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3/20 23:45:09瀏覽227|回應0|推薦0 | |
「我想買塊田,可是根本買不起!」台灣多年來的土地投機與掠奪,不僅讓年輕人買不起房,連買塊地種田都是奢求。《蘋果》透過大數據分析,揭露政府長期放任農地「種」農舍、「種」工廠的惡果,就是讓農地價格短短8年翻3倍,成為一塊塊讓青農望之卻步的「鑽石田」,良田逐漸流失,斷送台灣農業未來。
Georges Prêtre conducts Modest Mussorgsky's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摘要2019.3.12.蘋果】「我想買塊田,可是根本買不起!」台灣多年來的土地投機與掠奪,不僅讓年輕人買不起房,連買塊地種田都是奢求。《蘋果》透過大數據分析,揭露政府長期放任農地「種」農舍、「種」工廠的惡果,就是讓農地價格短短8年翻3倍,成為一塊塊讓青農望之卻步的「鑽石田」,良田逐漸流失,斷送台灣農業未來。 全國農地均價在2018年達到每公頃4803萬元,與實價登錄上路前、農委會前主委彭作奎所揭露的2010年均價1500萬元相比,等於台灣農地8年暴漲220%、約為3.2倍。若單就實價登錄期間6年的交易紀錄,漲幅約27.7%。 台灣農地到底多貴呢?據地產商第一戴維斯統計,台灣每公頃農地均價,是澳洲的750倍、美國157倍、日本的14倍,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也坦言,台灣農地世界最貴,「是無法抹滅的事實。」 政大地政系教授林子欽分析,2000年《農發條例》修法,政府開放農地自由買賣,猶如打開農地商品化的潘朵拉盒子,「農地已經變成不動產市場的一環。」農地研究權威林國慶指出,台灣農地已脫離耕種目的,而成為許多人投資標的,「就是買農地跟買黃金一樣!」 觀察各縣市漲幅,前6名散落在台灣北中南東,顯示農地投機現象非單一區域。林子欽分析,台灣各地農地上漲原因各異,北部受「政府開發」影響,中部為「農地工廠」、東部是「農舍」,南部則與「種電」相關。據農業統計年報,台灣10年來已流失3.5萬公頃農地。 北台灣農地價格,以新北市漲最兇,6年暴漲117.4%,排名全台第1,苗栗縣也漲近3成。新竹縣(含新竹市)、桃園市,雖漲幅平緩,但「單價」來到每坪2.6∼2.7萬元(每公頃約7865萬∼8168萬元),為全台第3與第4高,而全台農地單價最高縣市是新北市,每坪農地5.3萬元,換算每公頃1.6億元。 深入新北29個行政區,以「北大特區」所在地的三峽、與計劃打造「鳳鳴重劃區」的鶯歌,農地漲勢最驚人,6年漲幅皆逾200%。代書林孟毅說,除了重劃區,捷運三鶯線也推動目前三峽農地行情,近期確實有不少人在收購農地,「地主會用北大特區的地價,套用在農地上。」 學者徐世榮直言,政府不斷以新的都市計劃,徵收大量農地造鎮。林子欽說,地主期待都會區擴張後,農地轉作住宅或商用的「轉用」心理,就是拉抬北部農地價格的力量。中台灣方面,只要是農地工廠越集中的地區,農地也漲越兇。在彰化,「頂番婆」所在地的鹿港、與其接壤的和美,6年農地皆漲逾6成,等於1年漲10%,對比彰化全縣農地,6年「僅」漲27.9%,顯示農地工廠影響價格走勢深遠。 過去6年,農地工廠面積分居全國前2名的彰化與台中,以彰化的執法態度最曖昧,彰縣府甚至以「五不一絕對」,表示不會貿然拆除農地工廠;這點,也反映在農地的交易量。數據顯示,彰化6年有1.4萬筆農地交易,全國第3多。 6年拆除745間農地工廠的台中,6年交易量僅7113筆。可惜的是,量雖受遏止,但未影響「價」,像潭子、神岡、豐原等區,6年農地漲幅都超過3成。 至於東台灣,台東6年農地價格漲58.0%,排名東部第一,也是全國第2;花蓮6年上漲29.2%,宜蘭則漲18.3%。深入鄉鎮可發現,越多農舍與民宿的區域、農地也漲得越多,像台東的池上、宜蘭的礁溪、花蓮的瑞穗,漲幅都超過100%。 宜蘭青年農民領袖賴青松回憶,2000年他赴員山鄉務農,當地農地每坪不到6千元,而目前已漲逾2倍,面對農舍一棟棟佇立田中央,「賣地的人是賣故鄉,買地的人是買夢想!」 礁溪七年級青農方子維,望著家鄉滿是農舍的農地,感嘆雪隧通車前,「都是一望無際的稻田,」目前礁溪農地,每公頃要價近8千萬元之譜,他只能向親戚借地種田,耕一年、算一年,「我想買塊田,可是根本買不起。」 深入台灣最大糧倉的南部地區,大數據顯示,近年力推綠電的屏東縣、雲林縣,6年農地分別漲45.4%、18.3%;被雲林縣府設定為太陽能發展重點的台西鄉、口湖鄉,漲幅「至少」98%起跳,分居全雲林前兩名。口湖青農王玎維說,當地有人將太陽能板架高2公尺,號稱能在下面種咖啡,但大部分陽光被遮住後,植物根本無法行光合作用,「這是個幌子,是為了種電而種電!」 