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法句譬喻經 如本大法師
2021/01/12 12:57:17瀏覽469|回應0|推薦5

上如下本大法師佛學講座講義 --法句譬喻經


為何要演講本經的動機與宗旨呢?


第一:因為法句譬喻經是一部具有世界性意義的早期佛經,本經之所以會被全世界的學佛學者所重視,是因為本經與原始佛教的思想接近,其中大部份的偈頌是佛陀所說的。

2-1
法句譬喻經是從生死無常之苦入手,體見世間的真相,最後勸人透過學習佛法,堅守戒律,開悟智慧,達到涅槃吉祥的人生境界,本經的內容十分的豐富,故說本經。


第二:法句譬喻經是以通俗深入淺出,易讀、易懂的散文,偈頌形式,宣演深奧博大的佛教精微義理,勸諭世人,本經將數量龐大的阿含經以及十二部經濃縮簡化,成為學習佛法,體證聖道不可跳越的啟蒙聖典,更加是現代人自我教育,自我心理諮詢的無言老師,是生死輪迴受苦的此岸到達涅槃光明解脫的彼岸,本經是超凡入聖不可不讀之佛典,故說本經。


第三:佛陀是本經的主導,他慈悲如同母親,一一述說每一個故事發生的地點、時間、人物、事件糾纏的經過以及結果。

4-1
本經主要演說:因果業報、生死輪迴、世間無常,如何增長智慧而破無明煩惱,如何在欲海中淨化而得清涼菩提,一一的道理皆是透過事相來證明佛法的解脫真理,故說本經。


本經的組織形態,與一般純粹義理的佛經有所不同,本經是透過譬喻來完成。法句譬喻經是由品到篇,每品中的每一篇,便是一個獨立的動人故事,每個獨立的故事,開始用散文,快結束之前,用偈頌來突出要旨,以加強聽者、讀者的重複印象。法句譬喻經總共有七十五個莊嚴故事。


法句譬喻經是佛陀滅後一、二百年間所結集的傳世金言,經文分為四十品,有七十五個單篇故事,至大正藏中,列屬本緣部,本經是集述佛陀以寓言方式,演說因果報應,慎獨守戒,自我救贖,積善修福,勿生貪欲;應慈悲眾生,平等待人,不得嫉妒害人等等法義。本經是由東晉西域沙門法炬與法立二位三藏法師由梵文譯為華文。


一、無常品之一:
經文:昔者天帝釋五德離身,自知命盡,當下生世間,在陶作家受驢胞胎。何謂五德?一者身上光滅。二者頭上華萎。三者不樂本座。四者腋下汗臭。五者塵土著身。以此五事,自知福盡,甚大愁憂。自念三界之中,濟人苦厄,唯有佛耳。於是奔馳,往到佛所,時佛在耆鴴崛山石室中,坐禪入普濟三昧。


白話解釋:在很久遠以前,天帝釋提桓因,為他的五種象徵天人的瑞相忽然消失,他自己自知天人的天壽福報已經享盡,宿命註定要下生到世間,投胎到一個製造陶器家內養畜的驢胎之中。那麼,天帝消失的五種瑞相是什麼呢?一、身上的光明消失了。二、頭上的寶花枯萎了。三、天人的寶座坐得心生厭煩起來。四、兩腋冒出汗臭味。五、滿身都會沾上塵土。由這五種不吉祥的預兆,天帝明白自己的天福已經享盡,內心十分憂愁,他的心裏想到:在三界內能救人類苦難的,只有佛陀而已,因此連奔帶跑急忙到了靈鷲山見佛陀,當時佛陀正在靈鷲山的石室內坐禪,進入普濟三昧的甚深禪定境界。


普濟三昧:慈悲濟苦的禪定中。

10
經文:天帝見佛,稽首作禮伏地,至心三自歸命佛法聖眾。未起之間,其命忽出,便至陶家驢母腹中作子。時驢自解,走瓦坯間,破壞坯器。其主打之,尋時傷胎,其神即還入故身中,五德還備,復為天帝。佛三昧覺,讚言:善哉!天帝能於殞命之際,歸命三寶,罪對已畢,不更勤苦。爾時世尊以偈頌曰:所行非常,謂興衰法,夫生輒死,此滅為樂,譬如陶家埏埴作器,一切要壞,人命亦然!帝釋聞偈,知無常之要,達罪福之變,解興衰之本,遵寂滅之行。歡喜奉受,得須陀洹道。

11
白話解釋:天帝見到佛陀,馬上稽首五體投地頂禮,誠心誠意歸依了佛法僧三寶與所有佛道的聖者。在天帝伏地佛前尚未起身之前,他的神識忽然離開天人之體,剎那間到了製造陶器的人家,投入母驢的肚子作了小驢胎。這個時候,那隻母驢不知怎樣繩子突然解開,母驢走到陶器粗坯的所在,四隻腳踏壞了很多未燒成的坯子,主人看到當下大發雷霆,將母驢打了一頓,真不幸將母驢的胎氣也打掉了。這個時刻,天帝的神識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上,而且天人的五種瑞相也當時還原,又重新恢復了天帝之身。佛陀出定之後,就讚美天帝說:太好了!天帝你能在死亡的瞬間,歸依了三寶,罪障已經消除,不會再受苦了。這個時候,釋迦世尊以偈頌說法:世間一切人事物都是無常的,有興旺就有衰滅,一個人有生就有死,生死了辦,寂滅現前才是永恒不變的常樂,譬如那位製造陶器的人,用水與泥土作成陶器,到最後還是破成碎片,我們人的生命,正與那陶器沒有什麼兩樣!天帝聽完這偈頌後,已經深入無常是人生的常理,通達證悟罪福原來是可變化無常的,他理解世間興衰成敗的原理,因此帝釋天主遵從了寂滅涅槃的最高解脫法則。他非常歡喜奉行如來正法,一一信受,因此證得聲聞的初果聖位。

12
須陀洹道:入流、斷見惑、七番人天往還,如斷根之樹為喻。

13
佛子不昇天,昇天非佛子。

14
天台智者大師云:六欲天上現五衰,三禪天上有風災;要君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歸去來。

15
善導大師云: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直饒金玉滿堂,豈免殘衰老病;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16
無常經云:無上諸世尊,獨覺聲聞乘,尚捨無常身,何況諸凡夫。

17
佛言:任憑怎樣歌唱生命,讚美生命的光明遠景,而生命的缺陷,永遠是不可避免的事實。

18
優婆塞戒經云:假使有人歸依了三寶,依此歸依三寶功德,將來所得之福報,大得不可窮盡,難以臆測,譬如有一個寶藏,全國人民連續搬運七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麼歸依的功德,勝過這個千百萬倍,何以故?歸依究竟成就佛道故。

19
木𠗟子經云:過去有一位莎斗比丘,一心一意專誦佛法僧之名,如是一日復一日,經過十年歲月,便證得初果須陀洹果,如今在普香世界作辟支佛。

20
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云:凡是受了三歸依之人,就有四天王派遣三十六位護法善神,擁護三歸依者,此三十六位護法善神,各個還有萬億恒河沙數之鬼神為其眷屬,輪流護持受三歸依之人,令其安樂。

21
歸依之功德與利益有十二:一、成為佛門正信三寶弟子。二、可減輕無量劫之業障。三、不墮三惡道。四、能積廣大福德。五、日夜安樂。六、可棄惡歸善。七、是受戒基礎。八、諸鬼神均不能擾亂。九、護法善神擁護。十、智慧光明。十一、是證入四聖之基礎。十二、究竟圓滿佛道。

22
阿含經云:歸依處處求,求之遍十方,究竟歸依處,三寶最吉祥。

23
二、無常品之二: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精舍中,為諸天、人、龍、鬼說法,時國王波斯匿大夫人,年過九十,卒得重病,醫藥望差,遂便喪亡。王及國臣,如法喪送,遷神墳墓,葬送畢訖,還過佛所,脫服跣𤤳,前禮佛足,佛命令坐而問之曰:王所從來,衣麤形異,何所施為也?王稽首曰:國大夫人,年過九十,間得重病,奄便喪亡,遣送靈柩,遷葬墳墓,今始來還,過覲聖尊。

24
白話解釋: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園精舍裏,為一切天人、人、天龍、鬼眾講說佛法的時候,當時舍衛國的國王波斯匿的母親,年齡已經九十多歲,忽然得了重病,一切醫藥完全失效,很快就去世了。國王與群臣,都依當時的禮法辦理喪葬,並送靈棺到墓地。埋葬圓滿後,所有的人回城時經過佛陀的精舍,他們便脫了喪服與鞋襪,到了佛陀面前五體投地頂禮。佛陀請他們坐下,問他們說:大王啊!你從那裏來?為什麼穿這身粗布衣服,人也變得消瘦,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波思匿王頂禮而說:老太后(家母)都九十歲出頭,忽然得了重病,突然間去世了。因為替家母治理喪事,又將靈棺遷葬墓地,一直到現在才順路來拜見世尊您。

25
梵網經云:孝名為戒。

26
古德云:百善孝為先。

27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云: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28
經文:佛告王曰:自古至今,大畏有四:生則老枯,病無光澤,死則神去,親屬別離,是謂為四。不與人期,萬物無常,難得久居。一日過去,人命亦然;如五河流,晝夜無息,人命駛疾,亦復如是!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如河駛流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還。

29
白話解釋:佛陀就向波斯匿王說:自古至今,世人有四件最可怖畏的事情:有生就會老死,生病就會枯瘦難看,死後神魂就會離體,死後親人也成永別,這就是四大怖畏之事。天地間世事難如人意,萬物生滅無常,親人難得能久居相聚,一天過去難再回,人命也像時間一樣。就像印度的五條河流一樣,晝夜不停的流動,人的生命快速的消失,也如流水一般。

30
無常經云: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31
涅槃經云:是身無常,念念不住,猶如電光、瀑水、幻炎。

32
經文:佛告大王:世皆有是,無長存者,皆當歸死,無有脫者。往昔國王,諸佛真人,五通仙士,亦皆過去,無能住者,空為悲感,以殞軀形。夫為孝子 哀愍亡者,為福為德,以歸流之。福祐往追,如餉遠人。佛說是時,王及群臣,莫不歡喜,忘憂除患,諸來一切,皆得道杄。

33
白話解釋:佛陀向波斯匿王說:世間就是這樣子的,沒有一個人能長存在世的,有生該當歸死,沒有人能逃脫,以前的國王,所有的諸佛菩薩,得五種神通的仙人,也都已經過去了,沒有任何人能永住世間的。徒然為死者悲傷,這樣會損傷身體的,做為一個孝子,哀念死去的母親,為她做福德,為她祈福超度,就如同為遠遊的人送飯一樣。佛陀說此法義時,波斯匿王與群臣,無不十分歡喜,忘了煩惱憂愁,也放下了哀傷,所有來見佛的人,一一都得到佛道的啟示。

34
古德云:人生七十古來稀,先除年少後除老,中間光景不多時,又有炎涼與煩惱。

35
開悟聖僧云:日落西山暮鼓催,娑婆八苦實堪悲!世出世間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36
波斯匿王:公元二千五百年前,是釋迦佛時代之舍衛國的勝光王,玄奘大師譯為勝軍,波斯匿王與釋迦佛同一天出生,波斯匿王是一位英明的君王,武功高強,信仰佛法不退轉,當時以佛陀象徵日光,波斯匿王象徵月光,對人民百姓關照無微不至,是受人民尊敬的仁王。

37
五通仙士:所謂五通即是: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等五種神通。外道修世間禪定也能得到,此五通有生有滅,尚未出三界,不究竟故。佛法有六通,再加漏盡通,是具有掃除煩惱,淨化生死的根源,通達萬法唯心之道。

38
三、無常品之三:
經文:昔佛在羅閱祇竹園中,與諸弟子入城受請說法畢訖。晡時出城,道逢一人,驅大群牛,放還入城。肥飽跳騰,轉相觝觸。於是世尊,即說偈言:譬如操杖,行牧食牛,老死猶然,亦養命去。千百非一,族姓男女,貯聚財產,無不衰喪。生者日夜,命自攻削,壽之消盡,如徤𠍇水。

39
白話解釋:往昔佛陀在摩揭陀國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裏,與許多弟子進入城市,在路上遇到一個人趕著一大群牛回城,又肥又飽的牛群一路上跳躍奔踢,彼此互相用角互鬥。因此釋迦世尊就說了偈頌:猶如一個人拿著棍子,在野外草地飼牧他的牛群;每一個人從生到老死,就如同牧人飼牛一樣。千百人之中沒有一個能逃出這項真理,所有貴族的男男女女,日夜忙碌聚集財產,他們也是沒有一個不衰老死亡。生在世間的人在光陰的隧道裏,生命一天一天消滅,而有盡的壽命也一步一步到了盡頭,就如同一個水池也會漸漸枯乾。

40
宰相千金云:朝看花開滿樹紅,暮觀花落樹已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41
普賢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42
經文:佛到竹林洗足卻坐,阿難即前,稽首問言:世尊,向者道中,說此三偈,不審其義,願蒙開化。佛告阿難:汝見有人,驅放群牛不?唯然,見之。佛告阿難:此屠家群牛,本有千頭,屠兒日日,遣人出城,求好水草,養令肥長 擇取肥者,日牽殺之,殺之死者過半,而餘者不覺,方相觝𠯿,跳騰鳴吼,傷其無智,故說偈耳。佛語阿難:何但此牛,世人亦爾。計於吾我,不知非常,饕餮五欲,養育其身,快心極意,更相殘賊。無常宿對,卒至無期,矇矇不覺,何異於此也?時坐中有貪養比丘二百人,聞法自勵,逮六神通,得阿羅漢,眾坐悲喜,為佛作禮。

43
白話解釋:佛陀回到竹林精舍,洗過腳回到自己法座上,阿難尊者便向前頂禮請問佛陀:世尊!剛才在途中您說出三句偈頌,我還是不明白它的含義,願佛陀慈悲開示!佛陀向阿難尊者說:你是不是有看見有人驅趕一群牛?阿難尊者說:有啊!有見到。佛陀向阿難尊者說:這是一家屠宰場的牛群,本來有一千隻的牛,屠夫天天派人出城,尋找有好草好水的所在,想要將牛養得又肥又大的。他們每日都選擇最肥最大的牛來屠殺買賣,他們殺死的牛已經超過半數了,而剩下的牛還是沒有感覺自己的牛伴慢慢減少,剛才那些牛在路上奔踢,相鬥又嗥叫,我就是哀憫這群牛的無知,所以才說了這些偈頌。佛陀又向阿難尊者說:何只是這些牛啊!世上的人也是和那些牛一樣的無知糊塗,整日守著這個臭皮囊,他們不明白世間一切是無常的,日夜貪圖聲色的享受,將自己養得肥肥的,稱心如意,又互相殘殺,可是無常鬼日夜伴著他,一直到無盡期,他們竟然糊塗而不知不覺,天下事那有比這種事還更加令人感覺怪異的呢?當此時,座中有二百位貪求供養的比丘,聽到佛陀的開示後,都一一覺悟自勵,當下證得六種神通與阿羅漢的果位。當時,在座的大眾都悲喜交集的向佛陀頂禮感恩不盡。

44
古聖賢云:世間財,誰不愛?拼死忘生都不該,石崇豪富今何在?億萬金銀無處埋,須當戒,莫貪財,不如收拾禮金臺。

45
四、無常品之四: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為諸弟子說法,時有梵志女,年十四、五,端正聰辯,父甚憐愛,卒得重病,即便喪亡。田有熟麥,為野火所燒。梵志得此憂惱愁憒,失意恍惚。譬如狂人,不能自解。傳聞人說,佛為大聖、天人師,演說經道,忘憂除患。於是梵志往到佛所,作禮長跪白佛言:素少子息,唯有一女,愛以忘憂,卒得重病,捨我喪亡。天性悼愍,情不自勝。唯願世尊,垂神開化,釋我憂結。

46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祇園精舍,為所有弟子說法,當時有一位婆羅門的少女,年紀十四、五歲,長得美麗又聰明,父親非常疼愛她,但是她忽然得了重病,突然去世,同時,田中剛好成熟的麥子,也被一把野火燒了,這位老婆羅門教徒,為此心生憂愁痛苦煩惱,日夜失魂落魄﹐就好像一位精神恍惚的人,內心狂亂,無法解除心靈上的困擾。這位老婆羅門教徒聽人說,釋迦佛是人間的聖者,天人的導師,時常講經說法,為人除憂解難。因此老婆羅門就前往佛陀的精舍,向佛陀頂禮長跪而說:佛陀啊!我沒有兒子,只有一位女兒,我疼愛她愛得什麼憂愁都忘記了,她突然得了重病去世,留下了我一人,我們是父女天性,我真想念她,她之死亡令我非常悲痛,已經無法承受了,我只希望佛陀大發慈悲為我開示,解開我內心的憂傷與纏結。

47
經文:佛告梵志:世有四事,不可得久,何謂為四?一者有常必無常。二者富貴必貧賤。三者合會必別離。四者強健必當死。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常者皆盡,高者必墮,合會有離,生者有死。梵志聞偈,心即開解,願作比丘,鬚髮自墮,即成比丘。重惟非常,得羅漢道。

48
白話解釋:佛陀向這位婆羅門的梵志說:世間有四件事沒有辦法永久不變的,是那四件事呢?一、有常就必有無常。二、有富貴就必有貧窮。三、有相聚合會就必有別離。四、有健康就必有死亡。因此,佛陀就說了一首偈頌:所有認為長久不變的東西,都會一一壞盡;地位崇高的官場人物,也都會消散墮落;世間有相會,也就有別離;人有出生,也就有衰老死亡。這位婆羅門的老梵志聽完此偈頌,心中即刻化解了喪女的哀痛,並且心生歡喜,願意出家修行,了辦生死大業。心念一動,頭髮鬍鬚自動剃除落地,當下成就了一位莊嚴的比丘,他精進勇猛參悟世間一切人事物本是無常的大道理,因此,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49
開悟聖僧云: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鶴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深。

50
大藏經云:在家眾過本,出家趣菩提。

51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52
剃度法語:金刀剃下娘生髮,除卻塵勞不淨身;圓頂方袍僧相現,法王座下又添孫。

53
五、無常品之五
經文:昔佛在羅閱祇耆鴴崛山中,時城內有婬女人,名曰:蓮華,姿容端正,國中無雙。大臣子弟,莫不尋敬。爾時蓮華,善心自生,欲棄世事,作比丘尼。即詣山中,就到佛所。未至中道,有流泉水,蓮華飲水澡手,自見面像,容色紅輝,頭髮紺青,形貌方正,挺特無比。心自悔曰:人生於世,形體如此,云何自棄行作沙門?且當順時,快我私情。念已便還。佛知蓮華,應當化度,化作一婦人,端正絕世,復勝蓮華數千萬倍,尋路逆來。蓮華見之,心甚愛敬,即問化人,從何所來?夫主、兒子、父兄、中外皆在何許?云何獨行?而無將從?化人答言:從城中來,欲還歸家,雖不相識,寧可共還,到泉水上,坐息共語不?蓮華言:善!二人相將,還到水上,陳意委曲。

54
白話解釋:從前,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郊外靈鷲山石室精舍中說法,當時王舍城內有一個操淫業的女人,名字叫做蓮華,端正美麗,在國內無有人能比的,所有大臣公子們,沒有一個不想追求她、接近她,有一次,蓮華女忽然心生善念,想放棄一切世事,出家作比丘尼,因此來到靈鷲山佛陀的石室。在路途中,蓮華見有流水,一面飲水,一面洗手,她在清水中看到自己的面貌是那麼端正美麗,頭髮柔軟可愛,因此又後悔而說:人生在世,長得那麼美麗秀氣,怎能放棄世樂私情,而去出家作沙門呢?現在正是日正當中,青春少年時,自己像一朵新鮮的花朵,正在開放的階段,便停止腳步,返回城中。正在此時,佛陀有他心通,明白蓮華女出家修行的因緣已經成熟,應當度化,因此,就化作一位比蓮華女更美麗勝過數千萬倍的婦女,從城中出來,剛好與蓮華女相遇,蓮華女見到這位婦女如此的美麗,心中非常敬慕,便問這位婦女從那裏來?丈夫、兒子、父親兄弟、裏裏外外家人都在那裏?又問她為什麼一個人出城,沒有人陪伴?這位幻化美女答覆說:是從王舍城來,想要回家,彼此兩位同是女人,雖然不相識,是不是可以齊同回家,到水泉邊一坐片刻,互相談談?蓮華女說:好啊!因此,兩個人走到水泉邊,彼此談吐生平,一見如故。

55
經文:化人睡來,枕蓮華膝眠,須臾之頃,忽然命絕,膨脹臭爛,腹潰蟲出。齒落髮墮,肢體解散。蓮華見之,心大驚怖,云何好人,忽便無常?此人尚爾,我豈久存?故當詣佛,精進學道。即至佛所,五體投地,作禮已訖,具以所見,向佛說之。佛告蓮華:人有四事,不可恃怙,何謂為四?一者少壯會當歸老。二者強健會當歸死。三者六親聚歡娛樂會當別離。四者財寶積聚要當分散。

56
白話解釋:兩人話說多,幻化的女子想睡眠,就靠在蓮華女的大腿上而睡,可是不久這個幻化美女突然死亡,她的身體也在剎那間腫脹臭爛起來,連肚子裏面的蟲都鑽出來,她的牙齒也脫掉,頭髮墮地,四肢解散,蓮華女看到這一幕景象,心驚膽跳,心裏想:像這樣一位絕色美人,為何忽然間就死去呢?這位美女尚且如此,我又能永遠不死嗎?我應當去拜見佛陀努力學道才對!因此便趕到佛陀的石室,五體投地禮拜佛陀,她在途中所看到的情景,一一向佛陀秉白。佛陀向蓮華女說:世上有四件事不可依靠,是那四件事呢?一、少壯會當歸老。二、強健會當歸死。三、父母妻子兄弟雖然相聚歡喜愉快,但也無法避免生離死別。四、人的財富積聚再多,終必也當分散的一天。

57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老則色衰,所病自壞,形敗腐朽,命終自然。是身何用,洹漏臭處;為病所困,有老死患。嗜欲自恣,非法是增;不見聞變,壽命無常。非有子恃,亦非父兄;為死所迫,無親所怙!蓮華聞法,欣然解釋,觀身如幻,命不久停,唯有道德,泥洹永安。即前白佛:願為比丘尼。佛言:善哉!頭髮自墮,即成比丘尼。思惟止觀,即得羅漢。諸在坐者,聞佛所說,莫不歡喜!

58
白話解釋:因此之故,佛陀就說了一首偈頌:老了身體就會衰弱,病了身體自會腐壞;形體衰弱終會腐朽,生命也終會走到盡頭,這具有形的肉體有何用呢?身體到處都有臭腥屎尿污穢之處,身體時常被病苦所困擾,身體有老死的悲哀,身體貪欲無度,任性濫情,天地萬法並沒有增減,只不過是見聞上的變易罷了,人生壽命本無常,兒女並不可靠,父兄也不可依,死神的腳追趕你,任何親人都無法依靠。此時,蓮華女聽了佛陀這番的開示,心生歡喜,了解身體也如幻化婦女一樣,生命是不能久留世間的,唯有修道進德才能得到涅槃寂滅自在永遠安穩。蓮華女當下向佛陀說:願出家做比丘尼而修行,佛陀欣然答應說:歡迎你,蓮華女!因此蓮華女頭髮自然掉落,現身就成就了一位非常莊嚴的比丘尼,她精進用功,思惟止觀,不久就證得阿羅漢的果位。當時在座聽聞佛法的眾弟子,個個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59
止:一念不生。觀:歷歷分明。

60
止觀:止是止息妄念,停止於一處。能止伏妄念,猶如磨鏡,磨清鏡面,無塵無垢,能照萬象,便是觀。

61
神通難敵定業。

62
六、無常品之六:
經文:昔佛在王舍城竹園中說法,時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五通,卻後七日,皆當命盡,自共議言:五通之力,反覆天地,手捫日月,移山住流,靡所不能,寧當不能,避此死對?一人言:吾入大海,上不出現,下不至底,正處其中,無常殺鬼,安知我處?一人言:吾入須彌山中,還合其表,令無際現,無常殺鬼,安知吾處?一人言:吾當輕舉,隱虛空中,無常殺鬼,安知吾處?一人言:吾當藏入,大市之中,無常殺鬼,趣得一人,何必求吾也?四人議訖,相將辭王:吾等壽算,餘有七日,今欲逃命,冀當得脫,還乃覲省,唯願進德。

63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中為大眾說法。當時有一個梵志家庭四個兄弟,每一個人都已經修得五種神通力,但是再過七日,命中注定要死亡,他們彼此討論:以他們五通的神力,能翻天覆地,推日托月,移山住流,沒有一樣做不到的,又為何不能避免死亡這關呢?其中一人說:我可以投入大海之中,上面的頭不露出水面,下面的腳不踏到海底,全身在海水正中央,無常殺鬼,又怎能知道我在那裏呢?另外一人說:我鑽入須彌山裏面,然後再將山合起來,外表看不出任何痕杄,無常的殺鬼,又如何明白我在那裏呢?另外一人說:我輕輕一跳,就可以隱藏在虛空中,無常的殺鬼,又如何明白我在那裏呢?又另外一人說:我只要藏入大都市的人群之中,無常的殺鬼只要找到一個人代替就可以了,又何必來找我呢?四個兄弟討論完了,就齊同去辭別國王說:我們的壽命,只有七天好活了,現在我們要逃命,希望能逃脫無常殺鬼一關,再回來拜見大王,希望您多多愛護人民,多修功德。

64
經文:於是別去,各到所在,七日期滿,各以命終,猶果熟落。市監白王:有一梵志,卒死市中。王乃悟曰:四人避對,一人已死,其餘三人,豈得獨免?王即嚴駕,往至佛所,作禮卻坐,王白佛言:近有梵志,兄弟四人,各獲五通,自知命盡,皆共避之。不審今者,皆能得脫不?佛告大王:人有四事,不可得離,何謂為四?一者在中陰中,不得不受生。二者已生,不得不受老。三者已老,不得不受病。四者已病,不得不受死。

65
白話解釋:四位五通行者向國王告辭後,四人各自到了自己所說的地方逃命避難,七天期滿,四個人全部難逃死亡的定業,就像水果成熟了會自然掉落地上一樣。有一天,首都的市長向國王報告:有一位梵志,死在市區裏面。此時,國王才想起那四位五通的仙人,就說:這四位不是避難逃命了!既然有一位已經死亡,剩下的三人又如何能逃脫定業呢?國王命令準備車馬,要到佛陀的精舍請問此難題,國王頂禮佛陀後,坐在一邊,便向佛陀報告:佛陀啊!最近有梵志四兄弟,各人已得五種神通力,他們也明白生命已經將盡,他們都齊同避難去,但是不了解他們四人能不能逃避死亡這一劫?佛陀向國王說:人生有四件事沒辦法避離,是那四件事呢?一、人死之後,在中陰身,不得不去投胎轉生。二、已經從母胎出生下來,就不得不慢慢衰老。三、人已經老了,也不得不隨時隨地接受病魔的折磨。四、已經得了病,就不得不受死亡的召喚!

66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是務是吾作,當作令致是,人為此躁擾,履踐老死憂,知此能自靜,如是見生盡,比丘厭魔兵﹐從生死得度。王聞佛言,歎曰:善哉!誠如尊敬,四人避對,一人已死,祿命有分,餘復然矣!群臣從官,莫不信受。

67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當下又說偈頌:不是虛空也不是大海裏,不是鑽入山石間,世間無有任何地方,能逃脫死亡的定業,一切善惡都是自己造的,造什麼因結什麼果,人為了怕死而兪憂,又要走完死亡路。如果人能明白死亡的道理,心會寧靜,因此便能洞徹生命的底端,出家比丘學道,為了出離人間煩惱生死,他們會在生死之間出離苦海,證悟不生不死之聖境。國王聽聞佛陀這番的開示,便讚歎說:太好了!正如佛陀您的教導,四個梵志兄弟為了逃避死亡,其中一人死亡;其他三人也將無法倖免,世間的福祿功名壽命本有因緣前世所定,至於其他的一切,也是因緣業力來決定的。這時候,跟隨國王的群臣與官員,聽了佛陀的開示,大眾都至誠信受佛法的真理!

68
業報未盡,縱然人飛到天上雲霄寶殿,業力也追到雲霄寶殿。業報未消,那管人類逃亡到荒山曠野,業力也追到荒山曠野。業報存在,那怕人逃避鑽入大海海龍宮,業報也追到海龍宮,畢竟,業是平等的,是公平的。

69
七、教學品之一: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精舍,佛告諸比丘,當勤修道,除棄陰蓋,心明神定,可免眾苦。有一比丘,志不明達,飽食入室,閉房靜眠,愛身快意,不觀非常,冥冥懈怠,無復晝夜。卻後七日,其命終盡,佛愍傷之,懼墮惡道,即入其室,彈指覺曰:咄起何為寐,螉螺𠎀蠹類;隱蔽以不淨,迷惑計為身;焉有被斫瘡,心如嬰病痛;遘于眾厄難,而反為用眠;思而不放逸,為仁學仁杄;從是無有憂,常念自滅意;正見學務增,是為世間明;所生福千倍,終不墮惡道。

70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的祇園精舍,佛陀向所有的比丘說法:應當一心勤學修道,消除色受想行識五陰的蓋覆,要心靈如明鏡,神智不亂,就能免除世間的苦惱。其中有一位比丘內心不能明徹通達世法出世法,每日吃飽就回到寮房,關門睡覺,只是讓這個色身稱心如意而已,無心觀察世間無常之理,茫茫渺渺懈怠過日子,日夜不分只圖舒適享受,但是過了七天以後,他的生命就將要結束,佛陀非常哀愍他,怕他墮落惡道受苦,馬上進入他的房間,用拇指與中指彈出聲響,警示提醒他說:咄!快起床,為什麼還在睡覺?就像牛馬身上的蟲與螺蚌蠹蟲一樣,隱蔽在不淨的地方,只為了讓身體舒服因而懈怠執迷不醒。有人身上被刀傷而成瘡,那顆心也如同患疾病纏身;一個人遭遇到厄難,是不可以用睡覺來矇混。修道人要深思正法而不可放逸,做為仁者要走仁義的减跡,從此才能沒有憂愁罣礙,要時常念念涅槃不生不滅的義理,必須要學習正知正見,這就是黑暗世間的明燈,有正知正見的人所得的福報大於一般人千倍,他永遠不會墮落三惡道。

71
阿含經云:若人正見增上者,終不墮地獄。

72
六祖壇經云: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

73
經文:比丘聞偈,即便驚寤。見佛親誨,加敬悚息。即起稽首,為佛作禮。佛告比丘:汝寧自識本宿命不?比丘對曰:陰蓋所覆,實不自識也。佛告比丘:昔維衛佛時,汝曾出家,貪身利養,不念經戒,飽食卻眠,不念非常,命終魂神,生𠊠蟲中,積五萬歲,壽盡復為螺𠎀之類,樹中𣘀蟲,各五萬歲。此四品蟲,生長冥中,貪身愛命,樂處幽隱,以冥為家,不𠋥光明,一眠之時,百歲乃覺,纏綿罪網,不求出要。今始罪畢,得為沙門,如何睡眠不知厭足?於是比丘,重聞宿緣,慚怖自責,五蓋雲除,即得羅漢。

74
白話解釋:這位比丘聽佛這首偈語,即刻驚醒,他看到佛陀親自到床邊教誨,特別恭敬又驚怕,它馬上下床向佛陀懺悔頂禮。佛陀向比丘說:你難道不了解你前世的種種宿命嗎?比丘回答佛陀說:我被五陰迷妄所蓋覆,實在不了解自己前世的一切啊!佛陀說:從前維衛佛住世時,你曾經出家,但是太貪圖財利供養,平常又不念經持戒,吃飽就睡覺,也沒有觀想人世無常之理,命終時你的靈魂便投胎到牛馬身上的寄生蟲之類,時間一過就是五萬年,等到五萬年受完果報,又投生為螺𠎀之水族類,與樹上的𣘀蟲,又一一度過五萬年,這𠊠、螺、𠎀、𣘀四種蟲,生長在冥暗之中,貪圖身體愛戀生命,偏愛生活在太陽照不到的地方,以黑暗為家,不喜愛光明,一睡就超過百年,身心纏網在罪業中,不尋求出離生死苦海,現在你的罪報已受完,能作出家沙門,為什麼對睡眠還是這樣貪戀呢?此時這位比丘聽到自己這段前生往事,內心生起慚愧自責不該貪睡,此時,這位比丘的五陰迷雲頓時消除,當下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75
佛說遺教經云: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當以持戒之鉤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無慚人。

76
八、教學品之二: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諸天人四輩說法。時有一年少比丘,為人頑愚,質直凑野,未解道要,情意興盛,思想於欲,陽氣隆盛,不能自制,以此為惱,不獲度世。坐自思惟:有根斷者,然後清淨,可得道𢃼。即至檀越家,從之借斧,還房閉戶,脫去衣服,坐木板上,欲自斫陰:正坐此陰,令我勤苦,經歷生死,無央數劫,三塗六趣,皆由色欲。不斷此者,無緣得道。

77
白話解釋:往昔,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精舍裏,為很多天神、人間四眾弟子演講佛法。佛陀說:有一位年少的比丘,為人頭腦頑固,智慧未開而愚癡,脾氣固執又粗野,未了解佛法真理,這個比丘的情欲特別興盛,日夜念念愛欲,而且他的性欲極為衝動,無法克制。他自己情欲特強而心生苦惱,而不能解脫度生死。有一天,自己坐著獨自思考:如果將自己的生殖器切掉,也就是切掉男根,然後沒有情欲,就可以得到清淨心,得到佛法的解脫。因此,他馬上到了在家施主之處,向施主借了一隻斧頭,回到自己的寮房將門關起來,將衣服脫下,坐在木板的上面,想要將自己的男根砍掉。比丘又如此而想:就是男根連累我受苦受難,經過無數劫的生死輪迴,出入於三塗六道中而周旋不出,這都是因為色欲不能清淨,如果不斷掉男根這個東西,始終會作怪,我就無緣可以得道了。

78
經文:佛知其意,愚癡乃爾!道從制心,心是根源,不知當死,自害墮罪,長受苦痛。於是世尊,往入其房,即問比丘:欲作何等?放斧著衣,禮佛自陳:學道日久,未解法門,每坐禪定,垂當得道,為欲所蓋,陽氣隆盛,意惑目冥,不覺天地,諦自責念,事皆由此,是以借斧,欲斷制之。佛告比丘:卿何愚癡,不解道理,欲求道者,先斷其癡,然後制心。心者善惡之根源,欲斷根者,先制其心,心定意解,然後得道。

79
白話解釋:佛陀以神通力知道這位比丘的心意,竟然愚癡到這種地步!修行應當調伏欲心,心是善惡的根源,他不明白自斷男根是在造罪殘害自己,會長期挨受痛苦。因此,佛陀來到他的房間,就問這位年輕的比丘:你在做什麼動作?這位比丘看到佛陀,慌慌忙忙將斧頭放下,衣服穿上,向佛陀頂禮之後,坦誠而說:我學道以來已久,不明白佛法的門徑,每當坐禪的時候,正要進入道境,就會被情欲擾亂覆蓋,陽氣強烈,眼睛雖然閉上,但是內心還是亂紛紛,我真對不起天地,心中暗自痛切責備自己,修道失敗,都是此處擾亂我,因此,我借來斧頭,要將男根砍斷以便制止情欲。佛陀聽完比丘自白後,向比丘說:你為何這麼愚癡不明道理呢?想要修道的人,首先要淨斷愚癡的想法,然後降伏他的心,因為心是一切善惡的根源,如果想要斷除男根,不如先制伏心源,如此心定意解,情欲自然消除,然後就能得道。

80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卭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81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學先斷母,率君二臣,廢諸營從,是上道人。佛告比丘:十二因緣以癡為本。癡者眾罪之源;智者眾行之本;先當斷癡,然後意定。佛說是已,比丘慚愧,即自責言:我為愚癡迷惑來,久不解古典,使如此耳。今佛所說,甚為妙哉!內思正定,安般守意,制心伏情,杜閉諸欲,即得定意,在於佛前,逮得應真。

82
白話解釋:此時,佛陀說了一首偈語:學道先要斷除障道的母體,應力行抉擇真理而對除諸障礙,修行增長定力,棄除你一切枝葉葛藤,這才是最上乘的道人!佛陀向這位比丘說:十二因緣當中是以愚癡為根本,無明愚癡是一切罪惡的根源,智慧是一切行門的本源,修道之人首先應當要斷除無明愚癡,然後心意才能產生禪定。佛說法結束圓滿,比丘非常慚愧自責而說:我被無明愚癡迷亂理智以來,已經很久沒有深入體解佛法經文了,才會使我今日這般的狼狽!今日佛陀所說的佛法,非常微妙難逢!這位比丘被佛陀教誨覺悟以後,內心思惟如何修習禪定與止觀。心安住般若智慧與守住一心,因此制伏亂心,伏住情欲,杜絕關閉所有欲心,當下就得到禪定的意境,在佛陀的面前就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83
大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欲拔一切煩惱習氣,欲得世世具諸相好端嚴如佛,一切有情見者歡喜,發起無上正等覺心,速能成辦諸佛功德,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84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85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86
九、教學品之三 :
經文:昔佛在羅閱祇國靈鷲山中,為諸天人國王大臣說甘露法。有一比丘,剛猛勇健,佛知其意,遣至山後,鬼神谷中,令樹下坐,數息求定,知息長短,安般守意,斷求滅苦,可得泥洹。比丘受教,往至谷中,欲坐定意,但聞山中,鬼神語聲,不見其形,但有音聲,悚息怖懼,不能自寧,意欲悔還,即自念言:居家大富,宗族又強,出家學道,獨自安處,鬼神深山,既無伴侶,又無行人,但有諸鬼,數來怖人!

87
白話解釋:往昔,佛陀在羅閱祇國的靈鷲山裏,為很多天人、國王、大臣說法,當時有一位比丘,個性剛強,勇猛健壯,佛明白他心裡想什麼,就派他到山後有鬼神的山谷,叫他坐在樹下,修數息禪定,明白數息法可由短而長,安住智慧守住一心,斷除欲求,滅除煩惱之苦,就可以得證涅槃的境界。這位比丘受教以後,前往到山谷裏,想要坐禪安定心意,但是有聽聞山裏的鬼神在講話的聲音,看不到鬼神的形影,因為聽到鬼神的講話聲,內心生起恐懼不能安寧,因此,感覺懊悔想回家,這位比丘就自言自語說:我俗家非常富有,而且有社會地位,我出家學佛,希望找一個特別能安靜之處,想不到山裏發現有鬼神出入說話,我既無伴侶,又看不到行人,只有一些鬼神的聲音,屢次來驚嚇人,使人心生恐怖。

88
經文:思惟如是,未去之間,於是世尊,往到其邊,坐一樹下,而問之曰:汝獨在此,將無怖懼耶?比丘稽首白言:初未曾入山,在此實憂。須臾之間,有一野象王來在邊,倚一樹臥,心獨歡喜,遠離諸象,一何快哉!佛知象意,告比丘曰:汝寧知是象,所由來不?對曰:不審。佛告比丘:此象眷屬,大小五百餘頭,厭患小象,捨來至此,倚樹而臥,自念得離恩愛牢獄,一何快哉!象是畜生,猶思閑靜,況汝捨家,欲求度世?方以獨自,欲求伴侶,愚冥伴侶,多所傷敗,獨住無對,亦無謀議,寧獨修道,不用愚伴。

89
白話解釋:這位比丘想到這裏,心生懊悔想要離開山谷的時候,此時佛陀走到他的身邊,坐在樹下,問比丘說:你一個人在這裏,是不是會駭怕呢?比丘向佛陀頂禮而說:我從來沒有住過深山,在這裏修行實在令人恐怖!話說到這裏,一轉眼之間,有一隻巨大的野象,走到比丘的身邊,靠在樹下躺在地上,大象感覺特別舒適愉快,大象心裏想:我離開恩愛的象群,如同脫離束縛的牢獄,這是何等的快樂啊!佛陀明白大象的心意,就向比丘說:你明白這隻大象的來歷嗎?比丘說:不明白!佛向比丘說:這隻大象的妻子、兒女大小有五百隻象,象多複雜,使這隻大象心生厭煩未成年的小象,所以離開五百隻的象群來到這裏,依靠樹下休息睡覺。大象心想:一旦能離開恩愛的牢獄,這是何等清涼快樂啊!象是畜牲,都想要找個安靜的地方,何況你是出家人,立志救度世人!可是你獨自一人感覺寂寞,想找伴侶陪伴,你要明白!那些愚昧的伴侶,對你會造成很多的傷害。如果你一個人獨住沒有人作伴,也沒有人跟你談天議論,這才容易入道證道;如果寧願獨住修道,不用愚蠢的伴侶作伴,這種意義與殊勝遠勝過找伴作伴來得有實質。

90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學無朋類,不得善友,寧獨守善,不與愚偕。樂戒學行,奚用伴為,獨善無憂,如空野象!佛說是時,比丘意解,內思聖教,即得應真。谷中鬼神,亦皆聞解,為佛弟子,受誓誡剗,不復侵民。佛與比丘,共還精舍。

91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就說了一首偈:孤身學道無伴侶,有了伴侶也不一定得到益友;就不如獨善其身,不跟愚蠢之人相處,一個人樂守佛戒學習佛行,又何必找伴侶呢?獨善其身,無憂無慮,就像曠野的大象,無所牽掛自在的大象。佛陀說完偈頌,比丘當下心開意解,內心思惟如來聖教,馬上得證阿羅漢的果位。山谷的鬼神,聽到佛陀的正法,心地理解,也成了佛陀的弟子,這些鬼神受佛教誨啟示,一一各自立誓,不再侵犯人民。此時,佛陀與這位比丘,就一同回到佛陀的精舍去了。

92
十、護戒品: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祇桓精舍,為諸天人,宣演經法時,羅閱祇國有二新學比丘,欲往見佛。二國中間,曠無人民,于時旱熱,泉水枯竭,二人飢渴,熱暍呼吸。故泉之中,有盛餘水,而有細蟲,不可得飲。二人相對曰:故從遠來,欲望見佛,不圖今日,沒命於此也!一人言曰:且當飲水,以濟吾命,進前見佛,焉知其餘也?一人答曰:佛之明戒,仁慈為首,殘生自我,見佛無益,寧守戒而死,不犯戒而生也!一人即起,極意快飲,於是進路。一人不飲,遂致殞命,即生第二忉利天上,思惟自省,即識宿命,持戒不犯,今來生此,信哉福報,其不遠矣!即持華香,下到佛所,為佛作禮,卻住一面。

93
白話解釋:往昔,佛陀在舍衛國祇園精舍,為一切天、人宣演佛法時。另外一個國家│羅閱祇國有二位新出家的比丘,想要拜見佛陀,兩國之間沒有人民住家。當時天氣又乾旱又熱,大地泉水都已經枯乾,兩位比丘又餓又渴,呼吸困難,口乾舌焦,此時途中有一個將枯乾的舊泉池,剩下一些水,但是水中有微細蟲,此水不可飲。兩人很懊悔而說:我們從遠方來,希望能見佛,但想不到今日會死在這裏!其中一人說:我們先將水喝了,救命要緊,我們去見佛時,佛陀如何會知道我們飲水殺生這件事呢?另外一個比丘答:佛陀戒律有明示,應該要仁慈不殺生為首要,如果犯了殺生而活命,因此見佛有何意義呢?我們應當守戒而死,不可犯戒而生才對!這位比丘不管水中之蟲,他馬上起身,當下痛快飲了有蟲的水,然後上路,另外這位比丘決心不飲有蟲的水,結果死在路上,但是他的神識當下生到忉利天宮,他深入思惟,領悟佛陀的真理,此刻徹悟到前生因為持戒不犯,今生才生到天界的福報。他相信福報是不會拋棄一個持戒的人。他當時手捧著新鮮的花與香,降下人間到佛陀的精舍,向佛頂禮,然後退到一邊,等待佛陀的開示。

94
經文:其飲水者,道路疲頓,經日乃達,見佛神德,至尊巍巍。稽首禮拜,涕泣自陳:我伴一人,於彼命終,感其不達,願佛知之!佛言:吾已明矣!佛以手指曰:今此天人,則汝伴也!全戒生天,又先至矣。於是世尊,披胸示之:汝觀我形,不奉我戒,雖云見我,我不見汝也,去我萬里,奉行經戒,此人則為在我目前。

95
白話解釋:那位飲水的比丘,在路上非常疲勞,經過數日才到達佛陀的精舍,他看見佛陀的神采威德,是人間最尊貴,當下稽首禮拜,流著眼淚而說:我有一位比丘同伴,在路上死了,我想他竟然如此不能通達事理,頭腦固執,真是不幸。現在特別向佛陀報告這件事!佛陀說:我已經明白了!佛用手指著忉利天下來的那位比丘說:這位天人就是你的同參道友,他保全了戒體,人雖然死了,但是已經生到天界,他已經在你之前先到這裏了!因此,佛陀將胸部打開給這位比丘看,並說:你看我胸上的卍字,你不能堅守我的戒律,雖然看到我,我並沒有見到你,如果離開我萬里之外,能奉行佛經佛戒,這個人就如同在我的眼前。

96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97
佛遺教經云: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

98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學而多聞,持戒不失,兩世見譽,所願者得。學而寡聞,持戒不完,兩世受苦,喪其本願。夫學有二,常親多聞,安諦解義,雖困不邪!於是比丘聞偈,慚怖悔過,默思所行,天人聞偈,心意欣悅,逮得法眼。天人眾會,莫不奉行。

99
白話解釋:當時,佛陀就說了偈頌:學道又能廣博多聞,持戒能堅守不失,今生來世都會被人讚歎,他所求的願皆能圓滿獲得。學道者如果孤陋寡聞,持戒不完全,今生來世都會受苦,也永遠不能如他所願。學道有二大要訣:一、要多親近善知識。二、要安住在佛法真理並深解義理,雖然被惡境所困,他的內心也不會起邪見!此時,比丘聽聞佛偈,心生慚愧而恐懼,向佛悔過頂禮自己的過失,思惟自己的行為不當。另外這位天人比丘聽到佛偈,心生喜悅,瞬間便得到法眼。與會的天人聽眾,無不遵守佛陀的教誨。

100
楞嚴經云: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101
十一、多聞品之一:
經文:昔舍衛國,有一貧家,夫婦慳惡,不信道德,佛愍其愚,現為貧凡沙門,詣門分衛。時夫不在,其婦罵詈,無有道理。沙門語曰:吾為道士,乞丐自居,不得罵詈,唯望一食耳!主人婦曰:若汝立死,食尚叵得,況今平健,欲望我食?但稽留時節,不如早去。於是沙門,住立其前,戴眼抒氣,便現死相,身體膨脹,鼻口蟲出,腹潰腸爛,不淨流漫,其婦見此,恐怖失聲,棄而捨走。於是道人忽然捨去,去舍數里,坐樹下息。其夫來歸,道中見婦,怪其驚怖。其婦語夫:有一沙門,見怖如此。夫大瞋怒,問為所在?婦曰:已去,想亦未遠。夫即執弓帶刀。尋杄往逐,張弓拔刀,奔走直前,欲斫道人。道人即化作琉璃小城,以自圍遶。其人繞城數匝,不能得入。

102
白話解釋:從前,舍衛國有一戶貧窮人家,夫妻非常慳貪粗惡,不信道德,佛陀憐愍他們真愚癡,示現一位貧苦的出家人,到他們門口乞食。當時丈夫不在,他太太看到一位沙門來乞食,就出口大罵,絲毫不講道理,沙門向她說:我是修道人,我以乞食維生,請不要罵我,我只希望得一口飯罷了!主人婦女曰:縱然你站死此地,我也不給你飯!何況你現在身體很健康,不要想要向我討飯了!你也不要浪費時間,不如提早回家!此時,這位沙門,站在她的面前,翻白眼斷氣,當下現出死人的模樣,身體膨脹,鼻孔鑽出臭蟲,肚子破開腸子爛壞,膿血屎尿流滿地上,這位婦女看到此景,恐怖失聲,拋棄家門落荒逃走。此時,這位修道人忽然間也離開現場,離開這戶人家數里之處,坐在一棵樹下休息!這位婦女的丈夫在回家的路上,遇到自己的太太卻是一副失神的模樣,就問她為何如此驚惶恐怖?她向丈夫說:有一位出家沙門來乞食,突然死亡,被他嚇得身心失神。她的丈夫聽後當下瞋恨大怒,就問太太:這位沙門在那裏?婦女說:已經走了,大概沒走多遠。她丈夫便拿弓帶刀,尋杄追殺沙門,沙門看他向前追殺來,沙門就變一座琉璃小城,將自己一圈一圈圍繞起來,使這個粗魯的人繞城數周而不能進入。

103
經文:即問道人:何不開門?道人曰:欲使開門,棄汝弓刀,其人自念,當隨其語,若當得入,手拳加之。尋棄弓刀,門故不開。復語道人:已棄弓刀,門何不開?道人曰:吾使汝棄心中惡念弓刀耳,非謂手中弓刀也。於是其人,心驚體悸。道人神聖,乃知我心?即便叩頭悔過,稽首道人曰:我有弊妻,不識真人,使我興惡,願小垂慈,莫便見捨,今欲將來,勸令修道。即起還歸,其妻問曰:沙門所在?其夫具說神變之德,今者在彼,卿自宜往,改悔滅罪。於是夫妻,至道人所,五體悔過,願為弟子。長跪問曰:道人神變,聖達乃爾?有琉璃城,堅固難踰,志明意定,永無憂患,行何道德,致此神妙?道人答曰:吾博學無厭,奉法不懈,精進持戒,慧不放逸,緣是得道,自致泥洹。

104
白話解釋:他丈夫就問出家沙門:你為什麼不開門?出家沙門說:你要我開門,你先將刀與弓丟掉再說!這位丈夫想想,就照沙門的話去做,他這樣想:如果我能進入,我會用拳頭打你一番也一樣,因此,將刀與弓丟掉,但是城門還是不開。他又向出家沙門說:我已經丟掉弓刀,為何城門沒有開?沙門說:我只是要你丟掉你心頭的惡念與殺意之弓刀罷了,不是叫你丟掉手上的弓與刀啊!此時,這位丈夫即時心驚膽跳,心裏想著:這位出家沙門,竟然明白我想什麼!當下向沙門懺悔叩頭頂禮,向沙門說:我的太太愚癡,有眼不識聖者,使我生起惡念,請你慈悲不要捨棄我這個作惡的人,我也勸化我的太太,一同來修道!說完,這位丈夫馬上回家,他的太太問他:那位出家沙門在那裏?他的丈夫就將見到沙門以神通變化作琉璃小城的經過一一描述,他的丈夫說:現在出家沙門還是在那裏,你應該去向出家修道者懺悔消業障才對。因此,兩位夫妻一同到沙門住所,伏地頂禮悔過,並且願意作出家沙門的弟子。長跪問沙門:師父您的神通變化,已達聖境,變化琉璃城,如此堅固難入,您已經到達心如明鏡,如入禪定,永遠也沒有憂惱苦患了,弟子不明師父是行持什麼道德,才使您獲得這種神妙的力量?出家沙門說:我博學無厭倦,奉行佛法不懈怠,我精進修行,嚴持戒律,學習智慧而不放縱自己,由這種的緣故,得了佛之正道,自己已證得涅槃的境界。

105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106
經文:於是道人,因說偈言:多聞能持故,奉法為垣牆;精進難踰毀,從是戒慧成。多聞令志明,已明智慧增;智則博解義,見義行法安。多聞能除憂,能以定為歡;善說甘露法,自致得泥洹。聞為知律法,解疑亦見正;從聞捨非法,行到不死處。道人說偈已,現佛光相,洪暉赫奕,照曜天地。夫妻驚愕,精神戰懼,改惡洗心,頭腦打地,壞二十億惡,得須陀洹道。

107
白話解釋:此時沙門就說了一首偈語:遍參所有知識而不懈怠,奉行佛法為我的垣牆,我努力勤修難摧折,由持戒增長智慧,多聞使我心如鏡,心明智慧增長,智慧使我通達一切法,徹見真理使我安住在佛道。多聞能除我的憂惱,深入禪定嚐法喜,我善解說甘露法,因此獲得涅槃聖境。多聞為佛法戒律之基礎,也是破解疑難,入於正見之本,聽聞佛法捨棄邪法,一直修到生命寂滅處!出家沙門說完偈,當下現出佛陀的瑞相與佛光,光芒四射,照耀天地。這兩位農家夫妻驚奇萬分,身心顫慄,當下決然洗心革面,頭面叩地,作大懺悔,消除二十億年往世惡業,得證佛法的須陀洹初果。

108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109
十二、多聞品之二:
經文:昔佛在拘睒尼國美音精舍與諸四輩廣說大法。有一梵志道士,智博通達,眾經備舉,無事不貫,貢高自譽,天下無比。求敵而行,無敢應者。晝日執炬,行城市中,人問之曰:何以晝日執炬而行?梵志答曰:世皆愚冥,目無所見,是以執炬以照之耳,觀察世間,無敢言者。佛知梵志宿福應度,而行貢高求勝名譽,不計無常,自恃憍恣,如是當墮,太山地獄,無央數劫,求出甚難。佛即化作一賢者,居肆上坐,即呼梵志,何為作此?梵志答曰:以眾人冥,晝夜不見明,故執炬火,而照之耳。賢者重問梵志:經中有四明法,為知之不?對曰:不審!

110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拘睒尼國的美音精舍,為四眾弟子廣說大法真義,有一位外道梵志,知識廣博通達一切,所有經典一一閱遍,天下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此人驕傲自誇自大,認為自己天下無敵,同時到處找對手辯論,無人敢向他挑戰。有一天白天他拿著火把在城市中走路,有人問他:你為什麼大白天拿著火把走路?老梵志答:世人沒有一個不愚癡,有眼睛但是看不清楚真相,所以我用火把為他們照明,我觀察世間,沒有一人敢和我辯論的,佛陀明白老梵志的宿世福報因緣,應該得度的時機到了,但是他的行為驕傲,好強愛名,不知世事無常之理,自是妄為,繼續下去就會墮落太山地獄,來受苦無數劫,想出離地獄之苦非常困難。佛陀大慈大悲變化一位器宇不凡的紳士,坐在街上,佛陀呼叫這位老梵志,問他為什麼手拿火把滿街走動?老梵志說:因為世人愚昧,不明事理,所以才手拿火把來照明他們!佛變化這位賢者又問梵志:經典中有四明的說法,你知道嗎?梵志答:沒有聽過!

