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本土疫情連降9周後「首見反轉」莊人祥3點評估:不排除病例數續升
2022/12/24 17:48:44瀏覽137|回應0|推薦0

COVID-19本土疫情連降9週後首見反轉,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分析,考量社區仍有未感染者及重複感染風險,加上疫苗效力減退,不排除未來幾週本土病例數繼續上升的可能性。

 

MOZART: Klavierkonzert Nr. 9 KV271 / Haiou Zhang & Royal Chamber Orchestra of Walloni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6dl_2oJDp4

 

【摘要2022-12-18.聯合報】COVID-19本土疫情連降9週後首見反轉,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分析,考量社區仍有未感染者及重複感染風險,加上疫苗效力減退,不排除未來幾週本土病例數繼續上升的可能性。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持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最新統計數據,新增15034例本土個案,比上週日(11日)增加1000例,升幅約為7.1%;另外,境外移入增89例。

莊人祥告訴中央社記者,本來就預期124日至10日當週是BA.5疫情最低點,當傳染病在社區持續流行、防疫措施鬆綁,不只未感染者可能染疫,自然感染抗體消退後仍可能重複感染,再加上疫苗效力減退,參考其他國家經驗,疫情達低谷後可能再上升,提醒口罩及疫苗的重要性。

另外,寒流來襲,各地氣溫驟降,不少醫師回憶起6年前霸王寒流,當時全國醫院急診室被類流感病人塞爆。莊人祥解釋,當年流感疫情屬於高峰,才會造成大量傳播。

今日新增例本土病例,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938),台中市(1,868),桃園市(1,774),高雄市(1,656),台北市(1,625),台南市(1,153),彰化縣(671)

新竹縣(527),新竹市(492),屏東縣(333),苗栗縣(327),雲林縣(306),嘉義縣(229),宜蘭縣(222),基隆市(211),南投縣(206),花蓮縣(161),嘉義市(139),台東縣(83),金門縣(82),澎湖縣(31)

2020年起累計14890例死亡病例,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冠軍)新北市2,913例、(亞軍)台北市1,619例、(季軍)台中市1,578、高雄市1,457例、台南市1,110例、桃園市1,101例、彰化縣929例、

屏東縣580例、雲林縣488例、南投縣487例、苗栗縣410例、嘉義縣388例、宜蘭縣318例、基隆市311例、花蓮縣259例、嘉義市254例、新竹縣247例、台東縣192例、新竹市160例、金門縣36例、澎湖縣36例;另17例為境外移入。

 

感想:同樣的疫情指揮中心,同樣的防疫政策,新北市死亡人數最多,是六都中的冠軍,是桃園市的2.65倍,住新北市的人比較容易死,這是侯友宜努力的結果。

 

陸基層醫生將面臨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新冠感染潮【摘要2022-12-18.聯合報】中國大陸何時才能走出這波新冠疫情?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預估,要有24個月的準備。他並提醒,接下來,社區基層醫生將面臨99%以上的新冠防疫壓力,來避免患者大量衝擊二級、三級醫院。二級、三級醫院則需要做好重症救治,才能將病死率降到最低。

社區層面一定要做到兩件事,一是要配備鼻導管,二是配備氧氣面罩;若有條件的,可以採用氫氧混合吸入氣。此外,在病人氧和指標惡化、影像學進展迅速等重型和危重情況下,及時轉診至上級醫院的同時,就應立即給予治療。

張文宏稱,台灣人口約2,300萬,對大陸超大型城市有參考意義。以台灣為例,其本輪疫情下的死亡人數已超過1萬例,死亡人群分布最多的區域也在8090歲。

「因此,對於社區和基層的醫生來講,要對這類病人的生命體徵進行嚴密監控,一旦血氧飽和度的數值低於93%,我們就認為他存在比較重的低氧血症,要第一時間和上級醫院的醫生商量對策,或者進行轉診。」

對於疫情走勢,張文宏表示,新加坡從11日放開,直到415日疫情才到低谷,期間長達4個月左右時間,「此輪疫情我們要做好24個月的準備」。

 

中國核酸盛世終落幕檢測業3年大發防疫財1.6【摘要2022-12-18.聯合報】中國放寬防疫政策,從清零轉向與病毒共存,核酸盛世終退場,據估計核檢行業藉疫情獲驚人暴利,中國光今年與防疫相關的預算高達約520億美元(約新台幣1.6兆),相關行業發大財。

路透社報導,在遭遇全國性的抗議之後,中國政府突然放棄了大部分防疫控制措施,包括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進行的強制性大規模核酸檢測。這一急轉彎意味著核酸生產和檢測公司以及移動監測等周邊行業的命運一夜之間發生了改變。

從大規模核酸檢測中獲得巨額利潤的公司本月股價出現下滑,例如上海蘭衛醫學檢驗所下跌了11%,廣東凱普生物下跌了8%,而迪安診斷下跌了5%

 

思索百年大疫的一些事【摘要2022-12-18.自由】中國抗疫從嚴格封控的「動態清零」,形同將十四億人關在一座隱形的監獄。三年之後,封控圍牆拆除,防疫鬆綁,十四億人開始過著另一種極端的生活,在政府撒手不管,缺乏藥品與醫療資源下,直接面對疫毒的煎熬。由政府全面管控,意圖塑造社會主義優越性,以及黨與最高領導人英明偉大的光環,如今卻一夕躺平,無異昭告世人,中共權力再大,仍然對病毒束手無策,政治防疫路線徹底失敗。

