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鶴立雞群一武生
2009/12/25 07:51:19瀏覽10660|回應29|推薦58

鶴立雞群一武生

于衡介紹孫立人是「將軍中的將軍」,就本職學能與帶兵成績,孫絕對當得起。坊間對孫負面意見泰半出自意識型態,以前是自認正藍旗的天子門生,現在是迷信毛教的基本教義派,蜉蟻難撼忠悃,這些缺乏份量的雜音我們自不必在意。

我雖對孫敬佩又加,但卻贊同黃仁宇對孫案的評議。黃以為孫對吾國社會背景理解不足,孫對現代化管理十分心儀而用功甚勤,但所身處吾國環境,實未達接受現代化管理條件。從巨觀歷史言,整個抗戰到內戰實為一摸索成長過程,目的在「跑步進入」「用數目字管理」階段,孫無論清華普渡到 VMI,皆為模範生,優秀而經典的學習,造成中規中矩的思維模式,對漫無章法的落后外在環境,竟只能應之以步兵操典。洵為知言。

孫為兵學選鋒,將軍中的將軍,殆無疑義。因身處百年動盪,他的悲劇性對吾輩之啟發,應不止兵學一面,僅以「不懂政治的好將軍」、「鶴立雞群而受迫害」、「隆美爾加岳飛」評之,實無足以涵蓋孫對我們的教育性。

1. 孫幼年在青島海灘,觀看德國孩子的戲耍,竟無緣無故被一個比他大了快十歲的德國孩子甩了一個耳光,兒童世界的喜怒哀樂更接近動物,沒有了世故和客套,更能反映潛意識里殖民主奴的高下,孫在自傳裡敘述,這豈有此理的一巴掌,打醒了他的向上意志。但這一掌在我卻似曾相識,七十二烈士裡的「炸彈大王」喻培倫,是所有同盟會員製造炸彈的師父,他的民族意識也是拜漢口英租界印度巡捕的巴掌所喚醒,喻和他弟弟喻培棣兩人搭小江輪自重慶往上海(1905 十月),船到漢口靠停,兄弟倆上岸觀光,結果土包子引起印度巡捕練掌的靈感,把兩兄弟打得莫名其妙落荒而逃……。從鴉片戰爭以還,祖宗缺德家門不幸,一百七十年來,英法美日俄的巴掌向四萬萬個劣等面頰上招呼,哪一天少過?

2. 大家都熟悉孫是普渡土木學士而 VMI 步科出身,卻多半鮮聞孫在清華時已是全國運動會的籃球選手 (1921),孫操場靶場戰場,「三場通吃」,只有巴頓將軍可比,巴頓年輕時也曾經代表美國參加奧運的競賽(1912,Stockholm Summer Olympiad, 27 y/o)。但孫文武全才卻遠非巴頓可比。孫會念書,成績優秀而連登黃甲,巴頓在西點卻微積分連當兩次,留了一級,他在西點最有名的就是他情急之下編出來的蹩腳謊話,他告訴逼問的老師:西點校園太大了,所以我老是找不到圖書館……。我參觀西點時,導覽的 Ms. Perry 指著巴頓銅像搞笑說,就因為巴頓以找不到圖書館耍賴,所以你們看,校方決定把他的紀念銅像就豎在圖書館的正前方!你小子再調皮呀!你再調皮呀!這下你總不能再賴找不到圖書館了吧?……炮科出身的拿破侖*2,就和孫立人一樣數學鶴立雞群,拿破侖的名言就是:打仗就是打數學。

(*2). Napoleon Bonaparte (1769-1821) Emperor of the French. He attended school at Brienne in France where he was the top maths student. He took algebra, trigonometry and conics but his favorite was geometry. After graduation from Brienne, he was interviewed by Pierre Simon Laplace (1749-1827) for a position in the École Militaire (Paris Military School) and was admitted by virtue of his mathematics ability.

