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正法念處經講記》5 畜生品 智圓法師
2021/02/07 00:20:38瀏覽556|回應0|推薦4

正法念處經卷第十八

畜生品第五之一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如實觀諸地獄。知業果報,一百三十六地獄中,眾生壽命,長短增減。如實知已,觀第二道無量餓鬼,略而說之三十六種,及觀業行,亦如實知。彼以聞慧,觀諸畜生,種類差別三十四億,隨心自在,生於五道。於五道中,畜生種類,其數最多,種種相貌,種種色類,行食不同。群飛各異,憎愛違順,伴行雙只,同生共遊。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如實地來觀察三惡趣的情形,這是所謂的關註生命現象。最初,他如實地觀察了各種地獄的生命的狀況,他認識了業果,也就是,一百三十六種地獄當中,各類眾生的壽命長短、增減等的業報的情形。他這樣想:“整個六道生命的狀況,無非分善惡兩類;而惡趣眾生更要先了解,這又有三大種類,地獄、餓鬼和旁生。地獄的情形已經認識到了,那裡太苦了,都是由於業果愚,顛倒造很重的惡業,就感受那樣的苦報。”這是他首先發起了一種認識業果的智慧,這是對於極廣大的地獄生命現象的一種了解。

這樣如實認識了以後,他再來觀察僅次於地獄的第二大生命現象,叫“餓鬼”。這裡有無量的種類,以簡要的方式歸納來講,有三十六種類,他就看到了三十六種餓鬼界的苦難的情形。又觀察了以什麼樣的業力,變現出這樣的苦報。因果作了連接,看到了緣起是由那樣的業行,在成熟之際就會開始出現果位識,不斷地變現根身器界苦的狀況。這樣他終於較具體地認識到第二大生命現象,所謂的餓鬼界。

但是還不滿足,他需要再進一步,以聞慧來觀察第三大生命現象,所謂的旁生界。那麼,他觀察諸畜生的種類差別有三十四億,這一切都是隨著心而自在,也就是成了妄心所自在。當初跟著那樣的心,不斷地起各種煩惱惡業,接著就由這心所熏的業習氣的勢力,在成熟之際就轉到了畜生界了。而畜生有五道的情形,有地獄畜生、鬼道畜生、畜生畜生、人中畜生和天道畜生。在這五道中,畜生的種類數量最多了,種種相貌,種種色類,他們的生活、飲食各不相同。有一些是群體的組織,比如到處都有一對一對、一群一群的飛禽,在陸地上也能發現,有些是獨居,有些是群居,各種大大小小的旁生。再者,他們的習性,彼此之間有憎有愛,有合得來合不來,又有獨行的和成雙結對而生活的,又有同生在一起共同遊行的,如螞蟻、雁群等等。

所謂飛禽及諸走獸,烏、鵲、鵝、雁、鴻鳥眾類,異群別遊,不相怨害。狐、狗、野干等互相憎嫉。烏與角鴟,馬及水牛,蚖蛇鼬等,共相殘害。形相不同,行食各異。

他大略地對於畜生界的現像做這樣的把握:大分可以有飛禽和走獸兩類;在這裡又發現有四種狀況。

第一種,彼此隨順不害的狀況。比如烏鴉、喜鵲、鵝、雁、鴻鳥等的各種種類,有不同​​的群體,不同的遊行之處,他們之間不相怨害。

第二類現象,互相憎嫉。像狐、狗、野乾等,彼此起很多的嫉妒、憎恨。

第三類現象,迭相殘殺。就像烏鴉和鷂鷹,馬和水牛,蚖蛇和鼬鼠等等,成為天敵,要彼此殘殺的,你吃我、我吃你。

第四類現象,就發現這些旁生的長相都不一樣,而它們的生活習性、飲食等都各不相同。

比丘接著就要思惟:這一切果上的現象,到底是由什麼業來決定的呢?雖然今天的生物學、動物學已經較為發達,人類的視野更加寬廣,而且能夠看到,各種的從微生物到龐大動物的生活習性、配偶、群體的生活、彼此的社會關係等等;然而,這只是果上的一點現象,也只是透過人的眼耳等的感官,再加上科學儀器所見到的一些現象。實際上,這裡面是什麼樣的力量,使得這一切在發展、在變現呢?一般的科學家,是完全盲目不知的;只有一切智智的佛能夠徹見緣起,才知道這一切都是由業所決定的。只有隨順佛的教法,才能認識業在支配著這一切,唯一是業在運行,那麼比丘就是依循業果來作觀察。


以何業故,種種形相,行食各異?彼以聞慧,觀是眾生,為種種心之所役使,作種種業,入種種道,啖種種食。

比丘先作第一個觀察:到底是以什麼樣的業,旁生界裡有種種的形相?譬如有披毛、有戴角、有多足、有兩頭等等,各式各樣的形相。而且,它們的生活習性和飲食也完全不同。

他以聞慧觀察到,這類眾生,先前是由各種心所役使,而造了種種的業,造業的第二剎那在識中所熏建的業習氣不同,那麼,能變的因是不一樣的。到了這樣的業習氣成熟的時候,就落到果位識的階段,那個時候以業習氣的功能的力量,自然會變現出那樣的根身、那樣的器界、那樣的習性、那樣的群體關係等等,簡直千差萬別,一一都是由業來決定的,無有絲毫紊亂。這樣就知道,由於業的驅使,入到旁生界當中的種種道裡。然後它們吃的是各種食物,有些就吃草,​​有些吃小蟲,有些吃空氣,有些就吃水等等,賴以資生的食物各不相同。


觀察彼等,以何因故,各各異類,共相憎嫉?即以聞慧,知此眾生,於前世時,以邪見故習學邪法,復有眾生亦學邪法,而生邪慢,以邪見論、邪見譬喻互相諍論。雖共談論,無所利益,無有安樂,亦非善道。如是二人,身壞命終,墮於地獄,受無量苦。從地獄出,以本怨憎,墮畜生中,是故怨對,還相殺害。所謂蚖蛇黃鼬,馬及水牛,烏角鴟等。

接著,比丘作第二個觀察:在動物界裡,以什麼樣的因緣,各種不同的種類之間會產生憎恨、嫉妒?它們是不同的類,為什麼還起嗔心、嫉妒呢?這到底是以什麼業來決定的呢?

他以聞慧知道,裡面有一種這樣的宿世的因緣。當然不代表全部,但是我們要知道,業果本身是不可思議的,連有修為的聖者也沒法徹知其奧秘,因此藉著佛語的指示,會發現有無量無數的狀況,這裡只是舉其中一小分。對於智者來說,由此會建立起業果的見解。因此,這位比丘透過聖教等,他會認識到有一類眾生,在前世的時候,由於邪見的緣故習學邪法,還有一類眾生也學邪法,生了邪慢,他們之間以邪見論、邪見譬喻互相諍論。雖然是共同談論,但是沒有絲毫利益,不可能得安樂,也不是善道。他們彼此之間都是慢心很大,我執很重,接著他們發生諍論,這樣身壞命終就墮到地獄裡了,受無量苦楚。

從地獄出來,由於宿世怨憎的等流,墮在畜生道的時候,就會導致彼此見面像仇家一樣,想殺掉對方,這是造作等流。也就是,過去已經熏入的那個習氣,漫長的時期過了以後,就變成了兩種旁生,但是它們一見面的時候,就想吃掉對方,或者發生憎嫉,這是不可思議的業果律。就像做人的時候,有的時候見到對方就不歡喜,莫名其妙,其實不是莫名其妙,前世是仇家。就像這樣,這就叫做“業緣”。

“所謂蚖蛇黃鼬,馬及水牛,烏角鴟等。”今天來說叫“天敵”,實際上,動物學家們也不知道前世因緣,但是會發現它們生下來就是對頭。這種天然的對頭,實際是由宿世的怨氣熏在識田裡,一到這個時候,造作等流一發出來就想害掉對方。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諸畜生,以何業故,畜生之類相隨無害?即以聞慧,知此眾生,於人中時,為生死故,行布施時尋共發願,於當來世常為夫妻。是人身壞命終之後生畜生中,而有少樂,非大苦惱。謂命命鳥、鴛鴦、鴿鳥,多樂愛欲,以業因故。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再來觀察畜生界的生態的情形,其實,真正的生態是由業來決定的,這裡的生態會發現,它們彼此的感情非常好。那麼,是以什麼樣的業行,畜生之類彼此相互隨順,而沒有損害之心呢?其實就像人間,有些夫妻是冤家,有些夫妻很和好,這也是前世的業而來的,動物界也是如此。

他以聞慧就知道,這類眾生過去在人中的時候,不是為解脫而是為生死,或者得到世間那些福樂的緣故去作布施,在那時候很快他們共同發願:我們在來世要常常做夫妻。這樣的人身壞命終以後生在畜生道裡,它們果然彼此成夫妻,而有少許的樂,不是很苦惱,也就是所謂的命命鳥、鴛鴦、鴿子等的這一類。鴛鴦成雙成對的,命命鳥一體兩頭,兩個識在一個軀體上,鴿子淫欲重。就像這樣,這些旁生是很喜歡愛欲的,這是由於過去業因的緣故。一方面過去發願要同做夫妻,另一方面過去愛染的習性重,然後到了這一世成了旁生的時候,造作等流一現起的時候,還是沉溺在愛欲當中。

這樣比丘就認識到,這些動物界的現象並非偶然,一一都是由過去的宿因而來,絲毫無差錯。就像這樣逐漸地會認識,業果的定律普遍在一切旁生界的生命現象裡。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諸畜生,狐、狗、野干以何業故性相憎害?即以聞慧,知此眾生,於人中時,於諸善人、出家人所,污其淨食,常戲鬥諍。貪心因緣,身壞命終墮畜生中,受於野幹、狐、狗之身,互相憎嫉。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他再觀察畜生界的生態情形,狐、狗、野干等是以什麼業,生來的​​禀性就互相憎害,成為冤家?他以聞慧知道,這些眾生在人中的時候,在善人、出家人那裡污染他們的淨食,常常戲弄鬥諍。以這個惡貪的因緣,身壞命終墮在畜生里面,受野干、狐、狗的身體,互相憎恨、嫉妒。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諸獐鹿,以何業故而生彼處?即以聞慧,知此眾生,為前世時,喜作強賊,擊鼓吹貝,至於城邑、聚落、村營,破壞人柵,作大音聲,加諸恐怖。如是之人,身壞命終墮於地獄,具受眾苦。

再者,比丘為認識業果,又來觀察獐鹿,是以什麼業而生在那裡,具足那種性情、苦受等?他以聞慧知道這類眾生,前世的時候喜歡做強盜,總是擊著鼓,吹著海貝,到城邑、聚落、村營裡破壞人家的柵欄,作出好大的音聲,製造很多恐怖。這樣的強賊,死了以後就墮入地獄,受各種各樣的苦。


從地獄出,生獐鹿中,心常怖畏。以本宿世破人村落,令他恐怖,是故生於曠野、山林,常多恐怖,以業力故。若生人中,心常恐怖,小心怯弱,多懷怖畏,餘業緣故。

從地獄裡出來,生在獐鹿當中,這時候心裡也常常怖畏。我們常常說鹿的心是很驚的,走著、睡著都不安心,那為什麼它老是有這種恐怖的心態呢?這是由過去的等流而來。也就是,宿世他破壞他人的村落,讓別人很恐怖,以這個因緣受報應,他從地獄裡爬出來,還要生在曠野、山林,常常很多恐怖。以那樣恐怖他者的惡性的業力,他生到人中的時候,心裡常常還要領受恐怖的苦。所以天道好還,哪怕經過不可計數的年月,令他者恐怖的惡業勢力沒有消盡的時候,自己常常就要恐怖。

有些人認為:怎麼莫名其妙就很害怕呢?

實際他是有業,業一旦現行果報的時候,他自然就有這種反應,這些都是業力病,不是什麼其他的莫名其妙。而且,心裡非常膽小、怯弱,總是懷著很多的怖畏,又怕這又怕那。比如,天黑的時候又怕,或者聽到什麼聲音的時候又怕,別人一點不怕。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由於造過這一類的業,殘餘業力的因緣,使得心老是處在恐懼狀態。


如是少分,觀畜生處,互相憎嫉,以多業故。共相殘害,隨本業故。

像這樣,少分地觀察畜生處互相憎嫉,以多業的緣故。又有互相殘害,是隨著宿世所造業的因緣的緣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諸畜生,以何業故受化生身?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又來觀察畜生胎、卵、濕、化四種生態的情形,首先觀察化生的由來。他去認識,以什麼業而導致受了化生的身?


即以聞慧,知此眾生,於前世時,為求絲絹,養蠶殺繭。或蒸或煮,以水漬之,生無量蟲,名火髻蟲。有諸外道,受邪齋法,取此細蟲,置於火中,供養諸天,以求福德。身壞命終墮於地獄,具受眾苦。從地獄出,生於俱舍諸化生中,種種異類。

他以聞慧知道這類眾生,前世的時候,為了求得絲絹就養蠶殺繭,或者蒸或者煮,以水來浸,結果裡面生了無數的叫做“火髻蟲”的小蟲。那些外道受邪齋法,取這些小蟲放在火當中祭祀,供養諸天來求福德。結果他由於這樣殺生無數的緣故,死了以後就墮在地獄裡,各種各樣的苦無不俱受。從地獄出來,還要生在俱舍諸化生種類裡,做各種不同種類的旁生。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諸畜生,以何業故墮濕生中?彼以聞慧,知此眾生,起惡邪見,殺害龜、鱉、魚、蟹、蚌、蛤。及小池中,多有細蟲,或酢中細蟲,或有惡人為貪財故,殺諸細蟲,或邪見事天,殺蟲祭祀。身壞命終墮於地獄,具受眾苦,不可稱計。從地獄出受濕生身,或作蚊子,或為蚤虱。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又觀察諸畜生,以什麼業行墮在濕生類的旁生當中?他以聞慧知道,這個眾生過去起了很壞的邪見,殺害龜、鱉、魚、蟹、蚌、蛤。以及小池裡有很多小蟲,或者在做一種調味用的酸味液體(即醋)當中有很多小蟲,或者有些惡人為了貪財的緣故,殺掉這些小蟲,或者以邪見事奉天神的緣故,殺蟲祭祀。結果以這種殺生業,他們死了就墮進地獄,受了各種各樣的苦,無法計算。從地獄出來,還要受濕生旁生的果報,有些做蟲、蚊子,有些做跳蚤、蝨子。就像這樣,都是地獄眾生出來,就做這種很低級的旁生。


觀二種生已,如是次第,以微細心,觀業果報。觀於卵生諸眾生等,以何業故,而生彼處?若人未斷貪欲、恚、痴,修學禪定,得世俗通。有因緣故,起​​嗔恚心,破壞國土。是人身壞命終墮於地獄,受無量苦。從地獄出,受於卵生飛鳥、雕鷲之形。從此命終若生人中,常多嗔恚,以餘業故。

比丘這樣觀察了化生、濕生之後,又依次第以微細心觀察業果。所謂“微細心”,就是一分一分很細地了認的心,而不是粗略過去。他接著觀察四生中的第三種生——卵生,到底是以什麼樣的業行而生在那裡呢?

他發現有一類人,沒有斷除貪欲、嗔恚和愚癡,修學禪定得了世俗神通。有因緣的緣故,起了嗔恚之心,破壞他者的國土。以這些世間神通會做一些破壞,比如降惡雨,或者摧毀山林等。這個人身壞命終就墮在地獄裡,受無量的苦。從地獄出來,會受蛋生的飛鳥、雕鷲的形體。好多好多的旁生,都是地獄眾生出來以後要受這樣的報,它們好像從最重的勞改刑場出來以後,又到輕度的勞改刑場裡受報那樣,所以,這些生命體看起來總是沒有絲毫的笑容等等,還是受著很大的業報的逼迫。

從那個旁生里命終以後,如果生在人中,他的性情還是多發嗔恚,常常起嗔心,這是以餘業殘餘勢力的緣故。也就是,過去他的嗔恚心很強,一見什麼就起很大的嗔恚,結果以神通破壞國土。這種造作的習性,經過無數年以後生到人裡,還是一見什麼就發脾氣、動怒,這是由過去的串習力而來。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彼以聞慧,觀諸畜生,以何業故受胎生身?若有眾生,以欲愛心,和合牛馬,令其交會以自悅意,或令他人邪行非禮。是人身壞命終之後墮於地獄,具受眾苦。從地獄出,受於胎生畜生之身。若生人中,受黃門身,以餘業故。

再次,比丘為認識業果,他又以微細心,再來抉擇畜生界業果的情形。他以聞慧觀察,畜生是以什麼業行而受胎生之身?結果就看到一類眾生,以欲愛之心讓牛馬和合,讓它們交會來自己悅意,或者讓他人邪行非禮。這個人身壞命終以後墮進了地獄,各種各樣的苦無不具受。漫長地受苦之後,地獄的報消了,還要受餘殘的果報,也就是會受胎生畜生的身體。假使生在人中,還要受黃門之身,這也是餘業勢力的緣故。

也就是從前行邪淫之類的業,結果會墮畜生的胎生,諸如此類,這是其中的一小分狀況。業有無數的種類,但是透過這樣一分狀況,心裡會確定,什麼樣的受生的情形,都是由業所決定的。


復次比丘,觀十一種畜生已,次觀四種眾生,從地獄出,受四種食。何等為四?一者摶食,二者意思食,三者觸食,四者識愛食。

再者,比丘觀察了十一種畜生的生態現像後,他再觀察四種眾生,從地獄出來,受四種食。哪四種食呢?摶食、意思食、觸食和識愛食。

欲界眾生以飲食、男女為最大的增上緣,畜生界自不例外,這個飲食是最大的現相。那麼,畜生界裡有這四類的食的方式,實際都是由業所決定的。


比丘思惟觀察四食果報,以聞慧觀,見有眾生,以諸摶食,與惡戒者及諸賊人。既食之後,令此賊人殺害除怨,是賊受語即殺彼怨。如是惡人,身壞命終墮於地獄,具受眾苦。從地獄出,墮於段食畜生之中,受水牛、牛、羊、駝、驢、象、馬、豬、狗、野幹、獐鹿、𤛆牛,烏、鴟、雕鷲、鵝、鴨、孔雀、命命、鴻鳥、雜類眾鳥,多處曠野險岸中生,是名少分摶食眾生。

比丘思惟觀察四食果報,以及四種食以什麼業感召此種果報。飲食方式是果報的現相,也就是由那種業,自然出現這種受用來滋養色身的方式。沒有那種業,就不會產生那樣的食的方式。他看到有一類眾生,從前以諸摶食給那些惡戒者和那些盜賊。比如款待了一餐盛宴,他們都吃得很好,然後他就說:“你們幫我殺掉那個怨敵。”那些賊吃得很好以後,就接受了他的吩咐,殺掉了怨家。這個惡人身壞命終墮在地獄裡,受盡了各種的苦。

從地獄出來,由於他過去有這種業,也就那麼恰如其分地墮在了段食(也叫摶食)畜生當中。受生為水牛、牛、羊、駱駝、驢、象、馬、豬、狗、野干、獐鹿、犛牛,烏鴉、鷂鷹、雕鷲、鵝、鴨、孔雀、命命鳥、鴻鳥,各式各樣的雜類眾鳥,多數處在曠野險岸當中受生,這叫“少分摶食眾生”。這是其中的一類業感現相,不是說全部都這樣。


復次比丘,觀於觸食眾生之類。住在㲉中,或初出㲉,以觸為食。復有眾鳥,樂住水中,依岸為巢,或穿河岸以為巢窟,敷產卵㲉,龍蛇等類。

再者,比丘很有興趣,再觀察觸食眾生類。它們住在蛋殼當中,或者最初出殼的時候,就是以觸為食的;又有很多鳥,歡喜住在水當中,依著河岸為巢,或者就在河岸那裡穿一個巢窟,就在那裡面產卵,出現龍蛇等類。


以何業故,而受觸食?比丘觀察,即以聞慧,知此眾生,於前世時,心許行施,思惟籌量,後心還悔而不施與。以不善業墮畜生中,以本思心受觸食報。

比丘觀察,以聞慧認識到,這類眾生前世有這樣的業行。也就是心裡先答應了要作布施,然後又在心裡思惟籌量,有好多的計較,又認為吃虧了,不願意給,而生了退悔,竟然沒有施與。以這個不善業墮在畜生里面。由於他原本即宿世那時候的思心的業,在後來受畜生報的時候,就成了觸食的類型,它是以觸為食的。

因此,這一切果上的現象,實際都是由業來決定的。就連一個生活的習性,也是過去熏建了相應的業習氣,出現了那一種思心等,而出現了當前這種觸食的報,可見這一切都是等流而來。


復次比丘,觀於思食諸眾生等,以何業故,而受思食?即以聞慧,知眾生類,謂赤魚子、堤彌魚子、錯魚等子、螺蚌蛤卵,思心為食。若母憶念,則不飢渴,身命增長。以何業故,而生此處?

再者,比丘再來觀察思食的眾生類,是以什麼業導致它是領受思食的?這一切實際都是阿賴耶識中熏建了相應的業習氣,到了一定的時候,就變出了這一世的果報,其中的一種果報現相就是飲食。那如何來食呢?就是由過去的業來決定的。

他以聞慧就知道,一類眾生,叫做紅魚子、堤彌魚子、錯魚等子,以及螺螄、蚌蛤的卵,這一類小生命是要以思心為食。怎樣的情形呢?如果它們的母親——魚母等憶念它們的時候,它們就不飢渴,而且它們的生命能得以增長,這是不可思議的。

再進一步去追索,從前作了什麼業行,導致生在這裡呢?


即以聞慧,知此眾生,愚癡少智,不識業果。許施人物而語之言,卻後半月,或至一月,我當施汝財物飲食,金銀珍寶。時彼貧人,聞其許施,心生歡喜,美言讚歎,一月半月望有所得。時貧窮人往至其家,是時其人更作異語,不復本信。如是惡人,命終之後,墮於憂喜地獄之中,具受眾苦。

他以聞慧認識,這類眾生前世積集了這樣的業。他們愚癡,很淺的智慧知道得不多,根本就不認識這個業果極重大的天律。答應了布施別人東西,對他說:“再過半個月,或者到一個月,我會布施給你財物、飲食、金銀珍寶。”當時那個窮人,聽到他應許了布施,心裡很歡喜,然後美言讚歎:“您真是有德之人,您真是富貴大人!”諸如此類作了讚歎。一月半月,他眼巴巴地盼望能得到那份好的財富。那時,那個貧窮人就到那富人家裡,然而那個富人又轉變話語說:“哦?什麼時候答應過你啊?”諸如此類,不再守過去的承諾。這樣的惡人命終之後,就墮在憂喜地獄當中,受各種的苦。

顧名思義,叫做“憂喜”,就是由於過去前頭讓人喜,後頭讓人憂,這回因果律的反應,自身就墮在那種先喜後憂的狀況裡,受各種的苦(或許是這樣吧,因為定義了叫“憂喜地獄”)。


從彼命終,墮畜生中,意思為食。以其前世,許他貧人令生歡喜,後竟無實,以是因緣。若生人中,為人奴婢,以餘業故。

那麼,從地獄命終以後還墮在畜生里,這一類旁生以意的思作為食物。由於前世答應窮人,讓他生了歡喜,後來就一無所得,也就是讓人想啊想啊,總是想要得到那東西,後來又得不到,因此,他所感召的果報,老是用思來作為食物,其他是吃不到的,可見因果律絲毫不亂。如果生在人中,會很下賤,做人家的奴僕,這是由余殘業所變現的。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諸畜生第四識食。即以聞慧,見有畜生,愛識苦惱,常憶飲食。生曠野中,受大蟒身,蜥蝪等身,唯吸風氣。復有光明天,亦名愛識憶食,而非苦惱,見食憶持,隨念即飽。畜生憶食,以何業故,而受斯報?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他注意飲食的緣起,他觀察畜生的第四種——識食。他以聞慧見到,有畜生愛識苦惱,常常憶念飲食。生在曠野裡,受了大蟒蛇的軀體、蜥蜴等的軀體,只是吸風氣為食。還有光明天,也叫“愛識憶食”,但他們不苦惱,見到食物心憶持一下,隨著心一起這個憶念就能飽。而畜生的憶食,是以什麼業而受這樣的果報呢?比丘接著去追索它的緣起。


即以聞慧,知此眾生,或以多嗔,或以多痴,殺害眾生。彼人身壞生惡道中,受大蟒身。以前世時,好愛怨結自縛其心,以是因緣生畜生中,受斯苦惱,愛識食風。若生人中,於無因處,常懷嗔恚,而起鬥諍,以餘業故。

他以聞慧知道這類眾生,或者常常多嗔,或者常常很多愚癡,以這種煩惱驅使,比如一見到眾生就想殺掉它,或者很愚癡,認為這個東西就是天生給我們吃的,它就叫做食品,是動物類的食品,諸如此類,他是以痴心來殺生。不管哪種,他們死了以後生在惡道裡,受大蟒蛇的身體,好大好大。這是由於前世的時候,他喜歡結怨結來縛住了自心,心一直被這種殺等的惡業所縛的緣故,就會生在畜生裏,出現一個大蟒蛇的身軀,非常苦惱,喜歡吃一點風。

如果生在人中,在無因無緣的那些地方,常常懷著嗔恚。比如,熱了幾天,他就罵天;或者風刮得大、雨下得大,他就罵風罵雨;或者在哪個地方絆了一跤的話,他就罵地;或者他見到哪兒覺得不舒服,他就要罵,就要起嗔心,就像這樣起鬥諍之心,這都是造作等流。從前已經起了這樣的造作,當時就輸入了這種業習,一遇到相應的境界,他就會同類現起,這種叫“造作等流”。這是由於餘業影響的緣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無量無邊畜生世間,云何眾生受水蟲身?彼以聞慧,知此眾生,愚癡少智,無有慧心,臨命終時,極患渴病,貪愛念水。身壞命終,墮於惡道,受水蟲身,作種種魚。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又來觀察那無量無邊的畜生世間,眾生是以怎樣的業緣而受了水蟲之身呢?他很有興趣。任何一種現相都是由業決定的,並非無因或邪因而生,這樣子他逐漸地認識下去,最終心裡會建立起非常堅固的業果正見。他為著要取得這個大義的緣故,繼續以聞慧去認識。這類眾生愚癡,很少智慧,沒有智慧之心,在他臨命終的時候,當時渴病非常得厲害,他以這種貪愛念著水,一直念著“哪裡有水?”就是在這種念當中死掉了墮惡道的,而受了水蟲身,做各種的魚。

所以魚非常愚癡,它比陸地上的走獸要愚癡得多,你看看它的那個眼睛就很愚癡,那麼“水蟲”就是各式各樣的魚。


是人命終,於中陰有,見諸水時,起心即往,生於水中,取因緣有。此中陰有分,若本不行布施持戒,是人則生暖水之中,口常乾燥,如觸灰汁,以本業故。

再來如實地追索,整個的眾生界緣起的走向,它是怎麼一環一環地現出了那種果報,這樣我們會發現,一點都不偶然、不錯亂的。那麼就要知道,這種人命終以後,他就現前了中有,在中有的時候,見到水的時候,那個特別想要的,就起心當即地往那邊去。這就是他在世的時候渴病很厲害,對水有很大的貪欲,所以中陰一現水的時候,就認為很好的,一下子過去了生在水中,這叫“取因緣有” 。也就是,在緣起支裡是以取作為因緣而出現了有,這個“有”就是出現了水族的蘊體了。

這種中陰的有分或者中有的蘊,假使他宿世沒有行布施、持戒的話,這個人會生在很熱的水中,口常常乾燥,就像觸到灰汁一樣難受,這是由於他宿世的惡業變現力的緣故。“本”指從本或者原先的那一世。他沒有作過很多的布施、持戒等的福業,所以惡業很重,要生到水中,也是那種不好的水,特別熱。然後口里乾燥,觸著很熱的灰汁那樣,相當難受。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諸飛鳥畜生之類,以何業故,行於虛空無礙之處?即以聞慧,觀三種神通。何等為三?一者解脫神通,二者身行神通,三者心自在神通。是解脫人,隨心憶念。若鳥行地界,若飛於空,亦如地行,非解脫法。諸佛如來神通之力,如心念緣,隨意能至。有三種作,如是三種,聖神通勝。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又來觀察旁生界的運行的狀況。有一類飛鳥,它們以什麼緣故,行在虛空裡沒有障礙,一下子能夠飛到幾百里之外?他就以聞慧觀察有三種神通。哪三種呢?一、解脫神通;二、身行神通;三、心自在神通。

這三類神通的情形:一、這個解脫者隨心憶念就能到達那一處。二、所謂的身行神通,是報得的神通,也就是一類飛鳥的畜生,它們行在地界上,如果它們飛在虛空裡,也跟在地上走一樣,沒有障礙的,但是不是解脫法而是業報法。三、諸佛如來的神通力,心想到哪裡,隨意就到那裡了,這叫“心自在神通”。有這樣三種作飛行的方式,在這三種當中,以聖神通為殊勝。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於畜生。云何觀於地獄畜生,天人,水行陸行空行,飛鳥走獸?彼以聞慧,觀地獄中種種苦惱,有二種畜生,有眾生數,非眾生數。眾生數者,生於彼處,被燒苦惱。非眾生數者,地獄罪人,以顛倒心,見諸大鳥,於虛空中翱翔遊戲。心即生念,願生此處,隨念即生,受飛鳥身,具受如上地獄苦惱。

再者,比丘為認識業果,觀察畜生界的情形,其實畜生在六道裡都有。他觀察地獄畜生,還有天人當中的畜生,水陸空的畜生,所謂的飛鳥走獸等等。

他以聞慧觀察地獄當中種種苦惱,有兩種畜生:一種是屬於眾生的畜生;一種是不屬於眾生的畜生。“數”就是算在那個數字裡。“眾生數者”,就是算在眾生類型裡的。那是指生在那裡,被燒苦惱,的確它是一個畜生的相,而且在地獄裡被焚燒而苦惱。“非眾生數”,指不屬於眾生的那一類。也就是地獄罪人以顛倒心,見到了大鳥在虛空中翱翔、遊戲,他當時就起了念頭,想生在那裡,隨念就生到那裡了。受了飛鳥身後,就像上面所說的各種地獄苦惱,無不備受。


以惡業報,生地獄中,見諸師子,形色可畏。虎豹大鳥,惡蟲蟒蛇,大惡色者,非眾生數。以諸逼惱,害地獄人。

再者,一種情況是,以惡業的果報生在地獄裡,自己會見到境界裡出現好多的獅子,無論是形狀、顏色,都相當恐怖,還有其他類的老虎、豹子、大鳥、惡蟲、蟒蛇等等,非常可惡的色相,這一類不屬於眾生數,也就是,它是罪業力現出來的恐怖境相。但是,這種現出來的虎豹等,會表現出好大的逼惱來害地獄人,就像我們在前面地獄的苦狀裡所看到的那樣。

有人認為:那都是自己的心現的,還會那麼厲害地逼惱自己,作大刑罰嗎?

那就像惡夢,裡面會出現各種境相,然後還會出現兩個,一個是我,一個是他,那個猛獸來吃我。諸如此類,是要受很大的苦。


是眾生數,業之所得。令諸罪人受大苦惱,彼無苦惱畜生眾生,在地獄中,為師子虎豹乃至蟒蛇,之所惱害。

是眾生數的那類地獄畜生,它們是由業所得或所感的。使罪人受大苦惱的,是屬於無苦惱的畜生眾生,就是它變的相,那個不屬於眾生數的。在地獄當中,罪人被獅子、虎、豹乃至蟒蛇所惱害,這一類屬於現的惡相。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飢渴燒身諸餓鬼道,有諸畜生,受飢渴苦?即以聞慧,見三十六種餓鬼道中,生諸飛鳥。從人中死,生於鳥中,受烏、鴟、雕鷲、鷹、鷂等鳥害生之類。從鳥中死,生餓鬼世間,受餓鳥身。飢渴燒身,啄諸餓鬼,拔其眼出,或破其頭而食其腦。如是餓鬼眼睛腦髓,熱如融銅,此等眾生皆共食之,以惡業故。比丘如是,觀餓鬼鳥已,即以伽他而呵責言:

再者,比丘為認識業果,又來觀察飢渴燒身諸餓鬼道裡有畜生相,不是現成鬼的那種形相,而是畜生的形相,受飢渴之苦。他以聞慧見到,三十六種的餓鬼道裡,都生著各種的飛鳥。所以,在那餓鬼道裡也有相應的景觀,而這些都是業所塗畫的。那裡也有它的那種器界的狀況,有它伴生的旁生類,還有獄卒,有王,有一級級管理,還有守水鬼等等,這些都是業的變現,也是法界隨緣的作品。可見業是非常豐富的,它畫出了各種果報的差別。

那麼,在三十六種的餓鬼道裡,都少不了有很多的飛鳥。這一類的鳥是從哪裡來的呢?它過去從人中死了以後,就生在鳥裡,受生成烏鴉、鷂鷹、雕鷲、鷹等等的兇禽,就是損害生命的那一類。諸如此類的兇禽常常會吃蟲,吃小雞等等,那麼它們造的殺業重。

從鳥中死了以後,再度地到了餓鬼世間受生,受的是餓鳥身,那就不像從前與人類同居的那種鳥的狀況,這是非常苦的。兩相比較,過去能自由地在天空中飛翔,還是有一點福報;現在成了餓鬼鳥,可憐極了,飢渴燒著身體。而這個鳥又要去啄那些餓鬼,拔除他的眼睛,或者破他的頭,來吃他的腦。像這樣,餓鬼的眼睛、腦髓,熱得像融化的銅水一樣,這些眾生都共同吃,不曉得吃了以後,是不是難受極了,以惡業之故。


比丘這樣觀察餓鬼鳥以後,就以偈頌就這樣呵責道:

熱業得熱報 具受諸大苦 
如是應捨離 此惡不善業
所造斯惡業 貪嫉自破壞 
若行貪嫉者 墮餓鬼畜生 互共相殘害

你們以過去熾熱的業,現在得熾熱的報,你們這些餓鬼鳥,吃那麼熱的腦汁,燙得肚子裡可能火燒了吧。就是由於過去做兇禽的時候,造了很兇殘的業,所以像這種苦,五花八門的無不俱受。像這樣,應當捨離這個不善的惡業,不要再造這樣的惡業,如果起貪嫉之心造惡,只是破壞自己而已。那些行貪嫉者,就會墮在餓鬼畜生里,而且彼此殘害。


或打縛繫閉 則受餓畜生 
故應舍愚癡 愚癡自壞心 遠離於戒施 
為愛所誑惑 則墮畜生中 不識行邪正 食所不應食 
應作而不作 不解法非法 五根癡頑鈍 但作畜生業

或者打,或者綁縛,或者禁閉,這樣以噁心對待眾生,將來會受餓鬼畜生的果報。所以,要捨開愚癡,愚癡會壞掉自己的心,愚癡障蔽自身遠離持戒、布施。被心中的愛所誑惑的緣故,一直愛這愛那,非常自私,那就墮在畜生道裡,不能辨別邪正而如理善行。吃那些不該吃的,做那些不該做的,應做的卻不做,不能夠理解法和非法的差別。眼耳等的五根常常處在愚癡、頑鈍的狀況裡,只是作畜生業而已。


如是比丘,觀諸畜生,但有一業,時所繫縛。流轉無量百千生死,受畜生中,無量百千種種苦網之所繫縛。

像這樣,比丘觀察旁生,只要有一種業,當時被它繫縛,後繼的影響特別大,這是所謂的因小果大。被這種業所牽,將流轉無​​量百千生死,受畜生之身,繫縛在無量百千種種的苦網當中。

這個要看到,一種業因就可以把生命繫縛在那麼複雜的苦網裡面。好比一個人做了黑社會的人物以後,那他一生當中,就被那麼多的黑性的事件所纏繞;或者一個女人做了明星以後,就入了無量百千種的苦網。一種不善業,足以使眾生落在畜生界無量無邊交織的苦網當中。


畜生一業,無量因緣。

畜生一個業,有無量的因緣牽扯。


接著就要細細地來說這一點:

次第貪欲業係不斷,生大海中,深十由旬,受於摩竭大魚、螺蚌蛤蟲、提彌鯢羅、那迦錯魚。迭互相畏,常懷恐怖。

有一類以貪欲的業系,一直不斷地受這種業的支配,而生在大海深十由旬的水域當中,受各種像摩竭大魚、螺蚌蛤水蟲、提彌鯢羅、那迦錯魚等等的旁生的身。這里大到多少由旬的摩竭魚,小到螺螄、蚌殼或者很小的魚,只有針眼那麼小。而這個水域裡就是黑暗的沙場,非常地恐怖,那比在任何一個恐怖的城市,不知道恐怖多少倍。

就像恐怖的城市,到處有人搶劫、兇殺,那人在那提心吊膽的;但是在黑暗的水域當中,那個就是大吃小、小吃大,時時都面臨殺戮的危險,所以,那些魚都在很驚嚇的狀態中度過,叫做“常懷恐怖”。


多行淫欲,愚癡因緣,非法邪行,不識應行,不應行處,生大海中,為水焦惱。常患飢渴,互相殘害,惶怖相畏。

又有一類眾生,從前作了很多淫欲、愚癡的因緣,在非法上作很多邪行,不能夠明了什麼應行、什麼不應行,結果生在大海裡,遭受水的熱苦。而且,常常患飢渴的苦病,又有互相殘害的苦,整天都在惶恐怖畏、彼此相畏的狀態裡。


若多行嗔癡,生大海中,深萬由旬,受毒龍身。迭共嗔惱,嗔心亂心,吐毒相害,常行惡業。

假使嗔和痴這兩種煩惱作得多,那就生在大海深一萬由旬的深處,受了毒龍之身,彼此嗔心惱亂。以嗔心、亂心吐毒而害對方,常常行惡業。

就像這樣,這是在外圍大海深一萬由旬處。這不是人類視野所能見的現在的東海等,這些只不過是地球範圍裡的一點小海,真正在四天下的範圍裡,它是在多少重山之外的那個很大的大海洋,不是現在海洋的概念。那個海的深度是八萬由旬,那麼在深一萬由旬處就有毒龍。這些龍互相以嗔心惱亂,你吐毒我吐毒,彼此加害,造很多惡業。


龍所住城,名曰戲樂,其城縱廣三千由旬,龍王滿中。有二種龍王,一者法行,二者非法行。一護世界,二壞世間。

龍所住的城市叫做“戲樂”,寬廣各是三千由旬。那裡面充滿了龍王,大分兩類:一類是法行龍王;另一類是非法行龍王。總是像人間有黑、白兩方,有善王、有惡王那樣,龍界也是有順法而行的好的龍王,有非法而行的壞的龍王。前者是護佑世間,後者是損壞世間,都是由於善心、噁心的狀況而發生的。


於其城中,法行龍王所住之處,不雨熱沙。非法龍王所住之處,常雨熱沙。

這又要看到兩類龍王的受用不一樣。同樣一個戲樂城,很妙的,法行龍王所住的那些地方不會降熱沙,而非法龍王所住的區域常常雨熱沙,這是它惡業力所感的緣故。


若熱沙著頂,熱如熾火,焚燒宮殿,及其眷屬,皆悉磨滅,滅已復生。

從這可以看到非法龍王的苦處,簡直太苦了。常常天降一陣熱沙,著在龍的頭頂上,就像熾熱的火燒一樣,非常苦、非常痛的。然後,熱沙雨降到惡行龍王的宮殿裡,一下子起大火,連著宮殿和它的眷屬,全部都燒滅掉了。可是,那個業的功能沒有消盡之間,滅了以後又出來了,重新現前這樣的相。

可見不像人間,它們的業變化得快,所以滅了又生、生了又滅,就像這樣,重重複复地就要受熱沙燒頂等的大苦。那盡其一生,不斷地這樣的受苦,有什麼意思。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龍世界雨熱沙苦,以何業因,而受斯報?即以聞慧,知此眾生,於人中時愚癡之人,以嗔恚心,焚燒僧房,聚落城邑。如是惡人,身壞命終,墮於地獄,受無量苦。從地獄出,生於龍中,以前世時,以火燒人村落僧房,以是因緣受畜生身,熱沙所燒。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因果,他再觀察龍世界雨熱沙的現象,究竟是以什麼業因,受這樣的果報?這並不像現在簡單的物理學等,為什麼會打雷呢?是什麼物理現象?怎麼天上雨熱沙呢?這樣只是表面現象,哪裡能夠看得到緣起的深層的理則呢。實際上它是由一種業,然後在阿賴耶識中已經熏了種,一到成熟之際,自然就會變出這樣的相來。這種深層的機制,世間的學者連它的毫毛都測不到的,因為阿賴耶的甚深緣起律,只有佛才能夠深細地了達,連那些到了聖位的菩薩也不能盡知。

這個比丘以聞慧認識到,原來這類眾生,過去在做人的時候很愚癡。這個愚癡的人首先是業果愚,不知道僧伽是很重的境,稍微做一點就會得大福報,或者大苦報。那麼,他以這種無知,以什麼事觸惱了他,結果以嗔恚之心燒掉了僧眾的房舍,或者聚落、城邑。這個惡人身壞命終就墮進了地獄,在那裡受了不可計數的苦。從地獄裡超出,又生在龍中,這是他的餘殘果報。由於他前世以火燒毀了人們的村落、僧房,以這個因緣就受畜生之身,然後有它的等流。

也就是你過去不是燒了僧房、燒了村落嗎?然後你要領到什麼呢?實際就是要領到被燒。這樣以這種業感,常常降下熱沙,然後觸到他的頭頂上,那像熾熱高溫的火燒著頭一樣,非常難受。而且根本擺脫不了,一陣熱沙燒頂以後,又有一陣熱沙燒頂。就像我們身體裡有某種癌細胞,當它已經成了癌症的時候,常常一現行的時候,一陣痛苦,過後好像止息了,再過若干時候,又要現行這種苦,沒完沒了的。就像這樣,盡這個惡龍的一生,不知道要受多少次熱沙的燒苦。它的機制,是它的識田裡熏了過去焚燒等的惡業的業習氣的緣故,這個業習氣在它成熟之際,它的重報在地獄裡面受了無數年,它的餘報就落在非法行的惡龍的種類裡,又要受很漫長的年數,直到業功能耗盡了為止。就像那個煤炭已經燒完了為止,它才不出火那樣。就像這樣,要認識到一切都是由業來變現的。


復次比丘,觀龍世間,以何業故,生於彼處?以何緣故,不為熱沙之所燒害?即以聞慧,知此眾生,於前世時,受諸外道世間邪戒,行於布施而不清淨,如上所說七種不淨,以嗔恚心,願生龍中。是人身壞命終之後,墮戲樂城,受龍王身。生彼城已,嗔恚心薄,憶念福德,隨順法行。如是龍王,其身不受熱沙之苦。

再者,比丘觀察龍世間,以什麼業因生在龍類當中?又以什麼緣故,不被熱沙所燒害?他以聞慧知道這類眾生前世的時候,受了外道世間的邪戒,也修布施但是不清淨,就像上面所說具七種不淨的相,以嗔恚心願生在龍中。這個人身壞命終以後,就墮於戲樂城,受龍王之身。生彼城後,嗔恚心薄,它還能夠憶念作福德之事,隨順法行。這樣的龍王,由於它心中出現的煩惱薄,能憶念福德,順法而行的緣故,它的身不受熱沙的苦。或者,由於前世基本是修善行,只是布施不清淨,因此所感得的龍身不會受熱沙的苦。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龍世間。以何業故,法行龍王生戲樂城?戲樂城者,為何等相?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他觀察第三大生命現象,所謂的旁生界,其中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想認識龍世間的狀況。其中以什麼樣的業行,法行龍王生在戲樂城裡?而戲樂城,又是何種果報的相?


