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3/02 13:49:25瀏覽1507|回應6|推薦18 | |
【2012年3月墨爾本本地 多元風情 免費市民活動預告】 【慶祝白澳政策消亡的文化節Viva Victoria 萬歲!維多利亞!】 資料提供:墨爾本華文作家協會Australian Chinese Melbourne Society of Authors
慶祝白澳政策消亡的文化節日期:2012年3月17日星期六起 至2012年3月25日星期日結束 Viva Victoria萬歲!維多利亞閉幕聯歡:2012年3月25日星期日 時間:中午 12.00PM 至下午6.00結束 地點:Federation Square (墨爾本市民聯邦精神廣場,簡稱:聯邦廣場〉 2 Swanston Street Melbourne VIC 3000 【費用】活動本身免費,但往返車費及餐飲需自理。 【報名】免報名,活動可自由來去,穿著涼爽輕鬆舒適為主。 請別忘了防曬和照相機。 活動內容: 著名伊索比亞裔(Ethiopian)男歌星Dereb The Ambassadors (NSW)、 印度裔著名搖滾女歌手Bombay Royale、印度裔著名爵士樂男歌手 VulgerGrad、著名伊索比亞裔女歌星Lady Lash、及著名伊索比亞 裔樂團 Afro Mandinko現場歌舞表演。
【說明】 白澳政策(White Australia Policy)是澳大利亞聯邦反亞洲移民的種族主義政策的通稱。1901年,白澳政策正式確立為基本國策,只許白人移民流入。1972年澳大利亞工黨(The Australian Labor Party簡稱 ALP)政府取消了白澳政策。 《白澳政策的背景與起因》 白澳政策的源頭可以追溯到1850年代,當時有一大批中國人受「淘金熱」的吸引移民到澳大利亞。許多英裔澳大利亞人埋怨中國人的到來引致工資水平下降,同時遷怒於他們帶來的中國文化傳統,遂連續發生了許多起排華暴亂(諸如Lambing Flat 暴亂)。 澳洲第一任總理埃德蒙·‧巴頓(Sir Edmund Barton,1849年1月18日-1920年1月7日),宣稱「人類平等的原則只適用於英國人之間,英國人跟中國人之間則不遵循這條原則。」該政策的另一源頭是阻止美拉尼西亞人(被蔑稱為「Kanaka」)進入昆士蘭的甘蔗園工作。 圖片左起:〈澳大利亞歷史上及近代著名因涉及種族歧視而受公眾議論的人物,澳洲第一任總理埃德蒙‧·巴頓〉〈總理:克里斯‧沃森Chris Watson〉〈總理:約翰‧霍華德〉 和 〈澳洲單一民族黨創立人:寶琳‧韓森〉 當時因為許多醫學專家認為白人的體質不適合從事這種熱帶地區的工作(恐怕是因為低廉的成本和溫順的性格,才是引入美拉尼西亞人的主要原因),故引進了很多美拉尼西亞廉價勞工。也有些美拉尼西亞人是被劫掠到澳洲的(這種行為白人自己戲稱「捉黑鳥」)。 為了阻止這種行為的繼續以及非歐勞力的繼續湧入,1890年代有大約7000美拉尼西亞勞工被政府驅逐,隨後政府和工會達成協議,只允許白人勞力從事農場的工作。這項政策的基本意圖是保持種族的「純淨」。 「為了保證澳洲不受低等人種的污染和劣化,我將採取任何必要的措施。」(英聯邦議會紀錄,1901年9月12日,4845頁)工會和它操持的政黨澳大利亞工黨是白澳政策的主要促動者。 克里斯‧沃森(Chris Watson,1867年4月9日-1941年11月18日,時任工黨領袖)宣稱,「我反對將有色種人與白人混雜的──當然我承認它跟工業化有關──主要由於種族污染的可能性。」 白澳洲人普遍相信種族純淨有助於保持經濟和社會的穩定。 「澳洲的統一將毫無意義,如果不是用在一個統一的種族上。一個統一的種族不僅意味著它的成員可以相互混雜、通婚、相互交流而不招致退化,還意味著相信同一個觀念……」(阿爾弗雷德·狄金,英聯邦議會紀錄,1901年9月12日,4807頁)。 澳洲對中國移民的敵視可從「黃禍 Yellow Peril」一詞中反映,而這種態度在澳洲最為明顯。1901年的澳大利亞人口為三百七十萬,跟亞洲相差很遠,所以有人「擔心」中國移民的湧入會「吞沒」歐裔澳人。 聯邦政府擔心難以控制的移民潮流會大幅度降低工資水平,這不是無稽之談:許多僱主公開聲稱他們會那樣做。 