111
大藏經云:我慢高山,德水不住。

112
佛遺教經云:汝等比丘,當自摩頭,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自見如是,若起憍慢,當疾滅之。增長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人,為解脫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

113
經文:何謂四明法?一者明於天文、地理和調四時。二者明於星宿,分別五行。三者明於治國,綏化有方。四者明於將兵,固而無失。卿為梵志,有此四明法不?梵志慚愧,棄炬叉手,有不及心,佛知其意,即還復身,光明炳然,晃照天地。便持梵聲為梵志說偈言:若多少有聞,自大以憍人;是如盲執燭,照彼不自明。佛說偈已,告梵志曰:冥中之甚無過於汝。而晝執炬行入大國,如卿所知,何如一塵?梵志聞之,有慚愧色,即便叩頭,願為弟子。佛即受之,令作沙門,意解妄止,即得應真。

114
白話解釋:佛陀的化身說:什麼叫作四明呢?第一、通曉天文、地理、四季調和之理。第二、通曉日月星與金木水火土五行關係。第三、通曉治國為政之理,明解安邦外交之道。第四、明曉軍事指揮作戰之法,能防衛國土而不會失算。你是修道人,是否明白這四明法呢?這位老梵志因為從來沒有聽過這個四明法之理,心生慚愧,就丟掉火把,合掌叉手,感覺自己不如這位紳士的博學。佛以神通力了解他有懺悔心,佛就恢復原形,光明照耀天地,然後佛陀以優美的梵音,為梵志說了一首偈語:如果你多少明白一些知識,就自高自大目中無人,就如同瞎子拿著蠟燭,只照別人,自己卻看不到光!佛陀說完偈向梵志說:世間最愚癡的人,恐怕沒有人能比過你了,你白天拿著火把走在國家首都的街上,這種怪事,就像塵土一樣,有誰會理你呢?老梵志聽完以後,臉上充滿慚愧的模樣,當下長跪頂禮,願作佛陀的弟子,佛陀大慈大悲也接受了,為他剃度出家,此時老梵志,體解大道,煩惱消除,妄想止息,當下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115
貢高我慢十種過失:一、難遇善知識。二、障礙菩提道。三、貢高自大法水不住。四、法身不顯。五、不得出離三界。六、獨處無友。七、廣結惡緣。八、墮落之因。九、自損道德。十、佛道不成。

116
十三、多聞品之三:
經文:昔舍衛國,有大長者,名曰須達,得須陀洹。有親友長者,名曰:好施,不信佛道,及諸醫術。時得重病,痿頓著床,宗親知友,皆就省問,勸令治病,至死不肯,答眾人曰:吾事日月,忠孝君父,畢命於此,終不改志。須達語曰:吾所事師,號曰為佛,神德廣被,見者得福,可試請來,說經㳜願,聽其所說,言行進趣,何如餘道?事之與不隨卿所志,以卿病久,不時除差,勸卿請佛,冀蒙其福。好施日佳,卿便為吾請佛,及眾弟子,須達即便請佛及僧,往詣其門,佛放光明,內外通徹。長者見光,欣然身輕,佛前就坐。慰問長者:所病何如?昔事何神,作何療治?長者白佛:奉事日月、君長、先人恭敬齋戒,祈請萬端,得病經時,未蒙恩祐,醫藥針炙,居門所忌,經戒福德,素所不知,先人以來,守死於此。

117
白話解釋:往昔舍衛國有一位偉大的慈善家大長者,名字叫做須達,已經證得初果須陀洹。他有一位同輩好友,名叫好施,卻不信佛道,也不信任醫術,當時他得到重病,纏綿在床上,他的家族好友,都來探望他的病情,勸他急速找醫生看病,但是他寧願死也不肯找醫生,他答覆親友說:我只敬奉日月之神,忠君孝親,縱然今日死在此地,而我的原則也不可改!須達長者勸告他:我禮拜的老師,他的稱號叫做佛陀,他的神通聖德廣傳十方,看見佛陀的人都會得到幸福,你可以一試,請佛陀來為你說法講經消業祝福,看佛陀的言行舉止,與其他神道比試如何!你要不要歸依佛陀,隨你的意思,因為你病得太久了,始終不能痊癒,我勸你請佛陀來,希望你能獲得佛陀的庇祐!好施說:如果我真會好起來的話,就請你為我禮請佛陀與他的弟子前來吧!須達馬上就去禮請佛陀與眾弟子來祝願,佛陀來到好施的門前,佛陀身放金光,使房屋內外光明通徹,好施長者見到佛光,當下欣奮而自覺身體輕鬆,到了佛前就坐。佛陀慰問長者說:你的病是如何?以往事奉什麼神祇呢?你的病是如何醫治的?長者回答佛陀:我信仰日月之神,與奉事國君、祖先,平日言行恭敬長輩,吃素齋戒,會向天地間的鬼神祈求,但是這次得病已經很久了,卻是沒有受到保佑,而醫藥針炙,又是我好施家族的一向禁忌。對於佛經佛戒,一切功德,平常就不了解,自我祖先以來就一直堅守這個規矩,一直到最後死為止。

118
經文:佛告長者:人生世間,橫死有三:有病不治,為一橫死。治而不慎,為二橫死。憍恣自用,不達逆順,為三橫死。如此病者,非日月、天地、先人、君父所能除,當以明道,隨時安濟。一者四大寒熱,當須醫藥。二者眾邪惡鬼,當須經戒。三者奉事賢聖,矜濟窮厄,德感神祇福祐群生,以大智慧,消去陰蓋。奉行如是,現世安吉,終無枉橫,戒慧清淨,世世常安。

119
白話解釋:佛陀向長者說:人生在世間,有三種橫死的情形:一者有病不治而橫死。二者醫治不慎而橫死。三者憍慢任性自用,不達事理而橫死。像你這種病況,絕對不是日月、天地、先人、君父的力量所能治癒的,你應該要明白道理,隨時隨地注意調適生活起居才對:第一你的身體受寒發燒,就要找醫生服藥。第二對那些眾邪惡鬼,要一概避免接觸。第三平常要事奉賢聖大德,救濟貧苦。你的慈悲如果能感動天神,能福祐人民,用你的大智慧,自然能消除多生的五陰煩惱,你如果能一一奉行,不但現世平安吉祥,不管何時也不會遭遇橫禍,如果你持戒嚴格,智慧高超,多生多世都會為你帶來安康幸福。

120
佛遺教經云:合和湯藥,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

121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事日為明故,事父為恩故,事君以力故,聞故事道人。人為命事醫,欲勝依豪強,法在智慧處,福行世世明。察友在為務,別伴在急時,觀妻在房樂,欲知智在說。為能師見道,解疑令學明,亦與清淨本,能奉持法藏。聞能今世利,妻子昆弟友,亦致後世福,積聞成聖智。能攝為解義,解則戒不窮,受法猗法者,從是疾得安。是能散憂恚,亦除不祥衰,欲得安隱吉,當事多聞者。於是長者聞佛說法。心意疑結,豁然雲除,良醫進療,委心道德。四大安靜,眾患消除,如飲甘露,中外怡懌,身安心定,得須陀洹道。宗室國人,莫不敬奉。

122
白話解釋:這個時候,佛陀便說了一首偈:奉事日月是為了它的光明照大地,奉事父母是為了深恩難報,奉事君王是因為他有無上的權威,奉事沙門是為了多聞生命的真理。眾生為保命而禮敬醫生,有了強烈的貪欲須要依附權勢,正法在智慧處,救苦救難生生世世得光明,擇友的目的在求事業的良伴,選別友情決定在生死危難之時,閨房之樂得妻的真心,欲知某人高瞻遠見就在他辯才之中,能找一個得道之人為師,解除迷惑令學以致明,亦可使內心清淨,奉行如來法藏。多聞能使今世多受益,妻子兄弟朋友都沾著光,亦可獲得來生之福祉,多聞能深解通達佛智,攝持佛法可解生死苦,解生死苦兼持佛淨戒,受持佛法,依法修道者,從此疾速得安寧。佛法能解憂惱,亦可消除不祥事,欲得生命安穩法,要奉事多聞大道之人。長者聞佛說法後,心中的疑惑煩惱都消除了,因此他請了良醫為自己來治病,並且全心信仰佛道,身體因此好起來了,身心如飲甘露的清淨,內外十分舒適,身心安定,得證初果須陀洹的果位。他的宗族國人,對長者無不恭敬服從!

123
佛遺教經云: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若不爾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無所名也。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一切病者之良藥也,伐煩惱樹之利斧也。是故汝等,常以聞思修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雖是肉眼,而是明見人也。是名智慧。

124
十四、多聞品之四:
經文:昔羅閱祇國南有大山,去城二百里,南土諸國,路由此山,山道深邃,有五百賊,依嶮劫人,後遂縱橫,所害狼藉,眾賈被侫,王路不通,國王追討,不能擒獲。時佛在國,哀愍群生,念彼賊輩,不知罪福,世有如來,而目不卭,法鼓日震,而耳不聞,吾不往度,如石沉淵。化作一人,著好衣服,乘馬帶劍,手執弓矢,鞍勒嚴飾,金銀莊校,以明月珠,𣾀絡馬體,跨馬鳴絃,往入山中,群賊見之,以為成事。作賊積年,未有此便。卵之投石,與此何異?群賊齊頭,住前圍繞,挽弓拔刀,諍欲剝脫。

125
白話解釋:從前,印度的摩竭陀國首都王舍城南邊,有一座高山,離城有二百里之遙,從王舍城向南方邊境國家的通路,都要經過這座山,可是山路崎嶇隱蔽,山中有五百多個盜賊藏匿,都是依靠山勢竄流劫殺旅客,到後來愈縱橫狂妄,被劫被害的行旅人不計其數,很多商人也被搶劫,弄得這條王路竟然無人敢通行,國王便派兵追剿,但是深山賊詭不能擒。當時佛陀正在這個國家弘法,又哀憐眾生,又想到那些賊輩不知自己造罪折福,而且世間有佛在世,竟然有眼不識,佛陀說法如鼓震耳,他們有耳也聽不到,我如來如果沒有去度化他們,他們就像石頭一樣會沉到深水裏了。因此佛陀變化一個有錢人,穿著華麗的衣服,騎馬帶劍,手上拿著弓箭,馬鞍勒口都是金銀莊嚴佩飾,以明月珍珠掛在馬脖子,騎著馬一路上佩帶金銀弓箭,碰撞作響,直闖入深山禁地。此時山賊看見了這位有錢的商人,以為是自投羅網,是現成的財寶,而且他們作賊多年,也沒有像今天這麼便宜的,這分明是雞蛋碰石頭,沒有什麼不同之處。此時群賊同時衝上商人,手拿弓箭拔刀包圍,山賊爭著想要將此人殺掉。

126
經文:於是化人,舉弓一發,使五百賊各被一箭。以刀指擬,各被一瘡,瘡重箭深,即皆顛倒。五百群賊宛轉臥地,叩頭歸降:為是何聖?威力乃爾?乞蒙原赦,以活微命,願時拔箭,使瘡除癒,今者瘡痛,不可堪忍!化人答曰:是瘡不痛,箭不為深,天下瘡重,莫過於憂,殘害之甚,莫過於愚。汝懷貪得之憂,殘殺之愚,刀瘡侫箭,終不可癒。此二事者,根本深固,勇力壯士所不能拔,唯有經戒,多聞慧義,以此明道療治心病,拔除憂愛,愚癡貢高,制伏剛強,豪富貪欲,積德學慧,乃可得除,長獲安隱!

127
白話解釋:因此,這位化人,舉弓一發,這五百位山賊,每一人都中了一箭,化人又將刀向群賊一指,山賊又挨了一刀,頓時刀傷與箭深入骨,疼痛倒地。各個在地上翻滾哀痛,叩頭投降而說:你是何方神聖?有這麼大的威力,請你饒了我們吧!給我們一個活命,請你現在拔掉我們身上的箭,使我們的刀傷痊癒,現在傷口實在太痛了。這位化人回答說:這個刀傷不算痛,箭也射得不深,天下最痛的傷,沒有比憂傷更重了;害人最深的,莫過於愚昧無知,你們人人都懷著貪心不足的憂惱,與殘害的愚癡,你們心中的刀傷與侫箭都不會好的。這兩種的創傷太深太嚴重了,就是勇猛壯士也拔不出來,只有佛經與戒律,要深入多聞學習智慧真理,以佛法明白佛道來治療心中之病,拔除憂惱,愚癡貢高,制伏剛強的貪欲,你們如果能累積功德,學習智慧,就可以除掉內心的刀傷與箭傷,才能徹底獲得永遠的安穩與快樂自在。

128
佛遺教經云: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直爾少欲,尚宜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129
三障:多欲是煩惱障。多求是業障。煩惱是報障。

130
經文:於是化人,即現佛身,相好挺特,金顏英妙,即說偈言:斫瘡無過憂,射箭無過愚;是壯莫能拔,唯從多聞除。盲者從得眼,闇者從得燭;示導世間人,如目將無目,是故可捨癡,離慢豪富樂;務學事聞者,是名積聚德。於是五百人見佛光相,重聞此偈,叩頭歸命,𣳈心悔過,刀瘡侫箭,自然除癒。歡喜心開,即受五戒,國界安寧,莫不歡喜!

131
白話解釋:此時化人,馬上現出佛陀的身相,真是相好光明,金身莊嚴美妙,佛就為他們說了偈頌:刀傷之痛不會勝過憂惱,侫箭入骨也不足比愚癡;就是壯漢也沒力拔侫箭,只有多聞佛法方能除災憂惱。盲目之人可從佛法得慧眼,暗室可依經戒得光明火燭;佛法開導世間人,如同明目的人牽引盲目的人,學習佛法可以捨離愚癡,學習佛法可消傲慢與縱富樂,奉行佛道多聞佛法,是名積聚功德!這個時候,五百位盜賊,見到佛陀的光明妙相,又聽到這首偈頌,大眾齊同叩頭歸依三寶,刻骨懺悔,當下他們的刀傷箭侫,全部消除了。他們歡喜心開,馬上受了五戒,從此國家安寧,國人無不歡喜萬分。

132
佛遺教經云: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 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

133
十五、篤信品之一:
經文:昔者舍衛國東南有大江,水既深而廣,有五百餘家,居在岸邊,未聞道德,度世之行,習於剛強,欺詐為務,貪利自恣,快心極意。世尊常念,其應度者,當往度之,知此諸家,福應當度。於是世尊,往至水邊,坐一樹下,村人見佛,光相奇異,莫不驚肅。皆往禮敬,或拜或揖,問訊起居,佛命令坐,為說經法,眾人聞之,而心不信。習於欺怠,不信真言。佛便化作一人,從江南來,足行水上,正沒其踝。來至佛前,稽首禮佛,眾人見之,莫不驚怪。

134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135
白話解釋:從前,舍衛國東南方有一條大河,江水又寬又深,當時有五百戶的人家,居住在江岸邊,他們沒有聽過佛法與度世救人的慈悲行徑,個性習慣於剛強,欺詐為務,貪財任性,為非作歹。佛陀常念,這些應該得度的人,就應該去度化他們。佛陀以慧眼明白這些人家前世的福報,是應該得度了。因此,佛陀就走到江邊,坐在樹下,村裏的人看見佛相光明,十分驚異,就前往去禮敬佛陀,向佛陀問訊起居狀況。佛陀叫他們坐下來,為他們講說佛法,他們聽了之後,內心都不相信佛法。因為他們習慣欺騙別人,不信佛陀真實的教導,佛陀就變化一個人,從江南岸越江踏水上而來,水只是到踝骨。來到佛前,稽首禮拜佛陀,村民看見,非常驚奇。

136
祖師云:佛在世時我沉淪,今得人身佛滅度;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

137
經文:大眾問化人曰:吾等先人以來,居此江邊,未曾聞人行水上者,卿是何人?有何道術?履水不沒?願聞其意!化人答曰:吾是江南愚直之人,聞佛在此,貪樂道德,至南岸邊,不時得渡,問彼岸人,水為深淺?彼人見語:水可齊踝,何不涉渡?吾信其言,便爾來過,無他異術。佛時讚言:善哉善哉!夫執信誠諦,可度生死之淵,數里之江,何足為奇?

138
白話解釋:村民大眾問化人說:我們自從祖先到現在,都居住在這個江邊,未曾聽聞有人能在水面上行走,你是什麼人?有什麼法術?能走在水面上不會沉下去?你說給我們聽聽看!化人回答:我是江南普通老百姓,聽說佛陀在這裏說法,我很愛聽佛法,所以走到大江南岸邊,當時沒有渡船,就問岸邊的人:水有多深?岸邊的人說:大約腳踝深吧!你為何不試渡看看呢?我就信了他的話,當下就走過來了,我沒有什麼奇術啊!佛陀聽了化人的話,就讚歎說:太好了!太好了!一個人堅持誠信兩字來做人,就能渡過生死的大海,幾里寬的江面有什麼稀奇呢?

139
佛遺教經云:是故當知!世間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常勤精進,早求解脫,以智慧明,滅諸癡暗。世實危脆,無堅牢者,我今滅度,如除惡病。此是應捨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140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信能渡淵,攝為船師,精進除苦,慧到彼岸。士有信行,為聖所譽,樂無為者,一切縛解。信乃得道,法致滅度,從聞得智,所到有明。信之與戒,慧意能行,健夫度恚,從是脫淵。於是村人,聞佛所說,見信之證,心開信堅,皆受五戒,為清信士,明信日修,法教普聞。

141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就說了一首偈:信仰能使凡夫渡過生死大海,攝受眾生就是船師,精進佛道能除一切苦,智慧能使凡夫到彼岸,人有誠信力行,能為聖者所稱讚;信樂無為的人,一切煩惱便可解脫,能信就能得成佛道,佛法深入可證涅槃,從聽聞佛法得佛智,所到之處有光明。信仰佛法與佛戒,慧心能行遍天下,壯漢可度瞋恚,從此度過生死大海。這個時候,村人聽了佛陀的開示真理,心意開朗,信心堅定,大眾一同當下受了五戒,成為在家居士,心明信仰日日修持,因此,佛法得到普遍的傳揚。

142
佛遺教經云: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長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143
十六、篤信品之二:
經文:昔佛在世,時有大長者名修陀羅,財富無數,信向道德,自誓常以臘月八日,請佛及僧,終身子孫,奉行不廢。長者亡時,囑兒勿廢。兒名比羅陀,後日漸貧,居無所有,臘月已至,無有供辦,愁慼不樂。佛遣目連,往問比羅陀:汝父臘月欲至,當設何計?比羅陀答言:亡父教令,不敢違之。唯願世尊,勿見勿棄也。八日中時,迴光臨眄,目連還白如是。比羅陀即將妻子,至外家質取百兩金,還舍供辦,一切具足。

144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世時,有一位了不起的長者,名字叫做修陀羅,財產富有,信仰佛道,而且自己誓言,要在每年十二月初八這天,也就是佛陀的成道日,恭請佛陀與比丘來家供養,一直到命盡,並且命令他的子孫奉行他的遺言,不可廢除這項的言。當這位長者往生時,一再叮嚀咐囑他的孩兒,不可忘了遺言。他的兒子名叫比羅陀,日後家境漸漸貧困,一貧如洗,到了臘月,還是拿不出辦法來供養佛陀與眾比丘大德,憂愁不樂。佛陀派遣目犍連比丘探詢比羅陀:你的父親做功德的十二月初八日快到了,你想用什麼辦法供養三寶呢?比羅陀回答說:亡父遺言教令,不敢違背。希望世尊不要見外,一定要來受我們的供養。到了初八中午的時候,目犍連以天眼觀看這一家人的情況,向佛陀報告:一切如前,無有動靜。這個時候,比羅陀與妻子向娘家借了百兩黃金,再趕急將辦理供養三寶的事準備妥當。

145
臘月八日:相傳此日是印度時間,換算為舊曆十二月初八日,是佛陀成道日,佛教徒每當在初八日都虔誠慶祝佛陀的成道日,同時供養出家比丘、比丘尼。佛教徒吃臘八粥,由來便是如此也。

146
阿那律尊者:往昔饑世時,以自己所食之白飯佈施一位辟支佛,因此之故,七生天上為天王,七生人間為人王,後來生生世世所求如意,資用充足,九十一劫不受貧窮之苦,今世遇佛,證成阿羅漢果位。

147
經文:佛與千二百五十眾僧,往詣其舍,坐畢行水下食。澡竟還於精舍。比羅陀歡喜,不敢悔恨。其日夜半,諸故藏中,自然寶物,悉滿如故,比羅陀夫婦明旦見之,喜而且懼,懼官見問,所從得此?夫妻共議,當往問佛。尋到佛所,具白如此。佛告比羅陀:安意快用,勿有疑難。汝之履信,不違父教,持戒慚愧,沒命不二,聞施慧道,七財滿具,福德所致,非為災變。智者能行,不問男女所生之處,福應自然。

148
白話解釋:佛陀與一千二百五十位的大眾比丘僧,齊同到了比羅陀的住處,大家坐定之後,以水輪流洗手再進餐,餐後再洗手回到精舍來。比羅陀為了供養佛與僧寶,心裏十分的滿足,雖然用了這麼多的金錢,一點也沒有後悔。就在當日深夜時,以前藏財寶之處,寶物又自然飽滿。比羅陀夫妻第二天早晨看到這些寶物原在,心裏又喜又怕,他們怕官員來查問,這些寶物是從那裏得來?夫妻就共同討論,因此直往問佛陀,到了佛陀的精舍,將所見之事一一向佛稟白。佛陀向比羅陀說:這些寶物你們安心受用吧!不要懷疑它。因為你守信,不違父教,而且能嚴持戒律,終身不變。已經具足信、戒、慚、愧、聞、施、慧等修行者的七種財寶,這些財寶都是由福德感召而來的,不會帶來災禍的,有智慧之人能奉行七財寶法,不分男女所生之處,福報因緣自然應化。

149
世間七寶:金、銀、琉璃、玻璃、硨渠、赤珠、瑪瑙。
出世七寶:信、戒、慚、愧、聞、施、慧,修道者之七種財寶。

150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151
三界輪迴婬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152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信財戒財,慚愧亦財,聞財施財,慧為七財。從信守戒,常淨觀法,慧而履行,奉教不忘。生有此財,不問男女,終已不貧,賢者識真。比羅陀聞佛所說,益加篤信,稽首佛足,歡喜還家,具宣佛教,誨其妻子,遂相承繼,皆得道杄。

153
白話解釋:接下來佛陀就說了偈頌:信仰是財富,持戒也是財富,有慚愧心是財富,聞法是財富,布施也是財富,智慧也是財富,是修行的七財富,從信仰到持戒,時常以清淨心觀世間法,有了智慧應實行,奉行正教而不忘,便能生有財富,不分男女能如此行道,始終是不會貧窮,只有賢者才能認識這個真實的寶藏。比羅陀聽聞佛陀所說,更加堅定篤信,因此頂禮佛足,法喜充滿回家,將佛陀的教法啟示妻兒,他們的家庭將信仰佛法一一再延續下去,都得到佛法甚深的道杄。

154
華嚴經云:不要三千大千世界珍寶,唯願聽聞一句未聞之佛法,何以故?因為法能破迷啟悟,發菩提心,了生脫死,究竟成就佛道。三界之寶,有為生滅,是色身之用,不得喚醒法身故。

155
十七、戒慎品:
經文:昔波羅奈國有山,去城四五十里,有五沙門,處山學道,晨旦出山,人間乞食,食訖還山,晚暮乃到,往還疲極,不堪坐禪,思惟正定,歷年如是,不能得道。佛愍念之,勞而無獲,化作一道人,往到其所,問諸道人:隱居修道,得無勞倦?諸沙門言:吾等在此,去城既遠,四大之身,當須飲食,日日供給,往還疲勞,經年歷歲,勤苦竟已,晝日往返,暮輒疲頓,不暇復得修道,為當正爾,畢命而已。道人語曰:夫為道者,以戒為本,攝心為行,賤形貴真,捐棄軀命,食以支形,守意正定,內學止觀,滅意得道,養身順情安得免苦?願諸道人,明日莫行,吾當供養,使諸道人,休息一日。時五沙門,意大歡喜,怪未曾有。安心定意,不復憂行,明日日中,此化道人,送食而來,食訖安和,心意淡泊。

156
白話解釋:從前印度波羅奈國有一座山,離城外有四五十里遠,有五位沙門在山裏修道,早晨下山,到街市乞食,食後回山,一直到天晚才能走回自己的住處,往返非常疲勞,致使無法坐禪,思惟正定,經過很多年,仍然不能得道。佛陀很憐愍他們,感覺勞苦無功效,因此,就化作一位修道人,走到他們住處,就問這五位沙門:你們在此隱居修道,會不會辛苦?五位沙門說:我們住在這裏,離城市遙遠,四大身體,須要飲食,日日到城市乞食,往返非常疲勞,如是經年累月,苦也苦到如今了,我們白天往返,晚上就疲勞了,根本沒有時間修道,這就是我們正常的歲月,等於等死罷了!修道人說:修道者,持戒是基本,攝心是行持,肉體只不過是臭皮囊而已!但是你的心性卻是可貴的,所以寧可捐棄身體生命,也不可破戒,飲食是為了支持身體,應該守心入定,內學止觀,滅妄心成佛道。如果只是為了養身體,順從情意,這如何了生死呢?希望諸位道人,明日不用去乞食了,我來供養你們,讓你們休息一日,這時候,五位沙門心生歡喜,讚歎未曾有,因此安心定意,不再耽憂明天生活問題。到了第二天的中午,這位化身的道人送飯來了,他們吃飽後,心情感覺得清淨淡泊下來,漸漸能攝心修道了。

157
佛藏經云:若有一心行道比丘,千億天神願共供養,但能一心行道,終亦不念衣食所須,如來白毫相中,百千億光明其中一分,供諸弟子。

158
經文:於是化人,為說偈言:比丘立戒,守攝諸根,食知自節,寤意令應。以戒降心,守意正定,內學止觀,無忘正智。明哲守戒,內思正智,行道如應,自淨除苦。化道人說此偈已,顯現佛身光相之容。於是五沙門,精神震疊,咸思惟戒,即得阿羅漢道。

159
白話解釋:因此,這位化人就為五沙門說了偈頌:比丘持戒,是為了守護六根清淨,飲食要明白自節,道心要與生活相應,以戒降伏妄心,守心入定,內心學習止觀,勿忘正見智慧,沙門要明哲守住戒律,思惟佛理,與佛法相應,自性清淨畢竟除苦,化人說完此偈,當下顯現佛身光明相好莊嚴微妙,此時五位沙門比丘精神振奮不已,他們馬上思惟戒律的真實義諦,當下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160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

161
阿羅漢三義:一、殺賊。二、無生。三、應供。

162
十八、惟念品:
經文:昔佛在世時,弗加沙王與瓶沙王親友,弗加沙王未知佛道,作七寶華,以遺瓶沙,瓶沙王得之,轉奉上佛。白佛言:弗加沙王與我為友,遺我此華,今已上佛,願令彼王,心開意解,見佛聞法,奉敬聖眾,當以何物,以報所遺?佛告瓶沙:寫十二因緣經,送持與之,彼王得經,心必信解。即寫經卷,別書文曰:卿以寶華見遺,今以法華相上,詳思其義,果報深美,到便誦習,以同道味。弗加沙王,得經讀之,尋省反覆,坦然信解,喟然歎曰:道化真妙精義,安神國榮,五欲憂惱之元,累劫習迷,始今乃寤,顧視流俗,無可貪樂。即召群臣,國付太子,便自剃頭,行作沙門,法服持効,詣羅閱城外,在陶家却中寄宿,明日,當入城分衛,食訖,當至佛所,奉受經戒。

163
白話解釋:從前,佛在世時,弗加沙王與瓶沙王是好朋友,弗加沙王不明白佛法,他將金銀瑪瑙的七寶送給瓶沙王,瓶沙王接到禮物,又轉供給佛陀,並向佛陀說:弗加沙王與我是好朋友,贈送寶花給我,現在已經供養佛陀,希望這一點功德,能使弗加沙王能放下成見,心開意解,來拜見佛陀,聽受佛法,能奉敬聖僧大眾,我不明白該用什麼東西來回報他的贈送?佛陀向瓶沙王說:你寫一部十二因緣經贈送給他就好了,弗加沙王得到這本經,心裏必定信解佛法,瓶沙王依教奉行,很快就將經卷寫好,另外又寫了幾句附言給弗加沙王:你以寶華贈送我,我現在以佛法之華相送,請你詳細思惟佛法的義理,便可以了解因緣果報之理,與法之深奧美妙,請你收到經卷馬上讀誦,以便一同品嘗法味。弗加沙王收到經卷認真讀誦,經過反覆思考佛法,當下坦然信解法義,深深讚歎說:佛道度化之力太精妙了,佛理能使人心鎮定,國家安榮,財、色、名、食、睡這五欲是人生憂苦的根源,我歷劫來沉迷不醒,到今日才領悟人生的意義,再透視流俗社會,感覺實在沒有什麼東西值得貪戀享樂的。隨後他召集群臣,宣布退位,將國事交給王子,然後自行剃度出家做沙門,穿著法服,手持匳碗,行腳到王舍城外,在製造陶器的人家掛單,第二日就入城乞食,吃飽後,準備到佛陀的精舍,奉行經法與受戒。

164
經文:佛以神通,知弗加沙明日食時,其命將終。故從遠來,不得見佛,又不聞經,甚可憐愍。於是世尊化作沙門,往至陶家,欲求寄宿。陶家語曰:向有一沙門,在彼却中,可往共止宿也。把草入却,坐於一面。問弗加沙:從何所來?師為是誰?以何因緣,行作沙門?為見佛未?弗加沙言:吾未見佛。聞十二因緣,便作沙門。明日入城,乃分衛已,當往見佛耳。化沙門言:人命危脆,朝夕有變,無常宿對,卒至無期,但當觀身,四大所由,合成散滅,各還其本。思惟覺意,空淨無想,專念三尊。布施戒德,能知無常,見佛無異。方念明日,種無益想。

165
白話解釋:佛陀以神通力知道弗加沙第二天會入城乞食,他的生命也將盡,因為弗加沙從這麼遠來求法,沒有見到佛陀,又沒有聽到佛陀說法,真令人憐愍,因此,世尊化作沙門比丘,走到製造陶器的人家,要求寄宿,製陶器的主人說:前兩天有一個沙門,在我家的却裏,你可以去與他同住一夜,佛化的比丘便帶了一把草走到却裏,找一個角落坐下來,就問弗加沙:你是從何處來?師父是誰?以什麼因緣出家作沙門?你是否已經見過佛?弗加沙說:我沒有見過佛,只是看了十二因緣經以後,便剃度作沙門,我準備明日入城,乞食以後,就前往拜見佛陀了!佛化的沙門說:人的生命脆弱,早晚的命運都不相同啊!無常從來就是存在的,隨時無常都會發生,我們平常要靜觀身體是由地水火風所組成,但是組合也會再分散,四大各歸四大。你要正覺本性,對世事觀空,性本清淨,一切不可著相,要一心專念佛法僧三寶。多作布施、持戒、度人之德,如果能了解世間無常之理,也就如同親近佛陀沒有什麼兩樣了,你如果一直想明天的事,這是沒有什麼益處的!

166
阿含經云:若能善觀無常,如是行者,漸入佛道。

167
佛說八大人覺經云: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168
經文:時化沙門,即說偈言:夫人得善利,乃來自歸佛;是故當晝夜,常念佛法眾;己知自覺意,是為佛弟子;常當晝夜念,佛與法及眾;念身念非常,念戒布施德;空不願無想,晝夜當念是。時化沙門,在於却中,為弗加沙,說非常之要。弗加沙王,思惟意定,即得阿那含道。佛知已解,為現佛身光明相好。弗加沙王,驚喜踊躍,稽首作禮。佛重告之曰:罪對無常,畢故莫恐!弗加沙王言:敬奉尊教!忽然別去。明日食時,弗加沙王,入城分衛,於城門中,逢新產牸牛護犢,觝殺弗加沙王,潰腹命終,即生阿那含天。佛遣諸弟子,耶旬起塔。佛語諸弟子。罪對之根,不可不慎。

169
白話解釋:這個時候,佛化的比丘就說了一首偈:眾生如果想要得善報,就要歸依佛尊,因此應該日夜常念佛法僧三寶。自己已自覺本性,是名為佛弟子,應該日夜念念佛法僧是歸依處。常念身體乃是無常身,常思持戒布施德,法空、不求、無妄念,日夜應如是念此要道。此時,佛化比丘,為弗加沙說無常的法要,弗加沙王靜觀苦空無常無我之義理,心入於定境,便證得三果阿那含的果位。此時,佛陀明白弗加沙王煩惱已除,便現出佛陀身相光明,弗加沙王一看,驚喜踴躍,稽首作禮,佛陀向他說:罪相也是無常的,所以你不要駭怕!弗加沙王說:我會尊敬您的教導!然後與佛陀分別,第二天中午用食時,弗加沙王到城市行乞,經過城門時,有一隻生產的母牛,為了保護小牛,弗加沙的肚子當下被牛角刺破,因此便死去。死後便生到色界阿那含天,不再墮落欲界受苦了。弗加沙死後,佛陀派遣很多弟子為他的遺體火化,並且造塔保存起來,佛陀向眾弟子說:罪業產生的根源,你們不可不小心防範啊!

170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171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欲,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172
十九、慈仁品之一:
經文:昔佛在羅閱祇,去國五百里有山,山中有一家,有百二十二人,生長山藪,殺獵為業。衣皮食肉,初不田作。奉事鬼神,不識三尊。佛以聖智,明其應度。往詣其家,坐一樹下。男子行獵,唯有婦女在。見佛光相,明照天地,山中木石,皆變金色。大小驚喜,知佛神人,皆往禮拜,供施坐席。佛為諸母人,說殺生之罪,行慈之福。恩愛一時,會有離別,諸母人聞經歡喜,前白佛言:山民貪害,以肉為食,欲設微供,願當納受。佛告諸母人:諸佛之法,不以肉食,吾已食來,不須復辦。因告之曰:夫人生世,所食無數,何以不作有益之食,而殘害群生,以自濟活?死墮惡道,損而無益。人食五穀,當愍眾生,蠕動之類,莫不貪生,殺彼活己,殃罪不朽。慈仁不殺,世世無患。

173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王舍城時,離開國都五百里之處有一座山,山裏有一戶人家,男女大小人口有一百二十二人,他們生長在深山野林之中,以打獵殺生為業,穿的是皮,吃的是肉,最初並沒有種田,信仰是鬼神之類,從來都沒有見過佛法僧三寶。佛陀以聖智觀察,知道他們得度的時機已經到了,因此便來到這戶人家的附近,坐在樹下,這戶人家男人打獵去了,只有婦女在家裏,她們見到佛陀的光明瑞相,照耀天地,連山中石木都變成金黃色,家人大小一一非常驚喜,以為佛是神人,都來禮拜,並且準備飯食供養佛陀。佛陀就為這些婦女講說:殺生的罪過,救護生命的福報,夫妻恩愛是一時的,必有離別的一天。這些婦女聽了這番的道理,十分歡喜,便走到佛前向佛陀說:我們這些山民貪心殺生,以肉為食,但是我們很誠懇想要供養佛陀,希望您能接受!佛陀向婦女說:如來一代的聖教,都是不可肉食的,我是吃飽才來,不必再為我準備飲食了!因此,佛陀又向她們說:人生在世,能吃的東西太多了,又何苦不找些有利益身體的食物來吃呢?而殘殺群生來維持自己的生命,死了會墮惡道,這是有損無益啊!人吃五穀麥、豆、稻、芝麻、稷就要憐念那些畜生含靈蠢動之類,牠們也愛惜自己的生命啊!你殺牠們來養活自己,這種的災禍是不會消失去的。如果慈悲不殺生,才能生生世世無災無患啊!

174
大智度論云: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

175
戒殺八種意義:一、殺生害命,罪業深重,不能入佛門解脫之道。二、殺生害命,違背大慈悲心。三、眾生皆為過去生中之父母、眷屬。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五、短命多病苦。六、得絕嗣果報。七、得不如意眷屬。八、因果循環不息。

176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為仁不殺,常能攝身;是處不死,所適無患。不殺為仁,慎言守心;是處不死,所適無患。垂拱無為,不害眾生;無所嬈惱,是應梵天。常以慈哀,淨如佛教;知足知止,是度生死。佛說偈已,男子獵還,諸婦聽經,不復行迎。其夫驚疑,怪不如常。棄肉來歸,謂有變故,至見諸婦,皆坐佛前,叉手聽經,瞋恚聲張,欲圖毀佛。諸婦諫曰:此是神人,勿興惡意也。即各悔過,為佛作禮。佛重為說不殺之福,殘害之罪;夫主意解,長跪白佛:吾等生長深山,以殺獵自居,罪過累積,當行何法,得免重殃?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履仁行慈,博愛濟眾;有十一譽:福常隨身,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仁愛,不侫不兵,水火不喪,所在得利,死昇梵天,是為十一。佛說偈已,男女大小,百二十二人,歡欣信受,皆奉持五戒。佛語瓶沙王:給其田地,賜與穀食,仁化廣普,國界安寧。

177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便說了一首偈:為仁之人不殺生,時常能保持清淨身,到處不受橫死,所到之處無災殃!不殺生是慈悲者,口不妄語心不貪,到處皆不遭遇橫死,所到之處無災殃!仁者垂手治天下,不害眾生大吉祥,隨處都沒有憂惱,死後必生大梵天。常以慈心哀愍眾生,清淨如同佛教人,知足常樂知進退,此是了脫生死之法船!佛陀說完偈之後,村裏的男人打獵回來,婦女們聽了佛法,就沒有去迎接他們的丈夫,她們的丈夫對妻子的行徑很驚疑,跟以往不同,就將打獵帶回的野獸丟掉,回到家中,以為出了變故,他們看到自己的太太都坐在佛前,合掌聽經,當下瞋心大發,想要毆打佛陀。這些婦人向自己丈夫勸言:這是一位神人,你們不可生惡心亂來啊!這些男子才一一悔過,向佛頂禮,佛陀又重說不殺生的好處,殘害生命的罪報。她們的丈夫當下心開意解長跪向佛說:我們都是住在深山的人,以打獵殺生為生活,罪業已經累積如山了,要用什麼辦法,才能免除我們的惡報呢?因此佛陀又為他們說了偈頌:做好事行慈悲,行博愛廣濟貧,總共有十一種好,福報常隨你身,睡得安醒也安,夜間不做惡夢,上天保護好人,不遇侫害與兵災,水火災殃也不沾,一切處所皆吉利,死後得生大梵天,這是十一條大吉利。佛陀說完偈頌,村裏男女大小一百二十二人,歡喜信受,都奉行持五戒。佛陀向瓶沙王說:你提供土地與糧食種子,讓他們改行做農夫吧!這樣仁政廣施於人民,國家才會興盛安寧!

178
梵網經云: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

179
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是殺我父母。

180
二十、慈仁品之二:
經文:昔有大國王名和默,處在邊境,未卭三尊,聖妙之化。奉事梵志外道妖蠱,舉國奉邪,殺生祭祀,以此為常。時王母病,痿頓著床,使諸醫師,不蒙湯藥;遣諸毉女,所在請求,經年歷歲,未得除差。更召國內,諸婆羅門,得二百人,請入令坐,供設飲食,而告之曰:吾大夫人,病困經久,不知何故,乃使如此?卿等多智,明識相法、天地星宿,有何不可,具見告示!諸婆羅門言:星宿倒錯,陰陽不調,故使爾耳!王曰:作何方宜,使得除愈?婆羅門言:當於城外,平治淨處,郊祠四山,日月星宿,當得百頭畜生,種種各異類,及一少兒,殺以祠天。王自躬身,將母至彼,跪拜請命,然後乃差。王即供辦,如其所言,驅人、象、馬、牛、羊百頭。隨道悲鳴,震動天地。從東門出,當就祭壇,殺以祠天。

181
白話解釋:往昔有一個大國的國王,名字叫和默,因為這個國家處在邊境,這位國王從來未曾見到佛法僧三寶的神聖微妙的教化。他信奉梵志外道妖邪一類,全國全部信仰邪魔外道,殺生祭鬼神,以此為常。當時國王的母親患病臥床不起,邀請很多醫師來醫治,但醫藥無效,然後又派人到女巫那裏求符請咒,經年累月,仍然未痊癒。因此,國王又召集國內二百位的婆羅門教法師,請他們入座,以飲食供養,同時,向他們說:我的母親病很久了,不知什麼原因,不能恢復健康,你們都是見聞廣闊,明瞭命相,星宿斗數之法,請你們不要保留,將太后久病的原因說出來!這些婆羅門教說:是因為流年星宿錯亂,陰陽不調,才使老太后病得這麼久的。國王說:應該用什麼方法,使病痊癒呢?婆羅門教說:要在城外,開闊平坦的地方,舉行大祭山嶽日月星宿之神,也要一百隻不同的畜生,以及一位未成年的小孩,殺來祭天,國王要親自將王太后帶來這裏,跪拜祈禱,然後就會好了!國王聽後便吩咐辦理,即刻命令帶來一個少兒,與象、馬、牛、羊一百隻。一路上人獸哀鳴嚎叫,震動天地。他們從國都東門出城,到了郊外祭壇,準備將人畜殺後祭天。

182
地藏菩薩本願經云:勸於閻浮提眾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魎,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假使來世,或現在生,得獲聖分,生人天中,緣是臨終被諸眷屬造是惡因,亦令是命終人殃累對辯,晚生善處,何況臨命終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據本業,自受惡趣,何忍眷屬更為增業。譬如有人從遠地來,絕糧三日,所負擔物強過百斤,忽遇鄰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轉復困重。

183
經文:世尊大慈,普濟眾生,愍是國王,頑愚之甚。云何興惡,殺眾生命,欲救一人?於是世尊,將從大眾,往到其國,在城東門道路,逢王及婆羅門輩。所驅畜生,悲鳴而來。王遙見佛,如日初出,如月盛滿,光相炳然,照曜天地。人民見者,莫不愛敬;所驅畜生,祭餟之具,皆願求脫。王即前進,下車卻蓋,為佛作禮,叉手長跪,問訊世尊。佛命令坐,問欲所至?拱手答言:國大夫人,得病經久,良醫神祇,無不周遍。今始欲行,解謝星宿,四山五嶽,為母請命,冀蒙得差!佛告大王:善聽一言!欲得穀食,當行耕種;欲得大富,當行布施;欲得長命,當行大慈;欲得智慧,當行學問。行此四事,隨其所種,還得其果。夫富貴之家,不貪貧賤之食;諸天以七寶為宮殿,衣食自然,豈當捨甘露之䊵,來食麤穢也?祠祀婬亂,以邪為正,殺生求生,去生道遠;殺害眾命,欲救一人,安得如此?

184
白話解釋:佛陀以神通力看見國王如此迷信,殺害生靈治病。佛陀懷著大慈悲普度眾生的心,憐愍國王的愚昧,為何要動這個惡念,殺害眾生的生命,來救他母親一條命呢?因此,佛陀率領四眾弟子來到這個國家,在國都東城的大街上,剛好遇到這位國王與婆羅門之輩,驅趕一大群的人畜,一路哀鳴而來。國王遙見佛陀一身光明,如同太陽初出,中秋明月,照耀大地。人民看到佛陀沒有一個不十分敬愛的,他們所驅趕的人畜與祭拜之物,被佛光感動,都要求放棄這次的祭典。國王到了佛陀面前,下車將車蓋取下,然後向佛頂禮,合掌長跪,向佛問訊。佛陀令他坐下,問他要到何處去?國王拱手回答:我的母親得病很久了,找遍了名醫鬼神,都沒有治好。現在帶這些畜生與小兒,要去舉行祭拜天地星宿山嶽之神的大典,為我母親解厄消災,希望這樣能治好我的母親的病。佛陀聽後向國王說:你注意聽我說:如果要得到五穀糧食,就要耕作;要得到大富貴,就要布施貧窮;要得長壽,就要慈心救生不殺;要得到智慧,就要廣學多聞,這四件事,根據各人所種的因,就會得到各人的果。要明白,富貴人家,決定不應該貪圖貧窮人家的食物。天神眾是以七寶貴重之物莊嚴宮殿,自然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天神眾怎會捨棄甘露一般的美食,來吃人間殺生不仁的骯髒血腥之物呢?這些相信邪道祭拜淫亂的人,將邪道當作正道,以殺生來祈求活命,這樣子是離開上天好生之德太遙遠了,以殺害眾生來救一個人的命,這樣做說得通嗎?

185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若人壽百歲,勤事天下神;象馬用祭祀,不如行一慈。佛說偈時,即放光明,烈照天地。三塗八難,莫不歡喜,各得其所。國王和默聞說妙法,又卭光明,甚大歡喜,即得道杄。病母聞法,五情悅豫,所患消除。二百梵志,卭佛光相,重聞其言,慚愧悔過,願為弟子,佛盡受之,皆作沙門,各得如願。王及大臣,請佛供養,一月乃去,以法治正,國遂興隆。

186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就說了偈:如果有人活了一百歲,整天去祭拜天下一切天神,將象、馬、羊作犧牲品,不如做一件護生仁慈之事。佛陀說偈之時,身放光明,普照天地,在三塗八難中受苦的人,無不歡喜萬分,一一都脫離災障。國王和默聽聞這番微妙的佛法,又目睹佛身金色光明,甚為歡喜,當下領悟了佛道的法味。國王的母親,聽了佛法之後,心情頓時舒服起來,病苦也忽然消除。二百多位的婆羅門梵志,看到佛陀的光明,再聽到佛的說法,慚愧悔過,並且願歸依佛陀,作佛的弟子,慈悲的佛陀完全接受了他們,都剃髮成了沙門比丘,完成了他們的心願。國王與大臣,請佛陀到城裏接受供養,一直到一個月後才離開。國王日後以佛法治理國政,這個國家便漸漸興盛起來!

187
地藏菩薩本願經云:是閻浮提行善之人,臨命終時,亦有百千惡道鬼神,或變作父母,乃至諸眷屬,引接亡人,令落惡道,何況本造惡者!世尊!如是閻浮提男子女人臨命終時,神識惛昧,不辨善惡,乃至眼耳更無見聞,是諸眷屬,當須設大供養,轉讀尊經,念佛菩薩名號,如是善緣,能令亡者離諸惡道,諸魔鬼神悉皆退散。世尊!一切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

188
八難:一、畜生難。二、地獄難。三、餓鬼難。四、北俱盧洲難。五、長壽天難。六、盲聾瘖刦難。七、世智辯聰難。八、佛前佛後難。

189
二十一、言語品:
經文:昔弗加沙王,入羅閱祇城分衛,於城門中,為新產牸牛所觝殺。牛主怖懅,賣牛轉與他人;其人牽牛欲飲之,牛從後復觝殺其主。其主有子,瞋恚取牛殺之,於市賣肉,有田舍人,買取牛頭,貫擔持歸,去舍里餘,坐樹下息。以牛頭掛樹枝上,須臾繩斷,牛頭來下,正墮人上。牛角刺人,即時命終。一日之中,凡殺三人。瓶沙王聞之,怪其如此,即與群臣,行詣佛所。到作禮畢,卻坐王位,叉手白佛言:大可怪!世尊!一頭牸牛,而殺三人,將有變故,願聞其意。佛告瓶沙王:罪對有原,非適今也。王曰:願聞其由!

190
白話解釋:從前,弗加沙王入王舍城乞食時,在城門內被一隻生產的母牛觸死,牛的主人駭怕起來,將牛轉賣給別人,那個買主牽牛去飲水,想不到母牛又從他的身後當下又觸死新主人。新牛主的兒子看到自己父親被牛觸死,極生氣將牛殺掉,將牛肉拿到市場去賣。有一位農夫買了牛頭,掛在扁擔上挑回家,離他家還有一里路的時候,就停在樹下休息,他將牛頭掛在樹枝上,但是樹枝太脆弱,不久樹枝斷掉,牛頭掉下來,牛角正刺中農夫的要害,當下命終。在一天之內,那隻牛從生到死,總共觸死三個人,瓶沙王聽到這種消息,感覺奇怪。便與群臣來到佛陀精舍,行禮完畢,就坐在首位,合掌向佛說:太奇怪了!世尊!一隻母牛,竟然一天能觸死三個人,其中必有緣故,我們大眾願聽佛的開示,佛向瓶沙王說:罪報是有緣由的,不能用今生的現場突發事件來解釋的。瓶沙王說:請佛陀慈悲說出原因吧!

191
經文:佛言:往昔有賈客三人,到他國治生,寄住孤獨老母舍。應雇舍直,見老母孤獨,欺不欲與。伺老母不在,默聲捨去,竟不與直。老母來歸,不見賈客,即問比居,云皆已去。老母瞋恚,尋後追逐,疲頓乃及,責索舍直。三賈客逆罵詈言:我前已相與,云何復索!同聲共觝,不肯與直。老母單弱,不能奈何,懊惱咒誓,語三賈客:我今窮厄,何忍欺觝於我。願我後世,所生之處,若當相值,要當殺汝!正使得道,終不相止也。殺汝乃休,不爾不止。佛語瓶沙王:爾時老母者,今此牸牛是也,三賈客者,弗加沙等三人為牛所觝殺者是也。

192
白話解釋:佛陀說:很久以前,有三個商人,到其他國家去謀生,寄居在一位孤苦無依的老婦人家裏,他們應該要付出租金的,但是他們三人看老婦人無依無靠,就欺侮不想交房租,有一天,看老婦人不在,不聲不響就偷搬走了,竟然騙了房租。老婦人回家,突然不見三位商人,就問隔壁人家,大家都說他們已搬走了,老婦人怒火在心,出門追趕,追得心疲力倦被她追到,就向三位商人要討租金,這三人就破口大罵:我前一次就給你了,為什麼還要討租金?他們同聲死賴,就是不給租金。而老婦人勢單力薄,也無可奈何!懊悔㳜誓向三位商人說:我今世貧窮困苦,你們為何忍心來欺詐我!我發誓來生,在我的生命過程中,如果被我遇到,必當殺死你們,冤屈不伸,絕不停止,要殺死你們我才甘願,不達目的絕不終止。佛陀向瓶沙王說:那時的老婦人,就是今日的母牛,三位商人就是弗加沙等三位被牛所觸死的人。

193
華嚴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194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惡言罵詈,憍陵蔑人;興起是行,疾怨茲生。遜言順辭,尊敬於人;棄結忍惡,疾怨自滅。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斬身,由其惡言。佛說是時,瓶沙王官屬一切,莫不恭肅,願崇善行,作禮而去。

195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就說了偈語:惡言惡語咒罵人,驕慢欺侮蔑視人,興起此惡皆心作,怨仇嫉妒從此生。柔遜謙語而為人,尊敬他人人敬你,棄怨忍恨是君子,冤家仇恨自消盡。人生在世如浮萍,如口含斧好危險,一不小心傷自己,都是惡口招災劫。佛陀說此偈時,瓶沙王與群臣一切人等,無不肅然恭敬。他們也都盡力為善,然後作禮而去。

196
朋友有六種類型:一、神交至友。二、酒肉朋友。三、為了感情所須要之朋友。四、利害關係朋友。五、情緒化朋友。六、吞銅吞鐵朋友。

197
二十二、雙要品之一:
經文:昔舍衛國王,名波斯匿,來至佛所,下車卻蓋,解劍脫履,拱手直進。五體投地,稽首足下,長跪白佛:願以來日,於四街道,施設微食,欲使國人,知佛至尊。願令眾生,遠鬼妖蠱,悉奉五戒,以消國患。佛言:善哉!夫為國主,宜有明導,率民以道,求來世福。王曰:至真!請退嚴辦。手自為饌,身往奉迎;佛與眾僧,俱至四衢,佛至就座。即行澡水,手自斟酌。佛飯食畢,於四道頭,為王說法,觀者無數。時有兩商人,一人念曰:佛如帝王,弟子猶忠臣,佛陳明法,弟子誦宣,斯王明矣。知佛可尊,屈意奉之。一人念曰:斯王愚哉!爾為國王,將復何求?佛者若牛,弟子猶車,彼牛牽車,東西南北。佛亦如是。子有何道,而下意奉之?二人俱去,行三十里,亭宿沽酒共飲,平論屬事。其善念者,四王護之;其惡念者,太山鬼神,令酒入腹,如火燒身。出亭路臥,宛轉轍中,晨商人車五百乘,轢殺之焉。伴明日求之,已然。曰:還國見疑,殺人取物去;不義輕身,委財逝至他國。

198
白話解釋:從前舍衛國的波斯匿王,有一天來到佛陀的精舍,首先下車,並卸下車的華蓋,將寶劍解下,脫下鞋子,合掌走到佛前,五體投地,長跪向佛陀說:我想在近日,在城內四大街道上,設置精妙的食物供養佛與僧眾,以便讓國人明白佛陀是人間至尊,我要使國人遠離邪門鬼神外道,大家奉持五戒,以消除國家未來的憂患!佛陀說:太好了!作為一國之主,應該有明確領導的方針,引領人民走上正道,求未來世的福田!波斯匿王說:世尊!請您先回精舍,我馬上派人籌備。因此,波斯匿王親手為佛準備菜飯,做好後又親自去精舍恭迎佛陀與諸比丘,齊同到達四大街道受供養,佛陀到達就上坐,先洗手,然後自行摶飯進食,佛與眾比丘飯食完畢,便在四大街頭為國王演說佛法,此時參觀的人民是人山人海。當時有二位商人,一個心裏想:佛陀就好像帝王,弟子比丘如忠臣,佛陀宣演佛法的時候,弟子一旁加以解釋朗讀,像這樣的帝王,可算是明君了。由此可知,佛陀是值得尊敬的,我要十分恭敬的信仰他的教法!另外一位心裏想:這位國王太笨了,你作為一位國王,世間那一樣東西得不到呢?佛陀只不過像一隻牛罷了,弟子像牛車,那隻牛拖著車,東西南北任他走。佛陀也是這樣!國王你為什麼緣故,如此的委曲信奉他呢?這兩個人參觀後就離開,走了三十里路,停留投宿買酒共飲,談論今日所看到的事,那位心中有善意的人,得到四大天王護佑,那位心中不懷善意的人,太山地獄的鬼神,就使酒入他的肚子以後,就像侫火一樣燒著他的身體,這個人因為酒飲了太多,衝出酒亭,酒醉倒在大路邊打滾,最後睡著,結果在第二天早上,發覺被商人的五百台車隊輾死了。他的同伴心裏想:我如果回國,別人可能會懷疑我殺人搶財物,認為我不義無恥貪財啊!因此,他就逃到一個國家去。

199
經文:國王崩亡,無有太子。讖書云:中土有微人,當王斯土。故王有神馬,任王必屈膝。即具嚴駕神馬印綬,行求國主。觀者數千,商人亦出國。太史曰:彼有黃雲之蓋,斯王者氣也。神馬屈膝,舐商人足。群臣豫作香湯澡浴,拜為國王。於是遂處位,聽省國事。深自思曰:余無微善,何緣獲此?必是佛恩使之然也。即與群臣,向舍衛國,遙稽首曰:賤人無德,蒙世尊慈恩,得王此國。明日願與應真眾俱,𣾀意顧斯。一時三月,佛告阿難剗諸比丘:明日彼王請,皆當作變化,令彼國王人民歡喜。各作神足,往到彼國。皆次就座,如法儼然。下食畢訖,澡手為王說法。王曰:吾本微人,素無快德。何緣獲斯?佛告王曰:昔彼大王,飯佛於四衢道。王心念言:佛如國王,弟子猶臣下,王種斯核,今自獲果。後一人云:佛者若牛,弟子猶車,彼人自種車轢之核,今在太山地獄,為火車所轢,自獲其果,然非王勇健所能致矣。為善福隨,為惡禍追,此為自作,非天、龍、鬼、神所能與此。

200
白話解釋:這個時候,這國的國王剛死,沒有王子接位,讖書上說:印度中部有一位地位卑微的人,命中要做這一國的國王,老國王有一匹的神馬,只要命中有國王命數的人要騎馬,牠必定會屈膝下跪。大臣商量好後,便準備了神馬與國王的印璽衣冠,到處找尋他們未來的國王。這些人所到之處,有數千人圍觀神馬,而這個逃亡的商人也出現在這個國家的首都。大臣中有一位專司天象占卜的太史說:那個商人頭上有一片寶蓋黃色雲氣,這位就是國君的象徵啊!他們將神馬牽到商人的身邊,這匹馬竟然屈膝下跪,舐舔商人的腳,群臣歡喜,準備香湯讓商人洗澡,並隆重擇期恭請他登上國王的寶座。這位商人搖身一變而成為國王,便執行國君的大權,親臨政事。他心裏想:我沒有做過什麼善事,為何能得到王位呢?必定是佛陀的恩惠所致。因此,率領群臣向舍衛國方向遙拜,祈禱說:我是卑賤無德之人,蒙受世尊的慈恩,因此得到本國的國王,明日我希望您與大比丘,一同來我國受應供,當時是春天三月,佛陀叫阿難吩咐諸大比丘:明天有一位國王請供,大家可以顯示神通變化,讓他們國家人民歡喜。因此大比丘以神足通來到這個國家,並次第入座,一切如法莊嚴,當進食完畢,洗手後為國王說法。國王說:我本來是一位貧賤的商人,平日並沒有什麼功德,為何能獲得這個王位呢?佛陀向國王說:當年波斯匿王在城內供佛時,你心中這樣想:佛陀好像國王,弟子如同大臣,你已經種下這粒種子,今天自然獲得善果。後一位心裏想:佛像一隻牛,弟子像車,那個人自己種下車禍之因,現在在太山地獄繼續受火車所輾,他自己所造之因,必獲其果。國王之位,不是武功高強就能得到的。為善者福報就會跟著他,作惡者災禍就追隨他,這一切皆是自作自受,不是天龍鬼神所能左右,所能賜給他的!