即以聞慧,觀法行龍王所住之城,七寶城郭,七寶色光。諸池水中,優波羅花,眾花具足。酥陀味食,常受快樂。香鬘瓔珞,末香塗香,莊嚴其身。神通憶念,隨意皆得。然其頂上,有龍蛇頭。

當時,他就以聞慧觀察法行龍王所住的城市,那裡是由七寶所合成的城郭,七寶的色澤光彩。再者,那裡的池水當中盛開著青蓮花,以及具足各類的雜花。再看,它們享受酥陀美味,常常受用快樂,身上也有香鬘、瓔珞、末香、塗香等作為莊嚴。再者,具足神通憶念,隨著它的心意都能得到,也就是這一類龍王是具神通力的。然而它的頂上有龍蛇頭,就是這麼個狀況。


於其城中有諸法行龍王。其名曰:七頭龍王,象面龍王,婆修吉龍王,得叉迦龍王,跋陀羅龍王,盧醯多龍王,缽摩梯龍王,雲鬘龍王,阿跋多龍王,一切道龍王,缽婆呵龍王。如是等福德諸龍,隨順法行。

再者,龍王的種類如何呢?能看到在那個戲樂城裡,有各種的法行龍王。他們的名字叫做七頭龍王、象面龍王、婆修吉龍王、得叉迦龍王、跋陀羅龍王、盧醯多龍王、缽摩梯龍王、雲鬘龍王、阿跋多龍王、一切道龍王、缽婆呵龍王等具足福德的諸龍,隨順正法而行。


以善心故,依時降雨。令諸世間,五穀成熟,豐樂安隱,不降災雹。信佛法僧,隨順法行,護佛舍利。如是龍王無熱沙苦,受第一樂。於四天下,降澍甘雨,謂閻浮提、瞿陀尼、弗婆提、鬱單越。

這些龍王以善心的緣故,依照時節而降雨,使得世間五穀豐收,安穩快樂,不會降災雹等。他們信佛法僧,隨著正法而行,護持佛的捨利。這樣的龍王沒有熱沙之苦,受用第一快樂。在四天下中降澍甘露之雨,所謂的南閻浮提、西瞿陀尼、東弗婆提、北鬱單越,即東西南北四大部洲。


若人順法,孝養父母,供養沙門及婆羅門,修行正法,令法行龍王增長大力。以法勝故,降微細雨,五穀熟成,色香味具,無諸災害。果實繁茂,眾花妙色,日月晶光,威德明淨,福德龍王不放毒風。

再者,人龍之間的關係,也就是人如果修行正法,善法龍王的力量增盛,由此人間風調雨順等,具足各種安樂的相。

如果人們隨順法道,孝養父母,供養沙門和婆羅門,修行正法的話,就使得法行龍王增長大力量。由於正法的力量強盛的緣故,就能降微細之雨,五穀豐收,所出的穀物具足色香味,沒有各種的天災違害。長的果實非常繁茂,花開得都有好多的妙色,日月放出晶光,具有威德,光明清淨,福德龍王不放毒風。


閻浮提人,有四因緣,則多喪命。何等為四?一者飢儉,二者刀兵,三者毒風,四者惡雨。若諸世間隨順法行,修諸福德,法行龍王增長大力,不出惡雲,不降惡雨,無惡風氣。眾水調善,稻穀豐熟,果味肥美,色香味具。食之無病,離諸飢惱,色力具足,四大安隱,修行善業。以行善業,助其果報,田稼豐熟。法行龍王如是次第,擁護順法修善眾生。

首先看閻浮提的狀況,要知道龍王怎麼護持世間。閻浮提有四種因緣,導致很多人喪失性命。哪四種因緣呢?一、饑饉;二、刀兵或戰爭;三、毒風;四、惡雨。如果世間隨順正法而行,修很多福德的話,法行龍王增長大力,不會出現惡雲,也不降惡雨,沒有惡風氣。雨水都非常好,穀物豐收,長出來的莊稼具足很豐厚的食味,相當甘美,具足色香味。吃了不會生病,遠離飢惱,人精力很強健,四大安和,修行善業。由於行善業,進一步出現好的果報,田地裡的莊稼豐收、成熟。像這樣,法行龍王次第擁護順法修善的眾生。

這就是人界和龍界的關係,人都是行善,法行龍王增長大力;法行龍王降好雨等,人間也非常吉祥。


觀閻浮提已,觀瞿陀尼,云何順法龍王護瞿陀尼?瞿陀尼界眾生心軟,唯有一惡,以水濁因緣,食之夭命。順法龍王,於彼世界不雨濁水,瞿陀尼人食清水故,得無病惱,以龍力故。

比丘觀察閻浮提人類與龍王的關係後,再觀瞿陀尼即西牛貨洲,順法龍王是怎樣護持瞿陀尼的人類呢?瞿陀尼界的眾生心軟,只有一種惡——以水濁的因緣吃了會夭折。順法龍王在那個世界不雨濁水,瞿陀尼人得以受用清水的緣故,就沒有病惱,這是以龍王之力的緣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弗婆提,法行龍王云何與樂?彼以聞慧,知弗婆提人,若聞雷聲,若見電光,以心軟故,即得病苦。法行龍王於彼世界,不作雷音,不放電光,令弗婆提人不遭病苦,龍王力故。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再來看東弗婆提的法行龍王,是怎樣與世間安樂的?他以聞慧了解到,弗婆提人如果聽到雷聲,或者見到電光,由於他們心軟的緣故,隨即得到病苦。法行龍王在那個世界就不作雷音,不放電光,使得弗婆提人不遭遇病苦,龍王護持之力的緣故。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鬱單越人,云何衰惱?彼以聞慧,知鬱單越人,若遇黑雲,冷風所吹,香花不敷。既見花合,心懷憂惱。黑雲起故,僧迦賒山,鳥鳴粗惡,眾樂音聲,悉無美音。於惡龍所,得此衰惱。法行龍王,不以黑雲冷風飄。

再者,比丘為認識業果,又來看鬱單越的人類,是怎樣落於衰惱的?他以聞慧了解到,鬱單越人的狀況,如果遇到黑黑的雲,冷風一吹,香花不開,那裡的人類見到花閉合,心裡懷著憂惱,覺得怎麼花不開?他有很苦的心情。當黑雲起的時候,那裡的僧迦賒山,鳥發出很粗惡的鳴叫聲,聽了以後心中就很苦。然後,各種的音樂都沒有和美的音聲。這是由於惡龍的緣故,得到這樣的衰損。而法行龍王不以黑雲冷風作飄鼓,使得那一方的人間吉祥安樂。


如是四天下,法行龍王以義安樂利益眾生。

像這樣,在四天下里,法行龍王以具義利而安樂利益眾生。

以上是講到順法而行的各種的龍王,怎麼來分別利益四天下。也就是在四天下里,常常會遇到各種風、雲、電等的衰損。而龍王作護持,不出現這些現相,因此人間就會太平,風雨以時,四季無災等等,所以龍王跟人關係非常密切。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龍世間,何等惡龍不順法行?即以聞慧,知戲樂城諸惡龍王不順法行。其名曰:波羅摩梯龍王,毗諶林婆龍王,迦羅龍王,睺樓睺樓龍王。住於海中戲樂城內。云何此等非法惡龍增長勢力?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他要關註生命現象。在畜生類裡,龍世間算是非常重要的現象,他去關注在龍世間裡,有哪些惡龍不隨順正法而行?他以聞慧知道,戲樂城那些邪惡龍王不順正法而行。它們的名字叫做波羅摩梯龍王、毗諶林婆龍王、迦羅龍王、睺樓睺樓龍王,這些都是按照它們所具的惱亂、奮迅、黑色、多聲等的體相而命名的。這些惡龍王們,都住在海中的戲樂城內。那這些非法的龍王,又是怎樣得以增長勢力呢?


彼以聞慧,知諸眾生,行不善法,不孝父母,不敬沙門及婆羅門。如是惡龍增長勢力,於閻浮提作大惡身。以噁心故,起惡雲雨,所雨之處,生惡毒樹。惡風吹樹,毒氣入水,令水雜毒,一切五穀皆悉弊惡。若有食者則得病苦,谷力薄故令人短命。是弊龍王,噁心災毒,迭互相害。以是惡故,閻浮提人,悉皆毀壞,以非法龍作諸惡故。

他以聞慧認識到,這是由於人間的眾生作不善法,不孝父母,不敬沙門和婆羅門,這就使得惡龍增長勢力,在閻浮提內現出很大的可惡的身體。以它噁心的緣故,它的惡勢力很大,之後它會現起惡的雲雨,而這些雨所降到的地方,會生出惡毒的樹。不好的惡風吹著樹,毒氣就入了水,讓水雜著毒素,一切五穀都變得弊惡、衰損,如果有吃的話就會得病苦,地上的穀物力量薄弱,由此使人短命。這個弊惡的龍王,以噁心災害,互相損害。以它的惡性之力的緣故,閻浮提人都受到毀壞,這是以非法龍王作諸惡的緣故。

這裡要看到,人和龍之間的關係。當人造惡多的時候,惡龍勢力增長;當人行善多的時候,善龍勢力增長,所以,在有情的增上緣的作用上面,都是有這樣的消長的現相。當惡性勢力一旦增長的時候,惡龍就會施展它降毒的能力,然後它會出很多毒素,這都是邪性力量。然後,在南瞻部洲的區域裡,它是管行雲、降雨、刮風等等,那麼,這一切所謂四大的狀況都變得不好。而所謂的穀物無非四大合成,人們資生的所依就是它。這樣的話,這個體性變得惡毒的緣故,導致南瞻部洲的人都受破壞。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於自在大力龍王。云何非法惡行龍王,以諸衰患,惱瞿陀尼?彼以聞慧,知非法惡龍,於瞿陀尼空山險處降澍洪雨,令一切水皆悉潦濁。瞿陀尼人若有飲者,以此因緣,得大衰惱。如是比丘,觀瞿陀尼,如實了知。

那位比丘有很寬廣的視野,他心胸廣博,為了產生周遍的認識,開展極廣大的了知業果的智慧,進一步來觀察自在大力龍王界的狀況。那麼,非法的惡行龍王是怎樣以各種的衰損、災患來惱亂瞿陀尼人呢?

由於地理狀況的不同、緣起的不同,各洲人的生存狀況也不同,而對於瞿陀尼人,正如前面所說,他們就是怕濁水,有了濁水就衰損。那麼,他以聞慧認識到,非法惡龍對於那些瞿陀尼空山險處,就降下大雨,好像傾盆而下。那高山險處,一旦下了雨後,就好像泥石流要出來一樣,非常大的水下來了,而且攪和著各種的混濁物,使得水都變得潦濁。大水漲得很厲害,又很混濁,那這個水沖到了西牛貨洲的各個地方,使得這西洲的人,如果有喝到這個水,以此因緣就會得大衰損。像這樣,比丘觀察瞿陀尼洲的狀況,如實地了知非法龍王降災的狀況。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弗婆提。彼以聞慧,知諸世間不修法行,時惡龍王力勢增長。震吼大雷,如大山崩,弗婆提人以軟心故,多遭病苦。或耀電光,遍滿世界,如火熾燃。雲中龍現,眼如車輪,其身黑惡,猶如黑山。其頸三頭,奮出眾花,形如馬相或作蛇身。現如是等種種惡身,令弗婆提有人見之得大衰惱。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再來觀察東勝身洲龍和人之間的關係。他以聞慧知道,這個世間的人,假使不修正法之行的話,由於邪惡力量的增勝,給惡龍王助長勢力,它就能施威了,響起很大的雷聲,就像大山崩裂那樣。對於東勝身洲的人來說,最怕雷聲、電光,因為他們心軟的緣故,一聽到了雷聲,多數遭遇病苦。或者閃耀電光,遍滿到整個的東洲世界裡,像火一樣熾燃。還不像我們這個世界,電只是一個光過去,它是像火一樣地熾燃。在那雲中出現了眼如車輪般的惡龍,其身黝黑、醜惡,就像一座黑山,在它的頸部會出三個頭,然後奮出各種的花,形狀像馬相或者變著蛇身的相狀。顯現如是各種的惡身之相,使得東勝身洲的人,見到的話就得大衰損。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鬱單越,如第二天。云何惡龍,於鬱單越人,加諸衰惱?即以聞慧,知鬱單越僧迦賒山,如前所說,蓮華常開,香氣馚流,其色妙好。彼國眾人,嗅之歡喜。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再來觀察北俱盧洲人民和龍之間的關係。那方世界幸福快樂,就像第二天——忉利天那樣享樂。那麼,惡龍是怎樣對於北俱盧洲的人加諸損惱呢?他以聞慧知道,北俱盧洲的僧迦賒山,就前面所說,常常盛開蓮花,香氣芬馥,流播在空間當中,花色相當妙好。那裡的人類,一嗅那個花香就生起歡喜。這是彼洲的安樂狀況。


若世間人,不孝父母,不供養沙門婆羅門,時惡龍王,以自在心,勢力增長。起大重雲,猶如黑山,黤霮垂布,掩蔽日光,蓮華即合,無有香氣,失金色光。鬱單越人見華既合,愁惱怯劣。雲中出風,吹眾樂音,皆悉亂壞,不可愛樂。

再者,人龍的關係是指,假使世間的人不孝順父母,不供養沙門和婆羅門,在此因緣狀況下,惡龍王以自在心,增長勢力。這是法界當中同類相應的道理,如果惡的方面勢力大,它就會對於惡龍、修羅增長勢力。就像這樣,當它們勢力增長的時候,就開始囂張作亂了。會起好大的重雲,就像黑山那麼濃厚,然後垂布下來,掩蔽了日光,在這時蓮花就閉合了,沒有香氣,失掉了金色的光澤。北俱盧洲的人見到花已經閉合了,他們相當愁惱,心裡怯弱、羸劣。而且,那雲中出了風,吹著眾多的樂音都是不好聽的,亂七八糟的,心聽了都很煩亂,心裡就很哀愁。


如是四天下惡龍勢力,而作衰害。

就像這樣,四天下以惡龍的勢力而作各種的惱害。

這也是由於人間作兩大惡:一、不孝父母;二、不敬修道人,這樣在世間和出世間兩方面的根本上顛倒而為,因此,邪惡的勢力增勝的緣故,助長了這些惡龍的勢力,由此它們對於四洲人民相應地降災。這就是所謂的有情界彼此增上的緣起。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四天下有勝有劣。彼以聞慧,觀鬱單越國,快樂安隱,勝三天下。閻浮提人行法非法,以是因緣,苦樂增減,是三天下,增長業地。

再者,比丘為認識業果,觀察四天下的勝劣的差別。他以聞慧觀察,北俱盧洲快樂安穩,勝過其他三個天下。而閻浮提人行法和非法,以此因緣,在苦樂上有各種增減的因緣,是北洲之外三個天下中的增長業地。


行十善道,有佛出世。以閻浮提因緣故,有四天下,閻浮提人思惟修行十善業道,能修梵行。此世界中,多能思惟觀察生滅。此國金剛座處,一切世間閻浮提國悉無此座。金剛座處八萬四千由旬,佛坐此座生菩提心。以此因緣,如來出於閻浮提國,非余天下。

由於此洲人類行持十善業道的因緣,感得佛出興在這個世間。具體來說,由於閻浮提特有的因緣狀況,雖有四洲天下的人類,可是只有閻浮提人能思惟修行十善業道,而且能修涅槃的梵行。在這個世界當中,人類很多都能思惟觀察無常生滅,由此發現這個世界的苦相,而引出希求解脫和成佛的心。再者,在此國的金剛座處,這是其他一切世間,以及閻浮提世界的其他國土的那些位置上都沒有這個金剛座。這個金剛座處在八萬四千由旬處,佛就是在這個座上發生了菩提之心。以此因緣,如來要在此世界成佛時,只出興於閻浮提世界,而不是其他國土。


何以故?善根成就,得佛菩提,須彌山王尚不能持,何況餘地?以是因緣,佛處閻浮提,不處餘國。

那為什麼如來是在閻浮提的金剛座處出興於世呢?這是由於如來無量劫來的善根得以成就,而證得無上菩提,這樣威重的無上士,須彌山王尚且不能持住(也就是處在須彌山王上的話,須彌山會立見粉碎),何況其他地呢?以此因緣,佛降世時處在閻浮提當中,而不處在其他國土。


人身難得。閻浮提中造業因緣,得生人中。以此因緣,四天下中閻浮提國第一最勝,非余天下。

人身很難得,尤其得南洲的身,能夠發出離心,修解脫道。以宿世造善業的因緣,能夠生到閻浮提界內的人道當中。以此因緣,在四天下里,閻浮提國是第一最勝的,並非其他天下可比。

這樣關注到四洲人類,其中特別地能發現,閻浮提在修行的方面是最好的。得到此洲人身,就會具足非常殊勝的修法的內外因緣,因此,不是其他天下可比。這也教導了我們,得了這樣的南洲的人身後,要善自珍惜。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龍世界。以何業故,非法行龍王,吞食蝦蟆,噉食沙土,呼吸食風?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觀察龍世界是怎樣受著業的支配?或者業怎麼在龍世界運行?其中以什麼業的力量,非法行龍王竟然吞食蝦蟆,噉食沙土,呼吸食風,有這樣的苦報?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於人中時欺陵妻子,獨飯美食。其人妻子,見之戀著,口中流涎。此人獨食,飽滿充足,於妻子所,但與粗澀。如是之人,身壞命終墮於龍中,吞食蝦蟆,啖沙吸風,受相似業果。

他以聞慧追索到,這個眾生的前世曾經做人,欺凌自己的妻子兒女,自己吃美食。當時,他的妻子、兒女見了以後很生戀著,口裡流口水,他卻獨自在吃,等到吃到飽足以後,只給妻子兒女粗澀的食物。就像這樣的小氣鬼,他以這種惡業的勢力,將來受報的時候,就只能吃沙、吃風、吃蝦蟆等,不會有好的受用的。可見,因果的懲罰恰如其分,而且要放大。因此,這人身壞命終,一剎那間就發現已經墮為惡龍之身,它的命運就是吃蝦蟆,噉食沙土,吸風為食等等,這是受餘業相似的果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龍世界。以何業故,諸龍降雨?復以何業,降諸災雹?即以聞慧,知此惡龍含毒瞋恚,不順法行,一一龍王,瞋恚鬥諍,起惡雲雨,惡風災雹,悉令五穀散壞不收。以諸眾生行於非法,惡龍瞋恚,故有斯變。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又來觀察龍世界的情形。到底以什麼業導致諸龍降雨?又以什麼業降各種的災雹?他隨即以聞慧認識到,這個惡龍含毒嗔恚,不順正法而行,龍王之間嗔恚鬥爭,發起了惡雲惡雨、惡風災雹,使得那個範圍裡的五穀都散壞不收。由於眾生行持非法,惡龍嗔恚,所以有這樣的災變。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龍世界。云何於閻浮提降澍時雨,潤益甘蔗、稻麻、叢林、大小麥豆,五穀增長?即以聞慧,見法行龍王降注時雨,以義安樂利益眾生。以諸眾生隨順法行,降澍時雨,令國豐樂。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觀察龍世界。怎樣在閻浮提的地區裡降澍及時雨,滋潤利益甘蔗、稻麻、叢林、大小麥豆等,使得五穀得以增長?他隨即以聞慧見法行龍王降注及時雨,以具義利來安樂利益大地上的眾生。由於眾生隨順正法而行,使得龍王降澍及時雨,使國土得以豐樂。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一切龍所住宮殿,幾許龍眾住於海中?幾許龍眾住於眾流?即以聞慧,知閻浮提人不順法行,無量諸龍住於眾流。閻浮提人隨順法行,五十七億龍住於眾流。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觀察一切龍所住的宮殿,有多少龍眾住在大海當中,又有多少龍眾住在各大水流或河流當中?他以聞慧知道,南閻浮提的人不順正法而行,這種因緣力,就會有無數的龍安住在眾流當中;而閻浮提人隨順正法而行,將會有五十七億龍眾住在眾流當中。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龍世間。觀戲樂城及流水龍已,觀大海底,何等眾生住在其中?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再來觀察龍世間的因果情形。已經觀察了解了戲樂城和流水龍之後,又來觀察大海底部,是哪些眾生住在裡面呢?


即以聞慧,知大海地下天之怨敵,名阿修羅。略說二種。何等為二?一者鬼道所攝,二者畜生所攝。鬼道攝者,魔身餓鬼,有神通力。畜生所攝阿修羅者,住大海底須彌山側,在海地下八萬四千由旬。

他以聞慧知道,大海地下有天人的怨敵,名叫“阿修羅”。

簡略地說有兩種,是哪兩種呢?一、鬼道所攝的阿修羅;二、畜生所攝的阿修羅。鬼道所攝的一類,是指魔身餓鬼,具有神通之力。畜生所攝的這一類,住在大海底部、須彌山邊上,分別處在深度為八萬四千由旬海下的各層地方。


略說四地。第一地處,二萬一千由旬,是羅睺阿修羅王所住之處。此羅睺阿修羅王,於欲界中化身大小,隨意能作。以人行善不善力故。

畜生範疇的阿修羅,略說有四種住地。第一地處,位於海下二萬一千由旬處,是羅睺阿修羅王所住之處。這個羅睺阿修羅王有神通力量,在欲界中,能隨自己的心意化出大的身、小的身,都能隨心所欲地作。他勢力的大小,由閻浮提人行善或者行不善的力量所決定。


時阿修羅作是思惟:我當觀彼怨家園林遊戲之處,與諸婇女共相娛樂,恣意受樂。思惟是已,即自莊嚴,以大青珠王、波頭摩珠王、光明威德珠王,或以金玉五色赤珠王,或以雜色衣王,若青若赤,若黃若黑,種種諸色,莊嚴其身,以為鉀冑,光明晃昱。

當時,羅睺阿修羅王這樣思惟:我應當觀看那怨家天人園林的遊戲之處,我要和那些天婇女們共同娛樂,盡情地享樂。這樣思惟後,就自作莊嚴,以大青珠王、波頭摩珠王、光明威德珠王,或者以金玉五色赤珠王,或者以雜色衣王,青色的、紅色的、黃色的、黑色的等等,各種各樣的顏色來莊嚴身體,作為鉀冑,光明晃耀。


時羅睺阿修羅王,身量廣大,如須彌山王。遍身珠寶,出大光明,大青珠寶出青色光,黃黑赤色亦復如是。以珠光明,心大憍慢,謂無與等,欲令天女阿修羅女愛敬其身,從城中出。

當時,羅睺阿修羅王身量非常高廣,就像須彌山王那麼大,全身珠寶散發出極大的光明,大青珠寶出青色光明,黃色、黑色、紅色珠寶也是如此,各自放出各色的光明。由於珠子放光的緣故,這位修羅王內心生起大驕慢,認為自己是世上無與倫比的男子,想讓天女、阿修羅女愛敬他的身體,於是從城中出來,公開地做修羅界的最佳男模特,就像這樣,他想去表演一番。


其所住城,名曰光明,縱廣八千由旬,無量寶林,流泉浴池諸樹蓮花,莊嚴其城。首冠花鬘,塗香自嚴,散以末香,從城而起觀天園林遊戲之處。

他所住的城市叫做“光明城”,長、寬各八千由旬,有無量無數的寶林、流泉、浴池、各種的樹和蓮花莊嚴著這座城市。當時,阿修羅王頭戴著冠冕、花鬘,又有塗香作裝飾,身上散著末香,非常自信地從城中出來,觀看天人的園林,遊戲的處所。


若閻浮提人不行正法,不孝養父母,不敬沙門婆羅門及諸尊長,不依法行,不奉三寶,不觀善法及不善法,諸天勢力悉為減少。四天王天展轉相告,悉避逃逝,恐師子兒羅睺阿修羅王來殺我等。

如果閻浮提人不行正法,不孝養父母,不恭敬沙門、婆羅門以及諸位尊長,不依法道而行,不奉敬三寶,不觀善法和不善法,就會導致諸天的勢力減弱。四天王天輾轉相告,諸天人全數地逃避,恐師子兒羅睺阿修羅王來殺他們。那時阿修羅王的勢力非常大的緣故,白方就感覺:我們趕緊逃吧!不然就沒命了。


若閻浮提人,修行正法,孝養父母,敬事師長,供養沙門耆舊長宿,一切諸天勢力增長。時四天王,以眾寶衣莊嚴其身,塗香末香,即時當於師子兒羅睺阿修羅,上虛空之中,雨諸刀劍。一切天眾,心生喜悅,至須彌側,發聲大叫。

假使世上南閻浮提的人修行正法,孝養父母,敬事師長,又作供養沙門、尊長、長輩等的白法之業,以這個增上緣的力量,一切天眾的勢力都會增長。那個時候,四大天王以眾寶嚴飾的衣服莊嚴其身,身上塗著香末,當時就現在師子兒羅睺阿修羅上方的虛空當中,降下密集如雨的刀劍。一切天眾心生喜悅,就在須彌山側發聲大叫,因而軍威大震。這樣的話,阿修羅王肯定很害怕。


若天不出,阿修羅王欲觀園林,日百千光照其身上,莊嚴之具,映障其目,而不能見諸天園林遊戲娛樂受樂之處。

如果天眾沒有出來迎戰,阿修羅王想觀看天界的園林,太陽的百千光明照在他身上的莊嚴具上面,反射出很多光芒,障住了他的眼睛,怎麼也看不清諸天園林中遊戲、娛樂等享受快樂的地方。這時他非常惱火,怎麼還看不清、看不清呢?


時羅睺阿修羅王,作是思惟:日障我目,不能得見諸天婇女,我當以手障日光輪,觀諸天女。即舉右手,以障日輪,欲見天女可愛妙色。手出四光,如上所說。

當時,羅睺阿修羅王這樣思惟:這個太陽光障住了我的眼睛,讓我沒法看到天上的婇女,太遺憾了!我要用手障住這個日光輪,我一定要觀賞天界的美女!他當即舉起右手障住了日輪,非常想看天女可愛的妙色。從他的手掌中發出青、黃、紅、黑四種光明,如同上面所說。


立海水中,水至其腰,寶珠光明,或青或黃或赤或黑,以手障日。

那個時候,他站在海水當中,水沒到他的腰部,身上寶珠的光明,或者閃耀著青色、黃色,或者赤色、黑色,然後他用手障住了日輪。


世間邪見諸論師等,咸生異說,言羅睺阿修羅王蝕日。若日赤色黑色,以如是法相人壽命。不識業果諸相師等,作如是說,或言當豐,或言當儉,或言凶禍,殃及王者,或言吉慶。

看到日蝕現象,世間的邪見論師等,都這樣作一種異說:羅睺阿修羅王虧損日輪啦!如果太陽現的是紅色或者黑色,就以這樣的法去占卜人的壽命。由於不認識業果,那些相師等就作這樣奇異的說法,有的說這是今年要豐收的兆頭,有的說是饑饉之兆,有的說是凶禍,這個災禍會殃及到國王的,有的說這是吉慶之兆,像這樣,作各種莫名其妙的講法。


時阿修羅手障日已,諦觀諸天園林浴池遊戲之處。

當時阿修羅王以手障蔽日輪之後,想仔仔細細地來觀看諸天園林、浴池的那些遊戲之處,他想飽覽天上的美景。可見,他還是有一些自卑感:我們阿修羅界雖然很好,但還是比不上天界,所以我要好好地看一看。


時天帝釋見是事已,敕諸天眾莊嚴宮殿,令諸天子以種種寶莊嚴其身,往趣羅睺阿修羅所,欲共鬥戰。時羅睺阿修羅王,見諸天眾,即還宮城。

當時天帝釋見到這個狀況後,就下令諸天莊嚴宮殿,讓天子們以種種妙寶莊嚴身體,往赴羅睺阿修羅那裡,準備與他決一勝負。當時,羅睺阿修羅王見到天眾過來,嚇得灰溜溜地趕緊返回了宮城。


復次比丘,云何觀月蝕?

再者,比丘觀察月蝕現象的由來,它到底是一種心外自然的現象,還是眾生業感的現象呢?按照佛法來講, 是業感現象。世間各種顯現唯一由心造作,即心造了業就現出這樣的相,從不會有業之外獨立的天文現象。


即以聞慧,知羅睺阿修羅王眷屬官眾,行於海上。見月常遊憂陀延山頂,行閻浮提,住毗琉璃光明之中,端嚴殊妙,百倍轉勝。官屬見已,即至羅睺阿修羅所,白言:大王!滿月端嚴如天女面。時羅睺王聞是語已,愛心即生,欲見天女,從地而起,渴仰欲見。以手障月,欲見天女。阿修羅王,無量眾寶,莊嚴其身,如上所說。

比丘以聞慧知道,月蝕這件事情的確是有情的現象。羅睺阿修羅王帶領他的眷屬、官僚們在海上行走的時候,見到月輪常常遊行於憂陀延山頂之上,運行在閻浮提的這個區域中,住在毗琉璃的光明當中,端嚴殊妙,百倍轉勝,也就是景象越來越莊嚴好看。所以,那些官屬們賞月之後,就到羅睺阿修羅王那裡匯報說:大王!現在的這個滿月端嚴漂亮,就像天女的面容一樣。那麼羅睺阿修羅王聽了這話,就打妄想地認為:天女竟然那麼好看!他頓時就生起了貪心,想馬上去看看天界的女人,於是他從地面起身,渴仰見到美妙的天女。而此時月亮光偏偏擋住了他的眼睛,他非常惱火,就用手遮住月亮。貪愛驅使著他作各種打扮,用無量妙寶嚴飾自身,如同上面所說。


閻浮提中咒術師等,而作咒曰:一切國土聚落城邑眾惡速滅!一切世間土地眾惡速滅!一切婆羅門中眾惡速滅!若月黑色黃色,世間相師作如是說,或言當豐,或言當儉,或言王者兇危,或言吉慶,或言兵刃勇起,或言不起。

世間的現相都是由緣起而來,而緣起又有外內密等各層的奧秘。這裡僅就業感緣起來說,以此出現的外層現相,世間學者不知它的原理,也就是不知道內在是以什麼樣的力量在運作。但也可以明白一定是有一種力量在運作,才會在外在顯現地震、洪水等各種災難的相,而對於其中真正左右的力量卻渾然不知。不必說唯識變現的法則,連業感緣起上也是絲毫不知的。

就像這樣,世間的學者本來也是處在無明的狀態,而這樣的癡人卻有一套愚癡的說法,比如閻浮提世界裡的咒術外道師等等,見到月食現象,就會這樣作願:這很好,這是吉兆!一切國土、城市、鄉村中的各種惡相會迅速除滅的!世間大地上的惡事會迅速除滅的!婆羅門種姓中的諸多惡事會迅速除滅的!他們就擅於作這種說法。

如果月亮現成黑色或黃色,這些相師又會以他們的職業習性煞有介事地說:出現月食了,今年會豐收的;或者這個現象昭示著今年年景不好;或者這是凶兆,預示著國家有難,或國王有凶危之災;或者說這是吉慶之兆,全國都會出現吉慶;或者說這是戰爭之兆;或者說這沒什麼事,不會發生什麼的。就像這樣,這些相師或預言家們就說種種相應他們職業的話語。


瞿陀尼、弗婆提、鬱單越,何其方面所蝕之處無邪見說。

南閻浮提的人類思想很複雜,有各種說法都是由分別心增益出來的。而瞿陀尼洲、弗婆提洲、鬱單越洲就是西洲、東洲、北洲的這些人思想較簡單,阿修羅王遮蔽月亮的時候,三洲的人會在那個時間,從某個方面看到月亮所食之處變黃或者變黑等的變相,而他們似乎不怎麼發出各式各樣的論調,因此無有邪見之說。


以此一因緣故,日月掩蔽,謂是月蝕。

當時阿修羅王想見美妙的天女,而月亮的光明照著他的眼睛,使他無法看清,他就用手遮蔽。以此緣故,由日月掩蔽的這種狀況,地球人類就說出現了月蝕。


復次二因緣故,掩蔽日月,天降大聲。羅睺阿修羅王住大海下,時諸官屬白言大王:天主憍屍迦,住須彌山頂善見城內,處善法堂。諸天功德,五欲具足,眷屬圍繞,歡娛受樂。天主憍屍迦,為諸天主。大王今為我等所尊,王有大力,神通勝彼,可率官屬,往攻天主,壞善見城。

前面所說只是一種因緣,其實還有各種各樣的因緣,不是唯一的。因此,佛又接著說,還有這樣兩種因緣,使得日月受掩蔽、天降大聲。也就是,羅睺阿修羅王住在大海底下,當時他的群臣官僚們這樣對大王說:那個天主憍屍迦,他住在須彌山頂的善見城,處在善法堂之中,享有天界諸多勝妙五欲的功德,這裡功德就是指那些天界五欲受用的殊勝品質,比如妙聲、妙色等,他為眾多眷屬所圍繞,整天享受高級的娛樂。那個天主憍屍迦他是天中之主,大王您今天為我們所尊,具有大力量,神通遠遠勝過他,您完全可以率領群僚、官屬們去攻打天主,壞掉他的善見城,等我們一舉攻到天庭,就可以任意地奪取天界的那些寶貝了!


