人嵇康,撰寫《養生論》而力言神仙之可學,欲從理論上證明其事之真實。 嵇康提出神仙之的主旨在於養生,堪稱平實而公允。此道是否具有超神入化之功,暫且不問。其對現有養生之助益,則絕難否認。且與中國之醫理,以及現代之精神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治療等學,可以互相輔翼,大有發揚的必要。 一種學術思想,自數千年流傳至今,必有它存在的道理。古人並非盡為愚蠢,輕易受騙。但是由於古今教授處理的方法不同,所以我們今天對此不容易了解。況且自古以來畢生埋頭此道,進而鑽研深入者,到底屬於少數的特立獨行之士,不如普通應用學術,可以立刻見效於謀生。以區區個人的閱曆與體驗,此道對於平常注意身心修養,極有自我治療之效。如欲‘病急投醫,臨時抱佛‘,可以休矣。 至於以此探究宇宙與人生生命之奧秘,而冀求超凡者,則又涉及根骨之說。清人趙翼倫詩,有‘少時學語苦難圓,隻道工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力七分天‘之說。詩乃文藝上的小道,其高深造詣之難,有如此說,何況變化氣質,豈能一蹴而就,而得其圜中之妙哉! 本書的出版,要謝謝多年來學習或修道的多方探詢,問題百出,使我大有應接不暇之感。乃以淺略之心得與經驗,掃除傳統與私相授受的陋習,打破丹經道書上有意秘藏私的術語,作一初步研究心得之平實報導。對於講究養生的人或者有些幫助。 在此尚須聲明,所謂‘初步‘並非謙抑之詞,純出至誠之言。要求更為深入,實非本書可盡其奧妙。如果時間與機會許可,當在從心理部分,乃至綜合生理部與心理部分,繼續提出報告。 1、長生不老確有可能 人類有長生不死的可能嗎?在我的一生中,有不少人無數次問過這些問題。一個做了幾十年醫生的人,如果沒有宗教家的仁慈懷抱,有時真會厭惡自己“當時何不學春耕”,懶得再講病理;同時更會討厭求診治病的人存有頑強的主見,不肯合作。我雖然不是醫生,但實在缺乏耐性詳細解答這些迷惑的心理病態,有時候碰到別人問起這些問題時,我劈頭就說:你幾時真正見到世界上有長生不死的人?除了聽別人說的:某地某人已經活了幾百歲,廣成子、徐庶,都還活在峨眉山和青城山上,絕對沒有一個人敢親自請出一位長生不死的神仙來見人。其次,我就要問:你認為靜坐便是修道嗎?道是什麽?怎樣去修?你為什麽要修道和靜坐?幾乎十個就有五雙的答複,都是為了“祛病延年”與“消災延壽”。講到靜坐與修道,大多數都想知道靜坐的方法,以及如何打通任督二脈與奇經八脈,或者密宗三脈七輪等等問題。可是他們都忘記了為長生不死而修道,為打通任督二脈而靜坐的最高道理——哲學理論的依據。因為一個人為自己長生不死而修道,這是表示人性自私心理極度的發揮。如果打通身上的氣脈便是道果,那麽,這個道,畢竟還是唯物的結晶。道,究竟是心是物?多數人卻不肯向這裏去深入研究了。 那麽,人類根本沒有長生不死的可能嗎?不然!不然!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認識兩個不同的內容: (一)所謂長生,就是“祛病延年”的引申,一個人了解了許多養生必要的學識,使自己活著的時候,無病無痛,快快活活的活著,萬一到了死的時候,既不麻煩自己,也不拖累別人,痛痛快快地死去,這便是人生最難求得的幸福。 (二)所謂不死,不是指肉體生命的常在,它是指精神生命的永恒。但這裏所謂的精神生命,究竟是什麽東西呢?它的本體,是超越於心物以外而獨立存在的生命原始;它的作用和現象,便是現有的生命和心理的意識狀態。至於精神的究竟狀況是什麽情形?那是另一個非常麻煩繁複的問題,留待以後慢慢地討論。其實,自古以來所謂的修道,乃至任何宗教最高的要求,都是要找到這個東西,返還到這個境界為目的,只是因文化系統、區域語言的不同,而使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表達它的意義而已。 那麽,道是可以全修的嗎?“祛病延年”的“長生不老”之術,的確是有可能的嗎?就我的知識範圍所及,可以大膽地說:是有道可修,“長生不老”是有可能的。但是必須了解,這畢竟是一件個人出世的事功,並非入世利人的事業。如果一面要求現實人生種種的滿足,同時又要“長生不老”而成神仙,那只有問之虛空,必無結果。《說郛》上記載一段故事:有一位名公巨卿,聽說有一個修道的人,已經活了200多歲,還很年輕,便請他來求教修道的訣竅。這個道人說:“我一生不近女色。”那位巨公聽了以後,便說:“那還有什麽意思,我何必修道。”其實,除了男女關係以外,現實人生的欲望,有些還勝過男女之間的要求,更多更大。同時,更必須了解,想要求得“長生不老”,這便是人生最大的欲望,當然也是阻礙修道最大的原因了。一個人在世界上,要想學成某一門的專長,必須舍棄其他多方面的發展,何況要想達到一個超越常人的境界呢?道家的《陰符經》說:“絕利一源,用師十倍。”如果不絕世間多欲之心,又想達到超世逍遙之道,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至少,我的認識是如此,過此以外就非我所知了。 2、靜坐的方法 至於問到靜坐的方法有多少種的問題,據我所知,只有一樁--靜坐。如果要說靜坐的姿態有多少種?那麽,它大約有96種之多。可是所有方法的共通目的,都是在求“靜”。那麽“靜”便是道嗎?否則,何以必須要求“靜”呢?這是兩個問題,同時,也是兩個不同的觀念,包括三個要點,不可混為一談。 (一)靜與動,是兩個對立的名詞,這兩個對立名詞的觀念,大而言之,是表示自然界物理現象中兩種對立的狀態,小而言之,它是指人生的活動與靜止、行動與休息的兩種 狀態。道非動靜,動與靜,都是道的功用。道在一動一靜之間,亦可以說便在動靜之中。所以認為“靜”便是道,那就大有問題。 (二)求“靜”,那是養生與修道的必然方法,也可以說是基本的方法。在養生(包括要求健康長壽--長生不老)方麵來說:一切生命功能的泉源,都從“靜”中生長,那是自然的功用。在自然界中,任何動物、植物、礦物的成長,都從“靜”中充沛它生命的功能。尤其是植物--一朵花、一粒穀子、麥子等等的種子,都在靜態中成長,在動態中凋謝。人的生命,經常與活動對等的便是休息。睡眠,是人需要休息的一種慣性姿態,人生往複不絕的生命動能,也都靠充分的休息而得到日新又新的生機。 所以老子說:“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複命。”“靜為躁君。”以及後來所出的道家《清靜經》等道理,乃至曾子著《大學》,以“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等等觀念,都是觀察自然的結果,效法自然的法則而作此說。甚至,佛家的禪定(中國後期佛學,又譯為靜慮)也不例外。 (三)在精神狀態而言,靜是培養接近於先天“智慧”的溫床。人類的知識,都從後天生命的本能,利用聰明,動腦筋而來。“智慧”,是從“靜”中的靈光一現而得。所以佛家戒、定、慧的三無漏學,也是以靜慮--“禪定”為中心,然後達到“般若”智慧的成就。 那麼,用什麼方法去求“靜”呢?這是一個非常可笑的問題,而人們都是那樣輕易地問出來。 “靜”便是“靜”,用心去求“靜”,求“靜”又加上方法,那豈不是愈來愈多一番動亂嗎?若在禪宗來說,便可直截了當地答:“君心正在鬧,且自休去。”這樣說來,“求靜”根本便錯了,或者說:“可以不必求靜”囉! 那也未必盡然。 不必陳義太高,但卑之而毋高論地說,一般人的心理和生理狀態,經常習慣於動態;在心理方面,如意識、思想、知覺、情感等,好比多頭的瀑布、澎湃的江河。 真有“無盡長江滾滾來”的趨勢;在生理方面,血液的通行、神經的感受、氣息的運行,時時刻刻都會發生苦樂的感受,尤其在靜坐的時候,如果身體早已潛伏有病根,它可能會發生酸、痛、冷、熱、癢等感覺,比起不靜的時候還要強烈。 “樹欲靜而風不止”,心欲靜而動亂愈多,所以一般初學靜坐的人,往往發現自己的思慮營營,非常雜亂,甚至,比起不靜坐的時候,反而更加煩燥、不安;因而更加恐慌,認為自己不應該“靜坐”,或者加上武俠小說與民俗神話等的傳說,恐怕“靜坐”會“走火入魔”。 其實,這都是不明道理,自己頭上安頭,錯加誤會,構成心理上的陰影。 3、靜坐的心身狀況 為了便於了解“靜坐”時有關心理與生理的問題,首先要從心理說起。人,為什麽想要“靜坐”?這當然有很多的理由,倘使說:“白頭歸佛一生心”,或者“我欲出離世間”,未免太過籠統。如果把它歸納起來,便如上文所說:為了“修道”,為了“養生”,為了“養心”等各種願望,總而言之,總有一個目的。 是誰產生這個目的?那當然會說:“是我。”那麽,是“我”哪方麵的動機呢?一定說:“是心”--這裏所謂的心,大約包括了現代觀念的腦、意識、思想等等名詞。好了,既然是我“心”想“靜坐”,或者說“靜坐”先求“靜心”,何以在“靜坐”時,反而覺得思慮營營,其心不能安靜呢?殊不知我人的心--意思、思想,由生到死,從朝到暮,根本就習慣於思慮,它猶如一條瀑布的流水,永遠沒有停止過;隻是它與生命共同存在成習慣,自己並不覺得平常就有這許多思慮,一旦到了要“靜坐”的時候,在比較安靜,向內求靜的情況中,便會發覺自己的心思太亂。 其實,這是“靜坐”第一步功效。譬如象一杯渾濁的水,當它本來渾濁的時候,根本就看不見有塵渣。如果把這一杯水安穩地、靜靜地放在那裏,加上一點點的澄清劑,很快變會發現杯中的塵渣,紛紛向下沉澱。不是這杯水因為在安靜的狀態,而起了塵渣,實在是它本來便有了塵渣,因為靜止,才被發現。又譬如一間房屋,平常看不見它有灰塵,當陽光忽然透過縫隙,才發現了光隙中有灰塵在亂舞紛飛,你既不要去打掃它,也不要用一個方法去掉它,隻要不搖不動,不去增加,也不去減少它,慢慢的再靜止下去,它自然就會停止紛飛了。 但是在這裏最可能發生的問題,便是當安靜的情況來臨時,往往便會想睡眠,或者不知不覺,自己便進入睡眠的狀態。有了這種情形,又怎麽辦呢?那時,你要仔細審察,體會自己,倘使是從心理--身體的勞累,或者是心力的疲憊而來,不妨幹脆放身而眠,等待睡足了,精神爽朗時,再來“靜坐”。倘使發現心力和身體,並無疲勞的現象,那麽最好起身稍作運動,或者特別提起精神,作到始終保持適度而安穩的靜態才對。 4、哪一本是靜坐的最佳入門參考書 幾十年以前,要學“靜坐”的人,沒有明師(不是名師)指導,便不敢學“靜坐”,實在找不到明師的時候,便靠道書中的丹經(修煉內丹做神仙的書籍),一知半解,盲修瞎煉。1924年以後,如張三豐太極煉丹秘訣、因是子靜坐法,以及由日本倒傳回來的岡田靜坐法、氣功秘訣等書,隨著時代的開明,教育的普及,印刷的發達,到處可以看到。抗戰勝利以後,佛家天台宗修煉止觀的書籍,如小止觀六妙門、摩訶(大)止觀,袁了凡靜坐法正續編等也應運流行,普遍傳開。同時,由藏文翻譯成漢文的密宗修法經典,或由英、法轉譯回來的密宗書籍,也陸續公開。其中以密宗黃教祖師宗喀巴大師所著的《菩提道次第論》中,《修止與修觀》的抽印本,與天台宗大小止觀的方法相同,較為穩當妥實。但有關佛家修習靜坐(禪定)的書籍,又必須與全部佛學的教理相融會,才能相應。 5、因是子靜坐法的利弊 在這些書籍中如果要說哪一本書,可做初步入門最正確的指導,實在都不太合適。而合於佛道兩家正統的典籍,學理又不簡單,至於不太合於正統道理的書,問題又太多。在無書可資遵循的時候,比較普遍為人所樂道的,便是蔣維喬先生所著的《因是子靜坐法》,多少人如法炮製去學靜坐,多少人想使自身上發生氣派感受,做到和他一樣。其實,《因是子靜坐法》只能說是蔣維喬先生本身學“靜坐”的經驗談,或者可以說是他學習“靜坐”的反應實錄,可以貢獻給大家做參考,但絕不是金科玉律,更非不易的法則。我們首先須要了解,蔣先生開始學習“靜坐”的時候,早已患了嚴重的肺病,一個人到了有病的時候,心境反而比較寧靜。情緒雖然近於消極,有時思想反而清明,“有病方知身是苦,健時多向亂中忙。”這是人之常情。因為他本身有肺病,所以必須要在靜中修養,等到生理機能恢複本能活動的時候,相當於道、佛兩家所說的氣機或氣脈便會發生作用,循著中國醫學所說的人身十二經脈的流行,於是氣機到達某處,該處就自然產生某種感受。在這種情況當中,隻要不去揠苗助長,任其自然流行,便是最好的生理療法,對任何一種疾病都有效,何況是必須靜養治療的肺病。總之,任何是中西醫藥治療疾病的根本方法,都靠靜養,所有中西醫藥物,隻有幫助治療的功效,並無絕對去病的作用。疾病之所以恢複了健康,得到藥物幫助的效果,僅有十之三、四,靠著臥床住院的靜養,因此引發本身體能的治療而從獲生機,卻占十之六、七的重要。就是使用外科手術的醫療道理,也並不外於此例。何況有關心理和精神的治療,同樣不外於此理。 了解了這些道理以後,便可知道《因是子靜坐法》所說氣機發動和氣脈流行的境界,這只是著者蔣維喬先生有病之身學習靜坐後的現象和經驗,不可以偏概全,認為人人必會如此,視為千篇一律的定則。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依照《因是子靜坐法》去實驗“靜坐”,而且就把它視為師法之當然,必定會弊多益少,適得其反。 6、人體的氣機是怎麽一回事 東方古代的醫藥之學,皆與巫術同源共祖,中國的醫學,也不例外。在三千年以前,中國的醫藥之學,由巫醫而轉入道家的方術,(又稱為方技),這是周、秦之間的事。中國的醫學和道家的方術,以及印度自古相傳的瑜珈術,都承認人身生命的泉源,在於人體內部所潛藏無限氣機的庫藏。不過古代道家的丹經,這個氣字,是用原始的「炁」。如用拆字的方法來講,「无」即是「無」的古字,下面四點即是「火」字的假借,換言之,「無火」之謂「氣」。什麼是「火」呢,淫慾、情慾、躁動的意念都是火。沒有了這些躁火(等於中醫書上所說的相火)元氣大定(君火正位),漸漸便可引發固有生命的氣機。氣機的流行,它依循晝夜十二個時辰(中國古代的計時方法,與宇宙日月運行的規則相通),周流人身氣脈(十二經脈)與腑臟一周。而且在每一時辰之中,經過氣脈的部分不同,就又研究出人身穴道的學說,發展成為針灸之學。 除了醫學所稱的十二經脈以外,另有不隸屬於十二經脈的氣脈,便是道家特別重視的「奇經八脈」。「奇經」的奇字,並不是奇怪的意思,而是「單支」的意思;也便是涵有特殊的、單獨的含義。「奇經八脈」,也包括了督、任、沖、帶、陽維、陰維、陽喬、陰喬等八根脈腺。督脈便是莊子在《庖子解牛》篇中所提及「緣督以為經」的督脈,大約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自律神經系統與腑臟的關係。帶脈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腎臟神經系統。陽維、陰維則和現代醫學的大腦、小腦與間腦的神經系統有密切的關聯。陽喬、陰喬相當於現代醫學的生殖神經,包括攝護腺與手足等主要神經作用。唯有沖脈很難說,擴充其量而言,它在中樞神經與自律神經之間並無固定部位和系統的範圍;它由生殖機能與睪丸之間的小神經叢開始,一直經過胃與心臟部分而上沖間腦。 只有打通氣機的人,才能切實體會得到氣脈的狀況,而後相信確有其事。但特別須要聲明的,我非專門學醫的人,所引用中西醫學上的名詞,僅是研究心得,強作解人加以說明而已,不可拘泥屬實。 此外,由印度上古瑜珈術的傳承,經過佛家的洗鍊和整理,而成為佛教密宗一派的修煉方法,也很注重人體的氣脈,以三脈四輪(祥稱七輪)為其主要的體系。三脈,即是人體平面的左、右、中三脈,不同於道家以前(任)、後(督)、中(沖)等三脈為主。四輪或七輪,便是人體橫斷面神經叢的幾個主要部位,與道家的上、中、下三丹田之說,各有不同的概念,卻有大同小異的效果。 7、丹田與脈輪是什麽 說到氣與丹田,學習西醫與生理解剖學的人,便會引為笑談,認為人體上根本就沒有這回事,這是愚昧和迷信,或者是道家的人故作神秘之說。如果講到瑜伽術的三脈七輪倒也並不反對,因為近年以來,瑜伽術在歐美很流行,在外國學了幾手再三變相而不到家的瑜伽術,回來大開教門,倒也大受歡迎。因為這是進口貨,從外洋學來的,一定不錯。我們可憐的這一代啊!“無洋不是學,有外才稱尊。”將來留給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的一頁,必定是可悲可憐的笑料。其實,現代所謂的生理學,嚴格地說,隻能稱為人體解剖學。否則,便可稱它為死理學了!因為現代對人體的生理學,都是以解剖人死之後的身體而得到的證明,並非像中國古代,從活人的身上求得證據。道家所說的三丹田:上丹田,在兩眉之間橫通間腦的部位;中丹田,在兩乳之間橫通肺與心髒的部位,下丹田,在臍下橫通腎髒之間與大小腸的部位。另有所謂中宮的,便是胃脘與橫隔膜之間的部位,這些現象和作用,都是人體生命在活著的時候,與呼吸係統發生連帶的關係。丹田,不過是道家修煉觀念中的代名詞,並非此中真會煉成一顆丹藥,假使真有,便會成為腸癌、心肺等癌,或肝瘤了,希望學道的朋友們,切勿迷信內丹真會成粒的誤解。 瑜伽所說的脈輪,經過西方科學文化的洗禮,一般瑜伽家們便認為它是生理學神經叢,由間腦一直到**各部,分別為之定名。脈輪是否便是神經叢很難說;脈輪與神經叢有密切的關係,那是事實。 8、靜坐與氣脈 人在靜坐的過程中,心理的雜想比較清靜,頭腦中的思慮比較減少,所以血液流行也比較緩慢,心髒也因此減輕負擔。