3. 孫進 VMI 之前已經先拿到普渡的土木學士,他在 VMI 修微積分恐怕已經可以上臺代課,鶴立雞群自不意外,巴頓數學不行,但專攻歷史和語文,他對戰史癡迷,廢寢忘食,很有心得,這功夫沒有白費,他與蒙哥馬利因登陸西西里而爭功,蒙哥馬利靠數學,巴頓靠歷史,他對突破點的選擇就以腓尼基和漢尼拔的舊步為借鏡。對 1944 德軍大風雪里的萊茵反撲 (Ardennes Offensive, 16 December 1944) 巴頓的預測也獨排眾議,理由來自他總結德國自菲特烈大帝以來的戰史研究。The fact that all historical records since Fredericks reign showed Germany had never launched a winter attack is exactly the reason why they will do one.(德國遠溯自腓特烈大帝以來,從來沒有發動冬季攻勢的記錄,這個零紀錄,豈不正是現在他將出人意表發動奇襲的理由?)

4.巴頓語文能力強,孫亦旗鼓相當,兩人皆不止英語。巴頓能流利使用法語,除了修過法文,一戰時他也曾跟隨潘興將軍(John Pershing)在法國服役,國人學習所有Indo-European語系的外語,環境皆遠不如歐美,但孫確實文武全才。孫從清華到普渡念土木時,德語還是理工科必修,他在 VMI 仍續修德語。電影百色起義里,鄧小平和廣西的法國神父飆了幾句法文,但鄧楠“我的父親鄧小平”卻坦承,鄧在法國「勤工」遠多于「儉學」,法文實在端不出場,遠遜廖耀湘。但孫的德語卻遠遠超過鄧小平陳毅的法語。孫與史迪威在緬甸戰場,當兩人討論戰局必須保密時,雙方以德語問答,以管制周圍美軍的洩密,這有英美軍的回憶錄佐證。巴頓當然不會中文。

5. 孫的杰出履歷和美國經驗雖鶴立雞群,卻絕無宋家姐弟令人反胃的買辦醜態,宋訪美在麥迪遜花園廣場發表演講,以夾雜希臘拉丁big words,維詰屈古奧是尚,意圖 impress 美國各界,而又細數她在衛斯理安的甜蜜,以營造女兒回娘家的如魚得水,美國人究竟是以何種心態對她嬌小東方美驚艷?第二天的報紙已經說明,蓋報導一面倒都是從她的旗袍跟著曲線向上發展,駐美大使胡適對她演講的不知所云大皺眉頭,一個演講是否言之有物豈能用甜美地道的發音來模糊?胡在日記里寫道:講的不成樣子,她簡直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么!(胡適日記 1946/ 手稿本第15 冊)孫卻不然,他的英語和德語是講給不會中文的外國人聽的,孫一身粗布軍裝,是他註冊商標,他哪里要像周至柔一樣老穿得像是去上電視?然而孫之英氣逼人不只是 60 年后的我們驚嘆,60年前連殷琪的媽媽也感嘆相見恨晚,男婚女嫁沒戲唱了。

6. 韓戰開始,美軍改組東京遠東司令部,將資料中心結束,圖書釋出,孫在鳳山作陸軍總司令兼後訓中心司令,聽聞有大批極具價值圖書,立刻聯絡美軍,愿意接收全部書籍轉運臺灣,將在鳳山成立一個陸軍圖書館,容納這批寶貴的原文書。國府兵荒馬亂撤退臺灣后,百廢待舉,所有大學都缺圖書,傅斯年聽到消息,立刻張羅運輸車輛,趕往基隆碼頭,假傳圣旨搶先一步,把整船書籍連哄帶騙弄回羅斯福路,老孫大驚,找傅大炮要書,傅才不管什么斯文掃地,跟老孫打哈哈耍賴,扯了許多胡說八道,先是說陸軍首要任務是作戰訓練,這些原文書丘九比丘八更需要,然后又賴說這些書仍然屬于陸軍,但暫放臺大代管,歡迎陸軍人員共同借閱使用,傅的意思很明白,東西我已經吞下肚了,磕頭道歉賠禮都行,但是吐出來休想。老孫這才發覺,秀才一旦造反比土匪還難纏,傅抹下臉耍橫,是替萬千學子而「搶劫收割」,今天臺大總圖還有上蓋陸軍藏書大印的原文書,乃是太學祭酒搶劫的遺跡。傅孫因搶書而交手,此事件說明孫立人對書的認識和傅斯年校長一樣識貨,孫練兵卻把成立圖書館當成要務來辦,說明他對兵學的態度是如何之學院派!另外我們也插播一點感想:傅校長愛臺大,愛到違法搶劫,阿扁愛臺灣,而愛到違法貪污,只是傅搶來的書,裝填到臺大總圖,而天下為公;扁貪來的錢,裝填到瑞士銀行,而「天下為中(陳致中)」