時阿修羅即受其語,奮威縱怒,出光明城,震吼如雷。閻浮提中諸國相師,謂天獸下,說如此相:或言豐樂,安隱無他;或言災儉,五穀勇貴;或言王者崩亡;或言吉慶靈應嘉祥;或言兵刀起於境內;或言人民安樂無變;或言當須齋肅潔淨,拜神求福。

這裡顯示了人世間與阿修羅世間的互相感應的情形。不明廣大範疇中互感緣起的狀況,淺識的人們以為是純物理現象,以分別心虛假地增益說是什麼凶兆吉兆,其實是有情界的業起了作用,並有他方增上緣的作用,使得人間出現種種天文地理的現象。

當時阿修羅王聽信了群臣的挑唆,心想:我是這麼有大力量的大王,怎麼可能不如他憍屍迦呢?他以嫉妒之心就起了忿怒,然後他果然就出了光明城,發出巨大的吼聲,就像雷聲一樣,結果影響到了南瞻部洲。閻浮提中各個國家的相師們就說:這是天獸下來了;或者說出現這樣的相,今年會豐收快樂,非常平安,沒有別的事;或者說這是凶兆,今年會降天災,五穀的價錢會很貴;又有的說,這是國王駕崩的預兆;或者說這是吉慶靈應的嘉祥;或者說今年會有戰爭;或者說沒有事情,人民安樂如前,不會有什麼變動;或者說出現這樣的兆頭,我們應當齋戒、沐浴、拜神求福。


時羅睺阿修羅王,如是思惟:我寶珠等,留此城內,為我諸子作大光明。若無寶珠,則無光明。天上亦爾,有日月故,則有光明;若無日月,則應暗冥。我今寧可覆蔽日月​​,令天黑暗。

當時,羅睺阿修羅王這樣思惟:就像我的寶珠等留在宮城中,就可以給我的孩子們作大光明,沒有寶珠就沒有光明那樣,天上也是有日月就有光明,沒有日月就會一片黑暗。我現在寧可覆蔽日月​​,讓天界充滿黑暗。他起了這樣的壞心。


時阿修羅思惟是已,從城而起,即以一手,覆障日月諸光明輪。世間愚人,諸相師等,咸記災祥,如上所說。復以一手,摩須彌頂,欲與諸天決其得失。是阿修羅,畜生少智,見天種種勝相莊嚴,威德光明,心生疑悔,還歸所止,住光明城。是名第二因緣,掩蔽日月,令日月蝕,天聲震吼。

再說,阿修羅王這樣想了以後,他就從城中而起,以一隻手障蔽日月的光明輪,這樣整個天下突然就變黑了。世間的愚人,那些相師等,就授記這個是災是祥等等,就像上面所說,而實際是羅睺阿修羅王在覆障日月。而且,他又以一隻手摩到須彌山的山頂,想和諸天決一得失。這個阿修羅他是畜生,少有智慧,當他見到天上種種勝相莊嚴、威德光明的時候,他就起了疑悔之心,不想決鬥了,於是就很灰心喪氣地回到他的住處,安住在光明城內。這就是第二因緣掩蔽日月,使得出現日蝕、月蝕和天聲震吼的現象。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大羅睺阿修羅王所受之樂。彼以聞慧,觀阿修羅所住城內,種種眾寶以為莊嚴。在須彌山側,深二萬一千由旬,廣八千由旬。蓮華浴池,林樹蔚茂,皆悉具足。真金為地,色若電光。金殿堂閣,珊瑚寶樹,懸眾寶鈴,出妙音聲,種種樂音,歡娛受樂。

再接著,這個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又來觀察大羅睺阿修羅王所受的快樂。他以聞慧觀察到阿修羅王所住的城中,有各種各樣的眾寶作為莊嚴,比如金山、銀山都是天然形成的,還有街道、樓閣、衣服、樹木等等,全部都是以七寶做成的。這座大城位於須彌山側深二萬一千由旬的地方,寬度達八千由旬。那裡有盛開蓮華的沐浴之池,還有鬱鬱蔥蔥非常茂密的樹木,全部都具足。那裡的大地全都是用純金鋪成的,地面所發出的光色就像電光一樣,不斷地閃爍。再者,在金色的殿堂樓閣和紅珊瑚等的寶樹之間,懸掛著各種造型別緻的寶鈴,微風吹動的時候,就會發出很多美妙動聽的音聲,那些阿修羅們就在這奇妙的音樂聲當中盡情地歡娛,享受快樂。


一一池中,金花莊嚴。鳧鴈鴦鴛,皆真金色,以為嚴飾,見者愛樂。如天眾鳥,摩尼為嘴,歡喜遊戲。七寶雜色,青毗琉璃以為羽翼,於諸樓閣欄楯之間,歡娛遊戲,甚可愛樂。出妙音聲,見者悅樂。一切眾鳥亦復如是,清淨無穢,端正莊嚴。

再者,那裡每一個池塘當中都盛開著燦爛的金花,具足莊嚴。不但有植物的花卉,還有好多的水鳥,諸如鳧鴈、鴛鴦,都是以真金之色作為嚴飾,凡是見到的都會生起愛樂之心。再者,就像天上的眾鳥以摩尼作為嘴那樣,歡喜自在地遊戲,這些鳥也具有七寶等的各種色彩,比如以青毗琉璃作為它們的羽翼,在那些樓閣欄楯之間歡娛嬉樂,特別可愛!它們還發出許多微妙的音聲,令見者和聽者都心情喜悅。一切眾鳥也都是如此,清淨無有瑕穢,端正莊嚴。


孔雀翡翠,眼互開合,頭頂勝冠。雙類隨行,飲食華汁,婆鳩羅華。其聲雅妙,如童子音。頂冠金色,或毗琉璃,於欄楯間翱翔遊戲,未曾休息,恣於華汁。

比如孔雀,它以翡翠作尾巴,眼睛互相開合,頭上還有一頂很勝妙的頭冠。它們雙雙而行,一起吃著婆鳩羅花的花汁。它們的聲音非常雅妙,就像童子的音聲一樣。它們頭頂上的冠是金色的,或者是毗琉璃色的,在欄楯之間翱翔遊戲,沒有一時停息,並且隨心所欲地享受著鮮美的花汁。


其目紺青,身色雜彩,如間電光,眾色分明。黃色細軟,鮮明如電,行於林樹山岩之間,縱逸遊戲。華鬘瓔珞,如天虹色,光明繞身,如鬘莊嚴。咽喉含美,如赤珠色。兩翅柔軟,如蓮華敷,無量眾色。

它們的眼目是紺青色,身上還有各種各樣美妙的顏色,就像電光一樣閃爍,但是又顏色分明,毫不混雜。比如黃色細軟,鮮明如電,都是那種有光澤的、透明的,它們行走在林樹、山岩之間,恣情放逸地遊戲,快樂無憂。而它們的花鬘瓔珞,又像天空中彩虹的顏色,又鮮明又澄徹,光明繞著它們的身體,就像花鬘一樣莊嚴。然後在它們的咽喉處還含著美色,就像紅色寶珠的顏色。還有,它們的兩隻翅膀展開的時候非常柔軟,就像蓮華開敷一般。諸如此類,有無量眾多的色澤。


長摩尼嘴,身氣香潔,如畢利迦,遊戲宮殿。雙類同行,羽翼潤澤,飛則俱遊,澡潔清池,翱翔陸庭,亦復如是。哀嗚相呼,出微妙音,發欲之音。

它們又有很長的摩尼嘴,身有香氣,又很清潔,就像畢利迦一樣,在宮殿中隨意地遊戲。它們雙雙而行,羽翼很潤澤,飛的時候就一起在空中游行,沐浴的時候就一起在清淨的池水中清潔,或者翱翔在陸地庭院當中的時候,也是成雙成對。這些孔雀鳥互相哀鳴相和,發出各種微妙的音聲,如同樂團演奏一般,所發之音都是修羅們歡喜聽的樂音。


俱枳羅鳥、遮俱羅鳥、婆求羅鳥,如是眾鳥,遍滿城中,林樹之間,悉聞其音。

上面是以孔雀為例,其實還有各式各樣的鳥,諸如俱枳羅鳥、遮俱羅鳥、婆求羅鳥,像這樣眾多的鳥類,都遍滿在阿修羅王的王城中,在林樹之間都能聽到它們美妙的樂聲。


多有林樹,蓮華浴池,以為莊嚴。於其城中,有四園林,皆是金樹。一一園林,縱廣正等滿百由旬。一名遊戲,二名耽樂,三名鵝住,四名俱枳羅,此四園林,映飾其城。

又有好多的林樹、蓮花、浴池作為莊嚴,比如,在那座城中有四大園林,那裡面全部都是金色之樹,每一個園林都是長寬滿一百由旬。它們分別是遊戲林、耽樂林、鵝住林和俱枳羅林,由這四大園林裝飾著這座修羅王城。


一一林樹有三千種。如願之樹,其樹金色,如云如影。其枝柔軟,鳥棲其上。眾華常敷,香氣馚馥,滿一由旬。多有群蜂,流蜜充溢。

這是講樹的類型。在這些大園林中,一種一種的樹共有三千種,比如如願之樹,它的樹體呈金色,它能隨著修羅們各自的願樂而顯現出各種色聲香等的相,來滿足他們的慾樂。它不像人間的樹那樣粗獷,而是像雲一樣、像影一樣的,非常柔軟。由於修羅的福德力很大,因此所現的相就很微妙,而且福德越大的,所現的相就越微妙、越清虛,不像人間這些很硬、很有質地的東西。這個樹的枝條很柔軟,鳥兒常常棲息在上面,又有很多的花常常都開敷著,香氣濃郁,妙香普遍地覆蓋周圍一由旬的地方,並且常常有群蜂聞香而來,因此樹上充滿了美味的蜂蜜。


或金色樹、酒泉流樹、牛頭栴檀香樹,有如雲色。七葉香樹、枳多迦樹、畢利迦樹,微風吹動。黑沈水樹、普眼香樹、明燈香樹、摩尼香樹、火色香樹、青無憂樹、赤無憂樹、婆究羅樹、阿枳多樹、阿珠那樹、尼珠羅樹、青荊香樹、堤羅迦樹,有如是等眾華香樹,其華敷榮,常若新出。

還有金色的樹,或者酒泉流樹、牛頭栴檀香樹,這些樹的名字都表示著它們的德相,比如通體金色的,就叫金色樹;樹里面能流出美酒的,就叫做酒泉流樹;還有牛頭栴檀香樹,可以飄出淳厚的栴檀香味,這些樹都是像雲色那樣的,不是固體的。又有長七葉的香樹、枳多迦樹、畢利迦樹,這些樹都被微風輕輕吹動著。另外,還有黑沈水樹、普眼香樹、明燈香樹、摩尼香樹、火色香樹、青無憂樹、赤無憂樹、婆究羅樹、阿枳多樹、阿珠那樹、尼珠羅樹、青荊香樹、堤羅迦樹等等,有這樣眾多的花香樹。那麼這些香樹顧名思義,每一種樹的名字都表示它所具的功德之相,比如黑沈水樹,它是黑色的,而且整棵樹都是沈水香的香味;或者明燈香樹,就像明燈一樣很光亮,可以發出香味;或者摩尼香樹,就像摩尼寶一樣的香樹等等。諸如此類,各種的樹都是甚可愛樂,都具有五欲的德相。這些花香之樹,它們的花常常都開得很榮盛,就像新開的鮮花一樣,沒有萎悴枯敗的相。


復有眾果,摩頭迦樹、鳳凰子樹、婆那娑樹(其果如甕)、無遮果樹、垂瓠果樹、毗頭羅樹、地蓋果樹、虛空蓋樹、雲色果樹、樂見果樹、遮雲果樹、鳥集果樹、蜂芒果樹、香鬘樹、香華樹,種種色華,時時常敷,女人見之,皆生樂著。

在阿修羅的世界裡,植物的現像都是由福德力所顯現的。在這四大園林當中,不僅有那麼多的花樹,而且還有各種的果樹,比如有摩頭迦樹、鳳凰子樹、婆那娑樹、無遮果樹、垂瓠果樹、毗頭羅樹等等。這些果樹也是雜色多類,各式各樣的,有的叫做無遮的果,有些垂著瓜果,還有虛空蓋樹,還有像雲色一樣的果樹,又有樂見果樹,就是令人喜聞樂見的,又有遮雲果樹,能遮蔽雲朵的,還有鳥集果樹,就是樹上聚集了很多鳥,又有蜂芒果樹,能夠看到有蜂芒,還有像香鬘一樣的樹,像香花的那種樹,總之,有各種的色彩、各種的花,時時開敷,女人見了都會生樂著心。所以,法界的緣起是很奇妙的,由一個業就可以變現出無數種的妙相。


蒱桃樹、迦卑他樹、波流沙迦樹,其葉具足,光明莊嚴。鬱映渠流,嚴飾泉池,觀之可愛。

還有蒱桃樹、迦卑他樹、波流沙迦樹,這些樹都具足很多的葉子,而且散發著光明,非常地莊嚴。那些樹葉映蔽著水渠,嚴飾著泉池,看起來非常可愛,使人見之歡喜。


如是種種諸樹,或有生於閻浮提中,或有生於鬱單越國,或有生於阿修羅王光明城中,或有華樹,或有果樹,或有酒樹,阿修羅王遍行遊觀,歡娛受樂,與眾婇女圍繞自娛。

這種種的樹木,有的生在閻浮提境內,有的生在鬱單越國當中,還有的生在阿修羅王的光明城中,有的是花樹,有的是果樹,還有的是酒樹等等。那麼阿修羅王就在這些樹林當中到處遊觀,歡娛嬉戲,而且有眾多的婇女圍繞著他一起歡娛。


於此煩惱染,無常不堅速朽之樂,謂為甘露不死之地。

這是一個評論。那麼這些享樂是真實的樂嗎?不是的。然而對於這樣的為煩惱所染,沒有常住堅實的,速疾朽滅的,所謂的有漏之樂,他卻認為:我現在得到了真正的安樂,這就是甘露不死之地。其實這完全是錯認,這個還是苦的,並不究竟。無常,從相續上來說,最終全部都會徹底壞滅;從剎那上來說,根本不住第二剎那,僅僅是一個又一個變滅的假相,沒有任何實義可得。


阿修羅王有四婇女,從憶念生。一名如影,二名諸香,三名妙林,四名勝德。此四婇女,有十二那由他侍女,以為眷屬,圍繞阿修羅王,娛樂恣情,縱逸受樂,無喻可說。阿修羅王自業成就,無量億眾婇女圍繞,歡娛喜樂,千柱寶殿,寶房行列。

再說,阿修羅王有四個婇女,都是由他的憶念力所化現的,她們分別叫做如影女、諸香女、妙林女、勝德女。這四名婇女又各自有十二那由他的侍女作為眷屬,她們全部都圍繞著阿修羅王恣情娛樂。這樣的放逸享樂,沒有辦法用人間的比喻來作說明。由於阿修羅王他自己的福業成就,就感得有無量億的眾多婇女圍繞著他歡娛嬉樂,並且享有千柱寶殿以及寶房行列等的各種高級受用。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羅睺阿修羅王,以何業報得阿修羅道,作何業故得如是報。伽他頌曰:
無因則無果 造業必有報 如種子得果 善業生人天
善業得樂果 常處天人中 惡業墮三處 阿修羅云何
彼受畜生道 云何受樂報 少智莫能了 此有何因緣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他就觀察羅睺阿修羅王宿世作了什麼業行,而感得阿修羅的報體,又以什麼業而出現這樣根身器界的受用等等。因此,他不單單只看阿修羅王果報的表面現象,而且還觀察這種現象內在的緣起,由此就以偈頌宣說這樣的因果道理:

沒有因就沒有果,造了業就一定有報,就像種子種下以後,決定會得到果實。內相續中的因果更是如此,以造善業的力量,就會得到樂果,常常處在天和人的世間中,享受快樂;如果造了惡業,就會墮入三途,感受痛苦。那麼這個阿修羅王往昔究竟造了什麼業,讓他如今在畜生道中感受異熟果?又是因為造了什麼業,而在這畜生道裡享受樂報?智慧鮮少的人不能知道。那麼這到底有什麼因緣呢?


比丘思惟已,即以聞慧,觀阿修羅往昔過去,習婆羅門法,第一聰慧,善知世間種種技術,喜行布施。於曠野中,施諸飲食果食根食,清泉美水,房舍敷具。又於四交路首,施諸病人,行路估客,盲冥貧窮,施於房舍,飲食敷具,悉令滿足。而不正見。

比丘這樣思惟之後,就以聞慧觀察阿修羅王往昔業行的狀況。在過去的時候,這個阿修羅王所習的是婆羅門的法,並且他是婆羅門中第一聰慧之人,他善能了知世間的各種技術,而且歡喜作布施。比如,他常常會在曠野當中施設飲食、果食、根食、清泉、美水,還有旅舍、敷具等等,免費提供給過往的行人,讓他們能夠充飢飽腹,暫時休息。又在十字路口、交叉路口等地方給那些病人惠施藥物,或者其他資具。對於那些行路的商客、盲眼貧窮的苦難者,免費提供房舍、飲食、敷具,讓他們都能隨自己的需要而得到滿足。他雖然經常做這樣布施的善行,但是他卻沒有正見,因為修習的是婆羅門法。因此,他是一個做慈善事業的外道,由於有不正見的一分,因而墮在畜生道裡,又由於做慈善的緣故,所以福報很大。


爾時彌梯羅林,有僧伽藍,縱廣二十由旬。於其寺中,有無量百千佛塔寶焰莊嚴,泥彌王等五百大王,共造斯福。中有一塔,真金瓔珞,焰鬘莊嚴,七寶映飾,種種莊校。隨其曾聞諸佛名號,皆悉圖畫如來影像。種種林樹,池流泉源,莊嚴勝妙,如上所說。

那時有一個彌梯羅林,在這個森林中有一個僧眾所住的寂靜處,長寬達二十由旬。在這個大寺院當中,有不可計數那麼多的佛塔,都以寶焰為莊嚴,這麼大的福德,全部都是由泥彌王等五百大王共同造的。在這些塔群中間有一座大塔,是以真金瓔珞以及焰鬘來莊嚴的,而且又有金銀等七寶作為映飾,還有各種各樣的莊嚴美飾,並且隨著曾經所聽到的諸佛名號,都在塔中繪畫了這些如來的影像。另外,塔上描繪的種種林樹、池流、源泉的莊嚴勝妙的景象,就像前面很詳細說到的,阿修羅宮城裡的景像一樣。


爾時閻浮提中,如羅睺阿修羅王城中林樹,皆悉具有。如所見樹,畫工圖飾,莊嚴佛塔。浴池流泉,眾妙蓮華,眾鳥遊戲,亦如上說。

那時閻浮提中的景象,就如同今天的羅睺阿修羅王的王城一般。那個時候所具有的各種各樣的林樹,都是按照所見那樣,在佛塔上面,以各種很精的筆劃出莊嚴的圖畫,來莊嚴佛塔。而且,浴池、流泉、眾妙蓮花、眾鳥遊戲等的畫面,也像上面所說。即當時閻浮提中的這些風景,就是和今天羅睺阿修羅王城中的風景同類的。也就是,有這樣的浴池流泉、眾妙蓮花、眾鳥遊戲,而且畫工用很好的畫筆都畫在佛塔上作了莊嚴。


時婆羅門,名曰婆利,誦毗陀論,廣造福業,如上所說。時婆羅門,以四千乘車,載眾飲食,至大曠野,眾人行路,欲施所須。見一佛塔,高二由旬,廣五十里。時有惡人,以火燒塔,舍之而去。

當時這個婆羅門叫做婆利,誦持吠陀論典,廣大地造集福業,就像上面所說。當時他正以四千輛車子載著眾多的飲食到大曠野中,大家在趕路的時候,他就施捨行路等的生活所需。這時見到一座佛塔高有兩由旬,廣有五十里,非常地氣派莊嚴。當時有個惡人放火燒塔,之後就捨離而去。


時婆羅門,見火燒塔,作是思惟:我今寧可且住施福,救如來塔。奇妙莊嚴,雕飾精麗,廣大希有,當滅此火,令塔不壞。若我不救,王若知者,或加重罰。非實信心,非尊重心。即以四千乘車,載水以滅此火。

當時婆羅門看到大火燒塔,他就想:我現在寧可停止作布施的福業,也要去救如來的佛塔。因為那個塔太奇妙莊嚴了,各種的雕刻裝飾都特別地精妙奇麗,非常廣大稀有,如果就這樣被火燒掉,那就太可惜了,所以我要去滅火,讓那個塔不壞。再者,如果我不去救火,假使被國王知道的話,或許會對我施以重罰的。因此,他不是真實的信心,也不是尊重之心。當時他立即就用四千輛車運載了大量的水,熄滅了那場大火。


既滅火已,含笑而言:我救此塔,為有福德無福德耶?若有福德,願我後身得大身相,欲界無等。雖作此願,而猶不信,不正思惟,常愛鬥戰,不信正業。福田力故,生光明城,作阿修羅王。

火滅了之後,他就笑著這樣說道:我救了這座塔,是有福德嗎?還是沒福德呢?如果有福德的話,願我來世得到一個非常魁梧的大身相,在欲界中沒有可比擬的。他雖然這樣作願,但是仍然沒有信心,也沒有真正作如理的思惟,所以還是常常愛戰鬥,不信業果。但是以佛塔福田力的緣故,使他如今受生在光明城,做了阿修羅王。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佛塔有非常大的滋生福果的力量,也叫做“福田”。就好比不經意間在一塊肥沃的田地裡,撒下了種子,不久之後,決定會長出很大的果實來。那麼,這個人是不信正法的,但是他還是藉助做慈善或者保衛佛塔,依佛塔大福田的力量播下了福種,所以非常稀奇的是,今生自然就現前與當時的業相同類的大福德的相。

因果是非常微妙的,當時他雖然不信正法,但還是拯救了佛塔。那麼,這個佛塔上畫了林樹、浴池、流泉、蓮花、眾鳥遊戲等等美妙的器界景象,他是以這個佛塔作為境,雖然不具正見,但是他救了塔,以此落下來的業種,到了果位成熟的時候,就是他作為王,他的宮城裡自然就現前同類美妙的器界的相。因此前面經上說了,就像當年閻浮提有的那些林樹等,現在全數都有,實在太稀奇了。

緣起太微妙了,不可思議,一點都不會錯的。當時佛塔上有那樣莊嚴的相,而那些相一旦出現的時候,它時時作莊嚴,時時讓眾生生美好的心、敬仰的心等等。如果它還保存的話,會在非常漫長的時間裡作為眾生生福的大福田,是這種緣起狀況。那個時候很快就要遭火燒,當時這個慈善家沒有真正的正見,他雖然不是尊重的心,但他還是要滅火救塔,以這個原因,這個緣起自然就形成了。這個上面所有的東西,等到了果位的時候,絲毫不爽全部都現出來了。從中要了解,因果律是這麼樣的微妙,這麼樣的絲毫不爽,要懂這一點。

再者,由於他的發願力,果然就變出那麼高大威武的身體,成為了阿修羅中的王。然而,因為他根本不信正法並且喜好鬥爭的緣故,所以就感得阿修羅畜生的報體。

所以,因果各算各的賬,絲毫不會紊亂,就像我們以筆沾著各種的顏料,是紅則畫出紅色,是黑則畫出黑色。由於他過去善惡業夾雜的緣故,所以今生所感得的果報也是有苦有樂。由引業不善,而投生為畜生,又由滿業善,而具有相當大的福德,五欲受用可與天界媲美。然而,他雖然具有天人的福德,但是卻沒有天人的道德,所以又叫做“非天”。



正法念處經卷第十九

畜生品之二

復次比丘,云何觀羅睺阿修羅王第二住處?彼以天眼智慧觀察阿修羅王所住之處,縱廣一萬三千由旬,園林浴池,蓮華鬱茂。遊戲之處,異類眾鳥,以為莊嚴。阿修羅城,黃金為地,處處多有摩尼寶珠,珂貝嚴飾。多眾婇女,端正殊妙。羅睺阿修羅王之所主領,不相諍訟。隨意憶念,能有所至。

再者,比丘又進一步觀察羅睺阿修羅王的第二個住處。他是一位修有所成的行者,發起了天眼智慧,因此能夠看到阿修羅王住處的狀況。那是一個很大的城市,長寬都達到了一萬三千由旬,其中有各種的園林和浴池,蓮華在池中開得很茂盛。再看那遊戲的地方,有很多不同種類的鳥兒作為莊嚴,美不勝收。阿修羅的城市以黃金為地,到處都有很多摩尼寶珠和白色的珂貝作為嚴飾,還有很多美麗的婇女,個個都端正殊妙。那裡由羅睺阿修羅王所主領,所以住在裡面的民眾都不會互相起諍訟,而且隨著他們心裡憶念什麼,都能如意地現前,這些都是阿修羅王的福德力所感召。

從這裡也可以看到,他當初僅僅是在三寶的福田中種下一點福業,結果就生出這麼大的果實,可見這個因果是非常奇妙的。我們應當對此生起勝解,努力在三寶福田中種下更大更殊勝的福德。


所住境界,有十三處。何等十三?一名遮迷,二名勇走,三名憶念,四名珠瓔,五名蜂旋,六名赤魚目,七名正走,八名水行,九名住空,十名住山窟,十一名愛池,十二名魚口,十三名共道。

在阿修羅的這個處所當中,有十三處大境界,是哪十三處呢?所謂的遮迷、勇走、憶念、珠瓔、蜂旋、赤魚目(紅魚眼睛)、正走、水行、住空(住在虛空中)、住山窟(住在山洞裡) 、愛池、魚口、共道,由這十三處來組成王城的規模。


若諸世間,不孝父母,不供養沙門及婆羅門,不行正法,諸天眾減,增長阿修羅眾;若諸世間,供養沙門及婆羅門,修行正法,減損阿修羅,增益諸天眾。以法非法二因緣故,令諸天阿修羅增長損減。

如果世間的人們對於父母和師長這兩大恩田叛逆而行,也就是所謂的不孝順父母,不供養沙門婆羅門等的高貴修士,並且不行持正法,那麼就會使得白法天眾的力量衰減,而反面的阿修羅的隊伍就會壯大,力量增盛。反之,如果世人能夠供養沙門和婆羅門,並且修行正法,以及孝順父母的話,那麼就會減損阿修羅的力量,而增益天眾的勢力。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由於人間法與非法的兩種因緣作為增上緣的緣故,就使得諸天和阿修羅的力量有這樣增長或損減的情況。由此可見,人天以及非天之間是可以相互影響的。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羅睺阿修羅王所住境界,諸阿修羅業法果報。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又來觀察羅睺阿修羅王所住的境界,以及諸阿修羅業法和果報的情形。這樣就能夠具體地認識緣起,而緣起最基礎的地方就是業感緣起。


彼以聞慧,知此眾生,見漁獵者,張圍設網,罝罟遮截,為利眾生,令其活命,破彼魚堰,或有勢力,逼令放生。或為自利,或求名譽。或為王者,或為大臣,遮斷屠殺。或護種族,先世相習,行不殺法。不行諸善。

比丘以聞慧知道,這類眾生往昔在見到漁夫、獵人等的惡種性者,設下羅網等捕殺各種鳥獸的時候,他們為了利益眾生,使它們能夠生還或者得到自由,就去破壞那些已經打好的魚堰圍等等;或者如果他們有力量的話,就強行地逼迫對方放生。這樣或者是為了自利,或者是為了求名譽。或者有做國王或者做大臣的,就遮斷屠殺等的事,使它們不遭侵害;或者是護持種族內從祖先一代一代傳下來的規矩,而行持不殺之法。但是除此之外,他們也不做其它的善業。


是人身壞命終墮阿修羅道,受阿修羅身,壽命長遠,經五千歲。阿修羅中,一日一夜,比於人間經五百歲。如是壽命,滿五千歲,少出多減,亦有中夭。

那麼這些人在命終之後,就墮在阿修羅道,受了阿修羅的身,由於前世遮止殺戮,使有情得到重生的緣故,所以他們就感得有很長的壽命,在他們自年當中達到五千歲。修羅界中的一天一夜,相當於人間的五百年,因此,阿修羅的五千歲就是人間的一百八十萬年。就像這樣,滿五千歲只是一個平均數,多少還是會有一些出入的,也有中途夭折的。

總而言之,由於過去保全有情性命等善業的緣故,所以今生就很長壽,這就是領受等流果。然而,因為他們僅僅是沿襲家族的傳統,並不是真正具有因果正見,因此還是墮在畜生道當中。


以下中心,因緣力故,身相威德,如業得報。比丘當知,觀眾生心,種種信解。

再者,由於他們行善,心的品質只是下品或中品,不是殊勝上品善心的情況,但性質也還屬於善法,以這個因緣力,一如所作的善行那樣,他們感得的身相威德也是中下品。比丘要知道,觀察業的根源,即眾生心上的種種信解。就是由於行善時信解上有各種差別,致使果上就有相應的差別,造惡也是如此,總之,這個是個根源。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大海底羅睺阿修羅地,彼以聞慧第一清淨利智,觀於地下第二地,有地名月鬘,在羅睺阿修羅下二萬一千由旬。有阿修羅,名曰陀摩睺,阿修羅王,名曰花鬘。彼有大城,名雙遊戲,縱廣八萬由旬。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他就觀察大海底羅睺阿修羅所住的地方,他以聞慧第一清淨利智觀察在地下的第二地,有個地方叫做月鬘,它處在羅睺阿修羅的住處往下二萬一千由旬的地方。那裡面的阿修羅民叫做陀摩睺,阿修羅王名叫花鬘(按照後面的經文來看,應當是“阿修羅王,名曰勇健”,或許這裡是訛誤)。那裡有一座很大的城市,叫做雙遊戲城,長寬都是八萬由旬。


園林郁茂,清流浴池,蓮花映飾,金山岩崿,山窟幽邃。多有禽獸,周遍莊嚴。青毗琉璃,以為其地,地生綠草,柔軟可愛。種種眾鳥,音聲和雅。諸阿修羅眾,悉住其中,充滿國界,豐樂安隱,周遍奇特,甚可愛樂。七寶林樹,莊嚴園觀,亦如上說。

那裡有一處大園林,裡面的樹木都長得蓊鬱茂盛。又有清淨的流水、浴池,池中盛開著各種清淨的蓮花作為映飾,金山岩崿,山窟很幽深,到處都有各種各樣的禽獸,周遍地作莊嚴。那裡又以青毗琉璃作為地面,地上長著青青的綠草,柔軟可愛,各種鳥類音聲和雅。那些阿修羅都住裡面,充滿了國界,那裡物產豐富,快樂安穩,到處都是很奇特的景象,令人十分愛樂。七寶林樹,莊嚴園觀,也都像上面所說。


復有眾樹,殊特倍前。那伽龍樹、無憂龍樹、陀婆樹、佉提樹、無憂力樹。復有眾樹,勝前樹林。謂夜光樹、夜開敷樹、婆究吒樹、尼單多樹、重花樹、普愛樹、集花樹、繁花樹、柔軟花樹、五歲花樹、蜂愛樂樹、瞿流瞿流音聲樹、眾鳥遊戲樹、白齒樹、那羅葉樹。

那裡還有各種的樹木,比前面所說的還要更加殊胜奇特,比如有那伽龍樹、無憂龍樹、陀婆樹、佉提樹、無憂力樹。又有很多的樹勝過了前面的樹,也就是越往後越殊勝。比如,有所謂的夜光樹,大概是晚上會發光的樹,夜開敷樹,到了夜晚會開出很多漂亮的鮮花,還有婆究吒樹、尼單多樹,還有開一重一重花的樹,還有大家普愛的樹、花集聚的樹、繁花茂盛的樹、花很柔軟的樹,又有五歲花樹,還有蜜蜂愛樂的樹,又有發出瞿流、瞿流音聲的樹,以及眾鳥遊戲的樹、白齒樹和那羅葉樹。就像這樣,樹木非常多,這些千差萬別的妙相都是由福業力所現的,可見業是很稀奇的。


雙遊戲城,住四山中,其山金色。一名歡喜山,二名金焰光山,三名不見頂山,四名可愛光山。其山高廣五千由旬,種種林樹,流泉浴池,河水清冷。群獸異類,種種雜色,隨色周遊。眾婇女等,歡娛受樂,種種眾寶,莊嚴門戶。牛頭栴檀樹,香風涼冷,觸身悅樂,常遊香林,遊戲自娛。種種眾寶,以為光明,無所障蔽。種種妙花,莊嚴其身。無量百千,孔雀音聲。大阿修羅王之所守護,寒暑調適,多諸人眾,歡樂常悅,音聲伎樂,歌舞喜笑,以自娛意。

這座雙遊戲城坐落在四座大山的中間,這四座山都是金色的,它們分別叫做歡喜山、金焰光山、不見頂山和可愛光山。這些山高廣都達到了五千由旬,裡面有各種的樹木、流泉、浴池,河裡的水很清冷。還有很多不同種類的野獸,每一種野獸都雜有很多種不同的顏色,不像人間的野獸一般顏色單一,它們隨著這些顏色周遍了山林。還有眾多的婇女都在那裡歡娛受樂,她們用種種的眾寶莊嚴自己的門戶。又有牛頭栴檀樹,風吹過的時候香風涼冷,觸到身上非常喜悅快樂。這些阿修羅女就常常在香林當中游玩,遊戲自娛,因為有種種的眾寶作為光明,她們在遊戲時沒有被黑暗障蔽的情況,她們又用各種的妙花莊嚴在自己的身上,還有無量百千孔雀發出很多美妙的音聲。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大阿修羅王所守護,冬夏的溫度都很調適,冬季溫暖,夏季清涼,好多的人常常歡樂喜悅,唱著各種歌,彈奏著各種伎樂,彼此間歌舞嬉笑來作娛樂。


星鬘城中,有大池水,縱廣五百由旬。第一清淨,最上美味,無有泥濁,亦無垢污,湛然無減,端嚴可愛,猶如滿月。

在星鬘城中有一個很大的池子,長寬各五百由旬,池中有第一清淨的水,最上美味,池水很是清淨,沒有泥濁,也沒有垢污,水面很平靜,無論使用多少,都不會有任何減少。那個水池端嚴可愛,就像滿月一般。


星鬘城中,其池名曰一切觀見。以池勢力,陀摩睺阿修羅王,若欲鬥戰,莊嚴器仗,圍繞彼池。自觀其身,如視明鏡。自觀其相,知戰勝負。於池水中,如明淨鏡,自見退走,知天必勝。若於池中,見身偃臥,知為死相。

星鬘城中的這個水池叫做一切觀見池,由於這個池的勢力,陀摩睺阿修羅王想要和天人開戰的時候,就會莊嚴器仗,圍繞在那個池子旁邊,觀一下兆頭。他對著池水就像對著明鏡那樣,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身相,他觀察其中所顯現的兆相,就可以知道此戰是勝還是敗。比如,假使他在那個澄淨如鏡子般的池水里,見到自己退走的相,就知道這場戰爭一定是天人得勝;如果在池中見到自身偃臥,就知道這是必死之相。


時陀摩睺阿修羅王,勇健阿修羅王,於池水中,自見其身,若走若墮。時阿修羅作是思惟:以何事故,於此池中,見如是事?我與天鬥,退墮破壞。即皆還歸,所止之處。

那麼當時他到底見到了什麼呢?這個陀摩睺勇健阿修羅王,在池水里就見到自己的身體或者退走,或者墮下。當時阿修羅王就這樣思惟:是因為什麼事而在這池中見到這樣的狀況呢?假使這次我和天人開戰,那就會被打得退墮下來,這次還是算了吧!他當即就返回了所居之處。


或至十年,或至百年,或五百年,時勇健阿修羅王,以眾器仗,種種鉾鎧,塗香末香,花鬘莊嚴,復至一切觀池,圍繞自觀:何因緣故,見我破壞?即於池中,見閻浮提人,孝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修行正法,樂生天上,命終之後,生諸天中,是故天眾增長,阿修羅眾虧損減少,以於池中見如是相。

這樣過了十年,或者百年,或者五百年以後,當時勇健阿修羅王以眾多器仗和各種鉾鎧,以及塗香末香花鬘作了莊嚴,又來到那個一切觀池的旁邊,他圍繞著水池自己作觀察:是什麼因緣讓我見到破壞之相?這時他就在池中見到,原來是因為閻浮提人孝養父母、恭敬沙門和婆羅門,並且修行正法,樂欲生到天上,因此命終之後就轉生到天界,天眾的勢力因而就得以增長,而阿修羅眾卻虧損減少,所以上次就在池中見到那樣的死敗之相。


時陀摩睺勇健阿修羅王,作是思惟:以人修行孝養父母,供養沙門婆羅門,行法因緣,以人力故,天得勝力。我今當與世間之人作不安樂不饒益事,令天減劣,我等增長。時陀摩睺勇健阿修羅王,復自思惟:以人因緣,天有勝力,我當云何令此眾人失其所食,令天亦破?人以食故而得壽命,得修法行,今當方便,斷人所食。

當時,陀摩睺勇健阿修羅王就這樣思惟:由於世間的人們修行正法、孝養父母、供養沙門和婆羅門等行持正法的因緣,以人力的緣故,使得天人得到了殊勝的力量。我現在應當給世間的人類作不安樂不饒益的事,使得天眾的勢力減劣,而我等修羅眾的勢力增長。他又再次思惟:由於人的因緣而導致天眾擁有殊勝的力量,那我應當怎樣讓人類失掉食物,而令天界遭到破壞呢?因為人以食為天,人有飲食就有壽命,進而可以修持法行,那麼現在我就要使用方便,來斷掉人類的飲食。


思惟是已,即向海中惡龍王所。是惡龍王,不順法行,含毒多嗔,常為他人作大衰損不利益事,我今當往至彼住處。惱亂龍王、奮迅龍王、迦羅龍王,如是等龍,不順正法。

這樣思惟以後,他就打算去海中的惡龍王那裡。他想:這些惡龍王不隨順正法,身體當中又含有很多毒素,嗔恚心很重,常常對別人作大衰損和不饒益的事情,我現在應當去到他們那裡。那麼究竟是哪些龍王不順正法呢?就是所謂的惱亂龍王、奮迅龍王、迦羅龍王,如是等的龍王不順正法。


時陀摩睺阿修羅王,既至龍所,作如是言:汝於世人,快得自在,人今助天,令我損減。人依食故而得壽命,汝當為我斷彼人食。汝若能爾,則無復人,若無人民,天則損減。如婆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是汝大怨,我於諸天,亦復如是,吾之怨敵,汝可為我殄滅人界?

當時這個陀摩睺阿修羅王到了龍王這裡,就這樣挑唆道:你對於世間的人是很自在的,可以任意作損惱,現在人類幫助天人,讓我的力量損減,而人必須要依靠食物才能得以生存,所以你應當給我斷掉那些人類的食物。你如果能夠做到的話,那世間就不會有人類了,如果沒有了人類,天人就會損減。比如婆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是你的大冤家,而我和諸天也是這樣,他們也是我的大怨敵,因此,你可以為我消滅那些人類嗎?他就這樣來挑動惡龍的嗔心。


爾時惡龍,聞陀摩睺勇健阿修羅王如是說已,答言:甚善。我當與汝共為伴侶,朋翼佐助。是時龍王,自入其宮,起大嗔恚,震動大水,或百由旬,二百由旬,三百由旬。地住水上,以水動故,大地亦動。

當時這個惡龍聽到勇健阿修羅王這樣說了以後,就回答道:甚善!甚善!我可以和你共同合作,輔助你,​​做你的朋翼。於是龍王就進入他的宮殿,生起大嗔恚心,震動海水,或者一百由旬,或者二百由旬乃至三百由旬。因為大地就住在水面上,由於水攪動的緣故,所以大地也隨著震動起來。


非法惡龍,動大地已,世間邪見諸論師等,咸作是說:如是相者,國土災儉;或言豐樂;或言王崩,大臣受殃;或言王者靈瑞吉祥;或言兵起;或言安隱;或言水災;或言元旱。世間相師如是說於地動之相,而不能知動之因緣。

這個非法惡龍震動大地之後,世間具邪見的那些論師們,都紛紛這樣說:這是國土當中要發生饑饉之災的前兆;或者說這是一種豐裕安樂的相;或者說大王會駕崩,大臣們要遭殃;又有的說這是王者靈瑞吉祥之兆;有的說會有戰爭發生;有的說這是安穩之相;又有的說會有水災;有的說會有旱災。就像這樣,這些相師們就這樣說地動之相,卻不能知道地動的真正因緣。


復有異因緣故,令大地動。隨諸眾生行善不善業因緣故,令地大動。地下有風,名為持風。持風動故,令大水動;大水動故,令大地動。五十由旬,或百由旬,或二百由旬,或三百由旬,或四百由旬,隨風廣狹,水動亦爾;如水廣狹,地動亦然。

當然,這不是令大地震動的唯一因緣,還有另外一種因緣,也就是隨著眾生行持善業和不善業的因緣之故,而使得大地有震動之相。地下有風叫做持風,由持風動的緣故,使大水動;由大水動的緣故,使大地動。在五十由旬,或一百由旬,或二百由旬,或三百由旬,或四百由旬處,隨著風動蕩的面積有多大,水動也就有那麼大;就像水動蕩的面積有多大,相應的地動也是那麼大。


以何因緣,風動故水動,水動故地動?即以聞慧天眼觀察,風持於水,水持於地,以風動故,大水則動;以水動故,大地則動。是為二因緣,故令地大動。

那麼又是什麼緣故使風動故水動,水動故地動呢?比丘以聞慧和天眼觀察到,那是因為風持著水,水又持著地,由於有這樣能持所持的關係,所以風動的時候,大水就會動;又由於大水動的緣故,大地也就跟著動。這就是第二種令大地震動的因緣。


彼比丘觀二種動,若善因緣動,眾生豐樂,無諸衰患。若諸眾生,作不善行因緣動者,眾生則有不善事起。善不善等一切諸業,從因緣生,非無因生,非有作者,因果相似,而得果報。

那個比丘又觀察這兩種大地震動的情況,假使是善因緣的力量使大地震動,那麼眾生就會得到豐裕安樂,沒有什麼衰損和災患。如果是眾生做了不善行,由惡業因緣成熟而發生的地動,那麼眾生就會有不善的事情發生,比如會有很大的天災,或者出現戰爭等等。

總而言之,這一切外器世界的狀況都是由善和不善等的諸業來決定的,都是從因緣所生,並不是無因自然就有的,也不是在業之外還有某個人格化的上帝在主宰,其實因和果是同類,什麼樣的因,就會感得什麼樣的果。


邪見相師,不識因果,作是說言:天帝動地,或言風動,災禍豐樂,飢儉荒壞,王者吉凶,風雨旱澇,兵革軍陣,或起不起,天牛婆羅門,或善或惡。世間相師佔相吉凶,觀星宿者,不識因果,但作此說,記說百災。一言有徵,愚人皆謂我此書記,最勝無比。

而那些具邪見的相師們本來就不認識因果,卻都有一套說辭,他們說:那是天上的帝釋動地了;或者說這是風動,今年會有災禍的;或者說今年的年景很好,會有大豐收;又或者說今年會有大饑荒,很多人都要餓肚子,還會死掉很多人;或者說這事關我國的國政,國王或者會吉祥、或者會有凶險等等;又有的說今年會有風雨旱澇;又說會有戰爭之事,又或者沒有;還有的說天牛婆羅門或者是善或者是惡等等。就像這樣,世間的相師們就是這樣來占卜吉凶的,觀察星宿的人,不能夠了知因果,所以只能做這樣的說法,授記說將會有百災等等。假使偶然有一句話出現了一點徵相,愚人就會說:你看,這是我所推斷的,現在應驗了吧!誰都沒有我算得準。

就像這樣很愚癡,他們根本不知道業的狀況,也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力量在推動著,他們只是看到了一點點表面現象,就妄說吉凶禍福,其實這些唯一都是由業所決定的,都是業感緣起,而只有佛法中才講到了這個緣起的奧秘,因此我們應當好好學習。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陀摩睺阿修羅勇健阿修羅王,非法惱亂惡龍王等。具觀察已,為利一切諸世間故,思惟觀察,云何惡龍弊阿修羅,何因緣故,損減不勝?不作衰損,壞諸世間?

(“弊阿修羅”,就是撇阿修羅或者下劣阿修羅,像世俗人說的這個很撇、很差勁的。)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再來觀察陀摩睺阿修羅勇健阿修羅王、非法惱亂惡龍王等。這樣具體觀察後,為了利益一切諸世間的緣故,又進一步思惟觀察:惡龍和下劣阿修羅,是怎麼樣、以何種因緣,而導致力量損減、不能戰勝?不能作諸損惱、破壞世間?