201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惡,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車轢於轍,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樂自追,如影隨形。佛說經偈已,王及臣民,聽者無數,皆大歡喜,逮得法眼。

202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就說了偈語:心是萬法之本,心最尊貴也是病根,心中念惡,話說完就去做,罪報與苦難自己會追上,就像商人被車輛輾死一般。心是萬法之本,心最尊貴也是禍根,心中存著善念善行,說完就去實行,福報快樂自己追上了,就像影子跟著人體不可分離。佛陀說完經偈以後,國王與大臣人民,聽眾無數,都皆大歡喜,並且證到諸法無我的法眼。

203
金剛心論云: 佛由心成,道由心學, 德由心積,功由心修, 福由心造,禍由心為,
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獄, 心能作佛,心能作眾生, 是故心正成佛,心邪成魔, 心慈是天人,心惡是羅剎, 心是一切罪福種子, 依佛行持,立佛行願, 佛說是人,不久成佛。

204
二十三、雙要品之二:
經文: 昔長者須達,買太子園田, 共造精舍,奉上世尊。 各請佛及僧供養一月。佛為二人廣陳明法, 皆得道跡。 太子祇陀歡喜,還東宮,歎佛之德,作樂自娛。 祇弟琉璃,常在王邊。 時王素服,與諸近臣,及後宮夫人,往詣佛所, 稽首禮畢,一心聽經。 琉璃在後,典衛御座,時諸佞臣阿薩陀等, 姦謀啟曰: 試著大王印綬, 坐御座上,如似王不?於是琉璃,即隨其言, 被服昇座,諸佞臣等, 皆共拜賀:正似大王,千載遭遇,黎庶之願。 豈使東宮,闚於此? 此之御座,豈可昇而復下也!即率所從,貫甲拔劍,自就到祇洹精舍,斥徙大王,不得還宮,與王官屬,戰祇洹間。殺王近臣,五百餘人。王與夫人播迸,晨夜至舍夷國。中道飢餓,王噉蘆菔,腹脹而薨。於是琉璃,遂即專制,便拔劍入東宮,斫殺兄祇。祇知無常,心不恐懼,顏色不變,含笑熙怡,甘心受刃。命未絕間,聞虛空中,自然音樂聲,迎其魂神。

205
白話解釋:從前舍衛國須達長者買了祇陀太子的園林土地,兩個人一同建造精舍,供養佛陀。他們二位都恭請佛陀和座下比丘供養齋飯有一個月之久。佛陀為他們徹底解說了佛法的義理與深妙,他們因此都得到法味。這時祇陀太子歡喜回到自己的東宮,跟宮人讚歎佛陀的種種偉大,大家都十分高興和快樂。祇陀的弟弟琉璃王子,經常在國王左右侍候。此時波斯匿王穿著便服與很多近侍衛以及宮妃,前往佛陀的精舍,先叩頭拜佛,然後專心聽佛陀講經,琉璃王子被留下來在皇宮保衛著國王的御座。當時有奸臣阿薩陀等人到琉璃王子面前,獻上陰謀說:世子啊!你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配上你父王的印璽袍服彩帶,坐在御座上,看看像不像國王呀?琉璃王子本有野心,就聽從阿薩陀的話,披上皇袍升座,那些只看權勢的壞臣,就一齊拜賀稱王起來:這正像從前國王千載難遇、順應民情的登基狀況一樣,你難道就讓祇陀太子取得這個寶座嗎?你怎能登上寶座再走下寶座呢?此時琉璃王子早已會意,黃袍加身,他馬上率領兵馬衛隊,披甲拔劍,自行直奔佛陀的祇洹精舍,呵斥他的父王,不可以再回宮廷;此時保衛國王的貼身侍衛便與琉璃王子手下的官兵在精舍拼劔起來,結果殺死了國王近臣官屬五百多人,國王與王后只好出走。經過一夜的逃亡,第二天清晨到了舍夷國,在途中因為饑餓萬分,便挖吃路邊的野菜─蘆菔,不多久,就中侫腹脹崩逝。因此,琉璃王子馬上宣佈執政,便拔劍直闖太子祇陀的東宮,去殺害了他的哥哥祇陀王子。祇陀太子深知生命無常,毫不畏懼,面不改色,滿面笑容甘心受戮。當他的生命尚未斷絕之際,忽聽空中傳來一陣天樂之聲,來迎接他的神識。

206
經文:佛於祇洹,即說偈言:造喜後喜,行善兩喜;彼喜惟歡,見福心安。今歡後歡,為善兩歡;厥為自祐,受福悅豫。是時琉璃王,尋興兵眾,伐舍夷國,殺害釋種、道跡之人,殘暴無道,五逆兼備。佛記琉璃,不孝不忠,眾罪深重。卻後七日,當為地獄火所燒殺。又太史記,記與佛同。王大怖懅,即乘船入江:吾今處水,火焉得來?七日日中,有自然火,從水中出,燒船覆沒。王亦被燒,恐怖侫熱,忽然沉終。

207
白話解釋:佛陀在祇洹精舍,已從定中知道這一切,就說了一首偈語:今生造喜苗,來生有喜事,為人行善事,兩世大歡喜。如此喜樂事,令人多歎美,福報如影來,使人心安泰。今生種歡因,來世結歡果,為人行善事,兩世皆歡慰。此生福樂事,皆由自己造,受福心愉悅,自必離禍殃!此後琉璃王不久便興兵出征,攻打舍夷國,殺害很多信仰佛法的釋迦族人,殘暴無道,作盡了逆理背道的壞事。佛陀預知琉璃王不孝(逐父)、不忠(叛國),罪深業重。再過七天,就要被地獄的大火燒死。同時,舍衛國的太史,預卜也和佛陀所說一樣。琉璃王知道這項傳言以後,十分驚惶,便乘船浮到江中。他自言自語說:我現在身在大江水中,火怎能來燒死我呢?等到第七天太陽正午的時候,突然有一把天火,從水底燒出來,結果把船燒翻了,琉璃王也被火燒傷,深怕熱侫攻心,但是他還是沉在江裏死了。

208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造憂後憂,行惡兩憂,彼憂唯懼,見罪心懅。今悔後悔,為惡兩悔,厥為自殃,受罪熱惱。佛說是已,告諸比丘。太子祇等,不貪榮位,守死懷道。上生天上,安樂自然。琉璃王者,狂愚快意,死墮地獄,受苦無數。一切世間,豪貴貧賤,皆歸無常,無長存者。是以高士,殞命全行,為精神寶,佛說是時,莫不信受!

209
白話解釋:於是佛陀,就說一首偈語:今生造憂苗,來生有憂果,作惡之人兩世憂,造憂之人常怖懼,罪報來時心慌亂。今生造悔因,來生有悔果,作惡之人兩世悔,都是自己造災殃,終於墮入火地獄!佛陀說偈之後,向座下比丘說:太子祇陀,不貪圖王位,為信仰殉道,又上升天界,安樂無窮。琉璃王呢?狂妄肆虐,死後墮入熱火地獄,受苦不盡。一切世間的權貴貧賤,最後都是不長久的,不是永恒的,因此品性高潔之人,即使犧牲生命,但是他的全部人格,足為人間精神寶藏。佛陀說此偈時,大家聽了無不萬分信受遵行。

210
法華經云:諸苦所因,貪欲為本;若滅貪欲,無所依止。

211
二十四、雙要品之三:
經文:昔耆闍崛山後,有婆羅門七十餘家,宿福應度。佛到其村,現道神化。眾人見佛,光相巍巍,莫不敬伏。佛坐樹下,問諸梵志:居此山中,為幾何世?有何方業,以自供給?答曰:居此以來,三十餘世,田作畜牧,以此為業。又問:奉脩何行,求離生死?答曰:事日月水火,隨時祭祠。若有死者,大小聚會,唱生梵天,以離生死。佛語諸婆羅門:夫田作畜牧,祭祠日月水火,唱叫生天,非是長存離生死法。極福無過,二十八天;無有道慧,還墮三塗。唯有出家,修清淨志,履行寂義,可得泥洹。於是世尊,即說偈言:以真為偽,以偽為真,是為邪計,不得真利。知真為真,見偽為偽,是為正計,必得真利。世皆有死,三界無安,諸天雖樂,福盡亦喪。觀諸世間,無生不終,欲離生死,當行道真。

212
白話解釋:從前,在王舍城郊區靈鷲山後面,住有七十多家婆羅門貴族,因為前世的福報,應該得度了。佛陀來到他們的村上,顯示出神通變化,眾婆羅門看到佛陀光明巍巍的金身,無不敬伏萬分。佛陀住在樹下,問這些婆羅門教徒:你們住在這山裏,有多少代了?以什麼作為職業來維持生活呢?婆羅門教徒答道:我們住在這裏已經三十多代,依靠種田養畜牛羊以求活命。佛陀又問:你們信什麼教、修什麼道,作為出離生死的法門呢?他們答道:我們崇拜太陽、月亮、水神、火神,按時分節去祭拜,如果族裏有死人的話,一村大小都聚集在一起,唱誦經文,祝禱他生大梵天,以解脫生死!佛陀告訴婆羅門說:你們以種田畜牧為活,祭祀日月水火之神,唱誦祈求生大梵天,並不是徹底的脫離生死妙訣。你們要知道,三界之內福報最大的,沒有再超過二十八天的天人了;但是他們還是缺乏佛法上的智慧,到最後依然要墮回三惡道中。唯有出家為比丘,修行清淨的佛道,實踐寂滅的真理,才可以成佛呢。因此,佛陀就說了一首偈:以真當偽,以偽作真,這都是邪門,得不到真利。以真為真,以偽為假,這是正見,必得實益。人生皆有死,三界不安寧,天界雖有樂,福盡還墮落。智者觀世間,無生即無終,要離生死海,應行真佛道!

213
開悟聖僧云: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勞生惜死,哀悲何益!

214
經文:七十婆羅門,聞佛所說,欣然意解,願作沙門。佛言:善來比丘!鬚髮自墮,皆成沙門。佛與比丘,共還精舍,至於中路,顧戀妻息,各有退意。時遇天雨,益懷憂慘;佛知其意,便於道邊,化作數十間舍,入中避雨,而舍穿漏。佛因舍漏,而說偈言:蓋屋不密,天雨則漏;意不惟行,淫為穿;蓋屋善密,雨則不漏;攝意惟行,婬匿不生。

215
白話解釋:此時,七十個婆羅門教民,聽佛所說的偈語,欣喜領悟佛法,並願成為沙門。佛陀說:歡迎你,比丘們!他們的頭髮和鬍鬚,自動脫落,當下都成就了比丘。佛陀和這些新比丘們,一同回到精舍,走到半途的時候,有人留戀妻子,都很懊惱,甚至打算還俗回家。這時候天變落雨,他們更加為家人憂愁。佛陀知道他們的心理,就在路邊變化出幾十間的田舍,一齊便走入避雨,但是這些房子都漏雨,佛陀藉著屋漏的因緣,說了一首偈語:蓋屋草不密,天雨會漏水,心不走正道,淫逸意識流。蓋屋要周密,大雨不會漏,守心思正道,婬惡難得逞。

216
經文:七十沙門,聞說此偈,雖強自進,猶懷瞢瞢。雨止前行,地有故紙,佛告比丘取之,受教即取。佛問比丘:以為何紙?諸比丘白佛:此裹香紙,今雖捐棄,處香如故。佛復前行,地有斷索。佛告比丘取之,受教即取。佛復問曰:此何等索?諸比丘白佛:其索腥臭,此繫魚之索。佛語比丘:夫物本淨,皆由因緣,以興罪福;近賢明則道義隆,友愚闇則殃罪臻。譬彼紙索,近香則香,繫魚則腥;漸染翫習,各不自覺。於是世尊,即說偈言:鄙夫染人,如近臭物;漸迷習非,不覺成惡;賢夫染人,如附香熏;進智習善,行成芳潔。七十沙門,重聞此偈,知家欲為穢藪,妻子為桎梏,執信堅固,往至精舍,攝意惟行,得羅漢道。

217
白話解釋:剛出家的七十個沙門,聽佛陀說了這首偈以後,雖然強打精神,可是心中仍然悶悶不樂。此時雨停了,向前走的時候,地上遺有一張舊紙,佛陀命一個比丘撿起來,那個比丘便遵命撿了起來。佛陀問那位比丘:那是什麼紙呀?諸位比丘都說:是包香的紙。現在雖然被棄在野外,但是它的香味還沒散呢!佛陀又向前走,地上有一根斷了的繩子。佛陀命一個比丘撿起來。那比丘便遵囑撿起來。佛陀又問他:這是什麼繩子?大眾比丘都說:這繩子好腥好臭!是穿魚的繩子。佛陀向比丘們說:所有眾生本性是潔淨的,都是由不同的因緣,使它變質,產生不同的罪果和福報。一個人接近賢明大德,他的修養和學問便越來越高;交一個愚昧邪道的朋友,自己也染墨者黑,殃禍株連。就比如你們看到的這張紙和那節繩子,近香就會香,穿魚就會腥,一個人一旦入於某一種環境,日久就漸漸受到薰染了。結果自己還感覺不出來。因此佛陀說了下面的偈語:與惡人為友,如近腥臭物,逐漸失正路,不覺成賴漢!結交賢明友,如近香料店,進德習善行,芬芳足矜式!這七十個沙門,又聽了這首偈語,才了解家庭實在是貪欲的淵藪,妻子是難解的枷鎖。因此他們才堅定了信仰,回到精舍,收心修道,得了阿羅漢果位!

218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219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220
二十五、放逸品:
經文:昔佛在世時,有五百賈客,從海中出,大持七寶,還歸本國,經歷深山,為惡鬼所迷,不能得出。糧食乏盡,窮頓困厄,遂皆餓死。所齎寶貨,散在山間。時有沙門,在山中學,見其如此,便起想念:吾勤苦學道,積已七年,不能得道,又復貧窮,無以自濟。此寶物無主取之,持歸用立門戶。於是下山,拾取寶物,藏著一處,訖便出山,求呼兄弟,負馳持歸。方到道半,佛念比丘,應當得度。佛便化作一比丘尼。剃頭法服,粧面畫眉,金銀瓔珞,隨谷入山,道逢沙門。頭面作禮,問訊起居。道人呵比丘尼曰:為道之法,應得爾不!剃頭著法衣,云何復粧面畫眉,瓔珞身體也?比丘尼答曰:沙門之法,為應爾不?辭親學道,山居靜志,云何復取非其財物?貪欲忘道,快心放意,不計無常。生世如寄,罪報延長。於是比丘尼,為說偈言:比丘謹慎戒,放逸多憂𣿅;變諍小致大,積惡入火焚;守戒福致喜,犯戒有懼心;能斷三界漏,此乃近涅槃。

221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世時,有五百個商人,出海從事貿易,從來帶著極值錢的各種珍寶,回歸本國。他們在途中經過一座深山,被一種惡鬼所迷路,無法出來,漸漸糧食吃完了,到最後飢餓困苦,無法支持,因此都餓死了。他們所帶回來的寶物,也散失在深山野谷之間。此時有個沙門,在這座山高處學道,發現這些商人已經餓死,寶物又散失了,就起了一種念頭:我勤苦學道,已經有七年,還沒有得道,又加上自己也貧苦萬分,無法自活,這些寶物已經無主,不如將它撿來,留給自己成家立業。因此他便下山走到深谷荒野,將死去的商人遺落的珠寶,一一找到,收集在一處,然後出山,準備找尋他的兄弟,速回家。剛到半途,佛陀以神通力,知道這個比丘,應當得度了,佛陀便變化為一個比丘尼,剃除頭髮,穿著袈裟,但是將臉化粧了一番,眉毛也描了,身上又佩些金銀飾物和項?,沿著山谷走進來,在路上遇到這個沙門。首先比丘尼便向比丘禮拜,並且問候生活情形。這位高山修道的比丘,看見比丘尼這付模樣,就大聲呵責她說:做一個修道的比丘尼,應該這付模樣嗎?你剃了光頭穿上袈裟,又怎能化粧畫面,畫起眉毛,身上珠光寶氣呢?比丘尼回答道:那你們比丘學道,是不是應該像你那樣─辭別雙親學道,住在山裏修心養性,又怎能拾取你不該佔有的財物呢?哦!這樣子貪得無饜將修行都忘了,只貪圖滿足自己私欲,不思惟人生無常,浮生如寄,這樣子你不怕前世的罪報延長嗎?因此比丘尼就為這位比丘說了一首偈語:比丘應該嚴戒律,貪心放逸多罪愆;小惡積多成大惡,積惡成報入火場。守戒必然得福報,犯戒之人有心憂,如能斷滅三界結,修道才能得滅度。

222
涅槃經云:若見佛性能斷煩惱,是則名為大般涅槃,以見佛性故,得名為常樂我淨。

223
經文:是時比丘尼,說此偈已,為現佛身,相好光明。沙門見之,悚然毛豎,稽首佛足,悔過自陳:愚癡迷謬,違犯正教,往而不返,其將奈何?於是世尊,即說偈言:若前放逸,後能自禁,是照世間,念定其宜;過失為惡,追覆以善,是照世間,念善其宜;少壯捨家,盛修佛教,是照世間,如月雲消;人前為惡,後止不犯,是照世間,如月雲消。於是比丘,重聞此偈,結解貪止,稽首佛足,還到樹下,數息相隨,止觀還淨。獲道果證,成阿羅漢。
224
白話解釋:此時比丘尼說了這首偈,便示現了佛陀金色光明身相,沙門見了,驚懼萬分,頂禮在佛前,懺悔自陳:我太愚痴荒謬,違反了佛道的戒律,既然事已經做了,那要怎樣才能補救呢?當下佛陀就說了偈教導他:從前如果出了錯,事後再能斷不為,知過必改如寶鏡,應該繼續修禪定。為人犯過便是惡,應以善行來消融,重新作人如寶鏡,時時為善兼利人。年輕離家住深山,修行佛道之奧義,行如寶鏡照世間,如同雲開見明月。有人往昔造罪愆,爾後痛悔不再犯,此是世間好榜樣,如同雲開見明月。此時這位比丘,又聽了這首偈語,心裏的苦惱解除了,貪念也消失了,他頂禮佛陀之後,回到樹下,就持續修數息觀直到妄心清淨,證得佛道的阿羅漢果位。

225
開悟聖僧云:一念清淨絕千古,十界依正無纖塵;識得此念是何物,世間忽然少一人。

226
二十六、心意品:
經文:昔佛在世時,有一道人,在河邊樹下,學道十二年中,貪想不除,走心散意,但念六欲。目色、耳聲、鼻香、口味、身更、心法,身靜意遊,曾無寧息。十二年中,不能得道。佛知可度,化作沙門,往至其所。樹下共宿,須臾月明。有龜從河中出,來至樹下。復有一水狗,飢行求食,與龜相逢,便欲噉龜。龜縮其頭尾,及其四腳,藏於甲中,不能得噉。水狗小遠,復出頭足,行步如故,不能奈何,遂便得脫。於是道人,問化沙門:此龜有護命之鎧,水狗不能得其便?化沙門答曰:吾念世人,不如此龜,不知無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壞神去。生死無端,輪轉五道;苦惱百千,皆意所造。宜自勉勵,求滅度安。

227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學佛的比丘,在一條河邊的大樹下,連續不斷的十二年學道歲月中,貪心還是沒有消融,整天心猿意馬,一肚子全是男女功名愛恨。眼裏只知道貪色,耳朵只貪圖聽好音,鼻子只貪圖聞香味,嘴巴只貪圖好味。一個人心裏充滿了白日美夢,人是坐樹下,心老早就到九霄雲外了。這樣子,身在樹下心在天外,沒有一天靜下來。十二年裏,連佛道的影子也沒見到。佛陀知道他這個人還是可以度化,就變化為一個比丘,來到他修行的地方,在河邊大樹下一同度夜。但是剛休息不多久,月亮出來了,就看到一隻小龜從河裏爬出來,一直爬到大樹下。此外,又有一隻水獺,肚子餓了從水裏出來尋食,和烏龜在途中相遇,水獺衝扑過來便要將烏龜吃掉,那隻龜急忙將自己的頭、尾巴,和四隻腳縮到甲裏,水獺就無法吃掉烏龜。那水獺無奈,只好放棄,剛走不遠,那隻烏龜又把頭足伸出來,照常爬行。水獺將牠無可奈何,烏龜便逃脫這條命。因此這個修行的比丘,就對佛化的沙門說:你看,這隻烏龜有了保命的殼,所以水獺還是不能奈何牠!佛化的沙門說:我想世人連這隻烏龜也不如。世人渾渾噩噩,不知生命無常,整天心猿意馬,大腦內充滿美夢。如果外魔(外來的誘惑)一旦得逞,便會乘機而入,這個人便完了。你要知道,生和死是沒有定底的,它會翻來轉去,流落天道、人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的。一切的苦惱,都是這顆心造作的。應該自我勉勵,尋求寂滅才是一勞永逸啊!

228
經文:於是化沙門,即說偈言:有身不久,皆當歸土,形壞神去,寄住何貪?心豫造處,往來無端;念多邪僻,自為招患。是意自造,非父母為;可勉向正,為福勿回。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於是比丘聞說此偈,貪斷望止,即得羅漢道。知化沙門,是佛世尊,敬肅整服,稽首佛足。天龍鬼神,莫不歡喜!

229
白話解釋:接著,佛化的沙門便說了一首偈:身體不長久,有命皆歸土;身死靈已去,逆旅何必萬年守。心猿到處去,來往無定處,妄念多邪門,為你招來無窮禍。妄心自己造,不是父母生,使它向正途,為了福報不回頭。如同烏龜藏頭足,防止心賊如守城;手持慧劍與魔劔,打了勝仗便無患。此時修道的比丘聽佛說了這首偈,馬上貪欲斷滅,就得了佛道四果。他此時已知樹下那位沙門是佛陀所化,便整頓衣服急忙頂禮如來座下,在傍護法的天龍鬼神之類,也無不歡喜萬分。

230
五祖弘忍大師云:若守住真如清淨心,七天之中靈靈覺覺,不證悟自心者,吾死墮耕舌地獄。

231
開悟聖僧云:學佛在心不在外,心地慈悲德具足;貪瞋癡愛疑妄盡,不動無明是活佛。

232
二十七、華香品: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國東南海中有臺,臺上有華香樹,樹木清淨。有婆羅門女五百人,奉事異道,意甚精進,不知有佛。於時諸女自相謂曰:我等稟形生為女人,從少至老,為三事所鑑,不得自由。命又短促,形如幻化,當復死亡。不如共至華香臺上,採取香華,精進持齋,降屈梵天,當從求願:願生梵天,長壽不死;又得自在,無有鑑忌。離諸罪對,無復憂患。即齎供具,往至臺上,採取華香,奉事梵天。一心持齋,願屈尊神。於是世尊,見此諸女,雖為俗齋,其心精進,應可化度。即與大眾弟子、菩薩、天龍、鬼神,飛昇虛空,往至臺上,坐於樹下,諸女歡喜:謂是梵天,自相慶慰,得我所願矣。時一天人,語諸女言:此非梵天,是三界尊,號名為佛,度人無量。於是諸女,前至佛所,為佛作禮,前白佛言:我等多垢,今為女人,求離鑑撿,願生梵天。佛言:諸女!快得善利,乃發此願。世有二事,其報明審;為善受福,為惡受殃,世間之苦,天上之樂,有為之煩,無為之寂。誰能選擇,取其真者?善哉諸女,乃有明志!

233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國都東南方海上有一座島,突起一塊臺地,臺地上有一片華香樹,林木非常清淨幽美。這裏住有五百位婆羅門貴族女人,在這裏修行邪道法門,非常虔誠精進,但是她們不知有佛陀出現於世。此時她們彼此談天說地言:我等稟受父母的形體,生為女人身,從少到老,被身、口、意三件東西所控制支配,不能自由。況且生命短促,形體脆弱,還要死亡。不如一同到華香臺上,採摘香花,嚴謹持齋,祈禱梵天之神,來滿足我們的心願,我們死後希望升到大梵天,長壽不死,而且到了那裏,就會自由自在,沒有什麼事使我們忌諱和監制我們。到那時候就可以遠離一切罪惡,不再有苦惱災患纏身。然後,她們就帶了供養瓶匳之類的東西,到島上,採了許多芬芳的華,去供祭大梵天神。她們一心持素,願意終身服侍大梵天神。佛陀在定中看到這些女子,雖然修持的是普通的法門,沒有義理基礎的齋戒,但是她們內心卻努力虔誠,應該得到度化。佛陀馬上便率領所有弟子、菩薩、天龍鬼神等信眾,飛昇到虛空,降落到那塊島上,然後坐於樹下,那些女子看到天上有神祇下降,十分歡喜。她們認為是梵天大神來了,就互相慶賀安慰說:我們的祈願終於達到了!此時有一位天人,向那些女子說:這位聖者,不是大梵天神,他是三界之尊,稱為佛陀的大覺者啊,他已經度盡無數眾生出離三界了!這些女子聽後便齊集佛前行禮,並且稟告佛陀說:我們造業太多,今為女人之身,希望脫離三界牢獄,升大梵天!佛陀說:各位善女人!妳們為了儘快能獲得為善之利益,才發了這番心願。我向妳們說:世間有兩件事,它的果報是最明確不爽的!為善必然得福報,為惡必然受災禍。世間的苦難,天界的快樂,世俗的煩惱,佛道出世的寂滅法味,這幾種不同層界的生命境界,誰能去選擇其中最偉大深奧的真理呢?好吧!各位善女子!妳們有這種透徹的智慧嗎?

234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孰能擇地,捨鑑取天;誰說法句,如擇善華。學者擇地,捨鑑取天;善說法句,能採德華。知世坏喻,幻法忽有;斷魔華敷,不現死生。見身如沫,幻法自然,斷魔華敷,不現死生。於是諸女,聞佛此偈,願學真道,為比丘尼。頭髮自墮,法衣具足。思惟寂定,即得羅漢道。

235
白話解釋:佛陀說罷,就以一首偈語作結:誰能慎擇福地,捨卻梵天之門?誰說佛法真義,如摘聖潔之花?覺者慎選福地,捨卻梵天之門,善說佛法要義,能採出世之花!如知世事如坯,一切幻化假有,能別魔花舖地,不入生死輪迴。色身如泡如沫,萬法皆幻本然,能捨魔花舖地,不入生死瀑流。婆羅門女子,聽佛說這首偈語,一齊發願學習佛道,出家為比丘尼,她們秀髮自落,法衣自然披身,靜觀寂然禪慮,即得羅漢果位。

236
開悟聖僧云:前世修來此報身,百鍊千鎚作完人;自身識得娘生面,轉勸他人認主人。

237
經文:阿難白佛言:今此諸女,素有何德?乃令世尊,就而度之。一聞說法,出家得道也?佛告阿難:昔迦葉佛時,有大長者,財富無數,夫人婇女,有五百人。其性勅惡,門不妄開;夫人婇女,欲往見佛。終不肯聽。後日國王,請諸大臣,上殿宴會,會輒竟日。時夫人婇女,見長者入會。便共至佛所,稽首作禮,小坐聽經,各發願言:令我世世,莫與惡人,共相遭遇。所生之處,恒與道德聖人相值。聞來世,有佛名釋迦文,願與相值,出家學道,奉持訓誨。佛語阿難:爾時夫人、婇女五百人者,今此五百比丘尼是。本願懇惻,今應得度。是以世尊,就度之耳!佛說是時,莫不歡喜!

238
白話解釋:此時阿難問佛:這些婆羅門女子,素來有什麼福德,能使世尊親臨來度她們入佛門,而且一旦聞法,就出家悟道呢?佛向阿難說:從前迦葉佛時,有一位偉大的長者,富甲天下,妻子和後堂美女,有五百人。但是長者的天性嫉恨別人,不願輕易大開方便之門。有一天,他的妻子和美女要去見佛,始終不肯答應。隔一天國王邀請大臣,出席國宴,酒席晝夜舉行。當時長者夫人和美女知道他已入朝參加國宴,就一齊到佛陀精舍,叩頭行禮,坐下聽經,每人都發願說:請佛陀保佑我,生生世世不要與惡人相遇,我出生的國土,能與覺者聖賢相遇。我們聽說未來世有一位名叫釋迦文的佛陀降世,我們希望能與這位世尊相遇,我們願意跟他出家學道,奉持他的教導。佛陀向阿難說:那時那些長者的夫人、家裏的侍女等五百多人,就是現在出家的比丘尼。因為她們前世立願懇切哀誠,所以今生應得度出家。因此我才特別親自去度化她們的!佛陀說了這段因緣時,聽者無不萬分歡喜!

239
金剛經云: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240
二十八、喻華香品之一:
經文:昔佛始得道,在羅閱祇國教化,轉到舍衛國。國王群臣,莫不宗仰。時有賈客大人,名曰波利,與五百賈人,入海求寶。時海神出,掬水問波利言:海水為多,掬水為多?波利答曰:掬水為多。所以者何?海水雖多,無益時用,不能救彼饑渴之人。掬水雖少,值彼渴者,持用與之,以濟其命,世世受福,不可稱計。海神歡喜讚言:善哉!即脫身上八種香瓔,校以七寶,以上波利。海神送之,安善往還,到舍衛國。持此香瓔,上波斯匿王,具陳所由:念是香瓔,非小人所服,謹以貢上,願蒙納受。王得香瓔,以為奇異,即呼諸夫人,羅列前住,若最美者,以香瓔與之。六萬夫人,盡嚴來出。王問末利夫人,何以不出?侍人答言:今十五日,持佛法齋,素服不嚴,是以不出。王便瞋恚,遣人呼曰:汝今持齋,應違王主之命不乎?如是三反。末利夫人,素服而出,在眾人中,猶如日月,倍好於常。

241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得道不久,在王舍城從事教化工作,再轉到舍衛國,國王和群臣無不崇敬仰慕萬分。當時有一位商業首領,名字叫波利,率領五百個商人到海上經商,尋覓寶藏;當他們正行駛在萬頃碧浪之中,海神從海底深處浮出水面,在船前問波利道:喂,你看是海水多呢?還是一掬之水為多?波利答道:當然一掬的水較多。為什麼呢?因為海水雖多,卻派不上用場,不能急救那些饑渴的人。掬水雖然很少,遇到要渴死的人,送給他喝,就可以救活他的命。所以說,一掬的水,可以令人永遠受到利益,這是無法形容的。此時海神聽後,非常高興,讚歎說:你所說的,真是太好!然後脫下身上所佩的八種香飾和瓔珞,再拿出金銀珠鑽等等七寶,送給波利。並且海神又助他一陣順風,平安將他送到海岸,回到舍衛國。商人波利將海神送給他的寶貴的香飾、瓔珞,呈獻給國王波斯匿,並向國王陳述他得寶的原由。他說:我想到這些名貴的香飾瓔珞,不是我這個卑微的人之所應佩戴,現在我竭誠呈獻給國王,請您接納吧!國王得了這些名貴的禮物,認為十分奇異而難得,就派人傳來他的後宮很多妃嬪,排列成行到他面前,如果是最美麗的,就將香飾瓔珞送給她。這時候六萬後宮佳麗,全部化粧得非常美麗走出來了。國王一看,其中就缺少一個最美麗的末利貴妃。就問:末利夫人為什麼不出來?侍女答道:今天是十五日,夫人正在守八關齋戒法,而且身穿白衣,沒有粧飾,所以沒有出來。國王聽了,非常生氣,就派人傳話給末利夫人:你今天持齋守戒,難道就應該違背國王命令不出來嗎?就像這樣,三次派人傳達王命,末利貴妃才穿著白色素衣,走出王宮。她在千萬後宮女子之中,如同日月之光,遮蓋了一切,美麗超過所有的一切女子。

242
經文:王意悚然,加敬問曰:有何道德,炳然有異?夫人白王:自念少福,稟斯女形,情態穢垢,日夜山積。人命促短,懼墜三塗;是以日月,奉佛法齋,割愛從道,世世蒙福!王聞歡喜,便以香瓔,以與末利夫人。夫人答言:我今持齋,不應著此,可與餘人。王曰:我本發意,欲與勝者,卿今最勝,又奉法齋,道志殊高,是以相與,若卿不受,吾將安置?夫人答言:大王勿憂,願王屈意,共到佛所,以此香瓔,奉上世尊,並採聖訓,累劫之福矣!王即許焉,即剗嚴駕,往到佛所,稽首於地,卻就王位。王白佛言:海神香瓔,波利所上。六萬夫人,莫不貪得,末利夫人,與而不取。持佛法齋,心無貪欲。謹以上佛,願垂納受。世尊!弟子執心護齋,直信如此,豈有福乎?

243
白話解釋:國王一看,驚異得說不出話來了。然後先卑後恭問說:天啊!你為何這樣美麗?你曾經做過什麼偉大的功德,使你光芒照耀與眾不同呢?末利夫人就報告國王說:我想到自己缺少福報,生為女人,情深業重,污穢不淨,日日夜夜,堆積如山。況且人命短暫,稍為不慎,就有墜落三塗惡道的危險,所以我月月持奉佛陀的齋戒,割捨情欲學道,因此生生世世,受到這樣美麗的福報。國王聽後,非常歡喜,便將香飾瓔珞,贈送末利夫人。但是末利夫人回答波斯匿王說:我今天正在持齋,不可以佩戴這些飾物,請大王送給別人吧!國王說:我本來發心,要將這些名貴飾物送給最美麗的夫人,而你又是所有後宮最美的夫人,尤其你奉持佛法齋戒,道心高潔,所以我誠心贈送。如果你謙虛不受,那又叫我如何處理呢?末利夫人答道:大王不要拟心,請王屈駕,跟我一同到佛陀的精舍,我們把香飾瓔珞供養佛陀,並且接受佛陀的聖教,這樣就可以得到生生世世的福報了。國王聽了,馬上便答應,就命令準備車駕,一齊到佛陀的精舍,見到佛陀,五體投地,退到一邊為他準備的王座。國王就向佛陀陳述說:佛陀啊!這是海神的香飾瓔珞等名貴寶物,是商人波利所呈獻給我的,在我的後宮六萬嬪妃都希望得到它,但是末利夫人卻回謝了這些禮物,護持戒齋,心不存貪念。今日特別將這些珍寶來供養您,請佛陀慈悲接受吧!佛世尊啊!弟子這樣虔誠全心護持齋戒,而且真心信仰佛道,您看我是否能得到福報呢?

244
涅槃經云:廣額屠夫於日日中,殺無量羊,後遇見舍利弗,即發心受八戒,經一日一夜,其人命終得生天上。

245
經文:於是世尊,為受香瓔,即說偈言:多作寶華,結步搖綺,廣積德香,所生轉好;琦草芳華,不逆風熏,近道敷開,德人逼香;栴檀多香,青蓮芳花,雖曰是真,不如戒香;華香氣微,不可謂真,持戒之香,到天殊勝;戒具成就,行無放逸,定意度脫,長離魔道。佛說偈已,重告王曰:齋之福祐,明譽廣遠。譬如天下,十六大國,滿中珍寶,持用布施,不如末利夫人,一日一夕,持佛法齋。如比其福,須彌以豆矣。積福學慧,可到泥洹。王及夫人,群臣大小。莫不歡喜,執戴奉行。

246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為了接受香瓔的供養,就說了下面旳偈語:不管佩戴多少寶飾,也只是起步生姿、霓裳顧盼,就不如遍積功德之香,會轉生到幸福的善道;不管你滿身塗香飾玉,逆風也會傳來陣陣芬芳,也不如敷開佛道之花,有道之人會香芬遍傳;栴檀木的香氣最多,青蓮花的芳姿最美,雖然它們的香是香、美是美,卻不如戒體之清香;花的芳香是短暫的、纖微的,不算是真香,持戒的芳香,走到天界,也是其香無倫;持戒的人,最大的功德,是他的人格高潔而不放逸,使他的心溶入禪境而得離生死,永離邪惡之路!佛陀說完偈語,再向波斯匿王說:持戒奉齋的福祐,使你們的清譽得到普遍的敬愛;就如印度十六個大國,以他們全國的珍寶拿來布施,也不及末利夫人一天一夕持戒守齋的功德。如果以末利夫人得福來比,連須彌山也只不過如同一粒豆子罷了!所以說,戒齋可以積大福、悟入大智慧,可以進入寂滅涅槃之道。這時候國王和他的後宮、朝廷群臣,聽了之後,無不萬分的歡喜,遵從佛陀的教導而奉行正法。

247
佛經云:受持八關齋戒,除五逆罪,其他諸罪,悉皆消滅。受持八關齋戒,更修定慧,得證四果阿羅漢。受持八關齋戒,念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得中品中生乃至上品上生。

248
二十九、喻華香品之二:
經文:昔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於時城中,有長者子五十人,往詣佛所,作禮卻坐。時佛為說無常、苦空、非身之法。恩愛如夢,會當別離;尊榮豪貴,亦有憂慼;唯有泥洹,永離生死。群殃盡滅,乃可大安。時五十人,聞法喜悅,願為弟子。佛言:善來,比丘!。鬚髮自墮,法衣具足;即成沙門。此諸沙門,有親友長者,聞其出家,意大歡喜,往到崛山,與之相見,讚言:諸君!快哉善利,乃有此志!為之設壇,請佛及僧。明日佛與眾會,就其舍食。食訖說法,晡時乃還。此諸新學沙門,戀慕宗黨,皆欲返退。佛知其意,將出城門,見田溝中,污泥糞壤中生蓮華,五色香潔,其香芬熏,乃蔽諸臭。佛便趣之,因說偈言:如作田溝,近於大道,中生蓮華,香潔可意;有生死然,凡夫處邊,智者樂出,為佛弟子。

249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住在王舍城的靈鷲山。當時城裏有富豪人家子弟五十人,到佛陀精舍,作禮後,退坐一邊。此時佛陀就為他們解說無常、苦、空、非身這些高深的佛理。佛陀解釋世俗的恩愛,如同作夢,相聚必有分離,榮華富貴,也會有憂慮的一天。只有學道、入寂滅之境,才能永遠出生死漩流,所有的苦難才能滅盡,生命才能獲得最大的安寧。這時五十位年輕人,聽了佛法之後非常喜悅,願作佛的弟子。佛陀就說:歡迎你們,比丘啊!他們的鬚髮都自動掉落,而身上的法衣也自動披好,便成了正式的沙門。這些沙門,很多親友中有一位長者,聽到他們出家的消息,心裏很歡喜,便到靈鷲山與他們會面。長者讚歎他們說:你們這樣快皈依佛陀,獲得大利益,你們竟有如此發大心,真是難得啊!然後便在王舍城設了佛壇,請佛陀和比丘供齋。第二天佛陀與大家就來長者家內吃素齋。用完飯食之後,佛陀說法。一直到下午三點鐘才回精舍。這些新出家的沙門,到城裏應供,看到了他們的家人親友,有人一時想不開,內心生起戀戀難捨之情又想還俗。佛陀知道他們的心意,在將出城門時,看到路邊田渠中污泥與糞土之中,卻長滿了蓮花,有青、白、紅、黃、紫各色蓮花,芳香而雅潔,因為花的香氣,連田溝裏的臭氣都被沖淡了。佛陀便走到那一片蓮花邊,說兩首偈語:如人開田溝,接近大道邊;溝中生蓮花,香潔可人意。人有生死劫,凡俗茫茫然,智者要出離,作為佛弟子。

250
涅槃經云:是身無常,念念不住,猶如電光、瀑水、幻炎。

251
無常經云:無上諸世尊,獨覺聲聞乘,尚捨無常身,何況諸凡夫。

252
經文:佛說偈已,即還山中。賢者阿難,前白佛言:向者,世尊臨田溝上,所說二偈,不審其義,願聞其意。佛告阿難:汝見溝中,污泥不淨,糞壤之中,生蓮華不?唯然,見之!佛言:阿難!人在世間,展轉相生,計壽百歲,或長或短,妻子恩愛,飢渴寒熱,或悲或欣,一凶、二吉、三侫、四倒、五陰、六入、七識、八邪、九惱、十惡,猶如田溝,畜藏糞壤,污泥不淨。欻有一人,覺世無常,發心學道,修清淨志,凝神斷想,自致得道,亦如污泥,生好蓮華;身自得道,還度宗親。一切眾生,皆蒙開解。亦如華香,奄蔽臭穢。五十比丘,聞佛說法,進志堅固,即得阿羅漢道。

253
白話解釋:佛陀說了這首偈,便回到山中。尊者阿難就到佛陀面前,問佛陀說:剛才世尊在田溝邊,所說的兩首偈語,我不明白它的意思,現在請佛陀解釋一下!佛陀向阿難說:你有見到田溝裏那些骯髒污泥糞土,生滿了蓮花沒有?是啦!有見到。佛陀說:阿難呀!人在世間,從這一生轉到那一生,投胎來投胎去,人生只不過百年。生命有壽有夭。雖然有妻子的恩愛,但不免遭遇饑渴寒熱之苦。有時悲哀,有時快樂。人生所有的一凶、二吉、三侫、四倒、五陰、六入、七識、八邪、九惱、十惡,這些煩惱,就如同田溝裏積藏很久的糞土污泥一樣。但是,忽然有一個人覺悟了世界無常之理,發心學佛道,修清淨心,集中念力,斷除一切妄想,自然會得道。這也如污泥中能生長美麗的蓮花一樣,自己得道,還能度了親友得道。一切眾生,都因此互相影響,也都能解決生死的煩惱。這亦如蓮花之香味,蔽蓋了污泥糞土的臭味一樣。這五十位新出家的比丘,聽佛陀說了這一番的道理,意志才堅強起來,馬上證得阿羅漢果位。

254
九惱:又稱九結,一愛、二恚、三慢、四無明、五見、六取、七疑、八嫉、九慳。

255
開悟聖僧云:一念不覺無明夢,夜長夢多總是空;一覺醒來衣珠在,不離當處返家鄉。

256
開悟聖僧云:僧寶之名豈易稱,開遮持戒須究明;嚴淨毗尼宏三界,方為人間福田僧。

257
三十、愚闇品之一: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時城中有婆羅門,年向八十,財富無數。為人頑闇,慳貪難化。不識道德,不計無常。更作好舍,前庌後堂,涼臺煖室,東西廂廡,數十梁間。唯後堂前,拒陽未訖。時婆羅門,恒自經營,指授眾事。佛以道眼,見此老翁,命不終日,當就後世。不能自知,而方匆匆,形瘦力竭,精神無福,甚可憐愍。佛將阿難,往到其門,慰問老翁:得無勞惓?今作此舍,皆何所安?老翁答言:前庌待客,後堂自處;東西二廂,當安兒媳、財物僕使;夏上涼臺,冬入溫室。佛語老翁:久聞宿德,思遲談講。偶有要偈,存亡有益,欲以相贈。不審可小廢事,共坐論不也?老翁答言:今正大懅,不容坐語,後日更來,當共善敘。所云要偈,便可說之。

258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當時城中有一個婆羅門貴族,年齡都快八十歲了,家財巨富,但是為人頑固不靈,吝嗇貪得,難以理喻,也不明事理,不想想生命無常,一心歡喜為自己建築些精美輝煌的住宅。他的家前廳後堂,夏天涼臺,冬天暖閣,東西兩廂亭舍,總共有幾十間房舍。但是,現在還有後堂前面的遮陽臺沒有完工。這個老婆羅門,這時正在親自督工,指揮工人進行建造。佛陀以宿命神通的道眼,看到這位老人生命過不了今天晚上,就要死了,而他卻無法預知,正在匆匆忙忙工作,累得形瘦力竭,精神恍惚,一付沒有福氣的可憐相。佛陀帶著阿難到他家門口,去慰問老婆羅門說:做了這麼多事會不會勞累,現在你家造這些房屋,究竟有什麼用途?老翁答佛陀說:我們前廳留著會客,廳後的房間留著自己住。東西兩邊廂房,安置兒子、媳婦、財物、奴僕。夏天我到涼臺納涼,冬天我進入暖房避寒。佛陀就向老翁說:我已經久聞你的大名了,我能不能同你多談一會兒,我有一首重要的偈子,對活人死者都有幫助,想拿來贈送與你,不知是不是會耽誤你的時間,我可以跟你談論一會兒嗎?老翁答道:哦!我今天太忙了,沒辦法呆在這裏談話,我看隔一天再來,我們再談論吧!你所說的什麼偈語,便可以談論了!

259
古聖賢云:三歲孩童可悟道,八十老翁行不來。

260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有子有財,愚惟汲汲;我且非我,何憂子財?暑當止此,寒當止此,愚多預慮,莫知來變;愚蒙愚極,自謂我智;愚而勝智,是謂極愚。婆羅門言:善說此偈!今實太懅,後來更論之。於是世尊,傷之而去。老翁於後,自授屋椽,椽墮打頭,即時命過。室家啼哭,驚動四鄰,佛去未遠,便有此變。佛到里頭,逢諸梵志,有數十人。前問佛言:從何所來?佛言:屢到此死翁舍,為翁說法,不信佛語,不知無常,今者忽然,已就後世。具為諸梵志,更說前偈義,聞之欣然,即得道跡。

261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就說了下面的偈語道:有子有孫也有錢,就是整天不得閒;我都不是永久我,何必又憂子和財?炎炎夏日住這裏,蕭蕭沍寒住這裏,愚人常懷千歲憂,不知將來千萬變。愚昧之人不明理,還說自己萬事通,要說愚人勝智者,就是天下大愚人!這個老婆羅門一聽之下,就說:你的這個偈子道理是不錯,但是我今天實在太忙,好吧!過一天再來吧!佛陀一聽,非常失望就走了。這個老翁在佛陀走後,自己扛著屋椽,但不慎這根木料摔下來撞到他的頭,當時重傷死了。全家人聽到老翁死訊,便啼哭起來,驚動了左右鄰居。佛陀離開,走得還不遠,便發生了這種不幸。等佛陀走到村內,遇到幾十位婆羅門外道的修行人,上前問佛:請問您從那裏來呀?佛陀說:我是到那位老富翁的家去,屢次為他說法,但是他就不信我的話,也不知無常瞬息而至,現在忽然死了,真遺憾啊!說完,又為那些外道教徒,將剛才為老翁說的偈語再解釋一遍,他們聽了非常歡喜,而且當下就領悟了佛道。

262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263
經文:於是世尊,而說偈言:愚闇近智,如瓢斟味,雖久狎習,猶不知法;開達近智,如舌嘗味,雖須臾習,即解道要;愚人施行,為身招患;怏心作惡,自致重殃;行為不善,退見悔𠥔,致涕流面,報由宿習。時諸梵志,重聞此偈,益懷篤信,為佛作禮,歡喜奉行。

264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又說了下面一首偈語:如說愚人有智慧,如用木瓢品嘗美酒,雖然習慣這種習性,彷彿水牛吃花生,還是不知花生味。真正明達之人才算智,如同用舌頭嘗味,雖是品嘗片刻,也知美味無窮盡。愚昧之人所行所作,多是為自己招禍,一意孤行去作惡,自然會遭遇大禍。因為行為不善而招禍,事後才知後悔遲,涕流滿面已不及,受報多是前生習。這時候,梵志聽佛陀說了這首偈,更加堅信佛道,便向佛陀頂禮,無限歡喜一心來實踐佛道!

265
佛經云:須知口禍債難償,一語能招萬世殃。

266
佛經云:受諸罪報,難堪難忍;當此之時,父母妻子,一切眷屬,不相替代,唯應自身,獨受眾殃,從苦入苦,無有休息。

267
三十一、愚闇品之二: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給孤獨精舍,為諸天人說法。時波斯匿王有一寡女,名曰金剛,壯寡未歸。父母哀愍,別為宮舍,作好舍宅,給五百伎女,以娛樂之。眾中有一長老青衣,名曰度勝,恒行市買脂粉香華。時見男女,無數大眾,各齎香華,出城詣佛。即問行人:欲何所至?眾人答言:佛出於世,三界之尊。度脫眾生,皆得泥洹。度勝聞之,心悅意喜,即自念言:會老見佛,宿世之福。便分香直,持買好華,隨眾人輩,往到佛所,作禮卻立,散華燒香,一心聽法。已,過市取香。因聽法功德,宿行所追,香氣熏聞,斤兩倍前。嫌其遲晚,而共詰之。度勝奉道,即如事言:世有聖師,三界之尊,擊無上法鼓,震動三千。往聽法者,無央數人,實隨聽法,是以稽遲。金剛之徒,聞說世尊,法義深妙,非世所聞。悚然心歡,而自歎曰:吾等何罪,獨自不聞?即報度勝:試為我說之。度勝白曰:身賤口穢,不敢便宣!乞更諮受,如命說之。即便遣出,重告之曰:具受儀式!

268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的給孤獨精舍,為天界眾生和當時的信眾解說佛法,當時國王波斯匿有一位寡居的女兒,名叫金剛,因青年守寡未再嫁,父母親為此很哀憐她,就為她另外造一處宮舍,作為她的住宅。又給她五百位歌舞伎女,以調劑她的孤寡生活。在這些女子中,有一個年長的專演青衣角色的女子,名叫度勝,經常在街市上買些胭脂粉香花。當時她看到許多男男女女,都帶著香華出城,去禮拜佛陀。她很奇怪,就請問那些人,你們要到那裏去?大家都回答她說:佛陀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是三界的至尊,他宏傳佛道,度濟眾生,都能使我們得到涅槃之道!度勝聽到這些話,內心真是喜悅,就自言自語說:我這麼老才見到佛陀,真是前世修來的福報啊!然後從她買香水的錢,抽出一份來買一束好花拿在手上,隨著大家一齊到佛陀的精舍,頂禮之後,就站在一邊,將花舖散在地上,再燒香供佛,一心一意聽佛陀說法。佛法聽完,再到市面上取回她買好的香花等物。因為她去聽佛陀說法的功德,加上過去世所作善業,正好顯現果報,所以她買的花、香氣和重量,都超過已往兩倍以上。她回到主人身邊之後,主人嫌她回宮太晚,就命她說明原由。度勝恭敬謹慎照她經過的事情,報告金剛公主:我們這個世界上的偉大導師,三界的至尊,正在傳播無上奧妙的法音,已經使三千大千世界都震動不已。前去聽佛陀說法的人,數字太多難以統計。我實是跟隨他們一同去聽佛陀說法,所以才回來太遲了!金剛公主和她的侍從歌女,聽度勝說世尊的佛法義理深妙無比,不是世間所能聽得到的,敬畏又心生歡喜,自己歎惜說:我們因為什麼罪呀,單獨無緣去聽聞佛法呢?她馬上命令度勝,要度勝為她將佛法宣講一遍。度勝向她說:我的地位卑微,身口不淨,不敢隨便地宣講佛法,我看還是再到佛陀那裏去,請佛陀指點一番,再回來遵命說法,不知如何?金剛公主聽完以後,就派遣度勝去見佛,又一再向度勝說:你要將佛陀說法的規矩禮儀要摸清楚才回來喲!

269
經文:度勝未還。金剛侍女,側息中庭,如子待母。佛告度勝:汝還說法,多所度脫。說法之儀,先施高座。度勝受剗,具宣聖旨,皆大歡喜。各脫衣服一領,積為高座,度勝洗浴,承佛威神,如應說法。金剛之等,五百餘人,疑解破惡,得須陀洹道。說法甚美,不覺失火,一時燒死,即生天上。王將人從,來欲救火,見之已燃,收拾棺殮,葬送畢訖。往過佛所,為佛作禮,卻坐常位。佛問王曰:所從來也?王叉手言:女金剛不幸,不覺失火,大小燒盡,適棺殮還。不審何罪,遇此火害?唯願世尊,彰告未聞!佛告大王:過去世時,有城名波羅奈;有長者婦,將婇女五百人,至城外大祠祀,其法難犯,他姓之人,不得到邊。不問親疏,其有來者,擲著火中。時世有一辟支佛,名曰迦羅,處在山中,晨來分衛,暮輒還山。迦羅分衛,來趣郊祠,長者婦見之,忿然瞋恚,共捉迦羅,撲著火中,舉身燋爛,便現神足,飛昇虛空。眾女驚怖,泣淚悔過,長跪舉頭,而自陳曰:女人惷愚,不識至真。群愚荒騃,毀辱神靈,自惟過亹,罪惡若山,願降尊德,以消重殃。尋聲即下,而般泥洹。諸女起塔,供養舍利。

270
白話解釋:度勝向佛陀求法,很久還沒有回宮。金剛的一位女侍從,就在庭院裏等她的消息,就像子等母親回家一樣。度勝到了佛陀的精舍,禮拜佛陀以後,向佛陀報告經過。佛陀向度勝說:你回宮說法,要盡心度一些人啊!說法的規矩,是首先要安排高高的座位,聽眾人多,才能聽得清楚!度勝遵命回宮之後,將佛陀的指示說了一遍,大眾非常高興。因此每人都脫下一件衣服,然後疊積成了法座。度勝又去沐浴,並向佛陀默禱,請諸佛威德加被,才如法向金剛公主以及眾女子將佛法說完。因此,金剛和五百位歌伎,頓時解破了人生的疑團,破除了自我的惡念,得了佛道的初果。因為度勝說法非常動人,不知不覺之間,宮舍火燒起來,而來不及救火,結果不幸一一都被燒死,當時他們的神靈升到天界為天人。國王聽到他女兒宮舍失火的報告,馬上帶人來救火,等國王到現場時,人都被燒死了,只好收拾棺木,將她們入殮,送到墓地埋葬。事後,國王便到佛陀的精舍,向佛陀頂禮完畢,退坐到他往常的座位上。佛陀問波斯匿王說:大王,你從那裏來呀?國王合掌向佛陀說:小女金剛非常不幸,因為沒有發覺失火,所有與會的人,都被燒死了,現在已經入棺埋葬,我不知她們因何罪業,遇到這次不幸的火災,但願世尊將這件往昔的因緣詳細說明白。佛陀向波斯匿王說:在過去世,當時有一座城,名字叫波羅奈。那個地方有個長者的妻子,帶著五百位的侍女,到城外舉行郊祀大典,祭祀的規矩,嚴格不合理。除了這家人之外,其他種姓的人都不准參加。不問關係親疏厚薄,如果隨便趕來參加,就將他投入火中燒死。在這個世代,有一位辟支佛,名字叫迦羅,住在山裏修道,早晨到城裏乞食,天色傍晚再回山。有一次迦羅出來乞食,經過郊祀的壇邊,那位長者的妻子看見迦羅走近祀壇,內心氣得七竅生煙,就派人將迦羅抓住,向火堆丟去,片刻之間,被大火燒得燋爛;可是迦羅肉體雖死,但是他的道體卻以神足之力,飛升虛空,這五百位的女子,看到這幕情景,驚怖萬分,都懺悔哭泣起來,跪在地上仰頭向著天空自責說:我們女人太愚蠢了,有眼不識佛面,我們這一群愚昧荒唐,侮辱了神祇,我們自己思惟罪惡過失,已經堆積如山,但願您布施一些功德善意,來消滅我們的重罪!此時迦羅的金色道體,隨著這五百女子懺悔的哀告聲而下降,而入了涅槃之境。這五百女子就發心建築寶塔,供養迦羅阿羅漢的舍利。

271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272
經文:佛為大王,而說偈言:愚惷作惡,不能自解;殃追自焚,罪成熾然。愚所望處,不謂適苦,臨墮厄地,乃知不善!佛告大王:爾時長者婦,今王女金剛是。五百侍女,今度勝等五百伎女是。罪福追人,久無不彰;善惡隨人,如影隨形。說是法時,國內大小,信伏歡喜,咸歸三尊,皆受五戒,即得道跡。

273
白話解釋:佛陀說完,就為波斯匿王說了一首偈語:愚蠢之人作惡,不能自解自覺;無端陷入大火,罪報於今熾然。愚人所見所及,否認這是苦源,當他陷入危境,才知因地不善。佛陀向波斯匿王說:那時長者之妻,就是現在大王的女兒金剛;五百侍女,就是現在度勝等這五百位伎女。不管是罪是福,都是追人的影子走的。不管多久都會顯現。善惡隨人,如影隨形啊!佛陀說了這段法語之時,舍衛國人民大小等,無不信服歡喜,全部都歸依了三寶,並受五戒,也領悟了佛陀的旨意!