同時因為身體的姿勢放置端正,不再運動來消耗體能,腦下垂體的內分泌平均分布,漸漸感覺四肢與內部,發生充滿的感受。有了這種感受發生以後,反應最為**的,便是中樞神經和背脊骨的末端,連帶腎髒部分,通常都會有脹緊的刺激。由此逐漸推進,循著氣機和血脈的流行,如有物蠕動,逐部發生感覺。但以上所說的現象,是以普通一般人,在“靜坐”中較為正規的初步狀況而言,如果身體有特殊的情形,倘有某種病痛,或體能特別強健的,又當別論。總之,每個人的心身,各有不同的情況,其中千差萬別,不能一概而論,如果執一不變,真像“刻舟求劍”,愈來愈不對了! 關於氣脈問題,如要詳細論述,不是片言可盡,留待以後慢慢道來。現在要講的主旨,仍然繼續前面“靜坐”的求“靜”問題,我們要特別留心。為了便於容易了解,先把心理和生理作用,歸納為知覺與感覺兩個部分;所謂知覺,包括心理思慮想念等等現象。所謂感覺,包括身體氣機覺受等等作用。但綜合起來,兩者都是心的動向。人在靜坐中,感覺體內氣機發起作用時,最容易犯的錯誤,便在不知不覺中,會把注意力集中在感覺上面,而且愈來愈強,於是,全部心力,就會攪亂氣機,構成幻想、聯想等的狂亂心理。比較稍好一點的,認為自己氣脈已通,便沾沾自喜。其實,真的打通氣脈現象,並非如此情形。再差一點的,由於氣機的覺受,使注意力過分地集中,於是無形中配合意識的幻想等心理作用,反使神經過於緊張,便成為一般所說“走火入魔”的病態了,這不是“靜坐”會使人著魔,實在是不明“靜坐”的究竟道理,反使心理變態之魔害了“靜坐”的靜境了! 9、儒佛道三家的靜坐姿勢 儒、佛、道三家的靜坐姿勢,曆來相傳有96種之多,其中當然包括幾種臥睡的姿勢與方法。通常所用的姿勢,如佛門中的各個宗派,修習禪定的方法,大多采用七支坐法,又簡稱它為跏趺坐,俗名盤足坐法 宋以後的儒家--理學家們,由於大程夫子--程顥(明道),變更佛、道兩家修煉靜坐的心法,因襲禪宗大師修習禪定的工夫,著作《定性書》一文,主張在“靜”中涵養性理的端倪開始。他的老弟二程夫子--程頤(伊川),又加上《主敬》為其陪襯,從此儒門也主張靜坐。但是他們所取的靜坐姿勢,便是平常的正襟危坐,所謂端容正坐便是。至於道家,有時即用佛家的七支坐法與臥姿,有時又穿插許多不同的形態;配合生理的需要與煉氣修脈的作用。大體說來,儒、佛、道三家的靜坐姿態,並不外於此法。 10、七支坐法的形式 所謂七支坐法,就是指肢體的七種要點(如附圖): (一)雙足伽趺(雙盤足)。如果不能雙盤,便用單盤。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麵,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麵,叫作金剛坐。開始習坐,單盤也不可能時;也可以把兩腿交叉架住。 (二)脊梁直豎。使背脊每個骨節,猶如算盤子的疊豎。但身體衰弱或有病的,初步不可太過拘泥直豎,更不可以過分用力。 (三)左右兩手圜結在丹田(小腹之下)下面,平放在胯骨部分。兩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兩個大拇指輕輕相拄。這在佛家,便叫做“結手印”,這種手勢,也叫做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 (四)左右兩肩稍微張開,使其平整適度為止,不可以沉肩??背。 (五)頭正,後腦稍微向後收放。前顎內收(不是低頭),稍微壓住頸部左右兩條大動脈管的活動即可。 (六)雙目微張,似閉還開,好象半開半閉地視若無睹。目光隨意確定在座前七、八尺處,或一丈一、二尺許。(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靜坐之初,先行閉目為佳。) (七)舌頭輕微舔抵上齶(參考附圖),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 附帶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凡在靜坐的時候,必須使腦神經以及全身神經與肌肉放鬆,絕對不可有緊張狀態。最好是微帶笑容,因為人在笑時,神經自然會全部放鬆 (二)初學靜坐者,不可以吃過飯就打坐,以免妨礙消化。同時也不能在肚子餓時打坐,以免分散心神。 (三)靜坐時空氣必須流通,但是不能讓風直接吹到身上。 (四)靜坐時光線不能太暗,否則容易昏沉;光線也不能太強,否則容易緊張。 (五)氣候涼冷的時候,要把兩膝和後腦包裹暖和,即使熱天打坐,亦不可使膝蓋**。 (六)初學靜坐不要勉強坐太久,以時間短、次數多為原則。 (七)初習靜坐時多半無法雙盤,則以單盤為宜。單盤時臀部必須加坐墊,坐墊的高矮依各人身體狀況而定,總以舒適為原則,如果坐墊太高或太矮;都會使神經緊張。至於坐墊的軟硬程度也必須適中,否則引起身體的不適,則影響靜坐的心情和效果。 說明:(一)兩腿雙盤的跏趺坐為最正規的七支坐法。 (二)跏趺坐也要加坐墊、除非氣脈全通,才可以不墊。 (三)初學靜坐多半無法雙盤,則酌情采用以下各圖所示的其他坐姿。 說明:(一)坐墊約兩、三寸。隨各人舒適度自作調整。 (二)初習靜坐無法兩腿雙盤,則采用單盤。隨各人生理狀況,自由選取金剛坐或如意坐。 (三)如果無法單盤,或者單盤坐到腿麻。而想繼續用功,則可改用下列任何一種姿勢。 說明: (一)正襟危坐為曆來儒家所慣用的靜坐姿勢。 (二)吉祥臥為佛家所主張的睡姿。孕婦如果單盤對腹部造成壓力可改用吉祥臥,或任意選取對自己較為舒適的坐姿。 11、有關七支坐法的傳說 根據佛經上的記載,這種七支坐法,早已失傳,後來有五百羅漢,修持多年,始終不能入定。雖然知道從遠古以來,便有這種靜坐入定的坐姿,但始終不得要領。有一次在雪山深處他們發現一群猴子,利用這種方法坐禪,他們照樣學習,便由此證道而得阿羅漢果。這個神話似的傳說,無法加以考證。總之,它是合於生物天然的法則,那是毋庸置疑的。而且這種姿勢,大體來說,很像胎兒在母胎中的靜姿,安詳而寧謐。 12、叉手盤坐與健康的效果 人體的神經係統,大體說來,都以脊椎為中心,左右交叉分布,隨著意識的支配而發散為肢體感官的動作。猶如樹木的枝條,依據它的中心樹幹,向外分散而至於枯落。七支坐姿將手足加以盤曲,可使左右氣血交叉散發而歸於原始整體的圓極,等於說:采取這種姿態,可使左(陽)右(陰)的人體電能,自身互相交流,即可減少散發的作用,又可自相調劑而恢複體能的原動力。 七支的坐姿,因為雙足盤曲,兩手交叉,使四肢活動靜止,便可減輕心髒的負擔,所以靜止的時間愈久,對於恢複心髒功能的功效愈大。 13、關於頭腦的健康功效 七支坐法的靜姿,必須將頭頂端正,大腦稍微靠後,以使腦下垂體不受壓迫而恢複正常。因此腦下垂體內分泌的均衡活動使影響淋巴腺、甲狀腺,而至於腎上腺等恢複健康的作用。 其次,下顎稍微向後收壓,可使左右兩大動脈管輸送血液到腦部去的工作緩慢;可以減輕腦神經的緊張與思慮,對於血壓有恢複正常的功效。 其他有關間腦和眼、耳、口、鼻等的細節;在此不盡詳說。 14、盤足曲膝與健康 有些人懷疑,盤足靜坐,不但對人體的健康有礙,甚至,反而因兩足的血管被壓迫而致病,所以靜坐久了,便有酸麻的現象。這是誤解。其實,人體的健康,與腿和足有極大的關係。中國古代的道家醫理,認為“精從足底生”,那是不易的至理。一個人的健康長壽,與兩腿雙足有絕對的關係。所以嬰兒與小孩的活動都在兩足。一過中年,腰部以下和足腿就漸感無力,喜歡疊足或蹺足而坐。人的衰老與死亡,也多是從足腿開始而逐漸至於軀幹與頭部。盤足曲膝靜坐,感覺足腿的酸麻,正是說明足腿的神經與血脈並不通暢,證明你的健康已有潛在的問題。所以放開足腿,等待酸麻過後,反有從未經驗過的快感。如果持之有恒,能坐到足腿的氣血流暢,保證足腿而上至於腰背以及全身,會有無比的快感發生,反不願意下座而鬆散雙腿了。 其次,必須了解人體猶如植物一樣。一棵樹木,盤根曲折在泥土之下;得到日光、空氣、水,以及土壤的營養,才能生長茂盛。人呢!卻和植物顛倒相反,他的根在頭部,他的土壤就是虛空。人體的兩足,好像人參的枝叉,所以把兩足盤曲起來,等於把一株人參或鬆枝卷曲成結,使它的生發能力,不致再向外麵分散;返歸根本而培養它的本源,因此使其本身更加健壯。所以盤足曲膝,不但無妨人體的健康,而且從適當的練習開始,對於健康長壽,是絕對有利而無害的。 15、學習靜坐如何用心 靜坐並不難,用心實不易。一般學習靜坐的人,十分之七,為了健康長壽;十分之二的人為了好奇而求玄求妙,或者想達到神通,如放光、預知等境界;十分之一的人為了求道;而真正了解道是什麽,修道的正法又是什麽,則幾乎是萬難得一。 關於學習靜坐如何用心的問題,首先需要了解學習靜坐的目的何在,如此才能切實商榷如何入手和如何用心。現在一般較為普遍流行的靜坐用心方法,大體歸納起來,在東方的中國方麵,都可納入傳統文化的儒、佛、道三家。此外,有瑜伽的靜坐用心方法、有從歐美回籠的催眠術,以及其他宗教的祈禱、齋期、避靜等,也都屬於靜坐的用心方法之一。但在中國,通常最流行的靜坐中,用心的方法大體都以佛、造兩家為主,縱然有許多方法,不屬於佛家或道家的正統,但已積非成是,而都認為那些就是佛、道的方法,在此不必嚴加區分,徒事理論。 在佛家的方法中,現在最流行的,便是念佛、修止觀、或觀心、參禪等。至於,篤信密宗的;便以持咒、觀想等為正當的用心方法。各執一端,輕視餘者。不過,在佛家的用心方法中,除了部分學習西藏流傳的密宗以外,的確都是重視“修心”為基礎,不大注意身體生理上的變化,而且認為重視身體生理變化者,便是外道之流、甚至,大有嗤之以鼻,不屑親近之慨。 但在道家的方法中,卻極端注重身體生理的變化。甚至,認為由於靜坐修持的方法,達到身體生理預定的效果,打通任督二脈,以至於通達奇經八脈,恢複健康,增加壽命,才是道的真正效果。倘使如佛家一樣,隻知“修心”而不知身體生理的奇妙,便不合道。所以道家者流,便認為佛家的修法,隻知“修性”,而不知“修命”,並不完全。因此道家主張“性命雙修”,才是正道。並且說:“隻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隻修祖性不修丹(命功),萬劫陰靈難入聖。” 乃至引用《易經》的觀念與《中庸》的大旨。確定“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作為無上的原則。 其實,無論佛家或道家,乃至其他各宗各派所謂的旁門左道,除非不講究靜坐修持,便無話說。倘入進入靜坐修持的法門,試問:除了這個生理的身體和有知覺情感的心理思維狀況以外,還有什麽方法能夠離開身心以外而可以起修的嗎,假定是有,那便是從事物質科學的研究,或者專門注重醫藥,或藥物化學、生理化學等的事情。它與人生生命起修的方法迥然不同,一個是藉著自己生命的自在功能而求證形而上道;一個是籍外物的實驗,而了解宇宙物理的奧秘。 16、存想與精思 “存想”,亦稱“存神”,這是中國古代道家所用的名詞。秦漢以後到魏、晉之間,講究道家方術的,大都以“存想”為主。道家古老的丹經,如《黃庭內外景經》等。便是以“存想”“存神”的方法為中心。漢代的張道陵(天師道的創始者)、北魏的寇謙之(另一天師道的重要人物)、南朝著名的仙家陶弘景,和他所著的《真誥》,也都是以“存想”、“存神”的方法為主幹。另如佛家密宗的“觀想”,以及其他各個宗教的祈禱、禮拜,也都是以“存想”做為修道的方法。 “精思”也是中國古代道家所用的名詞。但嚴格說來,“精思”與“存想”“存神”,有迥然不同之處。“存想”,是屬於鍛煉精神的法門。“精思”,是屬於運用“思維”而達到最高“智慧”成就的狀態。所謂“精思入神”的觀念,便如《易經·係辭傳》所謂“精義入神”的道理,完全相同。南朝到隋、唐以後,佛家有了禪宗的創建,而禪宗到了宋、元以後,又有“參禪’與“參話頭’等方法,強調一點說,也便是“精思入神”的另一途徑而已。後來宋儒理學家程明道的詩說:“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也是由“精思入神”的觀念,變為理學家幻想境界的誇大詞。 但“存想”與“精思”,既不是魏、晉南北朝以後道家“煉[上無下灬]”的修法,也不是明、清以來道家“守竅”的修法,更不是“煉精化[上無下灬],煉[上無下灬]化神,煉神還虛”的修法。凡是這些道家的方術,嚴格地說來,各有各的範圍和作用,不可混為一談。可惜的是,曆來學習道家神仙、方士丹法的人,隻一味為自己求作神仙,而認為隻要有了明師的指點;傳授一個千古不傳的秘訣,就可“立地成仙”、“白日飛升”。因此素來忽略學理、輕視原理和理論,致使道家的方術,既不見容於縉紳先生等全大夫階級的知識分子.又不能自圓其說而構成有條理、有原則、有方法的神仙丹道的科學。因此不但“一枕遊仙夢不成”,結果反而空勞幻想而貽害無窮。 “存想”的方法雖然太為古老,但是西方流行的神秘學,卻與“存想”的精義息息相通。西方的神秘學派,號稱淵源於大西洋和埃及的上古文化。東方中國道家的“存想”和“存神”,自始即認為淵源於遠古的神仙所傳。窮源溯本;此二者之間的蹤跡;似乎都是同一來源。由於這是屬於學術的“考古”問題,故在此不能詳論。至於談談“存想”的用心方法,對於靜坐與修道的關係,也似乎陳義太高,不容易為現代一般流行的急功好利等學道者所接受,所以也暫且不談。而論及“存神”的作用,更具有原始濃厚的宗教精神,它的學理與神秘學一樣,富於多方麵而且有極高深的奧義,際此宗教精神趨於沒落的時代,所以也暫時不談。況且“存想”和“存神”的方法,最為精密而有係統的,莫過於“密宗”,留在討論“密宗”的修法時,再加參考 17、安心守竅的方法 現在要講的,隻是有關於“守竅”與“精思”的用心方法。一般學習靜坐的人,最容易,也最普遍的,便是講究“守竅”。嚴格地講,“守竅”的重點,它是注重在生理的方法,換言之,開始學習靜坐或者修道,便以“守竅”為主,而且必從”守竅”入門;那就是說,他在原則上,首先便承認這個形骸軀殼的身體,就是道的基本所在。因此隻要把握住這個“竅妙”,守通了這個“竅”,他便可以得道。至少,也就可以長生不老了。其實,所守者是“竅”,能守者是心”,它的根本,還是依據心理的作用而來。況且哪裏才是真“竅”?何人須要“守竅”?誰又不須“守竅”?哪個該守守“竅”?哪個“竅”又不該守?這些都是很大而且很重要的問題。有人說:“一竅通而百竅通”,所以認為隻要守通一竅,便可得道。然而人身有“九竅”:麵上有兩眼、兩耳、兩鼻孔、一張嘴等七個竅,下都有大、小便二竅。試想,上部七竅皆通,但結果仍有便秘或小便等病症。如此,到底是不是“一竅通而百竅通”呢?如果說:此竅非彼竅、那麽,人身有108個穴道,無論守那個竅,它都離不了穴道的部位。試想,某一穴道閉塞,其他穴道仍然流通,或者其他穴道閉塞,某一主穴流通時,它何以又不能做到“一竅通而百竅通”呢?假使說:此竅亦非這些穴道的竅,它是無形無相無定位的道竅。這便是心理的構想所造成,它就屬於“存想”的範圍,而並非在生理上真正有一個竅可守了。可是一般學習靜坐或修道的人,一開始,便‘’守竅”。大體上,都以人體中樞神經有關的上中下三部為主竅,而稱它為上中下三丹田。其實,丹田的名稱,也是宋、明以後的道家才開始流行。(有關三丹田的道理,已在本書的《丹田與脈輪是什麽》一文有所說明,在此不贅述。) 18、當心守竅的後果 平常一般學習靜坐的人,大體上都注重守在下丹田一竅,所謂“氣沉丹田”,或者“藏神於丹田”,乃至“意守丹田”等,即此之謂。有的認為隻要守住了下丹田,便可“藏精固氣”,或者“煉精化氣”。其實,從中國醫學針灸等有關穴道的理論來講,關於下丹田部分,前有“氣海穴”,後有“命門穴”,也就是現代醫學、生理學中腎上腺的主要部分,這的確是人體生命很重要的關鍵所在。但是男女老幼,以及有病或無病的人,乃至腎上腺特別發達或特別衰弱的人,能不能守此下丹田的部位?或者可不可以守此下丹田?都是很大的問題,如非明師(有經驗、有智慧、有成就的師長)指導,有時反而危害無窮。例如腎髒衰弱,或本來患有遺精、**、以及其它有關疾病,如**、草泄等人,更加嚴重。當然其中也有少數例外,那是生理上其它原因偶然的巧合,絕非初步合理的成果。如果女子學習靜坐,專心教以守下丹田的一竅,流弊更大,甚至,可能促成血崩等症,或者產生性變態心理等嚴重病症。至於專守上竅(眉心或頭頂),也要特別注意年齡、生理、疾病等情形而定。如果一味亂守上竅,很容易促成血壓增高、神經錯亂等嚴重病症。有些人因守竅日久,稍有效果,就有紅光滿麵的現象,自己乃至別人,就都認為是有道的高人。其實,如果年齡很大的人,一有這種現象發生,就必須當心腦溢血等症。此外,倘使身體上本來潛伏有性病的病菌,而並未徹底治療痊愈,久守上竅,反而容易把性病的病菌引入腦部,而發生種種不堪設想的後果,此點尤須特別注意。總之,學習靜坐與修道的方法,欲求長生不老的方術,自古至今,它始終與醫學中精神治療學、生理治療學、物理治療學有密切的關係。甚至,可以強調地說,這是一種醫理中的醫學,它已進入於利用精神的神秘力量和利用宇宙的神秘力量的醫學,如果不通此中最高原則,而自作聰明,妄加修證,真還不如悠遊卒歲,以終天年,為人生順其自然的最高享受。何必弄到“服藥求神仙,反被藥所誤”的悲慘下場呢! 