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11/23 15:33:47瀏覽944|回應0|推薦13 | |
(60)醜陋者
—吝嗇惡口 丑相饑貧 一次,佛陀出遊來到西西瑪日山的大森林中。當地有位大施主,財富 圓滿如多聞天子,施主夫婦共享美好的生活。後來,生下一個具有十八丑 相的孩子,夫妻二人為此很煩惱,心想:我們到底造了什麼業,生了這麼 丑個孩子?不如到了晚上把他餵狗,養這樣的孩子沒意義。妻子卻說:「世 上殺人為天理所不容,將來會墮地獄受苦的,我們可以秘密地養著他,養 到他能獨立生活,再把他趕出家門。」這麼商定後,就秘密餵養著,因他 長相醜陋,故取名「醜陋者」。養到稍大一些,父母就交給他一個破碗和 一根打狗棒,驅他出門。他四處流浪、無衣無食,過著乞討的生活。無論 他去哪個城市乞討,因長相極醜,看上去很可怕,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們, 有的打他耳光,有的用拳頭捶,有的扔牛糞、石頭、木棒等打擊他,一邊 追打,一邊叫:「魔鬼來了!」。他遭受了很大的痛苦,心裡很煩惱:不知 自己以前造了什麼惡業,今生是這麼苦上加苦?在人多的地方呆不下去 了,若去比較僻靜的公園裡可能會好過一些。他以在鬧市中的遭遇,白日 不敢出來見人,等到太陽落山後,再悄悄溜出來,找一點遊人扔下的少許 食物,僅僅是維持生命不致餓死而已。因他是位最後有者,所以在業未消 盡成正果前是不會死的。 釋迦牟尼佛具有二種智慧、四無畏1(Cattari Vesa Rajjani)、十八 不共法2等無量功德,並恆時以大悲心觀照著一切眾生的苦樂,即便是大 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的。 此時,佛陀觀知此 醜陋者被調化的因緣已成熟,就幻變出一個更加醜陋的孩子,兜裡裝一些 飲食去了醜陋者所在的公園。那個醜陋者見到佛陀幻化的醜陋者,非常害 怕,轉身就跑,佛陀馬上加持他不能跑,再加持他回頭看看自己。他就停 住回頭看看,一看這是個其醜無比的人,不堪目睹。心想:應該去問他究 竟是什麼人?便想靠近他。醜陋者往幻變的醜陋者走去時,幻變的醜陋者 就向後跑,醜陋者就喊:「朋友,你不要跑,你要跑到哪裡去?為什麼跑?」 「因我長相太醜陋了,不管到哪裡,都有人用拳頭捶,用手煽耳光,用牛 糞石頭擊打我,邊打邊罵我:『魔鬼』。所以,一見人我就非常害怕,就 趕快逃跑。」「你不用怕,我也是如此受人打罵的醜陋者,就是因此而躲 到這個寂靜的公園來的,免得受眾人的打罵,所以,你不要怕,我們倆一 起去找些吃的吧!」幻變的醜陋者就慢慢地走過來:「那可以,我們就在 一起吧。」說著,就從兜裡掏出食物分給他,倆人共同分享。醜陋者飽餐 一頓,心裡非常高興,覺得他們倆人共同生活非常愉悅,就對幻變者生起 了歡喜心,在他生歡喜心的剎那,世尊就現出他本來所具有的三十二相的 莊嚴金色身相。醜陋者見到這莊嚴相好,頓時生起了無比信心和歡喜心,其 快樂非十二年的神悅所能比。他在佛前恭敬頂禮,世尊為他傳了相應的法, 他當下獲得了預流果位。他心想:如果我的身相不是這麼醜陋的話,我願 在釋迦佛的教法下出家受淨戒,遠離一切生死輪迴的大海;只可惜,我身相 如此醜陋,因緣不具足。就在他發心出家的剎那,他的醜相變成了妙相,他 立即在佛前三次祈求:「世尊若慈悲開許,我願在世尊的教法下出家受淨梵 戒。」世尊以「善來比丘」的方便言詞馬上給他受了比丘戒,還傳他一些 法要。這個醜陋的孩子依法要精進修持,不久就滅盡了三界輪迴的煩惱, 獲證了羅漢果位。在他的境界中:黃金與牛糞等同,手掌與虛空無別。諸 天讚歎他的功德。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醜陋者以何因緣生富裕家,卻因具有十八丑 相被驅出家門,後又遇佛,對佛生歡喜心得以出家獲證羅漢果?請為吾等 宣說前後的因緣。」世尊告諸比丘:「這是他兩世因緣和合成熟故。一是 很早以前,無佛出世,只有獨覺(Pacceka Buddha)應世。當時,有一位施 主簡直是個守財奴,不說上供下施,連自己也捨不得享用。一次,獨覺化 緣經過他家門,他先是供養了一些飲食,供畢他馬上又生了後悔心:這個 光頭沙門,供養他還不如給做工的吃了好。又去把飲食從獨覺缽裡搶了回 來,(譯者:現在有些人也像這位吝嗇的施主一樣,首先不作觀察,自願 供養了寺院或活佛,供畢又生後悔心,財也佈施了,後悔心也摧毀了佈施 的功德,很可惜!)並以各種醜陋的身相對獨覺謾罵,趕獨覺走開。獨覺 知道他這樣做造了很大的惡業,很想救度他,馬上示現神變:飛在空中、 閃電、打雷、下冰雹等,因凡夫對神變有很大的信心,看到這些,施主馬 上祈求:『大尊者,是我錯了,請您下來,慈悲慈悲我們這些沉溺在輪迴 中的眾生吧!』尊者見他已生後悔心就下來了。他又重新恭敬供養獨覺, 供畢他發願:以此供養之功德,願我生生世世生富裕家,能在比獨覺更殊 勝的聖者前,令佛生歡喜心,得到阿羅漢果位,願這次所造的惡業不要成 熟,一旦成熟,願在我發心出家的剎那能全部消盡。諸比丘,當時的吝嗇 施主就是現在的醜陋者。因他以各種丑相來咒罵獨覺,故今生具十八種丑 相,他因趕獨覺走之過,故今生從小就被驅出家門。後來,生起後悔心再 對獨覺供養發願,以此功德故今生在富裕家;以願力故,他剎那間丑相變 為妙相,得出家證羅漢果。二是在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他一生中 出家,在臨終前發願:雖然我在迦葉佛的教法下一生出家,沒有得到什麼 境界,願我在釋迦世尊的教法下,令佛歡喜得出家,滅盡三界輪迴的煩惱, 證得阿羅漢果。這兩個因緣和合成熟故,他今生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證果。 因緣如是也。」 (61)安寧太子 —兩世極刑 得佛救度 一時,佛在捨衛城。時捨衛城由勝光國王掌管,鹿野苑由梵施國王 執政。兩國因一些矛盾交兵作戰,雙方傷亡甚為慘重,兩國關係日趨惡化。 一次,梵施國王統領車、馬、象、步四大軍隊往捨衛城進兵,在康 丹河邊安營紮寨。勝光國王聞訊,馬上率領精兵前往迎敵(康丹河是恆河 的一個支流,亦屬恆河流域)。雙方勢力相當,難分勝負,一直僵持不下。 與此同時,梵施國王的王妃生下了一個非常端莊的女孩,王宮上下鼓樂齊 鳴,慶賀王女的降生。勝光國王得知此事,暗想:與梵施國王交戰這麼久, 前景不甚樂觀,敵我雙方皆進退兩難,倒不如借與此女和親來緩解兩國關 系。如是決定後,他就派特使到梵施國王前去求婚,祈求梵施國王將剛生 下的王女許配給勝光國王作王妃。梵施國王知道了勝光國王的心意後也非 常高興。心想:兩國一直作戰至今,敵我皆損失慘重,今聯婚不戰而和, 正合我意。便告訴來使,願與勝光國王和親。從此,兩國化干戈為玉帛, 成為友好聯邦。梵施國王為王女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取名時,因她的 降生平息了戰爭,舉國始得安寧,故取名為『安寧母』,以牛奶、酸奶、 油餅等餵養長大。因梵施國王慾壑難填,不久王妃又生下一個男孩,他的 相貌也非常莊嚴,他們就為他取名為『安寧』,也用牛奶、酸奶、油餅等 餵養他,他如海中蓮花一般很快長大了。長大後,姐弟倆親密無間,好像 一剎那也不願離開。 因安寧母已經長大,勝光國王準備將她迎娶回國。就專門派人請求 梵施國王。梵施國王說:「既然勝光國王已有此心意,那就選吉日舉辦婚 禮吧!」按照選定好的日子,勝光國王親去鹿野苑迎接安寧母。回到 捨衛城後,依本國的習俗舉行了隆重的婚禮。安寧弟弟因為找不到姐姐, 就問父母:「姐姐哪兒去了?」梵施國王說:「她去勝光國王那裡了。」安 寧就鬧著要跟姐姐去。父母告訴他:「你姐姐已經成家了,你去幹什麼? 你是我的王子,以後要繼承王位料理國政,你是不能去的。」雖再三勸阻, 但他仍天天吵鬧非要跟姐姐去。後來勝光國王告訴梵施國王:讓安寧來吧, 我可以同等對待他姐弟倆的。梵施國王無奈,只好將他送到捨衛城與姐姐 團聚。 勝光國王教他一些騎馬射箭等世間的五明,他全部精通無礙。可後 來,安寧變壞了。他做了去妓院等一百多個不如法的行為。安寧母和勝光 國王再三勸導他不要這麼做,但起不到任何作用。萬般無奈,他們只好派 人告訴梵施國王安寧的種種行為。梵施國王也三番五次地叫他回宮,告訴 他:「你不要如此肆意放縱,你身為王子,以後要繼王位料理國政的。」 但安寧既不願回宮,也不聽從父王的教誨,仍舊一意孤行。後來,梵施國 王只好宣佈與其脫離父子關係。而勝光國王因他行為極不如法,也把他趕 出王宮。身無依處,他就在市井混生活。 一天,他回到王宮要進宮看姐姐,但無論怎樣,衛士就是不讓他進宮。 他生了大嗔恨心,一言不語地向宮內看。看見姐姐正和勝光國王在涼台上 彈奏琵琶。這時,安寧頓起殺心,拿起弓箭,張弓向勝光國王射了一箭, 但只是射斷了琴弦,琵琶落在地上,國王驚慌失措轉身逃跑了。勝光國王 憤怒已極,心想:這個安寧居然要殺我,真該馬上把他殺了,但他畢竟是 梵施國王的王子,殺掉他恐梵施國王不悅,應該在法庭上判案定罪,給他 處以死刑。勝光國有個規定:小辯論吹兩個海螺集眾,大辯論不但吹海螺, 還要擊大鼓。當時,國王就命令手下人吹海螺擊大鼓,集中捨衛城的大臣 和所有官員,再把安寧帶來與國王辯論。當然,安寧輸了,因他犯了一百 多條法律。按本國的規矩給他的頸上帶上嘎 布 德花環(表示已判極 刑),再交給兇手們,讓兇手們帶著去遊街。這時,安寧才覺得自己的行 為不如法,生起了極大的後悔心。他獨自哀嚎:「這個世界上有誰能來救 救我呀!」 我等大師釋迦如來具足無量功德和大悲心,時時刻刻觀照著一切眾 生的苦樂因緣,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 的。世尊觀知調化安寧的機緣已經成熟,便著衣持缽去城中化緣。正在游 街的安寧很遠看見了世尊,生起了極大的歡喜心,立即上前恭敬頂禮,祈 求世尊:「慈悲的佛陀,能否再給我一次生命?請您救救我吧!」世尊遂 對兇手們說:「你們不要殺他,放了他吧。」兇手們為難地對世尊說:「請 佛陀您想一想,我們有沒有兩個頭,如果有兩個頭,我們可以放他,現在 是不能放他的。」世尊就告訴兇手們:「我去見國王,在我未見到國王前, 請你們不要殺他。」兇手們答應了。世尊找到勝光國王說:「大國王,放 了那個罪犯,不要殺他吧。」具信心的勝光國王說:「世尊,他犯了很多 罪,理應處死,但如果您能攝受他,他也願意出家,就可以放了他。」世 尊答應可以攝受他。 之後,世尊將他帶回經堂,給他剃度,並授戒傳法,他自己也精進 修持,很快滅盡了三界輪迴的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位。時諸比丘請問:「世 尊,安寧太子做了種種不如法的行為,臨刑時是世尊救了他,度他出家並 使他獲證羅漢果,請為吾等宣說前後因緣。」世尊告諸比丘:「不但是今 生我救護了他,度他出家獲證羅漢果位,而且前生我也曾救過他,使他得 到了四禪五通。在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位倉祈國王,在他的國中有個 惡人,做了很多不如法的行為。後來,準備把他處以死刑,兇手正準備殺 他時,他心生恐懼,祈求呼喊救命。當時,鹿野苑附近有一位大仙人,具 足五種神通(Pancabhinna),見到他非常可憐,很想救他。惡人見到大仙 人就恭敬頂禮祈求救命。仙人讓兇手把他放了別殺他,兇手說:『我們又 沒有兩個頭,現在不殺他我們辦不到。』仙人想去找國王商量,就叮囑凶 手:『在我未找到倉祈國王前,你們不要殺他。』兇手們答應了。仙人找 到國王求情,國王說:『如果不殺他,您必須帶他出家。』仙人答應了。 就把惡人帶到森林中,對他傳授教言,他依教修行,得了四禪五通。世尊告諸比丘: 當時的仙人就是現證菩提的我,惡人即今安寧太子,倉祈國王即今勝光國王。 以前,是在他臨刑時,我救了他,使他修得四禪五通,現在也是在他臨刑 時,我救了他,使他證得了究竟涅 的羅漢果位。」 復次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安寧今轉生於富貴王家,身相莊 嚴,佛令得度,出家獲證羅漢果位?願為演說前後因緣。」世尊復告曰: 「此乃前世的願力。在賢劫人壽二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 出世時,有一位僧眾的執事員,一生為僧眾事辛勤勞作。臨終時發願:我 一生出家,為僧眾做事,雖然沒得到什麼功德和境界,願以此善根,將來 在釋迦佛出世時,令佛歡喜,出家滅盡三界煩惱,獲證阿羅漢的果位。這 位執事員比丘即現在的安寧王子,因其發願力成熟故,今生在我教法下令 我歡喜,出家滅盡三界煩惱,獲證阿羅漢果。」(譯者:應知人的一生是 功過相雜的,各人的悲歡苦樂都是自己所造諸業的果報,並非只一種因緣, 而是種種業緣的集聚。) (62)一個賤種人 —復仇未遂 得羅漢果 爾時,世尊住在新德佳城南方的一片森林中。新德佳城由猛光國王 掌管(猛光國王在漢文典籍中多處提到),其鄰邦是色不熱城,由恰嘎國 王執政。(當時的印度諸侯割據,各自為政,都建有皇宮,遺址至今尚在), 二位國王之間禮尚往來,關係頗為密切。 色不熱城盛產芒果,而新德佳城卻幾乎不產芒果。一次,恰嘎國王 特意送給猛光國王一些上品的芒果。(芒果,即佛經中常提到的安摩羅果, 味道非常鮮美甘甜,論中說內成熟外不成熟的果實。)猛光國王將此芒果 分給王妃、太子、大臣們,大家共同享用。他覺得芒果味道特別鮮美,就 想找些芒果種子圍個果園種植些芒果。後來,找到了些芒果種子栽培,很 快芒果樹長得枝粗葉茂,並且開花結果,國王此時滿心歡喜。他為了保護 這個芒果園,就專門找些賤種人看護果園。(印度四個種姓以外的最低下、 最卑劣的公民稱為賤種人。)可這些生性低劣的賤民,一邊看護果園,一 邊大量地偷吃果實,後來樹上的芒果所剩無幾。他們在國王前打妄語說芒 果是被人偷了。國王懷疑是他們自己偷吃了,就派人去他們家中搜查。果 然在他們家裡搜到芒果的皮核,派去的人將事實稟告了國王,國王很生氣, 把所有的賤民及其妻子兒女等全部關在房子裡,屋子四周堆上柴草,點燃 一把火,將整個賤民城無論是人、財、食物皆燒盡成灰燼,全部房屋也被 燒成了焦土廢墟。 在此浩劫中唯一的倖存者,是一個謀生在外的賤民孩子。因為他覺 得在一生中作賤民沒有意義,於是裝扮成婆羅門形相外出謀生,並且跟著 一位上師學習了隱身法。後來,他返回賤民城,只見一片廢墟,卻不見了 自己的父母親眷,就向附近的人詢問。人們就告訴了他事情的原委。他覺 得:那些賤民們觸犯了國法,罪不可恕,但那些無辜的婦女兒童並沒有觸 犯法律,憑什麼慘遭殺害?因按捺不住心裡的忿恨,於是決定立刻去找國 王報仇雪恨。 因他修成了隱身法,任何人都看不見他,剎那間他就來到王宮,找 到了國王,就用鞭子狠狠地抽打猛光國王,厲聲責問道:「你這個粗暴惡 劣的國王,為何燒死那些無辜的賤民親眷?」國王當時以為是魔鬼,因只 聽其聲而不見其形,又打得這麼痛。雖如此,他仍強詞奪理:「賤民們偷 吃了我的芒果。」「芒果是男人偷的,而那些婦女兒童又犯了什麼罪?你, 你簡直是無理非為!」他極度地忿怒,一邊抽打一邊警告他:「你這殘忍 的暴君,給你七天時間處理妥國家的大小事務,過了七天,我馬上殺了你!」 聽了此話,國王恐懼萬分。第二天,他又是這樣來逼迫抽打國王。國王更 加害怕,就找到了眾臣們商量對策,眾臣們建議:我們祈禱達雅那尊者(佛 的十大弟子之一)可能會有辦法的。商定後,大臣們就往尊者前祈求:「尊 者,我們的國王現在遭受非人的危害,請您慈悲垂護他吧!」尊者便作了 一個加持,使賤種人的隱身法立刻不靈了,賤種人的隱身法使不上很不高 興,心想:這是誰在搞破壞?他去試探大臣們:「前幾天國王受非人危害, 這幾天好了是什麼原因?」大臣們說:「我們去祈求了達雅那尊者,是尊 者保護了我們的國王。」這個賤種人聽了,滿腔怒火地跑到達雅那尊者前, 質問道:「您為什麼破壞我的隱身法?您為什麼要這樣做?」尊者和藹地 說:「孩子,不要著急,有話慢慢說。」尊者的慈悲溫和消除了他心中的 怒火,他又轉過來對尊者合掌頂禮,尊者給他傳了相應的法,他摧毀了薩 迦耶見,獲得了預流果位。得果後,他在尊者前再三祈求:「我願意在您 的教法下出家,受比丘戒,行持梵行。」尊者樂意地攝受了他,為他剃度、 授戒,並為他傳授教言,他自己更加精進修持,滅盡了三界輪迴的煩惱, 獲證羅漢果位。在他的境界中:手掌與虛空無別,黃金與牛糞同等。諸天 讚歎他的功德。 大臣們知道後,稟告猛光國王:「原來害您的不是非人,是一個賤種 人,他準備復仇,但已被達雅那尊者度化出家了。」國王聽了很高興,心 想:尊者對我恩德太大了,如果不是尊者,肯定我早已被殺。為報此恩, 他親自去請尊者和所有僧眾到宮中應供,尊者告訴他:「我去亦可,但現 在世尊住在附近的森林裡,你供養世尊才是功德無量!」猛光國王就往世 尊前祈求,世尊為他傳了一些法,他又再三祈求世尊及僧眾能親臨王宮應 供七日。佛陀默許,接受了猛光國王的供養。七天中,猛光國王虔誠地以 各種精美飲食供佛及僧,圓滿供養的那天,國王供養了佛陀一件無價妙衣, 並供養每位僧人一件僧衣。佛陀為他傳授教言後,返回林中了。 時諸比 丘請問:「世尊,這個賤種人以何因緣,在佛的教法下,令佛歡喜,出家 獲證羅漢果位?願為演說。」世尊告眾比丘:「這是他前世的因緣。在很 早以前,距今九十一個大劫,人壽八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毗 婆屍佛出世,度化眾生圓滿後示現涅 。當時的郎約國王把佛的捨利集放 一處,為保護好捨利,國王就專門找一些賤種人加以守護。一次,一個賤 民突然遭到猛虎的威脅,在猛虎正準備撲食他的時候,他至誠地祈禱頂禮 如來正等覺,因如來不可思議的加持力,天人救護了他,使他在虎口中脫 身得以倖存。後來,郎約國王把捨利建了塔,並舉行了隆重的開光儀式。 此時,那個從虎口裡逃脫的賤民做了力所能及的供養,對遺塔恭敬頂禮, 念三寶之恩,心想:我能從虎口裡解脫,全是如來加持,為了報佛恩,我 今盡力做如是供養。以此供養的功德,願我將來在如來教法下出家,獲證 羅漢果位。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毗婆屍佛出世時的賤種人即今 得證羅漢果的賤種人,以其昔日願力成熟故,今於我教法下出家獲證羅漢 果位。另於賢劫人壽二萬歲,如來、正等覺、人天導師迦葉佛出世時,有 一惡性比丘,經常罵余比丘:『你們這些賤種人……』 等等的粗話。後來他生起後悔心,誠意做了懺悔並發願:我在迦葉佛的教 法下一生出家,雖沒有得到什麼境界,願將來能在釋迦佛的教法下出家, 令佛歡喜,獲證羅漢果位。他雖然發了如是善願,但還是五百世中轉生賤 種人。(師言:現在說以此因緣得受果報五百世,或許有人誤以為是彼此 之間相報,如殺業則彼此互殺將無窮盡矣。這是不正確的見解。釋迦牟尼 佛曾說過:「若自己作罪竟,沒有厲力懺悔,自己要受報五百世,但不一 定都是你傷害的對方來傷害你。」)因他在臨終時發願今已成熟故,在我 教法下,令我歡喜,出家滅盡一切煩惱,證得羅漢果位。」這就是這個賤 種人兩段因緣。 (63)極賢一家 —修塔起信 全家證果 以前,淨飯王手下有一位極賢大臣,他與妻子生活很久,一直沒有 孩子。他們夫婦經常祈禱梵天、帝釋天、森林神、地神等世間天人,仍是 不生孩子。後來,淨飯王生下了悉達多太子,婆羅門相士對悉達多太子預 言:太子若在家將成為金輪王;若出家將證得如來、正等覺的果位。聞此授 記,極賢大臣心裡非常痛苦,他覺得:我現在沒孩子,如果有孩子將來可 以給悉達多太子作侍從,我的職位可以傳給兒子,如果現在我有孩子那該 多好!我作淨飯王的大臣而我兒子將來作悉達多太子的侍從,這樣可以代 代相傳,只可惜我現在沒孩子。想到這些,極賢大臣心裡倍加痛苦,夫婦 又是想盡一切方便方法,再三祈求,仍然無濟於事。 悉達多太子長大後,享盡了人間的榮華富貴,後來出遊四門,親眼 目睹了人間的生(Jati)、老(Jara)、病(Soka)、死(Maranam),他深深思 維人間的無量諸苦,便生起了猛烈的出離心,獨自夜半偷越城門,拔劍削 發出家修道。這樣每日僅食一麥、一粟、一滴水,如是苦行六年之後,在 去尼連禪河1(River Ganges)沐浴的路上,接受了牧羊女經十六次提煉 的牛奶乳精和婆羅門(Brahmin)的吉祥草等供養後,到印度金剛座,發誓: 「乃至未現前菩提前誓不起此座!」後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大徹大悟, 證得無上正等正覺(Samma Sambuddha)。 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攝受了 陳如等五比丘,同時也攝受了五 百涅衛、六十賢普、五十孩童等,對他們傳法後,皆得聖者果位;時佛陀 又示現種種神變,到森林中調化影勝王,使影勝王與八萬天子也得聖果; 去王捨城為舍利子、目犍連授比丘戒,令其得聖果;再到捨衛城調伏了與 佛同時出生的勝光國王(即薩迦國王);後又去迦毗羅衛國宣說了妙法等, 如此四處弘法度眾。 這時,極賢大臣想:自己年近古稀,膝下無子,應該將財產供養佛陀, 不然,我死後無人繼承,財產將會充歸國庫,無甚大意義。這樣,他就發 心迎請了佛陀及僧眾應供,自己親手以各種甘美的飲食供佛及僧眾。供養 圓滿後,佛陀對他傳授了正法。他受持正法、讚歎正法(Sacca Dhamma), 對正法生起了歡喜心。同時,他又對佛陀誠白自心:「佛陀,如果我家能 生個男孩,他就可以像我承侍淨飯王一樣去承侍您,只可惜......」佛陀 安慰他:「若真有如是發心,那非常好,就一言為定。」說畢,佛陀就返 回經堂了。 不久,施主的妻子真的懷孕了,十月後生下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 他們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取名賢者,用牛奶、酸奶、油餅精心撫 養著,賢者如海蓮般迅速成長。長大後,他學習了八觀察及世間的一切學 問。這時,佛陀觀知賢者出家因緣已成熟,就親往極賢大臣家對他說:「你 家的賢者在未生之前,你已答應給我作侍者,現在,我接他來了。」極賢 大臣很歡喜,把賢者叫到佛陀前交咐道:「賢者,在你還未出生之前,父 親已把你許給佛陀作侍者了,今佛陀親自接你去,你一定要好好承侍,切 莫辜負父親對你的厚望。」賢者高興地說:「謹遵父命,多謝父親如此的 恩賜,孩兒非常樂意!」這樣,佛陀就把賢者帶回了經堂,給他剃度授戒 傳法,賢者精進修持,滅盡了三界煩惱,獲證羅漢果位。此時,他想:如 今我斷除了一切痛苦,獲得了無上安樂,全都是佛陀恩澤於我,故應報佛 恩,而報恩的唯一方法即是度化眾生。賢者就用神通觀察,他觀察到:首 先該調化的是自己的父母。剎那間他回到家裡,如雄鷹騰空般躍入虛空, 對父母顯示了打雷、燃火、下冰雹等種種神變,父母也對他生起了歡喜心 和信心,他對父母傳法,父母都摧毀了薩迦耶見,獲證了預流果位,父母 告訴賢者:我們倆想出家為道。賢者說:「你們怎樣想都可以。」他父母就 把家產做了廣大的佈施,安排妥後,夫婦二人都出家了。出家後,他們各 自精進努力,都獲證了羅漢果。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賢者以何因緣生富貴家,身相莊嚴,於佛教 下令佛歡喜,出家獲證羅漢果?請為吾等演說前後因緣。」世尊告曰:「這 是他們前世的願力。在賢劫人壽四萬歲時,人天導師俱留遜佛 (Krakacchanda Buddha)出世,度化事業圓滿後,顯示了無餘涅 (Parinibbana)。當時的國王準備修一座長一由旬的遺塔,就令手下一大 臣全權負責,但這位大臣對佛沒有太大的信心,想讓兒子來替他總管修塔 之事,就推托說:『兒子,我在王宮裡國事繁忙,再兼管修塔,恐是忙不 及,你就代父從工吧。』兒子遵從父命,掌管著整個修塔工程中的大小事 務。在修塔的過程中,他對俱留遜佛生了很大的信心,並皈依受戒。他父 母受他影響,也漸漸對佛生起了信心,並且皈依受了居士戒。 遺塔圓滿竣工後,國王召集眾人舉行了一個大法會,大臣的兒子在 塔前做了些自己的供養,並發願:以此善根,願我將來令佛歡喜,並在佛 的教法下出家,滅盡三界煩惱,獲證羅漢果位。父母見他發願就問他發了 什麼願,他如實地告訴了父母,父母二人同時也發願:願我們生生世世財 富圓滿,依孩子的引導,我們能令佛歡喜,在佛教下出家,滅盡煩惱獲證 羅漢果位。他們都如是發願。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大臣的兒子 就是現在的賢者,當時的父母就是今世賢者的父母。因我與俱留遜佛功德 事業同等,故他對我生歡喜心,在我的教法下出家獲證羅漢果位。其父母 也因同時發願,而今願力已成熟故,於我教法下,令我歡喜,出家滅盡三 界煩惱,獲證羅漢果位。還有一段因緣:在迦葉佛出世時,他們三人出家 共同發願:將來於佛教法下同得解脫。所以,今三人同得究竟涅 的果位。 這就是一家共證羅漢果位的前後因緣。」(師言:通過傳講《百業經》, 很多人收穫很大,尤其是漢族四眾弟子,轉化得很快。我本人非常高興, 從今天起我再發一個願:以後不作無因誹謗。希望其他弟子也能如是發心 發願。不能因一時的粗心,使自己失掉這寶貴的人身。) (64)俱天太子 —引諸青年 得證聖果 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印度的迦毗羅衛國,執政國君是獅子頰國王, 其毗鄰友邦是無壁城,由善覺國王(即釋迦拉薩國王)統管。兩國善鄰友 好,兩個國王也是親密無間。 獅子頰國王想:如果在我的後代中有一個轉輪王該多好啊!後來,王 妃生了淨飯、白飯、斗飯、甘露飯四個王子,又生了淨母、白母、斗母、 甘露母四個王女。同時,善覺國王心想:如果以後我與獅子頰國王作親戚 該多好!後來,善覺王娶妻,生了俱天太子和大幻化母、幻化母兩個王女。 俱天太子長大後,學習了世間的文史歷數、乘騎駕射等十五種技藝,通達 五明(有別於佛教中的五明)。而兩個王女得婆羅門相士授記:大幻化母 將來可以生一個金輪王,幻化母可以生一個具足相好的太子。後來,兩國 聯姻,再徵得釋迦族的同意,獅子頰國王的長子淨飯王子就娶了大幻化母 和幻化母兩個王女為妻,他們共同和睦相處。後來,兜率(Tusita)天子投 胎人間,大幻化母懷孕了。九月過後,生下了悉達多(Siddartha)太子。 太子年紀尚幼已經通達了各種文字、吠陀四典、琴棋歌舞、書畫雕刻等等 學問技術。此時,淨飯王想:應該把太子培養得文武雙全,無所不能,現 在該讓他學習箭術。於是,就打聽釋迦族中精通箭術者,請為太子之師。 後來請到了釋迦族人推崇的俱天大師,他親自教授悉達多太子的箭術。俱 天大師也是盡力傳教,悉達多太子秉性穎慧,很快就精通了箭術,因為互 學相長,所以,大師在太子面前也學到了不少不共的學問和竅訣方便法。 文武俱全的太子就這麼在宮裡充實著自己。後來,他出遊四門,目睹了人 間的生老病死等種種痛苦,生起了極大的厭離心,為了解脫眾生的痛苦, 使之得到最究竟的安樂,他決然捨棄王位,走向寂靜的森林中,修行去了。 這時,俱天大師到了廣嚴城,城中五百青年在他面前學習箭術,學 習圓滿後,生起一個傲慢心,都自以為:以己之才貌和智慧,世上無一人 能比。俱天大師就告訴他們:「你們不要如此傲慢,你們沒有見過釋迦族 的悉達多太子,論智慧、論相貌、論技藝、論能力等等,無論哪一方面, 你們連他腳下的灰塵都比不上,他是無比的圓滿!」聽了這話,這五百青 年,都想一睹悉達多太子到底是何等的風采,就再三祈求俱天大師帶他們 拜見,俱天大師告訴他們:「現在肯定找不到,他早已到森林中苦行去了。」 後來,親證無上菩提的釋迦太子—釋迦牟尼佛,廣利有情,普度眾生,來 到了廣嚴城。(譯者:印度當時的六大城市之一,現在是空曠廣袤,荒無 人煙,幾年前上師親自去朝拜,並在此誦了《普賢行願品》) 俱天大師 知道後,告訴了五百青年,五百青年便邀俱天大師一同拜見。在很遠的地 方他們看見世尊閃閃發光的三十二相,在身相上的傲慢心剎那間便消除 了。但他們覺得在射箭技巧及能力方面,不一定能比得過他們。此時,世 尊知道他們的起心動念,就想用一個世間方便法讓他們現量見,使他們口 服心服,徹底摧毀他們的傲慢心。於是心想:身邊要有一把帝釋天的弓箭 該多好!這一動念,帝釋天就送來了一把弓箭,世尊又幻變成帝釋天在旁 邊準備了箭靶子、七鼓、七輪、七鍋、七磚,再宣佈比賽開始。世尊讓他 們先射箭,他們每個人都分別去拿箭,可竭盡全力也沒有拿動,更不用說 射箭了。最後,世尊穩穩地舉起箭,對準箭靶射去,依次射穿了七鼓、七 輪、七鍋、七磚,箭穿過靶心入於地中。此驚人之舉,使他們欽佩得五體 投地。此刻,他們從內心裡對世尊生起了極大的歡喜心和信心,世尊知道 他們的心已堪能(譯者:從此可知,法是注於已經堪能自心的法器中的。 無論在任何一位上師前求法,若心存慢等五毒,則法不入心,將無益於已。 因慢如高山,法水不注,嫉如巨毒,法注毒器,獅乳亦成毒。所以,首先 要觀察自己是否是法器,有沒有對上師的一切顯現都認為是度生方便的極 深信心?在此,世尊見他們已摧毀傲慢心,對世尊真正生起歡喜心,方開 始傳法的。這一點大家要知道。) 便為他們傳了相應的法,五百青年摧 毀了薩迦耶見,獲得了預流果。得果後,他們再三祈求:「世尊,我們願 在聖教下出家受比丘淨戒。」世尊以「善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 言詞為他們授了比丘戒,並給他們傳授了教言,他們各自精進,滅盡了三 界煩惱,遠離了世間八法的垢染,獲證了羅漢果位。在他們的境界中:黃 金與牛糞等同,手掌與虛空無別。諸天共贊五百羅漢的功德。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此五百青年為何以俱天大師引導被摧毀傲慢 之心,而現前羅漢果位?請為我宣說。」 世尊告曰:「不僅是現在,以前他們也是依靠俱天大師的引導,由我 摧毀他們的慢心,令他們得到四禪五通的。很早以前,占巴城裡的剛勒海 天國王與王妃共同生活,生下一個莊嚴的孩子,為孩子舉行了誕生儀式, 取名為海天,用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地餵養著。海天長大後,學習並 精通了八觀察等世間的一切學問。後來,他觀察父王的生活及行為,覺得 有時如法,有時非法,就不願繼承王位,願到森林中靜修。於是他在父王 前祈求,明達的父王也恩准了。他到森林中修持,得到了四禪五通。他離 開王宮後,宮中的大臣們共有五百個孩子,他們長大後,也學習了世間的 五明,便覺得:他們各自的才貌能力,無人能及,非常傲慢。後來,教他 們五明的老師告訴他們:『你們傲慢什麼?林中有位僧人,其智慧、相貌、 能力是你們百分、千分、萬分所不及其一的。』聽了這話,這五百孩子很 想親自見一見才肯信服。就祈求他們的老師一起去森林中拜見海天僧人, 一走進森林,他們遙見海天僧人身相超凡脫俗,便自慚形穢,慢心立即消 除了,但他們還懷疑海天僧人的武術能力方面不一定勝過自己,再通過其 他方法觀察,又使他們信服了。這樣,他們全在海天僧人前出家,得到了 四禪五通。諸比丘,當時林中的海天僧人,即今現證菩提的我,五百大臣 兒子即今廣嚴城中五百青年,當時他們的老師即今俱天大師,今昔他們都 是由俱天大師引度被我調伏的。另外還有一段因緣,是在如來、正等覺迦 葉佛出世時,他們五百人共同出家,臨終前發願:我們今生在迦葉佛教法 下出家,願來世在釋迦佛教法下出家,令佛歡喜,獲證羅漢果位。當時迦 葉佛教下五百比丘就是現在獲證羅漢果的五百比丘,他們臨終前發願在我 教法下出家,令我歡喜,獲證羅漢果位,今所願成熟,故在我教法下出家 證羅漢果。他們的因緣如是。」 (65)一頭□牛 —辱罵羅漢 累世為牛 一時,佛在捨衛城。祗陀園的附近有一群□牛,其中兩頭大□牛互 相角鬥,一頭□牛鬥輸了,被另一頭牛將其肚皮挑破,內臟都流了出來。 雖然它身受重傷,無力地躺在地上,但它的嗔恨心卻如烈火般難以抑制。 我等大師、如來、正等覺釋迦牟尼佛,是眾生唯一的怙主、救度眾 生的慈航,具有二種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刻刻觀照著一切眾生,即便是 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 世尊觀知那頭受傷□牛被調化的機緣已成熟,便從祗陀園來到了□ 牛身旁,對這頭受重傷未死的□牛做了很細心的包紮:把全部的內臟洗干 淨,輕輕地放回體內,然後把傷口縫好。此時的□牛嗔心小多了,佛陀喂 它一些水草,並對它宣說:「諸行皆無常,諸法皆無我,涅 即寂滅。你 應對我生起歡喜心,這樣,能使你脫離傍生界。」(譯者:不僅是□牛, 另外的許多有情也是通人性的,雖然它們不能用人的語言表達,但從它們 的動作、眼神上,都能體現出它們也通人情,請大家仔細觀察。)如是宣 說後,□牛對世尊生起了歡喜心,(譯者:在臨終時的起心動念特別關鍵, 無論如何要生一個善念,最好是生起一個往生清淨剎土的念頭。)在歡喜 心中它去世了。之後,它投胎到捨衛城中的一位大商主家。商主的妻子生 下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商主夫婦給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用牛奶、 酸奶等精心餵養著,給他取了適合其種姓的名字。七歲時,他對釋迦牟尼 佛的教法生起了很大的信心,得到父母開許後,於佛陀教法下出家。出家 後他精進修持,很快滅盡了輪迴的煩惱,獲證了阿羅漢果位,具有種種神 變。經常依靠神變去別的地方找一些果實鮮花等來供養僧眾,僧眾對他的 成就都感到稀有。 便於世尊前贊曰:「稀有!稀有!年僅七歲,便已得到了如是功德和神變。」 世尊言:「此非稀有。你們還記得祗陀園附近曾有一頭受傷的□牛嗎?當 時,我為它包紮好傷口,對它宣說了佛法,後來已在對我的歡喜心中去世 了。」「記得,記得。」世尊告曰:「當時,因它對我生起了歡喜心的緣 故,去世後,投胎在商主家 。七歲時,在我的教法下出家,精進修學, 斷除了煩惱,證得羅漢果位。」諸比丘復次請問:「世尊,這位沙彌以何 業感轉生□牛?又以何業轉得人身,對佛生歡喜心,斷盡三界煩惱,獲證 阿羅漢果?請為吾等宣說其前後因緣。」 世尊告曰:「曾在賢劫人壽二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 佛出世。時有一比丘僧是僧眾的供水執事員。一次,有位羅漢比丘無意中 撞到了他,把他手中的水瓶碰掉在地上。他生起嗔恨心,惡口罵道:『你 簡直象□牛一樣,走路也不看,把我的水瓶給碰掉了。』羅漢比丘聽了, 覺得他這樣惡口罵人,造了很大惡業,想救度他。羅漢比丘把他叫到沒人 的地方對他說:『你覺得你是什麼人,我是什麼人?』『怎麼?你是出家 人我也是出家人呀!』『當然都是出家人,可我已遠離了一切束縛和煩惱, 而你還是煩惱粗重的出家人,我們兩個根本不同,你如果不好好懺悔,恐 怕生生世世要受極大苦報的。』聽了羅漢比丘如是勸誡後,他生了很大的 後悔心,馬上頂禮羅漢比丘,發露懺悔罪業。在臨終時他發願:願我惡口 辱罵聖者的果報不要成熟,願我一生出家的功德,將來在釋迦佛教下令佛 歡喜,出家證得羅漢果位。諸位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這位供水 執事員即現在證果的沙彌。當時,他以嗔心惡口罵羅漢的果報,於五百世 中轉生□牛。因他當時在迦葉佛教下如是發願故,今於我教法下獲得人身, 對我生歡喜心,七歲出家,精進修持,獲證羅漢果位。這是他的願力所致。」 (66)悲賢童子 —處以極刑 得佛救度 一時,佛在廣嚴城。城中有一名為獅子的大臣,他的妻子懷孕九個 月後,生下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他們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取名 為悲賢,並以牛奶、酸奶等精心餵養著。悲賢長大後,學習了文字武術等 世間學問並精通了五明。雖然他曾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可後來卻變壞了, 常去妓院,行為變得非常不如法。一次,悲賢和扎德沃的一些年輕人到花 園裡遊玩。花園裡百花爭艷,百鳥齊鳴,悲賢隨身帶了妓院裡最漂亮的妓 女同去。在花園裡他們因為這個妓女而爭了起來,口舌不能解決問題就拳 腳相加,悲賢打死了三個人。扎德沃人專門去獅子大臣前告狀,因獅子大 臣對悲賢無計可施,只好宣佈與他脫離父子關係將他趕出家門。這樣,廣 嚴城的執法者就逮捕了他,判以死刑,給他帶上嘎 不 德花 ,交給 穿藍衣的兇手。兇手們一邊狠狠地抽打他,一邊拉他到街上去遊街。這時, 悲賢的心裡異常恐懼。他默默祈禱:這世界上有誰能救護我呢?有誰能遣 除我的怖畏……? 如來、正等覺釋迦世尊具二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刻刻觀照著一切 眾生的苦樂,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 世尊觀知調化悲賢的機緣已成熟,剎那間便來到悲賢身旁。悲賢見 到世尊馬上恭敬頂禮,哭喊著祈求:「世尊救救我吧!」佛陀安慰他說:「悲 賢,你不要怕,我一定會救你。」接著,佛陀就告訴兇手們把悲賢放了。 但兇手們說:「如果他能出家我們可以放了他,否則,肯定要殺了他。」 因悲賢本人願意出家,世尊就把他帶到一個寂靜的地方,給他剃度傳戒, 傳授佛法。他自己精進修持,獲得了羅漢果位。 時諸比丘讚歎曰:「善哉世尊!悲賢雖已是臨刑之人,仍被世尊救度, 並使他出家滅盡煩惱,獲得究竟涅 的羅漢果位。」世尊告諸比丘:「不 僅現在我救度他,令他得到究竟涅 的果位,以前我也曾救度他,使他得 到四禪五通。很久以前,在一個寂靜的地方,旁邊有一個小城,城中有一 惡人,他雖天生拙嘴笨腮,但仍不肯安份守己,經常做一些損害他人的惡 行。一次,他趁一施主不在家與其妻邪淫,當場被人抓住,交給國王。國 王將他處以死刑。臨刑時他非常害怕,祈求救命。時寂靜處的仙人救了他, 把他帶回森林中,他出家跟隨仙人修得了四禪五通。諸比丘,你們是怎麼 想的?當時的仙人就是現證菩提的我,當時被處以極刑的惡人就是現在的 悲賢。以前和現在都是在他臨刑時得我救度。另有一段因緣,曾在人天導 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他是一位出家人,臨終時發願:我一生 在迦葉佛的教法下出家,雖沒有得到什麼境界,但願將來我能在釋迦佛教 法下,令佛歡喜,出家證得羅漢果位。因他往昔願力成熟之故,今生在我 的教法下出家獲證羅漢果位。」 (67)胖 子 —願力成熟 信心第一 一時,佛在捨衛城。城中有一商主,一直膝下無子,就四處祈禱諸 天尊,由天人的加持及其它因緣的合和,後來,商主的妻子懷孕了。九個 月後,生下了一個莊嚴肥胖的男孩。他們為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 因他肌肉豐滿,故取名為胖子。父母們用牛奶、酸奶、油餅精心餵養著小 胖子。胖子很快長大了,他學習並精通了世間的史學歷算、觀察佈施等十 八種學問。因為胖子家與給孤獨施主家是近鄰,受長者虔誠信佛的默化, 胖子家對佛法生起了很大的信心。後來,父母去世了,只剩下胖子一人。 胖子外出,路經捨衛城和續巴熱嘎之間的一片森林,森林中安住著 一位曾經相識的苦行仙人。胖子一見到這位相識的苦行仙人,就對他生起 了信心,對他頂禮(Anjali),仙人也讚歎他出離心的功德,並作了些開示, 他就依止仙人出家了。依止了很久,學習了不少法,但還沒什麼成就 (Sidhi),那位仙人便去世了。胖子獨自在山洞裡成年累月地修持。 一次,世尊路經此地。遙見佛陀,他想親迎佛陀,但山高路曲,若 沿路下山,佛陀就會走過了自己所在的山洞接不到佛陀了,便不顧一切從 山洞前跳了下去。世尊馬上作了個加持,整個大地象棉團一樣柔軟。胖子 從山崖上跳下並沒受任何傷。世尊帶他到路邊,慈悲地攝受了他,胖子恭 敬頂禮求法,世尊為他傳了相應的法要,他得到了無來果位(Anagami)。 得果後,他又再三祈求出家受比丘淨戒,世尊以「善來比丘(Ehi-Bhikkhu)」 的方便言詞為他授比丘戒,又傳給他一些教言,他獨在林中精進努力,最 後得證了羅漢果位,並且世尊授記他為世尊教法下的信心(Sadha)第一。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胖子從山崖上跳下來,您解救了他,他對世 尊生了歡喜心,此是以何因緣?請為吾等宣說。」世尊告曰:「不僅是今 生我解救了他使他得到涅 果位,以前我也救過他,使他得到四禪五通。 很久以前,有位仙人帶五百眷屬路過一片山林,山上住著的苦行者遙見仙 人帶五百眷屬走近了山腳下,生起了很大的歡喜心。他想親迎仙人,可刻 不容緩,若沿彎路下去來不及,便毫不猶豫地從山洞口跳下去。那位仙人 馬上祈禱天人,由於天人的加持,他毫未受傷。帶五百眷屬的仙人攝受了 他,他在仙人前出了家,修持後得到了四禪五通。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 的?當時的仙人就是現在證得菩提的我,當時的苦行者就是現在的胖子。 當時我救度了他,使他得到四禪五通,而今我救度了他,使他得到了究竟 涅 的阿羅漢果。」 諸比丘復次請問:「世尊,胖子今以何因緣遇見佛陀,令佛歡喜,出 家獲得阿羅漢果位?又以何因緣,他成為世尊教下信心第一者?祈世尊為 吾等宣說。」世尊復言:「諸比丘,這是他前世的發願力(Adi-tthana Bala) 故。