274
法照大師云:西方進道勝娑婆,緣無五欲及邪魔;成佛不勞諸善業,華臺端坐念彌陀;五濁修行多退轉,不如念佛往西方;到彼自然成正覺,還來苦界作津梁;萬行之中為急要,迅速無過淨土門;不但本師金口說,十方諸佛共傳證;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華還到此間迎。

275
蕅益大師云:縱得上品善,若不迴向,亦不得往生;若芝麻小善,懂得迴向,亦得往生。

276
三十二、明哲品之一:
經文:昔有梵志,其年二十,天才自然,事無大小,過目則能。自以聰哲,而自誓曰:天下技術,要當盡知,一藝不通,則非明達也。於是遊學,無師不造;六藝雜術,天文地理,醫方鎮壓,山崩地動,摴蒱博奕,妓樂博撮,裁割衣裳,文繡綾綺,廚膳切割,調和滋味,人間之事,無不兼達。心自念曰:丈夫如此,誰能及者?試遊諸國,摧伏觝對,奮名四海,技術衝天。然後載功竹帛,垂勳百代。於是遊行,往至一國,入市觀視,見有一人,坐作角弓,析筋治角,用手如飛,作弓調快,買者諍前。即自念曰:少來所學,自以具足,邂逅自輕,不學作弓。若彼劔技,吾則不如矣。當從受學耳!遂從弓師,求為弟子,盡心受學,月日之中,具解弓法,所作巧妙,乃踰於師。布施財物,奉辭而去。去之一國,當渡江水,有一船師,用船若飛,迴旋上下,便疾無雙。復自念曰:吾技雖多,未曾習船,雖為賤術,其於不知,宜當學之,萬技悉備。遂從船師,願為弟子。供奉盡敬,竭力勞勤,月日之中,知其逆順,御船迴旋,乃踰於師。布施財物,奉辭而去。

277
白話解釋:從前,有一位外道教徒,年紀才二十歲,天資極高,不論事情大小,過目就能學會。他自以為聰明無倫,就立下誓言說:天下任何技巧藝術,我要全部學會,如有一藝不通,就不算真正的通家。因此他開始遊學四方,沒有一個名師之處他不去學藝的。因此,沒有幾年之後,舉凡禮樂射御書數奇技異能、天文地理醫術符錄、地震海嘯、骰子圍棋歌舞樂器、剪裁刺繡烹飪調味山珍海味,人間之事,沒有一樣不精通細達。他捫心自道:大丈夫能夠如此,誰又能勝過我呢?我要周遊各國,摧伏敵手,揚名四海,技藝超人。然後名垂歷史勛蓋百世。想到這裏,他開始遊歷,便走到一個國家,到他們的城中參訪。看到有一個工匠,正坐在那裏,製作角弓,此人剖筋切角,手法如電,弓美而力大,買主爭先恐後。他看到這種情景,就自己思惟:年輕時所學的,自以為天下的東西全部學會了,現在看到這個人,才想到後悔不該沒學過製弓,如果我同他比弓技,我就不如他了。我該拜他為師學製弓呀!因此他向製弓的師傅,要求收他為徒弟,全心全力學製弓。在不久之後,他完全了解到製弓方法,而且他製的弓,特別精美受用,甚至技藝超過了他的師傅。他躊躇志滿之餘,贈送一些財務之後,別師而去。他又遊歷到一個國家,當他渡越一條大江時,有一位船伕,操舟如飛,在水上高低左右,快速輕便,舉世少見。他又自語說:我的手藝雖多,但還是沒有學過駕舟,駕舟雖是貧賤人的技能,對於一位不知之人,也應該學的。一個人應該萬事皆通啊!因此他馬上要求船伕,收為徒弟。他對船伕十分恭敬供養,而且全力學習操舟,學習沒有幾天後,便明白順水逆水駕舟的竅門,他此時駕舟漂浮於大江大浪,竟然青出於藍。他學會駕舟以後,又以財務供養船伕,告辭而去。

278
經文:復至一國,國王宮殿,天下無雙。即自念曰:作此殿匠,巧妙乃爾!自隱遊來,偶不學之,若與競術,必不勝矣。且當復學,意乃足耳。遂求殿匠,願為弟子,盡心供養,執持斤斧,月日之間,具解尺寸,方圓規矩,彫文刻鏤,木事盡知。天下明朗,事輒勝師,布施所有,辭師而去。周行天下,遍十六大國。命敵捔技,獨言隻步,無敢應者,心自貢高。曰:天地之間,誰有勝我者?佛在祇洹,遙見此人,應可化度。佛以神足,化作沙門,拄杖持匳,在前而來。梵志由來,國無道法,未見沙門,怪是何人?須至當問,須臾來到。梵志問曰:百王之則,未見君輩,衣裳制度,無有此服。宗廟異物,不見此器;君是何人,形服改常也?沙門答曰:吾調身人也。復問:何謂調身?

279
白話解釋:此後他又到一個國家,國王的宮殿,輝煌華麗,天下無雙。就自己思惟說:建築這棟宮殿的工匠,手藝怎會如此巧妙呢?自我埋名遊歷以來,還沒有學過這種建築的技巧,如果我與此宮殿的建築師較量技術,一定勝不了他。因此,我應該將它學會,才能滿足我的心願。他又找到一位高明的宮殿建築師,收他為徒弟,並且盡心全力供養這位建築師的衣食和財富,他自己每天拿著斧頭、鋸子、鑿子……這些工具,在不久的時間,便完全熟練了操作製作宮殿的工具器材和設計工程了。同時他也學會了雕鏤精細圖案工程的技法,對於木工所能做得到的事,對他而言,真是無所不知了。由於他的天資聰慧,他做的工作,便超過了他的師傅,等到他對建築木造工程完全是一位專家,他盡一切能力送給他老師一筆錢,便辭師而去。他周遊天下,走遍十六個大國,尋找對手比賽技藝,但是竟然天下滔滔,只有他一個人挑戰,而無人出面應戰。他心中憍傲而想:天地之間,又有誰能勝過我的才藝呢?此時,佛陀在祇園精舍,定中遙見此人,正是度化的因緣到了。佛陀便以神足通,變化為一位沙門,拿著手杖,捧著乞食的匳,向著他而來。這個天才的梵志,有生以來,在國內就沒有見過佛法,也沒見過出家的沙門,心裏很奇怪:這位是什麼人呢?等他到前面,待我問清楚!變化的沙門,片刻之間已來到他面前。年輕的梵志問他說:我走遍天下,去過所有的不同國家,還沒見過你這樣的人,天下的人所穿的衣服,也沒有像你穿著這種的模樣!天下所有國家的生活用具,也沒見過你手上拿的那種東西。你是什麼人啊?你這個人的形象和衣著,怎會與眾不同呢?那個化身沙門答:我是一位調身的人!梵志又問:調身是什麼意思?

280
經文:於是沙門,因其所習,而說偈言:弓匠調角,水人調船,巧匠調木,智者調身;譬如厚石,風不能移,智者意重,毀譽不傾;譬如深淵,澄靜清明,慧人聞道,心淨歡然。於是沙門,說此偈已,身昇虛空,還現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光明洞達,照耀天地,從虛空來下,謂其人曰:吾道德變化,調身之力也。於是其人,五體投地,稽首問曰:願聞調身,其有要乎?佛告梵志:五戒、十善、四等、六度、四禪、三解脫,此調身之法也。夫弓船、木匠、六藝奇術,斯皆綺飾華譽之事,蕩身縱意生死之路也。梵志聞之,欣然信解,願為弟子。佛言:沙門善來!鬚髮自墮,即成沙門。佛重為說,四諦八解之要,尋時即得阿羅漢道。

281
白話解釋:於是沙門,就利用梵志所能熟習的事物,說了下面的偈語:製弓的人善於製作牛角,水上行船的人善於駛用舟航,巧妙的木工善於製作木器,有智慧的人善於調伏五蘊色身。就比如一塊巨石,大風也吹不動它,智者的心,定如磐石,人對他誹謗和讚美,都不能使他心動;又好比一片深水,清明而澄淨;有智慧的人聽了佛道,當下心靈便清淨歡喜。沙門說了這首偈語之後,身體便升入虛空,恢復了丈八佛陀的金身,具備了三十二種瑞相和八十種美滿無缺的姿態,佛陀的光明徹上徹下照耀天地,然後從虛空冉冉下降,對年輕的梵志說:這就是我的道行變化,調身的功力啊!因此,此人頓時五體投地跪在佛的面前,問說:我想要聽調身之法,是不是有什麼訣竅呢?佛陀就向梵志說:一個人要修行五戒、十善、四等、六度、四禪、三解脫,這就是調身的方法呀!你過去所學的那些弓匠、木工等等六藝奇巧技術,它只不過是世間錦上添花,爭妍劔勝之事,它也是一條消耗生命,放縱心神的生死苦海之路呢!梵志聽了這一席話,便歡喜契入佛道,願作佛陀的弟子。因此佛陀說:歡迎你,年輕的沙門!這個梵志當下鬚髮自然掉落,現出沙門之相。佛陀又為他解說四諦、八解的要義,這位梵志不久便證得阿羅漢果位!

282
三十三、明哲品之二: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有山民村五六十家,去國五百里。村中有一貧家,其主人婦,懷妊十月,雙生二男,甚大端正無比。父母愛之,便為作字:一名雙德,二名雙福。生五六十日,其父放牛,來還懈息,卻臥床上。其母出田,拾薪未還。此二小兒,左右顧視,不見父母,便共相責,語一人言:前世之時,垂當得道,正坐愚意,謂命可常,退墮生死,不可計劫。今乃得生此貧家作子,穰草之中,以氈褐自覆。食飲麤惡,纔自支身。如此至久,云何得道?皆坐前世,戀慕富貴,放身散意,快樂須臾。從爾以來,長塗受苦,如今憂惱,當何恃怙?一人答曰:我爾時小難,一時之懃,竟不意精進,而令數世,遭諸苦患。此是自為,非父母作,但共當之,復何所言?

283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的時候,有山居的村民五六十戶的人家,離開國都五百多里之遠,村內有一戶貧窮人家,這家主人的妻子懷胎十個月,生下了雙胞胎的男嬰,這兩個男嬰生下來體形就很大,長得也出色,父母非常疼愛他們,就為他們取個名字,老大叫雙德,老二叫雙福。生下五六十天的時候,他們的父親有一天放牛回來,睡在床上休息,他們的母親到田間去拾柴火還沒回來。這兩個嬰兒左右一看,父母不在身邊,就彼此責備起來。一位說:我前世本來將要得道的,我坐在那裏自己思惟,如果成了道,生命就可以長存了;但是,竟然落得今天又退墮生死苦海,不知那年那月才會出頭了。如今生在這戶貧窮人家做兒子,又睡在一堆麥草裏面,用破氈保暖,吃的喝的,全部是粗惡的東西,依賴這些才能支持著身體的健康,像這樣下去,日子不知還有多久,又怎能得道呢?這都是前世貪戀富貴、放肆身心、貪圖片刻的快樂所惹的禍端。所以從那時候以來,就長期受苦。如今想起來真是十分懊惱,也不知將來倚靠什麼才能出離苦海?另一位答道:對啊!我那時候還小,一時的貪玩,竟然不知用功修道,使我許多世遭遇到苦報,這完全都是自己造的,不是父母親的過失啊!現在我們一同來承擔這份的貧窮,還有什麼話可說?

284
經文:父聞二子,相責如是。甚大怪之,謂呼:是鬼祟來生災變,云何數十日小兒,乃作此言?

284b
恐其後日,殺親滅族。曼小未大,宜當殺之。其父驚出,閉門捨去。到田取薪,欲燒殺之。其母來還,問夫用此薪為?

284c
夫言:甚大可怪!所說如是,此似是鬼,必破人門族,以其曼小,欲燒殺之。其母聞此,意中愕然,猶豫未信。小停數日,更聽其言。

284d
至明日,夫婦俱出於戶外,潛聽二兒,在內相責如故。夫婦重共聞之,甚怪!所以便共集薪,密欲燒之。佛以天眼,見此夫婦,欲燒殺二子,愍其可憐,宿福應度!

284e
往到其村,普放光明,天地大動,山川樹木,皆作金色。村中大小,驚到佛所,為佛作禮,莫不歡喜。知佛至神,三界無比。

284f
佛到雙生小兒家,二兒見佛光明,喜踊難量;父母又驚,各抱一子,將至佛所。

284g
問佛世尊:此小兒生來五六十日,所說如是,甚共怪之!恐作禍害,欲火燒殺之。正值佛來,未及得燒。不知此小兒,為是何等鬼魅也?唯願解說,是何災怪?

285
白話解釋:他們的父親,只是休息,並未睡著覺,聽到這兩個嬰兒在互相埋怨,幾乎嚇昏!

285b
他就大叫:是鬼啊!鬼來作怪我們要倒霉了!為什麼幾十天大的嬰兒,會說這些話呢?他心中恐懼這兩個妖兒日後會殺親滅族,就想趁他們還小還沒長大,將他們殺死算了。

285c
因此父親內心慌狂開門,然後將門關上走出去了。他走到田裏撿些草木,準備放火將小孩燒死。想不到做母親的此時才回家,問丈夫堆積這些柴草在家裏有何作用?

285d
丈夫說:太奇怪了,這兩個小孩竟然會講話,他們必定是鬼魅,會消滅我們親族,現在他們還小,我要將他們先燒死,以絕後患!

285e
做母親的聽到這裏,心中驚愕,還猶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285f
過了幾天,又聽兩個小孩講話,因此隔了一天,夫妻二人偽裝出門,再偷偷溜回來,在牆外聽到兩個小兒,同以前一樣,又彼此埋怨。

285g
夫妻倆再度聽到小孩講話,這不是假的,奇怪萬分,便共同收集些柴草,想暗中秘密將小孩燒死。

285h
佛陀以天眼通,看到這場悲劇即將上演,這雙農家夫妻要燒死自己孩子,就悲憫這兩個孩子可憐,同時由前世的福報,得度的因緣也到了,

285i
便來到他們的村上,放出佛身金色光明,普照山川大地,河山動搖,此時山林樹木都變成了金色。

285j
村裏的人真驚奇來到佛陀面前,向佛陀頂禮,無不萬分歡喜。他們判斷佛陀是至神至聖,三界之內,無人可比。

285k
因此佛陀來到雙生嬰兒的家裏,這兩個嬰兒見到佛陀的金色光明,踴躍歡喜難以形容,他們父母親非常驚奇,各人抱一個小孩,走到佛陀面前,

285l
懇切請問佛陀:這兩個小兒,才生下五六十天,就會說這些話,我們的內心十分奇怪,恐怕他們會帶來禍害,要將他們燒死,

285m
但是正好遇到世尊您來到我們村上,尚未放火燒,我們不知道這兩個孩子是何方鬼怪?請佛陀為我們解說,這兩個孩子會帶來什麼災禍?

286
經文:小兒見佛,踊躍歡喜。佛見小兒大笑,口出五色光,普照大地。佛告小兒父母及村人大小:此二小兒,非是鬼魅,福德之子!前迦葉佛時,曾作沙門。

286b
少小共為朋友,同志出家,各自精進,臨當得道,欻起邪想,共相沮敗。樂世榮華,恃福生天。下為侯王、國主長者。欻起是想,便墮退轉,不得涅槃,更此生死。

286c
彌連劫數,常相鉤牽,輒共雙生。遭我世時,今始乃生。已往供養,佛功德故,餘福應度,罪滅福生,自識宿命,是以世尊,故來度之。我不度者,橫為火所燒。

287
白話解釋:這兩個小兒,看見佛陀,從他們父母手中一縱一躍手舞足蹈。佛陀看到小兒大笑,嘴裏迸出五色光明,普照天地,

287b
就告訴他們的父母和村上人說:這兩個小兒,並不是什麼妖魔鬼怪,他們實在是有福德的孩子,從前在迦葉佛住世時代,曾經出家做過沙門。

287c
他們小時候就是青梅竹馬朋友,又是一同出家修道,每人都非常努力精進,但是當他們將要得道時,忽然起了邪念,結果兩個人都失敗了。

287d
他們竟然幻想貪圖世間的榮華,又要倚靠他們所修的功德生到天界,再降生世間去做侯王、國君和長者。

287e
他們突然間有了這種妄念,便墮落退步,無法獲得涅槃之果。他們因此受到生死果報,要連續很多劫數,二人彼此牽累,時常以雙生出生。

287f
他們來到我們這一世時,就受生在你們的家裏,只因為他們過去有供養佛的功德,由他們的福報未了,所以有緣得度。

287g
他們的罪滅了,福也應報而生。他們都知道自己過去世的遭遇,因此我(世尊)便來度化他們。如果我不來度他們的話,恐怕就被你們那把火燒死了。

288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大人體無欲,在世照然明;雖或遭苦樂,不高顯其智;大賢無世事,不願子財國;常守戒慧道,不貪邪富貴;智人知動搖,譬如沙中樹;朋友志未強,隨色染其素。

288b
佛說是時,小兒見佛,其身即踊,如八歲小兒。即作沙彌,得羅漢道,村人大小,見佛光相,又見小兒,形變踊大,皆大歡喜,得須陀洹道。父母疑解,亦得法眼。

289
白話解釋:因此世尊就說了下面的偈語:聖者身心不染欲,處於世間如火燭;雖然有時受苦樂,也不顯現無上智;

289b
大賢不作世俗事,不蓄妻兒與財勢;常守戒慧之佛道,不貪人間之富貴;智者深知無常理,譬如沙中種樹木;同道有人志不堅,隨其根性多勉勵。

289c
佛陀說以上偈語時,那兩個小兒見佛,他們的身體忽然長大,如同八歲小孩,當時成就了沙彌,並且得了阿羅漢果位。

289d
村裏的人,見到佛陀的光明相,又親眼看到小兒體形突然長大,都十分歡喜,也得了初果。他們的父母,也解開了生命的疑團,得了法眼。

290
古德云:人生七十古來稀,先除年少後除老,中間光景無多時,又有炎涼與煩惱。

291
開悟聖僧云:日落西山暮鼓催,娑婆八苦實堪悲!世出世間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292
三十四、羅漢品:
經文:昔有一國,名曰那梨,近南海邊,其中人民,採真珠栴檀以為業。其國有一家,兄弟二人,父母終亡,欲求分異。家有一奴,名曰分那。年少聰了,賈販市買,入海治生,無事不知。居家財物,分為一分;以奴分那,持作一分;兄弟擲籌,弟得分那,止將妻子,空手出舍。時世飢儉,唯得分那,恐不相活,以為愁憂。時奴分那,白大家言,願莫愁憂。分那作計,月日之中,當令勝兄。大家言:若審能爾者,放汝為良人。大家夫人,有私珠物,與分那作本。時海潮來,城內人民,至水邊取薪。分那持珠物,出至城外,見一乞兒負薪,薪中有牛頭栴檀香,可治重病,一兩直千兩金。時世有一,不可常得。分那識之,以金錢二枚,買得持歸,破作數十段。時有長者得重病,當須此牛頭栴檀香二兩合藥,求不能得,分那持往,即得二千兩金。如是賣盡,所得不訾,富兄十倍。大家感念分那之恩,不違言誓,放為良人,隨意所樂。

293
白話解釋:從前有一個國度,名字叫那梨,靠近印度南方海邊,這個國家人民,以採尋海中珍珠和種植、販賣栴檀香木為固定的職業。這個國有一戶人家,兄弟二人,當父母去世以後,都想分財產。他們家中有一位奴僕,名叫分那,年輕又聰明,對於出門買賣,入海打魚採珠,沒一件事不會做。他們分財產的辦法是:將家裏財物當作一份,奴僕分那也當作一份,兄弟倆個擲竹片決定分財產,結果小弟得到分那,但失去財產,只好將妻兒、分那帶著,空手離家。當時年頭又鬧饑荒,全靠省吃儉用;小弟只得了分那,恐怕養不活,深為憂愁。此時奴隸分那,向他們主人說:請你們不要憂愁,我分那想辦法,在不久的將來,要使你們的財富勝過你的哥哥。主人很高興的說:如果你真能有這種辦法,我們就放了你,恢復你本來的身份!因此主人的太太,本來有一點私房珠寶,就分給分那做資本,去做生意。當時海水正好漲潮,城裏的人民,都到海邊去撿木材。分那帶了主人給他的珠寶,走到城外,看到一個乞丐扛著一捆柴,在這一捆木材中,有一根極值錢的牛頭栴檀香木,可作藥物治療重病,一兩價值黃金千兩,當時世界上只有這一株,通常沒有辦法找到這種寶樹香木。分那卻認識這種牛頭栴檀香木,便以兩個金幣,將它買了回來,然後再將它剖為幾十段。此時有一位大富長者,得了重病,須要牛頭栴檀二兩,配在藥裏服用,但是他到處找不到。分那聽到這個消息,便帶著一小節牛頭香木到長者那裏,賣了二千兩黃金。以後就如此這般,將幾十段牛頭香木賣完,所獲得的財富,數目無法估計。當然此時小弟已經比哥哥的財富超過十倍。主人為了感謝分那活命、理財的大恩,也不違誓言,就將分那放還良家人民,並且隨他自由歡喜要去那裏都可以。

294
經文:於是分那,辭行學道,到舍衛國,為佛作禮,長跪白佛:所出微賤,心樂道德,唯願世尊,垂慈濟度。佛言:善來分那!頭髮自墮,法衣著身,即成沙門。佛為說法,尋得羅漢道。坐自思惟:今得六通,存亡自由,皆主人之恩。今當往度,并化國人。於時分那,往到本國,至主人家。主人歡喜,請坐設食。食訖澡手,飛昇虛空,分身散體,半出水火。光明洞達,從上來下。告主人曰:此之神德,皆是主人放捨之福。往到佛所,所學如是。主人答曰:佛之神化微妙乃爾,願見世尊,受其教訓。分那答曰:但當志心,供設饌具。佛三達智,必自來矣!即便設供,宿昔已辦,向舍衛國,稽首長跪,燒香請佛。唯願屈尊,廣度一切。佛知其意,即與五百羅漢,各以神足,往到其舍。國王人民,莫不驚肅。來至佛所,五體投地,卻坐王位,食畢澡訖。佛為主人,及王官屬,廣陳明法。皆受五戒,為佛弟子。起住佛前,歎分那曰:在家精勤,出家得道,神德高遠,家國蒙度。我當云何,以報其恩?

295
白話解釋:因此,分那辭別主人去學道,他首先到舍衛國,見了佛陀,行禮以後,跪在地上向佛陀說:弟子出身微賤,也不想做什麼事了,心裏很想修道,我只望世尊,慈悲救度我吧!佛說:歡迎你,分那!言說之間,分那的頭髮自然脫落,法衣自然就披在身上,成了沙門。佛陀為他說解脫生死之法,即時得了阿羅漢果位。分那此時坐在那裏心中思惟:現在我已得六種神通力,生死非常自由,這完全都是主人的恩惠,我現在應該去度他們,同時去度化他們的國人。因此分那就到那梨國的主人家裏,主人極為高興,當時請他上座,又設置飲食。分那吃完洗了手,便飛升到虛空,將自身幻化為許多分那,身上又湧出水和火來。分那的金光,照耀通明,從上而下。然後他向主人說:這種神通之力,完全是主人放我自由得來的福氣啊!我因為親自到佛陀那裏學道,才學得這些神通。主人回答他說:哦!佛陀的神通變化竟然如此奇妙,我也願意拜見世尊,接受他的教導!分那答說:只要你誠心,準備好供養佛陀的齋飯,佛陀有天眼、宿命、生死自由的智力,他會馬上來的!因此,馬上預備齋供,很快就辦好。大家便向舍衛國方向叩頭長跪在地,燒香恭請佛陀,希望世尊屈駕,前來廣度一切眾生。佛陀在定中已經知道他們的心意,便率領五百位獲得羅漢果位的沙門,各以神足通來到這裏。這國的國王偕同他的人民,無不恭敬異常,並來到佛前,禮拜之後,退坐到國王座上。當飯後洗手已畢,佛陀就為分那的主人和國王人民等,廣說佛法。大家聞法以後,都受了五戒,成為佛陀的弟子。他們一同走到佛前,讚歎分那道:分那未出家時,為人就端直勤勞;出家後又學佛得道,他的聖德高遠,我們的國家都由他而受到濟度,我們應該如何來報答他的恩惠呢?

296
經文:於是世尊,重歎分那,而說偈言:心已休息,言行亦止,從正解脫,寂然歸滅。棄欲無著,缺三界障,望意已絕,是謂上人。若聚若野,平地高岸,應真所過,莫不蒙度。彼樂空閑,眾人不能,快哉無望,無所欲求。佛說偈已,主人及王,益加歡喜。供養七日,得須陀洹道。

297
白話解釋:此時佛陀也一再讚歎分那,因此說了下面的偈語:心已無相無妄念,言行亦復無差錯,因從正道得解脫,寂然歸於涅槃域。棄除貪瞋無所著,三界內外已無障,自行清淨斷貪瞋,被稱之為上德人。不管山村與荒郊,不管平地與高山,凡是聖者所經地,無不蒙受親濟度。聖者無為樂空寂,此是眾生所不能,身心暢然無所欲,無求無欲登佛地!佛陀說偈之後,主人和國王更加歡喜,他們留住佛陀供養七天,並且證得佛道的初果。

298
開悟聖僧云:無著無所依,無累心寂滅;本性如虛空,是名無上道。

299
何謂得道?心永遠不貪、不瞋、不癡、不嫉、不慢、不怒是名得道。

300
三十五、述千品之一: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有一長老比丘,字般特,新作比丘,稟性闇塞。佛令五百羅漢,日日教之。三年之中,不得一偈。國中四輩,皆知其愚冥。佛愍傷之,即呼著前,授與一偈:守口攝意,身莫犯非,如是行者,得度世時。般特感佛慈恩,歡欣心開,誦偈上口。佛告之曰:汝今年老,方得一偈,人皆知之,不足為奇。今當為汝,解說其義,一心諦聽。般特受教而聽,佛即為說身三、口四、意三所由。觀其所起,察其所滅,三界五道,輪轉不息。由之昇天,由之墮淵,由之得道,涅槃自然,分別為說無量妙法。時般特珯然心開,即得羅漢道。

301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時,有一位年老比丘,名叫般特。他剛出家做比丘時,因天性遲鈍、閉塞沒有智慧,佛陀就派五百位獲得阿羅漢果位的大沙門,每日去教導他。教了三年,連一首偈語也記不住,全國佛教的四眾弟子,都知道他的頭腦愚昧不靈。佛陀非常哀憐他,就將他叫到面前,親自教化他一首偈子,這首偈子就是:守口攝意,身莫犯非,如是行者,得度世時。當時般特對佛陀的慈悲深為感激,因此歡喜萬分,突然心竅開了,這首偈子也念得朗朗上口。佛陀向他說:你現在年紀這麼老,才會一首偈子,而且別人老早就會了,這不足為奇,我現在為你解說它的意思,你要注意,專心聽著。般特便遵命在那裏專心聽,佛陀就為他解說身犯殺、盜、淫,口犯妄言、兩舌、綺語、惡口,意犯貪、瞋、痴十種惡業的來由。並要般特反省這十惡從什麼地方產生,再細察它如何才會消失。眾生出入三界五道,就像車輪一般來回不停。上升天界,是由於不犯這十業;下墮地獄,是由犯了這十業;甚且能成佛道涅槃,也由這十業所清淨。佛陀將身、口、意所造作的善、不善行為,分析得清清楚楚,又為他解說一切無量數微妙法義,因此般特就突然悟道,當時證得阿羅漢果位。

302
開悟聖僧云:堂堂大道,赫赫分明,人人本具,箇箇圓成,只因一念差,現出萬般形。

303
經文:爾時有五百比丘尼,別有精舍。佛日遣一比丘,為說經法。明日般特,次應當行。諸尼聞之,皆豫含笑:明日來者,我等當共逆說其偈,令之慚愧,無所一言。明日般特,往諸比丘尼。大小皆出,作禮相視而笑。坐畢下食,食已澡手,請令說法。時般特即上高座,自慚否曰:薄德下才,末為沙門,頑鈍有素,所學不多。唯知一偈,粗識其義,當為敷演,願各靜聽。諸年少比丘尼,欲逆說偈,口不能開。驚怖自責,稽首悔過。般特即如佛所說:一一分別身意所由,罪福內外,昇天得道,凝神斷想,入定之法。即時諸尼聞其所說,甚怪甚異。一心歡喜,皆得羅漢道。

304
白話解釋:此時有五百位比丘尼,另外住在一座精舍裏,佛陀每天都派一位比丘,去為她們解說經典和佛法。第二天輪到般特去當值,為比丘尼說法。比丘尼聽說般特要來,都輕視而笑:明天如果般特要來,我們就一起反過來向他解說經偈,使他慚愧說不出一句偈來!到第二天,般特就到比丘尼的精舍去,到的時候,大小比丘尼一齊出來,行禮以後,彼此都互相作眼色而笑起來。他們坐下吃飯,用完飯洗手之後,就請般特說法。般特也就不客氣了,便走上高座坐定,心地很謙虛,自我貶抑說:我無才無德,忝為沙門,素來愚昧,所學有限,而且只知道一首偈子,大概知道一點意思,現在要為大家陳述,請各位靜聽。那些年少氣盛的比丘尼,本來要先將這首偈子說出來,使般特的口不能開的;但是般特講了這番話,才驚奇而且恐惶自責,向般特叩頭懺悔。般特就照著佛陀所說的,一一解析身口意三業的由來,以及身心造罪造福、升天得道、束心斷念,以及入定等等出世的方法。比丘尼當時聽到般特所說,極為驚奇與怪異,同時對他的教導也滿心歡喜,都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305
六祖壇經云:惠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306
大般若經云:尊重初發心者,如同一切智人。

307
經文:後日國王波斯匿,請佛眾僧,於正殿會。佛欲現般特威神,與効令持,隨後而行。門士識之,留不聽入:卿為沙門,一偈不了,受請何為?吾是俗人,由尚知偈,豈況沙門,無有智慧。施卿無益,不須入門。時般特,即住門外。佛坐正殿上,行水已畢。般特即擎匳申臂,遙以授佛。王及群臣,夫人太子,眾會四輩,見臂來入,不見其形。怪而問佛,是何人臂?佛言:是般特比丘臂也。近日得道,向吾使持効,門士不聽來入,是以申臂授吾効耳。即便請入,威神倍常,王白佛言:聞般特本性愚鈍,方知一偈,何緣得道?佛告王曰:學不必多,行之為上。般特解一偈義,精理入神,身口意寂淨如天金。人雖多學,不解不行,徒喪識想,有何益哉?

308
白話解釋:隔了一日,波斯匿王禮請佛陀和比丘僧,在朝廷正殿供齋與說法。佛陀要般特顯示神通,就叫般特拿著佛用的乞食的効,隨在身後行走。守城門的武士認得是般特,就不讓他進去。就說:你是沙門,連一首偈子都不明白,怎能有資格接受國王的邀請?我是一個俗人,還略知偈語的大意,想不到你這位出家人沒有智慧,我們供養你沒有什麼意義,你不能進入城門!此時般特就停在門外,佛陀坐在正殿上,已經洗過手準備用齋。般特便拿著効,將手臂伸出去,一直伸到佛陀的面前,將佛陀的飯効,遞給佛陀。國王和群臣、皇妃、太子們以及與會四眾弟子,看到一隻奇怪又長的手臂,從門外伸進來,只見手臂不見人影,就奇怪請問佛陀:那是誰的手臂?佛陀說:是般特比丘的手臂。他近來得了道,因為一向都是由他拿著我的飯効,今天守城門的武士不讓他進來,所以他只好伸出手臂,從正門之外把効遞給我!佛陀說完,國王便命人將般特請進來,此時般特威儀莊嚴,神威凜凜,倍於尋常。國王請示佛陀說:我們都聽說般特的本性愚鈍啊,不久之前,才會一首偈,怎能得道呢?佛陀向波斯匿王說:學道不必貪多,能徹底實行最重要。般特只了解一句偈的要義,但他能伸入奧處,一心直入,身口意三業無染清淨,如同天界的純金。世人雖然學得多,但是解不徹底,行不徹底,徒然喪失了心神,又有何益呢?

309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雖誦千章,句義不正;不如一要,聞可滅惡。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行可度。雖多誦經,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佛說偈已,三百比丘,得阿羅漢道。王及群臣夫人太子,莫不歡喜。

310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就說了下面的偈語:雖讀千篇文,不解真正義,不如會一偈,聞之可滅惡。雖讀千言書,無義有何益?不如一句義,聞之行後度。雖然多誦經,不解又何益?能解一法語,行之可得道!佛陀說完偈語,三百位的比丘,都證得阿羅漢的果位,國王以及群臣、夫人、太子,大家無不歡喜,依教奉行。

311
開悟聖僧云:真性心地藏,無頭亦無尾;應緣而化物,處處無所著,如日處虛空。

312
三十六、述千品之二: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精舍之中,為天人說法。時舍衛國中,有婆羅門長者,名藍達。大富無極。其家資財,不可計數。梵志之法,當作大壇,以顯名譽。盡家之財,持用布施,作般闍于瑟。供養婆羅門,五千餘人。五年之中,供給衣被、床榻、醫藥、珍琦、寶物、郊祠供具,盡所愛惜。諸梵志等,五年之中,為羅摩達長者,祭祀諸天、四山五嶽、星宿水火,無不周遍。咒願長者,長夜受福。五歲已周,最後一日,極大布施,如長者法,金効盛銀粟,銀効盛金粟,象馬車乘,奴婢資財,七寶服飾,散蓋履屣,鹿皮之衣,錫杖踞床,澡罐澡盤,床榻席薦,所應當得,事事八萬四千,盡持布施。當其爾日,皆來大會。鬼神國王,大臣梵志大姓,悉來會坐,隱隱闐闐,莫不歡欣。

313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的精舍裏,為天人解說佛法。當時舍衛國中,有一位婆羅門教的長者,名字叫藍達,家財鉅富,無人可比。他的財產,無法計算。像這樣大的家財,按照婆羅門教的規定,要設立大壇,以祭梵天,來顯示他們的財富與名聲;又要盡所有的家財,拿來布施,作五年一度的無遮大會,供養婆羅門教五千多位出家的梵志。同時又要在五年之中,供給他們衣服、棉被、床舖、醫藥、奇珍異寶,還有祭天的一切用具食物,要用完他家中一切最好的最值錢的東西。這五千梵志又要在五年之內,也要為藍達長者,施法祭祀所有的天界神祇,還有四山五嶽之神,星宿水火之主,要面面周到,這都是為了要祈禱、祝福藍達長者,永遠受福無盡。等到五年期滿,最後一天,作最大的布施,按照藍達長者的慣例,用金効盛銀製的粟米,用銀効盛金製的粟米,還有象馬駕御的車輛,奴婢資財,各種珍寶衣服,美麗的華蓋、皮革、鹿皮的衣袍,還有錫杖矮床、澡具盥洗之物,床榻枕蓆,一切應有盡有,種種財物多達八萬四千,都要完全用來布施給梵志!當那一天之際,千千萬萬的婆羅門都來出席大會,熱熱鬧鬧,盛況空前,大家盡情快樂歡喜。

314
經文:佛見如是,歎然言曰:此大姓梵志,何以愚癡,所施大多,福報薄少?如種火中,何從得報也?若我不化,長離法門!於是世尊,便起嚴服。化從地出,放大光明,普照眾會。大小見之,怪未曾有。驚怖悚懼,不知何神。長者羅摩達,及諸大眾,頭面著地,為佛作禮。佛見眾人,皆有敬心,因其恭肅,便說偈言:月千反祠,終身不徹,不如須臾,一心念法。一念造福,勝彼終身,雖終百歲,奉事火神。不如須臾,供養三尊;一供養福,勝彼百年。

315
白話解釋:佛陀見到如此熱烈的場面,感慨而說:這位盛名滿天下的梵志,為何如此愚痴呢?他們布施的東西又貴重又多,但是所得的福報卻又薄又少。就像種籽種在火裏,從那裏能發芽結實得福報嗎?如果我不去化度他們,那麼他們便永遠脫離佛道了!因此世尊,便起身披上法衣,化身從地面升起,放金色大光明,普照無遮大會上所有的人群。大會上各色人見到佛陀金色光,都驚奇說不出話來,他們從來沒見過這種神威,也不知是何方的神道。藍達長者和與會的大眾,一齊五體投地,向佛陀頂禮。佛陀看到這些人,都有恭敬之心,就隨順他們的內心虔誠敬意,便說了下面的偈語:每月千次祭天,終身維持不斷,不如片刻之間,一心專注佛道;一念能造千福,勝於終身祭天。雖然壽終百歲,奉事火神祝融,不如須臾之間,供養佛法三寶;一次供佛之福,勝過供天百年。

316
佛經云:三寶出現世間,利樂眾生,無有休息,功德寶山,巍巍無比,福德甚深,猶如大海,智慧無礙,等於虛空;一切眾生由煩惱業障,沉淪苦海,生死無窮,三寶出世,作大船師,能截斷愛河,超昇覺悟彼岸,是故三寶恩難報也。

317
經文:於是世尊,告藍達曰:施有四事,何等為四?一者,施多得福報少;二者,施少得福報多;三者,施多得福報多;四者,施少得福報亦少。何謂施多得福報少者?其人愚癡,殺生祭祠,飲酒歌舞,破損財寶,無有福慧。何謂施少得報少者?以慳貪惡意,施凡道士,俱兩愚癡,是故無福。何謂施少得福多者?能以慈心,奉道德人,道士食已,精進學誦,施此雖少,其福彌大。何謂施多得福多者?若有賢者,覺世無常,好心出財,起立塔寺,精舍𨦪園,供養三尊,衣服履屣,床榻廚膳,斯福如五河流入於大海,福流如是,世世不斷,是為施多其報轉多。譬如農家,地有厚薄,所得不同。爾時藍達長者、座中會人,見佛變化,聞說法言,皆大歡喜。諸天大神,皆得須陀洹道。五千梵志,皆作沙門,得應真道。主人藍達,居家大小,皆受五戒,亦得道𢃼。國王大臣,皆受三自歸,為優婆塞,亦得法眼。

318
白話解釋:因此世尊說偈之後,向藍達說:布施有四種差異,應該注意。是那四種差異呢?一是布施多但得福報少;二是布施少卻得福報多;三是布施多得福報也多;四是布施少得福報也少。那麼,何謂布施多得福報少呢?就是布施者本人愚痴,用殺生來祭祀天人,又飲酒做樂,耗時破財,這就沒有福慧可言了!何謂布施少得福報也少呢?就是因為布施者小氣凓嗇、貪心、動機不正,布施那些平庸的修道人,主客兩方面都很愚痴,因此布施少得福也少,甚至無福。什麼叫做布施少而得福多呢?就是因為布施者能以慈悲心,供養有道的出家人,那位出家人受供之後,精進學道,布施這種修道者雖少,但是得福非常大。什麼叫做布施多得福也多呢?就是世間如果有一位賢者,覺悟世事無常,以善心布施出財富,建造塔寺,精舍𨦪園,來供養佛僧的衣服鞋子、床具廚糧,這種布施之福,就如同印度的五條大河,福報之流像五河流入大海一樣,生生世世享用不盡;這就叫做布施多得的福報也轉多,亦如農民之家,土地有肥,無肥土地,因此他們的收穫也不同。此時藍達長者,大會中的人,見到佛陀的神通變化,又聽到佛陀的教導,皆十分歡喜,諸天神、人等,都得了佛道初果。五千位來應供的婆羅門出家人,都出家成為釋沙門,也證得羅漢果位。主人藍達的全家大小,皆受了五戒,亦體悟了佛道的奧秘。國王和大臣,也全部受了三歸依,成為在家的佛弟子,完全得了法眼。

319
阿含經云:歸依處處求,求之遍十方,究竟歸依處,三寶最吉祥。

320
三十七、述千品之三:
經文:昔佛在舍衛精舍教化時,羅閱祇國有一人,為人凶愚,不孝父母;輕侮良善,不敬長老;居門衰耗,常不如意,便行事火,欲求福祐。事火之法,日適欲沒,燃大火聚。向之跪拜,或至夜半,火滅乃止。如是三年,不得其福,更事日月;事日月法,晝以日出,夜以月明,向日月拜,沒乃休止。如是三年,復不得福,轉復事天,燒香跪拜,奉上甘美香華、酒脯、豬羊、牛犢,遂至貧困,故不得福。懃苦憔悴,病不去門。聞舍衛國有佛,諸天所宗,當往奉事,必望得福。即到佛所,至精舍門,瞻卭世尊,光相晃然,容顏奇異,如星中月。

321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祇園精舍宏揚佛法的時候,當時羅閱祇國有一個人,為人凶惡愚昧,不孝順父母,欺凌善良,不敬長輩老人,家道衰落,很多不如意事,因此,便去奉事火神,希望求得火神的福祐。奉事火神的方法,就是當太陽將落山之時,點燃一堆火,向火光跪拜,直到深更半夜,火熄為止;像這樣一直做了三年,生活還是沒有什麼改善,又改變信仰奉事日月之神。奉事日月的方法是:白天太陽出來向太陽膜拜,夜裏月亮升空之後,向月亮跪拜,一直到太陽落山,月亮西沉為止。像這樣也拜了三年,仍然沒有出現什麼福報。此人又再改變奉事天神,他每天燒香拜天,對著虛空跪拜,同時擺上香花美酒、臘肉豬羊牛隻,欲圖獲福。這樣經年累月,終至消耗散盡了家財,弄得貧窮不堪,所以也沒有得到什麼好處。他為了拜天,弄得辛苦憔悴,病得不能出門。他聽說舍衛國有一位佛陀,是所有天神所崇敬的,想想應該去奉事佛陀,這樣一定會獲得好處。他便離開故鄉到舍衛城,佛陀的精舍,當他到精舍門前,瞻望看到世尊,身放金色光,佛陀容貌莊嚴微妙就像星中之月。

322
經文:見佛歡喜,頭面作禮,叉手白佛:生長愚癡,不識三尊,事火、日月,及諸天神,九年精懃,永不蒙福。顏色憔悴,氣力衰微,四大多患,死亡無日。伏承世尊,度人之師。故遠自歸,願垂福慶。佛告之曰:汝之所事,彌是妖邪、魑魅魍魎,禱祀如山,罪如江海;殺生求福,去福遠矣。正使百劫,懃苦盡殺,普天豬羊,持用禱祀,罪如須彌,福無芥子,徒自費喪,豈不惑哉!又卿為人,不孝父母,輕易賢善,不敬長老,憍慢貢高,三侫熾盛,罪亹日深,何緣得福?若能改心,禮敬賢者,威儀禮節,供奉長老,棄惡信善,修己崇仁,四福日增,世世無患。何等為四,一者顏色端正;二者氣力豐強;三者安隱無病;四者益壽,終不枉橫。行之不懈,亦可得道。

323
白話解釋:此人看見佛陀便歡喜萬分,伏地頂禮,然後合掌向佛陀說:我弟子天生愚痴,不知有佛法僧三寶,我曾經崇拜過火、日月以及諸天之神,虛度九年工夫,虔誠禮拜,都得不到什麼福報,結果弄得神色憔悴,身體衰弱,經常生病,恐怕不久就會死掉了。我現在已決心承事佛世尊,救度眾生的導師,所以我從遠地來皈依佛陀,願佛陀賜給我一些福報。佛陀向他說:你從前所拜的那些,盡是妖邪鬼怪的迷信,即使你的祈禱詞念得如山高,可是你的罪卻深得似江海。你殺害畜生來求福,這樣離福就太遠了。即使你用上百劫的時間來辛苦宰殺天下的豬羊牛隻,拿去祈禱祭神,你的罪也會如須彌山高,但是福報卻連芥子大也沒有;你徒然消耗掉你的歲月和金錢,難道不是歧路追羊嗎?況且你為人又不孝順父母,輕蔑善良,不恭敬長上,憍傲怠慢,目空一切,貪瞋痴三侫旺盛,你的罪過可越來越深了,又怎能得福?你如果能改變心態,恭禮賢者,平日謙誠有禮,敬奉長上,棄惡為善,修養品德,多做善事,有四種福,就會日日增加,生生世世也就不用憂愁災難會臨身了。是那四種福報呢?一、容貌端正;二、身強力壯;三、平安無病;四、壽命增長,不遭橫禍。你如果能實行不斷,就可以得道了!

324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祭神以求福,從後觀其報;四分未望一,不如禮賢者;能善行禮節,常敬長老者;四福自然增,色力壽而安。於是其人,聞佛此偈,歡喜信解,稽首作禮,重白佛言:罪垢所蔽,積罪九年,幸賴慈化,今得開解。唯願世尊,聽為沙門!佛言:善來,比丘!頭髮自墮,即成沙門,內思安般,即得羅漢道。

325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說了下面的偈語:祭神求福報,日後觀收穫,四分不得一,不如敬賢善。能為善謙誠,常敬長老者,四福自增多,健康長壽安。這個人聽佛陀說了這首偈,十分歡喜,也信解了佛說的道理,便叩頭行禮,再向佛陀稟陳說:弟子造惡造罪,積累九年,幸蒙佛陀的慈悲化導,現在才能破解人生的迷闇,只希望世尊能答應我,成為修道的沙門。佛說:歡迎你,比丘!因此此人頭髮自然掉落,便現出莊嚴的出家相。他再進一步修習禪定,就證得了阿羅漢果位!

326
阿含經云: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是名阿羅漢。

327
三十八、惡行品之一:
經文:昔佛在羅閱祇國,遣一羅漢,名曰須漫,持佛髮爪,至罽賓南山中,作佛圖寺。五百羅漢,常止其中。旦夕燒香,繞塔禮拜。時彼山中,有五百獼猴,見諸道人,供養塔寺,即便相將,至深澗邊。負輦泥石,效作佛圖,豎木立剎,幣幡繫頭,旦夕禮拜,亦如道人。時山水瀑漲,五百獼猴,一時漂沒,魂神即生第二忉利天上,七寶殿舍,衣食自然。各自念言:從何所來,得生天上?即以天眼,自見本形,獼猴之身,效諸道人─戲作塔寺,雖身漂沒,神得生天。今當下報,故屍之恩;各將侍從,華香伎樂,臨故屍上。散華燒香,繞之七匝。時山中有五百婆羅門,外學邪見,不信罪福,見諸天人,散華作樂,繞獼猴屍,怪而問曰:諸天光影,巍巍乃爾,何故屈意,供養此屍?諸天人言:此屍是吾等故身,昔在此間,效諸道人,戲立塔寺,山水瀑漲,漂殺吾等,以此微福,得生天上。今故散華,以報故身之恩。戲為塔寺,獲福如此。若當至心,奉佛世尊,其德難喻。

328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羅閱祇(王舍城)國,派一位證得阿羅漢果位的比丘,名叫須漫,帶著佛陀的頭髮和指爪,到罽賓國南方一帶的山中,去建造一座佛塔和精舍,來供養髮爪。當時有五百個阿羅漢比丘,就經常在這座供佛髮爪的塔寺裏修道。他們每天早晚燒香繞塔禮拜。當時這一帶山中,有五百隻猴子,看到這些修行人每天以香花供佛繞塔禮拜,牠們便互相同到一條深澗邊,挖一些泥巴、石頭,揹到岸邊,依照比丘方式也造起佛塔來,又豎起一根木頭,表示寺的標幟,用舊的幢幡,掛在柱頭上。牠們早晚模仿比丘,向佛塔禮拜,學習比丘繞塔禮拜。當時山中忽然爆發大水,沖上岸來,將五百隻猴子全都淹死了,牠們的神魂,當下升到忉利天宮,住的是七寶莊嚴的宮殿,衣食自然現前。祂們各自心內想:我們是從什麼地方來,能有幸生到天人的宮殿中呢?因此祂們便以天眼看到自己原來的本相,原來是獼猴之身,為了模仿比丘,戲作佛的塔寺,雖然肉身被水淹死,但神識都生到天上。現在,祂們想到為了要報答前世猴屍的大恩,便各自帶侍者和香花、女樂,下降到山谷邊前世屍體的上面,散發香華,又燒了香,圍繞屍體七週。此時山中有五百位婆羅門教徒,平時在社會上都是學一些反因果反業報的邪見,因此不信作惡有罪報,行善有福報的道理,他們看到這群的天人,散花作樂,繞著這些猴屍悼念哀祭,就奇怪問說:你們這些天人,金光照身,形象如此威德莊嚴,又為什麼卑躬屈節的供養這些猴屍呢?這些天人答說:這些猴屍是我們的前身啊!我們從前在這裏模仿沙門,戲作佛的塔寺,不幸遇到山洪瀑漲,將我們都淹死了,我們也因為這個遊戲帶來這個微小福田,才能上生天界。如今來供養香華,是為了報答前身的恩澤呢!我們本來只是模仿比丘戲作塔寺,就能獲得這麼大的福報,如果能真心奉敬佛世尊,那我們的功德就難以形容了。

329
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共成佛道。

330
經文:卿等邪見,不信正真,百劫懃苦,無所一得,不如共往,至耆闍崛山,禮事供養,得福無限。即皆欣然,共至佛所,五體作禮,散華供養。諸天人白佛:我等近世獼猴之身,蒙世尊之恩,得生天上,恨不見佛,今故自歸。重白佛言:我等前世,有何罪行,受此獼猴身?雖作塔寺,身被漂殺?佛告天人:此有因緣,不從空生。吾當為汝,說其所由。乃往昔時,有五百年少婆羅門,共行入山,欲求仙道。時山上有一沙門,欲於山上,泥治精舍。下谷取水,身輕若飛,五百婆羅門,興嫉妒意,同聲笑之。今此沙門,上下翻疾,亦如獼猴耳。何足為奇也?如是取水不止,山水一來,溺殺不久!佛告諸天人:爾時上下沙門,我身是也;五百年少婆羅門者,五百獼猴身是。戲笑作罪,身受其報。

331
白話解釋:我看你們的見地頗有問題,又不信真正的出世要義,如果這樣下去,即使百劫辛苦,也是一無所獲的。你們不如同我們一起到靈鷲山的佛陀精舍,去承事供養世尊,就會得福無限量。因此這五百位婆羅門,都非常高興與天人一同到佛陀的精舍,五體投地,禮拜佛陀,又散佈香花供養,這些天人向佛陀說:我等前身都是獼猴,得蒙世尊您的恩澤,才生到天界,當時恨不得早日見佛,所以現在自動回歸佛陀的精舍!祂們說完,又再度向佛陀陳說:佛陀啊!我們的前世,因為什麼罪行,變了猴子身,雖然作了塔寺,還要遭遇到山洪淹死的惡報呢?佛陀向天人說:這是有一段因緣,因緣不會無根而生啊!我現在為你們說明這一段前世來由。原來,在往昔時,有五百位少年的婆羅門教徒,一齊入山,想尋仙學道,當時山裏住有一位沙門,想在山上用泥土建造一間精舍,他便走下山谷取水,此人身輕如燕。這五百位小婆羅門,看到這位沙門有這等自在輕飛的身手,心裏頓時心生嫉妒,就同聲藉詞譏笑他:你這個和尚啊!上下翻騰,也只不過像猴子罷了,又何足為奇呢?你如此這般取水不停,等到山水一來,不久就會淹死你了。佛陀向天人說:當時上上下下取水的沙門,就是我的前身,五百年輕的婆羅門,就是那五百隻猴子的前身,因為祂們戲笑造罪,才受猴身之報應啊!

332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戲笑為惡,已作身行,𠖎泣受報,隨行罪至。佛告諸天人,汝之近世,雖為獸身,乃能戲笑,起作塔寺。今得生天,罪滅福興,今者復來,躬奉正教,從此因緣,長離眾苦。佛說是已,五百天人,即得道𢃼。其所共來水邊五百婆羅門,聞罪福之報,而自歎曰:吾等學仙,積有年數,未蒙果報,不如獼猴,戲笑為福,得生天上。佛之道德,實妙乃爾。於是稽首佛足,願為弟子。佛言:善來,比丘!即成沙門。精進日脩,遂得羅漢道。

333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當下說了一首偈語:戲笑是惡行,已造身必行;哭泣受惡報,隨緣罪亦到。佛陀向那些天人說:你們的前世,雖然是獸身,但是能在戲笑中,起造塔寺,現在得生天上,罪已消除,福報也來了。你們現在再回來,親近佛道,由這種因緣,就會永離世間的苦難了。佛陀說了這首偈語之後,五百位天人,當下了悟佛法的真理。與他們一同來的五百位婆羅門教徒,聽到世尊解說罪福的果報,各自感歎說:我們學仙道,學了很多年,也沒有受到什麼好的果報,還是不如獼猴,只是無意中作戲得福,反而生到天界。佛陀的教法,竟然是如此的奇妙啊!因此他們一同禮拜在佛陀足前,願為弟子。佛陀說:歡迎你們,比丘們!他們當下成就了正式的沙門,每天努力精進修行,便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334
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量佛。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入無餘涅槃,如薪盡火滅。

335
三十九、惡行品之二: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精舍之中,為諸天人說法,時國王第二兒,名曰𠐟璃,其年二十,將從官屬,退其父王,伐兄太子,自禪為王。有一惡臣名曰耶利,白𠐟璃王:王本為皇子時,至舍夷國外家舍,看到佛精舍中,為諸釋種子所呵罵詈,無有好醜。爾時見剗:若我為王,便啟此事。今時已到,兵馬興盛。宜當報怨。即剗嚴駕,引率兵馬,往伐舍夷國,佛有第二弟子,名摩訶目犍連。見𠐟璃王引率兵士,伐舍夷國,以報宿怨。今當伐殺四輩弟子,念其可憐,便往到佛所。白佛言:今𠐟璃王,攻舍夷國,我念中人,當遭辛苦。我欲以四方便,救舍夷國人:一者、舉舍夷國人,著虛空中。二者、舉舍夷國人,著大海中。三者、舉舍夷國人,著兩鐵圍山間。四者、舉舍夷國人,著他方大國中央。令𠐟璃王,不知其處。佛告目連:雖知卿有是智德能,安處舍夷國人,萬物眾生,有七不可避。何謂為七:一者生。二者老。三者病。四者死。五者罪。六者福。七者因緣。此七事,意雖欲避,不能得自在。

336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住在舍衛國祇園精舍時,為很多天人說法。當時國王波斯匿的第二個兒子,名叫𠐟璃,年齡才二十歲,就領著他的死黨,將他父親波斯匿王逼退,又殺了他的哥哥祇陀太子,自立為王。在𠐟璃王子部屬之中,有一位邪惡的人,名叫耶利,向𠐟璃王說:大王當初為皇子的時候,到舍夷國母舅的家,到佛陀精舍裏面,受到很多釋迦族的人呵責謾罵,出言不遜之至,當時大王曾經宣示:如果我將來為王,一定報復此仇。現在時機已經到啦,大王!我們現在兵強馬壯,應該去報仇吧?𠐟璃王聽耶利提起往事,便下令準備車駕,引領兵馬,出征舍夷國。當時佛陀的第二大弟子,是摩訶目犍連,在定中見到𠐟璃王率領軍隊,來征討舍夷國,要報復宿仇,尤其首當其衝的,是佛陀四眾弟子,目犍連哀憐手無寸鐵的佛弟子將遭遇屠殺,便到佛陀的精舍,向佛陀報告說:現在𠐟璃王,要去攻打舍夷國了,我憐愍此國善良的人民將遭遇苦難,我想用四種神通,拯救舍夷國的人民:第一、我將舍夷國的人,托起移到虛空之中;第二、我將舍夷國的人,托起放在大海上;第三、我將舍夷國的人,托起放在兩座鐵圍山之間;第四、我將舍夷國的人,托起放到別的大國中央,使𠐟璃王不知他們藏在何處!目犍連的話還沒說完,佛陀就向目犍連說:我雖然明白你有這種本領,來安置舍夷國的人,但是世間萬事和眾生遭遇,有七件事無法逃避;是那七件事呢?一、生;二、老;三、病;四、死;五、罪;六、福;七、因緣。這七件事,心裏不管如何想逃避,也不能逃出七種因緣而得自在。

337
無常經云:無上諸世尊,獨覺聲聞乘,尚捨無常身,何況諸凡夫!

338
經文:如卿威神,可得作此,宿對罪負,不可得離。於是目連,禮已便去,自以私意,取舍夷國人,知識檀越,四五千人,盛著効中,舉著虛空星宿之際,𠐟璃王伐舍夷國,殺三億人已,引軍還國。於是目連往到佛所,為佛作禮,自貢高曰:𠐟璃王伐舍夷國,弟子承佛威神,救舍夷國人,四五千人,今在虛空,皆盡得脫。佛告目連:卿為往看効中人不也?曰:未往視之。佛言:卿先往視効中人眾。目連以道力下効,見中人皆死盡,於是目連悵然悲泣,愍其幸苦。還白佛言:効中人者,今皆死盡。道德神力,不能免彼宿對之罪。佛告目連:有此七事,佛及眾聖,神仙道士,隱形散體,皆不能免。於是世尊,即說偈言:非空非海中,非隱山石間;莫能於此處,避免宿惡殃;眾生有苦惱,不得免老死,唯有仁智者,不念人非惡。佛說是時,座上無央數人,聞佛說無常法,皆共悲哀,念對難免,欣然得道,逮須陀洹果。

339
白話解釋:如果你以神通,即使能擺平舍夷國的苦難,但是他們過去世的罪業,還是不可能逃脫掉。目犍連聽了佛陀的開示之後,頂禮便離開精舍,但他暗作主張,還有一點不相信佛陀的話,便用神通將舍夷國的所有知識道德高的重要人物四五千人,集中放在効裏,運托到太空星群之間。此時𠐟璃王已掃平了舍夷國,屠殺了三億多人,已經引兵回國。因此目犍連走到佛陀的精舍,向佛陀頂禮,非常得意說:𠐟璃王征伐舍夷國,弟子為了救人,承世尊的神威加被,我已救出舍夷國四五千人,現在全部在太空中,他們已經脫離災難了!佛陀向目犍連說:是嗎?你去看你効內所裝的人是否還存在?目犍連說:我還沒有去看過。佛說:你先去看一下,効子裏有多少人?因此目犍連以他的神通力進入効裏,看到効內所有的人全部死亡了。目犍連十分懊惱、悲泣,對死難的舍夷國人,十分憐愍。他又回到佛陀的精舍,報告佛陀說:効子裏的人已經全部死亡。我以佛陀的神力,也沒辦法免除他們前世的罪報。佛陀向目犍連說:這七件事,即使佛陀、菩薩、阿羅漢等有道之人,神仙、梵志隱去身形,分身千百位,也逃脫不掉。因此佛陀,就說了下面的偈語:空中海上逃不掉,隱於山中亦難逃;三界無處可免除,過去罪殃會來報。眾生有許多苦惱,不能免於生老死;唯有大仁大智者,不記他人之過惡。佛陀說此偈時,座上有無央數聽眾,聽佛陀說世間無常的道理,都深感悲痛,尤其想到業報難逃,因此大眾聞法後,心開意解而得道,也證了初果。

340
四十、刀杖品之一:
經文:昔有一國,名曰賢提,時有長老比丘,長病委頓,羸瘦垢穢,在賢提精舍中,臥無瞻視者。佛將五百比丘,往至其所,使諸比丘,傳共視之,為作糜粥。而諸比丘,聞其臭處,皆共賤之。佛使天帝釋取湯水,佛以金剛之手,洗病比丘身體,地尋震動,珯然大明,莫不驚肅。國王臣民,天龍鬼神,無央數人,往到佛所,稽首作禮,白佛言:佛為世尊,三界無比,道德已備,云何屈意,洗此病瘦垢穢比丘?佛告國王,及眾會者:如來所以出現於世,正為此窮厄無護者耳!供養病瘦沙門、道士,及諸貧窮孤獨老人,其福無量,所願如意,譬五河流,福來如是,功德漸滿,會當得道。王白佛言:今此比丘,宿有何罪,因病積年,療治不差?