19、守竅與存想的原理 因為講到“存想”與“守竅”,就順便說明一下“守竅”於“丹田”的情景。我不是說“丹田”絕不可守,也不是說“守竅”的方法是不對的。也許有人看了上述這些道理,反而駭怕卻步,那都大可不必。“守竅”有“守竅”的需要,“丹田“有“丹田”的作用,但不可以不通原理,便亂來亂守,其實,“守竅”的方法,也便是“存想”的蛻變。“存想”的作用,便是使“精神統一”,使心理與意誌絕對集中的一種方法。上文已經提過所守者是“竅”,能守者是“心”,便已指明這是由心理意誌的集中開始,最後達到“精神統一”的境界,它所以利用人體生理的部位,作為初步入手的法門,大致說來,有兩個原因: (一)人人都愛惜這個軀殼身體的壽命,不管多麽醜陋,多麽難堪的身體,隻要生成是屬於自己的,便會構成絕對自私而占有它的牢固觀念。因此以修此肉身而達到長生不老為標榜,於是人人便肯用功向學。 (二)生理與心理的作用,的確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一體兩麵。生理可以影響心理,心理也可以影響生理。由心理與生理的互相虯結,因此而產生精神的神妙,所以道家利用身心的關係入手,並非是毫無道理的修法。“守竅”的作用,它的重點,便在一個“守”,所謂“守”,必須要全部精神意誌集中才可。隻要精神意誌真能集中,這個“守”的作用便可達成目的。譬如有一大堆金銀財寶擺在前麵,要你專心一誌“守”住,那時,你便可以廢寢忘餐。甚至,也可以忘記自己的身心而竭誠“守”住這堆金銀財寶,這就是“守竅”的最好說明。 可是要學靜坐與修道的入;對於“守竅”的工夫,真能做好嗎?老實說,十個靜坐修造的人,幾乎沒有一個可以做好,大體上,都是一邊利用感覺來覺到這一部位,而他的思想意誌,卻絕對不能集中在這一部位。換言之,他一邊感覺到這一部位,那是生理神經感覺的反應,但一邊卻胡思亂想,或浮念紛飛,那是心理的散漫,有絕對不能集中的苦惱,這種現象,究竟是什麽原因呢?因為精神與意誌,它是一個很神妙的東西,你愈想要它集中,它愈會散亂,我常用“力學”的原理來解譬,也就是說,當“向心力”集中到極點的時候.“離心力”便在“向心力”中發出自然的反應。相反的,當“離心力”達到極點的時候,“向心力” 的作用,也便自然而生。等於你握拳握緊到極點的時候,你的手指神經的反應,就會自然放鬆。所以道家把這個精神和心理意誌的作用,比方它像水銀(汞),它的性質,總是趨向流動散開,甚至於分散到無孔不入的情形。因此,要想利用“守竅”或“存想”而達到精神集中的專一狀態,就非簡單的事了。精神不能集中專一,而要想打通氣脈,達到身心預期的效果,那是絕不可能的事。此中對於心理運用的神妙,更非片言可盡。沒有達到精神集中專一的妙用,認為氣脈已經打通,絕無此理。有的,隻是屬於幻想的妄覺,或是生理上特殊的感覺情形,並非真正的氣脈通了。因為氣脈打通的現象,一步有一步的征候,一步有一步的現象,如果以我這個普通凡人的眼光看來,幾乎沒有一個人真能做到的。 20、守竅與煉氣 從道家修煉的方術來講,“守竅”與“煉氣”,並不是同一件事。“守竅”,是利用意識心的作用。“煉氣”,是用意鍛煉呼吸。但無論“守竅”與“練氣”差別異同的作用是如何,它都離不開“存想”的關係,一般從事修道或靜坐的人,不管從“守竅”入手,或“練氣”入手,都認為氣與靜坐、氣與道、氣與長生不老的健康之術,是有絕對的關聯。尤其專煉“氣功”與專修“瑜伽術”的人,對於“氣”,更為重視。從清末到現在六十年來,由於內家太極拳的普遍流行,所謂“氣沉丹田”的太極拳原則,幾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術語了,因此,許多學靜坐的人,一上座,便吐故納新似地把呼吸之氣引向“丹田”,希望做到“氣沉丹田”,以便可以入道。 此外,還有許多修煉各種不同的氣功,乃至各種不同道術的人,經常來問用什麽方法,或如何修煉才能使“氣機”凝住在“丹田”?或者問怎麽樣才能把氣機停留在某一處?關於這些問題,我覺得非常有趣,我經常會反問他們:譬如有一隻中空的皮袋,或者有一個中空的皮球,你把空氣打進去了,希望這股“氣”隻停留在這隻皮袋或皮球的某一處,你能做到嗎?無可否認的,都會答說:那是絕對行不通的事。由此答案,也就可以了解人的形體,內在雖有百骸與五髒六腑,但是它仍然猶如一隻中空的皮袋或皮球一樣。“氣機”內行,它是無所不通,無一處而不周流自在的。“氣機”隻是停留在體內的某一部分,除非是內部的生理機能已經有了障礙,生了重病的人才能如此,一個正常無病的人,絕對不可能如此的。 如果說:有些從事“守竅”或“煉氣”的人,的確可以做到,並非是不可能的事。那麽,我可以告訴你,那是自己心理意識所造成的錯覺作用,而並非真有一股“氣”停留在那裏。同時他所感受到,以及在形體上所看到的,那也隻是神經血管充血的作用,與心理意識引導精神集中的關係,而不是“氣”的留滯。因為心理意識專注在身體某一部分時,神經、肌肉、血液,都會隨著意識的集中力量而發生作用,並非真有一股“氣”,可以隨著意識的思念,而讓它凝結成一塊,再讓它乖乖地待在那一處。那麽,道家所謂“煉精化氣,煉氣化虛,煉神還虛”的說法,完全是子虛烏有的事嗎?不然!不然!那也是實有的事,隻不過是否真能確切了解,真能體會到“氣”是什麽?那是最要緊的問題。 21、什麽是氣 “氣”是什麽?這的確是個問題。中國的道家,關於“氣”字,大約有三種寫法,它也代表了三種意義。 (一)“[上無下炁]”字:這是古文的氣字,上麵的“无”,就是無的古字。下麵的“灬”字,就是火的變體。古代道家的丹經道書,提到了“氣”,便常用這個“[上無下炁]”字。也可以說,無火之謂“[上無下炁]”。 但是怎樣才是無火呢?須知道家的思想學術,與中國古代的術數。總是脫不了關係的,尤其與五行、天干、地支等名相術語,更是息息相關。在五行之中,心屬“火”,所以無火之謂“[上無下炁]”。做到息心清靜、無思無慮之境,才是真“[上無下炁]”?氤的境界。 (二)“氣”字:也是古文的[上氣下炁]字,籀文、篆書大多都用這個“氣”字。強調些說,這個“氣”字,也就是代表自然界的大氣。 (三)“[上氣下炁]”字:是後代通用的氣字,但從古代道家與中國古代醫學的觀念來說,這是人們吃食米穀之後,而有生命呼吸作用的“氣”。 唐、宋以前,道家修煉的方術,有專門用“服氣”的方法。那是專心一誌,利用呼吸的屈伸起伏,以求達到“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道術,它與印度古代瑜伽術中修氣的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此又分化為後世各種修煉氣功的法門。這些煉氣方法的最後目的,都是憑藉呼吸的作用,由此而引發生理潛能的“真氣”,那才是“氣功”與“身瑜伽術”的極果。如果永遠隻是停留在呼吸氣機的功用上,那就永遠得不到“氣功”與“身瑜伽”的最高成就了。 那麽,“真氣”它究竟又是什麽東西呢?所謂“真氣”,也隻是無以名之的代名詞,在“瑜伽”術中,又有別名稱它為“靈能”,或者形容它是“靈蛇”。至於西藏的密宗,則另稱它為“靈力”,或名為“靈熱”。總而言之,它就是佛家唯識宗所講“曖”、“壽”、“識”綜合起來的“業識”的功能。為了講解的方便,我們借用現代語來說,它就是生命的“本能”,或可簡稱它是“能”。但是這裏所謂的“本能”或“能”,並非就是物理學上“能量”的能,也不是生理學上“本能”的能,或者有些人認為它就是物理學上的電能,或認為它就是電,那都是觀念上的偏差,不可妄用。因為它的究竟,畢竟不是“物”的作用。不過,這樣一說,又很容易牽涉到哲學和科學範圍的論辯裏去,所以暫置不論。 22、靜坐與氣的存想 依照以上所講,“靜坐”與“氣”,好像根本是沒關係似的。這又不然,在中國文化中,“靜坐”隻是一種統稱的名詞,例如佛家的“禪定”、“止觀”、“思維修”,以及“瑜伽術”、“催眠術”,乃至道家的“胎息”、“凝神”等等,凡是攝動歸靜的姿態和作用,統統叫它為“靜坐”。上文我們已經提到,不管用什麽方法來修習“靜坐”,它總是靠我們這個身、心的作用。所謂方法上不同的差別,也隻是心理造作意識的感受不同而已。至於這個身體發生的作用,都是一樣的。譬如一株鬆樹,可以用人工把它培養成各式各樣的形態,但是它本身的生命組織,由種籽開始萌芽,漸次抽條挺幹,漸次分枝布葉,並無不同。 因此,隻要肯下工夫練習“靜坐”,到了相當時間的火候,生理的“氣機”,自然而然就會發生變化。不過,這種變化的現象,都因人而異,各有不同的現象與程序,例如年齡老少的不同、男女性別的不同、身體強弱的不同、有病無病的不同。再由此許多異同的差別,引起各人感受的不同,因此而產生許多心理不同的想象,最後,仍然還離不開“存想”的作用,如果稍已涉獵過道書和丹經,對於奇經八脈、大周天、小周天、坎離、鉛汞、龍虎、陰陽等許多術語,存有想象中的幻覺,那麽當“氣機”發動的時候,它便自然而然與這些觀念,配合成為一種新奇的感受,而造成種種的境界了。 無論從那一種靜坐的方法入手都離不開身(生理)、心(心理)的相互關係,而且在靜坐的過程中,無論重視氣機或不管氣機的作用,氣脈的變化,必然循著固定的法則而引起感受。這個原理的大要已經在過去連續的敘述中有過說明,現在隻從氣機在靜坐中所引發氣脈變化的情況,再作較為詳細的解說。當然現在所講的靜坐,同時包括佛、道兩家,以及其他各種方法的內容和作用,並非隻是單指某一種靜坐的方法而言 23、人體內部的氣機與空氣的關係 一般學習靜坐和修道的人,大致都很容易把呼吸的氣和空氣的氣連成一氣。因此便認為空氣就是入體內部氣機的中心。其實呼吸與空氣的關係,隻是人體呼吸器官(肺部)的調劑作用。如果從修煉靜坐的觀點來說,那隻屬於達到橫膈膜以上的效用。至於人體內部的氣機,並非隻與呼吸的作用連成一氣,換言之,人與動物一樣,由呼吸器官吸收空氣,就如人們需要生火的時候,必須先要憑籍引火的燃料,用來引發本有的燃能。人體內在的氣機,猶如一個原始的寶藏,它與生命俱來,永遠潛在著無盡的功能,但不經過合理的修煉,這種潛藏的生命之能將隨老死物化而去,永遠無法發生作用。 佛家小乘禪觀的修法,便把呼吸之氣與人體內部潛能的氣機,分成三個步驟和三種狀況,這是比較正確的觀念。 (一)是“風”。這便是指空氣與呼吸器官之間的通常作用,換言之,一般人憑籍呼吸空氣的作用而維持生命的存在,這都是“風”的狀況。 (二)是“氣”。就是通常人的呼吸作用,經過靜坐方法的鍛煉以後,呼吸較為輕清而從容緩慢。 (三)是“息”。經過靜坐的高度修煉以後,呼吸之氣,到達輕微而幾乎止息的狀態,那時呼吸器官的闔辟作用,等於停廢。(但有關身體其他部分的呼吸,並未完全停止。)小腹部分以及下丹田之間。不靠呼吸器官的往返作用,自然而然發生一種翕辟的現象,這便是“息”。後來道家的丹道家們又稱它為“胎息”。甚至有些丹道的修法,還專門主張“心息相依”便是無上丹法的根據。其實,這種說法,都是隋、唐以後,佛家小乘禪觀的修法,被天台宗修習“止觀”的法門所采用,漸漸普及變化,互相融會而來。因為在隋、唐以前道家的修法,雖然也很注重煉氣術,但實在沒有“心息相依”與“胎息”的理論,雖然有些假托魏、晉時代的丹經偶亦類似提到,但畢竟都是後世的杜撰,不足征信。我們現在所 討論的並非偏向佛家而薄斥道家,這隻是從人類文化曆史時代的發展過程順便敘說一些 老實話,與門戶之見無關,更與考證之學無關。如要考證佛、道兩家的修煉方法問題,實在有“刻舟求劍”,逝者難造之感了! 24、靜坐的休息與氣機 老子說過:“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回靜。是謂複命。”“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老子這些有關修養方法的理論,完全秉承中國上古文化的傳統。從觀察物理自然的現象而立論。因為在物理界中,一切生命的生發之機,的確都是從靜態中茁壯的。尤其植物界中的生機,這種現象,更為明顯。人,雖然和植物不同,但從嬰兒、孩童,到達少壯的階段,比較起來,愈在年少時期,靜態的狀況愈多,對於生命成長的功效也愈有力,這也就是說明靜態對於人體生命關係的重大。所以一個普通人,在平日生活活動疲勞之後,必定需要休息,而最好的休息,便是靠睡眠來恢複生機。雖然睡眠與靜坐的作用不同,但睡眠確是通常人順其生命自然的一種靜態。 說到靜坐,真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同時也正好暴露人類智能的大弱點。一個人的生命需要休息,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也是無可否認的真理。但是一個人開始練習從坐著的姿態取得休息,便會引起很多大驚小怪的說法,所謂那是修道啦!打坐啦!灰心厭世啦!走火入魔啦!等等似是而非的觀念。其實睡眠休息的狀態是臥倒的姿態;靜坐休息的練習,隻是坐著的姿態,和睡倒不同而已。其所以加上這些許許多多的名詞和觀念,統統都是人們傳聞失實,或者以訛傳訛的零碎知識,無形之中湊合心理的好奇或心理的恐懼作祟而已,它與靜坐的本身又有什麽關係呢? 25、開始靜坐時氣機的反應 現在必須詳細說明靜坐與氣機的關係和作用,但是首先必須先要了解一個觀念,這是指一般已經成年以後,以及已經有過男女**以後,乃至包括老年入的情況而言,至於未經成年的童身,那又須另作別論了。 第一反應--腿部的麻脹。在開始練習靜坐時,如果沒有以上所說的那些先入為主觀念的存在,或者能夠泯除這些似是而非的觀念,他所感覺最大的困擾,便是心理的不能平靜和生理反應的各種奇異的感受。關於心理的平靜與散亂問題,留待將來討論靜坐與心理關係時再加說明。現在所要討論的,隻是偏重在生理內部氣機的反應。關於這個問題,根據通常開始練習靜坐的統計資料,十之八、九,便是靜坐時,經過一段短暫的時間以後,首先引起感受上的壓力的,便是兩腿發麻或發脹。於是促使渾身酸疼或不安,甚至,連帶引起心理的不寧靜。如果從一般生理衛生常識來講,大多都認為那是兩腿的血管被壓迫的關係,等於一個通常不練習靜坐的人把兩腿交叉疊起,如不隨時變更交換隻是保持一個姿勢經過一段的時間,便有腿麻的感覺,於是就認為它是很不好的現象。 倘使從靜坐的經驗來講,這種現象,並非完全是血管被壓製的關係,實在是氣機開始發生了反應的作用。因為氣機在筋脈血管肌肉之間,不能暢通流行,所以有了脹痛麻木的反應感覺。換言之,這便證明了在生理上的陰[足喬]、陽[足喬]的氣脈上,已經有了後天的障礙。反過來講,當腿麻到不能過分忍受時,隻須輕鬆的放開兩腿,慢慢地讓它自然舒暢之後,便會感覺到由於經過這一段短暫時間的壓迫,而換得新奇的舒服和快感。事實上,當靜坐工夫到達某種適當的階段時,無論盤腿或不盤腿,這種新奇而舒服的快感,是長期永恒地存在。此時,雖然長期盤腿而坐,不但沒有妨礙,這種舒服和快感,反而愈來愈盛。 第二反應一一生殖機能的勃興和其他。有關靜坐對於生殖機能的反應,為了講解的方便。必須把它分為(一)腎髒機能(二)生殖機能兩部分來講,因為在成年人練習靜坐時,最初有反應的大多數是從腎髒部分(包括腰部)開始。日久工深,**部分才發生反應,如果是少年人習坐,很多都是由**部分先發生反應。 (一)腎髒部分的反應:即是說靜坐的時候,或在靜坐過後,腰背會發生脹、痛、酸、麻等情況。倘使因腎虧而患有**、早泄、遺精病的人,可能因靜坐的關係,反而更有遺精或早泄的現象。如果不得其法或不知對治,甚之有至於白日遺精,大小便隨時遺精,與靜坐時遺精的嚴重症候。關於這些現象的來源,中醫認為是腎虧的關係;西醫認為是與腎髒或腎上腺、性腺和腦下垂腺,以及神經衰弱等因素有關。若是女性練習靜坐,素來患有腎虧等症,不但腰部疼痛不堪,甚至會有白帶等現象發生。其實這不是因為靜坐的關係而產生這種不良的後果與副作用。實在是因為靜坐的關係,發動身體內部氣機的潛能,在將要通過而尚未通過腎髒與腰部的階段,由於這些部位的神經與腺路有了宿疾的障礙,所以引起這些症狀的並發。如果知道了這個原理,再得明師指導而知道對治的方法,隻要過此一關,則一切有關這一部分的宿疾頓消,恢複健康壯盛,自然不成問題。倘使沒有明師的指導,不知對治的方法,最好是暫時停止靜坐,等恢複健康時,再來靜坐,如果又因靜坐而重發時,就不妨再停。如此持之有恒,再病再停,再停再坐。久而久之,自然就會完全恢複健康。因為對治的方法大多,而且要因人而施,因病而治,或者運用身體運動的各種不同姿態,再配合醫藥的調整,相當繁複,故隻能說到如此而已。但在此階段,最要緊的守則,必須要絕對斷絕男女的性行為,倘使能做到不但沒有性的行為,而且無性的欲念,那便是真正無上的大藥,決定可以及早恢複健康。至於健康恢複中的變化反應,則因男女性別、年齡老少、體能強弱而有不同,恕難-一評說,實非因為守密而不言也。 (二)生殖機能的反應:即在靜坐時,或剛剛下坐後,**突然**,甚至久堅不下,猶如亢陽的狀態,同時引起睾九部分微細神經的跳動,以及攝護腺、**部分輕微的震動。在女性而言,有子宮震動或收縮以及兩**膨脹的現象。如依道家某些修煉丹道派的觀念,便認為它是一陽來複之機,正好采藥歸爐,用意引動呼吸作為搬運“河車”等的基礎,這種觀念是否正確,以後自有專論,在此暫略。但在靜坐的過程中,有了這種現象之後,如果不配合心理上的性欲衝動,那確是很好的情況。這是腦下垂腺、腎上腺與性腺等活動與興旺的證明,對於身體的健康,是絕對有益的現象。