即以聞慧,知閻浮提人若修行正法,孝養父母,供養沙門婆羅門,及諸耆老。若王大臣,修行正法。爾時地神諸夜叉等,見彼惡龍惡阿修羅,欲行非法,壞諸世間,即向大海,至婆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等諸龍王所,說如是事。

他以聞慧知道,南瞻部洲的人如果修行正法,孝養父母,供養沙門婆羅門及諸耆宿長老,並且國王大臣們都修行正法,那麼那個時候地神諸夜叉等,見到惡龍和惡阿修羅想要行持非法壞諸世間,就會馬上奔往大海,到婆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等的諸善龍王那裡,跟他們講說這個事情。


復告虛空諸夜叉號,說如上事。時虛空中諸夜叉等,聞諸地神說是語已,即以大身大神通力,生大嗔恚,口中出煙,乘空上行,往詣四天王所,說如是言:提婆天王,惱亂惡龍弊阿修羅,今欲破壞閻浮提中順法修行孝養之人。

同時,他們也會將此事轉告虛空中的諸夜叉等。當時虛空夜叉聽到地神講了這件事的經過後,就以他巨大的身軀和特大的神通力生起大的嗔恚,口裡冒著煙,往虛空中上行,來到四天王那裡,這樣說道:提婆天王啊,那些惱亂惡龍和下劣阿修羅們,現在想要毀壞閻浮提中順法修行、孝養父母等的那些善人,對他們進行加害。


閻浮提中邪見論師,見彼夜叉口中出煙,謂彗星出,言是閻羅王一百一子,不知乃是一百一大力夜叉。時彼世人,或有見者,有不見者。世俗相師說言,是閻羅王一百一子,不如實知,妄生分別。言彗星出;或言豐樂;或言饑饉;或言王者吉祥;或言王崩;或說兵起;或言不起;或言牛婆羅門吉與不吉;或言水旱災異;或言某國兇衰;或言某國無事。雖作此說,虛妄不實。

那些閻浮提中的邪見論師,見到夜叉口中出煙,以為是彗星出來了,就煞有介事地說:這是閻羅王的第一百零一個兒子上天了!他不知道這是第一百零一位大力夜叉,他是因為忿怒而導致口中冒煙。當時有的人見到了,有的人沒見到。世俗的相師們胡編瞎造地說,這是閻羅王的第一百零一個兒子,其實他們不是如實了知而說,而是虛妄地生出這些分別。比如,有的說是彗星出來了;有的說這是吉兆,今年將會有大豐收,人民安樂;有的說,可憐啊!今年天下將會發生大旱,顆粒無收,人們飽受饑饉之苦;有的說這是國王吉祥之兆;有的說這是國王要駕崩了,趕緊準備後事;又有的說今年會有戰爭;而有的說不會起刀兵的,這是和平之兆;還有的說牛婆羅門有吉祥的事,或者說不吉祥;有的說今年會有水災旱災等各種特異的災難;有的說那個國家將會有凶衰;有的說某國不會有事。就像這樣,這些占卜家們會作這樣的說法。其實,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名利等而隨便瞎造的,都只是不真實的說法。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於惡龍惡阿修羅所行之法。彼以聞慧,見彼大身大神通力行使夜叉,告諸天眾,說如上事。時四天王告夜叉曰:汝莫怖畏,汝莫怖畏,諸天尊勝,阿修羅眾,怯弱下劣,何所能為?所以者何?閻浮提人,修行正法,孝養父母,供養沙門婆羅門,恭敬長宿,以是義故,我眾增長,阿修羅弱,無所能為。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他就觀察惡龍、惡阿修羅所行的法類。他以聞慧見到那大身大神通力的行使夜叉,去告訴天眾,講到瞭如上的事情。當時四天王就對夜叉說:你們不要害怕!不要害怕!諸天的力量尊勝,而阿修羅眾膽小怯弱,他們幹不了什麼大事。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閻浮提人修行正法,孝養父母,供養沙門婆羅門,尊重長輩,以這個緣故,所以我們天眾的勢力得以增長,而阿修羅的力量衰弱,所以他們是掀不起什麼風浪的。


時虛空神,諸大神通大夜叉等,聞天所說,歡喜踴躍,於彼惡龍阿修羅所,生大嗔恚。即下欲詣法行龍王婆修吉、德叉迦等諸龍王所,說上因緣。從空而下,一切身分,光焰騰赫。見是相者,皆言憂流迦下(魏言天狗下)。若其夜下,世人皆見;若晝下者,或見不見。下入大海,至彼法行大龍王所,說上因緣。

當時虛空神、諸具大神通的大夜叉等聽到天眾這樣說,都很歡喜踴躍,對於那惡龍和阿修羅起了大嗔恚,隨即就想下降到法行龍王婆修吉、德叉迦等龍王那裡,給他們也講說上面的因緣。於是他們又從虛空中下來,身體的一切部分都騰著顯赫的光焰。見到這個相的人都說這​​是天狗下來了!如果是夜晚下來,世上的人就都能夠見到;如果是白天下來,那就有見到的,也有沒見到的。這些滿身光耀的夜叉們降下來入到大海當中,到達法行大龍王那裡,為他們講說了上面的因緣。


見是相已,世間邪見諸咒術師,咸作異說。是相出者,或言豐樂;或言饑饉;或言王者吉凶;或言兵起;或言不起;或言人民喪歿;或言不死;或言牛婆羅門有吉不吉。雖作此說,不知業果,隨相似說,無有真實。

見到火焰又從上而下,世間具邪見的諸咒術師們又開始作各種奇異的說法,有的說這是豐樂之兆;有的說是饑饉之相;有的說這預示著國王的吉凶;有的說這是要起戰爭的兆頭;有的說不會起戰爭的;有的說真是可憐啊,今年要死好多人;有的說不會死的,這只是純粹的天文現象;有的說牛婆羅門或者吉祥或者不吉祥,牛婆羅門總是在預測的範疇裡。雖然他們有這樣各種的說法,但其實他們根本不了知業果,只是按照表面的現象來作相似的說法,沒有絲毫的真實性可言。


復次比丘,觀憂流迦天火下者,復有因緣。憂流迦下,諸天欲行,宮殿隨身,其行速疾,二殿並馳,互相研磨,令火熾焰,光明騰赫,從上而下。

再者,比丘觀察天火降下還有另外一種因緣。所謂的天火降下,也是諸天想要飛行的時候,他們的宮殿也跟著一起飛起來,因為行動的速度極快,所以當兩個宮殿並馳的時候,互相摩擦,就使得火焰熾燃,光明騰赫,這樣從上往下,世人見到的時候就感覺是天火下來了。


世人見已,諸咒術師及占星者,作如是說:世間饑饉;或言豐樂;或言王者吉凶災祥;或言國土安寧;或言荒壞;或言畜生疫病流行,民遭重疾;或言人畜安吉。無為諸世邪論,雖作此說,而不能知相之因緣,何以故?但隨相說,不識業果故。所以者何?一切世間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若阿修羅,不能如是知微細業因緣果報,不能思惟我此法律十善業道,唯除如來。

這個時候,那些吃行業飯的咒師和占星師們,就又做一套說法,說這是世間要發生饑饉的兆頭;或者說這是豐樂之兆;或者說這是國王有吉祥或者兇災等的預兆;或者說這預示著國土安寧;或者說今年到處都是兵荒馬亂,國土會荒壞;或者說今年畜生當中會流行疫病,很多人都會被感染;又有的說人畜都吉祥安寧,平安無事。就像這樣,這些世間的邪論雖然作這種說法,卻不能知道此種現象的由來。什麼緣故呢?因為他們只是隨著表面現相來說,根本不認識內在業果的法則,所以也就不知道是由什麼因才出現這種果相的。那麼這究竟是什麼緣故呢?一切世間的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以及阿修羅,都不能如是地認知這種微細的業因緣果報,不能思惟我此聖法中的法律十善業道等,唯除如來,只有如來才知道這一切的緣起。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於空行大力夜叉,云何而得此大勢力,能行天上,能至大海,法行龍王所?彼以聞慧,見空行夜叉大神通力入大海中,至婆修吉、德叉迦隨順法行大龍王所,說如是言:陀摩睺阿修羅,勇健阿修羅王,至一切觀池,自觀其身,如上所說。

再者,比丘了解業果,又觀察空行大力夜叉為什麼能得到這種大勢力,上能行至天上,下能入到大海中法行龍王的處所?他以聞慧見到空行夜叉大神通力入到大海當中,來到婆修吉、德叉迦這些隨順法行的大龍王那裡,這樣講道:陀摩睺勇健阿修羅王去到一切觀池當中,觀察他的身體等等,就像上面的情況那樣作了說明。


時婆修吉、德叉迦等,諸大龍王,聞夜叉說,告夜叉曰:非法惡龍,我當呵責,令其折伏。我當於彼閻浮提中,降澍時雨,令閻浮提人,百穀苗稼,悉得增長,豐樂安隱。夜叉聞已,歡喜而去。

當時婆修吉、德叉迦等諸大龍王,聽到夜叉所說後,就告訴夜叉說:這些非法惡龍,我會呵責他們,使得他們折伏。另外,我還要在閻浮提當中降下應時之雨,使閻浮提中的百穀莊稼都得以增長,人民豐樂安穩。夜叉聽到以後,就歡喜地離去。


時大龍王,婆修吉、德叉迦諸龍王等,自莊嚴已,往至非法惡龍惱亂龍王、奮迅龍王,諸惡龍所,作如是言:汝行非法,好作眾惡,我行正法,隨順眾善。汝於我等,非為善伴。我今欲與汝鬥,決其勝負。

當時大龍王婆修吉、德叉迦諸龍王等,莊嚴自身後,就去了非法惡龍惱亂龍王、奮迅龍王那裡,這樣說道:你們行的是非法,喜歡造惡,我們行持的是正法,隨順眾善,你們對於我們來說,不是善友,所以我們現在要跟你們決一勝負。


時惱亂龍奮迅龍等,聞是語已,即起莊嚴,震雷耀電,霹靂起火,降澍大雨。

當時惱亂龍王、奮迅龍王等,聽到善行龍王這樣說,就馬上莊嚴自身,發起雷震電閃,霹靂起火,降下傾盆大雨。


若閻浮提人,孝養父母,供養沙門及婆羅門,耆舊長宿,時婆修吉德叉迦龍王等,則得勝力,惱亂奮迅惡龍王等,破壞還退,令閻浮提雨澤以時,人民豐樂。

如果閻浮提人孝養父母,供養沙門婆羅門以及耆舊長輩,那麼當時婆修吉、德叉迦龍王等就會得到殊勝的力量,從而獲得勝利,而惱亂、奮迅等的惡龍王就會敗退而歸,這樣就使得閻浮提風調雨順,人民豐樂。


時諸咒師占星宿者,妄作邪說,言八曜等功德相故,二十八宿功德相故,是故依時降澍大雨;牛婆羅門力故,令天降雨,非餘因緣。

當時諸咒師或者占星卜相之人就作一些虛假的邪說,說這是八曜等的功德相,或者二十八宿的功德相,所以應時降了大雨;或者說這是由於牛婆羅門力量的緣故,使得天降雨澤,而不是其它的因緣。他們都是在不了解業果的情況下,而作這種相似的說法。


若閻浮提人,不孝父母,不供養沙門婆羅門,不敬尊長,不行正法,婆修吉、德叉迦如法龍等,退沒不如,時惱亂龍奮迅龍等,得大勢力,令閻浮提雨澤不時,災旱水澇,人民饑饉。

假使閻浮提人不孝養父母,不供養沙門婆羅門,不敬尊長,不行正法,那就會使得婆修吉、德叉迦等如法龍王法力不濟,不能勝伏,敗退而歸,而那時的惱亂龍王、奮迅龍王等就會得到大勢力,興風作浪,由此就使得閻浮提境內風雨失調,出現很多乾旱和水澇,糧食短缺,人民遭受飢荒之苦。


世間邪見咒術占星諸相師等,作如是說:八曜過故,時節過故,卦相過故。諸外道等,不識業果,不知以眾人行惡,令國災儉,更作異說,非如實見。

這時候,世間具邪見的咒術占星等相師就這樣說:這是八曜過度的緣故,或者時節已過的緣故,再或者卦相已過的緣故,才會導致這樣的情形。這些外道不認識業果,不知道這是因為眾人造惡而導致國家發生災難,而作各種怪異的說法,這些都不是如實所見。


何以故?若天世間,若魔世間,若梵世間,若沙門婆羅門,非其境界,唯除如來及我弟子諸沙門等,聞我所說諸業果報,及餘業報決定之相,非是餘人能知此業。

這是什麼緣故呢?無論是天世間、魔世間、梵世間、沙門婆羅門,業果都不是他們的境界,除瞭如來和如來的弟子們之外,其他的人都不能夠了知。那麼諸沙門等是如何了知的呢?他們是因為聽聞瞭如來所說的業因果報,以及其它業果決定的相而認識的。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陀摩睺阿修羅所住之處。若如法龍王,婆修吉等,得大勢力,非法者壞。陀摩睺阿修羅,住星鬘城,或住林中,心懷憔悴,光明威德悉亦損減,羞愧愁戚,自入其宮,作如是念:我今何時,能破諸天?

再者,比丘為了了知業果,就觀察陀摩睺阿修羅的所住之處。如果如法龍王婆修吉等得到了大勢力,而戰敗了非法者,那麼陀摩睺阿修羅就會退敗回來,或者住在星鬘城,或者住在園林當中,心懷憔悴,光明威德也都隨之損減,他羞愧難當,內心愁悶戚苦,就自己進入宮殿當中這樣想:我到底何時才能夠破掉諸天呢?


時陀摩睺,思惟是已,即往羅睺阿修羅所,作如是言:阿修羅王,汝當強力,無得怯弱,不久我當破彼天眾。羅睺阿修羅王,聞是語已,告陀摩睺勇健阿修羅言:汝莫愁怖,且自安意,不久我能壞彼天眾,及其天主帝釋天王。時陀摩睺勇健阿修羅王,聞是語已,復更歡喜,還其所止。

當時陀摩睺這樣想了以後,就去羅睺阿修羅王那裡,這樣說道:阿修羅王,你有很強的勢力,不能夠怯弱,再過不久我就要破彼天眾。羅睺阿修羅王聽到這話後,就告訴陀摩睺勇健阿修羅王說:你不要憂愁恐怖,且自安心,不久之後我就能戰敗天眾,以及天主帝釋天王。當時陀摩睺勇健阿修羅王聽到他這樣說了後,馬上就變得非常歡喜,很高興地回到了他的住所。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星鬘城已,次觀陀摩睺阿修羅王余地園林。彼以聞慧,觀陀摩睺有異園林,縱廣一萬三千由旬。園林流池,眾鳥異類,遊戲之處,蓮華浴池,鳧鴈鴛鴦,周遍莊嚴,歡娛受樂。

再者,比丘為了了解業果,在觀察星鬘城之後,接著就觀察陀摩睺阿修羅王的其他園林。他以聞慧觀察到陀摩睺阿修羅還有另外一處園林,方圓一萬三千由旬。園林當中有流池,這是各種異類的鳥兒遊戲的地方,還有蓮花開敷的浴池,裡面充滿了鳧鴈、鴛鴦等各種的鳥作為莊嚴,它們在其中歡樂地遊戲。


其地住處,有七園林。一名云鬘林,二名常林,三名戲樂林,四名果常集林,五名風樂林,六名伎樂林,七名雜寶林,是為七種大林。陀摩睺阿修羅之所住處多諸眾侶,以自業力,皆受富樂,悉滿其中。

在這個地方有七處園林,它們分別叫做雲鬘林、常林、戲樂林、果常集林、風樂林、伎樂林以及雜寶林,是這樣的七種大園林。陀摩睺阿修羅的住處有很多伴侶,充滿了他的住所,以他自身的福德力,使得他們都享受著富樂。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陀摩睺阿修羅受業報果,以何業故生於彼處。即以聞慧,知此眾生,於前身時,作大施會,供養外道,行不淨施,雜漏不堅,以種種食施於破戒雜行之人,心無正思。如是施已,命終生於畜生之中,受陀摩睺阿修羅身,以下中上業,所得樂報,亦下中上,因果相類。

再者,比丘為了了解業果,就觀察陀摩睺阿修羅所受的這些果報。他是以什麼業因而生在那個地方的呢?他以聞慧了解到,這類眾生在前世時,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布施法會,專門供養外道,作不清淨的布施,其中因為摻雜著煩惱,所以不堅實,他又以各種的飲食布施給破戒雜行的人,內心也沒有正思惟。這樣布施以後,命終就生在畜生類裡,受了陀摩睺阿修羅的身,由於在因上有下中上各種的福業,所以他所得到的快樂果報也有下中上的三種差別,因與果是同類的。

從這裡要了解到,我們行持善業的時候要有正思惟,他在前世的時候雖然作了大布施法會,但是內心處在愚癡的狀態,行持各種不清淨的布施,由於這種愚癡性,他就墮在畜生類當中,又由於布施也是一種福業,所以他今生具有大福報。因此,我們在因果上要極其嚴密地取捨,布施的時候無論是在意樂、行為還是境緣上都要處處作觀察,使得布施的善行清淨無染。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勇健阿修羅王業之果報,以何業報,得阿修羅王。彼以聞慧,見此眾生,於人中時,喜作賊盜,偷竊他物,以不正思,施離欲外道,充足飲食。以是因緣,生阿修羅中。

再者,比丘為了了解業果,就觀察勇健阿修羅王的業因果報,他是由什麼業因而得到阿修羅王的果報呢?他以聞慧見到這個眾生在人中的時候喜歡做盜賊,偷竊他人的財物,由於他內心沒有正思惟,而布施離欲外道,使得他飲食充足,以這樣的因緣,就生在阿修羅當中。所以,偷盜和不正思惟布施,就是感生畜生類的業因。


復次比丘,觀陀摩睺阿修羅壽命修促。彼以聞慧,天眼觀察,見阿修羅壽六千歲。於閻浮提中六百歲,以為陀摩睺阿修羅中一日一夜。如是壽命,滿六千歲,少出多減,命亦不定。

再者,比丘觀察陀摩睺阿修羅的壽命長短。他以聞慧和天眼觀察,見到阿修羅的壽命為六千歲。閻浮提中的六百年,相當於陀摩睺阿修羅的一日一夜。這樣的壽命滿足六千歲,有多有少,壽量也不是固定的。


以善不善業因緣故,為畜生道業果所攝,於阿修羅為第二地。

比丘非常明了,此處的阿修羅,他的因上有善業和不善業因緣上的差別相,由此,他所出現的果報屬於畜生道業果的範疇,然而他有一定的福業的量,因而他是處在阿修羅范疇的第二地。


觀第二地已,隨順法行。觀一切眾生,順法眾生,法護眾生,一切生死所攝眾生,善業生於人天之中。惡不善業,生於地獄餓鬼畜生。

比丘觀察第二地後,他起了隨順正法而行的心。他以簡擇智看到,一切眾生,順法眾生,法護眾生,這些生死所攝的眾生,一方面如果行了善業,就會以此業力轉生在人天當中,發生各種福樂的果報;如果造的是不善業,也會以此業力受生在地獄、餓鬼、畜生當中,受的都是各種不合心意的壞的果報。由此他在世間範疇中就看到了,善惡業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感果的相。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天使者,聞虛空中神通夜叉,說是事已,為何所作。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就進一步觀察,天使者聽到虛空當中神通夜叉講說此事後,會有什麼作為。


彼以聞慧,知天使者,往詣護世鬘持天所,作如是言:阿修羅眾,不順法行,教諸惡龍,為閻浮提順法行善諸福德人,作不饒益,衰害惱亂。所以者何?恐彼行善順法之人,命終生天。

他以聞慧認識到,天使者去了護世鬘持天那裡,這樣說:阿修羅眾不順法行,教唆那些惡龍,對於閻浮提順法修行的具福德的諸人作不饒益,衰害惱亂。為什麼?因為他們害怕那些行善順法的人命終得以生天,而增長天眾的勢力。


彼作是念:閻浮提人,以食因緣,能行布施持戒智慧。汝當往至閻浮提中,降澍惡雨,害民百穀。

當時他們生起這樣的惡念:閻浮提人都以食物為因緣而增長體力,從而能作布施、持戒、智慧等等的善行。你應當去閻浮提降澍惡雨,損害彼方人民所種的百穀,使莊稼不得收成。他們不得飲食而飢餓之故,無體力作善法就不能生天了。


空行順法諸夜叉等,來至我所,說如是事。我今語汝,汝可展轉告余天眾,若軍持天,三箜篌天,常恣意天,說如是事,普令得聞。

空行順法的夜叉等,到我這裡講了這樣的事情。我現在告訴你,你可輾轉告訴其余天眾,向軍持天、三箜篌天、常恣意天等講說如是的事情,讓他們普遍知道。


時四大天王,聞其所說,往詣善見城中善法堂上,五欲功德眷屬具足,憍屍迦天王所,廣說上事。

當時四大天王聽到這個消息,就前往善見城裡善法堂上具足五欲功德和諸多眷屬的憍屍迦天王那裡,詳細地講說了上面的事情。


天主憍屍迦,即告護世四天王言:汝當往詣閻浮提,觀諸眾生,有信佛寶法寶比丘僧寶,供養沙門婆羅門,耆舊長宿,知恩報恩,質直有信,孝養父母,受持齋戒,不諂不佞,不以鬥秤欺誑於人,互相陵易。

天主憍屍迦就對護世四大天王說:你們要前往閻浮提地帶,觀察眾生當中有哪些在信仰佛寶、法寶、僧寶,供養沙門婆羅門等的修道士,以及供養尊長等,知恩報恩,心地質朴正直而講信用,孝養父母,受持齋戒,不諂誑,不奸佞,不以鬥秤欺誑於人而作互相陵害等。


爾時護世四大天王,聞是語已,為利眾生,下閻浮提,一一國土,一一聚落,一一城邑,軍營村柵,一一觀察修行法教,遍行普觀。

當時護世四大天王聽到天主這樣說後,為了利益眾生的緣故,他們就下到閻浮提,對裡面的一個一個國土、一個一個聚落、一個一個城鄉、一處一處軍營村柵,一一地觀察修行法教的情況,他們做了一個普遍的調查。


爾時護世四大天王,見閻浮提人隨順法行,孝養父母,敬信三寶。見此事已,即詣大海大龍王宮,戲樂城內,婆修吉、德叉迦等大龍王所,作如是言:法行龍王,勿怖勿怖,非法減少,正法增長。破壞闇冥,顯發光明,動魔軍眾,天眾增長。天人龍王樂行正法,能擊法鼓,歌頌法音,增益天眾,減損諸魔,非法惡龍,及阿修羅。

當時,護世四大天王見閻浮提地方的人類,隨順正法修行,他們在世法方面孝養父母,在出世法方面以信心與恭敬歸依三寶。見到此事後,他們就前往大海大龍王宮戲樂城中,婆修吉、德叉迦等大龍王那裡,這樣說:法行龍王,你們不必害怕!不必害怕!非法的力量在減少,正法的勢力在增長。破壞黑暗,顯發光明,震動魔軍,天眾增長。天人和龍王樂行正法,能擊法鼓,歌頌法音,增益天眾,能夠減損諸魔、非法惡龍以及阿修羅等。


時婆修吉、德叉迦等諸大龍王,聞已歡喜,即白護世四天王言:我今歡喜。天王,我今不畏非法惡龍、非法惡行弊阿修羅,不能惱亂閻浮提中法行眾生。唯願仁者,為我啟白釋迦天王。

當時婆修吉、德叉迦等的諸大龍王,聽了之後很歡喜,就對護世四大天王說:我們現在很歡喜。天王,我們現在不再害怕非法惡龍以及非法惡行的弊阿修羅了,他們不能惱亂閻浮提裡面的法行眾生,唯願仁者為我等向釋迦天王匯報。


時諸龍王說此語已,護世天王至帝釋所,具說上事。時天帝釋聞是語已,歡喜踴躍,伽陀頌曰:

牟尼真知說實道 若人能行生天上
諦行布施修慈心 護諸眾生說愛語
正見清淨心離垢 佛說三十三天道
淨修眾善行相應 能以善心正依止
從此樂處至樂處 復從光明還入明
譬如朝落光明花 亦如一燈燃異燈
若人欲得如彼燈 莫行放逸自壞心
若有常行淨善心 離垢明淨如寶珠
是人智慧離塵垢 能至諸天所生處
持戒習禪及三昧 若人有能心修行
是人智慧如真金 必得往生諸天宮
若有捨離於殺生 於諸眾生起慈悲
愍哀質直心寂靜 如是之人生天宮
於一切人施軟語 捨離眾惡不善業
惡業不能污其心 如是之人生天宮
若人視金如草木 觀諸愛欲如火毒
如是離欲智慧人 則生天宮受快樂
若有不為欲境惑 不隨愛欲之因緣
得脫三惡道怖畏 如是之人生天上
若見鬥諍能勸喻 知識親族及兄弟
能善和解令無諍 如是之人生天上
若人離惡出欲泥 常施一切眾生樂
離垢寂滅心解脫 則能破壞魔軍眾
若能調伏於心意 不為心意之所使
是人清淨破怨敵 則得上生諸天宮
若有人能淨身業 遠離眾惡不善法
離欲修習禪定樂 如是之人生天宮
捨離放逸惡知識 斷除愛毒諸煩惱
不為女人欲所縛 如是之人生天宮
若人於法勤精進 布施持戒及三昧
志意勇猛心堅固 是人則生於天上
若人能於眾結縛 智刀斬之而不礙
自在離縛無所滯 如是之人生天宮
離諸欲垢不貪著 滅眾過惡除染愛
勇健離垢斷悕望 則得受於自果報
若有眾生受人報 能常修行眾善法
如是善人業果報 令天世間得增長
以人力故天增勝 以天擁護人安隱
各各迭互增勢力 得住正法隨順道
天之善道人世界 人之善道天世間
諸惡道地有三種 行善之人所遠離
汝應勇猛勤精進 當樂親近善知識
如是常應增長法 勉力勤加升天宮
法為眾樂之根本 以法因緣得涅槃
眠睡眾生法常覺 法為最勝第一道

當時諸大龍王宣說此語之後,護世天王們就來到了帝釋天王的處所,具體地陳述了上面的事情。當時天帝釋聽了之後踴躍歡喜,他表現地非常喜悅,就宣說了以下的偈頌:

牟尼大世尊具有真知灼見,宣說了真實的法道,如果有人能夠實際地去行持這樣的道路,那麼他就會生到天上,享受快樂。也就是,真實地去行持布施,修習慈心,給與一切眾生快樂,然後護持眾生說各種的愛語,又能具有清淨的正見,內心遠離垢染,佛說這是能生三十三天的善道。

如果有人淨修各種身口意的善法,所行與法道相應,能夠以善心如理地依止正道,那麼他從此就會由樂處到達樂處,從光明還入光明。就像在清淨明亮的清晨又降下光明之花,好上添好,又比如以一盞燈點燃其他的燈,這樣百燈千燈,相續不絕,光光不已。如果有人想要得到那盞燈,像燈光一樣在自身的生命境界中不斷地出現光明,那麼就不要讓放逸毀壞自己的善心。因此,任何時任何處都要修持善法,不要隨便放逸而入於非法的惡行當中,如果有人能夠做到這樣,那麼他的生命歷程將會從安樂走向安樂,從光明入於光明。

如果有人能夠恆常地修持清淨的善心,使得自心遠離垢染,明了清淨猶如寶珠一般,那麼這樣的人他的智慧遠離了塵垢,能夠到達諸天所生之處。也就是他會到達高層的地方,由於心高尚的緣故。

對於持戒、習禪和三昧,如果有人真的以心篤實地去修行,那麼這個人他的智慧猶如真金一般,一定能夠往生天宮。所謂的“智慧如真金”,基本地來說,就是有一種非常明澈的認識業果的智慧,因此時時都知道什麼應做,什麼不應做,一切都順應天理,按照善的法則來做,這就是基本的世間智慧。如果真正生起了這樣的智慧,那就像真金一樣,是非常有價值的。

又有一類人捨離了殺生等兇殘的惡業,不傷害眾生,對於眾生總是起慈悲之心,悲愍哀憐,其心質直,內心非常地寂靜,這樣的人就會生到天宮。所謂的天境界就是由善心淳厚而感召的。

假使對一切人都布施和善之語、柔軟之語,說出去的話讓人如沐春風,非常適悅,並且捨離了眾多邪惡的不善業,惡業不能染污他的心,由於有這樣純潔的品質,這樣的人將會上生到天宮。

如果有人離欲修得很好,視黃金如同草木,看待那些愛欲就像烈火毒素一般,像這樣遠離貪欲又具有智慧的人,能夠得以昇華到天界而享受快樂。欲是往下沉的,欲越濃沉得就越深,而想是往上走的,如果能夠視欲如毒而離欲清淨的話,由於沒有欲的附著,就能夠上升到高處的天界。

假使有人不被欲境所迷惑,不隨愛欲的因緣而得以脫離三惡道的怖畏,這樣的人由於無欲而一身輕,將會轉生到天上。

如果見到有人相互鬥諍,而能採用各種的譬喻等,勸動人心,使之和好,在知識、親族、兄弟等之間善於和解,讓他們彼此無諍,這樣愛好和平的人,將會生在天上。

如果有人遠離惡法,出離欲泥,常常給一切眾生奉獻安樂,由於其心離垢寂滅而得以解脫,那就能夠破壞諸魔軍眾。

如果能夠調伏自心,不被妄心所指使,不聽從煩惱的擺佈造各種身口意的惡業,那麼這個人非常清淨,破掉了煩惱的冤家,就能夠上生到天宮。

如果有人能夠淨修身體的行為,遠離殺生、偷盜、邪淫等的眾多不善法,離開可怕的貪欲,修習寂靜輕安的禪定之樂,那這樣的人就會上生到天宮。 

如果捨離了放逸和各種雜染的惡知識,斷除愛毒等諸多的煩惱,不被女人之欲所繫縛,這樣的人就會生到天宮。

如果有人對於正法勤加精進,晝夜不斷地在法上修集,所謂的布施、持戒和三昧等,並且所立的志願非常的勇猛,心意堅固,不會因為順逆因緣而有所改變,這樣執善堅固的人他將會生在天上。

如果有人對於眾多的煩惱結縛,以智慧的利刃斬斷而無所障礙,並且自在地遠離了煩惱的系縛,沒有任何滯著,這樣的人將會生在天宮。

如果有人遠離了諸欲的垢染而不貪著,滅除了眾多過惡,去除染愛,勇健離垢,斷除了對世間名利等各種的悕望之心,而得到休歇,那麼他將受用自身善業的果報。 

所以,想要生天的話就要離欲,如果離欲修得好,就能生到色界天;如果離欲修得不是很好,但是善行修得很好的話就生到欲界天。

如果有眾生受了人身,他能利用這個殊勝的人身,常常修習各種善法,像這樣的善人,他的業果報將會使得天世間得以增長。

以人行善的力量,天眾得以增勝,以天擁護的力量,人間得以安穩,天人之間有很多的關係,各各迭互增長勢力。也就是以人的善力增長天的勢力,以天的勢力護持人的勢力,從而能安住在正法之中,隨順妙道而行。

天的善道是在人世間,因為上天要垂護下民,所以他的善道要擁護人世間的善,而人的善道又是天世間,因為這些善人就是未來的天人。或者就以當前來說,以人間行善的力量作為增上緣,能助長天的勢力,而天的力量又可以作為增上緣,來護持人間順法的行人,這就是天人之間的關係。諸惡道地有三種,即地獄、餓鬼、旁生,這是行善的人所要遠離的,也就是行善之人不會轉生到這三處,因此稱為遠離。

你們應當勇猛地勤加精進,應當樂於親近善知識,就像這樣,應當常常增長法的內涵,不斷地以聞思修時時增長,或者內修、外修不斷地修就是要增長法,法要一天比一天增長,而非法要一天比一天消減,像這樣策勵自身勉力而為,就能夠升到天界。如果我們不能精勤地行善,那就會墮落到惡趣當中,感受種種難以忍受的痛苦。

法是一切安樂的根本,只有以法的因緣才能得證涅槃,那些痴睡中的眾生也是由於法而常常得以覺醒的,法是最勝第一之道。


時天帝釋如是教敕,護世四大天王,為護閻浮提人增長正法,得利益故,遍行觀察。

當時天帝釋這樣作了教敕,護世四大天王為了擁護閻浮提人增長正法、得到利益的緣故,就周遍地作觀察,以護持順法的行人。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天心行已,內自思惟,隨順法行。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觀察天的心行之後,就往內自己觀察,隨順法道而行。這一切也是明顯地顯示了善惡因果的法則,善者上升,惡者下墮,而且善住於善、惡住於惡。就像這樣,要知道世間有黑白兩眾,懂了這個道理,就唯一地在自心上修善斷惡,隨順正法而行,這樣就能增長天眾,消減魔眾。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阿修羅第二地已,次觀第三阿修羅地。何等為第三阿修羅地?彼以聞慧,見第三地在第二地下二萬一千由旬,有阿修羅地,名修那婆,縱廣一萬三千由旬。樹林郁茂,浴池流泉,眾花常敷,伎樂充滿。城名鋡毘羅,縱廣八千由旬。於彼城中,有阿修羅王,名曰花鬘。阿修羅民,名遊戲行。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在觀察阿修羅的第二地之後,接著再觀察第三阿修羅地。那麼第三阿修羅地是怎樣的狀況呢?他以聞慧見到,第三地在第二地下面的兩萬一千由旬處,那裡有個阿修羅地,名叫修那婆,長寬都是一萬三千由旬。那裡樹林茂盛,又有浴池流泉,各種各樣的花朵常常開放,到處都充滿了音樂。那個城市名叫鋡毘羅,長寬達八千由旬。在那座城市當中,有個阿修羅王,叫做花鬘,他底下的阿修羅民,叫做遊戲行。

其實這些都是唯識變現的,就是業感出現的狀況,並非是人類的眼力或儀器所能測得到的,因為它處在第二地以下兩萬一千由旬的地方,並不是地下室,而是在那個位置上有非常廣闊的區域,城市很大,景緻也很美,還有各種各樣由福德力所顯現的妙相。


彼阿修羅鋡毘羅城,種種眾寶,以為莊嚴。園林遊戲,清流浴池,蓮花具足。遊戲阿修羅眾,悉滿其中。有四大林,以為莊嚴,於六時中,花常鮮榮。

那座阿修羅鋡毘羅城是以各種的妙寶作為嚴飾,園林就是非常大的遊戲場所,那裡有清澈的河流,妙好的浴池,池中開滿了美麗的蓮花。有一類阿修羅眾名叫遊戲阿修羅,他們充滿其中,整日遊玩,歡娛嬉戲。那裡還有四大園林作為莊嚴,二六時中,花朵常常都是鮮豔敷榮的。


何等為四?一名鈴鬘,一一林樹,皆有寶鈴,出妙音聲。二名黃鬘,其林皆悉是真金樹。三名焰鬘,其樹花色,猶如火焰。四名雜林,諸雜花果,以為莊嚴。此四種林,莊嚴阿修羅鋡毘羅城。遊戲阿修羅住處,快樂如天無異,以眾塗香末香,自塗其身,常樂遊戲,歌舞戲笑,百千婇女圍繞衛護。花鬘阿修羅王,常遊園林而相娛樂,種種眾寶,莊嚴其身。是名遊戲阿修羅所受樂處。

是哪四種園林呢?第一個叫做鈴鬘林,林中的每一棵樹木上都有寶鈴發出微妙的音聲;第二個叫做黃鬘林,這個園林當中全部都是真金之樹,沒有摻雜其它,要知道這都是由福德力所顯現的,真正懂了因果的規律,就不必在外面去搞什麼黃金,只要真心行持善法,自然就會這樣顯現的,不足為奇;第三個叫焰鬘林,這裡面樹的花色就像火焰一樣光耀;第四個叫做雜林,它以千姿萬色的花果作為莊嚴,“雜”是豐富的意思。由這四種園林莊嚴著阿修羅的鋡毘羅城。

這就是遊戲阿修羅的住處,快樂享受猶如天宮,他們用各種的塗香、末香塗在自己的身上,常常喜歡游戲、歌舞、戲笑,還有百千婇女圍繞衛護。花鬘阿修羅王也常常遊賞園林而作娛樂,還有各種的妙寶莊嚴著他的身體。這就是遊戲阿修羅所受樂之處。


時第二地勇健阿修羅王遣使,名曰閻婆,來詣花鬘阿修羅所,作如是言:閻浮提人,供養父母,知恩報恩,恭敬沙門及婆羅門,如法行故,令天有力。我當竭力破壞人天所行正法。

當時第二地的勇健阿修羅王派遣了一個叫做閻婆的使者,到花鬘阿修羅這裡這樣說道:閻浮提人供養父母,知恩報恩,恭敬沙門和婆羅門,因為他們這樣如法而行的緣故,就使得天眾增長勢力,我現在要竭力破壞人天所行的正法。


是時第三地花鬘阿修羅王,聞是說已,如上所說,心懷嗔恚,作如是言:我當云何壞彼人天?因人故天,人天即是我之大怨。

這時花鬘阿修羅王聽了閻婆使者所轉達的這番話後,心裡就懷著嗔恚這樣說:我要怎麼樣來破壞那些人天呢?因為有人所以有天,人天就是我的大怨敵。他也憤怒不已,準備破壞人天。


時第三地遊戲阿修羅,即時莊嚴種種鉀冑,執持器仗,欲詣樂城龍王宮殿。時婆修吉、德叉迦大龍王等,聞阿修羅聲,生大嗔恚,身出電光,赫焰大明,雨大熾電。無量百千億龍從海中出,共阿修羅興大斗諍。

當時第三地遊戲阿修羅當即就莊嚴種種鉀冑,拿著器仗,想前往戲樂城龍王的宮殿處。當時婆修吉、德叉迦等大龍王聽到阿修羅的聲音,馬上就生起大嗔恚,身體發出電光,赫然的光焰非常明朗,然後降下大熾電。無量百千億的龍眾都從海裡出來,與阿修羅展開一場大的鬥爭。


若閻浮提人修行正法,龍則得勝,阿修羅眾四散破壞。若世間人,不順正法,則阿修羅勝,龍眾破壞。既被破已,往白天使者曰:大仙,我今被破,汝應竭力破阿修羅。

假使閻浮提人修行正法,那麼龍族就會獲勝,而阿修羅則四散而逃,潰不成軍。如果世間人不順正法,那麼阿修羅就會得勝,而龍眾就會被打敗。被破敗以後,他們就去對天使者說:大仙!我們現在被擊敗了,你們應當竭力戰破阿修羅。


時天使者聞是事已,心生嗔恚,口中煙出,往告四天王白言:天王,阿修羅勝,龍今破壞。閻浮提中邪見相師,見煙相已,咸作是說:彗星出現。或豐或儉,或水或旱,亦如上說。是為第二因緣彗星出現。

當時天使者聽到龍族被打敗了,就心生嗔恚,禁不住口中冒出煙來,又往上飛行告訴四天王說:天王!阿修羅勝了,龍眾現在被戰敗了!這時閻浮提裡的那些邪見相師們見到有一團光拖著一股煙往上走,都這樣說:這是彗星出來啦!對於這種異相,有的說是豐兆,有的說是飢兆,有的說會發洪水,有的說會有旱澇,具體的就像上面所說那樣。這就是第二個因緣——彗星出現。


若天龍勝,則時雨數降,疫氣不行,兵革不起。邪見相師,復作此說:是八曜力之所作為。廣說上事。

如果天龍勝利,就會數數降下及時雨,使得疫氣不流行,沒有戰爭發生。這時邪見相師又會這樣說:這是八曜力而出現的現象。廣說如上。


若諸世間,不修正法,不順法行,不孝父母,不敬沙門及婆羅門,則阿修羅勝。以阿修羅勝故,雨澤不時,人民饑饉,兵刃數起。世間邪見諸相師等,作是思惟:八曜所作。為世人說星宿之過,廣說如上。

如果世間人不修正法,不順正法而行,不孝父母,不恭敬沙門和婆羅門,那麼阿修羅就會得勝。以阿修羅勝利的緣故,風雨不時,人民饑饉,並且數數地會出現戰爭等的兇事。這時世間的邪見諸相師等又這樣思惟:這是八曜所作。並且給世人講說星宿的過失,廣說如上。


如是一切諸外道等,不知正法,及以非法,以愚癡心,憶想分別,不如實說。

像這樣,一切外道比如世間的學者、預測家等等,他們並不知道正法和非法的差別,以愚癡心憑著自己的憶想分別,而作各種不如實的說法,其實這些都是他們的臆測,並沒有真實的依據。


以阿修羅勝,龍王不如,時護世四天王,即向四天眾,伽陀頌曰:

法勝非法減 增實離妄語
天胜阿修羅 光明勝黑闇
布施勝慳貪 持戒莫毀犯
佛勝非外道 不動勝退沒
實語莫諂曲 悲心勝怨害
慈心勝嗔恚 天王勝修羅
上勝下莫增 豐勝勿饑饉
智勝滅愚癡 法戒滅眾惡
精進離懈怠 丈夫勝女人
長者勝小人 忍勝於嗔恚
人勝非惡龍 白日勝於夜
月勝非餘曜 五穀勝菅苗
滅苦樂增長 離病常安樂
柔軟勝粗惡 解脫滅眾縛
法戒勝一切 善法常增勝
不善常消滅

由於阿修羅戰勝,龍王力量不濟的緣故,當時護世四大天王就對四王天的天眾說了以下的偈頌來鼓舞士氣。其中所說的都是正法勝過邪法,由於正法符合實相的緣故。

在正法與非法的較量中,正法終將獲得勝利,而非法必定損減;誠實得到增上,就會遠離妄語;天人一定會勝過阿修羅,就像光明勝過黑暗那樣。布施勝過慳貪,由持戒而消除毀犯。在佛與魔的戰鬥中,佛必定得勝,而不是外道,就像不動與退沒相比較,一定是不動戰勝退沒。