7. 傅有為有守而閱人無算,他因九一八寫文大罵張學良,寫文章直接點名國舅「這樣的宋子文非走開不可」!他因胡適反對立即對日宣戰,而不惜與多年好友決裂!要「捲起袖子跟胡適打一架」……。傅隨重慶國民參政會七人(*3) 訪問延安,毛單獨接待他,進了一間類似禮堂的大房間,四壁掛滿各界贈送的致敬錦旗,傅一眼看穿毛潤之原來如此!喜歡的就是這個?如此這般乃是要提醒這位北大的傅大教授,當年不該忽略我圖書館滿口湖南土音的小管理員!于是開口誇贊:啊!堂哉皇哉!毛有些聽出來,很不自在,就帶他離開(見羅家倫“懷念傅孟真”,逝者如斯集)。他在松山機場會客室見老蔣,周圍星光閃閃眾將肅立,傅卻怡然翹足而談笑自若,不是拿翹而是借《顏斶說齊宣王》典,寧要《親賢》也不可《附勢》,點明知識分子對當局應采的不卑不亢態度。這樣閱人無算的傅斯年,卻獨獨誇獎孫立人。

(*3).傅訪延安時間在1945年7月1日,同行原定七人,皆國民參政會屈志老成的賢達,傅之外有左舜生、王雲五、章伯钧、黄炎培、褚輔成,和冷遹,七人聯名致電毛周提出往訪要求,主要是希望恢復因皖南事件而中斷的政治協商。王雲五臨行因病退出。

8. 孫案是冤獄,是羅織,殆無疑義。但以當年時空,果然軍隊建制去除免疫系統,能不能阻擋細菌?沒有政工制度的臺灣,是不是已經死于敗血症?

大陸官方定調:蔣介石對不起大陸人民,王蒙說:這話很對!國民黨實實在在對不起大陸人民,丟掉大陸,逃到臺灣,害億萬人民在無止盡的政治運動中一再的被瞎整、被迫害……國民黨真是對不起大陸同胞!這話辛辣,但是把一天到晚咒罵蔣介石的深綠,丟到新疆石河子生產建設兵團,去幹一輩子的修理地球,不知是不是要倒過來埋怨老蔣,為何白色恐怖幹的太也小器了?

歷史沒有對照組,佛朗哥攻下馬德里,終結了合法的民選政府,令犧牲奉獻前仆后繼的海明威、喬治歐威爾、和白求恩等國際人道主義者,都痛不欲生、無語問蒼天,歷史卻吊詭地證明,不懂民主的佛朗哥卻歪打正著地保衛了西班牙的長遠民主。孫立人只用步兵操典去應對政治如果是無限正確,那么馬英九用繪畫繡花、溫良恭儉讓去面對亂局,豈不也無可批評?一個對國語算術無力駕馭的小學老師,只專注于檢查手帕衛生紙,其實不難理解,只是我們真的是要一個只懂烹小鮮的法匠來治大國么?