但是無論年齡老少、男女性別。一有這種現象發生,十個有九個半都會引發性欲的衝動。有了性欲的衝動,就會引發頭昏腦脹的感受。甚至,還有胸臆煩悶或發生情緒煩躁的感覺,非常難以排遣。如果因此而有了性行為之後,不但前功盡棄,而且還有過於性行為或**的損害,倘使不加上這些心理行為與性行為的破壞,那便有如老子所說嬰兒的狀況,“未知牝牡之合而?K作,精之至也。”它便會引發生命潛能而開始生機成長的作用。然而一般練習靜坐的人,大都到此止步,極難過此一關,而且不知調整對治的方法,即使勉強壓製,久久亦成為病態,與忍精之害有同樣的毛病。如果練習靜坐,做到絕對沒有這種現象發生,那麽,又等於生機斷絕,久而久之,便使身心枯寂無情,等於一潭死水。 三十多年前,我有兩個練習靜坐的朋友,有一位是中年人,他對我說:當他晚上和夫人一起對麵靜坐時,碰到這種現象發生,睜眼一看夫人,比平時容貌更美,於是便順理成章,“隻羨鴛鴦不羨仙”,進入凡夫的境界去了。另有一位是老年人,已經有六十多歲,有一次同在山中練習靜坐,碰到這種現象,變成“亢陽不悔”的情況,想盡辦法,總難收拾,甚至利用冷水沐浴,也依然蛙怒如故。最後他隻好下山回家,尋找“老妻畫紙為棋局”去了。朱熹說的:“世上無如人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其然乎!其不然乎!此二公的靜坐經曆,給予我後來的啟示,與專心一致尋求其中的症結所在,實有多者。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話對於同參的道友而言,仍然具有聖人名言的無上權威。 關於靜坐中生殖機能反應的調整與對治的方法,也很繁複而一言難盡。如果真要專心致力於靜坐修道的人,最簡便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減少飲食。甚至,可以短時不食,必定生效。佛教以過午不食為戒律的基本,並非完全屬於信仰的作用。諺雲:“飽暖思**欲,饑寒發盜心。”實在不是無因的。不過減食與不食煙火,也並不是簡單易行的事,如果不明其理而不知運用之妙,因此而害了胃病,則得不償失,不關我之言不在先也。 26、背部的反應 為了講解的方便,現在先把靜坐過程中的種種反應,做分段的敘說,因此分解為一、二、三……的次序。這種序次的分解,並不是說修習靜坐時的反應現象,一定會循著這個程序而逐步發生;在有些人而言,這種反應會循著一定的規律,逐步的發生。對有些人而言,他會不依次序而突發的,這完全看修習靜坐者的生理健康狀況。以及心理和思想的關係。而且我們雖然把它先做逐段分解的講述,也是隻舉其粗枝大葉的概要來說,並未極盡精細地評說它的變化內容。等以後講到得坐稍有成就,它在生理的變化中,必然循著一定的規律而產生變化的反應時,再做進一步的討論。現在銜接前期一、二以後繼續說明。 第三反應-一背部與肩胛的反應。在靜坐的過程中,感覺背部或肩胛部分有了脹痛,或者有神經緊縮等現象?它的原因雖然很多,歸納起來,可以用兩個原因包括它的要點:一是氣機循督脈--“脊髓”中樞神經上升的必然現象;一是生理病態的反應。再為分別說明如次: (一)病態的反應:這是指一般體弱有病或年老的人,他們在修習靜坐時的現象。所謂體弱有病,包括肺病、胃病、肝髒、心髒等等內髒的病症,或者病根隱而未發。如果是有這些病症的人,當他練習靜坐到達某一階段時,就會感覺到背部脹痛猶如重壓,腰軟乏力或有疼痛等感覺。甚至還有背部神經抽搐**等的現象;或者感覺在肩凝--兩邊肩膀連帶後腦的背部,有強硬難受的感受;或者脹痛得汗流浹背,或冷、或熱。 如果有了上述這些情形,首先必須了解這不是靜坐出了毛病,因為靜坐隻是休息的方式之一,一個人和動物,絕不會因休息而產生毛病的。這是證明自己生理上已經有了潛伏性的疾病之反應,是值得慶幸的事。因為不經靜坐的測驗,你還不知道自己身體已經有病。而且自己能夠感覺到有病痛,正是體能發出自我治療的功效,並非是病入膏肓,達到無藥可救的地步,例如一個人受了傷,而不感覺傷處的疼痛,那就是傷勢嚴量的信號。如果傷勢稍好,便會感覺到疼痛。又如患了感冒的人,當感冒病菌尚潛伏在內時,還無感冒的征兆,如果發出感冒的現象來了,這便是感冒已較減輕了。因此在靜坐的過程中,有了這些現象,便須注重醫藥的治療,以配合靜坐,隻要具有堅定的信念,度過了這些難關,便自然而然的漸入佳境了。 (二)氣機的反應:如果是正常健康的身體,經過了以前所講的第一反應、第二反應之後,便自然而然會到達背部和肩胛部分發生脹剌的感覺。甚至好像有一樣東西或一股力量在活動,隻是很難向上衝舉。而且自己的意識也會產生潛在的企圖,好像覺得必須要衝過去才會輕鬆愉快,這種現象在丹道的觀念裏便叫它為“河車”轉到“夾脊”的一關,是打通督脈的過程現象。實際上,這是陽氣開始到達“還陽穴”的階段,如果不能把心念放鬆,不能做到渾然“忘身“的意境,它就愈來愈有壓力,換言之,每逢這種情形,你的注意力愈會向背部集中,自然而然想用意識假想的力量幫助它向上推進,因為注意力的愈加 集中,反而使腦神經、胃神經愈加緊張。甚至過分用力,會使心髒收縮、更會增加背部脹痛的感受,有些學習道家某些丹法的人,用意去“導引”它過關,或者“以意馭氣”,觀想“河車”的運轉,配合深長微細的呼吸,以六六三十六次的深呼吸,或以九九之數的呼吸頻數,當做配合大小周天的觀念,或者配合內功運動,或用瑜伽體功等方法引導它過頭雖然也可收到一時的效果,好像儼然有物通過”夾脊”而上衝“玉枕”,但是畢竟都非究竟,而隻是屬於心理的力量,改變了生理感覺的作用,並非真是氣機通過“夾脊”的真實境界。 如果能夠做到渾然“忘身”,或者運用智力而拋舍感覺的作用,隻是一味沉靜無為、等待它的充實,它便會像接觸電機的開關一樣,嗒的一下,豁然鬆弛,進入心境豁然開朗、精神特別充沛旺盛的境界,假使平常是勾腰駝背的人(受過外傷或生來如此的另當別論。)到了那個時候,他就會自然而然的挺直腰幹,開張胸膛,呼吸順暢,胃口開爽。不過,往往因此而精神太過旺盛,不大容易睡眠,但普通一般人,都有定的睡眠的慣性,到此反而把它當做失眠的病態,心理愈加恐慌,那就背道而馳,無從說起了。 第四反應--頭部的反應。講到頭部與靜坐過程的反應,它比其他各部分都較為複雜。從中國傳統的醫學觀念來講,“頭為諸陽之首”,所以它的作用也更大。在丹道家的觀念來說,它包括了後腦的“玉枕”關,與頭頂的“泥坦”官,都是很重要的部分,從現代醫學的觀念來說,它與小腦神經、大腦神經,以及“間腦”與“腦下垂體”等組織有關,相當複雜,而且它與五官的神經細胞,都有密切直接的關聯。因此修習靜坐的人,常常到此而發生嚴重的問題,一般世俗所謂的“走火火魔”,也都是在這個階段出了問題。現在為了講解的方便,把它就部位作三個步驟的分解,(一)後腦(玉枕)(二)前腦(三)間腦。 後腦的反應:在修習靜坐的過程中,除非既空守寂,或靜默沉思之輩,隻把心理意識的比較寧靜的狀況當作靜坐的功效。那就無從做進一步的探討。否則,靜坐的工夫愈久,必然會引起生理的反應,等到生理氣機的反應經過腎髒、腰、背以後,它就自然而然的會上升到後腦階段。當這無形無質的氣機到達後腦(玉枕)的時候,最為普通的反應,便是感覺神誌不太清明,有點昏昏沉沉,進入似睡非睡的狀態。在佛家修習“止觀”或“禪定”的立場便叫這種現象作“昏沉”。是修道的障礙之一。在道家某些丹法的立場來說,也有誤認這是“渾沌”或“坐忘”的境界(其實是相似“渾沌”與“坐忘”的情況,並非真實。)因為道家是依身起修,首先側重在生理上的生命能作入手的法門,所以認為這種現象是“養生”的妙境,這不能說是完全錯誤的觀念。佛家是從心性入手,一下子便想拋開“身見”而直接進入性靈的領域,所以凡是“昏沉”或“散亂”妨礙了性靈清明自在的現象,統統須要揚棄。因此便認為它是障道的因緣。如果認清了原理和原則,佛道兩家對靜坐過程的異同,都不是“是非”的重點,隻是所取的入手方法,各有不同的初步目的而已。其實無論佛道兩家如何的不同,一個人,總離不開身心的相互關係和身心的相互影響。即使不注重身體,但當你進入靜定的境界,仍然還離不開此身的作用,還須仰仗此身,然後才能打破這個軀殼樊籠的束縛。因此宋元以後的道家對於依身起修的理論便有“借假修真”的說法了。 當氣機進升到後腦而呈現渾然昏昧的狀態時,如果是體力不足或身心疲憊的人,他就會垂垂欲睡,甚至,連帶體力也不能支持靜坐的姿勢了。這種情形,應該是腦部的“氧氣”不足,等於人在疲勞欲睡時,就自然而然要打嗬欠一樣的情形。倘使不是體力不足,因為氣機上升到後腦的關係。當他在似睡非睡的境界中,最容易引起的現象,首先便是眼前昏昧,一片無明,漸漸的會進入似夢非夢的光景,猶如昏黃隱約的狀態。這便是由後腦神經影響到眼神經的反應關係。許多人在這種狀態中,便會像夢中見物一樣,在昏昏迷迷中,看見許多事情和影像,可喜可愛的,可怖可悲的,種種情形因人而異。它配合了下意識(佛家唯識學中所說的獨影意識)的作用,便會引起許多心理,和清醒以後思想觀念的種種變化,一般人所謂“入魔”,或者真的有了問題,都是出在這個階段。其中變化情況,非常複雜,它和一個人平常的智慧、思想、個性、心理、生理等,都有相互因果的密切關係。如果沒有真正的明師指導,或者缺乏自信、缺乏健全的理智與正確的思想,實在很容易走入岔路。 倘使了解了這些道理當時便不理會這些現象,因為過了黑暗的夜裏,一定就會破曉。那麽,隻要經過這一階段,便會稍覺清醒。或者眼前呈現點點的星火之光。或如螢火,或如鉤鏈。或者有各種不同的光色。它都與自己內部生理的健康有關,所以才會出現在“內視”的境界裏麵。(至於何以會有這些光景現象的出現,其中原理實在不太簡單,以後再說。)可是一般靜坐的人,大都到此便自然而然地會想下坐,或者腿麻身僵而無法支持了。 如果是身體內部並不真實健康,或者頭腦與五官部分已有病根潛在,或者如中醫所講“上焦”有火(發火)。或胃部消化不良,以及其他腸胃病與各種輕重病症的關係,也可能因此而呈現眼角膜發紅,或耳鳴、耳塞等似乎是病的現象。如果是牙齒有病的,很可能便有牙痛或牙齒動搖等狀況出現。如果是有感冒潛伏在內,或者其他原因,也可能會在淋巴腺相似發炎,或者頭腦神經疼痛,或前後腦神經疼痛等症狀發生。但千萬要記住這不是因為靜坐而帶給你不祥的毛病,實在是因為早已有病根在內,經過靜坐而促使它的發現。換言之,這是因為靜坐的關係,促使自己內在的體能發生自我治療的功效,如果持之有恒,再配合醫藥的治療,必然可使自己恢複絕對的健康,因此,自古學道的人,經常都必須對醫理有所心得。 27、靜坐與後腦的反應 在靜坐的過程中,當氣機達到後腦的時候,也可以說是一大進步的階段,雖然值得欣喜,但也是很麻煩而複雜的階段,極須小心與理智的審擇,需要真能了解習靜和修煉的“助伴”方法,例如:需要懂得醫學上的氣脈、針灸、藥物以及其他許多“助伴”的功夫和知識等。所謂值得欣喜的,是說過了這一關便可打通中樞神經與大腦神經部分的氣脈,而漸入佳境了。所謂麻煩而複雜的,是針對一般體能衰頹、或腦神經已有病態而尚未發覺,或者是先天性即帶有精神病態和心理不正常的人而言,每每到此一關,便發生許多歧路,甚至,中年以上的人來說,也很可能發生類似高血壓的難受感覺。其實,絕不會有高血壓的可能,隻是感覺上難受而已。如果到此自作聰明,再安用守意於上丹田-一腦部,便會導致紅光滿麵,而發生高血壓的征兆了。一般世俗的觀念,往往認為紅光滿麵便是修道有成的效果,那真是大有問題的事,切切不可錯認。 其次,當氣機到達後腦時,耳根很可能就會聽到內在奇異的聲音,以及耳塞、耳鳴等的感覺。這種現象,都由於氣機到達後腦時,腦神經部分的氣脈將通未通,因此受到氣機的震蕩而發生的腦波作用,如果其人的理智不夠清明,便會引發潛意識深處種種的幻覺。例如:有深厚宗教信仰(無論任何宗教)的人,他便會幻覺為神異的聲音,千奇百怪,難以縷述,但總不外與見聞、知覺、經驗有關的事,彼此互相穿鑿附會而已。甚至,有時候證之於小事,好像也頗靈驗,因之便認為是他力(仙佛或主宰、先知等)的靈感聲音,或誤以為是神通中的耳通。其實,這就是證明心力的本身,它的確具有靈驗的感應功能,而這些反應隻不過是一種小小證驗的現象,並非是真正的“耳通”,而且對大事也絕不靈驗,如果妄信為真,必成魔境。若能不隨境轉,或者時常咽津納氣,放鬆頭腦的感覺(這必須要有堅強的意誌和毅力),放心引氣下降,便可安然過此一關,而轉入前腦。倘使能懂得道家的內功、密宗的體功,以及瑜伽術的調整方法,再借助醫藥的輔佐,那就更好了。 但到此必須注意,有許多學習靜坐的人,在靜坐的過程中,氣機發生了變化時,心念的注意力往往會被感覺的境界牽製,尤其到達腦部的時候,對感覺的注意力更為強烈,因此而促使小腹收緊、橫隔膜上縮,甚至,連帶而有胃口不開,食欲不振、大便不暢,或大便秘結等暫時的現象。如果偶然用些消炎劑或通便藥等,也有幫助,但無論是中藥成西藥,最好要有醫學的知識和經驗,例如:中國醫藥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裏,心髒與小腸、**等又互為表裏。有時為了調治便秘,運用氣功而舒暢肺氣,就能不藥而通。心髒緊張過分,有時會引發**的變化,與小便的異常,例如:驚恐過度,不知不覺便會遺尿,或小便頻繁,俗說嚇得**滾尿流,便是表明心理足以影響生理最明顯的事實。學習靜坐的人,倘使沒有真正實驗到家的過來人的指導,應該多多參照醫理,大致也可以幫助你不會出太大的毛病。 28、前腦的反應 在靜坐的過程中,當氣機到達前腦時,當然已在通過後腦之後的階段。此時反應的現象不如在後腦時複雜。它的反應,最有可能而極普通的現象,便是前額左右兩邊太陽穴的氣脹,兩眼皮有重垂而昏昏欲睡的感覺。如果體力氣機較為充沛的人,便感覺後眉心和鼻根(山根)之處,有鼓脹或輕微刺激的感受。但雜念紛飛的情形,到此便自然減少而微弱,雖然神思與心境,並不清明,而帶有輕度昏沉的感覺,但較過去發生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壓力已經迥然有別。唯一不好的象征,便是容易引起眼睛的充血,而使眼膜有紅絲如發炎的現象。並且到此往往眼觀光景,或如一團太陽之光,或如月亮之光,或如點點螢火之光,有時閃爍不定,有時固定不變,不論閉眼或開眼都如在目前。甚至,在這些光影中,可以看見人物並預知未來的事,因此,有人便認為這就是眼通的神通境界。有許多人因先入為主的觀念,深入佛學道術的所知障,如執著圓陀陀、光爍爍等形容術語,就當為真實,而認為這種光明,就是自己性光的顯現。禪宗嗬斥為光影門頭,道家認為是幻境,就是對此等初期的現象而言。其實,這是因為氣機在腦神經裏閃爍不定,所以由心念之力與腦波的震動互相排蕩磨擦,而發出的暫時變化現象,並非真實。至於光色的不定,那是由於腑髒之間潛在有未發病症的象征,例如:腎髒(包括生殖神經等部分)衰弱有病,往往便反映出黑點的黑光;肝髒衰病,光的反映則是青色;心髒衰病,反映則呈紅色;肺部衰病,反映白色;脾胃衰病,反映是黃色;膽衰病,反映是綠色;如果配合神秘的測驗,凡是黑色光景者,主災晦,青色主憂悲;紅色主橫逆;綠色主魔障;黃、白最為平安而吉祥。不過這也並非一成不變的定法,須知“一切唯心”與“心能轉物”的道理,“但得正身心,魔境可轉聖”,隻要在自己一念的邪正之間,深自反省檢點心裏的思想和行為,力加懺悔,才是正理。如果眼球充血不散,必須配合醫藥,自然有利而無害。 其次,停留在前腦的氣機有時因不知道當的調整和導引,便順勢而衝向鼻端,引發鼻竇神經潛在的病症,就會經常流青鼻水,變成鼻竇炎的現象。有一派的道家,認為這種現象,便是精氣走漏的毛病,必須要緊搐鼻子,使其元氣不漏,才不會喪失至寶,其實,這種現象,是不是精氣走漏,姑且不加辯論,到此緊搐鼻子,倒不失為對治的良法。不過,如何緊搐,那是一大問題。最好而最有力的治法,必須經過醫學的證驗,確認這種鼻水並不帶有濃計或其他病菌,則隻要淨出鼻水,然後倒吸再流的**回去,如此多咽幾天就可不藥而愈,另入佳境了。否則,也有人因此而多年流青鼻水而難以痊愈,因此而引發其他的病症。過去我親眼看見許多出家的和尚或道士,以及修道學怫的人,作功夫到此都犯有此病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於是便學唐末高僧懶殘與寒山子的”寒涕垂膺”來自作解嘲,真是“其鼻可同也,其愚不可及也”。筆者過去也曾經在此過程而受三年之患,終因“天啟其牖”才自知其調理而轉入勝境。思之,不禁為後之來者一歎!如過此一關,便有內聞檀香氣味,和各種香氣的反應。那都是發自內髒正常的體香,並非完全是外來神秘的氣息。 29、間腦的反應 如果氣機的衝力,過了前腦順向鼻根(山根)下流的一關,能夠隨順心力的導引而倒吸下降,它便如[O│O]形的回旋轉到大腦與小腦的中間(間腦),而上衝到頭頂部分。(道家稱此為泥洹宮,密宗與瑜伽術稱為頂輪與上空的梵穴輪。)然後神思大定,身形端直,一般注重道家修煉丹法或內功者,便認為是督脈完全打通的現象。其實,並不盡然,切勿錯認:這隻是氣機循督脈的變化,初步打開中樞神經,進而刺激間腦的作用,促使內分泌(荷爾蒙)均衡分布的最好象征而已。但往往有些人,到此而發生頭頂刺痛等暫時的現象,或者會有頭頂脹滿,猶如有物壓頂,或鐵箍箍頂的緊箍現象。這都因為腦神經的氣脈沒有完全打通,或者因為被感覺過度牽引所造成。