真實語得勝,切莫諂曲,就像悲心勝過怨害,慈心勝過嗔恚一樣,天王也必定勝過修羅,也就是白方的天王終將勝過黑方的阿修羅。

上者得勝,下者不得增長;豐收得勝,免離饑饉;智慧得勝,滅除愚癡;法戒得勝,滅除肆意造作諸惡,也就是真實地守戒持法,勝過顛倒的自由主義。

當發起精進的時候便遠離了懈怠,也就是一心勇悍於善法,就脫開了落於邪法的懈怠的狀況;丈夫身勝過女人身,因為具有大的器量和智慧等;具德的長者勝過陰險的小人;安忍勝過嗔恚。這都是說善的力量得勝。

人必定得勝,而不是惡龍,就像白晝勝過黑夜,月輪勝過其餘星曜,五穀勝過菅苗一樣。

滅苦後安樂就得以增長,離病後常常感到安樂喜悅,柔軟勝過粗惡,解脫滅除眾縛。由持戒住在法道中就勝過了一切,善法常常得以增勝,不善常得消滅。這都是在說正義的力量勝過邪惡。


護世四天王如是說已,即擊天鼓,作如是言:諸天大眾,龍王退弱,阿修羅勝。時諸天眾聞是語已,莊嚴器仗,於須臾頃,至大海上。

當時護世四大天王這樣宣說以後,就擂擊天鼓,這樣說道:諸天大眾,現在龍王退敗,阿修羅小胜,該是我們出戰的時候了!當時諸天眾聽到這個話之後,都披戴鎧甲,莊嚴器仗,須臾間就到了大海之上,要與阿修羅進行對決。


若世間人,孝養父母,敬事沙門。阿修羅眾,見諸天來,即時退散,還入其宮。若諸世人,不孝父母,不敬沙門及婆羅門,於須臾時,與天共鬥,天亦得勝,花鬘阿修羅王,敗散還宮。比丘如是觀阿修羅與天共鬥,如實見已,生厭世心,順法修行。

如果世間人孝養父母,恭敬承事沙門,那麼阿修羅眾在見到諸天到來的時候,當下就會退敗潰散,回到他們的宮殿當中。如果世人不孝父母,不恭敬沙門和婆羅門,那麼阿修羅在須臾的時間當中與天人對戰,天人也同樣會獲得勝利,花鬘阿修羅王敗退,返回宮廷。結果都是一樣,只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比丘這樣觀察阿修羅與天鬥爭的情形,如實見到之後就生起了厭世之心,順法修行。

他看到世間都只是這樣的一種狀況,眾生以我執而出現各種煩惱的相,不甘服輸,非要去戰鬥,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因此,唯一只有順法修行才有前程可言。前面天王一再地說到,只有正義才能得勝,那些由我執和業果愚攝持所做的鬥爭,最終都會潰敗得一塌糊塗,毫無實義,因此我們應當順著法道而行。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第二地花鬘阿修羅王所受業報。以何業故,生第三地?彼以聞慧,見此眾生,因節會日,相撲射戲,樗蒱圍棋,種種博戲。因此事故,行不淨施,無心無思,亦無福田。是人身壞,墮於惡道,生遊戲行阿修羅中,壽七千歲。以人中七百歲,於阿修羅中一日一夜,如是壽命,滿七千歲。亦有中夭,命亦不定。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觀察第三地(經文中的“第二地”應是錯字)花鬘阿修羅王所受業報的情形,以什麼業行而導致生在第三地?他以聞慧見到,這類眾生因為曾經在節慶之日或者宴會之時,提供方便給大家做各種博戲,比如相撲、射擊、遊戲、賭博、下棋等等,因為這件事的緣故,他做了不清淨的布施。當時做布施的時候,他沒有什麼因果正見,也沒有善思惟,布施的對象也不是三寶等的福田。因此,這個人死了以後就墮在惡道裡,生在遊戲行阿修羅當中,壽命達到七千歲。以人中七百年算作阿修羅的一晝夜,這樣他的自年達到了七千歲。這只是一個概數,或者說是平均壽命,也有中途夭折的,壽命也是不固定的。

因果絲毫不爽,由於他往昔不是在福田中種福,布施的時候也不具足因果正見,沒有善思惟,因此感得墮在畜生類當中;又由於他肯花錢,雖然是在這些毫無意義的戲樂等當中花錢,但也是一種布施,因此感得今生有很大的福報。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察思惟花鬘阿修羅王。即以聞慧,知此阿修羅王,以食施於破戒病人,心無淨思。以此業緣,生阿修羅中,於鋡毘羅城,作阿修羅王,名曰花鬘。其所食味,如天所食須陀之味。一切樂具,如前所說。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再次觀察思惟花鬘阿修羅王究竟以何因緣而變成了這樣的身份。既是修羅王,也是畜生類,到底是何因緣?他以聞慧知道,這位阿修羅王前世曾經以食物布施給破戒的病人,當他作布施的時候,心裡根本沒有清淨的思惟,以此業緣,就生在阿修羅當中,在鋡毗羅城做了阿修羅王,名字叫做花鬘。他所吃的食物就像天人所吃的須陀美味一般,其它一切的快樂資具就像前面所說。就是這樣的不清淨布施,也還生出這麼多的福德,可惜是在畜生的報體上實現的。



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

畜生品第五之三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於第四阿修羅地。彼以聞慧,見有畜生阿修羅地,在三地下二萬一千由旬,名曰不動。其地廣博,六萬由旬。城名鋡毘羅,縱廣一萬三千由旬,莊嚴妙好。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就觀察第四阿修羅地。他以聞慧見到,有一個畜生阿修羅地,在三地之下兩萬一千由旬的地方,名叫不動。那個地方相當地廣博,達六萬由旬,裡面有個城市名叫做鋡毘羅城,長寬都是一萬三千由旬。那個地方有非常多的莊嚴,色聲香味等的享受都很好,所以是一個具有大福德的享樂之地。


阿修羅王,名缽呵娑。阿修羅眾,名一切忍。是阿修羅王於諸阿修羅中,得勝自在,安樂勇健,光明威德,自在無畏。尚不畏於帝釋天王,況於余天?有大力勢,放逸憍慢。住一切地下,從此以下,更無住處。

那裡的阿修羅王名叫缽呵娑,阿修羅眾叫一切忍。這位阿修羅王在阿修羅眾當中,得了殊勝自在,以他的威德力能駕馭一切,都隨他而轉。他的身心很是安樂,禀性勇健,有光明威德,做什麼都自在,無所畏懼。他具有這樣的王者的勢力,尚且不畏懼帝釋天王,何況餘天呢?然而也是由於他的大勢力,使得他常常處在放逸憍慢當中。他們住在一切地下,從這里之下再也沒有別的住處了。這裡是最底層的阿修羅界,也是力量最大的。


是阿修羅王所住之處,摩尼寶珠,以為其地。心常歡悅,如人節會,喜樂自娛,多諸愛慢。以眾蓮花,流泉浴池,周遍莊嚴。鋡毘羅城,七寶宮殿,以為莊嚴。離諸怨敵,互相親善,無他怖畏,受第一樂。

這位阿修羅王所住的地方,是用摩尼寶珠作為地面的,他的心常常處在歡樂愉悅當中,就像世間人過喜慶的節日那樣,喜樂自娛,具有很大的愛和慢的煩惱。那裡有各種的蓮花、流泉、浴池周遍地作莊嚴。鋡毘羅城,也是以七寶宮殿作為莊嚴。那里遠離一切怨敵,彼此間互相親善,沒有別的怖畏,受用第一安樂。


此第四地鋡毘羅城,園林流池,蓮花莊嚴,七寶宮殿,端嚴殊妙,如星處空,端嚴殊妙,亦復如是。

這個第四地的鋡毘羅城,裡面有園林、流池,充滿了蓮花作為莊嚴,七寶宮殿端嚴殊妙,就像星星處在虛空中端嚴殊妙一樣,這裡也是那樣。

伽他頌曰:
心能造作一切業 由心故有一切果
如是種種諸心行 能得種種諸果報

心是作者,它能造作一切業。由心發起來的善惡等的運作就是造作,這是意業,然後發之於身口就是身口的業。因為由心造作,所以就有一切的果,如果沒有心就沒有果,就像石頭沒有苦樂果報一樣。就像這樣,由種種心的運行,就能得種種的果報。從世俗層面來說,這個心就是所謂的萬物的作者,不是什麼上帝,也不是什麼真主,更不是什麼無因生,由於它在不斷地運行,所以就有了各種的果報。


心為一切巧畫師 能於三界起眾行
為心所使遍諸趣 處處受生無窮已

心是能畫出一切的巧畫師,它能在三界的範疇裡起各種各樣的行。巧畫師是個譬喻,比如畫師拿著畫筆塗著紅、黃等的顏料,就能畫出各種的圖案,同樣,眾生的心不斷地點染、造作,就畫出了六道的各種境界。眾生被這個心所驅使,一直在諸趣裡面流轉,處處受生,沒有窮盡。心既是作者,又是驅使者,由於心的力量,使得有情不自在地在三界裡受生,周遍地在諸趣中流轉,如果不修解脫道,那就永遠都沒有辦法了結。


心為繫縛解脫本 是故說心為第一
為善則能得解脫 造惡不善則被縛

這個心既是繫縛之本,也是解脫之本。如果心迷惑了,那就被各種的煩惱、業和苦所繫縛;而一旦心能夠覺悟,那就變成了沒有煩惱、沒有業、沒有苦的大自在的解脫境界。因此,唯一由這個心的迷悟,來決定眾生的系縛和解脫,而不是別的,所以說心是第一。再者,如果用心去行善,就能得到解脫;如果用心去造惡,那就被繫縛。


如是心意使眾生 流轉行於三界海
愚癡愛結自在故 心使眾生流轉行
不能到彼涅槃城 如生盲人失正路

像這樣,由這個心意驅使著眾生,不自在地流轉在無邊無涯的三界苦海裡。由於這個心被愚癡結和愛結所自在的緣故,使得眾生流轉在輪迴當中,不能​​到達涅槃之城,就像天生的盲人失掉了正路。

愚癡和愛是輪迴的兩大根本,愚癡代表無明,不斷地起行,而愛是不斷地受生。這是兩個關鍵,其中前者是發業的無明,後者是潤生的無明。由於愚癡和愛的結一直綁著,使得眾生流轉而行,就像天生的盲人一樣。天生的盲人,就是在出生之時眼睛就看不見,不是後天的。我們眾生從來到這個世上開始就是又盲又瞎的,因為不知道真理,失掉了正路,所以就一直在生死苦趣裡流轉不已。


如是眾生,作種種業,是故彼城受種種報。是第四地,於其城外園林流池,周匝圍繞,河泉蓮花,眾鳥異類,莊嚴第四阿修羅地所住之處。

像這樣,這些眾生因為往昔做了各種的業行,所以在那個城市當中感受種種的福報。這是第四阿修羅地,在它的城外有一處一處的園林和流池周匝圍繞,在河水、泉水等當中開有各色的蓮花,各種不同種類的鳥兒棲息在上面,莊嚴著第四阿修羅地所住的地方。


一切忍阿修羅等,勇健無畏,第一端正,莊嚴其身。共相娛樂,不相惱亂,心常悅樂,猶如節會。

一切忍阿修羅等,就是那個地區的民眾,他們個個都很勇悍,身體健壯,無所畏懼,而且長相都非常端正,身上還有各種的飾品作為莊嚴。他們彼此在一起娛樂,不會互相惱亂,心裡常常適悅快樂,每天都像過年一樣。


與眾婇女,種種莊嚴,一一徒眾,眷屬圍繞,或百或千,遊戲嬉樂。其地皆以摩尼真珠以為婇女,光明晃耀。諸阿修羅,恭敬尊重缽呵娑阿修羅王,瞻仰無厭。雖受樂報,無常敗散。

這些阿修羅跟那些以種種飾品作為莊嚴的婇女們在一起,每一個阿修羅都有眾多的眷屬圍繞,或者一百個,或者一千個,他們在一起共居生活,做歌舞等遊戲而嬉戲快樂。那個地方的婇女,身體的色澤都像摩尼、珍珠一樣,光明晃耀。那些阿修羅都非常恭敬尊重他們的大王缽呵娑,大家瞻仰著這位偉大的阿修羅王,無有厭足。雖然他們享有這樣的快樂福報,然而卻也難免無常敗散。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一切忍阿修羅王所受果報。以何業故,生於彼處?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再細緻地觀察一切忍阿修羅王所受的果報,他究竟是以什麼業行而感召那樣根身器界的果報呢?


即以聞慧,見此眾生,於人中時,邪見覆心,不識業果,離佛法僧。見第一精進持戒之人,欲有所須,來從乞求,辛苦乞索,乃施一食。

他以聞慧見到這類眾生,從前在人中的時候,被邪見覆蔽了自心,不認識業果,遠離佛法僧三寶。也就是他的邪見像一層雲霧遮住了眼睛一樣,看不到業果的運行,而且他也不認定三寶為唯一的歸處,因此,他是一個由邪見所轉而行在邪道中的人。當時他見到一個第一精進持戒的人,因為缺乏生活所須,就來跟他乞求,那人很辛苦地求乞,才施給他一頓飯食。


既施食已,而作是言:我施汝食,有何福德?我以痴故,施汝此食。汝下賤人,不應出家。以食施汝,如以種子投之沙鹵。如是難施。

而他施捨食物以後,這樣說道:我布施給你食物有什麼福德啊?我是以愚癡的緣故,才會舍給你這頓飯。你這個下賤之人不應當出家,食物施捨給你,就像種子投到沙鹵之地一樣,不會產生任何果實。就像這樣,他心裡非常不願意施捨,因為他覺得這樣投資沒有任何利益,但是他還是施了,所以這叫難施。也就是他沒有歸依心,沒有業果的正見,因此並非是以一種信心和恭敬的善心來施捨,而是既然已經到了門口,不得已那就施吧,但是施的時候還是認為沒有什麼意義。


身壞命終,以此難施,墮於惡道。不淨布施,以福田功德,生於第一安樂之處,眾寶莊嚴。受畜生報,生不動界,作阿修羅,名一切忍。

以這個難施的業力,他命終之後就墮在惡道當中。他雖然做的是不淨布施,但是由於福田的功德力而使他生在第一安樂之處,具有眾寶的莊嚴。他受了畜生之報,生在不動界做了阿修羅,名叫一切忍。

這個業的狀況就是,因為他布施的時候很為難,不想布施,因此就墮為畜生類。對於尊貴的對境,心應當是完全樂意的、向上承奉的,那樣就會往上界走,因為那個心是順的,是崇尚真理的。而如果對於三寶福田生起有難的心,由於不恭敬和違反正理的緣故,就墮到畜生里了。但是他畢竟還是做了布施,而這個種子是施在三寶福田裡,那個受施者又是第一精進持戒的人,是大福田,以此功德力,使得他生在畜生道的第一安樂之處,器界等都是各種的妙寶莊嚴。從這裡就可以看到,因果是一絲一毫都不會紊亂的。


謂與天等,勝餘一切阿修羅王,一切樂具,皆悉具足。以施福田,得如是報,非自心生。

所謂的一切忍阿修羅王,他的福德與天齊等,在阿修羅界中算是最上層的,勝過了其他一切的阿修羅王,一切的安樂資具都無餘具足。這是由於施福田的緣故而得到這樣的果報,不是由他自心勝解因果而產生的。假使勝解了因果,知道了歸依處的功德,而發起信心和恭敬心來做布施善業的話,那麼所得的果報會更加不可思議。因此,雖然他是難施而施,但由於是在福田中種福的緣故,所以還是發生了很大的福報。然而,由於他不尊敬這個具德者,所以就轉成了畜生。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一切忍阿修羅眾,業及果報。以何業報,生一切忍阿修羅地?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繼續觀察一切忍阿修羅眾的業行和果報。他們是以什麼樣的業報,而生到一切忍阿修羅地的呢?

這也完全是由業所決定的。由於當初造了那種相應的業,所以法界自然安排就生在修羅界裡,又因為福德較小的緣故,就成為了民眾。因此,這一切都毫無紊亂,都是由業決定的,沒有什麼不公平。


即以聞慧,知此眾生,愛著美味,住林樹間,護此林樹。非為眾生,自活命故,非有悲心,為自利益身命因緣,護一切林。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一切忍阿修羅中。

他以聞慧了知,這類眾生在從前的時候愛著美味,住在樹林當中,守護著這片園林。然而他不是為了眾生,只是為了養活自己,所以不是有悲心,只是想生活過得好。為了利益自己的身心性命,以這個因緣,他護持著這一片園林。這也只是一個擦邊球的善法。以這個因緣,他身壞命終以後,就生在一切忍阿修羅的民眾當中,一方面他可以享受福報,另一方面是一個畜生的身份。原因是他因地行善只是為了自己活命,沒有悲心,或者利他之心,所以感得這種果報。這也看出因果絲毫不爽,是做了一點好事,有福德,但是在根本的心上只是一個私慾,不過出於正當手段,所以,他沒有世間正見,就沒法得到天人的果位,因果律安排就生在一切忍阿修羅當中。


阿修羅與天人的戰爭之苦

阿修羅具天福而無天德,這是由宿世的習性而來。當初修集十善業道,然而禀性中嗔、慢、疑、嫉等煩惱習性特盛,因而,其福報上感得宮室華美、衣食自然,而自從得所依身後,就有非常粗重的嫉妒之想,嗔恚大,好鬥爭。由此就注定,在其自身區域中,以及隔界與天人之間,將發生無數種的鬥爭之苦,盡其一生,都是在非常大的鬥爭等的苦中度過。我們要以此種眼光,去認識阿修羅界眾生的苦難。以下經中舉一段阿修羅與天人之間的特大戰爭現象,揭示出修羅界的鬥爭之苦。當然舉一反三,要知道這是在阿修羅的世間當中普遍有的苦相。

在諸多的修羅種類中,這裡是指大海底下的四處阿修羅界。如同上文舉例所說,第一地阿修羅,是由於前世做婆羅門時,在十字路口等布施飲食,而且作了救佛塔等的福業,但是沒有信心,常愛鬥戰,就生在雙遊戲阿修羅界中。又舉了能感第二地的因行狀況,也是由於前世作布施大法會供養外道,行不淨布施,以種種飲食施與破戒雜行之人,心中沒有正思惟,以這樣布施的福業,感生在陀摩睺阿修羅界中。又說到第三地的情形,是前世在節會日種種博戲中得了財富,行不淨施,心中無有正思惟,這樣就感生在遊戲行阿修羅界。又有第四地者,前世心懷邪見,不識業果,然而見到精進持戒人來求乞,也布施一些食物,但是卻以慢心、疑心而說:“施下賤人有何福德?”而生在一切忍阿修羅界中。以這四個舉例,明確這樣的四地阿修羅界,都是因上有布施等的福行,然而卻不能信業果,具有狐疑,或者心中起驕慢、愛鬥爭等等的習性而生。諸如此類,是由這種同類習性的福業者,感生在同一個界中。這樣就明確,其中將多諸鬥爭,而且在因緣聚會時,將發生與天人之間的特大戰役。

四種住處的阿修羅界,都是由阿修羅王統領阿修羅民,有著與欲界的人天同類的社會組織,這也是主伴合成的共業團體。四層阿修羅界,一層比一層福德、壽命更大,其中的王,名字分別是“羅睺”“勇健”“花鬘”與“缽呵娑”。

阿修羅與天人戰爭的引發因緣多種多樣。常常會說到,阿修羅王為了看天上女人、見到天界的圓滿,以及一切受用都從如意樹自然發生,而樹根又在本界之內,因而發生了難忍的嫉妒之心,而發動天阿大戰,想攻上天庭,奪取受用,這是其中的一種。然而,本經所說到的特大戰役,是由黑白兩方龍族的戰爭,作為引發的因緣。

這個戰爭迅速地擴展成巨型的天阿大戰,它是屬於六道當中天人和阿修羅兩道之間的大戰役,牽涉到的是黑方和白方的聯合部隊。黑方有非法惡龍和四地阿修羅王以及阿修羅軍,白方指法行龍眾以及四天王天和三十三天的天王與天眾。

當時,黑方的龍族敗落之後,向阿修羅王尋求援助,那麼此時,阿修羅王由於宿世鬥爭的積習,就特別地想逞一口義氣,要打敗怨敵諸天等,這是由鬥爭之心而引起。在這裡主要是爭名,俗話說要爭一口氣。那麼其中,以阿修羅王作為領導,引發的綿延不斷的巨大戰爭來看,實際就是煩惱用事,不順天理,這也是由於宿世雖然修福,卻不具世間正見,不知一切都是隨業而轉。而且,若是順合天理行善的話,將勢力大、將取勝;若不行天理,順從煩惱的話,就必將失敗。然而沒有因果的見地,光憑義氣用事,因而就發生了一種狂妄的大膽,這種“敢”,就導致阿修羅眾處在巨大的戰爭之苦當中。

我們在認識這種苦相的時候,首先對於整個戰爭的前後過程,需要一一地按照佛語來認識,貫穿前後的歷程,就可以呈現出非常大的苦相。這是屬於兩大團體之間的交鋒,是屬於修羅逞一時義氣的爭鬥之苦,竟然時間如此地漫長,程度如此地酷烈,死傷如此地眾多。而且,一次又一次全數都是由我執煩惱而來,總的阿修羅的心態,就是不甘對方勝利,因此一戰再戰,再再地違背天理。這樣就可以看到私慾的可怕,這裡的私慾就是不服輸,就是要爭一口氣。

嫉妒和競爭的粗重煩惱,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阿修羅界從受生之時一直到度過一生為止,以一種特重的嫉妒、競爭的積習,使得各種各樣的事件都是苦的自性。我們像這樣認識到阿修羅特別顯著的競爭之苦後,應當回歸到自心,知道自身也有阿修羅的業習、業種,而時時在人界當中也發生種種的競爭之苦,都是由這樣一種集諦而來。


一、第一段戰爭情形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阿修羅與天共鬥。即以聞慧,觀法行龍王,住戲樂城,龍王頂上有七頭。其名曰:婆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跋陀龍王,樓醯龍王,雲鬘龍王,婆都龍王,一切道龍王,缽呵娑龍王,婆利沙龍王。此諸龍王,正見順法,樂離放逸,如上所說。

再者,比丘為了認識業果,再來觀察阿修羅與天共鬥的情形。這是輪迴中的大事件,如果能夠明確認識到天阿大戰之後,就會對於以鬥爭心而出現的阿修羅的業果的現相發生厭患,之後就要斷除這個修羅的種子。諸如此類,都是要通過具體事相的認識來了解輪迴的苦狀。

他就以聞慧觀察法行龍王,住在戲樂城中,龍王頂上有七個頭。名稱叫做婆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跋陀龍王、樓醯龍王、雲鬘龍王、婆都龍王、一切道龍王、缽呵娑龍王、婆利沙龍王。這些龍王具有正見,即相信善惡因果的法則,隨順正法而行,歡喜遠離放逸之行,如同上文所說。

放逸是一種煩惱,放縱自己的心散逸在各種的塵境當中。而正見者知道這些是往輪迴、往惡趣走的方向,所以,喜樂離放逸的寂靜之行,因為那是往法性回歸的道路。


時不順法非法惡龍王,缽摩梯龍王,毗諶林婆龍王,迦邏龍王,睺樓睺樓龍王等,既為如法龍王所壞,即走往趣第一住處雙遊戲阿修羅所,作如是言:速來速來,同伴當知,婆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及四天王,破壞我等。汝今是我之所親友,何不相助?時遊戲阿修羅聞是語已,即詣光明城,至羅睺阿修羅所,到已具說上事。

當時,不順正法的非法邪惡龍王——缽摩梯龍王、毗諶林婆龍王、迦邏龍王、睺樓睺樓龍王等,既已被如法龍王所擊敗,就去第一住處雙遊戲阿修羅的處所,這樣說道:“快來快來!同伴要知道,婆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以及四大天王,破壞了我們的軍眾。你們現在是我們的親友,怎麼不來援助?”當時,遊戲阿修羅們聽到這話以後,就前往光明城,到羅睺阿修羅王那裡,具體講述了上面的事情。


若羅睺阿修羅王,知世間人,修行正法,供養沙門,知恩報恩,語缽摩梯等惡龍王言:且住一月,遮彼婆修吉、德叉迦龍王,我當告彼第二住處阿修羅王,無惱汝等。廣說如上。

當時,如果羅睺阿修羅王知道世間人修行正法,供養沙門,知恩報恩,具足諸多白法的功德,就知道正法的力量強,於是對缽摩梯等惡龍王說:“你們再住一個月,遮退那婆修吉、德叉迦龍王,我要去告訴第二住處的阿修羅王,不要惱亂你們,一定會救助你們的。”具體就像上面所說那樣。


時陀摩睺阿修羅,聞是語已,入星鬘城,至阿修羅王所,作如是言:大王,羅睺阿修羅王遣使告我,作如是言,婆修吉龍王,德叉迦諸龍王,及四天王,惱亂缽摩梯。時第二地勇健阿修羅王,聞是事已,即自觀察,有力無力。若閻浮提人,修行正法,供養沙門及婆羅門,自知無力。答彼使言:天有大力,所以者何?閻浮提人,修行正法。我今當往告第三處,為一切行阿修羅,廣說上事。

那時,第二地陀摩睺阿修羅們聽到這個消息後,就進了星鬘城,到阿修羅王的王宮處所,這樣說道:“大王,羅睺阿修羅王派使者告訴我,這樣說道:婆修吉龍王、德叉迦諸龍王以及四大天王,惱亂我們的兄弟缽摩梯。”

當時,第二地勇健阿修羅王聽到這個事情后,他鄭重其事地觀察一下,有沒有力量戰勝善法方面。如果閻浮提人修行正法,供養沙門和婆羅門,知道自己沒有力量,就回答使者說:“天有大力量,什麼緣故呢?南瞻部洲的人修行正法,白法的勢力強,恐怕敵不過。我現在去告訴第三處,給一切行阿修羅們廣說上面的事情。”


時勇健阿修羅,即往告彼第三住處阿修羅眾。時一切行阿修羅,聞是語已,入鋡毘羅城,至花鬘阿修羅王所,复說上事。花鬘阿修羅王,即觀閻浮提人,若有供養沙門婆羅門者,告一切行阿修羅言:我當告彼第四住處阿修羅等。

當時,勇健阿修羅王就去告訴第三住處的阿修羅眾。那時,第三地的一切行阿修羅們聽到這話以後,就進了鋡毘羅城,到花鬘阿修羅王那裡,也是講述了上面的事情。花鬘阿修羅王當即觀察南瞻部洲的人,如果有供養沙門、婆羅門的現象,就告訴一切行阿修羅說:“我要去告訴第四住處的阿修羅等。”


時第三地阿修羅,即向第四地阿修羅所,說如是言:婆修吉、德叉迦,與四天王,共破我伴,諸龍王等,我今當為彼諸天眾作大衰惱。時第四處阿修羅眾,聞是語已,即向鋡毘羅城,至缽呵娑阿修羅王所。時缽呵娑告諸阿修羅:何故速行?即答如上。

當時,第三地阿修羅眾就到第四地阿修羅眾那裡,這樣說道:“婆修吉、德叉迦跟四大天王共同破壞我們的友伴——那些龍王等的好朋友,現在我們要給那些天眾作大衰惱,一定要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讓他們吃吃苦頭!”

當時,第四地的阿修羅眾聽到這話後,就去鋡毘羅城,到了缽呵娑阿修羅王那裡。當時,缽呵娑這一位阿修羅當中的最大的領袖,對阿修羅們說:“你們怎麼走得這麼匆急?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啊?”他們就按照上面的情況,向這一位偉大的阿修羅王作了匯報。


時缽呵娑,告諸阿修羅眾:羅睺阿修羅等,無所能為,令四天王破壞缽摩梯諸龍王等。世間順法,供養沙門及婆羅門,何所能為?我能壞之。

當時,缽呵娑這個最大的阿修羅王,當然是有一些風度,他對那些阿修羅們說:“羅睺阿修羅王等真是沒本事,讓四天王打敗了缽摩梯諸龍王等我們的小兄弟們。世間順法,供養沙門、婆羅門,又能怎麼樣?我能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時缽呵娑阿修羅王,至大眾阿修羅所,告言:速疾莊嚴,我今欲往婆修吉、德叉迦等,四天王所,破其軍眾。

當時,缽呵娑阿修羅王到了大眾阿修羅那裡,整兵待發,首先做動員報告,說:“快速整頓,莊嚴自身,我現在要發動大軍前往婆修吉、德叉迦等以及四天王天那裡,戰敗他們的軍眾!”


時諸阿修羅王,以無等力,率諸軍眾,與天共鬥。

當時,諸阿修羅王以無與倫比的武力,率領大軍浩浩蕩盪,要跟天人決一死戰。


時缽呵娑阿修羅王,告諸阿修羅言:汝等何故無有勇力,不能破彼諸龍王等,而自破壞?我今當往,自以身力,破彼龍天。

當時,缽呵娑阿修羅王告訴阿修羅們說:“你們為什麼沒有勇悍和力量,不能破掉那些法行龍王等而自招破壞呢?我現在就要前往,以獨自一人的力量破掉那些龍天。”


時缽呵娑阿修羅王,敕其軍眾,速疾莊嚴,執諸器仗:我今不久,與天共鬥,汝等先見與天怨敵,不久當發。我已告諸阿修羅眾,天不可忍,當與彼戰。

當時,缽呵娑阿修羅王敕令他的軍眾,趕緊全副武裝,拿好兵器,說:“我們現在馬上就要跟天共同戰鬥,你們先前已經見到我們和天是怨家,不久就要發兵了。我已經告訴阿修羅的軍眾,天是不可忍的,我們要和他們戰鬥。”


時諸阿修羅,知是事已,即自莊嚴,種種器仗。是時大力波羅呵娑阿修羅王,自以勇力,大心無畏。不量自力他力優劣,自出其城,至第三地,詣鋡毘羅城,到花鬘阿修羅王所。

當時,阿修羅們知道這個消息後,趕緊全副武裝,配好了各種的器仗。這時,大力波羅呵娑阿修羅王,自己以為具足勇健力量,非常大的雄心,無所畏懼。他也不衡量自力他力的優劣方面,以一股氣勢,出了自己的城市,到了第三地,去鋡毘羅城,到花鬘阿修羅王那裡。


時缽呵娑阿修羅王,與無量億那由他諸阿修羅,到花鬘阿修羅所,作如是言:速起速起,為鬥戰故。我等能破婆修吉、德叉迦等諸龍王,及天王等。

當時,缽呵娑阿修羅王和無量億那由他的阿修羅軍眾,到了花鬘阿修羅王那裡,這樣說道:“趕緊起身!趕緊起兵!為了戰鬥的緣故。我們能擊破婆修吉、德叉迦等的諸多龍王,以及天王等。”


時花鬘阿修羅王,聞是語已,告諸軍眾:今非鬥時。所以者何?閻浮提人,孝養父母,恭敬沙門,修行正法。以是事故,天有大力,是故我今非是鬥時。

當時,花鬘阿修羅王聽到這個話後,告訴諸軍眾說:“現在不是戰爭之時,什麼緣故呢?閻浮提人孝養父母,恭敬沙門,修行正法。以他們行善的緣故,天有大力量,所以我們現在不是戰鬥的時候。”


時缽呵娑阿修羅王,聞花鬘阿修羅王說是語已,告言:速起速起,我能獨破婆修吉等,及諸天眾,何況汝等,為我同伴。時花鬘阿修羅王,聞其所說,威力增長,心生歡喜。及其無量億那由他阿修羅眾,詣第二地。

當時,缽呵娑阿修羅王聽到花鬘阿修羅王這樣說以後,就給他打氣說:“趕緊起身!趕緊起兵!我以獨自的力量都能擊破婆修吉等以及天眾們,何況你們做我的同伴,害怕什麼!”

當時,花鬘阿修羅王聽到他這樣說,增長了威力,生起歡喜心,和無量億那由他的阿修羅眾,到達阿修羅的第二個處所。


時缽呵娑阿修羅王,勇健阿修羅王,花鬘阿修羅王,相隨往詣羅睺阿修羅所,告言:速起速起,阿修羅王,為鬥戰故,破諸天故。時羅睺阿修羅王,告諸阿修羅王言:我等今者,非是鬥時。所以者何?閻浮提人,孝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生於天上,令天大力,是故不得與天共鬥。阿修羅王,以非時故。

當時,三大巨頭——所謂的缽呵娑阿修羅王、勇健阿修羅王、花鬘阿修羅王,他們雄糾糾、氣昂昂地去了第一地羅睺阿修羅王那裡,告訴說: “速疾起身!速疾起兵!阿修羅王,為了戰鬥的緣故,要破敗天眾的緣故,我們要起兵了!”

當時,羅睺阿修羅王告訴諸位阿修羅王說:“我們現在不是戰爭的時候,為什麼呢?閻浮提人孝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生在天上,使得天眾具有大勢力,所以不能跟天共鬥的。阿修羅王,這不是時辰啊!”他也是膽怯,怕一出兵的時候就被打敗。


時諸阿修羅王,語羅睺阿修羅言:速起速起,我為鬥故而來至此,欲與天鬥。時羅睺阿修羅王,即隨其意,起欲往詣大海,告缽摩梯惡龍王等,說如是言:諸阿修羅王,今欲破彼婆修吉、德叉迦諸龍王等。時缽摩梯,聞是語已,心大歡喜,即往婆修吉、德叉迦所。告言:汝來同伴,汝今可出,吾共汝戰,住何處鬥?

當時,諸阿修羅王對羅睺阿修羅王說:“趕緊起身!趕緊起兵!我們為了鬥戰的緣故來到此地,就是想和天決一死戰!”

當時,羅睺阿修羅王就隨諸位阿修羅王的心意,起身而前往大海。告訴缽摩梯惡龍王等,這樣說道:“諸阿修羅王,現在要破敗那婆修吉、德叉迦諸龍王等。”

當時,缽摩梯聽到這個話以後,非常地興奮歡喜,就前往婆修吉、德叉迦那裡。他認為諸阿修羅王都來幫我了,一定能打敗那些正法龍王們,就這樣說:“來吧同伴!你現在可以出來,我們可以共同戰鬥。我們在哪裡開戰?”


時婆修吉、德叉迦龍王即出其城,與缽摩梯惡龍共戰。非法龍王,破壞還退。時無量億阿修羅眾,速疾馳奔,詣龍王所,欲共鬥戰。

當時,婆修吉、德叉迦龍王就走出城市,和缽摩梯惡龍共同戰鬥。非法龍王被打敗而還退。當時無量億阿修羅眾速疾奔馳,來到龍王那裡,想做大的戰爭。

時婆修吉、德叉迦,復出其城,與阿修羅,在大海上,交陣鬥戰,不可稱說。於虛空中,或雨大火,或雨刀戟,互相攻伐。愛毒自燒,以愚癡故,如是鬥諍。

當時,婆修吉、德叉迦又走出城池,和阿修羅在大海上發動戰爭,彼此短兵相接,共同戰鬥,那種戰爭的激烈殘酷沒辦法用言語來說。在虛空當中或者雨下大火,或者降下各種的刀戟之雨,互相攻伐鬥戰。他們都被想擁護自我的那種愛毒所燒,以愚癡的緣故,這樣互相鬥爭。


若閻浮提人,順法修行,孝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一法行龍,則能獨破一切阿修羅軍。若世間人,行法者少,則阿修羅勝,法行龍退。

如果閻浮提人隨順正法修行,孝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則一個法行龍王就能獨自戰破一切阿修羅的軍眾;如果世間人行法的人少,那阿修羅會得到勝利,法行龍王被擊敗而潰退。


若龍破壞,即往詣於天使者所,告言:速來速來,一切阿修羅眾,悉來伐我。我與彼戰,敗失不如。時天使者,聞是語已,種種器仗,而自莊嚴,向婆修吉、德叉迦龍王所,作如是說:我聞汝為阿修羅王之所破壞,是故至此,破阿修羅軍。

如果法行龍王被打敗了,就前往天使者那裡,告訴說:“快來快來!一切阿修羅軍眾都來攻伐我們,我們跟他們打仗失敗了,打不過。”

當時,天使者聽到他們這樣說,就用各種器仗而作嚴備,到婆修吉、德叉迦龍王那裡,這樣說道:“我們聽說你們被阿修羅王戰敗了,所以到這裡來,共同戰破阿修羅軍。”


時天使者,與龍王俱詣阿修羅所,欲共鬥戰。時羅睺阿修羅王,聞是事已,亦向天所。在大海上,列陣而戰。

當時,天使者和法行龍王同到阿修羅處,想共同戰鬥。當時,羅睺阿修羅王聽聞此事後,也向天這邊來了。在大海上,雙方列陣而展開戰爭。


若世間人,順法修行,時天使者,即能速疾破阿修羅眾。時阿修羅,既被破已,還其宮城。

如果世間人順法修行,當時天使者就能速疾戰敗阿修羅眾。當時,阿修羅眾被打敗以後,就返回了宮城。

如理思惟

可以看到,阿修羅的問題關鍵是一念鬥爭之心。這個習氣太重,以至於它佔據內心,成為一種主義,就是非得勝利不可,這就是競爭主義。那麼以下無數場的戰爭,無數種的火拼,都是由這樣一種義氣來的,這就是私慾的可怕。心裡的那種習氣一現形、一推動,就已經進入苦難的長河了。

要看到,它的放大率太大了,一個分別導致持久的超級大戰,一個念頭釀成極大的苦難。好比今天人類的貪欲,隨著科技的發展,物質生活的進步,已經變成無法歇止的慾望的奔馳,引領著全數的貪欲者,進行曠日持久的貪欲運動。現前造成了無數的煩惱和苦,未來又要墮入餓鬼等的深淵。那麼同樣地,我們要觀照阿修羅界,就是一念競爭或者鬥爭的心,拉響了一個極長的鬥爭運動。從現前來看,天天處在那種非常恐怖的戰爭當中,比人類的戰爭還要殘酷多少倍,而且,是一場接一場的大戰。現前就是這樣受極度的戰爭之苦,而未來還要墮入地獄等。要像這樣認識阿修羅的苦處。


二、第二段戰爭情形

雖然阿修羅眾被戰敗返回宮城,但是戰事不會就此結束。兩個集團的較量,實際上當自我意志不屈服時,是要一直鬥到底的。這也由修羅的畜生性所決定,就要看到煩惱持續的那股勁頭,它將使戰爭繼續進行。


時第二地阿修羅眾,聞是事已,告諸軍眾:汝等勿怖,我身尚存,能討彼天,汝何所畏?時阿修羅,即復疾走,詣天使者,興大斗戰。於大海中,交陣共鬥。天復得勝,壞阿修羅軍。阿修羅軍既被破壞,時第三地阿修羅眾,聞其被破,即向天所,與天共戰,迭互相害。

當時,第二地阿修羅眾聽到此事之後,告訴第一地軍眾們說:“你們不要怖畏,我們的色身還在,能討伐戰勝彼天,你們害怕什麼!”當時,阿修羅眾又疾速地奔走,前往天使者這裡,興起大的戰爭。在大海上,雙方交陣共戰,天又得勝,戰敗了阿修羅軍。

這些阿修羅軍被打敗以後,當時第三地阿修羅眾聽說他們被天眾戰敗,立即起兵前往天眾那裡,與天眾交戰,互相加害。


若天破壞,即向護世四天迦留天所,作如是言:提婆天王,速疾馳赴,阿修羅眾,嬈亂我等。時迦留天持諸器仗,即往詣彼阿修羅所。時阿修羅,見天眾來,生大嗔恚,疾詣天所,與迦留天眾,合陣大斗。見者毛豎。一切世間,鬥戰大者,無過天與阿修羅戰,無可喻者。

如果天使者被擊敗,就到護世四天王天中的迦留天那裡,這樣說道:“提婆天王,趕緊奔赴戰場,阿修羅眾擾亂我們。”

當時,迦留天眾持著各種的武器,往詣阿修羅的處所。當時阿修羅們見天眾前來,生起大嗔恚,疾速地奔向天眾,與迦留天眾合陣大戰。這種戰爭的恐怖場面,見到的人汗毛都要豎起來。一切世間所謂的最大的戰爭,都沒有辦法跟天阿大戰相比,那種戰爭的殘酷場面,用譬喻沒法描述。


若諸世間,順法修行,迦留天則得大勝,壞阿修羅。如是諸天,與阿修羅無量大眾,鬥於大海,無可喻者。以法非法因緣力故,有勝有退,非其自力。

如果世間人順法修行,增上迦留天的勢力,天眾就能大獲全勝,戰敗阿修羅軍。像這樣,諸天與阿修羅無量大眾在大海上戰鬥,沒有譬喻可形容。這是以法和非法因緣力較量的緣故,有勝有敗,並非單由其自力所決定。也就是,正法的力量強盛的話,天人得勝;非法的力量強盛的話,阿修羅得勝。總而言之,一切都是順著緣起的力量而出現勝負的。


若迦留天,為彼所壞,時護世天,即往告彼鬘持天眾。時鬘持天,與迦留天,及天使者,及德叉迦、婆修吉等無量大眾,和合共集。時羅睺阿修羅王,住光明城,第一地雙遊戲阿修羅,陀摩睺阿修羅,與無量億那由他阿僧祇阿修羅眾,同為一軍,與天共鬥,不可稱說。

如果迦留天被阿修羅戰敗,當時,護世諸天就前往告訴鬘持天的天眾。那時,鬘持天和迦留天以及天使者,連帶德叉迦、婆修吉龍王等的無量大眾,共同集合起來。當時,羅睺阿修羅王住在光明城裡,第一地雙遊戲阿修羅眾、第二地陀摩睺阿修羅眾,與無量億那由他阿僧祇阿修羅眾,共同組成一個浩浩蕩盪無量無邊的軍隊,與天人共戰。

那個軍隊人數之多,戰爭之激烈,沒有辦法用言語來描述的。像地球上最大的世界大戰,在天阿大戰面前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


若世間人,順法修行,天眾則勝。阿修羅軍,退散破壞。一切皆由法之力勢,令天得勝,不由非法。若無順法行人,則阿修羅勝。

如果世間人順法修行,天眾就能得勝,阿修羅軍被打敗,擊潰而逃。一切都是由法的力勢使得天得到勝利,不是由非法的力量。如果世間沒有順法修行的人,那邪法力量增盛,阿修羅會得勝。


護世四天,見是事已,往詣常恣意天所,作如是言:速疾莊嚴,阿修羅軍,勝於天眾。常恣意天,聞是語已,與無量百千天眾,持種種器仗,欲詣大海與阿修羅鬥。住大海中,厲聲大叫,慾望速破阿修羅軍。更互合戰,經於多時,大惡鬥戰,無量苦惱。

如果天人被擊敗,護世四天見到後,就前往常恣意天那裡,這樣說道:“趕緊戒備莊嚴,阿修羅軍勝過了天眾。”常恣意天眾聽到這個話語後,就與無量百千天眾,持著各種武器,就要前往大海跟阿修羅鬥戰。住在大海中,厲聲大叫,希望速疾破敗阿修羅軍。雙方一場奮戰,經過很長時間,戰爭打得非常慘烈,中間雙方經受無量的苦惱。


若阿修羅,為天所破,即往向彼羅睺阿修羅所,具說上事。時羅睺阿修羅王,安慰諸阿修羅言:汝今莫怖,汝今莫畏,我有大力,能壞天眾。天力劣弱,我力勝彼。阿修羅,汝等可回。

如果阿修羅被天打敗了,他們就去羅睺阿修羅王那裡具體地講述戰爭之事。當時,羅睺阿修羅王聽到戰情后,安慰阿修羅們說:“你們不要害怕!不要畏懼!我有大力量,能戰敗天眾。天的力量是弱小的,我的力量是勝過他的。阿修羅們,你們可以返回戰場!”