賢劫人壽兩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一次,迦 葉佛帶兩萬眷屬一起出遊,將走近一片森林,林中的一位仙人有五百個眷 屬,遙見佛陀及僧眾緩緩而來,生起了極大的歡喜心,他們用自己苦行食 用的莖、果、草、葉等誠心奉上佛前供養,共在迦葉佛前求法,迦葉佛為 他們傳了相應的法,其中四百九十九位仙人已得無來果位,只剩下一位沒 有得果。之後,他們又在迦葉佛前祈求出了家受持比丘淨戒,迦葉佛為他 們傳了一些教言,他們都精進努力,其中的四百九十九位仙人證得阿羅漢 果位,只有那一位仙人連加行道的暖位也沒得到。但他仍是信心堅定,精 進修持,嚴淨毗奈耶(Vina-ya),他親近的堪布也是迦葉佛教法下信心第一 者。後來,他臨終時發願:我在迦葉佛教法下,盡形壽守持清淨戒律,雖然 沒有得到什麼境界,但願我在釋迦佛出世時,不作令佛不歡喜的因事,能在佛前令 佛歡喜,得出家獲證阿羅漢果位,像我的堪布那樣成為釋迦教法下信心第一者。他發了 如是願。當時如是發願的比丘就是現在的胖子,以其願力故今在我教法下,令我歡 喜,出家獲證羅漢果並成為信心第一者。」世尊如是宣說竟,眾比丘歡喜 信受,作禮而去。 (68)黑 者 —斷除死懼 終得證果 一時,佛在王捨城。城中一施主,娶妻懷孕九月後,生下一個渾身 漆黑的孩子,夫婦為孩子舉行了賀生儀式,取名為黑者。夫婦用牛奶、酸 奶、油餅等精心餵養著黑者,黑者如海蓮般很快長大了,他學習並精通了 世間的十八種學問。他的父親是教授五百婆羅門(Brahmin)學咒語的大師。 到了年邁體衰的時候,他心想:我已年邁體衰,不能再任教,應該讓黑者 來接我的班。便對黑者說:「黑者,父親已年邁體衰,已傳授你不少咒語, 你也學得不錯,希望你以後代替我好好地攝受他們。」聽了父親的囑托, 黑者就應諾了。這五百婆羅門從此便依止黑者修學咒語。有一次,王捨城 的婆羅門對他們做供養,受供時,五百人中產生了一些矛盾,彼此都執持 己見:對方不應受供,應由我們來受供。黑者想從中調和,但因矛盾太深 而無法調解,他便生起了厭離心,捨棄了他們,獨自去了寂靜的地方。(師 言:依止上師時,弟子們一定要和合,嚴守三昧耶戒(Samaya),不然的話, 藏傳佛教史上的有些大德,就是因為弟眾對上師苦口婆心的教言不願奉 行,便獨去寂靜地或趣入涅 (Nibba-na)。這也是佛趣入涅 的一種緣 起。)黑者所到的寂靜地,有一黑夜叉(Yakkha),它經常危害成千上萬人 的生命,奪他們的精氣,消他們的威力,給他們造成各種痛苦。在此處, 還有一位仙人閉關修行,夜叉對仙人頗為恭敬。 黑者到了寂靜地依止仙人很久,自己也得到了四禪五通。後來老仙 人去世了,黑者便獨自在老仙人的山洞裡靜修。這時,王捨城裡很多人往 世尊前祈求:「世尊,森林中有個黑夜叉,經常無緣無故作害於眾生,現 在,我們實在沒辦法,祈請世尊方便調化它。」世尊以神變把它勾召來並 告訴它:「你以後不要危害眾生,應從今以後捨棄惡業(Akusala Karma)。」 夜叉也應諾:「我不但從今以後不再害眾生,而且可以保護王捨城的一切 眾生。」並在佛前皈依受戒,頂禮畢就返回了。因黑者是老仙人的繼承人, 所以它一直對黑者很好。一天,它觀察到黑者僅剩下七天的壽命,便去黑 者前勸說:「你怎麼還不修行?現在你只有七天生命了。」黑者聽了,心 生無比的恐懼、痛苦、煩惱,這噩訊使他整天痛苦不已。夜叉見此又勸慰 他:「哭又不是辦法,你最好去王捨城世尊前,世尊是能仁遍知,去他那 裡肯定有辦法。」黑者聽了,馬上去世尊前,正巧世尊在為數百眷屬傳法, 他見到世尊後,心裡數數歡喜,於佛前恭敬頂禮求法,世尊為他傳了相應 的法,他得到了無來果位。接著他又再三祈求出家受比丘戒,世尊以「善 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詞為他授比丘戒。他自己精進修持,滅 盡生死輪迴的煩惱,證得了羅漢果位。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黑者在遇到死亡的違緣時,世尊斷 除了他的恐懼,使他得到究竟涅 ?請為吾等開示,願樂欲聞。」 世尊告諸比丘:「不僅是今生,前世我也斷除他的死懼,使他獲得四 禪五通。那是在很早以前,一位具五神通的仙人,有一個非常懈怠的弟子, 不精進修持。後來,仙人觀知七天後他會死,便對他說:『你還懈怠?壽 命只有七天了,還不精進?』弟子聽後非常害怕,心中十分痛苦,他又在 仙人前求法,精進修持,得到了四禪五通。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 時的仙人就是現證菩提的我,當時的弟子就是現在的黑者仙人。今昔都是 在他遇到死亡的違緣時,是我救度了他。還有一段因緣,是在迦葉佛教法 下,黑者當時是一位出家人,一生中行持清淨梵行,後來他發願,以其願 力成熟故,今生遇我得出家獲證究竟的果位。」世尊如是宣說了黑者的前 後因緣,眾等歡喜信受已,作禮而退。 (69)持 箭 —畏死受戒 得生善趣 一時,迦毗羅衛國(Kapililavstu)有位釋迦(Sakya)族人,名叫持杖。 他富如多聞天子,與妻子共享美好的生活,妻子懷孕九個月後,生下了一 個非常端莊可愛的男孩,持杖夫婦為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並取名 持箭。他們用牛奶、酸奶、油餅等餵養著持箭,他如海蓮般很快地長大, 並精通了文字、乘騎等世間五明。後來,持杖夫婦又給持箭生了個逗人喜 愛的小妹妹,這個小妹妹天生質麗,端莊秀美,父母為她取名耶輸陀羅 (Yasodhara),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用牛奶、酸奶等營養品精心 地餵養撫育著小耶輸陀羅,她如海蓮般地迅速成長著。耶輸陀羅的天生質 麗、端莊秀美自降生的那天起,整個迦毗羅衛國便傳開了,幾乎是孺婦皆 曉。等她年值豆蔻芳齡時,便嫁給悉達多(Siddathar)太子為王妃,她們 倆在宮裡享受人間的榮華富貴。這時,持箭和悉達多太子的關係甚為融洽。 後來,悉達多太子出遊四門,觀見老病死的痛苦後,捨棄了王位和王妃, 去了寂靜森林中苦行。對此,持箭深為不滿:悉達多太子不僅是捨棄了王 位,竟然捨棄了我那端莊秀麗的妹妹,獨自去森林中出什麼家。他也無可 奈何,只好把這口氣悶在心裡。 六年很快地過去了,林中苦行的悉達多太子已於金剛座下現證菩 提,成了大徹大悟的能仁智者、三界導師—釋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世尊四處廣度一切有情。一次,世尊回到迦毗羅衛國,與淨飯 王父子相會。此時,釋迦族人紛紛拜謁釋迦世尊,但唯有持箭對舊隙耿耿 於懷,不肯去拜見,族人們費盡了口舌,他終於勉勉強強為顧眾人面子去 了,在世尊前他受了五戒(Panca Sila)。但是,因非誠意發心受戒的緣故, 他沒有如法地守持戒律。(譯者:原來也有類似情況。上師去青海時,有 一人在眾人勸誡之下受持了不飲酒戒。因非誠心,所以他受戒之後,很想 嘗試一下犯戒的果報,於是他便喝了一瓶酒,但喝後不久便死了。眾人對 上師祈求,上師說:「我並沒降伏他,犯戒是他自取的事,可能是其他護 法神和喜善法的一些天人對他故意破戒而感不滿,故他馬上受到了一些制 裁。)過了不久,他覺得:雖然是受了五戒,但並非自願。於是他就故意 犯戒,在大庭廣眾之下飲酒。族人知他故意犯戒甚感可憐,知其破戒的果 報是會墮地獄受眾苦報的,都很想救他。眾族人一齊去佛前恭敬頂禮祈請: 「世尊,釋迦持箭原來在您面前受了五戒,但他故意犯戒,請佛陀慈悲救 度他,免受地獄之報。」世尊默然。族人意會到佛陀已經應允,便讚歎了 佛的意趣後,頂禮返回了。世尊心想:應該去度化他,但須待過一段時間 較為適合。後來,世尊觀知持箭的壽命僅剩七天了,便告諸比丘:「持箭 再過七天壽命將盡。」此話如手捏芝麻油一樣很快傳出去了。世尊的預言傳到 持箭耳朵裡,他心裡很恐懼,但表面上卻強裝不在乎,故意找一些沒男人 的女子,天天輕歌曼舞,嬉戲打逗,一起混生活,表明自己對死亡不在乎。 他如此作害自己,世尊想:我應首先派幾個大聲聞去點化他,再親自去度 化比較有利益。第一天,世尊告訴阿那律尊者(Anuru-ddha Thera)去釋 迦持箭那裡點化他,阿那律依教奉行去了,因為他們是弟兄的關係,持箭 還是高興地將阿那律尊者恭迎到家裡,在其足下恭敬頂禮,阿那律尊者也 給他傳了一些法,諸如在短暫的人生中切莫作惡,應如法而作之類的法要; 第二天,阿難尊者(Ananda Thera)去調化;第三天,目犍連尊者(Moggallana Thera)去了;第四天舍利子(Sariputa Thera)尊者去了,舍利子想方設 法總算勸服了他,使他對世尊生起信心,同時,他對死亡生起了畏懼之心; 第五天,世尊觀知他已經生起了恐懼心,不再像以前那樣剛強難化,便親 臨度化他。持箭遙見世尊,一反往常起身遠迎,歡喜地對世尊恭敬頂禮, 親為世尊敷坐,請世尊入座又頂禮合掌諦聽。世尊問曰:「你是否對死亡 非常害怕?」「是的,非常害怕!」「死亡並不是最令人害怕的,最大的 恐怖是墮地獄(Niraya)、餓鬼(Peta)、傍生(Tiracchana)中恆受無量痛 苦,那些痛苦並非人間可以想像。」「什麼是地獄?地獄到底是什麼樣的?」 持箭很緊張地追問世尊。世尊發大悲心,顯示神變,使持箭現量見到八大 寒熱地獄眾生受苦的景象,目睹地獄中一幕幕的慘景,他就問佛陀:「造 何業以至墮地獄如此受苦?」(譯者:如果現在的眾生有大福報,世尊再 來南瞻部洲,現量讓現在的人們親見地獄該多好!使他們從心裡深信因果, 再不敢造惡業。)世尊告訴他:「殺生的果報先墮地獄,次後同行等流果 成熟,轉人身時,多是短命多病……。」世尊耐心詳盡地把十不善業一一 為他開示。聽畢世尊的開示,他驚恐萬分,真正地生起了很大的出離心, 心想:完了!完了!徹底完了!我在佛的教法下先受戒又故意犯戒,肯定 要墮地獄的,只有請世尊救度。之後,便在佛前至誠懺悔,再重受居士戒 (師言:居士戒可以重受多次。), 祈佛傳法,佛陀也為他傳了相應的法, 他摧毀了薩迦耶見,獲得了預流果。第七天他真的去世了,並立即生天了。 生天後,他依天人的規矩作三觀察,觀知自己是從人間來,因為是自己於 佛教下受居士戒,對佛生起歡喜心後升天的。這樣,他覺得最好在未過夜 之前去拜謁世尊,以報佛恩。便身著各種天人服飾,手持天界的青蓮花、 白蓮花、曼陀羅花等,來到佛前,散花供養,恭敬求法,合掌諦聽。世尊 對他宣說了一些法要,他心滿意足,右繞三匝,返回天界。 時釋迦族人心中顧慮:這個可憐的釋迦持箭生前不如法持戒,會不會 墮入地獄或其他惡道?去請問遍知釋迦世尊,世尊肯定會無誤地告訴我們 的。於是,許多族人往世尊前請問:「世尊,釋迦持箭於您教下受居士戒 之後,又故意喝酒犯戒,他死後轉生哪一道去了?」世尊告族人曰:「他 已經升天了。」族人們都十分驚訝:「怎麼,他升天了?他生前犯了戒, 怎麼會升天?」世尊告訴他們:「他在臨死前,獨自在我前至誠懺悔,重 新受戒,我為他傳法後,他得了預流果,死後立即升天了。」聽世尊這麼 說,他們立刻對佛法僧三寶的功德和不可思議的加持力生起了無比的信 心。覺得:本來該墮地獄的眾生,重新皈依受戒,能以此功德力升天,真 不可思議! 時諸比丘情不自禁地讚歎:「善哉世尊!釋迦持箭因懼死而得世尊的 教化,並獲得聖果!」世尊告曰:「比丘眾,不僅是今生他畏懼死亡,我 護持他七天,以前也如是。汝等諦聽:早在人壽兩萬歲時,人天導師、如 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印度鹿野苑有一位小商人,喜歡佈施。因他財富 不足,便打算去海裡取回珍寶以便廣行佈施,積累資糧。果然,他去海中 取寶成功地回來了,作了廣大的佈施。一天,迦葉佛觀知他壽命很短,為 使他生起出離心,就告諸比丘:某某商主壽命僅剩七日。這話如手捏芝麻 油一樣,很快傳到了這位商主那裡,他生起了很大的恐懼,即往迦葉佛前 皈依受戒,七天後他去世升天了。諸比丘,當時的那位商主即今釋迦持箭。 當時,他也是畏懼死亡而去迦葉佛前皈依受戒七天後去世升天的,今生亦 如是。」世尊如是宣說已畢,諸比丘歡喜信愛,作禮而去。 (70)婆羅門兒子 —供塔生喜 善辯證果 一時,佛在捨衛城。城附近有一大施主,富如多聞天子,與妻子共 享美好的生活。妻子懷孕九個月後,生下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施主夫婦 為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取了適合種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 餅等精心餵養著。幼年時期,他便開始學習文字和婆羅門行為等十八種學 問,且已通達無礙。十六歲時,他已精通一切論典,具足智慧辯才,到處 辯論,許多婆羅門都敗在他的手下。這樣,他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生大 傲慢(Atimana):現在世間的人能與我相提並論的都找不到,更何況勝過我 的。他常常恃才欺人或者蔑視其他的婆羅門。後來,這些婆羅門實在無法 忍受,心想:只有沙門果達瑪能調伏他,或許因見到世尊他會出家的,就 不會再給我們帶來很多痛苦。之後,他們就告訴婆羅門的兒子說:「現在 世上有位釋迦牟尼佛,他遍知一切,辯才無礙,身相莊嚴,慈悲無量,你 不要自以為世上無人能及於你,無論辯才、智慧、相貌、慈悲等哪一方面, 你跟世尊相比,簡直是百分、千分、百千萬分所不及其一的,你有什麼值 得驕傲的?」婆羅門兒子聽到這番話後,很想親見世尊,一睹世尊的風貌。 後來,他就去見世尊,在很遠的地方,他就遙見世尊的三十二相,身色金 黃閃閃發光,他不由自主地對世尊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這個喜悅非十二 年的禪悅所能及。此時,他心想:身相自然我是不及於世尊的,但智慧辯 才方面不一定不及於世尊。他為了觀察世尊是否有大徹大悟的智慧,準備 了一些問題想去試一下世尊。世尊知道他起驕慢之心,還是悲憐地攝受了 他,和顏悅色跟他交談了很長時間,知道他心存疑難,便一一為他解答了。 此時的婆羅門兒子對世尊的慈悲、智慧、辯才欽佩得五體投地,不再存絲 毫的慢心,對世尊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在世尊前祈求:「請佛陀及僧眾 能納受我七天的供養。」世尊默許了。他恭敬頂禮而返回自家,準備一些 飲食。待準備好後,他再親迎佛陀及僧眾,依次入座,親自供養佛陀及僧 眾。供養圓滿後,他對僧眾一一供養了僧衣(Kasaya),並供養了世尊一件 無價妙衣。他於佛前求法,世尊為他傳了相應的法,他摧毀了薩迦耶見, 獲證了預流果位。又經父母同意,於世尊前再三祈求出家受比丘淨戒。世 尊樂意地攝受了他,以「善來比丘」的方便言辭為他授了比丘戒。納受戒 體後,他精進修持,滅盡了三界輪迴的煩惱,獲證了阿羅漢的果位。 諸比丘請問:「世尊,婆羅門兒子以何善業,生於富貴之家,年且尚 幼,已精通一切論典,勝伏一切辯論家?又以何因緣對佛生歡喜心,在佛 教法下,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請為吾等宣說。」 世尊告曰:「諸比丘,這是他前世的因緣。是在賢劫人壽二萬歲時, 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度化眾生事業圓滿後,顯現涅 。當時的直智 國王為迦葉佛建一座方圓一由旬的寶塔(Cetiya),塔圓滿後,準備舉行一 個大法會。國王宣佈:鹿野苑所有的公民必須參加法會,若有不參加者, 將沒收其全部財產。此令一頒布,國王手下一位對佛法毫無信心的大臣, 更加生嗔心,堅決不去參加。國王也知道這個大臣不願參加,也生大嗔恨 心,生氣地說:『如果這個大臣不來參加法會,不管怎樣,一定沒收他的 財產。』國王的兒子聽了這話,因他與大臣的兒子關係非常密切,便秘密 地告訴大臣的兒子:『你最好勸你的父親去參加法會,國王已發怒,不去 肯定沒收你家的財產。』大臣的兒子就勸告他父親。父子倆人一同去了經 堂,見到川流不息的人群紛紛供養佛塔,大臣的兒子頓時生起了很大的信 心,做了大量的供養,並發願:以此善根,願我生生世世生於富貴之家, 身相莊嚴,精通一切論典,勝伏一切辯論家;在釋迦佛出世時,令佛歡喜, 不做令佛不歡喜的因,在佛教下出家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這樣發願 之後,因不小心被人群擠倒在地上被踩死了。因他沉浸在對佛歡喜心或信 心中死去的,故立刻升天了。新升的天人用三觀察知道自己是從人間來, 現在是升在天界,因對迦葉佛塔生歡喜心及供養佛塔故。他曉知這些後, 覺得佛對他的恩德很大,便立刻身著天人各種佩帶服飾,手持青蓮、白蓮、 曼陀羅花等各種鮮花到佛塔前禮謝。此時他的父親已把兒子的遺體收好, 悲慟不已。天人見自己的父親抱著自己的屍體悲慟痛哭,於是上前安慰道: 『您何必如此悲痛?』婆羅門大臣問:『你是誰呀?』『我是您的兒子。』 『你現在轉生哪裡去了?』『轉升天界了。』『為何升天?』『因在世時 供養佛塔,對佛塔歡喜供養故。』接著兒子又囑咐他:『您以後好好供養 佛塔,將對您生生世世有很大利益的。』聽到升天兒子的勸慰,大臣便捨 棄了自己原有的邪見,立刻對佛塔生起了歡喜心,並做了大量的供養,同 時發願:以此善根,願我生生世世財富具足,依於兒子在釋迦佛出世時, 令佛歡喜,不做令佛不歡喜之因。當時的婆羅門父子即今婆羅門父子,因 其願力今成熟故,婆羅門今生令我歡喜,婆羅門兒子在我教下,滅盡煩惱, 獲證了羅漢果位。」世尊如是對諸比丘宣說畢,諸比丘歡喜聽聞,作禮而 去。 (71) 狐 狸 —惡罵羅漢 報食糞便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位大施主,富如多聞天子,後娶妻共同生活。 不久妻子懷孕了,自懷孕起,妻子的渾身上下充滿臭氣,還經常想食大便 飲小便。她把這些都如實地告訴了丈夫,施主聽了很痛苦,懷疑妻子是否 著魔了,便找了相士作觀察,相士仔細觀察後告訴他:「你的妻子沒什麼, 只是因為胎兒的業力顯現而如此異常,等嬰兒出生了,便會恢復如初的。」 施主放心地回去了。到家裡專門用各種香水塗撒在妻子身上,但毫不起作 用,臭氣如故。他又擔心妻子會飲食糞便(Uccara),便專門派一些人天天 看護著她。艱難的九個月過去了,一個渾身沾滿糞便的孩子降生了。他們 雖然把孩子洗得乾乾淨淨,但仍是臭氣熏天,讓人無法忍聞,想盡了各種 辦法,不起絲毫作用。孩子的母親一切恢復正常了。他們為孩子舉行了賀 生儀式,取了適合種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餅餵養著。長到自己能 行走時,便自找一些不淨糞食用,還塗在自己的身上,很多人勸阻他也不 起作用。等他稍大一些,父母就把他交給堪布學習文字,堪布也是束手無 策,無法阻止,這孩子經常食不淨糞,喝不淨水,常處不淨糞池中。他的 父母對於他的怪癖很覺痛苦,自歎:「真不知前世造了什麼業,生下這樣 的孩子!」再過一些時間,他們確實都拿他沒辦法,只好把他捨棄了,堪 布也捨棄了他。被捨棄的這個孩子索性去糞便池裡吃住,很多人看到後都 一一傳開了,人們都覺得這個孩子象狐狸一樣天天食不淨糞,所以人們都 稱他狐狸。狐狸天天住在不淨糞池裡,吃喝大小便。久而久之,有一個外 道本師作兒雪,看見了狐狸天天吃不淨糞,他想:我的教派苦行者是吃牛糞 的,能吃牛糞是最好的,而這個狐狸能吃不淨糞,可能境界更高,應該要 攝受他,如果他能在我面前出家,可能會增長很多很多的功德。就專門去 狐狸那裡,他問:「你是修行的境界到了食不淨糞,還是本身就習慣吃不 淨糞了?」狐狸說:「這些我不懂,不過飲食糞便,我自小至今都喜歡貪 食這些。」 當時,外道本師在狐狸前,稱讚他如此行為,境界非常高。並說:「如 果你能在我面前出家,會增長很大的福報。」狐狸答應說:「如果您這麼 高興,我就按您所說的那樣做。」於是就跟著外道本師去了他們的經堂, 外道本師把他頭髮一根一根地全部拔掉,交給他一個孔雀翎做的掃把和一 個碗,並對他傳了一些吃不淨糞的教言,鼓勵他以此行持修本尊。就這樣, 這個可憐的孩子仍然再回到不淨糞池裡生活。在捨衛城四周有五百食不淨 糞的餓鬼(Peta),常在夜深人靜時去很多不淨糞池索取飲食。一天,它們 來到了狐狸所住的不淨糞池裡,一邊飲食一邊互語。狐狸只能聽見到它們 的聲音而見不到其身形。沒過幾天,他的外道本師來詢問狐狸:「狐狸呀, 你近幾天本尊修得如何?有什麼境界?」狐狸說:「我不懂什麼境界不境 界的。」外道本師進一步對他說:「譬如聽到了聲音沒有?或看到什麼身 相沒有?」狐狸說:「只聽到一些嗡嗡……的聲音,不知是什麼,也沒見 到身相。」外道本師滿意地告訴他:「你現在修本尊有很大的進步,如果 再繼續修下去,以後肯定會親見本尊的。」外道本師因他自己也沒有見本 尊的驗相,卻又矇混地對狐狸「教導」一番便回去了。那五百餓鬼想:我 們是造了惡業,今生才受如此的痛苦,而這個孩子肯定也是前世造了很大 的惡業,才感得和我們一樣受如此的痛苦,我們應該把自己的身相顯出來, 讓他看一看。以後的深夜,它們來時便把各自的身相顯現出來,讓狐狸看。 後來它們經常共同生活在一個不淨糞池裡。過了一段時間,外道本師又來 詢問狐狸:「你最近繼續修本尊了嗎?有沒有親見本尊?」狐狸說:「看是 看見了,但其醜無比。」外道本師說:「你現在所見是醜陋的,再繼續精 進,肯定會看到相好莊嚴的身相。」說完就回經堂了。 此時,舍利子尊者以慧眼觀察,覺得這些餓鬼很可憐,應該去救度 它們。如此發心後,於剎那間到了餓鬼面前,告訴它們:「你們好好地觀 想『諸行皆無常,諸法皆無我,涅 即寂靜』,再對我生起歡喜心,這樣 能使你們解脫於餓鬼界。」言畢,舍利子尊者便回去了。餓鬼們對尊者捨 利子生起了歡喜心,在歡喜心中它們去世了,憑此功德立即升天。天人規 矩新升天者要作三觀察,他們都觀察到:自己前世是餓鬼,以對舍利子尊 者生歡喜心故,今升天上。他們心想:以前我們是餓鬼,後來蒙佛威德慈 恩,今已轉生天界,為報佛大恩我們應該在未過夜之前做供養。便各自著 天人服飾,佩帶耳環、手鐲、項鏈、臂環等各種瓔珞珠寶,手持青蓮、白 蓮、曼陀羅花等各種天人的鮮花,來到佛前,對世尊做了種種供養,恭敬 頂禮,祈求傳法。世尊觀其根界意樂,對他們傳了相應的法,他們都得了 聖果,再於佛前恭敬頂禮,右繞三匝。正準備返回天界時,突然想到了曾 與他們在一起共住的狐狸,心想:我們是承蒙尊者舍利子的加被已脫離惡 道轉生天上,狐狸若是能對佛生起信心皈依佛門,肯定也能從惡道中得解 脫。便剎那間從祗陀園到了捨衛城,在狐狸前顯現出天人的身相及嚴飾, 此時整個捨衛城籠罩在一片光芒之中。狐狸這時親見了五百天人的莊嚴身 相,問:「你們是誰?」「我們是以前與你共住在這裡的朋友。」「怎麼 你們以前的身相與現在完全不同,以前是那麼的醜陋,而現在卻是如此的 美妙,這是為什麼?」「因為我們以前是餓鬼,現在已經轉升天界。」「你 們是不是修本尊後生天的?」「不是,像你這樣修本尊是沒意義的。我們 是蒙尊者舍利子的加持,脫離惡道而得如今的安樂的。我們今日特來奉勸 你,應誠心去皈依世尊,這樣能使你脫離痛苦的。」他們一邊勸告一邊將 身相逐漸隱去。 此時,捨衛城裡很多人都看到狐狸的上空有許多天人顯現,外道本 師也特別高興,以為狐狸真正修成本尊了。他馬上告訴很多人:「你們大 家看,狐狸修本尊已經有成就了,以後你們也要好好修,事實證明勤修後 會有成就的。」這個消息一傳開,許多人慕名而來,似乎都覺得這種修持 很有意義。於是,有很多人開始學狐狸吃不淨糞,並在外道本師前受了一 些戒。狐狸聽到天人的奉勸,自忖:我應該去世尊前恭 敬求法,使我得到真正的解脫。不過,這樣臭的身體,去親近世尊,太不 恭敬了,自己也難為情。便跑到康丹大河,沐浴得乾乾淨淨,除盡了臭氣, 才往世尊那裡去。在離世尊很遠的地方,就見到佛的三十二相好,自然生 起了無比的歡喜心,便急趨佛前恭敬頂禮,祈求傳法。佛陀觀察他的根界 意樂,為他傳了相應的法要,他摧毀了薩迦耶見,獲證了預流果位。他又 再三祈求出家守持比丘淨戒,佛以「善來比丘」的方便言詞為他授了比丘 戒,並傳了一些教言,他依教精進修持,很快就滅盡了三界煩惱,獲證了 羅漢果位。在他的境界中:黃金與牛糞等同,手掌與虛空無別。諸天讚歎 他的功德。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狐狸以何因緣轉生富裕家?以何因緣俱生遍 身沾滿不淨糞,而且後來一直住在不淨糞池裡,以食不淨糞維生?又以何 因緣在佛教法下令佛歡喜,出家滅盡三界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請為吾 等演說。」 世尊告諸比丘:「這是他前世的業感。早在賢劫人壽二萬歲時,人天 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印度鹿野苑有一位施主富如多聞天子, 他對佛法僧三寶具大歡喜心。後來,他皈依三寶並受了戒,自己潛修精進, 獲得了無來果位。此時他獨自思維:我膝下無子,無人繼承財產,死後也 是被沒收歸為國王所有,這樣,倒不如上供下施的好一點。便發心將自己 的財產供養僧寶,修建經堂,還專門供養了一大批僧眾。僧眾也把他請為 執事員之一。有一次,主管執事員外出辦事,就對他交咐道:『我於某時 肯定返回,在此之前,你要好好供養僧眾,不要東奔西跑。』交咐後,一 切事務均由施主全權負責。在負責期間,新來了一位羅漢比丘,身相莊嚴, 施主一見便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他想:如果我單獨供養羅漢,他可能不 接受,但祈求他與所有僧眾一起去受供,他不得不去。便祈請羅漢:『尊 者,明日能否和寺院裡所有僧眾一起去我家應供?』羅漢本來不願去,但 又覺得:如果自己不去,僧眾都吃不到飯,過失會很大的,另一方面也斷 了施主的善緣。這樣,他不得不答應了。施主就高高興興地回去準備了很 多飲食,第二天中午特意親迎羅漢及所有僧眾去應供。僧眾們到施主家後, 理發洗足,(這是印度在別請僧人或僧眾去家裡受供的規矩)依次入座, 準備受供。同時,外出的執事員回來,見經堂空無一人,便問其他人,這 些僧眾都哪裡去了?有人告訴他:『到施主家應供去了,主要是恭請一位 新來比丘。』執事員聽了,生了一個大憎恨心:怎麼一個新來比丘就把我 的施主拉去了,他有什麼權利?只有我對施主才有權利,真是……。生起 了很大的嫉妒心和憎恨心。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施主家,一進施主家門,正 見到施主在各比丘前恭敬承侍,更加憎恨,找到那位新來比丘便破口大罵 道:『你們在我的施主這裡理髮,我寧願你們將來頭髮全被一根一根地拔 下來,你們在我施主家裡受供,我寧願你們以後住在不淨糞裡,你們在我 的施主家裡受供,我寧願你們以後食不淨糞及飲不淨水……。』此時,羅 漢比丘覺得他造了很大的業,想救他,便心平氣和地告訴他:『你不應該 這樣罵人,你以為你是什麼人,我是什麼人?』執事員說:『怎麼?你是 出家人,我也是個出家人?這有什麼?』『是的,我們都是出家人,但我 是斷除了一切煩惱的出家人,而你是位煩惱深重的出家人,所以你這樣罵 人,會有很大的惡報的,還是及時好好懺悔吧。』執事員聽後,生了很大 的後悔心,就對羅漢比丘前恭敬頂禮,哀求懺悔。他一生中守持淨戒,臨 終前他發願:願我惡口詈罵羅漢的果報不要成熟;以我一生中如理如法地為 僧眾做事的功德,願我生生世世中生富裕家;願將來釋迦佛出世時,我能 出家獲證羅漢果位。當時的這位僧眾執事員就是現在的狐狸。因他當時罵 羅漢及僧眾頭髮被拔掉,他多生多世中頭髮被拔掉;當時罵他們住在不淨 糞裡,他多生多世中住不淨糞池中;當時罵他們食不淨糞飲不淨水,故他 多生多世溺食不淨糞飲不淨水;又以他一生中嚴持淨戒以及對僧眾做事的 功德,使他生在富裕家;以其願力成熟故,在我的教法下,對我生歡喜心 出家,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這是狐狸今生受業報的因緣。」 復次,諸比丘請問:「世尊,那五百餓鬼以何業感,墮入惡趣,受食 不淨糞之惡報呢?」世尊復告曰:「早在如來、正等覺、人天導師迦葉佛 出世時,有五百居士看見出家人化緣,他們生起吝嗇心,在別人前誹謗 (Pisuna)出家人說:『迦葉佛教法下的出家人像餓鬼一樣,到處化緣。』 當時的五百居士就是現在的五百餓鬼,當時他們罵出家人是餓鬼,所以他們自己受餓鬼 之報。又以他們在迦葉佛教下皈依受居士戒的功德,今生對我生歡喜心,並從餓鬼道得 到解脫,轉升天上,享受天人之樂。這是他們各自的前後因緣。」 (72)一隻孔雀 —願力成熟 轉生孔雀 一時,佛在印度王捨城(Rajagadha)附近的靈鷲山(Vulture Peak)傳 授教言。從檀香山飛來一隻絢麗無比的孔雀,在祗陀園講經堂飛來飛去, 似乎在右繞佛陀,然後,停落在世尊面前。世尊為它宣說了三法印(Ti- lakkhana)『諸行皆無常,諸法皆無我,涅槃皆寂滅』。 傳法後,世尊又對孔雀說:「如 你對我生歡喜心,能使你脫離於傍生界(Tiracchana Dhatu)。」說畢,孔 雀似乎會意到了,便扇動了幾下翅膀,起身飛走了。但不幸的是在飛返的 途中,被一隻巨大的鷂鷹撲食了。因它對世尊生歡喜心的緣故,馬上投胎 到王捨城的大商主家。商主妻子懷胎九個月後,生下了一個非常莊嚴的孩 子,商主夫婦給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為他取了適合種姓的名字, 用牛奶、酸奶、酥餅等精心餵養著。從「咿呀」學話開始,就學習文字歷 算等學問,這個聰穎的孩子都精通了,並對佛法僧三寶具極大的信心。征 得父母的同意,出了家,七歲時已獲證了阿羅漢果位。還經常以神變去外 面撿水果、鮮花回來供佛供僧,很多人都在世尊前讚歎:「稀有!真稀有! 七歲的小沙彌竟獲證羅漢果位。」世尊聽此贊言,為使眾生能生起厭離心, 便告眾等:「你們大家還記得曾在祗陀園講經時,有一隻絢麗的孔雀飛落 在我的面前聽我傳法嗎?」「噢!記得,當時我們都看見了。」世尊曰: 「當時,對它傳法畢,它對我生起了歡喜心,盤旋而去,在途中不幸被巨 大鷂鷹撲食身亡,它憑著對我生歡喜心之善根而馬上轉生到王捨城的商主 家後,對三寶生信心,出家在我教法下,七歲便獲證了羅漢果。」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他以何業轉生孔雀?又以何業得到人身,在 佛教下令佛歡喜,年僅七歲出家獲證羅漢果?祈請為吾等宣說。」 世尊告曰:「諸比丘,很早以前,鹿野苑有位梵施國王,聖勝城有位 布德哈國王,兩國有間隙,兵戈相加,殘殺了很多人。後來,布德哈國王 率四大軍隊向梵施國王再次挑戰,梵施國王也是挑選精兵強將英勇迎戰, 雙方作戰很久,布德哈國王最終戰勝了。梵施國王的殘兵敗將們死的死, 逃的逃,只剩國王孤身一人騎馬逃到森林中去了。因作戰很久,他精疲力 竭,森林中寂靜無人,便卸下盔甲,乏力地倚樹準備小憩。剛坐下來,卻 看見在離他不遠的地方有一群孔雀,其中一隻絢麗的孔雀,周圍有許多母 孔雀圍著它嬉戲,它們共享著怡人的生活。此時,國王對孔雀很羨慕:這 孔雀的生活是多麼愜意,它們自由安閒地享受著天倫之樂,無爭無害。而 我呢?身為國王,見不到王妃,又折了兵馬,觸景生情,真讓我思緒萬千, 難以平靜……。當時無佛出世,唯有獨覺應世。這林中靜修的獨覺為了度 化他,故意大聲咳嗽一聲,給這位沒有防備的國王嚇了一跳,以為又是敵 方兵臨了。正欲起身逃命,一看是靜坐的獨覺,頓時生起了很大的歡喜心, 覺得:能在這麼殊勝的地方苦行,肯定是位大尊者。國王立即將馬尾上帶 的僅有的一些乾糧供養了獨覺。(因當時的規矩是:國王無論去圍獵還是 去疆場,都備好乾糧拴在馬尾巴上。) 獨覺也接受了他的供養,並用神變把他高高地托在空中,使他遠離 了畏敵的驚恐,心裡得到了自在。這時,他在獨覺前發願:願我生生世世 變成孔雀,將來在比獨覺更殊勝的如來前,令如來生歡喜心,在其教法下, 滅盡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諸比丘,你們是怎樣想的?當時的梵施國王 就是這只孔雀。以其發願力成熟故,先多世中轉生孔雀,再轉人身,在我 教法下令我歡喜,速證羅漢果位。」 (73)哥瑪達鳥 —惡口罵僧 累世受報 一時,佛在捨衛城,檀香山上有一隻哥瑪達鳥臨近壽終。 如來、正 等覺具有二種智慧(盡所有智和如所有智),遍知一切,每時每刻都在觀 照著眾生的苦樂,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剎那也不會 離開。 此時,釋迦世尊觀知哥瑪達鳥該授記了,依靠它可以度化無數眾生。 故佛於捨衛城剎那間來到了檀香山,在離它不遠的地方顯示神變,顯現出 五百隻扎夏鳥恭敬右繞佛陀,它也對佛陀生起了歡喜心,也想去轉繞佛陀, 但還沒來得及去轉繞,在歡喜心中,它就去世轉升天界。升天後,他觀知 是蒙佛之恩德而升天,即來佛前恭敬供養,祈求傳法。世尊給它傳了相應 的法,他得到了聖果,才返回天界。這時,世尊把哥瑪達鳥的屍體拿到諸 比丘前,為了讓眾等生起厭離心,便告訴舍利子:「你觀一下它前世的因 緣是什麼?為何變成鳥?」舍利子遵命,馬上以聲聞智慧入了最高境界的 定來觀察,結果是:它的前一世、二世乃至聲聞眼無法觀察到,生生世世 一直是隻鳥,卻觀不到是以何業轉生為鳥。舍利子出定,在佛前恭敬頂禮, 合掌祈求:「世尊,弟子盡力也沒觀察到它的業緣,唯世尊具大智慧遍知 一切,故祈請世尊為觀,並宣說其前後因緣。」 世尊告曰:「諸比丘,這隻鳥是前世造了惡業而得此報的。在很早以 前,有一位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見義如來出世。在其教法下,有一僧 團的管家四處化了很多緣,有很多僧眾看不慣,勸他不要再到處去化緣, 這樣沒有很大的意義。當時,管家生了大嗔恨心,憤然惡口相罵:『你們 這些出家人,天天象哥瑪達鳥一樣,只會喳喳喳地說一些費話,什麼事情 都不考慮,簡直不像比丘。』後來,他慢慢又生起了後悔心,勵力懺悔前 愆,到臨終時發願:願我對僧眾粗語的惡業不要成熟,願我將來在象見義 如來一樣的如來前,令佛生歡喜心。當時的這位管家即這只哥瑪達鳥的前 世,自見義如來出世一直至我的教法下,他都在傍生界。今對我生歡喜心 故,死後立即升天了。升天後,又在我前求法獲證聖果後,返回天界。今 我與見義如來功德、智慧、事業、力量相等無別,故他在我教法下,對我 生歡喜心。」世尊如是宣說竟。諸比丘聽了此鳥的前後因緣,都生起了厭 離心,世尊見彼等已堪為法器,便傳了相應的法,使很多諦聽者滅盡煩惱, 獲證了羅漢果位。 (74)聖身父子 —害怕被殺 出家證果 一時,佛在捨衛城。城中有一著名施主,富如多聞天子,他與妻子 共同生活,後來生下一個很莊嚴的孩子:身色金黃,面如滿月目如蓮,手 臂修長過於膝等等種種妙相。取名時,因父名聖身,故將孩子命名妙身。 聖身夫婦用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餵養著妙身,妙身如海蓮般迅速地成 長著,稍大便學習文字歷算、婆羅門行為等十八種學問,通達無礙,並通 達了辯論的許多經典。後來,他父親準備做一次大的上供下施。當時,聖 身也知道沙門果達瑪已出世,他覺得:世尊是能仁遍知,悉知過去、現在、 未來的一切事情,所作一切皆如理如法,為了這次供施的圓滿,理應請問 釋迦世尊。他便乘著馬車前往捨衛城,途中能乘則乘,不能乘則徒步行走, 到了佛前恭敬頂禮,謹於佛前請問:「世尊,我準備做一次較大的上供下 施,有五百□牛、五百犀牛,還有很多小牛、山羊、綿羊等全部圍好了, 另外準備了很多飲食,準備迎請僧眾及婆羅門(Brahmin)受供。為了圓滿 上供下施,請世尊抉擇,我該怎樣辦才為上策。」世尊為他傳了供施方面 的究竟法要,他立即摧毀了薩迦耶見(Sakya Ditthi),得到了預流果位 (Sotapanna Phala)。回去後,孩子問他:「今天我們對婆羅門做什麼供養 佈施(Dana)?」他說:「先不要說婆羅門,應該先供佛及僧,再供婆羅門。」 孩子便依父言奉行。他們父子同去佛前,恭敬祈請佛陀去他們家應供,世 尊默許了。他便把所準備的牛羊全部都放了,對它們說:「野外有清淨甘 甜的水,清涼和煦的風,碧綠廣袤的草原,任你自由自在地去生活。」放 了這些牲畜,晚上便做了很多飲食,次日親自迎請佛陀及僧眾光臨他家裡 應供。佛陀及僧眾著衣托缽到聖身家依次敷座而坐。聖身父子親手供養了 佛陀及僧眾甘美的飲食。供膳畢,又供養了僧衣(Kasaya)給各位僧眾,供 世尊一件無上妙衣。一切圓滿後,世尊為他們宣說了相應法,並讚歎了正 法的功德,之後,返回經堂了。 昨天特意來接受佈施的幾位婆羅門見□牛全放了,生起了很大的嗔 恨心,極為不滿地問:「為什麼佈施給我們的□牛和財富反供養了沙門果 達瑪?這是為什麼?」聖身婆羅門聽到這些,知道這些婆羅門對他生了嗔 恨心,馬上去跟他們解釋:「你們為何對世尊這樣不滿?他對你們做了什 麼不應理的事?我們還可以照樣佈施你們其它財富。」這些婆羅門還是很 生氣,因為對他們皈依佛門很不滿,並蓄謀著要殺害婆羅門父子。聖身父 子知道後非常擔憂,後來只好決定去祗陀園,在世尊前恭敬頂禮,講清了 事情的原委。並祈求道:「我們現在已捨棄了世俗間的一切事情,凡夫人 在世間生活很難滿足別人的願,我們來到這裡,想在世尊教法下出家,受 持比丘戒,行持梵淨行(Brahmacari),祈請世尊慈悲開許。」世尊以「善 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詞為他們傳授比丘戒,又傳一些教言。 他們父子依教修持後,滅盡了三界煩惱,獲證了羅漢果位。時諸比丘讚歎 道:「世尊,聖身父子最初因害怕被殺而來祗陀園。現在,卻證得了阿羅 漢果位。善哉!(Sadhu)善哉!(Sadhu)」 世尊告曰:「不僅是今世,以前他們倆也是在被害時,對世間法生起 了厭離心而出了家。其中因緣吾為汝等演說:在賢劫人壽兩萬歲時,如來、 正等覺、人天導師迦葉佛出世,有一婆羅門常常做上供下施,無意間與另 一位婆羅門發生了衝突,這婆羅門人多勢眾,準備殺害那一位婆羅門。他 知道後,把自己所有的俗家事務捨棄,帶著兒子到佛前出了家。臨終時他 發願:我們在迦葉佛教法下一生出家,雖沒得到什麼境界,但願將來在釋 迦世尊出世時,令佛生歡喜心,在佛教法下出家,滅盡三界輪迴煩惱,獲 證阿羅漢果位。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婆羅門父子就是現在的 聖身父子。當時他們是害怕被別人殺害而出家,後來發了願,今生他們同 樣是害怕被別人殺害而出家,並以往昔願力成熟故,在我教法下出家,滅 盡煩惱,獲證了阿羅漢果位。」 (75)本 師 —兩世引導 親眷證果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一施主娶妻後,夫婦倆先生了一個莊嚴的孩 子。後來,連續又生下了六個孩子。夫婦倆給每個孩子都舉行了隆重的誕 生儀式,取了適合種姓的名字,都用牛奶、酸奶、油餅等把他們餵養大。 讓他們學習文字歷算、八種觀察等一切學問,他們也全部精通無礙。到他 們該選擇事業立足於世間為人處事的時候,他們的父親教導他們:「你們 已經明白了一些事理,不過,以後還要好好聽從父親的話,多親近給孤獨 長者,對你們今生來世都有很大利益的。」但這些孩子因前世各人的因緣 不同,唯有第七個孩子聽了父親的言教,親近給孤獨長者,並對世尊生起 了歡喜心。其他前面的六位兄長們分別依止了外道的六大本師1。還恭請 他們各自的本師到自己家中受供。老七想:他們都恭迎自己的本師,我也 應該恭迎自己的本師—釋迦世尊到自己家裡應供。便對六個哥哥說:「以 前你們在迎請你們的本師時,雖然我不信他們,但我還是盡力幫忙做事。 現在,我要恭請我的本師釋迦世尊到我們家來應供,請你們也盡力幫助 我。」他的那些哥哥還是比較明達,另外又請了一些親眷,晚上一起準備 了很多飲食,次日便親迎世尊及僧眾。世尊率僧眾著衣托缽到他家裡應供, 供養圓滿後,世尊觀察他們的根基,為他們傳了相應的法,他們都摧毀了 薩迦耶見,獲證了預流果位。他們在佛前再三祈求:「我們為了解脫三惡 道的痛苦,也為了六道眾生解脫輪迴之痛苦,遠離生死,祈求世尊及所有 的僧眾,在有生之年一定只受我家的供養,不要去別的地方。」世尊告訴 他們:「不要如此,我可以跟你們結緣,同時還要度化很多其他有緣眾生。」 他們遵從佛言,世尊率僧眾便返回了經堂。老七心想:我應該在世尊教法 下出家。徵求父母同意後,在佛前祈求出家,受持比丘淨戒。佛陀以『善 來比丘』的方便言詞使他納受了戒體,並傳授一些教言,他精進修持後, 滅盡三界輪迴的煩惱,獲證了阿羅漢的果位。 諸比丘請問:「世尊,您看施主家七個孩子,六個依止外道本師,最 後都是藉老七的引導遇佛教化,證得聖果,並且老七自己還出家,親證羅 漢果位。」 世尊告諸比丘:「不僅是現在,以前他們六個也是不太和合,依靠弟 弟的調和,得到出家證得四禪五通。其因緣是這樣的:在很早以前,中土 有七個國家,各自為政,他們之間經常因一些矛盾而互相作戰,死傷了很 多人。後來,嘎西的梵施國王心想:最好能和解六國的糾紛,但自己又無 能為力。不過,附近有一位具五神通的仙人,如果請他來調和,肯定能和 解六國之間的矛盾。便到仙人前再三祈求:『尊者,現在六國之間經常不 合,相互作戰,已經殺害了很多眾生,今特意懇求尊者能慈悲,調合他們 之間的關係。』仙人默許了。之後,他們六國又互相起兵,各自率領四大 軍隊安營札寨,在印度鹿野苑對陣,梵施國王又到仙人前請求。仙人就躍 入虛空,顯示種種神變。六個國王目睹這些,對仙人生起了歡喜心,都放 下武器,對仙人恭敬頂禮,祈求依止仙人出家,仙人默許。