341
白話解釋:從前有一個國度,名字叫賢提。當時此國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為久病而衰弱不堪,消瘦而骯髒。他住在賢提國的精舍裏,長時臥床不起,也沒有一個人來探視他的病況。佛陀在定中看見這位老比丘病苦堪憐,便率領五百位比丘,到他的精舍來,並且吩咐各比丘,輪流來照顧他的病,又為他煮糜飯;很多照顧他的比丘,因為服侍他,而感覺他全身骯髒臭味,都很噁心、瞧不起他。佛陀便派天帝釋去取熱水,佛陀以自己救難救苦的手,為病比丘洗滌身體;此時大地為之震動,天地霍然通明,人人震驚異常。此國國王和他的大臣人民、天龍、鬼神等無央數人,一同來到佛陀的精舍,叩頭頂禮之後,對佛陀說:佛陀啊!您是三界的至尊,天地間無人可比,德行已經圓滿無缺,為什麼還要委屈自己,來為這位病老骯髒消瘦的比丘洗澡呢?佛陀向國王與會眾說:如來所以出現在世間,正是為了這些窮苦無依的人啊!你們要明白,供養、幫助貧病的沙門、修道者,和貧窮孤獨無依的老人,可得福無量,將來你的希求也會如願以償。就譬如五條河的流水,你幫助老病者所獲得的福報,也像五河之水源遠流長,等到你的功德圓滿,也就會得道離苦了。國王聽後,問佛陀說:現在這位老病的比丘,前世造了什麼罪業,才落得老病多年,治療不癒呢?

342
梵網經云: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

343
八福田者:
敬田─佛、聖人、僧。
恩田─阿 梨、和尚、父、母。
悲田─病人。

344
經文:佛告王曰:往昔有王,名曰惡行,治政嚴暴,使一多力五百,主令鞭人。五百假王威怒,私作寒熱,若欲鞭人,責其價數,得物鞭輕,不得鞭重,舉國患之。有一賢者,為人所誣,應當得鞭,報五百言:吾是佛弟子,素無罪過,為人所枉,願小垂恕。五百聞是佛弟子,輕手過鞭,無著身者。五百壽終,墮地獄中,拷掠萬侫,罪滅復出,墮畜生中,恒被撾杖,五百餘世。罪畢為人,常嬰重病,痛不離身。爾時國王者,今調達是也;時五百者,今此病比丘是也。時賢者者,吾身是也。吾以前世,為其所恕,鞭不著身,是故世尊,躬為洗之。人作善惡,殃福隨身,雖更生死,不可得免。

345
白話解釋:佛陀答說:從前有一位國王,名叫惡行,專制橫暴,他曾經命令一位名叫五百的武士,去鞭打人。五百依靠國王的權勢,偽裝著喜怒無常,如果當他要打人的時候,就要求對方送禮,送了東西就打得輕,不送就打得重,全國人都怕他。當時有一位社會知名的賢者,被別人誣陷,依王法要受鞭撻,這位賢者就向五百要求說:我是一位佛陀弟子,從來沒有犯過什麼罪,這次是被他人所誣告,希望你稍加寬諒一些。五百聽他說是信佛的人,便用鞭輕打他一下,其實並沒有打著他;等到五百壽終之後,因為在生時造惡,墮在地獄裏,受到千般拷打侫懲;等到罪報受完了再投生,又落在畜生道,也經常被主人痛打,像這樣經過五百世,罪報受完,才轉生為人,但是時常患重病,苦痛不離身。當時指使五百打人的國王,就是今天的提婆達多,那位聽命鞭打人的五百,就是今天的病比丘。當時賢者,是我釋迦牟尼,我因為前世得到五百的寬容,鞭打不著身,因此,今為世尊,親自為他洗滌污穢。人造善惡,禍福會隨著你,雖然生死流轉,也不能避免果報。

346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𡌅杖良善,妄讒無罪,其殃十倍,災卒無赦;生受酷痛,形體毀折,自然惱病,失意恍忽;人所誣者,或縣官厄,財產耗盡,親戚離別;舍宅所有,災火焚燒,死入地獄,如是為十。時病比丘,聞佛此偈,及宿命事,自知本行,剋心自責,即於佛前,所患除癒,身安意定,即得羅漢道。賢提國王,歡喜信解,尋受五戒,為清信士,沒命奉行,得須陀洹道。

347
白話解釋:佛陀講到這裏,就用偈語再重述一遍:鞭杖善良者,陷害無罪人,禍殃加十倍,罪報無可赦;生時受痛苦,形體受折磨,百病一齊來,精神多恍惚;遭人所誣陷,或遭遇冤獄,錢財消耗盡,親友都離別;所有舍宅財,災火焚燒盡,死後入地獄,其罪共十倍。此時老病的比丘,聽佛陀說此偈語,以及前生的宿命,自己已明白前世所行所作,深心自責,當時在佛前所有的病痛,都霍然痊癒,同時身心安逸,觀心專一,當下證得阿羅漢果位。賢提國王,也十分歡喜,信解佛法的真理,又受了五戒,成為佛教清淨的居士,終身奉行佛陀的教導,今世也證了初果。

348
四十一、刀杖品之二: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精舍中,為天人龍鬼說法。東方有國,名鬱多羅波提。昔有婆羅門等五百人,相率欲詣恒水。岸邊有三祠神池,沐浴垢穢,偽形求仙,如尼揵法。道由大澤,迷不得過,中道乏糧,遙望見一大樹,如有神氣。想有人居,馳趣樹下,了無所見。婆羅門等,舉聲大哭,饑渴委厄,窮死斯澤。樹神人現,問諸梵志:道士那來?今欲何行?同聲答曰:欲詣神池,澡浴望仙,今日饑渴,幸哀矜濟!樹神即舉手,百味飲食,從手流溢,給眾飯食,皆得飽滿。其餘食飲,足供道糧。臨當別去,詣神請問:本行何德,致此巍巍?神答梵志:吾本所居,在舍衛國,時國大臣,名曰須達,飯佛眾僧,詣市買酪,無提酪者,左右顧視,倩我提之。往到精舍,使我斟酌。訖行澡水,儼然聽法。一切歡喜,稱善無量。時我奉齋,暮還不䊵,婦怪問我:不食何恨?答曰:不恨也!吾行於市,見長者須達,於園飯佛,我往持齋,齋名八關。其婦瞋恚,忿然言曰:瞿曇亂俗,奚足採納?君毀遺則,禍從此興!踧迫不已,便共俱食,時我爾夜,年壽算盡,終於夜半,神來生此。為是愚婦,敗我齋法,不卒其業,來生斯澤,作此樹神。提酪之福,手出飲食,若終齋法,應生天上,封受自然。

349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的祇園精舍裏,為很多天人、龍、鬼等眾生說法。當時舍衛國之東,有一個國家,國名鬱多羅波提。這個國家,那時有五百位婆羅門教徒,相約要到恒河邊。河邊有三座祀神的水池,可以在那池水裏洗去污垢,也可以裸體求仙人救渡,就像當時六大外道之一的尼犍外道,時常裸體修行。這五百位婆羅門,走向恒河的途中,經過一片大沼澤地,因為迷路,走不出這片的水池,因此中途斷糧,他們從迷途的地方,遠遠有看見一棵大樹,好像有一股神氣圍繞,判斷樹下會有人家,便趕緊走到那棵樹下,才發現一無所有。這些婆羅門萬分失望之際,不能自禁失聲大哭起來,心內想這番遭遇饑渴危機,是必定困死在這片水池邊無疑了。這時候,樹神出現了,就問這些婆羅門修士說:請問道長們!你們從那裏來呀?現在要到那裏去呢?他們同聲答說:我們本來要到恒河邊神池那裏去沐浴求仙的,想不到今日迷了路,又饑又渴,請您可憐我們,救度我們吧!樹神聽後,馬上舉手,所有百味飲食都從手上流出來了,大家接到食物,都吃得很飽,剩下沒吃完的,可以供應來日的道糧。當他們臨分別時,走到樹神面前,請問:你修什麼道行,有如此了不起的巍巍神力呢?樹神回答梵志說:我的居所,本來在舍衛國,當時國中有一位大臣,名叫須達,此人以齋飯供養佛僧時,到市上買乳酪,因為東西太多,乳酪沒人幫他提,左右看看,就找我幫他提,回到精舍,又叫我送飯送菜,一直到飯後大家洗手,我都是規規矩矩,照禮數來照顧佛與僧用齋。當時大家看我服務這樣周到,都很歡喜,又拼命誇獎我。我為佛僧齋供服務以後,到了晚上回家,還沒有時間吃飯,我的太太就很奇怪問我:你這樣為別人供齋,連飯都沒有吃,心裏是不是很氣?我說:不氣啊!又一次,我走在街上,看到須達長者,在他的祇園供佛用齋,我也去隨喜持齋,那一次持齋,叫做八關齋,回家後,我的太太知道了就氣得半死,忿忿而說:那個姓瞿曇的,將社會的規矩都弄亂了,你又何必去持他的八關齋戒?你幫忙他破壞國家風俗,你災禍的日子不遠了!我被她一嘮叨,心裏實在不舒服,只好跟她一同吃晚飯,也無法守戒持齋了。當時我命中註定,這一天壽命在半夜會命終。命終之後,會投生來此做樹神。因為我那位愚蠢的太太,破壞了我的齋戒法,使我沒有守住齋戒日,才生到這一片無人的荒郊野外,作這個樹神;但是因為我曾經有幫助須達長者提過乳酪的功德,又親手在供佛齋會上盡力服務,提水拿飯,如果我將八關齋守到底,我就會生到天界做天神了,那時候我更自由自在了。

350
經文:即為梵志,而說頌曰:祠祀種禍根,日夜長枝條;唐苦敗身本,齋法度世仙。梵志聞偈,迷解信受,旋還舍衛,路由一國,國名拘藍尼。有長者名曰美音,為人恩仁,眾人敬仰。梵志過宿,長者問曰:道士那來,今欲所至?具陳彼澤,樹神功德,欲詣舍衛,造須達所,攢採齋法,冀蒙得福。美音喜踊,宿行所追,且自解暢,宣令宗室,誰能共行,受齋戒法?合五百人,僉然應命。本願相引,威儀嚴出,共詣舍衛。未至祇洹,道逢須達,遇而不識,顧問從者,此何丈夫?對曰:須達也!梵志眾等,喜而追曰:吾願成矣。求人得人,馳趣相見。同聲歎曰:樹神歎德!注仰虛心,具說所嗟,故來投託,冀示法齋。住車答曰:所求大善,吾有尊師,號曰如來,眾祐度脫人類,近在祇洹,可共親造。即皆敬諾,恭肅進前,遙見如來,情喜難量。五體投地,退坐一面,皆共長跪,白世尊曰:本初發家,欲至三池,沐浴求仙。經由樹神,所陳如此,是故投化,願示極靈。

351
白話解釋:樹神說完自己的宿世因緣,便為梵志說了一首偈:為了祀神種禍根,此根日夜生枝條;唐突受苦能敗身,齋戒才是救世神。婆羅門的梵志聽了這首偈,他們的迷霧已化解,都接受了樹神的指點。然後回到舍衛國,他們在路上經過一個國度,名叫拘藍尼;此國有一位長者,名叫美音,為人寬厚慈祥,人人敬仰。梵志經過拘藍尼國,就住在這裏一夜。長者就問他們說:道長從那裏來?到何處去呀?他們就將大沼澤迷途,遇到樹神救難的經過說出來。又說,他們要到舍衛國,到須達長者那裏跟大家一起行持八關齋戒,希望藉此受到福報。美音長者一聽,非常的歡喜,因為他前世善業所感,何況他對八關齋法的功德已經明白,便向同族人宣告,有誰要參加去舍衛國行持八關齋戒的行列?結果結合了五百位族人,同聲響應。他們都是因緣所成,願力互引,都打扮得非常莊嚴恭敬,便與梵志一同到舍衛國。尚未到祇洹精舍之前,在路上就遇到須達長者,可是雙方並不熟識,美音就回頭問須達的侍從說:此人是誰啊?這麼高潔莊嚴!從人答道:是須達長者!梵志聽到是須達,就歡喜追過去而說:我們的願望已經達到!找人也找到了,趕緊去見須達長者吧!他們同聲向須達長者讚歎說:樹神都誇讚您的大德呢!然後他們帶著一片虔誠的心,說明他們為什麼景仰須達,又因此要來投靠他,希望他指示八關齋戒的行法。須達長者停車回答他們說:你們的要求太好了!我有一位尊師,號稱如來,慈悲濟度眾生,就在祇洹精舍,我們可以一齊去拜見佛陀!大家聽後,都一同說好,便恭敬上路,向祇洹精舍前進,到了精舍,看見佛陀身影,歡喜難以自禁,大眾一直走到佛陀前面,伏地頂禮,然後退坐一邊,再一齊跪地,向佛陀陳述說:我們當初從家裏出發,想要去恒河水邊的三座神池,去沐浴求仙,後來因為中途迷路,遇到樹神解救,樹神為我們解說宿世因緣,以及齋戒功德,因此前來歸依如來座下,請求教化,希望能得到一條究竟的明路。

352
經文:於是世尊,因其所行,而說偈言:雖偽剪髮,長服草衣,沐浴踞石,奈疑結何;不伐殺燒,亦不求勝,仁愛天下,所適無怨。五百梵志,聞偈歡喜,皆作沙門,得應真道。美音宗等,逮得法眼。諸比丘白佛言:五百梵志,及長者等,本行何德,得道何速?世尊告曰:過去久遠時,世有佛名曰迦葉,為諸弟子說法,當來五濁之時,時有梵志長者千人,同發是言:令我遭見釋迦文佛!爾時梵志者,今此等梵志是;爾時長者,今美音等是;從是因緣,見我便解。比丘歡喜,作禮奉行!

353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根據他們的所行,說了下面的偈語:雖修裸形除鬚髮,長穿污濁糞草衣,沐浴神池空求仙,疑結不解可奈何?不殺不焚害眾生,亦不求取世第一,仁心普濟於世間,所至之處無怨懟!五百位梵志,聽佛說偈之後,歡喜萬分,都發心出家成了沙門,得了阿羅漢果位。美音長者及其宗族,也獲得法眼。佛陀的面前各大比丘看到這一幕經過,就請問佛陀說:這五百位梵志和美音長者等人,做了什麼偉大的功德,能得道這樣神速呢?世尊向他們說:在久遠劫以前,當時有一位佛陀名叫迦葉,為很多弟子說法時宣稱:未來五濁惡世到的時候,有梵志、長者等千餘人,同發願說:希望我們能有緣遇到釋迦牟尼佛!那時的梵志,就是如今的五百位婆羅門;那時的長者,就是現在的美音長者。由於這一因緣,因此他們見了我,便解決了生命的疑團。佛陀說完,比丘大眾十分歡喜,頂禮完畢,大家都虔誠奉行佛陀的教導!

354
發願有四德:一、向心力。二、希望。三、鞭策。四、目標。

355
四十二、喻老耄品之一: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精舍,食後,為天人、帝王、臣民、四輩弟子說甘露法。時有遠方長老婆羅門七人,來至佛所,稽首於地。叉手白佛言:吾等遠人,伏聞聖化,久當歸命,而多諸礙。今乃得來,覲卭聖顏,願為弟子,得滅眾苦。佛即受之,悉為沙門。即令七人,共止一房。然此七人,卭見世尊,尋為得道,不惟無常,共坐房中,但思世事,小語大笑,不計成敗。命日促盡,不與人期。但共喜笑,迷意三界。佛以三達智,知命欲盡,佛哀愍之,起至其房,而告之曰:卿等為道,當求度世,何為大笑也?一切眾生,以五事自恃。何謂為五:一者恃怙年少;二者恃怙端正;三者恃怙多力;四者恃怙財富;五者恃怙貴姓。卿等七人,小語大笑,為何所恃?

356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精舍,有一天飯後為天人、帝王、臣民、四眾弟子等人演說佛法。此時離城市很遠之處,有七位婆羅門教的出家長老,來到佛前,伏地頂禮之後,合掌向佛陀陳述說:我們住在偏遠地方,聽說世尊度化眾生之德,很久以來就想前來皈投如來座下,但是因為諸多阻礙,一直到今天才有機緣前來,親見世尊聖容。我們大眾願做如來的弟子,學道滅除一切苦惱!佛陀馬上接受了他們的要求,為他們說比丘法,成為佛道的沙門,並且叫他們七人共住一室。但是這七個人看見世尊整天為了說法傳道忙碌,無時間照顧到他們,他們便懈怠下來,不思惟世間無常,每天坐在寮房中,只想世俗繁華之事,笑聲講話喧嘩,不計道行成敗,人命短促,非人力所能控制,只是彼此沉溺在三界的浮面樂趣。佛陀以神通力,明白這七位老比丘生命將盡,非常哀憐他們,便親自到他們的寮房中,提醒他們說:你們為了學道而來,要尋求出離三界,為什麼整天大笑喧嘩呢?天下一切眾生,以五件事認為是自己的倚靠,是那五件事?一是倚恃年紀輕,來日方長;二是倚恃自己品貌端正挺拔;三是倚仗自己身強力大,無人可侮;四是倚仗自己錢多,別人不敢輕視;五是倚仗自己是貴族,權威之家。你們七個人整天講話大小聲,嘰嘰喳喳,倚仗的是什麼?

357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何喜何笑?念常熾然,深蔽幽冥,不如求定;見身形範,倚以為安,多想致病,豈知不真。老則色衰,病無光澤,皮緩肌縮,死命近促。身死神從,如御棄車,肉消骨散,身何可怙?佛說偈已,七比丘意解妄止,即於佛前,得阿羅漢道。

358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為他們說了下面的偈語:有何可喜何可笑?妄念總是如火燄,隱居深山無人見,不如修道學禪定。自認相貌頗堂堂,倚恃年少得平安,妄念紛飛易罹病,四大為幻不真實。人老之後色貌衰,久病羸瘦無光澤,皮鬆肌縮骷髏架,大限即將迫眼前。人死之後神亦逝,如同駕御一破車,血肉漸消骨離散,此身有何可倚怙?佛陀說偈之後,七位年老比丘心意開解,妄念也止息了,便在佛前當下證得阿羅漢果位。

359
佛陀說:任憑怎樣歌唱生命,讚美生命的光明遠景,而生命的缺陷,永遠是不可避免的事實。

360
四十三、喻老耄品之二:
經文:昔佛在舍衛精舍,為諸天人帝王說法,時有婆羅門村,五百餘家中,有五百年少婆羅門,修婆羅術,為人憍慢,不敬長老,貢高自貴,以此為常。五百梵志,欻自議言:沙門瞿曇,自稱為佛,三達權智,無敢共論者,吾等可共請求論議,事事詰問,知為何如?即辦供具,往請佛來。佛與諸弟子,往到梵志村中,坐畢行水,食訖澡手。時有長老梵志夫婦二人,於此村中,共行乞丐,佛知其本大富無數,曾作大臣。佛即問諸年少梵志:汝等識長老婆羅門不?皆言曾識。又問:本為何似也?曰:本為大臣,財富無數。今者,何故復行乞丐?皆言:散用無道,是以守貧。佛告諸婆羅門:世有四事,人不能行,行者得福,不致此貧。何謂為四?一者年盛力壯,慎莫憍慢;二者年老精進,不貪婬况;三者有財珍寶,常念布施;四者就師學問,聽受正言。如此老公,不行四事,謂之有常,不計成敗,一旦離散,譬如老鵠,守此空池,永無所獲。

361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洹精舍時,為很多天人、帝王說法,當時有一座婆羅門教徒聚居的村落,五百多戶人家,有五百位少年婆羅門子弟,修行婆羅門教道法,為人驕傲,不敬長上,目空一切,習以為常。有一天,這五百位少年梵志,忽然在一起討論說:那個姓瞿曇的和尚,自稱是Buddha,有天眼、宿命、漏盡三大神通智慧,無人能駁倒他的高論,我們可以向他挑戰,要求同他辯論,找很多事來考驗他,這樣不是很好嗎?經討論之後,便準備了供齋的東西,去請佛陀來村裏應供;佛陀與弟子來到梵志的村裏,坐定之後,在飯前先輪流洗手,飯後又洗手。此時有年老梵志夫婦二人,在這座村落之中,同時也在乞食。佛陀明白他們本來財富無數,又做過大官,佛陀就問那些年輕的婆羅門教徒:你們認識這位年老的婆羅門嗎?大家都說認識。又問:他出身的身份是什麼人物呢?大家又說:他本來是國家的重要大臣,家財無數!佛陀說:現在他又為什麼在行乞呢?大家又說:他會亂花錢,將家財都一一敗光,所以窮得像這種模樣!佛陀向這些小婆羅門說:世間有四件事,人很困難做到;如果能做到,就不會窮得像這樣了。是那四件事呢?一是年輕力壯,要想到千萬不可憍傲輕視別人;二是年紀老了能努力修道,不貪淫欲;三是家有財富,能想到幫助別人;四是隨師求道,能接受別人的忠告善導。像這位老翁,不能做到四件事,他以為世間有了錢,就永遠不會窮,他沒想到成敗在瞬息之間,有一日家財耗散盡了,就像水中的老鴉,守著一座枯竭的水池,永遠也抓不到一條魚的!

362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晝夜慢惰,老不止婬,有財不施,不受佛言;有此四蔽,為自侵欺。咄嗟老至,色變作耄,少時如意,老見蹈踐,不修梵行,又不富財。老如白鵠,守斯空池,既不守戒,又不積財,老羸氣竭,思故何逮?老如秋葉,行穢襤褸,命疾脫至,不容後悔。佛告梵志,世有四時,行道得福得度,可免眾苦。何謂為四:一者年少有力勢時;二者富貴有財物時;三者得遇三尊好福田時;四者當計萬物憂離散時。行此四事,所願皆獲,必得道跡。

363
白話解釋:佛陀說後,又說了下面的偈語:整天消閒懶散,年老不止淫欲,有錢不願有施,不受佛的教導,有這四大缺點,是為自欺欺人。哦哦老之將至,黑髮忽然變白,年少時很得意,老時被人踐踏,不願修行佛道,財富也都完了。老時如同水鳥,守著一座空池,既然不能持戒,而且又不積財,年老血衰氣敗,此時還有何得?老人猶如秋葉,生活邋遢襤褸;人命一息不來,後悔已經無及。佛陀說完,向小梵志們說:世間有四個時機,修道可以得福,可以得度生死,可免一切受苦。是那四個時機呢?一是年少力強時;二是富貴多資時;三是得遇三寶好種福田時;四是要常思萬事無常、聚少離多時。人生能把握這四個時機來修道、度人,所願也必有所獲,修道也就很快悟道了!

364
經文:於是世尊,重說偈言:命欲日夜盡,及時可勤力;世間諦非常,莫惑墮冥中;當學然意燈,自練求智慧;離垢勿染污,執燭觀道地。佛說是時,放大光明,照曜天地。五百年少梵志,因此心解,衣毛為豎,起禮佛足,白佛言:歸命世尊,願為弟子!佛言:善來,比丘!即成沙門,得羅漢道。村人大小,皆得道𢃼,莫不歡欣。

365
白話解釋:佛陀說後,又再說了下面的偈語:生命日夜流,及時當努力,世間事無常,莫墮迷惘中。要學然心燈,自修求智慧,離垢求清淨,持燭入道場。佛陀說此偈時,身放金色光明,照耀天地。五百個小梵志,由此心開,渾身顫慄,起身頂禮佛足,向佛陀陳言:我們都要皈依世尊,願為座下弟子!佛陀說;歡迎你們,比丘!他們馬上成就了佛門比丘,也證得了阿羅漢果位。村中大小人民,也得了法味,無不歡喜鼓舞!

366
佛遺教經云: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367
四十四、愛身品之一:
經文:昔有一國,名多摩羅,去城七里;有精舍,五百沙門,常處其中,讀經行道。有一長老比丘,名摩訶盧。為人闇塞,五百道人,傳共教之。數年之中,不得一偈。眾共輕之,不將會同。常守精舍,剗令掃除。後日國王,請諸道人,入宮供養。摩訶盧比丘自念言:我生世間,闇塞如此,不知一偈,人所薄賤,用是活為?即持繩至後園中大樹下,欲自絞死。佛以道眼,遙見如是,化作樹神,半身人現,而呵之曰:咄咄!比丘何為作此?摩訶盧即具陳辛苦。化神呵曰:勿得作是,且聽我言,往迦葉佛時,卿作三藏沙門。有五百弟子,自以多智,輕慢眾人。凓惜經義,初不訓誨,是以世世所生,諸根闇鈍。但當自責,何為自賊?

368
白話解釋:從前有一個國度,名叫多摩羅,距離國都七里之處,有一座佛寺,內有五百位比丘,經常駐錫在寺中,講經修道。其中有一位年長比丘,名叫摩訶盧,為人天性愚鈍,他的五百位同參道友,輪流來教導他;但是經過好幾年,連一首偈也不會,時常被大家輕視,所以大家很少跟他共處一起,就吩咐他看守寺院,又叫他負責打掃庭院。後來國王請這寺的比丘入宮供齋,摩訶盧比丘自己思惟:我生在世間,愚笨無比,連一首偈也不會,受人輕賤,活著又有什麼意思?想到這裏,自己就拿一條繩子,走到寺後園中一株樹下,想上吊自盡。佛陀以道眼,遠遠地看到悲劇即將發生,便化身為樹神,上半身以人形出現,呵責摩訶盧說:咄咄!比丘,你幹嘛要上吊呀?摩訶盧比丘聽有人跟他講話,他就將自己的愚笨,受人輕視等等,所以活不下去的理由,告訴樹神。佛陀化身的樹神責備他說:不要作傻事了!你且聽我說:從前迦葉佛時,你曾經做過三藏法師呢!你還有五百位弟子,你自以為多智多才,輕慢別人,又不願意講經說法,也不肯指導別人,所以生生世世投胎為人,眼耳身意,都很遲鈍愚癡;雖然此事不免令人懊惱自責,但是又何必自殺呢?

369
經文:於是世尊,現神光像,即說偈言:自愛身者,慎護所守,希望欲解,學正不寐;身為第一,常自勉學,利能誨人,不惓則智;學先自正,然後正人,調身入慧,必遷為上;身不能利,安能利人,心調體正,何願不至?本我所造,後我自受,為惡自更,如剛鑽珠!摩訶盧比丘見佛現身光像,悲喜悚慄,稽首佛足,思惟偈義,即入定意。尋在佛前,逮得羅漢道。自識宿命,無數世事。三藏眾經,即貫在心。佛語摩訶盧:著衣持匳,就王宮食。在五百道人上坐。此諸道人,是卿先世五百弟子,還為說法,令得道杄,并使國王,明信罪福。即受佛教,逕入宮裏,坐於上座。眾人心恚,怪其所以,各護王意,不敢呵譴,念其愚冥,不曉達嚫,心為之疲。王便下食,手自斟酌。摩訶盧即為達嚫,音如雷震,清辭雨下,坐上道人,驚怖自悔,皆得羅漢。為王說法,莫不解釋。群臣百官,皆得須陀洹道。

370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現全身神光瑞相,並說了下面的偈語:愛惜自身者,小心守自心,能消諸欲望,努力學正道。修身為第一,常自勉學道,勤快令人悟,不懈可增智。學道先自正,然後能正人,調身能生慧,改過最重要。自身不能利,又怎能利人,心定身亦正,何願不能達?罪福本自造,然後自己受,作惡能悔改,如金鋼穿珠。摩訶盧比丘,見佛現金身光明像,悲喜顫慄,頂禮在佛足前,詳細觀照偈語的含義,便入於禪定中,片刻之後,在佛前當下證得阿羅漢的果位。他已經自知過去多生經過,佛經三藏,一時全現在心中。佛陀向摩訶盧比丘說:你馬上披法衣拿飯効,到王宮受應供吧!在五百位出家人中,你應該坐在上座位,因為這些比丘,都是你前世的弟子,你應該為他們說法,使他們速成悟道;並使國王能明白佛理,相信因果罪福,全由自招。摩訶盧比丘當下受教,馬上自己入王宮,坐在上首的座位,此時大眾看到摩訶盧比丘,非常生氣,奇怪他怎能走到上座去坐著?但是因為維持國王的面子,也不敢出面譴責,只好原諒他的愚昧無知,如果當他為國王說法的時候,你就一個頭兩個大了!此時國王自己親自送素齋到各比丘面前,並為大家料理菜食。摩訶盧比丘就為國王說法,他的聲調如同雷音,語辭優雅,如行雲流水,座上每一位比丘,無不驚懼懊悔自己的失言;但是也因為摩訶盧比丘的開示,大眾都證得阿羅漢的果位。摩訶盧比丘為國王說法,使國王句句都能深入法義,群臣百官都得了佛道初果。

371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挂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

372
開悟聖僧云:休去歇去,古廟香爐去,枯木寒灰去,一念萬年去,如人死人去,若能如此用,心安有不成道乎!

373
四十五、愛身品之二: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有五百婆羅門,常求佛便,欲誹謗之。佛三達之智,普見人心,愍欲度之。其果未熟,因緣未到。一切罪福,欲來至時,自作因緣,而迎罪福。此諸梵志,宿有微福,應當得度。福德牽之,自作方宜。五百梵志,自共議言:當使屠兒,殺生請佛,及諸眾僧,佛必受請,讚歎屠兒,吾等便前,而共譏之。於是屠兒,為之請佛,佛即受請,告屠兒言:果熟自墮,福熟自度,屠兒還歸,供設飯食。佛將諸弟子,到屠兒村中,至檀越舍。梵志大小,皆共歡喜:今日乃得佛之便耳。若當讚檀越福德者,當以其前後殺生作罪,持用譏之;佛若當說其由來之罪者,當以今日之福難之。二宜之中,今日乃得佛便耳。

374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說法時,有五百位婆羅門教徒,時常在佛陀日常生活中挑剔小毛病,想藉口誹謗佛陀。佛陀以神通力,看到這是一般人的嫉勅心態,很悲愍他們,就想乘此機會來度他們入佛門,只是因為一時果報未成熟,因緣還不到。只要罪福的果成熟,因緣本是自作自受,自然罪福的果便會瓜熟蒂落,不必強求。這五百位梵志,前世都有多少的福報,得度的緣份應該到了。由他們宿世微細福報力量的牽引,冥冥之中自然有因緣來安排一切。這五百位的梵志,想要陷害佛陀於不義,他們有一天在一起商量說:我們設法找一位殺豬殺羊的屠夫,來請佛和諸比丘應供,佛陀一定會接受邀請,佛陀必定會讚歎屠夫能改邪歸正,我們在那時候再乘機會上前,來諷刺佛陀。因此他們找一位屠夫,去替他們請佛應供,佛陀接受邀請時,向屠夫說:事事有果,熟必蒂落,福報成熟,也會自度,屠兒啊!你趕快回家,準備飯食吧!然後佛陀便率領眾弟子們,到屠夫的村裏,進入施主的家宅。此時那五百位的大小梵志,都暗中高興死了。他們背後商量:今日可以抓到佛陀的毛病了!如果佛陀讚美施主供齋的福德時,就提出那位屠夫前前後後殺生造罪很多年,來反駁諷刺他;如果佛陀要解說那位屠夫殺生造罪的前因與日後果報,我們就以今天屠夫已受到的福報來為難他。這兩條方案,隨宜使用,今天就可以抓到佛陀的把柄了。

375
佛經云:若一惡言毀沙門,當墮泥犁受極苦;從地獄出得人身,即招盲聾瘖刦報。

376
經文:佛到即坐,行水下食。於是世尊,觀察眾心,應有度者,即出舌覆面舐耳,放大光明,照一城內。即以梵聲,說偈㳜願:如真人教,以道活身,愚者嫉之,見而為惡;行惡得惡,如種苦種,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代,習善得善,亦如種甜。佛說偈已,五百梵志,意自開解。即前禮佛,五體投地,叉手白佛言:頑愚不及,未達聖訓。唯願愍育,得為沙門。佛即聽受,皆為沙門,村人大小,見佛變化,莫不歡欣,皆得道𢃼,稱之賢聖,無復屠兒之名。佛食畢訖,即還精舍。

377
白話解釋:佛陀到了用齋食的會場,便受邀請入座,飯前行水以後,便開始用齋飯。此時世尊便以神通力觀察各人心中所想的一切。已明白會中有應得度的人,當時便伸出廣長舌相,蓋覆整個面孔,又用舌頭舐覆雙耳。一面放射金色光明,照耀全城。佛陀同時以清遠、和雅、深宏的梵音之聲,說了下面的偈語,為施主祝福:如受真人教導,以道為食養身,愚人心懷嫉勅,見善生瞋造惡;造惡必得惡果,猶如種植苦種,造惡必受罪愆,作善自受福報;等到果報成熟,彼此不能抵銷,為善自得善果,亦如種植甜苗。佛陀說完偈之後,這五百位梵志,心開意解,就上前禮佛,五體投地,然後合掌向佛陀說:我們真是太愚昧了,不能通達佛陀的教誨,只望佛陀憐愍栽培,度我們出家為沙門!佛陀就接受他們出家為沙門,村中大大小小的人,見佛陀神通變化莫測,無不歡喜萬分,也都因此得了法味,這村莊的人,自從此後便以聖賢為榜樣,也無人再作屠夫。佛陀齋食完畢,便回到精舍休息!

378
佛經云:死時眷屬不隨去,但隨自作眾業行;罪報逼逐於己身,彼時誰為我分受。

379
四十六、世俗品:
經文:昔有婆羅門國王,名多味寫,其王奉事異道九十六種。王忽一日,發於善心,欲大布施,如婆羅門法,積七寶如山,持用布施,有來乞者,聽令自取重一撮去。如是數日,其積不減。佛知是王宿福應度,化作梵志,往到其國。王出相見,共相禮問起居曰:何所求索?莫自疑難。梵志答言:吾從遠來,欲乞珍寶,持作舍宅。王言:大善!自取重一撮去。梵志取一撮,行七步,還著故處。王問:何故不取?梵志答曰:此纔足作舍廬耳。復當娶婦,俱不足用,是以不取。王言:更取三撮。梵志即取,行七步,復還著故處。王問梵志:何以復爾?答曰:此足娶婦,復無田地、奴婢、牛馬,計復不足,是以息意也。王言:更取七撮。梵志即取,行七步,復還著故處。王言:復何意故?梵志答言:若有男女,當復嫁娶,吉凶用費,計不足用,是以不取。王言:盡以積寶,持用相上。梵志受而捨去。

380
白話解釋:從前有一位婆羅門國王,名叫多味寫,這位國王信奉九十六種邪異外道。他有一天,忽然心血來潮,要做一點好事,來一次普遍濟助貧困集會。他依照婆羅門教的規定,拿出堆積如山的七種珍寶珠玉,來布施給貧困人民;如果有人來求助者,便讓他自己取一撮走(按照一撮的份量,等於有九十個粟米),像這樣連續有幾天,他布施七寶的數量,竟然原封沒有減少。佛陀明白此王因為前世的福報成熟,應該得度了,就變化成一位婆羅門的梵志,到這個國度來,國王便出來與他見面,又互相寒暄問候之後,國王說:你到我們這裏來,有什麼需求嗎?請不要客氣,說說看吧!梵志答道:我從很遠的地方來,想求些珍寶,拿回去賣了,建築一間住宅。王說:可以呀!你自己取一撮去吧!梵志便取了一撮珠寶,走了七步,又回來將珍寶放在原處。國王問他:你為什麼又不要了呢?梵志答說:這一點寶物,變賣只是有夠我建築房屋而已,日後再要娶妻就不夠用了,所以不要也罷!國王說:好啦!你拿三撮去好了!梵志便取三撮,又走了七步,再回頭將珍寶放回原地。國王又問他:你為什麼又不要了呢?梵志答說:這三撮珠寶,娶太太有夠用了,但是我又沒有田地、奴婢、牛馬,這些都是要錢買的,我核算一下,還是不夠,所以我也就打消這個念頭了。國王說:那,你拿七撮好啦!因此梵志就取了七撮,走了七步,又回來將珍寶放在原地。國王說:你這個人真奇怪,為何又不要了?梵志答說:我如果有了兒子、女兒,他們還要娶妻、出嫁啊!何況還會遇到吉凶事件,這筆費用怎能有夠用呢?所以我決心全部放棄了!國王說:好啦!將我所有的七寶,統統送給你,這樣有夠了吧?梵志一聽,國王將所有的珍寶都送給他了,他起先說好吧,但是稍停一會兒,又說:我不要了!

381
佛經云:死時眾苦所逼迫,親屬不能令解脫;汝欲自求解說時,是故應離諸罪惡。

382
中觀論云:受諸因緣故,輪轉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為涅槃。

383
經文:王甚怪之,重問意故?梵志答曰:本來乞丐,欲用生活,諦念人命,處世無幾。萬物無常,旦夕難保,因緣遂重,憂苦日深。積寶如山,無益於己。貪欲規圖,唐自艱苦,不如息意,求無為道,是以不取。王意開解,願奉明教。於是梵志,現佛光相,踊住空中,為說偈言:雖得積珍寶,崇高至於天,如是滿世間,不如見道𢃼;不善像如善,愛如似不愛,以苦為樂相,狂夫為所厭。於是國王,見佛光相,遍照天地,又聞此偈,踊躍歡喜,王及群臣,即受五戒,得須陀洹道。

384
白話解釋:國王感覺此人太怪異了,再問他究竟懷著什麼樣的打算?又要又不要?梵志答道:我本來是以乞食來維持生活的,但是我深想人生無常,在世上活不了多久,萬物新陳代謝,朝生夕死,人的一切遭遇,由因緣決定不由人,生命之憂苦,一日比一日更加苦難,即使積寶如山,也是對自己無益,如果貪心不足,想這想那,那是自找苦吃,因此不如放下這顆貪心,去求佛道,所以我才放棄那些無價的珍寶!國王聽後,馬上也想通了,願意皈依佛教。因此梵志便現出佛陀光明身相,升騰空中,為國王說了下面的偈語:雖然珍寶堆如山,其多直至高於天,即使寶多滿世間,不如學佛悟了道。口蜜腹劍亦如善,苦口良藥似不愛,有人苦中作樂事,狂夫為人所厭棄。當時國王見到佛陀的光明瑞相,照徹天地,又聽了這首偈語,歡喜萬分,王及群臣,當下便受了五戒,得佛法初果!

385
佛經云:寧在諸惡趣,恒得聞佛名;不欲生善道,不得聞佛名。

386
四十七、述佛品:
經文:昔佛在摩竭提界、善勝道場、元吉樹下,德力降魔,坐自惟曰:甘露法鼓,聞於三千,昔父王遣五人,供養麻米,執侍有勞,功報應敘。此五人者,在波羅奈國。於是如來,從樹下起,相好嚴儀,明暉天地。威神震動,見者喜悅。至波羅奈國,未至中道,逢一梵志,名曰憂呼,辭親離家,求師學道。瞻卭尊妙,驚喜交集。下在道側,舉聲歎曰:威靈感人,儀雅挺特,本事何師,乃得斯容?佛為憂呼,而作頌曰:八正覺自得,無離無所染;愛盡破欲網,自然無師受;我行無師保,志獨無伴侶;積一得作佛,從是通聖道。

387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摩竭陀國、善勝精舍、菩提樹下,以佛神通力降伏破壞道心的魔軍之後,在座上思惟:佛法之鼓,響徹大千世界,從前我的父王派遣五個侍者,在我雪山修道時,供養我芝麻稻米的生活需要,又為我執侍勞役,計算起來,他們對我的照顧,也應該到回饋他們的時候了。這五個人,現在在波羅奈舍衛國。因此佛陀從樹下起身,威儀容貌莊嚴,光照天地,神威震人,凡是看到佛陀的人,都會湧出無限的喜悅。佛陀去波羅奈國途中,還未走到一半,就遇到一位梵志,名字叫憂呼,此人辭別父母,離家求師學道;他看到世尊莊嚴美妙,無限欽慕,而且驚喜交集,退到路邊,大聲讚歎說:哦!聖者!您的威神慈祥的莊嚴相,如此感人,您如此優雅挺拔出群,是跟何人為師學道,才有這一副巍巍聖者的相貌啊?佛陀聽後,就為憂呼作了一首偈:由我自悟八正道,不離不染多自在,欲愛已盡破塵網,我修佛道無師授。我生行持無師保,樂於獨居無道侶,專志一心能作佛,從此通向聖者道!

388
開悟聖僧云: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

389
經文:憂呼聞偈,悵惘不解。即問世尊,瞿曇如行?佛告梵志:欲詣波羅奈國,擊甘露法鼓,轉無上法輪。三界眾聖,未曾有轉法輪,遷人入泥洹,如我今者也。憂呼大喜:善哉善哉!如佛言者,願聞甘露,如應說法。梵志揖已,即便過去。未到師所,於道路宿,至其夜半,卒便命終。佛以道眼,見其已終。愍傷之曰:世間愚癡,謂命有常,見佛捨去,而獨喪亡。法鼓震動,而獨不聞。甘露滅苦,而獨不嘗。展轉五道,生死彌長。經歷劫數,何時得度?佛以慈愍,而說偈言:見諦淨無穢,已度五道淵;佛出照世間,為除眾憂苦;得生人道難,生壽亦難得;世間有佛難,佛法難得聞。佛說此偈時,空中五百天人,聞偈歡忻,皆得須陀洹道。

390
白話解釋:憂呼聽了這首偈之後,還是惘然不解,就問世尊現在要到何處去?佛陀向憂呼梵志說:我要到舍衛國去,擊大法鼓,轉無上佛法之法輪。三界之內的聖賢,從來無人為眾生傳授解脫生死大道,使人得涅槃樂,像我今天這樣的傳道人。憂呼非常歡喜說:太好了!太好了!正如您世尊所說,我也想聽什麼叫做佛法,讓我滋潤一下,但是,我還是要先走一步,來日一定去聽您說法。梵志向佛陀合掌告別,但是他還沒有尋找到明師之前,有一天在路邊露天而宿,當日半夜,便發病死了。佛陀以道眼看到此人已死,非常傷感而說:世間愚昧之人,都認為現在不會死,來日方長,誰知他見了佛陀卻擦身而過,又突然死亡了。當法鼓震動時,他聽不到,佛法的甘露能滅苦,他無福報品嘗,因此,使得他又投胎轉世在五道中,生死如長夜,這樣經過千劫萬年,不知何時才能得度苦海呢?佛陀發出大慈悲心,說了下面的偈語:能見真諦心清淨,已度五道到生死海;佛陀出世照娑婆,為眾生故除眾苦。得生人道千萬難,生而長壽亦難得;生於世間遇佛難,佛法難聞莫錯過!佛陀說了這首偈,空中五百位天人,聽偈之後,歡喜踊躍,皆得了佛道的初果!

391
四十二章經云: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392
四十八、安寧品之一:
經文:昔佛在羅閱祇東南三百里,有山民村,五百餘家。為人剛強,難以導化。宿世福願,應蒙開度。於是世尊,化作沙門,至村分衛;分衛畢竟,出於村外,樹下坐定,入泥洹三昧。至於七日,不喘不息,不動不轉,村人見之,謂為命終。共相謂曰:沙門已死,當共葬送。各持束薪,就往燒之。火然薪盡,佛從坐起,現道神化,光明照曜,感動十方。現變畢訖,還坐樹下。容體靜安,怡悅如故。村人大小,莫不驚懼。稽首謝曰:山民頑野,不識神人,妄以薪火,燒於未然。自惟獲罪,重於太山,唯垂慈赦,不見咎怨,不審神人,得無傷病乎?將無愁慼乎?將無飢渴乎?將無熱惱乎?

393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王舍城時,此城東南方三百里處,有一座山村,居民有五百多戶,此村民風強悍,難以教化;但是他們因前世因緣福報,應該受到度化了。世尊便化為一位普通的沙門,到村上來乞食。乞食完畢,走到村外,在一棵大樹下坐禪,進入了寂滅三昧之中,禪定有七天之久,端身正坐,穩如山嶽,連呼吸都停止了,村人見後,都以為他死了,大家一起商量說:這個沙門已經死了,我們將他埋葬吧!因此他們各自去找一些柴草,然後堆積在沙門身邊,要將他火化。等到火引著起來了,柴也燒成了灰,佛陀所化的沙門卻從餘燼中坐起,身放神光,光明照耀,十方震動。佛陀以神通力變化已畢,再回到樹下坐定,心靜神寧,依然滿面怡悅,村中大小,無不驚惶萬分,便同時跪在佛陀面前懺悔而說:山民頑愚無知,有眼不識神聖,希望佛陀您能慈悲赦罪,不計小人過錯,我們不知大神,您是否有受了火傷沒有?您有什麼不舒服嗎?您會感覺肚子餓嗎?您是不是心裏很熱惱呢?

394
經文:於是世尊,和顏含笑,而說偈言:我生已安,不慍於怨;眾人有怨,我行無怨。我生已安,不病於病;眾人有病,我行無病。我生已安,不慼於憂;眾人有憂,我行無憂。我生已安,清淨無為;以樂為食,如光音天。我生已安,恬淡無事;彌薪國火,安能燒我。爾時村中五百人,聞說偈已,皆作沙門,得羅漢道。村人大小,皆信三尊。佛與五百人,飛還竹園。

395
白話解釋:佛陀和顏悅色而微笑,便為這些人說了一首偈:我身一直安如石,無怨無怒不動心,三界凡夫皆有怨,我行佛道不動瞋。我心一直安如地,我不病於因緣病,眾生皆有四大病,我行佛道無惱病。我現於世心安靜,無有憂惱無愁悶,博地凡夫皆煩憂,我行佛道無憂惱。我現於世心安詳,清淨身心無所為,以自在樂為飲食,彷彿住在光音天。我現於世大自在,淡泊無爭亦無事,積集全國薪柴木,焉能化我得道體!此時村中五百多位村民,聽了這首偈語之後,便都發心作了沙門,得證阿羅漢果位。村中大小男女老幼,也都皈依了三寶。佛陀與這五百位比丘,便飛到王舍城的竹園精舍。

396
經文:賢者阿難,見佛與得道者俱來,前白佛言:此諸比丘,有何異德,乃使世尊,自往臨度?佛告阿難:我未下為佛時,世有辟支佛,常處是山,去村不遠,在一樹下,欲般泥洹。現道神德,便取滅度。村人持薪火,就往燒之,歛取舍利,著寶瓶中,埋在山頂,各共求願,願後得道,如是沙門,滅度快樂也。緣此福故,應當得道,是故如來,往度之耳。佛說是時,天人無數,皆得道𢃼。

397
白話解釋:佛弟子阿難,見到佛陀帶著一批得道的比丘一同齊來,便上前請問佛陀:這些比丘有什麼特殊的功德,竟然讓世尊親自去度化他們呢?佛陀向阿難說:當我還未來到這個世界成佛以前,那時候有一位自悟成道的辟支佛,時常住在那片山中,離開村莊不遠,在一棵樹下,正要進入涅槃時,現出神通力,自己便以真火焚化而滅度,想不到村裏的人,拿了柴火來,將他火化了,並且從骨灰中撿出舍利子,放在珍貴的花瓶裏面,埋在山頂。村裏的人將辟支佛的舍利埋葬後,又向墓前發願,希望將來能得道,也像那位沙門辟支佛一樣,快快樂樂自由自在滅度,了辦生死。因為是這個福緣,所以他們應當得道,因此我如來才親自去度化他們入道啊!佛陀說完佛法時,有無數天人,聽後都悟了佛道的真諦!

398
舍利二種:一、碎身舍利。二、全身舍利。

399
四十九、安寧品之二: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精舍,時有四比丘,坐於樹下,共相問言:一切世間何者最苦?一人言:天下之苦,無過婬欲。一人言:世間之苦,無過瞋恚。一人言:世間之苦,無過飢渴。一人言:天下之苦,莫過驚怖。共諍苦義,云云不止。佛知其言,往到其所,問諸比丘,屬論何事?即起作禮,具白所論。佛言:比丘!汝等所論,不究苦義,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飢渴、寒熱、瞋恚、驚怖、色欲、怨禍,皆由於身。夫身者眾苦之本,患禍之元,勞心極慮,憂畏萬端,三界蠕動,更相殘賊。吾我縛著,生死不息,皆由於身。欲離世苦,當求寂滅,攝心守正,泊然無想,可得泥洹,此為最樂。於是世尊,即說偈言:熱無過婬,侫無過怒,苦無過身,樂無過滅。無樂小樂,小辯小慧,觀求大者,乃獲大安。我為世尊,長解無憂,正度三有,獨降眾魔。

400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祇園精舍時,有四位比丘,坐在一棵樹下,相談論道:世間所有的苦惱,那一種最苦?有一位說:天下最苦之事,沒有比忍耐淫欲更苦了。另一位說:世間苦事,沒有比怒氣無處發洩更苦。另一個人說:世間之苦,無過飢渴。又一人說:天下苦事,無過於遭遇險難,嚇得心碎膽破更苦了。他們為那一種遭遇最苦,在那裏爭來爭去,辯論不休。佛陀以神通力明白他們所爭論是何事,便到了他們休息的那棵樹下,問四位比丘,討論何事?比丘看見佛陀前來,便起身作禮,將諍論的內容說明白。佛陀說:比丘們!你們所討論的,都沒有探求到苦的深義。天下的苦,最苦莫過於有你這一付身體了。飢渴、冷熱、瞋怒、驚怖、色欲、仇怨、災禍,都是由這具血肉之身引發出來的。所以說,這付色相之身才是眾苦的根,災難的本源。我們整天勞心極慮,事事憂愁,兪心受怕;何況天地之間,各種生物互相殘殺,我們受生命的束縛,生死輪迴永不停止,這都是由於我們有這付身體。因此我們要脫離世間苦難,就要尋求永恒的寂滅之樂;要收攝妄心,定於正念,淡然空寂無想,就可以得涅槃,這才算是最快樂的事呢!然後,佛陀便說了下面的偈語:世間熱惱是婬欲,侫己無過於怒火,最苦乃是吾有身,極樂無過於寂滅。不要追求世間樂,小辯小慧不足恃,求則追求出世樂,才能獲得永安康。我出世間名佛陀,為諸眾生解憂惱,引度眾生出三界,獨力能降諸魔軍。

401
古德云:人生好似採花蜂,採得百花成蜜後,到老辛苦一場空。

402
大般若經云:我從初發心乃至成佛,及十方諸佛,於諸法中求實不可得,是名不可得空,因證空而成佛故。

403
經文:佛說偈已,告諸比丘,往昔久遠無數世,時有五通比丘,名精進力,在山中樹下,閑寂求道。時有四禽,依附左右,常得安隱。一者鴿、二者烏、三者侫蛇、四者鹿。是四禽者,晝行求食,暮則來還。四禽一夜,自相問言:世間之苦,何者為重?烏言:飢渴最苦,飢渴之時,身羸目冥,神識不寧。投身羅網,不顧鋒刃。我等喪身,莫不由之,以此言之,飢渴為苦。鴿言:婬欲最苦,色欲熾盛,無所顧念,危身滅命,莫不由之。侫蛇言:瞋恚最苦,侫意一起,不避親疏,亦能殺人,復能自殺。鹿言:驚怖最苦,我遊林野,心恒怵惕,畏懼獵師,及諸豺狼,髣劵有聲,奔投坑岸,母子相捐,肝膽悼悸,以此言之,驚怖為苦。比丘聞之,即告之曰:汝等所論,是其末耳。不究苦本;天下之苦,無過有身。身為苦器,憂畏無量。吾以是故,捨俗學道,滅意斷想,不貪四大。欲斷苦原,志存泥洹,泥洹道者,寂滅無形,憂患永畢,爾乃大安。四禽聞之,心即開解。佛告比丘:爾時五通比丘,則吾身是;時四禽者,今汝四人是也。前世已聞苦本之義,如何今日方復云爾?比丘聞之,慚愧自責,即於佛前,得羅漢道。

404
白話解釋:佛陀說偈之後,向那四位比丘說:很久以前,無數劫時,有一位得到五種神通力的比丘,名叫精進力,住在山中樹下,淡泊修道。當時有四種禽畜,時常依附在他身邊,如同小兒依附父母,生活過得平靜安詳。這四種動物,一是鴿子;二是烏鴉;三是侫蛇;四是山鹿。這四隻禽畜,有一日半夜,相談論道:世間的苦,那一種最重呢?烏鴉說:飢渴最苦;當飢渴之時,有氣無力,眼皮都抬不起來,神智不寧,所以即使投身獵人的羅網,也顧不了刀刃的殺害。我們時常為此而失去生命,由此說來,世間飢渴是最苦的。鴿子說:婬欲最苦了;當情欲衝動時,什麼都顧不了了,所謂色膽包天,即使馬上有人拿刀來殺你,你也不管那麼多,只要能達到目的為止。侫蛇說:無明侫火上升最苦;當我惡侫之心生起,不論親疏厚薄,也會眼紅不認人,殺之後快!瞋怒之心生起時,甚至會自殺。山鹿說:遇災難受到驚怖時最苦。每當我們悠遊林野,心裏總是會驚畏,我們怕打獵的人,和豺狼虎豹來偷襲,每有風吹草動,便狂奔亂逃,不管深坑高崖,母子失散,肝膽為之碎裂。由此證明,在驚恐狀態下最苦不過了。比丘聽到依附他的四類禽畜所說的一席話,就向牠們說:你們所談的,只論到苦的皮毛,還沒有接觸到苦的本源。天下之苦,沒有過於有這個肉體了。我們的身體就是苦的工具,我們一生遭遇到無數次的憂惱怖畏。我也是為了這個原故,才捨棄家庭來學道修習禪定,斷滅妄念,不貪愛這四大和合之身的享受。想要斷了苦的根源,只有立志追求涅槃之道,使生命入於寂滅無意無我之境,將永遠告別憂患,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寧。這四隻禽畜聽到這番話,一顆的妄想心馬上打開迷團了。佛陀向那四位比丘說:當時那位五通比丘,就是我的前身;那四隻禽畜,就是你們的前世。你們前世已明白苦的根本道理,為什麼你們剛才又討論到這個問題呢?四位比丘聽佛陀說完,非常慚愧而懺悔,因此,便在佛前得證阿羅漢果位。

405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406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407
楞嚴經云: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魔地,先斷淫心,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408
五十、愛喜品:
經文:昔佛在舍衛精舍,時有四新學比丘,相將至儁樹下,坐禪行道。儁華榮茂,色好且香,因相謂曰:世間萬物,何者可愛,以快人情?一人言:仲春之月,百木榮華,遊戲原野,此最為樂。一人言:宗親吉會,觴酌交錯,音樂歌舞,此最為樂。一人言:多積財寶,所欲即得,車馬服飾,與眾有異,出入光顯,行者矚目,此最為樂。一人言:妻妾端正,綵服鮮明,香熏芬馥,恣意縱情,此最為樂。佛知四人,應可化度,而走意六欲,不惟無常,即呼四人,而問之曰:屬坐樹下,共論何事?四人以實,具白所樂。佛告四人:汝等所論,盡是憂畏危亡之道,非是永安最樂之法也。萬物春榮,秋冬衰落,宗親歡娛,皆當別離,財寶車馬,五家之分,妻妾美色,愛憎之主也。凡夫處世,興招怨禍,危身滅族,憂畏無量,三塗八難,苦痛萬端,靡不由之矣。是以比丘,捨世求道,志存無為,不貪榮利,自致泥洹,乃為最樂。

409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的祇園精舍時,有四位新學道的比丘,相約到精舍附近一株儁樹下坐禪修道。這株儁樹,枝葉茂盛,花的香味四散,因此就引起這四位新比丘的興趣,互相閒聊:世間萬物,那一種最可愛,會使人獲得滿足呢?一位說:當印度春天二月,百花開放之時,遊戲郊外,這種狀況最快樂了。另一位說:親友遇到喜事請客,杯酒交歡,唱歌跳舞,這種場合最快樂了。第三位說:財富積得多,要啥有啥,車馬衣服,與眾不同,出入光彩,人人注目,這時心情最快樂。第四位說:妻妾美豔,華服美麗,幽香沁人,男歡女愛,這才是最快樂。佛陀既然明白這四人緣份已到,可以化度了,只是他們仍然不忘七情六欲,不思無常可怕,便將這四位比丘叫到面前,問說:你們坐在樹下,討論甚麼事呀?這四位比丘實話實說,大家討論的是世間什麼最快樂?佛陀向他們說:你們所談的,全部是人間憂怖危亡之事,並不是一勞永逸最快樂之道。你們看萬物春夏繁榮,秋冬凋落,親族歡聚,終要別離。財富車馬,前後也逃不了水火官盜,敗家子的劫運;嬌妻美妾,是愛恨的禍水。凡夫生在世間,動輒惹禍招怨,弄得傾家亡命,所以世間憂怖重重,三塗八難,痛苦萬端,沒有一樣不是人力所能支配的。因此比丘們,要出世修道,心存清淨無為,不要貪慕名利,能走向涅槃之路,才是最大的快樂事。

410
古德云:朝看花開滿樹紅,暮觀花落樹已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411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愛喜生憂,愛喜生畏,無所愛喜,何憂何畏?好樂生憂,好樂生畏,無所好樂,何憂何畏?貪欲生憂,貪欲生畏,解無貪欲,何憂何畏?貪法戒成,至誠知慚,行身近道,為眾所愛;欲態不生,思正乃語,心無貪愛,必截流度!

