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神秘畫眉鳥的告白
2009/10/16 01:06:12瀏覽659|回應0|推薦4

庭院裡有十五六棵樟樹、楠木、櫸樹和槭樹,每年四、五月開始,就有繡眼兒和麻雀在樹上築巢下蛋。過了一、二個月後,小鳥孵出來時,在草地上跌跌撞撞的模樣,或成排站在樹枝上交頭唧唧叫的壯觀景像,總是夏季炎熱裡一幅沁人清涼的靈湯。

今年最特別,來了一對畫眉鳥,在葫蘆竹下銜啄落下的竹葉,我遠遠的觀望著它,直覺到它們正在築巢,只是在哪裡築巢我還不知道。過了一會,畫眉鳥銜啄了兩三片的竹葉振翅飛了起來,我循著它飛的路徑盯著不放,沒想到它築巢的地方竟是門前那棵三公尺高的櫸木上,而且也已經有湯碗那麼大。就在我每天進出開門、關門不到兩公尺遠的櫸木上!是我太不經心,還是畫眉鳥有著那神秘客的怪癖,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猶記得十二年前四、五月的時候,每天清晨五點時分左右,兩隻畫眉鳥站在窗台,交互的釘啄著臥房的玻璃窗,「咯、咯、咯」的聲響持續著將近十分鐘的時間。這樣的情景維持了將近半個月,而且每天都很準時,我笑著對內人說,還有誰家的「鳥鐘」比得上我們這最親切又自然的畫眉鳥鬧鐘!隔年約莫相同的時間,同樣的情景再次發生,這一次連樓下老爸的窗也一起敲了。父親談起這件事,也直說活到七八十歲他第一次碰過,那種新奇、興奮的喜悅感,交融著父與子、人與鳥一種天然渾成一體的幸福感。

第三年同一個時段,我們癡癡的期盼那兩隻畫眉鳥的再度光臨,可是七月過了,八月也過了,就是不見它們的芳蹤,心中難免有一種落寞,是它們造訪時我們有失待客之道,還是它們忙著其他的事耽擱了會期?第四年、第五年依舊落空,我只好把它留在記憶裡,偶而和來訪的親友當作茶餘趣味的話題聊聊。

今年驚見那兩隻畫眉鳥突然出現在眼前,心中泛起了一片喜悅之情,我仔細的端詳它們,感覺羽毛的顏色比較鮮豔,全身深棕黃色間雜些許的黑橫斑,眼周白紋延伸至後頸腰部,身長較十二年前看過的略小,羽毛的顏色也沒這麼深,就在這剎時,腦海突然興起了一個疑問,難道這兩隻是那兩隻遣來的小孩嗎?它是來轉告我它爸媽久未再來的訊息麼?十年後再度重逢的相遇,竟隱忍著些許的感傷,牽起了和過世了十年的父親所談論這件事的畫面和情景。而在同時,這兩隻畫眉鳥悄悄的飛來,難道不也是和我談論它和十年前父母相依的情景麼?

也許我和那兩隻畫眉鳥都被牽起了這一段父喪的哀痛和難捨的親情,但近日持續觀察那兩隻畫眉鳥下蛋後的情景,我比它們更擔心。下蛋後,不知是母的還是公的持續在巢裡孵了半把個月,縱是大熱天、豪雨天,未見它們離去。直到第十六天它離開了巢,我以為小鳥已經孵出來了,拿了一把高扶梯上去看望,一顆青藍色約莫拇指頭大的鳥蛋完好的躺臥在巢谷裡。十天過了、二十天過了依舊如樣,我借用雞蛋孵化的時間屈指算算,還差個一個星期。一星期過了,我又扛著高扶梯爬上去看,還是依舊,我開始擔心是不是不會孵化了,於是我小心翼翼的將蛋取下,學著媽媽以前孵雞蛋時察看雞蛋的方法,對著陽光把手遮在蛋頭上看,蛋裡渾濁不透光,心中的擔憂頓時化解了。難道我借用的知識錯了,畫眉鳥蛋需要孵化的時間不只四十一天。

午後,坐在後院天井中寫著報告,突然被急促的「喔喔喔」叫聲驚醒,後院櫻花樹上出現那兩隻畫眉鳥的蹤影,其中一隻嘴裡銜著一條鳳蝶的幼蟲,另一隻銜著兩片竹葉。我隔著防雨透明的壓克力板跟它們揮揮手致意,不敢驚動它們。我想小鳥應該孵化了,失蹤這麼久的畫眉鳥爸媽今天出現,又銜著晚餐,肯定是去餵食小鳥。趁著夜晚,我拿著手電筒又爬上了高扶梯想看個究竟。接近鳥巢未聞鳥聲!這不太尋常,靠近一看,巢裡覆蓋著竹片、櫸木葉,我小心一片片的撥開,青藍藍的蛋依舊完好,但旁邊擺了一條約拇指粗長、黑摸摸的東西,我伸手一摸,軟軟的嚇了一跳即刻縮回手,仔細一瞧,竟是下午看到那隻畫眉鳥銜著的鳳蝶幼蟲。屈指算算,今天是他下蛋後的第四十八天,難道它的孵化時間要七七四十九天嗎?

第二天、第三天相繼的過了,未見到兩隻畫眉鳥的身影。一隻攀木蜥蜴在櫸木的半高處昂著頭,離巢不遠。一群螞蟻從樹幹延伸而上直至茂密的樹梢,這兩種動物的出現,給我不祥的預兆。第五天,我再爬上扶梯探頭往巢裡看,一股腐臭味隱約飄散而來,翻開覆蓋著巢裡層疊的枯葉,破裂成三塊的青藍色蛋殼裡,依稀看見羽狀似的細骨,旁邊擺著的鳳蝶幼蟲,也只剩空空的一個殼子。我的那顆心像塌落到胃窩裡那般的酸和沈重,默默不語有點顫抖的扶梯而下。這麼長久的期待,給我的竟是這麼難堪的心情。我心雖在痛,但我更能體會那兩隻畫眉鳥失落在遠處樹林,啜飲著喪子流落的淚水。

也許這一幕,是畫眉鳥與我十二年相隔又重逢後遣子的告白,是那兩隻畫眉鳥清晨不再來敲窗的原因?果真是這樣的告白,那也真是太沈重!

人間戚戚,鳥也戚戚,怎堪離別生死依依?

父已仙逝,子鳥又去,敢問天地情歸何兮?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rowei&aid=3409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