如果能夠放空注意力,猶如舍去頭腦而聽任其自然,漸漸就會感覺頭頂中心發生一股清涼如水、異常舒適而下沁心脾的感覺。這種現象,在佛家修習禪定和修習止觀法門來講,即是輕安的前奏現象。因此,可使煩惱妄想減弱而進入初步的定境。如果因此而有甘甜清涼的津液(由腦下垂體所發射的內分泌)下降,在道家的修煉方法而言,便認為是“醍醐灌頂”、“甘露灑須彌”、或者形容它為“玉液瓊漿”等等,而認為這是返老還童的長生藥酒,雖然言之過於神秘,但對於人體的確是有祛病延年的功效。甚至,可使胃口大開,多食與飽食可以隨時消化淨盡,並且完全吸收食物的營養;同時也可以不食而不感覺過分饑餓,或服氣而耐俄。到此階段,容光煥發,精神飽滿則隻是附帶的必然現象而已。 此外,在氣機真正通過頭腦部分(包括前後腦)的階段,在頭腦的內部,必定會有輕微的壁劈拍拍之聲,這是氣機將通未通之間,腦神經所引起的內在反應,這種聲音也等於一個人用雙手抱住兩耳,可以聽到自己心髒與血液流通的聲響一樣,不足為奇。這是腦波震動的聲音,現在西方(美國等地)神秘學的研究,叫做阿爾發腦波(α-W**E)便是這種聲音的作用。不過有時候,因為執著注意力或上焦有潛在病症時,往往會使頭腦發生輕微的振動,好像得了頭風病一樣的現象。如果不懂得對治的方法,不能放鬆感覺的注意力,便很討厭地成為慣性的病態。倘使知道清心寧靜、凝神專一的心地法門,便自然而然會進入如上所說“輕安”的定境了。如果生來乘賦特別聰明的人,雖然沒有學習靜坐可能在少年或青年的時候,也自然會有如此現象。但是從醫學的立場來講,這也可以叫它是神經過敏的一種現象,如無其他因素加以刺激,它並非病症,這點必須要在此附帶說明的。 靜坐的過程中生理上所起氣機的感受,如果已經達到如前所說:確已有過腰部(尾閭)、肩背(夾脊)、後腦(玉枕)、頭頂(泥洹)、眉間(印堂)等逐步的反應,從一般觀念來說,便認為是已經打通督脈(脊髓神經-一中樞神經係統)的現象。其實,這隻是初步的生理反應而已,並非是真正的打通督脈。督脈真正打通,有種種征候,也有種種誠乎中而形乎外的特殊象征,並且隨時與任脈(自律神經)有互相呼應的作用。若是隻有一般生理上的反應感覺,還是微不足道的事。 當氣機經過這些逐步反應以後,它還盤旋在腦部的時候,最大的關鍵,就是頭腦部分,經常有脹痛難受的感覺,或有沉重昏睡的情況。甚至影響眼神經、耳膜、牙齦、鼻腔等處,發生類似病痛的現象。或者有頭重足輕、脾氣急躁,容易光火,以及精神亢奮,大便秘結,不易入睡的反應,即便睡眠時也是夜夢不寧。這樣說來,靜坐和通過督脈的情形,比起一般不學靜坐的人,反有更多不良後果,那又何必學習靜坐呢?這可不必為此駭怕,以上所說的,隻是籠統的經驗談,是憑親自經曆過的求證經驗,和許多習靜者所發生“個案”實例的總論,隻是說當此過程中,全有這些現象發生的可能。有關這些現象的發生,還須視個人的年齡、性別、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狀況而有差別,並非個個必然如此。而且因靜坐的反應所發生類似病痛的感覺,並非真如生病的痛苦,也隻是說有“類似性”和“可能”如此而已。 總之靜坐到了氣機上行達到腦部的時候,至少已經有了一段效果,極需要“沉心守靜”,等待氣機下降到喉管(道家叫作十二重樓)、胸部(膻中)、胃脘(中宮)、小腹(丹田),經過腎髒部分而到達**的頂巔。這一路下來,便是道家和“內經”醫理學所謂的“任脈”線路。 30、如何打通任脈 那麽,氣通“任脈’”,是否一定會循上麵所講的程序而逐步下降的呢?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值得特別注息。一般學習“靜坐”和“修道”的人,閱讀有些習靜和丹經等書籍,往往“依文解義”,並無真實的體驗,或者是受先入為主的主觀錯覺造成的見解,認為打通“任脈”,一定是銜接上述打通“督脈”之後,必須如此如彼的用意“導引”,而進入“任脈”。如果是以意識作“導引”的工夫而言,有此想像,也不為過。倘使以“靜坐”作為修道入門的觀點來說,這是粗淺的作為,不足為貴。現在為了說明氣通“任脈”的情況,姑且用分解敘述的方法來講,以便學者自己神而明之、融會貫通地自去領會。 任脈的重心在於中宮:道書及中國醫學所謂的“中宮”,隻是一個抽象的名稱。它主要的器官,就是胃脘,也可以說便是“胃”部。接過去陰陽八卦的抽象理念來說,它甚是五行(水、火、木、金、土)的“土府”。金、元時代的中醫,對健康重點的看法,約有兩派:(一)以專治中宮的胃氣為主。〔二〕以專滋養腎髒“坎水”為主。這種屬於中醫醫理學理論上的觀念,在此暫且不論。而他們原始的觀念,都從陰陽八卦等抽象理念的邏輯推衍而來,所謂“四象五行皆藉土、九宮八卦不離壬。”便是這些理論的依據。但依事論事、脾胃對於一個人的健康長壽和養生修道,實在是太重要了。不論任何大小病症的發生,第一項嚴重的警告,就是胃的食欲先發生問題。例如傷風感冒了的人,胃口一定不好,腸胃一定有問題。換言之,腸胃消化良好的人,即使有些傷風感冒,也滿不在乎。胃口上通食道管,就是道家所謂的“十二重樓”,下通大腸,以及連帶影響腎髒、性腺等作用。 靜坐到達腸胃有氣機在滾動,乃至氣機鳴蕩,內在有如氣泡聲音等感覺的時候,這便是初步的第一征候。經過這一征候以後,往往有食欲亢進,或者感覺氣滿而不思飲食的現象,如果有了食欲亢進的情形,必須要節製飲食,不可貪圖口腹之欲而過分吃飽。但在此時必須注重好的營養,足使真能吸收融化。倘使有氣機脹滿不思飲食的情形,應當酌量減停飲食。以待有食欲的需要時,再慢慢的少吃多餐,以資補益。 其次,在“中宮”胃部有了如上所說初步的第一征候發生時,也很可能在同一時期,便有打呃、噯氣、放**等現象。有些學道人,看丹經道書,或聽過師傅口訣,認為放**是走漏“元氣”的事;拚命緊撮穀道,忍**不放,弄得濁氣薰蒸內髒,至於麵黃肌瘦,或者引起便秘,內外痔瘡,乃至其他的內髒病症,不一而足。其實,真正的元氣不可泄漏之說,並非是指在此過程中的**氣,那是別有道理,容以後再說。總之,當此過程,噯氣、放**,大可任其自由一番,以便腸胃真正清理淨盡,而有兩種現象,特別值得注意: (一)打長呃、噯長氣,好像有嚴重胃病人的情形。 (二)大便頻頻,有的嚴重到猶如瀉痢的情形,乃至連續十天半月不等。 有關打長呃和噯長氣的認識:這是胃氣上行(亦即同於瑜伽煉氣術所謂的上行氣發動),將要衝通食道管的象征。等到食道管的氣機真正衝開以後,頭腦清新,胸懷舒暢。而且由頭頂降到“唾腺”所流出甜蜜清涼的津液,滑滑而自來、源源充滿口腔。這便是丹道書籍上所說的長生之酒、甘露自灑的征候,也有用“玉液瓊漿”的神妙名詞作譬喻。過去在康藏一帶修習密宗教法,對於有了如此打長呃、噯長氣的人,便會生起恭敬禮拜之心,認為是氣脈已有相當成就的非凡之人了。 有關大便頻數類似瀉痢的認識:一個普通的人,如果有了大便頻頻,甚至有瀉痢屙水等情形,當然是有嚴重的腸胃病,或者是急性腸炎等病症的現象。但無論屬於哪種病征,毫無疑義的,它給予人的感受是痛苦的。倘便是因“靜坐”發動氣機的原因,雖然有大瀉或屙水等現象,但並無痛苦的感受,而且頭腦、內髒反有一種清新舒服的感覺。雖有輕微的軟弱之感,但無大礙,等瀉到最後,屙出一些稍帶紫黑色的粘液,便是腸胃的積滯,真正清除淨盡,自然而然就會停止瀉泄了。如果是專門從事養生修道的人,經過這一階段以後,心境的靜定境界,和生理上的感受,一定會進入另一新的狀況。但對飲食起居,必須適時適量,特別知道謹慎,不可貪圖口福而過飽或亂吃東西,總以恬淡為宜。尤其對於男女之間的性行為,應該特別守戒。如有家室之人,難於免俗的,至少要作到“寡欲”為上策,倘使違反了上述男女飲食的告戒;又須經過“靜坐”工夫--時間的累積,而再度發生瀉泄等現象。一般“靜坐”修道的人,“屢成屢敗”的經過,這也是其中重要關鍵之一。至於縱欲無當者流,更不在話下了。 中宮胃氣的發動和食道管:人盡皆知我們的生理,自喉頭部分開始,便分為食道(後)、氣管(前)兩支。如果氣管係統有了疾病,或者碰到傷風感冒等情形,便有咳嗽嗆氣等現象發生。而咳嗽的情形,又有幹咳和痰咳等差別。幹咳,大多由於支氣管炎所發生。可是有些痰咳,便和食道管連帶胃部的病症有關。但在“靜坐”修道者來說,當“中宮”氣機發動,有了打長呃、噯長氣的現象之後,便會感覺胸膈之間嚴如有物堵塞、欲吐之為快而又不能暢所欲吐。等到上行氣充滿、忽然咳嗽帶有混濁灰暗色的濃痰,便是食道管初步打通的征候。道家者流,對這個部分的名稱,叫作“十二重樓”。密宗者流,對於這個部分的名稱,使叫作“受用輪”(喉輪)的脈結。事實上,都是指由喉頭開始,連帶食道管而直下胃口一帶的係統。密宗的修法者,認為打通了“喉輪”氣脈,便可沒有妄念煩惱。其實,這也是籠統的說法。真正打通了“喉輪”部分的氣脈以後,可以做到減少無明的煩惱;換言之,就不像普通一般人們因胸懷煩惱而產生情緒煩躁的情形,並非完全可以到達不起妄念,但至少有可使無明妄念減輕的作用。因為完全做到妄念不生,那還得靠心理上的定靜工夫,不是全憑生理的作用即可一蹴而就。 那麽食道管對於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會有如此的重要嗎?誠然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一般人的食道管,是經常輸送飲食的主要孔道,雖然飲食經過這條孔道就送到胃裏接受消化,但是有些飲食的渣滓,仍然還會停滯在食道管的壁道上,日久年深而不加清理,便如輸送油管或輸送水管一樣會起鏽硬的障礙作用,所以食道管癌等病症,也因此而引發。例如用玻璃杯衝泡一杯牛乳,無論如何,玻璃杯壁上,一定會留下一些牛乳微細的成分。至於其他的食物渣滓,就更容易留下痕跡,雖然生理的本能,有自動清除的功用,但一時也難完全消失淨盡。修煉健身瑜伽術的人們,經常要吞用一條長紗帶來洗刷胃部和食道管,也便是為此之故。如果能夠由“中宮”胃氣的上行而打通了食道管,則對健身瑜伽術的修煉方法,反覺甚為粗鄙。 有關道家上下「雀橋」之說和舌抵上顎:待胃氣上行,打通食道管以後,則胸間「膻中」部位,自然有豁然開朗之感。甚至,守靜之極的人,還可感受聽到心臟部分,似乎有劈拍開裂的聲音,猶如佛家所形容的有「意解心開」的感覺。此時嚴如有物下沉,氣入小腹,舌尖上翹的自然反應發生。 無論佛、道、密宗、瑜伽術等任何一家的打坐方法,都以舌抵上顎為基本坐式的內容之一。從一般的觀念來說,舌抵上顎是為銜接上顎門牙兩齒縫之間的唾液;吸收「腦下垂體」所放射新生的津液(內分泌之一),以便「咽津納氣」,用作「返老還童」的修煉工夫。 所以一般初學打坐的人,只要依照舌抵上顎的姿勢去作,便自然而然有津液滿口,需要嘓嘓吞咽的現象。甚之,津液有時還呈甜淡和清香的滋味,嘗所未有。但到了胃氣上行,通過食道管的時候,喉結骨自然內收下壓,舌尖便自然上翹,進而可以直立接觸到小舌頭部分,內卷而封住喉頭,使呼吸之氣,自然由輕微無聲而達到接近停止的狀態。這種情形,便是道家丹經所說的駕起「上雀橋」而登天梯的現象。 雖然如此,但自“中宮”胃部所起的下行氣,是否真已進入下丹田(小腹內在的中心點),還是值得特別注意的問題。如果在童身(指性知識和情竇未開的名詞)修道者,這個問題又當別論。倘使從一般已經有過性行為或變相性行為經驗(如**、夢遺等)的人來講,真正氣歸丹田氣海,並不如此簡單。因為當下行氣將通丹田氣海的時候,小臉和恥骨以上的神經,都自然而然會有刺痛的感受。等到這種刺痛感覺完全過去,氣機直達“海底”爛明)攝護腺部分而貫到**(女性僅到子宮部位)時,隻須稍加注意,便會自然收縮回轉。攝護腺乃至**部分,都會自然生起緊縮的情形,丹田(小腹)充滿,發生內呼吸(指小腹內在的輕微呼吸的現象),這便是道家丹經所說的“下雀橋”的作用。再進而到達口鼻呼吸與內呼吸完全靜止,**收縮和睾丸的收緊,就如嬰兒來未孩的狀態,這便是一般道家丹經所說的“馬陰藏相”的初步現象。到此,飽食多吃和服氣不食,都無所謂,便可真正實證到“靜定”的初步工夫。但是差距真正打通“任”“督”二脈;和修道入定,超越人天的境界,仍然還有一段並不短暫的距離。 上文講到在靜坐過程中氣機發動之後,任督二脈有了反應的種種情形,並非就算是任督脈的真實打通。可是一般人便把這些反應作用,認為是任督脈打通的現象,真有“迷頭認影”,自落癡狂的見病之嫌。不過隻對健康長壽來說,如果運用恰當,卻也不無小補。倘使真要誠心學道,那便要審慎明辨,不可認妄為真了。 前麵講到有關(中官)胃氣發動上述食道管時,便有噯氣打呃的情形,曾經引起一些作靜坐工夫的好奇朋友,紛紛來函詢問每個人自己打呃噯氣的現象,是否便是這種景象?實難以驟答。總之,無論因靜坐作工夫所引起的噯氣打呃,或因胃部有病症所發生的打呃噯氣,統統都是腸胃有廢氣(Gas)的關係,那是毫無疑問的事。調整中和腸胃有廢氣的方法,無論中醫與西醫都有藥物,不妨求醫診斷,加以藥物的幫助,對於修習靜坐,絕對有益而無害。尤其修煉道家的人,非常注重外金丹(藥物)的作用,以輔助修道的進度,此所以學道者不能不通醫理之原因也。 31、不食人間煙火與中氣的作用 倘使真從本身“中宮”的胃氣發動,上通食道管“十二重樓”,舌頭自然而然上扣上雀橋(小舌與兩鼻內初通氣之處)直接腦下垂體散布的內分泌(頭頂下降的津液),隨時咽食清涼甘芳的**,就可漸漸至於不需雙鼻呼吸通氣,自然而然做到了停止粗呼吸的往來。這是瑜伽術中強製修煉壺式“瓶氣”,和道家強自閉氣所希求的難得境界。到了這種程度,對於飽暖饑寒和外界的寒溫暑濕,便能產生較強的抗力。甚至,可以做到不思飲食。自然減少睡眠的功力。但必須親近真正過來人的明師指導,適當地減除飲食,乃至暫時不食,方可漸漸深入初步的一種定靜境界,而非平常的感受所能領略得到的滋味。可是到了一個階段以後,仍然需要好的飲食滋養,才能更加充實內力而打通性腺部分(進入陽[足喬]、陰[足喬])(暢通四肢陽維、陰維)、而達美不可言的景況了。至於哪樣程度才可暫停飲食?哪樣情況需要重新補充飲食?那就要看修習人的實際進度而定,不能紙上談兵似的妄加預言了。這種情形,過去在道家丹訣上,稱之謂“火候”,等於煮飯燒菜的火功一樣,需要當時的心領神會,不是完全呆板接受而不變的 32、大腹便便不足道 但是當任脈通暢的象征稍有“火候”,也就是內呼吸(小腹丹田部分的呼吸)有了作用時,大多數都會隨著這種作用,自然氣沉丹田,變成“揠苗助長”的現象。因此造成小腹充實,外形突出猶如一個圓鼓狀,而儼然以此沾沾自喜,自認已經達到“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禪。”的境地。其實,這是非常糟糕的現象,如果一味妄加注守丹田,就會引起腎髒、性腺、大小腸部分種種的反效果,更不容易打通帶脈(圍腰圈身一帶)的氣機。此時必須注意稍微用意收縮小腹(恥骨以上到肚臍部分),迫使氣機自然打通帶脈範圍。但又不可過分用意,造成感覺上太過著相的流弊。如此久而久之,氣機由**(海底)部分,發動循左右兩大腿的大脈管而逐步逐節下行,一直到達兩腳足心為止。漸漸消除盤腿而坐的酸、痛、脹、麻、癢等感受,由此再進而達到兩腿和足趾。以及胯、膝、足踝骨,和每一節神經、每一細胞,都發生曖、軟、輕、樂的快感。甚至,不但不想下座,反而喜愛盤腿久坐,貪囹其樂而入於輕安舒適的妙境。由此境界再加沉靜止定久了,氣機再循督脈的腺路,上衝腰、背,暢通左右兩肩胛的神經叢而達於兩手指尖和手心。全身軟化,融融陶陶,而有“柔若無骨”的感受。然後氣機的感受,再循小腦(玉枕、泥但)上行而到達前腦部分,隨著細如無有的極微呼吸,沉沉下降,充滿全身而暢通四肢,平常所有身體存在的感受,此時幾乎毫無感受,恰如老子所說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到此地步,才可勉強說是任督二脈初步暫通的象征。從修習靜坐而希求健康長壽的目標。或進而追求修道的效果來說,打通兩腿神經下行氣的重要,比起打通任督二脈的重要;隻有過之而無不及。倘使工夫沒有到達腿部發生妙樂、曖、軟、輕靈的境象,便自認為已通任督二脈,那便是自欺之談,誤入不淺。 33、人身和人參的兩足之重要 天地間的萬物,大體歸納來說,不外動、植、礦物三大類。礦物屬於“地大”的固體性。姑且不論。凡是植物生命的泉源,都從它深入大地的根柢而來,尤其如人參等的根足,其形狀更與人形相似,可以引用做為此類的發明。人是動物中至精最靈的生命,人與植物以及旁生橫走的動物都不相同,人的根源在於頭頂,頭頂以上的虛空,就好比是植物的大地。而人的兩腿雙足,等於是植物枝葉的巔末。修習靜坐作工夫,如果氣機沒有到達兩腿雙足而暢通四肢的神經未稍,等於一株枝葉枯落的枯木,雖然幹身尚未朽腐、那也隻是“不亡以待盡”而已,畢竟未能恢複生機。如果兩腿雙足的氣脈輪轉通暢以後,腰杆自然挺直,臀部肌肉收放有力,走起路來,腳踏實地猶如淩虛步空,甚至足底踏觸的大地,猶如軟褥重茵,像似海綿一樣的感受。假如又兼習武術練功夫的人,到此自覺身輕如葉,整個四體隻有一具微細輕靈骨架存在的感覺,隻須用一隻腳的大拇趾,即可立地如釘,自然挺立不倦。相反的,如是因有病而體力衰弱的人,“近死之心,莫使複陽也。”同樣的也會產生如上述這些感受,不可錯從重心,自以為是,那就笑話大了。 前麵講過打通“任脈”的一些粗淺反應和景象,並非就是通“任脈”的全部微細說明。實際上,“任脈”的難以打通,比打通“督脈”尤甚。