412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又說了下面的偈語:愛喜到頭會生憂,愛喜終久必生畏,人生如能無憂喜,則無憂惱也無畏。求樂之人會生憂,好樂之人多生畏,平生無求逸與樂,則無憂惱也無畏。貪欲之極能生憂,貪欲不足也生畏,能明無貪無欲心,也無憂惱亦無畏。去貪之法唯依戒,至誠懺悔知慚愧,矢志持身入佛道,是為世人所敬愛。貪欲之態能不生,語言不及邪穢事,心中無貪亦無愛,必能截斷生死流。

413
開悟聖僧云:夫學道之法,必須先識根源,求道在心,明見自性,分明無惑,一了千明,一迷萬惑。一切善惡皆出自心,心是身之主,身是心之用,佛由心成。

414
經文:佛告四比丘,昔有國王,名曰普安。與鄰國四王,共為親友。請此四王,宴會一月。飲食娛樂,極歡無比。臨別之日,普安王問四王曰:人居世間,以何為樂?一王言:遊戲為樂。一王言:宗親吉會,音樂為樂。一王言:多積財寶,所欲如意為樂。一王言:愛欲恣情,此最為樂。普安王言:卿等所論,是苦惱之本,憂畏之原,前樂後苦,憂悲萬端,皆由此興,不如寂靜,無求無欲,澹泊守一,得道為樂。四王聞之,歡喜信解。佛告四比丘:爾時普安王者,我身是也。四王者,汝四人是也。前已說之,今故不解。生死莚蔓,何由休息?時四比丘,重聞此義,慚愧悔過,心意開悟,滅意斷欲,得羅漢道。

415
白話解釋:說了偈語之後,佛陀向四位比丘說:從前有一位國王,名字叫普安,國王與鄰邊的四個國王有親友關係,有一天,他請那四位國王到自己國家來,連續宴會一個月,飲酒作樂,極盡狂歡。臨別之時,普安王問那四位國王說:人在世間,什麼事最快樂呢?第一位國王說:當然我們在一起聚會遊戲最為快樂了。第二位國王說:當親族歡宴之時,入耳的樂聲,最令人快樂了。第三位國王說:多積財富,要什麼有什麼,是最快樂。第四位國王說:男歡女愛,恣情貪歡最快樂。普安王說:你們所說的,全是苦惱的根本,憂愁怖畏的根源。這種快樂,我看是先樂後苦,憂悲萬端一一都是從這裏產生出來的;不如淡泊修道,無求無欲,清淨守心去妄想,得道才是真正的快樂!這四位國王聽了都非常歡喜,同時信仰了佛理。佛陀向這四位新學道的比丘說:當時普安王,就是我的前身;那四位國王,就是你們四位。前世我已向你們解說過了,今生你們還不了解世間苦樂之義,像這樣子生死流轉,輪迴何時休止呢?此時四位比丘再度受佛陀的教導,才慚愧悔過,霍然使妄心息滅,了悟佛旨,滅除妄念,斷盡貪欲,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416
開悟聖僧云:願王彌陀笑顏迎,笑破根塵淨空中;照顧一念不離佛,動靜皆在蓮池行。

417
五十一、忿怒品:
經文:昔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調達與阿闍世王共議毀佛,及諸弟子。王剗國人,不得奉佛。眾僧分衛,不得施與。時舍利弗、目連、迦葉、須菩提等,及波和提比丘尼等,各將弟子,去到他國。唯佛與五百羅漢,住崛山中。調達往至阿闍世所,與王議言:佛諸弟子,今已迸散,尚有五百弟子,在佛左右,願王明日,請佛入城,吾當飲五百大象令醉,佛來入城,驅使醉象,令踏殺之,盡斷其種。吾當作佛,教化世間。阿闍世王,聞之歡喜,即到佛所,稽首作禮,白佛言:明日設薄施,願屈世尊,及諸弟子,於宮內食。佛知其謀,答言:大善!明旦當往。王退而去,還語調達,佛已受請。當念前計,飲象令醉,伺候待之。明日食時,佛與五百羅漢,共入城門。五百醉象,鳴鼻而前,搪 墻壁,樹木摧折,行人驚怖,一城戰慄。五百羅漢,飛在空中,獨有阿難,在佛邊住。醉象齊頭,逕前趣佛。佛因舉手,五指應時化為五百師子王,同聲俱吼,震動天地。於是醉象,屈膝伏地,不敢舉頭,酒醉尋解,垂淚悔過。

418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王舍城郊區靈鷲山說法,當時佛陀的堂弟,惡人調達與國王阿闍世共同勾結,想毀謗佛陀和諸弟子。阿闍世王命令全國人民,不得信仰佛教,眾僧乞食,也不可供養飯食。當時舍利弗、目犍連、迦葉、須菩提等大弟子,和佛陀姨母出家的波和提比丘尼等,各人率領他們的徒眾,遠走異國,只剩下佛陀和五百位羅漢比丘住在靈鷲山。有一天惡人調達到阿闍世王的宮中與國王共議說:現在釋迦牟尼佛眾弟子已經逃散了,還有五百弟子在他身邊。請大王明天邀請佛陀入城供齋,我那時候再找五百隻大象,用酒將牠們灌醉,等佛陀入城時,驅趕醉象,去踏死佛陀那一夥人,到那時候由我作佛,來教化世人。阿闍世王聽完,感覺很對胃口,就到靈鷲山見佛陀,禮拜完畢,向佛陀說:明天我準備一點微薄的齋菜,請世尊屈駕,和諸弟子一同來皇宮中應供。佛陀已經明白他的計謀,回答說:很好!明天一早我準時到。阿闍世王回宮之後,將經過通知調達,佛陀已經投入陷阱。調達便開始行動,依預定的計策,將五百隻大象全部灌酒大醉,伺候佛陀的來到。第二天到了吃午齋的時候,佛陀與五百位羅漢,一同入城,這五百隻醉象,吼聲四起而來,一路上撞倒墻壁,折斷樹木,行人亡魂喪膽,全城陷入恐怖狀態。這五百位羅漢以神通力飛至空中,唯有佛陀的侍者阿難,陪在佛陀身邊,酒醉的群象並排直往佛陀方向衝過來,佛陀當下舉起右手,五指變化為五百隻巨獅,同聲吼叫,震天動地,因此將醉象嚇得屈膝伏地,不敢抬頭。所有的大象一時被獅子吼聲震驚,酒醉當下解除,群象不自禁流淚悔過。

419
經文:王及臣民,莫不驚肅。世尊徐前,至王殿上,與諸羅漢,食訖㳜願。王白佛言:稟性不明,信彼讒言,興造逆惡,圖為不軌,願垂大慈,恕我迷愚!於是世尊,告阿闍世,及諸大眾:世有八事,興長誹謗,皆由名譽,又貪利養,以致大罪,累劫不息。何等為八: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自古至今,𤪦不為惑。於是世尊,即說偈言:人相謗毀,自古至今,既毀多言,又毀訥忍,亦毀中和,世無不毀。欲意非聖,不能折中,一毀一譽,但為名利。明智所譽,唯稱正賢,慧人守戒,無所譏謗。如羅漢淨,莫而誣謗,諸天咨嗟,梵釋所敬。

420
白話解釋:國王和全城大臣人民,也無不驚奇肅敬。世尊緩步向前,走到國王宮殿當中,與羅漢一一入席,食後為國王祝福。國王稟陳佛陀說:我阿闍世王,稟性不明事理,妄信調達的煽動,發動大逆不道的惡事,圖謀不軌,願佛陀大慈大悲,寬赦我愚昧的大罪!因此世尊向阿闍世王及大臣人民說:世間有八件事,令人動念設計誹謗他人,都是出於自己太重名聞,又貪利養,結果招致大罪,累報不得脫身。這八件事,便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自古到今,很少有人不受它所迷惑。因此佛陀便說了下面的偈語:世人互相詆毀,自古到今已然,既毀能言之人,又毀木訥之士,更毀中和君子,世間無所不毀。有心欲謗聖賢,不能中道而行,一毀一譽之間,只為利養名聞。明智之人所譽,乃是正直賢士,大智慧人守戒,人間無所譏謗,如同羅漢無為,不存邪心謗人,天人無不讚美,釋子梵天皆敬!

421
佛陀說:無論有人非議或者是褒獎,能夠不受他人的毀譽褒貶的影響,而默默地完成自己該做的事,這才是我們所企求的理想境界。

422
經文:佛說偈已,重告王曰:昔有國王,喜食鴈肉,常遣獵師,張網捕鴈。日送一鴈,以供王食。時有鴈王,將五百鴈,飛下求食,鴈王墮網,為獵師所得,餘鴈驚飛,徘徊不去。時有一鴈,連翻追隨,不避弓矢,悲鳴吐血,晝夜不息。獵師見之,感憐其義,即放鴈王,令相隨去。群鴈得王,歡喜迴繞。爾時獵師,具以聞王。王感其義,斷不捕鴈。佛告阿闍世王:爾時鴈王者,我身是也。一鴈者,阿難是也。五百群鴈,今五百羅漢是也。食鴈國王者,今大王是也。時獵師者,今調達是也。前世已來,恒欲害我,我以大慈之力,因而得濟。不念怨惡,自致得佛。佛說是時,王及群臣,莫不開解。

423
白話解釋:佛陀說完此偈,再跟阿闍世王說:從前有個國王,特別愛吃雁肉,常派獵人去張網捕雁。每天獵人都送來一隻雁鳥,以供佐餐。當時有一隻雁王,帶著五百隻雁兒,飛下來找食物,結果雁王落網,被獵人所捕,其他的雁兒驚惶飛騰空中,但是悲鳴徘徊不去。此時有一隻雁鳥,在空中跟著獵人窮追不捨,牠不怕獵人弓箭發射,在天空悲鳴大叫吐血,晝夜不停。獵人看到此景,深感此雁義薄雲天,便放了雁王,讓牠入群而去。群雁又得到自己的領袖,在雁王前高興鳴叫飛繞。此時獵人就將他所遇到的情形報告國王,國王也被雁鳥的情義所感動,以後決心不再捕殺飛雁了。佛陀向阿闍世王說:當時的雁王,就是我的前身;來追减獵人的那隻雁鳥,便是阿難。那五百隻雁群,是今日的五百位應供羅漢。那位愛吃雁肉的國王,就是今天你大王前身;當時的獵人,就是調達。從過去很多世以來,他總是想謀害我,我以大慈大悲之力,因此解危除難,不念舊惡,才能成佛。佛陀說完大家前世的因果之後,阿闍世王及群臣,無不霍然如夢初醒,
領悟了佛道。

424
宋陸游放生詩云: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難伸;設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

425
釋願雲大師云:千百年來碗裏羹,怨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426
五十二、塵垢品:
經文:昔有一人,無有兄弟,為小兒時,父母憐愛。赤心慺慺,欲令成就。將偕師友,勸之書學。其兒憍蹇,永不用心,朝受暮棄,初不誦習。如是積年,無所知識,父母呼歸,令治家業。其兒憍憚,不念勤力,家道遂窮,眾事妨廢。其兒放縱,無所顧錄,糶賣家物,快心恣意,亂頭徒跣,衣服不淨。慳貪搪 ,不避恥辱,愚癡自用,人所惡賤,國人咸憎,謂之凶惡。出入行步,無與語者,不自知惡,反咎眾人。上怨父母,次責師友。先祖神靈,不肯祐助,使我賴帶,轗軻如此。不如事佛,可得其福。即到佛所,為佛作禮,前白佛言:佛道寬弘,無所不容,願為弟子,乞蒙聽許。佛告此人:夫欲求道,當行清淨行。汝齎俗垢,入我道中,唐自去就,何所長益?不如歸家,孝事父母,誦習師教,沒命不忘,勤修居業,富樂無憂,以禮自將,不犯非宜。沐浴衣服,慎於言行,執心守一,所作事辦,敏行精修,人所歎慕。如此之行,乃可為道耳!

427
白話解釋:從前有一個人是獨子,沒有兄弟。做小孩時,父母十分疼愛,視如命根,總希望有一天他能有所成就,因此就帶他從師入塾,讀書問學。誰知道這個孩子天性不馴,又兼愚笨,不專心讀書,早學晚忘,讀了也不溫習。像這樣幾年下來,一點經書也沒學到,父母命他回家,讓他學管理家業,可是此兒驕傲放縱已成習慣,十分荒唐,全無勤儉持家的本領,因此家道漸漸衰落,諸事荒廢,加上他本身放縱無度,只出無入,毫無顧忌,賣盡家中財物,恣意花費,整天又亂髮赤足,衣冠不整,慳貪無狀,不知羞恥,愚昧固執,人見人厭,令人憎惡,眾人都罵他十惡不赦,出入內外,也無人同他講話。他不知自己短處,反而怨恨別人,上怨父母,再恨師友,又責祖先神靈不肯保佑,才使他顛倒坎坷,狼狽如此。他想,倒不如去事奉佛陀,可以得福。因此他馬上到佛陀的精舍,行禮已畢,便上前懇求佛陀說:我今來此,明白佛道弘大寬容,無所不容,我希望成為佛子,我求佛陀接受。佛陀向他說:要想學道,首先要行為清淨,你卻是帶著一身怨恨污濁來入我佛子群中,如果我隨便答應,對你又有什麼益處?你不如快回家,好好孝順父母,溫習詩書,不犯錯誤,每天沐浴整衣,小心言行,守心安定,辦事負責,勤勉向上,別人便會讚歎,如此再來,才可以學道呀!

428
長阿含經云:如來以不放逸故,自至正覺;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所得故。

429
太虛大師云:人成即佛成,是名真實現。

430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不誦為言垢,不勤為家垢,不嚴為色垢,放逸為事垢;慳為惠施垢,不善為行垢;今世亦後世,惡法為常垢。垢中之垢,莫甚於癡,學當捨此,比丘無垢。其人聞偈,自知憍癡,即承佛教,歡喜還歸。思惟偈義,改悔自新,孝事父母,尊敬師長,誦習經道,勤修居業,奉戒自攝,非道不行。宗族稱孝,鄉黨稱悌,善名遐布,國內稱賢,三年之後,還至佛所。五體作禮,懇惻自陳:尊敬至真,得全形骸,棄惡為善,上下蒙慶,願垂大慈,接度為道。佛言:善哉!鬚髮尋落,即成沙門。內思止觀,四諦正道,精進日登,得羅漢道。

431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為他說了下面的偈語:不讀詩書為言垢,不能治家為家垢,不能治身為色垢,行為放逸為事垢;吝嗇於人布施垢,與人不善為行垢,今世因成後世果,事事荒唐是常垢。污泥中之污泥,莫過事理不明;學道要捨痴愚,沙門畢竟無垢!此兒聽完佛偈,自知驕縱無知,便誠懇接受佛陀的教導,歡歡喜喜回家。他反省佛陀偈語裏面的深義,才恍然覺悟前非,便重新做人;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學習詩書,勤儉持家,收心守戒,非禮不為,不久宗族稱孝,鄉里稱悌,善名遠揚,國人稱賢,三年以後,又到佛陀座前,五體投地,懇切悲泣說:尊敬的佛陀!我今天得全人格,棄惡為善,受到國人稱譽,都是佛陀的教導之功!我願世尊垂大慈悲,接受我入佛門學道吧!佛陀說:歡迎你!此人鬚髮自動掉落,便現出沙門相,內省止觀、四諦、八正道之理,日加精進,
便證得阿羅漢果位。

432
長阿含經云:八聖道是證四果阿羅漢之法要。

433
止:一念不生。觀:歷歷分明。

434
八正道又名八聖道,是聖者八條的道法:
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

435
五十三、奉持品:
經文:昔有長老婆羅門,名薩遮尼犍,才明多智,國中第一。有五百弟子,貢高自大,不顧天下,以鐵鍱鍱腹。人問其故,答曰:恐智溢出故也。聞佛出世,道化明達,心懷勅嫉,寤寐不安。語諸弟子:吾聞瞿曇沙門,自稱為佛,今當往問深妙之事。令其心悸,不知所陳。即與弟子,往到祇洹,列住門外,遙見世尊,威光赫奕,如日初出,五情騰踊,喜懼交錯,於是逕前,為佛作禮。佛命就座,坐訖,尼犍問佛言:何謂為道?何謂為智?何謂為長老?何謂為端正?何謂為沙門?何謂為比丘?何謂為仁明?何謂為有道?何謂為奉戒?若能解答,願為弟子。

436
白話解釋:從前有一位齒德俱尊的婆羅門長老,名叫薩遮尼犍,聰明絕世,為國中第一人,他手下有五百位弟子。此人自高自大,看不起天下人;他經常以鐵葉護住胸腹,有人問他為什麼用鐵葉包著肚子,他說:我怕我的天才細胞會流失掉!有一天,他聽說釋迦佛陀出現在世間,教化高明,心中就不免生嫉勅心,因此寢食難安,他就向他的弟子說:我聽說瞿曇沙門自稱為佛陀,今日我要去考驗他高深的問題,要使他心裏害怕,不知所云。因此他帶著弟子直達祇洹精舍,分列在精舍門外;此時他遠遠有看到佛陀威光赫赫,如初升的太陽,頓時全身緊張,喜懼交加,直趨佛前,向佛陀頂禮,佛陀命他就座,他就座之後,尼犍問佛陀說:請問世尊!甚麼叫做道?甚麼叫做智?甚麼叫做長老?甚麼叫做端正?甚麼叫做沙門?甚麼叫做比丘?甚麼叫做仁明?甚麼叫做有道?甚麼叫做奉戒?您如果能解答出來,我就願意做您的弟子了。

437
經文:於是世尊,觀其所應,以偈答言:常愍好學,正心以行,唯懷寶慧,是謂為道。所謂智者,不必辯言,無恐無懼,守善為智。所謂老者,不以年耆,形熟髮白,惷愚而已;謂懷諦法,順調慈仁,明達清淨,是為長老。所謂端正,非色如華,貪嫉虛飾,言行有違;謂能捨惡,根源已斷,慧而無恚,是謂端正。所謂沙門,不必除髮,妄語貪取,有欲如凡;謂能止惡,恢廓弘道,息心滅意,是謂沙門。

438
白話解釋:佛陀聽這位老婆羅門一番話,明白他話裏有骨頭,就用下面的偈子答覆他:平時勤勉好學問,為人正直修身心,滿懷出世最高慧,這就稱之為佛道。世間所謂明智者,不以辯才逞口舌,無恐無懼心坦蕩,擇善固執即是智。世間所謂長老者,不以年高稱為老,雖然人老頭已白,頭腦愚昧奈老何?人能滿懷抱真理,行慈為仁心調順,明智通達心如鏡,此人可稱為長老。所謂品貌端正者,並且貌美如春花,貪心嫉勅多偽詐,言行相違徒其表,如能捨棄造惡心,貪瞋痴根可斷滅,明慧之人本無恚,此人可謂真端正。所謂出家之沙門,不以除髮論其形,妄語貪婪無厭得,徒有欲念如俗夫,如能止惡行大慈,心地厚宏行佛道,息心正念滅妄想,此人可稱為沙門。

439
長老:德尊學博曰長。年富齒高曰老。

440
長老四種類:一、法臘長老。二、學德長老。三、法性長老。四、生年長老。

441
法臘長老:接受正法,出家年久。臘者歲也,出家一年為一臘。

442
經文:所謂比丘,非持乞食;邪行望彼,稱名而已。謂捨罪業,淨修梵行,慧能破惡,是為比丘。
所謂仁明,非口所言;用心不精,外順而已;謂心無為,內行清虛,此彼寂滅,是為仁明。所謂有道,非救一物;普濟天下,無害無道。奉持法者,不以多言;雖素少聞,身依法行;守道不忘,是為奉法。薩遮尼犍及五百弟子,聞佛此偈,歡喜開解,棄捐貢高,皆作沙門。尼乾一人,發菩薩心,五百弟子,皆得阿羅漢道。

443
白話解釋:所謂行道之比丘,不以乞食論其人,邪行惡意學他人,豈止名聞利養已,如能捨棄眾罪業,努力勤修清淨行,有慧能破諸闇行,此人可稱真比丘。所謂仁慈與明斷,不是空口妄吹噓,用心不誠非仁者,虛有其表而已矣,如能心地淨無作,內思出離意清虛,此人行其寂滅道,可稱彼為仁明者。所謂高蹈有道者,非救一物即行道,普濟天下諸眾生,怨親平等稱有道。奉持齋戒佛法者,不以咄咄多辯佞,彼人平素雖少學,身能依行而修道,守道不渝行終身,是謂奉持甘露法。薩遮尼犍和他的五百弟子,聽佛陀說偈之後,歡喜心開意解,而觸悟了佛道,便不再傲慢自大,皆成為沙門。唯獨尼乾一人,發菩薩心,行菩薩道;其餘五百弟子,皆得阿羅漢果位!

444
華嚴經云:捨棄菩提心,不能利益一切眾生,不能成就諸佛功德。菩提心出生一切菩薩行,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

445
五十四、道行品:經文:昔有婆羅門,年少出家學道,至年六十,不能得道。婆羅門法,六十不得道,然後歸家,娶婦為居。生得一男,端正可愛,至年七歲,書學聰了,才辯出口,有踰人之操。卒得重病,一宿命終。梵志憐惜,不能自勝,伏其屍上,氣絕復蘇。親族諫喻,強奪殯殮,埋著城外。梵志自念:我今啼哭,計無所益,不如往至,閻羅王所,乞索兒命。於是梵志,沐浴齋戒,齎持華香,發舍而去。所在問人,閻羅王所治處,為在何許?展轉前行,行數千里,至深山中,見諸得道梵志,復問如前。諸梵志問曰:卿問閻羅王所治處,欲求何等?答言:我有一子,辯慧過人,近日卒亡,悲窮懊惱,不能自解。欲至閻羅王所,乞索兒命,還將歸家,養以備老。諸梵志等,愍其愚癡,即告之曰:閻羅王所治處,非是生人可得到也。當視卿方宜,從此西行,四百餘里,有大川,其中有城,此是諸天神案行世間停宿之城,閻羅王常以月八日案行,必過此城,卿持齋戒,往必見之。

446
白話解釋:從前有一位婆羅門教徒,年輕時出家修道,年已到六十,還沒有悟道;按照婆羅門教的規定;六十歲沒有得道,就要還俗回家,娶妻成家。此婆羅門亦不例外,他只好回家娶妻,不久生了一位男孩,俊秀可愛,到七歲時,讀書極為聰慧,能言善道,有與眾不同的表現。但是,有一天忽得重病,隔了一晚便命終。這位老婆羅門愛子之死,使他痛不欲生,便伏在兒子身上,悲傷氣絕,又蘇醒過來。親友不斷安慰他,又硬將他兒子遺體移送去埋葬,埋在城外墓地。老婆羅門自己思惟:我今天哭也無用,不如到閻羅王那裏,討回小兒的命。因此他便沐浴齋戒,帶著香花供物等等,離家而去。一路行走,一面向人探聽閻羅王的管區在何處,像這樣千山萬水,走了幾千里,到一座深山之中,看到一些得道的梵志(婆羅門教的出家人),又問他們閻羅王住在那裏?梵志問他:你問閻羅王管轄區,你到那地方幹甚麼?老婆羅門答說:我有一個兒子,聰明過人,不久前不幸死了,使我傷心萬分,無法釋懷,所以要找閻羅王討回我兒子的性命,帶他回家,養大好防老。梵志一聽,大家都可憐這個老人的痴心妄想,便向他說:閻羅王管轄區,不是我們活人所能到的。但是,這可以看你的宿世因緣運氣,從此地向西走,大約四百多里處,有一片大水,水中有一座城,這裏是天神巡察世間善惡停宿的地方,閻羅王常在每月初八這天,巡查世間,必經此城。你如果嚴持齋戒,一定能見到閻羅王。

447
經文:梵志歡喜,奉教而去。到其川中,見好城廓,宮殿屋宇,如忉利天。梵志詣門燒香,翹腳㳜願,求見閻羅王。王敕門人問之。梵志啟言:晚生一男,欲以備老,養育七歲,近日命終。唯願大王,垂恩布施,還我兒命。閻羅王言:大善!卿兒今在東園中戲,自往將去。梵志即往,見兒與諸小兒共戲。即前抱之,向之啼泣曰:我晝夜念汝,食寐不甘。汝寧念父母,辛苦以不?小兒驚喚,逆呵之曰:癡騃老翁,不達道理,寄住須臾,名之為子。勿妄多言,不如早去,今我此間,自有父母。邂逅之間,唐自抱乎?梵志悵然,悲泣而去,即自念言:我聞瞿曇沙門,知人魂神變化之道,當往問之。於是梵志,即還求至佛所,時佛在舍衛祇洹,為大眾說法。梵志見佛,稽首作禮,具以本末,向佛陳之:實是我兒,不肯見認,反謂我為癡騃老翁,寄住須臾,認我為子,永無父子之,何緣乃爾?

448
白話解釋:這位老婆羅門受到指示之後,很歡喜就去了。他走了很多天路程,有一天來到這一條的河川中,看到水中有一座城,非常莊嚴,城裏的宮殿房屋,富麗堂皇,如同忉利天宮一般。老人走到城門門口,便跪伏地上燒香祈禱、祝願,念念有詞,懇求閻羅王接見他。閻羅王以神通力看到這位老人來了,便派守門人將他帶到宮殿,問他所求何事?老人啟稟說:我年老時才生一男孩,是要防老的,養到七歲,突然死亡,只希望大王慈悲幫助我,還回我兒子的性命。閻羅王說:好啊!你的兒子正在東城花園裏玩,你自己去將他帶走吧!老人便去城東花園,進了花園,看到他的兒子和很多小孩一同遊戲,老人就上前抱他,又向他哭說:兒啊!我白天夜晚都思念你,想得寢食無味,你是不是也很想念父母呢?小孩看他老爸來了,感覺很奇怪就大叫起來,大聲喝斥他的爸爸說:你位傻老頭子,為何這樣不講道理?我只不過寄住在你家幾天,掛名是你的兒子而已,不要多說了,希望你早回去吧!我在這裏還有父母,你今天在這裏遇到我,怎麼可以亂抱我呀!老人一聽,非常失望而悲泣離開,一面走一面想:曾經有聽說瞿曇比丘,能知人的神魂投胎變化的神通,我馬上去問他看看。這位老人便輾轉來到佛陀住的舍衛國,當時佛陀正在祇洹精舍為大眾說法。老婆羅門見了佛陀,先叩首行禮,就將一切的經過向佛陀報告:我的兒子不肯認我,反罵我是老過了頭:我只不過寄住你的家幾天而已,就將我當做你的兒子。竟然斷絕了父子之情,佛陀啊!這是什麼因緣,弄得我這樣尷尬呢?

449
無常經云:無上諸世尊,獨覺聲聞乘,尚捨無常身,何況諸凡夫。

450
經文:佛告梵志:汝實愚癡,人死神去,便更受形,父母妻子,因緣會居,譬如寄客,起則離散,愚迷縛著,計為己有。憂悲苦惱,不識根本,沉溺生死,未央休息;唯有慧者,不貪恩愛,覺苦捨集,勤修經戒,滅除識想,生死得盡。於是世尊,即說偈言:人榮妻子,不觀病法;死命卒至,如水湍驟;父子不救,餘親何望;命盡怙親,如盲守錠;慧解是意,可修經戒;仂行度世,一切除苦;遠離諸淵,如風卻雲;已滅思想,是為知見;智為世長,惔樂無為;如受正教,生死得盡。梵志聞偈,珯然意解,知命無常,妻子如客,稽首委質,願為沙門。佛言:善哉!鬚髮自落,法衣在身,即成比丘。思惟偈義,滅愛斷想,即於座上,得阿羅漢道。

451
白話解釋:佛陀向老婆羅門說:你果然很傻!人死了神識也走了,便去投胎。父母妻子,是因緣會遇而已。就比如寄居旅館,早晨跟老闆結賬起身,因緣就離散了。那些被世情迷惘束縛的人,總是認為什麼都是自己的,所以每當失去所愛時,便憂悲苦惱,他們不明白眾生輪迴因果之道,所以沉溺在生死苦海,永不休息。只有大智慧者,才不貪著恩愛,覺悟世間苦難的真相,能斷除習氣,勤修佛道,嚴持淨戒,滅除妄想,生死才能滅盡。因此世尊便說了下面的偈語:俗人娶妻養兒,不知病如幽鬼,猝然抓走人命,如同山洪爆發。父子不能相救,他人又何指望,命終如想依親,如同盲守燈。如能明解此意,即當修習經戒,勤行濟度世人,可除諸世間苦。遠離煩惱深淵,如風捲去烏雲,已滅妄想識念,才是正知正見。智為世間所長,澹泊之樂清淨,如能受持正道,生死便可滅盡。老婆羅門聽佛陀說偈之後,才霍然了解人間一切皆幻,深知生命無常,妻子如寄居之理,便向佛陀頂禮奉獻身心,願永作佛道沙門。佛說:歡迎你!老人的鬚髮自落,法衣自然披身,即刻現出比丘相。他當下思惟偈語的真義,便斷了愛念,除盡妄想,在座位上,當下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452
開悟聖僧云:勸二人念佛比自己念佛功德大,勸百人念佛就是菩薩,勸萬人念佛就是阿彌陀佛之化身。

453
五十五、廣衍品: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說法教化,天龍、鬼神、帝王、人民,三時往聽。彼時國王,名波斯匿,為人憍慢,放恣情欲,目惑於色,耳亂於聲,鼻著馨香,口恣五味,身受細滑,食飲極美,初無厭足。食遂進多,恒苦饑虛,廚膳不廢,以食為常。身體肥盛,乘輿不勝,臥起呼吸,但苦短氣;氣閉息絕,經時驚覺。坐臥呻吟,恒苦身重,不能轉側,以身為患。便敕嚴駕,往到佛所,侍者扶持問訊,卻坐叉手,白佛言:世尊!違遠侍覲,諮受無階,不知何罪,身為自肥?不能自覺,何故使爾?每自患之,是以違替,不數禮覲。佛告大王:人有五事,令人常肥。一者數食;二者喜眠;三者憍樂;四者無愁;五者無事。是為五事,喜令人肥。若欲不肥,減食麤燥,然後乃瘦。於是世尊,即說偈言:人當有念意,每食知自少;從是痛用薄,節消而保壽。

454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說法教化天、龍、鬼、神、帝王、人民,晝夜三時都來聽佛陀說法。當時的國王是波斯匿,為人十分驕傲怠慢,放縱情欲,終日沉溺在醇酒美人,歌舞美味之間,食物精緻而鮮美,起初壯年時還不滿足,珍饈百味,吃的更多,還是時常感覺肚中饑餓,廚房裏從早到晚繁忙不停,時時供食,因此,波斯匿王便漸漸肥胖起來,坐的車子也快撐不住了,睡醒起身呼吸也困難了,有時還會突然氣閉脈停,這個時候,他才自覺自己的身體出問題了。他此時時常坐臥喘著粗氣,苦於身體肥胖超重,連翻一個身也要人幫忙了,他感覺自己太胖,便吩咐準備車駕,到佛陀的精舍。侍者扶著他向佛陀合掌問訊,然後退坐一邊,合掌問佛陀說:世尊!很久沒有來侍候您了,因此也無由請教一切,不知造了什麼罪業,身體弄得這樣胖?我不了解,是什麼緣故,使我的體重這樣急劇增加?因為我以此為苦,所以才無法時常來禮佛請法。佛陀向波斯匿王說:人在五種情況下,會使得身體肥胖。第一是每天吃的頓數多;第二是喜歡多睡;第三是縱情歡樂;第四是無憂無慮;第五是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在這五種習慣下,就特別會使人胖得快了。如果想要不胖,就要減食,而且要吃粗茶淡飯,然後才會瘦下來。因此世尊就說了下面的偈語:人每當生活飽暖無虞之後,就要將食量控制減少,從此更要痛改用粗食,節食才能保壽。

455
佛陀言:寧靜來自於內心,莫向外求;刺激不是享受,知足不是滿足。

456
佛陀言:假藉物質現象來滿足自己內心的缺陷與空虛,這個東西失去的時候,自己又回歸到原來的缺陷與空虛。

457
經文:王聞此偈,歡喜無量,即呼廚士,而告之曰:受誦此偈,若下食時,先為我說,然後下食。王辭還宮,廚士下食,輒便說偈。王聞偈喜,日減一匙,食轉減少,遂以身輕,即瘦如前。自見如此,歡欣念佛,即起步行,往到佛所,為佛作禮。佛命令坐,而問王曰:車馬人從,為所在也?何緣步行?王喜白佛:前得佛教,奉行如法,今者身輕,世尊之力。是以步來,知為何如?佛告大王:世人如此,不知無常,長身情欲,不念為福,人死神去,留身墳塚。智者養神,愚者養身,若能解此,奉修聖教。於是世尊,重說偈言:人之無聞,老如特牛;但長肌肥,無有智慧;生死無聊,往來艱難;意倚貪身,更苦無端;慧人見苦,是以倈身;滅意斷欲,愛盡無生。王重聞偈,欣然意解,即發無上正真道意。聽者無數,皆得法眼。

458
白話解釋:國王聽了這首偈,十分高興,便吩咐隨行的御廚說:我聽了佛陀的偈頌教導之後,從今天起,每次送飯時,先要替我誦一遍偈文,才准上飯進食。然後,波斯匿王辭別佛陀回宮,當御廚送飯時,就叫他先誦佛陀的偈語。國王聽了這首偈語,便記起自己身體太胖,每天減一匙飯量,因此他的飯量便漸漸減少,體重也慢慢減輕了,不久便恢復從前的體形。他在鏡中看到自己已經變得瀟灑而健壯,心裏高興之餘,就時常念起佛陀,便起身步行,走到佛陀的精舍來,向佛陀頂禮。佛陀吩咐他坐下,問他說:你的車馬侍從到那去啦?為何步行來呢?國王興奮說:不久以前,受到佛陀的教導,回宮之後,就依法奉行,現在體重已減輕,都是您的大力教導啊!因此我徒步走來,這樣子不是很好嗎?佛陀向波斯匿王說:世人都是像你從前那樣美酒佳餚,認為只有這樣才會長命,都不知生命是無常的,此身長期陷於情欲,不知造福田;人死了,靈魂也去了,只有埋骨青塚了。真正有智慧的人,修持心性;愚昧之人,才一味吃得腦滿腸肥,圖得富泰團團,餵一付身體。如果能了解生命無常之義,就應該奉持聖教來修道了。因此,佛陀再度說了下面的偈語:因人多無知,猶如老公牛,只長一身肉,心卻無智慧。生死無主張,輪迴太艱難,恣意重色身,苦病更無端。智者見生苦,所以捨享受,斷欲滅妄想,愛盡入無生。國王聽了這首偈子,欣然開悟,當下發無上正真道心;傍聽無數人等,亦皆得了法眼。

459
佛陀言:沒有月亮的晚上,不能看清自己的路線;沒有智慧的人生,不能走完圓滿人生的旅途。

460
佛陀言:人生的價值不在於自己佔有多少,而在奉獻之多少!

461
五十六、地獄品之一:
經文:昔舍衛國有婆羅門師,名富蘭迦葉,與五百弟子相隨,國王人民,先共奉事。佛初得道,與諸弟子,從羅閱祇,至舍衛國,身相顯赫,道教弘美。國王中宮,率土人民,莫不奉敬。於是富蘭迦葉,起嫉勅意,欲毀世尊,獨望敬事。即將弟子,見波斯匿王,而自陳曰:吾等長老先學,國之舊師,沙門瞿曇,後出求道,實無神聖,自稱為佛。而王捨我,欲專奉之,今欲與佛,捔試道德,知誰為勝?勝者,王便終身奉之。王言大善!王即嚴駕,往到佛所,禮畢白言:富蘭迦葉,欲與世尊,捔盡道力,現神變化,不審世尊,為可爾不?佛言:大佳!結期七日,當捔變化。王於城東,平廣好地,立二高座,高四十丈,七寶莊校,施設幢幡,整頓座席。二座中間,相去二里,二部弟子,各坐其下。國王群臣,大眾雲集,欲觀二人,捔其神化。於時迦葉,與諸弟子,先到座所,登梯而上。

462
白話解釋:從前,舍衛國有一位婆羅門的教長,名叫富蘭迦葉,有五百位弟子隨伴他在一起。當時國王及全國人民起先都很信仰他。此時,佛陀剛從雪山得道,與弟子從王舍城來到舍衛國,佛陀儀表莊嚴,說法的內容也深廣玄妙。國王的宮中以及全國人民,無不恭敬景慕。因此,富蘭迦葉起了嫉勅之心,想譭謗世尊,獨得國王的敬奉。他便率領弟子,去見國王波斯匿,向王自陳說:我們婆羅門教的長老,原先是從本國老法師學道,而後有成;沙門瞿曇,是後來才出家修道,實無神聖可言,卻是自稱為佛,大王此時卻偏偏捨去我國固有的宗教信仰,而專奉佛教。現在,我希望與佛來較量一下道行,看是誰勝,比勝的人,那麼大王終身就信仰勝利的宗教。波斯匿王說:這很好!因此便擺駕出宮,直到佛陀的精舍,頂禮之後,向佛陀說:富蘭迦葉要和世尊較量道行,比賽神通變化,不知世尊可否答應?佛陀說:很好,那麼以七天為期限,和他比賽神通變化吧!因此國王回城,便下旨到舍衛城東,選一塊廣闊平地,建兩座高臺,高四十丈,臺面佈置莊嚴堂皇,週邊以幢旛花縵七寶來粧飾,台上放置很多座位,陳列有序。在二臺之間,距離二里,雙方弟子各坐己方的臺下,國王群臣和參觀的人都雲集在此,想觀看二者較量神力。富蘭迦葉首先率領弟子走到臺前,
魚貫登梯上臺入座。

463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464
經文:有鬼神王,名曰般師,見迦葉等,虛妄嫉勅,即起大風,吹其高座。坐具顛倒,幢幡飛揚,雨沙礫石,眼不得視。世尊高座,淡然不動,佛與大眾,庠序而來。方向高座,忽然已上。眾僧一切,寂然次坐。王及群臣,加敬稽首,白佛言:願垂神化,厭伏邪見;并令國人,明信正真。於是世尊,即於座上,珯然不現。即昇虛空,奮大光明。東沒西現,四方亦爾,身出水火,上下交易。坐臥空中,十二變化,沒身不現,還在座上。天龍鬼神,華香供養。讚善之聲,震動天地。富蘭迦葉,自知無道,低頭慚愧,不敢舉目。於是金剛力士,舉金剛杵,杵頭火出,以擬迦葉:何以不現,卿變化乎?迦葉惶怖,投座而走。五百弟子,奔波迸散;世尊威顏,容無欣慼。還到祇樹給孤獨園,國王群臣,歡喜辭退。於是富蘭迦葉,與諸弟子,受辱而去。去至道中,逢一老優婆夷,字摩尼,逆罵之曰:卿等群愚,不自忖度,而欲與佛,比捔道德。狂愚欺誑,不知羞恥,亦可不須,持此面目,行於世間也。富蘭迦葉,與諸弟子,至江水邊,誑諸弟子:我今投水,必生梵天,若我不還,則知彼樂。諸弟子待之不還,自共議言:師必上天,我何宜住?一一投水,冀當隨師,不知罪牽,皆墮地獄。

465
白話解釋:想不到此時有一個鬼王,名叫般師,見到富蘭迦葉及眾弟子虛偽嫉勅,起了反感,當下便掀起一陣大風,吹上他們的高座,吹得台上座椅七顛八倒,幢旛零亂飄擺,滿天沙石,兩眼都睜不開。佛陀這邊的高座卻紋風未動,佛陀與弟子人等,列隊而來,走向高臺,飄然而上,僧眾人等,無聲依次入座,莊嚴靜穆,國王和群臣更加敬佩。國王便上前見佛陀說:現在請佛陀您施展神通,壓伏邪道吧!以便使我國人,明白什麼是正道。因此世尊便在座上霍然隱身,上升虛空,展現無邊金色光芒,佛陀在光環裏東隱西現,東西南北,各方忽隱忽現,佛身溢出水火,上下交替,佛身在空中忽坐忽臥,作十二度變化,才隱身回到座上。天龍鬼神等眾,一時遍以花香供養佛前,讚歎驚奇之聲,震動天地。此時富蘭迦葉自知道力敵不過佛陀,慚愧低頭,不敢抬眼面對大眾。天神金剛力士見狀,便舉起金剛杵,杵頭出火,對準了富蘭迦葉,問他:你為什麼不出來施展神通變化啊?迦葉看見是天神金剛大力士,嚇得拋開座位,落荒而逃。他的五百徒眾,跟在後面四散奔逃,亂成一團。佛陀莊嚴的面容上,並無欣悲表情。大會就如此結束,佛陀與眾人回到祇樹給孤獨園精舍,國王和群臣這時才歡喜心告辭。此時富蘭迦葉帶著他的弟子心生慚愧而去,回到他們的住處中途,遇到一位老優婆夷(女居士),名叫摩尼,迎面而來責罵他道:你們這麼愚痴,也不忖度思考一下,要和佛陀較量神力,這真是雞蛋碰石頭,不知羞恥;你們也不必再掛這張人皮在世間上亂闖了!富蘭迦葉與弟子也無心還罵,一行人向前直走到了一條大江邊,迦葉騙他的徒眾說:我現在投水自殺,一定可以上升大梵天做天人,如果我不回來,就證明我在天上享樂了。話一說完,當下迦葉跳下水裏去了。那些徒兒在岸上等了很久,不見師父浮上水面,大家商量說:師父一定升天去了,我們還有什麼地方可去呢?這些徒弟商量好,一個一個都跳入江裏去了,希望也跟著師父上升天上;豈不知他們死後因為今生罪業,隨業墮落地獄受無量苦去了。

466
經文:後日國王,聞其如此,甚驚怪之,往到佛所。白佛言:富蘭迦葉,師徒迷愚,何緣乃爾?佛告王曰:富蘭迦葉師徒,重罪有二:一者三侫熾盛,自稱得道;二者謗毀如來,欲望敬事。以此二罪,應墮地獄,殃咎催逼,使其投河。身死神去,受苦無量。是以智者,守攝其心,內不興惡,外罪不至,譬如邊城,與寇連接,守備牢固,無所畏懼。內人安隱,外寇不入,智者自護,亦復如是。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妄證求賂,行己不正;怨譖良人,以枉治世;罪牽斯人,自投於坑;如備邊城,中外牢固;自守其心,非法不生;行缺致憂,令墮地獄。

467
白話解釋:後來國王聽到迦葉和徒眾投水的消息,非常驚怪,便到佛陀精舍來,問佛陀說:富蘭迦葉師徒為什麼這樣迷茫無知呢?佛陀向波斯匿王說:他們師徒有兩項重罪,所以落得溺水而死。第一是貪、瞋、痴三侫熾盛,自稱已得道;第二是譭謗如來,希望取得大眾的信仰。因為這兩樣罪,所以應墮地獄。由他們所造的罪咎心理壓力,逼使他們投河。他們死了,靈魂便到地獄受無窮的苦了。因此,明智之人,要正心誠意,內不起惡念,外面的罪報也不會來。猶如國家的邊境,與敵國相接,防守要嚴密,便無所畏懼;因此,國中人民安全,外寇也不會入侵了。智者對自己的修身,也應該這樣才是啊!因此佛陀就說了下面的偈語:假稱得道求供養,自己心行已不正;到處毀謗陷他人,是以邪道矇世人;只因罪業絆愚人,自設陷阱投火坑;如同邊城嚴防守,國內國外皆安然;正心守意無妄念,一切邪法皆不生;心行不正招憂患,此是下生地獄根。

468
開悟聖僧云:須知口禍債難償,一語能招萬世殃。

469
經文:佛說偈已,重告王曰:乃往昔時,有二獼猴王,各主五百獼猴。一王起嫉勅意,欲殺一王,規圖獨治,便往共劔,數數不如,羞慚退去。到大海邊,海曲之中,有水聚沫,風吹積聚,高數百丈,獼猴王愚癡,謂是雪山。語群輩言:久聞海中有雪山,其中快樂,甘𨦪恣口,今日乃見。吾當先往行視,若審樂者,不能復還;若不樂者,當來語汝。於是上樹,盡力跳騰,投聚沫中,溺沒海底,餘者怪之不出,謂必大樂。一一投中,斷群溺死。佛告王曰:爾時嫉勅獼猴王者,今富蘭迦葉是也;群輩者,今富蘭迦葉弟子五百人是也。彼一獼猴王者,我身是也。富蘭迦葉,前世坐懷嫉勅,為罪所牽,自投聚沫,絕群斷種,今復誹謗,盡投江河,罪對使然,累劫無限。王聞信解,作禮而去。

470
白話解釋:佛陀說了此偈之後,再向波斯匿王說:在很久以前,有兩隻猴王,各領五百隻猴兒。其中一隻猴王起了嫉勅心,想殺害另一隻猴王;企圖獨霸猴族,便找另外一隻猴王挑戰。但是牠幾次都沒有打贏,便羞愧帶著子孫遠走,到了一片海邊,在一個海灣當中,看到水上聚了很多海水泡沫,被大風吹起,越聚越高,最後高到幾百丈。這隻猴王腦筋很笨,以為是雪山,就向牠的猴群說:很久以前,我聽說海裏有一座雪山,雪山裏有鮮美的果實可吃,那裏太快樂了。今天才見到雪山是這個樣子,想要到雪山的孩兒們,你們跟我來,我教你們怎麼樣上雪山。因此一面說,猴王便跳上一棵樹,在樹上用力跳躍,就跳到海上一大堆聚起的泡沫中去了,終於沉死在海底。其餘的猴兒等了很久,看猴王一直不出來,心裏想,猴王一定非常快樂不想回來了,便跟著一個一個都跳到聚起的海水泡沫上,成群的猴子就這樣全部淹死了。佛陀向國王說:那時嫉勅同類的那隻猴王,就是今天的富蘭迦葉;那群猴子就是富蘭迦葉的五百位徒眾;另外一隻猴王,是我的前身。富蘭迦葉前世心懷嫉勅,受到罪業牽引,自投大海的泡沫中,結果斷絕了猴群的生命,他今天又無端譭謗他人,前業再現,導致他的徒眾五百人又跟他投江死了。罪業使他們落於自造的陷阱,要延續很多劫也逃不掉啊!國王聽了這番話,才體悟佛道,頂禮而去。

471
佛言:當嫉勅心未傷對方以前,自己的心已先動怒污染了。

472
佛遺教經云:瞋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瞋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

473
五十七、地獄品之二:
經文:昔有七比丘,入山學道,十二年中,不能得道。自共議言,學道甚難:毀形執節,不避寒苦,終身乞食,受辱難堪。道卒叵得,罪難可除,唐自勞勤,殞命山中。不如歸家,修立門戶,
娶妻養子,廣為利業,快心樂意,安知後事。於是七人,即起出山。佛遙知之,應當得度,不忍小苦,終墮地獄,甚可憐傷。佛即化作沙門,往到谷口,逢七比丘。化人問曰:久承學道,何以來?
七人答言:學道勤苦,罪根難拔。分衛乞食,受辱難堪。又此山中,無供養者,璅璅積年,恒守儉約,唐自困苦,道不可得。且欲還家,廣求利業,大作資財,後老求道。化沙門言:且止且止,聽我所言。人命無常,旦不保夕,學道雖難,前苦後樂。居家艱難,億劫無息,妻息會止,願同安利,欲望永樂,不遭患難。是猶治病,服侫有增無損也。三界有形,皆有憂惱,唯有信戒,無放逸意。精進得道,眾苦永畢。

474
白話解釋:從前有七個比丘,入山學道,一直修了十二年,還沒有得道,就彼此檢討,獲得如下的結論:學道很難,堅苦卓絕,不避寒暑,又終身乞食,受人輕辱,難以忍受,悟道甚難,罪也難得除盡,這樣子實在荒廢歲月,勞苦筋骨,深怕死在山裏,倒不如回家安門立戶,娶妻養兒算了。這樣子去發展事業,才稱心如意。我們何必苦苦去追究生後之事呢?因此這七個人,便打點一下,動身下山。佛陀在遠處已明白他們是應該得度了,但他們不能忍耐小苦,最後終於會墮入地獄,是非常可憐的。佛陀便化作一位出家沙門,走到山路的山谷口,剛好遇到這七位比丘。佛化的沙門便問他們:久仰你們是學道的,為甚麼要下山呢?七個人齊聲答說:學道太苦了,罪根又很難拔除清淨,每天要挨門乞食,受盡別人冷嘲熱諷,在這座山裏,又沒人供養我們的道糧,窩窩囊囊這麼多,省吃節用,空受困苦,道還是得不到,所以才決定回家,發展事業,賺一批錢財,等到年老再來求道,佛陀所化沙門說:且慢!且慢!你們聽我說:人命無常,朝不保夕,學道雖然很難,但是先苦後樂。要知道居家如同火宅,比出家困難萬倍。像這樣投身世俗,是千萬劫都無法休止的。在世俗雖然妻兒團聚,同安共利,企圖永樂,無慮災難;但是這種快樂,如同治病,服用侫藥,對人是有害無益的。三界眾生,人人都有苦惱,只有信道持戒,無放逸之心,再努力精進獲得道果,才能永斷眾苦。

475
開悟聖僧云:僧寶之名豈易稱,開遮持犯須究明;嚴淨毘尼宏三界,方為人間福田僧。

476
經文:於是化沙門。現佛身相。光像巍巍,即說偈言:學難捨罪難,居在家亦難;會止同利難,艱難無過有。比丘乞求難,何可不自勉;精進得自然,終無欲於人。有信則戒成,從戒多致寶;亦從得諧偶,在所見供養。一坐一處臥,一行不放恣;守一以正心,心樂居樹間。於是七比丘,見佛身相,又聞此偈,慚怖戰慄,五體投地,稽首佛足,攝心悔過,作禮而去。還入山中,殞命精進,思惟偈義,守一正心,閑居寂滅,得羅漢道。

477
白話解釋:因此幻化沙門,現出佛陀身相,光明美好,便說了下面的偈語:學道困難捨罪難,在家火宅亦苦難;團聚同謀財利難,艱難無過有吾身。比丘乞食遭人侮,為何不思堅道心?如能精進心如鐵,最後終無求於人。信仰如石戒可成,淨戒能得出世寶,亦可獲得道侶敬,天人凡夫皆供養。行住坐臥止息處,守心如定不放逸,專心一志求寂滅,心靜亦可居樹間。此時七位比丘,忽見化人現佛身相,又聽了這首偈語,頓時慚愧顫慄萬分,向佛陀五體投地,一心懺悔自己的過失,然後合掌作禮,再回到山中,拼命修道,深思佛陀的偈語深意,守心一處,終日念念寂滅,便得了阿羅漢果位。

478
梵網經云:佛滅度後,於像法中,應當尊敬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者,即是此戒。持此戒者,如闇遇明,如貧得寶,如病得瘥,如囚繫出獄,如遠行得歸,當知此戒,即是眾等大師,若佛住世無異此也。

479
波羅提木叉:譯為別解脫戒,是戒律的別名,因受戒能使身口意惡業,別別解脫,故名別解脫戒。

480
五十八、象品之一:
經文:昔者羅雲未得道時,心性麤獷,言少誠信。佛敕羅雲:汝到賢提精舍中住,守口攝意,勤修經戒!羅雲奉教,作禮而去。住九十日,慚愧自悔,晝夜不息。佛往見之,羅雲歡喜,趣前禮佛,安施繩床,攝受震越。佛踞繩床,告羅雲曰:澡盤取水,為吾洗足。羅雲受教,為佛洗足。洗足已訖,佛語羅雲:汝見澡盤中洗足水不?羅雲白佛:唯然,見之。佛語羅雲:此水可用食飲盥漱以不?羅雲白言:不可復用。所以者何?此水本實清淨,今以洗足,受於塵垢,是以之故,不可復用。佛語羅雲:汝亦如是,雖為吾子,國王之孫,捨世榮祿,得為沙門,不念精進,攝身守口,三侫垢穢,充滿胸懷,亦如此水,不可復用!佛語羅雲:棄澡盤中水!羅雲即棄。佛語羅雲:澡盤雖空,可用盛飲食不耶?白佛言:不可用。所以然者,用有澡盤之名,曾受不淨故。佛語羅雲:汝亦如是,雖為沙門,口無誠信,心性剛強,不念精進,曾受惡名,亦如澡盤,不中盛食。

481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之子,羅雲未得道時,性情粗獷,語言無信。有一天,佛陀向羅雲說:你到賢提精舍去安居修行吧!在那裏要謹慎言行,收攝妄念,努力讀經持戒!羅雲便奉命頂禮之後,馬上前往到了賢提精舍。他在那裏住了九十天,慚愧懺悔自己的過失,晝夜不停精進。佛陀有一天去看他,羅雲十分高興,上前禮佛,然後為佛陀準備一張繩子編結簡陋的繩床,並安排了棉被等等。佛坐在繩床上,向羅雲說:你去找一個澡盆,盛些水來替我洗足!羅雲就遵照吩咐為佛陀洗了足。洗足之後,佛陀對羅雲說:你有看到澡盆裏的洗足水嗎?羅雲答說:是啊!看到了。佛陀向羅雲說:這盆水可以飲用或者洗臉、漱口嗎?羅雲答說:不可以。為什麼呢?這盆水本來是清淨的,因為您洗過足了,有了污垢,因此之故,不能再用了。佛陀說:羅雲,你也像那盆水一樣。雖然是我的兒子,國王的孫子,捨棄了榮華祿位,成為出家人,卻不思惟精進修道,謹慎言行,滿肚子充滿了貪瞋癡侫素,也如同這盆水一般,不能再用了!佛陀又說:將這盆水倒掉了吧!因此羅雲便將澡盆的水,倒在外面。佛陀又向羅雲說:澡盆雖然空了,可不可以再盛飲食呢?羅雲說:不能盛了。為甚麼呢?因為它是洗足盆,又洗過腳,不乾淨了。佛陀向羅雲說:你也是一樣,雖然做了沙門,嘴巴不守信用,心性剛愎,不知精進向道。因為你先前行為不檢,有了惡名,也如澡盆一樣,不能盛飯了。

482
經文:佛以足指,撥卻澡盤,澡盤應時,輪轉而走。自跳自墮,數返乃止。佛語羅雲:汝寧惜澡盤恐破不?羅雲白佛:洗足之器,賤價之物,意中雖惜,不大慇懃。佛語羅雲:汝亦如是,雖為沙門,不攝身口,麤言惡說,多所中傷。眾所不愛,智者不惜。身死神去,輪轉三塗,自生自死,苦惱無量,諸佛賢聖,所不愛惜。亦如汝言,不惜澡盤。羅雲聞之,慚愧怖悸。佛告羅雲:聽我說喻:昔有國王,有一大象,猛黠能戰,計其力勢,勝五百小象,其王興軍,欲伐逆國。被象鐵鎧,象士御之。以雙矛戟,繫象兩牙;復以二劍,繫著兩耳;以曲刃刀,繫象四腳;復以鐵撾,繫著象尾;被象九兵,皆使嚴利。象雖藏鼻,護不用劔,象士歡喜,知象護身命。所以者何?象鼻軟脆,中箭即死,是以不出鼻劔耳。象劔殊久,出鼻求劍,象士不與。念此猛象,不惜身命,出鼻求劍,欲著鼻頭。王及群臣,惜此大象,不復使劔。

483
白話解釋:佛陀說完,佛陀用足指將澡盆撥開,澡盆應聲在地上一直翻滾,一面滾一面轉,翻滾數圈才停住。佛陀又向羅雲說:你是可惜澡盆怕被我踢破嗎?羅雲說:一個洗腳盆,是真便宜的東西,心裏雖有一點可惜,但是不太認真。佛陀說:你也是如此;雖然身為沙門,不知嚴束身心,平時惡言粗語,喜說閒話,大家都討厭你,有道德的前輩也不愛惜你,等到身死魂散,輪轉畜生餓鬼獄,自生自滅,就苦惱無邊了;諸佛菩薩,對這種人也不會過分關心了。這就如你所說:那個便宜的澡盆,破了也不值得珍惜了。羅雲聽後,心中十分慚愧、恐惶。佛陀對羅雲說:你聽我說一個比喻:從前有一位國王,養一隻大象,凶猛狡黠能劔,估計牠的力道,足足可打勝五百頭小象。有一次,這位國王要出師征討背叛他的小國,這頭大象也披上了鐵甲,由馴象軍士帶著,以兩隻矛,綁在牠兩根大牙上,又用兩把劍,縛在牠的耳朵上,再以曲刃刀,扣在牠的四隻腳上。牠的尾巴上,縛一支鐵撾,這隻大象全身綁著九件刀刃,都非常鋒利。大象只是將鼻子縮起來,免得使它拼戰時受傷。馴象的軍士看到這種情形很高興,他知道大象會保護生命脆弱之處。為什麼呢?因為象鼻子軟弱,一旦中箭,象就完了,所以大象作戰的時候,鼻子是不可以伸出來作戰的。大象也許打劔得太久了,就會伸出鼻子想捲一支劍來抵抗敵人,但是馴象的人不給牠;他想到這隻大象,如此不怕死,竟然伸出鼻子來找寶劍,想要鎖在鼻尖的地方刺殺敵人。國王和群臣都愛惜這隻大象,怕他受傷,因此不再讓牠出戰了!