他透露,太陽能業者為爭取更多農地種電,除了會免費為農民蓋溫室,還會聯合地方樁腳遊說老農,只要對方答應種電,樁腳就會拿到分潤。口湖老農王進吉痛批,一旦農地全種滿太陽能,「農村永遠不會有發展了,這是在剝奪年輕人!」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坦言,台灣農地確實是世界最貴,未來會設法讓想耕作的農民租得到田;有關種種農地亂象,政府會優先處理農地工廠,因為這部分影響的農地面積高達1.4萬公頃,「(農地工廠)有1、2千家,對農產品生產影響很大!」 1960年代起,台灣政府為吸引外商投資,在各地廣設加工出口區,之後中小企業開始在都市外圍的農地興建工廠。在彰化和美、鹿港一帶的「頂番婆」水五金聚落,逾300家中小企業群聚,為美日品牌代工,打造出「水龍頭王國」,年產值曾高達600億元。 2000年《農業發展條例》修法,開放自然人買賣農地,中小企業為降低成本而在農地興建工廠,農地價格因而水漲船高。然而,工業生產帶來了污染。農委會統計,彰化縣列管污染農地達329公頃,面積全國第2;工業廢水流入灌溉溝渠,農地遭重金屬污染,估計整治須14億元。 台北大學都市計劃所助理教授葉佳宗分析,土地使用有「競租」的概念,「如果農地不限制農用而有更大利益,民眾就會嘗試這樣做。比方說,租給人家當倉庫、蓋工廠,甚至成為投資標的。」 他痛批,地方政府長期未嚴格取締違章工廠,「直到最近社會有這樣的氛圍,才開始要去拆農地工廠。以前難道沒有違規嗎?早就在違規了,只是沒有去取締。」 2016年民進黨重返執政後,宣示該年5月20日後新建的農地工廠,應即報即拆;然而,地方政府的執法態度卻曖昧不明。2017年,彰化縣前縣長魏明谷拋出「五不一絕對」,即工廠不污染農地、河川、空氣、不影響公安、不逃漏稅,政府會就地輔導,但也絕對不能再蓋新工廠,遭解讀是對農地工廠開「就地合法」小門。 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諸多政策推動遭受質疑,擔任救援的行政院長蘇貞昌更宣示,對於沒有污染及公安疑慮的工廠,將「就地輔導」合法,引發軒然大波。環團「地球公民」研究員吳其融批評,在沒有提出輔導措施的情況下,顯示中央對7000多家領有臨時工廠登記證的農地工廠態度軟化。 葉佳宗認為,大量工廠群聚、土地已無法恢復的地帶,可規劃成產業園區,但違章的廠主須支付相對應的罰金,以符合社會正義。相對的,政府應嚴加取締零星分布的農地工廠,將其遷至合法工業區,以免農地受到傷害。 農委會前副主委林國慶也指出農地工廠是「守法者是受害、破壞者是受益」尤其違章業者長期在農地生產,土地價格還被越推越高,如果政府輕易讓違法者就地合法,「這合乎公平正義原則嗎?」
感想: 1. 政府長期放任農地「種」農舍、「種」工廠的惡果,減少年輕人參與農業,成功阻止菜價、米價的崩跌,讓中小企業節省成本賺大錢。 2. 客觀上,台灣農業低薪,多數農民盲目濫種,導致水果等作物賤價;品質不夠優,也難以出口到工業國家。 3. 台灣農地8年暴漲220%、約為3.2倍,雖然讓不少農民買不起,但是讓孤苦無依、經濟狀況差的老農,經濟改善,老有所終。 4. 台灣每公頃農地均價,是澳洲的750倍、美國157倍、日本的14倍。主因是台灣土地數目遠不如美、澳,地少人多,自然上漲。 5. 台灣10年來已流失3.5萬公頃農地。 但是農業地仍太多,仍然生產嚴重過剩,導致菜價、水果經常崩價。
核一廠廢料續放原地 周遭安全堪憂【摘要2019.3.12.中央社】2019民間能源會議今天舉行,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在會中指出,核一廠除役,應解決核廢料安置問題,前中研院長李遠哲建議透過碳稅等措施,讓核能與化石燃料消失。 黃國昌致詞說,選區裡設有核二廠和核四廠,核廢料應該怎麼處理很重要。核一廠如果無法處理好核廢料,續放原地貯存對北海岸居民不公平,政府要想出措施,對周遭居民安全負責任。 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說,能源轉型最大挑戰是污染和暖化,不能單靠再生能源發電,須透過產業結構調整,讓不適合的產業淘汰轉型。再來,能源改為由上而下發電分散各地,並發展地熱、生質能等小型發電。他認為,化石燃料導致健康、氣候變化,所以得徵碳稅、強化能源轉化貯存、國際自由買賣,讓化石燃料與核電都能消失。 民進黨立委陳曼麗說,日本福島核災讓台灣民眾檢討核能發展課題,政府推動再生能源,希望2025年能滿足全國20%用電量。 今天也是日本福島核災8週年,這場會議由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等團體共同舉辦。 參考資料:2025北部大缺電? 民生及產業都不缺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