一般修習靜坐的效果,大體上都從“督脈”反應比較顯著的現象而說,對於“任脈”真正打通的作用,都是“語焉不詳”,甚至,大多有茫然之感。其實,道家與中國醫理學上所謂的“任脈”,包括現代醫學自律(自主)神經的係統,以及內分泌(ENDOCRINE)係統與腑髒的所有機能。如果從打通“督脈”--脊髓神經、腦中樞神經部分的效驗,進而暢通“任脈”,那麽,體內所有的五髒六腑,自然而然就有良好的變化反應,促使生理的新陳代謝轉向健康旺盛。道家相傳的術語所謂“一脈通時百脈通”,應該是指打通“任脈”而言才對。有關“任脈”通暢的種種情景,一時難以盡述。現在暫就其他有關氣脈的要點,先行述說,或者可以連帶反複說明其內容。 34、氣脈的異同之爭 靜坐與生理的反應;依照中國道家修煉神仙丹道的方術,以及中國醫理學鼻祖的著作--“內經”的原理,有關“任”“督”二脈與“奇經八脈”的神奇古怪、迷離惝恍的傳說,大體上,已如上文陸續剝去神秘的外衣,逐步的講解。當然囉!打通氣脈的過程與所生反應的各種現象,因有男女老幼和身體強弱壯病的不同而各有差別。即使一般的感受完全相同,而智慧理解的各別,與所發生枝節上的感覺和體驗,也會造成許許多多的不同。我們過去所講的,只是原理原則的大要,並無多大的出入。 但除了道家修煉方術上的“任”“督”脈等的說法以外,另與道家有類同關係的西藏“密宗”和印度“瑜伽術”等,對於氣脈也有同等的重視。可是“密宗”和“瑜伽術”的氣脈,卻注重“三脈四輪”或“三脈七輪”,與道家的注重“奇經八脈”,幾乎完全不同。因此修習“道家”與“密宗”或“瑜伽術”的人,不但在方法和理論上互有扡格之處,同時也因此形成門戶不同的異見,互相排斥。此所以被一般人視為“江湖”方術,難以入於正統學術之林,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其實,這個問題的症結所在,是由於所學的不博,或者好學而不深思體究,因此沒有融會貫通,視同冰炭。殊不知無論學“道”、“學“密”、學“瑜伽”,乃至要作道、密、瑜伽的工夫,要達到他們所標榜的境界;除了以身心作工具,由這個身心來實驗方術的效果以外,更無別的依據了。既然同是運用人我的這個身心,難道因為方法的不同,就可以使得五髒六腑、神經、骨骼等改易位置,另外換成一副不同的形態嗎?既然不能,除了在觀念與感覺上,受先入為主的理論影響,產生不同的幻覺以外,還有別的具體事實,足以證明其中的確是有異同嗎?如果勉強說是的,那也隻是感覺上所注意的重點不同,絕非另有一副不同的身心 35、道家與密宗有關氣脈的不同圖案 中國道家的氣脈之說一,由書有明文的莊子“養生主”篇中提出“緣督以為經”與“中於經首之會”的概念開始,就一向被認為“任”“督”二脈為修煉靜坐的要點所在。其實,除了以“任”“督”二脈為主脈而外,最要緊的,還是以“奇經八脈”為全部氣脈的中心體係。但自上古印度的傳統演變而來的西藏“密宗”,它修煉氣脈的方法,幾乎完全與中國“道家”不同。它是以人體內部的“三脈七輪”為主。所謂“三脈”,便是左右中的三脈;“七輪”,便是由梵穴到**(海底)的七個主要部位(如圖)。 從“道家”先入為主的修學者,往往對“密宗”之說棄而不顧;駕信“密宗”的修學者,每每視道家為旁門。殊不知“密宗”與瑜伽術的氣脈之說,是包括上行氣、下行氣、中行氣、左行氣、右行氣等五行氣和五方佛的作用。魏、晉以前的道家修煉丹道之說,也最注重五行與五色氣的重要;所謂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等說法,在人體而言,也便是包括了五行氣的暗示。宋、元以後的道家,雖然隻以“任”“督”等“奇經八脈”作為方術理論的依據,但對左(青龍)右(白虎)二脈的重視與效用,仍有同等的重視。倘若有人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地匯通了各家的所長,便可知道在靜坐的進度中,真正打通“任”“督”二脈以後,自然而然就會發現左右二脈和中脈的重要了。如果沒有真正打通左右二脈和中脈。要想進入真正的“禪定”,也就是道家所謂“凝神聚氣”和“煉氣化神”而進入“天中天”的境界,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妄想。換言之,真正打通“任脈”以後,如“密宗”與“瑜伽術”所謂的左右二脈,也便自然暢通回旋而無障礙了,靜坐的工夫,必須到此境界,那麽才可由技而“進乎道矣”。同時距離打通中脈的遠景,才有希望。 現在讓我們看看中國道家中奇經八脈的分布路線。根據黃帝內經,難經的記述,綜合整理如下: (一)督脈:督脈分布路線共有四條:(1)起於**部,循脊柱向上分布,至頸後風府穴處,入腦,上行至腦巔頂,沿頭額下行,達鼻柱。(2)起於少腹胞中,下抵陰器、**部、經尾閭骨端,斜繞臀部,入腎髒。(3)起於目內眥處,上額、頭頂部、入絡於腦,又分別下頸項,沿脊柱兩旁下行至腰中。(4)從少腹直上,過肚臍,上連貫心髒、進入喉部、上達麵頰、繞唇、抵目下中央部位(分布見圖)。 (二)任脈:任脈分布路線共有二條:(1)起於少腹部臍下四寸的中極穴,沿腹、胸部正中線直上達咽喉,再上行頰部,經麵部入眼部。(2)由胞中貫脊,上行於背部(分布見圖)。 (三)衝脈:衝脈分布路線有五條:(1)從少腹內部淺出於恥骨外二寸的氣衝穴,與足少經腎經並合上行(任脈外一寸),抵胸中後彌漫散布。(2)衝脈自胸中分散後,又向上行到鼻。(3)脈氣由腹部輸注於腎下,淺出氣衝,沿大腿內側進入?窩中,經脛骨內緣,到內踝後麵;達足底。(4)從脛骨內緣斜下行,到足跗上,分布於足大趾(5)由少腹的胞中;向內貫脊,循行於背部(分布見圖)。 (四)帶脈:帶脈起於十四椎,當季脅部下麵,環行橫繞腰腹,約相當於係腰帶的一圈(分布見圖)。 (五)陽[足喬]脈:陽[足喬]脈起於足外踝下的申脈穴,沿外踝後向上,經股外側,分布於脅肘,循行於肩膊外側,沿頸,上抵口吻旁,達目內眥,入發際,循耳後,到達風池穴,由腦後兩筋間的風府穴入腦(分布見圖)。 (六)陰[足喬]脈:陽[足喬]脈起於內踝下的照海穴,循內踝,股內側,過**,循行至胸前,沿喉嚨入麵部,抵目內眥,再上行至腦(分布見圖)。 (七)陽維脈:陽維脈起於諸陽經的交會處、即起於足外踝下的金門穴,上沿股外側,抵腰側部,斜上肩胛處,上頸後,分布至耳後,到頭額處,再循行至耳上方,到頸後風府穴(分布見圖)。 (八)陰維脈:陰維脈起於諸陰經交會處,即內踝後上五寸的築賓穴,上沿腿、股內側,進入少腹部,上連胸部,抵咽喉兩旁,與任脈會合(原文及分布見圖)。 36、中脈的重要爭論 講到“中脈”,又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據我所知,對於這個問題,在“道”、“密”兩家之間,都有“中脈”究竟是有形或無形的論辯,以乃“中脈”是否就是“督脈”與“任脈”的疑問。其次,還有認為隻有真正修習“密宗”者才能了解“中脈”;原始的道家、本來就不知有“中脈”的存在,所以道家的修法並非究竟等等的爭論。 關於“道”、“密”兩家對“中脈”認識問題的論辯,實在是一個誤解。如果隻根據宋、元以後的“丹經”道書來講,他們言不及“中脈”,那是事實,倘使研究中國自古以來傳統道家的方術,便不能忘記《黃帝內經》與《黃庭經》等。《內經》早已有了“衝脈”之說,不過在《內經》上的名稱,稱它為“衝脈”而已;《黃庭內景經》的中黃,便是以“中宮”為主,隻是沒有像“密宗”與“瑜伽術”的特別強調“中脈”而已。 了解了這個觀念以後,再來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中正統的丹道,並沒有認為“督脈”或“任脈”就是“中脈”的道理。因此,根本用不著非常吃力地去為它辯護了。宋、元以後的“丹經”,許許多多隻是一偏之見,一得之論,一家之言,並不足以概括正統道家的全環,這是絕對不可以誤解謬認的事實。道家所謂的打通“奇經八脈”如果沒有到達“衝氣以為和”,乃至“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的實際境界,那就根本全是空言,更無法了解“中脈”真通的景象了。 如果工夫到達“奇經八脈”完全打通,有了“衝氣以為和”的境界時,那便有莊子所謂的:“墮肢體(沒有身體四肢的感覺),黜聰明(絕對沒有妄想),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此時“中脈”的功能發動,首先便有引伸上下通於無際的覺受,自然而然便呈現“萬裏青天無片雲”的晴空境界。甚至,無論白天黑夜,滿天繁星呈現眼前,猶如“掌中觀庵摩羅果”一般。平常所有的知覺和感覺狀態,一起忘卻無遺,所有人我是非等等世俗觀念,完全遠離消散。 但“中脈”的打通,並非就是全部道果的完成。嚴格說來,打通“中脈”,也隻是入道基礎的真正穩固而已。從此以往,前途更加微密深邃,更須仔細努力。的確非有明師指點不可。此外,在打通“中脈”之前,當然先由左右二脈的通暢開始,但左右二脈的通暢,也並非隻靠“瑜伽”的呼吸氣功便可奏效。真正打通左右二脈的人,外形的證明,從頭頸的圓滿狀態,和頸部左右兩大動脈管的平滿,以及頸有圓圈的象征,可以得知。否則,盡是誤人誤己的空談,毫無實義。 關於靜坐與“道”、“密”兩家氣脈的大要原則,到此暫時告一段落。此後再就靜坐與修道的種種關係,逐步分解詳情,另行述說。 37、為什麽氣脈會震動 靜坐與氣脈的關係,以文氣脈的變化與生理反應的種種現象大體已如上述。但許多修河靜坐的人,生理與氣脈的反應,並非完全一致。既然同樣都是人身,同樣都是靜坐,是不是因為入手的方法不同,氣機的反應就會有不同的效果呢?這月從兩方麵來講: (一)由正規的靜坐與修道來講,除了經由“任”“督”脈循規蹈矩的反應以外,實在別無他路。 (二)由體力的強弱、疾病、或年齡、性別的各種不同的因素來講,氣脈與生理的反應,也就各有差別。 至於因入手方法的不同而產生各別的反應,雖然也有一部分的關係,但並非主要的原因。例如: (一)許多學習靜坐的人,往往有身體震動的現象發生,甚至,由內部的震動而變為全身四肢的跳動,或者自然而然會做許多不同的姿勢,猶如太極拳一類的動作。在一般重視神秘觀念的人看來,就認為是神奇玄妙而不可思議的事。過去有些專門學習“打神拳”的人,便是由這種現象開始。曆史上所謂“義和拳”的“神拳”,乃至有人練習翻“筋鬥雲”的工夫,也是從這種現象而造成誤己誤人的後果。 實際上,這是“神秘”嗎?不是的。這種作用,一半是心理的作祟,一半是生理的關係,而且生理的關係,還是受到自我心理的暗示而來。它所發生的原因,是由於在靜坐中,用心太過迫切,因此而引起神經的緊張。再由神經的緊張,反映到潛意識的作用,便使軀體內部神經和肌肉,有了初步抖顫的反應,有了這種反應以後,潛意識自我的昭示,自然而然便進入自我催眠的狀態,因此便會促使神經的震動。因為潛意識對自我起了暗示的作用,便很容易使四肢和整個軀體,發出種種類似有規律的動作。但是一般人,有了這種現象以後,百號不得其解,或者受到震動以後的疲勞所影響,深怕“走火火魔’而放棄了靜坐或修道。有些人則認為已得“神功”,就樂此不倦,自認為有了得道的基礎了。很少有人能夠在這種情況中,深思反省這是由於心理意識自我暗示的關係,因此促使神經緊張所造成的效果。而且由於軀體的發生運動;反而使氣初;不能進入“任”“督”脈的真正軌道,而隻在肌肉和筋絡之間流行暢通。 如果批學靜坐之目的隻東健身強心,或者希求達到如武術“內功”一類的工夫,那也可以由它發展下去。倘使誌不在此,那便需要做到自我內心的安靜,暗示神經肌肉的鬆弛,如此方可“更上一層樓”地另外進入靜定的境界了。 (二)有些人因為身體已有病苦而學習靜坐,如肺病、胃病、肝、腎或各種類似有神經性的病態。當他靜坐的過程中,極可能感覺到體內的氣機,在每一部位發生滾轉的現象。大概說來,凡是肺、腎劃分衰弱的人,它所引起的反應,往往會感覺氣機在身體左右兩邊作有規律的旋轉。如果是腸胃有問題的,便會感覺在腹部旋轉。倘使肝髒或心髒有問題的,很可能就會感覺胸臆之間或橫隔膜部分,猶如有物堵塞,好像一個痞塊似的。假使能夠打通這種痞梗的感覺,便會豁然開朗。不過更有可能會有大便溏瀉,屙出粘液等的情形發生。 總之,例如“因是子靜坐法”的著者蔣維喬先生。他便是因少年時期患有髒病而開始靜坐,因此自把靜坐過程中所得的經驗,筆之於書。於是就有氣機旋轉等等的現象。此書大可提供學習靜坐者的參考,但絕不能奉為金科玉律,視如圭臬而一成不變。 38、打通氣脈為什麽 除此以外,依循正規靜坐的法則,倘若氣機通過“任”“督”二脈,則會發生猶如道家所謂的“大周天”與“小周天”的種種景況,而且都有正規而準確的反應。乃至猶如密宗所謂的三脈四輪都打通以後,又應該怎樣,才是合於修遣的規範呢?這個問題,倒是極為重要的問題。在一般修煉丹道者的立場而言,對於氣機通行“任”‘督”二脈,運轉“河車”而契合於大小“周天”。向來都視為是無上的秘訣。 但是很多人都忘了“河車”運轉,轉來轉去;又轉到幾時為止呢?須知運轉“河車”,氣通“奇經八脈”,並非就是靜坐和修道的極果。嚴格說來“河車”運轉和氣通“奇經八脈”,那隻是靜坐和修道的開始鞏基。它對於健康祛病,不無功效,而對於修道與證道,那隻算是開步走向軌道而已。“河車”運轉和氣通八脈以後,到了某一適當階段,氣機就自然的不再轉動。那時由於氣機的充盈不動,身體漸感輕靈曖軟而達到“忘身無我”的境界。此時才能豁然自省,認得“圓陀陀”“光爍爍”的性命的本元。它確然與後天有形的身體可以分離與和合。然後再把這一靈明的性命之本,重新渾和這個後天的身(爐)心(鼎),繼續鍛煉,如此才可以使得此身此心,能分能合,而奠定修道與證道的堅固基礎,這樣才算是有了初步的成果。 關於前者“河車”運轉和氣通八脈以後的情景,一般丹經道書,隻用“璿璣停輪,日月合壁”來作身心空靈渾一的代名詞,從來都被視為神秘而不肯輕易泄漏天機。致使後來的學者,舉世滔滔,統統陷於迷陣而乏程序和條理以資遵循。古人們如此作法,與他以“渡人”為出發點的心誌,究竟是否相合,實在難以辯說了。 關於後者,一般道書,大多隻用“重入爐鼎,再整乾坤”等等的形容詞輕輕帶過。其中應當如何若何的再進一步來確定修證。尤其不肯明言,“恐遭天譴”。事實上,天心有好生之德,如果真正與人為善而又曲遭天譴,亦應“當仁不讓”而樂於為人,何必太過自私 但是在一般學習靜坐和修道者而言,能夠達到真正的“河車”旋轉而氣通八脈的,已經絕無僅有。何況過此以往,真能了解身心性命的可以分離、可以凝合的境界,實在萬難得一。因此縱使要誠心付授,又有誰能一聞而悟地承受得下。並且由此以往,都是超越形而下而進入形而上的境界。即使願意明明白白的細說端詳;又有誰能具備超世的智慧與經驗可以領會“通玄峰頂,不是人間”的旨趣呢!好了,這些話,可以到此煞住,再說下去,真有可能被人認為是“走火入魔”的瘋言瘋語了。 39、靜坐與鍛煉精神 一般學習靜坐的人,歸納其動機與心理意識,大約可分為三類: (一)具有宗教的情感。 (二)愛好神秘的探討。 (三)企求長壽與健康。 以靜坐的立場而言靜坐,所有宗教的意識,神奇的觀念,長生不老的希望,統統歸之而入於靜坐的範疇,也不為過。但無論基於哪種動機與心理,開始學習靜坐,總會或多或少,受到道家神仙丹法等觀念的影響。所謂道家的神仙丹法,主要理論便是“人身原來有藥醫”等返老還童的思想。但是這所謂的藥。並非專指醫藥的藥。醫藥的藥物在神仙丹法的理論中,叫做“外金丹”。外金丹對某些人,或者修習靜坐到達某種情況的時候,是不可缺少的一種輔助。可是以靜坐與神仙丹法綜合來講,特別注重於“內丹”的修煉。講到內外金丹,便會使人聯想到中國曆史上,許多帝王與名士們,都想“服藥求神仙,反被藥所誤”等自作愚弄而死亡的後果。至於“丹”的正確內容和定義問題,查遍“丹經”道書,均莫衷一是而茫無所從,徒增迷離撲朔而已。我們把這些近乎原則性的理論,也暫時推開不談,等到將來有時間再加討論。現在所要講的,便是討論明代以後神仙丹法的“三煉”之說,以及它與靜坐和氣脈的關係。 40、三煉精氣神之說 明、清以來,修習靜坐或修煉丹道的人,普遍流行著一種觀念,那便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以及最後一句的“粉碎虛空”而歸到“大羅金仙”的境界。因此大多認為人體內在的“精”便是“金丹”的“丹母”,湊合“持盈保泰”與“保精養氣”等理論。使人重視“煉精”的工夫和方法,便是學仙或“長生不老”的基礎。尤其如伍衝虛、柳華陽師弟一派(以後簡稱伍柳派)的丹訣,完全從這個理論出發,作為丹法的基本依據。清末民初,佛家某大師,力辟煉丹修道為旁門左道之術。甚至,視為邪魔外道的魔子魔孫,不屑一顧。這種觀念,未免有“矯枉過正”,和“孤陋寡聞”之憾,而違反了“法門無量誓願學”的謙衝。老實說,無論學道學佛能夠從保養精氣、“清心寡欲”作為入門的起手工夫,因此而不犯男女性行為的“**欲”,對於以“持戒”為宗的“律宗”來講,反該是件非常良好的善行。如果也並此而辟為邪魔外道,未免有傷“佛門廣大”包羅萬象的容德。況且清代以來的出家佛教徒們,叫漏精(遺精)為“漏丹”。對於長坐不臥而精進修行的人叫“不倒丹”(即是倒褡的變稱),豈不是早已承認以不漏精為“持戒”(不犯**戒)的根基嗎?問題隻是要了解什麽才是“真精”?乃至人體內在的精蟲與卵子,它與“煉精化氣”的“精”,究竟有些什麽關係?