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音樂─奉獻神秘力量的「儀式」
2024/06/13 18:38:21瀏覽502|回應0|推薦12

古代的鍋碗瓢盆、桌椅板凳,放到博物館裡,就成了藝術品,或是歷史古董,有了不一樣的面貌和生命。

《郭德堡變奏曲》某方面也大概如此。沒有人知道巴赫是在什麼情況下寫了這套作品,雖然古往今來有許多種揣測(和八卦),但大多是觀察者內心感懷的投射,各有說法,也都沒有定論。巴赫本人下的標題很中性:《練習曲集:為雙層鍵盤大鍵琴所寫,一首歌調與它的各種變奏》,只說這是給鍵盤愛好者嗑指頭用的,寫作過程我估計也是信手捻來居多。其中的精緻巧妙,以巴赫這等巨匠職人來說,應該恰是剛好。我甚且認為,如果全曲架構最初來自某種城府很深的設計,那麼那些鮮活、自然(乃至有點流氣)的樂感反而就冒出不來了。

看似桌椅板凳的身世並不影響後人用嚴肅的、深刻的、顯微的、多角度的、想像力豐富的態度去檢視它、詮釋它。比如昨晚的冰島鋼琴家維京古爾.歐拉夫森(Vikingur Olafsson)。果然是一位才華四射、充滿自信、別有主張的年輕人,他自諭從音樂中悟到了人生的週期,也的確帶來精巧而充滿繽紛效果的演奏,全場燃燒著他特有的靈光。

想想這個空間,舞台只留下一盞燈,幾乎只看得到演奏者的臉龐。兩千個觀眾靜默在黑暗裡,聆聽他從素樸主題出發,悠遊跑跳三十段變奏。這種微妙的心靈互動,台上、台下共同塑造的時空氛圍,肯定不是當年巴赫或那個神秘委託貴族的原始預期。這種眾人的期待與凝聚,是一種即興的集體創作,儼然成為一種奉獻神秘力量的「儀式」。而把這一切元素貫串起來的,剛好恰如主辦單位的名字「巴哈靈感」。音樂之外,我被這種奇特的氛圍觸動著。美好而獨一無二。

20240612楊忠衡
https://melyang.online/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lyang2008&aid=18071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