他們便分別回 去處理妥國內上下事務,來到仙人前出家,而且依照仙人的教言精進修持, 最後獲得了四禪五通。諸比丘,你們是怎樣想的?當時的仙人即今現前菩 提的我,六個國王即現在學外道的六兄弟,梵施國王就是現在最小的弟弟。 當時,六個國王依靠他而得到四禪五通,現在,六個哥哥依靠他而獲證聖 果。」 諸比丘復次請問:「世尊,施主的兒子和眷屬都造了什麼善業,今生 轉生於富貴之家,並在佛的教法下得到聖果?」世尊復告曰:「這也是他 們前世的因緣。早在賢劫人壽二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 出世。印度鹿野苑一位施主家生了七個孩子,前面六個都是觀點不一,修 學外道。只有小兒子對佛法具歡喜心,他就用種種方便法引導六位哥哥對 迦葉佛生起信心,並出了家。七兄弟各自在臨終前都發願:願將來釋迦佛 出世時,令佛歡喜,不做佛不歡喜的事,以今生出家的功德,在釋迦佛的 教法下,滅盡煩惱,得證聖果。那位施主也做了廣大佈施,一生中皈依持 居士戒,臨終時發願:以此善根,願我生生世世生於富貴之家,依靠我的 七個孩子,在釋迦佛教法下,令佛歡喜,不做令佛不歡喜的事。諸比丘, 你們是怎樣想的?當時的這位施主一家即今施主一家,他們都因往昔的願 力及積累資糧所致,今生值遇我的教法,得教言後,皆獲證聖果。這是他 們各自的前後因緣。」 (76)迦葉尊者 —功德無量 世尊親贊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一次,迦葉尊者(Kassapa Thera)在一個寂靜 的地方閉關了很久回到世尊身邊。他鬚髮皆長,衣衫襤褸。當時,世尊正 為數百眷屬傳授妙法,眷屬們見他如此模樣,心生不悅,覺得他行為衣著 很不如法。此時,世尊悉皆了知眷屬們各自的心念,心想:我涅 (Parinibbana)後,佛法全靠他來弘揚,他本已精通三藏(Tipitaka),具 足種種功德,如果眾比丘經常輕蔑他實不應理,他應該是人天諸眾所應恭 敬讚歎的大德。所以,我應在眾人前宣揚他的共不共的功德。便告眾眷屬 曰:「你們不要輕蔑迦葉尊者,我涅 後,我的教法全由他來弘揚。」接 著對迦葉尊者說:「迦葉,你來和我坐在一個座墊上。」眾眷屬頓時覺得, 世尊此舉真是稀有!肯定是迦葉尊者有不可思議的功德!迦葉尊者來到佛 前,右膝著地,合掌頂禮,稟白世尊:「釋迦世尊,您是我的本師,您是 我的善逝,我是您的聲聞(Savaka)。」(此時,迦葉尊者已得戒體,此是 舊儀規中的承諾得戒體) 世尊對眾眷屬宣說迦葉尊者的功德:「譬如,我 在一天、兩天、三天乃至七天之間可以住於第一禪定,迦葉他也可以像我 一樣,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的境界,凡我所能得,迦葉一樣能如是; 如四無念、四無色界等我所有的境界,迦葉全部具足。我的神變如大變小、 一變多、水不能溺、火不能燒、住於虛空等種種不可思議的神變,迦葉也 一樣具足!」(以上種種境界,《百業經》藏文版本中有詳細講述)聽到 世尊對迦葉尊者如此讚歎,眾眷屬自然生起了很大的信心。 迦葉尊者受到了眾人的恭敬,世尊又對眾眷屬作很多授記。時諸比 丘贊曰:「世尊如此讚歎迦葉尊者,人(Manusa)天(Deva)諸眾也生起極大 的恭敬心。稀有!奇哉!」 佛聞此言,告諸比丘曰:「不僅是現在,以前我也是在眾人前讚歎他, 他因此而得到眾人的恭敬。曾在印度鹿野苑,有位梵施國王執政,舉國上 下,無諍、無仇、無盜、無災,政通人和,五穀豐登,君臣慈賢,庶民忠 君,梵施國王如理如法地把整個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宮內有五百王妃與 國王一起享受幸福的生活,但她們始終都沒給國王生下個太子,雖然祈禱 了所有的天尊,仍無濟於事。當時,國王手下有五百位驕傲自滿、恃縱放 逸、性格惡劣的大臣,其中只有一個勝藏大臣,具足智慧,人格穩重,心 地慈善,做事縱觀大局而謹慎周到。這時,梵施國王與黎宏國王之間產生 了一點矛盾,梵施國王心想:如果我的勝藏大臣住在黎宏國家,肯定兩國 之間的矛盾會解除,也不會起戰爭的,最好讓他去住在那個國家。這樣, 梵施國王就把自己的意圖告訴了勝藏大臣,勝藏大臣也欣然遵命,他就去 黎宏國家暫時安住了下來。自那時起,因為勝藏大臣的智慧,使兩國之間 的關係日漸融洽。後來,梵施國王年歲已高,而他的一個王妃居然懷孕了。 九個月後,生下一個很莊嚴的孩子,宮廷上下都為小太子舉行了隆重的誕 生儀式,用牛奶、酸奶、酥油餅等上好的飲食餵養著他。到太子剛會行走 時,梵施國王心想:我已經是年邁體衰了,很快會死的,太子年且尚幼, 不能左右國政,其他大臣心機不良,會害太子搶奪王位的。他便自然而然 地想到自己重愛的勝藏大臣,把他接回來,王位交給他,他會很好地保護 小太子,國家人民也不會有違緣。不過,畢竟現在他身為大臣,要想讓他 繼承王位,一定要當眾讚歎他的一切能力才幹等,以免眾人不服。這樣, 梵施國王就特派專使迎請勝藏大臣回宮與國王商議大事。勝藏大臣便從命 回鹿野苑。梵施國王讓宮內大小重臣,乘象騎馬,城市內外、道路兩旁都 新加嚴飾,國王也是御駕親臨,整個迎接的場面非常隆重。久違了的君臣 二人一見面,互抱相對無言。然後共乘一大象,共享盛宴,共一碟食。宴 會將畢,國王慎重地對勝藏大臣說:『重卿,我年歲已高,太子尚幼。我 死後,一切國事均由您來替我,好好保護我的小太子!』勝藏大臣也答應 下來了。後來,國王生病,用各種草藥秘方醫治都無效,駕崩了。勝藏大 臣召集了所有朝中重臣對他們宣佈:『各位大臣,現在國王已駕崩,太子 尚幼,以後,應由太子來繼承王位,統領天下,我們現在應好好保護太子。』 因國王曾親贊其功德,故眾人很信服於他。諸比丘,你們是如何想的?當 時的勝藏大臣即今世之迦葉尊者,梵施國王即今現證菩提的我,往昔我也 曾對眾臣前讚歎過他,今生亦如是。」諸比丘聞已,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77)阿難尊者 —佛入滅前 授記未來 爾時,阿難(Ananda)出家已學八萬四千法門竟。佛陀授記曰:「在我 教法下,阿難乃多聞第一!」同時授記迦葉尊者(Kasspa Thera):「我涅 後,迦葉乃為法的傳人!」如此授記畢,二尊者在人(Manusa)天(Deva) 中受到極大的恭敬。之後,佛陀復次告眾比丘:「諸位,在我涅 後,迦 葉將是我法的傳人,阿難將是多聞第一。」之後,佛陀就到拘屍那拉城 (Kushi-nagar),準備涅 。正欲涅 時,佛陀觀察:若我的教法僅傳 給人,沒有交付給非人,則正法不會久住;如果交付給非人,而沒傳給人 的話,則正法不會繼續弘揚於人間。故我應把正法交付給人與非人。然後, 佛陀告訴迦葉尊者:「我涅 後,你們應結集三藏;你涅 後,把佛法交付 給阿難;阿難在未得阿羅漢聖位之前,你不要入涅 ;你傳付給阿難後,待 阿難將涅 時,將佛法交付給草衣;草衣除外道、制惡龍、伏邪魔,在未 出家前,阿難勿入涅 ;草衣涅 後,再把佛法交給嘯虎,而嘯虎在未證 阿羅漢果前,草衣不要涅 ;嘯虎涅 後,把佛法交付給有愧,有愧在未 得羅漢果前,嘯虎不要涅 ;有愧涅 後,把佛法交給魁捨;魁捨涅 後, 把佛法交給大三千,此乃七代傳承。每前一代在後一代沒有得羅漢果或出 家前,不要趣入涅 ,待佛法該傳付於下一代的機緣真正成熟時,把佛法 交付於他們後,才可以示現涅 。」(師言:世尊的教法主要有七代傳承, 七代傳承之後雖然沒有再一代一代地相傳下去,但實際上,諸阿羅漢已把 小乘的甘露法要傳付給後代了。現在藏地的《大藏經》的傳承,至今仍是 代代傳下來的。雖然沒有象七大祖師那樣的單傳,但教法的傳承一直到現 在還是保持著清淨的傳承。小乘中亦如是說。) 佛陀囑咐迦葉、阿難兩 位尊者後,兩位尊者在佛前恭敬頂禮,合掌承命曰:「依教奉行!」佛復 告迦葉尊者:「你把未入聖位的凡夫僧眾均帶到外面出遊,如果我趣入涅 時出現僧眾不合的話不太好,所以最好把凡夫僧帶到外面去。」佛陀又想: 如果帝釋天及四大天王能在此時來到我面前非常好。剎那間,帝釋天及四 大天王便親自手持天人的各種鮮花來到世尊前,向世尊恭敬頂禮供養。世 尊告諸天人:「我在短時間內將顯示趣入無餘涅 (Maha Parinibbana)。我 涅 後,你們要好好保護正法(Saccadhamma)。再過一千年,佛法接近隱 沒時,世間上行持善法者也沒有了,整個南瞻部洲將遭到很大的災難。天 不下雨,莊稼不生等各種災難。當時有從邊地南、西、北三方來的國王, 他們是專門摧毀佛法的。南方來的夏嘎國王,西方來的布達嘎國王,北方 來的雅哇那國王,將分別帶領十萬眷屬,來到人間摧毀佛法、砸毀佛像和 殺害很多比丘。不但如此,下面的人民也是對僧人作種種的違緣,對僧人 們作種種的欺辱。這時,印度中土果新巴的大自在部國王,他擁有十萬眷 屬。後來,生下一位太子,太子俱生有盔甲等各種兵器,而且兩手沾滿淋 漓的鮮血。同時,五百大臣也是生下與太子一樣的孩子,果新巴城還降下 了血雨,民眾們都感到稀有,馬上請相士觀察。相士觀察後告曰:『大自 在部國王的太子以後將成為世間第一的國王。』他們為太子舉行了隆重的 誕生儀式。因他降生後大家非常難以忍受、難以理解,故取名為難忍太子。 難忍太子長大後,在十二年中經常與毀壞佛法的國家作戰。大自在部的臣 民們都覺得太子與魔王作戰的確了不起。因此,生起了歡喜心。後來,天 人授記:將來難忍太子會把所有的魔王全部消滅光。得此授記後,大自在 部國王更加高興,即把王位禪讓給難忍太子,給太子加冕,封太子為大自 在部的國王。原來五百大臣也分別把自己的權位讓兒子們來繼承。這樣, 新上任的難忍國王與五百大臣齊心協力與魔王作戰,三魔王的三十萬眷屬 全部被降伏。當時有一位火施婆羅門,精通一切教法,長大娶妻,妻子懷 孕後,常想與人作精彩的辯論。後來問相士,相士說:『這是胎兒的緣故, 等生下孩子後,會恢復如初的。』九個月後,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降生了。 他長大後,精通一切學問,尤其擅長辯論。因他有五百個婆羅門弟子,人 們便稱他為眾弟子。這位眾弟子在我的教法下出家,並精通三藏。此時, 另有一位叫善財的商主,他的妻子懷了一個最後有者。懷孕後,她心裡特 別安樂,不願說話很能安忍。商主特意請相士觀察,相士告訴他:因胎兒 是最後有者的緣故。九個月後,生下一個莊嚴的孩子,取名為寂靜。寂靜 稍大,徵得父母同意,在我教法下出家,滅盡煩惱,證得羅漢果位。他經 常遠離憒鬧,樂於在靜處安住修持。當時,大自在部的老國王已駕崩了, 難忍國王捧著先父的遺體悲慟欲絕,任何人也勸慰不了他,解除不了他的 痛苦。此時,眾弟子帶著許多眷屬來到果新巴城,對難忍國王宣講了很多 妙法。 難忍聽聞妙法畢,基本上解除了喪考之痛,他對眾弟子生起了很大 的信心,並發願終生護持眾弟子。時難忍國王問諸比丘:『中土佛法已隱 沒多少年了?』諸比丘告曰:『已十有二載。』難忍國王再作觀察,確實 如此。當時的出家人沒有誦戒講經的,整天散心雜話度日, 當時 出家人行為不如法,僅顯形象而已。那時,眾天人也說:『再過幾天佛法 就要隱沒了,不知人世間將有哪位賢聖者發慈悲心能將佛法再度廣弘人 間?』(天人所說詳細內容藏文中廣明)當時,果新巴的五百居士聽天人 這麼說,非常著急,到處去祈求比丘們好好誦戒講法,否則,再過幾天佛 法就隱沒了。當時的中土唯有果新巴城集眾誦戒,寂靜者便前往果新巴城 一起誦戒。到了果新巴城時,城裡已有十萬僧眾集中在此,其中只有新來 的寂靜者是羅漢,眾弟子是能講經的三藏法師,其餘的全是凡夫僧,這次 全體僧眾集合的法會是釋迦牟尼佛教法中最後一個法會。(後來由於四大 天王的護持,這個悲慘的局面沒有出現。) 最後,他們共推三藏法師眾 弟子率僧眾誦戒(Uposatha),誦戒時必須有一位三藏法師帶他們誦別解脫 比丘戒。三藏法師對僧眾說:『現在南瞻部洲的所有聲聞都集中在這裡, 大家推舉我為僧眾誦戒,一方面,我具足條件,已得廣聞並精通三藏;另 一方面,我對學處的行持不是很圓滿。這麼多的僧眾中肯定有比我在學處 和行持方面更加精通和圓滿的,若有這樣的上座,應為僧眾誦戒 (中間 有些誦詞已略)。 如有學處比我更高者,請如理如實地宣說自己的功德。』 此時,眾中唯一的阿羅漢寂靜尊者於三藏法師前恭敬頂禮後說:『您誦戒 是很好的,但實際上我也是如佛在世時的舍利子和目犍連一樣的,也是在 佛教教法一千年到此時,守持戒律非常清淨......』他如理如實地宣說了 自己的功德。而這時,三藏法師的一個叫石方崩撿的弟子,對剛到這裡的 寂靜尊者於僧眾中宣說自己功德的行為生起了嗔恨心:你這個新來的比丘 怎麼能比得上我的三藏法師?(他不知寂靜尊者已是阿羅漢,故看不慣他 的行為。)就抽出寶劍,殺害了阿羅漢。時阿羅漢的弟子心想:在十萬僧 眾中只有一位阿羅漢,竟然把阿羅漢殺掉,這是什麼行為與動機?他也生 起了嗔心,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氣,便抽出寶劍不由分說把殺阿羅漢的 比丘也殺死了。爾時,僧眾亂作一團,羅漢的弟子們蜂擁群起把三藏法師 及眾弟子也殺害了。這唯一的一位阿羅漢和唯一的三藏法師都沒有了,故 佛法隱沒。因誦戒、講經已沒人統領負責了,整個僧團僅僅成了一個形象。 此時,大地震動,世間出現很多的惡兆。諸天人也悲哀歎言:『釋迦牟尼 佛教法已隱沒了!』三十三天(Tavatinsa)忉利天宮的佛母—大幻化母(摩 耶夫人)(Maha Devi)從三十三天(Tavatinsa)降臨,悲眼慈視著可憐的眾 生,心裡也覺得:我的孩子釋迦牟尼佛經過三大阿僧祗劫積累資糧發願親 證的教法,為什麼這麼快就隱沒了?她既痛心又不滿。此時,果新巴的五 百居士聽到天人的歎言,也知道了當時佛法隱沒的慘景,生起了無比的憂 愁和痛苦,他們也慨歎:『為何釋迦牟尼佛教法這麼快就隱沒了?!』這時, 果新巴的難忍國王把南方、西方的國人全都塗炭無餘,當他得知阿羅漢和 三藏法師被殺,嗔火縱燒,把所有的出家人全部殺光,並把經堂、佛塔 (Cetiya)全部摧毀。」釋迦世尊告眾天人:「各位,以後我的教法會遭遇 如此悲慘的隱沒時期。若到此時,你們一定要勵力保護,(譯者:如果諸 天人當時沒有護持(Dharmapala),可能不會有我們現在的佛法。因當時 四大天王和帝釋天對佛法作了保護,方使佛法得以保存至今。佛法住世已 二千五百多年,將來仍存在,所以護法很重要。) 你們能不能護持?!此 時,四大天王和帝釋天忍不住紛紛起身,合掌發誓(Adhitthana):「世尊, 我們一定會竭力保護佛的教法!」東南西北的四大天王發誓護持各方的佛 法,遣除各方的違緣;帝釋天誓護十方。(師言:以人壽來算,佛法住世 二千多年。對四天王、帝釋天來說,自發誓護法起現今大概只有三、四天。 當時他們發誓護法,現在仍然護持。所以,我們以後祈禱四大天王等好好 保護佛法。四大天王,寧瑪巴(Nyingmapa)白玉派(Palyul)的七十五尊護 法神中就有四大天王;嘎舉派(Kagyur)的《護法神祈禱文》中也有四大天 王;黃教格魯派(Gelugpa)在拉薩的寺院嘎單寺、哲蚌寺(Drepung)等很多 寺院,剛近門就能看到四大天王的唐卡(Thangka)(布畫像)掛在牆壁上。 漢地許多寺院的第一層殿裡都有四大天王。帝釋天曾發誓作護法,此亦少 為人知。藏族的戒律方面是有記載的。藏族雖沒塑像,但很多寺院的門口 都有四大天王的畫像(唐卡)。馬爾康一帶的寺院門口兩邊均掛四大天王 之像。我們也應好好感謝四大天王,不然,如果不是他們發願護法,現在 就沒有佛法了。當時的比丘僧眾早把佛教法時期結束了,但因當時四天王 和帝釋天發願的緣故,現在佛法還在。)四天王和帝釋天在佛前恭敬頂禮, 返回天界。(師言:很多護法神和天人對佛法的保護很重要。不然,全靠 人來保護沒有這個能力,但如沒有把傳承交給人的話,則天人沒有弘揚佛 法於人間的能力,他們只有保護的能力。故為了弘揚,必須把傳承交給人; 為了保護,必須交給護法神。所以,大圓滿的法全是這樣的,傳承是一代 一代的,同時也把佛法交給護法神。)當時,世尊把教法交給迦葉尊者和 阿難尊者時,諸比丘白言:「善哉!(Sadhu)善哉!(Sadhu)世尊已把佛 法交付迦葉尊者,並授記阿難尊者為多聞第一。」釋迦牟尼佛說:「不僅 是現在把佛法交給他們,以前,我作國王時也是把軍隊交給迦葉尊者,把 國庫和太子交給阿難尊者,請他們保護我的國家。其中因緣,汝等當諦聽。 很早以前,有一『木特勒』城市,由大天國王掌管。他的王妃懷孕九個月 後生下一個很莊嚴的太子。他們為太子的誕生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並 取了適合種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精心餵養著。後來,國王重病,以各 種莖、根、葉、果等藥來治療都無效。國王想:自己病重在身,怕是難以 痊癒,如果現在去世了,太子尚幼,不能親政,若為奸臣左右,定將禍國 殃民,我死後應由誰來輔佑太子呢?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嘎沃、涅嗄沃二 位大臣。這兩位重臣不僅智慧很高,而且人格穩重,非常善良,作事既高 瞻遠矚又小心謹慎,應是輔政的最好人選。他立即宣二位大臣進宮商議要 事,告訴他們:『我一病不起,想已不久於人世,朕把四大軍隊、國庫及 太子全托付給你們二位重卿,望好好輔佑太子,護持國政!』二位大臣遵 從王命,立太子為王,輔佑國政。老國王不久就駕崩了。二大臣皆盡忠保 國,盡力效命。等小國王長大後,便把軍權、國政大權全交給了他。諸比 丘,當時的大天國王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我,當時的二位大臣就是現在的 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當時的小太子就是現在的草衣羅漢。當時我也是把 軍隊、國庫、太子托付給他們來護持我的國家,現在我也是把佛法交給他 們繼續弘揚。另外,迦葉尊者以前也發願,釋迦牟尼佛涅 後,他接佛的 傳承,代代相傳。阿難尊者以前也發過願,發願在釋迦牟尼佛教下為多聞 第一。那是在賢劫人壽兩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 有一位比丘,他在迦葉佛教下,依止了一位多聞第一的堪布,出家持淨戒, 臨死時發願:我在迦葉佛教下一生出家,雖然沒有獲得任何境界,願我在 釋迦牟尼佛教下,令佛歡喜,滅盡三界煩惱,獲得阿羅漢果位,並像我的 堪布一樣,願我在釋迦牟尼佛教下多聞第一。當時發願的比丘就是現在的 阿難尊者。以他當時發願的緣故,今在我教下,令我歡喜,出家滅盡煩惱, 獲證阿羅漢果位,並且在我教下成為多聞第一。迦葉尊者在迦葉佛出世時, 在佛教法下出家,他的堪布在迦葉佛教法下是頭陀第一。他一生出家,也 於臨死時發願:我雖在迦葉佛教法下一生出家,但沒有得到任何境界,願 我在釋迦佛教下,令佛歡喜,出家,滅盡煩惱,得到阿羅漢果位,像我的 堪布那樣成為頭陀第一,並且在釋迦牟尼佛示現涅 時,我能持佛微妙法代代傳下去。他發此殊勝願後,就去逝了。後投胎到 印度鹿野苑一大臣家中。長大後,成為當時的直指國王的大臣。當時迦葉 佛示現無餘涅 ,直指國王做了遺塔,方圓一由旬。國王把建遺塔的整個 工程交給他負責。大臣把遺塔圓滿造成後,國王請迦葉佛教下的所有比丘 們來,舉行儀式開法會。因當時迦葉佛圓寂七天後,生死自在的聖者們全 已趨入涅 ,很多凡夫僧都已還俗(Uppabba-jita),故到處已請不到一位僧人來供養。 國王詢問大臣:『現在為何沒有僧人?』大臣回稟:『國王,佛已涅 ,生死自在的聖者也趨入涅 ,凡夫僧全已還俗(Uppabbajita)。』當時沒有找到一個 僧人,國王只好自己做了一些供養就返回了。大臣因此在佛塔前發了殊勝的願:以我這次 修佛塔的善根,願我生生世世轉生於富貴之家,將來釋迦牟尼佛出世時,令佛生歡喜 心,於佛教法下出家,滅盡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將來佛示現涅 時,願由我來繼續弘 揚佛的教法。諸比丘,當時的大臣就是現在的迦葉尊者,因他當時發願之故,今 於我教下,令我歡喜,出家獲證羅漢果位。」此是迦葉和阿難二位尊者承 傳教法的因緣。 (78)能持子 —願力成熟 富家證果 一時,佛在王捨城。城中有一位財富圓滿的德衛峽瑪婆羅門,鄰近 的德衛夏城,有位傑日婆羅門,此二婆羅門關係極為密切。傑日婆羅門娶 捨利為妻,夫妻共同生活,妻子懷孕九個月後,生下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 夫婦為孩子的降生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取名為舍利子。德衛峽瑪即能 持婆羅門,與妻子共同生活,也生了一個孩子,取名能持子。他們都用牛 奶、酸奶、油餅等精心地餵養著各自的孩子,這兩個孩子如海蓮般地迅速 長大了,他們倆也是同窗共讀,互助互學,論典都基本精通,學業圓滿了。 舍利子進一步博學論典和辯論,十六歲時,許多辯論家都辯敗在他的手下。 後來,他獨自走進森林,隨一外道出了家。待世尊出世後,舍利子和目犍 連對佛法生起了無比的信心,轉依佛門,並在世尊前精進努力,滅盡煩惱, 獲證阿羅漢果位。佛陀分別授記:舍利子為智慧第一,目犍連為神通第一。 能持子後來則作了引勝國王的大臣,經常來往於皇宮,做很多事情。但他 經常恃王權,要挾婆羅門、施主等,斂徵賦稅,暴取民財。此時的舍利子 與能持子是截然不同。能持子已娶妻成家。 此時,舍利子觀察到調化能持子的機緣已成熟,打算去度化他。一 天早晨,舍利子著衣持缽到能持子家裡化緣去。當時,舍利子只見能持子 安坐在馬拉 嘎樹蔭下,指揮人擠奶。正高聲吆喝時,突然看見舍利子從很遠的地方 來了,高興得不能自抑,跑上前去抱住舍利子,非常激動,對舍利子說: 「久違的老同窗,今日重逢真讓我太高興了,今天請您光臨我家,我好好 地供養您鮮奶。」舍利子卻婉言謝絕道:「老同學,您有這顆心就可以了, 非常感謝。但,您家我是不會去的。」能持子疑惑不解地問:「為什麼不 去我家?我們分別這麼久了,好不容易有一見面的機會,為什麼不到我家 去好好聚餐?如果您不去,我心裡十分難過的,您不要拒絕老同學的盛情, 好不好?」舍利子說:「因為現在我們彼此的行為(Kiriya)完全不同,你 現在的行為全是不如法的,借職權暴斂賦稅,害了許多眾生等等。從禮儀 上,我們可以打招呼,但去你家沒多大意義。」能持子強辯道:「舍利子, 您不要這麼說,我是一個在家人,在家人的生活需要很多消費,不得不做 一些事,否則,生活無法解決。您看,我上有父母,下有妻兒奴僕親眷, 周圍有親戚朋友,都要靠我維持他們的生活;上面還要依靠國王,依靠國 王必須護持土地,護持土地則經常要供養土地神、護法神,還要經常供養 沙門、婆羅門等,還有許多事情要做。這樣,若去如理如法的行事,怎麼 能行?」舍利子告訴他:「既然這樣,我問你問題,你能否好好回答我?」 「可以,我一定好好回答。」「你剛才說你為了你的父母、妻子、奴僕、 親朋等不得不造業,那麼,譬如你為父母造了很多的惡業,還沒來得及懺 悔便死了,隨業墮入了地獄。此時,閻羅君以各種兵器擊打殘害你,你非 常難忍,就祈求閻羅君不要打殺你,你不是為自己而是為父母而造業的, 閻羅君會不會原諒你,放寬你?」「舍利子,這肯定是不會放寬的,只有 自作自受。」「那麼,我再問你,一個人為贍養父母去如理如法地行事, 自己與父母即生中都能得到很大的安樂,父母也高興,自己也積累了很多 資糧,人享受生活不一定造惡業,如果這樣,父母是否很高興?」「如果 你為妻子親眷等造惡業,隨惡業而墮惡趣,閻羅君會不會是為別人造惡業 而不打你懲罰你?」「那肯定不會放過我的。」「那如果你為了他們而如 理如法地去行持,他們也會善待你,這個沒有什麼疑義吧?」「確實沒有 什麼疑義。」通過舍利子一步深入一步地點化,終於使他如夢初醒,覺得 自己為父母、妻子、親朋、眷屬等造了很大的惡業,頓時生起很大的後悔 心,一時忍不住內心的痛悔,在舍利子面前嗚嗚痛苦起來,邊哭邊用衣服 揩著淚水,並於舍利子前懺悔:「舍利子,我的行為確實不如法。最近, 我又娶了一個小妾,為此也造了很大的業。現在,我願把她好好打發回娘 家,在您面前受持五戒。」舍利子也慈悲地攝受了他,為他授了五戒。如 此圓滿地調伏了能持子後,舍利子便返回了。 過了很久。一次,舍利子來到印度南方的森林中,有一位從王捨城 來的比丘,他遙見舍利子後,心裡非常歡喜,馬上趨前頂禮。舍利子問他: 「你從何處來?」「從王捨城來。」「那你知道王捨城的能持子嗎?」「知 道,知道,是尊者以前的同窗好友,後來,受了居士戒。」「他現在仍舊 對佛陀和正法具有很大的信心和歡喜心嗎?他的身體生活各方面都好 嗎?」「能持子對佛陀和正法還是很有信心和歡喜心的,但他的身體患了 重病,看來是很危險。」舍利子聽後,立刻披上法衣前往王捨城。時能持 子重病臥床,看見尊者親臨探病,非常歡喜,欲起不得。舍利子連忙搖手 示意:「不要起來,不要起來,我在一邊坐就是了。」舍利子親切地詢問: 「老同學,你是否覺得很痛?比以前稍有好轉嗎?……」如是詳詳細細、 輕聲細語地詢問了他的病情飲食等。能持子有氣無力地說:「舍利子,我 現在已經病得不行了,晝夜都是特別的痛……」歇了一會又說道:「我的 頭痛得比一個大力氣的人用繩子緊緊捆綁一個毫無力氣人還痛;我的肚子 痛得比屠夫把□牛的內臟全掏出來再塞進去還痛,非常地難忍;我的渾身 滾燙得像兩個大力人把我拖在熊熊燃燒的烈火裡一樣滾燙。病情愈來愈 重,沒有一點好轉。看來,活命無望了。」舍利子對他說:「能持子,我 問你,你好好地回答。你覺得地獄(Niraya)與餓鬼(Peta)哪個好?「餓鬼 好一點。」「餓鬼與傍生呢?」「傍生好一點。」「傍生與人呢?」「人 好。」……這樣依次問到欲界的最後梵天,能持子說:「生在梵天是最好 的。」舍利子鄭重地告訴他:「如果你覺得梵天的果位最好,那就好好聽 我給你傳授四無量心的教言,你好好作觀,肯定能轉到天界。」(藏文中 有廣明,此處從略。)傳完教言後,舍利子就往回返。此時,世尊觀知捨 利子沒有對他傳究竟的法,只能升天,不能得聖果,馬上顯示神變,在捨 利子走後,顯現在能持子前。能持子見到世尊生起無比的歡喜心,佛為他 傳了相應的法,能持子得到了無來果位(Anagami)。世尊又顯示神變比捨 利子先到,坐在那裡等舍利子。舍利子來到佛前,世尊問:「你哪兒去了?」 「世尊,我去給能持子傳法了。」「你傳的法不究竟,在你走之後,我又 去給他傳了法,他得到了聖果。」舍利子讚歎曰:「善哉!善哉!如來神 變無比,如來度眾無邊!」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世尊,能持子以何因緣 生於富貴之家,對佛生起歡喜心?請為我等宣說。」世尊告曰:「此乃前 世的願力所致。很早以前,無爭城的龍天國王治理朝政,整個國家安泰和 平,君臣齊心合力,人民無爭無怨。這時,他手下有位大臣,常借王權, 暴斂賦稅,生活奢侈,放蕩閒樂。有一個窮人見了,覺得應該積累一些善 法,後來遇到了一位獨覺,他也盡力做了供養。供畢,獨覺顯示神變飛走 了。他觀想自己在獨覺前頂禮發願:以今供養獨覺的善根,願我將來生於 富貴之家,能像國王手下的大臣那樣,依仗權勢享受美好的生活。諸比丘, 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窮人就是現在的能持子。還有一段因緣,人天導 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他皈依佛門受了居士戒,臨終時發願: 願在釋迦佛出世時,令佛歡喜。當時的這位居士就是能持子,以兩世的願 力成熟故,他今生先作大臣,依仗國王的權勢,暴斂民稅,奢侈享樂。後 來遇佛生歡喜心,得證聖果。」其因緣如是也。 (79)極 賢 —佛臨涅 調化證果 佛為兜率天子時,三十三天(Tavatinsa)中有一干達國,國王名叫極 喜,他經常對帝釋天奏樂供養。兜率天子觀察因緣後,降臨人間。帝釋天 告訴極喜:「極喜呀,兜率天子已到人間投胎,不久他將會降生,對南贍 部洲眾生普降妙法甘露,你也應到人間去投胎,將來也能得到甘露妙法。」 極喜國王說:「帝釋天呀,我正忙於音樂,暫時沒有時間,以後有空再說 吧。」他沒有去。 此時,有外道自然派的行者名極賢,當地的很多人們對他像阿羅漢 一樣恭敬供養。在他所住的城邊有一無熱惱的大海池,池中的天龍及眾神 也恭敬他。他有時到海邊自由自在地生活,有時到海邊的曇花園裡觀賞。 此時,世尊已降生於人間。帝釋天告訴極喜:「極喜呀,現在大菩薩已降 生了,我們應該去供養他。」極喜又對帝釋天說:「帝釋天呀,我現在忙 於音樂,沒有時間,以後再去吧。」世尊降生後,依世尊的功德,曇花園 裡的很多曇花開始發芽生長。當曇花開始發芽時,這個外道想:在我祖先 的遺言裡,對曇花盛開有兩種說法:一是有轉輪王出世;二是有如來出世。 而此時曇花已發芽,馬上會盛開,這是自己的福報所顯現的吧。他心想: 我可能是轉輪王或是佛,他暗自得意。 這時,世尊看到老病死的痛苦後,就發心到森林裡去修行。帝釋天 又告訴極喜:「極喜呀,現在我們的大菩薩觀察老病死的痛苦後,到森林 裡去修行了,我們應該去親近他。」極喜又說:「帝釋天呀,現在我忙於 音樂,以後有機會再去吧,現在還不能去。」 後來,世尊於菩提樹下證得了無上菩提果位,為很多眾生轉法輪。 帝釋天又告訴極喜:「極喜呀,世尊現已開始為眾生轉法輪了,我們也應 該去聽法吧!」極喜仍舊說:「帝釋天呀,我現在忙於音樂,暫時不能去。」 (譯者:有些人,別人勸他來學院,他總說:「不行呀,我現在還要上班, 以後再去吧。」可很多人中間就已經死了。所以,求法應立即求。) 世尊轉法輪時,曇花園裡曇花已全部盛開,香氣遍滿一由旬左右。 這時,自然派的外道極賢以為,肯定是自己福報所顯現。 後來,世尊到處廣轉法輪度化眾生,去了很多很多的地方,像鹿野 苑、王捨城、捨衛城、嘎雅過日等,先後度化了五大比丘、八萬天子、目 犍連和舍利子以及他們各自的眷屬二百五十等人。時捨衛城有一沙彌 (Samanera),證得阿羅漢果位,具有種種神變,他依靠神變到各個地方去 採花摘果,供養僧眾(Sangha-dana)和自己的堪布。有一次,他到無熱惱 海池旁邊去準備找水果,被外道極賢看見了,立即呵責:「這是我的地盤, 你不能到這個地方。」沙彌說:「這不是你的地方,這是我們公眾享用的 地方,你不能擅自獨用。」外道與沙彌都說是自己的,由此而僵持不下, 後來外道極賢說:「既然如此,我們比賽神變,誰的神變厲害,地盤就算 誰的。」結果外道極賢輸了,沙彌便到花園裡去自在地享樂。 此時,世尊的度眾事業將圓滿,準備趨入涅 ,便到了俱捨拉城市, (譯者:泰國有佛涅 時的像,與北京臥佛寺的身像一樣,當時我看到佛 的身像很痛苦,實在忍不住掉下了眼淚。)這時佛想:我一生中該調化的 眾生基本上已調化了,現在還有最後兩位:一個是三十三天(Tavatinsa)的 極喜,一個是曇花園的外道極賢。世尊思維:三十三天(Tavatinsa)的極喜 比較傲慢(Atimana),他肯定不會下來,我乾脆上去度化他。(譯者:所以, 法王如意寶(Cinta Mani)出去時有這樣的意義,有些高僧大德、居士到我 們學院來聽我們傳法,他們沒有這個緣份;而法王出去時,他們就可以得 到調化。)到了三十三天(Tavatinsa)干達國王極喜的宮殿門口,世尊又 想:極喜是很傲慢的,如果沒有化現另一身相,直接顯示自己身相的話, 他肯定不會恭敬。故世尊幻化成另一干達國王的身相,手拿綠寶石的千弦 琵琶對極喜說:「我們賽琴吧。」極喜聽到後,一看是與他同樣的人,馬 上想通過比賽折服他,便喊他進來。二人都拿著一樣的千弦琵琶,開始比 賽。比賽中,極喜的琴弦斷了一根,照樣能奏出不變的妙音,佛陀化身的 琴弦斷了一根同樣能奏出妙音,直到最後,只剩一根琴弦時,他們都仍能 奏出妙音,但沒有琴弦時,佛陀化身依然能奏出不變的妙音。極喜卻不能 奏出妙音了,他的傲慢倏然消失了,心想:琴弦一根也沒有了,他竟然仍 能彈出妙音,便對佛的化身『極喜』生起了歡喜心。這時,世尊才把自己 的身相顯現出來。極喜對世尊生起了很大的敬信心,於佛前恭敬祈求傳法, 佛陀也根據他的根基意樂,傳了相應的法,他立即摧毀薩迦耶見,獲得了 預流果位。 外道極賢,此時看到曇花已全部枯萎,心裡生起了很大的痛苦,心 想:我原來身體很好的時候,曇花全開得很好,我現在已一百二十歲了, 而曇花也漸趨枯萎。看來,我肯定會在短時間內去世了。他心裡非常憂愁、 痛苦,不禁慟哭起來。這時,有一個對他生歡喜心的天人告訴他:「你不 要憂傷,曇花盛開不是因你的福報因緣而來,這裡是金輪王的地方,金輪 王或佛陀出世時,曇花發芽;金輪王開始執政或菩薩現證菩提時,曇花完 全盛開;金輪王逝世或如來涅 時,曇花枯萎。曇花的綻開、凋落非依你 的福報,而是依釋迦牟尼佛的福報而顯現的。釋迦牟尼佛要在今晚趨入 涅 ,故曇花枯萎了,你不要這樣痛苦、憂愁,也不要這樣哭喊。」他聽 到後心想:我心裡有許多疑惑,而佛陀今晚欲趨入涅 ,我應馬上去親近、 拜見佛陀,佛陀一定能解除我心裡的許多疑惑。便立即前往俱捨拉城。此 時,世尊的色身在這裡,阿難尊者在門外守護。外道極賢從很遠的地方看 到了阿難尊者,便祈求:「我聽說佛欲入涅 ,而我有很多疑問請教佛陀, 我相信佛陀能斷除我的疑惑,如果不是很麻煩的話,祈求尊者一定允許我 拜見佛陀!」阿難尊者觀知世尊的化身還沒有回來,所以想盡一切辦法阻 止外道極賢進去拜見。極賢再三祈求進去拜見世尊,阿難尊者告訴極賢: 「你不要這麼做,佛陀現在身體不是很好,你不要去麻煩佛陀。」極賢又 再三祈求:「尊者,你不要這麼說,因佛出世極難得,佛陀馬上要入涅 , 如今若沒有見到世尊的話,很可惜。我心裡有很多疑問,無論如何,如果 不是太麻煩的話,請尊者給我一個機會去見佛陀。」阿難尊者再三勸阻, 極賢仍再三祈求。此時,世尊已從三十三天(Tavatinsa)返回,佛有天耳, 知內外聲音,聽到阿難把極賢擋於門外,佛告阿難:「讓他進來吧,我接 見外道是最後一次了,我用『善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語傳比丘 戒也是最後一次了。」阿難應諾,把外道極賢帶了進來。極賢十分高興, 於世尊前恭敬頂禮,並請問世尊:「現在外道有六大宗派,各有不同觀點, 請世尊開示,他們哪些是對的?」世尊告極賢:「我從二十九歲出家精進 修行至今五十多年,已度化了很多眾生,對法和非法能無誤取捨,像我們 這樣的法門,外道確實是沒有的。」世尊對極賢詳細講了八菩提支的很多 教言。講完後,外道極賢的一切障礙、疑惑和邪見,已全部斷盡,得到無 垢法要。他又在阿難尊者前祈求:「尊者是佛陀最主要的弟子,我願在佛 陀教法下出家,請尊者攝受。」阿難尊者便去世尊前祈求:「外道自然派 的極賢,願在佛陀教法下出家,受持具足戒,請佛陀慈悲攝受他。」如是 祈求後,世尊便以「善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語為極賢傳了比丘 戒,又傳了一些教言。剎那間,極賢成為身著法衣、手持缽盂的出家人, 他精進修持,獲證阿羅漢果位。在他的境界中:黃金與牛糞相等,虛空與 手掌無別。諸天齊讚他的功德。這時,他想:佛陀今晚示涅 的話,我住 世也無意義,不如提前趨入涅 好一點(羅漢生死是自在的)。我應該對 自己的身體作五種加持後趨入涅 ,他發願:我於佛前趨入涅 後,一、 所有外道皆無法接近我的遺體,若外道來時我的遺體周圍有大水圍著,使 他們無法靠近;二、若內道道友來則可以接近我的遺體;三、我的遺體內道 者能抬動;四、外道抬不動我的遺體;五、火化(Sarira Nissanda)時,內 道派梵淨行者能把我的遺體點燃和熄滅,而外道派無法做到。他做了五種 加持後,即趨入了涅 。很多人聽說極賢涅 了,外道派說是他們的尊 者,在路邊、街頭、各個地方舉行了隆重的儀式,並準備迎回他的遺體; 但佛教內道說是自己的尊者,二派爭執相持。後來佛教內道人說:「如果 是你們的尊者,你們親自來把他的遺體抬走吧!」外道過來時,極賢尊者 的遺體周圍全是大水,他們無法靠近;佛教內道梵淨行者去時則可以靠近。 他們對外道說:「看,不是你們的尊者吧,如果是你們的尊者,你們為什 麼進不來?現在依靠我們的加持,你們進來吧。」外道們依靠內道者的加 持,得以接近尊者的遺體。進來後,內道者說:「如果是你們的尊者,你 們就把尊者的遺體抬走吧。」但外道千百萬人也抬不動,內道者又說:「你 看,這不是你們的尊者吧,如是你們的尊者,你們為什麼抬不動?」內道 者便輕鬆地抬起了尊者的遺體去火化(Sarira Nissanda)。到了火化場, 內道者又說:「如果是你們的尊者,請你們把尊者的遺體點燃吧。」但外 道怎麼也點不燃,內道者又說:「不是你們的尊者吧,如果是你們的尊者, 你們為何點不燃?你們看著我們點燃。」他們邊說邊引起了火,火燃得正 旺時,內道者對外道們說:「如果是你們的尊者,你們用牛奶把火熄滅吧。」 但外道怎麼也熄不滅。內道者又說:「你們看,不是你們的尊者,是我們 的尊者,我們可以用牛奶把火熄滅。」他們邊說邊用牛奶把火熄滅了。「如 果是你們的尊者,你們可以把骨灰拿去供養。」但外道怎麼也看不見骨灰。 內道者說:「說明不是你們的尊者,是我們的尊者,我們供養。」說畢, 內道梵淨行者把尊者的骨灰拿來做了各種各樣的供養。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前後因緣。世尊告諸比丘:「這是他前世的發願力。 在賢劫人壽二萬歲時,印度鹿野苑有一位直智國王,他手下的一位大臣生 了一個很莊嚴的孩子,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好1。大臣為孩子舉行了隆 重的誕生儀式,依其種姓取名迦葉,大臣用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餵養 他。後來相士對迦葉預言:『這孩子如果出家將成為如來、正等覺,若在 家則是轉輪聖王。』當時,有一個小時候就與迦葉要好的的婆羅門孩子— —無憂,聽到相士的授記後,覺得自己要與他生生世世在一起,便告訴迦 葉:『您將來去森林中苦行的話,不要捨棄我,一定要帶我去。』迦葉心 裡想:在涅 時我不能捨棄他,但現在我不能答應他。於是在表面上答應 了他。迦葉觀察到人生的老病死之痛苦,便發心到寂靜的森林中去修行。 無憂童子知迦葉沒帶自己一起去,便很生氣:『迦葉這麼不守信用,本來 答應帶我一起去森林中修行,為何現在把我捨棄了?』幾年苦行後,迦葉 已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便回到鹿野苑為眾生轉法輪。直智國王準備了各種 甘美的飲食祈請迦葉佛去應供,並在迎接的道路兩旁佈置了各種花、香、 傘蓋、幡幢等,隆重地將迦葉佛迎請到王宮,敷起高座,請佛入座。此時, 無憂聽說迦葉已證得佛位回到了鹿野苑,並且接受國王恭敬供養。雖然心 裡很想親近迦葉佛,但因舊怨未消,不願意去迦葉佛面前,只是站在遠遠 的地方觀看。迦葉佛知道無憂沒來親近自己,便遙伸右手,如象鼻一般把 無憂拿到自己身邊,問:『無憂,你為何不來見我?為何不來親近我?』 無憂說:『佛陀,您本來許諾帶我一起去森林,可後來您獨自去了,我心 裡對您生氣,所以就不來親近您。』迦葉佛告訴他:『你誤會了,我當初 的意思是在涅 時不捨棄你的。當時,把你帶到森林中苦行有什麼意義? 現在我們的緣起成熟了,你自己發信心吧。』無憂此時才解開心結,他對 迦葉佛祈求:『佛陀,我願在您教下出家受持比丘戒,祈請開許。』迦葉 佛以『善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辭為他傳了比丘戒,又傳他一 些相應的教言。但無憂非常懈怠,沒有精進修持。迦葉佛對他宣講了寂靜 處的功德,讓他去一個寂靜處修持,他遵從佛意住了很久。後來,迦葉佛 圓滿了一生的弘法事業,準備示現涅 。這時,很多天人互相告曰:今晚 中夜,如來、正等覺迦葉佛要趨入涅 。也對無憂說了,他聽後非常痛苦, 心想:我雖然在佛陀教下出家了,但什麼境界都沒得到,非常慚愧,而今 佛陀即將涅 ,不得不離開他,內心的痛苦無法形容。天人對他說:『不 要如此痛苦,我帶你去佛陀那裡,對你今生會有很大意義的。』天人便把 寂靜處的無憂帶到迦葉佛處。迦葉佛觀察他的根基給他傳了相應的法之 後,無憂滅盡了煩惱,獲證了阿羅漢果位。此時,他想:佛陀中夜入涅 , 我還是先趨入涅槃好一些。便先於佛取涅槃了。帶他來的天人想:無憂能趨入涅 是我帶 他來得到加持的緣故,以這個善根願我將來在釋迦佛出世時,令佛歡喜, 在佛教法下出家獲證羅漢果位,要先於佛趨涅槃。諸比丘,當時的那位天 人就是現在的極賢,他當時是發如是的願,今願力成熟故,在我教法下出 家證得阿羅漢果位,先於我而涅槃。」 世尊復告諸比丘:「還有另外的一段因緣。在很早以前,森林中有五 百仙人,附近有一位天人,對仙人特別恭敬,盡力地保護他們。當時,如 來、正等覺、人天導師俱留遜佛(Kakucchandha Buddha)出世,主持了 一次較大的法會,天人也去參加了法會,他聽到佛陀的聲音後,生起了很 大的信心。回來後,對五百仙人宣說了佛陀的種種功德。五百仙人聽說後, 對俱留遜佛生起了很大的信心,祈請天人帶他們去拜見佛陀。於是,天人 就帶他們去了。這五百仙人遙見佛陀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的莊嚴,心裡頓 時生起了勝於十二年禪悅的歡喜心,他們親近如來,恭敬頂禮,祈求諦聽 佛陀的教法。佛陀觀察他們的根基意樂,為他們傳了相應的法,五百仙人 全得到了無來果位。他們又再三祈求俱留遜佛,願出家受具足戒。俱留遜 佛以『善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語給他們傳授了比丘戒,並傳授 了教言,五百仙人摧毀了薩迦耶見,滅盡了煩惱,獲證了阿羅漢的果位。 在他們的境界中:黃金和牛糞等同,虛空和手掌無別。