中共儘管傾全國之力對抗病毒,但因政治壓倒科學,領導人面子與國家形象超越一切,因此採取隱瞞、掩蓋,以及廣建方艙等好大喜功的工程。尤有甚者,黨領導人的決策,無論是否合乎防疫專業,皆被再三推崇,不容質疑。而反對清零的聲音,更會被貼上反黨、反習的標籤,無法得到理性討論,甚至遭到迫害。如此荒謬絕倫的防疫政策招致失敗,乃是可以預料的結局。

可悲的是,有了全球多數國家與最近台灣「與病毒共存」的成功經驗可供借鑑。中共仍然一錯再錯︰「動態清零」對民生經濟的摧毀,錯誤在先缺乏完善準備,「瞬間解封」,徹底躺平,使民眾無所適從,錯誤在後。充分曝露了中共的無能、無效率,只在意政權的鞏固。

封控時的嚴苛殘暴,解封時的無序混亂,在在讓中共與習近平成為全球的笑柄。遺憾的是,中共防疫失敗,但全中國人民受到的折磨,卻是一場堪比「大躍進(據稱死亡數千萬人)、「文革」(約死亡數百萬人)的浩劫。

疫情固然是天災,但這場「武漢肺炎」卻完完全全是中共的人為災難。從疫情爆發時的隱瞞,阻止疫情調查,到採取嚴格的清零,中共抗疫都標榜是習近平的「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唯權力是問,卻不尊重科學與專業,才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同時,也讓外資在中共的抗疫中,看清中國是政治主導的黨國資本體制,並無市場機制,充斥不確定性,因此掀起一股逃出中國潮。令人匪夷所思,藍白政客與媒體的親中立場卻堅定不移,時不時就要向中共表達「善意」。最典型的是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呼籲,台灣應協助中國醫療需求,根本無視中國才粗暴禁止台灣的農、漁、飲品輸中。

這些人以為人道援助可以改變中共,事實上,在中共的字典裡,並沒有「人道」、「感恩」這些名詞。台灣人在日本三一一大地震捐款了71.8億台幣(日本官方統計數字),多數日本人感恩至今;而中國汶川大地震,台灣人捐款亦高達70.5億台幣,中國卻視為台灣人「熱愛祖國」的表現,受之而無愧,反而更加堅定併吞台灣的決心。由此可見,面對中國的災難,台灣只須適度伸出援手,聊表關懷之意即可,不必熱臉貼冷屁股。

此外,台灣防疫成績公認世界一流,卻遭藍白陣營批評得一無是處,並藉此製造仇恨值,挑動社會對立;而面對中共的錯誤作法,卻不敢稍有微言,甚至還為美化中國,聲稱台灣疫情比中國嚴重。醜化台灣,始終如一,藍白政客虧欠台灣人民一個道歉。

中國解封,帶給陷入通膨與衰退疑慮中的全球經濟些許振奮,寄望因封控而不時停止生產與消費的世界工廠、世界市場,一旦正常啟動,可望對世界經濟成長產生助益,化解通膨壓力。不過,中國經濟的復原並不樂觀。此因,「與病毒共存」往往會有一段適應期,讓民眾習慣於病例數的增加,並逐漸認清病毒致命性降低的事實,才會真正恢復社會活動;

然而,中國驟然解封,過去對病毒的錯誤宣傳,仍然會讓民眾對病毒心存疑慮;加上感染民眾無法受到有效照護、醫療,失序狀態與調適期必然較長,所以中國經濟正常運作仍有一段長路。尤有甚者,中國經濟已產生結構性破壞,當初帶動中國成長的「改革開放」精神不復存在,很難再激勵出那種飛躍式成長;

而美中對抗格局不變,美國建構的「友岸外包」、「可信賴供應鏈」,及其對中國日益嚴厲的半導體制裁,加上外商、台商出走中國,恐使中國陷入「自力更生」、「土法煉鋼」的窘境。故而,中國解封才是考驗的開始,並非災難的結束。

台灣是逐漸鬆綁,循序漸進,亂中有序;中國由封控到解封,由過嚴到過鬆,全在獨裁者一念之間。台灣感染者近八百六十萬,死亡近一萬五千人,卻可以看到疫情結束的希望;中國蓋牌疫情,感染與死亡成了黑數,數字比台灣好看,但疫情何時結束猶在未定之天。更嚴重的是,中國經濟發展路線已被習近平徹底翻轉,走上倒退之路;因此縱使疫情結束,恐亦助益有限。

台灣防疫做得再好,人民仍有權力透過選票提出質疑;中共做得再壞,人民投訴無門,對抗統治者似乎只有白紙革命一途,方可迫使中共改變決策。台灣與中國的不同,台灣的價值在這場百年大疫中完全凸顯出來;這是值得吾人思索的一些事。

 

感想:若中國14人口,一半人口染疫,=7億人染疫。因為中國幾乎沒有施打有效的疫苗,也無特效藥,因此預計死亡率約1%,預估6個月內700萬人染疫死亡,其中90%  630萬是60歲以上老人,約60萬是兒童,10萬是年輕人。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7788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