諸阿修羅,聞羅睺阿修羅王說是語已,即復還回,欲與天鬥。是時諸天,與阿修羅列陣大戰,無量刀戟互相打斫,如是大戰。

諸阿修羅們聽到羅睺阿修羅王這樣鼓氣以後,他們又鼓起了士氣,當即就返回戰場,想和天再決雌雄。當時,諸天和阿修羅列陣大戰,無量的刀戟互相砍刺、打殺,這樣的大戰非常地激烈。


時第一地雙遊戲阿修羅,第二地陀摩睺阿修羅,與諸天眾,對敵共戰。若諸世間,不順法行,阿修羅勝,天眾則退。若諸世間,修行正法,天眾則勝,悉能破壞阿修羅軍。

當時,第一地雙遊戲阿修羅、第二地陀摩睺阿修羅,這兩大區域的阿修羅眾統一起來,和天人們展開了三世間最大的天阿大戰。就像人間打起仗來,法西斯和諸國聯軍打仗一樣的,阿修羅也是,第一地和第二地夥同起來,天人們也是各個集團聯合,彼此展開最大級別的戰爭。

這樣對敵共戰,如果世間不順正法修行,則阿修羅勝,就像法西斯會得到勝利那樣,天眾被擊敗;如果世間人修行正法,天眾會獲得勝利,都能夠戰敗阿修羅軍。因此,世上的戰爭,實際是法和非法力量的較量,它顯現為戰爭的形態。如果正法的力量強,最終是天眾或者白方獲勝的。


如是法者,是天勝幢。法為第一,法為能救。若行非法,行非法者,非法不救。一切阿修羅行非法故,天作是念:阿修羅王,惱亂我等。既不勝天,不與天等。何以故?閻浮提人,孝養父母,隨順法行,恭敬種姓耆舊有德,淨修八齋,布施持戒修行福德,不行放逸,不近惡友,是人命終,生於天上。阿修羅非法、無法,救護一切天眾。思惟是已,時天使者,鬘持天,常恣意天,一切天眾,持天法幢,速疾馳往。向阿修羅軍,而語之言:住住,阿修羅,我住天中,汝等何故,數惱我等?汝既不能勝諸天力,又非第一,非汝兵戈能勝諸天。我今為欲破汝軍眾,故來至此。以汝噁心,於諸天故,不得至汝,所住宮城。以汝一切,不行正法,不得安樂,不得寂滅。如是說已,直趣其所,一切決勇。雨大刀戟,婆修吉等,雨大焰火,墮阿修羅軍。

像這樣,法是天的勝利幢,法是第一,法是能救。如果行非法,行非法者不能得救護。一切阿修羅行非法的緣故,天人們這樣想:阿修羅王惱亂我們,他們既不能勝過天福,也不能與天相等。什麼緣故呢?閻浮提人孝養父母,隨順法行,恭敬種姓中的耆舊、有德之士,清淨修持八關齋戒,布施、持戒,修行各種福德,不作放逸之行,不親近惡友,像這樣的廣大行善之人,命終之後會生在天上。而阿修羅屬於非法的集團,屬於無法的狀況,因此,法將會救護一切天眾。

這樣思惟之後,天使者、鬘持天、常恣意天等的一切天眾持著天的法幢,速疾奔馳,到阿修羅軍那裡,這樣說道:“住!住!阿修羅,我們住在天上,你們為什麼數數地惱亂我們?你們既然不能勝過天的力量,又不是第一,不是你們的兵器能夠勝過諸天,我們現在為了破敗你的軍眾,所以前來此處。以你們噁心對待諸天的緣故,你們將不可能返回你們的宮城;以你們一切不行正法的緣故,不得安樂,不得寂滅。”這樣說後,直接趣向阿修羅處,一切天眾決毅勇戰。當時,空中雨下大的刀戟,婆修吉龍王等降下大焰火雨,墮在阿修羅的軍陣當中。


時阿修羅,見是事已,即喚缽摩梯諸惡龍等:汝為我伴,當與德叉迦、婆修吉大龍王等雨火共戰。時缽摩梯,聞是語已,即走往趣婆修吉所。時二部龍,雨火相燒。天與阿修羅,大興鬥戰。天復得勝,破阿修羅軍。

當時,阿修羅們見到這種情形,就喚來缽摩梯諸惡龍王等,說道:“你們是我們的友伴,應當跟德叉迦、婆修吉大龍王等雨下火焰,共同戰鬥。 ”當時,缽摩梯聽他們這麼一挑唆以後,就奔走前往婆修吉那裡。當時,兩部龍眾互相雨火,共相而燒。天和阿修羅興起大的戰爭,天又得勝了,破敗了阿修羅軍。


時阿修羅,皆共相率,往至羅睺阿修羅所。憂慼憔悴,以求救護。

當時,戰敗的阿修羅們都一個接一個,非常狼狽,耷拉著腦袋,來到了羅睺阿修羅王這裡。他們顯得非常地憂慼、憔悴,想尋求救護。


羅睺阿修羅王,見是事已,安慰之言:勿怖勿畏,以有我故。若獨一身,尚不畏彼帝釋天王,況有汝等,以為翼從。諸天劣弱,何所能為?汝何所畏?我今當告大仙勇健阿修羅王,花鬘阿修羅王,缽呵娑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等。為彼說已,我當自往,破彼天眾。

當時,羅睺阿修羅王一身牛氣,見到這樣的敗兵走卒過來了以後,他還是說大話,安慰說道:“不要怕!不要怕!有我。我一個人尚且不畏懼那帝釋天王,何況有你們作為翼從。諸天的力量是弱小的,他們能幹什麼?你們怕什麼!我現在就去告訴大仙勇健阿修羅王、花鬘阿修羅王、缽呵娑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等,給我們的大王們講了以後,我要親自前往,把他們那些天眾打得落花流水,怕什麼!”


時羅睺阿修羅王,即往告彼三地阿修羅王。到其所已,說如是言:一切天眾,四天王天,皆共和合,來至我所,與我共鬥。今當思惟,設何方便,破彼諸天?時諸阿修羅,聞是語已,即答羅睺阿修羅言:我當莊嚴,與彼三十三天王帝釋共戰。汝今可去,天當破壞,阿修羅勝。時羅睺阿修羅王,即往戰處,欲與天鬥。

當時,羅睺阿修羅王親自前往,告訴那三地的阿修羅王。到了他們的處所之後,就這樣說道:“一切天眾、四天王天都共同合集起來,來到我們的地盤裡,想和我們共戰一場。現在要思惟,設立什麼方便,破掉天眾的軍隊?”

當時,諸阿修羅王聽到這話以後,就答复羅睺阿修羅王說:“我們要全副武裝,與那三十三天帝釋共戰一場。你現在可以去,天眾最終肯定被擊敗的,阿修羅軍將得到勝利!”

當時,羅睺阿修羅王就前往戰場,想和天眾大戰一場。


時諸阿修羅眾,向羅睺阿修羅王說言:大王,天有大力,天有大力,不可共戰。

當時,阿修羅眾對羅睺阿修羅王說:“大王,天有大力!天有大力!不能和他們共戰的。”


時羅睺阿修羅王,即趣天眾,雨諸刀戟,與天共戰。

當時,羅睺阿修羅王他是逞著一股意氣,不管這些,就趣向天眾所在之處,降下了刀戟之雨,與天共同戰鬥。


是時諸天,見阿修羅雨諸刀戟,使龍雨火,疾走往趣,欲破羅睺阿修羅軍。天雨劍戟,猶如金剛。交陣鬥戰,不可稱說。若閻浮提人,順法修行,孝事父母,供養沙門及婆羅門,恭敬耆舊,天眾則勝。阿修羅軍,退沒不如。若諸世人,不順法教,天則退弱,阿修羅勝。如是法力非法力故。

當時,天眾見到阿修羅軍降下了刀戟之雨,就使善法龍王降火雨,然後速疾奔馳,往趣敵軍,想戰破羅睺阿修羅的軍隊。當時,天眾雨下密密麻麻的劍戟,就像金剛那樣。雙方一場混戰,那種激烈的場面沒法用言語來說。如果閻浮提人順法修行,孝事父母,供養沙門和婆羅門,恭敬耆舊尊長,天眾就能得勝,阿修羅軍退敗而打不過。如果世人不順法教,天則退敗劣弱,阿修羅獲勝。像這樣,都是由法力、非法力來決定的。因此,戰爭的勝負取決於法力和非法力的勢力的狀況。


天與阿修羅,無等鬥戰。若阿修羅勝,天眾破壞,一切天眾互相告曰:提婆提婆,當念於法。以有法故,天眾得勝。以法因緣,天得增長。是故諸天,當起信敬,思惟念法,復往趣彼阿修羅軍。一切天眾,以念法故,為法所護。光明威德,皆悉增長,勝前百倍。

天和阿修羅發生了最大的戰爭。如果阿修羅得勝,天眾破壞的話,一切天眾會互相這樣告誡說:“提婆提婆,要念於法。有法的緣故天眾得勝,以法因緣天的勢力得以增長。所以,天人們,應當發起信心和恭敬,思惟憶念正法,再度地往趣阿修羅軍眾,來擊敗黑方的軍隊。”一切天眾以心中憶念法的緣故,為法所保護,光明威德都得以增長,勝過前面一百倍。


時阿修羅,見諸天眾光明威德,即生怯弱。告諸軍眾:汝今何故生怯弱心?天之威德,不與吾等,及其刀戟兵刃相撲,吾悉勝彼。汝今何故而生怯弱?時諸軍眾,聞阿修羅王安慰之音,氣力增長。是時羅睺阿修羅軍,還向天眾。

當時,阿修羅的軍隊見到天眾光明威德,具大勢力,就生起怯弱之心。那個時候,阿修羅王就告訴他的軍兵們:“你們現在為什么生怯弱心?天的威德不能跟我們相等。再者,以刀戟兵刃互相鬥戰的時候,我們都能勝過他們。你們現在為什么生怯弱之心呢?不必害怕的!”

當時,軍眾聽到阿修羅王安慰的聲音,他們的氣力得以增長。當時,羅睺阿修羅軍又回來向著天眾奔撲而來。


時諸天等,身得法力,速疾馳奔,向阿修羅,交陣大戰。

當時,天眾身上得了法的力量以後,疾速地奔馳,也向著阿修羅軍隊過來。雙方展開了激戰。


時大力羅睺阿修羅王,處其軍中,猶如第二須彌山王。天以法力,即破羅睺阿修羅軍。諸救護中,法為第一,一切光明,法光第一。

當時,具足大威力的羅睺阿修羅王,處在他的軍眾的擁護之下,就像第二座須彌山王一樣,非常地顯赫威風。然而天以法的力量,當即擊破了羅睺阿修羅軍。所以,諸救護中法是第一,一切光明中法光是第一。


時羅睺阿修羅,見其軍眾,破壞退散,皆悉怯弱。阿修羅王,復安慰言:汝等阿修羅,勿怖勿怖。何故丈夫,怯如烏鳥,自於己舍,云有勇健,是大丈夫?汝等亦皆解知論法,無所畏懼。曾已具見無量軍眾破壞退散。汝今何故,而生愁怖?

當時,羅睺阿修羅王見到他的軍眾紛紛地被擊敗、退散,都是心裡害怕、軟弱,阿修羅王再度安慰說道:“你們阿修羅不要害怕!不要畏懼!怎麼大丈夫害怕得像烏鴉,別人沒有打你,先自己放棄自己(如果雙方對打的時候打敗了,因此而畏懼,那情有可原,畢竟力量不及。但是現在還沒上場就自己放棄了,像烏鴉一樣膽小),哪裡是具有勇猛、雄健的大丈夫呢?你們都能解知論法,沒有什麼畏懼的。你們曾經已經具體看過,那無量的諸天軍眾被我們擊敗退散。你們現在為什麼還要生憂愁、恐怖之心呢?”


時諸阿修羅,聞安慰已,心生歡喜。以憍慢故,即回復返,欲與天鬥。

當時,阿修羅的軍眾聽到修羅王的安慰以後,又非常興奮,生起歡喜之心。他們的自我就是想得一點面子,一抬高了他,他就以驕慢的緣故,當即又返回過來,想跟天眾決一死戰。

阿修羅就是一股鬥爭的氣,這個鬥爭是由於耽著“我”的形象、威風等等而發起來的,所以,阿修羅王就是利用民眾的心理,他只要用個激將法一鼓,他們的士氣就起來了,又開始重新鬥戰。所以,眾生是這麼可憐,就是為了一個“我”,這個“我”要很大、很威風,不甘示弱,因此他還要再比比,來翻一下本。


時羅睺阿修羅王,以憍慢心,在其軍前。一切阿修羅,依止羅睺,羅睺所護,以羅睺王,為最第一。一切阿修羅,皆往向彼四天王所。諸阿修羅,以依羅睺阿修羅力,得生氣力:羅睺阿修羅王,在我前行,此王之力,尚能破彼釋迦天主,況四天王?即復對敵。雨諸刀戟,又雨大石,猶如大山,從空而下,欲壞天眾。

當時,羅睺阿修羅王以驕慢之心,走在他軍隊的前方。一切阿修羅眾依止這位大王,為羅睺的勢力所護,他們感覺非常地安全可靠:羅睺阿修羅王是最最殊勝的了!一切阿修羅軍都前往四大天王那裡。諸阿修羅以依止羅睺阿修羅王的威力,生了氣力,他們的士氣被鼓起來了:羅睺阿修羅王在我們前面走,大王的力量尚且能破彼帝釋天王,何況四大天王呢?小菜一碟!他們由於這樣鼓起了慢心之後,當即就不怕死,然後跟天人對敵。

所以,人打仗就是一口氣,如果那口氣一歇下來,就不願意打了。但是那個氣一鼓起來的時候,說“我們怕什麼?我們有大王保護,一定能把他們擊敗!”具這種勝負之心,馬上就上場了。過去是屬於軍事戰爭,今天經濟戰爭、學術戰爭、地位戰爭等等,人都是一想“怕什麼?肯定能擊敗他!”一個念頭他就飛身上場,開始鬥爭了。就像這樣,他是為著“我”的一口氣。如果沒有我,誰去打這個仗?一點意思沒有。就像這樣,這些頭腦簡單的阿修羅們開始上陣肉搏了。他們降下刀戟之雨,又雨下大石頭,像大山那麼大,從空中降下來,想摧滅天眾。


時護世天,見羅睺阿修羅王雨大石山,告諸天眾:羅睺阿修羅王雨大石山,汝等當雨刀戟鉾槊,莫令天眾得大衰惱。時護世天說是語已,及諸天眾,直趣羅睺阿修羅王。共羅睺阿修羅,合陣大戰。雨刀雨石,從空而下,墮大海中,令海湧沸。天雨刀劍,傷害海中無量百千眾生之類,或死或怖,逃走畏避。遍大海中,皆生泡沫。羅睺阿修羅,與天共戰。余天阿修羅,見是事已,皆作是念:未曾有也。

當時,護世天王見到羅睺阿修羅王雨下大石山,告訴天眾們:“羅睺阿修羅王降下了大石山的雨了,你們應當降刀戟等的兵器雨,不要讓天眾得大衰惱!”當時,護世天王這樣說了以後,就和天眾們一起直趣羅睺阿修羅王所在之處,和羅睺阿修羅王等合陣大戰。

當時兩軍短兵相接,戰爭非常地激烈。空中不斷地雨下刀雨、石雨,墮在大海裡面,使海水湧沸。空中所雨下的刀劍,傷害海中無量百千種類的眾生,有些死,有些恐怖,奔逃躲避,十分地害怕。整個大海裡都遍生泡沫。羅睺阿修羅等與天人共戰,其他的天人和阿修羅見到這種戰爭的場面,都這樣起念頭:真是前所未有的戰爭!


天與阿修羅,如是大戰,戰鬥不止。若世間人,修行順法,一切阿修羅,多諸伎術,刀槊矛劍,大力勇健,心無所畏,雖有此術,即時破壞。若世間人,不順正法,羅睺阿修羅王,則勝天眾。是故法為第一,法為最勝。一切諸法,非無因緣。

天和阿修羅這樣大戰,戰事不止(也就是會延長很長的時間)。如果世間人修行,隨順正法,一切阿修羅雖然有很多的戰術、技巧,有很好的刀、槊、矛、劍等的武器,而且勇健、具大力量,心裡也是膽大不害怕,雖然他們有這些本事,當即就會被天人擊敗。如果世間人不順正法,羅睺阿修羅王則能戰勝天眾。所以,法是第一,法是最勝,一切諸法並非無因緣。

要知道,戰爭的勝負是隨著法與非法力量的較量為轉移的,因此不是憑僥倖的。其實,天眾就是白方勢力的一個推出,修羅就是黑方勢力的一個推出,而它的勝負不在於人的僥倖,而是要看業因緣的狀況。所以講,諸法並非無有因緣,一切皆是因緣所生。這樣就知道,業決定一切,戰爭也不例外。


若羅睺阿修羅王,破壞失力。諸阿修羅,皆悉愁悴,厭離鬥心。時羅睺阿修羅王,見諸軍眾,皆悉愁悴,生厭離心,而告之曰:阿修羅,莫自愁悴,令心劣弱,勿怖勿怖。我若與汝至本宮城,不安樂住。莫作是意,欲還宮城。奮迅威武,令增身力,回詣戰場,莫歸本處。

如果羅睺阿修羅王被擊敗,失掉了力量,那些阿修羅們一看大王被打敗了,當然都耷拉著腦袋,相當地憂愁憔悴,提不起勁,他們對戰爭生厭,心裡在鬧著不肯打仗了。當時,羅睺阿修羅王見到軍眾都這樣地憔悴、憂愁,生了厭離之心,他感覺不妙,趕緊告誡大眾說:“阿修羅,不要自己憔悴苦惱,使得那心力怯弱。不要害怕!不要恐懼!我如果和你們返回到我們的老家宮城,那是不安樂住的,就成了恥笑之處了。你們不要這樣想,不要想返回宮城,應當奮起威武之力,增長自己身體的力氣,返回戰場!不要歸回老家,不然我們就成了敗陣之師,那是最大的羞恥了。”


時阿修羅,聞是語已,復往趣彼四天王所,更共鬥戰。雨大石山,雷電注雨,黑雲黤霮,列陣大斗。見者毛豎。天復得勝,破阿修羅軍。

當時,阿修羅們聽到阿修羅王的話語以後,他們又鼓動了心力,再度往趣那四天王所在之處,共相戰鬥。雨下大石山,霹靂閃電,降注大雨,黑雲黤霮。雙方展開陣勢,一場大戰。如果見到那個戰爭的殘酷的場面,毛都要豎起來了。天再度得勝,戰敗了阿修羅軍。



三、第三段戰爭情形

第一次劇烈的天阿大戰,以羅睺阿修羅軍失敗告終。戰爭並不會因此而結束,無論羅睺阿修羅王的個人意誌及阿修羅軍的集體意志,在心中沒有認輸之前,決定會搬去援兵,再來抗戰天軍。這是一種自我的執拗心,正是由於這樣的我執煩惱,使得戰事不斷地蔓延,可怕的地方就是由一種鬥爭心發生出無數的苦難。


一切諸阿修羅,作是思惟:天有大力,我當歸彼第二住處星鬘城中阿修羅王,以求救護。利益安樂,破諸天眾。彼城之中,有阿修羅王,名曰勇健。自性勇健,已曾百千與天共戰,乃至天主釋迦提婆,彼亦能勝。如是阿修羅,勝過一切。

失敗之後,阿修羅們都這樣思惟:天有大力量,我們應當投靠第二住處星鬘城中的阿修羅王以求救護,得到利益安樂,和戰敗天軍。在那星鬘城中,有一位阿修羅王,名叫“勇健”。他的禀性就是具有勇健的力量,已經百千次和天人共戰,乃至天主釋迦提婆他也能勝,這樣的阿修羅王勝過一切。


思惟是已,皆共往詣勇健阿修羅所,說如是言:阿修羅王,天眾大力,羅睺阿修羅王與之共鬥,不能令伏。今可疾往,以力利益,為作救護,佐助勝力。王若執仗,帝釋天王,亦不能壞阿修羅軍,況余天眾。王曾伏彼,於諸鬥戰,阿修羅中,得大名稱。速疾詣彼,馳奔急趣,手執兵戈,奮動武器,與天共戰,破彼天眾。汝先已曾百千破彼金剛之手,於彼天中,汝以勝力,奮威振武。

這些阿修羅們思惟以後,共同前往勇健阿修羅王處,這樣說道:“阿修羅王,天眾具大力量,羅睺阿修羅王跟他們戰鬥時不能折伏。現在您可以速疾前往,以威力來作利益,來作救護,佐助阿修羅軍的勝力。王如果執器仗,帝釋天王也不能破敗阿修羅軍,何況其他天眾?王曾經在各場戰役中勝伏過他,在無數阿修羅中威名遠振。請您速疾往彼,速疾馳奔,手執兵戈,奮動武器,與天共戰,破掉那些天眾。您已曾百千次擊破那些金剛手,在那天中,您以勝力奮威振武!”


時阿修羅王,聞是語已,即向花鬘阿修羅,毗摩質多缽呵娑阿修羅所,作如是言:天軍力勝,破壞羅睺阿修羅王及其軍眾。王今聽我,與天共鬥,令我得勝。

當時,勇健阿修羅王聽到了這番讚歎後,隨即前往花鬘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缽呵娑阿修羅王那裡,這樣說道:“天軍力量很大,破壞了羅睺阿修羅王和他的軍眾。大王,現在聽許我與天共鬥,使我得勝。”


時花鬘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缽呵娑,即告勇健阿修羅曰:速去速去,我為汝伴,能壞天眾。汝助羅睺阿修羅王,則能破壞一切天眾,況四天王。

當時,花鬘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缽呵娑,當即給他打氣,這樣說道:“快去快去!我們做你的助伴,能破壞天眾。你去幫助羅睺阿修羅王,就能破壞一切天眾,何況四天王?小菜一碟!”

時勇健阿修羅王,聞是語已,即向羅睺阿修羅所,為助戰故。時諸阿修羅眾,見勇健來,皆大歡喜,悉生勇力。手執武器,刀鉾箭槊,直詣天眾。設諸鬥具,箭如雨墮。

當時,勇健阿修羅王聽到大王們這樣說以後,隨即前往羅睺阿修羅王處,為助戰的緣故。當時,諸阿修羅眾見到勇健大王來了,都大歡喜,士氣大鼓,都生起了勇健的力量。手拿著武器——刀、鉾、箭、槊,直接奔往天眾那裡,然後設各種的兵器,箭像雨一樣墮下。


時天見此二阿修羅,將大軍眾,各作是言:此阿修羅,如是數數,無有羞恥,來惱天眾,以畜生故。我數破之,猶來不止。作是說已,牢自莊嚴,奮迅勇力,向阿修羅軍,欲共交戰。

當時,天眾見到這兩個阿修羅王帶領著大軍,各自都這樣說:“這些阿修羅們,這樣數數地、無羞恥地來惱亂天眾,就是他們畜生性的緣故。我們數次擊破了,還不罷休,還要來打仗。”這樣說後,他們都全副武裝,奮迅勇力,向著阿修羅軍,想決一死戰。


時勇健、羅睺阿修羅王,見天眾已,作如是言:天今下此,必共戰諍,我當與天,列陣大戰。

當時,勇健、羅睺兩位阿修羅王在戰爭的前線,見到天眾已經下來了,他們遠遠地望著,這樣說:“天現在下來了,一定是一場大戰,我們要和天列陣大戰。”


時二阿修羅王,籌量此已,速疾往詣四大王所,決意欲鬥,各望得勝。

當時,兩位阿修羅王商議到此,就速疾地往奔四大天王之處,決心要來一場大戰,各自都希望得到勝利。


若日在天后,阿修羅軍日在其前,以日光明照其目故,不能加害,亦不能雨刀仗劍戟,不能以目正視諸天。各各相謂:日光晃昱,照我眼目,是故不得,與天鬥戰。是時羅睺阿修羅王,即以一手,障彼日光,是第三因緣。

當時,假使太陽在天眾腦後,那就在阿修羅軍的眼前。以日光晃耀,照著眼目的緣故,阿修羅們都沒法加害,也沒法降下刀仗劍戟雨,不能以眼正視諸天。各各都這樣說:“太陽太亮了,晃照著我們的眼睛都看不見,所以,我們不能和天戰鬥了。”當時,羅睺阿修羅王就以一手障著日輪的光,這就是產生日食的第三因緣。


世人見已,以愚癡心,咸作是言:今者日蝕。或言當豐,或說當儉,或言水災,或言旱災,或言王者吉凶災祥,或言眾人有疫無疫。如是無實,妄生分別,不如實知,隨愚癡說。

當發生這種天文現象的時候,世間的人們都以愚癡心這樣說道:今天是日食,有的說這是要豐收的兆頭;有的說今年會有災難吧,莊稼無豐收;或者說這是水災之兆;或者說會發旱災;又有說,這預示著國王有什麼樣的吉凶災祥;又有說,這是人間有瘟疫、沒瘟疫等的相兆。像這樣都是無稽之談,不了解事實而起的虛妄的分別,他們都不如實了知,只是隨愚癡而說。


如是羅睺阿修羅王,障蔽日光,而語勇健阿修羅言:天今易見,天今易見,可以刀劍種種武器,兵戈矛戟,破彼諸天。

當時,羅睺阿修羅王一手障蔽了日光,他非常得意地對勇健阿修羅王說:“天現在容易見了!天現在容易見了!可以以刀、劍種種武器,兵戈矛戟,破敗天眾了。”


勇健阿修羅王,在其前面,速疾馳走,雨諸刀戟,向諸天所。天眾見之,莊嚴種種鬥戰之具,亦疾往趣。勇健阿修羅王,雨眾武器,刀劍矛槊,向鬘持天。

當時,勇健阿修羅王沖在前面,速疾奔馳,降下刀箭之雨,向天眾處投去。天眾見了以後,戒備莊嚴,持著各種的戰鬥兵器,也速疾前往。勇健阿修羅王拋著各種的武器——刀、劍、矛、槊等的雨,向著鬘持天而來。


鬘持天眾,見是事已,贊言:善哉善哉,阿修羅王,我諸天眾,數數破汝。而汝無恥,不生厭心。我以法力,以行法故,以歸法故,以修法故,不離法故,是故我勝。汝多貪故,貪著他物,望為己用。多行貪故,汝無法行。云何於此十善業道順法諸天,慾望破壞?黑闇不能覆障光明,明力勝故。

當時,鬘持天眾見到阿修羅攻戰的情形,就這樣說:“善哉善哉!阿修羅王,我們天眾數數擊敗你,而你無恥,不生疲厭之心。我們以法力,以行法故、歸法故、修法故、不離法故,所以我們得勝。你多貪故,貪著他人物資,希望佔為己用。多行貪欲的緣故,你們沒有法行,怎麼能對具十善業道的順法諸天加以破壞呢?黑暗不能覆障光明,以明力勝故(即二者較量的時候,光明一定破除黑暗)。”


勇健阿修羅王,聞是說已,告諸天曰:何須多言?我見汝等神通威德,不能忍之。我等自依己力,破壞天眾。以見諸天威德勝故,不能忍之。作是語已,直前往趣鬘持天所。

勇健阿修羅王聽到天的說法後,告訴諸天:“何必多說呢?我見到你們的神通、威德,忍無可忍,一定要把你們拿掉!我們是恃仗自己的力量來破敗天眾的。我們是見到諸天威德殊勝的緣故,我們沒法忍受!”他們是嫉妒心太大了。這樣說了以後,直接前往鬘持天所。


時鬘持天,見是事已,雨種種箭,射阿修羅身,無空缺處。當於勇健阿修羅上,雨眾刀劍。

當時,鬘持天眾見此情形後,從空中降下種種箭雨,直射阿修羅們的身軀,沒有空缺之處,那阿修羅極慘,全身都滿佈箭雨。而且,就在勇健阿修羅王的正上空,雨下眾多的刀劍。


時鬘持天,告阿修羅曰:何故多貪?阿修羅,汝以惡業,而自破壞,何用與天,共相攻伐?非法不能破壞如法。我不為汝作諸衰惱,汝等何故數惱天眾?

當時,鬘持天又教導阿修羅說:“什麼緣故,你們如此多貪?阿修羅,你以惡業破壞了自己,怎麼還用來跟天共相攻伐呢?(意思是,你們貪欲很盛,嫉妒很強,你們已經被貪煩惱、嫉妒煩惱所使。這樣子只是作自破壞而已,你怎麼還拿這樣的貪嫉之心來跟天眾共相戰伐呢?)非法是不能破壞如法的。我不給你作諸衰惱,你們為什麼數次惱亂天眾?”這是天眾對他們的教誡。


雖作此說,然阿修羅,猶复馳奔走趣天眾。時鬘持天,告婆修吉、德叉迦等諸龍王曰:今此勇健阿修羅王,以憍慢故,自恃己力,猶不調伏。汝今可於阿修羅上降澍大火,令彼失力,破壞還退。

雖然這樣說,但阿修羅們根本聽不進去,他們被貪嫉煩惱所控制,不由自主地還是向前馳奔,要跟天眾拼奪。當時,鬘持天告訴婆修吉、德叉迦等的龍王說:“現在這個勇健阿修羅王以驕慢的緣故,恃仗自己有力量,還是不得調伏。你現在可以在阿修羅軍的上空降澍大火,使得他們失去力量,破壞逃退。”


時婆修吉,聞是語已,即於空中,雨大猛火,燒缽摩梯諸惡龍等。复疾走趣勇健阿修羅上,放大熾電,霹靂猛火,雨阿修羅軍。

當時,婆修吉諸龍王聽到這話以後,就在上空雨下大猛火,來燒缽摩梯等的惡龍等。然後又速疾馳奔,前往勇健阿修羅王的上空,放下巨大的熾電、霹靂猛火,這樣的天火雨墮阿修羅軍。


時阿修羅王,被龍火已,生大嗔恚。手擎大石,廣八百里,擲鬘持天。時迦留天,見是事已,即雨大火,燒滅此山。是時勇健阿修羅王,見山被燒,即失威力,告諸天曰:此山已燃,我當更以大山擲汝身上。爾時勇健阿修羅王,手擎大山,复欲擲天。時諸天眾,告阿修羅言:汝既無法,而作非法,不能壞我。我住正法,汝住非法。諸天如是,毀呰阿修羅王。

當時,勇健阿修羅王被龍火燒了以後,大發雷霆,這樣以大的嗔心,手裡拿著方圓八百里的大石山,拋擲鬘持天。當時,迦留天見此情形後,就雨下大火,燒滅那座巨山。當時,勇健阿修羅王見山被燒,失掉威力,告訴諸天說:“這個山已經燃燒了,我要再以大山扔到你們身上!”當時,勇健阿修羅王手擎大山,又想擲天。當時,天眾們告訴阿修羅王說:“你既然沒法,而作非法,是不能破壞我們的。我們住正法,你們住非法。”諸天如是批評阿修羅王。


是時羅睺阿修羅王,聞是語已,將諸軍眾,疾走向天。天眾見已,皆亦馳赴,欲與阿修羅,交陣大戰。以諸兵刃,種種刀戟戈矛箭槊,互相攻伐。

當時,羅睺阿修羅王聽到此話以後,帶領軍眾,速疾奔馳向天。天眾見後,也向著修羅而來,想和阿修羅短兵交接,作一場大戰。他們以各種的兵刃,種種刀、戟、戈、矛、箭、槊,互相戰伐。


天說法已,誠心憶念,歸命三寶,直趣阿修羅軍。天眾既至,阿修羅軍,皆悉退散,為百千分,欲向海下。

天說法以後,誠心憶念,歸命三寶,這樣有正法的力量而直趣阿修羅軍。天眾到來的時候,阿修羅軍都紛紛地潰散而逃。他們的大軍分成了百千分,就想逃往海下。


非法惡龍,缽摩梯等,語阿修羅言:勿怖勿怖,汝今舍我,欲何所至?德叉迦、婆修吉諸龍王等,我能遮之。汝當獨與諸天共鬥,破諸天眾。汝若畏者,汝本何故自出宮城來至於此?汝不自審力之強弱,何故乃與諸天作怨?若汝舍怨,還本宮城,我等龍眾,為何所趣?德叉迦、婆修吉是吾怨家,我何所趣?

非法惡龍缽摩梯等對阿修羅們說:“別怕!別怕!你現在舍開我,想到哪裡去?德叉迦、婆修吉諸龍王等,我們能擋退他,你應當獨自跟諸天戰鬥,破敗天眾。你現在害怕的話,你原本為什麼自己行出宮城,來到這裡?你不自審自己力量的強弱,為什麼還要跟諸天作怨?你現在舍開怨敵,逃回宮城,我們龍等要跑到哪裡去啊?德叉迦、婆修吉是我們的怨家,我們要到哪裡去啊?”