諸天齊讚他們的功 德。俱留遜佛圓滿了一生度化眾生的事業,準備趣入涅 ,五百比丘覺得: 於佛後涅 沒太大的意義。故於佛前先趨入涅 。此時,天人覺得:此五 百仙人能得涅 全是憑我的引導,我願以此善根在象俱留遜佛一樣的如來 前,令佛歡喜,出家獲證阿羅漢果位,先於如來趨入涅 。諸比丘,你們 是怎麼想的?當時的這位天人就是現在的極賢。以其願力成熟故,今生於 我教法下,令我歡喜,出家並獲證阿羅漢果位,而且先於我涅 。」 諸比丘請問世尊:「世尊,以何因緣極賢在臨終前得佛救度,並證得 羅漢果位?唯願為說,吾等樂聞。」世尊告諸比丘:「不僅是現在,以前 也有同樣的因緣。諸比丘,那是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位梵施國王,因 為他有一匹寶馬(寶馬具有他人無法傷害主人的能力),很多國家都對他 束手無策。因此,他通過各種手段對一些小國橫徵暴斂。後來,寶馬去世 了。消息傳到黎宏國家,很多人特別高興:以前梵施國王擁有寶馬,我們 對他束手無策,現在寶馬已失,便可以伺機報復。梵施國王也知道這些情 況,所以,他不敢邁出皇宮半步。後來,國王聽說從北方來的馬販子販來 一批馬,便對手下幾個擅察良馬的人說:『各位,聽說現在北方來了一批 馬,其中肯定有寶馬,你們去觀察,如果確實有,就把寶馬連同所有的馬 匹全部買來。』他們遵命去觀察,確有一匹寶馬。回稟國王后,國王非常 高興,賞給馬販子很多銀兩,將全部的馬匹都買下了。國王又得到了寶馬, 也不再懼怕他人的報復了。一次,他乘著新買的寶馬去公園裡遊玩,黎宏 國家的人們聽說了很高興,他們也不知道梵施國王又買了新的寶馬,便率 領四大軍隊將整個公園包圍得水洩不通。當梵施國王正在公園裡快樂地游 玩時,突然發現被圍,便驚慌失措,捨棄了所有的隨從,隻身匹馬往回逃。 而公園的四周,除了一個花池與橫欄以外,全都兵馬密佈。梵施國王決定 越池而逃,黎宏國的軍隊知道後,馬上萬箭齊發射向花池,箭射中了寶馬, 寶馬內臟俱出。國王知道寶馬已身負重傷,心裡非常恐懼,想是難以逃命。 寶馬知道國王此時的恐懼心理,就告訴國王:『國王,請您不要害怕,我 雖已身負重傷,但沒把您送回皇宮之前我是不會死的。』國王聽後才得以 安心。寶馬忍著巨痛,一直堅持把國王送回皇宮才死。諸比丘,你們是怎 樣想的?當時的這匹寶馬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我,當時的梵施國王就是現 在的極賢。當時我就是在他面臨死亡的怖畏時解救了他,遣除了他的怖畏; 今世我也是在示現涅 前度化了他,解除了他的輪迴之苦,使他得證羅漢 果位。 諸比丘,另外,還有一段在我臨死之時度化他的因緣:是在很早以前, 掌管那嘎哇札城的耳朵國王,喜好打獵。有一次,耳朵國王率四大軍隊去 森林中打獵,他發現了河邊自由自在生活的五百隻野獸,立刻令四大軍隊 包圍群獸,準備將他們全部擒殺。群獸知道被困,都很絕望,便四處亂竄, 卻找不到任何藏身之處,它們決定越河而逃,但個個身體矮小,都沒有能 力越過那條河。只有獸王,體大力強,它心裡想:只顧自己逃命沒有多大 意義,不如借我身體來度大家。便對群獸言:『各位,請不要慌亂,現在 河這邊沒有軍隊,我臥在河裡,你們踩著我的身體跳到對岸,就有逃脫的 希望。』說畢便走進河裡,讓群獸踩著它的身體渡河。到最後一個野獸時, 獸王已奄奄一息。這個野獸很擔心自己不能逃脫,獸王便安慰它:『你不 要害怕,待你們全部解脫困境,我才會去的。』最後一隻野獸也安抵彼岸 了。諸比丘,當時的獸王就是現證得菩提的我,最後得救的一隻野獸就是 現在的極賢,其他的野獸是以前度化的仙人。當時也是我除其怖畏,解救 了它們;現在,也是我在臨近涅 之際度化了極賢,除其生死之畏,令得 聖果究竟之樂。」當時,世尊問阿難:「你有沒有看見很稀有的事?」「世 尊,阿難看見了。」「阿難,你看見了什麼?」「阿難看見了世尊幻化另 一身去其它地方度化眾生了。」「阿難,是這樣的。為了度化眾生,我將 色身留在俱捨拉城,另一個幻身去三十三天度化極喜了。在臨涅 之際,有兩個必度眾生,一是天上的極喜,一是人間的極賢。極賢易化, 而極喜傲慢放逸,故我親臨三十三天調化他。」 諸比丘復次請問:「世尊,極喜造了什麼業轉生為三十三天(Tavatinsa) 的干達國王,擅奏樂器?又造了什麼業令世尊歡喜?請為演說,吾等欲 聞。」佛告諸比丘曰:「此乃他前世願力之故。早在賢劫人壽二萬歲時, 如來、正等覺、人天導師迦葉佛出世。當時,有一位擅於彈奏的琴師從南 方來到鹿野苑,鹿野苑的直指國王對他特別器重,像對待大阿羅漢一樣地 做了各種供養。因國王對他歡喜的緣故,他在財富等各方面都很圓滿,在 鹿野苑常住,並享受著美好的生活。時鹿野苑有一位非常貧窮的居士,他 看到這位琴師過著圓滿舒適的生活,也覺得彈琴是一個很好的職業,心裡 很羨慕。心想:我將來能像這位琴師一樣該多好!這位居士,他皈依佛門, 一生守持淨戒,在臨終時發願:以我皈依持戒的功德,願我生生世世生於 富貴之家,成為擅長彈奏的干達國王,(注:在藏史的記載中,干達國王 是極擅長音樂的,故妙音天女有時也稱為干達國天女。)或成為特別擅長 音樂的人; (師言:這裡大家尤其應該注意的是:一個修行人,無論耳聞 目睹到世間什麼樣的榮華富貴、奢侈享樂都不能生貪執羨慕之心,更不能 這樣發願。發這些有漏的願都是錯誤的,如發願做巨富天人等。因為我們 出家人一邊做無漏的功德,一邊回向發願,願很容易成熟。這樣以無漏的 功德實現了一個有漏的心願,豈不太可惜了嗎?我們在座的各位應該共同 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的大恩金剛上師托嘎如意寶等諸多傳承上師都 往生了極樂世界,他老人家得到菩提金剛授記後,一心一意猛厲發願往生 極樂世界,沒有發其它的願。我們還可以依據《普賢行願品》、《大圓滿 願詞》而發願,不能發、更不要發世間有漏不究竟的、無利自他的願。不 要像這位琴師一樣貪圖享樂,帝釋天怎樣都勸不動他去拜見世尊。今生我 們藉往昔的福德幸遇如此殊勝的妙法甘露,得到一些無漏的功德,我們一 定要發願以此功德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雖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但 全知麥彭仁波切曾教言:我們凡夫以信願肯定能往生。往生極樂世界後, 再來度化眾生也很方便,對自他利益極大。應該把我們聽聞、宣講《百業 經》的功德,回向我及一切有情無間往生極樂世界。以此短暫的人生所積 的一切功德,願我們生生世世不離上師三寶,同生極樂國。) 他還發願, 將來在釋迦世尊應化世間時,令佛歡喜,不做令佛不歡喜的事。諸比丘, 你們是怎樣想的?當時的這位貧窮的居士就是現在的干達國王極喜,以其 願力成熟故,他今生有如此之果感,又因我與迦葉佛的功德、事業相同故, 今在我前,令我歡喜。」 諸比丘復次請問:「世尊,以何因緣,臨涅 時顯現感受痛苦?惟願 為說。」世尊告曰:「不僅是現在,以前為度化眾生也顯示感受痛苦。在 很早以前,吐美佳城有位勝者國王,他的王妃生下了一個很莊嚴的王子, 他們為小王子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取名為勝利,用牛奶、酸奶等各種 食物餵養著。他很快長大了,學習並精通了五明等一切世間法。後來,勝 者國王告訴他說:「你現在應出巡體察民情。」小王子遵命於父王,便率 眾眷屬出巡。不久,勝者國王突患重病,多方治療皆不見效,不久就駕崩 了。大臣速派人稟其父王駕崩,請王子速回宮中。可王子不願回宮,並告 訴大臣說:『如果你們能行持十善,我自會回宮;否則,本人絕不會回宮的。』 聞此,諸大臣立即頒布國內行持十善的條令,再請太子回宮,並發誓一定 行持十善。太子這才肯回宮,繼王位執國政。這位年青有為、正直慈悲的 勝利國王常積資糧,做廣大佈施,求衣者施衣,索食者施食,並隨緣佈施 象、馬等各種財富資具,他一直堅持這樣的善舉。奉行十善的人越來越多, 行善者老死後即生天上,天人越來越多。帝釋天想:為何天人增多了?人 間是有佛陀,還是有金輪王出世?因天人增多只有如來出世與金輪王執政 兩個原因。這樣思維之後,他又作了觀察,才知道不是這兩個原因,而是 勝利國王實行仁政,令人們奉行善法,故天人增多。頓時,覺得勝利國王 如此行持無上菩提非常了不起,但他又轉念一想:勝利國王的誓言是否堅 定,如果堅定應該供養他,如果不堅定應該鼓勵他。想畢,帝釋天就變幻 出很多乞丐和貧者來到人間乞食,他們祈求大臣:『我們這麼多人無衣無 食,國王能否攝受我們?』大臣將此稟告了國王,國王答應滿足他們的衣 食,可他們祈求:『我們不需其它的飲食,只需人的鮮血。』國王聽後想: 他們一定是非人,而不是真正的人。但為滿足他們而殺害其他的眾生是不 應理的,我是行菩提道的人,唯有以自身的血肉來佈施他們。國王便問他 們:『殺害其他眾生是不可能的,我以自身的血肉來供養你們好不好?』 他們聽了很高興,國王便抽出自身的鮮血供給他們,一塊一塊地割自身的 肉來供養他們。同時,勝利國王發願:以此善根,願世間無明愚癡增上的 眾生得到無上正等覺的果位。如此,幻化的乞丐和貧者都得到了滿足。帝 釋天很內疚,心想:我現在已給菩薩添了很多麻煩,應該加持他身體恢復。 本來天人的甘露能加持人的身體馬上恢復,但此時帝釋天已無能為力。為 了讓菩薩生起歡喜心,帝釋天便問:『您供給我們血肉會不會不樂意或生 後悔?』勝利國王說:『我割自己的肉,抽自己的血沒有一點不樂意和後 悔,我一念及地獄、餓鬼、傍生之苦,更加使我生起悲心。』『您這麼說 我們不太相信。』『如果你們不信,我可以發誓,以菩薩和三寶的諦實力, 若我對佈施自身的血肉有一點不悅和後悔,則願我身體不要恢復;若我對 此無有絲毫的不悅和後悔,則願我的身體立即恢復如初。』在發願的剎那, 勝利國王的身體已恢復如初。帝釋天見此,非常高興,便顯現出自己本來 的身相,於國王前頂禮,合掌作如是言:『大菩薩,我給您添了很大的麻 煩,請您諒解,我不是真正的乞丐貧民,而是帝釋天。』說畢不見了。諸 比丘,當時的勝利國王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我,當時為了度化眾生也是顯 現了痛苦,今亦如是。」諸比丘聞已,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80)兩位施主 —願力成熟 得證羅漢 一時,佛在捨衛城。城中有一施主,與妻子共享人間的安樂。後來, 他們夫婦倆對佛法生起了信心,同皈佛門共受居士戒,經常做廣大佈施, 積聚資糧。漸漸地,他們家就如井泉,求施者絡繹不絕。有一天,他們恭 迎佛陀及僧眾去家中應供,準備了豐盛的飲食,世尊接受了供養後,觀察 他們的根基,傳了相應的法。他們摧毀了薩迦耶見,獲證了預流果位。此 後,世尊率僧眾返回了。 後來,有一位造佛塔的執事比丘和一位建經堂的執事比丘去二施主 家化緣。舍利子觀察到,他們二比丘在施主家受供,但不會說法又不會講 經,舍利子便去了施主家與他倆一起受供。之後,二比丘推薦舍利子宣講 佈施的功德。舍利子講了之後,告訴他們:「最廣最深最究竟圓滿的佈施 功德,唯有佛陀才能夠如量宣說。」(譯者:一般的法,上師可以傳講, 而真正深廣究竟圓滿的法,唯有聖者方能宣講。) 舍利子的宣講使兩位 施主對世尊生起了很大的信心,他們夫婦很想在世尊前出家,於是同往佛 前祈求。出家後,精進修持,獲得了羅漢果位。在他們的境界中:黃金與 牛糞等同,手掌與虛空無別。諸天共讚他們的功德。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這兩位施主以何因緣生於富裕家,令佛歡喜, 在佛教法下出家,獲證羅漢果位?唯願為說,吾等樂聞。」 世尊告諸比丘:「這是他們往昔的發願力。賢劫人壽二萬歲,如來、 正等覺、人天導師迦葉佛出世時,有夫婦倆共同出家,一生中守持淨戒, 積累資糧,臨終時都發願:我們一生中在迦葉佛的教法下出家,雖沒得到 什麼境界,但以此善根,願我們將來生於富裕家,在釋迦佛教法下出家, 令佛歡喜,獲證羅漢果位。以往昔的願力成熟故,這兩位施主今在我教法 下令我歡喜,出家修持,得證羅漢果位。」世尊如是宣說畢,諸比丘歡喜 信受,作禮而去。 (81)大施主 —願力成熟 無人可勝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一大施主(Pindadayka)名給孤獨,他在祗陀 園裡修建了經堂,供佛及僧,廣作佈施,積累了廣大的資糧。另有一施主 生起了好勝心,想與給孤獨相爭高低,欲以其威望勝伏於給孤獨。他心想: 現在自己做廣大佈施沒這個能力,應去大海裡取回珍寶後,再做廣大佈施 供養,才能超勝於他。於是,他去海裡取回了許多寶藏。在捨衛城做廣大 的供養和佈施,但仍不能超勝於給孤獨施主,雖然他用盡了各種辦法,還 是勝不過大福報的給孤獨。便去請問舍利子:「尊者,我很想超勝給孤獨 施主,但為何不能超勝?」舍利子告訴他:「你想超勝給孤獨施主是很困 難的,因給孤獨施主是非常了不起的,他的福報很大,能知道有主之寶藏 和無主之寶藏、水中寶藏和陸地寶藏、近處寶藏和遠處寶藏,並能得到這 些寶藏,而你沒有這個能力,故不可能超勝於他。若想超勝於他,你唯有 在佛陀的教法下出家,以你出家之功德方能超勝於他。」施主聽後,便立 刻在釋迦教法下出了家,並精進修學。不久,獲證了羅漢果位。在他的境 界中:黃金和牛糞等同,虛空和手掌無別。諸天讚歎他的功德。 後來,給孤獨施主聽說了有位想勝過自己的好勝施主,已經出了家 獲證了羅漢果位,非常高興,便到那位羅漢前對他頂禮而說:「聖者(Ariya Thera),您已獲證了羅漢果位,我在有生之年願意供養您各種飲食財寶等 資具。」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施主想超勝於給孤獨施主,但卻無 法超勝?後以出家的功德超勝給孤獨施主?請為宣說。」世尊告眾比丘: 他不僅現在發心勝過給孤獨,以前也曾如是發心。那是在賢劫人壽二萬歲, 如來、正等覺、人天導師(Lokavidu)迦葉佛(Kasspa Buddha)出世時,他 也是一位大施主,對另一施主生起了爭勝心。在財富方面無法超勝時,便 出了家,在臨終時他發願:願我在迦葉佛教法下一生出家及做廣大佈施之 功德(Punna),生生世世生於富裕家,在釋迦佛的教法下,令佛歡喜,得 以出家,獲證羅漢果位。他當時是發了這樣的願。諸比丘,你們是怎樣想 的?當時的那位施主就是這位羅漢比丘。他當時為了勝過另外一位施主而 出家,今世又是想勝過給孤獨施主而出家,並獲證羅漢果位。 諸比丘復次請問:「世尊,以何因緣這位羅漢比丘發心如此廣大,其 他施主不能勝過他?唯願為說。」世尊告曰:「不僅現在他的發心非常廣 大,以前也是。早在人壽三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金寂佛 (Konagamana)出世時,有一大國王,準備在自己的花園裡修建一座經堂 供養如來,便對大臣、施主、男女老少宣佈:『你們當中誰能發心修建這 座經堂,便可供養到金寂佛。』其中有一位施主積累了很多黃金發心修建 這座經堂,修成後,供養了金寂佛1。在臨終時發願:以此善根,願我生生 世世能超勝一切施主,並能在釋迦佛的教法下出家,滅盡煩惱,獲證羅漢 果位。以其發願成熟之因緣,今在我教法下得出家,滅盡煩惱,獲證了羅 漢果位。」世尊如是宣說,諸比丘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82)兩位老人 —前世願力 七歲證果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一大國王,名曰增長,他統率軍隊將整個釋 迦族塗炭無餘。阿難尊者的妹妹、妹夫亦無倖存,唯遺留兩個孤兒,流落 於迦毗羅衛城的街頭,無依無靠。無家可歸時,從捨衛城來了一位施主, 看見沿街乞討的兩個孤兒,便認出了是自己朋友的孩子,前去詢問他倆: 「孩子,你們的父母哪兒去了?」「我們的父母都被增長王殺害了,留下 我們兩兄弟無家可歸,流浪於街頭。」「你們既然已無人撫養,那就去找你 們的舅舅阿難尊者,他在捨衛城,對親戚特別關心,你們如果去找他,肯 定會得到照顧。」兩個孩子說:「舅舅遠在捨衛城,我們路途又不熟,不知 道怎樣去找舅舅。」施主安慰道:「不要急,等我在此辦完事,可以帶你們 去。」這兩個孤兒耐心地等待。施主事情辦妥後,就把他倆帶到捨衛城, 告訴他們:「你們的舅舅就在此苦行(Tapo Kamma),你們自己去找,我要 回去了。」施主囑咐畢,獨自回去了。這兩個孤兒四處訪尋,終於找到了 自己的舅舅阿難尊者。尊者知道他們是來自迦毗羅衛城的外甥,便問:「你 們的父母哪裡去了?」他倆說:「舅舅,我們的父母都被人殺了,留下了 我們兩個,無處可依,四處流浪。後來,聽說了舅舅您在捨衛城,故特意 來投靠您的。」阿難尊者聽畢,心裡很憂愁。諸比丘見阿難尊者如此,便 詢問道:「尊者為何心裡如此沉重?」尊者說:「這兩個孤兒是我妹妹的孩 子,無依無靠,特來投靠於我,但我是一個苦行僧,自己無資生之源,三 寶的財物他們又不能享用,不撫養又不行,若撫養,對我來說又很困難, 真不知該怎麼辦?」諸比丘勸阿難尊者說:「尊者,還是好好地照顧他們 吧。世尊曾講過,如果對僧眾做利益事,可以對其佈施,因果上也沒有什 麼不應理的。這樣,可以讓這兩個孩子常為僧眾洗缽、洗水果、供花等, 做一些這樣的事是可以開許的。」如此,阿難尊者便攝受了這兩個可憐的 孤兒。(師言:像一般的小孩子或居士,若經常為僧眾做事,僧眾的財物同 樣可以享用。所以,本院每次供齋開許居士們享用,在此有教證的依據。 以後供齋時,希望居士們盡量去挑水、掃地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因 果方面會比較如法。) 平時,比丘把剩下的一些飯菜佈施給這兩個孤兒, 但不足以充飢。後來,阿難尊者就把自己化緣所得之一缽飯食分一半給他 們食用,自己僅食用半缽。日子久了,尊者的法體日趨衰弱。世尊得知後 問余比丘其中緣故,諸比丘便如實對世尊陳白了事情的原委。世尊就問阿 難:「你收養的兩個孤兒是否要出家?」阿難白佛言:「世尊,這兩個孤兒 是要出家的。」世尊說:「阿難,這兩個孩子若出家的話,可以享用僧眾的 財產,沒出家前,為僧眾做些供花果等事,也可以享用僧眾的財產。」世 尊這樣開許後,他倆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又過了一段時間,世尊問阿難: 「你那兩個外甥為什麼還不出家?」阿難說:「世尊,因您早已規定:不滿 十五歲則不能出家,這兩個孩子現在不滿十五,一直在等,所以,還沒能 出家。」世尊又問:「這兩個孩子能否在僧眾曬糧時驅趕烏鴉?如果能做驅 烏之事則可出家。」「驅烏之事足以能做。」「若能驅烏,則七歲可出家。」 世尊如此開許了,他倆都出了家,生活也很好,但很懶惰。白天樂於嬉戲, 晚上長時睡眠,根本不聞思修行。目犍連看到這兩個孩子放逸睡眠度日, 便對阿難說:「讓兩個孩子這樣地虛度很不好,應該嚴加管教!」阿難說: 「我確實太慈悲了,這兩個孩子一點也不聽話,不聞思修,我也沒辦法, 不如交給您來管教好不好?」目犍連尊者爽快地應承管教這兩個孩子。這 兩個孩子很害怕,心想:這個比丘肯定很厲害,以後肯定會很嚴厲地管教 我們的。但又不敢違背舅舅的言教,只好在目犍連尊者座下學習。目犍連 尊者開始還是比較嚴厲,可漸漸地也是很慈悲,不能嚴厲管教了。阿難尊 者就問目犍連尊者:「您現在怎麼也嬌慣這兩個孩子?」目犍連尊者說:「不 行,這兩個孩子已經瞭解到我很慈悲,所以,一點都不聽話,實在拿他們 沒辦法。」阿難尊者說:「您確實對他倆束手無策的話,那就請用方便法使 他倆生起厭離心。」目犍連尊者便答應了。 一天,目犍連尊者帶著兩個孩子外出玩耍。他以神變幻現一個異常 恐怖的地獄,並發出各種巨響。尊者故意問這兩個孩子:「聽,這是什麼 聲音?」「我們也不知道,這麼令人害怕。」「那你們去看看究竟是什麼聲 音。」他們倆去看時,只見地獄裡的眾生正在遭受燒殺、煎、熬等各種痛 苦,令人目不忍睹;再轉到一個非常大的鐵鍋旁,見鍋裡正熬著鐵水,空 無眾生,他倆覺得奇怪,就問地獄裡的眾生:「為什麼這個鐵鍋裡只熬鐵 水,有什麼意義?」他們說道:「這不是沒有意義,因人間阿難尊者有兩 個外甥,天天不聞思修卻享用僧眾的財產,待他們離開人間時,墮入地獄, 就在這鍋鐵水裡煎熬。」聽後,他倆非常恐懼,即速返回到尊者身邊。尊 者問其所見,他們說:「尊者,我們已親眼目睹地獄之苦,真是可怕極了。 我們若再不精進聞思修,將來肯定會墮地獄的,現在我們很害怕。」尊者 說:「以前我對你們講的,你們不太相信,現在你們親眼目睹地獄中種種 痛苦,以後你們看著辦吧。」 從此,兩個孩子夜以繼日精進修學。若在早上沒吃飯時想起地獄的 痛苦便不思飲食了;若是已吃過飯後想起地獄的慘景遂將食物全部吐出。 如是茶飯不思精進聞思修行,漸漸地體衰無力,面色萎黃。阿難尊者見此 情景,便去詢問目犍連尊者其中緣由。目犍連尊者如實告曰:「大概是這 兩個孩子見到地獄的景象以後非常恐懼,故不敢吃飯。」阿難尊者很擔心 長久下去會把兩個孩子的身體拖垮。便請求目犍連尊者,能否再以善巧方 便安慰這兩個孩子,目犍連尊者答應想個辦法。 過了幾天,目犍連尊者要帶兩個孩子去外面的花園裡玩,但兩個孩 子不敢去。尊者告訴他們說:「今天我們不去上次的地方,我們到另外一 個很好的地方去玩。」兩個孩子就跟著目犍連尊者出遊了。尊者又幻化了 一個美妙的天堂,天堂中的天子天女無憂無慮的生活著。聽到各種天人的 音樂和手掌聲時,目犍連尊者問這兩個孩子:「我們聽到的是什麼聲音?」 兩個孩子都說不知道,尊者就遣他們去看個究竟。他們看到很多的天子和 天女,週身以天人的珠寶裝飾著,共同享受非常美好的生活。兩個孩子心 裡很羨慕這種天人的生活。後來他們又看到有兩個獅子座1,有很多天女 圍繞著,演奏各種樂器,供養各種鮮花。兩個小孩便問:「為什麼這兩個 獅子座上沒有天子呢?」眾天女告訴他們說:「現在人間阿難尊者的兩個 外甥,他們不精進聞思修行卻享用僧眾的財產,故會墮入地獄受苦報;又 因他們害怕墮地獄而精進修行的功德,於未來世會轉生天界。這兩個獅子 座是為他們準備的。」聽到這番話,兩個孩子非常高興,心想:如果現在能 精進修行,以後還是可以轉生天界的。他們歡天喜地的跑回來將實情一一 稟告了尊者。尊者慈悲地對他們說:「你們已經親眼目睹了善、惡趣的苦 樂,所以你們一定要精進地修行啊!」此後,兩個孩子特別精進修持佛法, 他們終於發現無論生於地獄、餓鬼、傍生、人、阿修羅或天人中,皆沒有 任何安樂可言,一切都是有漏法,三界輪迴猶如火宅,一切都是痛苦的本 性,真正地生起了出離心。 以後他們精進修持,滅盡了三界輪迴的煩惱, 證得了羅漢果位。在他們的境界中:黃金與牛糞等同,虛空與手掌無別。 諸天讚歎他們的功德。得果後,他們二人經常依神變到各處去採集水果、 鮮花等來供養僧眾。僧眾感到這兩個小孩很稀有,都覺得他們是非常了不 起的。有些年長的比丘們因之而自覺慚愧,這兩個年僅七歲的小孩子皆已 得到如是的功德和境界,而我們這些頭髮都已變了三次的人卻仍無甚證 悟,若還不精進努力那真是很慚愧啊!(譯者:這裡「頭髮變了三次」大概 是指人小的時候頭髮是紅色的,青壯年時是黑色的,等到年邁的時候頭髮 是白色的。)於是,他們也開始精進努力,很多比丘都證得了羅漢果位。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這兩個孩子往昔造了什麼業,七歲便滅盡了三界 輪迴的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位?」佛告諸比丘:「這是他們前世的發願力。」 (師言:從《百業經》的開頭到結尾都說明了發願的重要性。所以,我們 在念《普賢行願品》的時候一定要發清淨的善願,切不要發下惡願。) 很 早以前,賢劫人壽二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當時, 迦葉佛率眾比丘出遊鹿野苑,有五百青年人在花園裡享受美好快樂的生 活。他們在遠處看見如來出遊的盛況,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很多人覺得 如來出世的機會很難得,欲發心出家,可是有些人說:『現在我們是風華 正茂之時,應享受人世間美好的生活,等到年老的時候再出家不是很好 嗎?』還有些人覺得不該出家,等到生了兒子女兒以後才出家。可是後來他們在家中一 直忙於生計,生了孩子就去世了,沒有了出家的機會。最後,那五百個人中只剩下兩個 人尚活於世。夥伴都一個個地死去了,這兩位老人才醒悟過來:我們二十五歲時就發心 出家,現在已是年邁體衰,若還不出家,恐怕今生再也沒有機會出家了。 他們將自己的財產上供下施後於迦葉佛前出家了。因佛陀規定:新出家的 人必須承侍先出家的上座之故,雖二位老人已是年邁古稀,但仍必須做很 多事情。僧團中一些僧人經常欺負他們二位老人,叫他們『老糊塗』、說 他們的過失等等。其中一位老人生起了嗔恨心,覺得自己天天為別人做事 情,卻要受這樣的侮辱,心中很是忿然。而另一位老人的心胸很開闊,他 對夥伴說:『不要生氣,這並非他們的錯,如果我們早一點出家就不會發 生這種事,要說錯還是我們的錯。』這位老人遂誠心誠意地懺悔,沒有受 到報應。(師言:有些惡業如生嗔恨心等,像這位老人一樣立即懺悔,以 後也是不會受報的。)他們一生中出家,在臨終時發願:我們一生在佛的 教法下出家,令佛生起歡喜心,以此功德,願我們能在釋迦佛出世時童貞 入道,(譯者:這兩位老人很害怕,覺得老年出家很困難。你們當中的老 人們也應注意,若今生未得證悟,也應發願來世彌勒佛出世時能變成小沙 彌。老年出家的人不一定能精通戒律的學處,經常可以見到一些老年人因 不懂戒律以至於行為很不如法。)滅盡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如不夠出 家的年齡,願佛陀為我們特別開許可以出家。眾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 當時在迦葉佛教法下出家的二位老人即這兩個孩子。因他們的願力故,今 生在我教法下,七歲時得我特殊開許他們出家,獲證羅漢果位。」 (83)吉祥跛子 —惡口罵僧 報以跛腳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一施主,長大娶妻,與妻子共享美好的生活。 九個月後,生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上半身的身相非常莊嚴,但雙足卻呈 畸形。自從生下這個孩子,施主家裡一切都非常吉祥(Mangala)圓滿,施 主為孩子舉行了誕生儀式,因雙腳殘疾之故,取名為跛子。用牛奶、酥油、 酸奶等精心地餵養。隨著跛子的長大,施主家裡也是越來越富有,無論做 什麼事,只要一提跛子的名字,都能順利圓滿。捨衛城的人們得知這個消 息後,無論做任何事情之前,總要提這個孩子的名字,準能圓滿成功。所 以,他在捨衛城一帶頗有名氣。他也學習並精通如八觀察等世間的各種學 問。 有一次,他乘著馬車率眾眷屬一起出遊,遠見人們成群結隊地湧向 祗陀園,跛子問隨從的眷屬:「他們那麼多人湧向祗陀園是做什麼?」隨 從告訴他:「是去朝拜釋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的。」跛子疑問道: 「釋迦牟尼佛是什麼人?」「釋迦牟尼佛身為迦毗羅衛國1的太子,相士 曾預言:太子若出家則證得佛果,若在家則為轉輪王。後來,太子出家證 得了佛果,眾人對太子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與敬信心。」聽了這話,跛子 令眷屬去祗陀園。時世尊正為眾多眷屬傳授佛法,跛子遙見世尊三十二相, 立刻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下馬車急趨佛前,頂禮於足下。世尊觀察他的 根界意樂,傳授了相應的法,他摧毀了薩迦耶見,獲證了預流果位。心想: 我這個身體若不是殘廢,就可以在佛的教法下出家,而可惜我身根不具足。 就在發心出家的剎那,他的身體立即康復如同常人。他按捺不住內心的喜 悅,馬上在佛前祈求出家,佛陀開許了,並以「善來比丘(Ehi-Bhikkhu)」 的方便言詞為他傳授了比丘戒。他自己也精進修持,不久滅盡三界輪迴的 煩惱,獲證了羅漢果位。在他的境界中:黃金與牛糞等同,虛空與手掌無 別。諸天讚歎他的功德。因此,諸比丘請問:「世尊,這位比丘以何因緣 生於富貴之家卻是個跛子?以何便能吉祥圓滿?以何因緣,在他發心出家 的剎那即恢復如常人,在佛的教法下出家獲證羅漢果位?唯願世尊為吾等 演說。」 世尊告曰:「眾比丘,這是他前世的願力成熟故。賢劫人壽二萬歲, 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印度鹿野苑有位大優婆塞1(Upsaka),廣 聞多學,非常了不起,眾人對他像對待上師一樣地恭敬供養。當時,迦葉 佛到鹿野苑傳授佛法,這位大優婆塞帶著許多信眾到佛前聞法。迦葉佛去 別的地方廣轉法輪,他仍在鹿野苑為眾人傳法,受到了眾人的恭敬,眾人 便以五百嘎夏巴涅供養他,他自己沒享用,拿到寺院裡供養了僧眾,僧眾 對他也很好。待第二次再來寺院時,正趕上僧眾誦戒。(譯者:因誦戒時, 在家人除了兩個特殊的羯磨外,其餘的都不能聽。)雖然,他發心很大, 但誦戒(Uposatha)是不能聽的。管家就將大優婆塞及其餘全部的在家人趕 出了經堂。那些不明道理的在家人對大優婆塞慫恿道:『我們今天被趕出 經堂是沒什麼的,因為我們人小。可像您這樣的大優婆塞,對寺院做了這 麼大的功德,居然也被趕出來了。』聽到這些撥弄是非的話,他生起了憎 恨心,惡口罵道:『你們每天象跛子一樣坐在法座上,我給你們做了那麼 大的供養,今天竟然把我從經堂裡趕出來,也不單獨跟我說明,這麼多人 前,也不給我面子……』僧眾知道他惡口罵僧造了很大的惡業,應該救度 他,便去勸導他:『你這樣說話是不對的,不管怎樣,你畢竟是個在家人, 對這麼多僧眾無理相罵,肯定會有果報的。』他自己也想通了,作大量的 懺悔。他在臨終時發願:願我一生中供僧持戒的功德,生生世世生於富貴之家,眾生一提 起我的名字,事事都能吉祥順利,願我對僧眾惡口相罵的惡業不要成熟,一旦成熟 的話,則願我在發心出家的剎那滅盡惡業。諸比丘,你們是怎樣想的?當 時的大優婆塞就是現在的跛子,他曾五百世受跛子之報,這是最後一世。 因其願力成熟,故生於富貴之家,眾生一提其名便事事順利吉祥,又令我 歡喜,在我教法下出家,獲證了羅漢果位。」世尊如是宣說畢,眾比丘歡 喜信受,作禮而去。 (84)五百仙人 —腳印引路 兩世得度 一時,佛在捨衛城。寂靜的森林裡住著五百仙人,他們經常以火供 來供養天尊。如來、正等覺、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具有二種智慧、四無畏、 七菩提支、八解脫、九等持和十力等無量功德,日日夜夜觀照一切眾生的 苦樂,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 世尊觀知在森林中苦行的五百仙人被調化的機緣已經成熟了,便顯 示神變,在五百仙人做火供的灶裡留下了一個腳印。五百仙人見到了灶裡 的腳印後,世尊又加持使五百仙人無論如何也不能將灶內的火燒燃。眾仙 人見到這些怪事以後,深信這都是天尊大自在的加持,是修行的瑞相,心 中無限歡喜,便將供品供在腳印上。這時,以佛陀的加持力,所有的供品 都燃燒起來,火焰一直衝上梵天界。仙人們見此情景更加確信是大自在天 垂憐加持的結果。佛陀為令這些仙人趣入佛法,以神變力,從他們火供的 灶邊直到祗陀園中間的路上全都留下了腳印。仙人們見到腳印後一致認為 是大自在天降臨人間,他們便決定跟隨腳印前去拜見大自在天。五百仙人 一路追尋來到祗陀園。時釋迦世尊正在為數百眷屬傳授妙法。眾仙人遙見 世尊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的莊嚴身相,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有善根的眾 生見到佛陀時,心中的喜悅勝過十二年的禪悅1(Samapatti)。(師言:當 時的五百仙人是很有善根的,他們見到佛陀時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同樣, 在座的四眾弟子(Catu Parisa)中,有些人也是因前世的善根故,於今世 見到上師時忍不住流下淚來,或者心裡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和信心等,這 都說明其與上師有很深的因緣,如同密勒日巴(2)(Milarepa)聽到瑪巴洛 扎(Marpa Lozawa)名號一樣的道理。)他們在佛陀的腳下恭敬頂禮,佛陀 也觀察他們的根基意樂,傳了相應的法,五百仙人全已得到了無來果。得 果後,他們又於佛前祈求出家受持比丘戒。佛陀開許了,並以「善來比丘 (Ehi-Bhikk-hu)」的方便言辭傳給他們近圓戒(Upasampada)。他們精進修 持,滅盡三界輪迴的煩惱,證得羅漢果位。在他們的境界中:黃金和牛糞 等同,虛空和手掌無別。諸天也讚歎他們的功德。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五百仙人依佛陀腳印為引導,並最終證得了 究竟的羅漢果位,這是怎樣的因緣呢?」世尊告諸比丘:「不僅是今生, 前世他們也是依佛陀腳印為引導而獲得出家身相的。」早在賢劫人壽二萬 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當時,如來顯示種種神變, 度化無量的有緣眾生。同時,森林裡有五百仙人在苦行。五百仙人已修得 各種神變,他們可以從居處飛到檀香山。一次,他們於虛空中飛行時,迦 葉如來在地面上留下自己的腳印,使他們不能再飛行了。他們暗暗懷疑, 是不是自己的神變退失了呢?後來,一個天人告訴他們:『並不是你們的 神變退失了,而是地面上有如來的腳印。不僅你們,即使梵天、帝釋天也 是不能飛行的。』這五百仙人聽到此言,當下對迦葉佛生起了極大的歡喜 心。時迦葉佛在從仙人們居住的森林到如來居所之間的路上佈滿了腳印。 仙人們認為,這些腳印是天尊大自天留下的。他們跟隨腳印前行,最後見 到了迦葉佛,生起大歡喜心,於佛足下恭敬頂禮,出家受持比丘戒。迦葉 佛給他們傳了相應的佛法,他們一生出家,臨死時發願:我們一生中在迦 葉佛教法下出家,雖未得到任何境界,但願將來釋迦牟尼佛出世時,能令 佛歡喜,並於佛教法下出家獲得阿羅漢果位。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 當時的五百仙人就是現在的五百仙人。因其願力成熟故,今於我的教法下 出家證得羅漢果。」 (85)盲 人 —挖出他眼 累世成盲 一時,佛在木特樂(城市名)芒果園。木特樂有一施主名具資,其 財富圓滿猶如多聞天子。他長大娶妻後,共度美好的生活。其妻有孕,九 個月後生下一個孩子。不幸的是,這個孩子雙目失明,是個盲人。施主夫 婦看到這個孩子以後,心中非常痛苦。他們覺得生一個孩子很不容易,而 這樣失明的殘疾孩子不如餵狗算了。他們便在黃昏的時候悄悄的把孩子丟 棄在街頭。 如來、正等覺具有二種智慧等無量的功德,時時刻刻都在觀察眾生 的苦樂,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 世尊觀知這個殘疾的嬰兒被調化的機緣已成熟,而且依靠他還可以 調化更多的眾生,便加持使嬰兒沒有被惡狗吞噬。第二天一早,世尊著衣 持缽帶領比丘僧眾到木特樂來了。當地的人們見世尊一早便率僧眾來此, 皆感十分稀有,他們猜測:今天肯定有很精彩的事情。此時,佛陀思維, 這個孩子若能回憶前世並能與我對話將會有很大的利益。於是,世尊便入 這種等持,以佛不可思議的加持力使這個殘嬰能夠回憶前世,也能與佛陀 對話。世尊問這個孩子:「你是醜陋者嗎?」孩子說:「是的,我是醜陋者。」 世尊又問:「你覺得身(Kaya)口(Vaca)意 (Citta)所造惡業的果報會成熟 嗎?是不是很痛苦?」「佛陀啊,身口意所造的惡業肯定是會成熟的,那 果報真是苦不堪言啊!」「那麼,你是依止了怎樣的惡知識才造此惡業 (Akusala karma)?」「並非是依止惡知識的緣故,而是我的心相續沒能 調伏。」木特樂的人們見此情景,深感稀有,同時心中充滿了疑惑。都在暗自琢磨 這個孩子的來歷。人們都想知道這個嬰兒到底是誰,他的前世是怎樣的,為什 麼他能與佛陀對話,為什麼他能夠回憶前世?懼於世尊的威嚴之故,便向 阿難尊者講述了心中重重的疑問。尊者說:「只有佛陀是遍知一切的,你 們應該去請問世尊才對。」這些人直言道:「因懼怕佛陀的威嚴,我們不 敢冒犯。尊者,您能否代替我們去請求世尊開示我等?」尊者答言:「本 來我也是敬畏於佛陀的威嚴,但你們實在很可憐,我就代你們請問吧。」 阿難尊者來到佛前,恭敬頂禮,合掌祈求:「世尊,這個孩子前世是誰? 他在前世造了什麼業?為何他能夠回憶前世,如此幼小卻能與您對話 呢?」佛陀告阿難尊者:「這個孩子在前世曾造了很大的惡業。」接著, 世尊講述了這個盲目孩子的前後因緣。 在很早以前,統治木特樂城市的國王名叫醜陋者,他的性情十分殘 暴,有著極強的嫉妒心,而且他把所有的王妃都管理得很嚴格。如果他帶 著王妃出遊,街道兩旁的門窗都不准打開,更不准別人看他王妃的臉。萬 一有人不留神見到了王妃的臉,他會立即剜掉那個人的眼睛。一次,他與 王妃眷屬們一起在公園裡遊玩。那時,沒有如來出世,有一位圓滿功德的 獨覺在山林裡修持。具諸功德的獨覺剛剛走出來時,國王和其他的人都沒 有看到,恰恰被幾個王妃看到了。她們見獨覺的身相莊嚴,身心調柔,生 起了無比的歡喜心。王妃們取下各自的面紗,於獨覺前恭敬頂禮。國王聽 到此事後,嗔心大起,立即命令手下的人把獨覺的雙目剜出來。其手下人 助紂為虐,將獨覺的雙眼剜出來了。這位獨覺因為前世的惡業感招,受害時沒能顯 現神變。獨覺知國王一夥人造了很大的惡業,為了救度他們便顯現神變。 他飛入虛空中,示現燃火、下冰雹、閃電等神變。因凡夫人對神變有很大的信心, 國王見此情景,馬上對獨覺生起了信心。他如木頭倒地一樣,五體投地,於獨覺足下恭 敬頂禮,祈求懺悔:『大尊者,您下來吧,我們沉溺在輪迴中的有情造了很大的惡業, 我祈求您接受我的懺悔。』他懺悔後,獨覺藉此而示現涅 了。國王對獨 覺有很大的信心,將獨覺的骨灰作成遺塔,並在遺塔下發了一個願:願我 在此後的生生世世中不要承受今生所造惡業的果報;以我造此塔、恭敬供 養獨覺的功德,生生世世中生於富貴之家,並於比此獨覺更殊勝的如來面 前令佛歡喜,出家獲得羅漢果位。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國王 就是現在這個盲目孩子。因他以噁心曾剜掉成千上萬眾生的眼睛,故其業 成熟時於五百世中生於地獄,受了無量的痛苦;從地獄中解脫後,於五百 世轉生盲目餓鬼;次後又於五百世中轉生為盲目的傍生;從三惡趣中解脫 後,又於五百世中轉生為盲目人。 復次諸比丘請問:「世尊,這個孩子在什麼時候才能滅盡痛苦?」世 尊告曰:「將來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善意如來出世時,這個盲人才轉 生成一個六根具足的人。於彼佛教下出家,滅盡煩惱,獲得阿羅漢果位。 證果以後,以他前世惡業最後的果報成熟,其業力顯現的烏鴉來啄食他的 眼睛,以此因緣他示現涅 。從此以後,再不用感受痛苦。」 本師釋迦牟尼佛如是宣說竟,在座的人都對輪迴生起了厭離心。世 尊見眾人已堪為法器,便為他們傳了相應的佛法。眾人中有些得了加行道 的暖位、忍位、頂位、世第一位;有些得到了預流果、一來果、不來果、 阿羅漢果;有些種下了金輪王的種子;有些得到了梵天、帝釋天的果位;有 些得到獨覺果位;有的種下了無上菩提的種子更多的人對三寶生起了無偽 的信心。 (86)裸體迦葉 —臨終信佛 證羅漢果 一時,佛在捨衛城。城的附近有一戶貧窮的農民,其妻懷孕九個月 後,生下一個孩子。家人為孩子舉行了一個簡單的賀生儀式,因這家人是 外道迦葉種姓,故為孩子取名為迦葉。家人用牛奶、酸奶、酥油餅等餵養 著迦葉。他長大後,與父母一同忙於農務。但他看到父親殺死成千上萬的 眾生時,便勸告父親說:「父親,您殺害那麼多的眾生,怎麼忍心呢?」 父親對他說:「孩子,你不要這麼說,你還小,不懂這些道理。」迦葉聽 了,非常難過,心想:如果一直與父親這樣生活下去是沒有意義的。 我等大師釋迦世尊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隨緣度化無量的眾生。一 次,世尊來到王捨城,人們互告釋迦世尊將普降甘露妙法的好消息。迦葉 聞訊很想跟隨佛陀出家行持佛法。他徵得父母同意後,便往王捨城去拜見 佛陀。可在途中,他遇上了一位外道行者,誤以為就是世尊,便隨其出了 家。(師言:現在這種情況極多,欲求正法的人卻常遇邪知識的誤導。) 迦葉跟外道修學,學得很不錯,頗有名氣。因他皈依的是外道裸體 (Nagga Samana)派,所以,人們都稱他同姓裸體迦葉。一次,他觀察自己 的壽命,只剩七天了,(外道修行後,也可以得一些神通。)心中更是痛 苦,痛悔自己選錯了路,至今沒有修證佛法,卻已瀕臨死亡。後來,有一 位對世尊教法極有信心的天尊告訴他:「你何必如此痛苦,要想得解脫 (Vimu-tti),就應該去王捨城,那裡有世尊,肯定會傳授給你解脫的法。」 裸體迦葉聽了,便立即前往王捨城去。途中,他前思後想覺得:世尊的眷 屬都是有慚有愧的,而我無片布遮身,如此前去肯定會遭人譏笑。想著想 著,他不敢再繼續前行,就找了個地方住下來。但他心裡一直在想:世尊 啊世尊!