必須要弄清楚這些道理,才好正式從事“修道”或“靜坐”。如果對這些原理不明,一味盲修瞎煉,雖然也可說無傷大旨,事實上卻有“十人九錯路”的弊病。 41、修煉的時間和程度之說 同時修煉仙道丹法的人,自明、清以後,從伍柳派的重視和提倡以來,對於修造成仙的過程之說,又非常流行。由此而配合“三煉”的理論,湊泊的如合符節。如說“百日築基”是“煉精化氣”的工夫。“十月懷胎”是“煉氣化神”的工夫。“三年哺乳”是“煉神還虛”的工夫。“九年麵壁”是“粉碎虛空”的最後一著。而且還有人拿它與密宗的修煉方法相比,證之於木訥祖師(密勒日巴)由修持到成就的經過,在時間上恰又非常相似。因此這種煉養的程序之說,便深植人心,牢不可拔。並且又證以實際的經驗,所謂“精滿不思**,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的傳述,確定“煉精化氣”等對於修養過程上的實際效果。於是明、清以後的學習靜坐或修學仙道丹法的人,十之八、九,大都以搬精弄氣為學道的入門方法。甚至,還有較伍柳派的丹法更差一籌的道術,專門以“[手力]”“扣”等類似“點穴”“推拿”的手法,自我玩弄精神,認為便是“斬斷**根”的無上秘訣。千奇百怪,牽強附會而著書立說,卻甚為風行。 42、新舊醫學養“精”觀念的異同 時至現在,醫藥的發達與醫學的昌明,已非過去故步自封的時代可比。對於氣血和精神的研究,也已各有專科,不能完全因襲舊說而漠視新知。同時,也不能一律抹煞舊學而盲目地信任新知。所謂科學,它還在“未定之天”的進境中,而正向前邁進,它不象舊的學識,一味妄自尊大地自詡為定論了。 傳統道家醫學的觀念:過去的中國醫學和從事煉養“長生不老術”的人們,認為人體內在的“精”子,便是生命最基本的要素。不但道家修煉神仙的丹法,要以“煉精”為主要的修養,所謂醫學宗祖典籍的黃帝《內經》,也以養精蓄銳為“祛病延年”、“養生長壽”的基本要務,如說:“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又雲:“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夏不藏精,秋必病痢。”等等,便是說明“精”與養生的重要。後來演變到道家的丹法,尤其重視“還精補腦”為“長生不老”的要務。至於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還精補腦”?真正的“精”又是什麽東西?總是含糊不清,眾說紛紜不一。 現代醫學的見解:現代醫學對於泄精和性行為的理論,恰恰與道家的觀念相反。它認為一個正常的成年人,在相當時間和正常狀況下排泄精液,那是並不妨礙的事。如果勉強壓製性行為和忍精,反而別身體有害。而且認為由性腺內分泌的化合而產生精蟲和卵子,那是生理上的一種自然現象。如果認為壓製精蟲可以增加自身的健康和長壽,等於一種性變態心理的幻想和無知的謊言而已。這些觀念和理論,往往牽涉到“生理學”、“性心理學”、“神經學”、“荷爾蒙”等等學識,頭緒紛繁,尚未有綜合的定論。不過,一言以蔽之,絕對不會有一個純淨的獨身主義者,畢生毫無性行為的泄精(包括遺精、夢遺、**等),而能健康長壽地比一般人活得長久。相反的,這一類人,往往因有性變態心理的長期憂鬱,多半死於腦溢血或癌等一類病症。因此,所謂“還精補腦,長生不老。”以及“煉精化氣”等理論,在現代醫學的觀念中,簡直視為一派胡言亂語。 旁門左道的理論:但在中國三千年來的正統道家醫學之外,又同時存在有不同於“清修派”的說法。他們也認為“還精補腦”和“煉精化氣”是不易的原理。但是“還精”和“煉精”的方法,卻需要有正當而特別方法的性行為,才能真正做到“返還”與“補腦”的利益。他們的理論也根據《易經·係辭傳》“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名言而牽強附會,說得天花亂墜地搞那男女雙修的事情。唐、宋以後道教的火居道士(出家而有家室的道士),和唐、宋以後蒙、藏密宗一派的雙身法,都有相同類似之處。至於民間秘密流傳有關性行為之醫學,和性心理學相近的黃帝《素女經》、《玉房秘訣》等《容成》、《素女》之書,也便成為他們的秘訣之一了。此外,還有專傳那些“[手力]”、“扣”精關點穴的手法,普遍流行。結果弄得那些學道的人,陷於性無能而稱之謂“斷欲”。甚至,因此而得胃病、吐血、鼻衄、腦溢血、神經錯亂等症,比比皆是。至於搞得氣血混濁,麵黃肌瘦而生趣蕭索的,還算是不幸中之大幸呢!但是,這些丹訣道書上所說一個人的年齡和精力生長的周期性,以及在那種年齡而可作適當性行為的理論,和現代醫學的研究非常吻合。古人說:“是小道亦有可觀也已”,站在博學慎思的立場而言,旁門亦門,左道亦道,倒也有不可一概抹煞之處。 43、認識真精 那麽,“還精補腦”與“煉精化氣”等說法,完全是子虛烏有的事嗎?這又不然!我們必須了解了以上所提這些新舊道家和醫學上的觀念,再來討論此事,才能比較踏實。真正道家所說的元精是什麽?一言以蔽之,“生命本有的自然功能而已”。老子引用嬰兒“不知牝牡之合而?K作,精之至也。”的狀態,便是很好的說明。例如一個在成長中的嬰兒,當他在睡眠的時候,絕對還沒有男女性欲的意識,但是他的**卻翹起,那便表示生命本有精氣(也可稱之謂精力)的散布和生長的功能。到了孩童的階段,一旦有了性的需要和性的知識以後,當性器官發動作用時;便會引發心理的性欲觀念;或者因為**欲的衝動,就促使**翹起,心身互相影響,互為先後,並不一定。這個時候;性腺內分泌與腦下垂體內分泌等一係列的荷爾蒙,都會受到性心理的刺激而發生變化的作用。由於心理和生理(神經、血液、荷爾蒙等)互相交變,內分泌通過睾丸子宮的刺激反應,便迅速的製成精蟲和卵子。再進而有性行為的**作用,便會產生泄精的現象。 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所謂“還精補腦”和“煉精化氣”的工夫,是指在心理上沒有絲毫欲念的狀態,但性器官卻本能地發生了作用的時候。那時隻要做到絕對地清心絕欲,讓它依循生理自然的血液循環而歸於平淡,就可自然而然達到不還之還、不補之補的境界了。如果有了欲念配合性器官的作用,已經使性腺荷爾蒙和精蟲的活動發生作用以後,再來有意去采補回來,控製它而[手力]令回轉,便會使**和血液裏增加一大堆的廢物。輕則迫入**、影響攝護腺等機能的嚴重負擔。重則會使心髒、肺、肝、腦神經等,發生最壞的嚴重後果。道書丹經上要人認識清楚,“水源清濁”之說,便是對這兩種現象的差別而言。 但在事實上,一般修學靜坐和修道的人,每每到了這個階段,幾乎無人能夠做到“?K作”而不引起絲毫的欲念的。即使偶然一次可以,再接再厲,由於生理的作用壓迫心理,就萬難清淨自守了。因此以“百日築基”、“煉精化氣”的工夫來說,的確便有“學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的慨歎。倘使年老精力衰竭,或者因病,或者因作那些旁門左道的工夫而使性無能,或者性腺根本失去新生的能力,因此而心理毫無欲念的,那是生機已絕,根本談不上修養鍛煉的工夫。但是,以上所說的,也隻是從生理的作用而大概一講有形的精氣而已。如果再進一層而追究能生精氣的根源,那便要探索佛家所說的“心精”,才是“無上丹法”的‘真精”之至理哩! 44、靜坐與“煉精化氣”的剖析 為了要切實認識“煉精化氣”的真正意義,首先必須要注意“精神”、“精氣”、“精力”、“氣力”、“心力”這些名詞的連鎖關係。本來在中國傳統的文化思想中,精和神這兩個名詞也同“精”和“氣”這兩個名詞一樣;完全是獨立分開的。後來雖然把“精神”兩字連接起來成為一個專有的名詞,究竟“精神”一詞的內涵意義是指什麽,很難下一確切的定論。 到了漢、魏以後的道家手裏,特別提出“精”、“氣”、“神”三個名詞,作為修成神仙不死之藥的主要中心;那是根據黃帝《內經》和道家的《黃庭經》而來的。《黃庭經》所謂的:“上藥三品,神與氣精”,便開啟後世修道煉丹者更加重視“精”“氣”“神”的先聲。經常有人來問“精”“氣”“神”這三個名詞的明確定義是什麽?實在很難解釋。但是為了較易了解,我就引用宇宙物理的“光”“熱”“力”來作比方。“精”是生命的“熱”,“氣”是“力”,“神”便是“光”。人生的生命,如果失去了“光”“熱”“力”的功能,那便是死亡的象征。 “精”“氣”“神”在人體生命的作用上,的確猶如宇宙物理的現象一樣,也是逐段分開,而又互相混合。“神”的主要作用,是在頭腦部分;‘氣”的主要部分,是在胸腔和胃部;“精”的主要作用,是在腎髒小腹以下和睾丸**等部分。其中“精”的作用,和現代醫學所謂內分泌(Endocrine)的整個係統有密切的關係。但是如果認為“氣”必然從“精”而生,“神”必然從“氣”而有,那是不通之論。如果以“光”‘“熱”“力”的道理來講,“熱”和“力”都是由於“光”的功能所產生。以此類推,“精”和“氣”的確也是由“神”而有。如果一個神經顛倒的人,他的‘精”“氣”也會自然而然的趨於虛弱了。 其次,必須要了解人體生命的快樂感覺--“快感”,是從“精”而有;意誌的堅定和毅力的光明,是從“氣力”充沛的功能所發生;智慧的敏捷和超穎,是由“神”的定靜而來。佛家重視“修心養性”,從思維的方法改變心地,作為入手修行的根本,它的功效和成果,的確是偏向於“神”“氣”二種,猶如道家的上品丹法一樣。但自然而然也就融會了“精”的修煉而在其中矣。宋、元以後的道家注重“煉神化氣”“煉神還虛”的方法和程序,也等於佛家“持戒、修定、生慧”的三大原則。如果通達了它的內容,實在並無兩樣。 由此可知專執人體內部性腺內分泌的“精蟲”、“卵子”,為修道靜坐的基本,那是值得仔細研究的問題。不過,這種觀念和方法,對於體力衰弱或已過中年和將近垂暮的人來說,那又須另當別論了。總之,修道和靜坐,是一種智慧之學,它並非靠盲目的信仰和固執的偏見,可以貫徹始終的。 人的生命歸納起來,不外是“身”“心”兩種的組合。但是生理“身體”的主要功能,歸納起來,又不外是“精”“氣”兩種作用,它是屬於“感覺”的範圍。“心”的主要功能,一言以蔽之,都是屬於“知覺”的範圍。它是“神”的作用。過去所說的。都是依循一般“靜坐”和“修道”的路線來講,所有在“靜坐”中有關生理的反應--即是氣脈的動相,也都是“感覺”的部分。“感覺”是後天的,而且也是變化不定的。修道的成果,初步是從“感覺”入手而返還“感覺”與“知覺”,進入於渾然一體的境界。但是離開“感覺”,也就無法從事於修道。 所以必須要了解氣通“任”“督”二脈,乃至全盤打通了“奇經八脈”,那也隻是“感覺”所成就的效果而已。而且在“練精化氣”的過程中,自有一番氣脈通暢的反應,跟著工夫的進境而反映不同。在“煉氣化神”的過程中,又有一番氣脈通暢的反應,自然與“煉氣化神”的工夫配合,各有不同的境界。古來“丹經”上所說的“九轉還丹”之妙,後世有人硬加牽強附會,把它配合上氣脈的關係,如何若何地轉通“任”“督”二脈多少次,才算是合於九九之數。雖然有點過分牽強,但是拿來說明鍛煉“精”“氣”“神”的三部曲,每一層自然有每一層的內涵變化,倒也不可厚非。 上麵講過。我們要認識“煉精化氣”的工夫時,首先須要了解什麽才是“真精”,切勿完全否認了後天的“精力”作用,或誤認後天的“精蟲”“卵子”便是“精”的絕對代表。其實,後天的“精力”,也是真精的變化。換言之,新生命的來源,與性腺、甲狀腺、腦下垂體,是有絕對的關係的。當性腺充分活動,而絲毫沒有配合意識觀念上的**欲時,這時的確是接近“真精”的狀態。由此保持不變,由於性腺活力的充沛,久而久之,自然而然產生一股力量,走向脊髓神經的尾根,逐步逐步地向上推移;漸漸就由上而下,刺激了腦下垂體新生的活動功能。這個時候所刺激反應出的唾腺,又促使甲狀腺的活動,在感覺上,心胸愉快開朗,莫可言喻。但這種初步現象,應該隻能說是“督脈”在“煉精化氣”過程中的一種狀況,並非說修道的成果,僅止於此而已。功夫踏實的人,一身細胞都會起變化,細嫩透亮,那是不成問題的事。尤其在麵部的肌肉和細胞,更加顯著,仔細透視,隱隱約約,自然都會是顯出充沛的光彩。但如果紅光滿麵,而肌肉的細胞並未發生顯著的變化時,那是一種歧途,要當心可能“血壓”過高。這是由於心念的執著過甚,或有“相火”遊行,夾帶有色欲的嫌疑。 過此以往,跟著而來的,便是“任”脈--包括自律神經係統的打通。尤其是“中宮”胃氣的充盈,漸漸有沉沉下降的感覺。到此之時,如果能心空清淨,靜待睾丸和“**”(又名海底)的自然收縮,(女的便有子宮收縮,**發生反應的現象。)覺著如有一線力量,自前向上婚恥骨之內而上衝到小腹的“下丹田”部分,與“中官”下降的氣機相接,陡然之間,促使青春腺(腹部)的活力恢複,發生無與倫比的快感,即使男女兩性性行為的快感,也難以相比。同時這種快感,循雙腿內股而直透到兩足心和兩足趾。那時其樂融融,如飲醇釀而恬然舒適,這才算是真正“煉精化氣”初步的成就。 至於在此過程中,因為男女老幼、體力強弱、秉賦異同等種種關係。各人的變化和過程中難受的刺激,雖然因人而異,但也是必有的現象,一時說之不盡。而且“靜坐”工夫到此,還有隨時因事而退墮的可能,如不謹慎小心,又缺智慧的開發和保障,也隻等於一番遊戲而已。“煉精化氣”是打開青春腺之結的一步工夫而已,絕不可得少為足,以此沾沾自喜。而且這種種情況,都是屬於“感覺”的狀態,隻能說是修道的“加行”(加工)的征信,離證道還很遙遠。如果真能達到如此境界,那麽“返老還童”和“卻病延年”,是不成問題的。 45、煉氣和止息 有關“煉精化氣”的大概情形,已經略如上說。接著便要講“煉氣化神”的事了。但“煉精”真能化氣嗎?“煉氣”又如何才能化神呢?這些口說,粗聽起來,好像都是言之成理,頗足引人入勝。事實上,在在處處都是問題。上文已經講過“精”非“精液”之精,現在更要說明純粹的“真氣”,也非呼吸之氣。真正講究修煉的人,隻須初步借用呼吸的氣機,引發人體本自具有的“真氣”而已。那麽,“真氣”究竟是什麽東西呢?這真是一個難下定義的問題。尤其對於外國友人來講(包括西方文化的各個語文係統),更加難以說明。在西方的語文中,提到這個“氣”字,便自然要想到瑜伽術(Yoga)和Prana這個字。但這個字的涵義和道家與真正禪定工夫所謂的“真氣”,還是存有小同大異之處,並不完全一樣。如果勉強引用現代自然科學的知識來講,也可以命名它是“人體的生命能”或者比較相近。 一般學習“靜坐”或作修道工夫的人,隻要在“靜坐”的過程中,發生了感覺的反應,大多數便認為是“氣機”的發動,已經有了“煉精化氣”的作用了。如果因為“靜坐”工夫的累積,這種感覺反應蔓延擴張,循著背脊部分延伸,或在胸腹部分也有了感覺,便認為是氣循“督脈”上行,已經回轉而打通“任”、“督”二脈了。其實,隻要身體健康,或者身體衰弱而稍帶病態的人,能夠長久保持一個固定的姿態而靜坐不動,或者很快或者很慢,多多少少,都會有這種感覺的反應。但這絕不是“煉精化氣”的真正功效。雖然這種過程中的反應,也是靜坐的功效,並非壞事,但對於初步的“煉己築基”而言,還是未曾打好基礎。如果對“煉精化氣”來說,更有很長的一大段距離。 46、氣息的神奇和奧秘 真正講到“煉精化氣”的境象,隻有借用在靜坐的過程中,自然地停止呼吸的境界來做說明,較為確實。不過要做這個說明之先,對於停止呼吸的境界,必須要先作兩種必要的解釋。首先需要知道在靜坐的進度中,所謂自然地停止呼吸,用一般修道作工夫的術語來說,便叫做“止息”。在佛家四排八定的進度中,又叫做“氣住”。在瑜伽術的修煉方法中,便是真正“瓶氣”的工夫。普通練習瑜伽術的,有意來控製呼吸而使其停止的方法,雖然也叫做“瓶氣”的工夫,但並不算是上品的成就。如果靜定工夫到達而自然地停止呼吸,那才是真正“瓶氣”的境界。所以密宗便另行命名它是“寶瓶氣”了。 其次在靜坐的進度中。因為心念的太過專一,偶爾也會覺得呼吸近於停止。當這種狀態發生時,有時就會感覺全身僵直,稍微帶有僵硬的感覺。實際上,這是因為用意太專,漸漸促使全身緊張的關係。這種類似停止呼吸的作用,並非真的是“止息”和“氣住”的境界。嚴格說來,這是由於神經的過分緊張所致。在培種情況中,執之太過,不能放鬆返還於自然,往往會弄得心境枯搞,生機木然。甚至,更嚴重一點,便會使身體和四肢的各個關節,進入僵硬的病態。雖然並非如小說家所謂的走火火魔,但至少已經因此而得病了。如果因靜坐而到達這種境界,自我治療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把自己的身心盡量的鬆弛,甚至,盡量哈出力氣,自我放鬆,任意進入自然呼吸,就如平常人睡眠時的狀態。這樣隻須很短的時間,便可“更上一層樓”而轉進新的進度了。倘使有些用工太久的人,雖然努力施用這種方法,僵持的狀態還是依然如故,那就隻有用密宗和道家的特別教授法了。 再次,倘使真正由於精力充沛,身心寂靜的效果而氣定神閑,達到“煉精化氣”的境界,必有的第一步現象,便是全身柔軟而猶如乏力一樣,再進一層,自己便會感覺到“柔如無骨”,渾身氣機在毫無覺受的狀態中普遍地充滿。孟子所謂的:“粹麵盎背而暢於四肢。”老子所謂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的情形,便自然地體驗到了。這個時候的境界,真可忘去身心的感受,好像天地人我,都入於渾茫一片的狀態。