時阿修羅,聞是語已,復還天所,與天共鬥。時諸惡龍,不能遮彼如法龍眾。阿修羅軍,尋復退散,還歸海下,入本宮城。

惡龍這麼一說,當時阿修羅軍又鼓起了氣,重新返回天眾所在之處,與天共戰。當時,諸惡龍沒法遮擋如法龍眾的力量。阿修羅軍不久又潰逃而散,逃歸海下,返回老家。



四、第四段戰爭情形

時阿修羅,見其軍眾如是破已,遣阿修羅,向第三地花鬘阿修羅所,白言:大王,速起速起,天眾力勝,破壞一切阿修羅軍,分散四趣,逃避迸走。大王久已與天共戰,得大名稱。今亦如是,當起厲意,破諸天眾。王若去者,帝釋天王,不得為敵,況余天眾。

當時,阿修羅王見軍眾這樣破敗後,派遣阿修羅使者到那第三地花鬘阿修羅王處,啟白說:“大王,速疾起身!速疾起兵!天眾力量強勝,破壞一切阿修羅軍,四散潰逃。大王曾與天眾長久戰爭,得大名稱,現在也是如此,應當發起大心,破諸天眾。大王如果去,帝釋天王都不能為敵,何況其余天眾。”


是時花鬘阿修羅王,聞是語已,思惟籌量。即與無量億阿修羅眾,而自圍繞。以種種器仗,刀戟鉾槊,牢自莊嚴,往詣戰場。大聲震吼,聲滿十方。

這時,花鬘阿修羅王聽到這番讚歎後,他也在心裡思惟籌量。決定後,就在無量億阿修羅眾的圍繞下,以種種器仗——刀、戟、鉾、槊戒備莊嚴,全副武裝,前往戰場。當時,阿修羅軍眾非常地多,大聲震吼,聲音充滿十方。


時羅睺阿修羅王,見是事已,語勇健阿修羅言:花鬘阿修羅王,今來向此,益我威力,破諸天眾。汝今可回,汝今可回。花鬘阿修羅來,我今大力。軍眾聞已,還詣戰場,欲與天鬥。

當時,羅睺阿修羅王見到援兵來了,就對勇健阿修羅王說:“花鬘阿修羅王現在往這裡來了,助長我的威力,能破壞天眾,你現在可以回去,你現在可以回去。花鬘阿修羅王來了,我現在具有大力量!”當時,諸阿修羅軍眾聽後,再次回到戰場,想和天決一死戰。


時四大天王,語阿修羅言:汝畜生法,天數破汝,而復還回。汝愚癡心,自失軍眾。說是語已,向阿修羅眾,速疾馳走。

當時,四大天王對阿修羅眾說:“你們行畜生法,天數數戰敗了你們,卻還要回來。你以愚癡心,自己喪失軍眾,自招滅亡。”這樣說後,向阿修羅眾速疾奔馳。


花鬘阿修羅,見諸天來,告其軍眾:汝等阿修羅,勿怖勿畏,與天共戰。何故聚住?破彼天眾,莫生怯弱,以有我故,汝何所畏?獨我一身,能壞諸天。何況勇健阿修羅王,為我朋侶。師子兒羅睺阿修羅王,為我同伴。汝等鬥戰,莫生怖畏,莫生怖畏。增長威力,破彼諸天,令阿修羅增長得勝。奮怒大力,與之共戰。

當時,花鬘阿修羅王見天眾前來,就告訴軍眾:“你們阿修羅不要害怕!跟天共同戰陣。何故聚在這裡?應當去擊敗天眾,不要生怯畏之心!有我在,你們怕什麼?我一個人都可以摧破天眾,何況有勇健阿修羅王做我朋侶,師子兒羅睺阿修羅王做我同伴。你們鬥戰,不要畏懼!不要畏懼!增長自己的勢力,破壞天眾,使阿修羅增長得勝。奮發起來吧!發起大力量吧!跟天眾共戰。”


時花鬘阿修羅,如是敕已,即與諸阿修羅,往詣鬘持天,常恣意天,迦留足天,三箜篌天。所住之處,毗琉璃地,周遍嚴飾。心生喜悅,而作是說:我等不須三十三天,帝釋天王,能數數壞阿修羅軍。以法力故,以法為伴。

當時,花鬘阿修羅王這樣敕令後,就和諸阿修羅眾往詣鬘持天、常恣意天、迦留足天、三箜篌天。

這些諸天所住之處,有周遍嚴飾的琉璃之地。天眾心生喜悅,這樣說:“我們不需要三十三天帝釋天王,就能數數地戰敗阿修羅軍,以法力故,以法為伴(我們心中是以法為伴的緣故,有法的力量,能擊敗阿修羅軍)。”


時阿修羅處在大海,遍於海上,欲與天鬥,集在大海。是時諸天,見阿修羅大眾集已,各共議曰:一切第三地,花鬘阿修羅,宿大力者,今皆來集。說是語已,阿修羅眾,皆至其所。

當時,阿修羅軍處在大海當中,海面上滿滿的都是,想跟天人戰鬥,他們就雲集在大海當中。當時,諸天見到阿修羅大眾集合後,各自共同這樣商議:“一切第三地的阿修羅,花鬘阿修羅王,宿來具有大力量,現在都前來雲集。”這樣說後,阿修羅眾都到了天人處所。


時天見已,即告阿修羅曰:虛來至此,望壞天眾。我有大力,何以故?閻浮提人,隨順法行,孝養父母,供養沙門婆羅門。喜樂善法,修行善法,命終生天。是故我今,勝於汝等,有大力勢,第一無比。我等如法,順法修行,不惱汝等。汝行非法,惱亂我等。

天眾代表正義的一方,他們見到阿修羅軍後,就正告他們:“你們虛來一場,你們妄想破壞天眾。我有大力量,什麼緣故?閻浮提人隨順正法而行,孝養父母,供養沙門、婆羅門,喜樂正法,修行善法,命終生天的緣故。我們現在正法的勢力勝過你們,具有大力勢,第一無比。我們是如法的,順法修行的,沒有惱亂你們。你們是行非法的,惱亂我們。”


時阿修羅,聞是語已,不受天語,即與天鬥。時諸天等,從其所住,滿虛空中,從空而下,欲破阿修羅軍。兩軍交戰,聲震大海。魚鱉黿鼉,摩竭大魚,那迦錯魚,心皆大怖,散為百分,或百千分。天等大斗,雨諸器仗,矛槊刀戟。天與阿修羅,如是大戰。

當時,阿修羅們聽到這個話後,不接受天人的告語,當即和天鬥戰。當時,諸天等就從他們所住之處飛臨到虛空當中,從空而下,想擊破阿修羅軍。兩軍交戰,聲音震響大海。那些魚、鱉、黿、鼉、摩竭大魚、那迦錯魚等,都生起極大恐怖之心,散成一百分或者百千分。天等大戰,降下器仗雨——矛、槊、刀、戟等。天和阿修羅這樣發生了大戰。


時花鬘阿修羅王,告諸天曰:前軍鬥戰,我時未至,令汝破之。我今至此,當摧汝眾。獨我一身,能伏帝釋,何況汝等四天王眾?是故我能破汝天眾。說是語已,即向鬘持天。

當時,花鬘阿修羅王告訴諸天說:“上次兩軍大戰我沒來,使你們得了便宜,我現在到這裡了,要摧破你們!我一個人都能勝伏帝釋天王,何況你們小小的四大天王的天眾?所以,我能破你們天眾,等著瞧吧!”說完以後,他就趣向鬘持天。


時迦留天,見其來已,即向花鬘阿修羅所。時阿修羅,欲破其軍,於大海邊,拔取大石。方四百里,或三百里,或二百里,或一百里,或一由旬。大火熾燃,欲以此山擲迦留天。

當時,迦留天眾見到花鬘阿修羅王率軍而來,也向他們過去。當時阿修羅想戰破天眾,在大海邊拔取大石,有方圓四百里的、三百里的、兩百里的、一百里的,或者一由旬的等等。他們拿著這些大火熾燃的巨山,擲向迦留天。


時天見之,即歸三寶,思惟念法,以箭射之。碎如沙末,墮大海中。

當時天眾見後,當即歸依三寶,思惟念法,以箭射石。那些巨石像粉末一樣碎掉,掉入大海當中。


時阿修羅,見事無功,即取大戟,與迦留天,對敵共戰。天既見已,於虛空中,雨金剛雹,碎其刀戟。阿修羅軍,皆悉散壞。

當時,阿修羅眾見到扔巨石沒有功效,就取來大戟和迦留天短兵相接,進行戰鬥。天眾見了後,在虛空中降下金剛雹雨,碎掉了他們的刀戟,第三地阿修羅軍全數敗散。


時勇健阿修羅王,复走往趣常恣意天,欲共鬥戰。取大圍山,名波利佉,廣五百由旬,告諸天曰:我今破汝,一切諸天,令汝天眾至閻羅王所。說是語已,直向常恣意天。

當時,勇健阿修羅王再次奔走,前往常恣意天,想共同戰鬥。他取來名叫“波利佉”、長寬五百由旬的大圍山,告訴天眾說:“我現在破你們一切諸天,讓你們天眾全數到閻羅王那裡去報到!”這樣說後,直接擲向常恣意天。


時護世天,見是事已,接取圍山,以打阿修羅胸。即時破壞,走入海下,還本住處。

當時,護世諸天見此情形後,迅速接取了大圍山,反打在勇健阿修羅王的胸部。阿修羅王當時就破敗,奔入海下,回到老家。


時諸軍眾,見阿修羅退,陀摩睺阿修羅軍,皆亦散走。困乏垂死,還入本處。

當時,阿修羅眾見到勇健阿修羅王敗退,第二地陀摩睺阿修羅軍也都散走。他們疲乏困頓,即將死亡,回入本處。


時羅睺阿修羅,及其軍眾,复疾往趣三箜篌天,自以己力,欲與鬥戰。諸天見已,於羅睺阿修羅上,雨大猛火,燒阿修羅軍。阿修羅王,及其軍眾,退走散壞,還歸海下。

當時,羅睺阿修羅王和他的軍眾,又速疾地奔往三箜篌天處,以自己的力量想和他們共戰。諸天見後,在羅睺阿修羅王的上空雨下大猛火,焚燒阿修羅的軍眾。羅睺阿修羅王和他的第一地軍眾敗退散壞,還歸海下。


是時諸天,見阿修羅軍皆悉退散,心大歡喜。阿修羅王,憂慼愁惱,丈夫之力,皆悉散壞。還走水下,從門而入,欲求救護,求歸依處。

當時,諸天見到三地阿修羅的軍隊都敗退散開,生大歡喜。諸阿修羅王憂愁苦惱,丈夫的氣力全數散壞,返回奔走水下,從門進去,想尋求救護,求歸依處。


時諸天眾,知阿修羅悉入水下,還本山頂,住毗琉璃山。恐阿修羅復來至此。何以故?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缽呵娑,於阿修羅中,最為大力,第一最勝,能救一切諸阿修羅,猶未來此。彼若破壞,一切阿修羅皆悉破壞。說是語已,皆大歡喜,氣力增長。皆共遙視阿修羅軍,決意欲戰。

當時,諸天眾知道阿修羅軍全數回入水下,就返回本山之頂,安住於毗琉璃山。他們這樣說:“恐怕阿修羅還會來這裡。什麼緣故?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缽呵娑,在阿修羅當中是力量最大的,屬於最強悍的,能救一切阿修羅軍,他還沒到這裡。如果戰敗了他,那一切阿修羅軍全數就戰敗了!”這樣說後,天眾皆大歡喜,氣力增長,都站在山頂之上,遙望阿修羅軍,決心要跟他一決勝負。


時婆修吉、德叉迦法行龍王,破缽摩梯等,被傷殘餘,還入戲樂城。望缽呵娑阿修羅王,破壞諸天,救護我等。若不能壞,天還得勝,天眾增長。如是阿修羅,伴惡龍王,缽摩梯等,愁毒苦惱,住本城中。阿修羅軍,亦復如是,愁憂苦惱,住於本處。

當時,婆修吉、德叉迦法行龍王,破敗了缽摩梯等惡行龍王,這些惡龍眾等被擊傷,殘餘者回入了戲樂城,希望缽呵娑阿修羅王能戰敗諸天,救護我們。如果不能戰敗,天得勝的話,天眾增長。像這樣,三位阿修羅王伴著惡龍王缽摩梯等,愁毒苦惱,住在本城當中。三地阿修羅軍也是如此,愁毒苦惱,住在本處當中。

如理思惟

畜生性就是不知取捨。憑著一股自我意氣,為著自我的尊嚴,不顧天理善道。天和修羅不一樣,一是順法,一是背法。所謂順法,就是當善心已經萌動的時候,開始會明白有個天理,那這樣就知道什麼是自損損他,什麼是自利利他,會有這樣一個認識。小到是放縱私慾還是克制私慾上面都會認識,前者招來大患,後者得到利益,那麼這樣他自然會行取捨。畜生性就是愚蒙,根本點上不知取捨,不知天理,而放縱人欲。

就像修羅實際是一種我執氣氛配著愚蒙,主要是驕慢和鬥爭的習性。天人是遵從道德,所以時時念法,也就是十善的天法。修羅憑競爭,憑著一股意氣,當然自我不甘屈服,不能容忍天人的神通威德,恃仗自己有一些能力,就必定要打拼,因此他不是順法,而是順著人欲。

把握這個要點後再去看經文。譬如天人呵責阿修羅行畜生法,或者不知羞恥,非理來惱亂天人,或者一旦說一點讓自我感覺高大的話,馬上就開始行動等等。就像這些,都是畜生性愚蒙、不知天理的表現。而且敗了以後,還是要繼續來打,當自我感覺還是可以的時候,就必須拼鬥到底的。這都是不知取捨,不知要順到善道。這裡所謂的“念法”,就是指十善的法道。阿修羅愚癡,對於這個基本的善法沒有信心。正如他們往世修福時沒有真正的信心,不相信因果律,不起世間正見,這樣到了這一世的果報位時,還是這種習性的等流,這個就是釀成修羅戰爭之苦的根源。

關鍵要看到天理人欲,天理上相不相信有這樣的理,如果相信,就不敢順著自心的意思來走的;而修羅處處都是按自己的意思做,其實他是一個自我意志、自我尊嚴極度的表現。那種一出來就是“我很好的!”就可以幹;“我絕不服輸!”再幹;“我不可能不如他的!”就像這樣,自我它自己鼓氣,處在一種很好的感覺當中。自我有個意志,有個發號者,從始至終都是這套系統在運作。從中可見集諦的堅固,可以看到修羅身上深重的苦相。



正法念處經卷第二十一

畜生品第五之四

爾時,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聞第三地花鬘阿修羅王,勇健阿修羅王,羅睺阿修羅王,被破失力。時有阿修羅,語缽呵娑言:軍眾破壞,無能救者,唯汝有力,能護彼軍。缽呵娑言:汝速看彼三阿修羅王,今在何處?阿修羅言:今者悉為諸天所破,還歸水底,住於門下,皆失勢力。遙歸大王,娑羅呵娑,欲求救護,望助其力。羞慚愧恥,於門下住,不得入城。

當時,阿修羅陣營裡最大的大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缽呵娑,聽說三地的阿修羅王,所謂的花鬘阿修羅王、勇健阿修羅王、羅睺阿修羅王,全部被擊敗,失掉力量。當時有阿修羅對大王缽呵娑說:“阿修羅軍眾被打得一塌糊塗,沒有能救護的,唯獨您有威力,能護衛彼軍。”

缽呵娑說:“你快點去看看那三個阿修羅王,現在在什麼地方?”

阿修羅說:“現在都被天人擊敗,退回在水底,就待在門下,都喪失了勢力。遠遠處要歸投大王娑羅呵娑,想求救護,希望助他們一臂之力。他們羞恥難當,在門下安住,不能進城。”


時毗摩質多羅缽呵娑,聞是語已,語阿修羅言:阿修羅等,與天共戰,釋迦天主,在中不耶?

(“釋迦天主”指三十三天的天王。)

那時,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缽呵娑聽到這話以後,對傳信的阿修羅說:“阿修羅等和天戰爭,釋迦天主在裡面嗎?”


阿修羅言:未曾來也。

阿修羅說:“釋迦天主沒有來過。”


時缽呵娑,聞是語已,即大嗔恚,眼赤如血。奮其身力,視阿修羅,作如是言:唯四天王,破壞三地,諸阿修羅,令失勢力。阿修羅軍,無所能為,為彼一天之所破壞。我今當往破一切天。

當時,缽呵娑聽到這話以後,即大嗔恚,眼睛紅得像血一樣,奮發身力,看著阿修羅,這樣說道:“只是個四大天王,就破壞了三地的阿修羅軍,使得喪盡勢力。阿修羅的軍隊真是無能,被他一個天就擊破了,我現在要前往破他一切天!”

他還是很驕慢的,說“你們這些全是窩囊廢,一個天就把你們擊敗了,我一個人上去,一切天都要擊敗的!”


時缽呵娑阿修羅王,作是語已,諸阿修羅,皆有威力。阿修羅王,敕諸軍眾:速疾擊鼓,我欲自出,擊彼天眾,令其破壞,衰惱喪滅。及帝釋王,我獨能破。天今破壞阿修羅眾,我不能忍。若無我者,得言諸天有大勢力。我今猶存,云何諸天能有大力,慾望奪我阿修羅女?

當時,缽呵娑阿修羅王這樣說後,諸阿修羅們都具有了大威力。阿修羅王敕令軍眾:“速疾擊鼓,我要親自出去擊破天眾,讓他們衰惱喪滅。乃至那個帝釋天王,我單獨一個人就能擊破他。天現在擊敗了阿修羅軍眾,我忍無可忍!如果沒有我,可以說諸天有大威力,我現在還存在,怎麼諸天能有大力量,想奪我阿修羅女呢?”


毗摩質多羅缽呵娑,說此語已,擊大戰鼓,告諸軍眾:速疾莊嚴,我今欲往攻彼天眾,令阿修羅眾,皆得增長。

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缽呵娑說了這個話後,擊著大戰鼓,告令軍眾:“速疾嚴備,全副武裝,我現在要親自前往,擊破天眾,讓阿修羅眾得以增長!”


如是敕已,即自發起百千輪殿。無量千億阿修羅軍,光明如日。始發起時,一切大地山河,乾陀羅山,須彌山王,皆悉大動。乃至善見城,天善法堂,釋迦天主所坐之處,動搖不定。

這樣說後,阿修羅王自己發起有百千輪子的寶殿,無量千億的阿修羅軍隊,如同太陽一般光明燦爛。才發起的時候,勢力非常地大,在這個世間的一切大地山河,乾陀羅山、須彌山王,都普皆大動。乃至一直到天上的善見城中,天的善法堂上,帝釋天主所坐的寶座,都動搖不定。


時天帝釋,作是思惟:我座搖動。阿修羅王,必與天鬥,是故令我坐處傾動。

當時,天帝釋這樣思惟:今天怎麼寶座搖動呢?一定是阿修羅王要和天人鬥戰了,所以使得我的坐處都動搖起來。


時天帝釋,告諸天曰:若毗摩質多羅阿修羅起,則園林、山谷、須彌山王,皆悉大動。汝等三十三天,速疾莊嚴,阿修羅來。毗摩質多羅缽呵娑阿修羅王,發起欲來,破壞天眾。我今亦自乘伊羅婆那像,及諸天眾,共詣鬥處。何以故?我不見天眾,能與此缽呵娑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共戰。

當時,天帝釋告訴天眾說:“假使毗摩質多羅阿修羅起師,那園林、山谷、須彌山王都要有大的震動。你們三十三天,快點戒備莊嚴,配好武器,阿修羅軍隊來了。毗摩質多羅缽呵娑阿修羅王發起戰事,欲來破壞天眾。我現在也親自乘著伊羅婆那像,和天眾一起,共同前往戰場。什麼緣故?我沒見到任何天眾能跟這一個缽呵娑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共同戰爭,因此我要親臨戰場。”


時天帝釋,說是語已,善見城中,善法堂上,一切天眾,一一天宮所住之處,皆悉敕令。出善見城,往趣毗摩質多羅缽呵娑,戰鬥之處。

當時,天帝釋這樣說以後,在那善見城中,善法堂上,一切天眾,每一個天宮所在的地方,普皆傳令。當時在整個的天界裡面,傳來要開始應戰的敕令,因此,整個的就變成臨行前的一種氣氛。天眾們紛紛地出善見城,前往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缽呵娑的戰爭之處。


天眾聞已,即入質多羅林,取種種器仗。此質多羅林,一切戰具,皆悉備有。時彼天眾,或百或千,或千億萬億,疾入彼林,皆取戰具。聲震躁擾,如海潮聲。逼迫隘疾,揚塵滿空。

當時,天眾聽到戰爭的消息後,都速疾進入質多羅林,取出各種的器仗。這個質多羅林是天人的兵器庫,一切的戰爭用具應有盡有。當時這些天眾,或者一百人,或者一千人,或者千億、萬億人,各種的團體疾速地進入此林,都取了相應的兵器。當時,聲音震動躁擾,就像海潮音一樣,一陣一陣的。而且,整個天人的環境裡顯得逼迫、隘窄,虛空中滿滿都是塵土飛揚。


如是大眾,或有行空,有行山脊,有行山谷。周圍大陣,無空缺處。復有諸天,遊戲林間,聞擊鼓聲,走趣質多羅林。舍於欲樂,取眾戰具。百百千千億億萬眾,一切諸天,皆共瞻仰帝釋天王。

如是,大眾有的在虛空中飛行,有的在山脊中奔走,有的在山谷裡穿行。周圍都是天人,各種的戰備,沒有空缺的地方,一團一團,一隊一隊。還有很多諸天正在林間遊戲時,聞到擊鼓的宣令聲,都紛紛地奔向質多羅林,舍開正在享受的慾樂,取了各種的兵器。百百千千億億萬眾,一切諸天都共同瞻仰他們的總司令帝釋天王。


時天帝釋,見是天眾,皆大歡喜,坐眾寶殿。其殿嚴麗,七寶莊嚴。或以光寶,而為嚴飾;或有金色,以為莊嚴;或毗琉璃,或以頗梨,或以車𤦲 ,或以迦羅,種種大寶,以為莊嚴;或種種摩尼,以為莊嚴。寶網羅絡,懸眾寶鈴,端嚴殊妙。如業果報,得此勝殿。其身光明,威德赫焰。位次相比,間不容人。或有住於須彌山峰,側滿充遍,有住空中,百百千千,皆共瞻視釋迦天王。伺待天主,與阿修羅王共戰。各各籌量,設諸方便。

當時,天帝釋見到這些天眾,都是起非常興奮歡喜的心,坐在眾多的寶殿上。那些寶殿莊嚴綺麗,以金銀等七寶作為嚴飾。有些以光明寶來作嚴飾,有些以金色作為莊嚴,還有藍色的毗琉璃,或者白色的頗梨,或者車𤦲,或者迦羅,種種眾寶作為莊嚴,千姿百態,無奇不有。或者以種種的摩尼寶作為莊嚴。上面交錯覆蓋著寶網,網上懸掛眾多寶鈴,端嚴殊妙。如同天人從前所行的善業那樣,獲得這種果報,得到殊勝的宮殿。天人身體的光明非常顯赫,具足威德。

天人的社會非常有次序的,位次相比。他們顯現上一隊一隊、一個位一個位的這樣排列,中間緊密得不能容人。或者,有些天人站立在須彌山峰上​​,整個山峰裡面一片一片,像雲層籠罩那樣的,到處都是天人;有些住在空中,百百千千,一團一團的,都共同瞻仰帝釋天主。在旁邊侍衛,等待天主發令,將與阿修羅王共一血戰。他們各自都在心裡籌量,這場戰爭應設立何種方便。


時天帝釋,告禦臣曰:賢士,汝往告彼伊羅婆那六頭白象,具足一切大龍功德。我乘此象,摧阿修羅。

當時,天帝釋告訴禦臣說:“賢士,你去告訴那伊羅婆那六頭白象,具足一切大龍的功德者,我將乘著這個寶象,摧敗阿修羅軍。”


是時禦臣,受天主教,即向如意蓮華池所。時伊羅婆那六頭白象,與眾群象,遊戲池中。

當時,禦臣受天王教令,隨即就前往如意蓮花池的處所。當時,伊羅婆那六頭白象,正和群像一起在池中游戲,逍遙快樂,它不知道戰爭即將發起。


爾時侍臣,告象子曰:天主釋迦,欲乘寶象摧阿修羅。象子聞已,即告寶象。伊羅婆那,聞其所說,即共守者,詣禦臣所。到善法堂,侍臣即入,白天帝釋:天王當知,第一寶象,今已來至。

當時,侍臣就告訴象子說:“天主釋迦想乘寶象摧伏阿修羅軍。”象子聽了後就告訴寶象。伊羅婆那聽到這個教令,就和守者一起到禦臣那裡。他們共同來到善法堂,侍臣進了堂中,啟白天帝釋說:“天王,要知道,第一寶像已經來到。”


時天帝釋,即以憶念,化此寶象,令有百頭,面貌清淨,離諸塵垢。其一一頭,皆有十牙,皆悉鮮白。一一牙端,有十華池。一一池中,有千蓮華。一一蓮華,有十華台。一一華台,有百華葉。一一葉中,有百玉女。以五音樂,歌舞嬉戲,出美妙音,無以為比。

當時,天帝釋就以憶念的力量,使得此寶象發生變化,出現了一百個頭,面貌清淨,遠離塵垢。而每一個像頭上都出十個像牙,悉皆鮮白。每一個像牙的牙端出現了十個花池,每一個花池裡有一千朵蓮花,每一朵蓮花上又出現十個花台,每一個花台上都有一百花葉,每一片花葉中都有一百玉女,以五音樂歌舞嬉戲,發出美妙的音聲,無與倫比。


如是伊羅婆那,殊勝寶象,帝釋天王之所變化。其身廣大,一千由旬,其色鮮潔,純白無比。帝釋乘之,欲破阿修羅軍。

像這樣,伊羅婆那殊勝寶象,由帝釋天王念力使它發生這樣的變化。身體極其廣大,達到一千由旬。以四十里計一由旬的話,那也是方圓四萬里,比現在的航空母艦不知道要大多少了。這個像王色澤鮮潔,無與倫比地純一潔白。帝釋天王就乘在這個寶像上,想要擊破阿修羅軍。


種種伎樂,或有歌舞,或有戲笑,或嘯或吼,或有叫喚。光明威德,端嚴殊妙,出善見城。

當天王出陣的時候,響起了各種的伎樂,侍臣們有的唱著歌,有的跳著舞,有的做各種戲笑,還有的發出嘯吼聲,又有叫喚聲。光明威德,端嚴殊妙,由此就出了善見城。


諸天見已,各乘種種異色寶殿。種種器仗,以自莊嚴。種種伎樂,歌舞戲笑,喑噎出聲,歡喜悅樂。見帝釋王,喜悅倍前。

當時,諸天見到天王出城後,各自乘著種種不同顏色的寶殿,持著種種兵器作為莊嚴。各種的音樂之聲、歌舞戲笑之景,喑噎出聲,歡喜悅樂。見到帝釋天王,出現超過前面的喜悅。


時天帝釋,端坐寶象,王處其中,大功德力之所集成。無量天眾,周匝圍繞,端嚴無比。種種天眾,皆共圍繞。

當時,天帝釋端坐在寶像上面,顯出大功德力所集成的威德之相。無量天眾圍繞著天帝釋,端嚴無比。各種各類的天眾都共同圍繞著帝釋天王。


三十三天王,其明勝於百千日光,滿虛空中。眾伎樂音,充塞遍滿。二萬由旬,從上而下,詣阿修羅鬥戰之處。

三十三天的天王,他的光明超過百千日月合集的光耀,那種光明遍滿了整個虛空。而與之伴隨的是各種的伎樂音聲,充塞遍滿。他從兩萬由旬的高處直接下來,前往阿修羅的戰爭之處。


爾時護世四大天王,發聲大叫,上升虛空,往詣天帝釋。即於空中,遇天帝釋,白言:天王,毗摩質多羅缽呵娑,欲伐諸天。一切大海,擾亂不定。百千眾山,皆悉動搖。阿修羅眾,奮武遊戲,出大怖聲。大海魚鱉及小龍子,皆失身力。小羅剎鬼,毘舍遮鬼,無量眾生,喪失身命。婆羅摩悌,非法惡龍,歡喜踴躍,吼如雷震。婆修吉、德叉迦等,法行龍王,愁悴自守。毗摩質多阿修羅王,從水下出。六萬真金,須彌樓山,悉皆震動。一切眾生,心皆怯弱。鬘持天,常恣意天,迦留足天,三箜篌天,心皆惶怖,怯弱不安,遣我來至大天王所。天王,當作何等方便?如是我已破彼三地阿修羅軍,羅睺阿修羅王,花鬘阿修羅王,勇健阿修羅王,百千共戰,悉已破壞。

當時,護世四大天王發聲大叫,直接上升到虛空,前來迎接天帝釋。就在空中遇到帝釋天王,這樣啟白道:“天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缽呵娑想要征伐諸天。太可怕了,一切大海擾動不定,百千群山皆悉動搖,阿修羅的軍眾奮武遊戲,發出極大恐怖的音聲。大海裡魚、鱉以及小龍子們都喪失了身力,小羅剎鬼、毘舍遮鬼,無量眾生都喪失了身命。婆羅摩悌非法惡龍歡喜踴躍,發出像雷震般的吼聲,而婆修吉、德叉迦等的法行龍王,憂愁憔悴而自守。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從水下出的時候,六萬真金山、須彌山王悉皆震動,一切眾生心都非常地怯弱膽小。鬘持天、常恣意天、迦留足天、三箜篌天心裡都惶怖不安,心非常地怯弱,派我來到大天王處。天王,應作何種方便?如是我等已經擊破了三地阿修羅軍,跟羅睺阿修羅王、花鬘阿修羅王、勇健阿修羅王,經過百千次地共同戰鬥,都已經戰敗了他們。”


帝釋聞已,告護世言:我已先知,毗摩質多羅缽呵娑,起欲惱天。我今欲下,摧破阿修羅軍,救護諸天。我為法護,為法所救。修行於法,法為勝幢。求法樂法,不樂非法。我以如是功德,能破彼軍。我則得勝,無勝我者,莫生怖畏。我今將大軍眾,到阿修羅所,莫生怯弱。

當時,帝釋聽後告慰護世天王說:“我之前已經知道,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缽呵娑想要惱害天人。我現在要親自下去摧破阿修羅軍,救護諸天。我為法所護,為法所救,修行於法,法是勝幢,求法樂法,不樂非法。我以如是依法的功德,能擊破阿修羅的軍眾。我一定得勝,沒有勝過我的,不要怯弱,不要生怖畏。我現在帶領三十三天的軍眾到阿修羅處,不要生怯弱。”


所以者何?閻浮提人,孝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耆舊長宿。知恩報恩,順法修行。守護正法,喜樂正法,信奉正法。供養沙門,知業果報。於六齋日,齋戒自守,布施持戒,修福習智。我常憶念,順法修行,受行法戒。彼阿修羅,無有法行。是故於彼阿修羅所,無少畏心。

“為什麼不要生怯弱呢?因為正法的力量強盛。閻浮提世界的人,如果孝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耆舊長輩,知恩報恩,順法修行,守護正法,喜樂正法,信奉正法,供養沙門,了知業果,在六齋日持齋戒自守,布施持戒,修習福智,如果人間的人類這樣順法而行,會增長天眾的勢力。我常常憶念要順法而修行,受行法戒,那阿修羅沒有正法之行,因此,正法一定勝過非法。所以,對於阿修羅處,不要有少許怖畏之心。”


時天帝釋,說是語已,往詣毗琉璃山頂,四天王天所住之處。時天帝釋,見四天王,告諸天眾:此護世四天,來集此處,欲破阿修羅軍。時護世天,白帝釋言:此諸天眾,天王所攝,天王所護,依止天王,不畏阿修羅及其軍眾。如是說已,時三十三天,皆大歡喜,贊天王言:天王常勝,天眾常勝。

當時,天帝釋這樣說後,前往毗琉璃山的山頂處,四天王天所住的處所。當時,天帝釋見了四大天王,告訴三十三天的天眾說:“這護世四天集中在這裡,想擊破阿修羅軍。”當時,護世天王對天帝釋說:“三十三天的天眾都是天王您所攝持的,都是天王您所護佑的,他們全數都依止天王,不畏懼阿修羅以及他們的軍眾。”這樣說後,當時,三十三天所有的軍眾都生起大歡喜心,一致對著三十三天的天王讚歎說:“天王常勝!天眾常勝!”這樣的聲音充滿虛空。


既讚歎已,到四天王所。時天帝釋,所將天眾,無量百千宮殿圍繞。乘伊羅婆那大白象王,如上所說,其身殊妙。七寶光焰,赫若電光,滿虛空中。無量音樂,震吼之聲,充滿十方。百千天眾,歡喜圍繞,住須彌山。乾闥婆眾,莊嚴諸天,仙聖歌頌,無比讚歎,共相娛樂。自善業果,受第一樂。時四天等,見帝釋下,皆大歡喜。

這樣讚歎以後,都到了四天王天那裡。當時,天帝釋帶領的天眾,各自乘著雜色寶殿,數不清數目那麼多的百千宮殿圍繞著天王。天王坐在最有派頭的伊羅婆那大白象王上,就像上面所說,身體殊妙,有金銀琉璃等的七寶光焰,顯赫得就像大電光一樣,充滿了虛空。還有無量的音樂震吼,聲音充滿十方,百千天眾歡喜圍繞。當時,三十三天的天眾就住在須彌山上。天上的音樂班子,以樂神乾闥婆眾莊嚴的諸天們,他們開始奏樂,各種仙聖的歌頌,無與倫比的讚嘆,天人們在戰爭之前這樣子共相娛樂。這也是由於他們自身善業的果報,享受第一快樂。四王天等見到天帝釋都下來了,他們都非常地歡喜。


時天帝釋,告四天言:我今至此,欲破阿修羅。勿怖勿怖,諸天大眾,悉集來此。時四天眾,聞已歡喜,白言:天王,我已獨能破阿修羅,況天王來。大眾皆集,我依天王,於阿修羅,無少畏心。說是語已,即繞帝釋,於一面住。觀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睺阿修羅王,勇健阿修羅王,花鬘阿修羅王軍。身著諸天金剛鎧甲,手執種種兵刃武器,欲摧阿修羅軍。心念不息,住種種寶莊嚴殿上。

當時,天帝釋告訴鬘持天、常恣意天等的四天說:“我現在降臨此地,想擊破阿修羅軍,你們不要害怕,諸天大眾悉數雲集來此。”當時,四天的天眾們聽後歡喜,啟白說:“天王,我們獨自就能擊破阿修羅軍,何況天王前來?大眾都來了,我們依止天王,對阿修羅沒有一點害怕的心。”這樣說後,圍繞天王在一面站立,觀察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睺阿修羅王、勇健阿修羅王、花鬘阿修羅王四個大王所領的阿修羅軍隊。天人們都著著諸天的金剛鎧甲,手裡持著種種兵刃武器,想擊敗阿修羅軍。當時,天眾躍躍欲試的心沒有止息,都住在種種的妙寶莊嚴的寶殿之上。


法行龍王,婆修吉、德叉迦等,心欲鬥戰,住在一面。瞻仰帝釋,隨其教敕,即當奉行,共觀水下。

法行龍王婆修吉、德叉迦等,他們心裡想鬥戰,也站在一邊,瞻仰著帝釋天王,隨時等待帝釋的教令,立即要出兵征伐了。他們共同都看著水下的情形。


時四阿修羅王,忽然直出。一切軍眾,無量千億,皆共圍繞。手執種種鬥戰之具,直前而進,不顧左右。無量百千億大眾圍繞。一切須彌留山,皆悉震動。一切阿修羅中,其力最勝,善解無量鬥戰之術,從水下出,猶如第二須彌山王。與缽摩悌等非法惡龍,而自圍繞。毗摩質多羅缽呵娑,來至戰場。

當時,四位阿修羅王忽然徑直而出,一切軍眾無量千億,共同圍繞阿修羅王。他們手裡拿著各種鬥戰的武器,直接向前趣進,也不看左不看右。無量百千億的大眾圍繞。那個時候,一切須彌山的部分都發生了震動。一切阿修羅軍眾中,力量最強勝,善解無量鬥爭的兵術,從水下直出,就像第二座須彌山王一樣,高達八萬由旬等,在缽摩悌等非法惡龍的圍繞之下,這位大王毗摩質多羅缽呵娑來到了戰場。


諸天大眾,遍虛空中。阿修羅軍,滿大海上,欲共天眾興大戰鬥。各自思惟,欲觀鬥戰,於一面住。

當時,諸天大眾遍滿了虛空,阿修羅的軍隊遍滿海面,想要跟天眾興起最大的戰爭。兩方的戰士都各自思惟,想看看戰爭究竟誰勝誰敗,都在一面站立。


時四天王,德叉迦、婆修吉等,白帝釋言:天王,阿修羅軍,在我前住。天王何故,不敕我等,與彼共戰?

當時,四大天王,德叉迦、婆修吉等的法行龍王,啟白帝釋天王:“天王,阿修羅的軍隊已經在我們前方了,天王為什麼不敕令我等與其共戰呢?”


時天帝釋,告諸天眾,及諸龍眾:我今當遣護世四天,下閻浮提,觀諸眾生。孝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順法修行,則能破壞阿修羅軍。天為法護,依止於法,依法增長,天亦增長。法損減故,天眾亦減。我今遣汝詣閻浮提,到人世界。

當時,天帝釋告訴天眾和龍眾們:“我現在要遣護世的四大天王,下閻浮提世間去觀察眾生法行的狀況。如果有人孝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順法修行,那我們就能擊破阿修羅軍。天是為法所保護的,依止於法的,依法增長的話,天眾的勢力也得以增長;假使正法的力量損減,人類都行非法的話,以法力損減的緣故,天眾的勢力也要損減,那樣跟阿修羅打,不一定打得過的。我現在派你們前往閻浮提,到人世間去做一個調查。”


如是說已,即敕四天:汝速往閻浮提,觀諸眾生。若有順法,孝養父母,恭敬長宿,供養沙門。齋戒自守,布施持戒,不行放逸,隨順正法。

這樣說後,帝釋天王就敕令四大天王:“你們快速前往閻浮提,觀察眾生。如果有人順法修行,孝養父母,恭敬長輩,供養沙門,齋戒自守,布施持戒,不行放逸,隨順正法,那麼,天眾是會得勝的。”


時四護世,聞是語已,如射箭頃,至閻浮提。一一住處,一一村落,一一城邑,一一軍營,一一交道,一一國土,一切觀察。孝養父母,供養沙門婆羅門耆舊長宿,皆遍觀察。見閻浮提人,順法修行,孝養父母,供養沙門婆羅門耆舊長宿,如法修行。見是事已,心生歡喜,如射箭頃,到帝釋所。心喜踴悅,白天王言:甚可慶悅。釋迦天王,閻浮提人,順法修行,孝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耆舊長宿,布施修德,增長天眾,減損阿修羅軍。

當時,四大護世天王聽到這話以後,就像射箭頃那麼迅速地前到閻浮提的每一個住處、每一個村落、每一個城市、每一處軍營、每一個道路、每一處國土,一切觀察。對於孝養父母,恭敬供養沙門、婆羅門、長輩耆舊等的事情,普遍地做了觀察。見到閻浮提人順法修行,孝養父母,供養沙門、婆羅門、耆舊長宿,如法修行。見到此情此景以後,心裡非常歡喜,就像射箭頃一下子到了帝釋天王這裡。心懷踴躍、歡喜,對天王報告說:“真是可慶可喜!帝釋天王,閻浮提人順法修行的多,他們很多都在孝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耆舊長宿,布施修集福德,增長天眾的勢力,減損阿修羅軍。”


帝釋聞已,甚大歡喜,告護世言:一切天眾,應生歡喜。我今破壞阿修羅軍,我今破壞阿修羅軍。閻浮提人,多修福故。

帝釋天王聽了以後,非常地歡喜,容顏喜悅,告訴護世天眾說:“一切天眾都應該歡喜啊,我們現在決定能擊破阿修羅軍!我們現在決定能擊破阿修羅軍!因為閻浮提的人類,多有修福的緣故。”當時,天眾一片歡喜喝彩。


天眾聞已,皆大歡喜,身力轉增,過先十倍。白言:天王,何故而住?何故而住?我以天王威勢力故,破彼怨敵,令天得勝。

當時,天眾太歡喜了,身上的力量轉而增上了十倍。他們紛紛地向天王請戰:“天王,為什麼還要待著?為什麼還要待著?我們以天王無比的威勢之力的緣故,一定能破彼怨敵,令天得勝!”他們迫不及待要去打仗。


時天帝釋,告婆修吉、德叉迦等諸龍王曰:汝速走趣缽摩梯等非法龍所,莫往毗摩質多羅阿修羅軍。

當時,天帝釋瞟了一下左右的婆修吉、德叉迦等的善法龍王說:“你們快點奔走,前往缽摩梯等非法龍王處。你們不要走錯了,到了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的軍隊那裡,你們沒他的力量,不要被打敗。”


時婆修吉、德叉迦,聞是語已,即疾往趣阿修羅伴缽摩梯等非法龍所,雨大猛火。

當時,首先開往前線的,是婆修吉、德叉迦等的法行龍王。聽到天王的敕令以後,隨即就迅速地奔趣阿修羅的伴軍——缽摩梯等的非法龍王之處,當即從虛空中降下非常大的猛火。


時毗摩質多羅缽呵娑,即遣缽摩梯,放大熾電。一切惡龍,身上火然,受大苦惱,尋复破壞。走趣阿修羅軍,作如是言:各各異軍,不可勝彼大眾。皆當和合共鬥,天乃可破。作是語已,即復走向婆修吉、德叉迦所。

當時,毗摩質多羅缽呵娑,立即派遣缽摩梯等的惡龍,放大熾烈的電光。當時,一切惡龍的身上都燃起火來,受著大苦惱,很快被擊破了。他們紛紛潰逃,奔向阿修羅軍,這樣說道:“我們分散了力量,各自的方面都沒辦法打過的。我們大家應該合集起來共同戰鬥,天人才可擊破。”這樣說後,他們又整合軍隊,重新奔向婆修吉、德叉迦處。


時法行龍婆修吉,見彼惡龍,語德叉迦言:彼以噁心嗔恚而來,我當為之而作衰惱,令不復來。若不加彼,數數如是,惱亂我等。作是語已,時德叉迦,即走往趣缽摩梯所,於虛空中,雨大猛火,放諸煙焰,燒彼惡龍。既被燒已,尋便退走,奔趣阿修羅所,望救生命。

當時,龍軍當中的法行龍王婆修吉,看到那惡龍前來,對著德叉迦說:“他們以噁心嗔恚而來,我將給他做個衰惱,給他一點顏色看看,讓他不要再來。如果不給他顏色,數數這樣惱亂我們,太不像話了!”這樣說後,當時德叉迦就奔走前往缽摩梯等的惡龍處,在虛空中降下非常熾猛的烈火,放著各種煙焰,燒著那些惡龍。他們被燒以後,很快地就退下來,紛紛逃往阿修羅所,希望救命。


羅睺阿修羅王,見是事已,作如是言:此龍破壞,退來至此,汝等何故,舍之而住?作是語已,奮力而走。

當時,前線的司令官——羅睺阿修羅王,見到惡龍們紛紛潰逃,對阿修羅們說:“龍們已經被破敗,潰逃到這裡,你們這些阿修羅為什麼舍開他,待在這裡像呆雞一樣不動呢?”這樣說了以後,奮力前往戰場。

阿修羅王還是很講義氣,一定要幫惡龍同伴爭一口氣。


時迦留足天,見羅睺阿修羅來,亦走往趣。交軍合戰,甚可怖畏,如惡險岸。諸小阿修羅,住於海中,皆悉聾塞。或有恐怖,喪其身命。空中雨刀,逼迮駃下,百千萬數。

當時,迦留足天見到羅睺阿修羅王領兵前來,也迅疾衝下去。兩軍奮戰,非常可怕,就像惡險岸一樣,一不小心就被推倒,喪失性命。那些小阿修羅們站在海中,被戰爭之聲震得耳朵都要聾了,有些因為恐怖這樣的戰爭,膽小,一下子給嚇死了。空中密密麻麻降下的刀劍之雨,有百千萬數之多。


如是鬥時,若天被害,斬截手足,尋復還生,無所患害。一切身分,亦復如是,無所患苦。色相不異,妙色具足。唯除斬首,及斷半身。天阿修羅互相怨敵,如是鬥戰。

在戰爭當中,如果天人被害,砍掉了手腳,很快就還生出來,不會遭受患害。一切身體的部分也都是如此,被砍截掉哪一部分,馬上就復原,不會遭苦患的。色相跟前面一模一樣,具足妙色。唯獨砍掉了腦袋,以及半腰截為兩段,那是當即死去的。天人和阿修羅互相做怨敵,像這樣一場混戰。


若阿修羅,為天所害,斷則不生。亦如人法,受諸苦痛,非如天法。

而阿修羅福德較小,如果被天人所害,斷掉什麼不會復原,跟人一樣的。比如斷掉手就不會復生,斷掉腳也不會復生,或者擊到了哪個要害就會死掉。可見在戰爭中,阿修羅受了很大的苦痛,不像天那樣。


時迦留足天,與羅睺阿修羅軍,如是大戰。時迦留足天,復取無量大山,雨阿修羅軍。時阿修羅軍,分散破壞,為百千分。羅睺阿修羅王,見其軍眾悉破壞已,即取大山,廣三百由旬,走向天眾。

當時,迦留足天和羅睺阿修羅軍發生大戰。那時,迦留足天又取來無量座的大山,徑直向阿修羅軍拋去,虛空中飛著無量無數的大山摧向阿修羅軍隊。當時阿修羅軍隊被這種大山所摧,分散破壞,成了一百分、一千分等等。羅睺阿修羅王見到軍眾這樣被破敗了以後,他也隨即取出大山,廣有三百由旬,奔向天眾。