孫是將軍中的將軍,但克里蒙梭說過:“軍事太重要了,我不能只丟給將軍們去管。”


(附圖一)孫在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

孫自傳里提到,他進VMI是該校第二個老中,孫新生入學聽聞已有一個姓黃的華僑,特地去拜碼頭,不想姓黃的或許被操得很疲倦、或許賣老托大,對孫很侮慢,凈說些沮喪的話,勸他自動退學,……。比照后來VMI學長整學弟的苦況,孫覺悟黃并未誇大,但黃竟先行退學。

南北戰爭后,林肯力排眾議,原主張既往不咎療傷為先,但他一死,政策奔車朽索直放極右,對南方處處打壓睚眥必報,VMI 原與 west point少林武當,皆為天王,但軍校就意味建軍,自然特別防伺,VMI 被降等,此后重北輕南,VMI 位階不如西點已成定局。孫在清華,心念早決,出國志在學兵,但父命難違,所以勉強學工程,但學位一旦拿到,立刻死灰復燃,一頭栽進軍校。蓋西點必須官方舉薦,孫拿不到中國政府的官牒,只能進VMI。張佛千說,孫天生只對帶兵感興趣。


(附圖2)
這是孫在白山黑水的四平。
難怪殷媽媽看了恨不相逢未嫁時

(附圖3)孫立人與巴頓,在南德 Bad Tölz(美軍第三軍前進指揮部,位在慕尼黑正南約20英哩)

時間在1945五月,孫因仁安羌一役獲英美授勛致謝,此行是 Eisenhower 直接邀請參訪歐洲,當時德國已降而對日抗戰尚未勝利。

(附圖4)
西點,巴頓銅像,罰站圖書館前,。。。
你小子再調皮呀!

(附圖5)有為有守而閱人無算的傅斯年
(左)傅與蔣,(中)傅與周,(右)傅與毛
周毛兩張都是訪延安的新聞照

(附圖6)1945,七月1日,專機降落延安。。。。

左起:王若飛、周恩來、朱德、左舜生、傅斯年、冷遹、章伯钧、褚輔成、黄炎培和毛澤東。


(附圖7)

這是1921參加第五屆遠東運動會出發前全隊合照,前排右即擔任後衛的孫。
籃球上有1921字樣,是合照時刻意對準鏡頭。

他們球衣上的「中國」二字真是令人感慨無限,。。。。
1921年孫中山還在世,三民主義還沒有演講本(1924),國民黨尚未北伐(1926),共產黨還是「馬神廟某大學的牛克斯主義研究會」(見西潮,蔣夢麟),蔣渭水尚未成立台灣民眾黨和文化協會(1922),法理上代表中國而對這支國家籃球隊撥發公款的是徐大總統世昌,對照今天五花八門卻令人發笑的「一中各表」與「各表一中」,這個「中國」是北洋政府,「中國」是鐵打的營盤,那些聲嘶力竭的生旦淨末丑,是流水的兵。

是役他們撂倒連莊四屆的菲律賓隊,又擺平日本,得到冠軍。

這張照片是中鋒王瑞生(後排中)的孫子,從他爺爺蛛網塵封的舊皮箱裡找到,真是侏羅紀琥珀裡的恐龍DNA,孫右手右腳上還可以看見老照片的污染刻畫,
王瑞生本人餓死在老共的大牢裡,死的比孫更慘。
參看王君原作:(從遠東運動會到北京奧運)



參看于衡的改正----貂續狗尾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imei3&aid=3621150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desertfox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忘了
2010/01/03 16:50
忘了講; 于衡也是我的老師, 但他上課我多半廳不太懂, 也不同意他將軍中的將軍這個說法. 只記得他批評我們同學們眼高手低, 卻是不錯.
yichun(meimei3) 於 2010-01-03 23:43 回覆:
1.謝謝comments(or complements?)。

2.請教“五大悍將”何所本?

3.對胡鏈很敬佩,然歷史有“結構性的必然”也有“機會性的偶然”,如果最后從雙堆積突圍的三輛戰車,搭乘甘義三車的不是胡鏈而是黃維呢?(參看測字雙堆集)

4.如果不是俞大維因事拖住胡鏈,而他與吉星文趙家驤章傑站在一起呢?(參看耿耿孤忠)

5.沒見過令師于衡。(參看于衡的改正)

desertfox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好文
2010/01/03 16:40

孫固然是一個出色的軍人, 但我覺得他的出身對他的一生而言, 是資產也是負債; 而且是負債明顯大於資產. 有人批評他恃才傲物導至悲劇, 我倒覺得那是因為他對蔣的個性認識不清的關係, 一總說就是不夠聰明; 在當時, 對政治不敏感的軍人少有好下場的.