484
古德云: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世事盡乃見,人情淡始長。

485
經文:佛告羅雲:人犯九惡,唯當護口,如此大象,護鼻不劔。所以然者,畏中箭死。人亦如是,所以護口,當畏三塗,地獄苦痛。十惡盡犯,不護口者,如此大象,分喪身命,不計中箭,出鼻劔耳。人亦如是,十惡盡犯,不惟三塗,侫痛辛苦。若行十善,攝口身意,眾惡不犯,便可得道,長離三塗,無生死患。於是世尊,即說偈言:我如象劔,不恐中箭,常以誠信,度無戒人。譬象調伏,可中王乘,調為尊人,乃受誠信。羅雲聞佛懇惻之誨,感激自勵,𣳈骨不忘。精進和柔,懷忍如地,識想寂靜,得羅漢道。

486
白話解釋:佛陀向羅雲說:世人犯九種惡行,只要護住一張嘴巴就好了。正如這隻大象,保護自己的鼻子,不讓它與敵人兵器接觸,之所以如此,就是怕鼻子中箭身死。人也是如此;所以要護口,就是怕墮落三塗,在地獄受苦。一個人惡行做盡了,而不知護口,也像這隻大象,最後喪失生命,是因為不怕中箭,伸出鼻子作戰一樣。一個人如果十惡樣樣都犯,卻沒想到墮入三塗,會受盡痛苦;如果他能實行十善,謹守身、口、意三業,眾惡不作,便可以得道,永離三塗,更無生死大患了!因此世尊,說了下面的偈語:我如大象能出征,不怕鼻子會中箭;我以誠信待眾人,能度世間無戒人。猶如大象受調教,可作國王之坐騎;調伏惡口為人敬,才是世間誠信人!羅雲聽到佛陀
懇切哀憫的教誨,十分感激,便決心自勉向上,刻骨不忘此番教導,精進向道,性情柔和,能忍辱如同大地,能承擔污垢,心波清淨,最後得證阿羅漢果位。

487
口業清淨六種功德:一、出言人信。二、人天敬重。三、辯才無礙。四、口舌清淨。五、得四十齊密齒。六、諸佛稱讚。

488
佛言:心常憂鬱,常懷悲傷者,則成悲魔;常歡喜過度,不能自主而失態者,則成喜魔。

489
五十九、象品之二: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精舍,為四部弟子、天龍鬼神、帝王、臣民,敷演大法。時有長者居士,名曰呵提曇,來詣佛所,為佛作禮,卻坐一面,叉手長跪,白世尊曰:久承洪化,欽仰奉顏,逼私不獲,願垂慈恕。世尊令坐,即問所從來,姓字為何?長跪答曰:本居士種,字呵提曇,乃先王時,為王調象。佛問居士:調象之法,有幾事乎?答曰:常以三事,用調大象。何謂為三:一者鋼𤥂𤥂口,著其𡧛靽;二者減食,常令飢瘦;三者捶杖,加其楚痛。以此三事,乃得調良。又問:施此三事,何所攝治也?曰:鐵𤥂𤥂口以制強;口不與食飲,以制身獷;如捶杖者,以伏其心;正爾便調。曰:作此伏者,為何所施用?答曰:如是伏已,可中王乘,亦可令劔,隨意前卻,無有罣礙。又問居士:正有此法,復有其異?答曰:調象之法,正如此耳!佛告居士:但能調象,復能自?即日不審,自調其義云何?唯願世尊,彰演未聞。

490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精舍,為四眾弟子、天、龍、鬼、神、帝王、大臣人民等演講佛道大法,當時有一位老居士,名叫呵提曇,來到佛前,向佛頂禮,退坐一側,然後合掌平跪在地,向佛陀說:弟子已經長久受您偉大的教化,今天瞻仰聖容,真是平生之幸。只是心理上有苦惱,一直不能釋懷,請您慈悲寬恕,為我開示!佛陀叫他坐下來,就問他從那裏來,姓啥名誰?呵提曇長跪在地回答說:我本是居士的家族,名叫呵提曇,在先王時,為國王馴象。佛陀問這位居士:馴象的方法,有什麼應該注意呢?呵提曇說:通常用三種方法來馴服大象。一是用鋼𤥂𤥂住象的嘴,然後再套上咬口鐵,這樣可以牽著牠,使牠無法脫走;二是減少牠的食物,使牠挨餓消瘦,沒力反抗;三是用棍子打牠,使牠痛苦、害怕。用這三種方法,就可以將象調理得很馴服柔順。佛陀反問:用這三種方法,其馴象的目的何在呢?呵提曇答:用鐵𤥂𤥂嘴,可以制服牠的桀傲不馴;不給牠吃飽東西,可以制牠凶猛;用棍子處罰牠,使牠不敢調皮,低頭屈服,這樣子牠就馴服柔順了。佛陀又說:像這樣馴服牠,其用意又何在?呵提曇答:這樣使牠馴服了,可以作為國王坐騎,不生危險;也可以派牠衝鋒作戰;任意指揮牠前進後退,也沒有困難。佛陀又問他:除了這種方法,還有別種方法嗎?答:馴象的方法,只有這些了。佛陀又說:你只能馴象嗎?能不能馴自己呢?答:目前我還不明白如何來調馴自己;只望世尊宣說明白,我過去還沒聽說過!

491
華嚴經云: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

492
經文:佛告居士:吾亦有三事,用調一切人,亦以自調,得至無為。一者至誠,制御口業;二以慈貞,伏身剛強;三以智慧,滅意癡蓋。持是三事,度脫一切,離三惡道,自致無為,不遭生死,憂悲苦惱。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如象名護財,猛害難禁制;繫靽不與食,而猶慕逸象;本意為純行,及常行所安;悉捨降結使,如𤥂制象調;樂道不放逸,能常自護心;是為拔身苦,如象出于陷。雖為常調,如彼新馳,亦最善象,不如自調;彼不能適,人所不至,唯自調者,能到調方。居士聞偈,喜慶難量,內情解釋,即得法眼,聽者無數,皆得道𢃼。

493
白話解釋:佛陀向呵提曇說:我也有三種方法,可以馴服一切人,也可以馴自己,能獲得清淨之樂。一是以誠心,控制自己嘴不亂說;二是以慈悲、純直,來制伏自己的倔強自用;三是以智慧,消滅心理上的固執、主觀、不知是非好壞。我以這三種方法,度一切眾生,永遠出離三惡道,直達涅槃大道,不再入生死海,不再受憂愁苦惱。因此,世尊又說了下面的偈語:養象本是存錢財,只是凶猛難馴服,加以羈絆減其食,此象還想成野象。居心要做誠正人,常行無虧心安泰,捨棄世俗諸煩惱,如𤥂制象令馴服。心樂於道不荒唐,常能調攝游妄心,才能拔除此身苦,如象脫出獵人手。雖然大象常被掣,有時也會突狂走,即使象師善御象,那如自調稱高手?大象有時發獸性,凡夫之力所不逮;唯有調伏自身心,始能得悟真妙法。呵提曇聽到這裏,喜慶萬分,心中才解困惑,當下得悟法眼,無數聽眾也得了法味。

494
開悟聖僧云:菩提心總攝信願、慈悲、智慧,攝持了大乘佛法之心要。

495
六十、愛欲品之一:
經文:昔佛在羅閱祇國耆闍崛山精舍之中,為天人、龍鬼、轉大法輪。時有一人,捨家妻子,來至佛所,為佛作禮,求為沙門。佛即受之,令作沙門。命樹下坐,思惟道德。比丘受教,便入深山,去精舍百餘里,獨坐樹間,思道三年,心不堅固,意欲退還。自念:捨家求道勤苦,不如早歸,見我妻子。作此念已,便起出山,佛以聖達,見此比丘,應當得道,愚故還歸。佛以神足,化作沙門,便往逆之,道路相見。化人即問:所從來也?此地平坦,可共坐語。於是二人,便坐息語。即答化人:吾捨家妻子,求作沙門,處此深山,不能得道,與妻子別,不如本願。唐喪我命,勞而無獲。今欲悔還,見我妻子,快相娛樂,後更作計。

496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王舍城郊區靈鷲山精舍裏,為天、人、龍、鬼等眾生宣演大法。當時有一個人,拋家室、別妻子,來到佛陀精舍,向佛陀頂禮以後,要求出家為沙門。佛陀便接受了他的要求,讓他在座下出家,又命他在樹下,靜坐修習禪定。這位沙門受佛陀指示之後,便到深山之中,
離開精舍有一百多里,獨自坐在一棵大樹下,修道三年,但是他的心卻不能堅定,想要下山還俗。他自己思考捨家來山學佛,修道太辛苦了,不如提早回家,與妻兒團聚。想到這裏,便起身下山。佛陀有神通之力,看到這位比丘應該有機會得道,只因頭腦愚昧,一心想還俗回家,佛陀便以神足通,化為一位沙門,便直向深山,走向他的歸路,結果在路上相遇。化沙門就問他說:你從那裏來呀?這裏很平坦,我們坐下談談吧!因此兩個人便坐下休息,共同聊天。比丘說:我捨棄家庭妻兒,出家為僧,住在這座深山裏,又不能得道,想起與妻兒分別以來,也沒有達到自己的初願,白白消耗我的歲月,今天竟然勞而無功,現在很懊惱,想回家與妻子團圓,快樂相聚,然後再作打算。

497
開悟聖僧云:業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生淨土。

498
古德云:
父母給我們色身,
佛法給我們法身。

499
經文:須臾之間,有老獼猴,久已遠離樹木之間,在無樹之處,於中生活。化沙門問此比丘:是獼猴何故獨在平地?無有樹木,云何樂此?比丘答化人言:我久見此獼猴,以二事故來住此耳!何等為二:一以妻子眷屬群多,不得飲食,快樂恣口;二常晝夜,上下樹木,腳底穿壞,不得寧息。以此二事,故捨樹木,來住是間。二人語頃,復見獼猴,走還上樹。化沙門語比丘言:汝見獼猴,還趣樹木不也?答曰:見之!此蟲愚癡,得離樹木,群從憒鬧,不厭勞煩,而還入中。化人復言:卿亦如是,與此獼猴,復何異矣。卿本以二事,故來入此山中,何等為二?一以妻婦舍宅,為牢獄故;二以兒子眷屬,為桎梏故。卿以是故,來索求道,斷生死苦,方欲歸家,還著桎梏。入牢獄中,恩愛戀慕,逕趣地獄。化沙門即現相好丈六金色,光明普照,感動一山,飛鳥走獸,尋光而來,皆識宿命,心內悔過。

500
白話解釋:二位聊天之際,有一隻老猴子,竟然離開了樹林,奔走到平地,專心來找食物過生活。幻化沙門問這個比丘說:這隻猴子為什麼要走到平地來,到無樹林的地方找食物呢?牠為何樂意這樣做呢?比丘答說:我老早就看到這隻猴子了,牠因為兩種原因,所以來到這裏。那兩種原因呢?一是因為牠的猴族妻子老小太多,飲食不夠分配,生活得不到滿足;二是牠經常日夜上下爬樹,腳底的肉都磨破了,也得不到休息。因為這兩種原故,所以牠捨棄高山樹林,來住平地上。兩個人剛講完話,又看到那猴子爬到一棵樹頂上去了。佛化沙門就問比丘說:你有看到那隻老猴子吧?牠又爬到樹上了!比丘回答說:我看到了。這個畜生太笨了,牠離開樹林不久,總是想要避開猴族大小的喧鬧與爭𨦪奪食,想不到此刻牠忘了過去的辛苦,又爬到樹上去了!化沙門又說:你也是如此啊!你與那猴子也差不多,你本來因為兩種原因來到山中修道。一是你以為妻子家宅如同牢獄;二是你以為兒女眷屬形同枷鎖,所以你才離家修道,希望能斷滅生死之苦。但是你現在又要回家,不是又要套上枷鎖進入牢獄了嗎?你現在所走的正是一條通向恩愛難捨的地獄之路!說到這裏,幻化沙門馬上顯現身高一丈六尺金色光明佛陀形相,普照山林,大地震動,山間的飛鳥走獸,循著光明而來,此時牠們都通達明白自己的宿命,心內懺悔著以往的罪業。

501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卭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502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如樹根深固,雖截猶復生;愛意不盡除,輒當還受苦。獼猴如離樹,得脫復趣樹;眾人亦如是,出獄復入獄。貪意為常流,習與憍慢并;思想猗婬欲,自覆無所見。一切意流衍,愛結如葛藤;唯慧分別見,能斷意根源。夫從愛潤澤,思想為滋蔓;愛欲深無底,老死是用增。比丘見佛光相炳著,又聞偈言,悚然戰慄,五體投地,懺悔謝過。內自改責,即便卻息,
數隨止觀,在於佛前,逮得應真。諸天來聽,聞皆歡喜。散華供養,稱善無量。

503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便說了下面的偈語:如樹之根紮地心,雖然切斷猶再生,愛染之念不除盡,總是還要受苦辛。山中獼猴如離樹,離群之後又入林,世間俗人亦如是,出獄之後再入監。貪心如同常流水,憍慢習氣亦如是,綺思亂想增淫欲,自己從來看不見。一切妄心漫流衍,愛情如同老爬藤,只有慧眼能分辨,可斷情思之根源。人從愛河得滋潤,綺思為之增枝葉,愛欲之淵深無底,它是生死之根源。比丘此時見佛陀光明瑞相,又聽到佛陀的偈語,心頭不禁悚然驚悟,當下向佛陀五體投地,懺悔己過,痛心自責,然後便息心修持止觀法門,在佛前得阿羅漢果位。諸天人聽聞佛偈,皆大歡喜,便散布香花供佛,同聲讚歎功德無量!

504
開悟聖僧云:執相心著魔,離相心自在;一切平等觀,無取亦無捨。

505
六十一、愛欲品之二:
經文:昔羅閱祇南,四千里有國,奉事梵志數千人。時國大旱,三年不雨。禱祠諸神,無所不遍。王問梵志:問其所由。諸梵志言:吾等當齋戒訖竟,當遣人與梵天相聞,問其災異。王言:大善!齋戒所乏,願見告示!諸梵志言:當得二十車薪、酥、蜜、膏、油、華、香、旛蓋、金、銀、祭器,盡用須之。王即辦送,出至城外,去城七里平廣之地,積薪如山。共相推獎,其有不惜身者,終生梵天。選得七人,當就火燒,遣至梵天。七人受祭,㳜願訖,踧使上薪,從下放火,當燒殺之。煙焰烔然,熱氣直至。七人惶懼,左右求救,無有救者。舉聲曰:三界之中,寧有大慈,愍念我厄者?願受自歸。佛遙知之,尋聲往救,在虛空中,顯現相好,七人見佛,悲喜跳踊,唯願自歸,救我痛熱。

506
白話解釋:從前羅閱祇城南方四千里處,有一個國度,奉事幾千位外道修行人。當時適逢遭遇大旱災,三年沒有下雨,國王到處祈神拜天,都拜遍了依然無作用。國王就問一位梵志說:你們去問梵天大神,天還沒有下雨,這是為什麼原故?那些梵志說:等我們齋戒完畢,再派人與梵天溝通,問這裏為什麼遭遇到這樣大的旱災?國王說:好的。你們舉行齋戒時,如果缺少什麼,盡量向我說。梵志說:我們須要二十車的薪柴、酥酪、蜂蜜、奶油、麻油、花、香、旛蓋、金、銀、祭祀用品,這些都不能缺少。國王聽後,馬上派人準備送到。再說,離開國都之外,距離城外七里,有一片平地曠野的地面,已經堆積像山高的薪柴,梵志都互相鼓勵,如果有人不惜犧牲的話,火化之後,就會永生到梵天,享樂無盡。結果選了七人,接受火化,派到大梵天與天神連絡,請示旱災的原因。這七人接受梵志的祈禱祭祀祝福已完畢,當下迫使他們爬上柴頂,然後從下面放火,將他們焚燒火化升天。此時火焰濃煙猛升,熱氣下面直向上沖,這七個人坐在柴堆上閉目等火化,但是心中還是驚惶萬分,便呼喚向左右的人求救,但沒有人加以援助。他們大聲哀嚎:三界之內如果有大慈大悲可憐我們危難的人來救度我們,我們馬上就皈依他,請大家救度我們吧!佛陀在遠處明白這七人為迷信而受難,便循聲以神通力來救度他們。佛陀在虛空中,現光明瑞相,七人看見佛陀現身來救度,悲喜交加,踴躍感激說:我們要皈依您的座下,快救度我們逃出烈火吧!

507
開悟聖僧云:大士誓願不可測,運悲周遍塵剎國,眾生盡後誓方休,地獄空時願始息,受化多成無上道,自身猶示聲聞𢃼,祇緣生佛性唯一,欲令同獲究竟即。

508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或多自歸,山川樹神,厝立圖像,禱祠求福;自歸如是,非吉非上,彼不能來,度汝眾苦;如有自歸,佛法僧眾,道德四諦,必見正慧;生死極苦,從諦得度,度世八難,斯除眾苦;自歸三尊,最吉最上,唯獨有是,度一切苦。佛說偈訖,火聲尋滅,七人獲安,心喜無量。梵志國人,莫不驚悚仰瞻,世尊光相赫奕,分身散體,東沒西現,存亡自由,身出水火,五色晃昱,眾人見之,五體歸命。

509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馬上說了一首偈語:有人盲目信仰山川諸樹神,到處立像祈禱求福紛紛然,這樣迷信鬼神非是吉利事,他們不能度你出離地獄門;如有誠心皈依佛法僧三寶,修習四諦佛法能見真智慧,出生死苦應從佛道度苦海,解除八難所有世間苦皆盡,歸依佛法僧寶最吉最上策,惟有此路才能解除生死纏。佛陀說偈完畢,大火應聲熄滅,七人因此獲救,歡喜不盡。此時梵志與國家人民等,無不驚惶失色,仰觀佛陀。佛世尊光明巍巍,東沒西現,隱現自由出沒,佛身流出水火,五色光明照耀,世人面對佛陀的光明,大眾一同五體投地皈依如來座下。

510
經文:於是七人,從薪下出,悲喜交集,而說偈言:見聖人快,得依附快,得離愚人,為善獨快;守正見快,互說法快,與世無諍,戒具常快;使賢居快,如親親會,近仁智者,多聞高遠。於是七人,說此偈已,及諸梵志,願為弟子,佛即受之,皆為沙門,得羅漢道。國王臣民,咸各修道,天尋大雨,國豐民寧,道化興隆,莫不樂聞。

511
白話解釋:這七人從柴堆上爬下來,滿心悲喜交加,說了下面的偈語:得見聖者最快樂,能得皈依亦美哉;得離愚人棄迷信,為善去惡特快哉!固執正見真欣快,同道說法實可愛;與世無諍心滿足,具足淨戒有以哉!與賢為侶心常樂,如與親人覿面逢;親近仁智之長者,能增知識意高遠。這七人說了這首偈之後,他們與那些梵志,都願意皈依投靠如來座下,佛陀收為弟子,他們便成了沙門,得了阿羅漢果位。國王和他的大臣人民,都信奉了佛道。此時天上烏雲密佈,大雨傾盆而下,旱災頓除,國泰民安,佛道興盛,國王人民無不接受佛法的薰陶。

512
華嚴經親近善知識得十種功德:一、令發菩提心而安住。二、增長善根。三、令行諸波羅蜜。四、能解脫一切佛法。五、能成熟一切眾生。六、有決定無礙辯才。七、令不著一切世間。八、令修行無厭倦。九、令安住於普賢行。十、令入一切佛智。

513
六十二、喻愛欲品之一: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為天人說法時,城中有婆羅門長者,財富無數,為人慳貪,不好布施。食常閉門,不喜人客。若其食時,輒剗門士,堅閉門戶,勿令有人,妄入門裏。乞丐求索,沙門梵志,不能得與其相見。爾時長者,欻思美食,便敕其妻,令作飯食。教殺肥雞,薑椒和調,炙之令熟,飲食飣餖,即時已辦,剗外閉門,夫婦二人坐,一小兒著聚中央,便共飲食。父母取雞肉,著兒口中,如是數過,初不肯廢。佛知此長者,宿福應度,化作沙門,伺其坐食,現出坐前。㳜願且言:多少布施,可得大富!長者舉頭,見化沙門,即罵之曰:汝為道士,而無羞恥,室家坐食,何為搪 ?沙門答曰:卿自愚癡,不知慚羞。今我乞士,何為慚羞?長者問曰:吾及室家,自相娛樂,何故慚羞?沙門答曰:卿殺父妻母,供養怨家,不知慚羞,反謂乞士,何不慚羞?

514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為天人說法時,城中有一位婆羅門教的長者,家財無數,但是為人貪婪吝嗇,不願意布施濟助他人,吃飯時都是關門閉戶,不歡迎客人到他家來。如果當他吃飯時,便命令看門的人將門關緊,不讓人走進來。如有乞丐、沙門梵志走入大門,也不願與他們相見。有一天這位長者,忽然想起要吃一餐的美食,便叫他的妻子去廚房做菜飯,交代她殺一隻肥雞,加生薑、胡椒為佐料,用火煨熟。這時候各色菜餚滿盤滿桌,已經全部送上桌,便吩咐關門,夫婦二人入座,讓一個小兒坐在中央,便一同吃飯共餐。父母為了愛惜孩子,這位長者夫婦一同撿雞肉往孩兒口裏送,兩個人連送幾次還不停止。佛陀明白這個長者前世得度的因緣到了,就變為沙門,當他們坐下吃飯時,出現在長者座前,一面祝福一面說:長者,請多少布施一點吧!您布施出家人飲食,會得大富的!這位老婆羅門抬頭一看,是一位沙門,開口大罵:你是修道人,為何沒有羞恥的心,我們家人吃飯時,你為何這樣莽撞衝進來!化沙門答說:這是你自己的頭腦沒想通,不知慚愧。我們沙門乞食,為什麼要慚愧?老婆羅門說:我和家人在一起團聚吃飯,有什麼好慚愧?沙門說:你殺父、殺妻、殺母,又供養仇家,不是不知慚愧是什麼?你反說我們乞食慚愧,這不是你不知慚愧是什麼?

515
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

516
經文:於是沙門,即說偈言:所生枝不絕,但用食貪欲,養怨益丘塚,愚人常汲汲。雖獄有𤥂鍱,慧人不謂牢,愚見妻子飾,染著愛甚牢。慧說愛為獄,深固難得出,是故當斷棄,不親欲為安。長者聞偈,驚而問之:道人何故而說此語也?道人答曰:案上雞者,是卿先世時父,以慳貪故,常生雞中,為卿所食。此小兒者,往昔作羅剎,卿作賈客大人,乘船入海,每輒流墮羅剎國中,為羅剎所食。如是五百世,壽盡來生,為卿作子,以卿餘罪未畢,故來欲相害耳。今是妻者,是卿先世時母,以恩愛深固,故今還與卿作婦。今卿愚癡,不識宿命,殺父養怨,以母為妻,五道生死,輪轉無際。周旋五道,誰能知者?唯有道士,見此卭彼。愚者不知,豈不苮羞?於是長者,鍄然毛𢔰,如畏怖狀,佛現威神,令識宿命。長者見佛,即識宿命,尋則懺悔謝佛,便受五戒。佛為說法,即得須陀洹道。

517
白話解釋:此時沙門便說了一首偈語:生生死死枝不絕,只管滿足口腹欲,供養怨家增丘塚,只有愚人忙碌碌。雖然地獄有枷鎖,智者不以為監獄,愚者只見妻妾美,那知愛染勝牢獄。智者以愛為鐵窗,堅固無緣能脫出,因此當思斷此愛,棄除貪愛始真福。長者聽了這首偈語,驚惶問說:你這位沙門,從那裏拈出這首偈語來?沙門答說:桌上的雞是你前世的父親,因為為人貪嗇,才會出生做雞,今天被你所食。你這個兒子,往昔作過羅剎鬼,你做商客時,領導商人乘船入海,曾經流落到羅剎鬼國裏,被羅剎鬼吃掉。羅剎鬼經過五百世,等到壽命已盡,投胎到你的家內做兒子,只因為你的餘罪未了,所以投胎而來,想要加害你。你今天的妻子,是你前世的母親,因為你母子疼愛過深,所以今生投胎做你的妻子。只是因為你太痴愚,不明白宿命之理,殺生父養仇家,以母為妻,五道生死,輪迴不已。眾生出入五道,誰能了解其中玄奧呢?只有沙門,見到今日景象,會看到前世因緣,但是俗人卻不明白此中因果,豈不是慚愧無容身之地?佛陀說完,長者悔恨交加,汗毛直豎,如遇惡鬼一般驚怖萬狀。佛陀便示現神通,也讓長者能看到前世景象。長者見到佛陀現身,馬上便悟通自己前世宿命,當下懺悔感謝佛陀開示,又受了五戒。佛陀為他再說出世法,當下證得佛道初果。

518
開悟聖僧云:明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519
六十三、喻愛欲品之二: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祇洹說法,時有年少比丘,入城分衛,見一年少女人,端正無比,心存色欲,迷結不解。遂便成病,食飲不下,顏色憔悴,委臥不起。同學道人,往問訊之,何所患苦?年少比丘,具說其意。欲壞道心,從彼愛欲,願不如意,愁結為病。同學諫喻,不入其耳。便強扶持,將至佛所。具以事狀,啟白世尊。佛告年少比丘:汝願易得耳,不足愁結也。吾當為汝,方便解之,且起食飲。比丘聞之,坦然意喜,氣結便通。於是世尊,將此比丘,并與大眾,入舍衛城,到好女舍,好女已死,停屍三日。室家悲號,不忍埋藏,身體臭脹,不淨流出。佛告比丘:汝所貪惑,好女人者,今已如此!萬物無常,變在呼吸,愚者觀外,不見其惡。纏綿罪網,以為快樂。

520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洹精舍說法時,有一位年少比丘,入城乞食,遇到一位年少女子,極為美豔,不自禁心中泛起愛意,意圖佔有,這顆心便為她而相思難釋,終於成病,連飲食也不思不想,人漸消瘦,乃至臥床不起。他的同修道友,去探望他的病,問他為什麼這樣苦惱?這位年少比丘就將遇到少女的經過一一說出。他的同修說:使你的道心崩潰的東西,首先就是那顆貪愛的心,因為你的目的達不到,所以你的內心當下就生出相思病來了。同修的勸導,他聽不下去。便強扶著他到佛陀的精舍,將事實原由向世尊說了一遍,佛陀便向年少比丘說:你的願望很容易達到,不要過度想壞了身體,我來替你想一個方法解決,快起來吃飯吧!年少比丘聽佛陀這麼開示,心中放鬆,一塊憂鬱便消散了。因此佛陀帶著這位年輕比丘和眾弟子一同入舍衛城,找到那位美麗的少女住宅,到的時候,那位美麗女子已經死了,停屍三天。全家大小哭得死去活來,不忍心埋葬,但是女屍已經腫脹發臭,流血流臭膿了。佛陀向年少比丘說:你朝思暮想的那位美女子,已經死了三天,萬事無常,人命呼吸間,愚昧之人只看外表,沒有看到另一面醜惡之處,都以為貪愛男女的欲網,是一個快樂之鄉。

521
圓覺經云: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522
楞嚴經云:一切眾生,皆以淫欲為正性命,貪愛為水,能潤生死。

523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見色心迷惑,不惟觀無常,愚以為美善,安知其非真?以婬樂自裹,譬如蠶作繭,智者能斷棄,不眄除眾苦。心念放逸者,見婬以為淨,恩愛意盛增,從是造牢獄。覺意滅婬者,常念欲不淨,從是出邪獄,能斷老死患。於是年少比丘,見此女人,死已三日,面色𨧤爛,其臭難近。又聞世尊,清誨之偈,悵然意悟,自知迷謬,為佛作禮,叩頭悔過。佛授自歸,將還祇洹,沒命精進,得羅漢道。所將大眾,無央數人,見色欲之穢,信無常之證,貪愛望止,亦得道𢃼。

524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便說了下面的偈語:見色迷了心竅,不知世事無常,愚者以為貌美,豈知它是不真。婬樂覆其外貌,猶如春蠶作繭,智者能斷貪愛,一瞬苦便消除。妄心放逸之人,見淫以為聖潔,恩愛之念彌增,從此造地獄因。要想斷滅欲念,應觀色身不淨,從此脫身邪地,能斷老死之根。因此少年比丘,見此美女已死三天,面色腫爛,其臭薰人,又聽世尊清淨的開示,霍然心開,自知迷途歧路,便向佛陀頂禮,叩頭懺罪。佛陀授以皈戒,便帶回祇洹精舍,努力精修,得了羅漢果位。其他無數人等,見色相本不清淨,乃信無常之理,貪愛之心熄滅,也得了法味之樂。

525
華嚴經云:邪淫之罪,能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得不如意眷屬。

526
六十四、喻愛欲品之三:
經文:昔佛在舍衛精舍,為天人龍鬼說法。時世有大長者,財富無數,有一息男,年十二三。父母命終,其兒年小,未知生活、理家之事。泮散財物,數年便盡,久後行乞,由不自供。其父有親友長者,大富無數,一日見之,問其委曲。長者愍念,將歸經紀,以女配之,給與奴婢車馬,資財無數,更作屋宅,成立門戶。為人懶惰,無有計校,不能生活。坐散財盡,日更飢困。長者以其女故,更與資財,故復如前,遂至貧乏。長者數餉,用之無道,念叵成就,欲奪其婦,更嫁與人,宗家共議。女竊聞之,還語其夫:我家群強,勢能奪卿,以卿不能生活故。卿當云何,欲作何計也?其夫聞婦言,慚愧自念:是吾薄福,生失覆蓋,不習家計,生活之法。今當失婦,乞𤪱如故。恩愛已行,貪欲情著,今當生別,情豈可勝?思惟反覆,便興惡念,將婦入房:今欲與汝,共死一處。即便刺婦,還自刺害,夫婦俱死。奴婢驚走,往告長者。長者大小,驚來看視,見其已然。棺殮遣送,如國常法。長者大小,憂愁念女不去。

527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洹精舍,為天、人、龍、鬼演說佛法時,當時有一位大富豪,財產無數,他有一位男孩,只有十二三歲,當長者夫妻去世時,此孩兒年紀很小,不知謀生理家之道,因此使遺產很快耗盡,經過數年,全部家產敗盡,日後在市區乞討為生,還是無法養活自己。他的父親生前有一位朋友,也是一位大富長者,財產無數。有一天看到他流浪,便問他生活近況,這位長者很同情他,便將他帶回家教導培育,又將女兒許配給他,並給他一些奴僕車馬,還有巨額錢財,又另造住宅,另立門戶。但是此兒十分懶散,毫無計劃,謀生無術,不久坐吃山空,日後慢慢貧困了。父親為了女兒,只好又給他一筆財產,但是不久故態復萌,終至貧困,不可救藥。女兒的父親雖然多次救濟,但是始終不善於理財,揮霍無度;他父親認為他已經無救,想強迫自己女兒改嫁別人,便與家人商討此事。誰知被女兒暗中聽到消息,轉告他的丈夫:我家裏有財有勢,一定能強迫你低頭,因為你不能謀生,你也想想看,應該拿出什麼辦法來才對!她丈夫聽到妻子這一席話,心裏非常慚愧,就自己思惟:自己福薄,幼年父母雙亡,無人照顧,不懂理財謀生之道,現在連太太也要遺棄我,而且又貧窮靠乞食借債度日,恩愛夫妻多年,男歡女愛,現在要生離,情何以堪?他如此前思後想,終於想出了一條絕計;便將妻子騙到房中說:我們兩個夫妻今天一齊死吧!說完便抽出預先所藏的尖刀,一刀先刺向妻子胸前,然後再猛刺自己一刀,這對夫妻便雙雙畢命;家中奴婢發現出了命案,便驚惶奔回舊主人家,通知長者,長者一家大小驚惶地來女家探視,放眼一看雙雙已經氣絕多時,便按照傳統世俗,料理了他們的後事。長者大小為女兒死去,十分哀傷,思念女兒不已。

528
古德云:家貧無米百事哀。

529
經文:須臾聞佛,在世教化說法。見者歡喜,忘憂除患,將家大小,往到佛所,為佛作禮,卻坐一面。佛問長者:為所從來?何以不樂憂愁之色?長者白言:居門不德,前嫁一女,值遇愚夫,不能生活。欲奪其婦,便殺婦及身共死。如此遣送適還,過覲世尊。佛告長者:貪欲瞋恚,世之常病;愚癡無智,患害之門。三界五道,由此墮淵,展轉生死,無央數劫,受苦萬端,尤尚不悔,豈況愚人能得識?此貪欲之侫,滅身滅族,害及眾生,何況夫婦?於是世尊,即說偈言:愚以貪自縛,不求度彼岸,貪為財愛故,害人亦自害。愛欲意為田,婬怒癡為種,故施度世者,得福無有量。伴少而貨多,商人怵惕懼,嗜欲賊害命,故慧不貪欲。爾時長者,聞佛說偈,欣然歡喜,忘憂除患,即於座上,一切大小,及諸聽者,破二十億惡,得須陀洹道。

530
白話解釋:不久以前聽說佛陀出世教化佛法,聽者歡喜,能消愁解惱。長者便帶著家人順路來到佛前,行禮之後,退坐一面。佛陀問長者:你從那裏來呀?為何面色憂傷,悶悶不樂呢?長者說:家門不幸,不久以前嫁女兒,遇人不淑,無能謀生,我想將女兒改嫁,誰知被他們知道了,女婿便迫我的小女一同自殺身亡,我將他們殯葬完畢剛剛回來,路過精舍,特別來拜見世尊!佛陀向他說:貪欲、瞋怒是世人通病;愚昧無知是災禍之門。三界、五道都由這兩條路墮入深淵,以致輾轉生死苦海,無央數劫,受苦無邊,還不知悔改?何況愚人,又怎能覺悟?這種貪欲之侫,能滅身滅族,害及眾生,又何況夫婦?因此世尊便說了一首偈語:愚人因為貪心自縛,不求度至彼岸,貪心都是為了錢財,害人亦復自害。愛欲之根深藏意田,以婬怒痴為種,因此布施沙門道者,能得無量福報。出門侶伴少而貨多,難免商旅心驚,那貪婪的歹徒會害命,因此智者無欲。此時長者聽佛陀說偈之後,十分歡喜,也忘了憂傷,消了苦惱,便在座上,一家大小和其他聽眾,破二十億劫罪愆,並且得了佛道初果!

531
阿含經云:侫中之侫,無過三毒侫。

532
六十五、喻愛欲品之四:
經文:昔佛在舍衛精舍中,為天、龍、鬼、神、帝王、臣民說法。時有遊蕩子二人,共為親友,常相追隨,一體無異。二人共議,欲作沙門。即便相將,來至佛所,為佛作禮,長跪叉手,白佛言:願欲作沙門,唯見聽許。佛便受之,即作沙門。佛令二人,共止一房。二人共止,但念世間恩愛榮樂,更共咨嗟情欲形體,說其姿媚,專著不捨,念不止息。不計無常,污露不淨,以此鬱怫,病生於內。佛以慧眼,知其想亂走意,於欲放心不住,以是不度。佛令一人行,便自化作一人入房。問之言:吾等所思,意志不離,可共往觀,視其形體,知為何如?但空想念,疲勞無益。二人相隨,至婬女村。佛於村內,化作一婬女人。共入其舍,而告之曰:吾等道人,受佛禁戒,不犯身事。意欲觀女人形容,當顧直如法。於是化女,即解瓔珞、香薰、衣裳偽形而立,臭處難近。二人觀之,具見污露。化沙門即謂一人言:女人之好,但有脂粉、芬薰、眾華、沐浴塗香、著眾雜色衣裳,以覆污露。強薰以香,欲以人觀。譬如革囊盛屎,有何可貪?

533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洹精舍裏,為天、龍、鬼、神、帝王、大臣人民說法之時,有兩位流浪漢,臭味相投,早晚不離,形同一體。這二人共同商量,想出家作沙門,便相約來到佛陀的精舍,先向佛陀頂禮,再長跪合掌,向佛陀說:我們要出家作沙門,請您答應好嗎?佛陀便點頭接受,他們當日便成了沙門。佛陀叫他們二人共住一房,這二人便共住一起,但是,他們還是懷念世俗時父子夫妻的恩愛和富貴榮華快樂,有時更私下談論些色情、男女之事,又說那一位女人是如何漂亮,如何令人失魂落魄,如何使人念念不忘,難以入眠。他們沒想到生命無常,女人身體污露不淨,二人因此憂鬱,生病在床。佛陀以慧眼看到他們在胡思亂想,揣摩情欲纏綿,所以不能入道。便吩咐二人之一外出,自己變化成他的替身入房,便問他的同伴:我們模擬的那位女人令人難忘,今天我們一齊去會她一次,究竟看她美到什麼程度好不好?只是呆在房間裏空想又有何用?因此二人相約,來到淫女的村裏,佛陀在村內又分身化作淫女,這二人進入淫女的住處,先打一個招呼,便對那位淫女說:我們是修行人,都受過佛戒,是不能同床的。我們只是想一睹你的芳體,不會亂來的。那位化身淫女點頭,首先解下項上的瓔珞、香囊,再卸下外衣、裙子、內衣、內褲,裸體掩映,便有一股撲鼻的異味沖出來,連女性的污穢沾滿裙褲,也都看在眼裏。化沙門跟那少年比丘說:女人之美,盡是胭脂抹粉,裝飾和沐浴後身上塗香,然後再穿上各色衣裙,蓋住不潔之處;他們為了遮體臭,又拼命塗香,來賣弄姿色,就如同皮囊裏裝滿糞尿一樣,有什麼值得貪戀的?

534
觀世音菩薩讚偈云: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三十二應遍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瓶中甘露常時洒,手內楊柳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

535
經文:於是化比丘,即說偈言: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心可則為欲,何必獨五欲,速可絕五欲,是乃為勇力。無欲無所畏,恬惔無憂患,欲除使結解,是為長出淵。佛說偈已,現其光相。比丘見之,慚愧悔過。五體投地,為佛作禮。重為說法,欣然得解,便得羅漢。一人行還,見伴顏姿,欣悅於常,即問其伴,獨何如斯?即如事說:佛之大慈,愍度如此。蒙世尊恩,得免眾苦。於是比丘,重為說偈言:晝夜念嗜欲,意走不念休,見女欲污露,想滅則無憂。其伴比丘,聞此偈已,便自思惟:斷欲滅想,即得法眼。

536
白話解釋:因此化身沙門便說了下面的偈語:我淫欲的源頭,來自無端幻想,我不以幻為真,情欲幻象即滅。心現欲相則欲,何祇色香五欲,如能速斷五欲,才是真正勇士。無欲之人則剛,恬澹無求無患,如使煩惱除盡,便可出生死淵。佛陀說偈之後,便現光明身相,這位年少比丘看見,萬分慚愧懺悔,然後伏地向佛陀頂禮,佛陀再為他教導一遍,便歡喜地迷網破解,得了阿羅漢果位。另外一位比丘出外回來,見到同伴已經無病容,喜出望外,便問他的同參:你為什麼好得這樣快呢?他便照實說:佛陀大慈大悲,憐愍眾生,我受到世尊救度,才得到欲念的解脫。因此這位比丘也說了一首偈:晝夜想美女,輾轉相思苦,兒女身不淨,念滅已無憂。他的同參道友聽了他念的偈之後,便深深自己反省,當下斷滅欲念,也得了法眼。

537
梵網經云:若佛子!自婬、教人婬,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婬。婬因、婬緣、婬法、婬業。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婬。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婬,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姐妹六親行婬,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538
六十六、利養品:
經文:昔佛將諸弟子,至俱曇彌國美音精舍,為諸天人神龍說法。時彼國王,名曰優填,有大夫人,執行仁愛,顯譽清潔。王珍其操,每私恭敬。聞佛來化,嚴駕共出,往至佛所,為佛作禮,卻坐常位。佛為國王及夫人婇女,說無常苦空;人所由生,合會別離,怨憎會苦。由福生天,由惡入淵。國王夫人,歡欣信解,各受五戒,為清信士女。禮佛辭退,還入宮中。時有婆羅門。名曰吉星,生一好女,世間少比。至年十六,無能訶者。懸金千兩,積九十日,募索智者,有能訶此女,為不端正者,以金與之。無敢應者。女以長大,應當嫁處,念當與誰?若有端正,如我女者,以女與之。聽聞沙門瞿曇釋迦之種,姿容金色,世所希有,當以此女,往配與之。即便將至佛所,為佛作禮。白佛言:我女好潔,世間無雙,年大應嫁,世無匹偶。瞿曇端正,可以為雙。故遠將來,以配世尊。

539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帶了弟子到印度中部俱曇彌國,住在美音精舍,為很多天人、神、龍說法時,當時的國王,名叫優填,有一位王后十分仁民愛物,享譽清高,國王對她的品德非常讚佩,因此私下對她特別尊敬。有一次他們聽說佛陀遠道來說法,便慎重準備車駕出宮,來到佛陀駐錫的美音精舍,向佛陀頂禮之後,便退坐一面王位上。因此佛陀便為國王、夫人、宮女等人說無常、苦空之佛理,以及世人由生至死,親人離合聚散、冤家路窄相逢之苦,人由福業生天,惡業下墮等等因果輪迴之義,國王以及夫人,都非常歡喜信仰了佛法,也解悟了佛理,並接受五戒,做在家優婆塞、優婆夷(男女居士)。他們辭退之後,便回到皇宮。同一時間,俱曇彌國內,有一位婆羅門教徒,名叫吉星,生一位美麗的女兒,世間少有,到十六歲時已經美如天仙,始終無人能找出一處缺點來。吉星便懸賞黃金千兩,以九十天為限,徵求審美專家,有人能挑出此女有一些微缺點者,便賞賜這筆重金。但是始終無人來應徵。這位女孩子漸漸長大了,也應該到論嫁娶的年齡,吉星想想,女兒要嫁給什麼樣的人呢?如果有人品貌端美,如同我的女兒那樣,我就將女兒嫁給他。這位老吉星私下計議。他聽說姓瞿曇的沙門,釋迦族後裔佛陀,金色光相,姿儀絕世,自己想將女兒匹配與他,便將女兒帶到佛陀的住處,向佛陀頂禮之後,先開口說:我的女兒美麗世間無雙,年齡已到應該出嫁了,但世間找不到能與她相配的,今天我看你瞿曇真正生得英挺出世,可說是天生雙璧,所以將女兒帶來,配給您世尊。

540
三世因果經云:福祿具全為何因?前世造庵起涼亭。相貌端嚴為何因?前世採花供佛前。嬌妻美女為何因?前世佛門多結緣。

541
經文:佛告吉星:卿女端正,是卿家好;如我之好,是諸佛好。我之所好,其道不同。卿自譽女,端正姝好,譬如畫瓶,中盛屎尿,有何奇特?好為所在,著眼、耳、鼻、口、身之大賊。面首端正,身之大患,破家滅族,殺親害子,皆由女色。吾為沙門,一身獨立,猶尚恐危,況受禍災殘賊之貨也?卿自將去,吾不受之。於是梵志,瞋恚便去,到優填王所,讚女姿媚,具白王言:此女應相當為王妃,今以年大,故送與王。王見歡喜,即納受之,拜為第二左夫人。即以印綬、金銀、珍寶賜與吉星,拜為輔臣。此女得敘,每協嫉勅,妖蠱迷王。數譖大夫人,如是非一。王返辱曰:卿等妖媚,言返不遜。彼人操行可貴,而返譖之。此女心忌,猶欲害之。數譖不已,王頗惑之。前後心謀,伺其齋時,因勸白王:今日之樂,宜請右夫人。王便普召,剗令皆會。大夫人持齋,獨不應命。反覆三呼,執齋不移。王怒隆盛,遣人拽出,縛著殿前,欲射殺之。夫人不怖,一心歸佛。王自射之,箭還向王。後射輒還,數箭亦爾。時王大怖,自解而問之曰:汝有何術,乃致如此?夫人對曰:唯事如來,歸命三尊,朝奉佛齋,過中不䊵。加行八事,飾不近身。必是世尊,哀顧若茲!王曰:善哉!豈可言不?

542
白話解釋:佛陀向吉星說:你女兒長得端莊美麗,是你家裏的福氣;我長得莊嚴微妙,是所有聖者共同的瑞相,這兩者美質的界限是不同的。你誇獎自己的女兒,美豔無比,就比如一支外形畫了鮮花的花瓶,瓶裏裝著屎尿,有什麼希奇特別呢?外型美好的肉體上,長著眼、耳、鼻、口、身這些賊盜,雖然姿容俊秀,是身體之大患。何況傾家滅門、殺親害子,多半由女色造成。我是出家的沙門,獨身孤棲,還害怕世間的三侫,又何況一個會帶來災禍遺侫的女子呢?你趕快將她帶回去吧,我不能接受你的美意!吉星梵志一聽,氣得七竅生煙,便帶著女兒離開。又去晉見了國王優填,一面誇讚自己女兒的美姿,又對國王推薦說:我這位女兒美麗絕世,是應當作王妃的,現在年紀也不小了,所以呈獻給大王。優填王一看,太高興了,便納入後宮,同時封她為東宮第二貴妃。當下便以印綬、金銀、珍寶賞賜給吉星,又封他為輔弼之臣。吉星的女兒自從得寵,便經常挑撥嫉妒,向國王妖媚蠱惑,時常向國王奏王后的是非,已非一次。每奏壞話時,國王就反斥她:妳這個妖婦,出言不遜,王后的品德高潔,妳反過來說她的是非。這位女子一聽起懷恨心,更為嫉妒,便想設計陷害王后。另外一方面,吉星之女,多次造謠雖未達到目的,國王心裏卻有一點動搖了。這位女子在國王前前後後施展枕邊細語、美人計,等待王后齋戒那一天,借機向國王進言:今天我們在宮中舉行宴會,來歡樂一下吧!要請王后來主持啊!因此國王便命令全宮,后妃宮女皆要到會;可是唯有王后持齋,缺席未到,國王派人三番五次去請,王后堅持因為持齋無法前來。國王大怒,就派武士將王后從宮中拖出,綑在宮殿前面,要將她射死。但是王后毫無懼色,一心念佛。國王自己持弓搭箭,向王后疾射,但是那枝箭反過來掉落在國王面前;再射出還是跳回來,屢射屢跳。這時候國王才恐怖起來,自己上前將王后的繩子解開,詢問她說:你有什麼法術,將箭倒射回來呢?王后說:我只信仰佛陀,皈依三寶,早上持齋,過午不食,加持八戒,身不佩上飾物,國王欲殺我,一定是佛陀哀愍加被於我才會這樣。國王說:是這樣喔,那很好啊!你為何不講呢?

543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544
經文:即出吉星女,還其父母。以大夫人,正理宮內。王與大夫人,後宮太子,嚴駕群臣,往到佛所,作禮卻坐,叉手聽法。王即白佛,具以如事,向佛陳之。佛告大王:妖蠱女人,有八十四態,大態有八:慧人所惡。何謂為八:一者嫉勅,二者妄瞋,三者罵詈,四者㳜詛,五者鎮厭,六者慳貪,七者好飾,八者含侫,是為八大態。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天雨七寶,欲猶無厭,樂少苦多,覺之為賢;雖有天欲,慧捨不貪;樂離恩愛,為佛弟子。佛告大王:人行罪福,各有本性,所受影報,萬倍不同。若行六德,持齋福多,諸佛所譽,終生梵天,福樂自然。佛說是時,王及夫人,婇女大臣,一切心解,皆得道𢃼。

545
白話解釋:優填王在一氣之下,便休了吉星梵志之女,趕她回家;並派王后主理宮中一切事務。此事過後,優填王與王后、太子等,率領群臣,擺駕到佛陀美音精舍,作禮已畢,退坐一側,合掌聽佛陀說法。國王就將王后發生的事,向佛陀一一陳述。佛陀向優填王說:妖惑女人,有八十四種迷惑男人的媚術,其中最主要的手法有八項,是正人君子所不齒的。那八項:一是嫉妒;二是謊言瞋怒;三是惡罵;四是咒詛;五是用符術蠱人;六是貪婪吝嗇;七是歡喜打扮;八是心侫。這是女人八大妖態。因此世尊又說了下面的偈語:天雨金銀珍寶,還不滿足,人生樂少苦多,能悟是賢;雖有天界享受,智者不顧,樂於放棄恩愛,作佛傳人。佛陀說偈之後,向優填王說:世人造罪造福,各由本性,他們所受的現報,各有極大不同。如果能行持六種功德,持齋守戒,福報增多,便為諸佛讚歎,最後會生於梵天,福樂自來。佛陀說此法時,國王及王后、宮女、大臣等人,皆已領悟佛意,大眾都得到佛道的真理。

546
六十七、沙門品: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精舍之中,為天、龍、鬼、神、國王、人民說法,時有一年少比丘,晨旦著衣服,拄杖持効,至大村中分衛。時大道邊,有官菜園;外面種黍穄,其田外草中,施張發箭,若有蟲獸盜賊來者,觸網箭發,中箭則死。有一端正年少女子,獨守此園。人欲往者,遙喚示道,乃得入園。不知道者,必為發箭所殺,而此女子,獨守悲歌,其聲妖亮,聽者莫不頓車止馬,迴旋蹀躡,而欲趣之,盤桓不去,皆坐聲響。時此比丘,分衛行還,道聞歌聲,側耳聽音,五情逸豫,心迷意亂,貪著不捨。想是女人,必大端正。思想欲見,坐起言語,便旋往趣。未到中間,意志怳惚,手失錫杖,肩失衣効,殊不自覺。佛以三達,見此比丘,小復前行,為箭所殺,福應得道,為愚所迷,欲蓋所覆。憐愍其愚,欲度脫之。

547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洹精舍時,為天、龍、鬼、神、國王、人民講說佛法,當時有一位少年比丘,清晨披上衣服,拿著錫杖,帶著飯効,到村莊去乞食。經過大路邊,一片公家的菜園,種著一些小米,園外草中,設備防偷機關的弓箭,如果有家畜野獸盜賊來偷竊穀物,如果誤觸機關,箭即射出,偷盜的人會中箭,非傷即死。菜園當時由一位年輕女子看守,有人如果到菜園裏來,必須在園外叫她領路,才能進入園來。如果不知菜園規矩,亂走進來,必然會被箭射死。這個女孩一個人看守這片政府的大菜園,有時一個人高唱著淒淒切切的歌,她的歌聲如銀鈴一般的甜美嘹亮,路過的人無不停車駐馬,徘徊在當地,想要同她打個招呼,歌聲美妙徘徊忘返,這都是由她淒美的歌聲,所引來這麼多過路人停足聞歌。而當時這位乞食比丘,乞齋飯回來,在路途中聽聞菜園內傳來陣陣歌聲,側耳靜聽,頓時沉醉其中,心迷意亂,貪戀難捨。他想這個女孩,一定非常美麗,就十分想要見她,跟她談談,因此便走向菜園中。但是他還未到園裏,因為心中恍惚迷茫,錫杖掉了,衣効也掉了,還是毫無感覺。佛陀以神通力,看到這位比丘,再向前走一步,就會被箭射死,但是他因為宿世因緣應該得道了,只是迷於無知愛染之情,將入陷阱,佛陀憐愍他的愚昧,便即時救度他。

548
開悟聖僧云:心若清淨光明,則到解脫彼岸;心若污濁黑暗,則在凡界此岸。

549
經文:自化作白衣,往到其邊,以偈呵之曰:沙門何行,如意不禁,步步著粘,但隨思走,袈裟被肩,為惡不損,行惡行者,斯墮惡道。截流自持,折心卻欲,人不割欲,一意猶走。為之為之,必強自制,捨家而懈,意猶復染。行懈緩者,誘意不除,非淨梵行,焉致大寶。不調難誡,如風枯樹,自作為身,𢓭不精進。說此偈已,即自復形。相好炳然,光照天地。若有見者,迷解亂止,各得其所。比丘見佛,心意珯開,如冥闚明,即五體投地,為佛作禮,叩頭悔過,懺悔謝佛。內解止觀,即得羅漢,隨佛還精舍。聽者無數,皆得法眼。

550
白話解釋:佛陀便化了一位居士,走到他的身邊,用一首偈語來警惕他說:沙門為何向前進?為何心猿走不停,一步一步入陷阱,只是隨著欲念行。黃色袈裟披上肩,造業不迭損道心,造惡之人無善報,身墮惡道不翻身。攝心自持要截流,守心消滅貪染欲,如人不能除欲盡,一心只向地獄門。修道修道莫放逸,必須強制放逸心,出家而後仍懈怠,心中仍思愛染緣。行道不能勤精進,外染之緣不除淨,如非持攝清淨行,焉能獲得金中金。貪欲不調難成道,如強風摧枯樹林,人身難得今已得,何不精進入佛境?化居士說此偈後,便復現佛身,光明照耀,儀相莊嚴,如有見佛瑞相者,此時迷惑即可消釋,便各得恢復自己理性面目。這位年少比丘見佛現身,道心突然開解,如在暗中看到光明,當下便五體投地,向佛陀頂禮,叩頭懺悔己過,向佛陀謝罪。內明止觀,便得阿羅漢果位,然後他隨佛陀回到精舍,其他聽眾也皆得到法眼。

551
開悟聖僧云:捨本外求遠家鄉,狂心歇處見娘面;菩提涅槃非外求,迴光返照法王現。

552
六十八、梵志品:
經文:昔私訶牒國中,有大山,名私休遮他。山中有梵志,五百餘人,各達神通。自相謂曰:吾等所得,正是涅槃。佛始出世,初建法鼓,開甘露門。此等梵志,聞而不就,宿福應度。佛往就之,獨行無侶,到其路口,坐一樹下。三昧定意,放身光明,照一山中,狀如失火,山中盡燃。梵志怖懼,㳜水滅之;盡其神力,不能使滅。怪而捨走,從路出山,遙見世尊,樹下坐禪,譬如日出金山之側,相好炳然,如月星中。怪是何神?就而觀之。佛命令坐,問所從來?梵志對曰:止此山中,修道來久。旦欻火起,燒山樹木,怖而走出。佛告梵志:此是福火,不傷損人,欲滅卿等癡結之垢。梵志師徒顧相謂曰:是何道士也?九十六種,未曾有此師!曰:曾聞!白淨王子,名曰悉達,不樂聖位,出家求佛,將無是也?