您是否知道我的心情? 如來、正等覺具有二種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刻刻觀照著一切眾生 的苦樂,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 佛陀觀知這個外道被調化的機緣已成熟,便著衣持缽去了迦葉藏身 之處,迦葉見世尊到來,頓時生起極大的信心。他來到佛前,請教了問題 後,對佛陀祈求:「果達瑪尊者(Gotama Samana),我有一些疑問,您能否 現在給我解答?」佛言:「現在我要到王捨城去化緣(Pindapata),沒有時 間,以後你到我經堂外面來,我可以給你答覆。」迦葉又請世尊馬上給他 回答,世尊未開許。迦葉第三次請求世尊,(因他自知壽命將盡,心中很 著急。)仍未得到開許。迦葉第四次於世尊前祈求,世尊也不得不答應。 迦葉在世尊前請問:「大尊者,痛苦是自己造的還是他人造的,是自他共同造的還是非 二者所造無因而生?」佛陀給他解釋道:「在勝義中,是遠離一切戲論的, 在世俗中是如夢如幻以因緣而生的。」一一為他傳授了順行十二緣起(藏 文《百業經》中廣明)。世尊傳法後,迦葉得到了無垢法眼,並對佛法生 起了不退轉的信心,得到了殊勝的境界。他感激世尊的恩德,讚歎隨喜之 後,皈依了三寶,便返回了。 在返回的路上,裸體迦葉被一頭牛撞死了。死相很吉祥:諸根寂靜, 面部潔淨,皮膚鮮白。(譯者:一般對死人的觀察是:修行好的人,面部表 情很安祥,看見他的屍體也不害怕;業障重的人,看見他的屍體就會生起 恐怖感。)次日,很多比丘托缽去王捨城化緣,聽說了裸體迦葉在返回途 中不幸被牛撞死,死相很吉祥。化緣畢,眾比丘返回經堂,恭敬頂禮稟白: 「世尊,昨天在您前聞法的裸體迦葉,在返回途中被牛撞死了,死相很吉 祥:面部潔淨,皮膚潔白。請問世尊,他將生於何處?死於何處?請世尊 為吾等演說。」世尊告諸比丘:「裸體迦葉在我前聽授佛法,已證悟法義, 他是真實涅 。你們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做成遺塔供養。 世尊作了授記後,諸天人也非常歡喜讚歎,在空中說:「現在裸體迦葉已 真正涅 了。」很多外道聽到後特別興奮,想是自己宗派的行者,便組織 人群高舉旗幟,到街頭路口得意地說:「釋迦牟尼佛說我們外道沒有究竟 涅 的,但你們看,諸天人已在空中宣告眾人,裸體迦葉修得非常圓滿, 已真實趨入涅 。」同時,還想把裸體迦葉的骨灰做遺塔供養。諸比丘奉 如來教言,也準備迎請裸體迦葉的骨灰做遺體供養。因此,彼此發生了很 大爭執。外道說是自己的同姓裸體派的行者,內道比丘說:「因他在佛前 皈依聞法了,是內道梵淨行者。」雙方僵持不下,外道說:「雙方再爭也 沒結果,乾脆問天人,天人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比丘們答應了。裸 體外道派認為是自己的人,即問天人:「裸體迦葉到底是佛教梵淨行者還 是外道的修行者?」那些對佛教有信心的天人如實地說:「他不是依外道 法修行成就的,而是依世尊的教法入真實涅 的。」外道聽畢,灰溜溜地 回去了。眾比丘把裸體迦葉的骨灰做了遺塔,恭敬供養。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同姓裸體迦葉,以何因緣被□牛撞死?以何 因緣令佛歡喜?請世尊開示。」世尊首先宣講了四個男孩殺害了四個妹妹 的因果報應。復次又告諸比丘:「很早以前,賢劫人壽二萬歲時,人天導 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佛陀在鹿野苑轉法輪,有婆羅門兒子對迦 葉佛生起極大的信心,到佛前恭敬頂禮,迦葉佛傳給他相應的教言。婆羅 門兒子在佛前皈依、受持戒律,並且廣行佈施,積累資糧。他在臨終前發 願:我一生在迦葉佛教法下皈依守持淨戒,雖沒有得到什麼境界,但以此 功德,願將來於釋迦牟尼佛出世時,能夠皈依三寶,令佛歡喜。以其願力 成熟之故,他在我教法下令我歡喜,守持淨戒。」 (87)迦葉主尊 —以慢心故 遲得聖果 一時,佛在捨衛城。城附近有二千萬仙人,他們精通一切經論,具 有無礙神變,已得四禪五通。一次,世尊在無熱惱海邊為很多眾生授記後, 帶領五百眷屬一起騰空飛回住處。二千萬仙人見到佛陀與眷屬們在空中飛 行的情景,對世尊生起了歡喜心。他們覺得,世尊與眾眷屬一起飛行是很 了不起的,所以捨棄了原來的一切,前往祗陀園。他們到世尊前恭敬頂禮, 世尊觀察他們的根基和意樂,傳了相應的法。他們自己也精進修持,最後 皆已得無來果位。但眾仙人們的主尊因傲慢心太強之故,沒得到任何果位。 (師言:在我的印象中,學院當中聞思修行較好的人以及大堪布、活佛等 的傲慢心是很少的,其他人中也許有人心存傲慢。四眾弟子(Catu Parisa) 們應明確地知道,只要在上師面前有傲慢心,上師的加持是得不到的。不 管是在哪一個上師前,如果認為上師不如自己,那麼上師的加持是根本得 不到的。) 仙人們又祈求:「世尊,弟子願於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近圓戒,請世 尊慈悲開許。」世尊以「善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辭給他們傳 授近圓戒,並傳授了教言。二千萬個仙人精進修持,終於滅盡煩惱,證得 阿羅漢果位。他們的主尊仍未得到任何果位,故心裡很慚愧,他開始修學 三藏,成為一位著名的法師,但他仍不滿足,更加精進修行,後來調伏了 煩惱,也證得聖者羅漢果位。在他的境界中:黃金和牛糞等同,虛空和手 掌無別。諸天讚歎他的功德。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此仙人主尊以何因緣先為慢心所障,未能得 果,而後精進方證聖果?唯願為說,我等樂聞。」 佛告諸比丘:「此仙人主尊不僅是今生,以前他也是很傲慢的。久遠 以前,一靜處有一位婆羅門教主。一次,他去森林中撿水果時,看見二千 萬仙人在修禪,心裡很羨慕他們的生活,便捨棄了自己的一切,到仙人那 裡出家。後來,他精通了一切論典,成為仙人們的主尊。他給二千萬仙人 傳授教言後,仙人們都得到了四禪五通。而他因自恃是傳法師之故,未成 就任何境界。而後,他觀察到了自己的過失,通過精進修持,終於也得到 了四禪五通。諸比丘,此仙人主尊前世曾如是方得果位,今生亦如是才得 聖果。」 復次諸比丘請問:「世尊,二千萬仙人以何因緣對佛生起歡喜心,在 佛教法下出家獲得羅漢果位,請世尊開示。」佛告諸比丘:「這是他們前 世願力所致。曾經賢劫人壽四萬歲時,如來、正等覺俱留遜佛出世。佛陀 度化眾生的事業圓滿後示現涅 。時一國王名具嚴,將佛遺體做成遺塔。 塔落成竣工後,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另有一國王帶領二千萬眷屬於塔 下供養發願。國王發願:願以今日供養、頂禮佛塔的善根,將來生生世世 中轉生富貴之家,將來在象俱留遜佛一樣的如來出世時,於其教法下出家, 滅盡煩惱,獲得羅漢果位。眾眷屬皆問國王如何發願?國王如實告訴他們, 眾眷屬也發相同的願。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發願的國王就是現 在的仙人迦葉,國王的二千萬眷屬就是現在的二千萬眷屬。因他們發殊勝 願故,生生世世轉生富貴之家,今生於我的教法下出家獲得羅漢果位。另 一段因緣是在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他們都出家為僧, 發了殊勝的願,所以今生他們皆已得解脫。 (88)角宿大象 —被誘等流 兩世還俗 一時,佛在王捨城。王捨城由國王影勝執政,王有一大臣名叫大象 師,其財富圓滿猶如多聞天子。他長大後娶了妻子,與她共度美好時光。 不久其妻懷孕,九個月後生下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夫婦為孩子舉行了隆 重的賀生儀式,因小孩子是角宿日降生的,也是大象師的兒子,故取名為 角宿大象,並用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餵養他。角宿大象長大後,精進 學習騎駿馬、騎大象等騎技,學習各種武藝以及大小五明等一切世間的學 術。大象師夫婦去世後,角宿大象繼承父業,繼續作影勝國王的大臣,他 也娶了妻子共同生活,對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具足信心,皈依受持淨戒,行 佈施積累資糧。後來,他出家了,並精通三藏,成為著名的三藏法師。他 自知雖久經聞思,但未曾勤修。於是開始精進地修行,除中夜稍許休息以 外,利用一切時間精進修持。他得到一些境界後,攝受了五百弟子,並且 經常帶他們去城中化緣。很多大臣聽說角宿大象大臣已出家,便同去陳白 影勝國王言:「據說角宿大象大臣已經出家,他無子無女,但財產很多, 陛下應把他的財產收回來。」國王告訴眾臣:「角宿大象尚在人世並沒有 死亡,寡人只對已亡人的財產有權收回。他這仙人種姓者,不一定會長期 出家,故他的財產不急於收回。」有一次,角宿大象與五百眷屬一同去城 中化緣。角宿大象原來的妻子聽說丈夫到城中來化緣,就想供養他們。她 把角宿大象及其眷屬迎請回家,心想:不知角宿大象是否已經證果,如果 已經證果暫且作罷,若還未證果,我一定要讓他回來與我一起生活。(師 言:在座的出家人,你們要想一想,觀察自己得果沒有,如果沒有得果的 話,就一定要注意,也許你的家眷還夢想著你會還俗(Uppabbajita),一 定要注意呀!)她想了個辦法來觀察角宿大象是否已得果。角宿大象正在 受供時,她從二樓上扔下一個大鍋,「啪」地一聲,鍋落在角宿大象的面 前,正在受食的角宿大象嚇了一跳。見此情景,她心中暗自高興,認為如 果已證得羅漢果位,就不會有這樣的恐懼,以此推斷丈夫還是個凡夫僧。 接著她又觀察他的食相,發現他經常有在鍋上寫字等不拘小節的行為,看 起來心還沒調伏好,所以她有了很大的信心。便於角宿大象的足下頂禮祈 求道:「尊者,以前我們的財富是非常圓滿的,現在我一個人用不完,祈 求您和您的眷屬能常來我家應供。」第二天,角宿大象與一百五十位眷屬 來應供。他的妻子想方設法使他的眷屬一天天依次減少。最後一天,只有 角宿大象一個人來應供。她在丈夫面前委屈地說:「您不在家的時候,很 多人欺負我、打我,害我……」她又吩咐手下人:「明天,我聽法時,你 在門外大喊我三聲,如果我沒出來,你就衝進來扯我的頭髮,狠狠地打我。」 那人也答應了。第二天,她正在聞法時,那個人按照吩咐先是大喊了三聲, 後又衝進來打她。角宿大象心想:那天她曾對我說很多人欺負她,看來她 真的很可憐。他生起了猛厲的嗔恨心,看到妻子床上有一把刀,他拿起刀 猛撲過去要殺掉那個人,這時,妻子抱著他的腳哀求:「您千萬不要殺他 啊!您是比丘,已受了比丘戒的,您捨了戒再殺他也可以啊。」角宿大象 覺得所言有理,便捨了戒,將出家人的法衣脫掉,換上了在家人的衣服。 這時,他的妻子馬上換了口氣說:「其實,我是很想念您的,這個人並不 是害我的,現在您的戒已經捨了,我也如願以償。您看家中財富圓滿,我 們應趁年輕及時享樂才對,以後我們多做佈施,積累資糧,在家修行才是 最殊勝的……」角宿大象只好順從妻子,重新與她一起生活。影勝國王得 知角宿大象已經還俗(Uppabbajita),便令他繼續作大臣輔佐朝政。(譯 者:其實這種情況非常多,也許你們不知道。漢族弟子當中,男眾、女眾 都有一些人,與這種情況一模一樣,基本上沒有什麼差別。他們寫信給我 說:「首先不想這樣做,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現在不得不上班。」所以你們、 特別是年青人回家去我很不贊成,對出家會有違緣,一定要謹慎。)他只 好重操舊業—回朝為臣。 眾比丘到王捨城中化緣時,聽說角宿大象已經還俗(Uppabbajita), 返回後,在世尊前呈白:「世尊,聽說角宿大象已捨戒還俗了。」世尊告 諸比丘:「角宿大象與其他人不同,暫時他雖還俗,但不會久留家中,以 後他還會出家,並能獲得羅漢果位。」世尊如是授記。(師言:有的大德 雖然暫時還俗,但還是可以饒益有情,比如:密勒日巴尊者的大弟子惹瓊 巴,相貌非常莊嚴。一次,他到尊者家裡,尊者請他吃飯,但因尊者的糌 粑和酥油都是舊的很難吃,惹瓊巴不願意吃。因為惹瓊巴的相貌殊好,當 地的姑娘們都願意供養他,所以他覺得自己的行為欠妥,如果繼續留在上 師身邊,對他老人家納受供養成了障礙,不如到衛藏(拉薩)去。而尊者 不贊成他去拉薩,一再挽留他。最後,尊者拉著他的衣服告訴他不要走, 可他掙脫了。尊者說:「你已經違背了上師的教言,以後肯定會遇上違緣 的。」惹瓊巴執意要去拉薩。到了拉薩後,出現了違緣,他與一位拉薩姑 娘結婚了,二人生活得極為貧困。姑娘有一顆寶貴的松耳石交給惹瓊巴保 管。一日,密勒日巴尊者想知道惹瓊巴在做什麼,就幻化成乞丐的形象到 拉薩看望他。正巧阿吉拉(拉薩人對姑娘的稱呼)出去了,惹瓊巴坐在家 裡見一乞丐蹣跚走來,他不知此是上師的化身,對之生起了大悲心,家裡 無他物可施,就把妻子那顆寶貴的松耳石施給這個乞丐。尊者見弟子的行 為後覺得:我的弟子雖然還俗了,但他的悲心沒有改變,還是很好的,之 後尊者返回康區了。阿吉拉回來後不見了松石,與惹瓊巴大鬧了一場。為 此,惹瓊巴生起了厭離心,重新返回康巴。當時,密勒日巴尊者準備給弟 子灌頂,他要求每一個聽授灌頂的弟子必須供養一個財寶,沒有供養的人 不許參加灌頂。惹瓊巴很痛苦,心想我原來在康區條件具足時,上師從沒 向我要過供養,但現在我如此貧窮,上師卻要我供養,今天我沒有得灌頂 的機會了。正在他痛苦不堪之時,尊者告訴眾人:「你們看,惹瓊巴已經 供養了松耳石,其他人也需要這樣的供養。」邊說邊從曼荼盤裡拿出原來 的那顆松耳石。惹瓊巴恍然大悟,對上師生起了不共的信心。灌頂後,尊 者又讓他馬上回拉薩去,惹瓊巴很不願意去,他在一支道歌中唱道:我自 己想去的時候,上師不讓我去;我不想去時,上師又偏讓我去拉薩。他去 拉薩以後,把以前的妻子也度化了。所以,有些根基好的弟子,還俗了還 有機會出家。以前智悲光尊者四大弟子之一,無畏盔甲來到康巴時,因違 緣還了俗,很多人不知其密意而作各種誹謗,但他以在家人的形象度眾生 的事業也非常廣大。) 世尊觀知調化角宿大象的因緣已成熟。一天早上,世尊著衣持缽到 王捨城化緣。來到角宿大象門前時,角宿大象見到房間裡一片光芒,他覺 得這肯定是佛的加持力。一個人告訴他,佛陀已到他家門口,他急忙到門 前於佛足下恭敬頂禮,祈求:「世尊有何吩咐,我一定照辦。」世尊言:「無 他,只希望你立即出家受持淨戒。」因釋迦世尊在因地時,生生世世沒違 背過上師的教言,所以,即生中任何人也不會違背佛陀的教言。角宿大象 馬上跟著佛陀回到祗陀園。佛給他傳了比丘戒,也傳授了教言,他精進修 持後得到阿羅漢果位。 諸比丘請問:「世尊,角宿大象以何因緣令佛歡喜,從未做令佛不歡 喜的事,於佛教法下出家獲得羅漢果位?唯願為說,我等樂聞。」佛告諸 比丘:「這是他前世的發願力。久遠以前,一靜處有位大施主,財富圓滿 猶如多聞天子。他修建了一座美麗的花園。當時,沒有如來出世,有一位 圓滿功德的獨覺應世。一天,獨覺想到城裡化緣,但聽到花園中有音樂的 聲音,便決定到花園裡化緣。當施主看到身心調柔的獨覺時,生起了大歡 喜心,對獨覺做了飲食供養,並請問獨覺的住處。他經常對獨覺做供養。 後施主見獨覺功德圓滿,生大信喜心,對俗家生起厭煩心,想到獨覺面前 出家。獨覺告訴他:『我現在不攝受弟子,你到仙人那裡出家吧,他們肯 定會攝受你。』施主捨棄家中的一切,在仙人前出家了。他修行了很長時 間以後,非常想去看看獨覺上師。當回到獨覺的住處時,獨覺已不在了, 另一位獨覺在彼處苦行。他向新來的獨覺詢問上師的消息。獨覺告訴他以 前的獨覺已經圓寂了,並將遺塔所在處指給施主看。施主在塔前恭敬地灑 水、供花、供香後於塔下發願:以此善根,願我生生世世生於富貴之家, 將來在比此獨覺更殊勝的如來面前做供養,令佛歡喜,不做令佛不歡喜的 事。發願後,他返回自己的住處。施主去世後,升入梵天界。諸比丘,你 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施主就是現在的角宿大象,以他對獨覺恭敬供養的 功德,生生世世生於富貴之家,並且在超勝於那位獨覺的我面前,令我歡 喜,出家獲證羅漢果位。」復次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角宿大象 的妻子誘他還俗?」佛告諸比丘:「不僅是今生,前世也曾引誘他,使他 破梵淨行。很早以前,鹿野苑的梵施國王手下有一執掌重權的侍者大臣, 名字叫火施。火施的妻子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大兒子取名火子,小兒子 取名火焰,用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餵養著。火子和火焰長大後,學習 了文字、婆羅門行為等世間學問,精通了十八種學術。當他們看到父親為 了輔佐朝政,經常做一些如法和不如法的事情時,覺得父親的事業沒有任 何意義。他們想:與其這樣為了爭奪政權而損害其他眾生,倒不如到寂靜 的山林中過以草蔽體的生活殊勝。他們對在家的生活生起了猛厲的厭離 心,同去祈求父母希望能得到開許,但父母都不同意,勸告他們說:『孩 子們,很多仙人到森林中去苦行是為了得到王位,而你們的王位唾手可得, 何必如此呢?』兩個孩子說:『我們並不是害怕得不到王位,而是害怕得 到王位以後會造無邊的罪業,我們不願意享受這種世間的生活,要到寂靜 的山林中去修行。』父母不得已,勉強地說:『你們到靜處出家,我們也 不反對,但你們若得到了不共境界時,希望你們能回來讓我們看看。』他 們答應父母的請求,便到靜處出家了。兩個孩子出家以後,精進修行,得 到了四禪五通。他們憶起往昔對父母的誓言,便回到家中,飛於空中,在 父母面前顯示種種神變。父母都很高興說:『你們是出家人,是要到處化 緣的,我們很想積累資糧,你們就住在花園裡接受我們的供養吧。』火子 和火焰答應了父母,他們在花園裡用樹枝、樹葉等修建了一個茅蓬安住下 來。當時,鹿野苑的很多人都來親近他們,對他們恭敬供養,依止他們。 久而久之,梵施國王也得知火施婆羅門的兩孩子出家苦行得到成就,具有 種種神變。國王親自前往對二人做了供養,恭敬頂禮後祈請:『二位尊者, 請求你們以後能經常到我的王宮中受供。』二人欣然應允,經常乘神通飛 到王宮,每一次國王都是親自迎接,把他們抱到法座上,然後奉上甘美的 飲食,並且在他們面前聽法。一次,國王要帶領眾眷屬外出,臨行前囑咐 王女說:「我外出期間如果那兩位出家人來宮中受供,你一定要像我對待 他們一樣,好好相待。」說畢,帶眾眷屬外出了。一日,火子有事處理, 就讓火焰一個人到宮中應供。火焰飛到王宮上空時,王女見到一出家人飛 來,便按父王吩咐,學著父王的樣子,抱起他將他放到法座上。因與女人 接觸,就像與毒蛇接觸一樣,(師言:格蒙王布單增洛吾曾在《贊戒論》中 講過:沒有破根本戒,僅只接觸女人也會失毀很多戒律。所以,行持梵淨 行的人一定要注意。)瞬間,火焰的神通已經退失了。因火焰的相貌非常 莊嚴,王女對他生起了貪心。後來,在靜處二人做了不淨行。王妃們已知 道二人的行為不如法,但又懼於其神通,不敢稟告國王。火焰失去神通以 後,不能再飛,他又不好意思步行回住處,只好住在王宮裡。國王回宮後 聽說火焰在宮中,非常高興,馬上準備了許多食物,親自供養火焰,王女 也拿著飲料去供養。火焰見到王女,生起了猛厲的貪心,以貪心所至猶如 迷醉,在國王前,怔怔地伸手撫摸王女的手。國王看見他的越軌行為生起 大嗔恨心,拿起寶劍便要殺他。王女急忙替火焰掩飾說:『尊者,您拿錯 了。』國王聽到此言以為是自己看錯了,急忙收回寶劍,繼續恭敬供養, 於火焰前聞法。 火子一直不見弟弟回來,很擔心他會出現意外,以神通觀察才知道 弟弟犯了戒,神通也已退失,若仍繼續住在王宮裡會有生命危險。於是顯 示神變來到了王宮,國王照例迎接、供養他,在他面前聽法。火子傳了一 個簡單的法便帶著弟弟飛回住處。他又給弟弟重新傳授了教言,火焰精進 修持,又重新得到了四禪五通。此時,國王的眷屬王妃們因怕遭到國王的 詈罵,而將火焰與王女二人的行為如實稟告了國王。國王怒火中燒,率領 四大軍隊往森林中準備殺死火焰。火焰已經知道梵施國王是來取他性命 的,為令國王生信,他躍入空中,顯示種種神變。國王見此情景,嗔心已 退,暗自琢磨,是不是自己聽到的話是假的。他問火焰:『婆羅門兒子呀, 我聽別人說你已犯戒,這是真的還是假的?』火焰告訴他:『國王啊,你 聽到的是真實的,我是因為生起了猛厲的貪心而迷誤一時。』國王仍是疑 惑不解,如果犯了戒是不可能有神變的。他又跑到火子面前,問火子。火 子告訴他:『國王,您聽到的話是真實的,火焰確實曾因貪心做不淨行, 他犯戒後神變已退失了,後來我重新傳給他教言,他自己精進修持後又得 到了神變和神通。』國王聽後,對火子、火焰生起無比的歡喜心,並對二 人恭敬頂禮後返回了。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火子就是現在行 持菩提的我,當時的火焰就是現在的角宿大象,當時的王女就是現在的角 宿大象的妻子。當時是她以各種方法引誘他破戒,是我救了他,使他重新 得到四禪五通;現在也是他還俗時我救了他,使他得到阿羅漢果位。另一 段因緣是在迦葉佛時,角宿大象為出家人,諸根調伏,以此因緣,今生中 獲得解脫。」 (89)薩 那 —前世鞭打 今生受報 一時,佛在王捨城。附近另有兩個城市:一個是由猛光國王掌管的金 佳城;一個是由恰嘎國王統管的華 城。這兩國之間經常作戰,互相殘殺 了很多民眾。 世尊座下的嘎達雅那,從世尊前聞思修行,已滅盡煩惱, 獲證羅漢果位。他想:我之所以能獲得斷證的一切功德、安樂及如理取捨 的一切善法,唯依世尊對我的賜教。為報答世尊,唯一的方法是饒益有情, 方能令佛歡喜,(師言:令善知識和諸佛菩薩歡喜,唯有度化眾生饒益有 情。《入菩薩行論》中說:若損害眾生,諸佛不歡喜;《華嚴經》中說:令 眾生歡喜即是令諸佛菩薩歡喜。)他便用自己的聲聞智慧觀察到:恰嘎國 王統轄下的華 城的民眾與自己有緣,故應去調化他們。便去世尊前恭敬 頂禮,合掌祈求:「世尊,弟子想出遊。」世尊叮囑道:「嘎達雅那,你可 以出遊,使未得度者令得度,未解脫者得解脫,未安慰者得安慰,未涅 者 令涅 。」嘎達雅那尊者依教奉行,頂禮於世尊足下。 嘎達雅那尊者率領五百眷屬出遊了很多地方,到了金佳城時,猛光 國王在尊者前皈依了,到華 城,恰嘎國王也皈依了,他統管下的很多民眾對佛法都生 起了信心。不久,恰嘎王妃懷孕九個月,生下一個非常莊嚴的王子,並為王子舉行隆重 的賀生儀式,取名薩 那,用牛奶、酥油、油餅等精心地餵養著。長大後,薩 那 王子學習並精通了世間的一切學術,又從嘎達雅那國師學習。不久,他對 佛法生起了信心,在國師前皈依受戒。日久,他觀察到:父王的行為有時 如法,有時不如法。心想:在父王駕崩之後,肯定我要繼王位,如果我繼 王位後,行為也是如此,倒不如在世尊的教法下出家,還能斷除一切煩惱 和痛苦。如此觀察後,王子決定一定要出家。便在父王母后前祈求,徵得 了同意。薩 那隨嘎達雅那尊者出家,受了近圓戒,在尊者前聞思修行。 便帶他去了猛光國王掌管的金佳城。 一天早上,薩 那著衣托缽到城裡化緣。因他是新來的,對城市不 太熟悉,化緣化到王宮去了。他進王宮時,門衛沒看到而眾妃們看見了,因他 青春飽滿、相貌莊嚴,眾妃都對他生起了很大的歡喜心。為他敷座,供養他甘 美的飲食,在他面前聞法,這時,國王四處尋找卻不見眾妃。後來,才發 現她們正在薩 那前聞法。本來,每次國王駕臨時,眾妃都歡喜迎接,可 這時她們正在聞法都沒去迎接。頓時,猛光國王生起了很大的憎恨心,懷 疑他們到底在作什麼?那個僧人是不是與我的王妃有越軌行為?走近他們 後,國王想:這個僧人如果是凡夫,他心不一定清淨,如果是聖者那就沒 什麼。不過,我今天一定查個清楚。便問:「尊者,您是否得證了阿羅漢 的果位?」「國王,我沒證得阿羅漢果位。」「那是否證得了不來果、一 來果或預流果乃至第二禪、第一禪的境界?」「我都沒證得。」聽到這樣 的回答,國王心想:一個什麼境界都沒證得的出家人,竟然溜進我的王宮 對眾妃傳法,肯定是他的上師沒好好地教他,那讓我來好好地教訓教訓他。 便抽出長長的鞭子,狠狠地抽打他,打得他幾欲昏厥。此時薩 那心想: 我又沒對國王做什麼壞事,怎麼他這樣狠狠地抽打我,竟是這般的惡劣? 便發了一個惡願:(譯者:這個出家人在遇到違緣時,不能轉為道用,卻發 了一個惡願。所以,我們出家人無論遇到什麼違緣時,一定要發起大悲心, 應該像《入菩薩行論》中所宣講的「願彼損我者,及余害我者,如是辱我 者,皆具菩提緣!」那樣;另一方面,要反省是自己往昔沒結順緣才至於 今生遇到違緣,自己多懺悔才對。)對這個惡劣的國王,我一定不客氣, 回去告訴我的父王,率領四大軍隊來消滅他。回去後,他對嘎達雅那尊者 滿腹委曲地祈求道:「尊者,弟子在您面前頂禮懺悔,請尊者開許弟子捨 戒,回去準備四大軍隊去消滅掉那個惡劣的猛光國王,他無緣無故快把我 打死了,我不會饒過他的……。」尊者道:「我們是佛陀教化的弟子,要 摧毀世間八法,修忍辱(Khanti),不能這麼想……」尊者再三語重心長地開導 他,但他仍不肯罷休,還是氣沖沖地說:「不管怎樣,我非要報仇,我一 定要去,請上師開許!」尊者無奈,勸他說:「天已晚了,途中有遇到老虎、 豹子、人熊等猛獸的危險,今晚先住在這裡,明天再去,好不好?」薩 那 答應了。晚上睡覺時,尊者對他作了加持,他做了一個惡夢:回到自己的 國家,還了俗,繼承王位,率著四大軍隊與猛光國王交戰,結果,被猛光 國王軍隊擒獲了,準備處以極刑,他無依無靠,可憐極了。突然見到尊者 在城中化緣,便大聲哭喊:「尊者,救救我啊!……」正在哭喊中他醒了過 來,眼看著尊者,仍恐怖地叫:「嘎達雅那尊者,救救我啊!救救我啊!……」 尊者在一邊說:「弟子呀,你是在做惡夢,不要這麼呼救。」他一想,確 實在做惡夢,不是真實的,自己發的惡願很不對,便在尊者前懺悔(K- hamapana):「尊者,我不回去了,不想對猛光國王報仇,這些都是弟子不 對。」尊者知道薩 那已生起了出離心,便傳給他一些相應的法,他精進 修持,獲證了羅漢果位。事過不久,猛光國王也知道了,自己所打的比丘 是恰嘎國王的王子。很後悔,便親自去尊者與薩 那前作懺悔:「尊者, 因我不知您就是恰嘎國王的王子,以前的所做很不應理,今特來求懺悔, 祈尊者寬恕。」此後,猛光國王便經常對他們做很大的供養。尊者心想: 常在此享受很大的利養對修行無益,便悄悄地離去了。 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薩 那生生世世生於富貴之家?以何因 緣遭到猛光國王的鞭打?以何因緣令佛歡喜,在佛的教法下出家,滅盡煩惱 獲證羅漢果位?祈請為吾等演說。」世尊告曰:「這是他往昔的願力成熟 故。在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的梵施國王與眾王妃一起去花園裡遊樂,國 王舒適地躺在那裡睡著了,王妃們自由自在地四處撿花果。當時只有獨覺 應世,當王妃們見到草坪上有一位功德圓滿的獨覺時,生起很大的歡喜心, 在獨覺足下頂禮聞法。國王醒來卻不見王妃們,頓時生起了大嗔恨心。提 起寶劍四處尋找,發現一位獨覺正與自己的王妃在一起,不由分說拿起鞭 子就對獨覺猛打。獨覺心想:國王造了很大的業,應救度他,若不懺悔的 話,以後果報成熟時,他很可憐。便馬上騰於空中,顯示種種神變,國王 當下對獨覺生起了很大的信心,五體投地,至誠懺悔,獨覺也接受了他的 懺悔。從此,國王對獨覺恭敬供養,在獨覺顯現涅 後,國王把獨覺的遺 體作成遺塔恭敬供養,並發願:願以此善根,我將生生世世生於富貴之家, 願我鞭打獨覺的惡業不要成熟;願將來在比這位獨覺更殊勝的如來前出 家,令佛歡喜,在佛教法下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諸比丘,你們是怎 麼想的?當時的國王即薩 那羅漢,以往昔的業緣及願力成熟故,他遭猛 光國王之鞭打,在我教法下出家令我歡喜,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另 一段因緣是在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他出家調伏諸根, 而即生得解脫。」世尊如是宣說竟。 (90)野獸禁行者 —惡口罵僧 百世獸報 一時,佛在王捨城。在離城不遠的布得海的地方,有五百人身穿獸 皮、頭戴獸角、裝作獸形,與野獸們一起飲水吃草,共同起居。 如來、正等覺釋迦世尊,具二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刻刻都觀照著 一切眾生的苦樂,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剎那也不會 離開。世尊悲憫這五百野獸禁行者,觀知他們被調化的機緣已成熟。一次, 五百野獸禁行者隨其它野獸去了王捨城,世尊特意對他們作了加持,使真 正的野獸群突然不見了,只剩下五百野獸禁行者。當地的很多人看到他們 不如法的行為,說他們的過失、污蔑他們,他們經不住那些可畏的人言, 便離開了王捨城另去別處了。慈悲的世尊就顯現莊嚴的身相,他們遠遠地 看見了,生起了極大的歡喜心,急忙上前恭敬頂禮於世尊足下。世尊觀察 他們的根基意樂,為他們宣講了相應的法要,他們全證得了無來果位。又 在世尊前再三祈求:請世尊慈悲開許,我們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 淨戒。」世尊用「善來比丘」的方便言詞,給他們傳了比丘戒,還講了殊 勝的教言,他們精進修持,滅盡了煩惱,獲證了羅漢果位。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五百野獸禁行者把自己裝扮成野 獸與野獸一起生活?以何因緣令佛歡喜,沒做令佛不歡喜的事,得世尊教 化、出家獲證羅漢果位?請為吾等演說。」世尊告曰:「這是他們往昔的 願力。早在賢劫人壽兩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僧 眾經常出遊去城中化緣。一次,僧眾去王捨城化緣,城附近森林中的五百 婆羅門苦行者看到了他們,就輕蔑地說:『迦葉佛教法下的弟子們象野獸 一樣到處漂泊不定』。後來,這五百婆羅門對迦葉佛生起了信心,並出家精進修持, 但沒有證得什麼境界。在臨終時他們發願:願我們惡口罵僧眾的果報不要成熟,我們在 迦葉佛的教法下出家雖然沒證得什麼境界,但願在釋迦佛出世時,令佛歡喜,不做 令佛不歡喜的事,能在佛的教法下出家。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諸比 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五百婆羅門就是現在的五百野獸禁行者,以 他們惡口罵僧眾的果報,曾五百世中轉生為野獸,現在是最後一世受報, 他們裝扮成野獸,與野獸一樣生活;又因我與迦葉佛的能力、事業、方便 相等,故今在我的教法下令我歡喜,並出家獲證羅漢果位。」世尊如是演 說,諸比丘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91)月亮比丘尼 —願力成熟 聽聞第一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一位大婆羅門名叫月樂,長大娶妻後,共享 美好生活。不久,其妻懷孕,突然生起了一個念頭:與任何人辯論都能獲 勝,自己辯才無礙。就對丈夫說:「我現在很想跟別人辯論,並且我有把 握勝過任何一個對辯者。」這位擅長觀相的婆羅門觀知這是一個祥兆,肯 定是胎兒不共的緣故,心裡非常高興。九個月後,妻子生下了一個十分端 莊秀麗的女孩,家人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因父名月樂,故給她取 名月亮,用牛奶、酸奶、油餅、酥酪等精心餵養著,她如海蓮般迅速地成 長。自幼她學習文字等就顯現出與常人不共的智慧,從其家父前聽受了諸 多論典,全都通達無礙,辯才勝過任何一個人。後來,她聽說在捨衛城有 位能仁遍知的釋迦牟尼佛,一聽到佛陀的聖號,她就不由自主地想前去朝 拜。徵得父母的同意,她便前往祗陀園,遙見世尊莊嚴的身相時,她生起 了無比的歡喜心,勝過了十二年的禪悅,急去世尊足下恭敬頂禮。世尊觀 察她的根基意樂,宣講了與她相應的法,月亮女以智慧金剛摧毀了薩迦耶 見,獲證了預流果位。她又於世尊足下頂禮,祈求世尊傳授比丘尼戒。世 尊把她交給眾生主母,眾生主母攝受了她,為她傳授了比丘尼戒和一些教 言,她自己精進修持,滅盡了煩惱,獲證了羅漢果位。 世尊當時吩咐眾比丘:「從現在開始,比丘與比丘尼誦經和作羯磨時 要分開。」眾生主母於足下頂禮祈求:「世尊,比丘有《別解脫經》,而 尼眾沒有,請世尊為尼眾另外傳授。」世尊說:「我可以為你們傳授,但 我只說一次,你們能否全記住?」此時在一旁的月亮比丘尼毛遂自薦,到 世尊前祈求道:「祈請世尊為吾等傳授,我能全記住。」世尊應許並為尼 眾傳授了《別解脫經》。月亮比丘尼一字不漏地記住了,同時還記了三藏 佛法。世尊授記(1):月亮比丘尼為我教法下尼眾中的聽聞第一者。諸比丘 請問:「世尊,以何因緣月亮比丘尼生於富裕之家,自幼智慧超人,於世 出世法無所不通,辯才無礙,後來令佛歡喜,未做令佛不歡喜之事,出家 獲證羅漢果位,並得授記為尼眾中聽聞第一?請世尊為吾等演說,願樂欲 聞。」世尊告曰:「這是她前世的發願力。賢劫人壽兩萬歲,人天導師、 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有一比丘尼,她的堪姆在迦葉佛的教法下是 聽聞第一者。她臨終時發願:我在迦葉佛教法下一生出家,雖然沒有證得 什麼境界,願我將來在釋迦佛出世時,令佛歡喜,不做令佛不歡喜之事, 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像我的堪姆那樣成為尼眾中的聽聞第一。諸比 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比丘尼即今月亮比丘尼,以往昔願力成熟故, 今在我的教法下令我歡喜,未做令我不歡喜之事,出家滅盡煩惱,獲證羅 漢果位,並成為聽聞第一的比丘尼。」世尊如是宣說畢,眾比丘歡喜信受, 作禮而退。 (92)人非人 —摧毀傲慢 令得解脫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一施主富如多聞天子,長大娶妻共享美好的 生活。 其妻懷孕九個月後,生下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身色金黃,頭如寶 傘、黝黑的眉毛、鼻形妙高等等,貌美非凡,勝於常人,猶如人非人1, 故為其取名人非人。施主夫婦用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餵養著。他如海 蓮般迅速成長,學習並通達了文學歷算藝術等一切世間學問,在印度六大 城市頗有名望。人們也都互相傳聞捨衛城內有這麼一個相貌非凡的人非 人,並絡繹不絕地去親睹其美貌。他也恃意貌殊而生起了大傲慢心。(師 言:貌美沒有什麼值得傲慢。世間的美貌容顏如落花、如流水,一晃即失, 也不值得執著一時的貌美而生傲慢心;出家人恃己貌美生傲慢心,對善知 識不理不恭,給自己的修法帶來很大的障礙,更不應該傲慢。)對任何人 都不頂禮不接近、不恭敬,自以為是世上獨一無二的佼佼者。後來,他父 母覺得:這孩子如此傲慢(Atimana),這樣下去將對他的前途不利,應想法 讓他去拜見釋迦牟尼佛,世尊肯定能折報他的傲慢心。便對人非人說:「孩 子,你不要自以為了不起,你如果與釋迦牟尼佛的身相相比,你不及佛陀 的千分、萬分、十萬分之一,佛之身相,莊嚴無比!」他聽後,急切地想 去拜見世尊,一睹尊容。一天,人非人帶著眾眷屬往捨衛城去拜見世尊, 遙見世尊的莊嚴相好時,他的傲慢心頓時消失,對世尊生起了極大的歡喜 心,急去世尊前於足下恭敬頂禮,合掌求法。世尊觀察他的根界意樂,為 他傳了相應的法,他以智慧金剛摧毀了二十個薩迦耶見,證得了預流果。 並得父母同意,於釋迦佛教法下出家,精進修持,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 位。 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人非人恃己貌美生大傲慢?以何因緣 見佛陀時,傲慢頓時被摧毀,並出家獲證羅漢果位?請為吾等演說。」世 尊告諸比丘:「不僅是今生,前世我也曾摧毀過他的傲慢,並使他得到四 禪五通。汝等諦聽: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一婆羅門,長大娶妻共享生 活,妻子懷孕九個月後,生下一個十分莊嚴的孩子,用牛奶、酸奶、油餅 等精心餵養著。長大後,他自恃相貌殊好,不理、不睬、不恭敬任何人, 極為傲慢。他父母覺得孩子如此下去將對他無益,應想辦法摧毀他的傲慢。 當時,在鹿野苑一個寂靜處,有一位具足五神通、大神變的仙人,其相貌 非凡。他的父母想讓孩子拜見這位仙人,便對他說:『孩子,你不要自恃 貌美無比,如果與鹿野苑的那位仙人相比,你不及他的千萬分之一。』聽 到這話,他就前往仙人那裡去,當他見到仙人的非凡美貌時,傲慢心立即 被摧毀,並對仙人生起了很大的歡喜心,於仙人前恭敬頂禮。聽授妙法後, 在仙人座下出家修行,獲得了四禪五通。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 的仙人即現在行持菩提的我,當時的孩子即現在的人非人。當時我摧毀他 的傲慢,使他證得了四禪五通;現在也是我摧毀他的傲慢,使他獲證了羅 漢果位。另有一段因緣:他曾在人天導師迦葉佛的教法下出家,調伏諸根。 所以,現在他得到了解脫。」世尊如是對眾等宣說。 (93)人非人 —耶輸陀羅 為夫殉身 一時,佛在迦毗羅衛城。佛子羅 羅和父王淨飯王親來此拜見世尊, 世尊也回父王淨飯王宮受供。一次,世尊在昔日王妃的宮殿裡應供畢。返 回時,王妃耶輸陀羅登上二樓,依依不捨地目送世尊的遠去,直至不見世 尊的身影,她當時難忍內心的感受,便縱身從樓上跳了下來。然而,承蒙 世尊的加被,大地變成柔軟的棉絮一般,耶輸陀羅王妃安然無恙。 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王妃耶輸陀羅為您而甘願置自己的 生命於不顧?請為我等演說。」世尊告曰:「不僅是今生,往昔她也曾為 我殉身過。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位梵施國王,一日率軍去林中狩獵。 突然,國王的馬脫韁狂奔,他又不敢鬆下韁繩跳下來,只好任馬跑,眾眷 屬也望塵不及,他便單身匹馬到了一個寂靜的地方,覺得身心疲乏,準備 依樹小憩,卻見一對人非人的夫婦,悠閒地彈著琵琶,享受著舒適甜美的 生活。他對此非常羨慕,又見人非人夫人嬌美非凡,不禁生起了猛厲的貪 心,想:殺掉她的丈夫,我就可以得到她。便當下射了一支毒箭殺死了她 的丈夫。梵施國王上前懇求人非人的夫人共享生活,人非人的夫人說:『丈 夫的屍體在我身邊,我是不可能與你共享生活的,待我安置好丈夫的屍體 後,再滿你的心願。』國王信以為真。人非人的夫人堆積柴薪,將丈夫的 屍體放上,點燃柴薪,當火燃得正旺時,即縱身跳入火堆,為夫殉身。見 此,梵施國王深感失望,便作了一偈:『為得他人婦,而使其夫亡;婦為夫 殉身,婦亡吾不得;使夫婦喪命,吾罪重苦痛!』諸比丘,當時的人非人 即今行持菩提的我,當時的人非人夫人即今耶輸陀羅。當時,她也是為我 而置自身不顧,今生亦如是。」 (94)剛 布 —神變生信 得佛授記 一時,佛在王捨城。毗鄰此城有個日札城,城中有大施主,富如多聞 天子,這位慈悲的施主以慈愛心善待每一個眾生。常把自己的財產供施給 索求者,並且他經常舉行較大的供施法會,迎請很多婆羅門及其教主來應 供,並觀察他們中哪一個宗派最究竟。他經常學習各派的論典並作是否究 竟的觀察,但多次的觀察都使他覺得:這些婆羅門及其教主的觀點都不究 竟,總不能使自己滿意。後來,來自王捨城的一位居士對他宣說、讚歎了 世尊的功德,他便生起了很大的信心,想:我經常舉行供施大法會,集聚 了成千上萬的人,但沒有一個像這位居士所講的世尊那樣功德圓滿,讓人 生信,如果能有機緣供養世尊,將是何等的幸運啊!大施主如此盼望著。 我等大師、如來、正等覺釋迦世尊早已了知大施主的心願,想:這位 大施主具有不退轉的善根,將來能獲如來、正等覺的果位,依靠他能調化 饒益很多眾生。於是,一天早上,世尊率領一千名僧眾來到了日札城。世 尊作了一個加持:讓人們見不到僧眾,只能見到世尊獨自一人。之後,世 尊獨自徑往施主家去,施主遙見世尊走來,欣喜地說:「世尊善來!世尊 善來!恭請世尊一定接受我的供養!」世尊開許道:「大施主,用各種飲食 何時裝滿我的缽?我何時享用你的供養?」剛佈施主遵言,裝了很多飲食, 可是不見缽滿。他就發起了最大的心,令眷屬把所有的飲食取來盛在缽裡。 這時,世尊觀知:千僧的飲食足夠了。以神變,缽顯現滿了,就對施主說: 「可以,缽已滿。」施主很高興。世尊突然又把千僧顯現出來,一一入座, 一一受供。施主親眼目睹世尊這個不可思議的神變,覺得:稀有!奇哉! 一缽能供千僧食!對世尊生起了很大的歡喜心,於世尊前恭敬頂禮祈求: 「請世尊及僧眾接受我三個月的飲食衣藥等供養。」世尊默許了。大施主 供佛及僧三個月,最後一天,以厚禮供養每個僧人,以最貴重的衣物供養 世尊。