說他是將軍中的將軍, 那言過其實. 國民黨的將領在他們的死對頭中共的看法裡, 五大悍將依序是: 薛岳, 胡璉, 陳明仁, 王耀武, 孫立人. 孫排名最後, 或許是因為孫與共黨交鋒的時間不長, 最後新一軍也在孫離開後被中共毀滅的關係. 但我最主要的根據是基於下述的看法: 近代戰爭, 武器係統極大程度的影響了戰術. 孫起家的稅警團, 在抗戰初期可說是全國裝備最好的部隊, 之後他所指揮 的新三十八師和新一軍也都是全美式的裝備. 所以他不像他其它的同僚那樣; 曾經以劣式裝備與敵人長期周旋, 更不如解放軍傳統的善於野戰. 後二者都是必須在戰術上靈活以來彌補武器裝備的落後. 因此孫在戰術發揮的機會上, 不如他的同僚多; 也因此看不出他在戰術上的修養能夠駕臨於他的同僚之上. 這並不是說他並不具備軍事天才, 只是說在這方面, 孫沒有經過完全的試煉; 而自古以來對軍人的評價從來都是百戰論英雄的.

至於說他不夠聰明, 那是很確定的; 不然孫也不會被長期拘禁. 人多說胡璉不善逢迎, 所以事業上沒能達到頂峰. 我卻認為這是他聰明的地方; 功高震主, 尤其是面對蔣這種老闆. 胡是有戰打就聽命出征, 不違一個軍人的使命, 沒事的時候他也很明白高處不勝寒的道理; 對小蔣的不買賬, 怕是有意的自絕前程以遠禍. 我個人的評價; 作為一個風雲時代的軍人, 孫並不是他同期的將軍裡出類拔粹的; 如果不論學歷的話, 至少胡璉就不比他差.

yichun(meimei3) 於 2010-01-03 23:49 回覆:
戰史非所長,本文只敘洋墨水原罪。

愛聽故事的胡小餮
哇!
2010/01/03 16:33
昨天和朋友們一同搭捷運,見兩男兩女大方在車上吃起波浪洋芋片和搖搖茶。
我在他們下車前趨「致意」:「帥哥美女一定不是學商的對不對?」
他們大概覺得我莫名奇妙,愣住了。
「你的洋芋片加上飲料大概75元, 7500元是75元的一百倍,要是這樣被罰多划不來啊!我的相機剛才不小心拍到你們吃東西了。」
男孩和女孩「喔」應付了一下,趕緊離開。
同行甲:「都放假了!還脫不掉職業嗎?」
同行乙:「本來就該講!現在年輕人喔!自我感覺良好,眼裡沒別人。」
同行丙:「你這樣劈頭訓人,不怕他們衝你啊?」
「毀謗還要罰!我的相機剛好有錄音功能。」
同行丁:「如果是壞人,你敢不敢教訓?」
「誰是壞人?大家不都以為自己是好人嗎?」我說。
同行丁:「你幹麻講話帶刺!」
「不敏感,就不會為別人說什麼起反應。你看那些政客哪一個敏感度高的!」
同行丁一定氣極了。
◎◎◎
中午又搭了一趟捷運,準備離開熟悉的城。
對面位子很空,有個五十來歲的男子坐著陪伴乘輪椅的母親。他的母親看起來情況不好,變形身材撐大了椅座。一旁站著外籍護佐,兩眼空洞。
男子輕聲和母親說話,偶爾撫摸母親的臉。母親看著他,臉部雖沒有表情、不搭話,但心裡有波濤起伏吧?男子面相、語氣溫和,可以猜想當年他的母親如何待他。達禮的父親或母親的身教和言教,調教的孩子將來也能慈憫待人吧?
位子那樣空,倘若男子心再細一些,或許可以請女護佐一同坐下。遠渡重洋的年輕女孩也有想念的雙親吧?我的小朋友們家裡多有外籍管家,幾次見他們對著接送上、下學的管家頤指氣使,稱呼不雅,終於忍不住勸:「家裡的貓狗都能像寶貝一樣保護,為什麼不能好好的和外來的朋友說話呢?」
同行丁和我的職業不同,認為我就愛講道理。是這樣嗎?現代人不講道理,秩序才走樣。遇見不公不義,誰都可以出面,不正反映個人道德的質感?外國人還虛心讀論語呢!對一知半解的事可以追本溯源,但別妄加評斷,是這樣吧?老師〈小餮這樣回應,好像跟主題很不搭呵?〉。
yichun(meimei3) 於 2010-01-03 23:44 回覆:
《小餮這樣回應,好像跟主題很不搭呵?》