553
白話解釋:從前印度私訶牒國,有一座高山,名叫私休遮他,山裏面住著五百多位外道修行人,他們都有一點神通,彼此自誇說:我所證的道就是涅槃!此時佛陀剛剛出現在五印度的社會,初次下山傳道,開始宏揚佛教大法,這些梵志聽說有這麼一位佛陀,但是都沒有去親近他,可是他們得度的因緣到了。佛陀就到他們住的山裏,一個人獨行,並無人隨伴。快到私休遮他山區的時候,走到一條路口,佛陀便在一棵樹下坐禪,定心入於三昧,身上放出光明,照耀山林,形同失火,好像一片山林都被燒光了。梵志見狀,極為驚惶,便持咒噴水來滅火,誰知不論他們怎樣念咒,大火都無法消滅,內心十分奇怪,便放棄念咒,從路口走出山谷,遙遠處看見佛陀在一棵樹下打坐,佛陀坐在那裏,就好像日出金山之側,滿身光明照耀,如眾星中的明月,大眾心中奇怪,這是何方神道呢?便走近佛陀身邊看一下。佛陀看到很多外道修士走近,就請他們坐下,問他們從那裏來?一位梵志答:我們住在這邊山裏,已經修道很久了,今早忽然看到火燒,燃燒山林樹木,才嚇得出來看看!佛陀說:你們看到的,這是福火,不會燒傷人,它能消除你們心中無明煩惱的塵垢。這些梵志師徒彼此驚怖說:這個人是那一道的沙門哪?我們印度九十六種教派中,還沒見過這位大師呢!有一位梵志插嘴說:我聽說過:迦毗羅衛國白淨王的太子,名叫悉達多,內心不貪戀王位,出家求佛道,大概就是他吧!

554
開悟聖僧云:法身自在無方,觸目無非正覺;六塵本來空寂,涅槃生死平等。

555
經文:徒等啟師:可共問佛,梵志所行事,為如法不也?師徒之等,共起白佛:梵志經法,名四無礙,天文、地理、王者治國領民之法,并九十六種道術,所應行法,此經為是涅槃法不?願佛解說,開化未聞。佛告梵志:善聽思之!吾從宿命、無數劫來,常行此經,亦得五通,移山住流,更歷生死,不可計數。既不得涅槃,亦復不聞有得道者,如汝等行,非名梵志。於是世尊,以偈報曰:截流如渡,無欲如梵,知行已盡,是謂梵志。以無二法,清淨渡淵,諸欲結解,是謂梵志。非蔟結髮,名為梵志,誠行法行,清白則賢。

556
白話解釋:有很多小梵志就紛紛啟稟他們的師父:我們來一齊問佛陀所知所行的事,看他明不明白好嗎?因此師徒人等便同聲問佛:梵志經法,稱為四無礙。天文、地理、國王治國教民之方,以及九十六種教派所修行的方法,都包含在裏面,它可以稱為涅槃法嗎?請您佛陀解說一下,以開示我們的茅塞!佛陀向梵志說:真好!你聽後用心想想;我從前世無數劫以來,就時常照此經修行了,也得了五種神通,能移山倒海,經歷無數次生死,雖然沒有得到涅槃,也沒聽說誰修此法得了道的。像你們這種修道人,並不能叫做梵志!因此世尊,便以一首偈語答覆他們:截斷生死如渡河,無貪無愛是梵行,能知行業已清淨,即可稱為真梵志。修道並無二法門,清淨心可渡迷盲,諸般貪瞋痴能解,始可稱為真梵志。並非薙髮才是僧,心地清淨為梵志,真能依佛法修道,清白如鏡是賢聖。

557
經文:飾髮無慧,草衣何施?內不離著,外捨何益?去婬怒癡,憍慢諸惡,如蛇脫皮,是謂梵志。斷絕世事,口無麤言,八道審諦,是謂梵志。已斷恩愛,離家無欲,愛著已盡,是謂梵志。離人聚處,不墮天聚,諸聚不歸,是為梵志。自識宿命,本所更來,生死得盡,叡通道玄,明如能嘿,是謂梵志。佛說偈已,告諸梵志:汝等所修,自謂已達涅槃,如少水魚,豈有長樂?合本無者也。梵志聞經,五情內發喜悅,長跪白佛,願為弟子。頭髮自墮,即作沙門。本行清淨,因而得道,為阿羅漢。天龍鬼神,皆得道𢃼。

558
白話解釋:剃髮之人無智慧,草履法衣有何用?內不能離諸熱惱,空有僧相又何益?消除淫業與瞋痴,憍慢諸般惡除盡,如蛇脫皮不回顧,此人可稱真梵志。斷絕世間諸俗事,口業清淨無粗語,力行公道知真諦,此人可稱真梵志。已斷恩愛無牽罣,出家修道無欲染,貪愛已盡無煩惱,此人乃是真梵志。遠離人居獨行道,不落天道諸般樂,所有三界皆不著,此是真正大梵志。自從知曉宿命通,生生世世如輪轉,生死能盡斷凡流,悟通大道之中精,明眼人能守寂寞,此人真是大梵志!佛陀說偈之後,向梵志說:你們所修的道,自己以為得到涅槃之樂,其實,只是像淺水之魚,那裏有長樂?要知道,生命本無常,快努力精進修行吧!梵志聽佛偈後,五內衷心快慰,一齊平跪在地,求佛陀說:我們都願意皈依作為您的弟子!佛陀點頭歡喜,他們的頭髮便一時落地,成為沙門;因為他們已行持清淨生活有多年,因此很快就得道,成為阿羅漢。同時聽佛陀說法的天人、龍、鬼、神,也同時得了法味。

559
開悟聖僧云:常樂寂靜法,其心當無著;自性若清淨,諸法無去來。

560
六十九、泥洹品:
經文:昔佛在王舍城靈鷲山中,時與諸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時摩竭國王,號名阿闍世,所領五百國,各有姓名。近有一國,名曰越祇,不順王命,欲往伐之。即召群臣,講宣議曰:越祇國人,富樂熾盛,多出珍寶,不首伏於我。寧可起兵,往伐之不?國有賢公丞相,名曰雨舍,對曰:唯然!王告雨舍:佛去是不遠,聖哲三達,靡事不貫,汝持吾聲,往至佛所,如卿意智,委悉問之。欲往伐彼,寧得勝不?丞相受教,即嚴車馬,往至精舍。前到佛所,頭面著地,為佛作禮。佛命令坐,公即就坐。佛問國丞相,從何所來?公言:王使臣來,稽首佛足,問訊起居,䊵食如常?佛即問公:王及國土、人民臣下,皆自平安不?公言:國主及民,皆蒙佛恩。公白佛言:王與越祇國有嫌,欲往伐之。於佛聖意,為可得勝不?佛告丞相:是越祇國人民,奉行七法,不可勝之。王可諦思,勿妄舉動。公即問佛:何等七法?

561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王舍城靈鷲山的時候,和一千二百位大比丘弟子一同修道說法。當時摩竭陀國國王,名叫阿鴴世,領轄五百多個小邦,這些小邦國也各有名稱。臨近摩竭陀國,有一個小國,國名越祇,因為不服從阿鴴世王的敕命─想要去征伐它。阿鴴世王便召集群臣計議,當大家到會時宣稱:越祇國人民,非常富足,人口又多,也出產珠寶,不向我們納貢稱臣,是不是應該起兵去征討他們?此時國中有一位賢明的丞相,名叫雨舍,就起身答王:可以!國王又向雨舍說:佛陀離我們不遠,他有三大神通,沒有事他不透徹的,你將我的話記住,到佛陀那裏,按照自己的意思伸縮,將全盤請問佛陀,我們要攻伐越祇,這個戰爭能不能打勝?雨舍便奉命,準備好車馬,直達佛陀的精舍,先到佛前,頂禮投地,再合掌作禮。佛陀命他坐下,雨舍就座。佛問雨舍丞相,從何而來?雨舍說:我王派我前來,頂禮拜見佛陀,並問候您的起居,飲食如意否?佛陀便問他:王及政府、人民、臣屬都平安否?雨舍說:國君及臣民,承蒙佛恩都很安康。雨舍又向佛陀說:我王與越祇國最近不和睦,想派兵去攻伐它,不知佛陀聖意如何?我們能不能得勝?佛陀向雨舍說:因為越祇國人民,奉行七項原則,恐怕你們很難打勝他們,你回去轉告國王,多想一想,不要輕舉妄動!雨舍就問佛陀:他們實行那七項原則,我們不能勝過他嗎?

562
經文:佛言:越祇國人,數相聚會,講議正法,修福自守,以此為常,是謂為一;越祇國人,君臣常和,所任忠良,教諫承用,不相違戾,是謂為二;越祇國人,奉法相牽,無取無捨,不敢犯過,上下循常,是謂為三;越祇國人,禮化謹敬,男女有別,長幼相承,不失儀法,是謂為四;越祇國人,孝養父母,遜悌師長,受誡教誨,以為國則,是謂為五;越祇國人,承天則地,敬畏社稷,奉順四時,民農不廢,是謂為六;越祇國人,尊道敬德,國有沙門,得道應真,方遠來者,供養衣被,床臥醫藥,是謂為七;夫為國主,行此七法,難可得危。極天下兵,共往攻之,不能得勝。佛告丞相:若使越祇國人,持一法者,尚不可攻,何況盡持,如是七法?

563
白話解釋:佛陀說:越祇國人經常舉行大型集會,講演佛法,修集福田,修心自守,以此為常,這是第一;越祇國人政府與人民同心同德,忠良任事,君王也接受良言,上下團結,沒有矛盾,這是第二;越祇國人都遵守法律,彼此相勉,不貪污、無搶殺,不敢違反國家法令,上下命令一貫,這是第三;越祇國人遵守禮儀,恭謹負責,男女分工,長幼有序,社會倫理關係良好,這是第四;越祇國人都知孝順父母,尊師悌友,接受教導,以國家為生命所依,這是第五;越祇國人,不違天道常則,敬畏國恩,四時耕收,農業興盛,這是第六;越祇國人都尊重有道之人,國內有修道沙門,得道的高僧,如果有遠方沙門來到國中,也能受到供養衣被、床褥、醫藥等等照顧,這是第七點。作為一國的領袖,能行此七大措施,國家就很難遭到危險。恐怕你們集合全國的兵力去攻打他們也不能獲勝。佛陀又向雨舍說:即使越祇國人,能實行當中的一條,別人都不可能打敗他們,何況他們能實行七條的全部呢!

564
開悟聖僧云:平靜不必要在風平浪靜的時候,就在波濤洶湧動盪不停的時候,水的本性還是平靜的。人在生死流轉中,一切苦樂、人我、是非、好醜、動亂萬千,就在這動亂萬千的流轉當中,當下即是無常、無我,速證涅槃的平等寂靜。

565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利勝不足恃,雖勝猶復苦,當自求勝法,已勝無所生。雨舍丞相,聞佛說偈,即得道𢃼。時會大小,皆得須陀洹道。公即從坐起,白佛言:國事煩多,欲還請辭。佛言:可!宜知是時。即從坐起,禮佛而去。還至具事白王,即止不攻。持佛嚴教,以化國內。越祇國人,即來順命,上下相奉,國遂興隆。

566
白話解釋:因此世尊便說了一首偈語:勝利不足恃,雖勝還會敗,要求永勝道,一勝永無憂。雨舍丞相聽佛說偈之後,便見了道𢃼。當時與會眾人,也得證初果。此時雨舍從座位起身,向佛陀說:國事太繁忙,暫行告別了。佛說:好的,你回去妥善運用吧!雨舍便起身行禮別佛而去。回國之後,將見佛面陳一切原委向國王總報告,結果阿鴴世王也停止攻打越祇國,並且遵從佛陀的教導,來教化國人,而越祇國人,也再度來朝進貢了。國家頓時上下一心,國運昌隆起來。

567
開悟聖僧云:眾生的生死流轉,是因為不能了解一切法的本性空寂,而在一切法的本性空寂上起分別執著,為無明所迷。聖者的涅槃解脫,是因為了知一切法的如幻如化,不在一切法的本性空寂上起虛妄分別,執常執我,而由般若現證空性,所以空性為迷悟所依。

568
七十、生死品: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祇洹精舍,為天人、國王、大臣廣說妙法。有一梵志長者,居在路側,財富無數。正有一子,其年二十。新為娶婦,未滿七日,夫婦相敬,言語相順。婦語其夫:欲至後園中看戲,為得爾不?上春三月,夫婦相將,至後園中,有一儁樹,高大華好,婦欲得華,無人與取。夫知婦意,欲得儁華,即便上樹,正取一華。復欲得一,展轉上樹,乃至細枝,枝折墮地,傷中即死。居家大小,奔波跳走,往趣兒所。呼天傷哭,斷絕復甦。中外宗族,來者無數,皆甚悲痛。聞者莫不傷心,見者莫不痛哀;父母妻息,怨咎天地,謂為不護。棺殮衣被,如法遣送,還家啼泣,不能自止。於是世尊,愍傷其愚,往問訊之。長者室家大小,見佛悲感作禮,具陳辛苦。佛語長者:止息聽法!萬物無常,不可久保。生則有死,罪福相追。此兒三處為其哭泣,懊惱斷絕,亦復難勝。竟為誰兒?何者為親?

569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洹精舍,為天人、國王、大臣廣說佛理妙法時,有一位老婆羅門,住宅建在路邊,財富連城,但他只有一個兒子,年二十歲,剛娶新婦,尚未滿七天,夫妻情濃,夫唱婦隨。有一次,妻子向丈夫說:我們到後面花園裏看戲,你看可以嗎?此時正是春天三月,夫婦相牽到後花園內。花園內有一棵儁樹,長得高廣茂密,滿樹花開。妻子想採一些花下來,可是沒人幫她上樹採花。丈夫知道妻子的心裏要採儁花,馬上便爬上樹,已經採了一朵,正要再採一朵花,便向樹上再爬高一些,一直爬到細枝之處,想不到樹枝忽然斷了,人也墜落地上,重傷而死。這時候全家大小得到消息,拼命走向後花園觀看,父母在孩兒屍旁邊,呼天叫地,哭得死去活來。裏外親友,有很多都來探視,都悲痛萬分;這種情景,知道的人莫不為他們而傷心,到現場的人就更為悲傷了。他的父母妻子,更是怨天恨地,說為什麼不保佑這個獨子?但是人終於死了,只好入殮殯葬,依俗送喪,埋葬後全家回來,還是傷心啼哭不止。此時佛陀悲愍他們的痴愚,便去慰問他們。老婆羅門全家大小,看見佛陀之後,悲泣頂禮,然後將孩子出事經過一一陳述。佛陀向老婆羅門說:你們不要再哀傷了,聽我的勸導:萬物無常,無法天長地久,有生就有死,禍福相連。這個孩子死了,有三處眾生為他哭泣,就是懊惱自絕,也無法復生。他究竟是誰的兒子?誰又是他的雙親呢?

570
三世因果經云:今生短命為何因?前世宰殺眾生身。無父無母為何因?前世都是打鳥人。

571
經文: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命如華𨦪熟,常恐會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從初樂愛欲,可婬入胞影,受形命如電,晝夜流難止。是身為死物,精神無形法,假令死復生,罪福不敗亡。終始非一世,從愛癡久長,自作受苦樂,身死神不喪。長者聞偈,意解忘憂,長跪白佛:此兒宿命作何罪亹,盛美之壽而便中夭?唯願解說本所行罪。佛告長者:乃往昔時,有一小兒,持弓箭入神樹中戲。邊有三人,亦在中看。樹上有雀,小兒欲射。三人勸言:若能中雀者,世稱健兒。小兒意美,引弓射之,中雀即死墮地,三人共笑,助之歡喜,而各自去,經歷生死,無數劫中,所在相遭,共會受罪。其三人者,一人有福,今在天上;一人生海中,為化生龍王;一人今日長者身是。

572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便說了一首偈語:生命如同花𨦪熟,熟後還恐落凋零,世人已生皆有苦,誰能不死永成仙?人從父母淫欲生,精卵相合成胚胎,形成之後命如電,光陰晝夜不停止。此身本是必死物,靈識才是無形體,即使死人能復生,禍福依然如影隨。生命之流非一世,人以愛見痴痴等,苦樂自作還自受,肉身已死神不滅。老婆羅門聽了偈語,才破顏解悲,長跪在地,問佛陀:我這個兒子前世造什麼罪業,他本來可以活得很長的壽命,怎會遭到夭折呢?請您開示!他前世究竟造了甚麼罪業?佛陀向這位長者說:是很久遠時,有一個小兒,拿著弓箭到一棵神樹下面遊戲,他旁邊有三個小孩,也在樹下,他們看到樹上有鳥,那個小兒就要搭箭射殺雀鳥。那三位同伴鼓勵他說:如果你能射中,就配稱為英雄了。這小孩心裏很滿足,便引弓射出一箭,樹上的鳥兒中箭便死,掉落地上;地上三個小孩看到小鳥中箭了,歡喜得哈哈大笑,為他高興一番,便各自離開。以後他們經過無數劫生死輪迴,經常相遇,同受果報。那三位在樹下旁觀小孩,一個有福,現在在天界;一個生在海中,化生為龍王;另一個便是你─婆羅門長者。

573
經文:此小兒者,前生天上,為天作子,命終來下,為長者作子。墮樹命絕,即生海中,化生龍王作子。即以生日,化生金翅鳥王取而食之。今日三處,懊惱涕哭,寧可言也?以其前世,助其喜故。此三人者,報以涕哭。於是世尊,即說偈言:識神造三界,善不善五處,陰行而默至,所往如響應。色欲不色有,一切因宿行,如種隨本像,自然報如影。佛說偈已,欲使長者意解,即以道力,視其宿命。皆見天上、龍中之事。長者意解,欣然即起,長跪叉手,白佛言:願及大小,為佛弟子。奉受五戒,為優婆塞。佛即授戒,重為說法,無常之義。大小歡欣,皆得須陀洹道。

574
白話解釋:至於你那位小兒,前世在天界,為天神之子,命終時轉生下界,成為你的小兒,不幸從樹上墜落而死,當時已投胎到水族,在海裏化生為龍子。就在生下的那一天,卻被前世射中的鳥兒化生的大鵬金翅鳥吃掉了。現在你們在三處為他懊惱哭泣,傷心欲死,但是他的生死因果,那裏說得完呢?又因為你們前世,鼓勵他射鳥,射中了又讚美他,隨喜他一番,所以你們三個,在天界、海中、人間都為他哭得死去活來。此時佛陀就再說了一首偈語:識神出入三界,善、不善、五處,瞬息來去無影,生死如響斯應。色欲無色三有,皆由宿業現行,如同種子像母,報應如影隨形。佛陀說偈之後,要使老婆羅門心頭之結解開,便以道眼看他的前世經過,便發現三個小兒投生天界、海龍的情形。此時老婆羅門心頭才釋然,欣然起身,長跪合掌,向佛陀請求:希望我一家大小能作為您的弟子,奉持五戒,作在家居士。佛陀歡喜接受,便為他授戒,再為他說世間無常的道理,他們全家大小歡天喜地,皆得了佛道初果。

575
開悟聖僧云: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滅即出三界。十法界不離一心,一心能造十法界。

576
七十一、道利品之一:
經文:昔有國王,治行正法,民慕其化,無有太子,以為愁憂。佛來入國,便出覲尊。聽經歡欣,即受五戒。一心奉敬,唯願有子。晝夜精進,三時不懈。有一給使,其年十一,常為王使。忠信奉法,不失威儀。謙卑忍辱,精進一心,學誦經偈。知時先起,已辦香火,數年之中,精進如是,不以為勞。卒得重病,遂致無常。其神來還,為王作子。乳餔長大,至年十五,立為太子。父王命終,襲代為王,憍慢自恣,婬泆欲樂,晝夜兪荒,不理國事。臣僚廢朝,民被其患。佛知其行,不會本識,將諸弟子,往到其國。王聞佛來,如先王法,大眾奉迎,稽首於地,卻坐王位。佛告王曰:國土人民,群僚百官,悉自如常不?王曰:為人年幼,未能綏化,皆蒙聖恩,國土無他。佛告王曰:王今自知,本所從來,作何功德,得此王位?王曰:不審。頑愚不達,不知先世,所從來也。

577
白話解釋:從前有一位國王,施政清明,人民仰敬,但是膝下卻沒有太子接位,內心甚為憂愁。有一天,佛陀來到這個國家,國王便出宮拜見,並且在佛前聽講佛法,便很歡喜受了五戒,一心虔誠信佛,但希望生一個孩子。國王信佛之後,真是晝夜不懈,精誠修道。他有一位侍從,才十一歲,時常在國王面前聽候差遣,也虔誠信仰佛法,行止莊嚴穩重,謙虛忍讓,努力專一,學習經偈。每天按時早起燃香上供,連續數年,努力向道,不以為勞,有一天,忽得重病,遂致死亡。他的識神便投胎為國王之子,等到扶養漸大,十五歲時,便立為太子,國王命終,便代父為王;但是他個性驕傲自大,荒淫無道,晝夜尋樂,不務國事,隨之朝臣也廢朝,社會陷於糜亂,人民深以為苦,佛陀明白他的來歷,但他不知本來面目,便率領弟子,來到這個國家。此王聽說佛陀光臨,也照前王的遺規,率領臣民迎接,伏地頂禮之後,退坐王位。佛陀問王說:貴國上下人民,政府百官都好嗎?國王說:小王年幼,不知教化,但受您恩惠庇佑,國家還沒有其他差錯。佛陀又向此王說:大王!你明白前世從那裏來,作過甚麼善事得此王位嗎?國王說:不明白,我太愚昧無知,不明白前世從什麼地方來。

578
開悟聖僧云:人生一念受一身,百念受百身,千念受千身,如是無量念即受無量身;若無念則無生,無生當下法身現前故。

579
經文:佛告大王:本以五事,得為國王。何等為五:一者布施得為國王,萬民奉獻,宮觀殿堂,資財無極;二者興立寺廟,供養三尊,床𢔓幃帳,以是為王,在於正殿,御座理國;三者親身禮敬三尊,及諸長德,以是為王,一切萬民,莫不為之作禮;四者忍辱,身三、口四,及意無惡,以是為王,一切見者,莫不歡欣;五者學問,常求智慧,以是為王,決斷國事,莫不奉用。行此五事,世世為王。於是世尊,以偈頌曰:人知奉其上,君父師道士,信戒施聞慧,終吉所生安。宿命有福慶,生世為人尊,以道安天下,奉法莫不從。王為臣民主,常以慈愛下,身率以法戒,示之以休咎。處安不忘危,慮明福轉厚,福德之反報,不問尊以卑。

580
白話解釋:佛陀向他說:你曾經做五種功德,才得到國王福報,是那五件功德呢?一是因為你布施貧窮困苦,才使你得到國王,人民擁戴,宮殿樓閣,財富無數;二是因為你興建寺院,供養三寶床榻被帳,因而為王,能在朝綱,處理國事;三是因為你親身禮敬三寶,及年德俱尊之人,因此為王,所有人民,無不恭敬於你;四是因為你能忍辱寬大,身、口、意三業都無惡行,因此為王,所有見到你的人,無不心見喜悅;五是你虛心學道,增益智慧,因此為王,所以決斷國事,大臣人民無不盡力奉行,並且由你力行這五大功德,所以生生世世,都享有國王之報。因此佛陀便說了下面的偈語:世人如知奉長上,君王能知敬沙門,信道持戒多聞慧,終招善報生福地。命中註定有福慶,生生世世為人王,施以仁政治天下,人民奉法莫不敬。國王身為臣民主,常以慈心待其民,以身為則守法戒,更以吉凶導天下。居安思危作人君,眼光遠大福更厚,福德對人之回報,不以尊卑定其則。

581
經文:佛告王曰:王前世時,為大王給使。奉佛以信,奉法以淨,奉僧以敬,奉親以孝,奉君以忠,常行一心,精進布施,勞身苦體,初不懈惓。是福追身,得為王子,補王之榮。今者富貴,而反懈怠。夫為國王,當行五事。何謂為五事:一者領理萬民,無有枉濫;二者養育將士,隨時稟與;三者念修本業,福德無絕;四者當信忠臣、正直之諫,無受讒言,以傷正直;五者節欲貪樂,心不放逸;行此五事,名聞四海,福祿自來。捨此五事,眾綱不舉,民困則思亂,士勞則勢不舉。無福鬼神不助,自用失大理,忠臣不敢諫。心逸國不理,臣𧪄民則怨。若如是者,身失令名,後則無福。於是世尊,重說偈言:夫為世間將,修正不阿枉,調心勝諸惡,如是為法王。見正能施惠,仁愛好利人,既利以平均,如是眾附親。佛說偈已,是時王大歡喜,起往佛前,五體投地,懺悔謝佛。即受五戒,佛重說法,得須陀洹道。

582
白話解釋:說偈已畢,佛陀向國王說:國王前世時,為先王僕從,虔誠信仰佛法,清淨奉行佛道,恭敬僧寶,孝順雙親,事君盡忠,貫徹終始,精進布施,困乏其身,不辭勞倦,因此福田隨身,得轉生王子,補國王之位。今天你大富大貴了,卻忘了本行,變得驕慢起來。你要明白,身為國王,要實行五種功德去領導人民,那五件功德呢?一是治理萬民,不可濫用刑罰,橫征暴斂;二是養兵千日,待遇豐厚;三是忠勤本職,福德不斷;四是信賴忠臣,諮受忠諫,不信讒言,殘害正直;五是節制欲樂,攝心治國。能實行這五種事,便會天下景仰,福報自到;如捨此五事,諸務不振,人民困乏,動亂就會發生,臣屬勞頓則國勢衰,無德鬼神不佑,剛愎自用失於大義,忠臣亦不敢直諫。心兪於逸樂,國事廢弛,輔臣奸佞,人民便會怨懟,若是如此妄為,生時名裂,死後無福。因此世尊再說一首偈語:作為世間領袖,修德毋枉毋縱,調心去諸惡念,如此才是明君。見直臣能布德,仁民愛物利人,國內利益均霑,能使眾人仰戴。佛陀說偈之後,此時國王十分高興,走到佛前,伏地頂禮,懺悔感謝,當下受了五戒,佛陀又為他說了大法,便得了佛道的初果。

583
開悟聖僧云:參禪念佛本來同,看破分明總是空;功到自然全體現,春來依舊百花紅。

584
七十二、道利品之二:
經文: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精舍,為諸天人、國王、大臣、四輩弟子說無上大法。時舍衛國,南有深山,其中常出野象,象有三色:白青黑者。國王欲得好名劔大象,輒遣人往捕取,將來付調象師。三年之中,便可乘騎,亦可令劔。時有一神象,龍之所生,身白如雪,尾赤如丹,兩牙如金色。獵師見此非常好象,還白國王:有此大象,其形如是,宜大王乘。王即募捕象師,三十餘人,遣令捕此象。人眾往到象所,張㑺欲捕象,而此神象,知諸人意,即便來前,而墮㑺中。眾人皆來,而欲捕之。象便瞋恚,逆蹸跳之,近者即死,遠者得走,象逐不置。

585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精舍,為很多天人、國王、大臣、四眾弟子演說無上佛法時,舍衛國南方,有一座深山,山中常有野象出沒,象群中有白、青、黑三種顏色之象。國王想得到這些能出征作戰的大象,便派人去捕捉,交與馴象師調教,三年之內便可作坐騎,也可以出戰。當時有一隻神象,是出自龍種,身白似雪,尾巴赤紅,兩支牙如金色,獵人見到這頭神奇的大象,便回來向國王報告:這隻大象體形神奇,可作大王坐騎。國王便召募了三十位捕象專家,派他們去捕這隻大象,因此一大群人,直奔深山象群出沒之地,設下陷網準備捕象,但是這隻神象,早就了知獵人來意,便自動來到陷阱區,投入捕象陷網。眾人一擁而上,便要捕捉神象。那隻大象怒從心生,撞衝踢跳,近者即死,遠者得命;但是大眾還在後面窮追不捨。

586
經文:時山倩有諸年少道人,多力勇健。山中學道,大久未得定意,遙見此象,追逐殺人。道人憐愍人故,自恃勇健,欲往救之。佛已遙見,恐此比丘,為神象所殺。佛即到邊,放大光明。象見佛光,怒止恚解,不復追逐殺人。比丘見佛,迎為作禮。佛為比丘,即說偈言:勿妄嬈神象,以招苦痛患,惡意為自殺,終不至善方。比丘聞偈,即便稽首,懺悔謝過。內自篤責,深惟為非。即於佛前,逮得應真。時捕象人,即皆還穌。走者尋還,皆得道𢃼。

587
白話解釋:當時山腰有一位年少沙門,身強力壯,在山中修道,但是很久沒有得到禪定。他從遠處看到此象,追逐傷人,這位比丘可憐他們危險,又自以為身體強壯,便去救人。佛陀在定中見狀,怕這位比丘被神象踏死,佛陀馬上趕到,放大光明,此時神象看到佛光,怒火馬上止熄,不再去追逐踏人。比丘看到佛陀,便五體投地,佛陀便為比丘說了下面的偈語:不要亂加捕神象,以免遭到無妄災,心行惡起如自殺,最終不能入善道。比丘聽了佛陀說偈以後,便叩頭懺悔謝罪,深自懊悔自己的不對,便在佛前,得證羅漢果。那些捕象的人也都得脫,逃走者也找回來了,他們聞法之後,也悟了佛理。

588
開悟聖僧云:不住迷、不住悟、不住體、不住用,而生其心,即是一切處而顯一心,若住善,生心即善現;若住惡,生心即惡現,本心即隱沒。若無所住,十方世界,唯是一心。

589
開悟聖僧云:無著無所依,無累心寂滅;本性如虛空,是名無上道。

590
六祖惠能大師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591
七十三、道利品之三:
經文:昔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國王瓶沙,有一大臣,犯事免退,徙著南山中,去國千里外,由來無人,不熟五穀。大臣到中,泉水流溢,五穀大熟。四方諸國,有飢寒者,皆來至此山中。數年之中,便有三四千家。來者給與田地,令得生活。其中三老諸長宿年共議:國之無君,猶身之無首。相將至大臣所,舉大臣為國王。大臣答長老曰:若以我為王者,當如諸國王之法:左右大臣,文武將士,上下朝直,發女闐宮,租稅穀帛,當如民法。諸國老曰:唯然奉命,一隨王法。即立為王,處置群臣,文武上下,發調人民,築城作舍,宮殿樓觀。民被苦侫,不復堪諧。皆發想念,欲謀圖王。諸姦臣輩,將王出獵,去城三四十里,於曠野澤中,牽王欲殺。王問左右:何緣殺我?答曰:民慕豐樂,奉王以禮。民困思亂,破家圖國。

592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羅閱祇(王舍城)靈鷲山精舍中,當時國王瓶沙有一位大臣,因為犯法而被免職,被流放到南方山中,在國都千里之外,山中本無人開墾,因此五穀不生。大臣來此之後,不料山泉滾滾而來,經過辛勤開發,也生產一些五穀了。四方各國傳聞這一消息,有一些貧窮之人,便相約來此山中謀生,經過幾年,已有三四千的人家;凡來此地的人,大臣便分配土地給他們開墾,使他們能生活下去。其中有三位年德高望重的人共同商量,深山人口增多了,總要有一位領袖,統理事務,因此他們得到如下結論:國之無君,猶如人身無首;因此一同到被逐的大臣住所,便推舉他為國王,統御南山一片區域。大臣答覆他們說:你們如果推選我為王,就要按照國王登朝統理大臣人民的禮儀法制來辦理;首先,要立左右丞相,文武百官,上下僚屬,井然有序,朝班要輪值處理日常事務,同時遍選女子充為宮人,並且建立租稅田糧制度,如同一般人民,對國家要盡適當義務。這三位長老說:當然,我們一定奉命,按照建國立君辦法來處理。因此,他們當時便擁護這位大臣為南山國王,並且馬上選拔群臣文武官員,建立各級行政官府,又征調人民建築國都房舍、宮殿樓臺,但是一時征發勞民的事太多了,人民苦不堪言,國家便不再和平了,就有人想發動政變,推翻國王。因此那些密謀的奸邪之人,果然設計引誘國王出去打獵,在離城三四十里一片曠野沼澤之中,逮捕了國王,要加以殺害。國王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要殺我?他們回答說:人民都希望能過富裕的生活,這樣他們才能禮敬國王;可是現在人民困苦,人心思動,都想要毀家另立新王。

593
外在的魔並不可怕,自己的心魔才可怕,何謂心魔?就是貪欲、瞋恚、愚癡、疑心、貢高心、嫉勅心,這些心魔可障礙佛道,可造作五逆十惡,作奸犯科,自墮墮人,六道周旋不出。

594
經文:
王告之言:卿等自為,非我本造。枉殺我者,神祇知之。聽我發一願,死不有恨。即願曰:我本開荒出穀養民,來者皆活,富樂無極。自共舉我,立為國王,依案諸國,自共作此。今反殺我,我實無惡。於此人民,若我死者,願作羅剎,還入故身中,當報此怨。於是絞殺,棄屍而去。三日之後,王神即作羅剎,還入故身中,自名阿羅婆。即起入宮,絞殺新王,并及後宮婇女,左右姦臣,即皆殺之。羅剎瞋恚,出宮盡欲殺人。國中三老,草索自縛,來向羅剎自首:此是姦臣所為,非是細民,所可能知。乞𤪱原恕,願還治國。曰:我是羅剎,何與人等共從事也?食飲當得人肉,羅剎急性,忿不思難。三老曰:國是王許,故當如前。食飲所須,當相差次。國老共出,宣令人民,皆共探籌。以此為次,家出一小兒,生用作食,食羅剎王。三四千家,正有一戶,為佛弟子,居門精進,五戒不犯,隨民探籌,得第一籌。有一小兒,當先食鬼王,賢者大小,懊惱啼哭,遙向崛山,為佛作禮,悔過自責。

595
白話解釋:國王就向他們說:我做國王是你們推選出來的,不是我自己要做的。你們這樣錯殺了我,神明會知道的,你們現在讓我發一願,就死也無恨。因此他馬上對天發願說:我本來是發心開荒,種植五穀來養活貧困的人民,凡是投奔這裏的人,也都能一一活命,生活安定。但是自從你們推選我為國王,並完全照每個國家立君的辦法,來建立百官制度,建造宮室臣屬租稅等等;今天反而要殺我,我有什麼錯呢?我有對不起這裏的人民嗎?如果我死之後,一定要做厲鬼,返回屍體中,來報仇討債的!國王講後,依然被他們絞死了,棄屍沼池。三天以後,國王的鬼魂,便投入自己死屍之中,自稱阿羅婆,而借屍還魂,回到皇宮中,首先吊死新王,又到處追殺宮妃婇女,又將背叛的奸臣,一一殺盡。這個借屍的厲鬼羅剎,恨心大怒,又要出宮殺盡全國人民,而國內那三位長者,內心懊悔慚愧,便以草繩自縛,前來向羅剎鬼請罪,他們說:這都是一些奸臣所為,不是幾個小老百姓能知政變底細;現在請求你原諒,再回國處理國政吧!厲鬼說:我現在是羅剎鬼,怎能與活人共事呢?我每天都要吃人肉喝人血,我羅剎性情暴躁,是不管你們有什麼困難的。三位長者說:國王是你答應做的,所以還是應該照以前的辦法來做。至於你要吃人肉等等,我們想辦法輪流供給你。因此這三位國老共同出去,然後向人民宣佈羅剎國王要吃人肉才能活下去;要大家拈鬮籤,以這次拈得的鬮籌編號為準,以後每家輪流送一個小孩,給羅剎王當作食物。這三四千的人家,只有一家是信佛的弟子,全家精進向道,嚴持五戒,也隨著人群去拈鬮籤,結果他抽到了第一鬮籤。他們只有一個孩子,便要送給鬼王生吃。這位佛教徒全家大小懊惱哀嚎,向遙遠的靈鷲山佛陀座下頂禮,並且懺悔自責無福。

596
佛經云:羅剎者,惡鬼總名,男稱羅剎娑,女稱羅剎私。或飛空,或地行,皆食人之血肉。

597
經文:佛以道眼,見其辛苦,便自說言:因是小兒,當度無數人。便獨飛往,至羅剎門,現變光相,照其宮內。羅剎見光,疑是異人,即出見佛,便起侫心,欲前𦴩佛,光刺其目,擔山吐火,皆化為塵,至久疲頓。然後降化,請佛入坐,頭面作禮。佛為說經,一心聽法,即受五戒,為優婆塞。里吏催食,奪兒將來,室家嗥哭,隨道而來。觀者無數,為之悲哀。吏抱兒擏食,著羅剎前,羅剎即持此小兒,擎食至佛前,長跪白佛言:國人相差次以小兒為食,我今受佛五戒,不復得食此小兒,請以小兒布施佛,為佛作給使。佛為受之,即說㳜願,羅剎歡喜,得須陀洹道。佛以小兒著匳中,擏出宮門,還其父母,而告之曰:快養小兒,勿復愁憂。眾人見佛,莫不驚愕,怪是何神?此兒何福,而獨救之,羅剎所食,奪還父母?

598
白話解釋:佛陀以道眼看到這家人哀傷萬分,便自語說:為了這個小孩兒,我要度很多人呢!便獨自飛到南山,直達羅剎王門前,放射金光,直照羅剎宮內。羅剎見光明,以為是異人,便出面見佛,他竟然起了侫心,要衝去將佛陀吃掉。佛陀便放光,直射他的眼睛,他將山頂起來,又嘴裏噴火,但是被佛光普照成為灰塵。時間拖久,羅剎也累了,最後只有投降;請佛陀坐下,他向佛陀頂禮之後,佛陀便為他講說經法,羅剎一心凝神諦聽,當下便受了五戒,成為男居士。此時國內小官員到那位佛弟子的家內帶走小孩兒,送給羅剎為食。全家大小嚎哭,跟在後面追來,沿路很多人親見此情景,都為之落淚。小官員抱著小孩,放在羅剎面前當食物奉上,羅剎抓著小孩,放到佛前,長跪向佛說:國人輪流送小孩作我每天的食物,我現在已經受了五戒,不能再吃這個小孩了,我現在將這個小孩送給佛陀,作為佛陀的小侍者吧!佛陀接受了羅剎的布施,然後為他祝福。羅剎十分歡喜,得了初果。佛陀把小孩放在匳裏,帶出宮門,再送還給他的父母,並且向他的父母說:好啦,好好將你們孩子養大吧!不要再憂愁了!此時國人都看到佛陀放光度羅剎,無不驚異,不知何方神道?這個小孩不知是什麼福報,能得到佛陀救了一命,在羅剎口裏奪回來還給他的父母?

599
大涅槃經云:如來當至闡提成佛,一切眾生成佛,乃永涅槃。

600
經文:於是世尊,在於大眾中央,而說偈言:戒德可恃怙,福報常隨己,見法為人長,終遠三惡道。戒慎除苦畏,福德三界尊,鬼龍邪侫害,不犯有戒人。佛說偈已,無央數人,見佛光像,乃知至尊,三界無比,便皆歸化,為佛弟子,聞偈歡欣,皆得道𢃼。

601
白話解釋:因此佛陀在人群中央,說了一首偈語:唯有守戒可依怙,福德三報常隨身,能行佛法人長壽,最後遠離三惡道。持戒能除諸苦惱,福德之人三界尊,不管鬼龍邪侫害,不犯能持淨戒人。佛陀說了偈語,無央數人,見到佛身金光環繞,才明白佛陀是人間最尊,三界無比,便一齊歸依為佛弟子。他們聽偈之後,歡喜萬分,大家一一得到佛道的法味。

602
華嚴經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

603
法華經云: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則墮慳貪。

604
七十四、道利品之四:
經文:昔佛在波羅奈國鹿野場上,為天人、龍鬼、國王、臣民,不可計眾而為說法。時大國王太子,將從小國王世子,五百餘人,往到佛所,為佛作禮,卻坐一面而聽法。諸太子等,即白佛言:佛道清妙,玄遠難及,自古以來,頗有國王、太子、大臣、長者之子,捨國吏民,恩愛榮樂,行作沙門者不?佛告諸太子:世間國土,榮樂恩愛,如幻如化,如夢如響,卒來卒去,不可常保。又國王太子,以三事故,不能得道。何謂三事:一者憍恣,不念學問佛經妙義,以濟神本;二者貪取,不念布施下貧困厄,群臣將士,所有財寶,不與民共,以修財本;三者不能遠離色欲愛樂之事,捨棄牢獄憂煩之惱,行作沙門,滅眾苦難,以修身本。是以菩薩所生為王,除此三事,自致得佛。又有三事,何謂為三:一者少壯學問,領理國土,率化民庶,使行十善;二者中以財施,貧窮孤寡,群臣將士,與民同歡;三者每計無常,命不久留,宜當出家,行作沙門,斷苦因緣,勿更生死。三事不施,獨無所得。

605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波羅奈國鹿野苑時,為天人、龍、鬼、國王、大臣人民,以及無法計數的弟子們說法,當時有一位大國王太子率領各小國王子五百多人,來到佛陀精舍,向佛陀頂禮,退坐一側,靜聽佛陀法音。很多王子便啟稟佛陀說:佛道清高奧妙,玄遠難及,自古以來,是否有很多國王、太子、大臣、名門子弟捨去他們的地位、榮華、妻妾去作沙門呢?佛陀向那些王子們說:世間的國土榮華恩愛,如霧中花,如水中月,如夢如響,瞬息來,剎那去,無法常保;況且國王太子,由於三種原因,不能得道。是那三種呢?一是位高驕慢橫行,不知學習佛經妙義,作為修養性靈之本;二是貪欲心強,不願布施貧困苦難人民;文武臣屬,所有財富,不能分享大眾,以建立國家共同的富強之本;三是不能遠離美色欲樂之事,捨棄火宅憂惱之難去作沙門,滅除眾苦,所以菩薩乘願轉生為王,除了這三種原因,自能成佛。同時又有三種因素,可以出家。是那三件呢?一是年輕努力求學,治理國政,化導人民,使國人遵行十善道;二是經常以錢財布施貧窮孤獨;文武重臣,能與民同樂;三是常念人生無常,命不久留,應當出家去作沙門,斷一切苦因,不再出入生死之門。如果這三件事做不到,便無法如願出家作沙門了。

606
開悟聖僧云:般若靈珠妙難測,法性海中親認得,隱顯常遊五蘊中,內外光明大神力,此珠非大亦非小,晝夜光明皆悉照,覓時無物又無蹤,起相隨時常了了。

607
經文:於是世尊而自陳曰:昔我前世,作轉輪聖王。名曰南王皇帝,七寶導從,宮觀浴池,行宮戲園,及群臣太子、夫人婇女,象馬廚宰,各八萬四千。有子千人,勇猛精銳,一人當千,飛行虛空,周遊四方,自在所為,無當前者。其壽八萬四千歲,以法治政,不枉人民。爾時聖王,欻自念言:人命短促,無常難保,但當作福,以求道真。念常布施,世間人民。所有財物,與民共之。已種福德,唯當出家,行作沙門,斷絕貪欲,乃得滅苦。王即剗梳頭人:若見頭髮白,便當啟我。至久數萬歲,梳頭人啟言:白髮已生!剗令拔之,舉著案上。王見白髮,涕泣命曰:第一使者,忽然復至,今頭已白,宜當出家,行作沙門,求自然道。擎髮掌中,自說偈言:今我上體首,白生為被盜,已有天使召,時正宜出家。

608
白話解釋:然後佛陀再補充說:往昔,我的前身作轉輪聖王,名叫南王皇帝,出入有奇珍異寶裝飾的車輦相隨,宮殿池水,行館伎樂,以及大臣太子,宮妃婇女,象馬廚僕,各各八萬四千;有子千人,都勇猛精明,一人當千,能虛空飛行,周遊四方,自由無礙,無人敢擋駕。他們的壽命各八萬四千歲,以法治管理國政,從無冤枉人民的事情。當時聖王忽然想到:人命短促,無常難保,應該修道為善,以求佛果;時常布施貧民病苦,所有財寶與民共享,福田已種,便要出家去做沙門,斷絕貪欲,才能滅除世間苦惱。因此國王便吩咐梳頭的侍從:如果看見我頭上有白髮,就馬上告訴我!這樣過了幾萬年,梳頭人報告說:我王!您頭上已有白髮了。因此聖王便命令梳頭的人替他拔掉,放在桌上。聖王看到自己白髮,流著眼淚警告自己說:第一個摧命的使者已經到了,如今我的頭髮已經變白了,是應該出家去做沙門,求出世佛道的時候了!然後他將白髮放在掌心高舉,說出偈頌:如今我的頭上白髮已生,如人遇盜,已經有天使來召,此刻正是我出家的時候了。

609
開悟聖僧云:眾生自性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眾生,過去有恒河沙數諸佛,一尊佛度一位眾生,早應度盡,為何如今尚未度盡,依然流浪生死!當知眾生自性自度,佛不能度。

610
經文:即召群臣,立太子為王,行作沙門,入山修道。畢人之壽,即生第二天上,為天帝釋太子,於後領理天下,亦如大王。復剗梳頭人:若見白髮,便當啟我。至久復啟:白髮已生!剗令拔之,擎著掌中,而說偈言:今我上體首,白生為被盜,已有天使召,時正宜出家。復召群臣,立太子為王,即行作沙門,入山修道。畢人之壽,復生天上,為天帝釋。前天帝釋,畢天之壽,下生世間,為聖王作太子。此三聖王,更為父子,上為天帝,下為聖王,中為太子,各三十六反,數千萬歲,終而復始,行此三事,自致得佛。爾時父者,今我身是也;太子者,舍利弗是也;王孫者,阿難是也。更相從生,展轉為王,以化天下。是以特尊,三界無比。佛說是時,國王太子,并諸太子,皆大歡喜,受佛五戒,為優婆塞,得須陀洹道。

611
白話解釋:聖王當下召集群臣,立太子為王,自己便出家為沙門,入山修道,一直到壽命終了,便升欲界第二天,為天帝釋之子,以後再度統理天下,亦如先王。因此國王也與先王一樣吩咐梳髮人說:你如果看見我頭上有白髮,便要跟我報告。很久以後,梳頭人啟稟說:大王!您頭上白髮已經生出來了。國王便命令拔掉,自己放在掌中,高舉說偈言:如今我的頭上白髮已生,如人遇盜,已經有天使來召,此刻正是我出家的時候了。第二個王(先王之子)又召集群臣,立太子為王,自己便作了沙門,入山修道,一直到壽命終了,又生天界,為天帝釋;前一個天帝釋已享完了天壽,下生世間,為轉輪王作太子。這三個聖王,輪流為父子,在天界為天帝,在人界為聖王,在兩者之間為太子,各自往返三十六次,總共有幾千萬年,終而復始,世世都不忘實行這三件事,最後才能達到佛果。那時為父王的(第一聖王),就是我的前身;為太子的(第二位聖王),就是舍利弗;當時的王孫(第三位聖王),就是阿難;此後我們三人,累生多世,展轉做王,化導天下。因此被尊為三界之至尊,無有比倫。佛說這一段話時,國王太子以及各小國王子,皆十分歡喜,受佛陀的五戒,為男居士,得了佛道的初果。

612
佛經云: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菩薩緣起大悲心,趣入於大乘。

613
七十五、吉祥品:
經文:昔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為天、人、龍、鬼轉三乘法輪。時山南恒水岸邊,有尼犍梵志,先出耆舊,博達多知,德向五通,明識古今。所養門徒,有五百人,教化指授,皆悉通達天文地理,星宿人情,無不瞻察,觀略內外。吉凶禍福,豐儉出沒,皆包知之。梵志弟子,先佛所行,應當得道。欻自相將,至水岸邊,屏坐論語,自共相問:世間諸國,人民所行,以何等事,為世吉祥,徒等不了!往到師所,為師作禮,叉手白言:弟子等學久,所學已達,不聞諸國,以何為吉祥?尼犍告曰:善哉問也!閻浮利地,有十六大國,八萬四千小國,諸國各有吉祥,或金或銀,水精琉璃,明月神珠,象馬車輿,玉女珊瑚,珂貝妓樂,鳳凰孔雀;或以日月星辰,寶瓶四華,梵志道士,此是諸國之所好喜,吉祥瑞應。若當見是,稱善無量,此是瑞應,國之吉祥。

614
白話解釋:從前佛陀在羅閱祇(王舍城)國靈鷲山中,為天、人、龍、鬼說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這三乘大法。當時靈鷲山以南,恒河水岸邊,有一位外道修行人尼犍梵志,出身巨族,博學多聞,得五種神通(六種神通除漏盡通),通曉古今;他的門下弟子有五百人,經過他的調教與傳授,都能通達天文、地理、星象、人生宿命,以及一切世俗學問,內外知識,無不明察在心;吉凶禍福,經濟財稅,社會出入,盡皆熟悉。梵志的弟子,在佛出世以前已修外道法,因為前世宿緣,應當得度。有一天,他們忽然相約到恒河邊,大眾圍坐商討,彼此互問:世間各國,人民所作所為,以什麼事最為吉祥,這是我們所不了解的。因此他們便到師父那裏,先向師父行禮,合掌請示:弟子等從師學道已久,已經無所不通,但是還不明白各國人民,所信所行,以那一種行徑最為吉祥?尼犍梵志答說:你們問得很好!閻浮提(以印度當時地域為中心)世界,有十六個大國,八萬四千個小國,各國都有自己的資源可供給開發,或者導人向善的宗教信仰,或者生產金、銀、水晶、琉璃、珍貴的珠寶,還有大象、馬、車輿、美女、珊瑚、玉石、珍貝、歌伎、音樂,鳳凰、孔雀;還有塗雕日、月、星、辰等四種珍貴的瓶器。各位弟子們!這是各邦國不同的出產,財寶、人情風俗、喜愛等等吉祥的東西。你們如果見到這些事物,就一定要稱讚,這是他們立國吉祥的瑞相,國家吉祥的標幟。

615
佛遺教經云: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節身時食,清淨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㳜術仙藥。

616
經文:諸弟子曰:寧可更有殊特吉祥,於身有益,終生天上?尼犍答曰:先師以來,未有過此,書籍不載。諸弟子曰:近聞釋種,出家為道,端坐六年,降魔得佛,三達無礙,試共往問:所知博採,何如大師?師徒弟子,五百餘人,經涉山路,往到佛所。為佛作禮,坐梵志位,叉手長跪,白佛世尊曰:諸國吉祥,所好如此,不審更有勝是者不?佛告梵志:如卿所論,世間之事,順則吉祥,反則凶禍;不能令人濟神度苦。如我所聞,吉祥之法,行者得福,永離三界,自致泥洹。於是世尊,而作頌曰:佛尊過諸天,如來常現義,有梵志道士,來問何吉祥?於是佛愍傷,為說真有要,已信樂正法,是為最吉祥。

617
白話解釋:諸弟子說:請問師父!除此之外,是不是還有更特別的吉祥事物呢?對自己生命有幫助,能使人死後得升天界的事,有沒有呢?尼犍梵志答說:自從我們教主以來,沒聽說有這種特別的事,書上也沒見過。諸弟子又說:我們最近聽說,釋迦族有一個人出家雪山修道,坐在菩提樹下六年,定中降魔成道,得到三達神通,我們可以去拜訪他,也許他所知更為廣博,不知如何?師父!因此在老梵志答應之後,師徒五百多人,跋涉山嶽小徑,直到王舍城靈鷲山來,見佛以後,向佛陀行禮,退坐一邊為他們準備的梵志座位上,合掌跪地,向佛陀請示說:請問世尊!各國都有這些不同的立國吉祥瑞物,不知是否還有更美好的東西,能請您開示嗎?佛陀向梵志說:正如你們所說;世間之事,人民和順就是吉祥,上下矛盾就是凶險;但是還不能使人超拔離苦,得度生死。以我所知,吉祥之事,應該是修道得福,永離三界,能獲得寂滅之樂,而不是那些珍寶玉女、寶瓶這些資財生產。因此佛陀就為他們作了下面的長頌:佛陀位尊越天神,如來能宣出世義,你們外道修行人,來問世間何吉祥?因此佛陀垂慈愍,為之廣說世真諦,能信正道樂正法,是為人間最吉祥。

618
四種涅槃: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二、有餘依涅槃。三、無餘依涅槃。四、無住處涅槃。

619
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雖有煩惱,但其自性清淨如虛空,離一切分別,言語道斷,唯證相應,其性本寂靜。

620
二、有餘依涅槃:生死之因與惑業已盡,猶存有漏之身與苦果。

621
三、無餘依涅槃:不但生死之因與惑業已盡,連身之苦果亦滅,使之畢竟不生。

622
四、無住處涅槃:是斷所知障所顯的真如,二乘人因有所知障,不明白生死與涅槃無差別之理,固執生死可厭,涅槃可欣。佛斷所知障,對生死涅槃無欣厭之情,唯有大智大悲住在生死,以利樂盡未來際一切有情,故稱無住。悲智雙運,寂照不住,故曰涅槃。

623
經文:亦不從天人,希望求僥倖,亦不禱神祠,是為最吉祥。友賢擇善居,常先為福德,剗身承貞正,是為最吉祥。去惡從就善,避酒知自節,不婬於女色,是為最吉祥。多聞如戒行,法律精進學,修己無所爭,是為最吉祥。居孝事父母,治家養妻子,不為空乏行,是為最吉祥。不慢不自大,知足念反覆,以時誦習經,是為最吉祥。所聞常欲忍,樂欲見沙門,每講輒聽受,是為最吉祥。持齋修梵行,常欲見賢明,依附明智者,是為最吉祥。

624
白話解釋:不從天人為皈依,死後升天圖僥倖,亦不求神拜邪鬼,是為人間最吉祥。選擇益友擇善道,事事多種福田緣,律身能做正直人,是為人間最吉祥。去惡為善無傍顧,持飲酒戒能節身,不貪女色身如玉,是為人間最吉祥。博學多聞如行戒,精勤學道與持律,淡泊明志無所爭,是為人間最吉祥。居家孝順父與母,節儉持家護妻子,不作荒唐耗財事,是為人間最吉祥。不驕不慢不自大,知足常樂能自愛,隨時禮誦佛經文,是為人間最吉祥。不如意事應容忍,應多親近諸沙門,比丘說法要常聽,是為人間大吉祥。持齋修行清淨道,常思親近善知識,結交思慮高遠人,是為人間大吉祥。

625
開悟聖僧云:頓悟雖同佛,多生習氣深;風停波尚湧,理現念猶侵。

626
經文:已信有道德,正意向無疑,欲脫三惡道,是為最吉祥。等心行布施,奉諸得道者,亦敬諸天人,是為最吉祥。常欲離貪婬,遇癡瞋恚意,能習成道見,是為最吉祥。若以棄非務,能勤修道用,常事於可事,是為最吉祥。一切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眾生,是為最吉祥。智者居世間,常習吉祥行,自致成慧見,是為最吉祥。梵志師徒,聞佛說偈,欣然意解,甚大歡喜。前白佛言:甚妙世尊!世所希有,由來迷惑,未及闚明,唯願世尊,矜愍濟度,願身自歸,佛法三尊,得作沙門,冀在下行。佛言:大善!善來比丘。即成沙門,內思安般,逮得應真,聽者無數,皆得法眼。

627
白話解釋:已經皈依有道者,正知正見已無惑,便應速離三惡道,是為人間大吉祥。以平等心行布施,事奉諸多得道人,亦復尊敬諸天道,是為人間大吉祥。常思捨離諸貪婬,如起痴愚瞋恚心,當以道心來對治,是為人間大吉祥。如能捐除無益事,能於道心精勤用,常親近於可親人,是為人間大吉祥。悲心一切為含靈,建立大慈大悲幢,修仁以安諸眾生,是為人間大吉祥。有道高士在世間,常行世間吉祥行,終於成就智慧果,是為人間大吉祥。這位老梵志師徒,聽佛陀說偈之後,真是妄心大開,歡喜萬分,進前啟佛說:真是奇妙啊!世尊!您的開示,在世間是少有的。從來,我們對世間一切渺茫玄遠,令人困惑之事,都沒弄清楚過。我們但望世尊,能慈悲救度眾生。我們願以虔誠,皈依佛陀您的座下,信佛法僧三寶,成為沙門,希望能在您的座下修道。佛陀說:太好了,歡迎你們,比丘!因此他們當下都成了佛道的沙門,專心禪定,都得了阿羅漢道。無數的聽眾,各個都得了法眼。

628
開悟聖僧云:饑來吃飯睏來眠,行住坐臥了無痕;心空境寂開正眼,相逢原是本來人。

629
法句譬喻經闡揚的法理深廣,包括人類貪瞋癡,業因業緣業果,六道輪迴,四生六道生死,貪名愛財,爭權奪利,製造事端,橫行霸道,造業滔天,人生無常,應一心精進佛道,斷欲證菩提,如何在生死此岸達到開悟證果的彼岸,一一皆有說明,本經內容有精微的法理,有事有理,理事無礙,是四眾弟子入於無上菩提,所必經的聖典寶筏。

630

全國人民 聞法開悟  自度度人 同證佛道  法喜充滿 功德無量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5531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