時迦留足天見已,手執弓仗,亦走往趣,以箭射山。碎如沙末,墮大海中,虛空雨刀。

當時,迦留足天見到羅睺阿修羅王,舉著非常大的大山拋過來時,他們手中持弓拿仗,也徑直奔過去,以箭射山。當時,這座大山射得像粉末一樣,紛紛飄落於大海中。虛空中降下刀雨。


時阿修羅,見是事已,畜生心故,少勇怯弱,走向勇健阿修羅軍。勇健阿修羅王,見其退還,告軍眾言:此羅睺王,空有大身,無有少力,為天所壞。走來奔軍,慾望救護。如凡阿修羅,等無有異,以無力故。若有力者,則以此身,必能獨破一切天眾。是身如第二須彌山王。此迦留足天,第一勇健,能與如是大身共鬥,而不破壞。作是語已,即與陀摩睺眾,走趣迦留足天,欲共鬥戰。

當時,羅睺阿修羅軍見到這種情況,畜生心嘛,欺軟怕硬,一見天人的勢力強盛,他們一下子就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非常怯弱,沒有勇力。他們就說:“趕緊逃吧!”於是,這些阿修羅軍紛紛逃往他們的第二大司令——勇健阿修羅王所帶領的軍眾之處。

勇健阿修羅王見到這些窩囊廢都退回來了,告訴他的軍眾說:“這個羅睺阿修羅王,白白地有一個那麼大的身體,一點力氣沒有,被天打敗了。看看吧,現在逃過來了,希望救命。他就像個凡阿修羅一模一樣的,真是一點力氣沒有!假使他有力量,那以這麼大個身體,一定能一個人擊破一切天眾!(他對於第一司令羅睺阿修羅王做了一番諷刺。)羅睺阿修羅王的身體像第二須彌山王一樣,這些迦留足天,他們是第一勇健的,能夠和這樣的大身共戰,卻不被擊敗,哈哈!迦留足天還是有本事!”這樣說了以後,他帶領陀摩睺阿修羅軍奔向迦留足天,想共同戰鬥。


時天見已,即告鬘持天言:速來速來,今勇健阿修羅王,將大軍眾,來向我所。時鬘持天,聞是語已,即復疾走,向勇健、羅睺阿修羅所。

當時,迦留天見後,就告訴鬘持天說:“快來快來!現在勇健阿修羅王帶領他的大軍奔向我處。”當時,鬘持天聽到這消息後,又疾速地奔向勇健、羅睺阿修羅處。


羅睺復與勇健阿修羅,牢自莊嚴,迴向天眾,欲與迦留足天,相撲共鬥。念本宿怨,擲大山石,上雨刀箭,種種器仗。及擲大樹,滿虛空中,間無空處,不復相見。百千共鬥,無等鬥戰。諸天身分,壞已復生,亦如上說。阿修羅軍,被斬不生,亦如人法。諸天軍眾,唯除斬首,命則不全,若斷中腰,亦復如是。是時天眾,少有減損。阿修羅眾,多有喪滅。

當時,第一司令羅睺和第二司令勇健,他們共同前往,做了很好的軍備莊嚴,回過頭來再奔向天眾,想和迦留足天相撲共鬥。他們一想起從前的宿怨,就氣得不得了,投大石之山,上面降下刀箭之雨,還有種種器仗,以及投擲大樹,充滿了虛空,沒有一點空隙之處,再也見不到對面的人。那樣子滿天都是兵器,發生百千次的共戰,真是無與倫比的鬥戰。

諸天身體的部分,壞了以後還會復原,就像上面所說;而阿修羅的軍隊,被斬不復再生,跟人的情況一樣。諸天軍眾唯獨砍掉了腦袋,就無法保全性命,或者從中間攔腰截成兩段,也要喪命。在這場戰爭當中,天眾有少許的損減,而阿修羅眾多有喪亡。可見,這場戰爭很悲慘,阿修羅死掉了一大半。


時阿修羅,被天破已,餘殘軍眾,還退水下,慾望救護。天眾大叫,阿修羅軍,聞其叫聲,皆失威力,微命自存。羅睺勇健,走還本城,於門下住。

當時,阿修羅軍被天眾擊破後,殘餘部隊退還水下,希求救護。天眾大叫,阿修羅軍聞到叫聲,都喪失了威力,僅剩下一息微命。羅睺、勇健兩位阿修羅王奔回本城,在門下安住。


時第三地花鬘阿修羅王,見羅睺、勇健為天所破,告軍眾曰:我軍悉來,當與天戰。我有大力,天何所能?作是語已,即與其軍走趣天眾。及羅睺、勇健阿修羅軍餘殘相率,還與花鬘,俱詣天眾。共相謂言:何故妄稱阿修羅王,而自退走?既自無力,又無刀戟,善巧戰敵。設得至宮,毀辱妻子。說是語已,氣力還增,身如大山,手執兵器,走速如風。復向天眾,欲與天戰。

當時,第三地的花鬘阿修羅王,見到羅睺、勇健二王被天擊敗,告訴軍眾說:“我的軍兵們都來吧,應當與天人決戰!我有大力量,天有什麼能力?”這樣說後,就和他的軍隊奔向天眾。同時率領羅睺、勇健阿修羅軍隊的殘部,返回來和花鬘阿修羅軍一起,共同前往天處。他們互相這樣說:“羅睺、勇健怎麼妄稱阿修羅王,而自己退敗?既然自己沒有力量,又沒有刀戟等,善巧戰術,假使回宮,毀辱妻子。”這樣說後,又增上了氣力,身體像大山一樣龐大。手執兵器,疾速如風,重新回頭前往天眾所在處,想和天決一死戰。


時天使者,及鬘持天,常恣意天,迦留足天等,皆共籌量:一切阿修羅,皆共和集,欲來我所。自恃己力,而生憍慢,不知天力。說是語已,走趣阿修羅。

當時,天使者和鬘持天、常恣意天、迦留足天等,共同商量合計,他們說:“一切阿修羅都共同集合起來,想前來我處,恃仗自己有力量而生驕慢,不知天的威力。”這樣說後,天眾奔向阿修羅軍。


即共大斗。上雨大山,或雨大石,雨刀雨戟,共相擒撲。無量相殺,無量逼迫,無量相打,無量喪命。遍大海上,無量種鬥,無法可喻。龍眾共龍,無量種鬥。

當即天阿展開大戰,從上空雨下大山,或者雨下大石,或者雨下刀戟,天人和阿修羅互相擒拿、撲鬥。無量的殺戮,無量的逼迫,無量的相打,無量的死亡,整個大海上面無量種的鬥爭,無法言喻。龍眾和龍眾共鬥,也有無數種的鬥爭。


時天帝釋,見是事已,告三十三天言:速疾莊嚴,一切阿修羅眾,今皆來此,除缽呵娑。我當乘伊羅婆那白象,與缽呵娑鬥。

當時,天帝釋見到戰爭的場面後,告訴三十三天的天眾說:“趕緊全副武裝,一切阿修羅眾現在都雲集於此,除缽呵娑外。我當乘伊羅婆那白象,與缽呵娑戰鬥。”


時天帝釋,告諸天已,語伊羅婆那白象王言:我今乘汝,破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及其軍眾。作是語已,手執金剛,遍觀阿修羅眾,勢力誰勝。見天得勝,阿修羅軍,退沒不如。天見阿修羅破壞退走,皆大歡喜。天王帝釋,怡悅喜樂。

當時,天帝釋告知天眾後,對伊羅婆那白象王說:“我現在要乘著你,擊破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及其軍眾。”這樣說後,手持金剛,週遍地觀察阿修羅眾的勢力,天人和阿修羅到底誰勝。見到天人得勝,阿修羅軍退沒不如。天眾見阿修羅軍退敗逃走,都大歡喜,天主帝釋怡悅歡喜。


時缽呵娑,見是事已,作是思惟:三地無量億阿修羅眾,鬥戰失力,皆已破壞。如前於一切觀池,所見無異,如實不虛。我今當往破天帝釋,壞彼諸天。說是語頃,天眾已至水底門下。

當時,缽呵娑見到戰爭的情形後,這樣思惟:三地無量億阿修羅眾,在戰鬥中失去勢力,都已被擊敗,就像前面在一切觀池所見的情景,沒有兩樣,的確如此發生了。“我現在要前往擊破天帝釋,戰敗彼等天眾!”這樣說的時候,天眾已經到了水底門下。


時毗摩質多缽呵娑,生大嗔恚。諸山搖動,大海湧波,日光山頂,皆作赤色。及其軍眾,住於水底。見諸天眾,破羅睺等阿修羅軍,走趣水下,無力無救,一切擾亂。天大唱叫,一切阿修羅,皆悉失力。互相謂言:我今無力,無有救護。有阿修羅言:勿怖勿怖,還回勿走。說是語時,即雨山峰,遍打阿修羅軍。

當時,毗摩質多羅缽呵娑生起大嗔恚心,群山都在動搖當中,大海湧動波濤,日光、山頂都變成了紅色。他的軍眾住在水底,見到諸天眾破敗羅睺等的阿修羅軍,使得他們奔趣水下,沒有力量,沒有救護,一片騷亂。天大唱叫,一切阿修羅都喪失氣力。阿修羅們互相這樣說:“我們現在沒有力量,沒有救護。”有阿修羅說:“不要害怕!不要害怕!我們還是回頭,不要走。”這樣說時,天人就從上空雨下山峰,遍打阿修羅的軍隊。


天大歡喜,唱如是言:捉阿修羅,捉阿修羅,殺此非法惡行畜生,常惱我等。不能鬥戰,怯如烏鳥,無勇健志,不善刀戟,如是好破,令不復回。此阿修羅鬥,不知時節。

天眾生大歡喜,這樣唱道:“捉阿修羅!捉阿修羅!殺掉這個非法惡行的畜生,常常惱亂我們。他們膽怯猶如烏鴉,不能戰鬥,沒有勇健之志,不善刀戟,像這樣太好擊破了,讓他們不再返回!這個阿修羅,不知時節發動戰爭。”


如是天眾,各各歡喜,向阿修羅,欲加打害。嗔恚目赤,猶如絳色,雨刀雨戟,又雨大火,猶如秋月降注大雨。如是破壞阿修羅眾。

像這樣,天眾各各歡喜,向著阿修羅軍,想加以打害。他們生起了嗔恚心,眼睛紅得猶如絳色,從上空雨下刀戟,又雨下大火,就像秋季降注大雨那樣。就像這樣,把阿修羅軍眾打得一塌糊塗。

這也可以看到,天人是凡夫,在戰爭當中,一下子湧起了嗔恚之心。就像這樣,在戰爭中不斷地起很多煩惱,造很多業。


時缽呵娑阿修羅王,坐百千輪行殿之上,與無量億阿修羅眾,而自圍繞。雨種種刀戟,手接大山,或一由旬,乃至五由旬,向於天眾。時羅睺阿修羅等,見是事已,氣力還生,復回欲鬥。

當時,缽呵娑阿修羅王坐在具有百千車輪的行殿之上,在無量億數阿修羅眾的簇擁圍繞之下,從上空雨下種種刀戟,手裡接取大山,或一由旬,乃至五由旬大,拋向天眾。當時,羅睺阿修羅王等見到他們最大的大王,這樣子發動武力後,又恢復了氣力,重新返回,想和天人決戰。


時缽呵娑安慰之言:勿怖勿怖。我今來此,破一切天,喪滅摧壞,汝莫怖畏。阿修羅王,勿怖勿怖。若至本宮,於己妻所,云何自稱我是丈夫?而無膽勇,虛稱丈夫。

當時,缽呵娑阿修羅王安慰他們說:“不必害怕!不必害怕!我現在來到這裡,破一切天人,使他們喪滅無餘,你們不要怖畏。阿修羅王,不要怖畏!不要怖畏!如果返回本宮,在自己妻子處,怎麼能自稱我是丈夫?而沒有膽勇,虛稱丈夫呢?”


時缽呵娑,說是語已,走趣天眾。諸天見之,亦疾往趣。天與阿修羅,合陣大戰。大聲震吼,滿須彌留,山川嵠峪。

當時,缽呵娑這樣說後,奔向天眾,諸天見到,也速疾往趣,天和阿修羅一場混戰。當時雙方大聲吼叫,戰爭之聲遍滿了須彌山以及各處山川、溪谷當中。


時羅睺阿修羅王,走趣迦留足天。勇健阿修羅王,手執大戟,走趣鬘持天。花鬘阿修羅王,手擎大山,廣三由旬,走趣三箜篌天,及天使者。如是大戰,一切眾生,聞說毛豎,何況睹見。

當時,羅睺阿修羅王奔向迦留足天;勇健阿修羅王,手持大戟奔向鬘持天;花鬘阿修羅王手擎大山,廣三由旬,奔向三箜篌天以及諸天使者。像這樣的大戰,一切眾生聽到了,汗毛都要豎立起來,何況親自睹見。


時缽呵娑阿修羅王,复欲調伏摧壞諸天,如風吹雲,自恃大力,不懼天眾。時四大天王,如是被惱,至三十三天,白帝釋言:天眾獨鬥,將為阿修羅之所破壞。天王速去,莫令天眾散滅毀壞,畜生得勝。天王,速去速去,除善法堂,餘一切天,皆當速去。

當時,缽呵娑阿修羅王想再次調伏摧壞諸天,就像猛風吹散浮雲那樣,自己恃仗有大力量,不怕天眾。當時,四大天王如是被惱,速疾奔往三十三天,禀告帝釋天王說:“四天的天眾獨鬥,將被阿修羅軍所敗。天王,趕緊前去!不要讓天眾破滅毀壞,畜生得勝。天王,速去速去!除善法堂,餘一切天,皆當速去。”


三十三天,聞是語已,一切天眾,皆悉疾往缽呵娑毗摩質多所,雨眾刀箭。缽呵娑於三十三天眾上,雨大石山。滿虛空中,一切和合,吼叫大斗。各各自謂:我軍得勝。如是鬥戰,百千山谷,互相打觸,碎為微塵。於虛空中,滿千由旬,此塵雲中,迭互雨箭雨山,猶如秋雨。無量億阿修羅眾,喪滅不還。諸天眾中,無量千人夭命喪壽。

三十三天聽到消息後,一切天眾都速疾奔往缽呵娑毗摩質多羅所,從上空雨下眾多刀箭。缽呵娑在三十三天天眾的上空,雨下大石山。滿虛空裡,一切和合,吼叫大斗,各各都自以為我軍得勝。像這樣的戰鬥,在百千山谷中互相觸打,碎為微塵。在虛空中滿一千由旬的區域裡面,在塵云密布當中,互相降下箭雨、石雨,就像秋天降下的雨流那樣。無量億阿修羅眾都喪身在疆場上,而諸天眾中也有無量千人喪失性命。


怯弱阿修羅等,為護命故,走入本宮。敗軍之餘,既入城已,阿修羅眾諸婦女等,來問之言:我夫今者,為何所在?阿修羅答言:阿修羅軍,與天共鬥,破壞天眾,皆大歡喜,欲來不久。

那些膽怯的阿修羅等,為了保命的緣故,逃回本宮。這些殘敗之軍入城以後,阿修羅眾的婦女們來詢問說:“我丈夫現在在哪裡?”那阿修羅假裝回答說:“阿修羅的軍隊跟天人共戰,已經打敗天眾了,都大歡喜,不久就要凱旋而歸!”


時阿修羅諸婦女等,即向一切觀池觀阿修羅軍。見天得勝,阿修羅軍敗散破壞,死屍狼藉,百退千退。諸女見已,悲塞懊惱,卻坐於地,啼泣悲哭。心大苦惱,繞地而住,椎胸大叫,自拔頭髮,舉手拍身,眼中流淚。時諸婦女,於池水中,見夫死已,憂悲大苦。天阿修羅,如是共鬥,如是大惡。

當時,阿修羅的婦女們就前往一切觀池,觀察阿修羅軍。見到天人得勝,阿修羅軍潰敗逃散,遍處死屍狼藉,百次擊退、千次擊退。女人們在這個觀池當中,見到了這些情景後,悲傷、梗塞、懊惱、憂愁,回來後,坐在地上啼泣悲哭。她們的心處在極大苦惱中,繞著地而站立,搥胸大叫,自己拔頭髮,舉手拍身,眼中流淚。當時婦女們在池水中見到丈夫死後,憂悲大苦。天人和阿修羅如是共同戰鬥,發生這樣的大惡苦難之事。


缽呵娑阿修羅王,與無量億阿修羅而自圍繞,來向帝釋。帝釋見已,告諸天眾:此阿修羅,今來我所,欲共鬥戰,難可調伏。我以法伴,當破彼軍,如明除暗。說是語已,乘伊羅婆那白象王,其走速疾,猶如射箭。善法天眾,而自圍繞,從上而下,直向阿修羅軍。

缽呵娑阿修羅王在無量億阿修羅軍的圍繞之下,奔向帝釋天王。帝釋天王見後,告訴諸天眾:“現在這個阿修羅前來我處,想要戰鬥,難可調伏。我以法為伴,將擊破彼軍,就像光明除滅黑暗一樣。”這樣說後,乘著伊羅婆那白象王,奔走疾速,猶如射箭一樣。善法天眾圍繞著天王,從上空降下,直接奔向阿修羅的軍隊。


拔大樹林,擲其軍上。又擲大石,或雨大箭,向缽呵娑。時缽呵娑,乘大輪殿,攻帝釋王。時天帝釋,語缽呵娑:汝為畜生,住非法道,欲何所至?吾當壞汝,令汝退還,走入水下。

當時,天人拔大樹木,投向阿修羅軍眾的上空,又拋擲大石,而且雨下大箭,紛紛拋向缽呵娑。當時,缽呵娑乘著大輪殿攻擊帝釋天王,而天帝釋對缽呵娑說:“你是畜生,住在非法的道中,你想到哪裡去?我要擊敗你,讓你退還,逃回水下。”


時毗摩質多羅缽呵娑,語天主言:我今破汝及諸天眾。時毗摩質多羅缽呵娑,接大金山,廣五百由旬,以擲天眾。伊羅婆那白象王,見金山來,口出猛風,吹破金山,猶如沙末,墮大海中。

當時,毗摩質多羅缽呵娑對天王說:“我現在要擊破你和諸多天眾。”當時,毗摩質多羅缽呵娑接取大有五百由旬的大金山,拋向天眾。而伊羅婆那白象王見到金山拋來,口出猛風,吹破金山,碎得像粉末一樣,紛紛落入大海。


時阿修羅王,見金山碎,復取金剛齊山,廣五百由旬,擲天帝釋。時伊羅婆那白象王,以鼻接取,還打缽呵娑阿修羅胸,令其傾動。

當時,阿修羅王見到金山摧碎,又接取廣五百由旬的金剛齊山,拋向天帝釋。當時,伊羅婆那白象王,以長鼻接取了金剛齊山後,反打缽呵娑阿修羅王的胸部,使得他身體傾動。


三十三天,見是事已,揚聲大叫,唱言:畜生,天王破汝,白像打汝,令汝傾動,何況帝釋,手放金剛。作是語已,一切天眾,走向阿修羅軍。

三十三天見到此事後,揚聲大叫,唱言:“畜生,天王破汝,白像打汝,讓你傾動,連白像都能把你打得動搖不定,何況帝釋天王手放金剛呢?”這樣說後,一切天眾奔向阿修羅軍。


有取大石,有取大樹,有取大山。有執大戟,有執大矟,有震雷電,霹靂起火。有執犁具,或有相撲,有執刀輪,或有執刀。有行虛空,有執弓箭,有執圍山,有相擒扠。有順法鬥,有相道理,或有指授,有多巧偽。有以火鬥,或有水鬥,或有註流,或一切鬥。或有闇鬥,或有幻鬥,或以鋸鬥,或用抓斗。或以殿輪,或以聲叫,聞者不忍,或以腳踏,或以手鬥。如是種種器仗,身皆具足。一切天眾,在帝釋前,向阿修羅。

當時,天人們有的取大石,有的取大樹,有的取大山;有的執大戟,有的執大矟,有的震動雷電、霹靂,發起電火;有的執著犁具,有的與修羅相撲,有的執刀輪,有的執利刀;有的奔行在虛空中,有的持弓箭,有的持圍山,有的相擒拿;有的順法而鬥,有的設種種道理,有的指授秘訣,有的設計各種巧詐;又有用火鬥、以水鬥,或者降注水流,或者以一切方式來鬥;或者在暗中殺鬥,或者以幻術而鬥,或者以鋸子而鬥,或者用抓撓而鬥;或者乘著殿輪而鬥,或者發出聞者不忍的驚叫之聲,或者以腳踏,或者以手鬥。像這樣,種種器仗身上都具足,一切天眾在帝釋前方沖向阿修羅軍。


時缽呵娑、羅睺王等,見諸天眾,執種種器仗,共缽呵娑,向帝釋所。時諸天眾,見四阿修羅王向帝釋所,即自莊嚴,以助天王。

當時,勇健、羅睺阿修羅王等(原文“缽呵娑”似為訛誤),見到天眾手拿種種器仗前來,就前去和缽呵娑一起奔往帝釋之處。當時,天眾見到四位阿修羅王共同奔向帝釋之處,就各自戒備莊嚴,來幫助天王。


時天帝釋,自觀天眾,告阿修羅曰:汝等畜生,云何如是癡無所知?一切阿修羅力,不及一天之力,獨我一天,能破汝軍。

當時,天帝釋自己觀察天眾的狀況,告訴阿修羅說:“你們畜生,怎麼這麼愚癡無知呢?一切阿修羅的力量不及一天的力量,只要我一個天王,就能擊破你們的軍隊。”


何以故?天有法力,汝無法力。法以非法,相去玄絕。譬如日光,比於闇冥。如以實語,比於妄談。如以須彌山,比於眾山。如以解脫,比於系縛。如以利益,比於衰損。如以善友,比於冤家。如以甘露,比於毒藥。如以白日,比於昏夜。如以偽珠,比於真寶。如以巨富,比於貧窮。猶如行使,比安住者。如以螢火,比於日光。如無足者,欲比猛風,相去玄遠。如以盲人,比明眼者。如以險路,比平坦道。如以外道,比於如來。猶如虛空,比於土地。如以一念,欲比一劫。汝之與我,相去玄殊,亦復如是。

“什麼緣故呢?天有法力,你沒有法力。法和非法相去懸殊,就像日光與黑暗相比,又像誠實語與妄語相比,猶如須彌山與群山相比,猶如解脫與系縛相比,就像利益與衰損相比,猶如善友與冤家相比,又如甘露與毒藥相比,又像白晝與昏夜相比,又像偽珠與真寶相比,又像巨富與貧窮相比,又如行使與安住相比,亦如螢火與日光相比,像無腳者與猛風相比,相去太懸遠了。就像盲人比明眼人一樣,又像險路比平坦道一樣,又像外道比如來一樣,又像虛空比土地一樣,猶如一剎那比一大劫一樣,你和我的距離相差太遠了。”


汝不順法,我則敬重。汝便愚癡,我有智慧。汝不修福,天修福行。汝是畜生,我為淨天。如是知已,汝則不應與吾共戰。

“你不順法,我敬重法;你是愚癡,我有智慧;你不修福,天修福行;你是畜生,我是淨天。這樣知道以後,你就不應當來和我共戰。”


說是語已,即現去相,令伊羅婆那向阿修羅。伽他頌曰:
法能破非法,實語破虛妄,智慧破愚癡,天破阿修羅。

天王這樣說後,就顯現前往之相,讓伊羅婆那奔向阿修羅軍。並以偈頌誦道:“法能破敗非法,誠實語能破壞妄語,智慧能擊破愚癡,淨天能摧破阿修羅。”


爾時帝釋,說是語已,化伊羅婆那,如前所說。向阿修羅軍,速過疾風。手執千刃金剛,怖阿修羅,不以殺心。

當時,帝釋說完此話後,變化伊羅婆那,像前面所說。之後奔向阿修羅軍隊,速疾超過疾風。手執千刃金剛來恐嚇阿修羅,而不是懷著傷殺之心。


時阿修羅,見天帝釋,亦走往趣。時四天王,三十三天,亦各疾走。天與阿修羅,交陣大戰,皆望得勝,互相攻伐。天阿修羅,有被傷害,歿命而死。或有怯弱,退走還歸。有住觀視,有心念歸。或有嗔恚,或複痴亂,或有怖畏。

當時,阿修羅軍見到天帝釋,也疾走往趣。當時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的天眾也各自快疾奔走,天和阿修羅展開一場混戰,都希望得勝。就像這樣,互相攻戰、討伐。天人和阿修羅的軍眾中,有的被傷害,失命而死;也有些膽小,退走還歸;有的站立觀望;又有一些感覺戰爭殘酷,一直想回家;又有一些發起嗔恚;又有一些愚癡狂亂;還有一些心生怖畏。總之,這種苦難的情形,使得天人和阿修羅的心中,發生各種的狀況。


時天帝釋,即作變化,令阿修羅見伊羅婆那白象王,一一頭上,有千帝釋,皆以手執千刃金剛,種種器仗。眾蓮華池,亦如前說。於華池中,見無量千帝釋天王。伊羅婆那,化為十頭。一一頭上,有千浴池。一一池中,有千蓮華。一一蓮華,有百華台。一一華台,各有千葉。像頭華台,有百千億帝釋天王,億那由他種種武器,金剛寶劍,間無空處。

當時,天帝釋隨即而作變化時,阿修羅們見到伊羅婆那白象王,每一個頭上有一千位帝釋,都手持著千刃金剛、各種的器仗。現出的蓮花池的景象,如前所說,在那蓮花池當中,見到無量千位帝釋天王。伊羅婆那化成十個頭,每一個頭上有一千個浴池,每一個浴池裡有一千朵蓮花,每一朵蓮花上有一百個花台,每一個花台上各有一千片花葉。像這樣,像頭、花台上面,總的有百千億位帝釋天王,拿著億那由他數的種種武器、金剛寶劍,沒有空隙之處。


時阿修羅,見是化已,怖畏迷沒,作是念言:帝釋天王,遍虛空中,間無空處。手執種種刀戟器仗,身力無量。種種刀杖,滿虛空中,間無空處,遍於十方。恐其水下,天帝軍眾,亦滿其中。

當時,阿修羅們見到這樣的變化後,害怕得心神迷沒,已經搞不清楚怎麼回事,嚇得失神了。都這樣說:“帝釋天王遍滿了虛空,中間沒有空隙之處。他手裡拿著各種刀戟器仗,身體有無量的力量,種種刀仗充滿虛空,也是一點空隙也沒有。週遍十方的廣大區域裡全是這樣,恐怕水下也到處充滿了帝釋天王的軍眾。”他們都嚇得失掉了魂。


時阿修羅,甚大怖畏,各共相告。缽呵娑言:阿修羅,勿怖勿怖,我能伏彼帝釋天王伊羅婆那。說是語已,疾走往趣伊羅婆那大龍象王。

當時,阿修羅們非常地恐怖,各自都紛紛這樣說道。而缽呵娑給他們打氣說:“阿修羅們,不要害怕!不要害怕!我能伏彼帝釋天王的伊羅婆那。”這樣說後,就速疾奔趣伊羅婆那大龍象王處。


時伊羅婆那,即時以鼻,捉阿修羅,於虛空中迴旋轉之,如人弄鈴,垂死乃放。象既放已,得少蘇息,語阿修羅言:一人云何能破帝釋?今當一切盡共攻之。

而那時候,伊羅婆那大象王,立即以鼻子捉取了缽呵娑阿修羅王,在虛空中來迴旋轉,就像人弄鈴一樣,直到快死了才放開。象放了他以後,稍微得以蘇息,他對著阿修羅們說:“一個人怎麼能破帝釋天主呢?現在應當一切軍眾合集起來,共同攻打他。”


時四阿修羅王,复走向伊羅婆那。帝釋見已,放金剛雹,打阿修羅。欲令退散,非為奪命。

當時,四位阿修羅王帶領著軍眾重新奔向伊羅婆那。帝釋見後,放金剛雹,打阿修羅眾,目的是想讓他們退散,而不是奪命。


時阿修羅,以無量大山,刀劍矛矟,雨天王上,如夏降雨,注天王身。端嚴無患。如是天王,與阿修羅無量大斗。

當時,阿修羅軍以無量座的大山,以及刀、劍、矛、矟紛紛降在天王身上,就像夏季降下密集的暴雨一樣,降注於天王之身。然而天王的福德力,使得他端嚴、無有苦患。像這樣,帝釋天王和阿修羅眾展開了無量大戰。


余天見已,走趣阿修羅軍。阿修羅軍馳趣天眾,互共鬥戰,無量惱害。無量眾生,見者大怖,無等嬈亂。如是大戰,天阿修羅王,及其軍眾,互相攻伐。無量器仗,堅如金剛,共合鬥戰。

其他的天眾見了後,奔向阿修羅的軍隊,阿修羅軍隊也對面奔向天眾,互相展開鬥戰,發生無量的惱害。無量眾生見到這種場面,都要生大恐怖,真是無等的惱亂。這樣的大戰,天王和阿修羅王以及雙方的軍眾互相攻伐,無量器仗像金剛一般堅固,共同展開大的戰役。


時天帝釋,雖見無量阿修羅眾在其前住,而不奪命。但欲破彼阿修羅眾,令退無餘。

當時,天帝釋雖然見到無量阿修羅眾在他前面安住,有威力能使其當下喪命,卻不奪他們的性命,只是想破敗阿修羅軍,讓他們徹底地退還。


時缽呵娑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及其軍眾,退散敗走。以來救護,求歸依處。歸大海下,向門而走,喪失勢力。

當時,缽呵娑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和他的軍眾退敗逃走,尋求救護,尋求歸依,歸到大海底下,向著城門而奔,喪失了勢力。


毗摩質多羅缽呵娑,乘百千輪殿,以為卻敵,令三阿修羅王在前而走。怖畏苦惱。

當時,毗摩質多羅缽呵娑阿修羅王,乘著百千輪殿,在後面護援,擋退天人,使得三位阿修羅王在前面奔走。阿修羅眾都怖畏苦惱。


時天帝釋,告伊羅婆那白象王言:速疾逐彼毗摩質多羅。彼以慢心,自言大力,汝今速往,破其所乘百千輪殿。大仙所說,不殺生戒,是涅槃道,此言真實。眾生愛命,勿斷其命。汝速至彼,破其輪殿,為百千分。

當時,帝釋天王告訴伊羅婆那白象王說:“趕緊追逐毗摩質多羅缽呵娑,他以驕慢之心,自己說具大力量,你現在速往,破掉他所乘的百千輪殿。佛所說的不殺生戒是涅槃之道,這是真實之語,眾生愛命,不要斷他的性命。你速往彼處,破掉他的輪殿,成百千分。 ”


伊羅婆那聞是敕已,以變化身,疾於迅風,至大海下。缽呵娑毗摩質多羅,見已怖畏,在大海底,向門疾走,無力能進。

伊羅婆那聽到天王的敕令後,以變化之身,比迅風還疾速,就到了大海底下。缽呵娑毗摩質多羅見後恐怖,在大海底向著城門疾奔,沒有力量能進發。


伊羅婆那,以大勢力,到其所已,手執其輪,令缽呵娑墜墮殿下。接令離殿,現對其所。碎其大殿,如摧朽草。

伊羅婆那以大勢力迅疾到了那兒後,手執著缽呵娑所乘輪殿的輪子,讓缽呵娑墜墮在殿下。然後接住他的身體,讓他離開輪殿,現在它的對面。之後象王摧碎掉這個大殿,就像摧壞朽草一樣。


時花鬘阿修羅王,皆失勢力,命垂欲絕,憶念妻子,走趣門下。勇健阿修羅王,亦復逃奔,走趣水下,向門而走,以求自救。羅睺阿修羅王,亦復逃遁,走趣水下,望自救命。雖有大身,悉無氣力。

再說其他的三位阿修羅王,結局如何呢?花鬘阿修羅王都失掉了勢力,奄奄一息,他心中憶念著妻兒,奔趣門下。勇健阿修羅王也在那兒逃命,奔走水下,向著城門而奔,來尋求自救。羅睺阿修羅王也在逃走,奔走水下,希望能夠救命。雖然他們都有大的身軀,但都沒有氣力了。


是時天眾,見阿修羅悉破壞已,歡喜而言:阿修羅等,鬥戰得報,破壞退走。天見是事,作如是言;我等當往至其門下,觀彼破阿修羅。時天疾往,走向水下。阿修羅被破,猶如猛風,吹破浮雲。

當時,天眾見到阿修羅軍全數擊敗後,歡喜地說:“阿修羅等,他們發動戰爭,終於得此果報,破敗逃走。”天人們見到這件事,都這樣說:“我們應當前往他們的門下,看看那些破敗的阿修羅們。”當時,天人們疾速地前往,奔向水下。阿修羅軍被擊敗後,就像猛風吹破浮雲那樣,已經被打得破破爛爛了。


天帝見已,語阿修羅言:汝以何故,自為此惡,令無量阿修羅眾,喪失軀命?汝與諸天共為怨敵,無少利益。今閻浮提人,順法修行,以人修善,天有勝力。人行不善,天則破壞。汝不知時,不知方處,與我怨敵,無所利益。汝欲伐天,自得衰害。

天帝見此情形後,對阿修羅王說:“你以什麼緣故,自己造這種惡,使得無量阿修羅軍眾喪失性命?你和諸天共作怨敵,沒有一點利益。現在閻浮提人類順法修行,由於人修善,使天增上殊勝的力量;人若行不善,天就會被打敗。你們不知時,不知方處,跟我們作怨,沒有利益。你想討伐天眾,卻自己招來衰損。”


時阿修羅聞是語已,復入水下,以求生命。

當時,阿修羅們聽到這話以後,再進入到深水之下,想求得保命。

時天帝釋,敕諸天眾:可回可回。阿修羅軍,皆失氣力,唯有微命。放之令去,還本所止。


當時,帝釋天王很仁厚,敕令天眾:“我們可以回去了,阿修羅的軍隊已經都喪失氣力,只剩下一點微末之命。放他們去吧,讓他們回自己的老家。”

時諸天眾,白天王言:此阿修羅,不可調伏,不知自力,不審他力。我等今可複更破壞阿修羅眾,令不復回。我於天中,自業受樂,於阿修羅,不生惱害。此阿修羅,云何於他順法行人,而欲衰惱?我不報怨,終不回也。說是語已,手執種種器仗刀戟,速疾走趣阿修羅軍,加以怖畏。令其破壞,而不殺害。

當時,那些天眾卻不聽話,他們在戰爭當中鼓起了嗔心,還是想要打擊一下阿修羅。對天王說:“這個阿修羅不可調伏,不知道自力,不審他力,我們現在可以進一步破敗阿修羅軍,讓他們不再返回,給他一點顏色看看,讓他從今以後不要再來擾亂天人。我們在天中是以自己的善業而受安樂,沒有對阿修羅做什麼惱害,這些阿修羅為什麼對於順法的行人想作衰惱?我們不報怨,終究不回!”這樣說後,手執種種的器仗刀戟,速疾奔向阿修羅軍隊,加以怖畏,使他們遭到破敗,卻不作殺害。


時天帝釋,起悲​​愍心,於缽呵娑恐其怖死,告諸天眾:汝等無慈悲心。說是語已,與善法堂一切天眾,還向天宮。

當時,天帝釋起了悲愍之心,害怕缽呵娑會被嚇死,告訴天眾:“你們沒有慈悲心。”這樣說後,一拂袖子,和善法堂的一切天眾返回天宮。


時四大天王,見帝釋還,告三十三天眾言:天王既還,汝亦可回。既得勝力,皆各歡喜,悉還本宮。

當時,四大天王見帝釋已還,告訴三十三天的天眾說:“天王都回去了,你們也可以回去。”像這樣,天人們得到了勝力,各自歡喜,返回本宮。


天王帝釋,乘伊羅婆那白象王,三十三天歌頌讚嘆,詣第二天,升善法殿。及余天眾,皆入本宮,悉舍鉀冑,置雜殿林。伊羅婆那,舍於化身,還復本形,入蓮華池。如是到天世界,受五欲樂。五欲功德,共相娛樂,遊戲林池。

天主帝釋乘著伊羅婆那白象王,在三十三天歌頌讚嘆之下,前至第二天,升善法殿。其餘的一切天眾都返回本宮,卸下甲胄,放置在雜殿林中。伊羅婆那也捨掉化​​身,恢復本形,進入蓮花池中。像這樣,戰爭已經結束,在那天世界中依然享受五欲之樂,以具足種種勝妙功德的五欲,共相娛樂,在妙林寶池當中賞玩嬉戲。


婆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等,破阿修羅既得勝已,心懷歡喜,還戲樂城。

婆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等法行龍眾,破敗阿修羅得到勝利後,懷著歡喜之心,返回戲樂本城。


阿修羅軍被破餘殘,身體毀壞,羞愧低頭。諸婦女等,憂惱愁悴,向阿修羅。

阿修羅軍被戰敗的殘餘部隊,各個身體毀傷,非常羞愧,耷拉著腦袋。那些阿修羅婦女等憂惱愁悴,看向阿修羅們。


羅睺阿修羅,語諸被破阿修羅言:我先不語汝等,非是與天共戰鬥時。人順正法,孝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耆舊長宿,增長天眾,減損阿修羅。我說是語,不隨我言,是故今日,得此惡果,令天殺害無量眾生。

羅睺阿修羅王對那些戰敗的阿修羅們說:“先前我不是跟你們說過,現在不是跟天共同戰鬥的時候。人類隨順正法,孝養父母,恭敬沙門、婆羅門、耆舊長輩,增長天眾的勢力,減損阿修羅的力量。我說這些話,卻不隨我話而作,所以今天就會得這個惡果,讓天殺害無量眾生。”


有阿修羅,語羅睺言:實如所言。不用王言,非時而鬥,是故今得如是惡果。

有阿修羅對羅睺阿修羅王說:“真的如您所說,沒有採用您的教言,非時而發生戰爭,所以今天得這樣的惡果。”


陀摩睺阿修羅言:以業欲熟,令我不回,生如是意,得此惡果。

陀摩睺阿修羅王說:“這是業快熟了,使得我不能回心,生這樣的殺意,得這樣的惡果。”


如是迭互說已,還於自地。

像這樣,他們互相說來說去,而退還本地。


毗摩質多羅,到第四地,入其本城,甚大羞恥,憂悴低頭。婇女圍繞,憂憒憔悴。

再說,最大的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缽呵娑到了第四地區域,進入本城,非常羞恥、憂惱、憔悴,低著個頭,沒臉見人。那些圍繞的婇女們,也個個憂心憔悴,沒有精神。


缽摩梯等,非法惡龍,喪失氣力,還戲樂城。

缽摩梯等的非法惡龍,也都喪失氣力,返回了戲樂城。


如是愛毒,破壞眾生,互相加害,流轉世間,無有少樂。賢聖弟子,如是觀已,得離欲意。

像這樣,由於愛的毒素破壞眾生,都是由於愛著自我的緣故,不忍天人的圓滿,與天大戰,互相加害,流轉世間。在這樣的輪迴裡,沒有少許安樂。聖賢弟子這樣觀阿修羅法界裡的大苦後,得了離欲之心,也就是心想:從此之後不要再為私慾做什麼,這只是徒招苦惱而已。


復次修行者,內觀於法,隨順修行。此比丘如是觀已,得十七地,心常樂觀,第一實諦。

再者,修行者內觀於法,隨順著法而修行。這位比丘這樣觀察之後,得了十七地。心中常常樂於觀察第一真實之諦,而對於這虛誑的世間法了無興趣,因為這些全是由虛假的計我和我所的分別,發起無數的煩惱和業,造成無數的苦,從始至終只不過是一種虛假的分別。


爾時地神夜叉,見已歡喜,告虛空神。虛空夜叉,聞已歡喜,告護世天。如是展轉,乃至少淨天。皆說是言:閻浮提中,有善男子,住某聚落,名字某甲。以信出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離魔境界,不樂煩惱,厭舍生死。作是觀已,今得如是,第十七地。諸天聞已,皆大歡喜,作如是言:如此比丘,天中之天,損減魔眾,增益諸天。

當時,地神夜叉見到這位修行者成就的狀況後,非常歡喜,告知虛空神;而虛空夜叉聞後歡喜,又速疾地告訴護世天王,像這樣輾轉一直傳到了少淨天,都這樣說:“閻浮提世界當中有個善男子,住在某聚落裡,名字是什麼,以信心出家,剃除鬚髮,披上袈裟。他以修行遠離諸魔境界,不樂煩惱,厭舍生死。作這樣的觀察後,現在已經得瞭如是的第十七地的成就。”諸天聞後,皆大歡喜,都這樣說:“這樣的比丘,真是天中之天,損減魔眾,增益諸天的勢力。”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56029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