習慣了。新年好!

路人甲
知兵堂軍史連載緬北戰役
2010/01/02 11:53
知兵堂軍史連載緬北戰役,評論說,日本師團在人員減員、戰備物資不足、後援不濟諸多不利條件下,面對中美國轉戰緬北達半年之久,一直沒有覆滅。介紹駐印軍接受美國現代訓練,印象最深的是,緬北戰役是一邊開中印公路,一邊沿線作戰,作戰時每個作戰單位都有詳細的空照合成的地形圖,反觀中國內地戰區,就沒有像樣的裝備。所以該作者說日軍能撐達半年之久,已經是很神了。說句玩笑話,那就是說,中美方要不是有美國源源後繼,緬北打得下來嗎?
日本打到緬甸時,已經快沒兵源、裝備了,意思是已經打到盡頭了。馬來虎打新加坡要塞,還用腳踏車急行軍。二戰日本軍海陸作戰戰略幾乎都是先殺對手措守不及,利用優勢再來等中國或美國談和。結果中國出汪精衛而美國不甩,等到美國整體國力一開動,強大的後備力量一動員,日本就穩輸了,只剩國魂精神力支撐了。而國魂精神力面對充分的後備軍力,說得好就是為皇國效忠,換言之就是死路一條。

傅斯年粉絲
也是傅斯年搶書
2010/01/02 09:58

這里也講了一個傅斯年搶書的故事,甚是有趣。

『大約1942年左右,我在重慶國民黨中央訓練委員會任編審。一天正在院子裏散步,正好碰到傅先生從我們代理主任段錫朋(書貽)屋裏出來,帽子歪著,滿頭大汗。笑著對我說:“我和書貽搶書來,他搶不過我。”說著,笑著,很是得意。』

傅斯年

『胡適之先生在《〈傅孟真先生集〉序》裏說:“孟真是人間一個最稀有的天才。他的記憶力最強,理解力也最強。他能作最細密的繡花針工夫,他又有最大膽的大刀闊斧本領。他是最能作學問的學人,同時他又是最能辦事,最有組織天才的天生領袖人物。他的感情是最有熱力。往往帶有爆炸性的;同時他又是最溫柔、最富於理智、最有條理的一個可愛可親的人。這都是人世最難得合併在一個人身上的才性,而我們的孟真確能一身兼有這些最難兼有的品性和才能。”』


江陵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傅斯年搶書
2010/01/02 07:01
您寫傅斯年搶書,生動有趣,很想知道原始來源。強人所難?
您的描述,在基隆碼頭搶到的書,竟有陸軍大印,難道先派兵去日本蓋章?或在海上拆箱蓋章?
可能有人太敬愛傅斯年,知道他愛書愛學生,就發明這個故事。
再過若干年,會變成傅校長帶領台大學生打敗孫將軍的部隊,搶到了書。:)

另一種猜測:中正理工前身,有部份在台大男生宿舍隔牆後方,書籍設備師資互通,後來搬到大溪成立中正理工,為了感謝台大當初幫忙,軍方經費太多,錢多不在乎幾本書,就留給台大。
那時台大教授,經常要趕時間上課,就像猴子爬過來爬過去圍牆。:)

u2dh
孫立人將軍當年在臺中的寓所
2010/01/01 13:36

回應 您的大作,地方政府的作為,就不想評論了:

http://tw.myblog.yahoo.com/u2dh/article?mid=548&prev=566&next=526&l=f&fid=10


孫立人的粉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練達的好文
2010/01/01 03:36

佩服之至!