大施主並在世尊前發願:願我將來能度化無明的眾生,成就人天導 師、如來、正等覺的果位。世尊讚歎並授記曰:「善哉!善哉!以汝之願 力,汝將成為度化無明眾生的如來—剛布如來!」授記畢,世尊率諸比丘 返回了王捨城。 (95)供 施 —供施功德 得佛授記 一時,佛在捨衛城。城中有一大施主,長大娶妻,共享生活。其妻 懷孕九個月後,生下一個很莊嚴的孩子,施主夫婦為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賀 生儀式,取了適合種姓的名字,以牛奶、酸奶、酥酪等精心餵養著。長大 後,他學習文字和婆羅門行為等十八種世間學問。精通後,又學習研究各 種論典,已經是辯才無礙。他恃自己的才貌雙全,非常傲慢。後來,他的 父母去世了,有些婆羅門勸告他:「您父母在世時好行供施,您也應該做 供養佈施吧。」他說:「我相貌如此莊嚴,智慧如此高超,讓我對別人供 施,那是不可能的。」聽了這些話,婆羅門都認為他人格不好,就在內部 秘密規定:以後任何人不得與他接觸。他知道後也憤然與那些婆羅門絕交。 世尊觀知這個傲慢的婆羅門兒子具大善根,他能發起無上的菩提心, 便從祗陀園剎那間來婆羅門兒子家,從地縫中徐徐露出地面,顯現在他的 眼前。見此,他生起極大的歡喜心,忙敷座請世尊入座。世尊對他宣講了 有關供施方面的教言。他想續父母生前之善舉—上供下施,就向世尊祈求: 「世尊,我很想供施,積累資糧,但只苦於財產不具足。」世尊給他指點, 他得到了寶藏,在世尊前恭敬頂禮,祈求供佛及僧三個月,世尊默許了。 同時,他對所有祗陀園和捨衛城的人們宣佈:某某時間,自己將做廣大的 佈施,願意來者可以享用。那些與他絕交的婆羅門得知後,都認為他的人 格不好,不準備去享用。後來,他又再三宣佈:如果你們婆羅門不願享用 的話,我將把供施的所有財物,都供養世尊及其眷屬,我自己也在佛的教 法下出家。那些有約在先的婆羅門心想:這個人是有言必有行的,如果出 家,把全部財物做供養,我們誰都得不到。他們就解除了舊約,去領回了 很多財寶。婆羅門兒子在供佛及僧三個月的最後一天,對僧眾做了一一的 供養,對世尊供養了上好的飲食衣物等等。爾後,在世尊前發了殊勝的菩 提大願:以此善根,願我成就如來、正等覺的果位,饒益無邊的無明眾生。 世尊立即稱讚並授記他:「善哉!善哉!汝將來成為人天導師、如來、正 等覺,名見義如來!」之後,世尊率領僧眾返回了。 (96)懶惰者 —見佛生喜 得佛授記 一時,佛在捨衛城。附近有一大施主富如多聞天子,長大娶妻,共 享世間美好的生活。其妻不久懷孕,九個月後,生下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 夫婦給孩子舉行了賀生儀式,取了適合其種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餅 等精心餵養著,孩子如海蓮般成長起來。但這孩子特別懶惰,整天躺在床 上不起來。父母很擔憂,問他:「孩子,你是身體不舒服,還是心裡不舒 服?」他連話都懶得說。父母很痛苦,只好請醫生來診斷。醫生告訴他們: 「這個孩子身心都健康,只是過於懶惰不願起床。」父母就苦口婆心地勸 導他:「孩子,你這樣懶惰,以後的生活是得不到安樂的,要想安樂必須 勤勞精進。」父母又想:若請聖者對他作個加持可能好一點。便一一迎請 了六大本師來家裡應供作加持,但都沒起作用。後來,聽說了世尊的威望 能力無比,便準備好飲食,恭請世尊及僧眾來到家中應供。世尊著衣持缽 率領僧眾前來施主家,這個懶惰的孩子一見到世尊身心調柔的莊嚴相,生 起了極大的歡喜心。立即從床上跳下來,跑到佛前,在世尊前恭敬頂禮, 與其父母一起供養世尊飲食。供畢,世尊為他傳了相應的法,宣講了有關 精進方面的教言,並告訴他:「只要你精進修持,能獲證無上正等正覺的果 位。」他想:世尊教我要精進積累資糧,才能獲得佛果,可我非常懶惰, 對世尊及三寶做不到有益的事,應該去海裡取一些如意寶(Cinta Mani)回 來供養三寶。他就去了大海,順利圓滿地取回珍寶後,在三個月中供佛及 僧。最後一天,他對世尊做了最好的衣食供養,同時對僧眾一一做了供養, 並發願:以此善根,願我將來能成就如來、正等覺的果位,度化無量無明 的眾生。世尊授記曰:「汝將來成就如來、正等覺的果位,能度化無量眾 生,號稱具精進如來!」 (97)給孤獨 —依給孤獨 得佛授記 一時,佛在捨衛城。附近有一婆羅門,生活特別貧困,家裡有妻兒 僕從等許多人。他想:我應該依靠一個富貴的人,生活才好過。他四處尋 找,後來,聽說給孤獨施主很慈悲又樂於佈施,認為施主肯定會發心照顧 他的。便如影隨形、時時刻刻都跟著給孤獨施主。一天,施主疑惑不解地 問:「婆羅門,你為何天天跟著我?」他說:「施主,我現在生活很困難, 很想得到您的照顧。」施主聽了,便答應照顧他。 一次,他們一起去了祗陀園。本來給孤獨施主習慣性地天天與五百 眷屬一起清掃祗陀園。(師言:據經中載:愚笨的人,經常打掃經堂很好。 若對佛堂、經堂、僧眾共用地方經常打掃,功德很大。)施主因另有事情, 就將打掃的任務托付給這婆羅門,婆羅門樂意地答應了,開始打掃衛生。 時世尊觀其根基很好,能發起無上的菩提心,便作了加持,使他所掃之地 灰塵越掃越多,天黑了還沒打掃完,他只好在祗陀園留宿。世尊告阿難尊 者:「阿難,你今晚一定要和施主一起過夜。」又告訴諸比丘:「本來我的 弟子是不開許隨便顯示神通和神變的,但今晚我特殊開許你們可以顯示各 自的神通和神變給婆羅門看。」阿難尊者依教奉行,與婆羅門一起過夜。 諸比丘各自顯現神通神變,婆羅門看了覺得非常稀有,問:「尊者,我們 所看見的稀有事情到底是什麼?」尊者說:「是世尊的弟子們在顯現神變。」 婆羅門心想:世尊的弟子都有如此稀有的神變,那麼世尊肯定有更了不起 的神變!時世尊又發世間心而想:如果前夜四大天王能來,中夜帝釋天能 來,後夜梵天能來,就很好。念畢,果真他們都來了。婆羅門也現量地見 到了這些天人,又問:「尊者,這些天人來這做什麼?」尊者說:「這些天 人是來拜見世尊的。」婆羅門又想:如果天人也來朝拜,那說明獲證如來、 正等覺的果位很有意義,我很想能證得佛位。不過,想證得佛果必須積累 廣大的資糧,廣行佈施,發無上的菩提願。次日,他去佛前作禮後返回捨 衛城。途中遇上了給孤獨施主及五百眷屬,施主問他昨晚怎麼沒有回來? 他就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及夜間的見聞給施主詳細說明,並說:「我已發無 上正等覺的願,但苦於無財富供養和廣行佈施,不知如何是好?」施主贊 歎道:「善哉!善哉!你發如是殊勝的大願,我可以滿足你所需要的財物。」 在給孤獨施主的幫助下,他發心供佛及僧三個月。圓滿的那天,他對世尊 及僧眾一一做了最上供養,並發願:以此善根,願我成就如來、正等覺的 果位,度化無量無明愚癡的眾生。世尊讚歎授記曰:「善哉!善哉!善男 子,汝將成就如來、正等覺的果位,度化無量眾生,號曰無憂愁如來!」 (98)貧窮者 —供佛發願 而得授記 一時,佛在捨衛城。大施主給孤獨家先後生了七個孩子,各各取了 適合其種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餵養他們,他們都如海蓮 般迅速地成長起來。施主想:應該把這七個孩子送到修學佛法的扎德沃團 體裡去學習,能使他們對佛法生起信心,否則將對他們的信仰有障礙。便 把孩子們送到扎德沃團體去了。扎德沃的學員全皈依佛法僧三寶、守持戒 律、聞受佛法等等一切行為都如理如法。而此外的團體常作世間的娛樂、 去妓院等等,多是不如法的行為。 當時,有一婆羅門兒子,無衣無食非常貧窮。他想:自己應該依靠一 個扎德沃的人維持生活,如果這樣無依無靠困苦地活著太可憐了。便到扎 德沃團體中問:「我想參加你們這個團體,但不知你們有什麼條件?」他 們告訴他:「交五百嘎夏巴涅即可。」他說:「五百嘎夏巴涅(印度錢幣)? 我這麼貧窮肯定拿不出來,但你們是大福報的人,很富有,能否照顧我不 交五百嘎夏巴涅,另外再給我生活費?」這七個善良的孩子見了如此可憐 的婆羅門兒子,就說:「你如果真的這麼貧窮,那麼你是否願意皈依釋迦 牟尼佛?若能皈依,我們可以照顧你的一切。」他說:「我不知道釋迦牟 尼佛是誰呀?」這七個孩子對他宣說和讚歎了釋迦牟尼佛的種種功德,他 一聽到佛的功德,立即生起了很大的歡喜心,他欣喜雀躍:「佛陀既然是 如此的不可思議,我決心皈依佛陀。」他就皈依了佛法僧三寶,加入了扎 德沃團體,也得到團體給他維持生活的嘎夏巴涅。 有一天,扎德沃團體裡的學員發心供養世尊及僧眾。有人建議:「我 們每個人負責一天的供品及一切事情,免得大家都很辛苦。」婆羅門兒子 說:「我這麼貧窮,肯定承擔不起,你們不要這麼做。」有人輕蔑地對他 說:「承擔不起就離開我們的團體。」他想了想:加入這個團體多麼不容易, 我不能輕易離開。於是,提出建議:「你們看這樣行不行?我最後一天做 供養,在這之前,你們把每天剩下的供品給我,可以吧?我也只有這個辦 法。」他們都答應了,並把三個月中剩下的供品全給了他,他還發動了其 他人,準備得非常圓滿。到供養的最後一天,他沿路裝飾一新,還有夜燈, 準備了各種精美飲食。次日,他迎請了世尊及僧眾,還請了薩迦國王和給 孤獨施主,(師言:這裡,居士應供也是有教證的。)依次入座後,他親 手供養世尊及所迎請者。圓滿後,還一一供養了上好的禮品,並於世尊前 發願:以此善根,願我將來成就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的果位。世尊贊 歎授記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將成就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的 果位,號曰隨眾如來!」(師言:授記有對凡夫的授記,一地菩薩的授記, 八地菩薩的授記,也有加行道的授記。這裡一般是對加行道的授記,何時 成佛沒明說。得到授記後,再不會墮惡趣,一直在人中積累資糧,直至解 脫。) (99)蓮 花 —供養蓮花 得佛授記 一時,佛在捨衛城,薩迦國王以各種鮮花妙香等每日三次供養世尊。 一次,一個守護經堂的人見蓮池(Paduma Sara)裡生出一朵非常絢麗的蓮 花(Paduma)。心想:應該把這朵蓮花給每日供佛的薩迦國王。便帶著蓮花 往捨衛城去。路上,他遇到外道非天的弟子問他:「你把這朵蓮花賣給我, 我給你五百嘎夏巴涅。」正巧,給孤獨施主帶五百眷屬路過此,見到這朵 蓮花,也十分中意,想買來供佛,便問道:「你把這蓮花賣給我,我給你 一千嘎夏巴涅。」外道長到兩千,施主長到三千……最後,抬高到十萬嘎 夏巴涅的高價。這時,守護經堂的人想:象給孤獨施主這麼了不起的人還 想買花供養佛陀,倒不如我自已留下來去親自供佛。便告訴了兩位買主: 「這花不賣,我要親自去供養佛陀。」便徑往祗陀園去。遙見世尊具三十 二相,他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恭敬頂禮,供養了蓮花。以世尊的加持力, 蓮花變得大如車輪,停留在世尊頭頂上空,世尊行走花亦行走,世尊安住 花亦安住。守護經堂的人見此,更是增上了信心,在佛前發願:「以此善 根,願我將成就如來、正等覺的果位。」世尊讚歎授記:「善哉!善哉! 善男子,汝將成就如來正等正覺,名號蓮花上師如來!」 (100)蓮 花 —供佛蓮花 得佛授記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一守護經堂的人,發現蓮池中有一朵非常絢 麗的蓮花,他想:我把它給薩迦國王,肯定會得到很多的酬賞,靠這蓮花 有很好的經濟來源,以後不會再貧窮了,便準備帶著蓮花去宮中。 如來、正等覺具二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刻刻觀照著一切眾生的苦 樂,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世尊觀知 守護經堂人有無上菩提的善根,便著衣托缽去捨衛城化緣,他遠遠地看見 世尊的三十二相,立即生起了很大的歡喜心,不由自主地把想給薩迦國王 的蓮花供養了世尊。以世尊的加持力,蓮花大如車輪,隨世尊的行走安住 而行走安住,守護經堂的人見此,更是增長信心,在世尊前發願:以此善 根,願我成就如來、正等覺的果位,度化無量的無明眾生。世尊對他讚歎 並授記:「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將成就如來、正等覺的果位,度化無 量的無明眾生,號曰蓮花上師如來。」 (101)見解者 —發殊勝願 得佛授記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一施主富如多聞天子,具足慈悲心,善待每位眾生, 常做廣大的佈施。同時,他又觀察各種論典和教派的教義是否究竟,但很多教派 僅讚歎自己的宗派,誹謗、排斥其他宗派,這正是他所看不慣的。(師言:佛教內 道應該讚歎其他宗派,如果僅贊自毀他,則對眾生和自己都沒意義,無論那一個 教派都是世尊的佛法,不應有分歧和成見,這樣對眾生將有很大的利益。)後來, 他聽說世尊是大徹大悟者,便很想迎請世尊應供,心想:如果我能親自供養世尊該 多好啊! 如來、正等覺具二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刻刻觀照著一切眾生的苦樂,即便 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世尊觀知這個施主的根 基,便從祗陀園來到了施主家。施主見到世尊,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於佛前恭 敬頂禮,做了廣大供養。世尊為他傳了相應的法,施主又再三祈求世尊及僧眾接 受他三個月的供養。世尊默許了。他在三個月中如法地做了供養,在供養圓滿的 那天,他在世尊及僧眾前一一做了殊勝的供養,並發願:以此善根,願我成就如來、 正等正覺的果位,度化無量無明的眾生。世尊稱讚並授記曰:「善哉!善哉!善男 子!汝將成就如來、正等覺的果位,度化無量無明的眾生,號曰善見如來!」 (102)珠寶者 —供佛及僧 得佛授記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一大商主欲入海取寶,準備了許多牲口馱著 貨物離開捨衛城,前往海邊。臨行前,他對門神、道神祈禱:「如果你們 能護佑我圓滿順利地取寶回來,我將對你們做大供養。」到海邊時,他對 海邊神和住船神祈禱:「如果你們能護助我順利地取寶回來,我將對你們 做大供養。」諸神的護佑及其它因緣和合,他順利圓滿地取寶回來了,分 別對門神、道神、海邊神和住船神做了供養。又迎請所有沙門、婆羅門、 遍行1者、貧困者等等,對他們全做了大量的供養和佈施。 如來、正等覺具二種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刻刻觀照著一切眾生, 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世尊觀知商 主被調化的機緣已成熟,並具有無上菩提(2)的善根。一天早上,世尊著衣 持缽率眾比丘去捨衛城,商主見到世尊無比莊嚴的身相,生起了無比的歡 喜心,於世尊前恭敬頂禮,把種種珍寶如散花般撒向世尊做供養。以世尊 的加持力,供養的全部珍寶都停在世尊頭頂上空。商主對世尊更加歡喜, 再三祈求:「我對世尊及僧眾做三個月的飲食供養,請求世尊開許。」世 尊默許了,在三個月供養圓滿的那天,他對世尊及僧眾分別供養了殊勝的 衣物,並在世尊前發無上菩提的願:以此善根,願我能度化無邊的眾生, 獲證如來、正等正覺的果位。世尊對他讚歎授記曰:「善哉!善哉!大商 主,汝將成就如來、正等覺的果位,度化無邊的眾生,名曰寶積如來!」 (師言:《百業經》後一部分講了很多大乘的殊勝願,發大乘殊勝願十分 重要。發願要注意,如同自己的金剛上師1及三世佛佛子如何發願,我亦 如是發願,這樣發願肯定究竟,不會錯的。不能只知道取捨因果,還要發 無上菩提心;若沒有菩提心,便不能成佛。華智仁波且的教言說:成佛的唯 一根本因是菩提心,宗喀巴大師的《三主要道論》宣講了菩提心的殊勝、 利益、功德等等。所以,希望在座各位一定要修持菩提心。) (103)財寶者 —清淨供養 得佛授記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一施主,長大娶妻共享生活,其妻懷孕九個 月後,生下了一個莊嚴的孩子。施主夫婦為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 取了適合其種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餵養著。孩子長大後, 學習並精通了世間的文字工巧等一切學問。一次,他做了準備,去大海中 取寶了。 施主夫婦因受給孤獨施主的潛移默化,對世尊生起了很大的信心, 皈依並受了戒。一次,他們迎請世尊和僧眾應供。應供畢,請佛傳法,世 尊觀察他們的根界意樂,為他們宣講了相應的法,他們以智慧金剛摧毀了 薩迦耶見,獲得了預流果位。之後,他們仍舊常去祗陀園聞法,但總惦記 自己的兒子:這麼殊勝的法,如果我們的兒子也能聞到該多好啊! 施主的兒子到大海裡取寶順利圓滿地返回了,他把財寶放在花園裡, 去拜見久別的父母,卻不見父母,別人告訴他父母去了祗陀園聽聞佛法去 了。他便趕去祗陀園,世尊正在傳法,他在世尊前頂禮後,與父母一同聞 法。世尊觀察他很有善根,馬上宣說了有關無上菩提方面的教言,聽後他 對世尊及其教法生起了很大的信心。聞法畢他們返回家中,彼此傾訴了惦 念擔擾之心,就問:「孩子,你這次出海為父母帶了什麼寶貝?」「給父 母帶回了如意寶(Cinta Mani)。」「這個千辛萬苦從海裡得到的是個假寶, 我們這次在世尊處得到了真寶。」「到底得的什麼寶,可以給我看看嗎?」 父母一一對他講了所證預流果的功德。聽後,更增加了他對世尊的歡喜心。 恭請世尊受供後,又祈求世尊及僧眾應供三個月,世尊默許了。在三個月 供養圓滿的那天,他對世尊及僧眾一一供養殊勝的妙衣,在世尊前發了無 上的願:以此功德,願我度化無量無明的眾生,成就如來、正等覺的果位。 世尊讚歎並授記曰:「善男子!善哉!善哉!汝將成就如來、正等覺,度 化無量的無明眾生,名曰波浪如來!」 (104)兩個國王 —蒙佛加持 證果授記 一時,佛在捨衛城。南方有一班扎國王,北方有一班札國王,兩國 不合,常常作戰,互相殺傷很多人。他們的好朋友薩迦國王很想調和,但 心有餘而力不足,便去向世尊請求調和兩國之間的關係,世尊默許了。薩 迦國王讚歎、隨喜世尊的功德,恭敬作禮而去。 世尊從祗陀園來到兩國之間,作一個加持,使兩國又各自率四大軍隊互相作 戰;世尊再加持,使他們各自確認自敗無疑,各自乘車來到佛前,世尊加持他們互 不得見。世尊觀知:一個是小乘羅漢的根基,一個是能發起無上菩提心的大乘根基。 又作了個加持,使南方的班札國王在佛前恭敬頂禮,祈求出家,受持比丘淨戒, 世尊以「善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詞,使他出家受近圓戒,並傳授他一 些教言。他精進修持,滅盡煩惱,獲證了阿羅漢的果位。北方的班札國王在世尊 前祈求世尊及僧眾應供三個月,世尊默許了。他準備了很多飲食,在三個月中供 佛及僧,在圓滿的那一天,他對世尊及僧眾分別做了殊勝的供養,並在世尊前發 願:以此善根,願我度化無邊的眾生,成就如來、正等覺。世尊讚歎授記曰:「善 哉!善哉!善男子,汝將成就如來正等覺,度化無邊的眾生,名曰尊勝如來!」 (105)老父親 —蒙佛加持 今昔得樂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一婆羅門,長大娶妻共同生活,其妻懷孕九 個月後,生下了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夫婦為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 取了適合其種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地餵養著。婆羅門夫 婦慾壑難填,連續生了七個孩子,很好地餵養著每一個孩子,並把每個孩 子都培養得通達世間的一切學問,還給每個孩子一份財產,安排各自成了 家,過著幸福的生活。不久,婆羅門的妻子去世了,婆羅門已年邁體衰, 兩眼昏花,牙齒脫落。而七個孩子不盡孝道,不念養育之恩,居然將老父 驅出家門,無依無靠的老父親無奈,只好以乞食為生,流浪街頭。 如來、正等覺具二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刻刻觀照著每一位眾生, 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的。此時,世 尊觀知,調化這位老父親的因緣已成熟。一天早上,世尊著衣托缽去捨衛 城化緣,路上見到這位婆羅門:年邁體衰,兩眼昏花,手持一空碗和一長 長的棒子,挨家挨戶的乞討,看上去非常可憐。世尊上前問他:「你這麼 大年紀,為什麼作乞丐?」老婆羅門淒涼地說:「世尊,這也是無可奈何, 我本來有七個孩子,辛辛苦苦把他們養大,供他們學習知識,分給他們各 自一份財產。後來,妻子去世後,他們便把我驅出了家門,我不得不乞討。」 世尊和藹地告訴他:「我教給你一個偈子,你背下來在眾人中背給他們聽。」 婆羅門答應了世尊,世尊教他一個偈子:吾子生時心甚喜,如同命根精心 育,含辛茹苦集眾財,待子成家皆分手,豈料年邁體衰時,被子遺棄逐出 門,看吾七子面似人,實與羅剎有何異?幼時呼吾為尊父,此時憶起憤填 膺,被子所驅吾老翁,猶如乘者棄老馬,逐父如同嫌老馬,棄諸街頭任乞 討,如是之子真可憐!細細思維七個子,何如所持手中杖?□牛來時可以 驅,毒蛇侵時可以止,惡狗來時可以逐,暗夜能為作引路,拌倒之時可為 撐,七子豈如此手杖?昧心逐父不思恩。」世尊說畢,老人就背下來,等 七個孩子在眾人中時,他就一字不漏地背了出來,七個孩子聽了,生起了 慚愧(Kukku-ccayati)之心,覺得如此虐待老父很不應理,真不如老父手 中的拐杖,立即在父親前懺悔,把父親接回家中,盡贍養之責,老父親的 生活漸漸好了起來。日子久了,他獨自思維:現在我能安度晚年,全蒙世 尊的恩賜,若有機會,我一定要好好供養世尊。 一天,他見到世尊時,便將世尊迎請到家裡對世尊做很好的供養。 世尊為他傳了相應的法,他以智慧金剛摧毀了薩迦耶見,獲證了預流果位。 之後,又於世尊前再三請求出家受比丘戒,世尊以「善來比丘(Ehi- Bhikkhu)」的方便言詞為他傳了比丘戒,同時傳授了一些教言,他精進修 持後,滅盡三界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在他的境界中:黃金與牛糞等同, 虛空與手掌無別。諸天讚歎他的功德。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這位老人先被兒子逐出家門,後以 世尊的方便法,回到家中安度晚年,並在世尊的教法下出家獲證羅漢果位? 祈請世尊為吾等演說。」世尊告曰:「不僅是現在,往昔他也有如是因緣。 在很早以前,占巴城裡有一大施主,其妻連續生了七個孩子,他們辛辛苦 苦地把他們養大,供他們學習一些學問,給各人一份財產,他們各自過著 很好的生活,卻把父親驅逐家門,任他四處漂泊。當時,附近有位具神變 的仙人,見施主如此淒慘,便對他說:『如果你想回家,我可以有辦法讓 他們照顧您,老人很樂意。仙人把老人帶回家中,對他兒子宣講了佛法。 聽了仙人的教法後,七個兒子都很願意贍養老人,老人非常感激這位仙人, 常請仙人去家中應供。後來,這位老人在仙人面前出家修行,證得了四禪 五通。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仙人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我,當 時的老人就是現在的老婆羅門。當時他被兒子遺棄後,是我用方便法,使 他得到四禪五通,現在也是在他被兒子遺棄時,我用方便法,使他得以安 度晚年,並出家獲證羅漢果位的。另一段因緣是他在迦葉佛時出家,諸根 調伏,故今得解脫。 (106)五百商主 —蒙佛解救 證羅漢果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一施主,長大娶妻共享生活,其妻懷孕九個 月後,生下了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夫婦為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 取了適合其種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餵養著。長大後,學 習並精通了八觀察等一切世間學問。施主又把他送到扎德沃的團體裡學 習,團體裡有各種各樣的見解和行為,都不統一,大多數人都是讚歎自己 的宗派和觀點。施主的兒子具有超人的智慧,常樂於拜讀究竟論典,觀察 到很多宗派的見解不究竟,一直得不到滿意。後來,聽到一位居士讚歎世 尊的功德,就數數歡喜,心想:無論如何,我應該去拜見世尊。便捨棄一 切,去佛陀前恭敬頂禮,祈求傳法,世尊為他傳授了相應的佛法。他歡喜 信受,作禮而返。後來,他想:作為佛弟子,應該廣行佈施,但現在不具 備這個條件,應該去海裡取寶,成功了可以上供下施,能積累廣大的資糧。 他便率領五百商人,備上路上必需用品,前往大海去了。去時一路平安, 可在返回途中,突然黑風四起,洶湧的波浪把船顛到海島邊又顛回海裡, 非常危險,眾商人非常恐懼,大喊:「救命啊!救命啊!完了……誰能救 護我們啊?」施主的兒子安慰道:「你們不要害怕,我們都一齊祈禱釋迦 牟尼佛,承佛的慈悲威力肯定可以得救!」眾商主馬上至誠祈禱:「南無 大慈大悲釋迦牟尼佛,徹見過去現在未來的怙主,我們現在已遇危難,祈 請世尊救護我們……」以世尊加持力,不知不覺中他們順利抵達了岸邊。 返回捨衛城後,他們把很多供品供在佛前,恭敬頂禮於佛足下,親吻佛足, 讚歎道:「世尊,是您賜給我們第二次生命。」世尊觀察他們的根界意樂, 為他們傳了相應的法,他們立即以智慧金剛摧毀了薩迦耶見,獲證了預流 果位。之後,他們再三向世尊祈求出家,世尊以「善來比丘(Ehi-Bhikkhu)」 的方便言詞為他們傳授了比丘戒,並傳授了一些教言。他們自己精進修持 後,滅盡煩惱,獲證了羅漢果位。在他們的境界中:黃金和牛糞等同,虛 空和手掌無別,摧毀了世間八法,具足一切功德。諸天共讚他們的功德。 時諸比丘贊曰:「善哉!蒙佛加持,這五百商人不僅解除海中的險難, 還在世尊教下出家獲證羅漢果,解除了輪迴苦海的畏懼!」世尊告曰:「不 僅是現在我解救了他們,以前我也曾解救過他們。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 的一個森林中,住著一位具種種神變的仙人,當地的人們多依止他,其中 有五百商人也皈依了這位仙人。一次,五百商主去海中取寶回來的途中, 遇到了颶風和種種違緣,都生起了很大的恐懼。當時他們各自祈禱不同的 天尊,施主就告訴他們:『天人是救不了我們的,應該祈禱我們原來皈依 的那位仙人上師,他會解救我們的……』商人們都祈禱仙人。這時,對仙 人具有信心的一個天人告訴仙人:『您的弟子們在大海中遇到違緣,請尊 者救度他們。』仙人立即顯示神變,遣除了他們的違緣,使他們平安抵達 岸邊,又把他們帶到自己苦行的林中。五百商人都覺得仙人對自己的恩德 很大,對仙人做了很大的供養。後來,他們捨棄一切家務,依止仙人出家 修持,獲證了四禪五通。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仙人就是現在 行持菩提的我,當時的五百商人就是現在的五百商人。當時,是我把他們 從海中遇難的違緣中解救了出來,使他們得到四禪五通;現在也是我解救 了他們在海中的危難,並使他們脫離了輪迴的苦海。」 (107)施主之子 —往昔願力 年幼證果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一施主,富如多聞天子,其子長大娶妻共享 生活,生了幾個孩子但都夭亡了。後來,他發心皈依阿那律尊者,在尊者 前皈依持戒,常做供養,積累資糧。之後,妻子又懷孕,九個月後,生下 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丈夫心想:應該想個辦法,使這個孩子活下去,不 能像前幾個孩子那樣夭亡,現在世人公認的阿那律尊者,具大神變大福報, 很了不起,應把孩子拜託給尊者。這樣,孩子一定會越過壽障的。夫婦便 把孩子送給阿那律尊者,尊者給孩子過著僧人的生活,越過了壽障。準備 還回孩子的那天,施主家恭請世尊、阿那律尊者及所有僧眾到家裡應供, 施主親手供養了各種飲食,尤其對阿那律尊者供養了很多金銀財寶。尊者 為他宣說了相應的法,讚歎了佛法的功德。阿那律尊者把孩子身上的法衣 脫下,給孩子換上在家人的衣服,準備交還父母。可是,剛換上的在家衣 服馬上變成了法衣,怎麼換都不行。無奈,只好讓孩子穿著法衣還給了施 主,孩子就一直披著僧衣。稍大,父母讓他與當地的五百孩子一起學習文 字,但這個孩子無論如何都不願在家裡呆,非要去住寺院,父母只好讓他 在寺院裡生活。他學習了文字,精通了論典,仍不願回家,在經堂裡,他 精進修持,獲證了預流果位。徵得父母同意,他依止阿那律尊者出家受戒, 尊者還為他傳授了教言,他精進修持,滅盡煩惱,獲證了阿羅漢果位。心 想:自己證果,應該去調化眾生。他觀知自己與父母和當地的五百小朋友 有殊勝的善緣,應先去調化他們。剎那間,他從祗陀園來到了父母前,對 他們突然顯現,他的父母非常歡喜,願意在兒子前聞法。他觀察父母的根 界意樂,對父母傳了相應的法,他們都以智慧金剛摧毀了薩迦耶見,獲證 了預流果位。並在孩子面前皈依了佛門,受持戒律。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這個孩子以何因緣生於富裕家,令佛歡喜, 出家修持,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以何因緣他父母及五百朋友由他調 化得證聖果?請為吾等演說。」世尊告曰:「這是他往昔的願力。曾在賢 劫人壽兩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有一施主的孩子 對迦葉佛教法生起很大的信心,皈依受戒後,與其他施主的五百孩子一起 學習八種觀察等。精通後,又去扎德沃團體裡學習。一次,他和扎德沃的 朋友們一起去花園遊樂,其他的朋友因另有事要處理,便讓他先去花園裡 做各種飲食的準備,他們回來一起用午餐,他答應了。剛剛將飲食準備好, 他看見迦葉佛帶著眷屬正在化緣,心想:象佛陀和僧眾這麼殊勝的福田1 (Punna Kedara)是極為難得的,應該把這些飲食好好地供佛及僧,對朋 友們另作安排。他就迎請佛陀與僧眾來到花園,親手做了供養。應供畢, 迦葉佛給他傳授了相應的法,讚歎了佛法的功德後,率眾返回經堂了。扎 德沃的那些朋友們在回花園的路上,聽說備好的飲食被施主的兒子全供養 了,心裡生起了很大的嗔恨心:我們的飲食,他憑什麼要供佛及僧?便蓄 謀殺害他,他特別害怕,跑到父母那裡去了。父母對那些朋友們雖然好言 相勸,但他們仍不肯罷休,他只好跑到迦葉佛那裡出家,精進學習三藏, 並精通無礙,成為一位三藏法師。他的父母也皈依受戒,並經常發心做廣 大佈施。扎德沃的那些朋友聽說後就去他面前恭敬頂禮,懺其前愆,還皈 依受了戒。(師言:通過《百業經》的學習,應該知道:有些罪業,小乘自 宗是無法懺悔的,如對聖者取綽號、享用僧眾財產等,果報非常嚴重,怎 樣懺悔都是要受報的;但用大乘的菩提心可以消盡這些罪業。) 後來,三藏法師生病了,以各種枝、葉、根、莖調治都無效,臨終時他發願:在迦葉佛教 法下一生出家,雖然沒得到什麼境界,願將來生於富裕之家,在釋迦牟尼佛出世時,出 家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他的父母和扎德沃朋友聽了他如是發願,他們也發願:依 他的因緣,願我們將來令佛歡喜,不做令佛不歡喜的事。諸比丘,你們是 怎麼想的?當時的三藏法師即今施主的兒子,當時的父母即今父母。當時 扎德沃的朋友即今當地的五百朋友。以其往昔願力成熟故,今在我教法下 出家獲證阿羅漢果位,其父母與朋友亦如是令佛歡喜。」 (108)兩個獅子 —聞法善根 轉生天界 一時,佛在捨衛城。在果沙拉和瑪嘎達之間,有兩個很凶惡的大獅 子,經常傷害過路的人,以至於很多行人不敢路過此處。 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具二種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刻刻觀照著一切 眾生,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世尊 觀察到這兩個獅子被調化的因緣已成熟,告訴阿難集諸比丘曰:若有願與 佛一起出遊的,著衣持缽,一同前往。世尊率僧眾,去王捨城後,依次去 了兩個獅子居住的森林中,兩個獅子外出覓食,遠遠看見世尊具足三十二 相,兩個獅子的嗔心馬上消失了,跑到佛前,於世尊足下頂禮,世尊說: 「兩個獅子,你們以前造了很大的惡業,故今轉為傍生,如果繼續造業, 將在輪迴中恆時受報,你們應諦聽:諸行皆無常,諸法皆無我,涅 即寂滅。你們對我生起歡喜心,便能使你們脫離傍生界。」說畢,世尊 就返回去了。 兩個獅子去世後,升於天界,他們觀知:自己前世是傍生,因世尊的 功德力而生於天上,為報佛恩,必須在未過夜前去拜見世尊。他們以天人 的裝飾,手持天上的鄔婆羅花1、曼達羅花、青蓮花等,剎那間來到祗陀 園,整個祗陀園一片光芒,兩個天人在世尊前恭敬頂禮,世尊為他們傳了 相應的法,他們獲得了聖果,便返回天界去了。 次日,一些精進不眠的比丘請問:「世尊,昨夜是否來了帝釋天、梵 天、四大天王或是大神變的天人?」世尊告曰:「都不是。你們是否記得 有兩個獅子?」「記得,記得。」「就是它們。當時,我為它們傳了三法 印(Ti-lakkhana)2,後來去世了,以此善根,得以轉生天界,為報恩故他 們昨夜前來,我又給他們傳了相應的法,他們都獲得了聖果,返回天界了。」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兩個獅子本來嗔心(Dosa)很大,可 通過世尊的方便法卻升到天界善趣,消除了兩個地方的恐怖?請為吾等演 說。」世尊告曰:「諸比丘,不僅是現在,以前也是它們相互生嗔心時, 我以方便法,使它們嗔心消除,得到四禪五通的。很早以前,嘎西地方的 梵施國王與布德哈的大自在部國王之間不合,互相作戰,殺害了很多生命。 一次,兩國又各率四大軍隊互相作戰,雙方損傷很重。附近森林中一位具大神變 的仙人見後,生起大悲心,躍入空中顯示種種神變。兩個國王見此,憎恨心立刻 消失了,對仙人生起大歡喜心,在仙人前祈求:『仙人有何吩咐,我們一定依教奉 行。』仙人告曰:『我沒有別的吩咐,只希望你們兩國和合。』兩個國王謹遵言教, 在仙人足下恭敬頂禮,聽受妙法,仙人為他們傳了相應的法,他們得到妙法甘露 後,把王位禪讓給各自的太子,在仙人前出家,精進修持,獲證了四禪五通。諸 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仙人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我,當時的兩位國王就 是現在的兩個獅子,今昔都是我用方便法調伏了他們。」 諸比丘復次請問:「世尊,以何因緣它們轉生為獅子?以何因緣得升天界,對 佛生歡喜心,沒有做令佛不歡喜的事?請為吾等演說。」世尊告曰:「這是它們前 世的業力和今世的因緣和合。所謂前世的業力,是在人壽二萬歲,人天導師、如 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有兩位能說會道的優婆塞,常以嗔心用獅子等傍生來 辱罵眾人,臨終時發願:願我們以一生中皈依持戒的善根,在釋迦佛出世時,令佛 歡喜,不做佛不歡喜的事,願我們罵人的惡業不要成熟。諸比丘,當時的兩位優 婆塞即現在的兩個獅子,當時他們以傍生辱罵眾人,故轉生於傍生界;以其願力成 熟故,今在我教法下令我歡喜,沒做令我不歡喜的事。 今世的因緣是他們作獅子 時對我生起了歡喜心,故得以轉生天界。」世尊如是宣說。 (109)獵 人 —惡口罵僧 受報劣眾 一時,佛在捨衛城。附近有一大森林,獵人們常常在林中罟捕鳥獸, 捕殺了很多。一天,被捕的野獸還沒殺完時,世尊來到了林中,獵人們遠 見世尊,生起了歡喜心,到世尊前恭敬頂禮,祈求傳法。世尊觀察他們的 根界意樂,為他們傳了相應的法,他們獲得了預流果位,又在世尊前再三 祈求出家受持比丘戒,世尊以「善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詞為 他們傳授了比丘戒。他們精進修持,滅盡煩惱,獲證了阿羅漢果位。當時, 那些被捕的野獸,也對世尊生起了極大的歡喜心,因對世尊生歡喜心故, 去世後都立即轉生天界。他們按天人的規矩作了三觀察,觀知他們是從傍 生界而來,現生於天界是因對世尊生大歡喜心的緣故,應在未過夜之前去 拜謁世尊以報佛恩。於是,身著項鏈、耳環、手鐲等等天人的裝飾,手持 鄔婆羅花、曼陀羅花、青蓮花、白蓮花等各種鮮花來到祗陀園。當時,整 個祗陀園一片光明,他們在世尊前恭敬頂禮,供養鮮花,祈求傳法。世尊 為他們傳了相應的法,他們得到聖果後返回天界了。 次日,那些前夜後夜精進不眠的比丘們請問:「世尊,昨晚祗陀園裡 一片光芒,是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還是具大神變的天人來拜見世尊?」 世尊曰:「都不是。你們還記得原來在森林中被捕的那些野獸嗎?」「記 得,記得。」世尊曰:「當時它們對我生起了歡喜心,因此,去世後轉生 天界。為了報恩,昨晚來拜見我,我為他們傳了相應的法,他們得聖果返 回天界了。」 諸比丘復次請問:「世尊,那些獵人以何因緣而成為獵人?那些野獸 以何因緣而轉生傍生界?又以何因緣他們令佛歡喜,沒做佛不歡喜的事? 請為吾等演說。」世尊告曰:「曾在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 時,他們都是僧人,卻常惡口辱罵僧眾,有些罵為劣種人,有些罵為邪命 (Miccha Kamanta)的獵人,有些罵為傍生。以這些惡業成熟故,他們轉生為 獵人和傍生,又因他們一生出家,諸根調伏故,今生得到解脫。」 (110)鷓 鴣 —菩薩行力 飛救火災 一時,佛在捨衛城。世尊率領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五百商主和五百 乞丐一起出遊。到了一森林中,森林突然著火,這些人非常著急,亂喊亂 叫。大慈大悲的世尊見他們驚慌失措,恐怖不安,便安慰他們,誦一諦實 偈曰:「以佛加持力,羅漢加持力,佛陀威德力,願火速熄滅;以佛加持力, 羅漢加持力,妙法威神力,願火速熄滅;以佛加持力,羅漢加持力,僧眾 威德力,願火速熄滅。」世尊偈畢,火立刻熄滅了。(師言:不僅諸佛菩 薩能這樣,後來的大成就者全知麥彭仁波且的修法中也專門有熄火的咒 語。以前在心寶山放羊時,整座山起火了,我念了咒語,火馬上就熄滅了; 前幾年去美國夏威夷時,旁邊著火了,有些居士打電話請我加持,我念了 一些咒語,他們又突然打電話說火滅了,很感謝我。)他們都生起了歡喜 心,在世尊前恭敬頂禮,世尊為他們傳了相應的法。他們有些得了加行道 的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位;有些得到預流果、一來果、不來果、羅 漢果位;有些得金輪王位;有些得梵天、帝釋天位;有些得緣覺;有些種下了 無上菩提的因;多數人對佛法生起信心,皈依了三寶。 時諸比丘讚歎曰:「今日蒙世尊的威神力,使眾人解除了火燒的怖畏, 又獲得聖果位。」世尊告諸比丘:「不僅是現在我救了他們,以前我也曾 救過他們。很早以前,一片森林中有很多鳥雀安樂地生活著。一天,森林 突然著火了,森林中能飛的都飛了,能跑的都跑了,只剩不能飛跑的子鳥。 當時,大菩薩身為一隻鷓鴣,看見了正燃燒著的森林中的子鳥,非常可憐, 就以最大的發心去救護它們,把自己的翅膀浸在水裡,飛到森林的上空, 將翅膀上的水灑在火上。(師言:大菩薩的發願力是不可思議的。若按一 般常情,一隻小小的鷓鴣去熄滅熊熊燃燒的森林是不可能的事。然而,以 大菩薩的發願力,很大的事情也能成辦。所以,我們只要發一個饒益有情 的心,不管怎樣都會對眾生有益的。)同時,它發願:以我恆久修持菩提 的諦實力,願猛火馬上熄滅。說完這諦實語,帝釋天觀知這位大菩薩為眾 生發了如此殊勝的菩提心,就生起了歡喜心:我應該幫助它!就馬上降下一 場大雨,把火熄滅了,不能飛跑的鳥全得救了。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 當時的鷓鴣即今現前菩提的我。(師言:這都是同行等流果:以前做什麼, 現在也做什麼。所以,現在聚在一起共同聞思的六千多僧人,以前肯定共 同發過殊勝的願,才有今生同在釋迦佛的教法下皈依持戒,聞思修持共不 共的妙法,現在大家要好好發願,同生極樂,共享法樂。)當時是在它們 遇到火災危及生命時,我解救了它們,現在也是如此。另有一段因緣,他 們曾在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教法下出家,行持梵淨行 (Brahmacari),有的持居士戒,當時諸根調伏,故今生得到解脫 (Vimutti)。」