《白澳政策的實行》 1901年,新的聯邦政府所進行的第一項立法舉措,就是通過了臭名昭著的移民限制法以便「在移民問題上作出一些限制……以清除……非法移民」,南非已有類似的移民限制法案。 最早的草案明令禁止非歐洲移民的進入,但由於英國政府出於對在印度的權益和與日本的關係的考慮的反對,巴頓政府只得取消這種公開的規定,代之以「聽力測驗」來排除不要的移民。移民官員有權阻止任何未在一項五十個詞的聽力測驗(考方可使用任何一門歐洲語言)上達標的移民申請者。 當時,澳大利亞不是唯一採取這種移民政策的英國屬地,南非、加拿大和紐西蘭甚至美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都有不同程度的種族限制移民政策。 《白澳政策的消亡》 按照1950年的科倫坡計劃,亞洲國家的學生可以到澳大利亞的大學念書,這一舉措有助於瓦解歧視非白裔種族的態度。 到1957年,居住在澳洲15年以上的非白裔人口已有資格取得公民權,而1958年的移民法廢除了聽力測試,代之以更簡單的入境考核。 1966年3月,在回顧了過去的非歐洲移民政策後,移民局長鬍伯特·歐佩爾曼說,那些條件適合、被認為能夠馬上融入澳洲文化且會對澳國發展有所助益的非歐裔申請人將被許可移民到澳洲。 與此同時,霍爾特的自由黨政府選定了一批有「暫住資格」的非歐裔澳人,這些人在五年後(同歐裔移民一樣)可以按自願成為永久住民和澳國公民。 白澳政策的真正有效廢除通常被認為在1973年,當惠特蘭的工黨在移民法中增加了一系列阻止強化種族觀點的修正案後。直到1978年,弗雷色政府對移民法的修正才最終將按出生國家選擇移民的政策完全廢除。最近的移民有很多來自中國和印度,雖然英國和紐西蘭的移民仍占絕大多數比重。 《白澳政策的影響》 今天的澳洲人大部分屬於歐裔,約佔總人口的85%的,其中又以英裔最多(33.9%),然後是愛爾蘭裔(10.2%)、意裔(4.3%)、德裔(4.0%)、蘇格蘭裔(2.9%)和希臘裔(2.0%)。剩下的有12%是亞裔(包括土耳其、阿拉伯、伊朗、南亞次大陸、東南亞和東亞的移民),還有3%是本土原住民及其他。 許多人將單一民族黨的勝利視作白澳政策的再度抬頭。近年來,這種情結的指向則部分轉移到中東地區的移民。2005年雪梨的種族暴亂被認為是多元文化政策的結果,也有人認為是多元文化政策的缺少所造成的。 然而,從大眾的討論中,可以看到白澳政策更深遠的影響。 許多政治集團都公開聲稱白澳政策不是種族政策,這種斷言的根據是認為非歐洲種族比歐洲種族要劣等,當然對經濟競爭和失去白人的主導控制權也是其理由之一。事實上,在白澳政策的高峰期,許多澳大利亞政治家,如同他們的南非「同仁」一樣,將反對的聲音用上述的理由打發。 比如,總理埃德蒙·巴頓聲稱,「我不認為人類平等的原則包括種族平等。種族間是沒有平等的,只有根本上的不平等。那些種族同我們白種人相比是較低劣的……」像許多其它英國殖民地一樣,澳大利亞是作為白人殖民地而建立的,後者逐漸取代了本土居民。 此外,它的四鄰五舍大多是非歐洲國家。20世紀80、90年代,政府和媒體往往提倡的觀點,比如澳大利亞、同本地人的和諧相處、多元文化主義和亞太地區(澳洲被認為是其一部分)。而一些保守的澳人則譏笑這些說,澳大利亞是一個以歐洲移民為基礎的西方國家。 約翰‧霍華德(John Winston Howard,1939年7月26日-)未成為總理時,在1988年曾經提出限制亞裔移民進入的「一個澳洲」政策,引起爭議。 在海外,也在澳大利亞,任何輕微的種族主義偏向都會被人以歷史的眼光打量,比如關於單一民族黨創立人寶琳·韓森(Pauline Hanson,1954年-)的報導、太平洋解決方案(澳國政府的一項驅逐避難者的政策)、沙培利·科爾比在印尼的審判和2005年在雪梨的種族暴亂。 此外,工黨領袖馬克·蘭薩姆,在他的著作《蘭薩姆日記》中提到ANZUS聯盟是白澳政策的後繼,意在影射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美國的軍事聯盟是以種族主義為基本原則和目的而建立的。
|
|
( 在地生活|紐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