您以平常心敘述事實經過 ,遠比在下拙作中肯多多,卻不知那些人在酸些什麼?

孫將軍及其受害部屬,生前早就不針對那些奉命行事的加害者有所計較了,然而總有些經不起檢驗的莫名污衊之言在訛傳‥‥。

想必是與那些加害者有些許說不清瓜葛者,生怕冤案真正昭雪而不得不然吧?


讓英雄蒙塵,日後就不易有英雄!

From canada
none
2009/12/31 23:37

1997年加拿大亞省台灣人聚會上,一個老中扯他是孫的親信,說了蔣家黃埔一堆醜事,都是耳孰的陳腔濫調。說得高興,只差沒替孫立人死幾次。忍不住問他幾歲?親口說六十幾。筆者不確定說孫幹參軍長時大約1954年,老中應該是1930前後出生,算算看最遲應該廿郎當尉級軍官歲數當孫的親信。孫幹總司令或參軍長時怎麼說都是上將大官,怎會有毛頭軍官是他的親信,親信少說也該是上校以上吧?年紀太輕吧?後話不提,被拆穿當然是惱羞成怒。

十年後,看了貴篇大作,貴作者想必不會是和胡適、傅斯年同時代人,你認識他們嗎?捧一個人難到就得罵一個人嗎?台大總圖五層樓連地下室,不曉得哪一書架陳列貴作說的書?傅斯年死人不會說話,被作者損得可以,但是傅斯年不讓舊時代軍方勢力進入台大校園卻是事實。胡適一輩子提倡白話文學,但是他跟哪個女人眉來眼去時(查查就知道),倒是喜歡塡舊詞。可不可以罵說他口是心非?

評價一個歷史人物,要站在那個時代去立論,而不是喜歡誰說誰好,不爽誰就誰爛。同情孫下場可以說得過去,把別人說爛了,那只好說,貴作為免寫得太狗腿了吧?太爛了吧!

yichun(meimei3) 於 2010-01-01 03:49 回覆:


1.

2.改錯:倒數第二行“免”應作“未免”。


只能說走運
只能說走運
2009/12/31 16:51
孫進緬甸前,拿著中國裝備有沒有打過些好仗?
進緬甸後,美國裝備了駐印軍,並不只孫師,別忘了還有另一師也表現不錯。
孫留美,另一師長留法(希望沒記錯),只有史帥名義副手黃埔出身的某將軍被擺在一邊。滇緬會師時,中國軍三八步槍帶條腿,從松山騰衝一路死了多少人硬殺了過來;反觀,駐印軍坦克大砲一樣不缺,光是行軍口糧就吃不完了。對付英美俄眼中欠一檔次的日本輕裝陸軍師團,當然中國軍辛苦啦!
所以你可以說他是將才、他是現代岳飛或是什麼什麼的,但懸殊不同裝備等級下,比較是不公平的。
說是1949年敗退台灣,實際上’47年開始,蔣總統就開始佈局台灣了(最近電視看來的),且美國人已經做最壞打算,要扶植取代總統之人。那這麼說,孫在那時節跑去日本見那個比日本天皇還大的聯軍元帥作什麼?談了什麼?(他說他有報告)。所以,孫的秘密在美國尚未解密的國家檔案中,現代人實在不用歌功頌德,因為我們讀不透歷史上的迷霧。
只能說走運,比蔣總統晚逝世好多年的,反蔣在台灣是現代顯學,反蔣最便捷的途徑,就是把兩個主角拿出來對比;另一個張帥高壽期頤,結果什麼傳奇都發生了,只因他叫風流倜儻的少帥。
yichun(meimei3) 於 2009-12-31 20:42 回覆:

The point was taken.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