“丹經”道書所謂的“渾燉”,以及莊子所說的:“墮肢體,黜聰明”的實際情況,都可體驗得知確為真實,並非假設空洞的理想。如此再靜定下去,起初感覺鼻孔的呼吸減弱到了微之又微的程度,而後肺部的呼吸近於停止,小膜內在的“丹田”開始有了翕辟(收縮放鬆如呼吸)的作用。道家所謂的“胎息”或“內呼吸”,便是這種境象。再次而等到內髒各部分的氣機都充實以後,循食道喉管而上達舌尖的一係自律神經,自然的鬆暢舒適,“丹田”的內呼吸也隨之由微弱而漸至於停止的情形。這時久已沉沒在腹部的“青春腺”又恢複了活動的作用,猶如童年時期無欲無情的牽連,便自能發生無比快感的“內觸妙樂”。**隨睾丸收縮的氣機,上循“任脈”而使舌尖自然上翹,封抵了小舌頭部分,自然地停止了呼吸。這才算是“煉精化氣”初步的真正境象。 47、變化氣質和氣的周期 同時在此也可附帶的提到有關儒家學說“變化氣質”的觀念。在一般隻講讀書求學問的人來說,能夠真正做到讀書明理,從人生日常的言語行為和待人處事之間,確切地體會到學問與知識對於修養的實際應用,做到心平氣和的,便是學問“變化氣質”的最明顯造詣。這是由心理入手,改變心性修養的路線,確實有理,一點也沒有錯。但嚴格的說來,這還隻屬於“養氣”和“養心”的工夫。氣變而質仍未變。所謂質變,必須是連帶生理功能的轉變。如果隻從心性修養,而不配合生理修煉到達上述“氣住神閑”的境界,那麽,所謂“變化氣質”之道,也僅屬於一句理念上的名言,而並非實際履踐的愷切工夫。 如上所說的種種,我們平常學習佛家天台宗的“隨息”“數息”“觀息”和道家的“心息相依”,以及一般內家氣功的種種修煉方法,對於達成“練精化氣”和“煉氣化神”的作用,又有什麽關係呢?關於這個問題,說來便會牽連到一般“丹經”造書有關人身呼吸的理論了。許多專為修道、修煉內丹或靜坐功夫的書籍上,有關人體氣脈的理論,大體都根據原始醫學原理的“內經”和“難經”的抽象觀念,說明氣機或氣脈在人體內部的行度和作用。古往今來,有許多學道或修煉靜坐的人,便死守這種傳述,信以為真,浪費很多寶貴的精神和時間,從事那些不切實際而太過抽象的工夫。現在在此特作聲明,以供參考。 我們過去原始粗淺的自然科學觀念,往往把許多事物,都納入古代天文數字或抽象的《易經》象數的數字裏去。所以許多“丹經”道書,也隨“內”、“難”二經一樣,把人體的氣脈作用,區分為五候、六氣、和三百六十周天度數,或八八六十四卦的觀念。因此而使後世進入似是而非、迷離惝恍的影響之談中去討生活了。例如古代最早的天文學理之說,認為“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太陽每日繞地一周而過一度,每歲紀三百六十五度零二十五刻。太陽行一周天即是一年。四歲共積盈百刻而為一紀。”雲雲。人身是小天地,氣脈運行之數也同此規則。如說:“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分開一呼一吸而加一倍數,也隻等於二萬七千息),脈行五十度而周於身。”這等於說:“呼吸氣二百七十息,脈行三十六丈二尺為一周。五十度周身,計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十一丈。每日從寅時起複而至於卯。”於是從事修道、靜坐的人,便都根據此說而作調息的工夫。其實,這個數字的根本問題,都誤在古代測驗時辰刻漏方法的不夠標準,這種理論和數字,是大有問題的問題,不足據以為信。根據科學事實和準確醫學的經驗,人的呼吸,平均每分鍾十八次。一天廿四小時,平均共二萬五千九百二十次。脈搏平均每分鍾跳動七十二次,等於呼吸的四倍數。太陽係統的運行旋轉,也是二萬五千九百二十年為一周期。這個總數也就是各大行星回複到相同相對位置所需要的時間,所以叫做太陽的大周期。 48、煉氣不如平心 一個人的身心能夠在絕對靜止的狀態中,內無思慮妄想憂悲苦惱的打擾;外無動作勞力勉強的加行,不昏味、不意亂神迷地順其呼吸的自然,過了一個晝夜的時間,所有體能的精力和氣力,便自然而然地恢複到充盈的原來狀態,猶如太陽係統各大行星在一周期恢複相同的相對位置。如果能夠在這種恢複原來充盈狀態的時候,在某一“刹那”之間,呼吸往來的氣機,也就自然地“須臾”止息,達到飽和的程度。此時如能“持盈保泰”,配合心理上真正的平靜清虛,才可真正做到“煉精化氣”和“練氣化神”的功效了。可惜有許多修道做靜坐工夫的人,不明此理,反而執著“丹經”道書上的舊說,加上“師心自用”的謬見,拚命的在那裏一呼一吸地煉氣功,一天到晚,哼啊哈啊地“吐故納新”,認為自己在做“煉化的工夫”,真是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由來富貴原如夢,未有神仙不讀書。”因此奉勸講究修養之士,煉氣不如平心,然後才或許能收到“窮理各性以至於命”的成果,至於各種有關煉氣的方法和工夫,對於健康也有幫助的,種類很多,應當另作專論 49、三花聚頂和五氣朝元 道家所謂“煉精化氣”的氣是什麽東西?中國醫學所謂的“氣血”的氣和“中風”的風,是否都同道家所講的這個“氣”字一樣?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問題。漢代以後的中國醫學,大都把氣流的風和人體呼吸的氣混而為一,這也是有問題的。不過這些問題都是個別的專論,現在從本題範圍會討論它,一時也講不完。前文曾經提到,暫且借用現代科學術語的“生命能”,作為解釋氣的概念。換言之,也就是要學習靜坐和修證健康長壽術的人們,不要把人體口鼻呼吸的氣,以及大氣中的空氣,就當作道家或密宗所謂的氣。否則,統統落在生理的感受範圍,錯把神經和肌肉的反應當作是“真氣”的流行,那是一個嚴重的誤解。 退而言之,如果隻把肺部的呼吸和生理反應的作用,當作煉氣的成果,那麽綜羅道家、密宗、瑜伽術等的各種大同小異的煉氣方法,至少有幾十種甚至一百種之多。雖然無可否認的,人體生理上的口鼻呼吸,以及部份其他器官和皮膚呼吸的作用,是修煉的基本動作和工具,但不能誤認為這就是靜坐養生或道家丹法的真諦。 照道家養生的修煉方法,真正達到“煉精化氣”的程度,那是什麽景象呢?這便須要留意道家所流行的兩句術語,所謂“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三花”與“五氣”,都是比喻的代名詞。三花即是“精”“氣”“神”。“五氣”,便是心、肝、脾、肺、腎或另用五行的代號,即是金、木、水、火、土等;至於印度的瑜伽術中,卻以上行氣、下行氣、中行氣、左行氣、右行氣等叫做五氣。名詞不同,實際上都是共通的。聚頂的頂,當然是指頭頂的“宮會穴”,也就是道家所謂的“泥洹宮”,密宗所謂的“頂輪”和“梵穴輪”的連帶關係。不過朝元的“元”,卻有不同的說法:有些根據醫學經脈穴道的觀念,便說這個“元”是指“關元穴”的部位,也就是一般所謂的“下丹田”,有些人卻認為這個“元”是指“**穴”,也就是密宗和瑜伽術所謂的“海底”。誰是誰非,從來就無確證,除非真是修煉到家的神仙肯出來當場指證,或許可息此一爭端。不過,從學理和中國文字學的詮解,以及經驗的求證。我們認為這個“元”字與本源的源字通用。換言之,所謂“元”,便是指原來的本位現象而已,所謂“五氣朝元”,也就是說人體內部的腑髒之氣,各歸原來的本位,充滿、和諧、均衡而沒有窒塞。我們簡略地從學理上解釋過這兩句話的意義以後,再從實證的現象來作說明。 “三花聚頂”的景象:靜坐到達精化為氣的階段。奇經八脈的通暢情況,猶如以往所說,已一步步獲得了實證。從此漸漸到達忘去身體的感覺,周身如嬰兒似的柔和輕軟,非常安適妥貼,若存若亡。此時,唯一還有感覺的便是頭腦的反應。再漸漸的靜定下去,眼前的目光便有返照的現象。到此忽然會進入幾同完全忘我的境界,隻有頭頂“泥洹宮”“百會穴”部分,感覺如天窗的開啟,如陽光的透射,豁然開朗而呈現無比的清涼之感。猶如乘虛而下的一股清虛之氣,下降而遍灑及於全身。道家丹經所謂的“醍醐灌頂”,便是形容這種境界。不過,到此程度,最怕的是學理不明,觀念不清,內心如果存有絲毫的幻想,或潛意識中存有強烈的宗教意識,可能便會心神出竅;如果再配合其他的幻覺;便有許多類似神秘性的景象出現了。對此種種境象,必須要一一掃除,不落筌蹄才為究竟。 “五氣朝元”的景象:由於以上所講“三花聚頂”景象的呈現,或者在同一時間,或在稍息之後,忽然感覺呼吸之氣自然地完全停止,周身綿軟,不藉後天的呼吸而溫暖怡適,平時所謂的內呼吸(丹田的呼吸這時也自然的停止了。隻是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偶然的需要極其輕微的呼吸一次。此時有如在風和日麗的景象中,微風不動,水波不興,身心內外,天地人物,無一而非安於“中和”的本位,更不知道有我身的存在或無我身的存在,這些平時的感覺和思想,統統都自然地去得無影無蹤了。 靜坐或修道的實際工夫,如果真能做到如上所講“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情況。那麽,煉精化氣的基礎工作,可以說是告一段落。不過,這種基礎,可不能偶一而止的,必須要“持盈保泰”,恒常如此,而且可以自由作主的要如此便如此才算數。倘使在靜坐的過程中,偶然有過一次類似經驗、瞎貓撞到死老鼠、一見永不再見,那就不足為是。但從此要進到“煉氣化神”的境界,就必須和“道”的觀念結合,並非隻屬於靜坐工夫的範圍了。 50、煉氣與化神 靜坐與煉神的關係最為重要,但什麽叫做神,必須先要有正確的認識。一般提到神秘學,便很容易和宗教神的觀念連在一起,或者就走入神秘的領域。宗教上的神和神秘學,在某些方麵也很相近,但在作用上卻有差別,尤其對目前的神秘學來講,它已經進入科學範圍,日新月異地正在向前探索。現在純粹從靜坐而接觸到修道的境界來講。必須對中國的醫理學和道家、丹道學派的神之觀念先有些了解。 51、神是什麽東西 《易經·係辭傳》上的神之觀念: “神無方,易無體。”“陰陽不測之謂神。” 黃帝內經--太素本神論中的神之觀念:“神乎神,不耳聞,目明,心開,為誌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俱見遍見,適若昏,照然獨明,若風吹雲,故曰神。” 司馬遷父子所說道家的神之觀念: “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司馬談) “神使氣,氣就從”“非有聖人以乘聰明,孰能存天地之神而成形之情哉!” 除此之外,在漢魏時代後出的道教《黃庭經》,把人體內部所有的官能,都配合上神的奧秘以外,五髒六腑與每一細胞都有一個神的存在。由此而知丹道學術中的神,它是接近科學性的,並非完全宗教性的。 52、氣化神的境界 在靜坐的過程中,如果真正到達了“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境界,再進一步,便很自然的要進入煉神的領域了。可是在“煉氣化神”的階段中,其中的岔途,非常的多,比起初學靜坐時“煉精化氣”的情形,更為微細難辨。而且它與精神病、神經病、心理變態等相似病症,往往互為伴侶。如非真正智慧的抉擇,可能就把神經當作神通而自我陶醉,自取毀滅,可是,也不要因此而過分擔心駭怕。照理來講,到此境界,正知正見的智慧應該自會開發,不易走入邪途才對。不過,真正智慧合道的境界,的的確確是靠本身積善的修養功行,如果平時隻求個人靜坐的效果,並無舍己為人積功累德的力行培養,到此,除了比平日更為聰明以外,真正智慧合道的種子,也很難出現的。總之,講到氣化神的境界.不但從事靜坐的人能真夠正到達的並不多見,即如道、佛兩家的丹經道書上,真正把它明白寫出的也不多見,大致描寫這種情形的,多半是用隱語或含糊其詞的說:過此以往,自有神明來告而已。 現在,我們為了結束靜坐與生理反應的變化部分,最後必須對此簡要的作一交代,然後才好轉入靜坐與心理部分的研究,因此,姑且提出煉神過程中一些比較容易體會的現象,貢獻給一般修習靜坐者的參考。 53、煉氣化神三問 一、怎樣才算是已進入煉氣化神的階段? 在靜坐的過程中,如果已經經曆過如上述連續所講的種種經過,真正到達了“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階段。有關生理反應的變化,除了渾身溫暖如春,祥和柔軟得猶如無身忘我,隻有樂感,絕無任何稍微的苦痛反應。而且身心內外,猶如沐浴在一團光明的景象中,尤其以頭部更為強烈。此時,感覺整個的天地宇宙縮小地融於我的範圍,我與虛空渾然融成一體而不可或分的時候,便是煉氣化神的境界,就要呈現在前了。 二、真有神我出竅的事嗎? 所謂神我出竅,一般道家的丹經道書上,都有繪影畫形的想象,伊然另有一個自我的嬰兒之身,從頭頂以上衝天而起。然後又加上“十月懷胎,三年哺乳,九年麵壁。”’等等說法。尤其以明、清以後,伍(衝虛)柳(華陽)派的修煉方法,更加煞有介事地強調其詞。因此一般人便認為神我出竅是靜坐成功者的必然景象。事實上,這種情形,卻正是氣化神的歧途差異,自己千萬不可冒昧自信而使自己上當。 現在為了述說的方便,按照一般丹道派的觀念。先來分析神我的界限: (一)陽神。 (二)陰神。 依照丹道派的理論和原則,真正的神我出竅,是指的“陽神”。所謂陽神,它是可以脫離這個血肉的軀殼,能夠變成有形有相的另一自我生命之存在。換言之,就是除了這個肉體以外,另外已經構成一個身外有身的另一生命之存在。一切言行舉動,都可自由猶如現在。如果隻有自己感覺到另一個生命的形體,或有形相,或無形相而可以出入這個肉體軀殼之外,而別人無法看見,並且也不能接觸實體的物質境界的,便叫作“陰神”。陰神猶如夢中之身,但較夢中之身更為明晰清楚而已。倘使按照道家修煉之理論和原則,修煉到真正能出“陽神”,才算是靜坐與修道的成果。假使隻把出陰神當作究竟,那還是落在普通凡人或鬼神的陰境界之生命中,並不算是究竟。 現在暫不討論出“陽神”的有無和事實問題,姑且先來討論一下出“陰神”的情況。這在一般靜坐或修道的人來講。那並不算是什麽嚴重的難題。某些從事靜坐的人,很可能在未達到精化氣,或氣化神的階段,便有此種相似的經驗。而且不做靜坐和修道的平常人來講,如果身體精神衰弱,或有某種重病將近危亡的時候,甚至,精神病或神經病、夢遊症或離魂症的患者,隨時也有類似這種現象發生。換言之,所謂出“陰神”的情景,那是和精神分裂互相毗鄰的狀態,絕對不是好現象。如果屬於神經質的人來從事靜坐,這種現象很容易發現。事實上,在靜坐的過程中,發現這種景象,往往是由心理上潛意識的作祟,配合生理氣機上行腦神經時所引起。隻要深於心理的研究,能夠自我反省檢察下意識的作用,便會不被自己所迷惑了。但是世界上的人是很奇妙的,每個人的一生,很少被別人所騙,幾乎大部分的時間和作為,甚至思想和情感,都是自己被自己所騙,而且自己騙自己,騙得深深的,牢牢的。入世如此,修習出世法的何嚐不如此,說來真可一笑。 三、真實煉神的情況確有其事嗎? 我隻能說:根據學理的研究,應該是確有其事的。但需要百分之百的自由作主才對。換言之,隻要把上麵所說的:當自我身心與天地宇宙渾然一體,融化在一片光明淨境中之時,那便是正好認識自己神我的初步現象。然後再要進一步凝神聚氣,到達有無隨心,大小隨意,出入自由的程度,才能講到如何煉神,如何由靜坐而進入到修道證道的境界了。過此以往,如非德智兩足,福慧圓融的,實在無法再討論到由形而下,進入形而上的情況 老生問曰:我家人多,生活空間很小,環境不允許我另辟靜室打坐,除了睡覺的那張大床之外,實在找不出更適宜的坐位了,但是不知道是心理作祟,還是另有什麽不妥,我老覺得在**打坐容易腰酸背疼,再不然就打瞌睡。倒是夏天席地而坐舒泰清爽得多,請問是否不得在**打坐? 答曰:我想你睡的是彈簧床,再不然,就是厚厚軟軟的海綿墊,這種軟底的坐位不適宜打坐。一坐上去,壓力不平均,身體為求平衡,下意識地就在緊張中,時間拖久,當然就腰酸背疼,再長期如此下去,毛病更加嚴重。打坐最好在榻榻米或硬木板上麵,這樣壓力平均,坐得四平八穩,全身才得以放鬆。如果你要在硬板上鋪褥子,更保暖、更舒適,當然也可以。夏天貪涼,直接坐在水泥地上極不好,無形中寒氣入侵。對身體還是有害。 問曰:我覺得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打坐比較輕鬆、舒適! 答曰:打坐時最好不要靠背,如果在散坐時,因生理過於勞倦。非要靠背不可,一定要軟的,才不會嚴重影響氣機的發動。你所以覺得背上有依靠比較舒服,可能是你太累了,或者你身體太弱了,再不然就是你太懶了。真正端容正坐的時候,任何靠背都會覺得是累贅的。 再問:打坐時,電話一來怎麽辦?家裏又沒有別人代接,不接又擔心會錯過什麽重要的事,坐中開口講話,又怕氣脈出了岔子。武俠小說看多了,下意識的受這種觀念影響。 答:打坐當然要坐透才好,就如同煮開水,一定要煮開了才能熄火。但是萬事難如人願,中途岔進來的事情,也不能不應付。開口神氣散,是道家吝惜肉身長存的小乘語,事實上並不因通電話而壞了你的道行。隻是定力不足因此而增加體的散亂心。倒是你那武俠小說的觀念更害人,什麽怕走岔了氣,什麽怕走火入魔,越怕越是真的不行了。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