世尊如是宣說,諸比丘歡喜信受,作禮而退。 (111)父 親 —累世佛子 今證聖果 一時,佛在王捨城。有一施主富如多聞天子,長大娶妻共享生活, 其妻懷孕九個月後,生了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身色金黃、頭如寶傘等種 種妙相,夫婦為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因為孩子身相莊嚴,故取名 為美麗者。施主用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餵養著美麗者。城內外的許多 人都慕名而來觀看美麗者的美貌。 我等大師、如來、正等覺釋迦世尊圓滿福慧一切功德後,調化了許 多眾生。在王捨城,也攝受了很多弟子,來自四面八方的信眾紛紛前來朝 拜、皈依世尊。美麗者問父母:「為什麼以前有很多人來我這裡,現在為 什麼不來了?」「因為釋迦牟尼佛到了王捨城,很多人都朝拜佛陀去了。」 「釋迦牟尼佛是誰呀?」美麗者的父母為他講了世尊的苦行、成道等共不 共的功德。聽完這些,美麗者生起了非常稀有的心:世尊如此莊嚴,無論 如何我一定要去拜見世尊。他再三祈求父母,父母答應了,並同他一起去 拜見世尊。遠遠地看見世尊三十二相,美麗者就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萌 生了世尊是自己父親的念頭,馬上不由自主地喊著:「父親!」,跑上前 去,抱住世尊的脖子不肯放手,世尊為他父母傳了相應的法。傳法後,施 主以為傳法圓滿了,準備帶孩子回去,怎樣勸他,他都依著世尊,不肯離 開。此時,他父母想迎請世尊去家裡受供,便在世尊前祈求開許供佛及僧 七天,世尊默許了。施主吩咐妻子先回去做飲食準備,自己陪兒子在經堂 裡過夜。第二天,施主親迎佛陀及僧眾,世尊著衣持缽帶領僧眾應供七天。 圓滿後,世尊為他們傳了相應的法,施主及其眷屬以智慧金剛摧毀了無明 煩惱,獲證了預流果位。美麗者又徵求父母同意,在世尊前出家,世尊以 「善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詞為他傳授了近圓戒,並傳授了一 些相應的教言,他精進修持,獲證了羅漢果位。在他的境界中:黃金與牛 糞等同,虛空與手掌無別。諸天共讚他的功德。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拜見您的孩子成千上萬,但從未見過一個孩 子象美麗者這樣,抱住您叫父親的,這是什麼因緣?請世尊為吾等演說。」 世尊告曰:「以前,他曾五百世作我的兒子,以此習氣成熟故,他見到我 時便不由自主地叫父親,上前抱住我。」「請問世尊,以何因緣他今生生 於富裕家,身相莊嚴,令佛歡喜,沒做令佛不歡喜的事,在佛教法下,滅 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世尊告曰:「這是他前世的願力成熟故。在賢 劫人壽四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俱留遜佛出世時,有一俱嚴國王 對佛陀生起了歡喜心,發心修建一座大經堂供佛及僧,俱嚴國王每天都去 打掃經堂。一次,他有事外出,就把打掃經堂之事托咐予太子,太子遵命 去打掃。當時,俱留遜佛作了一個加持,使經堂裡的灰塵越掃越多,到天 黑了也沒掃完,太子只好在經堂裡留宿。夜晚,俱留遜佛的聲聞們顯示種 種神變,帝釋天、梵天、四大天王也來朝拜,太子看到後,覺得佛陀的威 力和功德不可思議,更增加了信喜心,再也不願意離開經堂,在經堂一住 就是五千年,為僧眾掃地。(譯者:在座的弟子們,這裡國王、太子都為 僧眾掃地。所以,我們中間的有些人不應有傲慢心,不要以為自己怎麼怎 麼樣。有時我慢、有時自卑,有時為僧眾做幾天事情,就覺得上師沒讚歎。 你們不要這樣,因為做一切善事,不要在乎別人知不知,而是要相信因果 是不虛的,一切暫時利他,都是為究竟的自利而作的,都是自己在積累資 糧。)後來,他發起了利益一切眾生的大慈大悲心,皈依受持居士戒,臨 終時發願:以此善根,願我生生世世生於富裕家,身相莊嚴,將來在象俱 留遜佛一樣的佛陀前令佛歡喜,出家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諸比丘, 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太子就是現在的美麗者,以其願力成熟故,在我 教法下出家,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因他當時對眾生生起大慈大悲心 故,今生身相莊嚴。(師言:據《入中論》觀點來講,常生嗔恨心的人, 生生世世轉為醜陋者。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另有一段因緣,在人天 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這位善男子出家,調伏諸根,故即生 獲得解脫。」世尊如是宣說。 (112)野蠻人 —蒙佛兩度 今得涅槃 一時,佛在捨衛城。在捨衛城與王捨城之間的大森林中,有五百野 蠻人,殺害了許多過路人,人們都不敢從此路過。一次,勝光國王(即薩 迦國王)的眷屬和商人們路過此處,發現了這五百野蠻人的惡行,便稟告 了國王。國王令太子率四大軍隊將此五百人全部擒獲,令兇手們把他們全 部處以極刑。 如來、正等覺釋迦世尊具有二種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刻刻觀照著 眾生的苦樂,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 世尊觀知這些野蠻人被調化的機緣已成熟。剎那間,從祗陀園來到 王捨城,國王很遠看見世尊的到來,去世尊前於足下恭敬頂禮,請問:「世 尊,欲前往何處?」世尊告曰:「我聽說你要殺五百野蠻人,特意來這裡, 想勸你不要殺他們。」薩迦國王說:「如果他們出家的話,可以免去死罪, 否則是不會釋放他們的。」世尊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薩迦國王把五百人全 部交給世尊,世尊把他們帶回祗陀園,給他們剃度授近圓戒,傳授教言, 這五百人精進修持,滅盡煩惱,獲證了羅漢果。 時諸比丘曰:「世尊不僅是解救了他們的命難,而且使他們得證聖果 (Ariya Phala)!」世尊告曰:「不僅是今世我救過他們,以前我也曾救過 他們,使他們得到四禪五通。在很早以前,布得哈城的大自在部國王,一 次,他率領四大軍隊和眷屬去林中狩獵,手下有五百大臣密謀:國王對我 們並不好,我們密派殺手把國王殺了。有一個忠臣向國王告密,國王得知 後,怒髮衝冠,立即下令逮捕他們,準備將他們帶到森林中去處刑。當時 林中苦行(Tapo Kamma)的仙人見了之後,設了個方便法,把五百大臣救了 下來,帶回苦行的林中出家。他們依教言精進修持,得到了四禪五通。諸 比丘,當時的仙人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我,當時的五百大臣,就是現在的 五百野蠻人,當時是在他們遇到命難時,我救了他們,使他們得到四禪五 通,現在也是在他們遇到命難時我救了他們,使他們得到究竟涅 槃 。還有 一段因緣,他們在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時出家,調伏諸根,所 以今生得到解脫也。」世尊如是宣說。 (113)食肉鬼 —世尊調化 千食肉鬼 一時,佛在王捨城。在王捨城與捨衛城之間的森林裡有一千個食肉 鬼,天天對瑪嘎達和果沙拉之間的行人作害。後來,薩迦國王(即勝光國 王)派使者告訴影勝國王:「陛下,兩國之間的森林中有一千個食肉鬼, 經常作害於來往的行路人,請陛下祈求貴國的釋迦世尊,以方便法度化它 們。」(譯者:這裡有個緣起,遍知的釋迦世尊是無所不知的,但國王不 祈求,世尊顯現不知道,祈求後才去度化的。像我們學院裡,上師也是全 知者,若沒有人向上師稟白或勸請某事,一般不會顯神通,不會不請自說 的。)影勝國王聽後,馬上去世尊前恭敬頂禮,世尊對他宣說了佛法的教 理,讚歎了佛法的功德,影勝國王歡喜信受,再稟白世尊:「慈悲的世尊, 您以前調伏了嘎哦、得嘎等許多惡龍,也調伏了桌涅等夜叉,現在瑪嘎達 和果沙拉之間有一千個食肉鬼,已經害了很多眾生,祈請大慈大悲的世尊 調化它們。」世尊默許了。影勝國王得到世尊的默許後,恭敬作禮而去。 一天,世尊觀知調化一千食肉鬼的因緣已成熟,剎那間從王捨城來 到了食肉鬼所在的森林中,它們看到世尊遠遠地向它們走來,個個丑形畢 露,凶狠地撲向世尊,欲以加害。世尊隨即發了一個世間心,想:現在多 聞天子等所有夜叉能來我面前該多好啊!念畢,多聞天子等所有夜叉立刻 來到了世尊前恭敬頂禮。因為它們是專門降伏食肉鬼的,一見那些食肉鬼, 不由自主地想害它們,一千個食肉鬼見勢不妙,心驚膽顫地往回逃,世尊 作個加持,使周圍熾火盛燃,讓它們想逃而逃不脫,返回又有可怕的夜叉。 無奈,它們只有求救於世尊,世尊說:「你們以前世的惡業,今生報為食 肉鬼,今生中你們又害了那麼多眾生,後世你們將生於何處?受什麼樣的 果報?你們應該深思一番。」一千個食肉鬼又祈求:「世尊如何吩咐,我 們都依教奉行。」它們遵佛教言,歡喜地在世尊前皈依受戒,世尊為它們 傳了相應的法,就返回了。它們從此再也不害任何眾生了,常常善待過路 的人們:缺水的送水、缺食的送食、迷路的引路等等,給過路人各種方便。 兩地的人們知道這些食肉鬼的善舉後,都感到稀有:由害人轉變成助人。 同時傳揚並讚歎世尊不可思議的威力。 諸比丘白言:「世尊調化了一千食肉鬼,使其皈依受戒,饒益了無量 眾生!」世尊曰:「不僅是現在,以前我也使他們斷除惡行,行持十善。 以前也是在這兩個城市之間有很多食肉鬼,殺害了很多人。當時,王捨城 的一位苦行仙人,見到它們如此造惡業,便發心調伏它們,使它們皈依並 行持十善。當時的仙人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我,當時的食肉鬼就是現在的 一千個食肉鬼,當時我也是使它們斷惡行善,今生亦如是。」 (114))王布果 —殺五千人 今得聖果 一時,佛在王捨城。廣嚴城有一位非常出名的王布果大師,他精通 箭術,有五百個扎德沃的人隨從他學習箭術,他的名望非常高。 後來,王捨城與廣嚴城不合,王捨城四大軍隊進攻廣嚴城。王布果 得知後,馬上率五百學徒馳騁戰場,殺敗了王捨城的四大軍隊,王捨城連 續發動五次進攻,五次都失敗了。王布果英勇善戰,一連殺死了五千人。 王捨城人向世尊祈求:「世尊,廣嚴城的王布果非常凶猛,一個人殺了五 千人,請世尊調化他。」世尊默許了。剎那間,世尊來到廣嚴城,作一個 加持,使王布果侍者的箭術全部遺忘,他自忖:怎麼突然間自己迷糊起來 了,什麼都不記得了?他聽說世尊已到廣嚴城,並且是大慈大悲、大徹大 悟者,心想世尊肯定能解除這個違緣。便去世尊前恭敬頂禮,祈求傳法, 世尊觀察他的根界意樂,為他傳了相應的法,他立即用智慧金剛摧毀薩迦 耶見,獲得預流果位。他又再三祈求世尊開許他出家受比丘戒,世尊讓他 先告知其五百學徒,他告知後,五百學徒也願意出家,他們都徵得父母的 同意,便一起到世尊前禮拜,世尊為他們宣說了相應的法,他們都摧毀了 薩迦耶見,獲證預流果位。他們又共在世尊前祈求出家受比丘戒,世尊以 「善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詞為他們傳授近圓戒,並傳授一些 教言,他們精進修持,滅盡煩惱,獲證了羅漢果拉。 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五百個扎德沃學徒由王布果侍者的引 導,在世尊的教法下出家,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請為吾等演說。」 世尊告曰:「不僅是現在,往昔他們也曾因王布果侍者的教化而行持善法。 很早以前,赤珠城裡的大自在國王,其王妃懷孕九個月後,生下一個莊嚴 的孩子,國王夫婦為小王子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取名為大自在部,以 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餵養著。長大後,他學習並精通了世間的一切學 問,他經常觀察父王及大臣們的行為,發現他們的行為有時如法,有時不 如法,從內心深處生起了很大的厭離心,獨自走進寂靜的山林修行去了。 後來,大自在國王已駕崩,黎宏國家經常侵犯赤珠國,其中的一位大臣建 議必須請王子回朝執政,以免他國欺凌。他親自去林中恭請王子回宮,王 子告訴他:『如果大臣們能行持善法,我答應回宮。否則,我絕不回去。』 這位大臣回去與五百大臣商議並決定奉行十善。之後,王子回宮執政,舉 國上下皆行善法。諸比丘,當時的王子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我,當時的那 位大臣就是現在的王布果侍者,余五百大臣就是現在的五百個扎德沃學 徒,當時是他引導他們行持善法,現在是他引導他們出家獲證羅漢果位。 還有一段因緣,是在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他們都是出 家人,守持戒律,調伏諸根,故今於我教法下得到解脫。」世尊如是宣說 竟。 (115)帝釋天王 —畏懼墮死 得佛度化 時世尊為兜率天子1。帝釋天王有了天人瀕臨死亡的五種徵兆:身光 自然消失,本具的花 果樂之妙用妙音自然消失,絢麗的妙衣褪色變得不 悅意,清淨的身體生出了垢穢,一直不閉的眼睛會自然眨動。他心裡很痛 苦,四處詢問:「皈依何處才能不死,得到生死的自在?」阿修羅女告曰: 「帝釋天王,南瞻部洲有很多沙門(Samana)和婆羅門(Brahmin),對他們 恭敬供養的話,肯定會有希望的。」聞此,帝釋天王便攜帶阿修羅女從三 十三天(Tavatinsa)降臨南瞻部洲,在沙門和婆羅門足下恭敬頂禮,沙門 們問:「你是何人?」「我是三十三天(Tavatinsa)的帝釋天王。」他們聽 了心生歡喜:帝釋天王降臨人間,機會難得,我們應該在他面前皈依。帝 釋天王見此舉,心生疑惑:我想到人間來皈依他們,他們卻要皈依我,看 來他們肯定沒有解脫道2(Vimokkh-m□gga)。他失望地返回天界,心想: 我不必對沙門和婆羅門恭敬供養,待以後大菩薩(Maha Bodhisatva)降臨 人間普降甘露法雨時,我再在大菩薩前皈依,自然會解除我的痛苦。時兜 率天子準備降臨人間度化眾生,告諸天人:「我準備去南瞻部洲降下甘露 妙雨,你們若願意,則可以與我同去。」之後,兜率天子乘六牙白象投胎 人間。誕生時,帝釋天王特意安排四個天子來為世尊沐浴。後來,悉達多 太子捨棄王位,苦行六年,天子經常護衛,菩薩夜睹明星,證得無上正等 正覺,先後度化了五比丘(Panca Bhikkhu)等無量眾生。一次,世尊為調 化影勝國王到了王捨城,舍利子和目犍連從佛出了家,世尊在王捨城廣弘 佛法,饒益眾多有情。時帝釋天想:世尊正為人間普降甘露法雨,利益無 量的有情,我也該去世尊前祈求妙法,解除我心中的痛苦。〔師言:三十 三天(Tavatinsa)的七天是人間的七百年。所以,他能等到世尊成道後來 解除痛苦。因為,天人有死兆現前時,再過七日方墜死。〕 我等大師、如來、正等覺釋迦世尊具有二種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 刻刻觀照著一切眾生的苦樂,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 (Maha Karuna)剎那也不會離開的。世尊觀知調化帝釋天的機緣已成熟, 剎那間從王捨城來到城南方森林的山洞裡修拙火瑜伽。帝釋天王率八萬天 子、阿修羅女、乾達婆子共詣佛所,整個地方一片光芒。帝釋天王知道世 尊正在入拙火定1,心想:世尊此時正在閉關,直接去的話很不應理,世尊 也不一定會出定。便問乾達婆子2(Gandhabha):「有沒有方便法,請世 尊出定?」「有。」乾達婆子便拿起藍寶石的琵琶,以動聽的妙音讚歎世 尊的功德,讚歎羅漢的功德,祈請世尊出定。世尊出定了,乾達婆子告帝 釋天王可以親近世尊了。帝釋天王帶領八萬天子、阿修羅女、乾達婆子等 一同前往。世尊所居山洞只能容下一個人,但以世尊的加持力,他們全都 能進入山洞裡,並於世尊前恭敬頂禮,帝釋天請問:「世尊,人非人、天 龍、夜叉等輪迴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世尊告曰:「各位,眾生沉溺於輪 回的根本是嫉妒心和吝嗇心。」世尊從嫉妒心和吝嗇心的本體、性相、因 緣等方面一一廣作宣講。世尊為帝釋天宣說了殊勝妙法,帝釋天隨喜讚歎世尊的功德, 稟白道:「世尊,我已斷除一切疑惑和痛苦,得到了殊勝的智慧。」世尊曰:「你現在已 經斷除疑惑和痛苦,以前有沒有向沙門婆羅門請教過這些事情?」「世尊,我曾經請 教過。是我在三十三天(Tavatinsa)觀察到自已有死兆時,來到人間想解 除心裡的疑惑和痛苦,因當時沒有如來出世,拜訪一些沙門和婆羅門,當 他們知道我是帝釋天王時,卻要皈依我,我失望地返回天界(Deva Loka) 了。世尊,我雖然以前得過一些安樂,譬如與阿修羅(Asura)作戰,戰勝 了阿修羅,我們每位天人心裡都有說不清的歡喜,也覺得無比的安樂,但 從未得到聖者的果位與安樂。在此,我請求世尊開許:一是我去世後若轉 為人身,則願我財富圓滿,相貌莊嚴,廣積資糧,現出家相,諸根調伏; 二是我若繼續作天人,則願我相貌端嚴、長壽無病等一切圓滿具足。」世 尊開許道:「你可以繼續作天人,一切圓滿,並可以得到預流果(Sotapanna) 位。」帝釋天王興奮地讚歎道:「善哉!(Sadhu)善哉!世尊具足無量功德, 加持使我得到預流果位!」以世尊的功德力和他自己的因緣,他與八萬天 子全獲得了無垢法眼。剎那間,仍以天人身得轉後世。(天人的死只是剎 那間心識轉生,身體不變。剎那的生死只有世尊、帝釋天王、阿修羅女及 八萬天子知道。)阿修羅女問:「帝釋天王,現在我們是否是死而復活了, 剎那間有如此的轉變?」帝釋天王說:確實是這樣。帝釋天王得到聖果 (Ariya Phala),欣喜地在世尊前恭敬頂禮曰:「我現在真正變成了聖者, 成為世尊的優婆塞(Upasaka)。」(師言:帝釋天王一般以居士形象出現, 經常對世尊教法下的居士作保護。)並告訴乾達婆子:「乾達婆子,是你 想出方便法,請世尊出定,對我的恩德非常大,為報答你的恩德,等我回 到三十三天(Tavatin-sa)後,把你夢寐以求的乾達婆女許配給你,你以後 也可以得到乾達婆國的王位。」帝釋天還告諸天人曰:「我以前非常崇拜 大自在天和梵天,而現在我皈依了釋迦牟尼佛,你們也應該好好地皈依佛 陀。因為,佛陀具足了梵天和大自在天的一切功德。」說畢,又於世尊足 下再三頂禮,右繞三匝返回天界。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帝釋天王具足如此大神變、大神通, 令佛歡喜,沒有做令佛不歡喜的事,八萬天子也是依帝釋天王的引導令佛 歡喜沒做令佛不歡喜的事?」世尊告曰:「這是他們前世的願力所致。賢 劫人壽四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俱留遜佛(Krakucchandha Buddha) 出世,獲證無上正等覺後,先後出遊度化了許多眾生。一次,到了俱嚴國 的王宮,國王和眷屬對俱留遜佛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造了五百座經堂供 佛及僧,並常以各種甘美的飲食和財物做供養。到俱留遜佛度化的事業顯 現圓滿,取無餘涅 (Parinibbana)後,俱嚴國王為俱留遜佛建了遺塔, 並在塔前發願:以此善根,願我生生世世生於富貴家,或生為有名望威德 的天人,令佛歡喜,不做令佛不歡喜的事。他的眷屬知道他如是發願後, 也同樣發了如是的願。諸比丘,你們是怎樣想的?當時的俱嚴國王就是現 在的帝釋天,當時的眷屬就是現在的八萬天子,以其願力成熟故,今帝釋 天王及其眷屬皆令我生歡喜心,沒做令我不歡喜的事。」世尊如是宣說竟。 (116)老婆羅門 —佛救兩世 終證聖果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一婆羅門,長大娶妻共享生活,生下一個孩 子,這個孩子長大後學習文字、婆羅門行為等十八種學問。婆羅門有個規 矩:四十八歲以前出家修梵淨行(Brahmacari),四十八歲後還俗 (Uppabbajita)娶妻共享生活。後來,老婆羅門夫婦去世了,這個孩子按 婆羅門的規矩做,到四十八歲以後才還俗(Uppabbajita),娶了一位年青 貌美的少女為妻。但這個妻子常常不願與老婆羅門一起生活,老婆羅門經 常不能滿足她,她很想另找自己心滿意足的男子,但又礙於自己丈夫在, 多有不便,想法讓自己的丈夫出遠門,再做什麼都方便。有一天,她就對 老婆羅門說:「夫君,你我一起生活這麼久了,家裡一直是一無所有,這 樣生活倒不如我回到娘家去。」老婆羅門溫和地勸慰道:「你不要這麼說, 你不能去娘家,應該住在這裡,我可以去別的地方找一些財物養你,你千 萬不要這樣……。」相勸了一番後,他就帶上些乾糧外出。在外面,他找 到了很多嘎夏巴涅,心裡暗自高興:回去後肯定能討到妻子的歡喜。可不 幸的是,在走到捨衛城的森林中,卻被強盜們搶劫一空,他心裡痛苦極了: 若再去找吧,怕是很困難,若回家吧,又怕妻子不高興,活著是如此痛苦 不堪,乾脆在林中自盡算了。他便拿了一條長長的繩子準備去林中上吊。 正在此時,慈悲遍知的釋迦世尊愍念:這位老婆羅門,若能出家修梵淨行, 則能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剎那間,世尊來到了森林中的婆羅門前, 對他說:「你不要不作觀察而隨意行動,我可以給你財富。」世尊給老婆 羅門指點了一些寶藏,他得到很多的財物,高興地回家了。世尊也返回了 經堂。老婆羅門回到家裡做了廣大的供養和佈施,積累資糧。安樂的日子 過了很久,他心想:我能過上安樂的日子,全是承蒙世尊的慈恩,為報佛 恩,我應該在世尊的教法下出家。這樣抉擇後,他就去世尊前恭敬頂禮, 祈求傳法,世尊為他傳了相應的法,他以智慧金剛摧毀了薩迦耶見,獲證 了預流果位。之後,他又再三祈求世尊:願在世尊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 戒。世尊以「善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辭為他授了比丘戒,還 傳授了一些教言,他自己精進修持後,滅盡了煩惱,獲證了羅漢果位。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老婆羅門先是十分貧窮,後來世尊 救了他的命,並給他指點,使他找到寶藏,作了廣大的供施,之後又在世 尊的教法下出家修持,獲證了羅漢果位?請世尊為吾等演說其前後因緣。」 世尊告曰:「諸比丘,不僅是今世,往昔我也曾救護過他,賜予他財富, 令行十善。那是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一位大自在部國王,他執政期間, 舉國上下無諍無害,無饑無病,五穀豐登,國泰民安,國王如理如法地治 理著,並以廣大的慈悲心對待每位眾生,上對沙門供養,下對婆羅門、貧 窮的人乃至飛禽走獸也是常做佈施,整個國家奉行十善。國王也發願把所 有的財產都佈施給眾生,諸天人、非人、護法神等都經常護佑著他,整個 國家是非常圓滿。而他的鄰國—黎宏國家的國王非常殘暴,橫徵暴斂,常 以很不如法的手段來治裁他的臣民,給臣民帶手銬、腳鐐、木枷、耳板等, 以各種酷刑來殘害他們。他們很多人忍無可忍,就逃到大自部國王那裡去 了。有一天,黎宏國王率眾眷屬出遊,所走過的大大小小的城市森林、城 廓內外的居民們已是所剩無幾,他懷疑地問手下:『我的臣民為什麼這麼 少?他們去哪裡了?』手下稟告說:『國王,聽說鄰國的大自在部國王, 他如理如法地護持著國家,在他手下生活,非常安樂。所以,我們國家很 多人都去大自在部國了。』黎宏國王聞言,生了大嗔恨心,立即準備四大 軍隊進攻大自在部國家,欲消滅大自在部國家。大自在部國王得知後,召 集了文武百官,告訴他們說:『各位重卿,聽說黎宏國王已率四大軍隊准 備進攻我國,迎戰也沒意義,我也不願意,你們覺得走投無路,可以降服 於他,願去他國可以去,我本人不願在短暫的人生中造很多惡業,我可以 捨棄王位等一切,走進森林中穿樹皮、吃水果、喝淨水,與野獸一起生活。』 大自在部的國王看到大臣們都跑了,覺得自已去森林裡的因緣已成熟,便 獨自去了森林裡,以水果和淨水為生。(譯者:有些人捨棄了自己原來的 榮華富貴,來到雪域淨地苦行,有時生一念後悔心,把自己僅有的一點苦 行的善根功德都摧毀了。所以,不能後悔。)黎宏國王詢問大臣們,得知大自在部國王獨 自去森林中了,便收集了所有的財富,自己作了分配,並遷都於鹿野苑,自立為當地的 國王。 當時,在他城旁邊有一位貧窮的婆羅門,需要撫養很多子女,又時 逢天災,無以養家糊口。他聽說了鹿野苑有一位大自在部國王具有大慈大 悲心,肯佈施窮人,便決定找大自在部國王。等他到鹿野苑,大自在部國 王已經去森林中了,他左思右想,又追到國王苦行的森林中。正在苦行的 國王見到婆羅門乞丐來,溫和地和他交談,用水果和淨水熱情地招待他, 問道:「你為什麼來到這個苦行的森林中?」他淒慘地對國王說:「國王, 我們那地方遭到了很大的天災,我又要撫養很多孩子。現在,我確實無法 生活下去,從別人那裡聽說您是個大菩薩,就特意來您這裡想討一些布 施。」大自在部國王說:『難道你沒聽說我現在在苦行嗎?以前我可以布 施,現在我自己都沒有吃的了,也沒有什麼可佈施給你。』聽了這些,婆 羅門失望得不能自抑地昏倒在地上,慈悲的大自在部國王給他灑一些涼 水,他漸漸地甦醒過來了,可他想:在這裡得不到以什麼維生的財物,回 去也是很痛苦,我還不如自盡算了。他便拿了一條長長的繩子,到林中的 深處準備吊死。這時,慈悲的大自在部國王見到了,對他生起了很大的悲 心(Karuna),想:我現在確實沒有一點財物佈施給他,但是,如果把我捆 起來讓他交給黎宏國王的話,也許黎宏國王會獎賞他一些財物。然後,他 對婆羅門說:『你不要這麼做,我給你想辦法,你把我捆起來,交給黎宏 國王,他會給你一些財寶的。』〔譯者:大家想一想,世尊在因地修佈施 (Dana Paramita)、忍辱度(Khanti Paramita)時,是如何對待眾生的, 假如是自己的話,會不會像大菩薩那樣,對眾生心懷珍愛之情?常常口中 誦『諸佛如何發心,我亦如何發心』,仔細地思維一下,究竟做到了幾分? 在人格上有多大的差異?自己經常靜靜地思維思維。一個真正的佛弟子, 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用真正的愛心不偏地慈愛每個人乃至每個小小的生 命。否則,只是一個名稱上的佛弟子而已。〕『我怎麼敢捆大國王?』『沒 什麼,你現在只有照我說的這樣做,才能得財物的。』婆羅門始終不忍心 捆他,他就把自己捆好,交給婆羅門帶到鹿野苑,很多人見到了,稟告了 黎宏國王。黎宏國王半信半疑地去王宮門口看看真假,婆羅門就告訴黎宏 國王:『陛下,你的敵人我已在林中捉到了,交給您吧。』『你從哪裡得 到的?』『陛下,在苦行的森林中得到的。』黎宏國王想:大自在部國王 身體那麼高大,他那麼矮小,不可能捆綁他,肯定是大菩薩自己捆起來的。 他就對婆羅門說:『你要如實地給我招來,否則,我是不會給你什麼的。』 婆羅門不得不將事情的原委如實地回稟了黎宏國王。聽了這些,黎宏國王 不禁對大自在部國王生起了很大的信心。他對眾生竟然有如此的大悲心, 我自己太慚愧了!便對大自在部國王祈求:『我以前做了很多錯事,不應 該爭奪您的王位。』並把皇袍皇冠交給了大自在部國王,請他重上獅子座, 治理自己的國家,黎宏國王帶著自己的眷屬回到自己的國家去了。大自在 部仍舊如理如法地護持自己的國家和善待自己的臣民們。他打開國庫取了 許多寶藏給那位窮婆羅門。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大自在部國 王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我,當時的窮婆羅門就是現在的老婆羅門,當時也 是在他貧困得想自盡時,我救了他;今生也是在他欲自盡時我救了他,並 使他獲證了究竟聖果。」世尊如此宣說其前後因緣。 (117) 獵 人 —兩世救護 恩得仇報 一時,世尊從曼嘎達來到王捨城(Rajagadha)。提婆達多(Devadatta) 正在城中造謠惑眾,把他自己所做的許多不如法的行為,妄說是世尊教他 如此做的,害了很多眾生。世尊得知後,對阿難說:「你著上法衣帶上一 個隨從,去城中路邊、街頭,為人們澄清事實:凡提婆達多的不如法行為 言語都是他自己這麼做的,不是我教他這麼做的。如果人們懼於他的神變, 也清楚地告訴他們:以前提婆達多有神變(Abin-na),現在沒有了。」阿難 遵世尊之言教,到各處廣為人們詳細地解釋。從此,人們對世尊不再有其 它任何想法,一如既往地對世尊恭敬承事。 有一次,世尊顯現生病了。當時很有名望的耆婆醫生用酥油為世尊 配製妙藥,配製好後,世尊問道:「耆婆醫生,你是否覺得稀奇?」「世 尊,是很稀奇。」那你是否覺得稀有?」「世尊,是很稀有。」「那你是 知道?」「世尊,我是知道。」「那你是否不知道?」「世尊,我是不知 道。」如是世尊一一地問,醫生一一地答。世尊進一步問:「你說什麼很 稀奇?」「世尊,□牛吃草喝水生出牛奶,從牛奶中提煉出酥油,酥油配 製成妙藥,故我覺得稀奇。」「那你覺得什麼稀有?」「世尊,如來出世 宣講妙法,培養僧眾,這是稀有的。」「那你知道什麼?」「世尊,我知 道人有生(Jati)必有死(Marana)。」「那你不知道什麼?」「世尊,我不 知道善逝(Sugata)趨入何處。」諸比丘認為耆婆醫生確實能解佛密意。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為何耆婆醫生能解佛密意?請世尊為吾等演 說。」世尊告曰:「不僅是現在,以前也有如是因緣,汝等諦聽:很早以前, 有一小山城,城中有一位財富圓滿的施主,長大娶妻後共享生活,其妻懷 孕九個月後,生下一個孩子,他們為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延續二 十一天,為孩子取了適合種姓的名字。不久,又生了個孩子,像第一個孩 子一樣地舉行賀生儀式等。施主一個人養一個妻子兩個孩子,家產漸漸減 少了,還需要上貢。他就打算外出經商,但他又放不下自己年輕貌美的妻 子,擔心她會與其他的男人胡混,就留下了僅夠她吃穿用的嘎夏巴涅,再 把其它的金錢裝在金瓶裡,瓶頸上系一串寶珠,把它拿到一由旬的屍陀林 那裡的馬耳樹下,挖一個洞,把金瓶藏在洞裡。之後,他就放心地外出經 商了。在外面他生意興隆,財源滾滾,又娶了一妻,生了很多孩子。他以 前的妻子得丈夫留下的一點錢和親友的周濟,好不容易把兩個孩子拉扯大 了,孩子問母親:「我們的父親是誰?他到什麼地方去了?」他們的母親 說他們的父親是某某,他現在某城市另成了家,聽別人說他現在很富有。 又說:「他雖然捨棄了我,但你們畢竟是他的兒子,去找他或許會得到一 些財富的。」長子聽母親的話,歷盡千辛萬苦總算找到了自己的父親,父 親一眼便認出是自己的兒子,假裝不知地問他:「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 去呀?」兒子一一地告訴了父親,已經確認是自己的兒子無疑,便悄悄地 告訴兒子:「你不要對任何人說你是我的兒子,否則,做任何事情都不方 便。」兒子答應了。父親平時對他非常地慈愛,可那些後妻所生的孩子長 時間觀察後,生起了懷疑:「父親,這是誰呀?從哪裡來的?你為何對他 這麼好?」父親騙他們說:「這是我朋友的兒子。」但這些孩子根本不相 信,他們私下商議:「從各方面觀察推測,這個人肯定是父親自己的兒子, 我們應該小心才是。」慢慢地父親也覺察到:如果再讓他呆下去,其他的 兒子會嫉妒(Iccha)加害他的,還是讓他回去為好。讓他回去又不能給他 財物,否則會被其他兒子攔路搶劫的。後來,他就給兒子一封短信:自城 往東一由旬,屍處快耳樹木下,若宜方便可挖出,我之財寶你享用,瓶頸 之物給得吾。寫畢讓兒子帶回去。在途中,其他的兒子們以為父親肯定會 給他很多財物,等他過來時,便一湧而上責問:「我們父親給了什麼?」 邊說邊上下搜查他,他說:「沒給什麼,只是給了一封信。」打開看了看 也沒什麼,心想父親肯定是騙他的,就把他放走了。在家久候的母親待兒 子回來就問:「你父親給了你什麼東西沒有?」兒子說除了一封信以外, 什麼也沒給。母親看了看信什麼也沒看明白,生氣地說:「你的父親很不 好,他騙了你,信裡什麼都沒說。」就隨手把信丟到一邊去了。但兒子心 想:我父親是個好人,肯定不會騙我的。又將信撿起來仔細地看了看,獨 自琢磨:信中的『城』就是我家,『屍處』就是屍陀林,『快』是古時對 馬的贊稱,『瓶頸之物給得吾』即寶瓶外面的財物給我的母親。大概是在 我家住的東方一由旬處的屍陀林,屍陀林有一棵馬耳樹下可以挖出寶瓶, 瓶中財物由我用,瓶外之物給母親。領悟到了父親的密意後,在晚上夜深 人靜時,他向東方一由旬地方的屍陀林處走去,果然見到一棵馬耳樹,他 在樹下一直挖,終於挖到一個金瓶,金瓶的頸上有一串寶珠,他遵照父言, 把這串寶珠交給母親得吾,其餘財寶由自己享用。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 的?當時的施主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我,當時的大兒子就是現在的耆婆醫 生,當時他也是能知吾之密意。」 耆婆醫生配製好藥後,想:佛陀是金剛身1,像常人一樣的藥量恐怕 不見效,故應該將佛陀的服用量增加至三十二兩。世尊服藥畢,吩咐醫生 將所剩之藥分給僧眾。提婆達多聽說了,便問醫生世尊的服用量,他也要 吃三十二兩,醫生告訴他:「世尊的高大金剛身三十二兩正合適,你也要 三十二兩肯定消受不了的。」他還強辯道:「我也是金剛身,為何消受不 了?就是要給我三十二兩。」無奈,醫生給了他三十二兩,吃了後,他未 消受,極為痛苦。第二天,耆婆醫生供養世尊稀飯,他明知自己消化不了, 卻對世尊心生嫉妒,又要了一大碗,強喝下去後,疼痛更是無法忍耐,倒 在地上,翻來滾去,大喊大叫,難受極了。阿難尊者見自己的親兄弟如此, 生起了很大的悲心,急趨佛前祈求:「世尊,提婆達多已經病得不行了, 請世尊慈悲加持他。」世尊自靈鷲山遙伸手至王捨城的提婆達多的頭頂上, 以諦實語加持道:「我子羅 羅天天承敬我,與提婆達多天天加害於我, 在我的心中沒有任何差別,若所言是真實的話,則願他的病馬上好。」言 畢,以世尊諦實語的加持力,他的病立刻好了,但他仍是心裡不滿地說: 「釋迦牟尼佛雖然手摸到我的頭,但沒有任何加持,只是他在醫學方面有 一點點能力,以後可以維持生活而已。很多人都現量見到世尊對他的加持, 包括他自己的朋友也是讚歎世尊的加持力不可思議。諸比丘見他是知恩不 報的人,便請問:「世尊,您已親自解除了他的病痛,他卻是心裡不滿, 不知報恩,他為什麼會這樣?」世尊告曰:「不僅是現在,以前我與他也 是類似的因緣。那是很早以前,布德哈的地方,有一位大自在部國王,國 王王宮旁邊有一水井,井裡落進了五個動物:人、獅子、鷂鷹、老鼠和毒 蛇。當時,一個獵人路過此處,口乾準備去井裡取水解渴,見到井裡這麼 多生命,就生起了大悲心,把他們全部救了出來。後來,獵人又去林中准 備打獵,被獅子看見了,認出了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便問:『恩人,您到 林中做什麼?』『我本是狩獵為生,正準備去林中打獵。』『您是我的救 命恩人,為報答您,我每天把殺好的動物給您拿來,您以後不用去狩獵了。』 果然,獅子每天給獵人送來肉,獵人每天滿心歡喜地往家背肉。在路上又 被鷂鷹見了,鷂鷹問自己的恩人在作什麼,獵人說我就是如此生活,每天 要辛苦地把肉背回去,鷂鷹說:『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想個辦法,給您 找到一點財寶,遣除您的貧困。』它便飛到王宮去了。正趕上大自在部的 王妃卸下手飾在洗頭,鷂鷹把頭飾全叼跑了,送給了獵人。獵人高興地帶 在身上往回走,在路上卻被獵人救的那個人見了,他就心裡暗自盤算:救 我的那個獵人,身上帶的是王妃的寶飾,如果我偷偷地去報告國王,肯定 會有重賞。一天,他得知國王已宣佈:若誰人能找到被鷂鷹叼走的王妃的 頭飾,將有重賞。他就親自告訴國王是那個獵人拿去了,國王給了他很多 獎賞,把獵人關進牢獄中。獵人在獄中受苦,經常過來過去的老鼠認出了 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很想報恩,問獵人怎麼會進牢獄,獵人就原原本本地 告訴它事情的經過,它勸慰獵人……,獵人在獄中的生活也好起來。後來, 被救的毒蛇也知道了這個消息,很想報恩,告訴獵人:『恩人,我有一個 辦法這麼這麼做。』商量好後,獵人也答應了。毒蛇就立即前往王宮,咬 傷了國王。國王很痛苦,四處尋名醫治療,但都不見療效,宮廷上下都非 常焦急。此時,獵人就對獄卒們說:『我能治好國王的病,除我以外,肯 定沒有良醫能治療。』獄卒快快將此稟告了國王,國王就宣獵人進宮,對 他說:『你如果真能醫好我的病,朕一定重重地獎賞你。』他滿有把握地 說:『請陛下放心,我一定能治好,只需要準備一個牛糞壇城。』之後, 他準備了壇城,就念了咒語,毒蛇聽了咒語,馬上趕來了,獵人對它說: 『你要麼跳入火坑,要麼醫好國王的病。』毒蛇故意地說:『我寧願跳火 坑,,而不願醫國王的病。』獵人就勸它:『無論如何你要醫好國王的病, 千萬要醫好國王的病啊!』毒蛇就答應了,馬上去國王前用另外一個藥舌 在傷處一舔,傷口馬上就不痛了。國王生起了大歡喜心,賜給獵人很多的 獎賞。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獵人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我,當 時不報恩的人就是現在的提婆達多,他當時也是不報恩,現在也是這樣。」 世尊如是宣說。 (118)愚癡者 —殘害他人 今證聖果 一時,佛在捨衛城。寫爾巴熱嘎的地方有一大施主,長大娶妻共享 生活,其妻懷孕九個月後,生下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孩子,夫婦為孩子舉行 了隆重的賀生儀式,取名為愚癡者,用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餵養著。 長大後,他學習文字、八觀察等各種世間學問。但他身上卻長滿了泡泡, 這些泡泡又糜爛,污染週身,他父親遍尋名醫治療,但都無效,病情反而 越來越重,從糜爛處流血流膿,散發出臭氣。父母沒辦法,只有用各種衣 服把他包起來,灑上各種香水,這樣,他的兄弟改叫他隱藏者。後來,他 父母相繼去世了,他自己開始承擔料理家務,但他無論是經商務農還是 船業航運,什麼事都不順利,不成功,最後成為滅法。(即凡作事不成功, 福報等馬上滅盡。)他想:自己現在是個滅法,不知道這個世上有沒有人 知道滅法和不滅法的?他常這麼想。後來的一天,他的親朋及鄰居的老人 們常供養的一位天尊來到愚癡者家(他家一片光芒),天尊問施主:「你 知不知道世上的滅法和不滅法?」「天尊,我不知道,您知道嗎?」「我 也不知道。」「那您知不知道世上有人會知道呢?」「大施主,肯定有人 知道。釋迦牟尼佛知道滅法和不滅法。因為,世尊降生於釋迦族,身為太 子,捨棄王位,出家修行,六年苦行,於菩提座下獲證無上正等正覺,無 所不知,無所不曉。」「您所說的世尊在什麼地方?」「此地東方的捨衛 城,城裡的祗陀園有一給孤獨精舍,世尊就住在那裡,您若想知道滅法和 不滅法的道理,就應該去世尊前請問,世尊會告訴你的。」說畢,就不見 了。愚癡者對世尊生起了一個很大的信心,想去拜見世尊。 後來,寫爾巴熱嘎的一些商人到捨衛城拜見了世尊,對世尊生起了 很大的信心,在世尊前皈依受戒。回來後,在愚癡者前讚歎世尊的功德, 並勸導他:「釋迦牟尼佛是全知者,你如果去拜見,肯定能解除你身心的 痛苦。」他聽後,更增上了對世尊的信心,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一定去拜 見世尊。便準備了車乘食物前往王捨城,路上能乘則乘,不能乘則徒步行 走,終於來到了給孤獨精舍,他在世尊前恭敬頂禮,合掌祈求:「世尊, 我的身體如此醜陋,十分慚愧……」顯出一副窘態。世尊安慰他:「不要 這樣的自慚形穢,實際上每個人身都是醜陋不淨的,心裡都有痛苦,……。」 世尊為他宣說了有關身蘊方面的教言,愚癡者諦聽後,剎那間以智慧金剛 摧毀了薩迦耶見,獲證了預流果。得果後,他心想:「如果自己的身體不 是這樣的話,肯定有在世尊教法下出家的機會。就在發心的一剎那,他的 身體恢復如常人一樣,就立即在世尊前祈求出家,受持近圓戒,世尊以「善 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詞為他傳授了近圓戒,並傳授了一些教 言。他自己精進修持,滅盡了煩惱,獲證了羅漢果位。在他的境界中:黃 金和牛糞等同,虛空和手掌無別,遠離了世間八法。