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際協商,新聞不得不小心給
2006/05/29 21:13:46瀏覽279|回應1|推薦1

一直是火藥庫的中東,最大的衝突點來自於以色列與周遭的阿拉伯國家矛盾紛爭,最早奔走於以國與阿拉伯世界,並成功地推動和平進程的是美國卡特總統(1977- 81),他於1978年促使了埃及總統沙達特與以色列總理比金,在美國大衛營,簽訂了著名的大衛營協定(Camp David Accords),即便日後此地仍戰火頻仍,1993年簽訂的奧斯陸協定,及1994年的以色列與約旦簽署的和平條約,都未能真正促使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但一般都肯定,倘若沒有當年卡特居間協調簽訂的大衛營協定的話,是絕對沒有後來任何和平進程對話。

這無疑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國際衝突的調解,卡特與沙達特及比金進行12天的密談,自然受到美國國內媒體及國際媒體的矚目,美、埃、以等三方參與政府的新聞是如何處理的,很值得我們檢視與參考,過程中,任何可能影響結果的訊息,都不能輕易洩漏,直至協議完全完成,始能對外公佈。

當美、以、埃高峰會即將展開之前,卡特首先拒絕了他的新聞秘書包威爾(Jody Powell)的建議,在電視機前宣佈會談開始,並回答問題。其次,卡特要求所有媒體退出大衛營,包威爾希望有替代作法,好讓記者有機會接近參與會談的人士,但卡特全都反對,卡特認為任何公開性的舉動或談話,都應該減到最少,以避免造成無法挽回得局面。卡特強調,透過媒體所促成的公開協商,會讓會談失敗;這話說服了包威爾。

但包威爾還是得每天在大衛營不遠處的某一飯店召開新聞簡報,以形式上地滿足媒體的需求,即便提供的資訊毫無新聞性。後來,許多美國記者向包威爾抱怨,埃及與以色列,都提供相當豐富的資訊給以埃的記者團。包威爾因此開始懷疑以色列是否洩漏訊消息,並且操縱新聞,所以也決定以不引述消息來源的方式,提供多一些訊息給美方記者。

協定在密談後成功地簽訂,但協商的具體內容,又經過了幾個月的折騰,1979年3月,卡特考慮再跑一趟中東,以免功虧一簣,卡特尤其擔心,如果任何一方拒絕了美國的提議後所可能產生的輿論效應。

第一站到開羅,情況看似樂觀,但到了耶路撒冷,並沒有獲得比金的肯定答覆,比金僅向外界說,協商情形「進展良好」。

面對記者的詢問,包威爾僅能說,協商獲得同意的可能性仍相當高,也不表露任何對於當時現況不悅的情緒。

一片結果不樂觀的氣氛瀰漫在美方記者團中,美聯社記者甚至直接發稿認定卡特的任務失敗。

就在局勢膠著下,較為易於溝通的以色列外長達楊介入,使得比金同意了卡特的提案,但在還未獲得與埃及作最後確認前,卡特認為消息仍應保密。

卡特又飛回開羅,獲得的沙達特同意後,隨即電告比金。卡特稍後即在機場召開記者會,宣佈以埃協議已經達成。

部份記者在返回華府的飛機上即向包威爾抱怨,認為包威爾欺騙了他們、誤導了他們,CBS的記者也向卡特抗議說,包威爾在耶路撒冷給了他們誤導性的訊息。

但也有記者聲援包威爾,認為當時包威爾提供的訊息,確實表達了美國不表樂觀的觀點。卡特呼應這種看法說:「當時我們都認為沒救了。」

包威爾事後回顧這段也說,要是叫他再來一次,他還是會講一樣的話。

★以上係摘譯改寫自「誰為總統代言?」(Who Speaks for the President?),作者為W. Dale Nelson,1998年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ihui55&aid=291420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引用文章
2006/06/17 02:22

版主你好,

因為覺得你這篇摘譯文章寫得很好,所以將他引用至下列網址:http://www.globalcontact.idv.tw/knowledge/detail.php?g_id=721

請放心,我已註明出處,希望你不會見怪!