諸天人共讚他的功德。 一天早上,愚癡者著衣持缽去捨衛城中化緣,不幸在途中被□牛撞 死了,但死相非常吉祥:諸根寂靜,面部潔淨,皮膚鮮白等。諸比丘在去 捨衛城化緣的路上也聽說了,返回經堂便向世尊詳細稟白了路上的所聞, 世尊吩咐諸比丘:「諸比丘,愚癡者在我的教法下受持妙法,獲得了涅 , 你們應該把他的遺體做成遺塔作供養。」諸比丘依教奉行,之後又請問: 「世尊,愚癡者以何業感被□牛撞死?」世尊就給眾比丘講述了布嘎 的 前後因緣。眾比丘復次請問:「世尊,他以何因緣生於富裕家,卻身生膿 瘡,而又在發心出家的剎那恢復如常人?以何因緣他們在世尊的教法下令 佛歡喜,沒做令佛不歡喜的事,出家修行,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請為 吾等演說前後因緣。」世尊告曰:「這是他前世的惡業與願力成熟故。即 謂『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諸比丘,很 久以前,印度鹿野苑是梵施國王執政時,有二施主不和,一施主以厚禮賄 賂國王,國王袒護他,責罵另一施主,並把他交給那個討好的施主帶回家 中,狠狠地抽打他,並殘忍地向他身上撒毒沙,使他週身糜爛,如此摧殘 折磨了很久。他的兄弟們用了很多財物才把他贖回,四處尋醫療愈。(譯 者:大家各自想一想:即生中有沒有殘害過眾生,乃至一蟲一蟻?如果有的 話,現在或來世肯定會感受痛苦的。所以,經常觀察自己便知道自己前世 造了什麼業,也知道自己後世將感什麼果。很多人通過《百業經》的加持, 對自己的身語意三業特別護持,不令造惡業。) 他痊癒後,對世間生起了厭噁心, 便到林中苦行去了。他在沒有上師和竅訣的阿蘭若處,精進修持三十七道品, 最終現前了獨覺果位。得果後,他想那位曾害過自己的施主,造了很大的 惡業,應該救救他。便回到那位施主前,躍入空中顯示燃火、下冰雹等種 種神變。見到這些,施主立即五體投地,再三祈求:「大尊者,請接受我 的懺悔,以前我做錯了。我們這些沉溺在輪迴中的眾生非常可憐,請您救 救我們吧。」他於獨覺前恭敬頂禮,發露懺悔,接著他又請求:「尊者, 您需要化緣,我需要積累資糧,請您常住在我的花園裡,我好好對您供養。」 獨覺默許了。施主便在花園裡用樹葉樹枝等為尊者結了個茅蓬,用各種飲 食財物作供養。後來,獨覺觀察到自己的肉身再繼續留在人間也沒太大意 義,便趨入了涅 。施主把獨覺的遺體做成遺塔,圓滿後,他發願:以此 善根,願我生生世世生於富裕家,將來在比獨覺更殊勝的如來前,令佛歡 喜,不做令佛不歡喜的事,能得到獨覺的功德;願我以前對尊者所作損害 的惡業不要成熟,一旦成熟,則願我在發心出家的一剎那,清淨一切惡業, 一切皆呈現吉祥。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施主即今愚癡者;因 他前世惡業成熟故,他今生週身糜爛,並生生世世感召此報;因他前世願 力成熟故,他生於富裕家,在我教法下令我歡喜,沒做令我不歡喜的事, 並出家精進修持,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在發心的剎那身體恢復如常 人。另一段因緣是在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他出家持梵 淨行,調伏諸根,故今生獲得解脫。」世尊如是說。 (119)婆羅門 —兩世作賊 終證聖果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一位發心經常做供施的婆羅門,一次他在做 供施時心想:凡來接受我的供養和佈施的人,不要有任何爭論和鬥爭等不 祥的事。其中迎接的婆羅門有市中心的和市郊區的,他們不和,市內的對 市郊的說:「你們以農務為主,來此接受佈施是不應理的,這些佈施歸我 們享用。」雙方互不相讓,愈爭愈凶。正在此時,一個以偷盜為生的婆羅 門趁機偷走了金銀財寶等等物品,別的婆羅門發現了,不顧爭論,上前抓 住他狠狠地用鞭子抽打,又拳打腳踢,打得小偷實在招架不住,便往祗陀 園逃命。當他逃到祗陀園時,目睹世尊及僧眾是那麼寂靜,無有任何喧鬧, 看到這清淨的僧團,他生起了很大的歡喜心,想:自己作婆羅門已作夠了。就到世尊 足下恭敬頂禮,祈求世尊攝受他出家受持比丘戒,世尊慈悲開許,以「善來比丘 (Ehi-Bhikkhu)」的方便言詞為他傳了戒,並傳授了一些教言。他自己也 精進修持,滅盡了三界煩惱,獲證了羅漢果位。之後,他就觀察所應調化 的眾生,觀知該調化原來打自己的那些婆羅門。剎那間,他到了以前婆羅 門供施的地方,從空中飛下來。以前的那些婆羅門見到空中飛來的比丘, 特別歡喜,也生起很大的信心,把他抱入法座,於足下恭敬頂禮,祈求傳 法,他也為他們傳了相應的法,他們中很多婆羅門摧毀了薩迦耶見,獲證 了預流果位,大多數也皈依了三寶。 諸比丘請問:「世尊,這位尊者以何因緣先作了小偷懼於挨打,後逃 到佛前出家,並且滅盡煩惱,獲證了羅漢果位?請世尊為吾等演說。「世 尊告曰:「諸比丘,這是他前世的因緣,早在賢劫人壽兩萬歲時,人天導 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印度鹿野苑有一婆羅門因偷別人的供施, 被人責打,逃到迦葉佛那裡出家,一生中守持淨戒,臨終時他發願:雖然 在迦葉佛的教法下一生出家沒有證得什麼境界,但以此功德,願在釋迦佛 出世時,令佛歡喜,不做令佛不歡喜的事,出家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 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婆羅門即現在的婆羅門,以業緣及願力 成熟故,今世他仍是懼於挨打而逃去出家,並證得羅漢果位。」世尊如是 說。 (120)婆羅門 —懼怕被害 出家證果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一婆羅門施主,長大娶妻共享生活,其妻懷 孕九個月後,生下一個非常莊嚴的孩子,夫婦為孩子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 式,取了適合其種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餵養著。孩子長 大後,學習了文字、婆羅門行為等世間學問。當時的婆羅門有個規矩:每 個月的初八、十五出遊,有些打扮成外面大城市的人,有些打扮成外道, 有些打扮成天人,分別出遊各個地方。婆羅門兒子也經常照常規出遊。一 次,他出遊到了祗陀園。當時,世尊正在為數百眷屬傳授妙法,很遠他看 見了世尊的三十二相,生起了無比的歡喜心,急去世尊足下,恭敬頂禮, 聽受妙法,並從佛皈依受戒,待世尊傳法圓滿後讚歎隨喜了世尊的功德, 恭敬作禮而去。 後來,婆羅門兒子發心供施,迎請很多婆羅門。他想:這麼殊勝的供 養和佈施,如果世尊能親自應供該多好!他一邊想一邊作祈禱。遍知的世 尊率領眾眷屬以神變來到了婆羅門兒子家,婆羅門兒子高興地請世尊安坐 在最上座,眾眷屬依次入座,並用各種甘美的飲食作供養。應供畢,世尊 率眾眷屬返回了祗陀園,而那些受供的婆羅門什麼都沒看見。(譯者:世 尊的功德力和威神力是不可思議的。所以,我們在對諸佛菩薩、空行護法 作供養時,諸佛菩薩空行護法肯定來,只是我們凡夫肉眼見不到而已。) 世尊返回時,顯示神變,佛光普照婆羅門兒子家的內外,眾婆羅門見此, 眾說紛紜,有人說:「今天的供施很圓滿,肯定使大自在天滿意了,故大 自在天放光了。」有人說:「不,今天肯定是使帝釋天滿意了,故是帝釋 天大放光芒。」有人說:「也不是,今天肯定是使大梵天滿意了,所以是 大梵天放光了。」而婆羅門兒子親手供佛及僧,知道肯定是世尊放光,就 說:「都不是,是我所恭請的釋迦牟尼佛放的光。」但那些婆羅門無論如 何都不相信。婆羅門兒子說:「如果你們不相信,明天你們全部來,我再 迎請世尊,讓你們親自見一見。」第二天早上,婆羅門們都來了,婆羅門 兒子面向祗陀園,右膝著地,恭敬頂禮,至誠祈禱:「遍知過去、現在、 未來的世尊,祈求世尊率眾眷屬來我家應供。」祈禱畢,世尊率僧眾來到 了婆羅門兒子家。婆羅門兒子非常歡喜,以各種飲食供養世尊及僧眾。那 些婆羅門看不見世尊及僧眾,只見婆羅門兒子高興地跑來跑去,都以為他 瘋了。婆羅門兒子告訴他們:「不是我瘋了,而是世尊和僧眾確實已經來 了。」話音剛落,其他婆羅門立刻現量1(Panna Sabramana)見到了世尊及 僧眾,他們都覺得世尊確實是不可思議。供養圓滿後,他祈求世尊傳法, 世尊為他傳了相應的法,讚歎了佛法的功德之後,率領僧眾返回了。而那 些婆羅門對婆羅門兒子生起了大嗔心:本來是給我們準備的飲食,憑什麼 供養世尊和僧眾?就蓄謀殺害他,他無依無靠,只好逃往祗陀園。那些婆 羅門窮追不捨,一直追到祗陀園給孤獨施主的地方,懼於薩迦國王的法律, 他們不敢闖進去就返回了。婆羅門兒子膽顫心驚地跑到佛前恭敬頂禮,世 尊為他傳了相應的法,他以智慧金剛摧毀了薩迦耶見,獲證了預流果位。 他又祈求:「是世尊為我傳授妙法,使我證得預流果位,能脫離地獄 (Niraya)、餓鬼(Peta)、傍生(Tiracchana)等各種痛苦,這些功德是父母、 親友、國王等眾人所不能賜予的,再次請求世尊開許我出家受近圓戒。」 世尊慈悲開許了,以「善來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詞為他傳授了 比丘戒,並傳授了一些教言,他自己也精進修持,滅盡煩惱,獲證了羅漢 果位。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婆羅門兒子因害怕被殺害而跑到世 尊前,出家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請為吾等演說。」世尊告曰:「不 僅是現在,前世他也是因害怕被殺而出家行持善法的。是在賢劫人壽兩萬 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印度鹿野苑,有一位婆羅門, 長大娶妻共享生活,但一直膝下無子。他心想:我有這麼多家產,若無子 女繼承,死後也是被國王沒收,不如現在好好地祈求天尊和眾神,加持自 己能生一子或一女。他迎請了很多婆羅門唸經加持,但仍是沒生孩子。漸 漸地,婆羅門也老了,也想開了:以後再也不求兒女了,索性把所有財產 作供施,今生積累點資糧。就宣佈:為了積累資糧,我現在把所有的財產 作佈施。很多婆羅門都來了,為了一點小事爭執不休,大動干戈,準備殺 那位佈施的婆羅門。婆羅門覺得再呆下去將有生命的危險,就逃往鹿野苑, 在迦葉佛教法下出家,臨終時他發願(Adhitthana):以我一生出家的功德, 將來在釋迦牟尼佛出世時,我能出家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諸比丘, 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婆羅門就是現在的婆羅門,他當時也是因害怕被 殺而出家行持善法(Kusala Dhamma)的,因他的願力成熟,故今生在我教 法下,令我歡喜,沒做令我不歡喜的事,出家滅盡煩惱,獲證羅漢果位。」 世尊如是宣說竟。 (121)婆羅門 —互起爭執 得佛度化 一時,佛在捨衛城。有一位大施主(Maha Datu),經常對婆羅門作廣 大的佈施。一次,佈施時來了市中心的婆羅門和市郊外的婆羅門。市中心 的對市郊外的說:「你們是以務農為生,不應該享用,我們是真正的福田。 所以,我們可以享受。」市郊的說:「你們主要是依靠國王來維持生活, 不算是真正的福田,我們才是真正的福田。」雙方都是互不相讓,爭執不 休。 釋迦世尊具有二種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刻刻觀照每一位眾生的苦 樂,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剎那也不會離開。世尊觀 察到這些婆羅門被調化的緣起已成熟,就率眾比丘顯示神變,從捨衛城飛 到婆羅門供施的地方。那些婆羅門很遠就看見了世尊率眾眷屬飛來,生起 了很大的歡喜心,請世尊和眾眷屬入座,祈求傳法。世尊為他們宣說了貪 求世間財物的各種過失等妙法,傳法後,在座的幾百個婆羅門,有些得到 了加行道的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位;有些得到了預流果位 (Sotapanna)、一來果位(Sikitigami)、不來果(Anagami)位、羅漢果(Arahat) 位;有些得到了緣覺位;有些種下了無上菩提的種子!大多數都皈依了三 寶。圓滿後,世尊率領僧眾返回了經堂。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這些婆羅門令佛歡喜,未做令佛不 歡喜的事,並且各自都有不同的獲證?請為吾等演說。」世尊告曰:「諸 比丘,這是他們前世的因緣。早在賢劫人壽兩萬歲,人天導師、如來、正 等覺迦葉佛出世。這些婆羅門,有些為優婆塞,有些在佛教法下出家持戒, 調伏諸根,故今生在我教法下各自都有不同的證悟。」世尊如是說。 (122)遍入尊者 —調化國王 十萬眷屬 一時,世尊在曼嘎達城。一次,世尊率一千多位大比丘出遊,這些 大比丘是由外道轉入佛門的。在世尊的教化下,大多數都得到了聖果,斷 除了煩惱,得到了解脫。當時,世尊率眾出遊至一著名的堅固塔前。曼嘎 達的影勝國王聽說世尊及僧眾已到達了堅固塔前,就準備了比較大的供 養,這位威望很高的大國王,帶領成千上萬的婆羅門和施主(Datu)等,准 備一起去朝拜供養世尊。但在出宮門時,王冠掉落於地上,他暗自琢磨: 這到底是個什麼緣起?這時,一位天人告訴他:「國王,您不要有任何顧 慮,這是暗示您去拜見供養世尊,是一個很好的緣起,但有一件事情沒圓 滿:就是那些關在牢獄裡的囚犯和一些本國人還沒通知到。應該讓他們能 與您一起去朝拜世尊,這樣做是最好的。」天人說畢便不見了。國王心想: 我應該按天人所說的去做,把獄中所有的人釋放,凡沒通知到的全部通知。 這樣,國王就率領了很多人去拜見世尊。當影勝國王看見自己率領了如海 的人群時,生起了傲慢心:如此眾多的眷屬,自己的相貌如此莊嚴。故自 以為很了不起。這時,佛已照見他的心,就幻變了五百個同他一樣的國王, 坐在那個地方,佛為他們宣說佛法。當影勝國王來到時,表面上比較恭敬, 把頂飾、寶傘、寶劍、花鞋等國王的嚴飾脫下來,放於一處,自己親去拜 見釋迦牟尼佛。當他看到五百多國王在那裡聽授佛法時,他的貢高我慢心 自然消失了。他覺得釋迦牟尼佛非常了不起,實際上,像自己那樣的國王 很多。他想:自己應該在世尊前說出自己的名字,否則,大名鼎鼎的影勝 國王,世尊可能不認識。便在世尊前恭敬頂禮(Anjali),陳白三次:「世 尊,我是曼嘎達城的影勝大國王;世尊,我是曼嘎達城的影勝國王;……。」 世尊只是說:「噢,你是影勝國王,請入座。」國王入了座,他的臣民們 有的在世尊足下頂禮,有的對世尊作各種供養,有的合掌祈請,有的遠遠 地看著佛陀,有的對世尊生起很大的歡喜心。看見了世尊座下的當傑迦葉 和大迦葉時,心想:我們在哪一位前求法呢?世尊觀知後問當傑迦葉:「你 為何捨棄原來的火供1和各種外道的行為?」「世尊,若不捨棄,仍舊那 樣,貪執終究無法制止,對世間的一切貪執,於自己今生沒有很大的意義, 在世尊的教法中,有殊勝的對治貪執的方便法和智慧。所以,我捨棄了原 來的一切行為。」世尊贊曰:「如果這樣,你原來的神通和神變如何,可 以顯示一下。」當傑迦葉就入火瑜伽定2,一剎那間在空中行、住、坐、 臥,並且上身燃火,下身降水;上身降水,下身燃火等;身放白、紅、藍等 各種光。之後,在世尊足下恭敬頂禮說:「世尊,您是我的本師,我是您 的聲聞。」世尊說:「當傑迦葉,你是我的聲聞,我是你的本師。」這時, 曼嘎達的人們覺得世尊非常不可思議,當傑迦葉真是世尊的弟子,他們對 世尊生起了更大的信心。影勝國王及其臣民們對世尊和當傑迦葉的功德作 了觀察。之後,都對世尊生起了很大的信心,在世尊前皈依,祈求傳法。 世尊為他們傳授了有關五蘊皆空、無我1(Anatta)、我所2(Mama—Kara)、 十二緣起的順行和逆行等很多教言。影勝國王、臣民們 及八萬天子等等很多人都得了無垢法要。影勝國王真實了知了正法的意 義,遠離了一切疑惑,得到了不可思議的智慧,於世尊足下恭敬頂禮、祈 求:「世尊,我現在是聖者,誠心誠意地皈依三寶,我願在有生之年作優 婆塞恭敬承侍您,並供養衣食藥物等一切資具,請世尊和僧眾一定到我這 裡應供。」從此以後,世尊名聞遐邇。 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影勝國王、八萬天子及曼嘎達的婆羅 門及施主等臣民們皈依得到殊勝的法益3,以此因緣世尊的名聲遠揚世界? 祈請開示。」世尊告曰:「不僅是現在,以前也是影勝國王、八萬天子及 曼嘎達的婆羅門及施主臣民們依靠我得到了四禪五通並奉行十善,以此緣 起我也是名揚世界。那是很早以前,俱住城方主國王執政,當時舉國上下 安寧祥和,無諍無害,人民享受著美好的生活,國王也是如理如法地護理 著國家,與王妃共享美好的生活。王妃懷孕,九個月後,生下了一個相貌 莊嚴的太子,國王王妃為小太子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取名為塵。小太 子塵由八位姨母用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照料餵養著。太子塵如海蓮般 地迅速成長起來。長大後,他圓滿學習並精通了文字等世間五明的一切學 問。時國王的得力大臣—遍入,他具有超人的智慧及方便,國王的大小事 務均由他來處理,所作所為很得人心,人們非常恭敬他。他與妻子共享生 活,妻子懷孕,九個月後,生了一個莊嚴的孩子,取名火護,大臣夫婦用 牛奶、酸奶、油餅等精心餵養著火護。長大後,火護學習並精通了世間的 十八種學問。遍入大臣就對火護說:『孩子,你已經長大了,以後按照我 的行為,忠心承侍國王。』火護聽從父言,此後,他與太子如影隨形,不 離左右。後來,遍入大臣去世了,國王非常痛苦。太子問:『父王何以如 此憂傷?』國王痛心地說:『父王的事業主要是依靠遍入這位得力的大臣, 如今他已與世長辭。』『父王不必如此憂傷,遍入大臣雖已去世,但其子 火護,其人格、能力各方面絲毫不亞於其父,若讓他助政,則不必擔憂事 業的宏展。』聽畢此言,國王心裡放鬆多了,便任命火護繼承其父位以佐 朝政,並對火護說:『今朕將一切國事委託於你。』火護遵命。爾後,國 王將王位禪讓給太子塵。不久,國王去世了。一日,塵王對重臣火護說: 『我的父王去世了,你的父親也去世了,朕以後宏展事業全靠你,希望你 能很好地配合朕。』火護大臣答應了。從此,火護稱為遍入火護,火護之 名也逐漸隱沒,君臣合和共同治理,國家非常太平。後來,與塵王同時的 六個小太子去他那裡要求各自割地為王,塵王命火護大臣將自己的國土分 出六份分別給六個小太子,自己享用一份。火護遵命奉行,將國土分別分 給了六個小太子,他們各據一方,自立為王。當時,世人們因火護非常慈 悲,故把他作為梵天一樣對待,心裡也真的以為他是遍入梵天,也常這麼 稱呼他。遍入火護一直揣摩:現在很多人都把自己看成梵天,我該怎麼做 呢?後來他想到:據老婆羅門和上師的教言中說,在夏季四個月中修四無 量心的話,能修成梵天。如能修成,梵天親自下來,該多好啊!便去國王 前祈求:『陛下,臣欲閉關四個月修持梵天,臣之事務可否請人代為?』 開明的塵王開許了。火護返回去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修持很久了。一天, 他周圍一片光芒,梵天已親自降臨。他稀奇地問:『您是什麼人?』『我 就是你所修持的天人梵天,有什麼疑問儘管問我,無論是世間還是出世間 法,我都為你解答。』『那請問修成人間梵天需要什麼條件?』『只需要 斷除人間不淨的障礙。』『哪些是人間不淨的障礙?』『人間梵天的障礙 是大妄語、生貪心、嗔心、愚癡心、妄想和吝嗇等無明煩惱,斷除這些, 將來可修成梵天。』說畢不見了。火護心想:既然梵天如此相告,在家裡 修持是很不方便的,有生之年,自己應該去一個寂靜的地方精進修持梵天。 塵王得知遍入大臣想出家,便親自拜謁遍入大臣。在他面前恭敬頂禮,遍 入大臣告訴塵王:『您千萬要聽我的話,以後好好護理國家。現在我已對 一切權勢都毫無興趣了。』塵王懇切地問:『重卿,您不要這麼說,是塵 王我沒滿您的願?還是有人從中害您?不然的話您為何不願助我輔政?』 『既不是您沒滿我的願,也不是有人從中害我,只是我聽了非人的忠言相 告後,才決定這麼做的。』『非人是誰?告訴您了什麼?而您為什麼捨棄 我?能不能告訴我?』『是我在修大悲禪定1時,梵天光臨了,親自給我 講應該斷除人間的不淨障。所以,我自己再也不願在家裡呆下去了。』『如 果您真想出家,能否等太子長大了,我將王位禪讓給太子,我們一起出家? 只等我七年,可以嗎?』『您有這個發心很好,但是凡夫人貪慾增長,到 七年以後,您不一定能出得了家。』『如果您覺得七年太久了,我可以提 前出家。』『您如果能現在出家,那是最好的了。』遍入大臣又對另六個 侯國的國王說:『我現在準備去寂靜的地方去,剃去鬚髮,穿上僧衣,捨 俗出家,您們是怎樣想的?』六位侯王說:『待七年後,小王子能理朝政 了,我們隨堪布一起出家。』『七年後肯定不行,因為世間人享受妙欲, 增長貪心;享受財富,增長慢心。生死無常,死亡何時到來,自己很難把握。 所以,等七年太久了。』『六年行不行?』『不行!』『那五年、四年、 三年、二年、一年?』『不行!』『那麼七個月、六個月、五個月、四個 月、三個月、兩個月、一個月怎樣?』『不行!』『那麼七天、六天、五 天、四天、三天、兩天、一天呢?』遍入大臣說:『七天也太長了,享受 世間的妙欲,增長貪慾;享受財富,增長驕慢。生死無常,最好盡快出家。』 六位侯王說:『七天也太長了,那我們今天就出家吧。』他們當天禪讓了 王位,對各自手下的大臣、四十美女、五百婆羅門、車伕、大勇士、大施 主、大婆羅門等宣佈:『我今天與堪布一起出家,你們怎麼做?』『如果 大臣出家的話,我們也願意跟大臣一起出家。』遍入大臣說:『你們都決 定出家,我很隨喜。』他們各自安排妥家事,作了佈施,馬上剃鬚著僧衣, 去了寂靜的地方,結茅安居,精進修持後,都得到了四禪五通,具大神變。 後來,塵王也率十萬眷屬,剃髮著僧衣,在遍入大臣前出家了。遍入梵天 為他們傳了相應的法,他們精進修持後,都得到了四禪五通,遍入梵天成 了他們的上師。從此,他們都稱他為『遍入尊者,遍入大師。』諸比丘, 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遍入尊者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我,當時的塵王就 是現在的影勝國王,當時的十萬眷屬就是現在的八萬天子和曼嘎達的婆羅 門施主臣民們。當時,他們也是依靠我得到四禪五通,我的名聲傳遍世界, 今影勝國王及八萬天子等也是依靠我而得到了殊勝的果位,也是令我名揚 世界。」世尊如是宣說竟。 (123)諍 者 —世尊調和 得證聖果 一時,佛在捨衛城。城內有許多人互說過失,鬥爭不合。 我等大師、如來、正等覺釋迦世尊具二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刻刻 觀照著一切眾生的苦樂,即便是大海離開波浪,佛陀對眾生的大悲心也不 會離開。世尊垂憫這些眾生,觀知調化他們的緣起已經成熟了。一天,世 尊著衣托缽去城中化緣,當他們遠遠地看到世尊走來時,見到世尊的三十 二相,生起了很大的歡喜心,他們迎請:「世尊,善來!世尊,善來!」 請世尊入座。世尊告曰:「諸位,你們互相之間不要諍鬥。要想諍鬥,另 有一個敵人,你們應該向它鬥爭。」他們不解地問:「世尊,我們應該向 哪個敵人作鬥爭?」世尊請他們坐下來,告訴他們:「你們真有能力的話, 當與煩惱作鬥爭,互相不要爭鬥。」世尊對他們宣說了對治煩惱方面的相 應妙法。聞此,他們嗔火都熄滅了,以佛法的加持力,他們以智慧金剛摧 毀了薩迦耶見,獲得了預流果位。之後,他們在世尊前恭敬頂禮,再三祈 求在世尊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戒。世尊以「善來比丘(Ehi-Bhikkhu)」 的方便言詞為他們授了比丘戒,並傳授了一些教言,他們精進修持,滅盡 了煩惱,得證了羅漢果位,遠離三界輪迴的一切疑惑。在他們的境界中: 黃金和牛糞等同,虛空和手掌無別。諸天人讚歎他們的功德。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以何因緣這些人先是互相諍鬥,後來得佛調 和,獲證究竟果位?請為演說。」世尊告曰:「不僅是現在,以前我也曾 調和過他們,使他們獲得四禪五通。很早以前,一個山城裡有一婆羅門為 眾婆羅門發放佈施。佈施中,他們之間起了一些矛盾。附近的一位有五百 眷屬的仙人,平息了他們的諍論,調和了他們的矛盾。之後,對他們宣說 了相應的妙法,使他們滅盡了嗔恨的煩惱。他們對仙人極其恭敬,並於仙 人座下出家,精進修持,獲得了四禪五通。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 時的仙人即今現證菩提的我,當時婆羅門即今這些婆羅門。當時,也是我 調和他們之間的矛盾,使其得到四禪五通,現在也是我調和他們,使其得 到聖果。另有一段因緣:他們曾在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教法下 出家,得到究竟解脫。」世尊如是宣說竟。 (124)惡 龍 —惡願害人 得佛調化 一時,佛在捨衛城。勝光國王手下的一位大臣犯了重罪,國王沒收 了他的全部家產,並把他關進監獄,他在獄中無衣無食,饑寒而死。臨終 時他發了一個惡願:願下一世變成一個惡劣的夜叉,能害捨衛城的很多人。 後來,以其願力成熟故,轉生為一個大夜叉。有一相士看出了這個夜叉是 以前的大臣發了惡願轉生的。(譯者:現在社會上看相說神通的很多,但 在我們學院不能有這種現象,無論你是居士或是出家人,亂說這些都是犯 戒的,而且對你們自己的修行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大家不要這麼做。)勝光國王得 知,此事拿他也沒辦法,就想:這個惡劣的夜叉,誰都沒有能力調伏他,只有祈求世尊 來調伏他。勝光國王去世尊前恭敬頂禮,合掌祈求:「世尊,您以前降伏 了很多惡鬼惡龍,現在捨衛城有一個惡劣的夜叉,據說是以前的那個犯重 罪的大臣發了惡願,死後轉生的,損害了很多人,祈請世尊慈悲調伏他。」 世尊默許了。勝光國王恭敬頂禮,返回王宮。 一日,世尊顯示神變,使惡劣夜叉所在的地方,遍滿熾燃的火焰, 只有世尊的周圍沒有火。夜叉特別害怕,只好跑到世尊面前求助,世尊告 訴他:「你以前是造了很大的惡業,勝光國王才把你關進監獄的,現在你 仍是損害眾生,死後你的去向是什麼?你的生處是什麼?」夜叉聽後,痛 悔不已:「是的,以前我確實造了很多的惡業。以後,世尊怎麼說,我就 怎麼做。」世尊告訴他:「你以後一定要斷除惡業,再不要造惡業了。」 夜叉依教奉行,在世尊的教法下皈依受戒,並發願:從現在起我要保護捨 衛城所有的人民。(譯者:蓮花生大師到藏地時降伏了很多夜叉惡龍惡鬼 等,後來都給蓮師作護法。歷代的大德上師們都有類似的降魔事跡。以前, 上師在給我們傳講大圓滿時,聽說來了一個魔王干擾,上師專門為它念了 一首金剛歌來降伏它,後來作了上師的護法。)之後,諸比丘讚歎:「世 尊,降伏了夜叉,使捨衛城裡的人都得到了無畏的解脫!」世尊曰:「不 僅是現在,以前也有如是的因緣。很早以前,梵施國王執政時,印度鹿野 苑,當地的一條惡龍殺害了城中很多人,幾乎絕跡。梵施國王知道後,馬 上召集四大軍隊,下令必須徹底除去這條惡龍。這些人在國王前請求:『請 陛下想一想,我們這些人是否有能力降伏它?您應該找一些靈驗的咒語、 妙藥或者比較厲害的沙門婆羅門,他們有辦法降服惡龍。』當時,鹿野苑 有一賤種的童子,他以大慈悲心觀照著每一位眾生,看到這些人遭受惡龍 的危害卻又束手無策,非常可憐,賤種童子就生起了悲心,準備調伏惡龍。 他告訴人們:『你們不要著急,不要為難,我可以調伏惡龍。』他的父母 都不同意:『惡龍很凶,你調伏不了它。』但他說:『我已披上了大慈大悲的鎧甲, 不會遭受這些違緣的。』他去了惡龍的地方。惡龍一看到賤種童子就猛撲過去, 賤種童子入大慈悲定,觀大慈悲心,惡龍的嗔心立即消失了。(師言:我們這個學 院,豺狼和山羊住在一起,雪豬和狗在一起,毒蛇和人在一起。很多殘暴的野獸 和弱小溫順的動物生活在一起,這可能是大多數人修慈悲心的緣故。二十幾年來, 毒蛇野獸從來沒有傷過人。出家人以慈悲為懷,若沒有這一點,說明一個人的修 行不是很好。所以,我們作為一個修行人,平時對傍生不要打,乃至一個小小的 生命,一切有情之物,都要愛護。每當害其它眾生時,都要設身處地地為對方想 一想,別人這麼對待自己,自己將是怎樣的感受?所以,大家都應該以大慈大悲 心來愍念眾生。)賤種童子就用雙手把惡龍拎到荒無人煙的地方。梵施國王聽說 後,問賤種童子有何要求,賤種童子說:『您和您的臣民們都奉行十善,這是我唯 一的要求。』梵施國王對他重賞後,他自己奉行十善,並令手下的臣民們都奉行 十善。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的賤種童子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我,當時 的惡龍就是現在的這個夜叉。當時,是它害人時我調伏了它,現在也是同樣。當 時是很多人遭受危害時,我除其怖畏令其奉行十善法,今亦如是。還有一段因緣, 在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時,他們都是居士,受持戒律,諸根調伏, 故今在我教法下得到解脫。」 (125)昔普國王 —捨自血肉 換得半偈 一時,世尊出遊嘎吉。途中,世尊對阿難尊者說:「阿難,我的背很 痛,你把我的法衣折成四層,我在上面休息一下。」阿難依佛所言,把衣 折好舖在地上,世尊以獅子臥式,具足正知正念休息後,心想:自己周圍 有很多凡夫比丘,有些是佛調化的,有些是聲聞調化的。便告曰:「阿難, 你應該對所有比丘僧眾宣說有關七菩提分的妙法。」阿難尊者依教奉行, 為僧眾宣說了有關七菩提分的妙法。之後,那些對聲聞有緣的比丘眾已滅 盡煩惱,獲證了羅漢果位。世尊也在阿難處聞法。阿難傳法畢,世尊便起 身結跏趺座,給阿難為主的諸比丘宣說了有關精進方面的教言,那些對佛 有緣的比丘眾,滅盡了煩惱,獲證了羅漢果位。這些得果的羅漢們遠離了 三界的貪慾,在他們的境界中:黃金和牛糞等同,虛空和手掌無別。諸天 讚歎他們的功德。 時一比丘讚歎曰:「世尊為了傳授佛法而顯示生病,世尊是三界的怙 主,仍在阿難尊者前聞法,其他人更應該聞法。阿難尊者是世尊教法下智 慧超勝的弟子,世尊正繼續聞法,其他人為何不聞法?總之,佛法的功德 不可思議,聞法的功德不可思議!」這位比丘宣說了聞法的種種功德。(師 言:為了度眾生,世尊也顯現在阿難前聞受妙法。)諸比丘請問:「世尊, 以何因緣世尊也是顯現勸別人開示善說,在別人面前聞法?」世尊告曰: 「不僅是現在,以前我也是在別人面前聽聞教法。是在很早以前,四具王 宮的昔普國王,如理如法地護持著國政,他具有大慈大悲心,廣作佈施, 對所有的臣民慈悲愛護,無衣者施衣,無食者施食,無車者施車,乃至空 中的飛禽、地上的走獸、海底的游魚,都是以慈心佈施,他自己也發願, 把自己所有的財產佈施,帶領人們廣行十善。昔普國王的整個國家都行持 善法,很多人死後都升天了。天人越來越多,帝釋天心想:這是修梵天而 來的還是修帝釋天而來的?他作個觀察,知道並非這兩種原因,而是發無 上菩提心的人令人們奉行善法的緣故。帝釋天心想:這位國王行持善法的 心不知是否穩定?如果穩定我可以供養他,若不穩定我應該鼓勵他。帝釋 天就變成羅剎的形象來到昔普國王前,宣說了半偈:『諸法皆無常,一切 生滅性。』國王聽到這妙法後,生起了很大的歡喜心,覺得:這是得到無 上菩提的開始,也是獲證涅 的殊勝緣起。國王便在『羅剎』前恭敬頂禮 祈求:『您應該把後半個偈子傳給我,以後我可以作您的弟子。』羅剎說: 『作我的弟子有什麼用,我現在非常餓,沒有吃的,生活非常困難。』『只 要您把全部的法傳給我,吃的我可以幫助您。』『我所要吃的您可能是滿 不了我的願吧?』『那您到底要吃什麼?』『我的飲食是活人的鮮血鮮肉。』 這時,國王想:我已經發願不害任何眾生,用其他人的鮮血鮮肉供給『羅 剎』是不可能的,為了求法,我願意以自己的血肉來供養『羅剎』。他如 此請求後,『羅剎』為他傳了後半偈:『生後即滅盡,彼等寂滅樂。』昔 普國王憶持了很長時間,已能熟練地背誦。 他覺得自己已經得到了涅槃的殊勝緣起,也獲得了無上菩提的聖道,就 用寶劍把自己身上的肉一塊塊割下來供養『羅剎』,並發了無上菩提的願: 以此善根,願我將來獲證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的果位,能度化無量無 明愚癡的眾生。如此發願後,念一個偈子:『以此廣施之善根,願眾皆悉 得佛果,昔前諸佛未調眾,以吾善施得佛果。』念畢,把自己全身的肉供 給『羅剎』。此時,大地震動,天人撒花,贊曰:『善哉!善哉!』帝釋 天想:現在大菩薩的身體已變成這樣,以我的能力也可以使他恢復,但為 了使他增上菩提,我可以試試他發心如何:『大國王,您已把全身的肉割 給我吃了,您是後悔還是歡喜呀?』『我一直生起歡喜心,因為我割身肉 之痛苦與地獄、傍生、餓鬼所受的痛苦相比,根本算不上什麼。』『這麼 說,我不相信。』『如果我不是生歡喜心,則願我的身體不要恢復,如果 我真的以歡喜心供養您並對三界輪迴眾生發起了大悲心的話,則願我的身 體恢復如初!』以這諦實語之力,昔普國王立刻身體恢復如初!帝釋天立 刻也顯出了本有的形象,在國王足下恭敬頂禮說:『我不是想害您的,一 方面我想觀察您求法的心,另一方面我為增上您的精進,故我這樣對您顯 現。』說畢,返回天界了。諸比丘,當時的昔普國王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 我。當時,我也是為了求法而如是苦行的,現在我為什麼不聞法呢?」世 尊如是說。 (126)昔普國王 —捨自身命 換得半偈 一時,世尊出遊嘎吉。途中,世尊對阿難尊者說:「阿難,我的背很 痛,你把我的法衣折成四層,我在上面休息一下。」阿難依佛所言,把衣 折好舖在地上,世尊以獅子臥式,具足正知正念休息後,心想:自己周圍 有很多凡夫比丘,有些是佛調化的,有些是聲聞調化的。便告曰:「阿難, 你應該對所有比丘僧眾宣說有關七菩提分的妙法。」阿難尊者依教奉行, 為僧眾宣說了有關七菩提分的妙法。之後,那些對聲聞有緣的比丘眾已滅 盡煩惱,獲證了羅漢果位。世尊也在阿難處聞法。阿難傳法畢,世尊便端 身跏趺座,給阿難為主的諸比丘宣說了有關精進方面的教言。那些對佛有 緣的比丘們,滅盡了煩惱,獲證了羅漢果位。這些得果的羅漢們遠離了三 界的貪慾,在他們的境界中:黃金和牛糞等同,虛空和手掌無別。諸天贊 歎他們的功德。 時一比丘讚歎曰:「世尊為了傳授佛法而顯示生病,世尊是三界的怙 主,仍在阿難尊者前聞法,其他人更應該聞法。阿難尊者是世尊教法下智 慧非常超勝的弟子,世尊正繼續聞法,其他人為何不聞法?總之,佛法的 功德不可思議,聞法的功德不可思議!」這位比丘宣說了聞法的種種功德。 (師言:為了度眾生,世尊也顯現在阿難前聞受妙法。)諸比丘請問:「世 尊,以何因緣世尊也是顯現勸別人開示善說,在別人面前開示善說?」世 尊告曰:「不僅是現在,以前我也是在別人面前聽聞教法。是在很早以前, 四具王宮的昔普國王,如理如法地護持著國政,他具有大慈大悲心,廣作 佈施,對所有的臣民慈悲愛護,無衣者施衣,無食者施食,無車者施車, 乃至空中的飛禽、地上的走獸。海底的游魚,都是慈心佈施,他自己也發 願,把自己所有財產佈施,帶領人們廣行十善。昔普國王的整個國家都行 持善法,很多人死後都升天了,天人越來越多,帝釋天心想:這是修梵天 而來的還是修帝釋天而來的?他觀察後得知,並非這兩種原因,而是發無 上菩提心的菩薩令人們奉行善法的緣故。帝釋天心想:這位國王行持善法 的心不知是否穩定?如果穩定我可以供養他,若不穩定我應該鼓勵他。這 樣,帝釋天就變成羅剎的形象來到昔普國王前,宣說了半偈:『諸法皆無 常,一切生滅性。』國王聽到這妙法後,生起了很大的歡喜心,覺得:這 是得到無上菩提的開始,也是獲證涅 的殊勝緣起。國王便在『羅剎』前 恭敬頂禮祈求道:『您應該把後半個偈子傳給我,以後我可以作您的弟子。』 『羅剎』說:『作我的弟子有什麼用,如果你能忍受我對你作損害,則給 你傳後半偈。』『我可以忍受您對我人任何損害,只要我能得到法,您怎 樣損害我,都心甘情願。』『羅剎』就將後半偈傳授給他,他意持了一會, 能夠背誦和熟練了,便在『羅剎』前頂禮說:『現在,我已經得到法,您 怎麼害我都可以。』這時,『羅剎』拿了兩塊大木板,板上密佈了露出四 寸長的釘子,把國王夾在木板中間,釘子全都釘進國王的體內。此時,國 王發了無上菩提的願:『以此善根,願我將來成就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的果位,能度 化無量無明愚癡的眾生。』爾後,他念了一偈:『以此佈施之善根,眾生皆悉得佛果, 往昔諸佛未調眾,以此施善皆成佛。』國王的身體鮮血淋漓,大地震動, 天人撒花,齊贊:『善哉!善哉!……』帝釋天想:現在大菩薩的身體已變 成這樣,我的能力也可以使他恢復,但為了使他增上菩提,我可以試試他 的悲心如何:『大國王,我將您害成如此模樣,您是後悔還是歡喜呀?』 『我一直生起歡喜心,因為我身所受之痛苦與地獄、傍生、餓鬼界中的有 情所受的痛苦相比,根本算不上什麼。』『這麼說,我不相信。』『如果 我不是生歡喜心,則願我的身體不要恢復,如果我真的以歡喜心供養您, 並對三界輪迴的眾生發起了大悲心的話,則願我的身體恢復如初!』以這 諦實語之力,昔普國王立刻身體恢復如初!帝釋天立刻也顯出了本有的形 象,在國王足下恭敬頂禮說:『我不是想害您的,一方面我想觀察您求法 的心,另一方面我要為增上您的精進,故我這樣對您顯現。』說畢,返回 天界了。諸比丘,當時的昔普國王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我。當時,我也是 為了求法而如是苦行的,現在我為什麼不聞法呢?」世尊如是說。 (127)兩個僧團 —調和僧團 佛法久住 一時,世尊在果新巴。有一施主迎請果新巴的僧眾去安居(Vassa)。 果新巴的比丘們行持三藏,但性格暴躁,廣嚴城的一群比丘也是象果新巴 的比丘一樣:行持三藏,性格暴躁;他們這兩個僧團準備一起安居,在內規 定:凡用衛生間者,若見水特別少時,必須把水裝滿,否則,必須向管家 稟告實情;如果既沒添水又沒向管家稟告者,即是違犯紀律。一次,施主 迎請所有的僧眾去應供,大家都去了,只剩廣嚴城的一位比丘去用衛生間, 看到水很少,既沒添水又沒稟告管家,心想:大家都走了,可能誰也不會知 道。就出來了,但卻被果新巴的一比丘看到了他的行為,心想:這個人今 天倒底怎麼做?一直在這裡等著看。結果,廣嚴城的那位比丘始終沒回來。 這時,果新巴的其他幾個比丘來了,他們問:「你在這等什麼?」「等廣 嚴城一位比丘,他剛才用了衛生間沒添水,我想他肯定返回來,可等到現 在他還沒來。」又等了很久,廣嚴城的那位比丘仍沒來,他就對那幾位果 新巴的比丘們說:「他可能不會來了,怎麼辦呢?你們今天要把這件事情 看清楚,他既沒添水又沒跟管家說,並且他已經用了,這已明顯違背了我 們安居的紀律。」諸比丘慫恿他說:「對,您說得對,等一會兒,您把這 件事稍說一遍,之後,我們大家幫您說,應該狠狠地批評他。」他們一直 等,但廣嚴城的那位比丘一直沒有回來。 廣嚴城的那位比丘回去後,心裡一直不安,知道自己已經違背了紀 律,該怎麼辦呢?他就對廣嚴城的幾位比丘說:「今天,我可能做得不對, 用衛生間,既沒添水又沒稟告管家。」那幾位比丘說:「不要緊,這件小 事,如果他們找麻煩的話,我們可以站在您的立場,您稍微說一下,我們 為您辯護。」果新巴的眾比丘應供畢返回經堂,楗槌集眾通告:廣嚴城的 一位比丘,違犯紀律,用衛生間,既沒添水又不稟告管家。果新巴的眾比 丘齊聲附和。廣嚴城的比丘們不太承認,其中的幾位性格暴躁的與對方爭 起來了,互相說過失,又不相讓,一直爭執不下。後來,世尊知道了,親 自去問:「你們現在是不是廣嚴城的比丘和果新巴的比丘互相不合,互相 說過失?如果這樣,會使惡業增長,善法滅盡,是很不對的。」諸比丘如 實回答了世尊,世尊三番五次勸告他們,(藏文《百業經》中廣說)但他 們和合還是很困難。(師言:無論藏漢地,顯密乘各個教派之間一定要和 合,寺院與寺院之間一定要和合,要有這個發心。本學院在學習寧瑪巴教 法的同時,今年還準備辦噶舉派的班。不管怎樣,我們要對釋迦教法的任 何一個教派僧團都要和合。)後來,又有一施主迎請所有的僧眾應供,世 尊也去了,準備以兩個僧團不和作緣起制戒。當時,在施主家的比丘們仍 是爭吵不休,甚至打起來了。世尊便制定:以後,一個僧團中不能有兩派 不合,不得分開誦戒,如果有這種不和的僧眾,其餘僧眾不得與他們講話、 飲食、行道,否則,非法增長,善法減滅。從制此戒以後,在世尊教法的 僧團中,再沒出現過寺院與寺院之間及僧團內部不和的現象,舊的矛盾已 經調和, 僧眾和合,互相恭敬,釋迦教法久住世間。 終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摘錄自:http://www.buddhaculture.net】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